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14 册 No. 0295 楞严经述旨   No. 295-A 劝持叙   师子林沙门 惟识 撰   首楞严王。具足万行。总持三昧。熏修奢摩他路。开示众生。妙在一门超出。由庆喜恨多闻。而未全道力。故迦文因妄见。而直指人心。七处之徴。宝镜磨尘。而本明自现。八还之辨。金錍刮膜。而幻影随消。斥攀缘则心不是心。示真觉则见犹离见。即显真而破妄。仍即妄以谈真。穷阴入处界。而列为四科。因缘自然。二俱排摈。会地水火风而通名七大。真俗中道。三谛圆融。本如来藏而含吐十虚。随众生心而发挥诸相。乃至一多相即。小大互容。现宝刹于毫端。转法轮于尘里。得无挂碍者。倒想销于亿劫。不随分别者。狂心歇即菩提。圆顿机已解密因。中下器须陈妙行。于是开远客还家之路。指天王赐屋之门。诘诸圣之本因。依证悟说。最初方便。顺此方之教体。选音闻为第一圆通。次为摄心。乃重施戒依先。世尊举指。清净明诲。现化身佛。宣演秘密伽陀。三学圆具。而所证非偏。诸妄销亡。而不真何待。况复精研七趣。随业受生。痛喻六交。因习招报。示五十种禅那之境。深防爱见魔邪。具八万种解脱之机。对治尘劳烦恼。保持覆护。嘱劝弘宣。在始在终。无非修证了义。或破或立。不离常住真心。琴瑟箜篌既逢妙指。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令诸阐提隳弥戾车。从三摩地得无生忍。或自分真而安直圣位。或从互用而超至后心。坐大道场。登无上觉。一切事究竟坚固。广开菩萨多方便门。十方界任运纵横。同入如来妙庄严海。其教至矣。厥功懋哉。愧余之谬而妄拟会通。乐法之深而重加赞劝。幸诸方之学者。试一披而览焉。   叙终   No. 29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唐天竺沙门 般剌密帝 译   乌苌国沙门 弥伽释迦 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清河房融 笔受   明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 述旨   明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李戴 印可   明中宪大夫直𨽻淮安府知府刘大文 明中宪大夫直𨽻扬州府知府 杨洵 校阅   淮南后学 陈南金 校定   △通释经题   夫如来果体。其体本然。何假密因。菩萨道用。其用无作。孰资万行。无因无作。无修无证。无了不了。大小名相。一切不立。此真首楞严究竟坚固者也。特以众生如来隐于藏心。非密因不显。众生菩萨沦于七趣。非万行不修。觉皇于是示之以大法。使不迷于小道。而默得乎无外之体。喻之以佛顶。使不滞于相见。而妙极乎无上之致指。如来密因。使明本妙之心。知三世诸佛。皆依此为初因。明修证了义。使悟究竟之法。知一切圣人皆依此而证果。乃至具足菩萨清净万行。一切事法无不究竟。至于实相坚固不坏。故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始于徴心辩见。终于破阴褫魔。无非健相分别事也。   天如曰。梵语首楞严。乃大定之总名也。此翻一切事究竟坚固。古师云。未修此定。一切事法宛尔差殊。为法所缚。既得此定时。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一切当处寂灭。即是常住心性。故云究竟坚固。   △判说经先后(删定旧文)   夫法王说法。有条不紊。初说一乘顿教以立本。即华严也。次说三乘渐教以逗机。即阿含方等般若也。后说一乘圆教以显实。即法华也。楞严即般若法华之中。实大乘终极之教。故如来密因。菩萨万行修证之法。一切毕竟。自此以往。无复进修。直透一乘圆妙之道。故法华会上。更无地位之说。纯谈妙法。随根印可。授记作佛而已。法华之后。便说涅槃。扶律常谈而终焉。扶律者。所以嘱后事。谈常者。所以示真寂。此独临灭遗付之事。非有加于法华也。说者不本扶律之意。辄判楞严。于法华之后。亦称扶律谈常。若然则是扶律之后而又扶律。进修之后而又进修。前则加于法华。后则赘于涅槃。倒置骈枝。紊于法王之法矣。以经证之。竛竮之子既领宝藏。复何所求。化城之人既到宝所。复何前进。灯明说法华以后。中夜涅槃。释迦说法华已。便于四众唱灭。复何枝蔓于楞严哉。如必以楞严居后。则阿难既于法华诸漏已尽。而复于楞严未尽诸漏。既于法华堪授佛记。而复于楞严未全道力。既先领悟妙法。而复不知真际。既已安住佛道。而复溺于淫舍。是皆倒置。理自不然。故判楞严在般若之后者。盖以般若之后。慧学方盛。定力未全。人或溺于多闻。失于正受。于是示首楞之大定。资般若之大慧。使定慧均等学行两全。而究竟趋于一乘实相。此楞严所以说也。论三经大致。无非为一大事因缘。而必先般若以发明。次楞严而修证。终法华而印可。然后尽诸佛之能事。此其序固如是也。然导达禅乘。决择正见。无尚楞严矣。   △正宗五分   此经正宗文五。   一见道分。初由七徴。以显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即第一卷)次由八还。以辩妙净见精。显如来藏。(即第二第三卷)复即山河万象。宣胜义中。真胜义性。(四卷初至中)皆使行人明心见性。为修证密因。故名见道分。   二修道分。首示初心二决定义。令审因心果觉。又审烦恼根本。为修行真基。(四中至末)决示六根。舒结伦次。令解结心。而得妙圆通。为修行真要。(五至六中)此利根进修之一终也。故阿离至此明了菩提所归道路。自谓已悟成佛法门。而愿度末世。复请安立道场摄心轨则。遂闻三无漏学。四种律仪。及大神咒。(六中至末)总为修行方便。故名修道分。   三证果分。始从凡夫。终大涅槃。历示增进五十五位。至尽妙觉成无上道。故名证果分。   四结经分。列示五门。结显大旨。   (八中)五助道分。初明天狱七趣一惟心造。次明奢摩他中微细魔事。恐诸行人洗心非正。失错堕落。故名助道。   (八中十末)夫见道然后修道。修道然后证果。修证事毕。于是结经。楞严止此而已。而世尊大慈。复欲持戒众生谨洁无犯。真修行者。不遭岐枝。故说助道之法。最后垂范。遂入流通而终会焉。此乃一经纶贯。连环不断。其大略如此。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正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至)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通叙祗园结集之会。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拘絺罗博学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须菩提解空第一。优波尼了悟色空第一。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至)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通叙阿难误堕淫室之由。波斯匿舍卫国王也。刹地利王族也。旃陀罗屠脍淫酒之家。   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佛告阿难。如汝所证。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徴心品第一   阿难被摩登伽女。以先天梵咒。摄入淫室。将毁戒体。将者。且然未必之辞。阿难道力。少见于此。但未全耳。佛为宣咒提归。深悔道力未全。启请如来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妙奢摩他止也。三摩观也。禅那静虑也。于是世尊为之决择真妄。以为密因。先问阿难言。汝何所见。割爱出家。阿难言。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是以渴仰。从佛剃落。是知阿难见相。乃缘尘分别之见。其所发心。即妄想攀缘之心。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欲研无上菩提。正当辩其真妄。而起妄之源。由于心目。如来首问阿难。得其见相爱乐之源。问。汝心目今何所在以下。七徴八辩。皆显妄心妄见本无定体。由攀缘起。是谓无始生死根本。须令破断。然后可入止观正定。   △一徴(答言识心在内)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阿难言。识心在内。眼根居外。佛言。汝身坐讲堂。先见如来。后瞩园林。若使心在身中自合。先见脏腑。今不能然。是谓不见如来。见堂外也。觉了能知之心云住身内者。无有是处。   △二徴(又疑识心在外)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至)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阿难又言。悟知我心。实居身外。譬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佛言。心若居外。则身与心自不相知。如彼之食。不能得此之饱。今眼见我手。心即分别。是眼根心识。又似相知。云何在外。是故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三徴(又疑识心潜伏根中)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如琉璃合者无有是处。   阿难又悟。如佛所言。心不见内。则心不在内明矣。身心相知。则心不在外明矣。如我思惟。了知此心。潜伏根里。譬如琉璃笼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眼随见。是知觉了能知之心。不能见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为潜根故。佛言。汝谓心潜根内。如琉璃合者。方其笼眼之时。见琉璃不。阿难答言。实见琉璃。佛言。心潜根内。既能外见琉璃。何以不能见眼。若能见眼。眼则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则汝言潜伏根内者。无有是处。   △四徴(又计见暗名在身内)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阿难又作如是思惟。众生脏腑居中。窍穴居外。有藏故暗。有窍则明。又计我心在内。故开眼见明。闭眼见暗。佛言。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为与眼对。不与眼对。名与眼对者。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不对者。云何成见。若合眼见暗。名在身中。开眼见明。何不见面。若能见面。则此了知之心。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则如我见尔面。见尔面者。岂尔身乎。汝必执言。身眼两觉。则是一人应有一知。而汝一身当成两佛矣。是故汝言。见暗名在内者。无有是处。   △五徴(又计随所合处心则随有)   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至)心则随有无有是处。   阿难又自思惟。我今如是思惟。岂随境思惟者。即我心体耶。故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不在内外。不在中间。夫以思惟为体者。特浮想耳。非实体也。佛言。由法生故。种种心生。随所合处。心则随有。是汝谓心无体也。心若无体。云何能合。若为有体。云何随合。若无体而能合者。则如波旬所说。十九界因七尘合。是义不然。明矣。十九界七尘五谛六蕴。乃魔说之。以惑首罗长者。见涅槃经十九界七尘。界在何处。尘在何处。可以无体而能合乎。故曰是义不然。若为有体。则汝试自挃其身。汝所知心。为复内出。为从外入。若复内出。当见身中。若后外入。何不见面。既不见汝身中。又不能见汝面。心体何在。阿难言。见身见面。自是眼见。以心知为见。非其义矣。佛言。眼若能见。则诸已死之人。尚有眼在。应当见物。若能见物。云何名死。汝谓见是眼见。是义不然。且汝觉了能知之心。认为有体。试问。此体为一体耶。为多体耶。在汝身中。为遍体耶。不遍体耶。若一体者。手挃一支。四支应觉。若多体者。则称多人。何体为汝。在汝身中。若遍体者。当同前挃。挃其一处。处处咸觉。若不遍体。设汝以头足并触。头有觉者。足应无知。今汝不然。又非不遍。是故汝言随合随有者。无有是处。何者不合。则无成于断灭。常住真心当不如是。夫以真心妙觉。常静常应。触处洞然。非内非外。非一非多。非遍不遍。认以思惟。则去之愈远。阿难盖不知也。   △六徴(又计心在根境中间)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亦闻佛(至)当在中间无有是处。   阿难又自思惟。此心内无所知。不成在内。身心相知。不成在外。今既相知矣。却又无见。是知此心不在内外与根。当在中间。佛言。所谓中者。为在身中。为在境中。若在身中。即同在内。若在境中。必须立表。一有所表。东看成西。南观成北。表体无定。心则杂乱。阿难言。我所谓中。非指身处之中。乃根尘之中也。如世尊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眼有分别。色尘无知。识生尘中。即为心在。佛言。此心若在根尘之中。则此心体为复兼二。为不兼二。兼二则不得称中。何者。物体杂乱。物非体知也。物者根尘。体者心体。根尘无知。心体有知。物与心体。成敌两立。以何为中。不兼亦不得称中。何者。不兼根。则独有根。在根非知也。不兼境则独有心。在心非不知也。非知不知。则无体性。中为何相。是故当知。在中之说。无有是处。   △七徴(又计无着名之为心)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昔见佛(至)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阿难又举佛常言。觉知分别心性。不在内外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我将无着。名为心不。佛言。凡所有相。名为一切。汝不着者。是谓物为有耶。为无耶。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可着。而名不着。若是其非无。非无即相。有相即有所在。云何不着。是故以一切无着。名知觉心者。无有是处。夫虚妄浮心。缘虑而有。本无定体。亦无定所。以上七番。破其妄所。意在显真。其如阿难未悟。故下重请开示。   孤山曰。总此七番。似破四性。在内潜根。见内似自性。在外似他性。中间似共性。随合无着。似无因性。龙树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是故如来七番逐破。使介尔妄心。无逃避处。妄贼既除。真王得显。无生之理。于兹见矣。此言外意也。   △辩见品第二   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是知。心之所以有生□者。目为之牖也。迷中倍人。转见于物。遂尔迷真。以故。世尊急为提点。使知吾人见性。原自不迷。乃吾常住不还之主人。而彼前尘分别影事。去则不留。不可认以为真故。尝喻之。见如镜体。物如影事。物去而镜体常明。未见有变灭者。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至)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阿难因前徴发。乃知迷妄。于是哀请求诣真际。愿示奢摩正路。佛言。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与诸行人。不成正果。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云何二种。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用攀缘心。为自性者是。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所遗失者是。何谓缘所遗者。是缘生则虚妄想像。颠倒影事。如人徒见镜影而忘镜体。故真性遗失。今当与汝决择。因举臂屈指。为光明拳。问阿难见不。阿难言。我见世尊举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答言。我将眼见。佛言。汝以眼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徴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哉阿难。此非汝心。阿难矍然自失。白佛言。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言。此是前尘虚妄想相。惑汝真性。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此一提醒已后。节节紧凑。更宜熟玩。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合掌清心伫佛悲诲。   世尊欲令阿难及一切众生。获妙明心。得清净眼。故上与徴心。此复辩见。承上光明。拳耀心目。设为譬喻而问阿难。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是义均不。此义本不均。而阿难曰均。佛谓。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无手人。拳毕竟灭。而无眼人。见未尝灭也。今举盲人而问。必言。我今眼前性见黑暗。以是义观。前尘自暗。见何亏损。使无眼之忽得眼光。睹见前尘。作种种色。是名眼见。何异黑暗之人。忽得灯光。见种种色。还是眼见。抑是灯见。当知灯能显色。能见色者。是眼非灯。以譬眼能见色。如是□见者。是心非眼。知见不由眼。而直在心。则真悟见性。直超形累。而可以得清净法眼矣。而阿难犹未开悟。   尔时世尊舒兜罗绵(至)谁为摇动佛言如是。   佛告大众。我初于尘野苑中。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四众言。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汝等因何开悟得成圣果。憍陈如起白佛言。我于大众。得独解名。因悟客尘二字。得成斯果。何谓客尘。譬如行客食宿旅亭。事毕束装前途。不遑安处。若实主人自无攸往。我将以是不住者。名为客义。住者名为主义。又如清旸升天光入隙中。见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我将以是澄寂者名为空义。若摇动者名为尘义。佛言。如是如是。客喻分别之粗。尘喻俱生之细。然而旅亭之客。遣之则易。幽隙之尘。拂之实难。所以俱生烦恼。必须五阴尽者。方得荡绝。详在十卷。即时如来屈五轮指。屈已复开。开已又屈。问阿难言。汝今何见。阿难言。我见如来手掌众中开屈。佛言。还是我手开合。抑是汝见开合。阿难言。是如来手。非我见故。佛言。如是如是。初问开合。以明摇动之尘。次问动静。以明不住之客。是知动摇开合。皆在境而不在心。亦明甚矣。于是世尊举掌飞光。耀彼阿难。阿难左右顾盻。头动不止。佛言。是汝头动。为汝见动。阿难言。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动摇。佛言。如是如是。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至)轮回是中自取轮转。   若复众生。以动摇者。名之为尘。不住者。名之为客。亦已认明。当下讨个分晓。汝观阿难。头目动摇。见自无动。及观我手。拳自开合。见无卷舒。则彼无动摇。无卷舒者。是名何物。独非汝之真性乎。云何众生以动为身。而不知不动者之非身。以动为境。而不知见境者之非见。认物为己。遗失真性。轮回是中。自取轮转。不亦宜乎。盖责其认客尘。而遗自性也。   温陵曰。心境万法。皆有本寂之体。自本之外。皆为客尘。如手之开合。头之动摇。及其止也。本体自寂。他无所有。则诸凡妄动。本不可得。而汝众生以动为身。以动为境。是徒认客尘。而遗真性。颠倒行事。轮回流转。实兆于此。曰是中自取真性之中。本无流转。咸自取尔。欲其即迷处而悟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一 卍续藏第 14 册 No. 0295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   陈应徴 校定   △真性常住第三   承上遗失真性颠倒行事。遂言遗失颠倒之由。盖见精明元。乃我真性。湛然常住。本无遗失。由颠倒见。故似遗失也。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至)与诸大众踊跃欢喜。   阿难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以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得开悟。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故经复以波斯匿王起义。以明不生灭性在缠皆具。王引外道迦旃延毗罗胝子言。死后断灭。名为涅槃。佛言。汝未曾灭。云何知灭。王言。我观前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决知此身。当从灭尽。佛言。王观汝身。年变月化。迁改不停。悟知汝灭。亦于灭时。知汝身中有不灭者耶。我今示汝不生灭性。汝年有童耄。观此恒河之水。见有童髦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王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彼生死。王闻佛言。顿悟真常。不执断见。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至)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阿难起白佛言。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于是佛垂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见我手。为正为倒。阿难言。若世间众生。率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以垂为正。以竖为倒。真颠倒见也。然此颠倒。但首尾相换耳。臂体本一。由执情而改观。以例法身本同。因颠倒而成异。此类发明。则知如来之身为正遍知。汝等之身名性颠倒。性无遗失。以性颠倒。故遗失尔。且汝以何处。号为颠倒。得非认悟中之迷耶。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惟心所现。色谓六根。心谓意识。心所使谓善恶二果依正二报。法谓万法。谓此等种种。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如镜中现像。全体是镜。汝今幻妄身心。皆是妙明心镜所现。直不即幻妄。而悟妙明。反乃遗本妙而执幻妄。得非迷耶。悟中之人。于彼性体真空。认为妙明。而不认为晦昧。于彼色相。认为缘影。而不认为实有。盖以圆妙明心。本非空色。全一真觉。由妄尘瞥起。五阴敝覆。成晦昧相。于是转觉体为顽空。晦妙明为妄色。空色既立。想相竞生。色想杂和。遂有身相。妄有缘气。于中积聚。内则随相荡摇。外则逐境奔逸。昏扰扰相。安得认为心体。圆觉经云。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独非迷耶。一复迷此。遂谓此心决定。在吾色身之内。而不知此心大周沙界。细入无伦。譬之大海。今汝认一浮沤以为全潮。穷尽溟渤。得非迷中倍人。盖沤波无体。认为海水。既已迷矣。又认一沤。以为大海全潮。非迷中倍人乎。迷中倍人。颠倒行事。如以手垂为正者。然谓之遗失。亦固宜尔。   阿难承佛悲救深诲(至)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阿难承佛诲旨。因悟妙明心地常住不遗。然我现以缘心听法。未敢认为本元心地。故请拔除疑根。佛告阿难。汝以缘心听法。此但能缘之心。因声而有。声止则无。亦非法性。且我所说法。如以手指月。离指方能得月。闻教自合观心。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矣。其如离声即无。譬如客寄旅亭。暂止便去。终非常住。若是掌亭之人。终无所去。无所去者。称为亭主。若汝真心。自是常住主人。终无所去。云何离声便无。不惟离声无性。但离诸色相分别。亦无见相而有。不属于空。离相而无。不属于色。非色非空。是在外道拘舍离等。昧为冥谛。不知此处。正好商量。且分别之性。离尘而无。是见色还色。见声还声。各有所还。即如客寄旅亭暂止便还。何为汝主。于是发问。正要讨个不还不去之主人。而阿罗不知。故请宣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至)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佛以妙明元心。乃汝真心无朕。发悟良难。故花见精。方便开示。盖见精明元。即匿王观河之见也。此个见精明元。虽非精妙明心。犹如二月非是月影。何以故。见精明元。亦是缘尘之见。虽属于妄。但无分别。犹近于真。取譬非远。如人捏目而见二月。捏止则月复为一体。非若水中之月端有二相。而水中之月。即缘尘分别之影事也。去真远矣。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前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惟此分别之性。缘尘而有。离尘则无。故各有所还。今为历示有还之义。观此讲堂。见日则明。吾以明还日轮。见月而暗。吾以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还虚空。郁𡋯还尘。清明还霁。此诸变化。各还本因。无不还者。则汝见精。当还何所。若还于明。则不明之时。不复见暗。彼八因者。种种差别。而此见精无有差别。是见不随境。还亦既明甚。彼可还者。自然非汝。其不还者。非汝而谁。于此见得。则知汝心本妙清净。汝自迷闷。丧本受轮。名可怜愍。   此以见精明元。为能见之性。妙精明心。为离见之体。如第二之月。即于月边。别有圆影。非月实有此影。乃捏目之妄所成。以喻能见之性。虽非离见之体。非于体上实有。斯见但虚妄所成耳。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至)性汝不真取我求实。   阿难又言。我虽识此见精不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意谓。我已识见精。是第二月矣。何谓真月。佛令试于物象中决而择之。六凡四圣。见量虽异。见性不殊。汝今谛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观水陆空行种种形像。于中分别自他。谁是我体。谁为物像。极汝见源。上极日月。下极轮围。中极万物。凡所见者咸物非汝。然物类虽殊。咸汝见精清净之所瞩。是汝非物。此精妙明。是非汝之见性乎。汝若以见为物。则我之见亦物也。物则可见。汝亦可以见吾之见矣。如不能何。若谓吾与汝同见是物。谓之能见吾见可矣。方吾离物之时。汝又何以不能见吾不见之处乎。纵使汝能见吾不见之处。自然非彼不见之相。盖彼谓吾有不见之处。是亦能见吾不见之处矣。自然非彼不见之相。何以故。不见本自无相。非汝见所能及也。若不能见吾不见之相。则见精自是非物。见既非物。非汝而谁。若谓见是物者。是物亦能见矣。汝既见物。物亦见汝。有情无情体性纷错。毕竟世间以何作主。故曰不成安立。若汝见时。是汝独见。非我所见。见性廓然周遍法界。清净圆明即汝真性。真性在汝而不自知。反取我言以求其实耶。此解颇明。竟宜细玩。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性(至)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阿难又白佛言。