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妙法莲华经玄赞要集目次卷第一自释疏卷一疏主叙(至)释叙经起之意卷第二自释叙经起之意(至)释破疑执卷第三自释后破执(至)释后彰行卷第四自释利今后(至)释施鹿林卷第五自释四种种性(至)释第三解经品得名卷第六自释第三解经品得名(至)释第六释经本文卷第七自释论说序品等(至)释经我闻卷第八自释经一时(至)释经阿罗汉下第二总别相门卷第九自释一应受饮等(至)释疏卷二经皆得辨才等文卷第十自释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至)释迦楼罗王卷第十一自释人王众(至)释眉间白豪相光卷第十二自释照境(至)释颂境所见分齐卷第十三自释颂照境所见六事(至)释经演大法义文卷第十四自释经即说大法(至)于序品终卷第十五自释疏卷三方便品始(至)释八甚深中第三果行甚深卷第十六自释果行甚深(至)释解脱三昧之总标卷第十七自释八解脱总名(至)释解脱体性(已下逸失)卷第十八自释是法不可示(至)释疏卷三终卷第十九自释疏卷四一乘章(至)释第二疑(经所以者何至无有是处)卷第二十自释第三疑(至)释无数法化门其实为一乘卷第二十一自释诸佛两足尊等文(至)于方便品终卷第二十二逸失(经卷二譬喻品疏卷五)卷第二十三逸失卷第二十四自释经而告之言至皆当与汝(至)释疏卷六经墙壁圮坼等文卷第二十五自释经泥涂阤落等(至)释八寒八热处所(经其人命终至至无数劫)卷第二十六自释八寒八热果相(至)释信解品所以者何至云是我子等文卷第二十七自释经所以者何等文(至)释疏卷七药草喻品诸树大小至各有所受等文卷第二十八自释经一云所雨至华果敷实(至)释化城喻品时诸梵天至唯愿垂纳受等文卷第二十九自释经尔时诸梵天王至当演深远音(至)释十二缘起中第五诸缘生摄门(经无明灭至忧悲苦恼灭)卷第三十逸失卷第三十一自释(经卷四疏卷八)五百弟子受记品其后得成佛至亦无诸恶道颂文(至)释见宝塔品尔时佛前至住在空中等文(已下逸失)卷第三十二逸失卷第三十三自释(经卷五疏卷九)安乐行品但以因缘有至故说(至)释寿量品卷第三十四自释分别功德品(至)释药王菩萨本事品烧身行卷第三十五自释烧身行(至)释劝发品终   妙法莲华经玄赞要集目次(终)   No. 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一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栖复自大和末。罢律讲后。屡涉京师。辄厕经论末行。多戴星霜。不惮寒暑。然精神曚昧。巡历数度先辈法席。随记得少善言。集成一家之说。冀其易见云尔。   今此妙法莲华经。本末前后。一十六译。若真伪相兼。一十七译。若约全部而论。总有六译。六译之内。传于汉国。三本流行。正法妙法添品法华。今此讲者。是后秦弘始七年。鸠摩罗什三藏。译出妙法莲华经七卷。或八卷。六万九千七百五十四言也。然造疏。前后十九余家。盛传于世者。即天台纪国嘉祥慈恩也。天台疏名文句。纪国名赞述。嘉祥疏名义记。慈恩疏名玄赞。今之讲者。即慈恩疏也。西国有千部论师。造论解法华经。即天亲菩萨。唐国有百本疏主。造疏解法华经。即慈恩和尚。古来诸德。科判此经绝多。今且道安和尚。科一切经为三分。暗合西天佛地论亲光菩萨。科一切经三分。将释此经。大分三段。初一品序分。序者始也由也。即三根声闻。大乘之性已熟。世尊集十五类徒。先谈无量义经莲华体性。后入定雨华动地。放光照境。弥勒发问。文殊为答等。皆是欲说正宗之渐由。名序分。第二从方便品。至授学无学记品。为第二正宗分。即是佛出定。三请已后。如来法说。喻说。宿世因缘。说于一乘。令声闻舍小归大。授菩提记。化彼二乘。出浊水故。正为二乘。傍为菩萨。名正宗分。第三从法师品。至普贤劝发品。一十九品。是第三段名流通。即是显于此经书写供养。施他听闻。乃至思惟修习。十种法行。若人若法所得功德。流通此经。正为菩萨。傍为声闻。是为第三流通分(境行果三科)。今且依初八品。为正宗分。所释之经。既分三段。能解之疏。分三亦然。初从盖闻。至觉权真已下。疏之序分。将释此经略以六门料简下。第二正宗分。某谈游之际。徒次传陵已下。疏主流通分。之段不同。初序中有二。初解疏题目。后释本文。且解题目。言题目者。即是经题。目者即是疏目。故言题目。然今疏本。多云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妙法莲华。即是本名。玄赞即是疏语。既有本名。今当略释。   言妙法莲华经者。上之四字。即是别名。唯此经故。经之一字。即是通名。不异诸经故。初中分二。初妙法二字是法。莲华二字是喻。妙法如莲华。莲华是能喻。妙法是所喻。故先解妙法。后解莲华。先总解妙法。二别解妙法。先总解妙法者何义。答即是甚深难解。微妙希有。无上殊胜。故言妙法。妙法者。是一切有情心心中有佛性。佛性即名为妙法。本在有情妄想心。犹如何等。如木中有火性。地中有水性。壁中有金性。镜中有明性。即验有情心心中有佛性。见即虽然不可见。佛性元居各自心。人人身中有佛性。佛性即妙法。妙法有二。一理妙法。二行妙法。理妙法所谓真如。行妙法即是菩提。菩提者是圆满报身。言理妙者。即清净法身。即此法身。是此经题妙法体。究竟穷其妙法处。各自心中法报身。既说有情各各心中。一一心中有妙法。未审遣修何观行。即得心中妙法生。有人若要矿中金。炼矿之时金自现。有人若要木中火。钻火之时火自生。有人若要镜中明。磨镜之时明自出。有人若要地中水。穿地之时水自来。应是有心有识人。人人若要心中佛。闻思惟修慧断烦恼。障。尽心中佛自生。闻教思惟修学人。贪心嗔心痴心薄。一二三僧祗劫满。法报化佛果周圆。欲得成佛。但修心修净。则心生佛。善恶由心。心是主。修心决定得菩提。佛遣修心敢不修。实有心中妙法否。妙法在心元不见。何以修心妙法生佛道。佛性实居各自心。见则元来不可见。只为甚深难解了。分明举喻况莲华。莲华性在莲子中。开破子时华不见。不以开时华不见。谓言莲子里没莲华。有人于彼有情心心中。觅或佛时不曾见。不以觅时不见佛。谓言佛性不居心。一一众生五蕰身。便共莲华池不别。各各心中有烦恼。即同池内有淤泥。佛性只居烦恼中。便似泥中有莲子。莲子因缘未和合。长时且在淤泥中。若到因缘会遇时。莲子里莲华自生长。我等心中有佛性。要须必假耳闻经句。闻经句是因缘。滋润心中佛种。渐渐心中能悟解。只向心中佛自生。故将妙法喻莲华。所即莲华如妙法。妙法即一乘。一乘即宝所。宝所即妙法。妙法即名佛性。故云妙法。   二云。妙法两字属佛身。俱合理智。通因通果。因理果理皆殊胜。因智果智悉幽玄。因果理性名法身。因果智相称报佛。究竟穷其妙法体。是各身中法报身。故名妙法。妙法难解难明。莲华则易知识。不识心中理及智。相似池中莲与华。莲者况果。表三身之果圆。华即喻因。彰万善之因满。莲华淤泥不染。妙法烦恼不不侵。莲华既生淤泥。妙法亦混于烦恼。烦恼之中有佛性。淤泥池内有莲华。莲华缘会自开敷。妙法因圆必成佛。欲使人人识佛性。故将妙法。况莲华也。   三云。经亦得名中。三师解。初唯取行果名莲华。行为华。果为莲。第二师。唯取教理名莲华。教为华。理为莲。第三师。教理行果。总名莲华也。教理行俱是华也。理果俱是莲也。教行并开敷。理果俱出水也。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理出水也。入佛知见。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论令证不退转地。并第二周牛车。此乘此宝乘直至道场。行开敷也。开示悟三。并第三周宝所。即果出水也。教有能敷妙理之功德。理有所敷出水之力。行有因敷趣果之用。果有结实酬因之能故也(上总明妙法次别明妙法)。   先解妙法。后解法。且妙者。初依疏主十玄门中。五义解妙。后依北京瓒法师。十义解妙。一根本妙。二枝末妙。三摄末归本妙。四绝待妙。五无粗妙。一根本妙者。谓华严会中。明一乘因果究竟法身。彼云。欲令众生生欢喜故。说王宫生。欲令众生生恋慕故。示双林灭也。上名粗。又经云。如来实不出世。亦不涅槃。何以故法身常住。同法界故。亦同此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义。又经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等。名根本妙。二枝末妙。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三中之二。目之为粗。佛乘为胜。故称枝末妙。三摄末归本妙。此经所诠一乘。究竟圆满。故称为妙。四绝待妙。上之三义。皆以对粗称妙。未辨不对于粗自体之妙。今约妙体。本自离言。强叹为妙。何所有文。答涅槃云。不因少涅槃。名大涅槃。又智论云。十八空为相待空。独空独空非相待空。既有待不待空。妙宁无待不待妙。罗什弟子慧观。着法华经序云。称之为妙。而体绝精粗。寄华宣教。而道玄象表。下云是法不可示。言词相寂灭。什叹云。善男子。若非深入经藏。不能作如是说无待名绝。五无粗妙。即净土法门。故香积佛品云。我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是即无粗也。唯有清净大菩萨众。即是妙。智论云。七宝世界。纯诸菩萨。亦同于此(上根本枝末摄末归本绝待无粗五妙了也)。   次依瓒法师十义妙。一对扬妙。二补翼。三说处。四长时。五法多。六名定。七中道。八威力。九利益。十挍量。一对扬妙者。余经化众生。唯现在一佛身说。此经通十方三世佛共说。三世者。多宝世尊是过去佛。经言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等。释迦如来是现在佛。八万菩萨未来。又文殊即过去佛。慈尊即未来佛。本师即现在佛。又现在中。通十方故。经云尔时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诸佛如来。遍满其中。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师子座。皆遣者。问讯释迦牟尼佛。各赍宝华满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词曰。少病少恼。气力安乐。及菩萨声闻众。悉安稳否。以此宝华。散佛供养。而作是言。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诸佛遣使。亦复如是。即是十方三世诸佛。共化一会众生。不同余经唯一佛化。故言对扬妙。二辅翼妙者。前后二十一众。初十五众。一释种清高众者。经云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等。二已圆未满众者。经云复有学无学二千人。三承恩入道众。经云摩诃波阇比丘尼。四曩结深恩众。经云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五圣难思众。经云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六帝释临天众。经云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七属护舒晖众。经云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八小大自在众。经云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九跨柅娑婆众。经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十翳虚令洒众。经云有八龙王。难陀龙王。䟦难陀龙王等。十一清歌雅乐众。经云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等。十二胜芳烈乐众。经有四乾闼婆王。乐乾闼婆王。乐音乾闼婆王等。十三动山涌海众。经云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䭾阿修罗王等。十四吞龙啖毒众。经云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等。十五仁王自在众。经云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上十五众)。后六众者。一宝塔陵空众。经云。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纵广正等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等。二质影殊形众。十方分身诸佛。集在八方三变土田八方严净等。三涌海承莲众。经云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四裂地星形众。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各将六万恒河沙眷属等。五鸾歌迥发众。经云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所经诸国。六种震动。皆悉雨于七宝莲华等。六御象遐方众。经云尔时普贤菩萨。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闻。与大菩萨无量无边不可称数。从东方来。所经诸国。普皆震动等。是诸众等。莫不云奔鹫岭雾拥灵山。同嗟昔处二权。共喜今闻一实。虽鹿园趍道之众。双树闻经之徒。方此来能过也。故云辅翼妙。三说处妙。且诸经说处。各各不同。或在虚空。如胜鬘。佛于空中现。仰惟佛世尊。普为众生现。或唯在地。或居秽土。或处净方来。若此经三处皆说。初居秽土以陈说。欲令舍权而厌俗。次居净方以宣唱。欲使忻乐于宝方。后处空中。毕竟归于真性。是故称说处妙。四长时妙。且说诸经时节。各各不同。只如过去灯明佛。满六十小劫。为人演说。经云日月灯明佛。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等。又妙光法师八十小劫。为人演说。大通智胜如来。八千劫未曾休废。经云佛说是经。于八千劫。十六王子。八万四千劫。为四部众。广演此经。我今释迦文佛。序正之中。不言时节。涌出品内。菩萨赞叹。满五十小劫。及说三身寿量时节极长。是故名时长妙。五法多妙。且华严十万颂。大梵本三万偈。今所传本。才七十千颂。未若此经。如威音如来说二十千万亿偈。大通如来说法时节既远。久亦应长。日月净明德如来所说法华经。六百八十千万亿那由他等偈。以此菩萨具数多意。欲显其义广。故云法多妙。六名定妙。且诸经名非一定。如涅槃经。俱留孙佛六。万岁出。名曰法镜经。拘那含牟尼佛四万岁出。名甘露鼓经。迦叶佛二万岁出。名分别空经。释迦牟尼佛百岁时出。名涅槃经。名皆不定。此经不尔。灯明佛。大通智胜佛。威音王佛。日月净明德佛。皆同名妙法莲华经。云名定妙。七中道妙。如下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无二者无第二独觉乘。无三者无第三声闻乘。计二乘为究竟。即是遍计所收。即是空也。唯有一乘法者。即是一乘理智二事。依圆有也。不有者即空识义。即二乘无。不空者即有义。即一乘有。不空不有。远离二边。故云中道妙。八威力妙者。如龙宫海会等龙女道成。由经胜力。智积问文殊师利言。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云云)。又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等。又不轻品云。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等。九利益妙者(如利今后中说)。十校量妙者。如药本事品十二喻挍量胜。经云药王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等。如清凉地等。故挍量妙也。上别解妙。一对扬。二辅翼。三说处。四时长。五多法。六名定。七中道。八威力。九利益。十挍量(上解妙十五义毕)。   次解法者。可执义。可持义。夫言法者。必具斯义。且如世出世法。悉备持轨之义。水有湿性。火有暖性。是其持义。人闻水火。作湿暖解。即轨义。又如因明论中。佛弟子对声论师言。声是有法。是持义。亲证皆许。佛弟子以无常故为宗。作无常解。是轨义。外道以常为宗。即作常解。是轨义。佛弟子声是有法。定无常故。宗因之所作性故。同喻如瓶盆。异喻如虚空。即同品有。异品非有。又所为喻作取。无常远作之性。外道量云。声是有法。定常故。宗因云。所量性故。同喻如虚空。异喻瓶盆。亦同品有。异品非有(广如因明论说)。然此法者。贯一切有为无为。若色若心。有漏无漏等法。今此言法者。唯取一乘相应教理行果四种。名之为法。言教法者。即能诠之文。总摄三乘之教。教有根本方便。方便教者。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胜鬘经云。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等。根本教者。经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是也。理法者。即二乘所证生空理。菩萨所证二空理。皆是所摄。经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于道场知已。导师方便说。胜鬘经云。声闻知有作四圣谛。佛知无作四圣谛。法华论云。念观者。声闻人观人无我等。行法者。即六度四摄。七地四菩萨行。皆是行也。经云乘此宝车。直至道场。又胜鬘经云。正法住。正法灭。波罗提木叉。毗尼受具足戒。此六处为大乘。故说教是行所依此处。故法华论。声闻人观阴界入。厌苦离苦。得解脱故。果法者。即法报二身。方便品中。前三知见。及牛车宝所。寿量品中。皆明三佛出现于世。又云是法住法位。果法也。及彼二乘自昔所证。亦此所摄。故胜鬘云。四智不究竟。名向涅槃界。由上所引。教理行果。根本方便。能成佛德。皆号一乘。咸有运载之功能故也。此之四法。皆具轨持。总名为法。一乘相应。故名为妙。此四法体上。有此一乘相应之妙用。法体能持此妙用。故言妙法。持业释。问妙法是教。经亦是教。何名持业。答经即所说之经。是体。妙法即是声名句文。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是经上之业用。故名持业。问妙法是理。何名为教。答将理就教。俱得名教。能诠所诠。总得名理。能诠所诠。总得名教。理为言生因也(上解法解妙。后解法。初总解妙法。后别解妙法。解妙法二字毕)。   次解莲华者。问有何意趣。将莲华况法华耶。答佛遣修心敢不修。实有心中佛性否。佛性在心元不见。何以修心佛性生。佛性实居自心。见即元来不可见。只谓甚深难解了。世尊举喻况莲华。莲华性在莲子中。开破子时华不见。谓言莲子没莲华。有人于彼有情心。心中不见佛不曾见。不以不见时不见佛。谓言佛性不居心。一一有情五蕰身。便与莲华池不别。各各身中有烦恼。即同池内有淤泥。佛性只居烦恼中。便似泥中有莲华。子华子因缘和合。长时且在淤泥中。若到因缘会遇时。莲子里莲华自生长。众生心中有佛性。要须必假耳闻经。耳闻经句是因缘。滋润心中佛种性。渐渐心开能悟解。只向心中佛自生。故将妙法喻莲华。亦即莲如妙法。妙法本来是佛性。只在众生妄念心。三世诸佛说经时。一一诸佛皆同说。欲使人解佛性。故将妙法喻莲华。问何名莲华。莲华是何义。答言莲华者。即是有名相法。为众生故。以名相说。欲令众生因此名相。悟无名相。是设意也。故大品经云。一切众生。皆是名相中行。今欲止其名相。故借名相。悟无名相。通而言之。妙法与莲华。皆是其名。经云。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别而言云。妙法是无名之名。莲华是无相而相。以此经题法喻双举。妙法是法。莲华是喻。故名双举。故名妙法莲华也。   又由十义。将喻莲华。一者此华从种生。喻此一乘必有其种。经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二者此华从微至着。喻于佛乘渐渐增长。经云。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三者此华增长满。具出浊水故。喻功德无不圆。果无不尽。出离生死诸浊泥水。经云。如来已离三界火宅。四者此华虽出泥水。而不舍离泥水。喻如佛虽出四流之外。而不舍三界之中。经云。时宅主在门外立。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稚小无知。欢娱乐着。长者闻已。惊入火宅。方宜救济。五者此华微妙。鲜洁第一。如佛乘。五乘之中。最为第一。经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六者此华为凡圣之所称叹。佛乘亦尔。为世间出世间凡圣。称叹爱乐等。经云。佛所悦可。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七者此华台蕊具足。喻于佛乘万德圆备。经云。无量亿千诸力解脱。禅定智慧。及佛余法。八者此华诸佛菩萨。而坐其上。大乘亦尔。为诸佛菩萨而住其中。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九者此华开合有时。喻此一乘之法隐显有时。经云。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十者此华劫初成时。大梵天王。而坐其上。为一切众生之父。经云。譬如大梵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提心者之父。又普贤观经云。方等经是诸佛眼。诸佛因。是得具五眼。及方等生。是大法印。印涅槃海。所以方等经。生三种身。三种身者。由方等经故。故悟实相。断诸烦恼。烦恼断故。即法身显。法身显故有报身。报身有故。乃有化身。有三身故。说十二部经。说十二部经故有法宝。有三宝故。有世间出世间三善。三善者。人天并出世。故知法华经。是世间出世间之本也。故喻莲华也。   尔雅云。芙蕖又云芙蓉。通名莲华。今佛取为喻者。依本论师。解莲华有二义。一出水义。出离小乘浊泥水故。二华开义。以胜教言开真理故。前为教妙。后为理妙。论中但解无量义经第十六名莲华故。唯指教理二种。准下疏解云。莲华二义。虽解无量义经。果秀因敷。未乖通理。即教行二种。并有开敷。理果之中。并能出水。即同此体通四法也。不同无量义经。然亦不乖莲华二义。此中意言缘彼莲华。有其二义。一者莲是台。此即是果也。二者华即是外华叶。此即是因。今言莲华之时。双说因果二义。此中教为能诠是因。为所显是果。所以易云。筌者在鱼。言者在意。即知华不开而台不现。教不言而理不显。因华开而见台。教谕扬而悟旨。故下疏云。如门为入室之所由。教为显理之处所。书云。谁人入门。不由户也。由此即因为华。理莲果。故论云。以胜教言开真理故。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此即教理莲华也。二者行为华。而果为莲。莲非一叶而能得佛果。非一行而独成因。众华叶而共长养一个莲台。因万行圆而同成佛果。由此即以开示悟入为果。入佛知见为因。总合二义。教行二种并名华。皆有开敷义。理果二种皆名莲。皆有出水义。况详四法。并皆超过二乘。并名出水。今者唯言理果出水者。良为理果之上不具开敷。所以偏言出水。教行独有开敷之义。所以偏言开敷。若教行无出水者。岂教行不超出二乘。故知且约一义而配。故下疏云。法既囊括四义。华亦苞罗四德。法四义者。契秘赜之微诠教也。叶幽根之玄旨理也。克上乘之奥业行也。圆至觉之真宗果也。美无不殚。故称为妙。华四义者。萏菡披敷。以见莲。类教论扬以悟旨。芙蕖秀出于灵沼。喻理频超于小运。举蘤开而得实。譬因严而果满。标白华为色本。显佛智为乘源。举喻莲华。斯有由矣。   问但名妙法即得。何要将喻莲华。共立题目。答下疏云。然法借喻明。微由着显。假奔茶利之华实。况萨达摩之果因。法既囊括四义。华亦苞罗四德。问若以莲华有因果二义故。取为喻者。余一切华。皆应得喻妙法。何以。有华有果故。答曰。诸华虽具因果。义乃不定。且如桃杏。华开满树。结果能有几多。何以莲华个个尽能结果。法中。论有因有果者。且如定姓二乘。行因取果。如有果结。若不定姓二乘。舍小归大。皆为一乘。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即无二乘之果。便是有华而无果。又解。有漏善而无果者。如善星比丘。佛[愍-民+牙]富罗轮王业谢恶果者。阇王造逆。忏悔业止。皆是有因而无果。今此一乘。六度万行。定当成佛。恰似莲华个个结实。故取为喻。又陆地诸华。虽具因果。即无出水之功。水中有草虽出水。即阙他开敷之义。陆地有华虽开敷。即阙他出水之义。今此一乘。一则出水。出离少乘浊泥水故。二则华开。开真理故。转化生故。故疏云。华兼秀发。总众美而彰莲。体业俱陈。法喻双举。由斯道理。故取莲华为喻。斯有由矣。况云华叶则同菩萨道。莲子还如诸佛身。要假众多华叶。然后长养一个莲台。要须万行齐修。然后方成佛果。一个莲子落池内。一朵莲华水上开。展转相生无尽时。看即莲华满池发。一个众生若成佛。为众又说法华经。此相生无尽。斯何异莲华满池发。章僧录云。莲华萏菡若开敷。香气氲氲薰远近。佛既转凡成圣了。威德光明遍十方。若将手触一莲华。香惹遍身生喜悦。一念善心亲近佛。罪障消除福德生。一切诸华悉是华。将比莲华不香洁。菩萨二乘虽是圣。望我如来圣未圆。淤泥池内长莲华。长得莲华香郁馥。烦恼之中出佛性。出得佛身身最尊。既知莲子里有莲华。便了心中有佛性。欲使人人生悟解。保知佛性在心中。闻思修慧善修行戒定慧学勤观察。佛意慈悲立此喻。指示一切修行人。各各认得自心中。一一心中皆有佛性。诱进众生同出离。故将妙法喻莲华。水深华亦出。水浅华亦出二障虽浅深。真如总皆出也。   又有四种莲华。一者泥里莲华。喻凡夫身中妙法。莲子泥中虽未出。必定生长白莲华。众生未解修行。且在凡夫流转。今日闻经修学。还如泥里莲华。烦恼如彼淤泥。妙法还同莲子。凡夫闻经心不退。一朵莲华泥里生。二者浊水莲华。喻二乘身中妙法。莲华出其泥里。生在浊水之中。声闻我执虽除。法执尚由未断。法执犹同浊水。我执恰以清泥。出却清泥在浊水。看看即是见莲华。三者清水莲华。喻菩萨身中妙法。莲华出其泥里。生在浊水之中。复出浊水之中。生彼清水之内。清水莲华。胜彼前来两种。况菩萨证理次深。至于凡夫及小圣。我法二执双除断。清泥浊水不沾华。出水在清水中看。即开敷水面上。菩萨修行不断绝。何愁不证大菩提。四者出水莲华。喻佛身中妙法。莲华开敷水面上。本从莲子长生芽。诸佛证大菩提。还是凡夫修得(初法后喻解妙法莲华了)。   言经者。下疏云。为常为法。是摄是贯等。杂心论五义。结鬘。绳墨。出生。显示。涌泉。又云。经者迳也。如人远涉向他邦。事须知其有径路。不知迳路。徒费勤劳。虚过时光。终无到日。修行之人。亦复如是。欲得求释梵。修行十善以化人。若欲得不失人身。持五戒而方得。若欲得愿生兜率。须藉八戒以庄严。若欲早见弥陀佛。十念事须成熟。若欲得小乘罗汉。须依四谛以身安。欲得缘觉辟支。假藉缘生而进道。欲得此身当作佛。要依妙法苦修行。若也舍离此因缘。永失菩提佛径路。故将迳字已解经。故云经者径也。闻经必得菩提果。未有闻经不得果。未有得果不因经。则知经是果家因。因经必得菩提果。既也因经皆得果。人生须学法华经(解经了)。   玄赞者。问何名玄赞。答二义。一者所诠真如妙理名玄。七卷妙法莲华经。十卷疏文名赞。是玄之赞。依主释。玄者杳冥深远之义。经云。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倒。又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即同法华经。教下所诠。真如妙法理。唯根本智证。余智变影。皆不亲得。故名为玄。此解唯局真如理。不通教行也。问何名赞。答赞者佐助义。如一县之中佐官。名玄府。助佐长官。理化一县之事。名曰赞。真如理。既是离言绝相法名玄。欲拟将此教化众生去。事须假别法佐助。众生始会。是故如来后得智中。于无名相法上。安名相说。说出七卷妙法华经。佐助根本智中无言说法。经云。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异方便者。即法华经也。如来说经时。诠真如理一遍。疏主又更造疏。就上解释。令义分明。众生易解也。此解真如理名玄。七卷经文。十卷文名赞也。第二义。妙法莲华经。教理行果四法名玄。此解兼通道理理也。十卷疏文名赞。玄者玄妙。教理行果四法。总得名玄也。三周权实道理。早甚分明。疏主又更造疏解释。令人易解。只此十卷疏文。便名为赞。此解玄者妙。法之异名。赞者佐助之别称。经是玄。疏是赞。是玄之赞。依主释。此后义偏胜。问何以后义偏胜耶。答若取真如理名玄者。岂教理行果不名玄耶。问何以故。将至玄字。属经教理行果耶。答今总合诸文。玄有二义。一玄者悬也。即是远义。经云悬远值遇难。二者黑义。即北方之行。名为玄虎。论语云。羔裘玄冠。是依初义。复有二义。一者近远名远意说。此经所诠。即是佛慧。佛慧有五种。一智慧性。即是法身。二智慧相。即是报身。三智慧境。即真俗道理。四智慧伴。尘沙万德。五智慧因。所谓教行也。此经具说性相法报二身。要三大劫。长时不息。方乃证圆。故说佛果。名之为远。犹如唐三藏和尚。天竺往来。经十七年。即为所至远也。故经时多。岂同二乘三生即证。由此玄者即是妙法。故言玄也。此约证甚深说。法华论有五甚深。一义甚深。差别义。二体甚深。自体性故。三内证甚深。正智证如故。四依止甚深。法界法性。诸佛本故。五无上甚深。体最胜故。名五甚深。甚深即妙法。妙即是玄。下经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又云五百由旬。方至宝所。故云玄者远也。此远名玄。二者深远名远。即同咫千里。八寸谓之咫。此中意说。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虽昔说三乘。既无三乘体。由如长者言有三车。羊鹿但有假名。实无二车之体。二乘但有名字。究竟唯有一乘法。二乘法无。二乘不测设教之意。遂乃执乘有三。即此不测。故名为玄赞。经云。我说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又言。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即谓二乘不知故。所以教门名甚深。即论解五难云。其智慧门。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真。彼五难二乘不知故。一由所证义深故。其门难见。二由智体深故。其门难见难觉。三由智内证深故。其门难知。四由智依止深故。其门难解。五由智无上深故。其门难入。疏主依此故言玄。此依四阿含甚深。解初近远名远。初义讫。二者黑义。复有二义。一者二乘不测知。名之为黑。故论云。二者难了。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不测言黑者。如道德经云。恍兮忽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彼说道体难知。今借彼文。以显此义。即是二乘不测教理二种甚深。下经云。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会前二深。悉皆不测。故言玄也。即同叹法师妙中。三番五段。证理不圆。功德不满。说即不深也。即是第二了义。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唯佛知故。由此名玄。二者疏主自谦。故智论云。凡夫观佛性。由如生盲人。二乘观佛性。如婴儿见月。地前菩萨如病眼人。初地至七地如电光。入观即见。出观即无。八九如隔罗縠中见月。十地菩萨唯自见性。不见他佛性。即是黑暗义。疏主意云。远观佛慧。冥若夜游。故云玄。今此所解。远义黑义。古有释名。未广行相。今将二甚深义解。道理应通也。故名玄也。赞者佐助义。县烝名赞。所以一县之中。县令名明府。诸烝曹名赞府。谓以一县之事繁多。故乃疏简。别为曹目。功曹仓曹等。然此诸曹。不离县令所管。道理亦同。经如长官。总摄众义。疏如赞府。各别科条。即如科为三分三周之类。一乘四谛等章。皆是助义。又如赞府等。皆须博达之事。谙古达今。将古治人之法。临时随制而用。以俾县令。今者疏主具依众教。先自三周以释经文。用俾佛意。故疏下云。兢兢依于圣教。栗栗采于玄宗。由恐旨谬言疏。宁辄枉为援据。诸厅虽各主领。所化不离县中。但是佐助分治。今乃举一县字。总皆摄尽。十卷疏文虽广。义理不离经中。但是助显分别。故言赞。所以疏云妙法莲华经玄赞。   卷者。开合卷舒。名之云卷。第者次也。一者极也首也。疏有十卷。今居其首。故言第一。言并序者。作序者庠序也。谟云余边作。又名叙。此叙字有二义。一者头序。二者次叙。且头叙义者。义同丝边。作者亦是头绪之绪。如城外人家㨸丝玺哀。得丝头名绪。一卷疏文如玺头。一纸疏序如丝头。欲拟撜丝去。先须得丝头。欲拟造十卷疏文解经去。先须得疏序。二者次序之序。欲行千里。最初一步。欲次叙。欲拟造疏。先最初一纸。已下疏叙为次叙也。二义之中。次序为胜。然与疏中叙字不同。序者庠序也。礼记云。国学也。国子监读书处。名国学也。乃至城邑村店学馆总名庠序也。今依尔疋中解。与疏最相当。尔雅云。序者入门东西墙也。即屏墙也。即是初始义。问何以东西墙。是初始义答此国面南为上。衙门宅门皆面南。入衙门。得见东西墙。便是见大官君子之初始。入宅门。得见板障屏墙。亦是家宅好恶之初。十卷疏文。头头见此序。便是见经义广大。疏义深远初始。上来头叙。次叙庠叙。三义中。次序庠序为胜。二义中。庠序为正也。   言大慈恩寺沙门基撰者。寺胜人尊。立制述之别号也。大慈恩寺者。报慈母之恩。故名慈恩寺。大者即十大寺之数也。左街有五寺。安国荷恩荐福慈恩兴善。右街有五寺。庄严(改为圣寿)永泰西明(改为福寿)兴福(改为奉恩)化度。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二日。高宗皇帝在春宫日。警大孝之广。轸圣善之怀。为母文德皇后。奄弃万国。酬昊天罔极之恩。遣左庶子。宣令有司。出京城内。择一故废伽蓝。事须显要胜地。挟带流泉。遂出宫城南进昌里(古云里不云坊)。面曲江池。有一尼寺净觉伽蓝。久而隳坏。回造僧居。号大慈恩寺。重楼幅殿夕惹云。叠阁层堂。朝凝彩雾。于时皇储亲降慈恩。京城之内。度僧千人。诸寺请举三百僧住。坊院资什。并令官给。故名慈恩也。问大慈恩得名如此。寺者何义。答寺是此方名字。梵云毗诃罗。唐云游行处。即众游行处。意徒省略。此方以寺名替之。释名云。寺名嗣也。谓法官相续。承嗣而住。即是旧官人下去。新官人上来也。谟云此国有九寺九卿。即光禄酒肉司农碾磨庄宅卫尉卿凶仪大常礼乐。宗正宗子大府斗秤大汉车乘鸿胪宾客大理寺因提。今言寺。即鸿胪管也。本因摩腾竺法兰。初到汉国。同外藩客。到鸿胪寺。安置师僧。不令与未戒人同住。汉明帝所重。从汉鸿胪寺。别造房僧居。分出白马兴圣二寺。天下寺舍。寺之一字。从此兴矣。   言沙门者。所说沙门性之名婆罗门。亦名为梵轮。真梵所转故。沙门此云息恶。诸无漏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名曰沙门。   言基撰者。基字是疏主名。当时唐初未讳。今时国讳字也。唐三藏弟子。多于大乘下。着单名。大乘基法师大乘光法师等。亦有云慧基。亦云窥基。三名之中。基与窥基最亲。唐三藏临巳谢寺表中。有窥基名字。又于奏请御制经序表中云。大唐龙朔三年。于玉华宫。译经六百余卷。至十一月二十三日。令弟子窥基。奉表闻奏。疏主名窥基。字弘道。相洲人也。姓尉迟氏。贞观二十年。抽簪入道。配住安定坊弘福寺。即今修德坊与福寺今改为崇先寺。奉别敕择聪睿五人。住大慈恩寺。亲侍奉三藏法师。习学梵语。一闻正说。一无遗者。内外经典。目所览而心传。耳暂闻而口讽。实谓圣哲间出。人宝挺生。一代莫豪。千龄俊彦。从思于文场之内。游心于翰苑之中。横笔陈而词落。褰风鉴伪邪。而心莹秋月。一乘奥义。亲禀前英。百本深文。仰遵慈氏。所修玄赞。理无不穷。妙绝古今。未曾有也。年逾二十五。应诏译经。兼讲经论。三十余年。并撰法菀大乘唯识法华等疏。一百余本。盛行于世。以永淳二年乙酉十一月十三日。终于大慈恩寺翻经堂侧少房。春秋五十有一。其年十二月四日。葬于樊川北埠。唐三藏和尚茔所。计从迁化。至今乾符四年。一百九十八年。西国有千部论师。即天亲菩萨。东土有百本疏主。即慈恩和上。今此十卷疏文。即百本中一本也。   言盖闻者。疏主自述谦字也。古来解释。恭闻盖闻。详夫窃以。奥推等书。是发语之端。问若总是发语之端。何故偏乍盖闻。答疏主将盖闻来此安置。即不是发语之论端。自有别意。何意也。答谟云。疏主自述谦意。贺云设疑词。问谦意与设疑词何别。若乍观名目各别。若约道理。一种只设疑词。便是谦意。知而故疑。即是谦也。三盖者略也。设疑词者。不定之义。疏主意云。此经道理。或权或实。不退菩萨犹迷。凡者何能得解。今则造疏释经。不敢的言中理。所以言盖闻。既于义不定。如何制疏以示后人。答然则以凡测圣。天地实以不同。今将性相道理。参详上下经文比校。未必全为不当。未必的定如斯。以斯不定。所以称疑。置此盖言设疑意。论云。疑者犹预为性。问宁知疏主不敢定言。答如下将火宅颂文。先科半颂喻贪。经云鸱枭雕鹫等。一颂喻嗔。经云蚖蝮蛇蝎等。一颂喻痴。经云屎尿臭处等。一颂喻疑。经云狐狼野干等。一颂半喻慢。经云由是群狗等。经文无合等。奈宁知作是解。答下疏中云。顺古且尔。理未必然。义符顺故。未必不尔。意言宅既喻其本识。诸蕴即是墙壁屋宅之徒。五百人是五趣名言。三十子。三乘种姓。既说有其虫鬼恶法。即合喻十烦恼行相相当故。故云义符顺故。若言定了者。经无明合。不同涅槃经。或即不尔。以此不定故。是设疑词。问何以知盖字是设疑词。答论语云。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有人求学事业心。得似求财色心否。答若道总无。于中悬头刺股。凿壁偷光。求学事业心。与求财色心一种。若一向道有。只是耳里闻说。眼且不见。所以夫子云。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盖者说疑词。亦是谦退语。又孝经云。仲尼述五孝。天子行孝。诸侯行孝。卿大夫士之孝也。皆言盖天子之孝也。及至庶人行孝。便言此是庶人之孝也。夫子曰。我不曾经过天子行孝。夫子官至司冠。更不作大官。未曾经过诸侯之中行孝。不敢定断。故云盖也。及至庶人云。此是庶人之孝也。夫子曰。我庶人中事。一一亲曾经过。所以不言盖也。问夫子制礼作乐。岂不知天子诸侯行孝耶。答夫子实知假疑也。只此设疑。便是谦退之语。此盖字。若向夫子身上说。即疑是假设。又知而故问。便是谦词。通此二说者。将盖字向疏主身上说。亦通二意。若疏主是菩萨化身。疑是假设。复得名谦。若疏主实是凡夫。疑是实说。盖之一字。唯通设疑。不得名谦。疏主既是凡夫。圣智悬隔。未曾亲证。不敢定断。故置盖言。谟云。亦显教法东流。转丧真本。自如来说。如手中叶。结集三藏。莫失曾文。菩萨造论解不同。翻译之家。传不尽经。至于制疏。淡薄转多。自述谦敬。故言盖也。如来在日。传与阿难。阿难传与千大罗汉。罗汉书在贝叶。三藏将来。此间翻译。如多人手中掬水相传。渐渐遗失。去圣遥远。造疏解释不测佛意。不敢定准。所以设疑。故言盖也。三盖者略也。如大般若经六百卷。多说性。当此经开佛知见。真谛三藏传云。龙树于海中。见华严大不思议解脱经。三本上本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四十九万偈。一千二百品。此上二本。并在龙宫。以须弥山聚为笔。四大海水为墨书。海云比丘所念一品修多罗。上不能尽。下本。大唐显庆二年。三藏实叉难陀译。然多说相。即此经牛车。悟佛知见。今此一乘。双说性相。故论解方便品云。自下显一乘因果。疏解云。体相相状。有差别故。由此诸经。即是广陈。此经即名略本。故言盖也。然有此解。盖字乃属于经。又非发语之始。故不依。但取初二解。一设疑词。二谦恭之意也。   言闻者玉篇云。知声也。切韵云。闻者耳知也。耳空为门。方闻声境。故今耳字安在门中。耳根闻声。事须藉空缘。塞却耳根。便不闻声。空处着耳。方得闻声。门者即是空处。若四面打墙。不开门。来去拥塞处。一面开门。是空处。空处着耳。方得名闻。耳识向耳根门中取声。故闻字门里作耳。六书中会意字也。论中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等。问何不言盖见觉知空闻耶。答但是疏主谦词。且以闻思推度道理。如此言闻。未是圣人亲证。故不言见觉知也。疏主自述谦意讫。科云通叙者。谓通三身。教通余教。故言通叙。   言此宗者。唯属此宗也。永泰科云。通列至教者。至觉权真二句。叹三身通一切经。有名通至也。次言灵枢二句等。名通教也。振融山等。别主教也。法华经是化身佛。对二乘凡夫。灵山说法。故名别主教也。   且依谟科云言菩提现身者。初总叹实身能现权身。上句总叹实身。下句能现权身。问何名菩提现身。答菩提者。即自受用身。四智菩提也。有能现他受用身大小化身功德能。名菩提现身也。言智辨应物者。次二句疏。总叹实智能现权智。上句总叹实智也。下句能现权智也。此自受用身。向上有四辨七辨利生功能。名智辨应物。言成上身智者。后二句疏。总说权实身智。即为能说法人。上句总说权实身。下句总说权实智也。合此二句。即是能说法人也。振融山而秀大千。成上第一句第二句佛身也。腾委海而津八万。成上第三第四句佛智也。问菩提现身者。未审三身中。现何种身。答二解。一约性解。二约相解。一性师云。真实至极之体。即法身。二者真实至极之用。即报身。体用不相离。一身即三身。故涅槃经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也。一性解云。佛果位中。无有有为法。不可三大劫修行。求有为佛果身。解脱道已去。自受用身。四智菩提。总是无为法。问若尔圣教中。如何说自受用身是有为法。答一性宗会云。且约第十七地已去。菩萨所见之身。说是有为也。若有菩萨成佛去。同时类菩萨相送。至大宝华王座上。入金刚无间道时。身犹有限量。入解脱道已去。此佛身形。无有限量。便是无为。诸来菩萨。只见无间道身。不见解脱道身。只缘见无间道身是有为。将谓入解脱道已去身。亦是有为也。所以五性宗师。向圣教中。说自受用身。亦是有为法。此一性宗师会教也。计彼金刚无间道已。前身是有为。解脱道已去。尽是无为。第二约相宗解。菩提现身者。若法皈分别。不相杂乱。清净法界为法身。即是无为也。四智菩提为报身。及大小化身。即是有为也。谟有二解。一者言菩提现身。通现法身报身化身三佛菩提之身也。二者若据灵山会上。正为三根声闻说法华。唯丈六化身。名菩提现身也。破谟义云。初则太宽失。法身无形无相。自受用身体是菩提。今言菩提现身者。即合取菩提家所现之身。不合取他受用大小化身。菩提为能现。佛身为所现。名菩提现身也。后解太狭小。今言通序诸经。亦有是他受用身说者。今若唯取丈六小化身。为菩提现身者。乃成别序。不名通序也。今依大乘正直道理。自作二解。一者约增胜义。解菩提现身。问何名增胜。答四智中三个智。现身增胜。说法义暗。妙观察智。说法增胜。现身义暗。所以大圆镜智菩提。现自受用身。平等性智菩提。现十重他受用身。成所作智菩提。现大小化身。妙观察智菩提。净秽两土说法。此智唯说法。不现身也。二者约平等道理。菩提现身。四个智皆能现身。皆能说法。名菩提现身也。大圆镜智菩提。能现身说法平等性智菩提。能现身说法。成所作智菩提。能现身说法。妙观察智亦尔。若四个智。通现三身不得。又若唯说法不能现身。若唯现身不能说法者。只如成所作智。既是现身之智。如何论说起三业化。作四记等。此智既尔。余智亦然。又佛果位中功德。无自在义。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无形质法。能现质影。又唯识论中有二解。一者大圆镜智。能现法身。平等性智。能现报身。成所作智。现大小身。妙观察智。净秽两土说法。二者清净法界现法身。大圆镜智现自受用身。平等性智现十重他受用身。成所作智现大小化身。妙观察智净秽两土说法。后解是正义也。今疏中意。菩提是自受用身。四智菩提家所现身。即他受用。大小化身。正是菩萨现身。道理方是也(上问答菩提现身了下略说三身好。然后消疏也)。   显扬论归敬颂云。善逝善说妙三身。无畏无流证教法。上乘真实牟尼子。我今志诚先赞礼。若论诸佛之身。本无有二。众生所宜闻见。乃至三种。一法身。即离垢之真理。二报身。即会真之实智。三化身。即应物之权质。故佛地论云。自性法身受用变化差别转身分三。三身之义。准论中。十三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三常三德。四说法不说法。五二利分别。六凡圣见殊。七功德各异。八依止差别。九身土同异。十建立因由。十一五法相摄。十二辨相多少。十三问答分别。此中不可广说。略解二门。释名出体。且释名分二。初解通名。通名者。三是数义。身者。唯识云。体依聚义。总说名身。二解别名分三。一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释曰。断烦恼障名清。断所知障名净。二云。断二障种名清。除二障习名净。三云。伏障现行名清。断障种习名净。最胜王经云。譬如真金镕销冶练。既销打已。无复尘垢。谓显金性本清净故金体清净。非谓无金。如是法身与烦恼苦集除已。无复余习。谓显佛性本清净故。非谓无体。譬如烟云尘雾之所障蔽。若障屏已是空界。非谓无空。如是法身。一切众苦。悉皆尽故。说为清净。非谓无体。法者轨持义。身者体义。依止义。无为理体。阙积集义。毗卢遮那者。此云遍一切处寂。问异生二乘诸菩萨所有真理。名法身否。答未有依止义。不名法身。故成唯识云。自性身者。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大功德法者。即是四智菩提也。故唯识云。故此四智品。总摄佛他一切有为功德皆尽也。又胜鬘云。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大法身。释曰。如来藏有二。一空如来藏。烦恼有漏。虚妄不实名空。能覆真如。名如来藏。慈恩云。亦名能覆藏。藏如土覆物名藏。二云不空如来藏。真如无漏。体非虚妄。名不空。彼烦恼所覆。名如来藏。慈恩云。亦名能显得藏。如金铤等。问真如佛性。是所显得。如何却名能显得藏。答谓真如佛性是本。能流出大定智悲等。如金铤能出钗铛钏等。若准楞伽经。亦有两种如来藏。一空。二不空。有漏第八识。性虚妄故名空。能含四智本有无漏种。故名如来藏。慈恩云。名能含藏。藏如库藏等。四智种子。体是无漏。非虚妄法。名不空。能含当来四智现行。名如来藏。慈恩云。能生得藏。如谷麦等。二者圆满报身卢舍那者。释曰。圆谓周圆。满者遍也。舍那者。此云光明光明遍照有二。一内。二外。内遍照者。目自受用身。以无漏本智。照自内身中惑障闇也。外遍照者。目他受用身。说十波罗蜜法。化十地菩萨。所化众起智断惑。故报谓报。报者酬义。万行所感。果报之身。酬往因行。故名为报。身具三义可知。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论云。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习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名自受用。二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微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种。名受用身。问十地菩萨。出过见道。已无疑网。如何论云决众疑网。答慈恩二解。一云。若约理疑。入见道即除。今据事疑。不妨许有。二云。是法执异熟生心。于境不决似疑。故与疑名说。后解善。三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释曰。千百亿是数也。释迦牟尼者。此云能寂。能寂有二。一能自寂。即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断灭烦恼种习。百论颂云。顶礼佛足哀世尊。于无量劫荷众苦。烦恼已尽习亦除。梵释龙神感恭敬。二能寂他。即是令所化二乘菩萨众。断灭烦恼也。亦云。释迦牟尼是姓。此云能。牟尼是名。此称为仁。能仁之号。因此得也。成唯识云。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释曰。变化者。转换旧质名变。无而忽有称化。故言化身。问他化二身。俱从化五蕴。如何报化名别。答他受用居纯净土。为登地圣众。现示相说法。故得报名。化身亦居秽土。为化中小二乘凡夫异生等众。示有妻子贪嗔痴等。或金锵马麦背痛等。等现种种苦相。故名化。又他受用身。色相细妙。故得报名。化身粗着。故称为化。后结归六释。慈恩云。三身皆唯持业。法即是身等。荐福云。兼通依主释。法是真理。理体为主。与恒沙功德为依止。身用属客。此是法家之身。名同体依主也。又云法身持业者。法是真理。身者依止义。摄依止用。归真理体。名法身者。法即是身持业释也。如言水即波。此亦未了。如何摄所归依止用。应云法身两字俱通体用。法即是身。身即是法。方为尽理。如言思量即意。意即思量等。报身者。若约自受用说。自报即身。持业。若约他受用论。他受用之身。依主也。二出三身体者。一自性法身者。于百法中。取真如无为为体。问何不取前五无为为体。答前五无为。是假非真实。法身体既是真如无为。俱取果中无垢真如。不取因位有垢真如。问因中真如既有垢。应不清净。答成唯识云。虽有容染。而性本净。如玉处泥。莲华在水。问真如本性非平等。有垢无垢分两般。真如既是平等法。如何因果分两。答若约真如离诠论。平等实性元无二。将就诠约位说。因果门中分两般。故唯识云。真如是迷悟依。在因是迷依。不为法身体。在果是悟依。堪为法身体也。二者自受用身。以实无漏五蕰为体。是大圆镜智。一分后得智所现相分。故成唯识云。大圆镜智。相应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杂。释曰。离诸分别者。佛地论说。离我所执一切所取能取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者。境及行相。二俱颇难测。不妄者。恒现前义。由此如来不成妄失法。不愚者。不迷暗义。由此如来。名一切智及一切种智。性相清净离诸杂染者。有漏永亡故。纯净圆德者。纯者无杂。简因无漏。净者离过。简一切有漏功德。圆者满义。简二乘无学功德。现种依持者。现行功德之依种子。持功德种故。能现能生身土智影者。若自色心等。望第八识。别有种生。名能生。若他身诸趣等。无别种子。但于识上现影。名能现。问此镜智王所。二十二法为共变。一自受用身。各别变耶。答心王变此身是实。心所变是似。若言心所同心王变。身是实者。即犯众生界增过。若令不变即阙缘。同义反例。因果有漏。本识王所变身。心王相分是实。五所相分是假。实假令杂。共成一身。三他受用身者。以化五蕰为体。是平等性智。后得智相分。此相与见。同种而生。此五蕰相分。色蕰是化有。似色之用。余蕰是心有。似缘虑之用。此佛为居无漏净土。所化唯是登地圣众。无天龙八部等。他心所中。但有遍行别境善十一心所。无根随不定四心所也。四者变化身。亦以化五蕰为体。是成所作智相分。佛地论云。以化五蕰为体者。即以所化众生为本质。如镜外树。能化佛身。如镜中树影。影似于质。名之为似。此五蕰中。色蕰是化有。似色之用。余蕰是心有。似缘虑之用(下消疏文)。   言至觉权真者。三解。一云。至觉者。三身之总。名号不配法身。唯取自他二报。并大小化身。总名至觉。不取法身者。以无色相故。譬如虚空烟云不染。亦如白玉湿而不缁。问自他化三身。如何总名至觉。答梵云佛陀。此云觉者。由此三身总名至觉。问何名权。答权者大小化身具相好。随类化身不具相好。总名为权也。真者自受用他受用身。总得名真。问自受用身。实无漏五蕰为体。可得名真。他受用身。功德非实。如何亦得名真。答对彼化身。亦名真也。二云。至觉同前自他化三身之总号。总名至觉也。问何名权。答他受用大小化身名权也。问何名真。答法身自受用身名真也。法身离妄名真。自受用身真实名真。三云。至觉者报身。权者化身。真者法身。谟云。二说。一至觉者。唯自非他。唯自受用身真实。故名至觉。简他受用身功德非实。向权字中收。故云唯自非他。二者兼他受用身。亦向至觉中收。问他受用身。何名至觉。答以能教化上位大菩萨故。能化之主。就所化论。亦名至觉也。权字亦有二说。一者他受用身。大小化身。总名权。问他受用身。何以名权。答是彼平等性智之上。权巧智用。亦名权也。二者唯大小化身名权。简他受用身。非是权摄也。真之一字。唯配法身也(将至觉等配三身下消疏文也)。至者极也穷也边也。觉即佛也。权宜也。真实也。简要云至极。至极即觉。至极之觉。持业依主二释。问何以通此二释。答前来贺解至觉二字。通法身报身。所以作此二释也。问至有能至所至。何者是能至。何者是所至。答四智菩提报身为能至。法身真理为所至。觉有能觉所觉。何者是能。何者是所。答四智菩提是能。法身真理为所。由此果中本智。证尽真理。名为至觉。问报身是四智。可许为至觉。法身是真如。云何言至觉。答报身是觉相。觉相名至觉。法身是觉性。亦得名至觉。问报身是于智。可许名至觉。化身是于悲。云何言至觉。答报身是觉体。觉体名至觉。化身是觉用。何妨名至觉。南问云。菩萨二乘及与外道等。皆有觉义。应名至觉。答外道邪觉。二乘偏觉。菩萨分觉。所以菩萨等。不得名至觉。唯有如来。因圆果满。得名至觉。至觉有二。一至极之觉。二至到之觉。名为至觉。此即生死为此岸。烦恼为中流。乘六度船。至菩提涅槃彼岸。如睡梦觉等。名至觉。问如何外道名邪觉等。答外道不契正理。名邪觉。凡夫不觉察烦恼。名不自觉。二乘见理不正。名偏觉理智二利。各得一边。名之为偏。故经云。眇目矬陋。无威德者。菩萨名分觉。故唯识云。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菩萨虽断二障证二空理。觉未满故。但名分觉。所以如来。即名满净。菩萨名分净。故云满分清净也(上解至觉了)。   言权真者。谟云。变化名权。自受用身后智上。有随生性欲权巧智用名权。他受用身大小化身。本来无权宜施设名权。后义胜。真者离妄名真。即法身也。若真实名真。即兼自受用报身。今取真实义为胜。摄法宽故。问此至觉权真。如何配属三佛菩提。答至觉二字。总目三身。权真二字。别配三身。问报化是有为。可得名至觉。法身是无为理。如何名至觉。答法身觉之性。故得名至觉。智度论云。菩提菩提断。皆名为菩提。又云。说智及智处。皆为般若。所以法身亦名至觉。问报身体是实。可得名至觉。化身是化相。如何名至觉。答报身是觉体。故得名至觉。化身是觉用。何妨名至觉。故涅槃经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所以化身。亦名至觉。问报身能证理断惑。名至觉。化身不证理。不断烦恼。如何名至觉。答依彼报身。方起化身。报身是本。化身是末。摄末归本。化身亦名至觉。是三身总目至觉(下解权真别配三身)。   问权真二字如何别配三身。答化身名权。法报二身名真。故权真二字。别配三身。问如何权之一字。配于化身。答权者权宜。随根化物。从后得智。现起化身。是化五蕰。故名权也。问法报二身如何名真。答真者实义。法身是真如实理。故名为真。自报身从无漏四智菩提种子生。是实五蕰。亦名真故。法报二身。总名真也。问他受用身。为属于权。为属于真。答是权所摄。问如何是权。答以他受用身是化五蕰。为应十地菩萨。故名权也。若克体就此疏说权。权宜权巧。即他报化身。应有情根而现身故。如应初地菩萨根宜。乃现身坐百叶莲华。为二地菩萨。坐千叶莲华说法等。为应地前资加二位二乘凡夫。所现大小化身。如斯所现。为应有情。故名权也。又云至觉二字。唯配自受用身亲证理。权之一字。配他化身应物权现。故真之一字。唯配法身。不生灭故。问疏主欲解经。何要先叹佛身。答欲识所说之法。必有能说人。必有能说人。不过于佛。故先叹也。问佛有三身。法身最胜之法。报身化是劣。何不先叹法。岂有在最胜后叹法身耶。答三说。一云。经以意趣求。随文逐便。何先何后。不可一一难之。二云。法身与报身。为平等所依也。能依化身在上。故先说所依。法身在下故后说。三谟云。疏主造疏。释经体下经文之意。所以先言至觉。今此经中。化回心声闻。令舍羊鹿。上大牛车。所以出宅已后。先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求于种智。疏主得此意故。所以言至觉。能化声闻回。心向大。是化身之功能。故能权。以此之二种必依法身。故最后言。真之一字。三解之中。应存后解(菩提了)。   言乘物机而等者。明现身也。问有何所以而说现身。答疏言乘物等。乘由驾也。凭也。今取凭义。凭托五乘根性众生。而现于迹。二云。乘者乘御。他化佛为能乘。五乘根性众生为所乘。经云。余国有众生。恭敬信乐者。我复于彼中。为说无上法(后胜)。物者。品物人物。一从喻为名。如世间非情物乃至一物。皆具能造四大。所造四尘。色香味触。除声也。具此八法。然后得成。故言物也。有情言物。亦复如是。五蕰十二处十八界合成。故言物也。二对乘称物。如来身中有常乐我净自在真我。众生身中。元来没我。不合言我。故但称物。根者本来作机字。玄宗皇帝名讳。改为根。机者机巧机要。今取机要之义。有情身中。有此机要。经云。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是也。机者亦是从喻为名。如世之机。以足蹴踏。文显即开。以掷之左右织络。然后成疋。法中论者。二深先唱。如以足践踏。殷勤三请。文显即开。即是腾疑致惑请。供佛修因请。闻法欢喜请。如来为说开示悟入。以言教拔左右织络。然后当来成佛曰华光。即是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是绫锦华窠也。改为根也。亦是从喻为名也。根上千华万叶。颜色各各不同。良由向下根。根大树即大。根小树即小。一切众生。三乘五性。各自修行得果。大小差别。良由种性大小各别也。而者助句。诞者切韵育也。大也。即大人降迹。亦为生也。大人生也。尚书四云。帝乃诞敷文德。言降诞。即天子生日也。今取大义。迹者踪迹。如承云中行有迹也。人所可见。见睹谓之迹。即他受用。释小化身。故名为迹。此说自受用身。诞他受用大少化身迹。此正是此中疏意也。又云三身皆乘物根。三身皆能诞迹。第一法身是佛身。乘自受用身三个根本智并相应心品。各有二十二法。为物根。法身依此物根之上。现一味清净相。名为诞迹。唯果位出缠真如。能现此相。第二自受用身。乘三无数劫。度众生悲愿。为物根。诞自受用迹。众生度尽。我即成佛。众生界法尔无尽。自受用身穷生死际。尽未来时。建立佛事。故寿量品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愿既不尽。佛身终不尽。名乘物根而诞迹又云自受用身。佛佛相见。语言谈说。亦名乘物根而诞迹也。第三他受用身。乘十地菩萨物根。诞十重他受用身迹也。大小化身。乘四加行位菩萨二乘凡夫物根。而诞大小化身迹也。上说三身总乘物根。总能诞迹也。   问他化身等。为度众生。可说诞迹之义。只如法身。体是真如。在因不减。至果不增。无去无来。冯何诞迹。答若望法身。不可言迹。以智证圆。方为法身。故说迹也。问自受用身。体遍法界。自受用法乐。佛佛皆齐。不外化众生。冯何物根而诞迹。答他报身及化。悉皆有用。有用之处。体必在中。化报身诞迹之时。则是自受用身诞迹。又他化身皆是相分。无实缘虑用。明知说法皆是自受用之身。故涅槃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约此而论。自受用身。有诞迹也。又准寿量品中。解三身寿量云。法身寿量住法性。报身寿量随愿缘他。化身寿量应嘱根。据此则自受用身。冯三大劫中悲愿之力。为诞于迹。由因中发愿。无边众生誓愿度。由此愿力。得成佛身。众生度既未尽。明知佛身元来常住。则是冯因中悲愿之力。故说自受用身而诞于迹。问即悲愿之力。如何言乘物根缘。答对根性方现他报大小化。亦得名乘物根。只他报大小化身。现身之时。则是自受用身诞迹。问与前解在用中。用现体现何殊。答前解则定约体用。不言乘悲愿力。此解则兼言乘悲愿之力。故胜前解。由因中悲愿之力。方现于身。所以众生善根若感。如来则现。善根若无。佛则入灭。如月处空。有水影现。随水大小。月影圆缺不同随根胜劣。佛身有差别。所以下疏云。澄空壁彩。洞皎无涯。任水旋光。晖华有极。水清而月影便现。水浊乃月影便沉。全破器现不同。暗明犹未有别。所以经云。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据此有感则应。感尽则无。经云如薪尽火灭。众生善根如薪。如来应之如火。善根感尽。有类薪无。佛入涅槃。还同火灭。故知三身皆乘物根诞迹。此解胜。若约正说法华经。二乘凡夫物根。诞丈六化身迹也。即是真佛之身。众生不见。见现令见。权于真身之上。现大小化身之迹踪。故名乘物机而诞迹也。   言灵枢擅妙等者。问既会证真理。复乃冯物现身。为当说法。为当不说法。答疏云灵枢擅妙等。况能说法辨也。灵者即是神也。周易云。妙万物而为言。阴阳不测谓之神。妙万物而为言名神。妙者胜妙。过上之义名妙。万物喻佛。四辨七辨。利他门中。首出万德。万德利他。更不过四辨七辨。阴阳不测谓之神。况佛说法。凡夫二乘菩萨。不测知也。即是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新发意菩萨不知。不退菩萨不知。喻佛四辨七辨。故名灵也。枢者枢要开要。门下轴也。俗书偷人舌作枢也。枢机一发。荣辱之本。不可不慎。枢者门枢机。谓弩牙有杪。喻佛舌根。非也。今疏中意。喻佛四辨七辨。为正也。有二义。一开闭之主。二明闇之主。十二部经。五乘教法。如门扉。四辨七辨。是枢也。上至城门。下至独扉门子。开闭之时。事须得枢。华严法华。是大门扉。二乘教法小扉。大乘法小乘法。说与不说。皆由四辨七辨。四十年前于一乘道。分别说三乘。即是开门也。法华会上。破却二乘。即是闭门。四十年前。久默斯要。不务速说。即是闭门。法华会上。今是其时。决定说大乘。即是开门。门户开之与闭。皆由其枢。法教说与不说。皆由四辨。二云。门者明闇之主。门若开着则明。闭着则暗。明之与暗。皆由枢也。法中喻。如来说法喻明。不说法入涅槃喻暗。说与不说。皆由如来四辨七辨。问若如此说。但唤作枢即得。何更安灵字耶。答十地菩萨。二乘之人辨才。不得名灵。二乘小分得。菩萨之人初地分得。九地任运。佛位圆满。因位菩萨。是有漏辨才依声。不得名灵。如来声是无漏。能依辨才。亦名灵也。菩萨虽说。以彼舌根是本识相分所变。所变同能皆是有漏。不名灵枢。菩萨若与声闻人说。只四谛。与缘觉人说。只十二因缘。如来则不如是。本为声闻。说四谛法。三乘各各禀解不同。经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等。又云。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等。是故如来辨才。称为灵枢。擅有二义。一专义。二独义。独义为胜。唯佛一人。独得此辨。名擅也。妙者巧妙胜妙。简粗得名。一简外道说法不得妙。二简二乘说法。亦不得妙。唯有如来。独名擅妙。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等。如来说法。无非时失。无非器失。无非处失。若合见灵山而得道者。即现灵山等。故云灵枢擅妙也。   言应群品以扬筌者。问既有灵枢擅妙。因何说法。答疏言应群品等。应字通平去二音。若乐法之心。如来说则去声呼。经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等。若无请与说。如来知众生令闻此法。佛观众生根机器堪说何法。乃先为说。则平声应。音(于兴反)当也。经云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又云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父知诸子志意下劣。自知豪贵。为子所难。今此取去音也。   言群品者。对上物根。故云群品。三乘五性众生。十地菩萨。是也。群者众义。品者品类。品类众多。故言群品。扬者宣扬。扬者说也。筌者教法。则是如来应诸根性。宣扬教法也。疏中都有三诠字。第一筌字。竹下作全。唤如来教法作筌者。从喻为名。此是取鱼之器。江东多有。截流而施。一面有孔。织竹为户。犹如叉手。鱼入则顺。鱼出则违。庄周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蹄者寻脚迹也。则知言所以表象。得象者忘言。今有二义。一者将教喻筌。将理喻鱼。即因筌而得鱼。因教而悟理。二者教喻于筌。众生喻鱼。无量义经云。张大教网。至生死河。漉人天鱼。置涅槃岸。欲得鱼兔。无过结网织筌。欲得度众生。无过说于教法。二者金边作全。秤权衡也。权是秤锤。衡是秤干。铨是秤上星故。言筌者。秤量审定义。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知轻知重。皆由秤权衡。改为铨也。亦与铨曹字同也。兵部史部。东铨西铨。此铨拣此铨拣择身。言书判。堪与何官。故名铨也。如来教法。铨量所铨道理。如秤权衡。故名铨也。诚将能铨教为称。秤量所诠道理。着轻重恰亭。又将五戒十善教法为秤。坐人天果。向秤头着。称看恰停。试将三聚净戒法为秤。权衡称量佛果菩提。看轻重恰停。又教能楷定正邪。诠显善恶。义亦同诠曾之诠也。三者铨言边作全。名为铨。切云平也。如来说法。称物而谈。即是平义。表法中道。一则一等。言二乘是权。乃至谤法入恶道等。决定果报。故诠平也。此是教法为诠。此解为胜也。教法当体名诠也。   言振融山等者。振者动也举。今此动义为正。即动转移动。名振也。自受用身。体周沙界。无有分限。向无限身上。起有分限身说法。教化众生。可见底。丈六化身。乃是自受用身上。移转动转来。故名为振。振者动也。融者明也。即是明山。明山即是金山。问何处经教唤佛身作金山。答经下文云。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山。既尔。经教有文。故言融山。问缘自受用身。从体起用。摄用就体。体用不相离。为复只唤自受用身。作融山秀出大千。为复自受用身。从体起用。所起大小化身。只此大小化身。便是振融山。而秀大千耶。答若一性而论。吾今此身。即是常法身。一身即三身。三身即一身。若法归分别。不相杂乱。灵山所见。唯丈六化身。若准又准器教菩萨。而即报身感者。根器不同。应现故通报化。若依此文。振融山而秀大千。通报通化。若疏主深意。住标化处。说化身佛。即唯取化身。为胜也。秀者出也生也。起化身出于三千界。名秀出大千。即是成所作智。击大圆镜智。起化身出大千界。名振融山。问既是小化身。只合出一四洲。如何出大千耶。答二说。一约身解。云出大千界佛。是大化身。四加行位菩萨所见。丈六释迦。是凡夫二乘所见。只此丈六释迦。是大化身上现起来。摄用就体。举胜身摄劣身。言出大千。二云约界解。小化身只王一四洲。只合言出四洲。以彼四洲是大千界中所管。不离大千界。举其总数。言出大千。如言长安城中住。不是总占得长安城。所住宅子。属长安城管。举其总数。又云若从凡夫。化入声闻。即合是小化。不合言出大千。今既声闻回心向大。则合是大化身。缘令声闻所忻。所以疏言出大千。故经云。如大云起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大云则是佛身。所以言出大千也。问若言大化身是声闻所忻之境者。如何穷子遥见其父。疾走而去。故知大化不是声闻所忻。答当初见走。由来化以二乘。今既得声闻果。却化令回心向大。何妨言大化身是声闻所忻。之前后两存妙矣。   言腾委海而津等者。腾涌腾泻之义。腾泻正。谟云。委源所成之海。委是能成。海是所成。纳委细之流。积小水以成其大。百川奔注。故得成海。喻佛智海万德所归。果位智强。总名智海。此委之海。依主释。礼记篇中意。委即是海。持业也。三王之祭川也。或源或海也。皆先河而后海。君子务其本也。问何名为源。答泉所流处。水本曰源。河名委。泉所流聚之处曰委。三王欲拟祭海。事须先祭于河。欲拟祭河。事须先祭于源也。问何以如此。答源是河之本。河是海之因。黄河出于昆仑山。江出堀山。淮出于王屋山。初之处名为水本。水本曰源。是故积众流而成委。众流是能成。委是所成。委即是海。故名委海。持业也。两释中。持业为正。委者委输。输者输纳百川。输纳之处。名曰委。法中论之。自受用身根本智。含蕰万德。万德委积之处。名为委海。最初为凡夫时。发得菩提心。如河出自昆仑。后供养却二十六殑伽沙佛。或以身为床座。或一句投火。半偈舍身。六年苦行。七日翘足。或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折骨为笔。书写大乘。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穿针之善。尚自不遗。总喻积集众流。而成委海来。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福智。二种深广如海。欲拟将此智海功德。教化众生。所以从无相法界海中。腾至根本智从根本智。腾至后得智从。从后得智。腾至他受用身。从他受用身。腾至大化身。从大化身。腾至小化身。从小化身。腾至二乘凡夫耳中。直从无相海中腾泻水。将来灌注。令枯槁众生。皆令离苦。得安隐乐。故言腾委海。而者助句也。津八万者。津润八万四千病行众生。如来后得智中海内。演出十二分教。利益五乘众生。名津八万病行也。问何不言八万四千。答举其全数。如言诗三百篇。俱舍云。数有八十千之类也。上解津者润也。又津者际也度也。如论语中微子云。长阻桀溺𫀽而耕(注二人隐士也)。夫子至齐。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次。逢楚狂接舆歌而过。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孔子欲与云言。趍而避之。不得与之言。后逢长阻。使子路问津。注津济水之处。故渡也。长阻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欤。曰是也。曰知津矣(马曰言数周流自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欤对曰然。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孔曰。滔滔者周流之貌。当今天下治乱同空。舍此适被。曰谁己易之)。且而与其徒。避人之士。岂若避世之士哉(出有避人之法。有避世之法。长阻桀溺。谓孔子为士。从避人之法也)。所以言津者。隆也。八万即是八万四千法门。缘众生有八万四千病行。所以如来说此际渡也。八万四千病行者。一百二十八烦恼。十烦恼。六通俱生。十分别起。取邪师邪教。引起十烦恼。互相引起。即成一百。过去未来现在成三百。过去渐长成一千。未来成一千。现在不长。但一百。三世合说。成二千一百。对五停心观。各二千一百。即成一万五百。已起一万五百。未起一万五百。成二万一千。对多贪嗔多痴等分四种人说。即成八万四千烦恼门。今如将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故言而津八万也。   言叆慈云而广庇等者。辨此宗也。亦名别序。三身七辨。通贯诸经。五喻四法。局此经内。问平等无上。何故不欲。答平等无上。依理教行果向上功能分出。离却四法。无平等无上。但叹四法。即摄得平等无上。故不别叹。问经有七喻。何故唯叹五喻。不欲穷子系珠。答二说。一云穷子但是四大声闻。领解火宅喻词。更无别义。故不叹穷子。其系珠喻。但是五百弟子。领解化城喻词。属化城喻。故不别叹系珠也。以不是佛说故。问若不是佛说。应非是经。答虽然不是佛说。佛所印可。总名为经。如赦书敕所印可。总名敕语。问如何世尊于药草品初。叹言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佛既印述。即同佛言。如何疏主而不叹穷子也。答二云。五喻是佛自说。故主叹之。余二喻虽佛印述。但是声闻亲谈。故疏主不叹。但叹五喻也。问此穷子喻有佛印可。故名为经。系珠喻。无佛印可。应非是经。答佛印有二。一则言印名印。二嘿印名印。如下大通佛。嘿然许之。故名印也。问七喻之中。依经文火宅居首。次穷子药草。何故疏主先说药草耶。答四解。一云药草喻中。说其五性。破乘同之病。疏主谓顺五性。所以先说药草。显三乘五性差别。二云先说药草者。疏主有深意。前来虽明菩提现身智辨利物。未委现身之相。如何说法。复被何根性。所以疏主先药草。药草喻中。说佛身现。犹如于云。云则遍于长空。佛则遍于三千世界。云起为下于雨。佛出则说法利生。雨则本来是一。草木禀润不同。教法元本无差。五乘性殊。解亦有异。意明菩提现身之后。便通论如来一世时中现身说法利生之相状。所以先叹药章。三云疏主此处悬叹五喻。何必例便依经次第。余四但叹。即得何必例使一云依次叹。四云疏主将药草。向牛车喻。向前安置着顺如来说。权实次第。如来初成道后。唯说华严经。菩萨悟解。声闻凡夫如聋如醉。如来若强将大乘为他说。即破法不信故。所以于粗野菀中。权说于一乘道。分别三乘。便转四谛法轮。菩萨悟实理智。声闻人悟权理权智。不知是权。执为究竟。所以如来灵山会上。说法华经。破权说实。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不说羊鹿。即是执所以药草喻。亦是如来鹿野菀中设权。牛车化城。是四十年后法华会上破权。顺彼如来设权破权次第。所以先药草喻品。顺先设权也。问疏主作此安置。应可疏主巧于如来。如来当日。何故不说药草。后说诸喻耶。答如来说经。其意又别。且药草喻品中。解来意处。疏主会前方便品初阿含甚深。阿含甚深。即昔三乘教法。法华经不越教理行果。理名证甚深。即是法华经。权实道理也。牛车是行。宝所是果。若行若果。皆是所证理收。即是会理也。药草喻品。即会教也。三乘权教。唯药草喻会教。故居先说也。是佛意也。问准天亲菩萨造论释经。方便品下。有二十七品经文。明其三法。所谓七喻三平等十无上。此三是法华经大纲。疏主如何空叹喻文。不叹三平等十无上。答三说。一云。喻文居初。所以先叹。二种在喻后。所以不言。二云。经品题中。有喻名者。如药草化城等。所以先叹。平等无上。不为品题。所以不叹。三云。平等无上之名。是论家安立。喻文是经中自有。疏主若解造论文。即须三法总叹。今既造疏解经。所以先叹经文自有者。不叹论家安立之者。故不叹也。   言叆慈云而广等者。本喻有四段文。今叹中唯叹前三段经也。叆慈云而广庇。叹法王出世喻。骤法雨以遐清。叹说教普滋喻。滋两木之分华。润三草。之殊茂两句疏。叹禀润各异喻也。下喻有总有别。初总喻。经云。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藂林。及诸药草。不叹总喻也。唯叹别喻。别喻有四。第一法王出世喻。经云密云弥布。即同此中叆慈云而广庇。第二说教普滋喻。经云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即同此中骤法雨以遐清。第三禀润各异喻。有二。初一雨所滋。二禀润各异。此中唯叹一雨所滋。一雨所滋中。初则横滋。二乃竖长且一横滋者。经云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叶。即同此中润三草之殊茂。二竖长者。经云。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即同此中滋两木之分华。阙第四不自觉知喻。且一雨所滋中。本处经文。先叹横滋。后叹竖长。此先叹竖长。后叹横滋。滋两木之分华。是竖长。润三草之殊茂。是横滋。横滋通三乘五乘。竖长唯大木小木也。问经文既有四段。此中何唯叹前三。无第四不自觉知耶。答二解。一云造文云人。要广要略也。要着即依文。不要着亦无过失。二云。长行法述喻述。无不自觉知经文。经文幽隐也。问不自觉知。既法述喻述无文。疏主依何道理开出。答疏主本处分疏云。此解似疏。寻合当悉。缘向下合文云。如彼卉木藂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以此一段经文分明。疏主返照向前法述喻述。合有此意。此是疏主以义开出也。叆慈云而广庇者。此明能说人(于代反)。云者。玉篇云。山川之气也。龙吟即云起。叆叇谓翳荟也。云兴盛貌。喻佛身也。如经云。叆叇垂布。如可承揽。喻佛初作婴童子。如云未盛。三十四心成等正觉。如云兴也。二叆者。如含雨未绝之状。如慈心龙。欲下雨时。先云七日。待诸众生作诸事业终毕。方降甘露。即同如来下降阎浮。八年作婴孩。七年作童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五欲乐。二十九出家。六年行苦行。三十五成道。成道后树下思惟。三七日不说法。待众生根熟。方可说法。所以叆者。含雨未绝之状也。又有一般云雨。总未下。早收云了。如多宝佛。亦成道了不说法。却入涅槃。问何唤佛身作云。答从龙起云。化身必从自受用身起。自受用如龙。龙则必能吐云。有云必降甘雨。有自受用身。必起他化。他化必说妙法。故唤佛身作云也。经言譬如大云普覆一切。又唯识云。大法智云。含众德水。问既唤佛身作云。何故言慧云。答彿团智慧成佛身故。故唤佛作智慧云。问既唤智慧作云。何故此间不言智慧。而慈云。答如先有龙。然后吐云。由先有慈心于先。然后起智慧。慈心为能起。智慧为所起。能所合说。故言慈云。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不同外道是无雨之云。虽说法化众生。乃是无利勤苦。终不解脱。所说之法。不能润菩提之芽。故外道与无雨之云不别。广者宽广无边之义。庇者庇荫覆荫之义。经云。密云弥布。遍覆三千世界。又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币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意言密云满空。行行皆能阴覆。万亿佛身。佛身皆慈悲利物也。故云广庇也(能说人了)。   言骤法雨以遐等者。问云既广庇。未委云中下雨不下雨。答疏言骤法雨以遐清。骤者速疾之义。如经云。四方俱下。一时等澍也。问小乘罗汉尚说法。不迟不速说。况佛三十二相中。有迟不速说法之相。又经云。久默斯要。不务速说。如何疏中言骤法雨。答不是匆匆说名骤。应根说法。不失于时。赴救旋还。义同相骤。如鸡孚卵。呼啄同时。正是众生根熟时。便是如来说法时。所以四十年前不说。缘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所以灵山会上。说法华经。时既不失。便是骤也。法者五乘教法名雨。雨者是喻。合说故名法雨。问何以唤化教法。名法雨。答能生长万物。雨若下时。万草种子。芽生吐叶开华。如来亦说法时。一切众生菩提芽长。故唤佛教法作雨。雨有三个功能。一者雨有清净功能。经云具足清白。又经云。佛音甚希有。能除众生恼。洗除众生身中烦恼尘垢。是清净义也。二者雨有清凉功能。经云。佛教如甘露。除热得清凉。又云。日光掩蔽。地上清凉。三者雨有生长功能。经云。一切诸树。上中下等。称其大小。各得生长。又云。一切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住于诸地。由具三义。故佛教法如雨也。遐者远也。四方俱下。流注无量。率土充洽。是遐义远义。此亦有三义。一云约器解。云既遍满三千大千世界。雨从云得。所以名遐清。二云约所被根。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以一味雨。润于人华。各得成实。故名遐清。三云约世论。如来在日说法。灭后向二千年。直至于今。众生闻者。罪灭福生。又经云。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生死苦永尽。从久远劫来。是遐义也。赞示涅槃法。雨也。生死苦永尽。清也。故遐清也(上叹说教普滋喻了)。   言两木之等者。叹禀润各异喻也。问法雨既骤。今被何根性。答疏主滋两木之分华等。滋者润益之义。然疏中意。两木配滋。三草配润。经云。一切诸树。上中下等。称其大小。各得生长。又云。放无数光。度诸众生。是名大树。而得增长。即是滋长也。唯目两木向上也。经云。百谷苗稼。甘庶蒲桃。雨之所润。润即唯目三草也。又经云。如其体相。性分大小。所润是一。而各滋茂。此滋与茂。便一处说。两木者。大木小木。况大小菩萨。华者美谓之华。华好菩萨所修一乘之行独胜故。名之曰华。大木小木。大小菩萨。各自差别。故名华。华字若作花。音呼。即花者因义。因能得果。唤菩萨万行作花。地上地前。漏与无漏。各自差别。总能感果。故名分花也。润三草之殊茂者。对上分华。故言殊茂。小草中草大草。故名三草。三草况五乘众生。经云。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中根中茎。中枝中叶。大根大茎。大枝大叶。殊者异也。荣茂三草。开华布叶。各各不同。法中论。三乘五性众生。得道克果各异。故名殊茂。经云。一雨所润。称其大小。各得生长。根茎枝叶。华果光色。一雨所及。皆得鲜泽。上说分华。唯大小菩萨殊茂。通贯五乘也。   言然以幼商倦于等者。叹化城喻。然以者。谟云。虽明盖闻之种类。不辨然以之所由。意道解盖闻处。详夫。窃以。元来不是盖闻义。诸抄总引将来也。此间解然以两字。要解之处。诸抄尽无解处。今此都有三解。第一是发语之由。问既然是发之由。即合向五喻头安之。何故置在中心。故此不当。第二云文家属对。对下由是。上安然以。若尔然以两字与是。文势悬远。义亦不相当。第三云通难词。亦是答难词。然则前喻文。以者。即陈后所以。因说着药草喻品。生得众人疑心。药草喻品。是难词。然以两字。是答词。药草品经文。则属法华经正宗。药草喻义。则不属法华经正宗。以法华权实为宗。药草喻破乘同病。不说权实。法华经破二归一。药草喻说三乘五性。如来本意。缘小菩萨。乍闻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三。便执唯有一乘无别二乘。此名乘同病。如来破之。说药草喻品。说二乘五性众生各自差别。问前陈药草。所滋药草。况根性有三。说能滋之雨。以喻教唯有一。故经云。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一雨者。即昔三十年前所说。三乘之教。经云。虽说种种道。其实为一乘。既今一雨。即昔三乘。何故四十年前。不会于教。言是一雨。答疏言然以等。意言。然今一雨。即昔三乘。四十年前。不言一雨者。有所以。有何所以。缘幼商倦于绵险等。恰似幻商惧于路远。初不言此路而往宝方。且说若入城即便快得安乐。汝等勿怖莫怖。莫得退还。良为二乘倦修大行。如来昔不言唯有一乘。且说有三乘解脱不同。未为会言唯一。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闻法。今时根熟。为说一乘。所以竟照进于等意。说二乘之人。不能直发大心。故说有三乘解脱等。二问云。前药草喻品说三草。以喻五性不同。何故今此会中。言唯有一乘。无余乘也。答疏云然以昔言三乘。今言一乘者。良有所以。缘幼商倦于绵险。始修等。顺彼且言有三乘。今时大性以熟。故言唯一。初得将能滋。后约所滋。故成二解(此中二意。初初难不依不定性)。三云。问下言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又云究竟令得一切种智。以彼不定性人。无处令入二乘灭度。下经云。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既也究竟唯有一乘法。何故四十年前。不作是说。今修行大行。令他鹙子日夜鸣呼。今日乃言唯一乘法耶。答疏言然以。以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似幼商倦于路远。且说入于化城。今时说一乘者。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方竟照进于𤛾驾等。四云。问准胜鬘经说。四乘是实。一乘是权。今此经中。二乘是权。一乘是实。说此两本。经教实有三乘五乘众生。既若实有三乘五乘。则合法华经羊鹿实登。化城实入。如何更说先权后实耶。量云。二乘是有法。定实有故。宗因云。三乘中随一摄故。如大乘。如大乘三乘随一摄。大乘是实有。二乘三乘随一摄。同彼大乘是实有。量云。大乘是有法定实。是权不实有故。宗因云。三乘之中。随一摄故。如二二乘三乘随一摄。二乘是不实。大乘三乘同一摄。同彼二乘是不实(此违理)。二者违教。若不许二乘是实者。即违胜鬘经四乘定实。违彼经文。如何通会。答疏云然以幼商等。据其道理。然则如此。然则。然前难家之词也。以则生下答家之所以也。然则依定性人。以则约不定性也。然依定性人说。实有三乘五乘也。以依此经中为不定性人。事须先说权后说实也。先说权者。鹿野苑中。顺化小乘根性先熟。所以始修诱于化城。转四谛法轮。后说实者。则是法华会上。顺他大乘根性后熟。所以竟昭进于𤛾驾。交上牛车。然自目于难词。以字出答家之所以。两字合说故然以。又然以者。世尊一代时教。三乘九部法。总是一乘故。四十年前所说。但名阿含般若。不名法华。法华会上说经。但名法华。不名阿含般若耶。答若据其道理。然则如此。以缘四十年前大乘根性不熟。于一乘道。分别说三乘。说熟。与说法华经。但名法华。不名阿含般若。即是竟照音于𤛾驾也。意言胜鬘经所对四乘定性。法华经所为者。是不定性人。后必作佛。故言二乘权。非是此经拔无定性。故不相违。故此经一乘。是密意说一乘权实。道理亦同胜鬘四乘外权。一乘者。即指此经。且对不定性。唯言一乘。不说有余乘。是随根权时说。故言权。非体无名权。今言实者。说不定性后必作佛。故言实。今言然以幼商倦于绵险。始修诱于化城。即说二乘权。大乘根熟。即一乘实。便即晋于𤛾驾也。二经亦不相违(解然以了)。   言幼商倦于绵等者。化城喻也。有四。初将离险喻。中途方退喻。为设化城喻。众倦皆息喻。此疏中唯叹前三喻。无第四众倦皆息喻。且初将离险有四。欲过恶道。将往宝方。商主谙途。方行引导。经云。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譬如险恶道。迥绝多毒兽。又复无水草。人所怖畏处。即同疏中。幼商倦于绵险。又经云。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即同此间始修诱于化城(上引经配疏下解经文也)。   譬如五百由旬者。变易分段生死。惑业苦三。名为五百由旬。生死苦逼。名为险难恶道。生死之中。本无圣智。名旷绝无人。若有多众者。二万佛时。闻法华经众生也。欲过此道至珍宝处者。佛果位中。大般涅槃。大功德法。而为依止。名珍宝处。白道师言。前路犹远。大乘行修行取果难。况前路由远。不能复进。不肯修行。今欲退还。即却退大乘。至第六住前。遇乞眼缘。退却大乘。导师多诸方便者。导师者。佛也。多诸方便者。身语意方便也。见他不肯修行。无计可为。不免别呈方便。而于中道。向三百旬外。二百由旬里。两楹中间。名为中道。即是为止息故。化作一城。是即为设化城喻也(上略解经文。下消疏)。   幼商者。谟云。小乘之人。名为幼商。二乘种性。对大乘名幼。幼者小也。又行卖曰商。坐卖曰贾。商人于诸处补货。向廛市中。卖求宜利。三乘圣众。于佛边闻法。于人天身上。规求二乘法宝。修行不住。义同行卖。名曰商。得罗汉果名利。显声闻教化。唯行自利。不能利他。劣于菩萨。名幼商也。若唯喻中意。幼商却是大乘人。经云。奖导众人。欲过此道。至珍宝处。珍宝处正是大乘佛果菩提涅槃。此未起倦心已前。是大乘人心。谈他本心。欲拟过五百由旬取宝去。法中论。本拟取佛果菩提。无心取有余涅槃。谁知中路怯行广时长。所以退也。谈彼本心。是大乘也。退名幼也。退去已后。方入二乘。问若是大乘人。何名幼商。答大乘心初发。未广修行。名幼也。规求大乘法宝。名商也。倦者疲也。倦用也。绵者远也长也。五百由旬。前路长远也。险者危险。险阻恶也。则是商人。见于路远。又复险阻不能前进。故拟退还也。譬如险道迥绝多毒兽。又复无水草。是险义。始者初也。问化城对前发大乘心名后。如何言初始。答化城对向后发大乘心。亦名始也。以彼化城。对他法华会上大乘心。化城便是初诱也。又依不定性人。事须初说小乘。后说大乘。故化城亦名初也。又鹿野苑。对法华会。亦名始修诱也。修者。尔雅云。从也。顺从之义。顺从他小性设化城。名修也。诱者导也引也。既见阻于路远。恐却退还。所以且初顺根诱引。为设化城。令其心息也。意言则是如来。恐声闻退入生死。且初顺根宜。权设有余涅槃。令息分段生死之苦也。又论语云。夫子修修然。此修学。是次第义也。夫子依次叙。教人礼乐。名修修也。俗书作次叙义解。先说权后说实。亦是次叙。   言稚子玩于羬轩者。叹火宅。皆是破权显实。破羊鹿权智。归牛车实智。破化城权理。归宝所实理。既一种是破权显实。如何疏主先叹化城。后叹火宅耶。答缘二乘执。所得有余涅槃为极。先说化城。破彼执极之心。以二乘人。不执生空智为究竟。所以不先叹火宅喻。故先叹化城也。问如二乘之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即是执生空智为实。如何不先叹火宅。答缘化城。实能息苦。故即先叹。以羊鹿无体。又不能实息苦。所以后叹火宅喻也。稚子玩于羬轩者。羊车也。竟照晋于𤛾驾者。牛车也。稚子者。谟云。大乘人大心未久。名为稚也。又云。稚者即是小乘人。对大乘名稚也。问何名为子。答言教所重。故名为子也。玩习也。玩好也。着也。经云。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遂于宅内。权说有于二车。顺于子心。故是玩好。如来知二乘人大性未就。故且顺根。为说二乘。令取小果。法既契根。故名玩着。羬者(五咸反)尔雅云羊高六尺曰羬。切韵。山羊曰羬。说文云。字从鹿边作咸也。又云。羬者羊之总名。虽有多解。疏主取山羊为喻。缘诸羊多居闲处。唯山羊居山乐静。似声闻故。取为喻也。又山羊少分似鹿。似鹿喻缘觉。乐静喻声闻。是疏主深意。字书云。从鹿边作咸。况缘觉。羊边作咸。为胜也。轩者车上作舍。似轩廊样。故四羬轩。羬轩即羊车也。   言竟照等者。竟谓究竟。昭者明也。四十年前不究竟。密说不分明说。名暗晋。晋者进也。今日灵山会上。分明说法华。令进取一乘。故名照晋也。经云。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者。又云。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意云。稚子虽复玩于羊鹿。究竟门中。昭进于𤛾驾。故说一乘。无余二乘也。长者初顺子心。权与羬轩之玩弄。若论长者之本意。究竟令进趣牛车。如来初顺二乘根宜。密意且说化城羊鹿。若论究竟昭进。即令取宝所牛车。初顺根宜。说化城羊鹿。是佛密意。故疏无昭进之言。今回心向大。知化城不实。悟羊鹿非真。遣上牛车。令往宝所。是究竟显了之说。故疏有昭晋之言。谟云。若论密诱明进。三周皆有。四十年前为说小乘九部之法。乃是权说。为入大乘之资粮。名为密诱。今时灵山会上。为说法华。是真实言。即名明进。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以故说是经。即密诱。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即名明进。第二周中。长者知三子性。各各所受不同。故于宅内。总唱三车。名为密诱。及至门外。则言羊鹿无体。唯令上于牛车。即名明进。经云。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至如此种种羊车鹿车今在门外。即密诱也。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即明晋也。第三周中。导师知商人倦于路远。中路权设化城。即是密诱。商人息定。乃灭却化城。令往宝所。即名明进。经云。我见汝疲极。中路欲退还。故以方便力。权化作此城。即密诱。汝今勤精进。共至宝所。此昭晋也。缘疏中𤛾宗。极多诸解。今再论𤛾也。山海经云。东海有流波山。山中有兽名𤛾。大如牛。苍色独足。唯有一角。其声如雷。黄帝伐蚩尤得𤛾。以筋作弦。发矢五百里。以皮作鼓。击出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出入水中。皆有风雨也。山海经云。岻山多𤛾。只有一足。肉重千斤。日行千里。能兴云致雨。疏主应见此文。将替牛也。意言一足者。将喻一乘。肉重千斤者。喻一乘中尘沙万德。即经云肥胝多力也。此牛力大。能运载置远。喻此一乘。能令众生从生死岸至涅槃岸。能兴云致雨者。况慈云注其法雨也。日行千里者。况本后二智。一刹那间。遍缘法界。了达有情心行。有多功能。故取此也。若不尔者。牛之别名。其类甚多。何偏取𤛾。以替牛也。贺云。此解有二妨。一者牛之与车无别妨。二者与疏相违妨。且牛车无别妨者。经中既言其车高广众宝庄挍。斯谓一乘也。驾以白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者。斯即大乘也。今将牛足。以喻一乘。故知牛之与车无别。二者与疏相违妨者。经说牛车。疏主以喻于法空。根本后得二智。今以牛一足。便喻一乘。岂不与疏相违也。自申解云。疏言𤛾者。但是都释白牛。不取一者矣。对于羬。标于𤛾也。文章相对。词云美斯。释牛车有殊。不违疏也。   言由是摧十军等者。此是解珠喻也。问疏主忽然言由是二字。有何所以。答此生起之词。此亦不然。喻以说三。何要生起。又云对前然以。故言由是。此解不然。若言嘱对者。以隔数句。嘱对之义亦不成。谟云。由前舍权就实故。所以如来解珠授药。由者因。是以。由前声闻舍权就实。是以如来解珠授药。声闻昔执化城为实。羊鹿是真。未舍小心而归于大。如来则不解珠授药。今既舍化城而归宝所。弃羊鹿而上牛车。由除昔日执小之心。归趣一乘。以为究竟。是以轮王解珠。医师授药。又准经意。前五喻即向正宗中说。正破执小之心。后二喻向流通分明。乃表声闻舍权就实。是故如来说法华经分付。若不尔。何不于正宗分中明此二喻。既此两喻向流通分别明。乃知由是声闻舍权就实之后。是以世尊解珠授药。疏主得此经意。故安由是也。   言摧十军之圣后者。摧者坏义。十军者。有云十烦恼为十魔。非也。今依杂宝藏经。解十魔为正。欲为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为第三。睡眠为第四。爱为第五。怖畏为第六。疑为第七。毒为第八。忧为第九。名利为第十。即合饥渴。今即开饥渴为正。欲通三性。九名利。十慢。忧愁通二性。颂曰。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毒及名利。自高轻慢彼。汝等军如是。一切无能破。我智箭定刀。摧坏瓶枚水(如下说)。后者君也。佛是圣君。故名圣后。尔雅云。皇王后譬君也。此间皇后之后。所以天子亦为皇。复称为王。亦号为后。三般皆是天子异名。故如来为圣后也。因中自破十魔了。今此是破十魔底圣后也。此中只要取圣后而解珠。不要摧十军。只要医王。不要八谛。因便引来。   言解髻上等者。解者说也。如来四辨七辨。说法华经。名解。髻者头髻。明珠是轮王保爱之物。藏在头髻之中。法华经教。在如来大圆镜智同时无垢识中。所以如明珠于髻上。明珠于髻上。轮王长自守护。不妄与人。法华经教。在如来心中。如来长自守护。不妄宣说。经云。此法华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轮王见于兵众。昔日功勋狭小。则赐与余物。今见功勋大。乃赐明珠。如见声闻未回心时。乃说余经。今见回心向大。当必能破变易四魔。故为说法华经也。若得轮王之珠。威德与轮王不异。若闻妙法莲华。当必能得菩提。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又云。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问妙法是如来所说本质教。是无漏。如何将世间明珠。以喻妙法。答明珠是世间有漏之法。不合况本质无漏妙法。珠上有于三义。所以将喻斯经。一者光明义。表于此经。能破痴闇。经云。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二者圆满义。表此经能诠之教。诠理周圆故。问妙法华经。能诠所诠圆满。即将明珠为喻。余大乘经。能诠所诠。亦圆满故。何不将明珠为喻。答余大乘经。无二乘回心。亦无授记之事。义理未圆。故不以明珠为喻也。三者可重义。明珠在于轮王顶上。表此法华经诸佛宝重。经云。此经为尊。众经中上。我常守护。不妄开示。今正是时。为汝等说。又云。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缘明珠具其三义。故喻此经也(珠喻了)。   言建八谛之医王等者。建者立也起也。施设也。法本无言。如来于后得智中。以方便建立。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八谛者。有作四圣谛。无作四圣谛。名八也。二乘人修有作四圣谛。断烦恼障。菩萨人修无作四圣谛。断所知障也。二乘之人。唯断烦恼障。未断所知障。望后更有一重。可修可作。名有作也。问若不定性人。断所知障之望。可名有作。定性声闻缘觉。无断所知障之望。何名有作。答自是定性声闻。无心回向修行。无作不得。岂得道无无作四圣谛耶。如一个僧。只听百法。便休去。岂得法华经。唯识亦无耶。此依三乘。立八谛也。亦有依五性立八谛者。瓶盆车乘。唯俗非真。第八一真法界。唯真非俗。中间六个亦真亦俗。两解总得。就中依三乘解八。为善也。医王者。医中自在。故号医王。空识病不识药。亦不名医王。空识药不识病。亦不名医王。声闻说法。虽解说法。不识根。如识药不识病人。亦有识根。不解说法。如识病不识药人。善穷四病之源。沙闲八术之要。故名医王。如来说法。观根受道。故如医王也。经云。譬如良医。智慧聪远。明练方药等。又云。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言授掌中之妙药者。有说。掌中是男女。人唤男女作掌中珠。意道。医王授与狂子药交吃。名授掌中之妙药也。此解不然。掌中对髻上文家属对。六是向手掌之中着药。与儿吃也。即经言与子令服也。妙药者。诸家抄记。尽唤法华经作妙药。若将向下疏照此间。即合是小乘法为妙药也。本文之中。三生四生。排到妙药。是二乘教。即是经云。色香美味。皆悉具足。㨶筛和合。与子令服。此二乘教也。若不如此者。由是两字。应成无用。疏主制作。多取向后。却结前义。如前来成上身智也。此间由是之字。生前起后也。前来幼商倦于绵险。始修诱于化城。下隔句重成云。建八谛之医王。授掌中之妙药。前云稚子玩于羬轩。竟昭晋于𤛾驾。下重成云。摧十军之圣后。解髻上之明珠也。所以掌中药。成前来化城喻。将髻上明珠。成前牛车喻也。谟云。明珠与药。俱是法华。则重言也。今取药是小乘。珠是大乘。珠与药。重成前化城。升牛车𤛾驾也。若不尔者。由是之言。应成无用(上五喻了下四明法)。   言藻㧡众等者。叹教也。藻者。切云。文彩也。水草有文曰藻。诗云。鱼在藻。王在镐。藻况文章。况此经文词句美丽也。论语云。山节藻税。亦此义也。有云。且如人天交接两得相见。僧大课睿公云文。香风吹萎华。更雨新好者。词扬笑诗人之笔。笈多之践迹。竺护之推轮。无以加也。掞者(书炎反)。如剔火令更盛之貌。意言。文章炳焕。如火炽光焰上照。亦如夜设庭燎。文选蜀都赋云。王褒暐晔而秀发。扬鸠含章而挺生。幽思绚道德。樆藻掞天[廷-壬+(序-予+手)]。此法华经能诠词句。对于诸文字。华丽名藻。众诠者。即是多也。筌者能诠也。即是四十年前所说余经也。表者上也。出过之义。意道。法华经文藻能出众经之上。名表也。经云。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众第一。又此深妙典。能光掞众经。故言藻掞众诠之表也。问如何能光掞众经。答佛自成道来。处处毁责声闻。此则化利门中道理。未是了义。今者说彼声闻当得作佛。此于化利门中。义理圆。是则是余经不了义教。总为不了义。所以道。此法华经。能光掞余众经。问法华经教。对外道小乘等教。可言众筌之表居。对四十年前所说大乘。何得亦名众筌之表。答南曰。虽四十年前所说大乘。但为诸菩萨。不为声闻。说授说。方广自说。不说声闻当得作佛。但得名大法轮。今日说此法华经。名为无上最大法轮。今既言最大。信和能越四十年诸余空教大乘经之佛。昔于波罗奈。初四谛法轮。今乃复转无上最大法轮。故云藻掞众筌之表也(教了)。   言䆳百宗等者。叹理也。邃深也。远即甚深之义。轶者出义(逸音)。过义也。书云车相过也(果个反)。两乘车并头行。一乘牛牡。忽然向前去。名轶。轶者出过义(果波反)。又云。况如众车彼权。忽有一辙车。改而出越于诸车。名为轶也。百宗者。二说。一云百家诸子书。名曰百宗。二云九十六种外道。佛法四宗。破相立性立相四宗也。共成百宗。后义胜。此经所诠道理深邃。出居百宗道理之外。出居九十六种外道教法。佛法四宗之外。名䆳轶百宗之外。经云。此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理过一切。名邃轶(理了)。   言笼七地而孤等者。叹行也。笼者笼罗。七地者。一种性地。十信已前。在凡夫位。总得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在资粮加行二位。以胜解力。而修行故。能印能解。此位菩萨。多住外门。修菩萨行。少分还住定门。唯识论云。乃至未起识。求住唯识性。于二取随眠。犹未能伏灭。此四十心位也。暖位明得定。观所取空。顶位明增定。重观所取空也。忍位印顺定。观能所取空。世第一无间定。一刹那中。入真见道。论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三净胜意乐地。即初地也。经云得无生法忍。初得在初地。四行正行地。从二地至七地。皆此摄初二三地。相同世间正行。四五六地。同出世间正行。从初至四地已来。修菩提分法观。五地作四谛观。六地作缘生观。七地作六度三性三无性观。相同菩萨出世间故。问何名正行。答简异外道。名为正行。五决定地。即第八地。有三决定。此即是第三不虚行决定也。六决定行地。即第九地具四无碍解。七到究竟地。即第十地满足。及佛地究竟。有二种。等觉位因究竟。妙觉位果究竟。今叹行。但取因究竟。不取果究竟也。又七地是所依。菩萨是能依。今只取能依行。不取所依地也。若言七地。即宽。通摄得地前。名之为笼。若言十地。即狭。摄地前不得。故言七地也。孤荣者。孤者独义。荣者荣茂。茂盛也。一切菩萨所行之行。不离此七地。七地之中。所有菩萨行。此经笼罗总尽。此经一乘行。有二功能。一能笼罗七地菩萨行。二孤荣小乘九分教。故名笼七地而孤荣九分。问此叹行。何故说说九分教。答此取九部教下所起行。不取教也。此一乘行。向三乘九分教下所起行中。独自荣茂。故言孤荣也。问四五六地。菩提分法观。相同二乘。只此菩萨行。便是九分所起行。如何言孤荣九分。答若约所似人说。即是相同二乘行。若望所取佛果。论所修修行之行。即是菩萨行。问如何孤荣大乘行。答治云。大乘行有二。一者共行大乘。二者特达大乘。共行大乘行者。即四十年前。说三乘之行。虽三乘人共行。是未了义。不名特达行。但名共行。如宅内唱有三车一种也。今车四十年后。灵山会上。说法华经。声闻回心授记。即是了义大乘。对四十年前大乘之行。名为特达行也。即是出门已后。唯见牛车一种。此行殊胜。故云孤荣也。九分者。即是小乘九部教。即经云。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本生未曾有。亦说于因缘。譬喻并祇夜。优提舍经也。治云。或是大乘九分。如涅槃经说。护大乘者。受持九部。但于大乘十二分。除论义。以大乘菩萨人不假问答。故除论义。二菩萨无犯。不假因犯制戒。故除因缘。三菩萨既是上根。不假说喻。故除譬喻。谓疏中叹教理行果越于众筌。乃至千古。兼越大乘。小乘何故唯说孤荣。小乘九分。违此疏文。今依涅槃经。取大乘九部为正。若说小乘九部者。非也(上行了)。   言冠五乘而独等者。叹果也。冠在首。谓之贯。首者头也。一身之最上。莫过头首。冠在头首之上也。高上之义。曰冠(古说反)。二十曰冠岁。今取去音。冠者盖也上也。此经最胜。能盖于五乘。故言冠也。五乘者。定性人天乘。定性声闻乘。定性缘觉乘。定性菩萨乘。五不定性乘。妙法莲华经。出过五乘之上。故言贯五乘。盖覆却五乘。如向五乘头土著盖。故言冠五乘也。问若法华经。离五乘外有。可言冠五乘。法华经是五乘内。不定乘收。除却不定乘。只合言冠四乘。如何言冠五乘耶。答二解。一云。法华经四十年前空教大乘。中道大乘。出于破相大乘。名冠五乘。二云。此经一乘。出余四乘所得之果。又因一乘之中果乘。出于因乘。故言冠五乘。问若如此说。余大乘经皆尔。何独此经。答但表此经出于五乘。不遮余经也。若似此经。指昔无为今有。谈前果为后因。明舍权熟实。与声闻授记。如此胜事。余经即无。一则是中道大乘。冠彼故相大乘。二则叹果乘冠彼因乘。三则与声闻授记。明权实之事。有斯多胜。独言冠也。颖者出也。禾末谓之颖。一段禾。于中一穗独出。出于众禾之上。名颖。尚书云。嘉禾异垄同颖。颖者出义也。千古者。对上百宗。而言千古。意表此经出于五乘。独迥千古。即自受用身寿命。尘劫不尽。且说分限。故言千古。即是法华经。出于五乘。盖覆五乘。而独颖出千古。叹果也(上别叹四法了)。   言大矣哉者。标总叹四法也。大矣哉者。是极叹美之词也。如多宝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是极叹词也。疏主以经宗玄远论旨幽通。蓄吐凤之词。敡烛龙之智。融性相于一实。束波澜于九流。五喻举而诸子知归。四法标而百家悦服。愿搜微于尽美。指包博于经篇。故言大矣哉大矣哉。问何故别叹了。更总叹耶。答缘前叹叹不尽。如言藻掞众诠之表。唯叹着教。其理行果三叹不着。如言邃轶百宗之外。唯叹着理。其行果二叹不着。行果亦然。所以此总叹也。如爱一今君子人端正美貌。赞叹云大端正大好人。可于总叹了。君言大好耳朵大好鼻孔大好眼。从旦至暮。言语虽多。叹终不尽也。今此疏主意。徒叹四法总尽。都言大矣哉三个字。叹一部经教理行果。总了(上标之了下释)。   言扬一实而等者。问大矣哉则可知矣。未委大矣哉义乃如何。答疏言扬一实等。扬者宣扬。扬者说也。一实即一乘。经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即非真。又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一大事者。所谓开示悟入。菩提涅槃。虽理智有殊。皆是一实也。包者含也。总者总摄也。一乘宽广。理无不包。事无不摄。亦说实亦说似。门何物。答大似虚空相似也。虚空则参罗万像山岳草木无不含容也。一实者。若事若理。若权若实。无不包尽。所以似太虚空也。   言振两权等者。振者举也。前振融山。振者动也。作移动义解。今此振者。作举义解。两权者。即二乘教也。谟云。扬一实。则上包总大虚。谈实无不尽。振两权。则下维罗万像。说权无不周。然则万像不遍太虚。表二乘之狭劣。太虚含容万像。表一乘之究竟也。此经之中。举两权。权行众多。似虚空之中。维罗万像。非虚空不能含容于万象。万象依虚空。若不是虚空。含容他万象不尽。万象不合依余法。只是依托于虚空。虚空似一实也。非一实不能含于两权。余经说两权。说他权行不尽。此经之中。说两权。似虚空中万象。非万象不能依托于虚空。非两权不依托于一实。一实之中。含两权。似虚空之中含万象也。有疏遗。遗者落也。即是下义也。意道此经上包一乘万行。如虚空相似。下罗二乘之行二乘之行。如似万象。故名遗也。有作维者。维持也。即网上纲绳。亦名大也。此经之中。扬一实。万行皆成。此经之中。举两权。一切权行。无不摄尽。问似何物。答似举纲。提网万目开张。举裘。提领众毛皆整。故作维也。罗谓该罗也。万象者。小乘五蕰三科。有为无为。若色若心。名万象。大乘万象。即六度万行。三性三无性等。名万象也。   言岂可以溟输等者。破古人。见下经文。以山海为况。便将山海。以况此经教理。问古人是谁。答即纪国净法师。净法师疏云。因以深同溟渤。高类须弥。照灼夺朗月之华。破闇齐白日之力。以况此经也。故疏破云。岂可以溟输等。岂可两便是责古人也。溟者。北溟南海名也。输网之处也。深旨者理也。古人见药王品中说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又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是分喻也。古人不知是少分喻。只将山便喻此经教。将海便况此理。将喻全喻得了也。疏主道。溟海虽深。八万由旬之数。尚可知之。此经二空之理。不可测量。岂法华经教。只如海耶。须弥虽高。八万四宝所成。亦有量数测知。此经一乘之教甚深。不可将妙高为喻。减多经德。所以责之。岂可以等。古人不了下文。取其分喻。乃将山海。全况此经教理。故疏破云岂可以。岂可以者。不可也。峻躅者。迹也。即是法华经教迹也。   言首称妙法等者。标也。首者头。是初始义。卷之初头。   言藻宏纲等者。问妙法莲华经者。何义。答疏言藻宏纲等。谟云。藻者文藻。藻饰也。宏者大也。纲者网上大绳。极唱者。即极说也。最初名极。亦是初首也。妙法莲华经五个字。是一部之首唱也。法中论。何名横纲。何名极唱。答二说。一谟云。法华经中。七喻三平等十无上。是一部中宏纲。妙法华经五个题目。能与宏纲。为文词藻饰。亦能与宏纲。为极唱首唱。欲拟说经去。事须先向头。先向头安妙法莲华经五字。故名首唱。首唱即初说也。二云。妙法莲华经。即是宏纲。即是藻饰。即是首唱。七卷妙法莲华经。是纲也。网举其纲。万目开张。提纲即目正。举领即毛齐。网上众目虽多。举大纲而皆见。经文义类虽广。观品题即知是妙。故言藻宏纲之极唱也。   言旌一部之都名者。问何要经首安题目耶。答题目能与一部经为旌表。故言旌也。如见树居白鹭表水。非无旌者。由如旌旗。官健千人万人。一处争简得。但看旌旗。便知是神策威远。军骁骑龙武。将旗立以为标。作三军之标表。故旌者训为表也。此经七卷。文句虽多。见题云妙法莲华经。即知一部经文。总皆是妙法莲华经。便知不是维摩经。不是楞伽经。涅槃经。各自差别。不相杂乱。故唤题目为旌表也。问题目与经本文。其义何别。答题目是一部之都名。一部经文。是别也。教理行果。总是法华。散在一部之中。今此题目。既言妙法。与一部经中妙法。为都名也。所以言旌一部之都名也。   言序品第一者。牒也。序品两字。是能诠也。一品之内经文。是所诠也。能诠诠所诠。   言镜义类者。序品者是何义。答疏言镜义类等。如镜照物。镜则能照物像。镜中分明显现。教能诠。能诠诠所诠理。所诠理向教下。分别显现。故教喻如镜也。问何故唤一品经文。作所诠耶。答自下解品经得名中。能诠却是所诠。今此间经是能诠。一部经文是所诠。对经题目。立所诠也。镜者鉴也。明镜挂台。妍蚩自现。序品两字。如镜也。义类者。即序品之中七种成就。七种成就所诠义类。序成就。与众成就。与说法时至成就别。七般所诠义类。各自差别。虽然各自别。被头上安此两个序品二字。照着一品经中七般义类。总属于序。由他头上。安两个字为镜。故见面之好丑。犯镜照则便知。义类七种虽多。见品则知一品。皆是其序也。问何名鸿标。答毛诗云。鸿者大也。大者曰鸿。小者曰雁。故唤鸿字作大也。能与七般义类为标题。举着序品两字。七成就义类总名。故名鸿标也。   言显异诠之别目者。七种成就。皆有能诠所诠。问何名异诠。何名别目。答文字章句。名为能诠也。由所诠道理别。故向能诠教上。有七般文义差别。故名异诠。向异诠上安题目。名异诠之别目。别目者。序品也。七种成就。题名言各异。名曰异诠。今安序品两字。向头上着。更与异诠。为差别名目。遂令七种成就总名序品。此序品两字。与七般成就为镜。亦为大标。亦为差别目也(上总解经题了)。   言法含持轨等者。解法字。持谓任持。不舍自体。轨谓轨则。令物生解。故名法含持轨。问教理行果四法。何名为妙。答绾群祥故称妙。绾者摄义也。祥者善也。绾摄众善。故称妙也。问何处是绾摄众义。答教有能敷妙理之功。理有所敷出水之力等。又契秘赜之微诠。教也。叶幽根之玄旨。理也。克上乘之奥业。行也。圆至觉之真宗。果也。美无不殚。故称为妙也。问此经有四法。此经得名妙。余经有四法。何故不得名妙。答余经有四法。四法不绾于群。祥此经有四法。绾群祥。故称妙(上别明妙法)。   言华兼秀发等。别解莲华也。问何名秀发。答谟云。秀者出水义。发者开敷义。若尔一切陆地华。皆能结果。皆能开敷。应名莲否。答陆地者。但得名华。不得名莲华。以不具众美也。余华虽秀发。无众美。故非莲也。是法皆含轨持。失群祥故非妙。此莲华向上有二义。一者结实义。二者开敷义。所以言兼也。又具众美。独名莲华。若依谟。前来解秀与发。俱在华上者。众美不别。言势便重也。此华具有开敷义结实义。能含众美。号莲华。妙法胜诸法。莲华胜诸华。将来况妙法。法喻等无差。[(哉-口+(万-一))/立]得桃李与杏华。千树万树不为夸。一朵莲华供养佛。福由无量胜诸华。大集经云。慈悲为茎。智慧为叶。三昧为须。解脱为敷。菩萨蜂王采其甘露。故我顶礼妙法莲华。问何处是莲华。具众美处。答菡萏披敷以见莲。类教谕扬以悟旨。芙蕖秀出于灵沼。喻理类超于小莲。举蘤开而得实。譬因严而果满。标实结为华本。显佛智为乘源。举喻莲华。斯有由矣。此四句名众美。是莲华向上德也。陆地华无此德也。   言体业俱陈等者。合解妙法莲华也。体业俱陈。标也。法喻双举。释也。半满已下二句。结也。一云。法是体。妙是用。二云。无量义经出生。是体。法华经功能摄入。是用也。三云教理是体。行果是用。四云。一乘是体。破二会二是用。五云。妙法是体。莲华是用。诸抄偏取。法是体。妙是用。但向法上解体业。不向喻上解体业。若尔争得名体业俱陈。今取妙法是体莲华是用。为胜也。空言妙法是体。更着莲华是用。名体业俱陈。空名妙法是法。法更着莲华是喻。名法喻双举。今言妙法是体。即教理行果也。莲华是用。不取眼所见色尘莲华。准下释名门中。妙法如莲。亦持业释。今此不欲别解莲华。莲华是色法。妙法是心法。色法不成持业。今取妙法教理行果体上。有开敷出水功能。只此功能。便是莲义。摄此功能。就彼法体。名体业俱陈也。此解一则与下句疏文相承。法喻双举。二则与下释名门中相承也。   言半满之途等者。二句疏。结前妙法莲华四字。疏本有作途路字。有作徒辈之徒。亦准涅槃经。云为声闻人。说半字教。声闻人依半偈教修行。名半徒。菩萨依满字教修行。名满徒。晓者。日欲出晓。世界明朗。万物皆都名晓。若天未晓。物皆不见。法华会前。声闻人未晓所修二乘法是半教。自身半徒。悟今日所闻是满教。依大乘修行。自身是满徒。法华会上。是晓处也。若作途者。途彻轨彻道理。对下取舍之路者。即知羊鹿可舍。牛车可取。化城可舍。宝所可取。取一乘宝所。舍二乘化城。取一牛车。舍二羊鹿。著者明也。对上晓也。   言经者等者。妙法莲华。则可知矣。未委经者何义。答疏言经者等。标也。   言常则道等者。问何者是常义。法义。摄义。贯义。答疏言。常则道轨百王等。释也。百王不可改易。名常。常即经也。经与百王为游履之处。名道。亦与百王为无为治化之处。垂衣南面。故名为道。经与百王为轨彻轨则。故名轨。一能与百王为大道。二能与百王为轨彻。帝代相承。不可改易。名常也。常则是经。问何名为法。答疏言法乃德摸千叶。此经法与百王为德能。名曰之德。此经法与百王为摸轨。故名德摸千叶。一世一代为一叶。千代之王。不可改易(上二依俗)。   言摄即集斯者。问何名摄。答摄即集斯妙理。契理也。问何名贯。答贯又御彼庸生契根。教能摄理。名之曰集。贯者。贯穿不散。御者。控御制御也。西方持华供佛。遇风吹散。皆以线贯。令不散失。众生不造恶业。皆由经教贯穿。华若得线。遇任风而不移。众生闻经。逢邪见而不动。故云贯。又御彼庸生。庸者次下义。庸愚庸下庸锁。谓之常人愚短也。本性与佛无差。不能学出离修行。只拟轮回恶道。世尊恐其堕落。故将经制御。不令造恶轮回。如衔制马也。夫子曰。动行不知所务。正立不知所定。日选于物。不知所贵。从物而流。不知所归。若此可谓庸流人也。   言庶令毕等者。问佛将经教贯穿摄持众生。意在于何。答疏言庶令等。叹经功德。庶者幸也普也尽也。具此三义。毕者毕竟也。如来说法意。即是务令毕离苦津。苦津即二障生死也。生死为此岸。已起烦恼是。未起烦恼为中流。大般涅槃为彼岸。六度为舟。越于此岸至彼岸。名毕离苦津也。津际也。   言觉岸者。菩提涅槃也。   言序者由也者。问则何者是由也始也之义。答疏言陈教起等。释也。方便品说法一乘。名教起。此品放光雨华等。为教起之因由也。问何名始。答始者初始。方便品说法名法兴。此序品放光雨华动地。与法兴作渐次也。   言品者类也者。标也。问何名品。答疏言区玄旨而异类。区分也。玄者深也。旨者意也理也。区分所诠理。作二十八段。故名异类。问何名别也。答疏言派幽诠而汇别。能诠教也。派者水分流貌(普拜反)。亦作怕音。亦如一河水。分成数流。一乘法问。分成二十八品。为派也。幽诠者。即是法华经教。意言。品能区分幽旨。道理成其异类之义。七卷义理虽多。被品区分。乃成二十八类。   言汇别者。位音。类也。周易云。拔茅连茹。以其汇征。茅是茅草。此草千修万修。皆同一根生。把着一条。连根不断。此经所诠理是一。能诠教。乃有二十八品不同。虽二十八品不同。品品皆是同诠一乘之理。故言汇别。若论一味之法。不合有品类多般。恐众生难解。遂分品类。令其易解也。名为汇别。   言经有二十八品类条贯者。都结一部经题目。品题目也。   言如是我闻者。奉天云。缘第六门。有解释经本文。故前举也。更解前虽叹序等。今总聊简一部经文。欲释大意。故先举四个字也。   言初释经文者。标也。略以六门聊简。是举也。亦有疏本作将字。将由欲也当也欲解拟解释。其未解之前。略以六门科简。略有二义。一少略名略。玄谈之中。不能广说。广说不尽。且略以六门聊简。二略者束略总略。故名略。一部妙法莲华经。三周大意。总作此六门说尽。故名略。然天此经。体含理智。彰权表实。则大事之因缘。会偏入圆。则玄经之旨趣。行斯羊鹿。终滞化城。指彼牛车。直归宝所。智生无漏之眼。方转法轮。识辨不测之先。询文殊师利。多宝德圆曩劫。尚为法来。慈氏位在一生。由迷佛事。不可六门究尽。疏首故置略以之言。标举讫。   言叙经起之意等者。正列六门也。六门分为五对。一能说所说对。叙经起之意。一门为能说。余五门为所说。二能诠所诠对。明经宗旨为所诠。解经品得名为能诠。明经宗旨是理所诠。经品得名是教是能诠。三本末对。经得名。是佛说是本。品得名。是阿难结集安置是末。又佛说是本。弟子说是末。四单重对。即是经品废立也。经废立。药草品加日光喻。普门偈颂也。此是经废立。名单也。问何名重。答单说经废立。更明品废立。重也。即是天授品有无。属累品前后。是也。五次第释文对。次第者。即是彰品品次第。释文者。释经文本末。问何只说六门解释。答则云将陈至教。必有所从。虽圣人无心。而为物应现。故先之以起意。言教之既立。固有所明。亦大言无党。而对根遂显。故次之宗旨。实相虽着。假名尚存。则冥性无。而随冥虽设。故次之以得名。然后论其废立。则有无斯备矣。论次第。则前后斯成矣。离有无而即有无。非前后而仍前后。玄关既阙。至教方陈。故次释经文本。居后而说也。路云。夫三藏教法。各有趣求。何者论以性相求。故今疏主依斯上义。科判经文。先叙经意。虽知意趣。若不开宗所修之行。而无所归。故次第二明经宗旨。虽闲宗旨已明所归。若不了知品号经题表彰何义。故有第三经品得名。虽明品题。不开废立。阙具由迷。故有第四经品废立。虽彰废立。品次须分。故有第五品之次第。既知次第。须识本文。故有第六释经文本。由此疏主立以六门。解释此经也(总别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一   唐乹符六年冬。温州开元寺讲。慈恩比丘。弘举传写供养。   此书从巨唐来。在智证大师经藏。深秘不出。只闻其名。今兴福寺释真喜仲算。与彼门徒智兴阇梨。有刎颈交。相烛借请。始以书写。后贤鉴。于时天禄元年。岁次庚午也。   弘长元年(辛酉)七月二十三日。法隆寺僧圣赞。全本写留之。施入于专寺大经藏。以无类本恐失坠。更书写之讫。   法隆学问寺 正应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言第一叙经起之意等者。牒前也。夫立教之心。各有所存。老聃涉流沙。而演道德。孔氏获麒麟。以述春秋。孙子膑足。而兵法聿兴。屈原放逐。而离骚遂作。此固寰中之说。未为方外之谈。若乃本师利见大悲为先。将以拯火宅之焚。憩畏途之险。驰牛车于八正。示宝所于二空。乃是其言犹时而立也。然教之兴意。总别有殊。先德所陈。唯显别意。今论总意。略启二门。一之以出生死烦笼。二之以达菩提彼岸。且初意者。按三启经云。佛告诸苾刍。有三种法。于诸世间。是不可爱。是不光泽。是不可念。是不称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若此三法。世间无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为诸众生。说所证法及调伏事。是故当知。由有三法。如来出世。说所证法及调伏事。第二意者。下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广说开示悟入菩提涅槃。此通诸教。亦总此经。故名总意(上总言下别意)。疏中字不定也。一有作序经起意。无之字。有本言起之意。经即是起。恰似经在前。意却在后。三经之起意。之字在起字上。向此则如来为能起。经为所起也。贺抄两义解起。三义解意。且初起者。通能所。第一佛五蕰假者身中后智。为能起。此则能起故名起。二者智之所说教法名起。此则所起故名起(上二义解起)。次三义解意。第一八识四智。总名为意。能说故名意。此依等无间。以解意。八识总名意。第二约所说。一部法华。是佛意况意趣。故名意。第三约梵王鹙子渴仰心。为意。贺自评云。初后恐非也。第二为正。即取所说一部法华。为正。牟云。三解总非。且初解太宽失。论云成所作智现身。妙观察智说法。唯是一识一智。今若八识总取为意太宽。第二解违文失。若所说一部妙法莲华经趣况名起。此解经即是意。意即是起。此解违疏文。疏经之起意。意与经别也。第三渴仰心为意者。此则唯摄得酬请之中一分。失却酬因中之六义。谟叙正义云。意有二般。一总。二别。总意者。降生成道。为说经之总意。如法师升座。是说法意。佛出世。意在说法。下经云破有法王。至种种说法。又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二者别意。别意中分二。一远意。十六王子二万亿佛。特与今日说经。为远意。二者近意。法华会上。授记说经。名近意。近意中又二。一显。二密。法华会上。显说一乘。名显意。四十年前。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密说一乘。名为密意。   言略由五义者。问世尊何故四十年后。向王城鹫山。说法华经。有何意况。而兴起此经。答疏云略由五义(此略举也)。此略字。束略名略。开则一门。束为五义。   言一为酬因请等者。总列五义也。酬因即酬自。酬请即酬他。佛因中三大劫勤苦修行。今得成佛。为酬因中之行。故说此经。名为酬自。酬他者。佛成道后。梵王鹙子等请说法。酬他者。名为酬请。   二为破疑执者。破疑即令生信。声闻四十年前。疑自身不得作佛。今日说法华经。言彼作佛。故破彼疑。令其生信也。破执令生解。声闻昔日执小果。以为究竟。言三人同坐解脱床等。坚执有余涅槃。以为真实。今说此经。道羊鹿非真化城不实。除彼执小之心。令解牛车一实。名破执。令其生解也。   三为彰记行者。彰记受果。二乘既除执小之心。世尊各各与授菩提佛记。故名受果。彰行授因。灵山虽与授记。皆说当来之言。各各令修一乘之因。此即名为彰行。   四为利今后者。利今约见。即是灵山现坐一十五类众。闻此经。皆蒙利盖。名为约现。利后约当。即是佛涅槃后。受持此经。皆获福利名为约当也。   五显时机者。显时约法。即是十二年前。大根未熟。且说有教。十二年后。多说空宗。未说此经。四十年后。大根方熟。方说此经。昔日不说。说时未至。因灵山会上说法华经。今正是其时。故名显时约法也。显根约人者。佛欲说此经。先看根性。若声闻根熟。为说四谛法门。缘觉之人。为说十二缘生等法。今既知大乘根熟。与说此经。故名显根约人也。故疏主说此五门。名叙经起之意也。   言酬因请中有二者。牒前重分也。问酬者何义。答酬者报也酢也。今酬有三义。一者酬报。因中由闻法华经。得成佛。成佛了报赏。上来法华经。口中宣说赞叹。故名酬报。经云故为大国王。勤求获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为汝说。二酬对义。经云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吾今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鹙子等声闻请境。文殊请行。弥勒请果。五品明一乘果。三酬献义。劝行此经。广令发愿云。经云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法华经。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属有在。经云今于佛前。自说誓言。遂得二万菩萨请此方持。四类声闻请他方持。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彼此俱持。周旋往返十方国土。能令众生书写受持此经。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诸大菩萨。皆于此经。献忠赤之心。故名献也。上来酬报。报其往恩。酬对对其现众。酬献劝令修行。三义之中。酬报义偏胜。如来因中。三大劫修行。因法华经得成佛。成佛了却说法华经。名酬报也。问因中修一乘因。今得成佛了说经。如何名酬因。答一乘因行。具在此经。但知说经。便是酬因。二梵王鹙子请为因。佛为说为果。即是酬因也。问既总是酬因。何要更说酬。答对佛自身。酬因分明也。若对他人。酬请义不分明也。所以酬因之中。分出酬请也。其实两义不别也。   言佛果不可虚成等者。此酬行因也。亦是论因次第。亦是建立因。亦云略明增减也。问何不增至七八。减至四五。何不将愿因居初。行因为第二。将行为第一耶。答疏云佛果不可虚等。疏主一遮外道自然义。二亦破一性宗即心是佛义。佛果不可虚成也。必由业行。方得说因也。即是佛法因缘义。破外道自然。三有一性宗禅师云。即心是佛。但知悟了。更不要修行。佛道非遥。回心即是佛在心里。何假外求。不如礼自家心里佛。头不屈。不如念自家心里佛。声不出。禅师多作此悟。四亦破世间。又爱果不爱因。见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即欲得见道。修行便不肯。见宰相即爱。令读书便不肯。未有不读书得宰相。未有不修行得佛果。总不行行得佛果。名为虚成。且佛因中。若不布施。如何指虚空为库藏。变大地为金银。因中若不持戒。岂感得十地菩萨。而为眷属。若不忍辱。如何得三十二相。一一相中。有众多媚好。因中若不修第六度。如何得具一切智。凡修一善。皆须回向无上菩提。经云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萨道。至然后乃成得菩提道。得成佛了。穿针之善。尚自不遗。岂况在因而不行行。未有不栽桃李。而得其荫凉。由如谷麦不可自出。必由耕垦而生。三祇劫历位修行。不可发心便成正觉。   言行不孤起等者。问空行行自然得果。何须发愿。居其第二。答疏言行不孤起等。结前行因。必假愿者。生后愿因也。孤独也。资助也。行事须得愿助令生也。行愿两法。如车二轮。如鸟二翼。阙一不可也。车无二轮。即不能致远。鸟无二翼。则不能冲天。行愿相扶。亦复如是。有行无愿。行必孤。有愿无行。愿必虚。若行有于愿。行不孤。若愿有行。于愿即不虚。行如珍宝车。愿如御车者。宝车若无人控驭。必有倾覆。若有行无愿。不免沉沦。如人但修诸行。不发四弘誓愿。得人天果了。福尽还落三涂。以无愿故。经云宝绳交络。即是愿也。   言行愿虽复等者。解求因也。问行愿既备。其因已成。此则足得菩提。更何须求因。答疏言行愿虽复自兴者。结前二因。无缘不能独会。生后求因。虽有愿行。若不逢缘。从谁修学。经云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等。即是求因。时有仙人。来白王言。即是缘。意道。虽有行愿为因。若无外缘。则不可遇佛果菩提。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谟云无善友缘。不能独会遇于佛者。故知有为之法。不假因而不生。不约缘而不立。所以心法四缘生。色法二缘起。岂有取佛果菩提。而不由缘会者矣。   言虽逢缘以求重等者。解持因也。问既有行愿求三种。足得佛果。何用持因。答疏言虽逢等一句。结前求因。非率尔而果成等者。生后持因。若佛果菩提率尔而得。不要持学经典。只缘佛果菩提。事须三大阿僧祇劫修行。供养二十六恒河沙佛。个个佛边事。修学经典。勤苦累劫。具修诸度。然可得成。故非率尔。率尔者。表因修暂尔岂得。持有二义。一受持名持。十法行中一行。二任持名持。十法行皆摄。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又云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不能疾得阿耨菩提。由受持故。所以疾得阿耨菩提。问持经实得菩提否。答疏言要由持学等。   言得果既圆等者。相因也。问何要酬相因。答疏言得果既圆等。结前持因也。将陈应物。生后相因。问早因持经得果。又重言得果。有何意也。答果有因中果。果中果。因中果者。有阿罗汉果菩萨十地果。地地名果也。虽言是果。且不圆。疏言得果既圆。简前因中果也。如来因持经得果。故独名得果。既圆。典终满位。吹贝知时。典终喻成佛。吹贝况说法。成佛既了。只令度众生。所以言将陈应物。将由当也。则是如来得成佛已。当为众生。欲说法要也。   言表经宗等者。问既拟应物。便令说经。何要现相。答疏言表经宗等。若说诸余经。现小相亦得。今缘此经深妙。所以先现大相。问此经宗旨。有何深妙。欲说之时。事须现相表之。答佛自成道。唯为菩萨授记。只是毁责二乘。永非法器。燋谷败种等。唯毁责不曾记别。故鹙子深自感伤。失于如来无量知见。忽于灵山会上。言二乘作佛。令穷子领知家事。受用珍财。恐不生信。故现大相表之。若说不死之树生华。不枯之杨生叶。则人人皆信。若言枯树生华。枯杨生叶。则人皆不信。昔说二乘为实。今日却道是权。昔说不得菩提。今日却言成佛。如是昔权今实。昔实今权。理趣幽深。下经云。深固幽远。无人能到。故将演说。先现大相以表之。所以先说无量义经已。便入三昧。天华四雨。地振六动。毫相照辉。众起疑。弥勒发问。文殊为答。先现如是大相。方乃演说此经。故现大相表之。问若雨华动地是大相。与说法华经为因。大相既是因。如何言之因。若大相即因。持业释。若大相之因。似依主释。答虽着之字。亦是持业释。之言助句也。六因中。相因唯是持业。不通依主。此解为正也。   言大相既彰等者。此两句疏。诸科不定。行贺诸德等。此二句疏属下说因相。牟等。此二句是相因。意云。疏主向下明相因。中言相既非常。故须说此。与此处言大相既彰等。亦相似。属相因胜。又准下说因疏文。言三世佛成道究竟。必说一乘。即此言故标佛本出世为一大事故也。便合是说□也。准行贺等科。此二句即是说因。意言大相既彰。理须敷唱。敷唱何法。敷唱一大事。大事因缘。是说法华经。所以疏言故标佛本出世为一大事因缘故也。疏中二个故字。向上故字是所以义。向下故字是结词。由斯大相等。结前。理须敷唱。生后说因。佛本现大相。只为敷大事因缘故。即是明说因也。   言酬行因者。牒前行因也。问何名酬行因。答酬谓酬昔报往之异名。因谓因由所以之别义。昔行与今说为因。今说乃酬于昔行。昔行即为所酬。能所合说。名酬行因。因中所行二利行。此行为因。如来说经。为酬因行而说是经。如来因中行行。今得成佛。欲拟报他昔日之行。无过说经。以彼七地四菩萨行。在此经中具也。但说此经。便是赞叹所行行。便是酬行也。   言方便品中准论释等者。西国梵本经。天亲菩萨造法华论。先牒梵本经。后方造论解释。疏主和尚总引来。此间秦本经。唯有六句。此法华甚深。是方便品初唱二甚深处生起来。如来从定起来。忽然唱道。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理甚深也。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教甚深也。所以者何。是经家自徴词也。徴云佛说解脱所证理深。我已得竟。能诠教深。我又得闻。更有何法。言我不知耶。故言所以者何。徴也。向下八种甚深。尽是答词。教文甚深。不答理甚深也。所以者何下。八甚深文。属能诠教也。问此间说行。何用引教证耶。答八甚深中。尽行诸佛等。修行甚深。正明万行。与此中行因同。唯此甚深。是正引。余者相从而来也。   言佛曾亲近等者。即是世尊经三大劫。供养二十六恒河沙佛。个个佛边事。须持经闻法。令其相续。不曾暂废。天亲菩萨体此经意。论中解。名受持读诵甚深。问明受持读诵甚深。何以论亲近诸佛多少。答互举一边也。经约所逢佛多少。论约所受持经多。此显如来亲近佛多。反显闻法亦广。闻法亦广。反显受持读念甚深。不同二乘唯供养三个四个化佛。三生六十四生一百劫便得。此则亲近诸佛不多。亲近诸佛不多。反显闻法不广。闻法不广。反显受持不深也。问天亲菩萨争知逢佛。是受持读念甚深。答菩萨体下经意。常不轻菩萨四位值佛。无有空过者。皆是受持法华经也。于威音王佛涅槃之后。行不轻行。经云不专读念经典。但行礼拜。临命终时。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又命终之后。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常持此经。以是因缘。又值二千亿佛。同号云自在灯王。亦于诸佛法中。受持此经。此意亦是惊动二乘。令知不实。我曾三大劫修学。方得菩提。汝等二乘。只经三生四生。岂得大果满足。故不名甚深也。   言尽行诸佛等者。论名修行甚深也。简要云。诸佛是果。道法是因中万行。因中万行虽殊。修行总尽名无量道法。如来三大劫。修自利利他之行。福之与智两门。一一修行。总皆圆满。所以得名甚深。不同二乘三生六十四生百劫便得果满。唯行自利行。唯证生空。唯断一障。修行时少。大行未圆。所以不名甚深。如来时多行广。得名甚深。是知樱之长也。乃急急于仙桃。松之长也。乃迟迟于凡木。故知大乘修行时广。名为甚深。二乘修学。时既不多。乃不名深也。准诸经论。修行有五。一发心修。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初心难。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顶礼初发心。二心者。即最初发菩提心。及金刚心。后解脱道中名后心。即是等觉心灭。妙觉心才生。名为后心。最初发心。与佛齐等。故言初心难。如言发无等等阿耨菩提心也。二长时修。经三大劫。名为长时。故老经云。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问凡夫之心。性多狭劣。若闻修行经尔许时。岂不辛苦。而生退屈。答故摄论云。愚夫修少时。怠心疑已久。圣修无量劫。勤苦谓须臾。三无间修。心心相续无间断故。如失骊龙珠。泼尽大海水。四殷重修。志诚勇猛。三业䇿励等故。五无余修。如言尽行诸佛无量道法等。   言勇猛等者。万行若与精进相应。无事不成也。或一句投火。半偈舍身。六年苦行。七日翘足。问成佛是他万行。何故宣说精进。答修行万行时。事须得精进。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佛。精进能摄御万行偏胜。故偏举之。论主名果行甚深。果行有二解。一云果是佛果。精进是行。行此精进行时。而得佛果。果家之行。名为果行。即是感果也。二者果者果决。行是因行。此行望佛果菩提。果决而取。名果行甚深也。不同二乘唯取小果。复时节不多。所以不名甚深也。   言名称普闻者。论解。名增长功德心甚深也。此有二解。一者自菩萨知名闻远振。心生欢喜。转加精进。增长自功德心。二者诸余众生。见此菩萨名称普闻。各自发心修行。名增长他人功德心也。若在因中。即二利双运。若在果中。唯增长他人功德。牟云增长功德。虽通自他。今但取于他。不取于自。以果中不熏种也。   言成就甚深等者。未曾有法。即涅槃也。问涅槃本来而有。何故言成就也。答虽本来有。此人未曾证得。今日得故。名成就也。论解。名快妙事心甚深。此有二解。一云真如理。是性事体事。故名事也。涅槃理。从来未证得。今日忽证得。名快妙事。只此快乐事。便是心也。真实之心故。名快妙事心。此唯是所证理也。二者真如理是性事。体是涅槃理。名快妙。此事与快俱是所证。如来五蕰假者能证之心。因快妙事成就。得名为快妙事心。此则举所证。取能证也。却是能成之心。名快妙心也。问何者是名教上甚深处耶。答教从彼快妙心说。故教名快妙事心甚深。对彼二乘。立甚深也。   言难解法者如来能知者。此秦经无也。问何名难解法。答涅槃是难解法。声闻菩萨虽少分知此法。不名难解。余人不知。唯如来根本智。知尽此难解法。故论名无上甚深也。有二义。一者涅槃当体。便名无上。当体便是甚深。合而言之。故名无上甚深。二者涅槃体是无上。二乘虽证。不名甚深。唯佛根本智。证悟此法。得名无上甚深。前快妙事。举所取能。今此无上甚深。举能取所。举能证佛身。取所证理。名无上甚深也。二乘不能证得法身。唯证生空之理。不名甚深也。   言随宜所说等者。权实道理。一三不定。二乘不知。唯佛能知。名意趣难解。论解名为入甚深。缘诸子未能出宅。随根唱有三车。商人拟却退还。密设化城令住。见诸子出宅已。后晓说羊鹿是无。知商人生已度之心。便道化城不实。言真言化。说有说无。随宜所谈。意趣难解。二乘不能如此。故非甚深。唯有如来。入解斯法。名入甚深也。   言一切声闻等者。此秦本无也。论解。名不共声闻辟支佛所作住持甚深。不共声闻辟支佛。外利所作。亦不同也。内利住持。亦不同也(言内外。即自利利他也)。自受用身自受法乐。名内。他化等身。名外。二乘内利。唯证生空。缘觉化人。不过顶忍。佛可度众生。动喻河沙。故名甚深。不与二乘共也。此八甚深中。初四甚深。在因中也。后四甚深。在果中也。今取四个因中行。就因中。尽行诸佛无量道法。正相当也。   言经唯有六者。唐梵对明也。正法华及论。即八句足。沼云。长行虽无。颂中即有。颂云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至乃能知是事。既言我及十方佛能知。即表二乘不测。唯佛能知。即是无上甚深也。   言诸佛道法等者。明所起行也。结前第二甚深也。尽行诸佛无量道法。正取第二甚深。余者相从引来。诸佛道法者。道是因义也。法者十二部经六波罗蜜。菩萨因行。依此法故。故名道法。万行虽殊。不过二利。一自利。大智为首。上求菩提。二利他。大悲为先。恒度四生。化他成佛既尽行者。四种修中。是无余修也。   言具行等者。问既若万行总修。得何果。答疏言具行一乘等。问何不言根本智之因。唯言种智之因耶。答此经化二乘人。二乘之人爱种智。自乘之中。又无种智。如来虚指羊鹿车。后教舍羊鹿取牛车。正是种智也。意令声闻回心向大。行一乘行。求于种智。缘彼声闻阙彼种智故。所以化城入之以息苦。羊鹿有名而不登。为令回心求种智故。故说法华也。   言故今酬因等者。缘具行一乘种智之因。方得佛果。既得果已。乃酬于因。所以于今说斯妙法也。   言劝修因行者。世尊空说经。由酬恐行不足。更劝众生。行一乘行。与世尊相共酬因也。故言劝修因行也。   言酬愿因者。酬对报往之异名。昔愿与今说为因。今说乃酬于昔愿。昔愿是所酬。今说乃为能酬。能所合说。名酬愿因。何名愿。愿是祈求之义。问前来行业清净。足得菩提。何须行因复更有愿因。答愿能引行。有所趣向。行若无愿。无所成办。由如世间车马。能运重致远被驾了。若无人控驭。即坠堑坑。今所行行亦尔。虽复修诸善行。若不广发大愿。只受人天有漏果报。不能永超三界。成就佛身。故行行之后。要须发愿。所以前言行不孤起必假愿已资生。故酬行因后。有酬愿因也。夫愿虽多。不过二种。一自利。二利他。因中具二利。果中唯利他。大论云。愿有二种。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天授品云。发愿求于无上菩提(求菩提愿)。药草云。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等。又令离苦得涅槃果等。即是利他愿也。阿弥陀四十八大愿。药师十二大愿。瑜伽四愿。不越二愿。自利利他也。问释迦如来发愿。与诸佛同否。答一切佛皆同。经云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问求菩提愿。利乐他愿。二愿中。说经酬于何愿。答唯酬利乐他愿。以彼求菩提愿。成自受用身。早酬□唯度众生愿。未酬未了。问说法华经。与酬愿如何相当。答因中发愿。愿一切众生总得成佛。欲得众生成佛。无过闻法华经。闻法华经决定成佛。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所以今者为众生说经。便是酬愿也。   言舍利弗当知等者。我本者。果望拘因。名为本也。问早晚是立誓愿时。又复交众生。一一总似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名无异。名愿满足。为复教众生。似佛因地发心修行。名无异名满足。答四解。一云佛因地曾为瓦师。值一个佛。亦名释迦牟尼。当时发愿。愿我成佛。一如今佛。昔愿今满。名愿满足。二云大通佛十六王子时。各升法座。一一教化无量兢伽沙等众生。当时发愿。愿会下众生。还似我身。因闻法华经。还行因取果。当来成佛。今时会下众生。从我闻法华经。还行因取果。当来成佛。与我无异也。三云我与阿难。空王佛所。同时发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四云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愿一切众生。与我无异。我当日于大通佛所闻经。有种性人遇缘。根熟发心。当得菩提。当时与会下众生发愿。愿有性有缘。根熟发心。当来成佛。与我无异。问当日发愿。愿满足否。答当日发愿。直至今生。般若会前生。犹未满足。到法华会上。方愿满足。问当时王子会下。有无量殑伽沙众生。今日灵山会上。闻此经受记。都无一万人。何太生。答二解。一者灵山会上。闻经授记者。与王子会下人。多少不同。且据少分。言一切也。二者若取大通佛王子会下。是立誓愿时。大极悬远。以彼王子时发愿。所度众生。有向诸佛边。发心得度。亦有当来遇弥勒得度者。望释迦不名愿满。不如取今生成佛已后。三七日思惟。便是立誓愿时。四十年前。愿未满足。直至法华会上。以有二乘人。决定回心。修入佛知见因。取开示悟三果。故名愿满足无异也。摄问。现睹四生沉沦九有。愿满无异。岂不爽欤。答四解。一摄自答云。一约有种性众生。言佛愿满足。不取无性者。问岂大地沉沦受苦众生。总是无种性。若有一个众生是有种性者入地狱。佛愿未满足。答空有种性。亦不得更须共佛有缘。有种性有缘。方愿满足。若无性无缘。愿不满足。问岂一切受苦者。总是无性无缘。答兼须根熟者。佛愿满足。问岂一切大地受苦众生。总是无性无缘。根不熟者。答兼有种性。有缘根熟。发心修行。入佛知见。当来取佛果菩提。佛愿方满足(此解善)。牟云此两行经文。分为二段。即无妨难。第一段云。舍利弗当知等一行者。此一颂。是大事文中。依何等义文。文中长行偈说。此颂长行悟佛知见。令一切众生悟身中菩提种性。名令悟也。十六王子时发愿。云一切众生。与我无异。不是三十二相名无异。意道。我昔为凡夫时。悟得身中报佛种性。发心修行。当来成佛。遂令众生悟身中种性。回心向大。修一乘行。与我无异。果然有舍利弗等三根声闻。悟身中知见。与我无异(上解悟了)。   言如我昔所愿等者。解入佛知见也。我缘身中悟得报佛种性。所以修入佛知见。当时发愿。愿一切众生。还悟身中报佛种性。修入佛知见。与我无异也。果然有舍利弗等。回心向大。修入佛知见。世尊所已言。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至已满足。问如何是愿满足处。答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此两颂。若约本处经文。第一行悟佛知见颂文。属果。第二行入佛知见颂文。属因。疏主引来。向酬愿因中。安着两行颂。总属因中愿也。   言寿量品等者。解果愿也。贺云虽在果位。发愿度众生。亦令众生发此愿。问如来行圆果满。众望皆息。于一切法。任运思择。如何果位更起作意。答但似作意。非实作意也。每者数也。即是昼夜六反。观诸众生。常作是意。以何方法。令诸众生得入无上道。   言若昔者。结因中愿。若今果位者。结果中愿也。   言每皆发愿等者。因中发愿。亦愿度众生。由若我身得入佛道。果中发愿。亦愿众生由如我身得入佛道。世尊自得入佛道后。所以因中果中。当愿众生。还如我身。得入佛道。   言故酬本愿而说等者。世尊因闻此经。得入佛道。因闻此经。得成正觉。因中果位。皆有愿众生如我之心。若欲入道。事须要因此经。所以酬愿。说于此经。如人把白绢。争得似他以为红色。但知将绢入红汁盆中。绢便红色。欲入佛道。得成正觉。皆因此经。所以今时说斯妙法华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言亦令众生等者。即是令诸众生得入佛道。一则酬昔时之愿。二乃令众生见贤思齐。劝众生发利他愿。与世尊相共酬也。   言行愿相符等者。出愿功能也。大论七十八云。由此愿故。烦恼微薄。能修精进。是故我说愿波罗蜜。智度论。问云菩萨修行。自然得果。何要发愿然后得果。答作福无愿。无所标立。譬如牛有挽车之力。要须御者。福慧如牛。愿如御者。善恶业报亦复如是。若有行兼愿。少因感大果。若有行无愿。多因感少果也。化度问行行发愿。无非尽心。何故世出世果差别。不得平等。答阿阇世王经云。往昔过去无量大劫。有佛出世。号一切度。与弟子在路而往。时有三少儿。见佛及侍者光明严肃。互相谓曰。可共供养。三少儿曰。既无香华。以何物供养。其一小儿。即脱顶上白珠。以着手中。便谓二小儿曰。可以供养。二小儿效之。亦以顶上白珠供养。三小儿共议曰。今既供养。欲何所求。三中一个不敢发愿如佛。愿如左边侍者。一个愿如右边侍者。一个愿得如佛在中而行。时三小儿发此愿已。即以白珠。同散佛上。二小儿发声闻心。珠在佛边两边。一发愿如佛者。珠在佛顶。变成宝盖。盖中有佛。佛告舍利弗。愿左边者。汝身是也。愿右边者。目连是也。愿中央者。即我身是也。是知献珠之日。彼此齐同。得果之时。高低不等。皆由发愿。问行愿若双修。有何利益。答众生行行。若无愿与行相符。则如鸟一翼不可飞。如车一轮不可转。若舟无楫不越渡。众生行行。得愿相符。则如鸟有二翼。而仲天不难。车有二轮。则千里可往。如舟得楫。则蓬莱可登。故行行时。须得愿相符。符者即是节信契合之义。以竹为□。行愿而相符。合致出世故。致者至也。   言酬求因者。牒因也。昔日求为所酬。今日说为能酬。能所合说名酬求因。酬者报义对义。求者规也。求有二种。一则求人。二则求法。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即求人也)。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即求法也。问前来有其行愿。自然足得菩提。何假更须求因。答虽即行愿二种。为内因力。若欲成佛。事须假外缘也。世无有不亲近善知识。得成佛者。过去释迦修行行日。在资粮位。遇一个世无佛法时。人不识佛法。生在难中。释迦当日作念。虚受一生人身。都无利益。所以白日向夜。高声唱叫狂走。时四天门王。空中报曰。去此不远。有一仙人。有胜妙法。汝当求之。菩萨依言。到彼求法。仙人曰。汝若求我法。我乞汝一愿与我。三年不睡。能否。菩萨答曰能。所以端坐。若睡以针针身。后经三年。以千针针身。仙人曰。汝真是精进之人。所以为说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也。又阿难一时于静处思惟。善知识者是半因缘。菩萨自家行行发愿。更得善知识。劝励赞叹。教一半功夫。名半因缘。如来知之。以种种呵责。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道令得见佛。经云其善知识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菩提等。天授品云。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等。问当时求经曰。有人有法。未审说经酬于何者。答今日说经。唯酬于法。不酬于人也。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就地狱中。与授记。酬人了。问今日说经。何故唯酬于法。答经云。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亦不为己身。及以五欲乐。至今故为汝说。当时求法。为他一切众生求。今日却为众生说。便是酬法。二者我因他法华经。遂得成佛。今日说经。便是酬也(胜因也)。   言吾于过去等者。引经文也。疏主引经。阙具不定。击鼓宣令已前。略却十五句经文。即是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至为于大法故。又时有仙人已前。略却四句经。即是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又从乃至以身等已前。略却两句经文。即是经云。采果汲水等。都略却十九句经也(论阙具了清疏)。   言于多劫中等者。相国问。菩萨修行。现身多类。何故定说为王。答王者自在。化他大故。偏说国王。举胜身隐劣身。举难摄易。劝励余人。亦是鼓击二乘也。且言为王非是不作余类。问既亦作余身。如何经言。于多劫中。常作国王。答若不作国王则已。但作国王处。便为无上菩提。舍却国位也。问为复现为国王。捶钟击鼓。四方求法。为舍位了。四方求法。答通二解。一委政太子。为庶人求。又言谁能为我。不言朕也。二云身现为国王求法。经云来白王言。又云王闻仙言。问如来为法。三劫常求。何不举作余身时求法。唯言作王。答意表令生敬重。缘王位自在。世无所过。尚重此经。求之无倦。岂况余类而不敬重此经。问何要事须作王时求法。答意欲化国人。悉皆出离。所以常作国王身。初作国王。遣国人尽行十善。后时舍位求法。遣国人皆敬重大乘。国王尚舍位求经。况我等不生殷重。故言常作。十地经云。初地菩萨愿为阎浮王。为主为首。引余胜类。行菩萨行。所以常作国王。问净名云。夫求法者。不着佛求。不着众求。今言求法。此难宁通。答求法有二。一有相求。二无相求。今约利生门中而说。且须言于善友所专事求之。问何不先言无相求。答不可求学有相。便言无相。   言即随仙人等者。为法供承。人由法以成德。法藉人以弘宣。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此经不闻则已。闻者定证菩提。所以敬法重人。供承无倦。采果汲水。拾薪设食。嗔责打骂。悉皆受之。舍轮王身。以为床座。如是奉事勤苦。经于千岁。为重大乘。曾无一念退转也。   言尔时王等者。结会古今。将今会古。天授是往日仙人。将古会今。王者则我身是。   言以佛过去等者。虽然行行发愿。事须得善友为缘。故于善友。求重大乘。因缘会合。方得菩提。若阙一边。不成正觉。当初求法。不为己身。普为法界众生。所以行此苦行。既因求法。得证菩提。酬昔求心。说此妙法。经云普为诸众生。至今故为汝说。   言必由缘会等者。成立求因道理也。缘有二种。一人缘。二法缘。欲得自身成佛事。须假彼外缘。求人求法。会者会遇。要假又法二缘。方会遇得佛果菩提。故名缘会也。恒重者。亦有二义。一重人。二重法。四方求法。重法也。身为床座。奉事仙人。重人也。   言故今宣说者。问既求得法。未审酬否。答疏言故今宣说。即是酬也。今日却为众生说。便是酬也。   言令生求重等者。我因求法。所以得证佛身。今日说之。还令汝等求重。一则酬昔求法之心。二则令他修学求法。与世尊相共酬昔日所求经也(求因了)。   言酬持因者。酬谓对(能酬所酬等。如前)。问既行行发愿。求重此经。则因缘具足。自得菩提。今何须要其持因。答虽然因缘具足。必须长时受持。若也初有后无。终不能克果。由是如来因中。经三无数劫。于二十六恒河沙佛所。长时受持。剥皮刺血。书写大乘。如斯受持。方能克果。虽逢缘已求重。非率尔而果成。要由持学。始能得果。经云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不能疾得阿耨菩提。既因持经。得成佛了。今时起说昔日所持之经。故名酬持因。   言前八甚深中等者。初引受持文。问何故有此三段科文。如是次第耶。答缘第一段云。佛曾亲近等。天亲云。受持读念甚深也。问经云百千万亿无数。无数之言。是多少耶。答不过涅槃经中二十六恒沙也。乍观文意。引甚深文。次便说供佛。文似孤起。此上两段文。通一切佛皆同。问未审何处是佛持经处。答下疏言。又释迦过去曾为常不轻。至彼方是自持经文。略明科意也。下解疏。佛曾亲近等者。四亲近行中之一行也。一亲近善友。二听闻正法。三系念思惟。四如说修行。新经云。第三如理作意。第四法随法行。问如何经言亲近诸佛。论言受持读诵甚深。答经约所事。则言亲近诸佛。论约所修行。名受持读念甚深也。   言初依菩萨等者。依谓依托依冯。救济之义。即所依义。如世父母为子所依。四依菩萨能救济众生。与彼众生为依托。故名为依也。问一依即得。何要说四。答胜劣不同。故分四也。次配位者。摄相安国传。有二解。一光法师云。见道已前初劫。为第一依。少伏烦恼故。初二三地。为第二依。相同世间故。四五六地。为第三依。相同二乘故。七八九十地。为第四依。纯无相修。唯菩萨行故。第二真谛三藏配。地前初劫为初依。初地至七地为第二依。八九十地为第三依。相好劫为第四依。又第三解。依涅槃经泽州疏主解。一切地前菩萨为初依。具烦恼故。同小乘七方便人。二初地至七地为第二依。同小乘初二果人。初地菩萨断分别惑。同初果。二地至七地。更经一两生。得入八地。受变易身。同小乘二果。一来天上。一往人间。故得圣果。八九二地为第三依。永舍分段身。更不起欲界心。同小乘第三果人。更不还来欲界受生。第十地菩萨为第四依。同小乘阿罗汉果。十地菩萨因究竟。阿罗汉小乘之中果究竟。顺疏意。三解中真谛为正。问何故将小乘四果。同配四依菩萨。答约小分义相似。彼疏家作科配。若据涅槃经文。亦无此势也。若不约小分同者。初果之人。极七返受生。菩萨受生不定。第二果人一往来。菩萨化利人天。往来不定。第三果人。断下修惑。菩萨留惑润生。第四果圣人。更不受后有。菩萨化身无尽。故皆不同。问登地入圣。断惑障。可是众生所归依处。地前惑在。又是凡。何以配在初依摄。答登地断惑证真理。地上菩萨得为依。地前少分伏烦恼。亦得与彼众生依。如华严经。十信菩萨能八相成道。化利众生。为益既深。为依无失。问言四依菩萨供养二十六河沙。未审每依具几。答疏言初依供五恒等。依真谛配也。问准下经云。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至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准此与二十六河沙。多少何故不同。答摄三解。一云供养自国佛二十六恒。兼供养他国五十世界。二云业力供养。二十六恒。若神通力供养。则五十世界。三云四依中皆有入住出心。若约一心。论二十六恒。若约三心。论五十世界。摄自评曰。前二解善。若约后解。三心通论。计七十八恒。对五十世界。亦少也。又糅云。若舍身四事供养。二十六恒。若一华一果。则五十世界。今准经文尊重赞叹。护持法藏。乃是终身。路云。虽说四依菩萨供养二十六恒。不言只供养尔许。便得成佛。不妨更亦供养。   言值多等者。释难。亦云出以。问此间说持因。但引持经文即得。何要论供佛多少。答疏言值多等。即是供佛既多。受持亦广。又云值多善友。结供佛。长时受持。结前受持。   言又释迦如来等者。问既言亲近供养二十六恒佛受持此经。方得成佛。亦大甚深。未审世尊曾为四依菩萨。受持此经否。又今所说经。酬昔持因。自家因中持经。文在何处。答疏言又释迦如来等。经云尔时佛告得大势菩萨。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威音王如来等。其威音王佛。灭度之后。正法灭已。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   尔时有一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若比丘等。皆悉礼拜(云云)。此是释迦因地。于二十六恒沙佛边。持经处也。疏中不引前来被打骂经文来。空引临终受持亿偈经文。由前来向威音王像法之中。曾持经为因。所以临终得威音王佛加被空声教示。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若也总不曾持。灭度后佛又不曾见。因何令闻。又复二十千万亿偈。如何记得耶。问法华只七卷。今说二十千万亿偈。何以太多。答少化土经。少只七卷。大化土多。不妨二十千万亿偈。如下殑伽沙颂。六百万亿垓。不妨多也。本来持经在资粮位末。临命终时。空声教示。为闻二十千万亿偈。即得如上六根清净。从是即得如上六根清净。便入加行位。如上之言。指法师功德。问争知是加行位。答经文分明云。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准此不是初地。又言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肉眼之言。表知不是天眼也。肉眼有如是胜用。资粮位中。必无如此功能。若是诸根互用。事须初地。地前无故。是加行也。   言即得如上六根等者。问菩萨因何增寿耶。答法威德力增寿也。问偈中言神通力故增益寿命。不说法威德力。答增寿有二。一法威德力。二神通力。长行与偈。互举一边。理实双说为胜。问如何神通能增长寿。答夫四神足者。住世一劫。即是增寿处也。问本来此菩萨。是何行位人。设使增寿太长生。如世间人持念加被。只十年五年。即得绝。多亦不然。况菩萨增二百万亿那由他岁耶。答安国云。此菩萨加行位中。命自长故。况闻法力。问如何加行位中有四众。答安国云。此菩萨是资粮位末。所以有四众。欲入加行位。两盈中间。有四众也。问长命即指加行位。及说四众。便云资粮位末心(此解不当)。路云威音王佛。是他受用佛。所居报土。菩萨处中命长也。言有四众。即是化土一处见异也。此亦不然。一处见异。约佛说菩萨。无此功能也。今有解云。受持千万亿偈增寿。尽是加行位。问如何有四众。答是加行位菩萨。不妨四众得见。只如西国天亲无著。是加行位已去。及初地圣人。何妨四众得见也。   言常获如上等者。便入初地也。问争知是初地。答以有常字故证常理。故常得净六根。前未证理时。故无常字。问如何是四位值佛。答第一威音王佛。像法之中。行不轻行。直至临命终时。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耳鼻舌身意清净。得是六根清净已。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广为人说是法华经。乃至是菩萨复化千万亿众。令住阿耨菩提等。是第一位。从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是第二位。以是因缘。复值二千亿佛。皆号云自在灯王。乃至于四众中。说是法华。心无所畏。是第三位。从于此后。复值千万亿佛。亦于诸佛法中。说是经典。功德成就。当得作佛。是第四位。   言其常不轻等。结会古今也。经云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法华经。为他人说者。不能疾得阿耨菩提等。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以瞋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菩提等。问菩萨何不将获众生。礼拜他教嗔骂千劫入于地狱。答众生根性宜如此。当时四众打菩萨。嗔从心起。熏见分种。所造业是地狱业。菩萨当时从后与伊授记成佛。兼以说法音声入伊耳中。熏相分种。在第八识中。经千劫在地狱。种子方熟。从地狱出。经云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菩提等(经证了)。   言故为往时等者。由昔持经。今得成佛。故今宣说酬昔持经也。   言劝常受持者。今得成佛。由昔持经。汝爱菩萨。须学我行。昔不持妙法。不能疾得菩提。今获相好周圆。皆由持经之力。汝既忻求佛果。事须受持此经。若无间断之心。果满共吾无别。一则酬昔持经。二则劝他受学。由斯二意。故说此经也。   言酬相因者。现相与说经为因。说经乃酬于现相(能所易知)。问佛本出世。只为利生。便合说经。何须现相。答一乘深妙。意旨极难。破二乘权。令归一实。指昔无而言今有。谈前果为后因。恐有疑生便兴异见。故现嘉瑞。拂彼疑情。故须现相。相者相状。相之一字。自古多解。一安国十解。一外赞真乘相。说无量义经是。二内审当根相。入无量义处三昧是。三天人散华相。天雨四华等是。四地动降魔相。六振动是。五凡圣同欢相。四众瞻仰等是。六毫光远照相。放毫光下是。七显示他方相。于此世界。尽见彼土下是。八此界庄严相。佛放一光下是。九弥勒怀疑相。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下是。十文殊为答相。文殊告言下是。于中第七第八相。疏无明文。只于众见此已疑生中。有此意也。见彼土之相状。见此界之庄严。故疑生也。路有五。一外相。二内相。三天相。四地相。五光明相。放眉间下是(同安国前五也)。金城有六解。前四同路。第五第六别也。第五他相。放光明照于东方八千世界。六自相。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抄解释甚多。糅抄十二相。安国十相太宽。疏中则有无者。金路或五或六解。则太狭。章敬六解为善。一演导教物相。   已四十年后。名将说此经耶。答一则通二身亦得。二者取化身亦甚有理。以现相是化身故。   言先为菩萨等者。演教道物相也。本来此经合向报土中说。将向灵山秽土中说来。缘根钝之徒。法深难解。闻恐生谤。遂初说有教。令证小果。次谈空教。陶练小心。今者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遂于灵山会上。广召有缘。欲将家财付与穷子。说其行果摄入功能。乃先为菩萨。谈体出生。说无量义经。令知药病性无量故。法亦无量。法无量故。义亦无量。义无量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无相不相。名为实相。意令鼓击声闻回心。意舍权取实。亦如菩萨当坐莲华故。无量义经与法华经。为时至成就也。   言次入无量义等者。问何要入定。答若不入定。争知鹫子是上根与法说。四人中性与喻说。五百千二百下根。与宿世因缘说。若不入定。无由审根。后方演说。为法深妙。所以如斯。亦为后人。作其轨范。由斯意故。入无量义处三昧也。   言天雨四华等者。二仪呈瑞相也。且以帝王布慈。以训世。则感赤乌翔而老人星现。仁德育物。醴泉涌而嘉禾生。是知盛德内充。祯祥外发。布慈云于法界。息火宅之炎极。朗慧日于大虚。破无明于巨闇。今说无量义经已竟。便入等持。此事难思。乃感天动地。天雨四华。则表度四生而证四涅槃。除硬强执小之心。行大因而克获大果。地振六动。则表惊动诸魔。破六贼烦恼。令诸大众不起散心。观我如来说法之处也。问何不雨果子。雨于华。答若不行因而得果。即应雨果不雨华。今既要行因。后方得果。故唯雨华也。   言四众瞻仰等者。群情咸渴仰相。问既雨华动地。有何利益耶。答疏言四众等。亦是凡圣同嘉相。得闻无量义经。又见佛入寂定。天华乱坠。地动倾摇。所以四众八部悉皆欢喜瞻仰。   言放毫光等者。他方远示相。世尊将燃智炬光耀身光。所以舒玉彩于眉间。现希奇于城外。令四众倍生渴仰。如来因此说经。大法师问曰。既言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此方史籍。何不载之。答琳云。道合则千里悬应。世乖则肝胆楚越。殷周之人。非释教所宜。彦曰有缘千里通。无缘隔壁聋。君子千里同风。小人隔陌异俗。情若相得。则胡越为兄弟。若不相得。则肝胆为仇仇。佛本放光。召有缘之众。此土无缘。何妨当时不见。问何故降生入灭。则令此土知之。答降生入灭。令此土知者。遣知有佛出。有佛入灭。放光本召有缘。所以则不令知见者。且灵山会上舒舌。经五十小劫。教中只说。如来八十欠一。入般涅槃。又欲反净方。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此则于当会中。尚自有合见者。不见之者。何妨此土而不见眉间光明。其犹日月丽天。非盲者之所睹。八音六律。岂聋者之所听闻。由是此方书史不说也。   言众见此已等者。是大众怀疑相。见佛说无量义毕。不下于座。便入于定。天雨华。地振动。毫光东照万八千。异相西呈。皎然七事。灵山众会。不恻大圣之徴。各自心中。有怀疑惑也。   言弥勒发问等者。是宾主悬知相也。弥勒位登补处。知佛欲说此经。为慜一切众生。乃示相起于疑惑。挟自他之两意。发问文殊一人。导师何故今朝现此多般瑞相。文殊菩萨。是九代佛之祖师。见慈氏挟自他以陈问。欲知现相之瑞。以宿命智。现见过去因果相。成就十种事。如现在前。答弥勒言如我惟□。意云。且待我思量忖看度。佛今欲说大法去。欲拟雨大法雨去。乃至欲演大法义去。简要云。弥勒睹今相。以为问。文殊举古事。而为答。既知释迦非化符会灯明将说法华验之在。即经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至法华经。   言欲说大法等者。论云有疑者当断疑故。今佛欲说舍利弗等。先住外凡位。曾受我化。于大乘法。种解脱分善。鹙子等不知有此解脱善根。未生信解。常起疑网。今欲说此经往昔之事。断其疑网。故言欲说大法。   言雨大法雨等者。论云已断疑者增长纯熟彼智牙故。今佛欲说成道已后。法华已前。四十年中。所转法轮。发生善牙之事故。时雨若降。无不沾洽。并皆如愿。法雨若降。未发大心。即便发心善牙增长也。   言吹大法蠡者。论云建立名字章句义故。今佛欲说舍利弗当来成佛。号曰华光如来。说三乘法。犹如俗间曲终之时。欲吹螺贝等。今佛亦尔。记鹙子成佛之事名为曲终。更为他说。名吹法螺。经云华光如来亦以三乘等。   言击大法鼓等者。论云声闻权密境界。世尊密言。三人同坐解脱之床。名之为密。今佛欲说法。警动二乘。令舍小执。名击大法鼓。经云余二则非真。开往声闻乘。为权密境界。令舍。显今说菩萨乘。为实境界。令取也。   言演大法义等者。即是鹙子作佛。又为坚满菩萨。受记作佛。名演大法义。   言我于过去者。问文殊争知。答疏言我于过去等。举古也。   言乃至广说今日如来等者。证今也。宾主悬知相也。   言三世诸佛等者。辨有无也。问欲说此经。现斯瑞相。唯释迦如此。为当诸佛亦然。答疏言三世诸佛等。将由当也。三世如来。当说此经。事须先现种种大相。过去灯明。现在释迦。未来华光。皆先现相后说经。相既不一。名种种。   言不同余经等者。问经教皆是佛说。何以此经不同余经。答此说曾所未闻。若不广现祯祥。何以晓其执滞。欲说此经。故现大相。谟云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创说二乘作佛。恐彼不信。故现大相。表经微妙所说不虚。问何名初大相。答无量义是此经初大相。问说遗教经。前说涅槃经。涅槃与遗教为初相。即此遗教亦有初大相。何独此经。答二解。一则约决定义说。法华经前。必说无量义。无量义毕。必说法华。遗教与涅槃。则不决定。只如日月灯明佛。日月净明德佛。说法华经毕。便是唱灭。更不说涅槃经。经云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又日月净明德佛云。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亦付属法华经了。便即入灭。二云约体用解。无量义经是体。法华经是用。无量义经。为菩萨谈体出生。法华经。为声闻谈功能摄入。涅槃遗教。体用别也。二者不取无量义经。唯取入定放光是初大相。问说上生经。举身而纵金色。说般若经。住对面念。说涅槃经。从其面门。放种种色光。余经亦放光入定。何言无。答三者入定雨华动地。总名初大相。此经具足有六。余或一或二。皆不具足。问无量义经。诸相之中。最初首说。何故不取作初大相耶。答摄云无量义经。正为菩萨说。傍为声闻。不可将菩萨所闻之经。与声闻拟闻之经。为初大相耶。说无量义经时。众会不疑。所以摄释不取也。若无妨难。七成就中。除初二成就。是阿难安置。非是初相。余五成就。总是为初相也。谟云总取为善。问放光入定。诸相之中居后。何名初相。答对正宗前。总名初相。问何故现此初大相。然后说经。答此经不同余经。世尊四十年前。毁责声闻。赞叹菩萨。大般若经云。佛告憍尸迦。若入声闻独觉正性离生者。当知此人不能复发阿耨菩提心。何以故。彼于生死作限隔故。又净名云。声闻之人。犹如败种。设使溉灌。不生芽茎。犹如高原不生莲华。大树紧那罗经云。声闻之人。烧败于种。于大乘中。永非法器。唯菩萨人不作是念。言我与如来一乘一种。而有进修。名为淤泥可生莲华。二乘之人。即作是言。我与如来。同坐一解脱床。既有此执。名为高原。唯此经中。说声闻作佛。其事难信。恐生疑怪。所以先现大相。灵山一集。初则会二归一。回小道而入大乘。次则三变土田。八方严净。引秽心而观净国。大乘已入。无复小乘。净国已观。何有秽刹。始集分身佛普在净土之中。而说常身之义。余经无此初大相也。诚证非一也。上来且烈序分诸相。说正宗分正为酬之。问向下流通分放光动地等。亦是相应说经酬之。答下文诸佛而重放白毫。召妙音。而兼舒肉髻。殷勤而示。摩众顶显诚谛。而舌至初禅。毛孔光明。謦咳弹指。重令地振。皆由嘱累之深。再现华飞。亦明功德之大。其余天鼓鸣而天衣降。宝盖覆而宝璎珞垂。众相实多。盖难以尽。皆欲流通至教。贻厥后昆。非是正宗。不说酬彼也。路问云。论中第五依止说因。与六因中相因。俱是放光。二义何别。答论中说因。通众生渴仰心。六因中相因。唯取佛事。不取资事。   言相既非常者。问世尊莫空现相。不说法耶。答疏言相既非常等。灼然说法也。说声闻作佛极难。欲说之时。故现非常之瑞。本现非常之相。为说非常之经。非常之相既彰。须说非常之法也。   言即将说此等者。问世尊酬相说经。莫说诸余经。答疏言即将说此经等。显相所为也。见相。依于此经也。说经。依相也。   言酬说因者。牒因也。问何名为酬说因。答昔说与今说为因。今说乃酬于昔说。昔说则为所酬。今说为能酬。能所合说。名酬说因。此说因中。甚难得意。自古诸师。计有二十余解。的当者少。说着行行发愿求持。被前四因收。说着雨华动地放光。又被第五相因收。今此说因。事须有因。方说与说为因。名为说因。有取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与说为因也。则能酬所酬。因之与果。悉皆是也。又云说法华经为因。众生闻音得果。即此经便是说。说即是因也。所以甚难得意。第一摄释叙五解。初三解是古师义。后二自解。且前三解者。一云四十年前。九部法为因。说法华是酬。经云我此九部法。入大乘为本。即九部法是说。说即是因(持业)。或通依主。说字属法华经。因字属九部法。说家之因(依主)。二云取依止说因成就中。众生渴仰心为说因。三云取所说法华经。即是因。众生闻着得种智为果。故所说法华经。正是说因也。摄叙古三解却破也。摄自申两解。一云成佛出世为说因。与沼同。所以疏言故三世佛成道究竟必说一乘。二云取因中发愿。愿成佛毕。说法华经。只此愿说经心。是说因。所以疏云皆是因中方便求趣。又云故赴宿因说斯妙法。第二金城三解。一云众生渴仰心为说因。二云内证深密。三云外现神通。金云此第三解为正也。更有路府贺法师(谟抄)。牟等极繁。不可具叙也。今取摄释。叙古师解中。我此九部至为本。又取沼法师成佛出世为说因。问若成佛出世。何唯此经。一切经皆如此。答虽说诸经。不是佛本出世。本出世意。只为说法华经。更不为余事。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又云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如人家有一儿。爱宰相便读书。应举及第。后中间尚书侍郎虽得。元来不称他心。直待后时。得宰相毕。方始称得本心。此中亦尔。问若本来意。为说法华经。何不出世便说。答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根生说不得。所以别说方便。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我所得智慧。总拟分付与。众生入不得。又更思惟。试与说大乘华严经。菩萨悟解。声闻人如聋如醉。入不得。不免先说权教。酬他成佛出世意。亦不着四十年后说法华经。亦说便酬着成佛出世意也。故三世佛。说大乘了。不说小乘入涅槃者。则有三佛五佛。若说小乘了。不说大乘入涅槃者。则无也。佛若不为说法华经出世来。何故日月净明德佛。及日月灯明佛亦说法华经已。便入涅槃。表出世事了。更无事也。   言下云诸佛如来等者。大事即是开示悟入菩提涅槃也。抄家取成佛出世。为说因者。问何者是能酬所酬。又何者是果。答今此疏中引文云。下云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者。此是酬说因中。引能酬文来。成佛出世为所酬。法华为能酬也。所酬是因。能酬是果。诸佛如来。唯为说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说一大事因缘者。即是说法华经。故云能酬也。问前五因别总所酬文来。为说因也。说法华经为果。何故酬说因中。偏引能说法华经文来。答制作之家。事不一途。亦不妨也。既尔即取说法华经。开示悟入。一大事因缘。为能酬。成佛出世。为所酬也。不违沼法师义也。问若取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至此已来为能酬。成佛出世为所酬。问疏引下一节经文云。乃至广说。无声闻弟子等文。应成无用。甚不相当也。答灼然要当。夫成佛出世。本为说法华经。说菩提涅槃大事因缘。不为说声闻小事也。所以此一节经文。分疏出世。不说小乘也。佛意本来降下阎浮。意为说法华经大事因缘。不为说声闻小事也。所以成佛出世为说因。即是所酬。下云诸佛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显直至最后。但教化菩萨。无声闻弟子。长行欲彻已来。总是酬说因之中能酬文。问经言无声闻弟子。现今教化三根。是何人。答虽教化三根声闻。先虽是声闻。后作菩萨。故四十年前作声闻。回心向大来作菩萨。究竟得种智故。上来虽有多解。一取九部法。经文相当。二取成佛出世为正也。一则顺所引经文。二则顺下结文。章敬云。则同长者本意。总与牛车。缘中小不肯出来。所以权唱羊鹿。导师本意。令到宝所。中途为商人。不肯前行。乃权设化城令住。唱羊鹿。为牛车之渐。设化城是往宝所之基。故知昔说小乘九部。是入大乘之因。今日说于此经。乃酬彼往时所说。此解顺经宗昔权今实也。荷恩云。从方便品。叹二甚深。至正说大事已前。皆名说因。于中除三请文。三请文属他酬请收也。今取三止文。决定心因。授记取授记至愿乐欲闻已来。为酬说因。亦有取第二止后文。不取初止。以佛本来决定说法华经心。从第二止后科出。论云佛心已有决定所为之人。由此便有后止及说也。   言故趣等者。通结六因也。问必若许是结六因文。疏主何得更言上来义类经文甚多至指述。则是结六因文。如何言皆是因中方便求趣。结前四因。修学虽满等。结相说二因。故趣宿因等。通结六因。故知安国恐非为正。由斯则如牟所解。是结说因文也。问说因是果中说。何言皆是因中方便求趣。由此结说因文中。有指他指自。疏言故三世诸佛等。是指他。疏言修学虽满等。是指自。疏言故赴宿因等。通结自他也。问前标中既无三世佛字。何故结文中。便有三世佛字。答以前疏文有乃至广说之字。文执宽含容得所以结也。问安国意何要向他说因中结六因也。答六因望说。总得名因。总合唤作说因。然于中随胜。别立六因名字。行行胜故立行因。发愿胜故立愿因。求法胜故立求因。受持胜故立持因等(云云)。问六因总与说法华经为因。未审为复是因由因。为复因果因。答有三释。一云六因皆是因由因也。二云六因皆是因果之因。问相说二因果中之事。如何判为因果之因。答昔见他佛现相。后方说经。今时傲敩他佛现相说经。昔与今为因故相说。亦是因果之因。三平遥云。前四因。因果之因。成佛因故。后二因。因由之因。说法因故。说三解中。取初解为正。六因皆因由。所以因也。六因既是经起意中收。是说经之意况意趣。正是因由之因也。问后二因可然。前之四因摄万行。万行感果。如何是因由之因。答前四因既是万行。万行有二义。一者望自受身。是因果之因。二者望说法华经。因由之因也。因中万行。望受用身。是因果之因。但成自受用身了。便是酬因了。成佛了。不可闲坐。事须说经。说经因他成佛。成佛因他万行。万行望佛果。是因果之因。万行与说法华经。为因由之因。相说二因。因由义极成。所以六因因由义胜也。   上来正明六因。次下诸门分别者。一释名。二出体。三辨相。四因果。五正助。且释名者。初总名者。一者六因为所酬。说经为能酬。所酬即因(持业)因体即酬故也。若能酬为果。所酬为因。所酬是能酬。果家之因(依主)。因是所行之行。感当果为名。酬乃果起名酬。对往因而立号。酬家之因(依主总名了)。别名者。酬之行因。酬之愿因。乃至酬之说因(依主)。行即是因愿。即是因求持相等(此五等皆持业)此因体上。持二业用。因果因由。二皆持业。其说因者。若九部法为说因。说即是因。若准路言。权说与实说为因。昔说与今说为因。说即是因。有云所说法华名因。众生闻已得果名酬。荷恩云。取方便品初三止文为说因。正说大事名酬。说即是因(持业)。金云。内证深密。沼云。成佛出世说法之因。   第二出体者。行因克性业思为体。即遍行中善思。思即行故。能防者是善思。所防即三业。此三业中。思是能起。身语二业为所起。如无表不是色。就所防故得色名。又思以造作为业。役心为性。小乘身业。以五根为体。语业以声为体。意业以思为体。大乘三业。俱用思为体。不同小乘。愿因者。以别境中欲胜解及善十一中信为体。欲者希须为义。欲得修善。发胜解心。世人虽亦有故。是三涂本。今此欲得作佛。决定印持。起殊胜而趣向之。以此为体也。求因者。亦以欲胜解及信为体。经云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至六波罗蜜。持因者。若受持名持。以别境中念慧为体。念能明记。慧能简择。若任持名持。通三慧及念为体也。相因者。只是业果色为体。有抄说。雨华动地放光。以法处中定果色为体。此说不尔。动地雨华。只是业果色。不是定果色也。以佛当时只动业果地。未必先变定果色了。然后振动。必无此理。故不取也。此为正。定以别境中定为体。若准涉云。雨华是忉利天人。擿园中华。向下散。还是天中业果为体。若取无量义经为相因。并弥勒问文殊答。以声名句文为体。说因者。若九部法为因。以声名句文为体。若沼法师成佛出世为说因。即无漏化五蕰为体。   三辨行相者。行有二。一自利。二利他。即安乐行品中四行。前二自利。后二利他。愿因有二。一因中愿。我本立誓愿。二果中愿。每自作是念。求因有二。一求人。王闻仙言。至即随仙人。二求法。击鼓宣令四方求法。又有二种。一自求。身为床座。经于千岁等。二他求。令他人求。如龙女求法华经。于刹那顷。发菩提心。至不退转。又如净藏二子回邪见之父王等。持因有二。一总持。即四依菩萨。向二十六恒河沙佛边持经。二别持。即常不轻菩萨。又有二。一近持。即常不轻菩萨临终时。得闻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二远持。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此约命短长。论远近也。相因者有二。一今相。弥勒问二昔相。文殊答述古也。又有二。一古相。我见灯明佛。二今相。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今相如本瑞。说因有二。一权说。即鹿野苑。二实说。即灵山会。   四辨位者。前四在因。后二在果。   五正助者。说因为正。余五为助。五因望说。总得名因。故为助也(上来正解次义门业门料简了)。   言上来义类等者。结略止繁也。义类即是行因义类。愿因义类。乃至说因义类。据论每品经文甚多。恐猒繁广。更不能具引。故略指述。路□□。六因各具四行。行因四者。一道法具修行。经云佛曾睹近等。二□成种智行。经云如来知见广大深远等。三常修佛果行。经云吾从成佛已来等。四劝物同修行。经云舍利弗当知诸佛语至。要当说真实等。愿因四者一立誓邀期愿。经云我本立誓愿等。二修因满足愿。如我昔所愿。至入佛道。三度生无尽愿。尽教以佛道。四普得佛身愿。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求因四者。一历劫长时求。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等。二弃舍国位求。为于法故捐舍国位。三身为床座求。乃至以身而为床坐。四令他重法求。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等。持因四者。一创闻增寿持。临命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至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二重宣宝偈持。命终之后值二千亿佛。至于此诸佛法中受持读诵为诸四众说此经典。三乃至成佛持。得大势是常不轻菩萨摩诃萨供养。如是若干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乃至当得作佛。四劝灭后者持。经是故行者于佛灭后。闻如是经。勿生疑惑。应当一心广说此经。世世值佛。疾成佛道。相因四者。一凝身不动相。说此经已结加趺坐身心不动。二天华落瑞相。是时天雨曼陀罗华等。三地动倾摇相。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四照境希有相。尔时佛放眉间。至起七宝塔。说因四者。一赞今随古说。作是思惟时十方等。二接下方便说。思惟是事已等。三回心向大说。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四举古舍拥说。十方佛土中等。   言后酬请者。标也。请中有二。一总请梵王等。二别请化佛等。亦得名为天请圣请。别请中有二。初化佛请说权。鹙子等请说实。今言酬。唯酬请实。如来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酬梵王请讫。化佛梵王鹙子等。皆为所酬。今佛说者。则为能酬。能所合说。名为酬请。问如来大悲。何须待请方说。答鸿钟虽响。必待扣而方鸣。大圣虽慈。必待请而方说。若不请而便说。企意难生。必致慢法之𠍴。请而不陈。如来有吝法之咎。故须待请。后方说之。请即如杵。酬即如钟。杵亦击而钟必鸣。众既请而佛即说也。标了。   言如经中说等者。初叙降生成道。为所请境。若据文势。即是酬请便合。疏云是时三千大千世界主。标中既言酬请。何故释中都不论著请意。便说降生成道。此乃疏文剩长也。牟云降生成道为所请境。后明能请人。若依此科。疏文不剩。若拟请佛说法。未审所请之佛。为是报佛。为是化佛。何处现生。何处成道。所以贺云。若不说降生成道。便引请文。即义无来处也。如经中说者。即是本行经大集经因果等经。智论四分律等。处处皆说。准释迦谱中说。有一菩萨。名为善慧。修行行满。住知足天。众曰。善慧将欲下降。先现五衰。诸天请曰。菩萨且住。莫现无常。答曰。有生必有灭。有会必有离。我今降阎浮。转正法轮。度诸众生。便为诸天。说百八法门。然后观于十事。方始下降。同时有九亿人。同时下生。先问诸天。当现何相。诸天报曰。象形为最。又本行经等说。释迦菩萨。正念思惟。从兜率天。托阴摩耶夫人。右胁而住。是时夫人梦见六牙白象。其头朱色。七支案地。乘空而下。入其右胁。至明清旦。白其王曰。大王当知。我于昨夜。作如是梦。请占相师。可以占之。时相师报曰。大王善听。我见神仙天经所载。夫人灵梦。必生圣子。以偈答曰。若女人梦见。日天入右胁。彼女所生子。必作转轮王。若女人梦见。月天入右胁。此女所生子。诸王中最胜。若女人梦见。白象入右胁。彼女所生子。三界无极尊。能利诸众生。怨亲悉平等。度脱千万众。出深烦恼海。故知夫人所怀。必生圣子。王闻欢喜踊跃不胜也。本行集云。圣母摩耶怀孕将满。垂欲生时。其父善觉长者。遣使诣迦毗罗城净饭王所。请夫人归。春初二月八日(约今即二月八日当初周以十一月为正。即四月八日)向彼岚毗尼园。安庠徐步。四远观看。然其彼林。别有一树。名波罗叉。上下正等。枝叶垂布。翠紫相翚。如孔雀项。夫人到彼。其枝自低。举其右手。攀彼树枝。太子从母右胁而诞。九龙降水沐浴。太子于十方面。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受苦众生。因兹解脱。   言行七步者。即于生处。各行七步。大集经云。我不行七步。而言行者。示现行也。涅槃经云。东行七步者。西国以东方为上。四季之中。东方主春。春为上首。表佛世尊与众生而作导首。南方行者。南方主夏。夏能成长。万物草木。荣盛之时。表佛与一切众生而作福田。生长功德。西方行者。西方主秋。万物长足结实。更不滋长。表佛成道已去不受后有。是最后身。北方行者。北方主冬。万物雕落。更不生长。表佛我生已尽。四维行者。表成佛已能破四魔。上方行者。表成佛已不为尘垢不净之物所染行。犹如虚空。下方行者。表佛示现法雨灭地狱火。问下方行者。莫入地狱去耶。答从上下来也。问何故只行七步。答度世经云。表如来有七圣财。章敬云。具七菩提分法故。问何名七菩提分。答四神足。正断。正勤。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束则成七。开成三十七菩提分也。有高僧对武帝曰。佛行七步者。表超六道。所以行七步也。   言放大光明等者。光能隐蔽世间日月星辰所有光明。表成佛已无有一人如法论义胜如来者。亦表破痴暗故。遍照十方者。表慈悲普䨱。   言四顾观等者。表成佛已具四无所畏。度四生故。   言作师子吼者。是无畏义。自在义。表佛出世。世界之中。而得自在。决定说故。   言说偈言等者。我生等(苦谛尽)。是最等(集谛尽)。我已等(灭谛尽)。当复等(道谛满)。复由重也。受生无量。故云复也。问今此说偈。复是何身。答是最末后身。瑜伽云。末后身有二。一实。二化。实者第十地菩萨将成报身。于色究竟天大自在宫中者是。若化。即从知足天中。下生成佛者是。今疏所论。即化相。最后身复有三种。一者一生所系身。住知天是。二最末后身。王宫生者是。三坐道树身。即菩提树下身是。上生摄一生所系。下生摄后二身。今此说偈。即第二最末后身。若成佛时。三身皆尽。次依实报说三身。一者一生所系身。初地菩萨。或七地末心。只此末心。菩萨三界分段身尽。只有此一生身。便受变易。名一生所系身。二者末后身。八九十地菩萨变易身。只将此身。直至成佛。名最末后身。三者往自在天宫大宝莲华王座上者。名坐道场身。瑜伽论说。菩萨受生。不过五种。一除灾生。化身为鱼米等。济饥馑众生等。二随类生。现同类身。彼所行恶。而自不行。彼所行善事。而自行之。三大势生。寿量形色。种性富贵。最为殊胜。能断众生我慢等过。为除憍慢众生。种性色力。一切过人。四增上生。受十王果报。自在化导。名为增上生。五最胜生。论云。云何菩萨受最胜生。谓此菩萨于此生中。菩提资粮已极圆满。或生婆罗门大国师家。或生刹利家。大国王家。既能现等觉菩萨。广作佛事。今言我生。即第五最胜生也。胎分者。贺云胎生分位。今始方尽。准抄解。据实胎生分位。受变易时。久已尽矣。今言胎分尽者。约化相说。问众生界未尽。如何佛化身说胎分尽。答生既无穷。化亦无尽。今言尽者。约一期化相。眼所见者。胎生身上。成佛出世。据此一生之中胎生已亡。故名尽。或约此界众生化缘尽。故名胎分尽。问此界缘尽不来者。违他菩萨处胎经云。从此灭度。十方面各三十二该诸佛国土。而复成佛。教化众生。又违他寿量品云。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答故知却来也。缘亦未尽也。问何名胎分尽耶。答分者因也。约今生一期化相身上说。不同凡夫造业招于后报。化相门中分者因义。因尽名尽。又分者分位。胎中五位。实报门中。尽来已久。化相门中。亦已尽也。问何故言我已得解脱。初生之时。未得解脱。何言已得。答欲得大乘。从成所作智起化身。应感而现。不同小乘计为实报身。即化相之身。初生便得解脱也。问四生总离。何独言胎生。答湿化似净。故不举之。在胎秽恶。深可厌患。故偏举之。问四生之中。化生最胜。何不受化生。而受胎生。答化身受胎。有五种意。一谓引诸释种。入正法故。二者令所化生。不起怯劣心故。若受化生。彼便作念。此是天等。为天说法。不被我也。为引接此类。故受胎生。三者谓令余人于佛正法。生渴仰殷重心。便作是念。菩萨舍尊位修行。今得成佛。转正法轮。我等何为于所说之法。不生殷重。四者谓降伏一类憍慢恃赖族姓。不肯修行之人。是故菩萨舍转轮王位。出家修道也。五者为留遗形舍利。与后代众生长福。一兴供养。千返生天。又更有说。恐当外道所记。所以不受化生。外道谶云。过百劫后。有大幻人出世。所以不受化生也。   言作是誓等者。即前四句偈也。誓即愿词也。发愿度众生。菩萨亦说偈了。便更不语。更亦不行。便同世间孩子不别。问何故初行又语。后即不行复不语。答初生若不行若不语。便与世间孩子不别。已后出家成道说法。人不信受。言与我等何异。欲得异于世人。所以现行及语也。若便连头语及行。恐世人将谓。是精魅幻惑。所以却现孩子相。不行不语也。   言身渐长大者。即是八岁作婴儿。七年作童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欲乐。菩萨少即有出家之意。父王恐其学道。常以伎乐悦之。至年二十九。严驾游观。出四门。时年二十九。真谛解为正也。准本起经太子瑞应经。年七岁学书算。至十岁与调达捔之。至年十四。父王遣游观四门。或有十九出家。多解不同。总是身渐长大也。   言游出四门者。问既严驾而行。如何辄有老病死人来。答四人皆是净居天中。化瓶天子化作。问何故游四门。更无增减耶。答东门见老人。东方主春。春生万物。表世间万物生皆有老。所以见老人。南门见病。南主夏。夏主万物荣盛。以表有盛必有衰。所以见病。西方主秋。秋主凋落。草木枯败。以表有衰必有死。故见死人。北方主杀。以表沙门能断烦恼。故见沙门。问四相之中。何唯现此三相。不现生相。答欲生厌故。故现三相。无常经云。若老病死。世间无者。如来不出世也。此老病死共嫌故。若现生相。恐更生忻。故不现也。五分律说。菩萨年至十四。严驾游观。出城东门。逢见老人。身分沉重。诸根熟昧。皮肤缓皱。行步伛曲。寝食不安。起坐呻吟。喘息气逆。所为缦缓。为人所轻。世情弥笃。世事皆息。名为老相。问驭者曰。此是何人。答曰老人。吾免之否。答曰不免。回驾还宫不乐。王恐出家。复增欲乐。又于一时。复敕驭者。严驾城南门。见一病人。百节酸疼。四支苦楚。能坏一切安稳乐事。如电损苗。顿伤兴盛。吾免之否。答未免。又游西门。逢见死人。举尸在野。家室男女。哀号随后。问驭者曰。此是何人。答曰死人。问何名为死。答风刀解支节。无处不苦痛。张口太息。手足纷乱。翻睛咀沫。扪摸虚空。汗液交流。便洟堕落。神游气绝。余无所知。弃之旷野。离亲戚。故谓之死。问曰。吾免之否。答富贵虽殊。死路不免。菩萨自念。未离老病死法。更增愁忧。即回车还宫。太子回驾。出城北门。逢见一人。剃除须发。被带法服。执持瓶钵。视地而行。问曰。此是何人。答曰。沙门也。披云宴坐等(云云)。太子闻已。三称善哉。下车恭敬。殷勤致问。欢喜踊跃。回驾还宫。   言既问识已等者。欲绝爱罗也。每见一相。辄问驭车人。太子遂知不免斯苦。前三是厌。后一是欣也。问佛未出世。未有沙门。如何说有沙门。答一云一切佛神力所化。二云法尔出世。净居天子化作沙门相。三云外道亦有剃头。似沙门。亦唤作沙门也。问佛化天化即不妨。如何驭车者识知是沙门。答曰。夫为驭者。事须博寻外教书史。书史之中。说有也。只如周书异记中说。过千年外有佛法。到来事也。若据章敬抄。兼驭者。亦是化瓶天子化来。能对答也。此解为正。依本行集。故作此说。余解无据。皆不取也。   言求无上果者。远希大觉也。   言中夜等者。变易分段皆名夜。在彼中间人名中夜。五分律云。菩萨为诸伎女作乐之次。菩萨暂得睡眠。伎女辈亦皆睡眠。菩萨即觉。观诸伎女更相扶枕。或露形体。状如木人。鼻涕目泪。口中流涎。琴瑟筝笛。纵横在地。又见宫殿。犹如丘墓。菩萨见之。三称祸哉祸哉。远视父王所住宫。住宫变状。亦复如是。复称祸哉。深可厌患。所以父王设乐。本欲令欣。事与愿违。翻成厌境。   言即命车匿等者。遁迹逾城也。章云阐铎迦。五分律云。阐陀此云给侍。令被揵陟(即骏马也)。又智论云。令被白马(即朱综白马也)。阐陀白言。夜非行时。不应被马。不审何故夜敕马。太子曰。有大怨来。汝不知也。老病死怨。怨之大者。莫过于此。汝速被马。勿得稽留。即被得马。牵至中庭。白言马已来此。菩萨便到马所。将欲跨之。马大悲鸣。天神恐有留难。即散马声。令人不闻。有一天神。空中叉手报曰。太子时已至矣。太子曰。左右侍人防护。如何得出。诸天威力。令诸伎人。睡如死尸。都不知觉。诸天捧马足。夜半出城。表出生死长夜。所以半夜出。简要云。父王为防护太子。恐闇开门出去。所以门上悬铃。闻四十里。太子夜半开门出无人觉。前解逾城墙出。此后解从门出(前解为正)。恐罪门司。故逾墙有理也。诸天捧足。东北上十四由旬。至䟦伽婆仙人所住林中也。诸天即净居天子也。智度论僧祇律。皆言十二由旬。此译家讹谬。不可和合也。由旬者。一由旬为十六里。十四由旬都计二百二十四里。若大乘依西域记数量之称。即逾缮那。旧云由旬。亦云逾阇那。逾阇那由旬。并讹也。新云逾缮那。自古圣王。名一军行。旧相传云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四十里矣。圣教所载。唯十六里。䟦伽婆者梵语。此云贤首仙人。此仙人是贤人之首。故名贤首。此仙人住此胡桃林。林从人得名。名贤首林。仙人久灭。其林尚存。或林名贤首林。仙从林得名。贤首仙人林。   言以刀剃发等者。有云净居等诸天。自持刀来。与太子剃发。西域记说。太子向阐铎迦边。取刀自断其髻。天帝释接上。天宫中供养。然后净居等诸天。化作剃髻人。手持利刀。徐步而至。太子见已语曰。为我剃髻否。幸为我净之。化人受命。即为净发也。示现不贪一切爱。故剃髻。贸鹿衣者。智论云。太子持妙宝服。贸鹿布僧伽梨衣。西域记云。净居天子化作獦人。服皮衣。持弓箭。太子曰。欲相贸易。愿见允从。獦师曰善。太子解衣。持与獦人。獦人得以却伏天身。凌空而去。自誓三昧经。佛念出家。净居天子。持色界天缯。自然袈裟而至。普曜经云。兜率天子号离垢光。即取天依袈裟僧伽梨。化作沙门形。供养菩萨。璎珞经云。福善天子持八万四千金缕袈裟。以上菩萨。瑞应经云。乃脱宝裘与猎师。贸鹿皮衣。疏依此经也。   言遣车匿归等者。使安亲也。有云太子夜半通城至此。既允宿心。乃形言曰。是我出烦笼之日。去羁锁之时。最后释迦之处在。后父母忆念。计寝食不安。眷属忧愁。莫知为计。令他如此。岂曰大悲。车匿汝须却来。归报父王等。令知平善。车匿悲哀。不肯归宫。欲得相随还国。白马跪膝流泪。太子慰喻。方可肯还。菩萨是时解天冠中末尼珠。命车匿曰。汝持此宝珠。还白父王。今兹远遁。苟复违离。散断无常。绝诸有漏。假使恩爱久共处。时至命尽会别离。见此无常须臾间。是故出家求解脱。   言于凞连等者。摧邪六载也。遣使还已。即舍此林。诣阿蓝所。学无所有处定。往郁头蓝子处。学有顶定。平遥云。虽言六师。是阿蓝伽蓝二人。非六师外道也。太子舍仙人所住林。复至二外道所。学无所有处定。到彼问云。汝行何行业。外道答曰。我坐得无所有处定。即是涅槃。太子问曰。既是涅槃。为是有心。为是无心。若言有心。即有缘虑。有缘虑故。有爱恚生。爱恚生故。即生死相续。轮回不绝。如何得言涅槃。若言无心。便同木石。即是非情。何名涅槃。外道嘿然无对。菩萨舍之而去。外道白太子。汝成道之时。愿相度脱(此外道名阿罗姓加蓝也)。次至郁头蓝子所。此外道坐得非想定。徴难同前。此外道亦白太子。愿相度脱。六师者。一满迦叶(迦叶是姓。满是名。即断见外道也)。二末萨羯离瞿舍离子(上四字名。下三字母号。是彼女之子。即常见外道也)。三想吠多子(上一字名。下二字母号。即苦行外道也)。四无胜发褐(无胜是名。垂发披褐。即自然外道也)。五犎(府容反)迦衍那(初二字姓。本事大自在天)。六离系子(亦名苦行外道也)。是彼所生名子。露形而行。佛法毁之。名无惭外道。文中虽言六年苦行。兼有乐行。夫求道者。离苦乐二边。简凡夫离乐。简外道离苦。行处中行。不同外道。日食麻麦。自饿投岩。入泉赴火。编椂卧棘。五热炙身。此之徒党。皆非正术。遂舍而去。   言勤苦过彼者。自饿外道。日食一粒油麻。或豆或粳米等。菩萨七日食一粒。如是经六年。名过彼也。   言厌其非等者。涅槃经云。菩萨为显中道之行。行正行故。降彼苦行外道已。即于凞连河沐浴。缘身羸瘦。上岸不得。净居天子按树枝低。令菩萨攀上。食乳糜者。马鸣经云。有牧牛长者二女。名难陀波罗。住彼山林侧。净居天子报曰。菩萨在林中。汝应供养。女闻欢喜。到彼林中。献奉香乳糜。又普曜经瑞应经云。有长者女。发愿生男。当祭山神。遂构千头牛乳。饮五百头。如是展转。取最后一头牛乳煮糜。一云九斛。一云三斛六升。佛欲成道夜。地六振动。时牧牛女。谓是树神所为。遂煮乳粥。将祭山神。山神曰。我不胜此供养。昨夜子时。有悉达太子。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但是彼徴祥。非我为也。汝可将供养之。当煮之时。从釜中上腾。一十六反。却入釜中。表其涅槃十六德也。当受乳糜。时侍卫五人。二人舍去。乃至败道亏志等。又大庄严经云。菩萨欲受乳糜。时四天王献七宝钵。菩萨不受。最后献石钵。所以受之。如是次第安置。以右手按之。合成一钵。四楞分明。菩萨以受乳糜。食已气力充满。   言受吉祥草等者。太子当欲往齐正觉山。成等正觉。路逢长者负草而行。菩萨问曰。汝有名字何。答曰我名吉祥。太子念言。逢吉祥者。必表我成大菩提吉祥事故。菩萨又问。汝施与我一束草得否。答愿将此草。遂施与菩萨。是故草依人立名。名吉祥草也。经云示现摧憍慢相。所以坐草也。一束既受草已。登齐正觉山。思惟果证。其山振动。山神白言。此非菩萨成道之处。若此成道。我之眷属。皆悉不安。此地不合胜致菩萨之身。问岁星在所。其国有福。如来居处。人何不安。答凤凰干飞。王者之嘉瑞。然其栖息。唯在梧桐。如来出世。大福群生。成道之时。宜居金刚宝座。此座威德尊重。非余所安。欲成佛者。去此不远。有过去诸佛。及贤劫千佛。皆于此处成道。名金刚座。菩萨蒙示。寻山而下。见一石窟。菩萨欲就成道。有二盲龙。又言菩萨欲成道者。就金刚座。若向此处者。必当摧坏我之窟宅。菩萨告曰。汝今盲冥。何得识知。争见我身。言得成佛。答曰。人寿八万岁时。我为一小师。说罪为福。受此盲身。后至六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从此而过。我眼得开。遂至金刚座所。听佛说法。彼佛灭已。我眼还盲。乃至四万岁。拘那含牟尼佛。二万岁时迦叶佛。具陈上事。如是三度佛过眼开。今见菩萨来。又得眼开。故知是大菩萨。必当成佛。释迦菩萨留一身影。于石窟中而去。于今尚存(三藏亲见)。   言诣菩提树者。即毕钵罗树也。向树下证菩提。故名菩提树。佛在世时。高百余尺。屡经斫伐。犹高四五丈。本行经云。其菩提树。身形黄白。枝叶青翠。周匝圆满。犹如车轮。上下长远。高余尺。直至于今佛。树犹在。涅槃之日。叶即雕落。经于再宿。还复如故。每至此涅槃日。诸国君王。异方诸俗。数千万人。不召而集。香水香乳。以用洗之。广奏音乐。盛烈香华。灯炬系日。竞修供养。后有外道国王。心生不信。斫伐其树并根。掘至水际。不留根踪也。出后有国王。信佛法者。而叹之曰。佛日已隐。佛树摧灭。生灵何睹。举身投地。悲感动地。以数千牛。构乳而溉。经宿即生。高一丈也。全取菩提。已为树名(有财释也)为于此树下。成大菩提。名菩提树也。   言坐金刚座者。在菩提树下。居其正中。与世界同。成周百余步。南北长东西狭。下据金轮。上穷地际。与金轮相连。犹如狼牙撮骨所成。西域记云。佛灭度后。诸国君王。传闻佛说法。金刚宝座。遂以铁作两躯观自在菩萨像。南北标界。东面而坐。彼诸耆旧相传云。此菩萨像沙土埋没。此菩萨身形尽时。佛法当灭。唐三藏至彼见。南隅者没过至𦚾臆矣。然此金刚座。以三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问答。且释名者。此座从金轮之上涌出。故依此座向上。入金刚喻定。名金刚座。若无佛成道。即与地平。若佛欲就坐。即自涌出起也。二者出体。小乘有宗云。三千大千世界中。唯此界此州有。余界余州无。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大乘不然。总有二解。一则约总佛四威仪中。皆有此座。二约别此界此洲。有金刚座。他界亦尔。此依大小乘辨通局。三问答者。问金刚座形状如何。答小乘有二说。一云如世谷堆。上尖下阔。若尔如何容受得八热地狱耶。答第二解云。上阔下尖。不妨容受地狱等。牟云如世间重床子。应合方停。设使下阔。众生业力。