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K. no. 1259   御制秘藏诠序 车   (真元至理秘密幽微藉教阐宣以明极致秘者秘密之义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藏者藏摄真理海纳百川之义如来秘法亦复如然故般若经云一切众生即如来藏体即一真本性迷即凡夫悟即圣人胜鬘经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号大法身涅槃经云名秘密藏者安住于此能建大事神通作用故又云我当令一切众生及以我子四部之众悉皆安住秘密藏中然此秘密法门通遍一切大智度论云在有情中名为佛性在无情中名为法性是故十方诸佛包摄万德妙证常身六趣众生迷背一真久沦苦海罔能了心即佛身将期离妄求真触境不知故名秘藏也诠者教也即文字般若用文字之教显秘密之理因言解法得意忘言维摩经云言说文字皆解脱相由是阐斯真极也大矣[栽-木+(万-一)]一真妙道万法玄宗摄持而靡离纤尘包博而普周法界幽深叵测秘密难知诸佛得之以化净方皇王得之以临宝位演其至道托以言诠序者叙神道之设教垂嘉言而孔彰申义明玄入不思议之妙境也)。   粤闻诠源秘旨。   (宣明真理化导含灵为发语之嘉猷乃入文之妙势也诠者能诠之教谓半满妙典权实真乘咸藉玄言以诠其要以至真无说绝思议故法华经云非口所宣非心所测智度论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大般若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此盖诸佛所证甚深妙法第一义空至极之道也我佛乃假言以显实启教以调生遂立十二分教名为诠也佛地论云以声名句文四法为体维摩经云如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言源者本源即无上正真之处楞严经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华严经云到一切佛法海实相源底言秘者秘密旨为旨趣即一真法界也摄论云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诠斯秘旨是曰为源)。   随机立教以兴言。   (随者随顺机者机宜我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本立誓愿要他同己皆成佛道但机缘有差随宜立教摄论云上乘下乘人法异故乃立二种一有种性二无种性又善戒经云立三乘性解深密经云一声闻种性二缘觉种性三如来种性法华经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菩萨者说应六波罗蜜法又说三车三草有差别故大般若经云于三乘忙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于自乘自无漏地而得解脱胜鬘经云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又云有五种性一声闻性二缘觉性三如来性四人天性五不定性瑜伽论中亦同此说故云随机也言立教者法华经云佛从缘起是故说一乘大悲芬陁利经云未种涅槃因者令种涅槃因又涅槃经云法声光明从毛孔入众生虽无菩提之因而为作菩提因缘此盖普化五种性咸归一佛乘实谓发挥圣道随顿渐之机𠷠迪真宗立半满之教将显无说所以兴言)。   法海渊深。   (佛法广大喻之如海浅智难知所谓渊深四海经云佛法喻如大海深广无有涯际无有盈满又海云比丘告善财童子言入一切法海能以智慧咸入悟故又云思惟大海甚深难测思惟大海渐次深广即渊深也)。   性相归空而是说。   (性相之道本唯一真融会归空圣所兴说法华经云如是相如是性又云离相灭相究极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又性者真性相者法相若执心未悟则二义差别若了法非真则一理混融是名性相归空也大中论云若诸法不空即无道无果可证大品般若经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此言空者非谓断空即第一义真空也楞严经云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言是说者十住论云说者开示解释义性相殊途同归一理令诸学者无所执滞故有归空之说为方便之门也)。   如来妙觉视现慈悲。   (如来者谓仿同先迹号转法轮经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谓正觉第一义谛故名如来瑜伽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又云言无虚妄故名如来言妙觉者妙谓微妙觉谓真觉仁王经云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即妙觉位也言视者显视现者出现华严经云如来非以一缘非以一事而得出现又云以本大愿力示现自在法言慈悲者显扬论云慈以无嗔为性悲以不害为性谓我佛如来三祇行满妙觉真源视现慈悲垂化一切即四大愿心已满矣)。   传祖印于人间。   (传谓传授梵网经云千佛授手祖谓祖师即文殊师利菩萨为七佛祖师也佛名经云一切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故印者法印印可诸法相承传授法华经云诸法实相印巳为汝等说言人间者谓佛上辞兜率下降人间本有经云多息义故名人即有情世间乃名人间又大乘方便经云菩萨如其本愿处兜率天宫能得菩提转于法轮非谓不能菩萨思惟阎浮提人不能至此兜率大听受法教兜率天人能下阎浮是故下生人间也)。   观清净于天界。   (观者观察华严经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十地菩萨当生其中佛地论云唯以清净法界而为其体亦以法性而为其土又瑜伽论解深密经对法论皆云超色究极天有妙净土十地菩萨当生其中有十相现大宝华王座上菩萨坐中而成正觉又云其座量等十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十地菩萨坐中大小相称即自受用报身佛也若示生兜率为护明菩萨下生成佛者即化身佛也)。   开诸妄想。   (开者显示义诸者众多义妄谓虚妄非真实也想谓乱想不审谛也楞严经云此是前尘虚妄想相惑汝真性故如来开示令其知觉也)。   破执迷途。   (法华经云破有法王出现于世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大法鼓经云为破世间我说于无我言迷途者于正真之道生迷倒故楞严经云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言彼之迷人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不也世尊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极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斯乃破执迷途显于正道圣人出兴于世妙在兹乎)。   智易三乘。   (智者佛真智也法华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易者改易谓初以小乘化导群品后说大乘令归一实法华经说初以羊车化求声闻乘者次以鹿车化求缘觉乘者后以牛车化求大乘者乃云如波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宝物庄严安隐第一又云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随其机感应以妙智渐令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也)。   门通一揆。   (门者大乘门也谓大乘之门唯通一道发大心者方能出故法华经云唯有一门而复狭小婆薮盘豆菩萨论解云唯有一门即佛大乘门也而复狭小者唯菩萨能行不容二乘故谓佛出世但教化菩萨使三乘性者咸归一乘也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是谓门通一揆也)。   悟法必兹于顿渐。   (法华论云悟者不知义谓令不知者生悟解故言顿渐者法华论云一者顿悟谓初从凡夫直发大心求成佛道楞严经云不历僧祇获法身又云弹指超无学二者渐悟谓若从凡夫得二乘果渐次发心向大乘故法华经云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然顿渐之义诸教具明佛一法中本无二相龙女顿成即渐中之顿也善财渐证即顿中之渐也通达此无二者其唯大智者焉)。   起信莫先于意遣。   (发起大信归向真宗一念之中以意消遣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又云信为水清珠能清于浊水瑜伽论说五根之中信为生长故五力之中信为难屈伏故言意遣者罗什法师云惟志言者可以道合虚怀者可以理通冥心者可与真一遗智者可与圣同是知由信为初克臻佛境也)。   玄机默授化导无知之俗。   (佛之玄机默而授与法华经云久默斯要不务速说又云大通智胜佛默然许之故云默授也化者示化导谓别导言无知者谓不觉知也背真名俗故佛以玄微机要默授化导令知真性趣向大乘)。   体用垂方安隐昏衢之性。   (体者法身本无出没用者报化二身示现受生佛地论云佛有二身一者实身二者生身法华经云我于余国更有异名即随其方所应机示化华严经云如来神通力法界悉周遍一切众生前示现无尽身言安乐者即利他行也法华经云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种种无量皆令欢喜快得善利是诸众生问是法已现世安隐后生善处言昏衢者瑜伽论云体即烦恼所知二障迷覆众生之性汨没四生譬如长夜迷于衢路唯识论云未得真觉常处梦中故佛说为生死长夜即显无明之性今令安隐开明觉性俾趣佛道故云安隐昏衢之性)。   况乎威灵控御。   (威者威德灵者灵感控谓引控御谓调御佛以威德之妙道控引群品咸证佛身调御三界皆成净土法华经云威神之力巍巍如是维摩经云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即显佛调御丈夫之德)。   像教崇虚。   (智度论说一者正教二者像教三者末法崇者高大之㒵虚者中寂之称谓佛像教流通万代崇高虚寂普化有缘也)。   湛然典宪于十方。   (湛谓澄湛喻教海湛然流出诸教典谓典则宪谓宪章谓如来圣教典则万物宪章群机声振十方永为法宝也华严经云如来说法音十方莫不闻随诸众生类悉令心满足此即佛之圣化甚广大也)。   贤愚俱臻于万汇。   (贤者愚者同有真性臻者至也汇者类也谓无情有情同一法中虽根分利钝而佛性平等至于万类无不皆真楞严经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又云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显甚真法普周法界也)。   微言广被。   (圣智所演皆曰微言流化十方故云广被华严经云如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一切众生闻其声不可得此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实由微言广被之力也)。   救浊世于三千。   (正觉大慈普救一切法华经云诸佛救世者言浊世者即五浊𢙣世法华经云诸佛出于五浊𢙣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楞严经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彼尘土沙灰之伦本质留碍二体法尔性不相循有世间人取彼土尘投于清水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㒵汨然名之为浊无量寿经云彼诸佛等亦称说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𢙣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十地论云有无明杂智名为浊世言三千者即三千大千世界释迦世尊所化娑婆之境也言三千者即小千中千大千也天亲菩萨颂云苏弥卢日月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名一中千界中千倍大千俱同一成坏故云三千也)。   遗教自然。   (世尊妙法流益将来故名遗教传通永劫普作善利故名自然遗教经云其未度者亦皆已作得度因缘法华经云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又云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   想端严于四八。   (想者专注在心佛地经云四八端严殊胜相企耶三大劫修来面如满月目如莲天上人间咸恭信即叹佛胜德也大般若经说佛有三十二相一者足下平满相二者千辐轮相三者十指纤长相四者足跟满好相乃至三十二顶有内髻相六庄严论亦同此说观佛一胜经云佛腋下相中悬生五珠如摩尼珠上柱佛腋又云佛咽喉如琉璃筒十住论云佛臂过膝如金开敷又云佛发色如昙蜂中有德字安字喜字僧伽罗刹经云如来齿上有千轮相中阿含经云佛身七处平满谓两手两肩两足及颈也地持经云佛表里八处平满大集经云佛不以𢙣事加众生故感发色金精相智度论云佛之舌相色如珊瑚又相好经云尽人中福不及一天乃至云尽世间福不及如来一相是知圣人福德严备为天人师至极至尊想赞不及也)。   敷扬正法宗阐甚深。   (敷者开敷圣旨扬者奉扬真教正法者即佛所说无上正真之法也华严经云若见于正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言宗者宗要阐者阐宣甚深者即佛之妙法甚深广大也法华经云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所有言说意趣难知今以敷扬正法简邪智所解也宗阐甚深简浅智所知也)。   非大智者无以穷其源。   (其源妙理至极幽深非大智之人无以穷甚源也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百缘经云三界扰扰四生昏昏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法华经云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即大智者方知也华严经说此经唯付有大心者不入一切余众生手故非小智者之所穷也)。   非达识者莫能知其要。   (达谓通达识谓博识即通达真理博识妙义知其纲要可以荷檐任持也法华经云诸佛坐道场所得秘要法能持是经者不久亦当得以诸大菩萨达佛深旨明悟要道若非斯人莫能知也)。   包括殊异。   (包者包含普摄一切括者括掠总持诸法殊异者殊胜灵异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故曰包括殊异也)。   奥义遐宣。   (奥者深奥非测量故义谓妙义唯佛所证言遐宣者则远布世间广行利乐华严经云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湏弥聚笔书写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是奥义也法华经云我灭度后后五百岁中广宣流布于阎浮提内无令断绝故云遐宣也)。   有相之情皆空。   (有情执相难证空法若能了相即皆空故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起信论云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见心真实故智度论云小乘四谛中苦集灭道三谛是有相灭谛是无相大乘中四谛皆是无相大中论云虚诳妄取者是中何所有佛说如是法欲以示空义大般若经云诸法皆同一相所谓无相失如是则滞相之情亦真空矣)。   无生之灭皆寂。   (无量义经云常说诸法不生不灭无彼无此一相无相谓若有无生即有无灭既生灭尚在未为究极今无生无灭即是真寂楞严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故云皆寂也)。   幽深道远求之者不可得其中。   (非三乘所测夕幽深唯三劫能至名道远法华经云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言求之者谓求佛道者以有心求即佛非有也以无心求即佛非无也故不得其中维摩经云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求又楞严经云如人以表表为中时东看即西南观成北表体既混心应杂乱是一得其中也)。   报应必通究之者弗可晓其理。   (报即报身应即应身二佛虽殊而体无异金刚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推功归本唯一法身乃名通也究者穷究谓报应之道不可明达其理以佛真身同太虚空非由心虑而能察量金光明经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则余莫能知也)。   贯穿德义。   (贯穿者摄持义德义者妙法之称也摄论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云由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如线贯花如经持纬佛地论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诠其德义垂范将来)。   法相㸦陈。   (法者法性相者事相以执相者谓性有名种滞性者谓相有殊途今此㸦陈即一真矣澄观法师云一心法界含真如生灭二门㸦相交彻不坏性相故云法相㸦陈也)。   窥解脱于毫厘。   (窥者观也言解脱者即涅槃经所明三德谓摩诃般若解脱法身唯识论云安乐解脱身大牟𡰱名法又涅槃经云贪嗔痴心永断灭故名心善解脱知一切法无障碍故名慧善解脱言毫厘者中观论云世间之实际即是涅槃际无毫厘差故)。   较优劣于性识。   (较者商较也一法平等无有优劣由其识性证有浅深楞严经云于时如来告文殊师利法一子言汝今观此二十五无学诸太菩萨及阿罗汉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言性识者性谓五性识谓八识随其利钝乐其权实故于一法而不同途金刚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盖为㕘演经论设彼纪纲。   (㕘演者究畅之义佛地论说佛所说名经菩萨所造名论也言设彼纪纲者设化有情以法为纲纪调伏大众以人为纲纪楞严经云我是如来众中纲纪)。   形言于竹帛之间。   (此方以竹帛书功西土以贝叶传教形显其言以为典也灌顶经云能信是经受持读诵书着竹帛又楞严经云若诸世界随所国土所有众生随国所生桦皮贝叶纸素白叠传彼微言以为教体也)。   致理于凡圣之内。   (致由至也理则真理背觉合尘曰凡大般若经名士夫瑜伽论释云能作一切士夫用故即俗恒真曰圣摄论云一切圣人以此为因即真理平等凡圣同源也华严经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以了众生皆无性故)。   慧日照临于碧落。   (大慧如日普照法天世界朗然咸悟真性法华经云慧日大圣尊又云慧日破诸闇能伏灾风火华严经云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又云如来现在世处处悉周遍如日出世间为我说其道是知皎日升天万物皆现慧日丽漠一性必明者也)。   柰苑腾芳于善根。   (柰苑者即波罗柰国中苑也法华经云昔于波罗柰转四谛法轮又祇域经云王园有柰树甘而且美形状殊异唯王园有余处无之王因与梵志食被窃其子种之以乳溉灌后生大树树生一女端正异常时诸国王𥪰欲娶之唯萍沙王得之乃生祇域佛曾于彼说法故名柰苑言腾芳者荣盛之㒵言善根者谓修种善法有资茂故瑜伽论云五根者谓信进念定慧由斯五法滋荣生长妙花成无漏果净名经云总持之园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花解脱智慧果又华严经云住佛正见地长佛功德树雨佛妙法花示我菩提道即善根腾芳永光法苑)。   列智炬之光。   (法华经云如闇得炬又云如夜闇中然大火炬喻佛智垂照如炬发光破其无明令行正道)。   愿发有情之相。   (愿者大愿发谓开发言有情之相者谓一切有情皆具实相由无明之所蔽放智光而显发故实相般若经云一切有情皆有佛性普贤菩萨自体遍故令悟其真相必成佛也)。   破重昏之境。   (众生迷倒从冥入冥譬若重昏了无明觉佛光垂照昏境洞然法华经云佛告诸比丘大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各五百万亿佛世界六种震动其国中间幽暝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是故破重昏之境也)。   弥庆无碍之因。   (由佛智光灭诸闇相弥彰诸法自在无碍是则诸佛证无碍之果令众生修无碍之因华严经云神足无碍由如佛天眼无碍最清净耳根无碍善听法此无碍者所行道道者因义谓行此因故得佛果也)。   觉焰之灯长明。   (法灯之上发觉焰光烂然长明永照于世智度论云然灯佛者谓此佛从初现生乃至成佛举身常光明如然灯故身智光普周称大又然灯功德经云然灯供养能灭罪生福令发愿言当以大海为油湏弥为炷然大明憕遍佛刹海供养无休华严经云又放光明名养灯此光能觉一切众令知众生性寂然一切诸法无所有是知世灯破闇佛灯导迷照耀昏衢明终不尽也)。   幽闇之室恒显。   (无明三界喻如闇室觉灯普照所以光显楞严经云意如幽室见谓昏明也言恒显者心开意解证法光明金刚经云如人入闇则无所见又云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即常显也)。   阊阖银𨷂教谕金文。   (阊阖天门也银𨷂则银轮王所居之宫室也法炬经云轮王宝殿千梁万拱众宝所成严丽可观世所希有由福所感也感通传云文殊师利菩萨居黄金世界普贤菩萨居白银世界言教谕金文者教即三乘十二分教也谕者示谕显佛金口所宣之文名为金文也)。   栖息烟萝深岩秘密。   (证法自在所以栖息乐其寂静乃处烟萝法华经云入于深山思惟佛道又见离欲乐处空闲斯则华野任缘并为妙境也言深岩秘密者楞严经云如今世闻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故名秘密也)。   扶持依仗于佛慧。   (夫佛佛授手圣圣传心十方如来㸦相赞美一切菩萨各起钓崇法华经云得佛无上慧乃感圣君而为外护大集经云国王护佛法增长三种精气一者地精气谓五谷丰熟二者众生精气谓形㒵端正无诸疾疫三者善法精气谓施戒信等常兴隆故)。   尘劫永曜于莲宫。   (圣人之作如日之明虽尘劫之为多镇莲宫而斯久法华经云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尽此诸地种皆悉以为墨过于千国土乃下一尘点如是展转点尽此诸尘墨如是诸国土点与不点等复尽枺为尘一尘为一劫是名尘劫也言莲宫者华严经说莲华藏世界毗卢遮那佛出现其中名莲宫也此乃如来真教耀于莲宫永于尘劫也)。   历世常鉴于高明。   (历代宝之常为鉴照法华经云世世不绝言高明者天之象也摩诃衍经云戒如真实鉴能照尽无遣斯则言佛教高显明大也)。   攸久混同于天地。   (夫至圣之道其化大焉无上之诠其文广矣恭惟我佛之教共玄风而永久等天地而常在混虚空而寂然荡荡巍巍无得而名者也普贤行愿经云虚空界尽我愿乃尽以虚空无尽故我愿亦无尽也)。   御制秘藏诠卷第一(总一千首共二十卷并注)佛赋二首附歌行一首附 性法光常照   (光含法界性遍大千刹刹尘尘纤毫尽照根根境境动念全真瑜伽论云智光身光如次常照)。 如来大戒仪   (如来即十号中仿同先迹号智度论云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因中持三聚净戒果位具圆万德庄严其身)。 修行功德业   (华严经云佛于僧祇劫中历修万行果中获一百四十种不共功德无漏净业受用无穷)。 摄受智心持   (华严论云佛理广大摄益多方受之心地法门持之智印三昧穷真尽妄何法不该者矣)。 相灭空千劫   (相即有为法灭者无为理悟之则刹那昧之则千劫法华经云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 真纯绝是非   (仁王经云真实理中无世俗谛圆成体上有胜义谛矧离四句而绝百非越三端而过七辩)。 善心兴一念   (楞严经云我非𠡠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故一念心不可生灭)。 性静法王机   (冥心息虑法本不生匿迹韬声法亦不灭入如来之真性控无上之机权净名经云非凡夫行是菩萨行)。 心达无边境   (心若明了万法不生周遍大千廓然无圣了无边境穷劫难名唯佛真心湛然常寂华严论云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虚空入有微   (寥廓之内不碍心缘况迥略影中可以从微入有百法论云所谓法处所摄色也)。 见今过去佛   (三世不空诸佛常住强名过见巧立去来法华经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 性相寂空归   (圆成实理性相混融湛寂凝然一道清净明王经云远离众苦归圆寂)。 譬喻法如常   (疑带于怀封执于理喻之以法始显真如法华经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求多心自了   (悉达多太子为求半偈以舍全身历事诸佛方圆大果法华经云了达诸义趣又能善说法)。 世尊演上乘   (六通圆满谓之世尊世出世间咸尊重故净名经云为菩萨说六波罗蜜以应其根矣)。 四众瞻围绕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谓之四众净名经云瞻仰尊颜目不暂舍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识用攀诸圣   (上乘妙理无以攀跻䪺悟涅槃自超净域圣圣继迹法法传灯入劫泛流岂能识用登地之圣㸦陟阶梯法华经云亲近智者一心除乱)。 经缘道本基   (经即大乘至教缘为诠表因缘彰入道之初基显证圣之由渐净名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愚痴贪自缚   (慧心明朗则羁绊无因固执难回稽留自滞法华经云我令脱苦缚)。 福业各相随   (福即感于人天业即通其善𢙣似风逐响如影随形古往今来造因受果)。 情状如萌发   (外发三业内运片心若萌芽出于地中如根蒂固于枝叶瑜伽论云外发身语业表内心所思譬如潜泉鱼鼓波而自表)。 精严好仰依   (精谓精纯严谓严净况佛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因生故可以为群生依仰)。 因缘菩萨种   (菩萨谓大心众生以悲智为因权巧为缘有异色心二法所藉不同法华经云宿植德本)。 顺悟逆相违   (贤者招下士之所嗤智者掇愚人之所嫉盖曲直无以相入玉石不可俱焚维摩经云顺是菩提)。 欲量无边劫   (日月岁数谓之时成住瑰空谓之劫非明智以莫量匪慧心而安测法华经云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 其如业力痴   (业即思之别号痴则烦恼异呼纵之则背觉合尘驭之则超凡入圣净名经云善𢙣之业亦不坏)。 信中能妙解   (信即五根之一法解即心所之别名妙乃细入于无中能即高出于品汇)。 赫日烁冰池   (迟日才升迨冰斯泮仰启蛰之大用彰震滞之全功亦犹智类踆乌愚同澌沼慧光才出幽执自明)。 喻性本来明   (其性本明仍湏取喻恐心未悟更假言诠则事无不彰理无不晓圆觉经云云驶月运舟行岸移)。 法天心是道   (上圣宗空法空证圣唯心悟道道悟非心维摩经云天人得道此为证)。 达时悟有缘   (四智菩提二空真理达之者无限悟之者有缘净名经云达诸法相无挂碍)。 诸圣开怀抱   (诸大圣人虚怀接物功无不利法无不周庶使含生咸登觉道法华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求福还如梦   (达道之人岂求世福如梦如幻非有非空如箭射空势尽还堕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性通慧不知   (性含妙有染习皆忘般若无知无所不知真俗谛上了义无差仁王经云慧善解脱)。 是非身法相   (蕴处日身䡄持名法出缠为是在染成非瑜伽论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号大法身)。 殊胜若何为   (清净之因本自殊胜览之无际应用多方法华经云殊特妙好如天树王)。 愿乐与精进   (愿乐欲闻如来正法不怠精进俾登菩提法华经云又见菩萨勇猛精进)。 二途俱妄为   (真假二途非虚与妄摄归一性廓彻真空金刚颂云二边纯莫立中道不湏安)。 无机谁辩别   (得道无机见谛息虑辩之者少别之者谁法华经云如我所说法唯汝能证知)。 捞月海中迷   (情迷妄执眼病虚观圆成实处以明真遍计无中而说有金刚颂云猿猴探水月莨菪拾苞针)。 安心袪妄想   (喧嚣尘境寂默悲声妄想潜袪真心自隐法华经云其心安如海)。 乌兔岂能随   (隙影难流浮生自逸无情追逐宴坐忘机五欲不生四时宁变放光般若经云法无动转无去来故)。 一善性中得   (沉一念心通三种性隐于毫木善乃得中是成佛之因为利生之要普门品云心念不空过)。 贪缘去莫疑   (贪隐爱源缘为因本舍之不碍去之何疑维摩经云贪着禅味是菩萨缚)。 圆果利皆通   (障尽习除表佛身之清净因圆果满彰圣德之周隆皆睹神通咸蒙利益法华经云若读诵通利)。 心关方寸了   (其有内心或关外景全凭方亍了达是非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由心造)。 清凉逢世住   (一真不昧三界清凉为世众生去诸执恼获大利益永涤尘劳法华经云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 甚处有烦恼   (妄缘才息烦𢙉自祛贞性显然身器清净楞伽经云烦恼已尽习亦除)。 乐善证菩提   (鄙弃尘缘趣求善法积功累德炼行修心遂证菩提乃成道果表佛纤瑕必去片善无遗法华经云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真空瞥见时   (利根菩萨见谛理于片时直往圣人悟真空于一念不劳经劫何在长年法华经云于𠛴那顷发菩提心)。 不为眼所著   (心若不宁贪着外境情无所系一向内缘青黄靡窥长短奚顾圆觉经云譬如病目见空中花)。 谁肯逐狂迷   (自谙正道谁肯逐迷不假指南幸可守辙百法䟽云不迷心王不迷心所)。 戒律自持秉   (万法之门非戒与律凡圣之路唯悟与迷还用秉持以成妙道法华经云又见佛子持戒清洁如净明珠)。 人心无了期   (未历真途色尘浩浩能窥觉海欲浪沉沉法华经云求名利无猒)。 莫将因果比   (真性凝然至理湛寂岂同因果随运迁流金刚颂云果因知是幻逍遥自在人)。 清净不思议   (清净之理妙法显然不可思议难以测度金刚经云果报亦不可思议)。 定性归何趣   (性虽未定法且随缘真性既前妄缘俱泯金刚经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 真宗事不迷   (四智菩提得名般若二无上果故曰真宗事理不迷旨喻深当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法身无所得   (异于报化称曰法身智证理时都无所得唯识论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愚智有高低   (瞢于善𢙣故曰愚人晓彼果因目之智者根有利钝见有高低法华经云大根大茎小枝小叶)。 满月似金容   (佛面圆明一如满月佛身坚固颇类黄金相好威光容仪炟赫华严经云面如满月目如莲)。 因缘随相好   (世尊于三祇劫内持无瞋行果中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智度论云自在炽盛与端严)。 但无人我心   (未断贪瞋难除人我若无妄执便证圆成净名经云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 观见真如道   (相唯眼见理亦智观矧真如无形实际非体唯识论云唯诸圣者自内所证)。 释了还依旧   (旨妙言玄湏凭解释文雄义博难可了知𠜂补时新至理依旧净名经云无杂文字说解脱乎)。 经言理不亏   (能诠之文曰经所诠之义曰理二边不着一性自彰维摩经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千穿与万凿   (造论解经制䟽释义同成正理共赞微言虽形穿凿之功不变凝然之性)。 求取果圆时   (资粮加行功业将圆无间金刚种习方尽既除取相又破求名唯识论云离二取相故尔时住唯识)。 意欲求诸法   (虽仰三身不求诸法真心顿悟妙法圆通法华经云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 真心不阻违   (佛性众生本无真伪道风不碍尘境多迷大般若经云理事无碍也)。 到头湏是实   (攸久验真到头归实至人无伪大士本淳金刚经云是真语者实语者)。 色相自生疑   (睹相生善视色兴疑幻化不真虚妄分别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经教不通理   (经乃佛语教谓法宗若不开悟真心曷以通达妙理法华经云不得诸法不知不见)。 疑缘独是非   (疑通分别真见即除缘谓因缘和合方泯智度论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 大巧与大辩   (智文机妙巧拙全真不露锋铓自透法界净名经云辩才无滞)。 终不妄施为   (佛开方便济物度生巳涤妄缘必跻真觉法华经云如来种种说法皆为一佛乘故)。 功行四周天   (佛之功行历天不周虽法有去来而真相常住净名经云或作日月天梵王世界主)。 威光无不到   (功圆法界福利群生有碍皆通无幽不烛法华经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 寂心本是空   (凝神息虑始彰寂静之心猒苦断集密叶真空之性净名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真正降邪道   (背伪曰真舍邪称正自合中道不滞二边法华经云拔祁说涅槃)。 论法寻常是   (仁王经云菩萨摩诃萨论法住无分别无彼此相无自他相常行化利无化利相)。 真空好仗依   (真空即法身与一切法为依楞严经云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非于根出不于空生彼非因缘非自然性)。 如来因地厚   (仁王经云从初习忍至金刚定十三观门修行智慧深厚皆为法师依持建立)。 清净本无机   (胜鬘经云出缠号大法身以显法身离诸障染是名清净又云无言无说无本无机俱为寂灭矣)。 去来何所得   (真谛论云无相之真妙绝常境听者无以容其听智者无以运其智即无去来无所得矣)。 果证不参差   (修十善果报定感铁轮王位不参差矣仁王经云上品十善铁轮王)。 大树深根蒂   (初地已上菩萨总喻大树证不退故名深根蒂法华经云安住神通转不退轮度诸众生是名大树)。 非缘岂可知   (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既非幻识所缘岂以妄智能知维摩经云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住见轮回定   (住者依止见谓诸见法华经云入邪见稠林依此诸见具六十二为因定受轮回苦果)。 桑田变海涯   (诸有情类轮回出没不悟真觉了无达期海变桑田灵源不竭瑜伽论云悟则一刹那不悟恒沙劫)。 年从经劫减   (瑜伽论云劫初人寿八万四千岁从百年减一年减至人寿十岁从百年增一年复至八万四千岁一减一增为一中劫矣)。 果报尽相随   (作善善报作恶恶报攀因逐果了无尽期诸经云胜因生善道恶业堕泥犁)。 德广遍群生   (佛具万德悉被群生四愿深广为三乘人应机说法各得解悟仁王经云于亿恒土化群生)。 慈悲怀节操   (兴慈运悲救生拔苦持清净节操开忍辱道场法华经云常柔和能忍慈悲于一切不生懈怠心)。 不拘前后际   (唯佛真心混融法界三际徴求了无所得无相无为疑然虚寂真谛论云真体常存非圣所造)。 无著亦难讨   (真谛论云言虽通理理本无著理与言绝亦不能讨矣)。 慈心如不动   (慈悲喜舍普施含生说法利人心能广大仁王经云于第一义常不动)。 方寸自东西   (妄心不定必有差殊若真法一如万缘都泯楞严经云觉知分别心性空无在者)。 性种常清净   (法界清净性种凝然一体无差三天示现仁王经云习种铜轮一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 无令意马嘶   (瑜伽论云意马是八识中第六有漏意识一念之顷无不遍处从欢喜地已去转成无漏妙观察智意马忘嘶)。 悲智群生类   (唯识论云悲谓有情起悲智谓后得起智由是悲故拔群生类出离诸苦由是智故接群生类证涅槃乐)。 终无识法为   (性非质碍与道无为识识转差法法自会法华经云我等今者不复自随心行憍慢瞋恚诸恶之心等)。 业轮常自转   (瑜伽论云业为因轮是果循环诸有往复如轮业招报定名常自转)。 六道甚栖迟   (玄赞云六趣往来游履名道不遇诸佛不闻正法为生死所因寔甚栖迟矣)。 性海理无边   (文殊发愿经云清净诸性海严持佛刹海度脱众生海穷尽无边理智海经宣众海刹广无边)。 堪伤像法迁   (法住经云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俗谛有迁即堪伤也)。 如来慈忍力   (报恩经云调达以五百醉象令突世尊佛以五指化五百师子伏其醉象调达泣礼如来佛为说法是佛之慈忍力也)。 举手向青天   (本行经云佛示化生四方各行七步表离四相一手指地表救三涂一手指天表出过三界利乐人天)。 利益及三界   (利益群生包含法界不求不证定出轮回法华经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 日光明佛道   (法日丽天永祛昏闇智光照物痴垢自除佛道玄微凡愚莫测法华经云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普照无边方   (慧炬舒辉法光普照利乐悲苦遍极无边法华经云光明照十方名为无边方)。 能破诸烦恼   (诸烦恼障四智能断习气自绝退达法性唯识论云由断续生烦恼证真解脱)。 相引无边义   (如来现相指引迷情法华经云引导众生智究穷源通达无量无边之义)。 还迷不省缘   (还迁六趣沉溺四生不省善恶两途逐境攀缘颠倒法华经云迷惑不受教)。 悟来随旨受   (悟则刹那迷则经劫若能观察了证本源廓然无碍起信论云如人觉了䪺悟东西心实不动即入法门矣)。 真实本如然   (真如实际本无染净因缘至理绝言显是疑然法性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心境求缘识   (起信论云三界虚伪唯心所造若离心故无六尘境一切诸有遇缘即生皆以意求俱从识起矣)。 推之远更迁   (仁王经䟽序云推之于无境智都寂迁之于有异念更增弃妄归真共臻实理)。 非论修与证   (仁王经云若菩萨不著文字不离文字能如是修不见修相是名为修又云菩提之法非修非证)。 达性自周圆   (达性晓了法也起信论云是心本来自性清净达悟一法悉乃周圆)。 识细恒沙界   (起信论云识有粗细凡夫识粗中粗菩萨粗中细若细中细诸佛境界真性智性遍满恒沙)。 经雄满大千   (华严经云有经一卷量满大千世界在一微尘内有智慧人能破此微尘取经利益一切众生)。 光明临世俗   (瑜伽论云大圆鉴智朗曜群迷世俗冥瞢悉令开悟又法华经云光明照世间能灭众生闇)。 譬喻说无边   (涅槃经云如来说诸譬喻为执边故教令有情识其无边十二时中亲常乐果矣)。 益彼惠生民   (佛之恩德利诸众生常运慈悲令知妙善维摩经云菩萨利他不求自利)。 勿忧登圣道   (璎珞经云往昔诸佛依四十二位贤圣阶降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妙二位依此修行勿忧不登圣道矣)。 一麻兼一麦   (本行经说佛因地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又梵网经云有求食者取一麻麦济之真为惠施)。 慈惠恩施好   (兴慈施惠为三善根起信论云有求财者随力施与见危逼者方便救护有求法者随其所解而为讲法)。 情妄皆非正   (起信论云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熏习妄故造种种业受一切若名为非正)。 红莲淤水鲜   (净名经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畀湿淤泥能生华故莲开淤水染污本无华[土*(厂@干)]鲜妍馨香自有)。 有情俱是相   (有情动用俱是相心若得相除䪺显实相相而非相是显真空无量义经云非相不相皆名实相)。 威力等无边   (佛具十力瑜伽论云菩萨修行有五种性能生势力承慈化利威等无边)。 欲逼诸烦恼   (瑜伽论云现在有无量诸欲恼逼迫未来众苦亦然三界共说此一百二十八烦恼长时随逐难舍离故)。 非因信所牵   (起信论云信成就发心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猒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信心成就乃至入正定不为邪所牵引)。 未通一法理   (一法理者即是真如瑜伽论云不达一法界即未离生灭心若离生灭心则通诸法界)。 甚处得周旋   (摄论云凡夫二乘不能知法理菩萨分得法理唯佛与佛法法平等理理周旋矣)。 求即刹那得   (一念净心诸缘䪺息刹那得法无所依求维摩经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摄论亦云刹那成正觉)。 聦明智自然   (智炬明然色空自显心境洞会觉寂通明妙用应时聦达无碍法华经云聦慧明达成就自然智)。 微中玄妙圣   (教法玄微至圣宣说随机化物妙觉慈悲法华经云圣主法之王深远甚微妙)。 性海量无边   (法性之体如海湛然浩浩混融中含慧本凝虚至极即达无边佛地经云无量识相尽无边际)。 故知不可说   (仁王经云若菩萨住不可说佛刹说不可说法门得理尽三昧同佛行处知三界原)。 悲愿贪生老   (起信论云菩萨有三种悲愿一直心二深心三大悲心见诸有情贪受生老遂发大愿普垂救拔)。 从此四门开   (本行经云佛昔王宫为太子潜兴利济遂开四门次第游观见老病死及沙门相倍怀忻猒从此逾城栖止雪山节修诸行)。 菩提成大道   (本行经云佛于菩提树下现登正觉大道圆成四十五年随根演法若天若人皆获妙乐)。 愿我无为法   (百法论云无为法有六种一虚空无为等是愿齐志义我自在名金刚经颂云齐名八自在独我最灵长)。 纵横遍大千   (纵横者通达称一音演法普遍大千法华经云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光明如皎日   (四智光明廓清沙界昏昧障闇皎日能除药师经云安住十方如日照世)。 慧眼照人天   (慧光初发朗耀虚空照极昏衢廓然灵境金刚经颂云慧眼直缘空又华严经云悉得见人天通达无障碍)。 安乐功殊胜   (功满僧祇法殊果报成等正觉无为无漏善常解脱澄净晏然唯识颂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 谷声听那边   (妙法流布如谷答响穷佛真智似眼闻声净名经云所闻声与响等)。 不求还自见   (不求真见谁了无生若达本原䪺明实际法华经云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 似对法王前   (我佛兴世名振十方唯法现前诸佛印可法华经云破有法王出现世间)。 乐道心安泰   (坥然乐道动息恒安瞑心瞑目勤修正行法华经云安隐快乐其心泰然)。 如山拥在前   (山喻我慢拥障前境有智慧人去我慢山通达圣道华严经云摧重障山见佛无碍)。 法云常寂意   (性喻慈云慧同法雨寂静湛绝普利含生法华经云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 日月自恒圆   (佛日融融幽明普照性月皎白亏盈自如法华经䟽云譬如日出先照高原又瑜伽论云菩萨慈悲作日月)。 显教极阎浮   (法行印土教演阎浮谕诸有情各获利乐事该众典指显何极法华经云此经阎浮提人病之良药)。 昏衢多不了   (众生闇昧不达真途能证涅槃无过了义瑜伽论云迷覆其心曾无惺觉)。 幽明难测量   (佛智通明幽深莫测上圣自能明了二乘绝思难量法华经云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众生自懊恼   (虚妄攀缘众生境界不晓烦恼难了真空法华经云众生常苦𢙉盲暝无导师不识苦尽道不知求解脱)。 戒说僧尼律   (演教利生各随机益僧尼奉法戒律是兴依之而行趣期证达梵网经云依大乘戒修证菩提)。 舍身离俗缘   (舍身投佛永离俗缘发无上心永佛真境瑜伽论云舍身向佛得离俗缘)。 非求真境界   (非求妙理莫见本源起大觉心证真空境宝积经云不求佛理何见一如)。 一法二空前   (一真法理本自湛然二空现前惑障本寂百法䟽云䪺断二障染法䪺证一真之理)。 定观为何事   (定者禅定求证涅槃观者观察以明佛事慧能拣择断恶修善诸妄既尽超证菩提法华经云定慧力庄严)。 未曾道理偏   (依定起慧道理何偏执正执邪妄心所著证真道理自见分明般若经云定慧同观实无偏处)。 灵山知有佛   (灵鹫山中真说法所佛具大智证诸实际会三归一了悟真源法华经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 性识本如然   (清净智性本绝纤尘盖妄想之缠迷了真空而出离百法论云有真性者定得成佛)。 释教无虚妄   (佛流真教广利人天法演大乘令达妙道邪妄心息法证无生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 高明大法天   (法天高覆慧日流光菩提则开发善芽众生乃常蒙利乐法华经云演大法义)。 众生能见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慧能见自性洞达真源利益自他尽未来际华严经云众生见者烦恼灭)。 我亦不能宣   (智证真性理绝言宣众生悟心实无可度无名论云四辩不能谭其体)。 摄认及诸邪   (摄心向善邪妄不生迷昧真源烦恼交㸦证二空观发悟解心大般若经云诸邪烦恼不觉自生)。 如来方宴坐   (诸佛定观邪妄心寂真源默悟宴坐凝然维摩经云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 真心大道空   (真智若了万法皆空达理甚深见本源性摄归大道物我全真肇论云虽今现有而性常自空)。 诫忌于人我   (诸佛设教诫诱群迷令悟我人当体不实二空既证一真斯明唯识论云我法本空实无自体)。 意求佛与法   (佛法深妙不必意求若悟真源自然超证徒寻妙理深入法门法华经云谁人为我说大乘法)。 五蕴理空玄   (五蕴幻化佛说是空从因缘生无真实义般若经云时照见五蕴皆空)。 万法皆归一   (万法无边理本皆归一寂四仪利物教道施设千差百法论云无量法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为真如)。 慧解障心圆   (有漏慧解障碍菩提无漏之心断惑入证瑜伽论云迷妄之见恒碍心圆)。 经演法王前   (经者三乘圣人修行径路是大法王演化之教令彼众生达涅槃所宝积经云法王演化四类众生)。 分明句偈传   (至道无言假诠悟旨分明句偈传演敷扬普益有情令生信受金刚经云四句偈等为人演说)。 当时曾了达   (释迦因地邂逅然灯得授记言分明了达金刚经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 信受度金仙   (蒙佛授记信受不虚果决之言今乃成就大般若经云过去劫中曾得授记)。 论证无生理   (十地菩萨地地门中各证一分无生之理佛位圆满证得现前唯识论云满分清净者满证指佛分证指菩萨)。 修持想那边   (修持净行想心缘而不见真空大智证时不是那边之境亲缘亲证理智冥通唯识论云亲所缘缘理智俱实)。 不如休去住   (执相修真徒施功行忘言悟旨修然住真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静坐化人天   (默然静坐似佛安禅法界真如便是乐果涅槃经云寂然静坐化众生心)。 受报诸因缘   (人天果异善恶不同各逐因缘随心受报若乃心境两寂妙法常如宝积经云受报因缘唯心所造)。 圣言不可舍   (圣人至言不可妄舍依诠悟旨妙用忻然唯识论云圣言为定不可改移)。 我心常湛然   (圣心清净湛若虚空知佛理之甚深居尘境而不动楞严经云净心澄湛无所动摇)。 谁当真般若   (有真智性达理甚深悟解真常趣求佛果瑜伽论云起般若智趣真实门)。 去妄极无边   (众生烦恼广极无边其或大智发生虚妄何有百法论云永尽缠缚故)。 如其业力牵   (业力增上牵不自由种习所薰宁知修善忙忙三界役役四生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由如火宅)。 众生能得性   (佛有度生之愿专求见性之人了悟真常唯心境现唯识论云具此性者是最上乘)。 䪺减苦缠绵   (一切众生第八识中有此大乘菩提种性缠绵烦恼渐渐轻微不觉超凡自然入圣对法论云有大乘性尽得成佛)。 住果随人愿   (诸佛居果位随众生心应现身形方便引接随机利物说法令修大般若经云我住于果随众生心现身说法)。 还如植福田   (要受人天之果湏行六度之因愿行齐修大果必证金刚经云七宝持用布施)。 善根频灌溉   (虽有菩提种子湏假灌溉方生闻法薰修道芽增长唯识论云频频灌溉方生有芽)。 滋润积周圆   (闻法滋润弥益胜心四智周圆三祇果立大般若经云修广大心得佛圆满)。   御制秘藏诠卷第一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二       车 慈本因从善   (慈无量心本因善发进求道业此最为先利济之心恒常寂静华严经云慈悲喜舍因善发生)。 但能弃𢙣缘   (𢙣因𢙣缘念念湏弃依佛正道心心趣求得旨现前取舍自寂瑜伽论云弃𢙣修善是解脱因)。 如人渴饮水   (向上玄言是非俱遣内心𡨋会唯自可知设此喻言示减后进百法论云真空一法能所何诠)。 冷暖自相便   (真智起时𡨋合心境亲缘亲证余莫能知冷暖二途唯自觉了般若经云至极真空唯佛自悟)。 化演深微妙   (演甚深教普化众生随言悟解诚信不虚发精进心趣解脱果般若经云演化甚深诸佛言教)。 诸天及地下   (人天路上地下众生一闻圣教之言尽解趣求乐果修十善行起真实心瑜伽论云说法饶益天上人间)。 端然念实心   (清净实心常思利乐精进不退趣果何疑楞严经云生真实心求菩提道)。 得见真无假   (见真道理假法宁存不起名诠是非何及勤修正道远趣佛乘般若经云缘真之智明了现前)。 悲苦极无边   (悲念苦趣利乐无边令诸众生达佛方便趣深妙法悟解知归瑜伽论云悲心观此苦趣众生)。 人心至法天   (缘虑之心法天弥满妄生构获未有觉知起世俗心昧真实理大般若经云人心未达遍缘一切)。 清凉一境界   (得真性者自获清凉洞达本源解心独朗涅槃经云有性众生得真境界)。 四众悟为诠   (至极妙理何在言宣悟四众心假诠施设智照既寂本源自彰华严经云人心未悟强立名诠)。 性本不摇动   (法界真性岂有动摇其理幽深何人能见唯佛大智亲见亲缘清净湛然遍周沙界智度论云实际一法无所动摇)。 诠禅理究玄   (诠禅妙理究达玄源知真境之甚深悟一如之常净瑜伽论云至理真妙清净玄源)。 真如常寂默   (圆明湛寂义显真如圣智内明言莫能测大般若经云至理湛寂如太虚空无处不通)。 世路认迷源   (人心不了迷此一源即妄知真解心独朗宝积经云凡情不了迷昧深源)。 相寂一乘法   (离相𢍆真一乘妙典名诠莫及空有何存平等一如更无高下智度论云一乘无上乘此乘不思议)。 敷扬说世尊   (敷扬大教是佛深言演大法轮化于三界瑜伽论云世尊者十号之中第十世间独尊号)。 周回含万象   (周回乃包罗义遍万象含容总归一寂之源妙𢍆无生之理百法论云外乃包罗万象内即能所皆成)。 𢍆理是真门   (𢍆兹妙理是真实门诸佛证穷依斯设教令众生入寂静所依宝积经云𢍆深妙理解脱真门)。 俗态妄中生   (未悟之人着缘滞境迷心不了因妄生狂缠缚自身终无出离宝积经云妄心缘境颠倒情深)。 非论人与我   (人我是假情有理无妄执自身有真实我佛方便力说我是空智度论云我人无体妄计执生)。 法忧迷者心   (诸佛言教迷者极深浅识之人卒难穷底庄严论云缘法之心迷昧不了)。 自𤑔无明火   (自谓自身𤑔谓烧𤑔无明惑火焚烧善根宝积经云无明火起善法不生)。 心明能洞达   (悟解之心洞达真境清净智品照理朗然自见本源无处不遍宝积经云根本大智洞达真常)。 了义理何烦   (解了真义于理极明烦恼缠绵何处安立本真自性一体无差瑜伽论云于诸义味了达分明)。 摄受开真境   (摄其万类大开一源智照真如体恒周遍无言无说空境湛然大宝积经云缘如一智向境洞开)。 智通大法门   (根本智起缘大法源通达真常一无疑滞理智俱遍广大法门大般若经云大智度真法源何异)。 识见高谈论   (有见识人湏善谈论了真达俗理事分明智解转高久曾熏习放光般若经云如有世间人起种种谈论)。 浮荣去若奔   (浮世荣枯光阴似箭刹𨚗昼夜去若奔驰未解修心早求出离瑜伽论云我观浮世聚散如云)。 圣贤方便智   (圣贤出世智开方便之门说法利生今趣无为之果宝积经云诸佛出世起方便智化导人天)。 道觉不迷昏   (觉道智起宁有昏迷了种种缘不生妄念智度论云有大觉人永除昏妄)。 情田宽坦荡   (大智现前情田坦荡举目无非佛事触处皆是道场佛地论云得此道理情见坦然)。 迷智镇常昏   (镇常昏昧妄想缠心智日不明慧解全阙如能省觉悟妄即真大庄严论云迷此智慧昏昧自心)。 不达无生果   (无生不达有执弥增未解观心何门趣果大智度论云从暗入暗未达无生)。 因将甚处论   (未显如源正因宁解身心迷谬甚处论真傥若悟本知归万法从兹自寂宝积经云因若不修果亦不证)。 报应定无疑   (报化名异佛果无疑化现多般说法饶益宝积经云现种种身说法饶益)。 有因及证果   (二无数劫苦行修行果满因圆成无上觉自他兼济周遍无穷宝积经云修因三大劫得果化众生)。 本来绝妄心   (本来清净绝有妄心真见道中无漏智起惑障斯断证理分明智度论云佛身清净永绝妄缘)。 何以立名我   (为顺世间假说有我如来证寂我复何安百法论云一者人无我二者法无我)。 欲心如意识   (唯识论云思量名意了别云识第七意识与四烦恼常俱苐六识心外缘六尘起欲内与第七起执过累相同故云如也)。 清净灭嚣喧   (唯识论云由作无相无生观转八识成四智此智清净能[歹*(乞-乙+小)]四魔故云灭嚣喧)。 自有无生见   (见者慧之别名无生者所缘境也此境甚深唯有本智内自见也唯识论云微妙甚深自内证故)。 诠源浪不翻   (对法论云诠者能诠即是大乘教也源者教所出处体是真如性无生灭故喻浪不翻也)。 求解因心智   (求解无相空理彼空要因精进心无我智方得解也法华经云勇猛精进求佛智慧)。 知非万劫存   (知解也非谓有为法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等存谓无为法解彼无为无生灭故万劫常存金刚经云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先湏恒利益   (自既知非知存亦令一切众生同知是事自利利他常无厌倦维摩经云行菩萨慈安众生故)。 后见法中尊   (行解相𢍆悲智无偏有善必从无𢙣不剪无上法王后何不见)。 愿发因中果   (愿者希望也因中发广大愿趣求菩提妙果故药师经云发于无上正真道意)。 慈悲智慧门   (慈悲即拔苦与乐为称智慧则推求决断为义门者无壅也菩萨教化众生恒无尽时维摩经云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 三明达四众   (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由此三明观察四众随机设法法华经云能于四众示教利喜)。 曩劫事空存   (圣行非远凡夫罔知有教无人得无兴叹故曰斯事空存法华经云我于无量劫中修习是法华经)。 应现实空相   (诸佛应现妙用无方为执有者说空为执空者谭实无量义经云无相不相是真实相又般若经云是诸法空相)。 无关亦不锁   (禅那路辟见大道之坦然解脱门开入真常之境界法华经云自在无系无所依求)。 玄途何阻隔   (悟一乘理镇履玄途了二障空恒无阻隔法华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佛说端心坐   (佛说法时端然心目众生听乐不起妄情维摩经云心不在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 安静深知道   (身心安静智虑分明妄念不生深知圣道法华经云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 袪非十善存   (妄念既灭非法自袪将趣菩提先存十善上生经云菩萨报应十善果者不能穷尽)。 菩提真实相   (菩提名觉实相云真真觉现前凝然常住净名云住是菩提住法性故)。 安乐定迷昏   (轮回永息安乐还来水月本空迷昏即定维摩经云豁然还得本心)。 乐境归空寂   (乐者能缘心适悦受也境者所缘法空寂理也若能息生灭机归空寂理即乐在其中矣涅槃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无缘有日存   (寂灭之乐万劫常存然则有虑必乘无缘自得也净名经云法离于相无所缘故)。 求之不可遇   (若以有相之心求无相之理咫尺山河不可𢍆合维摩经云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 心悟大开门   (理无开闭迷悟使然今对迷情故云开也净名经云闭众𢙣趣开诸善门)。 戒定为常识   (防非云戒不散名定常识者真常无垢心也此通三身戒定为因维摩经云从戒定等生)。 妙音骨目寒   (如来妙音义味清畅令诸闻者谛了易解法华经云梵音深妙令人乐闻)。 法因劫不坏   (法者教法若以无倒心正闻薰成解脱因者人天往来尘劫不坏宝积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 人世自多端   (扰扰人世不念法因自𥪰多端他恒寂静既违戒定亦远常识净名经云汝与众魔共一手作诸劳侣)。 成道证无为   (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又云有为无为心无所著言无为者非有为也于无为中亦不可得)。 增超复不堕   (一念顿成故曰增超楞严经云不历僧祇获法身永离二边中道不立故曰不堕净名经云佛身无为不堕诸[娄*支])。 欲达自纵横   (一心明了凡圣不拘自在纵横得诸无碍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一粒生千颗   (此喻从一真心演出万法起信论云是心能摄世间出世间法)。 定入无边界   (摄心不乱名之为定无漏八种最胜四禅依此澄心缘无边界法华经云入无量义处三昧)。 玄中达者难   (玄者玄妙体即法界达此法界实际者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法通真谛理   (法者以䡄持为义体即真谛理通者无挂碍心也通此真谛理法悉无壅滞般若经云心无挂碍)。 名利绝心安   (名利者世法也依瑜伽论说有八种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也名利居其二也以通真谛理故糠秕世法得心安也)。 释经兼解义   (解释诚言先了妙义离文字相为世所依天王问般若经云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 立意信多端   (分宗演教立意开章成厈有破空或即相显性法门无尽故曰多端宣演䟽云更自造论别起异端)。 敷座明中觉   (净名经云夫说法者当如法说离言说相及诸法相故曰明中觉又云若行见闻觉知非求法也)。 摩诃性自看   (摩诃名大性名不改众生理具岂从外求故曰自看楞严经云本性圆融周遍法界)。 意欲求何法   (一切众生法本圆具岂容外求若向外求非求法也般若经云认贼为子)。 迷情似海宽   (众生迷情似水无涯没溺妄流无有畔岸华严经云我见诸众生迷妄惑所没)。 用刀截智水   (菩提清净如水涤秽若立菩提与獩何殊翻用智刀截智慧水华严经云如彼利刀能断一切)。 智水没痕瘢   (以清净智决清净水唯有真相不显痕瘢华严经云性本澄洁无垢浊故)。 就大小皆空   (以大乘妙智融小乘偏空故曰皆空法华经云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 兴心一念果   (兴发圣心即成极果顿越二乘之地皆归一念之功大品经云大乘之初初逾小乘之极极)。 劫常转法轮   (劫即时也言劫常转者谓如来常住不灭恒常说法法华经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 境界伏人我   (诸佛妙境能伏人我人我既除安住境界宝积经云诸根如幻境界如梦)。 经说人天相   (金刚经云譬如有人身如湏弥山王此则指人天身相以大身而显非身是名为大身也)。 湏弥七宝山   (此意以大身高广而似湏弥用比法王之身弥勒颂云湏弥高且大将喻法王身七宝齐围绕无相乃为真)。 不知心是佛   (自生迷妄名曰不知当体全真故云是佛无量寿观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善𢙣隐其间   (善𢙣二法皆隐一心若了真机善𢙣何立金刚三昧经云善不善法从心化生)。 论法超尘界   (论一乘妙法超三界染尘明见真心法不可得广百论云知诸法唯心便舍外尘相)。 迷情色相关   (以法观色用解系缠病药俱存本迷复甚华严经云汝诸众生颠倒惑所覆)。 心中疑未了   (求师决滞昧理仍增了了心中更疑何法法华经云不能晓了此)。 得不大惭颜   (执冰求水认贼作子以灯祛暗灯息暗存疑在智迷得无惭色净名经云实怀惭愧)。 去圣作何用   (去圣既远我执谁除归仗无门还复迷执法华经云盲冥无所见不求大势佛)。 浮生一向间   (四生泡幻三界瀑流慜不久停非佛何救净名经云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迷开心得悟   (悟常住实理生灭念存前后际空一真顿显大宝积经云如我思惟不见一法)。 万法镇常闲   (浮生未了一念纷纭妙智已明万法闲寂祖师云万法本闲而人自闹)。 观世示方便   (观机设教种种法权令入涅槃示开方便华严经云以少方便疾得涅槃)。 登山见七宝   (登山者以方便道登涅槃山七宝者如来富有万德犹如宝山从人之欲永离贫之无垢经云一切善宝满藏悉开)。 莫教空手回   (既亲宝所重加劝勉莫令中道而废也法华经云宝所在近汝可前进)。 智海无心道   (𠕀象求珠非心即得无边智海妙道融融华严经云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 住法存心想   (住实际地名曰住法存心想念安妄想心处无住法忍文殊境界经云住无所住名为正住)。 精修一念间   (既住正法离诸粗相故曰精修一念之间前后际断见性如空法华经云其心常憺怕)。 莫将果是相   (无证而证证常乐果豁如虚空一无所有文殊境界经云智慧离垢其身无所住)。 妄见不能攀   (了幻妄见永绝攀缘能证尚空所证何附华严经云有为无为心无所著)。 慈惠人中见   (我佛圣慈普惠群品人空法空中道非见如幻三昧经云唯有佛世尊慈惠无思议)。 无情火亦寒   (慈能摄物为随物情傥无情于万物则万物违而不顺譬犹其火无情亦寒圣善天子经云一切众生慈心相向皆悉和顺)。 深源清净水   (法性源深清净如水无明风浪何由鼓激也楞严经云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迷浊了时间   (悟谓源清迷谓源浊相应一念全浊是清楞严经云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悲智大慈忍   (悲拔众苦智照万法言大慈者即无缘慈也言忍者即无生忍也圣善天子经云有大悲智具一切忍)。 因缘去不还   (众生机尽应化随穷因缘去来物所感故涅槃经云缘会即生缘离即灭)。 若穷玄寂理   (大道冲幽真智凝默穷不可得不可亦空华严经云其性本空寂)。 勿使妄情关   (顿悟玄元见妙湛性诸妄永舍情复何关华严经云离一切妄念无我法如是)。 见法不言法   (以无见之见见无见之法是法不可得言语道断故璎珞经云我从本来不得一法)。 菩提登觉道   (驾菩提一乘登觉王正道坦途无阻万汇咸归无垢经云得寂静三昧速觉佛菩提)。 差之方寸间   (差舛由心得失非理理本不乖性自有背一宿觉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真境何年到   (真境非远妄识自遥慜彼随流何年牵复楞严经云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性住他方际   (法性周圆体恒常住竖通三际撗遍十方唯佛证穷利乐一切法华经云世间相常住)。 真言法是空   (谓佛语真实故无间断一念无妄二法皆空即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谓语包䡄持本性空故也)。 众生求自利   (凡夫二障俱在全号众生若声觉得彼分名盖所知障存唯求自利也法华经云自求涅槃)。 尽在有无中   (凡夫执有二圣滞空俱未出于二边故唯识论云执有者迷其真滞空者亏其实即在有无中也)。 相合成虚幻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为执迷妄而溺虚幻我法二种成和合相金刚经云是名一合相)。 终归一信中   (心拘净相滞相生心欲舍虚幻终归真际大般若经云一念净信曾于多佛久种善根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如来宣秘密   (灵山演法密语亲宣情与非情悉皆平等佛顶经云亦名如来密因修证)。 劫尽始皆空   (劫成劫坏法法皆空悟本归原始达空义净名经云非色灭空色性自空)。 心真非学得   (心者即自性清净心也此心真实无坏故名真既离名相不可修学而取为得唯识论云尔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施为在法中   (心体无染量等虚空种种施为遍一切法净名经云普现十方无量土)。 谁人能稽首   (最胜之道所谓佛乘杂蕴信心而深稽首净名经云稽首一切大导师)。 禅定阐宗风   (法华经䟽云禅谓色界四静虑定谓四无色定若修禅定即能阐扬释宗之风教也)。 有相及无情   (有情有色质碍真空无法无情融通妙相肇论云有既不有即无无也不存无以观法者可谓识法实相矣)。 天堂有路上   (执因执果妄陟天堂非因非果定超佛地不假修证自达妙宝庄严法华经云若生天上)。 是知一切法   (肇论云一切法即有无法也谓有即依圆无即遍计摄诸法尽名一切法)。 不可言虚妄   (金刚经云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此显真如遍于诸法本性同源真实无妄也)。 识鉴高奇量   (佛境甚深鉴穷理事出过三界量等虚空华严经云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 巍峨大法雄   (巍巍大身遍萨诃界德量高远等湏弥山大法之雄莫甚于此金刚经云佛说非身是为大身)。 未尝捐一善   (如来因圆果满道证无生于法本空非取非舍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不可取不可说非捐法故)。 种相遍皆空   (谓八十种好三十二相显大圆通威德自在法相俱泯应用无方唯识论云诸根相好一一无边又云譬如虚空遍一切处)。 情戒虚无欲   (识情重浊戒想纷纭迷障真源灵见不显能入清净顿彻虚无华严经云佛如虚空无分别等真法界无所依)。 经文所说同   (一音演说三草滋荣异说同文一则一切金刚经云若为如来有所说是为谤佛)。 端然恒自悟   (自悟本性万法恬和不晓真灭端然何趣圆觉经云十方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 三界一尘中   (浩浩三界障碍大千一一微音皆圆妙相非尘不碍有碍非尘事理精通混融实际华严经云佛于一切微尘中示现无边大神力)。 欲本从人性   (胜鬘经云求人天者授人天乘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即以欲从人之性也)。 其如信自通   (谓三世诸佛随机设教权实顿渐利物䡄则其如信如理义自通法华经云信佛语故随顺此经)。 圆光彻宇宙   (圆觉之光清净妙相他方此界灵惑则通宇宙非宽岂能包括华严经云佛无碍力发大光一切国土皆明显)。 非住五明中   (瑜伽论云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声明处四医方明处五功巧明处五地初得九地圆满今愿佛光圆照非色相故出因外故)。 情不动心田   (情本无情深心不动微妙之本不涉攀缘金光明经云如海湛然湏弥不动)。 明真除妄想   (心源不动明照真空袪妄想缘入清净域般若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万般证法缘   (境物万类凡解莫分大士以证法空智缘则了然无谬净名经云达诸法相无挂碍)。 月现青天上   (佛智证法之时障尽理显亦犹万里无云圆月现青天之上金光明经云是故我今稽首佛月)。 求益终无损   (功果周圆行解兼济大悲善愿利乐无边不起妄心定无损益法华经云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谓佛常乐利乐一切众生)。 言西语作东   (指西作东如来方便本非名入谁欲摽形摸象之流转成疑惑达人一悟智者忘疲华严经云若有众生迷于十方以西为东以东为西)。 难名生变易   (法本离言理非变易见月忘指视指迷月经名斯设事理悬殊维摩经云无取无舍无作无行)。 真智不通容   (不求真智不证菩提法本融通性亦纯实无名论云湛若虚空无名无证)。 愿知一切法   (即瑜伽论四誓愿中无边法门誓愿学谓发愿证知一切法之自性故)。 真法自优隆   (真法即真正之法也优隆者乃深奥之义了一切法者淂法之自体深而且奥方称无上之愿也法华经云是法甚深奥)。 万境随心转   (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缘虑于万境虽似外境转而皆不离心华严经云三界所有唯是一心)。 迷情了自通   (所迷之境既无有碍即能迷之情了然自通矣佛顶经云了然自知获本妙心)。 安住绝他意   (冥心本位不起妄缘真妄交融名言绝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亦无贪嫉意)。 慈悲即是空   (兴慈运悲即空即色灭空泯色涤体归真宝积经云观众生界空无所有)。 明灯袪暗室   (室内灯光暂忘外照暗相寂灭明相焕然法华经云如暗得灯)。 义果定相逢   (佛果菩提固无言相不生不灭果相都捐触绪皆真不相违背唯识论云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喜本无颠倒   (道体凝常本无颠倒所谓了实相不动则法喜现前永无退转矣法华经云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 忘形及有像   (无名论云道也者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故言忘形及有像也是知可以神悟不可以事求)。 心同皎日明   (佛智净妙洞𢍆真心皎皎然若杲日之丽于天也金刚颂云慧灯如朗日)。 众圣堪归仗   (众圣即诸佛也欲求佛智唯佛是依炼行等心诚堪归仗法华经云佛曾亲近无𢿘诸佛)。 乐土亡诸识   (性本依识识尽性通迷妄顿祛真常永净唯识论云此位唯有清净真如湛然安乐)。 深沉性海空   (觉海甚深澄静空相不随境变触处菩提楞严经云觉海性澄圆)。 万缘方便智   (方便之门非从智得清净之理万化常真华严经云能知如来普摄众生巧方便智)。 隐现是非中   (是非泯绝真妄皆遣不求证悟影现皆空法华经云或有见佛或不见者)。 戒行明聦慧   (能了戒行自证菩提虽显聦明不超真寂于法精进触境通流佛顶经云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能知业障空   (普贤行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既达妄想元无即能知业障空也)。 勇心精进猛   (志无怯惧性亦流通不退法轮勇猛精进法华经云又见菩萨勇猛精进)。 善愿许从容   (愿菩提果利诸有情尽证涅槃皆登觉道法华经云诸愿已具足)。 定相光真境   (真境湛然言相寂灭非境转物非物灭相仁王经云灭坏无明暗而得诸禅定)。 何依住有功   (是法常住非住常法超尘绝迹始堪依仗唯识论云相用烦恼不能动故)。 三乘俱得理   (三乘妙理法界含容一法现前万缘泯寂法华经云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 我佛性皆通   (佛之悲智无法不通性本净根常韬妙有自然真觉不问是非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性逐无明起   (性谓心性本来安静无明忽兴性随而起由是蔽出世道塞智慧门法华经云无明闇蔽)。 昏迷障净朗   (慧性既昏迷失正道障惑必尽净智朗然唯识论云明来闇谢智起惑忘)。 妄涌千波起   (漏心虚妄深广无涯遇诸缘而发起如海涌于千波唯识论云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 𢙣业随缘往   (由着尘境便起业因因随𢙣有业自因生从是迷真枉入诸趣法华经云以诸欲因缘坠堕三𢙣道)。 释见全难入   (如来真见诸见皆释强执假名于法难入空花自灭眼病䪺愈空花不生法华论云慧门难见难入)。 愚痴信是聋   (智慧无用愚痴自执不信超凡入圣唯知见色闻声缘木求鱼经劫不悟登山采珠去道弥远法华经云狂聋心乱永不闻法)。 五音尚有障   (一音清响中含五音寂听无声妙传今古楞严经云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何得智心通   (心依妄者智为慧留妄慧不除心智何得法华经云何由能解佛之智慧)。 意明疑有悟   (疑虽暂疑悟则终悟意珠未照疑网森罗慧灯发明如鉴去垢法华经云疑惑不能了又云今得醒悟)。 万亿岂相通   (众生佛性本自圆明为妄成迷强执异见恒沙万亿皆佛境界华严经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邪见他心妄   (他心慧眼本自分明为妄执邪转成颠倒法华经云入邪见稠林深着虚妄法)。 如来性不逢   (深信渐真不生邪见如来慧性旷劫难逢一法圆明朗照尘刹净名经云不见如来佛国严净)。 经说纵横义   (经旨幽玄纵横妙理韬真秘藏迷触䪺开唯佛能穷通一切义宝积经云一切境界若平等非平等若有若无有为无为等是纵横义)。 千歧万派通   (一乘真语万派流通殊途同归法源自𢍆无量义经云从于一法生百千义百千义中一一复生百千万数如路出千歧海通万派)。 一尘如质碍   (万法皆空尘含法界若生质碍壅塞山河心识圆明是法通达唯识论云若有质碍便有方分)。 形影两何从   (即华严经中说理事无碍观也影从形有事逐理彰理事一如形影双泯)。 取意性相非   (性相末真二名假立言执意碍性相转昏心了理通言意皆泯唯识论云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 人天诸圣像   (法华经云建立诸形像为诱群迷设诸圣像遍人天界令睹妙相发菩提心认为真佛即非真觉)。 心忙至理闲   (至理虚闲妄心沉寂理既精而妄遣心虽动而源深法华经云其心安如海)。 未达如波浪   (真无变易妄有迁流未达真妄之源还同冰火之惑密严经云譬如海波浪海静波去来)。   御制秘藏诠卷第二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三       车 论教还归一   (瑜伽论云究畅真宗曰论五乘三藏谓教会权入实名还归一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如来法自通   (仰惟物物无碍法法皆通自舍如来孰能洞晓法华经云唯佛究尽诸法实相)。 真心无出没   (光玄集云用而常寂假曰真心寂而常用强名出没二相双泯方契如如)。 丈六俨金容   (唯识论云化身有三丈六金容即其一也俨花座而不动应沙界以无遗华严经云随缘赴感靡不周)。 去者依诸法   (楞严经云舍生趣生名为去者五蕴成身言依诸法唯识论云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来时应亦同   (了悟菩提非来去相时节不异应用皆同楞严经云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 未将虚种性   (人天种性因果虚疏诚勿将心恋之适意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妄想在其中   (五蕴妄想其性本空证空即实实在安中般若经云五蕴即空空即五蕴)。 住为如来意   (慈恩䟽云智证安处目之为住慈心念物名如来意涅槃经云如来欲令一切众生与我皆同安住秘密藏中)。 无机不可宗   (是知心𢍆真源情忘机巧宗风不立言象无依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涅槃本寂静   (玄赞䟽云障尽智圆证穷法界谓之涅槃唯识论云有余无余自性无住通真离垢名本寂静)。 少剩更何容   (楞严䟽云寂照无涯虚含罔极在因不灭至果无增既亡少剩之踪何有洪纤之纳)。 舍业离诸缘   (舍三界业离诸苦缘依妙行门趣安乐果法华经云我令脱苦缚建得涅槃者)。 无明如指掌   (染法之本无明为先作用资多犹如指掌唯识论云无明力增通相应不共为诸惑所依)。 寂然圣道通   (杲日初升重昏自谢圣道才起真见斯通慈恩䟽云心澄妙理故曰寂然)。 运化谷声响   (神化运生感应如响故慈恩䟽云亦犹声传万谷月应千池等也)。 慈心初竖拂   (慈心接物托事标真警骇群情假之竖拂欲明心境俱真同归实际楞严经云比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 贤者可明宗   (众善饰身谓之贤者内心照解自可明宗阿难偈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非法与禅定   (至理论云迷之则事事乖真俱成非法悟之则物物妙用悉是禅那)。 不解莫通风   (理本显然解非𢍆道性廓彻实事无不通法华经云通达无量义)。 悲观尘沙种   (慜物情厚名悲俯视劳生曰观性识清净法演恒沙法华经云种类若干名色各异)。 谁明果有功   (慈恩䟽云至极之果妙德无边苟非调御垂功众生谁能明见)。 不湏心隔障   (一念妄心昏迷法界刹那真境随处无为楞严经云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碍)。 十地尽因通   (唯识论云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乃至十法云地等皆对望极果通彰因号)。 譬喻法皆真   (法华经说七种譬喻为治七类众生烦恼之病随应得益法喻皆真)。 群生出爱津   (群生之类沉溺爱河知法真源离诸欲染法华经云若灭贪欲无所依上)。 威仪呈八万   (从因至果积德无边虽举八万威仪曷若四事供养法华经云如是等施求无上道)。 境物不因循   (法华会说权实真宗对三根心名为境物尔时悟者记当成佛故知不是因循之事)。 性善通三界   (唯识论云一自性善二相应善三等起善四胜义善随应贯通欲等三界)。 分明戒定旨   (遗教经云依因此戒故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成定之旨教证分明)。 要知法智身   (意显清净真如名法最胜妙慧为智无漏五蕴曰身既善了知要在修证)。 真性本如是   (湛湛真性本无生灭能施妙用于法何穷法华经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 喻法龙华日   (龙华胜会说法度人理如一雨能滋性喻三草蒙润法华会说一雨普润三草别故)。 从兹妙道臻   (妙理昭昭真源湛湛利资万法德被群生法华经云从是已后诸声闻众无量无边)。 如来虽不说   (般若经云如来无所说维摩经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得无闻)。 迦叶悟空真   (迦叶波则大富长者之子舍大财位性好出家悟一切法皆悉空寂)。 圆净如明月   (万德咸备众垢都寂如月朗照不非净秽法华经云众星之中月为第一)。 心传五印文   (如来大悲慜物之心调伏众生现身说法文传五印理遍十方法华经云我等于如来灭后无非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 殊途虽渺邈   (楞伽经说五乘之人性法非异修发殊途唯佛所知余不自测)。 一理妙中分   (法华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名妙中分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即同归一理也)。 满愿生兜率   (法华经云即往往率天上弥勒菩萨所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而于中生即满愿也)。 区分秘藏文   (安布灵文区分真趣甚深旨奥秘藏为名法华经云一切诸佛秘藏之法)。 大悲慈忍力   (俯观垂救故曰大悲仁惠宽恕名为慈忍法华经无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 万劫接迷群   (如世尊言我于尘点劫前久已成佛自从是来遍十方界诱接群迷)。 相好是端严   (法华经云金色三十二八十种妙好玄赞䟽云形骸相好端严其身等也)。 观音行妙旨   (慈恩䟽云略言观音正云观自在诸三业归依必六通垂化摄利难思行妙旨也)。 优昙浩遍知   (梵语优昙华言瑞应深远难涯浩渺之事唯佛遍知矣法华经云譬如优昙花一切皆爱乐天人所希有时时乃一出)。 生灭依真理   (迁流造作名为生灭凝流不变即是真理真理为依起生灭也)。 功满闻知识   (如来功行遍满大千不知能知不识能识般若论云般若无知无所不知)。 身贫道不贫   (心明妙法于道不贫如来法身报化无碍证道歌云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岂将容易得   (佛言我于无量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岂容易得)。 邪法妄名亲   (九十五种异见之徒教立邪宗心行理外如来导利方便妄亲)。 德道成朝夕   (唯识论云谓断德智德恩德道因也由万行因成三德果)。 昏迷为假因   (无明昏暗迷失正因不了真谛谓假为实法华经云非我僧力得物之处不如往至贫里等也)。 灵源如不动   (百川归海万法会宗独耀灵源廓然不动楞严经云妙湛总持不动尊也)。 方悟本来真   (悟则通真迷则虚妄本来如是不假寻求法华经云安住实智中)。 利性本明了   (妙用灵明能通权实性有利钝法无去来真境现前故悉明了法华经云若有利根智慧明了等也)。 是非多不匀   (不了明暗谁达是非明暗自殊是非各异即显克己利他誉增称是唯识论云徇自名利不耐他荣曰非)。 未能穷二法   (一心常寂二法本空日用全真岂能穷计法华经云我无贪着亦无限碍恒为一切平等说法)。 终䧟向沉沦   (慈恩䟽云是非风起业道随生既而久处沉沦向去终祈解脱)。 心达自区分   (能了万法归趣一源达虽在心心能妙用上中下法皆悉区分佛言自性清净心亦名无师智)。 真修无彼此   (法华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故无彼此)。 始终了信心   (仁王经说信为善心之始终成妙觉唯识论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 应审信心是   (应当审谛观察信心是众德之本故慈恩䟽云信能何至德之嘉依等)。 益认阿含果   (聊举阿含以明四谛将此法用利益众生法华经云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 休论旧与新   (是执皆除无疑不遣二心俱泯一法自圆法华经云佛于大众中说我当作佛疑悔悉已除)。 见时如妄眼   (遍计妄情封着我法犹如病眼自见空花掌珍论云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花)。 此事不为真   (法华经说羊鹿非真化城不实故言此事不为真也)。 故知心与性   (洞明幽旨心与性通心性还源了无所得贤护经云诸法不真思想缘起所思既灭能想亦空)。 二法不能真   (维摩诘云假智言说名为二法法性真如名曰不二言智俱遣方能𢍆真颂云人空法亦空)。 一证金刚体   (金刚坚固不生不灭一悟永悟无复流转始得成金终不作矿经云如铸金像不动不摇)。 终无染垢尘   (大般若经云如来化身尘垢水等皆所不染法华经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等也)。 显法云何是   (华严经等为第三时显了说有有依他圆成亦显了说有有依他圆成亦显了说空空所执性)。 徒经秋与春   (人迷至理徒历岁华动合真宗流传妙道法华经云一月四月乃至一岁诸所说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者)。 山川虽变异   (劫空劫坏真法显然菩提妙明无有变异法华经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 至理尽还淳   (淳源一味真䡄还同理尽玄猷人归至道法华经云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 识上达空玄   (无漏识智上达真空玄妙之原莫过此理法华经云深达实相即其意也)。 无心真妙旨   (无为真心运用恒寂智证𡨋合妙绝思议法华经云观一切法空无所有性等)。 其如有暗明   (圣鉴俯观迷悟不等盈亏中昃真际咸同佛言一切法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悟即闻斯理   (依教解理智证法身二悟昭然堪闻斯理法华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摄性亦成难   (缘生幻法本体皆真智鉴虚明成难摄性楞严经云当处出生随处而灭)。 菩提道自安   (菩提净智内觉自安游履怡神故云道矣唯识论云安乐解脱身)。 真源虽可寂   (真源湛寂智证恒如量廓太虚体含真际维摩经云法常寂然故)。 世法自凋残   (世法谓世间有为万法自淍残者暂时滋茂终见衰朽法华经云世皆不牢固如水沫泡𦦨)。 受想沉幽谷   (受想五蕴中二蕴受想以领纳想像为义未登正觉沉于无明迷暗性中如沉幽谷般若经云无色无受想)。 春秋任往还   (春者生秋者谢未成佛前轮流三界任往还也证真理后无来去相维摩经云法无去来常不住故)。 细推非五眼   (细推谓子细推度唯佛世尊方具五眼能知一切生善趣𢙣趣金刚经颂云佛眼如千日照耀体还同)。 惆怅自多端   (惆怅者嗟慜义慜诸有情沉沦二十五有之中自多端也瑜伽论云四域四𢙣趣等)。 化喻岂盘桓   (本无今有名化喻者譬喻也岂盘桓者不着空教不著有教不住中道金刚经颂云中流仍被溺谁论在二边)。 还凭智者观   (还凭者仗托之意智者观即佛世尊具一切智观其根性而度脱之或为说法或现神通也)。 一心非妄说   (不住前境名为一心非妄说者谓佛世尊于无量劫未曾妄语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 觉海浪漫漫   (觉海者菩提智海也而能出生诸佛无漏善法浪漫漫者本性空寂金光明经云智慧大海弥满三界)。 情乐欲于心   (情者六情乐谓喜乐欲以希望为义谓诸有情无始已来纵放六情心多缘虑维摩经云心垢故众生垢)。 他缘生表里   (对自名他缘者攀缘外则五尘境界为表内则眼等五根为里若能了悟色声等五尘不生悟真空也)。 寒暄与盛衰   (谓诸众生于此幻身常被生住异灭四相所迁如寒暄盛衰维摩经云此可患猒当乐佛身)。 苦海无穷水   (苦谓三苦八苦如海无穷漂没也仁王经云长别三界苦轮海)。 俗士求诸法   (法本寂然非求取舍性元不异岂拣缁俗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迷情去不还   (妄心求法迷背圆常何殊渴鹿奔阳虚受疲困楞严经云念念生灭遗失真性即去不还也)。 恶风吹妄筏   (一念妄兴如风鼓击不能晓悟当体寂然万行经云一念违如觉劳相现)。 失却鹫峰山   (法华经云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悟即心心是佛迷时物物皆差不唯弃失鹫峰抑乃违背性海)。 报果善心攀   (报有揔报别报果者因中以胜善心修有相因感有相果修无相因招无相果法华经云善恶业缘受报好丑)。 森罗万象间   (天象地形皆属世间虚幻之相然知悬远难碍行因定感于果楞严经云万物象前剖出精见)。 不劳心与智   (岂假心所测度何烦智解寻求法华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道法亦如闲   (道谓佛及菩萨所行之境法即教理行果八地已去无功用位直趣菩提亦如闲也维摩经云寂寞无言无说)。 应现非今日   (应机现身也应现多种且约丈六化身为二乘凡夫说法非今日者世尊于三无数劫修六度万行)。 精穷六识闲   (精穷者证悟也至佛果位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断惑证智如闲也维摩经云法过眼耳等)。 种麻不生麦   (此明因果不相违或种善因即招善果种麻不生麦之谕也瑜伽论云因果相当名之为处)。 善愿离人间   (佛于因中发四誓愿乃至无上菩提誓愿成已证菩提离人间也法华经云如来已离三界)。 欲达本宗枝   (欲达者将究也本宗枝者即真如至理万法皆依真如建立法华经云纯有贞实)。 深心不暂止   (深心者澄神也不暂止者证理之常用法华经云施功不已)。 无情法甚明   (无情者即清净真如若真如有情属三界拘系法甚明者即自身中真性朗然晃耀楞严经云本觉妙明)。 颠倒何为是   (颠倒者业惑萦缠烦恼所覆何为是者一切有情莫能觉悟楞严经云遗失真性颠倒行来)。 成就皆通识   (成就者谓世俗谛中所有生成万法也皆通识者揔属第八识所变唯识论云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 迷途离苦艰   (迷途者违八正道离苦艰者顺三恶道不修胜善求离苦果实艰辛也法华经云勤力求索甚大艰难)。 论情多障碍   (论情者思忖之义多障碍者住诸境界名障迷彼法尘名碍楞严经云觉身为碍销碍入空)。 性相不妨难   (性者真如妙性相乃妄幻缘生迷之动念艰难悟即息心寂静维摩经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就利因明果   (利有二种自利二乘利他菩萨因明果者自利因感声闻果利他因感佛果金刚经颂云因深果亦深)。 相随自往还   (相随者因即种子在第八识含藏如影随形自往还者三界转转因缘和合生起现行楞严经云因缘相续无有休息)。 沉吟无问处   (沉吟者静思此种子眠伏藏识绝有体相实无问处也法华经云今当问谁)。 宴坐有无间   (宴坐即收心𣫍念若住不空即有住空属无不拘有无中间维摩经云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观处心无著   (观处者谓五蕴十二处心无著者无妄想也楞严经云一切无著名之为心)。 缘情不可攀   (缘情者凝虑也不可攀者察所观境杳无自性维摩经云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明文圣中境   (明文者世尊所说修多罗藏等圣中境者广说诸佛无漏妙境华严经云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清净不相关   (清净者无染污也不相关者于三界中了无拘系楞严经云如耳与明了不相触)。 求法有无形   (求法者求出世妙法有无形者世尊初说有教次说空教俱𢍆根理了无形相金刚经颂云勿著有无声)。 贪嗔五恶起   (贪嗔者根本烦恼二法也五恶起者贪嗔才起便招五趣苦果法华经云五众之生灭)。 玄微本妙因   (玄微者谓佛所说无漏胜法本妙因者远登佛果近感人天可爱异熟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 妄相宗何旨   (妄即虚妄相者幻相宗何旨者遍计性上假有施设无实旨趣圆觉经云除彼我人一切诸相)。 悟法同心合   (悟则证理法自同途妙道湛然心符冥𢍆楞严经云由心灭故种种法灭由心生故种种法生)。 俱通性海间   (菩提真性喻海无边法心合同混然一味华严经云能入如是智慧大海)。 众生如不妄   (众缘和合难契玄机去妄明真自通了义维摩经云一切众生皆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疑网脱幽关   (既除分别永息妄源证本圆成顿超圣果宝积经云若有乘此乘彼皆当出离)。 有妙清诸界   (有妙者众生本有圆成妙用也清诸界者悟真理后能清十八界或三界烦恼楞严经云十方国土皎然清净)。 无缘颠倒疑   (无缘者因中未种善根也颠倒疑者向有教着空于空教执有妄生分别瑜伽论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 一真如法雨   (真如无相似法雨遍满四维佛种萌芽顿渐一真显现法华经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 普润更无私   (普润者尽虚空界更无私者都不分别九有四生并令悟解法华经云干地普洽药木并茂)。 情爽非聦利   (情既无著顿悟真乘非聦利达证非是非觉知法华经云聦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故离聪利真情自爽)。 色空更问谁   (自性本空谁人共觉心心明了法法皆真法华经云当以问谁谁能答者)。 若穷深妙理   (唯佛真性善诱众生悟其幽深微妙玄理摄大乘论云最胜甚深广大难可证得)。 方信世传衣   (传衣付法圣谛流行鸡足山中迦叶亲授洎震旦国达磨西来方信大乘宗旨矣法华经云着如来衣)。 愿满亦非常   (愿满者佛因中发四誓愿今已满证得法身凝然常寂非常之理也报身相续化身不断常法华经云诸愿已具足)。 经文随妙旨   (经文者谓世尊所说十二分教随妙旨者或权或实等教皆是佛密意妙旨法华经云随顺众生说)。 唯闻不动尊   (唯闻者二慧中一法不动尊者谓自身中妙觉真性本无变异维摩经云法常住不动)。 湛净达真理   (湛净者澄湛清净达真理者都无见闻觉知方达如如真理华严经云自在通达一切法轮)。 喜闻开正法   (喜闻者忻然听受也开正法者悟中道妙理有入圣超凡之用维摩经云执持正法)。 对境慧光施   (对境者初证真理之时无有少法慧光施者起无分别智照彼前境一无所有金刚经颂云良为慧光舒)。 信受如常法   (信受者志意领纳也如常法者谓行住坐卧常能利益一切有情法华经云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当逢一圣知   (当逢者自悟也一圣知者一𠛴那无漏智若起能灭无边烦恼法华经云唯我一人能为救护)。 有性韬三昧   (有性者于真理中若觉真性有所得时遮藏胜定令不显现诸法无行经云三昧不现前)。 终成觉道迟   (若不识知一真圆满纵汝历生尽其明辩终不能得无上菩提法华经云去佛道甚远)。 