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10 册 No. 0249 圆觉经钞辨疑误   No. 249   圆觉钞辨疑误卷上(并序)   观复撰   愚室志   然此钞多疑误者。以于大疏钞略出时。非圭峰一手。乃弟子辈。同抄略之。致与大疏钞前后不相照也。抑又传写脱略刊板添改。故齐师自叙云。不削而削。乃本其本。况有刬去元板。妄加修补者。展转讹舛。弥失其源。而讲者不悟。皆谓圭峰本文。或见其非。但加粉饰。致鹄不成。为蛇添足也。今次第引大疏钞对校。并正义辨之。如欲刊板流通者。能依此详而改诸。则圭峰之心灯分照于无尽矣。   绍兴丙寅十月望毗陵华严方文书   第一卷 十处   文言云下注云此下释干字。那忽于注云尔耶。又于此段文便注云释干字竟。岂有才标释便结云竟耶。然古本略钞亦有此注。而齐师失证。此何不削之耶。况大钞无此注文干字(云云)。评曰。据上云欲显四德且先显乾道。则从此皆释。元者善之长也下注庄子云者。合云庄氏故。次释贞字下注即云庄氏。而大钞并云庄氏。此是释易之人。若云庄子。即滥庄。又周使前后不同。前云庄子。后云庄氏。不应尔也。此齐师失证尔。   荣枯四倒注云枯荣之言是天台所立文在别译经文中。然据大钞注云。枯荣之说。检经无文。或大师义云。或别译别行经本也。若尔今不应定断云文在别译经文中。此移钞时率略尔。况清凉按智者释云。有枯荣既表常等。或以义求。或别有据。按僧亮云。树高五丈许。上合下离。其华甚白。其实如瓶。香味具足。今二树鲜荣。二树枯摩。明法不遍。释曰。然未知所据。理甚昭彰。评此则清凉引智者与僧亮皆有枯荣之言。并云未知所据。况大钞注意同清凉。故知不应直断云别译本也。   专气致柔下注云河上公等。大钞无此注语。但下一并注云脚注皆各是本注等。况上下皆有注。并是河上公语。而独于此举之。却形他上下。应非河上公语。此齐师后加可怪。   心使气曰强下注(云云)。若据大钞并古略钞。皆云心当专一为和柔而神气寔内形柔弱。若使气妄各有所为。则和气去于中。而能形体刚强。斯为失之。检河上公本注。亦同齐师。何不本其本。而妄有改作耶。此既改之。乃非本注。遂使下结注云各是注本之语无昧也。钞释缘会而生云缘有其四(云云)。且就因缘解(云云)。评曰。此中元失检对。然四缘中。因缘乃是亲因。增上等三缘乃是疏缘。具此四缘。乃是众缘生起之因缘尔。今既列四而云且就因缘说者。合说四中因缘。而释以内外缘生等义。虽合疏中。而违钞列四缘也。如唯识第七云。缘生分别。云何应知此缘生相。缘且有四。(云云即四缘也)故清凉以内缘中。爱望于取有望于生。即有因缘义。(即四中因缘义)以爱增为取。识增为有故。此因缘。要亲辨果体故。唯爱取有生四支。说有因缘。余八支约余三缘说尔。故知十二因缘具四缘义。方是缘生之因缘也。若先列四缘。而云且就因缘说者。以通别不分。乃法相之病也。应削去四缘。但云缘会而生有内外等。方可。   疏云识如幻梦。(大小疏皆错以病患之患作幻化之幻)大钞本病患字。而小钞误作幻化字也。此决传写之误。今小钞前后八个幻字皆错。然后人既刊。大钞亦检对。知是病患字。而于大疏还存幻化字。反令疏钞不相矛矣。今恐此字难信。试与辨之。且钞既云唯识亦有此。又云二喻之中且约梦说。而作梦说竟。即云若约病患之喻说者。(是牒第二患喻释也云云如钞)既钞疏皆作幻化字。何忽牒病患之患释耶。却不约幻化说。此又何耶。使疏幻化之幻今释以病患之患。则病患字却无来力。思之。然恐疑者救云。何妨疏是幻化字。乃钞中约破唯识家故。以患字说也。此大不然。文元唯识如钞引者是。况大钞第十二云。明引彼论患字。亦约彼宗义广释。而大疏第三还作幻化。而作病患字。此亦疏误也。故今钞未辨所用文字。乃云一切唯识识如患梦者。成唯识论文。(今抄亦误作幻化字)既唯识正作病患字。乃云今用彼文。明知疏钞须作病患字。定无疑也。(第十二钞约患损眼根见青黄等或见种种若人若物。原人论亦用彼文。乃云重病心惛见异色人物今抄约热翳故。见空华等。但以患字义。随说皆得)钞于中正当泯绝无寄观矣。检古本与齐师元刊本并大疏皆同。而后人见次亦云彼亦云等。是会色归空观文。不晓钞意。辄以自意。将板刬去泯绝无寄四字。改为会色归空。不省自迷。敢此大瞻辄便改板可怪。今为释之。抄云于中正当泯绝无寄观矣。此句指示正意也。彼亦云下句非释成正当之义。谓会色归空观中俱空无色而矣。今此亦绝于空故。举彼为所拣。乃成正当泯绝无寄耳。然大抄引此会色归空之文。元证会妄显真。同以理夺事门。至后录成略钞方移为文。反显正当泯绝无寄之义尔。   又大集下乃至故名海印菩萨亦尔是名菩萨海印三昧。与古本略钞并大钞皆尔。此正大集经文。而齐师但见出现。合云菩提普印诸心行是故正觉名无量。辄便改为菩提。况贤首品疏亦引甚明。而希师既与校证此细事何得同迷。科云方之海印。越彼大虚为喻者。其实上句约喻喻法。下句以法拣显。而皆科云喻。何耶。   第二卷 十三处   钞云思惟行(能说为智)缘(所化之机)行故(云云)。大钞亦如此。评曰。此是论文思惟行因缘行故。清凉释云。因者能说之智。缘者所化之机。欲将所得妙法以逗物机。故云思惟行行。据此合移行字在因字上。但于行字下注云能说之智。