若见性在我。六凡四圣本无差别。云何却有舒缩。如我承佛神力。观初禅天王胜藏宫殿邻日月宫。此见周圆遍娑婆国土。何其高广。退归祇林。秪见伽蓝。清心户堂。但瞻檐庑。云何此见缩大成小。为当墙宇。夹令断绝。佛言。此属前尘大小。不应说言见有舒缩。譬如方圆器中。各有定体。除器观空。空乃无量。离尘观性。自契本真。汝谓入室之日。缩见令小。仰观天日。是谁挽见令高。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断续之迹乎。是义不然。无庸情计。一切众生。随尘失性。为物所转。以故观大观小。亦如空随器变。能转物者。即如除器观空。故即心圆明。遍含国土。盖毛端国土。本非大小。合受之理。不假神变。但除情器。即廓尔现前。楞伽云。未达境性心。起种种分别。达境性心已。分别即不生。真际云。既灭前尘。形量不立。一切即一。性乃圆成。一毛含国土。义盖如此。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此见精(至)唯垂大慈开发未悟。   阿难承佛指示。已知见精是我真性。则此妙性。现在我前。见必我真矣。不知能见此妙性者。复是何物。盖我以身心分别妙性。而妙性则无分别。未曾分别我身。则我有分别之身心。与彼无分别之妙性。自是成两。正如月与月影。终不可合而为一。若现前所见。实是我心。令我能见。则所见者实我。而能见者非我。故曰见性实我。而身非我。非我则我之身心。终成外物。何异如来前所难言物能见我乎。阿难此问。既存能所。复落言筌。终非正问。而亦迷情之所难解者。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至)一时惶悚失其所守。   佛告阿难。汝言。见在我前。是义非实。若实在汝前。汝能实见。则此见精。为有力所。的可指示。汝于祗林。遍观景物。现在汝前。无不可指。若见在汝前。亦当确指。何者为见。阿难答言。见在物中。与物揉杂。虽大圣不能剖析。必须离一切物别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阿难又言。物在见中。一览收尽。我实遍见。何者非见。佛言。如是如是。夫即物非见。离物无见。二义无定。佛皆以如是印之者。盖以色空等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不可指定。何得有是非是处。是以大众之中。非阿罗汉者。一闻惶悚。茫然自失。丧其所守。   如来知其魂虑交慑(至)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于是文殊师利。从大众中。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当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而今不知二义所归还是见耶。抑非见耶。特请如来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无是非是。佛告文殊。十方如来及大菩萨。自住三摩地中。了知万法惟一圆融清净宝觉。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见。根也。见缘。境也。所想识也)了诸缘法。同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盖是天上真月。本无第二及彼水中之影。知其真者。中间自无是月非月之辨。如汝是文殊。岂得复有是文殊者。如是世尊。我是文殊。岂得复有是文殊者。若有是文殊者。文殊则有二相。我必不真。若真文殊。必无二相。是尚不立。安得加非。佛言。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妙明之见。喻如文殊真文殊也。空尘见缘。所谓是文殊者。二文殊也。然此见缘依真而起。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但见真体。则是非自忘。故曰。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是知汝今若观见尘而发明。终沉妄想。如以指喻指。终有彼我之是非。故不能出彼是非之网。由真精妙觉而发明者。则为真见。如以非指喻指。可出是非。得无分别。出指非指。即出是非是。互换之文。同一意旨。出谓出情计之网。言是非双泯也。   △分别外道品第四   阿难白佛言世尊(至)见性断灭云何见明。   阿难又白佛言。诚如法王所说。觉缘遍十方界。当住不灭。则与外道梵志所谈冥谛。投灰所说真我。有何差别。世尊前言。见性周遍。非汝而谁。又言。即心圆明。遍含国土。即所谓觉缘遍十方界常住不灭者。然而黄发之流。亦说真我。遍界所立冥谛。谓真性冥冥。体非生灭。外道非能见性。乃识情妄计。混滥真说耳。又世尊曾于楞伽山。为大慧说。外道常说自然。我说因缘。非彼境界。我今观此觉性自然非生非灭。远离一切虚妄颠倒。似非世尊前说之因缘。与彼外道所说之自然矣。夫既非生灭。则似乎自然。既非自然。则似乎因缘。既云远离。又非因缘。云何开示。佛告阿难。我今如是方便开示。汝犹惑为自然。若谓自然。必须甄别。有个自然之体。汝今观此妙明中。以何为体。若以明为体者。应不见暗。以空为体者。应不见塞。盖自然之体。不随境变。今皆不然。非自然矣。   阿难言必此妙见性(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阿难言。今此妙见必非自然。今我发明是因缘生。但心犹未明。云何合因缘性。佛言。此见亦非逐因缘生。汝今见性现前。为复因明因暗。因空因塞而有。若因明有。应不见暗。若因暗有。应不见明。乃至因空因塞。义同明暗。又若缘空有见。应不见塞。缘塞有见。应不见空。乃至缘明缘暗。义同空塞。是知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盖因缘自然是非等相。皆是妄情遍计分别。精觉妙明本无是事。故当离一切相遍计。既离。则圆成实体触处现前。无非法性。所谓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摩虚空。秪自劳耳。虚空云何受汝执捉。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至)悲泪顶礼承受圣旨。   阿难又问。必此妙觉非因缘者。世尊云何尝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而有。因明而显。因心而知。因眼而见。是义云何。佛云。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谛。阿难我复问汝。世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名不见。阿难答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色相。名之为见。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故名不见。不知此真见妙明。非和非合。不逐境生。不随境灭。若无三种光明之时。名为不见者。合应不见黑暗。若必见暗。此但谓之无明耳。何谓无见。若明不见暗。暗不见明。如是二相。俱可名为不见。若复明暗二相。自相凌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则是二相俱可名之为见。是故当知。明暗通塞。皆为缘尘。俱非见体。必须离相见见。亦复当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盖四义成就。(明暗通塞)已知见体之离相矣。而见见之时。见岂为见乎。盖当人自有个见见者在。而见物之见。非真见也。天真见之体。犹自离见而非见所能及。又岂诸言说之所能及哉。故自然因缘及与和合。离缘离相。言说不及。妙菩提路。自非声闻之徒狭劣无识之所与知。   吴兴问。见精属妄。何以真见复见于妄。答。夫见精者。映色之性也。见虽属妄。其性原真。当知见见之时。别无所见。只是见于见中之性耳。若未见性。性在见中。同名见精。若能见性。性超于见。方名见见。   △见妄品第五   尔时世尊怜悯阿难(至)何况分别非灯非见。   阿难一闻见见非见之旨。转增迷闷。又复启请。佛为指陈一切众生二种颠倒分别见妄。何谓二种。一者众生别业见妄。二者众生同分见妄。别业者。一人妄见也。同分者。多人妄见也。由此妄见。循造妄业。当处发生。随业受报。云何为别业妄见。如世间人目有赤眚。夜见灯光。别有圆影。五色重叠。然此圆影。为是灯色。为是见色。若灯色者。人当同见。而何以目眚之人。对灯独见。若是见色。见已成色。而彼圆影。灯乎见乎。名为何等。是知不由境起。不由根起。乃从眚起。而即灯即见者妄矣。又若此影离灯而有。应非眼瞩。云何眚人目见圆影。是即灯而见者既无实体。离灯而见者又无定处。而离灯离见者妄矣。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之与见。成于目眚。故曰。影见俱眚。然而见眚者则非眚也。故曰。见眚非病。何者。目有眚病。则见圆影。而见其有眚病者。则我妙明真精。本来无病。不受眚病者也。故能卓见。我眼今有眚病眼眚。若除真见。自复本体如如。常住不动。终不应言此眚是灯是见。于中复有非灯非见。正如天上止惟一月。见真月者。安得复言有第二月乎。何者。第二之月。捏目所成。全是虚妄。不应穷诘。是有形耶。是无形耶。离见而成者耶。非离见而成者耶。此之灯影。义亦如是。了其无体。何用拟心。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至)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云何名为同分妄见。譬彼阎浮提中若干国土。若一国人同感恶缘。则彼众中睹一切不祥境界。日月星辰。阴阳灾变。种种恶戾之相。无不具见。而彼别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此谓同分妄见。吾今为汝以同分别业。法喻互显。进退合明。如彼别业见者。灯中圆影。但由眼眚而起。非灯所造。特根之妄。非见妄也。故曰。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非眚者终无见咎。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大地国土众生本来无实。亦似灯中圆影。见灯影者为有眚病。则此无实境界。亦可名为无始见病之所成。何以故。同无实故。圆觉经云。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如彼虚空华。依空而有相。意盖如此。夫我眼根之见。与彼见缘之境。虽则现前。然亦不能造眚。此眚原我觉明见所缘者之所造。觉缘于物而起分别。即为觉所缘者。此实造眚。惟我本觉明心。觉诸缘者。则非眚也。本觉如好眼。觉明如眼病。根境如灯影。但觉所觉之眚。则此觉已不堕于眚中。所谓见病非眚。此实见见。云何复以觉闻知见眚中之事而名之哉。前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正答此问。是故汝今但见人见我。及诸世间十类众生皆属见眚。非见眚者。盖当人自有个见眚者在。乃本来见体。名见精真性。不得名见。前云。见非是见。意盖如此。其曰同分妄见者。是以别业为例。以彼一人。例此一国。一人病目。灯影由生。一国瘴恶。灾变互起。见影见灾。同归妄见。又复以此一国。例彼大千。同是觉明。无漏妙心。依真起妄。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则是除灭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温陵曰。诸和合缘。乃因境而起妄念粗相。不和合者。离缘独证。乃法执细相。能亏菩提。起生灭。污净心。沦本觉。故当远离是已。   △觉非和合品第六   阿难先悟本觉妙明。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非不和合。此为觉心余尘。故世尊再与辨之。复举前尘而问。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至)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阿难汝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以为证菩提心由和合。起作是见者。则汝以为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设一有所和。即涉妄尘。而非妙净。若和明者。明已现前。何处杂见。见之与相。目击可辨。明见相杂。作何形像。若谓明非见者。云何见明似相杂矣。明若即见。谁为见见。又似非杂。杂则必和。而此见体圆满。何处和明。明体圆满。自不和见。是见必异明。而不与明杂。杂则失彼妙明净性。而谓见与明和。非其义矣。彼暗与通塞。例自可明。亦复如是。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至)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和者杂而不辨。合则附而不离。上明和义。如水和土。此明合义。如盖合函。   复次阿难彼妙净见精。亦复不与明暗通塞等合。若与明合。至于暗时。已无明相。此见合明。亦当随时灭去。如何复与暗合而能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则见明者。应当不与明合。不与明合。则不见明。不见明者。云何谓之与明相合。而了知明之非暗耶。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至)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今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思虑非和合耶。佛言。亦非非和合义。和谓与明暗通塞等和也。凡物之不和者。两下皆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求畔不得。非非和矣。不惟求畔。不得亦且。畔义不成。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此见与明。自不相及。相及乃为有畔。今自不知明相所在。云何成畔。畔义不成。非非和矣。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又若谓非与明暗通塞等合者。则见与明。根境乖角。如耳之与明了不相触。今且不知明相之所在。云何甄别合与非合之理邪。今见境既不乖角。又似非非合者。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义亦如是。   △显示藏性第七   自卷初发明觉性。广辩真妄。及至重开彗目。再扫余尘。至此身心洒落。真妄两亡。斯可显示如来藏性。使知根尘处界。法法圆明。物物显现。是谓造悟修证根本也。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至)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本无有生。亦无和合。幻妄称相而已。原其本性。真为妙觉明体。盖幻无自性。依真而立。如华起空。全体即空。如泡生水。全体是水。故曰。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离别。虚妄名灭。殊不知本如来藏。常住妙用。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问。真如之性。人人具有。本无生死去来。奈何今之实有邪。曰。以不真常故有。真常则不有矣。譬之空水。目病则华。风激则泡。岂真常哉。若睛明澄湛。求其华泡。复可得乎。   △五阴  色如空华  受如触掌  想如说梅  行如瀑流  识如饷空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盖以幻无自性依真而立。如彼华依于空。泡依于水。如来藏当人法身妙性也。依果而称。曰如来。含摄众德。曰藏。常住不动。遍足周圆妙。万物而至神性一切而不异。曰妙。真如性能见是性。则迷悟生死。了不可得矣。何谓五阴。色受想行识。五者成体荫蔽妙明也。以色阴言之。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见晴空。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视发劳。则于虚空之中。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净目晴空。喻以净智。观妙性故。迥无所有。劳目华空。喻以妄因缘妄色。故别见狂相。然是色阴不因境有。不自根出。譬彼狂华不因空生。不自目出。若从空来。则有出入。有出入者。非虚空相。非空则实。自不容其华相起灭。如阿难体中不容阿难。可见华不起于空中。若自目出。目能有见。出既见华。入当见眼。若无见者。出既翳空。入当翳眼。又出眼见华。眼应无翳。无翳之眼。则是好眼。何以必见晴空。无华方称好眼。不自眼出。三折明矣。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即如来藏妙真如性。以下四阴皆当例此。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受阴言。譬如有人手足百骸。宴安调适。忽忘我身。本无诸受。其人无故。忽以二掌。于空相摩。便生涩滑冷热诸相。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岂是虚空。选掌而触。若从掌出。应不待汝。合摩而生。又若自掌出者。出则有入。出时掌既有知。入时臂应有觉。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来。又何待合掌而后知觉。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三折明矣。   阿难譬如有人谈说(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想阴言。譬如有人谈说酢梅。口中出水。思蹋县崖。足心酸涩。是口中水。不自梅生。不从口入。若云梅生。梅尚不能自谈。安能令人口水。若从口入。口自合间。何须待耳。若独耳闻此水。又何不自耳中而出。思蹋悬崖。其义类是。是故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三折明矣。   阿难譬如瀑流波浪(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行阴言。妙湛妄动。逐境转徙。念念迁谢。新新不停。譬彼瀑流。波浪相续。如是流性。不因空出。不因水有。亦非水性。不离空水。若因空生。则诸十方无尽虚空。成无尽流。世界自然。俱受沦溺。若因水有。则流应离水。别有体相方所今应现在。若即水性。则何以澄清之时。别无流体。又且离空。离水不得。空非有碍。水流其间。水外无流。流终依水。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四折明矣。   阿难譬如有人取频伽瓶(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识阴言。譬如有人取频伽瓶。塞其两孔。满中擎空。千里远饷。满中之空。喻识阴也。性空真觉。周遍法界。一迷为识。局在妄身之中。如空贮瓶中。空无往来。不可擎饷。以随瓶故。步有千里之行。他国之饷。喻性无生灭无舍受。以依妄身故。逃形于此。受身于彼。迷性成识。妄随轮转。义亦如是。然此虚空。非彼方来。非此方入。若彼方来。彼方既擎空去。彼方应少虚空。若此方入。此方开瓶。彼方应见空出。虚空无体。计有出入。皆为虚妄。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三折明矣。夫身心万法即如来藏。妙真如性。大觉将与觉之。故此卷之初。权与明倒正辨。缘影择见。精示真量。一就其倒迷情计。为之拂心眼之尘翳。洗肝肠之垢浊。使之心境洒落。真妄两忘。然后融会入如来藏。遂知根尘处界无非妙真如性。此二卷及三卷大旨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 卍续藏第 14 册 No. 0295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   淮南后学(夏范 龚延庚)同校定   △六入   根缘于尘发觉居中。名为觉性。此觉性者。离尘无体。全是虚妄。知妄者谁。乃真如性。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自眼入言。即彼目睛发劳。空华狂乱。同是菩提。瞪发劳相。此相因于明暗二种。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若使此见离于明暗二尘。毕竟无体。无体之见。非妄而何。又此虚妄之见。无所从来。非明暗来。非于根出。非从根生。若从明来。遇暗则灭。应无见暗。若从暗来。遇明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生。必无待于明暗。离此明暗。则如是见精。无自性矣。是又似从明暗生。非根生也。若从空出。空属前尘。归当见根。又空自观。何关汝入。既无所从。则非因非缘。非自然性。而眼入之虚妄。不言可知。妄无自性。全体即真。了知虚妄。则如来藏妙真如性。显矣如圆觉经云。空华既灭。空性不灭也。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耳入言。譬如有人以指塞其两耳。耳根发劳。则闻头中作声。此亦菩提劳相。因于动静发闻。耳吸尘象名听闻性。此闻虚妄。离此动静二种妄尘。毕竟无体。此个闻性。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自空生。本无自性。当知耳入虚妄。了知虚妄。闻者是谁。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鼻入言。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及诸香臭。同是菩提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离此二尘。毕竟无体。当知是闻非通塞来。不于根生。不于空出。本无自性。鼻入虚妄。从可知已。妄无自性。不离本觉。非如来藏妙真如性乎。   阿难譬如有人以舌䑛吻(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舌入言。譬如有人以舌䑛吻。熟䑛令劳。有病觉苦。无病觉甜。不䑛之时。淡性常在。兼舌与劳。同是菩提劳相。其因则由二种甜苦。与淡妄尘。发知居中。吸此尘象名知味性。此性离彼甜苦。与淡二尘。毕竟无体。不因淡有及甜苦来。不由根出。不自根生。本无自性。舌入虚妄。不言可知。知味者谁。非如来藏妙真如性乎。   阿难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以身入言。譬如有人以一冷手触于热手。若冷势多则热者成冷。若热功胜则冷者成热。是触也。冷热互夺。初无定势。合则有觉。离则无知。亦无定性。如是以此合觉之触。显于离知。宁有自性。但相涉之势一成。则或冷或热。均为菩提劳触。其因则由离合二种。二尘之妄。发觉居中。吸此尘象名知觉性。此知觉者。离彼离合违顺二尘。毕竟无体。非离合来。非违顺有。不于根出。又非空生。若合来时。离当已灭。云何觉离。违顺二相。亦复如是。若从根出。必无离合违顺四相。则汝身知都无自性。若从空出。空自知觉。何关汝入可见。全是虚妄。   阿难譬如有人劳倦则眠(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意入生于忆知。忆知生于寤寐。故托睡寐以明之。览忆为生。失忘为灭。而住异处乎。其中既览而忆。旋失而忘。是谓颠倒。吸习妄尘中归意根。前念后念次第相续。尘尘不绝。故曰不相逾越。此意入之相。兼意与劳。同是菩提劳相。其因则因于生灭二种妄尘。集知居中。吸撮内境法尘。想像内发。闻见所及。能反缘五根。缘所不及之地。如追忆梦境。五根不能及也。五根但能顺缘现境。意根则能逆缘前境。故曰见闻逆流。流不及地。此名觉知之性。离彼生灭寤寐二尘。毕竟无体。然是觉知之根。非寤寐来。非生灭有。不于根出。亦非空生。反复穷诘。一无实义。何以故。若从寤来。寐即随灭。将何为寐。必生时有。灭即同无。令谁受灭。若从灭有。生即灭无。谁知生者。若从根出。寤寐二相随身开合。庄子云。其寤也形开。其寐也。形交。故云随身开合。离斯寤寐。则此觉知同于空华。必无体性。若从空生。自是空知。何关汝入。是故当知。意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十二处   六根六尘。名十二处。或依根辨。或依境辨。二处俱无自性。同是虚妄。   复次阿难云何十二处(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一眼色处。试观祇陀园林及诸泉池。莫非色也。我以能观之眼。对此所观之境。为是色能生眼见邪眼能生色相耶。若谓眼根能生色相者。是眼为色性。方其举眼见空之时。空已非色。色性应销。销则一切都无色相。既无对谁。而明空质。盖以色空二法对待。而显既无色相。何以显空。然则计眼生色相者妄也。若谓色尘生眼见者。观空之时。空已非色。焉能生见。见既销亡。亡则无见。以谁而明空色。然则计色生眼处者妄也。可见见与色空。俱无处所。二处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更听此祗陀园中(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二耳声处。汝更听此园中钟鼓音声。先后相续。为是声来耳边。耳往声处。若声来耳边。既来此处。彼处应无。如我乞食城中。则祗林无我。又若声来此人耳边。彼人应不俱闻。云何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一闻鼓声。同来会食。若复耳往声边。如我归祗林城中。自是无我。汝闻鼓声。其耳已往鼓处。钟鼓齐击。应不俱闻。何况其中象马牛羊种种音响。又若彼声不来。我耳不往。自是无闻。闻义不立。然则听与音声。俱无处所。计往计来。二处皆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又嗅此炉中旃檀(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三鼻香处。旃檀一铢香。闻四十里。但取香有殊胜之力。不须更言圣人根力强利也。   阿难尔当二时众中持钵(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四舌味处。汝于乞食之时。或遇上味。此味为复生于空中。生于舌中。生于食中。若生舌中。舌得一味。何能推移。若不变移。何名知味。又舌非多体。云何一舌而知多味。若生于食。食非有识。何能自知。纵食能知。知不在汝。何预于汝。而名知味。若生于空。汝啖虚空。当作何味。假作咸味。舌触知咸。既触汝舌。亦触汝面。汝身受咸。当作海鱼。既尝受咸。了不知淡。咸淡无知。何名知味。是故当知。味舌与尝。俱无处所。即尝与味。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晨朝以手摩头(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五身触处若汝晨朝以手摩头。此摩所知。谁为能触。为能在头。为能在手。若无手者。头则无知。云何成触。若在头者。手乃无用。云何名触。若妄分能所。则在头在手。各各有触。必须两身方能定其处所。汝阿难者。岂有两身。若头与手。各为一触。则手与头。当为一体。触须两物成义。若一体者。触则无成。若二体者。在手在头。触为谁在。又在能非所。在所非能。不应虚空。与汝成触。是故当知觉触与身。俱无处所。即身与触。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汝常意中所缘善恶(至)心非所缘处从谁立。   