与地狱不相障碍。贺云若依大乘。此座唯识所变。亦是佛神力。福智所感。四智所变。是性境收能变之智。是现量摄。若尔何要此座而成佛耶。答菩萨为具微细二障。坚执难断。要须此座。起金刚喻定。方能断尽。余地不胜也。不同小乘断烦恼障。随处证果。菩萨将吉祥草。铺在座上。根向内。苗向外。铺已右绕菩提树金刚座三匝已了。结加趺座。如蛇缠身。卓然不动。口三唱言。我证甘露。又言一切诸漏若不断尽。一切心若不解脱。我终不起此座(经云。示现摧憍慢相。故所以座草也)。   言以智慧力者。菩萨发愿已。后坐金刚座。作是念言。有魔波旬好为损坏。若不降却。岂成大觉。遂放神光。照彼天宫。天宫振动。魔王波旬愁怖不乐。先以三女。幻惑菩萨。威神。变形改容。扶羸䇿杖。执手相携。跛行而退。是时魔王诱乱不遂。心怀嫉妒。召集魔军众。往菩提树所。菩萨报曰。汝曾设一无遮会。今得如是大威权。我曾无量亿阿僧祇劫。为法曾修种种施。魔王曰。汝无量劫修行。谁人证知。菩萨以手指地。地神出来。我能为证。魔王即以种种幻惑妖异神变。扰动菩萨。菩萨即入慈心三昧。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振动。作大音声。犹如雷吼。波旬眷属。一时退散。凡厥器仗。变为莲华(牟破魔了料简差别)。   魔有四八并十种。四魔者。烦恼蕰死天魔也。八魔者。即分段。变易。各有四。十魔者。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毒及名利。自高轻慢彼。汝等军如是。一切无能破。我智禅定力。摧瓶破投水。破魔中有二。一实报破。二化相破。实报破有八。化相破有四。且实报破者。初则分段四魔。后变易四魔。今说分段四魔者。华严云。十信菩萨。八相成道。能破天魔。第四生贵住中。即伏分别诸烦恼魔。资粮道渐。加行道顿伏。初地初心正断分别体尽。其俱生者。加行道渐伏。初地已上能顿伏尽。然故意力。七地已前犹起。而不为失。八地已上一切不行。种子金刚心断。其蕰死二魔者。若依唯识。初地已上受变易生。即便伏蕰死二魔。若至八地。受变易生。即七地满心。方舍蕰死。二魔。其悲智平等者。二三四地。皆受变易。次变易四者。烦恼魔谓所知障。俱生分别二类别故。且分别所知障。资粮位中渐伏。加行位中能顿伏尽。初地永断。次俱生所知障障十地。其六七二识中。俱生所知障。十地之中地地断。金刚。无间道一时断尽。此是变易烦恼魔。其变易蕰死二魔。唯识有二师义。一云金刚道起。降蕰死二魔。二云解脱道起。方降蕰死二魔。问变易天魔如何。答凡作魔王者。多是不思议解脱菩萨。譬如香象。与香象捔力。非驴所堪。菩萨既示相为魔。亦示相破。次下示相降魔者。今此菩提树下。说破魔者。化相破也。金刚座上三十四心成等正觉。破烦恼魔。留第五分寿。与未来弟子。破蕰魔也。蕰魔乐住生死。今舍第五分寿。名破蕰魔。受魔王请。却后三月入涅槃。表于死得自在。破死魔也。然降天魔。有二说不定。一涅槃经说。菩提树下。未成佛时。魔王恼乱菩萨。菩萨入慈心定。起雷吼三昧。即破天魔。又大般若说。得菩提已。然后破魔。法苑云。随根不同。未可和会也。所以分段品魔障于三乘。变易品魔障于菩萨。初障解脱涅槃。后障菩提妙智。又烦恼魔障有余。蕰魔除无余。死魔障生寿也。十魔者。欲等者欲魔。谓五尘境。体是所造。能生贪欲。从果为名。正是欲境之贪也。忧愁魔者。即是忧苦二受也。饥渴魔者。即是二触所生之二欲也。爱者贪爱也。睡眠者。即是不定四中数也。怖畏者即五怖畏。疑者即犹豫。毒者谓三毒。名者谓声名。利者谓资产。自高轻慢彼者。即是慢也。今言以智慧刀者。即非神通伏之。二释皆得。应摄受者而摄受。应折伏者而折伏(上道树降魔了)。   证大菩提等者。悉达太子降魔既毕。当此土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甲寅之岁。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三十四心成等正觉。四月八日是佛生日。亦是成道日。亦有传记中。说二月八日。是佛生日。亦是成道日。问何故亦说不定。答佛决定是四月八日生。当初周家以十一月为正月。即今二月八日也。作四月八日。今时二月八日。当往时四月八日。是成道日亦生日(今特取四月八日。浴佛者太过失。约彼周为论)。天魔波旬既恼佛不得。夜后于净饭王宫殿前。空声报曰。大王太子昨夜已死。王闻已惊惶闷绝。扑落金床。如热沙中鱼。婉转于地。良久乃苏。而说言。阿姨陀言虚。瑞应亦无验。得利之真者。一切无所获。是时菩提树神。心大欢喜。天曼陀罗华。至父王所。而说偈言。汝子已成道。魔众皆已散。光明如日出。普照于十方。又空中报曰。悉达太子。昨夜明星出时。成等正觉。王闻语已。前言死者是谁。今言成道是谁。菩提树神答言。大王。前死者是天魔。后成道者今是菩提树神。我亲见太子成道。故来相报。王闻心大欢喜。平旦大都之日。百官庆荷。咸称万岁。正欢喜作乐之次。斛饭王入来奏云。臣当房昨夜贱妾诞生一男。即是阿难。当父王喜庆时生。故云庆喜。上来八年作婴儿。七年为童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欲乐。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成道已后四十五年。住世说法。   言是时三千大千等者。初请意也。牟科云。初明梵王化佛请说权。二明鹙子等请说实。有说科疏意不尽。若科梵王请权。梵王不唯请权。经云恭敬合掌礼。请我转法轮。但言转法轮。不定权实。所以如来酬他梵王请。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说权说实意亦不定。故知总相请也。既尔应须初请意有三义。初梵王总请权实。二化佛下。别请说权。三今既合宜等下。鹙子别请说实。等取文殊弥勒。且三千大千世界主者。是第四禅梵王。俱舍颂云。四大州日月等。又一四州量等于初禅。一千初禅量等二禅。二禅下。名小千界。一千二禅量等三禅。三禅下。为中千界。一千三禅量等四禅。四禅下。为大千界也。主即是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即是三千大千之主也。   言及余天等者。即是余梵王诸天帝释。下经云。尔时诸梵王。及诸天帝释。至转法轮。梵王作念。天佛出世。必合说法。此佛成道。何故三七日空座。我须请说。不解请权实。但知总相请也。下世尊酬。即趣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即酬梵王一分请中权意也。灵山会上。说法华经。亦远酬着梵王请中一分实也。如来思惟时。亦有此意。思惟云。梵王请我转法轮。今缘根生。且说权教。至后根熟。即说实法。今既梵王根熟。岂不为说大乘(上叙梵王总请了)。   言化佛赞等者。申化佛别请说权意也。初见梵王等请。便拟宣说一乘。思惟根性。未堪为说。恐生诽谤。本来出世。只为说法利生。今若赞一佛乘。闻说必生诽谤。若也暂生诽谤。令他永劫沉沦。我宁不说大乘。却拟入于圆寂。下云我即自思惟。至疾入于涅槃。又更思量。过去诸佛轨则利生方便如何乃先说三乘。后谈一实。古佛既尔。我今亦尔。作此思惟。惬诸佛意。十方诸佛皆现。梵意慰喻我善哉。至分别说三乘。此是化佛请说权也。众生根性未熟。且谈小乘。三世诸佛法式皆尔。   言今既合宜等者。三类不同。总是别请说实。问三类人中。能请只是一人。如何言等。答发言启请。唯是一人。若同心合意。三根声闻。八万菩萨。故言等也。只如鹙子请中云。我等千二百。又文殊请云。是诸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意为持品中二万菩萨。四类声闻请也。又弥勒四请。皆有我等之言。言等何失。问鹙子请境。世尊说处。何故说行果。答只此行果对能缘心说。总名境也。问何故鹙子唯请境。不请行果。何故文殊唯请行。不请境果。何故弥勒唯请果。不请行境耶。答鹙子四十年前。执所得之果。与如来一种所修之法。与大乘不别。不识权实。所以偏请世尊说权实境。文殊菩萨正是行一乘安乐行之人。所以请世尊说行。弥勒道满当生。欲闻当来佛果三身。所以请果。第二重答意。唯向鹙子身上说也。以鹙子不知权可舍。不知实可取。所以请世尊说权实也。虽知取舍。未识所行之行。如何得离毁伤。所以文殊菩萨与声闻请行既知一乘行是可修。二乘行是权。一乘是实。未识当来所取之果。前来声闻授记果。是化身果。未识当来报身果。所以欲令二乘生欣趣。所以弥勒请果也(此说胜也)。今既合宜者。如来正意欲说法华经。鹙子便请。故曰合宜。合者契合。宜者根宜。根宜成就。方堪为说。名为合宜。贺云此显四十年后。灵山会下。请说实之意也。今一乘正合时宜也。   言鹙子等请等者。小乘教理行果名权境。大乘教理行果名实境。对鹙子能缘心。总说为境也。即十二品为一乘境也。上八品正明一乘境。法师品下四品。劝募持行。即是兼一乘境也。又昔密说三乘称权。今日显说一乘称实也。   言文殊等请等者。贺云文殊请说四安乐行。此即是一乘果之因。故名安乐之行也。   言弥勒等请者。弥勒请说三身真应之果。自受用身名真。他报化身名应。或法身理是所证。自受用身是能证。此二总名真。他化身名应也。   言故下经云等者。正引经证也。   言安乐行品中等者。文殊发请。世尊广说四安乐行。一正身行等。由行此行。当获安乐。经云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法华经。当安住四法。即雨品为一乘行也。   言寿量品中等者。弥勒请果。经云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知八千恒河沙诸菩萨等心之所念。并欲自决所疑。合掌向佛。以偈问曰。无量千万亿。大众诸菩萨。昔所未曾见。愿两足尊说。世尊告曰。此菩萨是我教化。乃至寿量品中。三告四请。世尊方说五品。为一乘果也。所以疏言三遍劝信。方说自身真应等。   言故为酬请等者。问既有请。未审世尊酬否。答疏言故为等。缘声闻之人。多皆慢法。若不待请。企意难生。是故如来欲拟说经。事须待请。为酬此请。故说斯经。   言破疑执等者。问有何意兴起此经。答如来说经。必先有起意。起者兴起。意谓意咒意旨。兴起意旨。而有五般。今当第二破疑执。缘三根声闻。四十年前。有疑有执。疑则犹豫两端。执则坚着不舍。疑则不信。执则不解。辨囿云。疑即犹豫迷上乘。而故起执乃封着。着小果而遂生。除疑决定信生。遣执分明解起。诸声闻等者。昔日解三而不信一。执二乘为究竟。不肯回心。定不定性二小菩萨。信一而不解三。执声闻而不作佛。有欲退求小果。由是声闻菩萨皆有疑执。今日说经破疑。则交生信。信自身作佛。令交取实。破执令生解。解二乘为权。令交舍权也。今当破疑。初悬谈。后解疏。诸抄或七门八门十门。广略不同。今依谟叙七门。一释名者。疑如岐路。不肯进修。或疑者惑上乘而起。又疑是不定义。后闻佛说法华。乃言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乃至如今不知是义所趣等。疑者不定。犹如门扉。   二出体有三。一定体。二约障。三种类。且定体者。唯识六云。云何为疑。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不疑善品为业。谓犹豫者。善不生故。迷四谛理。以有疑故。迷善恶业。招爱非爱果。于苦集而无知断。迷藏识中智种识性。为有为无。不能决定。起智证理。由是于灭道中。而无修理。此约迷理出体也。是不善性迷事者。于一一法上。不能了达。皆是迷相。大论五十八云。疑依五事生。一谓疑他世。疑过去世有佛法僧三宝否。疑未来世亦尔。二疑作用。疑父母胞胎之作用。疑化生有情之作用。疑中有身传识之作用。人死了为无为有中有身为无。三疑因者。不知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疑布施是富贵因。悭贪是贫穷因。四异熟果。疑异熟果沙门果等。五疑谛实。苦集灭道佛法僧。是有是无耶。此通理事也。若依法华会上破疑者。破事疑不破理疑也。理疑自向初地门中。入见道破也。然唯识论有二师义。初师云。有义此疑以慧为体。论云疑谓分别异觉为体。觉慧即异决断。觉说名为疑。护法正义云。有义此疑别有自体。以犹豫为性。此疑只是与慧相应。令慧不决。前安慧师取异慧为体者。由同时疑。令慧不决。说为异觉。非即是慧。毗助末底。执慧为疑。毗助若南。智应为识。意言毗助末底。以释于疑。欲令慧体便成疑者。亦可毗助若南。以释于识。岂便将智为识体耶。今既不许将智为识。如何以慧便为疑也。意道末底是慧两家共许。毗助之两家共许是疑义。汝即以执慧为体。若南是智。亦两家共许。犹毗助之即共许为识。汝即不许识用智为体。即许识别有自体。如何毗助末底名为疑。即用慧为体。故知疑别有自体。问前毗助末底名疑。何故毗助筏蹉又名疑。答由是梵语不同。毗是种种义。又如六根本烦恼中。五见世俗有。彼自释云。即是慧分。故余五实有自体。彼言疑别有性故。故知疑非即慧。若疑即慧者。应同五见说世俗有。此疑若望真如。即是假法。若望世俗。即是实有。还将疑为性。量云。汝疑是有法。非即慧宗。因云。六烦恼中不说。世俗有故。喻如贪等。贪等非世俗有。贪等有自体疑。不说世俗有。同彼贪等。有自体也。   二约障者。一烦恼障中疑。唯分别障。唯见道所断。二所知障中。随无明住地疑。异熟生摄。如阿罗汉疑黑盐之类。菩萨之人。七地已前有者。是异熟生疑。此在观行之中。不明了心假。唤作疑心。此疑从异熟生。名异熟生疑。此七地已前菩萨有故。欲界心有异熟生疑心。八地已去菩萨二空观相续。一切无也。此七地已前菩萨其实无疑。疑唯见道断讫。但是七地已前有者。是有漏心。无始时来。与疑同起。和杂一处。疑虽断有。有漏心时。便带得一分疑。相状起来。唤此有漏心作疑。简要云。今此二乘无学有者。更无别体。异熟生摄(体讫)。   三谁有疑者。亦名种类也。三乘皆有疑也。上根鹙子中根四人。下根五百千二百。缘觉凡夫。声闻凡夫。经云及发声闻辟支佛心者。第六住前顿渐二悟小菩萨。八地已上菩萨示现有疑。亦示相破也。并二乘圣有学等。皆是有疑人也。且声闻人。上根鹙子。有新旧二疑。中下二根。有新而无旧。问上根鹙子。何独有旧疑。答以利根故。如世间人是智慧前思虑。先见未萌之事。鹙子四十年前。往往疑自身。三人同座解脱床。何故世尊金色三十二。我即一相也无。我到头莫无佛分。经云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又云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又云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此是鹙子旧疑也。鹙子新疑者。今闻世尊叹二甚深。言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生疑。论家有定疑分。又云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又云今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此上根新疑也。次中下二根。根钝故无旧疑。唯有新疑。且中根四人新疑者。鹙子请中云。而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又自领解云。四十年前。于佛教化菩萨阿耨菩提法。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又云而无希取一餐之意。又云作是念已。疾走而去。准此文证。中根人唯有新疑也。下根声闻新疑者。下根自云。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又偈中云。我等无智故。不觉亦不知。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余。准此等文。下根新疑也。缘觉之人旧疑。准理则有。准文则无也。且准理者。鹙子根利。而有旧疑。缘觉更利根于鹙子。何妨亦有旧疑也。准文者。据经文则无缘觉旧疑处。又说文殊菩萨言诸求三乘人。三乘人摄得缘觉。亦是旧疑也。缘觉新疑者。经云其求缘觉者。比丘比丘尼。相视怀犹豫。即新疑也。以彼法华会上无圣缘觉。是凡夫也。菩萨疑者。资粮位中。顿渐二悟两类小菩萨。准疏中意。唯有旧疑。准抄家意。兼有新疑。且菩萨旧疑者。四十年前。顿悟小菩萨。言我自得菩提。声闻无分。论唯我能然。余不能尔。渐悟小菩萨。身中具彼二乘种性。于佛果菩提。作悬崖想。不唯疑彼声闻不得成佛。我自到头得成佛否。自他俱疑也。却拟回取二乘。即是摄论云。诸疑离疑。菩萨旧疑也。菩萨新疑者。路云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又诸万亿国。至欲闻具足道。此是菩萨新疑也。问此八万菩萨。理事二疑俱尽。如何法华会上。而有新疑。耶答示相有疑。非是实有也。问菩萨示现有疑。意为何事。答为引实小菩萨。有疑交破也。准此道理。实有小菩萨。到法华会上。起新疑也。所以章敬云。取授学无学人记品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即是异生小菩萨新疑也。又嘉祥云。此两类小菩萨。具有新旧二疑。昔禀三乘之教。疑其道理有三。拟趣入于二乘。名旧疑也。今闻说一一与前乖。既无前说三。今不合说一。疑其道理不定。故名新疑也。若依此解。菩萨具有新旧二疑也。三疑起因者。初总明。后别明。且总明者。心不孤起。托境方生。疑是心法。必仗于境。然后方起。疑起之时。而有总因。亦有别因也。总因者。即是三乘之人。皆不见世尊与声闻人授记。所以三乘之人疑因。此生。声闻人因不得记。故生疑也。菩萨之人因得记。故疑生也。或疑他不疑自。唯我能然。余不能尔。或自他俱疑。不定性小菩萨。不唯声闻不得成佛。我自身得成佛否。由是三乘俱有疑网也。二别因者。亦有是别起因也。鹙子等旧疑因思起。新疑因闻起。且旧疑因思起中有三。疑佛化偏。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二者疑菩提无分。金色三十二。十力诸解脱。乃至为失为不失。上是旧疑也。新疑者。新疑因闻起。即法华会上。唱二甚教理。甚教理是三根声闻。起新疑处。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上旧疑因思起)。新疑因闻起。若通论新旧二疑。俱因闻起。新疑即因闻二种甚深。言道声闻不知。旧疑则因世尊独与菩萨记。言当作佛。不说声闻作佛。又金城等诸抄云。所疑有四。一疑化主非直。将非魔作佛。恼乱我心耶。二疑所证理。佛所得法。甚深难解。又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三疑能诠教。而今从佛闻所未闻。皆堕疑惑。又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四疑智未圆。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皆是此中疑起因所摄。   四何时起者。金等诸抄。昼夜等是起疑时。经云我常于日夜每思惟等。问一切时中。皆有昼夜。何唯疑起时是昼夜。问又佛未出时有昼夜。彼时应有旧疑起。授记已后有昼夜。彼时新疑应却生。故知不可。问经文中昼夜文甚分明。何不取。答纵使文中有昼夜之言。空说上根。不包余类也。谟云取涅槃四十年前。起旧疑时。法华会上。起新疑时。为正也。   五何处起者。有云山林树下。是疑起处。经云我常独处山林树下等。贺云有三妨。一者往日居山谷。是起旧疑处。若尔今日居山谷。何不说起新疑处。二者若要居山谷。是记疑处。若出山来。疑即合断。何要说经断疑。三者身若能断。即说山谷。是起疑处。疑发于心。何故说身住处。问经文如此如何。答设经文如此。亦是说鹙子一人。未尽理也。有解云。大乘教理行果。小乘教理行果。是起疑处也。   六句数者。一昔时于大生疑。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至为失为不失。即是好满不共德。具相降魔德。二者昔时于小生疑。即是若坐若经行。常思惟是事。呜呼深自责。即是处小阶而起叹也。三今时于大生疑。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趣。又云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于此大乘教理两法。向上生疑。四今时于小乘生疑。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至所行道。于小生疑。又有四句。一疑自不疑他。声闻人疑自身永无佛分。二疑他不疑自。即定姓小菩萨。三自他俱疑。不定性小菩萨。数起异乘心。四自他俱不疑。声闻授记已后。少分无疑也。   第七正明断疑分位者。分二。初诸识有无。二正破分位。且识有无者。唯识云。藏识全无。末那具四。意识有十。五识唯三。意云。此疑既是烦恼。与何识相应。疑唯在意。异熟生心从异熟起。名异熟生。异熟不同。有其三种。一异类而熟。此第八识是无记。昔日所造善恶之业。招得五趣等果。余识所招。非此第八。与此异熟。故名异。因是善恶。果是无记。名为异类。二变异而熟。赖耶种子。未起现行。且同赖耶。是其无记。凝然不变。起现行时。若心生爱。爱极即取。由爱水润。转体成有有也。即生名为变异。三者异时而熟者。前念刹那落谢。后念起未时。既前后不同。名为异时。此疑即从第八识生。名异熟生类。末那具四。我痴我爱我见我慢。此第七识。有执无疑。前五唯三。即贪嗔痴。且如眼见色时。违情境即嗔。顺情境即贪。中容即痴。乃至身识皆准此。故知疑准在第六识中。虽言藏识全无。就现行说。若论种子。不得言无。此疑即是后四障中。诸疑离疑障也。下疏云。诸疑离疑。即是前二也。二正破分位者。问今言破疑。破何疑。答新旧皆破也。理事之中。唯破事疑。不破理疑。地前菩萨虽有。初地门中破也。问何要破。答为令二乘众生。生信心故。所以世尊出定已后。告四众云。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问因何破得。答说经能破也。文殊菩萨答云。诸求三乘人。至令尽无有余。又云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又云声闻若菩萨。至皆成佛无疑。问论云说即有惊。不说即无惊。有因闻经。方生疑者。如何名说经破疑。答初闻二深。咸皆有疑。后三周正说。闻者除疑。亦名说经破疑也。谟云简要等云。鹙子闻方便品了疑除。佛言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又云我闻是法音。得所未曾有。心怀大欢喜。疑网皆已除。初周上根未得记除疑也。中根下根得记了。方除疑。授记品云。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若复得王教。然后乃啖食。此未得记。尚自怀疑。得记了方能断疑。此中根人疑断处也。次下根人。亦得记了疑除。五百弟子授记品云。自谓已得灭度。至我今乃知实是菩萨。此是下根人疑遣也。次下小菩萨两类之人旧疑者。四十年前。见世尊不与声闻授记。所以生疑。今日见世尊与声闻授记。便是小菩萨断旧疑处。若菩萨新疑。见世尊与阿难授记处生也。经云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以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世尊与他解释。我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发菩提心已下。断新疑也。然疑不同有四对。谓种子现行对。烦恼所知。理事。种子习气。且种子疑。要三乘见道。方断现行。地前闻教即除。二烦恼所知。烦恼障疑。通障三乘。所知唯障大乘渐顿二悟。若是小乘回心。只断所知。烦恼自乘中已断。三理事者。迷四谛理。三性三无性。见道断。事疑修道中断。罗汉疑黑盐等。是事疑也。四种子习气者。种子即见道断。习气即无学位中方断。在见道中。虽即种子除。习气上在。所以无学道方除。种子如䔉酱。习气如气䔉。上来解义门讫。一释名。二出体。三谁有疑。四何时起。五何处起。六句数分别。七正明断疑分位。   言佛自成道等者。正是疑起因由也。亦名标所起境。心不孤起。托境方生。佛自成道。四十年前。处处会中。赞叹菩萨。并与菩萨授记。毁责声闻。复不与授记。因此三乘人皆有疑网也。上辨成佛。下半行疏。解疑起因也。   言声闻等者。标起疑人。等者。等取三乘人。亦云等取缘觉四众等。今疏烈上根。不烈中下根。举胜摄劣也。   言故舍利弗甚自等者。此旧疑文也。无量知见者。即尘沙万德。菩提涅槃。名无量知见。若得授记。即不失此知见。缘不得记。将谓失此知见。所以感伤。今闻得作。故疑即除。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我等同入法性。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至终日竟夜每自克责。此上旧疑也。   言而今从佛闻所未闻等者。新疑文也。   言诸小菩萨者。顿悟小菩萨也。即是论云言我能然。余不能尔。问何不言大菩萨。答示相有疑。亦示相破。非此所要。故不言也。   言或不定性诸小等者。即渐悟菩萨。疑佛菩提。为得不得。即是摄论云诸疑离疑也。或有疑者不疑者。疏置或言也。   言由是三乘等者。结也。由者由不授记声闻。是以三乘人皆有疑网也。由是有疑。所以说经破疑也。   言由此经文等者。问说经破得疑不。答疏云由此经文等。此一段文。方便品文中。唯说菩萨声闻。不说缘觉也。   言闻我所说法等者。闻佛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由是昔今二疑并尽。所以然者。十方世界。若有二乘。可舍于一。而就于二。既无别二乘。故求作佛。   言又云诸求三乘等者。疏主恐人疑道。说经不被缘觉。所以引第二段经文。证有缘觉。经文虽不分明说名字。以有三乘之言。摄得缘觉也。又疏主向下体经意。缘缘觉授记处无。所以此间但奄含说了。更不分明列也。问何故说经破疑。则被缘觉。及至授记。则不为缘觉耶。答缘觉之人。一座证果。法华会上。又无此缘觉无学之人。纵有者。尽是见道已前凡夫。亦闻经了。便断疑。断疑了。便回心修行大行。所以不要授记。声闻之人。四果证圣。每果之中。耽玩无为理。不肯回心。事须得世尊与授记。方肯回心也。所以声闻得授记。缘觉不要授记也。问疏主何要引序品中一段文来。证说经破疑耶。序品中。如来由未说经。答文殊菩萨见雨华动地等事。告弥勒云。据此瑞相。如来必合欲说法。断三乘众生疑也。经文虽在序品中。元来指方便品中断疑事也。所以序品品末疏云。两道牙生。令进修故。正指方便品也。   言又云菩萨闻等者。方便品经文证也。疏引断疑文。唯引初周。理实下之二周。亦合具引。第二周云。而今从佛闻所未闻皆堕。至令离疑悔。三周云。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皆作是念。至得如是决等。   言此中破疑亦兼等者。问如来说经为破疑。疏中即立破疑门。不唯破疑。兼破悔。何故不立破悔门。破悔疏中不立门。应破疑门亦不立。答疏云。此中破疑等。缘前标门。但言破疑执。此欲辨悔。故言亦兼也。   言悔昔修小等者。问悔何事。答疏言悔昔修小不得作佛。出悔所以也。昔见菩萨得记。声闻不蒙。便自克责。我何修小。不行大因。不如菩萨蒙记菩提。今蒙授记。当得菩提。悔昔所修。恶先所作。枉费其功。修小乘行。取小乘果。何不乐大乘行大行。令我经尔许时。不得记别。不乐知金银珍宝。止宿草庵。常乃爱其除粪。不取牛车。爱乎羊鹿。不往宝所方便入化城。故知昔日所作。大枉其功。经云不解方便随宜所说。初闻佛法。遇便信受。思惟取证。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等。故言悔昔等。   言今闻得作等者。问既有此悔。如何破之。答疏言今闻得作等。将谓昔日所行。其功枉费。既是大因。何所悔也。若不因除粪。如何后得家财。不入化城。如何今往宝所。三百由旬已过。但行二百。即到宝方。不为取羊鹿。如何得上牛车。欲求菩提。万行皆作。况小乘法。而不修行。顿悟则先大而后小。后四五六地还相同二乘。修小乘法。渐悟则先小而后大。更不学小乘法。是知昔日修行。亦不枉也。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又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问疑生分别。入见即除。悔多忧俱。离欲便舍。今既是无学。何有悔焉。答此虽言悔。但是恶作。恶先所作。非是悔也。问既是恶作。何言破悔。答从果为名。故言悔也。理实非悔。是恶作故。此悔有二。一则悔不修大。二则悔昔修小。今但破悔昔修小。不破悔不修大。悔不修大。正合所应。故不破。   言疑通三乘悔唯等者。问说经破疑。即立破疑门。说经兼破悔。何不立破悔门。答疑通三乘等意言宽者则立。狭者则不立。问何名宽狭。答贺云三义。一三乘论宽狭。二三根论宽狭。三三性论宽狭。且三乘宽狭者。声闻之人。昔修小行时有二悔。一则悔修小乘行二悔不早修大乘行。故言悔唯小有也。大乘即无悔。不可悔胜而修劣。未见有菩萨悔不早修小乘者。若尔文殊偈言。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如何菩萨有悔。答彼处云有悔者。言总意别。悔实不通大乘。将悔名字。寄向有疑之处。相合说。言总意别也。言中说有。意中不通也。摄云文约义繁。合而为言。乍似难会。意亦前不别。二云大乘不定性菩萨。于佛果菩提。起悬崖想。退求小位。岂不是悔。答此揣量修行大行不及。故取异乘。不名为悔。亦无破悔大文。摄云。信解品云。悔来至此。即是有悔。疏主何言无悔。答疏主不障他诸经中菩萨有悔。今言菩萨无悔。且约法华会无也。信解品谈往事也。亦有云。信解品云菩萨有。约身即是菩萨。若约身中种姓论。即是二乘人。由带彼二乘种姓。所以起悔。悔属小乘性。纵起悔心。是小乘人。非大菩萨也。贺云小菩萨悔修大行。拟退去。约暂时退入二乘。不久却归修行大行。此约暂时有悔。疏言无悔。约长时无也。今详诸释。皆归有理。然疏意。悔准小有。为正也。问何须破悔。答声闻人有二种。一悔修小乘行。因此停住。妨行大乘行。所以破也。将谓四十年前所修小乘。不是大乘因。枉用功夫。所以世尊向说。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所以除悔也。二者悔不早修大乘行。此间不破。彼亦与无上菩提。为增上缘也。菩萨人无此悔故。故言悔唯小有。未见菩萨住大乘中。悔修大乘者。未见有文。不可舍胜而取劣耶。问何处破。答随说三周之处。疑断之时。悔亦随遣。三根宽狭者。鹙子上根。有新旧二悔。中下二根。有新而无旧。且鹙子旧悔者。经云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又云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等。此是鹙子旧悔也。鹙子新悔。经无明文。唯法华论中。解方便品。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处经文。彼论家。作五种惊怖解。五中悔惊怖。正是此间鹙子新悔。谓大德舍利弗等。起如是悔心。言我不应证如是小乘之法。此是正义。又唱二甚深。亦是鹙子新悔起处也。问上根可尔。中下根具新旧二悔否。答摄二解。一云亦真有新旧悔。序品末。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又譬喻品。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又授记品中。每惟小乘过。不知当云何。得佛无上慧。又五百品云。悔过自责。准此。三根声闻俱有悔。就中中根四人。通新旧二悔也。下根唯有新悔也。问中下许无旧疑。如何中根说有旧悔。答第二解云。中下二根。唯有新悔。而无旧悔也。然彼穷子及彼下根领解。皆陈自足。更不求余。宁岂昔时悔修小乘行。故中下二根无旧悔。为正也(上三根宽狭)。三三性宽狭者。疑唯不善及有覆无记性也。悔不早修大乘行。通善性。悔不作恶事。是不善性。如急行失威仪等。后追悔。即威仪无记。如宣律师从东京入正都。不乘安乘逢雨急行。后却追悔。故知悔通三性。疏且依三乘三根辨宽狭。不依三性。若依三性。疑狭悔宽。以疑宽□。别立破□□□。悔狭故。□□□悔门。故言以宽摄狭等。问三乘有疑。何别答菩萨起通理事。声闻起者。唯事□□。   言至后卷中者。后第二卷经文。若论疏。早是第五卷也。疑悔之差别。烦恼障疑。法执类疑。有烦恼伴悔。恶作名悔。如是差别。皆如下释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后破执者。初以义门分别。后疏释破其迷执。略以六门分别。   一释名。二出体。三约识有无。四执障宽狭。五三乘伏断。六得果有殊。且释名者。贺云坚执计着。名之为执。声闻之人。计着为究竟。如来为除此迷情执。故说此经。又云操持守摄名执。执谓封着。执谓情不舍劣见。但与心心所相应起者。总名为执。执者计小果而生。执者决定义。声闻四十年前。证得小果。谓与佛等。如人行至宝山。把着瓦石。谓是真金坚执不舍。执若门不开。不肯进修大行。但得小果。谓是真极。于戒缓者。不名为缓。于乘缓者。方名为缓也。   二出体者。二执皆以染慧为体。成唯识论云。我法二执。以慧为体。谓即恶慧非善慧。此慧起时。无明俱故。若余心所相应起者。总名为执。五见中萨迦耶见为体。此是假法。假法如无。非因缘故。以我法二执俱依一慧。以慧为体胜也。由有无明故。无我之处。妄执为我。无法之处。妄执为法。此通外凡有也。若二乘羊鹿化城本无妄执。为有此心。是法执也。   三约识者。安慧云。前五第八。唯有法执。而无我执。末那唯我执。谓执赖耶为我。第六意识。具有二执。虽具二执。有间断故。谓此意识五位。无心所依之识。既不有能依之我。亦有间断也。护法云。此理不然。意言执者。执着分别。方名为执。前五任运缘境。赖耶亦任运缘三种境。只有任运分别。随念分别。云何言有执也。护法正义云。一我执八识有无。二法执八识有无。且我执有二。一者俱生。二者分别。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由内缘力。常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此复有二。一者常相续。在第七识。二者间断。在第六识。此二我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乃至金刚心。方能除灭。分别我执者。亦由现在外缘力。故非与身俱。要待邪教及邪分别。然后方起。故名分别。唯有第六意识中有。有二。一缘邪教所说蕴相。二缘邪教所说我相。二法执者。略有二种。一者俱生。二者分别。名义与我执同也。此法执细故难断。后修道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即能断灭。护法云。六七二识。具有二执。若常相续在第七。若间断时。在第六识。五八识中。二执俱无。谓是自净无记。若第八识。含诸种子即得。若令起现行。而有执者。无有是处也。若安慧师。八识总有执。五八唯有法执执。第七唯我执。第六通二执也。   四执障宽狭者。执即狭。障即宽。谓执唯在六七识有。唯除第八。执障俱无。护法云。六七二识。有执有障。五识有障无执。且如前五识。有贪嗔痴三。而无其执。若是不正义。即言执宽障狭。缘执通三性。障唯不善性故狭。正义。即约八识论宽狭。不正义。即约三性。以论宽狭也。   五三乘伏断者。七方便伏我执。初果断。若大乘。资加二位伏。初地断。又分别我执。见道断。俱生我执。地地皆除。谓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十分别起。初地断分别。兼断一分俱生。乃至佛果。断最后一分。身见是执。第四地断。若障直至十地满足。金刚心断。   六得果有殊者。贺云声闻断烦恼障。唯得涅槃。菩萨双断。而得二果。菩提涅槃。此中执者。此法执及所知障也。上中二根。及诸罗汉。我执烦恼。先已亡故。谓除法执及所知障。说此经也。上来六。一释名。二出体。三约识有无。四执障宽狭。五三乘伏断。六得果有殊。   言声闻有二者。标能执人。能执人中。有声闻。有菩萨。两类人中。皆有能执人所执法。且声闻有二。初疏主泛明两种声闻。后依瑜伽法华论。列四种声闻。今且泛明二种者。问疏主何故不同他论家。叙四种空。说两种耶。答此间疏主约实种性。此两种缘增上慢人。是暂有应化。又是不实故。此间唯论二种声闻也。从他闻声。而得解脱。谓于所闻教法声。发心修行得小果。如是种类。故名声闻也。   言一决定种性者。瑜伽云。有五种决定。一种性决定。二发心决定。有声闻种性。决定发声闻心。三得果决定。四入无余决定。五不成佛决定。今此疏中。具三决定之义。一种性决定。疏言决定种性。二得果决定。疏言得声闻果。三入无余决定。疏言定入无余。定入无余之言。遮一性师入涅槃了。再起身修行成佛。故言定入无余。余是阿罗汉五蕰身。是惑业之余。无彼身故。故名无余。余有三义。一障余。阿罗汉惑业断尽。有余习气在。名障余。又有所知障在。名障余。二者道余。谓戒定慧。有余可修。未满故。三者果余。余者。此阿罗汉身。是惑业之余。名为果余。章敬云。引佛性论云。二乘有三种。一烦恼余。无明住地。二业余。谓有漏业。三果余。谓意生身。此不定性人。说无余涅槃者。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此约小圣。以解有余。若佛有余。虽无实依。而现似有。亦名有余。有漏所依。略有八种。一施设依。谓五取蕰。谓由此故。施设假者。建立有情命者等故。言说句六趣行等。皆依取蕰而建立也。二摄受依。即七摄受事。父母妻子。奴婢僮仆。朋友眷属等故。三住持依。依四食身方住故。四流转依。依四食住。及十二有支。有情流转故。五烦恼依。所谓集谛与苦果为依。六后边依。谓阿罗汉最后蕰。七相续依。四相迁故。八根本依。谓第八识。今依第六后边依。名有余。无学位中。具于四净。谓当苦不生净。烦恼不生净。不造杂业净。舍寂静净。谓六根门。喜不喜。安不安。乐不乐。安住上舍。虽有寂静。有少余依。名有余依。言无余依者。离过得名。离先三余。障余道余果余。及后诸余。名无余涅槃。即此无学。深生乐寂。身如薪。智如火。依无漏定。起智慧火。烧灭自身。其身既尽。智亦随灭。由如灯焰一灭已后。不住方所。不入过去。不居现在。入灭亦尔。问既无身智证。对谁说无余。答得此无余。与有余同时。即是由前有身智时得。故要身智灭位。方显无余。故唯识云。尔时虽无二乘身智。而由彼证。可说彼有。问此无余位。更何所有。答唯识论云。此位唯有清净真如。离相湛然。寂灭安乐。依斯说彼。与佛无差。唯无菩提利乐他业。故复说彼。与佛有异也。灭却色蕰。名灰身。灭却四蕰。名智灭也。   言故诸经云等者。言经即是庄严论有文。论解于经。从经引来。所以言经也。余人善根者。小乘是大乘之余。唤小乘定性人。作余人善根。即是余有为法。无漏生空智品。八解脱根力。诸功德法也。   言涅槃时尽者。即是身智俱灭。同大虚空。天亲立三缘起。烦恼业异熟果事。俱舍问云。宁知要由烦恼。能生业耶。答如龙镇池水。常流不竭。烦恼镇业。生续无穷。以此故知。二乘无学。烦恼既尽。发业无由。惑业既无。不招后有。现在异熟。更不感生。故任先因。随业长短。般丧无余。更不受生。名为时尽。亦名趣寂也。   言菩萨不尔者。身智不无起身。教化众生。故言不尔。菩萨示现。顺同二乘。入无余涅槃。身智不灭。故云不尔。不同二乘身智俱灭也。问佛菩萨示入无余。有何意。答示现入者。引实声闻。令不愚法故。问此不定性。类同彼定性声闻。入无余。身智尽否。答此不同彼留身智。故成唯识云。又彼入无余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说彼才证有余涅槃。决定回心求无上觉。由定愿力。留身久住。非如一类入无余依涅槃。问如何此法华会诸声闻辈。得授记已。方便更入无余依涅槃。只如双贤法。将以前往。群圣蒙子。而后随迦叶。入鸡足而不归。阿难蹈恒水而长逝。如斯等类。如何会通。答瑜伽论云。方便示现。于无余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实身不灭。化作比丘。于不定性声闻前头。倍加精进。修行在前。于诸人前。示入涅槃。计料同类声闻。欲入涅槃。却出来向伊道。汝知否。无余涅槃之中。都来无事。不如修行大行。令同类不定性。无学咸作是念。往昔耆尊。某年日月。入无余者。今却再来。我等何要更入无余耶。此依五性宗解。问示入无余。是何意。若引一类有大乘种姓人。身中有小性。先发小心。得无学果。恐入无余。玉石俱焚。故引也。若依一性宗。只灭前六识。七八二识在。将用持种。后从彼起。回心向大。若尔与无色界人入灭尽定何别。无色界人。已无色身。又入灭定。灭前六识。身灰智灭。入无余依。依义何在。身智都尽。名无余。既七八识在。何名无余。一性云。但入无余。皆能再起。修行成佛。凡有心者。悉皆当成阿耨菩提。五性宗说。定性声闻。不许成佛。若不定性声闻。不求趣入无余涅槃。只向有余。回心向大。利乐有情。尽未来际(上定性)。   言二退已还发等者。声闻初发大乘心。后退入二乘。今又回心向大。名退已还发大菩提心声闻。问疏主但言不定性则得。何故言退已还发。答退已还发。约名则宽。约义则狭。是故偏引来。退已还发。具二义。一名退已还发。二名不定性。若不定性。唯具一义。是不定性。不必退已还发。是退已发。必具不定性。所以不定性名狭。退已还发名宽。若约义而论。不定性义宽。退已还发义狭。言不定性。摄得退已还发义。言退已还发。摄他不定性义不尽。义即狭也。只是摄得退已还发之不定性。若是不定性。不曾退已还发。即摄不得也。问疏主何不退已还发与不定性。两类双引来耶。答疏主体上下经意。三周之中授记。尽是退菩提心。所以偏引。问法华会上。世尊说经。既不彼一类。唯不定性者。岂灵山会。无此一类。是不定性。不是退已还发之人。答有一类众生。身中有三乘性。大乘性未熟。不发大乘心。直修小乘行。过去逢俱那含牟尼佛。修解脱分善。迦叶佛边。修加行善。今逢释迦。得有学无学果。问何处经文是耶。答经文分明道。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百千万。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曾从诸佛闻。方便所说法。此文是也。问此类早晚回心。答此一类虽在法华会中。只缘大乘根未熟。未回心。至佛灭后方熟。问此一类大乘根熟时。如来已入灭。弥勒未下生。谁人教化。答世尊道。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则教化不得。现前有佛。必教化得也。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方便教化。令发大乘心。   言初是定性等者。都结二类人。亦名料简。然定性不定性。无有七类。定性有三。不定性有四。且定性三者。一定性声闻。二定性缘觉。三定性菩萨。次不定性四者。一声闻缘觉性。二声闻菩萨性。三缘觉菩萨性。四声闻缘觉菩萨性。贺云。初定性即指第一决定种姓。后不定性。即指退已还发。一切声闻。不过此二种。故言泛明也。   言然瑜伽及等者。依论叙四种声闻。然者前二种生起四种之道理。故名为然。然则疏主烈二种声闻。且瑜伽法华论。有四种如何。故言然也。   言一决定种姓者。法华论也。亦名趣寂者。瑜伽论也。亦字亦疏中道理也。疏主向前。早说定性声闻了。此间引瑜伽论文。又更言趣寂。故言亦也。问何名趣寂。答瑜伽云。一向趣寂。谓从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性故。一向弃背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起安住涅槃意乐。毕竟不能趣大菩提。疏主参彼二论。成其一名。所以言决定种性。亦名趣寂。问决定种性。与趣寂何别。答决定种性。通因通果。趣寂唯果非因。   言二增上慢等者。指名也。此是凡夫。约位也。问何名增上慢人。答四沙门果。是增上法。增上法上起慢。故名增上慢。今言得第四禅定。名阿罗汉。约胜处说。其实得初禅定。计为初果。乃至第四禅。计为阿罗汉果。准此寡闻比丘。皆是此类。不学三藏圣教。唯乐坐定。名为寡闻。闻道佛教。有四沙门果。便厌下忻上。六行伏惑。得第四禅定。计为阿罗汉果。此是心实境虚也。欲界业尽。不动业成。欲界命终之后。即受上界中有。于彼中有身上起谤。便作念言。我闻罗汉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何故更有中有之身。便起欲界邪见无明等诸烦恼。一时起谤。将知释种无真解脱。由谤解脱。生地狱故。问中本二身。何身之上起谤。答小乘有二说。一婆娑云。本有身上起谤。大乘不许。若本有身上起谤。有三种相违。一缘色界中有色细。唯同类相见。异类不见。非下界眼见上地中有。二者命终心皆散心。故不合见。三者若欲界本有未灭。更有色界中有身。迎来有二趣并生之过。二者小乘经部师。中有身上起谤。与大乘同。问小得谓多得。为增上慢。今此四沙门果。全不得。如何得名增上慢。答若不兼四禅定。亦不得名少得。今既得四禅定。即是少得谓多得。又阿罗汉得真择灭。此得一分非择灭理。亦名少得。三阿罗汉是断惑得。此是伏惑得。亦名少得。问此与邪慢何别。答增上慢。少得谓多得。邪慢。全不得言得。若增上慢。心实境虚。心中实将谓四禅定是阿罗汉果。增上则不是罗汉。此望他心中是错。过失浅也。若邪慢。心境皆虚。心中知不是。计作是。知不得。计为得。此则过深也。问疏言此是凡夫。如何名声闻。答从声起闻。故号声闻。欲拟修四禅定。还因世尊向他说道。有阿罗汉果。我生已尽等言。因彼声教。修四禅定。名声闻。潞云。此是外道。若尔外道教中。无此沙门比丘名目。故非外道也。准对法论。亦言比丘。或初修依佛。后起邪见。故约初心。名为声闻也。   言三退已还发等者。标也。言退已还发大菩提心。即法华论文。亦名不定种性。即瑜伽文。章云。法华论中。初烈但名退菩提心。结中方言退已还发。瑜伽论名为回向菩提。此论依昔时曾学初说退心。彼论约后必法起趣求。遂言回向。言回向者。谓本来是极微劣慈悲种性。由亲近如来住。故于广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续。离倒究竟。住无偏界。而蒙诸佛觉悟引入加行开导。由此因故。便能发趣广大菩提。虽能发趣。由示寂故。于此加行。极成迟钝。不如初始发心有佛种性者。今法华会。皆是此类也。准此结文。今昔双辨。望昔云退已。望今言还发。亦名不定种性。非二论别名。理亦无失。   言且法华会等者。指人也。问既言昔退菩提心。今法华会阿谁是。答疏言且法华等。等者等取中下。曾发大菩提心。后时却退。故言此类也。   言故经自云等者。引证也。证中有四段文。初及后二。皆此经中证不定性也。第一段经文。唯证上根。鹫子昔时行大乘行。不说劫数。不说行位。贺云。佛昔空王佛时。以无上道。教化鹫子。鹫子已发大乘心。今日悉忘昔时大行。才证小灭。已为究竟。非但忘于昔愿。亦乃谬于今大。此证退已还发义也。   言优婆塞等者。引第二文。证劫数行位时节也。优婆塞戒经者。新云优波索迦。此云近事男。戒即五戒也。经谈彼往事。故受此名。然今如来。于十六王子二万佛时。教化舍利弗。令发大心。学修大行。经六十劫。福智二严。仪容可嬉。面貌端正。正彼修檀波罗蜜。次有婆罗门。来问鹫子曰。人者修菩萨行。鹫子云是(我要之眼精。鹫子施与。婆罗门得已弃地践踏。詈骂而去云云)。鹫子心生悔恨。施他何益故知菩萨行。甚难可修。不如自调早出生死。思惟是已。十住第六心前。遂便生退。向若不悔。难行得过。今既退屈。悔修此行。名退菩提心也。   言鹫子亦言等者。第三引两段文。方便品化城喻品。通证三根声闻。尽是证退菩提心也。贺云。昔于大通佛时。为十六王子数。已教化。早结大乘之缘。中间遇于恶缘。退败大心。名退心也。   言由是故者。由是前段经文。证舍利弗等名退菩提心也。   言非不定性皆等者。问为是定性退已还发。为是不定性退已还发。答疏言非不定性皆是等。于此不定性中。四句分别。一是退菩提心。非不定性。顿悟菩萨。修至六住。未至第七住退。名退菩提心。又有修至七地。亦是退菩提心。非不定性。如七地菩萨。还于行上有退。初地已前。证上有退。问如何菩萨得有退耶。答非是退证二乘凡夫名之为退。只是不证进得向上地。名之为退。二是不定性。非退菩提心。即疏中言。亦有昔日未求于大等文是。三亦是退心。亦不定性。即舍利弗是。四非退菩提心。非不定性。即顿悟菩萨。修至八地。得四不退。如顺水行船。法驶流中。任运转故。章敬云。非不定等者。明法华论所立退名。未能遍摄诸不定性。且依此会。言退无失。若约瑜伽论回向菩萨退心。定当回向。故能遍摄诸不定性。简要云。有是不定性。而非是退。直从小果。回向归大。曾未发于大乘之心。有是退类。皆是不定性。即鹫子等。昔修大行。退求小果也。   言四应化者。标化名应。化非真。释化名。瑜伽亦名为变化。理亦无殊也。   言摄大乘说等者。指教也。谓欲化度诸有情故。或诸菩萨。或诸如来。化作声闻也。经云知众乐小法。而畏于大智。是故诸菩萨。作声闻缘觉。   言富楼那等者。举类也。言等。等取阿难也。问争知富楼那是化。答经云。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折云。有二种化。一显化。若根熟者。人数广多。事须振威神。八相成道。二潜形。密诱化为一人两人根熟者。如佛与比丘同房宿。问佛菩萨化作声闻。有何意。答有二意。一为伏定性声闻慢心。言诸佛菩萨不得我之涅槃。二为化不定性声闻。身中有彼大乘种性。恐入无余涅槃也。故摄论云。如世尊言。汝等苾刍。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入涅槃。谓调伏彼声闻种性。遂化作其身。同彼种类。现般涅槃。经百千劫。耽寂灭酒。后身从彼起。现授佛记。令诸不定性声闻皆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复起。现受佛记。况于我等。不希作佛而入涅槃。问此不定性人。根熟了。自回心来。今既未熟。何须引摄。答根熟是因力。引摄是外缘力。因缘和合。方能回心。趣于大乘。问唯释迦独此教化。他方诸佛还如此否。答遍寻经论。乃知诸佛十方世界恒化有情。一切诸佛。亦同释迦。宜见少者。即现一身。宜见多者。即现多身。观察根熟。无不应者。故名应化。问见同类身。有何文证。答如观音菩萨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等。   言法华论等者。会本论文。汉云。且五性宗。无性定性。决定不得成佛。本论既言。决定性及增上慢二种声闻。根未熟故。如来不与授记。准此即是决定种性。根有熟时。后当得记。违他一分定性不成佛宗。故此会也。牟云。今详疏主意。用五性宗。以解此经。诸论违文。尚须和会。况于本论耶。法华论云此中唯为二等者。正引论文也。问退心何故与记。答退心为根熟故与记。问应化何故与记。应化者为化故记。此上二根类。与记所由。   言其趣寂等者。出后二类不得记所由。问何以后二类不与授记。答论云。其趣寂者。及增上慢。一根未熟故。二不分明记国土名号。名佛不记。问佛不与记。莫有诸人与记。答疏言菩萨与记。即常不轻菩萨。奄含与记也。问佛缘根未熟。故不与记。常不轻菩萨与记。岂即根熟。莫是菩萨慈悲多于佛耶。答佛则择根而舍之。根熟者则与记。根不熟者。佛不与记。菩萨不择舍此。缘是初修小菩萨。简择不得。不识根器。奄含总与授记。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当得作佛(一引论了)。   言虽复总等者。潜通外难。此是奄含受记文。问菩萨奄含受记。有何意。答菩萨有二。一者初修小菩萨。二者久修大菩萨。即是胜鬘荷负四种重任也。小菩萨即常不轻。奄含与记。论云。与记令发心故。问增上慢人。有菩提心可发。许言发心。趣寂之人。无心可发。何言发心。答发心有二。一增上人。发趣向菩提心。二者趣寂之人。发信向心。信向趣向。二种别故。论文略故。同言发心。问何要交趣寂人发信向心耶。答菩萨悲心如此。问趣寂之人。若发信向心。如何经言菩提之心。答两类之人。心缘菩提。名菩提心也(通难了)。   言退菩提心正当等者。此是出所被根与授记来由。   言为说一乘者。意解此疑执人中。有人有法也。   言其增上慢等者。准此既是异生。简不是应化。根现未熟。又简不是退菩提心声闻。故法华会中。佛不与记。常不轻菩萨。昔日与记。为具因记也。不同佛授记记。国土名号成佛等事。   言异生等者。瑜伽论云。三界所断种子。未永害位。名异生性。婆娑论云。能令有情起异类见。起异类烦恼。造异类业。受异类生。此增上慢人。未获三乘圣法。异圣之生。异于圣生故。名异生也。若依大乘解。菩萨入见道已去。同证圣理。面貌相似。故名同生。问疏主但说增上慢即得。何故加异生之言。答疏主详经意如此。缘佛不与增上慢人授记说经。只缘是异生凡夫身中贪嗔痴慢。只起邪见。造业谤佛。不与说经记。意在于此。所以加言凡夫。又缘根现未熟。具此二因。故佛不记也。   言菩萨与记者。问佛不与记。缘根未熟菩萨。如何与记。答疏言菩萨与者。即常不轻菩萨。与具因记。具因记者。若准瑜伽论。解具因者。具生了二因。名为具因。具者具足。贺云。即具有本无漏种子。行佛性也。疏中既言后渐发心修行大行。故知具因者。具行性因也。若依一性宗说。具因者。一切众生。具有此性。名为具因。具者总义普义。若依五性宗解。常不轻菩萨。为两种人。若增上慢人。是有种性人者。具生了二因。名为具因。若定性无性。唯具理性。名为具因。若准法华论意。常不轻菩萨。与四众授记。约理性多也。若依五性解。事须约有行性不遍。理性即遍。所以经言。凡有四众。悉礼拜言当作佛。   言复渐发心等者。常不轻菩萨。交有种性者。发趣向菩提心。修行大行。若无种性者。发信向菩提心。令不愚法。是论主之本意也。问不轻菩萨。行位既小。如何能记于人。答菩萨有二。一者初修。二者久修。久修识达根性。随性与记。如胜鬘经。堪能荷负四种重任。求菩提者。与菩萨乘。求余乘者。授与余乘。若初修菩萨。未议根器。但总发愿。令尽作佛。非如彼言总成佛道(三通论四种了)。   言应言趣寂等者正会所违。亦云正当论文也。牟问前来疏主言。不可论其熟与不熟。何故今言根不熟故。答此言由无大性。根不熟故。即是无可熟义。若不言由无大性。而但言熟与不熟。即当前难。章云。今正意者。但未熟言。未字稍滥。可当熟者。方言未故。趣寂不然。岂合言未。改言不熟。即无滥也。由不如道无根可熟。更分明。佛不与记。菩萨与记。具理性因。故知菩萨具因记。多取理性也。摄问云。理智双具。方名具因。今但有理。何名具因耶。答此经论云。示现众生皆有佛性。若非理者。云何言皆有。疏主依此。约理名具。具者总也。总有名具。总言渐令信大者。而有二意。定性声闻。发大菩提心。不定性声闻有种性者。发趣大菩提心。论但总言理兼信趣寂者。而言信之。定性无性。欲令信知大乘教而生信。意不愚法。若广慧声闻。生无色界。信有第八识。知不断灭。能入灭定。名不愚法也。若愚法者。恐彼断灭。不生于彼。唯执小乘。不信大乘。有第八识。即名愚法也。只令不迷。知有大乘。不言成佛。如阿罗汉。知有三涂。不愿入定性。虽亦信有大乘。而不求。量云。趣寂声闻是有法。定成佛故。宗。因云。根未熟故。同喻。如增上慢人(反量不书)。答量云。趣寂之人。是有法。定不成佛故。宗。因云。根不熟故。如无种性人。无种性人根不熟。无种性人不成佛。趣寂之人根不熟。同彼无种性人不成佛。   言非根未熟者。贺云。此定性人。既非大性。有何未熟。后可当熟。于无言未。本无种性人矣。何得论熟也(四正当论文了)。   言言当作佛菩萨等者。重引论文也。则云此遣妨也。问不轻菩萨。记言汝当作佛。明知趣寂亦可得成佛。答疏言菩萨愿心等有二意。一是菩萨愿心。二方便善巧。佛心弘广。方便权宜。未必无性定性。总得成佛。但是方便化之。令发信意。问菩萨与趣寂人授记。如何言作佛。答此不约有种性人后时根熟言作佛。但是菩萨愿心如此。   言如般若经等者。引证也。如金刚般若经说。胎卵湿化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此是大乘无余涅槃。有种性者入。无种性者不入。言皆令入者。佛慈悲心也。非皆总入。此是菩萨方便化之。令发信有大乘意。菩萨记于趣寂。亦尔也(五重引论了)。   言若许趣寂同增上慢等者。遮违理发也。若许趣寂同增上慢。根未熟故。佛不与记。后时根熟。应总成佛。若总成佛。不得名为趣寂。趣者趣向涅槃。寂者寂诸生死。故名趣寂。若交趣寂。从无余再起者。一则身智不灭。二则与增上慢一处成佛。若尔趣寂便是增上慢。非但不得名为趣寂。亦违名言。甚违诸教等者。违教违理。教者。华严世界品云。菩萨于兜率天。将下生时。有十果现。第三相于右掌中。放大光明。名净境界。悉能严净大乘世界。若此世界有无量辟支佛独觉见光者。舍寿命入于涅槃。若不学者。光明力故。从他方世界。又深密经第二云。善男子。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坐道场证菩提尊事。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慈悲薄弱故。畏众苦故。问回向菩提声闻。为住无余界中能发趣菩提。为住有余依涅槃界中耶。答唯住有余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无余依涅槃界中。远离一切发趣事业。一切功用。悉皆心息。又涅槃经三十五云。我于经中说。一乘一道。一行一缘。能为众生。作大寂静。永断一切结缚。乃至我诸弟子闻已。不解我意。意道有得。不得方契佛心。庄严论云。余人善根涅槃时尽。菩萨善根不尔。摄论云。十义说于一乘。引摄不定性。不言引定性者。故大论及法华论。说四种声闻。不为趣寂授记。若定性人。同增上慢。   言根未熟后可熟者。违诸教失。所言违理者。立量云。二乘之果是有法。应有定性。除不定性大乘故。宗。因云。三乘之中随一摄故。犹如定性大乘。定性大乘随一摄。定性大乘得成佛。二乘定性。三乘随一摄故。同彼定性大乘得成佛。又问彼曰。在于灭定。许有七八否。更问无余依涅槃。许有七八否。若不许者。量云。汝灭定是有法。应名无余涅槃故。宗。因云。同无余。无七八故。如彼无余涅槃。无余涅槃七八无。无余涅槃。不再起灭定。七八无同彼。无余无再起。反量云。无余涅槃是有法。应名灭定故。宗。因云。许有七八故。同喻如灭定。灭定七八在。灭定许再起。无余涅槃七八在。应同灭定得再起。又量云。寂寂声闻是有法定。不成佛故。宗。因云。以无大乘因故。犹如虚空。虚空无有因。虚空不成佛。趣寂无大因。同彼虚空不成佛。   言由趣寂等者。附论立理也。牟云。论之梵本。趣寂增上慢各别。择论之家。体于经意。故合论文。以经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当得作佛。经文奄含。章敬云。此论意梵言增约。语一义多。即通不熟及与未熟。译主取趣寂增上。同言未熟。且得一边。次下疏为正之。具如前说。   言正义应言等者。重解论文也。南云。趣寂决定不熟。佛不为授记。若后有熟时。可言未熟。决定不熟。何得言未熟。故此正也。增上慢人。可言未熟。后有熟时也。   言趣寂者后亦等者。涅槃经第三十五云。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总作佛。不解我意。总不作佛。亦不解我意。方知有作不作。方解我意。又如三种病人。如迦末罗疾。良医拱手。决定不差。又恒河七人。一人常没。故知不定性作佛。定性人不作佛。胜鬘云。为离善知识无闻非法器。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所以违涅槃等处处教文也(能执人声闻了次菩萨)。   言菩萨亦二者。标烈也。一顿。二渐。标烈种类也。亦者。亦前两类声闻。声闻既泛明二种。定性不定性。二菩萨亦有二种。故言亦二。牟云。此疏两种声闻。定不定性。此但亦前数。言亦者。相似之义。如张人起。王人亦起。即以起相似。前二声闻。望经正宗。决定不被。不定即彼顿悟。不彼渐悟。即彼以前相为相似。此即亦前义故。问下疏言义兼为三。及断烦恼。小菩萨疑。答此即正说一乘。授三根记处。为正宗体。顿悟不正为说。故不蒙记。所望义别。不可为难。   言渐悟有二义者。疏主当日制疏在定州。后讲在幽州。即今范阳善觉寺。讲会之次。令学士明湛法师三义。令学士德感法师徴也。时人传云。湛心感貌。湛法师足文词。感法师端正。湛法师立此顿渐义。疏主见两师徴难。总有道理。所以书在疏中。今此先是湛法师五果回心名渐悟。两师共许。所诤者。即是见道前。资加二位凡夫。湛法师取曾发二心曾修二行。回心向大。是顿悟摄。感法师取曾发二心曾修二行回心。是渐悟摄。此是两师所诤。初湛法师。取得果已去初二三四果及缘觉五果回心向大。方名渐悟。问何名渐。何名悟。答证理名悟。初果圣人乃至辟支迦证理。名之为悟。问何名为渐。答湛云有二义。一者智渐。先得生空智。回心向大。初地门中。得妙平二智。此则先得生空。后得法空。从小向大。名为渐也。二者理渐。先证生空理。回心向大。初地门中。证法空理。先证生空。后法空。从浅至深。名为渐也。问回心已去。从十信至初地。一大阿僧祇劫。未至初地。如何名为悟。答当必证故。亦名悟也。   言一者若从得二乘果等者。且二乘果者。初果已去。都有八类人回心向大。是此间渐悟中收。第一预流果。预者入义。入圣之流。故名预流。断分别烦恼。南三州及六欲天。是得果处。总有九人。发心向大。名为渐悟。北州无容入圣。故不说悟也。二者极七返。有分别烦恼断尽。得初果已。有余欲界九品俱生。俱生烦恼。共润七生身。南三州六欲天。是得果处。都有五百四个本有身。容得发心归大也。第三家家。得初果已。从家至家。得尽苦际。都有二百一十六个本有身。容得发心。回心向大。名为渐悟。第四一来。断欲界修惑。至第六品解脱道。而得此果。余三品惑在。故于人天。一往一来。即于此义。生六欲天名往。生南三州名来。都有三十六个本有之身。容得发心回心向大。名为渐悟。第五一间。得第二果已。进断修道第七第八品惑。唯有第九品惑。在于天上。唯受一生身。或于人中。唯受一生身。得尽苦际。只九人回心向大。得名渐悟。第六不还果有二。一身在下界。不生上界。三州六欲天。共有九类。各断欲界第九品惑。计有九人。容得回心。二者得不还果。生上八地。于色界十一天。各各断见自九品惑。有九十九人。利钝别开。计一百九十八人。得不还果。总有五类。一者中槃。在上界中有之位。而证无学。其间时促。无发大心。二者生般。此不是生有之生。向本有身上立生般。名以生有。一刹那时促。不容回心。三者无行般。行少加行。证果入灭。故名无行般。四者有行般。由多加行。证果入灭。五者上流般。流是转义。于上二界。流转生故。此有二类。一乐慧上流。唯生色界十六天。除大梵王天无想天也。二者乐定上流。生色界中十一天。及生无色界。不生五净居大梵天及无想天。此二上流。生虽少异。论其发心。唯十一天。第七罗汉有六人。一退法。二思法。三护法。四住法。五堪达。六不动。此六类中。前五钝根。第六利根。就前五中。前四性钝。不堪练根。第五虽钝。堪能练根也。欲界九处。色界十一天。皆有无学退等六种。总有一百二十八发心归大者。渐悟第八。独觉有二。一部行麟喻。此二名居人中三州。许有六人回心向大。名渐悟菩萨。有义。麟喻无回心文。唯取部行。为正也(出渐悟人)。   言由生数少等者。出渐悟义。未入圣位。生数无穷入圣位已去。初二三果生数少。罗汉辟支生数。全无回心向大。皆名渐悟。初果人有二。一钝根。极七生身名生数少。罗汉独觉名惑全无。又初果利根超得果者。只于初果身上。便得罗汉。即此初果。亦名全无。以彼全无两字通二处有。故置或字。生少与全无。皆名渐悟。问初师何不直将证理浅深解渐悟义。何要更论生数多少耶。答摄云二解。一云湛法师取生数少者。不是解渐悟义。意道回心之中有两类人。一有学。二无学。两类皆许回心。缘疏中云。若从二凡。得二乘果。有彼果字。湛法师恐人疑。将谓疏主空取无学果人。是能回心者。名渐悟菩萨。将谓不取有学之人。所以将生数少证有学。生数全无证无学。皆能回心名渐悟。二云生数多少。或有全无者。摄云。缘湛法师云。不许前三人果受变易。回心向大即许。亦回向心了。缘怕怖生死。事须趣求自乘。无学果了。方始受变易。湛法师忧心恐人疑。前三果人。虽然回心向大。未得无学中间。设使回心。未受变易。不名渐悟菩萨。所以将生数小证有学。或全无证无学。总名为渐悟菩萨。摄自云。前解为胜。何以如此。答少有回心了取无学。方受变易也。若依后解。违佛地论文。论云或于学位。即能弃舍求声闻愿。或无学位。方能弃舍求声闻愿。三潞府云。湛法师取生数多少。正是解渐悟义。何故言不解。且生数多少。显证理用。证生空理是体。生数少是用。凡夫总未证理。生数无穷。圣人由证理。故生数少。初果圣人证最浅。有七生身在。二三果人。证理次深。生数次多。阿罗汉果人。证理最深。生数全无。所以证理浅深。正解渐悟义。生数多少。由证理浅深(出渐悟义毕)。   言若从二凡等者。指顿悟也。亦云释妨难。二空齐名为顿悟。顿悟都有十九人。第一声闻之人。资粮加行。各有未定生已定生。即此生计有六人。六人之中。随信行则钝根。随法行即利根利。钝成一十二人。缘觉之人。亦有二位。各有未定生已定生。即此生计有六人。缘觉唯利根。不开钝根。所以只有六人。六人帖十二。成十八。又有一人直往者。唯有大乘性。直发大心。修行大行。至初地门中。证二空理。帖成十九人。总名顿悟。二凡者。声闻资粮加行名一凡。缘觉资粮加行两位名二凡。又据声闻缘觉。各有二凡。且声闻资粮位名一凡。加行位名二凡。缘觉亦尔。又有内凡外凡。名二凡。资粮名外。加行位名内。定散别故。若大乘二解。摄云。一者十信已前十善名外凡。十信已去名内凡。二者十住已前名外凡。十住已去名内凡。故言若从二凡而归于大。即顿悟摄。夫论渐悟者。事须五果圣人回心。曾证生空理名悟。回心向大。初地门中。证法空理名渐。若二凡回心向大。名为顿悟。问何以名为顿悟。答以彼初地门中顿证二空理。名显顿也。此七方便人有三过。不名渐悟。一者未曾证悟二乘果故。二者生数由多。三者经中不说具此过。不名渐悟。量云。若从二凡。而归于大。即顿悟摄。是有法。未曾证悟二乘果故。宗。因云。生数由多故。不名渐悟故。同喻。如地前直往菩萨。地前之生数多。修行至果名顿悟。二凡之人生数多。同彼地前顿悟摄。   言故涅槃等者。问二凡回心名顿悟。有何文证。答疏言故涅槃等者。牟云。意言经说圣人回心劫数。故知得果回心为胜。问何以如此。答缘涅槃经。但说圣人回心。不说异生。异生既无回心劫数之文。明非渐悟。一文足以双证。言圣人回心劫数。初果回心了。更经八万劫。至大乘十信。初心二果六万劫。三果四万劫。阿罗汉二万劫。辟支佛十千劫。至十信初心。八万劫者。即八万火灾劫也。问湛法师引涅槃经来证。为后证渐悟。为后偏证顿悟。答潞云。唯证渐悟也。所以潞府三义。解渐证理。生数少故渐。经中说故名渐。若据牟言。科作引经双证。即是经中说圣人回心。证渐悟。经中不说二凡回心劫数证。即是证顿悟。二凡发心归大。顿悟也。此乃成前渐悟。证后顿悟。准知双证为善。问湛法师义云。初证小乘生空理。后证大乘法空。名渐悟者。且如初果回心八万劫。到十信初心。更经一大阿僧祇劫。方入大乘见道。证大乘理。中间尔许时。未证悟法空理。应不名渐悟人。答但曾证小乘生空理。亦回心了。决定当证大乘法空理。即名渐也。若小乘见道前。虽然回心。无有证自乘理者。一缘未证理。二缘生数多。三缘经中不说。故名顿悟摄也。问未审直往凡夫。回心经多少时。到十信位。答古解云。中品下品发心。钝根精进者。同缘觉十千劫。上品精进者。更不经劫数。到十信路。问云。何故凡夫回心劫少。圣人归大而时长。答凡夫生死无穷。怕怖心强。所以修行只十千劫。圣人不怕怖生死。回心向大。修行所以迟。问有学有生死。尚自修行迟。无学总无生死。修行更无合迟于有学。何故经劫劫少。答凡夫总未曾证理修行。疾初果之人。初果初证理。宝玩稽留。所以劫迟。问初果圣人证理。劣于阿罗汉果。罗汉证理最胜。宝玩稽留劫合更多。修行劫合更迟。何故经劫少。答初果初证生空理。玩着心强。所以迟。第二果人。并前两度证理。玩着心轻。所以修行向大次疾。第三果第四果人。重重证理。玩着心渐渐轻。经时修行最轻。世间五尘境初得时。爱着心强。后渐渐教轻也。贺云。前三果人。宿住智劣。于生死苦。见不分明。怖心稍微。故经劫多。无学宿住智强。怖心稍强。所以经劫少。问凡夫总无宿住智。怖苦不深。修行经劫。合更多于初果。何故修行经劫却疾。答光法师涅槃疏云。意乐别故。贺云二解。经劫有殊。一云前三果人。回心虽受变易。结未尽故。又钝根故。有所物碍。所以迟。无学不然。故经劫少。二者直往凡夫。凡夫大性催故。悲心猛故。虽有烦恼。不彼物碍。经劫小速。到十信前。三果人结渐微细。障碍渐轻。劫数亦渐渐向少。问回心即是初信大乘心。何故八万方到。答虽初发心信未坚固。于小涅槃。时时忻乐。由斯缘发大心。不与十信之名。问初果回心。何不取无学。经二万劫。而经八万劫耶。答创发大心。厌恶小果。故不取彼。今以喻显。如五人夜行失路。各堕一坑。然此五坑。去有人处。远近不等。初坑去人处有八里。乃至第五坑路有一里。彼初坑中人。既悟出已。投趣人处。可依八里路归。不可却入第五之坑。徒归路近意。初果回心。八万劫到。即同五坑喻等。问何不说向等发心趣大。答果是极处。向乃忻求。经处据极说也。问所受劫数。受何生死。答受变易收。胜鬘说八地方受。悲增者说。楞伽说初地受。智增者说。理实。若声闻回心已。或经少生多生劫数等故。皆容得受。得无漏故。佛地说故。   言二者但从曾发二心等者。标宗也。此明感法师义也。资加二位。凡夫修行。故名但从。牟云。但者对前得果。故言但也。意云。不唯得果。回心名渐悟。但从曾发二心。曾发二心等。皆名渐悟故。皆者总也。总名渐悟也。曾发二心者。一毫之善。回向二乘果。名为曾发二心。曾修二行者。即戒定慧修。名行二乘行也。资加二位。是二乘行行处也。未发二乘心已前。有一类人。身中有三乘种性。不发二乘心。并发大乘心。此是顿悟。此间不摄。若缁州解。是渐悟。设未发二乘心。亦是渐悟。以彼不能一向趣大故。若此中疏。感法师所论。是顿悟摄。以此间修渐悟。不唯空取种性。事须兼行行。方成渐悟。   言具彼性故等者。出所以也。问但取具性即得。何要行行。答事须具种性行行二因并具也。随阙一因。即便带过。若空具性。便有具性凡夫。为妨也。一量云。七方便人是有法。定能回心故。是自宗。因云。具彼性故。同喻云。犹如五果圣人。五果圣人具彼性。回心向大摄。渐悟七方便人具彼性。同彼五果圣人。名渐悟。问如何将五果圣人回心具彼性。具彼性故是渐悟。证彼七方便人具彼性。具彼性故回心是渐悟。为如对法论中证彼。直发大心凡夫。具彼性。具彼性故是渐悟。证彼七方便人具彼性是顿悟。以彼一类凡夫具二乘性。不曾发二乘心。便直发大乘心。修菩萨行。以不曾发二乘心故。是顿悟收。答修彼行故。方名渐悟。问空取行行。不取具性得否。答便有四五六地菩萨。不具二乘性。伏化二乘行。二乘行是顿悟收。二量云。七方便是有法。以能回心故。是宗。因云。行彼行故。同喻。如五果圣人行彼行。五果圣人行彼行故是渐悟。七方便人行彼行。同彼五果圣人是渐悟。问为如五果圣人行彼行。行彼行故是渐悟。证汝七方便人行彼行是渐悟。为如四五六地菩萨行彼行是顿悟。证彼七方便人亦顿悟。答空行行亦不得。事须兼具彼性行行两法为因也。问具性行行两法。若总具足得否。答亦不得。便有定性声闻。妨也定性声闻具性行行。不是渐悟。以无回趣义故。更取第三因来。归大者方名渐悟。定性声闻。无归来大义。三量云。七方便人是有法。得名渐悟故。宗。因云。具彼性修彼行。来归大故。同喻犹如得果回心。具彼性修彼行来归大故同喻犹如得果回心。具彼性修彼行来归大。得果回心。名渐悟。七方便人。具彼性修彼行。来归大。同彼得果回心。名渐悟。实品有三。一定性声闻。阙宗中向大。二四五六地菩萨。阙因具性。三二种二性。一种三性。便发大心。阙修彼行也(出所已了)。   言闻亦悟解等者。通妨也。湛法师难云。我宗中取得圣果已。证理名悟。回心向大。先证生空。后证法空。名为渐。汝感法师。取见道前凡夫名渐悟。设能回心。纵成渐。义。何得名悟。答疏言闻思等。悟有二义。一者证悟。二者悟解名悟。今取悟解名悟也。我取见道前七方便人。先将闻思二慧。闻生空教。悟生空教下道理。后时将闻思二慧。闻法空教。悟法空教下道理。此解悟义也。问如何名渐。答我将闻思二慧。先闻生空教。次闻法空教。先悟生空理。次闻法空理。从浅至深。从小向大。即名渐悟。问何不兼取修慧。答宽狭不同。闻思二慧宽。修慧狭。取宽不取狭。或影略说。说闻思。影取修慧也(通妨了)。   言况复亦有生数少等者。例成也。感云。我本来只将闻思悟解解。渐悟义。其义极成。汝湛法师。无端地。将生数多少解渐悟义。我宗之中。灼然不安。若湛法师。必若安生数多少。我宗中况复亦有生数少者等。疏答也。二云汝湛法师。取生数多少。是证理之用。解渐悟义。云前三果人。证理浅生数少。阿罗汉人证理深生数全无者。感法师答云。我见通前资粮位五停心观。闻教悟理浅。生数无穷。名未定生。别想念观。闻教次深。生数少。名已定生。总想念观。闻教最深。名即此生。更不经生。便入加行。暖位之中。闻教浅。名未定生。顶位中。闻教次深。名已定生。上忍乃至世第一位。名即此生。更不经生。便入见道。五停心观。生数多。回心向大。尚得名渐悟。别想念。生数少。或全无。回心向大。灼然是渐悟。况复亦有生数少者。三云前师语后师云。汝后师义。犹未圆。我宗中有学回心了。事须取无学果了。方受变易。恐人疑道。前三果人。回心了未受变易。不名渐悟。所以着生数多少。显前三果人。总名渐悟。汝义之中。有此义否。后师答云。我宗中亦有。我今取顶位及中下品忍位生数少。同前三果人。望阿罗汉人。亦生数少。上忍起位。及世第一位。更不经生。便入见道取初果。趣中二果。取阿罗汉。阿罗汉果身上受变易。两义恰齐。况复亦有生数少者。上来三义。解第二师义中。兼说生数多少之意。若准摄释意。感法师此间论生数者。意显七方便人。回心之中。有初修久修两类人别。初修久修。皆能回心也。湛法师生数多小。望无学说。感法师生数多少。望见道说。问感法师许已定位。即此生位。便回心向大。修菩萨行。且如忍位之中。已裁生死。只此有七生身。如何经劫长时。答一云。准沼法师意。事须已定生位回心了。入见道。取却初果。然受变易。修菩萨行。若不入见道。如何起得长时之身。二云已定生位。虽裁生死。只有七生。由悲愿力故。资助已裁业种。令生数无穷总得。问疏主此间双尽两师义。何师义长。答若准淄州。取前师义长。证理名渐悟。胜也。疏主符后师义。沼法师问疏主云。只如地前。直发大心。凡夫身中。有大乘性。有二乘性。不曾发二乘心。直发大乘心。修菩萨行。到地前。一大阿僧祇劫。事须广闻广思。若逢着二乘教。若简劫不名广闻广思。闻教之时。事须兼闻二乘教。亦悟解二乘教下道理。尚自得名顿悟。何妨。七方便人具二乘性。闻思悟解二乘道理。亦名顿悟。一种具二乘性。闻思悟解。又总同合得名顿悟。此是沼法师。随大家通途义设难。若沼法师自家义。则此一类是渐悟。疏主却难沼法师云。如地前多事惊怖不定性菩萨。此菩萨。地前一大阿僧祇劫。广闻广思法空教。悟解教下道理。至初地门中。双证二空理。此菩萨身中。具有二乘性。尚自名渐悟。何妨七方便人。具有二乘性。回心了。闻思悟解法空道理。初地门中。顿证二空理。何妨。亦名渐悟。有福先律师。问疏主。今以生数。解渐悟义。为复叙他义。为述自宗。若陈他义。为取不取。答叙他。非疏主意。非疏主意者。设是凡夫具二乘性。或行彼行。及圣回心。皆名渐悟。亦不限以生数等。故下引善勇般若云。未入正性离生者。虽亦回心。据不受变易者说。故不同初师。唯约圣论。不同后师更约生数。故知差别也。   言谓已定生等者。化度云。谓资粮加行二位之中。各有三品。一下品。即未定生。二中品。即已定生未定生。三上品。谓已定生。依杂集论。辨四种顺解脱分善六种顺决择分善。将此四种六种。配前已定生等三及未具资粮等三。诸德叙释。非不周备。然于初学。恐难领悟。今略述之。且三种资粮者。一未具资粮补特伽罗。逢遇于佛。闻四谛教法。此四谛教。是增上法。缘此增上为境故。论云缘谛增上法为境也。初闻于教。未能深观于理。未损生死。由自望加行。生数无穷。名未定生。此位之中。修顺解脱分善。感无漏果。若持五八戒。名福分善品。招得人天。身非胜故。二者已具未具资粮补特伽罗。此在中品顺解脱分善。望前下品。名为已具。望后上品。名未具。成就中品顺解脱分善。起胜解心。印持四谛增上教法。势力增感。损本识中招生业用。益彼净识功能。望于加行。有齐限故。名已定生。三者已具资粮补特伽罗。缘增上法为境。发起上品顺解脱分善。此既在上品资粮位满。名已具资粮。善根最胜。于此生身。得至决择分。名即此生。名已具资粮也。次依集论。有四种顺解脱分。解脱谓涅槃。分者因义。五停心观等。顺涅槃因。名顺彼分善。缘解脱境。作意相续。烦恼渐伏。解脱渐显也。四种者。一依凭顺解脱分善。初逢诸佛。闻五停心观教法。未能观理。以教法为境。而生一念信心。以此信心。与向后所修善法。而为依凭。未作五停心观已来。皆是此位。二者胜解顺解脱分善。以别境中胜解。印持五停心观教法为境。此位之中。修五停心观。此上二位。名未具资粮。亦名未定生。三受乐顺解脱分善。观解脱境。即所诠理也。与清净喜受相应所修善根。名受乐顺解脱分善。至此位中。名未具已具资粮。至此位中。修别想念。观若不退。更经二生三生。得入加行位。名已定生时。四趣证顺解脱分善。所修善根。名为趣证。能修总想念观。即此名为已具资粮。三种观门。已成办故。于此位中。更不经生。即入加行。名即此生时也(上四解脱了)。   后六种顺决择分善者。决简疑品。择简见品。彼不择故。疑则择而不决。见则决而不择。故无漏慧。而名决择。所顺即决择。能顺即分。持业。择若所顺即决择。决择之分。依主也。一者随顺。顺决择分善。声闻之人。作四谛观。缘觉之人。作缘起观。顺彼见道。立随顺名。即此观行。是无漏智火之前相名暖。从喻为名也。修下品顺决择分善。名未具资粮。此望见道生数由多。名未定生时。第二胜进顺决择分善。此在顶位。转前下品。至此位中。成中品顺决择分善。胜前进后。立胜进名。若准杂集。此位作五根观也。至总观察。故名为顶。此位起下品忍。谛行缘起。明了现前。此亦名已具未具及已定生。此位行人。若无退缘。经一二生。即入见道。名已定生。第三通达顺决择分善。即此善根。转成上品顺决择分善。决定湛能通达谛理。立通达名。杂集云。至此位中。作五力观。声闻缘觉。至此位中。作四谛缘生观。名已具。实更不经生。即入见道。名即此生时。第四移转顺择善。转起余乘。故名移转。至此位中。声闻性人。直入见道。更不经生也。若不定性人。大乘根熟。回心向大。修菩萨行。若缘觉性人。至此位中。便入见道。取缘觉果时。作部行不作麟角。麟角事须向前一百劫练根。第五一生。若于此生。定能通达。更不经生。名曰一生。此据定性。终一期出。必入自乘见道。若约不定性。虽此位不必尽皆能入见道。第六一坐声闻缘觉。皆有一坐。尽于一坐。即入见道。作是念言。我于此坐。不得见道。形枯命谢。终不破膝。念已结跏趺坐。极迟七日。即入见道。临入见道。一刹那心。名世第一。况复亦有生数少者或全无。回心向大。亦得名渐悟。前来皆约小乘圣等说之。非大乘位有此义。问与移转何别。答多于彼转趣余乘。此据少分也。问三位通达何别。答前二位约当通达。此一坐等。约现通达。问两位即此生时。为同为异。答前解脱言即此生者。即一期身论。加行中此生者。约刹那生说。   言经据劫定但说等者。问若许七方便人回心向大。得名渐悟。涅槃经何不说。但说圣人八万劫等。如何前湛法师取经中说故。便证渐悟。此理不然。答疏言经据劫定等。涅槃经中。据根性利钝。一类相似。经据劫定者。说初果乃至第四果八六四二万劫。此位偏约一类根性利钝齐等者说。只如初果之中极精进者。亦有三万劫二万劫。得到十信位者。于中懈怠者。直满八万劫。极迟不过八万。此一类减八万劫者。汝前师许是渐悟菩萨否。前师答云。灼然是渐悟收。感法师云。若尔经中不说一类是渐悟。经中亦不遮此一类不是渐悟。经中不说不遮。尚得名渐悟。何妨七方便人。涅槃经中。不说亦不遮。何妨亦是渐悟。所以经据劫定。但说圣人。不说异生见道前回心劫数。经虽不说。亦是渐悟也。   言此经所说等者。牟云。此正明破执。申先释意。亦名辨执宽狭也。准本论意。为二声闻。为一菩萨。疏主意者。准诸论文。及下流通经文。傍被定性声闻并顿悟菩萨。亦未爽理。是此意也。一乘理者。理行果三。总是一乘理。若空取真如理。即太局。若唯取道理。又不普。二皆总取。问大亲造论。解一乘经。未审为几种。答疏言论虽言等。问虽者义含得失。疏主何意。安虽字耶。答意显说经被根之中而有兼正。正为退菩提心声闻名得。兼为应化名失。所以二种声闻之上。安虽字也。兼者不是正。傍名兼。兼者相兼之名。今此退菩提心声闻是实。应化是假。假实两种。总是为正。故名兼也。问说法华经。岂只为退菩提心及应化。有一类不定性声闻。不是退菩提心声闻。何故不为说法华。答世尊在世不妨有。今法华会上。是退菩提心声闻也。   言此法华一会等者。问争知无。答疏言法华一会等。疏主体经意。意言无所已。疏云法华一会。唯为退菩提心。且说一会之中。唯为退性。又缘满慈子等亦在会故。此两类人。法华会上分明说。问满慈既是应化。无执可破。如何说破。答引实声闻。示相破也(上叙论本意也)。   言若准摄论合等者。引论准成也。疏意依法华会。叙二种声闻。更详他摄论文者。彼论之中。合以十义。解于一乘。为三种声闻。法华论为二种声闻。摄论十义之中。唯除引摄一类任持所余。余八义想是一分。通定性声闻。所以为三也。问法华论解一乘。摄论亦解一乘。一种是解一乘经。何故摄论为三。法华论唯二。答以彼摄论。例法华论。为文虽不说。道理亦有也。问既为定性声闻说经。如何是理亦无失。答疏言决定种性等。决定种性。不愚法故。即是无失。信有七八二识。信道声闻作佛。问定性声闻。必竟不成佛。遮莫愚法。答佛慈悲心。犹如天雨。枯木干地之上。亦皆沾洒也。决定种性不愚法。故一无失。不定种性迥求大。故二无失也。其应化者。为化者记。故三无失也。问何名化记。答化现与化人记故。故名化记。满慈早是化人。又化现与彼化人记故。故名化记。第二解正佛菩萨。化作声闻。引实声闻。为教化实声闻故。所以化作声闻。今与彼教化授记。故名化记也(上辨声闻宽狭)。   言虽亦为二菩萨等者。虽亦可为二菩萨。说名菩萨宽也。正宗唯为渐悟者。说名菩萨狭。又正宗唯为渐悟者说名得。义通顿悟名失。有人向正宗之中。不见渐悟菩萨。不得便道只声闻是渐悟。菩萨先虽是声闻。后作菩萨。故回心向大。便是渐悟菩萨。答此解非前来早破声闻执。不可此间又更重破执。两处破执。决定无此理也。一者自有一类渐悟菩萨。多劫行菩萨行。性行时长。拟退入二乘也。此中言唯者。唯渐悟对顿悟。唯名也。此菩提身中。有三乘种性。往往欲退入二乘。为彼菩萨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十方世界中有二。有三乘菩萨。即退十方世界。既无二无三乘。更退何处。知由是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也。二者自有一类不定性声闻。过去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边。闻法华经。破执回心了。今生到法华会上。成渐悟菩萨。闻法华经。名正宗唯为渐悟者说。问彼菩萨早曾过去佛边破执。更何要破。答虽然无执可破。令心坚罕。所以重破也。三者唯沼法师解。从初凡夫身中。具三乘种姓。不发二乘心。直修大乘行。以带彼二乘种性。到头事须却退。鹙子第一利根。到第六住前由退。岂况余人。此是渐悟菩萨也。问既言正宗。唯为渐悟说经。文在何处。答有二解。一云经无明文。准理则有。但说着二乘是权。菩萨执便破。二者经亦有文。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又云。尔时会中进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亦有唤作渐悟菩萨。问何处是兼为顿悟菩萨说经破执处。答正宗实破渐悟。不为顿悟。缘渐悟菩萨常于佛果。执于己无分。往往拟退入二乘。所以正宗唯破渐悟菩萨执。破执说经。经说着二乘作佛道理。中间兼破着顿悟菩萨执也。十方世界中有二。有三乘。我是菩萨。独自成佛。声闻不作。十方世界。既无二乘三乘。声闻缘觉。总得作佛。经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此第一解。唯有大乘性。此定性顿悟者。二者更有一类离顿悟。即有三乘性。始从凡夫。直发大乘心。修大乘心行。名顿悟。由带二乘种性。修行挍迟。佛为说法破执。令修行速。此二类顿悟也。若正宗之中。唯为渐悟者说。拣却顿悟。即将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结若唯理。兼为顿悟。即依通分中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为证。即取义兼顿悟。于理未爽结也。   言摄论十义等者。引摄退菩提心声闻。任持渐悟菩萨。问摄论云。任持总不交退得否。答事须退也。以彼鹙子当二万佛时。种种教化不退。不得此间明执行相中。论文稍狭。与向前别。此间唯引正者也。不取兼为者。此声闻中取退心。不取应化也。菩萨唯取渐悟。不取顿悟。前来列能执人中。不方兼正。顿悟渐悟总取。言由不定种性者。双结两人。一引摄退菩提心声闻。二任持渐悟菩萨(引论双标了)。   言引摄一类者。摄论云。了知不定种姓趣彼解脱。方便引摄。令依大乘。而般涅槃。佛说一乘也。   言任持所余者。为欲任持其余不定种性菩萨。于大乘精进退坏。佛说一乘。任持令住。此于摄论十义。此是前二。余八义未要是。已不引来。问此中退性。与渐悟何别。答自有退性义。或是渐悟。如鹙子等。自有渐悟。未必是退引。不定性声闻。未发大心。不名退菩提心。亦须引摄。地前不定性。虽非渐悟。亦可任持。问渐悟菩萨授记后。为退不退。若退者。何故论云。为令声闻生决定心故。不退者。何故解摄论任持。所余是渐悟菩萨。欲生退败。还住二乘耶。答此约退菩提心不定性说。彼约唯证声闻回心者说也(上引执人)。   言退菩提心声闻等者。起执意也。贺云。退大就小。执为究竟。故破此执。说斯妙法也。此标声闻不实渐悟。渐悟之人。是菩萨故。   言故舍利弗等者。此中引经。唯引退菩提心文。不引应化。文唯引上中二根文。不引下根起执文。举胜摄劣也。初文是鹙子领解中偈文。彼二十三颂释文。初二颂半。处小阶而起叹。五颂半。告大法已兴嗟。十四颂。喜今闻而恼尽。后一颂。佛子而道成。此所引文。即是述喜。今闻而恼尽中。初一颂。叙昔舍邪以归正。经云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世尊知我心。拔邪说涅槃。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后二颂。述今识小以归大。经云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鹫子常行。至十住第六。欲入不退住中。因施眼故。方退入二乘中。又十信第六心若退。尚不生于邪见之家。况至十住第六心。却入梵志之道。舍利弗实不是邪见之人。示现生邪见之家。邪见有二种。一拨无因果。二见理不正。今实邪者。是见理不正。即鹙子是也。   言迦叶亦言等者。即信解品中。领述文也。初谈往事。经言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等。后释所由。即疏所引文是。言此皆昔时者。都结声闻执也(辨声闻执行相)。   言即摄论云三种练磨等者。辨菩萨执行相也。即摄论云。三种练磨心。断除四处障等。正是菩萨执行相也。无性摄云。菩萨摩诃萨。将欲趣求所知相。皆以四重徴释也。所知相者。即是三性境。亦是法华经中知见。一云何应见。此总问也。二谁能悟入。问入人。意道。阿难能悟入。答善修福智资粮位菩萨即是。地前六度乱修者。善修福智菩萨。三何处能入。问入位。意道。依何行位能入。答依胜解行位及见修无学位入。四问由何能入。问因由。答由善根力所任持。故虽有善根力。而心或退屈。故说三种练磨心等。由断八种染故。有八句差别。   言八种染者。三种练磨为一。断四处障为四。帖前成五也。缘法义为一。帖前成六也。正观常恒为一。帖前成七。殷重加行。无放逸成八。疏中所明。即前三种中。三练磨心。缘法义为境。文便引来。只要处障中二乘作意。并所闻思法也。诸疑离疑。又属前文也。骨锁分别。此全不要也(料简讫)。次下依疏解。有说四处障。唯是菩萨执。不是声闻执。设二乘作意。但菩萨作二乘之意也。疏云将三种练磨为能断。四处障为所断。相连续也。此解全非练磨。自有所除之障。以三退屈。为所治也。今解初句。即三练磨。三练磨以五门分别。一释名。二出体。三辨行相。四配位。五问答。   一释名者。则云。练谓训练。亦曰镕炼。磨谓磨砺。亦曰磨莹。谓训师旅而成功。镕黄金以从革。碎龙泉以剸犀。莹鸾镜以照胆。由斯诸义。并曰练磨。金若练则转妙。镜磨即莹净分明。如众生身中佛性。性本清净。为烦恼尘之所染污。将此三练磨。而涛练之。即得明净。问练磨者何义。答策举其心。令其猛利。对治退屈。是练磨义。亦如练金。复似磨镜。令其纯净。立练磨名。   二出体者。问能练磨。以何为体。若则云练磨。即以闻思二慧及以精进。而为自体。由闻于他。发心修行。引他例已。䇿发自心。比量知故。是闻思二慧也。克体后解为胜。既三引他。方例于己。明知比量非是现量。若兼修慧。即现量。不可定中比量知他故。况详由彼定心。伏外障染。何妨练磨而通修慧。若据眷属。非唯修慧及精进。同时五蕰。诸心心所。而为其体。如听法生闻。思惟生思。如法修行。坐禅等生修。以理而推。莫过精进。三慧三精进。如何能克(此论好)。问所练磨。以何为体。答谓菩提心。二利行也。论中自说练磨其心。故所练磨。是菩提心也。问何名所退屈。答退谓退还。屈谓屈伏。若小鸟望高风而退性。将对穹庐而屈膝。由斯义故。故得退名。无性释云。练磨心者。谓䇿举其心。令其猛利。对治退屈。无其怯弱。名不退屈。问所练磨三退屈。以何为体。答则云退屈。以法执染慧及懈怠。而为自体。唯识疏云。并以我法为体。地前顿悟。二障二执。地前渐悟。一障一执。由横思量。谓果难得。故是法执。克性懈怠。而为体性。三练磨是能治。三退屈是所治。所治者。一是放逸。二是懈怠。三是无明。初一菩提。后一转依。果上生退中。一因上退。即万行难修也。   三辨行相者。则云总释。引论云。无量诸世界。无量诸有情。刹刹那那证等觉无上正等菩提。是为第一练磨其心。由此意乐。能行施等波罗蜜多。我以获得如是意乐。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是名第二练磨其心。若有成就诸有障善。于命终时。即便可爱一切自体。圆满而生。我有妙善无障碍善。云何尔时不当获得一切圆满。是名第三练磨其心。以诸菩萨。闻于无上正等菩提。最胜甚深广大。难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一练磨其心。又诸菩萨。闻所修行波罗蜜多。最胜甚深广大。难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二练磨其心。又诸菩萨。于甚深广大之教。思议决择。善增转时。如是思量。无上正等菩提。难可证得。心便退屈。对治此故。修第三练磨其心。且第一菩提广大屈。引他况己练。唯识第九云。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此即悟佛知见之上而退屈。广者无边十方故。大者无上超三界故。深者难测。等觉菩萨。不能测知。远者时长。三无数劫时长远故。意言无量世界诸有情。于念念顷。皆能发心。证菩提果。我与彼同。何不发心趣求。引他况己。证大菩提。练磨自心。勇猛不退。无性偈云。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退谓退转。屈谓低屈。菩提涅槃宝山。高而且大。大而复峻。二乘凡夫。闻此不敢造修。心便退屈。且趣二乘三生六十四生一百劫。求二乘果。二万行难修屈。省己增修练。唯识云。二闻施等波罗蜜多甚难可修。心便退屈。省己意乐。能修施等。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作是念言。我于无量劫。虚堕地狱。且如大悲菩萨救苦无休。唯闻其声。我今所修。皆得佛果。何不修也。汝须省责己身。自从无量劫。受诸苦恼。正法念经云。地狱之中。煎煮众生。臭气冲人。即皆僻地。汝于多劫。长时受此种种诸苦。复有何利益。将此行行。比彼受苦。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如何少行得佛果。正生退屈耶。故彼偈云。汝已恶道经多劫。无利勤苦上能趣。少修妙行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三转依难证屈。引粗况练。唯识云。谓闻诸佛圆满转依。极难可证。心便退屈。引他粗善。况己妙因。练磨自心。勇猛不退。且如欲得人天之身。尚须修持五八等戒。岂有无上菩提妙果不修而得者乎。颂云。薄地凡夫初发心。尚拟趣向菩提果。汝已修习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沉沦。此即开佛知见上。而生退屈。   四配位者。问此三练磨在何位。答疏主意。此三通在资粮内三位之中。问如何得知在资粮位。答唯识云。在资粮位。即四十心。未入加行。正应修此。故论云。此位二障。虽未伏除。修胜行时。有三退屈。而能三事练磨其心。于此证修。勇猛不退。准此即在资粮位中。问若资粮位修练磨者。如何前说我有一切十种地中。妙善积集福智资粮等。答据初为论。修之不退。必当得故。义无违也。   五问答三练磨与四处障。如何相摄。答此三练磨。自将对治三退屈鄣。不对治四处障也。问三退屈与四障。皆是其障。如何三练磨。不断四处鄣。但对治三退屈耶。答练磨自有所治三退故。或由三退屈。起初二障。故练磨心。即断二障。言断四障。文势故来。   言断除四处障者。问何名四处。答菩萨观行。有四名四处。处谓处所。断四鄣所。由二乘化意等四个染法。是障。障他菩萨四种观行。是四处之障。依主释。二云准论文无障字。只言四处。若无障字。即二乘作意等。即是四处。四处即障。持业也。伏故名断也。牟云。问谁为能断。答由于四观。即无相及三种智为能断。问何名障。答初二障。障彼厌小忻大之行。后二障。障彼舍与证真之行。故得障名。   言缘法义为境者。即能诠教。义者是所诠义。缘是一切众生及菩萨能缘之心。缘如来后得成所作智本质教中义。缘既不着。即反起影像缘之。只得言似法似义非真实。故名缘法义为境。似文似义者。释云似外相转。实唯在内。以有似无。以内似外。如牛角似菟角。如牛毛似龟毛。此护法义。若安慧。即以无似有。以外似内。如戏人似实人。摄论解云。此位菩萨观其法者。唯是意言。遗其所取见分意言。亦无自性。遗其能取。故言缘法义为境。由先多闻熏习力故。从此后时。如理作意。心中影像。似于本质。法义等相。从权而生。名之为似。此显意识之上变起法义。名似法似义。即以内似外也。实非在外。唯内识故。此能缘心。即以寻伺观寻伺。名寻伺义。自性差别。假有实无。名义相异。故别寻求二相。二相同故合思察。前二谓名义。后二谓自性差别。即显名义二法之上有自性差别。由此论中。初标法义。后遂开四种。或开或合。于理无违。问修此观时。为在何位。答唯识论云。在加行位四善根时。能修此观。𤏙顶二位。作四寻伺。忍世第一。为四如实智观。故论云。𤏙等四法。依四寻伺。四如实智。初后位立。依明得定。发下品寻伺观。无所取。立名𤏙位。依明增定。发上品寻伺观。无所取。立顶位名。此位重观所取名等。皆自心变。依印顺定。发下品如实智。于所取无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言有实识。离所取境。所取能取。相待立故。印顺忍总得名为忍。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总名为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印。二取定空。名世第一。谓前上忍印能取。今此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实生法中。此最第一。故名世第一也。𤏙顶二位。依能取观所取无。下忍起时。印所取空。中忍起位。能观取识。如境是空。以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二空。未能证实。故说菩萨诸上位。由于现前安立少物。偈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故言缘法义为境也。   言二乘作意者。一初心菩萨。厌生死苦。忻涅槃乐。障他菩萨。修二利行。菩萨之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既见有生死涅槃差别。此是二乘家作意。名二乘作意障。障大菩提故。二者阿罗汉果人。执自果为极。不肯回心向大。名二乘作意。三者前前三果人。不肯回心修大乘行。忻趣自乘无学果。亦名二乘作意。四者七方便人。不肯回心向大。忻趣自乘无学果。名二乘作意。五多事惊怖性。行广时长。欲退入二乘。名二乘作意。此五之中。若论的当。多事惊怖。并小菩萨。厌生死忻涅槃者。此两类正要。正是二乘作意中收也。余三种作此所要。若准摄释。有五解分二。一者二乘作意忻慕。二者二乘作意凌忽。初修菩萨。并有无学七方便人。四类人名忻慕。忻慕二乘故。第五解便是顿悟菩萨。住二乘者。不得作佛。名凌忽也。   言二诸疑等者。第一疑既不一。名为诸疑。能断此疑。名为离疑。二者声闻名诸疑。顿悟菩萨离疑。合言之。三者第六住前。不定性菩萨。疑佛果菩提。为得不得。名诸疑。纵退入二乘。心生决定。名离疑。四于三乘隐密言教生疑。复执一是。便拨余非。名离疑。此四解中。正取于三乘法上生疑执一为是便拨余非。今取诸疑是障离疑不是障为正。   言三于所闻思法中等者。于闻思所闻之教。于思慧所闻之义。于所闻思法中。不了文字假有实无。执法有性。正障初地门中法空智观。欲入所相。事须先断。   言四于骨锁乃至等者。此观有二。一者小乘之中。制伏贪欲。作白骨观。二者四五六地菩萨。伏化二乘。作此观行。令此地前菩萨学作此观也。此是分别障。有总有别。总即于一切分别之法。别则唯是此忍一位。能观之智。名为分别。即此分别之鄣。入初地时。息灭名断。问何须断此忍位分别观智。答由此加行。虽离能所执分别。自有微细分别。鄣彼初地无分别智。故须断也。论云现前安立如是境界。然有二。一者染境。染境有二。一者山河大地等。业所引境。二者定境。即骨锁等观。定所引境也。三者净境。净境有二。一者净法假境。即是诸佛五蕴假者身。二净法实境。即菩提涅槃波罗蜜法也。于此境上。能执分别。悉能永离。此明离净境分明。据实。骨锁向上。亦执着分别。于菩提向上。品亦执着分别。所以言乃至意通两处也。问四处各障何法。答二乘作意。诸疑离疑。正障修大乘行。于所闻思法中。言我能然。正障大乘法空观。四于骨锁分别。正障大乘无分别智。问何位断四处障等。答二乘作意。十信位断。由离小乘心故。二者诸疑离疑。在十行位断。由于大乘。而行正行离惑。三于所闻思法中。言我能然。在十回向乃至忍位断也。四骨锁乃至分别。在世第一断也。问何故三练磨。即开为三。四处障即合为一。答三练磨对治三退屈。以能治行实故。所以别开为三。断四处障。所退虽四。能断不殊。故合为一。问断四处。得何择灭。答虽断四处。未得择灭。但伏不起。名之为断。问具几义得入见道。答具八义方入见道。三练磨为三。四处为一。五缘法义为境。六止观长时。七殷重加行。八无放逸故。疏引初五也。   言二乘作意等者。破声闻执。二乘之人。观生死涅槃有所忻厌。一向舍生死欣涅槃。由此作意。障大乘二利。作意即障也。   言渐悟菩萨执佛等者。渐悟菩萨执也。   言又复顿悟诸小菩萨执等者。明顿悟执也。   言今破此执者。破顿悟小菩萨执也。   言显二乘非极者。破渐悟小菩萨执也。   言住二乘者亦得作佛者破顿悟菩萨执。彼二乘不得作佛故。   言故说是经者。故为顿渐悟二菩萨。破执说经也。   言由此摄论等者。重配论文。由此者。由有顿渐两类人有执。所以菩萨造论破执。安慧由此之言也。   言四处言者。诸抄解云云。且金云。第一段疏云。二乘作意者。执二果为极。第二段渐悟菩萨。执佛菩萨于己无分。第三段又复顿悟诸小菩萨等。先从前牒。此三假文讫。后将摄论三段文。次第结疏中三段文也。即是二乘作意。二诸疑离疑。三言我能然。余不能尔。第四骨锁。非此所要也。二摄释科云。取第一段疏中二乘人。并第二段渐悟菩萨。此二类人。同二乘作意中结也。论云。二乘作意。一句论文。结前两段。疏文次合。便到第二句诸疑离疑。今且不引。直取第三段言我能然余不能尔者。结前顿悟也。   言即此二种者。二乘人并渐悟菩萨为一种。顿悟菩萨为二种也。   言诸疑离疑等者。问何故不配第二句诸疑离疑耶。答诸疑离疑。自是破疑执门中事。非此所要。指在前破疑门中。破菩萨之疑处也。问何故前列即说四般。今结文唯说二种。答骨锁之文。不须属当。文便故来。诸疑离疑。即向破疑执门摄也。故结云即是前也(破疑执毕)。   言彰记行有二者。问起者兴起意。意者意况意旨。未审佛说经。更有何意。答说经之意。而有五般。今当第三彰记行。如来说法华经。彰者明显之义。记谓记别。分别解释之义。四十年虽说余经。未彰声闻授记。今与声闻。明显授记。故实彰记。问如来与声闻授记。有何意。答声闻四十年前。疑自身不得菩提。见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广饶益有情。自惟失此利。我常于日夜。每思惟是事。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又云我常见世尊。称赞诸菩萨。以是于日夜。筹量如此事。中根四人。临欲授记。尚自云。如从饥国来。忽遇大王膳。心犹怀疑惧。未敢即便食也。世尊所以说当来佛果菩提。指示与内德成满。外立庄严。说法同今。劫名异即。又云。彼即是汝身。宜应自欣庆。既知己身作佛。事须行行。若疑自身不得成佛。即行行不决定。今与授记。令决定行一乘行。是故如来彰记行也。问世尊欲得与声闻授记。但与声闻授记即得。何要与经说耶。答一切菩萨阿耨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佛果菩提。三身功德。菩萨万行。具在此经。欲拟授记。事须说经。说经之时。便是说因说果。即是初周开示悟三为果。入佛知见为因。第二周中牛车是因。第三周中宝所是果。又安乐行品并涌出。明一乘行。寿量品明一乘果。欲拟彰记行。所以说经也。问此能彰所彰何别。答能彰是教。所彰是行。故别也。   言佛自成道等者。标彰记意。意中分二。一四十年前未授记意。二法华会与授记意。合名彰记意。向下引经文处。亦双证也。佛自成道来。为声闻授记未记意。今为授记授记意也。问佛成道七日。即为提谓等五百价人授记授记。于五百人中。岂无一人是声闻种性者。若有一人有声闻种性者。即是与声闻授记。如何言无。答彼言总意别也。言中总道五百人记。意中唯为提谓授记。言当作佛也。所以经言。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问为约有种性者与授记。为约无种者与授记。若约无种性者与授记。言通成佛。世尊成虚妄。若约有种性众生与授记。是他决定成佛。何要与授记。答一为彼不定性修行大行有进退。为令生决定心故与记。二者与声闻记者。令时会余人起忻慕佛果菩提心也。故经云。大智舍利弗。今得受尊记。我等亦如是。必当得作佛。又本论云。佛从定起。独告鹙子。不告菩萨者。为令余人善思念故(上标记意)。   言故下经云我设等者。此引方便品七偈半偈。令住中分四。一颂标。二颂释。四颂半会。一颂劝住。此即初标释文。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至成佛道。标也。今正是其时等。释也。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证今为授记。灵山会上。根法相符。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说未为授记意。言四十年前。汝根未熟。权设方便。令求小果也。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证今为授记。是故说是经。问经言未曾说者。且如过去十六王子说法华经。闻一颂。明皆得成佛。何言未为授记。答自退入声闻已来。未为授记。先所为说。亦已忘失。故经云。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等。问昔日有何所吝。不为声闻说。何以今日即为说记耶。答佛不说者。由有多失。如经言。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今所以说者。由五德故。下经云。有。   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为此因缘。比者不说。今日方说也(上引上根文)。   言又迦叶言等者。问何故不引下根经文。答下根文。配向中上根收。举胜摄劣也。此所引文。是信解品领述文。彼处科四人领述。法喻合等。初彰昔不悕。后显今获得。显今获得。昔不希中。初略后广。广中初谈往事。后释所由。中有二意。一我道已满。苦灭心安。经言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得涅槃证。二年已朽迈。齿过屈。于其大乘。生绝分心。如得小王之位。以为自足。更不希转轮王位。经言于阿耨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证未为授记文(上引未记文也)。   言又云或说修多罗等者。此证未记文。此论彰记。亦各合说。授记三根声闻。经兼有自说方广。文便故来。若是彰行。但说其行。后即兼论五种般若。并是疏文意。方便品中六偈。偈说初四颂半述。所以者何下释文。此文分一颂无数方便。二颂种种因缘譬喻亦言词。颂云。众生心所念。种种所行道。一颂半演说诸法。颂云。或说修多罗。伽陀及本事等。疏引此文也。修多罗者。小乘契经也。一则契理。二则契根。总名契经。伽陀者讽诵。以妙言词。赞美咏德。本事者。宣说圣弟子等前际事。名本事。本生者。宣说世尊过去事。名本生。未曾有者。宣说圣弟子等八部所有奇特惊异之事。名未曾有。因缘者有三。一因请而说。二因犯制戒。三因事说法。譬喻经者。谓经律中所说。令本义分明。故说喻也。祇夜者。此云应颂。有二。一为益后来。二显前未了义。优婆提舍。此云论义。修环研窍诸法性相。唯为声闻。说于九部。不说授记。若约记别。深密之义。亦说也。不说方广。理正曰方。包弘曰广。非无正法广陈之方广也。无问自说者。谓于请中。不显请者。为令当来正法久住。不请而说。问第二第三。皆论授记事。法华会上。方记声闻。何者是未记文耶。答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即是未与授记。不假有授记字(上来三段总是未记文)。   言故此已前等者。即指法华会前。结前未记。   言今为授记者。即指法华会上。缘昔来未记。今为授记。结前授记。故说是经。正是经也(上彰记了)。   言后彰行者。彰由明也。行者即是七地四菩萨行也。前门彰记。即是说果。既识果已。要知因行。故有彰行也。   言说菩萨一乘之行者。今说菩萨一乘之行。依人显行。一乘正是菩萨行故。依行显人也。问何故安须说一乘之行。答一乘正是菩萨行故。菩萨行不过七地。四菩萨行。总束一处着。不越一乘行。一乘行既在此经。为彰菩萨行故。故说是经。问何不说余经彰菩萨行。答若说诸经。说他菩萨行不尽。问为复菩萨总未行一乘行。安世尊说经彰。为复已修行行。更要世尊说经彰行耶。若约未修。要彰行者。顿悟菩萨。已修一乘之行。何要世尊彰行。答虽已行一乘之行。若不彰行。菩萨修行不得广大。欲令菩萨修行广行也。为声闻彰行有二意。一缘四十年前所修二乘行。不知是一乘行。所以悔修。今日彰行。意遣令知。二者。问声闻前。说菩萨修行广大行。欲令二乘之人见贤思齐。又过去虽已修。当时不分明与他解说。今时分明向说令知。故彰行也。问降伏行中。菩提分法行。与此门中彰二乘行。何别。答未说经前。二乘行。只是阿罗汉因。只招得阿罗汉果。亦说着法华经。彰着二乘行。便与佛果菩提为因。能招佛果。便是环丹一粒。点铁成金。总是菩萨行也。缘二乘之人。昔日不知。今日交知。所以彰行也。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言故下经云有佛子者。众中彰行。经文都有三段。第一段是方便品偈文。七颂半。述长行令住。分四。一标。二释。三会。四劝住。今疏中引者。是第三会分三。一颂显示法非真。说为大本。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等。二一颂半显大法胜妙。为胜人说。有佛子心净等。二颂结成胜妙。我记如是人。来世成佛道。以深心念佛。修持净戒故。第二段又云。声闻若菩萨等。此是颂令住中。第四段劝住经文。第三段又云。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等。是依何等义中。有标有释。今是释文金且。第二一颂半显大法胜妙。为胜人说。问此间何要引五德佛子来证彰行耶。答缘而行深妙道一句经。正与此间同。故引来。   言佛子者。顿渐二悟菩萨。五德者。一心净。专求大乘佛之智慧。非乐下劣。除二障故。二柔软。以定摄心。离散心故。故若柔耎能利于物。堪耐劳倦。能作大业。精勤不息故。三亦利根者。利根聪睿。性多拔苦。能与他乐。一切均平。闻法速入。四无量诸佛所。久遇良缘。恒自磨莹。五而行深妙道。齐修福慧规真。若有佛子具此五德。可为说大乘令其发趣。问声闻具彼五德否。答具五德。一断烦恼名心净。二见天雨四华故柔耎。三闻法速入故利根。鹙子一闻便解也。四无量诸佛所。即千百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五而行深妙道者。直至第六住前。名行深妙道摄。问若无先未行。今说令行。方名彰行有佛子。心净等。即是先已行。如何如今言说经彰行。答须举大行先行。令后小者亦慕高踪。举胜引劣。欲令二乘见贤思齐。疏引但说经彰行文。不论令行未行。前科言显大法胜妙。为胜人说。摄难非疏意。应作四句分别。一有善而不耎。如高心(律师)二有耎而不善。即一切事官人等。三亦耎亦善。即此有佛子心净等是。如言良马。疋之君子。上善若水。逐器方圆。四不善不耎。即一阐提是。   言为此诸佛子等者。结上五德。由此五德。正是彰行也。   言又云声闻若菩萨等者。第二段经也。问闻经一偈。是教。如何作此间彰行。答今说虽闻一偈即是教。能闻一偈之心。即是行也。便是十法行一行也。又云取一偈教下所论行。前解为胜。   言又云舍利弗诸佛如来等者。等第三经文也。问此经教化声闻。如何但言教化菩萨。答先虽声闻。后作菩萨。故回心向大。总是菩萨。显行二乘行总是一乘行也。问疏中偏引此三段文。不增不减。是何意。答第一段引五德佛子。而行深妙道。正是菩萨声闻所修一乘之行也。第二段劝彼顿渐二类人。住于大乘。大乘正是菩萨行也。第三段经文。但教化菩萨。彰顿渐菩萨行也。诸有所作。即二乘行也。常为一事。即佛果菩提。名一事也。即前二段是因。第三段果也。从因至果。义将周是也(明行也)。   言要由修福慧等者。问未知何行行而成佛。答疏言要由修等。牟云。据理广陈也。章云。此六句疏文。结前三段文。既安故字。即知文从前起也。若不尔者。此六句疏文。有似孤起。故作此科为善也。初二句安由修福慧照有空。结前有佛子心净。至而行深妙道。五德。   佛子。修行不过福慧空有也。二寻教诠。究玄理。结前声闻若菩萨等。三真解起。悟一乘。结前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至一事。真解起入道。结前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也。故知此解与疏相当。若料为据理广陈。疏文疏断诸意。与牟同。摄四解。一云要由修福慧。眷属般若。照有空。境界般若。寻教诠。文字般若。究玄理。实相般若。真解起。观照般若。前五为因。第六悟一乘果也。二云要由修福慧。资粮位乱修六度。多依外门。修菩萨行。故唯识九云。菩萨为此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既言于止。明亦得定。照有空。寻教诠。究玄理。在加行位。依内门修菩萨行。故此位之中。欲拟照有空。事须寻教诠。观似文似义。名寻教诠。即依此教。观自性等。假有实无。名究玄理。得入见道。达二空理。生起妙平二智。名真解起。证遍行真如。名悟一乘。三云能观所观解。要由等前五度是福。第六是慧。修慧之时。事须观空有为境。空有摄一切尽。故云照有空。既知有空。未知修行。如何次第。所以事须寻教诠也。既寻教已。依教必能悟理。所以究玄理。依理必能起行。所以真解起。依行必能克果。所以悟一乘。四云要由修福慧。初修之人。未能忘相。且修福慧也。多时修习。方能观空达有。欲知空有甚深道理。事须寻教。方能决择。三藏妙旨。名究玄理。由前四事。正智得生。名真解起。由前五种。方悟所诠理。名悟一乘。贺问。本彰于行。何故说彼理果耶。答虽言于行。要由教理等。若不由诠。行从何起。不知理果。而何所忻。故说无失。若配五位。虽摄久习。初修不该。如三根等。悟解一乘。授当佛记。然未至十信。初心于何位摄。并皆不依。今别解者。安由修福慧者。为修六度。前五名福。第六名慧。虽行施等。须知三事体空。菩萨执有情可度。菩提可求故照有空。虽照空有。若不依教。恐无所凭。故寻教诠。终有所归。故究玄理。理非独照。必假智鉴。故真解起。若如斯。名悟一乘。化度云。要由修福慧智慧伴。照空有智慧境。寻教诠智慧因。究玄理智慧性。真解起智慧智慧相。由此五种。方悟一乘。贺破金云。若配五慧。即阙福行。牟云。亦非𨷂福。何以且六度二。皆通福慧二种。论云。六种波罗蜜多通相皆二。又言配五位。不摄初修者。配位之家。所望各别。良以疏主先标因行之乘。即经言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乃至初地之牛车。入佛知见。故以五位。配福慧等。悟一乘者。证悟为言。三根之人。悟一乘者。悟解之悟。非此所摄。各是一解。何必非何也。   言又且一乘有因有果者。是总标兼果。以明显行非虚。必克其果故。彰行故兼果。以明斯则疏主深意。若行此行。必获斯果。故举其果。显行非虚。夫欲克果。必须行因。因若不修。果从何起。经云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皆已成佛道。又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因。故亦名为一乘。   言因即七地四菩萨者。正明其因。七地五门分别。一列名。二出体。三配位。四辨相。五属经。一列名者。瑜伽五十九云。一种性地。二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四行正行地。五决定地。六决定行地。七到究竟地。二出体者。唯识云。如是总摄有为功德。以为自性。此心品是有为智。无为是理。七地者因中有漏无漏慧种。现为体种性住。唯以有漏无漏种子为体。胜解行住。通有漏三慧现行及本有。无漏种子为体。及别境中胜解为体。从净胜意乐地。行正行地。以有漏无漏智种现为体。后三地以无漏智种现为体。克实唯以慧为体。若相应即二十二心心所法为体。眷属五蕰为体。三配地位者。一者一种性地者。亦名种性住未发心住。即是本性住种性。未入僧祇。有此种性。此是凡夫。所以名种性地。上性体也。下姓类也。即无漏类也。种子即无漏种子。无始时来。依附本识。未曾熏习令其增长。本体来住。此菩提种子。姓类差别。不由今有也。二胜解行地。即第三胜解行住。发信心已去。至世第一末。论云。此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解。应知亦是证行地摄。谓发胜解决择分善。名胜解地。从十信乃至加行。此即别境中胜解。数发殊胜行解。决定印持。名胜解行。三净胜意乐地。亦名欢喜住。在初地。四行正行地。亦名增上戒住。从初地出心已去。至七地满心。五决定地。亦名无加行无功用住。第八地。六决定行地。亦名无碍解住。在第九地。七到究竟地。亦名最上成满菩萨住及如来住。在第十地及佛地。第十地因究竟。佛地果究竟。三身具足。四智圆明。四辨行相者。一种性地。即本性住种性。未入僧祇劫。即十信已前。凡夫位中。无漏种子。无始时来。依附本识。法尔而有。不由熏生。处种性位。名种性地。由有此种性。性自仁贤。性自成熟。菩萨功德。不起上上烦恼缠。造无间业。不断善根等。二胜解行地者。在地前位。谓发解脱决择分善。名胜解行地。即别境中胜解数。即是印持义。有三胜解。菩提涅槃所是有因果。皆印持故。二或于甚深妙理。所有境界。决定印持。三于圣法有闻思修。决定印持。总名胜解行地。疏主唯识记云。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初地。论云此位未证唯识真如。依胜解力。修诸胜解。名胜解行地。三净胜意乐地者。亦名极喜住。在于初地见道。谓此见道证百法明门。断分别二障。证二空理。生大喜故。喜有三。一日喻照明喜。断分别烦恼。证二空如。如日光明破世间暗。证百法明门。获十种平等。得生佛家故大喜。二舍难证易喜。谓见道前所修胜解法。是为难行。证见易法。三顿证明门喜。谓入见道。百法明门。二空妙理。皆是顿证。由此三喜。名极喜住。又解断分别烦恼。名净超过。地前名胜。随愿自在。证百法明门。名意乐。四行正行地者。路云。从初地住心已去。至第七地末心。名行正行地。此摄六住增上戒住。第二离垢地。增上心住。第三发光地。觉分相应增上慧住。第四焰慧地。诸谛相应增上慧住。第五难胜地。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第六现前地。无相有功用住。第七远行地。总此六地名行正行地。谓第二地修持净无误犯。三业得增上名。此有三种。一意业微细戒。菩萨不起犯戒之相。凡所举心动作。总皆胜戒故。菩萨在此能离微细戒垢。二住色支戒。此地菩萨防非止恶。得无表戒故。三住轨则。此地菩萨修持时。不犯轨则。若破轨则。则是犯戒。由此三义。名增上戒增上心住。第三地能住定故。此有三义。一住八相故。二能离退定。三能发三慧。谓得胜定。能发慧光。慧光能破闇故。第四地中。能作菩提分法观。第五地菩萨。能作真俗二谛四谛观。第六地菩萨。能作十二缘生观故。第七地菩萨。能作破相空观。仍有加行。第五决定地。亦名无加行无功用住。此在第八地。有三决定。一种性决定。二发心决定。三不虚行决定。谓第八地菩萨。功用创绝。住无相理。所有万行。任运增进。刹那刹那。无有空过名不虚行也。第六决定行地。亦名无碍解位。第九地谓此地菩萨。证得总持无碍辨才。训释法义。利他之行。能遍十方。此地菩萨。无量世界有情。各以异文异义。问难菩萨。菩萨说一字之法。能断众疑。第八地只得名决定地。不得名决定行地。第七到究竟地。即是最上满菩萨住。及如来住。于第十地及于佛地。第十地因究竟。佛果位中果究竟。今此说菩萨行。只取因究竟。不取果究竟。第十地行满。开敷盛果。到于佛地。穷真实性。达法界源。惑业皆亡。证无边果。论云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四菩萨行者。一波罗蜜行。即六度是。二成就有情行。即四摄四无量是。三菩提分法行。即三十七菩提分法行是。四神通行。即六神通是。此中初二。是菩萨自乘之行。后二是降伏行。自乘行有二。一为成自利行。修六度等。二为成利他行。修四摄法。是也。降伏行亦二。一菩提分法行。是降伏二乘行。声闻之人。修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分等法。以为自行。菩萨既为五趣之师。作三界主。无一法而不知。故降伏二乘。修菩提分法行。若不修彼行者。声闻之人。即言我菩提分法行。菩萨不知。唯六度四摄等。是菩萨行。我亦不知。彼彼此互阙。行应齐等。由此义故。故修彼行。降伏二乘。非菩萨所行之行也。二神通行。降伏外道行。诸外道等。多以神通为德。在世化物。世间愚夫多归。此疏依彼菩萨具彼此行。化诸众生。回邪入正故。亦是十八反中。制他神通摄也。   言下随所应等者。问但明七地四菩萨行即得。何要配下经文耶。答为彰行故。说法华经。法华经是一乘。一乘通因通果。若不配下经文。疏主恐人疑云。既说七地四菩萨是一乘因。法华经中。为有为无。所以今配下经文。显此经因亦摄尽。果亦摄尽。亦不定配地位。但义相应。即便配属。一种性地者。雨喻经云。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名种子无上。又法师品中。八部授记。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句一偈。发阿耨菩提。名种姓地。二胜解行地者。资粮加行。经云复有八世界微尘数众生。发阿耨菩提心。即资粮位。经云复有四四天下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四生当得等。即加行位。不轻品云。乃至见四众。亦复故往礼拜。而作是言。我不敢轻于汝等。论主配在资粮位。临命终时。具闻威音王佛前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六根清净。更增寿命二百万亿那由他岁。加行位。合前二重。总是胜解行地也。三净胜意乐地者。经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即是初地证四不坏信。是名极喜地。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当此之时。名真佛子。若是地前三贤位。伏忍圣胎三十人。如在胎中未生也。四行正行地者。从初地住心出心。至七地满心已来。经云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此初得在三地。相续在九地。圆满在佛地。虽初三地同世间正行。经文唯有三地之下。经云种种相貌。相貌既遍十地。故得通四五六地也。经云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门。即第七地正观有时。微得观空。正观空时。微得观有。回旋空有。名旋陀罗尼。五决定地者。经云复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不退法轮。疏云具四不退。即当第八地。前言得无生法忍。五地已前。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六地无相观少。七地纯无相观。虽是无相。有功用动。至第八地。无相无功用位。名不虚行。法驶流中任运转故。得色自在。即俱生无作行意生身。随类现身等。六决定行地者。即第九地名大法师。经云复有一世界微尘数菩萨摩诃萨。得乐说无碍辨才。四辨七辨说法等。此菩萨得心自在。说法无碍。七到究竟地者。一因究竟。经云复有二千中国土微尘数菩萨摩诃萨。能转清净法轮。疏主解无染离障。为清净体。即当第十地。二果究竟。如寿量品三身经文。是果究竟。配四菩萨行者。一波罗蜜行者。经云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等。二成就有情行者。经云此法华经。南阎浮提病之良药。三菩提分法行。经云右手执持除粪之器。菩提是果。分是因义。四神通行。天雨四华。动地放光出水等。则云。此应配行。而局配地。地为所依。行为所习。举地显行。彰行义成也(因毕)。   言果即佛位菩提涅槃者。问本彰于行。何须说果。答虽言于行。若不明果。何所欣趣。故次辨果。令有所归。菩提有四。即所转得中所生得。唯识论云。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相体性复净。离诸障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从喻立名也。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妙观察智。不共所依。无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续。穷未来际。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众会。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从因立名。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配因立名。问此四智何位初起。答妙平二智。初地初起。余二智品。果位方生。问本新何种起。答妙平二智。第一刹那。唯本有生。第二刹那。本新合起。余二智亦尔。涅槃亦四者。即所转得中。所显得也。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应真如理。虽有容染。而本性清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伺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影永寂。故名涅槃。此约二乘说。或如来佛身所有色心功德。无漏之依。是有漏之余。虽无实依。而现似有故。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亦约二乘论。佛解脱道起时。一切有为有漏善无记性。及劣无漏。皆永弃舍。名无余依。由此二种。圆寂义别。故涅槃云。舍无常色。即是无余。由此不同二乘所得有余无余依也。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益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由大悲故。不住涅槃。由大智故。不住生死。名无住处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如来可言具四。或涅槃者。三事大般等所成也。在三身者。一自性身。谓清净法界。二受用身有二。一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修福慧。感得无边真常功德。心同法界。量等虚空。色像周圆。亦无限极。尽未来际。常受法乐。二他受用身。谓诸如来随十地菩萨所宜。现十重他受用身。转正法轮。令他人受用大乘法乐。名他受用。合此自他。名受用身。三变化身。谓诸如来随地前类二乘凡夫异生。现通说法。名变化身也。问何名在三身中等。答前言涅槃。即自性身。前言菩提。即自受用身。余之二身。但自受用身所现非实也。若论三事涅槃法身。一种即自性身。摩诃般若。是自受用身。解脱通在三身。   言此皆摄尽者。便有诸抄。同唯识五法。摄三身门便说。大圆镜智与清净法界摄法身。平等性智摄报身。成所作智摄大小化身。此解不正。正义云。清净法界摄法身。大圆镜智摄自受用报身。平等性智摄他受用身。成所作智摄大小化身。妙观察智净秽两土说法正。此义云经之中菩提涅槃三身也。经云一切菩萨阿耨菩提。皆属此经。即是此经方便品开示悟三。寿量品三佛菩提。摄尽一切经教所说菩提涅槃三身也。故言此皆摄尽也。   言又三周等者。周者周圆具足之义。如世尊法说。鹙子领解。如来述成授记。所应作事。方得周圆也。初十二品。明一乘境。方便品至持品。次二品明一乘行。安乐一品所行行。涌出一品能行行人。能行所行。皆一乘行。寿量等五品。明一乘果。寿量品极净圆明果。至不轻品。引已曾证果。   言明境等者。问何要说境行果三耶。答疏言明境令发声闻心等。   言因此方期者。期者期会。因修菩萨行。方期会得佛果功德也。   言为彰菩萨者。总结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四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利今后者。约现当。名利今后。所取灵山会上。世尊说经之时。一会众生。闻经得益。若因若果。皆是利今。从散廗已后。如来在三十五年及灭度。直至当来人寿六万岁时。中间所有闻经得益。总是利后。如来见现在众生有大利。见未来众生有闻经。得无量益。是故如来为利后。说是法华经。沼云。亦合有利昔。为常不轻。往为四众受记。即是利昔。虽知如此。非由法华利也。   言法华一会等者。正辨时节也。法华一会者。此一句解今字。宜闻法华而得益故者。二句解利字。又云法华一会者。得益处。所有凡圣者。得利人。即所利之根。宜闻法华而得益故者。正明得益。亦是能利之法。世尊见有如此益。所以说经也。   言此有二类等者。即指前闻经获益者。法华一会闻经获益。有此二类也。   言果记利等者。果中功德。果即是佛果。记即分别解释。是果之记。依主释。或记即利。持业释也。现证利者。因中功德。现在证即证悟。现在之证(依主)。或现证即利。二释皆得。即是因中功德也。问此门之中。说果记利。与前彰记何别。答摄云。前总谈授记。后门别说利益。故分二门也。又解前门约法。此门约人。故成差别。问闻经得果记了。更经三大劫。始得佛果。如何不名利后益。答既从现在得。所以亦是利今收也。然利今中。文有二意。得果中功德。名果记得。因中功德。名现证利也。   言即为三机等者。问何处是得果中功德利益处。答云。疏言即为三机等。即三周便是得益处也。世尊三周说一乘。会二破。二者。会教理行果。且会教者。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即会教也。汝所得非灭。谓佛一切智。即会理也。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即会行也。会彼二乘所修之行是大乘因。名二也。羊鹿车。即会果也。破二者。破彼所执二乘为极而无实性。令归于大。名为破二。三周皆破周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第二周云。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第三周云。息处故说二。又云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会即会法体。不破法体。但破彼执心。   言方便品下等者。初周分齐。周者周足具足之义。正说领解述成授记四段文。声闻成佛事办名周也。此门之中。不唯授记。兼亦分别深密之义。且初周论科为四。初二深先唱。警密郡座之心。有二。初长行分二。初叹所说法妙。后叹如来身能说法师胜妙。有二。初标胜妙分二。初显自在。从定而起。后告鹙子。正陈所说。经云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至所不能知。次释斯胜妙。经云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等。八甚深文。上所证所说法妙。后叹如来能证能说法师胜妙。经云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等。第二四众惊疑。发扬鹙子之请。经云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至无上两足尊向下(胜经不尽如本)。第三周开斯实相。初长行有二。初明二记。后五浊下。正破四疑。初二记者。初取授记许可摄受。经云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下二与授记。正为解释。有六。一未闻令闻。叹法希有。经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二者说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三者依何等义。初标者。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下。后释者。经云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下。第四令住者。劝来令住一乘之中。经云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第五依法者。经云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下。第六遮者。遮破二执遮遣二真。经云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上六段明二记了)后五浊下。正破四疑。第一疑云。佛于何时出(诸佛出于五浊恶世下)。第二云何知增上慢(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等下)。第三云何堪说。初标答中。初标云(除佛灭度后现在无佛下)。释云(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下)。第四云何不成妄语人。经云(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下)。上来六段。总当开斯实相了。从此第四劝发喜心。经云(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下)。第二鹙子领解(尔时舍利弗踊跃下)。第三佛重述成(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下)。第四为之据(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下)。直至尔时四部众向下。总是第一周也。   言譬喻品云如来亦复如是等者。初正说喻(若国邑聚落下)。   二示大不希。三思方拔济。四正说三乘(不引经可知之)。   言信解品中等者。有三。初叙四人之喜敬。尔时慧命须菩提下。次中四人之领述(向下可知)。   言为大迦叶授记者。尔时世尊说是偈已。告诸大众。唱如是言。我此弟子摩诃迦叶。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乃至得成为佛告曰光明如来等。须菩提号曰名相。迦旃延当得作佛。号阎浮提金光如来。大目乾连当得成佛。号多摩罗旃檀香如来。中根记了。   言第三周化城喻品等者。分四。初正以喻化中。分二。初说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后显今果。令其舍权以取实。初中分二。初陈过去结缘。会佛自身事。后陈过去结缘。会弟子事。初文分二。初一长行一颂。说大通智胜佛去今久近。后告诸比丘下。正明彼事。分四。初佛寿成道。二转正法轮。三子继传灯。四会成今佛。四段不同。正明彼事中。初明大通佛去今久近。后正明彼事。总是初说宿因。令念退大以就小。后显今果。令知舍权以取实。化成喻事。法说喻说合说。总是以喻正化了。次五百弟子授记品中分三。领解。述成。授记。领解有四。初领说法。二领授记。三领宿世因缘。四领神通。次述成。问众见否。叹其今德。叹其往德。   言便授五百弟子等者。富楼那过无量阿僧祇劫当得成佛。号曰法明。次陈如等。千二百阿罗汉。名曰普明。次学无学人记品云。阿难号山海慧自在通王。罗睺罗号蹈七宝华如来。二千人同名宝相。   言即是利今者。结也。意道。上来三周所陈分齐。正是为声闻也。   言虽知六处示现等者。六记辨摄也。世尊三周说一乘。皆为与声闻授记。天亲菩萨亦道。上根中根。各自别与记。下根五百千二百。同一处与记。并不立授记名目。今却是疏主安置此六记名字。虽之一字。义含得失。文书带着虽字。便含两势。标文之中。标六记名得。利今中唯取五记。不取余一记名失。二云虽然总有六记。于中有因闻经得记。有不因闻经得记者。三云虽知总有六记。于中有是利今者。有不是利今者。即具因记也。次下两义解。然据文势。相承二标了。便合道。然前五记缘贪烈。六记隔文断也。只此然字。亦是承前虽字。向上起来。安置此然字。便是不定义。便文含两势也。第一虽知授记总有六段。然前五记是果记。第六是具因记。因中记也。第二解。虽记有六段。然前五记是现在。第六具因是过去往日之事也。通难亦得。问明利今中。说果记利。唯法华论中。有六种授记。几个是此果记利段。答疏言虽知等不定。义含取舍得失。示现者。晓示显现之义。意通法华论中。虽即言六处示现授记。然前五记。是此果记利收。第六具因。此之不摄。取前五记。舍第六记。故置虽言。亦云初五记佛记名得。第六菩萨记名异。或初三及第五。由闻经得记名得。第四与六。非由闻经得记名异。上答标文。亦言六记辨摄。   言一者别记者。标也。舍利弗等。出得记人。众所知识等者。出得别记义也。上中二性。国王王子大臣人民梵王等。皆识知故。有识形而不知有德。有知有德而不识形也。有识其形。亦知其德。所以疏言众所知识。二义解别记。一者众所知识。故与别记。二者名号不同。故与别记。如鹙子号曰华光。迦叶名曰光明。须菩提号曰名相。迦旃延名阎浮提金光。大目连号多摩䟦栴檀香。以此名别故。故与别记。一名别周别根别。三义别也。   言二者同记者。标也。富楼那等者。出同记人。此有二解。一云五百即与千二百人别。二云五百即是千二百人中摄。为正。问争得知。答经文如此。其五百阿罗汉。次第与授阿耨菩提记。余诸声闻众。即摄七百人同一名者。出同记义也。有解云。周同根同名同。高名之辈。一异。二同。满慈号法明。名一异。憍陈如与五百千二百。即同号普明。名二同。非高名之辈。一同二异。二千人同名宝相。名一同。阿难号山海慧。罗云号蹈七宝华。名二异。问若依此义。同记有一别。何不别中收。后记有一同。何不同中摄。同记有一别。富楼那名法名。与五百千二百人名别。何不同别记中摄。答法普虽殊。明名同故。亦名同记。若尔鹙子得记号华光。大迦叶号光明。虽殊光字同故。应名同记。答夫论同记。事须周同品同根同名同。鹙子与四人。周根名三义别故。但名别记。问后记有一同。何不同中摄。二千人同名宝相。何不向同记中收。答彼非众所知识。又就下根中。后时与记。但名后记。不名同记。问阿难罗睺罗。亦是众所知识。何故与后记。答阿难为是有学。所以向后记中摄。不向同记中收。问罗睺罗亦是无学。何故亦向后记中收耶。答据实富楼那阿难罗睺罗。总合向别记中收。以总是化声闻。为引下根实声闻故。所以不向同记。后记中摄也。若不尔者。富楼那佛自赞云。如来无能尽其言论之辨。行位计是九地菩萨。阿难又与世尊。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菩提心等。又罗睺罗是佛之子。三于未来诸佛。而作长子。故知是化也。五百千二百人易教化。只着富楼那一人。二千人难教化。所以阿难罗睺罗二人。相共教化也。问五百千二百。可得名同。满慈一人。岂成同记。答满慈应化。非是正。犹论主虽标。意取所引五百千二百。正所逗者。名五同记。非取满慈。若论满慈。应乐别记。此乃论主之悬鉴也。诸妙不达。遂辄通云。法普虽异。明名是同。故名同记。问善现名为名相。学无学二千人。名为宝相。相名既同。应成同记。答经品不同。根性亦异。不可为难也。   言三者后记者。标也。学无学等者。出后记人。非众所知识等者。释后记义。问有何所以。得名后记。答疏言非众所知等。一非众所知识。二共同一号。三后时与记。由斯三义。故名后记。问阿难长为侍者。罗睺佛之爱子。名阶十圣。响振五天。忍言斯人。非众所知识。亦日月之照。雷霆之声。而于瞽聋。不能视听也。答举多摄小。后记何违。根性与品。而并同故。安后记中收。论文非凭次第。但义同者。即一处收。不遮后文。亦在前摄。二云四无怨记者。准论解经。如来于提婆达多边。无怨恶故。经云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良云。仙人说顺缘善友。天授害佛。违缘善友。虽是违顺。然皆善友。是无怨。问此无怨为目所记。为目能记人。答论文据佛。示现如来无怨恶故。目能记人。全云。示现天授于佛无怨恶心。欲发明如来功德。非是恶人。故与授记。并前良解。皆乐于所记人摄。论云。提婆达多皆是大力菩萨。不退转位菩萨。问天授五百生中。常与菩萨作大怨。云何复言大力菩萨。答天授非菩萨怨。何以故。若是佛怨者。菩萨修善。天授常作诸恶。云何世世得与菩萨。常得相值。以是义故。天授非菩萨怨。如二人行。一人向东。一人向西。步步相远。而常相违背。云何得相值耶。若天授实为怨者。佛有种种过。一者非一切智人。摧山压佛。而不觉知故。二无神力。持杵害佛。不能禁制。三者佛有愚痴过。见怨害来。而不回避。四不拥护众生过。天授造五逆罪。而无救度。五佛非金刚身。转轮圣王。以少福故。而无怨害。何况如来为石所伤。血流出故。当知非金刚身。六余业未尽过。被他人所打。皆是业招。故知如来余业未尽。但是示现造业。堕大地狱。显知业报不可坏故。又为堕地狱众生。归依如来。请救护故。又为当来世众生入佛法。遭伤毁者。令作是念。如来之身。尚自被毁害。况我等凡夫。提婆达多。是大宾伽罗菩萨。为遮众生造逆罪故。堕于地狱。譬如香象捔力。非驴所堪。若不是化。因何入地狱。世尊交阿难借问。受苦可忍否。答言我受第三禅乐。但以善巧方便。调伏众生。现作二逆。堕于无间狱。上言为怨。或为非怨。故知皆属所记人。经言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问二论如何会释。答金云。余五记并目所记人。何乃相违。但天授望佛无怨。即如来无怨。二论各据一边。问天授害佛。佛即与记。善皇亦尔。何不与记。答天授曾为师范。因明彼事。故与授记。善皇非是释迦师。今此会中不与记也。   言五通行记者。标记名。即云行菩萨通得作佛。名通行记。   言显示女人在家等者。明记人也。此经文在法师品初也。   言修菩萨行皆证佛果者。出得记因由。故与比丘尼及天女记。结通行记。今明得记人者。问何故名通行小乘。许女人得圣果。莲华色尼等是大乘。不许女人入见道。何况成佛。答未闻法华。即如此。若闻此经已后。龙女尚得成佛。岂况余人。今此间不简四众八部。通于此经。修行取果。世尊所以与四众八部比丘比丘尼及天女记。问何者是天女。一部经上下尽无天女受记处文。答有说与耶输陀罗记。耶输是天女。此解非也。况耶输不是天女。设是天女。早烈尼众了。如何更言天女。故知不是也。又解天是天人。天人来听。必有女人相随。故名天女。但有天处。便有女人相随。又解天是女天。天人是四众。亦之中优婆夷。人天二趣之中。举初摄后。名为天女。此解胜也。即云谓人及女。自前授记。皆未通行五趣。唯人类二根局男身。今即兼天。及以通女。显通行记。说天女言。论文巧约。言天及女。可无或矣。上来多解。取法师品中举八部四众一切闻经皆与授记。此文宽故。得有天女记也。   言此上五记者。结也。总名利今也。   言六因记者。标具因也。问此问利今。何要引具因记来。此是过去世事。非今时益。答此间利今中。因说别记同记后记。尽是有大乘性者。便说菩萨受记。不唯取有性人。于中兼有无性者。意显菩萨授记与如来别。故引具因记也。具者有也。因者种子义。意言身中。具有菩提种子。名具因记。二就生了二因。菩提种子是生因。涅槃佛性是了因。具此二义。名具因记。化度二说。一云一切众生。佛性之因。悉皆具足。名为具因。二具属众生。因属菩萨因位。谈彼众生本识之中。具有佛性。名为具因。相违释。经云礼拜赞叹言。我不敢经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示现众生皆有佛性。故引具因记。   言常不轻菩萨者。指能记人也。   言礼拜赞叹等者。出具因义也。   言示现众生等者。问但见四众礼拜赞叹。皆言作佛。有何意。答疏言示现众生等者。晓示现者显现义。意欲显现晓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礼拜赞叹。言当作佛。   言此之一种菩萨等者。意道。此记是菩萨记。不是如来记。说往时益。非谈会上。结具因记也。   言初三等者。料简六记也。初三者。即是别记同记后记。及第五。即是通行记。此上四类。并在灵山。闻此法德益。   言余之二种等者。即第四无怨记。是利今段。不由闻经而得益。当说经时。天授在地狱。不在会一。若据不是利今。收唯第六具因记也。问天授不在会。如何名利今。答得记在会。亦名利今也。   言然前五记等者。谟云。若以闻经得记。但取初三及第五。若以利今为论。前五记皆是此摄。此会得记者。名利今故。或此通会论中标文。论中虽言六处示现授记。然前五记。并名利今。即是此果记利也。问具因记。亦是会上所说。何不得名利今。答虽然亦是会上所陈。非如来记往时事故。所以不向利今中收。今非往故。   言然诸声闻授记等者。问声闻之人。永尽后有。如何能证无上菩提。答依变易身。非业果身。亦不相违。问如何要指变易义门。答谓有人言。声闻之身。而有限齐。得记之后。经三大劫。方得菩提。如何有限之身。而能长时也。所以要指变易义门。意道。声闻虽有齐限。得记之后受变易。经于三大劫。得证菩提。故唯识论云。如有论说。声闻无学。永尽后有。云何能证无上菩提。依变易身。证无上果。非业果身。故不违理。此解授记已后。论云生死有二。一分段生死。二变易生死。变易生死。总有三名。一名变易身。二名意成身。三名变化身。然变易生死。无别业招。只是分段身上。前生故业。五戒业有。此业在第八识上。连持功能亦在。故业若尽。连持功能亦灭。所以事满须得故业身。在本来故业所感身分粗。今定愿力资助。有胜功能。长时与果不绝也。此变易生死。事须得无漏有分别业为因。无漏简有漏。分别简无分别。所知障为缘。所知障于一切法上。不能了达是所知障。今取执菩提可求有情可度者。资昔所修人是数数定愿资助。改去先恶。转生后妙。渐细渐微。乃至证得无上菩提。若不执菩提可求有情可度。无由发起猛利悲愿。名变易生。   言相状者。即是随欲界人天及色界类分段之身。受此变易身光洁自在。名变易相状。体者即第八异熟识。为变易生死体。论云此识足为界趣生体。此变易只三界内身。亦名变异熟故业。阿赖耶为体义者。即以无漏有分别业为因。所知障为缘。易粗令细。易短令长。至佛果位解脱道中方舍之。此是变易义。问二乘回心。何界之后。引生漏。答唯识有二义。初师云。一切二乘。有学无学。欲界发心。定欲界后。引生无漏。以愿力留身。唯欲界故。上界无此回心圣者。亦无下界发心。死后方生上界留身。故欲界后。引生无漏。二师云。色界亦有声闻发心向大乘者。许佛亦往。菩萨亦往化彼人故。亦有二乘圣者。色界有漏第八识后。无漏现前。由有声闻于彼发心留身者故。唯除初二果及独觉者。于彼发心。上界无故。然彼无色界。必无回心向大乘者。唯五种居。全无发心者。经不说彼发大心故。二经许发心。信向心。不发趣向心。五净居唯定性人故。问鹙子是无学。回心即受变易。云何弟子憍梵波提言。我和尚舍利弗灭度。我亦随灭。即知证无学果。未受变易。应受后有之身。答示现灭度。非也。问如罗汉回心向大受变易。云何女身得证初地。答无漏定愿。资助旧因时。转女成男。得入初地。问圣人回心即受变易。为未即受。答意乐各别。若于分段。有深厌者。回心即受。若非深猒。或留分段。尽阎浮寿。乃至多时方便。受变易也。   言现证利者等者。现谓现前。证谓证获。利谓利益。当在会中闻法华经。现得益故。名现证利。复有多种者。复由熏也。前果记利中。有多利益。今此现证利中。亦有多种利益。故言多种也。即下二十五类而得益者。是多种也。   言如提婆达多等者。引文。于中总引八品经文。显二十五类得益。八品经文。便为八段。初引天授品也。   言虽龙宫涌出等者。简非益也。当在会中闻于法华现得益故。名现证利。虽龙宫涌出无量菩萨。亦得道成。然皆是文殊。下方教化。亦得证利。不由灵山闻法得益。故天授品中。但说四种有现证利。不言涌出。无量菩萨及龙女。亦是现证利收。故言略而不说。经云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且待须臾。自当有证。所言未竟。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从海涌出。诣灵鹫山。住在空中。此诸菩萨。皆是文殊师利之所化道。具菩萨行。皆共论说六波罗蜜。本声闻人。在虚空中。说声闻行。今皆修行大乘空义等。并龙女道成。并非灵山益。非利今也。此间现证利。更狭于果记利。果记利尚自许当来始得果。此中现证利。如来亦说法。未散廗。中间闻法。所得利益。是此门收也。散廗已后利益也。问圣教说不许畜生身入圣道。如何此两类人。得如许大益。答实即不许。化则不妨。化有二意。一引实龙。令发信心。二引灵山实声闻回心。本是声闻人。在虚空中。说声闻行。此是龙众。化作声闻。引实声闻也。此智积对论引来。本是文殊菩萨。与说法华经。教化得益。虽因闻经得益。不是利今也。问世尊灵山说经。破回心声闻疑执。与授记说经。令生决定心。彼海会来者。还是回心声闻。世尊何故不与授记。若与授记。经无明文。若不与授记。即是不引摄。不任持。此应起疑执心。却退入声闻也。答有三义。一此菩萨到灵山来。见世尊破三根声闻疑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此一类菩萨。自不起疑心。更不要与授记。二者是化非实。意徒证灵山实声闻回心决定。既是化非实。不要授记。三者文殊菩萨引来。意证经力广大经力速疾。本来不及授记。问序品之初。以别文殊菩萨在座。今何言从海而出。答圣人感应神变难思。随所化生。现迹无方。来无所从。去无所至。不可以相求。不可以事取。故华严经云。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与各十佛世界微尘数菩萨眷属俱。所谓文殊菩萨。贤首菩萨等。此即菩萨身。充遍法界。利益群生。岂定龙宫而已哉。二云序品弥勒问了。即入龙宫。化诸众生。至天授品时。从海涌出(二说任取简非了)。   言唯有龙女等者。科众为六段。此文获益。彼此合四位益。若准文势奄含。进退不定。除却弥勒佛下生来即定得。余人定不得。疏主尚自不敢定断。从唯有龙女成道。至悉遥敬礼已下。分四位益。疏言无量众生闻法悟解下。退转第一位益。无量众生。得受道记。第二位益。无垢世界六返下。第三位益。三千众生发菩提心下。第四位益。从无垢世界六返等向后。两位益。决定是此方利今中收。前前两位。是此方或彼方益。即不定经云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此两类。有人疑云。为复是无垢世界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为复是娑婆世界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授道记。若定道是此方益。疏主向下疏。解本文处。科为无垢世界益。若定道是彼方益。疏主此间又科向利今中收。答第一遍。若从唯有龙女成道演说法时娑婆世界。若承娑婆世界字。向上连显读。直至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记授道已来。两位益。文势便似属娑婆世界益。第二遍。还从唯有龙女道成演说法时。乃至悉遥敬礼住向下。两位益。别读至无垢世界六返振动。文势便似属无垢界益。摄云经含两势。疏主所以进退科之。此间属利今中收。本文中属无垢世界益。贺法师云。前两位益。定属无垢世界益。何以答缘向后两位。有娑婆世界字简。故知后两位定属此方也。前两位无娑婆世界字简。故知定属无垢世界益也。问贺云何不从唯有龙女道成已下牒疏至悉遥敬礼。亦有娑婆世界字甚分明。贺答云。悉遥敬礼已前。虽有娑婆世界字。及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等。乃是最后两位中。三千人数。后两位各有三千人。与前文中娑婆世界天龙八部人与非人。不别也。此文虽有娑婆众生。并属后两位益中收。有二解。一云据实前两位人。身在无垢世界龙女会下。向龙女边闻法。亦不向灵山闻经。若论益。摄属灵山会益。何以知。答因有灵山会说法华经。方有龙女成佛说法得益。推功归本。乃是灵山会益也。后二位身。在灵山会释迦牟尼佛会下坐。遥见无垢世界六返振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又三千众生。发菩提心。得龙女佛与授记。所以四位益。疏主总向利今中收也。问争知疏主总一向科作利今。答只此疏云合四位益。有四位之言。又向下结文。合二十五位益。总名利今也。又标多种之中简非。只简龙宫涌出龙女道成。不简着龙女说法时。听众获益。故作四句分别。一是闻经而得益。身不在会。不是利今收。即海会菩萨。二不因闻经而得益。身会。是利今收。即后二位。三因闻经而得益。身亦在会。是利今收。即三根声闻。身在彼界。闻经而得益。身不在会。是利今收。前二位是第二意。据经文势云。娑婆世界菩萨。皆遥见彼龙女佛。初二位。身在娑婆世界。遥见龙女成佛道。又遥闻说法。欢喜礼拜得益。后二位。遥见无垢世界六返振动。得龙女佛与授记。据四位人。身总在此方。问四位既疏主总属此方利今收。何故当中心。书无垢世界。又说娑婆世界。答若总着娑婆世界字。又解四位人因他无垢世界发心。答总书无垢世界着。又恐人疑。将谓四位人身。总在无垢世界。所以二世界双简也。问四若总属此方利今。有何差别。答前二位见龙女成道说法会下闻经欢喜。便得龙女佛与授记。后两位见无垢世界振动。而得授记。摄问云。四位中第二及第四位授记。此佛彼佛文亦不定。两位处得记何别。答前二位得授道记者。因义。因记也。后二位发菩提心。十信初心。亦是因记。第二解云。初二位得授道记也。后二位发心。而得授记。既言授记。即是果记也。问既是果记。何不向果记利中收耶。何故在现证利中收。摄答。以龙女授记。不是释迦佛身上事。故不向果记利中收。有解。缘不分明说国土名号。不得入果记利也。若尔通行记。亦是不分明说国土名号。如何得入果记利。故知但不是释迦佛与记故。不入果记利收。即得也。问后二位人。如何遥闻他无垢世界授记声闻。若经合两方益。言闻法悟解者。无垢众会。闻法不疑。此界闻经。即乖正理。灵山一十五众等。那能缘彼界声境。答表不思议也。若许见彼成佛说法。闻亦何疑。量云。无垢世界中说法。是有法。此方时会耳。应缘自境故。宗。因云。离中知故。同喻云。犹如此方眼识。此方眼识离中知。此方眼识。能缘彼。此方耳识离中知。同彼眼识能缘彼法。云及闻诸佛所说经法。云见佛光从此去。闻法声彼来。即是龙女成佛。梵音声相。清彻远闻。令此方闻。如目连。于野与世界。闻灵山说法华经声。与会下等无有异也。亦同如普贤菩萨。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问五识所缘。必托第八。此方眼耳缘彼色声。未审为缘自第八所变。为缘他第八所变。若缘他所变。唯识不成。若缘自识。彼非此界。似同隔界。此界如何缘得。答然缘于自。自八所变有三说。唯识论二云。离异熟变为此相。有义。如契经说。一切有情业增上力。共所起故。二云是现居当生者。彼异熟识。变为此界。三云由是设生他方自地。彼识亦得变为此土。唯此护法正义。他方自地。彼此互变此界。众生望彼。亦是自地故。得与彼五识而为本质。若尔如上界天眼。见下三灾。身在上界。以上天眼。见下地色等。岂第八亦许缘下地色耶。不许第八隔界变故。若不变彼。如何五识定有本质。答五识必有疏所缘缘。约自地及相近者说。若异地相离远者。未必皆此。疏主解第八所缘中说。问众生元来未登地。何名悟解。答法信而解。亦名悟解。闻思悟解。亦名悟解。   言得不退转者。四不退中。信不退也。   言住不退地者。证及行不退也。   言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者。配胜解位中。   言合四位者。此彼方总收也。   言分别功德品等者。恒沙菩萨。从地涌出。弥勒等疑。愿佛为说。佛言此等菩萨。皆是我化。众见涌出。谓此化而非。父小子老。疑非释迦所。遂说三身寿量。用释前疑。明佛得道久成。所化固疑非少。佛德深妙。闻信者多。利益既弘。功德弥众。遂有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合十二位。现证获益。由斯疏主于现证利收。前来疏主解云。依论法力有五。此中有三。一证。十一位是。二信。八世界微尘数众生发阿耨菩提心等。三供养。天雨华等。且十一位中。初六依位。五依生证得。   言佛说是如来等者。砂细如面。方四十里。名一恒沙。问多少恒沙。答那由他恒沙。那由他是梵语。此名垓也。问有多少那由他。答总有六百八十万亿个那由他恒河沙。   言无生忍者。初得在初地。相续在八地。圆满在佛地。无生法即是真如也。无生法是境。菩萨入初地时。根本智印证无生理。后得智印证无生教。心之与境。并无生也。一切诸法。本来寂静。生已不住。住既不可得故。生亦不可得。故名无生也。无生有三。一本体无生。亦名相无生。情有理无。即遍计也。二自然无生。假有实无。即依他也。三惑苦无生。实有假无。即圆成也。本体无生。本无今有。自然无生。依他起性。即本无今有。惑苦无生。即本有今有。本体无生。如迷绳谓蛇。迷杭谓鬼。虚空华第二月。龟毛菟角等。闇中假绳。谓是于蛇。即无中说有。明晓若至。即有者便无。妄情执了。妄即无。总是心上见分。起独影境。谓有蛇等。众生五蕰之上。妄执有我。亦复如是。自然无生者。即本无今有也。如绳本来是麻。后方作绳。假凡是色法。具二缘生。因缘增上缘如因。麻是缘。假人功为绳。即增上缘。即麻是亲缘。人功等即疏缘。榖麦等种子。是因缘。水土为增上缘。只如此身。将赖耶识中名言种为因缘。父母和合及业。为增上缘。方有此五蕰。前心法等。即四缘生。岂同外道计自然义。眼识种子为因缘。根能发识。为增上缘。前念灭后念生。名等无间缘。前境是所缘缘。惑苦无生者。如麻本有今有。不同于绳。除其惑苦。即真如理性。自然显现。真如之理。本来清净。本无惑苦。今既了之。何有苦生。名曰无生。只得言显。不得言生。忍者忍苦。是知印可之心。菩萨在地前。昔闻未能智证。一大劫满。忽然住极喜地。生如来家。比束只闻。今得证理。印可在心。名之为忍。忍即印义。印之忍。依主也。化度问。分别品中。十一位得益。各依何位。答初之六位。名增道位。谓彼菩萨圣道故。次之五位。各损生位。损谓损减诸恶。生谓生诸善根。后之一位。名发心位。由最初皆发胜心。   言千亿菩萨等者。有二说。一云取前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殑伽沙众生为如。从一倍二。从二倍四。从四倍八。如是乃至千倍。二云从一至二。从二倍四。如是千遍倍。闻持者。开即能持。随陀罗尼。以念慧为体。菩萨得此念慧。所闻之法。持之不忘。名曰闻持。凡夫闻了施忘。闻不能持。菩萨得此陀罗尼。即总持也。一摄二散。有法义咒忍。初得在三地。相续在九地。圆满在佛地。谟云。此等证得人数。非一化佛土不可容受。论报土中取耳。虽是灵山。见有异故。千倍者。比前恒沙千倍也。离欲嫉他名利二障。得闻持陀罗尼门也。   言复一世界等者。即一三千世界。碎作尘也。辨才者。五地初得。菩萨入此地中。解五明论。此地菩萨说法。须说即说。无蹇吃故。在心论。名四无碍解。在口。即言无碍辨才。此在九地。相续十地。佛位圆满也。言一世界微尘等。论云无量者数也。问几个无量。答万亿个无量。问几个万亿。答百千个万亿。无量旋陀罗尼者。旋者境也。于空有境上及有情心行。旋环观察。能了能知。刹那迅速。名曰旋。问有多少空有境。答百千万亿无量个空有境。菩萨起一个智。一刹那间。便能缘得尔许个空有境。五地已前。观空之时。未能达有。达有之时。未能观空。至此地中。即空之智。便能达有。一刹那之间。观空时。便能达有。达有之时。便能观空。即空方便智菩萨。起有中殊胜行。于此空有境上。速疾观察。立以旋名。五地已去。真俗相违。于相违境。能令观察。犹如老鸱转回空中。意欲搏物。菩萨在法性空中。只观众生根性。若熟即便度之。如将一镜双照水火。水火之性。性甚相违。于相违境。俱时能照。此亦如是。不滞空有。名之为旋。观空之时。即证真理。观有之时。即达俗差别。观空即本智。观有即后智。若据成满。在十地也。   言三千大千等者。此在八地。具四不退。八地无相无功用。此即法驶流中。任运转故。名不退法轮也。   言二千国土等者。此在第十地。清净法轮者。法轮本来清净。为众生有漏心所变。同能变识。即是有漏。无漏心变。同能变识。即是无漏。如地前是有漏。七地有漏无漏二杂修故。八地已上纯无漏故(上六依位证得)。   言小千国土等者。此下五位。依生证得。此是地前加行位。若未闻如来寿量品时。去见道。未知生数多小。亦闻如来寿量品了。损彼识中染种势力。所以分段生死身有限也。所以一生乃至八生得入见道。得彼初地菩萨。问当来三生四生方得果。如何名现证利收。答果虽后得。现座得益。亦名现证利。问后五位既言阿耨菩提。何非果记。答但得初地菩提因中之果。非佛果也。问宁知不是佛果菩提。答此在地前。望于初地。分段生死。论生数多小。若以初地佛果菩提。纵是悲增。生数若何。定是智增。生数即无。于此二人。云何更论一生二生耶。问云经云随数生成佛。若入初地。岂名成佛耶。答佛者觉义也。初地菩萨。亦名觉也。问准此八生等。皆得行位已定生。菩萨任运自得菩提。何待闻经。答由闻经故。成已定生。非先已定故。   言四四天下者。即十六阎浮微尘数菩萨。经于四生。得入初地。此约菩萨修习近远。由是生数多小不同。五种菩提。是明心菩提(上依生证得了)。   言复有八世界等者。此是凡夫发菩提心者。十信得也。在种性地(第二段了)。   言如说药王品等者。陀罗尼即念慧。菩萨有此念慧。能解一切众生语言。即词无碍辨也。凡夫只解一般言音。被土番回鹘骂早不会。菩萨四生九类言音总解也(第三段了)。   言说妙音品八万等者。即是种类俱生无作解意生身。三昧是定。能起一切色身。能起就所起立名。名一切色身三昧也。即十八类身也。   言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者。[米*矞]云。三种无生。一本姓无生。我法二执无。了遍计性。相无自性。二自然无生。了依他法上。无自然生性。三惑苦无生。了圆成实性上。无惑苦性。忍即是智证。印无生理也。   言华德菩萨得法华等者。三昧是定。法华是一乘理。从第四禅定。起根本智。证一乘理。名法华三昧。此更有一位益。疏家不引。遗却去。经云说是妙音菩萨品时。与妙音菩萨俱来者。八万四千人。得现一切色身三昧。是也。十地论在第八地。说第五决定地(第四段了)。   言说观音品八万等者。此是发四弘誓愿心。求菩提心。此心名无等。将世间发人天心及二乘心。来试等此菩提心得否。答世间及二乘心。等彼无等心不得。故名等等也。此多在十信初心。二云如来是无等之人。世出世间。更无过上。故名无等。初发心菩萨。与佛齐功。众生亦发求菩提心。与彼如来齐等。众生菩提心等得无等。故名无等等。众生菩提。等得无等人身中功德。故名无等等。即是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初心难也(第五段了)。   言陀罗尼品等者。无生法忍前已说也(第六段了)。   言说妙庄严等者。安国云。大乘二说。一无间道断烦恼种现。名是远尘。解脱道断习气。名离垢。又惑种易断如尘。习气难断喻垢。第二无间道断现行。名远尘。解脱道断惑种。名离垢。法眼者。法即是真如理。名法也。眼即是无漏智证理。故名净也。即是眼智明觉也。下疏云。得初果故。非大乘见道(第八段了)。   言说普贤劝发品等者。普贤者。普遍也。贤者贤善。即是普遍贤善之理。故名普贤。今行普贤因行。名普贤。道能证智。名普贤道也。   言前五记者。即果记利也。六记之中。除具因记。余五记。记当成佛也。   言此二十五类等者。现证利收。现证因位也。天授品四位。分别品十二位。药王品一类。妙音品三类。观音品一类。陀罗尼品一类。妙庄严王品一类。普贤品二类。此二十五位。现证利收。   言并是利今者。结也。   言利后者。标也。散席已后者。解后字。因法华经者。解利字。所获功德皆是利后。合解利后也。   言随喜功德品等者。三品经文。今当第一品。经云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父母宗亲善友知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人功德。我今说之。汝当善听。若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乃至一一众生。与满阎浮金银等。又胜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第五十人闻经一偈随喜功德。问何故多劫行檀。不如传闻小法。答施者福行。离贪贱因。法是慧。闻即灭尘劳之卫。故随喜少法。而胜施多财。又令得阿罗汉果。此约定性。初不能广说法化众生。后令入无余涅槃。设令不定性无学迂会修行。经八万劫等。不如闻经速得佛果。疏云随喜一念。尚得菩提。所化众生。倍于上数。今得罗汉。不能成佛广化众生。故福为劣。经云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七宝辇舆。及乘天宫。此法华经。是运载之经。故随喜者。得如是果报。又分座令听此经。是诸经中王。故坐令听。当得帝释梵王自在尊高果报。已上分坐果(下劝听果)。经云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三地菩萨也。终不喑哑。乃至当来见佛闻法。信受教诲。问此为复是能劝听人功德。为复是所受劝听人功德。答若唤作所受劝听人功德。即错也。若是亲听之人功德。算不可得。今所说功德。是能劝之人。劝得一人。亲听大乘。能劝听之人。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   言法师功德品等者。疏主云。于此经中。修行十法行者。一书写。二供养。三施他。四听闻。五披读。六受持。七开演。八讽咏。九思惟。十修习六根。一一根中。有十法相资。转成百行。百行各四。自作交他。赞励庆慰。合成四百。各有三品修。修成千二百。三根胜故。具千二百。三根劣故。而无上品。眼身鼻。只有如说修行时。为欲供养此经故书写。为欲供养故施他。为欲供养故听闻。乃至修习皆尔。一个为显余九成助也。十十为头。皆九助也。故成于百也。   言乃至普贤品等者。文分六。一普贤来轨。二启白闻经。三佛告四法。四普贤劝发。五释迦赞劝。六时众获益。就第五赞劝中。初赞美普贤。次赞美持经者违顺之相。赞持经者中有四。一顺佛行。二离众恶。三当得出世。四定厌生死。定厌生死中。一不贪资什。经云不复贪着衣服卧具饮食。二得现果报。经云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言以是遗教等者。上二句证利今。其未度者二句。证利后。亦云前二句结利今。后二句结利后。   言显机等者。显时约法。显根约人。贺云。如来设教。本为根缘。根有三种之差别。圣起三时之初。即鹿野转四谛法轮。发起二乘。说为有教。次即说于般若。发趣大乘。说为空教。后深密会中。为诸发趣一切乘者。说非空非有三性之教。理无不尽。义无不该。疏主显三时教。经有明文。会十八人。立一时至五时。并无所据。言诸佛设教等者。总标顿渐。问疏主何以亦入此门。便先论顿渐。答本立显时。只是时教。所以疏主先论顿渐。佛佛出世。皆说法化生。所说之法。虽则无边。略而言之。乃有二种。一则是顿。二则是渐。此二种教。义贯众诠。故云诸佛等。所被之根。有顿有渐。能被之教亦然。今为显时显根。故说是经。准疏云。教无定判。故下疏言。故知顿渐无别。教文随根以分。故此通也。不向教上定道顿教定道是渐。一食之中。根若有顿有渐。教随根有顿有渐也。金二意。一依显示教。二依隐密教。若依显示教。有顿有渐。二隐密教。无顿无渐。就显示教中。渐有二种。一从小至大渐。如此经穷子喻。从小乘至大乘佛果。二从大至小渐。如华严经。譬如日出先照山王。次照小山及高显处。然后普照世界大地。善逝亦尔。清净慧光。先照菩萨功德大山王。次照缘觉。次照声闻。然后普照一切众生。若依此义。一切圣教。皆名为渐。牟云。前标显示有顿有渐。今言一切圣教皆是渐。何者即是显示中顿。顿义若无。渐依何立。答疏主有意。一切约根。若大根不从小入。教但是顿。若大根从小入大。教即通渐。天雨本来是一。对甘草苦。所以甜苦不同也。如百法记法菀等破。但以教望所被根。证悟有殊。遂分二种。非谓前后以名顿渐二时。总标顿渐。   言顿即等者。疏主意。此法华经。通顿通渐。顿即者。此顿字即能被教也。被彼大根。即是所被根也。顿从凡夫等者。解顿义也。   言如胜鬘等者。问何处经中。说能被之教。被顿悟根。答疏言如胜鬘经所说一乘。第一遍言一乘者。是四乘中。定性大乘。证上顿教也。第二遍言一乘。文便引来。此间不要也。只取第一遍言一乘者。本经文言大乘。疏主引来。改作一乘也。是定姓大乘也。言定姓者。是决定义。不可改转义。此是纯一正直大乘也。问何名四乘定性。答且如定性声闻乘。唯有声闻种姓。定性缘觉乘。唯有缘觉种姓。大乘菩萨。唯有菩萨种姓。定性人天乘。唯有人天乘姓。经云无种姓人。无种性故。至而成就之。今此间取四乘中定性大乘菩萨。直发大心修行。取佛果菩提。名为顿悟根。能被之教名顿教。第二遍言一乘是权。此一乘是四乘外一乘。无定所对根。故是权也。权者不定义。缘一个人身中。具有三乘种性。此一人身中。亦有声闻种姓。亦有缘觉种姓。亦有菩萨种性。若唤他作声闻已。后身中缘觉种性熟。舍却声闻入缘觉。若唤他作缘觉已。后身中大乘根性熟。舍却缘觉作菩萨。最后作菩萨。修一乘行。此一乘是不定性一乘。缘觉作二乘行。后修一乘行。形对他四乘定性。故四乘外一乘是权也。无定所对根。是不定义。有可改转义。彼经中立五乘性。四乘是定性。一乘是不定性。问胜鬘经无明文。是四乘外一乘是权。经文不说。如何得知。答经文则无。道理则有也。彼经云。摄受正法善男子。堪能荷负四种重任。若有众生。求大乘者。为说大乘。求声闻者。为说声闻乘。求缘觉者。为说缘觉乘。求人天乘者。为说人天乘。此上四乘。定性经文也。最后经云。若如来随彼意欲而方便说。只有此随彼意欲之言。随彼不定性人意欲。所以四乘外立一乘是权也。被他四乘定性。各自有所对根。此不定乘。无正所对根。形对四乘定性。所以是权也。若不尔者。随彼意欲之言。有何所表。所以疏引经云。如胜鬘经所说一乘。一乘是权。四乘实故也。且第一遍云。如胜鬘经所说一乘。此是四个定性乘中大乘。证上顿教也。第二遍云。一乘是权。四乘外一乘。此间不要。文便引来。下云四乘实故。此有两说。一一四乘。总取证上顿教。缘四乘总是定性。总有顿义决定义不可改转义。问定姓大乘菩萨。及定姓二乘人。各从凡夫身上。直至发自乘心。取自乘果。可成顿义。第四乘无闻非法器众生。元来是凡夫。顿从凡夫。拟取何果。更无果可取。若顿从凡夫。还取凡夫。何名胜进。此是一不成二不成者。况疏云。顿从凡夫。以求佛果。今者无种姓凡夫。既证顿教。不成并二乘定性。直发二乘心。取二乘果。证亦不成。第二义唯取四乘定姓中定性大乘。证上顿教。顿从凡夫。直发大心。以求佛果。余三乘定性。并向上一乘是权。尽是文便引来。非是正要也(解顿了)。   言渐即被彼等者。此人身中。有三乘种姓。闻二乘教。发二乘心。修二乘行。证得小果。后闻大乘。回心向大。从浅至深。名之为渐。为根未熟。于一乘道。随宜说三。解渐义。   言如此经中所说等者。两遍道一乘。皆取三乘中一乘证渐教。下云十方佛土中。乃至何况有三。息处故说二。唯有一非余。问法华经中说权实。与胜鬘经何别。答胜鬘说一乘。显了约出生。法华经中。说一乘。隐密说约摄入也。胜鬘经实有定性不定性五乘。说实显了说也。问如何说名出生。答经文云。如阿耨达池流出四河。互不相障也。喻权乘都分出乘也。第二法华经约摄入说。对不定姓人。摄却二乘。且道唯有一乘。今据回心。故密意说也。又胜鬘经定性不定性双说。则四乘实。一乘权。法华唯被不定性。则唯有一乘。无别二乘。   言一乘是实二乘是权者。是密意说也。问四乘外与四乘中一乘何别。答四乘内一乘。有所对根。定是实也。修大乘故。四乘外一乘。对他四乘定性人说。所以是权也。为一人具四乘性故。何以答。向他定性人边。则合说实有三乘五性。若向四乘定性人前。显说道唯有一乘无别二乘。此字却是权也。若将四乘外一乘。对不定性人前。显说无二乘唯有一乘。一乘唯是实也。又权有二种。一若对他四乘定性人前。显说二乘是权。此名权体不权也。若对不定性人前。显说二乘是权。此名体俱权也。问法华胜鬘处会。何先何后。答法华经在前说。胜鬘后说。所以说四乘外一乘。遥指法华会中权乘也。   言此经多被等者。且八品正宗。对三根声闻。即多是渐教。言多者。少分通顿。下经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皆是其顿也。此经正宗即摄入。流通分即出生。彼经云正波罗提木叉毗尼出家受具足。为大乘故说。即摄入。摩诃衍者流出四乘。即是出生也。   言古有释言等者。化度云。自西方三藏及此方先德立教不同。有多判释。若据真理体。未必即然。今且略叙。魏之时。菩提留支三藏。一代时教迹不同。唯立一时教。如维摩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如此经说。一相一味。众生闻我法者。随力所受。华严经言。如来以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若约得佛语随陀罗尼。一言音中。含多言音。即许一言异类各解。二宋朝北京昙无忏三藏云。如来之教。有其二种。一半教。即小乘法。谓人空理智。二满教。即大乘法。谓二空理智。三梁朝真谛立三时教。一转法轮。即四谛法轮。从初成道七年已还。即说阿含等。二照法轮。七年已后。三十八年已来。说般若是。三持法轮。三十八年后。涅槃已来。说解深密等是。四随朝笈多三藏立四时教。一四谛之教。即小乘经。二无相大乘。即般若经。三法相大乘。楞伽经等是。四观行大乘。即华严经明四十二贤圣位。五唐朝波颇三藏立五时教。一四谛教。二无相大乘。三观行大乘。四安乐大乘。即涅槃经说常乐我净等是。五守护大乘。即大集经。佛遣诸神。守护国土等是。六天台智者大师立四时教。一三藏教。即小乘三藏等是。二别教大乘。即空有。三通教大乘。如此经昔日为三乘说。不论大小。即如此经。取二万佛所。我昔教汝。及遣傍人等。并十六子等是。四圆教。即此经今时所说。如经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言古有释等者。即是晋朝刘虬。字遗民。舍官隐居武都山。将如来一代时教。总判为五时。   言提谓等者。路相传说。䓗岭东。高昌国人。[米*矞]云。䓗岭东。碎叶国人。穿竭陀国过南海采宝。有一商主。号提波利。即疏中提谓也。与五百价人。南海采宝。却还路。游摩竭陀国过。去上茅宫城六十里。近伽耶城。忽然云雾黄尘四起。与天连。雷雨卒起。时提谓等不知何事。有此不祥。时有二人善卜。乃知是树神所。遂将麨蜜而住求祭。其树神知来。即化作一人。路逢长者。因即问曰。今者何往。长者答曰。我等遇难。卜是树神方欲奠祭。其一人言。我是树神。长者问言。何故作此不祥。树答言。此非我作。汝等须祭奠。现有迦毗罗国净饭王太子。舍国出家。行苦行六年。日食麻麦。今在我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号曰佛。向所变现。是佛所为。非我所作也。树神告曰。佛于此成道。汝须供养。长者寻声来而至佛所。礼拜赞叹曰。容颜甚奇特。犹若铸金山。未审谁家子。种族是何人。未知何所证。因何此处居。不食米几日。不知何所须。世尊报曰。我是转轮圣王帝族中子。猒俗如涕唾。出家证菩提。我是法轮王。三界中第一。成道来七日。无人施我食。尔时提谓等。即奉麨蜜。供养世尊。世尊受之。即与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曰齐成。尔时长者。因即请佛归国供养。佛受请。但剪爪剃发。令将归供养。提谓等因请供养之仪。佛为叠三衣。大小次第重叠。计衣有三重。又覆钵盂在坚上。又钖杖在钵盂上。令似浮图形。因此有塔也。提谓长者既受教已。即便忏悔。请佛受三归五戒。提谓经一卷者是真。两卷者是伪。彼经云。佛告提谓。现在有佛。未来有法僧。当归佛法僧宝。归者依凭救济之义。能归依。即清净三业。信惭愧为体。所归是佛法僧宝境。魔外道。一切鬼神。非可归依。设归依者。增长邪见。能令众生轮回恶趣。恒受苦恼。不如归依佛僧宝。偈云。诸有归依佛。终不堕恶道。舍此人中形。受天清净身。俱舍云。归依成佛僧。无学二种法。及涅槃寂灭。是说具三归。众生苦所归。多归依诸仙。国菀及藂林。孤树制多等。此归依胜。此归依非真。不由此归依。而解脱生死。诸归依于佛。及归依法僧。于四圣谛中。应以慧观察。观察知苦集。能永超众苦。修八圣道支。趣安隐涅槃。此归依最尊。此归依最胜。必由此归依。而解脱生死。出曜经云。若有众生成正觉。若有供养经劫数。微饮食床卧具等。涂香杂香及名华。若有一人叉十指。专心自归依一如来。自口发言南无佛。是功德为最上。问归依佛法僧。有何功德。答如善生优婆塞经说。若人能受三皈依者。当知是人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善男子。如伽陵伽国有七宝藏。号宾伽罗。其国人民。大小男女。于七日七月七年。常以车乘象马驼驴担负。犹故不尽。若有信心。归依三宝。是人所得果报。胜出彼藏所有珍宝。又挍量功德经说。假使四天下满中。尽是初果。二三四果。至辟支佛。若有人将衣服饮食香华幡盖等物。尽形供养。不如有人受三归五戒所得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又归依佛法僧。不堕地狱饿鬼畜生。问何不与提谓受余戒。先受五戒耶。答一者易持。二者难犯。问何不制绮语等三。唯制妄语。答佛为俗人。说此五戒。俗中富者畜妻子。女人之心。数起嗔垢。若制两舌。即家事不成。故不制也。又俗人居家。资生活业。恐事不办。恶须嗔呵。又不制绮语者。安慰在下等。前四是性。第五是遮戒。即是不饮酒。五戒难犯易持。不同八戒。八戒事须全持。五戒持一二三。总得十善者。一不煞不盗不淫。身三也。语有四。不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意三者。不贪不嗔不邪见。是名十善也。五戒不制自妻自夫。女人不制自夫。丈夫不制自妻。五戒制邪淫。八戒制染欲。缘是一日一夜。随佛出家。自妻自夫。皆制也。   言世间因果等者。有漏名世间。世间因世间果。五戒是南三洲因。十善是北洲六欲天因。若闻思二慧修十善。感北洲六欲天果。若修慧修十善。感上二界果。   言第二时有行之教等者。如来未出世时。凡夫外道。执五蕰为我。有主宰自在。如来出世。便说无我。一切法中。皆无有我。唯有三科法。教观蕰处界。作无我行相。声闻之人。遂悟我空。我空即生空。便与破我了。遂起法执。执三科法。兼如来身上。亦执为有。即是鹿园转四谛法轮。本质四谛。三乘人同行有行之教。声闻之人于五蕰上观四谛。缘觉人于十二因缘上观四谛。菩萨人于三性三无性上观四谛。本质四谛是一。三乘人观谛行行取果不同。声闻人观三科是有。缘觉人观十二因缘是有。菩萨人依三性观有。问菩萨若第二时中执有。应不断法执耶。答菩萨执有。与二乘别。二乘执有实有。菩萨执有似有之有。二乘执有识外有。声闻执有。心亦有。境亦有。菩萨执有。依识而有。离识之外无也。问佛第一时说有。第二时说空。何故刘虬第二时说有。答若佛说三乘对破。即将空破有。刘虬但是依教文判。亦不解于中。意有二义。一摄释云。总对三乘。而说于有。三乘之人。闻四谛教时。自各悟解。修行观行差别。故名三乘同行有行之教。二有云。不必别有三乘之人。只不定性人一个身中。具有三乘性。悟解有教之时。亦得名为三乘同行有行之教。不必别有三乘之人。摄破云。此后解违般若经云。初转法轮。三乘得益。各各不同。如何言非别有三乘之人行行耶。又约佛说同。故名同也。本质四谛是同故。问解深密经。唯为发趣求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法轮。唯说声闻。不说三乘。答深密经约正为说。唯约本质。说般若经。约兼正说。故不相违也。   言说彼三乘同行等者。摄云对彼三乘。总相说空。三根悟异。声闻作我空行相。菩萨双作二空。有说第三时中。二乘之人闻般若经。亦作空观。若不作法空。第三时立。第二时无增无进义。定性声闻作生空。不定性声闻证悟法空。如须菩提。悟解般若。若依此解不当。一则杂乱他种性道理。二者若声闻人还作法空观行。则与菩萨不别也。设许须菩提悟解法空。但是佛加被。不说修行。又云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故知二乘人。第三时中。亦作生空观也。若尔胜劣何别。答二乘人。第二时中。依三科法上。作我空观行。第三时依无我上。作我空观渐胜也。故知第一时中。破我说有。第二时中。破有说空也。第三时不空不有。道理不相杂乱。问刘虬所判。阿含为有教。般若为空教。何所相违。答觉爱但责依时分。判教有乖。不言彼经非空有教。   言第四时等者。贺云四十年中。说法华经。虽明一乘。犹未分明演说。涅槃常住实相。尚说无常等。以为真实。即是此经。与三根声闻。授记寿量分齐。即是无常。   言以前未明一乘者。指未说法华经无量义经已前也。若说法华无量义。名正说分明说。   言由未分明者。如下说开示悟入菩提涅槃。寿量品中。说三佛菩提等。又云十方佛土中等。云何言未分明。又日月灯明佛。说此经了。于其中夜。当入涅槃。信知此经即是涅槃。何得言未分明说性也。   言第五时等者。依涅槃经说常住佛果。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诸佛所师。所谓法也。又若说佛身是无常者。是人舌根何不堕落。又言舍无常色。获得常色等。   言双林有四双。故名双林。东西南北各二。若娑罗林是梵语。此言坚固林。在佛头边足边也。   言乍观可尔等者。疏主顺菩提留支破处。故言乍观可尔。论一往乍观居十。二往判教大相似。第一时世间因果。第二时作三乘同行有行之教。亦大相似此乍观可尔纵也。   言理即不然者。夺也。若子细推寻。即不然。二云乍观可尔。许菩提留支。破刘虬立五时教。理即不然。兼破菩提留支自立二时教。依楞伽经。立顿渐教。依涅槃经。立半满教。若依经。实有顿渐半满。若依文定判。理即不然。居士所判。引佛成道后三七日内唯说世间因果教。如何三七日内。尽是受记成佛事。得无学果十地得益等。故言理即不然。   言提谓经说等者。破第一时也。忏悔者。唐梵双说。梵云忏摩。此云悔过。明记前非曰忏。除生猒患曰悔。缘佛为提谓等。欲受五戒。先令忏悔彼身中恶业等罪。   言五逆者。且三乘通逆。一者煞父。二者煞母。三者煞阿罗汉。四者破和合僧。五者出佛身血。并是大乘一逆。大乘五逆者。一破塔坏寺。梵烧经像等(如下疏自说)。十恶者。煞。盗。淫欲。妄语。绮语。恶口。两舌。贪。嗔。邪见是。   言谤法等罪者。摄问。佛适成道。法轮未转。如何有谤法之𠍴耶。答罪通三世。不妨过去曾谤佛。示令忏悔。忏悔有四。一伏现行。在地前伏贪嗔等不善三业。不令起现行。二断种子。圣道起时。断彼种尽。现行不生。三损因。今因忏悔。本识中恶业种子势力劣弱。不能感果。四损果。今因忏悔。损彼后果。永更不生。入初地时。二尽皆伏。得于初禅。未至根本。名伏现也。   言四大本净者。大论四义解大。一所依大。一切所造色。皆依此故。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今能造四大。与一切所造色为所依。名所依大。二体大。地水火风。名体大也。三形相大。眼所见者。四作用大。地能生长万物。火灾坏至初禅。水坏二禅。风坏三禅。能至三禅。名作用大也。   言本净者。摄云悟四大本。唯真如理。离彼妄执。故名本净。又传三解。一四大本是白净无记法。令能缘心与贪等烦恼相应缘四大。今彼四大成所缘转。不能清净。今断却能缘贪心相应烦恼所缘四大。向上离转。名四大本净。二由造得地狱业。所感四大。五蕰六尘之果。名为不净。由忏悔已。恶业自消。不受彼果。名本净。三云四大本即是因净。本因即是惑业。二种惑业。为四大本。由忏悔已。惑业自净。不招恶果名本净。摄释引觉爱。难五时教。引提谓经云。四大本无。乃至六尘本无。不言本净据。也摄意。唯取真如理为正。悟法空理。四大本净。悟生空理。五我本净也。即此中四种净。初三明法空。第四明生空也。既说二空即本净。即入初地。证遍行真如也。   言五蕰本净者。未忏悔时。执五蕰为我。忏悔已后。知蕰中无我及我所皆是空。故言五阴本净。   言六尘本净者。六尘是所缘境也。能缘心是本。未忏悔时。于六尘境上。心缘执着。不了是空。令彼六尘成所缘缚。忏悔已后。能缘心上离着故。名六尘本净。   言吾我本净者。准对法论五种。一身具我事。身谓五根。具五尘。此执色蕰为我。二受用我事。此执受蕰为我。三言说我事。此执总蕰。四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此执行蕰。五彼所依止我自体事。此执识蕰。此五我见。为诸惑本。既忏悔已。我见不起。故言五我本净。若作吾我。终乖经本。故不录也。   言时提谓等者。此下七类益中。第三小乘益。余并是大乘益。不起法忍者。即无生法忍也。旧经云不起。新经云无生忍也。仁王经说五忍法门。一伏忍。伏者折伏烦恼。名伏忍。地前三十心。不取十信。十信是忍方便。未是正伏忍。约于三贤。分三品故。在于地前。能伏印故。二信忍。初二三地得四不坏信。相同世间。故起信行施。以修戒也。修施戒等。由信起故。此亦分三品。三顺二乘故。在四五六地。相同二乘。出世间。修菩提分法观等。亦分三品。四无生忍。在七八九地。三无生忍。皆相续故。长时任运。观无相理故。五寂灭忍。由证寂灭理。得寂灭名。三品修。下品忍在十地。中品忍在等觉。上品在妙觉位。名三品也。问提谓所得是何位不起忍。答不起有三。一证不起。即初地。二相续不起。即在八地。三圆满不起。即佛位也。今提谓初得无生故。在初地也。无生忍有三种。一本性无生。二自然无生。三惑苦无生。是境遍计性上。相无性为境。依他起上。无自然生性为境。圆成性上。无惑苦为境。法者有二义。一证无生之教名法。二者即真如理名法。忍者智也。一有漏无漏地前加行位。智忍通印无生教法及境。名无生法忍也。若无漏智忍。即通本后二智。唯印无生理。名无生法忍。无生法之忍也。   言三百贾人等者。问准佛地经言顺忍。唯第六地中。何故仁王柔顺忍。通四五地。答摄云仁王近远总论。佛地经唯约近说。问何故仁王佛地柔字有无不定。答阙具不同。更无别义。   言柔顺者。调柔我见。若若在刚强心起。不得调柔。我见永亡。故名柔顺。此有四顺。一真俗相顺。根本智证真。不违后得智达俗。后智缘俗。不违根本智证真。名真俗相顺。二世出世相顺。菩萨加行。作世善观。不违无漏出世善观也。作世善顺出世故。三者有无相顺。菩萨观有。不违于无。若观于无。不违于有。四者大小相顺。菩萨观于大乘谛理。不违于小。正观于大时。亦观于小。又观小时。不违于大。正观小时亦观于大。故名顺忍也。   言二百贾人等者。须陀洹者。此云预流。预者入也。既入小乘见道。预圣之流。唯此一位。是小乘益也。   言四天等者。亦即四五六地。谓此三地。调柔其心。顺二乘故。名为柔顺。问何故四五六地菩萨。行二乘行。答相同二乘。修二乘行。俯顺二乘。名为柔顺也。   言三百龙王等者。有二释。一菩萨示现作龙王。故得信忍。在初二三地。亦通地前位。故龙王闻法。深生敬信三宝四谛。决定不疑也。二若实者。畜生趣中。身得入圣。便违一切经教。华严经云。阿耨达池大地菩萨。为此地龙王。出水济瞻部洲人也。   言自余天等者。即十信已前。发大乘心。尚未入十信位也。   言十亿天人等者。十善有三。一人天十善。二二乘十善。三菩萨十善。为简前二故。言菩萨十善也。就十信位中。有上中下。中下品十善。作粟散王。上品十善。作铁轮王。余十住十行十回向。如是次配铜银金等也。牟云。十善该通世间出世间三乘圣众。若论十善。本即一般。据求趣心。三种差别也。   言提谓长者灭等者。三界苦即是后有分段之身。分别业惑已亡。永不招生。名为惑苦。受变易时。灭分段苦。受变易身。智增菩萨。初地灭分段苦。悲增菩萨。八地悲智平等者。七地已前。随自意乐。不起法忍。初得在初地。长时在七地。相续在八地。圆满在佛地。今疏中意。依初得及相续说。   言或第八地者。化度问。何由提谓或云初地。或云第八地耶。答经中既言灭三界苦。即是出分段死。入变易生。经中缘无悲智二言。故置或也。若是智增初地。悲增八地。故言或也。牟云。前已明得不起法忍。此何再言。答前兼诸人。此中独举。本所为故。成差别也。   言又普曜经等者。于十方界。各各在一国。一时成佛。号曰齐成。非是同处齐成觉道。号曰齐成。若依四分律。以蜜上佛。号曰蜜成。问将蜜供佛。即名蜜成。将麨供于佛。何不名麨佛。故知不可。章敬云。齐成但是佛号。未必俱时成佛。如四分律。号曰蜜成。问前文云。三百价人得柔顺忍。二百人得须陀洹果。据文意。即合三百人得成佛。二百不得。何故总言一时成佛。答二百人若是定性者即合。但与三百人记。今二百人。皆是不定性人。故言五百尽得成佛。   言云何但言等者。菩提留支难云。居士所引。第一时三七日内。唯说人天教。不是出世善根故者。上来所引文。尽是出世善根。经文不定。是人天教也。故知居士年代。判教大错。   言但为此日等者。刘虬反问云。既三七日内说。有出世善根益者。何故不名转法轮。答疏言但为此日等。法轮有二。一者通行法轮。二者别行法轮。若约通行法轮。鹿野菀中。三七日外方转也。若别行法轮也。问鹿园已前。说十地经及提谓经等。如何不名转于法轮。答凡所说法。皆是法轮。当知此时不必作四谛等方入见道。但为此日未分明说此是苦此是集等。示相劝修等三周十二行相。故不名法轮。问何以知三七日内不转通行法轮。答缘三七日。未分明说三乘人同观四谛。所以未明转法轮(破第一时了)。   言次第二时十二等者。此牒前刘虬第二时十二年中如来唯说有教。今欲破之。故先牒来也。居士所引。三七日外。十二年中。唯说有教。不说空教者。何故成道后。五年说大般若。正是空教。   言八菩萨者。一䟦陀和菩萨。二罗邻竭菩萨。三摩诃须萨和菩萨。四商目兜菩萨。五那罗达菩萨。六须弥应教深菩萨。七日坻达菩萨。八和须调菩萨。   言般舟三昧等者。长房录云。此经两卷。正明众生五蕰本空。又有解云。般者般运。舟者舟船。般运众生。同生西方。名般舟(此解非也)此经三卷。翻于晋代武帝大始年中。长安青龙寺竺法护译。唐言行定也。无始顽心。至今未晓。故䇿使经行。摄缘静乱。尘识不起。万境自亡。诸佛前立。还息自心。故彼经云。此经名十方现在佛前立定经。欲学行定。无问温凉。随力修习。一日一月。乃至尽形。文举三月。不简春冬。今人所行。多依夏月。问以何得知。彼经说空。答彼经中云。有八菩萨。各与二万八千人俱。尔时䟦陀和菩萨。问世尊言。菩萨当作何等三昧。得智慧如大海如须弥山。佛云有一行法。菩萨常当修习受持守护。诸功德中。最为第一。此法行者。名现在诸佛悉在前三昧。能安天下。具足佛种。乃至故知一切法空。无所有得。亦不喜失。亦不坏忧。一切诸法。无我我所。学是行者。佛之子孙。故知说五蕰空。如何第二时。唯说有教。   言又第九年说鸯等者。此云指鬘。辅相之子。力歒千人。斩千人手。而取一指。以为鬘饰。彼经中亦说空故。   言又第十年等者。胜义空也。   言又提谓普曜等。贺云。如上诸教。皆说大乘若因若果菩提涅槃性相空理。如何第二时。唯言三乘有行之教。   言一生补处等者。补者替也。问兜率天中。一生补处菩萨多少。答有教说。有五百菩萨。正量部说。在彼天中。传化作佛。皆是一生补处。问弥勒菩萨可言补处。如何余者称补处耶。答智论第七云。除弥勒菩萨外。余菩萨众。虽非此方补处。于十方补替佛处。故多补处。于理何妨。问释迦唯是小化身收。但今三乘异生地前渐渐胜进。云何能令初地等圣渐至补处。答同处见异。亦通他受用。纵有登地菩萨。于理何妨。若唯小乘意。虽有多菩萨。但是相承次第成佛。非是十方一时出。不尔违小乘宗计。   言一生者。天上一生。人间一生。合此二生。名为一大生也。   言云何乃言等者。云何居士判十二年中唯说有教耶。菩提留支难刘虬居士。依年判教。故知不是也(觉爱难了)。   言是知一雨等者。刘虬反问云。既依年限判又不许。又说人天教时妨出世。又说有之时。不妨说空说中道等。未审三藏自家。如何立教。疏答云。是知一雨普润等。此是三藏自立一时教也。菩提留支意。约说本来无三乘五乘。唯是一般教。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又如末尼珠。珠无分别。随所求者。雨于七宝。如天鼓。无垢私成自事。留支立理。约此教文也。天雨是一。更无两般。由草木各自禀润差别。如来说法教。无大乘小乘人天乘。唯是一般也。但是众生。三乘五乘。根性不同。禀解如来教。各自得果。令教有其差别也。此上菩提留支。皆于如来教上说也。若约疏主义。则不如此。将教对众生根论。根三教亦三。根一教亦一也。疏主正义也(叙古义了)。   言今依古义等者。疏三断也。即菩提留支义。名古义也。且上破二时。即刘虬五时中二时也。自余三时。并如古破。余三时在菩提留支别传也。此中只叙二时。不叙余二时也。   言事虽可尔等者。疏主纵也。许菩提留支破刘虬五时教名可尔。理即不然。名夺也。不许留支立一时教也。二云事虽可尔。许留支破五时教。理即不然。兼破留支。不许立一时教也。   言恐厌文繁等者。依楞伽经。立顿渐教。依涅槃立半满教。若依二经。不妨实有顿渐半满教。若依文定判。理即不然。问既理不然。疏主何不破留支一时二时。答疏主恐厌文繁。且略应止(破古了)。   言依今新经等者。即胜鬘经中。四乘中一乘。证顿教也。唐三藏所译。名新经也。   言顿教大乘等者。若依大乘根。不从小入。教被唯一。即留支立一时教可然。若下小有从小说。向大根能被之教名渐教。则菩提留支义。阙一边也。疏主说顿说渐。皆依根也。不同留支唯向如来本质教上说一时教。又不同刘虬依年月判也。但说有处。为第一时。说空处为第二时。空有双说。为第三时也。上依根立顿渐了也。   言渐次大教等者。此是述渐。即有三时。自浅至深。故名为渐也。   言解深密经中等者。深密第二卷说。世尊先为涅德本菩萨。说三性义。次为彼胜义生菩萨。说三无性义。总而言之者。总为诸有情迷于三性执为实有。由是世尊依于三性。说三无性。破彼迷情。无令执有。若执三性。为实有者。皆是遍计所执性。为破于此。说三无性。其三无性。约三性立。今且略辨三种性也。经云诸法性略有三种。一者遍计性。三者依他起性。三者圆成实。且初性者。遍谓周遍。计谓计度。周遍计度故。立遍计名。破显此初性本无自体用。由能遍计虚妄心故。遂有种种所执相现。若束一处着。遍计性我法二执。假有实无。若散居三性。向上妄情执有。相分是无。犹如空华。空中本无华。妄情见有华。又如绳中麻。麻体不无。向上作蛇解。妄情执有。依他法体不无。向上执我。法即无也。一者能遍计。护法云。六七二识。执我执法者。是能遍计。若安慧宗。八识识心。皆能遍计也。二所遍计者。摄大乘云。是依他法。与遍计等。为所缘缘故。圆成实性真。非妄执所缘境故。依展转说。亦所遍计也。次依他起性者。依谓依因。他即他缘。起谓生起。由显此相。无自功能。但依他缘而得起故。摄大乘云。从自熏习种子所生。依托他缘而得起故。后圆成实性者。圆即圆满。成即成就。实即真实。故唯识论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性。次为胜义生菩萨。说三无性者。若言三性总是有。遍计性情上说有。依他圆成理上说有。若言三性总是无。遍计性理上说无。依他圆成性对情说无。今依第三时。皆约理说。然由有情迷于三性执为实有。世尊所以于三性说三无性。不令有执也。自古已来。两宗说三无性。一者一性宗。依真如。向上说三无性。二者五性宗。依三性。向上说三无性。第一且依真如者。一遍计性。相无自性性。问何名遍计性。答能缘心故所缘境。所缘境为所虑所托两显。是依他性。两楹中间。妄情执有之相分。如空华。空中本无华。妄情见有华。今此说我法二执相分。举体是无。如菟角。如绳中麻。麻体不无。向上作蛇解。妄情执有也。依他法体不无。向上执我法。元来无我我所。所以道。遍计性相无自性性也。性是体义。意道遍计性。体性是无。所以唤作遍计相无自性。只缘以彼遍计性相无自性为门。向上达得真空之性。是向下第二性字。未达遍计是无之时。由自迷覆真空之性。由达彼遍计我法二执相状举体是无。向遍计性无处。向下悟得真空之性。是第二性字。所以言相无自性性。向上性字。指遍计是无。无向下性字。指真如是有也。次依他起性生无自性性。依他起性心法四缘生。四缘若阙。依他起性即不生。意道依他法上。无自然生性。唯有从缘生性。今依他起性。向上无自然生性为门。向下显得真如理。为第二性字。无自然生处。显得真如理。故云生无自性性。三圆成实性胜义无自性性。若执圆成有。还遍计无。若向真如。向上执有是增益谤。执无是损减谤。亦意亦无相违。执有之性无处。显离凝然之性。故言胜义无自性性。次依五性宗。三性向上说三无性。一者遍计性相无自性性。上性遮无。下性表有。言遍计性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相无自性性。性者体是无也。重言性字者。有彼空性。空性不无也。依地起性生无自性性。向上性字遮无。无自然生性。向下重言性字者表有。有从缘生性。三圆成实性胜义无自性性。向上性字遮无。无所执之性字表有。离执之性。论云如有愚夫。于彼增益。妄执我法实有自性。为除此执。第一时中。世尊说法。且教破我。存其法体。所以说三性是有。此是隐密说。所言有者。但有依他圆成。不说有遍计。第二时中。破法执故。三性向上。若有若无。皆说为空也。所言空者。但空遍计。不空依圆。为有法执。恐不能断。所以一向说空。因此便众生一向执空。世尊道。乍可执有如须弥。不可执空如芥子。虽除有病。空执仍存。所以第三时中。说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中道也。显了说三性。非空非有者。非空则非第二时空。非有者。则非第一时有。亦空空遍计。亦有有依圆。   言于三性说三无性等者。遍计性遍后二性。故言皆是。皆是遍计所执性。以论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故佛密意说。一切法无性。由此故知说三无性。但空遍计。非遣余故。言皆是遍计所执也。又通说三性。三皆是有。亦皆是无。遍计情有。依圆理有。故三皆有。三皆是无。遍计理无。依圆情无。故皆是无。若据显相说。遍计是无。依圆是有。皆依理说。不据情论。虽空后二。但无情故。虽在第一。但有情故。皆非所取。空有理成。   言毗湿缚药等者。梵语。此云足功能药。形如马耳。亦以干姜。此喻意于诸丸药散之中。若置此药居中。一切诸药。悉有功能。四十年前空教有教。如诸余一切药。第三时教。如毗湿缚药。第一时有教。第二时空教。众生闻着。虽亦能断恶修善。由自成不了义。安第三时不空不有教。总成了义。被第三时显有教说。说道有为名为有。令第一时有教成了达义有。被第三时总显了空教说。云我及我所说为空。令第二时空教。亦成了义空。未说第三时教。元来初二时。奄含空有也。故言遍安诸教。喻言杂彩𦘕地者。能显正理。喻杂彩喻。空有𦘕地。喻第三时教。如𦘕地与杂彩为所依。𦘕地能遍于杂彩。不能遍𦘕地。𦘕地一则能与杂彩为依。二则能影发于杂彩。令众色分晖。第三时教。一则能与前第一时第二时空有教为所依。二则兼能会前二时。奄含空有。悉成了义。且如欲𦘕。皆须白色粉壁。方向上𦘕诸像等。今第三时教如粉壁。空有如诸像。南解。言熟苏等者。令发胜味喻。相国云。众味虽善。点熟苏而转住。空有二途。犹第三时圆宗而显理。如涅槃经。人天乘如乳。第一时教如酪。第二时空教如苏。法华经如熟苏。涅槃经如醍醐。今取熟苏为喻。能调和诸味故。空有教如诸饭食。熟苏调和杂味。第三时教。能和会空有也。   言虚空者。不障修行。喻一切色像。皆于中造。若有障碍。无所造作也。今第三时教。犹若虚空。前之二时。如有障碍。说有之时即碍空。说空之时即碍有。今第三时。空有双说。犹若虚空。化度云。虚空者。遍一切处。皆同一味。不障一切所作事业。世尊依此所说三性之法。皆无自性。皆同一味。不相障碍。令彼法空所有道理分明显现。此中意言。道理既如虚空。不障碍彼一切二乘及诸菩萨所修事业。上说四般喻者。皆约总别。总则三性。别即诸教。谓三时教。初密说有教。但有依圆。不说遍计。亦言是有。即四阿含等经是。次密说空教。但空遍计。不言依圆亦是空也。即诸部般若经是。后显说非空非有教者。非有即遍计所执。非空即依他圆成。即法华等经是。   言世尊赞叹等者。则云述成也。经云尔时世尊叹胜义生菩萨曰。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善解如来所说甚深密义。复于此义。善作譬喻。所谓世间毗湿缚药。杂彩𦘕地。熟苏虚空。胜义生。如是如是。更无有异。如是如是。汝应受持。   言胜义生等。明说处也。此是国城。名河神也。此城近河。因以为名。又云婆罗是初小义。痆斯是住义。义无相当。故不翻之。有说名缚象国。此国多有野象。欲取之时。诱令入狭。将绳缚取调之。名缚象国。   言仙人堕处等者。婆娑云。昔有王。将诸彩女在园游观。有五百仙人。乘空而度。见王采女。闻歌管声。忽起染心。便失神通。如折翼鸟。不能冲天。因立名焉。真谛记云。第一时于波罗奈鹿园仙人集处。此处有三德。故三种人恒集。一者林枝叶茂盛。遮其风雨。华[芷/(止*止)/糸]芬𧄦。落地庄严地。二水。水具其五德。轻冷柔香美。三德地。一切鸟兽。皆来集聚。饮食无畏。又此地有大宝藏。广四十里。深四十里。又云一生补处菩萨。将欲下生。有天子。阎浮告辟支佛言。仁者应舍此土。十二年后。当有菩萨降神入胎。尔时五百辟支佛。闻天子语已。从座而起。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化火焚身。入般涅槃。唯有舍利。从空而下。名仙人堕处。   言施鹿林等者。昔有国王。名梵摩达多。以林施与群鹿。名施鹿林(如法轮章说)。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四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五   镜水寺沙门 栖复 撰   次下四种种性。两般圣教。初般若后胜鬘。且般若者。   言依有非无等者。废立也。依有种性。名依有。不依无种姓。名非无。一人身中。具有三乘种姓。名通性。此四种姓中。三乘定姓。一个通性。是不定性。故名通也。别者。三乘人各自别有种姓。名别。别有三。通性有一。名四种种性也。定性不定性。各自差别。名类异也。   言又大般若等者。引教也。大般若经中。有一菩萨。名善勇猛。白佛言世尊。愿为我等。为具宣说如来境智。问何名境智。答智即如来后得智根本智也。境即是真俗二谛。根本智缘真谛境。后得智缘俗谛境。境智即是智境也。又有解。众生三乘根性名境。佛后得名智。何故名境智。又云三乘所起本后二智。对如来后得智名境。境即是智也。此般若经中。观照实相二种般若。即是法华经中。知见性相。菩提涅槃。如为知见性。智为知见相。总名知见也。都有四类人。三乘定性及不定性。得闻如来境智。   言若有情类等者。地有二义。一生空理所依名地。二生长功德名地。