缘字下注云所化之机。正用清凉之文也。或可但移所化之机四字注在缘行字下。则因行缘行也。亦是论意。此但注不着所在。亦传写之误也。钞释空有迭彰。标云或先或后同时递互相对等。释中约第一时教心境但有。第二时心境俱空。注云上二先后递互。第三时境空心有。注云同时递互。今详递互者。必须空先有后有先空后。或同时境空心有境有心空。方于前后同时上。有递互之义。然第一时只有是心境有。第二时只是心境空。此但有先空后。即非递互之义。又第三时境空心有。则一空一有同时。亦无递互义。想见二处注辞。必是后人妄加。非圭山木意。削之为妙。原钞标意。只是十对中。通说空有先后同时递互。故钞结云。上来总有十对空有。皆约法约时。遽互阴显。故云迭彰。心通法遍注中。古本钞并大钞皆云心通义即含法通。法遍义即不含心遍。而齐希二师。不晓钞文。却但观疏云心通法遍。意谓由心含法遍故。但云心通法遍知。而不及云法遍心通者。由法遍不含心通故也。几许误哉。不知此由钞所引证此四字。引圆觉心净故身界等清净。皆是心通。于中身界等净。即是所含法通义也。   后引觉性圆无际故根尘等皆遍法界。是法遍也。文中亦由觉圆无际故。根尘遍满故。云法遍不含心遍故。注中出所以云心即觉心无可遍等也。思之可见钞引经云。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下至注(云云)八万四千。证成法遍。大钞元无此文。但从善男子觉性遍满下引尔。今详此文。退非前心通。进非后法遍。故大钞不引。而齐师添此何耶。当依大钞为正。(此文亦可削之矣)。   钞鞭挞者。古本略钞云鞭捶。大钞云不劳打着。齐师何改捶为耶。   钞引略例。言生于象。下注云言后象生。于意下注云象后意生。齐师何特此疏谬耶。古略钞大钞。皆注云言从象生。于意多少分明。   钞此义如前本起因中所释者。检前钞不见释意。然前钞但释本起最初之心。便指下疏。却是下疏中云。夫求果者必观于因。因若不真果还是妄。如造真金佛像等。正当此中所指也。今指前钞。然虽同卷亦失检对。此亦大钞元误尔。   钞语出道经也下虽具引讲时但标初两句即得。原此注是修略钞时。下意在不妨。广略之钞全章讲时不必用后之尔。虽加此注。然却当时于此钞中却略出后文。只存两句。此一期失照。若存此注。应同大钞加后改文。若只存两句经无用。   钞引涅槃义决中。大钞云。夫生必灭。灭已更生。灭灭无生。灭生无灭。无灭无生。即齐灭乐等。今抄脱于灭灭无生一句。便令义不稳畅。谓此标释注下二句。初二句释生灭二字。次二句正释灭已二字。即灭双上生灭也。后二句结归齐灭为乐。不应双释灭于生灭。但云灭生无灭也。故知如大钞。加灭灭无生。义方稳畅。此中脱耳。   钞引智论云假使顶戴经尘劫四句偈。据华严大疏并演义。皆谓经说。然指何径。演义但谓引他经。今云智论。故两疑之。演义更有一偈云。唯有传持正法藏。宣扬教理施群生。修习一念契真如。即是真报如来者。   钞释纶贯云今讲者克意记持经文将释于此。疏今谓应是记持疏文将释于此经。岂有记持经释疏文理耶。必传写之误。   前释教逢斯典处。抄云。长庆元年正月。又退居终南山草堂寺绝绝迹息缘。养性练智。至二年春。遂取先所制科文及两卷纂要(云云)。率愚为疏。至三年夏中。方遂功毕。余如下说。至下释方为疏解。乃云至长庆二年。于草堂寺。再修为疏。至三年秋冬。方得终毕。及此明且造诸疏为此疏之资中。释纶贯华严。乃云长庆二年于南山丰德寺纶贯等。又长庆三年夏。于丰德寺。因听四分律次。采集律文疏文。勒成三卷等。评曰。据前云。长庆元年。在草堂寺屏迹。二年初作疏。三年夏中毕功。又此却云。长庆二年。于丰德寺。纶贯华严三年夏。于丰德寺。因听故提挈毗尼。此则一违且造诸疏为此疏之资。应在前造诸疏今亦同时。二既云三年夏中造疏毕功。亦云秋冬毕功。则知此时正在草堂寺度夏。岂有身在草堂寺造疏同时又在丰德寺听四分故作提挈等耶。况二年三年。皆在丰德寺。为造疏之资。又二年三年。皆在草堂寺正造疏。不审何得自叙年月及所居处如是相违耶。此不可和会者。但疑之而已。疏以传强学。钞云已传强学。以已二字皆通。若据钞次云。疏成已经三年。习学约其百等。则结前云勒成三卷文。已传于强学。故今略之。直注释经。尔则已字为正。然若用以字谓用传强学。则略注经经也。然观钞解正用已字详之。   钞释易简云。既合天道而化物则易简也。今详天字。应是大字。传写之误尔。何则以上引系词。则易简配天地故。释韩注云天地之道等。既释易简。不应只云天道。又次引证。皆云大道。故知必误写尔。   第三卷 十处   钞虽能诠异属终教宗。检大钞古略抄。皆云终属教宗。唯齐师刊本。改为属终教宗。则义味殊矣。   钞若约前说酬因是因等。此前字合是次字。或下字后字。不应云前。以此方总叙因缘字次下约通别。于中通方曰酬因等也。   钞又华严疏钞引智论说。方广道人等。据华严疏说。内外道有三。第一即附佛法外道。起自犊子部。方广自是聪明。读佛经书。而生一见。附佛法起。故得此名。(此总标二家)疏释方广正云。又方广道人。自以聪明。读佛十喻。自作义云。不生不灭如幻如化空幻为宗。龙树片言。此非佛法。方广所作。亦邪人法也。而演义不解。评曰。据此今钞合但云华严疏引。