六意法处。汝常意中所缘善恶无记三性生成法。则此法为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善恶缘虑心也。无记昏住心也。意缘不出此三性。而吸撮内尘。成所缘法。此法若从心生。即法即心。不得谓之法尘。非心所缘。安得指而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试问法之自性。为有知耶。为无知耶。知则名心。而与汝之非尘者异。同他心量。而与汝之即心者同。盖非尘乃汝之自性。不缘诸法者也。即心乃汝之情识。缘法而生者也。云何于汝更有二心。如此则法性之非知亦明矣。若云非知。则此法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之有方所。当于何在。既于色空之内。无所表显。不应存于色空之外。况空又非有外者也。则心缘意处。终无实矣。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之与法。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十八界   界种族也。如欲界色界之界言。自为一类也。根尘识三。各各有六分内中。外为十八界。一依根辨。一依境辨。一依根境。合辨皆虚妄无自性。   △一眼色界   复次阿难云何十八界(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如汝所明。眼色为缘。生于眼识。此识为复因眼所生。以眼为界。因色所生。以色为界。如汝所明。乃小乘所解因缘生法。皆非实事。不了即空。故据彼诘之。此识若因眼生。不有空色。则识无所缘。见无所表。而界亦无从立矣。若因色生。则当空不见色之时。汝识应灭。云何识知是虚空性乎。若见灭时。汝独能识其变迁。是色灭而识不灭也。汝识独存。独则无邻。界从何立。若色灭而识亦灭。是从变而变。变则无体。界相自无。若不从变。则识性常恒。既从色生。则有见于色者。宁不知空之所在。理又不然。非从色矣。又若根境相合。共生识界。则一半有知。一半无知。中自离异。故曰合则中离。中既相离。则未免有知者合根。无知者合境。故曰离则两合。如此体性杂乱。二义推穷。皆不成界。是故当知眼色为缘。生眼识界。三处都无。俱为虚妄。诸妄并除。真如自显。   △二耳声界   阿难又汝所明耳声为缘(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耳主声司听。因于动静二相。发识居中。然亦不因耳生。何以故。若使动静二相。寂不现前。则耳不成知。知尚无成。识何形貌。若取耳闻。无动无静。闻性常在。方其无动无静之时。闻尚不成。云何以杂色触尘之耳形。便得名为识界。如是则依根而辨者。皆虚妄矣。又依境而辨。亦复不因声生。若谓识生于声。则是识因声有。不关我之闻性。若无闻性。何以能知声相之所在乎。是知识因声生者。许其因闻而有声相也。闻能闻声。何不闻识。既不闻识。何成界义。若纵耳能闻识。则识与声闻。识已被闻。又有谁来知我闻识邪。盖闻有能所。声为所闻。识为能闻。若谓耳能闻识。则识不过属于所闻。谁为能闻。若无能闻。则有所无能。终如草木。又不可也。依根依境。单论不可。不应以根与境杂成识界。而为中位。界无中位。则内外二相复从何成中间识也。内外根境也。中位既无。界从何立。是知声闻与识。三处俱无。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三鼻香界   阿难又汝所明鼻香为缘(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又汝所明鼻香为缘。生于鼻识。此识为复因鼻所生。以鼻为界。因香所生。以香为界乎。若识因鼻生。则汝心中以何为鼻。为取肉形双爪之象乎。为取嗅知动摇之性乎。若取肉形肉质。乃身身之所知者触也。肉为身质。触乃身尘。奥尚无名。界从何立。若取嗅知。则汝心中。以何为知。以肉为知。则肉之所知。触而非香。以空为知。空则自知。肉应非觉。知在虚空。则空乃汝身。汝身非知。则阿难之身。空无所在矣。此计识因鼻生者妄也。若以为香知。知自属香。何预于汝。若香臭之气必生汝鼻。州彼香臭二种流气。不生于伊兰栴檀之中。二本不来。汝自嗅鼻。为香为臭。臭则非香。香则非臭。二气相反。二俱能闻。则汝一人应有两鼻。对我而问道者有二。阿难谁为真体。若鼻惟一根。境云何二。臭既为香。香复为臭。二性互夺。从何立界。是故当知鼻香为缘生鼻识界。三处都无。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四舌味界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识若因舌生。则诸世间黄连姜桂之类。都无有味。汝自尝舌。为辛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苦。舌不自尝。谁为知觉。问。二谁字分明见有个识性者。在若舌性不苦。味无所生。无物与对。云何立界。若曰识因味生。识自为味。即识即味。不能自尝。同于舌根。何以得知是甜是苦。又使识因味生。则世味既多。识亦应多。识体若一。云何又能分别诸味变异不一之相。若无分别。又不名识。云何复名舌味识界。舌味和合。是中原无自性。云何立界。是故当知舌味与识。三处俱无。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五身触界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识若因身生。必无离合。云何触合则有。触离则无。是无缘则无。识因境而不因根明矣。若因依而辨。无身则无。知离合者。是又因根而不因境。又以根境合辨。触不自知。有身方知。是此身识必由根境相合而显。合则知身即触。知触即身。若身即触。则身不得单明为身。若触即身。则触不得单明为触。如此身触互夺。故无处所。合身则身无触位故。触无体性。离触则身无触用故。即同虚空。内外中间皆不成立。即使识生于触。从谁立界。然则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六意法界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至)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意法为缘。生于意识。若识因意生。以意为界。识因法生。以法为界。今复明其不然。若识因意生。则汝。意中。必有所思。以发明汝意。有所思者。法也境也。若无此境。则意无所生。而识将何用。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同乎异乎。识心者意。也诸思量者法也。了别之性识也。同则意云何生。异则不能起识。何者若使三者相同。则谁为能生。谁为所生。故曰。同意即意。意云何生。三者相异。则三性乖角。焉能起识。故曰。异意不同。应无所识。无识则同于草木。云何意生有识。则意本无形。云何识意。惟同与异。二性不成。界云何立。若识因法生。则世间诸法。不离五尘。汝观色声香味与触。均名为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各有所属。而非意之所摄。汝决定谓。识依法生。汝今谛观法尘之法。作何状貌。若离色空。诸相终无所得。生则色空诸法等生。灭则色空诸法等灭。既非意摄。又无实状。所因既无。因生有识。作何形相。相状不有。界云何立。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则意与法界。二俱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初以六入破六根。虽以尘对破。而正意却在根。次以十二处虽根尘互破。而正意惟在尘。次以十八界根境识三相推破。而正意惟在识。   △七大   前近取诸身。显如来藏。故依阴入处界四科以明。虽悟一身。未融万法。根境尚异。见性不圆。此复远取诸物。圆示藏性。故依地水风火空见识七大。以明使悟物我同根。是非一体法。法圆成尘。尘周遍法界。颂云。若人欲识真空理。身内真如还遍外。情与无情共一体。处处皆同真法界。此七大之旨也。谓之大者。以性圆周遍含吐十方为义。所以有七者。万法生成。不离四大。而依空建立。因见有觉。因识有知。前五无情所具。后二有情兼之。七大皆因识变。故总之以识。识则觉性之中妄为明觉者也。所妄既立。生彼妄能。故有七大。七大先非水火。亦非空识。全一如来藏体循业发现而已。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至)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此实权教。虽说和合。都无实义。盖彼四大性。果非和合。则如虚空。不和诸色。殆不然也。若果和合。则同彼万变。相成相续。展转虚妄。如旋火轮。无有实体。又无休息。又不然也。且以大性非和非合之理。设为譬喻。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水何合而成冰。冰何和而成水。不因和合。循业发现。其相如此。   △一地大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汝观大地。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之极微。极微之尘。犹有微色。名色边际相。更析邻虚而为七分。即微色邻虚。彼邻虚者。即实空性。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与出生色相。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又邻虚析空。用几色相。合成虚空。如是则知此变化诸相。非和合法。明矣。又若色合。则纯是一色。不得名之为空空。合则纯是一空。不得名之为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耶。汝原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言空能性色。色亦性空。性即性一切心之性。当作活看。空能性色者。自无而有也。色亦性空者。自有还无也。性色故变化诸相。性空故尘析成空。然皆清净本然。周循法界。不消和合。随众心生。应所知量。循业发现。而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何者。如来藏中万法一如。而循业似异。遂有七大之名。特体用异称耳。性色真空。一如之体也。性空真色。即循发之用也。色本虚妄。亦以真言。以其体用不二。故相依而互举。欲人知其不离妙性耳。亦犹水之成冰。不离于水。众生背觉合尘。故发尘劳。然使灭尘合觉。则现真如心量。随应循发。所谓万法一如。意盖如此。然观相原妄。无可指陈。观性原空。惟觉妙明。理绝情谓。不容妄度。所以拟心即差。动念即乖。但一切时中。不起妄念。不用识心。然后相应。   △二火大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火性无我。寄于诸缘。汝观城中。求食之家。手执阳燧。日前取火。然是火相。非和非合。盖凡言和合者。诘之各有根本。如我与汝等一千二百五十人和合一处众。虽为一诘。其根本各有各字氏族。若此火性因和合有。汝试诘之。各无根本。为从镜生。为从艾出。为于日来。若于日来。自能烧汝手中之艾。来处林木。皆应受焚。若于镜出。自能于镜。出然于艾。镜何不镕。纡汝手执。尚无热相。若生于艾。何假日镜。光明相接。然后火生。若言非和非合。汝又谛观。镜因手执。日从天来。艾本地生。火从何方。游历于此。日镜相远。非和非合。不应火光。无从自生。汝犹不知。如来藏中性火真空。性空真火。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镜。一处火生。遍法界执。满世间起。起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意盖如此。惑为因缘及自然性。是皆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初无实义。   △三水大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水性不定。流息无恒。如室罗城诸大幻师。求太阴精。合诸幻药。于白月昼。手执方诸。承月中水。此水为从珠出。为从空有。为从月来。若从月来。尚能远方。令珠出水。所经林木。皆应吐流。何以必待方诸。林木不流。又似此水非从月降。若从珠出。此珠常应流水。何待中宵对月。若从空生。空性无边。水当无际。从人洎天。皆当汩没。云何复有水陆空行。可见本然周遍。非和合矣。若言非和非合。汝更谛观。月从天陟。珠因手持。承珠水盘。又是人造。水从何方。流注于此。月珠相远。非和非合。不应水精无从自有。汝尚不知性水真空。性空真水。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处执珠。一处水出。满法界执。满界水生。生满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义盖如此。惑为因缘及自然者。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四风大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整衣入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面。此风为复从袈裟角出。为发于虚空。及生彼人面。若从衣角。汝乃披风。其衣飞摇。应离汝体。我今垂衣而坐。汝看我衣。风何所在。若在虚空。汝衣不动。何因无拂。空性常住。风应常生。若无风时。虚空当灭。灭风可见。灭空何状。若有生灭。不名虚空。名为虚空。云何风出。若风自生披拂之面。从彼面生。当应拂汝。汝自整衣。云何倒拂。若云非和合者。汝审谛观。整衣在汝。面属彼人。虚空寂然。不参流动。风自何方。风空性隔。非和非合。不应风性无从自有。求风何从。杳莫可究。信谓本然周遍。循业发现。汝宛不知如来藏中性风真空。性空真风。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一人动衣。有微风出。遍界衣动。拂满国土。周遍世间。宁有方所。循业发现。惑为因缘及自然性者。皆是识心妄计分别。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五空大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空性无形。因色显发。如室筏罗。去河遥处。诸刹利种新立安居。凿井求水。出土一尺。于中则有一尺虚空。出土一丈。还得虚空一丈。虚空浅深。随出多少。此空为复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若无因而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惟见大地迥无通达。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而无空入。云何谓之空因土出。若无出入。则应空土合为一体。原无异因。土出之时。空何不出。若因凿出。则凿自出空。应非出土不因凿出。则凿自出土。云何见空。是即因不可离因亦非。汝复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者是实。空者是虚。虚实二者不相为用。然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所从而自出也。以上巧辨。皆遣识心妄计。而显圆融真体。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通名五大。均此圆融周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非因非缘。亦非自然。妄计忖度皆汝识神。非真实谛义。但尔弟阿难。汝心昏迷。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若悟虚空。性圆周遍。本无出入。即悟性真圆融。本无生灭矣。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义盖如此。一井空喻一法性。十方空喻万法性。由一观万。由自观他。性无二别。特形器妄辨耳。   △六见大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见觉无知。因色空有。汝在祇陀林中。朝明夕昏。设居中宵。白月则光。黑月便暗。因见分析。则此见为复与明暗相。并太虚空。为一体耶。非一体耶。或同耶。非同耶。异耶。非异耶。若原一体。则明暗二体相夺。明时无暗。暗时无明。必一于明则明亡。必一于暗则暗灭。云何既见于明。又复见暗。若明暗殊。见无生灭。则又不成一体矣。若此见精。与暗与明非一体者。试离明暗与虚。分析见元。作何形相。若明暗与虚。三事俱异。从何立见。是又非异体矣。夫明暗相背。云何或同。离三无见。云何或异。分空分见。本无边畔。云何非同。见明见暗。性非迁改。云何非异。汝更审谛审观。明从太阳。暗从黑月。通属卢空。壅归大地。如是见精。因何所出。见觉空顽。非和非合。不应见精无所从而自出也。当知见性圆遍。本不动摇。亦无生灭。汝更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但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异为同。为非生灭。为非异同。盖生灭同异。皆因妄尘。非生非异。不离妄计。离此妄计。即如来藏。汝曾不知如来藏中。性见觉明。觉精明见。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见根。见周法界。听嗅尝触。觉触觉知。妙德莹然。周遍法界。圆满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七识大   阿难识性无源因于六种(至)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阿难。识性无缘。由于六种根尘妄出。汝今遍观此会圣众。用目循历。犹如镜中。无别分析。此为真性。汝识于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楼那。此识了知。为生于见耶。生于相耶。生于虚空耶。为无所因突然而出耶。若云生于见中。如无明暗色空四种。则无汝见。见性尚无。从何发识。可见生于见者。非矣。若云生于相中。不从见生。既不见明。又不见暗。明暗不瞩。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识从何发。可见生于相者。非矣。若云非见非相。而生于虚空。非见则无辨。非相则灭缘。处此二非之间。若云识生于空。则同于无辨。若云有识。又不同于物相。纵发汝识。欲别何物乎。可见非见非相而生于空者。又非矣。若云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于昼日之中。突然别见明月乎。汝更细微详审。见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状者成有。不相者成无。如是识缘由何所出耶。识动见澄。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亦复如是。何谓识动见澄。识有分别。名之为动。见无分别。律之为澄。动则摇其本然。澄则返其真纯。如此非和非合。闻听觉知。例亦如是。皆非和合。又非自然。可见性真圆满湛然。不涉诸妄。本无所从。兼之七大。皆如来藏。本无生灭。汝心粗浮。曾不了悟。识观六处。识心为同为异。为空为有。为非同异。为非空有。盖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遍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世间无知。惑为因缘自然。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性识明知。言性此识者。皆我之明知。明知即良知之义。觉明者识也。识虽觉明之咎。其体实真。故曰觉明真识。体用不二。真妄一如。所以互举。文中初言汝元不知。次言犹。次言尚。次言宛。次言全。次言曾。又复言元。皆有次第浅深。初言元不知者。言元本自迷。所以不知。再与明知。犹且不谕。故次言犹。后复与明。而益不知。故次言尚。转不知故言宛。浑不知故言全。甚不知故言曾。终不知故言元。初意恕之。终意责之。轻重之序如此。深别曰审。审议曰详。当理曰谛。谛视曰观。初于地大。独言汝观。于火大言谛。其言更谛观审谛观。至见大。重叠而言。至识大番覆而言。意同言宛言曾之类。为其转不知。浑不知。甚不知故也。   △造悟赞谢第八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至)于如来前说偈赞佛。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自初决择心见。终至阴入七大。多方发明。使悟器界万法。当体全真。本如来藏。所谓微妙开示也。既悟器界。性真圆融。故身心荡然。同无挂碍。悟妙觉湛然。周遍法界。故各各自知心遍十方也。觉湛周遍。含吐十虚。故见十方空。如手中叶。万法性真。本如来藏。故一切所有。皆即妙心。悟本心量。广大如此。故反观妄身。其微如尘。其幻如沤。忽无所有。而本妙常心。了了悟获。于是深庆。说偈赞谢。   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   妙湛总持。即如来藏体。前之屡称妙觉湛然不动周遍含吐十方者。是也。人虽本具。要由首楞大定而发。佛之所以为佛。持此而已。故阿难以是赞佛。又觉海圆澄。物不能汩。曰妙湛。藏心圆遍。含裹十方。曰总持。体寂如空。常住不灭。曰不动。具此而独尊三界。由此而为诸法王。求之世间。实为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   无始迷真。妄认缘影。即亿劫倒想。一蒙开示。了获本心。故不历僧祗。法身即获。阿僧祗此云无量数劫。   愿今得果成宝王(至)终不于此取泥洹。   既悟自性。深感发明之思。故愿有所成。弘道利生。称佛心而上报也。愿得成果。智心也。还度众生。悲心也。智悲双运。广大无量。深心也。誓入五浊。不取泥洹。则深心之极也。凭此报恩。故请佛为证。   大雄大力大慈悲(至)于十方界坐道场。   既赞谢已。重请复说。尽除惑障。成果愿也。前发明心见。显如来藏。方破见道粗惑。次须决通疑滞。开修证门。以断修道细惑。详审尽除。乃登上觉。第四卷决通疑滞。摄伏攀缘。即审除细惑之方也。然既消颠倒想。顿获法身。疑已得果。且又愿求。更除细惑者。佛果有七。曰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所谓获法身者。则分得菩提。自见佛性而已。见性之后。必须审除细惑。使生灭灭生俱寂。以合乎涅槃真如。白净纯凝。以合乎庵摩罗识。廓然圆照。以合乎空如来藏大圆镜智。七果圆备。乃登上觉也。   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   舜若多此云空。烁迦罗此云坚固。谓空性无体。尚可销亡。我心坚固。终无动转。此依楞严定力。结前愿心。自誓究竟。毕无退堕。愿心如此。然后圣果可期。佛恩可报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三 卍续藏第 14 册 No. 0295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   淮南后学 蒋一麒 校定   △深穷万法第九   尔时富楼那弥罗尼子(至)我常闻佛宣说斯义。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白佛言。世尊。我今闻如来妙义微妙法音。虽则宣明。令我除惑。今犹未详斯义究竟无疑惑地。世尊。若复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界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终而复始。谓清净则宜无诸相。谓本然则宜无迁流矣。此第一疑问也。又如来说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若地性遍。云何容水。水性遍则不生火。水火二性俱遍虚空。得无相凌相灭乎。地性障碍。空性虚通。云何二俱周遍。而我不知是义攸往。此第二疑问也。皆蹑前四科七大之文而起。意以性相相违。事理相碍。常情疑滞。故求决通。佛答第一问中。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乎。性觉妙明。本觉明妙。万法体用之异称也。能性一切。曰性觉。性觉之妙。显乎明。即自觉而出见于万法者也。性之所本。曰本觉。本觉之明。藏乎妙。即自用而返冥于一真者也。了斯二义。则体用一觉。物我一妙。无复诸相之异矣。又孤山曰。本觉亦性觉也。变其文耳。以本元自性。既能所双绝。寂照互融。故作两句说耳。天如曰。此盖佛欲显山河大地。由妄觉生故。且标真觉。体用互显。而初无能所者。以立本也。下文乃举真妄二觉。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称明为觉。为觉不明。称为明觉。富楼那言。若此不明。名为觉者。则无所明。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有所非觉。无所非明。无明又非觉湛明性。性觉必明。妄为明觉。觉非所明。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异彼所异。因异立同。同异发明。因此复立无同无异。如是扰乱。相待生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由是引起尘劳烦恼。   佛言。汝称觉明。为复性明者。称之为觉耶。为觉而不明者。称为明觉耶。促举觉明二字。审其所解。富那答言。若此不明。称之为觉者。则无所明矣。安得为觉耶。不知才有所明。即堕妄觉。此富那所解之非也。佛言。若无所明。则无明觉矣。岂不幸哉。盖明觉之妄。自所明起。故有所明者。是明也。非觉也。无所明者。是觉也。非明也。而无所明。非无明也。若无明。又非觉湛明性矣。何者。性觉者。必明所明。则妄为明觉者耳。妄即所明也。故吴兴曰。本性之觉。必具湛明之性。以不了故。妄为能明之明。所觉之觉耳。温陵以强生了知为必明。既言能明所明。又立必明。终不若吴兴之似妥也。故觉非所明。乃本然之真体。因明立所。则当人之妄识。所既妄立。生汝妄能。能所既立。心境互分。无同异中。炽然成异。夫异者。彼所异耳。本觉之体。未必异也。反异为同。同异对立。互相发明。宛转迁移。因此复立无同无异。不知真体之中本无是事。皆由能所对待妄立。扰发尘情。遂使妙明斯浑。妙湛斯浊。晦昧空色。自此兆矣。由是引起尘劳烦恼。染污为尘。扰动为劳。忧煎为烦。迷乱为恼。天如曰。此章问答。良有以焉。前佛举七大。以该万法。则世界虚空。众生业果。在其中矣。惟其谈七大之相。则曰如来藏中。循业发现。谈七大之性。则曰周遍圆融。本如来藏。富那至此。未达循发遍融之义。因此二疑而生二问。初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清净本然。即如来藏性也。山河大地。即世界及虚空也。及有为相。即众生业果也。以其未达循发之义。故曰云何忽生。此四字紧要问也。如来遂举性觉之中。妄为明觉者。谕之而断之。曰因明立所。此四字为紧要答也。盖明即妄明。妄明则无明也。所即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发现之由也。要而言之。因明立所者。即是因无明而生起世界虚空众生业果也。然则循业发现之疑。云何忽生之问。一答俱销。不劳余说矣。今复逐节明之。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此一节即指无明也。无同异中。炽然成异。至此复立无同无异。此一节问。因上无明。而成世界虚空及众生也。如是扰乱。相待成劳。劳久发尘。自相浑浊。上二句重指无明立所等。下二句重指炽然成异等。尘即世界众生。由世界众生而有业果。故云由是引起尘劳烦恼。此一节蹑括前义。而且隐然示三种之情状也。起为世界至真有为法。乃牒合上文同异等义。而显示三种之名相矣。然此犹是总显。自觉明空昧以后。