声闻人初二三果。第四果。证择灭理。总名地也。不局在初果名地也。   言于独觉乘等者。缘觉之人。一异证悟。但言出离。出离即是得果也。何以声闻言自无漏地。缘觉云出离。答翻译家避重言失也。   言于无上乘性决定等者。此前所引三乘定性人也。   言若有情等者。第四段一类不定性人也。问争知是不定性人。答闻大乘法。回趣无上乘。故知是不定性也。此是见道前七方便人。曾发二心。曾修二行。闻大般若经。回心向大。名渐悟。此间疏。快感法师义。所以疏言。虽未证已入性利生。意显是见道前凡夫。若是决定性声闻。闻法已后。便入见道。取自乘初果。得法眼也。缘是不定性人。无容暇取小乘初果。便行菩萨行。所以疏言。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发无上心。此具性发心。名渐悟。   言诸论虽说等者。通妨。问前来堪法师义。不许前三果人受变易。回向大名渐悟。今准佛地论显扬论。则许前三果人受变易。回心修行。方名渐悟。今此疏中引经。唯说凡夫。莫违地佛地论。答回心之中。有两类人。一圣二凡。圣人回心。具二义。一者圣回心。二者受变易。二者凡夫回心。凡夫之人。只具一义。唯有回心。阙于入圣受变易义。佛地论中说回心。约受变易者说。今此疏中云说回心。约不受变易者。各据一义。亦不相违。所以疏言。诸论虽说圣亦回心。此二句通论佛地论。今疏中说不受变易。已下分疏此道理也。疏中凡夫回心有二类。一者悲增。二者智增。事须回心了入见道。取却初果等。然后受变易。回心修菩萨行。以怖长时无穷生死。二者悲增。见道前回心了。修菩萨行。更经二大阿僧祇劫。至第八地。方受变易。问其受变易为一度受。为多回受。答非一回受。谓圣者回心已去。命拟长时修道。愿我所有无漏定愿。资本亲生之业。令得十劫二十劫等。随长短分限。时节既漏。更当如是发愿资。乃至成佛。   言此经被彼等者。即是回心凡夫。言大乘定性者。即是三乘定性中大乘也。声闻定性。即妙庄严品中者。及不定性。即是下八品正宗中。不定性声闻也。   言如已引等者。即指前文中三种种性两般圣教中文也。即妙庄严品。问疏主言如前已引。莫是取破疑执中义兼为三中指者。是定性有学初果之人。问何以知不指义兼为三中无学。答显般若经是第二时空教。尚上自定性声闻。得自乘果。何妨妙法莲华经更妙胜。又是第三时教。何妨定性声闻得法眼净。是小乘初果也。若闻般若经相例总是得果益。则取妙庄严品为胜也。若取义兼为三中定性无学闻法华经。但是不愚法益。岂有闻法华经空不愚法休去耶。故知疏主但指得果益也。   言然无被独觉者。问一教之内。若无被独觉者。如何经言诸求三乘人。如何言发声闻辟支佛心。又言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佛道者。答经文有者。则约缘觉凡夫说。既言发声闻辟支佛心。又言求三乘人。势尽是凡夫也。疏言不被。则约定性缘觉得果者说。并不见有似他定性声闻。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者。得果益则无也。若尔何成破二。若不被缘觉。何名破二乘执人。答破二约凡夫说。若简所不被。约得果者。经会则无也。   言有无双彰等者。废立也。但说四乘定性。不说不定性。名以通从别。以由废也。废却通不说。名以通从别。唯说四乘定性。名从别也。   言又胜鬘等者。引文也。   言大地者。譬如大地持四重檐。   逆罪对。四疑及正见对。戒见对者。若唯于戒坏见不坏。现身续。若见坏戒不坏。容后身续。其戒见俱坏。现当不续。见戒俱不坏。非此中收。次意乐加行对者。加行坏意乐不坏。容现身续。有二俱坏。现当不续。有俱不坏。非此所收。三谤法逆罪对者。有逆罪非谤。容现身续。如阇王等。有谤非逆。容后身续。如富阑那等。有谤逆俱有。如善皇等。现当不续。有谤逆俱无。如舍利弗等。非此所收。疑及正见对者。疑者疑世间出世间因果。于此推度。心不决定。遂生犹预。生决定时。便续善根。先续生得善。后续加行正见。续者于九品善。有说渐续顿续者。相云。云何若逢善友。能巧为说法。令彼生解。必是顿续(初世分别了)。后约缘分别者。如仙举国王。知五百婆罗门信恶友缘。而生邪见。遂即煞之。便入地狱。忆三种事。一知从人中来。二知由恶友教。三知由断善。遂生悔心。悔心即出。不受生甘露国。此即名为缘力断善根。地狱生时续。若入地狱经本有。具受苦已。后方续。此即名为因力断善根。地狱死时续。问邪见断善。但是一法。如何续善前后有异。答缘力断时。发心不猛。故于前时地狱生时续。因力断善业即坚牢。故于后时地狱死时续(四何时续了)。   言二者怜慜一切众生等者。问如初地菩萨已去。不造新业。此菩萨设令身中无数恒沙故业。由不更造新业。故业合应有尽。若尽如何不入涅槃。处在生死。答分段惑业尽。还受变易身。由此不入涅槃。若尔受变易。与佛化生何别。答佛身微妙。众生不见。别起一化身。令众生见。由此与佛异。若言在前七地中受分段身者。即有如前故业应尽之妨。若就八地受变易解者。即与佛无殊之妨。进退思择。多是地前菩萨造生业。无尽期故。问何名大悲得圣菩萨。乃至八地名大悲故。地前又成过去。既云无始。前七地中。用无始业。资感生死。足得无穷。非如二乘猒生死苦之不受(此解善)。问何故唤大悲菩萨。作断善根阐提之人。答以彼无种姓故。究竟无成佛。不入菩提涅槃。发愿导众生界尽。我即涅槃。众生界法尔无尽。所以菩萨常不入涅槃。与彼无种性人。道理相似。所以唤大悲菩萨。作断善根人也。   言以知诸法等者。问如何菩萨不入涅槃。答疏云言以知诸法等。诸抄云。菩萨不入涅槃。而有二意。一知生死涅槃本来平等。菩萨言一切众生身与涅槃别。菩萨不妨舍生死入涅槃。菩萨见生死本来平等。二见自身及众生。元来在涅槃中。二者菩萨向众生。起同体大悲。观一切众生。即是我身。名同体。所以不舍也。又问菩萨何事毕竟不成佛耶。答菩萨大悲。化尽众生界。我即入涅槃。众生法尔无尽。故菩萨永不成佛。问如观音授记经云。补阿弥陀佛。地藏菩萨十轮经。当来成佛。乃至文殊亦有授记。如何说毕竟不成佛。又问菩萨数数造善不成佛。若凡夫数数造恶。应不入地狱。据此而言亦得成佛。贺云。不成佛。约悲门说。言成佛者。约智门说。是故成与不成。亦无乖返。安国云。据菩萨悲心如此。非是不成佛也。菩萨发愿不成佛。犹如剔火杖。火杖本来剔拨柴薪尽。谁知柴薪未尽火杖先无也。故金刚般若经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非皆入尽。   言此经被声闻及如等者。贺云。此法华经。被定性声闻。不定性声闻。及如来乘性菩萨。一阐提中。大悲菩萨也。非被独觉及断善者。然定性声闻。闻于一乘不愚法故。不定性三乘。回心向大故。如来乘种性。求佛智故。大悲阐提。化众生故。独觉之人。不闻教故。断善之人。有邪见故。佛不为说(楞伽五性了)。   言有无并说等。初废立也。有性无性。总说名有无。并说不定性与定性。总说名通别类异。现断是有种性。毕无是无种性。现断则现在虽断。当来却续。毕无者毕竟永无。现断则是以时边。即是现有当非有。当有现非有。尽是有种性人。若是现当非有。及毕竟是无种性人。   言庄严论云有五种等者。引教文也。初四同楞伽者。即是三乘定性。及不定性。此四乘中。除独觉不被也。余三皆被。第五无性人中。唯取时边。时边中唯取大悲菩萨。余现当非有及毕竟者。悉皆不被也。   言第五有二种等者。故大庄严论本颂云。一向行恶行。是现在断善根者。谓屠儿魁脍煞生无恶不造者。亦设斋等。第二普断诸白法。被恶知识相劝。归依外道断善。名普断诸白法。白法者。即是善法。此两句是有种性人断善者。第五三无有解脱分者。谓不求三乘出离。第四真是无种性人也。少善亦无因。唯有人天善根。名少善。不乐广修故。不与三乘果为因。亦无三乘圣种为因。故名亦无因。前三句即时边。后一句即毕竟。由此约因约果。更作四句分别。一因成果不成。谓大悲菩萨。二果成因不成。谓有种性断善根人。三因果俱不成。谓无种性人。及二乘定性。四因果俱成。谓大智菩萨。并不断善根成佛者也。   言此经被前四等者。及第五性者。即无种性人。又时边中。除大悲菩萨。余现无当有及毕竟者。悉皆不被。前四之言。指楞伽经也。   言依有及无等者。废立也。亦立名也。摄释三说。一者不成。是无种性人。于佛果菩提。永更不成。故言不成。向上当成两字。是本字属对。助向下不成之语。二者当成。是有种性人。虽现未成。当可成故。名为当成。不成者。即是无种性人。三者当成不成。总属无种姓人。佛果菩提。是当成之法。断却善。当来之法不成故。合名当成不成。又云依有及无当成不成者。当成两字成上。依有不成两字成上。依无议曰。前三说既非圣言。随意总得。然就理长如来。第二解初及第三。恐非疏意。相国云。当成谓有性。现虽未成。当可成故。不成谓无性。及二乘定性者。一性字不许有二乘。定性及无性对彼申宗。量云。二乘之果。是有法。实有定性故。宗。因云。乘所被故。犹如大乘。大乘所被。大乘是实有。定性二乘所被。同彼大乘是实有。量云。所说无性是有法。决定是有故。是宗。因云。圣所说故。犹如有性。有性圣所说。有性是实有。无性圣所说。同彼有性是实有。   言瑜伽有说等者。引教也。同前者。同前庄严论。被三乘定性及定性。此四乘中。唯除独觉不被。故云前四同前也。第五唯一者。谓无种性之中。唯被时边中大悲菩萨。故言唯一。余现无当有。及毕竟无性。此经不被也。   言此经被彼与前庄严同者。被根也。即是三乘定性。此四乘中。除独觉不被。余皆被。第五无性人中。唯取时边。时边中唯取大悲菩萨。且楞伽第五是有性。现当非有是。庄严论第五。时边是有性。毕竟即是无性。瑜伽第五。唯是无性。庄严论中。时边虽是有性。教亦不被彼。现断善根故。   言若以一乘为宗等者。初结正为人也。化度问既以一乘为宗。即合唯被菩萨。何故流通分兼被声闻。答正宗分中。唯说一乘。即被菩萨。虽正宗中即为声闻。回心向大得记。即名菩萨。故三周正说。正是一乘。流通已下。非正说一乘之处。缘妙庄严品中。傍利益声闻。是流通故。亦即正宗对不定性。故言一乘。流通分对定性故。此中如一乘章中真实体。四十年前。所有小乘教理行果。至法华会上。并以回心归大。回心以五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回心人。四回心处。五回心缘。体者。问八识之中。是何识回。为是集起赖耶。为是缘虑。答且如前之五识。但能任运缘其前境。无计度分别。第七末那。一向内缘。赖耶见分为我我所。若是集起者。集诸种子。起现行故。并不能入观出观等。非此等心。今者回心。即是第六意识缘虑名心。谓昔妄执小乘。计劣为胜。妄执不舍。即是第六。能为今日。既遇大乘。知昔非是究竟。悟今是其真实。便回小果。归向大乘。故知见道。第六意识缘虑心。一云回第六生空智。二云回第六识。及同时心心所二十一法。兼取五识相应心心所等。二释名者。回改回易。拔昔日第六意识证生空智。今日改作法空智。名之为回三回心人者。且如初果人。欲界人天。各有七生。合此二小生。合为一大生。名为七生。第四回心处。初果人生。上即六欲天。下来生三洲。北俱卢是难处故。且如向南洲死。生四天王天。乃至如是次第死。生他化自在天等。并许回心。东西二洲。准此应知。十五心向。时既速疾。故不得回心。若世俗向。亦许回心。上流般那含。生于上界。分为两类。乐慧之者。生五净居。乐定之者。生无色界。不是回心处。中般之人。谓居中有。便般涅槃。亦无回义。以次生梵王天及无想天。亦不得回心。五回心缘者。身上具三乘种性。欲回心向大。事须遇缘得二乘。果若数数遇二乘。即不得心。若遇菩萨大乘缘。即许回心也。大乘人天乘教。是缘也。   言一雨所润等者。标傍被人。即定性声闻。得初果也。   言瑜伽等云等者。证傍被人也。等者等取大庄严论。论云即是见谛预流果等。等取超得果者。若次第得果者。第十六道类智得初果。若先曾伏却欲界六品俱生惑。至第十六道类智时。便取第二果。乃至第三以不定故。言等言。故知非说一乘之处者。指傍被人也。正宗名正说一乘。流通分名非说。非说一乘。乘即是妙庄严品也。   言为被机宜者。说是经即妙庄严也。   言第二明经宗旨者。标也。既知前来叙经起之意。明能说经人意。未明所说法是何宗体。所以有第二。明经宗宜未。问涅槃经以佛性为宗。维摩经以不二法门为宗。华严经以法界为宗。观经以十六观门为宗。未审此经以何为宗体。答此经以教理行果为体。体者性也。开权显实为用。用者业也。用此经以一乘为宗。宗者尊也。问一部经内。何法最尊。答此经以一乘为尊。所以言宗者尊也。宗者主也。以一乘为宗。主者本也。以一乘为本。宗者崇也。宗崇一乘(上得别宗解)。若总宗。宗者众也。此经以一乘究竟为宗。破二会二为宗旨。旨者意也。即是意旨。意况。意趣。令二乘人。破二会二。归于一乘。是此经之意也。又宗有二。一者总宗。二者别宗。若总宗义解。有作无作。可贯两门。世俗胜义。随应分二。虽知通旨宗义若斯。若随别所明。一乘正为宗也。   言此方先德总判等者。初叙古判教不同也。先德即周时远法师。谏周武帝灭佛法事。身长九尺。着十三幅裙。判如来一代时教。有四宗也。   言杂心等者。尊者达摩多罗。此云法救。造此论有十一卷。问何名杂心。答杂明理事。故名杂。是五百卷娑婆论之心髓。故名杂心。未造此论已前。尊者妙音等五百罗汉。于迦湿弥罗国。造婆娑论五百卷。后有法胜罗汉。造三卷法胜阿毗昙。后法救尊者。以婆娑大广毗昙大略。故造杂心。离彼广略。故有颂言。极广令智屈。极略解不生。是故处中说。庄严妙义故。等者等取发智六足俱舍也。   言立五聚法等者。聚者积聚。积集多法为名。问无为法佛。如何为名聚。答若约法体。众多义无。为不合名积聚。若约名数。论无为积聚。或从多分为名。亦名积聚。今依小乘。立五聚法。若约大乘。以识为先。万法唯识。唯识之外。更无别法。小乘心不孤起托境方生。离识之外。条然别有体。实有自性。不立假法。有法有故。必不灭。无法无故。必不生。龟毛兔角。必不生也。无法本无。更何立假耶。立一切法。皆有自性也。立五聚法有体性。即是色心等五位法也。且第一色法。有十一种。谓五根五境。及无表色。二者心法有一。谓六识心王。三心所有法有六位四十六。且第一大地法有十。谓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遍于一切心。二大善地法有十。谓信及不放逸。轻安舍惭愧。二根及不害。勤唯遍善心。三大不善法有二。谓无惭。无愧。唯遍不善心。四大烦恼地有六。痴。放逸。懈怠。不信。惛沉。掉举。五小烦恼有十。忿。覆。恼。嫉。恼。害。恨。谄。诳。憍。六不定有八。谓贪。嗔。慢。疑。恶作。睡眠。寻。伺。四不相应有十四。谓得。非得。众同分。无想定。无想报。灭尽定。命根。四相。名句文五无为有三。虚空。择灭非择灭。此论意云。有法有故必不灭无法无故必不生。三世不无。五聚体有。有为法堕三世。总是有。无为法不堕三世。亦是有。问聚义既是蕰。前四可立名蕰。不摄无为。如何名五聚答前四是有为体。义皆名聚。后一虽无为。名数亦是聚也。   言二破性宗等者。化度云。但于事总相名有。推求于体。必不可得。唯有总相。破性从相。此成实论师。本是数论弟子。后于经部宗中出家。造成实论。破法有体。唯有相故。唯有总相相状犹如芭蕉。中无有实。推求于体。必不可得。如聚沫等。唯存相故。此师计四尘为能造。地水等为所造以一切法。皆是于假。   言破相宗者。非唯体性不可得。如其总相相状亦不可得。故名破相宗。皆悉空故。   言四显实宗者。化度云。依他圆成。有故言有。遍计所执。无故言无。有无俱明。故名显实。   言涅槃华严等者。缘此经等。显于中道真实义故。沼云。谓学徒虽顺慈氏解深密。不达般若中百论等。依真俗谛。及一切法。空有不有。世俗谛理。遍计所执。情有理无。有为之法。理有情无。依似起性。非有似有。胜义谛法。犹言不及非有非空。寄言诠故。亦有亦空。慈氏偈云。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   言此经即是者。问未审此经四宗之中。复是何宗收。答此经即是第四宗也(上叙古说也)。   言且古经论宗等者。斥古。非疏主破。周朝远法师设教不同。将如来一代时教。判四宗。亦大相似。然摄教不尽。疏主意道。当时远法师判教时。经论未足。至唐三藏时方得足。如今且就远法师当时所有经论之中。判教不尽。若烈四宗。摄不尽。立性宗。唯摄得二十部中有部。破性宗。唯摄得经部师宗。余十八部。复是何宗。并摄不着。疏主意言。古人立四宗。摄不周。非是全非也。故言宗置极多也。   言旧四阿含等者。阿含者。旧梵语也。新云笈摩。此云净教。亦云传教。从真净法界中流出。故言净教。上古诸佛。展转传来。故言传教。大论八十五云。契经者。谓四阿笈摩。有四。一杂阿笈摩。谓佛世尊。观待所化。宣说如来及弟子所说。相应蕰处界。相应缘起惑。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入息出息等。后结集者。谓令圣教人住。随其所应。次第安布。当知如是一切相应。略有三想。一是能说。即是如来及诸弟子。二是所说。即蕰处等所了知法。三是所为说。诸比丘及天魔等众。如是一切。粗略标举。简厕句集。名杂阿含。二中阿笈摩者。即前相应教法。后以余相应。处中而说。是名中阿笈摩。三长阿笈摩者。即彼相应教法。更以余相广长而说。故名长阿含。四者增一者。即彼相应教。更以一二三等。渐增分数。道理而说。故名增一阿笈摩。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于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四阿笈摩。僧祇者众义。摩诃者大也。此中明义。与大众部。以为宗计。此师计无色界。有细业界色。及五根色。以彼经说。见佛母入涅槃。无色界天。伤感心泪下。如春细雨。又说如来双林灭时。彼天泪下。如员盛雨。此是定果变起。五根依处。扶尘无实根用。彼大众部。依如上义。遂计无色界有细业果色。前立四宗。不说无色有眼等故。不摄此义。   言三弥帝者。是上座部义。疏云。三云正。弥帝云慈。是正慈论。贺云。三者是正。弥帝云量。是二十部中。正量部义。谟云。此解恐非疏意。若是正量部义。即是正量部收。何故疏云判为上座部。故知疏主解为正。问若依疏解。何名正量。答但是上座部中。取此义以为定量准绳。故名为量也。何以知是上座部义。答彼论说无中有身。上座部取为据。论颂云。再生汝今过。感位欲往前路。无资粮求住。中间无所止。此师意言。既言中间无有所止。明无中有也。   言舍利弗阿毗昙等者。舍利弗阿毗昙。简法胜阿毗昙。阿毗昙者。此云无比。此论准论。慧学为胜。戒定二学。不可比方。故云无比论也。   言梵网六十二见者。将六十二见。简大乘梵网经。此二经论说。眼识缘色境时。不带相分影像。如日舒光亲能照境。如钳物。钳物不离钳。是正量部所计之义。谟云。因此略叙相见二分有无。且护法菩萨宗。心心所法。四分合成。具所能缘。无无穷过。非即非离。唯识理成。而正量部竟不立相。清辨菩萨立相不立见。安慧菩萨三分俱无。唯立自证分。唯识第二明四分中。初难陀师量破此等。初破正量所缘是无。后破清辨能缘非有合此双破。安慧俱遣破。彼论云。若心心所无所缘相。应不能缘自所缘境。许无所缘境故。量云。眼识是法。不能缘色故宗。因云。无所缘故。同喻如耳等。耳等无色相。耳识不观色。眼识无色相。同彼不缘色。若许眼识无色相。眼识能缘色。眼识无声相。亦应能缘声。耳识无色相。应亦能缘色。次破见分无。量云。眼识是有法。不能缘色故。宗。因云。无能缘故。同喻云。如虚空。虚空无能缘。虚空不观色。眼识无能缘。同彼不观色。若许无能缘。眼识能缘色。虚空无缘。虚空能观色。合此二量。破安慧三分俱无也。   言四分律是法藏等者。此部中说。佛是僧宝中摄。是法藏本计。化度云。四分律等已上。并八宗中。法无去来宗。准旧四宗。皆所不摄。所以疏云此等经论复是何宗。   言然文殊问经等者。中今义也。贺云。一真谛所译部执论中。总有十八部。于上座部。本末合说。有十一部于大众部。本末合说。唯有七部。此说谬也。但由真谛相传。皆说有十八部。若言二十。恐有他非。遂略根本大众部也。于中复减西山住部。非但违斯旧部执。亦违文殊问经。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第二若依舍利弗问经。从上座部中。出十三部。从大乘部。流出八部。即二十一。亦违经论。译家谬加也。第三文殊问经二十部者。正说也。彼经下卷云。摩诃僧祇部。分别说有七。体毗履十一。是谓二十部。十八并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释曰。摩诃者大也。僧祇者众也。即大众部焉。分别说有七者。明大众部中。分出七部。并本有八部。体毗履者。此云上座部。十一者。此从上座部中出也。并本十二部。是谓二十部。皆从大乘出者。无别小部法。从大乘分出。破无是者。所立之义。非皆是各各执为究竟之法。故言无是。亦无非此者。所立之义。非皆非也。所执皆是真佛语。故亦无非也。我说未来起者。如来虽则当根而说。闻者不同。故部执竞兴。如来灭后。百年之内。虽见不同。而法势强。故部执未分。百年已后。法力劣故。诸部芬弦。故名未来起。又人寿二万岁时。有吉栗吃王。是迦叶佛父。急梦见一张白叠二十人争。各将一分。至晓将为不详。问诸臣。无能答者。有一智臣。而白王曰。迦叶如来。具一切种智。王之所梦。必应能解。王遂向佛。说其所由。佛言。非关王今日之事。此乃人寿百岁时。有佛出世。名释迦牟尼。其佛灭度后。诸弟子等。分其教法。成二十部。王之所梦。事表于斯。谟云。今译此未来起者。恐乖经意。颂既言未来起。即但以释迦灭后一百年外。名曰未来。事甚符顺。何须远引。迦叶佛时。虽事体即同。而释文不善。不尔何置我说言。岂我牟尼却曰说偈也(上明分部了)。第二分部缘由者。有总有别。总即大天五事。别者疏中所烈。然内教大小乘。合二十二宗。且小乘教。依文殊问经及宗轮论者。此二皆叙分部所由。其中巨细非无少异。虽标二教。烈即宗轮。今且依宗轮论说云。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槃后。百有余年去。世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优。统摄瞻部。盛百盖化洽人民。是时佛法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遂有乖诤。大天者。昔末土罗国。有一商主。少聘妻室。生一男子。颜容端正。字曰大天。未久之间。商主远适他国。展转贸易。经久不还。其子长大。染秽于母。后闻父还。心既怖惧。与母设计。遂煞其父。彼既造无间业已。事渐彰露。便谓其母。展转逃隐。至波吒厘城。后遇本国所供养无学苾刍。复恐事彰。遂设计煞彼罗汉。后复见母与余人交通。复煞其母。虽造三逆。由不断善根。深生忧悔。何缘当灭。传闻沙门有灭罪法。遂往鸡园迦蓝所。于其门外。有一比丘。徐步经行。诵伽陀曰。若人作重罪。修善已灭除。能照世间苦。如月出云翳。往诣苾刍所。殷勤固请。求度出家。还字大天。未久便能念持三藏。言词请功。善能化导。波吒厘城。无不归仰。时无忧王闻已召请。数入内宫。恭敬供养。而请说法。出在伽蓝。不正思惟。梦失不净。然彼称罗汉。而令弟子洗所漏衣。弟子自言。罗汉者诸漏已尽。师今何容犹有斯漏。大天告曰。天魔所娆。汝不应怪漏失。有弟子欢喜。矫设方便。次第记别四沙门果。弟子白言。阿罗汉应有证智。如何我等都无自知。大天告言。无知有二。一染污。无学已无。二不染污。罗汉犹有。此汝辈不能自知。时诸弟子复白师言。曾闻圣者。已度疑惑。如何我等于谛实中。犹有疑惑。彼复告言。诸阿罗汉。亦有疑惑。疑惑有二。一随眠性疑。无学已断。二处非处疑。无学未断犹有。后弟子。披读诸经。说阿罗汉。有圣慧眼。于自解脱。能自证知。因白师言。我等若是阿罗汉者。应自知。如何但由师之令入。都无现智能自知之。彼即答言。有阿罗汉。但由他入。不能自知。如舍利弗智慧第一。佛若未记。彼不自知。况由他人。而能自了。故汝于此不应而穷诘。大天彼于中夜。自思惟罪重。当于何处。受诸剧苦。忧皇所逼。数唱苦哉。弟子闻之惊怖。晨朝参问。起居安乐否。大天答言。吾甚安乐。弟子寻白师言。昨夜何唱苦哉。大天答言。我呼圣道。汝不应怪。于后集先所说五恶见事。而作颂言。余所诱无知。犹预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然于后时鸡园寺中。十五日夜。次当大天升座说戒。彼便自诵所造伽他。尔时众中学无学。多闻持诵。修静虑者。闻彼所说。无不惊可。咄哉愚人。宁作是说。此经于三藏。曾所未闻。咸即对之。翻彼颂曰。余所诱无知。犹预他令入。道因声故起。汝言非佛教。于是竟夜斗诤芬弦。无忧王闻已。自出诣伽蓝。寻白大天。就非就是。大天白王。戒经中说。若灭诤法。依多人语。王遂令僧两朋别住。贤圣朋内。耆年则多。而僧数少。大天朋内。耆年虽少。而众数多。王遂从依大天众。诃伏余众。事毕还宫。后随异见。遂分二部。一上座部。二大众部。佛初入灭。七叶严中。二部结集。界内即有迦叶波。此云饮光。时为上座。界外亦有万数无学。无别标首。但总言大众。皆由未生怨王。为大檀越主。种种供养。界内人多。难为和合。所以两处弘宣。时虽两处结集。人无异诤。法无异说。及至大天众乖诤。昔时界外少年之僧。共为一朋。名大众部。取昔为名。往者界内耆旧之僧。共为一徒。名上座部。结集时迦叶是也。此二乃是根本诤起之先首。言五事者。一余所诱。二无知。三犹预。四令他入。五道因声起。问此五事皆空。亦有实否。答准真谛疏。有虚有实。如魔王天女。能以不净染罗汉。罗汉之人。不断习气。无一切智。即为无明所覆蔽。须陀洹人。于三解脱。虽无起疑。于余事中。犹有疑惑。若钝根初果。亦有疑惑。不知得不得。问善知识事相。若善友为设。方知得不得。若三宝四谛。得不坏信者。此人虽得须陀洹果。更自观方知定得圣道。亦有因言显者。如舍利弗等口诵偈时。即得圣道。若不尔者。名为虚也。既有实。分成两部(大众部二上座部)。   言谓大众部者。说五蕰涅槃。皆假名非真实有。上座部说。五蕰及涅槃。皆是实有。故分为二。然大众部。凡多圣少。所以二百年中犹有乖诤。于此时内。立义不同。又分三部。   言一一说部者。世出世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意谓。诸法唯一假名。无体可得。既乖本旨。可以别分。名一说部。即持业释。如呼火时。不烧口等。   言二说出世部者。此部意明。世间之法。从颠倒生。但有假名。都无实体。出世之法。非颠倒起。道及道果。皆是实有。既乖本宗。所以别分出世部。   言三胤部者。上古有仙。贪欲所逼。遂于染鸡。后所生强。因名鸡胤部。此部唯弘对法。不弘经律。经律世尊方便言教。出家讲经。必起憍慢。憍慢起故不得解脱。唯有对法。是甚正理。即第一时。大众部中。分出三部也。   言多闻部者。第五多闻部。此部师多闻精进。速得出要。广学三藏。深悟佛旨。从德彰名。名多闻部。   言说假部者。当第六部。意言世出世法。皆有假实。蕰实处假亦从所立为名。此部意云。现法之中。道有假处。言假者。如眼根处。七极微成。又如一微上有无常等四义。故名为假。五蕰体非聚。故名为实也。   言制多山部者。梵云制多。此云云广。安置圣灵之庙处也。山有制多。山得此名。人依山住者。制多山之北。故从处为第四分也。第二百年满时。有出家外道。舍本之邪教。归如来之正法。亦名大天。前第一百年时。有大天比丘为乖诤之旨。今此同前之名。故称为大天。亦从大众部中出家。形入僧流。受持具戒。广学精进。今此大天。与彼大众部僧。重详所我大天五事有可不可。因兹乖谛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即大天所居山。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此二部与大天不知。因兹便居山西。山从处立名。如是本末共分九部。其上座部。二百年一味和合。此部根本迦叶住持。复有漏慈度喜。助扬其化。相继不断。由是二百年前。殊无乖诤。至三百年初。因迦叶多衍尼子。于上座部出家。先弘对法。后经律既乖本旨。遂有诤兴。上座本弘经教。此先弘论。故是相违也。   言说一切有部者。一切有二。所谓有为。及无为也。有为堕世。无为离世。其体皆有。名一切有。   言雪转部者。六转名部。上座弟子。本弘经教。因说一切有部起。多弘对法。既阙义理。能伏上座。上座既弱。移入雪山。约处为名。名雪山部。摄云上座部渐次而行。如雪因风飘流摩措。从喻为名。名雪转部。   言犊子部者。律主之姓。上古有仙。居山静雪。欲染母牛。因而有子。自后仙种。皆犊子姓。部从远裔。故以为名。   言法上部者。律主之首。有法可上。或有出众人上。并名法上部。从人立称。   言贤胄部者。贤者部主之名。胄者苗裔之义。是罗汉之苗。故从袭为名。   言正量部者。权衡刊定。名之为量。量无邪谬。目之为正。此部所立。甚深法义。刊定无邪。自称正量。从所立法。以为部名也。   言密林部者。林木蓊郁繁密。从居处为号。或有释言。此等四部。释舍利弗阿毗昙。义有少者。以义足之。后名造论。取经义添。既乖本旨趣。遂即部分。   言化地部者。部主之身。本是国王。王所统摄国界地。化地上人。故云化地。舍国出家。弘宣佛法。从本为号。号化地部。   言法藏部者。亦名法密。密是藏义含受正法。如藏之密。从德立名。此部师立五法藏。经律论咒五菩萨本事。既乖化地。遂分宗。   言饮光部者。梵云迦叶波。此云饮光。婆罗门姓。上古有仙。身光映蔽日月。故云饮光部。是彼之胤。故言饮光。   言经量部者。此师唯依经为正量。不依律论。即经部。依彼所立。而为部名(分别部了)。   明分部时者。潞云。初大众部四破本五破。即于二百年初。大众部中。分出三部。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次于大众部。二百年中。又出一部。名多闻部。三于第二百年中。大众部中出一部。名说假部。四于二百年末。有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居在制多山。后与天众。重议首时五事。因兹乖诤。分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上座部经尔许时。一味和合。至三百年初。有少乖诤。流出一部。名一切有部。二次有部中出一部。名犊子。三于犊子部中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胄部。三正量部。四密林部。四又于三百年中。有部中出一部。名化地部。五于第三百年。从化地部中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龙众。我大采菽氏为师。六三百年末。有部中出一部。名饮光部。七四百年初。于有部中出一部。名经量部。自称庆喜为师。从三百年初。至四百年初。分二十部讫。颂曰。佛灭百年余。二部本初破。年经侵四百。分部二十终。于中初大众。四破从成八。初从后各三宗。三二皆唯一。兼本成九部。从初三百年。上座时分七。从三四部分。从单各立宗。法上贤胄正量。饮光密林经量法藏。亦名单立。本未成十一。初分已后破。各檀一方行。细分部所由。广如诸章杪说。   言二十二宗者。清辨菩萨护法菩萨二宗各别。则云一胜义皆空。二应理圆实二宗也(依教分部出了)。   言今依文判教等者。依文已判诸教。云但有三。准义分类分宗。宗乃有八。宗轮论明十一类故。或可但是以类言之。大乘二宗彼类故。亦未必依一十一类说也。   言一虽多说有者。潞云。多分依彼依他圆成说。诸法有不言遍计。亦是有法者。依圆空者。遍计其中有大众部经量部。以同大乘。故着多言。言不尽空者。若望生空即不违。若望法空。正相违也。   言二多说空宗等者。潞云。唯依遍计性。说诸法空。不说依圆亦是空法。所以疏言虽多说空。亦不违有也。   言三非空非有等者。有为无为。名为有。即是非空。说我及我所。名为空。即是非有。又云前之二时。总谈空有。而不定言。今第三时。显说空有。而定言之。非有不同初总说有。非空不同第二时总说空。非有但是遍计。非空依圆不无。由是第三。名为中道。   言此等三教如前引文者。问凡所立宗。次凭教理。判三时教。何处有文答疏云此等是即深密经是也。化度问云。此之三教。无非佛言。舍有观空。何所利益。若唯住有以非空。滞生死而无所证。若唯住空而非有滞涅槃而无所利。谓成无住。空有双观。不同凡夫唯住有故。常憎生死。不同二乘常住空故。不行利乐常住涅槃。又云若唯明有行以非空。妄想以之而更长。但习空行而非有。真心无因而不生。故灭妄想于空门。起真心出有府。双观空有。方成中道。古诗云。入定观空有。出定空有吟。还将出入意。返观空有心。废有还归缚。行空复被侵。只教一念里。回跨两边心。章敬云。深密经文意者。令诸有情知一切法。如是如是。空故非有。如是如是。有故非空。了达诸法非空非有。远离疑惑。颠倒僻执。随其种性。起处中行。渐次修满。随其所应。永灭诸障。得三菩提。证寂灭等。佛涅槃后。魔事纷起。部执竞兴。多著有见。龙猛菩萨证极喜地。采集大乘无相空教。造中论等论。究畅真要。除彼有见。圣提婆等诸大论师。造百论等。弘阐大义。由是众生后着空见。无著菩萨。位至初地。证法光定。得大神通事大慈尊。请说此论。理不无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正为菩萨。令于诸乘境行果等。皆得善巧。勤修大行。证大菩提。广为有情。常无倒说。兼为余乘。令衣自法修自乘行。得自乘果。证得如是略说此论所因。辨曰现在未来三。世皆有三时。物性宜然。教起定尔也(上教判了)。   言我法俱有者。问二十部师。皆是罗汉。如何计我为其宗。答摄云。二解。一云是佛在时。涅槃会下。犊子外道苗裔。从古而言。名为有我。自破云。余之四宗。有我如何。二云习气我故言何失。问诸部皆然。何独于此。答此文之五部。昔执我增。今虽得果。习气强盛。约斯辨计。故不相违。章敬云。此宗立有补特伽罗。非即离蕰。谓即蕰是我。佛说无我。但遮外道。即离蕰我。非预我宗。乃至成佛。此我方尽。又执法有。同萨婆多。是故称为我法俱有宗。等者。此前六宗。疏云等者不知等语凡摄几部。诸师所说。非疏本心。今依先师百法记及宗轮论。此中等言。凡摄四部。谓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兼本为五。准唯识中犊子计。有五法藏。谓三世无为不可说藏。彼执非即离蕰我。摄在第五不可说藏。如大乘中。出真如理。立常乐我净。亦名不可说。三世为三。无为为四。别说不可藏为第五。此不可说。即是所计。非即离我。然能计心。即是法执。若尔现有我见。云何得无学果。答依观即蕰离蕰之我为空。得彼无学。不是更计当有此我。得为此宗。若尔余部皆有法我。何唯犊子部为正此计也。答法执同。余宗即无如是所计。五蕰藏也。不可相例。此言等者。等余五部。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经量。以经量部有胜义我。犊子有我。非即离蕰有我义齐故。合立一宗。于中非一一皆得齐也。诸宗皆尔。   言二有法无我宗等者。等余四部。为谓一切有部多闻雪山饮光。章敬云。此计法有而我言无。此萨婆多计一切法皆是有。宗计现同。故言等也。   言法无去来等者。等取余六部。鸡胤制多山西山住化地法藏部。并本部成七。计一切法现在即有。过未即无。不同有宗三世皆有也。此现在刹那法有作用。故名有。过去法已灭。未来法未生。所以名法无去来也。   言四现通假实者。此等等经量并本等二也。此师计现在一念法上通假通实。蕰界门中实。处界门中假。粗色是假。细色是实。若大乘宗。即粗色是实。细色假。文微子微等。此师有宗弟子。师资相承。合为第二宗收。以现兼假实故。第四宗摄。不同第二三世皆实也。   言五俗妄等者。问此后两部。更不摄余部。如何言等。答摄云。等等当部之中本末差别。故言等也。此部计俗即是妄。名世间也。真即是实。名出世间也。   言六诸法假名等者。世间出世间一切诸法。皆无实体。但有假名也。且六宗连带意者。如同五渐略。一我法但有宗。第二宗师云。前宗大宽。我宗向上。一切法上。都无有我。唯有法也。第三宗。前师虽计有法无我。然法中通三世。犹自太宽。我宗过未无体。只有现在法。第四师云。汝前师现在法上皆实有。亦太宽。我宗现在一念法上通假通实。第五师云。前师总通假实。亦太宽。我宗中俗则妄。真即实。第六师云。前师俗妄真实。亦太宽。我宗诸法但有假名。都无体也。问前未周朝远法师所不摄者。有四种部类。我今此六宗之中。何宗所取。答旧四阿含。及僧祇律。即是第二宗收。彼有大众部义。三弥帝论。第二宗收。彼有雪转部。即上座部义。梵网经六十二见经。第一宗收。彼有正量部义。四分律是第三宗摄。彼有法藏部义也。   言七胜义皆空宗等者。谓一切法依世俗谛。有为无为可说。是有胜义门中。有为无为。皆悉是空也。此即南宗胜义空也。谓如来在世。于第二时。说般若等。明诸法皆空。佛灭度后。四百年前。小乘宗盛。四百年后。大士兴世。名曰龙猛。广立大乘胜义空宗。破于小乘有执偏病。往于龙宫。诵出大乘。后依般若。成立空义。虽一切法皆不可言。由性空无。故不可说为有为无。若约胜义体虽是空。世俗可有。后有清辨菩萨。祖述文殊。龙猛尊圣。说一切法。世俗故有。胜义皆空。彼引大般若。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为如幻如化。又云理云。若法有体。自合能生。生现藉缘。明非是有。佛灭四百年已来。提婆师龙树。龙树师清辨。清辨师文殊。依般若经。造智论及掌珍论。说俗谛门中。心境俱有。胜义门中。心境俱空。菩提涅槃。体亦非有。即以无所得。遗其依圆。故掌珍论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上二句显有为空。下二句显无为空。此一颂立二比量。前二句破有为。后二句破无为。初量云。真性有为。是有法。定是空故为宗。因云。以从缘生故。同喻云。犹如幻事。幻事从缘生。幻事体是空。真性有为从缘生。闻彼幻事体是空。又清辨后无为量云。真性无为。是有法。定是空故。为宗。因云。以不起故。同喻云。犹如空华。空华本不起。空华本是空。真性无为亦不起。同彼空华本是空。问清辨菩萨云。真性为是有法。此有为是何宗中有为。若真性有为属清辨宗。总是空也。若真性有为。属天亲菩萨宗。即非有非空。夫论立义。事须两宗共许。清辨菩萨言空。天亲言非空非有。有法不极成过。如说声是法。问此声是何宗中声。若属外道声。是常。若属佛法弟子宗声。是无常。又因上从缘生。缘生法是有不空。又同喻上云。犹如幻事。大家眼见耳闻。是有不是空。又现于法上云。空及至法。因与喻并无空义。问清辨何要将真性两字。向有为法上安着。答清辨云。我简世间相违过。大家知俗谛门中。有为是有也。又清辨云。亦许俗谛门中。有为是有也。所以安真性之言简。不是世间俗谛有为也。又云定是空。表真谛门中有为也。问清辨比量若成。应可天亲中道理破。答清辨比量。是似比量。非是破真比量也。元来天亲中道义极成。次护法菩萨比量破云。真谛有为。是有法。定不空故为宗。因云。以从缘生故。同喻云。犹如俗谛中有为。俗谛有为从缘生。俗谛有为体不空。真谛有为从缘生。同彼俗谛有为不空。量云。真谛有为。是有法。定是有故为宗。因云。以二谛之中随一摄故。同喻云。犹如俗谛中有为。俗谛有为。向二谛之中随一摄。俗谛有为体不空。真谛有为。向二谛之中随一摄。同彼俗谛有为体不空也。   言应理圆实等者。按世亲传云。佛涅槃后。三百年中。有罗汉。名迦旃延子。先于萨婆多部中出家。后往罽宾国。与五百罗汉。共撰婆娑论。秘不流行。于多时五天不睹。后东天竺国。有婆须䟦陀。聪明大智。往彼习学。记得流行。众生闻者。执著于有。大乘空义。多皆隐没。三百年外。有南天竺国龙猛菩萨提婆菩萨。造大智论。释大品经。造无畏论十万颂。提婆造百论等。为破小乘外道执我法故。说之为空。时人闻之。多皆着空。后九百年。北天竺富楼沙国。有国师大婆罗门。姓憍尸迦。有其三子。皆名伐苏畔度。此云世亲。虽同一名。号即各别。第三世亲。于萨婆多部出家。得无学果。其第一者。有菩萨性。有部亦中出家。后得离欲。思惟空义。不能得入。欲自煞身。有宾头卢阿罗。在东毗提呵洲。观见此事。从彼方来。为说小乘空观。意犹未安。谓理不应心。因即乘通。往兜率天。咨问弥勒。弥勒为说大乘空观。还下思惟。即便得悟。因名阿僧佉。此名无著。尔后数往兜率陀天。咨问弥勒菩萨大乘经义。为余人说。闻多不信。即自发愿。请弥勒下。说大乘义。令众生见。皆同信受。即如其愿。于夜分时。放大光明。集有缘众。于阿瑜阇国。说瑜伽论一百卷。其中广明五分一十七地义。初五十卷明本地分。次三十卷明摄决择分。次有两卷明摄择分。次两卷摄异门分。后十六卷摄事分。摄事分中。义类不同。为一十七地。五识相应意有寻有伺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等。闻思修所立。是具三乘法。有余及无余。是名十七地。亦申十支。一略陈名数支(百法论)。二粗释体义支(五蕴论是天亲造)。三总包众义支(显扬论无著造)。四广包大义支(摄大乘论无著本世亲无性释)。五广陈体义支。亦名分别名数支(杂集论无著本觉师子安慧二人释)。六离僻彰中支(辨中边论弥勒本天亲释)。七摧破邪山支(二十唯识论之)。八高建法幢支(二十唯识论天亲本护法菩萨等释)。九庄严体义支(庄严论弥勒本天亲释)。十摄散归见支(分别瑜伽论护弥勒造)。始终一部。尽因相应笼绾十支。皆称五分。一十七地。菩萨疆四。十二贤。离离别位。所以五天菩萨学之者。地雄八国。高僧传之者。人秀随所记出。随解其义经四月夜。十七地论方终。虽同一会。唯有无著。得近弥勒菩萨。余人但得遥闻。或有见异。时无著菩萨。依深密瑜伽等。说一切法有空不空。申中道宗。破彼空执。世俗谛中。遍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圆成。情无理有。胜义谛中。一切法体心言路绝非有非空。非由体有。名不可说。又立理云。法若无体。岂因缘生。现说从缘生。明须是有。故彼所造唯识论云。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慈氏颂曰。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此中初二句。显依他上无能取所取。次句显依他中有圆成实真空妙理。次句显彼真理上有此依他非一非异故。后句易知。此是中边颂。虚妄分别有者。谓有所取能取分别也。于此二都无者。谓即于此虚妄分别。永无所取能取二性也。此中唯有空者。谓虚妄分别中。但有离所取及能取空性也。于彼亦有此者。谓即于彼二空性中。亦但有此虚妄分别也。一切法者。谓诸有为法。及无为法。虚妄分别。名有为。二取空性。名无为。依前理故。说此一切法非空非不空。由有空性虚妄分别。故说非空。由无所取能取性故。说非不空也。有故者。谓有空性虚妄分别故。无故者。谓无所取能取二性。及有故者。谓虚妄分别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虚妄分别故。是则契中道者。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理趣。妙契中道。亦善符般若等经说一切法非空非有(此是世亲菩萨释)。量云。胜义谛中。有为无为。是有法。决定是有故。宗。因云。许真俗二谛中。随一摄故。同喻云。犹如俗谛中。有为无为。及量亦尔。   言成实论义等者。正古说也。问亦说八宗了。疏主忽然此间明论未足。古师造章疏。皆依成实论。缘此论是罗什译。明种子义。分通大乘。古时大乘师造章疏。皆依成实论。小乘师亦依成实论。大乘师认成实论是大乘论。小乘师认成实论是小乘论。古人定不得。疏主聊简云。成实论义。是经部师宗。现是经部师宗。即小乘论也。问前来四宗中人。判成实论。是立相宗。一切法都无体性。唯有相状。如何疏主此间判为现通假实宗。现在法上。计有一分实义。莫违着四宗中破性立相宗耶。答疏主兼望料简道。古人错判他成实论。向破性立相宗中收。化度云。自古诸德。莫分大小。言大乘。即不同摄大乘等。若言小乘。复破杂心论。于此二宗。回互不定。今时类例故。此即第四宗。即是小乘经部师义也。与大乘果也。   言虽差别等者。正结意也。若据少分差别不同。则含有二十二宗。若据全分差别。则合有八宗。化度云。此略摄广也。谓以八宗摄二十二宗也。   言然华严云者。理教一味。顿渐随根。谟云。别论顿渐此引五本经一论。出顿渐文。亦云。会前教意。问如来教法。现言一味。更无两般。如何说有二十二宗八宗差别。恐人疑实有尔许多差别。所以会前二十二宗八宗差别。云如来教法。若不对根说。只是一般教。若将教对根。将根显教。则有八宗二十二宗。便是渐教顿教。但由众生悟解不同。得诸果异。今此间会前差别意也。引华严经论。证如来法无碍解。于一字一句法上。演说无量无边教法。菩萨摩诃萨闻一宗法。解一切法。此证教同如来说。无是一般。更无五乘。但由众生悟解不同。声闻了悟一半。菩萨双悟也。   言无垢称经言等者。前华严经中。证法无碍解。此无垢称。证声即词无碍解。解诸方言音。如来亦无千般万般音声说法。只一般言音。四生九类。闻者皆悟解。各见世尊与他作本国言音说法。此上二经。证教同众生悟解有二也。   言无量经言我等者。常说诸法不生不灭者。离四相故。不去不来者。离三世故。无彼无此者。离自他故。无得无失者。离增减故。一相无者。真如向上。无差别相故。名一相。无者六尘男女大小等。十种相故。名无相。即无相状相。非无体相。此约理同得果异故。   言但由众生等者。出顿渐所以也。问前来显时中。早说顿渐。此间又说。莫不重耶。答此间说顿渐。而显时中。别显时中。时教上有顿渐。会所被根。此间将根上有顿渐。会能被教。教上元来是一般。亦不说顿渐也。但由众生悟解证果不同。遂于教上。乃有顿渐也。   言法华亦言一雨等者。一雨证教同。草木生长。次根异。即是教同根异也。   言优婆塞等者。即象马兔三兽。足有长短。力用别故得水浅深不同。此说理同证异。问如何说教之次。此间忽说理耶。答将理同。返证能诠教同。理上本无浅深。自是智证有浅深。如来教是一般。自是众生悟解差别。   言摄论亦言等者。末尼即珍也。能雨种种宝物。应众生愿。亦名如意珠。随意所须皆须。天鼓即帝释幢上之鼓。不鼓自然而有音声。帝释与修罗战时。鼓中出声。怨未言来。怨去。不受乐交受乐。受乐多即交生厌。如是珠鼓是无情。实无有思。能成自事。珠况佛身。珠体现是非情。元无分别任运能随求者之心。法合佛身已无加行寻伺。随一切众生求者之心。现种种身。将天鼓。况如来说法。天鼓能随众生四般所作事业。如来已无加行寻伺。任运能满众生随意乐欲。说三乘教。约教而论。教本无差别。由此即证。教同根异也。   言故知诸教等者。总结顿渐也。故知诸教本无差别。结顿也。由机不同等者。结渐教也。大即菩萨。小即二乘。顿即直发大心。渐即得胜舍劣也。   言此经且当大渐等者。属当顿渐。属当通别宗。且者是意不尽之语。流通分中。通顿故言且。路府云。现有大渐。亦合有小渐大顿小顿。从声闻果。取缘觉果。名小渐。有声闻性缘觉性。不发声闻心。直取缘觉果。名小顿。此非疏意疏意云。大小乘中。此经当大乘。顿渐教中。此经当渐教。故言大渐之教。   言此依他等。问此经流通分中。亦通顿教。何故空言通渐教。答疏言此依他诱等。且依八品正宗。化回心声闻者说。   言妙庄严王等者。问疏主引妙庄严王品中定性声闻。为证顿教。为证渐教。答有云。疏主共顿教经文。一处引未。证顿教。若尔为是小乘顿教。为是大乘顿教。若是小乘顿教。与半教何别。若是大乘顿教。则前说无文。答但是显闻法华经。得果差别。亦不妨也。不定性声闻。回心向大。取佛果。定性声闻取小乘初果。又云疏主欲拟引向下流通分中经文云。缘彼流通分中。妙庄严王品云得法眼净。通大乘小乘。恐人疑此一节经文。是大乘法眼净。疏主所以先聊简也。所以疏言即初果等。即知是小乘也(此解为正也)。若证顿教渐教上下无文也。   言寿品中等者。次下引寿品普门品两品经文。证顿教也。   言可成顿教者。此一句。疏结前两品顿教经文。故言可成顿教也。   言故知顿渐渐等者。结前来通顿渐经文也。问既无别教文。何处得有尔许多差别教典耶。答随根已分。故此通也。疏主意。我此间不同古人。问教上说顿说渐。顿即定顿。渐定渐。今此间一切随根以分也。谟云。法华经通顿通渐。傍被正被也。故言故知等。三半满二教。满宗者。通别两宗。引文判定。谟言。属当经宗。贺云。有五重别。一约自利名半。他名满。二约理解。一唯证生空理名半。兼证法空名满。三约智解。唯得生空智名半。兼得法空名满。四约障解。唯断烦恼障名半。兼断所知名满。五约二死解。唯出分段生死名半。兼出变易生死名满。问何故有作无作二类取。半满二教之中。唯取满。不取半耶。既化回心声闻。何以不取半教。答今言不取者。唯说小乘是半教。即不取也。今言取者。大小乘双该即取也。故经通半满教。故涅槃云。为声闻说半字。为菩萨说满字。大可兼小。大强小劣也。   言生法二空通等者。安乐行品云。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实不实法。法空也。亦不分别是男是女。生空教也。初周云。唯此一事实。即法空。余二即非真。生空也。第二周云。牛车是法空。羊鹿是生空。第三周中。化城是生空。宝所是法空。故言通二教摄也。   言有作无作等者。新云安立。作谓修作。更有可修作。名有作。言无作者。更无可作。名无作且有作四谛者。分段生死为空谛。有漏业烦恼为集谛。有余无余涅槃为灭谛。生空智为道谛。无作四谛者。变易生死为苦谛。所知障为集谛。无住涅槃为灭谛。法空智品为道谛。初一重四谛名为作。离此一重四谛外。更有一重四谛可作。名有作。问若约不定性声闻说。回心已后。更有可作。若约定性声闻说。只此四谛上。得名无作。答只是定性声闻自不作。岂得道更无可作耶。此经既一会二归一。故通两门。问初地菩萨。虽断二障证二空理。犹自更有余九地障未断理未证。应可初地菩萨。不名无作。答若初地望十地。更有可作。不合名无作。今说第二重四谛外。更无可作。名无作。   言世俗胜义等者。初释总名者。世者可坏破义。俗谓显现随世流布义。亦名隐显谛。亦名胜义谛。亦名第一义谛。亦名真谛。问何名谛。答谛者实义。有如实有。无如实无。有无不虚。故名为谛。俗即谛。持业释。二者胜义谛。无分别智。是出世间。故此最胜。故名为胜。此智所缘境义。名之为胜义。胜义之谛。依主释。安国云。胜人知故。名为胜义。亦名真谛。二释别名者。一世间世俗。亦名无实谛。谓军林瓶瓫等。经云如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罚。二道理世俗。亦云随事差别谛。即蕰处界等。经云五众之生灭等。三证得世俗。亦云方便安立谛。谓证四谛理等。经云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等。四胜义世俗。亦云假名非安立谛。依空显实是。经云我等内灭自谓为足等是。胜义四者。一世间胜义。亦名体用显现谛。三科法门是。经云堂舍高危等。喻五蕰也。二者道理胜义。亦名因果差别谛。谛谓苦集二谛。世间因果。灭道二谛。出世因果。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等是。三证得胜义。亦名依门显实谛。谓二空门所显真理。经云不如三界见于三界等是。四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谛。即是真法界。离戏论故。经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等是。此第四亦名第一义谛。出体者。即五法立八谛。一瓶盆。二三科法。三四谛行相。四二空门。五一真法界。初一谛。唯俗非真。假名无实体。最后一谛。唯真非俗。谓废诠谈旨谛。中间三法。亦真亦俗。初三真是。后三俗亦是。所望胜劣别体无来是一。若将此中间三句。若对第一。俗非真。即属四俗谛收。若对第四。真非故。即属四胜义谛收。第一真与第二俗。同是三科法为体。第二俗约体。第一真取三科法上用不取体。经通真俗。故言随应分二。   言虽知通旨等者。若约通宗说。此经通生空法空。有作无作。世俗胜义。无有不是一乘。若论别义。随别所明。正将一乘为宗也。问一乘以何为体。答摄云。一乘为宗。取根本方便之教理行果为体。古有四解。一云万善之因。是此经宗。此经宗归一乘。一乘既以运载为义。万善之因。能运行者。至于佛果故。果位修满。故非运也。乘义不通。故取万善之因为宗。大品云。是乘提三界中出。至萨婆若海中住。既云中住。明非进义。问此初明因。后门辨果。云何偏以因果为宗。答后彰极果。为成前因。以行一乘之因。得寿量故。举果成因为宗。二云唯取果乘为宗。夫欲识经宗。直亲经题。云妙法者。谓如来灵智体。陶冶尘泽。众垢斯尽。立以妙名。湛为物轨。所以称法。因中不得尘泽未尽。不得妙名。故以果位为经宗。所以释也。迦玄旨始唱。难智慧甚深。多宝赞扬。称大慧平等。三云具以一乘因果为宗。故以莲华。不有则已。有则果实俱含。此经不说则休。说则因果双有。故以因果为宗。四云此经以无著为宗。经云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摄云四解总拟。一云唯取万善为因乘。不取果乘。此解不然。诸佛究竟道。乐利乐他故。即是运载得名乘。何故言果中无运载。又方便品中。论说因果相。开示悟三为果。入佛知见为因。即是因果双说。何故空取因耶。然大品经云萨婆若海中住者。约自行满。一相而说。二云唯取果为体。此亦不然。因中无漏愿行。何故不取。岂是尘泽不与妙名。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正是经宗也。三云其理少通。然不取方便之因。义乃不足。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道者因义。方便若非是大乘因。云何得言是道菩萨渐得成佛。四云若无著为宗者。何指此经。余经圣教。岂交人执着也。   言故下文言等者。证一乘为宗。初如佛不悭大乘故得。经云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所以者何。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次知佛唯以大乘化故得。经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等。疏引此文。后法领今得。经云是故说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以得之。   言故此定以等者。准上所引经文。故知此经定以一乘而为宗也。   言一乘之义者。略指也。下有一乘章。广分别也。   言第三解经品得名者。既知经之宗旨。便明经品得名来由。缘何得名妙法莲华经序亦第一。故此第三解经品得名。   言且经题目等者。谟作此科判。有何所以。答且经题目。一法二喻。法谓妙法。华谓莲华。法华既是唐言。根本从他梵语。所以第一名唐梵得名支。第二行果得名支者。即当随胜中第五胜出分段。体中通取因果理智。以为一乘。开示悟三是果。入佛知见为因。因即是行。故名行果得名支。第三教理得名支者。即是第六引摄殊胜体以诠旨。亦名为一乘。教随物设。趣妙难知。理假智冥。体深颇测。名教理得名支。第四四流得名支。即真实体中。根本教理行果等。然名依体立。举体成名。出体既各不同。名于是有异。所以辨三种得名。行果教理四法。然前二说。非全无据。取义未同。末后古人错解经文。喻宽法狭。所以第五于得名中。有会有破。故有会破得名支。得名既定。故将六离合释。次第解释。故有第六离合得名支。故此六支。不同先辈也。且者。此门双明。且解经题。未说品题。故言且也。   言萨者正妙之义者。问何以知萨是正妙之义。答疏言故法护等。萨之一字。含得此方两个。若正妙之义。故二三藏随本翻译。答取一义立名也。晋朝竺法护取正简邪。名正法华经。后秦罗什取妙简粗。名妙法华。亦摄释叙天台解。更有真法好法。真即对伪。好即对恶。议曰。真法好法。既非佛言。不可人情而加也。问若萨之一字。含正妙之义。如萨婆多萨迦耶见。复是何义收耶。答萨婆多者。即是有义。萨迦耶见者。即身义。问一种同萨。何故不含正妙之义。答萨字虽同。义即全别。然西方立字。有其二种。一者字界。二者字缘。缘由也。界者体也。且如萨字。含正妙二义。助者。如言婆多助萨。便成有义。迦耶助萨。便成身义。金云。所以竺法护言正。为对内外两耶。一者。九十六种外道所说名邪。如来说者名正。二者。所执五乘有异。名之为邪。所以者何。答十方世界。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今执五乘。乖一乘道理。故称为邪。今对五耶。说一为正。正直舍方便也。今罗什云妙。为对内外二粗。一者。外道所说无义之语。名为粗。如来所说。称之为妙。二者。二乘教法。是方便说。理非究竟。名为粗。故摄论云。二乘是粗浅道。对此粗法。故说一乘为妙。摄云两个三藏相形立名。亦无偏取正。亦无偏取妙也。且五乘对外道。不可空名正不名妙。五乘对一乘。不可唯是粗不是邪。故知外道对五乘。亦得名粗。亦得名邪。五乘对外道。亦得名正。亦得名妙。五乘对一乘。亦得名粗。亦得名邪。一乘对五乘。亦得正。亦得名妙。五乘中。空教大乘。对中道一乘。亦名粗。亦名邪。摄云两个三藏。道理恰齐。不可强定胜劣。然贤法师见摄云。五乘对外道。亦名妙。问五乘中人天乘。既是粗法。如何说妙。又破云。摄释既自许二乘方便行。为一乘因。是菩萨道。何得名耶。答谟云。人天乘妙。三乘为邪。共不妨。言人天乘妙者。对外道说。亦名妙。二乘名邪者。若约邪见名邪。二乘则无。若谬解名邪。何妨亦有。故唯识云。今造此论。为于二空有迷谬者。生正解故。迷谓凡夫外道。谬则二乘。既有谬解。何妨有邪。又四十年前。道会修行亦名邪。今日正直舍方便名正。故知两义灯齐行。尽无胜劣。问二个三藏取妙正。二皆有理。何故罗什偏取妙义。答妙字有三义胜故。一者经有妙言。文无正等称。如云我法妙难思。又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又云能生净妙第一之乐。又云闻佛柔耎音。深远甚微妙。又云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二者妙是赞叹之词。胜于正字。经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又云容颜甚奇妙。三者就义。正摧以正形邪受称。妙以待粗为名。正则简邪。妙即简粗。九十六种外道是邪不是正。佛法五乘。是正不是邪。五乘虽是正犹粗。一乘独称妙。问当日佛说者。为复是正法华。为复是妙法华。答如来说者。是妙法华。经云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昔时求者亦名妙法莲华。正狭妙宽。正不如于妙。妙谓殊妙。胜妙。善妙。巧妙。深妙。要妙。经云佛坐道场所得妙法。又云智慧甚深微妙。故如妙字。道理长也。   言达磨法也者。梵云达磨。此云法也。谓教理行果。唯识论云。法谓轨持。轨谓轨范。可生物解。持谓任持。任持自体。今此法者。约体而云。即真如为法。经云示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涅槃经云。诸佛所师谓法也。妙之法。故名为妙。据用言之。智为法。经云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法即妙故。名妙法。先真如法有体无为。后智法者。有体有为。理之与智。并在果位。此取于果。方名法也。因位理智。亦名为法。经云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此取因行名法也。   言荼利迦等者。四色之中。当第四也。睿法师序云。一崛摩罗华。未开底华。二迦摩罗华。已开华。三奔荼利迦。亦云芬陀利华。正开底华。化度云。莲华三内分别。一约法聊简。问如智度。于陆生华中。须曼那华为第一。水生华青莲华为最上。今者何故取白华以喻法耶。答若喻如来之眼。即青莲华为最上。若喻一乘法。即取白莲华为上。故维摩经云。目净修广如青莲。问设喻一乘妙法。何用白莲华耶。答白是众色之本。一乘是诸乘之源。经中有七白。一白莲华。二放白毫光。三驾以白牛。四覆以白叠。五手执白拂。六妙音白银为叶。七普贤乘六牙白象。有多白言。故举白华为喻也。二约人聊简者。问自余诸华。亦有白者。亦能生果。何不取为喻。乃取莲华为喻。答四解。一者一华一果。二华果相资。三华果同时。四果居华内。且一华一果者。余华但着一果。此法不尔。杂修一乘之因。感有多果。感十王果。乃至菩提涅槃果。二华果相资者。余华或有住华而而果。或虽有果。而非成就。余法亦尔。或虽修行。而无所证之果。谓外道等持鸡狗戒。或虽所证之果。而无究竟成就。如趣寂声闻等。身灰智灭。同太虚空。此经不尔。若有华定有果定成就故。经云佛告药王。如来灭后。及现在世。四众八部。闻法华经一偈一句。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菩提。三华果同时者。余华与果。必不同时。此经不尔。教理行果。俱有同时之义。四果居华内者。莲华之实。藏在莲华之中。一乘理果。藏教行之内。故取莲华为喻。三约喻料简者。问取莲华为喻。于其妙法。何理相当。答有十义。如释疏题目处说也。   言西域呼白等者。问何因知奔荼利迦是白莲华。答疏言西域呼等。问为复是翻奔荼利迦唤作白莲。伏不是。答西域人风俗。唤白莲华。作奔荼利迦。亦不是翻奔荼字作白。荼字作莲。迦字作华也。但是风俗大家唤也。   言故新经说等者。四色之中。次第配。亦当第四白色也。   言莲者芙蕖秀实者。问何名莲。答莲是华之果。秀者出水义。实者结实义。莲华白月满足。向水中结实。故言秀实也。芙蕖二字。是华体。况因也。秀实二字。是莲体。况果也。喻上况芙蕖。华上结实。法中论一乘。因上感果也。秀实俱是果也。芙蕖俱是因也。问秀实者合是结实。何以唤作出水义。答虽然秀实是结实义。不可向水底结实。事须水上结实。正是莲华结实时。便是莲华秀实时。出水方能结实。结实之事须出水。正说莲华结实了。兼说莲华出水了。但说莲华结实。便带得出水义。秀者出水义。实者结果义(上解莲字)。   言华美也华美白华者。疏中有四个华字。最向上字。最向下字。正合作华字。中间两个字。合作华字。又华有三名。一名华。二名芙蓉。三名芙蕖也。亦名荷华。亦名箔𦸁也。有人呼箔𦸁。作华开敷。总非也。摄释云。箔𦸁者荷华名。问何名草下作化。名花也。答草喻声闻行。花喻菩萨行。草化曰华。将草就化。名之曰花。法中论。声闻未回心时。所修之行。不名菩萨行。回心了。声闻行。总化作菩萨行。草上花开。花上结莲子。菩萨上招佛果故。草化曰花。问何故草下作幸作华。音呼耶。答草喻声闻行。华喻菩萨行。华者华美美好之行。喻上说草头。与向下幸字各别着。不成华字也。法中论。声闻四十年前所修之行。不成菩萨华美之行。喻上说将草就幸。故成华字。回心了。曾声闻行。入菩萨行。总成一乘美好之行。故草下作幸。名华也。问何不草下作化作。花音呼。又何草不下作幸。作华音呼。何故将华字。作花音呼耶。答翻译之主。深意也。字若作草下化。作花音呼。此花者因义。但能结果。更无余能。虽是结果之义。失却华向上美好之能。若尔字作草下幸。作华音呼得否。答唯得华上美好之德。失却华上结果之能。所以作华字。作花音呼也。华字则收于美好。花音则摄于结果。花音况万行。万行能感果。华字表一乘万德。一乘万德。一皆微妙也。尔雅云。其根藕况一切众生身中本有无漏种子也。其本密即是藕。向上白拗也。况新发意菩萨心种。即是地前有漏修行也。本即是密。俱目白拗。在泥中也。其茎加况出泥水来到清水中。况十地无漏现行。其叶葭云况菩萨四无量心。其华箔𦸁。况二利行也。其实莲即是莲华结果也。莲况四智菩提。莲中菂喻他受用身。菂中意云。喻自受用身。又云菂况自受用身。意况他受用身。亦有说华况教。华中台况理。华若不开敷。无由得见台。教若不逾扬。无由悟道理也。化度问云。莲华喻此经。由此名为莲华经。桃华杏华亦是华。应名桃华杏华经。答桃华杏华虽是华。由着水故不喻经。莲华之者名为华。不着水故堪况经。问莲华之华不着水。不着水故将喻经。莲叶亦同不着水。应合亦名莲叶经。答莲叶虽然不着水。不能生果不喻经。莲华体性不着水。由能生果。故况经。问莲华之体以生果。以生果故不着水。莲叶不能生其果。应当莲叶却着水。答不着之义是宽通。莲华叶俱不着。生果之义是局狭。何妨华生叶不生。问莲华之用能生果。由能生果得况经。桃杏二华能结果。何得不将来喻经。答生果是宽通。莲华杏华并生果。不着之义是局狭。何妨杏着莲不着。问若以不著名为经。莲叶之性亦不着。若以生果名为经。桃杏华亦生果。答莲华不着具二义。故得喻斯经。莲叶桃华阙一边。以不具故。非经摄也(叙六问不叙六问)。   言素怛揽者。亦云修多罗。亦言修妒路。皆讹也。此是经义。应言契经。今略云契。一则契理。二则契根。旧梵语云修多罗。此翻为线。故摄论云。贯穿缝缀。以为其性。贯穿所说义。可称为线。摄持所化众生。目之为经。若线贯华。如经持纬故。又杂心五义。一曰涌泉。义味无尽故。二称绳墨。指定邪政故。三出生。出生法义故。四显示。显示诸道理及善恶故。五结鬘。贯穿诸法故。如线贯华。遇狂风而不散。教贯根理。逢邪见之不移。又如来说为经。弟子奉行为纬。家语云。君王守正为经。臣佐奉行为纬。国语云。经之以天。纬之八地。天六气为经。地五行为纬。又经者迳也。三乘人成佛迳路。俗书解云。经者常也。百王不易千帝同模名常。昔有人。进益国利人䇿。天子扡得者。是一卷尚书。此是三皇五帝答国利人䇿。名帝也。孔安国尚书序云。伏义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妙道也。若将契字一处解。则有二义。一者契理。二者契根。应为四句分别。一契根不契理。如胜论数论外道五顶子说六句义。虽契根而不契理。二契理不契根。如鹙子为二弟子说浣衣数息观等。三根理俱契。即佛为弟子说法。四根理俱不契。即外道将神我。向佛弟子边说。根亦不契。理亦不契。   言妙法白莲华等者。问智度论云。地生华中。须鬘那华为胜。水中生者。青莲华为上。何故唯取白华。答所用不同青莲华。喻如来眼。白莲众色中为胜。故喻此经。欲显此经文义甚深明白故。   言所以下云等者。有三义。故取白莲。一云如来说经。题云妙法奔荼利迦经。佛既亲说。不取余色华。二缘经上下意。合取白华。疏中引三般白。白华白毫白牛。金又引四度。以白叠。手执白拂。妙音白银为叶。普贤菩萨乘白象。三云白者众色之根本。如白绫绢等。   言梵本无别白字者。问既是白华为喻。经题何不安白字。答疏言梵本无等。意言。更不假安白字。但道着奔荼利迦。便是白莲华。世间人言。王色相似雪如也。鹤色相似练如也。便知是白。不要言白字也(上解唐梵得名了)。   言然此经中等者。指教标宗也。前解尽解色尘向上莲华。未解法上莲华。然此得已下解法。向上莲华。教为华。理为莲。行为华。果为莲。欲拟将色尘莲。法华向配。先须定得法上宗旨。所以三师定莲华宗旨。取义不同。此第一师。唯取行果为莲华。此师诤却方便品初教理文道。未是正说。但如来后得智中。安立名字章句。名权方便。拂彼二乘未是正说。若是正说。已说经了。何要鹙子更请。又论云自此已下所说。因果相因。即入佛知见。果即开示悟三。若以说教理名经。何言自此已下。明知论主简前教理也。   言多依因果等者。多依者对前教理。此中三周唯说行果。对前少教理。故名多依。三周之中。初周前三为果。入佛知见为因。初周因果双说。第二周说因不说果。第三周说果不说因。故名因。故名因果理智也。初周理智双说。第二周说智不说理。第三周说理不说智。又因果理智者。因中十地证真如。因中理二空理智。名因中智。果中理即法身。智即报身。果中开佛知见。双说理智。示悟别显。故言多依(上标行果)。   言开佛知见者。释行果。此一句标也。问开者是何义。答开者无上义。此悟亦是总约所开。说所开即无上。所开之中。只有法身报身二种。悉皆无上。若正明开义者。出生显证义。出生菩提。显证涅槃也。   言双叹理智法报等者。释双叹理智。法字解上理字。报字解上智字也。   言二种无上叹胜等者。出双叹意也。有人问云。开者为是佛自开知见。为是开众生身中知见。若自开者。佛开已文。若开他者。云何经云佛之知见。答三解。一云经文分明。开佛知见。又有便得清净之言。明知开佛知见。二者开鹙子身中知见。鹙子身中。既有佛性。何妨名佛知见。又言清净者。约究竟说。三者但是总相。双开叹胜。令鹙子忻也。一切众生身中。有理行二性。无始时来。烦恼障覆。如来为彼。开演宣示。令鹙子忻故。所以叹胜令忻也。所以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于世。   言示佛知见者。示者同义。示谓指示。缘鹙子不知自身中有法身。故世尊指示说向道。一切众生。同有此性。故名同义。经云譬如乳牛有种种色。构之一处。白色无异。   言悟佛知见等者。悟者不知义。一性看悟者。正是知义。何名不知。答昔日不知。今日悟昔时不知之事。名位者不知义。经云譬如有人。至亲友家等。   言入佛知见等者。有三解二因也。一与菩提涅槃为因。名二因。二者法身因。报身因。根本智与法身为因。后得智与报身为因。三理智二因者。因中理智。即是其因。名理智二因也。   言行一乘因等者。释上理智二因也。   言等赐牛车等者。引教证也。诸子顿渐二悟菩萨。   言日夜劫数等者。更经二大阿僧祇劫。常得游戏。观空观有。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   言灭去化城等者。引入佛知见。所招感果也。兼证理果。为第三周。灭去化城。至宝所故。故三周皆说因果。贺云。二乘之人。回心向大。灭于所得有余化城。至于宝所。所指宝所。是一乘果。   言与辨中边论三种等者。会他教意。问第一师唯取行果为莲华者。辨中边论三种无上。亦是一乘。莫此行果两法。摄法不尽耶。又如何此说二种无上。彼说三无上耶。答疏云辨中边论等云。三无上者。一正行无上。谓六度回向菩提名正行。无上超过二乘名无上。即入佛知见。因乘是也。二所缘无上者。因果理智。对能缘心。总名所缘。即开示悟入。三修证无上。亦通因果。修因理智。证果理智。化度问。此中唯说行果二种。将二摄三。何宽何狭。答相似此经说果。果即开示悟。菩提涅槃。即是彼论中修证无上。此经说入佛知见。即彼论中正行无上。合此因果。对鹙子能缘心。便是所缘无上也。   言能诠之教等者。简去能诠也。问既佛从定起。说教理二种。何故初师不取教理耶。答初师云。能诠之教。既是权方便。所以不取。三乘中二乘教不实。故名㩲。于三乘中。大乘教教。对理名㩲。但是教名㩲。皆不取缘。未是正说。问所诠理取否。答若唤作教理则不取。改却名字唤作真实乘取也。问取作何用。答欲令二乘行因取果。事须依真实乘也。   言本论解方便等者。引论成也。此是行果师。引论证成也。自此已下。明所说因果。相结论文。因即入佛知见。果即开示悟三。因即华。果即莲。第二因唯明因华。第三因明果华。因即七地四菩萨行。果即佛位菩提涅槃也。   言由此正取一乘等者。意言无量义。为菩萨说。已行因故。故但说教理莲华。此经与声闻说。令行因趣果。故以行果为莲华也(行果了)。   言若依论解无量义等者。初引无量义经莲华。是教理。会同此经莲华。亦取教理。后释此经同方便品初莲华。是教理。会同无量义经莲华亦教理。此第二师云。天亲菩萨造法华论。解西方无量义经。彼国经有十七个名中。第十六名妙法莲华。又第十四亦名一乘。彼经是莲华。莲华取教理。此经是莲华。何故不取于教理。彼经是一乘。一乘是教理。何故此经是一乘。不取教理耶。又此经唱诸佛智慧。理甚深。其智慧门。教甚深。正是教理。何故取不取。   言十七名者。论云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名。显示甚深功德。应知一名无量义经。二名最胜经典。三名大乘方广。四名教菩萨法。五佛所护念。六诸佛密藏。七诸佛德藏。八诸佛密处。九能生诸佛。十诸佛道场。十一诸佛所转法轮。十二诸佛坚固舍利。十三诸佛善巧方便。十四宣说一乘。十五第一义谛。十六名妙法莲华。十七名最上法门。且第十六名妙法莲华。有二义解其莲华。莲华有二义。一出水义。所诠之理。出离二乘浊泥水故。此无量义经。能诠教唯大乘。所诠理唯一真法界。无量义经教下真如理。亦名莲华。在凡夫身中。我执所覆。犹如莲华在泥中。二乘断我执。犹有法执。所覆真如。犹如莲华在泥水中。糅释云。罗汉身中法执。由如泥水。有漏功德。犹如浊水。无漏功德。犹如清水。化度云。出水有二义。一顿悟菩萨身中。法空真如理。设有法执。迷覆着彼。自是大乘法执。不是二乘法执浊水。既顿悟菩萨身中真如。不曾被二乘法执染着性。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出二乘浊水。如本不入水。亦名出水。二者渐悟菩萨。虽有二乘法执相应。法执染不着。亦名出水。如荷叶在水。湿不着也。   言二开敷义等者。由所诠理胜。故能诠教上。而立胜名也。开者说也。彼说真理。名开真理也。出水是理妙。开敷是教妙。华若不开敷。无由见莲台。是华中结子处也。教若不谕扬。无由得悟理。双结前二。为理妙。后为教妙也。   言又彼诸名第十四等者。行果师。暗难教理师云。此经名莲华。亦名一乘。彼经无量义。唯名妙法莲华。不名一乘。所以法华经莲华。与无量经莲华不同。答由此教理师。大忽引文证云。又彼诸名等。汝行果师。莫错我无量义经解莲华处有十七名。十七名中。第十四亦名一乘也。   言欲令菩萨观机等者。行果师却难教理师云。既说无量义经教理。名莲华。亦名一乘。若尔莲华一乘。既是教理。何不但唤作莲华经。何故要名无量义经。答疏云欲令菩萨等。问何不与菩萨说行果耶。答菩萨自能行一乘因。取一乘果。更不要说行果。此菩萨于自利行中。刹那刹那转增进故。缘此辨于利他门中。观根受道。药病未能精审。以彼利他门中。以教药为先。与彼菩萨说道。众生性欲无量。故如来说法。法亦无量。菩萨闻已。于一乘教。观一乘理。所以教理对菩萨。正名无量义。本来佛意。只为说教理。名无量义。更不为余人。当时缘觉声闻。在无量义会下坐。耳里闻着。无量义者从一法生。鹙子等作念云。无量义既是一法生。莫十方世界中二乘。从一乘中分出耶。亦生此心。教理对声闻名莲华。问何故名傍。答教理体不傍。以不正为故名傍。因闻获益故名傍也。所以教理对菩萨正。名无量义。对声闻傍。名妙法莲华。问无量义经对菩萨正。名无量义。对声闻傍。名莲华。法华会上。法华经对声闻正。名法华。对菩萨应傍。名无量义经否。答无量义不同法华会。彼无量义会下。有两类人。菩萨声闻。若法华会上。正宗为声闻说。不为八万大菩萨。不傍名无量义也。行果师又难教理师云。何故将无量义经傍教理。例同此经答教理体不傍。自是声闻无量义会下。根未熟故。未为正说。所以说傍也。行果师又难云。无量义为菩萨说教理。何不对菩萨名莲华。但名无量义。答望佛本意。将教理遣菩萨。为众生说。但名无量义。不名法华。此谈佛意疏中。说顿悟菩萨莲华处。但是因解声闻莲华说。有顿悟菩萨。依教观理。亦有莲华之义。望佛本意。不为菩萨说莲华也。量云无量义经。是有法。定说教理故。宗因。出水开敷故。同喻。犹如法华。法华说教理。出水开敷。故名莲华。无量义经说教理同彼。亦名法华。摄量云。妙法莲华。是有法。说教理故。宗。因云。出水开敷故。同喻。犹如无量义。无量义经。经说教理。出水开敷故。名无量义。法华今既说理同彼。亦名无量义(上解无量经莲华是教理会同此经了)。   言方便品云诸佛等者。将此经方便品初莲华。是教理会同无量义。莲华亦是教理。章敬云。前显彼经正被菩萨。而取教理。今取显此经初警声闻。而举教理。诸佛智慧理也。其智慧门教也。意显此为定后法华。前无量义为定前法华。问若无量义经是教理。此经莲华亦教理。二经何别。答有三义别。一出生摄入别无量义经教理。从清净法界中流出来。故名出生。法华经名。摄入会彼二乘。同归一道。故言摄入。二者宽狭不同。法华经能诠教通三乘。所诠智慧通五种。无量义经能诠教唯大乘。所诠理唯一真法界。五种智慧中。唯摄得智性也。三者无量义经。随众生欲说。观根受道说也。此法华经。阿含甚深。即昔三教四十年前。根三教亦三。法华会上。根一教亦一。二经相似。取第二解为正也。所说诸佛智慧为果。能诠教为门。如门为入室之所由。教为显理之处所。莲华但说二义因果故。即智诠也。   言论自释言等者。初标论文。其证甚深。即五智慧性相伴境。因即所证智。有所证悟。而得此智。名所证智。是所诠家之能诠智。为证甚深。若对所缘。应名能诠智。三周说皆是说方便品初智慧也。   言欲拂二乘令生等者。论解此经者。即以教理。名为法华。佛从定起。叹于教理二种甚深。欲拂二乘令生惊问。初叹教理。名为法华。故言初也。问方便品初说二种甚深教理时。偏告鹙子。不告菩萨。有何意。答疏言欲拂二乘令生惊问。问拂有何意。答令交生疑。向他道二乘不知。便是拂也。经云假使满世间等意。徒交请也。若不因佛说二甚深。如何声闻惊问。若不惊问。因何佛说开示悟入。故知因说二甚深教理。方始惊问。即此教理。名为法华也。说教理时。声闻心虽未回。且令声闻心动。声闻亦心动。便说此经。引教回心趣大。与授记也。   言从无量义处等者。谟云。意显此经为定后法华也。   言总揽诸文等者。标宗也。四法总取。离之不足。合则时中总取四法。名总揽。初师偏取行果。揽他教理不着。后师偏取教理。总揽他行果不着。教理行果尽取。故名揽总。由此二义解总揽。一揽他前师文义故。二总揽一部上下诸文。教者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理者诸佛智甚深无量。行者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等。果者诸法寂灭相。说佛智慧故。总揽此文。为法华也。此第三师取前两师义。总将来商量。名褒贬。问四法既总取为莲华。何更不引教理。空引行果耶。答有二义。故不引教理也。第一缘此经。多取行果。教理不是正取。故不引也。第二义教理师引文尽周足。所以更不引也。   言教理妙法等者。疏主指次第二教理师引文。即证甚深为理。妙法阿含甚深为教法。只缘行果师引文不尽。只取三请已后经文。不取方便品头经文。问能诠之教。任许不能取。所诠理中。五种智慧。何得不引来。又从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至三请已来。尔许经文。何得不引。应非是经耶。   言行妙法者。总标行体。即初地已去。无满因行。名行妙法。   言论释入佛知见等者。引论证也。不退转地者。或是初地证不退。或是八地行不退。此定是无漏行也。无量知业者。即是佛果位中。一切种智。能知种别一切法。故名无量智。无量之智。从境立名。故言无量也。业者。即是能感因。即十地无漏行。正是佛果之因业也。无漏行望佛果为正因。即入佛知见。故言正是也。亦问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云何通。答彼是经意。此释论文。论亦不退。彼经中作如是说也。今且依论。初地已去无漏行。名行妙法。行有二般。一宅内行。即地前。宅外即是地上。此约智增菩萨说。二云宅内行。即七地已前。宅外行是八地已去。此约悲增菩萨说。今取初解。地前地上。以分内外。以声闻回心多是智增。故取初解为正。宅内即分段。宅外即变易。变易即无漏。分段即有漏。若地前一大劫。只得言有漏资无漏。不得名为入佛知见。虽闻法华。但得名为教。妙法中收。只得言教车。不得上行车也。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即初地已上。得登牛车。名宝乘也。地前未得名宝乘。不得登牛车故。故知无漏因行。名为一乘也(上标无漏行了)。   言譬喻品云等者。标有漏行也。下疏主科为如来果化。问何名果。答佛果经故。教所诠故。名为果化。衣裓机案。喻如来神通。智慧功德。望佛本意。拟将果通慧顿受。过与二乘。众生不交行行。便遣成佛去。长者思念。长子解好恶。即夫着门出去。中小二子痴騃。所以三七日思惟。我将智慧之用机案。顿受与中子成圆觉。出三界耶。以神通之用衣裓。顿受教下品众生苦抑。通从三界。而救度之耶。交出三界生。向净土去耶。我缘中小二子。不肯着门出来。夫中子升机案逾墙出去。少子不解。逾墙向我。衣裓里褁出去耶。答思而不没。若欲得出。事须着门。过无有喻墙底道理。若欲得出二种生死宅。事须得一乘教行也。   言复云唯有一门等者。问大乘宽广。何言狭小。答如大海虽宽。不宿死尸。亦名为少。今者大乘虽宽。不容声闻。名之为狭。不容缘觉。名之为少。二种生死。唯有一种大乘教行。而可出虽。故言唯有一门。下疏云喻及合文。合有五门。一唯有一门。二所烧之门。三狭少门。四今在门外。五以佛教门。一唯中大正门。唯大乘之教行。二边少迮门。唯二乘之行。初三即中大正门后二通二。   言又云我虽于此等者。谟云。一乘教行。为外道谤毁。名为所烧。即此教行能出二死。名之为门。如来依此教行门中。而出二死。故名安隐得出。问何名安隐得出。答菩萨既被种种打骂。菩萨□□一念悔恨之心。不生苦恼。即名安稳而出。问何名所烧门。答地前一大劫。总名所烧门。一者自烧菩萨修行次第。忽然自退菩提之心。名为自烧。二他烧修行次第。被他毁呰。便即退心。名为他烧。不然即贪名利。三毒在心。亦名为烧。此段疏文。意取地前一大劫有漏修。亦得名入大乘。不得名入佛知见。若不取地前者。一大劫修。应成虚设。既云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故知有漏亦取修行。欲求出离。还只从此所烧门出。不可怕烧而不出也。佛昔地前为常不轻菩萨时。行菩萨行。礼拜四众等。被增上慢比丘。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当时更种种骂詈菩萨。菩萨皆能忍受。故知地前菩萨。被人诽谤。即是所烧也。   言大乘因行等者。章敬云。释大行也。虽下疏说教行为门。今之所要。正唯取行也。贺云。修行大乘四摄六度等行。而得出离故。大乘因行。名之为门。问云何是一乘行门。答大乘因行等。即是地前修之行。名之以正。是菩萨行处。若不拟成佛。即不要此行。门中为门过。若拟成佛。事须着此行门过。诸处无过处。此一乘行。正是菩萨所修之行。故言正所行处故。   言二乘之因悲智等者。章敬明云。释少行也。此疏主本文之中。解作如来果记。此间解经品得名中。疏主云何科云。一乘之因。悲智所诱。衣裓机案。随宜出处。两文相违。诸抄云云多解。溜洲云。此不是疏主解。叙古人义。摄释亦云。若是□□解。即合前后相承。今既前后相违。故知不是也。又溜洲亲承。疏主之后。相传不谬。府云。衣裓机案。佛果功德。体即悲智。悲智即是能诱。二乘之因是所诱。能诱即是果化。所诱即是二乘之因。二乘之因是悲智家所诱。谟云。衣裓机案。是如来通慧。如来本意。拟将衣裓机案。顿拔中少二子。思而不设。既若不设。共本来不得一种。二乘之人。回心向大。二乘所修因行。属大乘行。二乘之人。宅内隐因。宅外隐果。二乘因总是无体。无体之因。似衣裓机案。思而不设。故唤二乘因行。作衣裓机案也。又有解。衣裓机案。是佛果功德。佛本来拟将衣裓机案。接引二乘人出三界。入到净土耶。望如来说。名果化也。问何以唤作二乘因行。答为二乘设故。名二乘因行。又有解云。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长者思念我交长子者。着门出者。中小二子行不得。中子交升机案。逾墙出去。我将小子向衣裓里将出去。问机案为复是长者将来。为复是宅中本来有也。答衣裓是长者衣襟。离却长者。无别衣裓。机案但是宅中家具也。法中论世尊交中子。还观十二缘生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出宅。今此是随宜出家故。三乘之人所出分段宅则一般。长子得车。中小二子不得车。中小二子宅内衣裓机案是无体。思而不设。门外羊鹿车是无。只有名字。但以假名字。若欲得拟取初地门中车。事须却着他正门里出去。不是正出处。故名随宜也。上来三四解。尽有理。更有诸抄解极多。不能□□保寿况座主诤诸抄。更作一解。准此抄意。即二乘之因。不名衣裓机案。今将二乘之因。同彼大乘。衣裓机案是无。即以衣裓机案无。例二乘因行无也。衣裓机案。谓是神通智慧用故。是此中意况问。若一往疏文奄含。似有此理。若准疏文。二乘之因。名衣裓机案。即是直因。二乘之因。何须言如彼不设。而相例耶。又复大乘通慧之用。有何行相。不配衣裓机案。又前对不定性人。毕竟须归大乘隐彼之行。   言无如彼衣裓机案虽思不设者。若尔对彼定性。而不稳之。即应定性二乘之行。得名衣裓机案。若许者还是衣裓机案。名二乘之行。与下果化。还是相违。如何通会。答今正解者。直取二乘因行。名为衣裓机案。准下衣裓机案。有体用。体即神通智慧。用即衣裓机案。果即约体用者。即名二乘因。前即云。智慧之用。衣裓机案。问何故下言果化。答所与是佛果故。故云果。此有三重。第一佛思二乘。不能顿修大行而取果。我与设二乘行令行。取大果不相应。故而不设。即名顿授大果。顿拔彼苦。第二思大乘因化。门狭小故。又不设之。第三故说三乘。而渐化故。衣裓机案。虽是二乘因行。即此因行。是佛神通智慧之用所设。故说通慧。名二乘因也。亦同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也。意说就根。名衣裓机案。就体名果化也。下云果化。直取通慧体也。又此慧用若就大乘因行。良名为门也。故疏言此云因。下云果。下云果者。一则谈体。二则初思所与所与即体也。   言上来三乘犹居分段等者。简有漏非□。□是疏主断身手有力等。三段经文。若约行妙法。有漏无漏总□□准经中道理如此。若准论意。就胜而说。出宅登车无漏行即胜。去佛果近故。若有漏行。去佛果远故即劣。所以此间聊简也。所以谟云。譬喻品已下。经文作简所。不取非理也。即是地前顿渐二悟菩萨。二乘有学。未受变易者。由居分段。不与车名。疏牒果化已下三段经文。第三一节经文。是二乘因行。复两节是顿渐二悟菩萨。故言三乘也。今者地前顿悟菩萨。及五果回心。未受变易者。谓居分段故不与车。此聊简中。虽总名行妙法。于中地前菩萨不得车。论主不取。但约二乘回心了。受变易者。说得车不车也。不说回心了。未受变易者。且将居分段为因。成不得车。宗比量。地前菩萨是有法。以不得车故为宗。因云。居分段故。同喻如五果圣人居分段。五果圣人居分段。故不得车。地前菩萨居分段。同彼五果圣人不得车。若然者便有不定过。为如前菩萨居分段。居分段故。不得车。证后七地已前悲增菩萨居分段。居分段故得车。此是随愿宅。第二比量。取受变易。为因成得车。宗量云。初地已去菩萨。是有法。定得车故。为宗。因云。变易故。同喻云。犹如八地已去菩萨。八地已去菩萨受变易。受变易故得车。初地已去智增菩萨受变易。同彼八地已去菩萨亦得车。此亦不定。为如初地已去智增菩萨。受变易故得车。证八地已去菩萨。受变易故得车。为如证五果圣人。回心受变易。故不得车。答二乘之得□教车。哲法师云。车有二种。一者种智车。车体也。二者名教车。车名□□。种智之教。亦名得车。若泛论出宅。得车不得车。应作两重料简也。第一出宅不得车。五果圣人回心受变易者。二不出宅得车。七地已前悲增菩萨。三亦出宅亦得车。登地已去智增菩萨。及悲智平等者。四不出宅不得车。不定性声闻回心了。未受变易者。升地前顿悟菩萨。是更有四句。一出火出宅不得车。无学回心。受变易者。烦恼断尽故出火。受变易故。出宅不得智车。故名不得车。二出火不宅得车。舍利弗无学回心。烦恼尽故名出火。居分段故不出宅。得授记故。得名教车。三不出火出宅不得车。二乘有学回心。未断尽俱生烦恼。故不出火。受变易故出宅。不得法空无漏智。故不得车。四不出火不出宅得车。二乘有学回心。俱生烦恼在。故不出火。未受变易。故不出宅。闻经得记。得名教车。问论其实理。二乘无学。各据自果。亦有其车。何故今时而言不得。答由彼后得。不能亲缘。自解脱道相。故言无车。意令不定性回心归大故。而不说其实。亦有对定性人。亦作此说。问二乘之人。不肯修大。可许于彼得智。不与车名。菩萨修大。趣于菩提。何故同言不得车。答虽得因车。未得果车。故言不得。意令速证无上果故。若望名教车。四人皆得。若望智车。皆不得。   言又云得如是乘等者。此是经文证。前论家行妙法。即是论释入智见。令证不退转地。论解入佛知见。唯取登地已去无漏行也。若通论一乘体。即因之与果。有漏无漏。皆是行妙法。云诸子者。即顿渐二悟菩萨。俱证初地已上。乘此一乘种智。经两阿僧祇。方至佛位。若二乘者。乘无漏教。及有漏乘。经一大阿僧祇劫。方入初地。如是总名日夜劫数。常得游戏。行二利行。与诸菩萨及声闻。三种意生身。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佛果位也。菩提涅槃。蕰生道处。名为道场。   言自在无系者。不生不灭。不为烦恼。及所知障之所系缚。名自在无系也。有漏果依善恶业之所求。无漏不尔。故云无依求也。   言方便品云等者。证前有漏行也。疏主意解。入佛知见。同论家意。取无漏行。若解妙法。准经中道理。兼取有漏行。既言尽行诸佛无量道法。有漏无漏总取。故言尽行也。   言论云修行甚深者。此论文证前有漏行也。   言故知佛果等者。总结有漏无漏行。能成之行。亦名法也。意取能成之行。证行妙法也(行妙法也)。   言果妙法等者。谟云。初正取开示悟三。后引理智无上。别证于开。名果妙法。问何名开。答开者出生显证义。出生菩提。显证涅槃。若言开者。是无上义。所开即无上。只有菩提涅槃。除此二种。更无余事。故名无上。若更有法。与此二种法相似。即菩提涅槃不名无上。如一国无二王。方名为尊贵。名开佛知见。   言同义者。解示佛知见。三乘法身。本来平等。众生不知。不肯修证。此佛知见之性。三乘同有。平等无别。令其修证故。   言同义言不知义者。二乘不知究竟唯一佛乘体。体即菩提。故说一乘。令修生长。故名不知解悟佛知见也。此三皆约所开示。所悟之法。名为无上。   言即是佛果涅槃菩提者。证开佛知见也。   言下云诸法寂灭相等者。证示佛知见。名一乘。   言又云说佛智慧故等者。证悟佛知见。亦名一乘。能连即智。名之为悟也。   言故知佛果正智等者。结佛果正智。总名一乘也(上来四法得名中。约名申正理说)。   言由此总言大乘等者。标妙法具莲华之德。又解云。此四句亦是四法得名。支即割断。具取四法。为莲华道理。   言俱有出二乘等者。路云。俱有出二乘浊水。便道四法向上。总有出水义。又见道莲华之德。四法向上。总有开敷义。此解非也。谟云。意对前二偏教理。及以行果。为出水开敷义故。是故言俱有。即教行并开敷。理果俱出水。不言四法俱有出水开敷。未详所以。不得疏意也。   言教有能敷等者。教为能敷。理为所敷。法有华上开敷之义。莲华有开敷之德。由华开而见台。因教敷而显理。若无能诠教能敷唱。其所诠理。无由得显。若不寻于筌蹄。无由获于鱼菟。若不因教。无由悟于理。故疏云寻教诠究玄理等。   言理有所敷等者。法有华上出水之力。华台有出离浊水之能。显理有出二乘之力。此所诠理。对前能诠教故。所以理名所敷。故言出水。出水者真如妙理。性离障垢。故名出水。   言行有因敷等者。法有华上结果之能。因华方有莲。因行方得果。故行如华。能趣于果。以行因敷。当得佛果。佛果所敷故。故行能引果。名因敷。十地万行齐修。名因敷。如华敷即有结实之功。因敷即有感果之用。   言果有结实等者。显果能酬因。如莲结实。有华本希结实。结实则酬于华。行因本欲果成。果满即酬于行。果若不结实。果即不酬因。果既有结实。所以果得名酬因。即果中感得菩提涅槃三身。尘沙功德具足。故名结实酬因之能也。化度云。亦有疏本云。为因之能。而酬字二义皆得。若言酬者前因故言为者。非但只酬前因。亦能更生后果故。   言然则法藉等者。问教理行果。得名妙法。何要更将莲华为喻。答疏言然则等。永云。是显莲华喻妙法之意。然则法有四能。必假以喻显然。四法实是妙法。要假法借喻明微由着显。意明法喻相当。喻上既含四法。四法中宁不兼四。皆为成立四法得名。然者。然前教有能敷等义。则者。则此法喻解得名之文。章敬云微谓微隐。着即彰着。尘着。将显微隐微妙之妙法。必由彰着粗着之莲华。故言微由着显。永云。四法道理实是幽微。要假世间莲华粗着之法为喻。显得妙法甚深之理。分明着由明也。   言故假奔荼等者。假者藉也。华以喻因。是开敷义。即教行也。实以喻果。是出水义。即理果也。又云因即入佛知见。万行果即开示悟三菩提涅槃也。   言法既囊括等者。囊者袋也。苞含之义。有底曰囊。无底曰[叶-世+宕]。囊即能成众物。法之一字。含四个义。教理行果俱名法。法含众义。囊能感物。故称囊摄括字。德宗名同。至尊之称。不可指斥。法上四义。如囊摄物。不乖本义。   言华亦包罗者。所谓箔𦸁披敷。以见莲(云云)。   言法四义等者。契者当也。秘者幽隐之义。赜者深也。何以得知乎。取不及名探。探之不及名钓。钓之不及名赜。谓此言乎。教契幽赜。深妙之理。故言微诠教也。谟云。契者约也。此亦符会契合之义。秘者。切云。神密也。幽邃之义。易云。探赜索隐。钓深致远。所诠理深。故曰秘赜。能诠教诠得深理。故曰契秘赜。唯妙法莲华经教。能诠此理。故教名微诠也。   言叶幽机等者。叶者合也。幽谓幽微。根谓根宜。即是大乘利根众生。教下所诠之理。能契合上根众生之性。玄旨者所诠理也。此理与彼大乘性叶。和合名叶。幽根旨玄者深妙。旨者趣也。   言克上乘之奥等者。永云。克者得也。能也。上乘者。所谓佛果。奥者深也。叶者因义。欲趣上乘佛果。以何行为深业。而能取得分道行。亦不得人天二乘行。亦不得唯有一乘行。即能取得。故言克上乘之奥业也。   言圆觉等者。圆谓圆满。至极之觉名为至觉。十地已还。皆未圆满。唯至佛佛果位。至觉方圆。圆满佛果真宗名果妙也。下疏云。理凝本有出缠。而号法身。智照杂新生果圆。而称正觉果妙法也。   言美无不殚等者。合解都叹四法也。殚者尽也(都官反)。   意言四法。各有斯能美事。无不摄尽。故名殚。故称为妙。   言华四义等者。永云。是华名因。言莲者果也。因中十地万行齐修。如菡英披敷。披敷者华开貌。华若不开敷。无由见台蕊。蕊只是华中台蕊。教若不谕扬。无由得悟理。谕扬说也。况教既谕扬时。方悟于玄理。   言芙蕖秀出等者。况理也。芙华花者莲华名。秀者出也。灵沼者。小池水名曰沼。喻二乘生空理。对法空理名沼。二乘之人断烦恼障。得名灵沼。大乘法空理名芙蕖。秀者出也。大乘初地法空理。超过生空理。如芙蕖秀出于灵沼也。大乘理深广无涯。如大海也。问既将池沼喻彼小乘之理。云何名灵。答小乘望大乘。虽非究竟。证理断惑。离生死苦。证其圣果。故名为灵沼。   言喻理颖超等者。此是独起也。华秀出而离泥水。况大乘法空理。独超于少乘理也。又云华体本来离水。况法空理本出浊水。法执之外。此一乘理。迥超二乘羊鹿之少运。   言举蘤开而得实等者。蘤者白华之总名。亦是莲华之别名。白华若开。即得见于莲实。因行若满。佛果任运圆成。   言譬因严而果等者。因谓万行。果谓佛果德。此华不开则已。开即必结莲台。因中万行不庄严。佛果无由得圆满。因中万行既庄严。佛果众相悉圆满。   言标实结为华本者。永云。莲华结实。与华为本。有二。一华与果为本。二者果与因为本。此莲子是其华本。池中若有莲子。池上莲华方得开。池中本无莲子。凭何池上莲华得开。故知结实。莲子为华本也。法中说众生若有菩提种。当来决定得成佛。识中本无菩提种。凭何当来得成佛。实结者即是今果。一个莲子落池内。池上一朵莲华开。一朵莲子又结实。莲子却落于池中。三春暖气眴着时。看即莲华满池发。一个众生若成佛。展转又说法华经。如是相生无尽时。何异莲华满池发。莲子喻菩提种。莲台况佛果。   言显佛智为乘原者。佛智者。即佛后得智也。后得智能说三乘五乘教法。名乘原。原者本也因也。莫猒池中莲子多。了了总是莲华本。众生莫猒佛住。世佛智能与佛为因。众生爱果不行因。当来佛果何处得。世人爱华猒莲子。明年华从何处来。又莲华有四。一泥底莲华。喻凡夫真理。在生死泥中故。二浊水莲华。喻二乘真理。在法执中故。三出水莲华。喻顿悟菩萨性。出二乘浊水故。第四结果出水莲华。喻佛果菩提涅槃也。   言故假喻莲华等者。假者。有解。取真假名假。不取喻依。但取喻体名假也。二者。假者假藉也。妙法甚深。事须假莲华为喻。故言假喻也。斯由此也。此有来由也。   言准此理应法四等者。有二义。一云法既囊摄四义。华亦包罗四德。法向上四义。似彼莲华向上四义。故名法四如华。法上有契秘赜之微筌。教也。叶幽根之玄旨。理也。克上乘之奥业。行也。圆至觉之真宗。果也。华上有箔𦸁。披敷以见莲。类教逾扬以悟旨。芙蕖秀出于灵沼。喻理类超于少运。举蘤开而得实。譬因严而果满。标实结为华本。显佛智为乘原。法向上四义。故名法四。如华亦应为胜。二者准此亦应法四如华者。对前二师立名。准者准此间道理也。莲华向上。既有四义。何故初师唯取行果。何故第二师唯取教理。若尔应合名为法二如华。此乃喻宽法狭。理必不然。准此间道理。教理行果四法总取。方与他莲华向上四义。法喻相称。便为胜也。下方便品疏云。令识昔者教行方便说三。今谈乘体理果唯一。听三乘之教。解一乘之理。行三乘之因。趣一乘之果。故此教理行果。总取为其法华为胜也。天台大师解莲华有七类。第一有华无果。即是狂华不结子。唐占春光。三二月日。风来吹落。没人者。外道之从。亦复如是。随邪造恶。编椽卧棘。五热炙身。虚设功劳。无利勤苦。如狗逐块。块打转多随。邪造恶。如开华堕。地狱三涂。如无子果。第二多华一果。如五停心观别相念观总相念观。三果四向总名有学。多法具足。名为多华。同时得罗汉果。名为一果。第三一华一果。如缘觉人。从缘起觉。故名缘觉。观四时雕变。知色身无常。了八节荣枯。悟世间非久。遂求出离。一坐断烦恼。名一华。证辟支迦。名曰一果。第四先华后果。即是桃华杏华之属。即是今时持五戒。来世得人身。今生持八戒。来世感天身。故名先华后果也。第五先果后华。即是葫芦华。世间有一类人。爱果不修因。懊恼无财物。羡他富贵人。现世布施。现世拟觅富贵。是故名先果后华也。第六一华多果。即是莲华。一颗莲子落池中。傍风鼓击。日月照临。子吐芽芽上着室。室上着叶。叶上开华。华中结果。果中一朵莲子。十颗二十颗。今年二朵莲子落池内。来年满池尽是莲华发。借问满池莲华何处来。因他一颗莲子得。一个众生若成佛。教化得无量众生成佛身。第七因果同时。则况因台。则况果教。为因理为果华。若不开敷。无由见莲台。教若不谕扬。无由得悟理。欲得悟于理。勤读法华经。欲得见莲台。华开必得见。故言同时也(上曰法得各支说)。   言然观经意虽具等者。是疏主语。商量前来诸师义讫。道理长者短者。长者则留。短者则去。是此问中意。简要云。重褒贬。褒贬前三师义。此解是亲。意言褒前行果师。破方便品初教理。为权方便。第二贬前教理师。将无量义经傍莲华。为此经正莲华。第三褒前第三师。取四法为莲华。谟抄云。会破得名支。却疏远也。然观者观上下经意。故名然观。经意虽具教理行果。名有四法。方便品初意。彰昔日教权说。云今此会中理实唯一。理实唯一。证四十年前说三也。意彰昔权今实。所以初谈教理。然未是正说。法华教权说三。即是其智慧门。理实唯一。即是诸佛智慧也。   言佛所得法等者。证智慧理也。   言有所言说等者。证智慧门教也。   言故以佛智对等者。问唱二种甚深。是何意耶。答疏言故以佛等相对。名对诱者。诱引根法。相当对二乘。前唱智慧及门。又道二乘不知。今二乘人生疑请说。故名对诱。二乘根是所诱。佛意对不定性人。毕竟今归于大乘。如来智慧及故门是能诱。二乘根性是所对。如来智慧及大乘教法是能对。故名对诱。问唱二甚深教理。本意何耶。答意有三种。一令二乘生疑。二令鹙子请。三令恶人退席。令真圣者。同取一乘。令假圣者。避席而退。由此三意故。以教理二种。取譬言莲华。   言拂彼二乘令等者。问为鹙子说权教。说三是何意。答欲佛二乘言陈之中说三意许之中。理实唯一令鹙子等生疑。故名拂。拂彼四十年前心也。意唱教理。名莲华者。意令拂彼二乘。不是正说也。令真圣者同取一乘。即是请也。及至鹙子三请之后。方许为说一大事因缘。故知但以因果。为法华正体。不取教理为法华也(上中教理为非名莲华也)。   言三请已后许其正说等者。指行果为自意。言此经以行果为莲华。若取教理。与无量义经何不别。问不别何过。答若同是教理。何要分两时说。诸现相等。应成虚设。三请已后。许其正说。始名莲华。亦是褒前行。果师。若取方便品初莲华。莲华已说。更何要请。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五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六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无量义解莲华等者。谟云。斥前教理师引傍教间为此经正教理也。前第二师。依论解无量义经十七名中。第十六名妙法莲华。又第十四名宣说一乘。即是此经同无量义。故以彼莲华。解此莲华也。意言彼取教理名莲华。是傍对二乘得名。此经正是回心。是正莲华。何得以彼傍教理。为此正教理也。引彼经意证教理。是傍非正也。   言出水有二义者。且初义中。出水有二义者。一顿悟菩萨身中。真如理性。离小乘浊泥水。纵有法执。自是大乘法执。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亦名出水。如二人相随。一人入水。从水中出。名出水。一人在岸。本来不入水。亦名出水。二者渐悟菩萨身中。法空真理。虽与法执相应。法执染不得。亦名出水也。所以名莲华出水。出水有二义者。物不可尽。有三解。一者众生识中。无漏种子。无始时来。有至于今日。乃至当来生果之时。穷未来际。名不可尽。即不断常。二者唯依真理解。体性凝然。常住不变。名不可尽。即凝然常。三者依化身取化身功德解。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犹尚不匮。名不可尽也。即相续常也。今泛解不可尽三义中。若依经宗。取真如理解为正。以彼经教下。唯诠真理也意言此理性在三乘。乃至三涂五趣。此理体性。常不变易故。若顿能发大心修行。便三乘成顿悟。问若是先入二乘。后方回心。可名为出。顿悟本来不入。何名为出。答虽未曾入。性能出故名为出。此解顿悟莲华初时体出。登地已上。证遍行真如。方显用出也。   言后喻声闻入众等者。如来本意。为大菩萨。说无量义。会下有声闻。共菩萨一处坐。名入大众中坐。显彼依大乘教。观一乘理。观一乘理。即真如理。八万菩萨随众生性欲。故观教理。声闻人知权实。故观教理。此是无量义。会下观教理也。   言成渐悟故者。即是法华会上。回心向大。成渐悟菩萨。谓二乘人。在无量义会下。虽傍闻教理。根未熟故。至法华会上。回心向大。正名出华。如彼无量义会下菩萨。故云且如菩萨当坐莲华也。无量义会下。正为菩萨说教理。不正为声闻说教理。故指今法华会上舍权就实。名当坐莲华。当犹将也。经云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方是坐莲华也。   言傍为二乘者。问无量义经。何故以彼教理二种。而喻莲华。答疏言傍为二乘。兼等何妨况莲华也。   言或无量义经为菩萨说等者。斥前无量义经菩萨莲华是教理。会同此经声闻莲华亦教理也。亦是为菩萨说教理意。或无量义经为菩萨说。对众生性。以辨无量。欲令菩萨以教理二。逗生根故。论解十七名中。唯教理二以解莲华。有二解。一菩萨自利行。教理名莲华。二若约利他行说教理。则名无量义。又为顿悟小菩萨名莲华。及大菩萨文殊等。则名无量义。   言此经化彼二乘等者。今此正为声闻。故知行果以及莲华为正。章敬云。置傍就正也。意明正体。且置傍兼。故彼唯以教理。此局行果也。上斥菩萨莲华。会同此经莲华以说。   言又复此经化等者。定取四法为正。亦云重褒四法师。令知教权设三者。教也。理体唯一者。理也。褒教理发心修行者。行也。修成佛果者。果也。故四法得莲华。   言教行并开敷等者。问若以四法为莲华者。理称出水。教名开敷。义当可尔。行果云何。答疏言教行并开敷等。章敬问引经文。证有四法。教理行果。并名法华。此乃始自鹿园。终于鹤树。凡所说法。无非是妙案。经通旨。岂局斯经。又如首唱二深正陈。昔教引成。今妙岂不相违。答以此持余。余方得妙。妙中极矣。故以题焉。若局此经。论四法者。初三周说。一乘之境。此及理妙。次文殊请说四安乐行妙。寿量品以二种常身。是为果妙。三皆所显。必有能诠。能诠之文。即是教妙。依斯而说。经体显矣。疏但论有。今则正陈也。   言若但以真如等者。破纪国也。章敬云。纪国疏云。法者持义轨义。妙者为正为妙。一乘宗极。出离真如。能持自体。复轨于物。内总众德水外殄群邪。灾横断除。故称妙法。   言莲华二义出水等者。若莲华向上。只有出水一义。任许法上。唯取真如。亦只有出水一义。莲华向上。既有四义。何故法唯有一义。喻宽法狭。理必不然。路府云。纪国兼取教理两法。总取一开敷二出水。若尔取教理莲华。即与教理师一处破。何要别破。只缘唯取理不取教。莲华向上阙开敷。疏主所以别破也。路府劫难疏主。疏主岂能胜他论主。论主解莲华。尚自取教理。疏主何故不取。答论中教理莲华。自是解无量义经。不解法华经莲华也。此经莲华。四法总取也。疏主结自义云。况论释经。非解于此也。论家本来解无量义经莲华。莲华具二义。若将纪国。对无量义经。又二义之中。阙开敷一义。若将纪国对此经莲华。四义之中。阙三义。阙两个教行开敷义。阙一个果出水义也。教行并开敷。理果俱出水。况论解无量义经莲华。非解此经莲华。   言法即是妙等者。此下离合得名支。从唐三藏已来。始有六离合释。已前大德随情解义。无冯据。或云当体一义彰名。或云就义为目。或云随能依立称。或云逐所依标号。皆由翻译之家不善方言。遂率己情。未为其据。不免杂乱。从三藏后来。辨法体不相杂乱。梵云煞三磨娑。此云六离合释。梵云煞者六义。磨娑云合也。即名六合释。慈恩疏云。更加离字。意道释名中。先离后合解。故名六离合释。磨音(莫个反)应为去音。凡一个法。一义为名。不要六释。于中无杂乱。只如菩提。虽然字是两个。字义只是一个觉体。所以不要六离合释。若言佛陀。此云觉者。便是两个义。便要六离合释。觉是慧义。者是主义。觉不是者。者不是觉。此名离释。若言有觉之者为觉者。合释也。一者持业释。持谓任持自体。业谓业用。将用显体。体能持用。名持业释。如言藏识。识是体。含藏是用。摄含藏用就识。藏即是识。名持业释。如言增人。人即是体。增即是用。体能持用。名持业释。此中更分出同依释。两个用同依一体。名同依释也。如来后得智上。有包弘广大之用。名大。复有运载众生之用。名业。一体之上。持此二用。名同依释。又云如言大乘。具七义故。形小名大。运载行者。名乘。六度法体。有此二用。同依此体。名同依释。一体一用。但名持业。二者依主释。依谓能依。主谓法体。能依之法。就所依主法。以立自名。名依主。如言眼识乃至意识。识即为自。眼即为他。依彼眼根。而能发识。故名眼识。或主者君主。如王与臣。臣依于主。名依主。亦名依士。士谓士夫。胜法依劣。名依士。三者有财释。财谓财物。从自财物。而立己称。如言富者。不说自身。但说财物。名为财主。如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大乘对法论。根本乃是佛经之名。集通能集所集。能集即论。所集即经。今以所集为名。名有财释。此有二义。一全取他名。名有财。如言菩萨。依所求所度。以立名也。二分取他名。如言他心智。智能知他心。名他心智也。四者相违释。两法名别。两义亦别。虽然名义各别。一处立一个名。如言水火。如言明暗等。如瑜伽决择分初云。五识身相应意地者。非此五识身地。亦非以五识身地。两地各殊。共立一称。二体各别。名相违释。五者邻近释。如念处观。同时身受心法。且观察。是慧不是念。由念与慧。于前境上。明记不忘。同时念力。教胜与念。极相邻近。故说四念处。不说于慧。故名邻近。此通二种。一依主释邻近。如言念住观相应。实以慧为体。思念令住。得念住名。二有财邻近。如言念性。是慧非念以取他名。名为念住。名有财邻近。问有财与邻近俱有。用他得名。两释何别。答两相有力名有财。两相无力为。邻近。㽵法师云。四念住多是有财。亦通邻近。事中邻近者。如世间人。问言君子是何处人。答言余是东海人。东海而不是人。以近东海。故举海名。名为邻近也。六者带数释。带谓狭带。数谓从一至十。从十至百。法体狭带彼数而起。故名带数。以数显义。如言百法等。二十唯识广百论三十唯识十二门论等。问六释八转。如何相摄。答持业如言藏识。是体声。藏能持种。名业声。藏识执持缘境。名具声。藏识为生前七。名为声。藏识从种子生。名从声。藏识属第七。是属声。藏识依第七。是依声。呼为藏识。是呼声。依主中者。如言眼识。名体。取色境。名业。能资根名具。从第八生名从。属眼名属。为了色境名依。言眼识名呼(上略明六释下销疏文)。法即是妙者。妙与法合解。法是教理行果四法。名法。余经皆有四法。不得名妙。此经中教有能敷妙理之功。理有所敷出水之力。四法体持此妙用。离却体更无别用。摄用就体。故名持业。   言是莲之华者。第二句也。问将华况妙法即得。何要更着莲字。答以别简通。若空言华者。余华总是华。桃华杏华亦是华。未审此华是而谁家华。答是莲之华。依主释。事须着莲字简也。   言亦可大法等者。大法即是教理行果。诸经总有大法。未审此经大法。是何谁家大法。答是向上有妙用底大法。妙是大法之家妙。是依主释。此解有人续添。疏主本来无也。   言妙法如莲华亦持业者。妙法是教理行果四法。总名妙法。如者相似义。故言如莲华。古因明师。只取喻依。便是喻体。眼所见底莲华开合。此是喻依。此莲华向上有开敷出水义。此是喻体。正取莲华向上假功能。今此妙法向上。亦有开敷出水之义。此开敷出水。似彼莲华向上开敷出水功能。故言如莲华。今者摄彼妙法向上开敷出水义用。就妙法体来。兼带得色尘莲华向上开敷出水功能。就法体来。摄用就体。名持业也。问何因摄得池里莲华向上开敷出水功能。就法体来。成持业耶。答若取色尘莲华。色是质碍法。与心法一处。不成持业。今唯取池里莲华向上开敷出水假功能。就心法一处来。故成持业。又妙法向上开敷出水义。与池里莲华向上开敷出水义。若不相似。即不成持业也。今妙法体上。有开敷出水义。一似池里莲华向上开敷出水义。今摄妙法向上开敷出水妙用。就法体来。兼带得池里莲华向上开敷出水假功能。与妙法向上妙用相和。就法体向上来。摄用就体。故成持业也。   言今此不欲别解莲华者。问何名不欲。答若别解者。恐用因明古师。即将喻依便为喻体。梵云达利瑟致案多。达利瑟致云见。案多云边。由此比况。令宗成立。究竟名边。他智解起。照此宗极。名之为见。无著云。立喻者。谓已见边。与未见边。和合正说。师子觉释云。谓已显了分别。名已见边。未所显了分别。名未见边。今顺方言。名之为喻。未见边是法。已见边是喻。声是喻。声是喻依。无常是喻体。今取喻体。故非相违。今此亦尔。但取出水开敷。不取莲华质也。如因明论。对声师立声无常。所作性因。瓶盆为喻。古师即以四尘瓶盆。而为喻体。若尔声即无见有对。瓶盆四尘即有见有对各别。是相违释。今取瓶盆之上。无常功能立所作。而为喻体。此之喻体。于彼声上。和合而转。声瓶既合。即非相违。疏主不同古师。故此不相违解。古人只将色尘莲华为喻者。色法心法一处说。便是色法心法相违释也。以如来说经时。将莲华况妙法。若作相违释。即合道。妙法不是莲华。莲华不是妙法。此者一则违着佛意。二则别解莲华。三则相违释。所以疏云。今此不欲别解莲华。便不违佛意。免相违释。免别解莲华也。   言若理为妙等者。问教理行果。总名妙法。如何偏说理为妙耶。答只此理中。含得理行果三法。总是所诠理中摄也。经但是教。教即是名句文。理是本。教是末。妙法莲华是所诠理。经是能诠教。问一切经中。皆有名句文。未审此经是何谁家名句文。唤作经。答此是妙法莲华四个字所诠理家名句文名经。故言妙法莲华之经。依主释。永云。若理为妙是主。理通真理道理。经但是其教。教是客。此教诠其妙理。教依理得名。名妙法莲华经。依主释也。   言妙法是教经亦是教等者。问教理行果四法。总名妙法。何故空言教耶。答理因教显。所以将理就教说。总名教也。二妙法者。是四法之中教妙法。教即是何名经。经者绳墨义。摄持义。此名经。此经是他教妙法。向上作用。此即名句文。是教是体也。绳墨摄持。是用是经。妙法莲华即经。持业释也。   言若妙法是理经亦是理等者。问经是教。如何言理。答将教就理论。教亦名理也。据实经不是理。是能诠教。问何以唤教作理。答教能诠理。故教得理名。如文字般若。般若不是文字。文字不是般若。以能诠般若故名文字般若。二者妙法是理。真如理。经但是教。教从无相海中流出来。教是真如向上用。教亦得名理也。三者前来显时中。为显第三时真实之理教。故说是法华。此则教是能显。经是所显。七卷妙法莲华经。权实道理。亦得名理。妙法莲华即经。持业释也。   言妙法是教经是理等者。问寻常理胜教劣。将理就教。合名依士。如何名依主。答若约能生所生。说理为能生。教为所生。理则胜。教则劣。将理就教。名依士释。若约能诠所诠。说教为能诠。理为所诠。教胜理劣。将理就教。云妙法莲华之经。依主释。永云。妙法是教。能诠教也。经是理者。即所诠理。所诠理便名为经。离所诠理无别经。此所诠理所妙法。能诠教家所诠之理。故名依主也。问前言妙法是理。经从所诠可名理。言妙法是教。经依何义。亦名为理。答许有此。此是相望得名也。意言经为能诠。妙法是所诠。所诠从能诠。亦名为教。若不从能诠。但可名理。已言生因此理。有生言教之业用。言即能诠。故名持业也。教等者。四法并属所诠。是所说故。故名为理。如言讲经经即所诠也。   言依顺体义等者。辨得名所依也。依顺体义。以立经名。依处中因。以立经名。依出世报。以立经名。问疏主解经。得名次第。忽然说依顺体义等。是何意。答疏主意缘。此间解经得名。皆依教理行果。向上立名也。内外教典。皆有教理行果。显佛法之中教理行果。与外道并儒教不同。故此明也。宗轮论云。对彼外道典籍。故于教理行果向上。一一各分三种。且教有三种者。第一无量义。言教如外道说吠陀论。婆罗门讽之。音声清切。甚自爱乐。若寻其义。都无理趣。论偈云。我已饮甘露。成就不死药。实非免死非。寻其语趣。都无意义也。二者邪妄言教。如九十五种外道。亦说因果。但明邪倒。二十五谛之教。说煞生无罪。是也。三者如法言教。如佛说因果道理。苦集为世间因果。灭道是出世因果。道理相称。不相乖返。名如法言教也。理有三种者。一者增益义。如诸外道横计蕰中无我计有我也。二者损减义。如诸外道七断灭等。依圆是有。却说于无。是损减义也。三者顺体义。如佛说法。有处说有。如依圆。无处说无。如遍计。离断离常。故名顺体义。行有三者。一者顺世间因。如世间人。事君尽忠。事父母尽孝。名顺世间因。二邪辟因者。外道鞭椓卧棘。五热炙身。妄计鸡狗戒禁等。名邪僻因。三者处中因行。离苦乐二边修。不苦不乐行。名处中因也。果有三种。一者谄诈果。如世间人求官职。曲顺王命。以取荣禄。二虚妄果。外道计无想天。以为涅槃。三出世果者。如佛法。能令众生。出于生死。证涅槃乐。由依教理行果有邪正故。立如是名。令舍邪归正。问何要依人依法依喻。以立其名。答依人立经名者。令修六和敬故。依法者。令知了不了义诸大法故。依喻者。由根利钝故。凡是经教立名。莫过九种。一依顺体义。立经名者。如十二因缘经。二处中因立名者。如十地经本行经是。三出世报者。如大般涅槃经。是也。四依人者。如提谓经维摩经长爪梵志经。五依法。如解深密经无量义经。六依喻。百喻经。枯树经。象迹等经。七依人法。如胜天王般若。八依人依喻。如佛藏经等。九依法喻得名。如妙法莲花。相国云。今此妙法二字。莲花二字是喻。问以何为妙法。答教理行果是。量云。教理行果是有法。定微妙故。宗。因云。出水开敷故。同喻云。如莲华。此量不成。因中有不定过。出水于教行上。不通开敷复别理果上不转。若约教行二种向上转。即共出水义。若约理果二种。即失开敷。若尔即云。因之出水故。既言出水。意道教行二是能出。理果二是所生。若尔因中还有不定过。出水义即成为出。何者。妙法事须出有漏粗法始成妙。今但言出为出。何者。为出理为出教。若有过即言。量云。教行二种是有法。定微妙故。宗。因云。开敷故。同喻如莲华。莲华能开敷。见台实。故得最妙。教行能开敷证理。同彼莲华。得最妙。量云。理果二种是有法。定最妙故。宗。因云。出水故。同喻犹如莲华。莲华出于水不染。得最妙。理果出于教行门。同彼莲华。得微妙。今亦简余大乘。不得名妙。余大乘师。尽皆不许。今对彼宗。以立二量。如前也。问为唯即是识。为唯之识为妙。即法为妙之法。答唯即识。妙即法。问若唯即是识。何须更说唯言妙即是法。如何复言妙法。答遮境唯识。识体非外有。法有粗细殊。简粗故称妙。问莲华况妙法。法妙华亦妙。将华况妙法。华萎法亦萎。一乘亦虚设。答只取华盛之时况妙法。华盛法亦盛。不取华萎况妙法。华萎法定不萎。佛面犹如满月。不可挂在长空。佛眼喻彼青莲。不可出于泥水。喻取少分也。   言序品等义等者。疏主造法华经音训一卷(徐[善]反)。序者人由也。致也。庠序也。序者舒也。学也。品者汇也。聚也。类也。别也。梵云尼陀那。此云序也。梵云钵利䟦陀。此云品也。类也。第者居也。次也。一者首数之始也。初也。   言其品得名等者。经得名是如来说。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品得名者。亦有是佛说。亦有阿罗汉说。若准文云。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据此品名是佛说。若安向品头。尽是结集家。取佛意安置。   言序品等者。然名也。正法华经云光瑞品。方便品譬喻品。正法华云应时品信解品。授记品。正法华云授声闻决。化城喻品。正法华云往古品。五百弟子授记品。正法华云五百弟子决品。学无学人记品。正法华云阿难罗云决品。法师品。正法华云药王如来品。宝塔品提婆达多品。添品法华云宝塔天授同品。劝记品从地涌出品。如来寿量品。彼云如来现寿品。分别功德品。彼云行福事品。随喜品。彼云劝助品。法师功德。彼云叹法师品。常不轻品。彼云常被轻慢品。如来神力品。彼云神足品。属累品。彼经之中。属累居后。药王菩萨本事品。彼云药王如来品。妙音菩萨品。彼云妙吼品。观音菩萨普门品。彼云光世音品。陀罗尼品。彼云总持品。妙庄严本事品。彼云净德净王品。普贤菩萨劝发品。彼云示普贤品也。   言一义为名等者。是依例辨名。依四例中。辨二十八品名。今十五品。以一义名。于中复分为四例也。   言从法为名有四等者。初例也。方便者。即是百法中。别境慧也。即是智慧有本后二智。此后得智。此方便者。即是后智之妙用。   言信解品者。信即善十一中。信解者。即别境中胜解。若慧解名解。即别境慧。若胜解名解。即别境胜解。问此信与解为一为异。言一者。百法不合开为二数。言异者。一义为名不成。答论信与胜解两法。即似有殊。此信起时。必有印持决定。谓印持此法。是妙法故。方始信生。故成一义。谓四大声闻。闻着一即解三。而不信一。今时信一而后解三。信即解也。   言持品者。念慧为体。念能明记。慧能简择。二既邻近。故成一义。即十法行中受持。持即是法。故以为名。   言陀罗尼者。亦念慧为体。此总持。即念慧为体。此总持即念慧。有四总持。一法。二义。三能得菩萨忍。四以神咒等。   言从喻为名有三等者。此经喻即有七品。唯此三品。将为品目。譬喻品经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若为说生空法空。众生即不解。为说三车。即易解。若为说三界。即不能解。若为说火宅焚烧等事。即解。宅内先许其三车。出门父但与大牛之驾。谓羊鹿二车无体故。量云。二乘种智是有法。不堪游戏故。宗。因云。假施设故。同喻如羊鹿车二车。假施设无体。不登二乘种智。是假施说。同彼二车不登游。量云。大乘种智是有法。定是实故。宗。因云。堪游戏故。同喻如牛车。牛车实有体。出门可游戏。大乘种智是实有。同彼牛车可登游(羊鹿为异喻)。量云。三界是有法。定危险故。宗。因云。或火所烧故。同喻如烧舍宅。世间舍宅被火烧。宅坏之时甚危险。三界之宅或火烧。同彼火宅甚危险。   言化城喻品者。量云。法华会声闻是有法。决定回心故。宗。因云。有大性故。同喻云。如大通智胜会中声闻等。此化城者。即有余涅槃。量云。有余涅槃是有法。体非究竟故。宗。因云。半尽半不尽。假施故。同喻如化城。化城中路假施设。暂止息故非究竟。有余涅槃暂息苦。同彼化城非究竟。量云。二空真如是有法。体是究竟故。宗。因云。二障俱尽。是理果故。同喻云。如宝所。灭其化城。至宝所故。是究竟大般涅槃。过小乘。同彼宝所是究竟。   言从人为名有四等者。一法师品。人由法已成德。法籍人已弘宣。有法之师。名为法师。从人名中摄。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名人法师。若法即是师。从法名中摄。经云。一切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属此经。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依法得名。法得法师。问法师品既通人法。何故偏向从人名中摄。答如来偏赞持经法师殊胜意。劝人持经。故偏向从人名中收。   言从事为名有四品等者。序品者。说无量义经了。入定雨花动地放光。光中所见七事等并属事。   言授记品者。论其因果成佛事。说法利生国土等并是事。   言涌出品者。涌出品无量菩萨。俱时从地涌出是希奇之事也。   言嘱累品者。累音(上呼音)经云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顶。是事也。   言从人法为名等者。一授学无学是人。记者是法。人即众同分为体。记者后得智为体。问何故授记品中。有授记两字。即向从事名中收。授学无学人记品中有授记两字。即向从人法名中收。属人法耶。答三解。一云只此授记。亦得名事。亦得名法。所以授记分两处用也。二云若人与授记一处明。授记对人。便属法摄也。若不对人。空说授记。授记便属事中摄也。三云学无学人记品中。八千菩萨坏疑。佛与说法。我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同时授记。发心挍量多闻不如精进。   阿难护持法藏。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亦识本愿故。此品赞叹法多。虽有授记。以少就多。向人法中收不同授记品空说授记。向从事中收也。   言如来寿量品者。如来是人。寿量是法。即将命根为体。   言法师功德者。法师是人。功德是法。   言如来神力者。如来是人。神力是法。舒舌过于梵世。弹指闻于异方。   言药王菩萨本事品者。药王说过去烧身燃臂等事。   言妙庄严王本事者。定分缘境。无非现量。今如定缘。彼境乃至普贤菩萨是人也。劝发是法也。   言能所及名有一等者。如来为能分别。功德为所分别。因果为名。有一随喜功德品。随喜为因。功德为果又云劝人听经为因。转身得梵王处是果。   言三义名有一等者。五百是数。即是二十四不相应中。二十二数。弟子者。人众同分所收。授因记果记是事。即是如来后得智为体。后得智即是别境中慧也。   言不定名有二等者。问何故法师品名不定。则向从人名中收。安乐宝塔名不定。则向不定名中收。答法师品定名法师。法师名则定。于中义则不定。或人或法。所以不向不定名中收也。若见宝塔安乐行品。名亦不定。义亦不定。所以但向不定名中收也。   言安乐之义通因果者。若言见宝塔品。通能见人所见塔。则合向能所名中收。若言现宝塔。所现即宝塔。不分能所。即合从事名中收。问何故作此两解。答经文作两意。经云我之宝塔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即作现义解。即是一义乃名。若言。   尔时四众。见大宝塔住在空中。便通能见所见二义。名解也。只缘通见现不定。所以向不定名中收也。   言安乐在因等者。持经之人。行四行时。即得安乐。安乐即行。即令从法名中。更加一品。经云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乃至天诸童子以为给仕。行行之时即得安乐。唯以一义为名。名安乐行。若行行之时。未得安乐。安乐在果。即合向因果名中。更加一品。或时在因。或时在果。以不定故。向不定收也。若安乐在因。行因之时。便得安乐。即宝塔品见者现也。所见即宝塔。即与安乐品。同是一义名中收。若行是因。安乐是果。行四行时。未得安乐。至果中方得安乐。行与安乐别。便是二义立名。宝塔品见者见也。便有能见人所见塔。便与安乐行品。同是二义名中收也。   言二义名中思惟者。若宝塔品是一义为名。思量准知。安乐品亦一义。若塔品二义。准知安乐品亦是二义。   言总类者。且依总类。以辨二十八品。得名所从者。即每品来意释名。至品自释。故名总类也。   言第四经品废立者。既知经品得名。须开经品废立。经中有者名立。不立者名废。罗什译经。本来有二十七品。无天授品名废。后人安著名立。天授品有无。属累品前后。名品废立。安着普门偈颂商攉。随时添译。名经废立。问疏主此明经品废立。且如观音颂及添法华。乃是经废立。如何总判为经品废立。答谟云。离经无别品。离品无别经。总是名为经品废立。此经品或有或无。乖失次第。是以疏主建此一门。揩定有无次第真伪。故有此门来也。路府云。所译之经。有真有伪。伪者。有妙法莲华度量天地经一卷。又有妙法莲华经天地变异经一卷。此二本经。并是南齐末。永元二年。大学博士。江泌出家。女子时年九岁。名僧法。闭目念出此两卷。兼前后都合二十一部经。计三十余卷。扬州道俗咸云神受。长房录云。宿习力。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问争得知是伪耶。答道理中间是伪。此经宗明一乘。彼经品说星大小也。又无来处也(上伪了)真者。初明全部广略。后依品已明。且全部者。唐三藏云。依梵本译。可二十卷。长耳三藏云。可十七八卷。日照三藏云。十五卷。智度论云。法华经有十万偈。此经下云。二十千万亿偈。宝林传说。此经前后六译。三本流行。余三本阙。第一正法华十卷。二百二十一纸。西晋太康七年八月十日。三藏竺法护译。清信士张仲明张仲正笔授。僧昙邃日念一遍。遂感神人请。九十日毕。施白马一疋羊五十口绢九十疋。二者。妙法莲华经七卷。一百四十八纸。案宝唱录云。秦弘始七年六月十二日。或云九年三月十八日。罗什三藏于长安大草堂寺译。或云逍遥园译。秦录云弘始十年二月六日译。远法师序为正。弘始八年译。所记各异。难以定准。三萨昙芬陀利经一部六卷。案西晋录云。秦弘始元年。月支国沙门竺法护译。亦云萨芸。四晋录云。方等法华经五卷。无本。东晋咸康元年。沙门支道林译。无本。五法华三昧经一卷。前魏甘露元年。沙门支谦于交州城译。沙门道馨笔授。出魏录。六内典录云。添品法华经一部八卷。一百八十九纸。隋仁寿二年。沙门阇那崛多笈多。于长安大兴善寺译。已上根本全部有六译若约品论。更有十译。一提婆达多品一卷。齐永明年。僧法献于于阗国。得经梵本。僧法意请法献。于润州瓦官寺译。出长房录。译之时别为一卷。未入部也。二观世音经。宋代安阳侯于高昌国译。出长房录。此经一卷。亦别行未入部。三普门品经。一卷十二纸。晋太康七年。竺法护单本一译。四普门经一卷。东晋代。沙门祇密多重译。出道祖录及三藏记。五佛以三车唤子经一卷。魏代支谦译。出长房录(火宅品)六妙法莲华经普门品重颂。梁武帝代。天竺乾闼国沙门阇那崛多。在益州龙泉寺。共梁谯王等译。七随所添药草品半日光喻。八陀罗尼咒。又重译。或安神力品后。此上二品。并随时所添重译。九天授与宝塔同品。十正法华经内。译出光世品经一卷。西晋永嘉二年。竺法护译。出长房录。已上全部单品。相兼十六译。问何故不同。答但以年代隔远开山阻遥。或所持未全。或随时得续补。况华夏万里。流砂眇然。贝叶难存。贯华易失。广略前后。有无不同。问本论几译。答两译。一法华论一卷。梁武帝代。中天竺国三藏勒那摩提。于洛阳殿内译。侍中崔光笔授。出长房录。二法华论一部两卷。二十九纸。后魏菩提留支译。昙林笔授。今此本一卷。疏依魏论。以释秦经(下解疏)。   言案此经根本者。罗什译时。为根本也。以今译本有天授故。不以先译为本故。   言秦姚兴者。不是秦始皇。乃是十六国时。有前秦后秦。亦非周后三秦。十六国者。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夏。蜀也。唐内典录云。十六国时。二秦为霸。前秦姓苻。后秦姓姚。今此译经。当后秦姓姚名兴字子略。   言鸠摩罗什者。此云童寿姓是干。本印度人也。传云父炎。聪慜才智。将受相位。乃辞出家。东度䓗岭。至龟兹国。王见其弃俗。王出宫自迎。请为国师。王见聪奇。王有女。年可二十。或云妹。才敏聪明。妹与炎。生得罗什。什母身有赤靥。合生智子。什在母胎。母通五天竺之言。有罗汉名达摩劬沙。曰必怀智子。为说舍利弗等。什生之后。岂妄前言。后必出家。证得初果。年七岁。日念千偈。偈三十二言。凡三万二千言。九岁随母。至罽宾国。事盘头达多法师。法师王之从弟。从旦至日中。手写千偈。从日中至暮。念一千偈。什从受杂藏中长二阿含二十四万偈。义旨亦通。声彻于王。九岁与外道论义。辨挫邪锋。咸皆愧伏。王赐沙弥十人大僧五人供侍。年至十二。母将至月支国。有罗汉。记之谓其母曰。常守护之。若年至三十五。不破戒者。当证罗汉果。大兴佛法。度人无数。其母生什之后。亦即出家。聪拔众尼。得第三果。什既受具。母谓之曰。方等深教。应大阐秦都。于汝自身无利益。如何。什曰。菩萨之行。利物亡躯。大化必行。曷镬无恨。什既道流西域。名被东神。从此已后。广演大乘。西国诸王请什讲说。长跪坐侧。命什逾高座。前秦之王苻坚。建元九年。岁在丁丑。太史奏曰。有释星现外国。当有大德智人。入辅中国。坚曰。朕闻西国有罗什。襄阳有道安。后遣将军吕光。将师七万。西伐龟兹。得罗什。又使将军苻丕。攻襄阳。得道安。姚兴曰。朕攻襄阳。得一人半在。后苻坚被后秦姚苌所煞。苌是西戎羌。光不肯伏事。与什同至西凉。一处停住。姚苌登位八年。被苻坚领鬼兵。白日入宫。刺阴出血。一石而死。其子姚兴立位。光以什从西凉。弘始三年方入长安。秦主姚兴。厚礼迎之。弘始七年三月十六日。敕僧碧等八百人。咨授什旨。于草堂寺。共三千人。手执旧经。参详昔竺法护译正法华。天见人。人见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睿是弟子。润文人天交接。两得相见。什公大喜。秦主姚兴谓什公曰。大师聪明之种。永无后世法种断矣。遂将伎女十人。敕令妻之。逼令交之。自后不住僧居。别立厅舍。供给之事倍于常则。什公每上高座。先说喻云。譬如臭泥生于莲华。但采其华。勿取泥也。十一年八月二十日。终于长安大草堂也。罗什所译经。只有二十七品。无提婆达多品。   言沙门道慧宋等者。问罗什所译既无。因何而有此品。答疏言沙门道慧等。江宁人也。宋朝姓刘名裕。字德兴。鼓城人也。身长七尺六寸。齐朝姓萧。名道成。字绍伯。有云蕃梁武帝。非也。梁武帝姓萧。名衍。字叔建。河内温县人也。宋非齐时也。宋齐两朝。佛法中所有事。即道慧抄记。名宋齐录。录中说上定林。定林在江州庐山。良抄云。在江宁县。今改为上元蒋山。缘是山寺有上寺下寺。今此是上定林寺。释法献于于阗国。得经梵本有此一品。   言瓦官寺等者。在丹阳郡江宁县。先是官家。瓦坊造寺。因此标名此寺。僧法献于瓦官寺。译出提婆达多品。别作一卷。流行也。   言至梁末者。即梁武帝被侯景所囚。不逾多时。复被诛煞也。   言西天竺优禅尼者。即是西天所绕小国之一数也。   言炖煌者。郡名也。旧是西凉府。今沙州也。   言竺法护者。月支国人。六岁出家。日记万言。至晋帝代。译法华及贤劫光赞等。一百六十五部。广流华夏。高僧传云。晋武帝末。隐居深山。山有清泉。恒取澡濑。后有樵者。秽其水傍。其水辍流。护乃叹曰。人之无德。使水辍流。若也不续。吾当移矣。言讫清泉涌出。恒居炖煌化导。时人号为炖煌菩萨。   言晋武之世等者。唐录云。晋朝姓司马。名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人也。译正法华。其提婆达多品。亦安见宝塔品后。又至隋朝。国号隋。文皇帝姓扬。名坚。弘农华阳人也。即位称开皇元年。后主二十一年。改开皇为仁寿元年。于仁寿二年。崛多。笈多。此二三藏。于长安大兴善寺。译出添品法华经。其提婆品。亦安在塔品后也。上辨天授品有无中。已明诸本翻译不同讫。   言什公本无等者。叙古解也。问一种梵本翻译。何故罗什独无提婆品。答疏言什公本无之者等。即罗什弟子。生肇融睿。救此义也。   言若尔法献于于者。疏主略出妨难也。量云。法献于于阗国。是有法。定应不得此天授品故。宗。因云。处在䓗岭东故。同喻。犹如龟兹。量云。什公于龟兹国。是有法。定得此品故。宗。因云。处在䓗岭东故。同喻云。犹如于阇。于阇者。此云饮乳国。往昔之世。有一神广。前有二童子。从地涌出。有一乳池。亦从地涌。其二童子。常饮其乳。长成已后。其力当千人。吞伐诸国。自立为王。子孙承嫡。代代不绝。故名饮乳国。   言又有解云塔等者。重牒计也。即嘉祥救也。塔品命持者。经云。圣主世尊。虽久灭度。在宝塔中。尚为法来。诸人云何不勤为法。又云。多宝如来。及与我身。所集化佛。当体此意。诸佛子等。谁能护法。当发大愿。令法久住。又云。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演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般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属有在。   言持品应命者。疏科有二。初二万菩萨此方持。经云。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次四类声闻。请他方持。经云。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得授记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愿于异国土。广说此经。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授记者。从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后二类尼众请持者。经云。诸比丘尼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广宣此经。后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彼此俱持者。经云。时诸菩萨敬顺佛故。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威力。唯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如此命持经之人。便合有二万菩萨。应命请此方持。四类声闻。请他方持诵等。斯乃文势则不疏断。若多宝塔中。命持经者了。更着天授品。说采果汲水。拾薪设食。身为床座等。方有持品。便则文势疏断。所以什公。恐末代之人。见文势疏断。而成疑惑。是以删之。叶者世也。代也。一世为一叶。惑者疑惑。删者削也。   言若尔即取舍真文等者。责其删经也。留著名取。去却名舍。真文若去却名删。留著名繁。存著名丑。去却名好。永意言。天授本在持品之前。而什公见文势疏断。所以删之。则取舍真文。并由罗什删繁。好丑并在一人。斯为未可。岂有如来所说真文。而什公嫌文势疏断删之。此亦未可也。故云若尔等。   言释道安等者。引事难也。传云秦时人。姓卫。常山扶柳人也。少失覆荫。外兄孔代养。年七岁读书。再览便记。乡邻惊异。年至十二出家。神性聪敏而形陋。传云。染道人惊四邻。不为师重。驱使田作。至于三年。执作勤劳。曾无怨色。笃性精进。斋戒无亏。后求念经。得辨意经一卷。五千言。次得金光明经。一万言。至夕皆记。师惊异。与受十戒。后恣其游学。至邺中逢佛图澄。澄公嗟叹。而语澄曰。澄暮讲夜覆。以形陋故。或共轻慢。澄曰。此人识远。非汝所知。后过苻坚。建元四年。太史奏曰。东有智人。入辅中国。遂东伐襄阳破之。坚自出东菀迎。命升辇同载。仆射权翼谏之。臣闻天子法驾侍中陪乘。道安毁形之人。未可参厕。坚作色曰。安公道宜至圣。德为时尊。朕举天下所重。未足多也。得与安公同辇。乃朕之荣显也。敕权翼。扶安公升辇也。至十八年二月八日。无疾而终。七十有二。   言乃作五失等者。一正倒失。梵语皆倒。如言饭吃钟打齐盏。改梵从唐。名一失也。二文质失。梵经尚质。秦人好文。译质就文。名二失也。三广略失。梵文委悉。至于赞咏。丁宁返覆。或请或赞。三度五度。译者嫌广就略。名为三失本也。四随情取舍失。于时稳者即留。于时不稳即除。解性宗者。译就性宗。解相宗者。译就相宗。名随情取舍失。五删前留后失。西天梵语。多语爱牒前生后。有人问事。答者事须先牒前人语。然后自答。答有两重。问亦有三个义。上问答便有四重。到此间来。唐言好略。不牒前人问辞。名删前。唯留后一重答词。名留后失。长行及偈具有名双。长行重处已略却名删。前向后又无重偈。名留后。故名删前留后失。三不易者。一时代不易。谓佛是周昭王二十四年生。周穆王时入灭。至翻译时。约一千五百余年。正法五百。像法一千。末法万年。翻译之时。已入像法。去圣时淹。转丧真本。岂将正法。同于像末之时。时代不易也。改周礼之言。以从今人之语。尚犹不可。况圣教者哉。二者愚智不易。昔日阿难亲承付嘱。千大罗汉同时结集。皆不测佛意。自后翻译。译人不测阿难意。良由愚智不易。三者兢慢不易。如来说法。观众生根性。无有不契根者。及至结集法时。皆是圣者。二空双证。理智俱融。恐失一言。经即无力。岂将平平近意。测罗汉兢兢远心。名兢慢不易也。生死之人平平若是。涉斯五失三不易。译梵从秦。谁可不慎也。当说此经。弥勒是当来佛问。文殊是过去佛答。总是圣人。今者并是凡夫。如何测量圣智。辄欲删之。平平者。次弱之义。亦是怠慢之义。   言改千代之上微言等者。佛是千代金轮王孙。故名千代。所出言教。故名微言。又云。千佛同说。故名千代。代者约世代而论。百王约业而说。千代百王。文之属对也。百王。俗典诸子书等。改圣人言。同百王俗典。岂不痛哉(上责删经了)。   言故天授品梵本等者。疏主立理中标也。   言又天授品显等者。疏主释合有天授品。问何故梵本合有天授品耶。答据向道理。合有所以。疏言又天授品。显己重法。为床以求。经云。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法故。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言经力势大等者。经云。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且待须更。自当有证。所言未竟。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从海涌出。诣灵鹫山。住在虚空。此诸菩萨。皆是文殊师利之所化度。具菩萨行。皆共乃至其事如是。   言经威速疾龙女等者。经言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难信。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否。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乃至于刹那顷。发菩提心。至不退转。此显经威速疾也。   言龙女道成者。经云。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言赞劝于人者。宝塔品言劝提婆品。如来身劝。提婆品。正是所要。如何嘉祥言文势疏断。何不此提婆品后。即有持品也。   言但知梵本有之者。疏主与嘉祥。出疏断道理也。据梵本定合有之。罗什将梵本来。在路线断叶零。遗却一叶。到此翻译。故阙斯品。   言既非以东西等者。既非以东西判定。破四圣弟子解。䓗岭已西多有。已东多无也。亦不可以义趣删之。破嘉祥解。什公恐末叶多或。所以删之。越者逾越也。   言但是什公梵等者。结也。什公所得梵本阙。随本翻译。故无此品也。   言又此经中嘱累等者。初述古人解。嘱累品前后也。古人意嘱累居后。有三妨。居前有一顺。嘱累品安在神力品后。即名经前。安在普贤品后。则名经后。经前即是嘉祥罗什也。嘉祥云。罗什翻经。本来嘱累品。在普贤品后安置。同法华论。正法华添法华。安在普贤品后。罗什解秦言。善得经意。所以移在神力品后。嘉祥云。宝塔品中。变土召分身佛。从宝塔品至嘱累品已前。是净土。何以故。答以分身佛在也。若分身去。世界却秽。问分身佛向何品之中去。答向嘱累品中者。其嘱累品。在如来神力品后。从嘱累品已后。至普贤品。却是秽土。何以知。答便有妙音被诫妨。礼敬成偏妨。奉珠不极妨。即是嘉祥善得经意者。知有三种妨难。所以不安经末。置在前者。缘宝塔品中。变土召分身。嘱累品中。事毕令分身佛各还本土。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若嘱累品。安在神力品后。嘱累品已前。分身佛在。世界是净土。从药王品分身佛已去。世界却秽。所以妙音菩萨见秽相被诫。经云。尔时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满。佛身卑少。诸菩萨众。其形亦小。而汝身四万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汝身第一端正。百千万福。光明殊妙。是故汝往。莫轻彼国生下劣想。若安经末。分身未还。此土尚净。妙音欲来。缘何被诫。以此故知。分身已还。此土却秽。故被诫也。明知已说经了。经既已毕。分身佛还。故知嘱累在前非后也。   言又下方涌出既等者。致敬成偏妨也。经云。是诸菩萨从地出已。各诣虚空。七宝妙塔。多宝如来释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头面礼足。乃至诸宝树下。师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礼。又绕三匝。合掌恭敬。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已赞叹。住在一面。忻乐瞻仰于二世尊。   言东土妙音不应等者。抄云。经文并无礼多宝佛处。唯有欲得见底文。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佛身。唯愿世尊。示我令见。此是不细寻经文。经文礼处分明。经云。我到娑婆世界。饶益众生。见释迦牟尼佛。及见多宝佛塔。礼拜供养。即是礼拜文也。涌出品中分身在。涌出普礼于分身。嘱累品中。令分身佛各还本土。所以妙音品中。妙音菩萨不礼分身。独礼多宝。若嘱累品安在经末。普贤品已前。分身多宝总在。妙音即合普礼分身。既妙音不礼分身。明知分身已去。故知嘱累合在经前。问何故嘱累品中。分身佛去。多宝不去。答多宝但是同塔坐也。经云。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经文只言如故。不言去也。   言观音奉珠等者。奉珠不极妨也。经云。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诸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言分身诸佛何过等者。若安嘱累品。在经末者。观音品中。分身佛在。何故奉珠。分为二分。分身诸佛。何过不蒙观音奉珠。既不与分身。明知分身佛已去。分身既向嘱累品中去。故知嘱累安神力品后。不蒙有二。不蒙妙音致礼。何过不蒙观音奉珠(上解三妨)。   言又嘱累一品既将等者。明一顺也。嘱累品只合居前也。更有人。助古人而作十证。嘱累品合在经前。十证者。一令还如故证。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分身佛既皈。塔依旧闭。明知嘱累合在经前。二不言佛赞证。药王品中。但言塔赞。经云。多宝如来。于宝塔中。赞宿王华菩萨言。善哉善哉。宿王华。汝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但是塔门已闭。分身佛归。三妙音阙敬证。涌出遍礼分身。妙音但礼二佛。明知分身佛还归本土。四秽土非净证。若化佛未去。此土合净。妙音来日。何故被诫云。即汝莫轻彼国。生下劣想。若经修塔闭。何故已前不见。五者问佛来否证。经云。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否。既不见多宝。明塔已闭。只缘塔闭不见。故问也。六愿见多宝证。经云。我今欲见多宝佛身。若未闭塔。二佛同坐。自应得见。何假请见如来。七请见唯闻证。妙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见多宝佛身。唯愿世尊。示我令见。既唯闻声。不言见佛。明知塔门已闭。八者敬塔非佛证。妙音菩萨言。我到娑婆世界。饶益众生。见释迦牟尼佛及多宝佛塔。礼拜供养。二佛同坐。应礼二尊。何故但言礼多宝塔。九者二分不齐证。分身佛既若未还。何故观音奉珠。分为二分。何故不齐奉施。故知分身佛已去也。十者无别分身证。药王品下。若有分身。何故经无文说。以此十证。嘱累不合居后。敬寻斯说。理奥文遵。然而义出百途。今者翻归正辙。上德既以十证。合在经前。今者有十不可。烛累合居经末。且第一令还如故证不可。经云如故。但云塔闭未还本土者。何故正法华经云。多宝世尊。七宝殿堂。佛之塔庙。还旋故处。亦不可经本有异。梵本同故。一佛说故。又不可见闻异故。二者。不言佛赞证不可。下言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赞善哉。既言在七宝塔中。佛自发言。不言佛赞。不可也。三者。妙音阙敬证不可。以下方涌出。遍礼分身。妙音不礼。即证已去。文殊不礼分身。亦分身已去。提婆品云。从莲华下。至于佛前。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四者。秽土非净证不可。已言有山。即证土秽者。塔品令侍者往山。即应非净。又文殊诣山亦尔。若言诣山。据其本相。土实是净。妙音亦尔。若言唯留此会众。虽变净土。灵山尚存。故不为例者。灵山非秽。变土任存。既言土石诸山。如何留也。又众生闻法。可以留之。山不闻经。留之何益。问若言无山。何故文殊言从海涌出。诣灵鹫山。答文殊来日。时众并在虚空。言诣山者。据初会说。其实无山。下经云。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亦据本相说也。五者问佛来否证不可。文殊请见妙音。经云。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是菩萨。种何善本。修何功德。有是神力。唯愿世尊示我令见。尔时释迦牟尼佛。告文殊师利。此久灭度。多宝如来。当为汝等。而现其相。时多宝佛。告彼菩萨。善男子来。文殊师利法王子。欲见汝身。来承佛命。何假问之。为传佛语。故有问词。非妙音自问也。六者。欲见多宝证不可。若言二佛同坐。即合俱见。何须请见。菩萨下位。如来上位。加被令见。若不加被。即不见之。希望佛加。故请方见。如妙音将至。妙音尚请佛加被。同居因位。加被乃得见之。何况果位如来。不请因何得见。非道请见。即证塔闭。故不可也。七者。请见唯闻证不可。若以请见。经但言请。不言见佛身。即明不见多宝。亦可文殊请见妙音。经不说见妙音。亦应文殊不见妙音。若言请见如来即得见。何须说妙音请见。尚即得见。何要文中。说见不可也。八者。敬塔非佛证不可。若以妙音敬塔。即证塔同者。亦普贤来日。不言敬塔。应无宝塔。不可言此时已去无遣塔处。故普贤虽不敬塔。不妨塔在。妙音不言敬佛。何妨有佛。如世言置书。足下未必安其脚底。但是敬词。此亦应尔。又正法华。观音奉珠。一分奉释迦牟尼。一分奉多宝如来。不言宝塔。明知塔未闭。妙音得见。今言唯闻不可。九者。二分不齐证不可。若言不奉分身。即言已去。龙女不奉多宝。应多宝去。妙音不礼。观音不奉。何得即去。礼敬齐故。十者。无别分身证不可。经下文不说化佛。何废犹存。如药王品下不言声闻。声闻岂即非有。若以普贤说有。即证现有声闻。正法华嘱累。既在经终。明知化佛亦有。故为不可也。   言上来所说等者。疏主申正难也。上来所说。指嘉祥解也。乍虽可尔纵也。理者道理也。   言一众本相违者。晋时。竺法护所译正法华。及隋仁寿二年。崛多。笈多。此二三藏所译法华。名添法华。笈字(其饭反)负书笼也。正法华。添法华。嘱累亦安经之末故。故云众本相违。量云。嘱累品。是有法。定居经末故。宗因云。三本随一摄故。同喻犹如法华添法华。正法华添法华。三本随一摄故。同彼二经。合居末。   言二论经相违难等者。罗什所译经。嘱累品在神力品后。法华论。嘱累品在经末。与论相返问。菩萨造论解经。即合与经相顺。何故与经相返。答法华论本来不解此间经。解他西国经。彼经之中。嘱累品安经末。梵本经与论相顺。今秦经与论相返也。   言法华论中说修行力等者。一持力有三品。法师品。安乐行品。劝持品。一法师品。通能持所持人。法师唯能持。法法师唯所持。安乐行品唯所持。劝持品唯能持。二说力有一品。神力品。示现显佛世尊有此神力。故能说法。皆实不虚。劝示众生。故名说力。三者。行苦行力一品。药王品。示现药王。时虽在会。说过去烧身燃臂。自行以流通。四者。教化众生行苦行力一品。妙音品。示现药王菩萨此方行苦行。内劝众生。未有他方上人他方劝说。故远召妙音。他方行法。五者。护众生诸难力有二品。观音品。护未发心众生难。令离苦发心持经。陀罗尼品。护已发心众生持经者。或令离苦持经。六者。功德胜力有一品。谓妙庄严王品。此明净藏净眼持法华经。因圆道着功德胜力。回邪见之父王。得当成之佛记。皆由法华功德之力。七护法力有二品。一普贤品。及后品示现。及后品之言。正相当也。   言又神力品后等者。神力品后。便说药王。不言嘱累。将知嘱累。合在经终。论家次第也。   言三诸教不同等者。即维摩金光明仁王等诸经。嘱累皆在经末。何故此经独在前也。量云。嘱累品是有法。定居经末故。宗。因云。是佛说故。同喻犹如余经。余经是佛说。嘱累品居经末。此是佛说。同彼余经。合居末。   言四二事乖角难等者。妙音被诫。名一事。观音奉珠。为二事。妙音被诫。名一乖角。观音奉珠。名二乖角也。   言若以令分身佛还等者。分身多宝。二遣俱齐。何故被诫则取以为诃。奉珠乃至不生疑难。即是但责被诫之妨。不掩奉珠之瑕。何故不难观音品在嘱累品后。犹分珠为二分。即合唯奉释迦。不合奉多宝。多宝既在。珠为二分。名二事乖角也。   言五两命不久齐难者。意言二今既等。何故一住一去分身遣命。即还多宝。佛塔犹在。二命不齐。但妨难于古人。不以非斥于善逝也。若言多宝但闭塔坐不去者。何故正法华经云。多宝世尊。七宝殿堂。佛之塔庙。还旋故处。疏主取意引来。言可还土。   言六塔无还处等者。意言我将嘱累品在经终。分身多宝。一时归也。若多宝塔在嘱累品中。闭塔坐迄至终。何故更无还处。古人云。但说经了。则大众散。更何要还处文。答何故分身佛去有文。多宝塔无去处文。金光明经舍身品初云。七宝制底。忽然涌出。此即初来也。又去时云。其窣堵波。还没于地。彼经塔涌及还处。皆有文。此经塔涌经岂无还处。又云天龙八部作礼而去。尚自有去处。岂塔无去处也。明知嘱累安在经末即是也。古人却问疏主。疏主设使将嘱累品。在经最后。着何处有塔还处文。疏主答。何要塔还文。说经了大众散去即了也。   言七净秽有殊难等者。此难切当。汝古师引妙音菩萨被诫。便云不是净土。又缘娑婆世界有山林沟涧者。古人答言是。疏主难云。分身佛集之日。宝塔品中。是净土秽土耶。古人答曰。是净土。疏主难云。何故各遣侍者。诣灵鹫山。何处得如来。经云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坐师子座。皆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各赍宝华满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又变净土时。诸山皆无。经云。亦无大海江河。目真邻陀山。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何处得有山来。此中有二义。故无山。一云。尔时如来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当佛去时。大众高至日天王宫。何处有山。二者净。是净土。何处有山。既若有山。应非是净土。古人被难。通不得。却问疏主道。无山如何违经文。疏主答云。言有山者。说有山处。即是旧置山处。妙音被诫。恐见向下秽土相貌。所以诫也。   言又文殊海将至等者。相国云。疏主引提婆品文殊海会文。有两重。若取妙音菩萨来有华现。扶他古人义。古人许妙音来。世界已成秽土。若说花现。正扶古人义。问何以成古人义。答若世界是净土。自合有华。何要华现。既若华现。自将华来。即是秽土也。又若取文殊海菩萨来有华现。为证海菩萨来有无华现处。若但取文殊海菩萨诣山为证。取其意也。若准化度解。预者入也至也。海会至于灵山。入灵山会。所乘华座。即是现也。非要预先华现随身。后来方名为预也。经云。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至却坐一面(此解疏[引不谬])。古量云。妙音品是有法。定是秽故。宗因云。有灵山故。同喻。犹如岸品等。今量云。妙音品是劣法。定是净故。宗因云。劣灵山故。同喻。如塔品。塔品之中。有灵山。即得名为净土摄。妙音品中。有灵山。何得后言是秽土也。   言八众乖情者。标名也。   言又嘱累品令分身佛还等者。此牒古人义。   言若非经末方嘱累等者。说经未讫。欢喜何太旱生。若不是闻法宝已生喜。乃是见客佛去。已欢喜。深成可怪也。问何故生欢喜。答普贤未荷闻一部经。故欢喜。经云。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舍利弗等诸声闻。及诸天龙人非人等。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嘱累品。贺如来摩顶授记。付嘱法华经。故欢喜。如世间人得宝了欢喜。又更得珍帛钱物。更欢喜。欢喜虽重。自由各别也。问普贤品中。众既欢喜。作礼而去。嘱累品中。应合无人。更何欢喜。答二义。一将去名去。二正名去。普贤品中。将欲去。所以作礼而去。嘱累品中。正去。生忻有众。何烦致或。二种总名去也。有云。此但是译经家结略出。令人生善心。若嘱累品。安在普贤品后说者。即移普贤品。后欢喜文。向嘱累品后安着。则普贤品后无欢喜心经文也(疏主正申难了)。   言但是先放神力等者。显净非常也。经云。尔时佛放白毫一光。即是见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诸佛。彼诸国土。皆以颇梨为地。宝树宝衣。以为庄严。无数千万亿菩萨。充满其中。遍张宝幔。宝网罗上。彼国诸佛。以大妙音。而说诸法。及见无量千万亿菩萨。遍满其国。为众说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白毫相光。所照之处。亦复如是。故名先放神光也。   言故现净土者。经云。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以界八道。无诸聚落。村营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等。显净非常讫。   言由此土本秽等者。被诫无因妨也。若对二乘凡夫。宝是净土。若对妙音菩萨。是化净土。恐透见向下秽根所以被诫也。问若秽相在。何故经言无诸聚落村营城邑大海江河山川林薮地狱等。答所言无者。以净覆秽。名之为无也。   言非妙音等者。此申正义也。虽佛放光而得清净。谓本此土秽。恐妙音来见。而生讥毁。所以本佛而深诫矣。非妙音至而土唯秽也。纯秽土名唯秽也。   言如虽净土还见灵山等者。引例成也。望净土中。则无灵山。佛遣侍者。诸山还是向下重秽土有灵山处也。既彼处有灵山。何妨妙音品中。有秽相也。安国云如虽净土还见灵山。此二句明他受用土有灵山。问何故他受用土中。有灵山耶。答实有山也。如来寿量品。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祗劫。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隐。天人常充满。变不唯净。兼见秽故。此二句证化土之中有秽相灵山也。若是阿弥陀佛国纯净土。此是妙音品中。变不唯净也。兼见秽故。二云。如虽净土。证塔品中。化净土也。还见灵山。证塔品中。侍者诣山。变不唯净。兼见秽故。证妙音品中。有秽土相也(上科也下解)。如虽净土。还见灵山。他受用土。尚有灵山。况是化净土中。何妨有秽相山耶。问何以如此。答变不唯净。兼见秽故。二云。如虽净土。证宝塔品中。化净土也。还见灵山。证塔品中。侍者诣山也。变不唯净。兼见秽故。证妙音品中。有秽相秽土也。宝塔品中。是化净土。尚自说有山。何妨妙音品中。一种是化净土。何妨见秽相。宝塔品中。侍者尚自见秽相山。何妨妙音品中。妙音菩萨见秽土秽相。问何以如此。答变不唯净。兼见秽故。此第二解为正。然佛变土有二种。一报。二化。化中有二。一净。二秽。通明凡圣所变。三义不同。一无漏识变。报化虽殊净秽悬隔。然佛所变起。皆成无漏。二者有漏变。地前凡夫所变国土。唯是有漏变。纯有漏种子生故。三通漏无漏。十地菩萨。五八识所变。境唯是有漏。识未转故。六七二识所变。通漏无漏。转成智故。正智不变。土非漏无漏。理实亦变法性土故。故知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相见但依自证生故。心不孤起。托境方生。见分依于相分故。故又法华经通报土化土说。若通报土说处。如阿弥陀佛国。菩萨在中。唯是实有。今此灵山会化净土。是隐覆名变。如来定果色。盖却业果色。便有水鸟树林流泉浴池也。若是三恶趣。及山河大地重地者。以净覆秽。名移。若是人天二趣轻者。移却就人天之中有二。一移相移心。名为移。二者以神通力。移着他方。名移也。问何移相。答凡夫业果色为本质。中间变起相分。质与影。俱是染境。能缘心起来。又是贪爱心缘也。如来慈悲力故。为化众生。故召分身。以佛所变净土。本质是如来定果色也。众生缘时。中间隔一重相分。只此相分。便是当情。有净土相分。移却业果相分。得定果相分。故名移相。移中间相分也。问何故移心。答若不发心。则不移。若发心时。即名移也。本缘业果色相分。能缘心是染心。今者所缘既是净土相分。能缘心是净心。故名移心也。移有三种。一以净覆秽名移。经云。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琉璃为地。黄金为绳。以界八道。二移相移心名移。经云。唯留此会众。灵山一会。根熟堪闻。留更闻经也。三移却名移者。经云。移诸天人。置于他土也。   言上见下故何因不许等者。何因不许之言。属上句非也。属下句为正。问言上见下故者。变土既是释迦。如何名上见下。岂释迦是下。妙音是上耶。答但望处说。不约佛也。妙音是上。秽土名下。只此秽土。是二乘人。下位所见之境。故得名下。妙音是上位菩萨。从东方来到此间。是化净土相。兼见向下一重秽相。故名上见下也。问若尔佛为二乘凡夫。隐秽彰净。名变土。何故乃言。佛召分身变土。答为惊二乘。令生忻慕。所以变土。若不尔者。佛常居净土。何须令变。故知为二乘也(被诫无因妨)。   言何因不许二佛等者。初会前妨。古师难云。涌出菩萨。普礼分身。分身佛在东方。妙音来时。分身若在。何故空礼释迦多宝。不礼分身。明知分身已去。疏主答意云。缘释迦多宝二佛。同坐相近。所以妙音致敬。不礼余佛。亦有何妨。何因不许二佛同坐。是化主偏沾。何因不许分身别坐。不蒙礼赠何失。   言礼赠此二等者。问分身诸佛。何过不蒙。答疏言。礼赠此二施主等。余佛者。则分身也。   言只如天授品中等者。经云。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礼敬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等。意言文殊龙宫涌出当时。分身在。文殊不礼分身。何妨致敬奉珠礼赠。不通余佛也。问既若寿祥等道理不是。何故罗什安在经前。答但是什公梵本参杂。贯华线断。经品失次。随本翻译。安在经前。亦无别意也。   言故知归奉意别等者。以释迦多宝是化主故。偏礼奉珠。何故将分身为例。普同归也。   言故知嘱累合在等者。虽以十证嘱累合在于先。有十不可。是故嘱累遂居经末。欢喜奉行。并居后故。   言又云观音普门等者。标有无也。什公所译。只有前长行。无偈文也。或有安者。后人添足。亦通足音(即超反)。若本来少添著名足。若本来足。更添著名足(即趣反)。后人者。路云。即是隋时三藏阇那崛多。于益州龙泉寺译出此偈。   言俗每疑云等者。或是疏主在俗时。于国子监读书时。转读着此经疑也。或大家俗人总说。故名俗也。疑意有二。一者。疑什公既不翻出。如今忽有。恐是伪。不是佛说。二者疑云。若佛说者。何故世尊自云。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若佛说者。何故佛自矜夸。故此疑不是佛说。又解准科文抄记。若佛自说。何故矜夸。经教之中。佛自矜处亦不少。此间却是疑说偈意。缘经文云。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若向前是长行。则合向后。言偈答。元来向前。是偈说偈之次。何故更言偈答。诸人疑。则却疑此偈也。下通云。缘无尽意菩萨问佛云。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世尊答。即合是长行。尔时世尊具足妙相尊。以偈答无尽意曰。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等。缘半行已来长行。翻译之主。嫌长行少。勒成二句偈文。故云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也。   言此乃经家结集为偈者。会违文。经家有三。一是阿难结集时。合却去。若尔阿难有增减过。二云。翻译家见长行文少。勒成偈也。三写经人合也。   言如胜鬘云等者。引例也。尔时如来在舍卫国。大会说法时。此国王及末利夫人。有女名曰胜鬘。嫁与阿瑜阇国王。为夫人。其性聪慧。世所希有。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共相谓曰。胜鬘是我女。若见佛者。必速解法。即遣内人名旃提罗。持书往报。胜鬘得书。欢喜顶受。即于高楼上。而说偈言。今闻佛音声。世所未曾有。所言真实者。我今应供养。仰惟佛世尊。普为世间出。亦应垂哀愍。令我等得见。此下便合是长行。长行云。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普放光明。现无比之身。胜鬘夫人。及诸眷属。头面接足。以供养心。叹佛功德。而说偈言。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还缘两头。是偈中心长行。长行文少。还被后人勒成为偈。偈云。即生此念时。佛于空中现。胜鬘及眷属。头面接足礼。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等(上佛自赞义疑了)。   言又有疑云若佛等者。双引疑文也。疑有二意。一疑不是佛。二疑还著于本人之言。若佛说者。何故偈言。咒咀诸毒药。所欲害身者。还著于本人之言。问菩萨利益众生。救得一人。损他一人。利益在何处。何不能损之人与所损之人。悉皆无事。岂不妨耶。所以言昔亦致惑。昔亦致惑之言。应属上句一段文。   言曾问先师等者。以疏主不能当头面。问三藏和上道。此偈是佛说否。所以别事问三藏。慈意慈音义故。大师勘梵本。应云慈意。多是经笔误。音下脱心。名为慈音也。既是梵本。明知慈意也。既见梵本。明知还著于本人之言不无也。   言故定有之者。申理也。证普门品偈是有是佛说。   言又有无失者。证菩萨方便教化众生。合有此调伏还著于本人之语。故名又有无失。问菩萨返害于人。有别是失。何故言无失。答疏言乃是应宜者。出所以也。菩萨刚强众生。刚强化。不肯将四摄六度教化众生。只将毒药。却化伊也。   言如巧猎师善取等者。举喻也。金云。谓好手獦师。见深窟中有恶熊罴。先以石打令起。次即叉之令死。初嗔则损人。喻彼咒咀。后却叉死。喻还著于本人。准此法喻。何处是益。潞云。取獦师巧便之用。以喻观音。不取彼断命之功。而况菩萨。意取巧便之用。如五坊家取兽。应坑者。应阱者阱。犹如菩萨。应反害者而返害之。故是应宜。而为调伏。初虽有损。后必为益也。   言亦如良医善用等者。第二喻也。返药者。大家冷病热治。热病冷治。若是好手医人。热病热治。冷病冷治。菩萨教化众生。亦复如是。观见众生[采-木+贝]毒药害人。被害之人。念菩萨名。菩萨加被。还著于本人。若可中念菩萨。名毒药不伤。下药之人。谓无功效。更求毒药。转转过深。遂交毒药。返中其身。起追悔心。后更不作。然后发心。深生怜愍。乃是菩萨应宜。而谓调伏也。问所害免于咒咀。方是观音之能。既令还着本人。菩萨之心何在。答所害免于咒咀。反着息本。恶心利益。彼此俱沾。是行方便名菩萨。   言初虽有损等者。若是菩萨方便初损。后必有益者。则谓之初损后益也。后有损者。必不为之也。   言有偈既不乖宗等者。有彼普门偈述。但是三藏梵本有。故有亦不乖经宗。道理本来合有也。问佛本来说着。如今不译出。着即是违理。何名不违理。答线断叶零。令梵本差脱。随本翻译。设无此偈。亦不违道理。但是脱漏。何成过失也。   言又随时所添经中等者。路云三添。一添普门品偈。二添药草喻品后日光喻。三神力品后。添陀罗尼。具随时添经。即是添品法华经中。普门品内。从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已下长行经云。尔时庄严幢菩萨。白无尽意。以何因缘。名观世音。是时无尽意菩萨遍观观音过去愿海。告庄严幢菩萨。偈答中即合道具足。无尽意偈答庄严幢。乃至偈中。却是世尊答无尽意云。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能问之人。亦不同。能答之人。亦不同。文既相违。故知差舛。意道。文既相违。庄严幢文。不合有也。更有人解云。庄严幢菩萨问无尽意。无尽意菩萨。转问世尊。世尊便告无尽意。亦不妨有此道理也。   言又彼经药草喻等者。向前药草喻。早有一长行一偈。述说两喻。三草二木。显乘差别。后一长行一偈。述说日光喻。显乘同义。更增其病。化度云。一乘如日普照十方。无处不遍。正是乘同义。   言论释两喻等者。论云。自此已下。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种譬喻。对治七种增上慢心应知。何者为七。一者求势力人。二者求声闻解人。三者求大乘人。四者有定人。五者无定人。六者集功德人。七者不集功德人。且第三大乘人。有一向决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无别声闻辟支佛佛。如是颠倒取对治。为此故说云雨喻。下云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异。如来平等说法。随诸众生善根。种子与生药。故不说日光也。   言彼说乘同者。又引经云。譬如日光照临之处。无外二乘。无异众生等道理。正增其病也。何成破病也。又更有说。此亦是破乘同病。日光同天雨。所照同三草。若然者。则天雨是一。所润各别。日光是一。所照各别。此亦不然。前来雨喻。破病已讫。今又破病。此乃虚设。应成无用。   言正法妙法两经者。此违教也。论又不解者。法华论亦无日光喻也。七喻所无也。   言四从三逆有爽者。意道。药草喻后。更安后半日光喻。正法妙法并本论并无文。违三本圣教。故言三逆也。顺一本经文。即添法华当第四本教。故言四从也。爽由失也。无则顺道理也。   言彼经又以陀罗尼等者。正法妙法。陀罗尼品。皆居观音品后。及违论次第。论说修行力。有五门示现。一说力神力品示现。二行苦行力。药王及妙音品示现。三护众生诸难力。观音陀罗尼品示现。陀罗尼品。若在神力品后。即违论中护法力之次第也。   言又云富楼那及法师等者。且如添品法华经中五百弟子授记品。及法师品。此二品初加三四纸经文。今妙法莲华经中两品。对他添品法华经中两品。初皆阙少。又云。妙法莲华经中两品。是添法华两品。阙少应检。既无诚文。理难依信。   言又云依合有二十七品者。以天授品与宝塔同品。故名合也。四本违三者。正法妙法本论名违三。寔由实也。寔由未可也。   言彰品次第者。标也。经起意宗旨。得名废立。意已可知。缘何品文。次第如是。故置此门。明品次第。贺云三藏教法。各各不同。阿毗达磨以相性求。毗奈耶以因缘求。修多罗意趣。亦以次第求。今明次第也。   言凡欲说法等者。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味。身心不动。是时天雨四华。地六振动。故毫光已远照。经云。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众见此。以生疑。经云。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等。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谁能答者。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文殊师利答云。尔时文殊。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乃至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举古正答。总名序品。   言机集缘和等者。即是十五类众集。名机集。众生与佛相逢。名缘和。佛入涅槃。众生在生死。不名缘和。问为是旧集。为是新集。答并新旧。非但听于无量义经。旧众缘和。今说法华。亦乃放光。召于东土。有缘皆来。此即新集缘和。从众名序。   言乃应物宣畅陈说等者。即是七种成就。说宗即是目正宗也。   言序品既说次辨正宗者。问何要说方便品。答疏云。众既集而未闲。闲由解也。须陈宗以训诱。正宗法说一乘。为实颂实。略开二运。为权开权也。经云。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乃至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分别解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又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又云。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终不以小乘。济度于众生。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入佛无漏智。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   言一实而导等者。问既开权显实。有何利益。答疏言言一实。而导彼归途。显实也。途者道也路也。显二权。而令斯返迹开权也。导者引也。归途者修行向大。众生久在生死。今向佛修行名归。来名归途。二者。十六王子时。发心退去。今日却发大心。名归途也。返迹者。一先执二乘为究竟。今说为权。返彼二乘导迹。名返迹。二曾发大心。退入二乘中。今日却发大心。名返迹。乍观归途返迹似不别。于中归途从因向果。但望大乘说。返迹则约从小入大说。归途则修行向大。返迹则约回心也。   言智扬善巧等者。智是如来后得智。即是诸佛智慧。扬者称扬。善巧即是四辨七辨。向上权巧方便。显上接下。通彰方便。妙应上根。上根即鹙子等是也。故言智扬等。   言语演神功等者。即是其智慧门。说权说实。名为语演。只此权实道理。二乘不测。名为神功。阴阳不测。谓之神。津冥邃理者。津者。谟云。津济津润。冥谓冥合。邃由深也。只此言教。亦能津济。津润二乘之根本。亦能冥合一乘深邃之理。即是契理契根也。故次有方便品。   言上根领悟等者。领悟即领解也。贺云。此明不说领述授记之由。意言方便品后。合有领述。及授记品。鹙子领悟。不可一人安其领述。及授记等文。后小略故。于譬喻品初。寄其领述。方与授记。鹙子领解分二。初标闻法已喜生。经云。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等。后释欢喜之所以。有四。初失大法已兴嗟。经云。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乃至失于如来无量智见。二处小阶而起叹。经云。我当独处山林树下。乃至思惟取证。三喜今闻而恼尽。经云。世尊我从昔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乃至身意泰然。快得安隐。四知佛子而道成。经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等。总当鹙子领解也。   言佛重述成者。述昔成今。经云。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乃至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   言有授记者。经云。舍利弗。汝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曰华光。   言应有领述等者。除方便品外。更合与鹙子。开三品经。缘鹙子利根。故不闻也。   言良以鹙子独等者。一部名颖。二禾末名颖。今取后义。如禾之末出于众禾也。孤由独也。一利根故不开。二文略故不开也。寄者附也。   言中根之类虽闻等者。贺云。此明譬喻品也。即须菩提等。四大声闻等。法说一乘。未能了悟。故以牛车。及唯有一门。以喻一乘。经云。然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经云。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推排。竞共驰走。争出火宅。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乃至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与诸菩萨及声闻众。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以是因缘。十方谛求。更无余乘。除佛方便。   言智者因喻以领等者。经云。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亦云领慧。亦云领解。二皆得也。即是信解品经云。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良云。慧解随生者。谓领纳之智慧生也。因闻喻说。能随彼生。故因明云。由此比况。令宗成立。究竟名边。他智解起。照此宗极。名之为见。方能领者。因由之因。穷子喻领。即因依之因也。   言虽少信解尚未等者。解药草喻品也。经云。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诚如所言。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故名尚未深知。   言为破疑情者。经云。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问说药草喻。四大声闻。既信伏已。云何有疑情可破。答四大声闻。说信解品了。心中疑我今说如来功德。为是为不是。所以为破疑情。说药草也。又疑情者。闻火宅喻品了。便疑唯有牛车。无羊鹿。唯有一乘。无别二乘。所以说三草各别。各有差殊。破疑也。问药草喻品。破执有一。正是破执。如何破疑。答但是疑无三乘。兼有执一之病。由疑于先。执乃在后故。且说于疑。其实亦有执也。为破执之疑情。重述三乘之别意。故说三草。以喻三乘。约教说一。约根分三。经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故此亦名述成。故有药草喻品也。   言四大声闻既深等者。明授记品也。迦叶名光明。须菩提名名相。迦旃延名阎浮那提金光。目连名多摩罗䟦栴檀香。   言上中二性等者。明化城喻品也。丁宁者。再三义。必假再三。故言郑重。郑重者。殷勤也。初周法说时。下根亦闻。中周喻说。下根亦闻。第三周若法若喻。宿世因缘说。故名丁宁。三遍重说。故言郑重也。   言说过去结缘等者。经云。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殑伽沙等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故名过去。结缘之始。觉照其心。觉者觉察。照也。曾结大因。今二乘。觉察身中有大乘性。故名觉照其心也。   言述彼所得涅槃等者。经云。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槃。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又云。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真实也。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言高名之辈因说等者。高名者。五百千二百人也。因者因由。因前说化城喻。方有信解。即领解也。   言复重净心等者。即述成也。问如何唤净心作述成。答未述成时。声闻生疑。疑所解法。述成亦了。疑心须除。益富楼那等解心明净故。即名净心也。问既有领解述成。何不别开品耶。答有二义故。不别开品。一者是下根人。三遍闻了领解。文略不开品。上根鹙子最利根。领解文略。中根次钝。领解文广。别开领解述成。问下根人根更钝。即合领解文更广。答缘三遍闻。故却少也。心中疑妨少故。领解不多。二者。缘是下根人。拙口钝词。多领不得。领文既少。不别开品。经云。世尊甚奇特。所为希有。随顺世间若干种姓。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贪着。我等于佛功德。言不能宣。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言印亦不广等者。经云。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不。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于贤劫中当来诸佛说法人中。亦复第一。   言先陈高名等者。解五百弟子授记品。富楼那名法明。憍陈如号曰普明。五百罗汉优楼频螺迦叶等。并号普明。说当来成佛名号国土等相。名当果之相。   言下位之俦等者。释授学无学人记品。至此三遍丁宁。时时渐亦达。达由成佛也。经云。阿难号山海慧自在通王。罗睺罗号蹈七宝华。千二百人同号宝相。   言三根并悟等者。总结三周。并悟说法利益。三根已毕。总与授记了。   言将使远代同观等者。释法师品也。未来一切众生。名为远代。还同舍利弗闻经作佛。名同观。所以说法师品。叹人美法。叹人者。经云。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随顺是师学。得见恒沙佛。叹人也。美法者。叹法法师。经云。尔时佛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是名美法。问叹人叹法。有何利益。答令菩萨弘传大义。持经之者。若法可修。若人可依。若人若法。可师范故。所以双叹也。   言破小执而成大道等者。解宝塔品也。破小执者。即破二也。会权旨者。即会二也。指前八品。破二会二也。昔持毁责声闻。今言作佛。其事甚难。枯杨生蹄。枯木生华。老乌头白。马乃生角。人所难信。贫士获衣中之宝。穷子领长者家财。甚为难信。所以多宝塔现。经云。   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   言分身佛集者。经云。尔时十方诸佛。各告众菩萨言。   善男子。我今应往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所。并供养多宝如来塔。是时诸佛。各将一大菩萨。以为侍者。至娑婆世界。各到宝树下。一一宝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如是乃至。十方诸佛。皆悉来集。坐于八方。正集时也。劝由勉也。长者生长慧解之心。不疑名明也。信即心净也。   言证说不虚等者。经云。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等。   言虽他佛等者。明天授品也。虽他佛说不思议事。证信此经者。多宝塔现。分身佛集。名他佛说。经云。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名他佛说也。   言未显自尊等者。未说自家尊重之事。劝人归仰。故须身作国王。经云。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求法华经。无有懈惓。又云。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椎钟告四方。谁有大法者。若为我解说。身当为奴仆。是名自尊劝人归仰也。问说他自。有何利益。答说他佛令生信。说自尊令生尊重。   言于怨家所为床者。经云。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莲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乃至以身而床座。身心无倦。于时奉侍经于千岁。又云。尔时王者。即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名怨家所也。   言亦显经威广大等者。经云。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言。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   言法力速成等者。经云。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乃至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   言化龙女以成道者。经云。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乃至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也。   言既显自他者。自谓释迦自身。常为国王。于仙人处。为床求法。自宝重也。经云。若有人。闻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在佛前。莲华化生。他谓分身多宝。经云。圣主世尊。虽久灭度。在宝塔中。尚为法来。诸人云何不勤为法也。   言威弘者。经威广大。龙宫所化之众极多。名威弘。   言用速者。即龙女道成。南方作佛。名用速。   言闻经菩萨皆受教等者。闻经菩萨者。即药王等。八万菩萨。是皆受教愿持。经云。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度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   言因前劝与令持等者。即宝塔中言劝。经云。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等。二身劝。经云。以身为床座。经于千岁等。   言其有末代行多越轨模等者。此明安乐行品。一乘法流行在世。名行法也。多越轨模者。若近十恶缘。名越轨模。又近十恶缘。名难宣畅。近善缘。名不越轨模。名易宣畅。轨模即四安乐行。经云。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揵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迦耶陀等。   言八恒菩萨闻妙道等者。明涌出品也。经云。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菩萨摩诃萨。过八恒河沙数。于大众中。起立合掌作礼。即白佛言。世尊。若听我等于佛灭后。在此娑婆世界。勤加精进。护持读诵书写供养是经典者。当于此土。而广说之。   言佛时不许者。尔时佛告诸菩萨摩诃萨众。止。善男子。不须汝等护持此经。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等菩萨摩诃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等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度后。护持读念。广说此经。佛时不许者。问八河菩萨。既请持经。佛何故不许。答不是八河菩萨不堪持经。言不许者。意令下方菩萨涌出。众见生疑。既见以生疑。因此说如来寿量品功德。故止也。此有二意。一显彼菩萨皆是释迦所化。二显报身寿量长远。   言众见涌出谓此化非等者。释寿量品也。谟云。疑有两意。一疑是化现。不是实菩萨。二设许是实。疑不是释迦教化。初疑云。谓此化而非实。经云。我常游诸国。未曾见是众。我于此众中。乃不识一人。忽然从地出。愿说其因缘。二疑者。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乃至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难信等。   言今我道久成等者。经云。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抹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故名我道久成等。   言报佛之身现寿量等者。经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问法身既是正说。何故言亦。答本来只要报身破疑既明报身。法身是不相离法。如影与形相似。因说报身。便说法身。名亦也。又云。法身无为。不可说其长短。但约能证。法身成道。证其长短。故言亦。方便以宣扬也。   言故知释迦由来等者。经云。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报身既也成道长远。有法报二身处。即有化身。故释迦面各三十二该。教化众生。化身来去故。不唯此生。何得此化身难也。   言佛德深妙闻信等者。此明分别功德品也。经云。尔时大会。闻佛说寿命长远时。如是无量无边阿僧祗众生。得大饶益。于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复有千倍菩萨摩诃萨。得闻持陀罗尼门。乃至八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菩提心。十一得证。一位发心。是此品之行相也。   言时宜所益虽已等者。贺云。此释随喜品也。经云。佛告弥勒菩萨。我今分明语汝。是人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四生众生卵生等。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问疏云何言亦。答指分别品。有能随喜福。亦不少对他十法行。此品傍行。故名亦也。   言傍人随喜尚获等者。此明法师功德品也。经云。若于大众中。以无所畏心。说是法华经。汝听其功德。乃至父母所生眼。悉见三千界。内外弥楼山。须弥及铁围。父母所生耳。清净无浊秽。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是人鼻清净。于此世界中。若香若臭物。种种悉能知。是人舌根净。终不受恶味。其有所食啖。悉皆成甘露。若持法华者。其身甚清净。如彼净琉璃。众生皆喜见。是人意清净。明利无秽浊。以此妙意根。知上中下法。故有法师功德品也。   言法师持经必等者。此明常不轻品。经云。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即我身是。是名法师。必当作佛。毁法师者。获罪无量。经云。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嗔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引己为证。故有常不轻品。   言如来劝说者。明神力品也。宝塔言劝。提婆身劝。   言福事俱多者。劝人听法得六根清净。为福。多宝劝说。天授为床。名事。   言恐众生疑谓等者。众字。去音呼为正。前来世尊。说第五十人功德。说六千功德。十种法师。此言虚实。故名恐众生疑。谓佛虚唱也。谓遮此疑。如来出舌放光。经云。尔时世尊。于一切众前。现大神力。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无量无数色光。皆悉遍照十方世界。   言显己言之不谬者。引婆罗门相法说也。   言药王昔者殉命令持经等者。释药王品也。殉音(词闰反)秦穆公。即古时天子。以三良为之殉葬。三良。即三个贤臣也。以人送死。墓巾生葬三个贤臣。名殉葬也。殉字。从多边作(反割反)。如蕃王等。忽有一家长死。一床奴婢。随遣驱使。多以生送死也。若自炫名徇。以身从物作徇。巡师宣令作殉。今取殉药王。今者不惜身命持经。亦得名殉。经云。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又云。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愿力。而自燃身。又云。作是语已。而各默然。其身火燃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三生死舍第三生。方能生舍身分也。   言说彼本缘等者。经云。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燃手指。乃至是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   言流行正法此等者。释妙音菩萨品也。一人知内。一人知外。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内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过是数已。有世界名净光庄严。其国有佛。号净华宿王智。有一菩萨。名曰妙音。即白佛言。我当往诣娑婆世界。礼拜亲近供养释迦牟尼佛。及见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等。故有妙音品来。   言众生持经多诸等者释观音普门品也。   言必假普示诸门等者。随众生所念。现诸类身。救济非一。名诸门。经云。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等。普者。平等遍满义。门者。入出之游处。诸人三业。归依菩萨。六通垂济示现。出苦入乐所由处。故名普门。别显有厄称名皆脱。初三水火风灾。次四杂灾。形罚不伤。非人不害。拘系解脱。怨贼不损。由是能除诸难众生。故得持经。经云。尔时持地菩萨白佛言。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神通力者。当知是人功德不少。故观音品也。   言虽念观音凭人等者。释陀罗尼品也。观音则约人。此品则约法。观音护未发心众生难。陀罗尼护已发心者难。故有陀罗尼品。二圣二天。十罗刹女。欲说神咒。拥护持经之人。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头破作七分等。   言持经之力等者。释妙庄严王品。世尊因地。于提婆达多所。求经不简怨。妙庄严王。于二子所。受法不简亲。又解。只妙庄严王品。便有怨亲也。子与父是亲。子正见父邪见。故成怨。经云。尔时佛告诸大众。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光明庄严。劫名喜见。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萨所行之道等。   言经福所资等者。显妙庄严王。先持法华。今得为王。况今受持前生胜处。又云。妙庄严二子。先持法华经。得生国王家。名生胜处也。   言欲明古今相即等者。昔时净藏净眼。今药王药上是。今同华德菩萨。及佛前光照庄严相。即是昔时妙庄严王。并净德夫人。故有妙庄严王品也。   言虽此土他土皆有弘德等者。解普贤品。此土者。药王等是。他土者。妙音菩萨是也。此方他方者。即普贤菩萨。经云。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他方也。经云我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隐。此方也。显此方他方。俱能劝励流传妙法。故有普贤菩萨品也。   言赞劝既周等者。释嘱累品也。经云。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乃至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说经毕。从此散席也。   言人情曲解者。谟云。解字。通会解解释二意。谓什公安在神力品后者。此是古人委曲会解释解。他什公意。契由明也。未明通途道理。其实是梵本差错也。   言第六释经本文者。谟云。原其判。疏只为释经五门玄谈。先为叙致。今者结归旧意。故曰。释经本文。且疏外科者。摄云。科此经文。古今寔繁。略叙一二。冀增异智。第一有庐山龙法师。开为二分。一从序品至安乐行品十四品。是开三显一分。四十年前开三乘。法华会上显一乘。二开近弘远分。从地涌出品下十四品。亦疑释迦成道来近。所化菩萨众多。将释此疑。现寿量而长远。故立开近显远分也。此二段中。皆有序分正宗流通也。二光宅云法师。科为三分。初序品序分。二从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初挍量偈末已来。十五品半经。名正宗分。三从第二长行已去。直至经末。名流通分。吉藏同。三印法师科四分。初一品名序分。二从方便品。至安乐行十三品。开三显一分。三从从地涌出品。至分别功德弥勒偈已前。名开近显远分。四从分别功德品弥勒偈已后。至经末。名流通分。四河西道朗法师。开为五门。初序品。序致法华必转之相。不说无量义经则已。若说无量义经。必说法华经。不放光雨华则已。若放光雨华。必说法华经。故名转也。二从方便品。至法师品。明法华体无二之法。三从宝塔品。至寿量品。明法华常住法身之果。四从分别品。至嘱累品。明修行法华所生功德。五从药王本事品。迄至经终。名流通分。五道融法师。判为九辙。一昏圣相扣辙。序品。二识教归真辙。方便品是。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三兴类潜彰辙。譬喻品。四述昔穷速辙。信解品。五称因进悟辙。化城喻品。六赞扬理行辙。法师品。七本迹无生辙。宝塔品。八举因徴果辙。涌出品。九宣扬远济辙。随喜品直至经末。摄议曰。考寻古释。皆存一理。然依理教。但取三分。夫说法必有由序。惊骇(谐揩反)物情。令生信意。乃为正说有情无尽。佛悲莫穷。冀传不息。有缘流通。斯乃理矣。西方亲光菩萨。造佛地论。解佛地经。科为三段。一教起因缘分。摄法门品类差别。三依教奉行分。摄时闻欢喜奉行。虽释一经。可为通轨。余经亦有三分势。故此方晋朝道安法师。时人称为宝印手菩萨。科一切经作三分。序分正宗流通。问何名序分。答序彰起说之由。问何名正宗。答正明即座之益。问名流通。答流通为泽沾来兆。又由三义。故立三分。一除疑生信。立序分。二破执令解。立正宗分。三依法修行。立流通分。道安和尚。判教了后。佛地论从西国来。果然有此三分。暗合亲光菩萨科也。自后诸经。皆依三分判教也。   言古遵法师等者。应是古时遵法师。或可名为古遵。即遵古之义也。   言如来起化由序者。放光照境。动地雨华。十五类众。根器咸集。弥勒问文殊答。总名起化由序也。   言余二十七品等者。化其声闻回心向大。名为正化。或变化。即变昔执小生空之心。化令证入二空之理。乃至分段变易。烦恼所知。有余无余涅槃。今变令取无住大般涅槃。名为化。或云。教化将大乘教。以化声闻。如风靡草。皆顺从故。彼科二十七品。三段总是正化。一授记因果化。方便品至分别功德品。二现座获益化。分别品下至嘱累品。三传法利生化。从嘱累下至经末。   言序品陈其始由者。彼科序分。有三始由。一处众所由。即此初二成就。二理事所由。入定为理。放光雨华为事。同此三四五成就。三问答所由。同此六七成就也。   言迄至经末等者。问此释如何。答理亦难容。若言得益。即是正宗者。序品亦应正宗。举动施为。皆悉佛事。佛事远近。皆有益故。若言授记得证发心等名益者。应方便品。不名正宗。无上益故。若言鹙子悟解一乘何非益者。弥勒发问。文殊为答。亦疑皆遣。何不名益。若言文殊虽答。未见佛说。疑心犹在。不得称益。亦应鹙子方便品尚未得记。不名正宗。亦违佛地论三分之道理。   言吉藏法师等者。即嘉祥。疏主即隋朝人。本是台州国清寺智禅师弟子。姓安。本安息国人也。童孩之岁。父母引见真谛三藏乞名因名。吉藏年七岁。落发出家。采涉玄微。日新幽致。隋开皇年中游京。止于嘉祥精舍。五六十年。常事敷演。后大唐启运。隋萨国公夫人氏。举请住京宝隆寺。凡讲法华经。三百余遍。亦着玄疏。盛流于世。常勤行业。愿见弥勒。任寺之上座。春秋七十有一。迁神于寺东房。旧曰实济伽蓝。即今时温国是。今又改为崇圣寺。经历三代。讲法华经。   言初校量颂末等者。此后更不说实也。法华以权实为宗。故有说权实之处。即是正宗。问何不取第二长行及偈为正宗。答此难不然。且分别功德品。一品都有三个长行及颂。总名分别。总名校量。且第一长行及颂。校量闻如来寿量功德。又疏中分明道取第十五品半。明乘权实与身权实。为正宗。此初长行及颂。正说身实。故为正宗也。第二长行及偈。校量生信心功德。故配流通分段。直至经末。皆流通也。   言净法师者。纪国慧净法师也。   言十九品正宗者。纪国意。七喻三平等。为正宗故。其十无上。既云余残修多罗。至普贤品来。亦有无上之义。故不取也。谟言。此说亦疏分别品也。下并无七三之义。何以正宗。摄十九品内。亦有无上。应非正宗。故知不可也。   言虽有此判等者。疏主破也。虽科知此不知。是何意不说来由耶。潞府云。疏主何以隐他人德。言不释所由。纪国云。序品明兴致之由体。彰即坐之益。流通为泽沾来兆。岂不是述所由耶。疏主云。只如此说。便是不释何由也。只如序明兴致之由。有七成就。并不说体。明即坐之益。三周之中利益。是何利益。为复是授记。为复是闻经。空言利益。还是不释所由。简要云。虽有正益之言。不释益之所由。虽有泽沾来兆。不释沾之所以。故疏主斥云。不释所由也。   言今为二解者。是疏主自两科。兼存纪国共三科。   言次八品为正宗者。正宗中有三科。初八品为正宗。次八品半为正宗。后十九品为正宗。   言正宗说一乘授三等者。解义也。亦云。立理有二意。一正说一乘。二授三根记。夫论科经。先亲题目云。妙法莲华。所以科八品尽莲华也。说开敷出水义。正为二乘说。余处尽不说一乘。亦不说声闻作佛。故不取余品也。   言根本所为者。简傍为也。正为即三根声闻也。   言今此经中等者。引证也。唯为退心声闻。说一乘处。总是正宗。   言而昔于菩萨等者。维摩经云。声闻之人。犹如败种。若溉若灌。必不能生。犹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大树紧那罗经云。声闻之人。永非法器。故名毁呰也。此引文证。说一乘处。为正宗也。   言又提婆达多等者。引此智积请。还文。返成前八品。为正宗也。摄释难云。疏主引此一段文。证八品正宗。恐成返[日*筮]。[日*筮]由伤也。问多宝如来为复听经来。为复证经来。若言听经来。八品正宗说了。若言证经来。劝证未了。如何智积请还听。亦不成证。亦不成正。是疏主自破八品正宗义。扶他纪国十九品正宗义也。正说十九品。正宗之次。若听若证。皆相当也。问若尔十九品正宗未了。如何智积请还。答摄云。下根不测上智之事。多宝拟听向下经文。智积不知随自意怀。请还何失。问摄释既设难词。疏主八品正宗义莫破耶。答疏主义灼然不破。疏主云。多宝如来若听若证。皆缘八品正宗。若论听经。向宝净国中已听了。普贤菩萨尚自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况于是佛。据实多宝为证经故来。非为听经来。就证经中。已证说了八品正宗经文。不证未说经。所以亦从本国到来不听便证。故知是证说了经也。又言中云。如所说者。既有如所说之言。明知证说了底经也。经云。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又云。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本来智积。共多宝佛。相随证经来。所以菩萨见多宝佛证经了。将谓无事。所以请归。问多宝不言去。何故智积言去。答下知不测上知之心。所以请归。多宝欲拟听向下残经。所以不言去。知八品为正也。路府云。疏主引此经文。似证十品半经文。为正宗也。若不如此。何故正宗后。更说三品经文。方始智积语归。答此亦不然。多宝佛本国。亦闻八品正宗了便来。乃至到来此间。是证法师品已讫。便涌塔证经。便有智积请还。次第排比。如此也。   言若不说一乘等者。古人立意。即纪国净法师。但获益皆正宗也。   言普贤品中等者。引例成非也。直至普贤品来。不说一乘。而获益。皆应正宗。古师答云。直到普贤品。皆是获益。亦有何失。   言若尔古遵等了。纵许成非。意道有利益。皆是正宗者。即同古遵法师义。二十七品明其利益。   言又事既未了等者。引文重破。破净法师。若十九品为正宗。正宗未说了。又古遵法师。从方便品已下。二十七品。明其利益。利益未了。如何智积中路请还。故知八品正宗。为善也。   言或并法师等者。疏主更作第二科。兼取法师品。初八部授记处文。求声闻者。辟支佛。佛道者。如是等类。咸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至此经文。亦是正宗。又云。防外难。难云。若但有授记处。皆正宗者。法师品初中。亦有授记。何不判为正宗。量云。法师品是有法。亦得名正宗故。宗。因云。有授记。同喻如前八品。八品之中有授记。即得名正宗段。法师品中有授记。云何不名正宗摄。法师品中有授记。不得名为正宗段。八品中有授记。同彼不名正宗摄。答疏云。或并法师等。   言持品虽授现座等。问疏言。若取说一乘。及授记处。是正宗者。