不应更下钞字。以演义并不释故。大钞云故须拣所闻之法能信之心不得杂熏等。今略钞脱能信之心一句。以次前云要须宿世闻信所熏。今再闻方释故。此双拣闻信不得杂熏尔。若但拣所闻之法熏心乃闻熏方能生信。须兼熏信方得解故。以此正释解故也。思之。故知添入能信之心。义方备故。大钞云。应成四句。谓有缘无种等。于人有缘则易信。于法有种则解。亦通易信。而略钞脱亦通易信一句。以无此一句。大妨义味。如作四句。一有缘无种。则于人易信。于法难解。二有种无缘。则于法易解。于人难信。岂有人所闻法都不生信。于法难解耶。以不信人。说则疑之。疑则不解。故知须云亦通易信。谓虽于人无缘不信于人而闻说法故。自信于法而生解也。第三句双具信解。第四句无种无缘。故难信解也。   钞总别修多罗中注云。然此别相亦名直说。成实论中。直说语(此合云言字)亦名法本。谓经为论本。初为后本。略为广本也。评曰。修多罗有二相三相。今用二相故合略相。但有总别二相也。然据别名有四。谓圣教直说法本并经。实则此四皆通总别等。然清凉亦许三相中略相亦顺成实直说语言总相而说名直说。一一语言多义分别名非直说故。今注中取此。以别相(略合在中)亦名直说等。其法本。既远公以五义释。谓教为理本。经为论本。总为别本。余二同注。则法本具此五。故通三相二相也。而注谓亦名法本者。既上云然此别相亦名直说。今又云亦名法本。乃成别相异名。然观注意。但取一分别义。故除去五中二本。以总为别本。唯是总相。教为理本。通总别故。据此亦合除去经为论本一句。但取下二本为别相。义方稳畅。然对大钞约三相二相说全用清凉。独此取法本中一分说文又滥涉亮。寔后人改作。决非圭山本意。今谓应除去亦名法本下十八字。不然但除经为论本一句。但合下二本为别相。于是方阴畅也。   疏科第三云权实对辨后结云权实对辨竟。大疏亦同。评曰据此科中所述。初明开合。次开中明五教。后明判摄。而但科云权实对辨者。上科于始终二教三宗对辨。此以别为总。如清凉。此科云藏教所摄。先明藏摄。次明教摄。然教有二。一通相十二分教。二别明诸师。于中取贤首第五圆教。摄此大经。故明教摄。今分出第二科。名教乘分摄对。清凉此正别明教摄故。清凉亦于始终二教。对辨权实。但不名空宗尔。设大疏广于西域对辨。然亦分三教中一义尔。科云约教所摄。则不妨于中对辨权实。意在实教摄此经宗尔钞或云无彼真常故名为无常。此多一真字。此中全写演义钞尔。古本略钞。亦无此真字。此是后人于齐师板上。刬开添入真字。刬痕宛然。每行二十一字此行多一字。然古二解如会解引第五释。   抄叙南中注。于三时五时中云。一小乘有教。二大乘空教。三不空不有中道教。五时中注云。加第四时法华同归教第五时涅槃常住教。评曰。既标齐梁晋宋之间南中诸师。同判三教。初顿。二渐。三不定。于渐中。分此三时五时。据南中有二五时。刘虬。初云人天。二有。三空。四同归。五常住。又观师。初有。二空。三抑扬。四五同前。若约三时。岌法师。初有。次空。第三常住。虽清凉谓大同。奘师所立并真谛三轮。然以常住为第三。故云大同。亦非约有空中道为次。然中道正奘师所立。又 唐时今指南中不应直指。若前后泛说三时五时不妨作此说尔。此中叙南中。便以奘师三铭之。似手小滥。   钞总标云法华楞伽涅槃皆唯一性也。误作为字。   第四卷 六处   抄假名及中道但约空说下注云如前不分教五教中所辨。评曰。即前约中论四宗人解之不同处也。前钞云如大钞中说。此亦失对。   抄瞥起亦非真知下。此小钞并大钞。皆脱一句故。彼疏云瞥起亦非真知故非心境界。今抄亦入此句下注之可也。以释此四句皆结就经文。何独此句不结入经。乃写时脱也。问如次云心体离念无念非有念可离可无。问明疏元不云无念并可离。此四句是今抄主加之。此既如之。何妨前是略之。乃是脱耶。答所以问明疏但云心体离念。即有非念可念者。彼钞自云。以起信心体离念。会南北二宗。以北宗宗于离念。南宗宗于无念。而南宗破北云。离念则有念可离。无念则本自无之。离念如拂镜。无念如本净。故今会之。约起信既云心体离念。亦本自离。非有念可离。亦同无念可无。即性净也。今钞主加四字者。欲人易知南北义。以演义文影略故也。   由是前结释定不可略知是脱也。况大钞不加四字。亦前一句理无疑也。   抄引问明疏注云此下粗书是彼疏注书是彼抄。   今评。疏抄皆有加句。疏如上辨。抄从又前唯佛果权实下并非演义文。更详。又从然上两重下。方是圭山评语。若尔应演义元脱第二重科拣。既注中一半不是演义。何注书是彼抄耶。后人如下对看。岂不误他耶。   疏破相宗对性宗中。佛德空有约性宗。身智通光一一无尽等。抄释以十身等。评曰。此是圆别教中义。既于此中明之。何用第五圆教耶。今原此文似失较勘。以此文元于大疏具之。又顿序亦具。而大疏约西域二师三时教三宗料拣不妨。以性宗通一切了义经。用之无妨。禅源都序亦立三教。于第三显示真心。即性教亦摄一切了义经。并得通用。今此略疏。乃于五教中。前始终对辨三宗。性宗虽通终顿。然依终教对破故。前抄云除圆顿称教外自有三宗。今于终教。便引十身十智无尽等义。岂失较勘耶。止可但约常乐等四德并起信具性实有。自可拣显也。   教所被机中。大疏元约信解修证分二。于信解中。初拣乐著名相等五。次收离之是器。于修证中。