始别开三节。详序三种之相续。详序既终。复云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了明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此又总结一章答意。   △三种相续第十   三种谓世界众生业果。自起为世界。至终而复始。是言感结之由。皆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   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至)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富楼那未达如来藏中循业发现之旨。故有云何忽生之问。佛为叙其感结之由。皆因明觉之妄。起为世界。静成虚空。言妄觉动。则劳扰发尘。而起为世界矣。妄觉伏则顽然溟漠。故静成虚空矣。虚空为同。世界为异。如来藏中。清净自然。本无同异。其炽然成异者。真有为法也。且以世界起立之始言之。盖世界起。始起于觉明。而依乎风金水火。以生万物。此在儒书中。即阴阳五行化生万物之意。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觉明阳也。空昧阴也。阴阳对待。一变一合。而成摇动。摇动生风。故有风轮。旋于九地之下。彼世界者。依风轮住。故曰执持。龙眉子金丹印证诗云。溟滓无光。太极先风。轮击动产。真铅空昧。即溟涬无光之义。风轮击动。则阳之动也。产真铅则阳之萠也。金之母也。阳动无常。无常属妄。阴静常住。常住为真。此在造化上论。温陵解云。明昧相摇。不觉心动。造化亦有心耶。不知彼抂人性上论。盖山河大地。抂人性上。固自有之。今且依造化作解。逐节体贴。向人性上去。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因空生摇。摇而不已。强阳之气。凝而至坚。坚明立碍。其性坚刚。彼金宝者。即人性中。明觉所立之坚也。故大地之下。复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成宝。摇明生风。风金相摩。故有火光。则人性中。变化倏忽。闪铄不停者也。宝明生润。火光上蒸。蒸而生水。故有水轮。包含大地。故曰含十方界。水即人性中之爱水也。火腾水降。与金之立坚者交发。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大海之中。火光常起。洲潬之中。江河常注。水势劣弱于火。火不受克。结而成土。化为高山。以是义故。山石击则出火。融则成水。土势劣弱于水。水不受克。水气上升。柚为草木。以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造化之中。初以阳动。交变妄合。而成五行。递相为种。生出不穷。以是因缘。世界相续。人性之中。明觉妄动。起引尘劳。亦复如是。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至)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又以众生之起始言之。如上之摇明坚明。皆明妄也。岂离本觉别有他故。皆本觉之明。为之咎耳。盖不恶于觉。而恶于明。若觉而不明。则无所明之妄矣。所妄既立。故觉明之体。遂有方所。隔碍不能圆融周遍。而明理不逾。以故六根妄局。听不出声。明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分开。各守本根。不成圆通。所谓明理不逾。义盖如此。六尘妄染。六识妄分。由兹业性。遂起妄业。同业相缠。合离成化。六道四生。皆由是起。同业即胎卵之类。由父母己三者业同。故相缠而有生。合离即湿化之类。或合湿而成形。蠢蠕是也。或离异而托化。天狱鬼等是也。何谓见明色发。见明即所明也。既有妄明。则由心生境。显发妄色。故曰。见明色发。因明起见。则见境生情。故因见生想。见异则情违。故异见成憎。想同则心顺。故同想成爱。三爱交住曰流。三想相投曰纳。爱为轮回根本。故流爱为种。想为传命之媒。故纳想成胎。藉交遘而发生。由同业而吸引。受生托质。始于此也。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羯罗蓝此云凝滑。胎中七日之相也。遏蒲昙此云疱。胞中二七之相也。胎卵湿化四生之类。随其所应。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乱思曰想。结爱曰情。气附曰合。合湿而生也。形遁曰离。离此生彼也。更想变易者。或情变为想。合相为离。无定业也。卵易为胎。湿易为化。无定质也。随业受报。或升或沉。无定趣也。此众生相续之由也。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至)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以业果起始言之。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此言缘爱起欲也。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此言缘贪起杀也。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互相啖食。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缘杀起盗也。何谓盗贪。不与而取。谓之盗贪。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此杀盗相续之由也。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此欲贪相续之由也。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牒前结答。世界众生业果。皆觉明之咎。然非归咎觉明也。觉而明斯为咎耳。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至)菩提涅槃亦复如是。   富楼那因佛前言觉明之咎。复有此疑。言此本妙觉明众生之心。与如来妙觉。本无增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既证空觉。何时复生诸有。佛为设譬。如彼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生。富那言。此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佛言。如彼迷人。正在迷时。倏有悟人。指示令悟。是人既悟。更生迷不。不也世尊。佛言。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之迷既灭。本觉更不生迷。亦如翳人见空中华。翳病若除。华于空灭。既了所譬。何复前疑。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又如木成灰烬。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以上牒答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之问。此下复答四大各遍云何相容之问。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至)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俱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凌灭。又徴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取譬而喻。如彼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何以故。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水澄成映。此诸相者。因彼所生乎。抑空中自有乎。若明因日生。则日照之时。十方虚空。皆成日色。云何虚空复见圆日。若明为空中自有。则空当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曜。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观相原妄。无可指陈。云何诘其相凌相灭。观性原真。惟妙觉明。妙觉明心。先非水火。云何复问不相容者。且夫真觉妙明。随缘所现。故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复俱现。俱谓一时。各各则有先后。云何俱现。譬如一水之中现于日影。两人同观水中之日。东行则东。西行则西。各有一日。随人而去。不应难言。此是一日。云何各行。各日既双。云何现一。宛转虚妄。无可凭据。真觉如日。随缘则如日随人行。七大之相。随缘成异。义盖如此。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中。而如来藏随为色空等。周遍法界。是故于中风动空澄。日明云暗。圆融之妙。有如此者。众生迷失妙明。分别缘影。背尘合觉。故发尘劳。有世间相。局促隔碍。无怪其有违拒之疑。我以妙明。合如来藏。而如来藏中。惟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一多互应。大小相容。现宝刹于毫端。转法轮于尘里。事事无碍。法法如如。是故现相元妄。无可指陈。妙性元真。无不容纳。但灭妄尘。自合妙觉。然而真如妙觉本妙圆心中无一物。亦复无有少法可得。非空非心。非地非水。非风非火。而所谓七大五阴皆非也。非眼非耳。非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非香味触法。非眼识。乃至非意识界。而所谓十八界与十八处。皆非也。非明无明。乃至非明无明尽。非老非死。乃至非老死尽。而缘觉观十二缘法。皆非也。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而声闻之四谛法。皆非也。非檀那。(布施)非尸罗。(持戒)非毗梨邪。(忍辱)羼(音产)提。(精进)非禅那。(禅定)非般剌若。(智慧)非波罗蜜多。而菩萨之六度法。皆非也。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如来)非阿罗诃。(应供)三耶三菩。(正遍知)而如来之应供。正遍知。皆非也。非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而成佛之果。世出世法。亦非也。然而不即不离。又以其元明心妙言之。即心也是。即空也是。即地火风水也是。即六度也是。即根即尘即界即识也是。即十二因缘也是。即四谛也是。即六度也是。即如来应供正遍知也是。即大涅槃常乐我净也是。盖如来藏中依体而论。则曰本妙圆心。依用而论。则曰元明心妙。是心非法。即法即心。既非而即。即即而非。终曰妙明心元。又合体用而言。故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妙造乎此。则信乎体用双泯。情谓斯断。而藏心妙性。廓无瑕玷矣。但拟心妄度。即乖法体。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言语。入佛知见。譬之琴瑟琵琶箜篌。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琴瑟等。各有妙音。琴瑟等众生也。妙音藏性也。妙指实智也。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由于不求无上菩提。爱念小乘。得少为足耳。温陵曰。琴音虽具。非指不发。人心虽圆。非师不悟。前之多方。显如来藏。即佛之按指也。身心万法。当处昭然。即海印发光也。富那等随语生解。疑虑纷纭。是尘劳先起也。此文大义。为释阿难难云。若一切即真我等。云何与如来不同妙用。今释云。汝等虽有宝觉真心。不得妙用。以尘劳妄念未清净故。   △请穷妄因第十一   富楼那蹑上各各圆满之言。已悟无上。益显妄沦。但不知妄之所由。故请穷其因。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至)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因引室罗城中演若达多照镜。爱镜中头。眉目可见。而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照镜以喻妄心。爱镜中头。取着妄境。妄事易着。如镜中眉目。实理难知。如己头不见。背悟而迷。如无状狂走。富那答言。此人心迷。无故狂走。知走之无故。则知妄之无因矣。佛为明言妄之无因。夫妙觉明圆。本元明妙。本来无妄。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不名为妄。自诸妄想。展转相因。如是迷因。因迷自有。实无因也。迷既无因。妄何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又况无因。本无所有乎。彼达多者。岂有因缘。自怖狂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头亦何失。是知妄本无因。无可灭者。但息妄缘。则妄息真见矣。汝但不随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则汝心中狂性自歇。歇即菩提。盖以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何藉劬劳。肯綮修证。只为细微妄惑未除。妄因既息。惑结自除。何劳修证。譬如有人衣中系如意珠。不自知觉。穷露他方。乞食驰走。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外道因缘自然疑辩品第十二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至)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尔时阿难白佛。世尊现说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外得。斯则缘断。而因不生。此正因缘之说。云何如来顿弃因缘。我等及此大会诸众。皆以因缘。发心开悟。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彼外道拘舍梨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矣。愿垂开诲。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除灭。则不狂性。自然而出。所谓因缘自然。理穷是譬。盖以狂性既灭。则自然性出。未狂之先。则因缘自然。二皆无有。何得先下自然二字。由是观之。凡所谓因缘自然者。本皆不有。悉由狂妄而立。故曰理穷。于是且以因缘破自然。若头本自然。则无所然。而非自然也。又何假照镜因缘怖失头而狂走乎。如是则自然之计堕矣。又以自然破因缘。若头本自然。因照怖失而狂。又何不自然因缘照镜而失乎。头本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如是则因缘之计堕矣。若曰狂本自然。怖亦本有。则未狂之日。狂何所潜。若以不狂为自然。头本无失。又何因缘而狂走乎。是则因缘自然之说。皆妄立也。若悟本头。则识知狂走之为妄。而因缘自然皆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若悟本头。则是能知本来面目。而一切幻妄。了不相关。大修行人。一切妄缘豁然荡尽。得大解脱者以此。   △诃责戏论品第十三   生灭灭法。本非菩提。对待既去。名言自亡。虽持多经。祇益戏论。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至)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何谓戏论。若曰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是生灭法。非菩提也。若曰灭生俱尽。无功用道。但有自然。则是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非菩提也。今又反指无生灭者。明为自然。何异世间。以诸相杂和成一体者。为和合性。非和合者。成本然性。何者。诸相不和。各各有个本然之性。故可指称。惟此不二法门既无对待。自绝名言。犹加称谓。非戏论乎。直使然与非然。合与非合。合然俱非。有言离合之心亦非也。此如道经无无亦无之意。又复结责阿难多闻无益。虽持多经。祇益戏论。以故不免摩登之难。非我佛顶神咒。安能使彼淫心顿歇。爱河干枯。令汝解脱。是故阿难历劫熏持。不如一日修无漏业。无漏业即首楞正定也。能离世间憎爱二苦。其速甚效。能使摩登出缠耶输授记。汝何自欺。尚留观听。而以贪爱存于心目乎。自决择真妄。发明觉性。乃至深穷万法。决通疑滞。皆为最初方便。使其信解真正。为因地心。因心既真。斯可圆成果地修证。故前经止此。此后别起更端。   △决定二义品第十四   一者生死妄根。依于生灭。二者烦恼根本。生于根尘。   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至)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阿难蹑前复请。虽知因地要入因门。愿捐小乘。毕获如来无余涅槃。本发心路。从何蹑伏畴昔攀缘。得大总持。入佛知见。佛言。汝等决定发菩提心。于佛如来妙三摩提。不生疲倦。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以不生灭。合如来藏。则同矣。以生灭心。求常住果。则异矣。所以无有是处。阿难。汝见世间可作之法。皆有变灭。谁为不坏。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无灭。夫己之一身。则有坏之相也。坚者为地。润者为水。暖触为火。动摇为风。由此四缠。分汝圆湛觉明。为视为听。为觉为察。从始至终。五叠浑浊。缠为生死根本。浊为惑业根本。何谓之浊。譬如清水。与彼沙土。二体之性。本不相循。为彼世人。取彼沙土。投于净水。是以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汝身之浊。凡有五重。一曰劫浊。二曰见浊。三烦恼浊。四众生浊。五曰命浊。何为劫浊。汝见虚空遍十方界。觉则非空非色。由一念不觉。妄见空相。以生发遍迷故。空见不分。虽见空而非本空之体。虽有见而非妙明之觉。二者相织成妄。此无明初起混茫之相也。故名第一重劫浊。何谓见浊。汝身现抟结四大以为体。见闻觉知。遭其壅塞。而成留碍。水火风土旋合。觉知相织。而成妄见。是为第二重见浊。何谓烦恼浊。又汝心中。忆诵记习。由是于性之内分。发为知见。容之外分。现为六尘。根境烦构。离尘则无相。离觉则无性。性相相织。而成幻妄。是谓烦恼浊。何谓众生浊。又汝朝夕生灭不停。以造业缘。恋着三界。知见常留于世间。随趣受生。业运常迁于国土。如此相织妄成。是谓四重众生浊。何谓命浊。汝等见闻。皆是湛圆中分。原无异性。由众尘隔越。相织成妄。无状异生。故性中则相知。用中则相背。相知者原无异性也。相背者无状异生也。同异失准。相织妄成。何谓同异失准。适言其同。而用又相背。适言其背。而性又相知。故曰失准。是第五重命浊。汝等欲令汝之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生死根本。见闻觉知。人之六根受用也。常乐我净。佛之涅槃妙德也。死生根本。即前五浊业用。言欲返妄契真。先当择去生死妄本。依不生灭圆湛之性。旋其虚妄。使复还元觉。得圆明觉。无生灭性。以为因地。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则沙土自沉。清水现前。此但名为初伏客尘烦恼而已。及去泥纯水。得圆明觉。则无明之根本永断。而觉湛明相。于是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如去泥纯水。一任搅掏。无复汩浊。因地如此。则果位修证无有不圆。涅槃妙德无有不合者矣。   第二义者汝等必欲(至)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第二义者。汝等发菩提心。于菩萨乘。生大勇猛。弃捐诸有为相。应当详审烦恼根本。此无始来。发业润生。谁作谁受。若不详审。则不能知虚妄根尘。何处颠倒。处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来位。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知所结。云何知解。未闻虚空有结可解者。何以故。空无相形。无解结故。则汝现前之结多矣。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此正言虚妄根尘颠倒之处。自劫家宝。自劫真性。生缠缚颠倒也。众生世界即根身也。器世间即三界也。缠缚即结义。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皆一切众生。织妄相成之相。身中贸迁。世界相涉。何以故。言众生一身所具理。自互涉身。亦有界则先后左右也。身亦有世。即下三四四三。宛转流变者也。然此权依世论。以显妙用。大略云尔。若夫一解六亡。互用圆照。则岂算数之所及哉。今且以方涉世而论。世间只有东南西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止有东西南北四数而已。四数既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相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此盖通举增数。增一为十。增十为百。增百为千。共成三叠。第一约四方。各论三世。共成十二。第二于东方三世。变一成十。则成三十。南西北方亦复如是。四方各各三十。成三四一百二十也。第三于东方三十。变十为百。以成三百。南西北方亦复如是。四方各各三百。又成三四一千二百也。以方涉世。如此则以世涉方。其例可知。佛言此者。盖指凡夫六根。根尘相织。世界相涉。从粗至细。所起尘劳。大数如此。庄子云。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又据六根了别之性同故。各各具有一千二百功德。六尘了别之用异故。又有优劣全阙之殊。以眼言之。惟有八百功德。后方全暗。左右傍观。三分之二。以耳言之。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周听则四方无遗。静闻则无有边际。以鼻言之。惟有八百功德。通息出入。而缺中交。如舌则圆满一千二百功德。转味为言。更觉妙用。尽诸世间。世出世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若身则惟八百功德。合时能觉。离时不知。意则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十方三世一切世间世出世法。凡圣兼包。尽其涯际。阿难。汝今欲造生死欲流。返穷流根。至不生灭。当验此六受用根。于彼真性。谁合谁离。谁深谁浅。谁为圆通。谁不圆满。若能于此悟圆通根。则能逆彼。无始妄识。业流得循。圆通一门。深入一入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   △圆六湛品第十五   夫六根粘湛发妄故。一湛则六亡。根尘既消。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至)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阿难白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门。能令六根一时清净。佛告阿难。汝虽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断思惑。乃积生无始虚习。必三果乃断。非阿难所知。此惑断尽。六湛乃圆。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若成六者。我今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来领承。是故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颠倒。沦替于圆湛。一六义生。汝登初果。虽得六销。犹未忘一。六者粗惑妄结。一者细惑法执。须陀洹已断粗惑。不入声色香味触法。是得六销。而尚滞法执。是未亡一。以后文证之。此乃方得人空。而未能成法解脱。至俱空不生。乃云亡一如彼太虚。参合群品。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知太虚之同异。是非了无所立。则一六并亡。圆湛不分矣然六一既无。而今现有六根者。由粘湛发妄耳。由于明暗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此根之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方是之时。如蒲萄朵。是体虽具。而识未流。及乎流逸奔境。则以染故转名。浮根四尘。而不名清净四大矣。由于动静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聪。聪精映声。卷声成根元。名清净四大。如新卷叶。及乎浮根流逸奔境。转为四尘。不为清净。由于通塞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舌成根元。名清净四大。如双垂爪。及乎浮根流逸奔境。转为四尘。不名清净。由于恬变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元名清净四大。如初偃月。及乎浮根流逸奔味。转为四尘。不名清净。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转触成根。如腰鼓颡。流逸奔触。转为浮根四尘。不名清净。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元为清净四大。如幽室见。及乎浮根流逸奔法。转为四尘。不名清净。阿难如是六根。由彼觉明有明。明觉失彼。精了粘妄。发光觉明。真明也。有明明觉。妄明也。前云性觉必明妄为明觉。义尽如此。是以汝今离暗离明。无有见体。离动离静。原无听质。无通无塞。嗅性不生。非变非恬。尝无所出。不离不合。觉触本无。无灭无生。了知安寄。可见六皆虚妄离尘。悉无自体。汝但不循动静合离。恬变通塞。生灭明暗。诸有为相。随拔一根。脱粘内伏。收听返视。伏归元真。发本明耀。耀性发明。诸余五粘。应㧞圆脱。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明不循根。寄根明发。由是六根互相为用。粘妄则由前尘循浮。故成隔碍。粘湛则不循不由。特寄根而已。故耳亦可视。眼亦可听。互相为用。六用一原也。岂不知今此会中律陀无目而见。贤喜龙王无耳而听。恒河神女无鼻而闻香。骄梵异舌而知味。空身无身而觉触。如此会中摩诃迦叶。久灭意根。圆明了知。不由心念。汝今诸根若圆拔已。内莹发光。如是浮尘幻相。如汤销冰。成一圆融清净宝觉。故曰应念化生。无上知觉。圆妙如是。如彼世人聚见于眼。若令急合。暗相现前。六根黯然。头足相类。若不假外明。而内莹发光。是不明自发也。则诸暗相永不能昏。其妙若此。若使根尘既消。云何觉明不成圆妙。   △究竟修因品第十六   阿难误认六尘缘影。为自心性。故疑离尘入灭。将谁立因。求无上觉故。佛使罗睺击钟使验。根尘虽断。闻性不灭。以此为因。则七常住果。于是可成。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至)云何不成无上知觉。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说言。