劝持品中为两类尼。亦授记。何不正宗段。答疏云。持品虽等。有三因由。不得正宗段。一因请持经。佛与授记。二仍言前已总与授记。三更不记一乘。故非正宗。授记经文云。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   言因请持经者。经云。世尊导师。安稳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诸比丘尼。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土。广宣此经。问却是世尊。与他授记了。然后持经。即是先因授记。后请持经。如何言因请持经。后方授记。答望佛本来。赏他持经。持经心则在前。授记心则在后也。本来拟捥持经。尼亦心怀忧色。然与记请持经为因。后方授记为果。故言因请也。又云。因前药王请持经。佛意欲令二类尼众。亦请持经。故先与授记也。   言余十九品总名者。路云。合言十八品半。答但是总相科也。   言赞证受命等者。此有五种流通。一赞重。法师品初。赞法师之德。令生敬重故。二证信。宝塔天授品。是也。宝塔他证。天授自证。三受命。从持品至常不轻。是持品。是正受命持经。余品展转生起。四付受。神力嘱累品。五分行。分行流通。从药王品。至普贤品是。药王菩萨。自行苦行以流通。妙音菩萨。教化众生行苦行。故名令行。若准疏主科云。初四品赞重流通。赞法赞人。可尊可重。即是迹中赞证。次七品学行流通。学弘此经。正行助行。令无伤毁。即是疏中受命。后之八品付受流通。示相付嘱。禀命行故。即是众中付命行故(上疏主第二遍科八品半正宗)。   言或初序分等者。此下净法师科也。即是序品。彰兴致之由也。   言从方便品下至等者。纪国科十九品。为正宗。自依瑜伽。作境行果三科也。问若是智积中路请还。十九品正宗。如何和会。答即如摄释。下根不测上智事。将谓说正宗讫。是故请还。所以多宝不去也。   言说境令知等者。下释意也。问何要说境。答疏言。说境令知等。四十年前。如来说权。不知是权。执为究竟。法华会上说实。不知是实。又复惊张疑怪。如来何以说法华经。说权令舍。说实令取。舍羊鹿而上牛车。弃化城乃归宝所。只此权实。对鹙子能缘心。便名境。声闻闻此。遂便得记。经云。彼即是汝身。宜应自欣庆。又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从方便品。至持品。合十二品。明一乘境。境中有权有实。对声闻能缘心物名境也。   言说行令知因等。问何要说行。答前来境。鹙子已知权可舍。知实可取。未识一乘之行所已说行。令知因之是非。令识四安乐行为是。十种恶缘为非。劝令学是而除非。经云。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此为学是。经云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乾子等。此是除非也。如来正说行行之次。下方菩萨。从地涌出。为感应之事。正是行四安乐行。持经之人。获得安乐一品。明所行行。涌出菩萨。悉是能行行人。两品总名为行。问如何能行行人。亦名行。答揽法成人。人之所成。亦名行也。   言说果令知身之等者。问何因说果。答众言说果。令知身之真化等缘。声闻前来舍权取实。行一乘行。取一乘果。去只将谓丈六身。便是真佛。欲拟求灵山佛身。所以弥勒请果。如来说三身寿量果也。就果中。疏家科五品经。为一乘果。如来寿量品。至不轻品。是寿量极净圆明果。分别功德。因圣分证果。随喜功德品。神利超胜果。法师功德。经力难思果。常不轻菩萨品。引已曾证果。初二品明已满果。后三品明未满果。若寻常解。如来寿量品。并分别功德品。名已满果。分别功德品。不合名已满果。因闻已满之功德。亦名已满果。今此间解寿量一品。名已满果。余四品名未满果。此门品虽明果。但是因中果。说四品中。初分四品名未满果此门品虽明果但是因中果说四品中初分别功德品。无漏果。后三品有漏果。就有漏果中。一品是傍行。二品是正行。又一品是所行之法。一品是能行之人。又云。寿量品。究竟位中果。分别功德品。见道修道果。法师功德品。加行位中果。随喜功德品。资粮位中果。问如何不说常不轻品。答彼是能行行之人。证前四位。引已曾证也。说果令知身之等。初三句标已满果已。问说果有何意。答说果令知身之真化。真字。因法身报身。化字。谓化身。乃至十地菩萨。现十种身等。并是化。化身及他受用身。如水中月影。法身如虚空。自受用身。如天上月。但证法报。何愁不得化身。   言证之果因者。证字属佛。佛果名证也。果因者。路云。证因之果。名证之果。因之字助句。或证得果。证得因。名证之果因(上标已满果)。   言劝识之化等者。二句释已满果也。劝识丈六化身。知化身是权也。求证于真者。法报二身。名真也(上明已满果了)。   言渐获因果等者。解未满果也。因字。是未满果。即是资粮加行。见道修道也。果字唯因。即是见道修道果。即是未满果。故名渐获因果也。合此因果功德。故名二位胜德。   言菩萨知此遂便等者。二句显能得人。即十一位得证。是也。   言具显果因等者。二句合解五品也。因是未满果。果是已满果。因果总说。故名具显也。   言所成胜德者。是三身功德。是他未满果家所成佛果也(上正宗十九品讫)。   言神力品下等者。余八品名流通。有三流通。一示相流通。神力品。舒舌放光示相也。二付嘱流通。嘱累品。三禀命流通。药王品。直至经末是。   言此等所由皆等者。是指陈永之前科。判序品等三分。如此所由。皆至下释本文中。广有分别也。牟云。上释总是科判了。以三分为定。即当晋朝道安和上。判一切经为三分。宜合西方亲光菩萨佛地论。判一切经。分为三分也。问世尊今者。说此三分。何所表耶。答然大圣出兴。务存益物。慈悲说教。必被根宜。所以四十年后。会彼鹫峰。将启妙门。圣凡云集。身禅定窟。毫相凝晖。地振动而觉小心。天华雨而惊大众。便傍惊耳目。与正说为因。说法前仪。称为序分。何名正宗。由序既兴。正宗宜说。所以安祥起定。告令当根理事齐明。法喻双辨。加之一众润冷。三根益存。现缘名为正说。何者。流通但以如来布教。非谓俱利。当时欲以远说斯经。遐沾末代。故三变净土。四命持经。或目视向心付。或手摩而上嘱。遂有大心高行。应命弘宣。或护法御人。或焚身烧臂。闻持总持之益。人逾尘数。一生之利众。越恒河沙。斯乃广利无涯。传流无际。被乎遐代。故号流通。此即略明经之分齐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六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七   镜水寺沙门 栖复 录   言说说序品有七者。标总名也。言成就者。释总名。问成就者何义。答有二义。一具足义。二圆满义。具足者。七义不少。名具足。七义之中。一一皆名圆满义。问具足与圆满何别。答具足者是表诠。唯表此经具足七义。圆满者遮诠。余经中不具七义。不得圆满。所以疏云。余经无故。问余经亦有放光雨华动地等事。何故局此经。答余经不妨亦有。若同此经七义圆满。即无此(上总标了)。   言始述通由者。释初别名。问何名序。答疏云。始述通由。此解序始由初也。最初通叙。与七成就为由。亦与一切经通由。若言山城成就。于中摄佛时不着。若言佛成就。于中摄山城。不着总言序分成就。故名通由。问七个成就。对正宗。皆是序。何故序成就。独得名序。答有二义。一将他总称。即目别名。如言十一色眼所见者。独名眼色。如言恶病。一切病总名实。七皆序。序分成就。独名序。又如无名指。余指皆有名。此指无名字。即取无名。便为名也。余六成就。名字亦别。义理亦别也。此序分成就。含法般垓多。立名不定。更无别名可立。即以序分。便是名字。言具圆满故等。具山城圆满。独得序名。论之表胜余故。即是胜余经也。二意名胜。一对后六个成就。名表胜余。二对余经。名表胜余也。具此义。独得序名。实七皆序。问王舍城耆阇山。诸经皆有。何故此经独得圆满。答有二义。一不遮他诸经有山城者。只遮一类经。不向王城鹫山说者。遮无不遮有。二者。诸经有山城。无所表。此经将城况教。将山况理。所以疏云。或教妙如城。含妙理故。或理高如山。出二乘故。所以经处王城居鹫岭。有所表矣。故说序分成就。独有此功能也。故从如是至山中。皆是序分成就也。   言二众成就与大等者。论科有二门。一数。谓大众无数故。总谈无数。经云。万二千人等是。二行。论云声闻修小乘行。菩萨修大乘行。问经中不说行。如何论家言行。答有二解。一论说经不说。互相影略也。二只经中名字便是行。声闻菩萨。以行为名。   言比丘者。此云乞士。乞食便是行也。菩萨名字。即求菩提。度有情便是行也。   三摄功德。论云。皆是大阿罗汉十六句。示现声闻功德成就故。皆于阿耨菩提不退转。十三句示现菩提功德成就故。   四威仪。如法住经云。尔时世尊四众。至赞叹。有解。威仪属听众。如法住属佛。佛如法住此威仪中。名威仪如法住。   言圆满胜余经故者。此一句。唯解众。成就中四义也。数圆满行圆满功德圆满。圆满通上三处转也。问众成就。余皆有。何故还说胜余经。答余经四义不具足。不名圆满也。   言三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等者。经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具十七名。胜余故。若不说无量义经。说法华经时。未至但说无量义经了。即是说法华经时至也。   言四所依说法等者。此威仪。是随顺如来说法威仪也。如来若拟说法。天不雨华。地不动。不名随顺也。如来欲拟说法。天雨四华。地振六种。名随顺如来说法也。威仪为能随顺。说法为所随。如来说法为能住。威仪为所住。应言说法所依随顺威仪住成就。若据论。文即倒也。摄问此间威仪。与众成就中威仪何别。答说听别故。此唯望佛。彼据听众。二皆别也。   言五依止说等者。以众生渴仰心。与说为因。如来说法。为能依止。众生渴仰心。为所依止。此渴仰心。与说法为因。何用放光。答欲得如来说法。事须彼众生渴仰心。欲得众生之渴仰心。无过放光照境。放光照境。能生众生之渴仰心。若通而论之。则放光与众生渴仰心。总名说因。若克体而论。正取渴仰心也。余经无者。无此放光。光中七事。众生渴仰心。若论论。一一具备。余经则无。   言六大众等者。尔时弥勒菩萨。示不知道。当以问谁。谁能答者。众生怀疑。当以问谁。欲示相怀疑。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二众人实心惑。经云。尔时比丘比丘尼。至今当问谁。三慈氏双申两意。发问先因。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至以何因缘而有此瑞。虽问一人。多人欲闻。生希有心。问底人有二。一有能问。二所问。所闻即是文殊菩萨。即第七成就。今取能问人。即是弥勒。第六成就。会中众人有疑。同心合意。欲得弥勒一人。与多人发问。问文殊菩萨。名虽问一人。会下听处。即是多人。多人同心合意。欲得文殊菩萨答意。徒知说法因由。决心中疑网。故名多人欲闻。生希有心。问何不问十人五人。唯问一人。答疑则千人万人。疑若说解。一个人便解却多人疑处。一人既能解多人疑处。乃至断多人疑。亦只是一人能断。所以不问多人也。余经无故者。若论弥勒问文殊答。余经所无也。   言七文殊等者。文殊以宿命智。知能过去身。为妙光法师。见弥勒为求名。菩萨现见过去果因相。成就十种事。如现在前。是故答言。如现在前。表是亲见。非是比度。摄获能知。论云。因相者。文殊自见己身。于彼彼佛土。修行诸行。为今时之因。疏云。菩萨因行故。即是与欢喜藏摩尼宝积佛为因也。言果相者。即是过去所依自体。即是妙光身。望前前世五戒十善因。感得妙光身。便是果相。妙光升坐。说法华经。为二十亿菩萨。即是因相。与光文殊菩萨。当来成佛为因。名因相。   言十种事者。一现见大义因。八大义是。二现见世间章。甚深意因。乃至十现见自身所经事因。经云。妙光法师者。今即我身是。至欲说法华经。现见十种事因果相。诸经无也(上论科了)。   言七中分二初等者。疏主科简七成就为二。一通序。二别序。法华论开为七。诸经合为二。此之二序。分成五对。一证信发起对。证信序通一切经。发起序唯当经。发起正宗故。二经后经前对。如是我闻四个字。说经已后。临入涅槃安置。名经后序。一时已下。说无量义经。灵山雨华。种地放光。照境召集四众。名经前序。三阿难如来对。如是我闻。是阿难序。一时已下。如来序。四未来现在对。如是我闻是未来。一时已下是现在。五通别对。如是我闻已下。至众成就。是通序。说无量义经已下。是别序。今此疏有科判。即通别二序也。通即诸经。别即此教。   言通序有五者。解通序也。然科通序。诸教不同。一真谛三藏般若记。开为七。一如是者。标所闻法。二我者。能闻人。三闻者。亲承音旨。四一时者。显所闻法。善合根宜。五佛者。明说法主。六住处。显有处所。七与大比丘。显非独闻。佛地论科为五。一总显已闻。总指一部妙法。故言总显。以亲闻故。故言已闻。问何言一时。答说者听者。共相会遇。时分无别故。经立一时。问经通五人说。佛菩萨神仙变化人弟子等。未审此经是谁说。答表法尊主胜。不是余人。故是佛说。经言佛字。问外道教法。从天降下。或言朱鸟衔来。都无来处。未审此经说有处所否。答经言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说处也。问阿难言如是我闻。未审当昙山独自闻。为复更有人同闻。答与者。兼并共及之义。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有同闻众也。所以通序之中。有此五段。一总显等。疏主科经中通序。即摄此五。疏科论中序分。成就摄四。第五段所被机。入众成就中。序成俱四段。今此先解序分成就。此中四段。每段据实。各列为一唱。疏主恐经文碎。所以四段合为一唱。唱中疏云。如是我闻。即为初也。此处丧经也。   言为论本但说序分等者。商量论家科。序分成就意也。疏主科序分成就有四。论主科序分成就中。唯叹山城。不说余三也。问若尔。论家序分成就。收法不尽。答论主据胜处。叹山城。余三虽不叹。亦是序分收也。山城有所表。故与余经别。所以偏说也。余三不异余经故。论不说也。问金光明经有王舍城鹫山。如何言别。答余经虽有。不表经故。论云。序分成就者。此法门中。示现二种义成就故。一者。示现一切诸法门家胜故。二者。示现自在功德成就故。如王舍城胜一切城故。耆阇崛山胜余山故。显此法门最胜故。如经言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故。   言一说之所由等者。问说之所由。立之所以。有何差意。言经首置如是我闻。有何来由。由谓因由。答如来入涅槃。遗阿难安置。此是说之事由。二立之所以。佛交阿难立着。有何所以。以由用也。用作何物。答为令生信。生信义不同。有其十释。又云所由即从声。所以即为声。故有差别也。   言说之所由者如大术等者。即摩诃摩耶经(摩诃云大摩耶云术)即摩耶夫人。是佛圣母。名曰大术。升天三月安居。为九十日说经。名大术经。问谨案彼经。佛初成道。为报母恩。说出此经。如是我闻。佛临涅槃时安置。时既悬隔。如何得名大术经。答始终为论。从初成道。直至金棺再启。为母说法。总名大术经也。等者。等取阇维经律藏传付法藏传智度论说其本缘。谓如世尊于俱尸那城。力士生地。䟦提河侧。北首而卧。将入涅槃。阿难是党弟。见于如来圆寂相现。心没忧海。莫能自胜。然佛成道未久。天魔波旬。第一遍请佛入般涅槃。佛言且去。吾本出家。只欲度生。吾缘成道已来。总未利益。待吾度得智慧弟子了。方般涅槃。不逾多时。有舍利弗。为诸梵志师。马胜比丘。入城乞食。鹙子逢见威仪闲雅。容貌可观。遂问。师学谁耶。马胜说三谛法。以答鹙子。言下得证初果。后归投佛。佛言善来等。得无学果。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才度得智慧弟子了。第二遍天魔又来。请佛入般涅槃。世尊言且去。我虽度得智慧弟子。未有神通弟子。后乃目连见鹙子。鹙子为说马胜三谛法。言下得初果。后投佛出家。世尊唤言善来等。言下得初果。神通第一。天魔见已。第三遍复请涅槃。世尊答言且待。我虽有智慧神通弟子。未有多闻总持弟子。后有阿难。年满二十年。世尊世尊为。   阿难说其二十年前所说经法。略示方隅。总以偈。如下经云。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我今无复疑。安住于佛道。方便为侍者。护持诸佛法。阿难言下。并皆悟解。第三遍天魔复言。既度得多闻弟子。何不入灭尽耶。其时阿难。在佛边立。世尊顾问阿难言。天魔请我入灭。夫善修四神足者。能住一劫。或减一劫。我已善修四神足法。汝意欲留。为以入灭。世尊三问已。阿难被魔燕耳。总不闻佛声。阿难默然不答。波旬言。佛自弟子尚自不愿。何况我等。于时世尊告波旬言。吾受汝请。待我有缘众生未度者度讫。涅槃经教未闻者令闻。四部众集。亲加付嘱。三乘教法。传益未来。破暗除疑。事周究竟。却后三月。与汝涅槃。若不过三月。化缘不尽。若过三月。化缘即毕。波旬闻此语已。欢喜还宫。世尊恐阿难忧悔。遂语。   阿难。汝且于后园树下静坐。修其观行。思灭苦本。观汝之身从何所来。阿难依教。既至树下。欲入于定。观未成之次。心中昏睡。忽作一梦。见一大树。出众丛林。上至有顶之天。傍罗三有之地。树上有华有果。一切众生。采华食果。依树而住。皆言我赖此树。身令得存。求久之间。忽被毗岚猛风卒起。吹此树倒。力士生地。娑罗林间。碎为微尘。阿难惊觉。心甚惶怖。知梦不祥。心怀忧恼。遂往白佛。请说所由。佛告阿难。大树者。即是我身。有华有果。即是三乘教法。狂风到来。吹倒大树。即是波旬来请受请。入般涅槃。于丛林间。灭没于地。即是娑罗林间。力士生地。入般涅槃。阿难闻说。悲啼号泣。世尊语阿难言。我先三遍问汝。汝都不言。悲号何益。丧车后底。担药袋无益。贼去后张弓。尔时阿难。悲哀忧愁痛苦。心狂荒乱。如重醉人。都无觉知。不见四众。不知如来已入涅槃。为未涅槃。阿难悲泣。不能自胜。佛告阿难。设有一人。四事供养。供养满三千界。如稻麻竹苇。皆是罗汉。不如一人持香华供养佛。汝以二十五年。亲事于我。功德无量。而得初果。何须忧泣。每于静夜良辰。教阿难二十年已前。未闻之法。言我初于鹿苑。而度五人。次度耶阇五十人。次度优楼频蠡迦叶五百人。伽耶迦叶二百人。阿难既闻已。倍增悲叹。我为侍者。故留结缚。不证极果。夫为侍者。不取凡夫。恐有疏失。不取极果。同佛无学。此但居初果。佛言譬如大海之中无量鱼等。欲至岸者。要吞钩饵。方得出岸。汝已吞钩。当趣生死。如证应果。更闻此语。悲泣闷绝于地。阿泥楼豆。以冷水洒阿难面。普以善言。慰喻阿难。如来欲入涅槃。一切人天无能留者。阿泥楼豆谓阿难曰。一切有为。无常散坏。复作是言。世间空虚。无上法王。将欲衰殄。甚深大河欲渴。大法灯明欲灭不久。法山欲颓。法船欲沈。法桥欲坏。善友欲去。火怖将至。法幢欲倒。法树欲折。佛日欲没。汝莫愁恼。如凡夫人。又佛大师。三僧祇劫。难行苦行。所集法宝。亲自付汝。汝若愁闷。忘失如来真甘露味。有情漂溺生死瀑流。于苦海中。冯何解脱。汝可咨问大牟尼尊未来世事。徒悲何益。一旦远离无上世尊。设有疑惑。当复问谁。阿难曰。我怀忧恼。知何启问。尊者无灭。告阿难言。汝何不问四事之法。又请如来住世。莫般涅槃。问涅槃经。阿泥楼驮交阿难问。大智度论。忧波离交阿难问。两文何故不同。答两人在会。同时交问。互举一边。亦无有失。问波离楼豆。何不自问。答以。   阿难是结集之主。所以交问。阿难受教。以偈请佛。如来若入灭。众圣不庄严。由如夜暗中。有星而无月。如来若在世。众圣即庄严。如月有星辰。四面常围绕。世尊谓阿难曰。有会必有离。有生还有灭。已受波旬请。决定入涅槃。汝有疑速问。   言佛教之云我灭度等者。答第一问也。波罗提木叉是梵语。此之别解脱戒。解脱是涅槃果。别别防非。得此涅槃果。名别解脱也。问戒是福门。如何得此涅槃解脱。答正因则不得。依其顺缘。能生定慧。故得解脱。故有偈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三昧不现前。圣道不能起。糯云。身行不煞不盗。不堕三涂。便是解脱。何必事须取涅槃解脱也。   言为汝大师等者。佛在之日。以佛为师。人法师。佛入灭后。以戒为师。依法法师。故遗教经云。波罗提木叉者。当知此则是汝大师。   言依四念处等者。答第二问。诸比丘等。依何处住。住有二义。一身住。二心住。僧伽蓝。是身住处。四念处观。是心住处。四念处观者。身受心法。是所住四境也。念与慧俱。邻近为名。疏空言念也。念慧两法为能住。住心于此。四处之中。名四念处住。一观身不净。除净倒。令知苦谛。二观受苦。除乐倒。令断集谛。三观心无常。除常倒。令证灭。四观法无我。除我倒。令修道谛。又观身不净者。无始时来。一切众生。于自身向上起贪爱。世间朱唇皓齿。欲拟除断。初修之人。事须观自身不净。唯禅法秘要经。先从脚指头观。观小许破处。因此有血。便成疮泡。脓血流出。渐至一脚。乃至遍身。皆是不净。自身既尔。即至他身。向上不起贪心。即于一切物上。皆作是观。贪爱自息。第一观身。不净有五。一种子不净。如牡丹华。从牡丹生还香。伊兰从伊兰子生还嗅。三乘圣果。从戒忍等生还净。凡夫从无明贪爱烦恼种招感。故名种子不净。有说。今此小乘观行不净种子。但观父母遗体。以为不净。故龙树偈云。是身种不净。非余妙宝物。不从白净生。但从秽道出。二住处不净者。于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臭秽之处。于此安住。母食热物。如镬汤地狱。母食冷物如塞冰地狱。母若饥时。如倒悬地狱。母若饱时。如狭石地狱。故名住。处不净。故论偈云。是身为臭秽。不从华开生。亦不从薝卜。亦不从宝山。三自体不净者。地水火风。假合连持。皮肉筋骨。三十六物。以成其身。名自体不净。故论偈云。地水火风质。能变成不净。倾海洗此身。不能令香洁。四外相不净者。亦云。自相九窍常流。垢污臭秽。疮痍脓血。肢泪涕唾。亦相不净。故论偈云。种种不净物。充满于身中。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物。五究竟不净者。为生者。病死气绝已后。膀胀烂坏。变成灰土。皆成不净。反招后身。沉沦六趣。不能出离。故有颂云。审谛观此身。终归于死处。难御无反覆。背恩如小儿(上观身了)。二观受是苦。受谓苦乐舍。即三受。为三苦一期住令领纳名受。八苦相煎名受是苦。苦者逼迫义。凡夫不觉是苦。妄计为乐。今既观之。乐无是苦。一观苦受为苦苦。若空言苦受。是向上苦字。更向苦上。加生死病死怨憎会苦。此五苦随逐。苦上重苦。名为苦苦。二者。观乐受为坏苦。乐受当体。是有漏法。早是苦向上。更加爱别离求不得苦之所随逐。名为坏苦。世间钱财名利亲情眷属合会。暂时似乐。乐变坏时。能生忧恼。名为坏苦。三观舍受为行苦。舍受向上。被生住异灭四相迁流。迁流不安。名行苦。凡夫不觉是苦。菩萨大怖。菩萨观非想地蕰。如无间地狱。故有颂云。如以一睫毛。置掌中不觉。若置眼睛上。为苦极不安。凡夫如手掌。不觉行苦睫。智者如眼睛。缘极生猒怖。三观心无常。心心所法。刹那无常。前灭后生。犹如猿猴。曾不暂住。有非常有。不变无为。无非常无。不如菟角。无彼有无二常之相。合名无常。故经颂云。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类浮泡。不得久住。想同阳𦦨。从渴爱生。行类芭蕉。中无有实。识如幻事。颠倒所起。第四观法无我者。三科五蕰法。观此法中。都无有我。若执有我。则为非也。若执有主宰自在。则名人我。若执有胜性。则名法我。如来交观一切法中。都无有我。凡夫妄执。无我之处。强执有我。于绳之上。实无蛇故。即蕰计我。离蕰计我。三科法。但有从缘生。都无有我也。又修此四观。除六般寻。发九种修。六寻者。欲恚害眷属国土不死。九修者。对法云。一欲修。除不作意。二勤修。除懈怠。三举修。除沉昏。四励修。除自轻蔑。五猛修。除乏衣食。求出家故。六不退修。渐胜进故。七正念修。除失念故。八智修。除不应行处。慎不行故。离恶轨范。及邪念等故。九不舍善轭修。纵得果已。常不放逸。故涅槃经三十五。说四种念住。为自境故。五种妙欲。为他境界。如罗婆鸟。住自境界。不被他投。即忏愧也。罗婆鸟者。阿滥堆。是土境间住。是自境界。若住虚空。即他境也。偈云。飞鸟从空来。罗婆住自界。虽申勇猛力。致勿被其身。四念体者。观身不净。取十一色法为体。观受是苦。即忧苦喜乐舍五受为体。观心无常。小乘六识为体。大乘八识为体。观法无我者。除前十一色。及受八识心王等。所余诸法。并得为观。法无我体。观身不净色蕰。观受是苦受蕰。观心无常识蕰。观法无我行蕰(四念了)。   言恶性比丘等者。答第三问。恶性比丘。如何治罚也。安国云。梵谓寂静净洁。坛是悉坛法也。将此梵德。寂静默之法对治。恶性比丘。辨之不共语也。今云。梵即梵王。坛是宗法。舍言也。将二禅已上无言地法。恶性比丘名梵坛。治之不共语也。问何以梵是无语言。答梵默然故。所以疏言。不应打骂。打骂是不静法治也。但默摈故。默摈是静法治也。贤愚经中。有被摈比丘众人不共语。有一个鬼为食人故。护世摈之。此被摈鬼。见比丘苦。问不止我谓被摈。鬼言我亦被摈。共你作一讨挍。共觅饮食吃。人不见鬼。但于见汝。汝可在我肩上。戴汝而行。人谓汝得圣。空中坐立。比丘即上鬼肩上游行。人间大得利养。天王见已。我久摈汝。何故犹诳人间。贪夺财物。鬼被呵叱。即折置地。遂即致死。因此人说。为众不详也。   言一切经首当置如是等者。此答第四问。一切经首。置如是我闻等言。故有颂言。优婆离请问。经首置何言。佛教如是着。万代古今传。   言立之所以等者。问一切经最初首。安如是我闻。有何所以。答劫初之时。本无文字。后梵王出八十字。流行于世。后诸众生。生猒离想。梵王知已。遂总收字。皆已吞之。口两角头。各留一字。即是阿忧两字。诸外道曰。此二字者。诸字中王。故不被吞咽。自后诸外道有教。皆置阿忧二字。今简异外道。故置如是我闻。智论等中说。外道经初先标阿忧二字。阿之言无。忧之言吉。无所不吉。故言无不吉。又解云。阿言无。忧言有。一切诸法。不过有无。今显异彼外道。故安如是我闻。又外道教。无说时及以方所。或说空中拾得。或言赤鸟衔来等。今简彼。着如是。问佛经是佛说。为简外道。置如是等言。戒律亦是佛说。如何不安如是等言。答戒被内众。所以不安也。经通俗人。为令生信。所以安如是我闻。理实合有。略故无也。准诸广律。亦有也。   言智论云如是等者。问何不向序分正宗中智。要假经末信受奉行生智也。答据实。三分总能生智。翻译之家。举后取前。且言经末。其实总有也。问何故在前生信。在后生智。答智因信生。所以最初说信。欲取无上菩提去。事须先生信。汝舍利弗。尚于此经。以信得入。故初说信。   言信为能入等者。问何故不空佛信。或空说智。何要双说。答信为能入等。欲入三乘教理。事须得信。欲度三界生死。事须得智。度自度他。皆由智故。   言信为入法之等者。依初后次第解也。智为得果之玄术。玄术者法也。玄者玄远。幽玄之法术也。牟云。此两句释上二句。如其次第也。又古人云。智属于佛。能说教故。信属于资。能听法故。今此不然。信智俱是资瞿波。论云。佛有信智。二种境故。世尊相好。丈六金容。睹者信伏。称为信境。依四辨七辨。令物生智。名四智境。由此故知。若信若智。皆属于资。利钝而分也。   言信则所言等者。约修行次第解也。有履之人有信故。所出言语道理皆从顺。名所言之理顺。若是无信之人。所出言语。人不信受。道理亦不相顺。有信之人所言顺。道理若顺。便有能说之人。能为师所听为资。资顺于师。师顺于资。既若相顺。则师资道成也。   言由信故所说等者。重释上标中。信顺二字也。词无丰约。非信不传。是故经初。建言如是。问如何不信。师资不成。答如因明说。相违决定因。虽有三相。由不生敌者。信智名三相。俱阙故。彼因体所立者。言生敌者智了。故此之信。则所言之理顺。非智无以顺。其言非言。无已生其智。故须相顺。师资乃成也。   言趣极果等者。问何名极果。答即是佛位三身。菩提涅槃。二转依果。今显趣向极果。初因不过于信。信为能趣。极果为所趣。如人欲行千里。一步为初。今欲趣佛果。三大劫中。将信为初。信如一寸之针。能引百丈之线。缝缀衣服。由针而入。得佛果菩提。信为最初。故名初因。信心与佛果。为因也。   言依仁王等经者。引仁王经证信。与四十心为因。四十心后。与初地为因。言等者。等华严与仁王。同仁王经中不立四十心。只三十心。十信摄入十住。即是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坚心十信。只向第一发心住摄。今言四十心。却是论家立也。前四十心为初因。初因之中。最初是信也。且四十心者。第一十信。一信。二精进。三念。四定。五思。六不退。此十信第六心。名信不退。不退生邪见家。约上品发心说。若中下品发心亦退。七回向。八护法心。九戒心。十愿心。二十住者。一发心住。始从凡夫。便发求无上菩提之心。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种姓清净故。四生贵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长生真解。得佛法分。故曰童真。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三十行者。修行六度。转胜于前。故名为行。一欢喜行。二饶益行。自利转深。利他弥广。故名饶益。三无瞋恨行。四无尽行。度人不倦。利益增进。无有休息故。四无尽。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善法行。九导重行。十真实行。四十回向者。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怀回向。三等一切佛回向。若行有为无为平等圆通。则与三世诸佛。同行菩提故。曰等一切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本等善根回向。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着生死弥广故。能平等津。通法界众生。故名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一切众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此如道相融。故如相也。九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四加行摄在此第十位中也。故地前四十心为初因。就初因中。最初以信为首也。上解四十心。与初地为因也。   言最初发起大菩提等者。解大菩提心。与佛果为因。最初起大菩提心。同前趣极果之初因。菩提者。三身菩提。法报化三佛菩提。最初起一念。求三种菩提。能求之心。名菩提心也。菩提心以信进念定慧为体。此五之中。最初是信。所以引菩提心来。只要最初信心。余四相从来也。   言须具十德等者。此二句。十德三妙观。乃资助菩提心。非是正要。文便引来。十德者。发菩提心。经云。一亲近善友。近佛菩萨。能长慧命。能生道牙。二供养诸佛。良福田故。三修集善根。行万行故。四志求胜法。乐大乘故。五心常柔和。无瞋恚故。六遭苦能忍。忍寒热故。七慈悲淳厚。与乐拔苦故。八深心平等。观一切众生。如一子故。九爱乐大乘。起净心故。十志求佛智。忻菩提故。三妙观者。一猒离有为心。誓断一切恶持摄律仪戒。能招法身。断德果也。二求菩提心。誓修一切善根。摄善法戒。能招报身。智德果也。三深念众生。持饶益有情戒。能招化身。恩德果也。此上大菩提心。十德三妙观。总标也。   言大菩提心以等者。别释也。此因力也。即信等五根。是也。以善友为者。缘力也。事须得善友。知识观发也。以不退屈等者。精进力也。善根即信进念定慧为体(上释大菩提心)。   言摄大乘之等者。引论证仁王经中种力。无性摄论第七之清净者。即善根力。即前善根为自体因力也。增上力者。即前善友为胜缘。坚固心胜进者。即前不退屈。而为策发。虽逢恶友。方便破怀。终不弃舍大菩提心。所修善法。念念增进。不生喜足。即胜进力也。   言名菩萨初修等者。释前二力。三大劫初修最初。是信也。   言二入谛理之等者。入者。证悟也。谛者四谛。谛由实也。理者。真理也。老经云。合抱之树。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今欲入四谛理者。最初须依于信。又涓涓之流。归大海。一毫之善。直至菩提也。   言诸论皆说将入等者。信根者。即信进念定慧五根也。信力者。即信等五力也。   言有信根等者。出根力功能也。根力二观。根在燸顶位。力在忍世第一二位之中。安国曰。资粮名根。加行名力。资粮位中。二粗现行。虽有伏者。而于细者。及二随眠。止观力微。未能伏灭。故不名力也。然此四加行位。渐近道火。名为𤏙。如居山顶。进退两间。名之为顶。决定印持。名之为忍。世间最胜。名世第一。𤏙顶二位起得信根。忍世第一起得五力。问根力义别。何得名同。答信心初起。名之为根。后成就。名之为力。名数数虽同。义意全别。又出生义边。名之为根。难屈伏边。名之为力。有人解入谛理等。唯约小乘说者。不然。大乘见位。亦能断。于四谛下烦恼。而证谛理。若不尔者。相见道十六心后得智中。应非真见。故知信等。能作大乘入谛理之基。渐所以疏云。有信根故。万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明知约大乘而言谛理。二乘之人。即无万善。亦不能伏变易中魔。   言四魔不能等者。于加行位。顿伏分别。渐伏俱生。是除烦恼魔。三恶苦果。黄门等身。忍位裁而不受。是降蕰魔。分段死中。少得自在。是降死魔。降天魔者。唯大罗汉身证那含。及登地已去。方能伏也。此解狭。且地前菩萨。亦降天魔。华严之十住菩萨。八相成道。故知地前亦降天魔也。   言三通妙真等者。问何名妙真之证净。答二解。一约能证解。二约所证解。且初之妙。以离粗得名。真者。离妄为称。证净者。即四证净。佛法僧戒此四法。是所缘境。能缘无漏智。证达此理。名之为证。无漏智与信心相应。同缘四法。名之为净。只此四般境。离粗离妄。即是妙真。即是证净。故名通妙。真之证净。准此即是能通达彼妙真。及四证净者。是信之力能也(如人媒)。二约所证解。见道门中。四谛理名为妙真。离妄垢染。故称净。今明修行之人。证获得故。名为证净。金问云。无分别智。证之时有戒。可然。如何有佛僧。以理上。无假者身故。答若约别体。即不许同体。何妨由此。潞府智上说同体三宝。金约理上。说同体也。且潞云。无分别智及俱时心所。总名为觉。觉察分别。故名佛宝。不舍自体。名法宝。假者名僧宝。定道二名。戒也。金云。理是觉性名佛。当体名法。无乖诤名僧。问何名四不怀信。答四是境。只此佛法僧戒。不可破怀能缘之心。信此不怀。不怀之家信。依主释。二云。四是境。信是能缘心。能缘信心坚固。名不可坏。此是境家之不怀信。依主释。或不坏即信。持业释。但与无分别智相应信心。证三宝境。出观已后。逢三宝。信心不退。名四不坏也。问何唯立四不坏信。更不增减耶。答证于圣果。要因四大证之。譬如有人入于大海。采宝之时。便具四事。一者。事须得导师。二须粮食。三须得伴侣。四须得乘驭。佛为导师。法为粮食。僧为同侣。戒为乘驭。问何故先归依佛。次归依法。后归依僧。答佛是能说法人。故初归依。法是所说。次归依。僧是所度根。故后归依也。问唯真见道。亦通余耶。答九十八之预流果中。唯得名净相。余果位名圆满净。于最极果。说为第一圆满净(上一句标)。   言能越恶道者。信佛故。离地狱道。信法故。能越饿鬼道。信僧故。离畜生道。又云。或一一皆通离三恶道。   言离贫贱因者。由信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因生胜处正离贱因。由信饶益有情戒。施他丰财。正离贫因。   言故论亦说信等者。引教例成也。见道真智。正名现观。显察四谛理故。信能助此现观增明。亦名现观。唯识九云。此二见道。与六现观。相摄云何。五十五云。现观者。决定义。明了义。于诸谛中。决定妙慧。而为体故。明了现前。而观境故。唯识云。一思现观。谓最上品。喜受相应。思所成慧。最上品者。胜故。喜相应者。明利故。由此思所成慧。能观诸法。苦空等引生𤏙等。思引修故。从因为名。名思现观。第二信现观同时信心有力。助观增明。谓缘于三宝。世出世间决定净信。令不退转。邻近为名。名现观。信非是慧。忍可慧故。牟云。此上二通漏无漏。第三戒观。谓无漏戒。除破戒垢。令观增明。解云。无漏定共。道共无表色。相助断惑故。亦能助观憎明故。四现观。智谛现观。此唯无漏缘。非安立谛为境。以慧为性。通根本后得智。智者。割断义。谛者境智。能现见谛境。从境立名。名现观。第五现观边。智谛现观。通世间出世。智慧为自性。边者。是智谛现观之后边。相形为名。名边智谛。现观解之。唯所后得。了悟俗边故。第六究竟现观。所作已辨。名为究竟。现观见诸谛。名为现观。谓尽智等十智。然智无漏。   言四荷至等者。荷者负也。至德者。佛果菩提。名为至德。令心有二功能。一能荷负至德。二亦能与至德。为嘉依。嘉由善也。即是善依也。二云。所三乘无学果。总名至德。论信之一法。与三乘无学果。为善依也。三云。因中万善。是众德。亦名至德。信为至德之嘉依也。依者。依凭依托。一切善法。依信而生。信为善依也。   言信者食法味等者。问信有何功德。答疏云。信者。食法味等善手也。三乘圣众法。名学佛法者。一乘教法。犹如法食。信心一个。是食法味之嘉手。学佛法者。以信为手。智度论云。入三昧海。以信为本。亦有疏云。饮法味。亦云。知应从多本。然食为正也。   言以信为手等者。法合也。三乘圣人。名学佛法者。三乘教理。由如法食。信心一个。是食法味之嘉手。以信为手。   言以信为牙者。无手不能取食。无牙不能断草。象以其牙。损噬诸总。舍喻于牙。能弃恶法。此舍不是舍施之舍。是舍受之舍。但是善十一中。行舍名舍。论云。云何名行舍。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意道由不放逸。先除杂染。舍复令心寂静而住。即能损恶。如牙噬物。而能断草也。沼云。象有六牙。伏诸猛兽。修行之人。有行舍。能对治六障。修行六度。以布施摄贫穷。以持戒摄毁禁。以忍辱摄嗔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礼意。以智慧摄愚痴也。   言以念为颈等者。论云。云何名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一切能引于定。如颈连持于身。不数犹于念。令前不忘。又云。颈连身首。而令不断。念能持善心不绝。凡象颈者。此而无回曲。有专直之用。念修善法。有不散之功。故学佛法者。须得其念。念有二种。一者正念。即明记忆持诸法。二者邪念。即入邪见稠林。下云。复有诸鬼。其咽如针。即邪念也。   言以慧为头者。虽有颈无头。不能见物。事须得头。头能引导。见善见恶。虽有念无慧。不能简择。事须得慧。以慧为头。头上有眼见物。引身不堕坑堑也。   言于其两肩等者。自利行为一肩。利他为一肩。一切善法。皆依自利利他行。向上安立。名担集善法也。或戒定为两肩。发生智慧。或以惭愧二法。为两肩也。   言象所饮啖等者。永云。象饮啖必假鼻已取物。学佛法者。事须最初生信。信能取法。喻之于手。舍能防恶。况之以牙。念能持慧。比之于颈。慧能前道。譬之颈也。   言五七圣等者。沼云。在佛果位。名为圣财。若在因位。名法财。元由初也。天地之初胎者。始也。出生之初故。胎者。人伦之始。尔疋云。初裁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胎者胎藏。十月满足。遂成人道。皆从胎藏。而与意言。学者如世怀胎。必诞其子。法中论兆前一劫。修习无量善根。熏发种子。如怀胎者。入见道时。断二障显二空。理智生如来家。住极喜地。证真平等。如诞生也。故言元胎。胎由始也。问七圣财中。何法最为元始。答最初信也。财者圣法财。是法财之初也。   言学者大商等者。三乘人修行。取佛果菩提。名大商。求二乘果。名小商。果位菩提涅槃名宝所。此是足珍宝处。此菩萨如经记。佛如财主。菩萨向佛边听法。便是学者补货物。元规者。元由初也。规由求也。初规求法宝。获圣财处。事须最初生信也。简异世间。故名圣财。若准瑜伽论故。世间出世间财。凡则有四种。一适意财。谓珍宝金银等。令心悦乐。二憎长财。谓按摩等。长养四大故。三吉祥财。如俗端午。续寿命衣物等。四住持财。如宅舍家主饮食等。任持身命。问凡圣二财。胜劣云何。答世财四种。设暂得而还无。法宝七财。一获得而长有故。大论第五。挍量胜劣。有五重。一行世间之财长。不善行出世财长行。二乐。世间财。暂时安乐。出世财长时究竟安乐。三遍。世财不遍益。出世财遍益一切。四时。世间财有无不恒。出世财长时常有。五地。世财唯欲界五趣。出世财遍九地。六引。世财引生死。出世财能至菩提。七尽。世间财宝。暂有还无。出世之财无竭尽。八夺。世财为他所夺。出世之财。化终不夺。九往。世间之财不往后。出世之财。随往后世十足。世财无厌足。出世之财。果满知足。十一恐怖。世间财宝。畜即心惊。出世之财。恒然安乐。十二怨。世间财宝。共畜诤竞生。即招怨家。出世之财。自他无诤和合。如乳。十三灾害。世财有灾害。出世之财。毕竟无碍。十四娆恼。世间之财。生老病死烧之忧。出世之财。无老病死。清虚常乐。十五断除。世间之财。资长忧恼。须断。出世之财。终不遗弃。   言七圣财等者。安云。一信。除疑正见财。二戒。即七众戒。防非离恶财。三闻。闻是闻所成慧。除疑博达财。四舍。除贪离染财。舍谓行舍。无贪等三根为性。或舍谓舍施。亦以无贪为性。后解为胜。五慧。简择胜劣财。即思修二慧。六惭。崇贤进善财。七愧。轻拒暴恶财。此七之中。信为首也。问争知七圣财。信为首耶。答疏主引显扬论。排批以信。最为初首也。   言善本因等者(昌六反)。信之一法。与九善。为根本故。   言俶落者。尔疋云。肇祖元胎。俶落与始也。俶为春之初。万物之初生也。落为秋之初。万物之始雕也。故举春秋之时。摄冬夏之两节也。诗云。令终有俶。访予落正。皆始也。天四时亦有信。春以风为信。夏以暑为信。秋以凉为信。冬以寒为信。春无风等。天之失信也(标了)。   言欲为本者。起希等。论云。何为欲答于所乐境。起希望为性。勤依为业。牟云。此中意说。将入彼大乘善法时。由前信。信知自身有菩提涅槃之性。次即于此二无上法。起希望心。而欲求之故。名欲为根本。   言作意所生者。第六意识。起希望时。必由作意。警觉方生。论第三。云何作意。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谓此警觉。应起心种。引生趣境。即是引第六意识。于菩提涅槃之境。故名作意。所生数警觉故。   言触所集起者。虽然作意警心了。心心所法。已生现行。若不得触。则心心所法离散。事须得触。和合一聚。心心所缘所前境。是触功能。论云。云何为触。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也。   言受所引等者。虽有和合根境。功能当时。领纳前境违顺之相。还须是受。论云。云何名受。答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起爱为业。   言定为增上等者。问如何言定。为增上。答若论令心心所。深取所缘。专注一境。是他定功能。散心缘境。如风中灯。无光也。所以一切时中。定心缘境。最胜故。名增上。论云。云何为定。答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一境不散为性。智依为业。遗教言制之一处。无事不辨。   言慧为最胜等者。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论云。云何名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   言解脱为坚固等者。有二解。一者。涅槃真理。称为解脱。非被所坏。得坚固名。一证得已。缠缚永息。二者。或即胜解因中。印境名胜解。果中离缚。名解脱。缠谓八缠十缠。俱舍云。缠八无惭愧。嫉悭并悔眠。掉举与昏沉。或十加忿覆。缚者。俱舍云。缚三由三受。解云。乐受悦诸根。顺故生贪欲。忧苦是逼迫。违故即生嗔。舍受是中容。遍故愚痴起。又云。缚有三。相应缚者。本来心王心所。是无记法。不是染。由与烦恼贪嗔痴等。同生同灭。缚彼心王。所成杂染性不善性故。名相应缚。相应即缚。二者。所缘缚。所缘本来。不是缚。由被能缚。彼所缘本来所缘境。是无记。法体非是缚。由心王心所。由与贪嗔相应。缘被所缘境。于彼境上起贪缚。彼所缘名所缘缚。三自性缚。根随烦恼。自性是缚法。名自性缚。后有烦恼所知分别俱生种子。如是皆缠缚所收也。   言出离为后等。问何名出离。为后边。答潞云。觉道菩提为离出。以证得得故。故言圆满。望出生死尽处。此最居后。故名后边。二者。果望于因。因之后故。故名后边。此二解总望三乘果说。问若尔。何故后二。亦向九善。因收也。答或此亦通诸圣弟子。分证理时。圣位对凡夫。亦名后边。两解总得。潞约三乘人出分段生死说。疏主约大乘说。问即初地圣位。对地前凡夫。亦名后边。初地菩萨名觉道满。答虽不名满。约当地说。亦名满。二者。约多分说。亦名觉道满也。   言信既为欲依等者。安信之所由也。缘小乘善。有九因大乘善。只有八因。疏主依瑜伽论。烈八善因。论中只所欲为最初。事须先起欲。然后生诸善法。疏主依论解了。末后反望向前八因。据道理。事须先依信生故。最后两句。安信之语。故言既为等兼信成九因。   言七启机门等者。启着开也。根者。众生根性。只此根。便是其门。根即是门。故名根门。问何名为手。答信是手众生信心若发。根门即开。信心不发。根门即闭。众生发信心。便是开根门。众生不发信心。根门即闭也。故众生根门。开之与闭。皆由信心。故唤众生信心。作开根门之胜手也。二云。机即物根。门即教门。三乘五乘教法。与众生根性。为出离之门。今欲开彼教门。以何为手。答众生一念信心。是开教门之胜手。无手不可开门。众生若无信心教门。因何肯说此解。众生信心为手。如来教为门也。   言接教手等者。众生信心如手。教亦为手。信手教手。两手相接。置出世故。   言俱舍论等者。疏主依何处圣教。说如来教为手。答疏言俱舍等。长行解之。一切众生。于生死沉沦无救。世尊哀愍。随授所应。正法教手。拔济令出生死。生死坭者。十二有支中。五果种子如土。是异熟性故。爱取如水。数溉灌故。无明行类。和泥人。能造作故。生老死支如泥。有漏性故。拔众生出生死泥。即分段身也。彼说有三义名泥。一沉处喻。深坚通三界。二溺处喻。粘被妻子所粘故。三难出喻。广傍说六道。难可出故。   言后陈正宗为等者。如来拟说正宗。正宗之中。乘教手教众生句。序分之中。发信心。举信手。两手相接。出淤泥故。结归当经也。   言智度论等。此论唯证信心为手也。   言八湛等者。贺云。信如水清珠。余心所等。喻同浊水。珠投浊水。浊水湛清。余所皆同。心聚皆清。   言成唯识等者。问何圣教唤信作珠。答疏云。成唯等。安云。此宝珠置在日月下。能出水火。投浊水中。水则证净。名水清珠。类同于信。大随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极秽物。自秽秽他。此信澄清。能净心等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此珠有三种。一阳燧珠。将映日而得火。由有信故。将对智而能生无漏道火。二者。月爱珠。将对月而出水。由此信故。能令众主得月性水也。三水清珠。能清浊水故。将此信心。投不信心中。能清不信。性水浑浊故。故唯识六云。云何为信。于圆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是信自体。能治不信。是信之业用。若不信起来。自性浑浊。自体是不净法。亦能令心心所法。成其不净。问此信以何为性。答心净为性。问为复心即是净。为心俱时净。为复心之净。故第一若言心即是净者。自是心王。净何关心。所信是心所故。此约持业难也。若心俱时净者。与惭等又何别。一是心所。与心王相应。何不言惭等净。第二若言心之净故者。自是心所。净何言心净为性。若离心有净。此可心所收。若净即心。信应非心所行。若令心净。惭等何别。依主难。惭等令心净。不许是信收。信既令心净。云何异惭等。邻近难也。惭等心俱起。故彼非是信。信与心俱起。云何异惭等。答惭等虽总有此功能。于中各自别有行相。信之一法。唯能净心。以心胜故。立净名。自体是净。亦能净一聚心王心所。亦成净也。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崇重贤善为性。愧自用轻。拒暴恶为性。虽善非净为性。今我信者。即用心净为性。无滥彼失。何得为难。   言九建名道等者。建立也。疏云。建立名闻道德之善。盖不过于信。牟云。名闻利养。宛是僧谈。事涉儒书。应言名教五常之教。道谓大道。良由善也。资由助也。问欲拟建立五常名教之大道。以何为善助。答无过于信。信能与彼五常。名教道德。为良资也。简要叙古说。良由恶也。资由须也。欲拟建立名道。要须信也(上标也)。   言宣尼云等者。宣尼者。孔夫子。死后王莽谥号。为文宣王也。善问周达。曰宣。又云。能宣道德。曰宣。尼是字也。夫子姓孔。名丘。字仲尼。论语第六。颜渊云。夫子至卫。子贡问政。夫子为卫君无信。欲去食存信。故有此言。子贡问夫子曰。为政者何。夫子曰。足食足兵存信。即是为政之法。子贡曰。若事不得已而去之。三者何先。夫子曰。去兵。兵者不祥之器。君子不得止而用之。二者必不得已而去。于此二者何先。曰。去食存信。子贡曰。人以食为命。无食即死。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死者古今之常道。人皆有之。治邦不可失信若无信。纵有食。乃不终天年而死。大国无信。小国不归。小国无信。大国伐。君无信。臣死。凡夫信至伐。为政章云。子曰。人而无死。不知其可也。乍可抱信而死。不可无信而生。   言如大车等者。论语云。人无信不立。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轭。其何以行之哉。云大车即牛车也。輗者即车上辕端头横木以缚轭。小车者。驷马车。轭者。辕端上曲钩衡。即横曲木也。   言不知其可者。夫人若无信。则无用处。非名人也。   言十款衷诚等者。款由言也。衷者忠直。诚由实也。问夫子欲拟釰款曲展忠诚。以何法为善。何法为藉待。答无过于信。信能与款曲。忠诚为善助。为藉待。信能助忠诚。故云。款衷诚等(上标了)。   言左传言等者。释也。牟云。左休明为鲁史记中。仲尼所修之经。而作传广解。故言左传也。苟此训且。   言涧溪沼沚等者。尔疋云。水注川曰溪。溪亦涧也。又解云峡水谓云涧。小池曰沼。小沼曰渚。小渚曰沚。毛者草也。是土之毛。犹如人身上毛发。古诗云。有一由舍公。秉金卖毛发。苹者。大萍也。即萍草也。蘩者。即皤蒿。即白蓬蒿也。蕰者。积义聚义。藻者。水草有文曰藻。廌由上也。进也。若有信。将涧边溪边。沼沚之上。草将来作菜可廌于鬼神。可羞王公。   言而况君子等者。引事成也。此事因周平王都洛阳。谓周道陵夷。天子微劣也。郑武公。郑伯公。亦是周平王卿士。平王父子。东国之政。传云。王贰于号。号即西号。公亦事于平王。意中欲得分一半国。计事与西号。公亦作念之。次郑伯公早知。传云。郑伯怨王。王遂讳之。无此事。郑伯心中不信。遂周郑交质。周主子子孤。为质于郑公。郑公子忽为质于周。注云。王子孤。即平王之子也。后平王崩。国人取王在日意。欲分一半。与西号公。虽二子更质郑国。仍不宾伏。谋动干戈。夏四月取温州之麦。秋又取成州之禾。周时十一月为正。昔时四月。即今二月。麦苗正长。次言取者。意交践踏。秋取成州禾者。昔时秋。即是舍时。五月六月禾苗长成。交践踏也。温州者。今河内温县成州。即洛阳县也。传云。周郑交恶。两相嫉也。曰人若无信。交质何益。若人有信。不质亦得。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恶之以礼。虽无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𨪆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廌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况君子结二国。信行之。以礼正。与用质也。圆曰筥。方曰筐。有足曰锜。无足曰釜。停水曰潢。洿流水曰行潦。   言此十义中等者。结信义也。初八义依内典。后二义依俗书。则云。真宗明信。即能信之心。俗典言信。乃所信之事。义虽稍别。信且名同。离增减者。增即加增。佛语灭乃减。乃减削佛语也。   言正释其等者。又云。说之所由。立之所以。然则已知。何名如是。我闻之义。故此正释。其文也。   言佛地论等者。都有一十五释。此标四解。约四般义。解于如是。名依彼转。转者解说也。   言如有说言等者。但由富贵名。彻远则闻。喻意舍卫国中。有须达长者。最富如毗沙门天王故言如是。如是者。比况之词。天王宫中宝物。与长者家中宝物。多少好恶。恰相似。长者家中宝物。与天王宝物。亦相似。今日将阿难。如须达。毗沙门如世尊。意言阿难。法财亦如世尊。无异如毗沙门也。   言如是者。法合也。问长者家中宝物多少。于天王宫中宝物。答疏言如是。若多若少。贵贱若不相似。不得名如是者。相似也。法合中有四不异。一所说不异如是。亦亦能诠教也。如是亦所传。今日传也。所闻是昔日闻。问长者家中宝物。与天王宫中宝物。多少一种未审所传所闻之法。莫加减否。疏言。如佛所说也。   言定无有异者。问莫名句文改易不同否。疏言。定无有异。故言如是。问阿难昔日闻底法。与昔日佛说法得同否。答依能诠教。昔闻与昔说。定无有异。何名所说不异。如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等。阿难亦尔(上能诠教同)。   言为利乐者。不唯能诠教名句文同。兼所诠理亦同。如来说持。经得六千功德。阿难今日说经利益。与昔日恰同。故言如是。   言方便之因者。因即佛果菩提。因汝等所行。是菩提道。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世尊说法。定为利乐方便之因。阿难所说之法。亦能利乐方便之因。一种利乐。名依譬喻转也。   言或当所说如是等者。佛地论二说。一昔闻同昔说。即阿难望佛为相似。二今闻同昔闻。即今昔相似。问。   阿难今日。拟说底法。与昔闻同否。答曰。一切皆同也。故名如是。   言二依教诲等者。一则如来昔教诲。二则阿难今日教诲也。   言此中如是等者。又云。此中意者。佛当教诲。言汝等如是读诵经论。此是佛教诲。阿难若欲得分明合。言汝当如我如是而说。   言近则传法等者。有二。一则阿难教诲千罗汉。二则教诲时众。还言汝等当如是读诵经论。教诲千大罗汉也。   言或告时众等者。阿难教诲众。汝当如是依教修行。我昔曾闻来不错也。问阿难教诲中。前后两解何别。答前言教诲。劝千大罗汉修行。后言教诲。劝教勤听也。   言三依问答等者。时会。问阿难云。汝当所说昔定闻耶。答言如是我闻。   言四依许可等者。二解。一是阿难自许可所说之法。二是佛许可阿难说。前解为胜。   言我当为汝等者。思惟道理。如是而作者。威仪法用。如是而说者。文字句义。又云。如是而思意业。如是而作身业。如是而说语业。   言谓结集时等者。此五句疏文。是千大罗汉。请阿难说。问结集尽是声闻。如何唤作菩萨。答二解。一菩萨之名。通三乘有。若唤作摩诃萨。即不得。若求菩提度有情。通二乘有也。二者。声闻回心已去。名渐悟菩提。言传法菩萨等者。阿难许说也。问既千大罗汉。请阿难说。阿难受请否。答疏云。传法菩萨等。此答中二意。亦许所说法。如是当说。许可法也。所说法皆曾闻来。二许可人。如我所闻。与昔日闻时不异。   言或信可言等者。即可也。一此是阿难。自许可心中。拟说底法。为如是法。我昔所闻。所闻之法。齐此当说。更无加减也。二由无量听者。能生深信。信印可阿难。是事如是。此即听者许可阿难。初解胜。化度云。或信可者。定令众生。于所传教。而生起信。及印可故。名为如是。信可者。是事如是。不信可者云。是事不如是。   言真谛三藏等者。律仪有三。一二百五十戒。二杂诵律。三比丘尼律。今言微细律。即杂诵律也。杂明微细事等。亦云小罪也。名微细也。有梵本未译。   言明阿难升座等者。释云。阿难升座。大圣潜加。遂开满月之容。独蕰世雄之相。如妙高之踞宏海。迥拔众山。似白鹤之处鸡群。孤标素色。   言非佛更起等者。非字。贯此三句。如者。相似义。是者。无非义。我说如十方佛。故言如。我说无非。故言是。为除众三疑故。故经初言如是。   言结集之缘等者。疏主法苑第二。有诸藏章。彼以十门分别。第一即是结集缘起。广引集藏及付法藏传。真谛异执疏。及智度论西域记等。合集而说。佛于俱尸那城。入涅槃时。大地六种震动。尔时诸天。礼迦叶足。而说偈言。耆年欲恚慢以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严妙无比。眼目清净如莲华。说此偈已。白迦叶言。仁者知否。法船破。法城崩。法幢倒。行道人少。恶人炽盛。当以大慈。建立法幢。迦叶奇布。时大迦叶。谓其徒曰。慧日沈照。世界暗暝。善友返奇。众生颠坠。懈怠比丘。闻此语已。皆大欢喜。更相贺曰。佛般涅槃。我曹安乐也。若有所犯。谁呵制我。迦叶闻已。心更悲伤。慧集法藏。即命徒曰。往俱尸那城。路逢一梵志。手执于莲华者。从俱尸那城来。云世尊入灭。于是迦叶。即往生怨王处。令造八个槽。王依教敕。便造八个大槽。又索医人。王亦从命。迦叶问医。何药治风等。后从王索。王皆随与。磨以为榍。煎已为膏。内八槽中。然后执王手。告云。佛般涅槃。已经七日。王闻此语。闷绝而死。迦叶将王。安药槽中。遍至第八槽里。王乃还活。以药资王。还得平复。如是三告。王亦三死。亦如前置药槽中。依旧还活。迦叶为说一切有为。皆归磨灭。悉皆无常。如来亦同。王莫忧恼。宜弘大法。以报佛恩应与眷属。从俱尸那城。王之眷属。并大迦叶。屈申臂顷。至拘尸那城。王既见佛入灭。又还闷绝。迦叶复以置药槽中。次第至八。王便得活。佛于衣外。出其双足。受迦叶礼。一切大众。亦皆随礼。准此即是第二七日。安荼毗分云。佛般涅槃。初一七日。造棺及椁。第二七日。佛在棺中。俱尸那城。入出四门。周游往还。一切大众。随后往来。第三七日。棺在香台。人执火棺。不能令燃。过三七日。迦叶乃至。重开棺椁。更洗佛足。复以新叠。千重缠裹。入棺之后。火从内发。一日之中。焚之都尽。至荼毗了。四众弟子。见佛涅槃迦叶来至。皆欲涅槃。迦叶即上须弥。打铜犍槌。而说偈言。诸佛弟子。各念于佛。当报佛恩。莫入涅槃。是铜犍槌声。及迦叶语。遍三千界。皆悉闻知。未生怨王。为大檀越。云诸大弟子。得神通者。皆悉来集得。九百九十九人。除阿难陀。从夏安居。初十五日集。阿阇世王。为大檀越。迦叶入定。观见阿难。由在学地。从禅定起。牵出阿难。汝结未尽。不应住此。汝有五过。一请彦女人。二踊佛衣。三索水不与。四将马音藏示女人。五不请佛住世。阿难言不识是非。信上座语。愿求忏悔。悔讫遣出门外。迦叶然后入来。即自闭门。大众议曰。谁结毗尼。阿那律曰。舍利弗。有弟子憍梵波提。结毗尼尼藏。得使信往忉利天中。唤唤不来。憍梵波提说偈言。憍梵波提头面礼。众妙第一大德僧。如来入灭我亦灭。如大象去象子随。是时。   阿难希求漏尽。殷勤疲极。欲卧就床。廓然大悟。如日破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数亿天人。围绕阿难。夜到僧堂。绕门而唤。迦叶令于户钥孔中入来。入大众已。师子无畏。迦叶迳见。八万余人众。叉手立迎。迦叶集云。善来阿难。便就高座。条流众僧。迦叶高声。大令众云。欲度苦者。皆来至此。如佛所说。种种诸法。除众生苦。阿难说当知。天龙鬼神。四部弟子。四果圣人。诸军众。闻皆令至。大众次第。坐十二由旬。阿难居中。如月圆满。帝释在右。梵王在左。侍奉阿难。如佛在时。时天帝释。说偈赞叹。一切天子。皆大欣悦。如见世尊。阿难无畏。容仪巍巍。如日光明。既得漏尽。项背圆明。照于大众。众起咸叹。天魔闻之。欲将妻子并兵众。灭此残法四辈弟子。尔时阿难。以智慧力。迦叶已精进力。申手执魔。而以三尸。系其颈上。第一人尸。二狗尸。三蛇尸。膀胀难近。魔便请言。迦叶见放。罗汉不应见困于人。我前极扰世尊。未曾如是见困。阿难迦叶遂誓彼言。□若乱众。尸还挂颈。波旬遂起。迦叶敕众。皆当静听。诸王普起。叉手侍立。阿难长叹。师子振欠。四顾告言。如是我闻等。众闻说如是我闻一时等言。一亿天女。得法眼净。结为四藏。结集诸经。以为一藏。律为一藏。论为一藏。录诸异法。合集诸经。以为一藏。千大阿罗汉。闻如是言已。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云无常力大。我近始眼见耳闻。佛自说法。今日乃言如是我闻。苦哉苦哉。集法已竟。其年十二月。未生怨王崩。大迦叶入鸡头山。大众皆散。   言注法华等者。注此经人甚多。有京兆韦诠。晋刘虬。僧睿法师等。人所引即刘虬注。   言感应之端者。众生大乘根性熟。感佛降生。众生为能感。端者首也。佛是一切众生归投处。是众生端首。左传云。所论唯信。信者。言之端也。善之主也。如县令拜大。大减于当时。并是感应之事。如君王有德。即有芝草生。庆云现。凤凰来翔。麒麟至等。   言如以顺机等者。贺云。佛顺于机。授法名如。众生无非称之为是。机既无非。感于如来。如来顺机以出世。故名为应。   言众生以无非等者。如下鹙子三请说经。是无非如来。问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即是如来□为应。如五千退席。此是有非。不名无非也。   言名教者。潞云。名者。即一部之都名。教者。即一部之教。   言注无量等者。即慧表法师注也。   言至人者。即至极之人。名为至人。四果及十地菩萨。但名圣人。唯我世尊。名至人也。六无为中。无量义是第六真如无为也。   言显如等者。问言显如。理在不疑。诸小乘经论。唯说无为。何言显如。答今顺本经。言显如也。纵说小乘。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有为无为之法。皆依真如。今言显如。何失。维摩云。一切法亦如也。   言[玩-兀+正]公等者。即梁朝志公和尚。公是五等诸侯之上首。国尊敬道德。比之上公。此中多约性以辨。   言第一句如是等者。相云。我法体无。今执为有增益法体。故得谤名。如实不教人。言他教人。即是谤也。此亦如是。且第一句有者。约遍计性为言。遍计性体空。言其有者。即增益谤也。   言第二句等者。牟云。有为无为。名为有牛车宝所。体是非无。即是依圆。是有令拨为无。即损减也。   言第三句等者。如清辨宗计牛车宝所。俗谛门中。境智俱有。真谛门中。境智俱无。不同中道宗解。于真谛亦有亦无。亦有即依圆。亦无即遍计空。即彼计俗谛亦有。真谛亦无。有无相违。相违即谤也。   言第四句等者。此小乘□执。牛车非有。羊鹿非无。不了权实。名愚痴谤。小乘若言涅槃是有者。涅槃应同老死相。若言涅槃是无者。涅槃同断灭法。真如妙有。不得言有。亦不得言无也。   言第五句等者。展转执法有无。是戏论故。说法者。有须言有。无即言无。何故乃言非非有还是有。非非无即还是无。言是成戏论也。五句皆言如是此经者。问如是此经。离增益谤耶。答疏言。如是此经离执有增益谤。问如是此经。离损减谤耶。答疏言如是此经离执无损减。余准知此。宝公。解如是之义。未必偏属法华。但损法也。   言光宅等者。光宅是寺名。在润州江宁县。梁武帝。后舍宅为寺。云法师。俗姓周。与庄严旻开善藏。俱擅声价。时人谓之𣂰足僧。昔有一女人。每常发愿。愿生得一儿。讲法华经。即称心矣。后梦一僧云。与汝作儿梦毕三两日间。遂觉怀孕。后诞生一子。满宅有紫云色。三日光照其宅。后为子设满月齐。具述上事。从僧乞字。僧与作字。名为紫云。七岁出家。至十三。讲法华经。从兹不绝讲。一百余遍。感得龙天来听。其时值天旱。武帝请讲斯经祈雨。法师遂偏讲药草喻品经。至四方俱下。其雨并足。具如高僧传说。   言如是将传等者。即一部之经。意言结集之时。将传所闻。昔时佛教。如是之言。是故经前。题举一部也。   言即为我闻作等者。摄云。若不先损。所闻之经。即言我闻者。我闻于何意。欲彰其自闻。所以先标如是。呼谓呼召。辙谓轨辙。既言如是。须辨我闻。说此如是。二字能呼彼我闻。而与彼为轨辙也。耳字助句。有车辙方得能行。由有法故。我方得闻。故呼如是。与我闻为轨辙。   言梁武等者。如即损法。是为定词。名为如是。此解即显阿难自明。是佛所说。非己说故。   言长耳等者。梵云那连提黎耶舍。随言尊。北印度乌长国人也。形貌环奇。顶如肉髻。耳长而耸。目正处中。有异常伦。特为殊相。北齐时。游化至齐。未久遇周武帝灭法。避难潜游。大随御宇。重兴三宝。降诏书。请来弘译。年一百岁。住大兴善寺也。   言就佛等者。问同说共说。二有何别。答言说与法体同。名之为共。如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法体实尔。更不说言。有三说同。于法称法。而谈名不异。   言由此同说等者。路云。三十初后。可名同说。中间就法同说。□□隐。如如而说。说令证。故名同说。又解。由此同说。令前佛宝。称理无谬。令前法宝。所传不异。令前僧宝。故经可信。总结三文(此解缘)。   言已上合有一十五等。摄云。佛地为四。三疑为七。经法华八。注无量义九。五谤为十。光宅为十一。武帝为十二。长耳为十五。摄难云。佛地一人。何故开之。宝公长耳。何故合之。由此总开合有二十一释。   言传法菩萨者。问阿难是小乘人。何言菩萨。答阿难应化声闻。实是菩萨。又云。授记已后。总成渐悟菩萨。亦何相违。如迦叶毕钵罗窟结集。阿难在中。即是声闻。文殊在铁围山间。结集大乘三藏。阿难在中。即是菩萨。   言非谓我者。但是传法菩萨。自损己身。即言我闻。非谓定属阿难。如文殊菩萨将大众。于铁围山间。结集大乘。即是文殊自指己身言我闻。故言非定属一人。又解。亦通诸国闻经。此阿罗汉等。故知非属一人。   言我谓诸蕰等者。则云。佛地论意。显总。于色等诸蕰。随世俗立假者名。故唯识云。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由假立。非实有性。然假有二。一无体随情假。即诸世间我中。随妄情。假说有我。二有体施设假。即诸圣教。有法体上。强为施设。假说有我。前解亦名无依于有。其后义亦名依于体。迷情了知。前说别故。今此我言。但当后义。故唯识论。引契经云。为对遣愚夫。所执实我法。故于识所变。假说我法名。   言妄所执等者。论云。诸所执我。略有三种。一者执我。体常周遍。量同虚空。随所造业。受苦乐故。此胜数我意言。此我有二义。一者常。初后故。二者遍。遍五趣故。随处造业等。解彼常遍二义所由。此中又别。若数论。我是实非。言造作故。若胜论。我实句义摄。体能作非受。合名造作业。受苦乐故。二者执我。其体虽常。而量不定。随身大小。有卷舒故。此离计我。随身大小。显不定因。身大我即大。如油滴水。水大小故。如我依身。身大小故。我亦大小。三者执我。体常至细。由如极微。潜转身中。作事业故。此兽主外道。遍出之我。此二外道。同作此计。潜转身中。显我小因。巡历诸根。而有作用。有似佛法。第六意识。今此总叙。三计五师。余九十五种不异此三。故破初计。先破数论。受者我。量云。汝所执我。是有法。应不随身能受苦乐故。宗。因云。一许常故。二许遍故。同喻。如虚空。次破胜论师。作者我。量云。汝所执我。是有法。应不随身能造诸业故。宗。因云。无动转故。同喻。如虚空。第二计中。初常住破卷舒。后以卷舒破常住。初量云。汝所执我。是有法。非常住故。宗因云。许卷舒故。同喻。如橐籥风。橐是鞴袋。籥者留运吹也。第三计中。初破本计。后破转救。初破量云。汝所执我。是有法。于一刹那。应不能令大身遍动故。宗。因云。以由极小由故。如极微。彼救云。非一刹那即能遍动。次第而转。以迅疾故。如旋火轮。破彼量云。汝所执我。是有法。应非常一故。宗因云。有往来故。同喻。如旋火轮。外道问曰。世人着我。不着无我。明知有我如虚空。无人不计人。故有人无人执。有人执蕰有我。明知蕰有我。答曰。于无我中。横计为我。如翳眼。见有空华。华体岂为有。并曰。翳目见有华。华体非实有。妄心执有我。我体本来无。见华之时体无。执我之时。我非有。外人问。若无我。十二因缘。谁人云如是次第生起。如人量物。一二随生。如世人能量所量。由人一二生缘起。若无我。谁人云次第起。答曰。无明及爱。生死不绝。何要我耶。世间种植。枝叶次第。岂皆有我。如世芽茎等。次第不由我。缘起虽无我。何妨次第生。授上所破。故知是妄。   言二假施设等者。糅云。谓乐净常我。唯依涅槃。以解斯者。今言法身之上。离逼迫故。名之为乐。无鄣垢染。称之为净。离四相故名。为常。无为自在。故名为我。   言除二乘倒者。谓如来密意。说一切法。皆悉无常苦空无我。二乘闻已。不了所执。一切法者。皆是苦空。非唯世间。乃至涅槃。亦是苦空。世尊见此二乘执己。故为说言。大般涅槃有常乐我净非苦空等。潞云。佛令修无常等观时。非但于自身作无常等解。亦于如来观。为无常等解。彼计如来十五界。并是有漏故。佛为除此颠倒解心。于离言涅槃法上。假施设为常乐我净。如广百论偈云。诸佛或说常。或时说无我。诸法实相中。无我非无我。初句除二乘倒。次句除凡夫倒。后二句显实义。又说四念住。除凡夫颠倒。二乘修此。以道果。正证理时。而无一物。后时出观却观。观中而无所有。遂见于前方便道中空无常等。即执此为究竟果。如来与我。同坐解脱床。执佛亦有无常等义。为除此倒。法身之上。假施设有常乐等义。据彼四不可得。故名假施设。   言三世流布等者。流者转义。布者遍义。世间共传计也。谓如天授佛奴等。今此我者亦尔。今顺世间。故亦称我。论云。我种种相者。谓有情命者。预流一来等。问世流布我。于二执中。是何执摄。答法执摄。不障道故。以贤圣名字。皆世流布故。以名呼召有所表彰。有主宰故。故呼名时。义同于我。即所知障摄。   言共传天授等者。提婆此云天授。达多此云词授。从天神乞。彼授与之。因已立名。问世流布我。既称天授。如何阿难顺世间。但言我。答有二种。一者总。二者别。总即称我。别则称名。阿难但顺世间之总称。故言我闻。   言不同前二等者。摄云。非外道故。不同于初妄所执。我非极果故。不同第二。假施设我。由无我执。有自在德。名为无我。之大我即指阿难。如世间说言。不自伐功。其功更大。由悟无我。自在逾增。故名大我。   言诸佛法等者。则云。此问有二意。一问何不称无我。二问何不称名字。   言一言说等者。贺云。假者之上。若说我闻。即令人易解。二易简别。故言无我。皆通蕰等诸法。知自于谁。今言我者。唯约五蕰假者。言我即易。若言无我。即通三科。自他难辨。亦呼召言。知此说谁等。问无我通蕰等。若言无我闻。即言知说谁我五蕰等。今此说我闻。应知说谁。答无我之义。遍于蕰等。蕰等通于自他之身。故言我闻。然此我义。遍在诸蕰自他之身。然称我时。即有简别。今云。相传自称我故。如世女人。言此谁物。答是人便。便知是彼女人之物。并曰人。人皆是人。但言是人。是此人物。物皆有我。知说我闻是此我。   言二顺世间者。贺云。一顺世间法。谓二乘作生空观。便怖我断。故为说蕰处界等法。我令二乘欢喜。二顶。有情世间。凡夫欢喜故。我即知光无执故。不同尘世间人。无论大小。皆能称我。西方臣向君。亦称我。   言三际无我怖等者。沼云。一令发心。二令修学。若不说我。为谁修学。即圣教说。宁执有见。如须弥。不执空。见如芥子。由执有我。顺得无我。如有初果人入观。断分别粗我。余俱生微细我在。观中不见。其分别粗我。不得便言。今者我我。何存在耶。   言有自他染等者。称我名自呼。彼名他我。一切凡夫。五趣众生。总名染我。二乘菩萨。有染有净。如来唯净我。染者由世间我。净者由圣教我。能作善业。受人天乐果。名善因果我。作恶我。受三涂苦果。名染因果。我僧尼之我。以出家学道为事业。在俗之中我。以士农工商为事业。于此等中。若称无我。即无差别。是故称我。   言一示不乖俗等者。贺云。此真不乖俗。以解我闻。正宗之中。虽显于真。序分之中。示不乖俗。故言我闻。   言理虽显妙等者。所诠理虽说无我之法。能诠之教。且说我闻。   言欲显真谛等者。问说无我之言。既不乖俗。及以粗者。欲显于何。答疏言欲显等。正宗之中。说无我显真谛。序分之中。而说我者。不乖俗谛。所诠理中。无我理为妙法。能诠教中。言我者。不乖粗浅事。无我之中。强指我者。欲显真谛。不离俗故。问何为不乖俗。答二说。一宗真而序俗。二理妙而言粗。由印度风俗。莫问尊卑。皆得称我故。今真假俗显。二者亦是相形待法。将俗显真。将真显俗。若无俗谛。何处立真。若无真谛。何处立俗。唯识颂云。故此与依他。非异非不异。即真俗不相离义。愚人见生死涅槃。即条然有别。如水与波。智者了之。体是其一。若水与冰。其体亦一。夏月冰消为水。若冬凝结。即水成冰。真俗亦尔。亦是有我。便是无我。亦是无我。便是有我。若言有我者。遍计即无。若言无我者。依圆即有。即是真俗不相离义。如绳中麻。木中火。水中温。色中空等。   言二我者。则云。第二义中。但是一人。随德名别。古说实有三人。今对古人。故标此语。净名经云。舍利弗问天女曰。汝于三乘。为何志求。天女曰。若以四谛法化众生。我为声闻。若以十二因缘法化众生。我为缘觉。若以大乘法化。我为菩萨。今以声闻最劣。直云庆喜。独觉次胜。名喜贤。菩萨最胜。复名喜海。随其德化。以立三名。   言一云庆喜者。名标起愿之初。生乎得道之夜。面如满月。目类青莲。能令见者悦神。亦使大王欢喜。故名庆喜。名标起愿之初。即是昔为瓦师。二云。世尊初成道。天魔报净饭王。大王悉达太子。一切义成。昨夜夜半已死。净饭王忽闻。愁忧不乐。举宫恸哭。续又报云。大王悉达太子。一切义成。昨夜明星出时。已成正觉。王问云。初报死。是谁。又报云成道。是何人。空中报曰。大王。初报死者。是天魔。后报成道者我。即是摩耶夫人。或说是菩提树神。天明诸公侯及诸王。贺大王喜。斛饭王又奏云。臣妾昨夜诞生一子。王作名字庆喜。言贤者。集藏说。各有三藏。缘独觉无别部分摄。入声闻藏中。下为求声闻等。   言喜海者。问何名喜海。答声闻如小水。缘觉如中河。菩萨如大海。故名海也。   言随德名别等者。如世间一个人。对父称子。对外生摄舅。对侄名叔等。只是一人。圣所传三乘法。各以得其名。非体别也。   言阿难由此多等者。多闻闻慧。闻持思慧。其闻积集修慧。佛地论云。无量经典。初中后停。能听能受。故名多闻。随所闻义。皆能忆持。令不忘失。故名闻持。数集文义。令其坚住。是故说名其闻积集。若小乘有闻慧时。无思修。有思慧。无闻修慧。三慧不齐起。大乘瑜伽三慧俱缘。教理与小乘别。   言若称名字等者。虽顺他无我理。亦顺世间五常道理。无于诸法。得自在义。三藏教法名诸法。若空言如是阿难闻。将谓空解声闻藏。不解余二藏空。向声闻得自在。余二藏不得自在。若言我闻三藏之中。总得自在。若三名总称。即文繁不便。由此但言我闻。即无前过。我之一字。通贯三名。称于总我。无义不包。若言别名。失余二义。故不称名。   言三我者。亲义者。世间言我见闻。即是亲义。若言阿难闻则疏。若会下识阿难者。知高座上是真阿难。若尔识者。将谓阿难。不在会中。若言阿难闻会下。便有同名阿难。时人曰为是毗耶离阿难。为是王舍城阿难。或云阿难闻。众疑云。或非亲闻。或从他传受。问疏云。非亲闻与从他传受。何别。答非亲闻。疑不是佛边闻来。从他传受。则疑向他人边闻来。   言令显亲闻等者。决中。问如来成道二十年后。阿难方始出家为侍者。二十年前。不闻之法。如何经首皆称我闻。答阿难出家已后。佛重为说。为说由前所说经典。亦得称我闻。今详阿难因得授记。便能忆念过去所持诸佛法藏。况二十年所有经教。而不能持。今言亲闻所说。乃是四十年后。说法华授学品经文。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及国土庄严。所愿具足。乃至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则云我闻者。闻真实之妙唱。得究竟之玄说。了达千万亿佛法藏。岂况二十年前者戴。故总摄我闻。固无违理。总揽诸文。可为七释。一本愿力故。二展转闻故。三加持力故。四佛略说故。五三助力故。六闻汝力故。七授记力故。   言闻谓耳根等者。摄别就总解也。且疏外解大小乘三师解释不同。第一声天论师。根闻识不闻。识能了别不能闻。闻声须是耳根也。二妙音立。识闻根不闻。以根是色故。不能取境。根如卷画皮。三世友师。立根识俱闻。问此第三师。与大乘何别。答由柴正不同。大乘根境识三和合方闻。小乘识外别有境。境与识别。大乘不然。境不离心。从心所变。事须根识声三法具备。此门中从闻。谓耳根至对境和合。方名为闻。是疏主第一解闻。闻唯取耳根。发耳识取声。声境唯是实迳听声。问何故唯取耳根。发耳识。名闻耶。答约根本说。约初时说。以彼耳根与意识为明了依。若塞却耳便不闻。意识闻教。事须得耳根与门。约根本说言耳闻。又声是耳根家所取境声。又与名句文为取依。名句文与意识为所缘声。又与意识家所缘。名句取所依故。但说耳闻。不说意闻也。此疏主第一解中意也。问何名为闻。答疏云。闻谓耳根等。即是依耳根。发耳识听声境也。   言今废耳别等者。问缘境之时。既耳根发耳识。听声境。何不言耳闻。言我闻耶。答疏云。今废耳别等。耳是六根中一。别叹耳之时。摄六根。不得言我。我则是五蕰总号。故废耳别。就我。向上说耳。   言虽依大乘根等者。问唯大乘义。根境识三和合名闻。何故空约耳。向上说闻。不说识及境耶。答疏云。虽依大乘。然根五义。胜于识等。五义者。一所依胜。识依于根。根不依识。乍可有根之处。不妨无识。未有有识之处无根。根能与心王心所。为亲所依。境虽能牵生于心。非亲所依故。二能生胜识生之时。藉缘多。则劣。根生之时。藉缘少。则胜。由色种子生色现行。已由有根故。始有能依识。识必依根生。根不依识生。三相续胜。五根是第八识相分。有第八识。则有五根。第八识常相续。五根亦相续。从生至死。相续不竭。眼等诸分间断。三性易夺。此五根一类无记。故名相续。四自在胜。能为主故。根与识与境。二种为主。对能起心心所。得自在名。五庄严。令身端正严好。心心所等既无相状无胜。先由清净色根为所依。然故有扶尘耳根为庄严。令身端正严好。心心所等既无相状无端严。故此五义对法论也。问何不随于境立名。答唯识论云。随根立名。具五义故。谓依于根。二之所发。三属于根故。四助于根。五复如于五根。第一依于眼根。识得有。不由于有色。而识之定生。如根坏人。虽对色境。而识不起。第二根能发识。若根变异。识必变异。如迦末罗疾损眼故。所见青等。皆已为黄。非坏色时。而识名坏。第三属。属眼之识。由识种子。随逐于根。而得生故。故名摄属。第四助。助眼之分。由根合识。有所领受。令根损益。如观日月。第五如。根根之识根识。根识二法俱有情数。故名为如。其唯识论但约根立名。不约胜义故。经不取之。且依对法论文。约胜而说。牟问等五根以何为体。答相国云。说根义殊有十一宗。大众部。立五色根。即内团为体。二萨婆多。离心之外。仍有实体。三成实论师子曹云。由色香味触四尘。由所造胜四大。是无常法。此中四大总得成根体。四经部。五根虽皆是假。然是实极微成。五说假部。根通假实。五蕰门中实。处界门假。六顺世外道。即以四大为眼等根体。七一说部。唯有根名。都无根体。八胜数论师。计眼根即尘。耳根即空。鼻根即地。舌根即水。身根即风。九难陀师。见分种子名眼等五根。十安慧菩萨。以遍计所起相。分为五根体。以能取所取虚妄起故。十一护法菩萨。根识各别从种。于中有二。一云唯现。二通种现。故言然根五义等(上摄别总了)。   言若但闻声等者。亲疏相比也。问耳根但闻于声。不闻名句文教体。事须是声名句文四法具足。何故唯说耳根。不说第六意识耶。疏答言若但等。若但缘实声。唯是耳根。耳根不缘名句文。若假实合说。事须兼第六识。方名为闻也。名为名句文也。义是所诠理。问第六意识缘名句文。兼缘声。何故亦言缘名义。不言缘声。答声通耳识及第六识缘意。显缘境之时。第六识偏胜。向第六识上。简却一分耳根。缘底声空。言缘名义。不言缘声也。   言故瑜伽等者。引论证成。问何圣教等说名句文是假法。如何唤作文耶。答疏云。瑜伽等以彼名句文是假。第六识缘之时名比量。又问第六识缘境之时。既通三量。何故瑜伽只言比量。答论文之中。偏缘假说。不约缘实也。偏约缘名句文。不约缘声。偏约散。不约定。定心闻。是现量摄。量有四种。一现量。二比。三非。四圣教量。如眼见青黄等色。即是现量。二如眼见远烟必有火。是比量。三空华龟毛兔角等。即非量。若与前五。同取五尘境。即现量。此即散位而言。若定心中。第六唯现量。   言耳名闻等者。问既瑜伽论第六意识名闻者。何故不言意闻。还言耳闻。答疏言耳名闻者。亲闻等有二义。一则缘耳根亲闻于声。声与名句文。为所依。二则与意为门。耳根与意识。为明了门。有此胜用。故偏说于耳也。今者言意虽能分别。由耳与意为门。意识方能分别。意方闻故。若唯耳闻不能分别。由意能分别法义故。言复与耳为门。然意与五识同起者。即与之为问。若独头因起者。即不与之为。问若约亲缘于声。是第八识。何故不能取第八识名闻。答以第八识不能熏种。所已简之也。   言以二为门等者。耳身为一门。意识为二门。耳识意识与熏习为门。熏得种子。落在第八识中。名熏习在总。总有二义。一者。第八识名总。二者。五蕰身亦名总。   言因闻所成等者。立闻熏义也。名言种子。因闻所成。总名闻也。前来闻为比量。证第六识名闻。耳名闻者。证耳识名闻。以二为门。熏习在总。证第八识能持种。复是所熏。   言废别耳意等者。问阿难何故不道耳闻。答疏云。废别耳等。耳是色蕰中别。识是心法。识蕰中别。空言色识。但得二种。失余三蕰故。废别取总故我闻。   言见觉等者。问庆喜当时。见佛说。闻佛说。觉佛说。如何四般唯言我闻。得在经首。余见文见知三义。何不标欤。但小乘云。眼见耳闻意知。鼻舌身三。名之为文见。若大乘即鼻舌身三名知。意识名文见。问第六识取境。何识取境。名见闻等。答眼识取境名见。耳名闻。鼻舌身三名知。以合中知故。意识名文见。问阿难当因何不言见等。答有三义。三义者。言一欲证深理者。缘声下有名句文三。证得其义。即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为文下有名。名下有义。即有修断二。问忻猒二义。要须先闻如来声教。佛为众生说法。声上有其名等。能诠义理。听者悟此。渐证深理。故此经首量言我闻。若言见色等。等取香味触三。未悟于法。色等之上。无名证诠义故。故初不言我见闻等。   言二此界以音等者。问如何此界不说见色嗅香空说闻文见耶。答但依此土。以其音声。而为佛事。能诠名等。以声为依。此界不以色香味触而为佛事。名等不依色等有故。   言声为所等者。即名句文三。依声而立。为声所依。名等为能依。问何缘不许名等依色故。答此界以音声为佛事。问如人招手等。前人解意。岂非依色有名句文耶。答据多分说。故论云。然依音声分位差别。而假建立名句文耳。   言三希证菩提等者。贺云。若以欣求证菩提者。要多闻熏习以为因故。方至出世。大乘云。多闻熏习出世心之种子。不由见熏方成出世。又云外无熏习。非内种应知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故。不言我见也。   言由斯经首等者。永云。由斯三义。故说我闻。不言见等。   言据实于时者。问维摩居士杜口毗耶。文殊睹斯以悟不二。宁非色等能诠理耶。答初谈浅理。后至幽微。言议断而心路亡。故以无言而显真理。约本而言。亦由闻齐。复见非色已悟不二。   言首诸余佛土等者。光明即色等耶。香味触故。上生经说。弥勒入楞严三昧。放大光明。光明之中。现数般等文字。此则见色而悟道。如昔有同学二人州台去。去时辞和尚。和尚皎幽脱膊。努奉头。弟子唱诺。便发在路。小第问师。足向来和尚努奉头。何缘唱诺。足曰。汝不知意见我二人来和尚交汝努力。又如香积世界一切菩萨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此即因香而悟道。又云。时诸大众食此饭者。此即尝味而悟道。又华严经说。善财童子寻善知识。至长者女边求法。女言。仁者与我执手。当令汝得未曾有法。童子不背毁我梵行。女言。大士行菩萨行。不借身命。况于手而不肯耶。童子即便执手。亦执手已。即见镜中过去无量百千诸佛菩萨难行苦行。又见帘内无量百千微妙佛土。又见壁中无量诸佛各说不思议法。此即因触而悟道。问诸大菩萨具足总持。何故。   阿难独持法藏。答涅槃经第四十说。虽有无量无边菩萨具大慈悲。各各匆[(并*殳)/心]调伏眷属。庄严自身。以是因缘。我涅槃后。不能宣说十二部经。或能宣说。人不信受。佛告文殊师利。阿难比丘。是吾之弟。终始事我来。二十余年。所可闻法。具足受持。喻如写之一瓶。具八种不思议。一者。事我已来。未曾受别请食。二者。事我来。未曾受我故衣服。三者。自事我来。至于我所。终不非时食。四者。自事我已来。具足烦恼。随我入出诸王刹利豪贵大姓。见诸女人。及天龙女。不生欲心。五者。自事我来。持我所说十二部经。一经于耳。不曾再问。唯除一问。谓空三昧。六者。自事我来。虽未获得他心智。常知如来入出诸定。七者。自事我来。未得愿智。皆能了知。如是众生。别如来所现在。皆得四沙门果。有得人身天身。八者。自事我来。如来所有秘密言教。悉能了知。由此偏传法藏。   言于此义中生等者。即以问词。而为分别。若言不说法。升摄波经云。我所说法。如手中叶。未所说法。如林中叶。若言说法。言我闻。如何楞伽经中说。我从光曜终至涅槃。于其中间。不说一字。何言说耶。   言答有二解者。牟云。凡有四宗计。教法不同。于此质影。应为四句分别。一唯立质无影。大众部等。二唯影无质。龙军等。三质影俱有。亲光等。四影质俱无。清辨等。胜义谛中。心境皆空。   言一者龙军等者。今此菩萨降伏异宗。犹如龙王能破诸敌。有大威猛。故曰龙军也。此师佛灭度后七百年。外南天竺国。有论师。名龙猛。造智论。释大般若。言等者。弟子提婆。造百论等。广明空教。破彼执心。佛所说法。即是本质。众生闻者。即是影教。今此二解两宗。龙军亲光等是。此初师计如来果位。无前十五界。五根五识五境。前十五界既无。便无声界。声界既阙。即无名句文。故佛不说法。问何故无前十五界。答如来身土功德。甚深微妙。非有非无。离诸分别。绝诸戏论。非界处等法。问所摄前十五界唯有情。不通果中。一者佛果位中无有漏根。二者。佛心常在定论说五识性散乱故。但有意界法界意识界。   言佛唯有三等者。三法中。初二自利。第三利他。大定即佛自利德。大智即根本智。大定即二智所依。第四禅中。第九品定。大悲是佛利他德。即后得智。化一切故。且大定有二种。一极微细定。如来能得微细之定。十地虽能得定。然不入微细定也。二遍尽定。如来遍十地。能书入诸定。由未广大。唯如来广大得大智。有三种。一性相圆明智性。即真如相。即俗谛。如来于彼真俗两心。普能证入圆融朗彻。故名相性圆明智也。二妙用垂边智。如来此智能作大事。极广大故。无有边量。作用无方。为妙用。三善达根宜智。如来此智能知三界众生三乘根机。熟与不熟等。大悲为三种。一遍拔诸苦悲。如来此悲。能拔三界三苦八苦等。二平等解脱悲。即此经云。等赐牛车。爱无偏傥也。三遍书诸苦悲。即今三乘亦除诸执染等(上释宗)。   言久离戏论曾不等者。亦理也。夫论说法。皆是戏论。既无戏论。因何说法。戏论有三。一有漏名戏论。无漏名不戏论。二分别名戏论。不分别名不戏论。三说法名戏论。不说法名不戏论。如来身土功德。甚深微妙。非有非无。离诸分别。施诸戏论。非界处等法门所摄。故不说法也。   言由佛慈悲等者。释难也。问若离戏论不法说者。尊者阿难。何以言如是我闻。答疏云由佛慈悲等。由佛因中无量劫来常发愿。愿我成佛。一切众生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我名者。断恶修善。故今成道。众生见佛自心生解。谓佛说法。又自家发愿。只如我等众生。无量生来发愿。愿我常得见佛闻法。一者。众生自家愿力。二者。又善根熟故。又詑如来本愿。以为缘力。众生自家识上文义相生。小乘人四谛十二因缘文义相生。大乘众生六波罗蜜文义相生。由空谷传声。虚堂习听。如今日世尊。无不说法。由众识上自有经教。文义相现。自是众生有缘。感得心上有经教等义相生。理实如来曾不说法。   言此文义相等。问自是众生自善根力。识上文义相生者。何故言佛说某经等。答疏云。此文义相等。意云。虽众生自有善根力起。恶假于佛。而为强缘。名为佛说。犹如先考亡后。男女梦中。见其父母诲示。宛照心。上见者。自是爱心变为影像。若论先考元本不来。今日世尊说法。复如是。缘世尊因中说言。愿我成佛之后。众生见我者。识心之上。文义相生。烦恼消灭。乃至念名。皆得悟道等。若言依自善根力者。非论说法名影。身亦名影。且如地前地上乃至十地所见身量不同。故知唯影。若论真身唯证。乃至如何凡夫等得见也。   言无性云等者。引证众生识上文义相生。无性即无性摄论。简天亲摄论。八时者。唐三藏所翻頞瑟吒。此云八时。即是听者所经时节。一云。八转声。时体业等(因解为正)。二云。华严会八时。亦有说云。为方四时。每时之中。有昼四夜四。名八时(一说)义净三藏云。一瑟吒。此云乐欲时。就八时之中。即据听者。乐欲闻法之时。安国问。此二三藏并诣祇园。亲临圣疏。缘何一义。翻释不同。答随梵本。頞之与一。而便译之无过失。唐三藏约听者所经时。故言八时。净三藏约听者闻法时。虽总是摄论取义。前后不同也。牟云。取乐欲时为胜。于八时。闻者识上。以彼乐欲属闻者故。若依八时即八转声时。为胜也。   言直非等者。摄三解。一长行名直。颂文名非直。二约十二分教中别相。契经一部名直说。余十一部名非直说。三者名诠自性名直说。句诠差别名非直说。如言大即是自性名直。若道草糠大。是差别名非直。如五蕰中色蕰。是自性是直。常无常等是非直。   言聚集显现等者。小乘问曰。我宗三世是有。相续不断。可成教体。汝大乘宗中。现在一念法。暂时有用。流入过去。大乘过未无体。如何得成教体。答安国云。出体有二。一者。七心出体。连带解生。二者。十二心出体。新新而起。凡是教体。皆是卒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成五心也。具七心者。如说诸字时。有卒尔寻求二心也。闻行字时。但有决定一心。闻无字时。有寻求一心。闻常字时。有决定染净等流三心。是名七心也。十二心者。闻诸字。有卒尔寻求二心。闻行字。有卒尔寻决三心。闻无字。有卒寻二心。闻常字。五心并现。名十二心也。法菀云。由忆前字。展转熏习。连后字生。于最后时。始能解义。虽无边未。而教体亦成章。云聚集现。意明前念已灭之声。熏第八识。成种子性。后念意识。任现在时。声本质声。虽云已灭。由种子力。影像显现。乃至多念聚集而生。共作能诠。名为聚集显现。   言彼自难云等者。问答也。此论中引文倒也。正合先云。彼论初言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萨。为显大乘体大用大故。说摄大乘品。次引论意。摄大乘论是西方菩萨造。简要云。解他西方阿毗达么经。此经有七百卷。此方不来。唯有一品。名摄大乘品。此品偏共众生有缘。菩萨所已造摄乘论。偏解一品。问为复如来实说阿毗达摩经。菩萨造论解证。如来说法。复为是菩萨自家识上。摄大乘文义相生。证如来不说耶。若佛法菩萨必说。若佛不说。菩萨不说。答一云。菩萨能说法也。前来立理中。佛久离戏论。佛不说法。菩萨在因之有戏论。何妨说法。佛在果中。无戏论。不说法也。若尔即将菩萨造论及说法。返证如来不说法也。二者兼经为所解。菩萨造论为能解。兼所解之经。佛亦不说。菩萨见有经。亦是自家识上。大乘阿毗达磨文义相生也。故疏言论复自答。彼增上等意说。佛不说法。菩萨自家识上。大乘阿毗达磨文义相生。此文义相。亦是托佛利他。愿力为增上缘。菩萨自家识上。有文义相现。约就强缘。故称佛说。   言譬如天等者。如人从天乞听。明求论咒等。夜梦见天神授与论咒。梦中又耳识不行。不合开声。天又不言。但是天神为增上缘。自家识心上。有论咒等相现。故知此人梦心意不能分别本质。论咒缘无耳识为问引故。然所见论咒。自心显见也。此亦如是。问既是睡眠六识不行。如何得有卒尔耳识同时意识。如何得闻而复记得。答睡眠有二。一者有心。二者无心。此是有心即有梦。无心极重者即无梦。今第六识自起独影境二。二实亦无。天等将论咒与之。但由彼天增上力故。令意识上论咒显见。故引为喻。证唯自识。问佛无戏论可绝名言。菩萨未亡。岂同无说。答无性菩萨不说。说如梦中得论咒。故亲证性。善入大乘。戏论亦亡。   言故经亦言始等者。只此十六字。亦是佛为增上缘。众生自家识上。有此十六字相见。大般若云。佛告善现。我曾于此。不说一字。汝亦不闻。当何所解。何以故。甚深般若。言说皆远离故。   言如母齿等者。汝南先贤传云。周畅者。安城人也。慈孝母身有疾。子在野。母要见子。啮指便至。母亦不唤。子亦不闻。其子于母而生唤解也。贺问若实不说。如何经言。我所说法。如手中叶等。答为增上缘。令他得益。如手中叶等。名为说也。无性论主意。佛说法。今疏中偏谈不说者。疏主意。既言不说法。佛教以何为体。答众生识上。文义相生。为体因此即引无性为证。无性意者。以众生识上文义相为体。一唯识义故。二因缘故。如说诸行。字声过去无。字在未来十二心。前十一心落谢过去。其像相皆识心。见连带解生。相分见分。同种生故。是亲因缘。及取能说者识上。文义展转传来。为教体。不取能闻能说。声名句为体。问云何无性本论云。已能善入菩萨。为显大乘体大故说此。即文句为体。答彼本论为增上缘。故作此说也。如天等力闻者。不以耳闻。天不以句说。而令心中论咒等现。意天鬼为增上缘。取能求者。息心所变。论咒等法。而为其体。即不取天等论咒为体也。   言二者亲光者。言等者。等取护法菩萨。佛身具有蕰处界等。又唯识九云。如来功德身土。如应摄在蕰处界中。又处处说于无常色获得等。化度云。五蕰中。声是色蕰。十一种色中收。名句文是行蕰摄。十二处中。声是声处。名句文是法界。十八界中。声是声界。名句文是法界。既有十八界。有声名句文。何言不说法。明知佛说法相国量云。如来五根定不无故。以是六根中随一摄故。如意根。二云。如来五境界。定不无故。六界中随一摄故。如法界。三云。如来五识乃至如意识(反量所知)既成十八界已。故知说法。   言由离分别等者。前龙军等师云。久离戏论。曾不说法者。由离分别。名无戏论。曾不说法者岂不说法。名无戏论耶。佛果位中。任运而说。说法与分别不同也。分别加行心。佛位之中无加行。佛果位中。又寻伺不说法宗。只将为分别说法名戏论。使道佛位中不说法不知佛位有无戏论说法。只是离相而说不住三轮。但是佛不起分别心说。问如何无别心说法。答佛说由如一雨。天雨是一。草木根性不同。禀润各异。非雨有两般三般。佛说法时。但说一味法。随众生根有三种。便见有三乘。五乘佛无分别。作三乘五乘。解此是耳耳根性。我与汝说四谛十二缘等。故知佛无不分别。故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等。又经云。佛以一音演说等。只是佛无分别心说。名无戏论。非不说法。名无戏论。   言谓直闻者等。申义也。直闻者。即自三乘五性众生也。善根本愿者有二。一即是众生无始时来。曾发愿。愿我见佛闻法。逢善知识。以此善根。感如来识上文义相生。二者。此佛识上文义相。是如来利他善根所起。故称佛说。此即直说法人也。前来不说法宗。由佛因中。发愿为缘。感得众生识上文义相生也。今此说法宗中。由众生发愿为缘。感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歒体相翻此。问疏文有二意。一从直闻者善根本愿缘力。此上属众生。下言如来识上文义相生等。属如来也。第二科云。谓直等者善根。属众生也。从本愿缘力至佛说者。属如来。佛因言此文义相。是佛利他者中。发利他愿。愿成佛了。起三业教化。众生酬本愿缘力即佛识上文义相生。为求声闻者。应四谛法。四谛法文义相现。是佛利他善根所起。此是木质教。名为佛说。   言闻者识上等。影像教。佛托众生善根。众生托佛三无数劫利他愿为善根。故有质影差别也。问如来教声。乃是无漏。众生心识。即是有漏。耳识不能亲取本质无漏之教。如何今者言我闻耶。答疏言闻者识上等。如镜照本质似彼。名能照变影缘。无漏似彼名我闻。相云。佛所说法。无漏为本质。听者心变有漏而缘。影质既殊。名不亲得。八地已上无漏后得智所变文义相。随于见亦是无漏教实质无漏。七地已前通漏无漏。地前小圣一向有漏。二乘虽有一分无漏后智。不能缘事。但能缘如故。今者阿难随应可解。   言世亲说言等者。引二十唯识证也。世亲言谓余相续识上别故。此上佛身也。谓余者。如来是能说法人。众生是能听法。是能听之余。故名谓余。相续者耳义。即是佛五蕰假者身义。差别者即是佛识上无漏本质之教。若文若义种种不同。名识差别也。以此为缘。令余相续。差别识生。令余者。即目众生也。佛为能说。众生为能听。能听能说之余故。名令余也。相续者身义。言差别者。即自众生识上影教种种不同。名差别识生也。   言彼此互为等者。佛利他善根为增上缘。众生得闻。众生善根为增上缘。感佛为说。名此互为也。佛虽成道。若无众生。欲为谁说。故知众生亦与佛为增上缘。故天上月如佛本智缘力。水中月。即众生识上文义相生。问佛实说。众生实闻。识心云何得成不离识义。答贺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利他之力。不离佛识心。众生善根不离众生识。名不离义也。   言由此经说我所说等者。引经。如来说法。瑜伽六十四。升摄波经作如是说。梵云升摄波。唐云胡桃林离心。云申怒林。亦云申云林。   言如末尼等者。证如来无分别说法。末尼是珠无有分别能满众生所愿。天鼓即帝释宫中鼓。无人扣击。能随天所愿。出四般声。怨来怨去。受乐生厌等(可知)。牟云。将殊况佛身。将鼓况说法。且珠体无思。雨众宝。众生实得受用。佛无思而说。阿难实得听闻。天鼓无思出声。帝释实能悟解。珠鼓不过二意。一化身益。如如意珠。二说法益。如天鼓也。   言此中二解随彼等者。说不说法宗名二。龙军引经证不说法。亲光引经证说。名两文也。缘绮互者。龙军即道佛不说。众生识上。自有文义相生。有处言说法者。彼增上生。故作是说。亲光则言。佛实说法。龙军引经文来。证不说法了。破亲光引来便是说法。亲光引文证说法。破龙军解。成不说法。故名随彼两文等。亲光会龙军所引经文。佛不说法一字。汝亦不闻者。有十义。一者。依法自性身。故言不说。金刚经云。如来无所说。二者。初自受用身。故言不说。唯佛与佛。乃能知之。三者。约他化身。故言不说。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四者。约诸佛所说不果。不果故名不说。下云。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述而不作。五不说堕文字法。净名云。文字性离。无有文字。六佛无有不证知故。故不说。佛于理事皆亲证故。七约圆满实性。无言说。故言不说。八约依他起性。缘生之法。虚幻非实。九约遍计所执自性。妄情计度。情有理无。故名不说。十约佛所说法。非闻者亲所缘故。故云不说。闻者事须变影。故结偈言。三身无异堕文字。不证三性疏所缘。圣教以此理为依。是故龙军不说法。问见佛宣说诸法。云何言不说一字。答据根本无分别智证会法。都无言说。故言不说一字也。于此略辨教体。   十门。一摄相归性门。维摩云。一切法皆如也。梁摄论云。从最胜清净海。流出正智。正智流出后得。后得智流出十二分教。摄末归本。文非一故。二废境谈识门。华严云。佛子三界虚妄。唯识所起。一切从心转。若人如是解。是名真佛子。三摄假归实门。一切诸法以声为体。名句等假故。离声之外。无别名等。对法云。成所引声。为诸教故。此名等是假。且约此方说。诸余佛土中。亦以光明等。四废实谈假门。即以声上屈曲为体。唯识云。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殊。亦即声也。五假实合说门。即四法为体。无垢称经云。或有佛土。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十地论云。说者听者。俱以二事。方得究竟。一者善声。二者善字。六有漏无漏门。以能说人。闻无漏教。思准可知。七能诠所诠门。即以文义二法而为体。八十云。为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能诠。义即所诠。八五法并明门。有二。心等五法。名等五法。有差别故。初中心所摄假从实。声为体。色摄境从心。心为体。识废实从假。不相应行为体。摄相归性。无为为体。第二摄境从心。以无分别正智为体。第三并约有体。归性归相随应。九质影两相门。四分别。一唯质无影。正量部。又萨婆多。亦此所摄。彼计佛前十五界是有漏。故有此呵。天授无比。女人生贪有。直以佛有漏声。为教体。二唯影无性。论计佛现身说法。然不取佛质教。恐心外取法。若龙军即不现身。亦不说法。俱不取质。同入此句。三俱有。护法亲光。佛地论云。由闻者善根增上力。引闻者识上有漏无漏二善种子文义相。又二十唯识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即众生慧心决定。佛悲心决定。故云。二义成决定。护法云。能说者识上所现文义相。虽圣能听人识心是心外法。若望自亦不违唯识义。十五心集现门。有宗难云。我说三世是有可得相续。成大乘过未无。如何成教体。为展转连带。听者识上聚集解生。故无性云。贯穿缀缝。故得名经也。   言意避增减等者。阿难加佛语名增。减佛语名减。如来说三周。阿难说二名减。如来说遍计所是无。阿难说有。名增佛语。故名增减。回换语。以先为缘。以后为先。色心不同。理事相返。总名异分也。异者殊义。分者分别。如来说空。阿难改作有。此名改佛言。名异分(符问反)。分者因义。过失因。   言谓如是法我等者。为令生信。信阿难语。非他人说。非展转传闻。他字与展转别读。显示闻者。有所堪能堪能之言。离增减异分过失名堪。此一句上信阿难身。诸有所闻者。信阿难所说法也。   言非如愚夫等。牟云。夫大天五事。余所诱无知等(云云)。此解不必是大天。只是凡夫也。非如愚夫闻法之时。皆不能离如是过失。名无所堪能。诸有所闻。或不能离增减异分。结集法时。传佛教者。依如来教。初说此言。如是法。我亲从佛闻。文义决定离异分。无有损减也。   言是故闻等者。三句疏文。配闻思修三慧也。承泰云。佛本教置如是我闻者。意显所传离于减异分之失。令诸众生生信顺故。是故众生闻此法已。当勤修学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七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八   镜水沙门 栖复 录   言一法王启化等者。若准经中要者。只此两尔时也。时无别时。约法以辨。第一约从如是我闻。直至作礼奉行。散说能听。或一年半岁。佛说法了。众生闻法了。于中大经生灭。简之不取。揽彼众生闻经之时。事绪究竟。总名一时。启化者。能化也。法王者。佛启化即开化佛自开法教化众生。通他化身。准简法身自受用身也。问争知兼取他受用身。答下云王城鹫岭等。以此为证。证取他受用身也。   言机器等者。即所化也。根器即三乘众生根性皆成就。名为咸集。佛为能说。三根为能听。一会说听事说。总名一时。牟云。众生根熟为能感。如来说法教化为能应。   言二说听等者。约众生根熟。欲得闻法。如来利他善根为说。说听同时。无前无后。正是众生根熟时。便是如来说法时。如鸡附卵。啐啄同时。若根未熟为说法。即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若根熟已后。不为说法佛有利生失时之过。三十年前。根未熟。未是如来说法。灵山会上。大乘根性熟。正是如来说法时。经云。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问机器咸集。共相会遇。二时何别。摄释问答。初约说听时所为。事须毕经多刹那。总名一时。后依说听感应同时。名一时有斯别也。   言机感应化等者。此两句疏文。解第二义啐啄同时共相会遇时分无别义。二又解此是聊简前两义。法王启化根器感集义。共相会遇时分乘别义。上句料简第一义。下句第二义。是疏主引佛地论。云文标也。缘前第二义中。辨根感同时事。亦引论文了。向下更不解。下重解尽。是解前第一义中。一者道理时。二者唯识时。生灭则同。于中法体相分二种。别所以向下作两重道理解也。   言初就刹那相等。初启解前义刹那者。前刹那灭。后刹那生。一念之中。有九百生灭。时无别体。约法而立。约长即长。约短即短。中容即不长不短。此是不相应中世时。此是假法。假法无如。非因缘故。即刹那刹那相读。假名一时。此三分位上假立。不从种子生。百法云。三分位差别故。   言一者道理时等者。大乘过未无体。只于现在一刹那法上。望前后假立三时。过去立名前。未来名后。现在法上。有酬于前。引后之。故立三世。若前念法未灭。后念亦不生。事须得前念法灭开避引导。后念法方生。即以现在一念法为能引。未来法为所引。将能引就所引以立名。名未来。过去法亦灭。现在法酬过去法起来。即以现在法为能酬。过去法为所酬。将能酬就所酬以立名。名过去。即以所酬假立过去。即以所引。假立未来。对彼过未。说为现在。只此现在一念法上。假立三世道理。名道理时也。   言说听二徒等者。牟云。此约一期现在法上。依刹那生灭之义。论其酬引三世之事也。   言即此现法有酬于前等者。哲云。三性现行中。无记法从前种子生。可说酬前。既是无记。不能熏种。如何有引后之义。且如六识中异熟生劣无记。第八前五所。岂能引后。故不尽理。若善恶种子生现行已。后能重种。此义有又如来果位现行法。现亦不熏种。佛无熏习故。今应正释。依种子上建立三世。即有酬前引后之义。从前刹那生故。即是酬前引后种生故。即是引后也。谟云。不然。疏中明言现行法誓施以种子义。解酬引。谓蠹生木。还食于木。疏意说彼五蕰现行刹那生灭。若前念后念终不生。即说前念能引后念。谁种子方名为引酬。不妨种子三义。成疏主意。共有四种。一与彼生灭作依故。五蕰诸行刹那生灭。二依现世法。以辨生灭故。即此现法有酬于前引后之义。三依生灭法。以辨酬引。即以所酬。假名过去。未来是能酬。现在为所酬。故对后未来。假名过去。四依酬引法。以论三世。即以所引。假名未来。过去是能引。现在是所引。对彼过去。假名未来。于过去复名现在。   言对此二种等者。则云。对过去以立能酬。对未来而称能引。如斯二种并唯现现在。过未二世。并于现在法假立。大乘过去皆是假也。   言五蕰诸法者。今说听二。从总有五蕰。只一刹那现在时。已落谢过去也。   言非一生灭等者。问经言一时。莫不只取此三世生灭时耶。答不取也。若据法华一会。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一刹那间九百转生灭。大经时尽不取。唯取事绪周备究竟。总名一时。非一生灭之一时也。   言二者唯识时等者。唯遮外境。简异小乘。识表内心。简清辨菩萨拨无内义。谓过去未来现在长时短时行解不同。大乘过去已灭无体。未来未生。又是无体。只于现在有体法上。变起过去未来现在相状。从灵山会。闻说大通智胜佛日月灯明佛。便于识上变作过去长时解。若说大智舍利弗当来作佛。号曰华光。便作未来长时解。若闻道龙女成佛。便于现色心之上。作短时解。长时短时过未现在。皆于现在一刹那色心之上。假安立也。问道理时。唯识时。一种是现在法上立三时。有何差别。答道理时约法体本质说。唯识时约相分变起说。问莫识心上变起长时短时。莫便是经首一时否。答不取也。经中言如是我闻一时。取彼识心之上无限长时短时积集一处闻经。事周究竟。总名一时也。   言如梦所见谓有等者。引例成也。如无性摄论云。处梦谓多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又西域记云。施鹿林东行五六里。有窣堵波。傍有涸池周八十余步。闻诸先志曰。数百岁前。有一隐士。于此池侧。结庐并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但未能驭风云陪仙驾。阅图考古。更求仙术。其方曰。夫神仙者。长生之术。将欲求学。先定其志。当筑坛作法。命一烈士。手执长釰。立于坛隅。并息绝言。自昏达曙。求仙者。坛中而坐。手按长釰。念神咒。收视返听。达明登仙。是人既得仙方。遂访一烈士。营求旷载。未谐心愿。后得一烈士。先与人佣力。艰辛四五年。一日违失主人。遂被笞辱。又无所得。悲泣巡路。隐士见命数加优赠。潜行阴德。感激其心。烈士屡求效命。报以恩德。隐士曰。我得汝来。弥历多岁。幸而会遇奇貌应图。非有他故。愿一夜不声耳。烈士曰。死尚不辞。岂从并息。于是故坛场受仙法。依方行事。昏暮之后。伺人务隙。隐士诵咒。烈士按铦刃。殆将晓矣。忽然发声。大叫苦苦。是时空中火烟云亟。隐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难。已而问曰。诫子勿声。何以惊叫。烈士曰。受命之后。至夜久。昏然若梦。见昔事主人。躬来在傍。感荷厚恩。忍不共语。彼人震怒。遂见煞害。更受中阴身。遂见托生南印度国大婆罗门家。乃至受胎。备经苦厄。荷其恩德。忍不言之。洎乎受业冠婚求亲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语。阖家亲戚。咸见怪异。年至六十。而有一子。其妻谓曰。汝可言矣。若不言者。当煞汝子。我时忆念。已隔生世。自顾衰老。唯此稚子。宁忍屠割。因止其妻。念令无煞害。遂发此声耳。隐士曰。我之过也。此魔娆耳。烈士感恩。其事不成。愤恚而辨曰。诸梦与觉。万境皆心。故引梦时。明觉位。如二人在狱。一人明日放。即嫌夜长。一人明日死受刑。复嫌夜短。故知时分无别。唯是识心自变作长短。   言听者心变等者。谟云。梦者见多生。其实唯有心。都无多生境。听者变三世。其实唯有心。实无三世境。问说听二从并皆心变。何故唯说听者耶。答路云。说者以达境无故。疏不言说者如梦。问道理唯识何别。答道理约法体。如是不可改易。如春秋冬寒暄等别。唯识但随自心。变长变短。成过未等。若是听者。渴慕于法。一坐听受。不觉寒暄。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言唯意所缘者。解体不相应中时也。然此五八唯现量。是实不缘假。第二士向内缘。缘第八故。今言时者。唯意所缘。不通余识。百法之中是不相应中收。五蕰之中行蕰摄。十八界中法界收。十二处中法处所摄。若法处法界摄八十一法。谓心所五十一。不相应二十四。并无为六。计八十一法也。行蕰摄七十三法也。时即是八十一法中一数。故唯意缘。通能缘彼十八界故。问意缘于时三境之中。是何境摄。答若独缘于时不兼缘。所依实法所变相分。与见分同种独影境收。若兼实缘。相随所依。即相质同种。即带质境摄。枢要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子等随应。相国云。总摄诸境有其三种。一者性境。诸实法境名为性境。色是实色。心是实心。此境各自有体性故。有三不随心。一性不随。如实五尘。唯无起性。不随能缘五识。通于三性。二界系不随。如第八识。是一界系。所缘种子通三界系。或身在上地。眼耳二识缘欲界境。识上地系。境下地系。二禅已上眼耳身识缘自地境。识初禅系。境自地系。三种子不随。由见相种子各别体故。二者独影境。唯从见分种子所生性系种子皆定同故。如第六识缘空华等。皆是随心。无别体用。彼境摄故。名独影境。即唯独有影像。而无其本质。三者带质之境。谓此影像有实。本质如因。第七所变相分。约从本质。是无覆无记。亦从见分。是有覆所摄。亦得说言。从本质种生。得说言从见分种生。义不定言种等。随应之言。因不定义。义显三境。依心聚生。有唯一境。或二或三。而不定故。唯一者。如前已说。有二者。如第八识缘自他散境。心王是性境所缘之境。有实用故。若五位心所。即独影境摄。如缘种子不生现故。又五识缘自地五尘。是初性境。亦得说名带质之境。变相缘故。又如第六缘过未五蕰。是独影境。亦得名为带质境。熏成种子生本质故。有三合生。如因中第八缘定果色。心心所缘是独影。心王所缘是性境。实故亦得名带质之境。以第六所变定果之色。为本质故。问长等依色处收。时依五蕰施。何不向五蕰实法收。答长依实色上。假定随依色处收。时依众法立。假故不得。而五蕰实法收也。故不相应行蕰收。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报。八名。九句。十文。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想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言此言一时等者。通妨难中。初别也。问言一时者。一为约刹那名一时。二为约相续名一时。三为约为春夏秋冬四时名一时。为约六时行道名一时。为寅卯等十二时名一时。四为约成道后数七月或一年半年中名一时不。答疏言此言一时。一则不定。约刹那等。   言但是听者等者。问取何等时。答疏言但是听等。   言不定约刹那等者。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此说经时。则役众生听时多刹那。无量刹那方解也。或有说时久听胜。听胜亦久。即是三根声闻之中。下根五百千二百。又如来三遍说下根。第三遍方解。此解说时亦长。听时亦久。如说黄绢幼妇外孙齐臼。此是曹娥婢上言。曹操开宇读解有前后。一又便解。一又行三十里方悟。   言亦不定约相续等者。相续者身义。能说能听人。无始时来。相续有此身。问莫向相续身上说时。答佛一音声中。现一切声。一时之中。现一切字。此约出生。若约听者。是菩萨得陀罗尼。或诸根互用。闻一字时。通达无量字。或为钝根者。延短念为多劫。多劫方解。为利根者。促多劫为短念。短念则解。故不得约相续身上说时也。   言不定约四时等者。春夏秋冬时有日月处。则有四时。上天无日月处。四时便不定也。亦向下转六时者。寅朝午时。黄昏初夜。中夜后夜。礼忏之六时也。八时者。即八转声时。体业具。谓从属依呼。十二时者。即是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等。   言一日一月照等者。问何故不取前来诸时。答疏言一日一月照四等。贺云。此方日向北即长。北洲日向北即短。若北洲日向南长。南洲日向南即短。问何故如此。答南洲北洲两洲日近山来。行着山正面。分位即长。去山若远即短。是故南洲日长。北洲日短。南洲日短。北洲日长。若准此方解日行之道。有南有北。此世界向南即狭。向北即阔。故论云。南瞻部如车。夏月行着向北𤄃路。即日长。冬月行着向南狭路。即日短也。暄寒不定者。南洲日向南路行。照行着南海水气。便寒。北洲日向南行。照着七金山。即热。南洲日向北路行。照着七金山。金气即热。北洲日向北行。照着北海水气。即寒也。近远不定者。南洲日向南行。即去山远北洲日南行。即去山近也。南洲日向北行即近。北洲日向北即远。昼夜不定者。南洲日午。北洲夜半。东洲日没。西洲日出。诸方。即四天下也。   言恒二天下等者。南洲日午。西洲日出。此二天下同起用。起用北洲夜半。东洲日没。此二天同起用也。故俱舍云。日月迷卢半。五十一五十。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大论说。日火颇胝所成。月水颇胝所成也。   言又除已下者。下之言。即是四天王天。日月照着处。则有长短暄寒等事。便与四洲同也。   言上诸天等者。日月照不着处。便无四时暄寒等事言经拟诸方等者。问何要说上诸天等无四时八时耶。答疏言经拟上地等。若说四时流行不遍。已上诸天。无四时也。唯除北洲。余三洲中皆流通故。问如此洲日出处。是东方。未审四洲方同否。答余洲日出不在东方。问余三天下既法不行。何故。此言诸方流通。答东西二洲亦有通此经故。   言坐亦不定约成道等者。言如是我闻成道时。亦不得佛。于一会通报通化。直见不同。并见报佛土成道远。自我得佛来等。凡夫二乘。见化佛等成道近。出释氏宫去伽城耶不远是。   言经拟三乘等者。问何不随化人所见立长时短时。答疏言经拟三乘等。若约年代。即唯遍凡夫二乘。不通大菩萨。但总立一时也。   言然诸经中有说相续等者。问何故不经首言如是闻六十小劫时耶。答懈怠者实经六十小劫。精进者谓如食顷。故知不约相续时也。   言有说四时等者。涅槃经二月十五日尽时。此亦不定。上天无尽。人中四洲尽有不定。南洲是夏。西洲是秋。北洲为冬。东洲为春。轮转不定。只就此间说亦不定。只如周家已前十一月便为正岁。如今十二月为正。当往时二月。故知不定。若说嚼扬枝时。即寅时说。金刚经云。饭食讫。洗足已。敷座而坐。日正午时即。是前十二时收。   言上生经云等者。此皆前六时摄也。   言有说成道已后等者。问十二年中说有。十二年后。说空等三时。中方说不空不有。若取成道后第二七日说华严经。第三时教不定也。   言虽有是说等者。金云。谓说四时八时六时。是随一方城也。说二七日四十年。是随化土众生。直见不同且作是说。   言仍非初总等者。但是经中说时。非经首之一时也。   言问处中有净等者。则云。申问。问意。佛居鹫岭。此即秽处。分身佛来变秽为净。净秽处定。时何不定。何不随凡圣而说长时短时。是此问意。   言答说处标等者。净则实净。秽则实秽。净秽决定。不是秽则是净。不是净即是秽。离此已外。无别方所。故言净秽决定。时有三。一者利钝别。若为利根者。一闻即解。经时促。为钝根者。悟解迟。经时节长。二者圣凡有别。圣经时节长。凡人经时节即促。三者意乐有别。或有乐时促者。则促长为短。乐时长者。则延促为长。以时不定故。不别说也。时但总言也。   言第三说教主者。经言佛。问经通五人说。一佛。二弟子。三诸天。四神仙。五处变化。未审此经是谁人说。答表不是余人经言佛也。   言梵云佛陀者。具足应言佛陀。就梵语中。意从生善。故略云佛。自是梵语略。不是唐中略也。及至疏解。则依具足梵语解。且古翻译云。佛陀者。此云有慧之主。此有二义。一者。十地菩萨名为有慧。佛是有慧人中主。故名有慧之主。二者。只此佛身中四智。名有慧佛。无漏五蕰假者身名主。是有恶之主。此古译云慧主。其义虽同。不如言觉者。新翻云觉者。慧则是觉。主则是者。有觉之者。故云觉者。者是五蕰假者。假者身中有智慧。故云觉者。问一切众生总有五蕰。应合言者。答空言者即得不合言觉者。凡夫应言无之者。问何名觉义。答觉者觉察。觉察烦恼妄想。如人怕贼入来。先且觉察。凡夫有一百二十八烦恼。入五蕰舍中来。向无明被下[穴/侵]。生死长夜不觉不知。二者觉知。身中有二种佛性。欲得成佛。事须觉知此性。问慧之与智何别。答若就证无为理觉。即名慧。若断有为烦恼。即名智。   言一自觉者。觉自身中。有此菩提涅槃二种性不同。凡不自觉。佛自觉。能断二障。得成于佛。凡夫不惧来世受于苦果。今生轻慢。生轻慢死。种种非违。卒陈难尽。名不自觉。佛一一自觉知。证无为真如智。无一物而不知。   言二觉他等者。令他觉悟身中有此菩提涅槃性。问二乘证生空。知生死是幻。自证知身中我空。不造诸业。应名为佛。答不然。虽唯自觉。唯觉自一身。不觉察一切众生。不得名佛。佛自觉了。又觉察一切众生。皆令断惑证真。故名为佛。二乘只缘不觉他。故滞涅槃。   言三觉行圆满等者。菩萨二觉未满。少分滞生死涅槃。问何名二觉未满。答一自利未满。根本智证理断惑。后得智变影缘如。根本智证理未满。断障未尽。总名自利未满。问何名利他未满。答缘事后得智。名利他。初地菩萨化百三千界内众生。离此已外。便化不得。故言未满。如来觉行圆满。觉之行即三僧祇劫行满也。若约具足而说。觉亦满。行亦满。   言佛地论云具一切等者。问何名一切。答一切者。世出世间有漏无漏情与非情故。名一切法。真如理是一法。此一法遍在有为无为万法之中。无有一切不依真如。只此真如与一切法作所作。真如得一切之名。令取他名。名有财。若然者则真理名一切。根本智证尽一切理。能证之智从理生名。名一切智。二者。约用立名。烦恼名一切。智断此一切烦恼。名一切智。断烦恼障也。   言一切种智者。若色若心一切种类。名一切种。其后后得智总别而知一切种类。真谛俗谛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有情无性。如是众生若干种心。后得智悉知解。尽一切种类。从境立名。名一切种智。断所知障也。言能自开觉者。即自利智也。开者。出生显证之义。起自本智。断尽烦恼妄想。证自真如理。名自开觉智也。   言能开觉一切者。即自利利他。如三大劫满。金刚心后。解脱道内。证得本智。三身具足。四智圆明。名能自开觉。后得智中起大悲心。利益有情。即亦能开觉一切众生。若心若境。如来能知。今众生断恶修善。起智断烦恼亦能开觉一切有情。若二乘唯有本智。而无后得智。唯有羊鹿身。而无车也(上四法解也)。   言如睡梦觉者。喻解也。即是自利智也。如又睡里作梦。觉后自知。余人不知。根本智证理。唯自知。不通余知。问后得智变影缘如。岂不是知耶。答只此变影。是不知也。以不能亲缘故。更解云。此上但取自知。余人不知。义甚好。若言睡觉后却观梦中事。此却观之。言向法转。便以后得智。其睡人正睡之时。亦不知道作梦。徒睡觉了返观方知。便似后得智。今取地前凡夫烦恼未断睡未觉。未得真觉。常处梦中。初地门中。证得妙平二智。亦名腄梦觉知。此名分觉佛位。令觉智也。   言如莲华开等者。利他智也。后得上利。答众生功德。名莲华开也。莲华不开则已。开则见者觉香。佛知不逢则已。逢则众生沾益。又云。莲华若开。必见其台。后智说法。必能悟理也。故名为佛。论家结(上依论杂明六个智了)一切智等者。缘前来论家叙知不尽。疏主依疏重分本后。各有六人智。言观于空智者。此有二义。一真如理。是真空之性也。知证此理。名观空智。二者真理之上。无我法二执。名为空智。证此理名空智。对后得智是有。立空智名也。   言理智者。对后得缘事智。立理智名。   言真智者。智证真如。对后得了妄。立真智名。   言无分别智者。有二义。一离能取所取相。名无分别。二真如理。是无分别智。证此理名无分别智。初证之时。不见能证所证。如末尼天鼓。无思成自事。无所分别。种种佛事成。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与境冥。理与神贪。境如智。智如境。名为如如。名无分别智。谟问云。无分别智正证如时。为是亲缘。为是变影。若亲缘者。心外取境。唯识不成。若变缘者。与后得智。复有何别。答先定二分有无。然可会通。成唯识云。有三师说。初云。此智见相分俱无。说无所取相故。二云。此智见相俱有。带彼相起。名俱缘彼故。三云。此智见有相无。说无所取。不取相故。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令无。慈恩取第三说。准此。此智是不变影。缘于真如。与后得智别。问何名心心所法。四分合成。此无相故。答然此真理。识实性故。虽亲缘彼。境非离心。唯识不遮。不离心境。不以亲缘。便非唯识。虽不变影。狭带彼境。有亲相分。名非不以四分合成然之。所以有亲有疏。辨带已相。带者是心。属于能缘。已相属境。属于相分。谓于能缘心。缘所缘相分时。带起境体之已相。名带已相。由是小乘师破大乘云。无分别智不带起真如已相。真如圣智应非所缘缘。唐三藏云。汝小乘师不解我大乘义。言带者有二。一者狭带。即能缘心。亲附境体而缘。二者变带者。即能缘心。变起相分而缘。言相者亦有二种。一者体相相。二者相状。相即有为。若无分别智缘真如时。是狭带体相而缘。是所缘缘。若有漏心心所及无漏后得智缘境时。即是变带相状而缘。是所缘缘。摄大乘论智殊胜品云。由离五种相。名无分别。一离无作意相。便无分别简眠醉等。二离寻伺等。简二定已上。三离想受灭相。简二无心。四离色自相。简所造色。五离于无漏。有分别心。离此五相。方是此中无分别智也。   言如所有也者。摄三解。一如者指斥之词。一切真俗二谛诸法自性。名如所有也。此诸法性知举境显智名所有也。二云。如是真如。此前诸智。尽是真如之上所有。名如所有。三云。一切染净法。名如所有法之真性。即是真如智。能知此所有法中真如之性。名如所有也。摄云。初二解善。谟云。此上七智皆须证如方名。此知如家所有知。名如所有智。又真如为能有。智为所有。亦同维摩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若克性而言。如是真如智从此起。名如所有。真如与一切万法。为增上缘。若就能生所生真如为能生。智为所生。真如为能有。智为所有。名如所有也。   言总相而言等者唯识第一云。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寻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云总相者。未是了义说。据实。烦恼障不唯空障涅槃。兼障菩提。所知障不唯空障菩提。兼障涅槃空。   言断烦恼障者。约增胜且就一边说。故言总相也(上本智了)。   言一切种智者。能知一切种智类法故。   言觉有情者。即是前来亦能开觉一切有情能化生故。   言如莲华开者。化度云。若莲华未开。未有香气。华若开已。香气远腾。众皆闻见。喻佛种智。说法化生。名闻远振。   言观于有智者。对根本观空之智。名有也。   言事智者。对理名事也。   言俗智者。对真名俗。   言后所得智者。简无分别智。后时得故。名后得智。即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智。一达俗差别。二变影缘如。不是亲证。问七地已还。菩萨本智证如。一刹那后方起后得。达俗利生。可名后得。八地菩萨。本后俱时同一刹那。无前无后。动不妨静。静即动。何言后得。答虽一时望前前位论。八地望前。今后方得。名为后得。亦不相违。佛果位中。亦许本后二后二俱一时起。   言尽所有也者。摄二说。一云。谓后得智通缘真俗。尽于一切所有。总缘所有者。指行言也。此差别法智。悉能知举境显智。名尽所有也。二云。备摄有无。名尽所有。智悉能知。名尽所有也。   言总于而言断所知者。此唯是后得智。言断所知障者。所知不是障。障不是所知。以障障所知。故名所知障。障所知境。令智不分明。后得缘事。由是偏说断智障得。烦恼障理。正智证真。是故偏说断烦恼得。其实互通。   言准诸经梵等者。西方若凡若圣。皆传此名。就一切名中。此最是胜名也。佛合经首安着也。问佛有十号。何故唯教安此一号。不安诸名耶。答以此一言。合诸德故。如佛地论偈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具足如斯六种义应知总名薄伽。薄伽者声也。梵谓具德。若有为此薄伽声者。自能破四魔。必具六德。一自在德。永不系属诸烦恼故。二者炽盛德。炎猛智火所烧炼故。三者端严德。三十二相所庄严。金色三十二等。四名称德。佛之胜名无不知故。名闻满十方等。五吉祥德。常起方便利众生。作吉祥事故。六尊贵德。世出世间。咸尊重故。天上天下无如佛等。若称余号。阙于六德。问外道亦称本师。名薄伽梵觉。佛法弟子亦称本师。名薄伽梵。未审有何简。答谓简外道。更如佛字。即真谛所译金刚般若言佛薄伽梵也。问既佛教安置佛薄伽梵。何故空安佛字。答国云。有三义故。但名佛。一秦人好略。二随方生善。三就胜义故。一秦人好略者。薄伽梵字即多。佛字略二。随方生善者。此方之中。言佛最生善。三就义胜者。义胜中有十义。一觉胜天鼓。鼓有四德。一能知怨来言怨来。去则言怨去。佛名亦尔。能觉众生三毒烦恼若生若灭言灭。二能护诸天。能破修罗。佛名亦尔。能救三苦。能破四魔。三天鼓能令诸天受五欲乐。佛名亦尔。能令众生受出世乐。四天鼓能令诸天生贪着心。佛名能令众生生出世心。此上四德皆鼓功能。总名觉胜天鼓。二不由他悟。由无师智。觉知一切法故。三断二无知无知者。即烦恼所知障也。四已过眠梦。凡夫未得真觉。常处梦中。如来不眠不梦。故云已过。五如莲华开。智日光照触。莲华即开。十地行圆。佛智自发。六性净无染。因中真如。虽有烦恼。五义不染。一无相故。譬如烟雾不能染空。二非对治故。譬如热䥫不停蚊虻。三非处所故。譬如大石不能住空。四无转异故。譬如白涅而不缁。五妄不染真故。譬如铅刀不能斫石。因中有惑。尚不能染。果中惑尽岂能。七具足三义。三义即三身。八具足三德。谓智断恩德。九具三宝性。同体三宝。十自知令他知。以智慧力。证真如境。名名自知。复以慈悲力。说十二分教。令他知也。具此十义。故偏举佛名。不说余号也。   言问此三身中等者。如是我闻一时佛。此三身中何身所摄。答疏言答准处等。小乘宗说。一者生身。王宫生身也。二者法身。五分法身。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三者化身。即猿猴鹿马等。问大乘宗。法报化身三身中。何身说法。答定通报化。若准处准根。应声闻而为化佛。处即是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即是准处也。根即是二乘。二乘凡夫既是正为。佛即是少化身。若准处准根。定是秽土化身。说法华经也。若准文准器。应菩萨而即报身。准经文。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乃至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准器者。法华经流通分中。傍为菩萨。文殊普贤既在会。即报土报身。   言感者根器不同者。即是声闻菩萨二种不同也。应现故通报化。佛身本来无二。只是随所现不同。对菩萨现报身。对声闻现化身。犹五个人者月不同。四人东西南北去。皆见月随人去。一人坐不动。见月还不动也。月体是一。本来不动也。   言王舍城鹫岭等者。释所由也。言问何不言劫尽水漂风漂。云火灾耶。答三灾中火灾初故。所以偏举也。   言我土安稳者。佛身虽在一处。随根所见不同。问如何一种是佛土。何故有烧不烧。答一人初地他受用土为所依。能依之向上。有一百人三千大千世界。一百人世界总被烧。不他受用土不烧。问争知是他受用土。答经云。常在灵鹫山等。鹙子闻经。即化佛也。文殊在中。即报佛也。   言应化非真佛等者。疏主意佛既通报通化。兼合有彼身。在用之处。即合有体。有报土处。即有法身。法身既有。法身即合能说法。所以引天亲摄论证法身。是真能说法人。问论文只证应化非是真佛。非是真说法人。不证他法身是能说法人。疏主何故加添云。推功归本。即法身说耶。答疏主善得论。论意但是返成法身。是真说法人。所以偏说报化。非真无实五蕰。无实心心所。如镜中火。譬如幻人与幻人说法。若法身不是真说法人。应化对谁得名非真耶。所以向下引证。住法界藏。明法身说也。   言住法界藏等者。此间解藏。与前胜鬘楞伽解藏别。彼以烦恼覆真名藏。此间法性真如名法界。含容一切无为尘沙万德。法身住此。名住法界藏。问如何一体之上有差别义。答论云。虽此身土体无差体。而属佛法性相异故。相则配佛。性则配法。佛者是法身佛。与大功德法为依止。为体。相则名身。身持自体名土。土即是藏。即是法性土。问何名法身说。答二义名说法。一者。十二分教从法身流出。名说法。二令智生解边。名说法。问何人听法。答六十六人是听众。大圆镜智妙观察智三个根本智。证真如时。各与二十二个心心所法。计六十六人。问说何法。答根本智证真如时。生一味清净相。名法身说法。若言一味清净早不是说法。正证理时。无生解心。但是一味清净相也。   言佛地经等住等者。证化报身说法也。此他受用身所居之土。为诸菩萨现通说法。其座有十相。土有十八圆满且十地论第十云。大宝华王座。有十种相。一者主相。如经得是三昧现在前时。即有大宝莲华出现。二量相。如经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故。三胜相。如经一切众宝间饰庄严故。四地相。经云过于一切世间境界故。五因相。如经出世间善根所生故。六成相。如经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七第一义相。如经光明普照一切法界。八功德相。如经过一切诸天所有境界故。九体相。如经大琉璃摩尼宝以为茎不可量栴檀为台大玛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十庄严具足相。如经华座身有无量光明一切一切众宝间饰其内无量宝网弥覆其上。   言十八圆满等者。佛地论云。一显色圆满。如一切无边世界。二形色圆满。如经无量方所妙饰间列。三分量圆满。如经宫殿周圆无际其量难测。四方所圆满。如经超过三界所行之所。五因圆满。如经胜出世间善根起。六果圆满。如经最极自在净识为相。七五圆满。如经如来所都。八辅翼圆满。如经大菩萨众所云集。九眷属圆满。如经无量天龙人等常所翼从。十住持圆满。如经广大乘法味喜乐所持。十一事业圆满。如经化诸众生一切义利。十二摄益圆满。如经灭诸烦恼灾横缠垢。十三无畏圆满。如经远离众魔。十四住处圆满。如经过诸庄严之所依处。十五路圆满。如经大念慧行以为游路。金云。念闻慧。慧是思。思行是修慧。此之三慧。与佛菩萨。为游路也。十六乘圆满。如经大正妙观以为所乘。十七门圆满。如经圆满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十八依持圆满。如经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华王之所建立大宫殿中说此契经也。故名十八圆满。乃报身说也。   言此经王城等者。属当经文。此约经首佛字。以经言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即化佛身也。   言应物现身者。应正体智。现清净法身。应受用法乐。现自受用身。应十地菩萨。现十重他受用身。应二乘二凡夫。现小化身。言皆说法故。   言楞伽经中说等者。证三身说法也。问法身化身说法可知。如何是自受用身说法。若据自受用身。诸根相好一一皆遍。如何分身土后言说法。答此约报受义名身。所依义名土。此有二义。所云其体周遍。佛佛自他不相见。若乐相见。遍义不成。二云。其体周遍。佛佛互相见。若不相见。无自在义。此是自受用身身土也。自受用身说法。身说法有二义。一佛佛相见。互相谟议。名说法。二者。本智与后得智说法。三个根本智中。证得尘砂功德尽是无言说法。破后得智变影着。虽不亲得。一一云皆被腾将来。然后后得智中。于无名相法上。安立名相说。此是自受用身说法也。十重他受用身。大小化身。是自受用身边听法人。金云。三身说法。应作四句料简。一一说二不说者。说一自受用身。自受法乐故。名一说。二不说者。般若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名二不说。二者。二说一不说。二说者。如他受用变变化身。有所化众生。名二说。一不说者。自受用身无所化生。名一不说。三者。三身俱说法。如楞伽经。法身说法令智生解。自受身说法。自受法乐。名说变化身说法。有所化生名说。四者。三身俱不说法。如龙军宗是。   言由此瞿师罗等者。释现身说法不同之意也。经音云。劬师罗是梵语。此云妙音居士。住王舍城中。身长三尺。自耻短。羞见如来。自思念言。如来有丈六之身。紫磨金色。每思瞻礼。其如短何。如来知其根熟。现同类身。诣门乞食。长者隔门见已。生希有心。广作供养。为说法要。言下遂得初果。   言五百婆罗门者。当以青灰涂身。以求解脱。如来欲化彼类。乃为现身还作涂灰之身。彼婆罗门见已。心生欢喜。瞿昙今者。学我仙道。如来为说法要。言下遂证初果。   言无边身菩萨等者。有一菩萨。从东方来。我闻娑婆世界有释迦如来。身长丈六。我既有此无边之身。当观彼佛无见顶相。乃以竹杖长丈六量之。如来现身过于丈六。如是展转上至光明王佛刹。常过丈六。竟不能见如来顶相菩萨即摄竹杖说偈言。虚空无有边。佛功德亦尔。设有能量者。穷劫不能尽。上过虚空界。无量诸佛刹。见释师子身。如本而无异。问既言无边身菩萨。身量无边。廓周法界。何得乃言从东方来。答若论身量。实乃无边。观佛顶相时。乃他身来也。引此菩萨意者。欲证化身之中有报身。报身之中亦有化身。不得定准。   言住小圣之凡夫等者。小圣即是小声闻。三乘之凡夫。即是四菩提以前。一切凡夫观丈六。而无尽者。二义无尽。一即是凡夫观无尽。二则二乘观如来丈六身上相好。犹不能尽。如舍利弗等。数世尊三十二相。数至第三十二相了。更有三十二相。乃至无穷。故名观丈六而无尽。又准西域记云。有婆罗门。闻释迦佛长丈六。常怀疑惑。后以丈六竹杖量佛身。恒于杖端。常出丈六。如是增高。不能穷尽。遂投竹杖于地而去。因植根焉。杖竹修茂。被山满谷。因号斯处。为杖林焉。至今犹存。三藏亲瞻。   言今显主尊等者。问如是则总指一部妙法。我闻则显亲。一时是说法之时。何要更说教主。答疏云。今显主等。又问经通五人说。佛弟子。诸天。神仙。变化。未审此经是谁人说。答疏云今显等。一则显主尊而教胜。二则全生意心。由斯所以。故标主谟。教法随主。决定是胜。故君为臣下之主。君则臣贤。佛为教法之师。佛尊定知法胜。亦如桂生高岭。良由所附者高也。准是佛说。更不通余人也。   言游化居止等者。正解有二义。一居止义。二游化义。居止于游化于城。二义总解住字也。   言古人因此等者。古人将住字。属佛字。一处解。便说佛住。既有佛住。便有天住。嘉禅便将八住义解此中住义。疏主意只是住者居止义也。然此八住中有二义。一者身住。二者心住。且身住有四。一化处住。谓十六大国。是佛所游境故。二异俗住。谓三世诸佛多栖止精舍伽蓝。是佛所止故。三未舍寿命住。佛合得住世。一切由天魔波旬。请佛入灭。舍等五分寿。唯留八十年。谓未入涅槃已前。住五分法身。名未舍寿命。住四威仪住。谓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悉名为住(上身住下心住)。五天住。谓布施持戒二种得生天。名天住。六梵住。四无量心住此之中。感梵王福。名为梵住。七圣住。谓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入空灭见。入无愿灭爱。入无相灭无明。佛住无相。名为圣住。八佛住十力等。诸功德中名为佛住。具此内外住。此而是无而住也。   言住名虽同者。疏主责云。住名虽同。义意全别。若以有住字即言佛住者。有经亦言佛在其处。其处云何。以佛在而配八住。然住字属下。即无妨矣。   言语邃义幽之处等者。经云。十方世界中无二亦无三者。论云。无第二独觉乘。无第三声闻乘。佛乘为第一。破二归一。古师便道。无二者。无声闻缘觉。无三者兼无大乘。便言破三归一此即是语䆳义幽之处。曾不嘱心。且如开示悟入之深理。会二归一之真宗。未曾属在心中等。由名同理别之文。虚张翰墨。虚者不实义。张由设也。援由引也。据由[((〡*〡)*(素-糸))/(疋-(足-口)+廾)]也(上解住义)。   言梵云矩奢者。矩音(上音居同去音)。   言摩竭陀等者。榞处所也。嘉祥云如来说法必依处所。证经可信。不同外道或云朱鸟衔来。或说神山授与。摩竭陀者。此云无毒害国。誓云。有犯罪者。不行煞戮。犯轻罪者。以宝赎之。犯重者。被驱出国。故名无毒害国。频婆罗王。向前诸王。皆都此处。   言多出上等者。此城茅草。胜于诸城。最胜上故名上茅。此草因世尊成道。向吉祥长者边受得草。世尊立字。名吉祥草。自已后总唤此草。作吉祥草。古人只唤此城。作中王舍城。即错也。但唤作王城不妨。城草立名。故言因以为名也。   言崇山四国等者。此说外罗城也。宰由乘也。周由遍也。山城墙直。西通一道。人遂疾往来。不通车马。北辟山门。辟由开也。以取山形作城。城不得圆。乃东西长。南北狭也。周一百五十里也。城若四方可定得里数。缘依山形作城。每面定里数不得。但取言一百五十里也。   言内宫子城者。说子城。若子城是土打出。即合一面十里。若随山形。城分段即不定也。   言羯尼迦等者。勿作加音呼。此是梵语。此云黄华树。华如大母梢。堪作香油。涂身香闻五十里。八戒中不得着香油涂身。是也又云。似此间槐树。即不定是槐树。此方树六月华开。彼国树三月华开。时节不同。彼国取华作香油。此间华不香。所以不是。殊由异也。馥由香也。烂者盛也。   言宫城北门外等者。此宫城外也。此云高显处。亦云塔亦云塔婆。提婆达多于佛起逆心。与未生怨王。共为亲友。兼劝未生怨王。交煞频婆娑罗王。先交未生怨王请佛供养。佛受请已。与诸弟子。从耆阇崛山入城来。提婆达多于象厩中。借象来以须饮醉遂从城北门放出。其象哮吼。到如来前。如来于五指端。端头也。放光。光中化出五师子。醉象驯伏。驯由善也。驯由随也。   言次此东北有窣堵等者。马胜比丘证得罗汉果。欲入城乞食。佛言汝今日逢着至极聪明人。应少为说法。入到城中。逢舍利弗本等珊阇耶外道。领一百门徒。见马胜比丘威仪庠序进有方。舍利弗见已。合掌赞叹。生希有心。遂问云。师是谁。谁之弟子。师说何法。马胜曰。我师名释迦文。所说法者。诸法从缘生。诸法从因灭。我师释迦文。常作如是说。舍利子闻已。言下便证初果。于此得初果处。时人置窣堵婆记之。舍利子与目连。自小同为外道弟子。二人立誓。若得胜法。愿相付受。后舍利子得初果已后。颜色怡悦。目连逢着。问云。汝得何法。颜色与前有异。时舍利子即转为说。此即二人通慧。初入佛法也。言下证初果。   言次此正北不远有等者。时彼国中。有婆罗门。名室利鞠多。其家巨富。金银珍宝。其数无量。事诸外道。唯不事佛即自念言。佛常自说知去来现在之事。今可试之。请佛家中。矫设供养。置毒药于饭中。堀火坑于正道可深五丈。满中烧火。折木危覆。以土盖之。即自请佛。佛便受请。赞善哉。告诸比丘。随我后行。放大光明。照胜蜜舍。悉作金色。佛行至城门。足蹈门限。举城大动。病者得愈。箜篌乐器不鼓自鸣。佛到胜蜜门。亦入门已。五丈火坑化莲池。池中莲华。一华千叶。捧如来足。诸圣弟子等。一华百叶。捧足而行。外道作念。火坑虽过。毒饭仍存。时诸圣弟子。缘饥便拟吃。佛告诸比丘。且住莫吃。佛说偈咒。愿令毒药不能为害。皆变成上味。外道礼佛。忏悔闻法。便得初果。   言宫城东北行等者。此是新梵语也。   言接北山之阳者。出宫城东北望。则是北山。南面日阳北面日阴。孤由独也。   言既栖鹫鸟等者。出所以也。问何名鹫峰。又名鹫台。答疏言既栖鹫鸟者。缘鹫鸟于中住止故。名鹫峰也。又类高台者。缘山遥者似山。及至到向上地平。故便似台。缘鹫于中栖止。故名鹫台。若准疏主意。鹫峰鹫台。皆依鹫鸟于中栖。以立其名也。   言空翠相映等者。山色青青曰翠。空色碧。山色浓。空色淡。将山青色映空色。浓分色。将空碧色映青色。淡分色。   言旧云耆阇崛等者。此云灵鹫鸟。于此食人尸。名灵鹫山。问何故翻译加灵字。答此鸟于王舍城中。有人欲死。便群飞去彼。其事必应。故得言灵也。路云。问古人依鹫鸟食人尸。得名灵鹫。疏主如何古人言讹而略也。如何不许古译。答疏主不嗔他古人取鹫居山义。但嗔是古人讹略义。鹫者大也。   言耆阇崛。对姞栗陀罗矩吒山。梵语之呼召。浅深不正名讹也。旧梵语三个字。新梵语六个字。字数少名略。及至翻译鹫。唐言新翻鹫峰。摄山鸟两义。旧翻为灵鹫。阙于山名。此唐梵皆略也。   言频婆娑罗者。此云影肩王。此王曩切植因。生逢佛世。既为请主。复作人王。敬法为怀。投诚三宝。为佛弟子。   言麓等者。山足曰麓也。山顶曰峰。山尖处小曰峰。逾险曰跨。登峻曰陵。绫编昆比也编烈也。   言下乘者。谓佛在此宣扬妙法。敬法重人。于此下车。如大迦叶闻佛涅槃。欲起神通往涅槃所。后自念言。我今最后见于如来。岂可以神通而往。此亦如是也。二山路险阻。所以于此下乘。   言二谓退凡等者。一云凡圣名凡。得圣果者。即往来得圣名凡。留住也。王及宫内人尽得初果圣位凡夫。未得圣果者。简更在后去。二者。凡庶名凡。王之眷属宰相百官可共同往。余凡庶百姓不更去。即简凡人。不令同往。   言其山顶东西等者。顶上土平。东西稍长。才过三重。南北稍狭。向余一里。   言临崖西埵等者。埵埵即向崖。西埵䫋陲。即边埵也。   言东辟其户者。向阳背阴。人宅以南为正。西方以日出为上。意表遗法东流故。放光照东。非独砖精舍。表法东流也。   言今作说法等者。有三般。一者入定像。𣫍手相重于其齐下。二降魔像。垂手指地。指地神为证。三说法像。举手屈指。为数法故。似佛说法之像。立即丈六也。坐即八尺也。   言精舍东等者。五天之地。多作经行。故鹫山觉树之下。鹿苑王地之内。皆有世尊经行之处。令诸弟子放学。一为资身。二为长道。所以经行也。   言傍有大石等者。者是天授得世通。以其神力。掷石打世尊。世尊于时在于山下。结加趺坐。忽见此石从上下来。即作神力。向上而避。至色究竟天。犹趁世尊。世遥者。而弹指曰。是我业报不可思议。便即住待。伤佛足出血。若依四分律。四天门王接石掷至他方。迸石下来。犹伤佛足。   言其南崖下有宰等者。只是崖半腹已来。橘云。方圆七十余步。如何坐得十五类徒众。据此经中徒众极广。计合遍百亿三千。如何此处容斯大众。答此亦不妨。如无色界诸天。皆悉同来佛边听法。变百亿身。共立毛端。上界天身。其量极大。尚能共向一毛端立。况复如来不思议力。   言山城北门行一里余等者。西域记云。王舍城中有大长者。名迦兰陀者。时称豪贵。以大竹园。初施外道。后见如来说法。听而信受。心中思念。欲将竹园施佛。造精舍。时诸鬼神咸其诚心趁。遂外道合出。长者于此建立。造功德成就事毕。独往请佛。园从长者立名。贺云。鼠名。过去有王出城游戏。时属热。热在此池边树下止息。忽然睡着。有一毒蛇。欲螫于王。树上有一迦兰陀鼠。作作声叫。王遂惊觉。乃毒蛇欲来螫王。王日类蒙此鼠。而救我命。遂封此园与鼠。不合人采斫园从鼠立名。名迦兰陀园。傍边有池。从园得名。   言南山之阴等者。即是山城北面。名南山之阴。有大石室。是大迦叶结集之处。此是界内结集之处。若界外结集。去此更有二十里。   言池西北二三里等者。解王舍得名。此是正解也。此去灵山。四五里也。若上茅城。去山十五里也。   言外郭已坏等者。其新王舍城。三藏和尚到彼。外郭已坏。无复遗堵。趾由足也。有基趾。亦通周二十余里。面有一门。   言初频婆沙罗王等。得名所以也。编者北也。罗者。尔雅云。罹由忧也彼也四邻被灾。   言家纵等。不谨慎名纵逸。言众庶嗟自薄祐。怨王无德。   言攘者。由除也。   言惩者。惩由诚也。   言寒林者。即是弃尸之处也。意言寒林本是弃死尸之处。人所不往。是不祥处。故今犯罪者。送之于彼。虽有命人。绝游往亦同死。尸如犯令之死人也。寒林北方王。癸水主冬。冬即寒也。冬主于死。故名寒林也。   言吠舍𨤲者。此是城名。亦云毗耶离城。此云广严城。在王舍城北落西也。以王先立幕舍。后筑墙造舍故称王舍。   言又云至未生等者。有说不是频婆娑罗王筑。此城是未生怨王筑也。下和会云。只是报修。更为高厚。非新筑也。未生怨王殁后。即无忧王嗣位。阿育王即阇王之子。频婆娑罗王孙也。   言波吒厘城者。此是树名也。按西域记云。中天竺国摩竭陀国恒河南有故城。周七十余里。荒芜岁久。基趾当上存。昔人寿无量岁。时号为俱苏摩补罗城。唐言香华城。王多出香华故。更至人寿数千岁时。人名波吒厘城。亦云巴连弗邑城。   言至无忧王迁等者。以新王舍城。施婆罗门。三藏和尚到彼(上叙疏主解)。   言古人有说山城等者。古人第一解。古人将上茅城。便是王舍城。有九亿家。古昔有王。此城居上。城中百姓尽被火烧。唯独王宫不被火烧。王即遣百姓门上。尽尽王舍。从是已后。更无所指。因此立名王舍也。   言或云置千王等者。古师第二解也。仁王经说。往昔有王。出城游猎。被女师子来逼其身。王遂染其女师子。十月满足。遂诞一儿。衔至朝堂。吐之而去。王闻是事。此我之胤嗣。抱入宫养之。余处皆似人。唯足班驳。因此立字。名为班足。先王崩已。继位为王。年渐长成。人中希有。身量既大。食啖亦多。后于一时。厨家内少。怨王怪责。不敢远求。遂近有一小儿初死。求得重宰以奉于王。王既食之。气味是美。问其所得。彼不敢隐。具陈其事。王语之曰。已后常觅如此之肉。以供朕膳。后经历年月。人民皆知。王既食人。不堪作王。群臣计议。欲谋煞之。后时引至城北门。众集欲煞。王知不免其难。语左右曰。容我少活。即发愿。我一生已来。所有善根。令我今日变身为飞行罗刹。发是愿已。依言变成。遍历人间。飞行自在。群臣不敢更起恶心。班足还来为国主。语厨官曰。此凡人肉。既如此美。天子内必应更甜。即自飞行遍历诸国。选得一千王。皆肥自少嫩。遂遣作屋舍。安置千王。即遣厨家。次第聊理日供。三顿。每顿一王。因此所。由遂名王舍。此言皆谬也。摄问云。王城者。有九亿家。及斑足王事。此皆是仁王经智度论及律中说。皆是佛说。何故疏主指斥佛经。言谬耶。摄答云。彼仁王等经教之中。有正义不正义。此是疏主叙他不正义来。言谬也。又云。此疏主言谬意别。若说九亿家失火。及班足王事。不妨上茅城。古来有如是事。疏主责云。古人引来。解他新王舍城。便是错。疏主只唤此作谬也。   言王都既在王舍等者。结前山城。亦是自意断也。问佛说法只在灵山。不在王舍。何故说山之处。兼说于城。说城之处。兼说山答城是人王化处。山是如来所居。所以二处双说也。问山是如来自化处。城是人王他化处。山城自他何故总说。答金云。五意。一居山表自修因。入城假化缘助。二居山自利。入城利他。三居山思慧。入城修慧。四居山表大智。入城表大悲。五居山不住涅槃。如经言我虽于此所烧之门安稳得出。不住生死也。右手执持除粪之器。不住涅槃。   言自他二化俱说等者。摄云。山是佛自化。城是人王化。举自化显利缁。说化显利于俗。   言一切法门中最等者。一切法门。即是余一切大乘。一切大乘经皆有教理。此经教理。即阿含甚深。通三乘教理。即五种智慧故。于一切法门中最胜故。经云。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法华最第一。问余经大有向山城说者。何故法华经偏叹山城耶。答不遮他余经向山城说。余经无所表彰故。法华论偏赞。有所表矣。   言城乃摩竭等者。此标城胜。显法亦胜。问摩竭陀国大。有诸余城。何故不向波吒厘等城中说。偏向王舍城中。答城有二义胜。一城乃是三千大千世界之正中。二是摩竭陀国之正中。一乘是三乘中道。五天之中表五乘之中道。故知经胜余经。二城是仁王住境。不同余城。余城偏僻故。人王不住。经是法王住境。仁王不居小国。如来不住二乘。仁王非大国而不居。法王非大乘而不住。经云。佛自住大乘。多宝如来全身。在此塔中。   言二者示现自在功德等者。第二解也。无漏之教出于二乘。名自在功德。   言俱苏摩城既在等者。问俱苏摩城不是山城。即上茅是山城也。若嗄俱苏摩作山城者。疏主笔误辨之。摩竭陀国总有三城。一上茅。二王舍。三俱苏摩。此翻香华城。香华城去王舍甚远。可二百余里。如何言近于王舍城。又上茅山城园一百五十里。俱苏摩城周七十里。故知不同也。又准唐三藏行记。俱苏摩城实别。从北天竺国。向南度恒河。河南是中天界。亦过恒河有一城。名补罗城。过去人寿数千岁。又名波吒厘子城。亦名巴连弗邑城。只缘新王舍施与婆罗门。天子遂迁俱苏摩城。与上茅城别。如何疏主云俱苏摩既是山城。答疏主意道。俱苏摩城亦是山城。问四面亦大有诸山。亦以山为城。何以不向俱苏摩城边。山城上说法。向上茅城边。山城上说法耶。答疏云。此山独胜高而显故。   言近于王舍乃有等者。疏主意道。近新王舍。四面丈有诸山河。故不向近新王舍城边。山中说法。空向鹫峰山中说。答此山独胜高而显故。所以论云。表法高显等。   言或如城等者。第三解也。喻通教理城。喻教丽物咒理城中既出诸上妙珍宝。表此经若性若相若体若用。并在此经之内。法胜余法。合前教无嘉德。而不具合前理。嘉由善也。   言上人之所游等者。文殊此方菩萨。妙音东土上人涌出。及以诸圣并出。此经名上人。还喻理也。   言或教妙如城等者。第四解也。此含藏高显胜。将城咒教。将山况理。山同理而出水。城喻教而闻敷。耆岳孤抓标。理出二乘之上。城含妙宝教。诠一实而敷荣。   言所以此经在王城等者。总结四解也。   言般若通贯五门等者。例成也。问为复唯此经有所表。诸经亦有所表否。答疏言般若通贯等。将四德喻五种般若。五门者。一实相般若。出缠之真理。二观照般若。离妄之真慧。三眷属般若。相应之万行。四文字般若。谓能诠之真教。五境界之般若。所观真俗二境。   言舍卫丰其四德等者。此云闻物国。一丰财德。此国近于南海。多出珍宝异物。人多富人。如须达等。况眷属般若。谓智相应时。有万行为眷属故。二俗尘德。缘舍卫国多出女人。姝孋如燕赵多住。丽。喻境界般若。将二空为境界故。三多闻德此国诸婆罗门。三学高人。并在其中。多博学胜余国。故喻观照是慧。四解脱德。城中有十七亿人。皆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解脱。五文字般若。喻城能出一切宝物。具此四德。今文字般若。能诠一切理故。能诠教如城。即文字诠彼四种故。表斯五种般若故。居此国说也。   言金生丽水等者。引喻例成也。贺云。在辰锦洲也。此水之中有金类提河也。   言提河有金等者。则云。古云阿利罗䟦提河。正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此世共称耳(西域记六说)。   言生死如河等者。水常流而不断。表生死之不停。金常定而不流。表涅槃之本寂。离河而无别明金。离生死亦无圆寂。金不离河。涅槃不离生死。所以生死涅槃本平等也。   言各有所表者。舍卫丰其四德。于彼说其金刚经。提河有金。于彼说涅槃。城胜余城。山胜余山。胜余山于此说法华经。依处说经。各有表矣。   言古说此经等者。即是嘉祥解也。四处者一从方便品至法师品。灵山秽土说。二从宝塔初。至半品已来。世尊变土召分身无功暇说法。三从宝塔品一半已后。世尊与多宝同塔坐。以神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中。直至属累品中分身佛还已来空中说。四从药王品后却着地来。直至普贤品秽土中说。此四秽土净土空中又秽土。名四处也。   言今解处三等者。贺云。此述新义。即疏主义。处三者一从方便品至法师品末已来。秽土说。二从宝塔初至一半已来。世尊变土。召分身佛。更不说法。同古师义。三从宝塔品一半已后直至经末。尽是空说也。说唯在二者。简要之净土之中不说法。但是变土。坐分身佛也。后世尊多宝同塔坐。直至经末。空中坐说。更不于空中别开出净土也。即取秽土说及空中说。故说唯在二处也。摄问云。宝塔品后直至经末。是空中说。如何无尽意菩萨言右膝着地。答地者依持之义。膝踞莲华台。亦名著地。破古师云。无复还秽者。无复分身佛。去世界却秽之道理。   言净秽唯二等。破古师义。秽只是一逼。无有两头秽中间净也。   言今标创会者。问经既通净土空中说。经初何不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净土空中说。唯言秽中说耶。答疏言今标创会。故说山城。最初序品。名创会经。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名住。标化处。化处既是山城。能住之佛。故是化身。   言欲令三乘等者。出所以也。问何要标化身。答疏云。欲令三乘等菩萨声闻皆见化身。若现报身。声闻之人。怕怖疾走而去。凡夫人不得见故。   言题佛悲深等者。谟云。将此乘身二妙。而于秽土现身说法。故是悲深也。永云。藏报身之实德。显化相之权形。不居净土。处此秽方。如此华为皆是身妙。经云。即说璎珞细软上服严身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此是身妙。昔于会前。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今于灵山。会二归一。此等所由。皆是乘妙。隐妙理之深文。扬粗义之疏。教乘妙也。脱珍御服。着弊垢衣。身妙也。   言若标报佛及等者。问若标报身佛。处显净土。则如何。答疏若标报佛等。若现报佛净土。恐三乘众疑非己分。不敢修学门。何故说经初现秽土。后现净土。答初现秽土。表二乘人居分段身。后现净土说法。表二乘人舍分段身了。便是净土中人。问何故说法华经在地上空中耶。答二乘人昔执难舍如地。回心向大。证二空理。所以住空。由此但显秽处化身(上说法处了)。   言一为证信等者。如是者。总指一部妙经。我闻者。即显亲闻者。一时者。说教时分。佛者。说教之主。住王舍城耆阇崛山。说教之处。此则叙致已。问何用更标听众。答证经可信。故标同闻。恐阿难说法非真。所以证也。   言助成庆喜等者。庆喜自言。如是我闻。已除疑惑。今列菩萨声闻二乘。显同闻故。助成庆喜。闻法可信。如世间人立文契。如有保见。证事不虚。若有同门。故经可信。释迦如来说一乘法。破二会二。多宝来证。言如所说者。皆是真实。则显如来所说不虚。今阿难说经。有周闻者。则显阿难所传不谬故。标听众助。成庆喜。   言众疑有三等者。一如是我闻除疑也。庆喜自谈。由言我闻。故非自𦚾衿说。二言佛。显是佛说。非神仙菩萨天龙鬼等说。三今烈众者。显同闻众。证阿难亲闻佛说。非从他传闻。言今显周闻等。显与阿难灵山会所同闻法华经。今时举众者。证经可信。   言时方人等者。时谓一时。方谓方所。山城人即十五类听证经可信。问智度论云。经通八部听。何故空说人。答以八部等变身为人。理无有失。   言二为显德等者。诸天围绕帝释。即显天帝之德。梵众围绕梵王。则显梵王之德。诸圣围绕法王。则显法王如来之德。山河千万城壁九重门。不睹皇居壮。焉知天子尊。不见上公名。岂知法王圣。为显佛德。故经说胜也。见十哲而知孔丘德。如毗沙门子侍卫宣律师。显宣律师有威德。又说慈恩疏主。以左右侍人皆法将。门下客尽是琅玕楚璧。   言三为启请者。意说如来欲拟说法。事须待请。既有请人。所以烈众也。   言利物之方者。总略教请即法华境所果三名。利物之方。能利法也。   言必应所欲者。欲希望众生。希为说名应渴。如来行欲所利人也。谟云。如我凡辈所有宣说。但是谈其心中自解之处。不全起得听者所欲。佛菩萨所有言说。皆能应其所欲之心。鹙子文殊弥勒。是其所欲也。   言次第宣唱等者。略陈所请之法也。若宣唱修行次第。则先因后果。若宣说观行次第。则身为异体。先果后因此上一句疏。贯通两类。若先观果令忻。即先果后因。行因取果。即先因后果。境行果三。前二为因。后一为果。   言身为果体等者。即寿量品法身报身也。疏主见身中有境行果三。欲拟收境行。总为因来。所以言行是因性。乘为所学。所学即是一乘境。境即因也。   言方便品下鹙子等者。辨能请人世。经云。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乃至今者四众咸皆有疑。唯愿世尊。敷演斯事。二云。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等。三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唯愿说之。唯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等。故言三请也。二乘是权。一乘是实。经云。唯此一事实。一乘是实。余二则非真。二乘权人。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二乘权也。   言安乐行品文殊因请等者。有二解。一因前劝持品中。二万菩萨。请此方持。四类声闻。请他方持。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彼此俱持。因前菩萨请持经。文殊因此行。初赞扬希有。后请说轨仪。名为因请。文殊菩萨自行已成。弥勒菩萨自果已满。法华经亦不为此两个菩萨。此两人亦不合请他行果。问若尔如何起请。答因鹙子请境。知权可舍。知实可取。唯不识一乘之行。恶世持经。如何得离伤毁。菩萨因此请行。故名因请。昔日二乘执小。化身为实。未识身之真化。菩萨因此请。名果故因请。亦有疏云固请。固者牢固也。正明舍权就实之行。故云固请。路府云。疏主不合道舍权就实之行。只合道舍非取是之行。缘文殊请如来说四安乐行。行上无权实也。谟云。但是舍权就实之行。三根声闻。是权实人。与说安乐行。名舍权就实之家行。依主释。   言弥勒三请等者。有二解。一云。舍却权佛之身果。取当来法身报身实果。名舍权取实之果。二云。舍权就实是三根声闻。更回心向大。行安乐行。取寿量品中果也。化度问云。境行果三。三人请。何故不同耶。答鹙子小圣。未识二乘之行果。但执我乘。与如来乘等。所以请境也。文殊菩萨是能行一乘行人。但请行也。弥勒道满。当生次居佛位。所以请果。   言因缘之经等者。启请意也。因缘有三。一因事说法。二因犯制戒。三因请说法。合此总名因缘之经也。不请而说。慢法心生。请已方陈。则能除慢。企(立旗久)望也。故说因缘之经。名除法慢也。   言故声闻请境一乘等者。所利人也。此证因请而说。   言菩萨请行等者。且文殊请行。经云。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诵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弥勒请果。经云。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乃至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等。   言赞证因亦利之者。三解。一菩萨见有大利益。所以请说一乘行一乘果。乃至如来赞一乘行一乘果。便有十一位得证。因佛赞而得益。故云因亦利之。二者。赞谓法师品赞人赞法。证谓宝塔天授证经可信。因前赞功德。所以劝持品中。二万菩萨。四类声闻请持。缘不识方法。文殊菩萨请说四安乐行。便有无数菩萨。从地涌出。乃是能行人。遂有弥勒怀疑。父少子老。举世不信。请说三身寿量。声闻等因闻一乘因果。有大利益。名因亦利之。三云。又说如来寿量品名赞证。证者所证法。即三佛菩萨因此十一得证。因闻赞寿量。而获益故。名因亦利之。疏中意。说安乐行名赞。说寿量名证。分别品名因亦利之。   言四为当机者。问烈众有何意。答为彼当机。故烈众也。此问解当根不周余处。余处当根。因三根声闻正为也。定姓声闻傍为也。今此不分傍正。但闻经得益。总是。   言退菩萨心等者。标也。标中声闻菩萨。又标中不说有定姓声闻。向下释中。兼说定姓也。   言菩萨领悟说等者。诸品也。五品也。   言声闻凡夫等者。此为下品。本是定姓凡夫。在资加二位。闻法华经。得小乘初果。引妙庄严王品为证。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   言发菩提心者。此为中品。是前资加二位。不定性声闻凡夫。闻法华经。回心向大来。即是曾发二心。问有何文证。答观音品云。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等。又分别品八世界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又法师品云。求声闻等。   言彼圣者类等者。此为上品声闻。从初果至无学位。尽是当根也。即法华会三根声闻中。有前三果及第四果。故烈众也。   言菩萨凡夫等者。下品菩萨。此资粮位菩萨。顿悟渐悟两类小菩萨。疑自不疑他。不疑自也。   言证真达圣者。因中品菩萨此本加行位。若未闻法华经。未合入初地。为闻法华经力。更经一生两生。得入初地。证真达圣。如经八生当得。乃至二生一生也此入第二僧祇劫也。   言圣者菩萨等者。是上品。一云。本是初二三地已去。闻法华经。得入八地。证无生法忍。二云。圣者菩萨得初地。证圣性名圣者。菩萨闻法华经。修行求证。得入八地无生忍。等字等取十地功德。   言故为三机等者。二说。一云。为三根声闻。说斯妙法二云。声闻菩萨各有三根。如来为此二类三根。说斯妙法也。后解强也。   言五为引摄等者。问阿难结集烈众。是何意。答为引摄故烈众也。就门中有三类。凡夫要引摄。一为引一类我慢凡夫。有钱富贵。恃赖名强。不肯听法。着帝释梵王。引令伊作念。诸大梵王尚听来。我岂不听耶。二为引摄一类自足众生。身中曾修少善。便生喜足。更不肯修。便引观音等诸大菩萨。尚自听法。三引摄一类下贱贫寒。根不具足。自轻众生。羞耻自身。不肯听来。汝岂不胜大蟒田文云类。上自听法也。   言为引当时余生等者。令受听法。阿难结集。尽在经中。为引今时及未来众生。令交发心。随学佛法。故在会也。   言经具陈者。贺云。烈摩睺罗伽等。为引今时自轻众生。问具陈菩萨声闻何意。答为引今时众生发心求故。   言若无胜侣等者。问何故事须烈众引摄方始发心。答疏云。若无胜侣等。   言佛地论云等者。例成烈众之意。意道净土之中上说有辅翼眷属。岂况秽土之中。而不烈其听众。故疏云。净土上然。何况秽刹也。   言二彰权实者。意道十五众有权有实。灵山会上丈六释迦。亦通报通化。   言净秽土中等者。且报佛报土。总得报佛报土。不说不知。然总说化土有四。一大化土。二者三变净土。三者化秽土。四报佛居报净土。且第一大化身居大化土。佛定是权。声闻为权。菩萨通权实。若四加行位菩萨即实。于中十地上位菩萨即权。二者。小化身居化净土。或秽土。菩萨声闻通权通实。三根声闻实。满慈子阿难是权。多事惊怖。小菩萨实。文殊普贤是权。又报佛居报土。声闻为权。菩萨为实。   言今此化报双有等者。此经若向化土说。声闻在中为实。此经若通报土说。菩萨在中为实。声闻众为权也。故名两实二权也。   言初烈灵山化佛等者。问今说经何故通两实二权耶。答疏云。初烈灵山化佛等。疏属当经文。菩萨是实。声闻是权也。   言况多宝分身者。引化成立也。安国云。此通证报化二佛土有化现事。满慈子等是化声闻。虽在化土。亦可通证。报土中有化声闻。多宝如来是报土中佛。尚自于化土而为化现。亦可通证。化土中菩萨是化也。十地菩萨是下位菩萨。向化土中来。上自是化现。况多宝如来是上位佛。向化土中来。此佛身灼然是化现。又声闻中。满慈子等是化声闻。向化土中来。尚自是化现。若报土中有声闻。岂不是化现也。   言准知报化等者。准佛地论中权实道理照然。   言论中既说有化等者。引论成也。   言满慈等。取阿难也。   言自余化等者。言等者。等取八部也。问报土显于庄严。声闻在中。可言化。满慈既处秽方。有何利益而言化。答报土显于庄严。眷属庄严故言化。满慈为引实声闻须化。良之法华会上。有五种权。一佛权。多宝分身是。二菩萨权。普贤文殊是。三声闻权。满慈等是。四四众八部权。龙权如说波斯匿王佛边听来。诸人皆起。唯有八龙王。化作八个老人。称下坐不起。王心中怒。龙王便知。夜后拟雨砂石倾却王宫。佛知便敕目连。神通救。吾缘与诸弟子。此间行化城等。须得土地主。目连授佛敕。便化为妙翅鸟。展翅遮却宫殿。电雨电子。打着鸟身。悉变为明月宝珠。明日王佛边听来是我昨日闻法来力。佛言大王。此是八龙所作。吾交目连救。因祸致福。得如许宝物也。自后因敕诸龙神等。若来听法。各现本形。五龙权龙女是也。   言一高名大德者。亦名释种清高众。高名有二意。一众所知识。二经中别烈名字。经云。其名曰阿若等。   言二无名大德众者。亦云未圆已满众。未圆是有学。已满是无学。非是众所知识。经中不烈别名字。经复有学无学等。   言二尊重诸尼众者。亦名承恩入道众。经云。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去迦维罗卫城不远。别有一城。名曰天城。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善觉。有八个女。最长女最小。嫁与净饭王。余六个嫁与余三王。长女摩耶生佛。姨母养佛。亦姨亦母。故云姨母也。   言四内眷诸尼众。亦云曩结深恩。经云。罗睺罗母耶输陀罗等。是佛为太子时。室内眷属。   言五圣德难思众。亦名神功广大众。经云。其名曰文殊师利等。准经叹德。皆得陀罗尼等。   言六帝释诸天等者。亦名战胜修罗众。经尔时释提桓因等。   言七三光四王者。亦名眷护舒晖众。经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等。   言八二自在众者。亦名小大自在。经云。自在天子大自在等。   言九色界诸天众者。亦名跨握娑婆众。经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   言十龙众者。亦名翳虚含洒众。经云。有八龙王难陀等。   言十一紧罗众者。亦云高吟白雪。亦云清歌雅乐。经云。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等。   言十二乾闼婆等者。亦云巧弄朱丝。亦云胜芳烈乐。此是乐神。经有四等。   言十三阿修罗等者。亦名动山涌海。经云有四等。   言十四迦楼罗众等者。亦云答龙啖毒众。经有四等。   言十五人王众者。经云。韦提希子阿阇世王等。   言复有六众者。一多宝众。亦云宝塔陵空。二分身众。亦质影殊形众。三龙宫众。亦云涌海乘莲众。四涌出众。亦云烈地呈形。五妙音。亦云鸾歌迥发。六普贤者。亦云御蒙回方众。   言此众二徒等者。金二解。一云。前十五众为一徒。后六众为一徒。徒者徒党。又闻法配前十五众。证法配后多宝分身也。龙宫行法。涌出持法妙音说法。普贤护法。二云。十五众名前。六众名后。前众名闻法。后众名证法。前众行法。后众持法。前众说法。见佛说法来听。后众护法。自许云诸解尽善。牟云。二徒总配六众。徒谓徒类。此后六众。三个二徒。多宝分身为二徒。俱是佛故。龙宫涌出为二徒。俱涌出故。妙音普贤为二徒。俱他方菩萨故。人多宝闻法。分身证法。龙宫行法。涌出持法。妙音说法。普贤护法。此解为善也。问何故多宝名闻法。答经云。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若分身配证法。捡上下经文。无证法故。但有开塔文。经云。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初塔涌印说经可信。塔开听法证经可重。分身不集。塔即不开。塔若不开。分身亦不来证法。故知证法须假分身。龙宫行法众者。经云。文殊师利菩萨言。唯常宣说妙法华经。所化众生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其必流行一乘法也。名行涌出众持法者。经云。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菩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既言护持。明知持法。妙音配说法者。经云。华德。汝但见妙音其身在此。而是菩萨现种种身。处处为诸众生。说是经典。普贤菩萨护法。经云。复白佛言。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是经典。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稳。使伺求得其便者。问多宝唯有智积一人。何得名众塔。答虽标一人。据实亦有多众。隐而不论。又约多宝。以少从多。亦名众也。   言此中有六门异者。菩萨有无也。前三门对诸经辩异。后三门对当经菩萨异。   言一三乘无独觉者。独觉有二。一麟喻。出无佛世。二部行。部党而行。故部行少分。亦得与佛同世。法华会上言无。有二义。一无独觉得果者。到经会中末。二者无有到经会闻法华经得独觉者。约此二义。名无也。   言多分出无佛等者。瑜伽三十四云。复有一类初得独觉。道满百劫。修习资粮。过百劫已。出无佛世。无师自然能悟三十七菩提分。能证现观。得独觉菩提。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即是会上无得果者也。   言教虽被者。问如何法华经被他。答即是无闻经得果也。问前显根门中。不被独觉。此间何故则云。教虽被彼。答亦不相违。彼处言不被者。约定性独觉。此间言被。约不定性独觉。彼处言不被。约得果者言不被。此间被彼。约独觉凡夫。不定性者则被。问法华会三乘中无独觉。如何成破二。答独觉凡夫。资加两位。闻经回心向大。便是破二门。经既是无得果者。如何堪法师五果圣人回心。又如何门外中子索车。答此二义约有道理。则实有。且法华会上。则无不妨。诸经会下。有得果者。金问云。何故法华会上无独觉。仁王则有。答有二义。一是化。不是化不是实。二法华会破二。与他相违。故无独觉。仁王不是破二之经。不妨有也。此经无闻经得果者。所以烈众处无。   言下文亦陈有等者。若约求缘觉乖凡夫。下文亦有也。经云。其求缘觉者。比丘比丘尼。又云。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   言二三界无无色等者。有二义无。一者光不照故不来。二者皆是定性声闻。乐定那含。无根可熟也。无缘故不来。问佛放光。何故不照。答光明是色法。彼界无色。不将色照色光也。问彼界有定果色。何故不照。答定果色有实得者。不得者。事不决定。故不照也。   言仁王亦有者。问仁王经中。何故即有。答仁王经中。所说空理。不妨听来。不同法华破二归一。所以不来也。问定果身中。既无意根用。将何听法。答意能故。故大论云。闻谓比量。又定通之力则不决定。   言三五趣无地狱者。五趣之中。无地狱趣。有余四趣谓天等。   言光虽照彼者。谟云。问色界蒙光明。经烈色界天。地狱既蒙光。何缘不在会。答疏云虽等。   言一乘进习等。出缘之所以。显扬论云。极戚非三涂。极折非上二。问色界之中佛光照。寻光来会听真经。地狱如来光既临。何故不来听妙法。答疏云。一乘进习等。问色欲二界有容预。可许放光而照之。地狱是无暇身。如来何故放光照。答色欲二界有容预。全其进修光烛之。地狱是其无暇收。光照亦令暂息苦。   言陀罗尼等者。问尊胜经有地狱众。时琰魔王于其夜分。将诸眷属。至于佛所。此经何无。答疏云。陀罗尼等。   言所以光照者。问既若不来。何须光照。答疏云。所以光照令生猒。   言令彼见光等者。问此经既不来。何用光明照。答但发猒苦之心。不能发彼菩提之心也。普无色光不及。无光任不来。地狱既蒙光。有光何不至。答无色光缘阙。俱无不得来。地狱虽蒙光。无缘不合至。问总持经会上。上有琰魔王。一乘威力强。何容不召至。答真言本息苦。地狱亦须来。此经谈一乘。苦身来何益。问如来放光照召众。欲闻经谈。地狱既不来。何须光照彼。答蒙光苦不息。世尊虚放光。暂时能发心。何惜光明照。   言此后三无等者。即是四众八部轮王。   言四明次第者。菩萨声闻。菩萨内外二护。先后次第也。   言初众分四等者。十五众名初。六众名后也。   言或内护外护等者。助也。前十五众亦名内护外护众。初五众名内。后十众名外也。   言外护中八部仁王等者。先烈八部。后烈仁王。就八部中。先烈天众。后烈非天。天即帝释众。非天即龙等。除天一部外余七部。总属非天也。   言天中地居空等者。帝释及四天王众。是地居。自在天子等。是空居。问三光既在属虚空。如何得与帝释俱为地居。答据实。三光皆是虚空。俱是帝释之臣。摄臣归主。故言地居也。   言地中帝臣者。帝释是主。四大天王普香等。是臣。   言虚空中非禅主等者。自在天子名非禅主。四禅梵王名禅主。   言后众次第者。证法众多宝。开塔众分身。经利益广大众海会菩萨。持法无边涌出菩萨。他方行法众妙音菩萨。   言证法众者。多宝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妙法华经。为大众说。皆是真实。全身在于塔中为证。湛摄释云。问前门之多宝闻法。分身证法。今此门中。何故多宝证法。分身开塔。前后不同耶。答多宝亦得名听法。亦得名证法。经云。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又云。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善哉。又分身亦名证法。亦名开塔。经云。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出于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又云。彼某甲佛欲以开此宝塔。由此多宝为听证来。分身诸佛为证开塔集。既经两势下。疏主本文中。亦为进退二解。所以疏中前言闻法众。此名证法众。言开塔众者。经云。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至出现耳。故如分身是开塔。   言经利广大众者。经云。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等。   言持法无边众者。经云。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菩萨。一一皆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度后。护持读诵此经。   言他方行法众者。问为复妙音到此方来。持法华经。名他方行法。为却回彼国持法华经。名他方行法。答通此二处。一此界菩萨他方行法。一他方菩萨此方行法。经云。是菩萨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复如是。   言他方劝持者。经云。普贤菩萨言。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来此能经。还归本国。又云。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等。   言佛地论虽释等者。述缘由也初众之中。声闻居先。菩萨居后。前来解众多。是佛地论。章敬云。论第二云。何故此中先烈声闻后说菩萨。为于大乘生疑成者。除彼疑故。为引不定种性定信故。为已清净。诸大声闻舍于自身尊贵慢故。大声闻众。近对世尊。亲受记故。又诸声闻常随佛故。形同内眷属。又令菩萨于声闻众。生恭敬故。   言一形相不同等者。声闻形相似佛。菩萨不。今佛只有出家相。无在家相。佛佛事须形同出家。言有在家初二果。三果已去尽出家。无有在家罗汉菩萨则有在家故。形不同佛也。   言二处有近远者。菩萨六道化生。声闻常须近佛。若离佛则被外道恼他也。   言戒德有殊者。声闻持出家戒。所以先烈。菩萨不尔声闻持遮戒。及摄律仪戒。菩萨持性戒。饶益有情戒。菩萨作则是持。止则是犯。入淫女舍。入酒肆。能立其志。声闻止即持。作即犯。   言四欲令菩萨于声闻等者。四十年前。常见世尊毁责声闻。赞叹菩萨。便有顿悟小菩萨。言唯我能然。余不能尔。渐悟小[乘*(百-日+ㄎ)]菩萨。亦疑声闻不作佛。故八万大士。尚烈声闻之后。况我等小辈而生慢耶。又合未来在家白衣行菩萨者。敬出家幢相。所已先烈。更问如何先烈僧。后列尼。答欲令未来世尼众敬僧故。   言华严等者。于大乘教。自分四句。有列小不列大。如般若经。有列大不列小。如华严。有大小俱不列。如胜鬘经。有小大俱列。如此经。问如何先列地居。后列空居。先列非禅主。后列禅主。答从下至上。为次第也。   言数成就者。谓大众无数。十五类众。都合一处着。都唤作一个数。是无之数。故云大众无数故。   言总谈无数等者。且十类徒众。每众之中。各与若干。若干之言。便不知多。小众之上既尔。十五类徒众。合一处着。有十五个。若总合一处着。不知其数。故云总谈无数。论各别标。谓万二千人。论(平声呼之)若论量经中阿罗汉万二千人菩萨八万人梵王帝释。一一别标。则有数。若总谈则有无数。此即分疏论中大众无数之道理也。金云。论中但谓大众无数故。其总谈无数等文是疏家释意。言以总摄别。论既总谈无数。即经中别标万二千人等。等取菩萨八万人等名。论各别标等(二说总皆善)。   言行成就中等者。有四。一菩萨声闻各二义立行。一依名立行。二依形立行。菩萨声闻皆尔。   言依乞食等者。依名立行。谓修小乘行。比丘此云乞士。真谛云。乞食有五种。一者盗。戒定慧三学俱无。二举债食。三学有一而无其二。三者许可食。戒定慧具足。四者家法食。谓有学圣人所食信施。如子食父禄。五自在食。谓无学圣果。如食子物。准净月女经。比丘乞食离四耶食。名净命食。一仰口食。谓仰观星蒙占相吉凶。二下口食。耕田种食兴生贩卖。三方口食。通置四方使命。四维口食。合和汤药维者。四角曰维。不正义也。又智度论云。离五邪。一不得[得-彳+言]诈现异相。二说己有德。三高声现威。四占相吉凶。五不得说有所得。惊动人心。梵语苾刍。讹云比丘。此翻乞士。上乞法下乞食。即是依行立名行也。   言二菩萨者。菩萨依名立行。修大乘求二觉。即自觉觉他也。   言求二觉者。上求菩提。下化有情。名为二觉。菩提配求二觉菩提。萨埵配有情。令取他名也。   言菩萨已神通等者。䟦陀婆罗。此云贤护。具足神通现四众身。教化众生。故别标举。以形彰行。此在家菩萨。眷属十六人。而此经所不列。如上生经具明。   言四出家人等者。依形立行也。   言摄功德就者。十六句叹声闻德。十三句叹菩萨德此是论主科。众成就有四。应知何等为四。一者数成就。二者行成就。三者摄功德成就。四者威仪如法住成就。后疏解中一一牒解之。数成就者。谓大众无数故。行成就者。有四种。一者声闻众等。乃至威仪一定。不同菩萨故恰到摄功德成就。不言摄功德者。便言皆是阿罗汉等十六句。示现声闻功德成就故。皆于阿耨菩提不退转等十三句。示现菩萨功德成就不尔牒疏主与论主分。疏云。然本论中不别标牒。何不标牒文。义显文故也。   言仪威如法住等者。此标牒也。欲听法住此相中。名住相也。   言虽各礼佛亦是等者。问各礼佛足。退座一面。何故不向威仪收。答疏云。虽各礼佛足等及退座。寻常见佛威仪。非听法相。设使不闻法。亦是须礼佛足也。   言论说众成就等者。就论说众成就中。合而言之。有四成就。不言一一众中有法有等四也(上依论解了)。   言此初也者。标类举数。经与大比丘者。与大比丘。是标数万二千人。是举数也。   言龙树等者。一处。同一法会处。即是山城也。一时。同一闻法时。一心。同一回向心。一戒。同持出家戒二百五十戒。一见。同一心见。一道。同一解脱。一理。同此上义同解与义共义。   言诸众中最大者。十五类徒众中大故。二者大障碍断烦恼障。三者识大。上至释梵诸天。下至国王大臣。无不知识。名识大。   言真谛三释等者。一者胜大。由如大王智德尊崇。胜一切人故。二者体大。喻山海形量大故。三者数大。由如大军兵众多。   言今合为六等者。疏主合智论并真谛三解。合为六释。摄释云。疏主不全取两师六解。除却真谛三解中初之一解。余之五解自加一解。名称大。即为六也。金云。数大离大配前数大。大部碍断。位大。配前体大。名称配前诸众中最大。识大配前大人恭敬。此中既言。今合为六。所以配之(上解大义了)。   言苾刍讹等者。草有五德。依之立名。一形端郁茂香气远腾。二体德贞纯霾风牢拂。三非何叶受答媚水藏。四沃地流津芳华地坼。五灵枝眷翼妙色舒耀。安国云。草有五德。况比丘。一体性柔软。况比丘心行柔顺。二引蔓傍布。况比丘展转相教。三香气远腾。况比丘戒香芬馥。四触身安乐。况比丘触证法乐。五不背日光。况比丘深心向佛。大论云。比丘有五。一乞正比丘。常乞食故。二自称比丘。犯重戒□。三名相比丘。剃发染衣而不具戒。四破结使比丘。五白四羯磨比丘。此等是第四第也。问比丘之名。含于乞义。余有乞者。应名比丘。答比丘之名含五义。余不具五。故不名比丘。问五义者何。答疏云。一曰怖魔等者。地神唱言。某方某处某甲长者家。有子出家。剃发染衣。誓超生死。制诸外道。降伏魔怨虚空夜叉接声上告。至欲界第六天。自在天子。名魔波旬。闻已心怀妒弊怕怖。惧他胜己。宫遂振动。有二义。一比丘精诚。感魔宫振动。如𣏌梁妻哭长城倒。二诸比丘家已化彼众生。便舍于我。浸我境界。作是议时。以魔怖故。宫乃振动。   言二云乞士等者。谓清净活命。故云乞士。乞有二种。一者乞法。上从诸佛乞法以资心。下从白衣乞食以资身。食有四种。一劫夺食。破戒比丘食他供养。倍倍还他。二借贷食。善法欲已去。乃至未得圣。三子食父食。前三果人受他食。由生惭愧。如食父禄。四父食子食。阿罗汉人应舍食故。又退无畜积之累。进有利益之功。自利利他。故名乞士。   言三名净持戒等者。不同在家俗人空持五戒八戒。此比丘持二百五十戒。持五百戒。具足持此。名净持戒。且沙弥僧有三。一驱乌。七岁至十四五。二应器。二十堪受具戒。应法器。三贼心。遂求规避。无心修道。僧中有四。一无惭愧僧。虚受信施。二哑羊果僧。不解一物。如驴披师子皮。三朋党。部党而行。不修道故。四世俗僧。经律论不知求谁那直岁之者也。   言四云净命等者。摄云。即以无贪嗔所发身业名正业。无贪嗔所发语业名正语。无贪所发意业名正命。路府云。若无嗔痴所发身名正业。无嗔所发语业名正语。无贪嗔所发意业名正命。正命即净命也。今疏主意。又别三业。唯无嗔发也。无贪身业名正业。无贪发语业名正语。无贪发意业名正命。   言五曰破恶等者。智度论云。复有比丘。破烦恼故。亦名比丘。此之五义。因中怖魔破恶。故至果名煞贼。因中净命净持戒。故至果名无生。因中名乞士。果名应供。前草五德未曾配属。况云。一体性柔暖。配第二乞士。二引蔓傍布。配恶心有悭法不相教故。三触身安乐。配净命缘随法味。四香气远腾。配净持戒。五不背日光。配初破怖魔。   言众者。僧也。此解众字也。僧是梵音之略。众乃唐语之全。今以梵言。而释唐字。智度论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众也。多比丘一处和合名僧伽。譬如众树方名为林。一树不名林。一僧不名众。多僧方成众也。   言理事二和等者。金云。理和。为同证生空理。事和。即羯磨布萨等。又六和者。一身。二口。三意。四戒。五见。六行。同一正净居等。同证生空无布萨等事。二事和非理。此界凡僧布萨受戒等事。三俱和。如经大比丘等。四俱不和者。如白衣等。   言三人已上等者。僧有因种。一四人僧。除受大戒自恣出罪。余一切如法羯磨应作。二者五人僧。边方受大戒自恣等。三者十人僧。中国受大戒。四者二十人僧。出僧残罪。今言三人已上得名僧者。然法事成办。要假四。一人作法事。云大德僧听。自前头三人。非自云大德僧。疏主且约白有三人。既言已上。意说四人也。遮减不遮僧也。言已上。有云疏主错。非也。   言此叹德也者。牟云。大比丘众一万二千。功积巍巍。崇山巨海。高人共听。表说不虚。是故经家先论叹德。叹德诸经论中。多少不同。正法华经十二句。金光明十七句。秦本法华经六句。法华论大般若经十六句。西方梵本法华十六句叹德。天亲菩萨造法华论。解他西方梵本经论中。亦有十六句。经为所解。论为能解。及至唐国来。菩提留支译论。亦有十六句。罗什三藏译经。此间秦本经只有六句。疏主引大般若经中有十六句叹德。添向此间经中一处明。以辨同异。问何故将论解经。经与论句数。不同多少。答摄云。古来传有两解。梵本广略不同。三藏随本翻译。论文即广。经文即略。二云。如来处处会中声闻相随。无有不到之处。每会之中。说法皆赞。声闻皆叹德。罗什缘见诸经叹德教多。所以此经略叹。问造论何故不略。答菩萨于此一本论上广叹令解一切叹总。与一切经中叹德意同。故不略也。问此经与诸经叹德。何故广略不同。答有二解。一云。翻译之家心眼。广略不同。二云。是。   阿难结集之时略也。叹德列众。皆结集家叙置。排比次第。非是佛说也。疏主将论与经。一处对辨。经则全引。论则不尽。经中文句与论文同者。更不引论文勘。若不同者。便引论文勘。若名字些不同。义若同。亦不引论文来勘。若文不同义。又即引论文来勘。有人不得此意。道疏引论文尽。   言经有六句等者。新是大般若经。但是唐三藏译。总名新经。及旧论。魏朝菩提留支论。对唐三藏。便名旧论也。   言是阿罗汉者。皆由尽也。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此句与论同也。经云得真自在。论云心得自在也。得真自在。约证真无为。心得自在。约离缚说也。经云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经文开也。论云善得心慧解脱。论文含也。经如调慧马。论云心善调伏。此经与论。意同文字不同也。经云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此六句。经与论文同。更不引论文和合也。经云正智解脱。论云善得正智心解脱。论文加三字。经云至心自在。经云第究竟也。   言论有三释等者。依论释三门别叙。论将十六句叹罗汉德。作三门解释。第一作上上起门。解一遍。第二作总别相门。解一遍。第三作摄取事门。解一遍。   言作上上起门等者。是解。问何名上上起。答摄云。古有三解。一云。初二三果有学对凡夫。名上功德。阿罗对有学。名上上功德。二者。罗汉有二。纯根罗汉身中功德。对有学。名上功德。二利根罗汉身中功德。对钝根罗汉。名上上功德。三者。只就利根罗汉身中功德。有上功德上上功德。名上上起也。详曰。理有多途。非无此旨。若依论势。可从本疏。   言由上句故下句等者。第一申上句故。下句得起。由如得真自在。问因何得得真自在。答由诸漏已尽现行无。无复烦恼种子灭。由烦恼种子现行。所以成就得。得真自在一句。此则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为上句。得真自在为下句。下句不自起。要假他上句。方能起得下句。此乃上句为能起。下句为所起。上字属上句。起字属下句所起。所起是他上之字起。故名上。此类非一。名上上起。问下句早是所起。又是下句。何不名下起。答是下句。故不合名上起。是他上句起得此下句。下句就上句。故名上起。问何不言下下起。答从胜而说。不可为难。又今此叹德。事须举胜。若言下下起。何成叹。故言上也。   言或由下句上句方起者。即是下句起上句也。如论言。诸漏已尽故名阿罗汉。问因何成就得阿罗汉。答由诸漏已尽。故得阿罗汉果也。此即阿罗汉。是上句。是所起。诸漏已尽。是下句。是能起。上字属他上句。将起字属下句。起之上句。故名上起。问下句起上句。何不名下下起。答由下句起得上句。故名上起。此类非一。名上上起(上解门名了)。   言论以第二句等者。以第二句诸漏已尽。故释菩萨一句中阿罗汉。此已下句起上。邻次单起也。问事须烦恼总尽。方名阿罗汉。何不双将下第二句诸漏已尽第三句无复烦恼。起初句阿罗汉耶。答有三解。一云。以诸漏已尽。是现行无。无复烦恼。是种子灭。以彼罗汉不受后有。良由烦恼现行。不由种子。所以唯将第二诸漏已尽句。解初句阿罗汉。二云。罗汉之名通三乘。有顺同大乘八地菩萨。得名罗汉。三乘无学不退菩萨。就不退菩萨中。一师取初地已去。一师取八地已去。路云。八地顿悟菩萨。亦名罗汉。若要种总尽方得名罗汉。即八地菩萨不名罗汉也。为成立彼义故。八地菩萨得名罗汉。此前二解虽有理亦未是。疏中本意。疏主意第三解。准他瑜伽论唯识二论。三义解罗汉。应已永害烦恼贼。得名罗汉。烦恼贼者。唯现行。不说种子。现行既得名贼。所以引来解此间经中罗汉也。   言即是论言应已等者。有中有略。唯识略。此论广。婆沙中有六义。一煞怨。为能永断一切烦恼。二破轮。为永断十二有支生死之轮。三不生。为不受后有。四不生上。为不上生生死轮回六道。五应供。为堪受人天龙神等妙供。六应教化一切众生。准此即已三中。害烦恼贼。六中煞怨。以解罗汉。   言诸论皆云等者。释漏总名也。且疏外解者。问何名为漏。答疏云。小乘漏有四种。一勤而不利。二利而不勤。三亦勤亦利。四不勤不利。此取初句及第三句。此句是烦恼障名因。引来解漏。非善也。萨婆多宗解。漏者住义。令诸众生住于生死。又论中有七住漏。一漏自性根。随烦恼体。是漏法漏性合故。名为有漏。二漏相应。同时心王心所遍行别境等。由与漏相应。亦成漏也。三漏所缘。所缘境本来不是漏。被漏心缘。着善无记境。从能缘心。亦名为漏。四漏间杂。前识起善心时。被不善心等漏法。间杂而生。五漏俱。谓第七识一切时常执我。故合第六识。识行施戒。不能忘相。亦成漏法也。六漏所引。今生身是前生有漏心熏生。故成有漏。来生身又是今生身烦恼漏心中重得。令当来苦相续。名为漏引。七漏随逐。身在欲界。上二界漏亦随欲界身。一约界。上生非想处。皆被漏随逐。二约位。直至金刚心已来。皆被随逐也(上解七漏了)。更有三漏。上漏。傍漏。下漏。如形。心王如船。烦恼如水。船由水入故泡。心王被烦恼胜故。泡沦生死也。上漏如舍。善心所如舍。烦恼如天雨。舍不修故。令天雨从外入来。损漏财帛。由心王被烦恼所损。兼污佛性不现。三漏如器。由心心王向六根门中取境。随境起烦恼。如身器漏。器若漏时。无所堪用。身器若漏。阙修善因。阙修善因无所堪用(疏外解了)。论皆云。良是唯识对法显扬杂集名诸论。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此二句。是上漏也。流散不绝。名之为漏。此二句。名傍漏也。如漏器漏舍已下。都结上二漏也。烦恼现行简种子。令心连注。心心所本来不是漏。由与烦恼现行同生同灭。不相舍离。名之为漏也。令心连注者。不断绝义。由彼烦恼染彼心王。念念生灭。皆成不善性有覆性不断绝。如舍雨水连注不断也。故如舍。流散不绝四个字。即是傍漏也。由烦恼引彼心心所法。驰流六境。招过不息。名流散不绝也。   言如漏器等者。如漏器结傍漏。漏舍结上漏也。亦是结前漏义。亦是毁责也。   言损坏处广等者。解漏义。兼菩提涅槃。亦被迷二覆。名损坏处广也。   言毁责过失等者。如贪嗔痴。亦名三毒。损慧命故。亦名三惟一。然烧人功德。亦名三株杌。亦为名三火。亦名漏。亦名六贼。   言此唯现行等者。配经句即是诸漏已尽现行无。无复烦恼种子灭也。   言据实通等者。据实。诸漏通种子现行。且就此经说。唯现行。若是尽理而论。遍通种子。不尔。经两句何别。烦恼即诸漏无别故。   言二列名漏有等者。一欲漏约境立名。二有漏约果立名。三无明漏约体立名。问曰。有何所以。唯立三漏。答由外门流注。立欲漏。由缘五生外境界故。而起此漏。名外门也。上二界中。唯缘内身而起此漏。故名内门。立一有漏。与内外漏为依上故。立无明漏。此言内外门转。约多分言也。   言欲漏者。欲谓贪欲。瑜伽论云。有五行相。一能生欲界诸烦恼故。二能发恶业煞盗淫等。三能违善品功德。不令生起。四能着五欲外境转故。五能生苦苦及境苦。俱舍云。世间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故。唤贪作欲。欲即是贪。由于六境上起贪。名欲也。然此欲漏有其三义。一饮食欲。二睡眠欲。三淫欲欲。虽具诸惑。以欲胜故。独立欲名。二有漏者。问何故名有漏。答从彼业烦恼有。故名有漏。上二界中。多缘内身。起此有漏。立有漏名。杂集论云。有六因名有漏。一漏自性。谓诸烦恼展转相望。互为所缘。互为相应。更相随顺。故言漏自性也。二漏相属。谓有身见等名漏。以此相应心心所与漏相应。名为漏相属。名为有漏。是邻近释。眼等六根漏所依故。与漏所依。以能生漏。有彼漏故。名为有漏。故名漏相属。有财释。三漏所缚。谓一切有漏所有善法。方便生得。由漏所发及漏所润。招后有故。名漏所缚。令招生死。是所缚义。决择分善法。不能正感后有异熟。而有能助感。亦名漏所缚。四漏所随。下地法为上地漏法所随。或上地法为下地漏所随。五漏随顺。谓即决择分善。助感后有。名漏随顺。谓虽是善。而第七识有漏俱起。名漏随顺。六漏种烦恼。谓阿罗汉有漏诸蕰。虽无烦恼。而由前生烦恼所润。从漏所生。名为有漏。   言三无明漏者。古解无他明故。故名无明。此解不正。应合言所无即明。故名无明。无明不以余法为缘。彰自行相。且明是慧。若有慧即能决择因果道理。无此明故。与痴暗相应。便有异熟果。异真实义愚故。名无明漏。   言三出体欲界见等者。初小乘后大乘。烦恼虽多。不过见道修道所断烦恼。且小乘一百八烦恼为体。欲界苦下具一切。苦谛下有十烦恼也。集灭离三见。离身见边见戒取。有七个烦恼。道除于二见。除身见边见有八。四谛下计三十二。帖修道烦恼贪嗔慢无明四。计三十六。五部下除五个无明。计三十一。上二界见修合说。各三十六。二界合说计七十二。于中上二界五部下各除五嗔。二界计除十嗔。又上二界五部下除却十个无明。自为无明漏。七十二个烦恼中除二十。只有五十二。帖欲三十一。计八十三。又加十种。计九十三。又三界计有十五个无明。都计一百八烦恼为漏体。于中十五个无明漏也。余欲界者。自为欲漏。在上二界者。为有漏也(上小乘出体)。次大乘出体者。见道之中。四谛下各有十烦恼。苦集是彼因依处所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此约总行相说。四谛下皆具十烦恼。若约别行相。亲疏迷谛。即不具也。且苦谛下十烦恼。若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十戒取。余集灭道三谛皆尔。四谛下计四十。并修道六。贪嗔痴慢身见边见。修合说根本烦恼。有四十六。并随烦恼二十。计六十六。却除五个无明。为无明漏。只有六十一烦恼。为欲漏体也。   言色无色界等者。上二界烦恼。合说名有漏。且色界见修合说。有四十六。无色界有四十六。计九十二。于中上界不行恚也。上二界五部下。共除却十个嗔人。上二界共除十个无明。九十二中。除却二十。只有七十二根本烦恼也。其随烦恼中。上二界中各有八大随。计十六也。并色界谄诳。及二界憍。四合成二十也。将二十个随烦恼。帖前七十二。成九十二法。作有漏体也。   言三界合有等者。三界五部下。共有十五个无明。为无明漏体也。问大乘四谛下。何故总具十烦恼。小乘阙具不同耶。答大乘将为总迷。若小乘离三见等。将为不迷。缘小乘观行粗故。离三见者。谓身边二见及戒禁取。失戒禁取者。执为胜为因。此是集谛故。无色凡起我执。果法上起。即是身见。集谛既是其因。何得有我。故无身见。离边见。夫言边者。执我断常。方名为边。如执神我等。集谛既无我。边见亦言。皮既不毛之安寄。离戒禁者。此不合在集谛安。外道执为道谛。所以合在道谛下安也。缘外道执为能得即是道。执为清净。即是灭谛。灭谛无三者。此即常乐我净。不可灭谛之下。而有身见等也。道除二见者。谓身见边见必无执道为断为常及我等。问大乘既四谛下皆具十烦恼。迷谛亲疏总别如何。答论云。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者。谓十种皆四谛相起。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对法七云。苦集二谛皆是烦恼十种因缘。又为依处怖畏者。论云。由烦恼力。乐着生死。于清净法。起悬崖想。及起迷拨犹预等事。次别迷四谛相者。二唯迷苦谛。八通迷四谛。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谓疑三见亲迷苦理。二取执彼三见。戒及所依蕰。为胜为因。能得清净。于自他见及彼眷属。如次随应起贪恚慢。相应无知。与九同迷。不共无明。亲迷苦理。此上迷苦。若迷集等及邪见亲迷。二取贪等疏迷。若灭道二谛嗔亦迷由怖畏。故生憎嫉。   言四离合废立者。三界烦恼总是有漏。漏于三有名漏。一种是漏法。欲界烦恼。别立欲漏名。离上二界烦恼。合名有漏。名合。简要云。有说欲漏有漏。约界分二名。离三界无明。总合一处说。名无明漏。名合也。安国云。四瀑流中。立见流名。立三漏之中。不立见漏名痴。路府云。十烦恼中。无明别立漏名。立余贪等九。不别立漏名痴也。   言欲唯散地等者。问欲界何离。上二界何合。答疏言欲唯散地唯有漏地等。且立欲界烦恼。为欲漏者。疏中有五义。一欲唯散地唯有漏地。此界唯是有漏也。唯不善也。烦恼通不善性有覆性。所以触立欲漏。   言上界俱定等者。问上二界何故合为一有漏耶。答疏云。上二界俱定等。此中翻前五义。亦有五义俱定者。上二界皆定。故通无漏地者。如四禅等名禅那。此近分中间根本等。通漏无漏。空处识处等。但只名定。唯是无漏。四禅通漏无漏者。亦有禅定。亦有灭定。如有顶文中微微心入灭定。入定即无漏。出定即有漏。名通漏无漏。小乘俱舍云。灭定唯是有漏。彼宗计空识等处。通前无漏。非非想唯是有漏。无漏大王不居边表故。大乘即言通漏无漏。一趣者天趣。一生者化生。一性者烦恼。唯有覆性。又若说有漏者。三界烦恼总合名有漏。漏于三有。有之漏故。于中随胜别。将欲界烦恼。立欲漏名也。问言无明共立无明漏耶。答疏云。无明力增等。论云。相应无知。与九同迷。与余九根本烦恼同时者。名相应。二者不共。不共有二。一恒行不共。简要云。在第七识。独行不共。在第六识。独行有二。一者。是主独行。二者。非主独行。无明若与八大随相应起者。无明力增。名是主独行。若无明忿等小随相应起者。忿等相增无明名非王。问第七识中。无明若独起。可立不共。既识中与四惑俱。如何名不共。答亦名不共。一恒行故不共。二不与余识烦恼俱。故亦名不共。   言为前二所依等者。即是与欲漏有漏。为所依也。是无明漏家所依也。   言十一殊胜者。一所缘胜。此举境明心。谓此无明遍染净一切法故。二者行相胜。隐真义智。显其忘故。真如佛性。无始时来。皆被隐覆故。三因缘胜。与惑业为生死本故。能与惑业苦为增上缘。四者等起胜。谓此无明等皆能发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故无明行为能引。识等五支为所引。爱取为能生。生老死为所生。十二支流转不绝。皆从无明来也。五者转异胜。能转异名。如无明种子在藏识中。若起现行。即缘境转种成现行。名为转异。六者邪行胜。于四谛理。执言有增益谤。执言无损减谤。于三性上。遍计是空。执有即增益。依圆是有。拨无即损减。七有相状胜。微细自相。遍爱非爱。共相应故。贪起来即与贪和。嗔起来即与嗔相和合。八者作业胜。由此能作流转所依事及能作障碍事故。九者障碍胜。能障胜法及广法故。涅槃名胜法。菩提名广。或可信五根名胜。闻等三慧名广法故。十者随转胜。近论即从欲界。及至有顶。常随转故。远即直至金刚心已来。随逐转者。流转即同涅槃。犹如家犬也。十一对治胜。二种妙智所对治故。二空无漏智方能断得也。余加行有漏心。皆断不得也。若诸烦恼。罗汉断得。若无明住地烦恼。罗汉亦不能断之。潜在第六识中。四住地烦恼。二乘断得。   言五得名所从者。问云何名为漏。答疏云。虽知三界等。疏主出所以。虽知三界烦恼。总名为有。有是三界苦果。因他惑业有故。有是总聚。三界自体漏。即根随二类烦恼。烦恼有力漏于有。有之漏故。名为有漏也。   言下界烦恼多等者。问有果既有三种。漏既是因。亦有三种。三种总与有果为因。即合总名有漏。何故更分三种。名字不同。答疏云。下界烦恼等。欲者贪欲。著于欲境。而生贪欲也。欲即是贪。唤作欲也。   言从胜为名者。下界有三欲。谓睡眠等一切烦恼。因此三欲而生。如饮食及汤药等。虽遍诸味。独得一名。故云从胜为名。名欲漏也。   言上界诸惑等者。色无色二界烦恼。既无别相。只是为因。能感有果。故名有漏也。   言无明不以余法等者。欲漏从境为。名上二界漏从果为名。唯此无明彰自行相。迷暗为性。既无别行相。所无即明。故名无明。   言此漏非一者。疏主解经中诸字也。   言以第四句释第二句者。配句也。   言得真自在等者。引经也。此乃以下起上。隔越而单起也。将得真自在句。释诸漏已尽。问因何故名诸漏已尽。答由得真自在故。所以诸漏已尽。第三果人未得诸漏尽。只缘未得。得真自在也。   言由证真得无为等者。疏主解也。真自在之言。唯约灭理说。不约心也。真无为简假无为。外道凡夫六行伏惑。得择灭。此是假无为。假自在。只如郁子坐。得非想定。得世五通。游入王宫。生贪欲心。却失神通。后着门出。失假无为。即退也。罗汉无漏智断烦恼。得名真自在。不已也。问初二果人。见道修道。亦证无为理。何不名真自在。答初二果人未离欲界生故。非真自在。问第三果人已离欲界。何不名真自在。答第三果人烦恼未尽。未得涅槃。非真自在。罗汉得者。以真对假论。独得称自在。问小乘无间道断惑。解脱道证理。断惑于先。证理在后。即合将第二句释第四句。何故却将第四句释第二句。答明暗两法若别时。先将第二释第四。明暗两法既同时。何妨第四释第二。证理断惑若先后。将第二释第四。证理断惑既同时。何妨第四释第二。   言以第二第三句释第四句者。以第二第三句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释第四句得真自在。以上起下。邻近释也。问前来将得真自在句。解诸漏已尽。是现行无。何不此间将得真自在解无复烦恼种子灭。答则不决定有。是烦恼种子灭。则不因得真自在。如初果自在。如初果圣人入见道断分别烦恼。种子现皆尽。不得他真自在。所以双将第二句诸漏已尽第三句无复烦恼。解第四句得真自在。   言尽诸漏尽等者。当曰疏主造疏时。论本上有尽字。与无复烦恼一处说。所以疏主自解云。尽者是诸漏已尽也。无烦恼者。无复烦恼。疏主所以将第二第三句释第四句。问因何得真自在。答由烦恼种子现行总尽故。得真自在也。   言亦有本云等者。有论本云。以无复烦恼故。无尽字。若无尽字。空将第三句。释第四句得真自在也。   言又以第五第六等者。以第五句善得心解脱第六句善得慧解脱故。得真自在。此以下起上。邻次复起。   