初拣着我人等四相。次收离作止等四病是器。又普收毕。复以五性三聚收机。(云云如彼)今略疏删去第二修证一科并五性三聚之义。唯存信解并普收深浅之义。评曰。据此略疏抄。亦似少琢磨。何者既抄释自恃天真约于任病。其作止灭三病。亦非其器。何独不言。又约益浅深中。约悟入即当机。三根修证兼为。则是信解。于熏闻中。约五性中。无性凡外阐提。又注中缺于引为权为。若以前滞行位者。即是引位中权乘。亦不收二乘。虽引出现云二处不作生长利益。然不厌舍。此是清凉元双证权为远为。既正明唯约无性凡外。亦不约二乘熏闻。引证则双证。正用则独然。下释修罗蚊虻饮海。乃至喻菩萨二乘受持。此亦经自收于二乘。反小是器。据今略疏钞。则三病不拣。二乘不收。岂非似少琢磨耶。若大疏抄。总反四病皆收五性。义则无遗。此可疑处。若云于普收中皆收故收二乘者。何不拣三病耶。智者详之。   钞宗中圆融具德。约天亲造十地论等。旧谓大疏并起信本无。又前四宗。皆约宗论。今约释论。乃后人添入。今检古木略抄。元有此文。但取立六相圆融义。应修略抄添入尔。   第五卷 二十三处   生公疏云等。据大钞乃生公序故。次所以称常。即云常必灭累复曰般泥洹也。必是序尔。   抄四字一字对中。引证唯觉字是法。于中云。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评曰。若前后所觉字。正是法体。若如此之觉字。乃约同幻之觉。此是所拂之觉幻。乃同幻之觉。非是所目法体。此一期引之。宜加思忖。   抄释了义中。约权实判。皆如玄谈权实对辨中广说。注云正在西域两种三时教中及性相十别中。评曰。此亦失检对。然大疏广叙二三时。而性相十别。对辨权实。皆在西域二三时中叙故。大钞作此指前。今略疏既削之。又移十别。在始终二教中辨。岂得亦同大疏钞如是指耶。只合注云正在前性相十别中。   钞天竺国有五印度四方及中。评曰。此云印度。未详致此重繁。以天竺印度皆梵音楚夏。如次引释。此合云西域有五印度可也。   钞印度罽宾皆未详唐语。而大疏疑释教录云罽宾。海藏疏云羯湿弥罗故。疏云素承此人(谓诠师也)学广而道高。不合孟浪。(此意由孟浪故云羯湿弥罗)应国名无别。但梵音之殊。待更根寻。续学记载。评曰。观今抄云未详故。疏疑于国名或同或异。然华严菩萨住处亦云。迦叶弥罗国有一住处。名曰次第。从昔以来。诸大菩萨于中止住。大疏云。迦叶弥罗晋译为罽宾此翻阿谁入。即末田乞地之所。广如西域第三。演义引彼云。北印度境。末田乞地即罗汉名也。迦湿弥罗国。周七十余里。(云云具如五十一演义说)然梵语少异。唐经云迦叶。西域记云迦湿。今疏云羯湿。此轻重不同耳。下二字皆云弥罗。以此验之。晋旧译云罽宾。唐译云迦叶弥罗。则知诠师正与开元释教录同也。然疏主宗于华严。前后皆录彼疏抄中忽忘故。云未详更待根寻也。又云印度未详者。据开元录云。贤豆本音因陀罗婆陀。此云主。谓天帝释所护故也。贤豆之音。彼国之讹略耳。身毒天竺此云方之讹略称也。(故汉书铭西域谓身毒国即天竺也)而彼国人总言贤豆而已。约云以为五方。(南西北东中也)唐西域记云。正音印度者。唐翻为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也。言诸群生轮回不息。无明长夜莫有司辰。其犹白日既阴宵烛亏继。虽有星光之照。岂如朗月之月。苟缘斯欲。因而譬月。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上皆释教录文)一切音义亦同此说。评曰。今疏既引开元释教录证译人。何不见此文耶。故今补此二文。后刊抄者宜用添入。抄议龙集中。今谓既知其非。何须引彼。而长寿去高宗飞龙四十余年。正当则天之朝。定知其非。何必云然。今亦未委待更寻检耶。以皆是唐时年代。自非难寻检者。   疏释我闻之义。即文殊及阿难海五蕴假者。评曰。若约结集于铁围山。则同文殊。例如毕钵窟中则同迦叶等也。然皆阿难升座举六成就等故。我字唯是阿难自称。今诸经虽大小等殊权实之异。不妨皆阿难称我闻也。故华严疏但云我即阿难。闻谓亲自听闻。释我字既以文殊及于阿难。有二失。以正为兼失。二文殊称我失。以唯阿难称我闻故。故不应用文殊释此我字。疏既云我即文殊及阿难海五蕴假者。又次徴云。云何称我。释云我有四种等。评曰。若上不出五蕴假者之称。次可徴云。云何称我。既先释所以。而却徴之。似重繁也。故华严疏云。我即阿难。闻谓亲自听闻。云何称我。即诸蕴假者。故知五蕴假者是释所以。不应更徴。今观疏意在徴成四我释以后二。然亦不合先出所以。应可我即阿难海。云何称我。即五蕴假者。然我有四种等。则先略出所以。后广明所以也。亦可除去去何称我四字。便云然我有四种。智者善思念之。   疏时者随世假立乃至恒河等。科云出体。然据出体。只科得初六字。从如来说经下。皆非出体故。大疏连于前文。拣异余时。其出体。自在约实之后说。今原修略疏时疏主意。谓出体约相。不合在约实之后。故移之在前。应合在通方之后。但是笔误书之。于正释一时之中。隔断正释并引之文尔。亦恐后人传写误书。于此致使以抄从疏。亦牒文在第二科也。故抄中释下科又字云。是连前释一时义之文势也。以此定之。决知从如来说经等。