因地觉心。欲求常住。若此见听。离于明暗动静通塞。毕竟无体。犹如念心。离于前尘。本无所有。云何将此毕竟断灭。以为修因。求常住果。乌得相应(七常住果曰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诸佛所得。曰菩提。寂静长乐。曰涅槃。不妄不变。曰真如。离过绝非。曰佛性分别一切。而无染着。曰庵摩罗识。一法不立。烦恼荡尽曰空如来藏。洞照万法。而无分别。曰大圆镜智)。   阿难误认六尘缘影。为自心性。故云若无明暗。见毕竟空。如无前尘。念自性灭。进退循环。微细推求。本无我心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于是佛为辨迷。先使罗睺击钟。使之验根。问。汝闻不众。对曰。闻钟歇无声。问。汝今闻不众曰。不闻复击一声。问。汝闻不。又言俱闻。是知因声而起闻。故声歇而闻歇耳。又敕罗睺击钟。问。今声不俱。言有声少选声销。问。今声不众。言无声。再击一声。众言有声。是知声有生灭。闻性常在。故能随感随应。迷情不了。以闻同声。是以常为断也。佛告阿难。声销无响。汝说无声。若实无闻。闻性已灭。同于枯木。钟声更击。汝云何知。知有知无。自是声尘或有或无。岂彼闻性为汝有无哉。声有亦非生声。无亦非灭此。即不生不灭真常性也。闻实云无。复有谁知无者。盖知无者。即汝闻性也。是故当知。声于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也。汝尚颠倒。惑声为闻。何怪昏迷。以常为断乎。终不应言。离动静通塞。说闻无性。如重睡人熟眠。床枕梦中。闻舂杵声。是人梦中岂忆静摇。开闭通塞。其形虽寐。闻性不昏。纵汝形销。命光迁谢。此性云何。为汝销灭。以诸众生。从无始来。循诸色声。逐念流转。既不开悟。性净妙常。逐诸生灭。由是生生杂染流转。若弃生灭。守于真常。常光现前。根尘识心。应时销落。想相为尘。识心为垢。二俱远离。应时清明。云何不成无上知觉。以此为因。则七常住果。于是可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 卍续藏第 14 册 No. 0295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   广陵后学 孟应麟 校定   △见结知解第十七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至)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言此根尘识三。譬如交芦。互相依倚。其体全空。既无自性。则随缘转变。故于知见立知识之心。则结而为无明之本。知见无知识之妄。则解而入涅槃真净之门。既曰真净。岂容立知。总示妄结。依根尘识起。但妄识不立。则妄结自解。   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宣义说偈第十八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言真性之中。有为之法皆空。则根尘本空。而缘生之法。皆如幻矣。缘生之法如幻。则起灭之法亦无起灭之法。既无可见。妄识元无。故识性虚妄。犹如空华。乱起乱灭。实无自性。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   妄法既无。真亦不立。若言妄显真。真还同妄。   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以真同妄。是以真为非真也。真尚非之为非。云何见中复存所见乎。当知俱无实体。若交芦然。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略(至)发明更解脱。   结解二句牒。同是六根。更非他物。汝观下牒。根尘无体。但因妄结。迷晦下颂知见立知四句。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六解则根㧞。一亡则湛圆。选得圆根。则入圣流成正觉矣。   陀罗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阿陀罗此云执持。谓执持种子。发起现行。即第八梨耶初起之相。故曰微细。含藏种子为习气。积生识浪为瀑流。湛由是分。结由是起。此识依真如合生灭。杂乎真妄之间。故曰真非真。若以为真。恐迷妄习而自认。以为非真。恐迷自性而外求。故权小教中。常不开演。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至)幻法云何立。   一切诸法。惟心所现。而于中取着。妄成根结。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也。由妄取故。有幻非幻。若不妄取。非幻亦无。非幻尚无。幻法何有。幻法不立。则根尘顿净。圆通现前矣。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至)一路涅槃门。   此之法门。于净不着。于染不污。名妙莲华。根境结惑。拟之即销。故名金刚王宝觉。即为无为。忘情绝解。名如幻三昧。依此进修。一弹指间。可超无学。而入圆位。阿毗达磨此云无比法。十方如来迥出生死。速证寂常。莫不由斯。故曰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薄伽梵佛尊号。   △绾巾示结第十九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至)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巾体本同。因结有异。譬汝六根。同一妙明。真性因逐妄随缘。遂成六结。隔阂不通。无复成一。若能随根。脱粘内伏。六既融一。一亦斯亡。然欲解此结。左右偏掣。终不能解。左右偏掣。喻二边皆不能破无明根本。如凡夫外道。以断常为二边。二乘菩提以空有为二边。虽云断伏。犹存中结。故解结者。当于结心。解即分散。于结心者。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观于中。道是谓结心。   △选择圆通第二十   随汝心中。选择六根。一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幻销亡。不真何待。   阿难我说佛法从因缘生(至)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我说佛法。从因缘生。所谓因缘非取世间。六度等事。和合粗相也。如来发明世出世法。世谓六凡。出世法谓四圣。知其本因。从所缘出。知此十界。皆由于心。随无明之染缘。则生九界。随教行之净缘。则出佛界。是故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此根初解先得人空者。了烦恼结。皆由着我。于我无障。离烦恼障。是得人空也。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者。了所知结。皆由着法。于法无着。离所知障。是得法空也。名法解脱。人法双忘。是名俱空。而俱空亦泯。心无所起。是从正受。得无生忍。吴兴曰。人空是见惑。法空是思惑。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即前心犹未达六解一亡义也。言本悟若此。而未能彻悟。则与未闻何异。故愿如来成就。最后开示。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至)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十八界即是六根开合。七大统摄。于此前文。使汝生死轮转。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以后二十五菩萨。各举所证。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此阿陈等以声尘悟入者。四谛谓苦寂灭道。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此以色尘悟入者。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至)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此以香尘悟入者。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至)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此以味尘悟入者。   䟦陀婆罗并其同伴(至)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此以触尘悟入者。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至)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此以法尘悟入者。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至)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此以眼根悟入者。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至)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此以鼻根悟入者。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至)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此以舌根悟入者。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至)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此以身根悟入者。知此深痛不数句。知即觉也。言虽以觉觉痛。而我清净觉心。一味纯觉。无有觉痛之痛觉。如是则痛痛之觉。皆缘妄起直。须遗去幻身。纯守本觉。以故摄念未久。身心忽空。缘此以证无学。   须菩提即从座起(至)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此以意根悟入者。诸相入非。谓诸相皆入于非相非相实相也。   舍利弗即从座起(至)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此以眼识悟入者。眼识明利故。一见即通。识清净故。种种通利。心无际故。见觉圆明。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至)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此以耳识悟入者。心闻发明。内证也。分别自在。外用也。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至)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此以鼻识悟入者。前数息依根。所以摄心。此观息依识。所以驻心。息由风火而起。鼓烦恼浊。故其状如烟。六交见火烧。息能为异烟紫焰。皆烦浊所发。净观发明。则烦浊斯销。故内明外虚。而烟销成白。及乎漏尽。无复烦恼。内莹发光。故出入息。悉为光明。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至)消灭诸漏斯为第一。   此以舌识悟入者。富那说法第一。辨才无碍。因以除魔灭漏。皆舌识之力也。何谓转轮。佛以身口意三轮。应物无滞音声。即口轮也。   优波离即从座起(至)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此以身识悟入者。性业谓杀盗淫。事根于性者。遮业谓支末愆失。因过遮止者。波离律中得度。皆以身识。钦承三千八万。毫无差失。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至)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此以意识悟入者。因缘深义。谓非世间和合粗相。乃发明世出世法。故因之发心。得大通达神通如意也。旋湛者。从意识而入妙湛。故久成清莹通力圆明清净自在也。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至)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此以火大悟入者。多淫之人。本由暖触。生为欲火。死为业火。业力增盛。成猛火聚。遍观四大。皆是触尘之境。百体四肢。地也。诸冷暖气。即水火风也。三昧既着。故曰神光内凝。以多欲人火大遍盛。故化欲火。而成智火。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至)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此以地大悟入者。身界二尘。乃至刀兵。皆是地大所造之色。即为因缘所生之法。与尘无差。空也。本如来藏妙真如性。自性不触。谓知其虚妄发尘。故毫无染触。尘销智圆。乃成无上知觉。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至)圆满菩提斯为第一。   此以水大悟入者。   琉璃光法王子即从座起(至)传一妙心斯为第一。   此以风大悟入者。传一妙心者。知风力无依。万动皆妄。而能独证本觉无动也。   虚空藏菩萨即从座起(至)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此以空大悟入者。于同发明。谓于圆洞心。内莹发光。而交彻融摄也。以珠表色。以镜表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故放宝光。灌十方等。   弥勒菩萨即从座起(至)得无生忍斯为第一。   此以识大悟入者。圆成实三性也。一遍计所执性。横执众生寿者我及我故。乃至情非情异。有实体性故。周遍计度也。二依他记性。计有因缘。世间和合。建立名相。执此假相。定从种出。虽无我执。自然种性。假色心等为种。生五蕴等法也。圆成实性。即无漏智体。真空法界也。识以圆明。入圆成实者。由妙圆识心。证入实智。不复迷识逐境种种计着也。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至)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此以根大悟入者。念属意根。意根若净。诸根自摄。故无选择。念佛得忍者。谓以净念蠲。浊想正受灭邪受。邪浊既遣。心境空寂。一切不生。名无生忍。如此则自性佛土净故。可摄行人归也。观经曰。夫念佛者。不得一弹指间念世五欲。是谓系念。脱能如此一无间杂。则无量性光自然发明。所谓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者也。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 卍续藏第 14 册 No. 0295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   广陵后学 陈遇时 校定   △特表耳根第二十一   此卷特表耳根圆通二十五门。此最当机。故须特标。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至)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谓从三慧入圆通也。达耳之谓闻。着心之谓思。治习之谓修。三者圆明。是谓三慧。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金刚经云。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今云入流亡所。是此菩萨亦自陀洹初果修来。故曰初于。其后以次升进。闻中入流者。闻谓声尘。流谓法性。谓初以声尘入吾法性之中。而实亡所入。亡所入。即金刚经所谓入流而无所入也。亡所入则外境不入矣。所即能所之所。入有能所。此但亡所。然而法性之中。体自常寂。本无动尘。安有静相。既亡所入。则见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了然者觉也。觉其不生。此时尚有觉在。有入有亡。有寂有觉。未为究竟。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外尘易亡。内根难尽。如是亡所工夫。以渐增进。使能闻所闻。一时俱尽。则内外两亡。境智俱泯。然而本觉真空。无有少法可得。亡所尽闻。特思修之法耳。今也尽闻之法。亦复不住。但觉所觉者。空则空觉圆成矣。尚有觉在。至于觉所觉空。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造诣至此。则圆通智体。于是为至。按此段文。以亡尽空灭为义。而工夫有浅深。乃圣修之渐次。正与清净经观空亦空寂无所寂等语。同一意旨。尽者尽其所亡也。空者空其所尽也。灭者灭其所空也。灭有二义。有对生而言灭者。有以无生而言灭者。故云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涅槃经所谓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也。温陵分为四义。一亡前尘。二净内根。三空观智。四灭谛理。其义良是。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至)三十二应入诸国土。   根境圆融。故世出世间不能限碍。而十方法界无不圆明洞达。以故上合诸佛。则愍物兴慈。应机成就。即下之三十二应者是。下合群生。故知其悲仰随与拯㧞。即下十四无畏者是。   世尊若诸菩萨入三摩地(至)而为说法令其解脱。   三十二应所指者。四圣六凡。四圣。一佛。二辟支。三缘觉。四声闻。凡四解脱。佛者。修正定取正果。胜解现圆。辟支以下皆谓之有学小声闻。寂静妙明。胜妙现圆。谓之独觉。缘觉者。观十二因缘而悟道。缘所缘性。胜妙现圆。声闻者。得四谛空。修道入灭。胜性现圆。解脱与成就不同。解脱则有超进。成就但成就其能事而已。此圣人因材而笃之教也。   若诸众生欲心明悟(至)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六凡 一梵王 二帝释天主(释提桓因) 三自在天身(欲顶他化自在天) 四大自在天身(色顶摩醘首罗) 五天大将军(帝释上将)四天主身(臣于帝释) 六四天太子身(那吒太子之类) 凡六成就。   △二人 一人王(皇帝及邦国小臣) 二长者(有十德为世所推让) 三居士(爱谈名理) 四宰官(剖断邦邑) 凡四成就。   一婆罗门(梵志术数) 凡一成就。   一比丘僧 二比丘尼(出家修行) 凡二成就。   一优婆塞(近事男) 二优婆夷(近事女在家修行) 凡二成就。   一妇女身(主妇以下至婆罗门。女主即后妃也。命妇即公侯之妻。大家后妃之傅) 凡一成就。   一童男 二童女 凡二成就 以上共十二成就。   △三八部神 一诸天 二诸龙 三药叉(夜义) 四乾闼婆(高竿乐神) 五阿修罗(魔王) 六紧那罗(歌神头有二角) 七摩呼罗伽(蟒身) 八迦楼那(金翅鸟此脱) 凡八成就。   一人(通指众生乐修人道者) 二非人(通指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休咎精明空散消沉之类) 凡二成就 以上共三十二成就。   观世音慈悲之心。无不护念。圆通之力。无不加被。故下复有十四无畏功德。而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号之为施无畏者。无畏何以施人。盖由己之真性妙圆。十方洞达。以故形神俱妙。隔阂潜通。所谓保始之徴。无惧之实。一夫雄入于九军故。十方国土一有信心称名。则此菩萨。便以威神之力。加而被之。使之心无恐怖。而其人盖不自知也。普门品。世尊偈答无尽意菩萨。与此同旨。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至)观其音声即得解脱。   此下具举十四无畏功德。言自在菩萨三摩地中由闻思修而入者。原有此等无畏功德。故能以此普施于人。使苦恼众生。各得解脱。不自观音。以观观者。此菩萨心法也。不自观音。即前所谓闻中入流而亡所入者也。以观观者。倒旋闻机。返照自性。则见空觉极圆。觉所空灭。寂灭现前。原无挂碍恐怖。又何苦厄之不我度哉。故能依怙众生。即得解脱。观其音声。音谓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也。以观观者。观乃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也。与普门偈答。同一旨趣。   二者知见旋复令诸众生(至)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旋复者。返照自性也。知见者。火之属也。观听者。水之属也。楞严后卷。见业交则见猛火。闻业交则见波涛。发真归空。则其人已无水火之业。业缘不作。则内无所召。故外无所偶。而水火自无焚溺之虞。此处还作内境说者。殊胜菩萨有此能事。故能以此加被于人。普门偈云。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是此意也。尝观今之师巫邪术。有所谓铁布衫法者。其咒甚鄙猥。但朝夕祭赛。吞符持行之久。每一举咒。身中自觉有物作梗。以试刀剑棍棒。任其斫击。而体不能伤。况菩萨之威神。不可思议者乎。此实理实事。但信之不足者。有不信耳。   四者断灭妄想心无杀害(至)入诸鬼国鬼不能害。   普门偈云。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温陵云。心无所召。故境不能为。旨其是矣。   五者熏闻成闻六根消复(至)亦如吹光性无摇动。   以闻慧熏其闻根。以成圆闻。一根既圆。则六根消复。同于声听。无复形碍。虽使加以兵刃。犹如割水吹光。性无动摇。兵无所施其刃也。故段段寻坏。普门偈云。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是也。   六者闻熏精明明遍法界(至)虽近其旁目不能视。   闻熏精明。圆光通达。故幽暗之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药叉三种。一在地。一在天。一在虚空。罗刹女住海中。鸠槃茶魇魅鬼。毗舍遮啖精气鬼。富单那热病鬼。   七者音性圆消观听返入(至)禁系伽锁所不能着。   观听返入。离诸尘妄。故枷锁之厄。自不能着。普门偈云。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是也。   八者灭音圆闻遍生慈力(至)经过险路贼不能劫。   灭音圆闻。交通成和。遍生慈力。或有众生。赍持重宝。经过险路。一称其名。即得解脱。意与普门偈同。   九者熏闻离尘色所不劫(至)多淫众生远离贪欲。   众生以欲习合尘。每为声色所劫。菩萨熏闻离尘。能令多淫众生。远离声色。虽有妖艳。亶不能劫。温陵云。性成则欲爱干枯。离尘则根境不偶。是也。   十者纯音无尘根境圆融(至)忿恨众生离诸瞋恚。   无对故能离恚。   十一者消尘旋明法界身心(至)诸阿颠迦永离痴暗。   旋明故能离痴。阿颠迦此云无善心。内业有十。而淫恚痴为甚。故举以例余。具见普门品。   十二者融形复闻不动道场(至)诞生福德智慧之男。   男以禀受为能。女以顺承为德。菩萨之于法王亦复如是。形融则隔阂潜通。闻复则真性旋复。故能不动道场。而能涉入法界。供养十方诸佛。各各禀受。其法嗣为法子。将见福德以供佛。而益增智慧。以禀法而益长。能令无子法界众生求男得男。福德智慧。即与我同。   十三者六根圆通明照无二(至)众人爱敬有相之女。   六根圆通。明照不二。是以十方法界。含摄于大圆镜智之中。而如来真空藏体。秘密法门。领受无失。有女道焉。能令法界众生求女生女。端正有相。亦与我同。盖彼以真感。此以真应。生男生女。安得不与之同乎。按白衣咒。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利耶婆嚧羯帝铄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嚧尼迦耶唵哆利哆唎咄哆唎咄咄哆唎咄咄咄哆唎娑婆诃(乐官本)。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至)施无畏力福备众生。   三千大千世界。百亿刹土。即有百亿日月。百亿刹土即有百亿法王。垂范立教。各各不同。故有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其大较也。我以修习耳根圆通微妙法门。含容法界。无不周遍。施以无畏功德。能令众生持我名号。与彼供养恒河诸佛福等无异。众不为多。一不为少。何以故。以圆通故。   世尊我又获是圆通(至)故观音名遍十方界。   前之现形。应求功德。犹可思议。此复说言不可思议功德。不可思议者。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不可得而测度拟议之也。谓之无作功德。乃吾圆融清净宝觉。能现众多妙容。能说无边神咒。其容其咒。具足妙德。能以无畏。施于众生。遍于国土。度其贪悭。使施妙宝。应其求请。毕谐所愿。盖由我得耳根圆通三昧故。能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尔时世尊于师子座(至)梵呗咏歌自然敷奏(呗音拜)。   温陵注前说圆通之法。此显圆通之瑞而应之也。诸佛五体同放宝光者。表证性明极。则宝觉圆融。全体发现也。互相灌顶者。顶为圆极之相。表诸佛证性圆极。于此会中。菩萨罗汉。即二十四圣之俦。佛光亦灌其顶者。印其修证等无优劣也。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罗者。圆通现前。则一切声是佛声。一切色是佛色。无非悟入之处。无非圆通之理也。大众普获金刚三昧者。因此皆能破惑障。悟圆通也。天雨宝华。空现宝色。地隐山河。界含尘刹者。表证圆通性。则无作妙行自然分披。宝明空觉自然发现。有为习漏。当不复生。众尘廓然。无复隔越也。梵呗咏歌自然敷奏者。能使法界永离众苦。常得妙乐也。圣人所演圆通法门。奥旨妙利。详悉若是。故众瑞详而应之。   △文殊说偈第二十二   于是如来告文殊师利(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觉湛性海。本自澄圆。标其体也。圆澄之觉。妙乎万物。标其用也。此人人本具之圆通。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从元妙中。忽起妄明。是曰元明。妄有所照。故生所。所谓觉非所明。因明立所也。所明既立。照性随失。   迷妄有虚空因空立世界。   性真既隐。空觉遂分。根器二界。悉因顽迷妄想安立。   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   妄想凝结。则成无情国土。妄识知觉。则成有情众生。则彼澄妙者。遂莫得而圆。莫得而通矣。   空生大觉中(至)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牒上迷澄圆而成根器。融根器则复归澄圆。言大觉海中本绝空有。由微风飘鼓。妄发空沤。而诸有生焉。迷风既息。则空沤自灭。所依诸有遂不可得。而空觉圆融。复归元妙矣。三有指微尘国中三有也。   归元性无二(至)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二十五圣。同一圆通。故曰无二。其曰多门。方便法耳。在夫圣性。逆顺皆通。不容料拣。其如初心。迟速随宜。故须选择。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此下拣六尘也。言色能起。想结尘使。精性不彻。