迷人不自信   (迷人者背正见路入邪恶途不自信知圆明法性法华经云迷惑不信受)。 业种䧟阿鼻   (业种者十不善业谓身三口四意三也种子生起现行此荫才灭便䧟阿鼻法华经云入阿鼻狱)。 取舍情何极   (取即忘生趣向舍即断绝寻求真理本自凝然情念一何极至净名经云法无取舍离觉观故)。 不曾拘是非   (不曾者本来圆静绝有瑕玼岂立是非宁拘取舍楞严经云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人心多不定   (人心者揔标凡位不定者未证圣流逐观情生随缘念变即不定也维摩经云幻无定相)。 正法勿相疑   (正法直指一性无二无差圆满湛然勿劳疑念法华经云勿于此生疑)。 安乐静皆空   (唯佛位中得名安乐静皆空者至金刚无间解脱道中了无边法寂无所有般若经云胜义有为空)。 斯言深妙理   (斯言者指前安乐之理理体幽深绝异色尘故彰微妙法华经云言此经深妙千万劫难遇)。 诸非是恶缘   (诸非者一切不善恶缘者烦恼迷情潜伏藏识之中没溺三涂之内法华经云恶业因缘故)。 去住无涯矣   (去者灭也住者生也若不舍恶缘不修善品往还无有涯际唯识论云此异熟既尽复坐余异熟)。 舍离袪烦恼   (维摩经云烦恼是道场知如实故烦恼扰乱覆真净心观彼性空如实平等种现俱亡名舍离也)。 迷情自不知   (真智不现迷惑相仍达妄朋真自然玄𢍆楞严经云皆由不了常住真心)。 梵经西域旨   (传贝多文届震旦国达无漏智了大空心非东非西法原密会楞严经云空性圆满宁有方所)。 真悟破邪疑   (不思议经云心性自常净彼中无垢结既真悟达不正犹豫一切障染更何所有)。 修进成何法   (获证法界真如实理具行六度成就圆满大品经云为得诸法实相修行六度)。 开张百万机   (本智证明随缘任运灵机万用舒卷皆真维摩经云无畏力菩萨一时能尽现)。 不能心纵逸   (于法无情谁能遍计心无所住纵逸何居维摩经云而化众生观于寂灭)。 真伪妙相依   (二智俱起观空著有达真伪性空有何依华严经法界观云理事无碍法界)。 道隐人天上   (道晦人天真风不𥪰悟有顿渐始证无为维摩经云天人得道此为证)。 逢缘经是师   (大乘经义于法何诠悟理忘言自明师𥱍涅槃经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五阴空寂静   (五阴本空自无质碍无明覆蔽不显法身真理现前永得清净维摩经云性即是空)。 观圣复何疑   (五眼所观非无妙慧证大圆智更着何疑维摩经云众圣贤亦如也)。 乐哉诸圣贤   (乐道恬然诸圣不别殊途共辙本无生灭唯识论云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 人世多忧喜   (凡情计执诸缘交㕘忧喜都捐是非何碍圆觉经云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能解作无心   (体解真空心行处灭非动非静情与无情自𢍆玄机谁能运用起信论云若离于念是名得入)。 欻然千万里   (倏忽之间已涉真道十方世界玄悟亦然楞严经云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福遍萨诃世   (于萨诃世植无碍福达理殊胜周遍此界法华经云如虚空无边其福亦如是)。 非心妄岂知   (情计妄心转生分别岂可能知无相真理维摩经云法不可见闻觉知)。 不迷真与相   (真空妙有本自如然不著有空是为解了唯识论云不妄不愚一切境相于真不愚于俗不迷)。 贤圣尽如斯   (圣人达理远离执迷上士亡情与物无𥪰行愿经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业境是兼非   (妄心俱起境象摐然于法无心山河自泯维摩经云善𢙣之业亦不亡)。 真常世所为   (真界寂寂非世所为玄境𡨋𡨋非心所逐楞严经云见缘元是妙净明体)。 福因知厚薄   (如来不以福因而成正觉不以修证而达妙明荷护佛法亦非深厚十轮经云珍宝施佛僧彼所获福聚不如护佛法)。 善恶不相离   (善恶同源起念息念不起不息诸圣本然维摩经云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 违行失真机   (行解相违顿失本智不起妄念自𢍆玄机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 何人悟达之   (迷真逐妄自处轮回著相追求何能达悟维摩经云若随相识是则求相)。 发心多愿足   (若欲证悟不假希求愿亦非心自能圆满维摩经云大愿成就)。 终会法王师   (行愿相符方圆正觉于心自在玄契法王法华经云我为法王故现世间)。 戒法谕诸因   (如来垂戒普利大千一法融通诸因泯寂非因缘故而能善谕众生法句经云戒性如虚空可谓真持戒)。 缘从何举止   (缘随心故不著于心不起妄情非缘所住中观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为空)。 色空了妄心   (非色非空非空非色有空起妄有色迷真真妄不兴空色寂灭大品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攸久还如是   (往来驰逐无有了期不起妄情法本如是维摩经云心常安住无碍解脱)。 顺志常平坦   (法无高下真实不虚所行顺理无诸謟伪法华经云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违相自险巇   (无心即道非相本真若起妄情如游邪径法华经云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 良缘相接引   (诸佛以一妙音顿开方便非因缘故皆达无生法华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 无上道心知   (无上菩提非能趣向大圆智鉴无所不知维摩经云菩提心是道场无错谬故)。 起信多般愿   (唯有正信无心思念能成佛道不起异见行愿经云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大愿如经具列)。 经文好仗依   (大乘至教是甚深义若能体解直悟真空维摩经云若有手得是经典者便为已得法宝之藏)。 法轮常自转   (真空湛寂妙理圆满诸佛出世法轮常转行愿经云恒转理趣妙法轮)。 真圣是玄机   (深达实相幽鉴万物玄机寂然戏论永绝唯识论云唯真圣者自内所证)。   御制秘藏诠卷第三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四       车 疑心深似海   (唯识论云谓于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如海深广)。 大藏不虚词   (如来大藏本为出缠法法所宣因非虚妄法华经云佛语实不虚)。 一向能如受   (本实半偈而舍全身何况如来所宣一句一偈宝积经云我昔为求一句法弃舍身命为菩提)。 慈悲喻化时   (得意忘言顿悟玄旨诚非化喻自证真诠维摩经云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 禅门何境致   (禅宗虚寂应用无方万法皆真本来非有维摩经云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犹豫疑深旨   (无念实相即是深旨妄想虚情犹豫不决维摩经云一者所未闻深经闻之惊怖生疑不能随顺)。 对面妄虚名   (谓迷心境翻着妄缘能究假名于法何执大品经云色是假名乃至涅槃亦假名一切诸法皆假名)。 寒冰终是水   (冰本是水水能成冰不离假名却成迷妄超凡入圣本无所拘楞严经云如水成冰冰还为水)。 兴法不相违   (所化缘熟佛现世间能宣妙法顺符机理观根受道而无虚设佛地论云能贯能摄名为经法)。 人天法圣威   (能演教法无漏圣慧潜通密照有大威神开决心眼令悟真理维摩经云诸佛威神之所建立)。 演文兼证义   (诠演真文善解妙义能通性相诸法皆空维摩经云了达诸法深妙之义)。 常握涅槃机   (涅槃圆寂即是玄机若证菩提皆通妙用维摩经云导众以寂故稽首)。 念念经千劫   (有为之法前灭后生𠛴𨚗不住经彼多劫维摩经云是身如电念念不住)。 三途灭恶时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正受苦报能解无心火变凉池维摩经云至于地狱无诸罪垢)。 不言明取舍   (取舍之心皆是妄情分别计有实慧照了即是一相取舍非有维摩经云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门)。 无碍有真基   (性无障碍有真如理一切诸法通漏无漏智法句经云毕竟空中炽燃建立)。 但见如常法   (唯独观达不变真如远离诸相空寂深法唯识论云显此遍常体非虚谬)。 声闻化导时   (闻声悟道名曰声闻只将四谛染净因果化导有缘维摩经云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 色空明与暗   (质碍名色无障曰空光显称明𡨋昧为暗妄计为有论体永无唯识论云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 分别竟奚为   (分别有异终究何为但观实相不见有珠分别亦空法华经云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 释别欲何为   (但起执情便生分别无埶无妄本自圆成维摩经云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 忘心终未是   (情昧本末不欲忘心心不思惟自证实际维摩经云此比丘久发大乘心中忘此意)。 不着妄情言   (虚妄情计名言是有了妄本空即是不着中边论云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 福善天欢喜   (妄执既无自然𢍆理不起福报善入无为非偶人天而生欢喜法华经云得所未曾有心怀大欢喜)。 习性非言定   (习性未断故恼相缠不究本原熏习所染唯识论云为不定性独觉声闻)。 真空不可思   (真实无相空离妄执心缘罔及寻思路绝宣说不能名言道断维摩经云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经文说不尽   (经文言说分限有偏理遍周圆故说不尽维摩经云若广说者穷劫不尽)。 顿悟暂时疑   (若能顿觉即心是佛疑心觉然即便除遣圆觉经云唯除顿觉人并法不随顺)。 除疑为举唱   (疑谓犹豫得闻深法信顺趣向疑悔即除法华经云闻如是法音疑悔悉已除)。 动静十方知   (真心常照周遍十方所有动静无不皆知楞严经云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从今兼亘古   (从今法会通达往古迷真妄有终无解脱圆觉经云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悟来一刹时   (忽然洞达万法皆空一念之顷便登正觉华严经云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 想情何是物   (妄想情计我人之相万法皆拥执为何物唯识论云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 妙行不相疑   (深修善法无相妙行志心进趣不得生疑楞严经云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 有病来求药   (三障烦恼发业招感生灭苦迫身心欲差此病湏求法药法华经云欢喜问讯求索治病)。 如来示法医   (果海如来说三藏法诲示有情应病与药维摩经云为大医王善疗众病)。 意定法何为   (意常湛然寂静分明动念散乱安法何为维摩经云无乱是菩提常自静故)。 真心存道理   (真心实行审察至道修习众善顺向正理起信论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 因从是本根   (因依空性本来之理出生众法内身外器楞严经云有漏微尘国皆徙空所生)。 欲界诠源止   (由欲而生名为欲界源谓法本息虑称止了达定乱空性一如名诠湏止维摩经云在欲而行禅希有亦女是)。 譬犹慧日照   (谓佛智慧三觉圆明光极无际遍照法界喻如杲日升天朗其万像华严经云慧日照十方能除幽闇处)。 于法无亲疏   (觉性平等于亲疏境无有憎爱金刚经颂云法中无彼此理上岂亲疏)。 通透真如理   (谓通透法界真实理事楞伽经云体常不变目为真如所为心性常无念故名为不变无真妄故名曰真如)。 经音一梵书   (修多罗教如标月指故以标月之指喻于言教谓见月湏籍其指悟心湏假其教证理岂在言诠)。 喻若恒沙水   (起世经中说有恒河金沙混流沙细如面内有金沙以喻真性表于贪爱河中有其菩提妙果)。 清心溺浊渠   (圆觉经云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现染之中而不染也如良王投泥王性自净)。 解理如冰释   (悟解真理如释春冰水喻真性水喻妄想解属智慧所以心迷执我假悟心销情执俱尽照体独立圆觉经云如汤销冰无别有冰)。 一贯道虚无   (道体无边廓周沙界冲虚真境妙有玄枢肇论云大包天地细入无间谓之一贯也)。 圆证通无塞   (楞严经云十方俱击鼓十处一时间此即圆通真实圆者满足证谓所证即真理也故以圆通妙观寂照虚空理事俱融慧门无壅)。 真同色相俱   (大般若经云真即真空是其真谛色相即俗谛真俗二谛不即不离即是俱也)。 更无出入路   (凡情未悟润惑循环真智湛然实无往复故维摩经云不出不入一切言语道断)。 寂见法王都   (如来正智能断诸惑妙出世间所依真境故金刚经颂云如能虽诸相定入法王家)。 不悟生烦恼   (十地论云谓众生本来未曾觉悟故生烦恼随迷悟之缘造业受报遂名众生修道证真遂名诸佛)。 真如无比拟   (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有大方便智除灭无明有不思议种种之用故唯识论云非诸世间喻所喻故)。 智情若有差   (密严经云众生若有迷惑颠倒则有差别之义心既无差同一觉故)。 穷劫常存矣   (谓真净心源应用尘沙尽未来际常住法界感而即通故云常存也)。 满足多从愿   (法华经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故以诸佛因地湏发四心依此愿修方成正觉)。 敷扬极太虚   (华严经云刹说众生说十方三世一时说又云一切国土中恒转如是轮故以至理敷扬量等大虚)。 亦无关键闭   (法华经云故佛开示皆令悟入佛之知见真实妙门无有关键)。 何不证空如   (智度论云但与相应烦恼自无所有无所有处即显空如)。 功满行空虚   (功谓功德行谓行业遍满空虚周圆无际宝积经云不思议业用遍一切处随众生见闻利益)。 中心白[惨-(彰-章)+小]舒   (宝性论云但以中心不住一切无执无著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故以修行妙门唯自惨舒)。 无情能解脱   (无情者即无为真解脱之性离缚义也净名经云解脱相者则诸法也谓名生于法法生于名名既解脱诸法同解脱)。 终不镇常愚   (瑜伽论云觉知前念起𢙣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觉察妄念终不常愚)。 德量天然性   (德量无边皆同一法楞伽经云谓此真实常如甚性故曰天然也)。 大施恩惠敷   (有大恩惠普济无遗敷祐四生垂休亿劫故宝性论云随所示现利乐有情)。 不能归正道   (华严经云不能了自心云何知正道彼由颠倒慧增长一切𢙣故以悟了方知正道)。 圣教离凡夫   (谓佛言教能令众生远离诸惑故对法论云依教起行违甚深理精进长时不滞二边证大圣果)。 论识卒无休   (论者言论识谓心识谓有无穷之义故曰无休唯识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识而有差别之义若离妄识则与觉慧相应)。 迷情流似水   (盖由迷自法身执此四大为我所以种种造业长溺爱流故金刚经颂云若到波罗岸入理出迷情)。 觉他不妄时   (楞严经云自觉己圆能觉他者愿度一切末世众生故以除灭妄缘成圣性故)。 真境灵台是   (般若论云真境者即真谛也是般若所缘之境灵台即是智也能了其惑性)。 利乐人天法   (谓佛演说妙法利乐人天令得菩提皆成种智故维摩经云以斯妙法济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宗门作楷摸   (宗门者圆顿一乘之教楷摸邪正入圣津梁直示圆成俱为要妙法华经云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 若能回向智   (宝积经云恒以善心如是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成就最胜证无上道)。 慈海道无逾   (兴慈进道积德累功如海无穷更无过越故华严经云广集众善犹如大海为众善所依之处)。 益众他缘利   (谓利他妙行益众良缘开示遂徒令归正路故智度论云智慧自在常为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善法)。 三千行不粗   (虚心泯相行愿不粗密用潜兴威仪微细故楞严经云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身心寂灭)。 妙门终自有   (密严经云妙观门中无思念虑任运成事终自圆明本来妙有)。 解者越毗卢   (毗卢者此云遍寂即法身也妙智现前方成正觉妄心无处即越毗卢故华严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 痴心不可见   (痴心者谓于理事迷闇为性宝积经云痴从分别生亦非有痴性与佛性平等无差别不了痴迷惑故云不可见)。 举止自相拘   (身心动静妄执自他故成拘碍我空法寂何所不通般若论云泊然永寂靡执靡拘)。 多为迷尘障   (为迷妄想执取系着尘障净心未能开悟圆觉经云皆是六尘妄想缘气)。 菩提道法孤   (智度论云菩提者此云觉义法为净妙道曰真空假因果以圆成证菩提之极品斯之谓欺)。 悉说甚深法   (华严经云如是一切法皆悉甚深又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 因中妙相起   (仁王经云十住菩萨谓地前因位而现八相成道即是因中起诸妙相)。 身空无舍宅   (舍宅者即五荫也身空者维摩经云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故云空也又华严经云是不着一切窟宅者之所住处)。 解即心闻喜   (宝积经云悟解如是最上法门如实不颠倒希有自在法能生欢喜心)。 显法无高下   (谓诸法本来亦无彼此常自相寂无所动转维摩经云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 真空性本如   (智度论云以显法体空无虚妄净妙满足常如其性般若颂云始终无变异性相本来如)。 众生无处问   (尘经未出宝藏犹埋只由迷自真心所以无处问觅楞严经云胜净妙明不从人得)。 波底隐灵珠   (识浪波中心珠自隐情尘障里觉性常存华严经云譬如大海有无量宝珠)。 摄义归真海   (所有无量义摄归则唯是一法一法之外更无可得起信论云无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 纵横理不拘   (百法䟽云能缘智寂所缘境空理事不拘纵横无碍)。 能明一切法   (华严经云能解身如实明达一切法知法悉虚妄其心无所染世间所有法一切悉虚妄)。 谛信自悬殊   (谛谓审谛信乃诚信了真谛之法本性空寂俗谛之法似有即空真俗之法信自悬殊华严经云谛了是身者于法无所著)。 受想多无定   (受想二法和合为义缘就即生缘散即灭生灭之间故云无定大般若经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明人智却愚   (谓慧解俱胜智断愚痴故名明人肇论云悟其所由则智心自明智心既明则道心自成又云明达正理无所分别故叹以为愚)。 烧金兼炼矿   (矿喻烦恼金喻觉性炼出洁净即有晶光密严经云碎末于金矿矿中不见金智者巧镕炼真金方乃显)。 大匠显真如   (大匠者即大智慧也又密严经云能除垢染以显真如)。 住则证他因   (谓修证地位他因自果于其相中而智慧不住不着华严经云住于无所住普遍而不动我观一切法皆悉得明了)。 根源佛种子   (唯识论云本性住种性习所成性谓持佛种性得妙法身心住菩提集众福田华严亦云为不断如来种性故)。 怀疑障自生   (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疑自不能入理起信论云以不达一法界故障碍正知见故)。 邪妄无真理   (真理本有迷之谓无邪妄本空执之为有圆觉经云由妄执故以无真理)。 化土现阎浮   (国土净秽随众生之所宜美𢙣自彼所见异故变现之土乃名化土法华䟽云三变土田八方严净)。 真心地上铺   (心冥觉性识智无生身土俱真染净俱泯维摩经云依佛智慧则能见在佛土清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不逢一物是   (虚空之性清净无物迷时执有妄虚乃无佛藏经云一切法空无毫末相)。 障碍是情娱   (由妄念故有其障碍若无妄念亦绝情娱圆觉经云一切障碍终成觉性)。 俗态何分别   (谓世俗谛中何分真妄之法思益经云众生行世间而不分别世间菩萨行世间明了世间相)。 含生滞役途   (由愚惑之性业役迷途起灭妄心终成劳役千营万计念念不停圆觉经云若复有人劳虑永断绝求作之心)。 若能知本末   (我体元无妄想为有四生九类无不皆然法句经云诸法从本来寂灭无所动)。 巧智也成愚   (本性离言非相可得巧智分别于理成愚楞伽经云方便善巧令诸众生无所分别)。 报愿无休日   (诸佛因地之时必发度生之愿承此报愿所生之处更不退转华严经云如是等大愿无量无边际如彼无尽期我愿亦复然所以无休日)。 翻成执妄拘   (觉心本净悟即皆同若起妄缘翻成拘执圆觉经云由妄执故妄见生灭)。 自家真窟宅   (不了梦身由迷执我真空舍宅湏认自居维摩经云毕究空寂舍故以真为住处)。 却为别人居   (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为此客尘侵扰佛顶经云由汝心中五阴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慈海妙中深   (因中修行即四无量以为本慈能与乐见海义之最深华严经云慈海深无量)。 但除人彼此   (不立纤毫岂存彼此我人如在万象纷然歧路千差途非一贯金刚经云无我相无人相)。 断疑本所为   (疑为分别不断者无决证之功智者顿明净慧有成真之理佛顶经云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 岂在巧经纪   (敦信淳和与定相应巧虑经营转乖至道法华经云常修质直行)。 应供垂方便   (应供者佛十号中堪为福田号受三界众生四事供献也法华经云若人有福曾供养佛)。 逍遥万虑除   (六通自在万法逍遥唯识论云妙观察智现在前时后得智中一刹那湏遍十方界不起思虑)。 晓昏尘不染   (本来真性清净一如众圣悟真一尘不染宝积经云法性摩𡰱珠影像不能染)。 无法亦铺舒   (真空无体妙用圆通在有情界即名佛性若在无情但名法性涅槃经云无垢真如遍一切处)。 成佛非求证   (佛与众生非求非证谁信众生成佛唯知佛度众生金刚经云实无众生而可度者)。 因果无有余   (二乘菩萨因果俱修顿时则万行齐圆悟了则二空皆寂金刚经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 津梁都不构   (不趣天堂不惧地狱我获法宝岂构津梁金刚经云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明净达清虚   (清净妙智二法皆空道澈清虚理通玄城金光明经云慧光无垢照彻清净)。 就分有迷执   (凡夫二见强生迷执为起无明翻成分假于菩提道尚有质碍转增染着三界往还缘起经云十因二果转转无穷)。 灵台走万途   (未达本真妄生驰逐灵源不动跋涉万途迷则妄计千差悟则本来一体金刚经云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藏真在处有   (上至十方诸佛下及法界众生情与无情咸韬真性有殊果位圆满妙因涅槃经云四河归海咸没本名)。 却被𢙣缘驱   (妄缘易染惑乱真源能达妙明执染自寂烦恼覆弊生死无穷)。 悲力湛无边   (悲能拔苦慈能与乐是一切佛慈悲喜舍任运救济四生对法论云拔众生出生死泥)。 勿将非动止   (诸佛妙行非动非止㽵严方德化论群迷能摄有情至菩提岸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百川纳海中   (一真遍一切法法味恬然一海纳百川川流不别菩提本寂涅槃本空如来真心无不揔摄法华经云众流之中海为第一)。 得达真如理   (无漏真智实证菩提至理湛然圆通无碍唯识论云一得永得尽未来际)。 观自在于识   (不观即观妙能观察唯识非识真识现前无理不通于法自在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时)。 无情善有余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求心逐识不悟通流非识非心烦跻圣道华严经云我因善业常值诸佛)。 莫将烦恼网   (唯有烦恼能障菩提若悟菩提本从烦恼众生疑网甚若恒沙诸佛一真迥超三界瑜伽论云以智慧刀割烦恼网)。 笼罩有情鱼   (不出三界常处樊笼执著有情如鱼被笼百法论云四流汩没如鱼在水)。 见利何因缘   (五见推求于利何见三界不寂为着因缘逐利生心失菩提道法华经云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 非心即是愚   (三乘正法乃入圣流外道邪宗逐轮回转非求出离自息狂迷智度论云深着无明闇慧眼永不生)。 义空何处觅   (一宣妙义诸法皆空以智识寻求了无所得以妙净开发三昧现前圆觉经云求大乘者速得开悟)。 智慧可能除   (烦恼所缠昏迷重障若明智慧见道真源三界烦冤一切断灭维摩经云以智慧摄愚痴)。 有意因何用   (有漏意识与五十一心所相应造善作𢙣佛则不然中含妙有意极无边用无不周善无不遍瑜伽论云因转第六意成妙观察智)。 无心智始开   (万法皆空无心合道无漏本智岂在卷舒唯识论云妙平二智现在前时)。 佛行方便力   (佛为教主普化人天开八万之法门设三车之方便会权归实开悟三根法华经云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 降法众魔摧   (非相成道绝迹降魔号三界法王摧六天外道维摩经云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性法本来无   (性法清净量含太虚即今已无于昔何有达本来相寂然无事法华经云大圣转法轮显示诸法相)。 达之论圣语   (说法假言言忘理见圣圣垂语法法喻空证会圆明即达佛语涅槃经云譬如日出时众像皆能了)。 先求始末心   (三乘入道皆湏真净信心信为入法初基远得菩提大果法华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清净何诸虑   (清净妙明息诸缘虑悟佛真性善证菩提我本无心不生一念维摩经云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 情中明显晦   (情与无情咸归了义明暗之理性亦如然如室内灯光暗相自遣金刚经云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正法不迂回   (三乘圣道犹如坦途游履之人直至菩提之位法华经云汝等去来宝处在近)。 器量谁人障   (器量浅劣去道渐遥自性昏迷谁为障碍自蔽真性乃入轮回金光明经云凡夫愚行无知闇覆)。 能心绝念来   (能者悟达之人心者了解之识身中佛性万类皆同悟即妄缘绝诸戏论金光明经云观法性空是无上智)。 喜法人能用   (大乘妙旨诸佛宣扬慈雨沾濡草木皆润四众间法人天悉利唯斯法喜妙用无穷法华经云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无心觉路开   (无心无相觉道坦然有相有心无明障碍能开真域唯我世尊瑜伽论云又无性法非有为法)。 舍非情得所   (难舍能舍兴慈运悲情与非情但无所执利及非利悉不断常金光明经云一切众生性相亦空)。 凡圣有何猜   (凡圣同途谁生分别于法无障岂涉猜疑法华经云我等不知真是佛子)。 势力心如火   (无明力大甚于猛火若不息念妄想炽然圆觉经云皆以智意觉了达于无明)。 贪痴买得来   (烦恼冤贼不求自生𢙣缘妄想似同买来唯恣贪痴不经圣道金光明经云渴爱所逼造作众𢙣)。 本源能不动   (本源即湛然妙理劫劫修持本智证时不动不摇遍周法界圆觉经云觉性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莲花脚下开   (莲花妙净生自淤泥可类一真出于烦恼况佛降生时莲花承足维摩经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 相染自多疑   (相即有漏八识所缘染境不了三性妄执生贪嗔心于法生疑惑瑜伽论云疑唯分别入见便除)。 非论我与汝   (于法生疑去道逾远为有我执与汝不殊若悟菩提断诸颠倒瑜伽论云世间无决定颠倒执为我)。 独行缘觉心   (一法现前万缘都泯独行独步法相周圆唯真觉心不可寻究宝积经云无师悟道出无佛世)。 始见真心侣   (于法无心诈为伴侣提宗善喻真见显然维摩经云诸度法等侣四摄为妓女)。 性喻菩提树   (一真法界情与无情悉皆遍有觉性敷荣真为道树三世诸佛真性湛然维摩经云无漏法林树)。 萌心叶不开   (一切众生皆具真性无明障碍不达妙明眹兆不彰心韬识内灵悟闭塞无以发萌华严经云菩提心者如树生芽)。 𦖟明智慧种   (大乘根器具佛智慧不运聦明成佛种子涅槃经云利智[扩-黄+(建-干+├)]疾闻则能解)。 容易岂教栽   (如来秘法普极无边不假义培道芽增长法华经云不觉内衣里有无价宝珠)。 舍意都无碍   (无碍圣智廓彻诸空妄念不生自入真观华严经云若入是经即入法性)。 妙音响似雷   (一音微妙普及群生眹兆未形如雷响应金光明经云佛以微妙音演说无量法)。 听之无眹兆   (无形无相视听俱寂菩萨真观本智内融维摩经云法不可见闻觉知)。 尽想定中来   (无为至理非名言所诠实相真如混机契会大集经云以定慧力满足诸法)。 修善因从得   (唯十善因能出三界非从证悟自得圆通金光明经云远离十𢙣而修十善)。 福田在处开   (无相福田于法不尽随机应用妙慧㽵严维摩经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本由终是果   (菩萨因地本未相应为证真如超因离果唯识论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明去暗中来   (圣人行愿自利兼他动静一源明暗必异明来暗谢暗隐明通维摩经云譬如一灯燃百千灯暝者皆明明终不尽)。 心想岂能真   (心即了别前境想乃泯绝名言有情则妄构万端未达真谛涅槃经云六七无漏智方了依也幻)。 多方求法雨   (多方劝勤修行也为如来使开悟愚迷三慧闻熏如雨滋稼穑法华经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 勿随业障门   (大乘之人远取佛果勿顺三障惑业之门法华经云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也)。 我说经中语   (我说即佛语也依经信受依教修行宝积经云我说是经汝等奉持)。 道力巨天地   (佛本后智断障证真不可屈伏名为道力无漏圣智出过三界包容天地宝积经云诸佛三昧力一尘含法界)。 因缘去却回   (因缘之法皆属有为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起有漏因果去而却回百缘经云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能明清净理   (二空真性本来清净大小乘人分满证会永出轮回圆觉经云于诸性相无离真觉)。 往事亦还来   (因中理事三慧修习熏识中无漏现行本行经云我今所证与昔体同)。 福向前生种   (善修福慧不着因果三世诸佛以法财布施以妙用化人永息轮回自明正见大集经云若人信心施感无量劫果)。 幽明听法雷   (世间雷震百卉抽萌佛出雷音道芽齐长幽暗𦗟韵远近皆同维摩经云其所讲说乃如雷震)。 但能随日用   (修行凡与圣混俗同尘常行利物之心妙入菩提之道众生迷暗日用不知智度论云随顺世间事不逆于佛智)。 四叙暗相催   (唯佛圣智任变寒暄万法圆成一真不动瑜伽论云四相迁流念念生灭)。 业缘皆影表   (凡夫善恶之业仗因托缘无明爱取发润烦恼如影随形果报表示维摩经云是身如影随业缘现)。 报应法王咍   (报应者行因感果有漏缘起三界循环未断轮转佛兴悲感为众生无智慧故大集经云欲示宿因先现微笑)。 妄想成如梦   (一切妄想从颠倒生种种构画而无有实如梦所见维摩经云是身如梦为虚妄见)。 智者寸心开   (五乘见道本后智生一𠛴那间断三界惑心开意解名真圣人唯识论云初获圣性具证二空)。 识见是真空   (有漏之识不见真如菩萨三慧闻熏初地本智亲证真空唯识论云离二取相故尔时住唯识)。 无灯焰不炬   (灯喻于法焰喻于性灯以光光相照法以慧慧相通不炬之明如何寂照大集经云譬如闇中宝无灯不能见)。 宜依善种时   (不依善恶不种福田真一之源非三非二智度论云一灯照佛当得菩提)。 妄想无寻处   (六识昏迷无明颠倒不求自至强遣还来妄想所缘如何消息唯佛智见普照大千圆觉经云虚妄分别犹如阳焰)。   御制秘藏诠卷第四   乙巳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五       车 违道如山积   (违者背义道者圣道谓染习烦恼相因生起诸业烦恼积集如山故云如山积也)。 迷情去复来   (诸有情类耽迷五欲爱取润缘生死往来巡环不绝法华经云相续苦不断)。 贪财无布施   (贪吝财宝不起施心既阙行檀永堕贫苦法华经云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 罪即犯灵台   (灵台者心识之异名犯者违犯之义为诸众生无始已来起惑造罪损坏净心故犯灵台花严经云清净无垢智无坏)。 顺则菩提行   (随顺众生是菩提行不居净土处此秽方随逐凡夫恩深难报本行经云自兜率天来降阎浮)。 慈悲道眼开   (常开道眼指喻群生兴慈运悲三界𢪺苦宝箧经云如来虽离三界救于三界)。 众生业力重   (如来大悲不舍有情罪业障闭自不见佛净名经云众生罪故不见如来)。 损益自心裁   (众生造业受诸苦恼则为损也依佛言教起行修因当证乐果则为益也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知真不起妄   (既生真智不起妄心如日出时昏蒙自遣净名经云日光出时不与𡨋合)。 魔众可哀哉   (梵音魔罗此云杀者能断惠命不达一真并为魔众汩没苦海甚可哀哉净名经云一切天魔外道皆吾弟子)。 世界光明里   (如来放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俱在光明之内法华经云佛放眉间光现诸希有事)。 天花七宝台   (世尊说法天雨四花散于宝座法华经云天雨㬅陁华)。 情悟脱迷津   (有情悟解乃出迷津永离漂沉证于常乐唯识论云常自受用广大法乐)。 祖宗何伴侣   (达祖宗体烦恼不拘理本出缠何分伴侣大庄严经云离诸攀缘无所行处)。 真心妄不同   (真智朗然妄心迷昧明暗自别真妄不同金刚颂云有心俱是妄无相乃为真)。 求百还千与   (初求小果入于化城但证生空真理㱕一一则一切何止大千证道歌云一法遍含一切法也)。 疑惑失真趣   (不断盖缠失于真趣疑惑未遣理事难明楞严经云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分明圣慧开   (烦恼若尽理体分明圣惠开时昏迷䪺遣金刚颂云慧灯如朗日)。 一音从法界   (法音一震沙界普闻机性虽殊深浅获益既蒙大利永出迷津依法奉行必登彼岸法华经云随上中下各有所受)。 龙象影中来   (放光召众来佛影中学法求真如大龙象楞严经云在佛影中应令暂显又云学佛法者如大龙象)。 兴心诠像教   (欲修万行先要兴心诠显一乘湏依像教法华经云我以种种方便广演言教)。 佛理卒难裁   (佛根本智自内所证真如理体离相湛然圣智群情经劫难测伽耶山顶经云不可忆念离攀缘故)。 万卷真如旨   (万卷经文为真如奥旨一乘秘典乃凡圣同㱕法华经云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 冥然性相开   (理体𡨋然了达在于真智分明性相开显藉于教文法华经云种种性相义开阐一乘法)。 念彻无穷义   (无穷义海难究其源一念了空俱无实体精舍经云义者无体也)。 玄关秘不开   (玄关幽远秘密不开心莫能缘智不可侧法华经云深固幽远无人能到)。 一真非锁钥   (常乐一门非关锁钥真空本性岂染尘劳光明藏经云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故)。 万法眼前来   (朗日当空冥暗自谢眼前观境色相分明如起本智四事俱舍二空齐证万德河沙诸功德法悉圆证故唯识论云如大圆照现众色像)。 欲性本来差   (众生情欲本自不同因果差殊名异生性法华经云若生天上及在人间)。 冬寒如夏暑   (日月运行阴阳所变妄境则暑寒迥异达真则俱是一如六英经云譬如云风雷电和会作雨离缘无体故)。 迷途不是缘   (若言冬夏无体四时不实圣智可以了知迷情不能缘虑法华经云疑惑不能了)。 报应非言语   (天地功深育群生而绝望真如湛寂含万法以无言文殊问菩提心经云无觉无知亦无所得故)。 恒式持金偈   (三慧熏修以闻为首恒持金偈圣种转增金刚颂云熏成无漏种方号不思议)。 真风入座来   (奉持真教众圣加威必感花雨晴空香风入座法华经云香风吹萎花更雨新好者)。 玄机娱自解   (玄微机要契合一乘悟解法门自心娱乐法华经云心怀大欢喜)。 理性洞然开   (依教开悟洞达真空万法一如湛然清净法华经云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 习善保康哉   (修习善道种植良因远离百殃必保康奉法华经云现世安隐后生善处)。 迷徒甚可哀   (迷徒不悟妄执六尘火灾煎烦甚可哀慜法华经云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 慈光烛法界   (如来妙定慈光不绝照烛身土恒遍法界无量寿经云放无量光照十方国)。 七宝涌楼台   (报佛国中不见秽境七宝楼台㽵严间饰法华经云七宝台观充满其中)。 除浊归清世   (欲归清世浊染湏除离众冤烦永居净域法华经云我净土不毁天人常充满)。 业随䧟劫摧   (造业有情自生摧坏随䧟三劫难免焚漂法华经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 琉璃光莹净   (报土之中琉璃为地光明莹净佛常住世法华经云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 勿染六尘埃   (六尘者谓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能坌污众生身中功德名为六尘起智断除即不染尘埃法华经云汝等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法)。 求慧入幽微   (先求智慧谛察善因趣入幽微当祈解脱菩提心经云求方便慧为本)。 疑缘多执处   (疑若未除诸惑不息妄情多执三界为缘法华经云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慈悲四众间   (常于四众诸有情类起慈悲心饶益救拔净名经云饶益众生是菩萨行)。 何用经营取   (但行利乐普济群生何用经营别生求趣净名经云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想绝是非迹   (穷情极思想绝是非断烦恼之稠林去我人之踪迹法华经云不说他人好𢙣长短)。 轮回妙相开   (自然轮回永息妙相开通一真之理体分明六趣之业缘䪺谢文殊问经云开于正路离诸𢙣业)。 众生迷不见   (众生迷执妄失宗源误入邪山不求出离法华经云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 终日路呆呆   (呆呆者痴愚不明之状谓诸众生无量劫来终日昼夜于三界路上愚痴蔽心不明本性楞严经云虽终日行而不自觉)。 𥙿态多昏翳   (世俗情态多是昏蒙染翳净心不能明显法华经云以贪爱自蔽育𡨋无所见)。 亦能障法身   (烦恼障碍妙用难分不唯痴暗自迷亦覆法身真性华严经云离颠倒见知如实理)。 光明照八极   (神光洞照黑暗皆除八极俱明群生获益净名经云或有光明而为佛事)。 物象尽成真   (湛然本性悟时而物象皆真惑遣理彰了达而色空无异华严经云知一切法皆无分别)。 谛信成三宝   (如来成道佛宝也初度陈如僧宝转正法轮是法宝志意信受定出迷津净名经云三宝于是现世间)。 宜依作道邻   (谛信三宝宜作道邻舍妄趣真俱登彼岸华严经云具足功德成佛道)。 梵天兴教日   (佛具六德称梵谓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普覆一切名天兴教破暗如日法华经云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 觉树镇长春   (觉树道成如春煦育长劫化利覆荫群生华严经云或于树王下自然成正觉)。 愿为十方说   (佛有大愿为度众生化利十方广宣正法法华经云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 论千及万与   (圣居无垢明门高启于一千涤众尘机教海湏扬于八万法华经云以万亿方便随宜而说法)。 日乌将月兔   (日乌昼照明遍四洲月兔夜辉光生八趣法华经云普明照世间)。 照破无明处   (两曜腾辉破世间之黑闇慧灯明朗照烦恼之昏衢法华经云大光普照遍满十方)。 语默皆为道   (九有言说皆𢍆真空泯相离言俱为妙道仁王经云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 忘机绝妄尘   (心机不起便绝妄尘去执除疑自获安乐解深密经云但自净心妄尘不起)。 有无依妙理   (我心执有迷情着空有空不拘方依妙理唯识论云若离有空妙符中道)。 谁作解空人   (空有双遣二障皆除更无缘虑之心方作解空之士仁王经云一切清净悉皆是空)。 言妄迷情障   (迷情内起外发妄言虽则心法无形但以语言表示摄论云外发身语业表内心所思)。 非空不是真   (唯空是真为万法之所依妄想皆虚乃遍计之所执文殊问经云无语言道是法皆空)。 色心成相法   (色心缘生则有为事相摄相归性乃俱是圆成楞严经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皆是妙明真心所现)。 根种离埃尘   (楞严经云一根既复源六根皆解脱本智从种既生烦恼尘埃远离)。 纯熟如来智   (精修万行纯熟众生如来妙智自然圆满菩提心经云缘于众生真智为本)。 多闻似不闻   (悟解必假于多闻证理全无于视听楞严经云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无心即是道   (解脱之处无相无心智与理𡨋即为真道楞严经云空所空灭无心之道)。 象教纪经文   (佛垂象教纲纪经文为尘劫之良䂓作三祇之刊定法华经云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亦复如是说无分别法)。 安置断非心   (理本无言方便安立设三乘之权教断虚妄之非心摄论云转四谛法轮断三界虚妄)。 垢尘流土宇   (惑业如土则能招因行五蕴如宇则所感果体为五蕴身中烦恼尘垢流转不绝瑜伽论云五蕴区宇惑业润生)。 但能日用真   (但能了达真性日用净心当得无漏智生永断缠绵惑种摄论云真无漏道能断随眠也)。 不必更疑虑   (依教起行断障除染必证真常更何疑虑法华经云我闻是法音疑悔悉已除)。 和合归真理   (心能融境即和合相事与神𢍆妙理归真密严经云若了所知无能知即非有)。 缘流性自纯   (真通自性但任缘流心既归真不为妄惑楞严经云归源性无二)。 菩提清净境   (清净觉智照物无方诸佛众生非一非异净名经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经劫不生尘   (悟真之功既显出尘之量永存虚妄不生自𢍆斯旨祖师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迷背人难解   (性有迷背理本圆通我执坚牢故名难解圆觉经云使诸众生迷闷不入)。 爱河彼岸津   (了烦恼即菩提悟无明即法性爱河自竭彼岸通津涅槃经云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未尝兴一念   (于旷大劫值遇如来真念才兴妄念永息大智度论云诸法入佛心中唯一寂静三昧)。 色相拟为邻   (悟即色是空非灭色见空故任为邻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无边)。 彼岸梁为构   (能达彼岸已构津梁复念众生没溺苦海起大悲心设种种法未渡与没应用分明华严经云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清波浊水津   (清波喻法性浊水喻烦恼愚者见二智者唯一华严义海云清水浊水波湿无殊)。 非心为筏喻   (如来净智名为非心能度众生强名筏喻金刚经云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宿世有良因   (正信难立正法难闻得非久殖善根获胜妙利般若经云宿种善根揔持不忘)。 乐道信非常   (乐道者谓心游大道理𢍆非常体用昭彰非言象之所及华严经云信是道元功德母故曰非常)。 善心无猛虎   (达色见心何𢙣不善强暴之缘顿息怖畏之境即忘金刚三昧经云善不善法从心化生)。 受持不可思   (信解受持于法不昧妄缘俱舍心观豁明若不然者于教何益华严经云如贫子[娄*殳]他宝自无半钱分)。 枉用虚劳苦   (不兴正见妄起邪心去道愈遥徒言劳苦圆觉经云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曩劫何迷障   (悲叹曩劫受报轮回诸惑覆心不能了悟为迷所障何犹觉知楞严经云迷晦无明也)。 多成不解人   (于法迷惑不能解空众生妄业所缠世尊乃兴悲叹楞严经云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宗乘能了达   (佛之宗乘开发迷者一悟永悟了达上乘涅槃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文殊等)。 三界好相亲   (华严经云三界所有法唯是一心作既了一心之旨宁偱三界之轮法华经云不如三界见于三界)。 垢腻昏诸意   (不能离垢趣真为染无明妄意不悟本性向外驰求大乘摄论云通达唯是意)。 如何见法身   (如来法身随机应现不能了悟全昧真常华严经云譬如暗中宝非灯不能照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 为开方便故   (开张大道直露玄机示方便门咸令悟解圆觉经云开发未悟)。 此理卒难陈   (至理甚深法身玄邈非事非理于法难伸法华经云是法不可示辞相寂灭)。 抂用成颠倒   (依不了义生妄想心智用狂迷识量颠倒用名质碍不了成疑庄严经云观察不顺理皆成愚颠倒)。 将心更问天   (楞伽经云自觉圣智令觉自心如何行人背真依妄伤彼非理故曰问天)。 如来虽付嘱   (如来法印印印相传法不𢍆心心不𢍆法唯佛真法付嘱当仁三昧经云我心如佛心佛心如我心)。 妙觉为谁传   (以无上心合最胜谛谁能传受妙觉流光肇论云迷之则历劫浪修悟之则当体凝寂)。 戒说是经文   (警诸未信示在诚言楞严经云戒律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般若经云不执净戒)。 十方逢信住   (戒体何穷周遍凡圣无瑕光洁幽暗悉彰心地戒云戒如明日月)。 诵持有善缘   (开遮在我禁制非他有大善缘称理持诵心地戒云不诵戒者非佛种子)。 人好相依附   (悟戒既非持犯达理本自圆通利物利生无规无矩梵网经云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来去何时了   (三界回环四生出殁汲井之轮曷喻击石之火犹停华严经云于三界内莫能自出)。 菩提本不还   (菩提之性悟本还源一去不还达真如理中论云菩提不来亦不去)。 宁亏慈忍力   (诸圣显教行大慈忍途中受用于理宁违庄严经云无有微恨心加慈报于汝)。 妙相得方闲   (妙相者非著相也本圆满故于法自闲谓有心而入无心向有相而证无相涅槃经云离一切相不可愿求)。 人本有根性   (一切众生具佛真性含识智寂根性清虚起信论云无始已来本性具足)。 真心即是缘   (以真心为能缘以实相为所缘能所和合即见本有根性瑜伽论云心缘真如境圣道方能转依故)。 若明空实理   (非但见空兼见不空不空不可得何况见于空中论云不见见无见是实见涅槃也)。 达悟不迁延   (迷之则毫𨤲千里悟之则动静一源肇论云圣远乎[栽-木+(万-一)]体之则神矣)。 种种关经教   (一切万法有为无为世出世间不离真际故曰种种关经教法华经云皆顺正法)。 真机四不迁   (动静交微孰变真机不为物迁湛然常寂放光般若经云法无去来无动转)。 开通无阻滞   (众生见物流动圣人悟物不迁不迁之旨必藉开通大揔持经云以无着心为人演说)。 方见法王㩲   (真机䪺显物象非迁不有法王何由契悟般若经云一人出世多人聚庆)。 定极无边方   (大定摄心十方咸默自他不隔彼此同归华严经云定心安隐住普运诸含识)。 威光根信所   (端居大定寂照现前体用真玄昏暗皆泯华严经云不动本处照十方佛日光明亦如是)。 归依大众心   (自心自佛他佛皆如归依众心凡圣一揆华严经云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 功德恒沙土   (悟本源性佛见自己光明功德通遍十方利益普周四众华严经云功德等无边)。 东土方兴教   (言东土者以西天望此土也方兴教法焕耀祇园奉贝多文译归秘藏肇论云扬淳风以东扇)。 如来一法传   (过去七佛为世宗师以一法而演化十方以一真而周布沙界大智度论云般若唯一法)。 投林栖木鹤   (举目全真触途无妄即心即色一法圆融古圣云尘尘尽是本来人)。 悟达理无偏   (情生智隔想变体殊迷悟混融邪正交杂显一众悟于理何偏圆觉经云众生国土同一法性)。 西方极乐界   (极乐世界非止西方佛接迷情不论南北唯真实际法界普周大乘摄论云清净佛土一向安乐)。 我佛智重宣   (如来圣智月印青天万水澄波无真不现如佛妙法一一亲宣情与非情咸悉悟解法华经云除佛方便说)。 祖印相提挈   (祖祖相传心心相𢍆当机谛当不落二边华严经云一念现故如印䪺成)。 无心即受传   (有情非实无心即真以心印心玄默传受楞伽经云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贤圣本无障   (唯佛与佛非圣非贤本自无心如何有障障不能障心亦无心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圆觉经云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真纯达智诠   (一源澄湛万累俱融达智志筌纯一无杂智度论云恬憺得一心观知诸法实也)。 求之则不现   (无心求心真心自现无情向道道本如然楞严经云悟一神珠非从外求)。 虚己却安禅   (内照无他见精明性动亦非动绝泯异端虚己亡情如禅定相大智度论云动止心常一)。 释法法皆真   (非情玄解事理皆通有意求真于法障碍二夜经云所说经教一切皆真)。 恒沙非可[娄*殳]   (如来说法非法明心道合真空不可执计尘尘绝影理事融通三昧经云犹如恒沙无能计𧨏者)。 功成果自圆   (能依妙解功德周圆不碍果因于法平等华严经云所有慧身不由他悟)。 梵说鸣金鼓   (示真实相开无碍门发金鼓音演微妙法金光明经云是金鼓中所出妙音)。 愚騃众生相   (不了五阴即自性空谓为实有着种种相如幻三昧经云诸愚騃子修众𢙣行)。 无能至道缘   (迷非远近悟有后先心不忘缘自生影像道符玄𢍆不混清真华严经云不知诸佛法)。 如来本是实   (佛之恩慧日用不知性之聪明澄之必悟深明本末岂问是非密严经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却被妄情牵   (真体不动真性不摇强役妄情牵举心识华严经云疑惑邪见)。 舒展威仪德   (四摄被物万有来股神通圣相动必合常上德不德四德昭然华严经云如来有大威仪德)。 天龙八部前   (我佛出世八部居先环辅至尊翊卫极圣共利物也华严经云譬如明日月非为一人二人出)。 慈光回一照   (光明多种色相随机用慈为心光体无二圣善天子经云光明色胜妙三界最苐一)。 苦趣息烦冤   (苦趣则三涂无间业道缠绵种种冤魔众恼毕集唯佛与忏无作无为华严经云照地狱趣灭众生苦也)。 卷则不盈手   (心含法界自在卷舒体遍虚空何由障碍声色俱泯根尘自捐华严别义云收之则毫末不存)。 行之极大千   (从一毫端剖出大千境界于微尘里演成无尽法门起信论云无所不遍心真实故)。 尘劳当自泯   (举体全真即尘劳而为妙用一心无妄依事理而尽合玄机楞严经云慧光圆通便出尘界)。 圣法本如然   (不劳神虑任运自真即于凡心显为圣法自然清净更无所为智度论云非佛天人阿修罗之所能作也)。 意解得无心   (不着万有是得无心入大寂场游毗卢境摩竭经云不行见法宝云经云心为上首)。 玄中不可[娄*殳]   (理玄绝思心玄绝想思想既无何[娄*殳]可[娄*殳]华严经云所思不可思是名为难思)。 八万四千门   (心为众字之王理为万法之本统御何极收摄无余华严经云一句能训诲八万四千之国)。 谁证敩䂓矩   (谁证者无能证也理本无踪心仍泯迹何方圆䂓矩之所敩㦲弥勒成道偈云今日证菩提豁然无所有)。 疑了还无事   (瑜伽论云犹豫拣择说为疑故自别有体是分别惑疑有理事今约事陈亦影理也已了诸境疑即还无法华经云断诸疑悔身意泰然)。 执之情妄交   (起执之情即是其妄见依相发相仗见生楞严经云空见不分见相交织名曰妄交)。 为缘成染污   (心本清净妙性圆明强觉为缘遂成染污楞严经云因诸爱染发起妄情)。 迷梦不相抛   (三界梦幻迷理为因迷自身者由执梦故迷梦俱妄名不相抛唯识论云未得真觉恒处梦中)。 悟达曾无法   (真性本如悟达曾无于所得冥心𢍆证离相不可以事求似盖与函如𥂁投水般若经云以无所得故)。 慈悲智转高   (妙智圆舒转法轮于沙界慈悲高运济含识于尘方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等闲空度日   (日月自流性无迁易明暗空塞不碍真常境不乱心等闲度日法华经云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 勿染妄心劳   (灵源洞皎勿染妄心真性内凝尘劳永寂楞严经云则知汝心本妙明净)。 知足心常足   (了知自心体周法界本来具足凡圣同如惑翳既除云开月朗楞严经云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无情逐境劳   (但自无心逐境何劳沉溺根尘息虑情忘当处显静显宗论云达境唯心已分别即不生)。 虽居五浊内   (若无浊𢙣何显真如始信菩提出于烦恼五浊者谓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楞严经云汝浊五重亦复如是)。 色相意空高   (色相空高妄情分别真源洞鉴妙性恒如圆觉经云云駃月运舟移岸行)。 经佛是因缘   (杂心论解经具五义谓涌泉贯花显示绳墨结鬘等义智者依教而为因缘起行造修证趣佛果法华经云以是因缘我故语汝无智人中莫说此经)。 真纯人到处   (诸修行人趣真纯理究竟到处湏辩观门楞严经云处尚不知等)。 若知大圣因   (布施发慧修进假因若知本因当来成佛楞严经云依不生灭而为其因必获如来七常住果)。 寂灭众生苦   (知入圣之因顿寂灭诸苦众生觉了作用随缘圆觉经云以寂灭力而起作用)。 非为情牵迫   (达境唯心幻相非为牵迫了法恒寂妄情由是不生显宗论云知诸法唯心便舍外尘相)。 要知一字褒   (一悟全真谁强褒贬妄情自溺宁显是非以一字明俾众生遣妄楞严经云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如心)。 不能深论理   (至理绝言智者不能深论诸法实性名句莫之能量仁王经云若著名相分别诸法即是不见诸法实性)。 拂子用龟毛   (妄执情迷谕于龟毛可拂真心显悟顿明石火流光瑜伽论说名毕竟无喻遍计执情)。 取意非求愿   (但取自意率尔造修非菩提可求非大愿所发不𢍆中道终背圆通楞严经云如蒸砂石欲成其饭终不能得)。 能行性自高   (能行之行所趣之境不依佛语谓性自高楞严经云此辈说为可怜慜者)。 用心无等级   (一向用心不分邪正教无等级妄外乱修外道异宗多有此类瑜伽论说九十五徒各起异执等)。 刬地妄煎熬   (既失正见刬地妄生烦恼煎熬遂成颠坠法华经云诸𢙣䖝辈藏窜孔穴等此并喻邪妄所起惑染也)。 海聚百川水   (百川异流朝宗于海万像虽众同一真源性相可量法喻齐等法华经云诸水之中海为苐一)。 奔腾势自劳   (渤澥因风奔腾势起究其所至波相自劳类彼有情识浪如是楞严经云如海遇风缘是种种波浪)。 因知平等法   (楞严经云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因悟实性知诸法源本来平等)。 圆满智身高   (圆满者表身智周遍也如大圆智高鉴十世普照四生唯识论云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照)。 论译法王言   (法中得自在名曰法王所出言音无漏经教依经造论菩萨作为译者翻彼梵语就此华言顺稳流通为利益故)。 慈悲心救苦   (楞严经云上合诸佛同一慈力下合众生同一悲仰用无作心与乐拔苦救诸含识菩萨行也)。 文依理义玄   (玄者深妙义理也依能诠文解所诠义传灯继踵导彼未来宝积经云施一文字以能班宣无限义理)。 清净善分付   (清净之法遇善根缘可以分明传通付授楞严经云将此法门传示未世诸修行者)。 降尽诸魔相   (瑜伽论云薄伽梵者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运降伏一切魔军魔有四种谓烦恼魔天魔蕴魔尽魔以彼行相不一故曰诸魔)。 方知大智高   (能断尘沙烦恼方知佛智难思高彼二乘得名为大智度论云是人大智慧世界中无恼)。 性心无问处   (真心妙性离相绝名不堕处时莫能启问佛以纯悲而自宣说法华经云无问而自说)。 自在不虚劳   (既证圆通显真自在远诸虚妄离彼尘劳楞严经云彼尘劳内汝妙觉中)。 伏妄虚空性   (妄性不实有类顽空谓分别因缘资成有漏唯真空性摧伏妄魔非学法污而能清净唯识论云妄所执我决定非有)。 随形影不逃   (如人造善不善等业于一切处不相舍离如影随形莫可逃避楞严经云如于日中不能藏影)。 因言无限意   (因言妄习种类资熏意匪能量故无穷尽解深密经云一切种子如暴流)。 百里望纤毫   (有情心行微细千差凡识粗浮莫之能睹犹谕千里而辩秋毫楞严经云众生洞视不过分付)。   御制秘藏诠卷第五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六       车 蓬转缘何事   (秋蓬小草飘转逐风可喻人天业识流浪究缘何事妄念为因法华经云成处人天是小药草)。 非能比树高   (心能明了取谕菩提似诸丛林还有等降不执根性岂论高低法华经云如是菩提名为大树)。 无穷不解义   (法义无穷等尘沙而莫尽小智量狭不解达彼云微起信论云菩萨以深信真如理故少分而见)。 束手岂能操   (欲济大事不假施功静虑澄思非求操执圆成胜道于理如然楞严经云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去住有无形   (过去是无现住是有有无形对俱是假名华严经云无去无来亦无住)。 禅僧传六祖   (梵语禅那华言静虑悟心即佛了法全真一切现前清净三昧僧者传心印人自达摩传可可传璨璨传信信传忍忍传能如上六祖皆付法传衣也)。 真诚是道场   (无上觉道寂灭之场要是真诚无诸妄虑动静如一取舍元空楞严经云汝坐道场消落诸念)。 一切能坚固   (一切者含摄义佛位证真一切诸法悉能坚固庄严论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 蓬莱凡草质   (芝兰谕苾刍蓬蒿类𢙣草甘雨虽润臭性不移楞严经云草叶缕结诘其根元咸有体性)。 林木莫知高   (法喻林木长育善苗悟达真源如植胜地情与无情之类皆含妙慧之宗楞严经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 自是本情物   (真如妙觉不逐物情一性本真谁强分别法华经云知此众生种相体性)。 愚怀一等褒   (不矜智慧不执庸愚能自觉知何劳褒贬法华经云我观一切普皆平等)。 昏暗人知觉   (无明诸惑昏暗真途行人觉知起智照烛障恼永断胜道斯圆唯识论云菩萨金刚喻定三界顿断)。 缘来气味香   (假修进为缘趣当来佛果滋解脱味成五分香气象清真克圆妙证净名云以香饭气味而为佛事)。 顿超无上果   (𠛴那获果超证僧祇䪺悟真乘达无上果佛顶经云忽然超越世出世间)。 戒定慧昭彰   (楞严经云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欲圆大果此三为基佛语昭彰依之修学)。 智益甚深理   (诸佛之智妙用甚深顺益有情其理叵测唯识论云四智心品妙用无方皆顺益故)。 三途不可量   (瑜伽论说三途名三𢙣趣亦名三𢙣道谓地狱饿鬼傍生造非福业之所招感多分苦受于深妙理不可测量)。 岂能穷道性   (穷究道性唯在人天若彼三途岂能分别楞严经云不遇如来不闻正法于尘劳中法尔轮转)。 暗想愿无方   (𢙣趣无慧同彼暗中发愿想心希诸善利今约别报愿力无方楞严经云有诸鬼等发愿护持修菩提者)。 住法不思量   (悟诸法不生寂而安住了自心元湛谁作思量性静神怡廓然自在宝积经云能知出世法如是平等住)。 圆光世所睹   (性光圆发三世洞明证解现前达无所睹一切动用语默皆真华严经云汝获智光明法界悉充遍)。 端严智慧门   (万行圆修福智双备获尘沙胜法依妙慧为门华严经云若获妙福端严身)。 救度无常苦   (起无缘慈救众生苦度烦恼深海远诸法无常般若经云度一切苦厄)。 香界如山岳   (净名经云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如是诸佛国土山岳园林尽为香事又云身诸毛孔皆出妙香)。 圆周大吉祥   (一切包摄名号圆周殊妙应奇揔真法界称大吉祥华严经云诸吉祥中最无上)。 三天示法信   (三天者欲天色天无色天也佛出三界示化群生说法运通令生大信起信论云为欲令众生起大乘正信)。 浊世有清凉   (染惑有情处浊世而热恼明真大士即此界以清凉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则同如来)。 风起心中火   (外境如风恚生似火中心发起违境作缘楞严经云心热发火铸气为金)。 四天欲簸扬   (四天者欲界四洲天有情也起烦恼火随境簸剔炽盛飞腾焚烧善法法华经云其舍𢙢怖变状如是)。 三光无变相   (三光者日月星三也以光喻性无变异相染惑既灭性光自圆楞严经云常光现前)。 花卉自芬芳   (真界清净道树芬芳觉卉花敷自性香洁维摩经云无漏法林树觉意净妙花)。 中外妄歌扬   (迷情计执心居中外二边既立妄有歌扬中道理非宛成滞碍楞严经云在外非义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无人识义方   (无智慧人识心昏昧不解法义迷方便门起自执情必违妙义楞严经云种种颠倒错乱修习)。 凡夫说我见   (末起圣道名曰凡夫诤论𥪰兴说为我见分别惑起正解不生瑜伽论云萨迦耶见唯依分别)。 终不解施张   (不解正理迷倒自分妄有施张终成异见因斯流浪失本真灵华严经云不随正道入于险道)。 慈妙大悲心   (佛位大慈得名为妙㧞苦无量名曰大悲运此二心普济含识华严经云慈悲怜慜遍一切)。 惠施如法雨   (惠施一门揔包诸度三施之首法施为初佛所转法轮犹如大法雨法华经云普雨大法雨度无量众生)。 迷情含垢根   (迷倒有情识含垢染六识起惑发自六根由此轮回诸趣不息楞严经云生灭轮回亦汝六根)。 功德难胜举   (无明覆境结惑尤增进道力微功德斯减华严经云凡夫愚痴烦嚚贪着流转无穷)。 天人常快乐   (光洁自在神用名天修诸禅定常受快乐善戒经云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 福慧等无疆   (深忻静虑福慧无疆虽获殊缘果唯有漏摄大乘论云布施持戒福生天上)。 不获摩𡰱宝   (摩𡰱宝即如意宝也喻众生佛性本自圆明而彼天人不悟菩提心因唯修有漏故云不获楞严经云迷悟由心如藏大宝)。 还忧失妙光   (净慧未生恒居快乐五衰相现还失妙光佛顶经云天福将尽光明乃失)。 精勤无懈惓   (用精进心求无上道勤策三业备修众善即无懈惓也法华经云情存妙法故身心无懈惓)。 不惮度炎凉   (惮由惧也发心行道何惧炎凉将历三祇备修万行佛本行经云发心求于道备受诸炎苦)。 若达菩提境   (菩提若达境绝攀缘色相俱空一边不立维摩经云顺是菩提了境相故)。 清心是道场   (净名经云随说法净即智慧净随智慧净即其心净其心净故即佛土净秽净平等俱为道场)。 严饰威仪像   (庄严圣像示现威仪妙相可观离诸见故瑜伽论云真相非相即如来相)。 龙天百宝装   (龙梵天人福因修感虽获随身百宝常以装严佛事华严经云诸佛经行处龙天常供养)。 不能光妙用   (发明妙慧谓之光起依真智谓之用不能体斯玄旨虽日用而不知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 无色亦无香   (如来不可以色相见不可得以音声求故无色无香无受无触般若经云无色声香味触法)。 悲感诸天龙   (悲能㧞苦感应物机故龙王见影皈依天人蒙光获利华严经云随缘赴感靡不周)。 信行调御主   (信行为十地之阶调御则三界之主富有万德号两足尊法华经云调御丈夫天人师)。 常持般若心   (常持大智般若之心教化利乐一切有情同升彼岸维摩经云即随所应而为说法)。 大救六情苦   (运广大心悲救诸苦皆令解脱以证无生法华经云为说涅槃尽诸苦际)。 蕴界设坛场   (蕴者聚义界者因义此即众生五蕴十八界也坛场即是设法之场华严经云诸佛于一切众生身中转大法轮)。 重宣大法张   (华严经云众生本有佛性自不觉知因佛说法方能晓悟故云重宣大法即无上菩提也)。 明珠相涉入   (华严经云摩𡰱宝珠与天帝珠网一摩𡰱中尽含珠网众珠网里揔见摩𡰱一摄一切一切摄一故云涉入)。 交㸦映灵光   (灵光者喻众生真性与佛无异若宝网与摩𡰱交㸦相映)。 阳乌出海面   (阳乌则太阳之精喻佛后得智出无明海慧日丽天昏蒙皆照法华经云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 湏弥照耀光   (湏弥众山之王四宝所成日光先照喻顿根菩萨最初闻法机缘相契照耀皆光华严经云如日初出先照高山)。 普见十方界   (佛日无私慈云普覆十方横遍三际竖穷华严经云譬如净日轮普照十方国)。 真空示法王   (一真法性湛然常寂真空显示应彼群机自在无畏故号法王维摩经云法王法力超群生)。 俗阜民知善   (金轮王治四天下三教鼎峙俗阜民安皈仰三乘精持十善不堕地狱自证天堂功行成熟必契真如华严经云念念增长诸善根)。 修行业不生   (修六度万行趣求佛果断诸烦恼业即不生维摩经云又于诸法如说修行)。 能穷寂灭法   (𡨋证真如能穷寂灭则法法皆如乃空空无碍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静虑泯浮名   (人法本空性相非实安住静虑故泯浮名维摩经云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修道求根慧   (修无上道求根本智证佛妙慧利诸有情法华经云修习一切无上之慧)。 乖为成妄想   (不修无漏实智而求生灭之法凡有所作皆成妄想也法华经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欲知无上真   (无上真理欲乐求知盖诸佛之本源乃众生之自性不断不常非生非灭法华经云涅槃真实法)。 还同明鉴像   (对真显妄因妄谈真真既不存妄由何立明鉴影像病眼空花维摩经云如智者见鉴中像)。 谛信如来果   (悲兴四摄化被三身果海无边诚堪谛信法华经云道场所得果我已悉知见)。 精严妙解成   (精进严持求佛胜道心无退转妙解圆成华严经云勤行精进于一念顷得百千亿三昧)。 当仁能体用   (当仁即是学佛之人也谛观诸法三际平等一念现前体用无差湛然常住法华经云观诸法性无有二相)。 真相廓然清   (真如实相本自凝然虚妄既除廓尔清净华严经云真实平等常清净)。 语解因缘圣   (因言悟解了诸法之缘生不离见闻达诸佛之圣智维摩经云不离众生界便入佛界)。 众生用不平   (众生妄起见三界之不平本觉明时了一真而常寂华严经云诸佛境界亦复然体性平等不增减)。 万缘徒坦荡   (我执情分法生一异真源坦荡境绝万缘其若净照双流咸归一致华严经云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一性自圆明   (六情迷执分别自他一性圆明湛然清净楞严经云妙见圆澄更无尘象)。 言用精穷当   (粗言细语皆契真理精穷妙义故曰当机维摩经云言说文字皆解脱相)。 诠源道理深   (诠演真源一乘妙法道理无极故曰甚深法华经云深知诸法之门)。 功成无障碍   (功满三祇二障永断通达自在故云无碍华严经云成就十力四无畏具足智慧无所碍)。 种果一般心   (种果修因宁圆万行菩提妙理唯一真心非二非三更无有异法华经云发心等皆一般趣果之心也)。 道合万缘心   (至道虚凝如空周遍随宜摄化皆合万缘华严经云佛智广大同虚空普遍一切众生心)。 五天皆信仰   (大圣兴化始自五天机缘感应咸皆信仰法华经云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信)。 无如我世尊   (外道迷执小乘偏见降伏魔冤成等正觉无如世尊也佛本行经云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法妙玄中象   (法谓妙法玄即幽玄微旨难穷故曰玄中之象华严经云如大明鉴内现众象)。 纯性自通灵   (纯一之性无诸垢染与法相应故曰通灵涅槃经云陶冶尘滓如炼真金万累都尽灵觉独存)。 澄源不暂停   (澄源真性常自湛然出生诸法故不暂停仁王经云口常说法非无义心智寂灭无缘照)。 欲知迷悟事   (迷即六趣轮回违背正道悟即一念成佛了妄皆真楞严经云迷悟生灭了无所得)。 万象本无形   (诸法自性皆空遍计强分名相若了依他本无形相圆觉经云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 和顺如来教   (佛以一音演说诸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和顺教理咸归一乘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 敷扬妙义成   (一切诸法本性咸真若善敷扬皆成妙义法华经云以微妙义和颜而说)。 通流无挂碍   (如来妙法体即一真益物流通故无挂碍华严经云入一切诸佛妙法无所障碍)。 何用巧经营   (真如法性本来湛寂理绝巧拙何用经营仁王经云住于无相无生忍方便善巧悉平等)。 迷妄如冤贼   (迷妄缠心动违真理喻如冤贼劫善法财楞严经云认贼为子自劫家宝)。 贪饕意不平   (贪爱染着坚执不舍情有憎爱意乃不平法华经云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 三祇无出日   (烦恼所覆迷惑不知六趣但受漂流三祇永无出日法华经云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魔境若重城   (四魔若乃未伏三界求出何由锁闲众生坚如城郭华严经云三有为城郭憍𢢔为垣墙)。 福慧与诸缘   (世尊于无量劫布施持戒禅定熏修二种庄严诸缘具足法华经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 金容不动想   (三十二相紫磨金容即佛报化二身庄严功德常在那伽定中法华经云其心常惔怕未曾有散乱)。 千圣证菩提   (三贤极位千圣同途俱登解脱之城咸证菩提之果维摩经云至是菩提至实际故)。 达处无虚往   (了达本源证一真境圆成妙道是无虚往法华经云求世尊处我当作佛)。 津涯谁测度   (真如法性湛然常住遍周法界无有边际华严经云法界无所碍无能测量者)。 迷妄转分明   (法性在缠即成迷妄真如随流不失自性华严经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 不洗心中垢   (一切烦恼盖覆真心不以法水涤除何由显彼妙觉仁王经云远离诸染污瞋恚种种垢)。 如何法海清   (揔该法界谓之海不起诸妄谓之清妙理混融一真明现华严经云禅定大海普清净)。 尘障无明界   (心尘为障覆于一真昏钝性成名无明界楞严经云无湛寂凝明故名无明)。 凡夫起妄情   (一切凡夫不明真性于平等法起诸妄情仁王经云无明爱缚我我所生)。 昏迷不觉悟   (心相昏迷失于正道逐境迁转觉悟无由华严经云不能随顺入正道但逐无明不觉悟)。 何处达无生   (未出昏衢岂达无生之理若能了悟方圆大觉之因唯识论云未出真觉常处梦中)。 垢惹尘中境   (烦恼客尘能污真智缠惹妄境不能解脱法华经云种种诸苦众生没在其中)。 因缘自作程   (仗因托缘俾求真谛为构渡河之筏圆成入道之方维摩经云以因缘故诸法生)。 离犹分别力   (出离一切虚妄境界趣向菩提解脱之道由分别之力维摩经云善能分别诸法相于苐一义而不动)。 烦恼出无明   (既尽烦恼永出无明灵觉昭然妙体虚旷楞严经云烦恼应念消成明圆净妙)。 业通三世足   (佛示现金枪马麦三世余业已尽于久远劫修习无量善业悉已满足维摩经云久积净业称无量)。 福报甚高广   (世尊于三无[娄*殳]劫所修无漏福慧皆已圆满获报无穷华严经云福慧高广等湏弥)。 普荫及无边   (垂形六趣应化四生普荫有情利益无量涅槃经云普荫无边诸众生)。 威容光坦荡   (福慧难思威容莫比运慈悲心而坦荡兴平等智以无穷华严经云威容妙光周遍十方)。 往者是非有   (不谈生灭谁证是非为了根尘寂然清净唯识论云所谓四相生住异灭念念不停迁谢无恒皆往者)。 迷流浊不清   (法本清净性亦圆融为障迷云渐远真域楞严经云迷愚之者取彼尘土)。 源深千万劫   (法源无际真性无穷敌体全真劫劫自契维摩经云如者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教法喻愚情   (诸佛出世转大法轮善诱群生咸悟圣觉楞严经云要以譬喻而得开悟)。 来去真空相   (真空妙有体自凝然约相似有去来就性元无起灭维摩经云法无去来常不住故)。 亏盈日自明   (慧日腾空法光独照色空寂灭真觉显然楞严经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 飞尘不驻目   (不具慧眼值翳妄尘心目发明大千朗耀楞严经云光入隙中发明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 慧妙觉无生   (慧妙转识成智觉满道证菩提理契真如永祛后有楞严经云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无复更生)。 人相众生相   (众生取相务有作以为因证圣穷真了无心而是道维摩经云一切诸法如幻化相)。 善缘离业情   (凡夫修进以善为因能离色尘缘业俱寂唯识论云明来暗谢智起惑除)。 利他如不绝   (既自解悟不处迷徒终无断常之心定证利他之法维摩经云譬如一灯燃百千灯瞑者皆明明终不尽矣)。 净土理分明   (谁分净秽理事皆如若悟一性全真随所皆为净土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违顺起于心   (违者染妄弃真顺者背尘合觉如上违顺两情皆自内心忽起楞严经云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何先及有后   (何先后者徴违顺起灭真妄泯生迷悟虽有差殊觉性本无先后)。 正真自遍知   (正者拣邪立号真者离妄彰名即明真如之理绝取舍故俱遍无滞碍故皆知楞严经云性真空周遍法界)。 无缚离尘垢   (显法界性自在矣生灭既祛缚脱岂系增减不立尘垢宁沾维摩经云本自无缚其谁求解矣)。 种种他心化   (种种者指彼万法化自他心若不举心外象不现楞严经云山河大地皆自内心之所变起)。 依经道理行   (依凭经典苦行修持必得证成圣道显佛宣法教示诸众生金刚经云若言如来有所说则为谤佛)。 无情而善用   (道本无情无情合道悟者善用用而无著楞严经云如鉴览明来无所粘过无纵迹)。 妙道觉纵横   (妙谓微妙道乃道场若能觉了无心而能善用得用自在故号纵横矣)。 东土多缘境   (震且因缘未常断灭佛法普遍作大津梁广化有情咸登觉路楞严经云不服东方丝绵绢帛盖滞缘境)。 无生及有生   (无生证真不受后有有生妄念随类分差楞严经云一者无始妄想二者无始菩提)。 人心知识用   (若悟一心诸法平等妙用无执物物全真楞严经云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矣)。 善道恶根平   (守道修行不历诸趣攀缘逐境自起妄情不取不舍善𢙣都寂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也)。 西梵语音别   (笁𠃵印土本曰梵天万里同风一音共演瑜伽论云来既梵天其音亦梵与东土殊矣)。 真传妙圣经   (真传佛意经演教宗理贵开遮妙资圣谛法华经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也)。 法流心普受   (教法常流信心不泯佛之密旨普劝受持皆令谛信药师经云佛为信者施不为魔者说)。 静念境中𦗟   (信解受持不昧玄理攀缘内息妄情外祛楞严经云汝座道场销落诸念)。 顺明道不晦   (至道不晦真理恬然明暗柏㕘是非都寂楞严经云空晦暗中精了发相道本寂矣)。 大圣观音柳   (灵变不测圣用多方应物现形理皈幽寂持杨柳净水救苦恼于众生开莲目悲心证真空于彼岸楞严经云由我观𦗟十方圆明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法界本来空   (一真法界性本自空非色相以混融乃情尘而泯灭维摩经云分别亦空显彼真空之空)。 非摧亦非杇   (真空之体离名绝相非摧非杇不变不迁楞严经云然终不闻烂坏虚空)。 贤者非愚见   (非贤非愚皆有真性无明覆盖妄趣根尘见解无差真空朗照金刚经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精通不碍明   (真假自分悟迷洞彻于法无碍今古同风楞严经云精真洞明得无挂碍)。 回心能忍辱   (心慧流转利益昏迷得用纵横触目无滞舍大忍辱伤悯含生维摩经云忍辱是道场)。 利益并头行   (利非自利益则益他悲智不昏慧明悉照法华经云利益安乐一切众生矣)。 愚夫兴妄念   (愚昧凡夫自兴妄念不晓虚觉静隐心源楞严经云如彼愚人见空中花乱起乱灭即妄念兴)。 迷想道无心   (迷背想相执认他心岂知圆湛性空自通真理楞严经云若乃无心同诸土木将谁求证无上菩提)。 不识真机要   (真空妙有不能觉知迷则众生悟则菩萨法华经云虽近而不见即不识机要也)。 幽玄岂见深   (幽邃玄妙湛寂真机万法真常一言合道法华经云是法甚深奥难解难知)。 舒毫光世界   (佛光现时昏衢洞照无情有情皆获清净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出宝光照十方界)。 六度十方明   (佛演楞严经时六度纵神光或顶上面门或胸前五体悉皆洞照十方)。 俱寂是非相   (虔寂静方弃攀缘境是非情泯喧寂都亡楞严经云无相则无非无则相)。 殊功大法成   (佛之功行周遍十方万德圆成证无上觉楞严经云经历尘劫方得圣乘)。 起信达经义   (发起信心谛信妙法不可以文会不可以言诠法华经云汝等当信佛之所说)。 能真谁得久   (法法皆真心心泯念不生真见不起妄情法华经云我昔教汝汝今悉妄)。 凡夫信不及   (众生迷执认妄为真不达大乘岂能信受法华经云我等亦得此法而今不知是义所趣)。 妄饮无明酒   (法华经云至亲友家醉酒而卧将喻众生修有作因求人天果三界沦没无门出离似饮无明酒如眠醉梦之乡也)。 万卷尽金文   (万卷通指揔目金文玉偈表佛亲宣文义深邃不可穷理楞严经云宣胜义中真胜义谛𥁞金口演矣)。 龙宫海藏盛   (显彼教法至可仰重诸海龙宫悉皆供养如华严经龙树菩萨于海龙宫口自诵演矣)。 观音神妙力   (观音即娑婆教体音闻为先神者圣也化现希奇故彰妙力法华经云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一见法长平   (一见者不再之词即显观音耳观法平等矣楞严经云见由离见见不能及即显一见法界性平等矣)。 疑碍涉真境   (一真清境湛寂凝然𠕀测津涯更无疑滞楞严经云心由未明斯义所趣矣)。 迷真滞不流   (法界理性如水湛然凡夫执着妄生留滞楞严经云如急流水流急不见非是无流)。 法常增性识   (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六识昏昧未常增减楞严经云如是渐增闻所闻尽)。 达道本精求   (坚持精进渐悟真乘不假修成自证法忍宝积经云直进无他行身心不疲惓矣)。 寤寐常存想   (浮生如梦尘劫如川六趣轮回念念生灭楞严经云其形离寐闻性不昏也)。 湏归教法求   (诸圣演教了无所求任运逍遥能达真境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 声闻及戒定   (声闻即小乘极果戒定乃三无漏学楞严经云所为摄心为戒因戒得定因定发慧矣)。 忏悔信中修   (道心明敏忏悔何归谛信真乘不假修习楞严经云汝可虔恭发露忏悔)。 疑水谕迷情   (疑水者楞严经云譬如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一东一西则各有日随二人去宛转虚妄无可凭据将谕凡夫迷情妄执)。 方圆随器受   (法性凝然随彼迷悟有殊法界本来无异楞严经云譬如方器中见方空即显随器)。 福缘不可陈   (福修有作缘感当生若就法界论之性体岂存缘感华严经云无量福德随愿成彰不可陈说)。 业力无边走   (业者造作不善力乃强咸得名弃本圆明缠绵六趣楞严经云穷露他方乞食驰走盖业力矣)。 知见真心受   (根本非知后得非见唯知与见皆不离心楞严经云知见无见斯则涅槃即真心矣)。 非言瞑目愁   (道眼非亲无言显理澄思绝虑自趣菩提楞严经云开眼见明名为见外合眼见暗名为见内)。 钝根闻必怖   (最上妙法闻如不闻二乘钝根转生惊怖智度论云譬如雷震小蛰闻之必生惊怖)。 圣种好依投   (直指菩提能圆圣种是真归仗妙道无穷维摩经云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非佛精严听   (非佛所演苐一义谛岂感众圣精专严洁𦗟受楞严经云倾渴翘伫钦闻示诲)。 其余不足求   (其余者揔指他宗西域有九十五部师皆穷典论非合佛理不足趣求楞严经云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是魔说)。 欲贪无上法   (欲贪进趣决克勇猛为先无上即大般涅槃法空真理华严经云令我问于无上法)。 悟即妄心休   (悟即了悟本性全真休谓休停妄心不起楞严经云若悟本心识知狂走)。 江河与大海   (江河流注大海无涯喻小圣修行望菩提甚远维摩经云大海江河川流泉源即喻矣)。 一性万般流   (一法不现万派分差润湿湍流性归一等华严经云譬如水性一味润泽流注分差皆归于海也)。 要识如来法   (如来密印觉圣揔持法界圆融咸能了悟楞严经云汝不能知如来藏中矣)。 应湏向此求   (虽不他修必能证果菩提万法皆归一性维摩经云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也)。 兴善归真趣   (法有顿渐证入无为法界圆常是归真趣维摩经云从一切善法生如来身)。 成非现好丑   (真趣寂然本来圆满离爱不彰非增自现维摩经云法无好丑离觉观故)。 法中无秽净   (法界真空周遍寂湛是非既泯净秽宁存维摩经云非垢行非净行也是贤圣行)。 一切复何有   (真理现前迷情俱遣色空明暗无有是处楞严经云若悟菩提于妙圆中本无所有)。   御制秘藏诠卷第六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七       车 海能来百谷   (显万法归真喻百谷朝海兴显经云南阎浮提五百江入于大海乃至北郁𠫹越万江入于大海也)。 不必海心求   (若求水性不必海中欲了真心非离妄念大集经云菩萨得海印三昧见一切众生心行所趣)。 自是缘依法   (江河处异依缘不同起世经云以何因缘有清河水流于世间佛告比丘以日热故灸诸山汗故龙所变故)。 㳙㳙入细流   (智度论云此四大河各与五白小河而为眷属各依方面绕池一匝而入四海以小入大也)。 逐业众生性   (六道轮回三业炽盛一悟真理万法皆捐众生自性本来了达无明障覆无有出期智度论云五蕴和合中生名众生)。 精持为本修   (法华经云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唯识论云起根本智证真如理)。 无心能自晓   (思益经云无心分别一切法名正楞严经云圆明了知不因心念谓了法凝然悟真本性)。 宴坐任优游   (维摩经云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生一念周遍十方四威仪中皆为佛事也)。 伏弱通心识   (楞严经云识心圆明离诸名相伏其心则虚妄皆除弱其识则分别都寂通达心识真性现前)。 慈悲入定修   (显扬论云慈以不瞋为性悲以不害为性正入妙定修习得之)。 默时还自在   (文殊师利叹净名云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斯乃说时不离默时默时正是说时语默皆道绝言说故)。 妙觉本玄幽   (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白寂灭相至真之理性空平等唯妙觉者本而幽玄)。 念念善无为   (心忘念念善契无为华严经云诸佛成正觉时悉见众生念念成正觉智度论云无所得故名为无为)。 万缘归本智   (万缘者尘劳之俦本智者真如之理迷差万缘悟归本智华严经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无言宣谛信   (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如是妙理闲者谛信)。 非一亦非二   (舍妄成真证第一义法尚不立何况非法仁王经云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 蓬茅方丈室   (蓬茅俭素而成方丈函容之量如是之室雅称修真非如法华之明草庵约小乘也维摩之说方丈约大化也而此室者但闲居尔)。 寂坐独清幽   (寂坐者身心不动清幽者物我咸真独绝无伦证寂灭乐)。 白日无昏晓   (如白日光无昏晓相喻真心体绝迷悟缘华严经云犹如净日轮不与昏夜合)。 华严次苐修   (修华严三昧入法界一真如彼善财遍参知识因虽次第果必顿成楞严经云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蒿并芝兰秀   (蒿谓凡夫兰谓圣人虽生性是同而香臭不等维摩经云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 如何一类求   (法华经云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斯乃如来一音所演众生悟解非齐)。 真空与妄相   (兰喻真空蒿喻妄相以妄相故沉沦生灭以真空故妙证菩提楞严经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清浊各分流   (清者清净真空浊谓五浊妄相妄真既别清浊各分华严经云如水清珠能清浊水)。 昏夜至明晓   (唯识论云明来暗谢智起惑亡凡愚不知喻如昏夜圣人悟证犹若明晓)。 贤皆遇本修   (一切贤圣皆发正心修于本行以成正觉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噬脐人欲谁成就)。 谁人能了达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由心造如是了达其唯至人)。 三界遍周游   (华严经云如来神通力法界悉周遍谓了达法空三界无碍于一念顷妙用周游)。 恒有真常理   (诸佛所证真常之理平等一如恒无变动摄论云佛从真理起智光明)。 龙华宣谛义   (成佛经云坐龙华菩提树下时会大众心净调柔为说四谛闻者同时得涅槃道)。 听徒围绕时   (成佛经云时蠰佉王亦共八万四千大臣恭信围绕出家学道乃至千万亿众见世苦恼皆于弥勒法中出家)。 法藏甚深秘   (成佛经云初会九十六亿人二会九十四亿人三会九十二亿人闻佛转妙法轮皆得阿罗汉法华经云法华经藏深固幽远)。 垂象分明见   (楞严经云是万象中微细发明无非见者又净名经云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 众生业滞流   (众生造三恶业滞四瀑流奔趣妄缘迷于真见涅槃经云是故久流转生死大海等)。 西天诸祖位   (宝林传云西天释迦佛以秘密心印付摩诃迦叶为初祖至般若多罗为二十八祖)。 法印不难求   (法印者二空理也印大教故法华经云诸法实相印已为汝等说故不难求也)。 香刹无边际   (虚空无边香刹无尽华严经云佛法广大无边际一切刹海于中现)。 弥陁作胜游   (无量寿经云其国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裓盛众妙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宝阶三道上   (净名经云三道宝阶从阎浮提至忉利天以此宝阶诸天下来悉为礼信无动如来听受经法阎浮提人亦登其阶上升忉利见彼诸天)。 千圣不能求   (三道宝阶即向上一路甚深秘密千圣不传维摩经云夫求法者不着佛求)。 风轮通地界   (楞严经云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瑜伽论说金轮即地界厚十一亿二万由旬)。 我佛济慈舟   (我佛者满位之嘉名济以慈舟渡生灭海华严经云为大法舡渡诸有海)。 迷悟魔慑伏   (迷情开悟魔自慑伏对法论云善除众魔楞严经云不作圣心魔自销歇)。 三天得自由   (三天者即三界也法华经云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众生故得大自在也)。 习性自天然   (习谓修习性谓种性修习此性本自天然仁王经云初伏忍位起习种性修十住行)。 众生能信施   (仁王经云初发心相有恒河沙众生见佛法僧发于十信信为入法之初门也又金刚经云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真心向佛前   (以真实心向于佛道法华经云一心合掌瞻仰世尊)。 愿降他缘智   (专发真心之愿希降他缘之智法华经云若知我深心见为授记者又世尊知众生深心之所念)。 中国华言别   (中国者神州之称华言者美丽之谈音异梵文故云别也中观论䟽云善解两方之言)。 西天梵语收   (西天者佛生之国梵语者梵天之音一代时教皆彼所收法华经云梵音深妙令人乐闻)。 世尊成道日   (世尊者三界独尊号僧祇行满妙证菩提华严经云佛在摩竭提国菩提场中始成正觉)。 龙象瑞光浮   (法华论云学佛法者如大龙象华严经云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集其所以能出现诸佛光明不思议音摩尼宝王以为其网)。 天上与人界   (圣道垂化人天共遵智度论云天上人间咸尊重故)。 轮王法普周   (仁王经云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佛刹作赡部洲转轮圣王修百法明门以檀波罗蜜多住平等心化四天下一切众生)。 四天随印受   (瑜伽论说四天下者东弗于建南赡部洲西瞿耶尼北郁丹越谓轮王兴世大海中出现金沙路四洲之人随其印可钦受圣化)。 圣教阐无休   (行十善法修六度行光阐圣教无有休息华严经云如是开阐三乘教广度众生无量劫)。 精洁奉香火   (精洁者专一之义奉香火者表恭信之诚未达内心但勤外事成佛经云烧众名香其烟如云)。 真缘作妄求   (于真正因缘妄生求趣徒施功行冈𢍆佛心楞严经云观识非常住存心乃虚妄)。 十方调法主   (十方者显诸佛也调御主者即十号中苐八巧摄群情号宝积经云天人象马调御师)。 瞑目法长流   (佛居三昧法自流布法华经云是时十六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各升法座亦于八万四千劫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经)。 除恶贪嗔缘   (明王经云贪欲嗔恚痴是世间三毒诸佛皆已断密严经云贪爱若除诸缚悉解)。 诸经无不备   (佛所说法皆令断恶修善备载诸经楞伽经云我依此义余经中说)。 海波求湛然   (海风不动水波湛然虚妄不生心识常住密严经云体常清净如海常住)。 法众皆灵异   (法众者佛地论中第六众成就也众有三类一声闻众常随佛故二菩萨众助佛化故三八部众护佛法故摄论云欲令净土不空化作杂类众故多是化来故云灵异)。 严饰威仪法   (将期圣说归信为初故𠢫身业以全律行楞严经云严𠢫威仪肃恭齐法)。 观瞻恐不周   (观谓观察瞻谓瞻视恐其仪止有所不周法华经云又见具戒威仪无缺)。 大慈开圣智   (大慈者四无量之一也仰祈真慈开阐圣智楞严经云唯愿大慈哀慜沦溺又云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普为度迷流   (解深密经云普为发趣一切最上乘者依一切法无自性等以显了相转正法轮言迷流者谓迷一真理没四暴流也)。 阴魄逐波流   (法苑云月三日成魄阴魄沉江波流月不流真心隐妄妄灭真不灭月灯三昧经云如净虚空月影现于清池)。 江河岂暂休   (江河𥪰注无暂休息生灭之河亦不停止楞严经云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慈光回一照   (楞严经云世尊从掌轮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即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即时阿难回首左盼盖开发见性令悟真心也)。 影像暗相投   (华严经说如海印万物森然齐现而海不上取于物物不下入于海)。 阳焰影空浮   (阳焰本无影浮空际渴鹿奔趣谓是于水妄心虚假不实也法句经云焰本无水但阳气耳)。 化龙妄水沤   (幻士假术化竹为龙妄认水沤玩如珠体表迷真者虚生驰逐楞严经云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又非幻成幻法)。 能明生灭理   (幻法生灭成非一真若悟无生即知无灭楞严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劫劫永通流   (一悟真常更无变易保任此事永劫凝然法华经云于无量劫受持正法)。 想自浮生中   (楞严经云譬如旅人又云旅泊三界谓人之处世其生若浮虽崇福缘终非坚固)。 福田皆自利   (种有漏福田非无为妙果但得自利岂曰胜因金刚颂云宝满三千界赉持作福田唯成有漏业终不离人天)。 如人箭射空   (世福虽多未臻实际如人执箭仰射于空又楞伽经云如箭射空)。 力尽终还坠   (若集人天福业福尽复入轮回如箭射于太虚力尽还湏坠地入楞伽经云势尽还堕)。 俗愿求真谛   (俗即凡地愿谓希求依愿起行求证真理法华经云我于无量劫来发愿求于无上菩提)。 如来教法深   (如如不动无去无来故名如来即能说教主也所说教理非心口之思议焉广百论云然佛所说无不甚深)。 