言定障等者。问何名定障。答据实。诸染行心心所法能障定者。皆名定障。领下劣境。生贪爱味故。更不进修。正是定障。问定障一种。障中何障所收。答所知障也。问二乘又生空理观不断。所知如何言离定障。答生空理观断。即不得生空事观。许伏下所知。安国云。伏定障。得非择灭也。凡夫不断烦恼。凡夫伏烦恼。二乘不断所知。许二乘人伏一分所知。问既离定障。合是定解脱。何名心解脱。答三解。一定是心所。定得解脱。以所从王。名心解脱。二定能合心。专注一境。定得心名。三者。三学之中。定学名心学也。   言离性障等者。摄云。烦恼障烦恼体性。能障善法性。即是障名性障(持业)。路云。性是真如理名性。烦恼是性之障(依主)。   言又离无明等者。二解。一由前解中。伏所知障。不得真自在。缘事观中伏。二由有此病。所以作后解。依烦恼障解也。且如无明贪嗔烦恼。有二个功能。一能障慧。二能缚心王。由慧起来。断却烦恼体性慧。得解脱之名。   言彼相应心等者。相应有二义。一与烦恼相应心。二与慧相应心。二解中取与慧相应心为正。即是同时慧上得解脱。与相应之心。亦解脱也。此二解离烦恼障也。   言由离此二证等者。结归经文。问由离此意。为复是定障性障耶。为复是后解中心解脱。慧解脱指何法。答且作初段定障性障结也。若尔则与下结文相违也。结文云。由离此二证。获无为。得真自在者。若尔伏定障。如何得真自在。真自在即无为也。答缘有此妨。所以作第二解。第二解此为正。离烦恼障。得心解脱慧解脱故。   言以第二句释第三句者。以第二诸漏已尽句。起第三无复烦恼。此以上起下。问何将第二句。起第三句。答由先诸漏已尽。现行无始有。无复烦恼种子灭。所以将第二句起第三句。问因何得无复烦恼无耶。答得诸漏已尽故。即得无复烦恼也。现行无故种子无。能熏断故。所熏亦灭也。以彼前来烦恼现行。名诸漏已尽也。   言以远离能见等者。此门之中。故烦恼现行。名能见。只此能见所见。亦是烦恼。烦恼现行。现行无时。便是诸漏已巳尽也。能见所见诸漏现行既无。便是无复烦恼种子灭故。将第二句释第三句也。今此间解能见所见。与诸处别。此能见所见。俱是烦恼。问何名能见。答心王与彼贪嗔痴等烦恼相应。缘于前境。故名能见。问何名相应缚。答由贪嗔痴等烦恼与心王相应。心王不得自在。故名能见者相应缚。问何名所见。答中间相分名所见。境强心劣。令能缘心不得解脱。相分缚见分。所缘缚能缘。故云。所见者所缘缚。将二缚为现行。由现行无故。种子亦灭。能熏现行。既无所熏。种子不有。如焰烧炷。焰若灭。炷亦无。   言以离现行诸等者。结归经句现行烦恼。若无种子自然不生。名无复烦恼也。   言或复单释等者。唯将无复烦恼一句独单释。以前来唤烦恼种子。作烦恼者。但是约别行相说。据其通相种子现行。皆名烦恼也。能见者执我心。此是我见现行。是有体法。又云。能见者。执我心能缘见分也。所见者。即是中间相分。即是所见所执我相。是无体法也。上标释。是单释无复烦恼一句。作现行解。能见所见尽是无复烦恼现行也。   言前诸漏是等者。问前来云诸漏已尽。是烦恼现行。今单释无复烦恼。又是现行。二种何别。答疏云。前诸漏已尽等。前解诸漏已尽。是一百二十八烦恼总现行。此间单释是一百二十八烦恼中。别现行。现行即是能见所见也。又前诸漏已尽。是十烦恼总现行。此间单释是十烦恼中别无我见现行。我见无故。余九种子亦无。便是现行无故。种子无。当句中道理恰足。故不将第二句释第三句也。言别无我现行即是能见所见。问何故空将我见现行。解无复烦恼。答疏言我见为本。诸漏生故。我见若灭。诸惑不生也。故论云。由我法执。二障具生也。前义中种子能生现行。现行无故。种子无。此间单释中。我见现行为本。能生一切烦恼。亦是我见无故。诸惑无。故有此相似功能。前唤我现行作无复烦恼。故单释也。   言以第五第六句释第七句者。此以上起下。邻次复起。第五句善得四解脱。第六句善得慧解脱。释第七句经。经云如调慧马。论云心善调伏。疏主解故如良马其性调顺。   言以善得心慧解脱等者。论解心慧两法。两法总解脱。合心慧也。心解脱离定障。慧解脱离性障。问何不云定解脱。云心解脱耶。答有二义。一心是心王。定是心所。将劣就胜。从心立名。二离障得定。定能令心专注一境。定得心名也。   言慧解脱者。问若论慧解脱无为。向上离烦恼。名解脱。如何说慧。答由烦恼覆真如故。慧求证不得。先由慧断却烦恼。证彼真如。慧亦得解脱也。   言故如良马等者。即取所调伏之马。即马比之君子。上善若水。逐器方圆。权之则止。决之则流。此之良马可左可右。善随人心。罗汉烦恼既尽。其心调顺。早是良马。况更经调来。   言以第九十两句等者。第九句已作所作。第十句已办所办。起第八句。经云亦如大龙。此以下起上也。   言亦如大龙者标所起句也。   言行诸恶道如平坦等者。论标三句。叹龙德。龙则行于险恶道中。如平坦路。履险若夷。罗汉具此灭道智圆。苦集二谛生死因果皆已尽故。三途险道。三界生死因果。拘碍不得。如龙行于恶道。无所拘碍也。   言应行者。已行即是论解。能起经句也。   言故新经云者。已作所作。即是道谛智也。已办所办。灭谛智也。   言故如大龙者。结上论文也。   言由已作道谛等者。疏主解也。即经云。已作所作已办所办也。   言如龙威德虽行等者。疏主解论。叹龙德也。虽行生死等者。苦谛也。如怛路等者。集谛也。上四句解前论中行诸恶三句。标文也。   言不为生死而作留难等者。解前论中应行者已行下二句。释名也。不为生死作留难者。不同凡夫渺渺。三途水悠悠。五道开云飞。由不过凡众。若为还三果四向。尚不免人天受生何咒凡夫无学人绝斯过也。   言灭道满故者。都结也。   言论单释第九等者。问前来第八句。经云亦如大龙。此间第九句中。言人中大龙。即是第八句释第九句。何成单释。答前句之中。直从阿罗汉人身上功德。名为大龙。所以论主叹龙德。此间单释。第九句但是举喻。将龙喻罗汉身上功德。不是将第八句释第九句。问前来第九第十句释第八句时。第九中经文。只言所作已作。更无人中大龙。如今单释。何故则有。答经家本句即无。论家即有。但是功德不思议。引喻也。问何名烦恼怨敌。答烦恼能却无生慧命。如怨也。   言单释第十句者。经云所作已办者。已作所办之事也。   言更不复生如相应等者。论主解也。生死永断。故名不复生。如相应者。安国云。如谓真如。相应谓正智与真如相应之智。已成办故。摄有二解。一云。如者指斥之词。能证灭谛诸心心所。名曰相应之事已成办得故。二者举喻。如者称顺之词。真如妙理。前三果人。名未称顺。从三生六十劫来。未曾得。今日始得。更不复生。断苦谛苦。所作已办。断集谛。如世间相应事。以成办故。   言以第九第十句释第十一句等者。以第九以作所作。第十以办所办二句。释第十一句。弃诸重担。此以上起下也。   言后生重担者。论重解。由灭道谛满等者。疏主解也。即是经云。已作所作道谛智。已办所办灭谛智满。便舍后身生死诸法。名弃诸重担。担者押溺有情。即生死因果。问早晚得离。答初果之人。更有七生身。直至无学。方不受后有。名弃重担。通取五蕰。为重担体也。   言以十一句释第十二句者。以第十一句弃诸重担。起十二句逮得己利。   言即以涅槃为己利者。疏主解也。己者身也。利者涅槃。为己身之利。无为法性。体通恒沙。利周一切人皆可证。今罗汉一分。故言己利也。问与前所作已办俱是涅槃。二句何别。答虽俱涅槃。义有别。逮得己利。约能离重担边说。所作已办。约所证灭处说也。   言以第十二句释十三句者。以第十二句逮得己利。释第十三句尽诸有结也。   言尽诸有结等者。论主解也。有者。三者之身。是果。即是苦谛。结者因义。即集谛。能和合。于苦名结。亦是缚义。结缚众生。故名为结。问结缚众生。皆是先业。何不说业。说烦恼名结耶。答苦果本非是苦。为从善恶业所生。即合唤业为苦缘。业力无不能自生。由彼烦恼。与业为缘。故偏说烦恼名结也。   言能和合苦者。无明贪等。与业和合。能招当苦三有之果。   言谓爱结等者。一者爱结。三界苦果。不过贪爱。故名爱结。欲界四谛修道五部下各一。计五个。色无色界各五。成十五个爱结。二者恚结。非爱有情及非情数。一切境界嗔恚缠事。欲界四及修道有五。三者慢结。谓即七慢。由此慢结。系缚有情。广行不善。通五部下三界。合有十五个。四者无明结。谓三界无明。于苦集法。不能了广行善所系缚故。五部下三界合有十五个。五者疑结。谓于谛理妄生疑惑。不修五行。五部之中。疑唯见断。三界四谛下三四成十二个。六者见结。即身边见邪见。见结所系。故不能出离。妄执推求。谤佛法僧。无有解脱。身边二见。唯苦谛。三界苦谛合成有六也。邪见通四谛。三界合成十二。帖前三界身边二见有六。计成十八也。七者取结。谓戒取见取也。虚妄执不修正行。与共相应戒取。唯在苦谛道谛也。每谛各一。三界成六个见取。又四谛各一。三界四谛成十二。又帖戒取六个。成十八也。八嫉结九悭结二种。问何独此二别分为二结。答一者悭结。能令在家之人。悭惜自财。为贪因。嫉结能令出家之人。嫉他名誉。为贱因。故偏立为结也。   言由九种者。结也。   言第八二句释第十四句者。以第二句诸漏已尽。释第十四句正智解脱也。   言以诸漏尽正智解脱者。问因何得正智解脱。答由诸漏已尽。所以正智解脱。正智是能证智。解脱是所证真理。离障义边。名为解脱。此二有为无为别也。   言单释第十五句云等者。问因何得至心自在智。答过见修道智故。所以得心自在智。此智出于初果见道智。出于二三果修道智。名出过见修道等。   言住见修道等者。疏主解也。初果住见道。有三界九品修惑。二果位修道。有欲界三品修惑。三果住修道。有上界修惑。上惑断之未尽。不名自在。今此罗汉断三界惑尽。至此见修尽故。名自在也。问第十五句至心自在。与得真自在何别。答有为无为别。得真自在。唯约所证真无为说。若至心自在。唯是能证正智也。前依所证理。此就所得之果。   言由成上诸句至等者。疏主添也。诸句者。前十四句也。问由成上诸句。还是将前十四句。释第十五句。何成当句自释耶。答不是将十四句释十五句一句。但是说第十五句殊胜也。先由成却前十四句功德。方得第十五句。若不具前十四句。第十五句亦不成也。   言以第十四句释第十六句者。将第十四句善得正智心解脱句。释第十六句第一究竟也。   言第一究竟等者。究竟者。对未究竟。问何名第一究竟。答第一者。对前见道修道。名为第一。前来十四句。本经句中。只言正智解脱。本论中加心字。即言正智心解脱。疏中便两度解脱别。前将第二句释第十四。第十四本经中。只言正智解脱。正智是能证智。解脱是所证真如理。真理离障。名解脱。此间将第十四释第十六。第十四句中。心字亦别。义亦别也。心即是定。定亦得解。即是俱解脱罗汉也。此有四句料简。一果满定未满。慧解脱罗汉。二定满果不满。第三果人得灭尽定。不妨四禅八定总名定满。未成无学。名果则不满。三者定慧俱满。是俱解脱阿罗汉。四定慧俱不满(易解)。此定慧两法俱满。便显第十六句功德。是俱解脱。广慧声闻德也。便显是离定障。起得神通。及无诤三昧诸功德。亦显是至第一究竟处。前五位罗汉却退。未是究竟到也。阿罗汉人教理行果。是到彼岸。前三果未得也。问何名无诤三昧。答诤有三种。一烦恼诤。九十八使。并十缠。二蕴诤。所谓生死也。三斗诤。谓诸众生互相凌辱。言诸相违。无前三诤。名无诤也。阿罗汉人依第四禅定。观一切众生诤从嗔生。所以先作里巷观。直见何身起。观欢喜心。则现欢喜之身。方便令众生不起烦恼。名无诤三昧。诸功德。即五根五力等也。   言成到彼岸等者。经云。第一究竟。论家云到岸也。   言唯上论文唯有三等者。将论料简第一位也。谓以第二句诸漏已尽。释初句皆是阿罗汉。以第四得真自在。释第二诸漏已尽。以第九第十句已作所作已办所办。释第八句亦如大龙。此中约所起有三句。若约能起句。有四句也。且以上句为所起。下句为能起。问所起目何名起。答是所起故名起。当体是上。上即是起。名上起。持业释。此类非一。名上上起。若能起名起。四句是能起。下句为能起。问下句因何名起。答能故起名起。问何名上。答上字属他上句。下句但名起。不名上。是他上家之起。故名上起。或能起上。故名上起。或起之上。故名上起。此类非一。名上上起。依主释也。   言准论有七句以上等者。此以上起下。第二位也。谓第二诸漏已尽。解第三无复烦恼。以第五句心善解脱第六句慧善解脱。起第七句如调慧马。以第九句已作所作。第十句已办所办。起第十一句弃诸重担。以第十一句弃诸重担。起第十二句逮得己利。以第十二句逮得己利。起得第十三句尽诸有结。以第二句诸漏尽。起第十四句正智解脱。以第十四句正智解脱。起第十六句第一究竟。   言此以能起名起等者。上为能起。此以上起下。能起故名起。当体又是上句。上即是起。名上起。持业释。若下句名起。是所起故。名起。问何故名上。答上字属他句。他句又是能起。下句但名起。不名上。是他上之起。故名上起。依主释。或起之上。故名上起。   言此类非一等者。即指前来上下有七句名。此类非一。约所起句有七。若约能起句。即有九句也。   言准论唯有三等者。第三位也。谓第九句应作者作。第十句已办所办。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此之三句。唯是单释。   言或第三句亦是等者。第三句无复烦恼。能见执我心。所见者。所执我相。故亦是单释。   言有二句不释等者。第四位也。即是第五句心善解脱。第六句慧善解脱。此二句论家不将诸句来解。名二不释。   言有一句上释下等者。第五位也。即是第四句得真自在。即是向上第三句来释。亦曾将向下第五六句来释(五位讫)。   言总说颂曰者。牟意。说有三有七者。并约所释之句。不约能释之句也。若兼释义。即杂乱也。   言上释下有七者。亦是取所释句。   言二不释者。即第五第六句也。   言一通于上下者。通被四句释。通被下句释。谓第四得真自在句也。问三句七句通上可得。名上上起。三单二不释。应非上上起。答从多分说。二云。曾将此单句。释他余句若释着上句。上即起名上起。若释着下句。上之起故。名上起也。又第十五句亦是单释。以少多名上起。若疏主解云。由成上诸句。至无学道。即似将已上诸句来释。若依此道理。上之故名上起也。   言今依此经文等者。略相配属也。天亲造论。解西方梵本经。经中总有十六句。就十六句中。秦经只有六句。当第一第二第三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五已上六句。秦经也。第六句心得自在。便是第十五句至心自在也。或可秦本经心得自在。是梵本经中第四句得真自在。由证真无为。名漏尽自在故。   言以下释等者。下释上有一句。上释下有二句。如疏易知也。   言自余阙故等者。初二句阙。他句来释。后一句心得自在。若是第十五句。即是单释句。此上三句尽是阙他来释。皆依自作行相解也。   言漏如前释唯取现行等者。问事须种现总尽。方名阿罗汉。何故空就现行说耶。   言此诸漏已尽者。疏第一答。以彼罗汉不受后有。至由烦恼现行。不说种子。故名此诸漏已尽。名阿罗汉者也。   言即是应已永害等者。疏第二答。以彼唯识论中三义解。罗汉中永害烦恼贼。是现行不说种子也。   言故入十地等者。疏第三答。顺彼八地已去菩萨。得名罗汉。三乘无学不退菩萨。总名罗汉。就不退菩萨中有三。一云。二乘无学渐悟菩萨。更不退起烦恼。回心向大。得名不退菩萨。二云。八地已上菩萨。俱生烦恼现行。永不起故。名不退菩萨。得名罗汉。三云。顿悟菩萨入初地时。分别惑业尽。虽有俱生。不为过失。亦得名为不退菩萨。永害烦恼贼故。名为罗汉。此证现行漏尽得罗汉名。唯识三解。初能变伏断位。次门中阿罗汉者。摄三乘无学果位。引决择分。云诸阿罗汉。独觉如来。不成就阿赖耶名故。后以四句分别。一有成就转识。非阿赖耶。三乘无学不退菩萨。不入无心位。二有成就赖耶非转。七地已前二乘有学一切异生入无心位。三有俱成就。第二句不入无心位。四俱不成就。即第二句入无心位。意取初句。然此三师皆言阿罗汉中。论取第二师。今取第一者。显是直往法华会中。若是渐悟。多是受变易。厌或心多故。三乘罗汉并舍赖耶。得异熟名。故论云。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于种现俱尽。得阿罗汉名。佛是大罗汉。舍异熟。受无垢净识名。舍赖耶。受异熟名。二乘亦乘受异熟一。问今阿罗汉种现俱尽。可名罗汉。八地菩萨留或。至或尽。证佛一切智。既余种在。何得亦名罗汉。答虽种未亡。现行尽处边。亦得名为罗汉。上来以下句起上句。诸漏已尽。起阿罗汉。   言无复烦恼者。以上释下。诸漏已尽。起无复烦恼者。释也。   言烦恼种子得烦恼名者。疏主初解。唯约种子解烦恼。收义不尽也。   言此可由彼双离等者。缘前初解收义未尽。所以第二解唯依烦恼现行。解无复烦恼。所缘者。即是相分也。相应者。相应缚。能缘见分与烦恼相应。名相应缚。此之二缚。俱是烦恼现行。烦恼现行无故。种子无。故名无复烦恼。问既第二解无复烦恼。总作现行解。与前诸漏已尽现行何别。答疏主第二解。同前句数中。将无复烦恼一句。作单解。前诸漏已尽。是一百二十八烦恼。总是现行。今此单释无复烦恼。是十烦恼中我见现行。总漏既尽。别执亦已。我见现行若在。余九惑种子。依我见生。我见若无。余九惑种随断也。故名无复烦恼。无复重生。重生有二。一不复重生现行。现行是能熏。二不复重生种子。种子是所熏。种子刹那自生灭。故六义说种子。一刹那灭。二果俱有。三常随转。四性决定。五待众缘。六引自果。意言偏言种子断者。种能生现熏种成。但有法尔种子也。无法尔现行。故偏言种子也。即种子是能生。现行为所生。问既此问是单释引惑总漏尽。是何意。答意将总烦恼现行。显别执亦亡。不是将漏尽句解。此间单释疏主暗将彼处能见所见来解此处复烦恼也。上句诸漏已尽解。下句无复烦恼。   言由断生死等者。逮得己利。释尽诸有结。此以第四句起第五句。上句起下句。名上上起。柙溺有情名担故。能得涅槃己利。所以能尽诸有结。问阿罗汉因何逮得己利。答只缘弃诸重担。所以证得涅槃为己利也。   言即由逮得有余者。解尽诸有结。问因何阿罗汉能尽诸有结。答只缘证得涅槃为己身之利。所以能尽诸有结。结谓三有之因。九结烦恼也。   言由以漏尽等者。解心得自在。若什公将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来。翻作秦经心得自在。即论主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是单释句。即是善过见道修道智故。所以心得自在。若什公将十六句中第四得真自在。为此秦经心得自在来。即得真自在。是重释句。即同前来。将第五六句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起得真自在句。亦将第三句来释也。   言离性事障者。问何名得真自在。答由离性事障。证真无为。名真自在。即是心得自在。此解经中第六句。即当论中第四句。离性障即慧解脱。事障即心解脱二障既除。八解脱满。名心得自在。问何名性事障。答性即烦恼。灭此烦恼。离性障事。即定障。由定为本。能起神通。神通之事。而得自在。名离事障。   言文既阙少者。指余文。疏主同论家。却将心得自在。作第四句解。不晚分疏。云文既阙少等。即此经中第六句。若依论次第。是十五句。今疏主进退其事。此取第四句之所以。故言不可一一依论次第也。文阙少故。论家第四是得真自在。秦经第四是逮得己利。故名阙少不次也。论有十六句。此间秦经六句。又不依次也。   言谓皆是阿罗汉者。初句是下十五句为所依。由此诸句。方得有故。总无别总。揽别成总。别无别。开总成别。阿罗汉一句。总名应义。一个应义中含十五义。若向一处着。总成阿罗汉一个应义。若开别着。便是十五门功德。离别之外亦无总。离总之外亦无别也。   法华玄赞抄卷第八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玄赞要集卷第九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然法华论中十五义解。应婆沙六义解应唯识论三义解。应言一应受饮等者。问阿罗汉是何义。答疏言一应受等。   言堪为福田者。疏解也。糅云。凡夫之具诸烦恼身器不净。如咸卤田不生苗稼。不资长一切功德。即是诸烦恼未尽。名为举倩。即是不堪为福田。见修皆尽。故是良田。问如说见道及修道。出慈心定供养。皆获现世之报。何非应供。答有学之人修惑尚在。犹有妻子。非一切时堪受供养。故不应也。   言二应将大众等者。将者将护。众生爱多说法。即与多说。爱少说者即与少说。二将者上声呼。将者㢡义。余义。若有烦恼贪嗔名利。不堪倾御大众教化。   言三应入聚落者。问罗汉是何义。答云。疏言三应入菩提。   言得真自在者。是十六句中第四句。   言非为欲境者。问何要事须证得真自在。答疏言非为欲境等。凡夫不得真自在。得假择灭。烦恼暂伏不起。遇缘却起。如郁头蓝子伏彼事惑。得非想定。后时乘通。往来王宫中。因嫔妃等。青峨皓齿倾城。腰无咫尺。笑直千金。于是失通堕地。步行而出。欲境牵心。故不应入。即是。欲境不牵。堪游聚落。五尘在意。莫到城隍。   言心善解脱者。此心若是缘虑心。离性障得解脱。若是禅定名心。离定障。得胜定。起神通。   言具智辨者。烦恼既断。慧力坚强。智辨过人。故能降彼。即是。拙口钝词。难申立破。捷才智才。可伏魔怨。又亦分得四无碍解。名具智辨也。   言五应以智慧速者。有智慧能观于空。有何法与众相应。速者即是慧性捷利也。观察者。即是简择义。观彼诸法刹那生灭无常无我等。盲无慧眼。不了苦空有慧之人速能观察。   言六应不迟等者。牟云。说法之议有三。一顺法体。二称根性。三说合时。不少说名不迟。不多说名不速。又众生根熟不与说。名迟。若根未熟与说。名速。二为利者速说为疾。钝者迟说。如鸡附卵。啐啄同时也。三乐迟说与迟说。乐速说与速说。名不迟不速也。   言如法相应者。即顺法体义。只此不迟不速说法。善顺人心。即是所被之人。与能被法相应。相应者。契合之义。若解阔堪能说法。唯知我意。必不称人。春秋云。以欲从人即可。以人从欲鲜济。此上契根法。称体而说。名如法相应。名契理也。   言如调慧马者。不是罗汉调众生。名调慧马。但是罗汉三业。随顺如来。顺众生故。如调慧马。慧马即善顺人心。罗汉乃不违佛意。善解调心。堪能说法也。   言七应静坐等者。问第一应受饮食。第二应将大众入城此义宁通。答彼约利他。此约自利。名静坐也。   言少欲知足者。已得之财不积。未得之财不聚。积而能散。聚由碍也。上求也。知足故不积聚也。龙则好静处。罗汉不乐生死。   言离阓闹者。市门也。不寂静义也。显能龙能离。此少欲义成。   言八应一向行等者。贪修诸行。不著于禅。名为一向。若人贪着禅味修行。则有间断。更不异缘。名为一向也。四禅根本定。十八禅支。总名诸禅。非同今时禅师少时心安执为胜定。遂于文字一向拨无。此大罗汉于禅不着。道谛虽满。而复进修。耽着诸禅。不行善行。精勤无足。常乐进修。问既称无学。宁有进修。答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诸佛究竟道。乐利乐他故。若是不定性声闻求大菩提。慧解脱求四禅八定。练根除障。亦名进修。若定性无学。未入无余已前。求胜智慧。求胜神通。亦有进修也。问罗汉亦有无记心。何得一向行善行。答据于加行心说。问如何不着诸禅。答已作所依故。所作之事作已讫故。或约此会。皆不定性故。即无足精进中。不舍善轭也。   言九应行空圣行者。即是依空解脱门。观我我所空。所显空理名已办所办。灭谛理也。我执既无。成空圣行也。   言十应行无相圣行等者。即无相解脱门。观灭谛理时。当苦不生。集因既无。苦果当灭。生死因果。皆已断故。名弃重担。重担即生死二法。押溺有情如扇担物。不出离故。即生死未尽。有相牵情。重担既无。能行无相也。   言十一应行无愿等者。即是无愿解脱门。谟云。既得有余依涅槃之己利。云何求生死劣法。未得圣智已前。出于生死之法。有所求。今既成无学。依此解脱门。于有漏法。更不愿。便舍生死。得证有余涅槃。名为己利也。问此三圣谛行。与十无学智行摄云何。十智者。苦集灭道法忍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尽智无生智。相摄者。空圣行摄八。法智类智四谛智尽智无生智。无相圣行摄五。法智类智灭智尽智无生智。无愿圣行摄六。法智类智苦集二智尽智无生智。问此与三性摄云何论云。理实皆通。随应各一。空摄遍计。无相摄依他。无愿摄圆成也。   言十二应降伏世间禅等者。问第八不着诸禅。与十二不生味着何别。答若是第八。一向行善。贪修诸行。不滞着诸禅。若是第十二。降伏世间禅。不缘修诸空行。于禅定中。不起爱味烦恼。名不着。两般差别。如二人向讲。一人不肯受八戒去。一人贪听经。不肯受戒那一总不听经。亦不受戒。一种不受戒。浅深别也。   言世间禅定者。即有漏定也。凡夫有学虽修禅定。味着随生。今者无学。三有爱结。既说永亡。得净定时。不生味着。故说名降。定有三种。一者爱味定。金云。谓初得时。于根本定。起爱染烦恼。耽著于定。更不起进修。名为爱味定。二者净定。虽是有漏。不味着。名为净定。此二虽俱有漏。味不味殊。故云分为二。三者无漏定。体是无漏。离爱味故。即是贪心。贪心若在。尚染禅支。诸结永亡。能障爱味也。   言二有界定者。三有之中。除欲界。取上二界。名二有界定。及二禅不生味着。问禅唯色界。何故言二界摄。自问自答有三。一云。疏本脱第字。应言第二界是。二云文总。应云于色界不著于禅。于无色不著于定。三云。无色界亦得名禅。禅者。此云静虑。亦云功德丛林。能生一切诸功德故。若不尔者。禅波罗蜜应摄定不尽。问诸教之中。何故禅与定别。答色界具支。无色不具。胜故偏说。云何具支耶。答俱舍云。初静虑五支。寻伺喜乐定。二禅具四支。内净喜乐定。三禅有五支。舍念慧乐定。四禅有四支。舍念中受定。然禅定二名互相通论。若不兼定。智论云。云何定禅。谓四禅四无色定。定不兼禅。云何言此本等至八也。   言十三应起诸通等者。问前来上云。起门中将第二句诸漏已尽。释第四句云。正智解脱。正智是能证智。解脱是所证理。此间何故唤解脱作神通。答此论主意别。前来由烦恼覆真如理。正智未断之时。一则理未解脱。二兼能证智未解脱。由智起未断却理上烦恼。理智二种皆得解脱。智既解脱。便起得神通。未断理上烦恼障。他神通起不得。烦恼断尽。起得神通故。此处唤正智解脱。作神通也。二者。前门约正智证理。说解脱。此间兼约同时能证智上。起得神通。神通因智。解脱分能起得。故唤解脱。作神通也(上二解正)。问如何言神通是胜功德。答久学一切变现。皆由神通故。胜功德也。   言十四应到第一等者。无为灭理。是第一义功德。此第一义是所到。心是能到。问如何名主心自在证无解耶。答前云。无学之智名心自在。假者身名主。由主自在心位。获无解理。第一义功德也。   言波罗蜜多等者。论云到彼岸。彼岸者即是波罗蜜多。声闻广度众生。罗汉自成就得十六句功德。将此功德。愿一切众生令同己利。身得此功德。释云。广慧声闻。摄生同体。合同己身。得功德故。名同生众也。显此是俱解脱罗汉。若是慧解脱钝根罗汉。不能广度众生也。   言第八修行不息等者。问前第八言不着诸禅。第十二言不生味着。此二何别。答第八修行不息。即是一向行善行。不着诸禅。第十二云。不生味着。此前进善边。后约破恶道说也。牟云。如听人。一人受戒了。贪听经。无功听律。有一人亦不听经亦不听律。不听所望义别。又云。第八约回心声闻不着诸禅。常精进故。第十二罗汉将自所得定。降伏凡夫外道等定心故。   言恐厌文繁者。意道前来配属经论。恐文烦广。但是略陈。然于此义中。随释可知。   言应说颂曰受生入降已等者。结偈备意也。受者。应受饮食。将者。将诸大众教化。入者。入聚落。降者。降外道。以者。以智慧速观察法等。   言第一应等。经云诸漏已尽。   言第二应将者。经云无复烦恼。第十一应行。逮得己利。   言第十二应降者。尽诸有结。   言第十四应到者。经云心得自在。初阿罗汉。是总句故。所以不配也。   言摄取事门者。标门名也。   言以十五句摄取十种功德者。此经十六句。摄得阿罗汉身上十种功德。或二或三句合与说之。摄一句功德。或一句经摄一句功德也。   言此中意说十五句者。十六句经中。说著有为处。即是摄得十种功德中不可说果。说着无为处。即是摄得十种功德中不可说果。问法性离言。何唯无为。是不可说果。答若法体一切皆离言。若约有为法。证得共相。证他自相不共相。若是无为。举体皆证不着。故言可说果不可说果。意道。向下十种功德。不过有为无为也。果者。即是无学果位功德。故名为果也。集论云。若法生灭住异。是有为义。有为相违名曰无为。然其无为大少乘异。且小乘经部宗立三。谓虚空。择灭。非择灭。若大乘宗中。掌珍五蕰论立四。谓虚空。择灭。非择灭。真如。若百法唯识立六。更加不动。想受。无为。今言无为果。是择灭。非择灭。无为果也。金云。先于见道门中无间道证。断三界四谛下。分别烦恼尽。解脱道中证无为。又三界九地断俱生惑。地地九品惑故。九九八十一品。通前总证见道无为。成八十二品。名无为果也。其有为功德有二十八。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不相应中取五法。一得。二生。三住。四异。五灭。并无表色。及心王。计二十八。法中有为法。与言说为依名可说果。无为不堕世故。名不可说果也。   言下随应配者。谟云。第四得真自在。第十所作已办。第十二逮得己利。第十四正知解脱。此等四句唯是无为。疏云。十功德中。第一句第六句。唯是无为无相。微细难了。名不可说果也。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第九句。唯是有为有相。粗显易知。名可说果。问云何不可说。答言诠不及。若尔一切有为法体。亦是言诠不及。岂是无为。如呼火时不得体。答虽不得体。呼时火来。呼无为时。火不至故。成差别也。二七八句通摄有为无为果也。且第二诸功德中有三句。得真自在。唯是无为。余二是有为。七中有三句。逮得己利是无为。余二有为。八中正智是有为。解脱是无为。十中到彼岸者。理智二种俱到彼岸。故通摄彼有为无为也。   言缠及随眠等者。疏解也。缠是现行。即是诸漏已尽。随眠种子。即前经中第三句无复烦恼。由成得上二句。诸漏已尽现行无。无复烦恼种子灭。故能摄得三德中断之功德。名得功德。问俱解脱罗汉。望十五句。总名为得。何唯初二句。答先由二或亡。成上二句功德。是以能得以下诸句功德。故偏名得也。向上德字。是断德之德。向下德字。是功德之德。牟云。第一功德。是无为不可说果。摄于断德。道理稍亲。纵为得字。此亦无爽。离系果上。许有得故。然寻论文疏本。亦有无得字。俱言摄功德。随取皆得也。   言二摄取诸法功等者。功德不一名诸也。   言此三句中得真等者。得真自在一句。是无为。降伏世闻功德者。世间是有漏功德也。   言世间之心不得等者。前上上门中。以尽无烦恼。释得真自在一句。总别相门中。应入聚落。此中言永离或娆。故能降世间之心。不得自在。由被或娆。如郁头蓝子。虽得非择灭。非真自在也。   言未得离二等者。即相应缠。二所缘缚。九品烦恼之中。一品未尽。不名离缚。九品总尽。名离缚也。前来上上起门中。离定障名心解脱。离性障名慧解脱。就上上起门中。第二解离无明贪爱等体。名心慧解脱。今此门中。降伏世间及出世间学人功德。未得心善解脱。未离相应缚。未得慧善解脱。未离所缘缚。或心善解脱离自性缚。慧善解脱离相应缚。名离二缚也。   言三摄取不违等者。由如良马。良马不违人心。善随人意。今此罗汉顺如来一乘教行。或顺佛教。依之修行。行字通平去。问何不顺理果。答教是因。但随教行。即顺理果。所以互举一边。一罗汉不违如来教。二则不违一切众生心。罗汉如马。亦则众生如调马人。约不定说。   言四摄取胜功德者。即胜劣义。初门云。对治烦恼怨歒故。是胜上之义。胜即功德。   言亦如大龙者。永云。龙有威灵。调和阴阳。兴云起雨。离于阓闹。今者罗汉神力圆满。种种变现故。如于龙有威灵故。今此无学得俱解脱。三明六通。具八解脱。四禅八定。总得之故胜前五种罗汉。故言摄取胜功德。前来上上起门中第一释云。如龙威德。虽行生死险恶之处。如平坦路。无所拘碍。又第九句重释云。应作者。人中大龙。已对治降伏烦恼怨歒。故此中云。亦如大龙。有大威德神力圆满。行险阻之处。不被拘碍。罗汉降伏世间烦恼怨歒。不被生死拘碍。故名胜功德。   言五摄取所应作等者。永云。依教修行。是所应作。罗汉今已作此所作事。故依修行观行。如来令作五停心等。诸余观门。罗汉亦已依教作。佛教令断分别俱生烦恼重障。罗汉已断种现俱尽。由已作此所依事故。能摄取所应作胜功德也。   言非财供养等者。永云。但依教法。则是恭敬供养如来。同下经云。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得报佛之恩。其有能护此经法者。则为供养我及多宝。准此故知。依法修行。则是供养恭敬于佛身。如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代。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今阿罗汉已依教法。修行供养。是所应作。则是正行法供养。行字通平去呼者。正行即是法供养。即十法行等法行。道谛摄故。无学已满。自我道已作供养也。   言六摄取满足等者。牟云。即能满足学地。是无学位。有学之人修惑未尽。择灭不异故。此据一相。说至无学位。何不满也。永云。灭谛是罗汉所办之事。由证灭谛。具足办所办。满足学地也。问如何摄满足功德。答以罗汉所证有余涅槃。名满足功德。有余涅槃是所办法。今已办故。名满足功德。即是灭谛满足也。   言七摄取过功德者。过字唯去音。非平声也。   言初句过爱者。经云弃诸重担。生死因果名重担。本从贪爱所生。今弃重担。故名过爱。下经云。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凡夫不能弃生死重担。为有贪爱。今阿罗汉无于贪爱。所以能弃生死重担。过于爱故。   言次句过邪命等者。经云。逮得己利。阿罗汉证得有余依涅槃。为己身之利。不假世间衣食活命。一切凡夫未证涅槃。皆是邪命。今远之。故名过也。   言后句过上下界等者。经云。尽诸有结。色界无色界自是定地。故合为一名。故名上界。欲界为下散地。别开为下界。九结烦恼是上下界因。今皆已断。故言过也。若依小乘。断五下分结者。一欲贪。二嗔恚。三身见。四戒取。五疑。初果人断后三结未尽。不出欲界。那含果人。断五下分结尽。但过下结名出欲界。五上分结者。一色贪。二无色贪。三掉举。四慢。五无明。无学人断此五结尽。名过上下结。问贪体通三界。于结即分三。无明通三界。何故唯成一。答圣生犹有润。开数故分三。无明无再发。合故唯成一。问圣招生业显。纵斯可润收。结中分别亡。业无宁有润。答圣有前生业。仍招后有爱。爱起相续生。由斯得有润。问罗汉如何得过功德。答以弃诸重担故。罗汉未得弃重担。罗汉不过于贪爱。罗汉已舍生死担。所以过于爱。故名过功德。问如何过于邪命。答以逮得己利故。罗汉不证于涅槃。更求邪业以活命。证得涅槃不死法。何要耶求财利以资命。问如何过上下界。答尽诸有结。若三界九地有一地爱结在。不得名为过功德。罗汉三界九结皆已尽。名过功德。初果三果结未尽。二果虽断欲界六品。三果已过欲界结。由有上二界结在。总不得名过功德也。今此无学三界总尽。所以得功德过于三界。名过功德。故三句皆名过功德也。   言八摄取上上功德等者。永云。初果胜凡夫。无学胜有学。无为胜有为。故得上上名。唯是解脱真无为也。前来上上起门中。以第三句释第十四句。第十四句是正智解脱。正智是有为。由正智证解脱。解脱谓无为涅槃。是也。即有为无为别也。第二解。以第十四句释第十六句。云善得心解脱。加心字。心即是定中智。得神通诸功德。显是俱解脱罗汉。第三解总解。别相门中。云正智解脱。空言正智。无心字。即正智解脱。总是神通。由被烦恼迷覆真如理。理俱不得解脱。由慧解起来断烦恼。理智俱得解脱。只此解脱之智。能起神通。故唤正智解脱。作神通。第四解。今摄取事门中。言正智心解脱。虽然加心字。总作无为果解也。问何故疏中四说不同。答经与论不同。般若经云。正智解脱。天亲论云。正智心解脱。经论各据一义。疏主若依经即违论。依论即违经。故此含两势也。疏主或则将经解论。将论解经。二文不同。更无别过也。问经中何者是上上功德。答疏言谓正智心解脱。正智是能证智。解脱是所证涅槃。此经涅槃功德。名上上功德。问云何智解脱是所证涅槃。答疏云。解脱者无为果故。既解脱是无为果。即是有余涅槃。问何知所证解脱涅槃名上上功德。答疏言诸德之中最上上故。   言九摄取应作者。前来上上起门中。单释十五句云。至过见道修道智故。一切惑尽。至心自在。约智解。第二总别相门。应到第一义功德。谓此至心自在证无为故。约理解。第三解摄取事门。约神通解。由起得神通心自在故。   言摄取利益之行者。二解。一由起得神通心自在故。名利益众生行。二自身离烦恼故。堪为福田。亦是利益众生行。此两般行。具在身中。摄取利益之行。不过二种。一者自乘行。二降伏行。今言得神通。是证降伏外道行。离系缚故。即是自利行中自利波罗蜜。今日尽是回心向大声闻。故依大乘。作此解也。   言十摄取上首等者。经云。第一究竟。言波罗蜜多声闻。论文也。   言堪为到彼岸者。疏主解也。一得永为得。名究竟。理智二种俱名为到。名到彼岸。问上上上首。二法何别。答上上唯理。上首通理智。二种别。问疏主前来解疏云。今随所应配处。十种功德中。二七八十。通摄有为无为。何故今解第八。便言上上唯理。答前约出体。理智俱通。今约释名。有为不得名上上。故唯说理。牟云。上上约果。理智皆是上上。即是约法也。上首即到彼岸声闻。约人也。问二乘涅槃是法空。可名第一究竟摄。二乘涅槃非法空。云何得名为第一。答将彼二乘。对大乘生空涅槃。非第一。今约自乘极果论。是以亦名第一。   言初二名摄取者。即是第一摄取功德中有二句。谓诸漏已尽。无复烦恼。   言次三摄取诸德者。即是摄取诸功德有三句。谓谓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   言顺胜作满足者。顺者。即第三不违功德。谓由如良马。胜者。即是第四胜功德。亦如大龙。作者。即是第五摄取所应作胜功德。谓已作所作。满足者。即是第六摄取满足功德。谓已办所办。所以疏云如次配四句也。   言三句名摄过者。即是第七过功德。即是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三句摄也。初句过爱。次句过邪命。后句过上下界。   言上上利上首等者。疏言上上者。即是第八摄取上上功德。谓正智解脱。利者。即是第九摄取应作利益众生功德。至心自在。上首者。即是第十摄取上首功德。第一究竟。   言此经六句摄取者。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此二句。摄第一功德。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此二句。摄第七过功德。至心自在。即是心得自在。摄第九利益众生功德。阿罗汉一句是总。此中不取。唯取下十五句摄功德也。束十五句。一处即成阿罗汉一个应义。若开便分十五个也。   言成唯识论中三义解者。罗汉与前三门配摄。问唯识论中三义。此门中相摄尽否。答简要云。上上起门摄应永害烦恼贼。及不复受分段生。总别相门摄应受妙供养。问摄取事门三义中。摄何义。答疏主摄取事门。非彼三摄。三义皆不摄。彼宽此狭。   言彼三但约决定义者。缘彼论中。约总相。语六种罗汉。不论利钝。皆有三义。今此摄取事门。唯约俱解脱罗汉说。故此摄取事门中。既言摄胜功德。故知是俱解脱人也。   言又上上起门者。疏中将唯识论中三义。正配此三门。上上起配永害烦恼贼。总别相门配堪受妙供养。摄取事门配无分段生。   言宗义配之等者。且约粗相而配。未是巨细料简。三门大段。宗徒义意配之。非论本意及道理实。如此论与经为宗徒义各别也。牟云。宗义者。既是罗汉后有皆无。不论俱之与慧。故此非配。准法华论。道理则如此。意取俱者。   言新翻经云。则云。陈所阙也。大唐所译经论。皆除阿难陀。此经无前来三门叹德。庆喜为在学地。故简之。智论问云。何故阿难犹在学地。答上叹诸罗汉。阿难不在其数。何以故。以在学地未离欲故。问大德阿难博证涅槃已。经无量劫。常亲近佛。任持法藏。利根智慧。何以至今未离欲。作有学人耶。答本愿如是。我于多闻众中最为第一。若取漏尽。便远佛不得供给供养。所以居于学地。此文中略不说也。但是唐三藏译经。总名新经也。   言列名者。十六句广叹功能。德既尊崇。名应显著。当能增长功德。实亦愿乐欲闻。二十一人。标成四唱。谟云。大众虽万二千人。唯标二十一人者。但是结集家意存省略。亦无别义。然列名中科文似断。泛论科意。总有四种。一分别不同科。二义类相从科。三以文从义科。四以义从文科。所以科文。时或间断。略云二十一人。科为九对。一初二人舍邪离染对。陈如舍苦乐行。名舍邪。迦叶离染。二次三人龙象山水对。优楼频螺从龙为名。伽耶象山为名。那提从河为名。三次二人胜智妙通对。舍利弗胜智。大通目连妙通。四次三人词高见广对。摩诃迦旃延词高。阿菟楼驮见广。劫宾那能为二事。五次二人宿习今成对。憍梵。波提名宿习。离婆多名今成。即今生事。六次二人余习恶缘对。毕陵迦婆蹉名余习。薄俱罗名恶缘。恶缘即后母。七次三人返迷割爱对。摩诃俱絺罗难陀二人返迷。孙陀罗难陀割爱。八次二人化有谈空对。富楼那化有。须菩提谈空。九次二人解深行密对。阿难解深。罗睺罗行密。九对不同。今当第一舍邪离染龙象山水。合为一唱。   言此二十一人中等者。有二。初总叙次第。后辨五人。初文有三。一出家。二德。三辨异名。约依出家前后故。先列陈如五人也。   言如报恩经等者。下七类人。尽是约出家次第。合成一千二百五十人者。举其大数也。结名之中。只结六类。不结初五人。故有一千二百五十也。比丘都有一万二千人。唯列二十一人者。结集之家意存省略。更无别义。   言或有行德大少等者。初度五人。次度大迦叶。次度三迦叶。若约出家次第者。大迦叶在三迦叶后方出家。鹙子在迦旃延后方出家。今此两人既先列着。故知不依出家次第列名也。但依德大小也。   言无垢称经者。问为复唯依此经德行次第。兼诸经亦尔。答疏言无垢称等。以德行辨次第也。则云。简余教也。   言十二由经等者。问前引因果报恩经云。佛成道后三七日。外趣鹿林。初度五人。次度那含等。何故与十二由经不同。答疏云。十二由经等。窟内室外上座大众等。所诵不同也(上来总缘次第也)。   言无量寿经等者。次下正辨五人也。本际。谓四谛理。了者解义。昔迷今解。故以名焉。永云。苦集为生死本际。灭道为出世本际。名了本际。谓陈如了四谛理故。本者真如。是法之本。解者。约有为为名。际者。约无为为名。名了本际也。牟云。外道亦有本际。即论第一。破一十三类大外道。此中亦说本际。论云。余计执有一大梵。时方本际。自然虚空。我等常住实有。具诸功能。生一切法。皆同此破。即安荼外道。彼计本无日月星辰虚空天地。唯有大水时。安荼生。如鸡子。周匝金色。时熟破为二段。一段为天。一段为地。中间生一大梵天王。为一切众生祖翁。作一切有命物无命物之主。是故外道安荼论师。说大安荼。出生梵天。梵天常一。名涅槃因。如是本际。今非此义。   言梵云阿若多等者。显此尊者。身是男子。若言憍昙弥。弥声显是女人。西国此男女。二音别也。阿若是名。解义。最初悟解。故立解名。一则是释迦所度名初。二五人之初。故言初也。路云。憍陈那。是婆罗门姓。准西国法。大例以火器为姓。云憍陈那。此云火器。其先祖事火。从此为姓。准憍陈那一人。加阿若多三字也。阿若多。亦云无智也。已悟无我理。而生智故。故名阿若多。阿若多者。悟解之义。今言阿那若憍陈那。即姓名双举。此乃净居天子见其初悟。故立此名。简余圣也。   言因果经者。指教广说也。   言内外亲族者。父族三人。一阿湿婆。二案鞞。三摩诃男。舅氏二人。憍陈那。十力迦叶。父族名内。母亲名外。同姓者名亲。异姓者名族。此是诸㒒中亲族也。   言五人交诤者。父亲三人。计乐行为道。见太子日食麻麦。舍之而去。舅氏二人。计其苦行为道。见太子食乳糜。舍之而去。五人合会。同在鹿林。共议太子得失之事。   言太子试验依诸外道者。摄云。问六年唯苦行。如何言乐耶。答于郁头蓝子所。学非想定。定心适悦。轻安乐也。对彼六年苦行。名乐行也。沼云。适身心故名乐。牟云。定是善性。善心所中有轻安乐。亦名为乐。摄解善。   言以过彼行者。彼外道日食一麻一麦。故言过也。术者。二说。一则卫术。道路之义。二则法术。伎术之义也。   言舍食乳糜尊者。因果第五说。太子六年修苦行已。念言。我今不可以羸瘦之身。将成正觉。遂至尼连河洗浴。洗浴已。天神案树下。太子攀枝得出。河边有牧牛女。名难陀波罗。净居天劝煎乳糜供养。女闻甚喜。已地中涌出千叶莲华。上有乳糜。女见已生奇特心。即将奉上太子令食。食已咒愿。然后趣菩提树。路逢吉安长者施草令坐。长者是帝释化作。施草坐成正觉。成正觉了。思察应度。唯郁头蓝子者。证非想定。堪受妙法。空中报言。命终已来。已经七日。如来叹曰。斯何不遇。又更观察。有阿蓝迦蓝。坐无所有处定。可受至理。诸天报曰。死来五日。如来再叹。慜其薄祐。重更观察唯此五人。然后趣鹿野园。度此五人。初转法轮。佛问解否。五人之中。陈如先报言。我已解法。如是展转。净居天等。亦言已解。故以解义标名也。   言那是男声等者。西方诠法。有八转声。体业具为从属呼。以一切法。皆以八转声。男声者。即雄重声中诠。若轻清呼。即女声中呼。亦如此方四声也。   言摩诃迦叶波者。此翻大龟氏。其先祖学道。感得灵龟负仙图而呈瑞。从此标名。故云龟氏。别名毕罗童子。以毕罗树下生故故为名也。为五山长老。作南阎浮提僧中上座行十二头陀难行苦行。迦叶波为第一。大智论云。诸天请结集时赞言。耆年欲恚慢已除。其形譬如紫金柱。上下端严妙无比。眼目清净如莲华。   言此云饮光者。饮光便是婆罗门姓也。   言上古有仙身等者。问何因姓饮光。答疏云上古有仙等。有二因由。一者。上古有仙。身有光明。饮蔽日月之光。迦叶是彼之种。因此姓饮光也。二者。自身亦有光明。能饮蔽日月之光。故姓饮光。即以姓为名。名饮光。问因何有身光明。答付法传云。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佛。入涅槃后。四部弟子。起七宝塔。时彼塔中。有佛形像。而面无金色。有一贫女。游行乞食之次。拾得一个金珠。欲将此珠以修佛面。即往锻金师所商量。金师见已。汝能舍珠。我能舍艺。因共立誓愿。常为夫妻。身金色。受胜快乐之身。常修梵行。从是已来。九十一劫。身真金色。天上人间。受胜妙乐。最后一生。生于第七梵世少净天中。受诸快乐。时摩竭陀国。有婆罗门。号俱律陀。其家大富。比瓶沙王。千倍为胜。其家有白氎。最下者价直百千两金。有六十篅金粟。每一篅有三百三十斛。其家虽富。而无子息。天祠神庙。无不启求。多年无徴。后于宅傍。有一神树。夫妻常往祈祷。共言咒祝七日之中。若无徴应。必当剪伐焚烧。树神愁怖。告四天王。四天王告帝释。帝释即诣梵王。具陈上事。梵王乃见第七少净天中。锻金之师。受天报尽。将欲下生。乃劝生彼俱律陀家。彼既生已。十月满足。遂诞神仪。端正无双。身如金色。金光傍照四十余里。相师占曰。此儿宿福。必定出家。父母闻之。皆怀愁恼。共相议曰。世所耽着。唯有美色。若为娉妻。必应顾恋。才年十五。便为论婚。迦叶乃白父母言。我志乐清净。不愿妻室。因福说计。白父母。若为我取得金色女端雅无比者。我即取之。父母即召婆罗门。遍以求觅。诸婆罗门等铸得一金神。容貌端正。车而游诸国邑村落。高声唱言。若同有女人。得见此金神礼拜之者。出嫁之时。必得好夫。女人闻之。争出礼拜。乃见一女身如金色。颜貌奇特。异于常伦。此女邑往昔之时。施金珠贫女也。诸婆罗门等遂共营谋。乃娉与俱律陀子。为妻婚姻。既了夫妇二人。各发胜愿。虽为夫妇。无染欲心。各据一房。同修禅观。梵行相似。父母闻已。密自念言。我恐出家。故为婚娶。今观形候俱。欲出家。遂毁两房。同为一室。兼置一床。后时又立契要。我若眠时。汝即行道。汝若卧时。我即行道。后时妻睡着乘。着手床前。毒蛇入室。欲螫其手。迦叶见已。以衣裹手。举着床上。妻便觉悟。而责之曰。共我立誓。要不相近。今复缘何功举手。迦叶答曰。有蛇入来。恐伤汝手。举之耳。于是妻以偈答曰。宁使我身尽毒蛇。慎勿亏誓束相触。蛇毒促令一身死。染毒沦没无尽时。迦叶答曰。利刀入火事虽难。对汝修行难于此。若能守志无亏犯。此实世间希有事。父母知其志操不易。遂放出家。至于佛所。为说法。证罗汉果。诸漏已尽。脱三界缚。得六神通。具八解脱。修菩萨行。作沙门形。居旷野则寂静安乐神。入王城。乃观根授法。为佛弟子。辅翼化扬。腊长年高。最居上首。时人中呼为迦叶上座。如来入般涅槃时。迦叶在鸡足山入定。如来眼前不见迦叶。遂作遗嘱。三乘教典。付与阿难。三衣瓶钵。留与迦叶。迦叶来时。为吾传语。吾待汝不得入涅槃去。道吾与汝不见相也。努力努力。为吾修行。结集三藏圣教言说。倚卧双林。入涅槃时。诸弟子专记如来遗嘱之语。在后圣母摩耶夫人。从天降下。至娑罗双树间。忽见三衣鉼钵挂在娑罗树下。使从十大弟子乞。我儿悉达多生存之日。常用此物。我乞将天中供养去得否。十大弟子咸皆不肯。白圣母曰。世尊亲自付嘱大迦叶。时迦叶在鸡足山。入定之次。忽觉界动摇。山川变色。知是不详之相。尊重如来。不运神通。步步而行。赴俱尸那城。见诸恶比丘皆相庆贺。时大迦叶转增悲爱。问诸圣弟子曰。如来临入涅槃。有何遗属言语。诸圣弟子曰。世尊教一切经典付与阿难。三衣鉼钵留与迦叶。迦叶闻已。举身自扑。悲血流泪。绕棺而行。又复头礼如来足。又复头礼如来顶。又复头礼如来背。又复如来胸。唯愿世尊。大悲慈慜。示我身心瞻礼之处。尔时世尊。于其足边。放大光明。遗迦叶礼。在后结集三藏圣教讫。便却入鸡足山。山为三分。于中以草铺地而坐。临入定时。发三种愿。然后入定。一愿三山覆身。如子入母胎而不失坏。二若阿阇世王来欲得相见。山应再开。故以阇王不见我身。吐血而死。三入定已后。更住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弥勒佛将九十六万弟子来。取迦叶身。以示众人。悉令学我持戒功德。取我身再出。于将释迦佛三衣。以奉弥勒佛。迦叶将三衣付弥勒佛已。于大众前。度人无数。后方入灭也。   言大富长者之子者。有四义。一大富长者之子。即俱律陀长者。也二舍大财位。若不出家。合为辅相。名大财位。三能为大行。十二头陀。四大人所知识。故标大名。简余迦叶。   言行杜多行者。头陀讹也。此云斗擞。隐居净处五尘不染。义同斗擞。如衣有尘土。斗擞合落。此义亦尔。亦云除弃。按十二头陀经云。一阿兰若。二者常乞食。三次第乞。四一坐食。五节量食。六中后不饮浆。七着弊纳衣。八持三衣。九冢间住。十树下止。十一露地坐。十二常坐不卧。其妻于后。亦证阿罗汉。   言如因果经等者。结因由也。即上迦叶二姓(上舍邪离染门)。   言次三迦叶皆饮光等者。是大迦叶之苗裔。故名饮光种(此三即龙象山水对)。   言梵云邬卢牝螺者。此云木菰。问何名木菰答其胸有一癃起。形如木菰。故为名也。又有一林。名木菰林。迦叶在彼林中学道。以依处为名。名木菰。又傍边有一龙。名木菰龙。龙所居池。亦名木菰池。若约从龙立名。约根本说。若立林名。约枝末说。今胸前癃起。乃从龙得名木菰。此二解偏胜也。   言伽耶山名者。从山立名。西域记第八卷说。度尼禅河至伽耶城。城西南五六里。至伽耶山。此翻为象头山。山东南有窣堵波。是迦叶本生之邑也。名那提迦叶。次从河立名。   言正法华云。上时象江迦叶也。优楼频螺迦叶名上时迦叶。伽耶名象迦叶。那提名江迦叶。问何名上时。答摄释释。西方一年有三际。一者热际时。四个月。二者雨际。次四个月。三者寒际时。后四个月。今此尊者。热际时生。故言上时。亦云。河上流最初得道故。言上时也。伽耶从象头山为名。名象也。那提从河为名。改河作江也。   言因果经者。经云。尔时世尊初成道后。即便思惟。我今应度何等众生。而能广利一切人天。唯有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在摩竭陀国。学于佛道。国王大臣人民皆悉归信。虽有聪明利智闻法速悟。然其我慢难可摧伏。我今当往而度脱之。思惟是已。发波罗奈城。往摩竭陀国。日将昏暮。往优楼频螺迦叶住处。于时迦叶忽见世尊相好庄严。心大欢喜。而作是言。年少沙门。从何方来。佛即答云。我从波罗奈国。当诣摩竭提国。日既将暮。欲寄一宿。迦叶答。寄止宿者。甚不相违。但诸房舍。悉弟子住。唯有石室。极为寂静。可得相容。然有恶龙。居其室内。恐相害耳。佛言。容听主裁。虽有恶龙。但已见借。迦叶又言。若能住者。当自随意。佛言善哉。即于其时。而入石室。结加趺坐。而入三昧。   尔时恶龙毒心转盛。举体烟出。世尊即入火光三昧。龙见是已。火冲天。焚烧石室。迦叶弟子见此火。而还向师。彼年少沙门。今为火龙所害。心乃伤。即劝弟子。以水洗之。火不能灭。转更炽盛。石室尽。尔时世尊。身心不动。容貌怡然。降彼恶龙。使无毒害。授三归依。置于钵中。至天明已。迦叶师徒。俱往佛所。年少沙门。龙火猛烈。将为此之所伤耶。佛言。我内清净。终不为彼外灾所害。彼毒龙者。今在钵中。即便举钵。以示迦叶。迦叶师徒见沙门处火不烧。降恶龙置于钵中。叹未曾有。语诸弟子。年少沙门虽复神通。然不如我道真正也。尔时世尊语迦叶言。我今欲停止此处。迦叶答言。善哉随喜。是时如来于第二夜。于此说法。时四天王来听。各放光明。照逾日月。迦叶夜起。还见天光。在如来侧。语言。年少沙门。汝事火龙。佛言。有四天王。夜来闻法。是其光耳。是时迦叶语诸弟子。年少沙门有大神力。然故不如我道真正也。至第三夜。帝释来下听法。放大光明。如初升日。至第四夜。大梵天王下来听法。放大光明。如日正中。迦叶见已。心自念言。年少沙门虽复神妙。然不如我道真正也。尔时迦叶五百弟子。各事三火。于晨朝时。各欲燃火。火不肯燃。遂求如来。火即燃之。供养毕。欲拟灭之。火不肯灭。迦叶见已。心自思惟。此亦是沙门所为。即与弟子。来至佛所。具说前事。佛言。汝促却去。火即自灭。迦叶心自言念。年少沙门虽复神通。然不如我道真也。尔时迦叶交诸弟子。晨朝破薪。斧不能举。遂求世尊。举已复不肯下。来白世尊。世尊言。汝促却去。当令斧下。尔时迦叶。而作是言。彼年少沙门虽复神妙。然不如我道真也。   尔时迦叶即白佛言。年少沙门。可止于此住。共修梵行。房舍衣服。我当供给。世尊默然许之。迦叶曰。辨好饮食。自行请佛。佛言。汝且先去。我随后。迦叶到已。早见世尊在彼。问言。年少沙门。从何道来。而先至此。佛以钵中盛阎浮果。以示之迦叶。我此南行数万逾缮那。彼有一州。其上有树。名曰阎浮。缘有此树。故言阎浮提。我此钵中。是此果也。明日不食时。事须准此。又向东弗波提。取庵摩罗果。以示迦叶。又至明日。至西瞿陀尼洲。取诃梨勒。又至明日。至北单越。取自然粳米。迦叶言曰。年小沙门。虽有神力速疾。终不如我道真正也。乃至广现神变。准本行集。数至五百。皆言年少沙门虽有如是神力。不终如我道真也。尔时世尊。又从他日。心自思惟。优楼频螺迦叶缘根熟。正是调伏之时。即入尼连河。以神通力。令水两开。佛所行处。步步尘生。迦叶遥见佛被水溺。即与弟子。乘船而来。既至所侧。见佛行处。叹未曾有。迦叶问佛。年少沙门。欲上船否。佛言甚善。于时世尊。即已神力。穿船底而入。穴穿不漏。叹言。甚为希有。年少虽有是神力。终不如我道真阿罗汉。尔时世尊语迦叶言。汝非阿罗汉。汝今何故起大我慢。迦叶闻说。心怀惭愧。身毛皆竖。唯愿大佛。摄受于我。佛言。汝与弟子。熟共议商。迦叶还已。集诸弟子。而语之曰。我今便欲归年少沙门。汝等云何。弟子答言。尊者既若归依。我等亦随从归依。迦叶与诸弟子。至佛所。世尊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即成沙门。尔时世尊。即随所应。广说四谛。于时迦叶及五百弟子。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初得初果。乃至无学果。尔时迦叶及五白弟子。以其事火种种之具。悉皆捐弃尼连河中。师徒相与随佛而去。   尔时迦叶二弟。一名那提迦叶。二名伽耶迦叶。各有二百五十弟子。在下流修道。见兄所事火具悉逐流下。心大惊愕。而自念言。我兄今者有何不意。事火之具。今随水流下。将非恶人之所害也。其时二弟奔竞相就。而共议曰。我兄今者若复不为恶人所害。诸物如何从水而下。苦哉怪哉。我等宜速共至兄所。便相共逐流而上。至兄住处。空寂无人。心大悲绝。不知其兄及诸弟子居处。四向推寻。寻见旧人。而问之言。我仙圣兄及诸弟子不知所在。汝见之否。旧人答言。汝仙圣兄与诸弟子。弃事火具。皆悉往于瞿昙处。出家学道。是时二弟闻此语已。心大烦恼。怪未曾有。又自念言。云何弃舍大阿罗汉道。而复更求化余结使。即便驰往至其兄所。到已见兄并及眷属。剃除须发。身披袈裟。即便跪拜而问兄言。兄弟既是大阿罗汉。聪明智慧无与等者。名闻十方。莫不崇仰。何故今日自舍此道。还从入学。此非少事。尔时迦叶答其弟曰。我见世尊。成就大悲。有三奇特。一者。神通变化。二者。慧心清彻。决定成就一切种智。三者。善知人根。随形摄受。以此事故。于佛法中。出家修道。我今虽复国臣人民所见崇敬。世论捷矣。无能胜者。然非永断生死之法。唯有如来。所可演说。能尽生死。既值如是大圣之尊。而不自励。师徒高胜。即是无心。亦为无眼。二弟问言。若如兄语。决定是成一切种智。我所得智慧。皆是兄力。兄今既从出家。我等亦愿随顺兄学。即各语其弟子言。我今欲同大兄于佛法中出家修道。汝意云何。诸弟子即答师言。我等所得有智见者。皆大师恩。大师若欲于佛法中出家者。亦愿随从。于是那提迦叶伽耶伽叶。各与二百五十弟子。至于佛所。头面礼足。而白佛言。世尊。唯愿哀愍济度我等。尔时世尊。即为那提迦叶及诸弟子。现大神通。又应其心。而为说法。语言比丘当知。世间皆为贪欲嗔恚愚痴猛火之所烧煮。汝等往事三火。既能绝弃除此外火。今三毒火。尚在汝等身内。宜速灭之。时诸比丘。亦闻佛此语。于诸法中远尘离苦。得法眼净。又为广说四谛法。皆悉得阿罗汉果。   言第三从何等者。净三藏云。度多河菩提寺东有此河。从修道处。以为名也。   言梵云舍利弗者。此下五人。胜智妙通。词高见广。合为一唱。且舍利弗怛罗者。尊者有二名。从父母而立其名。从母中有二。一者今生。二行愿。舍利弗怛罗。翻为鹙子。旧云舍利。此翻为申子。讹略也。鹙子从母为名也。   言舍利云鹙等者。西方不妨唤百舌鸟作鹙。此间鹙鸟与百舌鸟别。此间鹙鸟无能言语者。只百舌鸟亦唤作春莺也。   言以母才辨等者。子字属尊者。鹙字属母。母名鹙也。西域记说。舍利弗尊者。大婆罗门称。其父高才博识。深鉴精微。凡厥典籍。莫不究习。其妻感梦。具告夫曰。吾昨夜感一梦。梦一异人。身披铠甲。手执金刚杵。摧破诸山。退立一山之下。夫曰。梦甚善矣。汝当生男。达学贯世。摧诸论师。破其宗致。唯不如一人为作弟子。忽而有娠。母忽聪明。高论剧谈。言无屈滞。尊者年始八岁。名擅四方。其性淳质。其心慈悲。成就智慧。与没特伽罗。少而相友。深厌浴尘。未有所归。于是与没特伽罗子。于珊阇耶外道所。而修习法。乃相谓曰。斯非究竟之理。未能穷尽苦际也。愿求明道。先尝甘露。必同其味。各领一百门徒。舍利子却归本城。时大罗汉马胜比丘。执持应器。入城乞食。舍利弗见其威仪闲雅。即而问曰。汝师是谁。曰释种太子。厌世出家。成等正觉。是我师也。舍利弗问。所说何法。可得闻乎。曰。我初学受教。未达深义。舍利弗曰。愿说所闻。马胜乃随宜为说偈曰。诸法因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主。是义如是说。初句苦谛。第二句显集灭。此偈虽有三谛。正明灭谛。问何不说道谛。答鹙子利根。促说所证。必知有能证也。时舍利弗闻说是已。言下便证初果。遂与其门徒。往诣佛所。世尊遥见。指告众曰。我十弟子中。智慧第一。至已顶礼。愿从佛法。世尊告曰。善来比丘。闻是语已。戒品具足。过半夏后。闻佛为长爪梵志说法。闻余法而咸悟。遂证阿罗汉果。   言不但今者亦者。经云。鹙子过去身为瓦师。逢值一佛出世。亦号释迦。复有弟子。亦号舍利弗。遂发愿云。愿我当来逢释迦佛。作智慧弟子。亦名舍利弗也。   言复名优婆提等者。此翻为论义。从父立名。父能论义。西国解论义者。总名优婆提舍。即合从父为名。以父劣母胜。从胜立名也。乍读疏文。似鹙子自解论义。自得此名。准智论说。从父为名也。   言此云大采菽者。即是取母姓为名也。菽者。诸豆之总名。上古付仙。居山寂处。常采菉黄而食。因此立名姓。尊者之母。是彼种族。取母姓氏。目连鹙子。才明见异。尊者精鉴超群。才智相等。少为亲友。动止必俱。结要游学。相与厌俗。皆出家也。   言得大神通者。简余采菽。故得大名也。复归大城。舍利弗遇马胜。得初果。转为目连述而悟解。遂于舍利弗边。得初果已。与其徒众。俱到佛所。世尊遥指而告曰。彼所来者。是我神通弟子。世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着身。经七日已。得阿罗汉果。佛于一时。在无热恼池。说法之次。八部四众咸集。佛言。观众中空缺。舍利子。何故不到。故令目连唤。正遇舍利子。山中补衣之次。且须臾待我补衣竟。目连曰。若不速行。兼山移至大会。舍利子便与衣带置地上。语目连曰。若举得此带。山亦动得。目连尽神力。举不得。地为之振。遥运神力却回。早见舍利子在会中坐。目连仰而叹曰。今日乃知。神通不亦智慧(胜智妙通了)。   言梵云摩诃迦多者。此第四词高见广对。摩诃迦多衍姓也。那是男声。此云剪剃种男。是婆罗门姓。以剪剃为姓也。   言诸仙愿护者。亦有疏本。为获字。诸仙咒愿云。汝成佛道。故言诸仙愿获。因此立名也。   言尊者身是男者。二解。一简余卑姓。故云大。二云。佛常赞叹。我弟子中。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以得佛赞叹故。云大也。   言古为绳扇者。西国多热。人家门前置义扇。后有无知人。旋旋将去。遂以绳结之。迦旃延母。夫亡之后。独养旃延。于一时中。母子相随出。见人家门前。绳扇随风飘飏。不落于地。母问子曰。扇不落地由何。儿曰。由绳系之。母曰。我不改嫁。亦由于汝。故号绳扇。从喻为名。   言真谛云思胜者。有仙人。由具闻思。胜于余人故。尊者是彼仙种。故名思胜。非也。   言梵云阿泥律陀者。是甘露饭王之子。净饭王之侄儿。世尊之堂弟。阿难之从兄。罗云之叔也。过去燃灯佛时。为一长者子。名曰大才施。由百斛燃灯供养。常得天眼第一。喻经云。无量劫前。阿泥律陀曾作劫贼。夜遇风雨。遂入一佛堂中。止息之次。乃见灯欲灭。以箭镞挑灯。见佛光明。身毛皆竖。作是念言。他家能施。我何盗耶。遂舍斯业。因续此明善根。九十一劫。常得天眼。善根不灭。故名无灭也。又过去曾以一食施辟支佛。五十劫中。天上人间。受胜福乐。后得无学果。常得如意。无有贫穷。如来说法。阿那律多睡。处处会中皆如此。佛对众诃叱。咄咄何为寤。既螺蚌蛤类。一随百千年。转轮无穷已。那律闻已。羞惭于众。便以竹枝挑眼。多日不睡。遂便丧明。唤耆婆医。耆婆曰。多时不睡。饿煞眼根。医不得也。佛教修天眼。诸圣弟子之中。天眼第一。路符云。见大千界事。时人号为半头天眼。具有名满头。失却肉眼。空有天眼。名半头。如来会引色界净色名满头。那律分得名半头。此二解正也。   言应[(而/而)*(少/((色-巴)+兄))]字者。不知菟字所从也。   言此房宿者。劫宾那能为二事。此比丘初出家。求见佛故。欲向佛所。值雨。寄宿陶师家。以草为座。又有一比丘来宿。即推草座让之。在地而坐。后乃相问欲向何所。答欲见佛去。后比丘即为说法。忽然得道。后比丘即佛也。   言或云房星者。四月昏现于辰。五月昏见于巳。然二十八宿随上下右旋。日月五星左转。然房星月月现。此尊者当此星现时生。故言房星现时生也。   言梵云笈升钵底者。今当第五宿习。今成第六余习恶缘。并第七返迷。合为一唱。   言过去因摘一茎禾者。尊者昔曾作牛。向彼家场上系。夜后有一劫贼。场上偷谷来。牛便唱之。不教取谷。贼向前拟取。又被牛唱。贼知是牛。问其所由。具说前世事。摘禾之事。贼乃惭愧而去。问既似牛相。必邻近畜生身。如何得圣。答假示相非实尔。   言牛呞比丘者。呞噍也。齝者。牛吐食也。安国云。分别功德论说。佛恐人谤返招其过。佛令向忉利天尸利沙国中修习禅定。言尸利沙。即是此间合藏树。佛涅槃后。结集法时。大迦叶差下座。比丘名曰提多。令唤。今僧中有大法事。应可速来。憍梵婆提问其来使曰。佛涅槃耶。答佛入灭。又问我和上舍利弗在否。答先以入灭。婆提闻已。闷绝久而叹曰。如来入涅槃。大师和上复灭。世间空虚。不能复下。化火焚身。即入涅槃。先化作四道水。流下阎浮提结集处。水中说偈曰。憍梵婆提头面礼。妙众第一大德僧。闻佛入灭我亦灭。如大象去象子随。   言此云室星者。即北方星也。或云彗星。即妖星也。此星出时生故。因以为名也。此或云已下一节。疏文剩。应勘诸本。有无不定也。   言智论二鬼者。论说一鬼食之。表生必有死。一鬼活之。表死必有生。加于一时。离婆多受使远行。独宿空舍。夜中有一鬼。担一死人。在空舍中。复有一鬼逐后。嗔骂前鬼云。此死人是我物。如何古认。前言是我物。我自持来。后鬼又言实是我物。我自将来。所以两鬼各提死人。一手相诤。前鬼言曰。此舍中有人。请问即知。后鬼便问。此死人是将来阿虽。其人怕怖。作是念言。长短须死。既是死去。不可妄语。便依实说。咄此死人。是他前鬼将来。后鬼闻之大怒。取此两手两脚。拔相去离也。吃此人一个腿了便去。前鬼惭愧。其思德。取别死人脚手。接续令活。其人思惟。我父母生身被鬼食尽。今身尽是他肉。我今此身定有耶。为无耶。若言有。尽是他身。若言无者。今身现在。如是思惟。身心迷乱。讨路行人。入一寺中。见一师僧。问曰。我身为是有。为是无耶。诸比丘却问曰。汝是何人。答曰。我亦不知。是人非人。具说上事。诸比丘言。此人自知无我。易可教化。即便语言。汝身从本来。恒自无我。促以四大和合故。名假和合。当时悟解断诸烦恼。得罗汉果。名假和合。摄云。问死尸无情。如何与有情。为支分。答有二解。一云。鬼神之力。二云。实即不然。示相可尔。为破有情执有实我故。显假和合。示相无我故。摄自难言。前解违唯识道理。诸异熟识。舍此身已。令托余身。无再生义。如何断已却续。牟云。鬼神之力。此亦可通。言离托余身。依业力说。所言违理者。违于业力。又云。定通之力。即不决定(上宿习今成耳)。   言余习尚在者。问如何罗汉有余习。叹德中善得心解脱。断习气故。今言余习。一何相返。答习有二。一烦恼即习。因智成故。二涅槃之智。惑气分名习。如褁香纸。罗汉不无。此由嗔习也。   言如骂河神者。恒河神女。前世曾与毕伽家作婢。后生为河神。毕陵伽曾于一时中。渡恒河。河神是女人。毕陵伽语言。咄。婢子勿使水流。我欲暂往。神女惭耻。速往白佛言。令忏悔谢过。即合掌言。婢子莫嗔。早知婢子讳婢子。不唤婢子作婢子。不知婢子讳。故唤婢子作婢子。我前所有。唤婢子之过。愿汝婢子布施欢喜。婢子张眼怒觜。大众一时笑。佛言余习如是。非恶心也。如声闻起舞。独觉临妆。舍利弗见乾闼婆奏琴。遂起舞。独觉燕支注口墨笔尽眉。皆习气也(上余习了)。   言持一诃梨勒者。金光明最胜王经云。诃梨勒一种。具足有六味。能除一切病。无忌药中王。譬喻经云。耆婆死。天下药草一时啼泣。各云。唯有耆婆。能知我等功能。既无耆婆。谁能知此我等功能。错用我等。或加或减。令病不差。世人将谓无验。唯有诃梨勒。呵呵大笑。别在一面。自言我能独治诸病。不假和合。故不啼笑。此罗汉往昔为一醉客。于寺门首卧。僧见安在寺中。夜间僧礼佛。有一僧。患头痛。布施一颗诃梨勒。服已便差。从是已来。九十一劫。天上人间受胜福乐。今生婆罗门家。   言其母等者。又有经云。毗婆尸佛时。身作一奴。于僧边唯受不煞戒。余四戒。我为下贱不能受。由此因缘。经五不死。前是无病缘。后是不死缘。若是二百五十戒。八戒一日一夜。事须全受全持。五戒受持。则令受持。则通全也。其父远出。后母便方煞之。经五不死。一釜煮不死。二𨫼煿不燋。三水溺不亡。四鱼吞不烂。五刀割不伤也。   言目不视女人者。俗语云。伤弓之[厂@(角*鸟)]涉见曲未。曾被蛇咬。怕见断索。曾被大虫惊。见犁则瞻怯。此尊者曾被后母苦克。怯见女人也。   言无忧王者。此罗汉在生少欲知足。后无忧王唯施一金钱。塔涌不受。路云。同此等罗汉法华会上已归大乘。身受变易。今何后有身骸骨之事。起塔供养。答大论云。凡受变易者。先须别化起一分段身。入般涅槃。以示外道诸凡夫等。若不尔者。彼外道疑云。此乃龙鬼。非是于人。都无尸灵。故要现死。彼时有塔。亦不相违。   言梵云摩诃俱瑟者。安国云。疏主随古。且作此解释。梵云摩诃俱瑟耻罗。此云大肚持。摩诃云大。俱瑟耻三字名肚。罗云持。三藏四围经书。总含在腹。记而不忘。名持。俱絺罗讹也。   言此舍利弗舅者。智论说舍利弗舅氏。然妹与兄寻常论义。先妹怀子。妹不如兄。及怀胎后。兄多堕负。兄作念。胎子之能。在胎尚自难当。生已何由可敌。遂舍家务。入山广学。经十五年。无切剃发。爪发稍长。故名长爪梵志。归还之日。头戴火盆。铁叶褁腹。游行人间。渐次而归。慜世间人暗。宜以火明照。学广腹狭。所以铁叶褁腹。至家问妹。汝子在。妹报兄言。生经八岁。读尽一切经书。年十六。论义胜一切人。今以发心随佛出家。兄便嗔怪。我拟自教。欲使外生。声名盖于天下。何等沙门敢行诱训。乃往佛所。而求捔论。我若得胜。还我外生。我若堕负。当相敬事。时舍利弗初受戒半月。佛边侍立。佛言。汝自立义。此外道憍立宗言。不受一切法为宗。意佛若难。难皆不受。即顺我宗。如来为欲破此恶见。徴曰。汝自家受否。若受违汝自宗。若言不。大家眼见耳闻。汝立义应非一切法收。汝若言不受。则无所宗。前徴自语相违。后徴宗致缺减。量云。汝见是有法。应非不受。是因云。自他许汝起故。同喻云。如余见。余见自他许汝起。余见非不受。汝见自他。许汝起。汝见非不受。两俱不成。即知屈负。扑下火盆扬却铁叶。请归佛出家。时舍利弗初受戒后半月。佛边侧立。因闻论义。遂证无学果。长爪梵志。是舍利弗舅氏。鹙子是他阿妹儿也。   言梵云难陀者。此下第七割爱。第八化有谈空。第九解深行密。六人为一唱也。   言此翻为喜者。欢喜也。   言根本乃是牧牛者。譬喻经云。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请佛。三月坐夏。及五百弟子取新乳苏酪。供养佛及比丘僧。敕牧牛人。近城住。日日供送乳酪。三月供养毕。王交见佛。即作念言。佛是一切智人。三藏曰。围陀经书。六十四种世间伎艺。不妨明解。要不知我牛。牛事若知。我即归依。问佛牧牛具几法。牛群不资息。佛言有十一种事。一者知色。由知毛知自他牛。表比丘修行。须辨耶正内外道。经云。喻诸比丘知四众造色。二者知相。即是肥相瘦相。比丘修行须知善恶二相。表修福慧。经云。喻诸比丘。应知痴相。墨业名痴相。白业为黠相。三者知刮刷。除秽粪土。表比丘修行数加忏悔。经云。喻诸比丘。虽起贪嗔。能制远避。而数吐恶见。即不覆罪。四者知疮。疮上事须着药去虫𧉴。表比丘防护六根门。不着诸境。五者知放烟。意去蚊虫。表比丘修行勤断恶法。经云。时时施烟。喻比丘所学所闻所知。以广说故。六者知所往。即识道路不损牛也。表比丘修行知三乘。当行八正道。淫坊酒肆。诸博戏处。不得妄入。七者知所至处。知牛安不安。表比丘离恶支。经云。知爱牛。喻比丘见说法时。志心听法。踊跃爱乐。八者知度水。度水若不到岸。恐吹却牛。表比丘修行。知四谛。度一切众生。过生死海。至涅槃岸。九者知饮喂分限。若水草过度。即损牛。表比丘修行。事须少欲。经云。喻诸比丘四意止。四意止者。四念处也。此牛计心于水草。比丘计心于四念处。又遗教经云。饮食知量。十者知留乳。构乳之时。事须留乳。若不留。饿他犊子。表比丘足。经云。知构残遗。喻比丘施者虽多。而自知足。不得尽受。十一者知牛牛主者。即群中特牛。能主领诸牛不散失。众善经云。分别牛好恶。知可养者。喻比丘敬其长老。路云。又十一事。一不在高山。二不居深渊。三草无硬涩。四水有三能。不冷不热不咸。五住处须平。六头不加刷。七向水徐行。八一日三饮。九一领三歇。十出入须明。即垂明也。十一主常随持牛。后难陀闻已。知佛具一切知。将谓世尊不知牛之事。世尊更好手牛。更无过者。后随佛出家。具足声相。能作梵也。   言梵云孙达罗者(以瞋反)艳美色也。   言是佛弟子者。净饭王子。往昔曾见佛塔。建立刹柱。及安垂露盘。以是因缘。今生释宫。身长一丈五尺二寸。端正富贵。简要云。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容仪挺特。与世殊异。若入大众中。人未识佛者。错唤作释迦牟尼佛也。   言佛到本城二日者。佛成道已。经十二年。却向本城。说法两日。后方以说。法度云。本行经云。尔时世尊。教化难陀童子。广说出家功德。数数为说出家因缘。亦复赞叹出家因缘。劝令出家。难陀白佛。世尊我宁以四事。供养如来及比丘僧。乃至尽形供养。我终不出家。尔时世尊。于一时中。饮食讫已。将一侍者。诣难陀门。正见难陀共孙陀利。在高楼上。游游而坐。遥见世尊将至。速起下阁。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从何远至。愿入我堂。升座而坐。世尊入已。默然而坐。难陀白言。愿受我饮食供养。佛言食讫。不须备办。难陀复言。今有蜜浆。非时饮否。佛告难陀。我随汝意。于是难陀执持佛钵。盛非时浆。奉上世尊。于时世尊。为未受取。持与侍者。复不受取。佛从座起。欲向本处。其释童子。亦从重阁。持彼蜜浆。欲随佛去。时孙陀利见释难陀持浆从佛。梳头未了。便高声唤言。圣子难陀。欲何处去耶。尔时难陀指彼钵言。欲送如来至彼即还。彼言。速来莫久住彼。若久住彼。我少时就寺里叫唤来。莫道不道。尔时世尊。至伽蓝所。唤一比丘。令构蜜浆。难陀辞佛。佛言莫去。汝应出家。难陀白佛。我今不欲出家。我宁以四事供养佛及僧。佛为说出家功德。并毁诸欲过患。然其难陀。心故不欲出家。但敬佛故。俯仰白言。我当出家。尔时世尊言。当唤一剃发人来。即唤众中一剃发人。在难陀前。手执剃刀。欲为难陀剃须发。难陀捉奉。向剃师言。汝今何力敢剃我头。世尊告言。汝比丘入我法中。行于梵行。尽诸苦故。即成出家。受具足戒。于是难陀。可喜端正。诸人乐观。有三十二相。是足不阙。身体金色。高下四指。不及如来。所作袈裟。与佛衣服。等无有异。比丘遥见。皆疑是佛。欲起迎逆。及至知非。但还本座。世尊知已制等量。又彼难陀打衣光泽。眼涂媚药。庄严其身。脚着草履。右手执伞。左手持钵。佛皆制。又当忆孙陀利。念其包故。不行梵行。欲舍戒还本宅。以是因缘。常取博瓦。或取木板。𦘕释女孙陀利形像。如是观看。以过时日。比丘生嫌。比丘白佛。佛又制戒。不许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又于一时。难陀比丘。次到当直。守护寺舍。作如是念。佛入聚落之时。我于尔时。当得还家。世尊知已。难陀汝若欲行闭诸房门。然后还去。语已便即往入聚落。难陀欲还。逐见世尊。房门不闭。作如是念。我闭此门。然后还去。即闭佛门。见舍利弗门目连迦叶等门皆开。如是次第闭已复开。恐世尊不久来至。作是念已。从尼俱律陀树林之内。将欲出时。世尊天眼见已。从城隐没。出现于彼。难陀见佛。寻即依一尼俱陀树。隐身而坐。佛以神通。举彼大树。置于虚空。见彼难陀藏身而坐。问言难陀。欲何处去。彼具陈情。佛为说法。复有长者。请佛设食。尔时难陀。次当守寺。还念归家。佛知告言。难陀必须知时洒扫寺地。所有澡灌。悉皆水满。告已赴请。难陀先扫地。从西扫东风吹。从东扫西风吹。四向扫。旋风吹。添瓶瓶旋倒。水出咄咄作声。难陀作念。我今何用扫地添瓶。如来不久还归。我今速至家内。世尊天眼观见难陀。已从彼处。欲出向家。即别化身难陀前。于难陀遥见。即隐山隈处。蹲身而坐。佛以神力。地平如掌。见彼坐时。告言难陀。汝今在此。欲作何事。难陀白言。我已许孙陀利还家。为斯事故。多作妄语。佛告难陀。汝今何须见孙陀利。其身如是。三十六物。臭秽成身。何不厌之。尔时世尊。以此因缘。而说偈曰。欲离稠林已得离。从林脱已还入林。汝富伽罗观此等。从缚得脱还复缚。尔时世尊。教难陁修行。清净梵行。灭除一切苦故。时难陀虽被教化。犹故不乐行于清净梵行。世尊知已作念。然此难陀烦恼炽盛。岂能少教破彼烦恼。我今者须作方便。令彼发心。喻如世间。以火灭火。以毒治毒。念以执难陀手。以神力。隐没其身。忽然在香醉山上。尔时彼山。以风吹雨。树相揩。遂即出火。亘天烟焰。烧燃彼山。山多猕猴。其数五百。被火烧毛。皆悉蹲地。摩灭其火。时有一雌瞎猕猴。在其群内。辛扑身火。佛告难陀。汝今见否。答言已见。汝孙陀利。可喜端正。与此猕猴。何谁为胜。难陀向佛。频眉蹙面。默然不言。世尊执难陀手。从香醉山没。至三十三天。现于波利质多罗树下。时帝释入园游戏。五百婇女左右围绕。佛告难陀。汝今见否。答言已见。佛言为当五百婇女端正。为孙陀利好。难陀白佛言。如以瞎猕猴。比孙陀利。百千万倍不可及也。佛言汝意欲得共此女相娱乐否。难陀踊跃欢喜。白佛言。世尊。如我意者。实欲得与彼五百婇女共相娱乐。佛语难陀。汝今不可以凡身共彼娱乐。若欲得者。汝须以欢喜心。于我法中。修行梵行。我当报汝。今者若能随顺此法。行清净行。命终必生此处。共婇女娱乐。世尊复执难陀手。从彼天没。还其本处。时难陀为求婇女。以此因缘。尽其身力。初夜后夜。修梵行等。尔时世尊。见难陀为诸婇女行于梵行。遂执难陀手。从尼俱陀林而出。没身入于地狱里。见一铜釜下燃猛火涌沸。无人中在受罪。难陀问狱主。为谁煎此釜。狱卒答言。佛有姨母所生子。佛弟难陀。行于梵行。为求五百天女。受天福尽。当生此中。受此罪报。难陀闻已。恐怖毛竖。发心悔过。修行梵行。为求六通八解脱等。佛告诸比丘。于我声闻弟子之内。调伏诸根。难陀比丘。最为第一。到本城二日后。方得与度。不是教化经二日。据实调伏诸根。日数不多也(上明返七迷割爱)。   言满是其名者。满是尊者之名也。慈是母性也。牟云。若作母性。其慈姓氏也。若言母性其慈。心性也。此尊者是彼慈女所生之子。名满慈子也。   言或满及慈俱者。第二解也。多时无子。从天乞求。梦一宝瓶盛满宝物。忽然入腹。因此有孕。遂生尊者。满得慈母之愿。名满慈子。本是憍萨罗国聚落之中。去迦毗罗城不远。有一婆罗门。为净饭王。作国师。其家巨富。唯有一子。名曰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与悉达太子同时诞生。性猒世间。志求解脱。如来成道已后。求乞出家精进。不久得罗汉。   言此云善现者。初生之时。家内有善相现。故名善现也。   言旧云须菩提者。初生之日。家内库藏。一切皆空。父母怕。问相师。相师曰。唯善唯吉。云善吉。善吉之状也。亦曰空生。初生之时。库藏悉空。表解空第一。故曰空生。安国真谛三藏般若云。须菩提。是东方世界。青龙陀佛。来此影向也。西域记云。如来从天宫。还瞻部州日。时须菩提𡩷座石室。窃自思惟。今日如来降下阎浮。众人迎接。如我今者何要行耶。常闻佛说。知说法空。知诸法性。即以慧眼。观见法身。时莲华色比丘尼。欲初见佛。化作轮王。七宝千子。前后导从。四丘警卫。至世尊所。如来告曰。汝非初见吾身。夫善见者。是名初见吾法身也。   言庆喜者。智度论云。如来得道夜生。如来成道。天魔波旬。将八千亿人恼乱世尊。世尊入慈心三昧。魔军退散。魔王曰。既恼害瞿昙不得。便至净饭王所。于虚空中。作声曰。悉达太子昨夜已死。王闻语已。惊落床前。如热沙中鱼。宛转于地。不能省觉。良久之间。菩提树神持曼陀罗华。报净饭王曰。悉达太子。昨夜明星出时。成等正觉。王闻语已。前云已死。今说成道。孰是孰非。树神报曰。前来者是魔。后来者菩提树神。亲见世尊成道讫。故来相报。净饭王大欢喜踊跃。报诸释种眷属。国内臣民。平明大朝之时。普称万岁。欢喜作乐之时。斛饭王入来。臣昨夜贱妾诞生一子。闻说此已。陪加欢喜。当大王庆喜时生。故名庆喜也。   言执日者。此有二解。一言执日是阿修罗王以手遮日。当日蚀时生。故执日。二云。佛喻于日。执者障义。罗睺在胎六年。障太子不得成道。障于佛日。故云执日。问如何罗睺罗在胎六年。答昔者有王。生其二子。大者名日王。小者名月王。父王崩后。日王厌位。愿求出家。以国付弟。出家修道。遂发愿言。愿我此身。从今日已后。有主之物。不与不取。后于一时废忘。夜行渴。误饮莲华池里水。饮已觉悟。今日已成贼也。诣月王所。我得罪。愿王治之。王曰。自然之水。何罪仙人。仙人不肯。王遂令出后园。月王遂忘。经于六日后。因大赦天下。囚徒释罪。忽忆仙人饥饿起已后倒。王自悔责。手喂饭。佛告诸比丘。时仙人者。今我身是。时月王者。罗睺罗是。为因仙人受无量苦。因其余业。在胎六年。问耶输日怀罗睺罗六年者。答又于往昔。群牛在野。放牧。其牛主妻。自将一女。往牛群。担取乳酪。所将二器。普皆盈满。其器大者。遣女担负。小者母自擎。将中路语如曰。汝速行。此处路险。人所怖畏。如是再三。彼女作念。遣我擎取大器。复更催促。因此嗔怒。而白母。与我擎取最大器前行。其女于后。除除缓步。令母负重行六俱卢舍。佛告诸比丘。彼女者耶输陀罗是也。遣母负重受无量苦。最后余业。怀胎六年。又罗睺昔日塞鼠穴。经于六日。于是太子欲得出家。净饭大王不放。待汝有子绍继国位。放汝出家。太子逾城去。以手指耶输腹。遂有胎。六年满足。始净饭王曰。太子逾城去来六年。耶输不护于我。辱我眷属。若是十五个月。即言遗腹。即集群臣。各进苦法。有一大臣奏云。当机其发。以杖打之。打已即面记。复有大臣云。当截其耳。劓去其耳鼻。有云掷置大坑。有云锯解。有云节节分为八段。世尊知耶输陀罗母子在死难中。左右顾视。毗沙门天王知佛意。摘贝多叶来。世尊作书与父。罗睺罗实是我遗孕之子。佛归到本城。父王请佛供养。次摩诃波提请佛供养。次耶输陀罗奏云。请佛及比丘僧供养。耶输陀罗以欢喜团一枝。置罗睺罗手中把着。交觅汝父献与。时罗睺罗。年始六岁。巡诸比丘。到世尊前头。便立顶礼。而说偈言。如是如是。沙门沙门。萨凉萨凉。快哉快哉。尔时世尊。告父王言。莫疑。耶输罗睺实是我子。食讫散已。时罗睺走。入佛衣里。隐藏而住。时诸比丘欲共遮入。佛言从入我衣中。罗睺随佛出宫门外。佛授手指及履。与令执捉。如绳系马。不相舍离。至尼𤘽林。世尊问言。汝随我出家已否。答云能。令舍利弗为和上。从此始有沙弥。父王在后不见罗睺。一家吃饮觅不得。闻道世尊将去出家已了。王闷绝良久乃苏。到世尊边。种种道理论说。尔时如来因此制。父母不听。不得出家也(上列名讫)。   言赞曰结名高者。经云。如是众所者。如是者。指斥之词。指二十一人。故言如是。此诸罗汉。为凡圣诸众共所知识。皆是大阿罗汉也。经云众所知识者。知其有忆。识其形容。远处愚者。亦不知有德。不识形容。远处智者。不识形容。知其有德。近处愚者。识其形容。不知其有德。近处智者。兼识形容。知其有德。经云等者。有二意。一向内等。二向外等。就内等中有二意。第一列二十一人。向下着等字。向内只等二十一人。第二向内等。将阿罗汉。等非阿罗汉。非阿罗汉即阿难一人。经云。唯阿难陀独居学地。第二解向外等。别二十一人。等取万二千人(上消经也)。   言初解贵贱等者。问前论中解言。佛菩萨胜智者皆识知。何故。疏解却狭耶。贵贱大众。则言知不言识。佛菩萨则言识不言知耶。答佛菩萨言识之时元来知。言知之时元来识。二皆通也。   言无垢称等者。引文双证也。众圣所识。结前知识。二即贵贱凡圣之众。含此两义。即知识也。前解善也。   言举二十一例取等者。例取余人。余人即二千人也。   言皆名大等者。略结大义。依德大义解大也。   言以即罗汉等者。解等义。问前来别列二十一人。阿难已是罗汉之数。何故更要等非无学。答经中列者。约结集时。已得罗汉讫。疏中言等。等取初位。未得无学。说二不相违也。   言无名大德众等者。经云。复有学无学二千人者。有说。总此总是无学。所学之事。已成办故。故名无学。非众所知识。离前别列也。纪国云。此是三果四向。有学之人学彼无学。未成办故。名学无学。无学两类各别。二类之人虽殊。无名是一。故成一众也。   言戒定慧三正为学等者。唯取无漏三法为体。其戒中通漏无漏。唯取无漏。小乘定共戒通有漏无漏。道共戒唯无漏。定共者。取四禅八定并灭定。分无漏定为体。三者唯取见修无学道无漏慧。谟云。所学唯是无漏。有漏之法不可学。此戒定慧在见修道。为有学体。在无学道为无学体(上解有学名字)。   言进趣圆满等者。解无学名字。问俱解脱者。可言圆满。慧解脱人定学未圆。练根未满。何言无学。答约自位满足。即名无学。若不尔。回心向大。虽是俱解脱。亦未满也(上解僧众也)。   言尊重诸尼众等者。谟云。大胜生主。如来之姨。养育世尊。恩同于母。眷属六千。同来法会。听说一乘。故与授记。名为尊重也。   言佛母有三等者。此为小母佛母有三。一大术。是生佛者。二大胜生主。是养佛者。三非生非养者。经中多不列也。问既非养生佛。何名为母。答父之妻。即母也。母既有三。准知古之天子有一百二十房。十五日转。皇后一人独知一夜。三夫人共知一夜。二十七世妇共知三夜。九人知一夜。八十一御妻共知九夜。九个人知一夜。直至九九八十一人。本行集云。去迦毗罗城不远。复有一城。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善学。长者有八个女。净饭王兄弟四人。各取两人。最大者摩耶夫人。最胜者大胜生主。余六女配三王。   言大术生佛七日等者。摄问但有归礼诸佛。并得益寿延年。何故亲诞神仪。翻成短寿。答如来设化。事不一途。举动施为。非无所以。摄云。佛在知足天将下生时。先观四事。第一观生中国。第二观须是婆罗门刹帝。第三观众生根熟。第四观所生母七日命终。故大方便经云。将下时观摩耶夫人。又寿命报尽。十月满足。余有七日。以女人德薄垢重。不销菩萨臣子之礼。所以命终。谟云。此解疏也。若大术不堪受臣子之礼。即七日命终。净饭既是所尊。何故多时不死。又本行经总有三释。一太子诞生。适满七日。夫人不得诸天威力。遂便命终。以菩萨在胎。诸天守护故。二云。以菩萨幼年出家。母见是事。其心碎烈。即命终。三云。母见子身洪满端严。踊跃遍身。不胜其喜。即便命终。牟云。三解恐非当。若言不得诸天威力。及守胎者。未降胎前。诸天不护。即合早死。其次见子出家其心碎烈者。诸部皆言二十九出家。林中剃发。云何七日便见出家。又言欢喜不胜因寿命尽者。若尔初生喜心偏重。云何七日方乃薨耶。此乃经家叙。余既说故。非斯解。谟云。一期报尽命终。稍亲也。又云。功德力故。合生上界。为正义也。   言大术姊妹等者。亦只是亲姊妹也。本是阿姨。又为小母。故为姨母。非是号为姨母。   言大胜生主等者。本是梵王名。名大胜生主。此尼从彼乞得。就乞为名。名为大胜生主。亦云。计梵王生得四州人。名大生。计梵王生得诸人。名胜生。合此二种。名大胜生主。三云。佛是大也。生得地前一切凡夫众生名。是大之生。名大生。若生得三乘圣弟子名。胜生佛名大胜生。此尼养佛。名大胜生。本梵王名者。梵王是一切众生之父。故名大也。其能生之用。故名胜也。能生复是所生之主。名大胜生主。此姨母从彼梵天神边乞得。从所乞为名。二者。佛名大也。生得一切凡夫。一切凡夫是大之生。名大生也。又佛亦名为胜也。生得三乘圣弟子。胜之生。名胜生。生字目一切众生三乘圣众也。佛是大是胜。名大胜生。此尼养佛。名大胜生。属佛。主字属姨母。若准路府解曰。疏中初解。佛全名大胜生。属主。此尼养佛。就所养处为名。有财也。   言虽从彼乞得等者。结前二义。约所乞立名也。亦已义名。约义立名也。   言度此因缘如律等者。四分律云。尔时世尊在尼俱律国。时波阇波提。与五百舍夷女。俱诣世尊所。白言世尊。愿听女人于佛法中出家学道。佛言且止。瞿昙弥莫作是说。莫令女人出家学道。令我正法减五百年。不得久住。于后一时。佛在祗洹精舍。时波阇波提俱共剃发。各披袈裟。于祇洹门侧立。尘土坌身。涕泪啼泣。各请出家。求受具戒。尔时阿难闻已。具陈上事。第一直请。请佛与度。佛言且止。坏我正法。犹如长者家。男少女多。其家必衰。譬如良田禾稼亦就。而有灾风。令其谷复败。亦如好田。多种蒺䔧。良田必败。佛告。   阿难。佛灭度后。请俗人等。各将宝器。盛美饮食。在于路侧。迎请比丘食。由尚请不得。又将好衣。布在路上。令比丘足蹈。又舒发拂比丘足上尘。由度女人。此事都尽。第二阿难举恩养请。白言世尊。摩诃波阇波提。于世尊有大恩德。生经七日。圣母命终。姨母收养。不报乳哺养育之恩。佛言。吾报恩已讫。由因我故。闻佛法僧名字。我于姨母。有大恩德。第三阿难举因齐果故请。白言世尊。世尊许女人出家得圣果否。答言许得。又问过去诸佛度父母否。答言许度。阿难言。世尊何故不许女人出家。佛言由度女人。入我法中。减我正法五百年。所以不度。若能尽形行于八敬。亦听出家。具足大戒。阿难闻已。具陈上事。是时摩诃波阇波提等五百舍姨女。即于言下。便得受戒。欢喜踊跃。作礼而去。后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不忍见佛入灭。先取灭度。与五百比丘尼。以手摩佛足。绕佛三币。稽首而起。作十八变。放大光明。入于涅槃。佛告阿难。汝取舍利。置吾钵中将来。佛以手捧接顶戴。以手捧。以示众人。斯舍利是吾姨母舍利。由养得吾身。令一切众生闻法。离苦解脱。是时阿难罗睺罗。各拟请佛母舍利供养。佛止之。父母养子。愧有所益。长育哺我。自供养报恩。父王身终之日。如来亲自担棺。姨母今时涅槃。不许余人备供。过去未来三世佛母。皆先灭度。皆自供养。欲令一切众生孝顺父母也。   言四内眷诸尼者。谟云。耶输陀罗。执日之母。有开中馈。作配高人。如来既以道成。彼亦舍家闻法。既名内眷。亦到灵山。故烈经首。是佛室家诸尼之眷属。   言形容美丽等者。有二因缘。故有声誉。一形容美丽。二生育罗睺。   言相传释云者。通妨难也。缘诸圣教说。耶输是乾闼婆女。必是玉女。三节疏文。证不是玉女。一与佛为妻非玉女。此一节疏文也。   言若称玉女等者。二有子故非玉女。玉女无子。   言又佛出家后者。三父母迎归。西国法。女事他家。三年内无子。本家父母不迎。今持𧥝父母将还。故非玉女也。   言未曾有经等者。会诸教。诸经说罗睺罗是瞿姨之子。约长母说。瞿姨却是玉女。佛有三夫人。以瞿姨是长夫人也。   言彼经从是等者。问若准经。罗睺罗即是耶输所生。何故未曾有经乃是瞿姨所生。答瞿夷是玉女。元不生子。就生子中。耶输为长。若据年高。瞿夷为长。据实只是耶输生子。彼经中言瞿夷生者。但长母为名也。   言有经云佛有三子者。问涅槃经云。善星。是菩萨在家之子。既尔如何当日太子。初拟出家。父母王不放。待汝有子任去。后指耶输腹。方有罗睺。不说有善星耶。答以彼善星鹿母所生。不堪绍国位。当日不言有子。问涅槃经说。善星是长子。如何法华经说罗睺为长子。答涅槃经鹿生故善星长。法华经言长。约长夫人所生。承嫡绍位。言长也。问亦有说。耶输是长夫人。不说瞿夷如何。答一瞿夷死后。策为长夫人。二约母因子贵。子堪绍位。母得长名也。   言有缘皆至等者。结亦与眷属俱。问何不自来。答有缘皆至。所以眷属俱来也。   ○自下释玄赞第二卷。   言圣德难思众者。八万菩萨第三劫人。得陀罗尼。证阿惟越。权居秽土示迹同闻。圣德难思。经标一众。亦云神功广大众。问声闻众后。更列菩萨众。有何意。答二义。一者。欲证阿难。阿难若共少乘。闻大乘法。声闻之人德量狭劣。未足可信。今共大菩萨八万人。以闻大法。故经可信。二者。为显佛德。纵有声闻。不显佛德尊贵。佛为大人。以辅翼大故。其德乃尊。唯有少人。围绕佛者。其德即轻。故标大人。以扬佛德。故列菩萨。如说王来。必兼臣从也。问婆娑六义。应教化众。众十五义中。应将大众教化。大小二利。行相何殊。答二乘自利心中。行利他行。如世求名之人行于布施。故菩萨之人。利他心中。行自利行。如教曲人先习其曲利益他故。问智度论云。菩萨之人。在家不越优婆塞优婆夷。若出家不越比丘比丘尼。但举四众即得。何要更列菩萨。答则不定。是菩萨必是四众。是四众不必是菩萨。只如定性声闻。无种姓人。不曾发大乘心者。是四众不是菩萨也。   言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者。唐言好略。略云菩萨。摩诃萨下去提。萨下去埵。故言菩萨。亦云有情。菩萨之名通三乘有。求声闻菩萨。求缘觉菩萨。总名菩萨。今简去三乘。故加摩诃萨也。   言菩萨修行略等者。别解菩萨二字。都有四解。第一第三是无性论。第二是佛地论。最后一解是疏主解也。永泰云。佛所说法有其四种。所谓教理行果。三乘立名。亦依此四。声闻依教以立名。闻佛教声。而得其果。缘觉依理以立。名观十二因缘之理。菩萨依行以立其称。能修自利利他行。如来依果以立其号。今显菩萨依于行立。故言菩萨修行略有二种。   言大智为首者。问何此问释名说修行耶。答菩萨名字依二利行立也。菩萨所修虽有万行。总而言之。无过二种。一者。自利大智为首。首字简余自利。虽多无量法。总是自利。今唯取大智。向自利之中为首也。十地菩萨所修。谓得二种菩提涅槃。名为大智。果虽未圆。以法空智。渐除法执。及断所知障。证法空理。故名大智。大智之用。亲冥证理。自受法乐。故名自利。多取根本。方为大智。后得缘俗。自利少故。   言二利他大悲为先等者。先字亦简余他法也。四摄等行。虽是利他。救生之要。大悲为先。有大悲故。不住涅槃。同于尘类。救二生死。有大智故。不住生死。冥合真理常法乐。不着真俗。不离真俗。勤修二利以求菩提。问如何智是自利。答菩萨根本智唯自利。唯证真如故。更不外缘诸法。无利他义。菩萨后得智。通自利利他。其缘理后得智唯自利。缘事后得智中。缘自五根五力缘自利六度求菩提心等。亦是自利。若后得智修四摄法。及为他说教化等。名为利他。若修十度。多是自利等。小分利他。若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二地千法等。教化众生。故名为利他。今唯取根本智及后得智自利修行。求菩提心。名为自利。大智为首。亦智门也。二利他大悲为先者。饥馑劫中。化为鱼米等。济益众生。疾病劫中。化身为药树。救众生病。于险道中。能化桥梁等。及以说百千法门。利益众生。皆名大悲。唯取后得智一分。利益众生者。名大悲门也。   言菩提觉等者。唐三藏所译也。古译云。菩提名道。萨埵是众生。大道心众生。故名菩萨。讹而谬也。菩提觉义。则是佛果菩提。不是菩萨身中大智也。菩萨假者身中大智为能求。此佛果菩提。是所求也。萨埵者。有情义。悲所度众生也。菩萨假者身中大悲为能度。有情为所度。即以所求所度。故名菩萨。以从所求为名。名菩提。所度为名。名萨埵故。将能求能度身。就所求所度得名。名菩萨故。所求所度即是所缘境。能求能度。即是能缘。问觉之与智。有何差别。答前因后果也。意言是前智门之中。所求之果。非悲门之中所度之众生。又云。前前为因智。后后为果智。地地品品不同。故言智所求果也。   言依弘誓语者。摄论文也。即依弘誓语。立菩萨名。即四弘誓中。无边众生誓愿度。无上佛果誓愿成。即简凡夫及定性声闻。虽缘二境。不作佛弘誓。不肯发愿求菩提度有情。不名菩萨。今依弘誓者。即四弘誓愿也。众生无边誓愿度。配利他。大悲为先。余三愿配前自利。大智为首。又云。四弘誓愿。三愿名菩。初一愿名萨。故名菩萨。无上佛道誓愿成名菩。众生无边誓愿度名萨。故言依弘誓语也。   言以二为境等者。佛地论文。菩提是菩萨大智家所求境。有情是菩萨大悲家所度境。今不依能发愿。唯依所发愿。今不依能缘悲智。唯依所缘二境。菩提有情如是二法。故名菩萨。是有财释。菩提萨。埵是菩萨悲智家所度之财物。摄所求所度。菩提有情就菩萨身立名。名菩萨。会依他名。名有财也。   言觉是所求等者。第二解也。与前解同也。将萨埵属能行菩萨行人身上着。只唤此作萨埵。萨埵有情义。   言求三菩提者。问一切众生个个。总名有情。未审此是何有情。答求三菩提之有情。三菩提者。或是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佛果菩提。路云。或是三佛菩提。唯大乘也。即是法报化身菩提。或是正觉等觉。又正觉菩提。若准佛地论。求三乘菩提。总名菩萨。唯不名摩诃萨。问法身非智。如何言三身三菩提。答唯识论云。五法摄三身。有二师说。初二清净法界大圆镜智摄自性身。经说真如。是法身故。论云。转去阿赖耶识。得自性身大圆镜智品。转去藏识。而证得故。中二转品摄受用身。后一品摄变化身。二云。有义。初一摄自性身。四智品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此即自受用。具摄四智。平等智品所现佛身。摄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现随类种种身相摄变化身。今言三身之菩提者。依第二师。唯取自他受用及变化身。不取自性。故无斯过(第二正说)。   言或菩提是所求等者。无性论文。问此与前何别。答前解约身。此解约心。勇猛即是心也。前是身业。此是意业。意即是心。谓勇猛在意故。又前约人。后约法。人法不同。身心有异。萨埵通善恶。但有情边。皆名萨埵。今此所求菩提之萨埵。非是行十恶之法萨。埵萨埵也是通名。菩提是别号。今言菩提。以别简总。又云。菩提是所求。精进是能求法。   言勇猛义等者。无性论文。改萨埵作勇猛。能求之人心中。有勇猛胜过之作用。名萨埵。如世人欲上阵战。心中必须勇猛不怖。世间之事。有其勇猛。方得成办。今菩萨勇猛在身。菩萨必得将果中所求菩提。望用中能求有情勇猛之心。因果合说。名为勇猛萨埵。西方大家唤萨埵作勇猛义。凡一切事得胜。便名勇猛。战胜相打胜等。总名勇猛。问一切事中皆勇猛。未审此勇猛。是何勇猛。答是求菩提之勇猛。简余无利益之勇猛。以别简通。言不惮处时等。问如何是勇猛之作用处。答疏言不惮时等。惮(徒但反)不辞惮也。不忌惮也。不惮处者。净秽二土五趣等处。不惮时。三无数劫寒热等时。惮难也。如四类声闻愿他方国土持经。此娑婆国中人多弊恶等。惮处也。三生六十劫等。取小乘果。是惮时也。如菩萨能于三界五趣。种种变化现身。如地藏菩萨常处地狱救众生。名不惮处。经云。我观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名不惮处。凡夫无智常沉生死。二乘无悲滞住涅槃。   言有志有能者。无性摄论云。于佛果菩提有志。于度众生上有能。今解于三无数劫时。向上只有志。能于十方界净秽两土。向上亦有志有能。志谓决志。能谓堪能。志决堪能求大菩提。又云。志者。一者数之始。十者数之终。有始有终。故名士。士人之心。故名为志也。   言二皆依主者。永问此二依主何别。答约人约法有别。第一依主。求三菩提之有情。有情是自身。身则众同分中收。此约人。第二依主。萨埵是勇猛之义。则是着善十一中精进。此约法皆从所求以得名。并是依主也。   言又菩提即般若等者。第四疏解。菩提唯依因中立唯依能行。菩提行人身上立也。改菩提作般若。改萨埵作方便也。只此行菩提行人自身中。有后得智。名菩提。只此菩提亦名般若。菩提与般若。二俱是自利之智体。只此体上。有教化众生三业。利他作用。名方便只此方便。亦名萨埵。问如何唤菩萨身中后得智作般若。答般若是十波罗蜜中第六般若波罗蜜。体即是菩提智也。问如何唤后得智上方便作萨埵。答方便不是萨埵。由能教化萨埵。亦得萨埵之名也。般若是十波罗蜜中第六般若波罗蜜也。萨埵谓方便。即是十波罗蜜中第七方便波罗蜜也。若约后得智体名菩提。便名为菩。若约后得智上作用。便名为萨。故名菩提也。如是二法。即是菩提萨埵体用合说。名为菩提。体即名菩。用即名萨。意言菩之与萨。唯是其菩萨身中智。智有能利能乐义。智即名菩提。不约所度有情名萨。如是二法。能利能乐一切有情。故名菩提。意言菩萨身中有此体用二法。即能利乐一切有情。所以凡夫智体皆无。二乘之人有体无用。菩萨之人具有二利体用。能利能乐不同。有其五义。一未来得益名利。现在得益名乐。二摄善名利。离恶名乐。三出苦名利。与乐名乐。四与出世善名利。与世间善名乐。五与小乘果名利。与大乘名乐。   言菩提亦萨埵者。路云。将般若就方便。将体就用论。菩提亦萨埵。若将方便就般若。将用就体论。萨埵亦菩提。此但是两法相对。何成持业。此解菩萨身不着。相国云。菩萨身中具此二法。由有般若故亦菩提。方便故亦萨埵。菩萨五蕴假者身上有二法。谓般若方便。将般若就菩萨身来。名菩提。将方便就菩萨身来。名萨埵。菩萨身是体。能持二用。名持业。犹如一人。亦文亦武。名二用(此说正)。非是以用从体亦菩提。以体从用亦萨埵。化度云。谓菩提即般若。般若即是智体。方便即是业用。体能持用。是持业。即此二法不离菩萨自身。故是持业也。   言或及初解者。指四解中最初第一解也。彼处解约所求所度。有以解菩提自名。名有财释。安国云。今此解持者。唯取能求能度。菩萨心上有大悲用。有大智用。有智故能求菩提。有大悲故能下度有情。一个假者身中。持此二用。摄就菩萨身来。名亦菩提亦萨埵。故名持业也。若引菩提萨埵义解正相当。若引大悲大智。与菩提萨埵。义疏远。不成持业。安国解犹未亲的。今取依弘誓语。得名菩萨也。将行菩萨行人。发心求菩提之言语。就菩萨身来亦菩提。将度有情言语。就菩萨身来亦萨埵。亦菩提亦萨埵。故名持业。   言今此菩萨等者。问此菩萨有何功能。在于何地。对何人说。得名为摩诃萨名。答疏言今此菩萨等。   言为简前小等者。唯佛地论此有二义。一简七地已前及地前。二简二乘位。下有三过。名大。一过七地已前。七地已前未得名大。经云是名小树。亦云地前名小。顺下文故。前解为胜。七地即居八地前故。二过地前故名大。三过二乘故名大。皆是八地已上。经云。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智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摩诃萨。此所求果。问此等菩萨现居上位。何不单名摩诃萨。而更言菩萨耶。答初言菩萨。即七地已前及二乘位。后言摩诃萨。八地已上。所以大小双标也。   言无著般若论等者。解大字。七种大性。故名大。一法大性。二心大性。三信解大性。四净心大性。五资粮大性。六果报大性。七时大性。如一乘章具引二论一一对列也(上标类举)。   言叹德者。佛地论云。云何赞说菩萨功德。答有二义。一为除声闻懈慢心故。所以叹菩萨德。声闻形同诸佛。剃发披袈裟。时人道菩萨俗人之形。合礼拜声闻。所以叹菩萨德。更胜声闻。除此慢心也。二者。令一切众生。于佛生净信心故。菩萨尚有如是道行功德。如此不可思议。尚自依佛。岂况如来功德。言之不及。谟云。弘道由人。升人在位高听受。表经之可信。德高围绕。表佛之可尊。论以两内。经标五唱叹德。   言支者分义等者。释名配论。支者分义也。支者类也。十三句中。初一句是上支问。余十二句是下支内。问何故初一句是上支。答初一句是佛果位中功德。五法为体。胜上名上也。支者分义。上分功德也。问何故余十二句名下。答在因中故。是果之下。支者分义。下分功德名下支内。初一句是上支分。亦得名总相门。余十二句下支分。亦名别相门。问何名总别。答上支分。佛果功德。五法为体。更无别法名总。余十二句别有体。体性众多。着别之法名别。物一句是他十二句相共成就得。成就名总。余十二句是能成就。故名别也。因果位别。故分上下。   言故论云应知等者。引证也。问疏主何知总相是上支分收。别相是下支分摄。答故论云等。   言此总相也者。经云。皆于阿耨多罗等者。皆者尽也。此八万菩萨尽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法上不退亦不转。总依皆于并通。由初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一句。便生起得下十二句经文。总是不退转。十种不退转。亦是初于一句分出也。若于初一句无上菩提。向上有退转。余向下诸句尽不成也。此约名。只是一个不退转。若约义。便有十个不退转。此菩萨皆得陀罗尼。论云。住闻法不退转。由于所闻之法成就得不退转。所以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向上不退转。经云。乐说辨才。成就得乐说不退转。所以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向上不退。亦不退转。乃至第十亦尔也。问何故罗汉叹德有上上起门。菩萨无耶。答二说。一罗汉在果。功德决定故。立上上起门。菩萨在因。功德不定。故不立也。二者。影略说。菩萨有上支下支门。影取罗汉。有上上起门。影取菩萨。叹德亦有也。   言无上正等觉等者。论云。应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者。是总相门。余是别相门。今是总相。问何名为总相。答一切经中。说佛果功德。无不摄尽。德之主故。名为总。论文既言总相。依梵语也。疏主便依唐言解总。前文既是梵语。译就唐言。具足应言无上觉正觉等觉又正觉。疏主言无上正觉。亦略也。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报身。此云正觉等觉。正觉体即佛果。清净法界四智心品。此于无上菩提。体本来菩提。只合是智余心心所相应而起。故言四智心品总名菩提。问由何而知。但有五法。答佛地经言。尔时世尊告妙生菩萨。当知有五种法。摄大觉地。何等为五法。答所谓清净法界。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此解经中阿耨菩提也。假者证得真理及智。名无上正觉也。清净法界涅槃真理。四智菩提心品者。品是品类。初地菩萨。转有漏第六识。得无漏第六。与妙观察智相应。转第七有漏。得无漏第七。与平等性智相应。佛果转眼等五有漏。得无漏五识。转第八得无漏第八。智起时同时有助伴二十一法。同时起。并取心王。是彼品类。名之为品。谟问佛果五法。为唯无漏。亦有漏耶。答唯识偈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安乐解脱身。大牟尼名法。问集论云。前十五界是有漏。如何如来岂无五根五识五外界耶。答三解。初云。如来功德甚深微妙。非有非无。离诸戏论。非界处等法门所摄。故与彼说。理不相违。二法。如来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摄。如来五识界。经说佛心恒在定故。言说五识性散乱故。三云。如来功德身上。随应摄在蕰处界中。彼三皆通有漏无漏。集论等说。十五界等。唯有漏者。彼依二乘粗浅境说。非说一切。问何名无上觉。答不由于理。名无上觉。由智满故。名无上觉。且如凡夫耶。更不说之。二乘偏觉。唯是生空。菩萨虽二空智。能觉亦未满。此能证智若流至佛果位中。智为能觉。理为所觉。以此智圆故。觉证于理。由智圆故。所以约智名无上觉。   言无著者。无著菩萨造论释金刚经也。   言阿耨多罗者。四个字法身也。三藐三菩提者。报身也。显示菩提者。解上报身也。及菩提道者。即是四智心品。今时经论道者。因义。古时经论道者。即是菩提佛果。总名道果也。亦云。道者所游履义。亦通无碍。名之为道。真如大道通洞无碍。唯四智菩萨之所游履。故名为道。然诸圣教。即说真如。为菩提者。约有三义。一者。菩提之境故。二者。智能断惑。证真如理故。三者。真如之理。诸法之性。具此三义。无著依此真理体性。称为菩提。故经云。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少法可得。彼论云。显示法身菩萨。即是此经中阿耨多罗等义也(略解也)。   言阿耨多罗此显菩提者。此是真如无为也。   言自相解脱者。说真如向上义也。自相者。真如体相也。凝然不变。即凝然常。名自相也。解脱相者。体离障缚。名解脱相。   言三藐三菩提显示者。解报身也。即是有菩提之假者。只此假者。佛身唤作人。一切诸佛皆有此四智菩提。名平等相。佛佛共有。名平等相。然平等有四。一者寿平等。报身尽未来际。利乐无有穷尽。二者证理平等。十方诸佛皆同证二空理故。三断障平等。皆同断二障故。四者身平等。十方诸佛皆一一身廓周法界。无有障碍故。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显示三世诸佛功德均平。名人平等相也。以菩提法等者。余定性二乘及无性人身中。亦有真如理。无三觉菩提。不名佛故。佛身中有此真如理。兼有三觉菩提。得知是佛。意显于菩提法得此平等。即知是佛。故以能证平等之智。为菩提法也。   言大智论等者。问有为法可得名智。无为法何故亦言智。答大智论等说等。真如是智之依处。智所缘境。亦名为智。若约真如理。不合名等。是断障处。显等亦名菩提。   言菩萨地说者。智名菩提。真理名断。因断障得。立以断名。引此二文。证理智二。皆名菩提义。则云。智为能观之智。即观照般若。处是所观之理。即实相般若。   言一无上觉总也者。正解义也。非束下三。立初为总。但不别简。故立总名。更无上过。名无上觉。路云。对下三觉名总。三觉是别也。由能证智具所证理。得名无上觉。若能证智不具三觉。所证理亦不名无上觉也。由能证智具圆觉。所证理名无上觉。由能证智具等觉。所证理名无上觉。由能证智离外道邪觉。所证理名无上觉。谟云。唯是无为。未有所简。故言其总。下疏结云。真理所觉名无上觉。下之三觉是有为相形立之。方名为别。安国云。只无上觉。设不对下。三觉当体。亦名总。体是无为。向下不可分别。故名总也。   言即显清净法界者。解无上觉义。意取菩提。性名菩提也。   言二正觉者。邪正之正。简外道邪觉。   言三等觉者。均等之义。简二乘人唯了生空偏觉。璎珞经云。金刚三昧名为等觉。此中等觉不同于先。先约菩萨。此据如来。诸佛如来共有生法二空种智。故俱有四智。断障证真。故名等觉。偏空之觉。不名为等。   言四又正觉者。圆正名正。如镜面正。先圆满故。简因位菩萨离具二觉。觉亦不圆。不名正觉。   言此显菩提道者。贺云。此四智心品。能游履故。名道。即能证智也。   言下一觉字等者。唐言四字向下。皆安觉言。即是无上觉等觉正觉。   言由具下三一切等者。真如理若未被下三觉证着。由有所喻。未得无上之名。由成就得三觉证着真如。真如得无上觉。名非喻所喻非思议所思议。说亦不得。喻亦不得。路云。此无上觉体。唯真如理。二二乘分同得之。未彰殊胜。由具下三觉唯佛独有。尚无齐等者。何有能过。故唯识云。超过(古卧反)寻伺言语道理。非诸世间喻所喻故。论家只作超过。抄中涅槃经二十九。作超过喻也。彼经云。喻有八种。彼说如来初以油喻烦恼。灯喻众生。一切众生由烦恼油故。不入涅槃。若得断者。则入涅槃。师子吼菩萨言。世尊。灯之与油。二性各别。众生烦恼。则不如是。烦恼即是众生。云何如来喻之于灯。佛言。善男子。喻有八种。一者顺喻。次第喻故。从小至大。从因至果。展转而增。法喻皆尔。名为顺喻。即次第故。二逆喻。逆次第故。至极处已。却寻所依。寻至初首。法喻皆尔。名为逆喻次第也。三现喻。以现法比喻故。四非喻。如四山等喻。五先喻。六后喻。七先后喻。八遍喻。且初顺喻者。经云。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大坑满故小河满。小河满故大河海。大河满故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故满不悔心满。不悔心满故欢喜满。欢喜满远离满。满安隐满。满三昧满。满正智满。满正见满。满猒离满。满呵责满。满乃至解脱满。满故涅槃满。二逆喻者。大海有本所谓大河。乃至沟渎有本所谓大雨。法中涅槃有本所谓解脱。乃至持戒有本所谓法雨。三者。现喻者。如经云。众生心性。犹如猿猴。猿猴之性。舍一取一。众生心性亦复如是。取着色尔。无暂时住。众生及猿猴现皆不住。将现比现。名为现喻。四者非喻。如佛先言。四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四山即是众生生老病死。常来切人。云何大王不修于施戒等。实非是山。而名为山。故名非喻。五先喻者。譬如有人。贪着妙华。采取之时。为水所溺。众生生亦尔。贪着色欲。为生老病死之所漂溺。初喻贪欲能为后患。为先喻。六后喻者。即是先法后喻。法句经云。莫轻小罪以为无殃。如水滴虽微渐盈大器。依取后时盈大为喻。七先后喻者。譬如芭蕉结果则死。如骡怀妊命不久全。愚人受利亦复如是。谓以生死两时为比。名先后喻。八者遍喻。遍以此法。以比彼物。名遍喻。经云。如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等。其根入地除深五由旬。高百由旬。枝叶四布五十由旬。叶熟则黄。诸天见已。心生欢喜。合云。叶色黄者。喻我弟子念欲出家。其叶落者。喻我弟子剃除须发。其色衰者。喻我弟子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初胞喻弟子发菩提心。[口*(隹/乃)]者喻于十住菩萨得见佛性。开敷者喻于菩萨得阿耨菩提。香者喻于十方无量众生受持禁戒。华者喻于如来名闻无碍周遍十方。夏三月喻三三昧。三十三天受乐者。喻于诸佛在大涅槃常乐我净。是名遍喻。一切莫过是一句。超遍等喻为一句。举第八遍字。等于前七。即举后摄初也。今此无上菩提超前八喻。不同余法八喻所及。意云有为有相可喻。无为无相。故不可喻。故言无上。所以真理名无上觉。辨云。众取超遍等喻为正。   言真理所觉者。金云。问真理如何名觉。答然真理名觉。总有三义。一真如理。是觉之果。从因为名。名觉。二觉之性故名觉。三云。觉之境故名觉。今此约境名觉。故智论云。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华严云。自性清净心。亦名无师智。此意显所觉。同合智论华严。   言然诸经论者。接大般若三百八十七云。此本性空。即是诸佛所证无上菩提。又二百三十云。谓无上正等菩提。佛言诸法真如。谓无上正等菩提。菩提之性亦名菩提。   言体以根本故者。问准大般若及智论。唯取真如理。名无上菩提。何故此经通理智。答疏言体以根本故。真如即是一切法之根本。法实性故。   言今此双取等者。生起也。安国云。即无上觉是理。下三觉名智。故名双取。不同诸教。四个觉字。总名真如也。双取佛果理智俱名无上菩提者。即同下开佛知见。双开菩提涅槃二种无上也。问无为对有为胜。故称无上。有为劣无为。如何亦无上。答有为对无为。是劣非无上。无为有为自类论。亦得称无上。   言于此二果等者。即是菩提涅槃。理果智果。即二转依果。唯识颂云。无得不思议。是出世间智。舍二粗重故。便证得转依。菩萨摩诃萨。于二果向上。求不退转。问如何菩萨中更解不退。答缘疏中有此双取佛果理智。俱名无上菩提。所以生起向下解不退转等义。缘疏道于此二果俱不退转。承次便言。云何不退转等。所以谟科为生起也(上总解也)。   言由具下十因等者。问此菩萨有何功德。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上不退转。答由具十因。方于无上菩提法上不退转。十种不退转。即因中已得不退转故也。于果能不退转者。此望佛果位。未得法上不退转也。将因望果。成二不退。已得未得。今意正取未得不退也。十因具足。方于无上菩提法上。方能不退转。十因是别相门下支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总相门上支分(下解别相门也)。   言决定当证等者。问何名不退。答谟云。决定当证名不退。念念进修名不转。行上不修名退。退者失。烦恼所动名转。转者动也。相国云。上句配不转。下句配不退。倒配非也。   言八地已上等者。八地已上菩萨。法駃流中任运转故。刹那刹那转增进故。此于未得法上不退也。   言于大菩提者。菩提有五。一发心菩提。在十信初。二伏心。在十信等。三明心。在初地已上。四出倒。在八地已上。五无上菩提。在佛位。所以以无烦恼故。前四菩提。展转皆是有上。后之菩提更无有过。称为无上(解不退了)。   言亦复不为一切等者。解不转也。唯识云。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五地已前。有相观多。无相观少。第六地中。无相观多。有相观少。由此八地已前菩萨。被有相所动。第七地中纯无相修。犹被功用所动。长时无相。事须加功用行。方始能为也。由此八地不被有相及无相功用所动。名不转也。问何故八地不退转地。答相用烦恼不能动故。意不名为动。此约远势说。只如初地已去八地已上菩萨。不被烦恼动故。简地前菩萨。不被有相动故。简六地已前。不被功用动故。简第七地。彼之中长时无相。作无相观时。一刹那间。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本后同起。真俗双观。虽尔事须加功用行。便被功用所动。八地已去任运作无相观。第六识纯无漏。在定门无欲界心。   言名不退转者。一句合结不退转也。   言由此八地名等者。别结不转也。   言不退有四者。问但明不退。即得何用。引他四种及二种不退耶。答缘疏主此问。正要引不退。圣教之中。有说四种处。有说二种处。疏主都会将来。四种之中。取行不退。二种之中。取未得不退。   言一信不退等者。此位菩萨信成就故。简要云。自后不退生邪见。不造无间业。不堕无间狱故。经偈云。若有成就世间。增上品正见。虽经历千生。终不堕恶道。问何故四大声闻修行过十信者。第六心至第六住前。如何言周流诸国五十余年。即是入五道生死。入无间狱。造无间业。答圣教言不入者。不入第八无间狱。不妨入余前七地狱。又说不造无间业者。不造拨无邪见业。不妨有煞父害母无间业。若尔鹙子修行。至第六住前。如何言我本着邪见。答两说。一云。但是鹙子大性远生。近就会遇释迦佛得授记。佛未出中间。且在外道法中。求觉出离。非真邪见。若是实者。如何佛亦出世。遇着马胜。便得初果。若实不妨。更经三生五生。始得圣果。二者。修行有三品。圣教说不退者。约上品心也。若中下品心。不妨退也。   言二位不退者。安国云。十住第七心。方是不退。第六心由居退位。所以舍利弗第七住前。遂退大心。至本凡夫位。修行小行。今遇释迦。便得初果。璎珞经云。诸。   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从初住至第六住中。若修正观现前。诸佛菩萨善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住前。名为退分。如净目天子法财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法中。问此位不退于何位中。答自后不退入二乘故。未至第七住前。修大乘之行。缘初修故。大性未得坚固。怖大行难修。数数起二乘心故。欲求二乘果。故名二乘作意障等。还闻佛教说法。令入第七住中。得位不退。自后永不起二乘心。永不退入二乘。故名不退也。   言三证不退者。初地所证得遍行真如。所断烦恼。所获圣性。所悟百法明门不退失。名不退菩萨。二地已去法仍未得。故名为退。今取初地。章敬引唯识。难陀云。有义初地以上菩萨。已证二空所显理故。已得二种殊胜智故。已断分别二重障故。能一行中起诸行故。虽为利益。起诸烦恼。而彼不作烦恼过失。故此亦名不退菩萨。   言所证得法者。谟云。即是遍行真如。根本智证赖耶识性。后得智了赖耶识相。如是之法。一得已后。更不退失。问不退何法。答所证得不退失故。谓菩萨在地前时。于大菩提。数数生退。不肯修。虽作生法二空观。伏所取能取空。数数烦恼起。障二空观。不现前故。名为退转。今闻佛教化。令入见道。双断二障。及证真理。所证得无漏智品。及所证理。永不退失。名证不退。   言四行不退者。八地已上。方名不退也。   言无为法皆能者。问无为法如何说修。答有为修生。无为修显。又云。有为是本后二智。无为是理。理者只言证。不得言修。今总言皆能修者。文势隐便。亦可修理(前说胜)。   言故不退者非即等者。疏主料简。不退与不转别。恐人疑不退即不转两义各别也。地前菩萨有烦恼故。退者失也。七地已前菩萨虽无烦恼。但名不退。未得名不转。犹被相用所动。动者转也。即有是不退。不妨被转。如今八地已上菩萨。一则不转。念念取佛果菩提修行。更无间断。名不退。于中不被相用烦恼所动。故名不转。如人远行不息。名不退。中路更不被贼劫狼咬等事。名不转。若不转则望佛果菩提。若不转约外缘说。二法各别。故名非即不转(上四不退了)。   言又不退有二者。是标也。   言一已得不退者。初地即得遍行真如。断异生障。名已得法。决定不退。若八地兼望初地。亦名已得。若三地已上佛果功德。名未得法。七地已前菩萨。于已得法上不退。未得法上有退。唯取无上正等菩提。是未得法。八地已上菩萨。能于未得法上不退。问若唯取佛果菩提。是未得法觉。初地已上菩萨于佛果菩提。未得法上觉。岂退耶。答初地已上七前已前菩萨。被烦恼动。有相功用动。于未得法上。未立不退之名。故不退不转。唯在八地已上。被八地已上菩萨。第六识一向无漏功用。任运进修。问入灭定时。如何进修。答不起灭定。而现威仪。不妨说法教化。十地经云。八地精进。于第一刹那。倍前二大阿僧祇劫所得功德一倍。第二刹那更倍于前。故名不退也。问疏主但说四不退了即得。更何要说两种不退耶。答疏主有深意。以彼四不退。收法不尽。疏主所以作后解二不退。问前四不退与后二不退何别也。答别。前四不退与不转。两义各别。不退者非即不转。后二不退。不退即是不转。望佛果菩提进修不息。名不退。不退即不转。转是不退蒙别名。不退与不转。总望佛果说。不得望相用烦恼说。安国云。进修不息名不退。更不异缘名不转。止不息时。便是不异缘也。进修与不异缘是一体。如一人寻路行更不落道。名不转也。   言情祈正觉等者。心进解不退。不动解不转。   言法駃流中等者。别简第七地中功用行也。唯识云。不动地已上菩萨。一切烦恼永不行故。法駃流中。任运转故。于诸行中。起诸行故。刹那刹那转增进故。此位方名不退也。駃者。水疾流貌。金光明经云。恒河駃流水也。   言此不退等者。放不退即名不转。正不转时。是不退故。名异体同也(上支了)。   言下支分有十二句等者。叹菩萨德。都有十三句。初一句经。佛果功德体故。立上支分。余十二句。因功德非胜故。立下支分。佛果功德。是他因中十二句功德所成就得。对他十二句名总。余十二句能成就。对总名别。问经中十二句尽无不退转字。诤争知将十二句经文。经成十种不退转。一一皆安不退转字。答论主缘见头分总句经上。有不退转之言。总句既有。明知别句亦然也。所以一句总上。分出十不退转。十不退转若不成。便于无上菩提亦退。由此十二句经。便是不退转。   言以十种示现者。以十二句经。以十种示现。第四第十各摄二句故。论科为十。疏分四唱。且十种不退转者。一闻法不退转。经云皆得陀罗尼。二乐说不退转。经乐说辨才。三说不退转。转不退转法轮。四依止善知识不退转。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此摄二句经文。五断一切疑不退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六为何等。何等事说法。入彼彼法不退转。以慈修身。七入一切智如实境界不退转。谓善入佛慧。八依我空法空不退转。通达大智。九入如实境界不退转。到于彼岸。十应作所作住持不退转。此摄二句。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言初九自利等者。十中分二。初九自利。后一利他。利他谓名称普闻等。   言初九又二者。初八有为。后一无为。无为即到于彼岸。体实性故。   言初中又二者。初五福慧。后三悲智。悲智谓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三也。   言初五又二者。初三彰内行。后二善缘修行。谓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   言初中有三者。初一薰修自利。经云皆得陀罗尼。次一利他。谓乐说辨才。后一利法。经云转不退转法轮。   言善缘中二者。初一遇缘修行。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后一赞美除疑。经云。常为诸佛之所称叹。无除疑文。准义则有也。众疑菩萨住于何位及所得证。今闻佛叹。故断众疑。由是科为赞美除疑也。   言三悲智等者。初一慈悲。经云以慈修身。以慈悲重修身心。拔苦与乐故。是慈悲。后二智慧。经云。善入佛慧。通达大智。是智慧也。问前来疏科为九自利。后一利他。如何今者自利之中。更分别他。答前科自利约法体具德。由菩萨具四辨七辨。前言初九自利。后科利他。约位起用。说法教化。即是利他。   言一住闻法不退转等者。天亲菩萨解经云。住闻法不退转。此言倒故。应合言闻法住不退转。八地已上菩萨一闻之法。记之在心。名住不退失。故名不退。更不被妄念动摇。名不转。由成就得因中陀罗尼。所以于佛果菩提。未得法上。不退亦不转。此举闻慧。理实思修二亦在其后。举初摄后也。   言一摄二散等者。摄即后佛闻法。摄之在心也。散施也。施与众生。转为他说。又云。摄者。约初听闻证得陀罗尼。闻时熏与第八识中。名为摄。散者。约与他说时。摄者是因。散者是果。摄者包合义。以含多名摄。总持者。即是闻慧。与念同时闻教。所闻教义。一一能持不忘。故名持。能持有二。所持有四。以小含多。名总持。今立持名。事须于能持法上立也。问总含两义为总持。其义照然。散者不摄法。如何名总持。答所持四法就能持立。亦名总持。四法亦名法陀罗尼。义陀罗尼。菩萨忍咒等。   言此即闻持等者。化度云。闻持者。即是闻慧。闻于文义者。即是思慧。任持不忘者。即修慧。即所闻字之能持。即是所闻之法而能持。能持即是念慧也。路府云。应言闻之能持体即念慧。理实思修亦能总持。文略不说。由念明记。慧能简释。故能持法以少摄多。以总含别。令不忘失。陀罗尼三地成就。九地相续。佛位圆满。   言所闻之能持等者。依主解发声。能说即唯一人。若所闻之人。即有多众。若能持所持法。即是所持人能持能闻所闻法。是所闻闻。即耳识持。即第六竟念慧等。即别境中二数也。若无念即忘失。若无慧不能简择。即不正知。此随或二也。   言闻即总者。问若准瑜加论中十法行。前八为闻慧。第九思慧。第十修慧。十法行既通三慧。何故此闻空说闻持。不说思持修持。答有四义胜故。偏立闻持。一缘外境故。二缘散位名句文。三是三慧之中最初故。四摄持胜故。简未成就者。闻而不持。故偏立闻持。思修二慧不立持者。有四义。一唯缘内故。二于义决定。三非初慧故。四简别义微。故不立也。唯此亦非文略义不立也。   言十地经云八地已上等者。永泰云。意证八地已上菩萨有于闻慧故。有闻持三慧。即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问何名所成慧。答因闻教为能成。慧得生长为所成。因思驱役为能成。中品慧生为所成。由定熏修于心为能成。上品慧得生。鉴照诸法。断染成净。说所成慧。闻为能。慧为所也。   言于一修慧分三用等者。唯一意识正闻时。即名闻慧。思惟义理。即是思惟。定中意俱。即是修慧。通难亦得。问八地已上菩萨。常在定中。唯有修慧。又复不起欲界心故。云何得名闻慧。答疏言于一修慧等。修慧体唯有一。于一慧体上。一刹那中能取外教。而寻于义。先文后义。名为闻慧。能深筹量。先理后文。名为思慧。于此二中。能证明了。即名修慧。圣智迅疾。于一念体上。义分三故。故无别体。问圣即可尔。凡夫如何。答大小二乘不说色界有思体。不说无色界中有闻慧体。无色界天佛边听法等事。但依修慧缘教义故。又目连向猕猴池边入定。狂象声亦是修慧法教。非闻思故。欲界无修慧。以是散地故。色界无思慧殿心。即入定故。无色无闻慧。以无声境故。意说八地已上菩萨。常在定中。妙观察智。常游十方。听闻正法。不假更起散五识故。故瑜伽云。闻谓比量。问如修道中有八正道正思惟。又八地已去。第六意识。但是无漏相应之思。亦皆无漏。何故不许有思慧也。答意识相应虽思数。然是作发动于心。相应之思。行蕰所摄。非是思慧。思慧极微。言故意彼。但发三业。非引慧也。问三义缘境有何差别。答准大乘宗如实义者。大论七十七。深密经二云。三慧皆缘文义。初依听闻。以文为先。而观于义。名为闻。次依思虑。以义为先。而观文者。名为思。次依于修。俱于文义。证解明了。而名为修。此在因位。八地已上。一体用分。七地已前各别有体。若此至佛位。都无未曾得。更无闻思。唯有修慧。   言散者施也此有四种者。解所持四法也。一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三能得菩萨忍陀罗尼。四咒陀罗尼。且法者。谓诸菩萨念慧力持。由此力持。闻未曾闻。言未曾温习。未善通利。名句文身之所摄录。次第结集。无量经典。于无量时。住持不忘。名法陀罗尼。二义陀罗尼者。谓诸菩萨获得如是念慧力持。即于彼法无量义趣。心未温习。未善通利。经无量时。任持不忘。名义陀罗尼。三忍陀罗尼者。谓诸菩萨成就坚固具足妙慧。独处空闲。持此名句。便能依此名句。入加行中。唯自观察。此咒名字自性。遂入初地。得无漏智。名忍。其词曰。壹[目*(弓/一)]蜜[目*(弓/一)]吉[目*(弓/一)]毗羼底(丁履反)钵陀腻婆诃。   若诵此法门。能得菩萨无生法忍。即三无生也。菩萨得此忍故。以一言中。现一切言。如是一字咒亦含多法义。四咒陀罗尼者。谓诸菩萨获得如是等持自在。由自在力加被。能除有情灾患。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无有唐捐。如火头金刚军吒利等。名咒陀罗尼。问咒是何义。答大师秘密妙法纲纪。显正摧邪。除恶慕善。灵祇敬奉。贤圣遵持。威力赞加。故名为咒。咒诅也。问此两道咒何别。答前咒进善。后咒破恶。菩萨忍是自利。咒则救众生。利他也。问摄与散何别。答一自利。谓闻持思持修持。二利他。积而能散。君子之仁惠。摄而能散。菩萨之弘慈。故此总持。通于二利。   言此中二种初是等者。问能持有别。可言总持。所持各一。何名总持。答且如法中。以一言中现一切等。如一咒中亦含多义。准此亦名总持。路府云。或说所持。显能持用。所持法体。亦名总持也。   言因果别者。化度云。谓自利闻持为因。摄属己故。利他法义等四。即自利为因。利他为果。能持为因。所持为果。摄为因。散为果也。   言二乐说等者。谟云。得此辨才。乐为众生说。故名不退。无断绝故。名不转。以此辨才为因。所以于无上菩提。不退亦不转。辨才是说法器。具由前闻持积集。得千教法。又具辨才。所以乐为众生说法也。辨才是体。乐说是用。问四无得解与四陀罗尼何别。答四陀罗尼中。法义二种摄初二无碍解。无碍解即初二陀罗尼中摄也。后二无碍。即初陀罗尼中分出。问何名辨才。何名无碍解。答疏云。智慧是一。在耳为听。在目为明。在口为辨。在意名解。此解亦非。但是古译经论总名四辨。新翻云。无碍解法义词辨。此四是境。对能解心。一一总能解得。更无拥滞故。名四无碍解。亦名四无滞智。凡夫不得辨才。不乐说法。便有退转。菩萨有此辨才。乐为众生说法。辨才为因。乐说为果。问乐说不退转。与后说不退转何别。答乐说约辨才。向上功能说。不退转望名句。向上说无断绝。辨才则约能缘说。碍解约境说。问法无碍解与词无碍解何别。答法则约名句文。词唯缘于声。   妙法莲华经玄赞要集第九   弘长元年(辛酉)八月上旬天法隆寺石藏院书写了。   同年九月二十二日一交了。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弟十   镜水寺沙门 栖复 录   言四辨者即四等者。一法无碍解。法谓教法。解者智也。于诸教法。智能了达。无有滞碍。名法无碍。所言解者。后所得智。此智缘于名句文法。无碍而转。名法。二义。义谓所诠真俗谛理。菩萨于一义中。生一切义。故说一字时。解一切义。菩萨说法义理无尽。名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唯缘于声。缘诸方音声。百舌七鸟声皆能解得。四辨说无碍解。即四辨七辨说法也。问此四义中。谁因谁果。答前三因。后一果。要成前三。方能辨说。问四辨与无碍何别。答于法义等四而解了。名无碍解。为他宣说法义。四名辨。境体无别也。   言七辨者一捷辨须言等者。蹇(九辇反)跛行难也。若言语作咋。吃(居部反)语难也。吃会意字。口边作乞。开口吃。问蹇吃何别。答蹇即是语三断六绝。吃即重道。据字只合下着言。有疏本着足者。即是蹇跛也。即是跛驴。唤作蹇冲。还是行不正之貌。亦是语多厥错也。永云。蹇者语涩。吃者语重。今者菩萨须言即言。而无量涩故。名捷辨也。昔晋朝邓艾口吃。晋帝知之记对。故问卿名何。对曰。艾艾。帝曰。卿名艾艾。当为机艾。对曰。凤凤号号何德之衰也。   言二迅辨悬河等者。二说。一云。悬河与湕冷一种。南地有湕河(虑偃反)。冷者清冷(嚧音)。悬河者即悬注。况菩萨辨。南地有湕河之水。清冷而悬河也。二云。悬河与湕冷别。悬河。直是山中万伊岸里水。一道流下。名悬河也。湕(建音同)冷字。便合作瓴。令边作瓦。此瓦瓶也。湕者举也。亦是翻泻之义。即是建瓴水。于高屋之上。即舍资头泻。[令*并]水极迅疾。况菩萨辨。金云。瓴盛水瓴也。似罂有耳。二解之中。后解有典据事因。汉高祖在咸阳。楚王韩信谋反。陈平奏云。说高祖伪游云梦泽。捉取韩信。云梦泽在向东。于此泽中。设会诸侯。韩信出迎。因便捉得。是日大赦天下。田骨奏高祖云。陛下收得韩信。又理秦中。秦国形势之国。既带山河之险。悬隔千里。四面是山。当中有水通流。地势利便牢固。此秦地得二万人。当得诸国百万人。其已下兵于诸侯之国。譬如居高屋之上建[令*并]水也。如瓴盛水居高屋之上。翻其水。水势甚速也。讷者蹇讷也。   言三应辨等者。众生欲得说与说。名应。时不欲得说与说。名增。欲得说时不与说。名减。二众生根熟时与说。名应持也。根熟了与说。名增。根未熟与说。名减。三利根者与多说。钝根者与少说。名应根。若利根者与少说。名减。钝根者与多说。名增。   言四无疏谬等者。无疏故说法不谬。无谬故说法不邪。永云。今此菩萨所说。说心即心。言色即色。所有演说。皆不邪错。而契理故。   言五无断尽等者。谟云。意言终而复始。无有断绝。名无断尽。如蚁巡环等。   言六凡所演说丰义等者。丰故多事。义之言境。即是体事。永云。本言在义。言多义寡。犹上树求鱼。克舟求剑。今者菩萨凡所演说义味尽丰。味丰故多理。   言七一切世间最上等者。智论云。五种音声从佛口出。一甚深如雷。九地菩萨说法亦如世尊。甚深如雷声。问雷声重浊。何言清彻。若言清彻。即不如雷。答今言如雷者。取雷声入地隐轸也。之义不取浊义。远闻。如普贤言。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等。如目连寻如来声至野马世界。如来声不二清彻远闻。闻者悦乐。三入心敬爱。四谛了易解。五听者无猒。具此四辨。所以菩萨得乐说不退转。即经乐说辨才。此五皆是此中第七辨收。问捷辨迅辨何别。答捷辨对语难。迅辨对语易者。问迅辨与无断尽何别。答迅如听不明者。无断尽如听亦明者。兼明文义所说连环。   言多以后得等者。问多以之言。必合少分。通根本耶。答法词辨才。此三唯后得智外缘起故。义无碍解。义谓义理。通道理理。后得智缘。若义理谓真理。即根本智故。谓三全一少分。皆后得故。一少分是正智缘故。故言多以及正智为体也。   言三说不退转者。论云。说不退法轮者。即是经中转不退法轮。谟云。说此法轮胜进无退名不退。非为染动名不转。又云。法轮是所说。今转不退转。是能说。   言法轮是所说等者。疏主解法轮是所说。常说此不退转法故。偏解说字缘。与经文不同。所以偏解说字也。如仕官人说仕官法。种田人说种田法。初地菩萨说百三摩地门行檀等法。八地已去菩萨。于无上菩提。决定当证。更不退转。即以此不退之法及前诸不退法等。为人说故。   言谓转如前等者。问何名不退转法轮。答疏云。谓转如前四等。问菩萨转四种二法轮有何意。答四种之中。䇿一信不退法轮。令一切外道异生舍邪归正。二转位不退法轮。令一切众生。舍小归大。三转证不退。令一切众生。舍凡成圣。四转行不退。令一切众生。舍劣取胜也。转二种者。一转已得法轮。令一切众生。舍因取果。未得法轮。令一切修行之人。生决定心。求成佛果。今此疏中。八地以上菩萨。言转不退法轮。是四种中行法轮。二种中未得法轮。化度云。即如前四种不退中。皆有后二不退也。且信不退有二者。第六住已前名为已得。从此已后名为未得。于已得者名及不退。于未得者名为不转。   言又弥勒所问等者。问说何法名转不退法轮。答疏言说自分等。问何名自分外分。答摄云。谓诸菩萨等自所得大乘之法名自分。谈二乘法名为外分。又当地已得名为自分。上地未得名为外分。说此名不转不退法轮。   言又说智等者。谟云。无漏真智证理断惑。决定无退。名不退。所获无漏福智。不同人天有漏福。可福轮故。名不转。福中有漏福无漏福。谓学百劫佛相好。亲感佛果菩提。此福胜故。名不转也。世间有漏福非胜故。有尽有能转故。说第六波罗蜜说智名不退。说前五波罗蜜说福名不转。   言又说般若等者。说般若是体。名不退。以方便是取佛果菩提之用。名不转。谟云。本智照实相理。理智冥合。名不退。方便后智能趣佛果。不为邪魔所动。名不转。说此名为转不退转也。   言又说有为事等者。八地菩萨身中有为功德示不失故。名不退。无为功德凝然常故。名不转。问不退与不转何别。答望自己得法名不退。望未得法名不转。胜劣异故。望自体法名不退。望胜法名不转。说此名为转不转也。   言此法如轮者。是总解三义。本章中有四义。今此摄领遏义。任摧坏义中。言一圆满义等者。八正道等。等取七觉支。十无学智。八圣道支。且毂辋辐三。智圆满故。先以小乘宗。以正语正业正命为毂。以是戒故。小乘宗戒。大乘宗见。小乘事须戒为先。若无戒。一切不成。正见正思惟正念正精进为辐。以是慧故。故正定为辋。今者大乘正见正思惟为毂。是根本故。正语正业正命为辐。依前有故。正念正精进正定为辋。摄录余故。   言二不定义等者。轮向实中。从南州至西州。从西州至北州。从北州至东州。名不定。圣道无漏智。从见道中烦恼尽。舍见道入修道。舍修道入无学道。名不定义也。又从自身至他身。他身复为他人展转说。名不定义。如轮不定也。自三转者。初印相转。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此在见道。第二应修转。此是苦我应知。此是集我应断。此是灭我应证。此是道我应修。第三已作转。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即无学道也。次为他三转者。一示相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修。引是道汝应修。第二应修转。此是苦汝应遍知。此是集汝应遍断。此是灭汝应遍证。此是道汝应遍修。第三作证转。未知苦谛。汝已遍知。未断集谛。汝已遍断。未证灭谛。汝已遍证。未修道谛。汝已遍修。化度云。若准小乘宗。一生中得成见修及无学道。今取不此准依大乘三无数劫佛说。从见修无学道。展转与他。亦复如是。如佛转与舍利弗时。于当□从见及修。成无学道。号曰华光。转与坚满菩萨。如是展转。故言不定也。又说三道。初地入心住心。名印相。具七觉支。名见道。二出心已后至十地已来。名应修。是八圣道支。金刚心时。无惑之时。是十无学道。名已作转。此约佛自转。自得已后。将为他转也。安国云。佛虽许为人说。然于三处法转不转。一高山不转。我慢如山故。经云。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至难度。二险道不转。愚痴为险道。经云。入生死险道等。三深泥不转。贪爱如泥故。经云。以贪爱自蔽。盲冥无所见。至云何而可度。离此三过。轮乃方行。   言安置圣道等者。即是世尊问阿若憍陈如。我已说法。比丘解否。答云。我已解法。   言他得圣已等者。即是陈如成佛。转为他说也。   言三摧坏义等者。俗呼为啮疣虫也。韩诗外传云。齐庄公出猎。有蟷螂举手搏其轮。问其御车者。此是何虫也。御者对曰。此蟷螂虫也。此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其力。以轻龙歒也。又庄子云。蟷螂努臂。以当车辙。不知胜任也。蟷螂况烦恼。车轮喻圣道。轮有二能。一能摧未伏。二能镇已伏。世界之中不宾伏者。轮到彼处摧之。能降未伏也。被降了者。后更不敢起逆。名能镇已伏故。法轮亦尔。谟云。真智起时。无惑不断。名摧未伏。一断已后。更不敢重生。名镇已伏惑。无间道降未伏。解脱道镇已伏也。小乘不断惑体。但断惑障。大乘伏定障。其种由在。冥智起时。种现皆尽。此约伏惑名摧。断惑名镇也。   言如王论宝等者。金轮千辐。以金所成。金轮王福德。敌四州人福。银轮王七百五十辐。以银所成。王三天下。铜轮王五百轮。以铜所成。王二天下。铁轮王二百五十轮。王南阎浮提也。问何故名法轮。答以法所成故名法轮。金银铜铁轮等转时。事须得他轮王以手抟之方转。法轮亦尔。事须得他四辨七辨说方转。唯佛能转。经云。一切世间天人沙门等。所不能转故。言如王轮宝故。喻如转法轮亦尔。非唯伏镇烦恼现行。忽能断种。摧伏所知。   言法轮有五者。标五义解轮也。   言一轮自性者。见修无学真无漏智。是轮自性。大乘见道之中择法觉支。以是慧故。余六相从来。非是正要也。   言择法觉支者。意显见道中修七觉支观。   言等者。意显修道中修八圣道支。观八中取正见为轮自性。以是慧故。余七相从来也。更等取无学道中十无学智。十中唯取尽无生智。为轮自性。余是助伴。十智者。一世俗。二法智。三类智。四苦智。五集智。六灭智。七道智。八他心智。九尽智。十无生智。更有通修。判修行相说。见道中修七觉支。修道八圣道支。以修七觉支。顺彼初地。菩萨入见道。有顺舍受。名□。所以见道修七觉支也。缘八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顺代菩萨修习位次。所以修道中修八圣道也(上别修行相)。次通修行相者。若通行相说。见道中亦有七觉支八圣道支。其修道亦有七觉支八圣道支。无学位亦尔。若七支八道不通无学者。佛位功德应无七觉支八圣道支。问既约通行相。忽应十无学智亦通见修。答二说。一者约十无学智。一一各别。唯无学道有。不通见修。二云。若约路云。八圣道支上加二智。即所加二智。唯在无学道。余八通见修。初解为胜也。   言二法轮因者。因有二种。一者。诠四谛教。教虽不能断惑。因闻此教。方能断故。故教为轮因。二者。慧为轮因。谓见道前能诠教。能生有漏闻慧。闻慧引生思慧。思慧引生修慧。修慧为因。引生见道中法轮自性。圣道因他闻教生故。教与有漏闻思修。为轮因也。问云慧若断惑。可名为法轮。三慧不断惑。如何名法轮。答三慧不断惑。不令名法轮。为因引圣道。得名法轮因。若约轮体。三慧即非。不断惑故。非无漏故。今约轮因。即通以三慧故。方引得见道起故。故偈云。外惑无熏习。非内种应知。闻等熏习无。果生非道理。南云。地前散善。只有闻思二慧。直至八地。方有修慧。正法轮体也。疏言等。等取修慧也。   言三轮眷属等者。问无漏智可名法轮。余法何名法轮。答相应眷属。总名法轮也。   言五蕴诸法者。即前七觉支中余六。八圣道中余七。十无学中。除尽智无生智外。余是助伴。且如见道。圣智起时。同时作意。惊于圣智。触于空境。并思为行蕴。受为受蕴。想为想蕴。第六意识为识蕴。无漏道共戒遮防戒垢。从所防说。名为色蕴。如是等法助慧断惑。皆有功能。名轮因也。   言四法境轮等。圣道断烦恼处。如二乘人法轮境。犹如世间作陈处。青渠黄境。北山见王子陵等。是杀贼处名境。法轮亦尔。是断烦恼处名境。声闻人法轮。皆以四谛理为境。缘觉人法轮。皆以十二缘生理为境。大乘人三转法轮。皆以三性三无性为境也。   言五法轮果等者。因道所证菩提涅槃。因即是道。道为能证。菩提涅槃为所证。寻常菩提智为能证。涅槃为所证。此时因为能证。果为所证。三乘见道前教闻思为因。见道修道轮自性为果。或见道修道轮自性为因。引生果中菩提涅槃为果。此有两重。见道前教闻慧为因。唯因非果。果中菩提涅槃唯果非因。中间二道亦因亦果。   言法既名轮等者。问何不名说法轮。名转耶。答言转者。义则亲。说则疏也。前来四辨七辨为能转。法轮体是所转。菩萨说向人令他悟解。亦名转也。只好讲人解心。转到听人心头。解心亦生。名轮也。问何名菩萨转行法轮。答菩萨说教。之时。教中含理。人闻着依教悟理。便是转理。诸听人闻着悟理。依理起行。行行取果。便是转行法轮。   言今随所应等者。问法轮通三道。法轮体者。曰教理行果。未审此问轮是何法轮。答疏言今随所应等。此菩萨是八地以上菩萨所法轮是行法轮。问此不退法轮。是四不退中行不退。二不退中是未得不退。问彼更未得。如何名转。答还是说彼未得法。向人说名转。决定当证。名不退。不被功用所动。名不转。意言八地已后菩萨能说自他。得五法轮。证不退位。具五轮故。信位二不退。有轮因故。   言又此五体等者。束五为四也。五即五法轮。四即教理行果。问四法与五轮。如何相摄。答四中教法。摄五中法轮因。四中理法。摄五中法轮境。四中行法。摄五中法轮自性。及轮眷属。四中果法摄。五中果法轮也(直以配)。委曲配四中教法。摄五中法轮因。兼摄法轮果中一分。梵音声是如来声界。名句文是佛法界属教也。四中理法。摄五中法轮境一分三道法轮。皆依四谛理上断烦恼。苦集二谛理全摄。其灭道二谛理只摄一分。余一分属果。四中行法。摄五中见修二道轮自性轮眷属。并法轮因中有漏闻思修三慧。四中果摄。法轮果中一分缘。梵音声体是教。教法中收。四谛理中灭道二谛理。一分属果法。又法轮果中涅槃。是教下所诠理。一分属理法。余一分属果法。又无学位中正见正智为轮自性。及无学位中轮眷属皆是果法收也。辨云。然前总相配属。乃为善说。不尔。五轮自性离乱。非疏本意。   言转者动也等者。释转义中标也。   言动宣等者释也。问何名动。答言动宣言教。问何名为显。答显扬妙理。问何名为运。答运圣道于声前。问何名为起。答起真智于言后。且运圣道于声前者。听人圣智起于说者之前。此相对名前也。起真智于言后。前后名后也。问答约正说法时。圣道便起。唯陈如一入相对名前。可尔。余四人在四善根位。夏满方始得果。如何说相对名前。由此不成故。申第二解云。小乘过去名前。大乘未来名前。如来转法轮时。听者闻假声名句文。熏得种子。落在第八识中。夏满方始得道。如来声是现在。圣道在未来方起。如俗间唤未来作前程事。如今圣道在如来法海声之未来声之前故。故言运圣道于声前。此五人总收也。起真智于言后者。若约陈如等五人得无学果。则是在后。如来说法了。声已落谢过去。陈如等五人方得无学。故名起真智于言后。此二解正也。三者。唯于八地菩萨身上说。由菩萨先自内身成就得圣道。总未曾向人说圣道。在说法者声之前。名运圣道于声前。圣道在未说者声之前。起真智等者。菩萨说法了。听人圣道起。名起真智于言后也。此解圣道属菩萨。真智属听人。所以疏云动宣言教。教也。显扬妙理。理也。运圣道于声前。行也。起真智于言后。果也。问教法是有为。运动可名转。理法是凝然。如何亦名转。答教法是有为。有为得名转。理法虽凝然。显故亦名转。又教为能转。理为所转。如车是能转。地为所转。   言圆摧障恼等者。圆是满义。摧是坏义。故名圆摧。有云。圆摧邪恼。非也。路府云。三义之中。以彼法轮摧圆满怀义胜。故偏结之。其不定义劣。故隐之而不说也。运圣道于声前等。即是不定义。   言下方便品等者。指余文也。即方便品法轮章广说也。   言第四依止善知识不退转者。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此上四句。论合为二句。名依止善知识不退转。次两句合为断一切疑不退转一唱。经有六句。合成二不退转。于此佛所。修行供养。即是依已承事无暇。名不退。不被恶友所动。故名不转。问供养尔许多佛。佛边作何事业。答于诸佛所殖众德本。殖田种也。种诸善根。问善本向何处种。答供养无量百千诸佛。百千诸佛所种也。   言殖众德本者。二解。一者德是果。三身之果。三身功德名德。三身不一名诸。三无漏根名本。修彼三无漏根。得果中众德。因得本名因。即是本也。二者。德者果中功德。万德不一名众。德本者。信进念定慧为因。当来得彼佛果。因能得果。因得本名名德本。三者。因中万行。名之为德。万行不一。名之为众德。德即是本。故名德本。此解德与本。俱在因中故。谟云。众德通因果。通福慧也。   言以己身心等者。论主解也。路云。解论文云。菩萨依自三业。供养佛色身。依佛色身。摄得供功德。摄云。菩萨自家三业依自色身。摄余意语二业。并皆供养佛。由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思敬。不如身业恭敬供养执持香花。但显身业。摄余二业。所以身色身业供养佛。摄得檀波罗蜜功德。此解为正。问何等说口业空说身心业。答举身心摄口业也。供养佛时。身心业偏胜。由持此业供养佛故。意说。三业之中身业胜故。问何不依法身及自受用报身。摄取善根。答以此三身非是菩萨受用身。法身无形像。自受用身非种善根处故(上解论文)。   言菩萨修行莫过等者。疏主解也。意取菩萨依自色身。摄取供养佛功德。为正。八地已去受变易身。名为殊胜色身也。   言菩萨地说等者。大论四十四。云何菩萨供养如来。答当知供养略有十种。一现供养者。一切现前佛。二现前设利罗及制多。三现前一切三宝。设利罗者。此云佛体。佛体有四。一业报佛体。自受用身。二全身佛体。如多宝佛是。三化相佛体。本小化身是。四碎身佛体。即法门寺指节等。是也。今言舍利。但得名骨。余义失也。忽讹略也。若言舍利有三。一赤舍利。肉也。二黑舍利。发也。三白舍利。骨也。   言制多等者。此云灵庙。无舍利处。皆云制多。旧云支提。皆讹也。若有舍利处。云窣堵波。此云高显处。言塔波鍮婆。皆讹也。等字。等取佛法僧三宝者。先于三宝处。起六种心。一起福田心。如世间良田能生稼穑。三宝能生众生善业。二起恩德心。能拔众生一切诸苦。能与众生涅槃常乐。三起最胜心。一切众生无有能胜于三宝者。何以知。答一切众生未免生老病死。三宝不然。故名最胜。四起难值心。于百千劫。不闻名字。况能得见。如优昙华极难遇故。五起独现心。三千界中但一佛出。出既不多。故难逢遇。六起功德心。世出世间所有功德。皆依三宝而有。如诸卉木岩石泉流。皆依大地而得有故。故修供养。此等一一。唯现供养。如供养真身。就凤翔法门寺去。余三皆尔。   言二不现前等者。有二。一时不现前。二处不现前。时不现前者。二月八日时。供养佛牙时。时虽未到。正月之中。便修供养。名时不现前。二处不现前。不能就法门寺去。但此间深房净院里。烧香发愿遥供养。名处不现前。疏言于余佛制多等。等取舍利也。   言三现前不现等者。对一佛制多。名现前。若兼总作一切佛舍利。名不现前。如一佛制多等。现在前时。供养已了。便于此舍利。向上总作。一切佛舍利皆同此。有三解。一云。佛之舍利皆以真如法为体性。法性真如。既无两般供养。一佛舍利。便供养一切佛舍利。供养一佛舍利中法性。便供养着一切舍利中法性。二云。佛佛道同。释迦佛以四智八识成身。一切佛皆以四智八识成身功德。既同供养一佛。与一切佛同。三云。多佛共一世界。众生缘熟。多佛共起。不化身色相。若供养一佛化身色相体性。与一切佛身无异也。一个佛色相分。带得十方一切佛色相分皆同也(上论)。   言故我今者。疏主结也。   言四于如是等者。论说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设现前不现前供养。唯自手作。不使用友奴婢亲属等作。是名菩萨自手供养。   言五若起悲等者。仕农工商。不是恶求得。菩萨悲心。见贫苦人作念。此人今生贫苦。良由多生不布施。遂与钱物。交伊安乐。然后还似我。对现前佛边供养。   言俱供养者。自他皆作名俱也。尊于己者。即观他卑者教化也。   言七财敬等者。舍财是一应。以香华及四事等供养。后生殷重心。即同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言八广大供养等者。此有八种。一者长时。即以前来财敬等事不间断。二多供养不得少。三须净妙物。不得舍粗恶物。四须净心。三事体广。又为名利心。五事须回向。菩萨与七种最胜相应。十波罗蜜多。要最胜之所摄受。得到彼岸。一安住前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萨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众生。四事业最胜。谓要具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之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所恶。菩萨如是布施。是名广大波罗行。六如法供养。所施物或是自力集得。或是从他求得。七假想。将财物等。起彼想心。起百千身。恭敬礼拜。一一身出百千手。持香散华。一一身出百千声。赞叹佛功德。化出百千庄严具。八随喜。见瞻部洲乃至十方世界人供养。傍生随喜心。与供养人。功德齐等。此之八种。是名菩萨广大供养。   言九无染供养者。金云。有三。一自性无染。离轻慢故。二令他无染。离放逸故。三物体无染。非理得财。劫夺杀命沾酒。初二有情。第三物体。今不依此。故言无染。又有六种。一不轻心。二不放逸。三不慢他。四不散乱。五不矫诈。六非不净物。初五约心名无染。后一物体无染。   言十正行供养等者。摄云。普缘众生求者。发起无倒与乐之心。缘有苦者。发起离苦之心。缘有乐者。发起随喜不生嫉妒心。缘诸有情有乐无苦无乐不苦无苦无乐。如次发起除贪嗔痴清净之心。名为慈悲喜舍。若有须臾修四无量心。时中极少。不过须臾。色中极少。不过极微。   言乃至少时信等者。第十中文有五。一于诸有情。起四无量心。二于诸法行。修无常苦空无我相。三于涅槃起胜利相。四于三宝六度。而随修念。五于诸法发生智慧信忍离言等。于少时间。能信真如。是离言法性。获福无量。今越却中间三义故。乃至少时信忍离言。问信何法。答信真如法。忍可真如。是离言真如法。离言无分别法。离言无相法。离是总也。   言起无分别等者。相国云。此即观前诸供养事。体皆是空。三轮清净方真供养。如有偈言。一念净心是菩提。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究竟碎微尘。一念净心成正觉。摄云。情与非情。莫不皆以真如为体。真性离言。本无差别。亦无众相。真如既等。诸法亦然。但由众生虚妄颠倒。于相见相。无分别中。起分别相。若能于此无分别。不起分别等相。此即名为住无相。观正行供养也。   言即为守护菩萨等者。即是持三聚净戒。此是自利。供养修四摄等。即是利他。若有分别动摇。便有是非心起。是非心起则爱恶情生。爱恶既生。贪着前境。一切烦恼因此而生。云何更能守护菩萨净戒。意言。答能住无相心。凡所修行四摄事等。皆名正行供养。意说。万行皆须于无相中而修。即是三轮清净。事业最胜也。   言最上等者。第十法供养。过前九种最上。简前是下。最胜简前劣。最妙简前粗。言过前供养等者。问此第十供养。何故过前。答此供养。法身功德最胜。故过前也。路云。此十供养。通约一切凡圣而论。前九供养住有分别心。第十住天分别。故说过也。若八地已去菩萨修行十供养。皆是住无相心。不言过也。   言应念如来等者。佛本来令居净土。众生不令见。为众生入生死。名大德。无一世界有二日月。未有世界有二世尊。唯一佛独出。故令供养。难遇如昙钵华。如地与草木依止。母与孩子依止。依止义者。即功德法也。法身与报身功德为依止。报身与化身为依止。十二分教义。皆依止佛身也。   言于法僧亦然者。问法无别领受之心。云何于法而修供养。答为缘增长自功德善根。所以于法修其供养。不要法有领受之心。方修供养也。   言如幽赞者。般若心经诸广说也。   言植者。常职反。种植也。   言五断一切疑不退等者。为字平音。训得训使。被也作也。天亲论主解云。断一切疑不退转。决定集进修。名不退。不为疑心所动。名不转。断疑有二。一菩萨自断疑者。问疑唯见道断。初地菩萨也断疑。何故八地方始言尽。答摄三解。一云。疑有二种。疑唯见道断。二事疑。七地已前尚有。至八地方无。二云。疑种现总已断尽。只是习气。初地已去至七地已来尚有。故八地方尽。三云。无始时来疑。与有漏心相离一处生起。今疑种现习气总尽。但有有漏心时。便举得一分疑相状起来。似实非疑也。八地以去无漏观相续。故说无疑也。故八地名决定地。有三决定。一种姓决定。二发心决定。三不虚行决定。前二僧祇由有虚行(解菩萨自断疑了)。   言或由佛叹者。断他疑也。一云。地前一大阿僧祇劫。唯有漏正修。无漏傍修。修诸行门。多诸过失。如来毁责时多。赞叹时少。若不呵责。行不进故。二云。登地已去七地已前。无漏正修。有漏傍修。如来赞叹时多。毁责时少。三云。八地已去纯无漏。所以佛常叹也。第二解。地前唯修有漏观。如来常毁责。五地以前。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如来毁责时多。赞叹时少。第六一地无相观多。有相观少。第七一地。纯无相修。由有功用。如来赞叹时多。毁责时少。第八一地。纯无相修。佛常赞叹也。上来菩萨自断疑。所以得佛赞叹也。次第二解。菩萨得佛赞叹。断众生疑也。灵山举会疑此菩萨是何行位。菩萨证得何法耶。忽然佛叹。断众生疑也。便是七地已前菩萨。常见佛毁责。今既赞叹。明知八地。所以断众生人疑也。   言及所得证者。即愿波罗蜜多。常居定位。乃至成佛。菩萨起智证无增减真如。不随染净有增减故。由前愿力。任运一心进修。歒前二大僧祇劫菩萨。所云地一切有情尽行度行。皆是菩萨大愿力故。名愿波罗蜜。色相加行。烦恼不能动扰菩萨心智。名不动地。   言六为何等何等事等者。外和常勤。内修不坏。名不退。外化坚固。内证定住。名不转。此中两遍重道何等。缘有两个问词。论主合一处着。故云何等何等。若开应合云为何等事。外为众生说法。为何等事。内入证诸法。入彼彼法不退转。入者证义。证彼现事。现事不故名彼彼。论主二句。经唯一。答牒经云。为以慈修身也。缘慈菩萨。有无缘慈。缘真如为境。所以内入证诸法。为修法缘慈。众生缘慈。所以外为众生说法。问菩萨何要修无缘慈法缘慈。答菩萨为自利故。所以修无缘慈。为利他故。所以修法缘慈。众生缘慈。又问菩萨何要自利。则修无缘慈法缘慈。答谓以慈修身。显菩萨行。自利亦是慈悲。利他亦是慈悲。显行二利不为余事。皆为将慈悲修身也。问修何身。答修菩萨当来成佛之三身。修无缘慈为法身因。修法缘慈。及众生缘慈。为报身化身因。故论解经句云。以慈悲而修身心。   言显行二利等者。谟云。问外化可言慈悲。内证何言慈悲。即是自利故。答一云。菩萨利他之时。即为自利。如坑有木灌水方浮。灌水如利他。木浮如自利。即为利他。如奶母故。二利但为慈悲。意举利他。兼言二利。说法但是利他故。故有偈言。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乐。中士求灭苦。不乐苦依身。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若令他离苦。以他为己乐。   言慈悲有三等者。指下偈中八风不动三悲接物处说也。   言七入一切智如实等者。于佛智慧决定当证。名不退。入佛真智能绝戏论。名不转。   言此言颠倒等者。正当证文也。应言入如实境界之一切智者。如实境界是法身理。菩萨有根本智。分证之时。名之为入。若言入如实境界之智。取观照智。与下第九别。第九到于彼岸。穷真实性。唯取真理。第七不退。举所取能。证智即能观心。第九不退。举能取所。取智之性。即所观境。是七九差别。若依久似举智取理。便第七与第九相似也。一切智者。即是如来智。如实境界者。佛所观境。今谈菩萨能入佛境故。经云。善入佛慧。慧之性故名慧。慧所缘故名慧。菩萨趣证。名之为入。问初地菩萨智证理时。名之为入。何假八地。答初地虽入。不名善入。八地已上菩萨。名为善入。第二解。如实境界者。佛德果中。清净法界。四智心品。此五法即是佛智慧。八地已上菩萨能趣故。名为入境界。问初地菩萨亦以求趣。何唯八地。答初地已得法上不退。未得法上犹退。不名善入。第三解。只取菩萨根本智。便是佛慧。如下分别品云。一生当得阿耨菩提等。既唤初地作菩提。便是佛慧。又云随数生成佛。初地虽得。不名善入。八地已去无漏相续。名善入佛慧。未必皆是佛果正智。况文殊大士久已成佛。观音弥勒等示居因。未为非佛智也。   言八依我空法空等者。于二空智。决定通达。名不退。二报不动。名不转。经云通达大智。疏主解之。达二无我智。生法二理俱证。名大智。由菩萨起二空根本智。断却我执法执。向下显得圆成实性。根本证圆成得智。了依他如幻事。根本智未断二执之时。向依他法上。不了是无。妄情执有主宰自在。坚执不舍。由根本智起来。断却二执。证向下无我理。后得智中重观。依他法上都无二执行相。观依他如幻事。都无有我。作此解时。还由他根本智。先断二执。所以唤后得智。作达二无我理智也。问论中既言我空法空。即合是理。云何言智。答由智而能通达我空法空。故名不退。经言通达大智。故知非理也。   言九入如实境界等者。一得无失名不退。所证安静名不转。   言穷实性者。彼岸真如理名彼岸。根本智证名到彼岸。此约生死为此岸。烦恼为本流。八地已去菩萨烦恼为中流。八地已去菩萨烦恼不行。名越中流。名到彼岸也。此第九举能到。取所到。唯真如理也。问到彼岸者。究竟之位。如何八地菩萨名到耶。答自地满足。形于前地。亦名到也。   言十应住持等者。论主解经也。于所化生。精进不息。名不退。不为贪爱等行利他事动。名不转。论云。住持不退转者。住持佛法。问因何菩萨能荷负住持佛法。令法不灭。答缘菩萨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也。   言故能住持等者。疏主解云。故能住持佛法。令法不减。众生生闻名。望风顺化。信向修学。所以能住佛法也。问天亲菩萨因何将度众生。为菩萨所应作事。答只缘菩萨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只缘菩萨有大名称。众生闻名。响慕顺化。信向修学。便能住持佛法。所以论主唤菩萨。度百千众生。为所应作事。   言能度无数百千众生等者。问何菩萨取化众生。所作之事不退转。答只缘菩萨能度无数百千众生故。将教化众生。名作所应作。所作之事。皆已作语故。名作所应作。问菩萨之行二利皆修。何故唯以化众生为所作。答二利之行。利他最难。故化众生。是所应作。非不作余。大品经云。大事者为救众生。智论云。菩萨得无生忍已。更无余事。唯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也。   言摄取事门论有二释者。问两番何别。答二解。一云。初番约菩萨地位阶降及方便化生等。第二番约上上功德。简异二乘故。二云。初番明菩萨依何地位。以何方便。摄何功德。第二番明菩萨依于地上。摄诸功德。形对二乘。名诸功德。是二差别也。   言论云摄取事门者。摄者包含总纳。事者功德事。摄取诸功德事。名摄取事。以少略文字。含于多功德也。所以论云。摄取事门者。示现诸菩萨住何等清净地中。何等方便。何等境界中。以此三句为门。摄取十三功德。即以少含多功德也。   言示现诸菩萨等者。依论略标也。便是论主二个问头。都摄十三句。经只此问之名句。便是能摄第一句问上第一总句。意问云。灵山会上。菩萨既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未审住何等清净地中。有如是功德。答八地九十地菩萨。始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问上不退不转。七地已前未能如此。八九十地便是清净地也。上问总句。因何等方便者。第二问。问下十二句中。初十句问更是八地已上菩萨。依何等方便。摄取功德。方便即是菩萨所行之行也。何等境界等者。第三问。云此菩萨既能有方便。于何等境界中。应作所作。即是依何处境界。教化众生。   言此为总标者。只是指前三个问意。即论中总标文也。   言论下牒释十三句中等者。疏主依标配句。疏主欲拟一一依次第解释。且先将十三句经文。配前三个问词了。然后牒释。此是疏主解也。且配句者。疏云。于无上正等觉一句。即是经中总句。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配第一句住何等清净地中。   言次有十句等者。次有十二句经中。初十句。从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至到于彼岸。配第二句因何等方便。最后二句。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量百千众生。配第三问词依何等境界中作所应作(上依标配句)。   言故论牒释中唯解等者。依标牒释。即是论家论家牒释之中。唯牒初二句释文。不牒解第三句依等境界也。   言地清净等者。牒释也。正是论主答前问词。前问云。此菩萨住何等清净地。能于无上菩提不退转。答论言地清净者。八地已上三地。谓八地九地十地。名清净。问何清净地者。谓无相简有相。寂静简功用。清净简烦恼。有解。八地配前无相行。九地配寂静。十地配清净。若唯疏意。总相配好也。三地之中。一一地皆具三种。无相寂净。金云无相行者。不被七地已前相所动。寂静者。任运义。不被第九地中功用所动。清净者。离染义。不被烦恼所动也。   言此中以无相理等者。疏主解论文。辨云。理体无上。又是三觉之实性。总名理也。下三觉字相从来。且就胜。唯取无为。同向前来一无上觉。摄总也。   言故后三地皆于等者。皆于无相行上。不被有相动。寂静者。任运义。不被功用动。清净者。无染义。不被烦恼动。所以于无上菩提。向上不退亦不转。   言非诸垢染者。结之。亦云反解也。简烦恼。不被烦恼动也。   言有相等者。不被有相动也。等字。等取功用。不被动之所转故。名不退。   言第二句因何等者。准下答第二句。问云此菩萨依何等方便。答方便有四。第一摄取少法方便。第二摄取善知识方便。第三摄取众生方便。第四摄取智方便。   言此摄三句等者。经云。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转不退转法轮。且妙法方便者。即是教理行果。法义况忍。经云。皆得陀罗尼。陀罗尼念慧为体。念慧向上摄持。得无量无边文义自利功德。记之在心。故名妙法方便。   言由闻持住持等者。正解方便义。   言为人说者等者。路云。前乐说约菩萨。成就辨才为人说者。以法和众生根。是二差别。亦云。乐说辨才能说所说转不退转。此二差别也。第二乐说辨才。第三为人说。此二句摄得利他功德。   言二摄取善知识等者。引论文也。论主唤佛。作善知识也。   言此摄三句以等者。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此初二句为方便。摄得供养佛檀波罗蜜功德。   言作所应作等者。经云。于诸佛所。植众德本。此二句为方便。摄得种殖善根功德等五根。   言由此常为诸佛等者。此二句摄得诸佛赞叹也。准论。但摄经两句。疏主意今为供养佛殖众德故。所以为佛称叹。故摄取善知识方便。能摄经三句。故言由此等。   言三摄取众生等者。论文也。   言此摄一句以慈修身者。此一句为方便。摄利益众生事。菩萨慈悲摄于众生。如母慈心摄于孩子。矜贫恤寡。人者之善行。愍愚化恶。菩萨之用心。尚不择于怨亲。宁有舍于善恶。故尽教化。不同凡夫恶者舍之。所以菩萨常不舍众生。常能救度众生。所以摄得一句也。   言此摄三句等者。菩萨自此三智。便是方便也。   言此自有三智等者。问菩萨自有三智。何关众生事。答由菩萨自有三智后化众生。亦与众生三智也。自三智即是能摄。亦与众生三智为因也。   言初智知如实者。初根本智。自利智。善入佛慧。次智知事智。通达大智。利他智也。后智是真理。到彼岸智。举智取理。问真理如何名智。答智性故名智也。   言论中唯解此初标二句等者。此料简第三问者。天亲菩萨标中问。依何等境界作所应作。天亲菩萨更不解。疏主与论主。牒将来解。依何等境界中作所应作者。疏主云。只是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论主作所应作。所以疏云。即是经云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初番了)。   言复有摄取事门者。包含总摄义。所摄即是十三句经文。能摄即是论家问词。问此第二番与初番何别。答别第一番解。明菩萨行德差别。依何等方便境界。摄取八地已上功德。简异七地已前。第二番意。明菩萨摄取上地功德。简二乘功德故。   言自下别释二句等者。示现者。显示也。诸地者。八地九十地。地既不一。名诸也。   言十三句中初四句等者。是示现。诸地者。经云。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转不退法轮。是诸地中摄。初一句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是第八地。次二句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是第九地。次一句转不退转法。是第十地。   言后九句是摄等者。次有九句。是摄取胜功德。不同二乘功德。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至百千众生(依标配白了)。   言故论下释示现等者。标也。荷思宗云。无相名上。有相名下。五地已前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少故名下无相行。第六地中有相观多。无相观少。少故名中。第七地唯无相修故。名上无相。又五地已前功用行多。故名上。第六地中有功用少故名中。第七地中功用最少。名下。此上无相行。下功用行。皆在第七地中。意道。八地已去菩萨。不被第七地中上无相行动。不被第七地中下功用行所动。故言不同上下也。前来依地位上下配。非也。今依哲及相国解。缘与疏及论意。同约胜劣解为善。哲云。下功用行者。有功用名下。无功用名上。前第七地中虽无相。由有功用。名下。此有功用无相行。不动他。第八地已去。无功用无相行。上无相行者。有相名下。无相名上。八地菩萨虽作无相观。然无无相当情。无相当情亦是相。摄云。所言下上不约地位分。但胜劣以为上下。七地已前为被有相无相功用等动。个此八地离斯二种。谟云。意说无相望有相。名上。有功用望无功用。名下。第七地中。由被无相有功用所动。无相名上。有功用名下。今第八地已去离斯二过。故云不同上下。故功用望无相。论下上也。问有相分别。有相可能动无相。无相无分别。无相何能动。答有相有分别。是非立动。名无相。为滞空耽着。且名动。问七地纯无相。滞着尚名动。八地有无相。何故名不动。答七地有执着。无相亦名动。八地着不起。无相不能动。此位菩萨上无相行。下功用行。不能动故。故云不同上下也。问按十地论。第八地菩萨。耽着三昧酒。十方诸佛摩顶七劝。善男子。汝已经多劫。积集诸善根。云何不进修。无相海中住。菩萨闻已。即便觉悟。趣入上地。又唯识云。于利他门中。不欲行障。如何今说不被无相动耶。答七劝有障。皆约利他。利他行未圆满。要劝也。自利行中念念进修。不被无相动。故任运而行。不被功用故。沼云。第七地中。由有二动。一作功用。二耽无相。所以菩萨七地满心耽无相观。不肯进修。入于八地。十方诸佛摩顶七劝。语言。   善男子。汝已修行。经于多劫。积集善根。云何不增集。而耽无相观。菩萨闻已。从此遂悟。起入八地。安国云。破有说。七地不肯进修。劝入八地。此解全非。违他论文故。不应依信故。摄论云。八地中有二境。一真境。无相无功用。一切有相无功用不能动。二俗境。有相有功用。谓现净土中。一切惑不能动故。   言不同下者等者。释也。论云。自然而行。简功用也。   言上者胜行等者。疏主解论文也。上者胜行。指第七地中无相行也。下者劣行。指第七地中功用也。   言唯识释不动云等者。引教证成也。虽引唯识论证。与此法华论浑别。唯识云。八地菩萨。相用烦恼。不能动故。相是有相。用是功用。烦恼是烦恼。与法华论不同也。   言此论释不退等者。引法华论云。相是无相。用是功用。此一不同。又唯识论。约地位上下配。法华论。约胜劣配上下。此二论差别也。   言任运进修等者。结第八地法华论意。任运进修。简功用行。空有双证。简无相行。不为二动者。即是功用无相。二种动也。根本智正观空时。俗智亦能观于有也。唯识云。间即空方便智。发起有中殊胜行也。   言于九地中得等者。得胜进陀罗尼。具四碍辨自在故。胜前进后。名胜进。此摄两句。经谓皆得陀罗尼。摄法无碍义无碍解也。乐说辨才。此一句摄词无碍解辨才无碍解也。缘第九地菩萨具四无碍辨。所以论主配两句。经每句各摄两辨也。   言前第三地等者。问唯识论云。第三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又说二地断闇钝障。及圆满闻持陀罗尼愚。如何今言九地方得。答曰。辨才初地初得。三地分得。九地相续。佛位圆满。问九地如何名满。答此满有二。将满故名满。因满故名满。庄严满名满。所以第九地四无碍辨。最为殊胜。于一刹那顷。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异文异义。一时发问。此地菩萨。能以一音。普答众问。能断众疑。由此地名善慧地(解九地了)。   言于第十地转不退等者。初受位时。于摩尼殿上坐。四天王。各取本方海水。灌王子顶。灌顶亦了。曙色亦分。日未出时。从本方有一金轮。千辐所成。住王子顶。将受位时。而有四义。一灌顶受职。十地经云。佛子。譬如转轮王长子。玉女宝之所生。具足王相。转轮圣王。令在白象宝阎浮檀金座上。取四大海水。上张宝缦宝网华幢。种种庄严。手执金瓶香水。灌王子顶上。即名灌顶刹帝利王数。具足十善道。故得转轮圣王。二增上无违王。云自在义。三善能决断。四分明赏罚。十地菩萨。百劫学佛相好。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化行。将成佛时。于大宝华王座上。放大光明。照无量世界。照无量一切众生。又顶上放大光明。召十方世界佛。佛见此光已。作是念言。某世界有佛某子。今欲成佛。可往。十方诸佛一时到会。诸佛一时放光。却照此菩萨身。劝入金刚喻定。断烦恼。舍劣无漏及变易身。解脱道亦起。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由具四义。如王太子得法王子。名一王子。有灌顶受位菩萨。有蒙光摄受。一切诸佛放大光明。令授位故。二王子有增上无违。菩萨于法自在。谓于诸法智自在故。三王子能善赏罚。菩萨善能说法。四王子善能治罚。菩萨善解决了。王子灌顶子。便堕王数。决定为王。菩萨家光了。便堕佛教。决定成佛。今第十地菩萨转此法轮。决定成佛也。   言以八九十地同等者。总结前来第二复次。以云复有摄取事门者。示现诸地。诸地之中。开出八地十地便解义了。至此间疏文。书去都结云。以八九十地同亦现诸地。意道八九十地功德。同示现诸地中。收此结前四句经文。经云。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转不退转法轮是。   言故论自结者。结前生后也。   言下之九句同名摄取功德者。若约前四句功德。八地九地十地各别得。十地菩萨后必滞。前必得八地九地功德。若八地菩萨便不得九地功德。九地菩萨不得他十地菩萨功德。此四句功德九十地皆不同得。且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唯第八地得也。皆得陀罗尼乐说辨才。唯九地得。转不退转法轮。唯十地得。所以言皆不具得之余。更有九句功德。八地九地十地菩萨皆同得之。此八九十地菩萨。一一皆具此九句功德也。   言上之三地等者。即是八九十地菩萨。能摄已下九句经文功德。故言上之三地皆同得之。即是供养无量百千诸佛。至度无数众生。问争知八九十地菩萨不同得初四句功德耶。答只说同得九句功德。不说初四句亦同得。疏主既不说。明知不同得也。是同得者疏中说。及显不同得者。则疏不说也。故余之九句。向八九十地中。一一皆能摄得。一一地中。皆具此九句。以胜劣不同。两遍结论之大意也。   言释第二摄取功德等者。天亲菩萨问有五个何等将下九句经文。答五句者。依何处。依何心。依何智。依何等境界行。依何等能辨。金云。论家五个何字。徴下九句功德。意言凡诸菩萨所得功德。凡欲利生。先须托处。必依善友。故须第一依处。涅槃云。一者。亲近善友。既依善友处。当用何心。故第二依度众生为心。更以度众生为心。后将何法。以度众生。故第三依何智。更有能有能度之智。未知依何境界中修行诸行。故有第四依何等境界行。虽依二种境界中行。依何方便而化众生。故有第五依何等能辨也。   言下自别释者。论家自牒解也。   言依何处摄三句者。经云。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殖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只缘供养佛多。摄得檀波罗蜜功德。只缘亲近佛多。摄得赞叹功德。常为佛之所称叹。常得佛叹也。论云。依善知识处所故。   言依何心者摄一句等者。依度众生毕竟利益故。   言诸菩萨所作等者。疏主此菩萨依慈悲心摄众生。如母慈心。摄于孩子。问经云以慈修身。菩萨既自修身。何名利益他人。答如母自吃余食之时。剩吃汤药。意徒是奶。乍观似自益。于中身心。元来为利益他人。问何名以慈修身。答炽然教化众生。是菩萨慈悲心。及至众生。出离生死。便资益者。菩萨利他行故。知慈悲是修菩萨身心也。   言依何智者摄三句等者。只此三智便是所摄。论句为能摄也。只此见在三智亦方便。先由菩萨自身具三智。然后与众生三智也。   言一授记密智者。论主解善入佛智慧。记者分别解释之义。即是说法之智也。问既是说法之智。为名善入。答悟解得诸佛智慧。道理说向于人。名善入也。密者。此智是为众生。解说深密义智。言授记密智。即智论中。十种密中。第五授记密。中十密者。一身。衢师罗长者等。二口。目连远寻无际座下如聋。三意。外现贪瞋等。四时。五授记。六折伏。七乘种种。八根差别。九一信如实所作。十得菩萨。   言二诸通智等者。通者神通。神通有四。他心宿命神境漏尽。此由是境。菩萨依此为境。向上向下能起神通。名神通智。智能通达真俗谛境。名大智。   言证真如智者。意道此智是证真如之智。   言即到于彼岸者。真谓真如。是智性故。经文虽举能到。意取所到。真如而名智。此解胜。此三处解三智各自别也。路府云。且下支门中。解初智取本后二智。名善入佛慧。次智唯根本。依诠证理。名通达大智。后智到彼岸之智。智云性故。唯取真如。摄取事门中两番释。初番善入佛慧。缘理后得。通达大智。缘事后得。到于彼岸智。亦是真如。第二番善入佛慧。说法智通达大智。神通智到彼岸智。即根本智。能到名到也。所以论主解云。依何智者。一授记密智。二者诸通智。三真实智。   言依何等境界行等者。论家更不解第四句。疏主向下。与论家配经句云。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一句也。   言诸世界有二等者。疏主解经中世界。世界有二。一器。二有情。缘经中有世界字。便通情与非情。俱是菩萨教化众生所行之境界故。   言依何等能辨等者。第五句论主亦不解。疏主配经云。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言随合别配等者。疏主别配经文了。便自分疏论文。理令别配后之二句经文。此上是疏主解也。   言论乃解云等者。下解论家。广略不同者。上来论标五个何等之中。初三个何等。论主一一牒解了。至后两个何等境界行。何等能辨。论主并不牒解。亦不配经文。亦不别配三个智。疏主与论家牒解。并配经文了。疏主只与论家。配两个经句。唯不与论家别配三个智。所以分疏。论意云。理合别配后之二句。论乃解云。依何等境界行。何等能辨者。即三种智所摄。应知者。此叙论意。答前二句问词。故是文略。安国云。问谁人略。答菩提留支翻译论文时略也。论主意。由成就得三个智。能行能辨。利益众生事也。若论家不略。一一别配者。应云依何等境界行者。答云。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依何等能辨者。答云。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兼令配三个智。云善入佛慧智通达大智智到于彼岸智也。此中都有三种略。一者后二句不别牒解。是一略。二不将三个智别配何等境界何能辨。是二略。三两个何等两句。问词答词一句。是三略也。疏主出论家。合有三智道理。云依何等能辨者。即三种智。应智者文。意谓以三智于世界境中。能辨众生事。用以三智。摄斯二句。更不别配。故言三种智摄此番意。略不能具显。其意必尔。   言下列名者。谟云。不退菩萨德尊名高。称之者使三业归依。闻之者令四重消灭。增自他之功德。作瞻仰之良缘。由是标微号于前文。播芳名于后嗣。   言皆以愿行为名者。问菩萨修因克果。地位功德齐。何故立名。有斯差别。答据实。菩萨之行究竟无差。但约意乐不同。及彼众生根感有异。遂令菩萨愿行有殊。且如文殊见他无乐。愿作吉祥。观音见苦才念。即寻声来救。理实通能拔苦与乐。   言分为七对者。金科为四对。一已成当成对。文殊已成。观音势至当成。二出家在家对。弥勒出家。䟦陀婆罗在家。论释云。䟦陀婆罗等十六贤士。能现四众之形。三他方此界对。弥勒此方。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婆罗门家子。观世音大势至。即是他方。四主客对。贤护是主。王舍城人。宝积毗耶离城人。导师是舍卫国人。客也。今且依疏七对为正。问何故八万大菩萨中。最初烈文殊菩萨。答河西道朗法师。唤此菩萨。作游方菩萨。十方佛国有法会处。更为开教之主。即是过去灯明会下。二十亿菩萨。因妙光法师。方开妙法。今日释迦会下。因文殊菩萨。方得闻经。问何因前佛后佛。因文殊开法华经。非余菩萨。答三说。一云。文殊体群生之意。释时众之疑。辨昔佛说云于前。明今佛敷之于后。唯是文殊。绝疑谤之萌。开信解之渐。然后佛从定起方说此。故言因文殊说法华经也。二云。文殊即然灯之师。释迦又是然灯弟子。据此文殊成佛在然灯之前。况弥勒未通。是文殊引道教化。海会菩萨其数难量。化龙女成佛。又是文殊之力。自今昔利益弘多。三云。以过去日月灯明佛有八王子。皆师妙光菩萨。其第八王子成佛。号然灯佛。今释迦又事然灯佛故。即是第九佛。故知文殊是九个佛之祖师。释迦尚遵文殊。为九代祖师。阿难岂敢不向初烈。经云。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阿难排比。此十八大菩萨。尽是法轮王之将士。破生死之魔怨。文殊与观音。最初烈位。执智釰为先锋。宝积导师末后按名。弯定弓而为掩尾。一则证阿难说经可信。二乃彰如来圣德尊重。广说莲华宝经。法轮常轮。此菩萨佛灭度二百年。于雪山中。现十八变。化火焚身。入涅槃。时人以舍利起塔。往往诸天下来供舍利。舍利放大光明。   言拔苦与乐者。谟云。三界皆苦。四生无乐。伟哉上人。候时而作。如升禄位。如覆𣂰镬。殷斯殷斯。可以永托也。   言妙吉祥者。真谛云。心恒寂静。怨亲平等。不为损恼。名吉祥。往昔之时。示生天竺。为舍卫城中梵德婆罗门之子。初生之时。感自然盖。行往随身。风雨不沾。尘坌不污。光明满堂。白露垂庭。池涌七珍。神开伏藏。鸡生凤子。猪诞龙象。马产骐驎。牛生白泽。仓盈金粟。象具六牙。由是十徴。父母欢喜。故云妙吉祥。讹云文殊师利。此云妙德。涅槃经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智论云。外凡位中。修行之人见佛性。如盲人摸象。二乘人见佛性。如孩子观月。四加行位菩萨。如幻眼见空华。十地位中。初地至七地菩萨。见佛性。如隔罗縠。从第十地已去至等觉位。未见佛性。如去罗縠。方名了了。虽尔唯见自性。不见他性。见自身中佛性了了。观他人身中佛性。犹自朦胧。若至佛位。自身他身悉皆了了。生死涅槃二皆平等。   言是北方常等者。央崛摩罗经说。文殊现是北方常喜世界。欢喜藏摩尼宝积佛。闻名能灭四重等罪。等字等取五逆。四重有二。一出家四重。谓煞盗淫妄。二在家四重。一自赞毁他。二不施怨亲。三悭惜财法。四无因果。问犯四重罪。如断头人。如何开名罪即消灭。答小乘不许大乘法胜。闻皆罪灭。又中下品忏罪。或灭不灭。上品忏悔无不灭者。如阇王犯五无间。尚忏得。况于余。   言又云过去为等者。智论及首楞等说。过去为龙种上尊王佛。又文殊师利严净佛土经说。乃往过去。遇云雷音王得授记。当来于此世界成佛。号为普见如来。智论第十二云。文殊师利分身变化五道中。或作声闻。或作缘觉。或作佛身也。   言华严经说在等者。与一万菩萨。为圣胜友也。金毛师子。镇押毒龙。大力神王。坚持正法。信之者。毫光贯日。观化鸟之联翩。奉之者。瑞云满空。览天华之乱坠。曾蒙佛使。向婆罗林外救魔。众会赞扬。遣毗邪离城问疾。或即于海教化龙女。速悟于一乘。或灵山证经。会灯明之八子。此菩萨时坐时。众宝国土一时动摇。来时去时。不来相而来。不去相而去。化时现时。变大地为金山。挠长河为苏酪。悲时愍时。观一切冤家。犹如赤子。具诸三昧。犹如大海。住菩萨戒。如须弥山。忍辱之心。犹如金刚。精进勇猛。犹如疾风。降诸外道。其如师子。能净诸见。犹如雨水。生长善芽。犹如春泽。庄严菩萨。犹如华鬘。破烦恼怨。犹如霹雳。显善恶行。犹如明镜。济诸贫乏。犹如宝瓶。入暗者日。失道者同。生天者梯。涅槃土桥。度生死大船。热恼者盖。一切众生无上福田。三世诸佛第一辅臣。问菩萨所化六道皆行。何故专居清凉山内。答二意。一降伏毒龙。谓彼山中多有毒龙。恼害众生。由是世尊遣来作镇。二者。缘此界众生爱乐大乘。于此密化四众。常说大乘。实久成佛。示为菩萨。助缘扬佛法。昔日天人师。今为法王子。二尊不并化。故为菩萨身也。   言观三业等者。观众生三业。而得自在。若众生以身业礼拜。菩萨以眼通观之。若语业赞叹。菩萨以天耳通听之。若以心念。菩萨意业他心通观之。乘三业而救拔。若言观自在。具摄得众生三业。若言观世音。唯得语业。失余二业。此菩萨凝神净土。而应迹娑婆。现六通于光中。非供名于刹土。立一佛顶上。现救苦于尘沙。能使七难轮消。二求愿满。高劝临形而刃断。名僧至死而不伤。长舒一唱而风回。闻念名投而火灭。具诸秘录。可略而言之(上约行立名)。又约愿立名者。准雄猛慧海经说。云何观音菩萨。于此土偏有缘。答昔阎浮提有王。名曰普首。有五百王子。其第一者。名曰善光。值空王观世音佛。发十大愿。一者愿知一切法。二愿乘般若船。三愿值智慧风。四愿得善方便。五愿度一切人。六愿越于苦海。七愿得戒持。八愿登涅槃山。九愿证无为毳。十愿同法性身也。又愿。愿我来世。亦名观世音。众生病苦。三称我名。若不往救者。誓愿不取上妙色身。所以偏于此土有缘也。   言阿弥陀佛灭度者。问准经所陈。乃是报身。何有灭度。答是他受用身。他受用身应八地已前悲增菩萨。可有灭度。永同所化。受分段身。有生灭故。故说弥陀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若对智增。八地已上。他受用。生灭即无。   言得大势等者。若以行时。能令下至金刚轮。上至光明王佛刹。一时振动。有大威势。故名大势至。   言有二能者。具前文殊与乐。亦具观音拔苦。故名二能也。   言此二自利等者。智增悲增自利利他行虽万门。不出二事。自强不息。称物平施。钦哉圣人。常作是意。常精自利也。若除息恶。如救头燃。若求菩提。不惮时处不休息□是利他也。众生未尽。常救苦故。此据一边说也。于中不妨通二也。菩萨修自利时。元来为众生。如人虽勤学。以自利收。本拟为人说。故利他摄。菩萨亦尔。   言济贫救疾等者。此摄三人。宝掌。药王。勇施也。   言宝掌济贫等者。所谓吠琉璃宝。颇胝迦宝。珊瑚虎珀。璧玉珂贝。杵藏帝青大青宝。问现有贫苦。手中出宝。为不救之。答深密经云。是诸众生自业感耳。彼云。若诸菩萨具足一切无尽财宝。成就大悲。何缘世间现有众生贫苦不得。佛答言。善男子。是诸众生自业过耳。若不尔者。菩萨常怀利益之心。又常具足无尽财宝。如饿鬼。见于大海。而成猛火。非大海过。而饿鬼自业之咎。故有偈言。如母乳。皆富贵。手中出宝义得成。世间现有贫苦人。菩萨虚名称宝掌。谟益。河水𣵁𣵁东注饿。中出宝不虚。恶业何能受用。问菩萨悲心更普。施宝亦令齐沾。世间贫富万殊。菩萨怨亲不等。答终日贫穷轲。尚乃贪色逐声。可中齐与富饶。岂肯规行矩步。若尔众生自业贫富已定。菩萨何能济惠于彼。答曰合得。虽同约缘有别。如世人食禄各别。不合得。纵得亦返成瓦砾。如一境解成差。菩萨观见众生。有钱物则放逸。广造恶业。若被苦逼。即能发心。所以菩萨知宝无益。所以不雨也。   言大药树等者。悲华经云。药王菩萨起种种愿。愿于贤劫千佛。初成佛时。我皆供养。佛入涅槃。我皆起塔。劫尽苦恼众生。我皆救护。于刀兵疫病劫中。作大医王。菩萨大悲于疫病劫中。为药树王。根茎枝叶。食者病差。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皆得病差也。然后作佛。即楼至如来是也。智论云。有一树王。名殃伽陀。有一毒蛇。趁一虾蟆。虾蟆奔于药树。心意安乐。毒蛇去树七步。得于药气在地。宛转闷绝而死。善男子。菩萨亦复如是。药树喻菩萨。虾蟆喻众生。毒蛇喻天魔波旬。   言勇施等者。大士了空。毕竟空故。舍身命财。无怯无弱。亦能济贫。后能救疾也。   言导明破闇等。此三人。宝月。月光。满月。问何名宝月答众生眼白日见物。夜后不见物。要假月光引导。方眼见物。菩萨亦尔。无漏智如日。能除众生身中痴闇。引生身中智慧。故名导明。菩萨智慧无漏所成。自体以宝所成。众生可重。故名宝月。谟云。智体称明。痴心是闇。窍有人死门。无鬼瞰瞰亲也。如炬照室。如舟解缆。引导众生。离于苦担。问何名月光。答能鉴真俗。照于物根。故名月光。能破暗也。高满月者。功德具足。如月圆满。德无不圆。照无不普。亦能导明。亦破痴暗。   言神通小大等者。谟云。依慧起通。纵彼神力。清兹长夜。摇飏世界。振动夷夏。众生发心。浊世高谢。   言大力等者。摄云。据理而释。烦恼能使三界纷纶。二乘迷倒。其力最大。菩萨能摧此大恶法。故名大力。   言无量力者。有云。无相之力。不以有量为力名。化度云。由作神通。惊察有缘。皆令发意。谓动地故。令众生惊觉。知诸世界悉皆无常。何以故。世界广大。而有动摇。况我之身。常能长久。唯疏意约事论土。初地动百佛世界。名大力。二地动千世界。三地动百千世界。四地动百亿。五地动千亿。六地动百千亿世界。七地动百千亿那由他世界。八地动百万亿大千微尘数世界。九地动。十阿僧祇百千佛国土微尘数世界。十地菩萨一刹那中。能动十不可说百千万亿那由他微尘世界。名无量力。   言此二离染等者。此摄二人。越三界是离染。染即三界轮回。善能离三界。䟦陀婆罗。是进善。   言越三界者。潞云。如有一人。与三种人。而为亲友。一迦维越子。二大臣之子。三王之太子。同结契云。得味共均有苦代受。于时彼人囚彼因禁。迦维越子但能饷食供衣。亦无方能脱诸杻械。大臣之子能嘱狱官脱其枷钻。太子有力。推倒狱墙。令彼罪人公然得出。行施持戒修慧亦尔。三界牢狱囚禁众生。若行施者。于三界中。衣服饮食。虽无所乏。而于众苦。犹未能免。持戒之者。虽能免于三恶趣报。仍于三界不能出离。有修慧能断烦恼。而于三界速能出离。如彼太子推倒狱墙。遣彼禁人自然得出。明此菩萨于施戒修而圆满。已出三界。清升彼岸。是故得名越三界菩萨也。   言贤护者。邻亚大圣。名之为贤。德行保全。称之为守。   言世间出世间等者。此有三。弥勒。宝积。导师。问何名世间出世间。答有漏名世间。无漏名出世间。如升高台。如堕幽室。度生之本。成佛之术。十八人中。类分第七。   言弥勒姓慈等者。疏本多作姓字。姓氏字。亦有作性。性心性字。正梵语。应云梅咀利耶。此翻为慈。古云弥帝隶。或云弥勒。皆讹也。贤愚经第十云。生波罗奈国劫波利村辅相之子。初生之时。便有三十二相紫磨金色。父母乃召相师占之。相师曰。欲生之时。有何先兆。父答之言。其母本性不调。怀子已来性多慈善。相师曰。此是子之德。因为立号。号为慈氏。此得名有三。一者母性慈。姓氏也。二者。母心性慈善。此菩萨即取母心。便为性也。三者。依愿立名。一切智光仙人经云。弥勒昔作一切智光仙人。值于慈氏佛。说慈心三昧。经云。愿于未来得成佛时。亦名慈氏。广如一切智光仙人经说。有一梵志。请佛说慈氏因由。佛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祗劫时。有世界。名曰胜华敷。佛告弥勒。恒以慈心。曰无量法教化一切众生。经名慈心三昧大悲海云。闻者必超百亿劫罪。成佛无疑。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有六十四能。多智博达。闻佛说彼经。便发信心。而发愿言。愿持彼经。当来成佛。号曰弥勒。即舍家入山。长行梵行。满八十岁。乞食诵经。时遭荒歉。不得食吃。七日空住。是时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见仙人无食。而作是言。仙人为法不食多日。正法将灭。法海将竭。我今为法舍命。便告诸兔。诸行无常。众生受身。未曾为法。欲以舍身供养法师。令法久住。兔王母子绕仙七币。白言大师。我今为法供养尊者。仙人告言。汝是畜生。此心难办。兔语子言。汝可随意求觅水草。子闻母告。即报母言。我亦愿乐相随。即投入火中。母亦随入。当尔之时。大地振动。诸天散华。持用供养。肉熟已后。诸神白仙人曰。今肉已熟。可宜食之。仙人闻神言。悲不能胜。而说偈曰。宁当烧身破眼耳。不忍行煞食众生。说是语已。投火并命。与兔一时而死。佛告梵志。兔王者即我身。兔子者罗睺罗是。诵经仙人者。今弥勒是。非但从于慈母得名慈氏。抑亦当体久修慈心。自名慈氏。由从因位乃至成佛。皆名弥勒。有云。姓颇罗堕。字阿逸多。此云无胜也。   言宝积引菩提等者。宝者可重义。积者叠重叠义。四智菩提。体是无漏。可尊重故。名之为宝。谓四智体是有为。品类不同。而高下名为积也。   言大导师者。以法门引物。妙达正邪。如海导师。善永夷险。问庄周云。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今者法身菩萨。不可以像测。不可以智知。何故乃立名乎。答涅槃云。如任婆虫。实不食油。强名食油。涅槃亦尔。无名相中。强立名相说。涅槃是所体之法。今既无名。强为立名也。   言故此三别者。意言宝积引至菩提。导师引至涅槃。弥勒拔出世闻苦。故此三别也。   经言如是等者。此十八菩萨。是别名。通有十六。一名菩萨萨埵。二名摩诃萨埵。三名成就觉慧。四名最胜照明。五名最胜真子。六名最胜任持。七名最胜降伏。八名最胜萌。第九名勇健。十名轨范师。十一大商主。十二大名称。十三名最胜怜慜。十四名大福田。十五名富自在。十六名大法师。   言此皆菩萨无生身等者。不是不生故名无生。无处不生。名无生。如言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故名无知。菩萨亦尔。随形六道。现十八类身十九类身。无处不生。故名无生。此说化身。不说实身也。   言塞三界门者。意言无处不生之无生身。故名无生。相国云。感三界业而为因门。能生三界。名来入宅。今此菩萨惑业既尽。不生三界。名塞三界门。问何者是三界门。答有二法。名三界门。一是业。二是烦恼。为此惑业为因。感三界五蕰身生死果。以有惑业。令入三界无碍。故名三界门。今此菩萨断却业烦恼等尽。更不容三界生死。故名塞三界门。界门不受菩萨生死。故名塞。又云。菩萨入变易身。不受分段生死身。名无生也。无生故塞三界门。不似众生不出三界。塞三界门。即是不出三界也。   言无处不生者。无烦恼业。处处能起化身。教化众生。示现生故。故名无处不生也。   言垂形六道者。相云。六道四生。化令总尽。成本愿故。故十地经云。譬阿耨达池流出四河。不可穷尽。充满阎浮。转复增长。乃至充满大海。如是佛子。从菩萨心。流出善根大愿之水。以四摄法。充满众生。不可穷尽。转复增长。乃至充满一切种智一切智故。   言上明内护等者。问何名内护。答谟云。德隐群伦。潜形独步。大磨智力。垂荫药树。万法不坠。四生是务。自力任持。名为内护。   言下明外护等者。问何名外护。答谟云。天险难升。谁言行路。地险丘陵。因人负固。王公捍弊。贤哲颁赋。愿力任持。名为外护。十众者。一帝释临天众。二卷护舒辉众。三小大自在众。四跨握娑婆众。五翳虚含洒众。六清歌雅乐。七腾芳列乐。八动山涌海。九吞龙啖毒。十仁王自在。   言于中人非人为二者。韦提希子阿阇世王是人。余是非人也。此解非人不同。寻常唤夜叉作非人。但不是总名非人。先列非人。后烈人也。   言非人中天非天者。除欲色界天。余名非天。但不是天。即名非天。不必唤修罗作非天。   言天中欲色等者。就天中欲界色界。为次也。经曰。尔时者。当尔之时。名为尔时。问灵山会下。凡圣混居。色界梵王为世界主。何缘外护十众。先烈帝释。若从下向上。何不先烈四王。答智论云。得初果后。得第三果。大品经云。得首楞严三昧。过贤劫后。二十四劫。当得作佛。号无著世尊。故初烈也。   言释迦姓也者。有云。姓字应为心之性。今详下经云。出释氏宫等。准此即是姓氏之姓。纵有仁慈。须以姓标。由如慈氏。   言俱讹倒也者。正梵语。应云释迦提婆因达罗七个字。略却三个字。今但言释提桓因四个字名。讹略也。若准梵本。先姓后名。翻就唐言。且令先姓后名。应云能天帝也。如今梵语不倒。自是唐言倒也。言天帝释。先名后姓。兼释字亦是梵语。正合翻作能。若言天帝释。唐梵相兼立名也。   言此在妙高山顶者。问此帝释何位之主。答疏言。此在妙等。问妙高山顶周圆阔挟多少。答二说。一云。周币四面。共有八万由旬。即四面每面有二万由旬也。二云。一面有八万由旬。四面共有三十二万由旬。今且说一面。故言妙高八万也。路解。同取一面有八万由旬。为正也。问依何教据。有八万由旬。答俱舍颂云。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中宫名善现。周万瑜缮那。高一半金城。杂饰地柔软。中有殊胜殿。周千瑜缮那。外四苑庄严。众车粗杂喜。妙地居四方。相去各二十。东北圆生树。西南善法堂。问三十三天何处住。答颂云妙高等。长行解云。三十三天住迷卢。其顶四面各八十千。与下四边。其量无别。即是高下去地八万由旬。山顶四角各有一峰。于中止住。铜牙䥫爪御捍外边。守护帝释诸天。其山顶中。地柔软。杂宝饰之。下足陷膝。举脚还平。山顶中有宫。名善见。面二千五百由旬。周万由缮那。金城量高一瑜缮那半。其地平坦。真金所成。但用天缯杂宝严饰。地触柔软。如睹罗绵。于践踏时。随足高下。是天帝释所都之城。城中有殊胜殿。种种妙宝具足庄严。蔽诸宫殿。故名殊胜。面各二百五十。周千瑜缮那。是谓城中诸可爱事。总此中边有三十三天。三十三天者。依正法念经云。一住法堂天。二住峰天。三住山顶天。四善现城天。五钵私地天。六住俱吒天。七杂殿天。八住欢喜园天。九光明天。十波利枳多树园天。十一住险岸天。十二住杂险岸天。十三摩尼藏天。十四施行地天。十五金殿天。十六鬘预处天。十七住柔耎地天。十八杂庄严天。十九如意地天。二十微细行天。二十一部音喜乐天。二十二威德轮天。二十三同行天。二十四阎浮婆罗天。二十五速行天。二十六预照天。二十七智慧行天。二十八乐分天。二十九住轮天。三十威德颜天。三十一威德焰轮天。三十二影照天。三十三清净天。是名三十三天也。城外四面。四菀庄严。一东面众车菀。金银轮等。在其菀内。二南面名粗恶菀。与非天战旗锵甲骑等。三西面欢喜菀。诸天先有斗诤嗔恨。入此菀内适悦。四北面杂林菀。菀木杂色。锦绮分明。诸天好丑长短相异。入此菀内。皆相似故。此外为饰。菀四边各有四妙地。地去菀二十瑜缮那。是彼诸天游戏之处。城东北有树。名圆生树。亦名波利质多罗树也。槃根深广五瑜缮那。耸干上升。枝条傍布。高广量等。五瑜缮那。挺特开华。妙高薰馥。顺风香熏。满百瑜缮那。若逆风时。由过五十瑜缮那。城外西南角有善法堂。诸天时集。详论如法不如法事。故俱舍颂云。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中宫名善见。周万瑜缮那。高一半金城。杂饰柔暖。中有殊胜殿。周千瑜缮那。外四菀庄严。众车粗杂喜。   言过去字憍尸等者。解国名也。是往昔贱时名字也。   言摩揭陀等者。此云无毒害国。从人以得名。此云无毒害。贵时名也。过去帝释于此为王。慈德化人。不行毒害。人有犯法。亦不加刑。但令出境。而转罚之。所以宿因多无毒害。故云无毒害。纪国解云。而三验不有人犯法。不行捶栲。一以秤秤。法官咒曰。若无犯者。物重人轻。若有犯者。物轻人重。若由抵沛。须以水验。以犯法人。与石相违。连俱沉河中。而咒之曰。汝无所犯。人浮石沉。若有犯者。人沉石浮。若固不成。即烧铁石。令以手触。法官咒曰。若无犯者。虽触无损。若有犯者。触即自伤。如是知已。亦不加刑。但遣出国。任自存活。故□无毒害。准观此解。毒害弥多。但宿因慈善化人。多无毒害。为胜。   言彼国旧名置甘露等者。宗轮云。诸天与修罗。往昔之时。爱着心重。为毒所害。寿命短促。梵王念之。以龙为绳。以山为钻。钻于乳海。初得毒药。与略细大。食次得酒。与修罗。得半月形。与摩𨢸首罗。额上得玉女。与毗纽天。𦙄前得牛。与梵王。骑伯马。与北州轮王。得甘露。分散与国人服。广除毒害。于时众生福力所置。海变成乳。复为甘露。安置此处。服得长寿。除诸毒害。故以为名。此并西方俗典所说。亦如此方俗世说。天缺西南。女娲炼五色石。以补之。辨云。因叙国名引来。非此正要也。   言帝释往昔有三十二人等者。证修因处也。帝释于劫初之时。名为茧儿。为人贱隶。后时家主贫遗。遂雇茧儿。充典狱人。茧儿仁性多慈。每以平直。治诸囚者。善能诲谕。令彼心安。诸囚荷其仁慈。每一人出狱。辄留上服相赠。不经时岁。财物丰溢。家主知其贵其能事。遂放从良。并赐驴一头。倾者未放已前。郎主到岁时节腊。即放游从。因兹结会同类朋友三十二人。乃相谓曰。宿植盗囚。令为仆隶。岂能有过即改。见善即迁。从今已去。每见险途往来之处。即同力修理。诸人即从彼言。不日之间。险路悉平。后有天使。按行国界。见此道路平坦。欲叙县令功劳。百姓曰。此非县令所为。境内先有三十二人。先是贱隶。悉崇福事。修治险路。天使贵其令长虚受天禄。具状奏闻。天子嘉其勋功。遂敕治化此县。既受职己。荣贵在己。憍奢满怀。遂娶一妻。名曰善法。后欢娱转盛。更娶三妻。即欢喜夫人。圆生夫人。设支夫人。又以俸禄。赎出三十二人。因语之曰。我今共汝造善法堂。随吾言否。众人荷其恩德。佥曰率从。县长有约。若造此堂。女人施物。必不得受。善法闻已。私语工人。能与我造宝瓶否。不顺令明府知。待庆堂日。方报安置。后堂已成。遂于庆赞。问近人曰。更少何物。直曰。诸工已毕。唯少宝瓶。明府更见时至。如何营办。匠曰。善法夫人先造得宝瓶。安置法堂。必应相称。明府曰。既尔且安置。后当酬价。安置宝瓶了。夫人曰。一堂之媚。宝瓶为上。今应对众题号善法堂。欢喜夫人既见是已。心怀嫉妒。遂舍资财。舍堂四面买园。周遍多种花果。以充供养。因兹立号。号欢喜。夫人于旷野路。多种果木施众生食。又为荫覆。立号为园生树。第四设支。虽见三夫人作如是事。于修功德。都无乐心。唯事庄饰。三夫人曰。何不修福。设支曰。汝被夫贱。欲求爱重。我更得宠。何用福乎。后明府考满并曰。夫人三十二人。所乘驴等。相次殒没。其茧儿命终。得生妙高山顶殊胜殿上。得为帝释。其三夫人亦得生天。第一夫人生善法堂。第二夫人生欢喜园。第三夫人生福林菀。三十三人得生四面。居八殿。为帝释臣。驴命终已。生雪山北香山南。为白象身。唯食池中藕根。帝释更生彼已。唯见三夫人及三十二人等。乃以天眼。观设支夫人及所乘驴生于何处。见设支夫人死已作水札鸟。在象池边。但食青蛙水族等类。帝释见已。深生悲念。亦化作水札鸟。飞至其前。方便附近。语言。你识我否。加其威力。令知宿命。自知过去之时夫妇情重。帝释遂复本形。擎此水札鸟。臂上安之。升忉利天。于胜殿上。架上安之。三个夫人皆来看之。各弹其觜。或挹尾拽。或头上磨娑。各说偈言。第一善法夫人云。昔日为娘子。燕脂验注口。总缘人我状。如今受此丑。第二夫人云。语道修功德。则道老时修。刺头毛袋里。众共且夜游。将阿莽恶觜。口嫁与刘虬雕。第三欢喜夫人云。脚手长了□。蜃口黑狼苍。将舍莽面乳。学我上天堂。尾如橛苔帚。头以高良姜。水札鸟不伏。而亦答言。不久受此身。被轻难可济。傥得上堂。还来夺你婿。可中更遇小生来。是你三个阿婆。总被替水札鸟。身心惭愧。实不欢乐。即语帝释云。放我向本处去。帝释于时与受三归五戒。三归亦竟次说戒相云。汝从今时尽寿不煞生。是水札鸟戒能持否。乃至五皆如是也。更不煞生。自死了许食。归到本池。见一虾蟆。肚上逐水。随流即前。欲食此虾蟆。忽翻身转。水札鸟逐一日。不得食吃。明日又见一个死鱼。欲拟食之。又却活。如是六七日不得食。即便饿死。虽受五戒。由本嫉妒。从此死已。生毗摩质多罗宫。为修罗女。修罗生男即丑。生女端正。美貌殊特。帝释宫虽有青黄赤白四种苏陀味可食。而无修罗宫中女色。修罗宫中虽有女色。无四种苏陀味。由此互诤色味。竞起干戈也。其设支年可十六七。毗摩质多罗修罗即言。我欲嫁女。当集四州人。拣择女婿。遂语女言。称女意者。即过去与之。平章已毕。遂广召四州君子人。未来中间。帝释隐身。先向宫中。私语许会。我化作一丑婆罗门。最在前行。你若见我。即与我华。我共汝为夫妇。其时设支即解其意。简选之日。先见婆罗门。便过华与婆罗门。于时帝释便复本形。修罗见已。即生瞋恨。汝先共我为怨。我不能嫁女与汝。于时帝释提挈设支。便归忉利天宫。因兹帝释时与修罗。或竞设支。或诤苏味。常恒忿竞。未之休也。   言三光乃是四王等者。问如何摄三光天子。在四王天中。何不别开三光天。答以欲界天中无三光天。遂摄入四天王天也。古人云。三光天子别有居所处。疏主意三光天子在虚空。合向空居天收。缘实在四天王天。天宫舍担头行。属地天收。无别所处。