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藏第 115 册 No. 1490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第1卷-第3卷)   释签缘起序          禄一   君山除馑男普门子属辞   四教成列开合之旨蕴乎其中十子既往幽赞之功在人方绝惟三转遂周一乘载导经文显而约玄记博而深后进难窥蒙求尚壅不远而复存乎其时我哲匠湛然公当之矣公孩提秀发志学名成渊解得于自心博瞻振于先达无适不可以虚受人洎毗坛以至于国清其从如云矣间者岛夷作难海山不宁徇法之多仄身岩宇或谓身危法丧莫如奉法全身僶俯遂行暴露原野是乐法者请益悦随且法实无边身则有待弘敷未暇签访有凭因签以释思逸功倍美哉洋洋乎登门者肯綮未尝望涯者耻躬不逮乘是以训文其可废耶先德既详虽大科不举诸生未达在小疑必䟽凡十卷不忘于本以天台命家善继其宗以释签顺学信所谓观象得意俾昏作明永代不朽者也普早岁在尘后时从道徒欲击其大节独不愧于心乎。   天王越在陕郛之明年甲辰岁纪月贞于相   法华玄义序释签   隋沙门灌顶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昔于台岭随诸问者签下所录不暇寻究文势生起亦未委细分节句逗晚还毗坛辄添肤饰裨以管见然所记者莫非述闻兼寻经论但识用暗短而繁略颇驯呈露后贤敢希添削。   私记缘起   私记者章安尊者于江陵自记大师所说不与他共故名为私缘起者述所记之兴致序教法之所由。   ○此中先序师德及传述之意名为总序次正序玄文不过五义及本迹奥旨初序分二初序师德次幸哉下明传述之意初文又二初列十德次唯我下结归我师。   大法东渐僧史所载讵有几人不曾听讲自解佛乘者乎。   初十德中初云大法者通指佛教以为大法东渐者自汉明夜梦迦竺初临洎乎隋文御㝢台衡诞应诸有习禅义解翻译之徒渐被此方弘宣教法僧史所录未有不曾听讲自解佛乘佛乘者即是今典永异余教不同三五七九等乘仍开会之使归乎一极故云佛乘言僧史者如宋文宣王记室三简栖所集百卷如俗史书左史记事右史记言礼云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凡所集者不出言之与事今亦例之故云僧史又嘉祥皎法师所集高僧传十三卷开为十科终无不听自解如天台大师此不听自解即是今文十德中之一也及从纵令已下九德并在大师别传章安撮之用序师德初德之中讵者正云无也下之九德德德之中皆云纵者谓与而言之纵有第一终无第二乃至第十故下结云唯我智者具诸功德。   纵令发悟复能入定得陀罗尼者不。   发悟者谓于大苏法华道场三昧开发悟解一乘代受法师讲金字大品陀罗尼者此云总持从三昧起以证白师师云此是法华前方便陀罗尼。   纵具定慧复帝京弘二法不。   纵具定慧者发悟属慧入定是定。   纵令盛席谢遣徒众隐居山谷不。   盛席者盛弘定慧二法谢遣等者自省不能益他为谢推众不受曰遣隐居华顶佛垄唐溪。   纵避世守玄被徴为二国师不。   避世等者舍名利为避世进己道为守玄陈少主再敕频迎隋文帝有敕请住故云被徴为二国师。   纵帝者所尊太极对御讲仁王般若不。   太极殿者陈朝正殿名为太极。   纵正殿宣扬为主上三礼不。   三礼者陈少主敕云国家一年旧有仁王两集仰屈于太极殿开讲法式处分一听指挥初开法筵主上亲于众中三礼。   纵令万乘屈膝百高座百官称美赞叹弹指喧殿不。   天子为万乘之主故云万乘屈膝言万乘者论语包氏引王制云古者井田方里为井十井为乘百里之国适千乘也诸侯之国千乘天子之国万乘故云万乘之主。   纵道俗颙颙玄悟法华圆意不。   道俗等者百高座为道百官为俗玄悟法华圆意者五义释经统收五味故名为玄非兼非带开废诸典名为圆意。   纵得经意能无文字以乐说辩昼夜流泻不。   乐说辩如止观第一记昼夜等者举譬也如悬河流泻昼夜不竭此之十德通举悟解弘经之相故初德云自解佛乘最后德云昼夜流泻诸有托胎灵瑞诞育徴祥髫龀精诚从师访道臣主珍敬缁素归心临终示相灭后应验具如别传。   唯我智者具诸功德。   ○次传述中分三初述叹所受功微次并复下正明传述以益当三或以下述己添助以劝信初自斥己名谦恭所学。   幸哉灌顶昔于建业始听经文次在江陵奉蒙玄义晚还台岭仍值鹤林荆扬往复途将万里前后补接才闻一遍。   幸者自省之词建业亦云建康即晋宋等称为业都今江宁是也旧称扬州隋灭陈后移扬州名额过京江比江陵即荆州也故下句云荆扬往复途将万里将犹当也谓依俙仿佛将一万里汉南曰荆自汉南至衡山之南江南曰扬自京江至南海已来台岭鹤林具如止观第一记。   ○非但未闻不闻等者叹恨不闻者绝分。   非但未闻不闻。   如止观禅门净名䟽等各有余分说未终者名为不闻。   ○亦乃已去谦己闻者未能尽意。   亦乃闻者未了卷舒钻仰弥觉坚高。   卷舒钻仰者章安总叹再治再读理坚意高如孔子诸弟子叹孔子智深如窥其宫墙钻之弥觉其坚仰之弥觉其高如饮大河水饱腹而归不测深浅。   ○犹恨缘浅下明私记缘起。   犹恨缘浅不再不三咨询无地如犊思乳。   今虽欲记但恨一闻而已属大师灭度不获重闻咨决无从如犊思乳。   (△次正明传述以益当)。   并复惟念斯言若坠将来可悲涅槃明若树若石今经称若田若里聿遵圣典书而传之玄文各十卷。   并复惟念者自惟及念彼故云并也自惟不足念彼未闻若不记其所闻念彼当来有不闻佛乘之苦故云可悲若树若石等者如涅槃雪山童子闻半偈已传于石壁又如今经随喜品初随其所闻聚落田里为父母宗亲随力演说聿循也圣典者依今经及大经等皆令传授。   (△三述己添助以劝信)。   或以经论诚言符此深妙或标诸师异解验彼非圆后代行者知甘露门之在兹。   甘露门者实相常住如天甘露是不死之药今释妙法能通实相故名为门初总序竟。   ○次正序玄文总有三序初一是大师别行经序次私序王去是记者所序三此妙法去玄文本序。   序王   初中云王字去声谓起也初也序起众文之始故云序王。   ○就初序为二初总揽五义以释名次记者下就总名以别解初文又三初释妙法次释莲华三释经初文又二先妙次法下文广释先法次妙者从义便故今既略解且从名便。   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   初释妙者但举一不思议则已简于可思议也彼止观为成观故乃以相待为可思议粗唯一绝待为不思议妙今则不尔圆中约时待绝俱妙余味约部或妙或粗若前三教时之与部一向为粗至法华被开方称为妙止观相待义似于别故判为粗今此妙名兼于本迹彼文妙观独在于圆虽异而同细寻可了下文广释不俟多云。   所言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   次释法者略举界如具摄三千广如后释妙叹于法法只是妙权实之言兼于施等三义不同譬中复论故未别出。   ○次释莲华又为六初总立次用譬意三从一为下别释四是以下结法譬先后以明法譬意五荡化城下探取经旨以显法譬六一期下总结用譬本意以示结归。   莲华者譬权实法也。   初文者妙法不出权实故莲以譬实华以譬权。   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况意乃多略拟前后合成六也。   次意者良者发起之端何以立华譬法为难解法故假谓假籍彰犹显也若非莲华无以显于妙法故也譬之所显曰况具显本迹十妙十粗总含因果体宗用三故云乃多今此序文未暇广述略况本迹以摄多途拟亦譬也所对前后秪是本迹二门各十四品前三后三故云合六。   ○次广释中二先迹次本一据经文次第故尔二据化仪必先垂后拂三据机缘则先浅后深若以华譬于迹莲譬于本未可辨其前后何者从本垂迹则本前而迹后由迹显本则迹前而本后约机虽尔约佛终以本居于初则莲前而华后非譬次第然望劫初种子皆从化生等是化生莲之与华皆可为始故并顺二义迹中权实取譬莲华迹亦非实无以施权非权无以显实然终以理实为本而一体权实前后同时莲华前后比说可知今从事说现莲为譬以顺譬故先施后开又先开后废亦且顺喻据其法体开废俱时此据最后开废而说若中间迭废则唯废无开非今喻意具如下说。   一为莲故华譬为实施权文云知第一寂灭以方便力故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佛乘。   今初云为莲故华者约时且寄华严顿后而说顿中之别理实教权且置未论鹿苑施小方等般若已为开废而作方便如此说者且在于小若约教者通前四时三教皆权二乘唯在法华菩萨处处得入而今文引且从引小小难引故故寄说之知第一寂灭约佛自行自行即是理实以方便力故正明施权应云为五比丘说文中略者为欲即说施权意故即以下句种种之言兼之从虽示下明施权意也虽复施权本为于实种种道者即两教因人别教教道五时八教故云种种。   二华敷譬开权莲现譬显实文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次明开者指实为权权掩于实名方便门闭今指权为实于权见实名方便门开示谓指示示其见实之处故云也。   三华落譬废权莲成譬立实文云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第三废者舍是废之别名开已俱实无权可论义当于废权转为实所废体亡若留逗后缘复属于施非此中意若尔开废何别答约法乃开时即废约喻必义须先开若尔法喻差违何成喻法答据理似与喻有违据事似先开后废如先示方便即是真实既识实已永不用权若约理者开废俱时开时已废故也。   ○次又莲下本中譬者初句总标。   又莲譬于本华譬于迹。   ○次从本下正明垂迹。   从本垂迹迹依于本。   迹依于本者示迹不孤立即垂迹之意本拟显本是故今云迹依于本迹非究竟。   ○文云下引证者初先明本。   文云我实成佛来久远若斯。   言若斯者指寿量尘点。   ○但教下正明垂迹。   但教化众生作如是说我少出家得三菩提。   作如是说者总举所说我少等者别示说相十九逾城三十成道不说尔前故云我少。   ○次开迹中引文初述迷迹故云皆谓。   二华敷譬开迹莲现譬显本文云一切世间皆谓今始得道。   ○我成佛下正明开迹。   我成佛来无量无边那由他劫。   不可具彰略云无量等。   ○三废迹者如后如前。   三华落譬废迹莲成譬立本。   ○引文中初诸佛下引同。   文云诸佛如来法皆如是。   ○为度下正明废迹。   为度众生皆实不虚。   废已无迹故云皆实实只是本权只是迹若辨同异广如第七卷明。   ○四结中云是以先标等者总结六譬。   (△四结法譬先后以明法譬意)。   是以先标妙法次喻莲华。   非莲华无以譬于权实本迹妙法非此妙法无以取喻于莲华如金刚经则喻先法后今且顺此故云是以等也。   ○五以经旨释者一部之旨不出本迹荡化城者譬前法譬初荡化城至记莂释迹门也从又发众圣至邻大觉释本门也且就迹门三周摄尽三周次第法说居初今从属对二喻先说。   (△五探取经旨以显法譬)。   荡化城之执教废草庵之滞情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与记莂。   言化城等者化城是导师权说故经云今此大城可于中止是故属教草庵是行者所执故经云犹处门外止宿草庵是故属情荡执教本为除其滞情遣滞情本令不执权教化城述昔草庵譬现时机不同故互举耳开方便者开于五乘初文是开方便三乘从会众善去是会人天小善荡是废之别名开废会三同异之相具如下文本迹用中各有十义又开方便近理故云妙理对人天小行故云大乘小行非不归理方便亦入一乘绮文互对其意恒通理者单从体说乘者从事以明事以体为所依体必藉事方显人天本在于事从事开事为便三乘已证权理从理开理易明是以经开人天但云佛道若开三乘乃云实相若尔何故经文二乘却云菩萨道等耶答道名则通义理则局局故二乘开已授八相记人天但约过去通论又若按位开者二乘得在似位人天但在观行故授记二乘更经若干劫数供养人天无此是故不同同乘佛乘是故不异上中下根等者前荡化城是为下根作宿世譬前废草庵是为中根作譬喻说前开方便是为上根但作法说三周说竟各授记莂具如䟽文三根互转得利钝名具如䟽第四卷十门解释。   ○次又发下本门又二初正明开迹次故增道下授记。   又发众圣之权巧显本地之幽微。   初文者本门开其所覆故名为发佛及弟子名为众圣头角声闻本是菩萨如富楼那等菩萨本是古佛如文殊等并屈曲施设故云权巧寂场已来为迹所覆今始拂之故曰显本昔未曾说故曰幽微。   故增道损生位邻大觉。   次授记者分别功德位至一生近于妙觉故名为邻大秪是妙。   一期化导事理俱圆莲华之譬意在斯矣。   六总结中始自寂场终乎鹤树故曰一期诱物入实故云化导显本为事圆开权为理圆又化事已周名为事圆本迹理显故云理圆不以余华为喻者以莲华六譬元譬本迹故一代教法咸归实本非莲华无以喻之故云意在于斯斯此也此谓本迹。   (△三释经)。   经者外国称修多罗圣教之都名有翻无翻事如后释。   三释经字者五味教法并称为经故云都名具在第八故云如后。   ○次就总别解者从记者去章安释大师序意。   记者释曰盖序王者叙经玄意玄意述于文心文心莫过迹本仰观斯旨众义泠然。   然大师所序似但释名而已意含别故章安所释具体宗用以释名是总体等是别别别于总总总于别故于总中所释兼具五章当知体等三章只是三德乃至秪是一切三法故下文云释名总论三法体等开对三法故总名中通冠一部一部终始不出二门是故二门以文心立号如止观发心初云积聚精要名之为心今之法聚以本迹为要又本中体等与迹不殊故但于名以分本迹余体宗用直释而已故章安述大师意得经文心故玄意五章莫过本迹如释妙字本迹各十本迹二体其理不殊昔日因果名为本宗中间今日所论因果名为迹宗本迹二用不论粗妙及以广狭但据近远以判本迹教相但是分别权实久近相耳故知经心不过本迹仰观本迹之旨三世设化文义泠然泠谓泠泠览而可别。   ○妙法已去牒前序文以示五义。   妙法莲华即叙名也示真实之妙理叙体也归广大之一乘叙宗也荡化城之执教叙用也一期化圆叙教也六譬叙迹本也文略意周矣。   故知叙名通冠始末如前一序但叙于名体等三义合在名中体既属理理岂无宗一乘属宗宗岂无体荡化是用且据实边据理立化亦在用摄寻文可见。   ○从私序王去章安私序。   私序王   ○又为二先序次释序初又为二先谈始末次释经题大师序中总以经题含于始末大师从义题中义必含于体等章安从说说必体等与释名异文义因依故复重释初文者法譬二周略而不叙且寄宿世以为兴致法譬二周得益之徒莫非往日结缘之辈以退大流转故惑寂理而耽无明酒以失大悲心故迷妙因谓生死旷远世尊怜愍接其小机小尚昧初故犹倒惑观宿种故体业付财妙行复初故现瑞骇动故此序中愍斯之言其意该括。   (△初寄宿世以为兴致)。   夫理绝偏圆寄圆珠而谈理极非远近托宝所而论极极会圆冥事理俱寂。   初言夫者发语之端理绝等者既开显已绝偏圆名为形华严方等般若偏圆对明往结法华绝待之缘今寄圆珠而谈绝理极非等者然一极至理非凡小之近非佛果之远托五百由旬引化城之近说宝渚之远极会等者凡谈圆说远为接近废偏若𡨋真契极事理寂然化周为事寂显实为理寂又寄圆珠以显理𡨋其理故为理寂托宝所为谈事会其事故为事寂此之二解义意大同宝渚本为废于化城化城若废名化仪毕衣珠本譬昔闻实相实相若显名契寂理此明中间已入实者。   ○而不寂者去明退大后流转五趣。   而不寂者良由耽无明酒虽系珠而不觉。   耽障中道微细无明故失于大志复耽现行粗欲无明忘本所受。   ○迷涅槃道去明流转后忻乐小乘。   迷涅槃道路弗远而言长。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则东西俱失三德涅槃即理而具谓理为远背大取小则大小俱迷谓大为远为迷大谓小为极为迷小。   ○圣主去明今日开显。   圣主世尊愍斯倒惑四华六动开方便之门三变千踊表真实之地咸令一切普得见闻。   先以四味调熟来至法华迹序四华六动先表四位六番至流通中变土地裂表显实相实相通被故云一切睹瑞听法故云见闻。   ○从发秘密去次释经题初妙法两字通诠本迹莲华两字通譬本迹今以久本喻莲会圆譬华。   发秘密之奥藏称之为妙示权实之正轨故号为法指久远之本果喻之以莲会不二之圆道譬之以华声为佛事称之为经圆诠之初目之为序序类相从称之为品众次之首名为第一。   发秘密等者发者开也昔秘而不说故部皆属粗昔权实相带权实隔异是故不名权实正轨本果久成但为迹覆今但指本名之为显法是现在受者计异故须会之位犹在因故名为道声为佛事且据佛世义通灭后故名为经色唯灭后故且置之前大师序云有翻无翻指第八卷初则唯在于色次则遍于六尘故大师序意一往似局而实通章安序意一往似通而犹局圆诠之初等者且从迹说具存应云本迹诠初前大师序不释序品第一者虽在题名之下自属品之次第非题中之义故缺不论故玄文末亦不释之至䟽文初方乃略解章安承便故略论之序类相从等者一往亦且释品所以若有品之由具在文句此不合论众次等者二十八品生起不杂生起非一故云众次于中最初故云之首第一可知。   (△次释序)。   释曰谈记是叙名会冥是叙体圆珠是叙宗俱寂是叙用四华六动是叙教本迹可知。   谈记者恐误应云谈托谓托宝所谈理极也圆是妙之别名极是妙法之果今寄果法以叹妙如经唯佛能知故云叙名作此叙字者叙谓叙述申作者之意作此序者序谓庠序如六瑞等为正说庠序此非今意故不书之会𡨋者谓得经体也通则遍为诸法诸经诸行等体别则唯在因果所取见于实相方名得体今置通从别故云会𡨋以会𡨋故名宗家体闻法系珠是为圆因得记示珠名为圆果故以珠叙宗又若论珠体非系非示还约于珠以论系示故成体家之宗化周理显法华之力故云俱寂是叙用也良以权实双运故调机入寂乃成于宗家之用四华六动居一经之首故云叙教通序别序咸皆叙教通由通漫故略通从别别序具五余四尚宽现瑞表报其相最切就六瑞中余四尚宽未若四位天华六番破惑动地教意在此故略引之前开方便门引意故尔本迹但是远近之异大师所释其义已显故云可知。   ○次从此妙法去一序是谭玄本序得下文意此序不难于中亦二初序次释初文者为三初叙有经之由次正明今经三所言下释题初由本证故能说之。   此妙法莲华经者本地甚深之奥藏也。   迹中虽说推功有在故云本地。   ○文云下引迹证本。   文云是法不可示世间相常住。   约自证边无法可说。   ○三世下通举证同。   三世如来之所证得也。   ○次文云下正明说经复先引文以内证故而为他说。   文云是第一寂灭于道场知已。   ○大事下明说本意意在佛乘故举始终意在佛慧中间调斥非佛本怀故云助显。   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始见我身令入佛慧为未入者四十余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次正明今经)。   ○次今下正说。   今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三释题)。   ○次释名中初释妙字。   所言妙者褒美不可思议之法也。   ○次又妙下释法及莲华并经皆以妙字冠之以无非妙故尔。   又妙者十法界十如之法此法即妙此妙即法无二无别故言妙也又妙者自行权实之法妙也故举莲华而况之也又妙者即迹而本即本而迹即非本非迹或为开废(云云)又妙者最胜修多罗甘露之门故言妙也。   (△次释)。   释曰妙无别体体上褒美者叙妙名也妙即法界法界即妙者叙体也自行权实者叙宗也本迹六喻者叙用也甘露门者叙教也。   释中亦约一题之内而四义存焉六喻叙用者如下文云迹中断权疑生实信为用本中断近疑生远信为用故下文明本迹各十义不同甘露是理教是理门故云甘露门也。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一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正释五重玄义者先列。释名第一辨体第二明宗第三论用第四判教第五   ○次释释中先判次正释初判中二初列。   释此五章有通有别。   ○次判判中又二初通约诸经次正约今经初文三初释名次如此下出体三例众经下引例。   通是同义别是异义如此五章遍解众经故言同也释名名异乃至判教教异故言别也例众经之初皆安五事则同义也如是诠异我闻人异一时感应异佛住处所异若干人听众异则别义也。   初二可知三举例中云例众经之初等者举经初通序五义以为例释问阿难既同云何人异答具如䟽文四种阿难余意可见。   ○次约今经通别中为五初释名次辨异三出体四引例五简示。   又通者共义别者各义如此通别专在一部通则七番共解别则五重各说例如利钝须广略二门也众教通别今所不论一经通别今当辨。   初云通者共义者七义共释五章各者五义不相杂乱次辨异者虽有通别同释一经故云专在一部余文可知。   ○次正释中先通次别初通中四初标次一下列三对五心四广释七番。   就通作七番共解一标章二引证三生起四开合五料简六观心七会异。   初二可知。   ○三对五心中二初正对次结成。   标章令易忆持起念心故引证据佛语起信心故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开合料简会异等起慧心故观心即闻即行起精进心故。   初中开合等三起慧心者此三性是分别简择故也观心者随闻一句摄事成理不待观境方名修观无事间杂故云精进。   (△次结成)。   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脱门。   法不孤立以七章依于五心五心若立如草木有根茎干则立故心立名根既五心名根根必至力言排障者如信解品云无有欺怠瞋恨怨言欺为信障怠为进障瞋为念障恨为定障怨为慧障若根增长能破五障故名为力既成根力必具觉道以开三脱故云乃至以小准大亦应可知。   ○四广解中二初结前生后次正解。   略说七重共意如此广解五章者一一广起五心五根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耳。   初文者结前可知广解下生后亦名用章意也以此七番共解五章既起五心至别解五章一一无不成于五心既以七番略解五章当知广解五章皆悉具七是故得至圆门三脱入于初住开佛知见初所以竟。   ○次正释中文自为七初标名者即初标五章也于五章中此初标名于中文自为四初标列。   初标五章(云云)标名为四。   一立二分别三结四譬。   (○次解释者此句冠四科释初立方是初科)。   ○次解释。   立名者原圣建名盖为开深以进始咸令视听俱得见闻寻途趣远而至于极故以名名法施设众生。   释初立中云原圣等者所言立者即妙法之名也原者本也建者立也大圣立名盖为开深理以进始行一实相处名为深理七方便人皆名始行视听兼现未佛在唯声益益通二世故云视听俱得见闻使寻声色之近名而至无相之极理故以此妙法之名名实相法施设妙机应入实者若从通说则一代教门莫不为开实相深理今唯从别即此经意也。   ○次分别中二初以今经对明前教次约五味重显今经初文又五但法有粗妙通标也。   分别者但法有粗妙。   ○次若隔历下简。   若隔历三谛粗法也圆融三谛妙法也。   始自华严终至般若虽名不同但为次第三谛所摄今经会实方曰圆融。   ○三此妙谛下叹释今经一实之理。   此妙谛本有。   ○四文云下引证。   文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五尚非下引经举况。   尚非不退菩萨入证二乘所知况复人天群萌之类。   尚非别教行位不退所知况复人天之类群者众也萌谓种子未剖之相人天全为无明所覆故曰群萌。   ○次别约五味又二初通举不即说实之意次所以下具历五味明说不说之意初文又二初略明不说次引文释不说所以。   佛虽知是不务速说文云我若赞佛乘众生没在苦谤法不信故坠于三恶道。   初文者直牒前文如云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而不匆匆即说者何故引文释广如方便品。   ○次所以下正约五味又二初四味次醍醐初又二初列四味次明四味意。   所以初教建立融不融小根并不闻次教建立不融大根都不用次教俱建立以融斥不融令小根耻不融慕于融次教俱建立令小根寄融向不融令大根从不融向于融。   初文中四味并有融不融名不无小异乳中以别为不融酪教一味全是不融生酥中融即有二义若以圆斥三及以圆斥藏即以圆融为融或以三教斥藏即以融通为融虽兼斥大正在斥小故云令小根耻小慕大熟酥中云令小根寄融向不融者通教小乘寄于融通之融而得小果即指小果名为不融令大根从不融向于融者即指通别以为不融即是令通别菩萨向圆融之融问若说佛乘恐其堕苦者说华严教可非佛乘耶答若约教论方等般若亦有佛乘何独华严今堕苦之言但据不堪唯一佛乘故闻别等三教犹免生谤仍用秘密之力且隐小以说之虽曰大机尚隔于别小根被隐一向不闻由隐小故不名俱立是故但立顿大之名不立一乘独妙之称非佛本怀良由于此华严顿大尚非本怀况复鹿苑唯立不融故三藏教首及以部内粗尚未周故妙号都绝方等般若比说可知。   ○次从虽种种至非佛本怀者次明用四味意。   虽种种建立施设众生但随他意语非佛本怀故言不务速说也。   探取法华说彼四味本怀未畅故归会法华所以施设之言通于粗妙尔前犹用权施设故言随他等三者此随他等三有通有别若历七重及以四教一一说之此依诸教通总而说今别约法华别相而说自法华已前皆曰随他故前教中虽并有融以兼带故并属随他未堪开显名不务速务事速也唯至今经开诸不融唯独一融使前诸部同一妙法出世意足是故下文云乃畅也故言等者结归初文不说之意务亦急也。   ○次今经下明醍醐味又三初正明今经次令一下明说佛本意三故建下结立名也。   今经正直舍不融但说于融。   初文舍者舍秪是废故知开废名异体同。   令一座席同一道味乃畅如来出世本怀。   次文者事不获已使一音异解既调熟竟道味无殊余生灭度想若五千起去并付待后会及彼土方闻乃畅等者经云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大事既遂出世意周。   故建立此经名之为妙。   三结者既此经名妙验前四犹粗。   (△三结)。   结者当知华严兼三藏但方等对般若带此经无复兼但对带专是正直无上之道故称为妙法也。   三结中总结四味不立妙名为何所以以兼等故判部属粗如细人粗人二俱犯过从过边说俱名粗人此经异彼故云无复方得独立妙名故也。   (△四譬)。   ○譬中言例者为法立譬故譬例于法故例前三章咸以华为譬初例前立名次云何下例前分别三如是下例前结也。   譬莲华者例有粗妙。   初文者初文立中但约妙名兼历五时开深进始方至于极今譬亦略例但云粗妙总摄前多。   (△次例前分别)。   云何粗狂华无果或一华多果或多华一果或一华一果或前果后华或前华后果初喻外道空修梵行无所克获次喻凡夫供养父母报在梵天次喻声闻种种苦行止得涅槃次喻缘觉一远离行亦得涅槃次喻须陀洹却后修道次喻菩萨先藉缘修生后真修皆是粗华不以为喻。   次譬例分别中前具约五味今但从人简诸外道及前三教以诸部中妙不异故狂华无果可知又应更加有果无华可譬外道计果自然如吴录地理志云广州有木名度不华而实实从皮而出如石榴大色赤可煮食若数日不食皆化为虫如蚁有翅能飞着人屋外道虽计自然之果此果无实一华多果如胡麻等多华一果如桃李等一华一果如柹等前果后华如𤓰稻等故南岳四安乐行云余华或有狂等莲华不然又云余华成实显露易见如方便诸乘莲华隐密如一佛乘。   ○次莲华下譬醍醐者为二初通举多奇次别对三义。   莲华多奇。   初文者可以譬本迹十妙及体宗用三章奇秪是妙十妙三章无不皆妙非多奇华果何以拟之今总以为莲等三摄彼本迹故标多奇。   (○前云别对今云次列三义一科两名前后诸文类多如此)。   ○次列三义。   为莲故华华实具足可喻即实而权又华开莲现可喻即权而实又华落莲成莲成亦落可喻非权非实。   初义云华实具足等者为莲故华华掩于实为实施权实在权内体复不异故云即实而权机熟须开开彼能覆情希近果名之为覆拓彼近谓名之为开开何所开即彼能覆又华落莲成等者华落譬非权莲落譬非实开已即废时无异途开教行人理同一理故故实立已同𡨋三德故知三德不当权实。   (△三例前结)。   如是等种种义便故以莲华喻于妙法也。   ○标体中先列。   体者为四一释字二引同三简非四结正。   ○次释释中先叙大师释次章安私释初文自四初从体字去初释字也次从故寿量品下第二引同从今言实相下第三简非从斯乃下第四结正初释字中又三初释字训次各亲下引例为类三出世下正出经体以同字义。   体字训礼礼法也。   初文可见。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君臣撙节若无礼者则非法也。   次文者虽用儒宗不同彼意彼明道丧故使独亲各子之局所以礼兴今借彼礼法以譬体同一切诸经咸归实体如各亲其亲此之实体生一切法如各子其子故礼记第七云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注云孝慈之道广也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故义同也。   (△三正出经体以同字义)。   出世法体亦复如是善恶凡圣菩萨佛一切不出法性正指实相以为正体也。   ○次引同中二先引寿量同次引二论同初文又二初引寿量次出方便文以辨同。   故寿量品云不如三界见于三界非如非异若三界人见三界为异二乘人见三界为如菩萨人见三界亦如亦异佛见三界非如非异双照如异。   初文中云不如三界者不同三界人所见也故三界人但见异相二乘见如如即空也佛菩萨可知所以但引寿量不引他部者他部已与迹实相同故下文云今经迹门与诸经有同有异异谓兼带同边不殊故不须引然下文云本门与诸经一向异恐人疑云若意异者体等应殊故今引之令知不异所言异者所谓远寿诸经永无故一向异若尔本门亦有实相同边何故不名有同有异答迹门正意在显实相故以所显之理与诸部文以辨同异本门正意显寿长远长远永异故用比之实相虽在迹门辨竟今须辨同故今但取实相同边长寿只是证体之用未是亲证实相体也。   ○次今取下辨同。   今取佛所见为实相正体也。   取寿量所见与方便实相体同所见者经云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正明佛有能见之德故须云见取所见边以证体同经中广明如来如实知见等相(云云)。   ○次引二论者地论中论也问既不引诸部佛经何须复引菩萨二论答诸经同异下文自判诸论同异未有诚文地论别申华严中论通申诸教但引此二足显其诸况二论此文言约意广况辞异意同最堪况例初地论文者初列四句。   金刚藏说佛甚微智辞异意同其辞曰空有不二不异不尽。   ○次释。   空非断无故言空有有即是空空即是有故言不二非离空有外别有中道故言不异遍一切处故言不尽此亦与龙树意同中论云因缘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因缘所生法即空者此非断无也即假者不二也即中者不异也因缘所生法者即遍一切处也。   释中应以毕竟空不思议假相对以成圆融三谛问虽云辞异意同空假如何得为经体答既是不思议空假还指空假即中中为经体中即空假亦指于中三谛无非遍一切处若得此意中论四句义可准知若四句对教自是别途非此中意。   ○今言下简非者举离四谤谤即是非谓实相中无四谤也四即是谤故云四谤。   今言实相体即权而实离断无谤也即实而权离建立谤也权实即非权实离异谤也双照权实遍一切处离尽谤也。   两教二乘不能即权而实名为断无藏通菩萨不能即实而权名为建立别教菩萨弃边取中名之为异地前为权实登地为双非并语地前不能权实即中及中照权实故不免异及以尽谤(四结正)。   斯乃总二经之双美申两论之同致显二家之悬会明今经之正体也。   次结中云斯乃等者本迹为二经迹经谓方便品中实相是也本经谓寿量品中非如非异是也金刚藏及中论为两论致犹得也谓两论二经同得实体。   (△次章安私释)。   ○次私释为四初标能破所破次破凡下释所破以显能破三此等下简异四今经下正出经体。   私谓实相之法横破凡夫之四执竖破三圣之证得。   初文中横破凡夫四执等者如前简非中四谤是也法虽通深执成凡见故横在初心名凡四执亦云有无等四见是也言三圣者谓前三教圣人。   ○次释破中三圣为三。   破凡夫可解破圣者三藏二乘指但空为极譬玻璃珠一往似真再研便伪身子云我等同入法性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空有之旨正破此证也。   初破三藏中玻璃如意二珠相似譬法性名同初闻混大故云一往似真被斥茫然故云再研便伪方等尚止宿草庵般若犹无心希取故至法华方知昔失以昔不知空即有故故为空即有之所破。   通教人指但空不但空共为极譬杂色裹珠光随色变缘所见之光亡其本体逐玄黄之色堕落二乘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菩萨之人非但见空亦见不空所见既殊不二之旨正破此证也。   次通教理通故名为共通机如杂色但真如色变圆理如珠体机发如物裹故通教二乘亡实相体逐诠小之教堕落二乘钝根菩萨义同二乘复能出假文略不说次引大经明利根菩萨一教之内利钝不同空中既殊故为所破初不知中故不及别。   别教人指不但空为极迥出二边如云外月弃边取中如舍空求空不异之旨正破此证若彼有此无则正法不遍不尽之旨亦破此证也。   次别教人虽不但名同但中异故故云迥出是故三教并为圆教所破然破别者但破教道边本是中今弃边中之中而别求于中故以云外之月譬教道中以舍空求空譬方便智若知边中不异即破此意彼理有中此边无中则实相正法不遍一切故不名不尽故以不尽破于不遍前金刚藏四句破中别教得二句即此意也。   ○此等下简异中二先简次重判。   此等皆非佛甚微智不与金刚藏意同非佛证得本有常住不与方便品同不遍一切处不与寿量品同。   初文者金刚藏四句虽异皆云是佛甚微智故故前释云皆被空有等破故也本有常住权实不二前之三教体皆不融是故不与方便品中妙权实同寿量实相遍于三界前之三教体皆不遍是故不与寿量品中双非义同。   ○既不下重判。   既不会正体摄属何法但空是化他之实但不但是自行化他之实出二边中是自行之权并他经所说非今体也。   但空于化他中是实于自行中是权三藏唯有一但真故但不但等者若自他相对但是他实不但是自实通教真中有二实故是故二教并非经体出二边中等者说中道故名为自行云出二边故名为权此是判权实意也。   ○从今经体去正出今经实体。   今经体者体化他之权实即是自行之权实如垢衣内身实是长者体自行化他之权实即是自行之权实如衣内系珠即无价宝也自行之权即自行之实如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况自行之实而非实耶。   今经体者此之体字正指经体体化他下两体字谓体达之体由开故达故云体也初文即是开丈六垢衣垢衣正是示为小乘化他权实今开即是同体权实缨珞长者体自行化他等者但不但空名自行化他权实今皆开之示以衣珠唯一不但无更求于小乘衣食故云无价珠在衣内如不但犹求小果如但空同在一身义当于共自行之权犹存教道亦违实相今亦开之无非实相此等三教皆开及以世间资生产业尚皆是实况圆中自行而非实耶。   ○标宗中二初标列。   宗者为三一示二简三结。   ○次释释中三初文是示从然诸因果下第二简从略举下第三结初文为四初释名次所谓下依名辨相三如提下举譬四总结。   宗者要也。   初文可知。   ○次文者先释宗次释要。   所谓佛自行因果以为宗也。   若开权显实无非自行若为实立权故须化他正指因果以为宗故。   云何为要无量众善言因则摄无量证得言果则摄。   次释要者以要释宗宗义虽明要义未显故重释之还指因果遍摄故云要也。   如提纲维无目而不动牵衣一角无缕而不来。   次譬中云纲维等者维系也纲中之要莫若纲维衣角准知。   ○故言下结。   故言宗要。   ○然诸下简中二先却次取却中二先迹次本。   (△签迹中先诫令通识此句是科)。   然诸因果善须明识尚不取别教因果况余因果。   迹中先诫令通识若无通识安能别知尚不下况也。   ○余因果下正却三教因果何故却之各不能摄一切法故藏通两教以或同或异故当教三人因果尚别况能各摄一切法耶。   余因果者昔三因大异而三果小同。   初三藏中谛缘度殊故因大异俱断见思三乘微异故果小同。   又三因大同而三果小异。   次通教中俱学般若故因大同同坐解脱习尽不等故果小异。   又一因迥出一果不融因不摄善果不[(冰-水+〡)*ㄆ]德则非佛自行之因非佛道场证得之果。   次别教中在因说理不在二边名为迥出复说果理诸位差别故云不融因不下重释所以以迥出因不摄地前众善登地诸位互不相收乃至果地万德互不相关则非下正明却意以非迹中自行之因又非寂场证得之果是故不名迹门因果。   ○又简下本门也。   又简者诸经明佛往昔所行因果悉皆被拂咸是方便非今经之宗要。   通简迹中一切因果若横若竖俱非本故。   ○取意下次简取先本次迹取中先明本者承前简却迹文之后便拂迹以简本承简迹之后取本便故故在前明也。   取意为言因穷久远之实修果穷久远之实证如此之因竖高七种方便横包十法界法。   久远者必指寿量尘点方显实本如此下明功能。   ○初修下明取迹也。   初修此实相之行名为佛因道场所得名为佛果但可以智知不可以言具。   本宗如迹故云此也但可下叹迹若本则非不退智知。   (△三结)。   略举如此因果以为宗要耳。   略举下总结所取本迹因果也。   ○标用中二先标列。   用者为三一示二简三益。   ○次释释中三初文是示从于力用中下第二简从非但下第三益初文二先释名。   用者力用也。   经有断疑生信之力。   ○次三种下正出用相不同宗体宗体唯独在圆始终俱经力用故至简中自明。   三种权实二智皆是力用。   ○第二简中有法譬合。   (△初法)。   于力用中更分别自行二智照理理周名为力二种化他二智鉴机机遍名为用秪自行二智即是化他二智化他二智即是自行二智照理即鉴机鉴机即照理。   初法中自他相即者并成体内之用故也故先明用相为摄机遍故须取化他及自他二此二必以自行为力无力则无用是故相即。   (△次譬)。   如萨婆悉达弯祖王弓满名为力中七铁鼓贯一铁围山洞地彻水轮名为用。   譬中文引佛本行经捔力争婚品云悉达调达及诸王子争婚瞿姨种种捔力瞿姨尔时在高楼上观其捔试是诸王子弯常人弓或满不满一切诸弓皆悉不任悉达所弯净饭王曰汝祖王庙中有轮王弓堪任汝弯悉达得之满弯此弓箭势一发贯七铁鼓箭之余势仍至水轮乃至斫树诸王子斫或一或二随斫随倒悉达一刀斫过七树而树不倒乃至掷象等此并用中示为凡力未关圣力力中之大不过悉达故今借喻此经力用昔三教及近成力用如诸王子。   ○三合譬中二初略合次何者下释。   诸方便教力用微弱如凡人弓箭。   初略合方便教之失以显实教之得。   ○次何者下释中二初举昔显失次举今显得。   何者昔缘禀化他二智照理不遍生信不深除疑不尽。   初文者即以法华已前俱名为昔并属化他故昔教中望今迹门则三教照理不遍故三教人实信未生权疑未尽望今本门昔经圆机亦名为失是则四教俱不知有本时之果生信未远近疑未除。   ○今缘去正显今得。   今缘禀自行二智极佛境界起法界信增圆妙道断根本惑损变易生。   言禀自行者约机极边说必至佛自行方乃名得约化主照机故通语自他极佛下正出用相通论本迹各有断疑生信别论增道损生唯在本门今从省要故以起信增道为迹门断疑损生为本门极佛境界者只是十如权实故云唯佛与佛。   (△三益)。   非但生身及生身得忍两种菩萨俱益法身法身后心两种菩萨亦俱益化功广大利润弘深盖兹经之力用也。   次益中云生身生身得忍等者地前住前为生身登地登住为生身得忍谓生身中能破无明得无生忍也言法身等者谓登地登住破无明舍生身居实报土名为法身位居等觉名为后心若迹门唯益生身及生身得忍本门进至法身及法身后心所益通兼故云非但自垂迹已来受化者渐广得久近益者功在法华。   ○标教中三意于中又四初标次一根性下列三教者下释总名四云何下广释。   教相为三。   初如文。   (△次列)。   一根性融不融相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   ○列中三意者前之两意约迹门后之一意约本门。   (△三释总名)。   教者圣人被下之言也相者分别同异也。   三中云分别者分别既是教相同异教相既通分别义遍即是分别融不融等乃至远近。   ○四正释中初文根性中为二初明八教以辨昔次明今经以显妙初又三初五味次不定三秘密即八教也五味即渐顿故也渐中开四井不定等二即为八也初五味中又三初约五味次引同涅槃三问答料简辨异初文五味者还约华严日照三譬开为五味问应还取涅槃本文何以却取华严文耶非但数不相当亦恐文意各别答涅槃五味转变而只是一乳华严三照不同而只是一日今演华严平地之譬以对涅槃后之三味数虽不等其义宛齐又涅槃以牛譬佛乳从牛出譬佛初说大乳出已后其味转变犹成分譬故此下文义立五味皆从牛出未若华严曰譬于佛光譬说教日无缘慈非出而出众机所扣非照而照故使高山幽谷平地不同同禀教光终归等照故用两经二义相成。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一      音释   签   (七廉切标也)。   仄   (阻力切与侧同仄身谓不安处也)。   僶俯   (僶弭尽切俯美辨切僶俯犹勉强也)。   肯綮   (肯苦等切綮弃[挺-壬+手]切肯綮骨肉会处也)。   陕   (失冉切州名)。   郛   (芳无切郭也)。   句逗   (逗正作读大透切凡经书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点之以便诵咏谓之读)。   裨   (宾弥切附益也)。   驯   (徉遵切顺也)。   㝢   (王矩切天地四方曰㝢)。   垄   (力踵切丘垄也)。   髫龀   (髫徒凋切小儿髻也龀初觐切毁齿也)。   迭   (徒结切互也)。   却   (乞约切与却同)。   骇   (下楷切惊也)。   忻   (许斤切喜也)。   柹   (锄里切果名)。   捔   (古岳切竞也)。   缕   (陇主切线也)。   东渐   (渐将廉切流入也)。   颙   (鱼容切仰也)。   聿   (以律切惟也)。   耽   (都含切过乐也)。   褒   (补刀切扬美也)。   谤   (补旷切毁也)。   斥   (昌石切黜也)。   撙   (祖本切裁抑也)。   竖   (臣𢈔切立也)。   研   (倪坚切穷究也)。 乾隆藏第 115 册 No. 1490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第1卷-第3卷)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二   禄二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云何分别如日初出前照高山厚殖善根感斯顿说顿说本不为小小虽在座如聋如哑良由小不堪大亦是大隔于小此如华严约法被缘缘得大益名顿教相约说次第名从牛出乳味相。   初文云何下至出乳味相者此文以华严说大未游鹿苑名之为顿此是顿部非是顿教以彼部中兼一别故人不见者便谓华严顿于法华者误矣下去准说初文牒譬厚殖下以感应合譬一往总以别圆为厚顿说下明说顿意良由下说顿之由由相隔故言大隔小者小人未转为大所隔此如华严下结华严譬以同涅槃故云如也下去例尔约法去明机感相应得益以结部名约说下结说次第同涅槃譬。   