微音能洞达   (微妙微密之音皆佛音也大集经云如来微妙音楞严经云承佛密音若能洞达佛无漏音所说法理即证真智矣)。 悯起大慈心   (法无言说为悯妄执起大慈悲说法教化法华经云愍念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谛性归真理   (谛性者真俗二谛性也唯识论中真俗相对分为八重穷理尽性唯归第一真胜谛理)。 宝山秘藏深   (宝山者大譬喻等经称宝洲宝山宝所皆喻佛果位也秘藏者佛性也圆觉经云为诸菩萨开秘密藏此二喻意皆非余乘所测名之为深)。 卷舒迷障路   (一灵真性在迷障路中随其悟迷卷舒无定维摩经云随真心净即佛土净)。 达古便知音   (达者了达古谓古佛本行经云释迦因中遇古释迦佛一闻佛音便得授记)。 语皆真实事   (𡨋心合道发语皆真粗细言辞尽符实相法华经云乃至俗问经书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识量达观音   (识者八识之心量则三量之境心境俱泯名达圆通即观世音圆证之门也佛顶经云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从此忘言象   (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言象俱忘是名了达仁王经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 幽玄合本心   (心境俱空幽微玄妙之理自然而𢍆日用取舍还合本心楞严经云上合诸佛本妙觉心)。 譬诸清净人   (清净人者佛也凡夫喻于淤泥二乘喻于浊水离垢清净唯佛世尊华严经云离垢清净人)。 经说心调御   (净名经云心如猿猴又如象马等若能以禅定为锁辔以智慧为鞭杖调伏制御即是佛心经又云天人象马调御师)。 世代常相亲   (妄想若息净智现前世代离迁真心常现最胜王经云在在生处常识宿命)。 别无有见处   (夫发明真见者成菩提果因调自心只此玄机更无异见仁王护国经云照解见无二)。 言语重轻听   (境有违顺言乃重轻虽恶言粗重善语轻细同用耳根发识听受楞严经云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因缘𢍆妙音   (因缘善恶所发声响若了本性湛寂即无非妙音之理无垢称经云粗言及细语皆归第一义)。 𡨋观诸圣境   (𡨋观者摄心也圣境者实相也𡨋心谛观佛平等境则证实相华严经云端坐观实相)。 幽默是非心   (金刚三昧经云众生之心性本空寂今若心境寂默则是非等法不生矣法句经云诸法从本来无是亦无非)。 纯熟知心了   (三劫炼磨精纯成熟心了则证果悲起则利生金刚论云此为自纯熟余者化众生)。 真身丈六金   (真身即佛化身也从真起化故瑜伽论说减劫百岁时人长八尺佛出于世身倍千人故长丈六缨络经云佛化身如全假金刚无生熟藏等)。 慈悲三界静   (仁王经说佛具慈无量悲无量等佛意化于欲色无色三界有情令诸根寂静)。 恶趣海波深   (圣人普欲度生凡夫恶业极重堕深苦海不能自出金光明经云生死大海潦水波荡)。 和合诸烦恼   (以调和顺合之理息烦扰恼乱之业根尘调伏烦恼不生楞严经云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 因缘喻海深   (法华经云为一大事因缘故欲尽令众生成佛也又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乃喻为海)。 渡河三兽喻   (涅槃经说喻如一河有象马兔三兽齐渡力有浅深兔浅马深象则彻底河水是一喻法性也渡有浅深喻声闻独觉菩萨自力所证也)。 香象好相寻   (机虽小大法本一如今令就实舍权如香象渡河彻证大乘甚深真际)。 喻言俱是空   (梵云达利瑟致按多此云见边将已见边事显未见边法名之为喻言者言教即所说法也因喻则解言忘言则证理一俱不着即是真空)。 有相本无住   (六尘等相念念迁流若了性空则无所住般若论云彼处色等相无住故)。 六念不曾离   (六念伽他说念佛慈悲念法良药念僧福田念施贫穷念戒防非念天长寿常念六事警策自心)。 真心迷道路   (真心若迷妄想即起菩提道路于是远矣楞严经云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 迷情魔未解   (真智不明迷情自起妄想颠倒魔所缠缚楞严经云演若达多迷照中头以为魑魅)。 何法涤真心   (烦恼客尘染污本性但不起妄想名洗涤真心佛顶经云不入群邪获真实心)。 同缘施一切   (初地菩萨同断异生性障同证百法明门同于一行修一切行利益一切大集经云降伏一切诸外论常以妙法惠施彼)。 禅话问藂林   (禅本非言假言话而开方便也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历问五十二员善知识等藂林者指学法之众藂聚如林)。 津济本浮沉   (苦海爱河津济深广随其善恶则有浮沉浮则圣途沉则恶趣金刚颂云爱河浮更没苦海出还沉)。 众生性不任   (定慧未生性多轻易随业流荡不可胜任仁王经云譬如轻毛随风东西)。 等闲无一事   (实际理地不立一尘如太虚空安闲无事圆觉经云照了诸相犹如虚空)。 白浪起千寻   (妄念忽生识浪先起前前异熟既尽后后异熟复生万倍千寻莫能穷究密严经云噫及五心生如海起波浪)。 尘障众生眼   (六境妄尘起即为障众生迷执慧眼不明楞严经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 空知福慧潜   (般若经说空相法身金刚论说福相智相法身若不了达真乘则空相福智等身潜匿矣)。 不能问正法   (正法者真理也迷真之人遇知识善友而不能请问法华经云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 波底隐金蟾   (一月在天影含众水水清则月现喻觉源澄而佛性明也波浊则月隐喻性海昏而真心昧也密严经云蕴藏诸习气譬如水中目)。 圆融成万法   (烦恼业惑性若圆融转识成智万法都净楞严经云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清净)。 道证菩提树   (诸佛所行名道称实自悟名证本行经说佛初降诞菩提树生佛成道日树高三丈菩提者觉义取其觉花开敷悦可众生之理)。 及至果圆时   (万行备修成佛时至金刚座上无漏果圆月灯三昧经云修学佛道已得彼最无上)。 因缘自会遇   (因中勤于苦行果位证乎善缘随其自修会遇而受用也华严经云各随于自业受用其果报)。 垢染无明性   (众生与佛性本一如因乎垢染客尘无明烦恼迷懵觉性流转轮回圆觉经云身心等性皆是无明)。 昏蒙世所嫌   (昏者昏醉法华经云醉酒而卧喻凡夫根本无明也蒙者蒙蔽法华又云止宿草庵喻二乘沉空滞寂也此昏蒙二法三世诸圣同所呵嫌)。 忽然开悟后   (一念发明豁然开悟知心是佛更无别理楞严经云自然心开见十方佛)。 初月细微占   (百福成就如初满之月细微普照无幽不烛月灯经云如日初出时如月十五日)。 往昔论三界   (未证悟前名为往昔所有发言动念谈论揣度皆不出于三界之系大集经云我观往昔无量世)。 圣言一念思   (无漏言有端坐思惟刹那了知不在多念月灯三昧经云一念能了知一切众生念)。 精严通法海   (精进严持超神入道华藏大海何往不通宝积经云闻此无边法便入多闻海)。 善慧好施为   (三性之中善通无漏六度之内慧为智母施为作用乃万行之本焉大宝积经云善说微妙法慧者无所碍)。 求去兴何念   (法界周遍触类全真举念欲求不离妄想大集经云诸法无形如水月岂有菩提而可求)。 花开宝藏宜   (息妄证真见性成佛如花开发如得宝藏佛地论云如莲花开法华经云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性中成一义   (三乘五乘施设虽别穷究其性唯成一义密严经云诸法性如如又仁王经云于苐一义而无二故)。 演法道心随   (凡对机说法如应病与药开诸方便随彼乐欲华严经云随其所应化而为演说法)。 满心未足酬   (十地菩萨虽曰满心望乎正知未可酬匹华严经云诸法无差理唯佛分别知)。 秘密甚坚固   (佛智无穷凡有运用非菩萨二乘之所能见名曰秘密一切异论不能倾动名曰坚固华严经云建立智慧幢坚固不摇动)。 非道不能行   (圆䪺妙门虽无关钥非上乘之道器者不能趍而行之到于彼岸华严经云如来行到一切菩萨诸法彼岸)。 寂默真如路   (不言而化真实如常三世诸佛同一道证对法论云真如圣道烦恼不生名曰寂默)。 人天垂报应   (降神兜率应瑞王宫圣报圆成说法教化宝积经云导师今已出世间为利一切人天众)。 法界阐威仪   (大千法界开阐利生或现大身细身威仪无定大宝积经云现诸威仪调伏众生)。 圣慧流如水   (无漏之智名为圣慧随机度物不定方隅任彼根宜如水入器华严经云譬如水性皆同一味随器异流)。 慈光普照时   (佛慈悲力常放毫光十法界中寂而常照宝积经云不动如来常有光明普照佛刹)。 种种庄严相   (诸佛百劫修妙相因唯释迦佛掩泥饲虎求半偈赞底沙等种种功德超劫而就金光明经云种种深妙功德庄严)。 如来震法威   (如来成道威震大千外道群魔一时降伏宝积经云成佛普一切降伏魔官属)。 龙天常护卫   (大慈所摄龙自归心三界最尊天亦展礼华严经云天王龙王皆悉守护)。 安乐慧花飞   (清净法界众相寂静四智心品永离恼害佛慧说法如天花飞众生见闻无不喜乐月灯三昧经云妙花怡悦心众生得安乐)。 东受华胥国   (轩后梦游华胥乃愿所化之国同此清净佛生西土法欲东传光照此方意令清净法华经云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 人天行满时   (人中具修诸行兜率为最后身机感应时因圆果满华严经云具足成满一切众行)。 四维及上下   (包总四维仍及上下圣化所及周遍十方华严经云十方世界中智慧无障碍)。 朗鉴法无私   (慧光朗鉴不间冤亲法于日月星之三光无私照也密严经云譬如日天子赫弈乘宝宫旋绕湏弥山周流照天下)。 功力及圆就   (积德累功十力四智迨及圆就成大宝王华严经云长养无尽福成就菩提道)。 悟来心不怖   (金刚座上证悟觉心说法降魔永断忧怖仁王经云离我我所无怖畏故)。 若逢善影形   (善无漏智生起现前如影如形更无暂离唯识论云纯净圆德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 业种归何处   (性本清净因妄起业达妄非实业惑归空所有无始一切业种起既非真灭亦无处唯识论云解脱道时初已成佛异熟识种所知障种俱时舍故)。 西极耶尼界   (西则四天下其唯一焉号瞿耶尼境同极乐诸佛知见彼界他方顿悟之间甚如謦咳药师经云西方无量寿国无有异也)。 循环辩法机   (大法机权循环无已能了真性观照一如法华经云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 虽然增寿命   (能明真觉达佛心源演法无穷喻增寿命只于当是便证菩提圆觉经云烦恼断尽便证实相)。 妙理化生迟   (佛法幽微众生利钝见性成佛不必化成涅槃经云佛知国土众生不同利钝差别)。 贤劫无为信   (千佛出兴当其贤劫以无为化尽发信心而成道果千佛名经云于是贤劫中皆当得阿耨菩提)。 光扬日月辉   (日月辉者智之功用初地菩萨生如来家证二空断二障智体圆明光辉百国法华经云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实言金口喻   (实言者诚谛语金口喻者法性深奥金口方宣事相难通湏陈譬喻金刚经云我今实言告汝)。 妙觉正诠机   (妙觉者佛至号正则非邪诠乃言教机则机缘谓佛以正道教化也法华经云诸佛随宜说法)。 愚质四夷种   (无明为本愚质乃兴故生四夷种类各异金光明经云愚痴无智造作众𢙣)。 谈空起是非   (佛说真空情生见异是非纷扰迷悟混融般若经云是诸法空相)。 不随根性识   (依根发识各览外尘尘境弥多过患非一智心无染自证涅槃遗教经云是故智者制而不随)。 散乱发心机   (谓心逐境也一真不显万法摐然满目翳生灵光不照遗教经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难可禁制)。 德动堪消息   (德以自度为万行之门动以利他作化导之本消则泯妄息乃净尘报恩经云生自利利彼心)。 心平无险路   (了空无我对冤亲以一如险路心平则坦然而清净楞严经云但平心地则世界地平)。 履之意未调   (初心践道谓之履也于法不深故曰未调维摩经云履践如来所行之迹不能于深法中调伏其心)。 苦不劳行步   (修进曰步迷徒修道枉用功勤悟者䪺超一念具足法华经云无上宝聚不求自得)。 三天金色界   (佛显六通化金色世界诸天震动普摄机缘法华经云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 像教世通时   (圣教流通法轮大转与时消息作世导师净名经云十方国土广宣流布)。 化出琉璃殿   (指喻化城助扬真谛报佛所现名为化出琉璃者七宝一数华严经云普光明殿七宝所成宝中发光㸦相映彻)。 开张大法仪   (法显威仪四事供养随机应用开大法门化导群迷令达真净法华经云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 信起波罗蜜   (觉一性灵通证六波罗蜜能圆万行自了真源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菩提接引时   (道证菩提果成真净如来善诱䪺悟圆通法华经云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经心施一法   (如来藏中有大经卷开斯一法超利无边法华经云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 乐道性中为   (居尘无累在染翻真道处身中性超物外维摩经云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 谛信何般是   (本从谛信终归实际一则一切作是作非若了真乘更无他说法华经云信受者亦难)。 中间勿妄为   (非前后际亦非中道离闻离见妄想顿袪涅槃经云佛法中道远离二边)。 未穷因果证   (执心取相因果攀缘直至菩提了然清净华严经云即心自性不由他悟)。 虚走坐忘疲   (权教异路不达根源一念无心全空万虑楞严经云不动道场遍十方界)。 利涉本无涯   (佛法广大如海无涯善行之人触途利涉华严经云佛法广大无涯际)。 清心离染污   (澄静内识不着外尘离染绝非澄心不起故华严经云清净离垢从心起)。 如斯得自明   (性游大觉心𢍆无生悟得自明非从他受法华经云唯独自明了余人所不见)。 欻若明惺悟   (无明䪺惺正觉现前心相寂然无明永断维摩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语正真堪重   (言语道断真正不虚妙法无差群生仰重法华经云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其如信复疑   (疑如电影若住则心无疑根器未深乃转成其犹豫金刚经云狐疑不信)。 义成无染着   (言诠极理彻大义于真乘心境虚闲了无染于思虑华严经云无染无著)。 自在法中师   (法非軓度随性识以化缘于相无情乃万经而皆泯华严经云当如法王得自在)。 言惑多虚妄   (言为意表惑乃心迷迷言不真故多虚妄圆觉经云虚妄浮心多诸巧见)。 经文大法仪   (经文敷演秘密难思或三昧以放光或雨花而动地皆说法仪䡄也法华经云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无心即是道   (执境缘而取尘是为有着了人法以皆遣故曰无心道即无上道华严经云无我心调伏当成无上道)。 迷认少相知   (迷即背法身本有认乃取四大初生少相知者大悟幽深小乘莫测维摩经云我观小乘智慧微浅)。   御制秘藏诠卷第七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八       车 纯实合僧祇   (念念无差深穷实际历僧祇劫功行何殊法华经云自我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 无令一行亏   (戒德莹净行解无亏慧见圆明万法清净法华经云威仪无缺净如宝珠)。 法身非所着   (凝寂无相非所著故智无所得法亦通流华严经云入深智处无所着)。 言下𢍆心时   (顿了无生𢍆心绝念圆成正觉便𢍆无生华严经云了达无时法一念成正觉)。 益身唯正法   (入道之人离诸邪见身定有益于法无余维摩经云入持正法救护一切)。 如梦心邪虑   (妄境如梦色尘所缘为有邪见违背正法华严经云如梦不真实)。 幻化自纷纭   (虚假不真揔是幻化众生颠倒尘虑纷纭维摩经云是身如幻从颠倒起)。 慈云乘救护   (佛具悲心能为救护慈云弥布法雨普沾一切众生无不受润法华经云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 和气皆真正   (和气者谓心性柔顺内外无差故得揔合真源同归正道法华经云柔和质直者则皆见我身)。 金仙妙觉依   (金仙即佛能修智人妙觉依者觉性圆妙所依理也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 刹心平善乐   (刹即刹𨚗心乃意识平善乐者观法无二顺理轻安𢍆果之因也法华经云善修如是安乐心故)。 方𢍆法王机   (法王者说法自在众生依止故为平等利乐为心净名经云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财施一切)。 迷识独何为   (痴心曰迷了别为识识随妄转迷逐邪生不𢍆真机如何证悟楞严经云从迷积迷以历尘劫)。 无心般若依   (般若智慧本为无心法海融通慈航广度大般若经云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能于言下悟   (真机极妙悟即忘言法贯大千借事显理维摩经云说是语时五百天子得法眼净)。 摄受透深机   (能摄法要透顶全真悟在临机不生别念法华经云佛知彼心行故为说大乘)。 语要通津法   (语合佛旨法自通流不假智舟自达彼岸法华经云通达大智到于彼岸)。 迷情见转痴   (不执迷情则达真见为痴所缚不悟妙明法华经云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 自将颠倒意   (妄心颠倒真智亦迷意马奔驰净途渐远楞严经云迷失真性颠倒行事)。 沉滞向阿鼻   (妄源流转情执循环不悟真空何由解脱业缘漂没即入苦趣楞严经云堕阿鼻狱)。 故验修行人   (故验者标举拣择之词依法顺习谓之修行善解任持故称人也金光明经云勤心修习六波罗蜜)。 朝闻及薄暮   (上士趣道朝暮精勤闻自耳根发明心识遗教经云昼则勤心修习善法初夜后夜亦勿有废)。 观音妙智力   (观音者因观声得号以无作妙智力开示普门从闻思修而行果无不证楞严经云无作妙智力)。 如电善分布   (大悟豁然纤毫无碍譬如云间电布照道路以皆明遗教经云譬如夜见电光即得见道)。 尘内勿嫌疑   (尘即烦恼障碍菩提不离于尘嫌疑转盛维摩经云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 其中定是非   (妄尘扰扰迷海转深若了真心断诸迷执维摩经云诸烦恼则众生为之尘劳诸佛以此而作佛事)。 因缘无障碍   (初起为因展转为缘为因缘故而生障碍若达实际了无生灭净名经云于因缘果报无违无诤)。 祖印合真机   (迦叶初传如来法印不随情见自合真机如印印泥无先无后楞严经云如来印我成阿罗汉)。 垢净情何着   (情忘境泯垢净体空一理皎然二法清净维摩经云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 还同粪上衣   (弃本逐末二见颠倒唯净与秽一法何殊服粪扫衣升如来座法华经云着如来衣坐如来座)。 心中能自照   (从心起智不照本源非智非心万法清净圆觉经云心照清净)。 何物欲相违   (智通妙理全物我以皆真见彻灵源融违顺而齐致楞严经云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销殒)。 往事不堪追   (过去名往营办曰事谓定心净妙俯视尘区念彼迷徒岂堪追忆楞严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夤缘没了期   (夤缘者联绵相续没了期者叹于不歇谓妄情无际流转何穷金光明经云生没无际轮转不息)。 顿抛有漏相   (忽契道理乃曰顿抛未到无生揔名有漏相则扰扰之状金光明经云远离一切诸𢙣等)。 寂默达宗师   (寂默者摄念达即了彻归真得旨故曰宗师谓见性还源心印相契法华经云又见菩萨寂然宴默)。 显证无非虑   (显者净智才起证乃本觉明圆永断于邪思故云无非虑圆觉经云当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见)。 圣贤相会遇   (圣则十地菩萨贤乃三贤位人行愿相昭智德同契故云会遇维摩经云诸佛贤圣共相称叹)。 说法在灵山   (如来随世示乐幽居山静境闲堪为说法法说广大利益尤深故法华经云常在灵鹫山)。 皆是真空喻   (海藏法门理同言别故此揔指皆是真空喻则譬喻金光明经云无量余经已广说空又云本性空寂)。 来即心无事   (悲心三界为物而来善契一真翛然无事维摩经云不来相而来)。 去还却有为   (法本无生性亦不灭情拘三界还着有为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妙闻真实相   (正智悟理名曰妙闻达本归真实相斯显维摩经云其法者无闻无得)。 凡解不通知   (凡愚不了智解宁通妙理广深安穷渊极净名经云虽信解深法而取相分别)。 人见他心相   (维摩经云先当入定观彼人心见谓真俗二智俗智照他人心真智证自实相)。 忻然性不迷   (唯识论云生如来家住极善地忻然谓得无漏正解发生既证二空安然寂用)。 一真求问处   (一真未悟问处湏求了达现前俱无所得金刚颂云空生初请问善逝应机酬)。 触目是菩提   (四智洞明万法本寂逍遥无滞触目皆真智度论云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 种类分难辩   (色心差别种类难分解𢍆归真迥超心识法界观云一多缘起之无边)。 其如理要齐   (一真妙理凡圣皆齐方便千途会归一寂维摩经云一切法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不于真正法   (真如圆寂正法菩提理智俱融自常安静唯识论云安乐解脱身)。 㸦乱起狂迷   (遍计起执诸见缠心既悟圆成而生正解维摩经云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摄心归实中   (真心离缘摄归实际既无二相恒在理中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众生悉普济   (众生所化之境诸佛普大慈悲既悟二空平等与乐维摩经云行安乐慈令得佛乐)。 不能障宿缘   (本谓缘识障于菩提能了真空自除宿业弥勒颂云先身有报障今日受持经)。 终知福与慧   (业殃既泯福慧二严过去未来悉令知觉维摩经云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东注沧溟海   (智源洋溢觉海生光量等无边如波东注圆觉经云能入清净觉海)。 法心理不亏   (法归实相心悟菩提证悟无亏能成妙用维摩经云一念知一切法)。 能无增减相   (智有浅深法无增减能体真相定证涅槃大般若经云在圣不增处凡不减)。 历劫道可疑   (佛法广妙穷劫难量于道无疑能成正觉净名经云于无数亿劫得入于佛道)。 西域传经梵   (佛化西土经梵东流极无边方咸能悟解维摩经云广流布于阎浮提)。 年流日月飞   (叹出迁流劫成劫坏浮生瞬息石大电光日月轮回若生灭法我佛妙用谁能觉知维摩经云或现劫尽烧照令知无常)。 愚营身外事   (外相营营曾无暂息内照寂寂智用疑然弥勒颂云愚人看似妄智者见唯真)。 岂晓法中机   (既拘情想岂悟玄机达正觉之宗乘证无生之法忍维摩经云除彼不肖人痴𡨋无智者)。 智种因中得   (四智现果起自因中五位修真闻熏习得真谛论云下佛种子于众生因)。 能祛妄想为   (妄谓客尘想谓心垢无漏智火能烧惑薪染法既除真性清净维摩经云无妄想是净)。 忻逢随意释   (忻逢法教顶受无猒了悟真空随意开释投之未悟令获本真净名经云应大忻庆顶受此法)。 魔境暗消疑   (未了真觉魔境惑心若证二空疑暗消遣华严经云十千诸魔发菩提心)。 受福力无穷   (智悟圆成名为受福真理难屈乃力无穷维摩经云我今略说不可思议解脱之力穷劫无尽)。 如来皆实记   (童子戏沙如来授记行因虽少感果弥多报应之徴故言皆实维摩经云世尊授仁者记)。 果从天上捐   (果谓佛果即护明菩萨捐天上快乐下降人间菩提树下成无上觉维摩经云得甘露灭觉道成)。 五蕴无遮闭   (既成佛果五蕴皆空周遍十方故无遮闭维摩经云洞达五受阴空故)。 愚能守一善   (一谓纯精无杂善谓顺理益生舍伪求真证寂灭乐法华经云纯一无杂)。 动静合玄机   (动谓弥纶法界静谓内𢍆一真虽现和光玄机自𢍆维摩经云常自静故)。 六贼皆自散   (六尘扰乱迷妄相仍动静皆空幻尘自散金刚经颂云因尘皆是幻)。 真缘好仗依   (真常佛性信心所缘三身菩提人天依仗起信论云常念真如法故)。 舒展三千界   (法性无迹舒展而俱遍三千实际无边智用而体周沙界华严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 真空不强为   (真空法身体非强弱自然正觉无法不包维摩经云我观如来无强无弱)。 莲花生水底   (莲华喻于佛性水喻法也佛性清净若莲出淤泥法演大千如水能润下净名经云卑湿于泥乃生此花)。 智慧达人知   (诸佛智慧妙尽宗源非凡情之所知乃达人之可入法华经云善入佛慧通达大智)。 结尽千花子   (花表轮王千子曩结愿因于此贤劫之中尽当作佛维摩经云其王千子即贤劫中千佛是也)。 如来救度知   (如来大悲知根熟者度观有苦者救普益众生平等与乐净名经云稽首能度诸世间)。 黄金银世界   (黄金者表佛土纯净可宝重故银世界者彰行愿无瑕皆无漏故宝积经云无量功德宝庄严土)。 佛法道隆时   (诸佛出世法教流行三宝郁兴道隆永劫归依者皆蒙果证见闻者尽发菩提净名经云绍隆三宝能使不绝)。 化度众生业   (益物兴悲利乐为业慈流大化令度苦源遗教经云所应度者皆已度讫)。 法流无所滞   (法泽普润流布十方动植沾恩故无所滞唯识论云法駃流中任运转故)。 壮心展臂时   (未悟真常久萦三界壮心如展刹𨚗顿圆弥勒经云譬如壮士屈伸臂顷)。 去伪归真谛   (心猿既伏意马自调去除虚伪之情真谛安然可见净名经云谛是道场无虚伪故)。 法谕流三界   (法谕者佛至教也能悟真法出离三界佛垂慈谕普及含生维摩经云三转法轮于大千)。 圆明照十方   (理生智解洞照十方性相俱融圆明无碍法华经云光明照十方)。 观音常自在   (观音菩萨悲智自在救诸苦恼应病与药功无不利慧无不用楞严经云观音自在力)。 善种福无疆   (善能利物为世导师福慧无强含生普益法华经云福聚海无量)。 旨妙因缘境   (因缘境寂妙旨圆通善了唯心真常自现维摩经云以因缘故诸法生)。 威仪大化杨   (世尊演法四威仪中阐大慈悲敷演圣化维摩经云诸佛威仪而作佛事)。 如来真密谕   (如来密语于道幽深证妙圆通诠上乘义净名经云诸佛秘藏)。 殊胜演为祥   (法皆殊胜道𢍆吉祥言教无穷咸利群有佛地经云名称吉祥及尊贵)。 玄微平海岳   (法性玄微量超海岳智心平等遍满真如华严经云证平等法心无高下)。 性相实诸方   (性相本真无明起惑能证实义广遍十方华严经云唯愿证知诸法实性)。 应现无差别   (应物降生兴慈云之普覆现身说法何怨亲之差殊法华经云常为一切平等说法)。 随机化道场   (化䪺渐机设实权教蕴积众善高坐道场法华经云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 俗谛门庭事   (凡夫违真常游俗谛事依心起假号门庭法华经云譬如长者有一大宅又云唯有一门)。 迷情终日醉   (心迷尘境终日缠绵情着爱贪长时昏醉唯识论云昏醉缠心曾无醒觉)。 分明至理言   (至极言论理甚分明小智闻之迷惑不悟维摩经云明宣无常苦空无我寂灭)。 大道玄幽细   (佛道无上号曰玄幽八万威仪大乘细行净名经云欲行大道其示小侄)。 甚深依妙理   (二空妙理实曰甚深万法所依出生诸善故华严经云微妙定所依)。 智慧福延昌   (智慧万行之体福为众德之源若乃行愿齐修是即延昌福智华严经云智慧诱诲是菩萨福德)。 利益众生苦   (圣人兴悲念众生苦舍净居秽利益游心法华经云众生没在苦引之令得出)。 菩提愿久长   (因中四誓果极而三愿已圆菩提智中利生久长而何尽宝积经云我为智者说菩提应说一切法法量)。 大善胜诸𢙣   (善谓无为无漏善也体深用广称之为大超诸有漏是胜诸𢙣梵网经云教化是𢙣人令生大乘善法)。 施张遍八荒   (王之有道恩及远荒佛住无为法施沙界华严经云广大周遍)。 去邪归正道   (正道乃佛之正法也设闻外道种种虚妄说法不生邪见正道自归楞严经云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 时叙自然康   (时叙谓时之次苐既住正道于一切时邪魔不侵自然康乐佛地论云坦然安坐妙菩提座)。 信解真如教   (信谓心净除疑解谓印境决定俱达教旨同了真如唯识论云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忍故)。 威雄振法王   (居尊化物示现威雄破诸魔军神通远振辩说自在称为法王法华经云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 深穷清净理   (智断具足号曰深穷理自恒真名为清净宝积经云见一切法自性清净)。 圣语远昭彰   (词法义音乃为圣语理事明著号曰昭彰千古远流诚可依信法华经云我今分明宣说汝等)。 报现两般心   (不悟一真强生二见了斯幽旨两心自亡金刚经云修一切善法则得菩提维摩经云杀生是杀生报)。 斯言终失坠   (斯言之意指前二心固执情坚诚终失坠净名经云解脱者无所言说故)。 千经与万论   (千经万论诸圣真谈极则玄机佛理自显净名经云天帝白佛言我从佛闻百千经典)。 一悟皆玄𢍆   (一悟了达万法皆空玄𢍆真常名言都泯维摩经云达诸法相无挂碍故)。 智海深无极   (法华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海即深奥之义为佛果中无漏智起证法身时无有边极也)。 真空理要长   (真即真正谓佛断尽烦恼所知二障显证二空圆常之理一得永得更无穷尽法华经云世间相常住)。 分明归有实   (分毫证尽明解真源即佛果位中涅槃宝所有实体性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 余外更无方   (法华论云除一切智智更无余事为唯有法身理智一大乘外其余有空莫能比方)。 我见众生性   (法华经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为佛果中起后得智观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迷途认法王   (迷者坠堕生死名曰迷途为众生未悟大乘不能信受法华经云迷惑不信受妄认法王)。 若能依体用   (法华经云知此众生种相体性若依一乘理行六度行作用修行必成佛道)。 妙觉可称扬   (妙者妙理觉行圆满法中称扬大乘正法法华经云今复转最妙无上大法轮)。 真语非常意   (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佛后得智中说三妙观得三身果因果决定非常意也)。 冥心坐道场   (冥者默义即佛大悲心中起现化身示现王宫生降伏众魔菩提树下坐金刚座因成果满名坐道场法华经云我始坐道场)。 无为归解悟   (无为法身湏归悟解起根本智证二空理法华经云悟佛知见出现于世)。 上圣转高昌   (佛为圣人证一乘法断二种生死道德遐昌更无过上法华经云于诸世间为无有上)。 应用千途遥   (依理起用应机说法法华经云为求菩萨者说应六波罗蜜巧化千途万般迳路)。 善心无上逝   (如来善心更无过上法华经云无上士调御丈夫逝者往也)。 福来一念时   (为佛修百福因来至果位相好圆满法华经云百福身庄严始从一念发心时也)。 利乐先施慧   (佛依玄理起于智慧观众生性随机教化说法饶益㧞苦与乐法华经云多所饶益安乐众生)。 平等恒沙际   (大乘法性无有高下名曰平等法华经云大乘平等法即谕如恒河沙[娄*殳]了无边际)。 圆中法异常   (圆成妙理真实无为即佛法身凝然常在体离生灭法华经云常在此不灭)。 化超千万亿   (法华经云超出成正觉意言佛现世间出过千万亿一切众生也)。 慈眼大开张   (慈悲之眼观视众生广宣教法轮大法轮法华经云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 说法无穷尽   (说者演也法即教法声名句文宣畅不息名无穷尽法华经云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如来顺世情   (如来者佛之通号善应玄机名顺世情法华经云随顺世间若干种性)。 灵山高会上   (灵山高峻表一乘出过二乘佛常在此山宣说妙法法华经云常在灵鹫山)。 语话甚分明   (语话者谈说诠文显所诠理大乘法相分明示现法华经云分明说诸法)。 理性深何远   (理性者即法界性迷之则一一差异悟之乃本性真常法华经云知法常无性)。 玄源意转精   (玄谓玄妙源谓真源悟之意转精通迷之心多惑乱金刚经云欲达无生路应当识本源)。 圆通诸果证   (圆者圆妙通谓通达楞严经云佛遣二十五圣证入圆通皆获果位)。 觉海湛然清   (觉谓妙觉海即性海不动不摇绝尘绝染楞严经云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成道在今辰   (佛示现出世为救众生耶今生成道证无为也法华经云佛得道甚近)。 高天接厚地   (如来在人天之上名高最尊胜故佛号为天法华经云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佛接引众生离深厚生死之地也)。 无以报佛恩   (佛居净土非圣非凡随机教化实为恩深无以报也法华经云世尊大恩无量亿劫谁能报者)。 慈护龙天卫   (慈谓慈悲护念众生常无疲倦法华经云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 诠法传真谛   (佛佛相传印印相𢍆如来妙旨化谕多方金刚经颂云有形终不大无相乃为真)。 宽容遍八纮   (法身妙净遍满十方妙善通容咸令悟解金刚经颂云圆明法界内无处不宽容)。 大慈垂揔要   (唯佛慈心常垂方便万法之要绝离一源法华经云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 道果达无生   (佛具无漏智悉证无为理体显然离诸生灭法华经云今者见世尊安隐成佛道)。 求道无心是   (求谓忻求道谓佛道无心者断执着缘无取无舍唯心澄湛是真道矣法华经云求道过七日得诸佛智)。 冥然合上清   (真心寂默妙理通流𡨋𢍆上乘万法清净法华论云进取上上清净义故)。 真空非语默   (妙空无相语默皆真理体离言非语非默金刚颂云去来终莫见语默永无方)。 妙用智纵横   (法华经云是乘微妙清净苐一即显真智纵横证法界理也)。 解悟开诸暗   (佛证法身于法解悟断尽烦恼非明暗相法华经云无明暗蔽永尽无余)。 舒张自作程   (圆成妙理遍周法界卷舒无碍体理圆成佛道法华经云自作若使人皆以成佛道)。 因缘垂一问   (因佛放光大众生疑弥勒发问文殊为答法华论云问于一人多人欲闻生希有心)。 万法坦然平   (真如法性无为万德即观此理无有高下金刚颂云常能作此观真妄坦然平)。 就本论其圣   (始从凡位终至菩提皆在真空法性海中维摩经云无住为本)。 光明普照世   (如来放光普照世界约理谈妙事理寂然寂而恒照楞严经云从肉髻间涌出光明遍照法界)。 唯心道觉缘   (心含万法法妙一真至道无私非缘非觉仁王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 智以生慈慧   (以智为因能生慈悲㧞苦与乐慧济众生法华经云慈悲于一切度脱苦众生)。 证果生千劫   (证谓证入果谓道果法华经云自证无上道即佛具修万行历生千劫方证佛果)。 安居善化成   (即佛安住大乘善化群品众生本性咸能悟解法华经云善能教化众生之类)。 周知无所碍   (谓无挂碍周遍了知法性皆空无所不利法华经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通达无碍)。 大法救众生   (一切有情禀教依行断𢙣修善舍凡成圣法华经云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 志欲超三界   (弃彼六尘超升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法华经云如来已离三界火宅)。 缘来有重轻   (法皆平等缘非轻重为执因缘而分轻重能祛执妄三界寂然法华经云众生垢重)。 非心终是悟   (因位妄执未证真常静虑澄思终成佛道法华论云悟者已发菩提心入佛法故)。 岂独化无情   (慈悲功行普利含生情与无情化现开悟法华经云怜愍教化利益我等)。 果喻恒沙数   (法华经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谕者譬谕如恒河沙数无有限量佛果亦然)。 昏衢执有情   (有情妄执若履昏衢生死涅槃不能出离宝积经云随执着造业由于烦恼故)。 寂然无上智   (无上智即佛转因位苐八识得果中大圆鉴智本体寂然法华经云得无上智慧)。 万法自圆成   (法身万德受用圆满化喻群生智遍成就法华经云度不可计众成就一切智)。 观晓如来教   (观谓观察晓悟真常栖心典诰大乘教法一味无差法华经云观诸法性无有二相)。 慈悲度一切   (兴慈运悲广度诸苦法华经云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度谓度脱众生无量故名一切)。 山河时暂间   (山河大地器世间也成住坏空不能长久故彰时暂楞严经云如彼山河击则成炎镕则成水非久远矣)。 至道还𡨋𢍆   (法华经云我今成佛道还冥法界𢍆合真理故)。 因地行修证   (佛性为因地依七地四菩萨而修大行证者佛道圆满法华经云证于无上道)。 无差释子名   (法华经云佛昔从释种子者佛之弟子即一切出家人常修梵行揔名释子)。 摄心归正念   (摄诸妄心不逐外境即归于真正之念楞严经云摄念未久身心忽空即归正念)。 真理未尝倾   (真如法性体无生灭名未尝倾楞严经云而如来藏随为色空相倾相𡙸而彼性未曾动)。 义达僧祇劫   (凡所修行经三大阿僧祇劫方成正觉法华经云过阿僧祇劫乃成等正觉)。 还随福业亭   (福即六度业谓行业即万行随因中福慧亭修方成佛道法华经中种种修福慧皆已成佛道)。 能求真妙法   (去妄成真达玄通妙凝然正法即微妙理也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 佛事敢言轻   (有四智菩提即佛一大事深奥功德岂敢言轻法华经云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法教依玄理   (法华论云教菩萨法者为教化随器法成就故显依玄妙法界理流出)。 还将诸会同   (说法随方无问双林鹿苑教宣一味根逐浅深华严经云同会一法道场中)。 金人来入梦   (法华经云又见诸佛身相金色后汉明帝梦金人身长丈六佛法之始)。 圣教远流通   (迦叶摩腾及笁法兰远赍圣言流传东土法华经云阎浮提内广令流布)。 见善照诸缘   (见悟善性当体即真照诸境缘无所起灭也楞严经云缘所缘尽即真性显现)。 粗针求缝细   (理事皆空摄相归性冥合真空非粗非细华严经云粗者无所有微细亦复然)。 一尘障大海   (海即佛智海也自体凝皎静相无动华严经云不动如山智如海)。 妄起无边际   (唯识论云如天忽云如鉴忽尘若息妄旋真当处寂湛若随缘兴变即无边际)。   御制秘藏诠卷第八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九       车 旨趣知深浅   (幽微旨趣唯证相应圣智既通务化为本观根授道设药逗机善知浅深顿渐同益涅槃经云三兽渡河浅深有异)。 来传自域中   (摩腾兴教汉世而来达磨传心梁朝密付流通宗教大布域中初祖云吾本来兹土传教救迷情)。 祇园修本行   (祇园所依处也称理而修名修本行精勤无舍期证佛乘楞严经云佛在室罗筏城祇园精舍)。 功妙果无穷   (三祇果满四智功圆万行㽵严一一称体功德相好妙极无穷法界独尊成最上觉唯识论云根根尘尘量周法界)。 玄义皆殊胜   (玄谓玄言义乃妙义此显能诠教道所诠义理旨趣幽深故皆殊胜维摩经云无离文字说解脱相)。 真源是实宗   (真源乃一真法界本自湛然周遍十方平等一相是实宗也华严经云法界如如常不动)。 一言能悟解   (夫听法者于一言下䪺𢍆幽旨善解宗源大悟现前了无所得华严经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万法自圆通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识心达本性相一如挺㧞清虚萧然物外法界观云繁兴大用起必全真)。 幽隐分明说   (幽隐至道路绝名言佛既证穷悲他未悟分明为说令𢍆本心法华经云甚深秘藏今为汝说)。 筌蹄觉妙通   (圣人演教指喻筌蹄得意归真本忘言象言象既寂觉妙斯通华严经云以法滋味益群生大惠能通比觉道)。 万缘皆𢍆合   (知缘假有𡚶执不生寂用随缘缘皆𢍆合物我无二彼此宁殊肇论云缘无不契会无不通)。 佛行弃王宫   (王宫示化巧应时宣现迹初成俯从物欲法华经云出释氏宫伽耶成道又云慜众生故生此人间)。 有为不挂情   (有为如幻缘合假成了达非真情念不挂华严经云念念攀缘一切境心心永断诸分别)。 如见示深信   (如见有情转示深信令生正解仿法修行无舍精勤趣期妙极起信论云若信不信真如是信不名深信)。 帝释与梵王   (帝释梵王恒随佛化既闻正法意解心开妙道斯通广益天众法华经云释梵如恒沙无[娄*殳]佛土来)。 诸天论五印   (诸天圣侣悟法赉神期报佛恩递相化导共竖诸佛之旨恒论五印之心永耀真灯常光梵众)。 大觉无涯海   (无涯觉海妙智恒游圆满湛然莹彻沙界楞严经云觉海性澄圆圆登觉元妙)。 慈悲慧眼雄   (大雄惠眼䪺超生死之源广运慈悲不住无为之界自他俱济宗说双陈楞严经云大雄大力大慈悲)。 众生能信受   (信之于心体重玄至道受之于口持妙辩恒宣法华经云若能信受当如佛教广为宣说)。 达识尽为空   (了达本识四智齐明悟色为空二边无滞楞伽经云识性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信施身财宝   (施为六度之首信乃入法之初此二离相而修旷劫严身之宝法华经云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 灰心一念中   (有作之修徒经多劫灰心一念解极智亡华严经云一念安立不思议)。 真如无别理   (凡情智昧识见千差解达真如理无别异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极际杳玄穹   (极谓横遍际乃竖穷廓彻十方玄穹杳寂此乃诸佛智海众生本源唯证相应故超言念无名谕云超群有之幽升量太虚而永久)。 知本元非用   (妙寂之本无去无来真性之源非生非灭用而即体万法恒如以智证真本来无用大般若经云甚奇世尊不动真际而建立诸法)。 因缘假合同   (因缘之法虚妄不真知假合同见体非实法华经云观一切法无有坚固)。 古贤宗实相   (古之贤达尽𢍆真宗实相离言假诠悟旨维摩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草偃尽随风   (真乘益物似日除昏法雨利人如风偃草众生得本圣道可归大集经云我今为汝广说譬喻令解佛法)。 情欲皆人愿   (情因乐欲志愿要期未获本心宁希圣道般若经云莫纵自心后生忧悔)。 时间心逆顺   (时间一时之间顺即善顺菩提逆乃心违真智其或逆顺心息净惠发生不迁论云逆之所谓塞顺之所谓通)。 咸观玄悟音   (大振玄音能悟时众见闻获益功不唐捐普勉咸观同趍圆寂法华经云皆应到此为听法故)。 师子能奋迅   (师子者即喻佛如师子王哮吼一发众兽潜藏如来奋迅妙威遇者烦恼皆灭华严经云如来入师子奋迅三昧)。 我为众生故   (佛日流辉照现于世演说妙法普为众生令出苦源咸归妙极法华经云我为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开张一贯通   (开张教网遍益群机利钝虽殊如源一贯苟通斯理善造真䂓华严经云无边𢍆经海一言咸摄尽)。 金言翻不尽   (金言玉偈贝叶传翻旨趣幽玄荃蹄岂尽谅斯洪[簐-欠+凡]利益潜通法华经云无量无边劫说不能尽)。 像教集如宗   (由诸智者兴隆像教广集秘旨妙畅如宗大布遗风流通遍益普贤行经云集不思议广大法海)。 真理𡨋心悟   (真理杳寂迥超言象𡨋心方悟妙履玄踪维摩经云乃至无言无说是真入不二法门)。 无疑大化中   (妄念不生疑心顿息真居大化深𢍆无为法华经云我今无复疑安住于佛道)。 世间聪慧者   (法流恩济普及世间凡用不知聪慧自惺华严经云此是一切决了人)。 梦𥧌想来空   (凡无智楫长处爱河遇境风缘妄生鼓击回光省察梦𥧌元空楞严经云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慧奥虽微细   (虽则妙惠深奥微细难知圣智玄通端然可见法华经云我所得智惠微妙最苐一)。 湏归道理通   (至理幽微筌蹄岂喻欲求证达归理方通楞严经云识心圆明入圆成实)。 世缘无取舍   (善𢍆真乘妄本元寂解世缘而即心之用观空色而取舍自无金刚经颂云翛然独任真)。 必定离昏蒙   (大智照达克离昏蒙施平等之慈悲作劳生之师友普贤行经云惠光清净满世间)。 喜不挂情怀   (无相智圆凝神外鉴应万缘而即寂了诸法而全虚喜不当情实无挂意法华经云天龙恭信不以为喜)。 法终归善愿   (因修万行果证圆常众德庄严良归善愿宝积经云如来往昔誓愿力故)。 若非智慧方   (智乃割断烦恼惠则拣择无偏妙𢍆真常流慈巧益华严经云揔持三昧力智慧悉成就)。 真言垂亿万   (悲心愍物利乐为功畅真实之微言倾玄河之妙辩广垂亿万普洽大千楞严经云清净妙理流出十二部经如恒河沙)。 说佛因缘智   (因缘之法性本非真永达旨归说佛妙智令知幻梦实不坚牢宝雨经云因缘不思议佛智皆了知)。 诸邪勿强知   (六尘固执是着诸邪了似空花强知自息楞严经云自心见相如实了知是故不生一切分别)。 忻心常净洁   (尘心本寂妄体元虚静鉴忻心安然洁净维摩经云净心观佛靡不忻)。 所在不思议   (圆明妙证体彻十方触处皆见佛身所在恒不思议华严经云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法界皆周遍)。 理径逍遥远   (逍遥妙道理径无拘幽远甚深心言宁及肇论云如斯则深远之言于何而不在)。 何能委曲知   (终日勤劬宁加佛用𢍆神即物委曲幽通华严经云善知众生种种根欲)。 攀缘俱是梦   (攀六尘境虚假之缘惠日照腾宛如梦幻宝积经云一切法虚妄皆如梦幻)。 清净入无为   (大智清净妙入无为理事圆明体用交映不真空论云圣人乘真心而理顺即无滞而不通)。 诠义归诸圣   (诸圣利生广谈秘教诠真实义令悟旨归法华经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如常道不亏   (如如妙道体本无言得意归真不亏常用不真空论云斯乃不离世智一切世间即实证故)。 若能消妄想   (众生日用暂不觉知若能悟证妄想全消佛性天真从兹䪺现无名论云妄想既祛则万累都息)。 孰是断忘机   (情尘未息悟乃忘机未𢍆如源孰能断惑苟知心佛𨚗肯他求宝积经云得知一切众生种种攀缘)。 迷因心地起   (情缠妄执宁知识变千差悟性本空觉迷还因心起起信论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不解承慈训   (三界慈父垂训益生令知万法皆心不解承言𢍆圣法华经云我等不解佛之方便)。 功行自迁延   (执权多劫舍妄求真致自迁延功行徒费良由取舍心息实相斯明楞伽经云妄执性为有)。 常疑非大信   (常疑不了妄外寻真若乃大智发生心澄佛现一念造极旷劫功圆法华论云谓不能知是故生疑)。 求佛归三宝   (佛宝圆明觉性法宝軓物解生此二和合乃名僧宝知此三宝一体真求佛矣华严经云绍隆三宝佛种不断)。 㽵严道不违   (大智圆虚本无增减顺修万行饰表㽵严㳙滴朝宗岂有违耶维摩经云虽服宝饰而以相好㽵严其身)。 自然精法用   (实相天真灵智非造精通法用凝神自然华严经云得此无碍用则能普入一切佛法)。 善事好相依   (大智观空方便涉有悲心及物妙畅真源善事若斯诚好相依密严经云依此法门趣萨婆若诸三昧海)。 悟解真如理   (玄关洞启解智𡨋通悟证本如灵明独耀观幻有法用无相心华严经云解了一切真如故)。 无他绝是非   (理本圆虚非相不显相非外有全起自心对境无他是非杳绝楞伽经云法非法皆无)。 端严依实相   (妄本无形依真而立穷源不二真妄对除实相现前端严可见宝积经云正念端身住)。 万虑寂然归   (智身寥廓众德本圆八万劳尘皆波罗蜜恒沙惑障并是真门万虑寂然逍遥何滞不迁论云万虑无扰其神千难殊非其对)。 证善推因果   (因修既妙果亦非常证果推因良哉善矣华严经云宿因不失坏今受此果报)。 功圆道不亏   (智日洞照障惑皆除万行圆明众德严就功逾世表即用宁亏不真空论云行虽世表终日域中)。 悲心恒及物   (圣德修因利乐为本悲心及物无拣冤亲维摩经云于善不善等以慈)。 报应又何疑   (相好端严福慧具足独超三界众所皆尊报应酬因复何疑哉三具足论云离过大富乐人天所瞻[仁-二+印]不离自法义)。 失意堕阿鼻   (迷失妄意逐境生心𢙣不遮防阿鼻宁免如能省觉罪性全空华严经云邪见不善行命终堕恶道)。 圣贤无所吝   (凡由罪𢙣圣岂舍之犹比日光高下齐照法施无吝岂拣亲疏宝积经云难得菩提尽施众生)。 常行平等心   (智证内寂机缘外观善𢙣虽则有殊圣心平等无二俱如子想何有偏心维摩经云施平等慈无拣择故)。 在处皆精进   (法界真理妙湛圆明悟𢍆则处处皆真寂照乃时时佛现谅斯精进实不思议智度论云精进力大不可思议)。 志满三千劫   (从初发心经历五位满三大劫方能证得二转依果法华经云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 修行十二时   (亲近善友听闻正法思惟性相昼夜忘疲法华经云又见佛子未尝睡眠)。 但除人我见   (我见若除得生空智法见若除得法空智故此二见要先除断金刚经云若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 可认大慈悲   (运度有情最居其上佛身所有名大慈悲法华经云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 果因圆似月   (染净因果法尔周通如月圆照导引群品仁王经云作业受果名世俗谛)。 善愿离诸非   (根随惑障即是诸非扰乱有情常居生死欲超三界当湏愿离维摩经云关闭一切诸𢙣趣门)。 报应心地得   (因果相续名曰报应世出世间皆由心造心为万法之源成佛之本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断绝勿狐疑   (心通至理故绝狐疑妙智恒明高登彼岸法华经云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 因缘𠇲妄舍   (因缘所成诸法皆假妄生执着转露迷情妙用取舍不相应故法华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清净𢍆玄机   (真智灵明法尔本有离诸挂碍名曰玄机不离有为常无生灭法华经云是乘微妙清净苐一)。 不把心求识   (心本生灭念念不停观察智生都无实体维摩经云至于智者不等文字)。 怡然众圣知   (真智怡然证大法乐离诸妄想物无不鉴法华经云善知众生往来所趣)。 舍施就慈悲   (慧施慈悲成佛之本难舍能舍万行方圆法华经云以大慈悲如法化世)。 因中彰法信   (因位修行要生深信将求大果奉法为先法华经云我等初闻佛法遇便信受)。 大千世界空   (无相真心非内外境能祛妄执万境恒如般若经云内空外空内外空等)。 谷麦皆滋润   (既于内外都不执着法自圆通无心必悟如一法雨普润三草况谷麦济于有情乎法华经云草木藂林随分受润)。 觉悟迷途寂   (觉察了悟入圣真䂓寂照现前迷途永出法华经云世尊慈悲觉悟我等)。 众生奉法时   (五蕴和合名曰众生信奉佛教不堕𢙣趣能求大果志愿不移法华经云无量众生闻法解悟)。 诸天乘福力   (自在光洁神用名天多见诸佛听闻正法福智高远善达诸禅法华经云若人有福曾供养佛)。 䪺证涅槃机   (梵语涅槃华言安乐尘沙功德㽵严其身利乐有情永无穷尽楞严经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法印流东土   (揔持法印入圣之门佛种不断流于东土维摩经云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因从像教初   (圣人出世像法流行化诸众生悉令证悟法华经云欲令众生入佛知见出现于世)。 三乘真旨趣   (谓大乘中乘小乘各随器量随事得解唯上上乘法得佛真本法华经云我法能离生老病死证得涅槃)。 妙觉大千舒   (无上妙觉极大千界令诸众生咸悟真性法华经云名闻满十方广饶益众生)。 旨趣高人解   (大乘根器顿悟无伦了性相空达去来假仁王经云唯佛一人能尽源)。 先贤道不殊   (道体凝然本非生灭能人所达何异圣贤物物皆如尘尘法界法华经亦过去诸如来亦皆说是法)。 经传四大国   (像法流传牢笼品物随机了悟皆遍大千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 迷众出凡途   (迷惑所障不达本源能出生死永绝尘劳法华经云故现于世间超出成正觉)。 若荐诸缘业   (若心进取未免轮回觉性本圆离诸缘起妄心既灭业累全销维摩经云如所说修行回向为大利)。 非情堪赞叹   (妙有宗通非情道合无妄祛执诸佛称赞法华经云无上两足尊知法常无性)。 自身求果报   (不求果报爱乐自他了达真源都无取舍维摩经云是身如幻从颠倒起)。 光聚明中散   (四大根尘无明障碍不达本际聚散无休逐浪迁移由心迷暗旋归散灭流浪何期法华经云轮回六趣中备受诸苦毒)。 玄默澄诸海   (法界无涯冲玄寂默海渊虽广略可喻之维摩经云当礼法海德无边)。 清风荡碧虚   (真智无形证尽法界太虚寥廓如风吹云维摩经云达诸法相无挂碍稽首如空无所依)。 华严扬圣教   (华严经中有四法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事理无碍法界四周遍含融法界)。 听法礼真如   (文殊垂教善财南行礼宗圣于他方悟真如于言下华严经云一尘含法界九世𠛴𨚗分)。 幽玄周复始   (一真之理幽隐玄微法尔周通莫穷初始法华经云如十方虚空不可得边际)。 至道化诸愚   (至极之道广化凡愚修出世因令生佛智法华经云教化成就令住佛道)。 湛寂明中外   (法本圆明湛寂无住应物之用中外何拘仁王经云不住方不离方明无明等)。 诠源任卷舒   (虽起言诠本不着物卷之无迹舒之无边法华经云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 大慈悲忍辱   (㧞苦与乐名大慈悲众冤恼𡧱皆悉能忍金刚经云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 妙道入虚无   (出世真心名为妙道了诸法假方达虚无化利有情同归性海法华经云宝处有近汝等去来)。 谛刹分明照   (真俗二谛理非一异诸佛𠛴土共所宣传如日光出照无边境法华经云为诸菩萨说于六度)。 圆光尽乐胥   (圆明觉性舒智慧光照法界通生大喜乐法华经云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 道愿常精心   (菩提果上精正如常诸佛妙心不阻悲愿法华经云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狂迷怠堕汉   (心狂迷乱懈怠所缘不能进取无上大果法华经云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 不于内外求   (不能泯灭内外根境而妄趣求执为实有唯识论云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贤圣慈悲看   (圣智无私恒所照烛于诸有情而生慈慜法华经云十方大菩萨慜众故行道)。 信施门方便   (有相施心入圣方便所获果利未免人天无相施心方成佛道维摩经云诸有贫穷者现作无尽藏)。 功德一何殊   (有为无为功德相望定有差殊观心融会事理无差方成实相金刚经云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寂心人不昧   (证寂灭心决定不于万境迷昧了真俗境不即离故般若论云若论无相施功德极难量)。 摩尼转宝珠   (梵语摩尼华言如意无相智生照了万法如摩尼珠众相皆现法华经云持戒清洁如净明珠)。 智能圆万德   (无漏真智皆因万行之所㽵严功德作用不可称量法华经云佛智净微妙无漏无所碍)。 利乐报湏臾   (能与非情利益安乐湏臾变现无有疲猒法华经云湏臾还本国有是大神力)。 菩萨权真实   (大乘菩萨㽞或润生皆权无上法王之印法华经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 慈恩信有孚   (慈忍之心佛及菩萨恒能不离为诸众生作大导师随声救苦应念即至法华经云不信是经即为大失)。 我法传于世   (我佛世尊所传教法有情无情皆获利益金光明经云随是经典所流布处)。 因缘定不虚   (能诠法教善发玄机作大因缘出世之本法华经云常为大乘而作因缘)。 能修无上道   (若诸有情因此法门具修六度速证菩提法华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 真味有何殊   (虽说三乘各得自果真理无殊何分䪺渐法华经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 福慧广精严   (福德智慧二种㽵严是佛身中广大功德法华经云以三十二相用㽵严法身)。 𡨋心拱手看   (𡨋心在定万境不生唯一真空妙理斯显观一切法悉是菩提金刚经云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如来渡法舡   (六度万行即是法舡佛于二界已得出离法华经云唯佛一人能为救护)。 定相观迷岸   (佛因定慧已证无为彼岸不移迷情自惑法华经云为凡夫颠倒但乐着生死)。 真空行利益   (真空之智能于有情施大利益心无猒倦守护策发令至菩提维摩经云智慧无边际度脱无[娄*殳]众)。 妙用极虚无   (微妙作用𢿘若尘沙不着有空往来无迹维摩经云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 弹指中间事   (弹指之言表时速疾机权自在故无凝滞维摩经云辩才无滞智慧无碍)。 方圆自有余   (十方世界神变无穷圆证法身运用恒在维摩经云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慧炬分明照   (佛无漏智普照群机诸相寂然利乐无尽法华经云放一净光照无量国)。 昏迷道坦途   (凡夫所缘触途成梵圣智所了皆为坦然法华经云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 四生及九类   (胎卯湿化即是四生三界之中共分九类皆是诸佛所化之境法华经云其中众生悉是吾子)。 利益遍寰区   (佛垂慈救心无彼此故遍寰区无不蒙益法华经云如诸佛所说我亦随顺行)。 说法行方便   (大雄调御所宣妙法一一皆具百千方便随机设教各获果证法华经云譬喻亦言辞随应方便说)。 灵山四众来   (居灵鹫山选幽奇处将宣大法四众咸来肃恭翘想愿闻慈诲法华经云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 亲闻如是说   (耳俱意识领解亲闻因此引生闻思二慧如是言教出世玄关法华经云能问诸佛甚深智慧)。 福业洞然开   (福慧二门因兹开发超越世间作大佛事法华经云得无量无漏清净之果报)。 业海起风涛   (烦恼业海常起风涛日用不知妄计为乐楞伽经云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 真心非顾眄   (真出世心凝然不动八风莫击万境难迷法华经云八十亿万劫安住心不乱)。 人心自不明   (无为真心不随境转于诸理事而能融会法华经云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罪福声相唤   (人天二趣祸福轮还莫执有边不达空境非呼自至福业如斯达在当人能圆正道华严经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理满阎浮世   (理满即周遍阎浮世者四洲之一𢿘于中有情猛利胜余三洲即真如湛然遍满阎浮世华严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 功超百万垓   (百万垓数之极名谓佛因地练智精修勤劬无舍遂得功超多劫如舍身求法翘足赞佛并是功超也)。 但能知善𢙣   (善则顺理益物𢙣乃违理背真但能知善无喜知𢙣不憎维摩经云于善不善等以慈)。 海岳纳㳙埃   (海即深广㳙滴不增岳乃峻高容纤尘不隘圆觉经云譬如大海不让小流)。 诠演真如理   (真如所诠理由此流出后得智兴大悲心诠演道教益诸有情法华经云我为如是等广赞一乘道)。 归元达辩才   (归元即达证前真如理转演四辩七辩说法应机利钝咸益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无为中妙旨   (无为本体凝然更无为作妙旨即微妙旨趣圆融万法空色无碍维摩经云无为法中无利无功德)。 足下碧莲开   (佛足去地四指量行步往来恒有莲花棒足本行经云佛初行时莲开七步)。 求真非念佛   (欲求真理湏称本如念佛之心既非言诠之表亦绝维摩经云如自观身实相)。 善路涉灵台   (智修善路心挂灵台鉴物既深功无不备远登妙觉出利人天维摩经云乐广行施乐勤集善根)。 但除心邪想   (内因邪想外增攀缘妄心若祛漂沦永息法华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 何忧业不摧   (心绝驰求自消业累华严经云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违善投于罪   (违伤善理罪法弥增沉沦既深不知当苦如鸟投笼似兽拘㩜法界观云觳觫而自投于笼槛)。 非贤道不见   (贤即贤智道由理也若非贤达宁知善𢙣因着苦乐果彰其如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法华经云善𢙣业缘受报好丑)。 妄求终是迷   (弃背真源妄求何息如渴鹿自迷阳焰似醉士莫省衣珠圆觉经云随转境界起循环见)。 法电光流转   (法者一切法也如影电光流转不实贤智如达了然可知金刚经云如露亦如电)。 解空真我士   (色本虚幻解了即空鉴无不尽真义乃彰五蕴假五称为我士此乃佛十号之中名无上士)。 形㒵有轮回   (虚妄心起未达缘生形㒵当情轮回何息金刚三昧经云轮回三界无有出时)。 地狱天堂上   (即诸有情妄造𢙣因遂沉地狱体达真解上升天堂净名经云善𢙣之业亦不无)。 慈悲事可哀   (慈悲即拔苦与乐愚迷固执事可哀伤深动悲心专思救济净业障经云常起慈心怜愍爱念)。 证道归空理   (证智妙解理贯玄微至道通幽法亦无滞楞严经云归源性无二)。 澄心道不乖   (真心澄湛妙绝情尘至道虚凝岂乖修趣楞严经云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 根尘俱断染   (根能发识识能了境境识如幻当体非真染净齐祛根尘两寂万行了义经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喜愿自盈怀   (由起胜智伏除心境湛然无动故得喜愿盈怀情能安适法华经云断诸疑悔身意泰然)。 自利他缘起   (行修无𢿘自利因成慈心愍物摄化缘彰兄居因果湏辟二门法华经云常勤精进教化众生)。 威光去复来   (机感缘会应迹名来承时化终韬光而去净住天子所问经云入生死为往应净还源为复往复之道即去来也)。 无疑皆自得   (疑即烦恼智起遂除妙用功能自然皆得华严经云智慧决定人示我摩诃衍)。 诸法信心咍   (六度万行咸可䡄则复由净信为初积集河沙功德既获善利深动熙怡法华经云大喜充遍身)。 顺即达菩提   (菩提即四智心品达者证也广修六度善顺所求妙达菩提克彰胜果维摩经云顺是菩提顺于如故)。 逆时终不见   (心外别求违逆正理本净圆智终不能见起信论云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念起)。 本来万法空   (顺逆理中可言取舍究其本体万象俱空圆觉经云凡夫及诸佛同为空花相)。 岂在矜夸炫   (本真法上知见全无绝妙理中解心示寂岂在矜夸而存解数法界观云非言所及非解所到)。 果愿从因起   (无为妙果广大愿心自体周圆皆从因起起信论云诸佛如来本在因地修诸波罗蜜立大誓愿)。 因成果自来   (修因满足果自克彰妄尽心澄本源清净圆觉经云三种妙法门因此得成道)。 无因又无果   (诸法本空即无因果因无所对之果即无因也果无所待之因即无果也中论云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 因果向谁开   (修证阶渐因果可为离言法中本无开说维摩经云于正位中亦无授记亦无得阿耨菩提)。 因性缘上得   (烦恼盖缠覆蔽净心其或了妄缘空因性自显维摩经云不舍有为而起无相)。 缘还性亦来   (缘法无我即是无为妄体还空本来净觉不迁论云缘会即生故)。 无心亦无性   (妄情既寂真本离缘名相不立心性亦空楞严经云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心性可哀哉   (至理湛然筌蹄杳绝非意趣之可求岂言议而能了滞名著相深可哀[栽-木+(万-一)]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御制秘藏诠卷第九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㓮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       车 义解无生智   (至理深玄旨趣微妙言诠虽贯智本无生维摩经云文字性离是即解脱)。 无生智不来   (诸法本寂妙智无来照体不立澄湛自如维摩经云于第一义而不动)。 非智亦非解   (理事融通性相交彻证智之心既非寻思之解亦绝楞伽经云非佛非真谛非因亦非果)。 上智岂能开   (智穷解寂妙湛理凝就本而谈岂能开演般若论云斯乃无名之法非言之所能言)。 起遍知心识   (识虽了别心且能缘起智遍观悲皆虚幻圆觉经云一切诸众生身心皆如幻)。 六情何足恋   (六情散乱心识驰流幻妄不真复何攀恋圆觉经云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 一灯然百灯   (解心智朗如室灯光复照昏迷灯灯续焰华严经云思惟发是愿我当作世灯)。 恒作法轮转   (自智解起复教余人他智随解法轮义彰维摩经云三转法轮于大千)。 法教世尊说   (教则三乘顿渐咸贯机宜说则悲利化生流从法界位超诸圣号曰世尊軓物解生可居法称宝积经云道师发起大悲心为说无杂真法界)。 慈观大化身   (大化身起运智观机垂训益生咸资善利华严经云我见尊妙身相好自庄严)。 𠃵坤皆遍照   (佛心无私平等一照化洽𠃵坤令归中道法华经云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 得达渡迷津   (得达真理深渡迷津永践无余恒居常乐华严经云正觉功德大智出普达境界到彼岸)。 旨趣高千亿   (谈妙旨也理高千古论深玄也言绝百家良由智尚不窥心岂能测法华经云故诸经中最为其上)。 花开有旧新   (旷劫未悟虚妄缠心一念顿圆情尘俱遣如花开先后说有旧新法华经云香风时来吹去萎花)。 山河及大地   (对情有隔在理融通山河大地全即自心法界观云山河石壁不相妨即是智通无挂碍)。 鄙我利他人   (行利他心归恶自我所求善事普济于人梵网经云好事与他人恶事自归己)。 玄阃难知尽   (玄则交罗性相阃乃开闭有规教旨幽深智难究尽法华经云意趣难知)。 熙然大法身   (大则遍满如空法乃凝然不动无为之功德河沙离障之法身出显起信论云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 穷之不可极   (法理深玄无为至极妙解之智难穷洞照之心莫测无名论云随之弗得其踪迎之同见其首)。 筏渡爱河津   (筏乘智慧河渡爱津岸至无为心居解脱维摩经云稽首已到于彼岸)。 疑执无边际   (三世因果犹豫偏增良由未证真常所以疑心无际法华经云今者四众咸皆有疑)。 不疑却自见   (无疑顷刻自见本心了解刹那悟圆实际宝积经云疑惑已除知汝意乐)。 清净苦海间   (虚妄大海深广无涯苦逼身心漂沦不息中含净性其理本如圆觉经云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明月光如练   (长霄云静月皎太虚妄尽习除佛心自朗宝积经云弥楼妙宝流焰光亦如秋月无氛翳)。 幽化𠃵坤外   (幽谓幽深化乃圣化通彻𠃵坤恒周法界一切有情平等具足华严经云充满法界悉现一切)。 逍遥道可贫   (逍遥真趣妙智恒观履道安贫清虚自远净名经云富有七胜财)。 邪宗难间隔   (是非纷纠正理难移异执多端真心莫隔迷由邪见悟即真宗圆觉经云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慈眼视相亲   (慈眼悲心有缘恒视智身愿力应念长周利物导迷岂唯一致法华经云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 大哉调御力   (大哉即赞仰之词调御则调摄有情控御当机咸令得益智无能屈名之为力下生经云十力世尊甚希有)。 广法混穹旻   (深广妙法智证则混然无边旦指穹旻要彰妙理华严经云离垢清净身如空满十方)。 无执非常说   (妄尽执无真心显现机缘若备应化随生授道观根恒宣妙理圆觉经云得离诸幻当为汝说)。 非因即是真   (果证既寂因亦本非千差而彻偏真源称理而圆融不二法界观云森罗万象并皆如)。 信施及天下   (信则心净为性施乃辍己惠他由信彻真源行施方及天下八大人觉经云菩萨行施等念怨亲)。 终依塔庙亲   (遗形真体咸欲躬承归想而静默澄心精洁而安闲诵念华严经云禅思诵念造立塔庙诸妙形像)。 众生具佛性   (佛性周普犹若虚空遍四生而体恒无减在贤圣而妙理无增起信论云所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 智识定人伦   (识心洞达处人伦而修礼乐智慧开照趣解脱而求妙因华严经云聦明圣达智慧超伦)。 兴善求诸佛   (善心兴乐要证菩提谛信恭诚愿垂智照下生经云恭勤信受渴仰大师)。 妄缘自不见   (妄缘颠倒迷障遂增不能自见真心安可了达实相法华经云入邪见稠林不闻佛名字)。 眼前黑闇中   (痴心黑闇妙道难分慧眼若开无为自显楞严经云我今眼前唯观黑闇)。 此法如霜霰   (贪痴邪见妄体全空霜霰电云俱如幻有宝积经云世间本性聚沫阳焰泡幻芭蕉)。 智超云水净   (智谓四智菩提成自受用身名超起变化身阴覆有情如云众生信心如水无染名净华严经云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 绝影亦无尘   (尘影是色法身非色以无垢真如为体绝有影像尘垢故楞严经云于妙圆中本无有物)。 妄相迷途隔   (妄相即有为相非是无为实相迷人执妄为真见想即为阻隔般若论云妄相非真佛)。 终为不悟人   (凡夫固执背觉合尘不悟真空攀缘诸境法华经云不觉内衣里有无价宝珠)。 我闻如是说   (我谓诸蕴世俗假者闻谓耳识听闻如即指义是谓定词如斯妙义是佛所说智度论云如是我闻生信也)。 不达谩劳神   (一切众生不达识中菩提种子及自涅槃无始已来不修胜行谩劳神用法华经云迷惑不信受破法堕恶道)。 及见无言尽   (证悟名见理本无言证理之时名言道断维摩经云法无名字言语断故)。 茫然无所亲   (茫然者无涯深远之㒵显于真如不同有为无其彼此何更亲疏般若颂云法中无彼此理上岂亲疏)。 真本清如水   (真如本有性自无为体寂疑常清如湛水净无垢染摄论云清净法界体即真如)。 浊缘岂得亲   (法身寂静众圣所依五浊业缘岂能亲近楞严经云从始入终五叠浑浊不能染污)。 常如明智者   (常如者真如也体自恒常无有迁变智者了达悟解分明唯内证知法华经云智慧明了故)。 甚处有艰辛   (我法未断烦恼长拘证悟无生艰辛非有法华经云唯了此事更无余事)。 念悉信无常   (悉者察也悉察有为念念迁变刹那不住信是无常圆觉经云念念生灭即是无常)。 修行兴大善   (修谓进修万行兴谓兴发大乘趣求无上菩提成就无漏福慧名为大善金刚经云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菩提)。 慈心起大悲   (如来因修二利果感三身应现慈心开接迷闷常起大悲楞严经云唯垂大悲开发迷闷)。 但鄙贪痴恋   (但者独也鄙者嫌也令其三界众生嫌弃贪痴恋着六尘法华经云汝等莫得乐住三界色声香味触也)。 慧性归元化   (慧谓智慧性者体也运智慧心化有情类皆归正理摄相就性即是一真法华经云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 绵绵若守真   (绵绵即不断之词彰于理体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守其真德离于染净涅槃经云了了明见佛性故)。 有无通性相   (有无二法相对得名在相不可言无约性岂能执有楞严经云有无俱遣名之为真)。 解了自清神   (解了者悟彼法性本自凝然若达一体全真悟解自清神智唯识论云真智发生显彼性相)。 说亦真常道   (说谓演说如来所演言教不离法界说而无说名真常道金刚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妙果论祇园   (转依之果名妙世尊于祇陁园中为湏菩提等谈论真常之理金刚经云在祇树给孤独园)。 能成谛信事   (能成是果谛信是因证无为事时并自熏习谛信所感金刚经云信解受持是人成就第一希有)。 寂静本因言   (法身寂静唯内证知本体圆明因言悟解胜鬘经云河沙劫中行六波罗蜜不如有人暂时手执经卷)。 理究真空理   (理即所证究谓穷究说大乘教穷究真空破彼二乘执有相故显于妙理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慈悲号世尊   (慈化众生悲济苦难随机方便劝教有情人天崇重故名世尊法华经云世尊大慈慜)。 湛然虚妄境   (真理湛然有为虚妄泯相归性幻境非侵不随变异圆觉经云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故)。 魔众静无諠   (金刚座上佛初成道入慈心定降伏天魔众不能动静无所諠净名经云而现降众魔)。 恒星不见时   (佛生王宫恒星不现放光洞耀表破昏衢如来兴示相因缘众生以根孰悟道楞严经云从我因缘心得开悟)。 我佛行方便   (我佛者释迦佛也众生根性利钝不同谈教有空功施方便后说真实令趣佛慧法华经云是故以方便引汝趣佛慧)。 金矿混精光   (因位之中覆蔽真理喻如金矿混于精光楞严经云又如金矿杂于精金故)。 成后终无变   (三僧祇劫五位进修佛果既成更无变异圆觉经云既已成金不重为矿)。 诠总如来藏   (诠谓能诠教总谓四总持法义咒忍所明并属如来藏故楞严经云浅深同说法顶礼如来藏)。 清流万法源   (清流喻水体即真如与其万法为源一切有为作性净名经云一切法亦如也)。 随情登觉道   (随其有情根性差别理无顿渐悟有不同行满三祇皆登觉道法华经云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何用使心权   (权者权法之义方便之门虽说三乘不拘中道使至实所自证真空法华经云汝今勤精进当共至宝所)。 求利他人益   (希求菩提劝行六度善巧方便以利他人令证常身是大饶益金刚经云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玄谈不可论   (玄谓玄妙二空真理离相寂然绝诸谈论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真如常不动   (法华䟽云有为有三品中品可迁动可随上品进转可随下品退败真如不尔法华经云不动不退不转)。 经重法王尊   (经者贯花义崇重法王三界独尊无漏言教难可值遇法华经云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 解即非常见   (解谓证解无漏妙慧证解真空鉴达不昏即非常见般若颂云愚人看似妄智者见唯真)。 其中事鄙烦   (真见道中理事㸦融其相俱泯粗鄙烦恼即时䪺除净妙二慧随应自灦般若颂云所知烦恼障空中无所依)。 不能随境变   (变谓变通境即境事禅定起说不随妄转法华经云从禅定起为诸国王开化演畅其心安隐)。 容易过朝昏   (任性随缘名为容易了空本际能过朝昏内鉴斯明外物无滞法华经云六十小劫谓如食顷)。 习性尽由心   (十住菩萨求趣菩提熏习内心习已成性闻思修慧念念相资摄论云外或无熏习非内种应知)。 愁人不自炼   (烦恼昏昧覆蔽妙明䪺悟真乘不假修炼楞严经云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如珠走碧天   (捐虚空际拂去迷云喻如摩尼珠洞彻真理故楞严经云日轮升天照耀无碍彰如珠矣)。 所在得圆转   (如彼圆珠得用无滞华严经云如摩尼珠映于五色随彼显现)。 证悟无生事   (证谓智证悟即悟解佛果位中证悟圆满无生忍故维摩经云得无生忍)。 禅波润法门   (禅河寂静定水波澄止观神通灌润法门华严经云诸念神通止观等无量方便诸法门)。 人心自不定   (人即凡夫心能缘虑凡夫妄心不悟圆常曾无变易圆觉经云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即人心自不定)。 邪浪逐风喧   (邪浪即四瀑流风谓八风未获正报被风喧杂漂流邪浪楞严经云境等风所击恒起诸识浪)。 志极恒沙界   (志极者不悟真空有相行施宝满恒沙世界感果在于人天执相迷因非达无碍金刚经云以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 回邪起妄言   (回邪者佛起随机言教回劝邪徒令成正果楞严经云若诸众生爱乐术𢿘而为说法)。 纤毫俱不是   (如来示相化喻令修导彼群迷随情应设泯相归真纤毫俱遣般若颂云相寂名亦遣心融境亦亡)。 寂静岂知元   (法身寂静因位难知自受用身方能证会二乘趣寂未辩所归般若颂云趣寂不知归)。 果报分明定   (果起酬因名之为报劝行六度定感菩提般若颂云生因于此日证果未来时)。 应同野马奔   (上士明真始显不迁之义凡夫昧识难知得法之源楞严经云如彼野马熠熠不停)。 百川归大海   (佛化情类会同真性喻百川流注咸归大海体非有异华严经云能饮一切水令海不流溢)。 难辩旧波痕   (平等一性理事㸦融如海涌波固无定相法华经云其法一味解脱涅槃)。 除假要归真   (去除假相虚妄六尘要悟真常圆明四智楞严经云若有一人发真归源即除假相)。 魔心终是恋   (魔随邪境妄心摇动迷惑恋着终难出离楞严经云落爱见魔失菩提性终是恋故)。 因缘性亦空   (如来示现众生为因应感为缘悟法界性因之与缘体无所有故得空名华严经云虽顺世间如是说体性清净如虚空)。 法共恒沙转   (以心求法了无所得三际诸佛如恒河沙共谈流转楞严经云恒沙诸佛同共宣说)。 因中洪水大   (因中起行常发胜心广护大乘曾无退转法谕于水普利无边涅槃经云为护正法以大乘水而自澡浴)。 惊波浊浪浑   (佛以慈悲惊觉情类令断五浊邪浪令入真源法华经云诸佛出于五浊恶世)。 无心风自止   (禅定相应常依真理内心寂静外缘不生虽居风界邪风自止涅槃经云于风起定心不乱故)。 清净理归源   (障染尽故理寂无为性净妙明皆归真趣金刚颂云欲达真如理应当识本源)。 义远诸天众   (说大乘义远化诸天使悟本心令众解脱楞严经云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 情迷白日昏   (有情迷解不悟真空佛性如白日显然盲人则自长昏昧维摩经云而盲者过非日月咎)。 如来传秘教   (传谓传说如来为诸菩萨传说二空秘密之藏圆觉经云大悲世尊广为菩萨开秘密之藏)。 愚见与谁论   (凡夫愚痴见解非真无智了达执迷为是自既无能与谁所论涅槃经云当知是人愚痴无智)。 法偈周迁遍   (法即教法偈谓偈颂以多偈颂赞诸法王法华经云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任从经百千   (遇佛教示顿悟妙明如得宝珠非生苦恼任经百千沙劫真性常自坦然法华经云过于百千劫)。 菩提真是果   (大乘菩提解脱之果一得常得故以名真涅槃经云菩萨大愿路趣一切如来菩提果)。 万代劫中传   (自受用身广大法乐五蕴相续常无改变万代劫中传说不尽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于无量劫说不尽)。 想念情中实   (想念诸佛安乐菩提情中弃舍于妄缘禅定常居于实际华严经云若了实际见真如故)。 如露亦如电   (观喻世间身如露珠太阳才升即落有为诸法如电随起即灭不似真常无有变异金刚经云如露亦如电)。 端坐利群生   (端坐者佛在定中运神通力巧应方便利济群生华严经云其身端坐悉充满此是三昧神通力)。 无刹佛不现   (佛具慈悲无有刹土不现其身华严经云恒沙佛刹有世界名娑婆彼土有佛名释迦牟尼)。 达意忘虚幻   (通达心识悟解真空寂静而妄缘不生虚幻而一切非有般若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 玄机有后先   (玄机妙理本体凝然根性不同悟有先后金刚经云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一言如道合   (理智混融法法皆归如离相寂然本疑道合维摩经云寂灭是菩提离诸相故)。 超证自依缘   (超越生死果证菩提福慧周圆能含万德梵网经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 玄寂非无相   (真常妙理清净湛然非相非空不生不灭又岂可言说也无量义经云无相不相是真实相)。 先袪有妄缘   (先袪二障烦恼不生悟彼是空妄缘不有智生惑灭破彼我法法华经云然彼长者无处妄之咎)。 根尘能泯灭   (六根六境能泯灭者尘垢不染妙慧发生无漏识心因此生长法华经云㽵严六根皆令清净)。 金地见青莲   (布金为地建大道场佛成道时金刚座上如见青莲华甚为希有金光明经云清净无垢如青莲华)。 幽岩修道行   (将成道行非止幽岩舍弃妄缘求证正觉维摩经云忆念我昔曾于林中宴坐树下)。 为事信天缘   (事理无碍离果离因佛法玄微超凡入圣信缘任运至道无私不起妄情是法平等圆觉经云于一切时不起妄念)。 无来兼不去   (不来不去法自流通绝相绝名妄情自泯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谁后复知先   (一真平等法性圆融寂寂玄关谁先谁后湛湛觉海何是何非法华经云等与大乘)。 俗网障菩提   (俗尘烦恼障蔽菩提无漏智生方乃䪺悟胜鬘经云在缠名如来藏)。 非论今与昔   (古今迷执大圣伤嗟欲知烦恼本空须依般若深智了斯妙旨何论今昔不迁论云昔不至今今不至昔)。 当知释氏尊   (方知世尊通达大智越诸圣位善会诸法法华经云大雄猛世尊诸释中之王)。 慈慧常光弈   (慈悲智慧焕赫大千照耀四生咸令证悟威德湛湛不可极量观佛三昧经云世尊常光收之圆卷犹如秋月)。 大恩施不报   (我佛慈悲说法教化常施妙慧善诱众生施大恩惠而不望报法华经云世尊大恩以希有事)。 小惠岂拘牵   (大权菩萨应用无方接物利生岂拘小惠维摩经云欲行大道莫视小径)。 平等悉无碍   (说法平等普遍世界无碍妙智悉已周圆最胜王经云于凡圣境体非一异俱不能碍)。 迷情免缚缠   (智断情执永出盖缠觉悟妄缘永离诸有维摩经云觉悟解脱永离盖缠)。 信之不可及   (诸佛真智信不能及众生识心种种迷闇法华经云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 贪欲自招牵   (五趣轮回四生汩没于情有欲难证涅盘于法无心永超净域慈恩䟽云贪为苦本业在苦因)。 因缘皆种得   (宿种善根必达彼岸暂求因果岂到净方维摩经云善恶之业亦不忘)。 何事岂迁延   (浮生迅速善法因[攸-ㄆ+盾]时节因缘正当成就法华经云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 智不周旋尽   (如来妙旨智不能齐道有浅深法自圆满法华经云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亦复不能知)。 寂空次第圆   (法约二空智有渐次因深果极妙性周圆法华经云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刚柔知用利   (显现四智利益群生勿恣刚柔以为妙用维摩经云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妙道亦如然   (诸佛妙道恒自寂然理体本真不可言述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谛信便知因   (实相甚深浅根难解若能发一念净信明了妙因必证菩提深知归信金刚经云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有方行利益   (理事俱妙福慧二严普极十方皆明实际华严经云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随缘受果报   (因行六度果报宁虚必若离相随缘广大之缘了证维摩经云以善方便智随意皆能现)。 定至宝山积   (由一真心起无相行决定明了咸𢍆菩提如至宝山定获利乐法华经云汝等去来宝所在近)。 我欲救诸苦   (佛以慈悲救度诸趣超拔五浊䪺悟三身法华经云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众生执妄缘   (虚妄遍计因成于执第六识遍缘诸法爱着不舍法华经云贪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 业因不可救   (善则善果业则业报不执因果迷妄自除最胜王经云示其善恶报)。 诸圣递相宣   (诸佛圣众兴慈运悲救度众生㸦相传演法华经云千佛共说不令能尽)。 真心不可测   (佛智如大海渺渺弥深佛量如湏弥巍巍不动法华经云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 无党亦无偏   (大慈悲故无彼无此爱增断故无党无偏法华经云皆是吾子爱无偏党)。 慧偃随风草   (一真澄湛万法随流还如迷逐妄生风从草偃摄大乘论云烦恼伏不起如毒咒所害)。 非唯逐境迁   (色空明闇逐境迁流受想行识念念生灭维摩经云法住实际诸边不动故)。 慧为智所转   (慧能拣择智不断常圣人用之善巧方便不可思议法华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智慧妄随缘   (真不逐缘慧能转物大悲圣智妙用随机无处不现仁王经云犹如大幻师所乐无不现)。 无智复无慧   (会时无会说时无说离执离相诸法无言断绝分别不可口谈心缘非反华严经云无碍寂灭观是则佛正法)。 真心自寂然   (根本智证法界圆通𡨋合真体不可言论至理湛然瑜伽论云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 语意说分明   (因言显理得意忘言运大悲心示方便喻法华经云愿出微妙音时为如实说)。 其言无间隔   (言与理舍妙道坦然意与心通智真逾远言证道断法华经云十方世界通达无碍)。 法心是本缘   (谓法清净不著于缘寂是绝非于心无碍阿毗达摩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 冤债如冰释   (于法无情不生妄见如凡夫证果似清水结冰一念寂然冤魔白伏仁王经云顶生即退天众安隐冤恨既除便同冰释)。 说果皆因种   (诸圣说果必从因生种现熟时无有不报因缘会过必招当果法华经云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 勿疑虚自劳   (理深不测谛信难穷智人不疑宿种因缘终不兴念法华经云易可化度无有疲劳)。 天堂与地狱   (天堂地狱本由心造无情无念不挂真源圆觉经云地狱天宫皆为净土)。 终不隔纤毫   (净秽二境不隔纤毫真本湛然宁存挂碍华严论云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 理长终入妙   (本觉妙理含容万象智证圆通终穷不尽密严经云以住本清净相应妙理中)。 雅淡寂风涛   (真空渊默谓之雅寂静无为谓之淡如海湛然波涛永息宝积经云我住于法识无动摇)。 可信如来说   (共信世尊说法皆契众生之根不迷因果故合中道法华经云如来所说法当生大信力)。 徒言智识高   (众圣说法佛智最高言宣广大更无过者法华经云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 诠言非敏[扩-黄+(建-干+├)]   (慧解若明必达真智执言执解敏手奚为维摩经云法无名字离言诠故)。 未必涤尘劳   (依诠悟旨方涤尘劳若昧真宗其迷愈甚楞严经云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不晓开心印   (一真之法妙慧冲融祖祖相传印印信受维摩经云陁罗尼印印之至不退转)。 宁夸智慧刀   (智慧言诠本含幽理必若未晓心印而智慧徒夸弥勒颂云湏行智慧刀)。 言语因成道   (般若妙智照了真诠即彼言音成解脱道维摩经云言说文字皆解脱相)。 是非归化寂   (法王启化必使归源非既不存是亦不立法句经云诸法从本来无是亦无非)。 津梁行在世   (迁变不住往复循还如来以妙法为津梁众生以因缘为真谛华严经云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 福业缘中得   (六度万行有为无为随机发明回向无上虽法含一味而利乐随缘般若经云无去无来应缘而现)。 求言通达识   (假言求理理极识亡言理周融智识无碍法华经云通达大智)。 言话意须高   (通理之诠法本微妙炳焕真觉洞达灵源法华经云如来有所言说意趣难解)。 佛理都无著   (佛即大觉之总称理则所证之妙体不拘前后际岂在两中间维摩经云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挂碍)。 眉间放白毫   (毫相之光分明交映灵照之智仗此而生法华经云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解种千生福   (始从初因兴大愿智则三祇劫满万行俱圆福报难思不可量度金刚经云其福德不可思量)。 戒随剃发刀   (霜刀落彩受具尸罗外现示声闻内怀菩萨行法华经云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诸冤兼妄语   (妄缘缠绕触境如冤真智融通了然无滞维摩经云妄语是妄语报)。 终滞业心劳   (凡夫无智业累所牵悟达成真尘劳本净楞严经云觉昧心劳)。 证验僧祇劫   (净念证真道圆上品历三祇大劫修万德良因心寂智冥真宗不别法华经云百千万亿阿僧祇劫)。 飘鼓信风嗥   (因成果熟似平地以冲虚行尽解圆若闲云而入汉鼓扬真谛实相风嗥不迁论云野马飘鼓而不动)。 江河虽注浪   (法之流转如江河而不绝性之真实明即用以恒如肇论云江河𥪰注而不流)。 洪水自滔滔   (妄心不息似洪水以滔滔真识湛然若波澜一浩浩肇论云洪流滔天无谓其动)。 纯一更无杂   (一味净法根本虚无不碍群迷迥透真域含融众妙量廓幽玄法华经云纯一无杂)。 真空光照出   (真光妙慧照有即空法法融通光光涉入楞严经云性觉真空性空真觉)。 殊途皆体用   (即真妙用同归性海之中道体疑然不涉差别之智华严䟽云用即波腾海沸全真体以运行)。 清净十方力   (妙慧之力廓彻性源圆照十方湛了清净圆觉经云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   乙巳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一      驾 志愿亲三宝   (夫佛法僧者人天师𥱍贵贱福田故发愿心志求亲近华严经云稽首一真三宝海)。 威严布萨诃   (威神严肃恩被无边今且指萨诃略标化境故法华经云世间所归趣救护于一切)。 圆明无碍法   (圆明能证智无碍所证理含褁十方指掌万象更无纤毫能为障碍楞严经云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西域礼弥陁   (极乐国土弥陁所居即无量寿佛其或心明华藏道𢍆笁皇如楞严经云不动道场遍十方界向言往礼盖方便之谈也)。 果经千万劫   (千万劫即三大劫四愿无边六度俱备方圆极果号天人师法华经云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 茂草一娑婆   (欲尘烦恼造作迁流生灭循环宁穷数量亦犹繁茂之草遍一娑婆界尔)。 真心非染污   (楞严经云宝觉真心各各圆满故知妙智虽处惑中不为染污又圆觉经云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及修习者)。 妙药愈沉痾   (妙药则无上法味沉痾则七漏十缠扰恼有情汩没诸趣医王出世方能差之遗教经云我如良医知病说药)。 因会缘来合   (因办果体缘助成功便能𢍆会真心策勤善法经历尘劫求趣佛乘故肇论云一切诸法缘会而生)。 能休溺爱河   (无明发业贪爱润生种现相资漂溺群有唯无漏智起顿能断除楞严经云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琉璃涵宝月   (法界之内真性混融故法华经云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然光辉支映表里洞分实不思议之境界也)。 皎洁印禅波   (禅波即禅定之心明印万象皎洁无差月灯三昧经云如净虚空月影现于清池)。 和会恒沙众   (恒沙则恒河中沙彼河方圆四十里喻众生界[娄*殳]量无穷于中种性差殊习业各异和而会集其道可知楞严经云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真空皆可习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皆有心即真空心若能转物即妄明真菩提之阶立可登矣)。 但抛犹豫心   (唯识论云疑者犹豫为性若触类无滞则疑心自抛法华经云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 信解不能及   (信则十信解谓胜解将趣极果假信为先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故知难及也)。 义彻三天外   (真义非界系所摄且欲色等三天皆是有相业唯无漏智方能超越华严经云如来智慧无边际一切世间莫能测)。 非真不可过   (涅槃经云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说如幻如化故知真法何止出三界超万有)。 破邪成正觉   (邪谓心境俱非错行乱学既破斯见正觉遂成法华经云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 九十六冤魔   (外道所计本唯六宗师资顺从各有十五执心执法事火事龙正见既亏冤魔无别法华经云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法界人天喜   (法界之内唯天与人能发大心远求佛果将入初地故生喜心楞严经云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真心是道场   (愿行坚固真智相应积集庄严蕴聚功德念念无舍直趣菩提法华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三身圆四智   (登金刚座获宝王心四智三身六通十号具足妙果名正遍知唯识论云又智殊胜具摄三身)。 