以故二十五圣所证之法门。若非有如来加被之力。焉获圆通乎。终不如观音耳根之妙也。   音声离言语但伊名句味一非合一切云何获圆通。   声性名句。语言意味。不该不遍。非是以一而含一切者。云何获圆通。问。闻声与观音耳根何殊。何故拣以为非。答。观音不自观音。而返观观者。是了自己心性。不为声尘所转。若作闻声。虽是佛语。亦属所闻。   香以合中知(至)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三句即一意。言味香触皆在外。与己性无干。   法称为内尘凭尘非所有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法尘无相。独意能缘。是意为能缘。法为所缘。能于此者。必不能于彼。此为所缘。则彼必非所缘。故云非遍涉也。   见性虽洞然(至)支离非涉入云何获圆通。   此下拣六根也。眼亏四维。鼻无交气。不名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与前味尘意同。   身与所触同各非圆觉观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见触方触。不能以意触。故云不冥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杂乱起思。则于湛了之性。终无所见。如前精了不能彻也。   识见杂三和诘本称非相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眼见以眼根对境。而后起识。故云杂三和。若穷其本。则本无自体。故曰非相。既无自体。不自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普贤菩萨能知河界外事。此由修法界行。大因所生。非初心能入也。初心既不能入。焉能获圆通乎。   鼻想本权机只令摄心住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孙陀散乱。故佛令观鼻端。此亦权教耳。盖真心无住。有住则妄。故曰住则成所住。   说法耳音闻开悟先成者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夙根之人。一闻千悟。声入心通。故开悟者。必先成之人。初心则不能入也。况名句多有挂漏。焉能获圆通乎。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波离持犯。但束一身而已。不该不遍。焉获圆通。   神通本夙因何关法分别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目连神通。缘会如意。本乎夙因。非关意识法。分别即意识也。而且有缘有念。不离于念。故非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以下拣七大。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持地平填。当涉有为。非实圣性。月光水观。未离念想。难契如如。盖如如之理。非觉观之法也。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非真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乌刍闻说欲火。而生厌离。是厌有也。有厌而离。岂真离乎。初心起厌。非方便法也。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琉璃光观风性动。则与寂对。有对非真觉也。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晦昧为空。故云昏钝。弥勒修惟识观。而所观之识。念念生灭。存心观之已妄。况获圆通耶。   若以识性观(至)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势至修念佛行。而念性即生灭法。依生灭因。求常住果。是殊感也。星按。文殊所拣。是言初心难入。若二十五菩萨各举所得。所谓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也。何得拣择。   我今白世尊(至)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此选耳根。堪忍众生迷本循声。昏惑障重。必须闻熏闻修。以消尘除障。然后可入。然以闻为入。特得其一而已。必期于遗闻反闻。然后为至也。   离苦得解脱(至)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于沙劫入尘国。叹三十二应也。得自在施无畏。叹四不思议十四无畏也。说法不滞为妙音。寻声救苦为观音。音性无著为梵音。应不失时为潮音。   我今启如来(至)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分圆通二字。以显真实之理。耳根之妙。设有一处不闻。不得为圆。   目非观障外(至)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一为所隔。不得为通。   音声性动静(至)生灭二因离是则常真实。   动静有无。皆属声尘。耳根圆离。不随生灭。是则常性之真也。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此正显常真实也。五根皆待意思。有无不常。惟耳在梦。能闻杵声。是不为不思而无也。其为觉观。出乎思惟之表。绝胜余根矣。故曰。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至)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宣明者。明己之本闻自性也。众生迷己之本闻。乃循声而流转。如阿难落邪。岂非循声色而流转乎。虽多闻强记。何益之有。若能旋流返闻。始获自性。而无轮转之妄矣。   阿难汝谛听(至)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   末句谓将汝循声之妄闻。以持诸佛之言教。何不反闻自性以求解脱乎。温陵谓。佛佛乃佛之佛性。不作佛语者。义长。   闻非自然生(至)一根既返流六根成解脱。   上既警其自闻。今乃略示修相。先指妄闻。非无缘生。生必藉因。因即声教也。当以三慧旋此根境。俱令脱粘。所拈既脱。则能脱之慧。复何名状。但得一根返流。则六根皆解脱矣。   见闻如幻翳三界若空华闻复翳根除尘消觉圆净。   见闻句通指妄根也。三界句通指妄境也。以皆妄故。闻复则翳除。尘消而觉净。所以一返源而六解脱也。   净极光通达(至)摩登伽在梦谁能留汝形。   净极二句根解脱也。却来句境解脱也。然则摩登正在梦境。谁能留汝。使不解脱哉。   如世巧幻师(至)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幻师妄性也。一机妄识也。性由识动。故息机归寂。则诸幻无性。而各各解脱矣。   六根亦如是(至)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一精明识精也。六根因之与尘和合。幻作诸妄。故一处休复。六处皆不成。而想尘垢识。应念消亡。得妙圆通矣。细惑未尽。曰余尘。分证未满。曰诸学。惑净用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至)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   能旋倒妄。反闻自性。必资此性。性成无上菩提。性成。所谓性一切心也。   此是微尘佛(至)我亦从中证非惟观世音。   涅槃门。超生死证真常之要道也。三界果人。莫不由此。故未来学人当依此法。   诚如佛世尊(至)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成就不生不灭涅槃妙心。惟耳根为最。余则佛之威神加被。今即己事而舍尘劳。非始终长修浅深同说之法也。欲其长修同说。无如观音法门矣。如那律失明而旋见。毕陵触刺而遗身。乌刍厌欲而登觉。持地待佛而消尘。皆己事而已。岂因己之一事。便获圆通乎。明知其为威神加被也。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至)三藐三菩提心。   △决定清净明诲第二十三   阿难心迹圆明。悲喜交集。欲以是法应世度生。而恐末劫邪师。妄说佛法。受其眩惑。易退觉心。难入正定。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安立道场。远诸魔事。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至)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小乘权教有五净肉。谓不见。不闻。不疑。自死。乌残。名五神力所化。于中又除人驼象马驴狗狮子狐猪猕猴十种身。谓之血肉身分。谓丧毳之类。二涂谓身不服食。心不贪求。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至)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多罗。贝多树也。刀断则不复生。   卷第六 卍续藏第 14 册 No. 0295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陵西星述旨   广陵后学 龚延庚 校定   △摄持轨则第二十四   承前卷阿难问摄持轨。则前示内摄。此示外摄。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至)张于门侧左右安置。   当阳正位。寂场真主也。弥勒当来真主也。观音上同下合真主也。金刚降魔断障真主也。帝释梵王有力外护也。乌刍火头金刚。蓝地青面金刚。军茶利金刚之异名。毗俱胝三目持鬟髻者。频那夜迦猪头象鼻三使者。   又取八镜覆悬虚空(至)身心明净犹如琉璃。   毗奈耶。即毗尼愿也。   阿难若此比丘本受戒师(至)汝问道场建立如是。   以上坛仪。多言表法。表者备物以见意。如执雉执骛下茶奠雁之类。必先具是物。非空言也。温陵之解亦佳。云所宗者。华严大论的非郢说。今不复赘。   阿难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至)放光如来宣说神咒。   南无萨怛他苏伽多耶(至)娑婆诃(二十七)   是名白伞盖悉怛多六字。乃咒心也。温陵谓。此咒四百十八已前。但是皈依三宝。及叙咒功力求愿加被之事。至跢侄他以后九句。乃秘密心咒。前云一时常行一百八遍者。此而已矣。此诸佛密语。神智妙用。总无量义。持无量法。摧邪立正。殄恶生善。故曰陀啰尼。此云总持。时师传诵。多有讹谬。少俟严加订正。今具已后九句。   摩诃悉怛多般怛啰跢侄(至)虎𤙖都嚧瓮泮娑婆诃   跢侄他。华即说咒曰。   阿难是佛顶光聚悉怛多(至)悉皆灭除更无毫发。   四弃即前四重犯。尼加触八覆随为八。   阿难若有众生(至)一切灾厄悉皆消灭。   支提云可供养处。即净刹之通称。脱阇此云幢。   阿难在在处处国土众生(至)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修证三摩第二十五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至)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圣位极果曰涅槃。初因曰干慧。入信住行向及四加行曰四十四心。(见华严经)即信解行住。目曰修行。复进十地。名入地中。是名初证。及到涅槃。名为妙觉。乃极证也。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至)及大涅槃二转依号。   妙性之中。本来圆离。由迷妄相因。故有修有证。于是转大觉。而名菩提。转生死而依涅槃。名二依号。生灭名妄。故下有十二种颠倒之因。灭妄名真。故下有修行渐次诸位。   阿难汝今欲修真三摩地(至)建立世界及诸众生。   性明心。真如妙体也。即前所谓妙性圆明者。至于明圆。则因明发性。而生妄见。由是从毕竟无相之真。成究竟有相之妄。然此有之所有。皆非因之所因。何者。妙性圆明。离诸名相。本来无有住所住相。本此无住之中。炽然建立世界。得非妄乎。   迷本圆明是生虚妄(至)由是故有众生颠倒。   修行之人。直下圆观真性。将欲旋复。希冀之心。已非真真如性矣。何者。举心即非。动念即乖。况非真以求复乎。非真求复。宛成非相。心而非心。法而非法。生而非生。住而非住。于诸有中。宛转发生。生力发明。重以成业。同业相感。(相灭相生)因于杀盗淫三者。淫欲故相生。杀盗故相灭。以此业果相续故。有众生颠倒。   阿难如何名为世界颠倒(至)变化众生成十二类。   是有所有。即前之此有所有也。既有所有。则自然而成分段。有分段故有方位。有方位故有界限。由是而界立焉。界立则非因而成所因。无住而成所住。是以迁流不常。过去者不留。现在者尚存。未来者相续。因此而成三世。三世四方和合相涉。涉乎其间者。悉从其变。此世界颠倒之由也。   是故世界因动有声(至)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雷行雨施。品物流行。故动则有声有色。香因色有。触舌为味。意根之法。由是以生。六乱妄想。以成业性。三世四方和合相涉。十二区分。由此轮转。穷十二变。盖自无明缘行。行缘识。以至老死。终而复始。故曰。穷十二变。为一旋复。   乘此轮转颠倒相故(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   此十二类轮转颠倒。下为别明。   △一卵生   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至)鱼鸟龟蛇其类充塞(羯罗蓝此云凝滑胎卵未分之相)。   卵惟想生。若龟鳖之类。则其想益明。想体轻举。想多升沉。故曰。飞沉乱想。名动颠倒。卵以气交。故曰。和合气成。阴符云。禽之制在气。   △二胎生   由因世界杂染轮回欲颠倒故和合滋成(至)人畜龙仙其类充塞(遏蒲昙此云胞卵胎渐分之相也)。   胎因情有。杂染即情也。情生于爱。名欲颠倒。胎以精交。名和合滋成。情有偏正。名横竖乱想。横则龙畜。竖指人仙。仙以胎成。乃身外之身。   △三湿生   由因世界执着轮回趣颠倒故和合暖成(至)含蠢蠕动其类充塞(蔽尸此云软肉湿生之初相也)。   湿以合感。执着即合也。合以爱滞。触境趋附。名趣颠倒。湿以阳生。名和合暖成。所趣无定。名翻复乱想。故感蠢蠕之类。十生皆本于淫欲。而起于情想。以迷情愈妄。故化理愈乖。以至荡为空散。顽为木石。妄末虽殊。妄本则一。   △四化生   由因世界变易轮回假颠倒故和合触成(至)转蜕飞行其类充塞(羯南名硬肉蜕即成体无软相也)。   化以离应。变易即离也。离谓离此托彼。名假颠倒。触谓触类而变。故名和合触成。转故趣新。名为新故乱想。蜕谓蜕故趋新也。如虫为蝶。雀为蛤丸。以不同形。而相禅皆转蜕也。自此以下皆称羯南。乃诸类之通称。   释子界澄疏。卵以想缘。合业妄动。名动颠倒。飞沉唯气。即动业之力也。故感卵为缘。生为鱼鸟。胎因情有。杂染欲情也。以滋液生。有横有竖。故缘胎而成人畜。湿惟缘合。执着趣赴。所赴无定。故合湿为缘。生为蠢蠕。化以虚假。不待于缘。由业力强故。变易转蜕。此四生者。以业缘俱胜。相合为类。而分四种。疏以滋作蔓解。今易之。   △五有色   由因世界留碍轮回(至)休咎精明其类充塞。   真性融湛。本无留碍。亦非光耀。由迷滞故。成留碍轮回。障失融湛。妄合明着。粘湛发光。以成精耀。此一切精灵神物。有所依凭。而勒显道者。皆其类也。   △六无色   由因世界销散轮回(至)空散销沉其类充塞。   厌有着空。灭身归无。名销散轮回。迷漏无闻。名惑颠倒。厌有归无。则依晦昧为空。故和合暗成。而名阴隐乱想。此有想无色。而不无业体。故亦称羯南。体合空昧。识附阴隐。故称空散销沉。如鬼尸附体之类。倏有倏无。   △七有想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至)神鬼精灵其类充塞。   资中云。或如外道凡夫祠祷神明。托附影像。终身奉事。志慕灵通。因果相酬。故生其类。予谓忆成。谓思忆人间血食。故托附影像。以求供养。   △八无想   由因世界愚钝轮回(至)土木金石其类充塞。   不了谛理。愚钝之极。则痴顽无知。精神化为土木金石。无复情想。如华表生精。黄头化石。又如望夫化石。长弘之血为碧。或其类乎。   释子界澄疏。有色者。由缘偏胜。从果立生。精耀流碍得。即业果之色也。故有休咎吉凶之殊。无色者。销散阴隐。以业力强。不待缘故。有想者。惟业所生。故罔象虚无。由想结沉凝。不待缘合。而精明为鬼。无想者。以情业弱。故愚钝痴顽。此但缘故。为金石草木。此四生者。以业缘偏胜。相离为类。故分为四种。   △九非有色   由因世界相待轮回(至)以虾为目其类充塞。   水母以水沫为体。以虾为目。本非有色。待物成色。不能自用。待物成用。迷失天真。绵着浮伪。彼此异质。染缘相合。故曰因依。虽有色。而实非有色也。   △十非无色   由因世界相引轮回(至)咒诅厌生其类充塞。   邪业相引。使性情颠倒。而乘咒托识。不由生理。妄隐呼召。即世间邪术咒诅精魅厌物。因而生有者。   △十一非有想   由因世界合妄轮回(至)异质相成其类充塞。   二妄相合。性情罔昧。异质相成。生理回互。如彼蒲卢。本为桑虫。非有余想而成蜂想。   △十二非无想   由因世界怨害轮回(至)皆遭其食其类充塞。   怨害相酬。伤杀相反。生理怪诞。弃绝伦义。故感枭镜之类。   释子界澄疏。非有色成色者。以无待有。伪为因依。彼业力微故。必假于缘。如水母以虾为目。非无色成色者。以有引无。呼召成体。由缘业俱微。故受生时。必资于咒诅。非有想成想者。彼业微故。妄取他缘。如蒲卢附翼为蜂。非无想成想者。如枭镜之类。附离他缘非有想。以此四生。以缘力俱微。附离成化故。分为四种。以上十二类生。俱缘业有原薄。感果有胜劣。故三四十二。以是为差。惟世尊能穷众生轻重业性。将明流转之因。故示颠倒之性。   是名众生十二种类。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迷陷情欲。积妄发生。随妄轮转。非正修行。不能免脱。至第八卷。方示除妄修证之法。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 卍续藏第 14 册 No. 0295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   广陵后学 陈治道 校定   △三种修行渐次第二十六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至)具足如斯虚妄乱想。   三渐次功夫。直到等觉地位。皆此法门修入。十二颠倒。即动欲等。   汝今修证佛三摩地(至)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五辛为助。淫杀为正。缘断则违。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至)当断世间五种辛菜。   段食谓食之有分段者。又谓之抟食人食也。触食者。鬼神食也。但歆其气而饱思食者。禅天食也。思之即饱识食者。识天食也。但以识想。五辛。楞伽云。葱蒜韭薤兴渠。四在中国。一在外国。   是五种辛熟食发淫(至)犹如毒蛇如见怨贼。   淫如毒蛇。怨贼者。以其能害法身。杀慧命故。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至)第二增进修行渐次。   淫欲相袭。偷劫相负。无由禁遏。故禁戒成就。二业永无。   云何现业如是清净(至)是人即获无生法忍。   流则分湛合尘。不流则旋元无偶。遂能反六用之扰。复一真之湛。无生法忍。谓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离诸情垢。无作无愿。安住是道。名之为忍。   从是渐修随所发行(至)第三增进修行渐次。   三增进。一断辛。二断淫。三不缘尘。故业净性明。乃可发行升进圣位。   △增历圣位第二十七   五十七位。各随行相立名。   阿难是善男子欲爱干枯(至)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地谓地步。言到此地步。入圣有基。所以不能优入圣域者。只抂执心上。执者守而不化之称。一味干慧。不如无智无得之为妙。坐忘论云。慧而不用。寔智若愚。益资定慧。双美无极。所以一味干慧品为人位之初心。要知干慧之与金刚干慧。初无两心。温陵之说。近为江左太冲殷公所驳。良有至理。下文云。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犹云适得吾体也。非等觉后心也。故尝拟之炼金。三增进中。如金杂沙矿。销之使尽。只有一味金体。从此加以盐矾。转转明净。即信住行向等心也。如是矿尽。即为真金。不复重为矿矣。到此始见十分精莹本体。故云始获金刚心中干慧初地。谓始终洞彻。因果圆成。如经云。等觉圆明是已。金刚干慧。与前初心。只是一心。的非等觉后心也。   △十信心   予按十信心即一心也。但重重入妙耳。非有等级之相悬。可以循序而渐进者。   △一信心住   夫圣位以信为初因。纯真无妄之谓信。又相应之谓信。必先审中中圆妙之道。以纯真无妄之心体而行之。使心法相应。然后圣域可造也。   欲习初干未与如来(至)中道纯真名信心住。   欲尽干枯。根境不偶。执心虚明。直到干慧地。步犹在凡地。未便与如来法流水接。更当审中中道。于如来萨婆海中中流而入。中流谓不落边际也。如是则圆妙开敷。从真妙圆之中。不立所明。便所发者。皆是真妙。如是则心法相应。而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中中之道。纯真无妄。故名信心住。余皆由此增进。更无别法。但随位依真如性。净治惑习。单复磨炼。使纤尘不立。即登妙觉矣。   予按十信法门。皆依性而不依慧。此慧而不用也。然慧在性中。所以审中中道者。更是何物。   △二念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至)得无遗忘名念心住。   心真而明。则一切圆通。而阴等不碍。故能洞照宿习。忆念无遗。   △三精进心   妙圆纯真真精发化(至)进超真净名精进心。   妙圆通性。既纯既真。则妄习皆化。惟一精明。而进乎真净。行无杂揉。故名精进。   △四慧心住   心精现前纯以智慧名慧心住。   △五定心住   执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六不退心   定光发明明性深入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七护法心   心进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来气分交接名护法心。   △八回向心   觉明保持能以妙力(至)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觉明保持。即护法心也。十方如来。气分交接。是它来向我。今回佛慈光。向佛安住。是我去向他。故有双镜之喻。   △九戒心住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至)得无遗失名戒心住。   心光。佛之心光也。既密回于我。则佛之常凝。无上妙净。我得之矣。此皆无作妙用。复何为哉。故曰。安住无为。无为故无得。无得又何失。名戒心住。戒则有常自修省之意。即此无为无作。有何修省。故戒心自此而住。   △十愿心住   住戒自在能游十方所去随愿名愿心住。   戒心住故。住戒自在。对境无动。涉事无染。又何适而不可。故游行十方。而所去随愿。随愿满足。则无复有愿矣。故愿心住。   温陵曰。修行之初。必杜绝爱欲。使心性虚明。然后能入法流。开妙圆性。真性明圆。细习乃现。遂发行治之。使纯智无习。又持之以定。使湛寂发光。深入于道。护持不失。斯能回佛慈光。获佛净戒。涉尘不染。所去随愿。此十信之序也。   △十住   从信趋入。生如来家。依无住智。永不退还。名之为住。   △一发心住   阿难是善男子以真方便(至)圆成一心名发心住。   真方便妙慧也。十心十信心也。十心顿发。圆成一心。住佛智地。名发心住。温陵曰。圣位以十信为初因。以十住十行十愿十地为渐次。而终于等妙。皆相蹑而设。欲令行人从信趋入。而住佛智地。依智起行。济行以愿。由是超三贤。入十圣。登等妙。此修证之序也。   △二治地住   心中发明如净琉璃(至)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心中发明内外精莹。故有琉璃含金之喻。履是妙心以为真基。名曰治地。如筑室者。必须治地。乃可兴作。   △三修行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心地治成。内外精莹。一涉所知。无不明了。任运游行。得无留碍。   △四生贵住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至)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妙行密契。则妙理冥感。将生佛家为法王族。中阴以喻冥感之理。亡者现阴。已谢后阴。未生此人。自求父母。入其胎中。斯则阴信冥通。生为佛种之喻。   △五方便具足住   既游道胎亲奉觉胤(至)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曰如中阴身。曰如胎已成。曰表以成人。可见皆是譬喻。   △六正心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七不退住   身心合成日益滋长名不退住。   △八童真住   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   十身。菩提身。愿身。化身。力身。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身。法身。智身。自方便具足。至童真。名长养圣胎。然皆譬喻之辞。   △九法王子住   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   △十灌顶住   表以成人如大国王(至)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大国王太子。则分委国事。刹利诸王世子将付国位。则取大海水。以灌其顶。温陵曰。发心者必治地。治地乃修行。修行然后生如来家。具觉相同。佛心长道。体圆十身。为佛子任佛事。此十住始终之序也。   予按十住。但随方便立名。于干慧中。似有增进。然皆无作。功同长养圣胎。俟其自在成就而已。   △十行   既依普智。住佛所住。遂能繁兴妙行。自利利它。十行皆以度为体。   △一欢喜行   阿难是善男子成佛子已(至)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二饶益行   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三无嗔行   自觉觉他得无违拒名无嗔恨行。   △四无尽行   种类出生穷未来际三世平等十方通达名无尽行。   种类出生。化身周遍。竖遍三世。横满十方。无穷尽也。   △五离痴乱行   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于法不了曰痴。于行纷错曰乱。今能一合。于法得无差误。   △六善现行   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种种法门。事理无碍。互见随应。圆融自在。可谓善现。   △七无着行   如是乃至十方虚空(至)不相留碍名无着行。   尘中现刹。名现界。不坏尘相。名现尘。此由善现行中。克扩圆融也。   △八尊重行   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蜜多名尊重行。   种种所现。皆是般若德性。无作妙力。自在成就第一波罗蜜。金刚经指般若言。   △九善法行   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   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总括前行。