是前正释一时之文尔。出体须在通妨之后。   抄于引净土下。九经中节节注配今经。然今经初明入定。即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从一切如来光严。至不二随顺。是凡圣同源。义当法性之土。从于不二境现诸净土。方是受用土。然经并不出相。但云诸佛净土尔。今所引九经。皆是受用之相。正如佛地经十八圆满尔。不应将今经法性土同源之相以注诸经。设小有相同。亦不必注配。故大抄但略引而不配之。但以此证净土所说。以袪疑情尔。此应后人妄加。或修略抄弟子添入尔。况于中有不全是智境纯净之土。亦有即染为净识智融通之土。次下引辨。   疏第五列心印经。大小二抄皆不引。大疏乃云诸佛心印经云如来境界众宝道场。此亦二钞忘失入。然既于广钞外。更引余经广文。加之注配。此二经土。大疏钞却又不引之。足见后人妄加注配尔。第六列兴显经。小抄失引。大抄云。佛说如来兴显经第一。闻如是一时佛游于如来建立之土。号显法身深奥悦豫普见枰阁。为大严净显耀威宫琉璃之藏。如来所行。评曰。据贤首华严传。云如来兴显经四卷。是性起品无量颂偈乃将十忍品后遍之亦不题。次元康二年。竺法护译此经。既是华严支流。不合列于纯净土中。合在识智融通中。以重会普光明殿说故。此经亦云。普见枰阁。为大严净显耀威宫琉璃之藏。即普光明殿也。   第八列进力入印法门经云。婆伽婆。住如来住持境界之处。去寂灭道场不远。普光法殿。福德善根所成之处(云云)。等普遍无可嫌处(云云)。金刚坚固所成之处(云云)。评曰此经亦华严支流经。是识智融通即染净融处。非纯净之类也。大周目录云。信力入印法门经五卷。元魏正始沙门昙摩支流。于洛阳译。是华严经内出。然今经云住如来住持境界之处。此非目净土。乃目普光殿尔。意云。住如来住持境界之处。是普光法殿故。此指云寂灭道场不远普光法殿等也。既寂灭道场。即菩提场也。普光法殿即普光殿。此二皆标人间之处。何直目为净土。从善根所成平等之处下。方是即染为净。同摩竭陀国金刚所成也。故下抄云。华严标秽境中人天七处。初摩竭国。(即此齐灭道场)二普光殿等。然此经名义昭然。何误以为纯净之土耶。今抄又误以信字书作进字。详之。   引佛地经云。渺然难测。论牒云其量难测。又云如来所睹。此笔误。正云如来所睹。此即主圆满也。   抄云大钞中更列四本在净土说经。兼圆觉都十五本等。然大钞同今列十本竟。云有本经。亦在净土说。亦在别卷中。故知今抄亦失对会也。然大抄却列文殊宝藏陀罗尼经。在净居天说。又大集部中。有一品在欲色二界中间说。恐因此误指也。   抄引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谓之双标净秽者。经云闻如是一时世尊游于摩羯境界法静道场。初始成佛。光辉明耀。宣真谛藏。演如来慧。畅三世要。布无挂碍道宝之定。佛时以此普智无极确然正受。其定恬恬忽于形像。亦无中外。却无见闻。所居正受。乃大旷荡。汪洋无极。难遇难闻。亿世之过。时此佛定无量无不炳彻。抄至主以至法静道场。约随识所见净土相也。评曰。据此经有三节。初游摩羯至光辉明耀。是标佛初成相。从宣真谛藏三句。是说法相。从布无挂碍下。明入定相。于中皆叹定胜能。并不见说净土之相。对文可知。况华严大疏诸家目录华严传等。皆云是十定品别行故。十定品亦云。尔时世尊在摩羯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于普光明殿。入刹那际诸佛三昧。现如来身。清净无碍。无所依止。无有攀缘。住奢摩他最极寂静。具大威德。无所染着故。其文多同。于中光辉明耀。即普光明义。而等目菩萨即普眼也。故十地品是普请问。故知非是双标净秽定相之经也。从初始得佛下。又非净土之相。何此作配释耶。抄指天台四土如玄谈第三门中广释。要具说者即再检。评曰。若大抄第三门全录演义抄说之。而略抄既削。但指法华余国云。天台依智论所立四种国土中方便有余土也。却是第二抄释序故。如来入寂光土中。略依演义。指配四土。亦不广释。如大钞于第三门亦不广释。全同第二抄尔。今只合指云如第二释序入寂光土处说。疏以三昧正受。谓之唐梵双彰。而林间录引楞伽。证云三昧及正受。明非翻三昧为正受也。故清凉正翻为等持。平等心趣一境故。义翻为定。以心一境性义相近故。所以十地论第十二云。是菩萨皆悉入此一切三昧善知三昧方便乃至三昧所作正受。以此证之。决知非唐梵双翻。乃三昧所作之用耳。   抄严之方便下注云二本钞不同。一云皆由佛应统之故。云此明土之净秽也。评曰。此二皆后人妄意加减。虽皆大疏钞意而皆未稳。以大疏意约世界成就品起具因缘有十。十中前三通净秽。次四唯净。后三融通故。疏云若经本起皆如来神力故。法性如是故。众生行业故。(此三是世界成就品初三因也)故通净秽。然随宜摄物佛应统之故。皆称佛土。若就行致唯净非秽。一师取通难云意注云由佛应统之故。此出净秽也。得名佛土之所以也。一师取初三因通于净秽故。注云此明土之净秽也。今谓初师是通秽土得称佛土。所以非是方便正意故。不合此注也。次师但云此明土之净秽者。应注云若神力等则通净秽。若就行致唯净等。以清凉圭山同引生公云行致净土非造之也。