万劫引流长   (起大悲心演深妙法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法华经云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 旨达无明要   (无明之要贪爱为本楞严经云应当审详烦恼根本今此玄旨决定妙义破彼昏闇除诸惑染也)。 菩提大吉祥   (障患既忘真源可挹圆明之智廓尔现前参罗色尘皆为妙用菩提之果胜莫大焉故佛地论颂云名称吉祥及尊贵)。 三乘皆圣道   (修心者根有利钝悟有先后虽殊途暂异而一辙终归法华经云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故知皆圣道也)。 法始自称扬   (敷宣大法赞扬一乘令弃羬轩使登扰驾法华经云称叹所行道)。 妄水翻波浪   (妄爱之水漂溺长时欲浪未宁情波安息唯识云说爱如水能沷润故)。 昆仑彻底石   (我人山高借山立谕众生以一灵性而迷悟昆仑以一拳石以成立山虽有石未尝觉知人各秉性不能悟解岂彻底穷理也维摩经云起于我见如湏弥山)。 端严袪妄执   (世睹端严而求果证若祛妄执遂获真见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等)。 一法终成立   (真般若者非有非无难思难议名之一法亦为强名法句经云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 玄言资智识   (三藏殊文统之者一致即玄言也天王般若经云利根性人说文知义良以古教照心其心自明净名经云多闻增智慧)。 妙觉解空王   (因教诠理明此觉性驰耳目于声色之外空神心于尘象之中法体既如圆明顿证宝积经云是故虚空即是如来)。 四众常围绕   (佛地论云无量天龙四众八部常所翊从盖钦承妙旨仰瞩慈颜)。 金容化十方   (紫金光聚威容炳曜道被千劫而弥固功流万世而常存法华经云十方诸众生普皆蒙饶益)。 幽暗分明理   (楞严经云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而见无差别且如闭智塞聦岂见精明性肯随物而幽暗)。 圆随日月光   (大般若经云日月等光所不照处为作光明应学般若波罗蜜多即知妙智能破重昏度诸群品)。 去邪归正说   (真说者摧邪慧解开正知见唯识论云为于二空起迷谬者生正解故盖破执有滞空也法华经云拔邪说涅槃)。 清净达西方   (华严经云严净不可思议𠛴供养一切诸如来此乃智通无外心澄妄销岂以西方而为远哉)。 大信流天下   (宇宙无极唯信最大所以至仁说一法立一事皆同䡄千圣合辙万化楞伽经云若诸法虚妄何故取解脱)。 灵台自乐康   (神者形主心者物灵若去劳虑绝取舍乐康之道在于我矣法华经云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更谈深妙理   (妙理无言假言诠理故摩竭掩室毗耶杜口用示无说以显胜义宝积经云是义无文字而长说文字)。 果助法中王   (圣人者法法同证印印相受盖佛不并出余皆晦迹师事以助扬化法华经云护助宣正法)。 津岸合诸流   (四暴流河奔注沦溺唯六度智舟能截而渡般若经云于一切法无所著能于此岸到于彼岸)。 澄清不浑杂   (觉性澄湛烦恼不能染唯识论云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又如来藏经云烦恼身中有如来藏)。 终湏归大海   (华严经云令修诸行海疾入大智海即是具四愿经三劫功成道圆归泛如来大寂灭海)。 㳙滴亦波涉   (法界无际真源浩渺然一尘若碍则万象勃起亦如㳙滴异派遂波涉殊途行方便经云不见一切相名见如来)。 信慧无遮隔   (华严经云一切佛兴皆从信起况慧目明彻照览无遮法华经云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 恒沙大化扬   (恒沙非[娄*殳]量能知历如是佛𠛴阐扬化道华严经云广大悲云遍一切舍身无量等尘𠛴)。 龙天常拥护   (三界天人十方龙众举此二类揔摄八部常来卫护冀闻妙说法华经云天人龙神所共供养)。 圣境得清凉   (佛境清凉纯净无漏然鹙子见同堆阜梵王睹若天宫取舍不生净秽斯绝法华经云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 智远文殊圣   (文殊无漏智海为诸佛宗师出赞释迦名妙吉祥菩萨久成正觉号欢喜藏摩𡰱宝积经云文殊大智人深远法源底)。 谈非善逝章   (妙往菩提故称善逝且文殊所谈真理无不符𢍆佛言法华经云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我当常稽首   (我即能归依之者既钦妙道故发勤奉法华经云是故咸稽首归命无上尊)。 念佛一炉香   (念则明记为性香以表信为功法华经云以深心念佛又云众宝妙香炉烧无价之香)。 我信三乘法   (华严经云若能信奉于尊法则闻佛法无猒足且三乘之法理唯一味证解有殊名相致别然皆能运载到于彼岸)。 周圆不可量   (如来所说皆为了义自非大智岂得较量而知唯识论云周圆无际量等虚空)。 如来垂密旨   (诸佛出世皆为开佛知见其或宝所未归化城权设此乃密旨诱进二乘法华经云有所言说意趣难知)。 像教法根长   (像谓取像佛时金容玉捡流布尘沙劫石虽穷法根长固法华经云正法住倍寿像法复倍是)。 尘垢昏身业   (五尘六垢昏障身心固烦恼根作生灭本圆觉经云于虚妄体重执虚妄)。 浮生常急急   (净名经云是身如幻从颠倒起盖四相疾如于迸火五衰驰若于奔流遗教经云世实危脆无牢强者)。 西来皆有意   (大教东被祖印西来或以心传心或以教传教化道虽异接诱是同涅槃经云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 猛破迷情执   (圣人悲极为心众生迷情为病谈中道破空有妄执示无言显心法本如楞严经云菩提心生生灭心灭)。 真实非虚假   (涅槃经云犹如阎浮金无能说其过即喻真实之法体非虚假证之则三界长辞背之则千生自咎)。 愚徒信不长   (愚者暗于理事既无深信徒广见闻法华经云浅识闻之迷惑不解)。 一心归正法   (三乘正法一心已归既实资粮仍坚愿行优游圣道何往不臧阿差末经云常正其心不事余学)。 六趣不惊忙   (本心未悟妙智不明六趣四生实堪怖畏今既情忘五欲道𢍆一真尘垢顿销惊忙自歇华严经云能坏诸见坚固牢狱)。 慧遍娑婆界   (诸佛慈慧等视怨亲阎浮界人咸承恩力法华经云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 恒修愿十方   (华严经云了相十方无所有为世广开清净道即是常具大愿悲济群生又法华经云佛名闻十方广饶益众生)。 花鬘周净土   (佛土真净大地山河皆为妙用故众花结鬘周遍严饰法华经云金花诸璎处处垂下)。 宝网自生光   (修行位极顿证法界于帝网观门现种种胜事身身相摄法法㸦入故楞严经云交光相罗如宝丝网)。 说法𦒿阇崛   (西域有山名𦒿阇崛势接王舍福镇中印佛多住彼演说妙法法华经云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𡰱佛所)。 瑜伽道自成   (瑜伽是梵语此云相应所谓心与境相应因与果相应等教若斯从圣功自满璎珞经云行从心得心净道成)。 愿穷真谛理   (履践真谛穷究妙理愿既不虚道无不克天王般若经云真心趣道真实思惟)。 海印一时平   (海印即真如本觉心澄道显万象皆真若海清凝无所不现起信论云无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 垢染真心佛   (如来藏经云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来之藏常住不变然垢染未除真心莫显故圆觉经云彼圆觉性即同流转)。 幽明何妄执   (不了色空妄执明暗见既成幻觉遂生劳一失妙明复真安及楞严经云所妄既立生汝妄能)。 尘埃频拂拭   (尘销则本体唯净翳差则空花不生无为真如性自明露圆觉经云譬如磨鉴垢尽明现)。 果愿百灵集   (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愿既果从道成灵集法华经云百福相庄严)。 理达非长短   (真色无形真理无名故非长短之所及也宝积经云无方无圆无短无长)。 无缘及有情   (诸圣以无缘之慈度无缘之众广为佛事也仁王经云无缘大悲常化众生)。 当空轮日月   (智慧光明朗如日月超然广运邈矣无穷华严经云妙智清净日大悲圆满轮妙智清净月大慈圆满轮)。 海水印分明   (华严经所谓海印三昧也海水澄清物象皆见三昧心净万法自如起信论云参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诠理堪消息   (虽超蹄象湏假言诠妙道故绝于听闻至理真为于消息般若论云言虽不能言非言无以传)。 红黄碧绿青   (妄见青黄碧绿盖是执情正智会真宁分众色圆觉经云诸愚痴者见彼摩𡰱实有五色)。 强名俱是执   (肇论云以名求物物无当名之实以物求名名无得物之功成具经云是法无所有强为其名)。 达可定禅扄   (禅即净虑之称扄乃智慧之门悟达之心可定禅那之要妙圆圆觉经云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求法虔心用   (维摩经云夫求法者不贪躯命如雪山童子为求半偈乃舍全身此是求法虔心之用)。 诸贤大圣名   (诸贤者地前三贤大圣者地上十圣仁王经等说地前名三贤地上名十圣也)。 𠛴那如发愿   (𠛴那者时之极少也发愿者起菩提心少时发愿便成正觉法华经云于𠛴那湏发菩提心又云便成正觉)。 法用智纵横   (纵横者自在无碍之义事无不融理无不适法界观云繁兴大用举必全真)。 往往成烦恼   (百法论说烦恼有二十六烦者扰也恼者乱也扰乱有情恒处生灭贪瞋痴等往往成就矣)。 沉吟难测度   (小果沉思圣智凡夫测度佛心少分不知故为难也法华经云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圣门开妙键   (不碍游履名门威神自在曰圣欲趣圣果游履何门故佛菩萨说其五位为入圣之门仁王经云一切如来皆依此门而得成佛)。 关锁不能着   (然此圣门终日常开要人悟入不曾关锁故云不能着也)。 解达无生忍   (解达者了悟义也无生忍者三乘圣人所得之法楞严经云我于法性悟无生忍)。 修行是要精   (六度万行是诸菩萨所修之要门也法华经云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 苦空皆不着   (苦者逼恼义空者寂静义菩萨不猒烦恼不忻寂静维摩经云观世间苦而不恶生灭观于空而不舍大悲是皆不着也)。 慧觉自分明   (得无漏慧已故能开觉寂寥虚廓了无情尘亦可照体清净是觉慧之相圆觉经云清净觉相)。 证学超功果   (已证无学妙果能超有作之功如释迦佛投崖饲虎布发淹泥先于弥勒四十劫前而成正觉法华经云超出成正觉)。 真心理在经   (常住真心众生皆有说此之理具在佛经楞严经云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静观能去住   (寂静观察真如之理去无所去住无所住肇论云寂然而往泊尔而来出幽入冥孰识其动)。 迷悟得惺惺   (迷者迷惑悟即了悟令彼迷者心得惺惺楞严经云如迷方人惑南为北倏有悟人指示令悟)。 志悟皆空相   (心若未悟执诸法有志悟之时了知诸法唯有空相般若经云五蕴皆空又云是诸法空相)。 诸邪虚妄情   (唯识论云邪见者谤无因果此诸邪见是彼外道虚妄情执楞严经云彼外道等常说自然虚妄颠倒)。 若能归正法   (若能了彼虚妄邪情即便能归佛之正法法华经云转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 境界自然清   (既断邪情又归正法即观佛境界自然清净华严经云一切境界清净庄严)。 来去无恒准   (一切众生于三界中缘会名来缘散名去来去无恒不可准定维摩经云悉知众生来去相)。 轮回自强弱   (轮转回还众生不悟向六趣内终无尽期法华经云轮回六趣中生于人天名强墯在三涂名弱)。 诸烦乱着缘   (迷执之过也由执我故起诸烦恼惑乱身心逢境遇缘便生爱着法华经云众生处处着)。 妙慧即良药   (肇论云达病所应智慧意也以智慧妙药治众生烦恼故又华严经云以智慧药灭身心病)。 果自因人证   (以因趣果也只由菩萨修因方证如来胜果华严经云由菩萨故有诸如来)。 心缘得道成   (诸修行者发意专勤缘于佛境方得道成华严经云菩萨专心念诸佛惟愿得佛无上道)。 勿令颠倒见   (勿令者劝尔之词楞严经云由无始来颠倒沦替又云迷南为北认贼为子揔是颠倒见也)。 静听灭无声   (真静理中视之不见听之无声楞严经云听与音声俱无处所即听与声二处虚妄)。 因事心来悟   (即事显理理极心明动静一如悟无所悟楞严经中说毕陵伽婆蹉毒刺伤足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 悟来一念情   (多劫迷滞久处轮回一念悟来趣正觉果般若论云一念净心成正觉)。 摄邪依正处   (绾摄邪徒依仗正处寂照回光发明无咎法华经云慜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 佛道化众生   (诸佛贤圣有利益心行方便道教化群生净名经云方便是道场教化众生故)。 义关通圣道   (义谓义理关即关揵若通达此义理乃入菩提之妙境楞严经云于大菩提善得通达)。 法界上三清   (法界者无上理也三清者虚玄境也谓此法界过彼三清之上天亲论云以此法界中更无有法过此故名无上也)。 寂灭尘迷虑   (寂灭者止息义色等六尘能迷众生本觉之心若不贪迷自成妙道法华经云勿贪粗弊色声香味触法)。 无心境自成   (谓无念而应缘如明鉴无心而现像故圆觉经云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人我千山重   (不了真空起人我见障彼有情宛如山岳故维摩经云起于我见如湏弥山)。 如何得自觉   (凡夫之类不自觉知得灭度者圣人方能自觉法华经云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 妄情执想多   (虚妄之情迷其正道颠倒乱想计执极多故楞严经云八万四千颠倒乱想)。 若悟心安乐   (其心若悟更无疑惑便觉身心安隐快乐法华经云断诸疑悔身意泰然快得安隐)。 法要众生悟   (诸佛出世说法度人令彼众生悟入净域法华经云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 谈空般若深   (谈真空至理显般若甚深仁王经云以甚深般若照见一切诸法皆空)。 二门归一数   (若于不二门中万法唯归乎一维摩经云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达得始无心   (未了之时心常有相达得妙理始乃无心肇论云圣人无心于万物)。 旨圣如来说   (如来所说旨趣甚深不可取着故名为圣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 慈悲重古今   (慈悲者显扬论云慈以无瞋为性悲以不害为性既具慈悲古今所贵宝藏论云今古同贵)。 静思宽境界   (寂静思惟诸佛境界宽遍十方华严经云诸佛境界悉周遍故)。 海月印波心   (海月升空千波印影将喻佛身现诸世间最胜王经云佛真法身犹若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玄默非无虑   (玄默者体即真理于此理中不无思虑之心宝藏论云心生万虑意起万思)。 幽明事更深   (幽昧明显事体更深宝藏论云非明非昧若言其明杳杳冥冥若言其昧明然彻明)。 不拘常定体   (诸圣体用化现无方隐显不拘非常定也肇论云佛无定所应物而现在净而净在秽而秽美𢙣自披于佛无二)。 曩劫至而今   (从无量劫直至而今化度众生无不周遍华严经云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种种行方便   (种种方便教化有情随上中下根施一味法雨密严经云种种方便业)。 不能晓善恶   (一切众生虽承法化而造善造恶不能晓知宝积经云众生造善恶如影恒逐形)。 悲音及正言   (慜念凡夫之类生起大悲之心施正言音化利于彼宝积经云于诸众生深有大悲又云以是音声普流闻故)。 远见智深作   (闻法受持方为远见作诸佛事其智甚深法华经云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 幽情不可达   (幽者暗也幽暗之情体唯钝浊不可了达楞严经云想明斯聦情幽斯钝)。 万谷与千岑   (十方大地万谷千岑触目尽是菩提举足皆为佛境楞严经云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 视现真空相   (真空体相清净周圆慧眼观时乃名视现楞严经云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遍周法界)。 邪缘境自沉   (正智既生邪缘沉息令自身心学佛知见楞严经云消息邪缘令自身心入佛知见)。 大智无边际   (如来大智周遍十方作用无边岂知涯际华严经云其智广大无边际)。 小乘作相深   (五百声闻证小乘果皆沉有作之门莫入净名之境维摩经云假使作相即与外道五通等)。 迷情不可解   (迷真谛理起颠倒情妄想未祛不可得解圆觉经云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邪口触真音   (邪口者出邪谤之言法华经云谤斯经故真音者如来真净言音体唯正教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闲)。 信及四天下   (发言诚信化以众生遍四天下无往不从仁王经云化四天下一切众生)。 渺弥大海深   (佛性广大法海无边其量渊深渺弥不测净名经云当礼法海德无边)。 因中无挂碍   (妙觉真心本来解脱因中果位一相如如维摩经云心常安住无碍解脱)。 凡圣各虚心   (未证理名凡已悟真曰圣心性无碍故各虚通迷觉不同乃分凡圣宝藏论云迷故即异觉故即一前念是凡后念是圣)。 东极无边际   (东方虚空极无边际将喻菩萨无相福因金刚天亲论释东方虚空不可思量喻无相福也)。 修行及利乐   (修行善法化现神通皆为众生令得利乐宝积经云如法而修行又仁王经云神通变化利乐众生)。 威光布大千   (如来威光晃耀遍照大千楞严经云其光晃昱遍三千界)。 劫劫难名邈   (佛智甚深故难名邈经无量劫少分难知真所谓不可思议也法华经云于亿无量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 智深岂可尽   (智谓四智唯识论说净土佛身三明六通等皆依智起故知非浅以甚深故何可尽也)。 尘垢不相侵   (唯识论说二界烦恼揔一百二十八坌污法身如尘若垢如理智起顿尽无余业苦永除)。 觌面无惭愧   (智见法性名为觌面纤尘不染具正遍知道越人天何所羞耻故无惭愧法华经云故佛于十方而独无所畏)。 宝山勿去寻   (佛含圣慧内隐宝山自证圆通何劳寻逐集异论云如大宝山寂然无动)。 我佛周旋施   (我佛大慈周遍世界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普及众生令得解脱维摩经云常以法财施一切)。 众生业自深   (五蕴和合号曰众生五欲缠心不求解脱故云业自深法华经云如是等众生终不求佛道)。 无修不种果   (众生业障过去识中无修慧种子现在不种信根未来不获圣果法华经云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 岂解如来心   (有情迷昧岂解佛心悯彼不知何时悟解金刚经云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真不成因地   (真者二空真如清净法身也因地者能生所依义若不求证真如法身虽修诸行不成正道金刚经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非为枉用心   (心存有相尽是非为行异无生皆名枉用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面欺人自祸   (净名经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愚迷不观即是面欺日用不知)。 四海莫知深   (一真法界似海深沉清净无边莫知其极维摩经云当礼法海德无边)。 西域行东土   (佛兴西域教被东方法雨普滋福田广润利余千载厥道匪殚)。 顿超慈忍力   (融心实际乃越有为息虑真如顿超慈忍摄相归性诸教共谈维摩经云一切法不出于如)。 圆明一性珠   (圆明者智也一性者理也珠即是喻智证理时性相平等如珠圆满永耀灵源唯识论云性净圆明)。 照耀空非色   (照能照心明了义也空非空相不二理也维摩经云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也)。 慧不因人入   (蒸砂作饭事或有成入慧因人理必不可金刚经云若有我人众生寿者则非菩萨)。 还缘旨趣深   (人法两亡理智俱会三世平等十方混然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佛心即众生心众生心即佛心华严经云此是大智慧诸佛所行处)。 欲心贪不已   (旨趣既迷妄情复盛欲情难满沧海易干法华经云以诸欲因缘坠墯三恶道)。 大树影森森   (惑业深大苦树弥高影落四生森森可畏法华经云入邪见稠林)。 说谕千般境   (谕者譬谕即是十二分中第六分也世尊于中随其所化指已见之境况未闻之法所况不一也法华经云种种譬谕广演言教)。 缘流一𣲖澄   (缘者机缘流即流布随机省缘流布教法所流教法不乱一乘之旨也)。 四生及物类   (四生者胎卯湿化也物即情物类即九类此诸众生皆是菩萨大悲之心所缘境也)。 善得恶难升   (善者发菩提心得升彼岸恶者造生死业自沉苦海宝积偈云善恶之业亦不亡)。 理与真空合   (真空智起与理妙苻万象混然故名为合维摩经云不一相不异相)。 圆融理自兴   (智融理故万德圆明理会智冥一真显现净名经云非四大起同于虚空)。 三明兼四智   (三明者一天眼明二宿命明三漏尽明四智者一大圆照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佛会善相称   (佛居灵鹫会彼群机巧与谈真善相称赞舍利弗云佛音甚希有能除众生恼又经云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 贤劫下生时   (贤劫出现诸佛证明邂逅良时称赞弥勒上生经云五十六亿万岁尔乃下生)。 众生无万亿   (下生经说弥勒三会说法二百八十二亿人得阿罗汉除此外佛住法住俱六万岁其得度者不可称计)。 善报终是缘   (指前得圣果者故云善报彼皆尽是今时依上生经修六事行下生经修十一种因也)。 业重应难出   (叹无因不得果也若于今时不依前教修六十一种因者即是恶业深重当来无由自得度也)。 诠揔无为本   (能诠圣教八万四千揔以真如无为而为本也故净名经云一切法皆如也又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因缘事可凭   (因缘者能生与力为义佛以一大事称理颁宣信者可依凭之出离金刚经云是真语者实语者)。 一言如响得   (一言者不二教也依教起行得证一真如响应声理无差异唯识论云圣教正理为定量故)。 啐啄定相应   (能化所化机感相会如卯生类啐啄同时故唯识论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求大圆明智   (希求佛果无上大乘性相圆明菩提妙智法华经云求佛智慧)。 从兹十善兴   (因求佛果遂兴十善宝积经云身三语四意三顺理益生名为十善)。 以心传付法   (唯识论云集起名心金刚经云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以此心法自知令他知故云传付)。 六祖迭相承   (六祖者一达磨二慧可三僧璨四道信五洪忍六慧能此诸祖师以心印心心心无相故云迭相承维摩经云譬如一灯然百千灯)。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一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二      驾 解即无边智   (悟解实相其量无边本智证时廓然平等唯识论云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也)。 清流不见冰   (法性无垢有若清流结业本空如不见冰法华经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因言而立意   (言者言教意即意趣佛意深远非言莫晓是知因言而立意者在得意而亡言法华经云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 佛戒剃头僧   (戒者教戒僧者比丘别名毁形奉法佛令借言会旨戒勿着言金刚经云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 愚迷能解悟   (智对愚迷权称解悟法身清净理绝中边能契于斯是真能矣法华经云悟佛知见)。 报应可登陟   (报者报身应即他化一身也法身既悟报应非遥日用不迷故可登陟法华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行有善因踪   (居无邪念行有善因继诸佛之前踪绍菩萨之正行维摩经云履践如来所行之迹)。 往来皆得力   (由积众善不忘菩提天上人间往来得力法华经云现世安隐后生善处)。 证不明于果   (证者能证智果者所证法无相真智正证理时不分能所圆觉经云于此证中无能无所)。 果因复不兴   (至真果漏无果复兴至觉因圆无因更立庄严论云如来功德如瓶已满更不受添)。 欲求清净理   (清净理者所求法即无垢真如也唯识论云根本无分别智亲证二空所显真理无境相故)。 方丈问高僧   (问答密义应用无穷不二法门智者能入经云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此即表示如理无分别智也)。 志遂还他暗   (心合至理妙智发辉明相若来暗相何去华严经云成就慧光明除灭一切暗)。 三衣粥饭僧   (内冥一相外服三衣虽粥饮以充虚实禅悦而为味净名经云虽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 坐禅勤论道   (坐禅者习定也论道者求慧也有定无慧必致冥心无定有慧还资应用维摩经云从止观生)。 免堕业缘灯   (由前心静免墯恶业恶缘以彼多闻常燃慧灯慧炬华严经云是则照世智慧灯)。 果证来多劫   (如来果证莫劫寔多破尘𠛴而为空量算寿而莫尽法华经云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 还缘有爱憎   (根熟者悟调御出兴缘背者空如来示灭佛实常住曾无去来法华经云以方便力故现有灭不灭)。 无憎兼不爱   (机有憎爱佛无二心无缘大慈何憎何爱维摩经云于善不善等以慈)。 非横岂相凌   (能仁净土劫坏常安非染内缘销除已久无常外寂岂有相凌法华经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 舒惨岂关情   (顺情名舒逆情云惨执有我者生碍达无为者何关维摩经云毁誉不动如湏弥)。 悲[栽-木+(万-一)]空叹息   (叹不悟法悯不解空叹息众生业苦乐等法华经云而众见烧尽忧怖诸苦恼)。 贪心不解脱   (心虽本净贪所系缚未了贪空故不解脱萨遮𡰱乹子经云轮回三界内恩爱不解脱)。 法用无穷极   (法者二空真如法也三世诸佛共所𢍆证随生所欲用无穷极法华经云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 因劫何曾减   (因即十二因缘劫即时分也因缘流转时分相随因既未终劫何曾减维摩经云观十二因缘无有尽相)。 非因劫不升   (劫依因有因非劫生因缘既非劫即不起法华经云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等灭)。 但随因劫理   (因劫两亡空性常住心随此理诸佛道同涅槃经云十二因缘即是佛性)。 真实事为凭   (真常既悟解行相苻坚誓菩提去华取实维摩经云依于义不依语乃至依于法不依人也)。 义举千千亿   (随机举义教何止于一途应物无方法乃足于千亿法华经云无数方便引导众生)。 众生勿妄兴   (随诠妄解逐事乖宗劝舍权宜令归真实故云勿妄兴也法华经云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一乘)。 劝知休作用   (劝知一相诸佛优游休念二乘穷子作用法华经云今所应作唯佛智慧)。 大海百川称   (真如大海绾百法之宏川法喻相应见诸经之广叹法华经云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 法求无二说   (求即希求无二说者维摩经云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者即无二说也)。 意默自然通   (净名经云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者是意默自然通也)。 心不着空相   (心不著相诸法皆空若有所观于空亦泯净名经云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即心不着空相也)。 菩提道果同   (佛佛道同法法平等净名经云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者即道果同也)。 卷舒不系念   (卷舒者瑜伽论云诸佛神变揔有十八卷舒二也谓促𠛴为尘延念为劫等随意无碍故云不系念也)。 何是孰难测   (谁于如是大乘神变难可测耶舍利弗云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达则𠛴那间   (智人于𠛴那间悟彼变化自性本空楞严经云不历僧祇获法身又复依空起念三劫修行精进之心如𠛴那湏证得用也)。 众生多幻惑   (不悟真空多迷幻有身心惑乱神变莫知维摩经云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 旨真袪妄想   (达旨真之道祛妄想之心则一切尘劳咸为佛种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达了尽成空   (真本不立对妄名真妄体既无真亦非有仁王经云通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 种性皆为定   (一心无乱动静皆禅种性差殊无非佛事楞伽经云婆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爱河渡筏中   (金刚经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此乃众生结爱成河如来说法为筏一念不生即升彼岸)。 玄入虚无境   (以玄微智入虚无境不见一法而为障碍华严经云了达诸世间假名无有实)。 善缘有业风   (法华经云善恶业缘受报好丑由心所造随业飘然又大灌顶经说善念方起恶念便生)。 不惟高与下   (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谓高即妙境善即业风佛理智中悉皆平等)。 佛理智圆通   (佛者觉义因果齐收理即真理纯无漏法智谓四智十智及一切智由佛妙智证于真理理智无二圆通自在唯识论云根根尘尘遍周沙界)。 幽寂乍蒙蒙   (幽谓幽微证理本也寂谓寂静𡨋真智也乍升觉苑顿息尘机蒙蒙然得常乐也楞严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圆明了自通   (境无不真曰圆智无不照曰明境智一如了自通达又楞严经云圆明了知不因心念)。 更无施巧拙   (纯一无杂巧者无以詃其功不二之境拙者无以造其极古德云本自圆成不劳雕琢)。 坦荡化玄穹   (坦然蓦然化之至也玄穹即诸天也天且弗违即圣人之道昭矣金刚三昧经云不化而化其化大焉)。 疑虑深无底   (疑者不决虑者不达深广无底犹如大海法华经云疑惑不信故墯于三恶道)。 空心印二月   (心体唯一空则心相㸦分月本无二印则月体交映一心空则无有二心一月真则无有二月楞严经二但一月真于中更无是月非月)。 昏蒙幽显理   (佛性论云理为迷悟之依心为迷悟之本由昏蒙性昧幽显理理无幽显因迷而生)。 虚妄何分别   (虚妄之心云何分别分别若无不真何待大中论云虚诳妄取者是中何所有)。 大戒如来子   (大戒者体周法界即佛性遮二戒也如来子者奉持正法即僧宝也大乘梵网经云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修行万法中   (三劫之中具修万行华严经云于一行中修一切行)。 智求心上得   (妙智上求于无所求中而求真心证得于无所得中而得大般若经云以无所得故而得)。 三界大师雄   (瑞应经云菩萨示生即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信不穷深奥   (不穷深者由浅识之强知不穷奥者由寡闻之无取如是学者信而有之)。 山河与地同   (耸之则山成五岳浚之则河导百川虽三者之异名而四大之同致楞严经云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 不唯阿赖识   (梵云阿赖耶华言执藏迷则无明所蔽悟则大智现前楞伽经云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隐显杳冥中   (宝藏论云佛性普遍无问凡夫隐则奔𥪰于四流显则圆成于万德惟斯隐显不离杳冥)。 智欲周沙界   (圣人之智欲无不周应现垂形遍于沙界入法界品云以无二智知诸境界普见一切世间诸趣遍往一切诸佛国土智)。 慈光导世风   (大慈之光圆明普照导以世俗之风令归真实之法法华经云放一大光照无量国又云佛放一光现希有事)。 遐荒无不被   (玄化之道应及遐荒妙极圆明无幽不烛华严经云譬如净日轮普照十方国)。 威德显穹崇   (圣威神德荡荡巍巍显彼穹崇高不可仰法华经云威德炽盛光明照曜)。 悟在𠛴那间   (明悟真心一言合道机感缘会应在𠛴那摄大乘论云处梦谓多年悟了湏㬰顷)。 迷中何济拔   (迷者之心随物生解执权滞实济拔尤难华严经云世间颠倒执常乐我净想故难拔也)。 望阳入有无   (渴鹿奔驰求爱阳焰望之则有入之则无净名经云是身如焰从渴爱生)。 觉后无狂渴   (觉知非水狂渴顿息悟本空性真妄齐袪佛地经云如人梦渡河觉后都无事)。 我将譬喻说   (圣人说法为显一真方便随机多以譬喻楞严经云一切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解)。 穷劫浅深通   (浅即权教化以三乘深即实教明其一理说者听者悉得通达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 唯有真空理   (真空理者即一真佛性也一性五性二乘三乘约化则殊会本无异法华经云唯了此事更无余事)。 圆明六合中   (圆者普周明者不昧广大周遍现六合中楞严经云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真空不可见   (真空者先佛妙源诸祖真性众生本体万法实相非色象故名不可见金刚三昧经云金刚王宝觉五眼不能见)。 万劫杳冥中   (未达真空定经多劫识性昏昧在杳冥中法华经云从冥入于冥永不闻佛名)。 日日知盈缩   (日月垂照盈缩可知瑜伽论说日月在迷卢半右绕而行以分昼夜故天亲菩萨颂云近日自影覆故见月轮缺)。 宜然幻化同   (真理随缘亦同幻化楞严经云汝以色空相倾相𡙸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 慧甚何分别   (瑜伽论云慧者拣择为性以深慧证法即分别性空华严经云善离分别者亦不见分别)。 阿那陁识中   (梵音阿那陁识华言无垢识即净性也凡圣俱有因果齐彰深密经云阿那陁识甚深细)。 深藏诸种子   (本识微细小智不测名深其体广大包摄一切名藏诸种子者一切法因也深密经云一切种子如瀑流)。 瀑水各西东   (性海腾波名瀑水善恶二趣名东西楞严经云那陁微细识习气成瀑流又楞伽经云海风缘浪起识违顺亦然)。 知本还其末   (本谓一真末谓万法达本还源唯真心尔法华经云如是本未究尽等)。 真心方了达   (达法之心真实一致岂容本末于其间哉华严经云了达诸世间假名无有实)。 兼能行布施   (布施为万法之先基真心为一如之极致智度论云菩萨安立性空中故能行是布施等善法)。 山上望明月   (山即鹫峰乃说法之境月谓指月为显教之由见妙居高必然先觉穷理尽性何事不通圆觉经云修多罗教如摽指月)。 欲说是非同   (夫说法者如法而说是非二相同一真源法华经云随其所说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如常理亦通   (如常妙理悉皆通达以一切法无不真故如来藏经云我为随众生方便说正法)。 六根湛清净   (一念𢍆真六根本净楞严经云六湛圆明本所功德又云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五阴本来空   (五阴幻有体本自空金光明经云五阴舍宅皆悉空寂)。 理近凡心远   (理谓真理近为触目皆如凡心测量去道悬远法华经云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道存理不通   (若存于道则心有滞执于其真理故不通达楞严经云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深穷真谛事   (离心分别故曰深穷智𢍆如如名真谛事净名经云深穷实相)。 寂静信无穷   (寂者真寂静者纯静信净为性其理无第净名经云观于寂灭亦不永灭)。 诠言要的实   (真法无名藉言诠显要在的实以导群生法华经云汝等当信是如来诚谛之语)。 立意喻言通   (立如来之密意假诸法之喻言得意忘言通达正理法华经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若解非情见   (若解正真即非情见华严经云除灭诸邪见随应化众生悉令得安住一切种智地)。 真缘义理融   (以真实心缘于妙法义理平等一念融通楞严经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 非本色皆空   (真色无形真空无名非本色性悉皆空寂维摩经云色性自空非色灭空)。 幽微明始末   (欲显幽微之理湏明始末之原名虽万差理唯一贯涅槃经云世尊知其本末因缘)。 体真无妄动   (若能体真心安如海无有妄动一切皆如华严经要义云繁兴大用举必全真)。 尘垢身清洁   (六尘妄境垢染其身若能对境无心此身自然清洁华严经云离垢清净身如空满十方)。 觉圣无为法   (觉者觉悟圣即如来无为法者佛所证真理智度论云无所得故名无为)。 修心一念中   (修平等心住于一念即法法皆如唯真境尔华严经云一念悉了知三世一切法)。 但求无事去   (本自圆成非劳修趣无学妙果湛然圆满文殊般若经云若知无法即知无境界)。 习性遍虚空   (修习种性周遍虚空如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发等虚空心又云诸佛微妙智清净如虚空明了一切行其心无所著)。 行与解何同   (解谓悟解行即正行由解达真由行证果法界观云非解所到是为行境)。 由来一义中   (解行虽殊元由一义仁王般若经云通达此无二真入弟一义)。 若无分别相   (住法空观解行都融分别相无唯一真理维摩经云若无所分别即是法观)。 真实自含容   (分别既无动皆真实于一切法悉得含容故胜思惟梵天谓文殊师利法王子言仁者所说皆是真实)。 证善何人解   (证者证得善者善常谓妙证善常之法唯佛能解唯识论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 终成一义空   (法华经云无有二相犹如虚空谓一登妙果了法皆空第一义中无所有故仁王经云又一切法悉皆空故)。 轮回无了日   (圆觉经云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即善恶往来如轮回转从生至劫无有了期)。 恶业善心同   (华严经云舍离诸恶趣清净诸善道超诸世间者示我解脱门若达真空善恶都寂混然妙理故云同也)。 江河与大地   (楞严经云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弟迁流终而复始即器世间相也)。 智慧无纤默   (一真理中本无所有世智聦辩妄生推度无纤毫沉默也法华经云慧智明了多闻强识)。 根本是烦恼   (体狂智之根本皆烦恼之所生究烦恼之深源悟菩提之妙道楞严经云决定惑为色心之外)。 寂然中一物   (本妙觉明无有生灭万法烦恼不离真心楞严经云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志蓄人仪表   (志随心寂妄念不生外显庄严内泯色相瑜伽论云由布施故得大福德果由持戒故得大端正果)。 纵横不可冲   (妙智纵横随机应用间无横竖法有浅深维摩经云善恶之业亦不妄如影随形耳)。 更能归正见   (涅槃经云宁毁坏尸罗不毁正见尸罗生善道正见得涅槃是知贤达离色取真)。 万劫自从容   (得法圆寂妙用无穷因行成时圣果圆满唯识论云一得永得尽未来际受用无穷广大法乐更无生灭足致从容)。 果敢亦奇士   (酬因曰果求法名敢修行精进猛利进趍报恩经云若有智慧人能善了因果断三际惑敢求当果)。 不唯贤与庸   (华严经云地前菩萨四十心配上中下三贤位故庸者愚也但存报应贤愚有归)。 若然知道觉   (能觉道元超凡入圣夙殃消灭正法宽容法华经云心无所著求无上道运心造境明而不昧)。 业力自销镕   (璎珞经云业有四种一顺现二顺生三顺后四顺不定此有漂流沉溺之功名力若或心归觉道注想真乘观罪性空永自销灭)。 因机兴妙用   (宗记云因托也机谓三乘五性之机宜兴起也法华䟽云谓诸如来托所被机起三业化名为妙用也)。 胜事会遭逢   (法华经说大乘妙宝名为胜事根熟遇缘任运际会故曰遭逢也)。 世福有深厚   (佛说三归五戒等行虽感世间有限福乐便能以此回向菩提即成深厚也法华经云若人有福曾供养佛)。 当来善必从   (当来者明三世也唯识论云此世他世俱为顺益善必从者拣恶进善渐求佛果也)。 海纳百川水   (海者天池也百川之水尽纳天池故华严经云譬如巨海众流所依觉海亦尔差别义理皆归觉海)。 一非终是一   (二非者一情二相有此情相非𢍆真理故维摩经云以情相为二一真法界办情相故)。 众知等妙觉   (华严经云三祇劫满将成佛时入顶寂大定起等觉智又入理尽三昧起妙觉智因此二智永出三界)。 揔摄戒兼律   (戒能引善律能止恶故大般若经云净戒由智摄乃得名戒彼岸以戒律不离等妙觉故)。 义可贯明日   (明诚犹能贯日妙义可以证真况如来之法教金刚经云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巍峨善事雄   (巍峨者显三身之妙用也天亲颂云不思议善常理智巍峨雄胜之极也)。 更明真实理   (般若经云涅槃名实理此理无边辄说不尽今更明之)。 万象隐其中   (楞严经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一法是心心依真理心隐理中故)。 法满真空界   (法演玄微遍真空界众生悟解妙理流通情与非情还达本性法华经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 如来大觉中   (胜王经云一切如来有三种身一法身二报身三化身觉慧也报身大悟真性是智所知境也)。 众生是佛智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明障蔽不证圆明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皆有心心佛智种也)。 密教岂通风   (佛说三时教第一第二时说理未尽名密第三时虽显了说义旨玄奥名密胜鬘经云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坏正道)。 旨玄行大信   (玄旨幽微如何证悟佛示大信善诱众生智度论云信为入法之初基智为究极之玄术)。 信立示愚蒙   (华严经云十信第六名信不退方得信立又说十信菩萨八相成佛化利群生能示愚蒙故)。 不会信中信   (信中之信唯一真如圣人达之凡小不测显扬论云信现观者初地证入)。 闻音耳却聋   (大辩若讷大智若愚洞达信源法相空寂设逢声境耳不贪着尘不能累维摩经云法非见闻觉知故)。 降魔大众力   (瑜伽论云如言王来必有臣从智断惑时定有二十二法与智相应同断烦恼魔故)。 万法从心入   (万法所缘之境一切善恶之阶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唯识论云此能变唯王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生灭化无情   (情与无情不生不灭为无出入相而证真净理法华经云我观一切普皆平等)。 少求多亦得   (能悟善果必显菩提因之与缘故无多少瑜伽论云以少施等善感无量果)。 玄默非相应   (理幽不测名玄智证冥合为默心境都寂色空混然不与惑俱即非相应唯识论云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 寂然天地中   (寂然者瑜伽论云清净法身永尽诸惑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 凡思兼与圣   (能证涅槃非间凡圣是法平等妙理皆如法华经云其法一味解脱涅槃)。 微妙悉皆通   (微妙真理无所不通上至诸佛下及含识悉皆平等维摩经云一切众生亦如也众圣贤亦如也)。 幽深行至道   (至道无私真源秘奥不以识识不以智知法华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小异大家同   (殊途同归其实一体于法无碍岂有异同法华经云一味之法随力修行)。 无碍兼心智   (法华䟽云无碍有四一法二义三词四辩兼者与也心王与智同缘法义等四了达无滞名无碍兼心智也)。 凝然湛寂中   (妙绝思议故曰凝然体即真理也一心不乱名为湛寂法华经云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 大哉深信士   (大哉则叹美之词深信则不退之意华严经云菩萨修行入如如海证不坏信得迥行真如)。 一语便音风   (一言道合理𢍆真如华严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𢍆经海)。 纤芥心中得   (色尘质碍纤芥不通一理观空真实不露心中明了自得圆成法华经云观一切法空无所有)。 善随恶业空   (恶业缠绵四生不断妙智才起诸业皆空维摩经云如日光出时众暝皆除)。 伏性若寒灰   (心若寒灰于法明净不起他见真理显然法华经云常处空闲深修禅定)。 任从枯栲质   (道本无心诸法无㝵于缘顿息心境都寂正理论云瘦悴枯羸形如骨𤨏)。 若能养圣胎   (圣胎即四智种也瑜伽论云无漏智种名为圣胎依法界腹生如来家证遍行真如住极喜地真如与智为所依名之胎也)。 去二还归一   (色心未泯二相当情般若兴时洞然归一华严经云菩萨悉知入不二门西归一道)。 信及四天下   (法华䟽云由信故为入大乘之基地上菩萨四不退中以信为初对法论云即四大洲也信及真理触处皆同)。 寂然一贯中   (法性清净寂然不动真理无朕万法皆空智度论云诸佛圆寂中众法皆一味)。 谁能觌妄想   (攀缘妄想良由未悟之心灭境观空故在达人之智法华经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 真性隐虚空   (真性妙理隐诸法中性相有殊喧寂不二维摩经云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智慧有增减   (智能决断慧善拣择未逃四相迁流有增有减岂似一真法界无去无来法华经云是菩萨以若干智慧)。 心贪揔是空   (心者缘虑为名贪即染着为义妄心染欲于法不真有类是空无所趣向法华经云贪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 未知施设用   (于一切法不能施设处三界中而善妙用华严经云一切众生平等清净)。 权变类真风   (法本无心善行迁变物情无碍妙旨通真法华经云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 我知山耸翠   (妙峰耸翠法日高明普照十方无幽不烛对法论云苏你卢四宝出水皆八万上智了知耸翠矣)。 劫坏地平同   (劫有三种一火灾二水灾三风灾七日现时山石镕尽仁王经云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湏弥巨海磨灭无余)。 实理无高下   (法无高下智有浅深一悟全真根尘寂灭涅槃经云外器与有情涅槃性平等)。 归空运化中   (有为妄法决定归空妙理圆成常居真寂华严经云如是所作遍周法界)。 蓬长类麻生   (蓬类妄缘麻方执见三草二木甘苦自知真妄同源薰莸不别摄论云菩萨依于善友如蓬在麻)。 薰莸相㒵直   (薰莸狎习曲直相扶转迷成真犹愚近智维摩经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 溟蒙法雨滋   (佛之慈慧如雨涵濡秽净普滋悉皆润泽法华经云以一味雨润于人华)。 可渐性中得   (性即真性凝然而证古明今迷即不迷悟乃心融妙法法华经云虽小欲懈怠渐当令作佛)。 真不与妄合   (真性常通妄情恒着非真真寂非妄妄祛真妄交参妄真非合华严经云譬如净日轮不与昏夜合)。 恒沙妙相同   (佛地论云无相不相名为实相具多功德诸佛同证名恒沙妙用)。 诸大与圣众   (对法论说即三界二十八天有清净光洁智慧强咸圣众则五位一十三住揔名诸圣也)。 达识大乘空   (摄论云乘之大性名为大乘即真如是天与圣众共证此理华严经云湛然如虚空一切无有生)。 慧本因缘得   (慧谓妙慧非假因缘四大本空念念生灭法华经云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十方所在通   (佛法玄妙无所不通触目菩提无所质碍华严经云普至十方诸世界而于一切无所碍)。 欲明真谛理   (真谛者妙理也三乘妙道清净一真根性有殊玄理无别法华经云尔乃集大众为说真实法)。 人法两相宗   (人法二执权假相宗若达真源自然俱遣金刚经颂云人空法亦空二相本来同)。 说经兼说论   (研窍性相于法皆空贯理精微于经非说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 经论信心同   (信心无著处处流通于法无情佛佛印可华严经云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 不说及常说   (常说者相续义上传佛旨下化有情恒无断绝之时不作说法之相华严经云虽说量法句而心恒住)。 因缘幻化空   (有为之法仗因托缘说法之时观自他相了一切法幻化不坚仁王经云如影如毛轮日缘故幻有)。 蒿产于凡草   (蒿夹兰生香臭必异法从心起凡圣同途悟则皆空达无边际法华经云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荣枯无了日   (谓逐荣枯不了生灭能了生灭定绝荣枯苦恼缠绵终无了日唯识论云前身速灭后有重生)。 勿生分别心   (彼我心存障蔽真智于法无念分别何宗法华经云亦不行不分别)。 各自本缘出   (愚智不同盖由根性圣凡类别修证本殊各逐业缘岂宁一揆法华经云以是本因缘今说法华经令汝入佛道)。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二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三      驾 理道相缘习   (理道则往种习相缘在圣不增处凡匪减斯则圣人起智断惑游履之通津不真空论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 经文亦大同   (圣言无漏诠表幽宗令诸有情究义穷文乃寻蹄而获兔苟或废筌明旨者则殊途而同归华严经云文随于义义随文)。 如来慈悲智   (佛地论云如来则果称也以慈能与乐悲而拔苦智乃后得涉俗利生游刃万机断除疑障)。 遍布萨诃中   (弥布法云遍从物欲萨诃者梵语此云堪忍即指处也前以仗佛为缘后乃言音广遍)。 诠演千经论   (佛之所说名曰𢍆经以诠表胜义贯而复摄菩萨所造目之为论以研穷性相㭊理精微以经以论文之不一故曰千也)。 真乘无不通   (唯识论云真者离妄得名乘乃运载为功以文以义诠表真乘令悟达幽宗理而通贯乃造无为也)。 众生得佛意   (佛地论云众生者即五蕴和合假而不一故曰众生佛即宣扬秘赜使味代有情得意而忘言也)。 觉性自惺𢛌   (觉者智也性者体也以觉悟智体神虚性朗运禅那于慧苑游常乐之净都是谓惺𢛌)。 求佛不求法   (佛即觉者法则真理瑜伽论云谓三贤位菩萨圣智未生执有菩提可求众生可度执着佛求不明于法也)。 佛法亦容通   (佛法已见上文以地前菩萨解心若起𢍆会真如垢障斯尽当成佛也华严经云佛即法法即佛是容通也)。 求法不求佛   (既若证法𢍆会真如不分能所无能证智亦无所证如故不求佛金刚经颂云有身非觉体无相乃真形)。 佛法自昏曚   (求法者迷于佛求佛者迷于法又不知佛即法法即佛也既自相迷是曰昏曚)。 昏衢人似醉   (昏衢不晓人我空高无智慧光增烦恼暗不遇良友似醉如痴法华经云醉酒而卧不觉内衣里有无价宝珠)。 见用何堪述   (非识所思非言所议如莲花清净出于游泥净名经云尘劳之俦皆如来种)。 若了明中暗   (暗则烦恼明乃真心正智生时断除暗障摄论云明来暗谢智起惑忘)。 十方开慧日   (既自觉了悲他未悟开发智心犹如慧日朗而且遍故曰十方普贤行经云众罪如霜灵慧日能销除)。 解法不知佛   (无心趣物始契真如智合理𡨋心将虑绝尚非思议云何知佛楞严经云我以海印发晖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佛心大化从   (佛心者无心也以无得之心化如空之众是为大矣金刚三昧经云欲化众生无生于化不生无化其化大焉)。 诸邪非正法   (群邪谬解计执诚多佛智深观皆非正法百法论云邪徒乱辙也)。 佛岂恕凡庸   (佛慈广大利物为功憎爱殊无冤亲等视华严经云譬如日光无私而现亦为生盲人作利益事)。 证悟皆因果   (证悟者印𢍆也谓印𢍆佛心了真空而体寂精研慧思达因果之深根法界观云迷时三界有悟乃十方空)。 非因岂异同   (真际非因谁云同异鱼既获而筌亦忘方明佛旨病既差而药亦弃始曰通人十地论云非同非异)。 圆成无挂碍   (圆成真实理绝名诠不拣自他湛然清净离诸障碍种习俱除金刚经颂云智入圆成理)。 视现不争功   (心鉴洞明万象影现无私而照是不争功光境无根虚通绝谓华严经云犹如海印现无前后)。 志散求还聚   (志散者动也还聚者静也谓心若散乱摄之令聚其若聚散同根则动静一䡄放光般若经云法无去来无动转也)。 聚散本来空   (缘会而生名之曰聚缘离而灭目之为散聚散缘虚真空独净中观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 欲知何谛当   (想念若生情思倏构当深谛察绝谓冲虚不真空论云圣远乎哉体之则神也)。 万法众心同   (情由识起万法是生照达性真群心一致味其幽旨良在观心起信论云心生种种法生)。 蒙昧若罗縠   (以十地圣人每一地中有一障二愚蒙蔽暗昧障其净心不明了故瑜伽论云似隔罗縠见彼远象)。 翻拘十地律   (性本圆明不能照了翻拘律缚碍彼智心华严经云若有菩萨闻此不思议法门不信不入不名真实菩萨)。 阶梯来往用   (往来者三世也谓三世诸圣皆依此道阶级而备苟或得旨忘诠者楞伽经云不从一地至一地)。 欲界见何物   (欲界以乐欲心多种种差别若乃即物而真则当何所见不迁论云近而不可知者其唯物性乎)。 果亦因何有   (果不自立必假因成因不自名仗果方显既因果之同根亦相名而俱离圆觉经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果成因亦同   (真本无名果成示表穷乎至趣因亦同然华严经云众生心中有佛念念成等正觉)。 还如因证果   (因同实际证果还如无相理明始终不异华严经云应以佛身而作众生身)。 无事可相宗   (华严经云因同果海果彻因源静乱俱忘湛犹停海则何事理而可相宗也)。 因地从于果   (未造玄门犹从因地无心荷物岂惮劳勤益济自他方期证果华严经云虚空界尽我愿乃尽)。 果圆宗自通   (果达圆成宗归至趣旨明诠废性乃自通唯识论云菩萨成佛时根根尘尘周遍法界)。 无因复无果   (情虚体露说彼无因觉智初成强名曰果其若神居物表因果何存金刚经颂云非因亦非果)。 因果亦归空   (混融性相泯绝果因净若大空量含真际净名经云毕然空寂舍)。 义切方求法   (言前了义方曰切求句下寻名诚非得法谅唯神会岂是心知法华经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韬光迷自通   (𠕀象玄珠徒窥赤水韬光息虑迷性自通金刚经颂云澄神生觉性息虑灭迷情)。 不论兼与悟   (妄生智立黄叶止啼病起药兴空花为喻迷既不有悟亦何存楞严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雨施润溟蒙   (大施门开无论得失真宗玄𢍆法雨溟蒙法华经云雨大法雨)。 香刹极无边   (香城粉骨洒血求真雪岭捐躯心聆半偈尘沙莫数浩劫无边华严经云我于无量无边劫发大菩提心)。 慈音甚秘密   (常啼大士誓募慈音秘密琅函𡨋心开启了无所得实相方明辩中边论云说智反智处)。 法门性自然   (心法无形门通法界不因推度性本自然楞严经云本自其然无然非自)。 不出如何入   (迷于事境似有攀缘悟达真宗了无出入楞伽经云离言自证法不出亦不入)。 法宗何以故   (法持真䡄宗本离言表示不生如何启悟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境相利缘通   (境生相立利慧方除见旨悟心缘空照绝正理论云现现别转利贯通缘)。 寂灭离诸相   (寂然不动灭𢍆无生诸相都无真心独鉴净名经云寂灭具菩提灭诸相故)。 修行圣化中   (精修练行顺益自他利叶玄规克彰圣化华严经云善财童子入普贤菩萨一毛孔中修行问法经不可说不可说劫)。 旨传千亿劫   (离言宗旨唯自心传一念相应悟通多劫华严经云无量无边劫知之即一念)。 颠倒理难穷   (真心迷暗虚妄难穷觉了缘生理无颠倒楞伽经云非智慧者见有颠倒有智慧见不生分别)。 法雨施回向   (法雨遍滋利该空界大施趣向深广无涯大乘密严经云爱乐佛菩提精专以回向)。 菩提义种通   (菩提大义含识皆同悟证方通速成种智净名经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玄邈杳难穷   (玄宗绝相杳邈难穷寥廓太虚言思不及华严经云如来真境界其量等虚空)。 真元造化同   (真元者真如体也造化者有为万法也以真如与万法㸦作依持故云同也起信论云真如随缘流转三趣)。 了然还自悟   (真性了然还原自悟冲幽寂静悟澹怡神楞严经云圆明了知不因心念如是修持斯为第一)。 诸圣证其功   (登地诸圣亲证真如行尽果成功超千地大乘密严经云圣人自智境依此入诸地自利及利他功业悉成就)。 风摇万树叶   (无量寿经云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一切众生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法僧得入律行)。 还取自真实   (霜殒负存自唯真实还源见旨识末知根法华经云我今此众无复枝叶纯有真实)。 从此作何观   (作何观者净名经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亦无住斯乃正观也)。 终朝无了日   (晨钟夕磬世相而似有迁流悟远缘空真理乃本无生灭华严经云如来得菩提实不计于日)。 深邃行方便   (幽邃冲深良开方便月因指见心得智明法华经云第一方便甚深微妙)。 其如理要宗   (要旨玄宗如神御理出思虑之表非可度量所以善吉无言净名杜口法华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词相寂灭)。 一言道意实   (意无思审实际可归万有皆真一言合道文殊菩萨偈云一念净心等正觉)。 益显自周通   (净照虚通灵明益显蕴法界于心极廓宇宙以无疆华严经云智慧自在圆通法界)。 大海波澜远   (注洋性海实际无涯心识波澜虚舟恒济心通至土彼岸何遥起信论云无量功德藏法性真如海)。 门开悉会同   (智慧门开会沧溟于㳙滴真空月照印心水以皆同华严经云如来智慧月普应诸心水)。 混然归一味   (湛然性相光影虚含本末交㕘浪同一味楞严经云无漏真净云何于中更容他物)。 万派尽朝宗   (殊源异𣲖远近朝宗九流谓乎渊府众圣以之𡨋会仁王经云佛法众海三宝藏无量功德于中摄)。 信意无拘束   (信运纵撗静乱无非佛事意无拘束顺逆皆是道场圆觉经云智慧愚痴通为般若)。 随缘任所从   (随缘得趣任物皆真非下士所知则上流境界华严经云菩萨成就深心力普于诸法得自在)。 欢喜与烦恼   (欢喜则神怡性悦烦恼则智昧心忧悟忧喜以同无乃慧明而独照宝积经云烦恼界性即佛界性菩萨闻时心生欢喜)。 何处不容通   (净慧生时以日轮而高鉴大光普照何事相而不通华严经云其心广大犹如虚空)。 中道得安心   (深达有空乃为中道了知妄念是曰安心苟或妙悟缘生则有何中畔仁王经云了达此无二真入第一义)。 忙中减妄逸   (不修静虑是曰忙中染着心尘谓之妄逸其若回光寂照则虚妄元无楞严经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如香积施饭   (净名经云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以戒定慧解脱知见香之所熏修乃至广作佛事)。 福种因无失   (净心福种诚为无漏之因益济利深克处智身之土净名经云欲净其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皆愿过诸己   (谓佛智愿超诸十地出过二乘已证解脱瑜伽论云如实安立清净妙智为利有情起此愿故)。 其如见不同   (唯识论云其如见道谓观现前苦等四谛各有二心一忍二智开说有八合说为一)。 无情与爱境   (非相之境乃达无情至理之源方空妙用缘起经云若由欲爱造诸福行)。 达识悟真空   (谓于见道悟彼能取所取是无故名真空唯识论云通达唯识真胜义性)。 我鄙众先见   (谓观前因不趣佛果后发心心志愿成就无上菩提法华经云成就大志自鄙先心)。 苦心定有功   (苦心不倦谓佛修行功利群生妙圆万德法华经云战有功者心亦欢喜赐以禅定)。 常如病施药   (佛是医三法名良药疗众生烦恼病令得安乐维摩经云如大医王善疗众病)。 慧解自流通   (唯识论云慧能决断胜解印持心王心所自在无碍故名流通)。 真如唯一法   (真如者诸法之性胜义之理唯识论云此诸法性义亦即是真如于一切位体本凝然更不分别故唯一法)。 何法不通风   (法华经云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谓诸如来清净法界本离动摇体性真实名不通风矣)。 无心无事法   (无心者唯识论云心及心所由无始来虚妄分别都无实体无事法者幻事假法亦无所有)。 心法递相宗   (百法论云心王色法更相为依㸦显其理心藉法而为宗法藉心而明了故云递相宗也)。 天雨如花会   (谓佛于灵山会说一乘法先乃放光雨花动地集诸大众皆至佛所法华经云天雨㬅陁花等)。 大仙依法律   (佛是大仙从初发心依于法则秉持律仪得成道果法华经云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 有情俗谛门   (若有情执不了真门世俗皆假胜义谛真唯识论云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 亦可攀缘得   (唯法清净不可攀缘若著有边不断迷执维摩经云若无所得则无攀缘)。 慧远曾行步   (不独智见常以慧照智慧证寂行于道场观所缘论云远行及独行无身𥧌于窟)。 无疑三际同   (疑心失照深入妄源三际融通幽隐佛性金刚经云过去未来现在之心皆不可得)。 稻麻兼竹苇   (外道迷执[娄*殳]如稻麻小乘谬解似同竹苇岂可测于佛之智也法华经云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𠛴)。 至理一真空   (智达至理解悟真空妄计分别都无所有大般若经云有为空无为空)。 说法周知理   (借事显理故云说法因理喻性性实妄言金刚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空归实相中   (法喻实祖趣向菩提空有二边俱无所立虽归中道亦无所得维摩经云不在内外不在中间)。 但求前与后   (自心明了不起妄尘菩提本空何拘前后非求非证乃达本源维摩经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 妙道更无穷   (佛之妙道玄理难穷深游不二之门大运无边之法法华经云一乘一妙道)。 理洞如来法   (真理宽廓性本实常洞达圆成含容法界如来法者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广施慧难穷   (广者唯识论云无上菩提广大甚深施慧者谓财法无畏生法二空施亦广多慧济无边故云难穷)。 谁能柱兔角   (谁能者法华经云谁能为我说大乘者柱兔角者唯识论云若二分是遍计所执应如兔角体非有故)。 终有是非同   (终有其理还无作用非是同者悟了则是同不解即非同法华经云终归于空)。 精进无高下   (摄大乘论云谓无怯弱无退转加行勇猛不舍善轭名为精进更无高下平等而转)。 湏依戒定律   (唯识论云戒有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依此三种防护身心戒𢙣修善安住静虑得成道果)。 勿差一念间   (瑜伽论云一念一𠛴那得证百三摩地以净天眼见诸佛土更无分别)。 眼见光明日   (般若经云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若菩萨之修行不住法之布施)。 诠秘真如藏   (包含众德开示妙门令彼群生达如来藏见佛真性顿彻法源法华经䟽云𢍆秘𧷤之微诠)。 圣语普皆同   (过现未来三世诸佛一音始震万法皆如法华经云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 信心若相门   (如来谛信功利恒沙随佛问讯了无所得般若经颂云信心生一念诸佛尽能知)。 莫作耳边风   (百法论云耳识能了于声境谓佛说法令人解悟无智疑惑则不信受如耳边风)。 求之不可得   (唯识论云求住唯识真性义性一无数劫三种炼磨真实义性犹不可得)。 俄然有自逢   (一𠛴那中顿悟至理不除烦恼自证菩提维摩经云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迷情与实相   (迷妄之情去道远矣真实之法一味圆融唯识论云谓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 莲开业水中   (莲生淤泥性净无染真性出于烦恼妄缘起于性中业累所昏如水浸闰无量义䟽云亦名妙法莲华)。 解即祛烦恼   (解即妙解祛即遣除烦恼如明来暗谢智起惑亡唯识论云由断烦恼障证真解脱)。 视之似若空   (理本无形览之若空性非好丑视之不见唯识论云起如实智印二取空由带相故)。 有情俱是妄   (谓流转五趣执法执人不求菩提妄生分别金刚颂云有情俱是妄无执乃名真)。 妙用智西东   (谓佛后得智生大悲心兴起妙用化利有情法华经云东西驰走䟽云东喻善趣西喻𢙣趣胜劣殊故)。 严持香与花   (真性不昧实理现前严洁香花来诣佛所法华经云香风吹萎花更雨新好者)。 普供人天日   (以心喻香以觉喻花心觉清净不生分别达法本际普供人天当是日也法华经云慧日大圣尊)。 迦叶信心时   (佛说妙法各生信心深知密意佛与授记法华经云我此弟子摩诃迦叶)。 如来说法毕   (因机说法令生信解迦叶亲闻说法已竟法华经云如我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证真知染性   (证解菩提体性明净故无染污唯一真如唯识论云即证真如智也)。 薄伽梵说通   (慈恩䟽云薄伽声也梵谓具德若有为此薄伽梵声必具六德能破四魔体用贯通说成十法)。 分明无盖覆   (分明指喻谓法界性本离盖覆亦无障碍法华经云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复障碍)。 不达入罗笼   (凡夫未悟不了真如处生死网入烦恼笼不求出离三启经云譬如蚕作茧吐丝还自缚)。 志匪因心作   (志通妙法不以心求自悟真空不由造作瑜伽论云三界心心所故从因缘生)。 妄将心识同   (不能涤妄趣真只恣缘心求识若无求证定了涅盘唯识论云识性识相皆不离心心所心王以识为主)。 众生缘业重   (众生业重不达真理托因仗缘寻佛觅祖认贼为子夙殃不除法华经云无明缘行行缘识等)。 达者陟高峰   (达人先见如陟妙峰上土忘机真理自会唯识论云入见道位住唯识性寻𢙣位极名之为顶)。 果若因修证   (果者谓菩提涅槃二转依果若由如也因修证者唯识论云说能证得因位摄故)。 浿知证果通   (湏者要也知谓觉知证果通者因果二位皆能通达唯识论云惑似先因后果随转)。 𢙣人难化喻   (𢙣人者不具大乘种性佛以方便巧说譬喻终不回心法华经云五千之辈闻说一乘拂席而去故难化喻)。 聋听五声中   (五声中者声虽五种不离一音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若有罪根深重听之不闻痴如聋耳)。 阴暗人中业   (未究佛乘不明阴入迷云所覆业累牵缠金刚经云如人入闇则无所见)。 无明逢善吉   (无明作相痴浊所蔽若悟无生之理自超言象之外涅槃经云我等无明暗犹如日出时)。 当初譬喻时   (如来说法种种譬喻令知本未洞达一真法华经云诸佛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真实言如一   (因言显理理实全真诸法一如更无差别涅槃经云真实之法一切如也)。 因理诸方外   (法妙一乘理非内外当机合辙殊途同归维摩经云法不属因不在缘故)。 心邪妄想中   (谓邪见故于法颠倒沦溺智识恣纵妄心若悟真常诸念寂灭显杨论云心邪见者所执皆倒)。 不言功德力   (性相俱泯功德普圆妙力无边不言自化维摩经云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圣事自然通   (如来圣事化用无方妙力难思随缘任运法华经云自然智无师智)。 义取烦河水   (烦恼深重如河流注能于妙义而达真源维摩经云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 众生䧟业中   (谓诸有情受轮回苦不达福业沦坠三涂唯佛大悲能为救护法华经云世尊如我心拔邪说涅槃)。 卷舒能自在   (万法无碍真性圆通自在之明卷舒得所法华经䟽云能卷大入小舒小令大以一芥子纳于湏弥)。 信谛尽成空   (诸佛言教真实谛信一圣成道万法皆空华严经云发言诚谛皆可信受)。 法教妙难测   (如来法教慈诲众生妙慧难思深入觉海唯识论云微妙甚深自内证故非诸世间喻所喻故)。 如来三昧时   (维摩经云如来者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法华经云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一真常寂默   (真空秘密不可言宣我佛慈音真常寂默唯识论云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 六识欲何之   (谓法身功德离色离相湛然不动不可测量六识狂迷自成颠倒不能开悟劫劫漂沦唯识论云如涛波依水意识现起)。 阳化上天堂   (阳谓发生万物与法摽持开谢归空穷理尽性化度群有福证天堂法华经云天上诸宫殿及在妙法堂)。 迷情皆出没   (此阴没而彼阴生喻浮沤之不久迷情晦而觉性现悟水月以非真维摩经云身如浮云湏㬰变灭)。 人心有罪福   (迷悟影现罪福感招境不现心心能灭境罪福不作果报不生维摩经云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 多少较量得   (不执罪福谁能较量二法皆空丝毫不立唯识论云其业多少住一境界)。 旨意明中说   (旨为所诠意者第六识明即慧义有简择之功敷扬妙教故名为说法华经云说大乘经名无量义)。 真空岂易知   (人法具空即是真空入初地门方证此法非下位能知即法华经云不能知佛智)。 根尘俱不动   (根即六根尘即六尘若悟无相根境俱无首楞严经云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动寂二相了不可得)。 境界入湏弥   (境为外境山河大地界即六界地水火风空识唯识所变大乘果位纯无漏智现不思议故维摩经云以湏弥内芥子中)。 玄言禅入定   (玄即妙理尘沙万德菩提涅槃由能诠教趣证修学于定自在三僧祇耶行六度行即法华经云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逆顺有相违   (逆生死流顺真如海言陈善𢙣自有相违即法华经云东西驰走东喻善趣西喻𢙣趣是故相违)。 根性等何物   (三乘五性即根性也如来教法一味由若天雨悟解不同即药草喻根茎枝叶卉木藂林)。 古今多是非   (自古及今凡夫多迷真性起烦恼业自是非他方便品云不自见其过)。 幽深道所为   (道者佛果理智体遍用宽德备法广由因中发四大愿行二利行方能克证法华经云深固幽远)。 日用故难知   (真性平等智用无殊明慧方达愚迷未晓不离四仪三业尽𢍆无为维摩经云举足下足当知皆从道场来)。 大圣能消息   (大圣即如来简余小圣随众生病应机设药净名经云众生病愈菩萨亦愈是能消息)。 语话不思议   (若言若论究畅真宗即文殊以言遣言居士用默遣言净名经云乃至无有文字语言名不思议)。 俗世起迷情   (俗者对真得名世者有漏所摄由生妄念莫了依圆故是迷情还同遍计楞严经云不实如空华)。 真心智不勇   (真心即智体用双彰本不动摇性圆周遍维摩经云前际不来后际不去)。 山河尚改变   (山河器世间有成住之功安免推迁尚犹改变未若出离秽方常居净刹法华经云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 精进无能用   (本起经云释迦因中遇底沙佛忘下一足七日七夜妙偈赞叹超于九劫精进圆满三祇果位无月无功岂劳精进)。 大信勿轻非   (智度论云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十信之初故名为大仁三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 如来好信依   (念佛三昧经云十方佛四方佛皆因念佛观相得道如来者三身实相四智洪源悲济十方慈观三界般若大䟽云为令众生不信者信)。 经文菩萨用   (六波罗蜜诸妙法门依之修学证不退位般若颂云度河湏用筏)。 妙行入玄微   (教理行果揔名为妙悟摩诃般若证解脱法身唯识论云微妙甚深自内证故)。 信智明宗习   (夫信者净心为性了觉智之明可崇可上达元生本有悉藉新薰唯识论云皆识为性由薰习力)。 缘中故不疑   (假增上缘体教中意除疑离障示果谈因法华经云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 朝凡及暮圣   (未发菩提心二障所覆无所觉知即是朝凡善根成熟顿悟修行了知真性便同暮圣弥勒颂云信根生一念诸佛尽能知)。 不达又何之   (审知流转三世无穷念念迁流𠛴那生灭真心圣道此外何求般若论云故说无我以为出离)。 智妙栖灵境   (直往大乘历一僧祇𠛴那之中入真见道得妙平智若栖灵境弥勒颂云创居欢喜地常乐遂忘忧)。 逍遥自在时   (到极喜地登大牛车法华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是故逍遥长时自在)。 迷情皆妄执   (返观因位不遇良缘起四倒情迷于妄想对二边执不悟涅槃唯识论云又去来世非现非常应似空花非实有性)。 真圣坥平为   (自他无异离高下心诸相坦平无为荡荡楞严经云十方如来同一道故)。 教法不思议   (教则文字般若法则令生慧解祛烦恼业示真如性法华经云开示教人令住涅槃又云亿亿万劫至不可议)。 求之情不动   (瑜伽论云有人来求菩萨共为煞盗等菩萨化初不逆意乍舍自百千身不恼彼意性海情田湛寂无动)。 性中是本元   (性即体也自性清净本来而有𢍆元达本唯识论云无始时来性虽本有而由染净新所薰发)。 妄想何堪重   (妄者分别想为由心纵境驰流能招苦果楞严经云妄想因缘而自缠绕)。 我见中人性   (上智之人达无我理中智之人犹生我见故如来随根接物显示权方法华经云亦各已离我见及有无见)。 强名说是非   (由迷巳见不了执心故有是非莫分耶正离名绝相妄执皆除般若颂云无非亦无是无下亦无高)。 四天拘不定   (四王天下即四大洲金轮所化而况真境无边性非拘碍楞严经云圆满十方宁有方所)。 了达悟诠机   (若能达此即是玄机知诠旨之门见随时之用法华经云随宜方便示又云悟佛知见)。 真要何穷极   (要谓要妙真谓真实体遍十方用周三界密严经云法身无有尽是佛之境界)。 达来性上知   (果德因行体解是难一念备知炳然齐现皆无自体同一法性楞伽经云我了诸法唯心所现)。 坦然三界内   (无彼无此绝幻忘忧虽居三界之中不碍随缘之理恒时自在故是坦然密严经云出世而安住其心转清净)。 运转暂无时   (悲及含识拯救四生运用方宜无时暂息密严经云虽于一切处现为明智者而在密严中寂然无动转)。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三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四      驾 慧识性相随   (识为藏识有含藏之用六七所依能生觉慧密严经云赖耶体常住众识与之俱)。 凡诸勿强为   (凡夫多致勤劳便生退屈如来智用方便劝进大乘法华经云汝等去来宝处在近)。 一根千色相   (根即如来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密严经云譬如摩𡰱珠随缘现众色)。 真定岂狐疑   (真定者烦恼不侵魔不能动唯除菩萨示现利生方便搉门勿疑其行圆觉经云虽现尘劳心恒清净)。 语妄先亏理   (直空无象实际无言教虽被于三乘理乃亏其一味法华经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灵源皆可重   (灵源即真性也凡圣皆同果因无异悟之者四智新熏菩提种子了之者三身本有自性涅槃法华经云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 用之若不差   (行悲智门离冤亲想常怀利乐觉观无差法华经云具足大悲心皆以成佛道)。 自在无惶悚   (于法自在决断无疑称真离妄无惶无悚般若经云闻是经者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者)。 说妙不思议   (妙以简粗为义说以分别为名令生觉悟克证菩提法华经云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 还同妄想时   (一真无说离执着心四谛假名还同妄想楞严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静源流𢙣水   (十地经云如渴思冷水愿开甘露门即闻思修三慧如水本真自性即是净源烦恼瀑流便同𢙣水假慧断除不令漂溺)。 功果岂曾移   (虽施六度体净三轮行无相之因性实弥广感无相之果量亦无边般若论云犹如虚空遍一切处)。 理暗如观日   (凡夫不悟真性自迷如人瞑目以观其日物象真空何能了别净名经云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昏迷勿了期   (昏者觉慧不明迷乃执心为义岂知一味真常法我拘心法华经云终日尽夜每自克责)。 谩劳波底月   (澄波皓月影象虽分真月不明妄生波月迷真逐妄亦复如然楞伽经云譬如水中影自见影如月)。 意识未调时   (驰流外境意识如波染慧相应未调止观楞严经云虽终日行而不自觉)。 诠远迷徒境   (诠为诠表依声建立远则幽隐绝待彰名乃教理之甚深岂迷徒之可测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 玄谈说更疑   (谈玄妙之言演至极之说上根未悟中下怀疑法华经云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 善缘及𢙣报   (出世善成无漏果世间善是有漏因傥起惑业能招𢙣报佛顶经云一生善𢙣俱时䪺现)。 必定入阿鼻   (梵语阿鼻此云无间果起酬因定招此报楞严经云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 本末解施张   (本即清净法界末乃十二分教依教起行胜劣随根悟解不同有上中下法华经云佛平等说随众生性所受不同)。 玄言似逆旅   (玄言者上妙法门钝根小智不能领解便同逆旅法华经云著相憍𢢔者不能信是法)。 人心各自然   (人谓五蕴假者心即本真之体各各自然性无生灭楞严经云无生灭者名为自然)。 审取微中语   (审谓思审取者摄持思审微言摄持妙旨楞严经云一念薰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求缘尽得之   (善不善无记求之随缘可得菩萨之行胜法为怀法华经云虽作世国王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 纵意妄施为   (几夫纵情起过妄有施为菩萨方便权实离妄求真楞严经云用诸虚妄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彼此欲人我   (众生执着人我强分彼此菩萨俱达二空无有自他金刚经䟽云分别执着是菩萨烦恼正是断除)。 无由得尽期   (根随未遣惑业相资妄想心出长轮三有楞严经云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解慧复何为   (宝性论引经说无始时来性作诸法依止入道行人先湏信解离此别信信即堕邪密严经呵为𢙣慧复何所为)。 无言𢍆圣机   (法本忘言方𢍆真理投机应病利物随缘宝积经云应以默然无所言说而得度者即为默然)。 因缘皆是妄   (仗因托缘诚皆虚妄有生之相不离无生中观论云亦复非无生亦非有无生何得言有缘)。 安得执玄微   (迷理迷事执法执人见性明心都无能所中观论云真实微妙法于此无缘法云何有缘缘)。 证果虽云是   (修无上胜因证无上胜果虽云有是而无所是金刚经䟽云不令执色相之体为真佛离彼是如来)。 参差不可违   (众生业行万类差别体用权实性皆平等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善缘终自得   (出尘离染假善为缘法报之身功圆自得法华经云各自成实)。 迷障智人非   (迷障粗重智者非之圣道一兴众惑皆遣唯识论云唯佛世尊永离二障亦名法身)。 纯实更无著   (纯谓精纯不杂之义法华经云纯一无杂瑜伽释云谓不与外道共故唯佛法有外道所无实者实相无能所相离执着心)。 经心自在取   (贯摄名经缘虑即心有自在义求无上觉宝积经云聪明由胜道获无上菩提)。 推迁岂暂停   (既了推迁无暂时住有为虚妄体无坚固宝积经云寂静本无坚宜应速了悟)。 善听真如语   (真语唯善听者无猒利益群生同登佛果华严经云宣扬萨婆若度脱诸众生)。 志愿心难满   (法华经云发大清净愿志者坚也愿者四广大愿也三劫修心千生炼行方成极果始正圆常)。 如何息妄时   (一念不生妄情何有真源绝异觉性恒明故华严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端然常见佛   (端然则澄神不动万法俱空求佛则不离心内触目咸真楞严经云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直上礼阿弥   (阿弥者即西方佛号也今去直上礼者故金刚经云在在处处则为有佛)。 果义无乖饰   (果证真义唯佛所知出根离尘皆真如性既成妙用乖饰两忘圆觉经云譬如真金体不复重为矿)。 因如未证时   (未登觉地触目尘劳若获圆通唯心是法胜鬘经云在廛名如来藏)。 根中得见性   (一法本如六根㸦用通达无碍真性现前楞严经云一根既还源六根成解脱)。 不说是兼非   (真妄顿销是非双遣理既寂静智乃湛然华严经云法性如大海不说有是非)。 因中论断续   (因即能发之因乃至十地菩萨未证涅槃皆有断续故楞严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寻逐勿生疑   (众生未悟但益疲劳诸佛证真更无思虑寻逐真理触处皆通唯识论云疑唯分别入见即除)。 七宝高山顶   (涅槃经云七宝山者喻大涅槃顶者至极之谈也)。 修行不暂时   (未成无上佛果菩萨心心无殆念念进修不于暂时忘于圣道故法华经云佛道长远久受勤苦)。 和合本同尘   (圆常之理本自离尘妙觉之心包含万有中观论云烦恼与菩提无有少分别)。 非缘达圣语   (一切众生不明佛性盖缘于法而有所碍也楞严经云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 精通无妄想   (精鉴圆明理无妄想纤毫不立性自周通涅槃经云无明本际性本解脱)。 颠倒成䂓矩   (心既混融法无颠倒体元寂静动合规仪故楞严经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义染空相惑   (义即真圣义谛也本自无染强生相惑故法华经云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 徒劳旋发机   (澄源寂湛不假外求大智圆明岂劳生解故华严经云情生智隔想变体殊)。 欲言凡与圣   (未入正道皆曰凡夫若登妙果方号圣人名虽二体理实一同故圆觉经云凡夫及诸佛同为空花相)。 何是复兼非   (是本强名非亦同遣楞严经云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法圣通微理   (法即法义也圣乃出尘之称楞严经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然灯证不殊   (见解不殊能证妙义一灯发照千灯继明金刚经云然灯佛与我受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 一言禅句受   (禅者寂静为宗句即𠛴𨚗合道一言苟悟万法自闲法华经云寂然禅定)。 清净法王居   (莹彻十方圆明绝垢法王即无上觉圣清净则不动之尊圆觉经云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旨教传真谛   (旨即演法之端教乃显真之本敷扬不二尽使真归故楞严经云真圣义中宣圣义谛)。 无涯复有余   (摄则有余用无涯际惟佛诠理利益恒沙法华经云不能思惟知其限数)。 善宗兴大体   (明达宗源更无外法混融大体尽入真乘故华严经云长养无尽福成就菩提道)。 坦荡觉情摅   (身心坦荡巇险何生情境两忘逍遥自得故法华经云坦然快乐无复忧虑)。 迷𢢔生烦恼   (迷谓背觉合尘𢢔即增上慢若不修精进禅定即为烦恼障碍所拘楞严经云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前程谁是侣   (心不晓悟性转沉迷生死路长何人肯代无常经云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伏处)。 要知真法源   (解脱之路心印恒明清净之源衣珠不失故楞严经云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本)。 求觅在何处   (出尘觉性不在他方证果法身岂离本处故法华经云周流诸国五十余年)。 玄览无粗细   (一具之境彼此何生玄照之心宁存粗细维摩经云观心相空如幻化者粗谓六粗细即三细)。 微中妙法如   (极微离尘妙法无垢楞严经云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迷津贪有妄   (迷谓弃菩提而逐生死也华严经云爱水为池堑愚痴暗所覆贪恚火炽然)。 道悟入清虚   (道本寂然真空岂异维摩经云一切法是道场知法空故)。 幽而还复隐   (幽微真理浅识难穷寂湛本源多歧莫测故楞严经云成一圆融清净宝觉)。 道行遍丘墟   (功行坚牢威严广远恩被飞走德遍丘墟故得天人群生皆氶妙力华严经云虚空边际不可得如来境界亦如是)。 信受他心伏   (信受乃证果不虚他心即人天共伏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 修炼亦无虚   (修炼谓去除三毒趣向一乘法华经云渐渐修学悉当成佛矣)。 大海能容纳   (㳙㳙无际万𣲖皆容湛湛澄明千波争凑大智度论云众水万流皆归于海)。 纤微道坦途   (纤尘非有大道坦然故华严经云沉坎堆阜悉皆不见)。 有缘风烛止   (物我既无去来何有死生非实风烛谩催故维摩经云是身无寿为如风是身无我为如火)。 三昧色身拘   (色身有限三昧无边苟真妄以相融则定乱而一体故华严经云深入诸禅及解脱三昧神通智慧行也)。 津岸恒沙水   (津岸即彼岸也爱波浩浩湏假慈舟欲浪滔滔难忘巨接故华严经云譬如船师能到智慧宝洲)。 诠源好自取   (源者喻法取者喻疑若要除疑湏自求水法华经云渐见湿土泥决定知近水)。 问他无上人   (问则请法之端无上乃法王之号故法华经云无上两足尊愿说第一法)。 守道传真语   (得法恢心寂然宴乐依经解义转化人天华严经云随其所修学一切应顺行)。 大义皆无妄   (圣义圆融洞然清净凡夫昏昧但逐轮回华严经云了达法性如虚空普入三世皆无碍)。 真言信有孚   (真谓诚实之义言则秘密之语孚乃信也法华经云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 蒸砂令作饭   (一切众生若不断爱而求佛道终不能得楞严经云犹如煮砂欲成嘉馔)。 性上不差殊   (性相本同岂有纤瑕之碍差殊绝迹更无一法之疑楞严经云宝觉真心各各圆满)。 智妄无明海   (心识能晓性智却迷遂使澄湛真源翻作无明业海华严经云其于生死海无智故流没)。 根尘不卷舒   (诸法尚无六根何有不能了达岂得卷舒楞严经云我如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三乘与十地   (三乘则菩萨声闻缘觉乘十地从欢喜地至法云地无上之法唯佛尽知华严经云则获十地十自在修行诸法胜解脱)。 真境亦空虚   (真犹不立妄岂得在楞严经云诸妄既锁不真何待)。 我闻如是说   (佛宣正法迦叶亲闻情与无情了然开悟法华经云我闻是法音昔所未曾有)。 万法顿清虚   (推穷迷本照彻觉源坦荡无涯廓然冲澹故涅槃经云如来之性同于虚空)。 无染亦无着   (一念不生前后际断大佛名经云有爱则生无爱则灭又华严经云自不謟曲无染着修于大道求菩提)。 修行四海居   (万善功圆一真道满优游四海随顺修行故法华经云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 尘障阎浮世   (觉性无际周遍十方苟一尘所障则诸法𥪰生故唯识论云菩提不是障是障障菩提)。 知今别往古   (昔迷万法莫晓一乘今悟真空䪺超三界故宝积经云本有今则无本无今则有)。 从来传一法   (佛佛相传祖祖相继故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信受金仙主   (信以心静为义受以纳领为宗金仙主则如来之称号也故宝积经云信受如来不思议身信受如来不思议语)。 真语何曾执   (真谛周通梯航苦海圣心圆遍诠润迷津故般若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妄情相似愚   (妄念非真凡夫岂晓灵源绝虑诸佛皆同楞严经云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如是我闻说   (无量义经云圣人说法伹为显如唯如为是故称如是我闻即指法之辞传法菩萨云如是当说如我所闻)。 悟解智心除   (十方一体三界唯心更无凡圣之可分岂有森罗而为碍圆觉经云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 慧本缘来性   (正惠虽圆还从本觉玄途共辙岂离初源故圆觉经云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周而还复初   (根尘无隔实际一同性相周还法身宁二华严经云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一言一句偈   (金刚经云乃至受持四句偈等其福甚多言则名言或四字为句四句为偈偈者梵语伽陁讹略云偈)。 妙相见真如   (妙相则能缘之智真如乃所证之理能所交融理知无别故起信论云以一切法皆真故以一切法皆如故)。 说话无心乐   (一切菩萨皆于无义言说心不乐住宝积经云法无依止离言说故又不随言语以依义故)。 寂然情自摅   (既悟法空寂然情乐况绝尘虑足见心真故法华经云寂然闲居安处林野)。 回邪归正道   (邪谓见同外道长处魔徒正乃解等圣流永辞幻网楞严经云建立道场远诸魔事)。 高下不亲疏   (证于圣道则无高下离于憎爱岂有亲疏维摩经云菩萨于诸众生悉皆平等)。 垢秽尘中暗   (烦恼垢秽缠扰有情于五尘中不得明悟楞严经云尘垢应念销成圆明净妙)。 恒沙妙法主   (夫证圣者不可以[娄*殳]知如恒河沙也人间天上最大最尊故号法王方广揔持经云我于恒河沙等法门以无著心为人演说)。 心通一洞然   (了心无法见性洞然混实际以无差等真空而圆遍佛地经云极于法界穷未来际)。 凡圣皆无[娄*殳]   (圣则入正知见悟本真空凡乃未既尘劳犹拘生灭华严经云念念普摄一切众生念念普现一切诸佛)。 理径心迷惑   (理即真如是能缘心游履之处于心不了而生迷惑唯识论云如若迷杌等方谓人等故即喻迷于二空真理也)。 心迷道理疏   (由心迷昧无漏智不生故圆寂不显圆觉经云一切诸众生不得大解脱皆由迷执故)。 欲寻心与理   (心无所著不假推寻理事圆通于法无碍唯识论云于所乐境悕望为性也)。 心理不差殊   (凝然不迁心理澄寂性用论之故不别也唯识论云智与理冥不分能所)。 诠受人天义   (如来正法广利人天不可诠量自圆妙义胜鬘经云为人天说十善道即证大果之初因也)。 亲傅理不疏   (佛佛相受法法亲传法华经云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妙契众生根性理不疏也)。 法音无滞碍   (诸佛法音辩才无碍众生受教处处流通净名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功德满空虚   (佛身功德遍满空虚若众生受道三劫修因功德果身亦满空虚唯识论云诸根相好一一无边)。 求道因心论   (心者真心也道者法也至理真道无得无成着趣求者虚妄之极失其道也净名经云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 烦冤利益除   (第一道中湏绝动念情相不立冤利何存法华经云无有彼此爱憎之心)。 无生及寂灭   (有为者有去有来无相者无生无灭是真常之体也圆觉经云虚空性故常不动故)。 不必借吹嘘   (不假修成本来澄寂因言求法非仗吹嘘净名经云本无名字言语断故)。 往劫不能修   (四生沦溺三界循环不悟果因随逐境象虽经往劫不能修真永处幻罗何门出离唯识论云昏醉缠心曾无醒觉)。 难逢妙相旨   (妙相者非五尘粗相故名妙相即无相法身之理旷大劫来难𢍆妙旨也法华经云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 虽然云是念   (省察道行了悟幻缘唯证菩提不起妄念法华经云以是于目夜筹量如此事)。 但好修真理   (法华经云纯一无杂梵行之相念念无劳好修真理)。 解莫矜持解   (理事俱通曰解所解法中而能妙用不妄矜炫真智现前唯识论云恃己凌他高举为相劝湏舍离除𢢔相也)。 无论智与愚   (唯智与愚本实一体能仁妙用至理显然若心分胜劣了别自他失平等心障无相理对法论云要登佛道无论智愚)。 