无非真性。本然妙用。相虽万殊。体为一真。故名真实。如是十行乃至后位。不离前法。而皆相蹑。要使行人随位增进。开扩性觉。净治惑障。而成熟佛果也。   △十回向   前十住十行。出俗心多。大悲行劣。此须济以悲愿。应俗利生。回真向俗。回智向悲。使真俗圆融。智悲不二。进修妙行。至此极矣。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至)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神通满足。成佛事已。当修回向之行。谓回无为心。向涅槃路也。盖以回向之行。悲愿最深。然职在度生。而见有众生可度。即涉有为。金刚经所谓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故须除灭度相。不见有众生得灭度者。方为妙也。   △二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一切虚空境界也。远离诸离。谓离远离幻。亦复远离也。得无所离。则除诸幻。而证不坏矣。   △三等一切佛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无坏不坏。无离不离。乃湛然齐佛。   △四至一切处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前觉等一切。则真如体也。此地至一切。则真如界遍也。   △五无尽藏功德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真界真体。二俱圆遍。故涉入无碍。任运发挥。德用无尽。   △六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于同佛地中各各生清净因(至)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佛地既同。性何殊别。故各各有清净善根。依用发挥。皆可成佛。   △七随顺等观众生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至)等观众生一切众生回向。   真性圆融。周遍法界。故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我善既成。故能成就一切众生善根。得无遗失。无有高下。各随顺等观。   △八真如相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至)名真如相回向。   二无所着。不即不离。乃真真如地。   △九无缚解脱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十法界无量回向   德性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初证德性。以为齐佛。以为如佛。以为至一切处。皆存量见。则法界性未离有量。及乎德性圆成。可超三贤入十圣矣。   △四加行   三贤位极。当于此际。加功行即入圣位。然前云无作功用。到此复有何功行可加。此但优柔厌饫。使自得之而已。加行乃不加之加。无功之行。温陵谓复加功行以求正证。还有商量。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至)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四十一心。指上干慧及信住行向各十。为四十一心。   △一暖地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至)欲燃其木名为暖地。   佛之正觉。不见一人可度。不见少法可得。以此为心。可谓心与佛齐觉。成佛觉矣。然犹未敢以为证以为得也。此时犹如钻火。欲出未出。将燃其木。但不知火何时而出。木何时而燃。但养此温暖。以俟火出。名为暖地。儒书中程子曰。到此地位。功夫犹难。大段着方不得。此颜子所以有末由之叹也。   △二顶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至)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前以佛觉为己心。此以己心成佛行。若依非依。言无所执着也。因果未融。心迹尚滞。然已到顶地矣。顶地之上。即是虚空。   △三忍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己心佛觉。融为一体。故曰二同。因果两忘。二边不立。故曰中道。而此中道果觉。将证未证。如忍事人。已证则出。未证尚怀。非怀非出。作何情思。曰暖曰顶曰忍。可谓善名状矣。   △四世第一地   数量消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前谓二同。则已落数量。见有中道。则犹分迷觉。此俱泯灭。而名亦不立。脱世情量。超于三贤。故名世第一地。   △十地   △一欢喜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至)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由前四十一心加行妙圆。则如来妙觉。可庆圆成矣。故地名欢喜。   △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异性入同。不见有异也。同性亦灭。不见有同也。见同见异。皆是情垢。此同尚不有。何况有异。故地名离垢。   △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如大火聚。一切缘影悉皆烁绝。故名焰慧。   △五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前异性入同。同性亦灭。犹有能至之境。此为焰慧。烁绝永无边。彻一切异同。所不能至。故地名难胜。   △六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同异不至。则真如之性。明露现前。   △七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远行则不见涯际。真如无际。现前则局。尽际乃远耳。   △八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一真常凝。故地名不动。   △九善慧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至)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结前显后也。自初发信。至超贤入圣。皆修习之事。而此位已超八地无功用道。悲智并圆。则修习之功。终毕于此。故此九地名修习位。以结十地之因。次后乃十地之果。   △十法云地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十地果满。智悲功圆。无复自利。纯是利他。故大悲之阴。充满法界。无心无缘。而应彼心缘。施行利润。而本寂无作。称合如来大寂灭海。故云覆涅槃海。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十地菩萨。混俗利生。与如来同。而所趋顺逆。与如来异。盖如来逆生死流。出同万物。菩萨顺涅槃流。入趋妙觉。但已入觉际。则与佛无间矣。入交谓觉际相交也。以其顺流。故名等觉。等觉言与佛等也。若逆流而出。妙同万物。则名妙觉矣。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至)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金刚心中。初干慧地。不特一味干慧而已。一味干慧但是初因。加以四十一心妙圆加行。𣷉养纯熟。至于等觉地位。方能尽此干慧之量。故云始获初心乃因之果也。盖初之干慧。譬之蓄火。此则焰慧炽然。充满大千。然后能尽火之量。到此始得。元初一点蓄火之力。经意似是如此。故环师诸说。皆在所简。   或问。四十四心皆不言慧者何。曰。戒定与慧。佛之三无漏学也。四十四心之中。审中中道者非慧邪。有时发光发焰者非慧邪。但慧而不用。实智若愚耳。又干慧即般若。舍是则入圣无繇矣。不用者。韬光不露。乃养道之方也。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复即重义。十二恐宜当作十四。信住行地回向皆十也。四即加行。吴兴以二为干慧等觉。而遗十回向。予意未妥。   又按温陵重历诸位之说。窃有疑焉。道之增进也。如土长苗。始培其根。终结其果。一气呵成。既到果地。不应又复归根重新。长养一番。方始成熟。况十信十住等位。由浅而深。由生而熟。由勉而安。自有次第重历。则为烂饭重嚼。何异学生念书已熟。又复重温一遍。大修行人。恐难与童蒙。学究同论也。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至)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金刚。即金刚干慧心也。种种地。十四位也。十喻者。幻人阳𦦨水月空华谷响干城梦影像化奢摩他毗婆舍那。此云正观了法。如此则顿忘情解。纤尘不立。故曰。清净修证。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至)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三增进三渐次也。圣位资之。以成就五十五位。信住地行向为五十。干慧位及四加行为五十五。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至)身心快然得大饶益。   阿难自叙。大众闻经获益。开示密印。至增上妙理。通指前经奥义。印证藏心。清净含覆。一切决了。是谓密印般怛啰义也。以明心见性为因。等妙极证为果。情解两忘。心虑灰凝。细惑顿断。是谓禅那进修。增上妙理。修道所断俱生细惑。大乘八地永伏。至佛地方断。小乘分二果。分为九地。地各九品。初果断欲界前六品而证二果。断后三品而证三果。断上三界各九品而证无学。今此增上顿断。故言三界六品。其余三品必须佛地方断。虽三果能断九品。特分段渐伏而已。   △精研七趣品第二十八   前说真净妙心。本来周遍。则法界一真。万物一体。宜无诸趣之异。其如方今现有。乃常情所疑故。或执诸趣而迷妙圆之体。或执妙圆而拨诸趣之业。以致失错堕落。故特请问。欲人详明。而知所戒备也。   △狱趣   世尊若此妙明真净妙心(至)为是众生妄习生起。   自妄发生。非本来有。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至)欢喜顶戴谨洁无犯。   不断三业。各各有私。众同分中。非无定处。   佛告阿难快哉斯问(至)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性动于内曰情。故情为内分。情人之阴气。有欲者也。因诸爱染而起。能滋爱水。润业润生。轮回不断。职由于此。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至)自然从坠此名内分。   水性润下。故情积之业。多从沦坠。   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至)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意缘于外曰想。故想为外分。想人之阳气。有冀者也。故因渴仰而复。以阳积故。能生胜气。吴兴云。外分不出三界。虽云圣境冥现。但是胜气之习。非真圣境也。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至)无食无饮经百千劫。   虽得水饮。亦化为火。故能害己。   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至)重生无间二种地狱。   洞火轮即入热狱。入风火交过地。谓超寒狱入热狱。热狱第八。曰五无间。   纯情即沉入阿鼻狱(至)更生十方阿鼻地狱。   阿鼻此云无间。谓受罪苦具身量劫数寿命五者。皆无遮间。名五无间。此惟情量最重者坠入。劫坏乃出。若兼谤大乘等罪。此劫虽坏。更入十方阿鼻地狱。永无出期。   循造恶业虽则自招众同分中兼有元地。   答前问。为有定处。纯情所造。虽则自招。同业所感。不无定处。各随元由也。   阿难此等皆是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十因   十习之业。皆先言所感之境。次言所报之事。   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至)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如来为导师。故色目以警之。菩萨为行人。故深怖以避之。二习具彼此。与交字相映。   二者贪习交计发于相吸(至)菩萨见贪如避瘴海。   贪因爱心计着。吸取而发。吸积风为寒风。结水为冰。故有积寒冻裂之境。吒吒波波罗罗。忍寒之声。青赤白莲。寒冰之色。此为寒冰地狱。   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持(至)菩萨见慢如避巨溺。   慢者自见自是。先己后人。谓上无可事之君。下无可使之民。中无可交之友。轻世傲物。浩然长往。如水之驰流不息。莫可挽回。骄佚奔波。驰流不息之像也。慢为魔民。魔能害物。故血河灰河。热沙毒海。以成其毒。慢能滋痴。坚明立碍。故融铜灌铁。以食其报。痴水西国水名。   四者瞋习交冲发于相忤(至)菩萨见瞋如避诛戮。   心属火。气属金。瞋者以心使气。而反动其心。加之冲击抵牾。则心火转盛。金气转刚。故曰。心热发火铸气为金也。断刑曰宫。肉刑曰割。   五者诈习交诱发于相调(至)菩萨见诈如畏豺狼。   诈习因奸智起恶。而渐渐滋蔓。如水浸田。草木滋长。由调引相延。故感绳木延引之报。   六者诳习交欺发于相罔(至)见诸虚妄如临毒壑。   见习有五。一萨迦耶。此云身见。谓执身有我。种种计着。二边见。于一切法。执断执常。三邪见。邪悟错解。拨无因果。四见取。非果计果。如以非想为涅槃。五戒禁取。非因计因。如以持牛犬戒为生天因。五者总名恶见。顺邪反正。故云发于违拒。出生相反。由其违反。故感王吏执证之境。权作推鞠之报。路人相见。一去一回。喻所见违反也。五恶见能陷法身。故名见坑。   九者枉习交加发于诬谤(至)菩萨见枉如遭霹雳。   排挤剉也。漉沥也。衡横也。谓迫蹙其体。沥漉其血。又以迫隘苦具。横冲而度。   十者讼习交諠发于藏覆(至)如戴高山履于巨海。   讼非官讼。公发其覆之谓也。   △六报(六报多有不可曲解。故但存其本文)   阿难一切众生六识造业(至)受无量苦经无量劫。   △极重   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则入八无间狱。   △次重即八热狱   同于六根。具造十因。兼境兼根。名恶业同造。其罪极重。故入阿鼻。具五无间。各造则有先后间歇。故为次重。入八无间。有心而不及犯。则不兼境。无心而误犯。则不兼根。故作特犯兼二者。   身口意三作杀盗淫是人则入十八地狱。   三重罪以不遍六。不具十故。又次于前十八鬲子地狱。皆大狱所分。又次重。   三业不兼中间或为一杀一盗(至)则入三十六地狱。   △稍轻   见见一根单犯一条是人则入一百八地狱。   △次轻   由是众生别作别造(至)狱想发生非本来有。   上文五节。恶业不同。即别作别造也。所感狱报。各从其类。即入同分地也。妄想发生。并酬阿难前所疑问。   △鬼趣(六报之后。罪毕受形)   复次阿难是诸众生(至)后还罪毕受诸鬼形。   非破律仪。无正犯也。犯菩萨戒。无正因也。毁佛涅槃。无正果也。三者不正。诸余皆邪。故为堕狱入鬼。   若于本因贪物为罪(至)则妙圆明本无所有。   △畜生趣   复次阿难鬼业既尽(至)生于世间多为咎徴。   㐫事前验。如商羊舞水。   畜魅之鬼畜死报尽(至)生于世间多为食类。   充馈之物。   绵幽之鬼幽消报尽生于世间多为服类。   吞蚌狐貂马牛之物。   和精之鬼和消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应类。   社燕寒雁之类。   明灵之鬼明消报尽生于世间多为休徴。   麟凤之类。   依人之鬼人亡报尽生于世间多为循类。   犹犬鸡豚之类。驯服于人者。   阿难是等皆以业火干枯(至)皆为浮虚妄想凝结。   △人趣   复次阿难从是畜生(至)生人道中参合达类。   文明达三类。皆便巧杂伎。世智辨聪者。非大贤大圣也。   是等皆以宿债毕酬(至)此辈名为可怜愍者。   △仙趣   阿难复有误人不依正觉(至)报尽还来散入诸趣。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 卍续藏第 14 册 No. 0295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   广陵后学 陈遇时 校定   △天趣   诸天皆相蹑增升。种种不一。各以类聚。若或使之。而实无使之者。自食其报。当如是也。如今审户三等九则。谁能定之。由己之物力致然也。若乃巨富之家不消等则。竟称上上户矣。故后云。此但示凡识升进。若深智体之。亦可顿证。不消渐进。其说良是。   △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须𦦨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   △四天王天   阿难诸世间人不求常住(至)如是一类名四天王天。   未能离欲。但能窒欲。使爱水不流。则湛性澄莹。故命终之后。能生初天。夫六天皆由修五戒十善而致。今但约欲微增胜者而言。盖以欲爱为轮回根本。前之沦坠。固始于此。此之超腾。亦始于此。若使初心未能成就禅定智慧。但能疾断根本。亦庶乎轮回可出而生天可冀矣。   △忉利天   于己妻房淫爱微薄(至)如是一类名忉利天。   日月居西弥山腰。忉利居其顶上。此天爱薄于前。故报居其上。以澄莹增明故。能超而增胜。不得全味者。未全清净之味。以尚有微爱在也。   △须𦦨摩天  一名时分天   逢欲暂交去无思忆(至)如是一类名须𦦨摩天。   六欲下二名地居天。上四名空居天。不须日月而常明。但以莲华开合而分昼夜。故又名时分天。   △兜率陀天  一名知足天   一切时静有应触来(至)如是一类名兜率陀天。   天有内院外院。三灾至三禅。而此不及者。约内院言之。精微不接。皆内院事也。   △乐变化天   我无欲心应汝行事(至)如是一类名乐变化天。   诸天皆有报境。而此天乐自变化以受用。越于下天。故名越化。   △他化自在天   无世间心同世行事(至)如是一类名他化自在天。   诸欲乐境不劳自化。皆由他化而自在受用。名他化自在。   阿难如是六天形虽出动(至)自此已还名为欲界。   虽出尘扰。未能绝欲。   △色界十八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四禅九天   △初禅三天梵众梵辅大梵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至)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不假禅那等者。言此人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无正智慧。但修六行伏欲。使爱染不生。则不留欲界粗惑。不染净报现前。故应念而生梵世。初名梵众。则兆庶而已。梵辅则王臣也。大梵则天王也。   欲习既除离欲心现(至)如是一类名梵辅天。   初天但能执身伏欲。此天又得定戒相应。以顺律仪行梵德。故超之也。   身心妙圆威仪不缺(至)如是一类名大梵天。   前由净心威仪。戒行而进。至于妙圆清净。又加以明悟超达。则盛德之至。故为梵王。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至)诸漏不动名为初禅。   欲流则趋于生死。虽六天未足为胜。此天已出欲。流背生死。而趋胜净。故四禅皆称胜流。已离欲界八苦。故曰。烦恼不逼。已离散动欲心。故曰。诸漏不动。   △二禅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至)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此蹑大梵之行而升进者。具戒定慧。故曰圆满。以圆满故。能澄凝其心。不随境动。而寂湛生光。然此初能脱粘复湛。其光尚劣。故名少光。二禅以上无有语言。但以定心发光。光有胜劣。分其高下。   光光相然照耀无尽(至)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   定力转明。妙光迭发。境随光净。遍成琉璃。   吸持圆光成就教体(至)如是一类名光音天。   诸世界中。教体不同。故娑婆以文字香积无文字言说。但以众香。此天以圆光成音。而发宣化法。故名光音。   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悬(至)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初禅方得漏心不动。而未能伏。此天已伏粗漏。则业渐劣行。渐胜而忧悬。较之苦恼。则竟轻矣。   △三禅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至)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由上圆光教体。披露妙理。发成精行。离前喜动。而生净乐。是乐非境。乃出乎净性。恬泊寂静。名寂灭乐。而净力犹劣。则但能通而已。未能成也。以犹劣故。曰少净。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至)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   净空者。离诸喜动。不缘物境之定相也。由是扩充。使净相无际。协乎妙性。故身心轻安。而性乐成矣。以无际故。名无量净。   世界身心一切圆净(至)如是一类名遍净天。   净空无际。故世界身心一切圆净。净德成就。则性归托于是矣。托谓托此以归寂。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至)欢喜毕具名为三禅。   △四禅九天四根本福生福爱广果无想五不还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   △四根本天   前之禅行。但能自利。未能利他。至四禅乃兼修慈悲喜舍利他之心。名曰无量善。无漏观慧诸禅三昧。悉从此出。故名四根本天。   阿难复次天人不逼身心(至)如是一类名福生天。   苦乐顿舍。名为粗重相灭。舍念清净。故净福性生。   舍心圆融胜解清净(至)如是一类名福爱天。   苦乐二忘。故舍心圆融。心无所累。故胜解清净。由是福无遮碍。而得妙随顺。自有漏禅定。而发无漏行。至于究竟。故曰。穷未来际定福如此。为可爱乐。故天名福爱。   阿难从是天中有二岐路(至)如是一类名广果天。   从福爱天。分为二岐。一直往道趋广果。一迂僻道趋无想。苦于先心不带异执。直修禅定。使自无量光天至福爱。所修福德圆明而住。则此天定福弥广。故名广果。   若于先心双厌苦乐(至)如是一类名无想天。   无想天乃岐路所分。先心虽能伏惑修禅。而涉妄带异。以有心为生灭。以无想为涅槃。于是双厌苦乐。专研舍心。以趋无想。由物泊身。以至心想。一切皆舍。心虑灰凝。成无想定。以是感报生无想天。寿五百劫。初生此天。未全无想。经半劫始无。及报将尽。复经半劫有想。然后报谢。   阿难此四胜流一切世间(至)功用纯熟名为四禅。   想念之心。粗曰寻。细曰伺。初禅三天兼之。大梵无寻惟伺。二禅无寻伺。有喜乐。三禅离喜乐。有出入息。寻伺感火。喜乐感水。出入息感风。四禅兼而离之。故不为三灾所动。名不动地。然彼器非真常。情俱生灭。虽非无为真境。而有为功用至此已纯熟矣。   △五不还天   阿难此中复有五不还天(至)众同分中安立居处。   第三果人。断欲界惑尽。即生此天。不复欲界受生。故名不还。亦名天净居。习气种子惑也。与现行俱尽。此指欲界无续生业也。苦乐双忘。兼指四禅。以下无欲灭业也。此五天自四禅别立。通名舍念清净地。   阿难苦乐两灭斗心不交如是一类名无烦天。   有厌有舍。犹是心与境斗。不能无烦。惟心境两释。烦恼斯断。   机括独行研交无地如是一类名无热天。   盛热曰烦。微烦曰热。上虽斗心不交。犹有交地。此则心机无对。故研交无地。能灭缘影。故得无热。   十方世界妙见圆成(至)如是一类名善见天。   能灭缘影。故妙见圆澄。而染心尘像。累性沉垢。一切俱无。圆见十方。故名善见。   精见现前陶铸无碍如是一类名善现天。   定慧精明。融炼自在。   究竟群几穷色性性(至)如是一类名色究竟天。   几者色之微。性者相之本。未能究了。则局于色相。自为限碍。此能究而穷之。故出乎形碍。入无边际。名色究竟。   阿难此不还天彼诸四禅(至)自此以还名为色界。   下天修有漏凡定。此天修无漏圣业。粗细有异。故不能得见。独行无交者。离欲染也。未尽形累者。尚有色质也。   △无色界四天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无业果色。有定果色。依正皆然。乃灭身归无。定性声闻所居。或无想外道之别报。或舍厌天人之杂处。其类不一。皆无色蕴。   △分岐超出   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至)名为回心大阿罗汉。   色究竟天居有色顶。与无色邻。名色边际。二岐。一出三界。即此科也。一入无色。即次科也。四禅皆依舍念修定。此言舍心。指有顶因心也。因心能发无漏智慧。断尽尘惑。至于圆明。即出三界。不住小果。入菩萨乘。是名回心大阿罗汉。   △随定趣入   此有四天。皆依偏空修进。初厌色依空。二厌空依识。三色空识等都灭。而依识性。四依识性以灭穷研。而不得真灭。是皆有为增上善果。未出轮回。不成圣道。   若在舍心舍厌成就(至)如是一类名为空处。   此等依舍不修智慧。厌己形碍。坚修空观。灭身归无。即厌色依空者也。名空处定。   诸碍既消无碍无灭(至)如是一类名为识处。   诸碍既消而无。则不依于色。无碍之无亦灭。则不依于空。唯留阿赖末那。即厌空依识者也。名识处定。故报生识处。赖耶第八识也。末那第七识也。身根既消。无复六识。故唯二者独留。而末那所缘色空识三。此位厌色空而依识。则色空粗缘已无。故唯全半分微细。   空色既亡识心都灭(至)如是一类名无所有处。   前位能亡空色。而未灭识心。此则都灭故。十方寂然。迥无所往。此虽亡识心。未亡识性。今之行人见性不深。多滞于此。虽能洞了色空。灰灭心虑。逮无所有。而终于识性。幽幽绵绵不能自脱生死窟穴。实存乎此。   识性不动以灭穷研(至)迷漏无闻便入轮转。   识性者。识心幽本也。不动者。寂无攸往也。既能不动。复穷研使灭。然依识灭之。竟非真灭。是强于无尽中发明尽性。所以似存不存。似尽不尽。似存不存。故非想也。似尽不尽。又非非想也。此又幽幽绵绵。至细之相。以绵微不脱。故云不尽空理。而声闻依此。以为究竟。终成钝果。外道依此。无所归宿。终迷有漏。修出世心。至此终极。粗业已无。唯识性为滞。苦奋然脱此。斯出三界矣。然此但示凡浅升进。苦深智体之。亦可顿超真证。   阿难是诸天上各各天人(至)回向圣伦所修行路。   通指欲色无色天也。   阿难是四空天身心灭尽(至)补特伽罗各从其类。   三界由妄。发生七趣。由妄取着。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即妄取之幽本也。   △修罗趣   复次阿难是三界中(至)云何更随杀盗淫事。   此以杀盗淫三为根本。无是业则名天趣。言必升也。有是业则名鬼。伦言必坠也。七趣举二。以善恶通摄。因有而坠。以无而升。故曰。有无相倾。起轮回性。若得正定。则妙性常寂。无复轮回矣。有无二无。言相倾业断也。无无亦灭。言分别情忘也。业断情忘。则三种妄本。名迹双泯矣。故欲断妄轮。须修正定也。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至)若他说者即魔王说。   △详辨魔境第二十九   魔谓五魔。境谓阴境。