又云。惟在空中。散居散天。此说非也。   言有经观音等者。辨名也。古来皆引。未审何经。观音名宝意。作日天子。即此经中名宝光。宝者可重义。光者破闇义。大势至名宝吉祥。作月天子。能除热恼。能作清凉。与人为吉祥事也。虚空藏菩萨作星天子。名普香。普土普遍月于万物。万物名为香。香则依质而有。离质无香。天如质。星如香。普者不断义。如香不断。故名普香。问何不帝释后。先烈四王。后烈三光。答以彼是天帝释之前军。又最居下故先烈。欲界六天。地居有二。四天王天。忉利天也。三光运行不住。虽散居空。是地居。摄四天王故。又不过山顶。是地居也(辨名了)。   言日宫火精作者。辨体量也。日者实也。光明成实。能生成就万物。月者阙也。阙即是缺。有圆有缺。故名月也。星者精也。万物精气变作星。被天上万物精气主持着。向下草木。始得甘甜。若无精气所持。一切无味也。星者万物之香气。香气即是精气。故唤星作普香。准疏引文。即依次第如今。大例读底。经即不依次第。先说名月。月天子也。次号普香。星天子也。后名宝光。日天子也。何故一经一疏次第不同。答彼经依形量大少分。次第日月星。此经者差别不同。不依次第。月星日。疏主排比。将此经以顺彼。故作此配。日宫火颇胝所成。径五十一瑜缮那。月轮水颇胝所成。径五十瑜缮那。皆是一径量。非方圆量。星大者。十八俱卢舍。三十六里。中者十俱卢舍。小者四俱卢八。旧云由旬。新云瑜缮那。自古圣王一军行也。四十里。此是旧传也。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乃十六里。一瑜缮那为八俱卢舍。俱卢舍。谓大牛鸣声所闻极处。即二里余。五百弓量。   言日月星此并空中旋绕四洲。四洲者。一东胜身州。身形胜于南州。故言胜身。梵云毗提河。此云胜身。南瞻部州从树为名。此界北须弥山。南有树。名瞻部也。言阎浮提。从金为名。树下有金。金中最胜世界。从金为名也。名阎浮提。西瞿耶尼州。此云牛货也。二云。有一金牛。人皆削取金。以为货物。北𤘽卢州。此云上胜。福田胜余三州。名上胜也。大小便利之时。地裂还合。定寿千岁。问何故日轮常满。月有亏盈。答俱舍云。近日自影覆。故见月轮缺。若去日远。月即圆。去日近。月即缺。从月一日。至十四日。渐渐相去远。月渐渐圆。十五日。日月正相背。所以全明。从十六日。至二十九日。渐渐近日来。故见缺也。月在西。日在东。亦被烁。日在西。月在东。亦被烁。着日光盛满。满月光。日若在西。月若在东。西面日头烁。月光影入东边去。西边人看不见西边半。月光似月光自盖。覆却西边半月光。故云近日自影覆。二者。经量部亏盈路别。行着盈路。月即缺。准此前十五日在盈路行。后十五日在亏路行。大乘瑜伽云。明有正侧月。似一面镜相。似月面上有光。背上无光。面向人则有光。背向人则无光。月尽日如镜。仰面向上背向下不见光。从月一日渐渐覆来。到十五日如镜面。向下端正月光圆也。十六日已后。渐渐却仰。明有偏。侧见便有缺也。外书中说。日火精作火。则内暗外明。月水精作内明外暗。向外尽无光。何以有亏盈。答月事须得日光照着。月光方出。如人眼虽有光。黑地不见物。事须灯光引也。月光事须得日光引。若十五日。月近日。日照分明。则圆。十六日已后。渐渐去日远。渐渐缺也。月一日渐渐近日。渐渐圆也。上来诸解尽不是本来亏也。问曰。既是火精作。何以夏热冬寒。答起世经云。若于夏时。日行北路。照着七金山。遂多热。若至冬时。日行南道。遂照海水令冷。由此不同。依此方书史说。即五月一阴生。即寒。十一月一阳生。即热。置四时寒热等位。问日月博食是何耶。答帝释之身居其山顶。修罗之宅居于海中。互争色味。竞起干戈。多于晦朔也。然帝释前军日月天子放威光明。射修罗眼。修罗以手遮日。故见有蚀也。又外书说。日合交而不交。故蚀。月合会而不会。故蚀。言交会者。同在一道。日从东来。月从西去。若交过。不相影蔽。故无蚀。若阴阳失侯。合交不交。上下相差。互相映夺。便有蚀也。问月中兔者因何有耶。答未曾有经说。波罗痆斯国烈士池西。有三兽窣堵波。狐猿兔。彼是如来修菩萨之处。当时为一兔身。烧身供养。帝释将骸骨。安在月中。以示天下人也。问如何有树影。答阿含经云。日月行庄。只此州北岸有大金山。名曰瞻部。其中有树。极大长四十由旬。果如十石兑。汁如乳味甘。树既高大。月轮照之。因斯月轮。现生树影。时人号为娑罗树也。月中黑是何相。答海中鱼鳖影。入月中也。问一切山河大地影。何不入中空。鱼鳖影入耶。答物类相感。月是水之精。鱼是水之中虫故。问曰。是形质皆有所依。三光运行。依何而住。答经说此乃散天。以处空中。依风而住。起世经云。有五种风。吹而行。一持。二住。三随顺转。四摄持。五将行。俱舍云。一日一夜绕妙高山。一币劫庄故。论云。谓诸有情业增上力。共引风起故。绕妙高山。空中旋币。运持日等。令不停坠也。星有通别。如北辰。唯此州。余通三州也。又如彗星荧惑星。所应异故。若准三光天子经说。三光皆是菩萨化作。为利众生。盲暗世界为作灯明。饥饿之国作大鱼身。邪见世界显立正道。为舟为筏。为药为树。但是自业异故。故招如是晦暗不同。亦表物盛必衰。所以盈而后缺。故易云。日盈则日先。月盈则亏。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人乎。所以上诸天唯善业胜。故身有光明。不要日月。问宁知昼夜。答华之开合。鸟之喧静。以辨昼夜。地狱唯恶业。唯黑暗。人中亦善亦恶。有昼有夜也。若唯有日无月。虽有成就。而无清凉。万物干燋。若唯有月无日。虽有清凉。而无成就。故须双有也。   言四王等者。列名也。东方提头赖吒。此云持国。居白银山。管乾闼婆毗舍阇等鬼神。护东弗婆提。不令侵损。南方最上第一层。毗楼博叉天王。此云增长。增长善事。居琉璃山。领鸠盘荼及薜藜。护南瞻部州。不令侵损。西方最上层。梵云毗留勒叉天王。此云丑目。目最丑故。居黄金山。管领一切龙及富单那鬼等。护西牛货州。不令侵损。北方最上第一层。梵云毗沙门天王。此云多闻。嘉祥云。常与佛守护道场。以多闻法故。故曰多门。居水精山。领夜叉罗刹等鬼。护北俱卢州。不令侵损也。四天王各居妙高之半腹。且如妙高山。出水八万由旬也。半腹已下有四层级。依小乘。妙高层有四。相去各十千。傍出十六千。八四二千量。坚手及持鬘恒憍大王众。如次居四级。亦住余七金。路云。妙高去水八万由旬。有四层级。第一层去此一万由旬。傍出十六由旬。坚首神居住。此神铜牙铁爪。第二层去此二万由旬。傍出八千由旬。持鬘神住。此神恒持华鬘以庄严。第三层去此三万由旬。傍出四千由旬。恒憍神住。此神果报胜余。心生憍故。第四层去此四万由旬。傍出二千由旬。四大天王住。各管诸鬼神。得天王名。四天王当山半腹也。从此以上。山身孤峰。直上四万由旬。顶上名忉利。问四天王是何生摄答。是化生摄。瑜伽五云。一切欲界天。无有处母胎藏。四天王众于父母肩上。或于怀中。如五岁小儿。欻然化生。三十三天如六岁。乃至他化天如十岁等。   言亦住七金山之顶者。一健达罗。此云持双。山顶有车辙双迹。名持双。二梵云伊沙陀罗。此云持轴山。山形似车轴也。三者。梵云揭地落迦山。此云担林山。有林树堪作担竿。谓劫初时人。身极大。将此木作担。穿小山石。移置闲处。故名担林山。四者。苏达梨舍那山此云善现。亦云善见。此山胜故。见者生喜。五者。頞湿摩羯孥。此云马耳。山形似马耳故。六者。毗那陀迦。此云象鼻。上分粗下细。如象鼻故。七者。尼民达罗。此云鱼觜故。是四天王别居之处也。   言三光四王等者。论近远也。问此云三光四王。去此地面。有多少。答三光四王等。   言寿量形相等者。指余门义也。论云。欲界六天最下身量。一俱卢舍四分之一。有半里。长九百尺。如是后后一一增至第六天身。一俱卢舍半。即三里也。寿量颂云。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乘斯寿五百。上五倍倍增。即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昼夜。乘此昼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年。彼寿五百年。若第二天。即以天间百年。忉利天一昼夜。倍倍向上准知。经云。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者。夜摩兜率是空居天。对下忉利及四大王天。名自在天子。他化化乐乐自他。变为乐具。胜下二天。名大自在也。   言得异熟果等者。问所感内身。可名异熟。所感外果。饮食等何名异熟。答金云。二说。一约业减边。总名异熟。二云。此二天饮食。不依水得。但思念即至。是从天熟生。故言异熟。非真异熟。   言随意所念等者。问六欲天果。有何差别。答初之二天依树求得。次之二天应念即得。此皆先业所感。色类以定。但要受用。即现不用。即无最上二天不乐果。以生得通。或自或他。新新变起。境非一准。名大自在也。   言下二天依树等者。树有十种。一食树。二饮树。出诸汤药饮。三衣树者。有诸天人。要衣随心即得。四乘树。即乘骑也。龙畜等是。五庄严树。天冠耳珰严身之具。六重香树。天人要香熏衣。从树求得也。七大集树。天人集会。在此树下。八欢笑树。天人不能欢笑。树上出歌笑之具。箜篌等物。九资生树。家生五行具度。十座树。本来树上只出九种物。有人于第九资生向上。分出床坐。便成十也。故四天王天忉利天要境受用。事须树而求。对他上二天思念而至。下之二天依树求得。不名自在也。   言今随欲得名为等者。此解夜摩天睹史多。名自在天也。即是思念方至。虽随欲得。还由先业。问为复是本来有了思念方至。为复是本来无思念方至。答一切是新有。问若尔违他瑜伽。瑜伽云。兜率已下诸天名现住欲尘生。今云思念。莫乖诸文。答摄释云。若约受用资具。资具不妨别思念。若约所受用宫殿。则是旧有多现住。欲坐此生。此解非也。若言宫殿是旧有者。直至他化已来宫殿。成劫之时成得。亦是旧有也。此约所受用资具。随欲求得之时。永更不灭尽。此天身受用。名现住欲尘生。表与上二天别也。上二天新新变起。   言不乐异熟等者。此解他化化乐二天。名大自在也。问下四天。夜摩睹史及最下二天。依树求得。皆是前生持戒业感。及与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皆是前生善业所感。总名异熟果。如何最上二天。言不乐异熟。答若言异熟。上下天中总有也。然最上二天。自变他变得者即胜。今就胜处。厌下二天。故言不乐异熟也。又他化化乐名自在者。转胜于前故。得大自在之名。问此上二天变化。与下夜摩兜率思念何别。答思念约任还。变化约加行。是二别也。问应可下二天胜上二天耶。答设使下二天加功用行。亦变他底不得。故不应为倒。问莫便是神通耶。答欲界无通果。此但是业通。以彼通果。此是业力。亦名生得通也。化乐天要境受用。新新变起。唯自变受用也。若他化自在天。强力天子。使劣天变也。若彼此力齐等者。更互变也。若于思念。六欲天总名思念。然则最下二天依树求得。最上二天新新变起。所以中间二天别别思念也。化乐他化二天厌下二天旧境。欲得新新变起故。所以疏云。不乐异熟果。不乐受用旧境。唤中间二天思念得境。名异熟果。问设是变起。必许远因。欲界之中。有何变化。答应名异熟业之所化。似彼通力所变化。起得变化。名所变境。皆由自心。云他变自心受用。答如许变化。扶尘义为自受用。非变根令他受用。故许变他。变乐具亦同此。此约本质相例。若约影像。一切皆用变之境。不违唯识之理。   言又解他化天主等者。叙古解也。若依此解。欲界四空居天中。唯有他化自在一天来。余夜摩睹吏化乐尽不来也。   言又自在天是帝等者。即主兵臣四天门王也。大自在天。是帝释之师。即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第四禅梵王也。若依此后解。四空天全不来。问不来何过。答若是帝释之师。四神主何不向后唱一处明。若是帝释之臣。即合问四天王一处收故。故有过也。所以疏言。若后二解。无四空居欲界天也。   言此云堪忍等者。释世界名也。此从主立名。悲华经云忍土。真谛云。忍是梵王。由能忍他胜事。不生嫉妒。故言忍也。此梵王为世界主。从主为名。故云忍土。二者。从境为名。此界之中。有地狱饿鬼畜生镬汤炉炭苦。无量无边一切众生大苦故。故名忍世界。三者。从行为名。袈裟幢世界百劫修行。不如阿弥陀佛国一日。阿弥陀佛国百劫修行。不如娑婆世界一日。若行布施。诸方净土之中总行得。若行忍。事须世界行。金须火上试。世界是行忍处。诸菩萨摩诃萨堪忍大劳苦故。故名堪忍。若菩萨于此界中。为王教化。须能忍受故。方居此三千世界教化。故名堪忍也。   言娑婆者讹也者。旧云娑婆。此云杂恶处。从所忍事以立名。净土纯乐。地狱纯苦。此世界亦乐亦苦。有善有恶。故名为杂。又造杂业。故名杂。如维摩经云。诸菩萨曰。未曾有也。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又如不轻菩萨。杖木瓦石而打掷之。   言初禅大小等者。解世界量也。且初禅量。与欲界中一四洲量相似。名等。二禅之下。须弥日月。各有一千。一千初禅等二禅故。如排一千个钱。都以一盘覆之。三禅之下。须弥日月各百万一千个。二禅等三禅故。即是一个一千。是单一千。十个一千。一万。百个一千。是十万。千个一千。是百万。如将前一千与钱盘布在地上。都以一本盘覆之。四种之下。须弥日月。各有万亿一千。千个三禅。等四禅故。即是一个百万。是单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百个百万。是万万。千个百万。是亿万。如以前与钱一千个盘与大盘布在地上。又以一最大盘覆之。如是皆同一成坏。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名为大千界。问何者是初坏时。答颂云。坏从狱不生。至外器都尽。成劫从风起。至地狱初生。何者成坏之相云何。颂云。安立器世间。风轮最居下。且世界坏时。略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劫欲坏时。人中随一有情。自然法尔所得第二静虑。其全有情。展转随学。从此已后。生极光净天。二器世坏时。复有三种。一火灾。二水灾。三风灾。且火灾坏者。起世经说。风吹海水沫。为日天子。具足造作一七火宫殿。消融世界。悉皆坏尽。二水灾坏者。经说。大云遍覆。及至充满光阴诸天。自此已下。雨沸灰水。消光阴天所有宫殿。乃至须弥。如水消盐。变坏皆尽。三风灾坏者。三昧经说。从铁围山间。起大风光。吹遍净天。吹诸州须弥山等。三千刹土。如吹灰土。悉皆散尽也。此三千大千万亿须弥四大州日月等。总属如来一大化身。故如是百亿个小化身。总在千华叶上一个华中。并属一大化身。一大化身所王国。云尽属如来一化受用也。据实。火灾只到初禅尽。水灾二禅尽。风灾三禅尽。不到第四禅。今言顶者。顶有二种。一向内顶。二向外顶。如师僧顶。名向内顶。笠子顶名向外顶也。   言故娑婆世界主者。解主字也。二解。第一云。问何人是娑婆世界主。答第四禅主。是娑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主也。尸弃第四禅。光明二禅。等取初禅三禅也。   言梵摩云等者。解梵义也。梵摩者是具足梵语。此云寂静。不造恶业故。清净者。离瞋故。净洁者。身有光明故。问六欲天身亦有光明。何不言净洁。答有五衰故。若言梵摩唯是梵语也。若言寂静。清净净洁。唯是唐言。若言梵洁。唐梵双兼也。今唯言梵。但是梵语之中。略却魔字。故云略也。   言尸弃者火灾顶等者。第二解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为一收。即取娑婆世界主。是初禅梵王也。以初禅是火灾顶故。云尸弃。尸弃者顶髻也。故取初禅梵王。为娑婆世界主。光明是二禅。二禅之中。皆以光明为名字。等字之中。等取三禅四禅也。此是疏主第二解。千门万户。解义不同也。   言然大般若五百等。会经文也。疏主第二解。若将尸弃梵王。是初禅梵王。是小千世界主。如何会他般若经文。尸弃者顶髻也。即持髻梵王。是堪忍世界主。文势似取第四禅梵王也。答大般若云。尸弃是梵语。持髻者唐言。以彼第四禅螺髻梵王。顶持肉髻。故云持髻。唯第四禅梵王。独有此相。即顶髻是第一禅梵王之别名。所以作第一解。取第四禅梵王。为娑婆世界主。第二解疏主。依法华经。言尸弃者梵语。翻就唐言。亦云顶髻。亦云持髻。兼初禅梵王。是一火灾之尘顶。亦有此义。亦同长含云。尸弃者。初禅身也。所以疏主作第二解。娑婆世界主。即初禅梵王。名尸弃者。顶髻也。尸弃乃是第四禅。初禅梵王。若言梵王。通四禅。若言尸弃。唯目第四禅初禅也。言尸弃者。梵语。此翻持髻。即是第四禅梵王别名。顶持肉髻。螺髻梵王之别名。故云持髻。若言尸弃者。是梵语。此翻为顶髻。亦是初禅梵王别名。火灾之尘顶。亦是顶髻也。   言光明是余等者。即第二禅主。经言等者。等第三禅。依长阿含。即举初二。等第三第四故。   言龙众也者。二是第十翳虚含洒众。龙众之中。金分为四对。一能喜能贤对(难陀龙王。䟦难陀龙王)。二八龙九头对(沙竭罗。和修吉)。三多千少恼对(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四依心依色对(摩那斯心优钵罗毛)。问龙是畜生趣。何故于天众后。释王众前。烈名耶。答凡有四义。一其力最大故。五种不思议力中。龙居其一。一业力不思议。二世间力不思议。三龙神力。四禅定力。五佛力。第二助天斗故。正法念经说。恶龙助修罗斗。善龙助天斗。今是善龙。故助天也。三调适阴阳。于人有恩。故次天烈。四护千佛法藏故。次先烈也。问既龙能调适阴阳。何故有天旱。答由五义故天旱也。一火大增。烧云四散。二风大增。吹云四散。三修罗收云。归于大海。四云师雨师多故于放逸。五众生悭贪嫉妒。多恶业招故。又麟虫之属。龙为其长。德配五灵。能大能小。能幽能明。春则升天。冬则入泉。变化倏忽。不可具言。广雅云。有鳞甲者为蛟龙。有翼者为鹰龙。有角者为虬龙。无角者螭龙。庄教中有卵胎湿化四生龙也。   言此二兄弟等者。安国云。此是王舍城龙。近城之处。雨泽依时。常多丰稔。所以佛将弟子。多在此城。   言风不鸣条等者。凡所作事。善应人心。见者皆喜。故名为喜。   言初能令喜等者。问初二龙如何名喜。后名贤。答疏云。初能令人喜。故名喜。   言性贤名喜者。此龙自性贤善。令人喜也。   言娑伽罗者。此龙居在世界外第八咸海。即天授品娑竭罗龙宫。从所依海以立名。起世经说。大海底有娑竭罗龙宫。纵广正等八万由旬。伽竭二音相近也。纠国云。本是国名。此国近一仙人。仙人咒一国成海。此龙居中。故以为名。   言和修吉者。即九头龙也。   言绞妙高等者。此有二意。一欲绞山令断取帝释而食。帝释集诸天众。于善法堂。念般若波罗蜜。龙威自息。二者。此龙为守护诸天。受乐此山。故以绞之耳。两解尽善。以八大龙王多是福德善龙也。此龙之类。其数非一。举彼流类。故云之类。此九头龙。是鸟长国龙。由释种初逐化身为象。驮释种出也。   言多舌者。舌有多故。名多舌。二语多故。名多舌。   言或由嗜语等者。语多故名嗜语。如人言此人了事七手八脚。非实有也。   言此云无恼者。无恼即少恼对。旧云阿耨达池。皆讹也。此龙从所依池。以得名。其池在灵山北香山南。周八百里。其龙宫殿在中也。   言离三热恼者。楼炭及起世经云。此池龙无三种热恼故。一无热沙所烁。由龙游戏时多化作人。忽被热砂砾着。便伏本形。二无风吹衣露形。龙变为人之时。变尾不得。风吹衣露形。若见身形。心生热恼。三无妙翅鸟所食。阿耨达池经云。佛欲往彼池。化诸龙去。先遣目连。惊觉彼类。时目连化为妙翅鸟。鼓翼鸣觜。诸龙子等。惊怕至甚。遂至王所。而作是言。比无此事。今何忽有。故说此池龙。不被妙翅鸟所食。金城云。更有三种。四所食香饭。变成虾蟆。五身有逆鳞。沙石入身内。六若行染时。露现如蛇相结。   言华严经云大地等者。有疏云。八地菩萨亦无烦恼。八地既是第三劫。故名大地。唯识云。以十种胜行历三劫。得名各殊。初劫但名波罗蜜。第二劫名近波罗蜜。第三劫名大波罗蜜。故名大地也。问此等诸龙。为后总是菩萨化。为后是实耶。答通于二种。若是实龙多分破戒。堕在龙中。问何以知之。答案海龙王经第三云。龙王白佛言。我从拘楼秦佛时。生于龙中。诸龙妻子眷属皆少。今时龙众何太多耶。佛告龙王。拘楼秦佛时。有九十八亿破戒之人。生于龙中。拘那含牟尼佛时。八十亿人。迦叶佛时。六十四亿人。在家出家破戒。生于龙中。我法中九百九十亿人在家出家。违犯禁戒。皆生龙中。以是之故。妻子眷属不可称计。由此龙中通化实二种。若是实报。多是破戒。   言离苦法门等者。八地菩萨能化众生。离于苦故。能为龙麟甲之内流出于水。济瞻部众生。离饥渴苦。   言慈心者。亦云依心。约众生。有不要雨。故先云七日。故号慈心。与此相违。非慈也。如人失火。不可先云也。   言沤钵罗者。此云依色。路云。四色华。优钵罗是青莲华。疏主云。红莲花。错也。此亦不然。优沤二字。因义全别。优钵是青。沤钵是红。非错。如此方有字。加不字。是无义。若加亦字。是有义。不可以钵罗是同。遂无青红之别。不妨无有义殊。此亦以居池得名也。   言梵云紧那洛者。第十一清歌雅乐众也。   言歌神者。即歌咏盛德之义。非以四谛缘起六度。便作凉洲水调歌之有类。尚书皋繇。乃廋贝载歌。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或如云何梵等。下云。歌呗颂德。事谂注。经云。狩形人面。而有一角。旧云疑神仙。人人见疑。是人非人。又云。马头人身能语。问何趣所摄。答杂心云。畜生摄也。智论十二云。天趣摄。以稍劣故。如世间仆隶。人之所使。是人趣收。此更为天所使。故知是天趣摄。在十宝山间也。歌神乐神与诸天作乐。分番上下也。若准正法念经说。北州别有一山。名如意山。所受快乐衣食等天同故。亦名无忧山。入此山者。皆快乐故。四个歌神。各在一偶而住。面貌亦异。一偶如黄金色。一面如白银色。一面赤色。一偶即紫色也。   言初歌四谛等者。问如何初歌四谛。配法紧那罗。次歌缘生。配妙法紧那罗等。答名法者。唯有名字章句。而无实义。名法。声闻根劣。四谛但为法。次歌缘起者。胜前四谛。得妙法名。次歌六度者。包含广大。故名大法。有三义故。名大法。一者。四谛缘起六度。总是所缘境。三种境中。此最大故。故名大法。二者。包含总摄。万是万行。体是大故。名大法。三者能感大果。故名大法。后歌一乘。故名持法。非空非有。可任持故。故名持法。化度问。与一乘何别。答六度是三乘中顿教大乘。一乘是四十年后渐教大乘。会别故各一任持。声闻不退。得名持法也。又说六度是四十年前三乘中权教大乘。今此一乘是四十年后了义大乘。或一乘通教等。四法六度唯行。自成别故。   言或初三种歌等者。初歌声闻教行。名法。次歌缘觉教行。名妙法。次歌六度教行。名大法。后歌一乘理果。名持法者。一乘理果非有非空。可任持故。问何故前三种歌三乘教行。后一但歌一乘理果。答此顺经宗意。令听三乘之教。悟一乘之理。行三乘之因。趣一乘之果。故前三歌三乘教行。后一歌一乘理果也。   言或歌一乘教理等者。歌一乘教名法。歌一乘理名妙法歌一乘理名妙法。歌一乘行名大法。歌一乘果名持法。疏中三解。初解任持一乘教理行果四法。二唯任持理果。三唯任持果。皆约所持以立名。欲令二乘回心向大也。   言随佛所说一会等者。谟云。总结所歌之德。随佛一会所说之法。皆为逗根。是故此神即事歌赞。不唯空歌法华经。维摩会下。歌不二法门。涅槃会下歌佛性。   言如世乐音等者。如秦王破阵乐等是。经云。乾闼婆等者。腾芳烈乐众。智论名童笼魔。此云树。居在地上十宝山中。华严中具烈名字也。   言乐音五孝反等者。乐字呼。   言梵云末奴等者。末奴云意。是若云可。飒缚罗名音。若就梵语次第。名意可音。谓顺唐言。云可意音。可意人心乐欲闻言故乐也。言亦名如意音。译经之人意存省略。故但言乐也。疏主以一句。疏解乐字。义便尽乐者。令人爱乐也。此非正译。但是以义安之。可意如意皆是乐义。乐乾闼婆王与美乾闼婆王。两个王。经中无音字。即与末奴是若。义相应也。若言乐音乾闼婆王。美音乾闼婆。两个王。经中有音字。即与梵语之中飒缚罗义相应也。   言正法华云等云柔耎者。缘无音字。证此经中乐乾闼婆王。   言和音者。缘有音字。证此经中乐音乾闼婆王。上来如意音和音可意音。尽是令人乐闻。解乐□字说。若帝释诸天要作乐。乃有异相。即飞上天。与紧那罗分番次上下。但头上有角者。名紧那罗。无角者名乾闼婆。问何趣摄。答有云鬼趣摄。亦云修罗摄。实天趣摄。是劣天所收。作乐唱歌。护诸天故也。   言梵云健达缚等者。西域呼散乐人。为健达缚。即是唐言寻香行。以彼乐神。不事生计。常作乐说闻道。大官除改。或人家有喜庆事。此便寻香气。西域唤作乐人。名寻香。听采而行。名寻香行。与人作乐。或可寻酒食香气而行。名寻香行。此乐神却是从彼散乐人为喻。得名健达缚。即是此方寻香行义也。都有三种。一者。根本乾闼婆。食细香。如中有身。二又与诸天作乐。三海上蜃气。此是三种散乐二义。问根本故从彼为名。然寻香中。有少差别。根本即食细香。如西方散乐寻香作乐。即寻局席之香。与前名同。海上蜃气楼名乾闼婆者。即从人所弄。造假城等。得名也。   言一非丝竹如鼓等者。所作乐不过八音。书云。八音刻谐。谓之乐。一金。谓钟铃之类。二石磬。架上打有声。三丝。筝琴瑟弦索也。四竹。谓箫笛等。五匏。即笙也。柄似酱杓子。口中含着。六土。埙篪形似黄具楼吹之。七谓革。有毛曰皮。无毛曰革。即鼓皮也。八者木。木中有二。一机。即木桶中安舌而撼之。众乐一时动。二者缺。即是板上𥁞大虫形。剜作大虫形段。背上安二十四齿。相似曲终。把一竹帚子。忧之作声。众乐一时停止。亦名为龃龉也。   言非丝竹之下者。此四乾闼婆王。不越彼二类摄尽。贺云。若据诸乐。五音皆备。各是一家。更无胜劣。但由能弄之人胜劣。故分上下。此解不然。疏中更言乐中有二类。非是约能弄。贺言未当。且八音之乐。有淫有正。如今国家大礼所奏者。皆是雅乐。时间所有汉震胡部。是郑卫之乐。故丝竹及非丝竹。以分胜劣。故诗序云。情发于声。声成于文。谓之音声。有宫商角徵羽。成文者即宫商。上下相称名音。故有治世之乐其音正和。乱世之乐怨。以怒其正乖。亡国之音哀。以怨思其民困。论语云。恶郑声之乱雅乐。故知乐有淫正两别。今此言上下者。所谓正声故。以正声配音也。即约所奏之乐也。若乐乾闼及美乾闼即举能乐能美人说。以为其名。不约所奏。注经云。一无声之乐。如作舞浑脱等。下者名乐乾闼婆王。上者名美乾闼婆王。二者。有声之乐。如箫笛等。下者名乐音。上者名美音。   言或此同前等者。即如紧那罗等。曰初作四谛音曲。名乐。次作缘起音曲。名乐音。次作六度音曲。名美。后作一乘音曲。名美音。或作声闻教行音曲。名乐。或作缘觉教行音曲。名乐音。次作六度教行音曲。名美。后作一乘理果音曲。名美音。曾有人箜篌中念得金刚经一卷。又如荆珂刺秦王。秦王请听美人弹琴一曲。美人于琴中。教王掣罗袖逾屏风等。是此类也。   言经云有四阿修罗王等者。此非天众也。亦云第十三动山涌海众。谓阿修罗居大海下。欲与帝释战。从海下发兵。吐气冲海水。令其沸腾。摇动须弥。名动山涌海也。   言梵阿素洛等者。解总名。问何名总名。答疏言。梵云阿素洛。此云非天。言阿修罗。讹也。准疏主解。素洛天之异名。并是天趣摄。问此更是天。何名非天。答是天无天行。毁责名非天。虽无天行。元来是天。   言以多谄诈等者。问何云非。素洛云天。问天中上。至梵世。总有谄诈。何不名非天。答以多谄诈。一向行谄。简天中则劣。或暂时有。不同修罗。故说天中名为质直。上说来修罗。是天摄也。   言如人不仁亦名者。如人不行人行。毁责云非人。元来是人。意言是人身行不仁。故云名非天。不言非畜生。修罗是天摄。无天行故。故言非天也。   言瑜伽佛地等者。疏主一往引诸教之便有通。通趣摄。三趣摄不定。   言有云罗睺阿修罗等者。只如犊子鸡胤部。如班足王。不可还是畜生所摄耶。   言今依大乘瑜伽等者。疏主断云。今依大乘瑜伽为正也。   言一极弱者在人间等者。只今西方见有修罗窟。即清辨菩萨住处也。西域记云。驮那𤌴迦国城南不远。有大山岩。有婆毗䟦伽菩萨。唐言清辨论师。住阿素洛宫。待见弥勒菩萨成佛下生之时方出。此论师闻摩揭陀国护法菩萨宣扬教法。学徒数千。有坏谈义。杖钖而往。至波吒厘城。知护法菩萨在菩提树。论师乃命门人曰。汝行诣菩提树护法菩萨所。如我词曰。菩萨宣扬遗教。导诱迷徒。仰德虚心。为日已久。然以宣愿未果。不遂礼谒。菩提树者。誓不空见。见当有证。称天人师。护法菩萨谓其使曰。人世如幻。身命若浮。渴曰勒诚未遑。谈议人信。往复言。不会见论师。更还本土。静而思曰。非慈氏成佛。谁决我疑。于观自在菩萨像前。随心陀罗尼。绝粮饮水。时经三年。观自在菩萨乃现妙色身。论师曰。愿留此身。待见慈氏。观自在菩萨曰。人命危脆。世间浮幻。宜修胜善。愿生睹史多天。于斯礼觐。当达得见。论师曰。志不可旧。心不可二。观自在菩萨曰。若然者。宜往䭾那羯磔迦国城南山岩执金刚神所。志诚诵持执金刚陀罗尼者。当遂此愿。论师于是往而诵焉。三年之后。神乃谓曰。伊何所愿。在此勤励。论师曰。愿留此身。待见慈氏。观自在菩萨指遣来请。悉充我愿。其神示曰。此岩石内。有阿素洛宫。如法行请。石壁号开。开即入中。可以待见。论师曰。幽居无睹。讵知佛兴。神曰。慈氏出兴。我当相新。论师受命。专精诵持。复历三年。初无异相。咒芥子以击石岩。豁而洞开。是时百千万众观睹忘返。论师再三召慕。人见皆怕。唯六人同入。入已壁遂合。今是此类也。余者。居大海之下。有云水居。有云穴居。在须弥山北孔穴中。   言以下四类十地经说二妙等者。如是次第四类。皆二万一千由旬。计八万四千由旬。据理透入金轮也。   言准此已下八万四千等。问须弥之底。下据金轮。言深于须弥矣。即有透金轮之过。如何会释。答路府三说。一量度大小不同。本只是八万由旬。着小尺度量。加四千由旬。二云。业力所致。亦后句失。如石中铁中火中有众生也。金轮不可透。业力使之然。必若透金轮。还当由业力。三云。据实。海水亦深八万四千。举其全数。但言八万。俱舍颂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据实。八十四千也(上解业力胜也)。   言与起世经相违等者。一山东不同。二水下不同。彼说须弥东。是一句。西去一千等。是一句。道理方显。   言是别聚落等者。西去山千。一千由旬有宫殿者。是别聚落。不妨散作余七金山等。如今世人。居别宅等。亦复何失。   言罗睺此云等者。解别名也。今疏中依十地经辨次第。先列罗睺阿修罗王。据道理。亦合先列。住居最上。又是前军故。合先列也。译者差别。在后安之。法华经先列婆稚阿修罗王。最后列罗睺阿修罗王。不约大小。今疏主不依法华经中次第。依十地经中。先列罗睺。梵云罗睺。此云执者障义。罗睺阿修罗王与天斗时。日月天子放盛光明。射修罗睺眼。修罗又是非天前军。又以手遮日。令暂隐没。故云执日。如说耶输之子名曰罗睺。为障佛日。故言执日。此但手遮。非手犯日也。   言婆稚者。旧云被缚。此古人解也。   言团圆等。圆满之义。身形充实。故云圆满。有大势力。战歒得胜。故云最胜。战有勇决。故云勇健。正法华云最胜。义与勇健相似。   言䟦陀缚义等者。婆稚与䟦稚迦。此五字广略不同。大段翻为团圆。为正。若翻为被缚。即错。   言佉罗骞等者。佉骞二字。皆去声呼也。驮字平音呼。陀音同也。   言广肩膊者。膊广厚也。   言明文其身者。即是画其身也。只今荆蛮而有此俗。昔者周大王有长子三人。长曰大伯。次曰仲雍。小曰季历。季历贤。又生圣子。父王曰。大伯欲自居位。恐宝位不及。文王曰。故以天下让于季历。而自断发。文身踝形。以为饰。适于荆蛮。   言此为最大。即身形大也。阿含经云。世界初成。色界光音天子从天下来。入海沐浴。精流水中。变为一卵壳。经八千岁。开生一女修罗。身如须弥山。千头少一。后水触女身。由是有孕。遂生一男。号毗摩质多。其身四倍。大于母身。九头八脚。千手少一。后纳香山乾闼婆女。生设支夫人。即帝释父公也。问欲界诸天尚无精秽。云何色界天而有精耶。俱舍云。唯六欲天受妙欲境。初二天依地居。形变成染。与人无别。然风气出。热恼便除。非如人间有余不净。夜摩天众。才抱成欲。睹史天执手。乐变化相笑。他化天相视。云何色天而说精流。答沼云。此是经部中。叙外道义。故无有异。又修罗宫殿只有八万由旬。今质多身四倍大母。母之身量已等须弥。如何彼宫而能居得。故知是外道义也。   言梵云揭路荼。此云妙翅鸟。亦名吞龙。啖毒众也。   言不唯金故者。破古师云。金翅鸟翅羽色妙。不唯金故。   言比丘当知若卵生鸟等者。按楼炭经第四云。须弥山南。大海之北。有大铁树。名俱梨睒(陕音)。身茎周币二百八十里。高四千里。枝叶分布有二千里。树东面有卵生鸟及卵生龙。南面有胎生鸟及胎生龙。西面有湿生鸟及湿生龙。北面有化生鸟及化生龙也。其卵生鸟欲食卵生龙时。于是飞向东面枝上。下观海水。两翅扇水令开。取卵生龙食之。而不能食胎湿化生。龙。胎鸟欲食卵胎生龙时。飞上南枝。扇水令开。取卵胎龙食之。乃至化生鸟食化生龙时。上北枝上。扇水令开。取前四生龙食之。此鸟各别有宫殿。方圆二十四万里。七重城壁。皆是七宝。七重栏楯。树木园苑。小鸟和鸣之相。又譬喻经云。摩竭陀国西北。有九黑山。山外有香醉山。香醉山内。有末拉末离树。此云铁叉树。其树高大。坚硬如铁。诸妙翅鸟常在此树。其鸟身大。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者。栖此树上。树不动摇。亦无折损。又有一鸟。形如鸲鹆。名曰鸟坚鸟。复于此树上止住。若住东枝。枝即东侧。南西等枝亦尔。若在中枝。乃可安住平正。妙翅鸟见已。生□恚。谓树神曰。我身极大。栖此树。树不动摇。鸟坚鸟云何令树摇动。树神答曰。汝身大所食至轻贱。上食龙。龙食于鱼。所食更贱。不能令大树动摇。彼鸟坚鸟唯食金刚。金刚坚硬。难可摧坏。所食更重。树则倾摇。比当知喻。如十二有支。生死苦果。如铁叉树。彼妙翅鸟所食轻物。不能令铁叉树动摇。犹如俗人。虽谈俗典文字。葛洪万卷。诸子五车。不能破坏生死大树。鸟坚鸟身形虽小。所食贵重。能令大树动摇。喻如沙弥虽小。受持佛经。故能破坏十二有支生死大树也。   言是时此鸟以翅等者。辟者开义(房益反)。四生妙翅鸟。能食四生龙。后必带前。如胎生鸟。能食胎生龙。兼食前卵生龙。兼前带后。后必能带前。如化生鸟。食化生龙。兼食前三生龙也。摄问云。化生龙顿生顿灭。既无身形。如何有资益义。答有三义。一云。化生鸟食化生龙。如空食空。能食所食。俱是化生。死了无身形。说何资益。二者。化生鸟不唯空食化生龙。兼食余三生。只此三生。便能资益化生鸟。三者。不约所食。俱说有能食化生龙之作用。未必食也(第二也)。   言设使龙身而事佛等者。缘龙事佛。皆变本身为人。是妙翅灼然不敢食。设使不变为人。空作龙身而事佛者。是妙翅鸟亦不能食啖。如来在日。有妙翅鸟食龙。龙后向佛说。佛变取袈裟一缕。系着身上。妙翅鸟不能食啖。问何故佛变系袈裟。答佛有二意。一佛以慈心。不可阻坏。二昔曾破戒。今为鸟王。见沙门形。即便敬修。恶心便息。有一龙得袈裟缕系身。便向水面上来。被妙翅趁。龙遂化作人走。其妙翅鸟亦化为人走。趁着龙始拟吃。身上忽见袈裟。便不敢吃。或上铁叉树。或上或下。辟水令开。见龙身上袈裟却回。如是七度。心中饥。热火从心起。火焰上彻天宫。帝释变善龙。降雨灭火。唯收得心肝。犹如人䏶。亦如车毂。帝释得为如意珠。即如意迦楼罗王轮王得之为宝等。   言不可阻者。损也。隔也。忧也。路府云。疏置设声。文稍不便。恐疏错。应言若使。即极分明。牟云。然置设言。别有深意。文言设者。即同俗纵然之义。意言若事佛者。纵言合食。亦不能食。况余不应者也。故非疏错。   言亦云大威德者。解别名也。诸龙怖故。只自卵生龙怖。非诸类怖也。   言大身者。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纪国云。大海龙王也。今准南洲。南东西北四方。始有八万里。如何容受。牟答。约此在咸海中。欲食龙时。辟水两向而取。海水已深八万由旬。即一百二十八万余里。不说南洲实安此鸟也。   言大满等者。肠常满故。   言如意者。颔下有如意珠。只此便是自心火起。烧鸟王身。轮王收得。为珠宝也。有说收得心肝。恐非也。疏主自言。领下有珠。何故言心肝。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一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言此人王众者。即第十五人王自众也。   言佛以住此王城等者。问灵山会下。万亿轮王。而此阿阇。位居粟散。何因列众独自标名。答疏言。以佛住此等。当日如来说经处国主。是化阇王。故先列。又佛灭后为结集主。所以阇王偏举也。   言梵云吠题呬等者。吠题呬。唐言胜身。弗呾多。唐言子也。即是胜身之子。古思惟子。以母思惟十六观门胜法。闻思教胜故。   言思惟子二者。父母思念。而乃养之。名思惟子。此乃约子上说也。西国有父胜者。子依父标名。母胜者依母标号。此母子双列。即母胜也。今云吠题呬。此云胜身。形教胜故。立名也。即东毗提诃州名同。非就彼东毗提州乞得。问若尔。何名胜身。答西国自有胜身山。山中神依山立名。名胜身神。韦提希从彼神边乞。后名胜身也。若言何即是男声。若言呬女声中呼。女养后一子。母子双举。名韦提希子。吠题呬即正梵语。韦提希即讹语也。   言梵云阿社多等者。阿之一字同也。阇社二字相近。略却社字。言阇也。设世二字音相近。略却设字。空言世也。并出路。都略三个字也。留三个字。讹略云阿阇世。非唯讹。亦略也。   言未生以前已结等者。昔摩竭陀国有王。名曰频婆娑罗。宝位既登。储君未有。社稷无嗣。每事忧心。乃召相师。问曰。三个夫人中。何者有子。答少壮夫人当有子息。相师贺曰。王有一子。又复是儿。今在南山修习仙道。命终之后。当此受胎。王闻大喜。后时思惟。我命短促。仙命延长。岂有长寿仙人与短命国王为子。不如杀却早得生来。遂出兵马。入山狭猎。王有敕曰。围合之际。有异人物。辄不得伤。当时闻奏。于时果有一人。左右引至王所。乃责曰。汝是仙人。深山习静。何得不相回避犯我军威。令朕畋游一无所获。宜付所司斩。仙人临刑而誓曰。不曾相犯。横见无辜。怨恨不舍。王既煞讫。火急归宫。将谓仙人已居夫人胎藏。因缘未会。尚未有孕。更召相人。问其所以。相师奏曰。此人宿因未合即生此处。今于王苑内。为白兔身。十年后彼兔命终。方为王子。复作念曰。人食白兔。尚得延年。况白兔身早脱肯死。又欲速生宫内。遂入苑中游獦。有敕令。有得白兔者奏王。既得兔已。置在袖中。遥见提夫人。报言太子来也。夫人欲生太子想。安置宫中。日夕爱玩。野虫之意。不乐在人。意其惶怖。夫人遂安板上。以针针之。于是命终。托胎腹内。与王为子。王又召相师。问其所由。相师奏王曰。王抂害此仙。令他中夭。今为白兔。王又煞之。虽与王作儿。终当煞父害母。王曰。本求子息。欲令相绍。若为怨者。何用子耶。遂敕夫人。于百尺楼上。平安此子。此子是女即留。是儿便宜扑煞。既生之后。是一儿。夫人依命。遂掷楼下。恶业之故。唯损一指。遂于宫内收养。后年长大。自见指折。不知其由。遂被提婆达多造逆。拟损害如来。劝说阿阇世交令造逆。具说折指之因由。阿阇世乃叹曰。本为父子。同立家国。骨肉尚自猜嫌。他人如何辅佐。遂行大事。谋害父王。奏王闻。王闻言。恐子要其国位。乃却位与阿阇世。无犯宝位。常怀杀父之心。时时仗釰入宫。有怀反逆。门家搜获。逐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深禁。制诸群臣。辄不得往。经三七日。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在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大夫人。名韦提希。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苏蜜和麨用涂其身。诸璎珞中盛蒲桃浆。密以上王。尔时大王食麨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礼拜世尊。而作是言。大目乾连。是吾亲友。愿垂慈悲。授我八戒。时目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受王八戒。世尊亦遣富楼那。为王说法。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麨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时阿阇世。问守门者。父王今者犹存在耶。时守门人白言。大王。国大夫人。身涂麨蜜。璎珞盛浆。持用上王。大王。大目乾连及富楼那。授戒说法。日日如是。不可禁制。时阿阇世毁骂圣人。我母是贼。与贼为伴。沙门恶人幻惑咒术。令此恶王多日不死。即执利釰。欲害其母。时有大臣。名曰月光。聪明多智。及与耆婆。为王作礼。白言。大王。臣闻毗陀经说。劫初以来。有诸恶王。贪国位故。煞害其父。一万八千。未曾闻有无道之君害母。王今为煞逆之事。污刹利种。臣不忍闻。是旃陀罗。不宜住此。时二大臣说此语竟。以手按釰。却行而退。时阿阇世。惊怖惶惧。告耆婆言。汝不为我耶。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闻此语。忏悔求赦。即便舍釰。止不害母。来语内官。宜闭深宫。不令复出。韦提希被幽闭已。愁忧憔悴。遥向耆阇崛山。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尔时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韦希女之所念。来大目乾连及以阿难。从空而来。佛从耆阇崛山没。王宫出。时韦提希礼已。举头见世尊释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莲华台。目连侍左。阿难侍右。时韦提希见佛世尊。自脱璎珞。举身投地。求哀忏悔。白言。世尊。我宿因何罪生此恶子。世尊。复有何等因缘。与提婆达多。共为眷属。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   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无量世界。还住佛顶。化为金台。如须弥山。光台之中。化出十方净土。韦提希拣得西方净土。白佛言。世尊。我今乐生极乐世界。不乐余方。时佛为说西方十六观门时。从此韦提希。得生净土。故言未生已前等。   言由造逆业闻小等者。依小乘忏悔。显小乘力劣。即阿含经云。忏悔已后。由堕拍毬地狱。后得缘觉果。问何名拍毬。答如耀毬到地速起。名曰拍毬。二云。堕地狱速疾。名拍毬。此亦名孤独地狱。路云。许生身受。阇王当日未死已前受。不失王身也。   言涅槃经云等者。次依涅槃经忏悔。鄣罪实灭。涅槃经云。阇王遍身生疮。自羞身疮。不向佛所。耆婆再三劝。知交发心。又世尊知已。放月爱光。照阇王家。照身疮苦息。方至佛所。而得解脱。问阇王早晚造逆。到涅槃经会上。始身疮发。答说法华经列众处。早不说频婆娑罗王。明知早造逆耳也。问何故经如许时身疮始发。答内心不悔。身疮不生。内心才悔。身疮始发。造逆业了。至法华会。闻大乘经熏习。始知所造业过非。所以生悔。内心悔为身疮。因身疮生。为灭罪本也。   言又有经云等者。即普超三昧经。表其示现。问缘何前小乘经忏悔。由堕地狱。涅槃经如何不堕。答前约五逆罪重。小乘经力劣。忏悔罪不灭尽。犹堕拘毬地狱。涅槃言总尽者。表大乘经力不思议。问普超三昧经第三云。阿阇世王所入地狱。名宾吒罗。既是大乘。何故言犹堕地狱。答彼经说。忏悔已后由堕地狱者。此是示现。非是实有。显五逆罪重。受业决定。忏悔难灭。由堕地狱。令未来一切众生。皆敬重父母。不造逆业。问争知普超三昧经是示现耶。答准道理。是化相。若不尔。忏悔已后。得柔顺忍。后入地狱。未曾有四立。六地菩萨入地狱故。知是示现。又有云。阇王见佛闻法已。随顺佛教。心善调顺。名柔顺忍。非是证理。名柔顺忍。故言示现。又彼经云。阿阇世王从文殊忏悔已后。得柔顺忍。命终入宾吒罗地狱。才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无生忍。弥勒出时。复来此界。为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戒如来。故知示现也。   言列众中第二明其仪轨等者。即是见佛之仪轨也。辨又十五众中。第二段礼佛。属前列众中一处收。有说。将礼佛向他后威仪中一处明。此非也。礼佛但是见佛后。论家第四段。威是听法威仪。寻常见佛。事须礼拜。但是见佛威仪。非听法也。后唱是论家威仪。此疏家威仪也。乍观文势。似空说。韦提希子阿阇世王并相随眷属礼佛。此通明十五众礼佛也。   言尊敬情深等者。问何名各礼佛足。答疏言。尊敬情深等。增一经云。礼佛有五功德。一得身端正。二得好音声。三生豪贵家。四为人恭敬。五必定生天。问支体相好。皆可归心。何故礼时。要假于足。答人之在世。头圆象天。足方象地。顶足便象天尊地卑。以至尊之顶。礼至卑之足。欲表慕法情深渴仰殷重。故言尊敬情深。按西域记说。礼者致敬之总名。致敬之。其仪有九。一发言慰问。二俯手承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毛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九仪。始成一拜。此方书传。说拜亦九。猒繁不录也。   言方受正法等。方者欲也。欲听正法。故退坐一面。一面者。解上法也。今准曲礼云。授立不跪。授坐不立。住住恐烦。尊者俯仰也。授付授也。或受领也。授事既尔。受法亦然。如来坐谈。是故坐听。退坐方面。表受正法。正面称方。立必方。不倾侧听。问但云岂乖方面。答人坐己立不。问佛坐众立。何妨听受。答说听二徒。理须相顺。高下虽然有异。坐义则必皆同。仲尼谈经。令曾子复坐耳。   言上来列众等者。辨两处科别者。论家疏家科文。到此相逢。辨差别也。疏主只合道众成就中文分明为二。此下明佛所威仪。疏主不合道言上来列众。列众早隔一重。礼佛科文。使用已讫。令更言列众。诸抄皆说疏主错。其实剩两个字也。若准疏主科文。当第二段。初明十五众。后明威仪。前来礼佛。是入道场之威仪。今此听法威仪。若准论家科文。一数。二行。三摄功德。四明威仪。当第四段也。   言四众者古云等者。明四重解义。缘经中有四众。且古人解四众者。梵魔沙门婆罗门也。梵是色界天中胜。魔是欲界天中胜。沙门是出家中胜。婆罗门在家中胜。梵魔天中上首。沙门婆罗门人中上首。   言顗师云等者。即智者大师。影响众。即八万大菩萨并分身佛。在座默然。不是启请。又不是当根。默然而坐。影余人也。有质之处。皆有影有响。世尊行处。皆有八万大菩萨。如说王来必有臣从。二云。影响者。不实义。有二义。一者身不实。二者听不实。且身不实者。八万大菩萨。身在十方净土。受变易身。今此间现化身从实身。上来那个实身。如声如质。此间身如影如响。谓时从佛故现身。身不实也。二者听不实。八万大菩萨并多宝分身自解了。何要听。谓引灵山一会声闻交听。听心殷重。此众唯约圣者说。收他凡夫不着。疏主亦不取。   言二发教众等者。文殊弥勒名发教众。弥勒三请。如来为说三身功德等。因请方说。名发教众。四句分别。一发而不当根。文殊弥勒等。二当根而不发。即中下声闻。三亦发亦当根。即鹙子是。四非当根非发教。即五千退席者是。   言三当机等者。八品为正宗。当鹙子等。二千人根唯是当声闻。下流通分十九品。当文殊弥勒等是。问鹙子既为发教。与当根何别。文殊等既为当根。与发教何异。答此中不分停止。但是在会闻经获者。总名当根也。   言四结缘等者。灵山一会。凡夫声闻。闻法华经。总未悟解。且与当来悟解为因。又三根声闻。是当日二万佛时结缘者。宿缘深故。三止不退。又法师品初。四众八部。皆为授记。即是结彼得度因缘。乃至一句偈等。   言又有四谓声闻菩萨等者。安国云。圣者二种。谓声闻菩萨。凡有二众。即客旧二众。当处八部等名旧。余国天人但客。金云。舍利弗目连上茅城住名旧。阿难那律迦毗罗城人名客。又文殊是天竺梵德婆罗门家生名。䟦陀婆罗。是摩羯陀国人。名旧。妙音普贤名客。上来三解四众。疏主总引将来。皆有道理。不破。疏主只取经中四众。既有何假远求也。   言然此后文又观等者。问前列十五众。色类既多。何故听法来。事须作人形。人形之中。不越四众摄尽也。   言周回曰围者。问何名围绕。答疏言周回等。但坐匝相续著名围。若坐百匝千里名绕。   言进财进行者。问何名供养。答听法之人。进财进行。名供。行相则易。有所摄资。名养。行相则难。师僧受施吃了。资长身根大种。发识明利。摄者领纳义。资者资益。问佛身金刚不坏。永离段食。何要资益。答自受用身。无人可见。亦不要段食。今此化身示现。受食资益。此上解皆非。金云。进财行之时。如来许可。摄顺佛之教修行。名资。不违如来言教。便是资益佛义。   言修谨曰恭等者。问何名恭敬。答疏言修谨曰恭。点一画谨书。时人唤真书。作谨对佛。如臣对君。如子对父。故名修谨曰恭。问何名敬。答崇仰曰敬者。高山仰志。瞻佛亦然。想佛若在灵中。自身由如泥下。意想云泥有异。故言崇仰曰敬。   言敬甚曰尊等者。问何名尊重。答敬甚曰尊。敬浅于尊。尊乃重于敬。故言敬甚曰尊。解尊字。问何名重。答尊深曰重。尊则浅于重。重则深于尊。故言尊深曰重。   言于理谈美曰等者。问何名赞叹。答是理谈美曰赞。称理而谈。故名是理。若欲凡夫德多不称理。故不名是理也。容颜甚奇妙。故言是理也。问何名叹。答触事谕德曰叹。将世尊比龙象牛王师子。故名喻德。举自对情名触事。谕喻音。谕由晓也明也。东宫太子有谕德宫。   言论牒经同此等。准上。引论文之中。具足四段文。及至论家。牒法华经。则无前后义。若尔菩萨造论。事须依经。经文既无。如何论中即有前后义。答缘经梵甲。从西国在前来。罗什译经。早见众围绕。更着前后义似重。所以略却也。论梵本在后来。菩提留支译论。依梵本译故。有前后义。及至引经文处。三藏见此间经中无前后义。所以论中所引经亦不着。是此意也。读疏应云论牒经三句为一句。同此经之中无前后义。即分明也。意道论中所引经。亦同此经。无前后义。   言今准应言尔时等者。正当论文。   言其前后等者。别解前后也。   言望一一人皆有等者。此破古人义。南边人坐。望南边为前。北边人坐。望北边人为前。南边为后。此向佛身上说前后。便是南北东西处。为前后也。佛身不共功德无前后。今疏中意。却向听人自身上说前后。眼所见处。向众生身上说前。众生眼隔那边不见处。眼不见处。却向众生身上说后面。向处即是眼见也。即以八十种好中第五十八唯向不背好也。即维摩经云。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大品经云。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及十方众生。各各自念。佛独为我说法。不为余人。又彼论十一云。佛有二种神力。一者。一处坐说法。令诸众生。近处皆见。远处皆闻。二者。佛在一处说法。能令一一众。各自见佛在前说法。譬如日出影现。经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等者。纪国云。为诸菩萨一句。简根。说大乘经一句。授药。名无量义一句。立名。教菩萨法一句。显意。佛所护念一句。成就。未说无量义经。不知早晚说法华经。但说无量义经了。便是说法华经时至。十方诸佛。果去未取现在利生方便。总同未有。说却无量义经。不说法华经者也。辨云。自下五成就。皆发起序。发起正宗故。初净语言说。无量义经是语业。次整身意。即是身心不动。是三业。内肃。则毫光外发也。   言略有三义等者。问何名时至。答疏言略有三义等。一者。依人。先为菩萨说却无量义。次则合为声闻说一乘。此则从大向小。为时至。先为长子。次为中小。故约人论次第也。二依利。利他教理说了。则合说自利行果。不可说利他也。不说自利故。利他教理与自利行果。为时至。问菩萨如何不为说行果。答菩萨已能行一乘因。趣一乘果。不要与说自利行果。缘所知障未尽。于教化利他门。药病未能精审。故须说利他教理。声闻之人自疾不能救。唯说自利也。问何故。教理两法名利他。行果二法名自利。答利他门中。事须与说教。教下悟理。依理起行。行取果向。行果向上难作利他行相。故不说。三依法者。无量义经是体。法华经是功能。先谈体。后说功能。故体与功能。为时至。成就五义同故。一宗同。同是一乘为宗。二名同。俱名妙法莲华。三时同。皆四十年后。四处同。同在灵山王城鹫岭。五根同。鹙子等同听此法故。问金云。既五义同。莫下无量义经便是法华经。答由少义殊故。判为时至者。问将陈遗教。先说涅槃。彼例此经。应名时至。答三世诸佛将说法华经。前说无量义经。决定。遗教之前说涅槃。不决定。若准金城意。兼取般若经。少时为时至。亦得。问何不取诸经为时至。空取无量义耶。答若有人问。法华经以何为体。即答之以行果为体。若有人问。法华经以何为宗。即答之法华经以开权显实为宗。开权显实唯在教上有。不在行果。如来四十年前说教。唯是对根。不对理说。缘四十年前大乘根未熟。将教就根。论根三教亦三。法华会上。大乘根性熟。将教就理。论理一教亦一。二乘之人不知如来随宜方便之意。便执二乘究竟。不肯回心大乘。如来所以向三根声闻前显说。我四十年前鹿野苑后。直至法华会前。总是权说佛本来从净土里来意。不为众生说大事因缘。欲拟说大事。事须得他。舍却权心。方堪为说。所以说无量义经。本来为声闻。若不为声闻。为菩萨者。何不向十重他受用土中说。既将向秽土之中说来。明知为声闻说。声闻在无量义会下坐。世尊与说。随生性欲无量。又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我莫有菩萨佛分。亦作此心。便与法华经为时至。如来观知。所以从三昧起。唱二甚深。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我四十年前方便随宜说。又譬喻云。我以无数方便。所以鹙子三请。如来为说示悟。教权说三。今日得悟。教权说三。还由无量义会下。闻随众生性欲。故教为时至也。上解成就所因。将无量义经与法华经为至。有三义。一闻无量义。微有舍权取实心。只此心为时至。二四十年前。执自乘为究竟。闻无量义经。有舍小取大心。只此心为时至。三无量义经会下。体出莲华。法华会上。用出莲华。体出与用出为时至。   言大乘经者。解通名中。初解总句。十二字略标也。有二解。一者。大乘经一句。与一切大乘经为通名。二者。但对无量义经。余十七个名为通名也。前解大宽。后解为正。经通十七个名。总名大。若准梵本。法华经文一句总。十七句别。若依秦经。一句总。余三句别(上略标)。   言十二门论六义等者。广解也。六义解大也。   言一出二乘者。谟云。出生故名大。金云。出过故名大。二乘唯出生空故。大乘二空理智出于二乘。故名大也。能出故名大也。   言二佛乘最大等。此乘能至大果。故因行当体不是大。能至大果故。故名大。三乘总有果。佛果菩提名大果。小行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不到。唯有六度万行名乘。此乘能至大果。果名为大。即所至故名大也。   言三佛之所乘者。如来五蕴假者身名大人。所得清净无漏四智心品名乘。佛为能乘。智为所乘。所乘不合名大。大人所乘故。亦名大。如天子马名御马。此所乘故名大也。   言四能灭大苦等者。约功能名大。问何名大苦耶。答五苦八苦。无间地狱三途之苦。虽然极苦。佛言不名大苦。分段变易二种生死之苦津无其涯岸。名大苦。大即是苦。简二乘人。唯生空智。唯灭分段。今此菩萨无漏智。能灭二种生死大苦。与彼众生菩提涅槃。名大利乐。   言五观音等者。十地菩萨名大士。六度万行是所乘。所乘不令得名大。是大士家所乘。亦名为大也。   言六能尽诸法等者。安国云。说文云。源水源本也。二说。一云。有为名源。无为名底。如来后得智知尽有为源。根本智证尽无为底。有为名源。修尽名尽。无为名源。证尽名尽。问有为有分限。任许说名尽。无为无分限。因何说名尽。答有为有分限。修尽说名尽。无为无分限证。无尽说名尽。即是尽无源源。证无底底。二云源者。源即是底。唯是无为法身真理。能证尽源。唯如来根本智能证尽源底。虚空虽然无边。日光起来。照尽无边虚空。法身理上。元来无源无底。根本智知尽无源源。证无尽底。   言摄大乘云亦乘亦大等者。路万行之体。乘是万行之用。将体就用。大亦即乘。将用就体。乘亦即大。总名持业。谟云。此不成持业。后得般若智是体。一体之上。持两个用。一有包弘广大用。名亦大。二有运载用。名亦乘。一体能持二用。亦乘亦大。故名持业。言或乘大性。将乘字大字。俱属有为乘。向上着大乘之性。名为大乘。即真如是。问有为有动转。可得名为乘。无为无动。如何说名乘。答如有为能动。乘用得名乘。无为无动转。是体得名乘。真如与彼运载。智为体性。亦得名运。如海运船。虽不动。亦名运也(上解乘名)。   言无著般若等者。问般若论中。但列七名。余指瑜伽。依捡瑜伽三十六释。与对法论义有不同。云何得名少别义同。答摄二解。一乍观二论。似若肝胆。审而察之。诚同水乳。如下疏引。会性等者。即体名乘。若是体性。性字从心边作生。即是真如体性空有。真如体性。不得称乘。事须与七种大性相应。即种姓之姓字。从姓。意说所证大乘真性。与假者人七种种姓。和合相应。方名大乘。阙一不可。所待别故。即此乘性之言。通有为无为也。二者。相之名虽少别义。与对法论第一同者。然般若论中。但列七名。余指瑜伽三十六释。与对法论。义有同不同。今应略释所引文。对法论为前。无著论为后也。   言一境大性等者。谓十二分教中菩萨藏摄。方广之教。即依当体说也。对法对能缘心。名境大性也。无著据体。彼名法大性。瑜伽无著二论无别也。   言二行大性等者。瑜伽云。心大性。谓有一类。于无上正等菩提。发正愿心。对法据二利行。名行大。或约二利俱时之心。又有二说。一心大性。唯自利。二者。只此心大性。亦通利他。问行与心既通二利。有何差别。答初后别故。先由发心。后方行行。二能行所行别。心为能行。行为所行。   言三智大性等者。瑜伽云。谓有一类于法大性生解心。法大性。即是二无我之真理。对法约当体说。名智大性。无著名信解大性。据邻近法。以彰名也。瑜伽取所证理。名法大性。对法约根本智。名智大性。无著据相应之信。故彼名信解大性。此三本论名自别。   言四精进大性等者。瑜伽云。增上意乐大性。谓有一类。已过胜解行地。证入净胜意乐地。此大论意。别约圣者说。对法据总。凡圣相合说。始从凡夫。直至成佛已前。三僧祇劫。䇿勤三业。修难行苦行。名精进大性。简异三乘精进不名大性。无著云。唯约初地已去。证四不坏信。故云彼名净心大性。   言五方便善巧等者。瑜伽云。资粮大性。望佛果菩提。名资粮也。对法云。方便善巧大性。假者身中。有大悲故。不住涅槃。有大智故。不住生死。对法望无住涅槃。名为方便也。瑜伽云。福智望佛果菩提。名资粮。无著亦云。彼名资粮大性。无著与瑜伽同意。方便是用。悲智二种。与无住涅槃。而为方便。资粮是体。二论互举。影略说故。   言证得大性等者。瑜伽云。证得大性。谓即所证无上菩提。即是证得大性。不别也。对法云。证得大性。约现在功德说。无著云。果报大性。对因业说也。   言十力者。此即百四十不共功德也。八十种好。添三十二相。为一百十二。加四清净四无畏。即一百二十。又加十力成百三十。又加三念住三本护。又加大悲无忘失法永拔习气一切妙智。即一百四十。   言彼名果报大者。菩提涅槃名大果报。无著合说名果。但名果报。对法别显。名十力四畏等。成就二字。解后得也。证实不谬。应言果大。不合言报。报属异熟果故。体是有漏果位。于百法内。唯有六十七法。清净无漏。云何言报。古人谬翻。云圆满报身。正义应云自受用身也。对法别显十力四无畏等。无著名果报大。即所证无上正等菩提。名别体一也。   言七业大性等。业通因果。今取果中建立佛事。利乐名业。影取因中三无数劫。亦名业。无著云。时大性。时亦体通因果二位。今取因中三僧祇劫。影取果中穷生死际尽未来时。建立佛事。即果也。问穷生死际。为说自穷。为说穷他。若自穷者。生死尽处。至解脱道。岂过此已不利乐耶。若穷他者。生死相续。无有尽时。如何能穷。答应说穷他。后难宁通。答不望总聚众生界说。众生法尔无尽。望一一众生。至佛果位。名穷生死际。齐此已还。诸佛于彼。常行利乐。问有性可然。无性之人。生死相续。无有穷尽。应不利乐。答既言尽生死际。化利当休。咒不尽耶。而无别乐。如人畜子教之。直至成人方息。此亦如是。化生死得尽时名大。三僧祗劫自习业至解脱道。名为穷尽。顺般若时。名大。对法举所行时。无著取三无数劫时也。问七大性几通有为无为。答路云。境大性。信解大性。果报大性。通有为无为。余四唯有为。问因果何别。答良云。境界精进唯因。后二唯果。余三通因果。   言乘体根本即等者。会经文。彼胜鬘经。宗理性一乘。一乘即大乘。大乘即佛性。佛性即涅槃界。意道若约大乘。根本唯真如。若据未则通万行也。大乘两个字。真如是体。万行是用也。将用就体。说未通万行。既未通万行。亦乘亦大。是万行向上用摄。此亦乘亦大。用就万行。体约末名大乘。若将末就本。将万行就真如。将相就性。摄用就体。总名大乘。义方周足也。谟云。此中根本体。即下随胜体中。摄事归理体。经云。一切法亦如也。若枝末。即下真实体收相。云未通万行者。且如般若。体称智度。行解包弘名亦大。有所运载。名亦乘。一体能持二般业用。名亦乘亦大。持业影名。非是将用就体。名亦大。将体就用。名亦乘。虽有□□。终乖本意。   言七大性体通等者。缘疏文奄含。总言通也。其实七大性。唯是有为。有为是种姓故。故言七大性体。通有为无为。   言当具显示者。有二意。一近结乘体。即一乘章中出体性门。总含随胜真实等。为具显示。二远结大乘等。即一乘章中出体释名字。明说意彰差别及问等五门。名具显示也。   言此为总句者。结前大乘经。三个字是总。总有二义。一者。大乘经三个字。是一切大乘经之总。二者。十七句中总句也。   言名无量义等三句者。初标别句也。   言是所说大乘经别名者。出别句。即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是。此间秦本经中之别名也。   言正法华中等者。竺法护三藏译正法华。只有两个别句也。第一云。讲宣菩萨方等大颂。即同此经教菩萨法。第二句云。一切诸佛严净之业。即同此经佛所护念也。彼正法华中。略无量义一句也。   言论牒经有十七名者。指别句也。据论家。先合标列十七句了。然后一一牒解。论无单头便解。更不别标。疏主与论家标列。所以疏云正合论文。   言应云为诸菩萨说大乘经等者。列别句也。十七名中。复分总别。末后一句取上法门。是总也。下云。能生一切能所诠故。此中大乘经名总。总一切大乘。第十七名总。总大小乘故。故能生一切能所诠也。此十七句中。除第十七最上法门一句。取余十六句。束成八对。一诠教显理对。无量义经是诠教。最胜经典是显理。二总生别就对。大乘方广是总生。教菩萨法是别就。三胜依胜对。佛所护念是胜依。唯佛能说。余人不能也。胜缘者。诸佛秘法。名胜缘也。教义为所缘也。佛智为缘。是佛之所缘法名胜也。四教含根熟对。诸佛德藏名教含。教含功德故。根熟者。诸佛教法。待生根熟与说。五生身法身对。能生诸佛是生身。诸佛道场是法身。六破染成净对。诸佛法轮是破染。坚固舍利是成净。七出生摄入对。善巧方便是出生。宣说一乘是摄入。八胜法俗喻对。第一义处名胜妙法。莲华是俗喻。贺问云。此十七个名。为是经中本来有。为是论家安立。答经唯有三句。余十四句论家安置。以无量经有如是义故。谟破云。此乃是违论害疏也。论分明牒经。有十七名也。梵本经若无。无何牒举。下疏亦会云。于论句中。三义增胜。故偏说之。故知经家十七名。本皆具足也。   言论云一无量义者。牒也。   言成就义者。解也。解中以此法门。说彼甚深妙境界故。即是经文。问无量义以何为体。答以一真法界为体。何以知之。答以此法门说彼甚深妙境界故。即是一真法界。问真如一体之法。何以言无量。答真如虽是一体。有二义。得称无量。一者真理体遍。名无无量。无处不遍。量同虚空。无有一法不以真如为体。故青青翠竹等云云。二者。真理一法。能生无量义。故名无量。问言无量者。其事极成。如何唤一真法界作义。答两个意得名义。一者。对能诠教。此是所诠理。义之理。名为义。是所诠义。名为义。二者。对能证智。此一真法界。是所缘境。境义名为义。具此二意。故得义名。问一真法界。名为无量。其义极成。未审所生教义。因何得名无量。答所生教义。不合名无量。缘能生真如。是无量。所生教义。随彼能生。摄末归本。名无量。二者。所诠真理既名无量。能诠教诠彼真如理。理无量故。教得无量之名。当诠之时。理上具尘沙众义。义既无量。事须得无量教诠。教无量故。义亦得称无量。此中二义。解所生教理。亦名无量。此是论家解。只此解与经家大段同。于中少分不同。依经家解。教无量。一切对根。本来设教。谓对众生根。根既无量。教亦无量。教对根既无量。每个教下所诠义。义亦无量也(上悬说了下依疏辨)。   言论云一无量义等者。一真法界及能教并所诠义。总名无量。成就者真如也。唤真如作能成就。出生众义。得成就名字者。教也。字有二种。一有功能字。二者无功能字。堪与名句文为所依。名有功能字。不与名句文为所依。即不是此间收也。问何名有功能。答能诠是文。文即是字。与名句二而为所依。由能诠文义得显故。字即是体。文是功能。功能即名句。文即是字。为二所依。方是能诠。若不与名句为依。但名为字。如言斫刍阿娑利缚。此云眼无漏。此字说之为句诠差别故。若言斫刍。但名为眼。说此为名诠自性故。此之二字。亦是即文。与彼名句。为所依故。此是有功能字也。若单言斫者。此但名字。不生眼解。非能诠故。此名功能字也。今约功能字说。是能诠故。义者。所诠义故。故成就字义。以此法门者。法门两字。是向上字也。说彼两字。即是言说也。甚深妙境界者。即向上义也。所诠义对能缘心。名境界。已上经文。   言深妙境界者。论主牒经也。   言即佛最胜之等者。论主解经也。佛字解前经家甚深也。真如法界。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能知甚深故。佛得甚深之名。最胜二字。解经妙字境字。与经家解同。即是甚深妙境界。妙境界即是向上义字。对能缘心。名境界也。   言能诠教法等者。问经云无量义目所义。如何教亦名无量。答疏言能诠教法等。义既无量。教亦无量。如阿耨池流出四河。四河无量。义体亦尔。所诠真理既尔。能诠经教。得名无量也。   言由此字教者。结也。路云。由此法门。对众生性。说胜境界。故教及义。俱名无量也。   言无量义经云等者。引经证也。问何要尔许多教及无量义耶。答疏言无量。经云以诸众生等。意言众生病行多。药铺上药般数亦多。众生性欲千异万异。将教就根。根无量故教无量。教既无量。义亦无量。义无量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如是无相。无相不相。名为实相也。其一法者。即是无相。离十种相。故名无相也。   言如是无相者。重牒向上无相二字。此亦不解。唯解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四个相字。摄释都作三解。无相不相不相无相。一云擎却最向上无字。唯取向下一个相字。此相字是有相也。次下不相。不由无也。亦是空也。却将最向上无学。向下两处转。此真如法上。亦无有相。故名无相。此真如法。亦无无相。故名不相。成上故云不相无相。二云擎却向上无字。唯取向下两个相字。两个相字之中。初向上相字。是有相。向下相字。是无相。却将一个相字。向下两处转。此真如法上。亦无有为相。名无相。亦无无为相。名不相。无有一个有为中。不以无为实相。而为体相。成上故云不相无相。三云无者无遍计相。不相者不无依圆之相。却是有也。成上故云不相无相。初解为胜。又诏云。真如离相。名为无相。四相不迁。名为不相。问何名实相。答无相当情。亦是有相。将向下不相无相四个字。解上实相也。不相之无相。故名实相也。   言菩萨摩诃萨等者。显益也。经云。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真实相已。自利也。本智证如。名为安住。   言所发慈悲等者。便是利他行。菩萨成就得无缘慈。真能拔众生苦。如饥馑劫。变石为金。令诸众生得实受用。简异凡夫二乘有愿不能实救世谛者也。问相随于见。菩萨无漏相分。众生有漏。如何能用。答诧彼为质。自所变者。变是有漏。问变石为金之时。为石即金。为于石上别变为金。若石即金。为同种生。为别种生。若别变者。既不从石生。复从何生。答但诧于石。为增上缘。其实变金。从自种赴。若亲他种。即阙引自果义。   言于众生所真能等者。行无缘慈。于一切众生。向上皆作真如观。而能拔苦。苦既拔已。后为他说法。能令众生得受快乐。即五种乐也。即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也。无缘慈。众生缘慈。及法缘慈。炽然观真如。便能于众生身上。与乐拔苦。   言一种子等者。农有言。一颗种子。三年收得一百硕。今者真如从一法生于百千义。百千义中。复生百千万数也。又解此唯约第八一个识。无漏一个种子。能感异熟总报之身。即自受用。独一种子起现行。见一切相好之用。皆等法界。如一种子生百千万等。前七转识。皆有无漏种子。皆起一个现行。随其所应。庄严三身(此绝好)。   言论不唯取所生等者。会论文。亦云通好也。会论文者。恐人错会。将谓空取所生教义名无量。今兼取能生真如。亦名无量义也。如阿耨池流出四河。四大河出水既无量。其阿耨达池岂有量耶。通妨者。问无量义遍于教理者。何故论家唯说所生。答疏言无量之体等。金云。论以佛最胜境界体周遍故。或能成就彼无量字义故。名无量义。由此能诠教及所诠义。亦名无量义也。经中但以能诠教所诠义。名无量义。其真智境名为一法。一法即是无相理也。意取真如也。合论意。不唯取能诠所诠名无量。亦取能生真如理。亦名无量。故名不唯也。问无量义体。正取何法。答经文自有二释。一云。如法说中言。是一法门名无量义。真如体性难可测量。正名无量。对能证智。是境义故。亦名义也。此当体立名也。二云。能生无量教法。从他立名。名无量义也。   言二最胜经典等者。问制伏放逸。律教于先。究畅钓深。论宗为上。各有一能。何故经藏偏胜。答安国云。今此经中宗明一乘。会二归一。形二藏也。准大论有四释。一除疑入法。经胜。离苦乐二边。律胜。发生正慧。论胜。二又生定故经胜。生戒故律胜。令生正慧论胜。三离欲界生上界故经胜。离三恶趣生人天律胜。断无明惑出于三界论胜。四离贪故经胜。离嗔故律胜。离痴故论胜。三藏气力恰齐。何故此经独于三藏中胜。答此无量义经故。唯诠真如。真如是一切法中最胜故。所以对于三藏教中偏胜。但表胜。谁遮彼胜。以经破二归一。不然。无量义经未破二也。   言三大乘方广等者。理正曰方。包弘曰广。唯大乘有。若论正法。广陈之方。广通小乘有。大乘方广。以无量大乘法门为体。问如何是无量法门。答即是教法理法。随大乘众生根器之教法及二空理法。此经具有。名无量。大乘法门即此无量大乘法门。是菩萨二利行名无量。问何以知。答下文云。随大乘根器之法。此经具有。名无量法问。二者。前来大乘方广之教。名无量法门。应是化随大乘众生根器之教法。此经具有。此无量教法。皆从真如流出。故名住地成就。住持者。即住持也。   言四教菩萨法至成就者。引论文。不化二乘等故者。疏主释也。应是教化菩萨之法。此经具有也。意言即是说无相一法。生一切法。教根就菩萨也。下云。普令一切众。亦同得此道。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问法华经正化二乘。如何言不化二乘。答约闻法华经。取声闻果者不化。若回心来。便是化菩萨。不唤作声闻。   言五佛所护念等者。若他人总有此法。交他人护念。今唯佛有余人无。所以佛自护念。故如轮王髻宝。余人无故。善护念何别。答彼约利生明护念。愍念名护。教菩萨法收。此约于法护持明记。名护念。故与彼异也。   言六诸佛秘法等者。论文也。秘是藏义故者。疏主解也。甚深秘要之法。余人不知。似佛藏惜也。如王齿印非余人知。藏去声呼。如世伏藏唯自得。此法亦尔。唯佛知之法。名为秘法。亦如人王所居。名为尊位也。下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实相即是无量义处。真如法也。   言七诸佛德藏等者。此有三说。一切德与禅定藏别。德是功德。藏是禅定。禅定能持功德。故定德藏名也。禅定藏之与功德。俱在经中。故此经名诸佛德藏也。二云禅是禅定。一切功德。因之所发。故只唤禅定。作功德藏。禅定功德之藏。在此经中。故此经名诸佛德藏。三云在二乘位。名解脱身。真如能生功德之时。能诠教不名德藏。在大乘菩萨位。名法身。法身能生功德。教能含容法身真理。故唤无量义经。诠教名藏。经即是藏。   言八诸佛密处等者。问与前秘法何别。答秘法望得人。唯佛自得。余人不知上法名秘。此密处。即根熟者与说。根未熟者不说。望佛心名密。意道四十年前二乘根未熟。但与菩萨说大乘。不分明为二乘说。唯佛自知。余人不知。今四十年后。众生大乘根性熟。为说大乘无量义经。引无量义法。令说不说。唯佛自知。他人不知。名为密处。   言九能生诸佛等者。诸佛因闻此无量义经。修习得成报化佛身。故名能生诸佛。谟云。自他受用。从二智生。大小化身。从报质起。然报从果位胜智种生。劣无漏皆已舍故。若言三慧亲成报体。恐疏也。   言十诸佛道场等者。论文释也。如世积谷。积麦之处。名谷场麦场。此经是能生无上道处。名道场也。此有二说。一无为功德名场。有为智名道。此场向上是诸佛得道之处。名为道场。二者。无量义经是诠显法身功德之处。名为道场。此法门者。教也。能成无上菩提者。法身菩提也。问既是法身。如何言菩提之性。答前来第九能生诸佛报身化身。此间言道场。显法身也。   言十一诸佛法轮等者。唤此经作法轮者。法轮因故。亦名法轮。破结障故。解法轮义。教能助智断惑。又云闻法华经。不堕地狱畜生。亦有摧义。名轮。问法轮自性体唯智慧。经诠于理。何以言轮。答正断惑障。智慧为初。断道起时。必先闻法。即法轮因也。故名为轮。推功归本。名曰法轮。   言十二坚固舍利等者。皆是论文也。坚固者不坏义。不可失坏名不可坏。非是打不破。舍利者。佛体也。一遗体舍利。二法偈舍利。教法能诠三身佛体故。亦名舍利。问报化何故名法身。答与功德法为依止。总名法身。非唯真如。犹名法身也。论云。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体依聚义。总说名身。故此法身五法为性。非净法界独名法身。二转依果。皆此摄故。   言十三善巧方便等者。即佛果功德教化众生方便。因此经成。佛成就得彼方便故。唤此经。依方方便。从所成名。如母因子。贵有方便故。能说三乘五乘教法。故名方便。意说此经是彼成就智慧家之巧方便也。即是彼所化众生成佛之方便。虽举五乘。意取成佛也。   言十四宣说一乘等者。此全是论文也。教理两法。总名一乘。宣说即是说法。真如理从教下宣出来。名宣说一乘。一乘之理。在佛身究竟。二乘不究竟。元来是大乘中分将去。二乘中本来无也。问无量义一乘与法华一乘何别。答别。无量义唯教理。法华四法。又无量义约性。法华一乘通性相也。   言十五第一义处等者。此法门即是此经教法。教法名处第一义。即是法身。八谛之中真如。是胜义胜义谛也。诸教是前七谛处。此无量义经教。是第一义处者。法身名第一义也。能诠教是法身。第一义住处境界。经云。无色无形像。法身体遍无方处。无根无依无住处。如何说住处。答据实。真理本无言说。约诠而论。教是法身住处。法身由能诠显。故立以处名。非言法身定居此处。   言十六妙法莲华等者。总标也。问佛为八万大菩萨。说无量义经。因何更莲华名字出来耶。答望佛本意。正为八万大菩萨说随生性欲教理。缘八万大菩萨自利行。任运进修。利他行药病门中未能精审。未能应病与药。观根受道。如来为说无量义经。及八万大菩萨随生性欲说法。教化众生。药铺上药褁纸袋多。只缘世间人病般数多。众生性无量。如来说亦无量。法无量故义亦无量。教义真如三法总名无量义。正为顿悟菩萨说教理。次舍利弗等声闻人。向无量义会坐来。闻说随生性欲教理。便作念云。我闻教理。莫是世尊随我性欲说。又闻无量义者。从一法生。我所证悟法。莫是从一法中分出。微有舍权取实之心。只此心与法华会上回心为因。亦与说法华经为时至成就。权亦未舍。实亦未取。却向声闻身中法空真如向上。说有出水义。名莲华。正以教理为菩萨说。说真如向上出水功能名莲华。正说无量义。因便兼说莲华。莲华名字从此而兴。所以天亲菩萨解。解论有二释。一出水义。论文以所诠义名华等。疏释也。言即证智甚深无量。阿含甚深。证开敷。经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疏主解四法得名处。唤他教理师。将无量义经莲华是教理。令同此经莲华。亦取教理。唤他古师取义不当。何故疏主今引法华经二甚深。证无量义经教理耶。答疏主从宽为名。于中意别。能诠教中唯取大乘教。同无量义经华开敷。所诠理中唯一真法界理。证无量义经出水义也(上解总标)。   言出水有二义等者。第二别释也。论云。出水有二义。缘论主两义。解莲华。一出水义。二开敷义。今且解出水义。缘真如在两种人身中。出水便有两般名字。一对顿悟菩萨体出莲华。二对渐悟菩萨用出莲华。且解第一义体出莲华。问论文不说是顿悟莲华。疏主因何。第一义中安顿悟名字。答疏主观第二义能出水人。既是回心二乘渐悟菩萨。疏主体此论意。第一义中必是顿悟菩萨。所以疏云此谈华体。已下疏主安置顿悟名字。论意巧略。第一义中。唯说所出水莲华。不说能出水。第二义中。唯说声闻为能出水人。不说所出水莲华。出水者。论云。出水不可尽。不可尽即出水义也。安国三义解。一约法性身离垢染。故名出水。疏主解云。法体性常名不可尽。即是凝然常。不同定性二乘涅槃时尽。二者。报身之体断二障故。名出水不可尽。穷生死际。尽未来时。建立佛事。功用无尽。无萎歇故。名不可尽。即不断常也。三者。化身之体。示相超凡。名出水。教化众生。大乘法宝。用无穷尽。名不尽。经云。周给一国。犹尚不匮。正义取初解。法身真理。名不可尽。论自解云。出离小乘浊泥水故。相国云。一者。凡夫身中我执如泥。二乘身中法执如浊水。二者。二乘苦依身如泥。有漏功德如浊水。出水亦二义。一顿悟菩萨身中二空真如理。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为出水。唯识云。虽有客染。而本性净。问顿悟菩萨身中真如。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所起执是大乘家法执。不是二乘法执。如何言出二乘法执。答摄云。由菩萨有彼二乘种性。今成菩萨。不取彼一乘之果。亦名为出二乘浊水。若尔。无二乘种姓者。如何名出二乘法执浊水。既有斯妨。第二解云。夫言出水者。不要先在水里后出名出。但本来不入水。亦得名出。如一个从水中到岸上名出水。一个人本来在崖上。不入水。亦名出水。顿悟菩萨身中二空真如理。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出水。   言此谈华体顿悟等者。疏解论文云。出离小乘浊泥水故。解顿悟菩萨身中真如理体。性离泥水。故名出水。解论家出水二字说。   言法体性常者。解论家不可尽三字也。   言谈一乘理性等者。解论家出离小乘浊泥水故。上解第一义顿悟菩萨体出莲华讫。   言二复有义莲华等者。论解渐悟菩萨用出莲华举喻。莲华出泥水。喻诸声闻入如来大众中坐。指无量义会下声闻。得闻无量义经教理。如诸菩萨坐莲华上。指无量义会下八万大菩萨。世尊与说无量义经也。   言闻说无上智慧等者。法合也。智慧境界。智慧之性。名智慧也。清净境界者。对如来能缘心。名清净境界也。菩萨闻已证如来密藏真理也(上尽文也)。   言此意说言菩萨等者。疏主解论也。指无量会下菩萨闻说教理。是顿悟菩萨在报土坐莲华。闻佛说无上法。证如来密藏也(标了)。   言声闻回心已去等者。疏主解释也。声闻回心已去。得入大众中坐者。此二句疏。标法华会事也。亦如菩萨坐莲华上。指无量义会下。闻说智慧。亦证密藏法华会上事。闻说开示悟入。亦名为智慧。对能证智。名境界也。智慧之性。真如理亦名密藏。问疏主但闻说智慧清净境界。证出水义。何要菩萨坐莲华证耶。菩萨设尔不闻无量义经时。亦坐莲华。声闻设闻无量义经了。亦未坐莲华。答若事上说。则不坐。若法中论。则心缘教理。名为坐华。即声闻菩萨两处皆有也(上来释)。   言前解菩萨顿等者。料简差别也。问前来出家有其二义。二义皆名出水。既一种是出水。何故分成二义。既分成二义。前解约何名出。后解约何名出。答疏言前解菩萨顿悟等。意言二空真如理。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体。出体者体性。性能出水。故名体出。用出者。回心已去。超过本位。舍于法执。得出水名。后时之言。目法华会也。料简。一总体出。一切梵天上至佛位已前。真如理性。本离执染。二别体出。地前顿悟菩萨伏烦恼。身中真如有出水。望名别体出。三假用出。无量义会下。声闻未回心。微有舍权取实心。身中法空真如。有出法执浊水。望未是亲证。名假用出。四真用出。初地菩萨圣智亲证。名真用出。有解云。今即不然。诸抄皆指顿悟菩萨体出。便唯依体出。□解莲华也。见道声闻人。微有舍权取实之心。便唯名用出莲华。此总不尽疏意。今准疏意。顿悟菩萨无量义会下。亦有体出。亦有用出。声闻人在无量义会下。亦有体出。亦有用出也。且顿悟体出者。法空真如理。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体出也。此既是八地已上菩萨。初地时证遍行真如。岂不是用出。又声闻人。无量义会下。既有用出。身中真如理性垢染。二乘法执不得。即是体出也。问既若总有体用二出。何不向顿悟菩萨身中言用出。声闻身中不言体出。答但是随增胜义说也。无量义会下顿悟菩萨身中真如理。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体出相增。用出相隐。声闻人无量义会下微有舍权取实之心。用出相增。体出相隐。但是随增胜处说也。问既无量义会下菩萨声闻。总有体出用出。应可无量义经对声闻菩萨总名莲华得否。答无量义经对声闻。但名莲华。不得名为无量义。无量义经对顿悟菩萨。但名无量义。不名妙法莲华。以彼声闻无量义会下微有舍权取实之心。不是正为。所以教理二种名傍莲华。因说着声闻莲华。乘便说着菩萨莲华。莲华因。便说本来不是故。意说所以无量义经对声闻说。得名莲华。若对菩萨。但名无量义。不得名莲华。若无量义会下。顿悟菩萨身中。真理法身。本来不与二乘法执相应。名莲华者。何唯无量义经一切望手菩萨。总合名莲华。故知无量义莲华。不对菩萨也。向下问答处。有说无量义。对菩萨。正名无量义。傍名妙法莲华。妙法莲华经对声闻。正名妙法莲华。傍名无量义者。彼处与此间义别。彼处约教理名莲华。心缘彼理名坐。不妨菩萨亦有莲华。此间唯约真如理名莲华。即不对菩萨。故知疏主叙他义。后问答中。方申自义也。疏主傍化二乘。故作此说。闻教理已有舍权取实之心。向身中真如理上。说傍莲华。本来正为八万大菩萨说教理。傍鼓击着声闻。名莲华。故名傍化声闻。故作此说也。   言华开义等者。论家第二义。以华开义。解莲华。此疏全是论文教理。故名华开。   言众生于大乘中等者。般若会下。未分明说。由自是权。于大乘中起悬崖想。生怯劣心。此说四十年前未说无量义经。不说莲华。今说无量义经。显示如来净妙法身。正是华开敷义。路云。准出水。初义正。以教理化诸菩萨。顿悟者莲华。准出水后义。以教理二。傍化二乘。亦名莲华。故第十六名莲华。上来论家两义之中。第二义与时亦成就稍亲。   言十七最上法门等者。引论文。总标名也。一切大乘经。是最上法也。门者无量义。经与余最上法为门。依主释。   言摄成就者。摄取一切诸大乘经。依能诠教及所诠义并真如理。皆此经摄。无量义经名摄成就。摄取无量名句字身。此上三句。是无量义经向上义也。亦是无量义经功能也。   言频婆罗等者。是解大乘经偈数。有说此最上法门中。摄法华经中频婆罗等偈数。此亦不得定指法华经。亦不得定指大乘经。此举法华经中名句。但是为引意道。诸余经中有尔许多名句者。此无量义经之中。皆能摄得。引论文了。   言此为根本摄余等者。疏主解论意也。即是无量义经也。沼云。有二义名摄余。一余十六句名余。二通一切经中名余。   言此乃所诠是余等者。第一重。此经能诠与余经能诠为门。此经所诠与余经所诠为门。第二重。此经所诠与余经能诠教为门。问何以如此。答此经所诠是真如。真如为能生也。教为所生。一切经能诠教。是此经教下真如理生得故。此所诠与余经能诠为门。又此经所诠真如能生十二分教故。此经所诠与余经能诠为门。又此经能诠与余大乘经所诠为门。一切经所诠义。皆依真如。此无量义经教下是真如。由无量义能诠教。诠着真如。真如向上有尘沙众义。众义既遍在诸经教下。诸教下所诠义。是无量义经能诠教诠得故。此经能诠与余经所诠为门也。   言故频婆罗是小乘等者。问前频婆罗等五十二数中第几数。答频婆罗。是小乘中五十二数中第十八数。大频婆罗第十九数。阿閦婆第二十数。大阿閦婆第二十一数。问何故从十八。便至二十不次第耶。答大频婆罗是十九数。大阿閦婆第二十一数。以数同故。略论不举。俱舍论算数本是六十数。今唯有五十二数。余八遗忘。问谁人遗忘。答或结集时略却去。或翻译家遗却。亦不妒也。二云。从西国来时。只有五十二数。余八缘此方人根钝。行用不得。略却去也。   言此是余大乘偈等者。问何故唯摄大乘经教偈数。答以十七名。是此大乘经家之别名。就大乘为论。言摄彼频婆罗等大乘偈颂。其实亦能摄余乘所有。能所二诠。九部之法。亦是真如法界中流出。   言即是二十千万者。问所译法华经但有七卷。宁言二十千万亿偈耶。答此尽是指法。如此之类。皆此所摄也。问释迦何故摄他久远偈颂耶。答二说。一摄释迦所证理。与彼不别。即彼此是从真理平等中所流出。何缘真如不摄彼也。二不摄频婆罗等偈。故指二十千万亿偈。意言如此带数之偈。此经所诠。是根本皆能摄也。   言论云十七句中等者。证总别也。二解总别也。一云。即是十七个名总是总也。余当经中文字是别。二云。即十七句中最上法门名总。余十六个名是别也。问此最上法门。与前大乘经名总何异。答此最上法门。对当经余十六个。名为总也。第二安国云。前大乘经名总者。对后十七句名总也。最上法门。对余一切大乘经名总。亦对当经之中十六句为总也。前大乘经对别故总。此最上法门根本故名总。虽然互有宽狭。取最上法门宽于大乘经为正也。   言此经但有三等者。指陈随胜也。问十七名中。何不取余名字。偏取三名耶。答疏言一无量义等。真如是体。当体是胜。能生教义之用。体用皆胜。   言二教菩萨法等者。人胜。所教菩萨。是胜人也。   言三佛所护等。说法化主胜。唯佛有故。余人所无。化主胜也。   言三义增胜等者。问无量义经有十七名。如何法华经中但说三种。答疏云。三义增胜。故偏说之。三种顺彼本来说教之意。故名胜也。问此法华经有是名否。答有经云。为诸声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亦与无量义教菩萨法同。故云此大乘修多罗多有十七名。论说岂同余教。答唯此经与彼经体同。故同有之。不通诸经也。一无量义者。此云。如来说法。一相一味。即是真理。即同成就字义也。又云。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二病行。经云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等。同性欲无量。二最胜经典者。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法中最为其上。三大乘方广者。此经云。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由尚不匮。何况诸子。四教菩萨法者。下云。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五佛所护念者。下云佛自住大乘。意云。既住大乘。即是护念等。六诸佛秘藏者。经云。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秘密之藏。七诸佛德藏者。经云。以要言之。如来所有之法。如来一切自在神通之力等。入诸佛密处者。如五千退席。观根未熟。非是法器不为说经。九能生诸佛者。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十诸佛道场者。经云。当知是处即是道场。十一诸佛法轮者。诸佛于此转于法轮。十二坚固舍利者。经云有如来全身。十三善巧方便者。经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等。十四宣说一乘者。经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等。十五第一义处者。经云。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又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等。十六妙法莲华者。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教妙。诸佛智慧甚深无量。理妙。乘此宝乘。直至道场。行妙。诸法寂灭相。说佛智慧故。果妙。十七最上法门者。此经一切性相大小乘故。   言问其无量义经第十六等者。问意前来说无量义经。有十七名。十六与此法华经。无极妨难。更不论。唯无量义第十六名妙法莲华。与灵山会上莲华。二名何别。若一种。不合分二处说。若两经异。何得同名耶。   言答有五等者。标五解也。五解有何差别。初答意。时虽有异。体无差别。无量义经是未出水莲华。法华是出水莲华。二能依所依别。无量义经是所依莲华。此法华经是能依莲华。三体用别。无量义经是体。法华是用。四教理行果。无量义经唯教理。此经唯行果。五偏圆别。无量义经唯教理。是偏。此法华经具四法。名圆。故五义各别也。   言一云莲华有二时得名等者。此第一答中。有二师义解莲华。一顿悟菩萨体出莲华。出水不可尽。名出水。二彼复有义。渐悟等菩萨用出。莲华无量义会下。未出水莲华。法华会下。回心已去。正名出水。故言已出未出别。设在无量义会下。在法执之中。亦名性能出水。亦名莲华。   言彼经亦尔者。即无量义会下。体出水也。   言性能开敷者。谟云。此据莲华在水中。总喻真如理性。故开敷义以解莲华。若别配者。华开敷。莲出水。   言彼时犹未化二乘等者。二乘之人。虽在无量义会下。微有舍权取实之心。身中法空真如理。名傍莲华。彼时犹未化二乘。取一乘故。未回心前。名未出水。   言今者此经正化彼大乘等者。指法华会上回心了。却向身中法空真理上。说正莲华。名出水莲华也。   言彼经正名无量等者。即教理对菩萨也。傍名妙法莲华者。教理对声闻也。   言正逗菩等等者。彼经正化菩萨。对菩萨说。正名无量义。彼经傍化声闻。令生信解大乘。是胜傍益二乘。所以对声闻等。傍名莲华经也。彼时虽未发心。警觉信故。名傍莲华也。   言此证正名妙法莲华者。问如何此经名无量义。答此经正化二乘乘舍权取实。正名法华。化菩萨闻开示悟入行果。莲华对菩萨。傍名无量义也。   言正化声闻入等者。问何故此经名正莲华。答疏云。正化声闻等。化回心声闻行一乘行。趣一乘果故。经云其两足圣尊最胜无伦匹等。   言时位有殊等者。定前定后已出水未出水。名时有殊也。无量义会下声闻位。法华会上回心成菩萨位。名位有殊也。问何名体性无二。答两经俱以真如。为体无二。但是彼正举真如。此正举行果。能依行果与所依真如。俱有一体之义。若法归分别而为殊。若依证会之时。冥然一体。行与如一者。如入初地。妙观察智起现行时。本有种子为因缘。二空真如为所缘。缘世第一法。为等无间缘。多闻熏重为增上缘。具四因已。刹那生现。正修如时。如函与盖。更无差别。果与如一者。如大圆镜智起照真如时。理智一味。智亦如。理亦如。木中火性。若陈其相。坚𤏙性殊。若能所二依体。亦是一也。   言故将说此经等者。问如何说法华经。先入无量义处定。答缘无量义。缘是体。此法华经是用。欲谈其用。故先显其体。后说法华也。   言二云无量义经等者。无量义经举能依教对菩萨。正名无量义。正依真如。对声闻。傍名妙法莲华也。妙法莲华经能依行果。对声闻。正名莲华经。所依真如。对菩萨。亦傍名无量义。又法华经以真如行果为体。无量义经。以真如教理为体。同是三法。三法数同。又无量义经举所依真如。对菩萨。法华经举能依行果。对声闻。安国云。二经名体无二。彼经真如。此经行果。行果之体即真。体用不相离。即是体无二。俱号莲华名无二。   言三云彼据智慧等者。糅云。彼无量义名。莲华体。是无为德。此经名法华。体是有为德。此约智慧功能名法华。如来后得智有会二破二之用。名慧功能。问此第三答约何义。分成二经。答一约智慧体。名无量义。名莲华。二会不会异。彼经不能会二归一。此法华经能会二归一。故二经有异。   言四云又彼以教理名为等者。无量义以教理为莲华。则狭。法华经以行果为莲华。则宽。行通有为无为。果中通理。果则宽也。无量义经教唯大乘理。则狭。又有说。行中通万行。行必因闻教悟理。自有取果。必因闻教悟理。行行有是闻教悟理。不必行行取果。所以行果宽。教理狭。   言菩萨已修一乘等者。明不取行果所以。问何故偏与菩萨说教理。不说行果耶。答疏言菩萨以修一乘等。若是菩萨未修一乘因。未趣一乘果。故彼经即要说一乘行。令菩萨行行说一乘果。令菩萨趣果。菩萨既自能行一乘因。正趣一乘果。更何要说行果。故彼正为化菩萨。所以不说行果莲华也。   言由但不知等者。明唯说教理之所以。问如何彼经唯取教理。名为莲华。答疏云。由不知应病等缘。菩萨修行多为众生。说法教化。缘登地菩萨有所知障。不识众生根性。恐教化众生说法时。不称众生根性。返招其咎。要知教理之所以。所以世尊于彼经中。知菩萨要教理之法。故说教理。化彼菩萨。故说教理莲华也。   言今此会中二乘等者。正为声闻人。说行果意也。   言五云彼以教理二等。指前解经品得名处。四法名莲华。教行并开敷。理果俱出水也。   言前三义释彼此体同等者。前三义中。第一义。无量义经。取未出水莲华。此经已出水莲华。已出未出俱是真如。时位有殊。体性无二。第二义中。无量义与法华经。各三法同也。无量义经举能依教义。正名无量义。所依真如。傍名妙法莲华也。法华经举能依行果。正名妙法莲华。所依真如对菩萨。傍名无量义。二经所依。皆是真如也。第三义。无量义经约体。法华经约功能。智性智相体用不相离。故言同也。第四义中。此名法华。彼名无量义。无量义经以教理名莲华。法华经以行果名莲华。二经各以二法。何故宽狭不同。答无量义经唯教理。教中唯大乘。理中唯真如。法华经取行果。行中通万行。果中通理智果。又闻教悟理之时。不必行行取果。若行行之时。必因闻教取果。取果之时。必带前三。第五义。无量义经唯教理莲华。法华经通教理行果莲华四法。四法不同。名此宽彼狭也。   言由此义故等者。别结无量义。彼无量义经。唯以二义故。名无量。一法教也。二义所诠义。成就字义故。   言彼无量义经云等者。问佛为众生。谈尔许多教法作用。答疏云彼无量等。   言然今此经虽初等者。别结法华经。即指方便品初智慧及门。   言后文多以等。即开示悟入名后也。   言实体上下等。前释名解契秘赜之微诠教也等。   言后解为善者。意取四法得名句文。名后解善。教行并开敷。现果俱出水名后。   言法华既尔一乘亦然者。第十六名与法华经同。五重妨难问答如此。十七名中。有宣说一乘。还同法华经一乘。亦合作此五重问答。故言亦然。准此法华一乘。亦合如此。故云如来欲说法时。至成就也。   言第四所依说法等者。解成就名所依。说法随顺威住成就者。此论文倒也。正合云住随顺说法所依威仪成就。纪国云。□他敬畏名威。容止可观为仪。次解威仪体者。一入定。二雨华动地。三众生。此三是随顺如来说法威仪也。   言住者依心等者。问如何名住。答如来说法为能住。此二种威仪为所住。此解住字。如来说法住此威仪。故名为住。问何名所依。答即是佛自住所依威仪。而说法故。此上解所依字也。问何名随顺。答说法是所随顺。三种威仪为能随顺。未有说法华经。不雨华时。未有不雨华。亦不说法时。此三种威仪。能随顺如来说法。金云。威仪有三。一随顺同证理威仪。入无量义三昧。二随顺古佛威仪。与灯明事同。三随顺众生威仪。下云一心观佛。   言说无量义经讫等者。辨安坐义。亦云解残经。佛说此经已。结加趺坐。此两句经。论家不解。故言残经。说无量义经讫。即是解经中。佛说此经已。明坐意也。此经即指无量义经也。问何故欲说经。先结加趺坐耶。答表拟入定。先结加趺坐也。问入定有何所表。答身处于座。身为能依。座是所依。身处于座。智□深理。方可法谈。故入定也。   言如说般若等。问为复定说法华经入定。诸经亦尔。答疏如说般若等。般若者。是能断金刚般若也。此经唐三藏于东京译。太宗皇帝贵有疾。问三藏。有何功德不思议。三藏云。有能断金刚经一卷。陛下令翻译此经。有敕宣。依令于东京译。如今金刚经。即无对面念。问何名对面念。答有说。住背面念。面谓生死。定能永弃生死面故。故得名背。婆娑云。面是定境。对是亲瞻。对真如境。同时念敷。明记不忘。虽然正证之时。都无分别。须得念明记。后智方记。问何不言对面定。答邻近为名。其实定同时念敷。明记偏强。所以不说定。但说念也。从定而起。后方说般若。   言后起方说经者。后解坐相。即是结加趺坐也。问说无量义经时。莫垂足坐不如此。何故说此经已。复言结加。答此经虽不说。准正法华经。说无量义了。别升高胜之座。即是说无量义经时。所坐狭小。后说法华。更别升高座。为声闻说法。表胜上故。所以重明加趺。问何故说无量义。不现威仪。说法华。方有威仪耶。答瑜伽论云。佛为声闻说法有四事。一号胜高座。二现诸威仪。三出声謦咳。四颜色舒悦。   言坐有二相一降伏等者。因中所作之事。皆顺生死。今成佛已。不顺生死。降彼因中顺生死心。所以左押右。又右者用之先。故因中造恶。先举右手。今日以左押右。故名降伏坐。二者吉祥。以右押左。此方以左为尊。以右为卑。西国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此则以右押左。以尊押卑也。又右者。随顺佛果位中所作善事。名吉祥。如人作事。左则不祥。四十年前。声闻修行。取小乘果。名左。左不祥也。今日回心随顺佛果。菩萨善事。所以将右押左。名为吉祥。问未审此座其相云何。答路云。有说以两足趺加。结置两䏶上。如龙盘结。故名结加。应为加字重也。有作跏字。不知所从。疏主造疏时。字未足。如今有也。又坐有两重。一蹲坐。二舒脚坐。三怙膝坐。四䠒跪坐。五垂脚坐。六骆驼坐。僧祇律六群比丘作骆驼坐。诸比丘白佛言。自今已后。令法加趺坐。此中意虽举结加趺坐。意取此坐时。所入定也。嘉祥云。结加趺坐者。为入定之缘。此座不同俗人。又异外道常立。或翘一足。身既不端。心则不正。结加趺坐。是诸佛常坐威仪。表佛身端。即心正。问诸威仪中。皆能修善。何故但说结加。答佛及弟子住威仪而入定故。若行住。速疲劳故。倚卧。便增睡眠。唯结加坐不退也。瑜伽论云。结加趺坐有五因缘。一顺生安最为胜故。二由此宴坐。能经长时。不疲倦故。三是不共法。不同外道之所有故。四令见者发信心故。五佛及弟子共许可最胜故。如是威仪。一切贤圣咸称赞故。正观如是五种因缘。是故应当加趺坐也(上辨安坐义了)。   言此明依止安处等者。出所依种类也。正是论主解威仪成就。以彼论主科为三段。疏主都引论家三段科文来。每段向下配属经文。三段论文。经一处着总威仪。威仪不一。所以谟科。科所依种类也。论主问云。示现依何等威仪。而说于法。疏主解论家问词云。此明依止安处何等轨仪。而说于法。疏主自答云。依三种法故。   言今依三种轨仪者。疏主解三种威仪。威仪即法也。论云。一依三昧成就故。疏主配经云入于三昧身心不动是。余二准之也(上疏主科经)。   言入定证真等者。疏主笔断三段文也。问何要入定。答入定为证真。问何要入定证真。答入定证真。只为起通。问何要起通。答起通为警动。问何须警动。答令众生生渴仰心。故此分三。即是入定雨华地。众生生渴仰心。   言不唯等者。述古非。以彼威仪成就中加趺坐文。显古人疑。只唤结加趺坐作威仪。余入定雨华众生渴仰心。不是威仪。疏主破云。不唯安座名为威仪也。   言梵云三摩地等者。释三昧缘由。安国云。禅定诸名不同。总略而言之。不过九种。一名三摩呬多。唐言等引。三摩等义。呬多引义。旧云三摩提也。等引者。唯定非散。通有心无心有漏无漏。此有两师解。初师云。引等故名等引。正在定位。身心安和平等之性名等。只此等心由定力引起。定为能引。身心平等所引。引之等故。名为等引。依士释。二云。所引故。名为等引。谓由定心起来。能析伏惛沉掉举。离高下故。今定心平等。只此等心。能引起定中心身。安和适悦。名为等引。此即定心名等。身心安和适悦名引。等之引故。名为等引。依主释。二者。三摩地。唐云等持。旧云三摩。翻为正定者。讹也。三摩。是等义。也是持义。等谓平等。由离不平等烦恼心故。而得此平等故。名为等持。问若凡夫位中持得不平心。名等持。佛位无此不平等心。如何名等持。答如此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名为等持。通定及散。通漏无漏。唯有心。三者。三摩钵底。此云等至。旧云三摩䟦提。唯定非散。通有心无心根本近分。四驮演那。此云静虑。旧云禅也。五质多翳迦阿羯罗。此云心一境性也。质多心义。翳迦云一。阿羯罗境也。多者性也。六奢摩他。唯定唯有心也。七名现法乐住。唯定非散。唯根本。八名心。九名定也。   言观无相理等者。问此云三昧。是何三昧。答疏云观无等处者。真如理。名之为处。是无量教义所依止处。名之为处。无量之处。名之为处。若解无量义经。释名处解了。今解处亦一字是真如。真如亦名无量。无量即是处。持业释。准瑜伽云。无相三摩地者。不低不昂。违顺境共二相应故。一不思惟一切相故。名为不低。二不思惟无相境界故。名为不昂也。   言论解一依等者。标三昧成就也。论主问云。世尊于何等威仪。而说于法。答依三昧威仪也。问何名三种。答一依入定。二动地雨华。三众生渴仰。问三中后两段威仪可然。未审世尊那伽常在定。何要入定。答论有二解。一者。成就自在力。二者。离一切障随自在力。   言一者成就自在等者。论初解也。问论中两解何别。答初约德明自在。后约障明自在。是二差别。论云。自在力者有三。一者。只定便是自在力。同时定心起来。令一聚心心所法。专住一境。因兹便有决择智生。名为定自在力。二者。由定同明起。得根本智内证真如。名证自在力也。三者。由定同时起。得后得智。为众生说。说亦自在。名说自在力。由成就得三种自在力。身心不动。故离分别计度忧喜等境。皆不能动也。设使金刚神。以金刚杵。奋威悬击。皮肉不伤。假使劫烧。亦不能损。如再生尊者。林中坐禅。牧童见谓之灭度。积聚此薪。荼毗供养。火灭出定。身毛不伤(上引论文)。   言谓若不入三昧等者。疏主解也。问何要事须入定。答疏云谓若等。问何名分别动摇。答心有分别。身有动摇。二者。心有分别。心有动摇。若顺情境到。心与喜受相应。身带悦泽光润。违情境到来。心与忧受相应。身带憔悴枯槁也。   言今入三昧等者。今若入定。身心俱不动。故世尊欲说此经。还须先入定身心不动。于证及说。得自在故。故入三昧也。   言二者离一切等者。论第二义。十一个字。是论文也。   言谓入三昧离诸等者。疏主解也。一切烦恼。皆是定障。就胜而说。下劣受变惛沉掉举顺逆差别。一者顺障。谓惛沈。二者逆障。谓掉举。今入定离诸定障。令入三昧观无相理。起根本智。内证自在。由智慧力。外为众生说法。慧得自在。名得自在力。同时离定障。定得自在。故言离一切障随自在力。上依论双标二义也。   言论次别释者。论主重释前二义也。   言随顺众生不见等者对治道者。定慧两法及菩提分法。总是对治道也。若作觅字。错也。正合作不见二字。传写人相连书之。成觅字也。论云。不能任运见对治道。明知作不见为正也。对治之法。莫过定慧。及三十七菩提分法。总是能对治法也。所对治是法执烦恼。如来入定随顺众生。从定起慧。摄取菩提分法故。摄取者。证会义。交众生证会。取三十七菩提分法。一则对治定障。二为成佛之因。上论文。   言释初自在力等者。疏主解也。凡夫事须加功用行。不能任运而得也。   言今佛亦尔者。诸佛菩萨任运。而得名自在(解初自在力也)。   言二为对治无始等者。论主解。随自在力也。   言释随自在力等者。疏主解。随自在力也。谓定能起慧。本后二智。内证外说。故名为力。随彼定力。断得定障。随彼慧力。对治坚执烦恼。名随自在力。   言坚执烦恼谓分别等者。有坚执烦恼。于烦恼上。有分别动摇。由心有分别。身动摇。即是见好生喜。见恶生忧。因兹便有是非心起。是非心起。自是他非。因此是者生爱。非者生嗔。便能发业。招后苦果也。如是轮回。被众苦缚。尽未来际。沉沦恶道。无有尽期。推功归本。皆是众生本来起坚执烦恼。分别动摇也。   言今为治此分别等者。故入三昧离坚执。或分别动摇。故佛世尊示现入定也。   言论又解云等者。解器世间也。故佛知自身上三世事。及知他人身上三世事。据实。亦合道未来。论家文略也。   言示相故也者。问佛何故入定。断定障耶。答疏云示相也。不是实入定也。   言问佛无不定心行住等者。问意佛无不定心。那伽常在定。尚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若尔事须加功用行耶。如来但任运起身说法。何须入定耶。下有十义答也。   言一入出随缘等者。入则静。出动。出利物。即是说法。化主入利物。则是动世界。或出动是说法。入静即是众生见佛入定。亦是入利物也。   言二若不入定等者。定为瑞本。若不入定而现瑞者。恐有人言非佛现也。意令知法妙而生尊重。是佛现之也。   言三欲说法时等者。若不入定。争知鹙子是上根法说。中根喻说。下根宿世因缘。   言四显法殊胜等。若不入定说法。恐人生容易心。显佛说法。事须先证而说。令生尊重。佛欲说之。尚须入定。将知此法极是甚深也。   言五显慧必由等者。欲得起慧。事须证理。欲得证理。事须修定。又显指后得智证理。指根本智后得说法。根本智证理。必由入定方能起之师范。后学令向。后一切众生定慧双也。   言六示定慧等。二乘唯得四禅八解脱等。唯是定满。未断所知障。不得慧满。又云。佛示定慧满。若不定满。则定门不彰。若不说法。则慧义不显。   言七者为末等者。为将来作说法摸轨。佛欲说法。尚入定静心。况于余人。轻尔辄说。   言八示善思惟等者。金云。不同余人。要假咨问。若能入定思惟。即能解故。故是聪明。摄云。不思而说。说多疏谬。思而方陈。陈乃审谛。审谛无过故。是聪明之相。如夫子入大庙。每事皆问。亦如问马足数乃方对。瑜伽云。有三聪慧。一于善受行。二于善决定。三于善坚固。名聪睿也。   言九入定现瑞等者。有三解。一云。弥勒四众各有三问。弥勒三问者。一问放光。今者世尊现神变相。次问入定。今佛世尊入于三昧。后问雨华动地。现希有事等。二者。四众三问者。一问放光。二问雨华。三问动地。众生不知佛入定。故不同也。三者。弥勒问四众问。为二答。则文殊二问一答。名三问答也。   言十显示三密等者。意密等者。意密即是意业教诫轮。放光身密。即是身业神通轮。说法语密。即是悟业记心轮。古人多取语业。名教诫轮。意业名记心轮。乍观似通。理即不然也。先由意业。思择观察众生。然后救度。所以意业名教诫轮。先由观他人心。然后说法。以语说法。属记心轮也。   言偈曰随瑞审妙等者。勒偈备忘也。随是入出随缘。瑞是放光。现诸瑞故。审根故。余准知。   言问将说法华等者。问意如来何不但说法。宁要入定耶。又定中何不入法华三昧。入无量义三昧耶。   言答即如将说般若等者。例同此经也。问为复唯说法华要入之。诸经亦尔。答如说般若。亦先入定。不唯此经。说般若时亦入定。不言入金刚定。今说法华。何要言入法华三昧也。   言法华体即无量义等者。理体无二。问夫说法华。即合入法华三昧。何故入无量义定耶。答缘法华三昧与无量义三昧不别。若依四禅定。观着出生真如理。名无量义处三昧。若依四禅定。观着出水真如。即名法华三昧。二经俱是真如。所以不别也。   言无量义经为菩萨说等者。对根名异答。无量义经对菩萨说。但名无量义。法华对声闻说。但名法华。   言无量义经谈体等者。体用相增答。问二经俱以真如为体。有何差别。答疏言无量义经等。且无量义谈体。能生教理。真如之体得名无量义。法华经约真如之上。有能出二乘法执浊水功能。名为法华。二经俱以真如为体。故将法华。且入无量义处三昧也。   言下文有悟等者。指陈随胜答。问若无量义经为菩萨说。法华经为声闻说。何故下文为华德菩萨。说法华三昧。不说无量义三昧耶。答疏言但是随机济等。意导随根不同。宜闻无量义经名目发心。便与说无量义名字。宜闻法华发心。说法华也。   言又教理行果等者。明宽狭有殊也。问体既无差。何故分于二经。答疏言又教理等。意言无量义。唯是教理。法华通教理行果等四。如前者。此间还合有五重问答也。   言又先观察等者。证理推功答所以入无量义处三昧观理。后方说因果功能法华。故从无量义定出。说法华经也。   言今此雨华者。经云是时等。嘉祥问云何入无量三昧已。现三种瑞。谓雨华动地放光。答今将明尽理之法。故有三种极大之理。天为其大雨华。地为其大动地。佛为其大放光。以表法不可思议。故现三种也。安国云。雨华故。世界所以严净。地动故。众生所以调柔方可化。以佛慧住。经之理之所感精变。天地不隐其瑞。地不吝其动。问如来说此法华经。即应便说。何须雨华动地耶。答正是四众堪闻一乘时。既有非常之瑞。必有非常之法。便感诸天供养。所以天雨四华。天雨四华。与法华经。为瑞相也。亦表三世诸佛同说一乘。三根众生同归不二。故现三瑞也。是时者。入定时也。天雨者。涉云。忉利天人游天园中。华向下散。名雨天华也。今此解。皆是如来神力也。动地雨华。一切皆向如来身上说。不得向天人身上地神身上说。问若不约天人身上说。如何天雨华。答从上而下。似天降下。故言天雨也。   言曼陀罗等者。问何名适意。答疏解云。见者心境。适悦人心。故名适意也。摩诃者大也。适意大悦人身心也。   言曼殊沙者此云柔等者。有二义。一体柔耎。故立其名。如言耎草。二云。此华能令见者身心柔耎。离刚强三业。矿者古猛反。金璞也。分粗弊三业不调柔。喻如金旷也。摩诃云大。大柔软华。表佛言调柔软悦可众心。经云。有佛子心净。柔软亦利根。又云。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又云。若人善软心。所雨之华。见者身心柔软。佛说法华经。闻者离刚强矿三业。故四十年前。声闻坚执刚强。无人共他语得。今闻法华经。知二乘果不究竟。故便舍二乘果。回心向大。除彼法执。云乃心性柔软。有此所以。说柔软华也。问此四华作何颜色。答曼陀罗其色似赤而黄。如绿而红。曼殊沙者。其色鲜白。无能为喻。今时雨者。多是白华。有所表矣。如白莲华白毫等。路云。问涅槃何故列适意等四华已。复言曼陀等。答即翻译谬也。   言欲明法悦心者。结曼陀罗等大小二华。调三业者。结曼殊沙等大小二华。亦云。雨四华之意。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又云。心怀大欢喜。身意泰然。快得安稳皆法悦人心也。   言芋音者。一切神通力。雨华动地□事。皆约佛神力说。若约能名芋。约所名雨。众生见华从上来。故名雨也。   言华有五德等者。一掩臭恶。庭前华始吐。臭恶早蠲除。会下暂闻经。即能摧障垢。经云。我今复疑悔。又云。疑悔永已尽。又云。若有净心敬信。不生疑惑者等。   言二严净国土等者。天华若降了。国界自端严。身若暂闻经。万善皆增长。即是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二十五位得益。又云。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法师功德品云云)。   言三敷荣见等者。华若不开则已。开敷必见莲台。教法不说则已。说则必显其理。华若现敷荣。必能见莲药。如来说妙法。决定悟一乘也。   言四先花后果者。树若华发。当知果不虚。众生悟一乘。必证菩提果。经云。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问何不当日下果子。答若雨果子不雨华。应可不行因而得果。   言五香气远腾等者。此华不唯能结果。抑亦香气远腾。所以顺风香气远。闻者必劝忻。名声遍十方。闻者皆归仰。经云。见佛在大众。名闻满十方。又云。即时诸天于虚空中。高声唱言。过此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世界有国。名娑婆。是中有佛。名释迦牟尼等。   言唯雨此非余者。表闻此经发心劝悦。雨初二华意也。离执二乘硬强心故。出后二华。意四十年前执着心名硬强。今日回心名舍硬强心。故名雨。此非余也。   言又将开一乘等者。五者无增减也。亦云。明四华雨之所以。谟云。此则疏主以义推之。非不如是。未必即尔。如火宅颂。亦作如是进退解之。一乘之中。法有四种。故雨四华。不多不少。此上显实。   言亦开示二乘者。开权之中。教理行果有四。故雨四华。且大乘有四。经云。曼陀罗华况教。摩诃曼陀罗况理。曼殊沙华况行。摩诃曼殊沙华况果。又小乘亦尔。曼陀罗华配小乘教。摩诃曼陀罗华配小乘理。曼殊沙华配小乘行。摩诃曼殊沙华配小乘果。   言亦为度四生等者。已下十三重。俱是疏主进退。以义安之也。胎卵湿化。此约具缘多少。从宽至狭。配卵生。具四缘。一胎藏。二卵㲉。三湿润。四因业。前三增上缘。后一因缘。缘胎具三缘。除卵㲉。湿二缘。除胎藏卵㲉。化依一缘。除湿润。唯有业慧也。   言兴四念者。观身不净。除净倒。观受是苦。除乐倒。观心无常。除常倒。观法无我。除我倒。如次能作常乐我净。四德之因名。名四念住。问何不言慧。而言念住。答积念能引定。此心无始时来。如猿猴。禁制不得。佛交修四念处观。先由于念明记。能住于心。专住一境。是念功德。德引于定。定能引慧。从初缘说。名四念处。不言余法。以邻近为名也。   言修四正勤者。古译云四正勤。新云四正断。于此四中。精进起用。能正断故。名为断。谟云。外道亦云有修断。错行乱学。不名正断也。一未生恶法修断断。下一个断字。是能断精进心。上一个断字。是未生恶法。恐未生恶法生来。事须修精进心。防不交生起。三业与精进心相应。初夜后夜学悟瑜伽。恶法无容生起。恶法是所断。精进为能断。能断所断。故名断断。如设堤塘。二者。已生恶法修律仪断也。杀盗淫妄名恶。欲拟断斯法。事须修能断律仪。律仪即合掌礼拜。披陈忏悔。此名律仪。为能断。已生恶法修律仪。律仪即断。若约所断恶法。律仪之断。如断蛇头。精进能断恶。能断说名断恶法。能断善恶法。亦名断。三者。未生善法修修习断。善法未生。修习交生。还是三业精进。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恭敬。善法是所修习。精进为能修习。能修习即断。持业释。犹如钻火。四者已生善法。修防护断。善法虽然已生。若不着精进防护。被他懈怠起来。损却善法。善法是所防护。精进为能防护。能防护即断。持业释。如溉灌陆。   言获四神足者。神谓神通。足者因义。因能得果。因得足名也。欲勤心观四法为因。感得神通为果。名四神足。一欲以希望为性。拟修神足须得欲。然后修之勤。勤即精进。心者果去世中劣定。定是心学。定得心名。由曾修劣定。熏得种子。由曾修皮定。方始今生能修定也。观即是慧也。此有二解。第一欲勤观为因。神者定也。神定神变自在。禅定者名神。欲勤心观为因。神之一字是果。欲勤心观为因。修得四禅定为果。四禅因。足有四。名四神足。第二云。欲勤心观为因。起得四禅定为因。起得神通为果。此第二解恰似欲勤心观。一重因上。感得四禅定等神通四重果也。   言行四法迹者。迹者因义。因得迹名。四法者。无贪无嗔正念正定。四法与三学为迹。对法第十六云。无贪无嗔为戒学迹。由因贪嗔为门。毁犯戒学故。所以无贪无嗔为戒学迹也。正念为定学迹。由念于境明记不忘。然后定生。能令专住一境。故念与定学为迹。正念与慧学为迹。由定令心专住一境。因慈便有决择智生。故定为学迹也。   言证四谛理者。知苦断集。证灭修道。苦空无常无我等。十六行相(如下辨)。   言截四流者。漂人天趣。溺三恶道。令不出离。如世瀑流。漂草溺鱼浮向上。名浮漂。龟鱼沈向下名溺。即四瀑流也。路云。依大乘解。一欲界四谛。每谛下十烦恼中除五见。为见流。又除一无明流。唯有四个惑。谓贪嗔慢疑。四谛各四。成十六惑也。修道之中。三个贪嗔慢。除无明并身边二见。见修合说。总有十九惑。并忿等二十。成三十九。为欲流体。虽所发业及所得果。亦是欲流。非根本故。非能故。不取为体。或相从说。亦是流法也。二者有流。谓上二界。各四谛下有三惑。谓贪慢疑。二界四谛总有二十四。并修道每界有二。谓贪慢。二界合有四惑。见修合说。总有二十八。并上二界憍色谄诳共四。各有八大随。计四十八。为有流体。问彼界烦恼不能发业招于当果。应非瀑流。答上界诸烦恼。虽非发业。以能润故。亦名流布。三见流者。三界见修合说。总六十六。为见流体。四无明流者。三界见修。合有十五个无明。为无明流体。上来依路府抄。兼取随烦恼为流体。有解不取随烦恼为流体。若据漏义。总得名流。若据漂溺。有情不出三界。随惑向上无此流义。事须是发业润生。烦恼随惑。无此功能。故不取也。   言断四系者。系是缚义。身者定也。由被四法系缚不得禅定。名系。一贪欲身系。由有贪欲。求种种财。为散乱因。不得上界定。名之为系。二嗔恚身系。由有嗔恚。而兴斗诤。为散乱因。能障于定。名之为系。三戒禁取身系。执戒禁修。苦乐行为散因。能障于定。名为身系。四见取身系。由有此系。颠倒推求。自是非他。为散乱因。能障于定。名为身系。初二在家起。后二出家外道。   言去四轭者。轭者缚义。如牛被轭。不得解脱。大论十九云。一染污寻伺轭。二不染污寻伺轭。三喜乐系缚轭。四一切色想轭。由此异生虽至有顶。而被四轭所系缚故。于彼下地。还复受生。辨云。依初禅定。能离初轭。依第二定。能离第二轭。依三四二定。离第三轭。依四无色定。离第四轭。   言得四妙智者。即大圆镜智。妙平二智。成所作智。初三通本后。第四唯后得也。   言如悟四涅槃者。如下说。   言证四德者。即常乐我净。是涅槃德。谟云。表义有十三重。此则疏主以义推之。若准道理。非不如是实有此理。若准拟。决定合他经意。未必则尔。如下火宅品颂疏意也。   言散佛以申供养等者。释经余句也。问何要将华散佛身上。答以表佛身供养。问一华散佛即得。何要四华。答四华到佛身。表佛前来十三重四事已周。四华到众生身上。亦劝众生当来成佛。成此十三重四事四华。   经言普佛世界等者。二义解普。一云。只动三千界普。普动。二者。放光照万八千。动地亦等。故言普动。   言释迦所王三千等者。明动境。释迦所王。不越三千。名佛世界。此皆普动也。问灵山说经只是小化身。王一四洲。如何言三千界耶。答一云。言三千界者。依大化身说。约二乘回心已后。入大乘位。当得见大化身也。二者。释迦所往只是一四洲。以彼一四洲小化身佛。是大化身上分出来。举胜摄劣身。所以举大化身所王境。故言三千界。三者。只此四洲是化。大化身所王。三千界中所管。举其全数故。言长安城中住。不是总占得他长安城。但是所住宅子。长安城中住也。   言此动处也者。此上解佛放光照一万八千世界动地。唯在娑婆。   言下颂中言等者。问疏主何以知唯动娑婆。不动余界。答疏主之我体。向下颂中经意。经云。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故知唯动释迦所王世界。非一万八千世界。   言或此普动与等者。问疏主何故作此第二解。答疏主体向下经意。故作第二解。经云。一切诸佛土即时大振动。既言一切。故作第二解云。放光与动地等。立理云不尔。放光乃宽。动地乃狭。   言下文据近等者。问既言放光与动界等。如何言而此世界六种振动。答疏云下文据等。下文据近不说远。显化此界有舍权就实故。下言而此世界者。且据此界有舍权就实。要警觉声闻。且作是说。且局近处说。其实普动也。   言若依初解等者。重正当前义也。问光中世界既有权实。何故不动。答他方世界不动有二义。一根未熟故不动。二设有根熟。彼界自有佛教化。不开此界佛事。所以不动(解普佛世界了)。   言振动也者。经言六种振动。初动相。次动因。且动相者。一动地者。不安之相。表二乘是权。振击二乘法执坚执之心。执二乘为极。不肯回心。今世尊振动世界。表二乘非究竟也。二动地者。希奇之相。表思渴闻法也。   言长阿含说六时等者。六时动中。转法轮时。不是唯约鹿菀说。一切说法时。总名转法轮时。   言二六方动大等者。忽然东头高西头下。如廗上翻谷。名东涌西没。西头高东头下。名西涌东没。涌起也。南北亦尔。中涌边没者。中心高四方下。名中涌边没。如𨫼上下也。若中没边涌。如水池里石颗打波。四向去名边也。中没者。铸子泻油。四面中心下。又三。约人说。西涌东没者。妙音普贤从东方来。名东没。至灵山会。名西涌。此间闻经了。却回去。名西没。到东方名东涌。南涌北没者。文殊与弥勒问答了。从此往娑竭罗龙宫去。名北没。到彼处名南涌也。龙女从海发来。名南没。到此间名中涌。此间事了却去。名中没。中涌边没者。十方分身从本国来。名边没。到此间名中涌。此间事了却去。名中没。到彼处名边没也。   言今或是此者。意言此佛欲说此经时。地六震动。或是此大般若中六方动。名六动也。   言三六相动等者。标六相也。   言摇飏不安等者。释六相。飏者。风吹云飞也。鳞垄等者。鳞谓鱼鳞。垄是新耕地。凹凸垄中。鳞垄相似。凹凸。即是高下不平之貌也。   言或六方等者。问何名涌。答六方出没为涌。即前来佛菩萨也。   言隐隐有声者。问何名振。答隐隐有声。如雷起。威惧之义。如立春地下即有雷声。人自不知。野鸡即知。闻便警觉作声也。   言旧云自下等者。问何名击。答古解。自下升高起作一堆土。平地生骨地也。今云。有所扣打名击。扣音如打物相似。名相似也。   言砰磕发响等者。问何名吼。答砰磕等。砰音(普耕反)磕音(口问反)并雷声亦名声。   言旧云令生觉悟者。问何名爆。答旧云。令生觉悟。见外边地动。知身无常也。今云。出声惊异为爆。忽然作霹雳发。故相似也。问六相有何差别。答动者。平安之相。涌者。高下之相。振者声小而长。击者。声小而促。吼者。声大复长。爆者。则声大而促。是差别也。   言但尔小动名动等者。问如何名动。答初动一字但名动。次动大地名等极动。涌等极涌。振等震等极震。击等击等极击。吼等吼等极吼。爆声次大。等极爆声最大。举初摄后。故言余五相皆准知也。   言今此举总等者。问既有十八动相。如何大般若但说六相动也。答疏言今此举总等。谟云。经中六动两字。有二总义。一则总前三种六相。二则总十八相。   言唯是十八变中者。即十八变中第一震动也。   言胜思惟梵天等者。动因。问世尊起六种震动。有何所以。答疏云。胜思惟梵天经论。为句读也。菩萨造论解胜思惟梵天经。经与论是一处也。若别读。即自诸余论也。以具七因故。振动世界也。此经有四卷也。   言一警怖等者。令知佛出说法。令相怕怖。不被违害佛故。   言三令放逸等者。外边大地尚自有动摇。况此身岂得常耶。放逸尘境。当便沈论。能生觉心。息诸苦缚。故有颂言。宁使现在于财位。远离恶趣及恶行。勿使富贵乱诸根。令感当来诸苦器也。   言四令念法相者。安国云。观此动欲令众生思念。世尊将说何法。金云。令诸众生。见地动已。作念云。一切法皆悉迁谢。大地尚尔。何况余物。令念苦空无常也。   言五令观说处者。摄释云。二说。二云。处者法也。今见地动。即知诸佛欲说余法。二云。处谓处所。见地动已。思念如来何处说法。后解为正。若准前解。与念法相不别也。   言六成就者。相云。如声闻。三生已来是根熟者。见闻地动。便得初果等解脱。   言七令随顺问正义等者。如来心中欲拟说一乘。为所随顺。弥勒问四众问。为能随顺。问正义者。今佛世尊欲说何法。问正义故。如风靡草。化人从己故。谟云。如来心中拟说一乘。故现此瑞。弥勒遂问。文殊答等。名为随顺也。   言此众生世间者。不是依人数。但取众生身中渴仰之心也。   言邬彼近等者。邬波迦三字男女皆同。索与斯字便别。索是雄重声。斯是雌声。轻清声。男女遂别也。   言以诸男女等者。问此诸男女二众俗。具何德能。有何所以。名近事男女等。答疏云。以诸男女等。即五戒是也。有抄配成就五戒男。堪可亲近比丘。成就五戒女。堪可亲近比丘尼。不要作如是配。若不成就五戒。即不得。既成就五戒。何妨二众总通。问经会既有菩萨。如何不说菩萨。答以菩萨现身教化众生。不离四众。摄得菩萨。云必在四众。四众不必在菩萨中。故不说菩萨也。经云。天龙者。有解天上龙名龙。此解非也。天与龙别。天众龙众。前解讫。   言夜叉者。其身赤色。虽无翅羽。而能飞空。有有大神变。作大音声。故名勇健。亦有翻为天使。诸天使故。纪国翻为轻捷鬼。亦云天狗。正法念经云。夜叉性好热血。每上妙高山。瞻望何处兵战。未得食中间。因此长嘘叹息。气上天为帚星。亦云彗星。亦云搀抢星也。天上有星。必有兵甲之事也。在须弥山第三层住。   言摄地行类者。罗刹是地行类。今经中只言夜叉。不言罗刹。罗刹向夜叉中摄。夜叉飞空。罗刹地行。向夜叉中摄也。金问因修何业。生罗刹中。答法炬陀罗尼经云。违拒师教。生夜叉中。口说不行。疾他名利。生罗刹中。以类同故。摄得罗刹也。   言彼皆讹者。空言夜叉罗刹。名皆讹也。   言大蟒田蚊等者。蟒字(鱼朗反)蛇也。尔雅云。蟒王蛇蚊字(切无)大虾蟆也。问蚊有脚。如何言腹行。答曰。有脚腹着地。总名腹行。   言余如前说者。今言人即四众。非人即八部。八部多变为人。而来听法。故言非人也。指前解说。此间更不说。故言如前也。   言转轮圣王有四等者。解二王也。经云。及诸小王转轮圣王。小王是粟散王。粟者是喻。散者多也。小王数多。犹如散粟(前来列众处解了)。次轮王。轮王有四。仁王经两行偈明五忍法门。初一行偈忍方便。邻十信。后一偈明伏忍。在三贤位。颂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者。此解仁王经第一行偈中。上二句。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者。发大心者。四弘誓愿心。一烦恼无边誓愿断。所断大故。众生无边誓愿度。所度大故。法门无尽誓愿学。所学大故。无上佛道誓愿成。所成大故。故名为大。所求所度既名为大。能求能度之心。故名发大心。三界生死。十二有支。轮转众生名轮。漂溺义边名海。若回心渐悟菩萨。至此位中。名长别。顿悟菩萨至此位之中。发心将别。故名别也(解上二句了)。   言中下品善粟散等者。解次二句经。此位之中菩萨。修行十善。有三品。上品十善为铁轮王。南阎浮提。感得铁轮二百五十辐。住在顶上。当州内不宾者。将兵烈阵。交锋得胜。便更无损害。降得将来。交行十善。更不敢起恶心。从人寿百岁时已上。至千岁已来。有此王也。中下品善感粟散王也。就中下品十善之中。十六大国王。此唐国王。中品十善感也。若回鹘土番王。下品十善感(第一行了)。   言习种铜轮二天等者。彼仁王经中。十信摄入十住。四加行位摄入十回向。唯有十住十行回向。此前三十心名伏忍。二信忍在初二三地。三顺忍四五六地。四无生忍七八九地。五寂灭。前四各三品。第五唯二品。下品第十地菩萨等觉位菩萨。上品是佛位也。偈云习种铜轮二天下者。金云。谓十住菩萨作铜轮王。王东州南州。此位菩萨修下品忍。渐伏见道烦恼。住十住位。感得铜轮五百辐。住王顶上。东州南州有不宾者。一降已后。更不起逆心。劝行十善。从千岁已上。至四万岁已来。有此王出也。偈云银轮三天姓种性者。谓十行位。渐伏见道烦恼。修中品伏忍。作银轮王。王东南西三州。感得银轮七百五十轮。住王顶上。三州人有不宾者。遣使传语便伏。已后更不起恶心。劝行十善。从一万岁已上。至六万岁时。此王出现。性种性菩萨作银轮王也。偈云道种坚德转轮王者。问何名道种性。答道无漏圣道。问道种性在何位。答此在十回向位。近后主圣道。感圣道之因。名道种性。作金轮王。王四天下。感一金轮。纯金所成。而有千辐。住王顶上。四天下四州。各有八万四千小国。望风顺化。无有不宾伏者。各持宝物。而来请王。各请向本国行化。从人寿六万岁。至八万岁已来。有此王出。圣德坚固。名坚德也。圣教说。唯金轮王具相好。余者不尔。   言七宝金光等者。路云。准彼经说。唯金轮王具七宝。余三无也。一者女宝。王夫人身中。常出无价栴檀之香。口中常出优钵罗华香。身触细耎。如迦陵伽鸟。若有触此鸟者。得远离疲乏饥渴忧愁苦恼。彼之轮王夫人亦尔。若见若触。皆受快乐。寒时身温。热凉冷。一切男子见此女者。心善分别。如母姊妹。而有五种功德相应。一顺夫意。二多生男子。三种姓不劣。喜乐好绝。不生妒心。四夫共余女娱乐之时。不生嫉妒。五所生男子皆悉勇健。人中第一。能坏他军。与转轮王种姓相。问何以业招。答离嗔善业势力感故。二者珠。此有八德。一于夜暗中作善。光明满百由旬。若于昼时日热。能放冷光明等。二若行旷野。能令多有八味相应清净水。除一切渴。三若轮王忆念水时。随王意流出。四具八楞。一一楞中有青黄赤白紫颇梨等光。五能令五百由旬内人。皆离病恼。心行正直。六能令恶龙不降恶雨。七于矌野处。能令地树木泉池莲华青蕖软草。八能于令人无撗死。无不尽寿。能令畜生不相食啖。不相憎嫉(珠八般)三轮宝者。具有五德。一具足千辐轮。其体皆阎浮檀金。广五百由旬。如第二日。二行无障碍。乘空而去。一日能行百千由旬。三随王忆念。于彼彼处。非空而往。四若有不顺之者。能令降伏。五无能为敌。若王王等。见即归心。四象宝者。调顺第一。支案地。所谓四足尾根牙等。若有如是七相具足。胜余弱一千倍力。三处能斗。水陆飞空。于一日中。绕阎浮提。能行三匝。彼性调顺。以一缕线。系咽牵行。轮王乘之。随意即至。小儿见者不怖心。若斗战时。甚能勇恶。五马宝者。色如白鹅。普身皆有天旋等相。以为庄严。于一日中。绕阎浮提。能行三匝。而身不乏。六主兵臣宝者。随王忆念。而知主意。所为所作。皆能成办。利益一切世间众生。犹如父母。七主藏臣宝者。即是主藏大臣大富长者。能以金宝因陀罗青色宝珠种种诸宝。于一切坑涧深山幽谷不平之处。皆令填满。不待王敕。宝终不尽。何况金银等。当知转轮圣王具足如是七宝用故。皆是十善中。一离嗔所感也。又有相似七宝。一者釰宝。二者皮宝。三者床宝。五者殿宝。六者衣宝。七者履宝。具釰宝者。若有国土。起拒逆心。如是釰宝。疾走而去。不害于人。见则降伏。二皮宝者。出于海中。适人得之。以奉轮。广五由旬。长十由旬。海龙王皮也。雨中不烂。风不能动。火不能烧。寒时能温。热时能冷。随王军众之所将行。能为屋舍。悉能容受。王并军众。一一隔别。妻妇不离。各不相见。其色鲜白。如日光明。三床宝者。柔而细滑。坐则凹。起则还平。若坐彼床。心念欲等即能离欲。诸有妇女。虽复于王极生染心。见此床宝。心则无染。四林宝者。若王忆念游彼林中。出生华果。赊居尼鸟。莲华池流。于彼济口。天乐彩女。亦来集会。五殿宝者。王在殿中。夜偃卧时。欲见星月者。则有星月。于其中现。见已眼乐。为之是珠眼安乐睡。睡已善梦。见妙乐事。寒时有温风所吹。热时则有凉冷触乐。六衣宝者。缕成密致。第一柔软。无垢所污。王若着时。无其寒热饥渴。消疲倦乏极。火不能烧。刀不能割。七履宝。王若着时。水行若陆。百由旬亦能行去。不损威仪。而身不乏。如是轮王具足七宝。复有如是相似七宝。随心受用。何业所招。答离嗔善业之所招感也。   言此与余经三种性别者。余经无三种性。只有二种性。应合道此经三种性与余经别。仁王有三性。余经立二性也。余经即是善戒经也。地持瑜伽唯识等经论也。善戒经第一云。菩萨有二。一本性。二客性。瑜伽唯识摄论皆言。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皆与仁王经有异。问何以故。答善戒经等。据法尔无漏种子。后因修习增长。并新所熏种子。亦名习种姓。此乃性种姓于先。习种性在后也。仁王经中不约本性种说。但说新熏进趣修行。初习名习。习已不退。名性种姓。转更增胜。名道种性。此乃则习种于先。性种在后也。   言亦与十地经等者。只是配位不同。仁王经中。有十四王。地前为四轮王。十地菩萨为欲界六天王。乃色界四禅王。从下向上。次第配之。各为一王也。十地经将十地菩萨。作轮王来。名金轮。位异也。且依仁王经配者。初地菩萨为四天王。二地菩萨忉利王。三地菩萨作夜摩王。四地菩萨作兜率王。五地菩萨作化乐王。六地菩萨作化王。七地菩萨作初禅王。八地菩萨作二禅王。九地菩萨作三禅王。十地菩萨作四禅王(上二王配了)。十地经配者。初地菩萨为阎浮王。即铁轮王。二地菩萨为金轮王。三地菩萨忉利王。四地菩萨夜摩王。五地菩萨兜率王。六地菩萨化乐王。七地菩萨他化王。八地菩萨初禅王。九地菩萨二禅王。十地菩萨四禅王。此依十地经配。不作东西二州王者。路云。以偏僻故。又有说。愿力异故。初地菩萨愿力劣。作他东西二州王。不得唯作南州王。乃至到二地菩萨愿力胜。不东西二州。便作北州王。如新受戒了。师僧未合作典直。且作维那。后三年五岁作事。识其高下。不作典直。便作上座也。若言偏僻。唯约此方说。若西国以东为上。南北亦是偏僻也。不作四天王。天以臣佐无主故。不作三禅王者。乐胜故。问何故二经配属不同。答轮王有二。一凡夫。二圣者。仁王经通内凡。作轮王故。配四十心位也。十地经唯约圣轮王说故。配十地菩萨。或仁王通业报。十地约愿力也。问云菩萨所求妙觉。复须谦己利人。何得多劫为轮王。增其我慢。答权生胜位。引余智者。令其发心。利益既多。故无过也。   言应会释者。一句通上三种姓殊也。   言睹神变之希等者。路云。睹天华之悦目。觉地动以惊心。合斯二种威仪。总名睹神变之希奇得未曾有也。   言发胜心等者。谟云。根法扶。如二掌合。   言澄情寂等者。表无他念。更不异缘。名一心也。   言冀发金言等者。冀者希望也。金言者。如来金口所出言教。名为金言。或一乘可重如金也。   言第五依止说因等者。如来说法为能依止。众生心为所依止。如来说法是果。众生渴仰心为因。   言论有二释者。问以何法为说因。答论有二释。一取众生渴仰心。为说因。二取放光为说因。是疏主取论意标。准论文意。合有二释。非正论文也。   言一云彼诸大众等者。是论主解说因也。彼论大众者。即是灵山会上十五类大众也。   言现见异相不可等者。即是雨华动地。放光照境。所睹合为异相。不可思议事者。正是能生渴仰心。问何名渴仰心。答既现瑞相。已后便作念。如来应为我说何法。渴仰欲闻。生希有心。正取渴仰心。为说因。   言是故放大光等者。论主自结异相也。种种事者。即光中七事也。   言夫佛说法等者。疏主第一解论意也。即是所说果也。生发希渴之心。名为说因。即是说法因也。   言此明说法所依止因者。都结也。如来说法为能依止。放光众生渴仰心为所依止。众生渴仰心为因。如来说法为果(上疏主解说因)。   言放光远照等者。放光远照牒前照境也。异相二字牒前所见七事。七事与众生渴仰心为因。   言大众睹光等者。即是灵山上众生见万八千界光中七事也。遂兴正念者。即是如来为我等说何法也。   言是故放光能生等者。疏主法。第一解也。   言二云先示现等者。疏言等者。雨华合名说因。想名先现。外事正宗前故。名之为先。问何故第二解通前动地雨华。答以论中前解。唯取能生众生偈仰心为因。今此第二解通取雨华动地。为说因。并是外现神变事故。故等字之中。不等入定。入定非外事。   言后示现等者。金云。法门即是放光名此法门。先因动地。后放神光。对前动地故。放光为此法门也。此说非也。但取向下方便品正说一乘开示悟入之处。名为法门。通内证及外说故。故中论有中字也。   言内证深密法故者。即是佛内证成就。得菩提涅槃二种法故。亦名授记经也。   言所以先现神外事者。疏主解也。此论法。是一乘教法。乃由内证。此从外向内解也。问先示现神通外事。有何意。答欲拟外为众生说法华经。问因何事意。便为众生。说法华经。答只缘内证深密故。   言又由内证深等者。此第二解。从内向外解也。所以内现神变向外也。问外现神变有何意。答欲拟为众生。说所之法。说所之法即是一乘法华也(上来总标外事了)。   言虽先雨华动地等者。次下别因放光。亦表通难。前来从外向内。外总兼雨华动地。此下正是疏主重料简。唯取放光也。问何故疏主前来总取。此间又简。答疏主意。若论主得众生渴仰心雨华动地。不妨总有此能。若取为第五说因成就。放光偏胜也。希奇等者。更甚前雨华动地。虽是一事。此之放光。远至他土一万八千。所见七事。此会一一皆见。是希奇也。   言一放光者。静法师云。将然智炬。光曜其身。所舒玉彩于眉间。现希奇于城外。众生睹而渴仰。如来由此说经。故取放光。为说因也。放光有二义。一展眉间毫毛着。名放。二毛头出光。任运遍三千。收即常光一寻。展即弥遍法界。名放。放者舒展之义。如来大悲常自制摄于身。四面各照一寻。项背圆光过百千日。   言眉者面首之媚者。经云眉间。即眉两中间也。一个眉表。一个眉表非有故。非空非有两中间。间者中道。眉者面之首。一面之上。最胜莫于眉。眉者媚也。面上头上。事须得眉。眉与头面。为媚好也。食举一。衣举七。作妆𦘕眉媚。赖当时出京兆尹张敞为妇𦘕眉台司举奏对曰。臣有国房为妇。𦘕眉之果也。人面上若无眉。害癞儿。卢少伦。是措大不信佛法。将佛经作承小土。在后眉发堕落。害癞自作诗云。癞去也癞去。最为精。眉毛总落尽。愁来何处停。又一部莲经。如美女面头。头题五个字。以双眉美女。本来早端。况更面上𦘕双眉。遂得一顾倾城。千金买笑。二十八品经文。早不思议。更向每品品。安妙法莲华经五个字。令一部莲经足姿媚。恰似女人面上𦘕双眉。四十年前声闻不回心。世尊眉眉头不展。争知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但自思惟。心怀悔恨。今日向灵山会上得声闻回心。从佛口生子。从法化生子。世尊从此展双眉。白毫毛头放白色光。便是说莲经时。经云。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也。   言毫者长毛等者。长毛作毫。若取毫异之。毛取毫字。亦得众毛之中最胜也。豪者俊毛也。淮南子智出万人曰毫。二字皆得。   言中外俱空者。内空如琉璃筒子。向内见外。名外空。向外见内名内空。故名内外俱空也。内外互不相碍也。   言放之圆卷等者。放已却收在额上圆卷。状如秋满月。其色莹净似秋满月也。   言围如三等者。疏本定若作圆字。即毫毛以三寸圆(若圆字即毛。以方圆径以横竖三寸)即有三。若作圆字。径头横竖皆三寸。但是卷之处。方圆径也。一寸三寸也。非是毛头方圆一寸。此皆不正也。   言令生净信者。既外有光时。必是内有胜德。名胜人也。   言二能破暝者。日光出已。世界黑暗皆除。毫光展时。表破众生身中愚痴并荡。经云。日月威光所不照。与皆大明。可了境界痴惑故。暗暝者。莫定变夕也。破器世间暗愚痴。并荡者。破众生世间暗。   言三能导明等者。众生眼虽有光明。白日则见物。夜则不见。事须得日光月光照。向外引眼。光能见物。众生内身有智慧光明。事须得如来身光引方生。   言四表内发智光者。故外有身光也。   言五能济众苦等者。表佛放光故。息地狱苦。经云。处林放光。济地狱苦。涅槃经云。佛放月爱三昧光明。阇王身疮。遂得消灭。   言六警觉群情等者。由观光明。有缘皆至。如俗讲下于种召人。如来说法。先放光召。令生觉察。来起道场。问疏言有缘皆至。为属此界。为属他界。答惟属此界。寻下文。不见说他方寻光处。问下云。又诸万亿国转轮圣王至。如何路云。三千界亦有万亿轮王至故。若淮下文。千世界微尘数等。及妙音等。亦通他方。此解善。贺破云。准菩萨戒经。一华百亿国。国既百亿。轮王亦然。云何三千国中有万亿轮王也。谟云。此破非理。准菩萨戒疏云。新旧翻译不同。十万为亿。即万亿。千万为亿。即百亿。如俱舍算说。十万为洛叉。十万洛叉。为度洛叉。度洛叉为百俱胝。俱胝即百亿。即十万为亿。如三禅下有百亿日月等。若依百亿。算十个百万为一亿。百个百万为十亿。即百亿。此与路数同。故破他非也。然路云。自三千界者。不然。准下疏云。解万亿处。此土佛出。无轮王故。说他国至。梵网经云。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何有佛。更有轮王也。   言七令厌色等者。谟云。如来神光。显色无比。超出世界五尘等境。故令生厌世。乃美色不如佛光。如世人初婚丑妇。后取美室。二喻可知。   言遂然生死等者。令众生见佛无漏毫光色已。令知自身有漏色是粗恶可厌之法。故云遂厌也。   言涅槃四色者。彼经云。种种色光。不言四种。然不过四色是本。面门者口也。四色者意表涅槃四德。纵有红绿紫碧黑色类。例相从皆青黄赤白四色摄故。   言上生举等者。举者遍也。表慈氏慈悲平普也。   言各有所表者。涅槃表四德。常乐我净。上生表弥勒果满故。举身放光。所有佛事。皆付弥勒。光如金色。显可重故。举遍身光。表圆满义。经云。尔时世尊。于初夜分。举身放光其光金色。绕祇陀园。周遍七匝。照须达舍。亦作金色等。菩萨方便经说。欲说声闻法。即放齐光。欲说辟支法。放口光。欲说菩萨法。即放顶光也。   言神境智通等者。指法相摄也。神境智通有十八变。神是定也。此定作用不测。名神。定所变名境。智是如来后得智。故名神境智通。智通中有二义。一能变。二能化。化即无而忽有。变即转换旧质。即十八变也。一振动者。如此界六种振动。二炽然者。身上出水。身下出火。三流布者。谓放毫光。远照他力等。四示现者。谓开多宝。以示众会。于此世界。尽见彼土。五转变者。如转娑婆而为净土。龙女转身为男子等。六往来者。如文殊从此与弥勒问答了。隐身向娑竭龙宫。涌出来。从龙宫又方来。望他名往。望此名来。七卷者。还摄舌相等。八舒者。如出广长舌相。九众像入身者。像者颢像。入者来义。如一镜内有多像故。毛吞叵海。芥纳须弥。大论三十五云。谓佛菩萨依定自在。能摄现前大众及以一切村邑聚落草木林藂诸山大地一切众像。内己身中。令诸天众。各各自知。入其身内。是名众像入身。十同类往趣者。如经应长者身童男童女身而说法等。十隐者。如变土时诸山不现等。如佛入涅槃等。十二显者。八相成道。如从地涌出等。十三所作自在者。变大地为金银。又掷世界于他方。十四制他神通。制伏天魔波旬。令无神通等。十五能施辨才。如加被须菩提说般若。十六能施忆念。如令阿难忆念过去无量百千亿诸佛法藏。又如婆私吒女。见世尊。作己子想。还得本心。十七能施安乐。如五百群贼。被波斯匿王排其眼目。忍苦不堪。令念佛施。如来神力。吹香山中香。填满眼匡。普皆得眼。众苦即除。名施安乐。十八放大光明。即此放光。如眉间等。问此放光与流布何别。答若直放光远照。但名放光。不名流布。若放光兼上下傍遍。即名流布。问此十八变。是六通中神境通摄。未知初作何所得成。答作轻举想故。瑜伽三十一云。作轻举想。谓由此想于身发起轻举胜解。如都罗绵。或似风轮。发起如是胜解已。于彼彼处。飘转其身等。   言雨四华等者。属当也。问前雨华动地放光见六道。此十八变。何变中摄。答疏云。雨四华者。自在之变。即第十三所作自在变。六动者。即第一振动变摄。放光者。流布之变。即第三流布变摄。见六道者。即第四示现之变摄也(上能照光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一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二   镜水沙门 栖复 录   言照境也等者。所照境也。经云。照于东方万八千等者。纪国云。但照东方者。举始显终。文少略故。据实。通照十方。古师错引正法华云。普照东方万八千土。其光大明。照诸国土。靡不周遍。乃至十方诸佛所说经法。普遍闻焉。疏主意准此。但是所照东方世界之十方。不是佛光。直照十方也。开中云。东方为群方之首。以表一乘为三乘之始。嘉祥云。唯照一方不照余九方者。表唯有一乘无余乘也。昔日从一说三。表今日收二归一也。   言一世界等者。解世界。世界之中有大小。今此言世界。是一三千界。一一界中。皆有欲界色界无色界。如是照万八千个佛之世界。问前来世尊相好中。有常向不背相。由因中不背一切众生。果中各见世尊在其前。无有不见世尊面者。忽然西边人坐。即合见世尊面西坐。即合先彼东向西去。既经云。唯照东方。不可世尊面西放光。光到西边。却回向东照耶。答二说。一云。经既东流通。即言尔时世尊放光照于东方。若向南方流行。即言尔时世尊放光照于南方。余方皆尔。第一解。十方皆照。随方经文不同。二云。是佛不共功德。如来不思议力。众生皆见世尊面向本方坐放光。不妨元来向东照也。   言唯照东方等者。东方是诸方之本。表一乘是三乘之源。又云。诸师依能被唯一。疏主显所被根胜。互相影显。义乃周足。   言西域以东为上者。胜上之上。表五乘中大乘根性为上。显法华经偏被大乘根。前解灵山云。其山顶东西长。南北狭。临崖西埵。有砖精舍。高广其制。东开其户。观此西域风俗。以东为上。约日出处为上。君王亦面东。表法华经胜故。不照余三方也。此方南面为尊。天子面南。一切人家宅舍向南开门。南方主阳。北方主阴。阴劣阳胜也。又准方志云。又此方轩辕所封。四王所统。雪山已南至于南海。名象主。地唯暑湿。偏宜象。住主以象兵。而安其国也。从雪山之中。至于西海。名宝王国主也。地接西海。偏饶珍异。而轻礼重货。雪山已北至于北海。地寒宜马。封为马主。其俗𠒋暴恶煞衣毛。是突厥等之国。雪山以东至于东海。名人主地。是支那国。古云振旦。此间指雒阳。以为国之正中。轩辕所封也。若准此方。以东为上。东方甲乙木。主春春生万物。四时中以东为上。南方丙丁。火主夏。西方庚辛金。主秋。北方壬癸水。主冬。中方戊己土。土元正形。随四季王也。东方况定性大乘菩萨。南方况定性声闻。西方况定性缘觉。北方况无种性人。中方况不定性众生。此不定性人身中。有四乘性。若发菩提心。摄属东方性定菩萨一处。若发声闻心。摄属南方定性声闻一处。若发缘觉心。摄属西方定性缘觉一处。若发人天心。摄属北方定性人天乘一处。今此是小乘不定性菩萨。若发菩提心。摄属东方定性菩萨。放光唯照东方也。   言譬如等者。举喻。   言正法华中等者。疏主破纪国错引正法华经照于十方文。所以破云。正法华中。亦照东方。殊无照彼余方之文也。   言万等者。解万八千也。注云。缘极至此。只合照万八千。更过去与经无缘也。嘉祥云。万表果乘具足。八千表因乘有缺。此则感应相关。众生之感既不遍诸方。佛之应化。亦不普也。   言表此说一乘等者。放光则照数足不足。法华诠一乘实与权。   言又万表涅槃者。一万表涅槃万德。八千表菩提八正。   言将演此经等者。义结之。此经将演涅槃菩提。此经能至涅槃菩提。此经闻者圆成当证涅槃菩提。   言故唯照尔等者。双结二解。由此三义故。照一万八千。有所表矣。   言下照者。表有苦而皆拔。是照下界分也。   言上至天者。劝有乐而求一乘。令悟五欲乐。求出世乐。照上界也。问色天欲天有乐。可劝舍。第四禅中唯舍受。如何言舍乐。答一云。第四禅中唯无有乐。有适悦身心义边。亦似于乐。二云。有顺益舍受。亦近于乐。   言慈悲者。解前上下也。   言普广者。苦乐皆沾。名普。上下皆照。名广也。   言地狱众生虽者。通妨也。问有缘皆照。上界诸天等放光照彼。有缘皆来。地狱无缘众生。既不至会。何要放光照。答疏言地狱众生等。   言此云无间者。解阿鼻地狱也。无间有五。一受报无间。唯顺生受造得此业。亦死便生。更不隔余生余趣。故名受报无间。间者隔也。二者。寿量无间。寿命一中劫。无中夭者。故名无间。三者身形无间。入地狱者。其身弥满等故。四者受苦无间。余小地狱受热苦时。有凉风间。此地狱纯是苦。更无有间。五处所无间。处无别处所间隔。   言八地狱中最下者。此据本说。大论云。此下过三万二千由旬。有等活。等活下过四千由旬。有余七地狱。皆傍布故。问何不言光照上下七地狱。但言照下无间地狱。答经中偏照阿鼻者。显上七亦照也。   言受苦不辍者。于此五中。偏举受苦一个。显余四种皆具苦故。   言苦器者。受罪人器具。   言在于处处者。以根本地狱在地下。从根本为名。余孤独地狱。地上人间总有。故名处处也。所言地狱。亦非唐梵译出。但是以义安之耳。狱字鱼欲反。皋繇所造也。   言阿迦抳瑟者。抳(女几反)𢮎(动俚反)咤吒(刃下反)。   言色究竟者。解光照彼意也。问佛放光如何只至色究竟天。答疏言色究竟天。有形之顶。光可至处也。   言不照无色等者。问无色既许有定果色。光何不照答非一切时恒皆有故。所以不照。又无业果色故。虽有定果色。非皆总有。不可偏照。况复无缘。如何照得也。俱舍云。无色无处所。由生有四种。依同分及命根。令心等相续。   言括于五趣者。问万八千界。一一皆照耶。答既言尽见。明知济照。意言一一界中五趣皆照。故云无不周遍也。   言振动唯在等者。释难意也。问何故振动唯在此界。答偏警有缘。余界无缘。地亦不动。问何故放光则照。他界。答放光遂至一万八千。显舍权就实故也。此间疏似迷人也。前来论放光动界处。放光照一万八千。动地唯此界。此界舍权就实故。今此间却将教上舍权就实向上光向上说也。前来动地唯在此界。论舍权就实。约根向上说。今此间放光。论舍权就实。约能被教上说。教通权通实。缘前来放光照一万。表一乘数盈满也。八千表二乘数不足。喻法华经能诠教。诠一乘实二乘权。盈满况一乘实。不足况二乘权也。所以得此道理。寄向上说。虽总明权实。不妨实舍权就实。唯在此界。   言亦如光照者。引例成也。喻佛放光照东方。说舍权就实之法也。   言缘集闻等者。问放光照六趣。何言四。答放光六趣皆蒙。缘集闻经。唯在五趣。除地狱也。若说修罗天摄。或鬼畜摄。疏言四者。亦不相违也。   言此七分三等者。摄释问。二乘人任运见小千界。极作意见中千界。阿那律见大千界。尚自不合见万八千世界。如何凡夫见万八千界。答尽是约如来加被令见。问加被交见有何意。答交见生死沉沦。交令生猒。见三宝出现。令生忻。交见佛入灭。通忻通猒。令发心故。且佛尚入灭。况我等岂得坚久。令生猒也。令生忻。光中佛尚自入灭。我我等应速向佛边闻法。我本师释迦莫同光中佛入灭去耶。忻闻法心也。又舍利弗见光中地前菩萨地上菩萨。修菩萨行。生忻慕心。生见贤思齐心。所以佛放光。是其本意也。   言此生死沉沦者。经云。于此世界等者。灵山会上。若凡若圣。见光中万八千个世界。一一世界。下从地狱。上至有顶。一一世界光明中。见地狱众生。被镬汤炉炭。铜狗铁蛇。釰树刀山。炎炉猛焰。一日一夜万死生。受无量苦。又见饿鬼道中。焰鬘炬口。其咽如针。滴水不通。受饥渴苦。逢食欲餐。变为猛火。临河欲饮。化作镕铜。又见畜生道中。被毛戴角。加诸杖棰。口不能言。受诸苦恼。又见人中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又见苦苦坏苦行苦。此上欲界苦。又见色界有恶兽毒虫等。又见无色界。又诸饿鬼头上火燃等。   言六者数名者。解数字。趣者趣字也。此六处是有情所归趣处。名所趣。此明界趣生体得名。问莫天宫是八戒入所归趣处。地狱是人造罪所归趣处。答此解但是趣之器具。不是趣体。不如取当来六趣受果身也。当地狱身是所趣。今生造恶业众生为能趣。当来地狱身。是今生造恶众生所趣处。当来饿鬼身为所趣。悭业为能趣。当来饿鬼身。是今生造悭业众生所归趣处。当来披毛戴角畜生身是所趣。今生无惭无愧恶业众生为能趣。当来畜生身。是今世无惭无愧众生所归趣处也。当来圆首方足人中身是所趣。今生受五戒为能趣。当来光洁自在天身为所趣。今生受八戒身为能趣。   言五蕰假者起烦恼等者。烦恼及业是能趣。烦恼及业未起。即未知归趣之处。若起烦恼及业。即六道之中是有情所归趣处。如无明为先发善行集。五果种子。系之一处。被贪爱润。转体成有。有当生果。故名所归趣也。问何名烦烦及业。答烦恼即十二支中无明爱取为烦恼。业即行支。及有支一分。名为业。造得六趣五果种子。令当来生六道处故。所以烦恼及业为能趣。六道为所趣处也。谟云。无明似斋家。行支如疏子。众僧如识等五。爱取似维那。抄名似有支。入不食家门似生支。餐了如老死支也。且十烦恼中。分别无明。正能发业。余助发。俱生中贪正润。余助润。又分别俱生中。嗔唯发不润。俱生中身边二见唯助润。不发余烦恼助分别者。皆助发。俱生者皆助润。由此润发。招当苦趣也(烦恼了)。业有三种。一非福业有三品。上品招地狱。中品招畜生。下品招饿鬼。此三业是上品无明所发。二福业亦三品。下品生阎浮提及东西二洲。中品生北洲。上品生六欲天。此三并是中品无明发。三不动业有三品。下品生下三禅。中品生第四禅。上品生无色。此三业并是下品无明发。问润生差别凡圣云何。答大论云。一以现缠及随眠结生相续。谓诸异生。二唯以随眠结生相续。谓见谛迹。若尔如有依未至定。伏下九品惑而命终者。既是异生。如何缠润。下已伏故未得上。根本定不起上故。未至定中伏烦恼故。唯识云。身在下地。未离下染。上地烦恼不现。在前要得彼地根本定者。彼地烦恼容现在前。又云。得彼定已。复起分别俱生诸惑。皆容现前。答有二解。一云。此位之人必无命终者。要得根本定。或退失定。方可命终。是故异生缠随眠润。二云。用上地种子。润下种子。曾被折伏。现无力故。虽说异生缠及随眠润。未必皆尔。如说见谛迹。唯以种润。不妨初二果人亦通现润。虽有此说。前解为胜(上说六趣总名了)。   言地持云等者。下解六趣别名也。问何名为天。既生彼已。资身之具一切皆备。所受用物自然而得。非如人间求不得。若即是依树思念。续续变起。地持论三义解天。一所受自然。欲界天。二光洁自在。色界天。三神用。无色天。以无色故。不言光洁。所言神用。似是业力。非是神通。名神用也。   言涅槃经云等者。问何名人。答三义解人。梵云末奴。此言人。一者多思故名人。人趣思虑最强。地狱苦逼无暇可思。畜生但念水草。饿鬼饥虚。受饥渴故。尽不及人也。二者。摄云。以多恩故。人中有恩德多。此解不正。若论恩德。畜生养子亦有恩也。三者。正义云。意寂静故名人。问人对天。天更寂静。何故说人。答人约三恶趣。说。不望天说也。摄云。寂静是涅槃理。意证此理名意证此理名意寂静。二云。不被极重苦乐。所喧三途苦恼。意不寂静。诸天一向受乐。意不寂静。不及于人也。简非人也。不得作仁德字也。   言杂心云以从等者。解饿鬼义。常从他求。求久不得。常受饥虚。即九种饿鬼。是应捡之。   言俱舍云以傍等者。亦云傍生。婆娑云。其形傍故行亦似傍。故名傍生也。辨曰。首上足下。谓之傍。头前尾后。谓之傍也。新云。傍生摄一切情类。以行傍故。人行虽傍。头在于上。不名傍生。傍生宽遍。古译云。畜生有四解。一畜。即时人相名谋者(刃六反)。畜积之义。二云畜生(许救反)。三畜生。绳系也。四畜生(许郁反)。畜养之义。读疏之时。依此音也。余音非。问牛驴之类可尔。若是大虫狐狼之类。谁人畜养。答多分说名畜畜养。二云。只是人不养他。无有养不得者。如稠禅师养虎。本来牛马。亦是野虫。伏义乃驱。将耕地来。便即调顺也。   言增上可猒等者。增上可猒及不可乐。杂心说也。   言出体者。六趣皆以等者。正辨趣体。此据胜说。其实具以三科为体。异熟有三。一异时而熟。因异果殊。名异。果熟酬因。名熟。二变异而熟。因有变异。名异。果方熟故。名熟。三异类而熟。善恶因感无记果。因与果异。名异。果熟酬因。名熟。问如何唯取第八异熟识。为趣生体。答由具四义。得名趣体。一实义。简有部以众同分命根假法而为趣生体。今第八是实。故为趣体。问第八已具于实义。第八异熟名趣体。五色根及五识等亦是实五根。得名趣生体。由此第二具遍义。故名趣体。简五色根及五识。不遍无色界故。五根五识非名趣体。唯第八识遍三界故。为趣生体。问第八以遍于三界。第八识名趣体。第六意识遍三界。第六识名趣体。答由此第三具恒义。故名趣体。第六入灭定等时。有间断不行。非趣体。问第八以具实遍恒故。第八即名为趣体。第七识具实遍恒故。第七识得名趣体。答此第四具无杂义。故名趣体。第七识有覆性间杂。故非趣体。唯第八识无覆无记。界无杂故。具此四义。第八识名趣体也。问设第八非唯无覆无记名趣体。答不然。若第八通余性。即还灭因果俱不得成故。唯无覆无记。得名趣体。论云。异熟若是善染性者。流转还灭。应不得成。   言故唯识云此等者。问有何教典。第八识名趣体。答疏言故唯识等。界者三界。趣者五趣。生谓四生。为体之法。事须是实也。论第八三云。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此解论常转如瀑流。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问此三法宽狭如何。答界义最宽。性义体义。通情非情。能趣所趣。次生义宽。虽唯有性。通能所趣故。义趣最狭。唯所趣故。   言又云此识足为界等者。此论第一破小乘执有。非色非心。实命根。论主破云。又先已成色。不离识。应此离识无别命根。命根即是三法中寿。色即三法中暖。普色是三法中寿摄。离识色体无命根。三法收离色。应成假。又破云。若命根异识实有。应如寿等非实命根。普寿等异识有。寿等非命根。命根异识有。应当同寿等。广破已前云。此识足为界趣生。体是遍恒续异熟果故。无劳别执。有实命根。此有三义。一遍。简五识。五识不遍界地故。眼耳身三二界二地。鼻舌识两一界一地。二恒续。简第六。五位间断故。三异熟果。言简第七识。识体非是异熟果及因故。非善恶故非因。以有惑覆故非果。申正义云。然依亲生此识种子。由业所引。功能差别。住时决定假立命根。   言又有情流转等者。唯识第三十理证中。第三界趣生体。证云。又契经说。有情流转五趣四生。若无此识。彼趣生体不应有故。谓要实有恒遍。无杂彼法。可立正实趣生。此具四义。实有。简不相应。假法常续。简第六间断。遍五识及异熟色。不遍界地故。无杂。简此趣。起余法故。如欲界身生得色界定等。总名为杂。是起余趣法也。诸趣生不尔。即有二趣并生之过。故论非异熟法。趣生杂乱。住此起余趣生法故。   言即异熟者。异类而熟。名异熟。由前六善恶心心所造业。第八无覆无记性受果。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因果性异熟。名为异熟。又异时而熟。名为异熟。过去作业。现在受果。因果异时。名为异熟。体即本识也。   言开合者。缘经有六趣字。诸圣教中。有说五趣处。疏主此间论开合。疏主所以广将诸法。次第相对辨明也。   言六趣总为一等者。一切三界有情。蕰趣之时。名生蕰。若坏灭。名死也。问何不言死生。而言死。答生则多。死则少。生则少生则千类皆生。则有多般。死唯有一种也。生有胎卵湿化不同。生多故前烈。死是一故后烈也。   言次开为二谓善者。一切人天皆名善趣。三涂名恶趣。人天二趣。从善业之所招感。故名善趣。三涂恶业之所招感。名恶趣。体非善恶。异熟色心皆无记故。唯识云。能于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为善。于后世中。有衰损故。非二世益也。能于二世违损。故名不善。五趣苦果。虽于此世能为违损。非他世故。不名为善。   言分段生死等者。唯识云。复次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因依有漏无漏之业。正感生死。故说为因。缘谓烦恼所知二障。助感生死。故说为缘。所以云生死有二。一分段者。释名者。谓诸有漏善不善业。由烦恼障。缘助势力。所感三界粗异熟果。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故名分段。分谓齐限。即是命根。段谓差别。即五蕰性。此五蕰身有齐限。故名分段。依士释。又云。此分段俱唯命根。随因与缘。有定限。亦分亦段。持业。由先业造得。一岁百年。皆有齐限身形长。乃至诸天亦尔。名分段。   言出体者。分段生死。唯正取第八异熟识及余异熟识四蕰五蕰五为体。欲色界五蕰为体。无色界四蕰为体。问无色界有定果色。五蕰为体得否。答不然。分段身但约业果身说。非取定果色。但四蕰为体。唯识云。三界无记粗异熟果为体。问何名粗异熟。答四说。一易可见故名粗。二有定限故。三易了知故。四二乘凡夫共知故。名粗异熟五蕰为体。   言辨能感因者。分段者。名言熏习识等五支种为亲因。福非福不动三业为能招感缘。一切烦恼为发业润生缘。和合而得生故。问胜鬘经云。如取为缘。有漏业因。而生三有。名为分段。不言识等五名言亲种。一何乖返。答彼等经论。隐彼亲种。但举外缘增上分因及缘。故亦无失。大论等解云。善恶业为正感因。烦恼障为缘。助感三界异熟爱非爱果。即十二支所感者。无明正发业。俱生爱取为正润生。无始时来。流转不绝。又行支为正感因。无明爱取三支为缘助。识等五支为分段生死种。生老死支为分段生死果。   四约人者。问何人受分段生死。答一切凡夫具有分段。前三果人不回心者。亦唯分段。第四果人不入无余。不回心。苦依身在。总名分段。问阿罗汉舍衣钵。作延寿法。令身久住时。名何生死。答亦名分段生死。谓同类圣者皆见故。如吃仙丹。令身久住。总名分段。又如地前顿悟菩萨七方便来。未入见道。二乘回心者。地前总名分段。又悲智平等者。初二三地亦有分段。未入变易者。若唯悲增菩萨不怖生死。七地已前亦名分段生死。无有八地已上受分段身者。尽入变易也。   言变易生死者。释名也。变者改义。易者转义。改转旧粗劣生死。成此微妙殊胜生死。故名变易。又改前有情限之身。成无限之身。唯识论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生死。问既无上定齐限。身命长时。何名生死。答资长名生。势分欲尽名死。谓菩萨有宿住通。知身欲谢。便以定愿。资身寿多少劫数。此名生。愿满定身尽处。义说名死。便入无漏定。又资也。   二出体者。问变易生死以何法为体。答正取第八异熟识为体。兼通余识异熟五蕰为体。论抄云。谓欲色界细无记异熟。问何不四蕰为体。五蕰为体。答无色无分段。色身段转故。不于无色界。入变易故。非四蕰为体。   言能感变易因者。问变易生死。何法为能感因。答取识等五支果种子。为亲因。欲界福业并色界不动业。除无想及净居业。余天等不动业为近胜缘。依四静虑缘事无漏后得悲智相应定愿。为远胜缘。由所知障执佛菩萨有情为为有。而起悲愿。亦为断此留身久住。故所知障能为其缘。问胜鬘经云。无漏业为因。所知障为缘。有意生身。云何今言以名言种子为因。不动等业而为近缘。答经隐所资。但举能资。近远二缘。故无有过。问既有亲因及所知障。何要复用无漏业为因。答若无无漏。无缘堪能感变易生死。故假此资。所以须得无漏业为疏因。感变易生也。今解云。问何法是能因缘。答谓无漏后得有分别业为因。所缘为缘助。能感变易生。问如何取所知障为缘。无漏业为因。感变易生。答菩萨不知菩提非可求。有情如幻非可度。遂执菩提。为实可求。有情实可度。即是法执所知障。便起悲愿。拟上求菩提。下度有情。其菩萨自身一期分段身欲终。恐身断故。又无发业烦烦。恐无身求菩提度有情故。遂入胜定。起无漏有分别业。资彼故业。令身久住。求菩提度有情。出定感得微细变易身。故知要所知障为缘。无漏业因。感变易生死。故唯识云。既未圆证无相大悲。不执菩提有情是实有。无能发起猛利悲愿。故假所知障为缘。无漏业为因。感变易生死。   四约人者。问大小乘中。何人得入变易生死。答二解。一顿悟。二渐悟。其顿悟有三。一智增。初地入。二唯悲增。八地初入。若悲智平等者有二。若怖烦恼者。初地入。若不怖烦恼者。二三乃入渐悟者。五果回心皆许入。初果回心八万劫至十信初心。八万劫为初。便入变易。二三四果亦尔。皆许入也。问初果回心。便入变易。为不尔耶。答不定缘初果。更有七生分段身。人天七返往来。若怖烦恼者。初回心便入。或回心已。经一二生乃至六生。亦得入。直至第七生分段身上入亦得。无过第七生后入变易者。以无第八生分段身故。第二果初回心入变易亦得。若回心已。更受一生分段身。第二生入变易亦得以第二果有人天一往来生。无有回心已有第三四生入变易者。第三果初回心便入亦得。或猒欲界身。从欲界身死后。受色界身。于色界身上。入亦得。阿罗汉人。事须当生身入变易。无有阿罗汉舍苦依身已后生入变易者。已无再生分故。问若许前三果回心入变易及顿悟七地前菩萨入变易者。何故胜鬘等云。阿罗汉辟支佛自在菩萨三种意生身。不言通余。答彼经据总想。据究竟者说。亦无有失也(上释名出体能感因约人)。   言或开为四者。谓胎卵湿化。   言生有者。从初托母胎已在胎五位。至初出母胎。皆名生有。二本有者。有即是本。过去业所感之有。名为本有。从出胎生有后。乃至六十七十。未命终来。皆名本有。三死有者。正舍命时翻睛沮沫名死有。即本有后。最后命终一刹那死蕰。名死有也。四中有者。即是死有后。生有前。中间蕰起。故名为中有也。   言四种生死等者。安国云。案无上依经。以分段生死。向上有四种。难变易喻。彼亦立四种生死。分段四难者。一烦恼难。无明爱取。二业难。行支全。有支少分。三报难。即识五果种子。并生老死及有支少分。四过失难。谓生住异灭忧悲苦恼。今变易身上。如次喻彼分段立四种生死。一方便生死者。即所知障法执等。为方便故。二因缘生死者。谓无漏有分别业根本智缘。名无分别业。后得智缘名有分别业。名因缘。三有有生死者。即变易生死五蕰身。是一重有。向上更有生异灭三相。又是向下一重。有有上重有。名为有有。四无有生死者。更无后果粗相苦果。故名无有生死也。   言或开五者。除修罗趣。   言或开六者。取修罗也。   言杂心非天等者。问修罗何趣摄。答杂心等。   言今依大乘经等者。问五般圣教依何为正。答疏言今依大乘经等。   言六趣者。即向天趣之中。别开修罗趣也。   言行多不实等者。问有何所以。天趣之中。别开修罗。答疏言行多不实等。若经言五即摄在天趣。明知行不似天。名非天。若言鬼畜。非正也。问何故诸经论言鬼畜。答以能变化故鬼摄。上代师子儿生故畜生摄。光音天子许天摄。天摄为正。   言如人不仁者。仁贤之义。慈忍无害。恕己及物。谓之仁。今无其仁德。谓非仁也。修罗之行。非天行。故许天摄。   言不言非鬼等者。破异计也。若言鬼畜摄。何不言非鬼非畜。今既言非天。故天摄。   言或开为七有者。路云。五趣是所趣业。及中有是能趣。能所合言。故但有七。问如何业及中有是能趣。答业有能生。中有能续生。五趣是住生。前二为能趣。五趣是所趣。问烦恼然亦为能趣。无不因惑而趣果故。此何不说。答据亲因者。言隐疏不说。问中有为能趣者。未审生无色界为有中有。答大众部等计有细色。彼定说有。大乘及有部生无色界定无中有。但以欲色二界及人三洲。随先修得无色界定。不离本处。一极微地舍报。受无色界身也。又不舍人身。转为诸类。亦无中有大众部计。堕无间者。生身陷彼。皆无中有。如善星比丘。堕阿鼻狱。被烧煞已。不离本处。即受彼身。有宗及大乘则不如是。从生陷入。由速疾故。说彼为无。烧煞堕时。定有中有。又说往生西方。亦无中有。问中有极长。四十九日。然有作无遮大会。殊胜福力。命终已后。合作轮王。劫减之时。未有生处。此复云何。答唯正法念经说。造逆业者。命终已后。经半劫。始到无间。准此停住多时。合有中有。既言半劫。明知大乘。不遮多时。何论四十九日。例彼轮王。有于中有。经一劫住等。后方受生。   言惑开为九等者。于先七识住上。更加二种也。识住者。未住之时。欲得住住了。又不欲得离此识住之相也。七识住者。一身异及想异者。谓欲界人天。欢戚有异。身形亦别。南三洲。身形大小不等。名身异也。心想不一。名想异。六欲天身。形大小有异。名身异也。旧生天子五衰相见。有忧戚有苦。新生天子有乐。名想异也。第二身异想一。谓劫初成。初禅梵王。独住十劫。念诸梵辅梵众。后有天子生来。梵王作念。我能生彼。后来天子起宿住通。知梵王作念。亦云。我从梵王生彼。此想同名想一。梵王身胜。余身劣。胜劣既殊。名身异也。第三身一想异。谓第二禅。身形大小一种。名身一。初生天子见下火灾怕怖。旧生天子知不来。故名想异。第四身一想一。谓第三禅同一乐想。名想一。身形一种。名身一。更加空处识处无所有处三天。成七识住也。问何是识不乐住。答三涂之中。苦多乐少。有损于识。识不乐住。第四禅中。凡夫圣人同生。凡夫生到无想天。彼天多是外道所居。又灭心想圣人生到五净居天。彼天多是定性那含。弃背生死。求证无余。故不立识住。又有说。第四禅舍清净。无乐住心。不立识住也。于前七识住上。却帖无想天及上界非想非非想天。成九有情居。问何故此二天更立居名。答无想天心微劣故。无乐(五孝反)离心故。故立居名。非想非非想天。心昧劣故。立无乐离。亦立居名也。故俱舍颂云。身异及想异。身异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无色下三。故识住有七。余非有损坏。应知兼有顶。及无想有情。是九有情居。余非不乐住。   言或开为二十五等者。四域四恶趣。梵王六欲天。无想与净居。四空及四禅。是名二十五有情。梵王神主异故。初禅之中。别说梵王也。无想天外道居。净居天贤圣所居。所以偏说二十五有义。指药草喻品中广(上弟章文义了)。   言余门如下等者。指余门义。六门解释。六趣义中。上已解三门余门处所。寿量因果指在第六疏解。故言如下当释。下疏指瑜伽论等。   言此说万八千等者。正释经文也。意云。世尊放光照见东方一万八千世界中六趣众生。经云于此世界。此娑婆世界见东方万八千世界六趣之众生也(生死沉沦了)。   言一佛者。经云。又见彼土现在诸佛者。若是他受用土。琉璃为地。黄金为绳。七重行树。七重罗网。其中佛又见他受用佛。目如四大海水。毫相如五须弥山。又有八万四千相好等。三地已前佛总见。问何以知。答宝塔高妙。五千由旬。故知三地已前也。若是三地已上塔量。则应无数也。又此世界若大化净土。即千丈大化佛。又于此世界。若是化秽土。高下不平。土石诸山。秽恶充满。即四大洲日月。七山八海。又佛是小化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上见佛。佛宝也。   言二法者。经及闻诸佛所说经法。法法宝也。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等。   言此声闻等者。经云。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志修行者。五停心观。别想念观。总想念观等。问何故将优婆塞优婆夷。向僧中科出耶。答疏云。僧者和合义。一理和。二事和。在家既许得初二果。明知理和亦名僧也又有云。以劣从胜。在家男女劣。出家人胜也。   言论云修行等者。此二解。一凡夫名未得。圣者名以得果。二云。凡夫及四向。各各资自果。名为未得。居果位者。名得道者也。   言因目观等者。贞问。毫光远照见佛可然。光不照声。如何闻法。答见佛。即光从此去。闻法。则声从彼来。所以遥得闻法也。   言此菩萨也者。不见菩萨。经云。复见诸菩萨摩诃萨者。此中若依论家。科列七中。当第四段。见四众也。疏主科三。当三宝出现中。今当僧众。僧众中当菩萨也。问为何事故行菩萨道。答为种种因缘故。行菩萨道。为求出生死因缘。所以菩萨行道为。速证佛果因缘。所以菩萨行道。为度脱众生因缘。所以行菩萨道。又由此种种因缘故。行菩萨道。所以得入地前信解位地上相貌位。由前修行。所以得后二位也(消经了)。   言因缘者所以义者。不见谓一个因缘行菩萨道。直是谓种种因缘行菩萨道。   言谓求出生死等者。问菩萨有何所以。行菩萨道。答谓作三妙观。所以行菩萨道。何名三妙观。答疏云。谓求出生死。是厌离有为心。持摄律仪戒。誓断一切恶。当得法身。为此因缘。行菩萨道。   言速证者。持摄善法戒。誓修一切善。是求菩提心。当得报身。为此因缘。行菩萨道。言度脱众生。谓持饶益有情戒。誓度一切众生。深念众生心。当感化身。   言为此因缘者。此二句结前三种妙观。有此三般因缘。菩萨道名种种也。   言或为严净等者。四菩萨行解。一谓严净佛土。修波罗蜜行。此行有六。一布施治悭贪。二持戒治毁禁。三忍辱治嗔恚。四精进治懈怠。五禅定治散乱。六智慧治愚痴。为严佛土因缘。所以行菩萨道。   言成就众生者。即饶益有情行也。   言修菩提分者。即是菩提分法行。唯无神通行也。   言或为修四摄等者。四摄利他也。六度自利也。为行二利因缘。所以行菩萨道也。   言如是等种种等者。此是结前生后。意言由前种种因缘为方便。所以得入向后信解位相貌位也。   言信解者。问争知信解是地前位。答信解者。经中既不言证解。但言信解。明知地前。   言信而且解者。论云。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知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也。   言相貌者三业等者。在地上修行。应言二业。以彼意业无形相故。谟云。若以眼见耳闻。意业即非相仪。若约见分。即名相仪。身语二业。由意业引。行菩萨道。相从通取三业相仪。立为相貌者。亦通克体。论身语二业有相仪也。问争知相貌是地上。答疏主以前显信解。既是地前相貌。必合是地上也。   言貌仪者。莫交反。取此貌为正。   言[狂-王+皂]㹸皆非者。字样有正有通有谬。此貌通。此㹸谬。为简通故。故言皆非也。   言住于十地者。问此菩萨修行种种相貌者。住何位中。答疏中言住于地等。即是十地菩萨六度。次习等已得道果者。但得十地因理智。非约其佛果言已得道果也。   言由种种所以等者。结第一番也。问前来种种因缘行菩萨道。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得何果报。答疏言由种种所由行菩萨道故。入二位也。即地前地上名二位。即是信解相貌也。种种者多般义。即历四十心乱修六度。名种种也。相貌中。奉事二十六恒河沙。佛及次修六度万行等。名种种也。   言又因缘等者。次下第二番。唯解因缘信解相貌。不解行菩萨道。其因缘信解相貌。各别解也。因缘者。外遇良缘。缘即是地前所逢佛也。问何故唤佛作良缘答疏引经云。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故。问前解中因缘与此因缘何别。答有别。前因缘者。所以义后。因缘者。外遇善友也。二处有异也。   言信解相貌等者。问何名信解相貌。答内修行中意业名信解。外身语赞佛名相貌。即菩萨三业齐修行也。   言心观妙理者。第二解。心观妙理名信解。通地上地前舍头目等。名相貌。在十地位修道也此。后二解不分地位。但暗通地上地前也。若论通相说。十地菩萨修行。亦信解亦相貌。地前菩萨亦信解亦相貌。疏据显处说。地前名信解。十地名相貌也。上来一番将菩萨道三个字。与种种因缘。一处解也。其信解相貌各别。第二番唯解因缘信解相貌。不解行菩萨道。上两番皆是疏主解也。   言论依四摄等者。三番论家解。唯解行菩萨道。不解余句。前来两番解。但是总相解行菩萨道。未是分明解。今一一别解行菩萨道。问菩萨依何行门。修菩萨行。答疏主论云。依四摄等。菩萨以四摄法。为方便。摄取众生。   言信解相貌等者。问菩萨修行不越二利之行。未审前信解相貌何种行收。行菩萨道是何行摄。答疏言信解相貌等。疏主体论中意。四摄既是菩萨行。信解相貌亦是地前地上菩萨行。信解相貌是自利行。行菩萨道是利他行。谓信解相貌广行六度。为上求菩提。故地前六度名波罗蜜行。初地至七地六度名近波罗蜜行。八九十地不唯六度。通修十度。名大波罗蜜行。是如修行。专求菩提。自利。利菩提道。修四摄行。名利他行。以四种法。摄取众生故。若贫穷者。将布施摄。将净戒摄破戒等。菩萨修行。不越自利利他。所修行门不越四摄六度。设修万行。亦四摄六度摄尽。   言四摄法者。初总名。摄谓摄受。以四种法摄有情。或摄谓摄益。以布施摄益有情。令成就故。二别释名。一布施者。运心周普。名布。辍己惠人。名施。即持业释也。爱语者。音声表彰。名语。闻者心悦。名爱。爱是能缘。语是所缘。是爱之语也。利行者。利是果名。行是因名。行利因。益受果。是利之行。依主也。同事者。同者等义事者业义也。谓与有情同其行业。事即是同。持业也。   言布施等者。第三依论解四摄。便为四段。准瑜伽论四十三云云。一一皆有九门。一自性爱语。二一切。三难行。四一切门。五善事。六一切种。七遂求。八三世。九清净。且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一一皆具九门。今此疏中引者。尽皆脱少。第一布施一门。此中全无。指在向下颂中解六度处解。下有三十一行菩萨道。初一偈种种因缘。十七颂种种相貌。十三颂种种信解等。爱语唯有五门。初四第七门。计五也。利行门有六。初三七八九。同事有一。谓事。   言二爱语者。一常说悦意者。离粗恶语。二谛实者。离虚诳语。三如法者。离离间语。四引义之语者。义谓义利。无绮语。亦名不离秽语也。   言远离频蹙等者。第二一切爱语有三。一慰喻语。菩萨见人先含笑。离频蹙相。尊于己者进而问。卑于己者命而安。   言见有唱盛等者。二庆悦语也。见者。昌盛富贵。若是知足者。知是富贵。不知足者。不知是富贵。向说令知。   言而不自知者。不知前生布施。感得今生富贵。向说令交知。令修布施。名觉善法增。又觉者见知义。见他人布施持戒。就向上生随喜。叹令欢喜。知前人听有次第。就向上劝。名善法增。   言说佛教法等者。三胜益语也。说佛教法。常为胜益众生。前之二种。随世轨则。依后胜益语。顺正法教。   言于己怨仇等者。三难行爱语也。于中有三。第一于己怨仇。仇酬也。父母之酬不同天地。兄弟之酬不同于日月。于彼前人。起清净意。不相计念。名清净也。   言于极痴等者。第二意也。乍观疏文。似除前人疑惑。此却是菩萨自除疑惑。若逢着极痴众生。菩萨作念云。我教化他。为得不得。此便是疑惑。于菩萨亦是障。菩萨不作此想。便是断疑。于众生生决定心。发愿不生由豫。名誓除疑惑。   言于真福田等者。第三意也。于真福田。供养三宝。孝顺父母。名真福田。今于佛不恭敬。父母不孝顺。名谄诳恶行。菩萨于此起大悲心。为说法要。终不于此而生嫌恨。起恶粗言。一声骂詈。此之三种难行。故名难行爱语也。   言或除障盖等者。第四一切门爱语也。障谓二障。盖谓五盖。菩萨欲教众生除障盖。次以何为先。答有二。一为说人天乐果。交持五戒十善业。名为先作。论所作也。意云。既有如是善业。得此人身。因果照然。言如何不除障盖。二者。欲除障盖。为说先作。五停心观修行。最初名为先作。望后三乘圣行。名先作。   言心调善者。为说谛法。即四谛相应正法。   言多放逸者。三在家多放逸者。既到谏诲方便。令其出离放逸行不放逸行。   言有疑惑者。四于诸法中。多疑惑者。谈说决择。令离疑惑。上第四一切门爱语了。次第五善士爱语。第六一切种爱语。略不引。   言依四净语等者。第七遂求爱语也。四净语者。一不妄语。二不粗恶语。三不离间语。四不绮语也八。圣语者。见闻觉知。不见不闻不觉不知。称实而说。名八圣语。圣即正义。第七遂求爱语了。第八二世爱语。第九清净爱语。疏略不引也。爱语摄了。   言三者利行等者。明自性利行也。   言由爱语故先示正理者。问此中自性利行。与前门自性爱语何别。答宽狭不同。前来爱语。泛说教理行果法。今此间利行。唯三乘令交对根修习。所以先以爱语。宣示正理。令交起行。修行三乘之行。又云。或顺求利。而以道艺引之。前即语诱。此即行诱。   言随所学等者。二令离名利心。   言劝导调伏者。三谓交修三学。建立二乘正行。   言能令获得等者。第三一切行也。一能令获者。摄云。菩萨以三事。一法。二业。三德。授与众生。令现世获得大财大位。一法者。法术。烧金银珍宝令得大利。二业者。仕农功商。四人各业。随前人所学处。令得大财也。三德者。德艺授与众生。明经进士。令得宰相节度。令众生得大财位也。   言后利出家者。种种劝道。令其出家。舍弃财位。清净出家。受乞食行。以自活命。由此能令决定获得。复能安乐。现法不定。   言俱利者。种种劝导。令修离欲。得上地定。适悦身心。名现利。复生五净居天。复得解脱。名俱利。   言习近恶友者。第三难行利有三。一习近恶友知识。此一类人。亦不谤佛法僧。只是习近恶友。不肯修善。名第一难。   言着大财位等者。二耽着现在大财大位。不动善根。菩萨于此人上。能行利益。名第二难行。   言外道僻执等者。谓出家外道。彼于自宗。愚痴执故。外道着我。异道邪见行。有情执着自见。憎背正法。是第三难行也。   言常起八缠等者。第四遂求利行有三。一常起八缠。八缠者。一惛沉。二睡眠。三掉举。四恶作。五嫉。六悭。七无惭。八无愧。二十缠者。更加忿覆成十。菩萨见诸有情应处惭为不惭缠。方便令离。余七亦尔。   言十恶业者。身三口四意三。意为根本。菩萨依净三业。于此一切恶人向上。皆能劝化。令舍十恶业。   言起大悲心等者。第五清净利行有五。一起大悲心者。菩萨于诸有情。起广大慈悲。意乐现前。而行利行。   言虽受大苦等者。第二段也。菩萨于诸有情。所作义利。虽受一切大苦劬劳。心无倦。深生欢喜。而行利行。   言虽处财位等者。第三段也。菩萨于财中亦第一。位中。亦第一。为化众生。而能卑屈。如奴如仆。如旃荼罗。此云严炽。摇铃持竹。以标记故。西国下恶人也。意道菩萨为教化众生故。能为此下恶事。乃至孝等。无憍慢我执而行利行也。   言无染无伪等者。第四段也。菩萨于诸有情。心无爱染。无有虚伪。真实怜念众生。而行利行也。   言慈愍之心等者。第五段也。菩萨于诸有情。生起毕竟永无退转慈悲之心。常为救拔也(第九利行了)。   言四者同事等者。瑜伽论九门中。唯有自性一门。无后八门也。即指前所引之事。与一切众生同作。菩萨欲拟教化吃酒人。便吃酒。欲拟教化吃肉。便吃肉人。   言教化知已等者。已字以音同也。   言令作是念等者。彼自解故。所以教我作。若自不作。彼便云。彼自不解。何能教我等。意道汝且于他人边学。为遮此难。所以菩萨自行。疏结云。故须自行也。   言菩萨利他行虽等者。问菩萨行中何故唯明四摄。答疏云菩萨利他等。   言此云圆寂者。旧云涅槃。新云波利呢缚喃。波利是圆义。呢缚喃是寂义。三义解圆寂。一具四德名圆。即常乐我净四德。具足名圆。寂者灭也。灭二障染。名寂离喧闹故。名寂。即二障扰其有情故。今离此二障。名寂。具德称圆也。二具三德故。名圆。即断德智德恩德。以真如上。成就此三德。故名圆。离二死名寂。众生缘有二死昏乱。故不言寂。果位离二种生死。名寂。亦圆亦寂。持业也。圆者简迄自相。迄自相局故。非圆。问何名自相。答水以湿为自性。火以暖为自性。暖相不遍湿相之中。湿相不遍暖相之内。此水火等。此自相法。局附自体。故名偏非圆。今真如体通一切法。为自性故。寂简彼共相。如虚空苦空无常。遍一切法中。虽圆圆而不寂。故言圆寂也。   言此四之体者。问四涅槃以何为体。答疏云此四之体等。疏主烈四种涅槃了。便云此四之体。即大涅槃。若解总名。涅槃者圆寂义。若解别名分位。四个涅槃。总得名寂。一自性清净涅槃。而本性寂。二有余依涅槃。烦恼永寂。三无余涅槃。众苦永寂。四无住处涅槃。用而常寂。又若约用说。即四种涅槃别也。若约体说。即是一个大涅槃也。大般涅槃体。即真如也。   言一总四之体皆一者。疏主欲拟向下解大般涅槃去。且先说真如。意道大般涅槃亦即真如上建立。皆一真如。真如具三。方名大般涅槃。即一真如上。立摩诃般若解脱法身。   言能生圆觉者。问真如既是一体法。如何向上得具三义。答疏云一能生圆觉等。将能生真如。就所生说。意言真如体虽是理。以有能生圆觉之能。亦名圆觉。问如何无为理能生有为智耶。答此说生。不是种子生现行之生。但是增上缘中说生也。能生有二义。一所依义说边生。如地能生一切草木。草木自有种子。以依地故。地得生名。二者为境能牵生。无漏智亦名能生也。心不孤起。托境方生。智起必依境牵生故。以此义故。亦名摩诃般若也。   言体觉性者。问真如但能生圆觉智。智体不是圆觉智。如何名般若。答疏言体觉性故。意道体不是觉。觉之性故。亦名摩诃般若。一觉性。二能生觉。故名摩诃般若。   言在二乘位等者。问二乘身中亦有真如。亦能生觉。何不名摩诃般若。答疏言在二乘等。二乘位真如。虽出烦恼障。由被所知障覆故。真如生得偏觉。不能生圆觉。既不生圆觉。亦不名觉性。既不名觉性。亦不名法身。所以二乘能生真如。不名摩诃般若。二乘身中真如。是有法。应生圆觉性是实。宗因云。无为同故。喻如佛身中圆觉。佛身中圆觉是无为。是彼无为称圆觉。二乘身中是无为。同彼佛身是圆觉。二量破云。汝许二乘身中真如。是有法。定不能生圆觉。是宗。因云。有彼障故。同喻。如凡夫身中真如。凡夫身中真如。有彼烦恼所知二种障故。不能生圆。与见二乘身中有彼所知障。同彼凡夫无圆觉。   言大智度等者。问般若是智。智是有为能证法。如何将所证真如。亦名般若。答疏云。大智度等。疏主解三事。涅槃之次唤真如。作摩诃般若。恐人疑。故引智度论及华严经证也。论云。说智能证智。智处真如理。理是智所依止处。处亦名般若。智度论既如何妨。此经将理为智。华严经云。自性清净心。亦名无师智。心有二说。一贞实心。二缘虑心。此取真如理贞实心也。以真如与诸法为性。名自性。故真如离二障。名清净。真如是心之性。故名心。故真如名自性清净心也。梵云吃栗吒质多。此云真实心。如世木心。最为真实故。无为心也。即自性清净心。单云质多。此云积集。积集名心。即第八本识有为心也。   言亦名无师智者。以智不从他缘生故。名无师智。智之性故。智名真如。非生因生。从了因得故。名无师智。何妨此问智性名摩诃般若也。   言出所知等者。问真如之上。有何道理名法身。答疏云二出所知障等。二义。一若有所知障。在真如。不名。法身。一未离缠缚。二不能与万德为所依故。不名法身。今果中真理。一出离所知障。二与万德所依。故名法身也。问如何唯识论断烦烦障证法身。断所知障得报身。今言出所知障名法身者。岂不相违。答此据一分义说。约增胜说。若约究竟说。事须总离二障也。   言胜鬘云等。问何故事须离二障。方名法身耶。答疏云胜鬘云等。问果中真如。出所知障。名法身。十地菩萨真理。还出所知障。应名法身。答十地菩萨分段所知障。及下地俱生所知障真如。但分出所知障。犹上地微细俱生所知障未断尽故。不名法身。果中真如全出所知障缠。名法身也。   言在二乘等者。问十地菩萨在因中。未得无学。未出缠。所证真如非法身。二乘无学永断烦恼尽。知所证真如亦出缠。应名法身。答疏云在二乘等。意言二乘虽出烦恼障。无万德功德。故所证无为。不与万德。为所依止故。不名法身。二乘全未断所知障。不名法身。但名解脱身。非法身也。下经云。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佛说是人未实灭度。斯人未得无上道故。但名涅槃。而非大般涅槃也。   言三众苦都尽等者。问如何真如亦名解脱。答疏云三众苦等。即是变易分段二种生死。名众苦。离二死故。名都尽。离二障二死。名解脱。问十地菩萨还双断二障等。应得此解脱。答十地虽证一分真如。未离变易生死。不名解脱。今果位离二死二障。故名解脱也。   言在二乘等说等者。问二乘无学人无余苦依身尽。应名此解脱。答疏云在二乘说分段等。即是相应缚所缘缚尽。是烦恼障也。相应者。心王心所二十二法。本非是缚。白净无记法。由与烦恼贪嗔痴相应而起。烦恼当体即缚。是法由与彼心王心所相应。令相应心心所法。不得解脱。名相应。相应即缚。名相应缚。二者。所缘缚有二义。一相分缚。见分所缘缚能缘。只为所缘境。强缚能缘心。不得解脱。名所缘缚。二者。由能缘心与贪嗔烦恼相应。缘着色心等境。能缘贪心。系缚所缘境。不得解脱能缘缚所缚。名所缘缚。   言然二乘等者。问圣教说。世尊言。三人同坐解脱床。我与汝等。既佛得大解脱涅槃。如何二乘不同得大解脱涅槃。答疏言然二乘者。亦微得此。亦有疏言。渐得此。   言三乘同坐解脱之床等者。且约烦恼障。说得一半解脱。非圆解脱真理为依。故说为床。以智证之故。名同坐也。   言由此二乘亦名者。问二乘无学所证真如。得名涅槃。何不名大般涅槃。答疏言由此二乘亦名得涅槃。然非大般。   言义不具足者。问何不名大般。答疏云。义不具故。未圆解脱。又无万德所依。故名义不具足也。   言又依涅槃第二卷者。法喻双标。问依何教要三事具足。名大涅槃。答疏云。又依涅槃等。摩诃般若。是二空智。法身是真如理。由智证理。二障尽处。于法身理上。假立解脱。三事具足。名大涅槃。阙一足不名大般涅槃。问解脱为复向智上立。为复向理上立。答六无为皆依真如上立。故于理上立解脱。为正。   言般若能证二空等者。问何者是般若之体。何者是法身之体。何者是解脱之体。答疏云般若证至假择灭体。谓此三事。能证须是二空之智。所证须是二空之真如。理解脱须是离二鄣二死。解脱方名大般涅槃。若唯生空智。唯证生空理。但离烦恼障。一分段死缚之解脱。虽是三事。不名大般涅槃。   言解脱即是等者。哲云。将日光况般若能证智。如般若虚空。喻法身理。中间暗相尽处况解脱。由如日光未出时。暗相与虚空合。日光起来。暗相尽处。日光与虚空合。正是暗相处时。便是日光与虚空合时。正是日光与虚空合时。便是暗相尽。正是摩诃般若智起时。便是障尽时。正是摩诃般若智证法身时。便是解脱时。故于法身理上。假立解脱。   言假择灭体者。谟云。且六无为中前五无为。名体俱假。真如无为。名假体实故。说择灭而为假也。择力所得灭。名为择灭。况是依理智上。或苦不生。假名解脱。体无名假择灭。实唯真理能灭之性。体不无故。故名假择灭也。   言如伊字三点等者。涅槃经中举喻。如世伊字。梵书伊字。两点在上。一点在下。如世间倒书品字相似。问准向下经文自相违。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三目与伊字。皆况三事。涅槃两文不同伊字。点在上。一点在下。三目一目在上。两目在下。喻既不定。法如何得转。转者通也。答哲云。但取三法不纵不横不异之义。何要责其上下数不同。诸有智者不应难喻。有解云。此亦不妨摩醯首罗三目。况能证所证也。摩诃般若是能证智。如向上一目。解脱法身是所证理。如向下两目也。若是伊字。即作能依所依解。两点在上。况般若解脱。为能依也。向下一点况法身。一点为所依(上解标文)。   言别不成等者。别释也。如伊字三点。各别不成。若将伊字三个点。各别零落远着。得成伊否。答别不成伊。又将三点竖上下。似历水得成伊字否。答竖亦不成。问若将三点横布。似太岁日行火炭。横着得成伊字否。答横亦不成。小乘萨婆多说。能证智别。所证理别。解脱别。此则三事条然有其别体。不成涅槃。   言许别时得等者。结也。如无间断惑解脱证灭。后身智无方。显无余依。名为解脱。即名别时也。若望生空智证理时。或苦不生之解脱。亦非前后。据实理者。三乘无间道断烦恼尽。得无漏智。由未证全得解脱。后苦依身尽。灰身灭智时。方离缚尽。名为解脱。此三事横前后。名别时得。不名大涅槃也。   言三事涅槃不异不一等者。有三解。般若是有为。理是无为。有为无为异。故名不一。智证理时。冥合一处。名不异。二云。法身是实。解脱是假。假实有别。名不一摄假从实。名不异。谟云。法相宗云。如般若。望法身说。理智体殊。依圆性别。是不一。智冥于理。如日照空。不可于中分别殊异。是不异。又将理智对于解脱。彼有体。能灭灭性。是实有故。解脱是假。是不一。日光与彼空相合时。中间无障。假名解脱。亦不可分别。是不异故。下结云。俱时得故。若依法性宗解。不一不异。别依一真理上。建立三德。故不一。离一无三。故不异。真如本来无执处。即是般若德。本来无障。即是解脱德。无有生灭。即法身得德也。问二乘人得有余时。已得无余。要身智灭时无余。方显二乘。既俱时得。莫是大般涅槃。答但得名入涅槃。若唤作大涅槃。则不是也。不异不一。又须俱时。方为此体也。   言纵不成等者。若总三法俱时。三品胜劣而得。此亦不成竖。上下名纵。傍前后名横。各三别体。前后证之。理亦不成。即是横也。如伊字三点。竖上下亦不成伊。横布三点亦不成伊。三事涅槃俱时。不前不后。不纵不横。不一不异。方成大般涅槃也。   言若三别体等者。若计能证智是有为。法身是无为。解脱是假。便不成三事涅槃。   言由起大智证等者。法喻双结。都结三事涅槃也。   言非如二乘等者。有宗不立真如。然计智慧择灭解脱三事皆别。但名入涅槃。不名大涅槃也。二乘人若望所显无余涅槃。有智即有先后。今望所显无余涅槃。与其身智。为前后也。若望二乘。自起生空智。证生空理。烦恼解脱得有余时。亦无前后也。   言余别出体释名等者。出四涅槃体也。六门分别。一出体。二释名。三得时。四得人。五断障。六入意。   且出体中。初引论文。后正出体。引论文者。论云。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不生不灭。由若虚空。一切众生平等共有。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者。谓即真如出烦恼既尽。余依永灭。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者。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也(上引论文)。   出体者。唯识有二师解。一师云。初后即真如。中二择灭摄。自在清净涅槃。无住处涅槃。是真如摄。问彼师自性清净涅槃真如可尔。无住处涅槃如何亦是真如摄。答初师意。烦恼障能系缚众生。不出生死。正是缚法。所知障不能系缚众生障。不是缚法。若断缚得者。是择灭。断障得者。真如。此初师义中四句分别。一是涅槃。非择灭自性及无住处。二是择灭。非涅槃前三果人所得择灭。三亦涅槃亦择灭。中二。有余无余二种。四俱非者。可知。此四涅槃以真如及择灭无为为体也。第二师云。初自性涅槃。即真如无为为体。后三涅槃。皆是择灭无为为体。问无住涅槃。不是断缚得。何言择灭无为为体。答择谓简择。灭谓断染。无漏慧名择。断所知障名灭。故断所知障。所显涅槃。亦名择灭无为。择灭有二义。一断烦恼缚尽。证得涅槃。名为择灭无为。二灭障证得。亦名择灭。即无住涅槃。是灭障得故。亦名择灭无为摄。故唯识云。故四圆寂诸无为中。初一即真如。后三择灭摄。第二师为正也。又自性涅槃在缠真如为体。后三涅槃。多以出缠真如为体。以无住涅槃十地分得。未全出缠故。以断分别。二证得一分出缠真如为体也(上出体也)。   二释名者。摩诃者大。般者入义。路云。大之般。依主释。般之涅槃。依仕也。释别名者。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本谓本际。来谓旧至。众德常然。名为本来。自能离染。名清净。有余依涅槃者。余残身在。是苦之所依。故云有余。烦恼断尽。证得真如。显其因尽。苦依未尽。异熟由在。名有余依涅槃。无余依者。烦恼断尽。余依亦无。余依无处。证得真如。名无余依涅槃也。无住处者。住者着。处谓所。不着生死涅槃二处。名无住处涅槃。问论云如何善逝有有余依。意云。既无苦依身。如何有有余依涅槃。又有真常身故。如何有无余依涅槃。具此二问意。答有二义。初约化身化相。论云。虽无实依。而示现有顺同二乘有也。三十四心成道时。有有余依。双林入灭荼毗时。有无余依。此乃示现。二约报身上说。与二乘别也。有漏依尽故。佛得无余涅槃。涅槃云。舍无常色。获得常色。言有余依者。佛有非苦依身在。名有余依。以佛世尊具无漏五蕰故。即与二乘。有余依别也。问大乘初地入见道。分断所知障。分得无住处涅槃。如何前三果有学分断烦恼障。得不有余依涅槃。答小乘有学。谓自利虽分断烦恼障。不得有余。依大乘自利利他双行。分断所知。得无住处涅槃也。问如何因中真如。名自性清净涅槃。不名法身耶。答涅槃者寂静义。因中亦得。身者依止义。不与功德法为依止。不名法身也(二释名也)。   第三得时者。疏云。自性清净涅槃自有二类。一自然得名得。二显证名得。虽诸凡圣皆得成。就据显时说。唯在圣位。圣位分二。初果小乘。后大乘。且小乘初果人。断见道分别烦恼尽时。分得自性清净涅槃。后三果人。渐次断修八十一品烦恼尽时。得自性清净涅槃。若缘觉人一坐断见修或时。得自性涅槃。若有余无余涅槃。罗汉缘觉尽智时得。若大乘人。菩萨初地已去。分得自性清净及无住涅槃。若至佛位四种。皆得圆满。总名得时也。   第四得人者。谟云。总有五类人得一切凡夫。得初一。二乘无学不定性者。得初二。自性有余涅槃定性者。初三更加无余涅槃。又渐悟菩萨。得初二。自性有余并无住也。顿悟菩萨得初一。自性涅槃并无住佛位。四种皆圆。论云。一切有情皆具初一。二乘无学。容有前三。唯我如来可言具四。   第五断障有二种。一分别。二俱生。分别烦恼能障三乘见道所证自性涅槃。俱生烦恼能障二乘修道及无学道中三涅槃也。亦能通障。大乘位中。四种涅槃也。所知障亦二。分别者障极喜地自性并无住涅槃。俱生所知障能障大乘修道位中自性无住及无学位中四种涅槃也。   第六入意者。问声闻等有何意。入于涅槃。答声闻自利猒生死故。入有余涅槃。缘觉自利乐寂故。入有余依涅槃。二乘人俱。谓猒自苦依身。如舍众病。故入无余涅槃。菩萨为自利利他。故入无住涅槃。由此三乘人入意。各异不同。凡夫虽受众苦。不能自利。亦不能利他。故不求证。四妙圆寂大般涅槃。经云。下士勤方便。恒求自身乐。中士求灭苦。不乐苦依身。上士恒勤求。自苦他安乐。若令他离苦。以他为己乐。不求证四种涅槃也(上义了门解)。   言今明彼佛等者。问经云复见诸佛入于涅槃。四种涅槃入何涅槃。答疏云今明彼佛等。向娑罗双树间。北首而卧。以火焚身示现。同小乘人入无余涅槃。虽然顺同小乘入无余涅槃。小乘人身智都尽。佛入涅槃。再起身智。他方教化。问何不入余三种涅槃。答化缘已终。入灭时至。但示现无余。不要入余三也。故论云。涅槃无上。由如镕铜。火势虽灭。而同不灭。不同小乘由如灯灭也。   言初得成佛等者。问何不入大乘中无余依。答疏云初得成佛等。问三身中何身入。答但化身入。非报身入。   言所应度者。问佛何不且住世教化。如何示入涅槃耶。答疏云所应度等。谓佛本出世。但为教化有缘根熟众生。今既有缘根熟者皆已度讫。更何要住世。住世亦无益。所以示入涅槃。   言其未度等者。问东方佛灭后。有根未熟者。如何。答疏言其未度者等。故起留塔舍利。为得度因缘也。   言舍利梵云等者。骨发肉总得名体也。故经论云。舍利骨也。只摄得骨。余肉发摄不尽。智论说。舍利至法灭时。化为如意宝珠。处胎经云。并在金刚水际。准此说。既不同。皆由化利。意别也。   言卒都波云等者。明起塔。经云以佛舍利。起七宝塔。表有舍利。可高显故。亦云塔婆。讹也。或云浮图。皆讹也。若无舍利。云制多。支提即虚庙也。塔字。书藉无说处。唯葛洪字菀云。塔佛堂也。问几人合起塔。答准长阿含经。四人应起塔。一佛。二辟支佛。三声闻。四轮王因缘。经云。八人合起塔。一佛。二菩萨。三辟支佛。四阿罗汉。五那含。六斯陀含。七须陀恒。八轮王。轮王塔一露盘。见之不礼。非圣人故。初果二露盘。二果三露盘。三果四露盘。四果五露盘。缘觉人六露盘。菩萨七露盘。佛八露盘。问有何胜利。劝人造塔。答有三意。一以表圣人。二令他生信。三为报恩。约胜而说。令他信。作得度因缘。问般涅槃佛为报为化。答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化佛。如何起塔。其量极高。岂化土中得安多塔。若是报。何得有六趣众生及涅槃事。答即于化土中而施报土胜劣。既以见亦别故。   言又论本科照境等者。第三叙论重科。所见七事之中。有七段经文。疏主将论家七段科文。自作眉目。束为三段。至此已来。论家疏家。七段科文解一遍了。次下论主又科体。其心眼也。说因中。能照光所照境。光中。七事三段。文中除能照光。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除此有文也。从照于东方万八千世已下科也。   言又依器世间等者。经云。照于东方万八千世界。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腻吒天。朗者照义。上下二界皆照。名竖朗。   言众生世间等者。所见六趣众生。经云。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科为众生世间。最后起塔。科为量种种。中间五段文。见佛闻法。见四众。见菩萨修行。见佛入涅槃。科为数种种也。   言数种种者。牒也。   言示现种观者。解也。   言即余五所见等者。疏主解也。七事之中。除却两头也。此论文倒也。应云种种数观见种种事。问论主何故指五般事为种种数也。答光中万八千世界。每界之中见佛。佛中便有他受用佛。与大化小化身中。便有降生成道等八相。天亲菩萨体经意。不能具述。空言数种种也。婆罗门语。先所后能。故云数种种。大乘小乘六度四摄八万四千法门不一。名种种也。见四众亦尔。有修行者有得道者。菩萨有地上地前。一世界既尔。何况万八千世界。问何名示现。答示现者即示显也。问何名种种观。答即是灵山会上。观见东方事名种种观(官音)也。即余五所见。一佛。二闻法。三四众。四见菩萨。五见佛入灭。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名见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名闻法。三并见彼诸比丘乃至修行得道者。名见四众。四复见诸菩萨摩诃萨。名见菩萨。五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名见佛入涅槃。论主科五段经文。名数种种也。论主自解云。示现种种观也。故疏主科为数种种。为五般观见此中五种事故。   言论开为四等者。论家又科五段为四段。合四众与菩萨一处。总向菩萨修行中摄。所以有四。路云。疏主不合道。论开为四。应言合为四。合五段作四段。正是合也。   言一者食者。唤光中佛作食。从喻为名。世间食唤吃着。资长人身根大种。发识明利。是段食光中佛彼灵山会众生。见时生信资长。着信进念定慧五根也。若段食吃着。则资长眼耳鼻舌身五根也。所以天亲菩萨云。此是食义。食有二义。一者。资长义。资长众生善根。段食亦资长身根大种。从小向大。从劣向胜。名食。二者。住持不坏义。此身不坏不散。名任持义。此约所食故名食也。   言又云是示现等者。问故人争知有示现依止依食。答古人云。见对法论中说有四种食。一者。不净依止住食。谓凡夫有烦恼。不曾伏断。所食是不净。二者。净不净依止住食。前三果人及七地已前菩萨。未受变易者。未断尽烦恼。所食名不净食。已得一分无漏法。名净。三者。清净依止住食。谓阿罗汉辟支佛烦恼断尽。所食名清净。四者。示现依止住食。谓八地已上菩萨受变易者。并佛菩萨实在十重他受用土中菩萨。受变易。不吃段食。如今起俱生种类身吃段食。是示现也。佛与菩萨。总名示现依止住食。古师见此文引来。疏主难云。若空有佛。此食事亦可通示现依止住食。既通八地菩萨。何故空说佛耶。   言若尔菩萨八地者。疏主反难也。意言应入此数种种食中摄也。又此食中唯摄佛。无菩萨。故知不当佛有八相成道。何故不空说。说吃饭也。   言又受用义等者。疏主自作一解。遮防外难。若取受用法乐。能食故食者。即有八地菩萨受用法乐之过。何唯见光中受用法乐。此能食故。名食。即八地菩萨亦应摄入食中明。此中意言。但取资益任持。此灵山一会众生为食义。为正也。   言二闻法者。即经云。及闻诸佛所说经法。   言三修行等者。谓四众修行得道。此修行中摄法多。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菩萨。尽向修行中摄。   言四者乐等者。问入灭如何名乐。答疏主解。论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灵山一会上。见佛入涅槃。天亲菩萨云。佛既入涅槃。无来居寂灭安乐也。路府难云。佛入灭灭无也。如何言乐。此解不然。但是示现。无来不灭也。   言又乐有五等者。因有天亲论中解乐。疏主解云。乐有五种。一自性乐。摄云。通有漏无漏有学无学。三界所系所有摄益身心之受。名自性乐。喜乐舍受。而为自性。舍中唯忻行舍。非灭行舍。二因乐者。能生乐受。与乐为因。体非是乐。一顺生受。心心所法。二感乐因。五戒十善业。三顺生乐受。根尘及触。并名因。与乐为因故。体通五蕰。三苦对治乐者。设身有苦。当念恶趣众生。众生身上有寒苦。将八寒对治。众生身上有热苦。将八热对治。同时慧觉知寒热。暂时苦息灭之处。假立乐名。实非真乐也。问为复取后念苦不生处。为苦对治乐。为取后念乐生处。为苦对治。答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取苦不生处。名对治。与因乐何别。若取后念乐生处。为苦对治乐。与自性乐何别。答但取后念乐生同时之慧。以为自体。名乐觉。是正苦。对治乐体也。四受断乐者。摄释云。论主然依胜义。诸有所受。皆悉是苦。灭尽定时。此胜义苦。暂时寂静。故名为乐。即灭尽定。而为自体。胜心方觉为苦。名胜义苦。从其所猒。有漏为苦。五无害恼乐者。此复有四。一出离乐者。谓出家人修信戒等为体。二远离乐者。远离欲界生涩烦恼。名离生也。得初禅静喜乐。名远离乐。离下地染。得上地乐。三寂静乐。二禅已上无寻无伺。名寂静乐。但指二禅已上通三禅四禅。名寂静乐。四菩提乐。即菩提觉法乐。摄释云。为无分别智及后得智。而为其体。问前出离等三。由居有漏。云何总名无恼害乐。答取前三能顺三菩提乐。名无恼害故。   言此入涅槃等者。问今此经中入涅槃者。受快乐。即是后第三寂静乐。即当经云复见诸佛般涅槃者(上解数种种了)。   言示现种种观等者。缘宝塔向上有两般义。一宝塔高下横竖见数。则属量种种。若造塔无数恒沙。则属数种种。此显宝塔无数恒沙。观此知故。此是重科造塔入数种种故。   言量种种者。准下三量。一多少量。无数恒沙。二高下量五千由旬。三宽狭量。二千由旬。经云。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是也。   言又重科所见等者。论第二遍重科。科中不科照境。只科所见七事之中。六趣众生中是。凡夫烦恼未断。名具足烦恼。差别已下六事。名具足清净差别。就具足清净差别中。佛法弟子。显三宝异故。又就弟子之中。重科乘差别。菩萨乘声闻乘有差别故。又就前具足清净差别中。