众生皆佛性   (圆寂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者如来藏性在缠位故)。 在处有神珠   (如来真觉应用多方性海深沉随机应用灵珠照耀触处圆明金刚经颂云圆明法界内无处不鉴融)。 证明情未已   (能悟真空妄情可止䪺泯有为之色象堪圆无上之净心法华经云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 怨亲六识殊   (瑜伽论云怨亲平等方契真心妄见顺违爰因六识我相未泯业惑斯生弃真谛门昧圆通理)。 他人虽强会   (能事虽敏末契真途法本无言何劳他别法华经云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性本自何如   (唯性幽深无拘情相强生体解至理悬殊此乃言议道断也净名经云不可以分别显示)。 志未过于众   (佛显圆通人蓄志愿功德昭著福慧自严行平等心非求出众法华经云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徒劳自卷舒   (凿冰求火妄俗心机于一法能自卷舒向三界岂劳作用唯识论云于诸法中未得自在)。 勿湏矜智慧   (舍情忘相方𢍆真乘绝虑𠇲缘何矜智慧楞严经云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智慧不如愚   (虽负聪明不达智慧当机之用临事如愚楞伽经云愚痴分别生不悟真实智)。 来慕经文意   (等流正教真际同源指空有迷心辟我人妄见慕此深意发自净心华严经云一心入于语义中)。 瞥然见道理   (受大乘经刹那悟道了一切法不离真空大般若经云于一切法达微妙见)。 身通大众心   (既悟法宝悲念普周无彼我两别同他心一等净名经云离自他相)。 秘印传深旨   (隐密难窥曰秘印者信也三世诸佛共传不异故将如来秘旨传一切众生法华经云诸法实相印已为汝等说)。 果是无明起   (不悟因果而起无明智鉴体真元无起灭佛名经云无明烦恼唯佛一人方能断之)。 云何涉遥途   (弃本逐末向外驰求法华经云驰骋四方以求自活若了元宗神珠不失)。 欲心闲散乱   (欲乐情生还即散乱未能顿觉妄逐攀缘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 云里一轮孤   (真如不染自性清白月处云中本来光[冰-水+洁]一轮迥照众曜非同一理遍周尘相不及大㽵严经云譬如圆月众星之中皎然最胜)。 因智生狂乱   (因有漏智起狂乱心既背一真何时寂默法华经云入于忆想妄见网中)。 纵撗起计谋   (构尽心生纵撗恣逸真常境上强起计谋法华经云无智者错乱迷惑不受教)。 南来兼北去   (未息念穷玄远如来净觉往还南北永处重昏楞严经云譬如有人于一聚落迷南为北)。 懈怠不如初   (净念不生恒增懈怠未尝省察实不如初法华经云而寻废忘不觉不知)。 义贯诠源正   (幽玄大义贯彼诠源契合真宗无非唯正杂心论云以义贯理去邪取直)。 心牵役梦途   (妄心牵役常处梦途境假情虚昏蒙真谛瑜伽论云未出真觉恒处梦中)。 何如端坐相   (端然宴坐定意缘真背境忘情何如此相华严经云端坐念实相)。 保守法中珠   (佛性圆珠本来莹彻当勤保守恒在法中此者无为至宝也天亲般若论云是故一法宝胜无量珍宝)。 人是人非语   (称誉之言名是毁谤之语成非人有顺违情分高下净名经云毁誉不动如湏弥若或不了便起爱憎)。 法天似海水   (法门妙理遍覆如天性相波澜真同海水龙树偈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 摧魔冤想伏   (不兴𢙣念平等观心摧遣魔冤伏除妄想净名经云降伏魔冤)。 颠倒终难起   (迷情颠倒封着我人悟达苦空彼终难起息妄见也净名经云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也)。 证得生天界   (天宫宝界广善所生妙境清虚修因证得法华经云天园林胜殿在中而娱乐)。 圆明望月华   (般若经云威德自在相好圆明万德㽵严端居补处金容焕烂如望月华)。 根源大直截   (出生众善曰根万物所依名本舍妄缘而顿觉何假周游捐尘境以合真此为直截楞严经云不历僧祇获法身)。 兴念定无涯   (一兴真念证理无涯乃三际法元实十方周普瑜伽论云谓此真如遍一切处)。 法宝不相见   (清净法宝烦恼昏冥真智未生理不相见瑜伽论云虽此真如本性清净使不能见)。 众生不可齐   (众生性欲㸦有差殊未证真空不可齐等唯识论云起异类见受异类生)。 凝然三界外   (对法论云凝然常者法身理也有为有漏恒处世间无相无为出三界外)。 日月转东西   (佛母经云日乃西转月则东流望彼真源此为妄相圆通理上免有去来)。 旨彻三天上   (法身妙𣅀通彻三天世出世间更无有上华严经云法身广大不思议是故十方皆出现)。 众生业自迷   (众生业重往往自迷尘境拘牵不曾晓悟法华经云我知此众生未曾修善本)。 真如观不见   (妄情观察不见真如净慧未生染习尤重楞伽经云愚痴分别生不知如实理)。 终日走轮蹄   (楞伽经云心似毛轮长时散乱八态经云奔驰意马终日心狂真理显然愚迷沉昧有若轮蹄永息也)。 智种不沉迷   (瑜伽论云无漏智种依本识住怀此种者不沉不迷藉三慧熏习显一乘妙体)。 人心大法理   (人心是万法之本妙理为净识之元本末相从心即大法楞严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如来有所说   (如来所说无漏金言理趣幽深指事敷演法华经云如我所说法当生大信力)。 冰消即是水   (水即法源澄湛冰如我执情坚执心既除与真无异圆觉经云如汤消冰无别有冰)。 玄法中通义   (幽玄妙法秘𧷤难知旨趣之中通达妙义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 徒劳长者携   (法华经云若以衣裓机案接之令出盖喻童稚愚痴未有所识今者已达理事不待提携何劳长者)。 他心如不异   (若彼他心如己不异同归法界共证圆成灌顶经云一切众生与我无异)。 桃李自成蹊   (桃李不言自成蹊径于道亦尔岂在言诠法华经云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 俱是如来说   (约本则大定缘如应机以悲心施设教虽无量起自如来法法成真俱是亲说法华经云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 人心不等齐   (根性有异识心各殊悟解之中有于顿渐不等齐也法华经云众生处处着)。 虽知通一义   (一义者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虽知大义通贯一途证悟之中未知何也)。 未了却成迷   (各滞一边于真未了若分彼此又却成迷密严经说云何于此中而生此诸见)。 大志求真佛   (求正等菩提湏兴大志修无相上行方证真佛法华经云有惭愧清净志求佛道者)。 青云似有梯   (法身真理遍覆大千三祇可类云梯一悟直升宝所法华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 攀缘知道路   (修证歧路还属攀缘正智了知法身清净华严经云念念攀缘一切境心心永断诸分别)。 不觉自提撕   (于心无间万法自圆不必提撕自合妙理华严经云自能圆满法故)。 东日浮桑出   (木喻二障日比智明杲日升天万像俱照智出障染法界理彰唯识论云智起惑除真如理显)。 照归真实理   (照者觉照也以无漏慧了一切法归证至实真寂之理璎珞经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 心明无上士   (法华经云无上士十号之中穷尽法源号也真心明净缘理无边佛果周圆名无上士)。 澄净浊流水   (湛然澄净万德真常烦恼结习如浊流水佛身纯善惑染全祛能清浊水楞严经云如澄浊水贮于净器)。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四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五      驾 信及生缘业   (唯识论云信如水清珠能清浊水生则众生缘业不同自性浑浊迷覆真空信若起时业缘自遣)。 生缘情莫齐   (法华经云善𢙣业缘受报好丑众生情行缘业差殊果感不同致招好丑)。 摄心归佛理   (佛者觉也具三觉故理则妙理湛寂凝然心即八识心也若摄其心归向佛理乃真空平等楞严经云摄念未久身心忽空)。 达处绝狂迷   (谓未证悟而起狂迷若达本源妄缘自灭楞严经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智识非深浅   (智即四智识乃八识至果位中转成无漏四智圆明非浅非深唯佛方证下位不知法华经云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 真心用可跻   (真心则理智融和遍周法界起真如用运载迷生可跻觉岸楞严经云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有情无处用   (有情迷覆致使轮回未达真心无处可用楞严经云众生洞视不过分寸)。 理性有高低   (真性妙理本自凝然体用女微法无高下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我见众生性   (我者如来也见即后得智如来以后得智照见众生性行差殊三性不等法华经云我以智慧力知众生性欲)。 如何却自迷   (如何即逐妄随生自迷则却违真理楞严经云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虽实贫穷珠不曾失如是迷因因迷自有)。 愚痴开不悟   (无明覆慧遂使狂痴金口亲开无由豁悟楞严经云虽佛发明犹不能悟)。 岂谕隔云泥   (云泥性隔真妄同源烦恼缠心法身路远华严经云若知烦恼即是菩提)。 西域论金人   (金人者即我佛也身真金色降生西域迦毗罗城净饭王宫普曜经云佛初生𠛴利王家放大智光照十方界)。 东流迁大道   (大道则四十二章经云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此教是摩腾笁法兰二僧始从西天白马驮经传至东土)。 万里取经回   (西域记云唐三藏玄奘贞观三年往中印度至十九年取经以巨象载之却回数万余里也)。 普慧慈悲照   (普慧则二乘得悟慈悲乃鉴照无私法华经云遍覆一切慧云含润)。 真实无虚法   (真实之理法性无虚楞严经二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目性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又般若经云真实不虚)。 如来等一齐   (如来即三际诸佛一时齐等俱证法身楞严经云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 更无分别相   (根本智证真理时如照鉴像不分能所相也维摩经云非有非无)。 即此是菩提   (妄心才灭四智圆明湛理凝然遍周法界楞严经云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慧通三昧性   (慧即智也通即达也三昧即妙定智达妙定之时乃法性一如维摩经云深达实相智慧无碍)。 三乘一法齐   (一真法界唯佛证知三等权乘同归宝所法华经云诸佛方便力分别说三乘唯有一佛乘)。 迷情终未悟   (有情心妄迷覆真空未到菩提终不能悟楞严经云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目为全潮)。 解了不心迷   (真心寂净了解如源智与理冥不分能所楞严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 论空方便理   (论空说理皆方便之谈至理无名离于诠相维摩经云空可分别耶答曰分别亦空)。 上智不求来   (起无分别智合法界理无能所取不求而自来普曜经云佛于二月八日明星出时豁然大悟)。 顿悟达真际   (䪺悟则不历僧祇达真而获法身际楞严经云不历僧祇获法身)。 𡨋然水月开   (水则众生心水月是应化身佛众生心水开清𡨋然月影现中金光明经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贤圣化无明   (贤圣者十地菩萨也无明是俱生烦恼十地菩萨起智渐㐲消化无明至果位中种习俱尽楞严经云名为永断根本无明)。 情田耨忍道   (情田者是菩萨心地耨即上义三地菩萨所行上品忍道维摩经云忍辱是道场)。 佛法因地力   (佛法即法身佛也由因地中修行六度万行之力果德圆成三身具足楞严经云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七种湏弥宝   (湏弥即四宝所成将喻自受用佛色相无此有七种圣财维摩经云如湏弥山王)。 理谕悬河辩   (理谕法界之体悬河迅捷之言四大辩则往复无际维摩经云善说法要辩才无滞)。 身观自在来   (身即佛也观见有情机器不等所以现身自在来应最胜金光明经云自在力故随众生意现种种身)。 一宗超百亿   (一真如宗湛寂疑然超百亿之尘劳悟依他之不有佛顶经云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 妄想岂能裁   (妄想是缘虑心岂能裁度一真妙理楞严经云如何世间三有众生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 诠法本无见   (法本无名岂言诠及离可见相唯佛证知维摩经云法离于相无所缘故法无名字言语断故)。 微音去自来   (微音虽去真理自来湛寂凝然本周法界金刚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玄机唯寂默   (玄机圣智也澄湛寂然默照群生是真解脱维摩经云时维摩诘嘿然无言)。 倏忽到灵台   (灵台者理智之珠不过一时倏忽便到楞严经云忽有智者方悟神珠)。 求法将何用   (维摩经云若求法者于一切法应无所求求法者望趣真理也将何用则湏假智慧之舟方登涅槃彼岸)。 虚无有自来   (虚无则真空妙理有自来即不求而至法华经云而忽见来甚适我愿)。 众生缘业重   (众生情妄缘业难停轮回无穷实为深重维摩经云众生业故不见如来佛国严净非如来咎)。 不悟可哀哉   (自心迷执不悟菩提流浪四生是堪伤愍楞严经云汝等即是迷中误人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愚恶贪嗔恚   (愚痴之人起贪嗔念于法不了染污净识明王经云贪欲嗔恚痴是世间三毒诸佛皆已断)。 迷情违大道   (迷情心异执境差殊违大菩提难登觉道四十二章经云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若逢如意珠   (如意珠即本真智也谓贪欲根深污染真净迷妄交杂障碍性源楞严经云若复有人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 福德庄严造   (福即福慧二严德则河沙功德庄严相好显暖法身金刚经云即非庄严是名㽵严)。 解讲千经论   (解于了义能讲妙法经之与论诸圣传心智慧虽差理归真谛楞严经云纵能宣说十二部经)。 能亡人我乖   (能除人我之执方达二空之门于理既同不乖如体维摩经云夫说者当如法说法无有我离我垢故)。 圣理如不悟   (圣理寂然本同法界由自业覆不悟一如楞严经云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 法要岂梯阶   (虽登十地犹涉梯阶于法无心获证真净维摩经云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众)。 证了因来果   (虽伏因果而证妙明道𢍆法身理智无碍楞严经云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真常有洞开   (有为既尽乃证菩提洞彻真源顿明妙理楞严经云开示我等觉心明净无为真如性净明露)。 不能明一法   (不悟真空无明覆慧未能达了于法昏蒙楞严经云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当善思惟妙菩提路)。 满目翳尘埃   (于法不悟满目翳生达了真空寂然清净楞严经云出既翳空旋当翳眼)。 志启如来藏   (志能出缠能启宝藏性含妙有何法不通楞严经云知如来藏妙觉明心遍十方界)。 非论万亿垓   (万亿垓者即数极也法身之理体离言诠超越僧祇岂论尘劫维摩经云佛身无为不堕诸𢿘)。 灵山宣妙偈   (我佛昔来常在灵鹫山中开示四众说微妙偈楞严经云宣妙莲花佛知见地)。 诸境欻然开   (不能晓悟妙理妄境纵然欻然了达真空诸境当时寂灭华严经云为我演说普眼法门开示一切如来境界)。 舒展他方界   (妙慧舒展普照三千大千真法玄微遍满他方世界楞严经云十方虚空满足微尘一一尘中现尘现界不相留碍)。 菩提妙相好   (道证菩提能圆妙相照诸昏浊咸得清凉庄严维摩经云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心开一切智   (于一法中豁然大悟心开意解一切圆通自照照他俱登彼岸楞严经云微尘如来乘此心开得无上道)。 熏习去烦恼   (烦恼既去熏习亦除解脱心安法身周遍华严经云烦恼已尽习亦除梵释龙天咸恭信)。 果熟祇园说   (菩提果熟悟在一时说法祇园事理显证楞严经云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果)。 轮回理道开   (轮回诸趣无有了期慧性开张于法无碍楞严经云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故受轮转)。 信知熏习力   (熏习未断犹能信心一悟无生于法清净楞严经云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方便认当来   (佛以方便力诱喻众生三世因中决定成圣楞严经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真实心如是)。 因假缘为事   (唯因与缘借事显理托因仗缘真理现前因缘寂默楞严经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未心定见佛斯则因缘皎然明白)。 缘随因自来   (有为之缘皆从因起因缘会合俱𢍆心源楞严经云我从因缘心得开悟)。 有缘相𢍆合   (有缘无缘自然𢍆会能明妙有定证无心楞严经云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宣说因缘悟心无际得大无畏)。 寂静万灵开   (心源不动一法常如开智慧门万灵寂静楞严经云尔时心开乃见东方不动佛国)。 义且非人意   (第一义谛非意测量唯我如来方能证得楞严经云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 心非性莫来   (有情逐妄真性莫来故受轮回难登觉岸楞严经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无有是处)。 眼看无一物   (佛眼观照五浊恶世能障菩提获清净理寂然无物楞严经云以清净眼观晴明空迥无所有)。 六贼混尘埃   (楞严经云六贼为媒目劫家宝六贼则六识与尘埃浪同劫内法财未得解脱)。 灭尽人天恶   (惑乱人天三界烦恼起智灭尽果证真常金光明经云灭尽三界诸人天等无量恶趣)。 慈光怀圣抱   (烦恼已尽圣抱现前怀慈悲光普照佛刹楞严经云回佛慈光向佛安住)。 法身在眼前   (法身常现不动周圆如在目前获清净乐金光明经云如是法身一切众苦悉皆尽故而方得见)。 障碍无心讨   (道合无心能圆真智障碍迷妄随境俱亡金光明经云譬如虚空烟云尘雾之所障蔽)。 法道归真智   (唯识论云法以䡄持为义道以游履为名䡄持自性游履玄津不离此岸而到彼岸真即真如智即本智虽万法分歧莫不全归一揆)。 终超出世情   (世以迁流情以造作且一真之体清净本然故非世间情之所及天亲论云是出世间智)。 犹如华藏海   (华严经云华藏庄严世界海出生种种宝庄严周融法界湛而常寂如如不动泯相归真)。 不缩又无盈   (一乘真际诸佛本源增减两忘去来双泯维摩诘经云而彼大海本相如故)。 旨论通玄说   (旨群圣之大旨也论之则玄机密𢍆妙本深穷心缘虑忘口谈词废故得谓之玄说也肇论云圣旨虚玄)。 强名不是名   (实相本无假名何有强而名之名亦非矣无名论云名无得物之功非名也)。 绵绵而不绝   (明悟法身之理则圆智凝然一得永得绵绵不断妙尽真常唯识论云无漏善常也)。 境像自分明   (境能生心心能了境能知之智不昧则所见之像皆明不真空论二像非真像虽像而非像也)。 玄识广诸教   (玄以微妙为义识以了别为名教即三乘十二分教也其中有性有相若能明了则性相双融故唯识云识性识相皆不离识)。 真诠意浑成   (由真故立诠以诠故明真必思其诠得其意则浑然而成真常一体无名论云浑尔与大虚同体)。 满空如白雪   (道体虚明绵绵不断犹飞皓雪方极长空)。 响谷应来声   (谷神不泯以虚而应即依他起性也随声赴响自然而然肇论云道之玄感譬如幽谷之响不知其所以来也)。 疑信似迷猿   (于本真妙理未能决定明知故信若猿心更增迷昧未曾有因缘经云世人心粗譬彼猿𠋫)。 人心多返覆   (真心或爽净信尤亏一失源流故多返覆维摩经云凡夫于佛法而有返覆终能起无上道心也)。 但依真实理   (破疑生信即愚成智九流则深昧果因五位则高谈伏断故湏依之也金刚三昧经云为彼宣说一味真实)。 弦直岂曾曲   (如彼朱终曾无有曲即喻也发挥妙行流演玄音即法也故佛顶经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 妙理庄严相   (妙理即无相之妙理所谓无上真净庄严则苐一真圣义谛超彼色相庄严也金刚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通经自适情   (不生色相即当处出生随处解脱情无所滞道有所归金刚经云应如是生清净心)。 真源常湛净   (真如为万法之源含融法界湛然无垢楞严经云妙觉湛然周遍法界)。 出没自纵撗   (根本智证真后得智达俗大之则遍于宇宙细之则不隔毫𨤲自利利他住无所住佛顶经云含吐十方宁有方所)。 大智非求得   (佛智二乘之所不及万德之所独高故称为大非求而得本自圆成佛顶经云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恒沙谕物情   (由佛知心非心得真理故乃能遍知若取心相即触途生碍不能遍知众生心也金刚经云尔所国士中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无边皆是教   (法既无边教宁有尽随类生解殊途同归法华经云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覆餗不通明   (滞言𢩁相背觉合尘既在有为终乖无得即不能明悟也金刚䟽云覆餗增尤)。 信解受持者   (净信明解故受彼文持彼义也所谓五蕴空故虽受持而非受持者以未尝有一法而与他人金刚经云若当来世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经文不自声   (真经之义法亦皆无空亦非有盖无分别智名言之所不及大集经云实义无声)。 金刚般若智   (金刚是喻般若乃智六度三檀无先于此是为佛母也)。 论释六缘情   (无著论云一断疑二起信三甚深四不退转五生欢喜六正法久住明言此智为母令佛种不断者具此六缘故)。 悟则背时流   (谈真故逆俗顺俗故违真真妄两遗是非双泯则出世之情故云背也佛顶经云悟圆通根与不圆根日劫相昔)。 迷来昧器局   (迷者闇义亦犹迷杌谓人盖于能缘心上有所未明是生邪执若明正智则器局奚昧楞严经云迷晦即无明)。 修行若直心   (勤修妙行平等直心因果历然善𢙣咸尔法华经云常修质直行)。 圆满无斜曲   (圆满即成就义如能正直其心精修其行则成就见在当来诸功德法永无斜曲大悲经云正念是法门)。 智者求无二   (智之大者上求下度于身内外世出世间法无有二般若经云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 经题一等平   (净名经云一相无相为二也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众生疑自苦   (凡夫于不二上乘平等真智未能决定生信解故为疑之所覆也苦即逼迫义法华经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 正解得𠇲声   (若生正解者则了知自性本来平等于一切法永离见间无行经云了知声本已不为声所染)。 我恐众生见   (众生不能观身如幻深达法源遍计妄生为见所惑金刚三昧经云若灭是见得法真源)。 根缘被爱情   (爱以贪染为义情以嗜好为名苦之所因贪之为本根由爱润缘自根生楞严经云流爱为种)。 提撕明注意   (金刚䟽序云提撕众论也提撕发挥之义揔诸论之玄极群经之妙委明注意宣演真宗如无不包细无不显)。 瞹昧信难成   (金刚䟽序云附赞天文庄严义府说而无说为而不为靡执二边䪺超中道岂暧昧者而能成哉)。 真语真如语   (金刚经云真语者如语者是真语显此谛相若了义而谈即真罔如语显第一义谛相也亦犹即烦恼而证菩提即有违而观实相矣)。 八风散杳冥   (唯识论云四逆四顺谓之八风也若达真如之境实际之源即彼八风所不能动故云散杳𡨋)。 澹然销妄识   (澹然寂静义一切法对妄则立真明真则息妄妄从分别因得识名法华经云其心常澹怕)。 万法藏中经   (了万法一如者即不为尘之所碍也故华严经云有一聪惠人破尘出经卷)。 知过能而改   (罪无自性由妄心起若了真心则无诸过金刚三昧经云云何名忏悔入真实观众罪消灭)。 清心无自辱   (精心内照真智外明惟净惟清何思何虚即能离诸过辱也佛顶经云心清净故即无沦溺)。 如能随日用   (向十二时中于四威仪内性与道合日用不知楞严经云虽终日行而不自觉)。 春煦变寒谷   (如能随处狂真朝夕无二喧嘿一如即犹寒谷生春乃发生之道明矣故法华经云令以譬喻更明斯义)。 慧日破诸闇   (慧之如日能破一切不善之闇遗教经云若人有智慧之照虽无天眼而是明见人也)。 如空豁大明   (如大明之在东无幽不烛上穷空际下极人伦触像斯分随形赴影法华经云而此大光明遍照于十方)。 六尘随坏劫   (色等六尘新新不住坏以迁流为义劫以代谢为名谢已归空空无有相佛顶经云六尘变坏唯以空寂)。 我佛正无情   (我佛妙湛凝然情无动转含融无量犹太虚空入佛境界经云诸佛虚空相虚空亦无相离诸因缘故)。 说法无边际   (大哉世尊解既无碍法乃无边不住于相而形于言华严经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 谁人解发明   (微妙甚深难见难了唯佛与佛乃能知之楞严经云发明便解脱)。 如来常寂嘿   (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故称如来寂然不动周遍十方嘿尔忘言恒宣妙法无著论云显示唯寂静者于法能觉能说故)。 烦恼辩诸情   (如来以清净智决择有情皆悉了知心行差则辩诸烦恼令趣菩提佛地论云断烦恼障得一切种智者觉有情也)。 理显心无妄   (理即一真之妙理明之则真心独朗妄识全祛弥勒颂云常能作此观真妄坦然平)。 太阳景自明   (智慧之照如日舒光见种种色阴霾自廓流景无遍菩萨缨络经云习无为行者犹如日光能除诸闇)。 利缘彰本末   (惟佛始修万行终成万德自他之利不虚本末之缘克着圆觉䟽云能仁应感称心源本末无遮䪺演说)。 福业应来情   (慈悲莫大福业无边应彼来情随根利乐法华经云我所有福业尽回向佛道)。 非是他缘业   (流浪四生循环六趣缘有善恶业有浅深岂曰他因率由己造未曾有因缘经云罪业因缘自身所造)。 乌飞月兔速   (以古明今以今达古必了一真之体照二空之门则时有迁流理无动转不迁论云然则四象风驰虽速而不转也)。 朝昏无处用   (𡨋心内照诸境外虚若昏若明用无所用华严经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 色相何拘束   (万法本空观照无碍纵撗妙用色相宁拘维摩经云法无形相如虚空故)。 诠理求幽细   (所诠之理一念现前则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必湏幽求妙趣细察玄机法华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教行义要精   (依教起行行必难思即其精也直是菩提离诸障染净名经云微妙是菩提诸法难知故)。 向知非少剩   (法本不增亦无有减如形之影似谷之声法华经云以顺法故不多不少)。 眼内勿求声   (眼以九缘生能视也耳以八缘合能听也前五各从自种生自现行远离颠倒根能发识识本全真圆觉经云见清净故眼根清净)。 求得非言意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斯乃无知之知无得之得故非言意之所及也大般若经云以无所得故而得菩提)。 其中物外情   (是中妙理理贯一如既非言意之所及也故摽物外之情矣肇论云超言象之谈出有无之表)。 筌蹄因果悟   (三祇叶满四智俱圆因悟筌蹄迥超言意也故般若䟽云冲漠隔于筌蹄)。 方现一珠明   (了诸法外寂乃一珠内明神鉴不穷严净无比法华经云如王解髻明珠赐之)。 解释诠源理   (能诠之教解而释之必穷其源尽其理故得忘其诠也弥勒颂云悟理讵劳诠)。 三天遍八纮   (纮即方也悟之则宁独欲等三天亦乃遍彼八方浑一真常咸归正理矣法华经云十方世界通达无碍)。 断疑心妄着   (由观胜义生正智故永断疑根长祛妄习善夜经云妄想心难遣智人应善观)。 起信愿非轻   (信以法身为体从自证分起无漏智妙证一乘无上信果酬四大誓度一切生故言非轻也起信论云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 江海桑田变   (幻妄不真唯心所现若明幻妄之境深穷实相之门则可以变大地为真金超秽土而成净土也法华经云即变清净琉璃为地)。 愚痴耽嗜欲   (肇论云欲止于心也心明则离欲离欲则智生智生则如幻之义妙际之源常得现前永无退转)。 若能心自了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盖心能自了也法华经云明了心决定)。 真实无偏曲   (真谓至真实谓谛实由真故智了无偏由实故等心无曲楞严经云真实心如是也)。 证义云何有   (证谓证达义谓义理法华论云能知义理证真境故得理忘言幻云何有)。 周旋论道成   (周旋者往还义往还研核于道德克致功期故唯识论云循环研核究畅真宗)。 敲冰求觅火   (遍计求真若钻冰觅火𡨋心一境即䪺契无为仁王护国经云譬如虚空花因缘故谁有)。 何日达无生   (唯识论云未得真觉常处梦乡随六道以循环逐四流而漂溺妄心不息宁悟无生)。 志心思见佛   (法华经云志求佛道即思佛猒离有为作无为观在在处处常得亲近我昔曾供养是故今信礼)。 佛不阻众生   (佛者觉悟明知号具大慈悲利乐一切归心信顺有愿必从似月应千地声传万谷法华经云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 自是心无彻   (自是众生妄心遍计唯识论云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心无悟彻岂识本源)。 何时道业成   (道谓道德业谓功业见性修行功业方就四十二章经云若人求道贪欲缠心道实远矣)。 果性因缘种   (果谓佛果性即是因果目因生因能克果法华经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 持斋及诵经   (药师经云洁净齐或读诵是经不生悟达枉致功勤虚劳心耳)。 自家无道理   (证理悟道𡨋心息志𢍆会功圆何业能累哉法华经云是我等欲非世尊也)。 心地岂惺惺   (唯识论云有为之中心王最胜诸法所依名之为地真觉未起曷得惺惺华严经云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心地不明岂能惺解)。 海量潮宗水   (海者法性量无极故楞伽经号毗卢花藏海百川𥪰流皆赴大海万区分义揔归真性厥号潮宗)。 澄波万文渌   (风息而海水澄风生则波涛起人若智生法性澄静倒心迷乱业海波翻楞伽经云如海遇风缘波涛皆𥪰起)。 法舡如得渡   (大海求珍非舡不进趣求佛理非智莫通架般若舟入佛性海华严经云彼人眼清净能入诸佛海)。 三界诸天速   (无色界色界欲界凡二十八天法华经云三界无妄由如火宅速谢速灭非究尽故)。 因如常假合   (五蕴和合揔号有情从众因业所感生故对法论云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因如于果皆名假合)。 一念一分明   (一念即一刹𨚗华严经云一念净心成正觉刹𨚗智起万象䪺清耳)。 法以云何是   (法谓教法执教不舍未可称是维摩经云夫求法者离文字相若执名教则不称真)。 视现两无成   (视者顾眄义即能执心现者显现义即所缘境般若经云如来常说诸法平等不可攀缘心境若存二相未泯欲求真空却成有漏名两无成)。 义有修行喻   (义者旨也喻者晓也凡欲进修妙行湏要晓其旨趣慈氏菩萨云自身及报恩果报斯不着此真行门矣)。 岂教虚妄生   (若不著于果报又不求于报恩观彼我平等虚妄自除虚妄者执着心法华经云诸佛如来言无虚妄)。 还如第一义   (显扬圣教论云第一义谛即真智境境谓真理超出有为故名第一)。 三际坦然平   (三际者即过去未来现在真理于三际中离彼我绝冤亲体如虚空坦然安乐法华经云如虚空一切语言道断)。 法应无所住   (法谓六波罗法行此法时应无所著著者住也仁王经云若修六度有所著者不得入正性离生正性离生是见道智)。 南北及西东   (住相行柽果有边极离相修习可等虚空能断经云如十方虚空不可思量岂以南北西东而能阻哏哉)。 唯有一宗法   (六度真性名一宗法此无住本不忘不愚在至圣所通非方域能滞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 空知大道雄   (大道无私用而不竭慈氏菩萨云果中不住道而道能为因雄之极圣人知之矣)。 降彼袪人我   (降伏也彼谓彼此即是人我也降伏人我去除彼此金刚经云无我相人相等)。 斯言非委曲   (人我灭时诸业不生维摩经云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此是真道别无委曲)。 舍邪归善道   (无因自然执我常住舍此邪见专归善道善道有二人天为世间善佛果为出世间善法华经云世间知我心拔邪说涅槃)。 照破无明欲   (欲谓色声香味触此五境著名欲法华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修出世间智照破无明贪欲自灭)。 旨谕颠来倒   (旨即趣也谕谓言教言义百端未𢍆真性及会无为语同颠倒也法华经云种种因缘种种譬喻)。 菩提道果同   (菩提谓智道果谓理因中行门虽各有异果中理智众圣同途佛地论云一切如来理智平等)。 能心除二障   (唯识论云一烦恼障一所知障二障分别起者见道初断俱生起者修道方除佛果永尽矣)。 善达恶缘风   (恶缘风者喻伽论云其有四种一毁二苦三忧四讥达自性空观境为幻设遇四心则不动)。 玄诵经文说   (玄者奥妙诵谓记持经文即圆通大乘之教说色相皆空护国经云菩萨观因果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色身相一宗   (一宗谓冥理体无相色身谓五蕴有质碍故大智观色空而无有二相大品经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 发心能戒忍   (戒有三种忍亦有三菩萨发心欲观空理以持戒忍辱为得道之本法华经云持戒清洁如净明珠)。 精进利烦笼   (精进则遍策诸根普断恶法利他自利恒无懈倦华严经云为利于他常勤精进)。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五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六      驾 幽冥如是说   (幽冥即三𢙣道之名法华经云作如是说幽𡨋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 善道信心同   (人天二趣名善道以人信十善因定归善趣故修习三业而行善行唯识颂云善谓信惭愧无贪等三根)。 地狱非遥远   (地下有狱名曰地狱瑜伽论云此洲下过三万二千由旬有等活地狱下过四千由旬有诸地狱圣教指陈目前可验名非遥远)。 凡愚智不通   (三世因果善恶分明上士猛浪而知凡愚疑惑不达法华经云肓𡨋无所见不求大势佛)。 伏忍嗔心住   (论云断物命根故名曰嗔忍受众苦制伏三毒摄心一境住无为本仁王经云初伏忍位起习种性)。 受持语自默   (领受真心持之不散万缘俱默一法顿清道绝语言妄依何起大般若经云若取文字相即非实相)。 能思一念时   (一念者时之极少能思者运智之端运智一念便悟无生法华经云于刹𨚗顷发菩提心便成正觉)。 眼睹天花出   (一法通真色心俱幻悟妙理凝然不变达妄法眼见空花护国经云无量色心皆如幻故)。 不同彼有欲   (爱欲覆心昏乱重浊法性澄洁不同欲染圆觉经云烦恼断尽便证实相)。 听受广无穷   (听受者领纳义智纳真如广无涯畔则安乐解脱永处无生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一言演说尽无余)。 种福非缘舍   (舍施之福但属色相终有边际𡨋心内达道契无生而无有竭能断经云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心魔净界中   (若着尘境乃是心魔观空趣真方为究极诚谓净界华严经云彼有颠倒惠增长一切𢙣)。 信缘心不逆   (信符大道一志明真心遇妄缘岂能违信华严经云心不违思思心不违境自然入觉海)。 安乐自然通   (情除妄幻离缚逍遥危怖不拘自然安乐法华经云菩萨善修如是安乐心)。 善法众生得   (真常之理名为善法性顺益故众生晓解同入法源华严经云令一切众生证一切功德智普皆清净)。 如归指掌中   (浩渺真如遍周沙界悟之如观掌内迷之旷劫难寻法华经云如来明见无有错谬)。 智了何分别   (无相妙智中外皆空纤尘不立观门寂灭都无分别大般若经云内空外空故)。 周知幻化中   (包括曰周通真曰知圣人以无知之智达一切法皆如幻华严经云如响亦如梦如幻如变化)。 若能观自在   (有无二相都不缚情居尘离尘观心自在华严经云无有造作及作者观心于此得自在者矣)。 如法满虚空   (如谓真如有生解义名法此理广博巨周沙界控驭真空十方皆遍华严经云诸法寂灭非寂灭远离此二无分别)。 蓬若夹兰生   (蓬喻庸鄙兰喻圣人庸人近圣必灭尘劳蓬夹兰生渐资香味涅槃经云犹如伊兰花出于栴檀香)。 薰莸悟染俗   (薰莸令生觉悟知染俗因舍染归净同会本源弥陁经䟽云慕善芳兰袭庆朋恶鲍肆薰风)。 非同一气类   (贤愚类别禀气非同根行虽殊法性无二华严经云但随众生根器所宜略说如来少分境界)。 寒暑相催促   (阴极曰寒阳炽曰暑三界催煎未逃迁变岂若无为妙理永寂嚣尘对法论云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 我信众生苦   (我者胜大之义信谓忍可之辞众生苦即三界无乐故法华经云贫穷困苦爱别离苦)。 来时去日同   (往来人间去生天上徒经劫数不悟正因心心不达处处皆同华严经云是故诸凡夫轮回生死狱)。 善根无恶趣   (地狱饿鬼畜生号之𢙣趣观空智起名曰善根念念无生有何恶趣金刚经云以于百千万亿佛所而种善根)。 降伏妄心通   (身行调而利济心语顺而道圆妄识斯除心通奥旨华严经云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 真谛更无说   (佛说一代时教二谛摄尽惟真谛一名独称法性名言路绝体遍用宽华严经云法性寂灭离言说)。 迷情事更重   (速情不了强立名句依言计着妄幻遂生尘事加增不能晓达华严经云譬如目有翳不见净妙色)。 能求知识见   (鉴达是非名曰知识拣择善恶称之曰见今仿习彼名之能求华严经云亲近善知识爱乐白净业)。 境外自相逢   (不着六尘制心一定运智于妄境之外相逢于真如之海华严经云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 慧意重宣说   (悯群生未悟遂起化身应彼大根重宣要旨故名慧意重宣说华严经云法慧先已说如来真实性)。 如来大信通   (大信者佛性也通者传易义演易如来妙理普使闻知贤愚共有令修果证华严经云于如来所起净信以信得成不动智)。 平心三界内   (一道观真更无虚假虽居三界之内而性逝尘劳之表华严经云三界一切空是则诸佛见)。 法体自优容   (空法之体本自优容圣性了然逍遥廓寂华严经云其来无所从去亦无所至)。 蒿莱同贱质   (蒿负阴阳之气岂识荣枯人依真如之理不知求悟同彼蒿莱法华经云父知其子志意下劣)。 通理喻盈缩   (空性普遍净犹虚空盖缘机器不同遂致盈缩有异盈缩凡圣两别华严经云诸佛于一微尘中而常转大法轮)。 若变世间心   (缘事之心颠倒分别名世间心革除妄想摄念无动陶炼圣智世心自变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愿求真眼目   (真即法身理眼即报身智愿求真智证于妙理法华经云愿得如世尊慧眼苐一净)。 说经明听受   (世尊说经空生听受佛非所说迦叶亲闻真理凝然离言离意金刚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妄相尽为空   (妄相不实审达皆空真界洞然都无所得唯识论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 障碍无形影   (障碍不了妄生立相如形似影郁起交芦净照虚明量无等比法华论云无障无碍故无形影)。 诠源在处通   (诠释法源显现真相体用俱遍于法皆空金刚经云若此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 理胜皆无相   (理者真理也胜谓超过一切有为法故名无相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 除疑任所从   (除疑者唯识论云疑唯分别入见即除悟理证真廓然自在名任所从)。 经文论慧福   (一切经文多明福慧福趣无生之法慧修无漏之因福慧二严法性微妙法华经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 恶草善因风   (真妄交参善恶相济不息二见迷起根尘若了一真善芽增长法华经云譬如大风吹小树技以是方便令法久住)。 诠意心中妙   (诠量圣意莫若了义经文微妙法源俱现一心之内故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 五真六化明   (五真者唯识论云四智心品及清净法界六化者即六通化现一一无边明示众生起智断惑悟证真理)。 金刚坚固力   (金刚者喻智也智力坚强能摧烦恼故法华经云智慧力坚固)。 世法自踪撗   (世法者即世俗法也证真达俗障碍俱遣任自踪撗法华经云通达无碍)。 昏法难明照   (无明烦恼覆蔽真心惑障所昏智难明照瑜伽论云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 𡨋心达妙觉   (𡨋𢍆本心通达实性微妙真觉一念相应法华经云通达大智到于彼岸)。 何曾有二三   (一乘理体本自凝然性绝自他何有名数法华经云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理性尽通学   (理即对事彰名性乃就相立号圣贤俱证故尽通学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求梵藂林译   (慈力能仁演金文于西土悲心大士求梵偈以东来译士如林共翻大义西域传云群贤共译)。 高僧论亦通   (高僧者即今古之德人也造论制䟽悟性明心具述果因通论慧福法华经云定慧力㽵严)。 凡情知正觉   (凡情仗其言教了义皆通自知本心有菩提性故言知正觉法华经云自知当作佛)。 心印了然空   (心心相印祖祖相传诸去本空了然洞达华严经云海印发挥现无前后故)。 解译中天语   (印土中天真梵之语群贤解译华夏流通如梵语素怛囕译就华言名之为经)。 因缘法相中   (理事俱彰故名法相因缘道理具在其中法华经云如是因如是缘如是相)。 弥勒菩萨颂   (四十九颂弥勒亲谈赞彼经文流行不坠金刚经颂云佛教如是着万代古今传)。 如来一信同   (诸佛设教一味皆同证人无为湏凭实信法华经云如来说法一相一味)。 证果西方土   (权身起化证果西方净秽何殊生灭不异生灭不起净秽阿居方了真心寂然无证净名经云心净即佛土净)。 分明善事同   (分明者晓了之义善事同者即此方他界理体无别也金刚经颂云无别有圆成)。 一真无委曲   (一真本体性离百非心境都无何有委曲法华经云正直舍方便)。 高士解心通   (解心既起迷执俱除故云高士智性真常通含万像法华经云随义解佛语)。 善译经文圣   (经文了义善译玄音惑障遣除悟圣言理金刚经云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法门喻的礭   (化门应现指喻无穷法体绝言了然的礭法华经云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 若言诸世情   (唯求世法未测真机性相交参迷情妄执法华经云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 男子女人恶   (劣心未遣善𢙣立名执自执他情计斯起唯识论云善不善俱非)。 志愿慈悲力   (四大誓愿称性无边慈悲力增普及法界一切群品尽获善利法华经云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 光含谅彼同   (光含万像共辙味▆途法界凝然体无变异信知本性一切皆同法华经云我智力如是慧光照无量)。 无因无著相   (若见诸相计执纷纭情想不生复何所著净名经云不著相求)。 消息自然通   (既除执性息虑澄神消遣迷心自然通达金刚经颂云息虑灭迷情)。 果差难证觉   (一乘果体无差五性随心有异执着小果不求大乘摄论云二乘作意障障大菩提故)。 大戒一微中   (大戒体空本无持犯外同真际内处一微非表所明离诸尘累华严经云在于一尘中一切尘亦然)。 寂净起诸界   (体净真常凝然湛寂愍诸情界起应权身法华经云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因缘唯识通   (因缘之理唯识所宗识性若通诸缘自寂华严经云诸法所生唯心所现)。 因依无上果   (因中求果六度为依万行妙因克成果证法华经云今得无漏无上大果)。 圣道雪山峰   (法性真身本无方所化体示现雪岭修心苦行六年已圆圣道法华经云而起大悲心我始坐道场)。 真实慈悲力   (真如实智广运慈悲法雨一沾三草皆润金刚颂云菩萨怀深智何曾不带悲)。 如来一境空   (如来体性用遍河沙一境了然空无所有法华经云如虚空无所有性)。 香水洒坛场   (严洁坛场起内心净慧洒持香水表五分齐臻法华经云以香水洒地)。 心通诸事实   (悟彼妄缘心通妙道弃其虚假理事皆实性本无差真空义显法华经云引导诸众生通达无量义)。 欲知无上道   (天亲论云菩提涅槃二转依果智无等故无过上故名无上道法华经云持此一心福愿求无上道)。 妄想忙终日   (妄想既生心忙终日若达无上诸缘不生法华经云我等终日尽夜每自克责)。 义从心识变   (如来义海平等无差从彼识心生解有异法华经云上中下性各有差别)。 决利爱河中   (法雨既施群情获利决定免爱河之苦当来证常乐之门法华经云利益一切而生三界)。 始未知无益   (无始已来未闻真教知身无益徒役轮回法华经云不觉不知不求出离)。 清凉世界空   (一念了空便入清凉之境真心若起方知世界之虚法华经云如清凉也能满一切诸渴乏者)。 法智修行妙   (精进修真去疑断惑以绝学智妙证菩提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 慈音遍九霄   (慈音一震普利十方妙达离微极无边际法华经云佛声深远甚微妙)。 唯心即是佛   (心者缘虑义百法论云一切最胜故造善造恶五趣轮回乃至成佛皆由心作)。 禅定善根超   (禅定者四禅八定三明六通诸功德法离根尘也法华经云禅定解脱等不可思议法)。 旨演真宗要   (如来秘旨演畅真宗善开方便之门能证无为之性法华经云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 心逢意马调   (正真之要必能观察不起妄念唯寂本源意马如闲咸归圣道大般若经云如调慧马)。 攀缘情猛利   (攀缘诸境惑障拘牵猛利真心能出缘虑法华经云深着于五欲痴爱故生恼)。 忍辱自逍遥   (忍辱自在无所冤亲道本逍遥自然清净法华经云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 风恶吹舡舫   (恶业风生吹飘苦海众生性量日用不知法华经云假使黑风吹其舡舫)。 纵撗不可测   (五趣纵撗往来不定如于大海不测波涛法华经云一切众生类无能测量者)。 迷心闲日月   (迷情不悟黑闇蔽心虽然佛日长明业力自生障碍净名经云是盲者过非日月咎)。 秘教本来密   (秘密言教唯佛能知理趣幽深凡圣不测法华经云诸佛坐道场所得秘要法)。 玄网起大要   (玄纲妙慧广垂大法众生闻教证悟玄理法华经云诸佛之秘要)。 般若用周旋   (般若即智佛智方便妙用难思化利众生周旋应用法华经云教诸千亿众令住大乘法)。 法施皆精进   (财施法施无畏三施之内法施最胜化彼众生皆行精进法华经云汝等勤精进当共至宝所)。 名扬一义诠   (名言扬教义贯一乘诠显真如尽令晓悟法华经云以一妙音演畅斯义)。 幽僻含玄释   (幽微寂静性相含容玄奥真源心通解识法华经云是法甚深奥少有能信者)。 随情一切缘   (随情有异俱包一性之宗逐物应心尽𢍆苦空之理法华经云如是种种因缘随宜而说法)。 湛然心不动   (澄湛凝然心通方了如如不动寂用现前法华经云八十亿万劫安住心不动)。 体性量无边   (真如体性无其限量何有边涯本智证时障尽理显唯识论云若不证真如无能了诸行)。 大信非常浬   (真如至理非信不阶不信一切即非常信法华经云当生大信力)。 超几入圣缘   (悟必超凡当湏入圣即彼大信出世良缘法华经云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 根尘生怖畏   (根缘尘境染污净心失坏胜因深生怖畏法华经云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正法故亲宣   (如来正法唯自亲宣教利群机令生信乐法华经云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 悟空入自解   (能悟空宗深穷妙解不拘色相善证涅槃法华经云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 号曰维摩诘   (无垢称大士久成正觉示化娑婆深达有病之源妙彻无生之理宝思维经云过去久远成佛名金粟如来今助佛化缘)。 方丈一张床   (方丈者表二空真理借床为喻应用多方一室之中万法周备净名经云毕尽空为舍四禅为床座)。 相知来问疾   (悲生现疾慈利群佛菩萨声闻影响发问净名经云机告湏菩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 信悟传衣钵   (信初发心也悟后克果也法华经云若人信归佛如来不欺诳传衣钵者宝琳传云西天东震古圣传衣迦业为初至于达磨来入梁代传可可传璨璨传信信传忍忍传能凡二十八祖)。 通流法相诠   (摄论云从清净法界流出十二分教真俗义理名之法相遍满十方名通流也)。 因心持戒故   (净名经云以净戒摄毁禁戒有三种一摄律仪二摄善法三饶益有情此三是万善本故)。 妙理得如然   (妙理则真如也证会之时寂然解脱般若经云如如不动)。 智摄众生苦   (苦有三种一苦苦二坏苦三行苦智有两般一凡智二圣智今论圣智能摄众生苦净名经云以智慧摄愚痴)。 悟依般若传   (般若梵音华言净慧㽵严论云以能证择诸法故传悟自他靡不通晓)。 佛言施法信   (心净名信通真之本也实际称法大乘之源故佛言施设诚谛不虚法华经云佛所出言未曾虚妄)。 利乐且随缘   (从真起化欲开利乐之门现相修行固作随缘之肇示报化体随大小机华严经云为利乐放他示现种种事)。 我问如来说   (菩萨利他固申启请佛应上根为说大法能断经云如来为发大乘者说)。 海中智宝诠   (华严经云佛法性海以智宝诠量智名宝者能通妙理出生死故)。 随宜持净戒   (戒善息缘唯克人天之果观无住本能为入圣之基大品经云尸罗但生善趣般若能出世间)。 周智法相宣   (炼智通真廓然解了周遍尘别一味澄寂古佛既如今佛亦尔法华经云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说无分别法)。 天降魔徒众   (魔障碍义障碍善事故华严经云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主名曰魔王凡领军徒八万余垓)。 神通不可匹   (维摩经云现作魔王者皆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所以神通不可匹类)。 世尊一见时   (本行经云释迦始登正觉山坐金刚座初与魔王捔力故)。 忏悔无踪迹   (本行经云菩萨入雷吼三昧大地为之震动众魔归心发露忏悔群邪踪迹自兹永弥华严经云以五浊恶世乐相征伐菩萨示现降魔)。 真见何为是   (真见胜智已度生灭然比妙理未得寂静瑜伽论云以彼见非真情拘生灭故)。 圣法极无边   (唯识论云具无边际真常功德居十地而犹迷寔二乘之叵测量极䂓矩之外妙出思议之表此大法身名为圣法)。 经通无上义   (经能通义义可明真灭迷妄心达无上理法华经云自证无上道大众平等法)。 色相漫虚传   (根尘质碍皆为不实色空泯灭方可传真法界茫茫谁人传示能断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慧眼观无极   (十住断结经云如来眼通过无量无边无[娄*殳]世界名慧眼观无极瞩物周遍)。 众生供养缘   (瑜伽论云行供养时以无分别住无相心众生以有相无相为缘后感世出世间果各有异)。 声香味触法   (此名五尘耳知声鼻嗅香舌了味身觉触意缘法般若经云不应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布施广周旋   (菩提心经布施有五益一人亲近二人乐见三人宗信四好名闻五作后世因近感人天远招佛果)。 说经十二部   (瑜伽论云一契经二伽陁三本事四本生五未曾有六因缘七譬喻八只夜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名十二部)。 一法智周圆   (真理圆证不假筌罤因言了意得意王言华严经云智身所通达离彼文字相)。 功行三千界   (法华经云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重法轻命苦己利他矣)。 无心是福田   (观三轮体空修财法二施般若经无相福如十方虚空不可思量能招佛果是真福田舍著相故)。 精灵及四众   (灵性宽博遍及四众般若经云精纯净妙遍一切法)。 妄悟疑真实   (理本无生湛然凝寂要以神会非以事求分别浪生执情云起乖背真本枉致功劳般若经云譬如虚空花愚人取为实)。 意马善调伏   (觌体全真不施意马非能调伏自致混融维摩经云常省己过不讥他犯)。 经言不可述   (华严经言佛身不思议法界悉充满此但智证理事𡨋合言诠不迨故)。 理证因多劫   (涅槃经云四依菩萨供养二十六恒河沙佛始解全涅槃十六分义经三大劫方证理故)。 贪生断福缘   (般若论云果报斯不着防求于异事果报不着是佛果因求于异事是生死业贪此主死断菩提福)。 障同魔境界   (华严经云一烦恼魔二蕴魔三死魔四天魔此等能为障碍故)。 言义不知诠   (不达义意非言所诠般若无知玄机幽默大品经云诸法依义不依语)。 大义无通变   (一真法界清净纯一无有改变妙义混然维摩经云法无好丑法无增减)。 文乖自倒颠   (真常无说有说乖真既顺俗言不符妙有大智度论云无常见有常是名为颠倒)。 非心求出离   (求离众苦要在无心心起妄缘却增生灭维摩经云菩提不可以心得以无心而得)。 法渡爱河舡   (瑜伽论云贪爱如河没溺有情故以妙智如舡运载自他渡贪爱河至佛果岸)。 求救众生苦   (大士兴心务救他苦华严经云安慰众生入佛法海)。 无心即是缘   (离执着心名曰无心尽依此门而致解脱大品经云菩萨以无缘慈说于妙法不见我说不见彼听观自同他济他如己)。 但随福与业   (蓄积善根名福崇修因行名业但能回向真如随此定当成佛华严经云譬如大力王率土咸戴仰福业亦如是菩萨所依赖)。 还离向人天   (还归法性离生灭心处轮回烦恼不沾向人天善施利乐华严经云如是离染着身世皆清净)。 严洁非常净   (显真如界妙湛清净烦恼不染皎洁非常涅槃经云譬如尘雾不能染空)。 精修皆自得   (法华经云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自修因而克果故)。 目前施有益   (灭心境相观内外空一言无滞万累何依大品经云凡夫闻佛法证现前胜益)。 证道暗中出   (迷悟相参烦恼缠覆无相智起明暗交游胜鬘经云出缠大法身痴暗皆永灭)。 解与行相违   (解即真性如如不动行则智心从因缘有性相两别喧寂二殊佛地论云真俗两智行相㸦违)。 难明是与非   (真理无是名言断故俗智无非顺大道故因圣难明独佛能了法华经云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 莫矜夸巧拙   (真智寂静妙理凝然体离言说好丑都亡大品经云一切智地非有非无湛然清净而亡好丑)。 圣法许相依   (真俗二谛法尔相依仁王经云二谛恒不即解心见无二求二不可得)。 证取波罗蜜   (梵语波罗蜜宋云到彼岸瑜伽论云即以生死为此岸法身为彼岸烦恼为中流妙智为舡筏而能渡之名为证取)。 言名号羼提   (梵语羼提宋言忍辱法华经云忍辱心决定端正有威德由斯忍辱而得出世)。 还同甘露味   (法华经云为大众说甘露净法佛说解脱真同甘露能消热恼故)。 法要自东西   (万行圆时一真澄寂法无南北人有东西一切体空离名离相华严经云不着报不着身观法性如虚空东西无碍)。 志遂千生劫   (意合大乘动经千劫法华经云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如此人等必能恭信)。 人天不阻违   (法性平等禀识皆同妙智证时决无违阻智度论云识如人天由善业所招)。 存求无异见   (㽞心趣圣要辩正邪异见若生永迷真际华严经云菩萨修行离诸异见灭二相心)。 报应梦如归   (世间报应暂有还无生灭升沉寔如梦幻若能悟彼触目归真大品经云菩萨闻受当果而犹梦等)。 教本如来说   (瑜伽论云佛从成道终至涅槃说法时会三百五十度法华经云如三世诸佛说法之仪式我今亦如是)。 祛疑彼是实   (祛者除也疑谓犹豫法华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迷情若遣实理自明矣)。 执迷皆妄想   (执乃封着迷谓心感佛谈秘藏遍计元空群生无智妄执有实般若经云执有诸相是为妄相)。 烦恼悟心佛   (漂溺有情名为烦恼悟此空性同晓无涯护国经云众生未成佛菩提为烦恼众生成佛时烦恼为菩提)。 果若随心起   (华严经云菩提果以心为本心若清净则能圆满)。 真修五欲非   (色声香味触于此五欲不能遍知华严经云观察诸法自性无有如其生灭但是假名真妄相较五欲诚非)。 断疑三障外   (佛地论云一烦恼二所发业三所招果名曰三障净慧生时直入一真之理毗卢果满永超三障之外)。 调伏法相依   (制御妄情能入真谛智能灭相相寂智亡般若经云决择调伏法依彼真空生)。 有亦随缘果   (有我所执转增颠倒无我寂念疑惑不生般若经云布施得富贵持戒得生天报自执因名随缘果)。 无缘觉不知   (理寂思虑真觉湛然智起妄沉妙缘非着华严经云有见即为垢远离于诸觉如是乃见佛)。 真源若不动   (解空之心成佛本故巍巍不勤湛湛真源华严经云内心寂静外心不动故)。 取舍更何疑   (泯著相心𢍆清净理不取不舍事又何疑华严经云法性本空寂无舍亦无取性空即是佛于此勿生疑)。 义能依戒律   (戒有二种一性二遮依执相义唯感人天即色观空方到佛果涅槃经云持戒无量为初学故)。 法上理无私   (依真理故此理平等离自他相尽法无私华严经云知法界无依无住平等无二极于一切)。 真谛门中事   (真谛即胜义谛清净法身在其中摄仁王经云法性本无性胜义谛空如)。 除贪妄想离   (唯识论云于有有具染著名贪是诸惑本贪若除𣧠妄想自离法华经云若灭贪欲无所依止)。 至德烁阎浮   (起世经说湏弥山下有金皎𡙸余辉名阎浮提金洲从彼一赡部四边都七千由旬至人圣德照灼遍故)。 四天转佛日   (四天准对法论一赡部州二胜身州三拘卢州四牛货州居湏弥山四面佛法化利如日照临华严经云慧光恒普照世暗悉除灭)。 解空六趣停   (仁王经云世谛幻法无名无义亦无体相若善晓悟六趣永息生死不染)。 法相真皆实   (法相幽玄极无边际妙智清净证悟实理般若经云观法性空为真实处)。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六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七      驾 法心不可得   (理事双泯真妄㸦融咸绝自他俱非思议金刚三昧经云诸法皆如幻如幻不可得)。 供养礼弥陁   (情想既息触目皆真觉性现前运用寂灭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 大震慈音远   (心通法界色泯声消一震慈音响彻遐迩华严经云如来一妙音周闻十方界)。 无遮了义歌   (于法无碍平等一如不供弥陁自圆了义大方广经云无遮大慈开秘密藏了义法门)。 旨传千手眼   (妙旨亲传如如法印非千眼而示现乃万法以圆成楞严经云乃至一千母陁罗臂法华经云慈眼视众生)。 妙应萨婆诃   (大悲圣智朗鉴娑诃以妙应机无畏接物法华经云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梵王同帝释   (梵王帝释值佛亲传忉利净宫共明无相净名经云若在梵释梵释中尊)。 修行曩劫多   (旷大劫来不昧宗旨一证妙觉永无失期华严经云于无量劫而修成)。 玄门绝异见   (玄默之门非取非舍一心起念异见差殊净名经云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 降伏大邪魔   (泯诸异见能伏群魔唯我法王咸令得悟楞严经云降伏诸魔制诸外道)。 彼岸无为相   (相寂无为法超彼岸魔境下现觉道光明圆觉经云便登解脱清净法殿)。 贪心溺爱河   (贪即耽染为性心乃缘虑得名不悟真机如何寂照法华经云贪着世乐无有慧心)。 幽深无远近   (法界玄远幽邃冲深一念无心真源坦荡实无远近至道本然华严经云非近非远是解脱道)。 禅定好相过   (禅那𢍆理静虑忘缘三昧归真任运常寂华严经云信心生一念六度尽相过)。 迷途如梦想   (四大体空五荫相假喻之幻梦了无所有佛顶经云寤即想心寐为诸梦)。 善缘业力多   (十善之因有为之业若无真智何了幻缘圆觉经云猒爱业道舍恶乐善)。 大士居兜率   (华严经云护明菩萨居兜率陁天即欲界第四天也欲化阎浮示居睹史)。 千生积德多   (已历三僧祇劫备积六度行门功德圆成将邻佛位法华经云积功累德成菩萨道)。 慈悲无系缚   (无缘慈悲何所系缚不住三界不着真如维摩经云以大慈悲不住无为)。 善恶事消魔   (善恶相济俱属妄缘不作不求与道玄契楞严经云觉悟无惑则彼魔事无奈汝何)。 信心不可得   (无信不立有信亦空信无不通心自清净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 无执语云何   (教立语言盖为妄执若无情执云何设言宝藏论云圣人应机设教对执不同究极理中都无名字)。 㸦起修行愿   (不修不证不证不修若真修行则无所愿圆觉经云本无修习亦无证者)。 施恩智慧诃   (平等实际本无施慧之言才起妄心不达二轮空相大般若经云五度如盲智慧如目)。 智见休名利   (冥心契理非智观空达事忘缘自休名利法华经云是人不复贪着世乐)。 无心最福多   (出离虚妄莫越无心善恶都莫思量法界自然显现不求福报与实性等宝藏论云无心无意不可以一切度量)。 六尘魔所使   (妄缘若泯实际朗然六尘忽生为魔得使佛顶经云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岂得悟真么   (非真非妄自悟圆通执真亦魔尘劳不息华严经云彼由颠倒慧云何知正道)。 我见凡诸性   (于彼五蕴执为自在而起割断诸性乃五趣性类皆属轮回圆觉经云发挥无明显出五性)。 其如妄想多   (妄生三界想起万端虚假不真心识撩乱楞严经云八万四千虚妄乱想)。 众生有佛种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心者定当作佛性即种也)。 悟不隔恒河   (于法无障触事皆真悟在刹那惟心是佛非心非佛非佛非心不隔丝毫豁然明矣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得菩提)。 疑虑顿忘时   (疑虑者迷昧谛理顿忘乃豁了自心真妄俱泯即是时也楞严经云疑惑销除心悟实相)。 俄然达圣理   (圣理谓诸圣所证悟之理六情昏闭霍尔攀缘一念袪除俄然通达佛顶经云我顿发心得大通达)。 不看波底妄   (有为虚妄喻波底月也但看波底月妄自知蕴界非真净名经云如智者见水中月)。 浊爱流清水   (贪爱烦恼能浑浊于心妙理真源喻澄清之水清浊虽异真妄宁殊宝藏论云沙水浑流上清下稠)。 真本无虚妄   (冥通三际洞彻十方唯有自性圆常本无遍计幻妄楞严经云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心邪即自魔   (一念迷真觉劳相现心缘尘妄背正归邪内染执情自生烦扰非由他起即是自魔宝藏论云内起风尘故为魔境)。 真成求始见   (一真现前更无所见无心求法始合觉源楞严经云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 境界契摩诃   (起信论云摩诃衍有二一者法二者义法即法界义乃义境傥若契入即是大乘)。 慧常无畏法   (慧合真源法无所畏随机应用靡所不圆金刚颂云资生无畏法)。 三事理难过   (若起三檀之行湏知三轮体空不着之理难以过越圆觉经云三事圆证故)。 诸天咸信重   (不起自他之相便成超渡之缘无得之心人天信重法华经云天人所供养)。 凡圣岂偏颇   (六道凡夫三乘圣众愚智虽分高下佛性岂有偏颇圆觉经云凡夫及诸佛同为空花相)。 说尽无遮圣   (上透有顶下彻无垠中非所止旁绝边涯匪𢩁圣凡不拘情界说尽斯理名曰圣人楞严经云慈音无遮善开微细)。 何如礼释迦   (法华经云南无释迦牟尼佛盖归命之词也见佛可礼亦是邪见安心实相方名真礼文殊云顶礼无所观)。 纤尘皆是障   (佛法真旨贵于无得纤尘见起障碍是生圆觉经云有照有觉俱名障碍)。 大利是僧伽   (梵语僧伽华言众也若归心僧宝凡圣等观是获大利华严经云当知如是人始获广大利)。 理事古今定   (理即真理事乃妄相融通无二今古常然智度论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 无劳发叹嗟   (众生本是法身迷妄遂成含识自己不认非性相违法华经云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 众生如不悟   (总指五蕴假者六道情识曰众生不知妄法本空真性本净圆觉经云若诸众生未得悟者)。 六识尽迷蛇   (六识即苐六意识迷实性而起依他执有为而生遍计亦犹绳依麻有迷绳谓蛇楞伽经云如愚不了绳妄执以为蛇)。 诠经不达义   (不能以圣教为明鉴照烛自心不能以自心为智灯照经幽旨佛顶经云汝虽强记但益多闻)。 觌面见心邪   (悟理忘诠当念而已阶圣智看月认指觌面而便见邪心楞严经云心触客邪含受魑魅)。 电转心中悟   (悟惟一念犹乎电转佛非外得故曰心中华严经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芝兰荆𣗥花   (知妄本真荆𣗥作旃檀之树迷理逐相芝兰发蒺䔧之花涅槃经云犹如伊兰花出于旃檀香)。 求善不求恶   (善谓顺益恶乃违损于此二境心起驰求瑜伽论云于未得善求现在前于未生恶求不复生)。 无劳自见夸   (无心绝相方是真求希善断恶如何自骋楞严经云见人即夸我𢢔无比)。 众生人定相   (圆觉经云心存少悟皆名人相存有所了名众生相心迹若在故云定矣)。 旱地种莲华   (妄缠真性如池水不产施莲华烦恼即真犹陆地能生于萏萏维摩经云火中生莲华是可谓希有)。 解种无边福   (一切佛法善巧修植即解种也百福咸备妙称法界乃无边也楞严经云是福云何更有边际)。 因萌长善芽   (六度之因根既发萌万善之芽果得增长华严经云增长一切善根芽)。 智生皆不灭   (智谓三根本八后得证法性体住常乐乡永𢍆无生故皆不灭金刚颂云智入圆成理身同法性常)。 佛眼看天华   (法华经云尔时诸梵天王各以衣裓盛众天华供养佛菩提树世尊以青莲华眼而瞻看之宝积经云谛视菩提树瞻观供养毕)。 志未成圆相   (心志攀缘境界取着色声既有情生未成圆相圆觉经云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迢遥直道斜   (理本绵邈道实迢遥认巳为物即成于斜楞严经云无同异中炽然成异)。 若能明取舍   (若明妄本自真生无是佛无取无舍何自何他天真朗然触途皆妙圆觉经云不与法缚不求法脱)。 定入法王家   (离识通真高步永抛于毁宅无心体极一念定入于佛家华严经云生如来家随诸佛住)。 悟觉亦非难   (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如斯觉悟是亦非难华严论云顿见佛性便成正觉)。 心通遇法喜   (了心无心得无所得净名则法喜为食法华说心通作佛方便品云心已得通远其次当作佛)。 遵依曩劫同   (遵依理性曩劫皆同十方如来一门超证楞严经云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 凡圣归真理   (顺心成圣背性成凡迷悟体空皆归真理圆觉经云菩萨外道所成就法皆是菩提)。 果报还须受   (善恶业因既造好丑果报须还似影随形如谷答响维摩经云善恶之业亦不忘)。 如何理不差   (谛了一心种现之业永息未离三界善恶之理不差华严经云无有杂乱亦无差别)。 乖疑何即是   (乖疑实性忻名相以还迷坚认真空失圆成而何是楞严经云迷不自识谓言登圣)。 看取井中蛙   (滞迹求诠不知法界之寥廓匿因计果焉测性每之宏深看取井蛙岂穷海量宝藏论云𡖉居者不知宇宙之通泰形处者不知虚空之广大)。 因诘诸魔伏   (宝积经云时有外道问佛不问有不问无佛即默然外道赞言世尊慈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因诘难佛诸魔自伏)。 真空定不邪   (圆觉经云当知实相圆无际故斯盖唯有周遍真空不容纤毫邪妄无偏平正即定不邪)。 众生能作悟   (无圣言定量乏知识发明不以古教印可见知乃是众生能自作悟圆觉经云若复有人于自本心作种种有)。 道路有相差   (宝所之道路无别三乘之驰趣有差楞严经云从是天中有二歧路)。 法祖初兴日   (法者軏捊祖即宗本佛说诸法名为法祖初兴日者初出世时法华经云诸佛兴出世)。 祇园会上时   (本是祇陁大子园给孤买之建寺佛于此园频会人天说般若经等今指彼时般若经云在祇树给孤独园)。 义通无障碍   (义谓所诠经中道理唯识论云获智说法具四七辩一音演法理无障碍)。 甚事更无疑   (经中所说甚深之事依教悟解更无所疑法华经云我今无损疑悔亲于佛前闻授记等)。 义显难名状   (见道菩萨缘二空理体偏一坦露而不形难可名状唯识论云理绝言虑故)。 经文理不差   (经者唯识论说声名句文四法为体妙观察智后智中说理定不差法华经云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 较量人业力   (瑜伽论云闻谓比量于此心中依佛言教比度人之善恶业力定矣)。 佛手亦难遮   (众生业缘自作自受色空明闇犹障妄途佛之妙慧亦不能远庇业力故法华经云增上慢人退亦佳矣)。 旨实开方便   (旨实即理也教名方便法华经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如来真大师   (如来以六通道满万德圆成号三界师为四生父牢笼苦趣接引群迷令彼有情咸跻觉路仁王经云唯佛一人能尽源)。 摄心三昧里   (唯佛圣智洞达无边等妙二觉非可度量摄心于三昧之中行道放过现未来之际法华经云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 悟解性相知   (唯识论说第六识缘声教时悟解性相熏成种子在第八自证分中)。 玄中知大圣   (玄理也大圣即佛圣者证也心与境冥名圣体同法界名大法华经云诸佛大圣主)。 般若智心持   (般若即四智也心即如来第八大圆照智相应净识名无漏心唯识论云持四智种常起现行恒照法身尽未来际)。 断障无明息   (断除也息止也二障既除无明自止惟识论云申断续生烦恼障故证大涅槃无明止息)。 三乘理理亏   (亏鲜缺义理谓真如三乘证有浅深故云理理亏唯识论云佛证满清净菩萨证分清净故云亏也)。 幽显诸天证   (法身无相报身有形妙理圆通诸天共证法华经说佛是天中天证此理故)。 谁人得暂时   (唯识论说证解真性凝然常住谁人证得暂时即休不同有为四相迁动)。 非心行利乐   (佛三大劫运二利心每发大愿度诸有情法华经云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非心不行利益获圣果者)。 作念勿参差   (参差者妄念心生即无量寿经云汝等勿作是念诫此心也)。 诏译五天梵   (译传也五印度境名为五天彼土言音同梵天语佛生彼中经名梵语楞严经云梵声歌咏自然敷奏)。 经文布遍时   (经文即所译教也自受用身起千个百亿化佛同时说法声势相接法华经云雷声远处今说五天梵语传遍东土时)。 众生承利益   (众生或云有情承奉也闻法得果名利益法华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三界大师慈   (欲色无色佛总为师慈悲心中说诸教法法华经云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 知法闇中明   (圣人知法兴物和而不同体自明白而常守则唯识论云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名闇中明故)。 常行方便理   (由此诸佛悲生导物方便常行法华经云方便说诸法皆令入佛道)。 无穷烦恼障   (大乘经说烦恼有一百二十八展转即有无穷唯识论说烦杂净性恼乱有情不出三界烦恼即障)。 魔善冤家鬼   (善者三世益物之行也法华经说烦恼即四魔之一数冤家与鬼并喻𢙣见俱能损坏善法者也)。 信极恒沙劫   (信即心净极者无过起上品信经恒沙劫能入大果菩提境界法华䟽云信为入法之初基)。 然灯继续时   (金刚般若经云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灯相续而破闇佛继迹而导明是故然灯如来授记释迦化主)。 人天无福望   (假使七宝布施直须三事体空不希福于人天圣说方成度福般若经云无住相布施)。 即此是菩提   (菩提非色岂视听而可求至理亡言在无心而必会维摩经云离是菩提离妄想故)。 智绕檀那境   (檀那此云能施谓以财法无畏三种施诸有情唯识论云无贪心俱能施一切等)。 因明起大悲   (若在因中受他施时起大悲心愿彼得福当获圣果生知足意华手经云受者能缩手严胜复过彼)。 心邪空妄想   (非理作意心生邪伪既不依法妄想随生唯识论云不正心生虚妄遍计)。 圣道信何疑   (圣道谓正智此智能与善信同起唯识论云正智信俱必无疑也)。 我闻增减力   (瑜伽颂云八万四千为最上乃后百年减一岁至十岁时减劫终从此子年倍父增还登八万四千岁一增一减为一劫)。 唯佛大慈悲   (唯佛慈悲普遍法界拔苦与乐对法云异悲由八因)。 论释皆如是   (论即是教解释一切增减皆如是同对法䟽云言虽有殊理无异喈)。 修行人不知   (诸佛三劫历无穷增减修行成佛非人能知法华经云我于无量阿僧祇劫修集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真金妙色相   (佛身如真金色为表世出世间真堪重故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法华经云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 信重法王师   (净信相续乃至成佛于法自在训匠群生名曰法王法华经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亦云天人师)。 理性本无碍   (理非心色无碍义成仁王经云无为空也)。 非人强说之   (真理不可以名言强说可及唯根本智内自𡨋合唯识䟽云湛名相于常寂之津)。 慧黠人堪比   (智慧大人即菩萨也二乘不能宁堪相比维摩经云我观小乘智慧微浅犹如盲人不能分别等)。 非言勿强知   (般若无知无所不知非假言说而违法则维摩经云依于法不依人)。 真诚无相种   (因满三祇果圆万德证真实理无相无为唯识论云具无边际真常功德)。 证见天人师   (证见即本后二智天即欲色诸天人即赡部等四洲佛常教之令发道意法华经云天人之大师度脱无量众)。 说境皆微妙   (法华经云如来随宜所说甚深微妙难解难入)。 一宗万法持   (世出世法皆依持故更无有上涅槃经云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即说为如幻如化)。 迷途真隐显   (心迷此理佛性覆藏若自通明真如即显法华䟽云水清即月影便显水浊即月影便沉随器不同由来有别)。 善恶不相离   (善若生而恶息因若起时果从如影随形不相离也唯识论云如秤两头低昂时等)。 理妙迷中出   (妙理佛性也唯识论云谓诸如来真净法界昔在因中若莲花之在水今居果位比朗月以维云名迷中出)。 达人定不疑   (达智无壅也知法同源本来自净不滞文理无执二边名达人也四十二章经云如木在水随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吾保此木决定入海矣)。 纵横知利益   (纵横任运合规矩义圣人所作必合利生益物之道法华经云利益一切而生三界火宅)。 闻善但多为   (人之见善如作不及法华经说恒求善事何猒多为)。 诠文何所措   (圣人知教乃穷其意维摩经云毗城居士答义无言文殊叹奇真入不二本同斯理何所措文)。 谁是复谁非   (真净法界相性平等唯识论云若执依圆是有还同遍计是无既离有无是非俱遣)。 隐显分明法   (见道真理名分明法般若未生名隐慧灯初照名显金刚颂云日谢树无影灯来室乃明)。 心通入有微   (智照理时心境冥会唯识论云体会真如无分别相证入玄微)。 非心非是法   (外计五尘内无清净不依正法名非是法沉沦五趣对法论云非理作意始起无明由此为因五趣长往)。 法与心相似   (心境相对名相似法欲了法性但了自心悟得自心即名解法唯识论云相随见起心法相似)。 悟即诸缘合   (悟则非缘执则缘合唯识论云见道本智具四缘生色法唯具二缘起)。 无求达妙理   (理中绝相不可断常心外无踪又成虚妄唯自本性自会真宗维摩经云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求二归一法   (虽求二谛须归一真仁王经颂云解心见无二求二不可得)。 此道甚玄微   (妄心观月执有二轮实见既生方知一体真妄杳隔故甚玄微唯识䟽云如第二月妄心见有对目难知)。 实相当来意   (实即真理相即报身离因妄情悟此知见唯识论说当来解脱道后实相现行获得常色等)。 心从般若依   (果中第八名无漏心般若即大圆照智依彼而住唯识论云四智种子依于净识从彼生起恒照法身)。 解脱离烦恼   (解脱弃舍义妄拘尘境扰恼弥深净息攀缘烦冤自止维摩经云解脱是道场能离舍故)。 真心不可非   (一境净虑众圣共称对法论云真实心生对境不妄)。 摄持如是法   (摄受也言如是者指前法也对法论云如龙镇池水恒不竭真心在怀证智必起故云如是法也)。 利乐有玄机   (本智证真如函与盖后智利乐别有玄机法华䟽云随机济物之要宜逐便匠生之巧用)。 证真无碍理   (本智证真后智达事体融妙本万法都寂至理冲虚故无障碍维摩经说法无形相如虚空故)。 出没道心机   (出离三界入大火宅慈悲道心三秽并救法华经云我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未免火宅)。 何物行深理   (深理谓见道理物即情物菩萨以本智缘如名行深理对法云智行深理无所分别)。 修持没是非   (修持者菩萨修行慈悲利物与他无𥪰维摩经云常省己过不讼彼短)。 志远情非近   (迷情若起佛性玄殊妄志既生真如杳隔四十二章经云会者近耳迷者远乎差之毫厘倏忽须㬰)。 发心两自知   (私发真诚内冥佛意行而不说名两自知金刚经云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其中颠倒故   (涅槃经说二乘于佛法身中作无常无我无乐无净起颠倒故)。 因地欲何为   (除佛一人余名因地未穷法界因欲何为维摩经云阿难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为菩萨)。 思愿不思议   (思求菩提愿成正果一真法界不可思议法华经云佛道叵思议)。 未尝一理亏   (佛事严持常行精进未尝失理恒𢍆真心未曾有经云未尝暂舍求于佛道)。 于缘无碍故   (我本无心缘从何有既无所碍岂著于缘维摩经云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 当逢不灭时   (虽灭已灭无生不生亦匪断常理当斯显唯识论云一得永得尽未来际)。 因果何须问   (著相求真故分凡圣忘情悟道何问果因金刚颂云法性非因果如理不从因)。 从真即我师   (过现诸佛为我导师法法皆真心心不异舍其坚执归向真如华严经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议)。 法心无所恋   (法本非法心亦非心达本还源知心了妄金刚颂云若悟非非法逍遥出六尘)。 颠倒勿生疑   (迷心颠倒如其眼病妄见空花正智内明能了本性不生疑执金刚经云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义归真谛信   (道理归真谛信证达理事须启真诚必开唯识论云信者净心为性是入法之基)。 一理贯无知   (法若分别义出多途了彼一源即无差谬言语道断故曰无知天亲论云悟者不知义)。 泡幻皆诸妄   (净名经云譬如幻师幻作人物等妄见观之有多相状楞严经云诸幻缘生故)。 贤愚即是谁   (愚情执有贤者达无若离妄从真贤愚俱泯金刚经颂云若了依他起无别有圆成)。 法号因中佛   (法者指因中之径路有利物之深功能诠觉行法即佛也金刚经云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 功果不思议   (功谓功力克成佛之妙用果谓果德显至觉之圆明诠喻莫穷故云不思议)。 四十九年事   (始从成道乃至圆寂阐十二分真诠润尘沙数含识悲心住世四十九年化利事多流通斯盛法华经云坐于道场始过四十余年)。 彼论亦无疑   (果满因圆上求下度同生信受决定无疑法华经云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 摄受真心种   (百法严持一真独耀如来摄受四智圆明瑜伽论云无漏种子依本识中此一切佛法种子居四十心前名种性地)。 善缘皆入耳   (诸佛为良缘善友闻教熏习资粮位内十信初心华严经云十信行人化利众生超过二乘作业功行)。 人贤清净乐   (贤劫济会获清净乐冤魔障蔽为烦恼源法华经云清净安隐无诸魔事)。 十地因中起   (十地修行因缘缠绕三乘得法速证菩提华严经云直发大心便登佛道)。 旨谕真如教   (旨趣渊玄真如湛默指见边之晓谕假言教以诠真大品经云无名相法以名相说)。 非途道可思   (法性本静绝虑忘言达无归趣无所思故圆觉经云本无菩提)。 凡情不可得   (若起分别缘虑之情烦恼执见成杂染性若悟真空实不可得维摩经云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般若到无知   (般若以神鉴为体无知乃无所不知神无虑故智无知故般若经云真般若者清净如虚空无知无见无作无缘)。 玄中不可度   (玄乃至理遍法界中不以有心而为悟解不以妄识而能度量华严经云如如不动故众生不可度)。 得路达幽微   (法虽无言理须证悟自得玄中之路便达幽微之源佛顶经云圣凡无二路)。 当说无知见   (知乃根本智见即后得智以本望后俱为对待之心将见就知未出彼此之智圆觉经云无知见故)。 如何免是非   (知见俱泯方绝是非彼此若存如何证道唯识论云若执依圆是有还同遍计是无)。 幽隐难分别   (至理幽深真如湛隐邃超言象之外非由分别能知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 言论那是非   (真理体深言论不及既绝诠辩何有是非华严经云诸法真实相不可以言说)。 圣人知见孰   (圣旨虚玄为无有上妄情既遣真见乃生金刚颂云自他分别遣高下执情除)。 所以达幽微   (一念归真万缘齐致自今达昔穷幽洞微法华经云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 岂论人巧拙   (真空平坦绝彼顺违岂可论量人心巧拙净名经云本自无疮勿伤之也)。 智昧亦何疑   (智虑尚忘心犹止息言诠不及昧亦何疑维摩经云尘劳之俦为如来种)。 有相迷诸念   (理事俱迷名为有相攀缘尘境诸念是生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多闻少不知   (多闻博识滞相违真得旨忘言心通至理楞严经云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信满人天界   (信根启发万行能成为三劫因满人天界菩提之本四智之源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 六尘垢不知   (信心本净六尘坌而不知垢染境空八识缘而谓有法华经云诸子乐着嬉戏不觉不知)。 果因菩萨证   (瑜伽论云果即三身因则十地分证真如果成满觉)。 乞取圣凡时   (圣则地上果中凡即地前劫外利生进善乃示果因泯相归真不论凡圣法华经云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七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八      驾 智仗法为喻   (智性难名众生罕悟仗其法喻然可了知华严经云智身无相犹如虚空)。 法行智作师   (无漏之智与法为师𢍆真实源出世间道法华经云求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 无师无本法   (无师则不能自悟䡄范有亏无法则全失依凭真常宁显华严经云汝等勿复弃舍于此法门)。 法智何人施   (法智名号对未悟以㩲施晓达真空彼此相而何有护法论云谁为谁说何法何求)。 我相俱如是   (我相立境悟达本空五蕴清净都无所有圆觉经云无彼我人相常依止智慧)。 情通万劫时   (情通实际万劫刹那智了唯心犹如宝月智度论云处梦谓多年觉乃湏㬰湏虽经无量劫摄在一𠛴那)。 本来无一物   (本来觉性无碍难思量等虚空体无一物华严经云普贤之身如虚空界)。 烦恼妄心为   (不有烦恼即无众生不有妄缘即无三界佛顶经云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真是法中主   (唯佛与佛逍遥法中宾主都捐通达自在法华经云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 慈悲忍辱师   (慈悲利物拔苦与乐仁王经云三贤十圣及诸如来皆修五忍法门以忍辱为师也)。 三天留不住   (华严经云有妙净土宝花王座真成正觉纯净无漏出过三界)。 芥子纳湏弥   (湏弥无相芥子本空大智了知方能广纳净名经云以湏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是如来不思议力)。 筏喻分明说   (六度如筏到彼岸而方舍分明说喻得旨趣而忘言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疑缘法海水   (法门宽廓似海弥深益润众生与水无二悟者归趣迷则生疑华严经云佛智法海难测量众生疑惑不可入)。 若行平等心   (平等心生见怨亲而不异若行此道与诸佛之不殊最胜王经云于彼怨亲具平等慈)。 寂灭贪嗔起   (寂灭无为贪嗔烦恼未泯执见染惑心起都捐真妄入不二门金刚经颂云境无心亦灭无复起贪嗔)。 慧大量深浅   (大乘妙慧证有浅深随利钝之根机设顿渐之教旨法华经云为声闻说四谛缘觉说十二缘生菩萨说六波罗蜜)。 修行十二时   (十二时中进修妙行三祇劫内誓趣菩提忘寐忘彼思求思证法华经云又见佛子未尝睡眠勤求佛道)。 由来精进业   (精进长时由来胜业▆怀勇𨦣愿至佛乘法华经云佛告大众我常精进是故已得无上佛道)。 佛与道心知   (坚修众行佛与了知勤苦无劳道心通鉴法华经云我知诸众生行道不行道)。 说智通三识   (智度论云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此之智处通彼三根本智俱时第六第七第八三种识故)。 初从尽有为   (有为者有漏色心也真智初起尽彼有漏有为谈所废诠皆舍是心是色金刚经颂云色心齐一弃所以证菩提)。 贪痴无布施   (唯识论云贪者于有资具染着为性痴者于诸理事迷暗为性由此烦恼所有财法俱不能惠施向彼胜道亦不起进修)。 终日业相随   (日用不知触途成滞随流爱种失大施门宝积经云业惑资生相续不断)。 理合同途事   (三乘道理合一同途事既无差昭然不异法华经云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人心等不齐   (迷悟有殊盖人心之不等法源泯妄逐情相而多端法华经云若干诸欲性)。 一真无二见   (一体真如都无二见湛然凝洁了本自空瑜伽论云谓此真如离能所取二见)。 摸象自心迷   (涅槃经云凡夫观真理如盲人摸象二乘观真理如婴儿观月菩萨观真理如隔罗谷理元无二见有差殊)。 诠之不满愿   (真法离言尚非思议既出文诠之表迥超名相之端方便不开岂满本愿净名经云观诸法虚妄本愿未满)。 用意自多疑   (起心用意疑虑自多真法本静不假推度法华经云不求而自得)。 欲碍因缘境   (空有之法仗因托缘乐欲隐心障碍前境心无体寂妙理显然净名经云法不属因不在缘故)。 凡容岂便知   (迷云所障真智不现大士心空方能证悟法华经云凡夫浅识闻不能受)。 求善心先益   (一真心境万法揔源五浊幽沉十善显焕摄大乘论云发心毕极二不别)。 菩提论此时   (乘时利见证大菩提度一切生说无量法法华经云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云何是等故   (愿既无尽心亦无等量廓太虚行同法界华严经云虚空界尽我愿乃尽众生界尽我愿行乃终满)。 回向法王师   (回于福智向彼菩提了达真空于法自在既得菩提号无上导师法华经云我所有福业尽回向佛道)。 解理通深义   (悟解真理义通甚深益自济他成无上觉净名经云深达实相又瑜伽论云以彼天人解甚深义)。 因根澹薄时   (善因广种长智慧深根尘虑皆空悟真心澹薄法华经云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 有明又即暗   (全祛障染真理有明未洁尘蒙圆成即暗密严经云譬如晴空月体净本无异随印净浊池明暗故有别)。 焕爀即生疑   (真心焕爀晃晃色尘众生迷倒不悟即自生疑法华经云无智疑惑即为永失)。 证道非求是   (法华经云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证悟也烦恼盖覆犹如睡眠圣慧一超朗然觉悟乘机诞迹随类化身体道冥心非求是理)。 神枢岂可窥   (法华经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神机妙用应化无穷非一切智人则不能窥测)。 观身自不见   (智度论云菩萨观内身于身不生觉观无自他相不见五蕴十八界)。 真性略相知   (舍妄归真圆融性相为忻始觉各说相知楞严经云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 志大心无虑   (意愿深广为志菩提涅槃称大法华经云通达大智到于彼岸二障永离二果现前心同大虚量周法界不动等觉建立诸法思虑不生挂㝵非有)。 犹如涉海涯   (圆觉经云譬如大海不让小流海以深大为体涯有含摄之功此喻菩萨显大志而摄小乘百川会流无不含纳)。 无穷深妙理   (中论云不有不无者第一真谛也此深妙理演出无穷)。 浅解不能知   (法华经云随宜说法意趣难解唯佛能知故名为深二乘不达乃曰浅解)。 经业魔心伏   (经者如来法藏也有持诵力用证得净心魔境伏制净名经云降伏魔怨制诸外道)。 降归一切理   (降谓摄持归者宗义一切即一事以理融一即一切理随事显净名经云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勿生颠倒心   (勿者无也菩萨则无众生即有颠倒矣谓于无计有妄生执着我人众生寿者圆觉经云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黑闇昏尘起   (识性不明是为黑闇狐疑少信多起妄尘净名经云众生烦恼闇耳)。 因果前生业   (因谓因缘果谓果报有善𢙣二业循环三世举前足以明后流形异类绵历无时净名经云因缘果报无违无诤)。 灰心入定时   (形以智劳心以形倦菩萨运化疲极猒境入微微心时熏成彼种至灭尽定法华经云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 较量不可尽   (华严经云一尘入正受尘三昧起如是之境非漏识比量之能及)。 达士不怀疑   (悟达上士尽妄穷源事无不涉理无不备定慧双明不生疑虑圆觉经云一念疑悔即不成就也)。 因机能譬谕   (因初机器也举譬谕以契根机明真性而接疑滞圆觉经云如器中鐄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㝵)。 指示得玄机   (心外无法见法是心譬谕已闻指示而得法华经云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 悟即明如日   (日行天道照物无亏谕不生不灭也智悟人心理应如是谕理双显一证圆明金刚经颂云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 无轻水月非   (见与见缘二俱无体清净觉性本绝是非妙色真空光影分照净名经云如梦如焰如水中月)。 义不言虚妄   (虚妄相想本自攀缘内外融通始明真义心开意解无妄可言法华经云诸佛如来言无虚妄)。 真心免是非   (是非一体能辩正邪真心无得何累彼我净名经云菩萨如是生不净佛土不与愚闇而共合)。 恒河沙譬谕   (怛河西域无热恼池出四大河此即一也金刚经云七宝持用布施满恒河沙数比量功德不如读诵一句一偈有漏福不及无为法)。 无虑复何思   (楞严经云达境唯心已分别止不生既知万法唯心便舍外尘相)。 法是如来法   (如来所说甚深妙法不说常说法非所说人犹法显法藉人传金刚经云一切法皆是佛法)。 迷途四众闻   (未究法语可曰迷途四众亲闻作如是解智度论云三世诸佛法皆有四部来)。 凡人皆信奉   (普会人天信奉玄要流通是法便悟深心法华经云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也)。 平地是慈云   (烦恼盖覆善种未萌悲智将圆慈云普润法华经云叆叇垂布如可承揽)。 旨达悲意   (无上妙旨非色非心超事理门出言语道悟而渊默显了真乘净名经云心净已度诸定禅)。 昏衢转法轮   (昏衢者谕无明也三界茫茫无非苦海四生扰扰莫若昏衢净名经云三转法轮于大千)。 迷情皆自瞢   (妄情流转迷背觉心梦境昏沉不闻正法净名经云是身如梦为妄所见)。 岂可更铺陈   (根尘迷执识浪漂流增上𢢔人间法不信敷扬妙道岂可失时法华经云止止不湏说我法妙难思也)。 玄要少人解   (玄谓真理要谓实智穷源尽妄小智难知法华经云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 幽深隐圣文   (圣义幽深含容法藏欲人开悟流布真诠法华经云种种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 业因生智宝   (业性浮沉断续差别转识成智无漏现行净名经云不入烦恼大海则不得一切智宝)。 