然必境受其邪。然后魔乘其便。故须详而辨之。魔境开之有五。曰阴魔。烦魔恼。生死魔。天魔。鬼魔。合之惟阴魔天魔而已。阴魔。即生死烦恼。依五阴而起者也。天魔。即修邪定好。害正道者也。   即时如来将罢法座(至)皆是迷顽妄想安立。   化迷。谓随迷转变也。   当知虚空生汝心内(至)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又喻片云。以明世界虚幻微芒。易以消殒也。   汝等一人发真归元(至)所有国土而不振裂。   真元之体。本自廓然。虚空国土。皆是迷顽。妄想安立。发真不迷。则无安立。故自消殒。   一切魔王及诸鬼神(至)如何敢留恼乱禅定。   以后皆言悟则无咎。盖谓是也。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至)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破五阴现境   △一色阴   阿难当知汝坐道场(至)此则名为色阴区宇。   阴以覆蔽为义。区局性真。故名区宇。吴兴指此。属为观行。此盖禅那得力之处。尘劳暂息之时。定力虽尔。而色阴未破。故如明目处暗。   若目明朗十方洞开(至)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五阴尽相。非灭身归无。乃观力洞照。不为迷碍而已。最初一念空见不分。名为劫浊。乃色阴之体也。故色阴尽。则能超之色阴者。始因父母与己三妄伦交结。故曰。坚固妄想以为其本。   △色阴现境   五阴现境。皆汝心中成就破乱。只在迷悟之间故。今详示使不着邪见。其目有十。   阿难当在此中精研妙明(至)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此段纯是魔境。与前九不同。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现境。皆是色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众生顽迷不自忖量。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汝宜保持覆护。无令天魔得其方便。   △二受阴   阿难。彼善男子。色阴尽者。见诸佛心。如镜中现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犹如魔人手足宛然。见闻不惑。心触客邪。而不能动。此则名为受阴区宇。   受以领纳前境为义。已破色阴。内外虚融。故能见诸佛心。见诸佛心。即我妙觉明心也。如镜现像。谓清净虚融。了无形碍也。虽具妙体。而未能运用。如魔𥧌人。盖为受所覆故。   若魔咎歇。其心离身。反观其面。去住自由。无复留碍。名受阴尽。是人则能超越见浊。观其所由。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受阴消歇。即能离身反观。去住无碍。妄起见觉。泊扰湛性。名为见浊。即受阴之体也。故受阴尽即消之。因违顺之幻境。生损益之妄受。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故曰。虚明妄想以为其本。   △受阴现境  其目有十   阿难。彼善男子。当于此中得大光耀。其心发明。抑遏过分。忽于其中。发无穷悲。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觉了不迷。久自消歇。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此中受阴定中也。既破色阴。无复幽黯。故得大光耀。   阿难。又彼定中。见色阴消。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狂魔。入其心腑。我慢无比。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见色阴消。受阴明白。前无新证。归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无所见。心中忽然生大枯渴。于一切时。沉忆不散。将以此为勤精进相。此名修心无慧自失。悟则无咎。非为圣证。不则为忆魔。旦暮撮心。悬在一处。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受阴未尽。故进无新证。色阴已消。故退失。故居进退无依。名中隳地。以无依无见故。枯渴沉想。而招忆魔。忆心妄系。有如撮悬。   又善男子。见色阴消。受阴明白。慧力过定。失于猛利。以诸胜性。怀于胸中。得少为足。此名用心亡失恒审溺于知见。悟则无咎。若作圣解。则有下劣。易知足魔。人其心腑。见人自言。我得无上第一义谛。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前以定强智微。此又慧力过定。皆互有所失。   又彼定中。新证未获。故心已亡。历览二际。自生艰险。于心忽然生无尽忧。如坐铁床。如饮毒药。心不欲活。常求于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脱。悟则无咎。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或自割己肉。或走入山林。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进退失守。故心生艰险。以成邪忧。   又彼定中处清净中(至)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见色阴消。受阴明白。自谓已足。忽有无端。大我慢起。此名见胜。无慧自救。悟则无咎。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礼塔庙。摧毁经像。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圆悟精理。得大随顺。忽生无量轻安。已言成圣得大自在。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好轻清魔入。其心腑。自谓满足。更不求进。此名多作无闻比丘。疑误众生。入阿鼻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于明悟中。得虚明性。其中忽然归向永灭。拨无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现前。乃至心生长断灭解。悟则无咎。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饮酒啖肉。广行淫秽。破佛律仪。误入人罪。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又彼定中。味其虚明。深入心骨。忽有无量爱生。爱极发狂。便为贪欲。无慧自持。误入诸欲。悟则无咎。若作圣解。则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说欲。为菩提道。摄其凡愚。其数多满千万。魔心生厌。离其身体。威德既无。陷于王难。疑误众生。入无间狱。失于正受。当从沦坠。   结劝文。同前色阴。   △三想阴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受阴尽者。虽未漏尽。心离其形。如鸟出笼。已能成就。从其凡身。上历菩萨六十圣位。得意生身。随往无碍。此则名为想质区宇。   想者。心虑浮相。识情妄习。能覆妙明。障圣道。彼受阴尽者。其心离身。去住自由。已能成就。得意生身之因。然尚为想阴所覆。譬如有人睡𥧌寱言。虽则别无所知。而已成音韵伦次。此想阴之相也(寱音义)。   若动念尽浮想消除(至)融通妄想以为其本。   无动则生灭想亡。觉净则始终念灭。故一伦生死。首尾圆照。忆识诵习。发知见尘。名烦恼浊。即想阴之体也。故想尽则超之。想能融变。使心随境。使境随心。如想酢梅。能通质碍。故云融通妄想。   △想阴现境  其目有十   首言天魔附人。次及鬼魔兼附。   彼善男子受阴虚妙(至)讦露人事不避讥嫌。   邪定能具五通。本业宿业。畜生后报也。此二宿命通。知肇他心通。讦露眼耳通。   口中好言未来祸福(至)顿希变易细相常住。   三惑尽者。方弃分段生死。得变易生死。见楞伽经。   尔时天魔候得其便(至)保持覆护成无上道。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 卍续藏第 14 册 No. 0295 楞严经述旨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十   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   王法祖 校定   △四行阴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至)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五阴前粗后细。故想尽则无粗重影事。虽观万象而无想念。故如镜鉴之明。无粘无迹。虚受照应。了无陈习。唯一精真明极如此。故幽隐行阴。于是披露也。行为万化生灭相根元故。其想披露。凡彼十二类生之元。无不殚见。然虽未能见彼修因趋果。因由谛绪。已能总见生类。但由行起名。此行阴者。为同生基。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至)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生灭不停。业运常迁。名众生浊。即行阴之体也。故行阴尽者。则能超之。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至)是人坠入二无因论。   梦想消亡。寤寐常一。故称正知奢摩它。又称凝明正心。皆想尽之相也。外境皆由心召。故想尽凝明。则天魔不至。从此唯是修禅失趣。狂解妄计。是即阴魔也。生类本即同生基也。于本类中生元露者。于同生基。见己之行元也。幽清动元。即行元也。既见此已。遂以一切生灭。皆圆于此。而不进穷识因本末。遂立二无因论。   △二无因论  其目有二   自此以下十种皆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至)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生机既破。则根离区穴。而眼清净。故能洞见众生。业流湾环。随业轮转。不能自出。以其未脱识阴。定力有限。故八万劫外。冥无所见。以无所见故。计本无因也。生机全破。机喻扰动。即行阴也。不为想阴所覆。故云全破。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至)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谬执生根。不达化理。以人竟为人。乃至黑竟为黑。无复改移。因而例我。本不见道。末亦无成。故曰末无因也。   △二遍常论  其目有四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至)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由妄计行阴。为生灭圆元。遂于心境四大八识行等。皆起妄计。或拨生灭而计常。或存生灭而计常。或认识神而计常。或起邪见而计常。今此穷心境。性本无因无生灭。故以十方众生生灭之理。皆则循环。本无散失。此拨生灭而计常也。想阴尽者。依心境二法修观故。功力能知二万劫事。后四万八万例此。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至)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众生依地水火风生灭。而四性元则常住。则诸生灭法。皆有体常。此存生灭而计常者也。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至)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六根及末那执受。即八识也。心意识中。本元即识神也。八识元由。惟佛八地菩萨能穷。若真能穷尽。则入知境。离心意识。今此惟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谓其本性恒常。众生依之。循环而住。不曾散失。此认识神而妄计也。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至)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想元想阴也。生理行阴也。妄谓流转生灭。皆属想心。今已永灭。则不生灭。理自然属行。不知行阴。即生灭元。是起邪见而妄计也。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至)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三四颠倒见  其目有四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妙明圆湛。离我我所。而外道于此妄立神我。从是计我。偏凝不动。遂以为常。而诸众生。于生于死。计他无常。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至)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谓三禅以下。终为三灾所坏。名无常种性。四禅以上。灾不能坏。名究竟常。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至)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前于一法作无计。此于一性作二计。皆妄计也。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至)今已灭尽名为无常。   幻阴一体。迁流一相。而且执是执非。见今见昔。而以流者为常。迁者为灭。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至)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四有边论  其目有四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分位有四。乃生灭分位也。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至)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生元流用行阴也。因迁流计三际。以过者已灭。来者未见。故名有边。见在相续。故名无边。不知真际。本非有边。非无边也。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至)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我曾下。谓但见彼人。现我知中。而不能知彼人性遍。故计彼性。以为有边。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至)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性。   △五矫乱论  其目有四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此观万化。见其不齐。遂生异解。不能决择。故矫乱其语。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至)除无之外无所言说。   互互无。念念灭相也。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至)除是之外无所言说。   各各有。念念生相也。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至)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六计后有  正计 旁计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无尽流即行相续也。以生灭灭尽。相继不绝。故知死后有相。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至)如是循环有十六相。   前色即目前云色。行中相续亦色也。作此四计。受想行亦然。故成十六相从此。   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旁计有为无为诸法。毕竟并驱者。计烦恼菩提不相陵灭。皆后有也。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至)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七计后无  正计 旁计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如是循环有八无相。   阴性消散。谓色受想灭也。生理即行也。谓无受想。则行亦灭也。此约四阴。现前因亡。未来果灭。因果合论。故成八相。   从此或计涅槃因果(至)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八计八但非  正计 旁计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行存即有相也。受想灭即无相也。以前后相例。则存者终无。虽有非有。灭者会有。虽无不无。四阴双计。故成八非。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至)皆言死后有相无相。   三阴为灭。相本虽有。不有迁流。为存相故。观无不无。随得一缘。于四阴中。随举一阴。   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诸行。一切迁流法也。因见行阴。迁讹不定。遂有邪悟。谓一切法有无俱非。不可定指。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至)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九计断灭  正计 旁计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是人堕入七断灭论。   见行阴念念灭处。名后后无。由是妄计。设入人天七处。后皆断灭。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至)现前消灭灭已无复。   身灭即欲界人天二处也。欲尽初禅也。苦尽二禅也。极乐三禅也。极舍四禅及无色也。是名七际。谓七际事相。皆现前消灭。更无复生。终归断灭。   由此计度死后断灭(至)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十计涅槃  正计 旁计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至)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转依者。转生死为涅槃也。或于欲界。悟圆明理。遂以欲界即转依处。或以初禅离欲二禅离苦三禅极喜极舍即转依处。是谓五涅槃也。不知皆属有漏。非无为果。非究竟处。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吴兴曰。此云心魔。后识阴云见魔。即烦恼魔也。   △五识阴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至)此则名为识阴区宇。   通叙行灭识现也。行为世间迁流之体性。扰动生机之纲纽。补特酬业之深脉。能隐晦性天。驰逸六根。泪扰内湛。为浮根尘究竟枢穴。故行阴尽者。生机纲纽。倏然隳裂。感应悬绝。而性天将大明悟。六根无复驰逸。以不驰逸故。内外湛明。以无枢穴故。人无所入。反动而静。深之又深。故曰内外。涅槃性天。为五阴所覆。昏如长夜。前三阴尽。如鸡初鸣。虽为曙兆。犹沉二阴。精色未分。此行阴尽。如鸡后鸣。唯余一阴。故将大明悟也。受命元由识阴也。以行灭识现故深达。无枢穴故可观。无迁流故可执。无生机故不召。遂了十方依正皆识所变故。已获其同。性天精色。虽未明彻。而幽秘之相。已渐发现。此识阴之相也。   若于群召已获同中(至)颠倒妄想以为其本。   群召同中。即十二类之命元识阴也。若于此中。以定慧力。消磨六门。使根合而不分。界开而不隔。则见闻圆通。六根互用。由是外之世界。内之身心。无复留碍。此识阴尽之相也。性木一真。由尘隔越。性用之间。同异失准。名为命浊。为识阴之体。故识尽则超之识。乃妄觉影明。原无自体。由颠倒起。故名罔象虚无颠倒妄想。   △识阴狂解  其目有十   阿难当知是善男子(至)背涅槃城生外道种。   识由行流。故识空则返元。既空行阴。故已灭生灭。尚依识元。故寂灭未圆。而能渐破识阴。消磨六门。故已六知根。㳷合无隔。诸类觉性。通融不二。故能入于圆元。圆元即融根隔。通诸类之识元也。若以此为真所归地。而立为真因。则堕因所因执。盖真因非所。有所皆妄。娑毗外道。认阿赖耶识未形之前冥然初相。为所归真因。正同此也。以心有所得。果有所归。即因即果。皆堕所妄。所以违圆通背涅槃。今人于真性。辄起识心。计因果生见解。有所得有所归。皆则得于识元。归于冥谛而已。   阿难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生大慢天成遍圆种。   执识元为自体。而谓一切众生自此流出。遂执我能生彼。而实不能。故曰能非能执。摩醯首罗。即色顶魔王也。妄计我能现起无边众生。亦能非能之类也。能为心能事果者。依我能为彼依。能成彼事也。大慢即醯罗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倒圆种。   以识元为所归依。故疑彼能生我及一切法。遂计生起流出之处。为真常无生之体。此则在生灭中。妄计常住。既惑真不生性。又迷见生灭法。以非常为常。故名常非常执。既计彼能生我。即与计自在天能生一切者。同由依识元。妄计常住。故曰妄因依心。成妄计果。前计我圆生物。此计彼圆生我。故名倒圆。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倒知种。   所知即所观识阴也。谓识有知。而一切法由知变起。因计知体。圆遍诸法。遂立异解。谓无情遍皆有知。无所拣择。故曰无择遍知。此则以无知为知。故名起知无知执。婆吒霰尼二外道也。执一切觉。谓执一切有知也。此谬计圆知。以为因心。则果终虚谬矣。以无知为知。是倒知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颠化种。   识阴尽者。消磨六门。诸根互用。今此未尽。才得随顺而已。因随圆互。于是计一切法。皆能圆化。发生胜果。谓火能显发光明。乃至尘能成就器界。遂则邪求邪观。勤心崇事。谓能生胜果。而实不能。故名生无生执。即三迦叶波诸外道之俦也。即迷真心。从物求冀。则因果皆妄。颠倒化理。名颠化种。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断灭种。   观理不实。误堕虚无。故于圆明性中。计皆空虚。于是灭绝群化。归于永灭。而不知其非。名归无归执。舜若多此云空。言无想舜若。即执空外道也。以执断空故。圆虚无为之因心。成空亡之断果。永灭依。即外道涅槃也。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妄延种。   识阴精明。湛不摇处。名之为常。今见其常。乃执色身。同此精圆也。身本无常。实不可贪。以为长久。今坚执着。故云贪非贪执。阿斯陀此云长寿仙。彼虽延常。终归坏灭。今欲固妄身。以冀长住。则空长劳耳妄延耳。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天魔种。   以识阴为命元。而互通三际。以为识阴若尽。我命亦尽。谁证真常。故便于定中。化诸欲境。以留尘劳。不令销尽。依此邪思。欲证真常。而不知其非。名真非真执。吒枳迦罗能化欲境自娱。即欲顶自在天类也。因此邪思。感生天魔。惟恣尘欲。名炽尘果。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背涅槃城生缠空种。   命明者。深穷识阴。深明众生受命因由也。以生灭由识。精粗由业。故依四谛分别决择。以苦集为粗伪。以灭道为精真。于是专修道因。求感灭果。以少为足。故居灭即休。斯特声闻上慢之俦也。此则圆精应为因心。成趣寂之小果。精应者即决择粗业。唯求精应。证于偏真。缠空趣寂而已。背清净道。净谓常乐我净之德。四德之中。略举一耳。   又善男子穷诸行空(至)生觉圆明不化圆种。   融净觉明。即识精也。虽无惑习。圆融清净。而未离于识。故名觉明。若以此为深妙。立为果证。则定性缘觉独觉而已。此即圆觉㳷为因心。成湛明之滞果。湛明即圆融觉明也。所觉止于圆明。识精而定性不回。故名觉圆明不化圆种。以上陈五十魔境。皆是识精。错解邪悟。未得正见。拟心动念。皆堕其中。虽证缘觉辟支。犹为迷佛菩提。亡失知见。所以觉皇苦口垂慈。剿心辩析。欲人不迷不失也。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至)从始成就不遭岐路。   前妨心魔。此妨见魔。   如是法门先过去世(至)究竟修进最后垂范。   △最后请益第三十  微有删约   阿难重白佛言如佛所说(至)五阴本因同是妄想。   明妄无因。不容计度也。知妄所起。可说因缘。不知所起。因缘何有。况推自然。得非妄计。   △五阴妄本   △一色本坚固   汝体先因父母想生(至)名为坚固第一妄想。   想为虚妄影像。欲爱深脉遗体。自想爱流出。故曰体因父母想生阴心乘想。爱冥求。故曰心于想中传命。酢梅等说。以验体因妄结。故与妄理相应。若非妄伦。则妄不能感也。体因想生。心因想起。命因想传。诸想交固。以成色阴。故名坚固妄想。   △二受本虚明   即此所说临高想心(至)名为虚明第二妄想。   临高空想。而酸涩真受。违顺皆妄。而损益现。驰则受阴无体。虚有所明。故名虚明妄想。   △三想本融通   由汝念虑使汝色身(至)名为融通第三妄想。   念虑虚情也。色身实质也。虚实不伦。而能相使者。由想而融也。心生虚像。形取实物。心形异用。而能相应者。由想而通也。至于寤寐扰变。使心随境。使境随心。皆融通妄想也。   △四行本幽隐   化理不住运运密移(至)名为幽隐第四妄想。   △五识本罔象   又汝精明湛不摇处(至)第五颠倒微细精想。   若是精真。不容习妄。此破其常也。精谓精明。真谓恒常。何因下示妄习相。昔睹奇物。纳种在识。若不受熏。复睹前异。必无记忆。既不忘失。则知中间常为无明。念念熏习。熏习即妄。何精真之有乎。似无曰罔。似有曰象。   △五阴边际   阿难是五受阴五妄想故(至)湛入合湛归识边际。   五阴言因界者。本自无界。因妄想因也。   △阴灭次第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至)何所不明再此询问。   识譬则劫波巾也。色譬则最后结也。结依巾有。故生因识起。解因次第。故灭从色除。五阴生起。从细至粗。由迷知有识。乃至由受有色也。灭则从粗至细。必破色而后受现。乃至破行而后识现也。理则顿悟乘悟并消者。如巾本无。结亦不有也。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者。中根必假渐修也。若因悟忘修。则有解无行。执理迷事。适堕偏邪。终非正修。真三摩地。   汝应将此妄想根元(至)知有涅槃不恋三界。   令以此义自觉觉他。永断妄元。齐归正果。   阿难若复有人遍满十方(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十波罗夷即十重罪。   阿难若有众生能诵此经(至)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