次照幽谷浅行偏明当分渐解此如三藏三藏本不为大大虽在座多跢婆和小所不识此乃小隔于大大隐于小约法被缘名渐教相约说次第名酪味相。   次照幽谷亦先提华严譬浅行下亦举感应以合譬乃至法华文中皆有结譬同法得益结名结说次第寻初顿教意以对下四味比说可知唯三藏结部名在前余文或阙说意等寻之可见大虽在座等者大人示迹隐在小中多跢是学行之相嘙啝是习语之声示为三藏始行初教而三藏实行者谓之为实故云不识。   次照平地影临万水逐器方圆随波动静示一佛土令净秽不同示现一身巨细各异一音说法随类各解恐畏欢喜猒离断疑神力不共故见有净秽闻有褒贬嗅有薝卜不薝卜华有着身不着身慧有若干不若干此如净名方等约法被缘犹是渐教约说次第生酥味相。   影临万水至方等者至方等中具说四教以未融故故见不同问华严鹿苑大小永隔才说方等则同座并闻者何答若以秘密横被无时不遍若约横论竖则隐显在机佛本意在大故遂本居初然由一分渐机致使圣慈未畅前已专大次复专小今虽同座大小仍隔但小被大弹为成生酥以此为次耳故知于创禀者仍互不相知故有此诸喻意不同影临万水譬现身不同逐器方圆譬示土不同随波动静譬说法不同示一佛土至不共合譬也从故见有下明机见不同对前三相初见净如梵王见秽如身子开彼三相总引经文兼约六根明[后-口+十]小也见有净秽对前现土眼根也亦应更云睹相优劣已举见土身必称土故不繁文闻有褒贬耳根也嗅有薝卜鼻根也华有着身身根也慧有若干意根也唯阙舌根以褒贬兼之若语身者应云如须弥山巨身也始坐佛树细身也一一根中并一褒一贬寻之可见又佛叹文殊净名褒也声闻菩萨被折贬也其例盖多不能具记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入此室者不嗅余香结习尽者华不着也声闻有若干其无碍慧无若干也即是褒贬之意世人判楞伽或同华严或同法华具如止观记已有二处引楞伽文判属方等以彼经文具四教故有弹诃故此中阙说意应云方等本折小弹偏圆无所间又阙说由应云良由小未全转致使五百闻大成[后-口+十]。   复有义大人蒙其光用婴儿丧其睛明夜游者伏匿作务者兴成故文云但为菩萨说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虽三人俱学二乘取证具如大品若约法被缘犹是渐教约说次第名熟酥味相。   复有义者华严经譬但云平地今离彼平地以譬方等般若法华方等如食时般若如禺中法华如正中于彼义上更加二义故云复有言大人蒙其光用等者菩萨大人蒙般若光诸法之用二乘之人既无此用是故譬之如七日婴儿若视日轮令眼失光故名为丧外人暗证譬如夜游菩萨利他譬如作务务者运役也故文云下引信解声闻自述以合婴儿丧其睛明一切智明于般若光无明全在义之如丧虽三人俱学下说意也仍阙说由亦应云良由小稍通泰致使被加令说。   复有义日光普照高下悉均平土圭测影不缩不盈若低头若小音若散乱若微善皆成佛道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具如今经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若说次第醍醐味相。   次譬法华中土圭等者圭者累土也故字从重土谓之为圭如宋严观法师与此太史官何承天共论此土是边是中观乃引周公测影之法以一尺二寸土圭用测日影夏至之日犹有余阴天竺此日则无余阴故睿法师云如日方中无处不南此指中方无余阴处准此算法地上寸影天上万里若低头若微善者总结散乱小善之类无不开之以成佛因以用合譬同入一实故无盈缩不令下说意亦阙说由应云良由大机已熟众无枝叶致使一切佛知见开若约法被缘名渐圆教者此文语略具足应云鹿苑渐后会渐归圆故云渐圆人不见之便谓法华为渐圆华严为顿圆不知华严部中有别乃至般若中方便二教皆从法华一乘开出故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䟽云于一佛乘开出带二带三今法华部无彼二三故云无二亦无三又上结云华严兼等此经无复兼但对带此非难见如何固迷又今文诸义凡一一科皆先约四教以判粗妙则前三为粗后一为妙次约五味以判粗妙则前四味为粗醍醐为妙全不推求上下文意直指一语便谓法华劣于华严几许误哉几许误哉约说次第名醍醐味相者此五味教相生之文在第十三圣行品末佛印无垢藏王菩萨竟云譬如从牛出乳乃至醍醐譬从佛出十二部经乃至涅槃问彼经自以醍醐譬于涅槃今何得以譬于法华答一家义意谓二部同味然涅槃尚劣何者法华开权如已破大阵余机至彼如残党不难故以法华为大收涅槃为捃拾若不尔者涅槃不应遥指八千声闻于法华中得授记莂见如来性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   ○次引同中二初总结同次引文别释。   当知华严之譬与涅槃义同。   初言当知华严之譬与涅槃义同者华严日出等譬与涅槃五味义同但有广略之殊故广开平地以为三譬譬三味也。   (△次引文证同)。   三子三田三马等譬皆先菩萨次及二乘后则平等凡圣(云云)。   次引文证同中言三子三田三马等者涅槃迦叶白佛如来怜愍一切众生不调能调未脱能脱善星是佛菩萨时子断欲界结证得四禅如来何故记说是一阐提地狱劫住不可治人何不先为演说正法后为菩萨若不能救善星比丘云何得名有大慈悲有大方便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唯有三子一者有信顺心恭敬父母利根智慧于世间事能悉了知其第二子无信顺心不敬父母利根智慧于世间事能悉了知其第三子不敬父母无信顺心钝根无智父母教告应先教谁迦叶白佛应先初次及第二后及第三而彼二子虽无信顺恭敬之心以慈念故次复教之如来亦尔其三子者先譬菩萨次譬声闻后譬阐提如修多罗中微细之义我先已为诸菩萨说浅近之义为声闻说世间之义为阐提说今虽无益作后世因善男子譬如三田一者渠流便易无诸沙卤瓦石𣗥刺种一得百二者虽无沙卤瓦石𣗥刺渠流险难收实减半三者渠流险难多诸沙卤种一得一又有三器一者完二者漏三者破若受用时先用何器又有三病人一者易治二者难治三者不可治医师若治先治何者又有三马一者调壮大力二者不调大力三者不调羸老王若行时先乘何马合譬如前善男子如大师子若杀香象则尽其力乃至杀兔亦尽其力如来亦尔为诸菩萨及一阐提功用无二故今文中初说华严如先为菩萨次在鹿苑如为声闻方等已后大小普被乃至涅槃名为平等故涅槃云功用无二经文虽列多种三譬譬意不别重列来耳日光无私高者先照后及平地非不照高从后为言故云平地涅槃亦尔佛智无偏大机先被后及阐提通前后说故云平等。   (△三问答料简辨异)。   问既以五味分别那同称渐。   三料简中初问既以五味那同称渐者问前五味教相味既有五何故中间三味皆名为渐。   答约渐得明五味耳。   答意者秪以渐入故有中间更加前后故得有五。   ○从又若去重以五句分别渐顿且约一期五味相生则渐顿一向若当部横辨则渐顿互通虽曰互通各有其意故须更以五句分别。   又若小不闻大大一向是顿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渐若以大破小是渐顿并陈若带小明大是渐顿相资若会小归大是渐顿泯合故无量义云渐顿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时则合即此义也。   初二句可解然仍存略且以大小相对得作此说若以别教当教之渐相对说者应云顿中兼渐渐不妨顿且为成五句显五味故也若言渐中有顿则下方等句同故略不列且云一向初句华严也次句鹿苑也次句方等也若以大破小具如弟子品以三教诃小且据调熟小乘边说复有以圆诃偏如菩萨品复有渐中初入小行如见土复秽得法眼净及俗众室外为说无常以小对大故云并陈陈犹列也相资即般若也相资之义后更料简若会等者法华也初句略出次句引证初云合者只是会之别名次引证中引不合以证合者如䟽云开为合序无量义既重序前开不久必合譬如算者下已必除今时合者今文更以法华意结。   ○次问下料简中间般若。   问云何相资。   可解。   ○答意者义兼方等。   答小闻于大耻小而慕大是为顿资小佛命善吉转教大益菩萨是为渐资顿。   方等则大资于小般若会中闻加二人为菩萨说名小资大亦应云顿资渐互出无在。   ○次明不定文三初结前生后次虽下释相三味味中下结。   如前分别但约显露明渐顿五味之相若论不定义则不然。   初文者为对秘密须安显露之言故知通论显露俱摄渐顿今于五味义后欲别明不定亦是显露故初标之以冠不定相异渐顿故曰不然。   ○虽高山顿说等者正释也又三初正释次大经下引证三一时下破古。   虽高山顿说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虽说四谛生灭而不妨不生不灭虽为菩萨说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断虽五人证果不妨八万诸天获无生忍当知即顿而渐即渐而顿。   初文者此指华严不动不离而升而游者此指顿后渐初不动于顿而施渐化此中古人多有异释有云本释迦不动而化身升天有云法身不动而化用升天有云不往而往往而不往故升故往近代藏法师四释一约处一处中有一切处则天宫本来在树王下但先未用此天宫处二者约佛树王下佛遍一切处故树王佛本在天宫先未用彼天宫佛耳三者约时树王下时即天宫时四者约法界谓无自性此未必全尔前之三义何不论机而但约佛后约法界何故但云无自性耶而不云无他乃至无无因耶无谋而化感应道交非应而应非感而感何论时处身土性等耶虽转四谛指鹿苑此指虽施渐化而不起于顿此二味既然诸味准此虽为菩萨指方等般若彼二时中俱有小果新得旧得如常所明虽五人证果不妨八万诸天获无生忍此重指渐初对般若说前文约法此中约人得果不同证法不定应引大论显密法轮义释此中意故大论六十五云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初转法轮八万诸天得无生忍陈如得初果今转法轮无量诸天得无生忍今转似初转问初转少今转多云何以大喻小而言似耶答诸佛有二种法轮一者显二者密初转声闻见八万及一人诸菩萨见无量阿僧祇人得二乘无量阿僧祇人得无生忍无量阿僧祇人发无上道心行六波罗蜜阿僧祇人得初地乃至十地一生补处坐道场是名为密故知初见八万一人属显露摄秘密者如次明之又大论三十一云欲得一音遍十方恒沙世界当学般若论问若尔与佛一音何别答有限无限问若尔何故阎浮提人来佛边听法答佛有二种音声一者密如向所说二者不密须来佛边此据别说约体而论二义俱时故今文中相即而说。   大经云或时说深或时说浅应问即遮应遮即问。   次引大经证中云或时说深或时说浅等名不定者以由彼此互相知故若秘密者即如下文互不相知是故名密不定与秘并皆不出同听异闻故名为即今亦浅深同席故着或言应问谓开其问端应遮谓置其所问亦开置同席故成不定。   ○三示相破古中先示相次破古。   一时一说一念之中备有不定不同旧义专判一部。   示相中云一时等者从广之狭时谓五味之一亦是一部一会说谓一句一言念谓一刹那顷具如前文不定教相此显如来不共之力问此与方等恐畏欢喜等为有何别答不定遍前四味若直语方等但弹斥而已既以身土令物殊途正当不定般若亦然思之可见次破古中云不同旧义专判一部者如第十卷判教中云南北通用渐顿不定不定者即指胜鬘及金光明故今家判义味味之中皆有不定故不同旧专指二经。   (△三结)。   味味中悉如此。   言味味者乳中则约圆别相对以辨不定酪中教门虽无二别乃与八万对辨不定生熟二酥三四对辨其意可见。   ○次此乃下秘密为四初结前生后次如来下略叹三此座下释相四虽复下结叹。   此乃显露不定秘密不定其义不然。   初文可见。   如来于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机若时若处三密四门无妨无碍。   次略叹中云若智若机等者智谓大圣权谋机谓不同次第不择时处身口意密随何四门无碍自在适时称会皆无虚设。   ○三正释相中且寄三法以出其相何者以此三法对秘密故则化仪四教文义整足任运摄得三藏等四于中复二先约三说相对次约说默相对初三说中二先约十方相对次或为下于一方中多人相对一方既尔十方亦然二文各先正释次各各下结。   此座说顿十方说渐说不定顿座不闻十方十方不闻顿座或十方说顿说不定此座说渐。   各各不相知闻于此是显于彼是密。   或为一人说顿或为多人说渐说不定或为一人说渐为多人说顿。   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   或一座默十方说十方默一座说或俱默俱说。   次约说默相对中亦应具有十方及人二义不同无人相对者文略而言俱默俱说者理合如之前三法相对准此亦应云俱顿俱渐俱不定文无者亦略既云俱默俱说互不相知名之为密何妨俱顿互不相知。   ○各各下亦结也。   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   云互不相知者前文但云于此于彼者亦应互说举一以例验知不定与秘密但有互知与互不知以辨两异此中显露亦义通余七以秘不出此七故也故前文云显露渐顿及显露不定故七并是显露意也若尔何妨法华亦与诸教十方一席互为显秘而云法华是显非秘密耶答十方容有一席定无言容有者何妨余方未宜开权废近等说则彼不知此若此间法华席中初发心者及人天被开岂可尽知十方世界开与不开然已闻法华本门施化非适一世纵不现见亦可比知开不开相义当于知况同居分身寂光地涌睹已咸信一道无偏不同华严云是眷属大集亦无分身之言般若但云问者加说名字咸同故知此经与余经异显密意别思之可知。   ○四虽复下结叹中三初举广以叹。   虽复如此未尽如来于法自在之力。   ○次但可下许证附理故可知言说依事故莫辨。   但可智知不可言辨。   故知证一照极略得大猷言不累施卒何可具。   ○虽复下览言说以从意故意不出渐等。   虽复甚多亦不出渐顿不定秘密。   (△次明等者前明八教以辨昔竟今科次明今经以明妙所以下文结云此即对于八教简也)。   ○次明今经为二初总明教显胜次别约迹显胜。   今法华是显露非秘密是渐顿非渐渐是合非不合是醍醐非四味是定非不定。   初文云今法华是显露等者对非秘密故云显露于显露七中通夺而言之并非七也别与而言之但非前六何者七中虽有圆教以兼带故是故不同此约部说也彼七中圆与法华圆其体不别故但简六此约教说也次言是渐顿非渐渐者具如前判今法华经是渐后之顿谓开渐显顿故云渐顿非法华前渐中之渐何者前判生熟二酥同名为渐此二经中亦有圆顿今法华圆与彼二经圆顿不殊但不同彼方等中三般若中二此之二三名渐中渐法华异彼故云非渐渐耳人不见之便谓法华为渐顿华严为顿顿恐未可也是合等者是开权之圆故云是合不同诸部中圆故云非不合合者只是会之别名此即已当约藏等四以简权实故不复云是圆非三既知非是法华之前显露已竟则了法华俱非七教此即对于八教简也。   ○如此下显迹。   如此分别此经与众经相异也。   可知。   (△二化道始终不始终相)。   ○次约化道中二初正辨异。   次指教诚证。   又异者余教当机益物不说如来施化之意此经明佛设教元始巧为众生作顿渐不定显密种子中间以顿渐五味调伏长养而成熟之又以顿渐五味而度脱之并脱并熟并种番番不息大势威猛三世益物。   (○言初文为五者初重举余经以对辨次明今经意三又以下明今世复以七教调伏四并脱下结初及以中间今日等相五更引涌出助显迹文)。   初文为五初重举余经以对辨次此经下正明今经意且指迹中大通为首虽寄渐及不定不以余教为种故云巧为结缘已后退大迷初故复更于七教之中下调停种复云巧为所以中间得受七教长养调伏因调而熟名为调熟调实未熟因中说果是故云也又以下明今世复以七教调伏令至法华得度故云度脱也并脱等者约多人说于彼是种于此是熟互说可知是故云并及番番不息此即结初及以中间今日等相故更引涌出助显迹文故云大势威猛等也此涌出品中三世益物之文大势威猛即未来师子奋迅即现在自在神通即过去此中略举未来一文而总通三世故世世时时念念皆有种等三相故也。   (△次指教诫证)。   具如信解品中说与余经异也。   次指信解者即信解中云又以他日于䆫牖中即指法身地鉴机久矣故此一语即兼三世益物之相又信解具领一代五味则知三世五味并然义须兼于述成之文以述成中先直述所解次明领所不及则十法界七方便等皆得五味之益即其意也余教无此故不同之。   (△三师弟远近不远近相)。   ○次又众经下本门为五初正明本地长远次补处下举不知之人以显长远三经云下引寿量证因闻方知四殷勤下引迹门叹意以证长远难闻五当知下结初文又二初正明次众经尚不下泛引众经况出远相初又二初师次弟子初师中二先引昔经。   又众经咸云道树师实智始满起道树始施权智。   以自证为实化他为权。   ○次今经下明今经一体权实久久已满。   今经明师之权实在道树前久久已满。   迹中三千界墨点尚已为久今本中五百亿尘界故云久久又一节已久况节节相望故云久久。   ○次诸经下弟子中亦先引昔。   诸经明二乘弟子不得入实智亦不能施权智。   二乘犹住小果故云不入岂能化他故不施权。   ○次明今经。   今经明弟子入实甚久亦先解行权。   如满愿等先已入实说法第一故先解行权。   (△次泛引众经况出远相)。   ○次况中亦先举昔。   又众经尚不论道树之前师之与弟近近权实。   不说道树之前一节两节故云近近尔前一节两节望今尚近况无中间远中之近故云近近。   ○次况出今经。   况复远远今经明道树之前权实长远。   言远远者只是久久又言异者约时长短为久近约所行处为远近成已化迹为所行处俱有二意故互说之。   (△次举不知之人以显长远)。   补处数世界不知况其尘数。   次不知之人中云补处数世界不知者如寿量中五百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尽抹为尘复过尔所世界乃下一尘尘数已多况下尘不下尘界宁当可数下尘不下尘界尚不可知况界中尘宁当可数况如尘数以一尘为一劫佛成道来复过是数亿阿僧祇未发迹来弥勒不知虽发迹竟补处智力不知界数况知尘耶所以开迹显本皆入初住故云作佛本门发迹于果不疑故皆发愿求此实果故云愿我于未来说寿亦如是。   (△三引寿量证因闻方知)。   经云昔所未曾说今皆当得闻。   三引证者近以迹门尚得为昔况伽耶已前已被开者自是一边若据未曾开会者自退大已来小起已后皆名为昔。   (△四引迹门叹意以证长远难闻)。   殷勤称赞良有以也。   四引迹门叹者方便品初虽近叹五佛权实意实密叹师弟长远。   ○五当知下结一向异。   当知此经异诸教也。   七番共解中初标五章竟。   ○次第二引教证五章者又为二初引二文通证五章次引药王别证教相初文又二初正引二文次所以下明引二文意初文二先明序品次明神力初文自为四初证名中二初正证名次何但下略引同。   二引证者如文殊答问偈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初文者弥勒初以伏疑潜难文殊因以潜释伏疑难云四众忻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文殊释云我见等也。   何但二万亿大通智胜及五佛章中三世佛说皆名法华也。   次引同中言何但者何但如文殊引二万灯明同尔大通及五佛其名咸同问大通名同在文可见五佛章中未闻其同答释迦既名法华余之四佛并云亦以故知同也况妙法只权实一体四佛皆云为令众生得一切种智及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下释云开示悟入即其文也名同义同其意在此。   ○次文云引证经体中总引三文。   文云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又云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又云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此亦今古同以实相为体也。   引今文者亦是文殊释伏疑中释体疑也今是今佛之文余二并是灯明之文故云古也。   ○次文证宗中二先引次即是下释。   文云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初文亦是文殊释伏疑文也。   ○次释中先约迹次约本。   即是会三归一之法雨令求佛道因者充足乃至一切皆会令充足若开近显远之法雨令求佛道果者充足。   迹门约弟子因本门约佛果也师非无因弟子有果且互举耳。   ○次文云下证用中亦二初引次释初文二初引释伏疑文正证。   文云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次引方便品略开权文以助成。   又云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即化终为久。   即是断三乘五乘七方便九法界等疑皆令生信此证经用也。   次释中前引经文但云三乘以三乘义含故今释出若五若七但是开合异耳五开人天七开菩萨九合菩萨复开四趣若不开人天四趣断九法界上佛法界疑不尽问若尔经何不说答余趣会实诸经或有二乘全无故合菩萨对于二乘从难而说释据尽理故须论九断此等疑生一乘信。   ○次引神力品先列经。   又如来神力品云以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如来一切秘要之藏如来一切甚深之事皆于此经宣示显说。   ○次释。   一切法者权实一切法皆摄也此证经名一切自在神力者内用名自在外用名神力即证用也一切秘要之藏者非器莫授为秘正体为要多所含容而无积聚名藏此证体也一切甚深之事者实相名甚深为实相修因名深因究竟实相名深果又法师品云若闻此经乃是善行菩萨之道深因也求佛道者咸于我前闻妙法华经一句乃至一念随喜我皆与授记乃至须㬰闻之即得究竟三菩提深果此证宗也。   一切之言即权实相摄相摄故妙内用自在故除疑等方遍即自在神力具含三千通摄三德故名为藏尔前非器不授斯要甚深之事者因果名事实相名深是实相家之因果名甚深事若非此因果则非今经宗也次重引法师品者助成二文耳非无余文所以但引宗文助释者圣人垂教意在修行故名体用教以宗为主修行莫过因果故也。   ○次明引文意中所以引二文等者序及流通于中又二先正明引用所以次明不引所以。   所以引二文者古佛事定举要略以释疑今佛说竟举要略以付嘱。   初二文之中引其要意灯明佛事谢在过去其事已定故文殊引来释弥勒之疑今释迦佛说本迹竟总撮枢要付诸菩萨。   ○次中间下明不引意又二初正明不引之意次若引者下释疑。   中间正当机广说故不引证耳。   初文者当机广说一部之文居于序及流通之中故云中间凡有所说岂过能诠名及所诠体并依体起用耶故不俟引之。   ○次释疑者恐人疑云广说虽尔岂无略要故引显实四一而为释之先引。   若引者开示悟入即其文也。   ○次释。   为大事因缘故证名佛之知见证体开示悟入证宗为令众生证用此异余经证教也。   释中云言大事者诸佛出世本在开权故名妙法佛所知见即是体也开示等四䟽文四释今且用约位一释开即十住真因也入即十地真果也又开等四位真因也直至道场真果也若为令众生至七方便非今经用开佛知见方属今经又为大事因缘故证名者上文无数方便种种因缘是权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知是实次所以者何去释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故知出世本意意在佛乘佛乘方得名为大事当知佛乘只是妙法故可证名次又释云云何名为至佛之知见当知大事是能诠名佛所知见即是实相证理明矣取能知见开示悟入始从初住终至后心证宗甚便。   ○次引药王中为二初正引证次引诸下以四例教初文二先引次释初又二先总举数去取次列。   又药王品举十譬叹教今引其六。   初文者药王品佛为宿王华说十喻今但引六者余四望六犹成分喻是故合四在此六中何者以轮王释王不及梵王故合入梵王喻中五佛子及菩萨不及于佛故合在法王喻中。   大如海高如山圆如月照如日自在如梵王极如佛。   次列中经中一一皆云此法华经故知叹教今此列文略出名耳。   ○次释中一一文皆先举譬次释譬经中譬文广合文略但云法华亦尔最大最上最明等耳今出譬则略合文稍广准经望之可以意得。   海是坎德万流归故同一咸故法华亦尔佛所证得万善同归同乘佛乘江河川流无此大德余经亦尔故法华最大也。   海言德者德者得也得众水故万善合万流佛乘合一咸不合江河川流流通三处应云三教各有所归而不及法华也。   山王最高四宝所成故纯诸天居故法华亦尔在四味教之顶离四诽谤开示悟入纯一根一缘同一道味纯是菩萨无声闻弟子故。   次山譬者经中具列土山黑山小大铁围及十宝山以比须弥今文略无但云四宝者从所比说余山并无四宝故也天居四宝顶如醍醐在四味上反以四宝譬四诽谤天居其上如教离谤也四谤如前金刚藏意又更却以四宝譬位一根缘等以譬诸天诸天不离四宝山故若尽消经者应以土等四山如四味须弥在十山之内而最高如佛界在十界之内而最胜。   月能亏盈故月渐圆故法华亦尔同体权实故会渐入顿故。   次月譬者实如盈权如亏同体权实如月轮无缺会渐入顿如月明相渐圆故知前标教相中云是渐顿者与月譬意同经中以星比月天子虽举天子经合既云此法华经最为照明故今但取圆亦兼以明为譬。   灯炬星月与闇共住譬诸经存二乘道果与小并立日能破闇故法华破化城除草庵故又日映夺星月令不现故法华拂迹除方便故。   次日譬中复加灯炬星今合日譬中但云破化城故但取日明能映诸明故耳若更合者亦可以灯等四譬二乘及通别菩萨并与无明共住故也故次重引中略举星月而除方便故知方便所收复广。   轮王于四域自在释王于三十三天自在大梵于三界自在诸经或于俗谛自在或于真谛自在或于中道自在但是历别自在非大自在今经三谛圆融最得自在譬大梵王。   次梵王譬中经云如梵王为一切众生之父今亦能生一切诸教故也今文但云自在者以对简二王非自在故耳轮王地居如俗释王居天如真梵于三界如中若真俗自在中未必自在若中自在真俗必自在故以今经譬于梵王文中便简历别中道亦非自在且约教道故知梵王兼譬二中今譬圆融故云最也。   余经拔众生出生死如五佛子于凡夫第一或拔众生出涅槃如菩萨居无学上今经拔出众生过方便教菩萨上即成法王最为第一。   次法王譬中五佛子经文自列四果支佛此等所说不及佛故。   ○次例又二先例四。   引诸譬喻明教相最大例知用宗体名亦大如海境智乃至利益亦大如海教相如山在四味教上用宗体名境智利益亦复如是教相亏盈圆满如月用宗体名境智利益亦复如是教破化城用宗体名境智利益亦复如是教相自在余亦如是教相王中王余亦如是。   可见。   ○次非但下结。   非但引文证教余义亦成。   ○三生起中为五初释名次明生起意三肇师下正明生起四神力下明生起所依不同五今之下正明能依所从。   三生起者能生为生所生为起。   初如文。   前后有次第粗细不相违。   次言粗细者明五章次第也凡生起者或从粗至细或从细至粗但使不乱皆名生起今之五章是从粗至细能诠之名于中最粗是故居首所诠之体次细于名是故居次体但是理取理之行莫过因果是故居次因果之宗虽细于理自行因果犹是总略用是益他兼于权实逗会众生久远根性故细于宗教相既是分别前四故细于四所以居后是则展转递为生起。   肇云名无召物之功物无应名之实无名无物名物安在盖第一义中无相意耳世谛为言无名无以显法故初释名名名于法法即是体寻名识体体非宗不会会体自行已圆从体起用导利含识利益既多须分别教相也。   三正明生起者既言展转名既居初复从何生则名从理出初引肇公意者法本无名名假无实故云名无召物之功物体性空无应假名之实名实俱无但真谛意耳今论世谛故须辨名理虽无名假名显实是故须立妙法之名以显本迹妙法之实问名既依理理复依谁答理性无体全依无明无明无体全依法性理遍一切而无所依是则名之与体互为因依名即是体文字解脱色为法界等(云云)。   ○四所依中三谓神力等。   神力品中约教次第一切法本皆佛法大经云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众生颠倒谓非佛法今明言示之故言一切法也欲说此法先以神力骇动故言一切自在神力既见变通醒悟渴仰得为说教教诠实相故言秘密之藏也禀教修行即有因果故言甚深之事也欲分别四义与余经同异次明教相耳序品约行次第初从经卷若善知识有所闻见即闻名也闻故推理体显显体须行行即因果宗也行自排惑亦利众生是用也分别同异教相也开示悟入亦约行次第法本无开闭今呼为方便门开此闻名也示真实相体也自迷得悟悟因也由因故悟果宗也悟故深入亦令他入用也分别同异教也。   言约教及行者但以用居第二第四为异耳余次第同然约教中以妙法为在缠之法故云欲说此法若约行中以妙法为能诠之名故云闻名故推理虽谈经玄义而前四章属行故且从行说若教若行俱须判教方显妙旨故教行二途并判教居后教行并以体前而宗后者若说若行并须先知体而方辨因果故也开示亦约行准序可知若不开权妙名不立余如文所以神力品已去判前引证各有所以神力约教故先名次用次体次宗序品约行故如文中所立次第又更重引开示悟入助成序品下去凡言云云者如止观第一记。   (△五正明能依所从)。   今之五义依序品扶行次第也。   ○次开合中为四先标次明开合意。   四开合者五章共释一经种种分别令易解故。   ○三凡三下列。   凡三种开合谓五种十种譬喻。   ○四初释下释释中文自为三。   初释名通论事理显体专论理宗用但论事教相分别事理释名通说教行显体非教非行宗用但行教相但教释名通说因果显体非因非果宗自因果用教他因果教相分别上法耳释名通论自行化他体非自非他宗是自行用是化他教相分别自他释名通论说默体非说非默宗默用说教相分别(云云)。   初五种者始从事理终至说默只是自行化他之事理耳然五章玄义亦不出自他事理今更以此事理等五双横判五章以一一双皆摄五章故也虽自他事理稍同而一一章则不摄五双故知法相文义各别虽并摄五章而五双生起次第宛别由有事理故有教行由教行为因故感于果由因果满故能化他由他机异故宜说宜默而释名恒通教相分别体遍无偏只由宗用对五双殊因兹成异。   十种者释名总论三轨体宗用开对三轨教相分别三轨释名总论三道体宗用开对三道教相分别三道乃至第十释名总论三德体宗用开对三德教相分别三德(云云)。   十种者谓道识性般若菩提大乘身涅槃三宝德如下三法妙中释。   譬喻者譬如总名人身开身则有识命暖分别诸身贵贱贤愚种种差降人身譬名识以譬体命以譬宗暖以譬用分别譬教相(云云)。   又若以莲华喻三轨者莲譬真性华譬观照须譬资成乃至九三例应可见若尔前五双中释名总于五双当知亦可以莲华须三对彼体等一一释之可见。   ○次料简中合十二重问答初三重料简名次一重料简体次一重料简宗次五重宗用对简次二重都简五章。   五料简者若为莲故华华果必俱将不堕因中有果耶答因中有果旧医邪法已为初教所破尚非粗权实义况是妙因妙果新医真乳法耶。   初问意者为实施权权不离实乃至开权显实实不离权废权显实权若废已权实不二岂不堕因中有果耶答意者因果名同时异教异外人因果既为初教所破尚非三藏粗因粗果况复通别况妙因果耶新旧医如余文说。   问华以喻权权是小乘之法则不应破于草庵草庵既破何得以华喻权答小乘是化他之权是故须破今明自行之权故以华喻耳。   次问者此问依前答生前答妙因妙果因果俱时华果体即小乘属权权亦即实庵城亦小何不即耶若破庵城则无华唯莲破权方实即义安在答小乘是化他乃至喻耳者且约初说小隔于大是故云破以大破之故云须破自行即是体内之权故以华喻然化他之权据佛本意并属自行又初约施权故属化他今论开权故属自行施开被缘其理不二。   问文内从火宅至医子凡七譬悉不明莲华何以取此为题答七譬是别莲华是总举总摄别故冠篇首也。   七譬者一火宅二穷子三药草四化城五系珠六顶珠七医子须以七譬各对莲华权实之义方得显于总别意耳何者莲华只是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七譬皆然故得名别如譬喻中初设三车是施权后赐大车是显实穷子中雇作已前是施权体业已后是显实药草中三草二木是施权一地一雨是显实化城中为疲设化是施权引至宝所是显实系珠中得少为足是禀权后示衣珠是显实顶珠中随功赏赐是施权解髻与珠是显实医子中父去留药是施权其父还来是显实非生现生非灭现灭各有形声权实二益生灭迹也非生非灭本也故前六约迹后一约本故知莲华总譬本迹权实本迹同异之相具如后简故知但语莲华则兼别矣。   (△次一重料简体)。   问一切法皆佛法何意简权取实为体答若开权显实诸法皆体若废权显实如前所用。   次问体者此问准文及理为问一切诸法皆是法界无非实相则诸法皆体何意简权答意者若为实施权未识经体开权显实实如所问废权显实如前所用者谓约废说则简权取实以为经体何者废已无权简于为实施权之权如前标体中简于自行化他及化他体故云如前所用。   (△次一重料简宗)。   问何故双用因果为宗答由因致果果为因所办若从能办以因为宗若从所办以果为宗二义本是相成不得单取又迹本二文俱说因果故。   次问宗者宗犹尊也主也如国无二王何以用二法为宗耶答意者因果虽二而不二也以单因单果不独成故有果可取因为果因果若有因果为因果故知能办藉所为期所办藉能而显如臣办王事王能理臣君臣相藉共经一国异类为譬其理亦成况下文日月纲天等譬文意可知又引本迹文证具如下引。   (△次五重宗用对简)。   问论宗简化他因果明用俱取自他权实答宗论自行故须简他用是益他是故双取。   问论宗去以用难宗论字平声论宗既取自行论用何故俱取自他答如文此下诸问对简者正为简用兼为显宗。   又问用是化他亦不须自行权实答欲以自利利他故。   问用是化他等者牒答重徴宗是自行既不取化他用是益他应简自行答中意者若自破惑但用实道名为自用自必简他若破他惑他宜用大亦名为用是故化他不可纯小是故亦用自行权实若用于实即以此实自利利他。   并宗亦应然欲自行化他因果是故应取他也答化他因果不能致佛菩提是故不取。   次并意者宗是因果亦可示他名化他宗亦应俱取化他因果自利利他何故简他唯取于自答意者化他因果非一乘宗是故不取并意者因果属宗何不亦以化他因果共为经宗而利于他答意者宗属自行唯求佛果尚不取自行化他况以化他因果而自行耶以化他边即属用故。   并用他权实亦不能令他至极亦不应取答他宜须此利是故取也。   次并者用中亦不应俱取答意者化他渐诱事不获已是故取之。   问宗用俱明智断云何分别答自行以智德为宗断德为用若化他自行智断俱为宗化他智断俱为用。   问宗用俱明智断等者正由向文或以宗难用或以用难宗恐法杂乱故须此问宗是自行用是化他各有智断为同异耶此文正问宗用智断然下答中于自于他各有智断宗是自行用是化他故也故以宗用释于自他智断不同得名各别前文既以自行为宗化他为用今此自他各有智断乃成自他各有宗用宗虽有用用属于断此乃名为宗家之用自他智断俱为宗者自行以智德为宗化他以断德为宗化他智断俱为用者以自望他智断俱为智以他望自智断俱为断文从以他望自而说是故单云化他智断俱为用也。   ○次总料简五章者前是料简四章已竟初问答。   问何故五章不四不六答设作四六亦复生疑堕无穷问非也。   可见。   ○从问经经去复似料简教相教相秪是分别四章四章若异教相亦异故云经经各异以教对四即是料简五章故也。   问经经各有异意那得五义共释众经耶答若经经别释但得别不得同今共论五义得同不失别。   若经经各立则名义俱别故云得别失同今名同义别故云得同不失别。   ○观心者初示用观处。   六明观心者从标章至料简悉明观心。   七番共解已释五章会异居后今所未论故总将第六观心一章以消前五令一一文俱入观门然须细释令成妙观问若尔何不以此观心之文居于第七以消前六答会异文广故不越之所以会异文中自立起观一门则全悉檀体是于观不假附事而为理观。   ○依前文起自为五段初约标章者复为五章。   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为心适言其有不见色质适言其无复起虑想不可以有无思度故故名心为妙妙心可轨称之为法心法非因非果能如理观即办因果是名莲华由一心成观亦转教余心名之为经释名竟。   初约标名中言幻焰者幻焰之名通于偏圆如二十五三昧中有如幻三昧仍义通圆别今从圆说一心三幻破一心三惑理惑体一境智如如适言下观法心性观之但有名字言有则一念都无况有十界质像也言无则复起三千虑想况一界念虑耶不可以此有无思故则一念心中道泠然故知心是妙也妙即三千三千即法法故三轨故云可轨此之心法非因非果此举因果所依之体能如理观此语能取因果之观故得名为体家之宗用者但是宗体功能因华果莲可以意得是故名中本含三义由一心等者研一刹那既成观已即以此观复观后心后心成观所复成能后后相续名教余心经是被下之教故观下惑名经。   心本无名亦无无名心名不生亦复不灭心即实相。   次别约体中心本等者秪是实相双非有无双非生灭转释有无。   ○初观下宗也。   初观为因观成为果。   ○以观下用也。   以观心故恶觉不起。   恶觉之名不局于浅不起之相意实在深故得观心为今经用。   ○心数下教相。   心数尘劳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是为观心标五章竟。   教相分别故云同异分别此教无不会实故云而转。   ○次引证五章。   观心引证者释论云一阴名色四阴名名心但是名也大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上定者第一义定证心是体大经云夫有心者皆当得三菩提心是宗也遗教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是用也释论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狱心能天堂心能凡夫心能贤圣觉观心是语本以心分别于心证心是教相也。   不得率尔从近而解。   (△三生起)。   观心生起者以心观心由能观心有所观境以观契境故从心得解脱故若一心得解脱能令一切数皆得解脱故分别心王心数同起偏起等即是教相故。   次约生起中以心观心名也境体也观契因也得脱果也此因果宗也令余亦脱用也分别王数是教相者心既是妙王数亦妙妙而分别故属教相。   观心开合者心是诸法之本心即总也别说有三种心烦恼心是三支苦果心是七支业心是二支苦心即法身是心体烦恼心即般若是心宗业心即解脱是心用即开心为三也分别十二因缘心生即有六道差降分别心灭即有四圣高下是为教相兼于开合也。   次约开合中约十二缘一念为总别即三道者即十界三道以下文分别约十界故分别文中言教相兼于开合者只此教相一文兼前开合约分别边名为教相只一生灭名之为合离为十界名之为开。   ○次料简中不复料简五章但简用观之意又为二初约根性不同次又论下理须具足。   观心料简者问事解已足何烦观心答大论云佛为信行人以树为喻为法行人以身为喻今亦如是为文字人约事解释为坐禅人作观心解。   初文中云为信行人等者如树一根开众枝叶于一实相开无量名若为法行以身喻身能喻所喻皆生观解。   ○次文又四先引三论次引两经三何者下责失四若欲下示得。   又论作四句评有慧无多闻是不知实相譬如大闇中有目无所见多闻无智慧亦不知实相譬如大明中有灯而无照多闻利智慧是所说应受无闻无智慧是名人身牛今使闻慧兼修义观双举百论有盲跛之譬牟子有说行之义。   初文大论四句评闻慧者具如止观第一记此四句中具举得失第三句得余三并失次引百论单引两失云百论有盲跛等者百论外人计云若神无触身不能到如盲跛二人相假能到内破曰盲跛二触二思惟故是故能到身神无二故不能到今借喻边相假能到不取所计神我及身今言盲而不跛如有行无解跛而不盲如有解无行若解行具足犹如二全次引牟子双失显得云牟子有说行之义者如止观第一记以此二喻例释大论四句可知。   (△次引两经)。   华严云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偏闻之失也下文云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偏观之失也。   次引华严及今经可知。   (△三责失)。   何者视听驰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但贵耳入口出都不治心自是陵人增见长非把刃自伤解牵恶道由其不习观也若观心人谓即心而是已则均佛都不寻经论堕增上慢此则抱炬自烧行牵恶道由不习闻也。   次何者下责失中以言教之风吹无室之灯室如定也照于理境诸法不了且略举一慢应具足诸惑执妙教之刃伤智照之手若但暗证观心之人起增上慢前是我慢与此中别抱暗证之炬烧胜定之手。   (△四示得)。   ○若欲下示得为二先示次结初文先略示。   若欲免贫穷当勤三观欲免上慢当闻六即。   ○次释六即。   世间相常住理即也于诸过去佛若有闻一句名字即也深信随喜观行即也六根清净相似即也安住实智中分证即也唯佛与佛究尽实相究竟即也。   ○修心下结又二初结。   修心内观则有法财正信外闻无复上慢。   ○次益。   眼慧明闻具足利益何得不观解耶。   眼明慧闻隔字为对所益盖广何得不以观解五章之文令眼智具耶。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二      音释   嗅   (许救切以鼻㩜气也)。   薝卜   (薝之廉切卜蒲墨切薝卜栀子花也)。   咸   (胡岩切)。   骇   (下▆切惊也)。   暖   (乃管切温也)。   并   (皮命切皆也)。   盲   (眉庚切目无童子也)。   跛   (补火切足偏废也)。   殖   (丞职切培㙲也)。   哑   (于假切病不能言也)。   跢   (丁佐切)。   褒贬   (褒博毛切扬美也贬悲捡切抑也)。   捃   (居运切拾取也)。   卤   (郎古切沙卤谓确薄之地也)。 乾隆藏第 115 册 No. 1490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第1卷-第3卷)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三   禄三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释会异中二先问起。   七会异者问佛有所说依四悉檀今解五义与彼会不。   ○次答出答中自分二前对五章次解四悉初文又二先对五章。   答此义今当说先对五章次解四悉檀世界悉檀对释名名该一部世界亦冠于三第一义对体最分明为人对宗宗论因果为人生善义同对治对用用破疑滞与治病事齐分别悉檀对教相教相如后说。   云名该一部世界亦冠于三者如五重玄义名最居初冠于一部部内不出体宗用三世界亦在四悉之初生善等三不出世界是故同也此并须以圆妙四悉方同此经五章意也。   ○次问答料简中二初一问答明四悉五章次第不同次一问答明经论异同初问。   问何不次第。   可解。   ○次答中四初双标两根。   答悉檀是佛智慧对利钝缘则成四种。   ○次释对利钝。   利人闻世界解第一义此对释名辨体即足若钝人未悟更须为人生善对治破恶乃入第一义则具用四也。   ○三五重下判不同。   五重玄义意兼利钝四悉檀法专为钝者。   ○四对义下结酬。   对义是同次第则异。   (△次一问答明经论异同)。   问论专释大品不涉法华何得指彼悉檀通此五义中论通申诸经何意不用。   