余外自区分   (心心冥𢍆智果圆通妙体常明外无余事法华经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幽浊浑如水   (有情烦恼障碍净心迷闷所为如搅浊水唯识论云不信如泥鳅能浊清水故)。 渺弥何以分   (障染缠绵流浪深广诸业炽盛善恶何分净名经云是身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 五情离障碍   (眼耳鼻舌身谓五情也内外妄尘执为见触一心明了万法无依净名经云远尘离垢)。 红日丽西昏   (性本灵明明然超悟如云开障红日发辉净名经云日光出时则无众冥)。 大约依玄说   (大约者揔相而言所有言音理体玄妙方便演说皆依佛智法华经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迷途习更熏   (迷途未悟性习难无染净生时起善思惟熏修正慧圆觉经云末世众生依于未觉幻力修习)。 能明疑网故   (迷心失道如堕网罗智照无疑便能出离法华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 妄想自然分   (妄想不实如阳焰空等尘劳暂息真性了然分也楞严经云生灭二尘毕究无体)。 正法无邪见   (三乘法名为正法正见起已邪见不生瑜伽论云远离于诸见正见得涅槃)。 黄金为地大   (菩萨起悲愿力以无漏慧变地为金令诸有情而得受用佛地论云为化大地为七宝等)。 搅河酥与酪   (十地上圣于饥馑世为众生故起广大心以定通力变酥酪以济群生十地论云十地法以佛神力故)。 一物人难会   (无分别智内冥真境证无能所而无一物唯自证知余人难解六祖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有尘埃)。 信使劳还往   (信使缘起流转断常随顺六尘还往三界妄入勤苦不能自知楞严经云汝当先觉不入轮回)。 无情息妄云   (有缘是假无情即真妄想浮云不能障蔽楞严经云如来宣流大慈开我迷云)。 能知生灭趣   (佛为能知遍知一切𠛴那生灭亦可照明五趣非实悉见虚幻法华经云今世后世如实知之我是一切知者)。 了解悟经文   (了别义理悟解经文依圣法之闻思修菩提之行业法华经云有智若闻则能信解)。 智役浮生事   (智能断惑留惑润生济拔为缘谓办事故浮尘溺浪生住劳烦如人生涯未免苦乐法华经云佛说智慧故诸佛出于世)。 徒言强见闻   (净名经云法离见闻觉知见闻者谓色声也若将色声求菩提无有是处)。 无人为决择   (有情颠倒为执所迷不问明师犹难决择法华经云不从佛闻法常行不善事)。 特地意氛氲   (外缘诸境忘失本心意猒劳勤纷纭自悔法华经云但自思惟心怀悔恨)。 我论湏弥海   (我者亲义亲从佛闻必无他论大智度论云湏弥高八万四千由旬海即无量义谕法高而莫测大亦难量)。 无心即是闻   (心所知觉心也智证真理心所俱停离四句绝百非泯三际归一体空性凝净寂听无言是闻正法道行经云心亦不有亦不无)。 不随他种性   (一切种性妄现差殊真相圆明不随流转法华经云种种性相义)。 明暗自然分   (妄心不起本性湛然如海无波澄鉴万象净名经云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 真性与虚妄   (离虚妄而名真在轮回而称性穷其妄本即是真源显扬圣教论云真如作意谓已见谛)。 祖师一谕言   (祖者先也佛即师也一谕言者简无二语一印传授更非别法金刚经云如来是不异语者)。 法缘俱是实   (法谓正法缘谓缘起较量胜劣乃有浅深应用权真无非实相圆觉经云方便开示令悟实相)。 佛说向祇园   (佛说般若向此园中乃祇陁施树给孤舍园从树得名故号祇园金刚经云佛在祇树给孤独园)。 慧入无为性   (根随烦恼缘相分之粗尘慧解任持入清净之法性华严经云永灭众生痴暗心大慧入此深安住)。 寂空闹不喧   (洞达空理不碍有边了色香味触之因知音声语言之相定功资助慧力精明净名经云以空聚想入于聚落)。 妄心求不见   (真心无体妄念难求离见取之差殊则如理之周遍楞严经云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悟了即无言   (言诠非旨为入圣之法门悟即无心游解脱之正道净名经云解脱者无所言说)。 说法非常解   (一音演说万法该通性海圆澄非常见解净名经云夫说法者当如法说)。 如何妙得门   (妙悟之说唯圣乃知顿入玄门神通罕测法华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尘襟多进退   (道果未熟妄念不停若了玄机犹豫自息证道歌云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外相夸精进)。 风动落花翻   (二果证智依觉树以成熟万行寄花动真风而消散智度论云觉观风散心禅定能除之)。 理事云何故   (理者性也事谓一切法也事因理显妙在一真不著有空亦非中道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 冥心净想存   (缘虑含摄观智都亡冥默真心了无所得净名经云一心禅寂摄诸乱意)。 能观身自在   (四大空相五蕴妄尘法性本空故名自在花严经云若得十地十自在修行诸度胜解脱)。 真实入玄门   (真即万法之依处实谓一理如如性相冥合浑成无际入诸佛玄寂门矣法华经云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 诠经求大意   (诠评大旨唯是佛心达诸法因缘证常乐果报法华经云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无障作为难   (圆觉经云诸障若消灭佛境便现前一切众生结使缠缚不作佛见功德是即为难)。 唯佛与佛性   (佛觉义性法也佛法二理号别体同诸佛自性唯佛共知楞严经云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也)。 非缘不可干   (真如妙道体离言诠接物利生权乘方便楞严经云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一发身心住   (身者五蕴和合义心者缘虑义能发信心上求佛果一证不疑住于实际金刚经云应如是住降伏其心)。 善根犹似水   (善根清净无染污相如水润下似法无穷智度论云如大清凉池无量众生饮)。 门庭堪可用   (修行门闭根性通利道芽增长于法善用法华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 上妙无差理   (佛佛因地皆此发心历劫修行后证道果妙同此用于理无差仁王经云一切法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 求人心有妄   (心外求法即成虚妄了心即佛何假外求华严经云夫求法者不着佛求)。 安乐尽袪烦   (妄情既遣心则轻安与乐受俱烦恼袪矣唯识论云由世道伏故烦恼不起)。 外论随缘法   (外论者后得智说法也缘谓机缘其智随顺五性缘机而说法要智度论云随顺因缘一切善法)。 根深大道言   (根者根本深即甚深一切诸法皆指实相唯道秘密非根本故法华经云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 解说无为教   (敷扬善巧解说无为教谓能诠教也有为无为一百法中名相虽分有无不别大品经云不可离有为而说无为)。 心同隙影奔   (心狂驰逐妄指色尘隙影如流不自知觉如来接引令出迷津金刚经云现在心不可得)。 真常留不住   (真常不住法性无边实相湛然妙理常寂华严经云无去无来亦无住)。 三界大师尊   (三界者菩提证道之方涤虚妄念超色界尘我佛当机开大知见父母恩重经云三界大师四生慈父)。 证二终归一   (证谓证入二即二乘非二非三终成一义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诠源说万端   (诠者诠显源乃法源从彼一真之源演出无穷之义楞严经云一为无量)。 能明清净事   (能即能解明谓显明清净即指法身自性能显真理般若经云自性清净故)。 圆月众情观   (法身清净皓月当空真性虚无廓然朗照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志妄如冤债   (心生志妄迷类宿冤迷妄都捐一真显机楞严经云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春花冬自寒   (此缘生法不离真源春谕法宗开坼花木冬谕性识含蓄寒相华严经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当现前)。 攀缘人障碍   (妄生攀缘俱成障碍执着尘境蒙蔽真宗维摩经云无取是菩提离攀缘故)。 平地起波澜   (平地喻心波澜比妄万法本来一如俗谛外无真谛强起千差分别宛同平地波澜深密经云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 果熟因缘易   (善恶之业造作为心先假因缘以为引领后于果报成熟易焉百喻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湏凭智者观   (缘生之法微细难知无漏智人方能观察金光明经云观法性空是无上智)。 十方贤圣理   (地前菩萨曰贤十地等妙菩萨及佛果曰圣理即所证真理此之贤圣遍满十方华严经云十方贤圣尽遍虚空)。 妄想不相干   (凡夫妄想见解回邪于彼圣贤理无干涉楞严经云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因证生前果   (三乘圣人证果虽别皆于有余依身证无余依涅槃金刚论云现在果者得一切信及现法涅槃)。 真诚不妄观   (真诚者审实也既证圣果具无漏智凡所观察皆不虚妄无量寿经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 要知功德力   (积功累德有大势力一切外道不能屈伏尘沙万德不可思议宝积经云如来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开示)。 欢喜遂心安   (既而天魔异执悉皆降伏心遂安然欢喜快乐法华经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义了心疑惑   (于第一义心了悟时疑网已除烦惑俱遣楞严经云周遍了知得无疑惑)。 湏弥万仞寒   (名实妙高何止万仞喻法之最为众山王学道之人不知疲倦湏弥纳芥子间者皆然芥子纳湏弥信不能及法华经云湏弥山为第一)。 真缘俗谛事   (真即真谛缘者因义俗因真谛得名真因俗谛而显真俗双泯理事自融护国经云通达此一二真入第一义)。 妙觉大知宽   (妙明真觉性本圆通迷则𢩁然悟知宽广圆觉经云觉性遍满清净不动)。 法起他方界   (法者法尘起谓生起意识所缘俱名为法如心缘虑他方境界是为独影不假五根大智度论云随心所念悉皆得见)。 非论愚与贤   (识心遍计不𢩁贤愚达此妄情自𢍆真理圆觉经云智慧愚痴俱为般若)。 解知人我性   (分别若息人我自空如是解知了无所得楞严经云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 何虑俗情牵   (内空五蕴外达五尘世俗时情不能牵系法华经云如是之人不复贪着世乐)。 品物咸知性   (品谓品类物者物情凡曰有情咸具灵知之性净名经云一切法皆如也众圣贤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 荣衰为表里   (草木丛林森罗万象荣华为表衰落为里缘生真性本无有异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无边)。 妄尘障碧空   (澄碧昼空倏然尘翳亦如佛性烦恼覆藏楞严经云亦如翳人见空中花)。 迷悟无情水   (就迷妄尘生悟解慧如其水性虽无情而本自湛然佛顶经云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 旨幽随教法   (旨即佛旨幽隐冲邃不可智知随大小根说顿渐教法华经云随宜说法意趣难解)。 三宝有因缘   (登金刚座成佛因缘也先谈四谛说法因缘也度五俱轮僧宝因缘也法华经云便有涅槃音法僧差别名)。 若到无穷处   (实际无穷唯佛能到若人解了法身现前法华经云此法华经藏幽固深远无人能到)。 心王识自圆   (八识心王因中名也果中则转第八识为大圆照智等楞严经云宝觉真心各各圆满)。 玄空深妙运   (玄空者一真法界也冲深绝妙运用周旋上则佛佛皆如下则尘尘同体大宝积经云功用任运常流转布遍满十方)。 不动性无边   (法性圆通本无动静既绝三际乃口无边楞严经云性圆周遍本不动摇)。 智见闲心净   (差别之智不生不正之见闲默自然心净彻妙圆明大佛顶经云妙圆真净明心具足)。 神通广大千   (心既精纯理自融会起神通于正定能游戏于大千楞严经云得大神通游十方界)。 幽默含通识   (空源幽默通括万灵凡有议情尽兹流出圆觉经云安于静虑而起变化)。 高明日月圆   (日月圆明本无偏照至理周济适足比方法华经云如日月光明能除诸幽𡨋)。 如来资妙用   (十号之尊圆证之后起化身于三种运受用于二般资益群生妙无以喻华严经云以一如来一众会遍一切佛𠛴示现众生无碍用)。 圣境好攀缘   (一切境中寔为圣境凡夫习学足好攀缘练行修心靡不造斯境矣楞严经云畴昔攀缘入佛知见)。 大欲乾坤内   (佛意难思遍一切处欲度群品悉证真源唯识论云乐观一切欲无减故)。 幽深一切缘   (运用此心缘虑法界密怀引导莫测幽深大智度论云欲以智慧因缘引导众生故)。 观之又不见   (本超言象故绝形仪从任谛观终不可见华严经云亦无有方处求之不可见)。 去住复绵绵   (去无所去住无所住湛然绵密不可穷源华严经云充满十方无来去故)。 信勿中心昧   (净信如明珠昧心同浊水谛信若起其心自清如彼明珠能清浊水但发诚信必悟真源楞严经云真信明了一切圆通)。 山河有变迁   (山河大地草木丛林既是缘生还随迁谢大佛顶经云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 无情归正法   (墙壁瓦砾虽是无情悉蕴真如圆明法性涅槃经云无情之物故明佛性)。 爱乐欲魔牵   (于彼色声而起爱欲即是魔境湏坚本心楞严经云坚凝正心魔不得便)。 智众平诸善   (三根本智起则证真八后得智生能说法二利善性悉皆平等华严经云最胜智如是能起一切智)。 迷时隔大千   (悟则𠛴那迷乃尘劫大千为隔其迷寔深楞严经云迷时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恶风声不定   (圆觉经云动转归风䟽云迷性起心心运风力转余三大而有动作所谓迷性本是无明无明譬如恶风故能鼓动真海声生鼓动乃不定于轮回矣)。 昧识被拘牵   (真性既迷心识皆昧诸尘境界拘牵可量楞伽经云识为境界缚)。 我问众生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久迷真理随趣受生既不自知遂乃发问圆觉经云云何众生五种种性)。 文殊及普贤   (文殊表智证境皆真普贤表行体同佛德行愿经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慈悲常惠世   (既能摄物拔苦是故常惠世间大智度论云出世间惠为大)。 利乐万般缘   (佛无缘慈种种利乐欲有情类咸出苦源华严经云不求自利乐但愿益众生)。 真道常人见   (真实圣道虽本无名由假言诠常得闻见法华经云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修心是福缘   (修心练行虽曰有为福德因缘更无过者金刚论云唯独诸佛法福成第一体)。 不趍名与利   (于彼名利不竞趍驰自然身心常得法乐大智度论云是人说法不为名声势力)。 性相自周圆   (澄神敛念闲默谛观入无相宗游实性海无众法无一法可得何性相之有名乎圆觉妙明其在兹矣圆觉经云于诸性相无离觉性)。 昏浊非安乐   (昏浊喻烦恼也煎迫身心覆藏佛性无由安乐盖未发明瑜伽论云断除昏沉烦恼)。 谁能辩纲纪   (法持戒律道禀纪纲未悟之人翻成自缚达法之心于此无情楞严经云我是如来众中纲纪)。 无明在目前   (凡目所见青黄赤白慧眼观察色空明暗五色转成质碍妙明不障菩提圆觉经云无明真如无异境界)。 本性真如是   (法法皆如尘尘不别了心即佛见境明心心境不生本性清净华严经云见一切众生本性清净)。 慧解非真相   (以其干慧解悟教乘取舍有空区分性相无相三昧真未得之涅槃经云有心分别一切皆邪)。 诚纯妄不牵   (正见诚实内心纯和缘虑既而不生妄想何由牵引楞严经云识迷无因妄无所依)。 菩提心是佛   (一念觉明见性成佛虽则不妨修证此心何异法王净名经云菩提心者即是佛心)。 本性自天然   (法佛本性禀自天然一切有情悉皆具足在缠为如来藏出缠号大法身楞严经云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八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九      驾 说悟有情解   (说所悟法令生物解解谓得法契神悟则见性是佛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解)。 心明离业缘   (知诸法即心得佛智光明故曰心明楞严经云从真妙圆重发真妙一切妄想灭尽无余)。 若人知道路   (见佛性者名为道谛此是诸佛一路涅槃华严经云以法无性故无有能了知如是分别知此人达深义)。 无染达无边   (一法道场住无染地洞达无边法界清净楞严经云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理不通玄机   (妙真性如来藏心体本自知不因境起幽灵绝待谓之玄识佛顶经云如来藏中性识明知妙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 灵台业障牵   (灵台心也瞥起妄心一迷万惑情生智隔业障滋多佛顶经云知见立知则无明本)。 心迷空色相   (前已迷本此复迷末佛顶经云汝等遗失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 更欲妄求诠   (知文字性离方能说解脱性本法不明更执末教是不可也)。 解注如来藏   (如来藏者即是九圣之本源万法之正体发明知见日用不觉楞伽经云寂灭者名为一心一心者名如来藏)。 十方梵语诠   (十方薄伽梵语皆诠藏性华严经云知语境界不思议此是说法三昧力)。 𠛴声随眼见   (𠛴动有声因声有色故随眼见不了目心非幻成幻楞严经云因明发性性妄见生是故世界因动有声因声有色)。 真谛本无牵   (万化纭纭一真本寂群生扰扰实际凝然楞严经云舜若多性可消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求法观身智   (了阴本来性空空故即见实相于自身中开佛知见名观身智原兹本致功在求法法正则栖心有地华严经云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非心不自然   (非是乖于大心而驰逐外求失其自然法尔之道盖志存利物而已)。 令他离苦恼   (求法之功务在利物苦则一切苦受恼则一切烦恼法华经云普欲令众生如我等无异)。 福相等无边   (自利利人功报所显然福相通于世间出世间上上等自因至果皆名福相尽于东际故无边也)。 解亦非真智   (解谓达法之解虽假正解存解为障圆觉经云劳虑永息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 邪魔妄自牵   (心存法爱魔得其便说差别法坏乱其心楞严经云修行止观魔境现前汝不能识洗心非正落于邪见)。 善根还不立   (失其方便善还不立楞严经云心中不明认贼为子如无闻比丘妄言证圣还堕阿鼻)。 回向莫知缘   (差之毫𨤲不可牵复莫知回向之缘楞严经云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证道成何法   (虚心体极曰证法界无碍日道心法清净道本寂灭寂灭性中知成何法)。 修知解脱缘   (造修方便湏知解脱之缘知一切法皆同无性心无所著名解脱缘圆觉经云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境界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办真实)。 六尘离懈怠   (六尘无体诸染不生触缘对境妙冥心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圆觉经云得念失念无非解脱)。 方了祖宗禅   (心为万法之祖性本常定故号曰禅文殊经云有佛无佛性相常住)。 志认玄中旨   (真如以照明为性其旨玄邈辩认至难不得不一其志有之则乖其性无之则伤其躯弥纶万化靡所不在而独迈于有无之表得非玄言邪)。 坚牢一切缘   (得诸法性触境对缘一性常住道远乎哉触事而真法华经云资生业等与实相不相违背)。 非常心得达   (非是专注一境常一其心而已但随所施作不乖正性佛顶经云发明了知见闻知觉皆如来藏)。 利益大悲前   (逮得巳利庶品咸益运大智之悲起度二死之表法华经云大慈大悲常无懈倦)。 削𩬇坏形体   (削𩬇为除心垢而净智顶被忍辱服以御法身法华经云剃除[肆-聿+((彰-章)/(泳-永+页))][肆-聿+((彰-章)/犬)]而被法服)。 为僧号佛子   (梵云僧伽此云众和合为义事理融和混然无碍华严经云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从佛口生得名佛子)。 善求解脱缘   (心性本净名性净解脱知心妄动名离垢净解脱性本不净不能离垢垢不能离不显性净三昧经云回神住空窟解脱魔所缚)。 莫䧟业中水   (见性不了不护戒囊漂流业水生死无穷十住经云一切业海从妄想生)。 果招深信士   (菩提大果从无始来常熏众生令生大信法华经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除诸菩萨众信力坚固者)。 境界了他缘   (群生未悟取心外法境界名他其或顿悟全同宝王法华经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 方便门中事   (一切诸法不可思议含灵得之疲劳诸佛得之妙用法华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超诸圣境前   (一切障碍即大圆觉寂灭真如有何次位法华经云不退诸菩萨亦复不能知)。 因论陈诸善   (有因议论陈诸善利无谋而应不挠神机华严经云法性不在于言论无说离说恒寂灭)。 纵横自坦然   (万虑常寂而用自纵横心迹繁兴而坦然无碍华严经云于诸世间法不生分别见)。 勿将机巧事   (事之机微智谋曲巧徇情逾理劳而无功事机巧而失方便净名经云有慧方便解无慧方便缚)。 动止返情牵   (若不与正智相应虽静而动若与正智相应虽动而静返情则旷劫凡夫顺智则一念大觉楞严经云认悟中迷粘湛发见)。 义现娑婆界   (大千尘𠛴宣无尽之圆音百亿弥卢演一味之法雨虽奥义常现而大机方会华严经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 精通解悟诠   (该罗万法皆为能诠随义精通诚堪悟解苟得法契神何必在乎言说华严经云𠛴说一切法)。 祖师知佛道   (人能秉法法在人传故祖祖相师师师授手法华经云于道场知巳导师方便说)。 摄受向人天   (向人天中而摄群品法华经云余诸天众请我转法轮)。 法门长不断   (一句法门无尽如海大▆法性绵绵无间如华严经云卢舍那于一尘中示现十佛世界转大法轮)。 岂用妄分张   (不称本法分大分小若遍若圆权实性相不得一味曲顺根器皆为妄分法华经云但不尽能受于一佛乘分别说三)。 如解证真理   (若能清净心垢从闻思修入三摩地栖神法界名证真理金光明经云游于无量甚深法性)。 诠谈遍十方   (若能悟入法海但有诠谈言满法界口轮清净法华经云若欲以妙音遍满三千界)。 指引千经论   (不贵宗通唯尚言说广引经论心不入法何所利哉楞伽经云说通宗不通如物被云笼)。 还缘一味长   (自性清净心名为一味顿悟自心疾成正觉如饮甘露是无上味华严经云如来一味大悲之水无有分别)。 六根都不染   (根境皆缘生缘生故性空空故清净清净故无染余根亦如是楞严经云一根既归源余根成解脱)。 万劫自清凉   (六根不染万劫无累永居清凉法性大海楞伽经云不生分别随顺清凉)。 玄化无穷信   (化复作化化化无穷于无穷境起无穷信智论云佛法大海以信能入)。 本来法义长   (华严经云法海漩澓处一切差别义种种方便门演说无穷尽本来如是是无上乘故云长也)。 三乘如是故   (三乘本来即一乘故自行则三一融泯即化则三一被机同性经云皆从毗卢之所流出也)。 岂可妄称量   (三乘境界本不思议蠢尔君类可称量哉法华经云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 幽奇心广大   (如来藏同法界性谓之幽奇心同三世诸佛境界故曰广大华严经云究尽法界不思议广大深心已清净)。 生灭顺阴阳   (本灭不生本生不灭同尘顺俗示有生灭法天法地开物成务华严经云昼夜日月及年劫此时数智方便力)。 释意无边际   (生灭巳灭常光现前放意天外无所拘累杳不可极华严经云随意自在所得无㝵)。 圆明自久长   (圆明妙性不逐物迁万化諠然一真常住华严经云无等法如是体性常不动)。 大慧何为是   (无碍大慧佛之知见即佛为大慧之尊何为贤明所重如是耶法华经云平等大慧)。 贤明重法王   (佛为法王于法自在为法中王即是贤明所重之尊维摩经云我今稽首三界尊大圣法王众所归)。 觉华开万叶   (大觉开悟如妙莲华敷荣万叶传付无穷如梵网经说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 世代作津梁   (正法像法此土他方历代群生所归有地无明大海为作津梁华严经云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调御丈夫仪   (心源不妄了了见性能成妙觉十号昭然涅槃经云见佛性者名曰丈夫)。 清虚皆得理   (得法正性廓然无累混融性海湛湛无涯华严经云佛身清净恒寂灭)。 宝坛香积世   (宝坛净居香积世界重重无尽曾何间然心冥中道佛土自严维摩经云有佛国土名众香)。 逢善心欢喜   (了性则处处道场悟善则心心法喜华严经云心得清净生大欢喜)。 信及凡愚性   (正因佛性何间凡愚岂一阐提辈而独无耶智论云火是热性水是湿性众生是佛性信矣)。 众生智业长   (本觉智业其用难思起信论云而自然有不思议业常熏故长)。 福因无尽藏   (诸佛功德无尽藏海全同法性一味常熏以之为因故曰福因起信论云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 应相现真常   (不增不减经云法身即众生众生即法身法身与众生义一而名异摩诃衍论云诸法不动无去来是知世间相常住明矣)。 智不觌真智   (住相世智如人入闇则无所见不能见无相真智金刚经云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身财布施长   (身财为法财以法财布施慧用无穷以世财执见不忘不能出离法华经云是名真法供养如来)。 慈悲常自在   (楞严经云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性认法中王   (一性为诸法中主能性诸法名为法性认得此性名为法王维摩经云已于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我你随情忍   (住法界性不见顺违运同体悲冤亲一际随情彼此起忍辱心智度论云不忍之人圣人所轻)。 经文有大纲   (安心法界成大忍力调谦自他不令转动华严经云自能安住于佛法中亦令众生同得此法)。 明通精进法   (无童行海最猛利者唯精进法为行中王华严经云伹为知一切法界故而行精进)。 福业照三光   (无等精进普遍诸行最无能胜故照三光华严经云亦如日出时照曜于一切佛福田亦然灭除诸黑暗星月亦尔故)。 真见他心外   (真见根本智证真离所见相体圆常寂而超境界之外他心不能缘故万行经云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增晖智性光   (性源不异真见洞明法界圆通慧根朗耀楞严经云如一见根见周沙界)。 业归沙界重   (如来妙行刹刹相含菩萨慧心尘尘无碍法华经云人天所戴仰)。 修习惠他方   (若在因位六度万行修习二严多是利他之行广遍十方佛顶经云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慧达千途迳   (慧即智慧有照真达俗之功真俗双明即圣道大通而无碍滞决定藏论云智慧靡不通于净更无垢)。 如来大教张   (如来张大教纲以化导有情逗彼根机彰乎声教华严经云张大教细漉人天鱼也)。 精修还彼物   (因中发四大誓至果中三愿巳周唯度生之愿未满今既度生故乃还于彼物法华经云以是本因缘今说法华经)。 愿即口谈扬   (初发愿即语业最章故云愿即口谈扬今既酬因故当转于法轮法华云大圣转法轮显示诸法相)。 说理因迁远   (诸佛经三大劫方证圆真之理在因位遥长绵历五十二位故云说理因迁远金刚般若云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 无穷万法𠬧   (久居因地广修六度故云无穷万法今至果中收摄唯有一乘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 显然俱是智   (谓智体遍周法界如云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不晓幻浮沤   (众生不晓幻妄不证圣流往还三界出没无恒楞严经云如湛巨海流一浮沤)。 理道若疑惑   (理即所证之理妙解幽玄道则通理之元妄情自泯不生犹豫直截利根法华经云迷惑不能了)。 迷情悟到头   (凡情未晓迷妄日生实相显然真空自照楞严经云认悟中迷)。 六根终未净   (以妄为真六根昏昧强生知见长养无明楞严经云一根既归源六根成解脱)。 捞月误猿猴   (猿猴探水月对境迷真背觉合尘无有是处金刚般若论云猿猴探水月)。 诠法人难解   (未证性者而滞能诠之教即难起入法之智楞严经云根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 真纯悟即周   (真纯则无杂为名谓理智同体若迷即触处千差若悟即顿周何滞楞严经云理即䪺悟承悟并销)。 更无殊胜相   (如来三无[娄*殳]劫所修万行今既满足故获殊胜之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觉海尽波流   (觉即所证之理海即广大无边虽逐波流湏登彼岸肇论云海涌千波千波即海)。 经戒如来法   (经戒即净性离染非尘鉴智本明不从磨莹即是如来之法法句经云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 依违勿自毁   (体既本净非染非尘而有持犯者妄心建立持毁之相皆是自妄分别圆觉经云不重持戒不憎毁禁)。 眼前是地狱   (天堂地狱由人自造善因𢙣业运用在心犹若眼前空华散乱报应顷刻终归无实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𢙣俱时顿现)。 必定无私理   (必定之义自作自受非从人得矣楞严经云如于日中不能藏影)。 求善如无善   (自性本如不存善𢙣而起求善者即强生知见取舍两端未臻至理)。 违心妄想尤   (纷然有念即背真心妄想之尤自兹而起佛顶经云由尘发知因根有相)。 是非缘一切   (心若对境境必万差诠召不同是非分列楞严经云聚缘内摇趣外奔逸)。 广大复何求   (体无不遍曰大事无不融曰广复何求者语不可赞目不可视金刚般若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 解识无明窟   (明慧不生为痴闇所蔽乃五阴舍宅为无明之窟若解识之即体真𢍆理摄论云无身寐于窟调此难调心是名真梵志)。 方堪养白牛   (法华经云有大白牛以喻本智证真若了达无明方堪长养圣智露地白牛耒出三乘之外)。 雪山草自足   (雪山有草牛若食者不经烹炼自成醍醐圆寂经云雪山有草名曰肥腻牛若食者能出醍醐无明若尽故云自足)。 醍醐灌顶周   (既绍法王之位湏陈灌顶之仪华严经云受职位而当灌顶)。 证此涅槃义   (解行圆修三德具足寂静妙常果相无亏而证斯义楞严经云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无生寂灭求   (以乐寂灭为其因相而求诸善行必获无生之果德净名经云寂灭是菩提)。 十方宽世界   (法界无尽𠛴类万差㸦相涉入影现重重维摩经云普现十方无量土)。 何处不通游   (诸佛后得之智而能起身现𠛴广遍十方垂慈利物化导群生法华经云游戏神通净佛国土)。 志惑多歧路   (若无决证之志即三乘乱辙歧路万端华严经云若生疑心无有是处)。 如何妄想修   (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若求余乘而取证者不离妄想之心非到如来之地)。 因成田不种   (田则心田若修因时不下无上菩提种而求于果证但有二乘既无其种终不可生维摩经云植种于空终不能生)。 彼地亦堪愁   (彼地即声闻之地二乘所证未造真极犹宿草庵尚在生空而拘慧缚维摩经云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 果满恒沙劫   (始自初发信心终于妙觉所历之劫指类恒沙法华经云我自得佛来所经诸劫数无量百千万亿载阿僧祇)。 相好亦无忧   (万行经云胜净妙明紫金光聚即证广大法乐而无忧受之名华严经云身语意业无有疲猒)。 甚深如洞晓   (甚深即般若之智若能洞晓尘相永空佛顶经云瞻顾东方已有精色)。 利乐向谁求   (实相体周无非佛事六根三业尽是菩提楞严经云于一毛端现宝王𠛴坐微尘转大法轮)。 因若非缘会   (修因虽自远劫时会方乃得生若非缘会终未成就法华经云十劫坐道场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 动止自熏修   (止息动作不离佛事皆是熏修尽成种智法华经云常在于其中经行及坐卧)。 三界无出没   (法华经云已离三界火宅寂然闲居䪺息往还永空生灭维摩经云不于三界而现威仪)。 业渡柰河舟   (业报之河湏凭济渡求其利涉必在殊熏万行功圆智舟无溺华严经云乘大法舡济四駃流于大爱河)。 义极无垠际   (法性无边宁穷[娄*殳]量智周沙界岂限方隅华严经云三昧名普照佛功德海)。 心王不可求   (唯一真心岂迷灵照不以识识不以智知应用无方不求自至六祖云宽则偏法界细则不通针)。 针锋差㸦起   (妙高山顶辊芥投针妙法玄微亦复如是圆寂经云芥子落针锋)。 真性不通流   (机境相碍真性暂昏破境沉机流通净域万行经云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法性皆空相   (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即是法性真实其体本空金光明经云观诸法空是无上智)。 因明离俗缘   (真俗二法其体虽一约相而论因明则俗离诸缘自空密严经云正观之所行离诸心妄计)。 修行知识说   (幽深之理无人说之虽慧不能了解必从知识而所教导宝积经云勤事善知识能破诸魔众)。 实境是心真   (佛顶经云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心心乃知真境离缘非从外得密严经云了知一切法皆以心为性)。 僧俗一般愿   (真性无殊识心自昧经旷大劫宁泯愿因超证菩提了然无际万行经云比丘比丘𡰱白衣擅越于道场中发菩萨愿)。 如来无不见   (佛具五眼观尽圣凡性行虽殊更无他见华严经云如来普观于法界)。 拟将虚妄想   (凡所有相皆属妄因拟心即差如何了达中论云虚诳妄即相矣)。 回㸦心狂散   (未得正真驰流散逸回㸦取象指类多端宝积经云弃舍散逸诸佛所赞)。 妙说从来法   (百千诸佛一道证真妙说既同理必无二法华经云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亦应说三乘)。 谈空不晓真   (空相可诠真心无说离名离相不挂齿㸦华严经云无相如虚空一切无能说)。 泯然无受相   (泯绝尘迹取舍全空理事寂然永无受相般若经云无受想行识)。 心境镇长新   (心境廓然长流法界无垢无染物物皆如华严经云诸佛身内众生新新作佛)。 幽深知圣境   (圣境非相唯自证者方知华严经云如诸菩萨入智慧海净法界境)。 善入道心人   (既言其善信必居先诸位圣人以道为心以理为入华严经云成就修行善入法界)。 菩提无相境   (菩提者相境全空但有成就之名而无对待之境金刚三昧经云心不触菩提菩提不触心若能有所触是为不思议)。 修行离俗尘   (修心行道渐入圣流必期超俗以远情尘佛顶经云尘色既尽妙旨密圆)。 玄诲归深旨   (万法之源般若为本其性深广其义剔玄除入证者方穷妙旨华严经云为建正法幢令入功德海)。 迷途若大津   (未造深理若涉广以为劳如契其源则不行而自至华严经云境界广大不可量第一功德能超越)。 能依般若性   (智融心佛万德出生号诸佛之本源为群经之奥趣般若经云譬如虚空一切世间之所依上)。 寂静更无伦   (想念销落鉴智妙圆寂而常照义等虚空更无伦比般若经云一切无自性皆悉等虚空也)。 生灭邪心法   (生灭不泯恒处邪思若获正心即成圣智楞严经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纤微止一真   (纤尘不立即是一真于诸法中现第一义华严经云一尘含法界无量诸佛而于中现)。 不同诸境界   (人天诸趣摄境不同唯佛受用真智自在华严经云不可思议非诸菩萨通明境界)。 达了善宗亲   (不能达了常履迷途一契真宗能亲善友华严经云一切菩萨同修愿行亲觐诸善知识)。 信与迷情背   (信为道元功德母信若不生迷闇净行永逐源流既背圣乘沉迷六趣佛顶经云违达圆通背涅槃乘)。 藏之不可陈   (圣德不显为不善而蔽之覆隐深沉不可陈露法华经云无明闇敬)。 无心意愿欲   (有欲必为情累所牵随愿意之驰散无心即正定相应全成妙明之德华严经云除灭贪恚痴即证无心境)。 善𢙣认其真   (善𢙣二法对待彰名若即俗而真同为解脱若就俗双明俱成妄立佛顶经云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智若潜诸智   (佛转入识而成四智用入为大圆照智七为平等性智六为妙观察智前五为成所作智识唯分别智能决断唯识论云智起惑亡明来暗谢)。 根中离六尘   (根则眼等六根尘即色等六尘如一根解脱六尘而皆远离楞严经云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理依三教圣   (依三乘教理了万法一如自然证圣而成佛果法华经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 一体浑然真   (一体则法身真理真理若悟万法浑然即法界如圆觉经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 我或不如彼   (义不明心妄认缘假为我即迷自法身故圆觉了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也)。 休论伪与真   (真非虚妄伪若鍮金鉴者休论觉心无咎圆觉经云圆觉自性本非伪妄而巳)。 森罗成万像   (不悟真心森罗万像色空俱寂法自融通肇论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 一物独超群   (灵觉真性独超言象万法无邻妙理幽通楞严经云忽然超越出出世间)。 真本不能晓   (不晓本源还生妄识于真不谛在理难明也楞严经云由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说来似梦人   (未能明解不足讨论境既非真说还似梦圆觉经云如梦时人梦时非无)。 诠言非假合   (一真妙理性本凝然非假因缘言诠亦离梁武忏云藉言诠理理故非言)。 逢善道相亲   (志人学道千里同风佛度众生缘熟方化法华经云如是之人乃可亲近)。 天眼观人世   (佛具五眼为天人师以天眼通观三界诸天以慈悲利乐有情维摩经云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宗心皆一义   (心宗万法体遍十方皆归一义揔持尽入毗卢花藏法华经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老𨈭迦叶身   (𨈭者老子名道演五千教流中国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叹身同梦幻迦叶亦然也)。 菩萨孔丘是   (夫子姓孔名丘立五常教居有行先删诗定礼空寂经云老子迦叶夫子儒童皆菩萨化身虽鼎分三教理归一揆)。 慧不具真智   (有慧若无于真智智不𦖟明凝神纵合于修心心仍挂碍法华经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 智生事莫亲   (识昧而真成是妄智生而事转难亲既背如源莫穷妙理楞严经云性中相知用中相皆也)。 情能无取舍   (情缘起爱想故生贪若了根随自无取舍也宝藏论云情生智隔想变体殊矣)。 妄相入迷津   (若悟真如至理方明妄相深根既入迷津终疑指月金刚颂云了知心似幻迷情见有余)。 窹𥧌通真语   (夫为梦𥧌尽属前尘若了因缘本无虚妄虚妄心灭即菩提也楞严经云此觉知性离彼窹𥧌毕竟无体)。 何湏意自升   (既了妄以通真悟本心而无寂自无取舍何有迁升也法华经云非先所望而今自得)。 定知如海印   (海印者三昧名也故上士一诀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楞严经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动静好相应   (入如来正受妙用难思运动静抠机神通莫测维摩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矣)。 理未通真理   (理则真理心若未通理还有碍理既成碍事亦随迷也楞严经云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徒劳直似绳   (既未明心徒劳困行假饶弦直木免绳迷也楞严经云未免落邪思)。 一心非定相   (一心则第八识心此心通染通净造善造𢙣或流浪四生或升沉三界故无定相金刚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高下㸦相称   (高超至圣下被凡夫隐显相称出没㸦举也宝藏论云前念是凡后念是圣)。 诠本啚求解   (诠者显也假诠求解得意亡言言既迷诠理啚伸解也法华经云不问不信不解是经)。 经文大信凭   (凭经得旨非大信难成心外求经似钻冰觅火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千章与万句   (三乘教藏八万法门了四句罪灭福生离百非超凡入圣维摩经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喻水结成冰   (结水成冰喻菩提为烦恼见冰即水了烦恼即菩提也中观论云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 求理皆深妙   (理则法空妙即深机皆假智求非心难契法华经云甚深微妙难解之法)。 觉言义不升   (觉言拟议本又何升义出见闻岂成大用法华经云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 发心空有相   (发心空有根境圆通本离青黄体非相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万𣲖一源澄   (江流万𣲖势尽朝宗河注千条波分别浦心源始寂识浪空摇觉海元澄一沤能发楞严经云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解即无邪见   (慧解无偏其心匪忒边邪不起妄见非增也华严经云示见诸世间除灭诸邪见)。 先明巧拙兴   (二乘㭊色明空为拙菩萨见色即空为巧理智悬殊浅深先后也法华经云其义深远其语巧妙)。 幽深情理妙   (幽深旨妙情理难通至道门玄觉知冈究法华经云随宜说法意趣难解)。 应现五常增   (五常立信百世同风应现群机分身利物金光明经云应物现形如水中月)。   御制秘藏诠卷第十九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二十      驾 证始穷边际   (始证法身终穷妙理无边刹土隐显毛端若悟本心俱圆实际楞严经云证起言量绝思议)。 一明万盏灯   (灯光相涉影炷交辉含摄无偏一多何碍也华严经云如一室千灯光光摄入)。 纵撗无障碍   (纵撗显焕障碍宁拘心境融通色空相即也楞严经云身同虚空不相妨碍)。 展臂法王兴   (楞严经云世尊垂金色臂轮手下指摩阿难顶表法王兴慈慧恩德诸佛运神通十力矣)。 志遂因心愿   (因中四愿发志弥深学法度生誓心获信法华经云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 功成果自兴   (三祇劫满万行功成果报之酬因兴愿力法华经云久受勤苦乃可得成又云今得无漏无上大果)。 大乘无有故   (佛说三乘五位性相交通应彼群机必无有故矣法华经云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 万仞顶峰层   (诸佛菩萨修六度出三界证无上菩提获涅槃妙果极喻高超万仞直越顶峰宝积经云乃至梵天无能见顶)。 果认理亏少   (果认修因仍亏妙理缘情少计妄识潜生也唯识论云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虽多未足凭   (沉空趣寂未足堪凭出障离愚褒多益寡楞严经云纵汝历劫多闻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增爱二苦)。 行深无复见   (法空妙行不可智知自性如源岂将识识楞严经云见由离见见不能及)。 水不离于冰   (水喻涅槃冰同烦恼根性一如冰水无别般若经云色即是空空不异色)。 方便门中事   (开方便门救度群迷演一乘法接诱上根令证菩提尽成佛道华严经云菩萨种种方便门随顺世法度众生)。 众生业自重   (迷自己衣珠堪嗟醉貌认照中面目可惜怖头弃本亡真众生业重法华经云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 𡨋心坐卧念   (澄神静虑𢍆自如源默坐𡨋心息诸妄念故法华经云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 愿力𨚗堪用   (求因趣果非愿力难符𠷠行修心离勇勤莫进法华经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因不𢍆心法   (心法则众生自性因即一念迷如觉劳相现背本合尘也楞严经云因若不真果招迂曲矣)。 元从道理兴   (元者始也始从见道终证菩提理智一如因果相即也法华经云得道已来其实未久)。 真纯无动念   (性觉妙明合本觉真理即体即用不分能所也楞严经云皆获一真寂灭场地)。 无减亦然增   (即法空真理本源自性故障尽非减德满不增之谓矣般若经云不增不减也)。 义穷千劫相   (百劫修相好千劫学威仪说无尽法利乐群生华严经云一义入无量义)。 清净法王兴   (清净者尘垢不能污烦恼不能染法王有万善功德紫光金身出兴于世法华经云不染世间法如莲花在水)。 妙用信心得   (诸佛神通自在妙用无方居十地初心历五位满足故变地为金搅河为酪法华经云我以佛眼观其信等)。 浊波万𣲖澄   (出五浊恶世渡彼爱河决万𣲖法流归一真性海瑞应经云为是销诸浊澄凝彻底清)。 法说通明觉   (其谓法说妙慧方通得旨亡诠觉明斯𢍆首楞严经云性觉必明)。 方依达者心   (三乘秘旨识解澄明一性圆通心精颖悟净名杜口堪叹文殊迦叶传衣密遵调御圆觉经云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还知无定相   (达色性空了心无相空相既如相非定相无量义经云一切相即一相一相即无相)。 寂与海齐深   (寂谓寂静一切永寂即法身真理且觉海清澄深广无际如源凝湛都绝度量也肇论云物我常寂唯一真心)。 旨露明真的   (旨谓诠旨诠旨既露真的乃明虽至理无言而万法恒用肇论云形名未兆游气乱清)。 乖为起妄心   (妄心才起真的仍乖见色元空岂疑现识楞严经云识迷无因妄无所依)。 未尝兴一念   (万缘俱息心未尝兴一念不生如源即𢍆即念无念也肇论云一念双具权实不分)。 善被恶来侵   (善则修人天福报恶乃造地狱业因既了善性空则恶侵自远矣楞严经云若作胜解即受群邪)。 玄化同心识   (玄乃玄妙化谓化导玄化既明心识同妙也圆觉经云心花发明照十方刹)。 宗邪徒役心   (宗邪断见抂役心灵计异常徒且非了义法华经云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 迷情方寸内   (迷情未释方寸难明计想潜兴如源莫晓楞严经云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经劫妄追寻   (纵经尘劫虚妄唯增未了真心追寻徒解也楞严经云汝自迷闷失本受轮于生灭中常被漂溺)。 幽暗人难测   (至理幽深言诠匪及见闻既离测度难量法华经云深固幽远无人能到)。 方知道更深   (道本无名而名始寂智同万物而物自闲方知目击道存心缘虑绝净名经云行于非道通达佛道)。 不求能自解   (不离当处常即湛然觅即知君不可见故无念无求始圆实性圆觉经云涅槃本寂何假修求)。 君子重光阴   (光影如流寸阴是竞寄语参玄人光阴莫虚度入楞伽经云凡夫不得我意不觉不知内外诸法念念不住)。 大丈夫能说   (世尊不说是说迦叶不闻是闻理𢍆玄机唯佛能说法华经云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 慈悲愿力深   (不求功果不谤真如不起念心自深悲愿伏忍相空故云十力金刚颂云四宝成山相慈悲作佛因)。 巍巍圆智满   (四智圆明八识无漏极无边智彰解脱法灌顶经云巍巍堂堂此显如来身量相好)。 妙道达知音   (至道微妙诸圣知音语默一真迷悟皆证了境即空妙道达矣维摩经云是为入于不二法门)。 增减归真谛   (般若经云不增不减增减世俗烦恼法也真谛出世无为法也若悟圆成皆归真谛)。 人粗经戒细   (法华经云三界大宅勿贪粗弊故云人粗也经者贯穿言教戒即止𢙣防非为此经戒圣行梵行故云细也)。 精严坐道场   (法华经云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为精严也道场者因修众善果成万德坐宝花王道场得果)。 地狱非儿戏   (大佛名经说地狱非一无闻根本由增孤独皆是罪人极苦之处一落其中经劫难出岂以轻戏者矣)。 信解菩提种   (佛行信解而成法忍了然无念自证菩提华严经说十信菩萨起胜解行云菩提种)。 经中说妙音   (说微妙音演畅斯义闻经听法悉获利乐维摩经云诸佛所说深经微妙难见)。 一言如洞彻   (一音演法三界朗然但是有情咸皆觉悟真如照寂妙用常光无拥廓周空空洞彻华严经云如来于一言语中演说无边𢍆经海)。 极意远开襟   (道冠十方事符千古忆念诸佛极意开襟法华经云阿难自闻授记心大欢喜)。 知见何曾障   (烦恼障染为诸客尘法空智生障尽真显无漏道中一切知见法华经云开佛知见)。 真空理照心   (心即缘虑所暗照乃智慧之明洞达真空超然内朗般若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玄中含道识   (法身真性一切皆如悟理明心智智清净现前真空中含妙有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 鄙恶善投音   (普施慈音皆投善化显佛德教妙理难思华严经云随缘赴感靡不周)。 我本信如是   (佛性真心本来如是一则一切唯信通真起信论云信成就也)。 从来法海深   (法则一真海具十德喻佛行解无量无边从如而来来而不来摄大乘论云从清净法界流出大悲心从大悲心演三乘教)。 森罗光大道   (求证非证菩提涅槃万像一如彰其智识慧证发辉光大千界法华经云又如日天子能除诸幽暗)。 终不阻玄音   (大音希声听之玄寂理符不二体合含生法华经云汝已三请岂得不说如是妙法诸佛称赞)。 真风禅入定   (法华经云即入静室住于禅定禅谓禅那名思惟修定者等持深入正受禅定发辉真风盛矣)。 尘翳六根侵   (圆觉经云根性尘性不坏不杂若了觉心侵翳平等如众灯光不相碍故)。 境界无诸障   (仁王经云如佛境界生空无漏智断烦恼障法空无漏智断所知障尘净照明真性自了体用常寂无诸障也)。 幽奇自转深   (法华经云深固幽远谓一真妙道幽隐希奇从初发心至佛果位如游大海渐广渐深故云转深也)。 慧炬分明照   (法华经云如夜闇中燃大炬火慧乃明觉炬以喻彰慧能照真炬能除闇故分明也)。 圆光一切心   (无量寿观经云彼佛圆光一切色像皆于中现光即明了觉性心乃万虑攀缘真空照之动静皆寂)。 有情还所著   (仁王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有情者普该含识还所著者勇捍进修下化上求高跻圣道)。 爀熠善为林   (梵网经云赫赫天花彰严好也善以多法为体木依众树成林万圣归佛喻于林也)。 说演经文教   (诸佛演大乘法菩萨广造诸论与世出世间为其津梁开语昏迷故法华经云而为众生演说经法)。 真心化有情   (真心不妄贤圣觉知无相大悲化利群品令悟真空置无上道维摩经云而不忽忘教化众生)。 色身空受想   (受想心蕴从虚妄起智照缘生悉皆空故仁王经云法性空故即受想行一切皆空也)。 一法绝无声   (一音者真如也法身真理湛寂疑然视听不立故绝无声也法华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 理胜他邪见   (大乘一真之理善[歹*(乞-乙+小)]外道异宗佛以四辩摧邪故立胜他之义地持论云为破邪论安立正道)。 求缘不自声   (当仁济物不求妄缘道隐真心应机说法说无所说不自声也法华经云一坐十小劫安然寂不动)。 穷之深妙性   (究畅玄微幽隐难测深穷妙理般若真空妙性灵明离相方显仁王经云复以何相而住观察)。 消息更分明   (分明圣智普照灵源廓显法身是真消息维摩经云前际不来后际不去现在不住)。 诠释还源理   (金刚经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大般泥洹还源妙理众流入海矿尽成金摄应归真诠释𢍆理)。 玄门不二成   (仁王经云了达此一二真入苐一义玄门者胜义谛不二成者证真理时万法俱寂洞达一真不二成也)。 穷之不可得   (圆觉经云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穷之妙理究极真源了相皆空故无所得)。 达了境无声   (维摩经云所闻声与向等达者智慧之明境者缘尘妄法真空至理妙湛如如照而常寂故无声也)。 我说两平等   (凡夫取相见执高低圣智观空真妄平等中道既祛二边何立法华经云我观一切普皆平等)。 善缘恶趣境   (善缘即戒定慧所感𢙣趣乃惑苦业所照了善𢙣皆空𢍆无为真境仁王经云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人心勿妄语   (真谛无妄道断名言了妄皆空名实语者维摩经云谛是道场不诳世间故)。 拔舌阎王[(来*力)/正]   (如来正法普利群生不起妄缘清净向佛三祇业息一法现前证道歌云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㧞舌尘沙劫)。 求化因中实   (法华经云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如是等众求化者学佛化行因中者三大僧祇真谛不妄故云实也)。 非从有相听   (仁王经云世谛幻法无名无体非从者修无所修证无所证听者取也弗可以有相而取之)。 谁人强分别   (梵天请问经云谁为善眷属谁为恶人冤谁人者指彼迷士强分别者于一真如妄生相着)。 寂静辩门庭   (仁王经云我今无说汝今无听寂静者真谛离言门庭者诸佛教门慧解相应照真达俗名之为辩)。 解遂非缘境   (悲增智化离相为心皆以无缘大慈化利有情置无上道维摩经云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微中渐得名   (超凡入圣修众德本以真实法权立假名法华经云从生及出家得道转法轮)。 经关文引论   (无法说法理𢍆真空此谓文字般若皆归实相仁王经云文字者𢍆经应颂希有论议一切皆如)。 迷悟觉他情   (悟则佛慧迷则众生自利利他先人后已觉性了空迷悟自遣圆觉经云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一切觉故)。 证智因中法   (如来真智不可诠量假因仗缘证悟佛性证悟皆空果因无得仁王经云未得为性已得为智)。 能持性上经   (真性之经非教非授菩提之法能解难解真性真空说无所说金刚经云为人演说不取于相)。 真如心相遣   (真如本净心相尘销诸妄遣除真性自朗圆觉经云犹如磨照垢净明现)。 无漏自然醒   (不起无明未尝昏醉如来真觉元本清净灵明廓彻醒醉都寂圆觉经云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 志浅求非远   (志浅者小根也怖僧祇之劫长弃宝所而不往一心䪺悟万法圆成楞严经云不历僧祇获法身)。 心行脚不行   (心游性海应物度生无去无来动念常寂智度论云于一佛国不动而能遍诸佛刹)。 瞢然真是境   (真心澄照万法凝然迷瞢觉来真境洞彻静乱俱泯语默皆空智与理𡨋识与神会维摩经云受诸触如智证)。 达即悟无生   (真空之理性自凝然妙达无生是成正觉证悟非悟不断不常仁王经云闻法悟解得无生忍)。 果谕愚痴辈   (心生法生心灭法灭本从心有终向心无以果明心以因达果愚痴不悟一向贪求法华经云悭贪嫉姤成就诸不善根)。 雪山道化成   (下修不证自获圆成暂止雪山理成正道成一切义布法无边佛本行经云诣金刚座吉祥长者持草奉施)。 地因菩萨种   (菩萨因地苦修求证我佛妙法䪺悟无生维摩经云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福业救众生   (福之与业出没无穷明去暗来开附无际行愿经云遍净㽵严胜福力以大福力饶益有情)。 因说来生果   (仁王经云俱时因果异时因果因者下种果者得实说来生者指今世之用心是来生之报应)。 无如一味情   (圆觉经云无明真如无异境界无如者无明翳幻情者一切异生了境皆如故云一味)。 华严经广大   (华严经云广大如法界究极如虚空华严者表于万行经者指于一乘量等无边故云广大)。 诸圣𢍆真诚   (楞严经云如是法门微尘如来承此心开得无上道诸者众多不一圣者断障证真妙觉明心𢍆真诚也)。 义达经中要   (如来藏中韬真隐妙真空至理显了无方达我玄机谁人能会法华经云解义者是人难得)。 金莲万叶生   (金莲表瑞喻佛出兴万叶敷荣化被无极因果无尽缘起一多上生经云处处皆雨金色莲华)。 深缘容易得   (深即菩提妙道缘乃众行相资心印朗然䪺超诸地洞明谛理无念无修一弹指间清净圆满行愿经云一念一切悉皆圆)。 甚处谕圆明   (清净法身妙湛凝常四智圆明万德功满金光明经云圆明无垢净如满月)。 法妄终无得   (法谓真法妄即幻妄寂灭理中修证无得圆觉经云菩萨众生皆是幻化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三途自不明   (三途者三界之中下趣苦情无明重障覆没慧心故不明也法花经云无明暗蔽而生三界朽故火宅)。 门庭真谛事   (诸佛境界妙用法身事得理融诸相永寂楞严经云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 路要坦然平   (路者诸圣大道要者津济之功洞然坦平宝所达矣仁王经云诸佛如来无异路故)。 无语胜相成   (金刚经云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无语者寂嘿之理相成者取相之言法性离声妙达真空故云胜也)。 居高能作下   (法华经云为大国王为求法故事仙千岁居高者喻于真性作下者万法为依唯大士达之矣)。 精心观自在   (楞严经云良哉观世音得大自在力精心者离染之智自在者善人圆通应念生益)。 善相诸天化   (上生经云诸天子等化作五百万亿宝宫善相者现佛境界诸天者神用光明从真起相变化无穷)。 说业因缘事   (演说众生业惑因缘差别事相本无自性悉假因缘中观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佛心化有情   (诸佛之心具四无量普观含识为痴所盲现三类身广行化导法华经云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 凡迷难自解   (群迷旷劫二障尤深末遇发挥诚难自解华严经云譬如闇中宝无灯不自见)。 甚处达无生   (死此生彼人之常情即生无生焉能了达楞严经云云何得证无生法忍)。 玄了义中趣   (义中之趣玄在𢍆真执义遗真宁殊逐块圆觉经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 五明上圣行   (五明者内明因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悲增大士却入世间学贯五明广利群有唯识论云五地菩萨善达五明)。 不随云水意   (云弥空而绝迹水善利以无心喻彼圣人虚怀应物不循此意曷𢍆如如唯识论云大法智云含众德水)。 谁是到无情   (始觉未发二执唯坚对境逢缘孰能无念起信论云念念相续未曾离念)。 幽隐无涯际   (幽深隐密五眼莫窥法华经云幽固深远无人得到横遍竖穷十方无际楞严经云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超升善恶程   (善恶因果从业缘生妙体虚凝超然绝待楞严经云非因非果)。 十方登觉道   (法界无边国土无量尘尘有佛皆转法轮无数众生常登觉道摄论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已证善逝果)。 真理自然明   (妄心起处幻化弥纶烦恼尽时菩提自显圆觉经云譬如磨照垢尽明现)。 大洽群生善   (洽者润也一音演法普应群机如雨无私三草齐润始乘少善终至菩提法华经云乃至小𠇓头皆以成佛道)。 缘情事可精   (缘应有情事极精妙身心不动影现十方华严经云不起菩提树而升忉利天)。 无心复不虑   (无度生之心绝缘尘之虑投机赴惑如响应声瑜伽论云𨚗伽常在定)。 贤圣道相成   (三宝十圣学佛修因四智圆时皆成此道圆觉经云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信行无时舍   (位入初心我病未遣执其力行无有舍时圆觉经云一切菩萨见解为碍)。 因中自不明   (能取既在修未称真因位之中是不明了楞严经云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欲求如来不生灭果无有是处)。 坥然依妙法   (实际坦然圣凡无二依斯妙法修即𢍆真金刚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真界有名声   (音声求我虽日行邪方便随宜假称名号法华经云名闻遍十方)。 智者祖师用   (智者照了万法洞彻灵源三世如来依之如母从上诸祖皆得其用)。 知空不暂停   (灵知空寂法尔恒然异彼觉知刹𨚗迁谢荷泽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运之无返覆   (繁兴大用不立纤毫物我俱忘云谁返覆中观论云不来亦不去)。 说法话堪听   (说法之义理通一切五尘之境皆可示人何谓堪听妙归无说华严经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 我见他方外   (执我见者背觉合尘如在他方伶俜辛苦楞严经云穷露他方乞食驰走)。 心缘炼不精   (心缘外尘如狂认影皆由智慧磨炼未精维摩经云无方便慧故缚)。 身中空寂舍   (外求者不能自观身中有真空圆寂之舍是二世如来同安乐处维摩经云毕了空寂舍)。 利益有无情   (若归此舍万德圆常情与无情平等寂灭利益之义良在兹焉涅槃经云寂灭为乐)。 真秘玄中有   (真如秘密玄妙理中三世十方一切诸有圆觉经云犹如空花依空而有)。 非缘是不成   (如上诸有从业幻生非假众缘即不成就涅槃经云诸法从缘生)。 虚空非假合   (昏钝顽空形色而有本不可得况假合耶楞严经云沤灭空本无)。 真智本来明   (群情未觉恒处梦中真智湛然本来明了起信论云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 戒定贪嗔欲   (持戒求天习定忻上贪欲嗔恚皆墯三涂楞严经云如汲井轮㸦为高下)。 昏衢居舍屋   (昏衢舍屋喻无明窟宅众生转转无明为因智慧未生如处长夜涅槃经云如生盲人)。 因缘能谛信   (因缘即出世因缘谛信乃审决明了法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不䧟寒冰狱   (信大乘者尚不滞于二乘岂更墯于冰狱圆觉经云地狱天官皆为净土)。 慧引菩提证   (谓诸菩萨历位修行渐次加功引发妙慧慧圆漏尽䪺证菩提般若心经云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施张道眼明   (位登大果五眼圆明妙用施张无幽不烛法华经云佛为世间眼)。 破于非法相   (众生执法佛说法空众生离法求非法相金刚经云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区别善能精   (理事隐显生灭始终区别源流尽其精妙楞严经云披剥万像㭊出精明)。 说譬谕空色   (如来大悲悯物迷执种种譬喻广演色空欲令众生二边无著楞严经云即空即色非空非色)。 三乘遍十方   (化摄群机佛佛同道三乘之法恒遍十方法华经云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我等亦皆得最妙苐一法为诸众生故方便说三乘)。 舍迷求法易   (妄执坚时圣凡悬隔舍迷求法易空𠛴𨚗楞严经云狂性自歇歇即菩提)。 似对释中王   (释中王者即如来也十力无敌自在如王华严经云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 理顺无为法   (性本无为湛然如海顺斯理者自𢍆真常楞严经云无为无起灭)。 云何起信章   (此法深妙菩萨分知大智声闻杜于视听凡夫云何而能起信法华经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 降魔成道业   (因圆果满示现道成摧伏众魔备彰威德法华经云四魔共战有大功勋)。 功定入他方   (道符妙体功用圆明尘𠛴无边同归一化楞严经云于十方界坐道场)。 诠之不了悟   (历览群诠贵于会旨执诠忘旨了悟何因楞严经云岂唯忘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 圆智岂名扬   (证理未圆其道犹晦于诠不悟其智岂扬华严经云未得名为真实菩萨)。 妄执随缘得   (虚妄计执随彼缘尘犹如渴鹿奔逐阳焰起信论云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着故)。 小升似㪷量   (辄将劣智推度上乘如用小升㪷量于物圆觉经云如取萤火烧湏弥山终不能着)。 求福先知妄   (如来藏内法宝无边福向外求诚为虚妄般若颂云施宝如沙数唯成有漏因)。 邪行道不彰   (忘失正念向外贪求尚纵邪行岂彰其道金刚经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凝然归性海   (作止任灭四病弥加净虑凝神自符玄旨楞严经云游泛如来大圆觉海)。 法要自开张   (圆通至理大用现前舒卷纵横无非自在楞严经云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解即非难晓   (𠛴𨚗妙慧解了真源旷劫无明自然开晓楞严经云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因无二法张   (因者性也对果虚名一尚不存二云何立仁王经云譬如牛二角照解见无二)。 纵撗知浩渺   (纵横则纤毫不滞浩渺则如海无涯圆觉经云游泛如来大圆觉海)。 福业事俱长   (无漏福报与尘沙德业俱同一味长远无际青龙䟽云理深功妙福难思)。 证念修行故   (契证忆念所修行门恐失本心墯诸邪网遗戒经云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 皆明损益方   (方者法也具明行人修行损益损则误成魔业益则速证菩提法华经云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 若依清净理   (清净理体凡圣真源依之修行功倍日劫圆觉经云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 不坏是金刚   (金中之刚故名金刚能摧万物而物不能坏以喻智慧能断烦恼而烦恼不能𡧱楞严经云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志乐还湏问   (所乐法门理湏咨决多闻增慧大愿无亏楞严经云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诠源事广张   (诠显法源广张事相于一毛孔转大法轮华严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𢍆经海)。 是非难自晓   (义天星布理事重重管见之徒是非难晓楞严经云如说药人真药现前而不能识)。 释辩理归长   (消释辩会性相有空究尽所长归一真理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 果报依文释   (果为酬因经中广明欲令众生避𢙣因也维摩经云善𢙣之业亦不忘)。 因明义最长   (因能感果经中广明欲令众生怖苦果也涅槃经云作𢙣不即受如灰覆火上)。 业随身照影   (善𢙣种子念念熏成宿业相随如身照影维摩经云是身如影从业缘现)。 善寂𢙣悠飏   (善寂者实相也寂然如空清净不变𢙣业者幻相也寂然如云悠飏不断维摩经云善寂是菩提性清净故)。 因辩无边性   (因者性也先摽异名无边性者正辩本体圆觉经云如法界性究了圆满遍十方故)。 其如要度量   (绝相离名本超思议浅智未决湏假度量圆觉经云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 法中明隐显   (法无隐显迷悟成差大觉悲深䪺明玄旨圆觉经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 广大起名扬   (一味之法广大难明安立假名振扬尘𠛴楞严经云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义灭众生妄   (如来所演尘沙法义能灭一切众生无始时来颠倒虚妄楞严经云消我亿劫颠倒想)。 凡愚智不长   (凡夫愚昧智解不长纵遇法门无能悟入维摩经云除彼不肖人痴瞑无智者)。 方圆皆是习   (方正圆通其智无碍皆由宿习力用弥彰起信论云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 万法一中王   (万举大数法则䡄持一贯其中尊如王者法华经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   御制秘藏诠卷第二十   丙牛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卷第二十一     肥   御制佛赋(以存意空睹无漏为理次第用韵) 妙觉玄门   (清净法身名之曰妙悟此法性是名为觉二空真理名曰玄门谓此实性离相寂然达法本真名之妙觉楞严经云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法华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谓玄门者能诠教也经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玄赞䟽云门有二义一者体妙具五难心谓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等也二难了二乘不知故经云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也)。 佛圣知原   (梵语佛陁华言觉者觉谓觉察心心所之揔名者是主义无漏五蕴假者称主主者身中具三觉故即自觉觉他觉行穷圆故名为佛圣者正也圆满义障尽智圆证穷法界乃称为圣本智内𡨋得法亲故名知诸法本真一切莫过故称为原涅槃经云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则说为如幻如化法华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故曰知原诸佛之所知也)。 取舍金轮之位   (求无上菩提名之为取弃金轮之位是名为舍谓世尊应当金轮王位此是化身如来示现而矣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以十事故示现出家一为猒居家故示现出家二为着家众生令舍离故三为随顺信乐圣人道故示现出家四为宣扬赞叹出家功德故示现出家五为显永离二边见故示现出家六为令众生离欲乐故示现出家七为先现出三界相故示现出家入为现自在不属他故示现出家九为显当得如来十力无畏法故示现出家十最后菩萨法应尔故示现出家也)。 利乐给孤之园   (利谓十利乐谓五乐说三乘无漏之法令求无七正真妙理名之为利说于十善令积修因得生人天是名为乐湏达长者广施黄金为置精蓝与佛居止怜贫悯物世号给孤祇陁六子施以林木谓之曰园)。 六法弥深   (佛位六根充境六识名为六法此之六法行相难了名曰弥深于此六法广修六度积累十因正觉始成正身初会悲智双运性相两融楞严经云阿难汝心粗浮不悟见闻发明了知本如来藏汝应观此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 灵境而故非眇小   (一心觉性谓之曰灵六种所缘谓之曰境此之灵境是一真妙性万法本原非圣莫知实非眇小楞严经云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唯识论云如来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摄非佛五识虽依此变然粗细异非五境摄如来五识非五识界经说佛心恒在定故论说五识性散乱故)。 三界圆满   (六欲所居名为欲界修诸梵行得自定居谓之色界猒粗名境唯心心所四蕴成身名无色界是名三思三身具足四智圆明体用恒如依正平等名之曰圆迹履下因道圆上果纤瑕永尽片善无遗谓之曰满唯识论云谓诸如来三无[娄*殳]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 清净而曩劫常存   (无漏智心澄湛鉴照曰清无生法忍离诸障染名之曰净梵语劫波华言时分曩久也谓此清净之性体非断常古今不易名曰常存楞严经云若真汝心则无去来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十种清净见缘起法故见法清净见法清净故见国土清净见国土清净故见虚空清净见虚空清净故见法界清净见法界清净故见智慧清净是为十修行积集一切智故又楞严经云世尊如果位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照智是七种名称虽别清净圆满体性坚凝如金刚王常住不坏)。 念想当初   (谓世尊思欲生于浊世之时而常作念化利有情于兜率天作是思惟何处受生释种成道经云观五事而下生一观根熟未熟二时至未至三诸国何国处中四诸种族何种族贵盛五观过去因缘谁最真正合为生处故观此五事于迦毗罗中国而受生也)。 周旋梵会   (谓世尊思欲生下界之时天人周遍旋达世尊是名周旋梵众瞻仰诸佛下生名曰梵会释迦成道经云菩萨欲下生时当现五瑞令梵众知一放大光明二者大地震动三者魔宫不现四者日月星辰不复光明五者天龙八部皆悉震动不能自止而诸天问佛佛答我今不久舍此天宫生阎浮提又法华经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护世四大王及大自在天并余诸天众眷属百千万恭信合掌礼请我转法轮我即自思惟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于三𢙣道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第一之导师得是无上法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也)。 降吐九龙   (谓菩萨初降生之时九龙吐水而沐浴故华严经云菩萨从兜率思欲下时香风林中现十种瑞一者忽然广博二者土石变为金刚三者宝林行列四者沉木粖香种种㽵严五者华鬘充满六诣宝恒出七池出芙蓉八天龙合掌而住九天人恭信十者十方诸佛放大光明天帝释梵雨杂名香九龙在上而吐香水沐浴菩萨初降之身又雨天衣缤纷乱坠不可称[娄*殳]也)。 因从十地   (远求佛果近积胜因万行熏增皆由十地一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极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菩萨于此十地修诸胜行永断十重障求无上菩提一异生障二邪行障三闇钝障四微细烦恼现行障五二乘般若槃障六粗相现行障七细相现行障八无相中作加行障九利他门中不欲行障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断此十障证真解脱唯识论云得菩提时顿断烦恼及所知障)。 有情而无不摄受   (菩萨摄化一切有情之时于三界九地以四无量心悉皆化之以大慈故与众生乐用大悲故𢪺众生苦以喜无量摄有情以舍无量济群品维摩经云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又为声闻乘说四谛法为独觉乘说十二因缘法为菩萨乘说六波罗蜜法为人天乘说十善法又以随类化身于三𢙣趣中种种方便化诸有情令得离苦解脱也)。 种相非仪   (谓世尊摄化众生之时一切种类无不摄受四生九类有想无想悉皆度脱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又法华经云贵贱上下持戒毁戒威仪具足及不具足正见邪见利根钝根等雨法雨悉皆润之又以三十二应随处现身而为说法)。 迷途而顿悟修行   (随尘背觉谓之曰迷奔驰四生是名为途即三界内一切有佛性众生间世尊说大乘圆满䪺教以三慧根而积修胜行华严经云于一念中出生佛智解了一切无尽法门揔持辩才悉皆具足)。 缘同解意   (为闻法之众际会世尊所说之法依教修行通佛意旨楞严经云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掌中所持叶物)。 由是远离迷津   (显世尊思利有情逾城出家作此念已舍离迷津求成正觉身放光明照四天王天乃至照于五净天宫尔时诸天见此光巳皆知世尊成道时至唯识论云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杂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 触类皆空   (既成无上菩提了达依圆是有遍计皆空楞严经云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涉势若成因于劳触兼身与触同是菩提也)。 众生寂灭于颠倒   (地水火风众法合成名曰众生妙理寂然杂诸名相名为寂灭有情于此而生妄想名为颠倒于无法之处执于有法楞严经云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道失真性颠倒行车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取自流转又云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女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菩萨得蹑于真踪   (梵语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即佛在因位之时所修万行远趣菩提履践如来之踪篠证菩提之路唯识论云由圣道力断彼障故令从种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续穷未来际此即四智相应心品)。 修道雪山   (积功累德名之曰修无漏真智谓之曰道谓菩萨于雪山修道之时精持苦行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为十种修行法一恭信尊重诸善知识修行法二常为诸天之所觉悟修行法三于诸佛所常怀惭愧修行法四哀愍众生不舍修行法五事毕竟心无变动修行法六专念随逐发大乘心修行法七远离邪见勤求正道修行法八摧破众魔烦恼业修行法九知诸众生根性胜劣修行法十安住无边广大法界除灭烦恼令身清净修行法也)。 枯槁之形体皆瘦   (练行修真烦恼枯竭精心趣道业海干然华严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为十种事示行苦行一为成就劣解众生故示行苦行二为𢪺邪见众生故三为不信业报众生故四为随顺离净世界法应尔故五示能忍劬劳勤修道故六为令众生乐求法故七为善欲乐我乐众生故八为显菩萨起行殊胜故九最后生犹勤精进故十为诸天世人诸根未熟待时成熟故示行苦行)。 施张法教   (安布立理高建法憧名曰施张所诠妙义名之为法声名句文是名为教即施设乘十二分教令诸有情而得悟入故法华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又唯识论云已依圣教及正理分别唯识性相义所获功德施群生愿共速登无上觉)。 摩诃之性智潜通   (梵语摩诃华言曰大即此诠会大乘妙理名之为性与实相𡨋合故曰潜通唯识论云即证真如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大般若经云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𢙢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喜动灌顶之徒   (此显佛出世也世尊欲说妙法先以放光觉动群情华严经云谓菩萨摩诃萨念言一切世间没在欲泥除我一人无能勉济如是知已熙怡微笑心自誓已然后放光明灌诸天徒众之顶而欲宣扬妙义又楞严经云即时如来从𦙄万字涌出宝光其光晃昱遍灌十方所有宝刹诸如来顶旋至阿难及诸大众顶)。 天花如雨   (既放妙光而说妙法释梵天众而雨天花即显如来说法之瑞故法华经云雨天㬅陁罗摩诃㬅陁罗释梵如恒沙无[娄*殳]佛土来雨栴檀沉水缤纷而乱坠如鸟飞空下供散于诸佛又经下云香风吹萎花更雨新好者)。 位显无垠之上   (垠者岸也碍也为佛居于无学之位超过小圣之功正觉始登法身初证二障俱尽四智齐明不居生灭此边高达菩提彼岸华严经云诸佛世尊十种无障碍住一所谓一切诸佛皆能住一切世界无障碍住一一切诸佛皆能住一切世界无障碍住三一切诸佛皆于一切世界无障碍住四一切诸佛皆能于一切世界演说正法无障碍住五一切诸佛皆能于一切世界住兜率天宫无障碍住六一切诸佛皆入法界一切三世无障碍住七一切诸佛皆能坐法界道场无障碍住八一切诸佛皆能念念观一切众无障碍住九一切诸佛皆能以一身住无量不可思议佛所及一切众生处无障碍住十一切诸佛皆能开示无量诸佛所说正法无障碍住)。 恒作方便之主   (谓成佛之时得自受用身名之为恒故唯识论云所证法身是凝然常自受用身是相续常现起十重他受用身三种化身是起尽常谓之恒变起随类化质名为方便为三界外人天说法之师名之为主)。 菩提道广   (显佛果位中亲证无上菩提谓证菩提已得此无漏四智圆明名之为道三身具足万行俱成目之为广即如来自受用身也唯识论云谓诸如来三无[娄*殳]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也)。 听金口以宣言   (妙法亲闻是名为听化身起用目为金口演说正法名曰宣言故法华经云令诸听者得六神通虽能如是亦未为难于我灭后𦗟受此经问其义趣是则为难又唯识论云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摄得诸利乐事也)。 自在逍遥   (因圆果满染习已无变化无穷现通说法名曰自在故华严经云言词自在无能测故音声自在无能障故智慧自在随所发意悉开悟故又变现身土出没不穷此界他方现通说法故名自在逍遥)。 化银阙而斯睹   (即佛三身之中化身如来无漏妙智变现百宝㽵严白银世界楼台宫阙如诸天宫殿令一切众生悉皆而见是名为睹佛地论云佛智具能现故又唯识论云无限善根所引生故又经说佛化为菩萨之时为四轮王化四大洲一北俱卢洲二东胜身洲三南赡部洲四西俱陁𡰱洲即是铁轮王化南洲铜轮王化东南一洲银轮王化东西南三洲金轮王化四大洲此皆佛之境界故仁王经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沦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习种铜轮二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道种坚得转轮王)。 云何一切   (发问徴起名曰云何诸法既多故云一切故无量义经云以众生性无量如来设教亦无量又百法论云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何等一切法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故云一切)。 寂静三无   (妙性本元名为寂静体无生灭性自本空即此空性于此三无离相寂然又楞严经云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言三无者一天盖无私喻佛悲普道圆覆育平等故二地载无私喻佛万类所依能生善故三日月照无私喻佛身智光明朗照世间故)。 莫辩精心之舍   (出世无漏真智名曰精心世间有漏之心不能晓了空寂之性目为无辩若不能令心清净即不能了真空之性故维摩经云毕竟空寂舍则指心为舍不住真心法华经云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 慧分破暗之厨   (以无漏妙慧破无明黑暗如千年暗室得一炷明灯故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业而照于无明一信解业二不舍菩提心业三近善知识业四乐法乐义业五生诸佛想智业六顺菩提心业七明照一切法智业八了染净心智业九菩提舍智业十皆勤修习无有懈退智业皆慧之所成谓之厨谕于如来宝藏也)。 迷途而邪执尚昏   (未得真觉似处梦中三界奔驰五趣流浪迷明滞暗难出昏衢背正合邪是为妄执唯识论云由有我执故牵生烦恼障分别者发业俱生者润生由此众生恒居分假身由有法执故牵生所知障令有学圣者居于变易身谓之尚昏又楞严经云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 贪痴皆障   (一切染着为贪无明黑暗曰痴烦恼体生所知障起是名为障故法华经云若人小智深着爱欲为此等故说于苦谛众生心喜得未曾有佛说苦谛真实无异又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 达识而终归晓了   (会解之因名之为达了别之义迷之为识亲证妙理体性本空故唯识论云由见道门中起二空根本智达遍行真如二空后得智达依他起性如照像水月等乃至十地满心金刚无间道断佛地障根本智达遍法界理后得智识达遍法界事)。 智慧堪居   (割断邪正目之为智拣择三性名之为慧即此无漏智慧居于实相之中故唯识论云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所居纯净土为十地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断诸疑网)。 思一念兮兴异   (造善不善无记三性之法能记忆于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之法皆由无明盖覆谓兴一念世间诸法㸦起妄念故楞严经云由是引起尘劳烦恼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彼无同异有有法性)。 想千世以何殊   (不取诸法之象能隐正真之理不起异见与大千世界无有殊等故华严经云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进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 故其慷慨怡然化诸有漏   (怡然则喜乐之象慷慨乃广大之义兴慈运悲救三界苦有漏之相隐覆真性所以佛为说之故唯识论云然变化身及他受用身虽无真实心及心所有化现心心所法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故能化现无形之法)。 寒热之生老病苦   (四相所迁念念不住行蕴飘驰新新相续故生表有法先非有灭表有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有用故楞严经云譬如暴流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逾越行阴当知亦复如是)。 月宫之蟾光白昼   (佛身明净皎若蟾光无漏真智明同白昼故楞严经云我以足𢫾案地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视慈云之忽至   (谓世尊布大智云演大法义视之忽至沃润群生故华严经云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将欲成大云降雨名曰洪霔一切方处所不能持唯除大海佛子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兴大法云雨大法雨名成就如来出现一切二乘心志狭劣所不能受所不能持唯除诸大菩萨心相续力故云视慈云之忽至)。 弥逐妙音   (谓世尊出清净妙音演说真空实性故华严经云佛子应知如来音声遍至普遍无量诸音声二应知如来音声随其心乐皆令欢喜说法明了故三应知如来音声随其心解心得清凉故四应知如来音声化不失时无不失时无不闲故五应知如来音声无生灭如呼响故六应知如来音声无主业起故七应知如来音声甚深难可量故八应知如来音声无邪曲法界所生故)。 鄙妄想之纵撗   (谓宣甚深妙法能祛妄想于稠林即虚妄之法奔驰三界轮转四生纵撗自在故楞严经云三界虚妄犹若空花)。 良缘自透   (能起信心自生妙智因缘会遇逋悟真空故楞严经云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矣)。 且夫福业相随   (天上人间受胜乐处福业相蔽不断轮回福隐业捐不求果报唯识论云由诸业习气二取习气俱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 哀悯之悲   (谓佛世尊起大悲心救众生苦利乐有缘愿登佛位悲智深广名为哀悯故楞严经云如一众生未成佛道我终不于此趣泥洹又唯识论云谓诸如来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大或小前后际故了无所得)。 旷劫而无遮信受   (世尊于旷大劫来广修万行悲智深妙利益自他岂有遮障于法也故佛地论云谓诸如来成自受用身已一得永常存尽未来际为一切有情作大归依故)。 庄严而去就皆宜   (既设利生严持佛国诸来菩萨同转法轮睹彼玄机流传正法故华严经云如来有十莲华藏世界微尘[娄*殳]相每一相有八万四千好又云菩萨示住兜率天入于三昧名光明庄严身放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心以种种音称彼机宜而为说法也)。 扬法而芝兰并秀   (以佛无漏妙音宣扬正法令诸有情道芽增长故华严经云佛随一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人天二乘十地菩萨皆登自果)。 宗经而道性堪为   (万法之本谓之宗摄化群品是为道妙智证真亲证实性故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皆从此经出又云在在处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故云宗经也)。 轩盖化成   (菩萨宝乘曰轩如来㽵严为盖故华严经云百万亿阿僧只轩盖百万亿阿僧祇花[肆-聿+((彰-章)/(曼-又+万))]等由此妙相严持称扬佛会之瑞也)。 将辩根尘之相   (谓世尊证无为法寂十善心悲智圆通根尘泯灭布遍法界不相障碍如一室之千灯光光涉入如来八识心心所通故华严经云依中现正正中现依如帝网之重重㸦相交映故曰根尘之相无相障碍)。 慈悲宴坐   (慈能与乐悲善救苦非在定心安然宴坐故维摩经云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 喻超戒定之基   (以法显理为喻能持戒定为基故唯识论云谓圆照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谓之戒定)。 於戏大教开张是非鄙俚   (於戏亦叹美之辞兴隆大教之旨谓佛出现摄化群生破邪见之情立正真之理哀悯众生愚迷所障执空为是执有为非一法圆通万缘俱息唯识论云若不催邪难以显正)。 与天地而同久   (谓圣教诠法真实微妙不随诸相㸦兴异见非天地而攸久矣)。 散馨香而绮靡   (法教广行曰散无漏名句可忻可乐是为馨香谓世尊所说经文名义二种远离世间声香味触名称普闻言逾理表是为绮靡维摩经云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又云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楞严经云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心猿意马   (心识缘虑狂若树猿意识奔驰甚于逸马故楞严经云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 惑境界以何多   (烦恼根尘攀缘妄想为境所转难证菩提故楞严经云一切有情见不起色听不出声)。 火宅冤家   (烦恼恒然义同于火贪嗔积集喻之为宅忿恨相侵疾妒交结是谓冤家故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勿慵堕于彼此已矣哉   (戒约群生莫怀懈怠莫执彼而生此莫逐妄而弃真故楞严经云汝等必欲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决定损弃诸有为相)。 天上人间无不归于真理   (因修梵行果熟生天十善精持自然超证故法华经云此经难持若暂持者我则欢喜诸佛亦然如是之人诸佛所叹楞严经云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𠛴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御制佛赋(以悲雨敷说声广闻德为韵) 圣种者积善功而化之   (圣种者具成佛之性显如来之心果从因生名曰圣种又佛是金轮王之种名之圣种然后积德累功勤而修炼行六年之苦行服麻麦以安禅难修能修方成道果故成佛经云佛因行既满果行已圆坐金刚座成无上道身紫金色三十二相众生视之无有猒足身力无量不可思议光明照耀无所障碍成就相好如铸金像佛地论云佛之功德积万行而炼之也)。 