有世界有佛见三宝者。名为有佛。问佛与弟子差别如何定言有佛。答依佛有故。总名有佛。即经云。又见彼土现在诸佛。乃至行菩萨道。是也。又有世界无佛。经云。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上来若言数种种。将论解经。若言量种种。却将经解。论上来论主最初科。经为七段七般事。疏主第二重科烈七科三。后论家又两重科。计三重也。   言初弥勒示相怀疑等者。纪国云。何故世尊入定。生文殊弥勒等疑。答表二执难除一乘难信。是故如来深入禅定。广现希奇。发弥勒之深疑。动文殊之妙答。引过去灯明之瑞相。证今日释迦之说。经弥勒菩萨一则带示相不知。二则带众人实不知。带此两意。以彼弥勒菩萨供养二十六恒河沙佛。雨华动地。说法华经。总曾一一眼见。今见雨华放光。不合生疑。但是示相不知也。问弥勒示相不知。有何意。答显法执难除大乘难解。十地满心菩萨尚自不知。声闻闻向下所说法。不生疑慢。十地满心菩萨尚自不知。我等但生信心。二者示相不知。意从发问。警觉群生。弥勒若不疑亦不问。既不问亦不答。因何有警觉群情耶。   言弥勒道满当生等者。问弥勒如何示相不知耶。答疏言弥勒道满等。即经云。阎浮提岁数。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尔乃下生于阎浮提。即是道满时也。亦是三僧祇劫满。名因成现世也。涅槃经云。汝阿逸多。未来有王。名曰穰佉。当于是世。而得成佛。所以法华会上。名为道满。当生道者。即成佛道也。   言逢缘不少者。值二十六恒河沙佛。受持读诵甚深也。   言植业良多者。问何因植业良多。答只缘逢缘不少。依自业色身供养佛。及闻法依教。修行六度万行。皆悉具足。所以名植业良多。   言众人以根地人下者。钝根罗汉共凡夫外道。向佛会下坐。钝根罗汉居欲界散心。凡夫外道虽在欲界。便引得上界定。或初禅等居在定心。那个欲界散心罗汉。不知凡夫定心中事。名地下。又罗汉从色界定起。不知无色界生心中事。名地下。又钝根罗汉不知他利根那含心中事。名根下。利根那含不知他钝根罗汉心中事。名又下。此但望弥勒。说根地人下。若望如来说。兼弥勒亦是下。又弥勒因满。历事叵多。放光等缘昔曾见。余众不尔。故名示相。   言徴祥者。兆也。今放眉间光。是说法华之先兆。   言观外相以疑等者。外相即是动地雨华放光等。问何不观内相入定。答众生根地人下。不知入定之所以。是故不疑入定。所以不问也。   言弥勒狭自他之两意等者。申自家示相之疑。并腾四众八部实疑发问。文殊解发问。先因者。因由。所以向前雨华动地。总名因说。经是后果。缘解第三段科文了故重指也。   言此初文也者。第一牒瑞徴因也。经云。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等者。一将求因缘。念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二将求问答念。当以问谁谁能答者。三我今当问念。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有希有之相。我今当问。今者世尊现神变相。牒放光以为问也。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亦是问放光照境所见。问弥勒实不知。如何言示相耶。答不知佛实心也。若知者约他心说也。问若约他。猕猴献蜜。尚自得知。何唯弥勒。又问猕猴点净。却测佛心。四众见光。宁云不测。答猕猴点净。佛力加持。四众不知。由在定亦不定。约知他心。但是弥勒向二十六恒河沙佛边。见佛雨华。经历事多。知而故问。故言示相不知也。   言妙用等者。解神字。神通转异。解变字。外应群物。立以瑞名。兼取光中七事。为瑞即信也。今日放光是说法华经之信心也。又瑞者祥瑞。与说法华经为祥瑞。亦是舍利弗成佛之祥瑞。瑞者信也。成佛之信也。   言瑞节信等者。疏应合言即信也。向外节度去将节去。亦是信也。古人以竹刻之。所以合契也。昔者天子用以锡人。春秋云。司马握节以死。此传写人错。非是节字。即字为正也。   言符应也者。符契。契应也。今日放光。与说法华经。为契应符应。   言此问放光等者。此唱之中现神变相。以何因而有此瑞。唯牒说因放光为问也。以彼放光文最在后。乘父便故。先牒问也。   言此举奇询等者。奇者。奇特奇异也。经云。今佛世尊入三昧。是不可思现希有事故。   言举奇后询答者。经云。当以问谁。谁能答者。询者问也访也。经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此牒威仪中入定也。正是不可思议。经云。现希有事一句。经文牒威仪中雨华动地。名希有事也。   言或雨华动地等者。第二解。将此当唱现希有事中雨华动地。割入前唱。与牒徴因中。放一光处收。总名现神变相。总名而有此瑞也。   言唯入三昧等者。即举奇询答中。唯牒入定。即经云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此唱总是入定意也。   言谁能答者。问举奇询答中。何故弥勒唯牒入定问。答前来向外凡夫不知。所以不疑入定也。今此唱之中弥勒述自心中事。所以兼入定为问也经云。当以问谁谁能答者。询访答人。即是将求问答也(上举奇询居念也)。   言推功上德等者。经云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至希有之相。推功上德。经云。我今当问。即是谦己方陈。且推功上德者。问灵山会上。大有菩萨。何不问余人。唯问文殊。答二意。一显举会人疑。唯文殊能答。余人不能。二者。久远已来。师资相承。为妙光时早曾发问。今师资相逢。合问文殊也。纪国云。举会菩萨虽多。缘弥勒是邻近当来佛。所以能疑能问。文殊是久远过去佛。所以能解能答也。   言文殊师利道果等者。问如何文殊师利得法王子名。答疏云文殊师利等。且疏外余三解。一云。法王是诸佛子。即是文殊菩萨能绍法王之位。当得作佛。名法王之子。依主释。若如此何。唯文殊菩萨。亦有此能。二云。法王即是文殊菩萨久已成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菩萨身。又示现为法王即子。持业释。问据经文有之字。如何作持业释答。三云。唯文殊一人独名法王子。何以故。答子者绍继。文殊菩萨自身久已成佛。曾绍继诸佛法王之位。名子者。绍继义。文殊菩萨独得此名。余菩萨未成佛。未曾绍继。故此不说。第三为正也。下解疏云。道果久成等者。二解。一云。三大劫是因。第十地是因之末。复名因末。第二云。菩萨在因对果称末。故名因末。末小也。佛果菩萨名道果。绍佛法王之位。独得法王子名者。绍佛便是子义。此菩萨已久成佛绍继佛位故。故得子名。余菩萨不尔也。   言文殊师利住第四等者。问如何名必应见此希有之相。答疏言文殊师利住等。即供养佛多。个个佛边听法闻经。皆见雨华动地。弥勒菩萨言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此推功上德也。   言谦己不知者。逢缘不少。植业良多。示相怀疑。称为谦己。化相实知。经云我今当问。即谦己方陈也(上解下依论也)。   言论云问于一人等者。问弥勒菩萨何故唯问一人。又问何不剩问十人五人百人千人等。答疏云论云等。意道不假问多人。但问一人。多人欲闻。是故唯问。文殊菩萨疑。则有千人万若说解一人。便解得多人疑处。乃至断多人疑处。亦只得一人能断。所以不问多人。唯问文殊一人。   言心多未了等者。谟云。此意言未了达之心则多。所以多人皆疑。解心不必在多。所以一人能答。多人共解。何须更问。故解在非多。即是不解。即种种不同。故疑有多解。即一切皆同。故答唯一。   言论云示现佛与等者。论问云世尊入定了。自出来说经。何要弥勒问文殊答。疏云示现佛与等。弥勒问了。文殊答言。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欲说大法去。欲雨大法雨去。果然出定来。便说法华经。名佛与弟子互相随顺。又佛说法。若无问答。资不顺于师。若问答了。佛不说法。师不顺于实。   言证说等者。一云。文殊菩萨证验道。佛出定来说法去。后佛果然说。如来说法不虚。名不相违。二云。证者证悟。雨华等事。文殊一一亲证来。今日说名证说等法。皆不相违。   言为现大相因等者。所说法华经。乃名大相也。因者。现神变放光照境也。今现神变。与大相为因。大相之因。依主释。   言又大相等者。第二解。大相者。瑞相也。正是其因。经云。今者世尊现神变相。即是大相。此与说法为因。大相为因。说法为果。所以现瑞相即是大相。大相即因。持业释。   言又因者等者。第三解。因者是所以义。此解意说法为因。现相为果。问有何所以现大相。答为说经故现大相。若说诸余经。现小相。只缘说法华经。所以现大相。此则说经与现大相。为因由所以。因由所以却属因。即此说经与现大相为因由。所以因也。   言何故唯问文殊等者。解论家问询也。何故不问观音世至等。唯问文殊耶。答疏云有二法。推于文殊。   言一现见诸法者。论云。现见者有三义。一文殊菩萨在灵山会上坐。自眼遥看东方世界名现诸法。二现见者。证现义。定心现量。证见此法门。名现见诸法。诸法者。即雨华动地放光等事。三文殊菩萨此雨华动地放光。光一一过去亲自作也。故言现见。现见亲见义。证者证验义。   言二离诸因缘自心等者。有三义。一离构画因缘。二离比知因缘。三离从他传受因缘。自缘自心成就法者。亦即是前现见诸法故。意显文殊不从他传闻也。   言谓文殊师利离诸等者。疏主解也。问文殊答中云。我于过去。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举古显今。即是比度而知。又云。如我惟忖。即是思惟忖度。如何得名现见诸法离诸因缘。答但是文殊谦逊之言。无烦量难。所以科云。示相筹量。答示现也。   言示现种种瑞等者。解前光中七事。论主标也。   言示现彼彼事者。论主自解。种种瑞相光中。七事非一。名为彼彼。七事中一一事有多种。名彼彼也。   言现没住灭等者。论文也。将现字向下转。应言现没现住现灭也。   言所见六趣众生等者。现没即六趣众生。没谓汩没也。现住所见佛法四众菩萨诸菩萨。现在彼东方世界中住。名为现住也。现灭现佛入涅槃菩萨起塔故。名现灭也。   言或住即现在等者。第二番。将现字。共住一处解也。将灭字。共没字一处解也。住即现在。灭即没无。见佛入涅槃及为起塔。名为灭没。所余五事。皆名现住也。   言论云故文殊能记等者。记者分别解释之义也。   言文殊师利所作等者。解文殊师利具二成就。所以问之。二成就者。所作成就。因成就也。   言所作者。即是前来进财行供养。向二十六河沙佛边。行菩萨行。是所作事。今已成就。名所作成就。   言因成就者谓等者。雨华动地是此因。文殊菩萨已成就得名因成就也。论自解云。谓一切智成就缘者。此缘字。即与向因字不别也。缘字。即是因也。此有二解。一者。一切智。是文殊自身以成就得欢喜藏摩尼宝积佛身中一切智。雨华动地放光。是说经之缘。欢喜藏身佛中一切智能成就得。此说法缘。故名一切智成就。缘者因也。即是雨华动地放光。二者。雨华动地放光是缘也。一切智是舍利弗等。三根声闻因世尊说法。闻开示悟入。当来成就得。入一切智。此雨华动地放光。与闻法华经人身中一切智为缘。即是说法缘也。名一切智成就。即是外德满故。此智之与缘。文殊菩萨总已成就得(依谓约当来因果解)。   言重复释言等者。依疏解。约现在因果解。解前因字。因者相也。现瑞相是因。说经是果。此因之与果。文殊菩萨身中一切智。总能成就得。所以唯问文殊。   言文殊外因等者。问何故唯问文殊。答唯佛能知诸佛事。以文殊是过去佛。故问也。   言故今推问者。谦己方陈也。   言众人实生心等者。意灵山会中。余凡圣等根。地人下故。实不知佛放光等意。非是示相。故言实生心惑也。   言以根地人等者。问如何四众不知入定之意。经中即不牒为问。答疏云以根地人等。意道不牒入定。众人不知世尊入定。若则疑。入何定。元来不知。所以众人不疑入定。以根地人并居下故。问弥勒菩萨知佛入定。亦合带得一分定。向上疑为问。何不问也。答弥勒菩萨以众生不疑入定。且随多人不疑处。亦不疑入定。经云。今当问谁者。弥勒菩萨一则示相有疑。二则知有问处也。众人疑则实疑。又不知问处。此众人实生心惑也。   言初双申两意者。经云尔时弥勒至文殊师利言。经云。弥勒菩萨欲自决疑。自申疑。意又观四众之心。申他人疑意。怀自示相心。狭他实心。从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已后。至而问文殊师利言。尽是结集家安置。千大罗汉。当日世尊欲拟说经时。更有何事。阿难言。当日世尊入定。结加趺坐。便润文。结加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又道当日雨华动地。便润文安置。是时天雨曼陀罗华。又道当日四众八部。弥勒疑。疑作何语。便安置而问文殊师利言。言字已前。尽是结集家安置。但是心念未发于言也。   言此后发问先因等者。经云。以何因缘而有此瑞者。此八句经文正是问词。向下六十二行颂。颂此八句经。更不向前颂也。有抄云。直从威仪中。述前长行也。若不述者。颂中何故说六趣众生四众八部耶。若言从八句经文述八句经中故。何不说六趣众生等。明知述前文也。答此颂只是颂八句经文。八句之中。只是结集家略却去。缘偈中广述。所以长行略也。问偈文述长行。长行既无。何故偈中独有耶。答六不同中。有无不同也。广略不同也。此乃是长行与偈不同意也。若唯如长行开亦合说。雨华动地照境次第牒之。今此但是长行略也。偈文开也。若同诸师述。向前经文。有二种失。一时代不同失。弥勒是佛在时菩萨也。向前经文。是佛灭度后。阿难结集时安置。岂有佛在时菩萨怀疑发问。是佛灭后。结集时事耶。二云。若述向前经文。科文不次失。疏主既于慈氏双申两意中。开出长行颂文。明知不述向前文也。若述向前经文者。长行偈文。即合于向前威仪中开出。上解慈氏双申意。次解发问。先因者。经云。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此一句总也。问何名总。答雨华动地放光。包含总故。云总也。   言神通相等者。下二句别也。神通之相者。牒威仪。雨华动地也。放光明等者。牒说因中放光照境也。   言弥勒狭自他等者。问牒前因中雨华。又牒说因中放光。以为问。云何所牒威仪中入定也。答弥勒狭自他等。入定众人不疑。弥勒菩萨亦不牒。长行既不牒。偈文亦不述。   言悉见彼佛国等者。牒说因中照境所以。为问也。经云。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所照境也。悉见彼土国界庄严所见也。若悉见彼佛。是他受用身居他受用土。即宝地宝树。菩萨为以庄严。若悉见彼佛小化身居秽土。地狱饿鬼畜生以为庄岩。经云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证佛为庄严。经云。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又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证说法也。经云。因佛光所照。悉见彼大众。证有情庄严。经云。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云。又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证器世间庄严也。问光中若唯有净土。可言庄严。既有秽土六趣众生。何名庄严。答望说所变同能变。总为庄严也。问光中既有八部四众。何故空说佛庄严耶。答万八千世界中。不过净秽二土。于中佛不过化佛报佛。二国之中。佛为其主。自在独胜。故偏说佛庄严也。   言论总解经意等者。依论释也。问何名总解经意耶。答二解。一云。经文意总。论主所以总解。二云。论文意总。论主所以总解。   言示现彼国者。论主解经意也。万八千世界也。种种差别者。即光中七事。   言示现为四众等者。问何要光中现六趣众生。答为教化四众。事须有六趣众生。既有恶众生。即合有秽。   言及净妙国土者。说有无。烦恼众生。即合有净土也。   言为化十地菩萨等者。问如何唤十地菩萨。作无烦恼人。答十地菩萨烦恼所知二障分别者。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顿伏。初地初心正断。俱生者加行道中渐伏。初地已上能顿伏尽。然故意力。七地已前由起。而不为过患。八地已上一切不行也。   言于波国土佛为等者。秽土之中。化佛为上首。四众八部劣佛。为最胜也。报土之中。报身佛为上首。十地菩萨劣也。佛为最胜故。问既有八部四众。及菩萨。何故空说佛为庄严。不说菩萨四众八部耶。答佛于二土之中。为上首也。   言长牒前文所以所见等者。有二意。一者。缘论文云佛为上首。况人不会交。长牒取光中所见七事内。佛为上首。所以佛为庄严。不说菩萨也。二云。有说直从威仪成就中长牒也。若尔弥勒发问。当佛在之时也。威仪成就。佛灭度安置。故知不同。今但于长行八句经文之内。与下偈文相对。但长牒取所见七事之中。佛为上首也。所以佛为庄严也。   言一为利钝者。为利根说长行。为钝根说偈述。利根一览不假再闻。钝根难堪。重宣方悟。   言二为前后者。为前来者说长行。后来说偈颂。前来闻法不假重说。后至未知。故须偈说。   言三为直曲者。乐直者与说长行。乐文词绮饰曲说者。与说偈文。   言四为难易者。乐难解者。与说长行。乐易解者。与说偈文。所说义理难明。偈颂成文词便易解。   言五为真俗者。长行文质直。故契真。偈颂文饰绮。故涉俗。长行缀缉契真。偈颂文幸意越俗故。   言六取舍等者。长行先举。决定取善。偈文后陈。及遣舍恶。   言七为标释等者。长行标举。略述其文。偈颂解释。理方开显也。   言八为智辨等者。长行连缀智无尽。偈文重述辨无尽。偈文重述辨无尽。如似长启。便发智能。偈文重敷。令生广辨。   言九解两持异者。长行解法。偈文持法。   言十为说等者。长行乐说法。偈文乐修行法。   言广略等者。长行经云。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乃至植众德本。偈中云。佛未出家时。所有八王子。长行广。偈文略。偈文广者。经云。又见菩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偈文三十一偈。述行菩萨道。此长行略。偈文广也。   言有无者。经云。入于无量义三昧。长行有。偈文无。经云。旃檀香风。偈有。长行无。   言离合者。长行云。及闻诸佛所说经法。长行合也。偈云。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偈文离也。长行经云。是时天雨曼陀罗华等。长行离也。偈云。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文合也。   言前后者。长行先雨华动地。后放光。偈中先述放光。后述雨华也。   言文质者。长行经云。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偈云。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此即长行质。而偈中文也。   言隐显者。如长行云开示悟入。隐也。偈中云说佛智慧故。显也。经云欲重宣此义者重(平音)。重者。四义。一文重。义不重。如一瞿声。目于九义。俱舍云。光兽地方言。金刚眼天水。于斯九种义。智者立瞿声。瞿声是一。显得九般义。义各别故。义不重。文不异故。文重也。一个瞿声。将九遍诠义。以重用故。故名文重。二义重文不重。如帝释有一千名。名各别故。名文不重。向下只显行一。千个帝释义不异故。名义重也。三文义俱重者如此经偈是也。长行已说。偈文再述。四文义俱不重。如此经讽诵偈。是也。   言梵云伽他等者。下明九部中。云伽陀。讹也。准疏中意同天竺音。梵云伽他者。此番作颂。公边颉。问何名颂。答颂者。美也。歌也。问何名美。答偈中文句。极美丽故。问何名歌。答偈歌之故。问何要歌美。答为赞叹。经佛德也。诗云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也。又能歌君王之德。故云。歌者美也。此上疏主解讽诵义也。   言讹略云偈等者。于阗云偈陀。今云偈。略也。梵音偈翻作句也。   言此云祗焰者。祇焰即是祇夜。应颂义。重述长行。故云应颂也。问准下十二分教章中疏主解。伽陀正讹。不同讽诵义也。祇焰祇夜正讹不同。应颂义也。今此弥勒偈。是应颂经。如何疏主将讽诵义。解此间应偈经耶。又如何将讽诵义。与应颂一处说耶。答疏主意。梵云伽陀。此翻为颂。颂有通名别名。若约通名解。无问重述。不重述是偈。皆名颂也。故云。歌也美也。若约别名解。祇焰是应颂。旧云祇夜也。伽他是讽诵。若将颂字。讽咏如来身上功德。则名讽诵。若将颂字。重述长行。便是应颂。今正疏主约通名解。此偈文故。引祇夜来。证此处伽他。亦通应颂。   言进诠体义等者。问偈事须积集多字。始成偈。如何百法之中。不立偈。空立名句文。答疏云进诠体义等。进者取也。将此偈文。诠所诠义。名进也。若不要用闲放着。名退也。唯识第二云。名诠自体。句诠差别。偈不能诠自性。故劣于名也。句诠差别也。偈不能诠差别之义。又劣于句也。   言退为所依等者。声名句文三法为所依也。今此偈体。若退为所依。不及于声也。然百法中。不立偈者。以功用劣故。还以名句文为体。疏言文。文即是字。若假实合说。声名文屈曲。差别建立也。   言然以声上等者。问此偈颂以何法为体。答疏云然以等(上大乘出体了)。   言不同小乘等者。小乘出体也。文即是文字。辨云。文即通取名句文三法也。字中取胜上有功能字。不取无功能字。及文士者。五蕴假者。即罗汉身是造论人。士者士夫。引中但说因。士夫有偈。未是出偈体。依文及士而有于偈。偈实有体。即声等。   言此及室卢迦等者。梵云室卢迦。此翻处中偈也。摄释云。西域释句。其有五义。一处中句。梵云室卢迦。此翻为处中句。以三十二字成。二者前句。或以六字七字所成。三者后句。九字已上乃至三十六字所成。四者短句。或以三四五所成。五者长句。二十七字乃至百字。或更多字。问今此文殊偈。但有四个字为一句。计十六字。如何疏言是室卢迦偈。彼偈八字成句。以三十二字成偈。答准西域有三十二字。今译就唐言。但有十六字。如言菩提此翻为觉。故无有失。何妨梵语八字。翻就唐言为四字。三十二字翻为十六字。故此文殊偈。处中偈也。又婆沙句有三种。一集法满足句。二显义周圆句。三证赞叹句。今此偈中。随文皆有也。   言此初也者。经云以偈问曰者。略有五问。一不知问。二愚痴问。三试问。四轻触问。五利乐有情问。今当第五利乐有情问。亦是第一示相不知问。文殊师利者。将欲问事。必先呼名也。   言先偈放光者。长行先说雨华。后说放光。偈中先说放光。后说雨华。乘文便故。问何名文便。答有说缘长行中最后说放光。后说偈。名文便也。有云。但是弥勒一时间语。在前说着光。便为次第。名为文便也。经云。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安国大和尚改经。应云文殊师利导师何故于大众中入于三昧。若依今时经中本文。有四义失。一于事有漏失。长行先入定。后现神变。偈文既无。译经人漏却也。二者。经无次第失。长行说因。在威仪后烈。偈中说因成就。在威仪前烈。故不次也。三者又不相生失。入定即次放光。后照境。即文有相生。若不入定。因何放光。四偈有重言失。今言眉间白毫。后文有言眉间光。言重也。已后写经人。若依此写。得福无量。章敬云。此四解非也。以长行云。众人不疑入定。弥勒唯自知。亦随众生心。亦不牒入定。以为问。长行既无入定。偈文亦不牒入定。以为问。偈中亦无入定文言。前已说有六不同。前后有无。何因不许也。   言威仪中三事者。此间三事与长行三事别。长行三事。一入定。二世间。三众生世间。名三事。此偈中不述入定雨华动地。为两事。众生渴仰为三事。   言此颂雨华者。经云。雨曼陀罗华者。适意华。曼殊沙华者。柔软华。问二十八天。何天雨华。答欲色二天非无。非无色天也。问无色有定果色。何不雨华。答光不照故。问此华为是业。为是定果耶。答花欲界天花。业果为体。色界天花。业定通三种色为体。无色界天花。唯定。定果色为体也。   言自知不问者。但是弥勒自知。双申两意中。同于大众。亦隐不问。长行尚不重问。而况偈中。有云唯佛知。余人不知。是故不问。此说非也。   言合离不同者。长行雨四华。偈文唯二。离合不同也。   言华为旃檀者。嘉祥云。华乱坠表生二乘之智解。香风动吹灭二乘之疑惑。其华掩恶秽。以是因缘故地皆严。香风灭其嗅。以是因缘故地皆净。表一乘解生二乘惑灭。内心严净也。又此天华向有两个用。一香用。二者色用。有色用故。令世界严。有香用故。令世界净。长行结集。略举华体。今引偈中。兼举华用。用中有二。初半偈华有香用。悦可众心。后半偈华有色相。地严净。有似旃檀香。触鼻悦众心。有华从空下。天华触身悦可众心。天华落地。以是因缘故地皆严。香风扫地。以是因缘故地皆净。欲说一乘教。先现大神通。满地天华上。起旃檀风。延法师云。加以送旃檀之香气。数里熏人。散末利之名华。千般覆地。雨华更雨华。动地复动地。问为复是华体向上。作旃檀香气风来吹上香作旃檀香风耶。为覆是华但作华香。不作旃檀香。忽别被旃檀风来吹。向上香相和作旃檀香风耶。答疏中有二意。一云为字通平去二音。且平音为由作也。华向上本质。作旃檀香气。   言即似赤白等者。问何名香风。答疏云即似赤白旃檀香气可远闻故。香风更远处。闻似彼风吹。故唤香作风。体不是风。二云。去音呼。此解华但作香。不作旃檀香。别有外旃檀香风入来吹。着华上香。唤作旃檀香气风。下经云。香风吹萎华。更雨新好者。   言二句动地者。长行普佛世界。三千界也。偈云而此界。只指此三千界也。   言一偈四众者。长行云。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涉云。部由类也。一声闻摄律仪众。二菩萨圣德难思众。三天龙八部眷属庄严众。四人王付嘱护持众也。   言此颂器世间者。论家科也。论家重科照境已下文云。作器世间众生。世间数种种量。种种具足烦恼差别。具足清净差别。佛法弟子差别。示现三宝故。复乘差别。有世界有佛。有世界无佛等。意言论家科经言世间。疏家科经言照境。   言即照境也者。疏主科也。经云眉间光明照于等者。初一颂傍照。后半颂竖照也。诸抄问如何颂中两处放光。答诸抄云。偈中放光有此世界光彼界光近光远光故。两处放光。最初一颂眉间白毫大光普照。此唯近照此三千世界光也。今此唱云。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此远照他界光。问何以知是两处放光耶。答准下文。有两处光也。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此近光也。又云。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此远光也。注经云。偈初光颂二乘之根。后文放光。表六趣之感。嘉祥云。长行直放一光。通照彼此之土。弥勒向颂中开之。故分二光。前光照此土。后光照他方。此等诸诸解不然。颂中只是一处光。放光非两处也。此唱但是举能照光。意取所照境。不是述长行放光也。缘诸解。放光或有两膊上放光。两膝上放光。或面门放光。今此简余类放光。问偈中东方万八千世界。或所见境。是如来何处放光。所照之境。答是如来放光。眉间光所照之境光。   言皆如金色等者。问如何所照。犹如金色。答疏言皆如金等。有云。如须弥山。四宝所成。众鸟集之。皆同一色。今者所照。皆如金色。表六道虽殊。同归一乘。即如朝露照境。地色皆红。   言光虽白色等者。问光白境金。有何所表。答疏云光虽白等。意合见金色世界。令众生发心也。   言或示现等者。经云有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颇梨色。斯由佛光照。外果也。   言外果之因者。内果诸佛身智。外果诸佛土相。具行一乘种智之因。方能招感内外二果。   言或毫虽白光等者。谟云。三十二相中。有白毫相光。从毫相出。名白毫相光。依主解也。放光非白。以光金色。如日欲出照时。天上云皆作赤色。云既赤色。照世界赤赤色。此光亦尔。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二   元久二年润七月二十九日于转经院书写毕。   执笔 隆国   写本云倭州兴福寺苾刍隆觉(云云)。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三   镜水沙门 栖复 录   言生死是总等者。谟云。通能所趣故。能招感是业。所招感是苦。其生死中。有惑业苦三。故言生死本通惑业。   言所趣是别者。即六趣果。以六趣中皆有生死惑业苦故。生死是总。所趣是别。问何名惑业苦。答十二有支中。无明爱取名惑。行支全有支一分名业。余七支全有支一分是苦。   言惑所趣果体者。以业烦恼假者为能趣。即生死是所趣也。业烦恼为能趣。不同前解生死便是业烦恼也。   言以业烦恼假者。惑生死果。先须有烦恼能造能发五趣业。方能趣五趣生死处。此业烦恼。正是能趣之法。其假者有情。即中有身。亦是能趣五趣果。若无中有。传识往五趣。如何有情得生彼趣。故中有亦是能趣也。若中有属生支摄。是死果者。但是生支方便。非正生支。故名能趣。若属果摄。中有所趣身也。今约方便支。能趣摄也。   言受报好丑等者。问受报好丑是何法。善恶业缘是何法。答疏云。受法好丑主因等。谟云。此言好丑。即是爱非爱果。不以形体姝丽为好。卑陋名丑。但生人天。虽陋亦名好。设生三涂。虽姝丽亦名丑。是疏意故。善业感人天果。名端正报。恶业感三涂身。爰丑报。如畜生等身极丑恶。就人中爰总报。人身即好。于中别报还有善恶。端正丑恶。对三涂。总名好果。以人天端正好报。说人身头圆像天等。于中别报亦别等。   言由善业为异等者。问善业缘感何报。恶业缘感何报。即与好丑如何属对。答疏云。由善业为异熟因。至所趣贪等。为润缘者。论云。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问人天可尔。若生三途。谁起于爱。答润生有二位。一本有末心。二中有没心。即于本有起爱。爱于自身故。或资具等。若有中起爱。即见己同类。起乐驰趣。便被拘碍。故设润生。皆须有爱。问此所趣爱是何界系。答准论。是当生地系故。唯识论云。身在上地。将生下时。起下润生。俱生爱故。若尔身在欲界。将生上时。亦应起色界贪。未离下染。云何能起上地爱耶。答得生上界。必离下染故。   言于此悉见者。见业等为能起外果。资具等总为所趣等。   言兽归等者。此证趣之义。   言即数种种者。谟云。前论开为四。所谓食闻法修行乐等。然准前文。既除入灭。即颂乐也。   言冥真洞等者。本智冥真。后智洞俗。冥字莫经反。夜也。本智证会理时。冥然无相。智理泯合。如夜暗时更无所见。洞字去音呼。穴也。今言俗后智。了达种类之义。无有权碍。犹如于穴。   言众圣之主者。上解佛。为有慧之主也。   言此初也者。初三颂半闰开四辨也。谟云。四无碍解。即是诸佛之慧。令相应四法。无权义边。名为四无碍解。解非声境。不得闻名。但是作四辨之事。即是无漏清净之声教。随诸方言音。为众生说。   言教离垢染者。此约诸佛本质之教。佛十八界皆是无漏。故名离垢染。若影像。教皆非离染。体唯有漏。名句约识。通漏无漏。因中五八未转。以亲相分故。是有漏故。金云。一从法界等流。二者。为令所化生断烦恼故。名教离垢染也。   言照明佛法者。佛地论云。我今造论。为法久住。[(二*ㄆ)/耳]及群生。意言将上法喻。上可以照明佛法。下可以开示悟众生。嘉祥云。此明佛说法之益。益有二般。一者上弘。二者下利。教能显理。如灯照明。理是所诠。称为佛法。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以无明为扇。邪疑为开。故不悟佛性。诸佛如来去邪关。开无明扇。令见佛性。故名为悟也。   经云若人遭若者。三苦五八等苦。有余涅槃尽上来苦。引明定性。若不定性。回心受变易。即有八苦也。遭者逢也。际者会也。水会于岸也。苦尽之处。名苦际。会无漏故。背有漏苦。声闻之人猒苦。佛教知苦。欲得知苦。先须断集。欲得证灭。无过修道谛。   经云若人修福者。若人者。修缘觉行人。有福者。依十善道。修福分善。依闻思修三慧。种解脱分善。依诸观行。习加行分善。曾供养佛。缘觉性虽出无佛世。初发心时。事须逢佛亲近善友。曾供养佛。志求胜法者。十二因缘对四谛。名胜法。为说缘觉者。与说十二因缘教法。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老死。由谁有老死。因生支有等。   经云若有佛子等者。此大乘菩萨也。能绍佛位。故名。   佛子。修种种佛。万行总修。求无上慧菩提涅槃。为说净道者。入佛知见。即无漏智。名净。净即是道。持业也。若净是果。道是因。六度万行。是净之道。依主也。又说。六波罗蜜名净道。布施净悭贪。持戒净毁禁。忍辱净嗔恚。精进净懈怠。禅定净散乱。智慧净愚痴(上三业法)。   言猒音猒(于艳反)食饱也。饫也。亦于盐反。亦是食饱义。前解为正。淤音(衣倨反)。   言此一颂半见四众者。经云文殊师利弥勒告也。我住于此者。指灵山会也。见闻若斯。结前所见也。又云。只缘所见七事中。六趣众生。见佛四众菩萨并佛入灭后起塔。名见若斯。闻者。即闻四辨三乘法故。名闻若斯。弥勒语文殊菩萨言。我住此灵山会。见若斯。闻若斯。故名见闻若斯。斯由此也。结前所见也。此后解为正也。经云。及千亿事。如是众多者。此两句经。别明见四众。如是众多。解上千亿事也。四众之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相状万差。名如是众多。若论一一行相。卒陈难尽。但言千亿事。即是今当略说。望今经本极相违。既有当字。则似今总未说。当拟说也。引是经本错也。疏中引经云。我当略说。若望他。疏主造疏时。经本云我今略说。但言千亿事。便是略说。   言便明睹彼等者。若准经文。全无四众。疏主意以因结前见佛闻法等。便明见四众。即及千亿事一句。前长行云。因目见佛耳便闻法。便见四众随佛修行。义略明彼。   言今此经中宗等者。问如何偈中。一偈半明见四众。三十一偈明菩萨道。何不广明四众。答此经宗明一乘。破二会二。恐违经宗。所所以不敢广明声闻之行。碍交他向下舍权取实。恐增其病。故不广说也。所以前三句因。使结前所见四众。所以一行。二云。不唯空见四众。此从及千亿事已下三句经文。亦是下三十一偈菩萨行经文。菩萨修行。地前地上。亦云如是众多。弥勒菩萨道。我今亦不广说。今当略说。向下品说三十一行。便是略说也。   言上明声闻等者。问争知此文兼是生下经经文。答疏云上明声闻等。   言前长行中等者。正出所由也。问前长行中。先明信解。后明相貌。如何偈中先明相貌。后明信解。答疏云。前长行中等。长行先说种种因缘。外良缘也。后明内行。内行之中。先说凡。后说圣。先说信解地前位。后说相貌十地圣位。从凡至圣。阶降前后也。   言今偈等者。先说种种因缘。次说内行。内行之中。先说相貌。后说信解。胜劣为次第也。   言相貌等者。初道漏无漏。及次习也。问如何十地菩萨修行胜。先明相貌。答十地之中。七地已前有漏无漏杂修。八地已去纯无漏修。故有漏无漏间杂。是一又六度次第修。是二胜也。次第修则难。乱修则易。如童子念经次第不错则难。乱念即易也。论云。谓由前前引发后后说。由后后持。净前前。又前前后后细故。易难修习。次第如是也。   言信解等者。地前唯有漏修。是一劣。又地前乱修非次第。是二劣。唯有漏。对地上通无漏。是劣。又唯乱修。对他地上次第修。是劣。   言胜劣既殊等者。第二约时修行。多者为胜。少者为劣也。长行凡圣次第。先说信解。后说相貌也。今偈中依胜劣次第。先说相貌。后说信解。次下约修行。多者为胜。少者为劣。意言胜者是相貌。前明。劣者是信解。后明也。若是顿悟种现皆有漏。若是渐悟在法空观中种现唯有漏。若是生空门中种现通无漏也。   言然修六度略有等者。今云。若依十地经。有四位也地前为一位。于一身中。唯修一行。一行之中。但修一行。初地至六地满。为一位。一身中修一行。一行之中。修一切行。第七地为一位。于一身中。修一切行。一切行中。行一切行。第八地已去为一位。一切身中。修一切行。一切行中。复修一切行。今此疏中依三劫。配有三位。一见道已前初劫之中。于一身中。唯行一切行。一切行中。但修一行。乱修六度故。即信解位也。初地至七地满。第二劫中。于一身中。行一行。一行中。行一切行。八地至十地满。第三劫中。于一身中行一切。一切中复行一切。纯无漏修故。   言十地经言初地等者。问若一行中。修一切行。如何十地言初地行檀。二地持戒。乃至第十地不说修余行也。答彼十地经。且据地地之中一行偏胜说。非不修余行也。十地经说。一一地中皆具三品。且初极喜地布施有三品。财施。法施。无施。二离垢地持戒有三。摄善法戒。摄律仪戒。饶益有情戒。三发光地能修三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四焰慧地修三精进。一被甲精进。二摄善精进。三利乐有情精进。五极难胜地修三静虑。谓引发安住办事。六现前地修三般若。一生空无分别慧。二法空无分别慧。三俱空无分别慧。七远行地修方便波罗蜜有二。一谓回向。二拔济。八不动地。修愿波罗蜜有二。一求菩提愿。二利乐他愿。九善慧地修力波罗蜜有二。一思择力。二修习力。十法云地修智波罗蜜有二。一受用法乐智。二成就有情智。问十地总名相貌。相貌通十波罗蜜行。何故经中只言六度。答据实。光中十波罗蜜总修。且约法处。近人易见知处说。问如何六度次习之中。先布施。后持戒。如是次第不同。答论中据四义。明次第者。一引发胜。布施引发持戒。持戒引发忍。忍引发禅定。禅定引发智慧。二云。净治胜故。次第不同者。后必带前。且由持戒故。能净布施。由忍辱故。能净持戒。由禅定故。能净忍辱。由智慧故。能净禅定。三云。粗细异故。布施粗。持戒细。忍辱粗。精进细。禅定粗。智慧细。四云。难易次第者。布施易故居先。持戒难故在后。忍辱易故居先。精进难故在后。禅定易故居先。智慧难故在后。准瑜伽论说六度。唯识论说十波罗蜜也。六对治六弊胜故。偏说十波罗蜜。胜劣合说。又六度通三乘。十波罗蜜唯大乘也。   言此颂因缘者。是前长行种种因缘也。涅槃经云。一亲近善友。二听闻正法。是因缘。三如理思惟。是信解。四如说修行。是相貌。   言殑音者。殑字其矜反。亦去音呼。   言无热恼等者。摩竭陀国西北。有九重黑山。九重黑山。三大六小。二小狭一山。九黑山北次有雪山。雪山北有香醉山。气芬馥。人闻皆醉。春夏秋时。人不得过。冬月方行。香气歇故。雪山北香醉山南。有无热恼池。其池纵广五十瑜缮那。唯得通者。而能到彼。其池唯在阎浮中。落其西北俱齐。四方渐下。其池四岸四宝所成。金砂布底。水香美。具八功德。瑜伽云。一甘。二冷。三耎。四轻。五清。六不嗅。七饮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腹。其池四面。各出一河。东名殑伽河。从象口中流出。车渠宝以为象身。南信渡河。从师子口流出。金刚宝为师子身。西徙多河。从牛口流出。马恼为牛身。北名缚刍河。从马口流出。琉璃为马身。如是四河。各绕池一匝流。便流入海。此四大河。当出处各广一由旬。以为喻。然佛说法。多取兢伽河为喻也。涅槃经云八河。即一河各分二道也。   言由沙多等者。问佛说法。何故恒河为喻。答疏言一由沙多。   言二由世人等者。西方外道所计。此水为福水。昔有女人。于河浴子。失手随落。母愍其子。入水救子。一时溺死。由慈心故。死得生天。外道得定。观知此女人生天上。遂计引水投死生天。入洗罪灭。有多外道。每来击兢伽河水。以济幽魂。时有执师子国提婆清辨二论师。为破此外道妄计。亦击水详波。稍异于众。何名异。以面伏地。以手把水。向外变覆而击。意从外道问。果然遂问。便问菩萨曰。仁者击此福水。一何异乎。为何事耶。而击此水。菩萨答曰。我之父母眷属。在执师子国。恐彼饥渴苦。我击此水。济彼令得安乐。外道曰。师子国去此甚远。山川阻隔。何此击水而能济彼。菩萨曰。山川阻隔尚不能济。幽魂阻隔能济耶。外道负屈而退。便请为菩萨弟子。   言三虽经劫等者。问劫坏以人尽。谁以立名。答火灾坏了。劫成。色界天人下界者。来则见已。天人俱与立名。   言五众人共委等者。西国大家。知有此河。如此方黄河。故言共委。   言六度次习等者。地持论说。度有三种。一时度。谓从种姓。度三僧祗方得圆满故。优婆塞经云。前二僧祇所行檀。非波罗蜜。二果度。此六能得大菩萨果。三者自性清净度。修此六种。舍有为到法实性。具斯三义。故名为度。次习者。唯识九云。谓由前前引发后后。复由后后持净前前。问六度与十度何别。答六度通三乘。十度唯大乘有。故别也。二益者。即自利利他。名二益也。   言次一内外者。总论内外。而有四类。一非情名外。有情名内。二有情中。自身名内。他身名外。三自身中。非色名内。色法名外。四心心所中。见分名外。后二分名内。今说初二也。   言金有五色者。说文云。金是总名。有五色是别名。谓青黄赤白黑。唤作金黄。为其为长。陟两变声呼。即世间黄金最胜。正得能生土。云色。问金因何生。答土能生。问土既生金。缘何五色别。答正土生者。是黄金。不正方生者。余色是。一青金。东方。甲乙。木。青色所生。金亦青色。则铅锡也。二赤金。南方丙丁火所生金赤。即钥石之类也。三白金。西方庚辛金。所生即银也。四黑金。即北方壬癸水。所生即䥫也。五金黄。即中方土。正土所生。即黄金也。问何故黄金最贵。一种土所生。答黄金缘是中方正位土所生故。中方黄帝之位所生得金最贵也。余四不是正位土所生。所以贱也。   言久埋不生者。金在土久。亦不生亦不灭。喻真如理久处生死中。生死不能增染真理也。   言百炼。一雨而无有灭。喻真如在四生九类地狱等中。真理而无灭也。   言从革等者。革由改也。铸写自在。不守一形。打作𨥁珰环钏不违。改练人心。况佛性在凡夫六道生死。其性不违也。   言西方之行者。金木水火土。是五方之行。金之位在西方。故土也。意取五方之行。金属西方也。   言出土左右者。此是像形字。谓能生金。此是小今字左右着两土。是像形也。即土王四季。东西南北。俱有土故。名出土左右。问既王四季。何方不是土左右。而独言金。答理实皆然。然五行中。土能生金。子似于母。故独言金。   言形今亦声也者。形声字也。既有亦字。亦字亦通形声。今是声。土是形。故曰形声。本来不唤向下作金。只缘土向上有小。今字名今。所以兼向下土相和。唤作金。故名形声。被小金字声形。着向下两个土。总唤作金。金是声。土是形。将形就声。故云形声也。班固汉书及许慎说文。字有六体。一曰指事。如上下。二象形。如日月。三形声。如江河。如鸠鸽。皆取一半字为名。四会意。并戈为武。人言成信也。五转经。如十字。向上着一书名干。口中着转名曰。竖书名田。向下出名甲。向上出名由。六假借。如唤令字作令字。长字作长字也。   言珊瑚等者。出于海边石上。脂入腹变为珊瑚。又云。劫初时。石裂中出脂。变成此物。晋朝石崇家。有三十株。高三四尺。今时贵也。   言真珠者。二解。一珠体不赤。从赤虫所出。名赤真珠。即蚌蛤也。二珠体赤。名赤真珠。若准佛地论。从赤虫得名。疏主解体赤也。   言五摩尼者。即末尼珠。即如意珠。所求如意也。   言既无琉璃等者。问如何疏主将真珠。与摩尼珠。分作两个。答疏主意珠体不别。向下观音品中七宝之中琉璃。便合真珠。与摩尼珠。为一[口/(同-(一/口)+古)]。今此七宝之中阙琉璃。故于珠中开出两个。谓真珠与摩尼珠别也。此摩尼珠。即是当来人寿六万岁时。舍利化作。   言六车渠等者。梵云牟娑落者。云车也。揭柆婆者。渠也。真云。车渠似玉。而贵于玉。马瑙似珠。而贱于珠。   言青白间色等者。青色白色两中。间色为碧色。赤色白色两中间为红色。青色黄色两中间色绿色。赤色黑色中间色为紫色。其中青黄赤白黑为正色。红紫碧绿不正色也。   言杵藏也有云胎藏者。从喻为名。问胎藏有可破坏。是不坚实法。如何言坚实。答此宝生在石中。不可破坏。犹如子在母胎。业力所持。外风不入。内风不出。不能伤损。就一边说。哲云。似玛瑙骨映。作淡绯色。字或车作马瑙。以是玉类。或从玉作马瑙。劫初时。石脂流入石。或从石作码[石*(巢-果+石)]。字不定也。此虽似真珠。而贱于珠也。   言此七不同等者。三文不同。无量经云。金银琉璃。颇梨珊瑚。玛瑙车渠。恒水经云。金银琉瑙。真珠车渠。明月珠摩尼珠。佛地论云。一金。二银。三吠琉璃。四颇胝迦。五婆揭拉婆。六遏湿摩揭拉婆。七赤真珠。此经受记云。以金银琉璃车渠码瑙真珠玫瑰。七宝合成。   言金刚者。贞云。金刚异物。坚不可坏。而能坏诸物。随物色现。而色不定。能集众宝。无能知价。錭字为正。其形三棱。打破百分千分。皆须作三棱。为钻破一切宝也。唯羝羊角。能坏得金刚。拍着便破。又唯怕蝇。蝇坐来吃却金刚也。   言诸珍帝青等者。帝释宫中青宝名帝青。大梵王宫中青宝名大青。又云。帝释髻中宝名帝青。大梵王髻中宝名大青。此解不正。二种俱是帝释宫中宝。为正。胜者名大青。劣者帝青。青宝体是一。胜劣分二。又梵云因陀石罗。此云帝青珠。摩诃石罗。此云大青珠也。人间有宝。形状似彼宝。亦名帝青大青。故言之类也。   言奴等者。贞云。可以代劳困有五。一者。得罪役官为奴。二不能自活。情愿事人。三者边方败劫得。四展转相生。以财宝得。谟云。官户抄口家生。乐事契券。   言四婢者。此会意字。女卑成妇。问奴婢既卑称。如何珍。答但人之所重。即名珍也。   言五车舆等者。舆轮各二别。不名车舆。轮一处即名车也。如手足等。名之为人。故为总(此解善)。简要云。舆者箱也。脚也。   言夏后等者。国号也。夏者即夏家。即是舜后嗣位者。后氏者。即君名也。尔雅云。后君也。即夏家有士夫。奚仲能造车。此人当时为车政。即今大仆卿。因造车故。授此官也。古音居。所以行人居也。今言车者。舍也。   言辇等者。力展变。古挽车人在前。引之故名辇。辇是有轮人牵也。   言宝饰舆等者。古时舆。一似不着脚车。今时舆圆。说文车无轮曰舆也。有作舆。非也。   言一颂施成度者。经曰。回向佛道。愿得是乘等者。由得上佛乘故。三界第一。由说上佛乘故。诸佛称叹。谟云。前解所行施。今之回向。即成度义。即是施家之成。非是将成。度施与人。   言成唯识云具七等者。问施等回向之时。即名为度。有何教文。答疏言成唯识等。论云何证得二种转依。谓十地中。修十胜行。断十重障。证十真如。二种转依。由斯证得。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婆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住菩萨种。事须得种姓地本有无漏种子。以为安住。简定性无性。虽行施等。不得成度。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若发生人天心。求三乘心。虽施。不名成度。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事须有怜慜众生心慈悲喜舍愍物之心。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须兼行二利行。种修习诸善。空布施。亦不成度。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布施时。观三事体空。三轮清净。不见能施人所施物所受者。与此相应。方成度义。若无。不成度也。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不被二障所杂。三时无悔。即名不杂。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行施等。非到彼岸。由斯施等。一一皆应四句分别。一有施非度。如布施时。不与七义相应。二是度非施。如精进等。三亦施亦度。如布施时。与七义相应。四非施非度。如自不将钱物布施。不是布施。见他人布施。不生随喜。不成度。大论云。菩萨所行惠施。由七相应。乃得清净。一净物。二净戒。三净见。四净心。五净语。六净智。七净垢。远离懈怠贪嗔等。问何名净物。答一净物。谓广大平等。应时上妙。二净戒。谓发精进。自手力等。三净见。谓不计我能施。不校量他。不布施等。四净心。谓怜慜珍重平等。五净语。谓所施物。姿彼乞者。乞者来时。称善来。命进问安住。六净智。谓惠施智。智清净故。求者智净。住福田相等。七净垢。谓懈怠贪嗔痴等。   言此中但举等者。问既有七摄受法。何唯举一回向耶。答疏言此中等。将欲显此土唯一无二乘。故于光中亦见是事。故言此中也。   言次一杂物者。经云。驷马宝车等者。四音同。即是四个马齐行。驾一乘车。名驷也。古人有千驷。此依天上车房星。有二十八宿。一方七个。四方合成二十八宿。东方有七。角亢氐房心尾箕。此是仿皇四个居前。三个在后。作仓龙之形。尔雅云。天驷仿也。古人仿之。而作四驰车也。   言古人等者。承音逐也。可以驰逐。驰逐者。经营之义。意道四个马。驾一乘车。以可驰逐经营也。   言栏钩者(洛干反)。手边作烂。若木边作木栏也。栏谓栏。即车上栏竿也。门遮者。即是遮阑义。若言柬栏门。即灵子东门。能鄣栏故。名栏也。阑栏皆得。   言楯音食尹者。食尹反。声带深也。顺也。时尹反。声带浅也。若准时俗解。横栏竖楯。此间疏主解。竖栏横楯。即是纵曰栏。栏即槛也。竖柱子名栏槛也。栏者亦名阶。际木也。横木也。切韵中。言栏是阶际木。亦云横栏竖楯。横是阶际中。此解非也。但言阶际木。竖柱子。亦名阶际木。即是竖栏横楯也。   言华音者。初华美之盖(户花反)。华美音呼。后以华饰盖名为华盖也。   言依此俗释等者。疏主作华盖解。𣵠鹿是地名。在幽洲。辕黄帝。姓公孙。在位一百年。年一百一十岁。伏义神农黄帝。即三皇也。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铜头䥫额。不归于帝。常能兴云起雾五百里。黄帝感五色云。云气作华[昔*为]之形。在王顶上。因化黄帝。而有此盖。自后帝王因作华。而有此之盖。   言据实理等者。作华音呼。疏主解。本来盖不作华蘤形。以华装饰。故言华盖。问此解东方世界中华盖。何故引西域华盖。解东方华盖。答疏主将西域事。证先中世界有华盖。不是将西解东也。经中设作华字。亦化华音呼。正也。   言轩音者。轩饰之盖。安于车上。名安车上也。若正解经文。车上有华盖。不关人带也。曲辀者。车辕也。轓者箱。甫烦反。车耳者。助句。即曲辕车也。   言车四马驾等者。总解意也。已上四行外财施也。   言次一内外等者。经云。又见菩萨头目身体等者。此二烦中。初偈别施身肉手足。后颂总头目身体。此二颂通总通别也。身肉施等者。如须阐提太子。割身肉。供养父母。如慈力王。施身与五百夜叉。又如尸毗王救鸽。药王菩萨烧身燃臂。及妻子施。如须达拿太子舍妻子。又见菩萨头目身体。如月光王舍千头。鹙子舍目。问施妻子者。令他离隔。即恼所施。损恼净心。复毁受者。如何。答菩萨以彼妻子施。必先立契约。若求者施请无违。既有诚言。施亦无过。   言施有五相者。一至者。到义极义。表此心尽处无不到。随愿心名极。即殷重之心。谓无上菩提。在三大阿僧祇外。今施物之心。到大菩提。名为志心。二者信心。信三宝。是所施境。信施因感无量福。信心简不信心。如世王候。及我爱重者。但借身命。于三宝所及天祠等。种种植福处。而行数时。未必皆是信于彼法。三随时者。有二。一随四时寒热施物。一随力辨得一千。辨得五百。四自手施者。表殷重。昔时有王。号月光。行大乘行。愿施千头。有婆罗门。从王乞头。王舍国位。以后所施。王礼十方。发愿已毕。即于后园树下。命本树神。割我头。向我手中。我自手施。王谓神曰。我于此处。已舍九百九十九头。今更施一头。檀度愿满。尔时八万四千小王。一万大王。皆身投地。二万婇女。闷绝擗地。   尔时王者释迦牟尼是。婆罗门者提婆达多是。树神者目连是。五如法施。不是煞命沽酒得钱。总名如法。及七摄受相应。总名如法行施。总是名施五种。   言不应施亦五相等者。一不净物者。非理得财。倚官狭势。劫夺得钱。名不净。二乱众生物。酒及毒药也。三恼众生物。置网等是也。四害众生物。弓刀等。五坏净心者。音乐女色。问音乐既不许施。如何金藏论可音乐布施得好音声。及妙音菩萨伎乐布施耶。答彼约圣人。此约凡夫说也。问女色既不许施。如何经云及妻子施。答前约舍心。成难就舍物。而能舍得。所以许施。此间约所授记者。二者。菩萨行施与妻。必先立契誓。行菩萨行。若有施处。誓不相违。不作女色。心布施。约久修行者。前文许施。此间约初心。能坏净心。不能持戒者。故不许。又菩萨施妻有二。一未先立契。亦不强将他布施。二前人求色心乞来。亦不布施。又不应施有五。一父母师长。不应将布施。二者为王。不应抄掠他人妻子眷属布施。三未共他立契约。不合布施。四前人是旃荼罗恶人。不应布施。五乞得作奴婢。亦不应布施。又菩萨布施有四思择力。一布施时。观现世无安乐当来得利益者。施与。二现世得安乐当来得利益者。菩萨施与。三观现世得安乐当来无利益者。菩萨不施。四观现世得利益当来无安乐。菩萨亦不施。   言施有五利益者。一得亲近。是诸人天等。乐亲近也。二常乐见。如须达长者。赈贫勉寡人。皆乐见。又如讲人法施听人财施。即日相亲近。恒乐见。三宗敬者。得人敬重故。如依止有财师僧。而行宗敬等。四得好名闻。如蔺禄子等。得好名闻。五复作后时因者。熏习所成。百生千生而能行施。后作菩萨之因。所修施皆是当来成佛之因。问现世间人多有锦帛。不乐惠施。据今富有从乐施。成熏习强。何因悭吝。答此类之人。多生已来。非是常施。偶然因布施。供养罗汉胜福田人。便于今生招。此富有非。常行施熏习不强。故于今生。不必好施。今身能施。今身能施。是前身施来。今身若施。来世更能施。   言于此施中应起等者。我由前生布施。今生富贵。今生更不施。后生因何得富。又钱财是五家分。水火盗贼。及王恶子。若被取来。争惜得。忽被贼劫。忽被火烧。争惜得。不如布施自家获大利益。今不行施。后忽贫苦。或若身死。财不随去。唯此施为善作。后世起此心时。名觉悟智。   言二财物鲜等者。菩萨念言。余贫穷者。衣不弊形。食不充口。我财比上不足。疋下有余。于此无中。又分灭施。能舍难舍。现世虽受小苦。当来必受大乐。今身若不忍苦。当来大苦如何免得。名忍苦智也。   言三财悦意心等者。即宝玩之物。良由妄情。计金银等为可爱。倒生爱重。不肯惠施。或可本来畜积。本拟荣身。财物既多。营求广。却生苦恼。今知此倒。名知倒智。惠愚人多财益过。   言四忻世果而行等者。菩萨念彼三界众生差别。悉是泡幻。何乃愿求。我今所施。愿求菩提。金刚坚固之身。或念世果受八万劫终。必堕落。况灭百年。念此不坚。应求坚固果。所以行施。问虽愿求于坚固之体。有实因。此得彼果否。答华严经云。昔于众生起大悲。修行惠等波罗蜜。以施其身最殊妙。能令见者生欢喜。   言施以无贪等者。问布施以何为体。答疏言施以无贪等。无贪即是善十一中。无贪善根。意能惠舍。身能自手施。口能赞叹。如唱布施咒愿。大论十七地中第十名菩萨地也。此有三种施。财施。法施。无畏施。经文但明财施也。无畏法施。通余五度摄。般若论云。檀度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   言此二颂戒者。经云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等者。诸王者。即光中万八千世。宗中通轮王粟散王。往诸佛所。问无上道。即菩提涅槃。经既言问。即合有答。略而不说。光中国王。因闻一乘法。拟行一乘因。所以舍国位出家也。便舍乐土。此舍不是将布施。但施却名舍。经论中多言国杜。无此杜音。但是借吐字。音作吐字。呼即是国之别名。土者吐也。万物从地而生。如口吐出相似。菩萨拟欲出家。先化国土。令一切众生作念。国王尚自舍国。弃荣出家。岂况诸凡庶之人。而不出家耶。剃字。切韵作计变除发也。鬓音(即俞反)。问何去鬓发。答舍余好故。是毁色形故。且鬓发如云。可以生贪。植发冲冠。可以长患。虬鬓长鬣。为长染缘。故皆弃之。用资入道。经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能违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既是出家之人。具出家相好。必是持戒之人。故科作戒波罗蜜。   言戒有三种等者。第一明戒种类。且大小乘持戒各别。大乘持遮戒性戒。小乘持遮戒。大乘通二利。小乘唯一利。声闻持戒。与菩萨四义不同。一自性差别。声闻持七众戒。菩萨持三聚净戒。二失不共差别。律仪则同。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即不同。三广大差别。大乘持三聚净戒。求佛果菩提。小乘持七众戒。求阿罗汉果。四甚深差别。声闻持戒。是菩萨破戒。声闻人持律仪戒。止即是持。作是犯。菩萨持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止作则是犯(上明差别下说种类)。一律仪戒等者。即七众所受。律者法也。仪者轨则仪也。一比丘持二百五十戒。二者。比丘尼法。说五百戒。正云三百四十八戒也。三者正学。年十八便受学戒。佛许二年学戒。旧云或叉摩那。四沙弥。五沙弥尼。此云勤䇿男勤䇿女。勤人驱策也。亦云息慈。受持十戒。息恶行慈。六优婆塞。七优婆夷。受持五戒也。二摄善法戒。所修三乘一切善法者。此即渐悟及彼顿悟所修。三乘有漏一切善法。皆是此戒。定性唯修小乘法故。非此中意。三饶益有情戒。即利益有情三业万行。糅云。要受菩萨戒。于师僧及佛像前。期誓断恶。所行三业万行。利益众生。方是三戒中收。若不受戒。虽利益众生。是善非戒也。问菩萨只今持摄善法。善法饶益有情。如何兼持律仪。律仪是七众戒益。疏主意云。只七众所持律仪。便菩萨所持戒。   言胜鬘经云波罗等者。问王身既是菩萨。即合受菩萨律仪。何要剃发被缁。受小乘戒。而祈解脱。答疏云胜鬘经云等。如是六法。为大乘有二义。一为大乘故。说名为大乘。二为大乘因。说名为大乘。若不是菩萨所持戒。如何言为大乘故说耶。答波罗提木叉者。此云别解脱戒。戒者动发身语思上。能防发功能。名戒。功能不合名戒。成就彼所防所发。得戒名也。身有三。是别。语有四。是别。此戒能弃舍彼别别恶法。别解脱此有二说。一云。当来涅槃果。是解脱。由离别别恶法。当来得解脱。二者。只离恶法便是。解脱戒也。云毗尼律藏。糅抄云。广戒六十卷律是。此上二种是行。言出家两字。即目沙弥沙弥尼也。言受具足戒。僧受二百五十戒。尼即三百四十八戒。此上通难词。虽引四种沙弥沙弥尼受具足僧尼。意取后二僧尼。证菩萨。亦持别解脱戒也。   言菩萨地言律仪等者。解当唱经文。引瑜伽菩萨地。可有轮王。王舍位出家持律戒。意证此经中轮王舍位出家。持是律仪。律仪戒不是余戒。问经中只说剃除鬓发出家。不说持戒。未审何处是持戒处。答疏言菩萨地言等。更问菩萨只合天冠璎珞形相不定。何故作比丘形。答只此菩萨出家形相。亦是菩萨律仪所以引菩萨地言出家受具足。皆名律仪也。   言律仪为本者。问三聚净戒总是菩萨所持。何故空说持律仪戒。答疏言律仪为本等。意言但修律仪。余戒自成。所以菩萨先持律仪。不说余戒。且先持律仪。离诸恶故。然后修行六度万行。问如何是律仪为本。方有后二。若破律仪。三戒俱舍。答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等。   言故四波罗夷等者。此文证。前言受具足住皆菩萨律仪摄也。前来二本圣教。证此法华经云剃除须发出家相也。瑜伽又言。舍轮王位。如弃草叶。此总出家相也。问五篇之中。上二为戒。下三威仪。今言律仪。不摄上二。如何。答疏云四波罗等。若更能持沙弥十戒。亦是律仪。更受具足。亦是律仪也。   言此明出家者。问经中所说。是何戒摄。答疏云此明初等。   言有本言披等者。疏主更加梙着之义。亦得名被。梵云支伐罗。此云法衣。通目一切出家三衣。经云法服。服即衣也。   言出家宽旷者。问菩萨修行形相不定。何故事须出家。答疏言出家宽旷等。牟者。坚固之义。狱者。鼻陶所造。又经云。孔雀虽有色严身等。   言二舍命等者。持戒之人。必生善处。恶相不现。所以欢喜。戒云如人自照好丑生忻戚。名闻及利益。死得生天上。故欢喜。若破戒之人。一切恶相现前。生忧恼也。   言三持戒者。为亲友者。今生持戒。来生还持戒人。以为亲友也。   言四功德圆满者。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等。即是功德满也。   言五生生者。一生天性不饮酒不煞生。故言戒。成其性也。   言智论说等者。瓶若破一切。宝物散失。戒若破。一切功德皆无也。   言一颂忍等者。经云或见菩萨等者。或见菩萨行忍人。而作比丘行忍相。独处闲静行忍处。乐诵经典。行忍行处。问菩萨行忍是何意。答菩萨云若我不行忍辱。不得圆满法身。又不得圆满相好。净秽土中说法。教化众生。终不能得。所以要行忍也。诵经有四胜利。一者。能灭重罪。二者。常受法乐。三令法久住。四者。广种善根。忍有三种。金云。一者。耐怨害忍。忍受恶骂捶打等境。二者。安受苦忍。寒热等境。三者。谛察法忍。缘法义境。又耐怨害忍。感当来化身果。安受苦忍。感当来法身果。谛察法忍。感当来报身果。摄问云。菩萨当作何念。能得菩萨。答当念忍力。能到菩提。不忍为因。诸根不具。不能办成诸有情事。故大般若云。我若不修忍波罗蜜。当生诸根残缺容貌丑陋。不具菩提圆满色身。问忍有三种。未审此菩萨是何忍。答唯是谛察法忍也。经云。独处闲静。不对怨害寒热等境。唯闲处念经。故云谛察法忍。谛者实义。察者观察也。忍者是智。智于理上观察。即境决定。名忍。   言举难偏说等者。问余二忍。何故不说。答疏言举难偏说等。路云。疏主合道举胜偏说也。不合道举难偏说也。以彼谛察法忍。易于耐怨害忍等二种也。乍观似耐怨害难。于谛察法忍。若子细思。其实末法之中。行谛察法忍。却难。金刚经云。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中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经百千劫。舍身命布施。不如有人持一四句偈。舍身命者。即安受苦忍。能持四句。即谛察法忍。被歌利王割截身体。即是耐怨害忍。问耐怨害与受苦忍何别。答怨家逼来。而忍受得。而不加报。名耐怨害。此唯对怨家说。若不对怨家。一切时遇恶缘。能忍得。名安受苦忍。   言一颂勤等者。经云。又见菩萨行精进。勇猛精进。精进体。入于深山。精进处。思惟佛道。所修善。又见菩萨能修人。勇猛精进所行行。入于深山。来胜境。思惟佛道。求胜果。   言此通被甲等者。且唯识第九。列二种精进。以解脱文。经文略。无利乐有情精进。只有论家两个精进。唯自利也。问何以知。答疏主体经意如此。经云。入于深山。思惟佛道。既言入于深山。明知无利他也。疏主所以不引利乐有情精进。依论解云。云何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能治懈怠。满善为勇。表胜进。简余染法。悍表精纯。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如人入阵着甲。而有威势。法中论唤何佛作被甲。答最初发愿。愿我救一切众生苦。将身借一切众生受苦。发愿愿心。有大威势。犹如被甲入阵也。二者。摄善精进。从初发愿已去。加功用行。事无不成。三业精进为能摄。功德法为所摄。故名摄善也。略无利乐有情精进也。   言精进有五等者。初依论列名。亦是引经家五种精进。对辨也。且喻伽论说被甲。即是经云有势。如欲打贼。若有被甲。即有威势。瑜伽论云加行。即是经云有勤加行者。加功用行。只为有勤也。瑜伽论云无下。即是经家有勇也。下者下劣。若有退屈。即名有下。瑜伽论云无足。即是经家坚猛。瑜伽论云无足。即是经家不舍善轭(上论经对辨云云)。   言最初发起等者。明五种相也。猛利乐欲。即是被甲精进相也。   言次起坚固者。勇表升进。简诸染法。悍表精纯。简中无记。此是加行精进相。   言次为证得者。若自轻蔑。向所修行。向上怯惧。名下也。今无此过。名无下精进相。   言次能忍受者。若生喜足。名有退。此名无退。精进相也。次将五修。配五种精进。一发心修。配被甲。二长时修。配加行。三无间修。配无下。四殷重修。配无退。五无余修。配无足。次配五位。一资粮被甲。二加行位。配加行。三见道无下。四修道无退。五无学位无足。   言二乘究竟道等者。问二乘无学已至果位。佛果以无学故。更求何法。得有精进。答疏云二乘究竟等。然果位中。配无足。不舍善轭。有学有进修。可许名无足。无学修已息。云何不舍善轭。答疏云二乘究竟等。   言初一名初甲等者。相摄也。将唯识论中两个。摄余教中五种。将此经中勇猛精进一个。摄唯识论中二种。即是此经摄唯识。唯识摄大论等诸论等。   言此中合名等者。问颇有精进得佛果菩提耶。答实因精进得佛菩提。庄严净土。华严偈云。往昔勤修多劫海。能转众生深重障。故能分身遍十方。普现菩提树王下。又此下经云。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便得菩提。   言二颂定等者。经云。又见离欲者。除定障。常处空闲者。修定因。深修禅定者。明定体。得五神通者。获定果。又见离欲者。摄散心。常处空闲者。乐寂静。深入禅定者。获安乐。得五神通。起作用。又见菩萨修定人。安禅者意业。合掌身业。又见离欲者厌尘俗。常处空闲者趣真境。深修禅定者证无相。得五神通者降众魔。又见菩萨者利生人。安禅合掌者乐说法。以千万偈赞诸法王者口业。又见离欲者。明由离障染也。既言离欲。即是顿悟渐悟人也。常处空闲者。离欲境也。深修禅定者。即因第四禅根本定。名深修也。得五神通者。定作用。由此因位菩萨。未得漏尽通。至三乘无学果位方得。所以但言五通也。问如何安禅是定。而能合掌赞叹。答古师说云。梵云安禅那。此云合掌。梵汉双举。而成偈文。属及慧收。非是禅摄。准此解意。安禅不是定。但是合掌也。此师意中。回避入定。以彼定中合眼闭目。争能合掌赞叹。然实登地已去菩萨。不起灭定。而现威仪。在灭尽定。起身合掌赞叹。又八地已去菩萨。掌在定门。常起身佛前。闻法赞叹(上消经也)。   言离愦闹故者。解常处空闲也。愦者。心乱也。闹者。即阛阓也。亦通脍。亦是闹义。有作𠆴。不静也。   言由安住静虑等者。住身心于彼禅定。轻安法乐。名住静虑。虑虑是一。所作事别。故分三种。糅云。此三静虑。复有二种。一有漏。二无漏。有漏三者。一得世间定身心。寂静安乐住。二能引五通。名引发。三以得五神通。利生说法。名办事静虑。无漏定有三者。一依止现法乐住。轻安调畅名安住。二引无诤愿智。十力四无所等畏功德。名引发也。三能起神通。作十八变。利益众生。名办事。   言引发静虑等者。问何名引发。答得四禅根本。能引于慧。慧能发通故。定名引发。故无性云。引发神通殊胜功德。由办事静虑故。赞诸法王。能办教化众生事也。问释迦菩萨当日赞叹底沙佛。只说一偈。如何今说千万亿偈。答只说一偈。表心专注一境。言千万亿偈。表功德无量。问广运三乘。二利长时。寂静闲居。曷有多益。答心犹野马。意若岩猿。戒之一处。无事不办。由此四句分别。一静而非虑。无色界定。二虑而非静。近分定。虑者慧也。慧强定劣。三亦静亦虑。四禅根本定也。四非静虑。可知。大般若云。是诸菩萨入色无色定。寂静安乐。但欲引发自在神通。与诸有情。作大饶益。亦欲调伏粗重身心。令有堪能修诸功德。又有偈云。一念乱禅定。如煞三千界众生。一念在禅定。如活三千界众生。华严颂云。佛久修行无量劫。禅定大海普清净。烦恼障垢悉除灭。广有多能故菩萨。修行须深入禅定。   言此三必由离欲等者。意云。得此三种静虑。事须离欲界。欲界地法无定故。假离欲也。问下界若无定。云何别境许有定数耶。答此是等持通定散故。此但事观伏惑。引得上界定故离欲。问伏何等惑。答十烦恼中六通俱生十分别起。分别起者。普不能伏事观粗故。六通俱生。又除二见细俱生故。伏余四惑也。   言此一加行智者。经云。复见菩萨智深志固等者。智慧有三种。一生空无分别慧。二法空无分别慧。三俱空无分别慧。摄论云。又有慧三。一加行智慧。二根本智。三后起。此加行智。即是地上也。颂文述前相。相貌即前地上修行。   言妙达实相等者。智深者加行智也。实相即真如也。谟问云。如何加行智能妙达实相。答此但是了达解了之义。非是证达。又解地前加行位世第一。双印二空。能所皆无。微有少分相分。当情不名真见。除却少分。余皆是真实观。但能少分能得心。便名加行位故。此观理多深。名智深也。二云。不取世第一。为智深。未曾亲证理故。入初地至七地已来加行智。名智深。前后曾亲证理故。妙达实相。难胜地中真俗合起。何失。又思虑远故。名智深。今此智缘实相。所思虑远。能思虑智。得名智深。又思量佛果菩提功德。名思虑远故。名智深也。   言意乐不坏者。信心不坏信戒。名意乐不坏。不坏者。固义也。凡夫解义。或是不名志固。菩萨当知不谬。故名志固。又志求佛果不休息。故名志固。   言加功能问等者。加功两字。解第二句志固。只自不休息。便是志故义。能问两字。解第三句经能问诸佛故。云加功能问也。闻并能持。解第四句经文闻悉受持。一得不失闻。并能持菩提。五蕴假者。身中念慧。是能持佛说之法。是所持也。   言此二颂颂二智者。经云。又见佛子等者。又见佛子者。能化人。定慧具足者。圆力化。以无量喻者。开解化。为众讲法者。上首化。忻乐说法者。不退化。化诸菩萨者。简机化。破魔兵众者。降魔化。而击法鼓者。法远闻化。经云。定慧具足。自利智。以无量喻为众讲法下。利他智也。   言定慧具足者。经文问此。问说慧何须论定。若有二种。一者定中慧。如室中灯。照物分明。二者散位慧。如风中灯照物不定。今言定慧简散慧。与定相应慧。总已具足。不是定慧两法。总有此问。正明慧不合。言定因定中慧。所以兼说定也。根本后得二皆具足。以彼根智行相深隐。却在具足中含。得此一句经文。显根本智也。   言后得智中等者。解经。以无量喻。为众讲法。后得智也。问如何菩萨堪为人讲说法。答善调三业。能离毁伤。能息偏傥情。弃贪求意。斯则可为善说法者。   言一忻乐说法者。五福经说。说法人获得五种果报。一长寿。由说法时令他不煞故。二者端正。由正说时令他和悦忍辱故。三聪明。令他悟解故。四者多财。令他不盗故。五者智慧。令他破痴暗故。问法本离言。何须要说。答若无言说。无以解生。故华严经云。如宝在暗处。无明故不见。真谛本无漏。虽慧莫能睹。   言化诸菩萨者。顺一乘故。表此灵山会中教诸菩萨故。二乘取二乘果。不是总不化。   言四击法鼓。击法鼓者。二乘大根熟。如枝击。菩萨得后智。如鼓面也。感菩萨说。舍权就实法。如击鼓出声也。   言至下当知者。指八义中说也。   言魔罗等者。辨魔相也。梵云魔罗。此云破坏。魔即通号也。十种皆名魔也。古翻为优乱破坏障碍也。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   言波卑夜等者。此是天魔之别名。唯嘱天魔。坏恶意乐。乐行恶事。成就恶法也。若言天魔。通号也。若言波旬。别名之中讹略也。若言天魔波旬。通号别名。二皆双举也。   言杂宝藏中等者。疏主章中。出魔种类有二。分段变易也。若三魔。如此经中说。见贤圣军。五蕰魔烦恼死魔共战等是。若瑜伽佛地等说四魔。加前天魔。成四十魔者分三。列名次。第二释名。后辨相。杂宝藏经中说偈云。欲是初初军。忧愁军第二。饥渴军第三。声军为第四。睡眠军第五。怖畏军第六。疑军为第七。贪毒军第八。第九利养军。着虚妄名闻。第十军自高。轻慢于他人。汝等军如是。一切世间人。及诸一切天。无能破之者。我以智慧箭。修定智慧力。摧破汝魔军。如[土*否]瓶投水。释名者。可忻名欲。心戚名忧愁。悕求饮食名饥渴。耽欲名爱。令心昧略名睡眠。有恐怯名怖畏。犹豫两端名疑。损恼身心名毒。希誉贪财名利。自举凌他称高慢。欲等即魔。持业也。辨相者。一欲即贪欲。世间五尘境为因。能生欲故。是果。今取能生欲心故。名欲。唯取色境向上贪欲心也。心戚名忧。忧是戚行。转即忧戚心也。谓饥渴逼。希求饮食。名触。现有贪喜俱行。名爱。贪爱烦恼也。痴人事业。昧略为性。名睡眠。即不定四中睡眠。怖畏有五。一不活畏。由分别我执。身为常。恐我断绝故。缘中资具。恐有间断。遂生怖畏。二恶名畏。不行饶益。或不孝父母。恐众人知此恶名。遂怀怖畏。三死畏。由有我见。缘失怀想起病。即是失怀想。见身无力。不能吃饭。恐死到来。故名死畏。四恶道畏。造非法业。知此是三涂因。于此三恶道。遂生怖畏。五怯众畏。观他人所得是胜。知自身所得是劣。于此境中而生怖畏。五中初二。多是财利之爱。第三第五。多是我爱。第四体是慧俱无嗔。或体是不愧。根恶法也。疑者于事不决。毒谓三毒。即贪嗔痴也。及名利者。贪求名利。亦是魔也。名即声誉。利即资产。自高即是慢也(此上十军也)。   言我智箭定力者。有定无慧。如弓无弦。故须定慧二种相资。始能破魔也。有云。定能缚贼。慧能煞贼。定既名刀。亦能煞贼也。案经本弓为正。谟云。十魔能障定。慧。说二刀箭。但取其意。诸有智者。不应难喻也。   言摧[土*否]瓶投水者。[土*否]是未烧了瓦。[土*否]名[土*否]瓶。投。[土*否]瓶投水。即破坏也。此是不坚之法喻。魔亦尔。   言或正智击真如者。击者打也。亲辅义。亲得其体也。正智内证名击。真如是教。面正智证时。名杖击也。后得智将所证无言说法。为众生说。如鼓上出声。又后得击俗理。俗理如鼓面。后得如杖。后智能达俗。达俗之时。如杖击。为众生说。如发声。二智之上。皆有说法发响之义也。问三智种现历位资粮等三劫云何。答论九云。如是三慧。初二位中。种具有三。现唯加行。未得无漏真正道故。于通达位。现二种三。见道位中无加行故。于修习位。七地已前。若种若现。俱通三种。此位最宽。皆容起故。八地已去。现二种三。法駃流中任运转故。究竟位中俱二。劣无漏智皆已舍故。唯带旧种。非新熏故。   言此六度中等者。谟云。归本所明。亦云。六度差别二利不同也。以前来科云。十七偈种种相貌中分二。初十五偈六度。次习二益。圆成自利利他。名二益。然此六度。据实理论。皆各有二利。然布施中唯利他。内财外财。此三唯利他。最后智波罗通二利也。定慧具足唯自利。以无量喻。为众讲法。唯利他也。中间四度唯自利。略无利他之说。问谁人略。答当时弥勒问文殊时略却。或结集。或翻译略。今取弥勒。为正。   言八风不动者。经云。又见菩萨者舍乐人寂然。宴默者舍乐相。身心不动。名寂然。口不动名宴默。或心不动名宴。语不动名默。天龙恭敬者。遇乐境不以为喜者。舍乐心。天即帝释等诸天。龙即诸龙。恭敬之言。义贯通故。恭敬之时。于中得财利。得称叹。天龙恭敬为因。不以为喜为果。只此不以为喜一句。含得八风。经文不显。准此四种。即是顺风能生于喜。今言不喜。余即是逆风。故能生忧。经既不言。于忧即知顺风吹不喜。逆风吹亦不忧故。一句经含八风。   言宴音者。乌见反。安也息也。晏字(乌间反)。静也默也。   言八风等者。瑜伽第二。名世法风者。是从喻名世法。鼓䔽喻若风飘故。无性第五有偈云。诸佛常游于世间。利乐一切有情类。八法热风邪分别。不能倾动不拘碍风者。即是吹动义。由此八法吹。令生忧喜等。菩萨观心对不被外境吹动故。净名云。毁誉不动。如须弥。见不动义。   言一利者。得可意事。名利生。不可意事。名利生。不可意事。名衰。不现前诽谤。名毁。不现前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谤。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毁誉称讥。如名为体。苦以苦受为体。乐以乐受为体。   言恭敬之言等者。问经中略无财等事。但说天龙恭敬。如何举四。答疏言恭敬之言等。意说为人恭敬。有财位等。   言翻此四种衰等者。问经文只说顺风。不说逆风。如何言翻此四种耶。答天龙恭敬。利誉称乐。既不生喜。返显衰毁讥苦。亦不生忧。   言此三悲接物等者。经云。又见菩萨者拔苦人。处林放光者拔苦力。济地狱苦者拔苦事。令入佛道者与其乐。金云。一切理解。定是功德之藂林。智能安处于定。能放光明济地狱苦。故云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二者约事解。菩萨于藂林中放光。问菩萨之行。利生多门。何独举放光。不说余行。二云。众生可救数亦无边。何唯地狱。偏言光照。答菩萨行虽无量。且举一行。众生数亦无穷。且救重苦。其实亦济余趣。地狱众生与他说法无益。事须放光方能济苦。   言悲谓拔苦等者。一众生缘悲。处缘众生。起悲济拔。二法缘悲者。缘众生。唯有蕰处界等三科和合。而有实无众生体性。三者。无缘悲有二。一者。缘众生之时。不见众生。唯作法空解。名无缘也。二者。唯缘真如。亦名无缘也。炽然缘众生。不作众生相也。但缘真如。而起悲拔苦。名无缘悲也。今此是众生。缘悲当情。见地狱众生而拔济。名众生缘悲也。   言行有多种等者。问菩萨之行既多。六趣众生非一。何故偏举放光之行。唯照一个地狱众生。答疏言行有多等言故。   言放光等者。光即智慧之光。九地名地。三界名狱。菩萨处定。能发智光。三界九地。悉能济拔也。   言余二悲行等者。法缘。即是不作众生解。但作蕰等解。而起于悲。无缘。即是作二空解。而起于悲。问心不孤起。托境方生。观法皆无悲。缘何起。答菩萨智力作用无边。了俗证真。何方平等。   言此勤也等者。经云。又见佛子者精进人未尝睡眠者。除精进障。经行林中者。现精进相。勤求佛道者。觅精进果。又见佛子者修勤人未尝睡眠者。修勤行。经行林中者。修勤处。以求佛道者。希勤果。睡眠是精进障。乐着前境。名睡。身心昏昧。名眠。问争得知是地前菩萨。答前来经言信解不言证解。明知是地前菩萨。又前来六度次习修。今此乱修故。是地前也。   言饮食知量等者。解未尝睡眠。尝由试也。未曾暂试。贞云。尝由啜也(殊雪反)。如有美食未曾暂尝。况饮吃也瑜伽论云。饮食知量减者。睡眠段食。生睡之缘。交知量减省。不多不少。吃多即长睡。吃少人无力。多睡无力。多睡无力。并阙修行。故言饮食知量。减省睡眠也。   言初夜后夜等者。彼中不说中夜修行也。则以许中夜一时宵息也。觉悟者。修禅观也。瑜伽者。含五义故不翻。若翻失余四义也。唯得一义。此云相应。相应有五。一心与境相应。二定与慧相应。三教与理相应。四因与果相应。五药与病相应也。略云瑜伽。此翻为观行。   言遗教亦言等者。消息烦恼。不是睡也。遗教经制于初心。全不许睡。然修行人有其三种。且如十二时中。上根一时食。一时消息。此消息睡也。余十时修道。中根人二时食。二时消息。余八时修道。下根人三时吃食。三时消息。唐三藏每夜睡十六息。阿含经云。有五种人。夜不得睡。一国王思惟化人。二作贱人。三女思男。四男思女。五精进比丘故。经云。良马不曾卧。半夜暂时睡。盛事未必功。汝何安乐[窱-(ㄆ/木)+(吣-口)]。李北海贼云。遗名利遣声色。储精魄养灵识。无言无事。不饮不食。造化于我何功。帝王于我何力。世间之事。尚自遗云何。何况能修出世等事。   言经行林中等者。律中说经行有五胜。一消宿食。二除湿痹。三令身安和。四心易入法。五能远行。问何名经行。答经行有二。一者。经行意。且意有二种。一者。为念经而行故。名经行。二为消食故。名经行。亦如布绢之经来去。名经行也。如世尊于三七日中经行观等。   言此乃䇿励等。解精进也。问经说经行林中。勤求佛道。不睡经行。勤求前相。何为等事。不说勤求。何言前相。答疏云此乃䇿励等。励即磨励也。经中经有勤字故。下说四正断。亦云四正勤。四正断克体。唯是精进。精进虽正断恶。是智功能。由精进能助于慧。从助而说精进。名断。言四正断中。对法论说。初二缘已生未生。所对治法为境。后二缘已生未生。能对治法为境。一已生恶法。修律仪。断恶法已生现行。事须修能断。律仪即是因。事制戒等。若约能断说。律仪即断。持业也。若约所断说。律仪之断。二未生恶法。修断断。如设提塘。恐未生恶法起来。事须防被不交生。三业与精进相应。初夜后夜觉悟瑜伽。恶法无容起得。向上断字。是能断精进心。向下断字。是未生恶法。为断未生恶法。所以修精进心。恶法是所断。精进为能断。能断所断。是故名断断。三已生善法。修防护断。犹如种树善法。虽然已生若不断。精进防护。便被懈怠起来。损却善法。由精进力。防护善法。不令退失。善既不退。恶亦不生。却向能防护。向上说断。善法为所防护。精进为能防护。能防护即断。名防护断。持业也。四未生善法。修修习断。犹如钻火。由精进力。修习一切。未生善法。当可生故。却向能修习。向上说断。还是三业精进。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恭敬。为修习。未来善法今生。所以修此精进也。善法为所修习。精进为能修习。能修习即断。名修习断。持业也。   言故华严云等者。引教为证也。准华严经。有六偈。明精进。文殊问勤首菩萨云。教既是一。众生出离。何得不同。答但由众生勤随不同故有此别佛子善听等四句。总标迟速行。   言欲求除灭等者。初一偈是法。后四偈是喻。法中唯喻懈怠者。彼本文中有八喻。初四同此。后更有四个。无手遍射喻。毛滴海水喻。微水灭火喻。端坐升空喻。   言譬如微小大者。涅薪灭火喻。火况众生身中智慧烦恼喻柴薪。薪涅比懈怠。将火本烧薪。柴涅大还灭。精进本断惑。懈怠障勤心。火若遇干柴。火即转明盛。火若遇湿柴。火即当时灭。智慧遇精进。智慧转增长。智慧懈怠。智慧当时灭。   言譬如人钻火者。钻火数休喻。众生三业如钻。身中智慧如火。数休喻懈怠。相续不绝况精进。木中有火。事须钻研方出。身中智慧大。事须精进练磨。智火不生。只缘修行懈怠。木中火热不出。只为钻研数休。   言譬如净火珠者。离缘求火喻。心王心所况珠。珠即阳燧。珠能生善法。事顷假精进也。心王况珠。火则况心中智慧。布艾缘具。则比精进。布艾若阙况懈怠心。心中智慧不生。只缘三业懈怠。火势不起。只缘布艾阙缘也。   言譬如净明日者。闭自求见喻也。日光能诠教。万像况所诠理。闭目开目况懈怠。精进日光。虽能照万像。闭目之者都不见。众生若起懈怠。因何得悟于教理。日能照物。如教诠理。目喻精进。所见色喻智慧。谓有精进。能发智慧。缘教得理。   言由初发心等者。述此光陈也。问何故登地相貌中最初布施。云何地前信懈中最初精进。答此有二义。一者。光中所见申难。无由随见。即言何以论具先后。二者。十地菩萨次第修。所以最初修者布施也。又地前菩萨六度乱修。所以最初发心修行。先修精进也。   言信为欲依等者。问如何是先修六度中精进。答疏言信为欲依等。先由起信。信后起欲。欲为因。方有精进。为果故。最初修精进也。问既精进。向前是信欲。何不六度中立信欲度耶。答六度中但立精进度。不立信欲度。既信三宝。又起希望。希望已后。便是精进。所以最初说精进也。但立精进度。不立信度。精进善遍䇿御众业任持故。六度摄信。虽净心。非遍䇿等故。非度名也。   言故此但以等者。意言据实。合以信欲为先。非六度行。故先精进。   言信后等者。谓十信心位中。初是信心。二念心。三方是精进心。故言后精进也。   言一颂戒等者。经云。又见戒者。贞云。具性重之戒。名具戒。威仪无缺者。即是息世讥嫌戒。又见具戒者。标持戒人。威仪无缺者。举小尚不犯。况余重者。纪国云。又见具戒者。持戒人。威仪无缺者持戒相。净如宝殊者。显戒德。以求佛道者。显戒果。又见具戒者。彰自体。威仪无缺者。论功用。净如宝珠者。戒圆明。以求佛道。感当果。   言三业威仪等者。问如何是威仪具足。答疏云。三业威仪常无缺减。故名威仪无缺也。   言勿轻小罪等者。问菩萨因何得威仪无缺。答疏云勿轻小罪等。此解防护细行所以也。   言净如宝珠者。举喻也。圆者名珠。方者玑也。今取圆者。珠以无翳无瑕为净。或以无缺无灭为净。又或有三者。清净如珠。二圆满如珠。三可重如珠。   言一内外无瑕者。性戒名内。遮戒名外。若犯四波罗夷。如玉内有瑕。自余遮戒。如玉有瑕。意业不犯。名内无瑕。身语不犯。名外无瑕。持性戒名内无瑕。持遮戒名外无瑕。   言二戒德圆备者。二百五十戒五百戒。名威德圆满。三千威仪皆圆满。   言三威光日光者。相国云。有经说。坚持戒者。身诸毛孔常有光明。天龙鬼神一切皆见。常以香华。遥散此人。途绕礼拜。所行之处。鬼神下道。故华严云。若持净戒。正顺教理。诸佛贤圣皆共赞叹。故有偈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也。珠体有光。喻戒光。能照幽途名。曰光耀。   言四众所爱乐者。鬼神教仰。如宣律师得毗沙门子承事。若破戒者。鬼神常求其便。菩萨戒云。五百大鬼神扫其脚迹。又云。持戒之人头上有光。长一丈五尺。破戒之人头上有血光。长一丈五尺。飞鸟怕怖也。   言由此鹅珠被等者。疏主断也。此四句中。初三句持戒缘。第四句破戒缘。问第三句雁随知事之前。是破戒。何故亦是持戒耶。等由持戒食净肉。所以感应化身堕落故。是持戒缘。有说。破戒缘。非也。昔有比丘。乞食至卖珠家。亦云。国王家象珠。主人与取饭。沙门衣赤。映彼珠色。犹如肉团。鹅将谓是肉。遂吞入腹。比丘知已。恐伤鹅命。忍苦不言。被打血出。鹅见地上血。遂来啖血。随饮命终。比丘见鹅命终。遂报珠主云。珠在鹅腹。开腹得之。亦有云。比丘入王宫。于王宫殿上。珠被鹅吞也。   言草系舍身者。有一比丘。山中修道。有五百群贼。劫夺三衣。贼不知比丘持戒。恐后寻逐。即结草缚比丘身。比丘恐损草坏生。卧不敢动。时迦维卫国王游行。见已以偈问曰。观此少壮人。盛年多有力。如何草中□。寂然不转侧。比丘以偈答曰。大王今当知。此草甚危脆。我将转侧时。恐犯如来戒。王即令解之而去。   言雁随知事之前者。西国有寺。皆许初缘食净肉。数日之间。知事不得肉供僧。僧徒讥调知事。知事忽见群雁飞空而过知。事作念云。萨埵何不知时。交他一堂僧众。讥诃知事本。是时诸雁应声便随。知事料理。供养众僧。上座怪而问之。知事具陈上事。上座云。此是菩萨。非实雁也。我不敢食。遂收其骨。起塔供养。雁塔之事。因此有也。因此制戒故。有赞言。英英法侣。严栖馈绝。肃肃宾禽。投躯效节。誓徒颂味。甘从坠灭。水痒(羊上音呼)斯橨(坟音)。式傅休列因。即断肉矣。   言龙生伊兰之树者。迦叶佛时。有一比丘。于伊兰树下。坐禅修道。被树触身。因即起嗔。析其一枝。命终已后。作大龙。号伊钵罗龙王。头上生伊兰树。盘根错节。枝叶无数。每至大风。起树即摇动。龙头遂裂。脓血俱出。痛苦无极。一枝尚尔。何况坏多。此破戒缘也。   言瓶随所欲等者。此通持戒破缘也。智度论及瑜伽论说。有功德瓶。能随意乐。流出珍宝。饮食渴药等。受用已还。旋却归瓶内。昔有夫妻二人。常求天祠。后感天祠。与一宝瓶。宝瓶之内。出种种物。钱财饮食。庄园宅舍。一切皆足。戒德亦尔。若全有戒德。常生人天。富贵快乐。乃至成佛。戒德若破。一切不成。故经颂云。有身不持戒。如弓不着弦。贼来无牵挽。如何敢向前。契经云。依因此戒。得生初禅。及灭苦智慧。上来鹅珠被打婆沙论。草系舍身。庄严论。雁随知事之前西域记。龙生伊兰之树本行集。瓶随所欲智度论等(戒了)。   言此一颂半耐怨等者。经云。又见佛子住忍辱力者。此二句表度相。增上慢人恶骂捶打者。明忍境。皆悉能忍以求佛道者。明忍所为也。纪国云。又见佛子者。住忍人。注忍辱力者。安忍地。增上慢人恶骂捶打者。遇忍境。皆悉能忍者。现忍力。以求佛道者。觅忍果。又见佛子者。行忍人。住忍辱力者。修忍行。增上慢人者。逢忍缘。恶骂捶打者。行忍处。皆悉能忍者。忍成就。以求佛道者。行忍意。增一阿含经说。有六种力。一小儿以啼为力。欲有所索。必须先啼。二女人以嗔为力。欲有所须。必先嗔故。三国王以憍豪为力。四罗汉以精进为力。五诸佛以慈悲为力。六比丘忍辱为力。今即第六力也。今经言。佛子与比丘无违故。忍为大船。可以度难也。谟云。先中所见行忍。菩萨有类。不轻往日修行故。有偈云。力打千人例。此力不名壮。唾面不回头。此力过无量。耐怨害忍。对增上慢人。行忍亦是安受苦忍。   言少得谓多得等者。明被打所由也。四沙门果。是增上法。得四禅定。计为四沙门果。凌着彼增上法。故名增上慢。又得四禅定。谓少得。将谓是四沙门果多得。名增上慢。论(云云)何为慢恃己凌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   言恃族姓等者。问何名慢。答疏言恃族性等。博陵崔范阳卢。河东柳[廿/障]陇栗子等。   言色力等者。色谓容色。如潘安仁。掷果盈车。何晏人疑傅粉。聪睿如背碑䨱棋。财富者如邹骆驼石崇蔺禄子等。名誉者如安远慈恩等。于自身上。起高胜心遂行打骂化也。   言菩萨以五种观等。此明能行。所以菩萨五种观行忍。一菩萨被打之时。观一切怨家亲属相。譬如父母兄弟打来。争不忍受。二唯念法相。不见能打人。唯是三科五蕰。如色蕰打色蕰。如空于空。关我何事。所骂是声界。闻是根闻。声境骂耳。耳根取声境。是本分。无有主宰。唯法想。三念有苦想。菩萨作念。彼若无苦。即须反报。交伊受苦。彼自家有五苦。苦本来在身。何要更酬。即须忍之。又忽在山林。飞砂走石。打着何须更酬。酬阿难去。又菩萨道。我本来拔众生苦。如今交化受苦。何成道理。我今此身。纵不打亦苦。故遭苦能忍。四无常想。菩萨观能打之身。彼日月夜被四相所迁。念念不住。何须反报。刹邪生灭。毕竟命终。前打我者。早已落谢。彼自无常。何更须害。既作无常想。便能忍受。五摄受想者。菩萨念言。我今摄受一切众生。本欲济度。令至佛果。今我害他。则成弃舍。非名济度。由能忍受。若不忍受。恶骂等事。则不应摄受。彼类众生。如僧养小师童子等。若有过失。或起应诤。和尚皆方便观导。即能摄受于彼。是故菩萨摄受想。而能忍之。五种想中。通于能所。无常唯能除。即属他问。何言应观彼害者。答二解。一云。害通能所。二云。从多分说。言捶音者。打即是捶也(上解捶打了下解皆能忍)仲尼云。天子忍之。成其大。诸候忍之。国无害。吏人忍之。进其位。兄弟忍之。家富贵。夫妻忍。家道昌。朋友忍之。名自彰。自身能忍。患害已。问不忍如何。答天子不忍。国城虚。诸候不忍丧其。吏人不忍。刑罚诛。兄弟不忍。分异居。夫妻不忍。令子孤。自身不忍。患害俱。朋友不忍。见疏也。   言二颂定者。纪国云。初一颂离乱相。后一颂现定相。经云。又见菩萨者。乱人离诸戏笑者。离乱事。及痴眷属者。离乱因。亲近智者。狎定缘。一心除乱。摄念山林者。现定相。亿千万岁者。积定力。以求佛道者。觅定果。   言所离有四等者。菩萨修定之时。所离有四。一离戏。谓分别戏论。问何名戏论。答疏有二解。有分别名戏论。无分别名不戏论。问今此地前菩萨因何得无分别智。答地前菩萨离能取所取分别之心。觉离名离。二者。有漏名戏论。无漏名不戏论。   言笑谓谑者。诗云。谑浪笑。傲谈谑。是散乱(虚约反)。   言四离恶眷属者。亦是散乱缘。离亲属寻故。寻有四种。一亲里寻。称量亲情眷属。有贫富等事。二国土寻。兵战等事。三恚寻。嗔是也。四害寻。拟煞害众生等事。今者是初寻也。即是恶眷属。亲里寻也。更说欲寻曾受用及所经过也。   言不离有二翻第四等者。经言亲近智者。翻第四交离恶眷属。   言二一心除乱等者。经言一心除乱。翻前三种。一者分别戏论。二离笑谈谑。三离自愚痴。故名一心除乱也。   言故遗教经云等者。苦谛名苦。集谛名本。本是因也。欲断其果。先断其因。思灭苦谛之根本也。   言余饮食等者。或见光中菩萨膳饮食施也。希字。单作也。食也。啖也。   言菜之类等者。菜是所所食。所啖之物。不得取能啖人也。希。众也。所食之采。曰希。亦云。豆实即菉豆角。小豆角来。作菜名希(上解希菜)。   言膳具食也者。疏主解。今时美物。亦曰珍膳。又有字是菜。膳字是美好饮食物名也。   言俗解肴膳肉也者。即是国语之中。解希字。通菜通肉。若向俗书中解。便是肉食也。嘉祥云。希细擘肉也。便解云。法华会前。世尊由未制肉。尚自许弟子食三净肉眼。煞不应食。耳闻煞不应食。心疑是煞将来不应食。疏主不许。嘉祥解。此西国之中。风俗如此。未必光中将肉供养。   言今则不然等者。若两个字总向食边作。两字皆非若两字总向古肉边作。皆非希字单作。膳字古肉作。为正。俗中肉边作于食。体善字形声。膳者善也。初造字时。意未足。不妨唯唤肉食作膳。自后来一切饮食。总名膳也。问膳是饮食之总名作。故从古肉耶。答此解不尔。菩提菩萨不是草字。从草下作。膳字不是肉。何妨字从古肉作。   言旃檀等。亦卧具摄。问作故疏主此间解栴檀。答缘经有栴檀字。意道此界所有栴檀。不过三种故。赤谓牛头等。意说但似此间紫檀。白檀非直指此间檀木(上三行心事施了)。   言上妙施中者。解上妙施。问前四事何故不名上妙。答前经文不言清净故。不名上妙也。今言。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正是上妙施也。问上妙施经文。只施佛僧。不言父母病法师最后身菩萨。将及字。就佛身。兼摄得父母也。将及字就僧。兼摄得法师。并最后身菩萨故。有颂云。父母病法师最后身菩萨。设非证圣者。施果亦无量。一父。二母。三病人。四法师。五最后身菩萨者。小乘中解。王宫生悉达太子。未成佛已前身。是有漏。名最后身菩萨。若准大乘。示现也。   言设非证圣者。问小乘最后身菩萨。如何亦成上妙施。答疏言设非证圣等。   言又云若有戒足等者。问凡夫比丘及破戒法。如何亦成上妙施耶。答疏言若有戒足等。佛言有二正行。速得生天。一者。供养父母。二者。于父母所。作诸众善。俱舍亦供养者。病人尚得现报。何况亲供养病人。又菩萨戒云。八福田中。看病福田。最为第一。问此颂中前后法师何别。答有戒无别。   言一颂意乐施中等者。准论中乐施。有六种意乐。一广大意。问前经家四事施。及上妙施。成此意乐。此二解。一物体广大。将国城妻子满阎浮提金银等。四事布施也。二于能施心上。说广大意乐。不简怨亲识与不识。皆能行布施。故云广大。二无猒施。经云无猒。三欢喜施。不与嗔心相应。四恩德施。惭愧佛。于我有恩。想一切众生。于我有恩。由受我施。令我得成菩提。五无染有二。一三时无悔名无染。六善好施。回向菩萨。   言此中有三者。即此经中。据经文有三种。今将经中三种。与论中六种相摄。经文有欢喜施无猒施善好施。此三与论家三种。名字同一。经云欢喜。即是论家欢喜施。二经云无厌。即是论家无厌施。三经云求无上道。即是论善好施。此经中三种与论家三种名目同。便将经家三名。摄论家三名。   言前四事即等者。从此论家。更有三个名字。谓广大恩德无染。论家有。经家无。即将经三种义。摄论家三个名字也。前来经中。四事施具足。论家广大施。经中菩萨施时。荷彼受施人恩。由受我施。令我成檀波罗蜜。即是论家恩德施。经中菩萨布施之时。无悔加行根本后起。即是论中。无染施也。   言以饮食施等者。此中二意。一世间果具。以饮食施等者。出世果。不堕饥馑劫故。世间果也。   言以医药施当得等者。出世果。无诸病故。世间果。   言以卧具施等者世间。   言入空寂舍等者。出世果。又前来四事施。一一所招。皆有理事二果上妙意乐。唯约理明也。法食名理。不堕饥馑名事。得法药名理。无诸病名事。七宝衣名事。具惭悔名理。具资缘名事。入空寂舍名理。然法喜禅悦。名为食者。资长任持智慧身故。法名药者。对治病行故。柔和忍辱。外境不侵。义同于衣。捍蔽形体。具惭愧者。配恶不现。如衣盖故。并名衣。菩萨安处心。于毕竟空及慈悲处。故得名舍。   言以园林施等者。具诸功德。犹如园苑。诸无漏法者。生长资茂。名之为林。七觉是因。因能感果。故譬于华。前苑约体。此苑约用。故成差别。   言以果施得四圣果者。问如何大菩萨行施。不取佛果。取四圣果。答四圣果即是罗汉。罗汉通三乘。有亦名罗汉也。又有说。但总言四圣果。未必一一实取四圣果也。   言以浴池施等者。小乘除色贪。大乘除变化障等。   言初一后得智者。经云。或有菩萨说寂灭法者。涅槃当体名寂灭法。有余涅槃寂障得。无余涅槃寂苦得。又云。菩萨两法。总是寂灭法。若依此后解。虽顺经。违当唱经意也。若望此唱。经文说寂灭法真如也。根本智证后得智中说故。名说寂灭法。经云。种种教诏。无数众生所被根也。经云。或见菩萨观诸法性等者。此一行根本智也。真如是一切法之性也。无有二相者。离分别执著相。离能取所取相。名无二相。此性之上。有相不可得。无相亦不可得。故言无有二相。或云。离有无二相。名无二相。问无有二相。似何物。答犹如虚空。经云。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妙慧。慧智也。此一行加行智求二道。真见道。相见道。求无上道者。佛果菩提涅槃也(上消经了)。   言法施无尽故者。初一行明后得智。只此一句疏文。便是解说寂灭法一行经文也。只缘说法不同。生灭法说。有可尽也。经云。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生死苦永尽等。   言迦叶经云等者。证说法无尽教。虽将财供养。不及一法施也。   言不如法施等者。非将法施。以如来名为法施。但说珍宝供养。如来不如以法施众生令成佛故。   言次一正智证无相故者。经云。无有二相。   言二相者谓分别也者。疏主解。离分别。即能取所取相。或云。无空有二相。名无此二相也。   言无二相者。总指余经也。   言如彼三类说等者。何名不二法门。答疏主如彼三类。说不二义。按维摩经。三十三圣。明不二义。分为三类。第一宝印手等三十一人为一类。以分别执心为二。无分别理名不二智。会此理名入不二。此以言遣相。此即存言。第二类。文殊菩萨以彼言说。名之为二。离言真性名为不二。智达此理名入不二。此以言遣言。名为不二。第三类。维摩诘假智言说俱名为二。法性真如名为不二正智。证真如理名入不二。此以默遣言。名不二法门。此即言智俱遣也。   言地前学作等者。问地前菩萨如何得根本智。证无相理耶。答疏主地前学作有相等。唯识九云。此位菩萨于安立谛。非安立谛。学俱观察。为引当来二种见道故。及伏分别二种障故。此有二种。一上下八谛。二所取能取。皆名安立谛观也。二者。非安立谛。亦有二种。无相真如离诸相故。名非安立谛。二三心相见道。所观二空境界。名非安立。非如四谛差别安立故。问地前何须作此二观耶。答一为引当来安立。非安立二见道故。二为伏除分别烦恼所知二障故。相国云。地前实智但有加行。今说学作故。通二智也。其实此位有无二相。当自情故。彼论云。彼空有二相。未除带也。其实此位有无二相。当自情故。彼论云。彼空有二相。未际带相。观心有所得故。   言后一加行求正等者。求正道故。此解加行义。加功用行求无道。先由有加行智折。起求二正道。即是真见道。相见道也。由此三智根本。正证后智分别。加行起求故。立三智故。有颂云。如哑求受义。如哑正受义。如非哑受义也。   言照者照由明也。   言闇于成事者。愚人闇于成事。智者达于未萌。预知前事。愚人闇于成事。事成了吃。始知罪过。只缘暗不明也。成事即是事成也。只为暗昧不分别。即有所执犯。说向前人令知改悔。名诏。诏由明也。   言教无平音者。古时字不足。如今通交音也。   言第六段有七颂颂起塔等者。唯不颂入灭。经所以长行有七。颂文唯六。经云。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后供养舍利者。大和尚科云。七颂见佛入灭。起塔供养。此初一颂。正是颂入灭。如何言不述入灭。余六行颂述灭后起塔也。初经文不善翻译。正合言文殊师利又见诸佛现般涅槃分布舍利。有能改者。得福无量。假使不改。亦福无量。且经云。佛灭度后供养舍利。正是颂入灭也。若准疏主科。七行述灭度后起塔供养舍利。不述第六段入灭。又所以长行有七颂。文唯六也。今疏主义中。两遍科。第一遍科。初一行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后六颂造塔供养。即后六颂总述长行灭后起塔。若尔便有滥。若将此间六颂。总述长行造塔者。经云。诸佛子等为供养舍利严饰塔庙。至其华开敷两行颂。长行中总无也。如何六颂总述长行灭后造塔。由此科义不尽。疏主更作第二遍科也。   言又七颂分二者。第二遍科也。初五颂述长行造塔。后二颂结造塔胜也。若科作结塔胜。即科尽也。   言此初者。七颂中最初一行。说菩萨供养舍利。即当唱经文也。此一颂唯明供养舍利。不说造塔。今供养中。有菩萨烧身炼臂。将香华供养也。疏主今颂中。既别有供养舍利。起七宝塔。长行舍利也。舍利有三。一发舍利。二肉舍利。三骨舍利。白白中有二。一粟舍利。二灵牙。此三舍利。一兴供养。千返生天。末后海龙王收将入海。宫中供养。经劫已后。化为如意宝珠(上行供舍利了)。   言三颂起塔一颂数者。经云。又见佛子造诸塔庙等者。窣堵波有舍利处。无舍利处。亦云灵庙。似今佛殿。   言一颂量者。经云。宝妙五千由旬等。   言一颂严者。经云。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等者。贞云。一一塔庙。各五庄严。一一塔上各千幢。幢植于地。周遍高直。二一一塔上千幡。幡悬之于刹。处处从风。三一一塔上各千珠。珠交则宝网罗覆。四一一塔上各千露幔。盘结上乘。五一一塔上各千宝铃。角乘牵索。宝铃和鸣。和者调和也。鸣者声也。如来本现世间。中品为众生根性熟。所化根缘已度。说不可留身住世间。令彼灵山大会人。意愿欲闻甘露法。所以同凡现生灭。隐却常身入涅槃。还令供养佛真身。造塔庄严极高广。幢幡宝盖皆千万。天乐和鸣微妙音。问何名纵广。答此有二解。一云。宝塔高五千由旬。上下量也。横阔二千由旬。即是横广量也。此则上下曰纵。纵五千由旬。横曰广。广二千由旬。若尔如何经中言纵广正等。答向纵五千由旬。中减取二千。将横二千。等取上下。五千中取二千。只等上下。二千由旬。分外一寸一尺不等。问广多少里数。上下取二千。与广恰等。名纵广正等。问经中云宝塔高妙五千由旬。高便是纵之说。则合别说广。如何重将纵广一处说耶。答由此作第二解。依俗中释。南北曰纵。东西曰广。南北二千由旬。东西二千由旬。故言纵广正等。于此义中。便有两说。第一师。取一面二千由旬。四面计八千由旬。南北曰纵。纵二千由旬。塔西面西棱。南北量有二千塔。东西东棱。南北量有二千。纵中两面。合计四千由旬。名纵也。又横者。北面东西量二千。南面东西量二千。横中两面。合说有四千由旬也。经文且据一面说。纵中取一面。横中取一面。故言纵广正等各二千由旬。第二师解。塔一面只阔一千由旬。四面计四千由旬。假如纵中。东面东棱亦尔。两合说纵有二千。若横则还两面东西量一千。北面东西量一千。两面合说。横有二千。故言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两义中。前义为正。经云。纵广正等。各二千由旬也(上消经下解逾)。   言菩萨地说等者。明造塔多少等。   言当获无量等者。明造塔果也。增一阿含经云。一阎浮人福等。一轮轮王。王及阎浮人福等。一瞿尼人福。如是四方人福。不如一六欲天人福。如是六欲天人福。不如一梵王身福。比丘问佛梵福多少。佛言无量无边。菩萨藏经说。譬如水交下至金轮上。穷梵世满中皆水。假使有人。以一牛毛。竖分三分。取一分来。点大地水尽。梵福不尽。有人问云。造塔散心。如何惑得梵福耶。梵福必是定业所感。答约相分别。先由造塔供养。闻法生得闻慧。闻慧生也已。自此得生上界。第二解。不要生彼天受果。名梵福。但欲界四洲受果殊胜。与梵福相似。亦成梵福。亦与佛果。以为资粮。此有漏梵福。与无漏梵福为因。佛是无漏梵福也。   言梵云瑜缮那等者。解由旬义也。大乘世界。从识所变。小乘世界。从极微所成。   言俱舍颂云极微微金水等者。正辨之也。一者极微。此七极微成一微尘。七个微尘。成一透金尘。七个透金尘成一透水尘。七个透水尘成一兔毛头尘。七个兔毛头尘成一个羊毛头尘。七个羊毛头尘成一个牛毛头尘。七个牛毛头尘成一个隙尘。七个隙尘成一虮。七个虮成一虱。七个虱成一麦。七个麦成一指节。横布二十四指为肘。量一尺八寸。四个肘为一弓。量计七尺二寸。五百个弓量为一俱卢舍。有二里。计七百二十步。三千六百尺。八个俱卢舍计十六里。为一由旬也。   言若依余经等者。以彼西国人王行程十六里。故多取之。若庶人行程三十里四十里不定(上解宝塔高五千由旬)。   言纵音等者。解纵广正等二千由旬。古时字未足。纵字是足容反。从由长也。今时字殊边作。为正。切韵有三纵。纵长也。踪迹也。䡮车辙迹也。枞然亦通纵音呼。有疏本作从字。广由横也。问何名纵广。答不得约上下论纵广。前言宝塔高妙五千由旬。已说上下量也。今但依地面上。东西南北说量。韩诗外传云。南北曰纵。东西曰广。此则方所决定。疏主意不约方所。但约人身上。说纵广也。若向东西立。向西者看塔。即东西论纵。南北论广。人若向南边立。向看塔。即南北论纵。东西论广。   言露谓不覆等者。明幔覆也。经云。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此则盖着处名覆盖。不着处名覆也。   言此明报土宝塔等者。塔量广大。个数又多。此是上位菩萨所见。一个塔量五千由旬。况乃至无数。故知是报土中塔也。   言不尔此洲等者。变成是报土中塔。不尔。此洲南阎浮提着一个塔。不得况此南洲。谁安多塔耶。问此解东方世界宝塔。如何将此洲安塔不得证耶。答此方秽土南洲。安不得变。显光中秽土南洲亦安不得。每洲安不二个。尚自不约。设使四洲。安多塔亦不得。故知是报土之中塔也。但说此方化土安塔。不约使是解东方世界。化中安土不得也。东西虽珠。报化佛土佛佛皆同。举此化境。不堪安多。明知报土方可安矣。   言有云幔幕等者。在上缯彩盖着处。亦得名幔幔幕也。   言露谓覆露者。解露字也。前初解盖着处。名幔。幔覆盖不着处名露。后解盖着处。是即覆着处。亦得名露。问着之处如何名露。答如犹露木桶。缘盖着之处。不得名露。即以珠绳交终。以御猛风。即同诸经珠。交露盖犹终也。   言有作缦字者。应作幔字。无文作缦也。   言结造塔胜等者。弥勒菩萨问文殊菩萨言。何故诸。   佛子等供养舍利。严饰塔庙。本来造塔。只为供养。乃至塔成之后。国界自然严好。种树本从结果。华开树自端严。造塔本为供养真身。其塔成已。国界自然严好。问由造塔故。国界严好。本从严国。何开供养真身。答疏言结造塔胜等。意言华开本为结果。不妨树自庄严。造塔本欲供养全身。何妨国界严净。   言迥者远也。   言第二段有八颂请等者。问请字有何来由。答下经科文中。有推时请答。推事请答故。此问安请字也。   言此初也者。经云。佛放一光。此界光也。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也。又云。佛放一光。此界光也。我及者。指己身名我也。众会者。即他人也。见此国界娑婆世界种种殊妙。近奇。奇者异。即放光也。   言后颂牒见远奇者。经云。诸佛神力等者。神力者。即放光也。智光希有故。净光明照无量国土万八千世界远奇。问释迦一佛独放神光。何故弥勒问词。乃言诸佛神力。答准论所化同异中云。所化有情有共。所化共者。同处同时。诸佛各变。为身为土。形相相似。不相障碍。展转相杂。为增上缘。令所化生。自识变现。谓于一土。有一佛身。为现神通。说法饶益。故得言诸。约众生论。即言一佛。或据神力无二。故言诸也。   言初颂牒自他之两见者。经云。我等见此等者。我字指自身也。等字指他。摄取云。四众八部。名自他两见也。佛子文殊愿决众疑也。文殊语弥勒。大众见放光。何故。独自出头恼事言语。汝何以不问诸人耶。弥勒答云。不是我独自欲得问大士。我亦不自由。经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是化四众八部意也。瞻仁欲得仁者答也。瞻我欲得我发问。所以更不着别人。我亦更不问别人也。问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即同长行挟自他之两意也。自见他见为一个二事。此彼瞻为两个二事。问何故此间偏说放光明。答意表放光正是说因也。   言此初也者。一颂推时请答也。亦是文殊答放光也。经云。佛子时答决疑令喜等者。演者。水长流貌。光从此至彼也。名演。今此一颂。推时请答也。文殊语弥勒言。待世尊出定来。自家说法。云何要预匆匆。弥勒言。早晚待得世尊出定。只如大通佛入定八万四千劫。释迦如来忽若如此。何待得耶。弥勒语文殊言。佛子时答。独绍法王之位。故名佛子时答。时中有二意。一道菩萨知时与答。善知时者。名大法师。二云时者。正是众生渴仰时。更是菩萨为答时。众生见今仰渴。菩萨正是答时。正是鸡子作声时。便是鸡母啄破时。正是大众怀疑时。便是文殊为答时。经云。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众人有疑。心怀不乐。众人疑断。方始欢喜。欲得欢喜。事须断疑也。何所饶益。演斯光明(消经了)。   言四众忻渴等者。即是愿乐欲闻。即是决疑令喜。意四众若不忻仰。不堪听闻大乘。既生忻仰。方堪为说胜道。即是说经也。   言正是时者。正是四众堪闻法时。便是菩萨为答时。   言凡说法者必逗者。逗者留也。住止之义。意言说法必须令住法止。有情身中。今时会欲闻。必须为说。名逗机也。事须得谓。渴仰心方说法也。   言初颂推二事者。经云。佛坐道场所得妙法等者。弥勒语文殊。莫相邀勒我。自恻量者。十中得八九。今日雨华动地。不越两途。一则欲说解脱中所证之法。二则与声闻授记。经云。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一乘果也。为欲说此。为当授记。一乘因。又云。坐道场。显一。为当授记。破二也。文殊语弥勒。汝若说得。但自说。何要问我。弥勒答言。我奄含说即得。若定通说法授记。即是不得。我寻常尘事。即断割得。今日是极大之事。事须得大士答。余答不得。   言后颂明事极大等者。问争知是大事。答经云。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若说人天果二乘果。名小因缘。二乘之人行处不广。不名大事。今是一万八千个报化国土。极大因缘。故云此非小缘。颂云。又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颇梨色。此由佛光照。若见报土琉璃为地。黄金为绳。七重栏楯。七重罗网。水鸟树林。念佛念法。若见佛。便是报身。佛目如四大海水等。若见小化土。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便是四大洲日月等。问此等佛身。依何等土。答唯识十云。自性身依法性土。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性相异故。意言属佛名身。属法名土。属佛是相。所以名身。属法是性。所以名土。受用身还依自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他受用身亦依自土。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前后改转。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若变化身依变化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住。问何故前偈云。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此间言示诸佛土。众宝严净。答此约本质。本质众宝严净。彼处约佛光照。皆如金色。示现佛国土清净。   言正请彼答等者。经云。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问何故前言瞻仁及我。今此但言瞻仁。答前言瞻我忻我问。何故众人瞻我。我既问了。唯独瞻仁希仁答。决众疑网。疑者犹豫两端。或进或退。喻如于网。网罗众生也。问何故释迦放光。弥勒问。文殊答。言意显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同在灵山开发大乘也。释迦是现在佛能放光。弥勒是未来佛故能问。文殊是过去佛。故能答也。   言论云文殊师利以宿命等者。初依论略标出文殊答意也。宿者宿世。境在过去。住宿世中。菩萨智能一一观之。能缘之智。名宿命智也。现见者。分明见也。现量见。名为现见也。因果相者。即是因相也。此之因果。并约妙光一身上立也。谓妙光身望前。为果。望于后后。迄至文殊身及菩萨提果。为因也。妙光前是因中因。妙光后是因中果。佛菩提是果中果也。   言成就十种事等者。问十种事中八大义。是灵山会上事。如何亦名过去。答只八大义。文殊过去亦曾见。所以今日指来亦名过去也。文殊师利过去二万灯明佛时。为妙光法师十种事。一一亲证来。今日定心之中。一一观见。见此十种。如现在前。是放能答。问大乘之义。过未无体。如何十种事。如现在前。答文殊久已成佛无上觉者。神力难思。无形质法。而能现起。于定心中。却能变起。分明显现。故名现见。十种事如现在前。是故能答。   言非比度非构等者。疏主解非比量非构虚。非量即显文殊菩萨现量心也。问将今证古。将古证今。又经云。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斯光。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又云。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何言现量。答菩萨定心唯是现量。今引过去佛。比今日事为言。生因作生起之来由。事须引过去与今日同证。从此发言。答诸大众。众闻疑断。以为此发言之处。实是现量也。问既是现量。如何言如我惟忖。答示相故。示非是实也。是菩萨谦让之词。顺世间故。且言惟忖。非是度也。疏主结云。故非构虚能答也。定心缘境。是现量故。问如鹙子记云。白额及生。乃是尾白。故知地前小圣及二乘定中缘境。不必皆是现量。亦有定心。非现量故。答但是定心。有粗有细。非是非量。如眼缘色。总聚而知。岂得便言。此是非量。故离比非。由自证解。发言申宗故。是言生因故。因明论云。为自开语。当知唯是现量。文殊为众生。立量云。今佛释迦。是有法。欲说大法故。宗因云。现大相故。同喻。如灯明佛。灯明现大相。灯明说法华。释迦现大相。彼同灯明说法华也。   言论云因相者。文殊自见等者。引论解因相也。佛土不一。故名彼彼。即是三大阿僧祇劫。于五河沙佛国土。闻法修行。名彼彼。于十地受用土中。闻法修行。名彼佛土修菩萨行。二云。彼彼佛土者。文殊菩萨自见己身。于过去二万佛灯明会下。历事供养。佛土不一。故名彼彼。   言修行是今时等者。菩萨见自身当时修菩萨行。是今时文殊菩萨因。只因当修菩萨行。感得今日文殊身。故言今时之因。问既与文殊菩萨为因。如何疏主下解言。菩提因行故。答摄云。文殊菩萨久已成佛。示现作菩萨。与今日文殊为因。即是菩萨因行也。故有颂言。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都有三解。一作三世解。一文殊菩萨从日月灯明佛已后来。并过法华会已前。总名过去。当来所成普见佛身。名未来。从法华会已去。直至当来未成佛已前。名现在。文殊菩萨自见己身。于过去彼彼佛土。修菩萨行。与今日现在文殊菩萨。作菩萨因行。即是菩萨身中菩萨之因行。二云。过去所修因行。与今日文殊菩萨身为因。亦与当来普现如来身中。为因行也。恰似一因感两个果。三云。文殊菩萨自见己身。于过去世。修菩萨行。与何谁家为因。答是文殊菩萨成佛因行。此解总与文殊菩萨。作成佛之因行。总望普现如来佛果说(上解因相门)。   言果者过去所依等者。解果相也。过去所依身体六度万行说法华经。为能依也。三科法为所依。自即是妙光法师身也。   言论云文殊自见己身等者。论主解也。过去曾作妙光法师。于彼彼佛所。闻此法门者。日月灯明佛边。闻法华经。转为众生说。即是经云。八十小劫为人演说也(论解果相)。   言是前前世过去等者。疏主解果相。此果是妙光法师身。望何谁为果。答是前前世五戒十善。为因。妙光身望五戒十善。为果也。答前前世修行。自是佛果因也。今生妙光身。前前世是持五戒因出家之果也。疏非是所见因之果也。妙光法师于过去二万灯明佛边。闻法华经。转为人说。名所闻见。因此闻见因家所感果。即是今生文殊菩萨身也。恐人错认五戒十善果。是所见闻之果。所以分疏。   言彼因者是等。疏主双科。简因果。彼因即是今时佛果因也。五戒十善之果。问文殊菩萨何要见过去因果相。有所以耶。答妙光法师身。乃是多生积集。方感妙光身。于此身始得闻法华经。当时妙光由持法华故。成得文殊菩萨。此因果相。皆是经力所置。表此经不思议。是故偏说果相。   言彼果者。即妙光身通因果。将彼妙光及果。皆是今欢喜藏佛之因。今此成佛。皆是果。   言此即初也者。初标名总告也。经云。尔时文殊师利至善男子等者。具十一种德。方名善男子。一具足慈悲。二三业无失。三亲近善友。四不显己德。五随顺众人心。六不说化过。七不求名利。八但乐道德。九自业清净。十心贵实相。十一轻于染法。   言然依论本此答之中等者。初配十因。问十因从何处经文生。答从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至放斯光已即说大法。于此经文处生也。问得知。答天亲解云。文殊菩萨以宿命智。知现见过去因果相十种事如现在前。是故能答。若不见此十种事。因何能答。   言现见大义因等者。若准论文。十因之中。皆有成熟字。疏引文略也。现见者。分明见彼八种大义。今能答也。现见大义即因。持业释(下准知)。   言现见世间文字章句等者。问如来无漏声上建立。如何唤作世间文字。世间可破坏义。答有三义。一对治有情世间故。名世间文字。二约佛本质教。是无漏。今约影像教有漏识变。名世间。三借世间故。名世间。文字属他世间。借他世间文字。显出义故。名世间文字。已上三解违疏。疏自云。戏论名世间也。一有分别戏论。无分别名不戏论。二言说皆是戏论。总名世间文字。问世间文名何其深意。答世间文字。本非甚深。被如来意排比着。二乘不测也。一种是文字。不解作诗排比。不得甚深。被一个解作诗人排比。便甚深也。故意名深。即说教所以也。   言现见希有因者。即是赞时。久远希赞佛名号。希赞法胜妙。希赞生利答希。   言现见胜妙因者。即是名同妙。名日月灯明。姓同妙。姓颇罗堕。号同妙。十号具足。法同妙。初中后善。   言现见受用大因者。即在家受用五欲乐。出家受用法乐。   言现见摄取诸佛转法轮因者。问佛灭后法轮。谁人摄得。答妙光菩萨摄得摄受领纳之义。如讲座主。学人摄受也。   言现见善坚实如来等者。妙光教化八个王子。令其坚固阿耨菩提。坚实者不退义。于如来法轮。向上更无退转。   言现见能进入因者。即是灯明八王子得大菩萨。名进入也。进者进取。入者证入。即是八王子。皆成佛也。   言现见忆念因者。问十因总是文殊忆念。何故唯第九因偏得此名答有三意。一文殊忆念。着弥勒为求菩萨名。二忆念着八子声后成佛。名曰燃灯。燃灯是释迦和向。三忆念着自身。为妙光法师缘。前八因中。八子未有名字。今此因中成佛。故名忆念相也。   言现观自身所经事者。以文殊自身受胜妙乐。即是自经妙光法师之事。   言因者所以义等者。解因者因由。以义十因。总与法华经。为所以也。   言或此十事等者。即是少分属现在也。十因中。七全二因少分。在过去也。一因全二因少分。在现在也。第一现见大义因。全在灵山。第二第十中少分。在灵山。第二经云。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光已即说大法。此是过去也。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此是灵山现在也。第十中。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往世也。我身是也。现在也。求名菩萨。往也。汝身是也。现在也。   言此十因中总为五等者。辨其五对。一义教对。即八大义所诠义也。教即世间文字章句。甚深意因。二希胜对。希即希有。胜即胜妙。三转嗣对。转者转法轮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副-田+(扁-户)]者继嗣。即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八十小劫为人演说。即是摄法轮。故为嗣也。二者。八个王子在俗。各领四天下。为转轮王。非一时王位。展转相承名转(于远反)。转也。亦通转次之义(于怨反)。八子出家成佛了。第一王子与第二王子授记。第二王子与第三王子授记(云云)。亦有云。传嗣各领四天下。相继嗣也。此解违论家科文名目。四坚进对。坚即善坚实。如来法轮因。进者能进入因也。五他自对。忆念因约他。自身所经事约自也。他即弥勒。自即文殊也。   言此中总分为四者。疏主束论家科文中十因。就经家四答言。一示相筹量答者。文殊实知筹虑量度而答(现见大义因下)。   言二举古成今答者。谓举昔灯明为能成。今释迦为所成。现见世间文字章句。其深意因。   言三指陈别事答者。指灯明事。一一别陈摄七因。   言古今相即答者。现见自身所经事因。将全就古。今文殊即昔妙光。将古就今。昔日求名。即今弥勒。   言今此即示相等者。经云。如我惟忖等者。思也忖度。我试思惟忖度者。据此瑞相。今佛必欲说大法。欲雨大法雨。吹大法蠡。欲击大法鼓。欲演大法义也。   言论名现见大义因等者。金云。此明文殊得八大义之意。况来由也。   言经有五句等者。论牒梵本经有八句。此间什云译经。只有五句。今疏主解他论中牒底。经不解他此间经。此间经阙不足。故不解也。依论解八大义。如疏引。别易知。   言论主第七方说不断等者。就疏主解中八大义次第。与论解不同。论主解第七。是不断大法鼓。疏主改为第四者。意缘八大义最后雨。今是果法。前六今是因。若论主将不断大法鼓。向第七中安着。共第八果法一处。因果杂乱。所以改移为第四。顺因果及钩锁次第也。此上依疏主排化次第别也。   言今以义推等者。立道理。论中第七方说不断大法鼓。今以义推。故第四说。亦不相违。   言从初变者。昌为变。平音呼也(上解八大义经论有无也)。   言论云疑者断疑故者。依论释文。钩锁相起八大义。古人解前二义。在法华会前也。第一义。从大通佛十六王子已后。直至释迦今生成佛已前。总名欲说大法。三根声闻。昔在凡夫位中也。问如何消他论文。谓疑者断疑者。答本来是千万亿种。皆生疑惑人。第十六王子教化发心。即是疑者断疑也。问即是疑已破了。如何疏云欲破。答彼鹙子修行。到第六住前。疑心依前却生。向后欲拟说法断疑。故云欲破也。第二义。从鹿园已后。直至法华会前。名雨大法雨。从外凡入内凡。从内凡入圣也。上来古人二义。配在法华会前也。第三击大法鼓。第四不断大法鼓。配在法华会上。正是声闻舍权取实。第五建大法幢。第六燃大法炬。令鹙子成佛。号曰华光。第七吹大法蠡。第八演大法义。还令华光说法。转化坚满菩萨。此古人两义。尽违疏违论也。次疏主解。正义。八大义尽是法华会上事。就八义中。初六义令鹙子自身作佛。后二义转令化人成佛。就六句中。前四在因。后二在果。或第五通因果乘。牛车通因果。论云。疑者断疑。疑者即是鹙子四十年有旧疑。闻唱二种甚深。三根声闻皆有断疑。故名疑者。问何名断疑。答三根声闻闻法华经。即是断疑也。八大义。正指在方便品中正说已下(上解论文)。   言即欲说大法者。疏主引经文。法华经得名大法也。文殊菩萨报消息云。欲说大法去。故先雨华也。   言欲破先疑等者。疏主解也。问法华会上。即是现义。何成先疑。答对未破。未破已前。总名先疑。问二乘之人。已得圣性。何言外凡。答摄释二解。一云。十信已前名外。十信已去名内。二云。十住已去名内凡。十信名外凡。今三根声闻。准疏中意。取十信已前名外。十信已去名内。今声闻人。去十信位尚远。总名外凡也。   言已断疑者增长等者。智身即是本有种子。纯者淳一朴之义。意言回心已后。当入内凡。六度乱修。智慧淳熟。即同回向大。便名假用出义。然实用出在见道中。   言即雨大法雨者。文殊答弥勒云。如来放光。欲向后雨大法雨去。谓交已断疑者。从外凡入内凡。地前一大劫。广闻思。熏习身中本有种子。令纯熟故。   言先住内凡而等者。疏主解也。此语倒。应云先无疑者。住内凡位。若论法华会上。闻法华。未至内凡位。未滋萌牙。未入圣位。此谈佛言究竟令入。非已实入。当必入故。如鹙子言。安住实智中。我定当作佛。当必作故。问法华会上闻法华经。全未入内凡。未滋善萌牙。如何法华经名雨大法雨。答因闻法华。断却疑也。然后回心。入内凡位。增长萌芽。推功归本。因闻法华经。所以此经得名法雨也。此定在灵山会闻经得益。但因灵山闻法华经。过五百劫千劫。修行时即虽长。亦名法华会灵山益。虽然却后百劫千劫。增长智牙。不妨灵山得名法雨也。资加二位。令入圣位。圣位即初地也。欲增善故。即是渐入初地也。   言此本论意上下等者。疏主结前两句。意道已下诸句。如前明生起说法等。次第等说也。   言论根熟等者。论家意合解第三第四二句大义也。由前广闻思。滋彼本有种子。渐入圣位。名根熟者。问疏主分明说钩锁相连。即合法华会上最初说。根熟闻法华经断疑。舍权就实。方入内凡。如何今者先说内凡。后方言根熟。答一往者次第。即似不顺钩锁。于中道理排比。即钩锁也。问何因断疑又回心。能入内凡。答只为最先大乘根熟。始能舍权取实。断疑修行。至内凡也。声闻境界。菩萨境界。名二密。如来所设权实之事。意难知故。故名密也。对能缘心。名境也。问何名二密境界。答三说。一声闻权密境界。菩萨实密境界。名二家也。二者。权密境界。是一般声闻。菩萨有二。故名二密。望声闻有权密。菩萨有权密。名二密境界。问何名菩萨权密。答渐悟菩萨恐退入二乘。故为说无二亦无三乘也。故名菩萨权也。问何名声闻权密。答对不定性声闻。闻道无二乘者。故声闻权密也。三云。先虽作声闻。后作菩萨故。会上未回心前。对声闻。名权密境界。回心已去。名菩萨实密境界也(疏中带此二意也论文云)。   言即击大法鼓等者。配经也。不断大法鼓。论牒梵本经。居第七。疏主移向第四安着。有二意。一缘大法蠡演大法义。此二果中间。若不断大法鼓文隔。便意断故。二云。将向第四安著者。缘第三击大法鼓。是开权。不断大法鼓。是显实。文势相故。安第四也。问何如击大法鼓。答有云。如来舌根。名鼓杖也。开权显实教。名鼓。出言音说法。名鼓出声。二云。法华经权实教。是大法鼓。说二乘击鼓中。说权名出声。此击大法鼓。是开权。不断大法鼓。是显实。又击大法鼓。是舍权已了。更不修权。如击法鼓。一期事。一击了。更不击也。不断大法鼓。依大乘修行成佛。利乐无尽。故立名不断也。问开二乘权。如何名击大法鼓。即合是小鼓。答亦得名大法鼓。小乘之人不肯说小乘是权。只是大乘中说小权也。只此权实法。便是大乘。名大法鼓也(上解经了)。   言以远闻故者。论主解也。远闻之言。正是解鼓义。鼓若打着。远近皆闻。如来说法。梵音声闻。遍十方界。名远闻也。   言次第配之者。疏主解也。有云。远闻之言。不是解八大义。但是分疏。将第七第四来道理也。只缘以远闻故。所以次第配之。第三击大法鼓。开权。第四不断大法鼓。显实。先权后实。如是次第也。从今已去。修二空智。当来成佛。穷生死际。终不竭故。名远闻。连绵长远有远闻之能。故居第四。   言即明今者等者。疏主解也。开往声闻乘。为权密境界。声闻权也。解击大法鼓也。显今所说菩萨乘。为实密境界。显实也。解不断大法鼓也。问声闻乘如何名密。答二乘是权。自不知是权。名密。对于不定性人。遮无二乘。唯有一乘。唯佛与佛。乃能知之。菩萨乘对二乘。名二密也。法华经能诠教。有二功能。一诠权。二诠实。四十年前说三乘。二乘不测佛意。名密。今日法华会上。阿含甚深。即昔三教能诠之教。即法华经。却说四十年前教。是权。便是法华经开权故。此法华经能诠三教开权之处。名权密境界。即是击大法鼓。羊鹿经文证权。此法华经能诠教显实之处。显今菩萨乘。为实密境界。即是不断大法鼓。牛车证实。   言令根熟等者。问佛说此声闻权实密。有何意。答疏主令根熟等。即令鹙子等。舍权取实也。   言论云入密境界等者。智为能入。境界为所入。谟云。即是知二乘为权。知菩萨为实。见如来昔日。教权说三实。说理唯一实。悟此意起。名之为入。乃至齐果已来。总名入密境界。   言令进取上上等者。谓果中无漏。四智菩提。超出因中无漏。名上。又出二乘。名上上。离障名清净也。今令鹙子等修行。进取佛果四智菩提上上清净。   言即建大法幢者。配经也。问前上上清净义。何法是上上清净义。答疏言建大法幢。   言建立菩提妙智等者。疏主解也。舍利弗等当得菩提。高显如幢故。经云。当得作佛。号曰华光。牛车高广也。   言由知权实等者。初地已上。则名建立修习。由来得高显。更经云大阿僧祇劫。建立出三界。故名高出。二界名显。故云极高显故。离二障故。名离障。无漏故清净。   言论进取上上清净等者。无漏名上出。二乘上上清净者。即无垢染也。文殊答弥勒云。如来放光者。燃大法炬去也。论云进取者。修习义也。一切智者。根本智亲证真如现见也。   言即燃大法炬者。配经文。证取所证涅槃。兼取能证智也。燃炬有二义。一破闇。除烦恼故。二显物。照真理故。令声闻等。当证涅槃。故下经云。宝处在近。如炬除闇等。   言既得真智等者。问如何燃大法炬。是法身理。答疏言既得真智等者。如堂中本有众宝。黑闇不得见之。开门将灯到来。众宝悉皆总见。人身总有真理。在缠障覆不见。真如果中出障。圆明法身万德皆见。   言如炬照物者。喻也。照者亲见义。根本智缘如。亲得其体。名照。即是证涅槃也。   言论云取一切智现见者。第七句。吹大法蠡。文殊云。如来放光。欲吹大法蠡。去取一切智现见者。牒前燃大法炬菩提智也。   言为一切法者。即真如也。   言建立名字等者。即是于无言说法上。根本智证了。后得智安立名句说。即是后智说法。如证而说十二分教。故云建立也。   言既得真境必须等者。意道证理时能证所证义。皆向理上证得也。诸佛成佛了。事须说法教化众生。意显三根声闻得果毕。须果毕须建立名字。如俗乐讫。吹大𠼱吼。故华光佛得记。亦以三乘。教化众生等。   言曲终满位等者。引喻也。如作音声曲终满位。吹贝知时。成佛况曲终。吹蠡喻说法也。前建大法幢。燃大法炬。鹙子当来成佛也。吹大法蠡。即是鹙子后得智。说三乘法。转化坚满菩萨也。燃大法炬。即是根本智证理。   言论云建立名字等者。说三乘法也。   言令入不可说等者。即是令所化菩萨等。入初地已去。证遍行真如。名不可证智。即是妙平二根本智。冥契理时。即此正智。名不可说。本智证无说法。后得智为众生说。名转法轮。   言即演大法义者。演者流演。交不定性声闻。回心向大。为说大乘。名演大法义。   言说于教等者。疏解也。即是华光佛所应度者。即是坚满菩萨。还令坚满菩萨入于证智证真如。成转法轮。摧于烦恼。夫佛说法。令生有益。一令自得果。即前六义。二令他成佛。即后二义。经云。号曰为净身。当度无量众。此唯说得圣已后。行法轮也。前六中前四是因。五六是果。或可第五通因果。谓乘此宝乘。至道场等(上解约锁相起了)。   言此八句中等者。束八成四对也。一破恶进善对者。欲说大法。名破恶。雨大法雨。名进善。二开权显实者。击大法鼓。开权。不断大法鼓。显实。三得智证真者。建大法幢。得智。燃大法炬。证真。四说法利生者。吹大法蠡。是说法。演大法义。是利生。言如是循环。名为法轮。自既得果。即是华光。欲令众生证圣真智。即坚满也。论既钩锁解经故。此以相乘为对。   言可披解意者。谟云。可披览此前来义理。会解其意。此即自悟也。后人可披览疏。知我解此经意。寻释来由。即悟他也。意言寻计八大义之来由。况详可披解意。披解此相承为对之意。寻此义理。以为法轮不断之来由也(前解音鞋上况解音皆上)。   言破恶进善者。欲说大法。破恶。欲雨大法雨。进善也说法利生者。吹大法蠡。说法演大法义。利生击大法鼓。即权也。   言自余显实等者。不断大法鼓。实建大法幢。得智。燃大法炬。证真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三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四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世间文字等者。问何名世间文字章句。答若望如来无漏教。声则不合言世间文字章句。然世间有二。一有漏名世间。二有言说故。名世间。今天亲菩萨言世间文字。即如来梵音声相中说。若离世间法。即根本智证。若随世间法。则是言说。但安著名句文字。即世间也。甚深意者。旨也。即所诠权实道理也。二乘不测。名甚深也。   言教是世间戏论等者。疏主解也。戏论有二。一有分别名戏论。二有言说名戏论。凡是戏论。皆名世间。有说此是法世间。即教法也。非俗世间也。   言意者。意况等者。过现佛说大乘法文字章句。会㩲入实。竟况甚深。所以世间难信。现瑞方说。说教之所以者。此正解意况之义。   言初也者。举过去也。文殊语弥勒。汝问我放光。恰问着人。此放光者。释迦如来拟说经去。交鹙子成佛。转化坚满菩萨成佛。见说八大义。问莫斟配团量构虚而和。莫是如见树居白鹭。表水非无。为复是远山见烟。即知有火。比度而知。为复是眼曾见来。答文殊言。我于过去。一一曾见来。方能答得。如今所答八大义。与下说法华经。为因由所以也。经云。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举古日月灯明佛事。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成今释迦事。文殊言我见过去诸佛放斯光已。即说大法。天亲菩萨解云。大法即是世间文字章句甚深意。因此论主科又名因。   言此释其意放光何意者。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故知春兰秋菊。冬自为芳。何故释迦效彼灯明放光而后说法。于今现瑞。定有来由。试举经文。希当答放光。何意。答经云。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故放光也。问何名难信之法。答四十年前无学果。名旧极。当来成报身。名新极也。不但教上信难。理上解亦难也。旨者意也。美也。志也。词也。   言一赞时久远希有等者。意说赞佛名号。赞妙法胜。赞生利益。此之事于无量时。不可得逢。故名为希。不徒说劫也。事依于劫。故说四希也。   言论云不可思议等者。此三句。一一皆言阿僧祇也。论家牒梵本经阙无边之义。加不可称。论中更言不可量者。即当经中无量也。论云。不可得者。不可见也。心欲缘而虑绝。故过情计分。心缘不及。名不可思议。口欲谈而词丧。过言议分故。言诠诠不及。名不可称。心言路绝。名不可量。故名阿僧祇劫。又云无量时不可得者。二意。一云。日月灯明佛。于无量时所得成佛。二云。文殊示相忆念彼日月灯明时。经无量时。不可得。故云。不可思议也。   言阿僧企耶等者。企由望也。译者但取音同。更无别义也。此云无数。无数亦是数算。将为无数。数不得。   言俱舍论等者。问既云极。何名无数。答第五十二数。虽是有数。以至不可数边。故名无数。本是六十数。今此阿僧祗当五十二数。向后犹有八数。五十二。从一至十。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十千为万。万为洛叉。如是次第至五十二数。名阿僧祇。此云无数也。   言本数六十余八等者。问谁人传妄。答有云。世亲造论时妄。有云阿难结集忘。有云三藏翻译时忘。准此传忘。非是阿难忘。不尔。何名如是我闻。但是窟外凡夫众结集时传忘也。   言华严经说等者。若依大乘华严。一百二十数。阿僧祇是一百一十二数。无量当一百七数。无边一百九数。不可称当一百一十五数。不可思议当一百一十七数。既阿僧祇。是一百一十二数。数此至无量。名无量阿僧企。数此至无边。名无边阿僧祇。数此至不可称。名不可称阿僧祗数。数此至不可思议。名不思议阿僧祇也。   言劫腊波等者。此云时分也。音府问反。一分差别之义。   言不可思议等者。依标略释也。路府云。不可过情境。不可议过计境。疏中意总也。不可称者。过言议境。安言语说。亦不可得。安立语议。论亦不可得。   言不可量等者。别将物来挍量。亦不可得。将物将喻。亦不可得。下算亦不可得。故言过喻算境(上论文)。   言今经云无量等者。无物为喻。而知多少。算亦不得。   言无边等者。一一时分皆有边。   言即同般若等者。天亲论偈云。数力无似胜。无似因亦然。一切世间法。不可得为喻。一数胜过算分。经云。百分千分。不及其一。乃至千万亿分。所不能及。若人将三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有人受持一四句偈之福。即无限量。故云过数分也。二过力分。力分即时分也。法力超过布施力。即时分也。色中极少不过极微。时中极促不过受生时。名一歌罗时也。若人以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中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后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每日三时布施。如是经无量时。不如有人一歌罗时受持此经一四句偈。名过时分。故言力胜也。三无似胜者过喻分。西域树提伽长者。富贵福德喻如无忧王。无忧王世间有物。不可喻得也。持经功德。无物可喻也。故言非笇非喻也。四者因胜过因分。即因果胜过情计分也。世间布施持戒感。有漏人天果。持经福德。感无漏佛果。名因胜胜劣。故能断金刚中。有四分文也。彼经数胜。即同此经无量过笇分也。彼经力胜。即是此之中无边过时分也。彼经因胜。即同此经不思议过情计分也。   言菩萨地说劫等者。明种类也。智论云。一天衣拂石。劫有大石。方四十里。有长寿天人。百年一度。持细耎衣。拂之令尽。方名一劫。又云。四十里大城。满中芥子。有长寿天人。百年取一芥子。芥子尽。名大劫。此皆古翻译也。菩萨地云。劫有二种。一日夜岁数。一日为一劫。一夜为一劫。或三年十年为一劫。一夜为一劫。或三年十年名岁数也。   言二阿僧祗者。若准小乘俱舍论。说一至十。十为百。十百为千。如是十十倍数。至五十二数。名一阿僧祗。若准大乘华严。从一至十。数至一百一十二数。名一阿僧企。若成佛时阿僧祗劫又别。即三度至不可数。名三大阿僧祇劫。   言瑜伽复说等者。此说住劫之中小三灾劫也。每劫减时。三灾即起。谟云。谓从人寿八万岁百年减一年。减至三十岁。饥馑劫。又经一百年减一年。减至二十岁。有疾病劫起。又经百年减一年。减至十岁。刀兵劫起。从此十岁。子年信父。增至八万岁。名一增减劫也(下至地狱章中从十岁增至八万名一中劫也)安国云。如是二十度上下。从喻为名鹿轳劫。问小乘二十个增减劫中。中间十八个劫亦增亦减。初一唯减不增。后一唯增不减。如何得成二十个增减劫。答初减之中。福胜减极迟。最后人福劣增极迟。最初人福胜渐减。向恶去减极迟。亦等一个增减劫。最后人福劣渐增。向好去增极迟。亦等一个增减劫。是故亦成二十个增减劫也。问住劫之中。有增减可许成二十劫。余三成坏空无增减。如何得成二十劫。答论云。然由时量。与住劫同。准依住劫。各成二十劫也。问饥等三灾何时出现。答且依大乘瑜伽第二卷。说住劫之中二十遍增减。每减之时。皆有三灾。此说增减劫中。小三灾也。谓饥馑疾病刀兵也。谓从人寿八万岁时。百年减至人寿三十岁。饥馑起。天龙忿怒。不降甘雨。已经多时。草木枯死。泉井亦渴。经七年七月七日七夜。初吃树皮草根活命。此物尽已。又拾谷根。或煎取汁。以济其命。饥馑所逼。便有聚集运筹白骨。各有二相。且聚集二相者。谓有一类饥所逼。同向泉井。至不得回一聚饿死。二者十十五五拾得谷麦麻豆颗。将作种子。藏其箱箧之中。如摩尼珠。聚集一处。行列守护。名聚也。运筹二相者。运即是转筹也。谓聚谷根。或煎取汁。或捣为粖。当家大小同坐。共行一筹。转至一人。始得一口食。把筹不得者与契。二于旧场碾硙之处。以筹发场旧粟麦豆颗。煮作汁。或盛器中。还行一筹。转至一人处。以筹置汁中。唼嗍一度过。白骨二相者。多时被饿骨肉干枯。皮穿见骨白而露现。二取死人白骨。积聚煮汁活命。如是七年七月七日七夜。方乃得过。劫满已后。有五通仙人。从山中来报云。汝因造悭贪恶业。今受此苦。劝今修善。遂生下品厌心。世界却好。哲云。三千年中。令劫不减。男女相生。满阎浮提。又百年减一年。减至二十岁。有疾病劫起。非人吐毒气。人皆病也。尔时疫病劫起。无药能治。七月七日夜。方乃得过。彼诸有情。复共聚集。起中品厌离。由此因缘。寿量减。病灾乃息。后渐减至人寿十岁时。刀兵劫起。人民相见。互起嗔心。所执草木等。皆变成刀釰。互相残害。经七日七夜。方得过。尔时有情。三种最极至十岁。依止衰损者。身形小。身长者佛一搩手。粗细一握。资具衰损者。尔时有情。唯以稗莠蒿子为食。食中第一。马尾头发作衣。衣中第一。亦无金银铅锡之类。唯以铁木为庄严。为庄严中第一。山中有五通仙人。报言。汝等恶业。受如此苦。应行十善。劫乃得增。尔时有情。展转聚集。后起上品厌心。世界却好。遂子年倍父年。增至八万岁(上大乘说增减了)。次下依小乘说则别也。大乘一减。过三灾。三灾同一减劫起。小乘一减。过一灾。各减劫起。大乘先饥馑。次疫病。后刀兵也。小乘先刀兵。次疾病。后饥馑也。大乘减至三十岁。遇灾。小乘每灾。事须减至十岁起。俱舍云。寿至十。遇一灾。又偈云。至十三灾现。刀疫饥如次。七日月年止。问余三洲有小三灾否。答北洲全无。东西二洲有似三灾也。此间饥馑劫起。东西二洲数加饥渴。此洲疫病。东西洲身力羸劣。此间刀兵劫起。东西二洲相见数加嗔恚。问修何福业。免得此灾。答经中说。施僧一团食。不堕饥馑劫等。施僧一呵梨勒。不堕疫病劫。持一不煞戒。不堕刀兵劫(上解小三灾了下解大三灾)。   言或有二十劫为一劫等者。问如何世界成之与坏。皆经二十劫。答俱舍云。若坏世界时。十九劫坏有情世间。一劫坏器世间。若成时。一劫成器世间。十九劫成有情世间。且成世界者。俱舍云。成劫从风起。路云。从二禅脚下。巧风生。是名世界初成之相。然器世界。从两头成。先成初禅大梵王宫殿。次成梵众梵辅三处宫殿了。及次成夜摩等四空居天。计从上成七处宫殿讫。从夜摩脚下起风。一直向下。便成风轮。风轮坚密。假使紧那罗神以金刚轮。奋威悬击。金刚轮自碎。风轮不损。次成诸轮。乃至铁围山。七金山。高山。忉利天(上成器世间了)。次下有情世间者。从上第二禅极光净天。有一天子。来生初禅。为梵王。梵王独住十劫。梵王思念。我要辅翼。遂有上界天人。来生梵辅天。寿命四十劫。复思念。我要眷属。复有上界天人。来生梵众天。寿命二十劫。次成夜摩天等。四空居天。次生人中四洲及地居天。次生饿鬼傍生地狱。乃至最后一人。初堕阿鼻地狱。是成二十劫初了之相。问此界初成。食何物。答劫初成时。有情食地饼。如侧手。珂雪细耎如苏香檀陆等。味如石蜜等。地味没后。次有林藤生。亦名林条。由如𪌘子。其味香美。吃了还生。后起贪心。林藤不生。便有粳米。长短七寸。而无糠籺。贪心起已。入腹不消。因兹便有大小便利。已后要种方生。自后起十恶业。煞生偷盗生。遂立田主。梵云摩诃三末底。此云正直意。有大平等正直也(上解成世界了下解坏世界去)。问如何是世界初坏相。答俱舍云。坏从狱不生。至外器都尽。且所坏有情。一从无间死已。更不重生。若业尽者。则生余趣。若业未尽者。移置他方地狱。若人中更造无间业者。亦他方寄受。是名世间初坏之相。如是有情。唯没不生。如是渐渐。乃至于尽。法尔不损一众生。伺候受罪毕已。次坏七热八寒。受罪毕者生人中。次坏饿鬼。受罪毕者生人中。次坏畜生。受罪毕者生人中。若畜生而人同住者。共人处坏。次人中四洲。且最先南洲。法尔人无师自然。坐得初禅静虑。从静虑起作如是言。离生喜乐甚乐甚静。虑诸人闻已。皆入静虑。命终并得生于梵。世南洲如此。东西二洲人不能入定。随自业尽。生六欲天。方能入定。亦生梵世。余诸欲天。例此应尔。上来欲界有情坏了。从此欲界。生于初禅。从于初禅。初有一人得第二禅定。从定起已。皆作是念。定生喜乐甚静虑。余天闻已皆总修习。命终皆生第二禅中三天也。上来坏有情世间讫。次下坏器世间。且火灾坏时。十九劫坏有情世间。一劫坏器。下从地狱。上至初禅。无二个有情。大地诸山。多时无雨。草木干燋。更不复生。复有第二日轮出现。沟涧小池。皆无津润。第三日出。小河枯竭。第四日出。无热恼池所出四大河水皆尽。第五日出。无热恼池尽。第六日出。四大海水减半。第七日出。四大海水尽。大地火起。山河洞然。一时火起。下从风轮。上至初禅。都为不一个火聚。自地火焰。烧自地宫殿及器。欲界火粗。不能烧色界细器。色界火细。不能烧欲界粗器。然欲界火猛焰。上升为缘。引生色界火焰。焚烧初禅宫殿。经一劫方尽。婆沙问云。六日轮从何处而来。有五解。一云。未坏时。余六日藏于大海之下。二云。藏于持双山下。隐伏而住。然唯一日轮升空。绕须弥山。照耀至劫末。余六渐出。三云。一日有七倍热。四云。本是一日。分为七日。五云。灾是当处起。不必有七日。前解为正。亦有云。有情业感器坏。遂有七日轮现。尔时欲界及初静虑中间。都无一物。经二十劫空。上来已解成住坏空一个火灾劫。梵众天二十劫。梵辅天四十劫。大梵天王六十劫。此皆增减劫也。最初成世间时。梵王生来。独住十劫。梵王寂漠。思念辅翼。上界极光净天。生下来梵辅天。寿命四十劫。早向成劫之中住十劫。又帖住二十劫。计三十劫。又侵着坏中十劫。计成四十劫。大梵王后更作是念。思念眷属。更有上界天子。下来为梵众。只向住劫之中来。受住劫之中二十增减劫也。大梵王寿六十劫。此约总数。若子细。五十九劫后坏。二十劫时。前十九劫坏有情世间。梵王犹在。入第二十劫。梵王见下火灾起。不受此一劫。便生上界。所以疏主云。或二十劫为一劫。或四十劫为一劫。或六十劫为一劫。   言或此八十为一劫谓等者。从前空劫数。空二十劫成二十劫。住二十劫坏二十劫。最后火灾。望前八十劫。为一火灾也。   言光数此等者。少光天。即第二禅三天之中最下天。寿两个火灾。计一百六十个增减劫。此少光天火灾烧不着。只此火灾。为寿命也。从倍倍至非想天也。即此第二禅。三天之中少光天。寿命两个火灾劫。无量光天四个火灾劫。极光净天八个火灾劫。第三禅中三天。少净天中十六火灾劫。无量净天中三十二劫。遍净天中六十四劫。第四禅中九天。无云天中一百二十八劫。除无云减三劫。只有一百二十五劫。问何故减三劫。答疏云。或是第四禅天。下下品修故。减三劫也。糅云。二说。初超过下三禅变异受。至此修行既劣故果亦减。如人上到山顶。有憩歇故。二云。为成广果天中五百劫寿命及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劫。故有减也。无云天中。既只有一百二十五劫。三火灾劫上。数还倍增。福生寿命二百五十劫。广果天中五百劫。无烦天中一千劫。无热天中二千劫。善现天中四千劫。善见天中八千劫。色究竟天中一万六千劫。大自在天寿三万二千个十火灾劫。次无色界。空处二万劫。识处四万劫。无所有处六万。非非想天八万劫。   言方一水灾劫谓极光净天者。寿量即第二禅中第三天也。问何缘一七火逢一水灾。答随顺极光净天寿命八大劫。向前早已七遍火灾坏初禅了。次合是八度火灾坏初禅。初禅火灾不起。方有水灾。坏第二禅。第二禅极光净天寿命。一个水灾劫。并七个火灾劫。问何故第二禅三天之中。第一小光天寿命二个火灾劫。第三极光天寿命一个水灾劫。中间一禅何故不说。答此间不合是说处也。若说诸天寿命。不妨总说也。今此间凭人明劫。所以二禅天初出火灾。故须偏说第三天。欲出水灾。故须偏说。   言或八七火一七等者。谓遍净天寿量。七度火灾。坏初禅了。方遇一个水灾坏。第二禅七七四十九个火灾。坏初禅了。遇一七个水灾坏。坏二禅了。特地更有七个火灾。坏初禅了。即合有第八度水灾坏。二禅第八水灾不来。直有风灾起来坏。至第三禅。此乃八七五十六个火灾。七个水灾。一个风灾。是第三禅中第三天。谓遍净天寿命一个风灾劫也。问何故水灾风灾。皆取二禅三禅中第三天。不取下三天。答第二禅中第三天水灾满故。第三禅中第三天风灾满故。所以偏说也。问何缘八七火一七水一风灾。答随顺遍净天中寿命六十四劫。为一生。即是八七五十六个火灾。一个风灾故。第六十四灾。即是风灾也。且水灾坏世界时。于第二禅。有俱生无云而雨。为缘引生欲界水灾。此雨下时。滴如车轴。遍于世界。一时等注。初没四洲。次没七金山。次没须弥山四天王宫忉利天。次没夜摩天诸天。次没初禅。后没二禅。其造毒浸坏世界时。如水消盐。坏二禅已。其水渐下。浸坏初禅。水又渐下浸坏欲界。乃至渐下。浸坏风轮。水灾势尽。世界磨灭。第三禅风灾将坏世界。其风猛利。犹如刀釰。所吹着物皆作微尘。然风吹诸天宫殿。互相倾䨱。如二大士拍二铜铵。先坏三禅。次坏下二禅。即坏欲界空居乃至风轮坏已。世界磨灭。问如何三灾。各坏初二三禅。答初禅有情过患有觉观。外有火灾。二禅内有喜故。外有水灾。三禅内有喘息。外风灾。问三灾起时。无有情。谁招此灾。答傍变也。三灾现时。虽无生变。傍变三千界。同地有情增上业力。变此界灾。以业同故。小乘唯说业招。不说傍变也。问大乘自他界同地有情。与自界坏业。何不自变自界灾起。要变他界耶。答自界有情与自界灾。法尔不俱。是故变他界也。问三灾本何从何生。答三灾从有情藏识中俱生名言种子亲生。与前劫缘虽亲疏异。然依有情。亦是他界业种。亲不相离故。问七火后经多少时。即到水灾。答第七遍火灾坏已即空。空已即成。成已即住。住劫便是水灾。坏二禅时。经八七度火。坏初禅。即是七度水。坏二禅。第七遍水坏二禅。乃至初禅已下总尽。尽已又空。空已成。成已住。劫满已。便是风灾坏三禅。坏三禅时。至下总尽也。   言数此至不可数者。问火水风。数何劫为僧祇劫。答风灾。但是累前遍净天寿量之劫。以成无数。即是数风灾劫也。便异小乘。但累火灾劫也。糅云。小乘数火灾劫。从一至百。乃至第五十二。名阿僧祇。如是三度数。至不可数。名三大阿僧祇也。   言凡经此三大阿僧祇者。问从初修行。至佛果。经多少劫成佛。答疏云。凡经此三等。大乘云。及疏意欲显菩提难得故。取风灾劫。为数也。故知无因外道。空见论师。煮粥头陀。绕市打钹桄铜瓦之徒。吃饭着衣。返搭袈裟。手擎铁[木*勿]。自称即心是佛。不要修行。贪嗔满怀。岂能慈念正面。经论尽不可寻。纵有讲人。常求过失。务令停罢。不欲流行。痛哉此时。法当灭没。强为传受。忍苦宣扬。心思不轻。任他毁骂。莫学如是逐时过也。   言并贤劫等者。贺云。此无数量。但一千佛出尽。即是劫终。合有十类。以贤劫无别数故。疏言九前名庄严劫。现在名贤劫。未来名星宿劫。十类者。一名日月岁数。二增减。三二十劫。四四十劫。五六十劫。六八十劫。谓火灾劫。答世界初成之时。光音天子从天降下。至此世界。见此世界有一千朵莲华。出应向后有一千贤人出现。色界诸天与立名。名贤劫也。有大贤劫小贤劫。路府云。初大贤劫有千佛出。今当第九减。减满。劫增。增至八万岁。从八万岁劫减。最初减时。有弥勒佛出世。从第十减。至第十五减。贤劫千佛中九百九十四佛一时出世。从十六减已去。直至坏时。并无佛出世也。后有小贤劫。出千佛之中。楼至如来出世也(上明差别也)。   言古摄论文等者。即梁摄也。摄论十云。方便地中。有三阿僧祇。一谓信心阿僧祇。二精进心阿僧祇。三趣向心阿僧祇。一心口立誓。信如来正说。名信。二信根转坚。决定知果必得。心已明了。厌苦精进。名心。三菩提趣向为胜。于真观求得之心。生趣相续。无厌舍故。名趣向心。各为一劫。亦不配位。   言十地各分等者。谓入心住心出心。谓除彼烦恼障。入初地。谓除内烦恼障。住初地。谓除心烦恼障。出初地。如次十地亦尔。十地计三十阿僧祇。帖地前三劫。成三十三也。前三心名大劫。七地已前二十一念心名小劫。八九十地九心名中劫。此细碎名小。如一尺物分三段。或二十一段。或为九段。即以三段为大劫。如地前。二十一段为小劫。如七地。九段为中劫。如八九十劫。   言虽有此等者。会释经意也。问经云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未审十种劫中是何劫耶。答疏云虽有此等。劫量不同。今依本论等。今依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年。非余大劫。本论法华一会说五般劫。疏主取意。释亦不定。论中虽说有五种。不言此经上下之劫皆依五般。若说如三周授记作佛。佛即不得依日月时年劫量也。如此间文及下诸菩萨共相问信。如是时间。经五十小劫等。如是等受用日月年岁等劫即得。疏主亦不定判。依五种说。   言欲显诸佛等者。问既言疏家取日月时年。何名无数大劫时出耶。答既言无数阿僧祇年。积之还成大劫。问文殊菩萨但说过去灯明即得。何用说尔许多劫耶。答疏主言欲显诸佛等。   言此赞名号希等者。问文殊既言见久远。未审所见是何姓名耶。答经云。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等。大论云。一切如来功德互等。唯除四法。一者寿量。二者名号。三者族时也。有佛号日月灯明。别名也。如来已下通名也。无量无边劫时。早希又有佛名字。亦希一名日。二名月。三名灯。此三字皆能导明破暗故。名字亦希也。问名号何别。答若约俗书。名依体立。字号依德立。小年名春。春社奴依体立。长大了。解文名文干。解武名武俊。谟云。如言火唤着火体也。如言𤏙为自性。表德用也。今向佛身上说。一切皆依德立。名号不别也。   言日月灯明是等者。如国王天子主圣主主上等。是通名。若言圣敬父思知武先孝等。即是别名也。问二万个佛名日月灯明。亦别名。余佛不名日月灯明也。问何名名号希。答空有日无月无灯不名希。今日月灯三义具足。故名号希也。   言日有二能等者。注法华经云。一导明。眼唯能见物。黑地不见物。事须得日光引导。故云导明。佛智亦如能引众生无漏圣智。二者成就世间万物。日光着开华结果。各各不同。佛智亦尔。说三乘五乘教法。令众生得一切种智也。又说日喻大乘。照四天下。教最广故。月况缘觉。入夜方明。如独觉乐寂故。灯喻声闻。悟理浅故。所照不广。表说三乘法故。问诸佛亦说三乘。如何不名日月等。答但表诠。非遮诠也。   言月有二能等者。一除热。二清凉。世间万物。若无月照瞩。而无清凉。佛智亦尔。能除众生生死之热恼。得涅槃之清凉也。   言灯有二能等者。一能破暗。二传照。一盏明灯照。尽堂千重黑暗并消亡。佛智亦尔。断烦恼之昏衢。破生死之夜暗。二能传照。即是一灯燃百千灯。   言如来者初总等者。瑜伽论云。说功德平等。故十号佛佛皆同也。如来者总叙。下九号之总叙下。如来二字是总。余九号是别。问何名总。答但言如来。摄得三身。摄得余九号也。且如如来应供。如来正遍知。如来明行足等。一如来名。遍余九号。故言总叙。若余九号中随举一号。即失余八号也。如言阿罗汉是总摄得十五应义。问如言佛世尊总得多义。何唯如来。答二说。一如来名遍。余九号名总也。二是十号最初。故名总也。如序分成就。是最初故。独得名序也。大论云。如来总序也。出曜经四义解如来。一者。依过去佛来。过去诸佛皆勤修苦行中来。故名如来。今释迦如来如彼过去诸佛。还从三大阿僧祇劫。勤苦行中来。故名如来。二者。从二利中来。故名如来。经云。或施国城妻子头目髓脑。能自拔济。从中来故。名如来。三者。从法性中来。经云。复从法性。成就世间义故。故名如来。四者。如诸世尊。依德而来。经云。如过去诸佛。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殊胜之法。慈悲广度一切。不离如性。我今亦尔。故名如来(上依论)。   言涅槃经云如过去等者。以四种法。立如来名。一依教。经云。如过去诸佛。如者顺也。顺过去佛所说。如者似过去佛所说经法。即十二部经法。即十二部经教也。二云。波罗蜜行也。修六度等。布施持戒忍辱等行也。十一空者。理也。一内空。观内五根而无我。二外空。观外五尘。三内外空者。非内五根摄故。名外。非外五尘摄故。名内。即内身快尘也。四有为空。依他起性。五无为空。圆成实性。六。无始空。无前际故。七性空。一切法无自性。即三科法。八无所有空。遍计性。九第一义空。即涅槃也。十空空。山河大地是所空。今能取亦空。故云空空。十一大空。谓一切法如幻如化。法界法性。合名大空。问十一空。有何差别。答前九所观境。第十能观智亦空。故云空空。就九中。初七生空。后一法空。七中初六观现法空。后一无所空。来至涅槃者。果(依涅槃报身)。   言般若云如来等者。解法身如来也。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来者无所从来。表不从未来来。去者无所去。表不从过去去。不来不去。即法身佛也。   言成实法论云乘等者。乘如实者。不是真如。名如实。自是乘真实之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上论文)。   言义虽略明者。疏主叙他小乘义来。非此大乘宗义。非此正要。故言略明也。成实论师。本是数论外道弟子。经部宗中出家。所说义分同大乘。然成实论中说有三身。一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为法身。二者。从悉达太子身上。成丈六金身。从因修得。故名报身(上小乘义)。若依大乘义。悉达太子身上成佛之身。是化身也。疏主云。义虽略明。依成实论解也。   非此宗义者。非大乘中瑜伽宗义。故不取也。问既不取。何用引来。答欲明如来之身数足指。借他小乘中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义。名目来。化身义解也。贺云。一切诸佛如来有三种同四种异。三同者。一资粮同。二功德同。三三身同。四异者。一身形异。释迦丈六。弥勒千丈。二名字异。释迦弥勒名字各别。三族姓异。刹帝利。婆罗门。四寿量异。释迦八十。弥勒命长也。   言论云应正等者。此中若约别章说。即合应供。断烦恼障。证涅槃正等觉。断所知障证菩提。今约通义说。烦恼障亦障菩提涅槃。所知障亦障菩提涅槃。所以合一处说也。瑜伽论中。空言应字。无供字。此则摄得唯识论中三义。若兼供字一处。唯摄得三义之中。应受供养之义。失余二义(上论文下解疏)。   言成唯识云等者。问应有几义。答成唯识三义解应。法华论十五义解应。意云。具此三义名。名应也。问应义三乘通称。今佛既名应。与小乘三种应何别。答虽三乘有三种应。大小乘应别。且二乘三应者。应永断烦恼障故。二应无分段生故。三应受一三千界人广大供养故。今佛具应义者。应永断二障。应无分段变易生死。应受十方三千界妙供养故。二乘现在。不越三千。过未无过八万。   言瑜伽及此经等者。此经何处是应永害烦恼贼处。答此经中诸漏已尽。解阿罗汉。即是永断烦恼贼也。即是此经同瑜伽论也(上解应字了)。   言故瑜伽云阿等者。料简所以。摄问云。准瑜伽论云。正等觉亦是共德。何故疏主判正等觉是不共。答二解。一云。疏主错于论文。二云。共德有二。瑜伽云。阿罗汉是共德者。约三乘人。同断烦恼障。同证生空理。名共德。又正等觉亦是共德者。得诸佛同断所知障。同证二空理。名共德。又疏主言阿罗汉是共德。约三乘共也。正等觉是不共者。约不共。二乘人有故。言不共也。非是疏主捡文误也。   言旧云正等者。问正等觉与正遍知何别。答疏云正遍知正觉。简外道邪等觉。简二乘偏觉。又正觉。简菩萨未圆之觉也。名一体同也。谟云。遍知即遍知四倒。依何法起。答依二见。常见边见起。乐净二倒。依见取上起。我倒依我见上起也。若尔二乘亦遣此四倒。应名正遍知。答二乘于前后际。但知八万。不名为遍。又云。凡夫但起四倒。二乘但知凡夫四倒。诸佛亦知二乘四倒。故云遍也。糅云。正者。不颠倒义。遍知者。于此四倒。无不遍达。故言正遍知。问何名四倒。答二乘执佛身。为苦无常等。   言明行圆满等者。此论家名因。若此经中。云明行足。若准涅槃经中解万善之果。名明足。有二义。一者。脚足之足。即戒慧两法。是乘。戒慧之足。得菩提故。二者。具足之足。智论及瑜伽论。说名圆满也。经文直言足。后义为正也。   言明谓三明等者。疏解也。三明。即六通中三通。六通者。神境智通天眼天耳他心宿住漏尽。三明者。一宿住随念智明。即第五宿住通为性。宿是过去世也。住是过去事也。事者即是菩萨佛。如常不轻菩萨等。是事也。事彼宿世之中名宿也。念缘所变境也。同时无漏智。随彼缘过去境。名宿住随念智明。若缘过去境不尽。但得名明。不得圆满。二生死智明。即第二天眼通为性。如来智缘未来生死。死此生彼。名生死。从境立名。名生死智明。不同外道过未六十劫八十劫。不同二乘过未八万劫皆有限约也。三漏尽智明。观现在境。如来无漏智能知自身他身。漏尽不尽。故名圆满。二乘唯知自身漏尽及不尽。不知他身中漏尽及不尽。不名圆满也(上说名明圆满下解行圆满)。   言行谓遮行遮行等者。疏总标论意。且初疏外叙者。摄云。古来诸德解瑜伽文。将遮行。是六根不起过。又将行行。是三乘不起过。此二行合一处。总名行行。又将四禅定。现法乐住为行。今此疏主解瑜伽论文回改。又别别将行行。是清净三业。现行住行。是现法乐住定现行。两个行一处总名行行。又别将密护根门。名遮行(上悬叙)。次下依疏总标论意。问前来解如来明圆满了。未审如来行圆满否。答如来遮行行行。此二种行皆圆满也。此两个行体。即是六根三业。此二行收摄万行。疏引论云。行谓遮行行行。此释行字。显二种行。一遮行。护六根之过非。二者行行。显三业之清净。如斯二行。总名行者。问何名遮行。答遮行以慧为体。以止持为用。遮用遮防六根门。不造过失。名遮行。凡夫六根寻常起过。若欲同不起过。事须遮防。加功用行。方能不起过。如来六根任运不起过。如似防护。遮者遮防也(上标遮行)。   言行行者。标行行也。问住行何故标中不说。答疏主将住行。摄在行行之中。所以标中不说(上双标二行)。   言行行谓清净三业等者。依标解二行。问何名行行。答疏云。行行谓清净三业等现行。简种子。种子无过。非生现行。则有过犯也。身业礼拜。口业念经。意业思惟。不与十恶业道。名清净三业也。现行正命者。三业是所发现行。思是能发现行。思防彼身语意三业。向上恶色不起。能发所发。俱是现行。故名现行正命。问诸抄云。三业之中身业为正业。语业为正语。意业为正命。如何偏说正命。不说余二耶。答有三解。一云意业为本。余二自成。正命为本。引身语生意为本。故偏说之。二云。正命难见。邪命难断。以无贪痴所发意业为正命。故偏赞之。三云。举本摄末。故言现行正命也。   言又四种增上心法等者。解住行也。四禅定有四。名为四种禅定。是殊胜之法。名增上。心者是定。名为心。四种心法。功德法也。现法者有二说。一现身得。彼现法轻安乐故。简过去未来定。是现在故。言现。现法即轻安也。系心内缘。不外流散。名之为住。二所坐定。是现行功德法。名现法乐。即轻安适悦定。与彼诸心心所法。作依止处。名住。此现法乐住。名住行也。   言此二是行行摄者。疏主配属论文。将住行就行行。三业清净故。此二行总名行行也。清净三业现行正命是一。四种增上心为二也。   言密护根门等者。疏主配前标中遮行。别开密护根门。名遮行。遮护防也。如来六根任运不起。过如密护者。无有过失。名为密护。摄问云。三业无过失。则言密护六根无过。何言密护。答任运无过。方防护者。故言密护。论意行则有言。疏合为二行。谓遮行行了。   言此二行及三明等者。结也。即行行遮行也。合戒定为一一行。清净三业是戒也。四种现法乐住。是定合为行行。并慧密护根门。是遮行故。名此二行并前三明。故言皆圆满。   言由此如来显示等者。重引论文。因果相望解也。论文重解前三业清净现行正命。是行行。因中防护。果中不假防护。故言三不护也。   言无忘失法者。论文重解前密护根门。是遮行。因中不起忘心。果中得无忘失法。故云无忘失也。   言由不造过者。疏主重解论文。诸抄将此一句疏。连向下世间静虑一处解。便读疏云。由不造过故。世间静虑遮自苦行。此解全非也。但是疏主两遍重成向上两句也。由不造过故。三业不护。由不造过故。六根无忘失也。若不是此意。如何第三番。疏主自解之中。将不造过一句向。三不护无忘失。显安着。既不向世间静虑。显安置。即是不解世间静虑。遮自行共行也。   言世间静虑遮自苦行者。此论文也。解住行也。问四静虑如来身上。无漏出世间功德。如何言世间静虑。答遮世间故。名世间。二依世间故。名世间。遮自苦行。不同外道五热炙身苦行。求不同凡夫勤苦加功用。求如来常住。此定中受用法乐。不是苦行求得。名遮自苦行。上来是疏主重引论文。解上向前两行论文。此云三不护。重解遮行行行。即慧行也。此云世间静虑遮自苦行。重解四种增上心定现行。是住行。疏主前重引论文有二意。一则重前两行论文。二与第三解为标文。   言此中由不造过者。将此一句。解下二句。云由不造过者。三业清净。便得果中三不护。三业之中。不要防护。任运无过。名三不护也。由不造过者。密护根门。六根不起过。便得果中无忘失也。   言世间静虑者。住行也。此一句。疏主解前之论中世间静虑遮自苦行(解明了)。   言故言明行等。定是者满足。满足即圆满。明与行皆圆满也。上来遮行即是慧学。住行即是定学。行行是戒学也(解明行足)。   言善逝者。修行人身中。二利功德。名善逝往也。梵云修伽陀。秦云好去。今言善逝。同好去也。逝通二义。从生死修行成佛去。亦名逝。我辈凡夫见菩萨修行成佛。某甲菩萨成佛去也。此生死望果名逝。逝往也。又成佛了。号化身。入生死来。果望生死。亦名逝。某甲佛起化身。生死中去也。故名善逝也(上两势解善逝事字)。论云。善逝者。谓于生死长夜。具一切种。即后得智。自利利他。二功德故。此解从因至果。名善逝也。   言逝者往也等者。疏主解。只谓一个字。分为两势。若言谓成菩提已。已字属上句。次将生死长夜。属下句。此则从果入因。名善逝。此乃成佛了入生死。言谓成菩提作一句。又将已字。属下句。此乃因向果。名善逝。此乃从生死中成佛也。问善逝与如来何别。答只依此义通两势。诸抄云解释。名名不同。且安国金等云。善事往矣。名善逝。此则从因入果。名善逝。问何名如来。前来成正觉。故名如来。此则从果生名。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也。若准谟路等者。云从果入生死。名善逝。如来报身了却入生死。即同下文云。长者闻已惊入火宅。故名善逝。问何名如来。答从生死入佛果名如来。即同下如来已离三界火宅也。此乃约智名如来。约悲名善逝。问如来果位功德已满。如何为约智也。答瑜伽云。自他并利。所依止故。善者好也。逝者往也。好往生死。教化众生。名善逝也。   言世间解者。世者体是有漏。可毁责故。隐真理故。不坚实故。可破坏。名之为世。堕在世间中。名之为世间。如来能知众生心行。复解世间成坏等事。名世间解。此倒故应名解世间也。世间有三。一器世间。二有情世间。三法世间。   言有情及器二世间等者。疏主引论文。解世间也。   言依前后际宿住等者。宿住生死智。能知有情世间也。宿智知过去。以生死智知未来。漏尽智知现在。于此三世众生八万四千病行差别。贤劫经第六说。如来始从光耀。终至涅槃。总三百五十度。度者頞义。光耀者。菩萨初生。放大光明光耀。一一度皆说六波罗蜜。三六十八。一千八百度。更五十度。五六三十。计三百。添成二千一百。对治多贪多嗔多痴及等分。此四之上。各配二千一百。合成八千四百。复更对治四大六衰所生过失。故成八万四千法门。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病行差别。   言即知三际等者。疏主解也(上解有情世间)。   言及善了知等者。论解器世间也。于东方不可说世界。无边成坏。知此世界。成知彼三千界被火水风等坏。又知此界下有风轮水金及须弥山七金等三十三天。乃至四空十方世界等。一一皆知。名世间解。   言又于一世间诸法等者。依解法世间。一切世间诸法自性因缘者。此为总句也。诸法者。四谛法也。自性者。知苦谛灭谛。是四谛果也。知苦谛苦自性。知灭谛灭自性。因缘者。缘亦因也。知集谛是苦谛因。知道是灭谛因。知此二谛。是四谛因。故名因缘。此上总知四谛因果。故名总句也。   言爱味等者。解别知四谛爱味者。是苦谛。多现身上生爱味故。过患者。配集谛。烦恼业惑多过患故。出离者。配灭谛。真如体性。出烦恼故。能趣行者。配道谛。能进修无漏智故。皆善知也。解也。下有一百二十八烦恼。迷事理等。亦名世间解。   言谓知自性等者。疏主解也。   言余四谛四谛如次等者。爱味苦谛。过患集谛。出离灭谛。能趣行是道谛。问苦集是有漏。能知之智。名世间解。灭道二谛。是无漏。能知之智。何故亦名解世间。答苦集是所治解所。名世间。灭道能治世间。将能治就所。名世间解。问二空能证。亦能治世间。何不说。答约回三乘。但言四谛。或可灭道中。亦摄二空。能证所证也(六了)。   言无上前丈夫调御士者。疏云。瑜伽及新经说无上丈夫。属佛了。是无上丈夫。问何名调御。答佛是能调御人。众生是所调御人。众生是所调御者。此即佛是无上丈夫。能调御人也。问何名士。答士者士夫。即目众生也。旧译经云。无上士调御。属佛也。丈夫属众生。将能调御佛。就所调御丈夫说。佛亦名丈夫也。只缘能教化。又佛亦名丈夫也。有抄云。旧译不及新译。问何以知。答有二义。一者。佛具相好。真丈夫也。若取所化众生。唯名丈夫。无相好。二者。旧译。士属如来。如来名调御士。经云。亦名调御师。若尔则有滥众生。虽非无上。亦得名士。   言智无等者。问何名无上。答疏言智无等。果智出于因智。无等故。名无上也。就心心所法之中。更不过于智。故云无过上也(上解无上二字)。   言于现法中等者。解丈夫也。问佛何名丈夫。答疏云。于现法中等。问何名现法。答于现在大家眼见耳闻法中。总知道佛身具相好。势峰藏密。是真丈夫。问轮王有相好。应名丈夫。答轮王具相好。不具好。又设有相。相不正圆明故。与佛非等。士属众生上。依瑜伽新经解。   言又多分调御等者。依旧翻。即是什公也。无上士属佛也。丈夫属众生。无量广故。问何故不调女人。答准涅槃经。具四亲近。虽是女人。亦名丈夫。四行者。谓亲近善友。听闻正法。如理思惟。如说修行。新经云。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女人具此四行。亦名丈夫。涅槃经中。道理虽如此。今疏中。直约丈夫说。唯言调御丈夫。不说女人者。有二意。一者。以彼丈夫。于女人中。最第一故。二者。但言丈夫。此名字总尊圣故。问何名调御。答如调慧马。马有四种。一者触毛。二者触皮。三者彻肉。四者彻骨。随其所触。称御者心。如来亦尔。如四种法调御众生。一为说生。便发心。如马触毛方调。二为说生老。便发心。如马触皮方调。三为说生老病发心。如马彻肉方调。四为说生老病死发心。如马彻骨方调。其随所说。而得修行。称如来心。   言由此后等者。瑜伽论中。有此二释。古人释而后释同闇合也。未必古人见瑜伽论文。准此后解。佛能调丈夫。   言天人师者。于天人中。可为轨范法则也。   言以彼天人等者。问何故唯作天人师。不作三涂等师。如来观一切众生。犹如一子。故下经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如何此中。唯作天人师。答疏云。以彼天人解等。有堪能故。许得圣果。名能三涂众生生苦难处。不能闻教悟理。故不称师。师者交人行善。名师也。简外道交人行恶。不名师也。又云据胜且说天人师。其实齐被。但说余趣自不堪师范。朽木不可雕。不是如来不勘与彼为师也。于天人中。可为轨范。可为褒赞故。皆名为师。   言谓毕竟断一切等者。若约别义说。由断烦恼障。证大涅槃。由断所知障。证大菩提。今此通说分别俱生种子习气总尽。名一切也。   言现等正觉等者。断二障并习气了。即是自受用。四智菩提。生起现行。证得无上正等觉故。此是现起。若约化身。即是化现。证正觉等。是示相言。   言即具二智等者。即具二智。根本后得二智。或是自利利他二智。   言薄伽梵等者。由摄六义。故存梵本。不翻。古翻为世尊。只摄得六中一义。   言坦然安坐等者。瑜伽论文。坦然者无畏义。安坐妙菩提座。若实即色究竟天大宝华王座上。成报身。若小化身。即菩提树下金刚座上。任运摧伏一切魔军。任运者。任功而运。故名任运。不假加功用行也。是魔皆破故。名一切也。   言即破四魔者。疏主解也。   言薄伽梵者去声也者。若空言梵字。亦无简别。梵王亦名梵。婆罗门亦名梵。不表是世尊也。将薄伽声。向梵字向上转。便知不是余人。薄伽声乃属如来。西国一切经首。皆置薄伽梵。后破外道经首着薄伽梵。佛教中更加佛字。今此经中。当第十号。六德中第六德。即佛薄伽梵也。   言梵谓具德若有为此薄伽声自等者。此三句疏主释。余句皆是论文。破魔。至安乐行品广解。今且随文略释。四魔。谓烦恼。蕰死天。此中有二。分段变易二差别。扰乱身心。名烦恼。聚集名蕰。将死正死。名死魔。光洁名天。烦恼所知。若种若现。随其所应习气等。名烦恼魔。分段变易二死。名死魔。分段变易粗细五蕰。名为蕰魔。第六他化自在天子魔子魔军。并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所化。名为天魔。此复有二。一实破。二化相。且实破分段四魔者。华严经说。十住中初发心住。能八相成道。已伏分段天魔。已得神通。彼不能障。若究竟设入初地。能破天魔。得四不坏信。天魔不能恼故。第四生贵住中。已伏分别诸烦恼魔。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能顿伏尽。初地初心正断分别体尽。其俱生者。加行道渐伏。初地已上能顿伏尽。然故意力。七地已前。由起而不为过失。八地已上一切不行。蕰死二魔者。或初地破八地破。有斯二类。舍分段地。其破变易四魔。所知障分别者。资粮位渐伏。加行位顿伏尽。初地永断。其六识中俱生所知障。十地分分断。八地已上一切不行。七识中者。乃至金刚无间时。方永不起。其蕰死二魔。唯识有二说。一云。金刚道起。皆已弃舍。与二障种。俱时舍故。二云。不然。解脱道中。方弃舍之。变易天魔者。即十地菩萨示相所为(上说实破四魔)。次下示相破。释迦化身。菩提树下金刚心起。破烦恼魔。舍第五分寿。破蕰魔。魔王请已。更留三月。破其死魔。示现于死得自在。破天魔。文不定。涅槃经说。菩提树下未成佛。先降天魔。又准法华经。大通佛破魔军已。垂得阿耨菩提。又准大般若云。八相成道得菩提已。方破天魔。所以疏言。随报有异。不须和会也。问何名六德。答疏云。一自在者。万惑皆除。无碍而转。   言二炽盛者。十地之内道数数修。举因成果。   言五吉祥者。务令众生断惑证真故。   言今名世尊等者。但得第六尊贵之一义(名号希了)。   言赞法胜妙希者。法有十德故。名胜妙也。   言八十三云者。即瑜伽论也。十义皆依教向下说。说理行处及显果也。   言初善者。牒经也。谓听闻时等者。引论文也。由法殊胜。初闻之时。一切众生心生欢喜。故名初善。谟云。如见黄金。初得之时。心便欢喜也。不同外道教法闻着生嗔也。佛法亦闻。未及修行。便喜也。   言中善者。牒经也。   言谓修行时等者。引论文也。既闻前法。依教修行。不见劳苦。不简寒暑。不生劳倦。离断常见。唯修中道。名中善。外道有苦边。凡夫修乐着乐边。问今说于教。何言行。答教能诠彼中道行。名善。摄末归本也。   言三后善者。牒经也。   言谓极究竟者。初引论标。即慈氏菩萨解。此所学真如理法也。究竟者毕竟义。真如理上。本不与烦恼相应。究竟离苦故。简外道。得非择灭。暂时离垢。不同佛法究竟离垢也。   言及一切究竟离欲为后故者。论自释也。此是能修行人。由前所修法。是离垢之法。能修行人。亦得离垢。金云。谓极究竟。离诸垢故。断德也。及一切究竟已下。智德一切者。一切众生也。离欲者烦恼也。后边者三乘无学果佛。令众生闻教。得后边果。对前所起行。名为后善。   言法性离垢故等者。疏主释法性。既离垢故。解前论中说极究竟标文也。   言能学之者等者。即是有学人。此两句解前论家释文。法性之言。有三种。或真如名法性离垢。或有为智名法性离垢。或本质教真净法界中离流出来。名法性离垢。今取真如法性。为正也。若取有为智。与下梵行之相。不别也。   言修行究竟等者。结无学人。是也。有云。三善如次配闻思修三慧。此前正是解经意正要也(上三善也)。   言智度论云赞布施等者。释余类也。疏主见诸经及智度论。相当处引来。非正要也。智度论云。谓以六度中施为最初。菩萨施金银七宝。乃至卧具等。随时所施。名为初善。   言赞持戒等者。即三聚净戒。乃至五八等戒。是清净行。故名中善。   言赞二果等者。布施人天富贵果。持戒净土果。名后善。   言复说声闻等者。谓修声闻行为初善。修独觉为中善。修大乘为后善。   言宝箧经云等者。知苦断集。名初善也。修行八正道道谛。名中善也。证灭灭谛。名后善也。问何以故先道谛。后明灭谛。答若约观行次第。先果后因。若约修行次第。先因后果。今约修行次第。   言若不舍菩提心等者。即十信第六心。信不退故。故名初善。不念二乘十住。第七心不退故求二乘。名中善。回向一切智。即十回向。名后善也。   言今依瑜伽为正者。疏主料简也。即指前。谓初听闻时。欢喜名初。谓修行时无叹苦等。名中善。   言四文巧者。论文。经云。其语巧妙。牒经也。巧有二般。取文调美妙。名文巧。二取称所诠道理。名文巧。婆沙论云。却是取名句文上语巧也。   言谓善縎缀等者。等取名句文也。縎音(七八反)若作葺。修补也。缀字(涉卫反)。连续也。婆沙一百二十云。问以何为教体。答名身文身次第行列。如名诠自体。或一字约名。如言火。若两字为名。亦只是诠得法体向上自性。显他差别义。不得但名行列。次第安布。即是句诠差别。五字七字成句。显得差别义。名安布次第。连合即是文也。更无别功能。只与名句。为所依。连缀不断。名文身。上来名为行列。句为安布。文名连合。尽是有功能。字名文巧词为相。如作字虚上抹赋掷地金声。亦名文巧。日月灯明佛说法。其文巧。如下香风吹萎华。更雨新好者。又云。如清凉池莲华庄严也。   言八语具者。具者器具。说法之器具说法之器具也。大论二十五云。一先首语者。趣涅槃宫。教为先首故。二微妙语者。其声清净。如迦陵频伽鸟声故。三显了语者。谓文词善巧。四易解语者。巧说故。略说即解。不令人迷。五乐闻语者。丰诸义味。令乐闻故。六无依语者。不为规求名利等事。而说法故。七无违语者。随彼意乐多少说故。八无边语。广大善巧义无边际故。当知此八之中。略具三德。一趣向德。初一是。二自体德。次二是。三方便德。后五是。   言五义妙者。论文。经云其义深远。   言谓能引等者。疏主解。引义亦不是所诠义。但是教上义利。名义深远。众生闻教。引发得利益事世乐事。得无漏乐。名利益。得有漏乐。名安乐。此义利深远。深远即是即是义妙。化度四句分别。若唯利益不安乐。不名义妙。常不轻菩萨是。若唯安乐不利益。亦不名妙。如父母怜子。虽令安乐。不令子发菩提心。二种俱有名义妙。即是利益安乐具足。方名义妙。   言六纯一者。论文。经云纯一无杂。谓不与一切等者。论主解也。如来无漏教法。不被外教法之所间杂。名纯一无杂也。唯佛法有者。解纯一义。外道所无。解无杂义也。   言七圆等者。论文。经云具足无限量二句等。论解也。摄云。所度无边。名无限量。能度之者。超过一切名最。为最尊胜。又所诠理满而无穷。名具无限。能诠教超余群籍。为最胜。又能诠具量物不可穷。名具无限。理超余旨。名为最胜。三解相国。取第二解也。   言八清净者。是经文也。自性解脱。论主解也。是无漏故。名清。离二障故。名净。即是灯明说底。无漏教法名句。问如何名清。答论主解云。谓自性解脱。解脱即是清净义。一谓从清净界中。而流出来。此教性是解脱法。二者。是如来无漏智上。建立根本智。证后得智。建立名字章句说故。此教法自体性解脱。   言一刹那自等者。疏主二解也。如来教声。一刹那中。自体解脱。约时解法也。   言或法自性等者。非是三毒心中而说此法。故此法体自性解脱。如护净。写经护净。如第一解脱。刹那经体。如第二解脱。自性解脱也。   言九鲜白者。经文也。论主解。教体无垢名鲜白。所学之者。亦得无垢鲜白。故下经云。读是经者。颜色鲜白也。论主解言。谓相续解脱故。疏主解言。设多刹那解脱故。能学之者亦解脱。金云。一刹那解脱。设多刹那亦解脱。问此鲜白与第八清净何别。答二体是一。前约一念无过。名清净。后约多刹那多名鲜白。或可前清净。约法体无过。此鲜白能学之者。亦无过失。名鲜白。   言谓相续解脱者。依论解也。意道如来教上相续解脱门。约如来教上一刹那有解脱功能说。此门约多刹那相续解脱。二云。相续者身义。五蕰假者。亦名相续。此则教是自性解脱。能学之人。亦解脱。故言相续。   言设多刹那亦解脱等者。疏主二解。一云教上一刹那解脱。设多刹那亦解脱。不同外道六行伏惑。一刹那即得解脱。多刹那劫不得解脱。二云。所学既是自性解脱法。能学之者。亦得解脱。言亦得解脱。   言或学之者亦解脱者。若是外道教。系缚学者。不得解脱。佛法中能学之者。闻教之时。有损失益。能转名解脱也。有抄云。将第八第九。合为三对。一自性相续对者。自性是涅槃。相续是能证身智。二一刹那解脱。设多刹那亦解脱。三所学之法解脱。能学之人亦解脱。   言十梵行者。牒经也。等者。一烦恼是非梵。梵者寂静义。烦恼喧嚣。故名非梵。八支圣道。能断此非梵行法。故能断之行。名梵行。疏云。梵即是行。俱属道谛。二者。如来梵音相。名梵。八支圣道。名行。此是如来梵音声慧演出梵之行。名梵行。三者。灭谛是梵。即寂静义。择灭无为。是寂法故。梵道谛。名行。此行是能证灭谛之行。名梵行。此上圣道支。是梵行体。梵之行。依主释。   言谓八圣道支者。出行体也。灭谛名梵。出梵体也。   言道谛名行与灭等者。结梵行。   言当知此道由纯一等者。安国云。何故唯取纯一等。显梵行相。文巧义妙。何不取耶。答后四是所诠。与八圣道。义稍相应。所以偏取也。一者纯一无杂。二者具足。三清净。四鲜白。由此四义。是所诠是所显故。与梵行为相。相者相状也。梵行体是八支圣道。道谛也。此纯一等四法。便是道谛向上证理断惑之义用。道谛具有此四种相。故名梵行之相。   言此中等者。问此十法中。何者通梵行之相。答第六纯一无杂。第七具足。第八清。第九白。皆是梵行家之相。   言配同新经者。新经即大般若经。意言什译法华经十德。配同唐三藏般若也。   言赞生利益希者。经云。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等者。通不定性。不定性究竟。即是有余涅槃。然今经中。声闻菩萨。皆说有果。辟支佛不说有果。经言成一切种智。准此阿耨菩提已摄种智。今重言者。意显对不定性人求趣种智。牛车也。   言有佛出世等者。问何名希。答疏言有佛出等。谟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即唯说一乘法。如文殊师利往龙宫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等。净名经云。或有佛土。无言无说。迦叶佛住世。七日并不说法。意言三乘中。随说一法。有不说者。贤劫中数佛不说法。犹但作神通。令诸众生。发心入道。拘楼秦佛说一法。名甘露。拘那含牟尼佛说一法。名法镜。多宝佛出世不说一法。不同释迦说三乘法令三乘众生皆得利。名希。问二乘是劣世所共知。今说三乘。何名希有。答不是胜劣。总说名希有。但对唯说一乘。乃总不说者。今佛三乘具足说。故名希有。   言应当应契者。明训释之。若将教就根。论名应。于兴反。应当为说何法。若时根就教。则合名应。于证反。根与法相称。又若不请与说。名为应。应音于兴反。若受请而说。名应。应音于证反。契应。如外道论师说二十五谛。胜论师说六句义等。虽契其根。而不契理。如舍利弗。错交二弟子。令锻金之子作不净观。法衣之子作数息等观。虽契理。而不契根。若如来说法。根理俱契。下经云。父遥见之等。   言随其机器等者。今佛有人。求三乘者。随三乘性。皆为说故。契当众生心。故名应。   言众生根性等者。问所被性有几种。答疏言众生等。   言总知四谛染净等者。声闻根劣。但总知一切三界有漏异熟果。为苦谛。总知一切法烦恼业。为集谛。总知三界无为。是灭谛。总见修无漏智。是道谛。于中一一无量行相。声闻不知。   言总知生死十二等者。缘觉也。小乘以无明行为因。识等五支为果。爱取有为因。生老死为果。若大乘。过去十支因。现在二支果。现在十支因。未来二支果。问十二因缘。是染因果。狭于四谛。如何却说为次胜。答若准于顺观次第。四十四智七十七智能观之智。道谛收。所观之理。灭谛摄。即是宽。不是狭。又依佛说声闻钝根缘觉利根。忻猒心强。故说次胜。   言能行二利等者。说菩萨也。知四谛缘生名总。如四五六地。作四谛缘生观。后修六度。名为菩萨。当成种智。此菩萨上根总别俱知也。问为菩萨说六波罗蜜究竟作佛。则本后皆摄。何以经文空成一切种智。答顺经宗也。   言辟支迦佛陀者。正梵语也。此云独觉。独者。身乐于山林静处独坐也。佛陀云即是身中尽智无生智。独于静处。而得此觉。即是独之觉。依主释。又云缘觉。此非是梵语。但是观秋零冬落。从缘起觉。故云缘觉。即缘之觉。依主释。问声闻缘觉同证生空。何不总名缘觉。答声闻但自声悟道。不自觉知。缘觉自觉得果。故名缘。觉所以部行麟喻。总名独觉。总名缘觉。缘觉之中有麟喻。出无佛世。全不遇佛。缘觉之中。亦有部行。遇佛得果者。亦有不遇佛得果者。今取最初逢佛得果者。   言显后胜妙答者。前来赞佛号希。此间又更说。故名为显后。   言论名现见胜妙因者。即胜妙姓名也。论云。以诸菩萨者。有说经中不说有菩萨。但是相引来者。此解非也。不细寻经文。其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八王子即是菩萨也。   言示现受用胜名姓等者。名即日月灯明也。即是四姓中。婆罗门为胜姓。真云。一切诸佛有二种受生。尚尊贵。即出刹帝利家。尚多闻。即出婆罗门家生。   言此中有二一名同妙等者。经云。次佛名日月灯明等者。妙光法师初逢佛。名日月灯明佛。妙光奉事已。于此佛边修菩萨行。此佛入灭。更有佛出。亦名日月灯明。乃至逢二万个佛。皆同名日月灯明佛。妙光不论所事佛。佛名别者。亦无数。今且取名同者。早值二万个佛。一一佛皆名日月灯明佛。一一佛皆说法华经。文殊皆听。又佛有三同六异。一因同。三劫行同故。二果同。三身齐故。三利生同。具四无量心故。六异者。一居处异。净秽不同。二种姓异。刹帝种。婆罗门。此是种异也。姓异者。释迦氏。弥勒慈氏。三身量异。释迦丈六。弥勒千丈。四寿量异。释迦减劫时出。寿短。弥勒初减劫出。命长。五住世异。如释迦八十住世。迦叶七日住世。六舍利异。多宝全身。释迦碎身。今言名同。且据二万灯明佛说。非望一切佛出。问此间显胜妙答。与前赞扬希有答。又与委陈别事三个答何别。答三答各异。一赞扬希有答。举见二万个灯明之中最初一个灯明佛。有四般事希奇。一见过去无量无边劫。此赞时久远希。二赞佛名号希。三赞法胜妙希。四赞生利益。举此一个佛。有此四般希奇事。与下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灯明佛。此四般事总同。次显后胜妙答举同。后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即是显后胜妙答。举后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受用胜姓。与最初一个灯明佛同。问最初一佛空说有名号。不说有姓。如何言同。答最初一个。是二万中数。二万佛既有姓。准知最初一个。亦有姓也。经云。又一同姓。是后委陈。同事答中。偏说最后第二万灯明一个佛。除序分成就余六般事。与今释迦。一切皆同。问最后二万灯明。放光雨华动地说经。与前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得同否。答一切皆同。既一切同。何故偏于最后一个灯明佛。同今释迦。答二万之中。最后一个。与释迦放光说经有力。余向前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望今日。与文殊为答成就。则无力也。何以故。答文殊自见己身为妙光法师。在最后灯明会下。则决定。若历事二万灯明说经。文殊在慧会下。在与不在。则不决定。假如鹙子。当初二万佛时不向佛边闻法。向十六王子会下。岂不有此事。又文殊于第二万灯明佛边。摄取诸佛转法轮。因法华经法轮。尽被妙光法师摄授得。向前尔许多佛法轮。不必总是妙光法师摄授得。又弥勒为求名菩萨。亦在彼会下。结会往事染净因果。证说不虚。又欲显自身与释迦为九代祖师。所以偏举第二万佛放光现瑞说经。与今日同也。问若取最后佛。与今日说经有力。但举最后一佛。即得何要总举二万佛。答若不总举二万佛因果无来处。天亲解云。文殊自见己身。于彼佛土。彼佛土不一。名彼彼。所以最初举一个佛。有四种希。久远时希。名号希。说法希。利益希。偏举一个。与下二万佛。四事皆同也。次复已下。别举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受用胜姓。与初第一同。最后别烈一个佛。与今日释迦。说经同也。向下欲明二万佛。所以两遍道次复也。若望俗中说字号。依德立名。依体立名。则是小年本来讲者字号。则是向后立者。俗中名号字。三事各别。姓孔姓也。名丘名也。字仲尼。字也。言文宣王。号也。今向佛身上。证名字号。皆依德立。更无胜劣。   言颇罗堕等者。颇罗堕。姓也。此翻为利。亦翻为辨才。亦云。翻为满。满为正也。真谛云。仙人六姓者。一迦叶。此云饮光。二遏底。此云三毒。三憍陈如。此云火器。四阿梨多。此云善取。五云瞿昙。此云破暗。六颇罗堕。此云利根。此胜姓有六。疏引论十八。写错六字。点书相近。错为十八也。诸佛如来随所现身不同。时世爱尊贵。则向刹帝利家生。时世爱聪明博学。则向婆罗门家生。   言此有二妙等者。经云。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等者。问此唱与前唱何别。答前唱约佛别名同。此唱约佛十号同。问前唱说法有十德。今何故说三善。答略说三善。贯通七德。举三善摄七德。问现见希有因。现见胜妙因。现见受用大因。此三因皆说日月灯明。有何别。答佛经无量劫时。此佛方出名希有。又举四般希奇之事。名希有因。第二胜妙因。其次明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受用胜。名胜姓故。名胜妙因。第二受用大因。最后第二万灯明佛。有八王子。在家受欲乐。出家受用法乐。名用大因。   言第三段委陈等者。问委陈同事与指陈别事何别。答前来弥勒菩萨问文殊释迦放光动地等事。文殊不答弥勒问底事。别将日月灯明出世事。名为指陈别事答。指弥勒问。陈日月灯明事也。别说佛数多少劫多少名字等。不同也。若委陈同事答。明委细将日月灯明说法六般事。与今日释迦一切同。委细委曲而陈同事。又七因五因。宽狭不同。   言有五等者。科委陈同事。答中有五因。一受用大因。受用有二。在家受用五欲乐。出家受用法乐。经云。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下。   言二摄取诸佛等者。经云。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下。法轮是他灯明在日转。佛入灭后。妙光法师承后说法。名摄取诸佛法轮。摄取领纳义也。   言三善坚实如来等者。坚者坚固。实者真贯。妙光化八王子。得入八地。证四不退。名坚实。即行法轮转。经云。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等下。问此与前摄取诸佛法轮何别。答前是教法。此是行法轮也。   言四能进入因者。能进入是福慧。所进入是佛果也。经云。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   言五忆念因者。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下。   言受用大因者论言等者。经云。是诸王子闻父得阿耨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此即子随父胜。如喜见菩萨。回邪见之父王。即父随子胜。记云。前说二万佛。其后第二万佛。亦名同。今不说前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佛。且说第二万佛有八个王子。以最后佛。还为国王。舍国出家。故在俗有八个王子。所以疏云。是时王子受胜妙乐。各舍出家。   言复彼大众经于尔许等者。此八王子在俗受欲乐。出家受法乐。出家以于最后日月灯明佛边。六十小劫听法。不生疲倦。以法力资持故。经云。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是时众中。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言在家受欲乐者。问准下令其八王子得坚固菩提。即是八地菩萨。云何受用五欲乐。但是受用法乐。疏主答不然。八王子威德自在。及受用五欲乐。出家之后。受用法乐。如释迦在家之时。纳妻子受于欲乐。   言此文有四一示相等者。六般事与今日同。故名同今也。   言唱灭异即者。即由今也。经云。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已。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及天人阿修罗众中。而宣此言。如来于今日中夜。入无余涅槃。即是灯明与释迦入灭不同。灯明说法华经。次便入涅槃。释迦更说遗教涅槃。   言三当成佛记者。经云。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等。是。   言四现入涅槃者。示相入灭。经云。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   言示相同今有六等者。问何故无序分成就。答有二解。一云。释迦说经在灵山。灯明处不定。故无序分成。二云。众人不疑说经处。王城鹫岭。文殊亦不序。问处既众人不疑。故此间不说。又众成就亦众人不疑。何故即说八王子已为众成耶。答缘八个王子中第八王子与释迦授记。八子又与妙光为弟子。文殊要陈彼事。所引来示相。问今六段之中。今当同今众成就。此间众成就。从与大比丘众。至各礼佛足。退坐一面。灯明只举八子。为众成就所引来。   言此初也者。今当标有子。经云。其最后未出家时有王子。问释迦会下十五众。何故灯明众成。只列八子。答二说。一举胜摄劣。二向下结会处要。所以引八子。不引余人也。既言八王子。及显未出家。是国王。问但言有子即得。何要言八王子。答缘生子中第八王子与释迦授记。八王子总与妙光为弟子。雨华动地句他妙光边学来。表是九代祖师师父。今日证释迦说经不虚。   言法尔诸佛等者。问诸佛何故先有子。后出家。答疏言为降伏世间受欲乐者故。世间受乐。不过妻子男女。佛于妻子。亦于世间人妻子。有男女。亦胜世间人男女。受乐亦胜世间人受乐。故名降伏。问何要舍却出家。答示现欲乐不可保重故。金轮王位妻子男女尚舍出家。况我下劣凡夫贱庶人类不求出家也。又世人将劣五欲。而起憍慢。既见八王子围绕世尊。此慢即止。又若不有子。恐外道谤世尊无丈夫势用出家。故示有表具丈夫德也。   言此列八名等者。经云。一名有意等者。问八个王子如何总名意。答此尽是俱生无作行意生身。菩萨从意所生。故名意生。故八个总名意也。问何故不言九个七。个只言八。个答顺彼八地已前悲增菩萨次第成佛。故言八个。八地已上永受变易。更不受分段身。顺彼八地已前菩萨分段身。所以只有八个。不立七九。一名有意者。有彼大智偏得有名。二名善意者。发大悲心欲度三有。三名无量意者。真谛俗谛其体有无。并皆晓达。四名宝意者。真实之理可宝重故。五名增意者。已出家长善法故。六名除疑意者。闻法悟解。除荡无明。七名向意者。能知虚妄。如空谷向。八名法意者。穷其真法。得达无余。故名法意也。   言一大智等者。分为四对。由有大智。故不住生死。是智增菩萨。求无上菩提。故名有意。由有大悲故。不住涅槃。即悲增菩萨。皆起悲心。运度众生。故名善意。   言了有了空者。了有即缘有也。此王子观一切有为无为法等。遍缘一切法。知有为是幻。知无为是实等。了空者观空。缘一切有为。如露如电。   言进善破恶者。由修一切善。故名增意。由除疑故破恶。名除疑意。   言达伪知真者。由达伪故知有为如幻。故名响意。由知真故。即缘无为为境。名法意也。   言无一世界有二等者。轮王相对。问且约化佛土说也。问如何经言各领四天下。此徴各领经文也。答疏言今解八子相继统领。非一时也。意道第一王子绍继了。则到第二王子。第二王子了。则到第三王子也。若一世界之中。一时作不得。事须相续也。问最后一王子应寿命长远无量岁。如何通会。答八个王子。同是八万岁中相承统领。每人登住。百年千年。即下去互相分付。寿命八万。理亦何妨。   言然以义通等者。问经文但说相继得成佛。又说转次而授记。不说相继为轮王道理。中间如何会释。答疏言以义通等。故作第二轮王相对。与佛问答也。轮王与佛定不同世。何有子得作轮王(上问词)。   言此乃应绍轮帝等者。答意总不作也。应合作身上有轮王相好福德。缘不遇时故。但是应作。非正作也。问经云悉舍王位。若是应作。如何言舍。答亦是舍应得之王位也。如进士及弟子出家去未作官。亦名舍序也。   言如释迦佛应为等者。应为轮王。何以不作。答疏出所以。劫渐减故。   言由此增至八万等者。证轮王定增劫出。佛定减劫出。如何当来穰佉王子与弥勒相见。答疏言轮王命长。故见弥勒。只如两个师僧。一个白月十五日到来。一个黑月十六日到来。前十五日来去迟。直至十六日发。一个十六日到来。早与前来者。何妨相见。   言或此报佛与化佛等者。依报解。此解实作轮王。一时总作。以初地报佛王百亿世界无量四洲。何妨有子得作轮王。   言妙光化八子坚固等者。问争知灯明是报佛。答疏主引事证成。言妙光化八子坚固等若。不是报佛。如何有子。才化入八地。事须先是七地已前菩萨也。能化之主。定是报佛也。意言既登八地。明知八子即是七地已还。故说灯明是报佛。   言亦为菩萨等者。问既是报佛。如何不说无量义经。说法华经耶。答疏言亦为菩萨等。第一示字。示为菩萨说无量义。显尔开尔也。第二示字。为声闻说法华。示现之示缘。报佛土中。声闻是化。所以说法华。亦示现说也。简要云。或为菩萨说无量义。亦是示现。若直显说无量义。即是实。此虽为菩萨说无量义。意中与法华经。为时至成就。亦名示现也。若依此解。声闻菩萨。皆是示现。   言如鼓音王经等者。例成也。问既是报身。如何有子耶。答疏言如鼓音王经等。阿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子名月明。不言有妻。但言有子。即知有妻也。形对七地已前悲增菩萨居分段身。能化之佛身示有妻子男女。阿弥陀佛是报佛。尚有妻子。何妨灯明八王子。   言此初也者。形随真俗也。经云。是诸王子闻父出家等者。谟云。放动则天舟朱不能绍圣。重华尽美。啇均不得副音。岂若大通入定沙弥继迹传灯。释迦道成。罗睺已之得记。形随真侣。岂不真哉。   言屣者屣也。意道富者脱断根屣。不豆为难。   言去骑者。马继也。网谓罗也。在俗有妻。如马有绊。如鸟入网。   言既发大心等者。既发大心。解经中发大乘意。心恒持戒。解经中常修梵行。能宣妙理解。皆为法师。言三藏备矣。结三藏备矣。疏主举三藏教。显所诠慧也。三藏教所诠三学。是一人身上事也。   言得遇良缘者。经已于千万佛等者。问是八王子威德无双。耽荒五欲。如何才发大意。便能梵行常修。答经云。已于千万等。得遇良缘也。经云。殖众德本。坚修福慧。   言示为菩萨说者。示者开示。为菩萨开示无量义经。问为菩萨说无量义经。真实说如何名示。答示有二义。一者开示。二者为菩萨说无量义。意中声闻法华为时至。   言如今所见等者。意言灯明光中所见七事。一似释迦今日事也。   言此初也者。乐欲闻法也。且乐欲闻法者。释迦欲闻成经文经广。弥勒自申疑有三。一将求因缘。念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二推求问答。念当以问谁。谁能答者。三我今当问。经云。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等。灯明会下号只有大众乐闻。与今日同。   言何故释迦放光等者。问意何故释迦会下有四众八部。灯明会下何以空二十亿菩萨耶。答疏言此依本位等。则言四众。   言彼说发心者。灯明会下。约发菩提心已去。总名菩萨也。   言又此举劣者。灯明会下。菩萨胜。四众劣。释迦会下。菩萨胜。四众劣。灯明会下。举胜隐劣。且言菩萨。释迦会下。隐胜取劣。且言四众。   言下颂中云等者。问争知灯明会下举胜隐劣。亦有四众。争知灯明会下。具有四众。答疏云。下颂中云。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现大神通力。其心皆欢喜。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   言故知影显者。灯明会下显说有菩萨。影取释迦会下亦有菩萨。释迦会下显说有四众。影取灯明会下亦有四众。又灯明会下显说菩萨。影取灯明会下亦有四众。释迦会下显说四众。影取释迦会下亦有菩萨。   言又彼实是菩萨等者。依报佛土解。指二十亿菩萨。是报佛土中菩萨实有也。若报佛土中说有四众。即是佛化也。意从庄严佛土。能化佛是报佛。所化四众。是报佛化故。   言此实是四众等者。此是法华会。实有四众。即能化主是化佛。所化众是化佛教化故。又云。灯明通报化。声闻见是灯明即化佛。菩萨见灯明即报佛。释迦亦尔。劫尽火烧。鹙子闻经等。此土安稳。文殊在中等。   言欲知光缘等者。经云。所为因缘者。为字通平去二音。即同前发问。先因中以何因而有此瑞也。   言此初也者。一传灯眷属也。经云。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妙光法师也是传灯。八百弟子是眷属。传灯之眷属。问只引妙光一人答成就是菩萨。何须引八百弟子。答三意。一缘弥勒前来出语。大僭向他。文殊菩萨道。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交我答则不得交我斟配团量。十中得八九。文殊菩萨亦总是慢语。过去为求名菩萨。自身上事尚不自知。因何得知释迦如来放光现瑞之事。显弥勒菩萨住智未圆。所以引八百弟子来。缘弥勒为求名在彼中。复是文殊弟子暗打睡。弥勒菩萨。二缘向下结会之中。经云。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八百弟子连燃灯佛一处道。古来有人。多疑彼处经文。将谓八百弟子是燃灯佛弟子。谓有人疑。所以翻译家。向此间开显妙光法即名。向下先标八百弟子。知是妙光弟子为断疑也。三者。表经力不可思议。勤堕皆由闻经得成佛故。八王子及求名菩萨。迟疾虽不同。皆因闻经得成佛也(上传灯眷属也)。   言第二因说此因等者。经云。是时日月灯明从三昧者。疏云主科此答成就。今取前唱传灯眷属。问今释迦说经中答成就也。从此唱已。后三唱同今正宗也。经云。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法华经。彼是正宗。同今正宗。前唱传灯眷属。即为答成就。何劳四段。若准疏主意。总是答成就也。且因说此经者。释迦说妙法。因文殊答。灯明说妙法。因妙光能答。妙光菩萨合二十亿菩萨云。世尊出定来。说经告也。灯明出定。果然说经。所以名为答成就。亦名因说此经。然此间答中。经中暗应合开出六时。有菩萨。名曰妙光。答二十亿菩萨曰。欲说大法告也。欲雨告也。问经文既无分明答成就文。未审妙光实知二十亿菩萨疑否。答只是经文不开出。决定有此意也。如下经云。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又云。如我所说法。唯汝能证知。证知之言。即是知也。   言释迦说法华等者。正明答成就也。释迦欲说法华时。放光照境。见七般事。弥勒问光之所由。文殊便为彼答。后释迦从定起。说法华也。   言灯明说法华因等者。彼灯明欲说法时。还先放光照境。及所见七事等。会中有二十亿众。见此光明。不知所以。欲得知光之因由。欲闻所以大乘。问妙光菩萨。其妙光菩萨为答。从此灯明佛。从定起。便说法华也。   言故颂中言佛从三昧等者。引证也。经云。适从三昧起。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一切所归信。能奉持法藏。如我所说法。唯我能证知。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   言又释迦今化等者。问释迦因何人说法华。灯明因何人说法华。答疏云。又释迦今化等。又解所告不同。今佛释迦出于浊劫。二乘根钝。若不正告。即不发心。灯明不尔。故告菩萨。   言今佛从定起等者。问何故二佛从定起。告鹙子妙光不同耶。答疏云。今佛从定起等者。不是智慧与佛相似。名相应。但是鹙子妙光。是足智慧人。法华经又是利根人所学。故名相应也。   言此为声闻等者。问何不释迦告菩萨。灯明告声闻。答疏言此为声闻。彼为菩萨。   言其妙法莲华经亦名等者。问此为声闻。彼为菩萨。则今此佛唯说法华。彼佛唯说无量义。何故此佛彼佛俱说无量义。俱说法华。答疏言其妙法莲华等。金云。纵也。意道无量义经说法华经。名体不别。所次法华经。亦名教菩萨法。   言但以体义等。夺也。体者体性。