次问者若以大论四悉通大品经五章可尔何得将通法华经耶粗妙既殊通义安在中论通申用之即是何不用耶。   ○答中先申四悉意。   答释论云四悉檀摄八万法藏十二部经法华何得不预耶。   ○次还用通申以申今意。   中论通申理宜须用若具引论博而未巧今取论题申于五章中字申体观字申宗论字申用璎珞云破法方便立法方便利益众生方便论有研核破执立三宝四谛得四沙门果故知论字申用。   言中观者谓观中之观名为中观故用所观以申于体能观因果以申于宗所以引缨珞助申论者破立之义与用义同利益众生具须破立复同用也论有下次引论意同经别以三字申三章竟。   ○次中观下总以三字共申于名。   中观理不可思议申妙观境是权实申法观智是因果申莲华观诠申经论之三字合四悉檀以对五义通申意显若更以论申余经者取偈初句申三藏次句申通次句申别次句申圆法华又为第四句所申也岂止两论申此五章五章通申诸经论也。   文阙教相教相只是分别前四意思之可知故不别释更复以论四句申者论题是总故总题中含于三观具如止观第五卷破古师中意两论正申五章也经但助成。   ○次解四悉中列章别释。   次解四悉檀为十重。一释名二辨相三释成四对谛五起教观六说默七用不用八权实九开显十通经   初标列十章通亘一代于中为二前七章通约诸经后之三章独今经意前七又四初二正明悉檀次二名义同异次二所起功能次一自证与利他得失初二者前总名次别相次二名义同异中初一名有同异义一向同次一名一向异而义同次二初凡夫起观圣人起教次唯圣人说默次一凡圣得失次后三中初二明今经意后一明今经文于前二中初一判权实次一开权实得此意已方知一代悉檀不同虽前七门义及今经妙未独显别明当部故有后三思之思之。   (△二别释)。   ○初释名中三初泛引古师次引论破三引南岳正解。   释名者悉檀天竺语一云此无翻例如修多罗多含一云翻为宗成墨印实成就究竟等莫知孰是。   初如文。   ○次文者先引地持证谬次正破谬。   地持菩提分品说一切行无常一切行苦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是名四优檀那此翻为印亦翻为宗印是楷定不可改易佛菩萨具此法复以传教此就教释印如经世智所说有无无二此法楷定以此传授经过去寂默诸牟尼尊展转相传此就行释印也经增上踊出乃至出第一有最上众共归仰世间所无此释宗义。   初引地持四优檀那者彼第十七菩提分品云余之一切所行所学悉入三三昧门所谓声闻所行所学有四优檀那法诸佛菩萨为众生故亦说此四谓一切行苦是优檀那法乃至涅槃寂灭是优檀那法诸佛菩萨具足此法复以此法转授众生是名优檀那过去寂默诸牟尼尊展转相传是名优檀那增上涌出乃至具足出第一有是名优檀那论文无经字但题云地持经故今引云经也地持此四名为印者如下所引大论所明法印不同大乘一印小乘三印此地持文虽是大乘欲明所摄之法及为初行菩萨且修此四四秪是三更立苦印故为四也二印印生死一印印涅槃生死以无常为初印无我为后印又名为宗故知此与四悉名义全别印是下释印义教行两文不同说属世智故云世智所说问约教约行俱云传授有何差别答教是所传之法故云佛菩萨具此法行是能传之功故云经过去寂默诸牟尼只是佛佛皆有化他传教之行增上等者并是叹释宗义故也言第一有者谓三界顶此有难出故云第一居极顶故复云第一。   ○次彼明文下正破。   彼明文了义释优檀那诸师何得用宗印翻四悉檀。   ○如此下例破。   如此既谬余翻亦叵信。   ○南岳下正释。   南岳师例大涅槃梵汉兼称悉是此言檀是梵语悉之言遍檀翻为施佛以四法遍施众生故言悉檀也。   可见。   ○二辨相中二先引大师释次私释初文四悉自为四段初文二初释次料简。   二辨相者世界如车轮辐轴辋和合故有车无别车也五众和合故有人无别人也。   初文中言世界者谓五阴差别界入亦然。   (△次料简)。   若无人者佛是实语人云何言我见六道众生当知有人人者世界故有非第一义第一义可是实余不应实答各各实如如法性等世界故无第一义故有人等第一义故无世界故有有于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一切名相隔别名为世界外人迷此世界不达法相或计无因缘有世界或计邪因缘有世界大圣随顺众生所欲乐闻分别为说正因缘世界法令得世间正见是名世界悉檀相。   次文者若无下问人者下答第一义下问答下答也外人下因释外人横计不名世界不达差别但总计我无因谓自然邪因谓梵天等此四悉文全出大论。   ○为人中三标释结。   二各各为人悉檀者。   ○释中二初正释次如杂业下立傍正相以释疑。   大圣观人心而为说法人心各各不同于一事中或听或不听。   初文云或听不听者听谓听许虽复双举意在于听听是所宜宜即生善。   ○次释疑者恐引此为疑生善文中复有破恶者何耶于中先出相状次正判。   如杂业故杂生世间得杂触杂受更有破群那经说无人得触无人得受为二人疑后世不信罪福堕断常中故作此说。   初文言如杂业等者文引二经云如经中说以杂业故杂生世间及更有破群那经问此二经云何通答有人不信罪福堕于断见断彼疑故说杂业等若计有神我堕于常见如破群那来问佛言谁受若佛说言某受更增其邪是故不说受者触者但说无触无受此之二人虽有此疑机在生善。   ○次此意下正判。   此意傍为破执正是生信增长善根施其善法也。   傍为二人不信罪福破其断常正为二人令生善根故为人中非无破恶但有傍正故云正为生善傍为破恶。   (△三结)。   故名各各为人悉檀。   ○三对治中亦标释结。   三对治悉檀者。   ○释中二初辨有无次对治下正释相。   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对治者贪欲多教观不净瞋恚多教修慈心愚痴多教观因缘。   初文中云有法对治则有等者有能治所治故名为有第一义中既无能所故云则无此中实性但是对辨为显对治有能所耳。   (△三结)。   对治恶病说此法药遍施众生故名对治悉檀相也。   次结中云说此法药等者通论四悉无非法药今从别说从对治边立名便故且作此说。   ○次第一义中亦标释结。   四第一义悉檀者。   ○释中二初立二种不同次不可下释二种相。   有二种一不可说二可说。   初文言有二者意说今文言第一义者从教法边正当可说不可说者当内证边非今文意故须辨异。   ○初释不可说中初正出相次引论证。   不可说者即是诸佛辟支佛罗汉所得真实法引偈云言论尽竟心行亦讫不生不灭法如涅槃说诸行处名世界说不行处名第一义。   初文者证法无凭须寄人辨故云诸佛等所得之法所引偈者亦是论第一义文中引之初之二句明证法功能能离言说妄想故也次二句者明所证法体上句正明法体次句引例况释如过去诸佛所得涅槃不生灭法在我身中说诸下一偈与世界互辨前明世界亦与第一义互辨故今亦然。   ○次可说者正明今意。   二约可说者一切实一切不实一切亦实亦不实一切非实非不实皆名诸法之实相佛于如是等处处经中说第一义悉檀相此亦是一家明四门入实之意故中论云为向道人说四句如快马见鞭影即入正路。   ○四句皆实故无非第一义也佛于下引证。   此亦是一家明四门入实者判也谓一切实等四句次第以对有等四门上皆名等者入实也故中论下证入实意谓为利根故也快马见鞭影如止观第二记。   ○若闻下结反以无结有故云岂第一义耶。   若闻四句心生取着皆是戏论岂第一义耶。   (△二私释)。   ○十五番者又二初正释次问下料简初文者总十五番谓一事理二假实三善恶人四善恶阴五善恶法六三世七内外凡八见修圣九凡及圣非学非无学即凡位也十至十三四悉各为一番十四以四悉通为一番十五别约四谛此十五番为欲令人了四悉义遍一切法若得此意触境皆成自行化他法皆具足然须细释此十五番皆使顺于欢喜生善破恶入真又此十五番虽趣举一法不无次第于中为四初之六番约所观人法次内外凡下三番约能观凡圣三五番约所施方法四一番约所观谛非所观法无以成能观人非能观人无以用所施法非上三故不成于谛谛是所观义通能所人法迷悟故也今略出相状不可具记。   (△初六番约所观人法于中一事理)。   私十五番释其相令易解随说事理闻者适悦是世界旧善心生是为人新恶除遣是对治得悟圣道是第一义。   初事理者名通迷悟因果等法今且在迷为迷说于事中有理而理异于事直闻此法心生欢喜属世界闻能生善破恶入真即属后三。   (△二假实)。   双说假实是世界论轮辐轴辋故有车五阴和合故有人单说假人即为人论或说有人或说无人单说实法即对治论对治则有实性则无双非假实即第一义论言语道断心行亦讫(云云)。   假实异故闻复欢喜即属世界轮等譬实法车即譬假名五阴及人共譬和合有人也从人边说即为人论既云或说有人无人人能生善故也单说实法实法虚幻可以观治双非下明第一义论中既云言语道断故云双非即第一义故一一悉并引论证此假实相对为一番。   (△三善恶人)。   因缘和合有善人恶人之异是世界善缘和合有善人是为人恶缘和合有恶人是对治双非善恶是第一义。   次单约假人。   (△四善恶阴)。   五阴实法隔历是世界从善五阴生善五阴是为人以善五阴破恶五阴是对治无漏五阴是第一义。   次单约实法从外凡阴生内凡阴以内外凡阴破三界阴无漏即初果等阴虽有内外等不同然阴终是所观之境。   (△五善恶法)。   善法恶法异是世界说今善法生后善法是为人以今善法破今恶法是对治非善非恶是第一义。   ○次问下略料简。   (△初一问答)。   问曰人通善恶何得言生善是为人答善业为人所乘令生其善故言为人。   初问者人名既通何故生善独得人名答意者恶是所破非所为故不立人名人能生善非无恶人。   (△二问答)。   问为人生善秪应生善那复断恶答为人者生善是旧是正断恶是傍是新治中治恶是旧是正生善是新是傍(云云)。   次问者生善唯在为人何故令人破恶答意者有傍正故得名不同。   (△六三世)。   三世隔别是世界来世是为人现世是对治非三世是第一义。   次约三世中来世是为人者为人本生其宿善现种微善当来可生以当望现故现名宿若治现恶名为对治可见。   (△次三番约能观凡圣于中七内外凡)。   四善根内外凡隔别是世界暖顶是为人总别念处是对治世第一法近真是第一义。   次约凡位者以四善根内用对于外凡名内外异暖法已去善阴渐生义当生善总别念中以无常等治故云对治以第一义通初后故凡位中亦得通用。   (△八见修圣)。   见道修道异是世界见道是为人修道是对治无学道是第一义。   次约圣位者见道生理善修道治事恶既纯约圣位故圣位中极方名第一义。   (△九凡及圣)。   非学非无学是世界见学是为人修学是对治无学是第一义。   次凡圣共立双非即是内外凡位。   ○次世界下料简释疑非十五番数。   世界悉檀中有为人为人中有对治对治中有第一义第一义中无三悉檀(云云)。   由前文云世界中无第一义今问为人对治为有第一义第一义有三耶故今文云展转相生由观世界故生善由生善故破恶由恶破故见理理中则无世界等也是则善生恶灭若互有无终不见理。   ○次约四悉各立四悉者还引前大论本文文自各具故作此释之。   (△三五番约所施方法于中第十世界中四)。   一悉檀通有四悉檀论云阴入界隔别是世界因缘和合故有人是为人正世界破邪世界是对治闻正世界得悟入是第一义。   (△十一为人中四)。   为人有四者杂业因缘得杂触杂受是世界于一事中或听是为人或不听是对治无人得触无人得受是第一义。   (△十二对治中四)。   对治中有四者佛三种法治人心病药病异故是世界治人是为人对病是对治实性则无是第一义。   (△十三第一义中四)。   第一义中四者一切实乃至四句是世界佛支佛心中所得法岂非理善是为人一切语论一切见一切着皆可破一切不能通第一义能通是对治言语道断法如涅槃是第一义。   (△十四以四悉通为一番)。   又通作者四悉檀不同通是世界悉檀也四悉遍化众生通是为人四悉檀皆破邪通是对治随闻一种皆能悟道通是第一义也。   次通以四悉作者问今四悉相异以为世界容可异前下三通三与前何别答前一悉各四逗十六人今四通四但对四人法相虽尔在人不定或通或别或一人具四或三二一或多人共一或二三四若随所宜始终而论何人不假闻法欢喜生善恶破见第一义耶但根有利钝或超或次耳。   (△四一番约所观谛是第十五番别约四谛)。   别作者约苦集谛明世界约道谛能治明为人约道谛所治明对治约灭谛明第一义。   约谛中能治属人故。   (△次问下料简)。   问依论解相已足何用多释答论云四悉檀摄八万四千法藏私约十五法分别何咎。   料简如文。   ○三释成者问大师净名䟽中云世人多以经释论令人谓论富经贫今以论释经令知经富论贫此中何以将经释论答言释成者以义同故引来相成令论意可识非谓将经解释论也况复此是申经别论于理无伤于中为三初来意次列经三乐欲下正释成。   三释成者四悉檀是龙树所说四随禅经佛所说今以经成论于义弥明所谓随乐欲随便宜随对治随第一义。   初二如文。   ○正释成中前二名异义同须会后二名义俱同不会初二为二初世界为三初明得名不同即是名异次引证三佛经下正明相成。   乐欲从因得名世界从果立称。   初如文。   (○引证)。   释论云一切善恶欲为其本净名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   引证二文文虽似因意兼因果善恶果也欲即因也果以因为本佛道果也净名本文谓行于非道今以欲名通于深浅道体无欲欲能为因。   (△三正明相成)。   佛经举修因之相论明得果之相举随乐欲释成世界悉檀也。   三释成中因必得果故以因成果。   ○次为人中四初名异。   随便宜者随行人所宜之法各各为人者是化主鉴机照其可否。   ○次论云下引证。   论云于一事中或听或不听宜听不宜不听。   文似单证化主意兼行者所宜听不听属化主宜不宜属行者。   ○三如金师下引事。   如金师子宜数息浣衣子宜不净。   金师之子等如止观第五记。   ○四经举下应必待机故以机释应。   经举行者之堪宜论明化主之鉴照以释成也。   (△后二名义俱同不会)。   余两种经论名义同(云云)。   ○四对谛中二先别次总别中二先略次广。   四对谛者直对一番四谛如前说。   略中言如前者如前私释。   广对四种四谛者四种四谛一一以四悉檀对之。   次广者前不分教故略今教教具故广。   复总对者生灭四谛对世界无生四谛对为人无量四谛对对治无作四谛对第一义。   总者以一一悉同对四谛。   ○五起观教中二先观次教观中二先叙意次正起。   五起观教幽微之理非观不明契理之观非悉檀不起。   初文者观假悉成理由观显。   ○次文者又二先次第次一心次第中三观为三初空观广余二观略初中二先释次结释四悉为四初世界中六初标。   