离六情而得清净   (六情者六识也外境绝缘内心不起心无境而清净离相凝然境无虑以和融泯澄实际又六情者好恶喜怒哀乐非此意也故法华经云得是常眼清净耳鼻舌身意诸根清净于四众中说法心无所畏得大势力又净名经云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巳度诸禅定又花首经云如来妙色身功德不可量六情本清净远离诸尘垢)。 尊三界以作大师   (尊者主也长也十号之中三界独尊号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界者因义众生迷故造业轮回堕在三界之中故受四生之报佛有悲智示相人间统三界而为师绾四众而称大故宝积经云尔时月首菩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为三界大师四生慈父愿为我等开说心地法门又本行经云世尊初生之际作师子吼而唱是言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于三界中为其大师普化众生故又瑜伽论云佛为三界大师令一切众生皆师受化故)。 降伏一切之魔心皆归正法   (世尊功行既满万德将圆受牧女之乳糜纳吉祥之软草登金刚之宝座证实相之菩提先伏外魔次袪内贼四魔既𣧠若皎日之丽长空六贼已销似银蟾之升迥汉是宣正法启化邪徒一切归依故降魔经云尔时世尊入金刚三昧定放无量种种光明照二千大千世界一时震动时六欲天宫主魔王心生忿怒兴种种心恐怖于佛佛于定中都无动相魔心归伏佛为说法得无生忍又净名经云降伏魔冤制诸外道)。 智通千识之妄想摄受慈悲   (邪徒云除利生心启开方便智通解脱门令千差万别之众生顿除妄想用四摄三轮之教授可显慈悲言摄受者四摄法也一布施摄饶益众生故二爱语摄方便开导故三利行摄以行利他故四同事摄作业同化故言慈悲者四无量心之二数也悲能拔苦慈乃与安妄识既无智通乃显故宝积经云我从无量劫具足慈悲摄化一切众生令入正道瑜伽论云佛后得智达妄通真了妄识故)。 佛下生于兜率天宫殊胜缘故   (兜率者梵语也此云知足亦云止足为此天人皆修止足行也天者光洁光明之义欲界六天中第四天也案佛本行经阿含经释迦谱说佛在兜率名曰护明欲下降生先观缘故且见众生对执众苦交煎漂流于五欲海中沉埋于四魔山内并无知觉难有出期若不下生如何救拔乃问金团天子何国堪生唯有迦维卫城净饭王处有三种之殊胜合菩萨之所生三种者一世世金轮王二家家修十善三摩耶皇后端正无比堪作世尊之母也当是时七月十五日托生先布异香次摄天相乘六牙之白象别兜率之九重降神母胎安然十月又本行经云摩耶怀于菩萨有四种异常一自觉身轻如四禅乐二恒闻天乐韵响晴空三常有异香遍宫氲郁四猒世欲情深思山泽有此殊异故显其祥然而临生之际瑞应千般卿云长覆于王都天乐遍闻于国内更有多种殊胜具在教文谨引一三上符前意者矣)。 降时而九龙吐水   (案西域记云毗蓝园去净饭王所都十五里园周十里其中名花异草芳菲而似锦铺成瑞兽珍禽宛转而如金点出清泉夹道翠竹映空春夏月间人游不绝经云菩萨临当生日摩耶心念游园八万婇女嫔妃遮拥出国十方天仙圣众侍从而行笙歌阗空烟霞覆野幢幡宝盖绮㸦交通入到园中相次游看见一大树名曰无忧夫人举手攀枝菩萨右胁降诞时当四月八日平旦寅时大圣降神天地震动九龙喷水具八德而香雨纷纷千叶篷生举双足而花开步步又案周书异记云周第四主昭王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平旦江河泛涨枯井涌泉宫殿人舍山川大地咸悉震动有五色光贯入太微遍于西方尽作红色昭王问太史苏由是何祥瑞奏曰西方有大圣人生故现其瑞故知此土西方相去十万降生徴兆其唯一同又准智度论云菩萨生乃九龙吐水表成佛愿度九类众生)。 应现而一法如雨   (应现者神通启化之仪一法者观根示真之本一雨者喻显平等之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又云一雨所润三草二木受润不同良以应现无方振一音而随机接化垂形有利宣三乘而如雨普滋平等之元其唯此也)。 周宣教受仙花而碧落芬芳   (案本行经云佛初生之际南北东西各行七步周顾四方而宣是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时乃天雨四花地摇六动百宝涌希奇之状九天出微妙之音帝释梵王布祥烟于碧落九州四海观瑞气于遥空万汇芬芳咸蒙教受者)。 馥郁軿罗宝殿而烟霞举措   (馥郁者馨香之貌軿罗者軿阗罗列交映相宣之相案本行经云太子生至第三日迤逦回宫宝铎吟风珠幡映露宫嫔婇女列仙队以前行玉马金车排威仪而旁进天花满路天乐喧空士庶軿罗香烟馥郁咸睹希奇之状尽生难遇之心从早至昏方入帝开宝殿者七宝装饰也烟霞者祥瑞之貌也举者动也措者致也即是动摇掩映光彩之相案本行经云太子到宫别营宫室随三时之建殿用七宝以装成少海宫中已睹烟霞之相宣猷庭内早闻祥瑞之徴王及群臣无不庆贺者)。 盖为贪瞋浊世道演将敷   (盖为者发语之端也贪谓贪爱染着为性生苦为业瞋为瞋恚增恚为体恶行为业能令身心热恼起诸恶业不善性故浊者滓秽义下恶可污名之为浊有其五种一者命浊地持论云今世之人多皆短寿极长百岁善业力弱命根渐短由杀生业之所感故名为命浊二者众生浊地持论云若诸众生不怖不畏今世后世恶业果报由造恶因仗外恶缘五蕴假者作恶无善名众生浊三者烦恼浊地持论云若此众生增非法贪谄曲妄语摄受邪法及余恶不善法除五见外所余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由性数习逢恶境牵过失尤重名烦恼浊四者见浊论云若于今世法坏法没邪法转生多近外道习其恶见拨无因果断其善根用五见为体名为见浊五者劫浊论云劫者时分义若饥馑劫疫病劫刀兵劫烦𢙉增多恶业尤重便招恶果三灾遂生名为劫浊切以贪瞋二法过失偏深系缚一切有情沉坠五浊恶世兀兀既无于惊觉冥冥何有于出期赖佛慈悲演其真道先𢫾生灭令知烦恼之性空次显真心令悟菩提之体实将敷至道可在利生依之修行目然出离矣)。 恩施物外信及有无   (佛出于世化被大千恩沾九有之间泽及三无之外执断执常之辈悉舍邪心著有着无之徒咸归正信故楞伽经云我出浊恶世教化诸众生令生清净信皆成无上觉佛忍广大化及有无也)。 双林之树下随喜一念而譬喻昏衢   (案西域记云拘口那城西南三里有跋提河金沙浑流河侧有娑罗树此云坚木四季开花花如莲花青黄赤碧颜色间杂每一茎花有其千叶遇有佛出世此树乃生世尊欲归圆寂此树变白表万德归一元案涅槃经云世尊于双林树下面门放光照三千界召集有缘悉皆云赴听佛说法最后垂诫广说三乘五性皆是权道欲令众生悟一真心是一佛性遂说乳酪醍醐喻显从凡入圣故又说若遇良医不遇良医有差不差喻显无圣种性与有圣种性众生各别故又说昏衢喻明众生有烦恼所知二种重障迷覆其心不能省觉处昏衢之途上在烦恼之街缠扰扰匆匆以日系日佛宣妙法教示群迷令生一念净心令知一真佛性了本还源归真证寂人天随喜咸受最后之诫者也)。 知非舍恋求真实堪依仗   (知非者觉悟兴叹之词见世五苦八苦年来月迁虚幻无常何堪依恋案本行经云太子年渐长大欲出四门观游见老耄之容身伛发白睹病苦之相肉尽形销各问因依顿生惶惧世有何法堪为依归但念求真成为可仗矣)。 得逢利乐缘寂自在铺舒   (得逢者菩萨出家时至也利乐缘寂者遇见沙门说法利乐寂静之缘也自在铺舒者见沙门相容止可观自在无尘铺舒有序本行经云太子出游逢见沙门问曰何为沙门答曰剃发染衣居山慕道出烦恼尘劳修离垢胜利诸缘永息名曰沙门太子一闻心生欢喜此为利乐是我得逢乃𠡠回车潜思出家之计矣)。 岂不知大海无涯   (案起世经楼炭经云须弥山下七金山外有四大洲大海围绕宽广无边深莫穷底喻众生迷故在烦恼未能出离悟故于烦恼海中取得无价宝珠入于智慧乏海菩萨发心修行意在于此度一切众生令入智慧海矣)。 诸天事广   (诸天者三界之内天众不一名曰诸天大般若经云欲界有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色界有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四天四禅九天无色界四天空处天识处天无所有处天非非想处天事广者或是定地或是散心或五蕴成身或四蕴为质身量广大寿命无边虽修十善之所招由拘三界之系缚太子观见未为可爱者矣)。 猒宫中粉黛之色   (太子出家时至四门游观见其四相回至宫中深生猒恶且见六宫婇女八万余人或衣之锦绮罗纨或妆之珠翠粉黛外相如仙似玉内相如痈如蛆九窍常流如画瓶盛恶物皆唯不净有何可恋案普曜经本行经云太子年当十九二月八日夜半子时观诸婇女或坐或卧绮㸦交加头发蓬乱衣裳颠倒形容丑恶不堪观瞩乃自叹曰苦哉苦哉何堪恋着遂思出家者矣)。 弃尊贵轮王之上   (言轮王者案普曜经云有其四种一金轮王王四洲二银轮王王三洲除北俱卢洲三铜轮王王二洲除西牛货洲四铁轮王王南赡部洲欲往诸国乘空而行七宝导前四兵从后七宝者一金轮宝二象宝三马宝四主藏臣宝五主兵臣宝六摩尼珠宝七玉女宝四兵者象马车步兵金轮王于四洲最尊最贵具三十二相太子若不出家当作金轮王案本行经云太子年当十九二月八日夜半子时天人于空中叉手白言出家时至此时若不逾城至明星现时当作金轮王七宝随至于是命车匿鞴马四天王捧马足逾城是舍尊贵至极之位乃居深山旷绝之方得不难舍能舍难修能修者矣又案本行经云太子夜半子时出城至天明到檀时山中回马王𠃵陟付与车匿令启白父王若不成无上菩提誓不回本国遂脱珍御服贸僧伽梨衣爰用宝刀自落其发相次前行见郁头蓝仙人阿陁罗逻仙人阿罗罗摩子问其修定方法所答并未称心更睹诸异见外道或编椽卧𣗥五热炙身或头戴火盆修诸苦行太子亦见尽非真实乃自往摩竭𨚗国频婆娑罗王所化之境雪山之南无人烟之处入于禅定日餐一麻一麦降伏异见鹊巢于顶膝穿于芦苦行六年方成佛道案普曜经方广庄严等经云太子年已三十十二月八日明星见时忽然大悟三十四心而成于佛身长丈六紫磨金色项佩圆光赫弈如日所以舍尊贵之位而求于佛者矣)。 莲花生处举意而动合周旋   (案释迦谱云世尊将成正觉先往尼连河澡浴仙人亚树枝椄佛上岸三十二相焕烂分明身光照耀自在无碍顶生螺髻周币右旋地神捧千叶莲花乘世尊足花动足不动举体全真运动合意巍巍金相如莲开而洁离诸尘莹莹玉毫似月生而光辉普照利益三界其唯大矣)。 衣钵随时悉是真纯之相   (衣即僧伽梨衣比云重衣三衣之中最重故钵即四天王所献之钵案本行经云佛六年苦行满已入尼连河浴毕往其善生村受二牧牛女献佛乳糜时四天王各献佛一钵佛以神刀令四钵合成一钵四缘宛然四天王各见世尊独受我钵又转女身经云世尊身如全假金刚无生熟二藏度受其食虽受乳糜及众多食为利益众生示相而食世尊食乳糜讫受吉祥草执持衣钵往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取证菩提纯一无为唯真实相入三昧定放白毫光欲伏外魔先湏警觉又案西域记云金刚座在中印土摩竭陁国东南四十里菩提树即世尊生日其树方生三十年内长高三丈青翠蓊郁春冬不凋金刚座者纯紫磨黄金之所成故佛才成道座自涌出又案普曜经云过去迦叶未来弥勒现在释迦俱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而成佛果降伏魔冤故知佛智一揆应化有时若不显衣钵之希奇何以表真纯之相状者矣)。 莫不魔缘恐怖铁鼓威声   (莫不者转韵发语之端魔者欲界第六天主但是欲界空居地居山林何海俱属臣下虽具大福德无其正见故得魔名案本行经云佛于金刚座上放大光明照耀魔宫魔王睹见光明身毛皆竖恐怖不安惊慑无地又闻空中声曰释子成佛誓度魔之眷属令一切空竭魔王闻声转更闷绝先遣三女媚惑世尊各逞妖艳欲动佛心佛以神力化彼三女成三[孝-子+工]母发蓬颜变丑不可观更召百万亿垓诸鬼神等或擎山戴石裂面变形或降雹兴云吞龙骑象黑风四起铁鼓声雷侧塞虚空諠动天地持枪执戟刃头而尽变莲花抛石推山空中而仡然便住魔王执剑亲斩世尊手才举时剑寸寸断魔王倒地良久方苏世尊慈悲乃说偈言我经无量劫修成金刚身纵魔满大千不能动一毛魔闻说偈知力不如唯发叹言希有希有故知我慢山虽高定慧力更大魔军信伏佛化方兴瑜伽论云黑山既倒白日斯现若不摧邪如何显正者矣)。 觉阎浮之爱境达幽闇之无明   (觉者警觉观察之义阎浮者智度论云湏弥山南有大阎浮树根围十六由旬子如瓮大其色如金南赡部洲之名因树彰号爱境者爱即贪爱境即五欲乐境达即了达幽闇即是愚痴迷覆前境都不了达名曰幽闇世尊既降伏天魔制诸外道如日月初出无幽不照如优昙花生宝为希有开发智慧之门照破无明之宅兴心利济启慈运悲拔出爱河了达幽闇才成佛果度生之心在斯者矣)。 三乘之性相皆空观音自在   (三者从𢿘彰名乘者运载之义运载修行行人至菩提彼岸法华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摄论云法性真如所乘大性理事俱载自运运他到于彼岸皆名为乘众生根性不同有其三种一声闻乘于四谛理起行修行断苦集之染因证灭道之净果法华经云为求声闻乘说应四谛法又云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故二缘觉乘观十二因缘始终无实观其逆顺减行减缘兴起观心证生空理法华经云为求缘觉乘说应十二因缘故三者大乘修六度万行断烦恼所知功历三只愿该四誓始于十信终至二依备受诸勤劳方成不思议法华经云为求大乘者说应六波罗蜜令得无上菩提故性者体性相者相状佛成道后广说三乘摽一真空显其性相随根悟证各有等差闻思修发乎观音教理行彰乎自在利益之本其在斯文者矣)。 十地之因缘解脱启诸有情   (十地者十地菩萨断惑证理阶级位次修行进道已浅至深有其十种十地论云一欢喜地初断烦恼所知二障证遍行真如极欢喜故二离垢地离无明垢极清净故三发光地发智慧光照自他故四焰慧地智焰现行无间断故五难胜地所修胜行极难比故六现前地法空智果念念现前故七远行地所修佛行渐到岸故八不动地证无生忍得自在故九善慧地二利普修善巧便故十法云地慈悲如云说法如雨故言因缘解脱者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启化有情令依教起行发闻思修薰习三慧引起本识无漏智种生于现行断或证理离其系缚得解脱故言解脱者有其八种瑜伽论云一内有色观外诸色解脱二内无色观外诸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解脱良以有情福感遇佛出兴开解脱之信门示出尘之要路依之修学十地可阶矣)。 应现四十九年   (应者应机说法权身方便也现者化现随方诱接力用也窃以初于鹿苑转四谛之法轮终至提河演一乘之实性中间或谈般若或说密严或演楞伽或宣深密或向忉利天上答摩耶重恩或生毗卫罗城报父王孝义白鹭池侧灵鹫山中给孤独园摩竭陁国或于树下或往林间或向天官或住下界或受请处或往有缘或说大乘小乘或说空教有教随根随性或浅或深遮诠表诠权道实道应病设法任器方圆开八万法门入无边三昧神通应化遍及十方住世四十九年说法三百六十会逐会证果者莫可称数悟无上道者如恒河沙三千大千普沾法雨他方此土尽获醍醐应现慈悲其功甚大矣)。 归空告灭   (世尊开化缘满示相还源显万法归空明生灭无灭受波旬请入般涅槃金躯将掩于双林诸天景慕玉相韬光于鹤树四众哀号案涅槃经云世尊于二月十五日平且面门放光上彻有顶下照空轮遇光照者皆发菩提心收光从口而入宣告四众一切诸法从缘而生从缘而灭念念无常湏生警觉吾今背痛示入涅槃北首面西而入灭度是时天地震动日月无光诸天鬼神泪下如雨哭声遍三千大千世界空中唱言法幢折法灯灭法船沉法海竭又案周书异记云穆王五十二年壬申之岁二月十五日平且暴风忽起伐损人舍伤折树木山川大地悉皆震动午后天暗云雾惨色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贯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徴也奏曰西方有大圣人入灭衰相现矣千年之后教法行于此国后至一千一十七年教始到此故知万法本空真体无变来有时而去有日其在斯矣)。 演涅槃般若之智   (演者宣阐开说引发之义涅槃者梵语此云圆寂具三德故名圆离二生死故名寂三德智大般若经云摩诃般若解脱法身又断德智德恩德涅槃修证不同有其四种一白性清净涅槃上至诸佛下及有情总有此性虽在烦恼之中烦恼不能染污在凡夫不减处圣位不增名为自性清净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者由出烦恼障证生空真如而心永寂有父母所生苦依身在名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者即是阿罗汉人起无漏智火焚却五根身灰心灭智同大虚空名无余依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者世尊因圆果满顿证法身有悲故观见众生轮回苦趣不住涅槃从体起化名无住涅槃般若者梵语此云净慧般若不同有其三种一实相般若从真如得名二观照般若体用双显三文字般若依能诠教立然而佛开般若之真智宣演涅槃之妙门吸引群迷令到彼岸者矣)。 寂阿祇净度之劫   (寂者寂照通贯显真智融寂之义阿祇者无数义净度者显三轮体空义修六度行皆清净故劫者时分义良以佛启玄门指其顿证了达真妄智寂境融维摩杜绝其言观音辩明其证机唯上等下土知难俯十地于初心促三祇于一念何须远征大劫六度备修龙女顿成法华具显善财齐证华严广陈所以楞严经云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故云寂阿祇净度之劫者矣)。 时也深穷幻梦法体如来   (时也者叹有为法非坚实迁变之词也深穷者了达之义幻梦者将喻法令了知非真实也法体者法身佛也如来者报身佛也法身真如佛者体遍十方凝然湛寂无为无相绝是绝非种习两捐一切清净报身四智佛者三祇练行六度备修果满因圆无障无碍廓周沙界受用无穷唯识论云常自受用广大法乐然后于一法界流出化身教化众生开诸方便指四大五蕴如幻如泡长养色身如电如梦有为之法念念无常幻化之缘都无实体结巾为兔兔本无形化杖为人人元无用宝积经云四大元空五蕴无主虚幻之身何须爱着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幼等幻梦之喻其唯非坚法体如来方能尽遣者矣)。 宣秘旨于山中   (秘旨者妙法深旨也山者即灵山也案西域记说梵云耆阇崛山此云鹫峰亦云灵山多诸鹫鸟之所栖止亦云山似鹫鸟之形故得其名世尊于此山中说法华经会三乘归于一乘三变土曰八方严净多宝塔现化佛齐臻弥勒发扬文殊引昔鹙子启问佛方许宣先演二种甚深次说四般知见显三乘之权实会二谛之有无妙法理深将莲华而为喻一乘义奥指白牛而方登弃舍化城到于宝所遐清火宅顿显衣珠三平等本同十无上何异法华经云智慧甚深难解难入又云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又云是乘微妙三界第一又云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又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佛本出世为一大事因缘是灵山之秘旨者矣)。 授然灯之佛说   (案宝积经云世尊因地修行至第三阿僧祇劫位居八地名纳摩仙人遇然灯佛出世入莲华大城仙人思欲供养然灯佛将七茎莲华上佛愿我速成就七觉支然灯佛欲接仙人故于佛面前路上化少泥仙人才见路上有泥遂脱鹿皮衣铺于泥上犹有少多泥遂更布发遮泥请佛上过佛才踏发三千大千世界一时震动佛广为仙人说法乃为授记金刚经云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故知千古一同圣不虚说昔时授记果应今来者矣)。 故知忍辱为妙大觉声闻   (故知者结前起后之词忍辱者六度之中第三忍度也恶境临身名辱被辱不瞋名忍此行难行故名为妙案宝积普曜经说世尊因时修忍辱行在一山中居住号曰忍辱仙人春二三月百花俱发歌利国王此云斗诤将诸婇女入山游看王见仙人问修何行仙人答曰修忍辱行王曰若修忍行我当试汝便𠡠左右令割七支仙人忍行成就安然不动报于王曰王以世刀割我身体我成佛时当以智慧刀割王结使烦恼言大觉者简二乘菩萨之义二乘但有自觉菩萨虽有觉他未得圆满佛具三觉悉圆满故得大觉名因修忍行声振十方果感法身普闻诸国法华经云以佛道声令一切闻)。 芥子纳须弥之国   (此显我佛作用自在神变隐显解脱法门不思议力难可比故且芥子至小须弥量大佛以神力显其殊胜将纤微之芥子纳广大之须弥诸天在中如居佛国须弥者梵语此云妙高四宝所成名之为妙出过众山故名为高案本起经云湏弥山出水八万由旬入水八万由旬一由旬十六里四宝所成六万小山以为眷属七金山之所围绕又维摩经云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思议解脱法门又华严经不思议品云将三千大千世界万亿须弥山等置一毛端而无障碍故知佛智难思神化颇测若非悟证方生信心者矣)。 莲华生足下之云   (此显如来于十自在中第八神应自在十力中第六种种胜解力成就故言莲华者具开敷出水馨香结果之义虽处淤泥不为污染喻佛智性出离烦恼之泥已成菩提之果梵语奔茶利迦此云白莲华案本生经云佛因地时遇古释迦佛献于莲华至今成佛莲华捧足又宝积经金刚仙记云如来行时有三初运神通于虚空中二地神持华华动足不动三离地四指千辐轮相印地分明云有自在之功华有清洁之状将云喻华故云莲华生足下之云也)。 舒卷之烦恼皆除其何语默   (舒卷者显佛三十二相中第三十一额上白毫相也舒即遍照三千睹见者顿除烦恼卷即团圆莹洁喻理者澄湛如如语默融和动静绝念化而不化其化大行利而无利其利已广者矣)。 赞叹之含生布慧照破迷群   (佛具一百四十功德开无量无边法门头头接于众生机机应于群品稽首赞叹者获现福报兴心求证者得悟无生布慧之恩群生获益本事经云任是翘足百千生赞叹如来终不尽法华经云世尊慧灯明能照诸幽闇)。 巳而变化神通普沾性德   (已而者引韵发语之端变者大小不定之义化者无而忽有之功神者灵而应感之称通者达彼知此之由且佛具六通变化自在随心所欲应现在前掌铁轮于空中外道自伏擎大石于天界力士归心泽被大千恩沾九有表佛化德平等普施如杲日升空无幽不烛若春雷发响有性皆生言六通者楞伽经云一神境通二天眼通三天耳通四他心通五宿住通六漏尽通又密严经云佛有三种希有一神通希有如外道难化如来化铁轮于空中下欲摧碾之而乃归伏二逆说希有但是众生起心动念佛一一知之随心所乐与作佛事三教化希有即是所化三乘弟子尽证圣果故知佛德普济众生者矣)。 悲末劫之有限贯灵台而不易   (悲者哀矜悯济之义末劫者从人寿八万四千岁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已为极限今人已减寿至七十也灵台者真心也南华真经云心是灵台可随方转且夫劫有增而有减寿有短而有长真心湛然何曾迁易盖为众生缘业受报不同遂有九类四生天堂地狱悲于含识不悟修真令知减劫之短长求真出离者矣)。 娑婆之世界圆满   (娑婆者此云堪忍世界者具四义一可破坏义二隐真理义三有漏义四迁流义众生业系缚故堕在三世之内迁变蕴界之中佛道圆满果证无生利益娑婆功唯大矣)。 菩提之道果重涤   (菩提者此云觉智菩提不同有其五种瑜伽论云一发心菩提创发大乘心故二伏心菩提加行伏烦恼故三明心菩提入见道极分明故四出到菩提出十地障到妙觉故五无上菩提因圆果满故佛演妙法开五菩提从浅至深令其修证永涤烦恼道果自圆自利之行将周利他之心方普)。 我今志慕于真如一心归依于向佛   (我者三我之中主者自在之义慕者景慕味玩探赜思证之义法华经妙庄严王赞佛云如来希有以功德智慧故顶上肉髻光明显照其眼长广而绀青色眉间毫相白如珂月齿白齐密常有光明唇色赤好如频婆果又仁王经波斯匿王即于佛前以偈赞曰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八辩圆音为开演时众得道百万亿又华严经普贤菩萨以偈赞佛刹尘心念𢿘可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说尽佛功德故知佛之功德妙好无边积行所招致成圆满所以研尽玄微究穷性相始于初韵终至赋圆备尽诸化门说尽诸相好遍及有情同得无为之化矣)。   御制诠源歌   诠源歌。   (诠者显示真际通达佛乘评议玄微度量圣性也源者万汇之根本何谓源也万灵蠢蠢皆有其本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未有无根本而有枝末者也况三才之中人之最灵而无本源乎是以我佛示真实相开方便门究自心源本来是佛良由一念违如之后三界妄现于前何以得知故华严经云佛子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又经云尔时如来普观法界一切众生而作是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迷惑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于自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又经云自性清净心亦名无师智此乃显示一切人天本真自心故云原也歌者度闻真谛喜叹金言晓悟本心赞扬佛智者矣法华经云歌呗颂佛德皆已成佛道)。 昔有佛者   (昔者往古之义佛者释迦世尊梵语佛陁今略云佛有慧之主此云觉者佛地论说佛具十义一具一切智二一切种智三离烦恼障四离所知障五达一切法六一切种相七能自开觉八亦能开一切有情九如睡梦觉十如莲花开永眠昏衢目之为佛说法三百六十会俯就机宜住世七十有九年示归圆寂故云昔有佛者)。 于五百世前持忍辱缘   (我佛本因地于五百世中修持忍辱之缘广蕴慈悲之行金刚般若论云是极苦忍极续忍极苦忍者谓割截身分也相续忍者谓经五百世也)。 妙觉如来本大仙   (妙觉者三祇劫满万德周圆于色究信天上大宝花王座中十方诸佛放光灌顶授佛职位方称妙觉也如来者本觉真理名如能证始觉之智名来本始不二名曰如来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本大仙者佛本因地为忍辱仙人也)。 苦行慧超昏衢暗   (苦行者天亲论云能忍于苦行以苦行有善彼福不可量如是最胜义所以我佛䪺辞轮王之位高抛宫殿之荣春夜逾城栖身雪岭六年六时之修道志意专精一麻一麦以充齐身心勤恪遂乃证无分别惠起广度人心了达一真法界之源永超二障昏衢之暗)。 三昧因中人不见   (三昧者首楞严之妙定也声闻缘觉之士莫知其名因中菩萨之人不见其体故楞严经䟽云不见之地二分双捐显此真心密令亲悟二分者是见分相分也)。 救度众生蕴慈悲   (救度三界六趣之众生皆沾甘露蕴慈悲喜舍之妙行授以醍醐法华经云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开示一切众生佛之知见故)。 无量劫来多发愿   (无量者数广难陈劫者时分为义多发愿者诸佛之愿愿乃无边略述四种大愿一者无边烦恼誓愿断二者无边法门誓愿学三者无上菩提誓愿成四者无边众生誓愿度故行愿经云无边愿海不可穷尽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愿无尽也)。 方便门开智慧观   (方便者在真入俗曰方自他俱利名便然真如之中具恒沙佛法以智为门以识为门皆摄一切观行之宗瑜珈论云此法善巧成是故名方便)。 万法从头皆一贯   (贯通万法本是一真若能悟之了然安适故法句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 道行清高何障碍   (道乃千圣同辙行则万行齐修清高四释梵归依波旬而何能障碍瑜伽论云佛具四无畏不见有若天若人魔王梵王能于佛前作障碍者)。 五浊恶世堪修炼   (法华经云诸佛出于五浊恶世若饥馑疾疫刀兵起时名劫浊若诤讼斗乱谄曲妄语名烦恼浊若不识父母不识沙门不怖不畏今世后世恶业果报名众生浊若法坏法没邪法转生名见浊地持论云谓今世人多皆短寿极长百岁名命浊堪修炼者净名经云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妙喜世界百千劫行故云堪修炼也)。 堪修炼   (再举上文即可依信)。 归至理   (水流万𣲖尽揔归于天池妙理千差皆同会于性海故唯识论颂云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 无边国土恒沙水   (无边国土者十方世界一切净邦花藏莲台香水海国恒沙水者而国传云阿𨚗婆答多池此云无热恼池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里金银琉璃颇[目*互]饰其岸也以池东面银牛口流出恒河沙细如面与水混流一沙一国土故曰无边也)。 圆满化身知不知   (圆满者报身佛也此有二种一自受用报身佛二他受用报身佛化身者大化身小化身随类化身知不知者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肇论云妙智存乎物外故不知以知之)。 七宝湏弥纳芥子   (七宝者三十三天七宝宫殿也湏弥者此云妙高山也智度论云高三百三十六万里若依俱舍论高八万由旬入水亦尔四宝所成东面黄金南而琉璃西面白银北面颇璃在大海中亦深三百三十六万里据金轮之上亦名妙高山王也纳芥子者净名经云以湏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湏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此乃表证真实示现神通)。 芥子细   (世间广大莫若湏弥物中纤微无过芥子是故经中引此大小相对晓喻人天也)。 人行粗   (庸常之士不远幽玄鄙俗之人行多粗率故净名经云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雪山清净是真如   (雪山者世尊修道之所何以居山金光明经云山中空寂神仙所赞我佛䪺捐五欲炼行六年悟真如于自心达清净于意地也)。 真如果证信心重   (真如者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故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揔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乃至毕终无有变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故发智断惑证果起化用也)。 降下山河皆摇动   (降下者我佛于迦叶佛时正念生于兜率至周昭王二十三年七月十五月承日轮白象托阴摩耶夫人故云降下山河皆摇动者准大般若经有六时动一入胎二出胎三出家四成道五转法轮六入涅槃此乃入胎时动也十山动摇四河腾涌也)。 举步莲花崛山中   (举步莲花者我佛于周昭王一切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降神摩耶游园而攀树佛乃右胁而诞生莫不震动𠃵坤倾摇海岳四方各行七步金莲捧足以旋生九龙异沐一身玉毫舒光而照曜故云举步莲华也崛山中者法华经云𦒿阇崛山此云鹫峰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我佛四十年后多居此山广宣妙法大演微言会二乘而入一乘通五性而归一性教流沙界化被十方者也)。 帝释梵王相𨒦送   (帝释者婆沙论云湏弥山顶纵广四万由旬其中有喜见城面有千门三十三天于中止住谓四方各有八天帝释居中住善法堂治化天众每𨒦佛而供养常送佛于下方持摩贺般若之言免修罗怨隙之难梵王者大梵天王是三千世界之主也于贤劫中每有如来成道梵王为劝请之人或逢法会宣扬帝释备送𨒦之礼今古之常式也)。 般若智   (肇论云诸法实相谓之般若能不证形沤和功也沤和者梵语此云方便智也适化众生谓之沤和不染尘累般若力也)。 破烦恼   (烦者扰也恼者乱也扰乱众生恒居三界然此烦恼百法论云有六种根本烦恼一贪二嗔三痴四𢢔五疑六恶见以般若之智火焚烦恼之稠林自然成解脱之人任运为出缠之士)。 根性自然菩提道   (本有大乘之根性正因薰而发菩提心了达惑障之尘劳功行满而成无上道菩提何义梵语菩提此翻云觉据百法论别境中惠为菩提体也准圆觉经大䟽释菩提云现万像印群机该动寂通因果因圆果满无不由之业用无边不可具载故云菩提道也)。 清净色空座逍遥   (净名经云四禅为床座了幻色以逍遥一心达本源证真空而清净)。 弥勒缘寂无颠倒   (弥勒梵语此云慈氏习唯识之观行曩劫修持证妙定于楞严一生圆满故云缘寂也无颠倒者心识狂乱为颠背觉合尘为倒楞严经云我弥勒尊乃得无上妙圆识心三昧谛观十方唯识识心圆明次补释迦当成正觉故无颠倒者也)。 比丘僧   (比丘者智度论云具有五义一怖魔谓披剃之时魔宫振动二乞士上从诸佛乞法以资神下从檀越乞食以资身三净命清净存活离邪命故四净成三业清柔戒品圆满五破恶十不善业皆破坏故具此五德可称僧宝者也)。 比丘尼   (比丘解释如上尼者女也)。 来听法   (十地经颂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医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 唯愿慈悲分解说   (大慈悲至随机而分别万端若遇奇人解说而咸归一致故净名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故非眇小是修行   (我佛发广大心行广大行修广大法证大菩提不同二乘眇小修行也故法华经以眇目之人喻小乘也)。 经戒相违有罪业   (经者至圣之玄言不依而无由证理戒者律藏之䡄则违犯而有污心因业招恶果罪万治罚故楞严经云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律也因戒生定经也因定发惠论也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也)。 善男子   (智度论云善男子者有十一种德一谓慈悲二三业无失三亲近善友四不显己德五随顺众人六不说他过七不求名利八但乐道德九自业清净十心归实相十一轻贱世法具此十一种德方云善男子)。 善女人   (贤善秉志淑德真廉敩婆湏蜜之高风广兴法化学无畏德之令范深达佛乘华严经云婆湏蜜女是大善知识善财参问也胜军王女名无畏德能呵责声闻乐于小法也)。 爱河不渡䧟迷津   (贪爱如瀑河漂有情于天上人间迷妄若泥津慆众生于三涂恶道涅槃经云因爱生忧因爱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波罗蜜相真堪信   (金刚经颂云波罗称彼岸于中十种名一辍己惠人名施波罗蜜二防非止恶为戒波罗蜜三堪受诸法未能忘怀为忍波罗蜜四炼心于法为精精心务达为进名精进波罗蜜五心虑寂静为禅波罗蜜六推求拣择为惠波罗蜜七方法便宜名方便波罗蜜八希求乐欲为愿波罗蜜九不可屈伏名力波罗蜜十如实决断为智波罗蜜故云波罗蜜相也真堪信者万德万行皆依十种波罗蜜方始成就真可依信也)。 远离六情果从因   (六情者即六识也远离六尘之境内亦六识安然方为入圣之因乃证超凡之果此释从因至果或可位登无上净土不居隐报身而示现化身从果位而却来因位故云果从因也华严经云性因性果因果交彻之义)。 果从因   (华严经䟽云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初心即是菩提果后犹称菩萨善财初后俱托文殊智身地位始终同会普光明殿皆斯义矣)。 岂愿足   (我佛四种大愿三愿已满一愿未足是无边众生誓愿度所以从法界根本智起后得智从后得智起大悲心从大悲心起化身救度一切众生也)。 深浅随机皆是欲   (深者般若二空应大机而方演浅者阿含四有随小乘而乃宣各随乐欲之心如来方便之化故法华经云于一乘道随宜说三)。 达磨之心终不曲   (达磨者宝林传云西天二十八祖是南天笁国王第三子也乃观音之俯迹舍宝位而从师辩海与智巘高深觉树共悲花郁翠传般若多罗之密即作𥱍五天洞大迦叶波之心源檀风四域而乃心思西土化终东国缘熟将传无尽之灯以释有情之执当梁普通八年得届金陵武帝不通玄理达磨潜渡子江当后魏太和十年达于洛阳止少林寺禅观资神未尝辄语得逢惠可方付心珠示现迁神塔兴熊耳遗只履于棺中化全身而西迈宋筠表奏方验至真所说之法直指心源䪺开真性故云达磨之心终不曲也)。 品度俱为䪺渐久   (善财一发菩提心万行功德圆满此乃顿悟顿修之义故华严经云初发心时即得菩提声闻经劫修行大乘之门未入此乃渐悟渐修也盖为品类之根性千差化度之仪方万种故肇论云众生有种种心识如来有无量教门也)。 户牖开张相击触   (禅𨚗理行集序云以承禀为户牖各自开张此是禅门南北二宗各生𢩁执也以经论为干戈㸦相击触此即一性五性㸦为诤论而不知南宗北柤俱传达磨之心一性五乘尽是如来之说若能通会祖意教文自然息诸诤论也)。 大搅长河为酥酪   (登地菩萨有大神通作用搅长河为酥酪以济饥渴之人变大地为黄金用益贫穷之者)。 觉悟贤明迷自缚   (觉悟自心贤明之达士迷惑前境愚暗之庸流故金刚经颂云智人心自觉愚者外求声)。 举体全归三界空   (举体者一切众生心性之体也全归者了自凡心通圣性也三界空者迷时三界有悟乃十方空楞严经云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花)。 病药施投㸦更作   (病者一切众生八万四千烦恼之病药者我佛如来八万四千应病法门之药施设方便善巧投机㸦各不同佛心无异净名经云八万四千诸尘劳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也)。 振纲领而无强弱   (举网提纲众目皆张举裘振领众毛皆[(来*力)/正]此是喻也法上言之佛法大网本无强弱生生体一佛佛道同故肇论云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则神也)。 邪妄若来皆销烁   (外道邪见之疑冰惠日临而销烁天魔妄念之障碍智剑挥以皆除故大般若经云不出魔界便入佛界)。 一切随缘有是非   (一切者普该万有随机缘则有是有非达本心乃无为无事故肇论云无是而物无不是乃所以为真是也)。 世尊利益心安乐   (世尊者世间独尊号也利益者三千大千之世界俱沾润益之恩有性无性之众生尽沭利安之泽圆觉经云有性无性齐成佛道心安乐者𨚗伽常在定佛无散乱心既具三身仍安四德四德者一常古今不易二乐妙定安神三我无我法中有真实我四净片善无遗纤瑕必去肇论云智周万物而不劳其神形充八极而无其患也故云心安乐矣)。   御制秘藏诠卷第二十一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幽隐律诗卷第二十二 𦘺 我作一篇诗   (诗者志之所之也子夏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故上以风化下也夫圣人之为心也举一事措一辞则虽云乎有作穷其深极其远则寔在乎无为纵周穆有黄竹之篇魏文有乌鹊之句以此望彼良不足云)。 人间天上知   (王言雷动圣化风行道𢍆寰中理穷系表故大易有言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而况于人乎而况于鬼神乎斯言不诬矣)。 徒他皆解悟   (彼怀生之大情也但见其四时行焉万物生焉殊不能尽知天地生成之德乃因言立象庶得象忘言然后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遂其性咸本乎真序天地之高卑法阴阳之倚伏多识乎前言往行辉光日新者也于是忘侥竞之贪心荷成平之正化纭纭之际自有成功碌碌之间咸知妙本)。 细认理无私   (天以无私而覆也地以无私而覆也日月以无私而照也盖理本如斯乃出之于自然矣而人由是而生焉其为善者降之百祥为不善者降之百殃亦无私之义明矣此则正陈述作立言之理所谓言忘而理畅也不亦宜哉)。 邪妄终名利   (邪以不正为名妄以非真为义若乃僭不道之名窃非常之利名而无实利而无猒则役役劳神区区殒性如伊逐马似彼腾猿斯本邪思终成妄动心神驰于内形㒵奔于外内外俱弊心形两疲名愈高而愈矜利弥奢而弥侈故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颠狂勿信之   (背理而作即颠倒狂乱之可知既迷其真终昧其性性之昧也真则远焉亦由百镒之金不足以供其失路之费也虽欲信之其可得乎故经所谓如来为真可怜愍者)。 幽深岂易见   (自非圣人克勤克俭惟静惟清则道远乎哉虽近而不见也)。 逢善即为师   (师者䡄𥱍为名也触类长之何往不适择善而从其道一也故书云学无常师主善为师斯乃为心之师非师于心也)。 有年便僻静   (尊高尚齿着在格言况乎知非之年岂无便乎僻静清虚守道理𢍆无为冥合真心逍遥玄域矣)。 我意是人知   (夫圣人之心若日月之丽于天孰不知乎照临之道焉类溟渤之纪于地孰不知乎朝宗之望矣然则廓静妭氛澄清沃日者亦民人之心也是知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者岂不然哉)。 思极通三界   (三界之名乃九地之通称也得无色定者离色界染观欲界欲以修所成慧登解脱门脱屣迷津濯缨定沼也今思极于彼而义张于此大乎哉万趣同源五乘一致则何物而不可化矣)。 含灵绕四维   (道极四维无幽不照今且指百亿日月中一日月运转之处𢩁一四天下一金轮王所王之地即五趣杂居之一也含灵者所谓尽含一真万化之灵也又庄子云灵府者但畜善以为名也)。 从容闲理道   (妙闲至理𡨋𢍆真机自在从容通融万物故复言之道也)。 动止合规仪   (游焉息焉造次于是动静相生其仪不忒)。 但喜民安乐   (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今比户之可封谅惟天而是则惟圣克念而民用康又诗云将安将乐)。 恒持万载基   (圣政育苍生以守位苍生藉圣政以全生生全而太阶白平位守而宗枋永保至矣大矣虽休勿休安而持之德以御之又宁止乎万年而已矣)。 善人常快乐   (善圣之人静唯乐道动必得时消息盈虚进退雍雅悔吝不作快乐乃常是知天道无亲唯与善人)。 清净好欢娱   (清净之化既敷淳素之风乃复虽焉知于帝力且不违于义方人神阜安禽鱼咸遂熙熙然何欢娱之可及矣)。 感激情分别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是以圣人行湛露之泽布如春之人故不求其报而或自起分别欲谢生成盖不达至人之情强作感激之意也)。 优游事且殊   (道德之域以优以游事绝殊途情超流俗使夫浇漓之世迈于义轩之代)。 炎蒸然燧火   (炎炎郁蒸为热方炽复以燧火然而继之亦犹损不足而奉有余且万物负阴而抱阳乃遂生发其或刚壮之气太盛则顺益之道何有若能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则与天同休称物平施不亦善乎)。 世昧冷冰壶   (世代之间盛衰恒理柰俗之情见荣而进受辱而退殊不知倚伏交相吉凶一致当得路之时户可炙手及失宠之际门堪张罗是知冷然之情冰壶可谕矣)。 极意谁消息   (上文所言至极之意谁能体解唯有道之士方可明而行之)。 门深且晏如   (玄妙之门渊深晏静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岂同物变宁逐时迁傥或修之于身则后天之寿不为远矣)。 意思何兴感   (天真之性理本恬然因外事之忽生方感动于内意所谓情发于中而形于言者也)。 情来不暂休   (情触于事事起于情情逐事流展转役虑以日系月虽休勿休)。 安危陈计䇿   (圣人之有天下也安者谨而守之俾万世不拔危者扶而持之使四海一统陈乎计策化被蒸黎役思劳神日慎一日)。 康济入时流   (教立雍熙人皆康济从微至着日居月诸翼翼孜孜圣化流于时矣)。 细叶稀疏影   (夫香草美人比于君子者诗之雅道也今若贞松劲柏经霜不凋细叶凡材先秋易落亦犹德行之者堪久奸回之者易摧岁寒然后妍𧈪自见矣)。 清风满背秋   (时之安也民被穆若之化时之泰也风不鸣条矧以葵能向阳人能守道金风倏起咸悟清凉)。 凄凉悲往事   (春生夏长见物景之繁华鹚去雁来睹时光之迁易思已往之事得不凄凉者乎)。 白发上人头   (万事交煎四时代谢苟不能洞达至道自省心机忽焉光阴不觉老之将至)。 往事兴人感   (夫情感于内而形言于外今言往事兴人感者所谓三皇之后王帝巳还纯风荡荡修之者昌素德明明背之者失矣)。 徘徊空寂寥   (至德本寂至理本幽奉之者景慕先哲咏之者化彼诸蒙今言寂寥者凝神理道之谓也)。 湛然思古道   (夫道者通性达情亡言𢍆理古道者即上古中古可久可大之道也湛然思慕不亦乐乎)。 群品似相邀   (体道化物体物成咏致同声者相应同气者相求云从龙风从虎斯之谓也)。 春台松柏静   (太皞垂功万汇成务美松柏茂坚贞之操嗟挑李扬芳菲之荣彼此一时动息无二)。 秋风海岳摇   (春生万物物不知其化秋肃万物物不知其功则知荣枯代谢同归于道也)。 时迁何倏忽   (日居月诸皆言𢙣景今则不然暄凉虽迁至理宁变也)。 落叶自零飘   (潘岳云冬索而春敷夏茂而秋落彼不达之者为时之忧此则不尔花暖春阳不足以娱也叶凋秋暮不足以悲也)。 坐谢几光阴   (人之处世也若白驹之过隙所虑者名不书于史䇿功不布于蒸民是以大禹惜于寸阴陶公宝于分景今若居然而坐空度时光良可惜也)。 周才重古今   (易曰圣人以智周万物而道济天下故曰周才也爰自开辟迨乎圣朝古今虽殊靡不钦重于斯才也)。 见机堪抚掌   (其或事有未萌理有未达忽发先见之智诚谓天生之才尽在彀中了然任意仲𡰱所谓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取舍尽由心   (或利及于万世或专美于一身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用舍二道尽由于心矣然则圣人利物唯择其善者而从之)。 缈邈情何远   (前观千古旁夐八纮纵至道寂寂以何求任尘寰渺渺而无极我若体理如观掌中道虽无方情亦自远)。 清欢力不任   (恬淡之道清净为心达性之理自觉情欢守道了性所得之乐不同虽任其智非运力乎)。 风前与月下   (凉我怀者清风入吾牖者明月内乐逍遥之性外持造化之权美景良辰以道而乐)。 玄妙海中深   (先王治世之机本性任缘之理幽微玄妙造次何知唯大圣智明而行矣自余莫测何啻海深)。 何湏山下住   (倦朝市好云水者见喧静有殊取舍不等而大隐之士闹中自静浊处能清)。 道性有闲位   (君子乐于道小人笑于道不能勤而行之岂同居要若闲临事而缓)。 园里群飞鸟   (苑圆当春鸾凰毕集乐迟迟之淑景戏灼灼之韶光俾一物无失其所也)。 花开向有香   (青帝垂同百花𥪰秀吐芬芳之艳发散漫之香众目咸窥群心共羡)。 幽深情自乐   (见于未萌察于未兆而乐在其中熙怡自若而汪洋之量每陶陶然)。 老大减疏狂   (言年长而知损益之道识可否之机纵逸自止声色不惑)。 寂灭安居静   (无声曰寂可证称灭唯猒苦断集之土处阒寂无尘之地安闲自乐任淳和之性)。 齐天地久长   (天无私覆而长地无私载而久唯圣人之道与二仪同休三才一贯)。 老宜餐薄粥   (发迈桑榆年侵蒲柳非羹粥而不食非汤药而不饮)。 省睡一瓯茶   (良夜慵眠白昼废寝每孜孜于问道常矻矻于观书非茶无以涤其昏昧)。 风味全然减   (其或神思澹泞情兴阑珊触目倦为庶事停罢但乐熙怡之性)。 花开任众夸   (桃李芬芳馨香散漫时容赏叹无阻矜夸咏发生之力)。 慵来多冷澹   (务烦则惮事并则慵旨趣寂寥况味萧索)。 意绪足交加   (正属冥搜又思致理虽劳神用无废彝伦)。 拄杖闲庭立   (引从容之步资舒坦之情故缓带以立秋庭携筇而对残照)。 怡情笑月华   (嘉景良辰清风朗月足可怡情适思涤虑开襟疑望烟霄以资吟笑)。 老渐惟慵堕   (岁华相迁渐增慵堕屈伸时减取舍䪺疏遂性任真唯慕幽静道德经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斯之谓欤)。 园林罢去游   (是处林泉非能游玩是处台榭岂欲登跻妙净精通真境湛寂道德经云湛然常存)。 骄矜除以定   (不恣骄矜自登仁寿品汇服淳和之性生灵去逸乐之心)。 常为世情忧   (方舆之内民庶之间劳苦之所未均贫富之所未化忧民之思其惟此乎)。 隙地多荒草   (闲隙之地不耕则繁草寔多𦘺浓之田弃舍则谷麦不足)。 祥烟落照楼   (烟锁长空霞明远道盖非烟非雾嘉瑞之应也)。 自娱闲自乐   (万机之外无事之时或快思以幽吟或怊怀而及物清风朗月转适道情)。 细水小波流   (泛若波流润成天泽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况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泉源流注无穷而润下矣)。 不言行教化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不言而信焉不化而行焉自然泽及无疆化之广矣)。 有位岂胡颜   (居经济之位执王佐之权若不输节奉忠助帝王行无为之化者岂不胡颜哉)。 云静明开闭   (云静则虚豁性静则清闲闭其铳纷开其阎闺守真抱一得无明乎道经云善闭无关键而不可闻)。 人忙我自闲   (世人不了大道冲静其体渊深而被情欲所拘得无忙忙矣是以圣人知其雄守其雌谦其德乐其道得不自闲而无事乎)。 畏繁非市井   (钟鼓才动轮蹄交踪碌碌世情匆匆市井贪名𥪰利得不畏繁也)。 就静觅深山   (喧杂之境既猒念山之思盈怀就静怡神自出尘寰之土居山𢍆道端然物表之人可不逸乐也)。 道士与和尚   (道以虚无为本释以寂静为宗然而辞亲慕道虽同长生悟证全别)。 杳𡨋天地间   (杳兮冥兮道宗已出言教之表天覆地载释门永离欲界之缘徴事引情得不畅于道乎)。 三春无意赏   (青阳始至绿野铺烟繁华妍丽孰不动心以道遣怀机缘内息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所以追赏情罢已登老氏之春台游玩心无自𢍆仲𡰱之木铎)。 老大畏看花   (淑景融和百花斗艳引心神之㸦乱生情欲于流年知而诫之是以湏畏道经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以是圣人清目而不视静耳而不听弃心而不虑弃智而全真遣情而接物自然境绝攀缘游心䪺息)。 云重思时雨   (云比于德德立而道生雨比于恩恩行而物润道生则无为之化翛矣物润则丰年之瑞足焉云行雨施德立道存矣)。 心怜落照霞   (喻君子之道长小人之道消道长则无为而民自化道消则无事而民自富察物缘情睹时徴事落晖斜照散作余霞杲日初升聚为假锦光舒景象极目心怜)。 伤情离别恨   (送子南浦执别东门春草碧色春水渌波会散之情既切别离之恨空深世务之心感情如此然而以道为念何伤情之有哉)。 壮志少年夸   (幼而多才少而多学自禀生知之性早有老成之风起翦之徒韩彭之士方坚志气自矜自夸之谓也)。 短褐厚绵袄   (披褐怀玉任真养神寒利短褐饥利粝食晏如忻乐而忘忧也)。 神清澹薄茶   (道既清神茶仍爽思恬然淡薄其德可大其或内定则神府不乱外密则形情不扰以此清神自洽澹然之性者)。 意遣随宜乐   (谓人心不能变通自凝滞于物理嗜欲纷㧝未闻省已喜怒交并但见尤人苟能以心释疑以意遣惑随宜致用不滞物情则百虑不能侵万化不相悖周易所谓消息盈虚盖言天地阴阳运乎四时春生夏长秋狝冬狩各随其宜然后告成故知圣人智周造化德合照临辩文物之宜观适用之理天下不得不乐推矣)。 寂然无是非   (夫人有七情自相攻伐喜则彼我皆是怒则文物成非盖不知其宴安稽乎用舍苟能以心意内遣性识外明随物我之宜顺语默之致自然各住其性是非不兴)。 不欺终降福   (论语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盖亦垂诫于人使动履正道言秉忠诚不欺诈于天地不矫诬于鬼神内祛邪妄之心外黜贪残之行百栖是荷五福咸臻所谓吉凶无门唯人所召书曰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大道隐玄机   (大道幽赜包乎天地抱乎阴阳隐有无之玄微韬𠷠闭之机要广矣远矣时有变通载育载生物无凝滞若人遣意释性随时所宜可探大道之机微岂巨祉不可求也)。 广施知达识   (老子谓多藏必厚亡盖伤时人徇财黩货无恤贫拯乏之心割少益多绝施物惠人之义所以圣人知用舍有准于济惠必均渥泽下及于蜫虫教令广敷于华夏遵大道之平等欲群氓之缉熙无间亲疏俾同广大如斯周给达识可知)。 粗中有细微   (道之玄远应无不周中则隐乎细微外则昭乎广大亦犹山岳崇峻必纳于尘埃江海深阔能汲乎潢潦故知广大之内有细微之依博施广济于大知微明达心诚超悟性识天地休祉亦可见矣)。 心生勿犹豫   (心智内明性识外达明了则群邪莫侵洞达则众疑可释所以达人用舍君子施为制犹豫于临机决群疑于有事)。 善恶尽相依   (善居恶之长恶处善之微善积则恶不能侵恶积则善必可服倚伏之道语默之源动而即随如影逐响苟或内修其心外秉其行善恶之理岂不禀依从乎正道也)。 少年多意气   (且世人少壮之日或恃富以轻时或因荣而傲物素风莫识逸乐是滋与夫仲𡰱云后生可畏一何相违矣)。 颜㒵比于花   (妍𧈪虽异盛衰且同纵传粉何晏连璧潘岳矜仪容于绝代骋才智于一时殊不知大幻者身败德者色心不明道㒵徒比花)。 老大将来至   (二曜梭掷四时骏奔虽云日用不知岂觉老之将至)。 容仪不用夸   (折旋俯仰之礼游处宴乐之仪或堂堂之躯或𤨏𤨏之质好尚各异所慕皆殊岂悟渥丹之容不留冠玉之㒵非久争夸无已又何恩[栽-木+(万-一)])。 黑髭随日变   (日月交驰犹如磨蚁劫石不得云其久湏弥岂足论其高况绿𩯭黝髭又可得不随日而变哉)。 白发笑天涯   (头凝霜雪心尚驰求既世虑之未忘谓天涯之可涉因言兴感良可悲哉)。 贤者谁高尚   (昔在上古淳风未漓虽有贤愚各当其分使民不𥪰其谁欲夸是知帝王之心慕复羲轩之道)。 昏衢业障遮   (烦恼所知二障谓之昏衢遮蔽有情不达真道良由心存爱恶目染玄黄背笁乹之谈心将安寄昧洙泗之教学欲何从履践昏衢故其宜也)。 汝看浮生业   (天地之内人唯最灵所务且异朝游暮息冬温夏清或法古入官或放情傲世然五行未出四相犹拘致真伪交兴斜正相半各私其业以度浮生)。 朝欢暮亦悲   (倚伏之理眹兆之事世亦常矣其或得宠若辱以荣为惧又何朝欢暮悲可形于颜色哉)。 笑迎先瞑目   (易云出门同人又谁咎也其有道同千里义𢍆断金情洽心适瞑目笑迎盖欣知己之相过矣)。 恶至聚愁眉   (且世代之恒情誉之则喜毁之则怒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不恒于喜怒又岂常于善𢙣与夫老子云不善者吾亦善之又何远矣)。 正直回斜曲   (昔者王孙贾谓仲𡰱曰与其媚于与宁媚于灶仲𡰱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知正直之气不回斜曲之言自负且忠谠耿介之土立于朝则佞者黜当其政则诈者退奸回既除贤善知进矣)。 冤逢不用推   (善恶之业已定冤枉之事不忘所以释氏谈三世之冤儒者论十𢙣之咎其或见善则迁逢恶即改移凶为吉或可庶几)。 小人心似兽   (狼子野心色厉内荏硁硁然小人之㒵也)。 君子定无欺   (暗室不欺临难无苟而况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故得在家则孝事君则忠出处惟时欺诈非念𡰱父岂不云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也)。 大道常恭谨   (大道有三一儒宗仲𡰱之道以恭俭五常立身二道宗伯阳之道以谨静守一立德三释宗觉皇之道证无上菩提获常乐我净运化安神)。 明灵不降威   (覆载合三皇之玄德通幽而洞灵亭育同五帝之神谋不威而自化)。 少言知有信   (讷言敏行君子恒䂓人伦仰以敩之兵食可捐信不可弃神明卫以赞之)。 多事自招非   (寡欲安闲清适而自然少过多务驱迫焦劳而岂得无非)。 年寿看松柏   (体虚无而合大道寿等乹坤悟自性而证真常年逾松柏)。 冠簪短布衣   (顶星冠以熙怡上合玄造垂衣裳而揣拱下化苍生)。 我心忙也乐   (躬亲庶政日临万机故云忙也乐者虽处万机不能挠于至道)。 清净得同归   (聿兴三教理𢍆一源殊途会归其唯圣智乎)。 夫生人怕死   (欣生猒灭举世而孰不知然哲士通人守道而自怡天命)。 蝼蚁命何轻   (就理度量蠢蠢而性皆一等于事穷究人人而智有差殊良以君子固躬敩先贤也小人轻命喻蛄蚁也能明生灭又何等差)。 福业随缘寂   (修梵天之福因建塔造寺崇轮王之德业十善五常随所修福三轮体空故云寂也)。 慈悲响善名   (慈念天下悲恤生灵根善誉于八纮响令名于万代)。 在家行孝爱   (奉亲以孝养可使家睦而邕邕育下以爱矜自𢍆人心而肃肃)。 食禄尽忠贞   (文明之代贤哲尤多奉主以忠赤之心牧民以贞廉之行)。 天道不移改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谓以应天而治故无移易)。 佛心化有情   (布善政于域内民意乐胥行恩惠于寰中人心咸悦圣化如斯佛意何别)。 隔牖闻歌唱   (人之心神以耳目为䆫牖必湏立正意防邪音而资乎道庄子曰人能清目静耳不劳心神自至于道故耳无惑声)。 争如静悄然   (悄然忘虑外境不能挠其身道德内固邪气不能入其心颜渊曰澹然自守唯道是务故宜安静)。 肆情饶过失   (放恣六情多饶过失修身慎行保无尤悔夷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则恭为德本慎为行基)。 何似敩明贤   (淮南子曰贤人君子知荣位之难则贵矣守仁义之道则富矣明穷通之命则寿矣故必攀明贤而敩之)。 乐善于身益   (易曰善不积不足成名故终日行善善之不足由宜择善而从不善而改太公曰恶必湏远善必湏亲)。 师资在眼前   (人或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则资备于己说苑云以人之长续己之短用人之厚补己之薄故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 若能依法则   (贤人君子言必守法行必遵道服必依制孝经云非法不言非道不行非制不服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 谦谨更周旋   (孔子曰善者德之本慈者福之基礼义以仁谦谨立身故仁周圣智守之以愚功备天下守之以让勇略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遥观七宝山   (三身极果众圣所尊一性灵源诸佛攸仰理高特秀号七宝山迷之则仿佛遥观悟之则本来真体)。 未到即无缘   (迷时而望绝天涯情谓未到悟之乃不离方寸举体全真仍湏假位修行逢缘利物凭之有作方𢍆无为)。 菩萨因从地   (菩萨因地从初发心历劫三祇登阶十圣二严双备六度俱圆解脱道时纤瑕永亡众善斯足则极果矣)。 金刚利福田   (法界理地是真福田无相体坚有为用利超世妙宝圣号金刚大士颂云金刚喻真智能破恶坚贞)。 祛烦清世界   (杲日才升重昏自谢圣惠一起烦恼全祛由是世间冲虚法界廓寂从甘露门演清凉泽)。 大化法人天   (依法性海起自他身应物随宜光涵器异故被三乘性立三车名法人天机演人天教利资不息大化恒敷)。 智演穷难尽   (妙观察智净秽土中说法断疑雨大法雨故二乘莫究十地难穷等觉上人犹迷佛智凡夫下位岂测津涯)。 闲心即是禅   (澹虑真境忆念俱忘意马不驰心猿本伏安闲内适即是禅那)。 苦学皆成癖   (人之苦学癖于执迷达士忘情自成麟角为贤为哲达是达非见解过人言行俱远矣)。 心灰似若愚   (外遗世务内守淳元大智若愚合乎自然之道是非不染应乎灰心之机荡荡高怀情田不动)。 经书看不倦   (百王之典霸国安人寻之则礼乐在躬读之乃长无猒倦)。 笔砚更相于   (君子之人笔砚为首苦学之士诗道为先才思增高功夫甚敏)。 室内明䆫静   (外即虚室明䆫内乃涤心静虑举诸尘务以况无为动静两途不离于道矣)。 磨砻道不疏   (雅道要精琢磨为上穷究深妙道理何疏永彰富学之名又▆达人之美)。 翻成闲散诞   (大贤之人其心宽广才气纵逸情量甚高小节不拘翻成散诞)。 意外指迷途   (识见高奇为学广博道艺精礭指于迷途)。 向人言福善   (知福善者修利乐因果报不虚生处定异恒居快乐远离恶缘不离自身永招利乐)。 福善自机关   (人天福善各随本心出自机关克臻福善广修妙利获大胜缘受报殊常能招乐果)。 喜怒大张口   (喜怒一源发明各异不生异见心口何殊闻善皆修闻恶即舍达悟之士见处迥深喜怒在身由人巧拙)。 愚痴似等闲   (世人愚昧不了善因未达本心谓如闲事下智浅识见不过人轻此自身不修胜利)。 镬汤知有罪   (明知有罪无追悔心昼夜常思造种种恶迷情不了缠缚自身睹此之人如何出离)。 生死暂时间   (有大智惠去不善因了生死以暂时睹出离之不远由人悟解起自𠛴那方寸之间必招利乐)。 六贼常清净   (未悟之人六贼为烦恼若心悟解六贼为菩提由此智自得出离果心常清净果报甚高)。 轮回绝往还   (烦恼未尽轮回不息烦恼若灭更何往还顿悟之人便超胜地)。 寂静人歌咏   (圣政惟新天地肃静讴歌允集华夏同欢咏尧舜之风乐禹汤之化)。 愚情岂易知   (愚人之心哲士之志是非各异取舍不同故云人藏其心不可测度)。 但求心自乐   (道之至也可以正其性性之隐也可以御其情情不荡而理自明性不昧而道自逸)。 不怕面相欺   (夫以道自怡者则外物不能为累矣能达至理何惧面欺君子见机不俟终日)。 枉直回邪灭   (必有柱者但举其直则奸回谗邪之类不得不灭矣)。 颠狂道德持   (能修道德必离狂迷)。 高明常鉴照   (高明在上指掌可知惟德动天无远佛屇则鉴照之极复何虑哉)。 方寸欲何之   (奉顺天常存乎方寸迷悟之本行之在人)。 独立关情意   (独步凝神怡然寓目覆载之内岂不关情偶兴怀感之心宁泯圣贤之念)。 锵洋合古今   (礼乐征伐圣人之制古今事迹先王所修未有不动怀者哉)。 推迁闲岁月   (行无为之化安大平之民虽日月以雅移且道德而不泯)。 未洽庶民心   (未明求衣俟旰方食孜孜治道岂眠遑宁犹未洽于民心常责躬而罪己尚或祁寒暑雨而发怨嗟故顺天从人日慎一日使民富庶而无议也)。 碧照浮空色   (止水鉴物能照幽沉碧落拟空纤尘不碍大明委照万象皆呈如君御天普利天下)。 红分次第深   (万象森罗真空朗照素风煦妪展翠开红既悟阴功自彡火苐发生之惠莫越于斯)。 景风听有韵   (顺时行之品物咸亨帝道熙熙景风荡荡士民乐业达于听闻)。 尽入舜弦琴   (舜造五弦琴以歌南风今天成地平时康俗阜静惟论道动必从人故乐府传于舜琴也)。 自古证于今   (法古道以御今理无不显具三五巳还典谟诰命焕然可知也)。 思量事转深   (必穷微尽性随方任圆虽动有多歧而咸归一致)。 公私千定日   (公于道者则物无不应私于己者则义有所乖似谷应声如形赴影即无不定也)。 真伪万般心   (真伪相纷是非袒乱倏忽千变肸蚃万端故书云作德则心逸日休作伪则心劳日拙也)。 富贵骄贪失   (富者不能知足即贪也贵者不能自守即骄也此二者之为失断可知也)。 荣枯岂易寻   (荣之与枯二皆相待必不能以道而处之以德而守之则情有所拘性有所滞也不曰难乎)。 奸邪终不久   (且精纯其志王直其行者立功立事犹恐失之岂奸邪者而能久哉)。 君子尚难任   (夫君子在家即以纯俭事亲必尽其孝也在国即以直道事君必尽其忠也芳乃承其颜色保乎公忠受其荣禄取其富贵君子尚难任况小人乎)。 为人能省己   (夫人之生也禀五才之秀为万物之灵苟不能虚己以崇仁省躬而自诫则求独善也或未之得况兼济也又何能为)。 就静亦皆忙   (虽长短之相形而动静之交养必以静而求静别感之甚矣必以动而忘动则智莫大焉)。 春去秋来定   (春以之生则万物熙熙焉秋以之肃则万物凄凄焉此天地之为信也大矣又何不定之有)。 年诸日远长   (虽暑往寒来岁时必定而年移事改去道弥长顾功业以虽优念分阴之可惜)。 英姿终有异   (奇材异器为时而生而况道可佐君功堪卫社者哉)。 贱品足颠狂   (道之贵也为处尊高性之愚也必同贱品守其质直补过犹悬况踵颠狂之迹乎)。 蠢动含灵性   (或迷云障蔽真性不通唯在精修乃达至理)。 善生恶自亡   (明来闇谢智起惑亡虽见谛以不同且缘生而类此)。 无穷思广大   (智周万物物无不遍通幽洞微穷理尽性莫尚乎灵智也)。 幽隐便知深   (女微幽隐性本纵横非大智无以明乎心非妙性无以彰乎本心本既明得非染也)。 智达千经论   (经则诠真即妄论万破执遣邪智者明诸何往弗济也)。 方关一寸心   (万法千差本从心起离心无法离法无心心法融通不逾方寸)。 聦明怀往古   (依经得旨寻论悟心怀往哲之法门遵思齐之阃奥)。 曩劫顺从今   (今古道合事理源通符往劫之进修冥此时之证悟)。 此理人湏信   (理既穷真达妄信湏合道奉常华严经云信是道源功德母)。 周旋子细寻   (性含法界理贯河沙自非专一之心曷𢍆未萌之眹)。   御制秘藏诠幽隐律诗卷第二十二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幽隐律诗卷第二十三 𦘺 皆救眼前急   (目前之事于理非深浅识微流贪求急速岂思仁义不务岁寒)。 锥刀蕴利名   (仲𡰱曰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其或𥪰朝市之名争锥刀之利但随自见蕴积无休)。 愚心违善道   (善因施作顺理益人行既清纯福恒随逐愚痴漏识不悟苦空违善道于今生感沉沦于他世)。 慧眼自分明   (智慧照了能尽根源简择是非无幽不烛鉴而常静朗然分明)。 大海波浪没   (四海澄清永无鲸浪观惊波之已息知圣化之大孚万邦一家朝宗归海所谓沧海无惊放也)。 深山栋木成   (巨材贞干生长深山采而用之在乎良匠亦犹贤人艺士隐逸山林圣朝搜徴同致康济)。 旁求存古意   (旁求儒雅徴访贤能俾子育于苍生尽师承于古道淳素之化二五堪同者[栽-木+(万-一)])。 后学法先生   (初始习学触目未闲欲蕴于大器才佛仿敩于先贤圣哲不谬其事立身自然)。 天地𢙣诸盈   (天覆地载万物生成故易云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慧人道𢙣盈而好谦傥能保守谦和诫其盈满则何往不臧矣)。 良贤蕴盛名   (忠孝良善正直贤明有经天纬地之谍抱富国安民之术方能蕴藏名器垂于不朽也)。 折旋知俯仰   (折旋之道湏察高位隔品致恭乃明贵贱亦犹轩鉴在悬妍[山/虫]不能进其影也)。 进退有嘉声   (君子之智湏察进退休咎傥能知命忘机安贫守道美誉嘉声而自远矣)。 自料皆宜静   (恒自审思常宜寂黯安详守静而能发明全身之本矣)。 非言事莫轻   (天之无言四时行焉万物生焉是以圣人终日言而无言终日作而无作盖虑功用着而民尚其迹)。 输他依法度   (佛制戒律儒述仁义但能依而行之谨而守之必获益而无尽)。 寡誉亦无成   (德行素寡声誉不振既不握灵蛇之珠又安得为瑚琏之器空劳白首何所益焉)。 宣𡰱明有说   (夫子垂[簐-欠+凡]训道昭彰删诗述易之功制礼作乐之说载其仁义演以温良恒为千代之揩谟永无差忒矣)。 德行最为先   (易曰不言而信存乎德行论语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孝经曰行满上下而无怨𢙣此皆言饰身之道先以德行也)。 纯厚皆垂庆   (纯和为其心养浩然之气谦厚为其性有不器之能自然庆及子孙昌盛于宗嗣也)。 芳名信古传   (名实相副德行芳馨事君尽其忠贞处众彰乎问望遂致清风远播美称恒存卓木不群扬名于后代也)。 在家思孝义   (君子在家常以孝道为务处朋友以义让为先故有笋生鱼跃之祥共被易衣之羙矣)。 食禄敩英贤   (食君之禄志在清通湏学往哲前贤而畏四知三戒留牍悬鱼之嘉誉褰惟露冕之芳猷常在书绅尤宜仿敩也)。 具载光经史   (或直书其文或备载其事实增辉于史册永为后代之箴规矣)。 仁风乐舜弦   (还淳㱕朴谨身节用积德累功上行下敩薰风永扇同舜五弦歌化也)。 知浅复知深   (违情背理即愚见远知深可谓贤达)。 先贤不尚争   (先贤即古圣不争即坦然此盖大道淳淳古今不易道经云不尚贤使民不争)。 诫贪兴有利   (外捐难得之货内守淳和之理弃有作之务合无为之性善利物情而无欲念)。 无事保长生   (无事即无为无为乃合道既符自然之道可以保守长生道经云圣人常有欲而无欲常有事而无事)。 物性三才迥   (物谓世尘情物性即大道虚无虽运动不离于三才且取舍迥分于高下也)。 幽通万象清   (虚无之性潜通万灵若皎月之流光方圆顺器同白莲之在水泥滓不沾)。 但教依法度   (守静讷言修身奇德既行藏而无爽居禄利以何虞孝经云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积善响佳名   (顺理益物名之为善慈和仁恕与物无违才行进身忠贞奉国自然佳名著矣)。 壮年勤且乐   (壮年乃成人之岁勤乐则显彼苦心既能禀气二仪湏务立身世上故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此明果行育德者也)。 暮齿免荒凉   (暮齿乃摽其衰朽荒凉即显彼无学此明材不可观行无所取故语云幼而不迁悌长而无述焉若少而积学老免荒虚者矣)。 有路撗霄汉   (此明幼而学问长而有知乃习之以礼仪虽以成文藻则世人荣之既遂荣贵若升霄汉之路也)。 英风自蕴香   (英则显其明敏风乃彰彼神仪既学海方深乃词锋独利则可内蕴德业外播馨香者欤)。 湖中明印月   (人负德行世不可藏若月印长霄影澄秋水此乃举况以显于人事者也)。 星碎亦光芒   (月既见朗星亦光芒焕若悬珠莹如玉集以况乎处上位而明敏居下位以清通若陈仲弓之处世时乃号为少微星也)。 诫惧知盈溢   (诫乃惩劝复即若惊天道𢙣盈而明进退易曰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者乃终吉矣)。 神灵祸不祥   (神灵即聪明正直其功不测以福赏善以祸不祥善恶赏罚当无不均乃明乎天道无亲善𢙣不爽也)。 庶事情多感   (万机日用唯道是从而众事弥多莫不情感于中也)。 光阴自古长   (圣人体于妙道混同万物曲济无遗深妙之宗舌古而常一则四时虽行运转日月推移终古已来纯和而一致者也)。 贪痴何意遣   (于物有所著谓之贪于心有所滞谓之痴大智之人用周万物忘功体道经济苍生夫如是则于物无著于心无所留执滞之怀何莫由斯而遣矣)。 愚辈为谁忙   (于物既执亦滞于心则徒然驱驰不能任于物性苟无滞执则于道玄通万化各适其宜斯不远而明矣)。 红𦰧随时变   (春则万物生焉秋乃万物衰焉春秋肃成则万物随时而各得其所也)。 白头最易伤   (二毛相待皆情所共伤自非识达幽深洞了玄微则情伤易往也)。 世途能及物   (爱[孝-子+工]矜孤怜贫恤物有益之道岂徒然哉)。 善德远馨香   (恩惠及物德之大者故圣人布一善政人神以和出一嘉言士庶咸悦斯之善德若秋菊春兰自迩及遐氛氲而皆闻矣)。 终日穷经史   (经谓九经史则三史终日穷览必通其幽而洞其微则日益其道故经云为学日益)。 思惟事转深   (经义渊博学而思之必达深玄乃日新其德)。 公忠怀士意   (公忠者恭俭无私也圣人行于恭俭以和百姓之心使天下无私咸归淳素而行上古之风庄子云必服恭俭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也)。 是理好相寻   (理者化治之道也夫天地无心而万物各适其宜随时运转圣人法于天地亦同无心而万化行为各适其所宜也)。 聦惠玄高鉴   (圣人用公忠恭俭治于天下百姓所以然者其郁圣人聦明惠鉴能顺时而治使移风易俗以除矫害之心也)。 回邪抂用心   (回邪者矫伪之心也夫圣德御宇不独亲其亲使天下皆亲人心共一故去摇荡矫伪抂用之心使淳素而归乎一也)。 从容闲岁月   (圣人妙用虚无为道德而一以贯之使天下自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鼓腹击壤夫如是则岁月位以闲居延容而无所施为者也)。 学古便知今   (古之常道博学而通之以古明今然后进道修德今古一以行焉)。 一逢又一别   (邂逅长途相求也倾之以盖鞠躬受命启行也赠之以言不期而会以才忻瞻望弗及以还惨世态如此诚感嘉谋)。 来往几时休   (圣人在上四海一家来无弃繻之艰去勿焚舟之念故所以东西南北行役勿休)。 处世皆名利   (夫名器仿利君子小人各从所好也然则立身扬名急急于禄先哲犹此况与人乎)。 贪生去不留   (固巳自弊命曰贪生不尚道以修德岂诫贪而去情是以叹息逝川悲嗟隙驹而已)。 善缘看似梦   (立身行道善莫先于五常此仲𡰱之善也抱一守素善莫大于二要此伯阳之善也即境唯心善莫大于一乘此瞿昙之善也言似梦者示见义不为之流也)。 𢙣事勿临头   (且夫为𢙣者惩劝不听而作祸患弗觉而至是以诫之在未萌之前俾知过而必悔也)。 如病心常怕   (病者不可不惧过者不可不悔不惧则身殒不悔则祸积也)。 生前乐自由   (知善为去𢙣之本则神府不乱达𢙣为生善之根则形骸不优)。 爵受帝恩荣   (爵者量也量其才而授其职故爵之所设也或三等五等二十五等故白虎通曰三等法三光五等法五行是知我有好爵与尔縻之非萦何谓也)。 英才一德清   (英才㑺造之士适时之器也时不我与则良匠弃之愚者鄙之今君臣道合云龙符契一德之清也)。 昂藏真体㒵   (圣人之有天下也群贤必萃奇㒵必臻莫不映玉连珠彰堂堂之风彩凝脂点漆辅落落之神姿)。 忠孝福苍生   (轩皇六相虞舜五臣为雨为霖为柱为石尽忠尽孝有始有卒熙熙生民咸受其赐非福何谓)。 武士干戈偃   (夫兵者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是以庠序文教倒载干戈升平之业既成耕凿之民必畅华山㱕马桃林休牛今见之矣)。 文儒𨦣气横   (祖述尧舜张皇礼乐游心于六艺之外留情于五常之中劲健辞锋雄布笔阵此即文锐之气横也)。 盈朝多有位   (形仪众彦[施-也+圭]饰殊勋禅翰紫宸草撽黄合三才九位靡不职官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各愿致升平   (上之所行下之所好故圣人执大象以治天下行之以中孚茂之以盛德君臣谐穆上下咸熙是以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其斯谓欤)。 谦逊明然得   (仁以立身谦德之柄卑以自牧游而履顺抱其智而不自言智蕴其贤而不自言贤在易着谦爻之象于书有受益之文所以明然道自心得)。 滋章道理疏   (法令滋章刑之烦也盗贼多有莫不由斯与道相违诚为疏矣)。 荣枯皆定分   (春荣冬悴类人生定分皆有贵贱矣释教也显验因果儒典也克明寿数理亦昭然矣)。 巧拙亦何如   (阴符经云性有巧拙可以伏藏谓人之巧拙不可显露慎言择行无使患生)。 抚俗从仁感   (抚之以道育之以仁唯德是修惟刑是恤五教在宽不严而治民感化矣)。 临民用教敷   (睹民设教容人畜众宽猛相济德惟善政是以庶绩咸熙彝伦攸叙)。 高明归辅德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盖以体天垂荫并日舒光有屈皆伸无幽不烛玄穹垂祐归辅明德也)。 建立纪功书   (至德鸿名人君能事子育兆庶雍熙朝政功惟建立自有国书)。 爽思开清眼   (心契冲寂道符闲澹对清境寓其目臻玄默爽其思当静虑求理致无为景化矣)。 看书见古风   (仄席求贤观书乙夜遐探遂古慱考前编酌三代淳风明百王令则非圣贤之道讵归其意)。 静来入深道   (静者人生而静天之性道者虚极之妙用是以心境俱静一无所有心与道合入无间矣)。 廓落意何穷   (大道既坦运意宽广居惟恬淡自得清平廓尔何穷优游靡凝矣)。 荏苒那堪久   (人有违道迷而不信荏苒尘容那堪久矣不了虚极由居世网)。 愚痴治不通   (执言滞教愚痴难治欲求了悟其可得乎德经曰下士闻道大笑之)。 含生皆是性   (含生者释教云异生性也造异类业起差别见怀含善𢙣皆是其性矣)。 气概压群雄   (人之气概各负凌云其或理蕴通明识包拥变宁知契无竞之筌守必胜之理)。 慵修勤苦志   (夫学以启志道以处身且画寝之情既笃时习之义殊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苟无心于修尚又怠墯于进业非慵修而何也)。 将甚立于身   (而又学也入乎耳著于心布乎四支动静皆法如此则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主下以抚于民若非学何以立身乎)。 经史何穷极   (九经三史诸子百家文章之渊源礼乐之盛治若研精覃思穷理尽性然后知学之不足秉笔之士刻苦之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又何穷极耶)。 文儒慕好亲   (君子进德修业景慕文儒良有以也戴仁而行抱义而处尊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不以金玉为宝以忠信为宝苟非其人比肩不亲)。 缘深观在掌   (君子自强不息切磋琢磨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既大业之富有又威德之日新徴一事引一辞依然在目岂非指诸掌乎)。 不奈世情人   (仲𡰱云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者盖上智与下愚不移也处乎尘世随彼时情愚智天生无以教导也)。 鉴诫无休息   (夫圣人立事设教无不䡄范将来仪形多士使昧道者知学而后禄劝在位者明忠以事君一则顺素王鉴诫之言一则振芳声无休息之誉凡诸庶品得不勉欤)。 泥蛙问海津   (且性有巧拙学有浅深所以圣人不求备于人不巳长隔物盖愚不足谋智浅不足测深亦如泥蛙不可语之以东海之广大也)。 清霄白鹤唳   (夫言生于象象之也必幽象发于言言之也必隐况乎天高气爽景静风沉[娄*殳]声之辽鹤唳空入极之清秋入望是时也徴吟取象焉能舍诸)。 移步向前看   (乘兴褰裳临轩送目语玄微则妙将神契论雅正则颖逐天生)。 去住高分翼   (若观夫得自然运动之势也似去而留似留而去若近若远匪疾匪徐高分澄景之中迥出青𡨋之外)。 群飞景际寒   (下彼群飞鸣而必和绝景之际御以生寒斯盖远而有应近而不独也)。 喜情依碧落   (情资于兴兴遣于情依碧落以何斯喜清声而甚邈此又何止乎鸣皋而声闻也)。 极望入云端   (心悬极望目断云端念遐适以无踪想善行而可则也)。 遥天千万里   (目之一瞬千里万里天之形也其何远哉)。 方知世界宽   (远而不可极者天也彼云鹄之举矣以翱以翔盖得前自然运动之势等何往不适宽之时义远矣哉)。 生涯将所用   (人之处世尽务生涯各禀高低随其所用矣)。 随分勿教多   (性分所有则可受用性分所无不可妄求乃诫彼情性贪婪遣随时之节用也)。 败德因狂酒   (易曰酒食致其讼多因狂酒溺思迷神败德亡名于身何益)。 轻浮猛渡河   (轻举浮疏为事不中渡河粗猛必致湮沉论语云暴虎冯河死而无悔)。 不欺终降福   (常行道德乃合穹苍心契无为上天降福柔而勿抑刚亦不欺者其旋元吉矣)。 公政尽输他   (公政在心邪曲不能移其志法令无私于国乃可治其事事既无私人皆顺伏孔子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狱讼无怨抂   (狱讼无怨湏用辩灰之智肃清刑法乃凭分绢之才详察既明自除怨枉)。 民摸治病痾   (君恩普降福及万灵乃千古之䂓摸除疲民之病瘵)。 二仪交始结   (易曰二仪剖判万物成形开辟乃分发生始立)。 元气浊分清   (清气上腾为天浊气下凝为地易曰元气者天地凝结之气)。 浩渺无涯际   (天之普覆广远无涯地之普载浩渺难测广大之际其惟远乎)。 阴阳造化成   (元气先运乃显阴阳造化随施始立名教所以万物资天地之气而生发禀阴阳之道而成立也)。 三辰居象外   (日月星谓之三辰旋绕太虚光临八极昼夜运照出于众象之外)。 五老隐芳名   (晋有贤士遐振芳名结莲社修白业隐居二林五老峰下)。 寒暑相催促   (天吏奔驰寒暑催促才观芳威俄见衰残迁变不恒光阴可惜)。 人天物诫盈   (日盈则吴月满则亏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故大易云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可不诫欤)。 闲心无事外   (问道之余观书之暇虚襟息虑拱默超然叩无为于一气之前抱冲和于万机之外)。 属意在风骚   (冥搜万象文思安安握大雅之玄枢游风骚之秘府以化成天下矣)。 日去还来远   (日之去矣其来远哉雅道衰微难可复也惟圣作则可以变其风雅焉)。 文成壮志高   (文之成也可以榷造化辟重玄动鬼神感天地则王者之大志仰之弥高也)。 凝情知道广   (情之动也劳虑万端息而凝之天真自显知道之广莫不由斯)。 拘束转焦劳   (大朴既散民益转浮圣人设教化而治之则形虑焦劳矣)。 尘世是非理   (尘世是非各执其理爱丹非素论辛忌甘异端起而大义乖良在斯矣)。 贤愚有智刀   (智者性之用也其利如刀贤愚本有而贤者知之愚者昧之言皆有指其本也)。 世途含万象   (大虚万象广远无涯世路高低揔包含故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稽古便知今   (读先生之典教习古圣之遗风自然识智通融皆知今古)。 大树垂清影   (凌云大树垂清影以荫庥名立大夫终不沾于风雨)。 如花耀碧岑   (亦如花红草绿[土*(厂@干)]蕊飘香依附碧岑故得滋茂)。 虚劳空自白   (徒生妄念虚构多端空劳驱役之心不觉俄成白首)。 德行胜黄金   (德行立身黄金济世是知景行居先浮利居末诚[栽-木+(万-一)]胜之矣)。 有过而能改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乃光圣之良䂓是立身之要行)。 无为积善深   (禀无为之妙道蕴众善以饰身必使积庆有余祸殃不屇)。 澄寂都然静   (心澄境寂万象都忘思静神怡翛然自适)。 闲披短褐衣   (志静无挠逍遥任真披短褐以放情美古人之高迹万邦无事三教优闲)。 台高风爽丽   (入望高台风回景丽目清神爽好景良时见率土之廓清观普天之嘉瑞)。 花落燕衔飞   (花开花谢燕去燕来感光景以如流悟物情之所已)。 老渐知茶味   (与道𡨋合自觉[孝-子+工]成贵在清神甘于茶味)。 年逢见日晖   (风调雨顺杲日丽天值斯有年甚资闲淡)。 道情深可笑   (得道自怡情深叵测卷舒动静语默往来施设无妨得谓熙怡适乐矣)。 怕酒养真机   (酒者乱性之物也真机者会道之要也曷若味其玄酒而陶陶然)。 爱老及怜贫   (仁惠之治爱老怜贫遐迩在怀矜孤恤苦踵尧舜之风矣)。 逢迎善者亲   (择其善者而从之是谓亲矣况于迎逢者乎)。 道高明似日   (道无不显至德唯明端拱垂衣无幽不烛)。 世有几般人   (人伦之中禀气殊等愚智贵贱品类相悬春秋云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盛暑观蚊蚋   (当明盛之世观小人之机施设多途以小喻大可以比于蚊蚋之类耳)。 窊鱼探海津   (仁君之量包纳无私用四海而为家以兆民而为子譬之于海荡荡焉莫之能测岂窊鱼小智容易而采之)。 闲忙皆自得   (处覆载之中居照临之内闲忙自得各务其宜百姓日用而不知显自得之道也)。 冬去后知春   (四时无忒寒暑迭迁万物昭苏春生冬落观无私之令知有道之风)。 举措皆䂓矩   (夫至人挺生于世虽万化在乎品物咸御而一动一静不逾法则盖德合于天地垂范于将来矣)。 廉能理道通   (复能廉洁其怀虚明其心达大道之旨归体物理之通塞蒸民受化功不虚设)。 公平高释意   (公心明白至道坦夷善行之者意自开释民怀其政终古难忘书云民到于今受其赐)。 直曲在其中   (其道既行远安迩肃直曲相形曲者自直而由道禀无私风行偃草书云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惠化归仁德   (无私之惠至化之风及物以时物无不被咏仁德之本感覆育之道斯乃王泽流于遐迩矣)。 周才有士风   (才华富瞻学洞天人照鉴无私妍𧈪有托景慕玄化光辉士流若煦日之高悬类清风之触物)。 更求怀利益   (上德既备为燮理之佳猷仍虑旷尸乃旁求于众善遐思利益𠕀倦襟怀欲致生灵居于富寿)。 品物自冲融   (兆民获益乐自性于天和大道既行保冲融于品物德无不被理无不臻功亦无疆颂声不竭)。 世间何所益   (居天地覆载之内处日月照临之中堂堂容仪诜诜礼教思起何行思遵何法而能终身获益终古流芳耶)。 乐善有馨香   (五常五德目之为善即能兢兢修习上裨赞于国风下和平于庶品端在[冰-水+洁]己体道资神流不朽佳声续无疆余庆岂不谓馨香乎)。 贵贱虽差等   (贵列公侯贱居民庶虽尊卑有异奈福业不同然处照临之中尽荷生成之力事符前言岂可妄求)。 非违定不祥   (贵不能康济生灵忠勤王室贱不能修身积学守道固穷暴虐侵民非理违教即不祥立至诗人所以伤刺之矣)。 春台宜胜地   (登春台望远景乐和煦之令歌发生之德融融品物各获滋荣比君子处世修身以典教为本乃终保光荣矣)。 花木败严霜   (东君启𠋫万物发生暖日高升奇花自秀喻君子惟宜雨露比小人不耐风霜积德居怀勤学处世庶臻恭谨之道以远耻辱之患)。 求取立身行   (立身之道积学之门志士勤行无时暂废盖齐贤之令范实通古之宏䂓示诸学人幸勿忘矣)。 恒持但久长   (斯文之诫不朽之宗遵修在人的为恒式既光扬于万代[谅-口+日]遐布于淳风)。 宫沼澄天水   (宫乃朱楹丽曰沼即沚水方塘表乎泽润之恩象以涵儒之德云水迥分于天外烟波既异于人寰)。 泉分曲直邪   (水源曰泉异𣲖曰分尚书摽洪范之篇[孝-子+工]子谈上善之喻方圆任器曲直随流彰有作于世途表无私而育物也)。 有时经暮雨   (美景良时怡情乐性霏霏暮雨寂寂园林得无释性者乎)。 流出上林花   (潋滟素光清波寒练浩荡而冷含秋色攸扬而泛出宫花喻若君恩流注润下也)。 迳草连朝雾   (衡门半掩绿草滋荣冒薄雾以含芳袭轻烟而列翠)。 疏林照晚霞   (息念颐神随时遣兴宫树疏而红霞落影驰道游而辇路云香情动于中必成吟咏)。 高闲心物外   (高闲即无事心寂乃虑忘但举纤尘皆为外物也)。 人事乐生涯   (古之圣人以有作之事契无为之理可乐于道乐道之志乃是生涯焉)。 雅道包玄理   (雅道即二雅之道包含乃理贯玄微故孔子云空知博我之情徒有起予之兴表乎雅道其理渊玄者[栽-木+(万-一)])。 人天悉尽通   (雅道之理者上于天道迨乎国风为教化之所先作人伦之大本理该造化妙极玄虚通括三才精研六义者也)。 悟真全可事   (悟即洞达晓了真谓至理玄微乃摛锦绣之文寔金玉之韵得之者内匪劳思外岂矜伐矣)。 迷昧不成功   (得之一义迷之万途虚积勤劳安能晓解何异刻舟求剑待兔守株岂可成功者矣)。 身外皆缘寂   (内守于道外质于尘有相之情妄缘俱作合道之性物外何求)。 心闲即是空   (身既寂静心自高闲是以古之圣人了心了归非心达境非境明心处有事而无事居有为而无为乃是心闲合乎道矣)。 常情能自遣   (常情即恒用自遣乃随时自守淳和坦然沉静合乎大道不系烦笼)。 岂静觅山中   (苟或随时遣事抱守玄虚即何湏避闹疏林栖心古洞乃任性所居皆可寂静矣)。 天降符𡨋合   (天降符信𡨋合人心人举至诚以合天意所谓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又或天地相合以降甘露盖交泰致和以瑞时矣)。 亨然远事来   (亨通也自远之事通达而来此盖神武寄睿谋料敌制变举无遗䇿故可翘足以待也)。 揵音边上奏   (猃狁冰消边封入奏为虚己甚长𢙣不悛天地之所不容人神以之共愤俾拔拒投衡之旅讨无知稔恶之徒貔虎才兴群凶自溃此乃不争而善胜不阵而成功异黄帝之亲征鄙宣王之薄伐故得星驰驲骑继闻捷音也)。 喜甚勇声咍   (封豕既戮边民以安见圣人子育之心壮在位夹辅之道然则为而不恃功成不处其如群情喜而且勇致咍笑而凯旋矣)。 风卷长空静   (揄关罢𠋫玉塞秋闲县是圣人端拱无为凝旒𦗟政使帝王之风布于四极扇于八兹士咏声诗民被道德亦如太虚晴廓景风悠飏何所不至又与夫成于土囊之口生于青苹之未一何异[栽-木+(万-一)])。 云从景际开   (山川出云凝结寥廓▆祥风发吹丽日升中散片影于岭头绝余霞于天际景象远近觌览焕然是知明达四聦无幽不烛矣)。 军民欣不已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今则远肃迩安既富且庶虽有兵甲无所陈之虽有舟舆无所乘之盖乐其俗安其居致欣戴之情不能自已)。 世务益康哉   (世务以简国用益充察察之政既除淳淳之风可复况求人共理任贤勿二使康哉之歌复见于今日矣)。 善事足多魔   (三教虽殊同归于善所以历代宝之垂范世久凡有慕其事学其道多不成功者何也良有以也或以勤修者昧其理或明理者未之行既心与行违行将心背随遇𢙣境即废前功所谓多魔以攻我善若恺悌君子求福不回又岂畏于魔而败于事仲𡰱云中道而废今汝尽可不励欤)。 𢙣缘不奈何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是知声色皆𢙣缘也且天境适于情则喜物忤于意则嗔皆由爱恶生心謟曲存念若能处其厚为其腹则善道日新凡诸𢙣缘皆无能为也)。 生疏无正定   (道体玄微俗见粗浅既信不足则有不信情向生疏心无正定所以中士闻道若存若亡大易云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又无恒之人不可作巫医况为有道之士者哉)。 孰究理相和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𢙣相去何若盖善𢙣之理同起于心恭𢢔之辞同出于口若能去𢙣从善遣𢢔惟恭在乎心识回照思虑改作孰究其源道理一致也)。 尘垢迷情染   (五尘六垢为患寔深复以迷情而加染着譬如抱薪救焚却走求反以此类彼良可悼[栽-木+(万-一)])。 经文妙义多   (凡言经者则常也法也或诠真理或论虚无或谈仁义理道不别义味无穷故云多也)。 信之含大道   (大道者强名也视之不见𦗟之不闻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唯信之人方明斯旨佛言汝舍利弗尚以信得入故知信之为义大矣哉)。 真性起烟萝   (楞严经云若一人发真归源十方空界一时销殒即是所证之理遍于山河大地岂唯烟萝独非真性[栽-木+(万-一)]是翠竹黄花皆真妙用斯言不诬矣)。   御制秘藏诠幽隐律诗卷第二十三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幽隐律诗卷第二十四 𦘺 怡闲销度日   (夫无为而为不治而治则怡然闲澹之情足销度日之也)。 取性日高眠   (万机多睱自养天和六合为家何妨高寂)。 怪石临𤗉认   (怪石幽奇之物可以发幽奇之趣也时或览之弗能已矣)。 疏篱枕水边   (寓目高台缘情遣兴远取诸物防闲存诚)。 琴棋延处士   (琴棋之妙处士之风雅合正声善穷机变故或延之)。 茶煮近山泉   (时思煮茗旋汲清泉以澹薄而为心以逍遥而为务)。 倚岸垂杨柳   (长怀渭水柳色依然徒多猎渭之情已絷非熊之士)。 红花落钓舡   (钓艇多空繁花谩落人不求备野无所遗)。 何事光天意   (天之道远矣哉自非静惟天命动顺天常化被无私功归有▆即无以光天之德也)。 悠哉岂易穷   (悠哉远㒵盖天行刚健之德运转不息故云岂易穷也)。 升平皆致理   (升平之道率由王者曲成万物大赉四方既纬地以经天乃攀尧而跻舜故云皆致理也)。 乱世自多同   (乱犹治也致理之本开化之源虽事在一时而体穷千变然治世之道或多同也)。 日转依常道   (二仪合德七政以齐故日所运转必依常道亦犹春行东陆秋行西陆等是也)。 山高耸半空   (山之高也唯嵩丘为居五岳之中为万方之最足可以苞藏于万物也易曰成万物者莫止乎艮艮者山也万物当艮之时则结纳已毕各遂其性亦犹人君致理至此成功为万方之所仰也)。 文经书百代   (且百代之中为政之本九经三史靡不载之)。 详酌几人通   (易曰知几其神乎自非与道𡨋契于事无累则无以通也)。 岁久胡颜是   (且人之生也各私其业所以然者盖寒暑交至声利相役方寸有惑取舍无准道背于通济理滞于言教徒云岁久胡颜若是)。 无过遂壮心   (语云见义不为无勇也既偶合义若不为是无勇壮之心也若逢善即迁见𢙣能改心栖道德之中志出希夷之外举无悔吝动必得常言遂壮心意在斯矣)。 迍邅皆自作   (书云天作孽由可违自作孽弗可逭此盖圣人虑下民以小恶为无伤而不去也果违格言邅回自咎矣)。 福禄善缘深   (善缘既深福禄乃固良以心存泛爱志在兼人既博施之道自强致积庆之贞天与矣)。 贤哲遵依道   (道者贤哲履践之场即大道也是以圣人出一教令建一典谟欲使人依禀先𥱍遵仰至理然后去凝滞复淳朴故上士闻之勤而行矣)。 狂生笑古今   (仲𡰱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不足观也况懵道昧学居下流而讪上者欤故慠慢贤哲嗤笑古今既狂且悖易曰覆公餗故其宜哉)。 孤根终冻死   (识昧变通情尤鄙俚莫晓进身之学徒怀冒宠之心举世无闻孤根何托毙于冻馁岂足悼哉)。 饿虎困山岑   (虎者非仁兽也𨦣于爪牙固彼薮泽今既人神共弃山岑不藏复饿且困欲将偷生亦犹民之不学斯为下矣贪于道艺务于贪饕苟度朝昏斯为难矣)。 避罪胜修福   (书云子攸好德汝则锡之福故知迁善远罪而福自至矣)。 其为理一般   (既迁善而福至其为理也何有异哉)。 资财丰利益   (易曰何以聚人曰财故有国者之所丰盖富有于天下也则为益之大矣)。 公道不欺瞒   (至公之道上契于天下恤于人人犹不欺况于天乎)。 浊世贪荣禄   (荣不以道而进禄不以义而求浊世之风贪冒而苟进也)。 明时善政官   (夫时之明矣则政之善也故无尸禄素餐之讥宛得股肱耳目之用斯可谓之官矣)。 遏强能抚弱   (强者则遏之弱者则抚之则刚柔动静得其中也)。 容止势情观   (凡容止望之严然即得其土君子之势也论情则实可观矣)。 料敌还难得   (审其得丧之源观彼胜负之兆拟之后动议而后行斯则举无遗略用无不利诚谓难得其人矣)。 驱驰话战场   (师[打-丁+(企-止+衣)]之动乃谓驱驰达乎通变之机方圆自得卜其地势之用胜负斯明)。 贪残兴造次   (圣人存乎慈俭为心不以贪残恃勇事非行于造次理自契于神明)。 必受反灾殃   (夫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玩兵黩武必有咎殃也)。 决胜先明策   (明其师律洞彼机权用无枉设之功故无不克之众)。 论兵不下堂   (善计不湏筹算善御不施兵器故不下庙堂而决胜千里)。 精通明理乱   (精通神妙之趣明达理乱之端得一之道斯明可知百世矣)。 兴替有存亡   (存亡不能隐其数兴替不能逃其理是以圣人存而不忘亡理而不忘乱)。 绝代西施色   (观乎西子绝代之容盖世之色捧心颦眉而致惑乱可谓有其容而无其德不能保乎终始耳)。 争如丑妇人   (是谓有松柏之心乏粍李之艳犹能内助其主傍训六宫致羙声光于女史此乃无𥂁之德岂西子而为譬也)。 先贤非羙㒵   (上世之士不以形陋而为疏务以道德而为贵所以重德而不取㒵也故语云观其言而察其行矣)。 高鉴莹磨新   (圣人为理之道内含明曜外烛幽微犹百炼之宝致于高台妍𧈪无所逃其形也在乎明四目达四聪)。 𧟶国忠良立   (人主俯顺物情志存大宝忠臣尽其智虑立其名节君臣让羙化成天下故书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亡家自起因   (圣人发言垂训千古箴规观西子之惑因立今时之至德诫于后世斯乃见神明之道也)。 乱常皆速祸   (观天之道顺天化民制不越常动不逾矩知祸福之速审得失之应是以圣人慎于未萌耳)。 情伪显于真   (夫守真者实情伪者虚究彼二端穷乎一致苟能归真弃伪至理于是明矣)。 地卑生𣗥刺   (地卑而多生𣗥刺盖所托之处不羙小人而偏兴邪伪盖所见之智不长)。 岭上白云多   (当天地交泰则山川出云颢气所生高升严岫盖比君子之生于茂族也)。 君子怀忠信   (君子之事君也必上尽其忠内守其信故仲尼以文行忠信而教之事君矣)。 愚迷不止讹   (性若愚迷识见非广不能外棵群藉内省己心则讹邪纵行不能自止)。 妄情终是昧   (众生情妄漂溺轮回未达真心随业受报终成闇昧岂悟妙明)。 六道岂偏颇   (天人鬼畜地狱修罗随心所造逐𦰧分差善恶显然终无偏党)。 斋诫存清净   (洗心曰齐防患曰诫心清洁故所为合道情勖慎故行业霜严则清净之谓也)。 经声乐亦和   (经声乃出世之因乐音是治世之本明二般之不异体一性以无差故云和也)。 归客何迟晚   (圣人端拱南面仄席求贤虽旌善以无遗仍怀远而在念故云来暮)。 秋云暮亦寒   (高秋云彩暮景寒清偏伤霸旅之怀亦动幽人之)。 草枯鹰犬利   (金飙发令百草皆枯皇道贞明小人道薄既英雄之授任且狭兔以何藏)。 战马䥫衣宽   (道合无为天下清净归马于山阳铸甲为农器四夷宾贡七德用光)。 儒措真才子   (儒流举措动合䂓章俊彦腾芳尽怀才力赞文明之嘉运治率土之蒸民)。 英雄俊长官   (字人之任委注非轻俊造之伦设官方称布仁风于百里掌经赋于三农安上理民长吏之职也)。 令严兼畏爱   (其令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畏爱之道兼行赏罚之功必正盖由守公奉法去暴戒贪之谓也)。 𦙃吏𣫍容端   (密子贱弹琴堂上一邑昭苏西门豹投巫池中众邪俱散人而能正吏不敢欺亦畏受之道朋矣)。 独坐自欢娱   (夫蕴德怡情端然物表神情旷荡随景象而自娱道体冲虚盖存真而独坐)。 游行意不拘   (忘情遣虑随事理而难拘信任攀缘纵声色而不惑游行无滞自合天真)。 端倪撗缥缈   (示物准的情发有象之中究事端倪方契无私之化斯则合至道之灵明尽虚无之缥缈)。 谈笑断萦䊸   (虽兴言取笑匪在象中而谈论机关深归玄旨斯乃道在有无之间何萦䊸而是取)。 惆怅思往日   (二五已还治乱之事惆怅兴感思其善者而从之)。 徘徊闷卷书   (披览简编望古澄思谈玄味道何意究寻盖物象之未空岂虚寂之自得)。 澹茶时省睡   (了世无味回自清虚如皎月莹澈于晴空似寒松孤凝于雪际)。 慵墯转生疏   (幽隐自闲杳然旨趣舍万象之虚幻观一气之真源顿解疏慵淡然清净)。 时世多英俊   (运启升平民苏昭代所以善政布而草泽深恩良贤间出惠化扇而遐方育物英俊多生)。 能看万卷书   (智冠群英万卷之文言备览学精玄颂千篇之骚雅立成挺世奇才自天而得)。 更怀知识见   (虽则才动时英言泉出众盖文藻之绮饰非嘉善之妙谈若乃忘筌照法称理容言)。 理事远昭苏   (妙达宗源方资剖扸故得理事昭明融通巨细幽微洞晓涉入重重)。 必究师仁德   (审究端倪仰推师范雅誉远敷于遐迩芳猷备合于时情仁德既高声光岂坠)。 宣扬乐我徒   (进善罚恶之德谦恭退省之功咸在[木*印]扬适兹雅望)。 闲忙劳自苦   (闲则以待于忙舍忙而求静静则对彰于事离事以虚闲斯则叶取舍之两端岂免喜忧之自苦)。 洁白莹冰壶   (至若情虚澹泊道契重玄类寒冰之莹澈润彩澄光如素魄之凝秋清宵露滴)。 有智更兼学   (上圣上贤虽道契无为智洽元化然资于学以致其道学之为益不亦深乎)。 眼前岂易精   (自古圣帝明王有经国之常法可以履而行之履得其道近者必安远者必归)。 风驱云不定   (假使阴云结阵纵满长空时遇景风自然消[歹*(乞-乙+小)]定其攉变实在湏㬰圣德明明二仪清肃老氏云或煦或吹或强或羸)。 