今云若就行则唯净不若改则为致。   抄引唯识云。而属佛法性相异故。注云。慈恩释云。乃至此公意云。属佛是相。为法是性等。评曰。此所注错乱皆后之过。初从佛法性属佛至故云尔也。皆是清凉大疏。并圆觉大疏。正依性宗释论。即非慈恩释也。只如指属佛是相属法是性。岂是上性随相义耶。文理尚不知。决非圭山本注。况慈恩疏。正云佛是相义。谓为功德法所依止故。众德聚义故。二身自体故。是法性义功德自性故。能持自体故。诸法自性故。体为土义。相为身义。清凉断云。此公意云属佛是相属法是性。直语所依名土。故云体为土义。以能依亦名所依为法性身。故云相义为身。今疏小异。谓佛有觉义故云属佛。土无觉义。但持自性故。名为法性。随相异者。身上约相别有二差。随所依性则无差。则今无差之法。随有差之相。故云性随相异也。智者但详祖文宜用改之。但除慈恩释云四字。并此下二十字。初标云华严疏云故云尔也。下应云演义释之。   抄然随事相其量无边下。注云三身三土事既无边相之与性岂有边耶。评曰。相之与性。此句亦误。大钞正云与相为性岂有边耶。   抄开三为四义如上疏大抄统为二者(云云)。评曰。应云开三为四义如上说。即上引唯识开二。更用为二地多大。   抄二字误写说为疏字。评曰。此卷大错误。修略抄中。决非抄主自修。乃门弟子手段尔。   抄解名第二妙吉祥云。三圣观说者表能起行愿之解。次下即释。经三名竟。方隔南行半抄文。复如上云三圣观说等。但加故。今云妙吉祥是即解之行尔。评曰。此亦弟子手段也。意欲于前正释妙吉祥处加云故。今云妙吉祥是即解之行。误加于后段也。故大抄只有前段。岂有于五行抄中两处文稠叠耶。又匆于结释三义后。何须重释妙吉祥还指下释也。何不于前加此数字。免至重烦。又免文义孤起。思之。   第六卷 十三处   抄云疏三身等者下三观门后疏中具释可检而用之。评曰。此在威德章后。大疏有之。今疏抄略去。今古引释不然后应存之。疏且默斯要。抄解一向作久默释。评曰。以大疏元是久字。今小疏改作且字。疏改亦宜改抄。猎然全录大钞。亦少思尔。   疏释真如云。圆觉自性本无伪妄变易。即是真如。评曰。据大疏。无此十四字。此中加也。抄谓以经意宣指。若尔此合为一科。以谓真下方是略释。对下细释尔。若连此皆科在略释中。下细释中。不应拣云但谓真实。未出心体。何约圆觉自性说耳。又若连于略释科中。则略释中。标云伪妄。牒谓虚妄。下细释既拣伪妄义。则虚妄一义尔。则三处文各不相管。   抄依起信以一心为体。此段论玄谈第四门以释。然亦在大疏钞。今抄亦削。此应释之。   迷东(东即是真)为西(西即妄也此是执妄妄即是他)也(从此已下初讲者不须用之)评曰。也字合连西字两段注连之。又疑注本云妄即实也。其也字皆注语。但写大书。也字却稍长。致后便将也字为粗书。隔于后注也。   科示相中释文三。初分科。二显意。三正释。然第二显意。今于案定其非下分之。不应与分科正释排头分之。以是惟显案定其非之意尔。应于案定下分二。初显意。二释文故。二正释中。亦初叙意。二正释。与此文势全同。何一为总。二为别耶。   抄十障十如者。如常所释。后亦有之。评曰。亦大抄有。此后即无。抄八万尘劳十二因缘。至下当释。评曰。尘劳在普眼章中释。其十二因缘。大疏抄唐弥勒章释。今小抄并无处释。抄云何自心染依自心有九种喻。谓萎华等。注如疏所配。评曰。今疏但列名。并不注配。而大疏一一注配之。今疏既略此抄应改。又如次下一一牒疏亦全牒大疏尔。据此于略疏亦全注配。   喻说一味法中。抄云细者所谓诸菩萨摩诃萨演说甚深秘密法藏等。评曰。应云所为故。大抄论云为诸菩萨演说等。由此约佛为诸菩萨说一味法。不应用此谓字。思之。   抄知诸众生有下。注佛性中引地论云宅宝。亦云譬如彼地种种珍宝藏也。评曰。此应是次贫家宝藏中注误注于此。以此中说全不变喻。真如不变。何忽注辨地中宝藏耶。又破粗书之逗。又令此一注文明善游眼。显上依清净智知众生清净身。因前误注之隔其义不显。思之。   注如来藏身中云。本觉理量。等佛名大。据演义释云。本觉现量者。本觉即是所证本性。唯真现量方能证。故与佛等。依此合云现量。今误作理量也。以理即如理智量即如量智。如量即始觉义。疏非也。   疏或谓钝重说。或谓后来之徒。或谓增明前说。今据大疏云。一少字摄多义故。二诸赞叹者以偈故。三钝根重说故。四为后来之徒故。五随意乐故。六易受持故。七增明前说故。八长行未说故。于八中正唯三七义兼一五六。全非二四八。大抄今非第四六净土法众同住如来平等法会。无后来之徒故。然今抄文但牒释二义。以此证之。今疏传写之误多。为后之徒一句详之。   圆觉钞辨疑误卷上 卍续藏第 10 册 No. 0249 圆觉经钞辨疑误   圆觉钞辨疑误卷之下   第七卷 九处   释中实引藏和尚心经疏。作所诠义释心字。意取万法体为心。又作能诠义释心。意是六佰卷之中等。评曰对校心经疏。于所诠义中。唯有约唯释心字。又无能诠释心字。此是后人不采心经疏文妄意加。此实非圭山本解。故大疏云。中实名心。(如胜[缦]等)或名一心。(如华严起信等)大抄但云中实者。是最中之义。是坚实义。其犹树心中实之义。注云如胜缦等者。文云自性清净心不染而染等。初不引心经疏为据以解中实故。殊非疏主之文耶。据大抄云。