修从假入空观时。   ○次先观下观境。   先观正因缘法。   ○三此法下明用世界所以。   此法内外亲疏隔别。   因内缘外因亲缘疏亲疏隔别即显世界意也。   ○四若不下正明观意。   若不殷勤乐欲则所习不成。   ○五必须下劝忻。   必须晓夜精勤欣悦无斁。   斁字音易亦音度也猒也。   ○六结。   此即世界悉檀起初观也。   如文。   ○为人中三初明为人意。   若欲观假入空须识为人便宜。   ○次若宜下正明生善。   若宜修观即用择精进喜三觉分起之若宜修止则用除舍定三觉分起之念通两处。   止观各三随一可办。   ○三是为下结。   是为随宜善心则发。   ○三对治中三初明治意。   若有沉浮之病须用对治悉檀。   ○次正明用治。   若心沈时念择进喜治之若心浮时念舍除定治之。   亦随一可办。   ○三若善用下与为人对辨。   若善用为人善根则厚若善用对治烦恼则薄。   ○四第一义中二初正明第一义。   于七觉中随依一觉恍然如失。   不得三悉之相故云如失此是证前第一义相。   即依此觉分研修能发真明见第一义。   次即依下由此是证前第一义相故云发真。   (△次结)。   是为用四悉檀起从假入空观成一切智发慧眼也。   ○余二观及一心并略。   若从空入假观巧用四悉檀取道种智法眼亦如是若修中道第一义观巧用四悉檀取一切种智佛眼亦如是。   (△次一心)。   若一心三观巧用亦如是。   ○次起教中二先不可说约理理即向来修观所证故不可说次又下明可说说即教也初不可说中二先通次大经下别。   起教者大论云佛常乐默然不乐说法净名亦论杜口此经云不可以言宣。   先通文中初引大论义通诸教次净名下彼经义在于圆虽有此义以不分对诸教直言不可说故属通也。   大经云生生不可说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说。   生生等十因缘如止观第五记。   ○次可说者为二先明说因即十因缘所成众生。   又云亦可得说十因缘法为生作因亦可得说十因缘者从无明至有此十成于众生。   ○次正明说又二先经次论先经中复二先四教次十二部。   具四根性能感如来说四种法若十因缘所成众生有下品乐欲能生界内事善拙度破惑析法入空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生灭四谛法轮起三藏教也若十因缘法所成众生有中品乐欲能生界内理善巧度破惑体法入空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无生四谛法轮起通教也若十因缘所成众生有上品乐欲能生界外事善历别破惑次第入中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无量四谛法轮起别教也若十因缘所成众生有上上品乐欲能生界外理善一破惑一切破惑圆顿入中具此因缘者如来则转无作四谛法轮起圆教也。   初四教者起教只是转法轮耳即是四佛当分各转当教法轮亦应对于顿渐秘密不定但是文略。   ○次约十二部中三先标次释三大论下指论证成。   复次一一教中各各有十二部经亦用悉檀起之。   ○释中先四教次五时。   若十因缘法所成众生乐闻正因缘世界事如来则为直说阴界入等假实之法是名修多罗或四五六七八九言偈重颂世界阴入等事是名祇夜或直记众生未来事乃至记鸽雀成佛等是名和伽罗那或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或无人问自说世界事是名优陀那或约世界不善事而结禁戒是名尼陀那或以譬喻说世界事是名阿波陀那或说本昔世界事是名伊帝目多伽或说本昔受生事是名阇陀伽或说世界广大事是名毗佛略或说世界未曾有事是名阿浮陀达磨或问难世界事是名优波提舍此是世界悉檀为悦众生故起十二部经或作十二种说生众生善或作十二种说破众生恶或作十二种说令众生悟是名四悉檀起三藏十二部经。   (△次通教)。   若十因缘法所成众生乐闻空者直为说五阴十二入十八界无不即空或四五六七八九言偈重颂阴界入即空或说能达阴入界即空者便与授记或孤然说阴界入即空或无问自说阴界入即空或说知阴界入即空名为禁戒或举如幻如化等喻阴界入即空或说本昔世间国土即空或说本生阴界入即空或说即空广大或说阴入界即空希有或难问阴界入即空是为随乐欲世界悉檀起通教十二部经或作十二种说即空生善或作十二种说即空破恶或作十二种说即空令悟理是为四悉檀起通教十二部经也。   (△三别教)。   若有十因缘法所成众生乐闻一切世界一切阴界入及不可说世界不可说阴界入等事者如来即直说一切正世界及阴入等一切翻覆世界及阴入等一切仰世界及阴入等一切倒住世界及阴入等一切秽国一切净国一切凡国一切圣国如是等种种世界不可说世界种种阴入界不可说阴入界(云云)。   或作四言乃至九言偈重颂或孤起偈或能知国土阴入界者即与记成佛或能知者即具禁戒或譬喻说或说昔国土事或说昔受生事或说广大事或说希有事或说论议事如是等十二种说悦其乐欲或生其善或破其恶或令悟入是名四悉檀起别教十二部经。   (△四圆教)。   若十因缘所成众生乐闻不可说国土不可说阴界入皆是真如实相即直说一切国土依正即是常寂光一切阴入即是菩提离是无菩提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离是无别中道眼耳鼻舌皆是寂静门离此无别寂静门或作偈重颂或作孤起偈或作无问自说或知者与记或知者具戒或作譬说或指昔世界或指本生或说广大或说希有或作论议是为赴乐欲世界悉檀起圆教十二部经或作十二种说生妙善或作十二种说顿破恶或作十二种说顿会理是为四悉檀起圆教十二部经。   (△次五时)。   复次用别圆两种四悉檀说十二部经者是起华严教也但用一番四悉檀说十二部经者是起三藏教也若用四番四悉檀说十二部经者是起方等教也若用三番四悉檀说十二部经者是起般若教也若但用一番四悉檀说十二部经者是起法华教也。   先四教中文相可见细论不可具尽前别教中言仰覆世界等者具如华严常寂光者普贤观云有佛世界名常寂光毗卢遮那之所住处眼耳鼻舌皆是寂静门如止观第二记。   (△三指教证成)。   大论云四悉檀摄十二部经其义如是。   ○次起论中四初明所依三昧次菩萨下造论意三天亲下正出论相四又五通下明论所摄。   地持云菩萨入摩得勒伽造不颠倒论为令正法得久住禅而作论也。   初文云摩得勒伽此云智母菩萨入此智母三昧作论申经令法久住故云正法得久住禅故地持九种大禅中第八此世他世禅复有九种第七造不颠倒论微妙赞颂摩得勒伽为令正法得久住禅。   ○次造论意。   菩萨住是禅观众生于佛去世后根缘不同作论通经。   可见。   (△三正出论相)。   天亲用两番四悉檀造地论通华严舍利弗用初番四悉檀造毗昙五百罗汉造毗婆沙通三藏见有得道意也诃黎跋摩亦用初番四悉檀造成实论通三藏见空得道意也迦旃延亦用初番四悉檀造昆勒论通三藏见空有得道意也龙树用四番四悉檀造中论三番正通大乘一番傍通三藏弥勒用二番四悉檀造地持通华严无著亦用二番四悉檀造摄大乘龙树用三番四悉檀造大智度通大品天亲用一番四悉檀通法华世人传天亲龙树各作涅槃论未来此土准例可知。   地持释华严十地品此下一代四时皆有论申唯方等部未有别论可以唯识通用申之无性之文全同败种故也五百罗汉造毗婆沙如止观第六记。   (△四明论所摄)。   又五通神仙种种诸论释天善论大梵出欲论皆用初番悉檀方便利益意也书云文行诚信定礼删诗垂裕后昆即世界也官人以德赏延于世即为人也叛而伐之刑故无小即对治也政在清静道合天心人王无上即是世间第一义悉檀也。   通摄世间有漏法轮中云五通等者明服饵长生等释居欲界唯说十善梵居色天故说出欲此且据迹文依华严等经本是菩萨(云云)文行诚信者孔子四德也定礼乐删诗书裕犹益也饶也昆者尔雅云后也周人谓兄弟为昆季昆兄季弟裕字亦作衮有德者赏义同生善背叛者罚义同断恶君臣道合似第一义。   ○六说默中二初明默次问答料简初文又二先明来意次正释初文三初引教双立。   六起圣说圣默者思益云佛告诸比丘汝等当行二事若圣说法若圣默然。   ○次圣说下简示。   圣说如上辨圣默然者夫四种四谛并是三乘圣人所证之法非下凡所知故不可说。   ○三假令下明默意。   假令说之如为盲人设烛何益无目者乎故不可说名圣默然。   以自证法不可为他说故。   ○次正说中具约五时并约当部具教多少以大经四不可说而贴释之。   华严中数世界不可说不可说明理极不可说不可说约无量无作两番四谛不生生不生不生法明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   初文可解。   若三藏中憍陈如比丘最初获得真实之知见寂然无声字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者是约生灭四谛生生之法明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   次三藏中云陈如等者大集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义谛无声字陈如比丘于诸法获得真实之知见。   净名杜口大集无言菩萨不可智知不可识识言语道断心行亦讫不生不灭法如涅槃此约四番四谛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   大集无言菩萨者第十三云王舍城中师子将军产生一子寻有天来作如是言善男子常应念法守口慎言童子闻已不复啼泣无婴儿相乃至七日眼不视瞬是时有人语父母言是儿不祥哑不能言父母答言是儿虽复哑不能言身相具足当知是儿必有福德因为立字名曰无言年至八岁人所乐见以佛力故与父母眷属往至欲色二界中间宝坊之中见释迦牟尼并见十方一切诸佛因身子问广现神变说偈赞佛等今谓此之无言即是契理。   若大品句句悉不可得不可得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不可以口得此约三番四谛生不生不生生不生不生法明不可得不可得故不可说不可说名圣默然。   大品不可得者第十经憍尸迦白佛言菩萨行般若时知一切众生心不可得乃至知者见者色乃至无上菩提悉不可得何以故般若不为得法故。   此经明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不可以言宣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此约无作四谛不生不生法明不可说不可说故名圣默然。   一一文中皆云谛者诸佛所说无不依谛以四谛中世出世间因果具故纵长途散说四谛之中必在一谛。   ○料简中二问答。   (△初一问答)。   问为乐他故有圣说法为自乐故名圣默然默然则不益他答正为自乐傍亦益他若人猒文不好言语为悦是人故圣默然如律中为福他故受供圣则默然如胁比丘对破马鸣是故默然如佛结跏正念身心不动令无量人得悟道迹是故默然皆是四悉檀起此默然利益一切何谓无益。   初问可知由前文云并是三乘所证之法以自利利他俱有默故故须问起答中具出四悉胁比丘对破马鸣者相传释云马鸣未有大信之时来至胁比丘所自立宗云有言者屈斩首以谢比丘便默马鸣久久乃至云比丘于我有屈故默不言比丘犹默于是马鸣便出其门自思惟曰本我立默彼竟不言而我有言乃成我屈却至比丘所求自斩首比丘曰我法仁慈不斩汝首汝当剃发为我弟子若准付法藏传胁比丘法付富那奢奢论胜马鸣剃发为弟子马鸣初于闲林之中自思惟言智慧殊绝有难能通计实有我甚自贡高来至奢所奢言诸法无我马鸣言所有言论我皆能破此言若虚要当斩首奢言佛法之中凡有二谛世谛有我第一义谛无我鸣犹未伏奢云汝谛思惟无出虚言定为谁胜鸣思惟二谛然后乃伏欲自斩首奢令剃发以为弟子若准传意但以二谛破非默破也若婆沙中云曾闻有大论师名奢提罗至罽宾国于时佛迹林中有阿罗汉名婆夷秀罗具足三明通达三藏时奢提罗闻彼林中有大论师即往其所到已慰问在一面坐时奢提罗语尊者曰谁先立论答我是旧应先立论奢提罗言一切论有报时婆夷秀罗默然而坐婆夷秀罗诸弟子辈唱言汝师若是奢提罗者自当知从林起去展转前行其师作是思惟沙门释子何故作是言汝师若是奢提罗者自当知即便自忆我作是言一切论有报彼沙门默然便是我论无报沙门已胜即报弟子言我还往彼弟子曰已于众中得胜何故更往师言我宁于智者边负不于愚者边胜即时诣彼作如是言汝是胜者我是负者汝是我师我是弟子此婆夷秀罗正当默破但与今文名字不同。   (△次一问答)。   问论云四悉檀摄八万四千法藏其相云何。   次问者准大论云四悉摄八万四千法藏十二部经摄十二部已如上说摄八万四千其相如何。   ○答中引经具出数相既云初心乃至舍利故知四悉摄一期教故云八万四千也于中初引贤劫经次引异说初文二初引贤劫通难。   答贤劫经云从佛初发心去乃至分舍利凡三百五十法门一一门各有六度合二千一百度用是度对破四分烦恼合成八千四百约一变为十合八万四千也。   ○次若作下广集诸教别对四悉。   若作八万四千法藏名是世界悉檀摄若作八万四千尘劳门名为人悉檀摄八万四千三昧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亦如是若作八万四千对治八万四千空门对治悉檀摄若作八万四千诸波罗蜜八万四千度无极第一义悉檀摄。   止观文中用对四谛今对四悉者以四悉义同四谛故具如对谛中说余诸八万四千更有不同之相如止观第一记度无极者贤劫经中列三百五十度无极然后对六度四分烦恼为八万四千法门亦在止观第一记又大璎珞经六度皆云度无极故晋宋译经皆翻波罗蜜为度无极。   又一说佛地三百五十法门一一门有十善合三千五百善治四分则一万四千又治六根即八万四千也。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三      音释   核   (下革切考实也)。   楷   (口骇切式也)。   辐   (方六切轮轑也)。   辋   (扶纺切车辋也)。   浣   (胡管切濯衣垢也)。   斁   (夷益切厌也)。   析   (先的切分也)。   鸽   (古沓切鸠属)。   删   (师奸切除削也)。   𥙿   (俞成切宽饶也)。   胁   (虚业切)。   叛   (蒲半切背叛也)。   罽   (居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