龙斗虎堪惊   (江海随身云雷应变乘时野斗虎豹自惊耳)。 舒卷临时用   (圣人设化隐显何穷用则德合天心施则理叶神道可谓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矣)。 参差定不成   (参差不定之㒵用心不真事无准的怀疑犹豫定无成功)。 高心由变化   (高心即圣心也法天行化慜物流思物感而应应则天下和平矣)。 布置要分明   (玄妙不测谓之圣阴阳不测谓之神神圣之道明之则理昧之则乱不其然乎)。 石室巢新燕   (玄燕以春分来秋分归知时而至应候而迁故得谓之灵鸟也)。 人心在眼前   (夫人之心视其所以观其所由目击道存故云在眼前也)。 飞云高去影   (云之飞也高而莫极虽有其影而无其踪亦犹人之心也荡荡焉动静往来则无所滞矣)。 败叶拥流泉   (泉之流也则㳙㳙然其或败叶斯拥乃塞而不通亦犹人之心也要在乎无累矣)。 取舍凭谁定   (事有去取理有浅深用智而栽以道而遣在乎当也何求人焉)。 升沉勿自专   (升沉之道可行可止道以之而大人以之而生故不可专于心也)。 守贫知大道   (大道恬虚优游自得动而求实举必全真故甘贫以自守也)。 盛事好攀缘   (夫以道自乐者乃士之常也至若为仁不倦志在兼济者郁为盛事矣故好攀缘者也)。 多言心不善   (发言虽多其心匪善易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老氏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斯乃诫多言之过也)。 出口莫能追   (夫出其言善千里之外应之况于迩者乎出其言不善一室之内违之况于远者乎诗云自主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大集经云守口如瓶虑有瑕璺也仲尼曰驷不及舌得非一言既发则不可追悔者乎)。 如梦欢娱乐   (聚则吹笙鼓瑟其乐融融散则追往思前伊心杳杳还如梦事不可重寻)。 归家说盛衰   (得志者盛气概扬扬失欢者衰情㒵戚戚其有恃己之盛嗤彼之衰不省其原归谈为羙)。 拟将何所用   (虚浮假合论是谈非至于立名益身都无其用)。 理乱别公私   (进德修业名理违道悖礼称乱立身依理公道者合天嗜欲怙乱阿私者受谴然则公私理乱区而别之可见矣)。 方寸巧施设   (人之心若不能如丹之赤如弦之直而伹偱情巧伪施设机关亦何用也)。 小人亦可悲   (毁他之长誉己之短自随鄙见不惧天道斯小人之机巧也良可悲哉)。 扰扰尘中内   (古诗云扰扰游宦子悠悠市井人则知九门六街之中万国八纮之内圆首方足异㒵同心扰扰悠悠不离尘埃中矣)。 忙忙满路歧   (旦暮之下声利所拘分朝市于千歧走轮蹄于万路驰骋奔𥪰无暂休停)。 思量穷不尽   (发思虑于情田究尘劳于世态眇同河汉杳若太虚如蚁循环似川奔海穷思极虑胡有尽时)。 语默岂能知   (语则发言运意默乃端居阒然若非明语默以时之端得动静俱道之旨欲究劳生之路岂可得而知乎)。 巧拙从他定   (处人伦之中禀天然之性巧则机关𨦣利拙则鲁钝类蒙受性于天其分各定)。 纵横势莫移   (史记言苏张能合纵连横内典释南北曰纵东西曰撗亦交涉往复之义也夫受性禀气一定不移虽盛衰之势纵横而穷远之数无变)。 青霄云隐没   (青天廓然层霄在上惟彼云物出乎山川逍遥无滞碍之程隐没得虚闲之性)。 恬淡得希夷   (玄天之本恬淡之源得之者先天而生后天而老乐希夷之至道入玄妙之要门养性安身何往弗造者弁)。 偶入园中坐   (园者游止之所也圣人本非逸赏元务清虚但子育苍生之余静虑万机之外偶入亭苑耳)。 春风味最长   (许慎云春风亦曰木风也感阳和之力见发生之情又春风寒暄入体如味适口盖因时而赋言也)。 花开添爽丽   (春雨之余纤草尽滋于吐茂和风始拂奇花揔[土*(厂@干)]于香苞露湿丹舒实添爽丽也)。 台榭不胜芳   (暖日初长影笼台榭静连宫树若不胜于芳菲也)。 草茂稀疏得   (谷风东起煦芳草而初茂稀疏草生平地之㒵咸得其所也)。 莺迁语异常   (啼莺迁于𠳮木也莺逢暖日乃啼啭以非常物遇明时觉舒苏之有异物之相比实可然乎)。 暄天和景象   (抱朴子云暄天谓春天也又祥气和风天之喜风其时日暖景长天和物媚百卉向荣茂之际也)。 智遣有闲忙   (人之性也各任其分智者动而仁者静以其守道居中者鲜矣)。 傍观经史上   (夫学者所以博古而多知圣人旁考典坟源穷治乱听政日旰而忘食观书乙夜而无惓也)。 楚汉定龙蛇   (秦失其道刘项并起以争天下运归真至寰区果然是知英雄胜负其犹龙蛇也)。 豁达宽怀抱   (豁达者谓汉高宽仁大度舍短用长怀抱豁然不疑于物)。 狐疑岂重耶   (狐疑谓项羽也羽性多疑少决惬于行赏得人而不能用所以天下归汉如此则犹像之疑岂堪重耶)。 仁湏归有德   (老子云圣人终不为其大故能成其大而天下共归之即知内怀仁德外用贤良天下之心必归往之汉祖是也)。 恶意乱交加   (谓陈胜胡广项羽之俦既天下归仁更何能肆于恶意也)。 险易论根本   (险易即难易也谓人君之道以德义为根本仁信为疆畔守之则兴舍之则亡论之者明根本之道则难易之情见矣)。 兴亡不用夸   (圣人以道德而兴愚者以暴乱而亡兴亡之事盖天之常道何用夸说乎)。 落𦰧知秋早   (霜风摇落坠𦰧惊秋去住飏飏盛衰萧索所谓一𦰧落而知天下秋矣)。 寒汀夜月明   (水澄沙渚浪肃平滩清风静于寒烟皓月升乎碧落临照之功无幽不烛)。 是非皆得所   (书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斯乃古今所拘圣凡恻隐究其邪正揩㝎是非道在得中物无失所)。 澹素少交情   (情祛嗜欲意息攀缘心存冰檗之贞志在松篁之操唯守道者相知交不杂矣)。 日暮归何处   (山横晚翠树映落霞景驻时移日暮途远尘心匪息何处是归况属良时道有所得)。 烟波望远平   (云凝大野水涵遥天滋泽国之渺茫称凭拦之野逸兴咏古今望远平矣)。 逍遥谁入道   (懚逸人寰澄神物外岂諠哗之在念故荣悴以无拘是以㽵子着篇显圣哲无为而无所不为畅道为怀神仙是列)。 天大保长生   (先天后地之功用乎日用保命长生之理玄中又玄道守天真气元抱一故能寿等二仪龄延万世者矣)。 银屋朱扉晓   (月殿瑶阶灼琼光于皓色朱门丹槛映藻井以增辉曙天方辩于太虚晓日渐升于物表)。 金庭本是真   (黄庭御正运一气以求玄紫府澄心达三清之妙有杳𡨋务本恍惚陶真)。 玄华凝颢气   (素易凝真始变洪蒙之象玄华隐道潜滋颢气之功成四大之宗元着三才之上首)。 清境绝埃尘   (琼宫绮丽金阙流辉廓万汇之清𡨋少无尘点散五云之丹彩但有香风月华莹寒沼之心冰照晃灵堂之晓)。 道德山川媚   (道乎可道究其源而虽𠇲勿𠇲名出常名论其用而上德不德其犹荆山美璧同喆士之怀真赤水玄珠况达人之守一)。 虚无岁月新   (无为无象岂日月之能迁去甚去奢定岁华之缅邈是使仙衣来去任拂石以长新皓劫经轮等芥城之不杇)。 犹龙天地理   (犹龙者老子之德称数道德祖述虚无云行雨施可齐万物天地刍狗之义圣人橐籥之功不屈守中斯为妙理)。 说与洞中人   (蓬莱方丈皆洞府之佳游尹喜安期并授经之仙列赞畅幽隐教示无为万祀千龄光教道德者矣)。 法演双林下   (涅槃经云佛在拘尸那国拔提河边娑罗树间演说涅槃无去住相)。 凡情世眼观   (肉眼观色是实色空是断空未闻如来常住涅槃不生不灭涅槃经云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见)。 淡烟光雨际   (烟淡晴空朗然智境明心与法性相无别春色非空妙体圆满楞严经云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孤月净云端   (清净觉性迥出盖缠幻身如云相是生灭涅槃经云法身具足譬如满月)。 意思皆时暂   (意是第六识分别为体思惟善法起行修行念念迁谢新新不住若望佛乘乃如时暂大般若经云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 纵横大教宽   (无边妙义布在经教万亿法门㸦相涉入法华经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 含情能息虑   (众生著相故乃含情能息妄缘即无思虑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物外不相干   (了达真性常住涅槃明见物情缘生故有迷己逐物被物相干楞严经云迷己为物失于本心)。 从前高达士   (识在机先神游物表怡情幽谷放志清川取独善之宜舍兼济之道则绮里巢由之类是也)。 无碍信天缘   (易称𦘺遁语曰求仁悔吝不能生乎情否泰不能关其虑乐天遂性知命从缘以成其志矣)。 动达玄言理   (动则智周于物达乃博识于心体幽微之言尽众妙之理虽养素抱朴而藏器修身此谓有经济之术者也)。 明通造化权   (晓无为之为者在乎明见知不神而神者履于通物云行雨施天覆地载阴阳造化乃大道之权用矣)。 容怡存古道   (穷变化之机故和悦于外㒵禀自然之道则冲融于内心君子固穷至人无闷成于性而存于德义也)。 谦退足周旋   (高下相形长短相生达人耻之也故谦以自牧礼以自卑揖让周旋体大易谦光之理也)。 勿傲清平世   (傲远乎礼长之则慢生与物相违履之则招损世清则出言其逢时君也)。 明时正用贤   (天下至大唯贤是宝用之乃富于民舍之而匮于国故絷之维之念兹在兹成易简之德分域中之务焉)。 行止由修炼   (择善而行知恶而止去非取是舍短从长阴符经云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辉光朗自然   (既巳修炼自然辉光亦如实鉴本明莹之而转耀也)。 深山藏虎豹   (兽中之猛者唯虎豹也虎豹必依于深山茂林喻人以道德为身之隐岂虑其危难乎)。 大海隐龙泉   (海者洪波汗漫而无际百川注之而不盈故为大也可以宅神龙况于贤人非七国而不居也)。 鹤唳冲霄汉   (相鹤经云鹤羽族之宗长鸣唳闻天冲翥霄汉如彼达士抱才蕴艺积学待问逢时而出焉)。 龟生得寿年   (王子年拾遗记云昆仑山有龟万岁则升木而居之此明守道抱一之人可获如龟之寿也)。 怡情含道识   (怡悦也情性也虚心含道之人性识必然和悦譬夫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斯之谓也)。 浩渺九重天   (九天寥迥浩渺难穷高高焉不知其际此况大道杳杳𡨋𡨋湛然常寂生于天之先老子云谁之子象帝之先)。 颜回真德行   (仲尼之弟子回也乐道守真居十哲之先为四科之首盛德贤行不可谈悉论语曰贤哉回也)。 陋巷一儒该   (论语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该备也唯颜子儒行之备矣)。 亚圣门人饰   (亚次也唯颜渊之贤次仲尼之圣而又冠诸门人可以为其摽饰也)。 诗书孔子才   (𠜂诗书定礼乐盖孔子天纵之才回也既贤可方于尼父之才之智也)。 清虚皆是道   (寂静笃厚虚极湛然本无其名强曰大道老子云致虚极守静笃又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 秘奥演重开   (道之玄秘儒之深奥𢙢人懵然而不知故今重为演而开之令皎如也)。 几千年底事   (老子畅道之后仲尼设教已来绵邈乎至于今数千年之事也)。 入我彀中来   (弓矢所及之地为彀中上陈颜回德行孔圣圣书老聃之道并能体而行之皆归术内譬夫物在于彀中也)。 秋信西风急   (秋𠋫至则商飙肃物律气改则西风为先是秋之信也)。 疏墉野性高   (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是以放怀无累自合淳和之道㽵子云一而无党命曰天放)。 犹忻嘉雨至   (嘉雨至则品植成茂各蒙其润泽)。 就静不心劳   (万动足以劳其心制动莫若息其虑虑息名为孰静孰静则其心不劳老子曰静为躁君)。 树色光池沼   (茂树流彩水色浮光属兹两余自入骚人之兴咏诗云其来斯悦无远不柔)。 花迥压蓬蒿   (古诗云草木摇落幽兰独芳压之为义斯所谓抑扬善恶消长之道也)。 痛饮终何必   (痛饮侈逸未始合道但以清简虚淡自守而已)。 登临散郁陶   (天下既复淳和之化而复登高台▆太虚以舒其忧天下之怀于何不适义取因时寄赏游道得性则能保合大和矣)。 君子筵樽俎   (君子为论思天下政治之简易而宴莚也)。 箴䂓话短长   (垂天下箴䂓之诫议皇王治乱之机逖听前修聿遵古制不亦乐乎)。 秋深篱菊晚   (当暮秋之素景见篱菊之晚开则怡然高兴恬淡自得)。 春盛牡丹芳   (在青春之𠦑气奇花正拆其心不移恬然无累也)。 隈淡云分色   (不事侈逸自履无为之道其淡如云也)。 情随日顺阳   (天下至大万机至广以一人之心揔四海之事仰法大道为而不韦如日之顺阳也)。 酒斟任意满   (小人以酒为惑君子以酒为德虽尧酒满盈而无惑也)。 小乐听无荒   (乐之为义或彰帝道或赏诸侯调彼八风定兹万物保合邦国亭毒黎元莫尚乎乐故听之无荒也)。 民间天上事   (人中之事理近而易知天上之事道幽而可测)。 通理一言之   (道之所归者理也试一言之即无不通矣)。 仙积千年寿   (神仙物外淡薄安闲去情欲之樊笼炼精纯之粹道冲虚抱一饵气餐霞修炼养神长生久视寿至千年矣)。 人终百岁期   (秉君子之道修仁义之风施素养廉知白守黑人间日月与天上以悬殊运[娄*殳]短修谅终期于百岁矣)。 礼容分次第   (淳素苟疏浇醨以薄故立人之道存乎礼义尊卑有序容止可睹故岩廊济济鸳鹭锵锵乃有后先故云次苐也)。 泛爱别尊卑   (夫圣人泛爱之心虽广大悉备而君臣父子之礼各居其位盖有其区别矣)。 福业有轻重   (福业之作也如声赴响似影随形必以三世而言异时而熟固有其轻重矣)。 𨚗堪乱作为   (圣人行不言之教欲使民无知无欲以归淳和质朴之道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苟不循䡄辙妄肆心意则自贻伊戚矣)。   御制秘藏诠幽隐律诗卷第二十四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幽隐律诗卷第二十五 𦘺 世上多虚饰   (世情浮伪不宗于本而务甚末则浇薄也圣人体天垂荫并日同临亭毒苍生茂育群品欲使其民去华取实居厚去奢然后乃还淳返朴矣)。 方知一切心   (仁君虑道之不修忧化之不洽涉大川而浩荡驭杇索以战兢求衣未明时亲庶政以万物利为利以百姓心为心斯乃以成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矣)。 不群终是异   (明垂有截鉴极无私穷幽玄之致称象表之谈圣文掩于百王淳风及于万国岂以汤禹并其眉岂以唐虞比其德者也)。 僻学古同今   (道者众妙之门得其要会美可以兼济于人失其指归生不能自全于己古今贤哲务在兹焉岂可以贵耳贱目陋古荣今者矣)。 逸士宽怀释   (晦名匿迹枕石漱流怀直气之才抱凌云之志以宇宙为心腑以江湖为器度则宽其怀释其虑乃若虚舟了无所𥪰既无为之天化各悉住于其情)。 为官理道深   (古之喜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所冀导之以和使复于朴岂不然乎观其时抚其俗察色听声怀仁守政勿恃于己勿佞于他宽猛相湏进退合度如斯乃所为之政致合大和也)。 移时非独见   (道之至也情必远焉言念移时不能已矣诚非独见盖所以妙符先觉也)。 令我思沉吟   (圣人垂诰欲为龟鉴则言近而意远情思沉吟而感动其理渊而复深但可以神会不可以言象而求之斯则幽隐冲微不尽之意也)。 情欢资道味   (龙池波静月殿风清资道味之恬然乃襟怀之所乐是以性静则情逸意爽而神清也)。 妙至朗然稀   (玄妙至真之道稀然自明冲神湛寂之源本来清净故空色一如斯言无玷也)。 布政阴阳理   (运动静之玄枢合阴阳之至理得三才之揔要布八政之奇功非上士则无以预于斯焉)。 施张造化机   (于万机之外得权变之用则钩深致远乃博施济众以利于天下又机者会也故易曰君子见总不俟终日)。 树花看自落   (芳树庭花春生秋落虽荣盛之有日且煦育之无私然则物虽流动而道本恒存也)。 鸟雀坐忘飞   (禽鱼鸟兽得遂其性不疑于人自然无虑故栖处忘其飞也)。 延论好宾客   (论道探玄尊贤重士亦由汉延郦食其魏待假千木之俦矣)。 逍遥尽可依   (情同孤鹤性匪匏𤓰故逍遥之道可依尽美之谭可式)。 思量已往事   (圣人之御宇也则必兢兢业业如朽索之驭六马是以旰食宵衣常思往古帝王为国之事)。 千载旧朝臣   (周汉已还仅捋千载文武之臣布在方策国之安也赖同心而弼咨国之危也由离德而谗佞)。 几个光名迹   (时代虽远事迹炳然而立功立事名焕简䇿者一何鲜哉兴叹者良有以也)。 难分理道真   (夫为理道者在乎酌其时行其化自然俗阜民康远安迩肃如此者少也)。 立功当顷刻   (或排闼而解难或折槛以输忠或一箭以下辽或三鼓而败楚类此者非一二可言也)。 败失在逡巡   (功名既立爵位弥高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自至或恃宠作孽速祸难逃如响应声宁容瞬息)。 明白抚时俗   (欲理其国先理其家欲理其家先理其身则知其身明白然后可以抚安时俗故仲𡰱云其身正不令而行)。 灭私尽爱民   (人之不能为政皆由徇私而害公也害其公则刑罚不中故民受涂炭若灭其私则民受其惠是以古之寡妇有不惧猛虎而慕其善政者矣)。 在家忧远道   (所居曰家尔雅云户牖之间谓之扆其内谓家即圣人虽处深宫留心海内念及边陲)。 恻悯思悠悠   (慈悠远也思虑之情常怀恻悯恩无不被泽及逃民施济物之功若阳春之惠)。 许国同知己   (为臣之道将身许国可以保禄位即股肱良辅矣故君圣臣贤父慈子孝何异吕望之遇文王高宗之求传说道合致理便同己知)。 怀忠岂易俦   (忠臣不洁名事君不避难故无俦侣罕有伦匹即夏龙逢齐晏婴汉子卿之类也)。 [序-予+(雁-厂)]传升羽翼   (汉使使求苏武使者谓单于曰天子上林中射得白[序-予+(雁-厂)][序-予+(雁-厂)]足有书曰武在某泽中而凭羽翼也)。 风迅𡑅旄头   (风迅疾速之㒵云飞风翥可以凌霄汉上𡑅旄头史记曰昂星曰旄头)。 津涯何处问   (津涯济渡处孔子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意谓苏武于北海上何处问津途矣)。 冻坐岭边愁   (愍寒素思战士魏武苦寒行曰人马同时饥又冬云色似愁故曰岭边愁大寒人多冻苦穆天子作黄竹诗而愍之)。 坦荡何为是   (王道平平皇风荡荡用清静以理域中以无为而化天下德经云清静以为天下正)。 俗情世务牵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故先人后己是以万机事务四海开心救瘵俗之方布安人之利王弼云观民之俗以察己道)。 云容随远霁   (云之态也郁郁焉当遥天之乍霁向远峤以孤飞斯乃动得其时犹臣之遇君随其感也)。 日莹照平川   (绝烟霞去尘雾尽照临之境表至德之明共荷无私更倾葵藿)。 道路悲行子   (夫圣人之心也常虑一物不安其所故虽在内而必知其外且以道路而言所悲者在乎行子也)。 诗书重昔贤   (经夫妇而正君臣演商周而通虞夏包罗六义贯摄百篇美教化之功移风俗之道并研精覃思穷理尽情)。 愿天常降福   (仰奉高明恭惟上帝功施有道福彼无疆所以恩被四夷泽及万国)。 稼穑无荒年   (种之曰稼敛之曰穑夫圣人尊居黄屋恒念苍生衣食足而知荣辱则礼让兴行天下和平矣)。 昔自唐尧治   (惟天为大惟尧则之不言而信无为而化万物生成而不宰百姓日用而不知斯则唐尧之化也)。 浇漓日渐疏   (唐虞夏商已还大朴渐散异端锋起淳风浇漓无为之理日见疏矣)。 周旋虽俯仰   (后之王者周旋万机小心翼翼仰观垂象俯察群情消息以时无常心也)。 庶事不相湏   (兆眹既泄长短相形庶事纠纷不能混一)。 听政甘棠树   (邵公奭常听讼于甘棠之下大有政声邵公去民观其树思其人惜而存之诗云蔽苐甘棠勿翦勿伐邵伯所茇)。 馨香礼乐书   (安上治民移风易俗书于青史其道义如兰之馨)。 晚生能措手   (虽生季世能变浇风则知万化在我之手)。 爱老及矜孤   (可以攀尧蹑舜爱老矜孤则不独父其父天下皆父矣不独子其子天下皆子矣)。 文才刀笔吏   (士之负文才者虽大小不侔皆国之英器若用之则各有所宜是以圣人仄席旁求以为臣吏而共致治刀笔者简礼笔削之谓也)。 亮直得公清   (亮信也信其秉直乃得公清公则绝私清则无滥则知为直古尚鲜矣故仲𡰱云吾未见刚者刚直也)。 屈己能卑下   (自卑而尊人谦光之道也如海善下众流归之是以君子有若无实若虚则其德弥高其誉弥远)。 输忠识见明   (事君尽忠为臣之本履斯道者识见乃明语云为人谋而不忠乎)。 岩廊非本器   (廊庙之器本异众材或符刻象之求或应非熊之兆济同舟楫亲若股肱苟非其人曷副斯任)。 竭力荷恩荣   (戮力辅弼以致升平罔俾阿衡专美有商也荷佩恩荣岂惭尸旷)。 恒持怀报国   (位冠群寮化权在手若不致君于尧舜之上安民于富寿之域非报国也)。 千秋纪盛名   (夫如是则可以书于简册垂范将来茂绩嘉猷久而弥着)。 豁意何清净   (心通至道意出繁华豁达情怀更拘何事澄神息虑养志就闲于景象之中得清净之理德经云清净为天下正)。 愚人不信迷   (智无机巧事匪周通在贤者了达谅愚人不信何言志𢩁盖自情迷)。 石岩孤野鹤   (智者乐水任方圆也仁者乐山好闲静也君子幽隐或居陋巷或处石岩养贤德也就幽静以言人故取岩溪野鹤相类论语云智者动仁者静)。 仙路蹑云梯   (青云得路升陟如梯弃昔曰凡肌成今时仙骨亦即贤愚自异仙凡隔别也)。 栋木生深谷   (大厦之材非生平野栋梁之木长自深山况贤人君子生得其所也)。 寒鸦入夜啼   (君子遇善则进彰贤德也小人见恶则同处幽暗也况彼寒啉之鸦啼鸣入夜非类九皋之鹤声唳冲天)。 怡颜能待客   (道在自然形无愠色高居得趣面有怡颜守物外之心待逍遥之客)。 沽酒旋烹鸡   (言必有信会不失期沽酒烹鸡富于礼义易曰嘉会足以合礼)。 驱驰忙且静   (尘世虽忙闲居且静抱冲虚之气宇消息一无何虑寒暑唯思道德)。 忍话笑分疏   (君子之德敏于事而慎于言仁者其言也讱斯谓仁矣巧言乱德驷不及舌故自哂也)。 独乐应无比   (明闲要道洞达古今乃性情之独乐清虚得趣士之最上何有比哉)。 怡情道不孤   (入众妙之门达真源之旨怡其性悦其情妙无不通道不孤矣)。 因闻双鹤唳   (形非俗态声自清闲方味群经静闻鹤唳宛有陵云之响忽兴洞府之心)。 惊罢两行书   (事之有感情动于中满抱愕然观书斯罢想君子嘉声焉)。 携杖空庭立   (意无所虑携杖空庭翻思往古之风自合隆平之运怡然静立宁不乐哉)。 清风我自娱   (明月清风人之慕矣时康道泰士之美哉贤人君子各得其所故我自娱)。 如人信我说   (夫有生之类皆有其信而无其形散之则匿乎情矣必能性其情笃其信则真宰之大化成焉所谓通生于万物也乃旦暮之道明矣)。 广大甚兹身   (身者道之器也广大悉备莫甚于兹)。 智见无云日   (智以照境境遣而智忘忘智之见苟存便同境智斯在斯乃无见之见也云以无心而表迹日以盛德而从名盖在其新新之义矣又日以无私而照喻德以无私而成此二者同出而异名乃强名之名也故云无矣庄生所谓乘云气骑日月游于海外者盖得此意也)。 何疑泛海津   (津者即指四海之外盖明化被于万方也夫至人乃形将道同心与神𢍆无往不适触类皆通固无疑也)。 博通皆达识   (识者万灵之揔称亦五位之指归也凡博通之士靡不达之语曰谁能出不由户者何莫由斯之道也)。 托事用交亲   (至交者以义而聚朋友也至亲者以命而合父子也义或有异命必皆同此亦自然之理事之轻重义之浅深随彼交亲斯可托矣)。 所趣论深远   (所趣之道必起于形器之外所论之旨方穷于𠕀象之前斯不得不谓之深不得不谓之远耳)。 悠[栽-木+(万-一)]尽有因   (悠[栽-木+(万-一)]远㒵凡有待而生者岂无因而有耶语其迹也似有相生论其道也则卓然独秀盖自然而然不知其所以然亦犹雕虎啸而谷风生神龙吟而景云起事之玄感不亦远乎)。 逍遥能自在   (逍遥者南华悬解之名譬大鹏之举也绝云气负青天鼓翼则六合云昏抟风则四海波涌六月一息九万为程盖得其自然遥动之变矣)。 大道亦何殊   (夫圣人之御极也泽被无外功成不居逍遥乎万化之前容与乎百主之上至矣大矣辽乎远哉若望其垂天海运之势乃无殊也)。 澹薄随情遣   (情者性之欲也故惟澹惟薄随而遣之)。 优游静恶除   (优之游之抱神以静弗迩声色形将自正则庄生所谓近形之恶者不得不除也)。 春生凡作则   (春主发生于万物也故圣人则之以行仁盖以其小而成乎大矣)。 秋谢遍悲疏   (秋主肃成于万物也其善者从之不善者黜之夫以义而断与道乃疏从是而言能无悲乎)。 利益玄穹鉴   (盖因民之利以利之益莫大矣苍苍在上神鉴何欺)。 公平信史书   (礼云君王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夫天下至公至平之道可不信之哉)。 吟讽豁襟怀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吟指事岂辙攀缘得句亡情襟怀自爽)。 逢书展卷开   (遍味群书开卷有益志阏稽古事进日新论语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卑恭无过失   (卑者谦己之能恭者谨节之行卑谦恭谨常益行能后己先人永无过失易云劳谦君子有终吉)。 甚处得愁来   (行不逾矩宁系忧疑情通至道亦又何愁)。 不惯游行远   (幽隐闲处讨文论义情淳守道不必游行事无所拘何之远矣)。 多情思莫裁   (周通物理宁倦饶情景象清虚致其深思若非槫识莫可裁之)。 辞林新语对   (圣明文苑昭运辞林选事对联无非新语)。 盛世乐明哉   (二仪交泰雨曜齐明迈五登三乃神乃圣昭然有道尽乐明哉尚书云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士康哉)。 贤哲人难得   (应其昭运雅副旁求仁德贤良诚谓难得)。 兼之王佐才   (兼之王佐者所谓全才也经天纬地探变化之功佐国治邦蕴燮调之用居则抱其道出则行其政也)。 温恭怀节操   (五德斯备莫大温恭立身扬名湏怀节操者也)。 不假用梯媒   (悬爵待壬唯贤是思离隐逸之踪叶明王之用君臣合道何假梯媒)。 暴雨千家有   (骤雨飘风不终朝日况言教之执滞则失道而迷生道经云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乃兴之容易若遍千家矣)。 祥云万里来   (非烟非雾万里符应降自上玄瑞乎明世云无心而出岫表有道而彰时)。 痴迷昏自暗   (昧于忠信者人之痴也差于法度者士之迷也于事不明唯增自暗)。 慧智岂能开   (抱乎忠良分于人事乃贤者之用心愚于济物寡于恤民者则慧智不能开也)。 真气归何理   (太古之前一气始判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委为地清真浩气之理两仪是其所归又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所归真气是也)。 冲虚在杳冥   (道经云杳兮冥其中有情即其真气冲凌虚无寔在杳冥之内)。 玄谈亲问道   (轩辕顺风以访道唐尧枉驾以谈玄盖仁圣之君王咨亭育之政术)。 寂静远堪听   (隐居幽趣惟寂惟静虚室生白空谷传声远近堪听是资道性)。 白鹤栖仙树   (仙界人寰无通无塞遇之则通不遇则塞昔丁令威轻举之后有旧乡之思乃化鹤于华表之难望彼旧卢认遗基之仿佛沉吟叹息不欲舍旃)。 红霞隐洞庭   (河图云昆仑山有五色水上蒸为霞阴而赫然即红霞也今云隐洞庭盖山川洞壑是彼云霞出没之处如尧时赤云起浮王山下之类是也洞庭者尔雅云吴越之间有具区即具区之中震泽之右有洞庭在茅君内传三十六洞之外)。 盈亏明日月   (盈缺属于月亏吴属于日日月虽有盈吴至如天地之间涤昏破闇无伤至明也)。 一岁几周经   (日行迟一岁一问天月行疾一月一周天仙家日月长谁知其运行之迟速也)。 智使千般用   (智之用也动有千歧既在形器之中未出希夷之表故触绪而昧其真也)。 思量也大愚   (虽智抉万端而道乖一性静而思之非愚而何)。 黄昏直至晓   (昏晓者乃昼夜交会之名违无为之心者亦忘于昼夜也仲𡰱所谓乐以忘忧陶陶然不知老之将至)。 皎日莹康衢   (康衢万康庄之大道也昏晓之数常也殊不知圣达之观昏晓一揆虽宵漏未央其明明亦犹日照于康庄好弱不能逃其形洪瀸不能遁其迹)。 瑞典通三界   (周孔之为教也立君臣父子别小大尊卑教民行礼乐之风经国固社稷之本此之利也世莫与京然而究三界之至理释氏之教存焉)。 华胥乐四隅   (黄帝梦游华胥之国盖圣人所化之境也今四方之人生乎休运视犹赤子顾其穹处如在仙乡亦得以乐焉)。 谕开方便治   (抉三教之始归万机之心诱谕苍生拓开元化治世之音作矣婉而成章若斯乃方便之极也)。 平坦绝崎岖   (普天率土同䡄同文草木虫鱼尚犹受惠何崎岖之有▆尚书所谓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阴阳罔尽测   (易云一阴一阳谓之道罔者无也测者度也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也)。 忆昔事徒然   (忆昔如言畴昔也徒虚也忆昔前代繁华枉直之事且徒然此齐物理也)。 浊世伤心切   (五帝三皇迄于近代乱多治少备于简策昏浊之世良可伤心)。 时情在眼前   (世有淳醨德有上下既情怀于彼此则事见于倚伏柔佞者先见于谄谀慷慨者后雕于君子故在眼前也)。 一千万里思   (夫凝神冥目谬寂叩虚事欲分为两端心先游于万里或松风挂念或瀑布缘情俱在杳冥心同太虚者也)。 三十六峰牵   (既寓国于万里恒游心于岩岫也)。 高处烟霞丽   (山巅为高烟霞云物也既肆情于云峤可观于烟霞丽景也)。 逢缘即是缘   (内典有因缘儒典云寅缘圣人浩然任物垂拱无为即随缘也)。 古来高逸士   (自古以来岩扃隐遁席户高眠咸钦徴士之名屡降希夷之号也)。 [娄*殳]目几多人   (许由善卷曾为尧帝之师四皓严陵并作龙楼之客或清风相袭或高迹鳞差咸有纪编鸿名显焕)。 积德千花秀   (积功累德抱义戴仁士行播于馨香文赋摛于花萼者也)。 温良七宝珍   (俭则去奢恭乃近礼既温良于五德如严饰于七珍方称士流道符君子也)。 缘因终可作   (夫至圣可归至仁可信欲享人天之富贵湏修出世之良因者也)。 好事福齐臻   (身端者影直身枉者影斜善若屡修福必时至因果之道明矣)。 宇内光阴速   (宇宙之内日月照临光景逡巡年光倏忽庄子有白驹之叹仲𡰱起逝水之悲也)。 仙天夜月春   (天则长龄仙仍富寿鳌山几变才换年华碧海尘飞方经瞬息寔夜月之长春也)。 修炼真堪重   (知之修炼为之圣人则修身炼行伏气养神成九转之功固自然之道乃真堪重矣)。 怀柔性不拘   (君子上善若水任器方圆性含柔顺之功德被不拘之理故柔弱胜刚强也)。 暗随新日转   (日往月来暗随明转因光阴之流动致人事之密迁则新日谓之日新也)。 旧识几人无   (旧即摽乎往事几乃论彼昔人盖境象之推移逐逝波之不返逝川兴叹同此义焉)。 满口含香洁   (圣人内怀至德心本无私故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使万物不失其所故义同兰茝者也)。 经心望月孤   (圣人经心向物同望月之澄澄畜意无方量沧溟之渺渺矣)。 咨嗟闲自哂   (咨嗟者叹息之㒵探万事之根原悟百龄之虚幻所以安闲自哂也)。 指喻好相须   (㽵子曰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言至人皓然大宁而天地万物各当其分同于自得而无是无非也言人不可忘道指喻之义好相湏而行之也)。 君子怀幽趣   (君子有德者所怀之趣必深可以修词存诚立功立事显五行之秀气为万世之元龟)。 谦恭礼乐才   (必谦必恭有槽有乐此四者有一于身得谓之才矣)。 经心皆识见   (且文乎不释学萃于心必㒵虑高远器量宏深知进退存亡之理者万夫之望也)。 书史尽通该   (书即群书益谦恭礼乐之本史即诸史亦进退存亡之机欲广识达者尽通览该博也)。 有德馨还远   (书云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有德者妙誉遐彰清名远振诗曰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清虚道亦开   (性归清净潜𢍆希夷达人君子优游学圃消息玄津一以贯之清虚之道随亦开也)。 先生宜法则   (先生尊称也既道高物表德遇人伦故于动寂之间宜为法则)。 宿习自将来   (佛言欲知过去因当观现在果欲知未来果当观现在因此三世之义历然可知也)。 天灾犹可免   (尚书云天作孽犹可违是则上天谴怒降以祸灾傥能修德以节身必见免灾而获福如太戊乘谷既生修德而灭之是也)。 自作不能逃   (其或不守厥中自胎伊戚若行履于非道必身蹈于祸机亲受彼殃如蛾赴火商书所谓自作孽不可逭)。 德薄庸心力   (德不处厚行亦非高岂能居四科之先秉五常之节但巧役心力实谓庸常)。 贤才意气高   (应半于之运禀二仪之灵是日贤才生乎圣运负经纬之业扼文武之能得山川之菁英故意气以高爽)。 郁陶开旅梦   (郁陶者喜也事有慰意襟怀䪺开祛旅梦于清宵开郁陶于幽思)。 运握智锋刀   (机䇿谋略运用随时挺才智以纵横若锋刀之剸割者也)。 良将与文士   (出能料敌动必有成称乎推毂负转彭之勋者即良将也坐筹帷幄博综典坟副乎扬旌蕴平教之业者即文士也)。 动止法纤毫   (虽或有大功国推良将文成至化世号儒臣而动止所为䂓矩无忒奉明明之化行修膂之风守法立身纤毫不爽者也)。 如水澹交疏   (夫以道相交澹乎如水且水善利万物君子善用三盖但教之以忠信仁义故不接以玉帛宴乐是知君子以文会友其或志尚浮薄义之金兰用如水之交则情日疏远矣)。 寻思道更殊   (良为愚智不等善恶有差见贤思齐之人所狎皆善违道败德之者所习皆恶推寻思虑道理甚殊故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也)。 乖张颠覆易   (原宪所谓士有道艺而不能持者为之病而况目不阅素王之书身不服先贤之行动违典训罪之谦恭既失道于乖张故自贻于颠覆也)。 知己便相于   (其有同恶相济昵比顽童朋树祸因党结恶本自为知己以速身殃)。 路坦如平掌   (王道砥平无偏无党又或道德之路坦然掌平老子云吾道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故云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风传语不书   (易云君子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而况圣人明达四聪贤于正直其有流言不实谗说非真事类风传诚非采录矣)。 烟霄明月静   (白露暧空素月流彩睹澄晖之可览望烟霄之欲升天宇晏然景物澄寂矣)。 负志话清虚   (既慕遂古之道将复不言之化负淳素笃厚之志者话道清虚栖神玄妙得不自谓羲皇上人也)。 东布行春令   (东君布令真宰行春使万汇沾恩百虫开户揔觉柔风荡飏和气溟蒙者矣)。 容怡物象移   (百物以之而受惠万殊既遂于发生和畅其情怡悦其性咸得生植之便尽蒙雨露之恩也)。 萌芽光宇宙   (和煦之景萌动其芽幓舒之力既勺生发之功盖着自然物象光融)。 阳艳发寒枝   (夫勾芒为神太皞为帝暗施春力妆点园林使寒者发艳枯者咸滋矣)。 雨势将兴作   (易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既膏泽将霈必云势预兴咸得昭苏尽蒙滋润矣)。 花先暗得知   (云本无心花仍有态既露珠而遍缀必无雨以将施为作先容暗传幽意也)。 野田深谷变   (民无游惰国致有年山谷之间尽变稼穑矣)。 耕凿渐忙时   (雨泽及时种莳无怠畎亩者勤功于畦垄耘锄者力务于东皋咸在勤农民无闲者)。 南面园中坐   (灵囿春归向明负扆观乎万物自何发生得非赖阳和之正令耳)。 天光在杳微   (当其深思澄凝冲襟绵邈则丽天迟日焕乎杳俨)。 路前暄景致   (兰径萦迂芳林和映尽协熙怡之胜赏咸成绮靡之乹文)。 莺弄夕阳飞   (自幽迁乔栖乎上苑乐彼融煦暝夕犹飞)。 怪石云根重   (云本无心因石发彩虚淡称志坚之质幽奇符不滞之踪古诗云白云抱幽石)。 新芽木叶稀   (新芽初发翠叶犹稀兑泽之力潜滋真宰之功可纪也)。 儿童年几小   (王者之视生民犹如赤子顾其黔首悉谓儿童)。 笑看戴花归   (熙熙生民乐乎圣世度覆之功潜运厚载之德密施笑戴林花罔知帝力)。 寂历深秋坐   (寂历闲旷㒵圣政重光万方辐凑域中大定天下乐推故得闲其情旷其虑优游雅道消息玄扃况万籁澄秋九重待旦缘情之妙从是而兴)。 帘开一半扉   (玉户之设也虽法天之象以时开阖而贤臣夜直待问皇闱故从半掩矣)。 明星时掩映   (悬象着明太虚寥廓群星拱极灿然可观时或文辉似相掩映也)。 笼月澹无辉   (爽气肃于昭回微云澹于河汉月色澹然似无辉也)。 风渐临䆫牖   (穆若之风渐清䆫户当是时也想楚王之命赋代有羙才念汉祖之高歌时思猛士)。 云分仰太微   (太微星名观象赋云纵目远览傍极四维北鉴辰极南睹太微既云开而星睹也)。 幽清含万象   (眇观天宇幽而且清所以含万象于其间也)。 南迁[序-予+(雁-厂)]北归   (随阳之[序-予+(雁-厂)]南迁乃自北而归也)。 人本心田静   (心田则天真之性冲虚包博寂兮寥兮虽万化生其中而未尝动扰故谓之静)。 机关买是非   (机智关键倏尔潜开物哉是非莫能自遏是以君子慎其枢机而寡辞矣)。 聦明存节操   (人之聦明者必能遐观已往洞达未萌知轩冕之傥来察祸福之相倚若不存其节操何异于愚者哉)。 曲直自相依   (曲直之徒各相依附同声相应自然而然)。 思寂知玄奥   (外绝所思内思所照心齐万物而无物可齐道人重玄而无玄可合夫如是则玄奥之理自然明白)。 区分有顺违   (智之起也可以区别造化决断兴亡惩恶劝善献可替否是则斯顺非则斯违)。 精通含识性   (精研通达含识性者则圣凡一贯动寂两亡触目全真生心皆妄)。 理义恺然希   (斯之理义润奥难䀠茍能通之则恺然自得希夷绝唱永乐天和)。   御制秘藏诠怀感一百韵诗卷第二十五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怀感一百韵诗卷第二十六(卷上) 𦘺 一统𠃵坤顺太初   (方今之御极也六合无外万邦克宁以无心而为心不治而为治恩沾草木信及豚鱼玄同太始之风妙尽无为之化故邈𠃵坤而一统也)。 照临无外越唐虞   (穷日之所照极月之所临咸一乎心率归大化故云无外也且尧有所不备舜有所𣏋行我朝兼而有之不越而何)。 乐推大定声闻远   (不举干戈而天下大定凡声教所被孰不乐推必使乎千载之下无名而名不德而德故声闻自远也岂不然哉)。 𦗟断无疑自卷舒   (握机创历执天下之柄以𦗟以断可卷可舒则上帝之心授苍生之福高悬睿鉴固无疑也)。 化导随时彰覆载   (天以不言而覆而四时行焉地以不言而载而万物生焉今御天下者以沉潜刚克高明柔克化之导之随时之义远矣哉所以彰天地覆载之德也)。 周通利物混车书   (物即万汇之通称也周无不备通无不该因民之利以利之则及物之心曾无有量矣故书䡄以之而混同也)。 唯惭寡昧齐尧世   (惟皇作极而民用康式验帝书寔同尧代故云齐也又以其大而不言其大故云寡昧矣)。 深愧微言颂帝居   (百代之下世出世间圣人之言通谓之微也多铭于帝座之侧时或讽之必造其极然以生知自庆崇重前修故持言之愧矣)。 端拱未知何所措   (垂衣端拱负扆凝旒常虑政之未敷化之未洽而智用明略尚谓无所措焉)。 招贤[车*(乞-乙+小)]念虑关子   (国家悬科待士修仁来远丰爵扶以礼忠良峻刑赏而旌惩劝并出宸衷矣)。 常持警诫绥仁惠   (每念苍生过于赤子而兢兢在位惕惕临朝如驭朽索以莅天下)。 运偶承平免负刍   (代属昌期运当▆泰民安佫阜国富家肥闻道路之歌并京丘之咏)。 区别动来敷教令   (发号施令黜幽陟明并革故鼎新移风易俗中兴礼乐载造典章)。 庶几闲暇少萦纡   (万机暇日庶政余时或命以琴棋或[门@允]之翰墨乐无为之化畅有道之风)。 千峰路险非三岛   (千峰锁翠万仞盘空虽非三岛之游颇尽十洲之美幽人至止不亦远哉)。 一𦰧轻舟泛五湖   (怀灵之士养素之流高乘一𦰧之舟远泛五湖之上)。 分𣲖长流丕祚永   (长流天潢也滔滔远注邈无津涯散施即为天泽分𣲖即为长河圣朝继绪垂庆弃叶流芳实犹分𣲖灵源丕显永祚无强之美方诸洪流)。 寰瀛相踵别亲疏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民之要道政化既洽仁惠已敷区宇之人自相踵继和睦亲疏㱕乎孝道)。 奸欺己塞根源尽   (寰海宣穆清之化朝𨓍任鲠亮之臣刚宪有章赏黜司秩则奸宄之辈欺诈之徒不能恣彼凶狂肆其骄踞)。 暴虐潜消蔓草除   (教化之所不及则侮𢢔自贻暴虐是作农工之所不勤则蔓草滋延败乎稼穑今无为道着可大功周强暴之人不相侵凌如蔓草之于农工不能恣其滋蔓矣)。 才业所高归汗涣   (抱经天之才怀佐理之器若皋戛稷卨入凯八元俾帝王明齐日月恩同雨露施之则为乎渥泽汗涣于天地之内沾濡于动植之中者矣)。 赏功何吝借吹嘘   (褒善贬𢙣载在春秋有功者加位准爵无功者削地降官是知春之来昆䖝逐吹嘘而生秋之至品汇随肃杀而谢不肖则肃杀是宜若贤则吹嘘何惜也)。 狂心屏迹皆依度   (任贤勿贰赏功无私则猖狂愚鄙之徒复何恣贪残之心纵猾乱之志动虞赴溺畏甚投荒遵我典章慎兹制度)。 率土咸宽整下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知万国之风系一人之化圣朝德泽既广仁惠亦孚茕嫠耆艾孰不愿整愚蒙禀我王度逾越之法复何闻哉)。 宪法迥然摧狡蠹   (宪章有则法令有䂓狂悖之徒狡猾之辈自绝奸诈俱奉条章如蠹䖝在木无所施为也)。 公平俄见辩精粗   (公平之义精粗之门事有所归理无不当辩别既符于政化公清俄见于昭苏委之职官咸得其理)。 淳和已变浇漓态   (求衣未明孜孜致理欲使浇漓之薄俗咸归淳朴之古风守智服愚皆得其态)。 奔竞还知礼让趍   (遁迹避徭之辈逢肆赦而尽复家乡顽嚚愚钝之夫遇文明而咸知礼乐)。 庶[孝-子+工]渐营乡巷陌   (堡里之间巷陌之内秋丰岁稔俗阜民康乐哉庶老之人美矣升平之化得不营募耕耘皆遂其所矣)。 守臣无事讼𨓍虚   (巍巍圣化囹圄空而职掌清闲荡荡皇风词讼息而公私舒泰)。 愿闻启沃同韶护   (韶护正声之乐启沃直谏之词闻忠谠之言若得韶谦之曲)。 至理忠贞𢙣謟谀   (想先王之选士谴谪謟䛕念古圣之擢贤忠良录用将今仿古忠贞进而狐媚自退矣)。 纯直但能酬雨露   (为臣之道纯直是先恩既沾于雨露酬合效于忠勤)。 矜持必可离差殊   (矜持大道纯一之理者则必超乎异端息乎纷纠自然离差殊矣)。 升高目下存卑小   (升高者皆自下而举理含存其卑下流其谦光不可居其安而忘其危处其贵而忘其贱)。 舍短从长入奥区   (舍其所短从其所长者所谓捐之又损可以入大道渊奥之区宇也)。 赫弈明然欣世俗   (赫弈明然则帝道如日月之明照临天下而无私也所以民受其赐而欣乐也)。 希夷道泰握𠃵符   (视之不见名曰希𦗟之不闻名曰夷则圣人无为之道泰然也夫如是可以握𠃵符而升大实矣)。 优容俨雅周通济   (优容则王道荡荡俨肃和雅周极有祗通济万方远安迩肃)。 鄙陋恢张作教敷   (鄙陋之俗圣人皆视如赤子所以恢张至道作教敷演而化导之)。 等级递迁崇厚德   (凡百之官所以等级递迁者盖以德而升也故有位者竞修其德矣)。 岂遑安处用相拘   (为君之难为臣不易且居上者犹虚心以御物岂居下者不尽心以事君必能夙兴夜寐居不遑宁则宠辱之忧无以拘也)。 端庄尽善延鸿福   (端庄乃士之常也犹可以资其大福况以天下为怀务其兼济而天不再祐乎)。 返朴终期立楷模   (夫帝道之行也久矣犹怀返朴之心终遂必成之志盖所以欲立楷模于千载之下也)。 成败谁知容易失   (得丧之间其犹返掌耳必湏以其难而图其易诚不可以其易而从其难也故多失矣)。 安危美誉甚难乎   (安危之道美誉之名究理而言甚为难也)。 焦劳不避千年日   (千年之运出三代而崇规待旦之勤与万方而作则故虽焦劳而不避也)。 救苦如烹万亿炉   (天地阴阳所以谓之炉者盖取其能成熟于万物也今拯人之苦惠人之乐论其炉也孜孜汲汲宁止乎一二将邻乎万亿矣)。 去就若恒持耿介   (人之事君如子之事父是以折旋进超宛约谦逊有倜傥之冲襟蕴豁达之大度心坚匪石性比贞松是持耿介矣)。 远倾竭节是良啚   (石云向化航海来王皆竭志于彤𨓍尽臣节于丹禁舍小事大去危就安是良啚也)。 但凭直道来干禄   (国家以恳爵待士仄席求贤有不羁之才抱正直之道济民利国干禄养亲者无不得意遂志者也)。 莫遣回邪用巧谟   (事君不得以谗佞在口矫诈为心造其伪而弃其真狐其面而狸其德情多贪竞言不由里是以有机智之巧君子耻而不为也)。 训诰恬然更不法   (圣人所以崇德广业是乃外训农桑内兴文教扇淳风而礼和乐畅阐无为而天成地平更往朝奢侈之䂓改累代繁难之制矣)。 品提自觉有均输   (藻绘皇猷发辉鸣祚恤物而物无弃物用人而人无弃人是以山木涧松咸入轮辕之用楼丘饮谷皆陪鸳鹭之行矣)。 昌朝畏爱惩贪吏   (临下有赫御众以𡩖同尧日之照临有畏有爱比舜弦之教化无党无偏迩肃遐安刑清俗阜矣)。 我代铨衡委大夫   (光宅寰区奉天明命司铨土士绝侥幸之门持衡之臣蕴辅弼之德也)。 主圣当因思猎渭   (猎渭者昔周文王当有天下时吕望避纣之乱隐钓于渭文王梦得贤臣于是出猎渭滨之际遇而举之文王乃知其贤而用果为良弼后立大功斯谓圣德文明应符玄感故贤手辅翊辐凑天阶者也)。 臣骄未必击珊瑚   (为臣之道善在谦恭苟纵骄矜曷保终吉如石崇恃富击王恺之珊瑚必不免矣)。 神光夜烛昆山玉   (崔山积于琼玉莹然烛其光温润无瑕盖比之于德且圣人之所化洽异宝奇珍靡不烛其神光者)。 璧月霄分合浦珠   (月彩分辉洞显无私之照珠还合浦爰彰化德之功盖烛物无私致物无不复者矣)。 缥缈恒沙摇碧落   (缥缈者高远之㒵丽景芬芳带于碧落之上高而且远足以观之适于道情者也)。 霏微云雨润红蕖   (红蕖则芙蓉也霏微云雨时以润之滋以光辉堪为景玩也)。 花飞起树惊幽鸟   (春滋百卉花木灿然加以幽禽丽于景致畅道自乐何乐如之)。 水压清天看跃鱼   (闲步游赏纵玩林泉观鱼戏跃冷浸清天且曰道德之余无为无事足以任性逍遥堪观者矣)。 北阙阅兵精骑射   (人君负扆亲抚龙韬秣马励兵长辔远驭阅武挍战制动安危非耀武功常佐王道雄师百万今古宁如也)。 南方下水役征途   (江乡之地水田所务负锄灌水播殖耕耘每念征途遐矜力穑也)。 德音汤网开三面   (仁深覆载恩极照临类成汤解三面之网则翾飞被其泽惠极好生人推宥遇亦其矜怜之德也)。 拯溺𥟦甿乐四隅   (拯救𥠖甿皆知利病任从所欲各亲其业康哉入极之间乐矣四隅之内)。 禀奉朝仪修职贡   (朝章备举礼容咸修诸侯皆禀于朝仪万国尽修于职贡书曰禹别九州任土作贡)。 观瞻景象驾乘桴   (四海无波乘桴入贡八蛮𣫍衽纳赆来𨓍仰奉天朝观光象魏乃皇家之盛事盖王道之一畔也)。 秦川果熟思鹦鹉   (鹦鹉出于秦陇之间翠毛红觜能效人言异于常禽故见殊贵每至川原果熟因乃思而咏之)。 泽国春残咏鹧鸪   (江国出于鹧鸪羽翼如锦入诗人骚雅之咏复以梅残楚甸春晚江皋举翼平芜相鸣远树赋成佳句邈尔怡情矣)。 域外纵情闲隐逸   (域外者世表也高尚之士放情逸意游乎万景藏名岩谷畅道烟霞尽出林泉乃合圣道)。 村中鼓腹唱樵渔   (尧舜之代化行于国国人乐其化虽田壤之间自然鼓腹而歌以樵以渔各遂其性)。 陶镕鼎鼐穷玄奥   (造化炉开陶镕万物和其鼎鼐妙尽玄功动合无私潜符至理书云啇高宗命传说为盐梅以和鼎味人代天二取其象也玄奥之理于斯在焉)。 軓范人伦绝觊觎   (天垂其象圣人则而行之故成䂓𥱍鉴于下土人伦者等差也觊觎者幸望也盖人伦仰乎天鉴幸望之心自止)。 爽气调匀身力健   (爽气者秋之节令也圣人调元至于匀和又易云天行使人身备载天地时令既行人身亦得行焉)。 阴晴荡飏雁相呼   (云𠬧烟敛虚豁晴空秋气肃清景物荡然遂有宾雁离塞成行而来应乎节𠋫月令云后五日鸿雁来𡨋矣)。 千寻树影光烟彩   (建木千寻烟笼光彩频扷群木独耸长空是显至人聪迈群儒之上矣)。 一片江山入尽图   (今四海为家遂得江山言乎一片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故使天下江山秀丽尽入画图)。 野客信缘离岛屿   (君子藏器于身俟时而动今明天子以御世正南面而垂衣梯山入贡襁负而归可以观国之光取乎豹变则野无遗贤皇泽无不及矣)。 经商㸦往泛荆吴   (璇玑既正太阶自平礼振乐张君唱臣和兆庶乐业玉帛充𨓍商泛荆吴各得其所)。 辞家勿慊盈襟泪   (道无艰阻离人乐远别之怀客有行歌执袂免分襟之泪天下荡荡四鄙无虞)。 衔命兼骑内厩驹   (远衔帝命驰驲是行使于四方以敷君惠行如纶之令宣内厩之驹以慰勤劳宜慎行矣)。 万里迢遥程迤逦   (万里之程奉皇华而鸿渐九霄之泽宣帝道以风行故迢遥之途自迩而远也)。 九疑高险路崎岖   (人无高险登九疑而自平心奉至尊履崎岖而亦坦苟怀忠真之志又何患乎艰苦者[栽-木+(万-一)])。 解将省己应难得   (事君者将至卑之躯事至尊之主尊卑道合忠节无亏每自省己恒愧无功是知为臣之不易也)。 多是群迷䧟薄徒   (处天地之间为臣子之道承恩匪报忠节不全尸禄素餐临难苟免者自䧟薄徒也)。 远占松萝森涧谷   (松即雪中分翠萝乃涧底承云彰学道之人栖身岩谷者也)。 道成鹤骨瘦肌鬳   (得道之士迥异尘俗或玉液神浆持颜永驻或餐霞服饵保气延龄此乃明道德既高鹤仪清瘦尔)。 遐荒辫发怀乡土   (遐荒远塞辫发戎夷即雕题凿齿之徒儋耳文身之辈穹庐在雪白屋临沙常怀恋土之心安有离乡之意)。 畎亩分沟掉辘轳   (此明种植之人凿以泉井架以辘轳畎水分沟灌苖润亩任自天性矣)。 城垒漫令空抵拟   (城垒即指彼远塞漫令则不在抵防此明异境依仁遐方慕义延颈㱕附屈膝来朝即圣人以道德化物不劳设垒而御之乃明不争而善胜也)。 关防恩重不支梧   (关防乃言乎边远恩重即述彼军师即圣人以道育物以德化民遂致远方绝举千戈乃田园任粪矣)。 诗书礼乐清寰宇   (兴以诗书布以礼乐故得寰海晏清车书混一乃不肃而成不严而治矣)。 道德兴来任鲁儒   (仁义既布道德弥高不劳设垒兴师自委文臣辅治也)。 和睦纪纲皆整肃   (书云九族既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所谓保合大和也又何纪纲而不整肃哉)。 均平长养致欢娱   (均而无党平乃无偏故能长养生聚所谓品物咸享令彼各遂其性必致欢娱也)。 禹征有扈功难比   (禹嗣立以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二正乃召六乡恭行天罚故云功难比也)。 舜格苗民用意驱   (虞舜以蠢兹有苗昏迷不恭命禹奉辞罚罪既益赞于禹而禹拜曷言帝乃诞敷文德以来之故七旬有苗格且讨而不服不讨自来所谓用意驱也)。   御制秘藏诠怀感一百韵诗卷第二十六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怀感一百韵诗卷第二十七(卷下) 𦘺 仰望长空非雾散   (非烟非雾盖王者之瑞也时或散之必仰望于长空矣)。 临危俯视景星孤   (春秋运斗枢日景星见则麒麟生万人寿)。 猛风似箭吹砂碛   (北虏之地砂碛而苦寒戎俗犬羊腥膻之众自谓其乐也)。 遇雪巡楼酽酒沽   (谓中夏和平人跻富寿既瑞雪时降而井邑欢娱也)。 膳部少曾加馔味   (膳部者典馔之司也每进其食则圣人不令广其味何者念彼农务之劳知其播植之役所以不贪滋味唯怀俭省而已)。 太常雅调杂笙竽   (夫圣人之听乐为协万物之情察乎八风之韵苟非咸池之奉大护之音则不欲经于耳故使郑卫之声从兹而泯)。 将痴欲为虚求剑   (痴乃无智之称也剑坠于水刻舟记之且夫舟行剑沉何以再获故云虚求也)。 性僻还应但守株   (性僻者坚执之谓也偶因株而得兔常待兔而守株也)。 媚佞乖张多自惑   (夫吉人之词寡诬善之人其词游纵使媚等春华言如贝锦苟行无所取理无所归犹彼水火益自乖张以此而推诚为自惑耳)。 公行谭论不咨诹   (夫论国风谭王道言唯梗概意尚公行而无谄者况其咨诹乎)。 指踪怠𢢔真堪辱   (洁身事上如履轻冰苟或莅事不勤于公怠慢是以圣人乃举黜陟之科铁钺之刑诚可辱矣)。 勤俭清廉濯旧襦   (不勤无以事上不俭无以约身不清无以奉公不廉无以干任修此四德即士大夫不贪贲饰唯务节俭所以见濯旧襦之义矣)。 受宠若惊皆得所   (居位若惊如重刚之在险处位夕惕例春冰之难行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矣)。 扬名显行岂违逾   (行蕴冲和仪彰素𥱍显清名于九土谈节操于四人岂涉朝夕之端误染瑕疵之各也)。 舞风垂柳轻蓝色   (御堤烟柳带雨而舞尽春风陶令垂杨和露而拂开翠槛则可以功归造化力籍阳和)。 笑日名花似锦铺   (春日迟迟韶光隐隐芬芳而景色鲜妍几多艳曳菡萏而馨香得地到处烟笼)。 巷听歌时相仿敩   (王者之政化及无私九陌尽歌闾里相仿千门有绪尊卑有仪巍巍而威振八方荡荡而德敷四海)。 仁慈布慧尽昭苏   (仁慈育物惠德流芳国无劳役之民路有让先之语昭苏可睹政化咸观)。 夏田𡑅垄同康济   (东皋稼穑密𡑅于垄头南亩耕亩耕耘于古路丰年共喜康济同居)。 秋稼如云不欠租   (风雨以时阴阳顺序多稼常稔民皆乐输于征赋矣)。 我武惟扬宣致理   (书云我武惟扬我伐用张斯乃顺乎天常荡彼[宋-木+祋]厉首用七德克定四方然后布政宣风致乎理定者也)。 崇文柔远播中孚   (易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所谓信及豚鱼物各遂性崇重文教柔服远人制礼作乐以安民重熙累洽而贻庆行简易之道播中孚之风)。 广开视事洪纤达   (夫询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者盖广其视𦗟于天下也岂若亲决庶务躬临万机巨细之宜咸从宸断孜孜翼翼何止明四目辟四门者哉)。 庶务从容自遣祛   (临下以简视民如伤于是庶事康哉五教敷矣从容于政理君子所以知进祛遣于蒙昧小人所以知退惟进惟退尽简自于天心焉)。 戈甲岂施杭越定   (圣德远被吴越归朝帝泽霶𩃰庶民忻戴斯谓不施戈甲而东南定焉)。 枭巢已下𣈆阳屠   (圣人亲御六騑直平井垒积世勍敌一日而平覆四纪之枭巢光千年之凤历则九郡涂炭以武功而整焉)。 彤庭济济依班叙   (诗云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方今彤庭丹陛之臣纡朱拖金之列拱日而鸳鸾有叙趍朝而轩冕堪观文物成明前朝莫比)。 辅弼锵锵𣫆保枢   (旁求俊彦夜寐夙兴故得辅佐弼谐之贤保傅枢衡之任锵锵有礼惕尽心各罄嘉谋同佐昌运)。 带砺勋侯推果毅   (带砺即忠信盟誓之言砺盟泰岳带指洪河致百辟以推诚克安宗社感五侯之列效尽竭忠贞千年契果毅之心万载着云龙之美)。 貔貅群效悉何如   (国家之屏翰也貔貅之旅虎豹之师弦弧剡矢之能虽威四海鲩鼓翎旗之阵即罢三边盖以慈爱于人柔服以德)。 颁沾焕赫皆倾节   (圣人以恩加四海泽及万方出帑藏之珠珍颁宣文武降尧天之雨露普润苍生皆倾捧日之诚尽竭拱辰之感)。 锡宴冲融许大酺   (美夫君臣道合鱼水同欢每浩宴于群寮腾今宠锡仍大酺于民市旷古希闻盖万汇以昭苏致兆人之康乐率土欢呼归于仁寿者矣)。 西洛荒榛经岁久   (伊洛市朝荒闲岁久三殿之鸾与旷幸榛𦽦阶墀五门之卿士罢游草芊路陌察居民悬东望之睛感上帝时西顾之德)。 东京繁盛往年无   (东都繁盛文物大昌壮丽皇居见未见之佳境灵祥异瑞睹难睹之奇踪事[冠-元+示]古今人骈亿兆易云圣人出而万物睹大人之道亨矣)。 燮调宛顺璇玑正   (道唯宵旴功务燮调沐两栉风天宁地肃是感璇玑栱极齐七政以光乹帝座端居致二仪之昭泰)。 郊祀虔诚礼乐徐   (金泥玉擒告封禅以成功郊祀圆丘奉虔诚于宗庙乐悬九奏礼冠百王丹凤来仪祥麟效祉太阶端拱万汇雍熙者矣)。 紫殿成名增㑺彦   (每至春闱躬临宝殿自秉文柄亲赐御题端栱垂衣崇儒尚学四方㑺彦慕文德而自至也)。 金门脱洒免嗟吁   (入金门之内陟殊科之上盖择才而进选贤而升既无抑滞之人故绝嗟吁之叹也)。 琼浆美酝供盈瓮   (汉书曰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至于大张文物罗罩群英锡之以羙酝琼浆者爱贤之道也)。 嘉会明堂设内𢊍   (左传曰会以训上下之则明堂者天道之堂亦天子布政之宫会文士于兹设天𢊍之芳馔者也)。 悯恻降祥呈效祉   (心怀仁爱则降之以吉祥呈之以𠇲祉圣人视民如赤子𢙢一物之失所岂非悯恻之道耶)。 恤刑高鉴眚严诛   (忧恤刑罚恐其冤滥然律禁小人由来共贯桓范世要论曰德多刑少五帝也刑德相半三王也刑多德少五𧟶也圣人所以高明睿鉴修德务政息严峻之诛以示于慈爱也)。 奔听肆赦臻灵贶   (易曰君子以赦过宥罪至于幽系之处德泽咸被王充论𢖍曰赦令将至系室籥动感应然也每有肆赦天下之人奔驰而来以听德音如此足可臻于福祐也)。 尽放从良改贱俘   (俘掠之人尽以释放各从其良也是知赦罪[西/卑]恩之道大矣哉)。 渐变浇风归质朴   (道既无为风归淳素息杵臼为利之后复巢居穴处之初质朴再生浇醨克散)。 普施宽济并沾濡   (垂不严之化敷有道之文坠典咸修废官重举既四门之穆穆乃王道以平平)。 蒸黎满望湏虔祷   (高以下为基国以民为本察其风土慰以疲民惠爱流而槁木重苏囹圄空而奸讹尽服)。 苗稼无灾绝舞𩁹   (谓风调雨顺时和岁丰不劳𩁹萦而乡闾安也)。 引领情通深可重   (云晴气𣫍月圆风清乙夜观书豁达玄微之表虚心听政洞闲乐道之情敦穆宸襟深而可重)。 舒张妙理谩欷歔   (圣人务静守柔居实处厚功成不宰为而不恃既得为理之妙复何欷歔)。 禹功及物玄圭受   (禹以治水手足胼𦙘天锡玄圭表其至德也)。 汤网推仁尚泣𦍬   (谓圣人有大尧之德而犹推成汤泣𦍬之仁也)。 [宋-木+祋]盗屏除潜恶迹   (今万方人泰四海波清故[宋-木+祋]盗屏除咸知进善尽慕修身乃永潜于恶迹也)。 凶顽悛革悟荣枯   (任有德选有能使教化大行除凶罚暴自然天下富寿人知耻格)。 旁求㑺造为心膂   (六艺抡材四科取土作济川之用以德行为先君臣之道斯隆父子之情无间是明敡之日当仄席之辰)。 周想昔贤犹病诸   (夫观人设教先王之道明矣故善不可失惟贤是求以百姓心为心犹兢不迨德经云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害欲以化民不以伤𡧱是以圣人患民间之病)。 所在怡然颁弊帛   (所在之处怡怡然荷非常之赐感湛露之恩所以丰其弊帛也)。 搜罗幽滞遍门闾   (搜罗㑺彦以至幽远沉滞之士咸遍门闾以求之故得野无遗贤也)。 耿光褒称穷编简   (举用贤良发挥令典耿光之羙庆以称之故必穷于编简也)。 纪录湮沉被野庐   (湮沉汨没者有一善可称必纪之录之惟贤是求无幽不烛仁化被于野庐之间也)。 省分推诚堪作则   (省躬克己以天下心为心是以虞舜有德皋陶歌之文武有德周公颂之流满天下传于后代也)。 因循委命笑揶揄   (天赋之命斯乃定矣是以达人乐天知命而不躁竞也今若妄贪名利不晓穷通生平之事𠕀知则揶揄之笑宜矣)。 垂𠇲烈世遵先古   (一人以大善抚万国坦然明白故得皇猷弃弃行于四方光乎祖宗遵之先古盛王业也)。 侧陋遐宣共坦途   (惠泽宽均明扬侧陋物无遗弃尽致坦途乃明君之招隐也之)。 纳谏为缘无忌讳   (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即正道光矣)。 滋章却恐信欺诬   (合先古之风垂栱而治复帝王之业道德而行若法令滋章𢙢窃法为奸信于欺枉也)。 酬恩环在知黄雀   (有恻隐之心所以兼爱也黄雀尚氶于慈惠苍生固赖于渥恩报惠衔环盖仁之所感也)。 表瑞年祥见赤乌   (昔吴有国赤乌见焉作有道之祥表太平之瑞矣)。 静听中原归历[娄*殳]   (中原之地万方之最天下之所归也故一人以居之盖历[娄*殳]在弟矣)。 晏安域内放悬逋   (上即位以来施恩惠舍劳役上逋债城中大定海内穆清)。 彝伦庶绩熙哉盛   (神龟负文出洛圣禹因法成书书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九畴既定彝伦所以有其次叙也方今信治百官咸熙庶绩斯不得不谓之盛矣)。 众悦难俦务本与   (俦比也夫民以国生国以民本一人临御万庶悦随犹草偃风余莫能比此盖务其本也)。 丹冗凤仪翔紫阁   (凤有九苞出丹冗也为王者之瑞乐成而后来仪斯览德而归也必翔于紫阁矣)。 六眸龟出泛清渠   (龟寿千年也郭景纯云龟有六眸皇上御极之后江表所进斯乃水德效灵阳侯荐祉也既游官沼必泛清渠)。 兴隆大宝宗皇业   (易曰圣人之大宝曰位若乃无用而用自周者道也有用而用为贵者宝也夫能行有用之宝以济元元者莫大乎居至尊之位故云大宝矣今载兴载隆所以宗其皇业者也)。 亭育群生尽乐𦙃   (君临万域子育群黎自迩陟遐莫不相𦙃而乐)。 枉恣昏迷夸调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今若枉恣昏迷矜夸调态则非大人君子所履之道也)。 疏狂醉卧岂堪扶   (疏怠之情𠕀堪任使是人之所恶也非圣哲之所为盖指事以言怀令知过而自悔实可谓箴诫矣)。 隙中平地香多洁   (峻宇雕甍可资于绮饰表人居也闲隙坦地洁而复香非功劳也君行慈俭取实去华知其绮饰不合其道也)。 廉让之家水不污   (廉俭礼让人之羙哉可以成家可以为天下则表其节用如水之性五色不可污)。 得意勿轻成浪迹   (人之得意系以天时勿易轻焉若不然者则萍蓬天下以成浪迹此则圣人垂诚勖之言也)。 情怜光景隐岩峿   (兴于道情怜于光景若水流之溅急思高隐于岩峿勿离尘寰但求其志)。 琼林最好齐三境   (茂苑琼林乃人间之胜境逍遥豁意齐海上之三峰契道从心如游仙署)。 画舸应难渡泗洙   (鲁之洙泗乃是㳙流难通画舸之游唯称仲尼之兴)。 猃狁来宾闲甲马   (猃狁之族也既钦文化能自来宾战马甲兵适足闲矣)。 关防无事罢戈殁   (关之所以设也察出御入禁暴服民今四海一家天下无事亦何察御乎亦何禁服乎如是则知王者无外矣干戈足以倒载农器足以镕铸也)。 烦苛已变明真伪   (尔雅云苛𡧱也已变烦苛之政尽成文物之风率土普天全归真化矣)。 威德遐临慑虏胡   (以威以德遐临彼胡有以见解辫来归者众矣凋残丑虏得无慑惧乎)。 造化恢崇资胜境   (宫阙壮丽苑囿森罗中外恢张术陆具羙境之优胜悉造化之自新也)。 施张利益振嘉谋   (述作才成嘉谋是振流行天下利益诚深盖欲苍生咸登富寿所谓利民之事知无不为也)。 生民务本倾葵藿   (生民心也务孝悌以为本尽忠节而事君是以倾怀若葵藿之向日耳)。 耕叟欢欣满路衢   (圣德所化庶民乐康凿井耕田击壤鼓腹盈满衢路唯歌太平者哉)。 通义寻常皆砥砺   (若欲洞达于淳源先稽古于雅诰砥砺名节方称搢绅展佐命之通才致无为之大化矣)。 开襟寂静若醍醐   (若或奇云暮雨凉风䬃然居灵堂而寂静向清景以开襟既爽思以醒心若醍醐之上味也)。 但看佳气笼金阙   (法牺轩之化理侔三代以垂风自然阙上𡖖云日中王字者矣)。 何异神仙化玉壶   (化及无外功合玄穹行萧何壮观之术听娄敬不㧞之策衣冠济济宫殿峨峨可齐于洞里长春何异于壶中日月矣)。 审逐稽违声自远   (雷动之化已远雨露之恩更深自然遐迩瞻光佳声大播矣)。 廉平慎守道情俱   (若夫廉洁高行慎守忠良贵清净之寡欲扣希夷之一门者也)。 熙熙大布无为化   (无为之化已行不言之教斯理自然民乐熙熙还淳返朴者矣)。 咸使飞沉向帝都   (飞空走陆草木昆虫皆沾惠化尽乐皇风者矣)。   御制秘藏诠怀感一百韵诗卷第二十七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怀感一百韵诗卷第二十八(卷上) 𦘺 卜年兴我运   (昔在成王定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文王以文德被物武王以武功定乱致万汇咸宁百灵受赐道齐天地德光日月遂使庆延三十七王祚永八百余祀是知圣人之道今昔皆同栖神尧舜之前求治禹汤之上卜年兴运成万世之基又何姬周之年可为俦匹矣)。 化洽等无疆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覆载无私功用不宰是以帝王法而行之使信及豚鱼恩沾动植人跻富寿化复淳和自然无疆之休可大之德与夫南山之固北海之深不可得而优劣也)。 肃穆皆通济   (华夷大同车书混一遽使旸谷东回流沙西入南归卉服北走穹庐通商惠民既安且乐千里不赍于粮食四时自顺于风雨肃恭不渝穆清仍着见帝王之用心在通济而化物也)。 公平振纪纲   (仲𡰱所谓必也正名乎者即是设官分职各有司存使灭私徇公措枉举直振滞为理临事有断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则可以宪章文物拯济黎元公平之道斯亦大矣)。 清朝遵礼让   (朝有多士野无遗贤明礼惟安上治民非王帛之为贵克让乃益谦保德知鬼神之害盈此盖上行三代之风下遵五常之道自然而然可谓又尽善矣)。 明德远馨香   (老子云明白四照能无知乎则是至明之德烛万物而察百姓合两曜而顺二仪尚书云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大易云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亦取于明德之义也)。 抚育同千古   (天生蒸民树之司收又天地之大德日生此欲令圣人皆孩之如慈母之念婴儿也然百王之下千古已还子育大同而物遂其宜人受其惠何有于今之时哉)。 恩临溥万方   (夫致地平天成者盖德广恩溥也亦如阳春发生萧兰俱泽故知帝德广运无党无偏使六合葵向万方星拱岂难也哉)。 从容安世俗   (宽刑薄赋䘏寡赈贫圣政日隆则从容之治也尸无夜闭犬不宵鸣万国咏歌即安世俗之明化也)。 涤荡顺阴阳   (左传曰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若乃生民有瑕亦宜洗荡持赏罚之权柄顺阴阳之启阖凡曰有过皆得自新)。 喜色浮丹阙   (丹阙乃王者之所居喜色则庶民之所乐国人既泰庆云乃生浮非烟之祥映丹阙之上)。 英声遍八荒   (民歌有道四方既仰于英声化洽无垠八荒自归于正朔八荒者东西南北四维荒服之外声教所不到处也虽昔时未顺而今乃咸宾矣)。 择贤齐舜禹   (舜自仄陋而求禹当昌言必拜搜择贤善同致成平迨皇朝徴举才能超拔英彦草泽之士咸出无愧于舜禹者哉)。 简易习尧唐   (瑞栱之化既成简易之道斯着民皆胥乐物尽雍熙政化习于唐尧庶事和于太古)。 得意乹坤朗   (圣人设教四海悦随法天而行顺时而动得化民之意故天地而清朗焉)。 慈和雨露滂   (宣慈惠和圣人之德也雨露渥泽圣人之恩也物已从其教令泽必及于生灵肆赦眚灾比雨露之滂霈也)。 弥隆辉丽日   (杲日丽天辉照六合之内皇风周普弥隆八表之中覆育之功照临之德缘情抒思得不美乎)。 正治美甘棠   (毛诗云蔽苐甘棠勿翦勿伐盖美邵伯之教明于南国欲使居𧂉闻者绝其私在经济者奉其政徴其前古以诫今来咸令化洽万方同邵公之治民思不绝者)。 武艺皆奇绝   (武者盖欲遏祸威远安民和众者也故湏精炼貔貅号令进退既皆奇绝复善机宜七德之功克全一戎衣而大定矣仲𡰱云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也)。 英声雅不狂   (夫善用兵者盖果于不得已且如前敌来侵故用兵而止之故不取威黩武然后为胜矣所以英声虽振雅正不渝此乃神武之道在乎手矣)。 和平关塞静   (一德用康九功惟序度开之吏晓征岂待于鸡鸣防塞之夫夜寝不虞于犬吠荡荡之化民共乐推)。 健羡野民康   (东皋南亩春生秋成家有余粮户无烦役凿井而饮击壤而歌岂知上有尧舜之君下有稷高之相沐浴圣化堪健羡哉)。 瑞播卿云匝   (九苞仪凤皆呈瑞于皇都五色卿云尽舒祥于帝阙乂安天下有斯昭著者也)。 书观乙夜忙   (宵衣待且乙夜观书欲使品物昭苏尽服淳和之化矣)。 凫趋金殿政   (一人凝旒百辟在列珠帘卷而香笼雉扇金殿肃而风清凤旗共罄凫趍同瞻尧彩也)。 鳌抃玉𡎰傍   (星拱葵向之方梯山航海之国来从遐𧜟未识大君同四隩之奉图若百兽之率舞玉𡎰之下鳌抃而前帝德使然物自知化矣)。 迥堡休烽燧   (太阳既升四极皆照况边城迥堡荒俗遐陬岂敢拒于皇威而不从风教者哉所以烽燧罢警关防不虞民人用安康庄如砥也)。 边兵戢虎狼   (如虎之师似狼之旅所向皆克举无失时今既归马休牛修文偃武春耕之俗彻榆塞以讴歌冬猎之徒逾燕山而驰骋盖蠢尔之虏已悛恶矣)。 戎夷思德义   (东夷西戎怀德服义既营宫而望幸故稽领以推诚也)。 蛮貊奉梯航   (舜帝格于三苗宣王征于六月盖讨其不顺伐其为祓今既声教大同德泽咸被梯航入贡府无虚月矣)。 治国三才顺   (以欲从人顺时设教天地不迷于风雨民人皆禀于义方符瑞日臻鸿图可久矣)。 雄文五色章   (昔自两汉逮于巨唐或五色之笔梦传或一联之诗神受然后声尘焕尔文章蔚然今我后复三代之质文畅二南之雅道徴贾𧨏于宣室待相如于甘泉崇学尚儒去奢克俭文德之威未有如今之朝矣)。 遐迩传富庶   (德教大敷法被天下家𦘺国富遐迩覃恩皆传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 中外尽昭彰   (每以至德要道垂教中区由是八表输诚四夷入贡尽于等降礼待无遗以至万国昭彰恭事上帝)。 坠典宜常补   (体国经野以教为本化民成俗以学为先故坠典必修无文咸帙风行诸夏草偃殊服)。 玄机理不忘   (机者动之微非圣人不能见即宏寿妙略理国幽致勋臣元辅精究宁忘故吕望师周禹汤佐舜尽得升平矣)。 北燕穷毳幕   (胡地玄冰边土惨裂韦韝毳幕以御风雨驱羊牧马以资事业故声教绝被篾有典坟)。 南地足菰蒋   (岛渚烦蒸鱼盐成俗湖漅卑湿菰蒋复多盖风土所宜方物自定比我上国气𠋫悬殊)。 气爽烟霞丽   (中原景丽诸夏观光五风信符十雨气爽非烟幂幂彤丽依依丹凤既集祥麟自现神龙攸降瑞龟斯出)。 鸿飞羽翼张   (毛诗云大曰鸿小曰[序-予+(雁-厂)]文武面序犹鸿[序-予+(雁-厂)]之行飞羽翼高张赞皇猷之永远咸遵古道共致升平)。 闲情空缥缈   (天下无事国用益充旷然端拱之风豁尔凝旒之化致象外之志缥缈盖域中之俗淳和矣)。 逸志自汪洋   (逸豫之情所以汪洋无际者圣人之心同天覆之大地载之广子育之惠又何所不至哉)。 丰稔连遐土   (海隅之俗夷壤之民德化所临风教所被既却走马自粪田园则八稻嘉禾率土而丰稔矣)。 讴歌颂广场   (国家所以辟文闱设太学思求寒后重抑世家用择栋梁同康黎庶既咸臻于多士不求备于一人公道大开颂声爰振)。 遂心收逆垒   (尧舜在上周邵作弼纵使[山/虫]尤之旅有扈之徒以不能施武勇恣狂悖故菆尔之众逆垒自平此盖天人合功遂心而收矣)。 衔璧负牵羊   (夫中原之君威临万国或衔璧而归命或牵羊而纳[(止/天)*欠]斯盖悟偷生之不永遂归化以求安)。 举动民皆乐   (圣人以欲从人虑一夫不获举事必求于康济出言湏益于生灵致民忻戴乐推情不能已)。 雍容物不伤   (不严而治不肃而成者盖至仁守于雌静务安万物草木不杀飞走咸遂雍容居尊如日可受)。 郊禋陈簠簋   (车服已备宗祀郊禋牢醴既修湏陈簠簋表圣心之肃穆法上古之规仪)。 班序俨圭璋   (群臣班瑞俨列圭璋尽恭谨之心表精纯之至则可以上天降祐也)。 覆载从恢廓   (天覆地载育物无私类明君之风化也泽及昆虫无党无偏可谓恢廓矣)。 周流任渺茫   (地虽无疆至德咸被所以物遂情性任其周流然不离于圣化也亦如百川奔注万派渺茫同其朝宗皆归海也)。 岁时朋圣历   (圣历既明岁时爰定此乃察璇玑而调玉烛考短长而定盈虚使风雨不迷阴阳克叶者也)。 号令若严霜   (发号施令惩奸止恶圣意在敷于德教民心禀若于严霜盖匪滋章欲知赏罚矣)。 蜀栈游青岭   (昔人言蜀道之难栈路之险今车马游往贡输相望纵山之高岭之峻人之履践如砥者乃帝德使然无远不至是知在德不在险也)。 荆湘贡白獐   (夫为瑞者随时所出皆桢祥也今荆楚大泽产此白獐驯扰安处逼之不惧抚之不惊获而贡之式光盛德又何必五色表奇一角称异者哉)。 高风跻五帝   (无为道着淳朴风清体天之义既明则民之心咸服化同五帝可以高攀矣)。 盛德踵三皇   (伏羲神农黄帝谓之三皇今则天下大定率土来宾绍卜年卜世之基继超三迈五之代矣)。 秘阁摽图史   (兰台仙署麟阁石渠藏百代之策书修前王之坠典瘴恶彰善俱有否臧矣)。 抡材选栋梁   (有安邦之业怀经济之才应运而生为时而出上可以股肱王室下可以康济生民随其所能抡材擢用)。 赈贫施谷麦   (月令季春天子乃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赈乏绝我国家应天顺民受命践祚师考古道也)。 貌俨见周姜   (周公为政子牙师传功能代天力能举国外肃敦仁之貌内怀臣节之心今之贤辅可比用善矣)。 让德归穹昊   (责躬罪己乃仁主之挥谦让德归天则先王之盛美尚书云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精求用秕糠   (国家设科取土校艺求人大则经济之材小则郡牧之识秕糠之者咸预搜罗者欤)。 歼刑罗狡猾   (歼者尽也国家惩恶劝善发号施令罗笼狡猾之俗尽复淳素之风刑法既明民人自悦)。 悬爵待忠良   (文德化成武功致治甲乙之利恒设草泽之士无遣以天禄旌其能以三爵秋其序非文行道艺莫可预也)。 风揭旌旗猛   (尔雅曰注旄首曰旌有铃曰旗天风助动威而不猛其在兹也)。 云横丑虏亡   (赫矣王师讨乎众虏下合民志上协天心感云阵以横空助兵气而无或者也)。 生灵皆有截   (天生蒸民非君不治致于有截之域咸荷无私之化也)。 天道助时昌   (皇天无亲甘露于是而降惟德是辅太阶于是而平得非六府孔修四聪广辟)。 布令施深信   (夫令者非信不行是以赏罚折中内外咸遵易曰信及豚鱼礼曰和庆行令)。 忧民轸纳隍   (圣人忧民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欲为欲致黔黎于富寿傥一物失所若巳纳之于隍隍沟池也)。 除祅挥宝刃   (翦除祅孽振耀武功则宝刃一挥而烟尘四息者也)。 荡[宋-木+祋]跨龙骧   (荡平[宋-木+祋]厉恢广圣功鹏举龙骧莫能喻其势也)。 宵旰绥诸夏   (圣君之布大政也宵分尚衣日旰未食抚绥于诸夏肃静于万邦统御寰区亲临大政)。 勤劬服远羌   (效惟尧之劬瘠美大禹之胼𦙁勤劳克彰羌夷远服披皮辫发之众重译藁街而来八蛮归朝四夷向化)。 狴牢冤枉理   (片言折狱之臣尽衣设禁之法固无冤枉不滞狴牢䥫冠绣衣得其人矣)。 刑政要威扬   (尚书云刑故无小斯所以不严而治也虽彰善瘴恶慎刑政于士师戢暴扬威严法令于廷尉也)。 从谏无留滞   (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万机之内庶政之间每容及溜之言恒听沃心之说必使事无留滞圣德日新者焉)。 温恭柔胜刚   (刚者天也有雷霆肃杀之威柔者地也有发生厚载之德王者温恭允塞慈睿仁明以尊贤容众之恒恩脒雪霜震电之烈政也)。 亲耕丰稼穑   (圣主忧民思丰稼穑表行政化遂致亲耕)。 有瑞集祯祥   (咸歌上瑞共乐丰年喜集祯祥河清麟现)。 金阙来传诏   (皆瞻金阙共仰天书高竖鸡竿恩流遐迩)。 银蟾任意望   (皎洁银蟾清光夜朗怡怀杍思吟望不休)。 户无扄夜室   (国丰人泰盗窃不生月下民歌无扃夜室)。 海不起波浪   (干戈息战咸歌圣化之功海不扬波以表太平之运)。 美誉功堪立   (恩沾草木惠及昆虫圣誉弥深堪尽青史)。 佳声孰敢当   (诸国咸宾戎夷慑伏行无为而化天下施惠爱以保昌期圣德难齐佳声莫及)。 轻风摇剑佩   (风清御苑日暖彤庭圣祚方隆梯山入贡君臣道合礼教遐敷衣[冠-元+示]杂沓以瞻天剑佩丁当而拱极)。 巧舌似笙簧   (歌元百之德咏育物之功颂声有闻谏诤无用赤心奉上有异笙簧利口虽开难陈謟媚)。 德重非身老   (渔樵遂志草木咸苏高天莫量重德难比勿以暮年之质皆可钦崇木期敦肃之人弥堪郑重)。 生疏欲面墙   (事君之道忠信为基淳素之门进取有赖恒存雅操免致猜嫌理有生疏面墙何异)。 上林多异果   (芳时雨霁上苑花明莺迁𠳮木之端草嫩危亭之畔生成之煦果实乖滋)。 曲水引回塘   (天池浩渺地纪宽通万𣲖朝宗四溟无尽回塘润下曲沼流波济物之功用之莫极)。 俊利韬机略   (徴诸贤哲共作股肱筹略既施寰宇克静神情高爽利用逢时雅合典经深穷王佐)。 忠贞竭胏肠   (衣冠济济识量汪汪进退知机忠贞有则力扶宗社能竭肺肠流雅颂于国风列奇姿于麟訚)。 松萝穿户牖   (至仁之御宇也务在安人各从所欲故有志尚清虚心师庄老径荒苔藓门映松萝自谓巢由不臣尧舜优游卒岁以乐道哉)。 筠色秀琳琅   (筠色翠绿贞实可爱秀润之姿尤类美王尔雅云西北之美者有昆仑琳琅玡焉此盖取喻于贤人君子怀玉守节青蝇不能为玷雪霜岂得其凋邪)。 玉帛堆盈库   (易云何以聚人曰财尚书又云民心无常惟惠之怀是以赏功旌德非玉帛而何况今万国向化四方归仁庭实之贡日无暂暇自然堆库盈府以备国用矣)。 军储溢太仓   (连营百万之旅太仓九年之粟盖膏腴之田岁稔吴楚之运日至净汉设常平仓不可同日而语也)。   御制秘藏诠怀感一百韵诗卷第二十八   丙午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怀感一百韵诗卷第二十九(卷下) 𦘺 醴泉平地涌   (夫瑞露天酒浪井醴泉皆帝王德合上玄恩𡩖下土交泰致和以瑞于王者也)。 神雀半空翔   (德动天鉴灵贶日臻所以神雀翔空丹凤巢阁又岂假衔书表瑞化玉称祥者哉)。 内厩縻龙骥   (天下有道王者尊贤则龙马至今则尊师友行道德又何黄泽朱鬣之骥不縻于内厩焉)。 瑶池浴凤凰   (凤凰以五色之文九包之状来从丹冗冾彼瑶池然后窥德于武王受图于黄帝亦如贤明之相回翔鸡树叶赞龙图尔)。 五风恒作则   (书云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既哲且明先天不违焕乎时令以致时雍故得五风恒顺四气和通古者太平之代五日一风也)。 十雨竞悠飏   (太平之代十日一雨雨必以夜又管子曰五政苟时春雨乃来矣所以时雨沾润万物滋荣风雨无愆则圣人之化也)。 闾巷皆欢悦   (周礼曰五家为比五比为闾谓人君之有道里巷之民皆悦也)。 歌吹尽不妨   (风雨顺序华夏欢娱歌吹之声闻于闾巷者盖朝有多士家有余粮击壤鼓腹以乐升平也)。 轻云遥幂幂   (史记云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是谓庆云彰王者之瑞)。 非雾起苍苍   (庄子曰天之苍苍其正色也以其远而无所至极也所以祥烟时起非雾频生以瑞于君也)。 比屋千家乐   (惟德动天爱民若己致之富寿育以慈仁既一物不失于所则千家之乐可闻也)。 开扉众显昂   (沐浴皇化优游景风遵古而行不严而治闾里绝弊显昂以居老子云安其居乐其俗也)。 梅铺村社白   (德既合于乹坤化己被于草木寒梅自芳于村社发生不失于时宜者也)。 柳映御街黄   (柳条金线笼霁色于天街淑气轻云映朝霞于仙阙乃圣人应和风而覃雨露也)。 荷宠㱕藩阃   (寰瀛既定率土咸凞凡在功臣悉承宠渥或作镇于会府或奉职于雄藩如武王既罢干戈封太公于齐斯之谓也)。 迎恩会𨶩阊   (雨露既施于浃洽丝纶迎捧于天门盖赏罚之不虚表恩沾而有异)。 雕题来请吏   (雕题交趾航海来近请吏玉阶则远安迩肃之道昭矣)。 猃狁定宾王   (允叶圣运光被万方使辫发膻食之徒咸遵圣化令猃狁戎羌之类悉以宾王)。 洞府笼仙署   (内宫禁苑如洞府以优游殿阁辉华笼真仙之界署)。 灵椿寿帝乡   (跻民寿域其国乐哉与天齐休其道亨也亿兆叶意祝乎灵椿率土之内无异仙乡也)。 蛮夷㱕至德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万方向化率土来王蹈舞彤𨓍欢呼玉殿被发文身之士茹毛饮血之徒驱犀象以输琛涉梯航而献贽[车*(乞-乙+小)]兹异域锡赉覃恩矣)。 制度法成汤   (圣人御宇法彼上玄翼翼小心巍巍大度网开三面佉贷五刑[车*(乞-乙+小)]物恤人眚灾肆赦)。 曲沼垂钩饵   (御水萦纡傍分曲沼芙蕖蔟岸苹藻陵波手执丝纶钩垂香饵表一人之无事知四海之晏然游幸临流可以怡怀矣)。 清波跃鲤鲂   (清波碧沼沃润瑶池雨霁深沉萍浮鱼戏诗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鲂)。 晴轩流月影   (名逾长乐义胜忘忧功丽形轩巧殊紫柱金铺动色藻棁飞云月触檐楹风生窗牖古诗云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晖搅之不盈乎)。 疏槛透清光   (花敷栏槛水映林亭静曒银蟾光舒玉殿矣)。 武库森戈㦸   (威仪五法制度九章龙蛇之气势逶迤日月之光辉耸朗戈矛耀雪戟槊植林保人定功备而不用矣)。 军容尚绣装   (六卫之众禁旅之兵衣绮绣之装振貔虎之势行如曳锦住若攒花焕赫军容斯为盛矣)。 触邪严獬豸   (𦭘茨土阶慈俭之德至矣獬豸蓂荚政理之道致矣故得奸邪鹢退忠谠鸮立今国家侔唐尧之风虽绣衣豸冠且无邪可触矣)。 启怅列星郎   (汉书云郎官上应列宿故当其位必称其职所以启金闾玉堂以延之建兰台粉署以处之俾润色皇猷发挥儒墨也)。 寓目忻时泰   (圣人万机之外瞩时泰以民康回顾怡怀念苍生之有福也)。 怡情喜岁穰   (岁时既稔国用益充宽宵旰之情怡然游处也)。 和羹思鼎鼐   (亦犹庶政之事委以台辅简而成治故高宗命传说云若作和羹用尔作盐梅也)。 奏乐饮琼浆   (九成之乐奏而非荒也千钟之酒饮而非乱也盖听政之余逍遥大𨓍群臣高会矣)。 解冻兴东作   (立春之日东风解冻皇帝布农事于东郊祈五谷于上帝亲载耒耜躬耕籍田大兴东作也)。 瞻云望北邙   (东洛之北有邙山宫阙相连云树交映今圣人安天下立太平故于万机之余而瞻望也)。 轻徭宽赋税   (车书混同天地交泰四方无事万物义宁克念田畴诫重𣫍而悦康时也)。 美景度炎凉   (皇居壮丽上体环极美景良辰赏心乐事琼林玉榭瑞露仙禽端拱穆清履四时之和平)。 擅武施三令   (设官分职体道乘时礼乐征伐出自于天子五申三令擅委于谋臣垂衣裳而天下治也)。 崇儒顺五常   (五行天之用五常人之法应天顺人随时设教故崇于大学置于兰省取四科之士修五教之道播仁圣之风文武各得分其用矣)。 直诚无妒忌   (君明于上臣忠于下举事务直纳言无咈大臣良辅皆有贤故谄佞不生于国矣)。 举步蕴行藏   (济济多士元后宁之动合典章静苻玄化羽仪王道无怠肃恭者哉)。 春满皇州丽   (居中得正运化调元和气滂流齐光品物皇都嘉丽何莫由斯亦万国之欢心也)。 花繁上苑芳   (天道亨利园花发滋郁馥鲜明清芬交荫本枝百世贞实万年蕃盛之理也)。 闲情资覆焘   (皇纲序而睿思闲淳风扇而思波洽资法天法地之政施以覆以焘之仁㽵子云明王之功盖天下)。 有智静关防   (智以游刃方机德以柔服四海神谋密运以静关防故得边徼无虞物不失所者也)。 败虏捐车帐   (王者顺彼天时出师以律丑虏之众无畏威故奔走而捐弃车怅也)。 戎渠顾耳珰   (西戎风俗皆饰以耳珰抑亦禀乎天威惟命是听故戎师魁渠严其饰装尽朝于圣化矣)。 燕归知社近   (且化遐被物得其宜如彼燕知时而归矣)。 [蝶-世+云]化梦犹㽵   (㽵周梦中身化为[蝶-世+云]斯湏一梦翱翔百年谁知此身曾不迁易)。 聚落安𥠖庶   (众人所居名曰聚落聚落既静乌无夜啼日出而作开物成务务安黎庶者也)。 通才莅事强   (所任贤士慎选通才共治邦家典御天下举直措抂临莅无偏抚察之间必见强明者矣)。 封陲宽荡荡   (富有四海威临万邦尽归大化之风各奉文明之德故封陲荡荡寰宇昭昭也)。 生植茂牂牂   (牂牂乃茂盛之㒵此意言动植草木之蕃滋茂育也此乃圣人泽周万物皆遂生发矣)。 垄亩堆红腐   (丰年上瑞稔岁方登南亩东皋农夫乐唱仓箱堆积而红腐黍稷常被于田畴)。 桑榆胜绿杨   (民无墯业咸务耕织故桑榆之利弥深杨柳之材益寡也史记云齐鲁之间有千亩桑比千户侯也)。 书绅无彼此   (绅者大带也夫子门人子张闻善言而书诸绅今则爱人乘诲心无彼此矣)。 揖让尽铿锵   (先人后巳行者让路则君臣父子尽怀济济之仪各振锵锵之㒵)。 世反纯和理   (进德修业乃可大可久故好古博雅去彼取此则去耆欲之心行淳和之理而化于世也)。 官清离贿赃   (设官分爵务在清廉既明为政之风尽善化人之法刑无枉滥狱难贿赃故比户之民自乐也)。 平原先畎浍   (尔雅云广平曰原释名云引水田会处曰畎浍欲平于原隰先治于畎浍所谓大道妒砥无不坦途亦犹一统寰区万方归化王道荡荡更无殊俗者焉)。 拒辙信螗螂   (韩诗外传曰宋㽵公出有螗螂拒于辙下公曰彼不量力也大辙若当于得势小虫住拒于当衢骤毂飞输宁阻于康庄者矣)。 恬淡无高下   (恬淡之性性本天然高下无殊远近何异千变万化不能倾动焉)。 因缘任短长   (作如是因有如是缘因缘一生则长短显晦之道任真而已)。 幽禽栖涧谷   (仁反飞走则涧谷之幽禽随时任性而自乐也)。 寒[序-予+(雁-厂)]度潇湘   (避矰缴以衔芦度潇湘而乘月来宾应𠋫随阳得时)。 野迥胡尘灭   (折冲樽俎丑类遁逃黄尘既息于边陲赤子尽归于圣化)。 年丰积贷粮   (贷者借也年饥则散太仓之栗借民充食方今东作西成嘉禾再稻民有余食则贷粮𧂐而无用也)。 端圭朝太极   (天下无事则圣人端圭而御正殿百辟朝会如星拱辰太极殿名也)。 道化镇中央   (以尧舜无为之道底定中华自然拱手垂衣而化成天下)。 悖乱知迷惑   (百兽尚能率舞为臣曷昧变通而乃悖戾乱常自贻伊戚如四凶之类岂非迷惑者[栽-木+(万-一)])。 修持免咎殃   (修仁秉义持谦戒盈不唯远害全身可以庆延长世)。 渔樵忻乐业   (或放志烟波或长歌岩野优游自得谁知帝恩如凿井耕田之叟矣)。 吴越㸦交商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吴越之商往来无阻)。 禁暴穷兵策   (禁戢暴党湏善兵机刑期无刑盖不获已是以自古帝王皆乃文乃武)。 尊贤养国庠   (所贸惟贤为国之本开庠进善长育英才斯乃帝王之恒式尔)。 田多论万顷   (风雨以时大甲多稼登高望远如云蔼然万顷之多举一隅尔)。 食足重千箱   (我田既咸农夫之庆既种既戒如茨如梁乃求千斯仓以处之万斯箱以载之)。 尧圣何俦疋   (光被四海协和万邦以钦明而平章百姓以俊德而亲睦九族其明如日其仁如天五帝已还孰能为疋)。 舜聦岂等量   (听明曰聦彰乎四达若药之言可进如簧之语难伸是以贤有大来人无所失民虽受赐莫得而称如人终日戴天而不知天之高也)。 守文明肃晏   (五典克从九功惟叙万邦肃穆四海晏康则圣文之所被矣)。 息战弭旗抢   (七德备彰四方无敌干戈倒载牛马𠇲闲则神武之所被矣)。 下俚饶分谤   (下民之愚不知赋分祁寒暑雨惟日怨咨岂知箪食瓢饮而乐在其中者哉)。 中庸在审详   (中庸之人可以语上见不贤而自省闻大道以若存动必三思庶无二过)。 掖𨓍霞灿灿   (金屋黄闱掖𨓍紫禁不壮不丽何以威远来柔故得绮霞灿灿而朝笼景风悠悠而夕起盖无为道着不宰功成于马游处不其乐哉)。 宫沼浪泱泱   (观夫宫沼之设见圣人之用心矣欲使皇泽流而不壅天波注而不竭其或春之朝雨之霁晴波澄澈浮仙花于九重寒浪浟瀜泛湛恩于万里是知睿藻寄情邈然无际矣)。 鹏翥三清路   (腾翥远者唯大鹏焉九万为程六月一息亦犹士韫命世之才怀致治之道龙跃天衢振翼云汉望三清之路岂为远哉)。 鸿排一字行   (振鹭在𨓍鸳鸿成列晓近金砌寒趍玉𡎰既一字以为行乃百拜而称寿矣)。 飞书搜草泽   (月令季春之月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逮于幽隐复以弓旌招纳蒱帛徴命𠋫以𨓍燎待以前席不却九九之流况乎传岩渭濵之叟哉)。 恤物劝农桑   (君天下者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劝穑以足百姓所以固本也繇是天子降灵坛抚御耦游场染屦洪縻在手三推而舍庶人终亩欲使九土之宜四民之务五谷登而百神受享也)。 报应随名在   (善恶之报世代之人皆耳目之所知故不假一二而言也为善所以降福作𢙣由是招祸纵三教虽异且一辙同归故报应随形如影响矣)。 施为善否臧   (福善祸淫之道既着徴𢙣劝善之理攸宜然于施张举措赏罚取舍之间审于临事遵彼称思傥否咸不差则悔吝何有仲𡰱云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天高归宇内   (天之象也虽高天之道也弗远惟天阴骘下民使有常生之资者莫不全归我皇区宇之内也)。 谷稔绝飞蝗   (夫厚生之本八政何先八政之中惟食命最方今五行无易百谷用成行发𠇲微时推稔岁且蠈𧈩螟蛰之类尚不为蠹况彼飞蝗而为患乎[栽-木+(万-一)])。 玩好空台榭   (不宝远物无所玩好故台榭多空矣)。 贤明博陆堂   (贤明在上睿哲居尊独断万机弥新盛德虽慱陆之妙何有于我哉)。 是非难可究   (爱𢙣相纷是非相纠非夫量穷世表识动机先则无以究也)。 安健免[亡/(罩-卓+(月*羊*几))]尪   (惟天所以劝人用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故形不羸而㒵不尪也)。 立誉湏兢慎   (流誉垂千载之下成功高百代之前斯乃帝王之能事也兢兢慎之至矣)。 𡨋蒙出定房   (定以不乱为性一真云寂万法斯如故称定也夫究治之本则𡨋𡨋然得其体也蒙蒙然养其用也从是而论犹僧出定动兮无挠静也宁拘)。   御制秘藏诠怀感一百韵诗卷第二十九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𠡠雕造 高丽藏第 35 册 No. 1259 御制秘藏诠   御制秘藏诠怀感回文五七言诗卷第三十   五言          𦘺 明哲贤高士   (文明睿哲之君必贤于高士也何则贤不自贤由圣人而贤之如传岩之比本匹夫也孰能识之逮乎冥通帝梦刻象搜徴高秉化权始彰贤㑺也)。 远深甚更长   (可以见德业宏远智术幽深动合典章言惟启沃若巨川之舟楫比大旱之霖雨足以保历数之延长也)。 清风摇影转   (纵横庙算大阐皇猷如风之清动摇物影飘飖宛转周极八纮不假鸣条涤蒸民之烦虑已矣)。 满月莹寒光   (况帝道之明也皓魄满轮高悬寥泬皎无纤翳光照万部可以发骚人之幽典也)。 英㑺皆才用   (英髦㑺㒇皆负𧟶国之雄才宾王之利用而乃虚栗遁世藏器俟时用之则为虎不用之则为鼠是以圣人仄席旁求恐遗贤也)。 品流见异常   (品流者则常庶也贤人未遇多隐其间道之否也如石落落时又来也如王碌碌不离鄙俚之间可见非常之士)。 生平观至道   (道者万化之源二仪之母斯须不可以去身也是以圣人或坐朝垂问或拱默存思庶合天机以资日用所谓挫𨦣解纷知白守黑常无欲以观其妙也)。 化俗蕴馨香   (以道德仁义而化俗者孰敢不从如草上之风必偃所以民化于上见贤思齐克已复礼修德进业如兰之香)。 荣贵空知命   (富贵在天人之赋分若恃之而不修德者所谓空知其命而不知祸福之相倚是以圣人之在位也尚乃小心翼翼终日乹乹而况于土民乎)。 去非免作荒   (去非者则去甚去奢去泰自然知止足识安危外不作于禽荒内不作于色荒养素还淳家国自富)。 轻波雨水混   (圣人之道如水澄渟小人之谗如雨飘暴轻波虽混倏尔难留雨霁波停甚然无变)。 袅柳树枝狂   (柳带湛长动多摇曳物之性也自然而然况乎云从龙而风从虎水流湿而火就燥是以圣人在位草木虫鱼皆遂其性也)。 迎也春将盛   (王者南面负扆东郊迎春则万物熙熙然而得其生也日軓青陆神司大皞可不盛乎)。 送归秋亦忙   (春秋轮移世之常理宠辱倚伏人之恒事是知秋气成物素景临人傥非豁如宁免忙也)。 精神何气骨   (抱冲和之道者精神可全得柔弱之理者气骨乃固骨气犹宅也精神犹主也人或兼之则动合规矩言符典教故可致理于天下也)。 政理颂甘棠   (运应五百而生者曰命世之才邵公其人欤故得棠树植于分陕勿翦勿伐政理兴于姬周载歌载颂且羊祜岘山之碑行人览之而墯睷岂况邵公之德民其忘诸是以圣人频发叹咏盖欲令为人臣者学邵公之德业仁邵公之政理使千载之后名绩不坠也)。 行孝慈仁德   (礼云父子之道天性也所以同心之孝发自于情此乃凡百之人常所行也苦圣人之孝则异于是下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则天下皆亲皆子矣所以仁者兼爱德者道用仲尼云仁者必有勇即是勇于孝勇于慈勇于德未有违上四者闻于家而达于邦者哉)。 乐为惠有方   (惠及四方民自乐为化及万国咸使从风亭寿之恩既行覆载之义远矣)。 盈盈对赏咏   (宸襟怀感成题因事遣兴或美明哲之士或乐康哉之风或勉为荒或诫情染劝行政理使服孝慈发言成诗用勖天下所咏之事若盈盈在目是知至德溥覆圣藻遐宣坤雄之内蠢尔之俗又焉知吾皇行三代之化哉)。 兴罢若存亡   (诗之兴也体物缘情感怀叙事形于言而露于志思之罢也凝神静虑闲尔怡然罢吟咏而思自闉孰可言存亡也)。 亡存若罢兴   (圣人临驭天下每怀忧畏观史传之事鉴存亡之理顺协亍意欲罢而不能也)。 咏赏对盈盈   (既赏其事必咏其意盈盈目前美景之谓也)。 方有惠为乐   (方犹常也古今为政之道必常有仁惠而民乐之)。 德仁慈孝行   (上有仁德则慈孝兴行于下矣)。 棠甘颂理政骨气何神精   (思得如邵公之贤也)。 忙亦秋归送盛将春也迎   (春秋迭代若迎送焉)。 狂枝树枊袅混水雨波轻   (感春秋之代谢睹景物而兴言也)。 荒作免非去   (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荒治也治其所作归于德义则非责之识免而去矣)。 命知空贵荣   (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富贵无恃其命在德而已矣)。 香馨蕴俗化   (明德惟馨修而蕴之则俗劝而化)。 道至观平生   (夫至道玄妙可以为平生之达观)。 常异见流品   (土之有不常之器奇才异能者必颖拔于流品之中)。 用才皆㑺英   (所用无私位以待贤)。 光寒莹月满转影摇风清   (广大无私若日月之照临发号施令如风雨之动润也)。 长更甚深远士高贤哲明   (运祚延长道德深远皆由君臣上下咸有一德哲贤尽心之弜谐者也)。   七言 情非亦好皆齐一   (夫善齐者以不齐而齐于天下也虽好恶之相倾而是非之一贯必于情而为是所以不好者盖是无所是也必于情而为非所以不恶者盖非无所非也故情虽非而亦好之于以见揔天下之机者达得一之门秉善齐之柏运无方之用成不宰之功而皆齐于一也岂不妙哉)。 去住欢心事对酬   (夫圣人乏心以虚而应其去也去无所去则荡荡而咸通其住也住无所住则存存而不昧故对于事而形于欢者乃唱之而必酬犹谷之而赴响也事之献替心之去留原欢之来何常之有)。 诚信乐教花尽发   (天以不言而信而四时自行地以不言而信而万物自生故有国者必不得已兵食可去而信不可去也夫信之道则之也日常用之也日理始则及于人终则感于神然后天则报之以常行而四时不忒地则报之以常生而万物咸植且春是四时之首花为万物中妍故以花发而缘其情也所以然者盖百花丽乎春矣)。 得中高接雾轻收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盖得中正之道冥𢍆于天亦犹晴空雾廓上见苍苍之色使万物乐然而生晔尔而荣故云高接也)。 争开竞秀和香色   (夫物纭纭不知天之所以覆地之所以载道之所以育王之所以生但争开竞秀而已且香有远近色有浓澹和而生之各当其分诚不可强而为也悲夫)。 俨雅相逢静最幽   (象之生也触类长之故逢一事措一辞俨若安定必尽其雅正之道也如上咏景物等静而思之幽深妙理莫斯为最)。 明日丽来朱紫殿   (大明之日丽于天盖君之象也临照万域明鉴九重当绝汉以飞光若凝丹之耀彩亦所以增紫殿之华也)。 细云摇曳莹朱楼   (山川出云臣之象也无感不至有开必先摇摇曳曳禀之自然至若洁白其踪轻明其体亦足可以莹饰朱楼也)。 名扬可大终奇异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则圣人可大之功也位之韬矣名必扬焉远着无疆高掩遂古曰奇曰异岂不然[栽-木+(万-一)])。 礼让能谦遂胜游   (夫能以礼让为国者必能崇德之基持谦之柄一日克己复礼而天下归仁允所谓谦尊而益光也夫如是则何住而不适固所游而必胜矣)。 呈瑞众多唯景福   (瑞应图曰天下有道则甘露降麟凤现而况太平已来天地交泰凤皇见于鲁郡骐骥来于宛城黄河屡清甘露频降龟麟之瑞禾稼之祥万国充庭府无虚月二仪荐祉夬不绝书盖圣德以惟新致苍生而受福诗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斯之谓欤)。 应祥宜自集祯休   (夫圣人以惟德奉天克勤克俭应乎天地之瑞广于端拱之风宜其百度惟贞四门肃穆荷自天之祐齐无疆之休)。 声闻远令遵依政   (发号施令自迩及遐声教闻于八荒德泽流于六合照临之下无不遵乎圣政焉所谓似天覆人如风偃草者也)。 士庶咸知敩聿修   (济济多士皆学富于古今扰扰庶民亦咸修于礼让盖以上行则下效迩悦则遐来致乎率土普天进德修业)。 横有竖机深理道   (王者之治天下也酌皇王步骤之道体天地造化之宜虽演在万端而理有要道横则拈地之河九曲竖则搘天之岳三峰阴阳不能察其机鬼神不能穷其变纵横舒卷何往弗臧)。 进贤忠节溥分忧   (分忧代理欲求其才仄席植旌用优其礼方今草泽之士怀宝以来庭揩绅之流饮冰而为政尽忠竭节致国安民有以见旌善进贤以人文而化成天下也)。 清天照鉴还宁泰   (天高气清万象凝霁月皎洁以悬瑫星灿烂以舒光既品物以咸亨当万邦之宁泰者也)。 白雪歌词㑺易搜   (郢槵之曲雍门之歌白雪摽名黄金价重而乃广搜贤㑺方称旁求摛彪炳之文列雍容之士也)。 兵偃顺戈闲战马   (天下大定垂衣万方法巡狩以事丰会涂山而礼卑无苞茅不贡罢千羽舞阶而乃马放华山兵销农器者也)。 意全通伫思悠悠   (陶潜诗云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圣人以道济天下功合玄穹登熙熙之台居仁寿之域悠邈藻忍虚豁灵扑自然十洲可观三山未远者矣)。 悠悠思伫通全意   (悠悠边也伫待也远其思虑待通达于幽微而全得其玄妙之意焉)。 马战闲戈顺偃兵   (始定功成制礼作乐休牛归马天下文明)。 搜易㑺词歌雪白   (至治之世诗湏皆归雅正之道也)。 泰宁还鉴照天清   (寰宇泰宁金鉴在握天道得一照临无私)。 忧分溥节忠贤进   (人代火工唯贤是用)。 道理深机竖有横   (至公不私谓之道理机括之深也纵横不穷焉)。 修聿敩知咸庶士   (公卿大夫达道庶士悉尊学校而聿修厥德)。 政依遵令远闻声   (从上之政如风偃草在家必闻在邦必闻)。 休祯集自宜祥应福景唯多众瑞呈   (邦政和而神明降福故风雨以时星辰顺房群瑞毕呈焉)。 游胜遂谦能让礼异奇终大可扬名   (端士之操好礼而能谦尊贤而克让秉奇异之节以终始不渝则可大可久扬其美名矣)。 楼朱莹曳摇云细殿紫光来丽日明   (皇居体于宸极盖不壮不丽不足以威四夷)。 幽最静逢相雅俨   (雅俨容止端㽵之貌谓国之贵游太学胄子志在于礼乐之教性皆幽静相逢而威仪可观焉)。 色香和秀竞开争   (阳春之𠋫群卉茂育秀色繁盛若有竞艳争芳之意)。 收轻雾接高中得发尽花教乐信诚   (苑囿春归烟收雾卷草木咸滋于高下豚鱼自乐于信诚)。 酬对事心欢住去一齐皆好亦非情   (夫情之触事理若酬对其来也适心则欢其去也感心则戚是以圣人达观去来无心于迎善恶忘怀而一致也)。   御制秘藏诠怀感回文五七言诗卷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