然此经但云从觉生。不释生起行相。不释生起行相却是文殊章等验之。今抄但云不释生起行相处。大脱一句。语势巉施也。   疏中喻真心者抄觉心即巾无明业识即幻师术法等。前所云一真性(即巾)二心识(即幻师术法)抄云法性如巾真心如师分别识如术法等。评曰。前师喻真心。今以巾喻真心。前即分师与术法义别。此则合喻无明业识。据清凉但亦合喻能起因缘。谓前惑等。不知此文前后何故自语不同耶。   注复礼之偈云。据问法相宗。又云正迷法相宗等。而法集别行释此偈正问法性宗。却拣非问法相宗。当以法集为正。此中二处注语或刊板删为妙。   钞注云所以知者。次云于心佛亦尔(云云)。评曰。合云前云如心佛亦尔等。以觉林十偈。若人欲了知偈第十其如心佛亦尔偈。偈第七故也。又粗书偈即唐经注。指偈即晋经也。   钞中下之流。纵不契合。亦茫然不知始终。惶悚失其所守(并注云云)评曰。经正云。于是大众非无学者。闻佛此言。茫然不知是义始终。一时惶悚。失其所守。如来知其魂虑变慑。生心怜愍。安慰阿难。乃至无法王。是真实语。如汝所说不狂等。既云茫然是义始终佛知其魂虑变慑。是诸有学。不知是义。故惊慑也。今注云是见非见俱非之义等。何得其魂变。然今引此文者。意者引证纵不契证亦知其义。然考楞严文意在相反。知者详之。   疏释普令开悟引同法华开示悟入。云以开示约能化。悟入约所化。准大疏。不配能所化。但云以开摄示以悟摄入。谓大开之与曲示。始悟之与终入。大钞释云。谓大开示正释文即嘉祥疏也。彼先配开示约能化。悟入约所化。不取者。以此经云普令开悟法华云欲佛知见即开等皆通所化也。不必定配。唯示字则唯似能化。评曰。既今经云普令开悟唯约所化。尤当。以大疏为正。   钞二障体义下八识章中当释。评曰。然八识章。即大钞八识十五门分别中。此中尚无释处。况今略钞耶。此合云弥勒章中释。   第八卷 二十处   钞今现见虚空遍一切处如生灭变异。评曰。大钞云无生灭变异。此中误也。   科三重法界中。二牒经释中三。初略示观门。二对释经义。三正释。评曰。此前二科在真空绝相观下分之。所以后二观皆以略示观门配释经义。定知科家误也。应合于牒经释中分三观。于初观下分二。初略示观门。二释经义。于中复分二。初会义。二释文。于释文中分二。初色相空净。二空色同如。方允当也。   钞注问前说此识有三位。何故于三能变中。举异熟。于此中。反举藏之名也。故云。评曰。据大钞无此注语故。引正于摄持因果自相故也。今略钞既加此说。问意更引次论显执藏之过迷时释相独受此名。虽加此注。而失记引论。今为足知。应加粗书云。此释自相。分位虽多。藏识过重。是故偏说。   钞准前棱伽起信等意(云云)。评曰。合云准后棱伽等。以大疏钞即在前释见尘时。一并引释。故大钞云准前。今略疏分在释眼识毕故牒。钞方称释此文。故小钞合修改也。   钞乃至名青等。评曰。准大钞云乃至名青等识故。此脱藏字耶。   钞又以依心意意识转故等。下注云相是六尘。评曰。此五字应注在次非末那之行相下。此注中止可注云如上所引五意思之。   钞引楞伽分别事识下注中云故前云合转相为见尘。评曰。不应云前云。以大疏钞则在前。此钞前未有此文。然合转相为见尘。   钞今此经论等。本不是欲解释。谓但欲显观行成时觉既圆明心即清净等。评曰。若大钞作此标。此经论等。即约楞伽起信。此经叙意。通标经论等而唯释以此经意。止合标云今此经本不是等。思之。故大通释云。论中欲叙染法生起纶次。经中(云云如此抄)然论及楞伽。约随流说。此经约反流说。其生起纶绪则无差也。钞二无见有对色五根四尘。注云声香味触等。评曰。合云色香味触。此是四微故。声非报分。又不恒有故。四微不用此声字误。   疏唯意所取法尘一境通一切。然大疏亦云法者一百数中唯除五尘。(已自标列)余皆是法也。评曰。据此二疏正取法通一切义说故。大钞云第六法尘。此是第六识所缘之境。故极宽通。通于色心内外三世三量。无非此境。故云皆是。百法论以余法各有名位故。但举法数处所摄色。处界门中。以十一处十七思摄十八界故。唯八十二。今唯以六尘所摄故。但除五尘。余皆总取。即九十五也。若直就第六心境能缘所缘而言之。即九十九法。皆是意之所缘法也。(上是大抄)然观今略钞。牒释云。唯意所取。乃至法处所摄者。(上牒疏牒疏无此文)而今钞释意以通义非约尘境之义。故不取也。故为取法处所摄之色。正如百法论中。各有名位。但取法处所摄色也。此释敌休与大疏并今疏相反。今观略钞意为正。应有后改之疏。但前疏以流行故。疏以钞相违也。思之。   钞十力章中云。若一一和会。繁碎难之。若要广解。即检大钞。评曰。大钞亦不和会。却指在补阙卷中。钞分别名诸定中有一心行等。评曰。大钞云分别诸定中。此多一名字也。   钞转治不转治。大钞牒云转治如淫欲中欲慈心等。此脱二字也。   钞散心中摄一心若不尔者名不转治。据大钞云。沉没心中欲摄一心。此云散乱心定误矣。何者成转治故也。   钞无畏中。注云。诸天外道有此疑者。评曰。大钞注云以不见故至诚言安立等。此为正也。今所注定非。何者。文云乃至不见是微畏相。(此是一句)是佛不见难家小因缘可畏。非谓对上是法不知乃至不见也。故当如大钞注为义耳。   钞四无碍知注中。此下不具引经文。但直释疏中取意用者。此后人妄加。此后三段引文。皆是经具。捡古本略钞无此语。   钞又一下三行相等(云云)。评曰。疏既云又一法智二比智。钞释合云又一法下三智约类以分法义。经云法无碍智。以法智知差别不异。(现见智也。观如故云现见。谓观差别闻如故不异也。)义无碍智。以比智知差别如实(比智也。比即类也。观前能观之智亦无实故云类也。然所知境即二谛。能知法比即无碍体。立名不同前后已。前后皆明所知。此明能知从体)然今钞误引行相释疏。又以三世顺返释法知名。何失智至此也。钞今且略举十相中五注下云一二三六七。评曰。以经有十相。一自相二同。三行。四说。五智。六无我慢。七诸乘。八菩提地。九佛地。十住持地。(后九皆下相字)今注合云一二五六七也。由钞引第三误故今亦误也。总明次下一科。理合移在第三牒文别释后。为第四总明次。第一列数。第二出体。第三别释。第四名次。文理宛顺。又何却附在第七释正道中耶。思之。科三乘因法分二。初释助道。二解余文。评曰。既释余文。如乃至下注云。三身四智五眼等。岂非果法也。故不应科在因法中。应合于随文释下分三。初果法。二别释余文。以经并是举果因结云清净。故合为一科。如是乃至之言。如是既是指上因果。乃至方是超过。既如是止前足知别是一科也。   第九卷 六处   钞下亦准之者。然大钞连续引初二门下八门但列名空。故大钞云。但以连续本文而已。(谓初二门)今略疏十门皆列。钞中十皆连续本文故。不应全写大钞。应去下亦准之一句。不然改亦字为并字。又恐元已改为并字。传写误为亦字也。   疏如梦幻影像。评曰。据释文合云镜像。然华严大疏亦作镜像。今钞即彼疏文故。决择亦云应是镜像。如会解辨。   钞云。成佛义等者。天真成佛。无所不成。非除却妄染尘劳添益真净功德。不增不减故。众生本来成佛亦然。故云等也。评曰。天字误也。正作夫字。诸实教真成佛者。不同权宗除断妄染增净功德。故云夫真成佛者不除染添净也。疏以佛真成同众生本来成佛亦然。   钞前是分别之爱。此则俱生之爱。方能助润于业受生故也。评曰。大抄正云前是俱生之爱此即分别之爱方能助润受生故也。此后人误改尔已。上释沐爱约任运流注为种种。岂是分别。次释纳相约爱助润于业。岂是俱生。润业者唯初果受七生义。故知凡夫但分别润业也。   钞佛地论但云业染。据行愿钞引新经疏。即地持论。论非佛地论也。钞以三界恶果是不可乐故名为苦。据大钞。无界字。但云三恶果。此中多界字也。然此解苦字故。以三恶不可乐释尔。三界通苦乐。岂总标三界为恶果耶。故以大钞为正。   第十卷 三处   钞此句我见者是第七识中四惑之一数(云云)。等。评曰。此对大疏大钞。应后人不识祖意擅自修改。故大疏云下句我见即能执也。我见是别境中慧故。无著金刚论。以为法执。(此行以我见属境慧配法执。不配第七识中我见也。此抄返违大疏。)亦可妄想我即我痴我见。及爱我者即我爱我慢。(大抄于亦可下。方云执我第七识中有四惑故以说经据此尔。小抄亦不应直云此识中有此四惑。前小疏既略此义。而此字足指疏列四惑尔。说前我见属别境慧。不配第七识。此方配四惑故)然今钞不合配前我见便为七识中一数。以疏通明我报为见。此通六七识故。大疏自配别境慧并法执也。况通约凡夫所迷。岂但配指第七之一惑。为能执之见邪。况第七执内自我起见耶。足知后人不晓妄意改作尔。此钞应云此句我见是别境中慧。故无著金刚论以为法执。又亦呵我执者。是第七识。此识中有四惑故。谓妄相我即我痴我见等(云云)。故今钞从第七识中四惑之一数。上通配二句经文。皆后人妄改。非钞中本意钞今意在解心数破倒正等法为解。据大疏无破此后人削元板妄加。倒则可破。正何破耶。正云解心数倒正等法为解耳。   经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疏钞三解。皆失经本意。而悫疏云。楼拘钟。使向不通。形碍管声。令音不透。因迷此疏。遂作三释。然经中如器中锽者。器是乐器之通称。钟是乐器中一数。然锽正因钟声。而正不取钟体。此如大雅作乐。众器同时发声时。唯钟声清彻。透出众乐器声之外。故云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故。烦恼涅槃合众乐器声不能杂碍锽声故。钟独出。烦恼涅槃之外为绝待灵心也。此正用锽字。非鐄簧字意。故知而悫公少符尔。然更议之。以锽字是钟声。经既云器锽故。器亦取众乐器之体。亦取乐器声尔。下句云声出于外。此声字含众乐器之声。但出于外者是锽声。余杂沓向不能分者。是众乐器。故知正取众声不杂锽声为喻。不是器中虚故。发声透出于外。以凡一切物考击。则有声出外。何独钟声敲之声出。又何特锽者发于外。以一切无锽中虚之物并寔体之物。如金银铜铁石等误中不虚考之。亦有声出外。如此经何独取钟耶。若云声大而远故取之者。以经但云声出于外。不取远大之义为喻故。思之可见。故悫疏有形碍管声。今音不透之语。正约管等乐声不能杂钟声。今钟声不透出于外。岂是悫公疑故又为管如笙等。管有鐄故出声于外耶。故经与悫意两只失也。   后二快误少不别辩也。   圆觉钞辨疑误卷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