义者义用。义即用也。谈体为顿语菩萨。则无量义。谈功能为渐悟菩萨。即说法华。将体望顿。则名无量义。将功能望渐悟。则名法华。所望有异者。灯明是报佛。先说无量义经。约体。后说法华。约义。其释迦是化佛。初说无量义利顿根。后说法华利渐根。   言报化事殊等者。灯明约体说。无量义约义说。法华经。报事殊故。释迦约顿说。无量义约渐说。法华化事殊故。不名无量义者。一云。释迦处鹫岭。唯是化身。为声闻说法华。唯名法华。不名无量义。化事殊故。灯明既是报佛。实说无量义经。为菩萨说。报事殊故。二者。释迦是化佛。初为声闻说教理。傍名莲华。后说行果。名正莲华。不名无量义。灯明会下。是报身土。实为菩萨说。无量义会下。有化声闻。还示现。为声闻说法华。如前已说者。诣前成就中疏文。故知报佛示为菩萨。先说无量义。示为声闻。后说法华也。   言然彼示现化诸等者。问释迦会下为富楼那等。是化声闻。佛还与化记。令引实声闻。灯明会下。总是化声闻。无实声闻。何要汝为化声闻。示现说法华经利此。此理尽知。所以疏答云。然彼示现化等。   言或说化身实等者。前解报事殊。释迦唯化事。灯明唯报事。今疏主唯依灯明身上通报通化解也。说化身实说法华。为声闻化事殊故。若经中说着灯明八子。各领四天下。报身实说无量义。为菩萨说。报事殊故。   言第三时即短长者。经云。小劫等者。论主解云。既以日月等为劫。不可别生分别。且古人时节长短。古人解义。长不定。长对短名长。短不定。短对长名短也。意道长短向上长不定长。短不定短。长若定长。不应六十劫。谓如食顷。短若定短。不应展一念为多劫也。所依真法性上。既无长短之相。依上何处。有长有短耶。   言论解既以日月年等者。等字者等取夜时。依法华论五种劫故。名小劫也。或是六十年。或六十月。或六十日。或夜时。谓春夏秋冬。时不可别生分别者。破古人也。不得对长说短称长。亦不可作增减劫解也。故名别生分别也。疏主意时。则实经六十小劫。听人心。亦实经六十小劫。但是玩法乐之心。极如顷也。   言但是佛观根等者。疏主断也。问纵许是六十昼夜。犹有一月已来。云何今言食顷。答疏言但是佛观等。佛实经六十小劫说法。名应物时长。众乐情深。亦能久听。听人心。亦实经尔许时。由心忻故。以长为短。若猒心以短为长。古诗云。志士觉日短。愁人知夜长。如听法之众。若乐法之心。则不觉时长。若猒法之心。则觉时长(解上六十小劫)。   言玩法乐之心等者。食顷也。嘉祥云。但是如来神力。促六十劫。为食顷。欲显长不定长故。促之令短。短不定短。亦可延之使长。如一夕之眼。梦之百年。虽一夕之眼如故。而百年之事宛然。   言如俗观棋等者。引例。亦名事成也。昔有人执斧入山中伐木。见二人棋可一局。斧柯已烂。俗士观仙棋。仙棋实时少。烂柯时已长。众会闻妙法。妙法特实长。解心即时短。又云。恋棋心志重。斧柯虽烂身不萎。渴法为情深。多时身命得安乐。摄释云。晋朝古人王质。质入山伐木。至一石室。见数个童子弹琴而歌。质听之。童子与一物。状如枣核。质受食之。便不复饥。停止俄顷。童子语曰。汝可速去。承声而去。所斧柯朽烂。既归至家。稚子幼孙。资成老人。亲情凋丧。观棋粗浅。尚自不觉数十余年。况妙法难思。六十小劫亦复爽。问释迦说法华。不言时节。何故灯明六十小劫。答释迦下所化众生。利钝不等。难分时节。灯明会下。一向利根。定得时节也。有云。亦有时节。涌出品云。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而赞于佛。经五十小劫。又神力品云。诸佛现神力时。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一时謦咳。金云。此皆众生识上变作短长。于此义中。略为五对。一勤惰对。如世间人精勤嫌日短。懒惰猒时长。故无性论云。愚夫修少时。匆心疑已久。圣修无量劫。勤苦谓须臾。二苦乐对。如人病苦。猒时长。欢娱姿逸。即猒于时短。有颂云。欢娱觉夜短。愁苦恨更长。苦乐从心变。长短有何常。三忻猒对。如听法之众。若不乐听者。即觉时长。四迷悟对。如人睡眠。梦见彼人。使向他国。使睡觉之后。还是暂时。无性论云。处梦谓多年。悟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五神力非神力对。谓佛神力转易其心。令于长时谓如食顷。由此义故。可为四句。一转境不转心。即变大地为黄金。揽海水为酪等。变定果色。有二解。一妙观察智。击发镜智。令定果色种子。发起现行。二云。妙智自变。二转心不转境。如延七日为劫。三心境俱转。如芥子纳于须弥。须弥入于芥子不增。须弥不减。又云。移诸天人。置于他土。移心移境。今此所说。即是第二转心不转境。四俱不转。如凡夫心境是。今取苦乐对。然此时体不相应收。少时多时。随心变。故是假也。   言法食资持等者。即是法喜食。如闻慧为体。禅悦生乐者。禅悦食以轻安为体。遣业缚等者。除以定障。所以身心安乐。既有食所资身心。有轻安乐。可以调身心。故无倦也。   言唱灭异即者。即由今也。句改为示同。今下句改为异即。异即前来余六般事。与释迦同。唯唱灭与释迦不同。释迦遗教了。然后唱灭。灯明不说遗教。只说法华。便入灭故。名唱灭异。即有说释迦说经。后更经四五年入灭。灯明说经亦了。当日中夜涅槃。故言异即也。佛入灭皆于中夜者。表生死中而有涅槃。   言佛之入灭不同等者。二乘入无余。身灰智灭。身智俱舍。彼位唯有离障真如。清净湛然。寂灭安乐。佛之无余。但言无苦。依有漏诸法也。犹如灯焰一灭永灭。佛示现入涅槃。身智不无。示同下士。故唱无余。即是双林之间。化火焚烧身。示现同二乘。入无余。所不同故。名示现也。   言沙门息恶义者。俱舍云。诸无漏是道沙门性。怀此道者。名曰沙门。本行集云。福德积集。舍诸非。此世他世皆无染。一切生死皆灭尽。得此证者。名沙门也。   言以得法等者。安国云。以得空理。安住其中。名为宁息。问即合究竟宁息。何故言暂尔。答却是解世间沙门忏垢障。名暂尔宁息。今时师僧自称沙门。修沙门故。名沙门也。   言正言室罗摩者。拏音(女加反)。拏音(女余反幡也)。   言此初也者。初标记也。经云。时有菩萨等者。问何故诸佛入灭。事须授记耶。答意徒付嘱法眼故。授菩萨记。相继得成佛。相继不断绝。犹如父母。临亡付属与长子也。   言此授记也者。经言告诸比丘等者。号曰净身者。即是藏义。净即是德义。因记名德藏果。即名净身也。   言增一阿含云等者。问何故诸佛将欲出世。事须授记。答疏云。增一等。意取第五。证此间当唱中授当佛记也。此亦转次记成法轮也。   言其佛三号多分等者。是断德由断障。显得法身如来也。应供是化身如来恩德。正等觉是智德。即报身如来。今唯取论家三藏中应受世间妙供养之应也。   言第四现入涅槃等者。经云。佛授记已等者。问何故如来于中夜入涅槃耶。答如来于一时。乐行寂静。初夜人未睡。喧闹故。后夜人起作务。唯中夜最寂静。如来拟证涅槃果。寂静法故。故中夜寂静时。入涅槃也。中者。表生死中而有圆寂也。   言此是即摄取诸佛等者。今当第一摄取。诸佛转法轮因摄取。有二义。一云。灯明佛在日。自转法轮。二云。佛灭后。妙光转故。名摄取。摄取日月灯明佛转法轮。摄取者领受义。   言论云法轮不断故者。问如何知妙光摄诸佛法轮。答疏言论云法轮不断故。灯明佛说了。次妙光说妙光。又转与余人说。故名法轮不断也。不断者解轮义。   言第三善坚实如来等者。经云。日月灯明佛八子等者。善者简恶。坚实者不退义。如来者。自身所得如来果也。身中见道修道智能破烦恼名轮。此是行法。故名法轮。问此言法轮。与前摄取法轮。何异。答前据教理。法华经体名诸佛法轮。妙光摄持演名摄取。此依当果名如来法轮。据能修行名善坚。实是前后异。   言论云佛灭度后等者。从初发心乃至八地。名无量时故。或八十小劫妙光为说。名无量时说故。   言教化令其等者。疏主解也。当时八十小劫。妙光法师为说法华经。得入八地。得坚固菩提。   言不尔如何等者。问疏主争知是八地已上法轮。答疏云不尔。如何亦教化便为得成佛。故知八地已上法轮也。答妙光当时所化弟子。不入八地。如何所化弟子成佛来。经无量劫。如妙光化八子中。最后名燃灯。燃灯成佛已久化。释迦成佛早经无量劫。故知当时化八王子。入八地也。   言或入初地等者。亦名因不退。以彼八王子未入初地。妙光教化。方入初地。疏主有此二意也。   言第四能进入因者。能进入。是福慧二种因也。所进入。是佛果菩提无上果也。   言第五忆念因者。文殊自忆念往事也。经云。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问八个王子总得成佛。何故偏说最后成佛。不说前七成佛。答缘第八王子。名曰燃灯。是释迦之师。余七望释迦。则疏远故。偏举之。问何故前来八个王子。总引来耶。答八个王子缘是文殊弟子。为成文殊。与释迦九代祖师。今此雨华总从文殊菩萨学来。证文殊菩萨所说不虚。不可九代祖师肯忘语耶。   言论云为他说法等者。文殊自见己身。为妙光法师。经八十小劫。说法华经。得成佛。名利益他也。   言理应此文属前等者。前唱经文。说八个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已皆成佛道。此又言最后成佛。俱是说八王子成佛。总合入前进入因一处。只缘此唱。要别明第八王子成佛名号故。此别明也。若论十因。总合为忆念。以缘生疑发问。偏是弥勒一人。文殊先说过去求名。令交弥勒忆念。知文殊所记不谬。知佛必说法华。忆念第八王子。认释迦为孙子。忆念八百弟子。认弥勒为弟子(上忆念八王子了)。   言此初也者。忆八百弟子成佛中。初染因也。经云。八百弟子中。有一人等者。   言不通利者。见在持经之次。更不持吉名而不通利。已得者总忘却。名多所忘失。   言内妙业不纯者。解经中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外则多贪声誉者。解经中多所忘失。故号求名。   言论云汝号求名者。引论文也。示现文殊。知过去久远事。故意道弥勒昔求名利。今文殊一一了知昔日之事。证文殊答。灯明佛是说法轨仪不错故。所以言弥勒昔求名。问文殊菩萨修菩萨行。即不见他过去遏恶而扬善。如今于大众中唱说弥勒是求名利等。非斥他人嫉他名利。何名菩萨。答疏言论云汝号等。不是非斥他弥勒菩萨。所以疏云。不尔。便成指斥他失也。   言此明净因者。问弥勒菩萨既得成佛。如何染因得成佛耶。答亦有净因。经云。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   言福慧双植者。经云。已于千万佛所种诸善本。即是得遇良缘。坚修福慧也。   言此初也者。即人也。将今即古。文殊乃是古昔曰妙光。将古即今。昔时妙光乃是今日文殊大士。又将今即古。弥勒乃是昔日求名。将古即今。往日求名还是今时弥勒。论云。汝号求名。示现知过去事。故即人也。又云。种诸善根等者。论家解即法也。   言赞曰即法总结答者。经家即法。经云。今现此瑞与本无异等者。今时灵山见雨华等。必释迦说法华者。曰为妙光时。见灯明佛入定雨华等。后出家时。便说法华经。今时释迦有此瑞相。必知释迦出定。说法华经(长行了)。   言不颂初二因者。即是现见大义因。文字章句甚深意因也。   言后有二颂不入答中等者。即经云。诸人今当知等。   言由此还分二者。空述指陈别事。古今相即。指此二答故。名由此也。   言七因分三者。七因分三答。赞扬希有答。显后胜妙答。委陈同事答。偈中唯述初后二答。不述中间。显后胜答。即妙是胜因也。经云。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等。名同妙。性同妙。号同妙。法同妙。乃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是也。不显胜妙因。唯述六因也。   言赞扬希有中等若。经云。我念过去世等者。金云。略由五义。名为过去。一刹那过去。谓一切行中前前刹那已后所有诸行。二死没过去。谓彼彼有情众内分死。三怀灭过去。谓器世间三灾等坏。四退失过去。谓未得四种不退法故。五尽灭过去。谓有余无余涅槃。烦恼尽。有余涅槃。异熟尽灭。无余涅槃。   言此初也者。初一颂众成也。长行有二。初在俗。后出家。且在俗者。长行经云。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乃至各领四天下。二出家者。经云。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菩提。至悉舍王位。亦随出家。今颂中亦二。初二句在俗。经云。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唯述标。有子不述烈八名。明王化后二句。出家者。经云。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长行。家有三形随真侣。行出尘中得还良缘。坚修福慧。三段中。唯述行出尘中。长行经云。发大乘意。常修梵行。有无不同也。   言第二时成者。长行经云。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至佛所护念。今颂中时佛说大乘等。   言与长行前后等者。长行先说动地。后说有情世间。今此颂文。先说有情。后说动地也。前后不同。天鼓自然鸣。长行无。颂文有。有无不同。天雨曼陀华。长行开。颂文合。广略不同。   言一切诸佛土等者。标举经文。   言亦唯日月灯明佛等者。问何以知之。答疏云前云而此世间六种振动故。意言虽言一切诸佛土。亦唯是日月灯明佛自界动。非普动十方界也。   言化身报身等者。问既灯明一佛国土。何得言诸。答此明佛国一切皆动。化身报身下位非一。故言诸。资粮位化身对初地报。名下位。一大化身界。有百亿小化身。初地又化得一百大化身界。每一大化。有百亿有小化故。初地报身所化一百个百亿小化。即灯明佛欲说法时。动得一百个百亿小化身境。名诸也。   言此初二也者。初放光者。唯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二照境者。照于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   言不颂入灭起塔者。释迦长行中有七事。后弥勒颂文。不述入灭。虽述六事也。后灯明长行有七事。今颂文唯述五事。其入灭并起塔。遣不述。问灯明长行只如今所见。争知有七事。答只如今所见之中。令得七事。或将释迦。长行未灯明。长行亦合有七事也。   言此初也者。初半颂云。趣众生。经云。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   言处谓所趣报者。当来五趣身。名之为处。此被毛戴角身。名之为处。是无惭无愧业家所归趣处。   言或处谓道理等者。因得处名。因是建立果处。善因是感善果处。恶因是感恶果处。此是道理。名处所也。   言或处谓处所者。地狱铁墙铁壁受用者。依止处也。二解各别也。   言此初也者。初见净土也。经云。又见诸佛土等者。即灯明佛放光所见佛土也。问彼佛土以何物庄严。答经云。以众宝庄严。问释迦照东方佛土。如金色。彼灯明佛作何颜色。答经云。琉璃颇梨色。即青色也。问曰。何彼佛作青色。答斯由佛光照。所以变作青色也。   言释迦光照皆如金色等者。问释迦放光所照境色何别。答四解。一云。毫作白色光。赤色白色。照世界作黄金色。如炬照雪。赤白各殊。二云。毫毛作白色光。作黄金色。照着世界。并作黄金色。三云。毫作白色光。赤作白照着世界。作琉璃色颇梨色。问何故白光照世界。作谁谁色。乃至琉璃色。答经云。以众宝庄严。以琉璃颇梨色。斯由佛光照。不妨白光照世界。作琉璃颇梨色。四云。毫作白色光。作琉璃色。照着世间。亦作琉璃色。如把火入山照见种种色。   言欲显大乘等者。问如释迦所照境为金色。答疏云欲显等。表一乘无二乘等果。可重者。七宝中金为最上句宝。重己物故。表此法华可宝重故。故唯金色也。   言众德圆备等者。问何以灯明佛所照境以众宝庄严。作琉璃颇梨色。答疏云。众德圆备等。意表此法华经众味具足之经也。   言互影彰者。释迦光照金色者。影取灯明世界亦作金色。灯明照世界。作琉璃色。影取释迦照世界亦作琉璃色也。   言梵云吠琉璃等者。即青黄赤白色也。章敬云。相传释迦云从山宝。即须弥山南面宝。此宝作青色。一切真宝皆不能坏。亦非烟焰所能镕铸。鬼有通力。破为器焉。或云。是妙翅鸟声。鬼神破之。以卖与人间也。   言西方暑热等者。叙玄应法师破也。西方暑热。土地无冰。西方既有颇梨。又复无冰。明知石作此。上是玄应法师经音中不正义也。疏主前来引智度论。颇梨是冰化作。西方既有雪山霜雪。经夏不消。严疑特甚。何得无冰。何妨有千年冰化作耶。   言暑热者。约大体说。问此琉璃等。皆是灯明佛光中所见东方事。何以言西方等。答此疏中但解智度论中颇梨义。非以解此经文。然此但是疏主叙他文。非自义。若不尔者。智度论但言石室中千年冰。不定言西方。何得将西方难他。故知叙彼。   言此闻法也者。经云。如净琉璃中等。   言佛放光自映者。疏主解也。灵山会上。遥见东方世界佛成道。向紫磨黄金色身上。更放遍身光。只如丈六四面光各长丈六。通向此身光中。见紫磨黄金色身。如琉璃筒中见真金像相似也。自映也。   言或众映佛等者。第二解也。东方世界有菩萨声闻梵王帝释绕佛坐。各各自有身光。遥见紫磨金色佛。众人见光里坐。如琉璃筒中内现真金像。   言一颂勤戒者。一偈精进及持戒也。经云。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等者。贞云。珠在蚌复。则命存。蚌失珠时。即便殒没。比丘持戒。如蚌有珠。若破戒时。还如死蚌。问何故科云此明菩萨。经云而说比丘耶。答比丘即是菩萨故。欲显在家行菩萨行。皆能持戒故。   言精进遍策故戒等者。问何故精进居先。持戒在后。答精进遍䇿三业故。居先。戒是学本。故居后也。   言一颂施忍等。只如施中有财施法无畏施。忍有三。谛密法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   言颂禅定者。经云。深入诸禅定者。根本智名深入。   言一颂智慧者。又见诸菩萨知法寂灭相。者谟云。一切诸法。本无自性。无自性则无生。无生则无灭。无灭即本来清净。清净即是自性涅槃。经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言欲闻成也者。经云。尔时四部众者是。   言前长行中等者。问长行但言二十亿菩萨。不言四部众。如何前言菩萨。颂言四众耶。答疏言此言四部众。互相显故。长行云。二十亿菩萨。影取长行亦有四众也。颂中言四部众。影取颂中亦有菩萨。   言前据发心等者。本来是四众。长行已发心修行。即名菩萨。颂言约本。但言四众也。   言长行有四者。一传灯眷属。二因说此经。三时节短长。四大众安乐。   言此初也者。述因说。此经也。长行云。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法师。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今颂云。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等者。问灯明说法华。妙光证。经云。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释迦说法华。文殊证知。若尔灯明既赞妙光释迦。何故不赞文殊。答文殊证经了。便向东方海娑竭罗龙宫去。不在会中。故不赞也。妙光在会。所以赞之。问何故释迦说经。毁责鹙子。灯明化菩萨利根。故赞也。问光中所见八风。尚不动摇。何因妙光法师佛赞便生欢喜。答尔示现喜相。妙光亦离八风也。   言能引众生至菩提等者。问何名世间眼。答日月证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菩提。生众生之智慧也。   言时节短长者。长行云。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今此两行述经云。世尊既赞叹等者。试劝所作也。问何故空劝精进。答今约众行之中精进为首。能遍䇿三业诸行故。故先劝也。诸出世皆精进也。   言世间空虚者。问何故悲恼。答疏云世间空虚。   言此初也者。一颂劝勿生忧。经云。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等者。有当来可依投故。又示现入灭。实常乐我净故。一切诸佛利益同故。俱利众生也。   言此授记者。长行云。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等。今颂经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等者。无漏无为体常住故。无漏有为离颠倒故。名为实相。菩萨于此理中。而悉通达。   言初一颂现入涅槃等者。长行经云。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今颂中经云。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等者。薪者柴也。月令注曰。大可折曰薪。小可束曰柴。谟云。薪如根熟能感之众生。火类如来能应之智身。众生缘尽。有类薪无。佛智息时。还同火灭。或薪者。喻一切众生善根。火喻佛众生善根。若有感。佛不灭。若无善根。佛即入灭也。如来出世。本为教化众生。众生既度尽。如来入灭也。   言后一颂现失良医等者。经云。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等者。医师喻中经云。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香味美。即取服之。毒病皆喻。   言第二善坚实等者。经云。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坚固无上道。当见无数佛。   言若依小乘言于三等者。缘经文中。有无数佛字。所以解无数佛来处。从后向前来名逆。云胜观者。是相好劫初逢佛也。燃灯。即八九十地。第三劫初逢佛也。释迦牟尼。是地前一大阿僧祇劫初逢也。昔时释迦身为瓦师时。逢古释迦牟尼。若大乘。从因向果数。若小乘。从果向因数也。   言初劫逢释迦牟尼等。初劫初不唯见一释迦佛。更逢七万五千佛。皆于彼佛边。供养恭敬。修行诸行也。今释迦往为陶师。逢一佛名释迦牟尼佛。并二弟子。名舍利弗目乾连。侍者弟子名迦叶阿难。陶师见已。遂发愿。愿我当成佛。一如今释迦。弟子等皆同。从此便修行。因圆果满。得成佛。亦名释迦。乃至第三劫满百劫初。逢佛名胜观。此相好劫。但逢此一佛教化。便得成佛也。百劫修相好劫者。若准大乘。千劫修相好。万劫学威仪也。   言翘足赞叹等者。案本行经第三。发心供养品云。我念往昔有如来。出现于世。名曰弗沙。是时佛有二弟子。勤修梵行。一名释迦。二名弥勒。尔时彼佛观二弟子成佛前后。观见慈氏。于先成佛。释迦在后。释迦所化弟子众生先根熟。如来作念。云何令彼根感相会。一人根熟即易。多人则难。即便语释迦言。吾欲游山。汝可随后。在路却教释迦。取尼师坛。尔时彼佛先到山。坐琉璃窟。入火界定。释迦见已。心生欢喜。合十指掌。翘于一足。赞叹彼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界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新翻云。天地此界多闻室。逝宫天处十方无。丈夫牛王大沙门。寻地山林遍无等。彼佛便记。于来世过九十四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按佛藏经云。弥勒发心先四十劫。释迦方始发心。若尔如何释迦先成佛。答释迦勇猛。超弥勒四十劫。故先成佛。赞叹底沙佛超九劫。所以经云。往往言过去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为雪山童子。求半偈舍身。超十二劫。为萨埵王子。舍身饿虎。超十一劫。为善仙人。布发掩泥。超八劫。三度共超四十劫。又以理准。所超时节。非唯在百劫之中。赞底沙佛超九劫。定在百劫之中。余在三劫之内。布发掩泥。在第二僧祇满。所余二位。可通三劫。仍须除苦。七地已前。彼时未能舍身命也。   言若依大乘第四依菩萨等者。隐法师云。涅槃经始终有十六分义。楷定邪正。如世间弹有十六两。楷定无遗。贺云。地前有八。地上有八。且地前有八。为凡夫说四谛。苦空无常无我。对治执身。为常乐我常。又对治外道。说般若。除执我倒。为阐提说信。除不信倒。为声闻说大智。令除执着三昧除。为缘觉说大悲。除趣寂障。此名地前。八地上八者。入初地离分段死及烦恼。分证真如。即得常乐我净。为四计。成八也。地上地前。成十六分义也。   言古来配在第十地等者。第四依菩萨。供养八恒佛。疏主意配第四依。在相好劫也。古师配在第十地。所以言今亦未定。引真谛三藏。第四依中。在相好劫。为正。   言真谛三藏释言初劫等者。配位也。有两解。一云。见道已前初劫。为第一依。初二三地为第二依。四五六地为第三依。后之四地为第四依。二云。地前初劫为初依。初地至七地为第二依。八地九地十地为第三依。相好劫为第四依(上配二十配六恒沙了)。又有说云。初依菩萨供五恒佛。第二依六恒佛。只于五上帖一。第三依供七河。只于五上帖二。第四依供八河。只于五上帖三。此顺疏中八恒沙佛。当见无数佛。若数二十六河沙。道理又别。若八王子。是八地已上菩萨。更供养八河。名得成佛。名当见无数佛。若是初地菩萨。更供养二十一河沙佛。名当见无数佛。   言所以今言得入等者。由引真谛解。第三劫七恒佛。明知八恒在相好劫也。是故得入八地。仍言当见无数佛也。   言此初也者。一颂忆八王子也。长行经云。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颂言天中天者。众生类中。天最胜。诸天奉佛。尊胜于天。故说如来。名天中天也。   言具六失者。心常怀懈怠已下六句经文。便成六失也。   言第二贪着等者。已得名利不舍。未得名利更求也。第五应习不进。第六已诵废忘也。   言族者类也等者。四闾为族。闾即里也。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二十五家为一闾。四闾即百家也。   言净因有二等者。长行经云。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今颂言。亦行众善业等。   言二果者。得成佛号曰弥勒。自利果也。广度诸众生。利他果也。净因家之果。名为二净果。问二果既在未来。何名为忆。答文殊忆念。得观未来。名忆何失。   言此初也者。初一颂即人也。长行经云。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今颂云。彼佛灭度后等。   言此即法者。长行经云。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等。今颂云。我见灯明佛等。   言此结成等者。经言。今相如本瑞等者。雨华动地。名为本瑞也。实相义者。一乘理智为实相。放光动地为助发。   言雨道芽生等者。如世间雨。略有四种。一定风。除邪见风故。二压尘。除惑业尘故。三滋发萌芽。令发胜心故。四诸苗增。长增长胜法故。此意指在方便品。佛说一乘。名法雨也。鹙子回心根熟。名智芽。生文殊菩萨问弥勒菩萨。意言如来欲向方便品中断鹙。子等疑。为说一乘。名为法雨。法空智初地门中。增长菩提智芽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四   乾符六年冬温洲开元寺讲大慈恩比丘弘举传写供养。   元久三年丙寅正月二二日书写了。   为兴隆佛法利乐有情而已。   凝圆(生年五十八)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五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方便品   言方便品略者。三分分经。今当正宗中八品经文三周说。今方便品法说。此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出体。二十八品中。唯此品无解妨。有出体门也。   言来意有三者。一八品为来意。二十九品为来意。三论家为来意。且八品中第一三分为来意。序分正宗流通。今解序分了。次明正宗。正宗中最初方便品。故序品后。方便品来。此第一来意。望前序分为来意。第二八品正宗为来意。八品中此品最初。故有方便品来。第三八品中三周说。今当第一周法说。法说最初。故序品后。方便品来(上总科文)。   言一者依八品为正宗者。言八品为正宗。简不取十九品为正宗故。安中字也。   言莲华有出水等者。出体也。今拟取正宗为来意。正宗有二。八品为正宗。十九品为正宗。今先定却八品正宗分齐。然后说来意。问疏主何要说取八品为来意耶。答准法华论及法华经八品为来意。则胜十九品。疏主云。夫论义者。先观题目。题言妙法莲华。即须取莲华为正宗。莲华者。开敷出水义。舍权取实。破二会二。唯在八品。离此八品已外。更无说处。欲拟取向下八品为正宗去。所以此间先解莲华。意言有莲华处。即正宗也。问此间解方便品来意。何要说正宗。答科八品为正宗者。意明序品后即说正宗。正宗中先合说方便品。所以先向此中商量也。欲拟解开示悟入。三果一因。故致斯语。莲华有出水开敷之二德。既有出水开敷之德。所以喻妙法具果秀行竦之两能。果秀即同出水。行竦便类开敷。即一乘因行。从下直取至上上佛果。故名行竦也。佛果菩提甚高广深远。此一乘行直能取得佛果。高即出过三界。广即遍满十方。深即不可测量。远即时长难至。故佛果虽高广甚深。无物可到可取得。唯一乘因行。能取得高广深远佛果菩提。名行竦。即开敷义。故八品广明行果出水开敷之义。故八品名一乘之正宗也。国语云。竦者善也。御恶也。广雅云。竦者敬也。谓高上也。行能崇善。上升而取于佛果。故云行竦。有作疏字。顺莲华开敷义。不妨(上依论解开敷出水义)。问如何不取教理为莲华。唯说果秀行竦行果莲华耶。答若论一乘体。教理不妨总取。若论莲华义。行果则胜。教理则劣。若取教理为莲华。第一周方便品初已说教理。得名莲华。则第二第三周唯说行果。应非莲华。初周开示悟三。是果。入佛知见。是行。第二周牛车。是行。第三周宝所。是果。故知莲华多取行果。故言行竦也。竦为息恶务善进也。有云。疏者。即疏条行扶。能疏条而取于果。辨云。疏者开也。行能开果。故喻开敷行。若开敷果即出水。如世间未有果不从华生。未有华不招于果。此华不有则已。有则华实俱含。法中论。此行不有则已。有则必招佛果。未有行不招于果。未有果不从因来。疏言佛果不可虚成。必由业行方得。竦字有据。不及疏字顺开敷义(双取则胜)。   言又经下言等者。今此经中唯说一。乘简去二乘也。   言故以破二会二等者。一乘即是正宗也。此经既以破二会二为正宗。离此八品。无破二会二处。所以唯取八品为正宗也。四十年前执二乘为极。世尊破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第二周云。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诱引诸子。然后但与大车。第三周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知所执之城是权。能执之心亦破。故名破二也。会二者。四十年前。于一乘道。分别说三。会权入实。会二归一。是法华之正主。主者宗义(依疏科八品正宗义)。   言故三周说等者。意言上依论依经科了。就八品之中三周说此。周者。周圆周足。四分皆足。故名周也。法说。譬说。宿世因缘说。名三周。逗者。字书云。逗留也。说文。上也方言住也。有云。逗者绎也。此解为善。易彼二乘执心。而皈一乘之位。三周逗彼三根者。初世尊法说。欲令一切声闻总解。及至说了。只鹫子一人解。将谓世尊唯为鹙子一人说。余五百千二百人总未解。不可还更法说。遂着喻也。及至喻说。只有四人解。恰似只为四人喻说相似。中根四人信解。佛说药草喻品。佛重述成。授记品为之授记。余下根千二百二千人。闻法说不解。闻喻说不解。不免宿世因缘。说说过去结缘之事。为第三周结缘始悟解。又初周因果理智双说。第二周偏说因智。第三周偏说果中理。是故名三周说。逗彼三根也。   言此品初说一乘等者。问三周八品。何故前说方便品。不说余品耶。答疏言此品初说一乘。为鹙子也。最初从定起。唱二甚深。经言。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次鹙子请有三。初狭自他疑故请。经言。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次陈大众植因故请。经言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人等。后从化堪闻故请。经言。今此会中如我等比。有千万亿等。如来三止。初赞希有止。经言。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论云。初止为相。令真圣者。问取一乘。令假圣者避席而退。二恐惊时会止。经云。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三恐坠大坑止。经言。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第三开斯实相。启彼权门。分二。初取记。许摄授故。后与记。正与陈说。六段文未闻令闻。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二者。说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三依何等义。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等。四令住。经言。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等。五依法。经言。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等。六遮。经言。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故言此品初说一乘等。   言最初于譬喻品等者。分二初标闻法已喜生。经言。   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今从世尊闻此法音。心怀踊跃。得未曾有。后释欢喜之所以。分四。一失大法以兴嗟。经言。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等。二处小阶而起叹。经言。我常独处山林树下等。三喜今闻而恼尽。经言。而今从佛闻所未闻未曾有法等。四知佛子而道成。经言。今日乃知真是佛子等(上领解)。次述成分三。初陈往遇。经言。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等。次述今逢。经言。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后显还令依权取实。经言。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等(上述成)。第四为之授记分二。初因记。经言。舍利弗。汝于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后授果记。经言。当得作佛号曰华光。   言乃至等者。经言。昔在波罗奈。转四谛法轮。分别说诸法。五众之生灭等(初周了)。   言譬喻品中舍利弗请者。经言。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授阿耨多罗三藐等(云云)。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等。舍利弗。今当复以譬喻更明此义(云云)。次正说喻分二。初喻昔权。后喻今实。昔权有四。一三界佛有喻。经言。舍利弗。譬如长者有一大宅。二五趣危亡喻。经言。多诸人众等。三见设权方喻。经言。见是大火等。四依言免难喻。经云。尔时诸子闻父所说等。后今实分四。初诸子索三。经言。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许等。二父但与一。经云。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等。三释成父志。经云。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隐得出等。四越子本心。经言。是时诸子各乘大车。得未曾有。非本所望等(上喻了)。   言中根四人领解者。分三。初叙四人之喜敬者。经云。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叶。至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次中四人之领述。经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后陈四人之荷恩。经云。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怜愍教化。利益我等。无量亿劫谁能报者(上领解了)。   言佛说药草喻品为重述成者。分为三。初赞印者。经云。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等。次述成分二。初法述分四。一佛兴于世。经言。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二法利群生。经言。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三受道有殊。经言。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四不能自达。经言。又于诸法究尽明了。次喻说分四。一法王出世喻。经言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所生。卉木藂林。及诸药草。此上总喻。后别喻。密云弥布。三法王出世喻。经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二说教普滋喻。三禀润各异喻。经言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及诸药草。四不自觉知喻。经言。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后结成。经言。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等。   言便为授记等者。大迦叶号曰光明。须菩提号曰名相。迦旃延号曰阎浮那提金光。目楗连号曰多摩罗䟦旃檀香(上第二周了)。   言化城喻品说往结缘等者。经言。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众。又云。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上说结缘)。   言利彼下根满慈等者。分三。初满慈心念领解。经云。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领授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领化城了)。   言佛印述讫者。分三。初问众见否。经云。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不。二叹其今德。经言。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三叹其往德。经言。汝等勿谓富楼那。但能护持助宣我法。亦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   言便与授五百等者。富楼那当得作佛。号曰法明。陈如与五百。号曰普明。二千人同名宝相(第三周了)。   言自下更无说一乘处者。简异正宗。此结皈头头破。二会二为一乘体。两头相应。故知八品为正宗也。   言今既众集等者。结皈来意。众集即十五类众也。缘和者。如来是能化人。在灵山所化众。又在灵山。能化所化相逢。故名缘和。又云。魔事既无。若有一人作魔事。不名和。今既无魔事。名和也(初解胜)。   言警之已毕者。动地雨华放光等。名警毕也。   言根器等者。此不约身与佛相逢。但约根熟。合闻法华。名根器符会。根与法华经相符会符契也。正可陈宗。且说一乘法华。既说序分。即合正宗。此品正宗居首。故序品后。方便品来也。   言二者依十九品等者。总科也。方便品下。初十二品明一乘境者。疏主依瑜伽。作境行果三科也。此经中无境行果三名目。只是疏主安立着也。十二品对能缘心名境。两品明行。安乐品所行行。涌出品能行人。行人无别人。揽法成人故。人亦名行。果者。如来寿量品。果中之果。余之四品。因中之果。如来寿量品极净圆明果。分别功德品因圣分证果。随喜功德品福利超胜果。法师功德品经力难思果。常不轻品引已曾证果。   言说境令知等者。疏主断也。亦云。正明说意也。问何要说境。答疏言。说境令知乘之权实。问如何唤权实两法。作一乘境耶。答声闻人四十年前所得二乘教理行果。不知是权。执为究竟。对二乘能缘心。说名权境。法华会上。唱阿含甚深。即昔三教所诠智慧。唯真实乘。阿含甚深。及所诠知。尽名为实境也。今向声闻人说。汝四十年前所得。是权非是究竟。劝令知权可舍。知实可取。所以初之八品正明权实者。初周为上根说。经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是实境令取。经言。无二亦无三。令舍。经云。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第二周为中根人说牛车。是实境令取。羊车鹿车。是权境令舍。经云。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第三周宝所。是实境令取。化城是权境令舍。   言次之三品叹人美法等者。美法即是叹法。以上句有叹字。下句即言美法也。法师品初一长行一颂叹人。后一长行一颂美法。人者。经言。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呰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又云。若亲近法师。速得菩萨道也(云云)。美法者。经言。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又云。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法华为第一。   言劝募持行者。问佛何时召命其持品禀命。答宝塔品云。圣主世尊。虽久灭度。在宝塔中。尚为法来。诸人云何不勤为法。天授品云。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又云。若有深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云云)。两品俱是劝募。劝者勉也。募者召募也。又宝塔品。言劝募。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属有在。天授品。身劝募。经云。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上二品言劝身劝。想名劝募也。二云。法师品双叹人法。宝塔品别叹法。天授品别叹人。辨云。宝塔品别尊于法。天授品别尊于人。劝募亦通三品。三品之中。劝募文即暗。以义而说有也。法师品双叹人法。亦是劝募持经之人。宝塔品别叹法。天授品别叹人。并是劝募持经之人。总名劝募。若望佛意。三品总通劝募。若依诸抄。劝募唯在宝塔提婆二品也。准此声闻禀命舍权持行实法。唯在持品也。持行二字唯在后品。   言后持一品等者。准此声闻禀命舍权持行实法。菩萨禀命持。声闻舍权持。即是二万菩萨此方持。四类声闻他土持。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彼此俱持也(上总科也)。   言科初八品等者。下别科也。意言境行果三之中科。八品亦是法说权实。喻说权实。宿世因缘说权实。故十九品正宗中科八品。与八品正宗。道理不别。十九品正宗中。最初是方便品。故序品后。方便品来。又境行果三之中。未明行果。且初明境。境中有十二品经。方便品是最初说一乘境。故序品后方便品来。又就十二品中。初之八品。正明权实之中。初法说权实。喻说权实。宿世因缘说权实。令且初明法说权实。故序品后。方便品来也。   言三者论云自此等者。自此已下指方便品名。自此已下。论主意总自此已下之言。八品正宗。总属已下中摄也。且总解。论云。初周教理行果为因果。第二周说因不说果。第三周说果不说因。教理行果四法。皆有因果也。   言此意从前序品等者。体相相状。疏主略解论中相字。便有三师解释。各自不同也。第一师取教理为因果。依显了因果。解体相相状。能诠教为因。所诠理为果。教是有为诠之。因但名相状也。所诠理为果之中。有为无为二种差别。道理理为相状。真理理为体相。第二师取行果为因果体相相状。行为因。果为果。行中初地已去无漏智。但名相状。十地所诠证真如。即是体相也。因中有为为相状。因中无为为体相也。果中菩萨为相状。涅槃为体相。故名因果体相相状。即开示悟入三是果。开佛知见。双开理智二身通二种。总名体相相状。示佛知见。别明体相。悟佛知见。别明相状。第三师教行并为因。理果俱为果。是故名体相相状(上疏主解论文)。   言一云所说等者。标也。第一教理师解。因果相教为因。即是诠理之因。故名因果相。   言如门为入等者。问如何唤能诠教为作门。答疏言如门为入室之所由。解门义。教为显理之处。所解因义也。无有理不因教诠。无有人家出不由户。显非亲因果。故说显理之处。所显理。即是法说喻说也。   言莲华但说等者。第一师无量义经第十六名莲华。取教理。何故此经是莲华不取教理。论主解教为开敷。理为出水。教况华开敷。理况莲出水。若莲华向上说有四义。不妨妙法向上还取四法。既莲华向上只说开敷出水义。所以妙法向上只喻教理。故言莲华但说二义。即是出水开敷。妙法向上两能。乃是教之与理。因果故。即智诠。智即理也。诠即教也。或智是果。诠是因。故以教理因果相即。教理为莲华也。   言二云三请已后者。第二师取行果为因果相。三请者。腾疑置惑请。供佛修因请。闻法欢喜请。亦云。初狭自他疑故请。次陈大众于余佛所已植因故请。后述自他已从今佛化堪闻故请。   言明一大事等者。即此经明因果一乘意。约行果名一乘。前三是果。入是其因。此约生因因果。谓从因修至果。但菩提智名曰生因。能证涅槃。所证名果。或可前是了因。因果智照涅槃。亦名了因通二释。   言初扬智门等者。释难也。第一师问第二师云。汝唯取行果为莲华。不取教理者。如来出定唱二甚深。是何法耶。答第二师通者。初扬智门之意等。初唱教理者。缘鹙子执二乘为极。疑心易除。执心难断。佛所以回执心作疑心也。不疑则不请。不请则佛无由说经。所以唱二甚深教疑也。初扬智门者。智是理教之门。   言欲发鹙子等疑等者。等取三根疑文。即是令其生新疑也。   言令其固请者。路云。总云因请。令其请。方说一乘。故言因请。有本言。因请即是三请不退。坚固而请。汉书云。班固注云再三也。如来初止。鹙子便请也。世尊第二度止。鹙子又请。世尊第三遍止。鹙子更第三遍又请。佛见之不已。方顺请而说一乘也。故知不取教理。正取下行果。为一乘宗。固即殷重再三之义也。第一师问第二师云。汝岂腾他。天亲菩萨云。解莲华尚自取教理。汝第二师何故不取耶。第二师答云。汝第一师自错无量义经莲华是菩萨莲华。此性莲华是声闻莲华。菩萨莲华是教理。声闻莲华是行果。不得将菩萨莲华解声闻莲华也。第一师又难第二师云。我取莲华向上开敷出水义。况教理。教开敷。理出水。汝向行果向上如何作开敷出水义。第二师答云。法华论中。开敷出水义。自是解他无量义经莲华。不解此经莲华。汝必若要行果向上开敷出水义。我行果向上亦有也。   言莲华二义虽等者。通妨也。问若取开示悟入为因果。何故论中以莲华二义。喻于教理。为因果耶。答疏言莲华二义等。莲华二义虽解无量义经莲华。我行果向上果秀为莲华出水。行敷是华开。故取莲华况于行果。行果向上开敷出水义。未爽无量义经中莲华二义之通理。又开敷出水义。遍在四法向上总有。名通理。爽由失也。乖也。未失通途道理。意言解无量义经教理。不要同他行果。设同行果。理亦无乖失也。故言虽也。问论中出水开敷二义。但喻教理。今明行果。名为莲华。未审教理二种。是何中摄。答以果摄理。以行摄教。教行并开敷。理果俱出水。此亦未爽彼出水开敷之二义也(上初扬智门。通第一妨。莲华二义。通第二妨也)。   言三云初智等者。第三四法师也。问三释有何差别。答初一释依论已明。而非是正。论解无量义经故。第二虽正据胜而言。亦非总理。第三师更无别义。只揽前二师。为第三师正义。离之两伤。合之双美。四法总为因果相。如候白与二人。同相随行。二介人。一个买一个𩟘饼。侯白没钱买。每人是半介。那二人出钱人。一介得半介吃。侯白独自得一介。此中亦尔。   言初智及门者。初陈宗也。智即理也。门即教也。门即因也。智果也。   言令识昔等者。释意也。金云。此证四法俱名莲华也。说教理令知方便。教虽有三。所诠之理。但唯有一。谈行果令识行。及方便有三。果体唯一。初说教理。如一室而有三门。后谈行果。如一池而水有三道。相国云。但知谈二甚深是实。表知昔日说三为权。权实相涉。令其取舍。故取教理行果四法。道理周足也。今说教深。令知昔日教是权。今说行深。令知昔行是权也。   言听三乘之教等者。四十年前。说教行是权。究竟唯一。四十年前听三乘之教法华会上悟一乘之理。行三乘之行。取一乘之果。所以四法之中先唱教理二深。若不先唱教理。因何二乘知有权实。舍权就实。舍权就实。事须是教理也。此中意言。对不定姓故。以三乘之因。证一乘之果。若望定姓。行三乘之因。证三乘之果。解三乘教。证三乘之理。若不定姓。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又先虽是声闻。后作菩萨故。   言如前已释者。指解经品得名中及十七名中三师广解也。   言此品具明等者。此第三来意。准法华论。为来意也。唯约三周。为来意。不约序品也。此品四法总说。因果双陈。故最初说。余品不具。故次居后。故有序品后。有方便品来也。   言便者。切符连反。习也。安也不恶。又婢面反。利宜好也。   言佛智有二者。问今解方便智。何要言佛智有二耶。答欲说方便智。事须兼论后得。后得依他根本智。有根本智故。方有后得。有后得故。故始有方便。方便智是后得智上权巧作用。欲拟举用。事须兼体。已明体即真实智。实智即是根本智。欲拟说后得。须兼论根本也。亦通后得无漏实智。后明方便。即是善巧之异名。后得智上妙用通三乘故。故云佛智有二也。金云。真实智此通根本后得。二无漏智。总名真实。摄云。泛明佛智。有此二智。更分为三。一根本。二后得。三方便也。   言实法亦二者。意言智既有二般。境亦分二种也。问此明能缘智。何要明所缘实法。答有二意。一缘此二智行相深隐难知。若不约境辨之。二智无由得显。故先从境。以明智因境起。先论实论境了。后方说二者。智不孤起。托境方生。起依境立智。如解于信。先云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即是所信之境也。   言体实者。体实简遍计性。依他圆成俱是实摄。从种生故。有为即依他。无为即圆成。地持论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说为空。谓有为九十四。无为有六。有为依他。无为圆成。俱是实摄。问有为之中。忿恨依嗔。似长短方圆。依色上似何名体实。答摄似从实亦名实也。二者。真实唯取圆成实性。兼简依他。金问体实既摄有漏无漏。有为无为尽。何须别说真实境耶。答只为能缘智有二。所缘境上。别分二种。前体实通根本后得胜。今此真实境。唯根本智胜也。前来有为无为。是有体法。但名体实。不得名真实。以持依他法。如幻事对妄。名体实身。若对真如法。不名真实。问体实中无为。与真实中真如。妙理何别。答有二解。一体实中无为。是六无为中前五无为。真实中真如妙理。是六无为中第六真如无为。二云。体实中无为依诠所显。下真实中无为废诠谈旨。法尔但是所对。不同上言无为。以对遍计。下言真如。以简依他。由斯不同。遂分二种(境讫)。   言实智亦尔者。言亦者。亦所缘境也。一如体实智。即根本后得。总名如实体。摄云。智依境起。实境既二。故智亦二。本意欲辨方使之体。若不对真而明。以形何法。得名方便。故先举真。后明方便。所缘之境既有二种。能缘之智亦有二种(上标)。   言即观体实者。释也。意言即观体实无漏真智。对凡妄智。不知名实。结云。根本后得俱是如者。称顺义。称体而知。名如实智。若是后得智缘有为时。有为法上。了依他如幻事。亦是如体而知也。根本智证如时。无分别也。所缘境中有体实境为真境。境既有二。智缘于此。亦有二智。故疏言实智亦尔。亦者。亦所缘二境也。二智者。一如体实智。即根本后得总名如体实智。此是能缘智也。即是观前体实之法。谓有为无为。此是所缘境也。问根本智亲证如。可知如体而知。后得变影缘如。不称法体。如何言如体实智。答本后二智亲疏虽不同。约法体而论。总名如体实智。问何名实智。答一缘实法。二对凡夫妄智。而得实名。以凡妄智。不称境智。权生分别。不得实名。故疏言。对凡妄智不知。名实智。即诸有漏智。皆名凡妄也。然此亲疏真妄不定。可为四句。一非亲即真。谓本识不变。缘三种境。二有亲即真。谓本智缘如。不变影故。三有疏即妄。谓前七识托本质而反影故。四有疏即真。谓无漏后得智。变影缘如故。后智缘如。虽不亲证。然似故亦得真。如镜中火。今此本后二智缘境。虽有亲疏不同。然皆真也。故疏云。二俱是也。意者此如体实智。通根本后得。根本智唯缘无为。后得智通缘有为无为也。   言证真实等者。简依他法。依他法如幻事。不得名真如妙理。即是此间证真实智。亦是第四胜义。废诠谈旨。观一者法界智。良问所缘境中有为无为二种皆言实者。对何名实。答对遍计性故。依圆二种得于实名。善戒经云。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名为空。问圆成可名实。依他何名实。答依他有体故名实。问此所缘三性。体各有几。答圆成有二。一离倒圆成。即无漏。二究竟圆成。即真如。今即真如为所缘也。依他仗因托缘。如心起时必具四。一从种生为因缘。二托境而起为所缘缘。三前心引后心为等无间缘。四不相障碍。为增上缘。遍计亦四种。一自然遍计。如僧佉外道。执诸众生。从于冥性。自然而有等。二名言遍计。如世俗人。从佛乞得。名为佛奴。后执此名字。而生彼我。三相属着遍计。如世执是我田地等。四刹那遍计。如身刹那生灭。凡愚计常等是。问此间真实与体实无为何殊。答随境分智。对后得不证为名。无为之智。对凡妄智。不称法体而立。今引真实。唯是废诠谈旨第四智。   言此有五对者。一者。如来后得智。是一缘五般境。能观智随所观境。以得五个智名字。二者。根本智不随后得智。缘五般境。但得真实智名也。是能对。其所对智有五。一知妄。二知事。三知相。四知诠五知权也。根本智唯内证。不随后得智。知妄知事知相知诠知权。根本智对此五个知。但得名真实智也。路府由此略叙八谛。令学者易悟。于此义中。初总名。后别名。且总名者。一世俗谛。亦名隐显谛。世谓隐覆。可破坏义。俗谓显现。随世流布义。隐覆空理。有相显现。如结手巾为兔角等。隐本手巾。兔相显现。此亦如是。今随古解。名世俗谛。亦名隐显谛。二胜义谛。旧名第一义谛。亦名真谛。别名者。依瑜伽唯识。二谛各有四种。一世间世俗。亦名有名无实谛。二道理世俗。亦名随事差别谛。三证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谛。四胜义世俗。亦名假名安立谛。即二空胜义谛。胜义谛有四。一世间胜义。亦名体用显现谛。二名道理胜义。亦名因果差别谛。三名证得胜义。亦名依门显实谛。四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即此四个世俗。及四个真谛。成其八谛。前一唯俗。后一唯真。余中间三个。亦真亦俗。将此三法。若对前瓶盆车乘。即名后三真也。若对后一真法界。即名前三俗也。若据体只是为般事。如来后得智是一。能知此五般事。立五个智名也。其能对治。唯一正体智。即证废诠谈旨之真智知。何者五。一知妄智者。如来后得智。是能知之智。妄法是所知之境。智能知比故妄法。名知妄智。妄谓军林瓶盆车乘等。即是第一世间世俗谛。凡夫外道不了。是妄执为实有。如来后得智能知妄法。名知妄智。如来根本智唯内证一真法界。知真不知妄。对彼知妄智。名实智。问遍计所执举体是无。云何说为圣所行境。答彼约遍计体。言智不缘。今知其妄计。后得智缘故。唯识云。凡愚执有。圣者达无。许佛缘故。亦得说为凡圣智境。二知事智者。事谓三科体事。即是第二道理世俗。亦名随事差别谛。三科等法。事相显现。差别可知之事。为蕴处界中都无有我。凡夫不了。妄执有我。有主宰用。如来后得智知此三科体事从缘所生。都无有我。能知之智名知事。如来根本智一向知理。不随后得智事。名实智。三知相智者。相谓行相。即四谛下十六行相。即是第三证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谛。染净因果。其相显现。名之为相。后得智。知名知相。如来根本。知性不知相。对彼知相智。名实智。四知诠智者。诠谓诠显。即依门。悟如二空。名之为诠。即是第四胜义。世依圣者之智。依此二空门。能显真理。名之为诠。后得智知。名知诠智。如来根本智。废诠谈旨。不随后得智知诠。名实智。此上四对智。所对是后得。能对是根本智。后得智唯是随境。得五般名。更无别号也。根本智不随后得缘五般境。但得五般真实智名也。   言此之四种者。谓其简滥故。恐畏人将谓。疏中云。知妄名实智。乃至知诠名实智。只恐唤后得作其实智。所以疏言此之四种实智。皆是唯观第四真智。即是证一真法界之智。即根本智也。   言余四所对等者。即是知妄知事知相知诠。四般智也。意者唯明如来后得智能知四世俗。名世俗智。据实。二乘菩萨总得名知妄事相诠。然今欲解方便智。故取如来后得。如来后得有此方便妙用故。问观体与智体何别。答体虽是一。望义别。照了名观。决断名智。简择名慧。印持名忍。望义各别。得名有异也。   言五对知权名实者。如来后得智。知二乘人权所得所证羊鹿化城。权时施设。如来后得智知权名权智。如来根本智证一乘理名知实。不随后得知权名实也。问前四种智何不言知一乘。至此乃言一乘理智。答此为对二乘权智。显此究竟。唯一乘理。故言一乘也。   言此依证智等者。即根本智也。第四真。即是四胜义中胜义胜义谛。即废诠谈旨也。   言对后三俗智者。即是第二三科。四谛二空门。知事知相知诠三也。问后三俗即是前三真。何故不对前三真。乃言后三俗。答后三俗智。亦名权智。亦名俗智。正是真俗权实两法相对故。将第四真智。对后三智俗。问何不对初俗。答以彼初俗所缘无体。唯是妄法。非俗证智。故不对也。若尔二乘人证生空理时。亦是亡诠。何非第四真耶。答二乘证理之时。虽得真。彼自不知。故二乘权智非第四真。问二乘既无二空门智。如何亦对第四俗耶。答二空虽不双修。以分得生空故。须对。   言若依趣入至于三俗者。第三俗智。是四谛十六行相。及七方便。是二乘趣入。四沙门果。及缘觉果。第三真智。是二空门。菩萨趣入。初地见道。真实趣入也。如来后得智能知大乘趣入。名知实智。如来后得知二乘趣入。名知权智。此能对所对。皆是如来后得智。不同前来诸解将后得根本也。问何不将第三真对第一第二俗。答第一俗唯是妄法无体。不取第二俗。三科法不是趣入之行相。所以不取也。问胜义世俗差别云何。答有四别。一约法异。深妙之法名胜义。分粗浅之法名世俗。二约人。上智所知胜义。中下智知名世俗。三约体异。有实自体名胜义。无实自体名世俗。四约漏无漏异。无漏之法名胜义。有漏之法名世俗(实智讫)。   言方便智有三或四者。疏主意欲拟解此经方便者。但一切经中有方便字。总引来也。然后局明此经方便。且泛明一切经中方便。方便善巧智体唯一。十波罗蜜中第七所摄。或三者。一进趣方便。二施为方便。三集成方便。或四者。于第二施为中。开出权巧方便。摄则有三。开乃成四。   言进趣方便者。进趣即是方便也。秀云。是小乘说佛及菩萨二乘。在于资粮加行二位。修七方便。进趣见道已去。四向四果。名进趣也。   言谓见道前等者。一五停心观。二别相念。三总想念。四𤏙。五顶。六忍。七世第一。且五停者。一多贪众生令作不净观。为诸众生不了世间。五尘境界皆是幻化。又亦不知自身本是四大五蕴三十六物以成其身。遂耽染五尘。保自身命。不能离染。由此长劫沉沦。故佛大悲。欲令出离爱染。令其观察诸法不净。故作不净观。能除四种贪。一者形色贪。谓见长短方圆容貌美妙。生贪心故。缘烂坏等想而治之。二显色贪。妆粉衣服向上。作青淤等想。作不净观而治之。三者妙触贪。触身细滑按摩等境。而生贪心。作虫䖵等想治之。四供奉贪。谓衽奉合仪。歌悦欢适。因此生贪心。令观死尸不能举动。而以治之。对法论云。随境界力。烦恼现前。此观若成。观一切境。皆为不净。若食入口。不净想现。即便吐出。此观乃成。二者多嗔众生。作慈悲观。破嗔恚者。由诸众生无始时来。常习嗔恚。相续不绝。嗔若起时。众生身中所有善法。悉皆灭尽。能害众生法身慧命故。遗教经云。当知嗔心。甚于猛火。欲令断嗔。绝不善源。应观众生。如己子想。而修慈悲。三者多痴众生。作缘起观。令观十二因缘。愚夫于此。不了因果。广造恶业。对彼为说世间谷麦种子。如是因果生生不绝。喻彼自身因果相续。无明发行。爱取润生。后得入道。四者着我众生。作界分别观。为诸众生不了此身。五蕰十二处十八界。和合所成。实无有我。妄计有我。由计我故。受生死苦。佛为愍此。令观此身唯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法。实无有我。名界分别观。五散乱众生作数息观。由诸众生无法系心。纵逸放荡。情无禁制。故数息以止散乱。数者数数。息者止息邪想。种种攀缘。造恶弥多。修善全少。故令数息。以上散乱。谓彼息风或出或入。由中间暂时止息。名息也。然有六因而得圆满。一数(上声呼)谓计心缘出入息。唯念忆持出入息数。从一至十。此有三失。一数减失。将二作一。二数增失。将一作二。三杂乱失。将入作出。将出作人。离此三失。是名正数。若十中间而数错乱。复应从入。次第数之。终复始。乃至得定。二随者。谓系于心缘出入息。不作加行。随息而行。所得何处。若息入时。入内身中。遍身而行。若出身外。一搩手乃至一寻。随所至方。念当随遂。三止者。若不数息时。不得令心散乱。事须止心系念在鼻端。或在眉间乃至足指。随所著处。数止其心。四观者。谓随观察此息风已。兼观五蕴身。乃能造所造。所造十二处十八界为境。五转者。转谓移转。缘息风时。安置后后。胜圣根位。乃至世第一位。皆通作此行相。六净者。谓后升进入于见道。乃至尽智。名之为净。问停者何义。答摄云齐也。意说五停心观气力齐等。随修一观。得入见道。力用均等。西明云。停者住止义。此之五观停止身心。停者住也。于此五停。行者停住心也。二别相念观者。论名自相念观。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大种所造身。是身自性。受是受自性。心是心自性。除此三解。所余说法。名未自性也。一观身不净。除净倒。有五。一种子不净。牡丹从子生还香。伊兰从伊兰子生还臭。二乘者施戒忍生还净。凡夫从无明贪爱生故。名种子不净。小乘观行。观行父母遗体。以为不净。二住处不净。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臭秽之处。于此安住。三自体不净。地水火风。假令连持皮肉筋骨三十六物。以成其身。名自体不净。四外相不净。九窍常流。垢污臭秽。疮痍脓血。𥄏泪涕唾。名外相不净。五究竟不净。气绝已后。膀胀烂坏。皆成可恶。及招后身。沉沦六趣。名究竟不净。二观受是苦。除乐倒。有二。一观三受为三苦。二观八苦。为苦。且三受者。一观苦受为苦苦。二观乐受为坏苦。三观舍受为行苦。二观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三观心无常。除常倒。心心所法。刹那无常。前生后灭。犹如猿猴曾不暂住。有非常有。不及无为。无非常无。不如兔角。无彼有无二常之相。故号无常。经云。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类浮泡。不得久住。想同阳焰。从渴爱生。行类芭蕉。中无有实。识如幻事。颠倒所起。四观法无我。除我倒。法有三科法。观此法中。都无有我。凡夫外道。妄计无我之处。强执我也。即蕰计我。离蕰计我。佛教蕰处界中。但有从缘生法。都无有我(上别相了)。三总相念者。总将身受心法。一处向上。作苦空无常无我观。名总相念观。稍胜前位。名总相念观。梵云毗钵舍那。此云观。观即慧也。四𤏙位。从此总想念住成就已。次生𤏙法。圣道如火。焚惑薪。圣道火之前相。故名为𤏙。此𤏙善根分位长故。能具观四谛十六行相。一观三界苦果为苦谛。二观三界因为集谛。三观无为法为灭谛。四观能趣行为道谛。此顺决择分善。初善根生。名为𤏙法。是后圣道火之前相。立以𤏙名。此位之中。以有有漏心。学观四谛也。五顶位。此位之中。重观前境。四谛十六行相。𤏙后有善根生。名为顶位也。于此善根中。此最为高胜。由如人顶。故名顶法。然此位中。于佛所说苦集灭道。随顺观察。于三中。信为上首。六忍位。谓顶法后有善根生。重观四谛。忍者。印可达悟之义。于四谛理。能忍印持。此最胜故。故名为忍。又无退堕。故名忍。下忍中忍。同前𤏙法顶法。具观四谛。修十六行相。上品忍位。唯观世第一相邻接故。唯一行一刹那心。名上忍。中忍等有减缘减行等。恐烦不述。七世第一法。从上忍无间而生。此有漏故名世间。于世间中。是最胜故。名为第一。唯缘欲苦。唯一行相。唯一刹那心。亦同上忍。有仕用力。引见道生。故名最胜。名世第一。此之七种方便。皆趣圣道之方便。名七方便也。   言进趣等者。进趣。解前进趣二字。向果者。此之七位。趣向见道。见道名果。   言所学有则曰方等者。七方便是二乘人所学法。不净观是多贪众生所学。慈悲观是多嗔众生所学。三十七方便。与修行人。作模轨法则。名所学有则也。随位者。五停心观。别想念观。总想念观。并在解脱分位。四善根在决择分位。故名随位。顺宜者。多贪众生作不净观。着我众生界分别观。多嗔慈悲。多痴十二因缘。散乱数息。名顺宜。随彼修行人地位。名随位。随彼修行人根宜。名顺宜。   言施为方便者。施由设也。为由作也。   言谓方便善得者。前七方便。进趣小乘人。今此施为方便。为菩萨。即十波罗蜜中第七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上举体)。   言后智妙用者。显用也。论云。后五波罗蜜多。皆后得智善巧波罗蜜多。后智妙用。能行二利。故名方便。   言一教行等者。如来所说。可依可学。不同外道非可学故。佛说法有可准承。故名方。此是教也。禀教获安。此是行也。三乘五性随闻而学。皆获自果名便。非如舍利弗。令断金之子作不净观。浣衣之子引作数息观。不名方便也。获益得稳便。利便名便也。此唯利他也。   言证行方便者。证谓所证理。行谓能证智。二空双证。理上无分别。名正直曰方。唯根本智内证。余智不能名智。顺正理名便。此唯自利也。   言三不住方便等者。莅由临也(利音)。根本智证真。名临真。后得智达俗。名入俗也。即后得智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名莅真。入俗即无住涅槃。能行二利也。或莅则疏。入则亲。后得智变影。缘如疏故。名莅真。后得智亲能达悟。名入俗也。方则约法。便则约人。即是证真达俗之方便法也。   言三集成方便者。此与前二方便不同。唯取一个法上能摄得多法。向一个能摄法上。说方便也。   言诸法同体巧成等者。引文也。有方便故。一法向上。能集𣫍得多法。名巧相集成也。秀云。诸法虽异。由道理等巧相集成。令多法同体集为方便故。名集成也。   言真如中等者。问如何名集成方便。答多法同体。总有三种集成。一以真如中具恒沙功德。一切诸法。皆不离真如故。一切法亦如也。二以智为门。摄一切法。即一切法无非般若。即五种般若摄一切法也。三以识为门。摄一切法。即一切法。皆唯识故。华严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等。   言以智为门等者。相国云。真如具德。虽过恒沙。空智为门。理皆证尽。万像凡境因从心生。一念制之。皆不离识。以识为门。真俗咸达。以智为门。万像如一。华严颂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识智两强。因果二位。如一池水。有无量门。闭余开一。即无量门水。皆名一门水。无量功德法。归智慧门。五位不同。总名为识。识自性等。问何名智上方便。答果中智强识劣。摄余归智。自性总名智也。四智。菩提。智自体色法。智所缘心心所法。智相应不相应法。智分位无为法。实智性。总名为智也。因中以识为门。八个识。识自体心心所法。识相应色法。识所变不相应。识分位无为。识实性。又三义。一摄相皈真如性为门。二揽余皈智以为智门。三摄境从心以识为门。故名方便。   言故菩萨地等者。善巧成。即方便也。   言十地云总同等者。引例成也。十地者。即十地论解十地经。彼经中二十句。叹菩萨德。论家释前十句经文。作六种义解。即是总同成。别异坏。彼论解前十句经文。为十种入。入者证义。十种入者。一根本入。谓智慧地。二摄入。谓闻慧。三思义入。谓思慧。四法相入。谓了知诸法。五教化入。谓说法。六证入。谓见道。七不放逸入。谓修道。八地地转入。谓出世间道。无贪等善根净故。九菩萨尽入。谓第十地。十佛尽入。谓一切智入智。彼论将此十种入。作六种相解。谓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谓总同成别异境。以总对别。以同对异。以成对坏。就十种入中。最初第一句根本入。初一入是总。余之九入是别。初第一入总摄得下之九入。下之九入。因他第一入方有也。且依六相解十种入者。一总。即根本入。问何名总。答总相者根本也。此在种姓。由有种性。余九皆成。所以根本入名总。余九是别。问何名别。答由初一个入。摄得余九个入。入义是一般所以初入名同。同相也。问何名异。答异相者。余九个之中。一一有多差别。名异也。问何名成。答最初一句为能成也。余九句是所成。成者略也。坏者广多说故。名坏也。又成是所喻也。成者如积集多尘。成世界故。名成也。坏者喻如尘散世界。即坏也。十地论名六相门。于一切法上。皆具此六相。且如此讲堂。总名讲堂。缘等一一皆具此名。是别。此柱上有成讲堂用。名同。椽等不是柱。名异。此柱等和合共成辨。名成。各守自性不相交杂。名坏相。问疏引总等。有何意趣。答疏中只取总同成三个。不取别异坏。就三之中。唯取总义。能摄余九句。意取以想对别成立。此中以少含多巧相集成。故名方便。如此经言。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一句。是总。是根本。具含得八地已上菩萨功德。经言。皆得陀罗尼等。十二句经文是别。故名方便也。   言包。总有则等者。真如名总包。彼别法有轨则。故名为方。以少含多。名便。以真如一法能含多法故。名便。便者便宜。   言实无此事等者。如来实无叱呵调达。爱语罗睺。金锵马麦。亦如瞿师睹三尺。五百婆罗门灰身。持衣说净乞食等事。今说有者。应物现权而有。故言方便也。   言谓以三业者。佛地论六云。谓成所作智起三业化。一身业有三。一神通化。谓作十八变等。二受生化。谓八相成道。三业果化。谓示现金锵马麦背痛等事。二语业化亦三。一庆慰语化。谓弟子修行诸妙行。庆慰令成。名庆慰语化。二方便语化。谓对放逸。赞不放逸。安置学处。令厌恶法。名方便语化。三辨扬语化。谓说决择。随诸有情种种意乐。而演说法。断诸疑惑等事。三意业化有四。一决择有情化。八万四千心行差别。一一皆能起对治门。二造作意业化。谓如雨华动地等。如来观诸有情所行之行行不行。若诸恶行不行有德行即有失等。三发起意业化。谓宣说发他人善根故。化邪众生。行实众生等。四领受意业化。复有四。一一向记。有人问生者死耶。答生者皆死。二分别记。有人问死者更生耶。分别答云。阿罗汉人死了不生。由无烦恼。入无余涅槃故。凡夫死了却生。三返语记。有人问言。人是胜是劣耶。返问言汝说人。为复对天。对三途。若将人对三恶趣。人是胜。若将人对天。人则是劣。四嘿置记。有人问言。我是常是无常。我是有是无耶。嘿置记莫对。恐转增其病。我若是有。则说常与无常。我既是无。本来无体。何处说有常与无常。问成事智是前五识俱智。何言意业化。答无上觉者。神力难知。不可难也。   言此对实智等者。意对自受用身说。即根本智。权巧方便。是后得智。潞问四种方便。皆对实智。何故偏说此权巧智。对实智得名方便耶。答前三方便。于中兼有实智。所以不对实智名方便。此第四权巧方便。无而忽有。唯后得智上作用。所以偏对实智。立方便名也。又前三方便。各对别法标名。且进趣方便。对果施为方便。对教行集成方便。对以少含多。今此第四既言权巧。事须对他实智。立权巧名。不尔。如何得名权巧耶。   言利物有则等者。以法顺根。解法也。随时而济者。以根就法解。便众生乐大小乘。佛与说大小乘法。若乐人天乘。与说人天乘。或根熟者与说。名随时。利物有则者。如说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道。又刚强众生。刚强化等。意言如来实无羊鹿化城。但是随根巧权。逐便施为。故名权巧方便也。   言此体即于等者。问此权巧即于施。为中分出等者。施为中三方便。问何方便中分出。答于教行方便分出。兼是不住方便一分也(上泛明一切方便了)。   言今此有三等者。局明当经方便。辨云。疏中四重。初三种方便。次十二种方便。次六种方便。后二种方便。亦可多种。初之一重。正解经意。后之三重。摄附论文。三中复二。初总举。后别显也。此初总也。接下即引导众生。显上乃发明佛法。通彰合斯二种也。   言此经下云十方等者。问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此是显上。如何言接下。答意取无二无三两句。名接下。今取上句一乘。   言又正直等者。正直是一乘。方便是二权。令舍昔时方便。取今日之一乘。故名接下。经文三周皆有。初周云。或说修多罗等。第二周羊车鹿车。今在门外。第三周汝等勿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问十方世界中。有二有三乘。又不除却方便说。即合是接下。既除却方便说。又无二乘三乘。此是显上。何名接下。答二解。一云。若约无二无三。又除却方便。不令是接下。今取所除三乘。所无方便。名接下。故三乘方便。是接下。二者。顿悟菩萨。是上根性人。回心声闻渐悟菩萨。是下根性人。只此经文。为回心声闻下根性人。前领说此经文。故名接下。问若是委曲说。可名接下。今既正直说。何名接下。答二说。一云。取所舍方便。对回心声闻。名接下。二云。只正直舍方便之言。接引回心下根性人。亦名接下。   言于前四中等者。指文也。接巧之中通三业。今此多是语业也。   言一身方便等者。经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身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右手执持除粪之器。隐报身之实德。名脱璎珞。现化相之权形。相同有漏。名著垢腻之衣。尘土坌身。示有烦恼粪器。小教诠显。义同手执。右者先也。用之先故。名为右手。   言我此九部等者。下科显小法非真说。为大本证语方便。   言又趣波罗奈者。言趣即是身业。转四谛法轮。即语业。身语双证。   言寻念等者。下科。且说三乘众生有益。问无漏寻伺。但在因中。云何如来更言寻念。答此示相也。下科示相思惟。   言上同古佛者。解上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二句经文。   言下顺有情者。解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二句经文。   言佛地经云者。引教证也(上解权巧之也)。   言依此解云等者。称可法则曰方。言善逗者。逗者易义。化二乘人。从浅至深。名易也。又住止义。法称于根。根住外法。名善逗也。   言往生论云正直等者。潞云。此所引论文。是潭鸾法师注往生论文。问何名正直。答离谄为正直。解方字外已为便。解便字也。菩萨先人后己。又外是众生。已是自身。菩萨教化众生。亲于他人。疏于己身。菩萨以大悲。摄外众生。同于己身。故名外己也(上解已是菩萨自身外属他之身也)。二云。使己如外人。将他如内身。将外同己。无自他故。无分别故。易云。君子外其身。而身先不顾自身。而身先也。菩萨亦尔。凡所修行。不自为身。但为众生。令同己益。故名外已称便也。   言隐便云方者。便是所接有情是劣。方属能接之圣智有情。稳便之方法。名便之方。依主释(接下了)。   言二显上名方便者。显胜上之法。即佛果理智。皆胜上之法。言方便者。理体微妙有则曰方。智用双巧为便。故名显上方便也。   言无垢称云等者。彼经说。有智慧方便。能离于缚。即显上也。贪欲是凡夫缚。贪涅槃是二乘缚。贪禅定是菩萨缚。有方便故。得离此缚。即是此间显上方便。菩萨登地已上。起无分别智。以无缘悲。摄诸众生。有彼慧悲。不被空有所缚。名解。地前菩萨无彼慧悲。遂怯佛果菩提时长远故。又见众生数多难度。怯彼所求所度。遂住空有相中。被空有所缚。此由无方便故。解即是无漏慧悲。名显上方便也。潞四句。一有便无方。地前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有利他之便。无断惑之方。是名无慧方便缚。二有慧无方便。谓二乘人有慧断惑。而不能利生。名无方便。三俱有方便。地上菩萨不以爱见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法中。以自调伏。而不疲。猒四俱无方便。余一切凡夫。   言此经下云等者。我设是方便。教也。即是其智慧门。即接下经文也。令得入佛慧。即所诠智。显上也。又云一切诸如来。以无量方便。度脱诸众生。接下也。入佛无漏智。显上也。   言初设方便等者。意言此间是显上方便。前行所引经文。皆和接下引来。所以疏主分析云。初显方便。后显佛智也。   言理妙可则等者。解方便二字也。可者堪可。堪与修行人为法则。仿学名方。问何名便。答巧用能显。曰便。则谓所诠理。巧用能显。即能诠教之能显理。是方之便。   言其义等者。其义即所诠理妙。名方。其语巧妙。即能诠教妙。名便。摄教归理。方之便。名便也。   言方之便者。方是理。便是教。先有所诠。乃有能诠。皆依主释。   言三通彰方便者。若能被一乘教。对根说。则是接下。若谈一乘自体。即是显上。若别分接下显上者。显上是法华会上一乘教。接下是四十年前三乘权教也。然如来教上。有两个用。一能显所诠理。将教对理。名显上也。若教能接引下类众生。入佛法来。将教对四十年前根论。名接下。具此二用。故名通彰。   言下经大众等者。正出通彰。经言。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是总也。方便两字。含得接下显上二种。总名方便。故总也。佛所得法。甚深难解。即是诸佛智慧。显上也。有所言说。意趣难知。即是其智慧门。是接下也。   言又云佛悉知是以等者。潞云。佛悉知是已一句。是显上。此所知法。唯佛则知。余人不知。故名显上也。以诸缘譬等三句。是接下。有云。准疏意。总配通彰。不别配也。但是总显四十年前三乘权教。顺三乘根。令一切欢喜。名接下。法华会上。就大乘根。说一乘法体。是显上法。具此二义。故名通彰也。前来两段。皆别配。唯此一段不配。又疏言。二皆通故。故知是通彰也。问接下等三。三周有文否。答潞云。初周开示悟入。名显上。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是接下。遮令不退。故第二周等赐牛车。显上。以假羊鹿。引生出于火宅。接下。第三周宝处在近。显上。说二涅槃。接下。合取名通彰。   言即十二种等者。略标类摄也。此经中接下显上通彰三义。摄瑜伽论中十二种方便。彼论外六种。即是此经接下。内六种即是此经显上。合此内外。成十二种。即是此经通彰也。   言方者统情机等者。统情机之法轨者。解方也。统者摄也。情即有情也。机者寻常解。机者根机。即自有情。此间解机。机者机要。即目教法之体。名机要也。   言法轨者。法谓方法。轨谓轨则也。此经有显上之方法轨。则能统摄。得能被众生机要之法故。   言统情机之法轨曰方。问何名便。答便者。济物理之要宜也。便者。宜便要便也。济者津济也。济者济益也。物者根也。理者法也。此经之中。有接下之便。作济物之要宜也。此经之中。有显上之便。作济理之要宜也。   言方谓方轨方法者。显上也。解方字也。问何名便。答便即要便。济理也。便宜济人也。解便字也(上略方便也)。   言情谓有情者。解前标中物字也。机谓机要。解标中理宗也。统摄机情。人也。机要之轨法。名方法也。   言贯人贯法者。此经之中。有接下之方。贯人。此经之中。有显上之方。贯法也。   言物谓人等者。人物根性也。理谓道理。法也。此经有接下之道理。能济人。此经有显上之道理。能益法也。   言济人益法故者。别结便字。摄云。济人则利有情。接下。益法即令法久住。显上。合此名通彰。   言此言意显等者。双结方便二字。有济人之利便。有益法之轨则。名方。故言方便。   言亦方亦便者。问方便二字。六释中何释。答疏言亦方亦便。持业释。将方就便。便则是方也。将便就方。方亦即便。安国唯依如来后得智。智是体。方便是用。用向上有益法。亦方亦便。有利生之便。名方便。   言由此义推等者。有取依主有财持业三释。非也。今准经中上下道理。接下显上。通彰三释(上三方便了)。   言三种合是等。经论相摄内六种。是此经显上。方便外六种。即是此经接下。合此内外六种一处解。名通彰也。   言瑜伽四十五说等者。初明所成十二种。次明能成六种。前来当经之中。说有三种方便。正是所要。今此疏主见论家说方便。故引来。非此所要。论具标云。云何菩萨方便善巧有十二种。答依内修证。一切佛法有其六种。依外成就。一切有情亦有六种。二六成十二种也。   言内六种等者。一慈悲顾恋者。即深念众生心。如地藏菩萨。见众生入地狱。菩萨亦入地狱。不舍众生。如于父母怜愍于子。经言。大慈大悲。常无懈倦。恒求善事。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朽故火宅。又云。长者闻已。惊入火宅。问何名内修证。答为众生而复发心。即以悲心而名为内。   言了知诸行者。由不舍生死。亦能了知诸行。即厌离有为心。一切有为法之总名。为了知诸行。有漏不净。无常败坏。刹那生灭。而不染着。名了知也。   言忻佛妙智等者。菩萨所修行小善。忻求无上之妙智。即四智也。初一化身因。次一法身因。后一报身因。   言不舍生死者。菩萨发愿。若一切众生不成佛者。我终不取无上菩提。名不舍生死。不同二乘厌生死求趣涅槃。   言轮回者。菩萨虽处世间。轮回六趣。教化众生。而于世间。不生染着。   言炽然者。菩萨行行如救头燃。精进修习无时暂辍。由智故轮回不染。乐利乐他故。炽然精进。有抄将下三句。释上三句。又云将上解下胜也。   言外六种等者。即菩萨利益众生。令众生舍微小物。或一团食。或以一华。由回向虚空法界一切诸佛。其物虽少。而获福无量。故颂云。若人好布施。天神自扶将。施一得万倍。安乐寿命长。如一食施辟支佛。天上人间九十一劫常受快乐。   言令小戒等者。如薄俱罗持不煞戒。经五不死。乃至当得无上菩提。亦引大善根也。亦简外道持鸡狗等戒。空无所获。暂持戒八戒。生天受乐。远招佛果。名大善根。颂曰。若人于百劫。供养百罗汉。不如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齐。以八戒一日一夜得生天。名小戒也。   言增圣教等者。增谓增益。增嫌之义。有诸众生。于诸圣教。而不解了。随文执义。而生增嫉。谓不解佛密意有空二种言教道理。执空者。增于有教。而生恚恼。执有者。增于空教。而生恚恼。如佛说空。本空遍计。不空依圆。总拨为空。即是增益他圣教也。菩萨即以种种善巧方便。随顺而会通解释之。除其恚恼故。   言处中住者。于内外及空有教中。亦不生受。亦不生增。名处中住。亦令趣入。即令种解脱分善根。不能进修。菩萨以种种方便。令其趣入也。言已趣入者令成就。成就即是修行。已修行者令得解脱。解脱即是三乘无学果也。   言十二种中为成四等者。明能成六种。为成外六种。所以修能成六种也。外六种为所成也。摄释云。所成六中。初二少施等善。感无量果。二小戒等力。引大善根。由此初二种。已成满故。不要成也。从增圣教。已后成也。即是能成六种。成所成四种也。问何名能成六种。答第一随顺会通。成前增圣教者。除其恚恼也。第二共立要。契第三异分意乐。第四逼迫所作。成前处中住者。令其趣入。第五施恩报恩。成前已趣入者。令其成熟。第六究竟清净。成前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言随顺会通者。诸谓众生闻诸教说一切法皆悉是空。遂生增嫉。菩萨即以方便随顺。而与会通。将欲说时。先现柔义。身语接引。令生爱敬。除彼于己所生恚恼。彼生爱敬已。于法起乐。然后为正说法等。   言将为说者。意言若先美人。后必慕法。   言彼不解空密意言教者。出不解人。   言一切诸法无性无等者。出不解事。论有五句。一皆无自性。二皆无有事。三无生无灭。皆四等虚空。五皆如幻梦。前三句法说。后二句喻明。疏阙虚空。或疏云等者。亦是等虚空也。即是正出外人所迷之经也。秀云。谓世尊经中。说一切法无性无事无生无灭。如幻梦等。皆是世尊密意而说。非是诸法其体都无。所言无者。但约遍计所执。众生不解佛密意。言一切皆无。遂生憎嫉。名为不解空密也。   言无性谓圆成。无事者谓依他。不同禅师。菩提涅槃亦无。非此计也。   言如理和会者。正会有四句。问和会何法。答会前提圣教者。除其恚恼也。   言彼经不说一切等者。会第一句也。经意不说依他圆成一切诸法总无。其自体故。言不说一切法体都无所有也。有为无为摄一切法尽。名一切法。即是依圆二种是有也。   言但无所执可说等者。为有愚夫强执增益。我法自性。恐不能断。故密意言一切法都无所有。言无者。依圆二性向上。遍计所执言教向下。都无定体。故言但无所执可说自性。不说依圆亦是无也。问但无遍计一种。云何经言一切法皆无自性。答能遍计心。执彼彼物。所以遍计亦名一切。但约诸法上。可说自性。谓一切法离言说。言说不得诸法自性。执有言说诸法。皆是遍计所执。意言谓能遍计心。无始已来。依名计义。以义计名。此所计法。举体非有。但是计心。执有自性。今者说彼言无。非是无彼所遍计境依他性也。问所遍计境为通何性。答摄大乘说。是依他起性遍计心等。所缘缘故。既为所缘缘。必须有体法故。彼所执我法。是所遍计。问执心起时。当情我相。说为何等。答此但名境。不名所缘。缘境义宽。无亦名境。所缘缘狭。无法即非取。彼依他法为所缘缘故。意言自心变起。离自心外。无有别境。能牵于心。如彼依他。问圆成实性。何非彼境。答真非妄执。所缘境故。若依展转说。亦所遍计。如计绳为蛇。迷杭为人。麻喻圆成实。绳喻依他。作蛇解时。便是遍计。理实通迷也。   言据第一义非等者。此会前五句中。第二句经中无事也。若依一真法界。此言说事。都无实体。意言虽有依他圆成二法。所言说事。然依此事起遍计言。如此遍计言下所说法之自性。如兔角等。性离言诠。彼执法心无其自性。若尔。与前性何别。答前约无其体性。此约无其事相。前即所计境。此即能计心也。   言既彼性事等者。摄云。会第三句。前说性事皆遍计所执。本无自体。体既是无。何有生灭。皮既不存。毛将安附。所以彼经言。一切诸法。无性无事。无生无灭等。第四句如虚空等者。疏中阙不引。摄云。彼论云。譬如虚空受种种色。色无之处。即显空虚。犹如依圆。为我法二执所蔽。执无之处。即显真如等。   言又如幻梦等者。会前第五句皆如幻。梦明彼依他。犹如于梦。如手巾上结兔。显是幻也。睡中所见梦也。既是幻梦。皆是虚妄所有。都无作用。又依他性但如幻有。由此会通。令增圣教者。得除恚恼。意言一切诸法。即依他起。皆如幻梦也。   言非如显现者。依他法上。有体有用。名如理显现。遍计性无体法。不似依他法上体用显现。   言亦非彼事都无等者。意道遍计性向下依他法。是有遍计。不同依他法是有。故言亦非彼事等。   言二共立要契者。契者约也。论云。菩萨若见有情求饮食资具。疾因名利。工巧艺术。即便共彼。先立契云。汝等若能知父母恩德。及供养沙门婆罗门。乃至若能持戒。我当随汝所欲。与汝衣服等。如其不能。乘不施与。此第二第三度。成前处中住。令其趣入。   言异分等者。有二意。一者先许者之名同分意乐。二者异于彼故。名异分。又意。一者先许后通。异前分故。二者非内心尔。外现违内。故言异分。论云。谓诸菩萨。与诸有情。立要契已。彼诸众生。得如上衣服资具田宅。不肯修菩萨行。及以利益之意。先许不与。或已却夺。非是恶意而不与也。彼若修善。还却与之。现愤恚相。非内意乐。实欲拔济。示现嗔恚。名为异分。   言此等权时等者。问菩萨教化。何起嗔恚。答疏言。此等权时等。如世父母。愤责子时。汝甚愚痴等。非内心实等。   言四逼迫者。或前处中住。令其趣入。   言有自在力者。论云或为家主。或作国王。名自在力。不知恩德者。与钱财饮食。于彼前人。有大恩泽。彼不顺行。名不知恩也。先求所许。与钱财物。彼不修行。并不与之。令断所求。故大论云。诸亲用等。若于父母。不知恩报恩。乃至毁戒之者。乘即不与衣服。或当捶罚或当驱摈。立一使人。当令伺察。由是有情怕怖治罚。断诸恶法。皆修善法。瑜伽论云。逼迫所作。方便善巧也。   言五施恩报恩者。成前已趣入者。令其成熟也。   言曾于彼所等者。菩萨曾于有情。或济所须。或济危难。令得安乐。彼诸有情深知思慧。欲得报恩。菩萨尔时劝令修善。以受报恩。菩萨告言。汝等以非世财成相酬报为大恩。汝但修善。名大报恩也。此下第四第五成度前已趣入者。令其成熟也。   言六究竟清净者。第六度成前已成熟者。令得解脱。究竟者毕竟也。清净者离染也。果道满已。已历三祇。令生忻乐。请转法轮。论云。云何菩萨究竟清净。答先现上生睹史多天。无量有情。作如是言。有菩萨生此天来。不久下生。往瞻部洲成佛。觉我有情随佛下生也。即是弥勒菩萨。于昼夜六时中。一一教化五百亿天子。成不退转。   言此中方便等者。指方便品也。即是瑜伽论能成六种中。随顺会通。成前增圣教者。除其恚恼。亦即通三方便。会昔三权。接下。通今一实。显上。合此二种。名通彰也。   言决择唯识等者。金云。两文说有二种。皆是此法华中方摄。设于二乘。即是拔济。回心向大。即是回向也。   言如其所等者。秀云。彼之拔济方便。即此接下。彼回向方便。即是显上。合彼二种。即此通彰也。   言皆此所摄者。潞云。拔济是此会昔二权。回向是此显今一实。问何名决择唯识。答唯识有三名。成唯识。净唯识。三十唯识无决择唯识。决择即瑜伽决择分三十卷也。   言出体性者等者。即别境中慧也。   言无分别智等者。秀云。方便之体。合以名句文。而为体性。今取智为体者。谓后得智有此言说方便故。但约智而为性也。从本言之有二种。一本智。二后得智。本智如哑受食。无言无说。又根本智如人远行。渴得一碗蜜浆。正吃之时。口说不得及。其吃了唱美。方有言说。根本后得二智亦复如是。问今此品中明方便智。以何为体。答唯后得智为体。通根本也。问如何解方便。此间说根本智耶。答因有根本。方有后得。故先说也。二者。后得智为他说法。必由根本智内证。所以疏言。无分别智。内冥真理。后得智中为他说法。   言唯识等说等者。对法论说十度中。后四唯后得智。第六唯根本智也。后五即般若方便愿力智。此京说。若约十度解。后四唯后得。第六唯根本。若约六波罗蜜说。第六通加行。后根本行得三智。今授十波罗蜜说。方便波罗在第七地。只合言后四波罗蜜多。皆后得智性故。若言后五波罗蜜多皆后得智。滥他第六度。唯是智根本。如何通会后五。答章敬云。今取后五波罗蜜为一句。多皆后得为一句。则无妨也。以彼后五中第六一个唯根本智。余四唯后得故。言多皆后得。意言疏约多分言。云皆后得。非唯后得。   言其能所诠等者。会违也。问前释中方便通教理。如何出体但言智耶。答有二。一依以别就总解。二依摄末归本解。且初解。疏自通云。其能所诠性又各别。是第一义。因智而显。是第二义。能诠是教。所诠是理。教之与理。性各自别也。教是别。理是总。摄别就总。但言方便智。二云。教理两种虽殊。因智而显。智为根本。意言其能所诠虽二性别。并方便摄。俱因智显。所以取智因有后得智。方有能所诠故。   言下释本文者。分三。初疏科初周。次论科此品。后众科此品。今当疏科初周。且序分正宗流通三段。不同今当正宗。正宗中分三周说。法说。喻说。宿世因缘说。三周不同。今当第一周法说。法说有四。初世尊晓喻。方便品。二鹙子领解。三佛重述成。四为之授记。   言此四之中者。初晓喻。在方便品。   言后三等者。领解述成授记三文。在譬喻品。且领解者。经言。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等。三佛重迷成。经言。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于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四为之授记。经言。舍利弗汝于未来过无量无边等。问上根鹙子闻法说一乘。疏主何言晓喻。一何相违哉。答此是开晓诱喻之喻。非是喻况之喻。问荷恩云。如猫牛爱尾。如优昙钵华。岂不是喻。答有二意。一晓喻之字。从言傍作。论由明也。若喻况之喻。口诱傍作也。二云。虽猫牛等。言非是此问。正说喻处也。   言佛晓喻中论判为五等者。只缘经是佛说论是菩萨造。所以先依凭论家。科为五般。初叹法胜妙分。经言。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云云)。二叹法师功德分。经言。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三大众定疑分。经言。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若憍陈如等。千二百人。第四大众定记分。经言。佛告舍利弗。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第五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断疑分(上科了)。   言法为佛师者。问何要取初叹法胜妙分。答疏言。法为佛师一句。是涅槃经诸佛所师。所谓法也。   言人由法以等者。问因何第二叹法师功德分。答疏言。人由法以成德。书云。人能弘道。道以润身。   言诸声闻等者。问因何有定疑分。答疏言。诸声闻等五句。疏初三句解定义。后二句闻叹已下解疑字也。然定与疑别。并约鹙子说也。于自所证有余涅槃。遂执为决定。闻佛叹二甚深。遂有疑生。合此二种。名定疑分。经云。佛说一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是定义。而今不知是义。所趣疑义也。   言佛心所为等者。问何故有定记分。答疏言。佛心所为等。谓先说无量义。后说法华。只为回心声闻作佛。问定疑分与定记上何别。答前定疑属众生。今定记分属世尊也。本来放光现瑞。佛心决定。谓以有所为之人决定。为舍利弗等。说法华经。   言唱止邀其等者。问既言决定。何故三请方说耶。答有二意。一欲令声闻生殷重心。声闻之人多皆慢法。于一乘法上。若生慢。永劫不得解脱。故令三请。二令恶人退席。故有三止。一往者似佛不肯说。唱止之时。却是说相。欲令声闻生坚固心。三令不退其心转转坚牢。定者佛心决定。记者分别解释。   言众人之内等者。问何故有断疑。答疏言。众人之内等。闻前唱二甚深。及三请三止。遂生四种疑。一佛于何时。出先权后实说。二云。何知是增上慢。三云。何堪说法。四云。何不成妄语人。向下说经。为断此疑。名断疑分。故论成五分也。   言或分为二等者。众主欲拟科。当品经文去。先将论家五般科为两般。以义分出也。简要云。三般科为定疑分。后两般科为断疑分。   言二深先唱者。正宗之中三分科经。今当法说。法说之中。今当世尊晓喻方便品。疏科为四。四般不同。今当二深。先唱警察群生之心。如来入定。观一切众生。根有上中下。名察也。从定起唱二甚深。名警。今取声势稳。名警。警者动也。察者觉察也。先唱二甚深者。即是警动觉察二乘也。   言初叹所证等者。即是诸佛智慧是所证。其智慧门是所说。则叹所证法妙所说法妙。此皆尽属所。二云。二深总是所证也。说则说所证法妙。叹则叹所证法妙。通此二解。   言初总标胜妙者。即是诸佛智慧及智慧门也。   言所以者何下释等者。若约近说。五种智慧。五种甚深。此释中诸佛智慧也。又八甚深及五难。释此中教门也。若约远说。一部经中。说理智处。总释此间智慧。说教权实处。总是释此间智慧门。   言初显自在等者。经言。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若唯论牒。梵本经云。尔时世尊入甚深三昧。正念不动。以如实智。从三昧安祥而起。纪(多十四字)纪国科五句。一尔时。二字。入定时世尊二字人。三从三昧起者。所起定。四安祥者。现定相。五而起者。正起定也。问何故论解与经不同。经言。三昧是定。以起也。何以论云。以如实智观。答缘经云。三昧是定。从根本智观起。亦是三昧。后得智观起。亦是三昧。天亲菩萨意从简滥所以言从如实智观起。意显世尊从根本定起。不从后得智定起也。又摄云。论举慧影定。邻近释。意说本体用分。了俗证真。不相违故。   言以如实等者以者。以由也。如者称也。称者可义也实者如实。实者则真如也。唯用正体智。如实而智。名如实智。内冥真如理。名之为观。贯同。二云(官音)。如者真如。如实者实相之智者。是慧也。观者是实以如实三个字。是所缘境也。智观即是能缘心。此后解观字。是定不邪慧也。念缘曾习境。定缘所观境。观是定境。举所缘境。显能缘定心。故名如实智。观从定而起者。示现出定相也。   言起已告舍利弗等者。问佛无不定心。常在定中。何故世尊从定起耶。答疏中二意。一云。初示现如来。得自在故。二云。如来入定。无人惊悟故。如目连于猕猴池边坐得无所有处定。闻象哮吼声。因惊出定。问象哮吼声为定中闻声。为出定闻。答小乘不许定中能闻。若闻声时。已是出定故。大乘不尔。许在定中闻声。如舍利弗坐定。被大力鬼柏头。出定来。乃觉头痛。此并有惊动。不同如来入定。无人惊悟故(论解了)。   言观无量义等者。疏解论文。问无量义处定。与如实智观何别。答根本智证着出水之实理。名实智观。若证着出生众义理。名无量义三昧。   言佛定殊胜入已等者。问佛入定时。余人还惊。得如来出定否。答疏言佛定等。   言又显于定中等者。问如何他人惊。不得佛自出定。答疏言又显于等。意显佛自在故。要入便入。不假作想。要出便出。不假惊故。不同凡夫等入定时。先种种想加功用。方能入故。佛即不尔。出入纵任自在。从根本起入后得。后得智中。徐审当根。故从定起。   言即由二义者。结前论处二义。即由二义者。一自在力。二无人惊悟。   言虽是无量等者。料简所依定。问既言入无量定。即合是无量义。便为定名。何言第四禅。答疏言虽是等。意言依第四禅。观无相理。离八灾。定慧均平。是无漏功德胜故。   言不告余人等者。秦经云。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论引梵经云。以如实智观。从三昧安祥而起。起已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如来所证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问会中声闻无数。何乃偏告舍利弗。答疏言不告余等。意言此经智慧之经。唯与鹙子智慧。涉深相应。利根第一。故告舍利弗等。相应者相当义。   言谓舍利弗声闻者。问何故不告余声闻。告舍利弗。答疏言谓舍利弗等。如来说法。鹙子悟解所以先告舍利弗等。   言一闻即解者。简余声闻法就未解也。   言佛凡说法等者。机谓机巧。开要有情身中有此机要。或施或张。如来观之。以接道法。如世之机。以是疏之文巧。即开以总。掷之左右。交加织络。乃成奇异罗锦。此亦如是。此品初唱二甚深。二乘不知。便是如来脚践蹈。又云。假使满世间等。鹙子惊怪。父巧大开。从恶人退席已去。世尊广说开示悟入。掷言教总。交加织络。舍利弗未来世成佛。号曰华光佛。便同锦绮。故喻于机也。   言根法相应者。初周法说一实。唯与上根鹙子相应。故独告彼。即是鹙子上根。而不假喻说。名根法相符。问菩萨更利根。岂不与如来相应。答菩萨不是正为也。   言不告菩萨有五者。问何故佛唯告鹙子不告菩萨者何。答疏言不告菩萨有五义。   言一为声闻者。问如何不告菩萨。但告声闻。答疏言一为等。意言即令二乘回心。已舍权取实。断所知障。修法空智。令证无住涅槃。是声闻所作事故。问第六住前。多是惊怖菩萨。欲退住二乘。此菩萨云何不告耶。答权有二种。一权心。二权乘。告声闻意。令舍权乘。彼是权心。故此不相应也。   言二为诸声闻等者。前是舍权。今此取实。   言三护诸声闻等者。防护声闻下劣之心故。二乘本来早起怖畏。生悬崖想。若佛出定。更告菩萨。不告声闻。声闻转生怯弱心。故决定却取二乘。不肯回心故。所以出定。先告声闻等。   言四为令余人等者。经言。大智舍利弗。令得授尊记。我等亦如是。必当得作佛。   言五为诸声闻不起所作者。即二乘云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更不求趣大乘果故。所以佛破此执。声闻执极。遂先唱叹二甚深。令除小乘究竟果满之心故。   言果满证圆者。道谛为因。灭谛为果。灭为所证。道为能证也。   言菩萨于五事等者。问菩提既利根。此经是智慧经。欲说此经。何不告于菩萨。答疏言菩萨于五等。   言傍告无爽者。问佛说此经时。诸求三乘人。有怀疑网。乃有疑皆断。即三乘中有大乘者。此正告不定性。兼任持所余何言不告。答疏言傍告无爽等。   言正告不定性等者。问一种不定性。何故声闻正告。菩萨言傍。地前小菩萨亦是不定性。答疏言正告不定等。意言权有二种。一正告住权乘者。傍告住权心人也。   言所叹之法略有等者。然经文中。理上即有甚深。教上但言难入。不言甚深据实。合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甚深无量。若教若理。皆合有甚深。   言故论云有二甚深等者。问争知教理皆有甚深耶。答疏言故论云有二等。一证甚深。谓智慧者。此之智慧。通性及相。性即所证理也。相即能证智也。本智亲冥证。后得变影证。皆名证甚深。通五智慧。皆是如来所证法也。   言梵云阿笈摩等者。疏主解智慧门。古经论云阿含。讹也。新翻云阿笈摩。此翻为传者。瑜伽八十五云。师资展转。传至今。由此道理。故名阿笈摩。即四阿含等是。据实。一切大乘经论。名阿含。总是上古诸佛。展转传来。下经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如是诸世尊。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或翻为教。或翻为净。教有三义。一者。体是无漏。故名净。二者。从真如法界海中流出。故云净教。三者。教体是无满。众生闻者。除惑业。得除有漏。亦成无漏。约用名净也。   言此甚深义通等者。下疏主分配为缘。理上有五种甚深。能诠教诠着五甚深。道理教上亦得五甚深也。恐人疑只将谓理上有甚深。教上无也。问争得知。答论意如此。一证甚深。二阿含甚深。又云。一者体妙。二者难了。问何故论家甚深通两处说。及至解经文处理上配五深。教上配五难。答所疏言。然理正得甚深之名。门深乃称难见觉等。缘所诠理胜。正名甚深。能诠教。教对理劣。不得正名甚深。将教上甚深义。改作五难。五难者。亦是甚深义。此各有二义。一所诠理。自体是深。法当体正得名甚深。二者智慧。是佛所知法。正名甚深。教上亦有二义。一者教。对二乘浅智。不正名甚深。但名不知。二者教。因理深。教随于理。亦名深。不可共他理齐等。所以不正名深。但言难见难觉难知难解难入。   言二乘不知等者。有二说。一云亦者。亦二甚深。意道甚深之义。既通教上理上。总有其二乘不知之言。亦通教通理也。二云亦字亦理。理向上不知。意道不唯教上二乘不知。理上亦不知。今且说于教上尚自不知。及显理上更合不知。教尚分粗浅。由自不知。理更甚深。灼然不知也。问何故但言诸佛智慧。不言诸佛定。答智慧正是二乘所求。二乘所无。故先标唱。令其问取一乘。亦是经之宗体。故不言诸佛定。   言自余别列等者。摄云。五深别属理。五难别属教。五深者。一义深。二体深。三证深。四依止深。五无上深。五难者。一难见。二难觉。三难知。四难解。五难入。金云。甚深别属教。无量别属理。谟云。自余之言。自一分甚深。通教及理。言理故教。二法无量。别属理也。问五深五难。有何差别。答五难得二乘不知。五深者据佛所证。   言论说智慧者。此一句引论也。谓一切种一切智智义故。此标章也。此上十五字牒论标章也。谓一切种一切智智义教。此是论家解。论云。一切种者。种即种类。种类不一。名一切种。此解一切种三介字也。此一切种。是向下智体。向上义也。且一切智三个字。属如来五蕰身。假者身。是如来身。是一切智人也。一切智人身中有此智。一切智智此智体。通性相。菩提涅槃。有为无为尘沙万德也。义者境也。义有二种。一义谓义理。二义谓义境。初唯俗智境。后通真俗智缘也。若真如。是根本智家所缘境。名义。若余有为法及变影缘。如后得智所缘境。名义也(论文了)。   言一切智人之等者。疏主解也。一切智三字。属如来身也。向下重言智体。却是论家最上一切种。种者种类。菩提涅槃含持众多种类。名一切种。种即智也。此第一解。疏主依人法解。缘经文中言诸佛智慧。智慧两字带得人与法一处来。此人法中。解一切智智。兼解向上一切种也。一切智者。一切智人也。一切智人身中有此智。名一切智智。此第一解。顺初周经文。理智双说。开示悟三。菩提涅槃。顺此第一周。故作此解也。   言或一切等者。第二解也。一切智者根本智。重言智者后得智。相合一处着。名一切智智。   言义者境也者。问何名义。答疏主义者境。即是根本后得两个智家所缘境也。义有二种。一义谓义理。二义者境义。问何谓彼境。答即一切智人之智境。名一切智智义故。   言何谓彼境等者。疏主又将论家一切种三个字。作种类义解。何谓彼境名一切种。答疏言谓一切种。一切种者。谓若空若有等者。若空即二无我。即遍计。若有即依他圆成有为有为即依他。无为即圆成依他染分名有漏。净分名无漏。若教。是十二分教三乘教。若理。一切道理。理真理理。又有一百法。有为九十四。无为有六种。有漏三十一根随二十六无想定及事异生性悔眠。无漏七灭定六无为。名一切种也。   言谓此一切种者。将一切种三个字。是他一切智家所缘之境也。   言即此一切种等者。别结皈也。一切者。即根本智后得智。境即真俗谛境。三种法总名所诠之智慧。总是解诸佛智慧也。   言今以理穷等者。重明一切种。疏主前来虽有多解。犹恐解一切种义不尽。又前来虽以本后人法解智慧。疏主缘道理未尽。今以理穷。更作五种智慧。解一切种一切智慧。乃尽也。五种智慧。即同般若五种也。一智慧性者。谓实相般若。智慧相观照般若。智慧伴眷属般若。智慧因文字般若。智慧境境界般若。   言一切智慧性者。性谓真如。故下经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言论自释云等者。问真如何名智慧。答二意。一云。论云。谓如来藏。法身之性不变故。佛智具知此实相体。穷源尽底。故名究尽。二云。谓真如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既言如来藏性为体。真如亦名智慧。   言揽法成人等者。问此间是所证所说法妙中。如何引能证能说法师功德经文来。解此间所证法妙耶。答。佛无别佛。揽智慧为佛体。能成所成。皆是智慧。揽法成人。人之所成智慧性。唯取真如。此真如又须是如来身中真如尘沙万德。十地菩萨揽法不尽。不得成佛。此先由成佛。具能证智。证所证真如。方堪为智慧性。性之与相。皆是智慧。皆是佛身。故引下为证也。二云。揽者证也。先由穷尽诸法实相。证尽法身理。方是佛身。佛身因此智慧性。成就得也。疏主下解云。法即是佛。佛即是智慧。佛身不离智慧(此正义)。   言无漏能者。无漏简有漏。能观简所观也。   言方便知见者。根本名知。后得名见。谟云。知约内心自证。稍亲。见约外缘于境。稍疏。故配本后。   言智慧伴等者。是相应功德。即佛身中心心所及诸功德法。经云。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等。   言智慧因者。因有二种。一言生因。名句文等。即是经云种种言词也。二智了因所起知解。下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因中万行。唯因非果。能诠教通因中果中也。所以能诠及万行。为智慧因也。   言如是相等者。准下料。为佛所说法。如证而说。如是相者有为。如是性无为。如是体五蕰非五蕰等。力常法作无常法。因建立果义。缘成辨报义。果四果。报异熟名报。本即不生。末即生。   言今智慧门既是等者。门既是能诠教不取取四舍一。次依诸文。唯取一。然依诸教。五甚深中。多唯智慧性。真如为体。取舍一余四。后依此经。取二舍余三(上科下解)且初准理。通四慧者。准道理。不取能诠教。取余四慧。性相伴境。名诸佛智慧也。问何故不取能诠教。答一缘是能诠教。二缘是权方便。故不取也。兼简智慧因中一分行。亦不取也。问何故不取智慧因中行耶。答今此解果中功德也。教既是因。简万行。又是因非胜故。不取智慧。因中万行。一分但说四全。故言即余四慧也。   言义虽可尔者。明取舍也。诸教唯取一。向前说五甚深。道理实如此。然依诸教五甚深中。多唯慧性。唯取真如理。名智慧也。   言诸教者。即是胜鬘涅槃也。   言五甚深中等者。问何名五甚深。答即是义体。证依止无上取此五种也。不是此间性相伴境。因此是五种智慧也。然五甚深。唯依一真。如向上立也。疏主引诸教来。例同此经。亦合取真如理。为诸佛智慧也。   言以阿含甚深即昔等者。问此经何处是取真如理。名智慧处。答此经亦有处真如理作智慧。一乘亦名为智慧也。所以疏言。阿含甚深。即昔三教。一往看。恰似解智慧性处。忽然说阿含甚深。即昔三教。有似疏文孤起。却是疏主深意成上。此经舍权取实。真如为一乘体。问一乘以何为义。答一乘者真实义。唯真如理。名一实也。阿含甚深。即三乘权教。教既称权。返显教下。所诠理。是实将权教。显实理也。问何以知此处阿含教下唯取真如理耶。答论云。证甚深无上甚深。疏主引此文。证真如理。名一乘也。彼证甚深无上甚深皆以真如为体。   言无上甚深者。问此经何故唤真如。作智慧也。答疏言无上甚深。是大菩提故。故知真如亦名智慧。   言胜鬘经中等者。胜鬘经中。说一乘体即真如。胜鬘既尔。此经化城品宝所亦然。皆以无为为二乘也(上密会诸教但取一舍余三)。   言今此经中等者。此经中依实胜慧。取二舍余三。依实二字简权也。智慧因中。教行两法。对果称权也。胜慧二字简因伴境三是劣法。亦非胜也。今唯智性智相也。问莫违他家五种智慧道理。答举此二种。余三自成也。论家胜劣双取。即言五种智慧。经家举胜也。偏言二种性。即涅槃相菩提此二为体。自余三成。   言菩提菩提断皆名等者。问为复此经独取理智。为复兼诸经。亦有说处。答疏言言菩提菩提断等。此是金刚般若论云。菩提断障得处。亦名菩提。真如是断障显处。亦名菩提。真如是智所依处。亦名般若。一切有为无为。皆理智摄。名摄一切尽也。   言牛车言作者。经云。吾为汝等造作此车等。显是智相。有为之法。可言化故。无为常住。不可化故。   言各与一故等者。是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重显牛车。亦复有为。各各从自无漏种子生。无为常住。一体不可言各与一也。   言宝所旧有即智性故众共等者。众商往宝所。共取义昭然。佛子各证如。即名众共取。如山中宝藏众共取。疏主缘古人取涅槃为车体说着处。皆便破古人牛车言化显是有为也。各与一故。显不是无为。无为共有故。宝所共有。是智性故。众共取故。不言各与也。示佛智见。是智性。悟佛知见。是智相。即是菩提涅槃二故。   言由此有故等者。问此经既取智性智相二种。为诸佛智慧。莫违他论家五种智慧道理。答疏云。由此有故。余三自成。问云何由智性相二种故余三自成。答既有智慧。同时心所。即是其伴。智慧要因于教及万行生起。即有因也。智不孤起。必托于境。故有伴境因也。故言余三自成也。   言下云一大事等者。开佛知见。双开菩提涅槃。示佛知见。别示法身理。悟佛知见。别悟报身智。性相二种。即唯此二。若因若果。因中理智。果中理智。故言即唯此二也(上解诸佛智慧)。   言谓此智慧等者。问何法是理。何法是教。答疏言谓此等。意言真实之道理。非独真如名其理。诸佛智慧。通性相故。又真者真实。理者所诠之理。对彼能诠教权。所以理智名为真理。非是唯取真如名为真理也。   言三乘权教者。大乘教名权。对彼真理。亦名权昔。对不定性。于一乘上。权说三乘。若离一乘。三义不立。一乘教亦得名权。实无三乘。权巧施设三乘名等。   言总标实权者。双结实权理教二别也。唱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是标实。若近取同下五种智慧五种甚深。是释实。若远取三周说行果处。是释实。并两品一乘果。亦同于此也。唱其智慧门难解难入。即是标权。若近取五难八甚深。是释权。若远取三周之内及十二品一乘境中但说权教之处。总是释权。誉云。智慧甚深。教门难入。即表大乘理教。实二乘不知如来权说。即表二乘理教权也。   言欲令二乘舍权等者。问世尊方便品初总标权实。唱二种甚深。有何意。答疏言欲令二乘等。所以初唱智慧甚深。令二乘人知实而可取。初唱教门甚深。令二乘人知权而可舍。又前疏主解云。能诠之教名权方便。所诠智慧名真实乘。真实乘中。欲令二乘行因取果。   言故胜鬘等者。引彼经证正相当。问争知世尊四十年前为二乘人说权。令交法华会上舍权。答疏言胜鬘由此等。彼经说二乘四智。即是二乘四谛智。四谛智即是菩提。即当此经羊鹿。得涅槃者。即当此经化城。彼经言。二乘四智不究竟而得涅槃者。是佛方便。方便欲令不定性二乘得羊鹿四智及化城。涅槃已后舍羊鹿四智。令取牛车。舍化城涅槃。而取宝所。故言是佛方便。正同此经意。   言欲令舍二者。舍二乘生空理智。取一乘二空理智。即是登牛车。至宝所也。   言证甚深论有二义等者。略标也。卞和献玉。难了如楚王。不识其体妙。唯佛与佛能知难了。乃至二乘不测也。   言又甚深者一切等者。其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其智慧门甚深无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翻译之家。意在省略。理上唯言甚深。教门上甚深。回作五难。五难即甚深也。二乘不知。唯在教上。合一处说。意道二乘于教上不知。到理上灼然不知。教门粗涉。尚自不知。理更甚深。实是不知也。   言其五甚深者。今唯依真理解者。甚深二字。向上分出五种甚深也。   言一者义者。真如向上有差别义。故有种种名。一名法界。亦法性实际。常乐我净。有众多义。名义甚深。   言二体深者。自体性也。与万法为体性。常住不灭。名体甚深也。   言三内证者。凡夫总不证。声闻证不全。唯佛全证。故名甚深。唯根本智证余加行。后得不证着。余智不亲得故。   言四依止深者与迷悟为依。凡夫迷生死。真如亦与迷为依。众生悟解成圣。此真如亦与悟为依。又解云。与十二分教为依。名法界。与有为九十四法为依。名法性。与自他报化身为依。名诸佛本故也。   言五无上深等者。体最胜故。此解无为也。谓大菩提者。即无上义也。所诠者。即是甚深义也。其五甚深。古来唯依真理解。若依此解。前四甚深及第五所证。无上正等觉。正等觉之性。真如亦名觉。唯是真如理也。体是无为。后称为大。若依般若经及诸论解。第五甚深无上正等觉。通菩提涅槃。通性相。又准前来疏主取舍疏文中。然依诸教。五甚深中。多唯慧性。既言多字。即合小分通相。即是此间前四甚深。唯真如。第五无上甚深。通性通相。即四全一小分。是慧性。余一分通相也。问涅槃是无为。可得称无上。菩提是有为。何故称无上。答能证所证体不相离。总得名无上也。能证为因。所证为果。无上觉是无为。正等觉是有为也(上唯依真理解)。   言若兼观照等者。通性相解。若兼观照。智性智相。合名甚深。疏主意古人虽以真如为五甚深。今兼智性智相。合名为五甚深。   言其义甚深等者。用者义用。真如体至极微细。被根本智向上有断惑证真之义用。亲证得真如体。却向上智。说甚深功能。名义甚深。此是智相也。   言体甚深者。真如与万法为体性。净名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名体深。唤真如化体甚深也。此第二智性也。   言内证深等者。虚空虽然宽广无穷。不那日光能照尽也。空既无边。日光亦得无边也。真如加行智证不得。后得智证不得。二乘菩萨分证。内证有限。不得名深。唯有如来根本智证得尽。却向能证智上。说一个功能。名内证深也。此是智相也。问此与第一俱是正智。二法何别。答前约智上义用。今此约智体宽广也。   言依止深等者。与有为无为尘沙万德为依止。与诸佛为依止。问此第四与第二俱是真如何别。答前约与一切法为体性德本。今此第四约与一切法为依止。故是别也。   言无上深者。体通性相也。   言无著等者。问依何圣教。无上菩提。通性通相。答无著金刚般若等。   言此之二种体遍一切者。菩提有为法中尊。体遍一切有为也。涅槃是为无为法中尊。体遍一切无为也。此是疏主叙唐三藏和上本意也。疏主是三藏弟子。意言若诸经无上甚深。空取实相太狭。兼取观照。疏主叙来。为此经本意。   言若通义者。约所诠。四慧之中。智性智相。以此二种。解五甚深。若通义释。所诠四慧。性相伴境。一一皆有义体证。依四种甚深。一智慧性。有尘沙万德差别众义。名义甚深。二者。与一切法为体性。故名体甚深。此不如取体性凝然不生不灭。名体甚深。三者。唯根本智证。余智不能。故名证甚深。四者。与一切法为依止。名依止甚深(一重解)。一者。智慧相。相上有证理断惑之义用。名义甚深。二者。体是无漏。故名体甚深。三者。是能证故。理虽普遍智证之时。如函与盖。冥合真如故。名证甚深。四者。与尘沙万德为依止。名依止甚深也(二重了)智慧伴有差别义。故名义甚深。各自有体。名体甚深。与根本智同证理故。名证甚深。有为无为各自有体。名体甚深。是本后智家所证知故。名证甚深。与众义为所依止。名依止甚深(三重了)。智慧境。境者义差别也。差别众义。名义甚深。为有为无为各别有体。名体甚深。是所证故。唯佛智证达。穷尽源底。名证甚深。诸佛功德法。更互相依。名依止甚深(上能通义解讫四重了)。   言或智慧性相等者。一智慧性配义甚深。二智慧相配体甚深。三智慧伴配证甚深。四智慧境配依止甚深。   言唯无上深等者。唯无上甚深。在大菩提。诸德主故。不配前来四慧义也。前来义体证依止。此四甚深胜劣合论。配性相伴境四个智慧。缘第五无上甚深。摄菩提涅槃。唯是胜故。不配四慧。四慧是劣故。由无上甚深是诸德主故。总故。通有为处与有为中为主。通无为处与无为中为主。菩提是有为主。涅槃是无为主。意道唯菩提涅槃向上。则具说无上深。余处尽无。若空言甚深。不妨余四慧总有也。唯无上深。是正主。余四甚深。随他智慧。立甚深名。不是正主也。   言又非喻所喻等者。前来解甚深义。作三般甚深义解。尽是疏主叙论。今此下两句。疏主自出意。解甚深两字也。非世间物可以况。故曰非喻所喻也。不思则虑绝。不议则言丧。丧言绝虑。非喻能喻。故曰甚深也。问第五甚深。何不配四慧。答无上深中。具有性相二种。是功德主故。非喻所喻等。双显性相二种体故。不同前四有性无相有相无性。今此无上双显性相两种。故不配之。问前之四种。岂非果位。何故但言无上甚深。答据实言之。此五甚深皆智慧为先。四种亦通因果故。其无上深。唯在果位。故不别配。意此一句。是余甚深总德之主。故不别配也。   言上来解甚深等者。此是疏主唯经文道理解说。且就一边道理说。唯于理向上。言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向上不说有甚深无量也。   言准论解经等者。准论解经慧门。亦有五深。已上论家解。若准经文。甚深两字是总。唯依智慧理上。说甚深义。名总也。若别即合通教及理上。皆合有甚深两字也。问如何是教向上有甚深。答甚深义。即五难是也。缘经文意。从文句稳便。上句早有甚深。不可下句重说。所以改作五难也。又论家前解智慧云。一体妙。二难了。后解教门。亦云。体妙难了也。经家空于理上。言甚深者。是总句。问既通教上有甚深。甚深是别句。文在何处。答疏引文。阿含甚深。即五难是(上解智慧向上甚深下解智慧向上无量)。   言无量等者。五种智慧中。一是能诠教。四是所诠理。今无量只依所诠四智慧说。论家意。无量别属所诠理。慧门别属能诠教也。智慧向上甚深亦是用。智慧向上无量亦是用也(下依疏说)。一智慧性体遍。故名无量。二智慧相用宽。故名无量。所证理既遍法界。能证智尽无边。如函与盖。无处不遍。故名用宽。三智慧伴。总揽尘沙万德。为智慧伴。名德备。四智慧境。有为无为。若空若有。真俗谛境。周遍十方。故名法广。广者多也。前三约智体向上作用。立无量。后一约法体宽广。约境名无量。   言如空无限等者。章敬云。智慧性即体遍而如空。智慧相乃相宽而无限。智慧伴乃德备。而德数无穷。智慧境乃法广多。而终毕无尽也。又云。如空无限。双配性相也。性向上亦有如空无限。相向上亦有如空无限也。又伴境向上有德。数无穷终毕无尽也。智慧伴德数无穷。终毕无尽。智慧德境数无穷。终毕无尽。疏结云。故名无量。前来五种智慧中。疏主依所诠。四慧配甚深。今以配无量。亦依四智慧向上。配体遍用宽德备法广也。   言然今但说等者。疏主前来。解甚深处。第二解云。若兼观照智性相合。名甚深。偏取性相。名甚深。今此解无量处。亦作第二解。体者理体。德谓万德。路云。体德配智性。智性是诸法体。具尘沙功德。名体德也。作用配智相也。有达理证真之作用。故名作用也。问何名无量。答智性向上体德。故名无量。智相向上作用。故名无量。体德向上德备法广。如空无限。故名无量。作用向上德数无穷。终毕无尽。故名无量。谟云。体遍用宽法广。与如空等四句。皆是无量之义。此之八句。一一总解。即不离无量。一一皆是无量也。疏依总解配。金依别义理。彼此无违也。   言皆具无限者。问何以性相向上双配无限无穷尽二句。答疏言皆具等。路云。疏中一是无限。二德数无穷。三终毕无尽。略却如空一句。唯三句据理。合有四句。   言其门甚深亦有二等者。注经云。昔三教之言。通一极之旨。开中云。知智在说。说即为门。智既甚深。门亦难了。又云。堂隩者必由于门户。达智慧者。实显于名教。堂隩无门户。不可以游。智慧阙名教。不可以证。为门之义。其在此乎。智慧之门。依主释。其门甚深。亦有二义。一体妙。则如卞和献玉。当体是妙。二者难了。楚王不识体妙。则由教上有五难。五难即是甚深义。难了即是二乘不测。准梵本。具足应言。其智慧门甚深无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教门粗着。类黄叶之不知。证理甚深。同紫金之难识。婴儿之行实。赖于斯孩子啼哭之次阿娘过与一挺黄金。唯更啼哭转多。后过与一片黄叶。便笑欢喜。不作声。四十年前。声闻人爱假不爱真。与说大乘法。恰如孩子怕真金。华严会下如聋如醉。诸大乘经会下。我时在座。身体疲懈。恰如孩子怕真金。如来为说二乘法。但以假名字。引导诸众生。二乘闻了。欢喜修行。恰如孩子爱黄叶。论家牒梵本经。唯于教门向上。说五难者。有二意。一由所诠智慧上有五种甚深。能诠教门上有五难。二者。二乘凡夫等。于五种智慧向上不知故。教上有五种。亦有二义者。缘前证甚深。早有二义。亦智慧门。还有二义。故言亦有也。   言论引经云等者。问何名五难。答疏言论引经等。谓由所诠智慧是甚深故。其能诠即五难甚深也(上略标了)。   言一由所等者。疏中二意。一约所诠五种甚深故。教有五难也。二约凡圣智不知故。教上有五难。且初一由所诠义上有尘沙众义。名甚深。能诠教诠着其门难见。难见者。二乘于此教门。莫究其由。故名难见。见解也。   言二由智体者。所诠理上。智体深故。名体甚深。能诠教诠着其门难觉。意言如来二智二乘不恻。于此教门。亦难觉悟。所诠既不达解。能诠亦难觉了。   言三由智内证者。所诠理上有智体。内证深故。其门难知。正智证如。真契一切。体同法界。与理无差。由此二乘。于彼教门。不能知故。   言四由智依止者。由所诠理上与众义为依止故。其门难解。教诠智。智依如来体甚深。二乘不晓了。故于诠门。实为难解。其由于教理即易彰。理深既尚难明。于教因多迷谬。故教门难解。   言五由智无上者。由所诠理上无上深。菩提涅槃故。其门难入。二乘谛观十六行相。亦不能缘故不知。名难入。入者解也。问何故将此五深。别属五难。答欲显由诠深故。其能诠教门故。难见难觉等。问如何所诠智慧。但言甚深。不言难见觉等。能诠教门。但言难见等。不言甚深。答准论甚深亦通于门。经文从胜。但言智慧难见难觉等。但说能诠。举易况难。能诠之教。藏识尚自不知。所诠之理。杳冥幽远。灼然难悉。但于能诠门上。而说难见觉等。   言以教五难等者。结也。以教上五难。别配五种智慧甚深。今秦本经。只有两个。难解难入也。   言又智有二一凡二圣等者。第二意也。一现者谓现量前境。称境而知。得法自相。名为现量。凡现智不知。名难见。   言比智者。比度前境。名比量。彼此相比。如见烟等。比智不知。名难觉。   言圣智者。此约二乘小圣。非大菩萨。及如来故。   言有漏者。有漏智不知。名难知。   言无漏者有二者。一根本。二后得。初无漏根本智不知。名难解。后得无漏智不知。名难入。入者证解。问二乘根本智内证生空理。于教上不知。名难解。菩萨二空根本智内证二空理。岂能知能诠教耶。既不外缘。何得更责不知。答依展转说也。诸佛菩萨根本智。双证二空理。此理便是所诠。佛与菩萨根本智。既知所诠。返显佛菩萨后得智。兼知能诠教也。二乘根本智唯证生空。不证法空。即是二乘之人不知所诠。二乘人根本智既不知大乘所诠。返显二乘之人后得智兼不知能诠教也。问二乘有无漏后得智否。若许有者。如何羊鹿不登。若言无者。如何此言后得智不知。即是有何言不知。答据实有之。唯识五云。谓染污意。无始已来。微细一类任运而转。诸有漏道不能伏灭。三乘圣道有伏灭义。真无我解。违我执故。解云。三乘无漏正智。随其所应。违二乘执。故不伏。又云。后得无漏现在前时。是彼等流。彼亦违此意。解云。后所得智一向无漏。此由二空观所引。随应违二乘执。故准此文。有无漏后得智。然二乘人证理之时。后得击起。缘安立故。但为缘境不宽遍。故言小乘无无漏后得智也。寿量品云。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故知二乘有无漏后智。若尔。宁知不是本智。答本智一向内缘。不外缘境。若尔。前难宁通。答法华会上。正为不定性。回心趣大。为求佛慧。隐彼后得。杜绝彼心。犹如医师教。并令断故。说羊鹿有名不登。   言今经中唯等者。问天亲论主。解梵本经。教门上有五难。未审此经具几难。答疏言今此经中等。初无漏智不知。名难解。后无漏智不知。名难入。   言总显证教等者。论主解不知义。证者。所诠证智慧也。教者。能诠教门也。前来论家于证向上。亦说难了。于教向上。亦说难了者。即是不知义。今秦本经只有一个不知在教上。故言总显。若开为两处。即是别显。   言一切声闻等者。引不知文也。   言唯佛能知者。结也。唯佛所知境。所以二乘不知也。   言佛今所以叹者。问世尊何不直显说法华经。何要先叹智慧。后叹门深耶。答疏言。佛今所叹等。出唱二甚深意。为意欲令舍利弗等生疑。若不生疑。则无第三大众定疑分。为缘鹙子等本来执自乘为究竟。执则难除。疑则易遣。如来所以回执心。作疑心。令鹙子等生疑。求请说法也。乃至叹二甚深了。果然有疑。经言。尔时大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等。疑云。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即是疑前佛智。有所言说意趣难知。即是疑前其智慧门难解难入。疑则疑前二甚深。请说亦只是请说二甚深也。开示悟三。即是诸佛智慧。三周权说。即是其智慧门。所以佛叹二甚深者。论自解云。为诸大众生尊重渴仰。欲闻如来说故。二云。叹二甚深者。标也。   言为下将说等者。问何故双叹二深。先叹智慧。答疏言。为下等。叹智慧。为下三周。说一乘真实佛所得法之由渐也。故先叹智慧深。谓此智慧即是三周真实菩提涅槃二果。初周开示悟三。二种胜果。乃至三周宝所实理。所以先叹智深。欲拟向下说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所以先叹智慧。   言彰下所叹等者。叹教门。为下三周说权之由渐也。欲拟向下说。有所言说意趣难知。法实之由渐。所以先叹门深也。问何故先叹智慧深。后叹门深。答忻猒异故。先叹智慧。令声闻忻。后说教门令猒。又取舍异故。先叹智深令取。后叹教深令舍。与下三周所说二乘权教之由序也。谓此第一周中说。无二亦无三。第二周云。羊鹿二车有名无体。第三周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乃至息处故说二。是权教故令猒。   言不尔唯应等者。缘前智慧深及教门深总解了。所以此间解诸佛字也。总揽两字解诸字。万德以成佛解佛字。一个佛以万德。以成佛字。一个佛以万德成佛解佛字。一个佛以万德。成一切佛。皆揽万德成身也。二云。意为世尊叹智慧深。智慧之中有五种智慧。智慧因中。摄得能诠教。但叹智慧了。教门亦叹了。何要智慧外别叹教门。答世尊为生下说权之由渐。只为生下说权之由渐。所以别叹慧门也。若不尔者。但空叹智慧即得。何要叹门深也。   言所以者何者。意言论佛智慧。乃至慧门。我以得之。我得解脱。即得诸佛智慧。证甚深也。又得方便言教。声闻得四谛教。缘觉得十二因缘教。如何今说此之二种皆二乘不知。不知之所以者。何谓也。   言又此徴意者。意言若诸佛智慧。二乘未得名甚深。智慧门中。二乘权教。我以得之。何名甚深。是徴意也。   言所得解脱者。唯舍分段。断烦恼障。证生空理虽同。其摩诃般若大法身大解脱。所知障变易生死。智慧相即般若。智慧性即法身。汝所未得。汝定未知。   言受持读诵等者。信故能受。念故能持。披文名读。背文名诵。即十法中三行也。   言此显世尊等者。三大僧祇供养二十六恒沙佛。地前供养五恒河沙。初地至六地六恒河沙。七地至九地七恒河沙。十地供养八恒河沙佛。既逢多佛。长时受持。功积难思。故名甚深也。   言非如二乘略即等者。声闻人利根三生。钝根六十劫。缘觉利根四生。钝根一百劫。时既非远。值遇亦希。故受持等亦不名甚深。俱舍二十三云。诸有那植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分。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圣。乃至得解脱。又正理六十云。以声闻乘加行最久经六十劫。自果必成。解云。猛利修者。经于三生及六生及六十劫。若不尔者。或经千劫。婆沙七云。种解脱分或经千劫。流转生死。大论亦云。声闻极精进猛利。但三生。其次六十劫。其次无量劫。今准前文。利者三生。钝者六十劫。   言诸佛福慧者。唯识第九云。所修胜行。略有二种。谓福及智。且依六种波罗蜜多。通相皆二。别相。前五唯福德。第六唯慧。或复前三唯福。第六唯慧。余二通二。若依杂集。前三增上生道。名福也。后三决定胜道。名慧。   言精纯勇等者。勇表胜进。简诸染法。捍表精纯。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故。是所作善事悉成满故。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五   乾符六年冬温州开元寺讲大慈恩比丘弘举传写供养。   承元二年三月二十一日书写了。  凝圆  诸有书写□□福  后后胜善等流果  愿此相续尽未来  利益安乐诸含识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六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言果决者。略举十事名果决。一割肉饲鹰。二投身饿虎。三抽心为法。四挑眼施人。五剥皮为纸。六削骨为笔。七刺面为墨。八研头谢王。九臂燃千灯。十烧身供养。如是十事。实为难事。皆为求法。故名果决也。   言一句投火者。若能投身七仞火坑。当施汝法。菩萨闻已。欢喜踊跃。作是思惟。我为法故。尚应久住阿鼻地狱。一切恶趣受无量苦。何况才入人间火坑。即便闻法。但为我说。我入火坑。不将为难也。又昔佛为智光仙人。变身为兔。投火求法。   言半舍身者。世尊初入僧祇资粮位。作雪山童子。为求半偈。舍全身而五罗刹。   言增长心者。二意。一约增自功德心。如今之大德。为名位所系。恐名不称。专修善事。名自增长。二约自名远振。他人闻已。希慕高踪。见贤思齐。勤修善事。名增长他人功德也。   言由所成法者。秀云。即是智性涅槃。是未曾有。名快妙事。能成之心。四智菩提名快妙心。由所证理快妙事故。能证智名快妙。快妙之所说。于教故难知心。名大智断。一体用分。了俗证真。不相违故。   言无上深者。永泰云。快妙即举所取能。意取能证之智。无上深举能取所。意求所证理名无二种。意者互相影发。说令证故。初解取能。后解取所也。   言或难解法者。秀云。并属于理。唯佛能知。是甚深义。由甚深理。方说于教。名甚深也。   言入甚深者。入者解也。有二意心。一如来自入。二能合他人入文字章句。意难得也。如言一切众生咸皆成佛不解我意等。   言佛自持者。秀云。如此难事。佛自任持在身。任持不失故。   言不同外道者。如来说法因缘道理。以亲证而方演说。不同外道。自不能解。何能令他解。   言说因缘法极等者。因缘道理义。即是如来说名字章句。道理极甚深。佛自能证亦令他解。如化众生从初至末。与说其法。称彼根机。令得道果。名为说因缘法极甚深也。   言二随宜所说者。有五。一者知时。若为他说。复知时节不得过分。二者知处。如边地及不律处不须说法。三知根性乐欲。量根机授药。随宜而说故。四者。若不解深密法者。举世喻说而令解也。五者。若属甚深理者。久学之人为说深法。由斯五种。故随宜说。意趣难知。   言所作住持者。外利他故。名为所作。内自利功德故。名为住持。即他受用变化身。是利他。名为所作。自受用身自利功德。穷未来际。无断无尽。名为住持。然声闻之身。多不百年五十年寿命。故无住持自利功德。又不能广化众生。无利他所作故名不共。声闻等虽度人。筹盈石室。亦不为多。不及如来所度有情无有边际等。   言不同二乘者。秀云。谓二乘人缘教起行。及化生等。名外所作。若证所证理。及持经教持戒等。名为内利住持。虽作此利。而皆狭局。不名甚深。如来外利说法。百千法门。广利群品。内利能证。无上清净。法界住持。恒河沙功德。名为甚深。又外利所作。利他行圆满。内利住持行。自利行满故。名住持甚深也。   言上来总说等者。由近诸佛结受持读诵深。   言修行者。结修行甚深。经言尽行诸佛无量道法。   言果决者。结果行甚深。经言。勇猛精进。   言增长功德心者。结增长功德心甚深。经言。名称普闻。   言证快妙事心者。结快妙事心甚深。经言。成就甚深未曾有法。   言成无上法者。结无上甚深。经言。难解法者如来能知。   言随宜说难可得解者。结第七甚深。   言二乘不了者。结第八甚深。由佛成就。前四甚深为因。第五第六为果。果既成就。所以第七甚深外为众生说。由佛说法。所以第八甚深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也。问此八甚深与教理行果及二甚深相摄如何。答第一第七是教。第六是理。第二是行。第五第八是果。第三第四通行果也。二深相摄者。第一第七是阿含甚深。第二行余。皆是证甚深也。   言况佛智慧非甚深哉者。谓上来八甚深。但释慧门。不释智慧。慧门尚自甚深。况佛智慧。二乘岂能测度者哉。   言上叹所证所说法者。法妙是所证。如来是能证。法是所说。如来身能说。   言叹下如如来能证能说等者。问前说二甚深已了。今又叹法师功德。是何意。答声闻人四十年前执所得。与世尊同。兼执身。与佛无异。所得法既同。能得人身亦不异。前叹二甚深。令知法异。今叹法师功德。令知自身与如来别。   言依论牒经等者。准梵本经。第八甚深后续。次便合有一个何以故。一个徴词。徴前来智慧。向上五种甚深教门。向上八种甚深。何皆言二乘不知。答云。舍利弗。诸佛如来自在说因成就故。此上梵本经文也。诸佛如来自在成就为一段。又诸佛如来说因成就为一段。由自在成就。即是内证智慧甚深也。由说因成就。即是教门甚深。又自在成就成前三句。说因成就即是成前第四种种言词等四七辨。只缘自在成就。所以诸佛智慧。有五种甚深。只缘说因成就。所以教向上五难八甚深二乘不知。   言舍利弗如来等者。问云何名为自在说因缘成就。答疏牒。经言。舍利弗。如来成就种种方便种种知见种种念观种种言词。此总四句。何名方便知见念观言词。答向下论主三段五番解释此总四句。金城云。此秦本经与梵本经。有三种差别不同。一脱少。二不次。三离合。且脱少者。即是第六难解法者。如来能知。又云。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儥。次又有一个何以故徴问。经家答云。舍利弗。诸佛如来自在说因成就。故此上四节经文。梵本经具有。秦经所无。即是第一少意。二前后不次者。若秦经。先言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然后引总句经文种种因缘种种譬喻。若是梵本经。先言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然后向下引别句经文。广演言教无数方便。此名前后不次也。三离合不同者。梵本经云。种种方便种种知见种种念观。秦经合成种种因缘。梵本经云。种种言词。秦本经云。种种譬喻。西国言词多说诸譬喻故。故唤言词作譬喻也。梵本四句。秦经两句。离合不同。有此三种差别不同也(依论记了经)。   言展转意言等者。略申大意也。展转意言以下别句。释上总句。名展转也。三番名为展转也。初以论往成就等四义。释上总四句。次以经已下别句。解上总句。后暗配论文一番。名为展转。问何以知成就总四句法。法师身上功德所证所说。二乘不知。答谟云。先于证成就。后方说因缘圆满。即照理不圆。功德不满。功德不满说即不深。证理既圆。功德满故。说即甚深。将彼内证之法向外说。说彼所证智慧及门二皆甚深。二乘不知申意了。   言何等名为说因等者。依论配经。问何故名说因成就。答疏言。谓种种方便等。   言准论解经等者。重明论意。此说秦本经中只有两个总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譬喻。已上是总句。广演言教已下四唱经文。是四个别句。第四唱中有七唱经文。总科为一个别句。   言展转训释等者。问此后展转与前展转何别。答前初如来内证真理。方有自在说因成就。后为众生解说。名为展转也。此句后展转。即总四句为所。释下三段五番为能释。能释句名展转第一往成就等。一番释总四句。名第一展转。二明配经句。名第二展转。三暗配论文。名第三展转。所以疏言论有三解。次下三段五番解释。有云。总四句是所解。三段五番为能解。且总四句者。秦经只有两句。梵经本有四句。种种方便种种知见种种念观。秦经合前三句。为种种因缘。梵经种种言词。多说诸譬喻故。疏主却依梵本经中四个总句。向上作三段五番解。   言初论自别释初四初四句者。即是论主先将一番论文。解上总句。经文一遍。便是三段之中第一段。五番之中第一番也。第一往成就。释上种种方便。第二教化成就。解种种知见。第三功德毕竟成就。解上种种念观。第四说成就。释上种种言词。此是论主自解。上总四句一遍说。   言次论如经已下等者。即是经家四个别句。两番配此总。四句分二。初明配经句。为一番。后暗配论文为一番。故名两番也。   言其后二番中者。且明配经句。暗配论文。对前往成就等。名后二番也。即是论主将经家向下四个别句。释上四个总句。一如经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解上种种方便。二如经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以具足。解上种种知见。三如是舍利弗。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解上种种念观。只此前三个别句。亦名前三义一处明。第四别句亦得名第四义一处明也。二云。意言缘前三论一处明故。隔断第四句经。故成两番(此解正)。从前别句。至此第三别句解了。便不解第四别句。论家复以三节论文。解上三个总句。第一往成就。可化众生依止善知识。解上种种方便。第二成就。根熟众生令得解脱。解上种种知见。第三成就。力家自在净降伏。解上种种念观。名暗配论文。初配经句。后暗配论文。总当前三义。一家明后引。第四别句释上第四总句种种词也。经言。深入无际。成就一切未曾法。已下七唱文。经总属第四别句。疏文分二。初明配经句。后暗配论文。上来往成就等四句。论文三段之中。为第一段。次四个别句。解总之句中。前三义一处明。为第二段。第四义一处明。为第三段(上来三段)。言五番者。往成就等四句论文。三段之中第一段。五番之中第一番。前三义一处明中明配经句。三段之中第二段五番之中第二番。后暗配论文。三段之中第二段。五番之中第三番。第四义一处明中明配经句。第三段中第四番。暗配论文。第三段中第五番。亦有作三番五段。往成就四句论文遂长配为第一番。四个明配经句为第二番。四个暗配论句为第三番。何名五段。答前三义中明配暗配。第四义中明配暗配。便成五段。今当三段五番之中第一段第一番。上来法师功德分中初科了。次下正解。   言初番别解等者。初总标初番也。   言一往成就等者。贺云。谓背法身而起应化。往犯往生死。故名往。金城二义。一约所化解者。背小向大。名来。如经言。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又云。遂到父舍所止之城。若背大向小名之。为往。经言。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作是念已。疾走而去(与论不相应)。一云。约能化解者。若他受用为大。菩萨现即名来。是大菩萨所来之处。由十地菩萨得通。自在游十方净土。是菩萨所来处故。若约化身上说。往往就众生。如来有自在力。随应可度。能往十方。即是往义。经往到子所。方便附近。但是乘非愿力起感现身。名往。又从因至果。名来。往果向因。就生死名往。摄末归本名来。从本起用名往。果中佛相望某甲佛。入生死去。好往生死名往。众生见佛来名来也。   言从兜率天退等者。申论意也。始从天退没。迠至涅槃。巧用多端。利益众生。名为种种方便。种种即方便。方便不一。名种种。   言起难思化者。如佛身。本唯有一。即依一身。而起百亿身。如身事等。非凡夫心思口议事等。名难思也。   言权巧智用者。解方及便。本无而有。应物权现。故名方便。八相成道。皆是本无而有也。天亲菩萨体经意。诸佛方便。不过生死。教化众生故。唤作方便。问菩萨何故不生余处。唯居此天。答色界境妙。彼诸众生贪着乐胜。难可教化。无色界是难地。菩萨不生于彼。欲界之中三涂众生。苦逼化不得。六欲天中下三天。着乐化不得。上二天亦尔。唯此天受乐知足。故圣教说昼三时夜三时。为色界天子。说四静虑法。为六欲天子。说十善法。昼夜六时。一一时中。教化五百亿天子。令得圣果。如是共化三千亿天子。日日如是教化也。故唯生彼天。   言八相者大般若等者。陈相烈名也。由方便善巧愿力。为有情类。示现入胜。乃至涅槃。   言婴儿者。菩萨为示现婴儿童子后宫游戏。菩萨若作余像说法。后宫女人则不信乐。故现婴儿。   言苦行者。谓诸天人作是念言。端坐受乐。不得圣道。菩萨示现苦行。亦为降伏苦行外道。示现种种难行苦行。   言成道者。谓有高行人。常能离俗。菩萨示现出家成道也。   言入涅槃者。复有天人。乐闻圆寂。为彼示现涅槃。   言彼经者。即般若经也。   言最胜天子者。简要云。最胜者。知足天中一小天子也。有云。但是释迦说般若经会下。不妨是诸天天子。未必定是知足天子也。   言云何菩萨行深等者。意云。世尊说般若无相。今如何说有八相耶。   言相不可得者。有二说。一智说证理时。冥然一体。其实无相。当情名不可得。向上能取所取相。不可得也。二者。所现之相。不执为实有。炽燃现相不生执着。执著相无。名不可得。   言菩萨相不可得者。所学之法。既相不可得。能学般若菩萨相。亦不可得。若有少法得阿耨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又说授记。又说彼遍计之相。而不可得。不说依圆也。但由方便。教化众生。示现有生相及涅槃相等种种诸相(上总答)。   言诸天计常等者。有二意。一破常计。二破乐计。   言是故菩萨等者。入胎之相。即是从天堕落也。入胎者。华严经说。菩萨在胎内。即能转正法轮。又能善知。入胎住胎出时节。又说菩萨处胎。常得天龙八部卫护。香洁自在。不同凡夫也(上出意也)。   言世间最胜等。简要云。兜率天名世间。菩萨为彼天主。世间最胜。有云。有情世间。菩萨于彼有情中最胜。名世间最胜。菩萨虽处欲天。而无欲染。一是最胜。二是于欲不染。尚有堕落。况余不胜。况欲染者。而得常耶。   言如见日轮等者。菩萨如日轮。尚有堕落也。着乐起常计者。犹如萤火。岂得久停。   言如救头燃者。如火燃顶。岂得宽慢者哉。菩萨在生死火宅之中修行。修行胜。如火燃顶。无容放逸。如诸天常行放逸。不肯来见菩萨礼拜受法。故示没堕。即余天子不肯来者。咸来见菩萨礼拜闻法。又云。但是诸天。是着乐放逸之人。是头燃。菩萨破放逸行。如救头燃者也。有作救字。捉入之义。如人落火坑。事须救。如飞蛾投火相。似头投皆得。   言二令有情咸见者。但是下生来。此界有情咸得见也。   言乃至第八复有等者。大般若五百六十八云。一从兜率天退。即入胎相。二婴儿相。谓有一类下劣有情。善根少故。不令得见如来成无上道。转正法轮。菩萨为彼示现童子相。方便说法。若作余像。彼不信受。四苦行相。为彼诸天。作如是念。端坐受乐。不得圣道。菩萨谓彼示现苦行相。亦为降伏苦行外道。示现种种难行苦行。五成道相。谓彼诸天长夜发愿。愿见菩萨。诣菩提金刚座上时。成等正觉。无量人天既供养已。皆获菩提因缘。六降伏相。谓彼天人作如是念。恶魔外道。障碍正法。愿得菩萨坐菩提树。降伏恶魔及诸外道。有正信者。令得正见。佛为此有情。坐菩提座。七转法轮相。复有天人。作如是念。愿见大师。成一切智。为诸众生。示现三转十二行相无上法轮。八入涅槃相。复有天人。乐闻圆寂。菩萨为彼。示现涅槃。疏中开童子婴儿为二。不说出家。若准彼经。合婴儿童子为一。别开出家。   言摄大乘论第九者。指余说。此间所引。依大般若。将此八相。对摄大乘论及华严经。对辨差别。彼摄大乘论云。一从天没相。二受相生。即入胎相。三受欲乐。余五相同。四逾城出家。五苦行。六成道。七转法轮。八涅槃相。此摄大乘论。阎魔加从天没相。名差别也。金云。此经先说成道。后降魔。彼处先说降魔。后成道。华严经辨差别者。金云。明住兜率天相为一。降下阎浮为二。添前般若八相。成十相也。名往成就。纪国云。往者赴也。逼三业。吾从成佛已来。此身业化。即神通化。众生根熟。感而遂通。心水稍净清。佛日斯应。所以上退一生。下流八相。为三病之良医。作四生之慈父。语往者。广演言教。是前虽现身丈六。但可睹相生忻。若不教弘九部。无以凭论取悟。所以畅四辨于舌端。流八音于听表。开三乘正路。塞六师邪彻。使闻之者。识是知。非行之者。从善而弃恶。意往者无数方便。前虽身语未能说经。意业蜜加。方能演畅。欲使来生。功德念念而增。已生善根。新新不退。故说三业。名往成就。   言教化成就等者。二解。一云。前云。前示现者显示义。现有染净之体。即同业果化。如官人清政。典吏仿之。即名教化故。二云。后示现者。指示解释之义。示现证染净之义。即说如来指示。此化身中显现。有此染净因果故。名示现也。教化成就一句。牒论也。种种知见一句。引经也。论主解经。知见者。即是教化成就。成就者圆满之义。若不就知见。因何能起化身。教化众生也。二云。种种知见者。论云。示现染净诸因故。由如来身向内具足知见。所以能于身上示现相有染净诸因缘。   言能示现有一切等者。因有二解。一者。因果之因。化身中示现。集能招苦。道能证灭。名染净因果。十年受乐。纳妻生子。此名染因。感火坑毒饭马麦金锵推山出血等事。名染果。六年苦行。三十四心断烦恼。名净因。感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名净果。即是集谛烦恼贪爱因。感苦谛果。道谛因感灭谛果。皆世间受乐者。故示现有也。实久成佛。示近出家。学道成佛也。   言或示染净等者。第二解也。引示现两字。与前别。前解示现者。示相也。第二解示者。指示。开如来身中自内证知染因果道理。知净因盛净果道理。染因感染果道理。煞生短命报。布施富贵报。如来自知。向众生说。交猒染因果。欣净因果者。因由所以义也。   言前能现身者。简要云。指往成就中示现佛身。此解非也。只是指当句教化成就中前解也。但是料简两解。既无别事。前能示现于佛身上。示现有染净因果。大家眼见耳闻。皆是实有也。后解依佛身中证知染净因果道理。   言论下解等者。问此间有示现染净因果。向下说成就中。又染净因果二文何别。答疏言论下解等。意言此教化者。依证法故。彼说成就者。依说法故。意道如来证会此染净道理。教化之具。下文将四辨。为他说也。如人尝味。后方说之也。   言三功德毕竟等者。论文也。谓种种念观。牒经也。即如来身中十力四无畏等。诸功德法。名为念观故。论名功德毕竟成就也。   言此意说言以说等者。解论文中。以说彼法四个字也。   言彼念观等者。解论文中。成就二字。   言如所说法者。解论文中。如法两字。   言本末因缘等者。解论文中相应两字。且释经句。毕者终也。竟者久也。终久成就。成就者。具足十三门功德。菩提涅槃二皆具足。具足者。圆满义。此解经中。种种念观如来身上功德。不具据念观。胜法摄余十三门功德。论主解经云。种种念观者。以说彼法者。即是经中叹法师功德分中十三门功德也。如来身中。一一证得。名成就。内证为因。外说为缘。故名成就因缘也。如法相应者。说合证故。不相违背(上消论文)。此意说言乃至念观等法。解上论家以说彼法也。彼念观法佛皆成。解上论家成就二字。如所说法。本末因缘皆相应者。即是十三门功德如来内身成就得。名本因缘。外为众生说。名末因缘。内身成就。名本。外说名末。内身成就。名因。外为他说。名缘也。相应二字。解上论家相应字。即是内证外说相应。即是相当契会也。摄云。一一法上。皆有本末报身成就。名本。化身起说。名末。况详凡所说法事必有因。名本。必有所归。名末。或因名本。果名为缘。唯缘生故。   言四说成就者。牒论也。谓种种言词。引经也。今此言词句。即是。秦经种种譬喻。西国言词多说诸譬喻故。故唤言词作譬喻。即不是喻。况之譬喻也。   言以四无碍依何等何等者。论家都有四个何等。问论家分作四个何等。徴有何意。答缘能被所被相别。所以分作四个何等也。上来两句徴能被。教下两个徴所被根也。实泛说如来四辨。两个何等。摄四辨足。亦同唯识解第九地云。于无量所。说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辨陀罗尼自在。愚无量所说。即义无碍解。无量名句字。即法无碍解。后后慧辨。即摄词无碍解。辨才无碍解。为摄二句故。重言后后。此亦如是。然今指法。且说法华一会。   言依何等者。论主解经。经云种种言词。言词之中。说何法所以。论家四个何等徴。疏主依四个何等。下一一分别云。一依何等义。疏主答云。依法华经一乘为说。即义无碍解。   言何等名字章句者。疏主答云。依法华经名字章句为说。即法无碍解。   言随何等者。答随南阎浮提众生言音为说。即词无碍解。   言何等众生者。答随舍利弗根器为说。即辨才无碍解也。   言此四之中等者。疏主依论家解处料简。第一句能起化身。八相成道。往成就。问往成就中。既言唯起化身。如何八相中。有转法轮相。既尔。与第四说何别。答往成就中。虽有说法。今从多分。正取身往。   言第二能示现等者。教化成就。   言第三如所说等者。即是经中所说十力四无畏等。十三门功德。皆圆满功德。功德毕竟成就也。   言由佛法师具此等者。总指于前方便知见等四。具此四种说。因成就。假者佛身。得名胜妙。说法亦名胜妙。又往成就等四种。初一身胜妙。第二第三意胜妙。第四语胜妙。所以说二乘不知也。   言或前四种示者。疏主直下消当唱经。文总四句。方便等意也。第一句。经言。种种方便。既有方便。即是起化身德。八相成道。是也。   言第二句是报身德者。经既言知见。即是报身。四智菩提即报身种子。断染证净道理。唯报身有。   言第三句等者。既言念观功德。向下所作真如。即是法身。亦云有为功德。复名法身。论说五法。名法身故。   言第四句是等者。既言种种言词。即是四辨具足。   言由此三身等者。上来初解四句论文。唯是化相。后解四句经文。通三身。疏主都断。由此三身四辨具足。故能起说。所以智慧门深。此双会前教理上不知也。既具前三种。三种方便。种种知见。种种念观。即是如今秦经中种种因缘。第四句种种言词。即是种种譬喻也(上一段文总解四句了)。   言论复第二已下等者。以如经已下四个别句。释总四句。今当第一别句。经言。广演言教乃至离诸着。此唱经云无数方便。无数之言。已是解上种种方便。方便不一。故言种种也。问经家何以将广演言教等。解上种种方便。答由有方便故。能广演言教。实无有二乘佛。说有二乘教。于一乘道。分别三乘。名种种方便。   言此即第一者。问此广言教等。一唱经文。是何句摄。答疏言此即第一等。   言然初以两番释上三句已者。问何名两番。答明配经句。为一番。暗配论文。为一番。即成两番。问对往成就。是后何名初。答五番之中。论家往成就第一番。下经家四番。四番之中。初科两番。后科两番。今是初两番。故言初也。   言复以两番等者。即是第四言词句中。明配暗配。为两番。   言彼论文长等。疏主恐人难解。欲拟解四个别句去。先依论牒三段五番科。经文一遍。   言此第一初番释云者。此初字与前初字又别。前云。初两番约前三义。与第四义。分初后也。今此初字。解四个明配经句。疏文皆有初字。对暗配论文。为初也。   言复有义种者。问何名方便。答论解云。示现外道。示现者指示义。指示外道种种邪过失。如狗逐块。毁责邪法。令众生舍邪法。入佛正法。即是鹙子本事珊阇耶外道。后入入故。方便也。二者。方便故示现。诸佛正法种种功德。接引众生。入佛法中。名方便。此是所释经句(下解能释别句经文)。   言如经云。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九个字。秦经将向总句头上安着也。梵本经将向别句头上安着。如经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广演言教已下是。梵本经云。于诸着处。令得解脱。秦本经云。令离诸着。所以疏主和会云。文虽小异。大意亦同。   言释无数方便者。论解释句中。广演言教。无数方便。有四番解释。   言方便令入等者。方便之言。于下三处转。即是未入法者。令入佛法。未发心众。教化令发心。入佛法故。二断诸疑者。即是已教佛法。令断疑。令舍利弗法华会上回心修行。破新旧二疑也。三疑即断了。令入增上胜智。舍利弗等修行。当来成华光名。得无漏胜智也。四摄法摄取众生令得解脱者。即是舍利弗将四摄法。转化坚满菩萨。令得解脱。又有说。前云令入诸善法者。无闻非法器众生。令入法故。二断诸疑者。即声闻人闻四谛法教断疑。三令入增上胜智。即是缘觉十二缘生教。得胜智。对声闻名增上也。四四摄法。令菩萨以四摄法。令众生仿此。后鬘四种重任配。不及前解也。问言入者。为约佛。为约所化。答约所化。众生四种。皆所化生说。不约能化也。   言此六释中等者。亦有疏言四释。亦云五释。皆非。六释为正。此上四义。帖前示现外道种种过失及示现诸佛功德。故成六释也。一回邪。是即初示现外道种种邪法。即是外道执我我。今举所取能。即是第一时有教。二入正。即是第二时空教。说诸佛正法种种功德。三进善。即是方便。令入诸善法故。四破恶。即前断疑。五百自入胜智。即前增上胜智也。六令他解脱。即前四摄法化众生。又舍利弗本事珊阇耶外道。我本着邪见。为诸梵志师。住邪也。世尊知我心拔邪执涅槃。回邪也。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名入正。回心向大名进善。法华会上断疑。名被恶。初地已去。直至当来成佛。名曰华光。名自入胜智。又令他解脱。转化坚满菩萨。亦得成法轮也。   言以此方便引摄等者。解经中引导众生。令离诸着。蒋音(即及)。   言著者执本等者。执即是本。本即是着。执与生死为本。故名执本。又执有二种。一者我执。与烦恼障为本。亦与分段生死为本。二者法执。与所知障为本。亦变易生死为本。所以疏言。爱染生死。即是着也。   言论云诸者。解经诸着字也。凡夫触目对情。皆起执着。经言诸着。论云彼彼。   言着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   言着地者。九次第定四禅八定并灭尽定。名九。生长功德之处。故立地名。于此地上而生执着。名著地。   言戒取三昧等者。戒取见取。执此三昧。故名执着。问其灭尽定。利根那含罗汉缘觉自在菩萨。方得灭定。因何更有见戒取执着。名为着地耶。答摄云。二说。一烦恼障中。见戒取不还已无。所知障中。见戒取不妨亦有。二者。未入圣位已前。闻说此灭尽定。起见戒取。执之修学。实是凡夫有执着。非圣人也。唯此着地。不通圣人。况许取初解法执无失。说二乘谛执灭定。又佛呵菩萨。不令入灭定。故妨何法执收。唯大乘义。要其二为戒取。一执为最胜。二能得清净。具于二者。方得名戒取。若有一而不具二。皆名邪见。不同小乘随起一个皆成戒取。令此大乘如起最胜。及能得清净。菩萨同时五蕰。见为先者。则见取摄。戒为先者。则戒取摄。如诸外道。坐得四禅八定。已执诸见及所依蕰。同时亦有上地意故。即总取而为戒取故。由此见戒。执八定也。   言九次第定者。问为离八定别有灭定。为即八定耶。答即于第八地中开。何故开之为二。答漏无漏殊。圣凡求异故。若尔。此定依有顶非想。开为两地。无想属第四禅。无想外道妄计亦开两地。难曰。灭定心灭不灭别。开与不开。外二定一种灭。两处各开地。答灭定心虽等。通依诸地故开。无想唯在四。虽复灭心。故合。然此九定名地者。地者依止义。与诸功德。为依止故。   言着分者。如在家俗人父母。作农业商业工业散业煞羊等业。事鬼神业。如是执着己之事业。即子继父业。不依余业。皆名著在家分也。   言着出家者。如出家已后不修道业。苟求名利观行者。但作观行。析伏烦恼。余不作如此观者。皆名为着。问业著名利。可名著。如觉察烦恼。如何名执着。答虽觉察烦恼。而于善品。无进趣心。亦名为着。如修不净。或作数息。而伏烦恼。即执此定。所学观行之业。以为究竟。更不作余。名之为着。问觉察烦恼。理合名顺。何名执着。答执自观。是将余观行。为非专住。此情名为执着也。   言着乘等者。着小乘大乘。着分别种种法相道理。乃至分别佛地。故此人贪分别法相。不肯修行。名为着也。问法归分别宁通。答但除执着之意。不言都不分别。不尔。如来善能分别一切诸法。岂是着心。若尔。八地已还菩萨犹法执。当应一切不分别法。或分别法。而有执耶。答此说如来方便。令彼一切众生离诸执着。谁言菩萨皆得尔耶。   言此第二句论云等者。此即经家第二别句。释上第二总句。总句云。种种知见。别句经云。所以者何。徴上种种知见。问何名种种知见。答经言。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故总句云。种种知见。   言论诸番者。对后暗配。名初也。   言种种知见者。牒所释经句。   言自身成就至菩萨等者。章敬云。此是论主释别句意也。自身解经中。知见波罗蜜多。皆已具足也。真如妙理。离言绝相。名不可思议。对能证之心。名为境界。或真如妙理。名境界。只此境界。即不可思议。通此二说佛德圆满证。名为具足。根本智亲证不可思议境界。后得变叹证不可思议境界。   言与声闻菩萨等者。此解经中方便也。由佛自到彼岸。成就得知见。后得智中。为声闻说。故名方便也。令他悟解。回心向大。名之为与。亦令菩萨修行。修行得此佛果。名与知见方便(上论生总解了)。   言到彼岸者胜等者。论主解到彼岸。由佛自身到彼岸。成就得知见。后得智中为他说。名方便。令舍利弗亦致岸。故云到彼岸者。胜余一切诸菩萨故。   言文少不同等者。料简阙具也。梵本经云舍利弗。秦经云所以者何。有无不同。梵经知见在前。秦经方便在前。正倒不同。且梵本经。先由成就得知见。次有后得智。后有方便智。此依本末次第。若秦经在前说方便。不依次第。梵经云到彼岸。秦经云波罗蜜。唐梵不同也。秦经言皆具足。论中更加胜余一切菩萨故。菩萨证十真如。不得具足。如来方便亦具足。知见亦具足。波罗蜜亦具足。故云皆已具足。故名胜。胜余菩萨也。   言知见者。真俗者根本证真。后得智达俗(解知见了)。   言方便者此等者。后得智上作用。八相成道。故名方便。方便善巧者。将所成就知见。与诸众生说。还令众生成就知见。名方便。   言由自成就等者。问何故如来知见亦具足。方便亦具足。答疏言由自成就等。此举理取智。意言先由成就不可思议境界。境界即是涅槃。次成就知见。后起方便。是此意也。先由身自成就不可思议境界。此境界即是圆满真如。尘沙万德为境。能牵牛能缘心。故具知见。根本智名知。后得智名见。此二智作用。与声闻菩萨等说。故名方便(上举理取智了)。   言波罗蜜等者。举智取理。此解意先成就得知见。次证不可思议境界。后以方便。为他人说。他人亦到彼岸。故名方便。波罗蜜者。到彼岸义也。旧阙多字。唐三藏加多字。波罗。此云彼岸也。蜜多。此云到。若顺西方语云。彼岸到。今依三藏云。名到彼岸。金云。蜜多。离也到也。此有三对。一离有相此岸。到无相彼岸。二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三离六弊此岸。六度彼岸。言六弊者。一悭贪。二毁禁。三嗔恚。四懈怠。五散乱。六愚痴。如次六度所治病也。今经取涅槃。为彼岸也。然二乘等。即无波罗蜜多。故有颂云。麟角喻无有六波罗蜜多。唯我最胜尊。具足到彼岸。   言明佛等者。先举智也。问何故相违。答有二意。一者。欲显佛所得法不过性相。二者。亦显证无前后。如是日照空中。闇暗尽明。佛成就理智二法。即是自利也。   言由具方便二智等。明佛利他行也。   言故能以此等者。准疏意。即是如来自性成就知见性相。令彼声闻等。还如世尊。成就得不可思议境界。而能具足知见方便。名与声闻菩萨也。   言此第三句者。天亲菩萨将第三别句。释上总句种种念观。问何名念观。答下别句十三门功德。是念观所摄。合之则种种念观。开之则十三门功德也。秦本只有八门也。初番者。对后暗配。名初也。复种种念观。牒总句经文。   言经舍利弗如来知见至具足故者。引别句经也。具足言之。言遍下十三门功德。   言文意大同等者。梵本经念观功德有十三门。秦经有八门。阙五。即无不共法根力三十七菩提分及三摩拔提五门也。   言广者。初解总句。问何名总句。答言总者。只于当句中就总。不望他方便知见言词总。今总就念观之中如来知见。是体。广大深远。是用。合此知见体用。名总也。十三门功德。是别句。问何以知见体用是总句耶。答以彼知见广大深远故。是总句。此知见向上广大深远。遍在十三门功德中。一一向上。皆有广大深远义。开之则十三门。合之则是一个知见为体也。如来知见亦广大深远。无量亦广大深远。无碍亦广大深远。乃至三摩䟦提亦广大深远。此是秦经八门功德。辨总别也。广者无边。所证理既无边。能证智慧亦无边也。根本智证尽一切理。名无边。后得智达尽一切事。名无边也。   言大者无上者。出过三界。体是无漏。故名无上。然佛功德。即十地菩萨二乘人不能过者。   言深者难测者。唯佛能知。菩萨二乘不知。故名难测。   言远者时长者。二解。一云。三大劫来修习得。名远。二者。穷未来际。不增减故。名远。摩诃般若内照法身理。解脱道已去。穷未来际。故名远。   言此上乃是等者。即是根本后智也。   言又此诸德等者。问十三门功德中。有是智慧性者。不以慧为体。于中禅定等诸法。如何亦以智慧为体。答疏言又此诸德等。即诸功德亦二智眷属为体。如无量无碍等。皆通心心所。是智慧之眷属也。禅定与智眷属。三昧皆定。皆智慧眷属。亦名知见也(上诸德总句了)。   言依此经文无量者。即论牒经无障也。有解牒论。梵本经剩无障。脱却无量。秦经有无量。阙无障。此解不然。疏为也。无障即是经中无量也。法若有障。不名无量。法既无鄣。故无量也。   言谓三十七菩提分者。问既说三十七菩提分。何故别说五根五力耶。答由入道胜故。生长功德。胜故别说也。   言三摩䟦提谓九等至等者。二说。一云。在定位之心。安和平和平等。名之为等。此由定力。令身心至此平等之位。名为等至。二云。等谓平等。惛沉掉举名不平等。由前加行。折伏却惛沉掉举。平等持心。而至于定位。名等。等即至也。初释以定为缘。令心安和也。后释由前加行为缘。念心安和也。此之一种。秦经亦无十三门中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唯佛即有。故不道菩萨声闻也。四无碍解通菩萨。余者三乘共。即四禅八定。兼通外道也。   言体即明记等者。意言如来得大总持故。此十三门功德。明记不忘。故名种种念观。观即慧故。非此十三门皆以观为体也。八门中念观两法偏胜故。举念明记胜。观是慧。慧简择胜。正合取慧。不合取念。慧同时故双取也。   言一列名者。问如何名四种无量。答疏言谓慈无量等。此四无量。亦名四等心。亦名四梵住。摄引杂集云。四无量具五缘。一以静虑为依止。二者。有情为所依。三拔苦与乐为行相。四定慧为自性。五心心所法为助伴也。若空言四无量。通三乘人。若言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唯佛有故。谓慈无量。外道凡夫不妨有慈悲。若唤作无量。即不得。谓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   言释名等者。亦名四等心。缘一切有情。平等起故。亦名四梵住。由行此四。当感无量大梵福故。一缘无量境。摄云。菩萨藏经云。诸菩萨为菩提故。尽众生界。慈心遍满。尽虚空界。是众生界量。无所不遍。菩萨大悲亦复如是。缘无量有情为意。故名无量。不同凡夫但缘妻子眷属方起。二乘唯依欲界起。如来大悲遍三界起。故名无量。菩萨缘欲界四趣。但拔苦苦。不能拔地狱地狱坏行二苦。今说如来遍缘三界。拔彼三苦。   言二起无量行解等者。行解不一。故名无量。所缘既无量。能缘行解亦广大。此约见分。缘所缘相分。境既无量。其能缘见分行解。亦名无量。如外道六行伏惑时。决于有情不为损恼。修上定时。亦有四无量。二乘等亦有。但是假相菩萨通假实。但缘四趣有苦众生。起此四。故除天起。不能救坏行苦。名小四无量。如来所作。是实通拔三界三苦。名大慈等四。   言三感无量果小者。有近果远果。由行此四等心。近果。即四禅梵王。初将四天下六欲天福集一处着。始底一个初禅梵王福。远果。即成佛也。有漏心修四无量。感四禅梵王果。无漏心修四无量。感无漏梵王果。即如来身。即远果之。问凡夫生上界。要须习定。今但修四无量。如何得生。答嗔恚烦恼不生上界。慈悲既是无嗔。何妨得生缘。怜儿故投水而死。生于梵天。女人怜子。即是无嗔。心无果缘。即是舍定无嗔。有定得生梵天。以母有真拔子之心。是悲心故。得生上。名盛果无量。问其梵福分限如何。答菩萨藏经云。譬如三千大千世界。下至金轮。上至四禅。水满其中。取一牛毛。竖分三分。取其一分。遍涅水中。以手拭干。还放水中。沾此水尽。梵福方尽。   言法界有情总为三类等者。金云。若约界地论。可为四类。一无苦无乐。谓第四禅已上并四空处。二有苦无乐。谓地狱全。鬼畜一分。三有乐无苦。谓下三禅。四亦苦亦乐。谓欲界人天及鬼畜一分。鬼即至五岳禹王等。祀者畜生龙凤象马。亦有一分受乐者。又化度各为四句料简。一先乐后苦。如世人飞鹰走狗自乐己身。不知已后地狱受苦。二先苦后乐。如今苦心持戒。及内财外财施人。命终之后。生天净土是。三先乐后乐。如出家人离烦恼。名先乐。后成佛名后乐。四先苦后苦。如外道鞭㭬卧蕀。后入地狱。然疏言三类者。总相言。俱句即摄在苦乐中。亦无违也。然依此三类。众生中有七类人。依此人境向上行慈悲喜舍。问云何七类。答且亲有三品。一父母师长为上亲。二兄弟伯叔为中亲。三朋友眷属为下亲。四非怨非亲中容人。怨有三品。五下怨。煞朋友眷属。六中怨。煞兄弟伯叔。七上怨。煞父母师长。于此七类人上。从浅至深修。事须先修慈无量。慈无量以与乐。为行相。且乐有二种。一有漏。二无漏。有漏乐有三品。人中四洲菩萨六欲天为下品。初二静虑为中品。第三静虑为上品。又无漏乐亦有三品。声闻中圣有学无学为下品。辟支迦为中品。菩萨佛为上品。有漏无漏不同。总相作三品。配上乐如一贯金钱。中乐如五百银钱。下乐如一百铜钱。且第一上亲是父母与上乐。如与一贯金钱。中亲是兄弟与中乐。如与五百银钱。朋友远亲与下乐。如与一百铜钱。此第一未是修行。作观行人方法次第。二方是观行人。调练身心。如先于上品亲与上乐。此为最下修慈。次于中品与上。乃至上亲与下乐。上怨与上乐。有十九句。至此方名成就。其相云何。先上亲与上乐。中亲与中乐。下亲与下乐。三于中亲与上乐。下亲与中乐。中容与下乐。三于下亲与上乐。中容与中乐。下怨与下乐。三于中容与上乐。下怨与中乐。中怨与下乐。三于下怨与上乐。中怨与中乐。上怨与下乐。三于中怨与上乐。上怨与中乐。上亲与下乐。三后于上怨与上乐。方是亲行成就。由佛因中作此观行。果中任运怨亲平等。见怨家如赤子也。   言一与苦乐者。总意说不独指一方也。一世间有一般人。衣食用得足。名无苦。更觅富贵不得。名无乐。非是总无三苦八苦。二无枷棒临身。名无苦。有生住异灭还流。名无乐。此一类人无苦故。不旨造善。无乐故又不肯造恶。事须苦逼身方乃造善乐。及身方能造恶。此一类人苦乐总无也。佛若遇此一般众生。事须无倒与乐。问何名无倒与乐。答一为名分心与乐名倒。离名利心名无倒。二有漏名倒。与无漏名无倒也。意取无漏乐为政。此一类人无苦无乐。若更与世间示与痴相应。不可救得。故无倒与乐。设是有漏。亦名无倒。如言一乘。通有漏故。若与人天爱染。名为有倒也。所以疏言无倒与乐名慈也。   言无嗔为体者。问何故辨相中出体。答此慈无量不离。以无嗔为体。亦便以无嗔为行相。行慈之人。三业不现嗔之相故。   言有苦者拔苦者。菩萨悲心。见诸众生受于苦恼。心生恻怆。而拔济之。故为悲。释名也。苦亦有三品。地狱苦为上。饿鬼畜生苦为中。人天苦为下。路行相同前。一上亲拔上品苦。中亲拔中品苦。下亲拔下品苦。二中亲拔上品苦。下亲拔中品苦。中容拔下品苦。三下亲拔上品苦。中亲拔中品苦。下怨拔下品苦。四中容拔上品苦。下怨拔中品苦。中怨拔下品苦。乃至上怨拔上品苦。名悲无量。观行方成也。即以善十一中不害。为体也。   言三有乐者助喜等者。一上亲助上品喜。中亲助中品喜。下亲助下品喜。二中亲助上品喜。下亲助中品喜。中容助下品喜。乃至上怨助上品喜。无量观行成就菩萨。见众生有荣乐事。心欢喜。不生嫉妒。助彼庆悦。故名喜也。   言不嫉妒善根者。徇自名利。不耐他荣。今既反彼。助彼令喜。名为不嫉。不嫉即无嗔分也。问喜无量。何故不以无嗔为体。取不嫉善根为体也。答今此疏主从根本立名。先由不嫉众生。有荣乐事。所以助喜。故以不嫉善根为体。   言复于无苦无乐等者。舍行相也。此一类人衣食自充。无苦勤求。方[月*曼]无乐。心不了因果。见善不煞。又亦不嗔。名之为痴相。佛菩萨等开决令修行进善。令离痴也。   言于有苦者。见苦恼贫穷下贱。无手无足。兼无眼目。而来乞者。必起嗔心。今者菩萨若见有苦众生而来乞者。不生瞋心。系念彼苦故。又有众生身上有苦。怨天非人。菩萨声离也。   言于有乐者等者。不了世间钱财。是妄计为实有。生贪着故。令离故也。   言平等欲令等者。辨舍行相也。欲令离诸恶故。明舍功能也。菩萨见诸众生有喜乐事。于上不生贪爱。于三种境上。不起贪瞋痴。三心总平等故。名舍。所以无贪瞋痴精进四法为体。问此等四心。为实为假。若假与乐拔苦。乃成虚设。若实者。世间如何有苦。可得佛常起故。答二说。一假想心中。作如是观。为前方便。引后实观。即能拔苦与乐等。二者。此但是佛菩萨。起此四无量心。为善友缘。与诸众生为缘故。过去诸佛。数如河沙。皆是已拔苦者。众生因力。佛方为缘故。如天雨故。只为众生。法尔无量故。有苦可得。亦约根未熟者故。非是如来四心虚说也。   言善舍为体者。出体简法也。引唯善十一中行舍。谓进三根。令心平等。无功用住为性。疏政作舍。意简受也。   言出体性者。合以等者。前来解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者。但是疏约根本立名。先由不嫉众生有荣乐事。所以助喜。故以不嫉善根为体。此是疏主直显解义也。若依论家。喜以无嗔为体。唯识云。云何名无嗔。于苦苦具无嗔为性。对治嗔恚。云何行舍。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云何不害。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问不害是假为悲体。百法之中。别开数。不嫉是假。为喜体。善法之中。何不立。答唯识云。谓显慈悲此二胜故。故离嗔立不害。不嫉不尔。问亦应谓显喜舍离无嗔外立不嫉。答论云。利益有情。此二胜故。   言此各有三等者。种类差别。初修观行之人未能离得我我所心。所以缘众生时。当情见有有情。圆首方足。张三李四。而能救拔。二者。法缘者。法缘虽除。我执法执乃存。行拔苦与乐时。当情不见众生。唯作三科法想。而为利益拔济也。   言三无缘者。既遣二执。复于诸法离分别。作真如想。由前除却法执。心缘众生不作众生想。不作法想。当情唯作真如想。潞云。离分别缘。名无缘。内冥真境。不缘有情。乘国中大愿。任运能度。名曰无缘。晢法师问。既缘真如。真如上无苦。如何拔苦。名无缘悲。答拔苦之时。不是拔真如上苦。真如向上。其实无苦。元来拔众生身上苦。当拔苦时。不缘众生。唯缘真如。任运能拔苦与乐。名无缘慈。问既实拔苦与乐。何名无缘。答二说。一真如上。离言绝相。体是离缘法。故名无缘。二者。不缘故无缘。拔苦与乐时。唯缘真如。不缘众生。任运能拔众生苦故。故名无缘。由佛因中三大劫行四无量观。观三事体空。今日观行纯熟。更不加功用行。众生炽燃离苦。解脱得乐。如陶家轮。陶家轮初时转。齐转三匝五匝。却住去。渐渐轮齐清去。一回拔转。转得三十五十匝。若准疏中意。直是缘众生。作真如想。而救拔苦。问何名无缘。答云。离分别心。作真如想。涅槃经说。五百释女被挑其眼。受种种苦。即称南无佛。三度念之。佛力风吹药。填其眼目。平复如故。佛言我不与他治。当知即是无缘慈善根力也。   言或法无量等者。此第二解。疏主意。法谓十二分教。修慈之者。欲令众生。因缘十二分教。慈从教法起。故唤教法。作法缘慈。或先因缘教。而后起慈。名法缘慈。此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又云。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由闻此教。故起悲心。乃至喜舍亦尔。   言此三之中等者。凡圣差别也。外道亦能行慈。样危救弱。作有情想。我见未忘。故当情见有怨亲自家妻子男女。   言次共二乘者。二乘已离我执。当情法执未忘。故救拔众生之时。作三科法想。名法缘。   言后唯菩萨者。菩萨悟二空。法亦想无也。不见有情及法。但作真如想。三事体空。故后得通前。前不兼后。   言初三安乐等者。利乐差别也。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但拔令离苦。无乐者与乐。有乐助喜。此名三安乐。现在因中。便得安乐。第四舍无量。欲令离诸恶。故离贪嗔痴。但名利益。未必安乐。问若然者违他无性。摄论云何四皆安乐。答彼论云。四皆安乐者。约舍无量当来所感安乐果说。此间疏中。言舍唯是利益。约现在法上说也。又有是利益。而非安乐。有是安乐。亦是利益。论约俱句。疏主偏说。亦不相违。初通外道。外道度众生。唯得生天有漏乐果。二云二乘。二乘自利。小果粗浅。后通菩萨。如来即观空观有。拔令出世证真如故。炽然度生。都无彼我。三事体空。有殊胜功德之利益也。   言感果可知者。果报差别也。有二。一总。二别。总果有二。一远。二近。近成梵福。为大梵王。菩萨藏经说。譬如灾下至金轮。上至梵世。满中皆水。遍三千界。假使有人。以一牛毛。竖分三分。但取其一遍涅水已。而复擎出。以手拭干。干已复涅。大千界中水可治尽。无量心功德无尽。远则感如来果。二别果。别果中此四无量。若凡夫有漏心中。以烦恼资四无量。感人天果。若以四无量心。资于烦恼。感地狱三涂果。凡夫慈悲。劝人食肉饮酒等。是四无量。资烦恼也。若二乘人。四无量心。资所知障。感变易生死。起慈悲心。救度众生。誓求菩提。执有情可度。菩提可求。即是所知障。由因此障。而起慈悲故。受变易果也。若菩萨以四无量心资真如。当得法身。以真如资四无量心。当得报身。并是能感菩提涅槃二转依异也。   言与大慈大悲等者。五胜劣差别也。此中有四差别。一救济假实。二依身因果。三所缘宽狭。四体性多少。然慈悲喜舍。三乘共有。大慈悲等四。唯佛独有。问四无量慈悲喜舍。与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何别。答无性摄论云。大悲者有五义。一福德资粮圆证故。二解脱苦为行相故。三三界有情为所缘故。四于有情心平等故。五决定无有胜此者故。又有说五义大。一资粮大。六度万行所成办故。二行相大。三界有情平等悲愍故。三所缘大。缘三界有情故。四平等大。即前七品修怨亲平等。五上品大。求大菩提。利乐有情故。更无余悲。能济此者。又有颂云。大悲唯俗智。资粮行相境。平等上品故。异悲由八因。俱舍有八因。与彼差别。八因者。一自性异。大悲无嗔无痴自性异故。悲唯无嗔。二行相异。大悲普缘。三苦为境。悲唯缘苦苦。三所缘异。大悲普缘三界。悲唯缘欲界。四依地异。大悲唯第四禅。悲通依余地起。五依身异。大悲唯依佛身。非通凡夫圣人。六证得异。大悲离有顶。悲离欲界。七救济异。大悲救有情。皆成实。悲但起假想。希望不实。八哀愍异。大悲平等哀愍。悲即不尔。有不平等。   言彼唯实者。大慈大悲。实能拔苦。于一切处。能漏救故。名实。若凡夫虽起四心。而心不称。以少能拔苦与乐。若极重处。如王法刑戮及诸病苦。而不能救。故名假。若初地已上菩萨。实有慈悲。垂形六道。拔苦与乐。名实。此即八中第七救济异也。   言唯佛等者。其四无量通凡圣起。若大悲等四。唯佛能起。即第五依身异。   言依三界者。若大悲等四。通三界起。如乘等。依四无量。多分唯缘欲有情起。即是第三所缘异。   言菩萨无痴俱者。四无量菩萨无痴俱。悲大也。由大悲。无嗔痴摄。故自性不可俱也。即八中第一自性异。   言通假实等者。对上唯实等显之。大悲以无痴为性。唯识云。彼无痴以慧为性。大悲五力慧力摄。故知大悲无痴为性。   言列名一法等者。四无碍解。因中分得。佛果满足。解者智也。菩萨后得智。于此法义词辨四种境上。通达无有权滞。名为四无碍解也。亦名四无滞智。初二从境立名。后二从心立名也。   言法谓能诠者。法无碍解。法谓教法。能诠教总持自在。于一名句字中。现一切名句字。故以名句文为体。疏作教字。为正。有本作声字。非也。寻常出教体。假实合说。声名句文为体。今对法无碍智所缘境。唯取假法。不取声。声是词无碍中摄。此法无碍智。不缘声也。   言义谓所诠等者。义无碍解。即真俗谛。俗谛之理。所谓有漏。真谛之理。所谓无漏。其中有有为无为。对能诠教。总名义也。一切法但是所诠。皆名义也。俱舍云。缘所诠义。名义无碍解也。   言词谓等者。词无碍解。谓诸方言音。如来悉知。于一音声中。现一切音声。后得智一一皆能了达。名词无碍解也。   言辨才谓等者。辨才无碍解也。辨中谓七辨之中应根巧说法。故是发语。即所起四辨。名辨才。若言无碍解。约能起之智上。方无所拘碍。若言辨才。即约所起四辨七辨。由能观后得智起。此四七辨无有权滞。智能起智。就所起立名。名辨才也。   言有多差别者。如决释菩萨地说及十地论。总说此四无碍解。初地分得。九地相续。佛位圆满。菩萨入九地时。得此无碍解。唯识第九云。九地菩萨成就微妙四无碍。能遍十方。善说法故。即是此地菩萨所化众生数如云雨。能令尔许所化众生。一时发问。菩萨一时俱断众疑。是也。能任运说法。名善慧地。问四无碍解。依何界地得。答法苑云。四无碍解。皆依第四静虑。准此。唯依佛说。若通因位说法。一种通二地。五地初禅有寻伺发语言故。二禅已上借寻伺发语言故。亦得名有也。辨才无碍解亦是声。同词无碍也。   言义无碍解者。若真如名义。约缘而说。唯第四禅。若所证理名义。即通一切地。何法不是所诠故也。第八地菩萨自利行任运精修。若于利他行。功用犹劣。说法之时。假乎寻伺。第九第十地菩萨。发语言语说法。依正思惟。又不假寻伺。   言出体者。此四等者。何故多取无漏后得智为体。若疏言非证真如故。问总合是后得智。如何言多以。答次下疏言义无碍亦通正智。以真如理。亦通正智。缘。故言多以。三全一少分。是后得智为体。一少分。是根本正智为体。名多。   言初地分得九地任运等者。问九地菩萨离障圆成。与佛果四智菩提圆满何别。答言九地离障圆成者。初八地说。非对佛位也。问无碍解与辨才何别。答自悟边名解。利他边名辨。问佛菩萨何别。答七地已前。依初定。有寻伺。起语言。八地已上。依第四禅。无碍伺也。   言处非处。处非处所知之境。智力是能知之智。   言自业智力者。瑜伽等文。唯举其因。不谈其果。名自业力。   言异熟者。般若经中因果双举。业者因也。果熟果也。   言静虑解脱者。金云。定有四种。一顺退定。谓未净定。二顺住定。谓净净定。三顺胜进定。谓忻上定。四顺决择定。谓将入见道。余力准知。世尊于此十种境上。善能了知。故名智力。   言总名力等者。如来身上二种。一身力中最强。是那罗延力。佛身节节之中。皆有那罗延力。俱舍说。那罗延节节皆然。象等七十增此触处为性。凡象香象摩诺健那钵罗蜜健提伐浪迦遮恕罗那罗延。今不说身力。但智力不被他人屈伏。故名力也。世间人力虽能摧他人。还被他人屈伏。曹并虽然壮。还被管万迪扑。法中论。约于菩萨时。金刚喻定断极微细碍着等障。至解脱道中。顿得此十力。后起定。唯如来有。二乘无故。小乘唯云十力四无所畏。三念住大悲。名不共法也。菩萨名近。十力亦未得。唯佛有得也。然力有二种。一身力。二心力。今取心力。心力即智。如来具二能。名能摧怨歒。约所破得名。不可屈伏。约能破立名。所破四魔。能破即谈力自体。   言与一切种利乐等者。解经意也。一切种后得智也。有二义。名一切种。一切如来后得智。是一能知一切法。约功能。名一切种也。二云。所缘境上。万类差别。种类众多。从境立名。一切种。即是后得智上。利他作用功能。慧是体。功能是用。用与体相应。他性相应。非自性也。   言毕竟胜伏等者。引论文也。毕竟者。即究竟也。糅云。简外道。外道虽暂能伏他。不能长时。有萎歇故。不得毕竟。不名力也。如庆喜。被六万亿魔娆。被如来敕文殊以咒力取之也。即是不能长时伏也。今如来伏一切天魔等。但利益他。无胜负心。能长时毕伏。问如何如来有怨。答魔自于如来起怨。非如来有怨也。胜伏者。不可屈伏义。伏者。能摧怨歒义也。故以威势等。疏主解也。   言对法云等者。缘菩萨藏经显揭。与瑜伽文同。此前一处引对法文。别所以再引也。善记问论者。有人徴问。所问之论。名问论。如来言解释。名善记。记者。分别解释义。即四记。四记唯约分段生死上说。且善降即难摧。善记即难屈。所问有四。一者一向记。如有问言。生者皆有死耶。三宝是良福耶。此义决定。一向记言。生者皆死。三宝真良福田。二分别记。如有问。死以更生耶。引不。则须分别。有烦恼者。死已更生。无烦恼者。更不复生。凡夫有学有烦恼因缘即生。如无学等。无此因缘。即不生。若凡夫外道不善了达。作生死问。应如是答。三反诘记。如有问言。人胜耶劣耶。则须返诘。汝对于何。若对天人。即为劣。若对于畜。人则为胜。十地菩萨相望亦尔。四默置记者。如有问言。龟毛为青黄为赤白。兔角为曲为直。即须默置记。默然莫对。龟毛本无。何得论其青黄赤白。若答者。应长戏论。终无有尽。故言善降等。   言力用不同者。即是智体是一。所对不同。随分十种。带数释也。辨云。十即是力。持业带数二释也。   言因果相当等者。路云。处是道理义。非处是非道理义。因感善果。是因果相当。是道理义。名处也。若如外道。说持斋得饥饿报。此即因果不相当。非道理义故。名为非处。又云。处者因义。即是恶因。与恶果为因。名因果相当也。若因果不相当。名非处。外道有三。一无因。谓自然而生。即乌不染而自黑。兽不画而自班。二恶因。简要云。外道计苦因生乐果。乐因生苦果。世尊责云。愚痴外道。岂有放逸受乐。而招乐果耶。三不平等因者。一因感多果。如大自在天。能生一切。佛法责之。如何一因之上。能生多果。故名不平等。   言瑜伽云净不等者。净因感净果。染因感染果。非不平。意道平等善恶二因。感善恶二果。不同外道煞牛祠天。行不善因。望得生天善果。皆是因果不相当。即是不平等。   言如实转因者。疏主解也。有疏云。如转变因者。摄云。笔误也。淄州云。近检论文。如转变。为正。大论三十九云。非不平等。如实转因者。远离一切增上慢。智说名如实。不同外道冥性为因。是不实。佛法依处道理。名如实转因。如者称顺义。实者真实转起也。此因与当来为如实生起之因。名如实转因也。   言处者建立等者。问何名为处。答三义解处。疏言建立义。二依义。三起义。   言能建立果者。解前建立义。   言为依能起等者。为依两字。解前依义。起字解前起义也。问何名处义。答处者建立义也。为因能建立果。果为所建立。故名为处。二者依义。因为所依。果为能依。名言种子生五蕰现行。名依所也。善恶因招无记果名处。三处者起义。因能起果。果为所起。故名为处也。   言不平等因与上者。佛法善因感善果。外道善因感恶果。一陪相达。今瑜伽说。处者因义。破外道不平等因。无性论云。处者所以义。有所容受义。若无所以。若无容受。说名非处。双破无因恶因。合斯二论。义方周足(上解处非处了)。   言于此二种等者。解智义。即处非处。名二种也。一切智者。问此明后得智。何故引根本智。答智是能知。泛解一切智是根本智。一切种智是后得智。今此四种并是后得。后得智体唯是一。以作用不同。故说为四。简要云。即得后智也。不同寻常解根本智名一切也。此中说后得智名一切者。能遍知一切法。缘一切境。故名一切。一切者。章敬云。有四义。一者。缘一切界。二者。缘一切事。三者。缘一切品。四者。缘一切时。于此四境。无碍而转。名一切智。一切界中有二。一器。二有情。一切事中有二种差别。一者有为。二者无为。一切品中有五种。一自相差别。二共相差别。三因果差别。四界趣差别。五三性差别。时有三时。一过去。二未来。三现在。即于如是一切界一切事一切品一切时。如实而知。故名一切智也。   言无滞智者。暂时依意。遍于一切。无碍速疾。名无滞智也。简要云。不被外道问难屈辱故。   言清净智者。一切烦恼及智气毕竟永断。故清智。二乘世俗是有漏。不名清净。今佛智世俗是无漏无爱恚。名为清净。   言离增上慢等者。不同外道未得谓得。佛证得福智圆满。具一切智。名离增上慢。离少得谓多得也。   言力义如前者。前十智是体。此四个智。是向上义。如来以此后得三智。能知前二。处非处名智力。   言各自所作等者。自业智力于自所作。自受果报。如实了知。及布施福移转。不作而得。言施福移转者。诸外道言。今生布施。来生受贫穷果。今生窃盗。来世富贵果。持斋饿鬼果。煞马祠天。感生天长命果。乃至行苦因得乐果。行乐因得苦报。如有人礼菩提树及以布施。有人不去。即用金钱买取不得。种种争论。今说业力。降伏此等垢。知诸业自受。问佛法之中。子孙设斋为亡人。岂非此人造福他人受果。答地狱中有白幡现。亦事须得亡人自发心始得。若不如此。十方世界菩萨修行无限。个个总愿。愿一切众生。总如我身一切成佛。若许他人造业此人受。即事凡夫。总合成佛了。我辈凡夫既不免生死。故须自作自受。故言各自所作也。   言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三业者。或福业非福业不动业。或即顺现顺生顺后业。业能顺果。果是所顺果。业是能顺名自业。业有三。一非福。三涂。二福业。四洲六欲天。三不动业。色无色。非福三品。上品地狱。中品饿鬼。下品畜生。福业二品。下品四洲。上品六欲天。不动二品。下品色界。上品无色界。或身业语业意业。或顺现受业。现世造业。现世受报。名顺现受。或第一生造业。第二生受。名顺生受。今生或造业。第三生已去受。名顺后。若不定业者。有三种。有时定报不定。时不定报。俱不定。如来后得智。一一皆知。众生身中。自作业自受报。从因为名。名自业智力也。   言于此善恶业异熟等者。章敬云。指般若经业异熟智力。因果双举也。问此自作业。自受果。与处非处何别。答前处非处。遮他无因恶因及不平等因。无自然乐因得乐。如数证计冥性。梵王帝释等。此业异熟。约自作还自受也。问前后二解凭何教说。答曰。若作集论等。但能招彼顺现受等三业。名为自业。若依般若经。名业异熟智力。前能知业。此据能知业所感果。故别也。   言亦名业异熟智者。业异熟属众生。智力属佛也。   言四静虑解脱等者。由定寂静。能审虑故。虑体是慧。定有静用。能生慧虑。故名静虑。有四解。一奢摩他。云等持。通定散。但专注不散者。皆此摄也。惛沉掉举。是不平等。由所加行。折伏惛沉掉举。平等持心。于一境转。名等持也。二等至。简要云。三摩䟦提。此云等至。通有心无心。唯定非散。此有二。一在定位之心。安和适悦。名之为等。此由前定力。引彼身心。至此安和平等之位。名为至。二解云。等谓平等。惛沉掉举。名不平等。由前加行。折却惛沉掉举品。此加行之心。便是平等品。此心等引。至安和分位。等能引至。此名为等至也。   言此等诸定通满等者。有漏定通杂染清净。无漏定唯清净。若但言染。唯爱味。不通净定。若言杂染。即通有漏净定。兼爱味定也。若细分别。染中有二。一障碍杂染。为求静虑加行时。无方便故。及诸盖间杂生故。二自地杂染。虽离下染欲得上定。仍为自地缠随眠缚。不得清净。有四番。二净二染。二净者。一善方便。二善清净。二染者。一离现缠。二离随眠。故成四。此一节疏文。会般若经中智与瑜伽论名自不同。意说如来于此诸定差别。佛皆能知也。   言根者信等者。根胜劣智力也。根者生长义。故说名根。根即信进念定慧五根也。简要云。此显信等五根有上下胜劣。上者名胜。下者名劣。佛于胜劣二根中。皆能知故。名根胜智力也。然此五根道漏无漏。有上中耎。菩萨五根为上。缘觉五根为中。声闻五根名下。中下二根合处说。名劣。上者独胜。即菩萨也。此上三乘通论胜劣二品也。疏中意。三乘各各有自耎中上。耎者劣即下也。初闻教名耎。次修行行名中。后成熟果上。此解总非正也。但是一人身中。有信等五根。便自然有上者。有中者。有下者。中下名劣。上品名胜也。   言若从他等者。问一种是信等五根。如何则有上中下差别。答疏云若从等。若论根胜劣智。文已结了。即合属他后文。若准疏势。属根胜劣智力。为正。虽前结了。但是结标文。此段疏结释文。若从他以为其先者。名随信行人。是钝根是劣。身中有三乘种姓。不能觉。事须假他人教示方生信心。信从他人起。名随信行(中等)。或观诸法。以为先者。即是随法行人。利根人也。先观察而自起信心。不假善知识。名利根人。问此中为但取信等五根。兼通余根耶。答摄云。此约入见道。且说信等五根。若通说生死。可兼二十二根。信等五根体是善故。名别有体。简前八根。唯是无记。意与五受。通三性简。三无漏体同一慧故。故于二十二根。唯说尔许。非不知余。   言爱乐胜解等者。种种胜解智力也。相国云。于三乘处。各随自情爱胜解。忻慕修学。名种种信解。心胜于境。名之为胜。印持决定。名之为解。印持三宝。是良福田。爱三乘行。取三乘果。名为爱乐。先由胜解。印证前境。决定是因。不可引转。是果如来能知。名智力。众生三乘五性胜不一。总名种种胜解智力也。或乐于善。或乐不善等。佛悉能知也。   言若广建立等者。种种界智力也。意言有情有种种性。或一乘。或五乘。或通三性。善恶无记种子。乃至八万四千行。如来皆能了知也。建立者。施设义。种种界者。界是因义。亦是性义。即是三乘五乘种子也。   言或四乘者。三乘外加不定乘。五乘者。四乘外加人天乘。即无性人也。此约五乘种子。瑜伽说四种界。一本性住种性界。二习所成界。三可对治界。染种子无漏智对治。四不可对治界。即无种人身中。法尔种子无漏智对治也。   言或贪嗔等者。有唯贪增。有唯嗔增。有唯痴增。有三俱者。故名等分。   言乃至有情八十千等者。辨云。此据全数。故俱舍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亦同诗三百。亦是举全数。理实八十四行也。诗三百五篇也。维摩经云。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也。种性不一。名为种性。种性者界也。知诸众生。多贪种性。多嗔种性。乃至多痴八万四千病行种性。佛智一一皆知。名种种界智力也。   言若即如是者。趣入圣道行也。若即如是者。指前门中种子也。诸趣门中者。指此门中染法种子现行也。诸趣门即是所趣。所趣即是佛所知境。所知有四。贪嗔痴等分也。言顺正行者。一句是能趣。贪嗔痴是所趣也。修不净观慈悲观界分别观。为能趣行。今唯取能趣行。是此间遍趣行。行收遍趣之行。依主释。今趣遍字属如来。如来智家所知之如来后得智。遍能得知众生趣向之行。名遍趣行。   言或一切五趣之门者。福业。是趣向人天行。不动业。是趣向上界行。悭贪业。是趣向饿鬼行。无惭愧。是趣向畜生行。邪见谤法。是趣向地狱行。   言或诸外道等者。趣向执着行也。此解不同诸解。今却取所趣行也。五蕰假者身中异见。为能趣。行是所趣。外道异见趣向鞭㭬卧棘行。沙门异见趣向三乘行。执着幻术符书禁咒十二围陀经书伎业。种种党类差别。各各修邪。互相违背。执己为长行。余为非等。   言或此世他世者。趣求涅槃行也。此世即现在也。他世者。过去未来。总名他世。贺云。即三乘人。三世中趣涅槃之行。名无罪趣行。涅槃体即无罪。无罪之趣行。依主释。简要云。无漏圣道。越生死故。名无罪趣行。无罪即趣行。持业。此唯取无漏太狭。若言无罪之趣行。无漏有漏收尽也。三业有漏善顺圣道。皆是无罪行也。佛智一一能知四种行。名遍趣行智力。   言于能遍行等者。会般若经中名字。此遍趣行。是如来后得智所游履之处。名行行也。能了知智。就所了知为名。名遍行行也。相国云。前解于遍。即佛能缘智名遍。今此解遍。属于所缘。诸趣之行名遍。问趣行智力。与处非处智力何别。答摄云。彼是智境宽。此是趣行即狭。彼兼缘非处宽。此唯缘处狭也。   言若于种种有情等者。宿住随念智力也。缘过去境也。前来遍趣行智力。是如来智。能知有情身中行。今此中说如来智力。能知有情身也。宿者宿世。过法世名宿也。所缘境住在过去。念慧两法。同缘过去境拣择。是智也。念随于智。同时缘境。名随念智力也。解随念于智。随字属念也。二云。正能缘过去境。名念也。智不能缘过去境。由念引皆。智随于念。亦缘过去境。名随念智力。此后解智随于念。随字属智也。前解为正。缘智与念。是同起之法。今不言智力者。是邻近释。余九皆依主也。若于种子等者。一一总知名种种。有情言音。四方名字。东方世界众生所有名字。张三李四。南西北方众生所有名字。如来一一皆能知也。自体者。有情身体。体即身。   言八言说等者。即将过去尽辨。有八般事。为言说之因。一一皆说。名八言说。一如是名字。如是言通下七处转。如帝释过去名茧儿。二如是生类。婆罗门刹帝利等。三种姓。种姓氏之姓。即婆罗门六姓等是。亦如张王等。四饭食。如帝释宫中苏陀味。北洲自然粳米。五受苦乐者。谓苦乐。失财利名苦。得财利名乐。六长寿。假如人合寿百岁。至婴儿后。活至六十七十已来。名寿。七活至八十九十。名久住。八活至尽寿百岁。名寿量边际。   言于此八中等。智随于念。缘过去境。即是于念。随念决断即名智。念能忆念。即智言略所行行者。问如何前说八。后略为六。答秀云。总门众生身中。过去八事。今略为六。即以八种。略为六故。据所行行。不过六种。摄前长寿久住。总为寿量。故唯六也。但略其数。非略行也。问八言说句。与略所行行何别。答说是能诠教。六略行是所诠理也。此二俱是如来智所知境也。八言说约法体。则有八种。六略行论佛所知。合成六种。合寿量为一故。所以名略也。即六种种境。是宿住智。所游履行处。名略所行行也。   言一呼召等者。即前如是名字。二刹帝利等者。即前如是生类。我是过去刹帝利婆罗门。三父母者。即前种姓。四饭食等者。即前饭食。即变生为熟。亦只如冷淘不诧等。名方轨也。五兴衰者。兴即乐也。衰即前苦也。六寿量者。即前长寿久住边际。是也。   言此等宿住等者结也。智与念俱时起。能缘过去。名念俱行智力也。随念相应之智力。依仕解。   言诸有情类等者。死生智力也。前来宿住随念缘过去。此生死智力缘未来境。即知三根声闻。未来世经若干劫。当得作佛等。及知诸弟子。若造善业者。来世中得生善处。若造恶业者。来世中生三恶趣之处。又能降伏执着断见之者。佛语言。未来世中。若更无身。可言断灭。未来有其无量。如何执身而有断灭耶。   言临欲终没等者。死谓本有最后一刹那心现在。只有此一刹那。更无后念。此名为死。谟云。欲死正死。名死也。   言住在有等者。慈恩云。取中有末后一刹那心。名生时一念。第八识揽父母遗体而住。即名生时。不取生胎方名生也。此中但说生死及降伏执断见。是本意也。如经中说。孝子比丘僧中恶口。在胎六十年。意言如六十劫。皆名为住。如来一一能知。名死生智力。   言于善恶趣等者。解力义也。   言一切诸法等者。能知见修无学道。名漏尽。今说正知若兼方便。亦通知资粮加行方便伏惑成道。名漏尽。若种若现皆尽诸漏。是现行。及眠即是种子。如是种现皆尽。名漏尽智力。问漏是种子。如来遍缘三乘无学身中漏尽亦知。圣有学身中漏法不尽。亦亦知。问若知漏尽。可名漏尽智力。兼知漏不尽。何不名漏不尽智力。答影彰说故。或从胜说。问佛自身中诸漏已尽。佛自知否。知者何名此力。若言知见者。其相云何。答见心故。果中作用强盛。见分亦得。及缘自证王所。见分亦互相缘。不同因故。得能知自足漏尽。若尔。何名同一所缘。不可现在心反缘自心故。答王缘于所见分之时。与所自证因。缘此见故。无有失。   言智者是体等者。十种智皆是体。十种力皆是用。智即是力。持业释。   言此中宿住等者。秀云。然智不缘过去。念能知宿世事。由智与念俱故。随念亦缘过去。今从助伴。以得其名。故随念智力。邻近释。或能缘过去境。与彼念俱。念俱由近。彼念相从得名。邻近释(后胜)。   言处非处等者。并北依主也。   言虽复处三文不同者。是结前也。然体有五者。生后也。   言一最胜体者。问何名最胜。答佛功德中。慧最胜故。言最胜体也。   言佛具知根慧等者。佛具知根。含于九法。谓信等五。及意喜乐舍。今取九中五根五中慧根。为十力体。无漏根有三。一未知当知根。即见道十五心已前。于所未知。当知故。二已知根。第十六心已去。金刚心已还。于十五心前者。已知故。三具知。谓解脱道后。故言具知根也。问此三根为世俗。为胜义。答若准小乘。俱是假法。皆名世俗等。论云。四尘虽有漏。实故名胜义。三根虽无漏。假故名世俗。若大乘宗。既是无漏。故胜义摄。   言二引出体等者。二说。一定能引慧。名引生。二者。定是功德丛林。亦能生功德。名为引生也。慧是诸德之主。亦能引生诸法。慧亦名引生。故十力以定慧为体。又云。由定起根本。根本引起后得。后得智得上妙用。名力也。   言三克实体等者。问既克实体。以五根为性。何不言信力念力。答慧为胜故。空言智力。随胜而就。据实。信等亦得为体也。   言相应体者。智起之时。同时必有遍行别境善十一。俱时而起。故论云。及相应也。   言四蕴等者。且智起时。必有净识。心王是识。同时有遍行心所。以为受蕴。想为想蕴。自余遍行一分。别境善十一等。并是行蕴。智起之时。与此众生相应。故名相应。虽有众多之法。不离四蕴为性也。   言五眷属体等者。此体最宽。四蕴之上。更加色蕴。为五蕴。疏主取定道二戒。为色蕴。问佛身何得成定道二戒。答若准小乘宗。说定共戒唯有漏。道共戒唯无漏。大乘宗。定共戒通漏无。道共戒唯无漏。今取大乘。佛身无漏。戒随于佛。定戒亦唯无漏。问因中定道二戒。依现行思上立。此现行思上有遮防。彼身口七支恶色不起功能。名无表色。若尔佛果无彼恶色可防。如何亦名为色。答有三解。一云。虽无色可防能发善色。亦名为色。二云。果中有彼防发功能在。亦名为色。三云。从远所防说。亦名为色也。   言此虽无文等者。疏主自添此一解。立理云。此虽无文等。道理合有也。遮犯戒垢。助摧怨故。犯戒之法。名之为垢。由无表戒能防此垢。永不令起。名遮犯戒垢。既遮此垢。诸烦恼不起。名助摧怨。怨者烦恼。与无漏智为怨也。   言余之三门者。指余门义。次有第三辨行相门。随辨名处。略已解毕。   言第四次第者。如来初得无上菩提。即使顿得。后次第起。初立一切无倒因果。起处非处智力。次第希求欲界异熟为说。远离诸不善业。令行善业。起自业智力。乃至次令永断一切烦恼。起漏尽智力。   言第五诸门。诸门者有五。一分别门。二不共门。三平等门。四差别门。五引发门。一分别者有三。一时分别。三世所知。随悟入故。二品类分别。谓于一一。随自相共相一切行。而悟入故。三者身分别。十方有情。各各差别。一切相续一切事义。随悟入故。不共门者。二乘所无。菩萨分得别。唯佛独圆。平等门者。一切如来皆悉平等。具足此力。无有差别。差别门者。如菩萨地广说其相。恐繁不可述。引发者。复有三种。一方便。二根本。三引发。方便者。谓于教法向上定。数数思惟行相。后使成满。根本者。虽通诸静虑皆悉有之。如来多住第四静虑。故言根本。引发门者。复有二种。一现前起用。以后得智为体。二居住本性用。出世间正智为体。即根本智。   言列名等者。佛四无畏者。疏中自列。菩萨四无所畏者。一总持无畏。二知根无畏。三问答无畏。四断疑无畏。如常不轻品解。今此佛四无所畏也。   言四是数名者。释名也。无所畏者。于此四处。能自了知。此是总谈无畏。于此四处。有人徴问。如来能自了知。都无性惧。故名无畏也。   言坦然无畏者。身无畏也。言心无怯劣者。心无畏也。言无所疑虑者。诸语无畏也。或怛然无畏。是总名无畏。心无怯劣。心无畏。无所疑虑。语无畏。都无怯惧。身无畏。故名无畏。结也。   言正觉诸法者。简外道耶觉。只此正字。若是邪正之正。简外道。若圆正之正。兼简菩萨。觉未圆故。   言等觉诸法者。简于二乘。偏觉诸法者。即所知法也。合而论之。正等觉。若开则言正觉等觉也。上正等觉无畏。断所知障也。   言诸烦恼漏种现者。漏尽无畏。断烦恼障。知他人身中漏或种总尽。名漏尽无畏。问他人身中漏不尽。亦如何不言漏不尽无畏。答据实总知。但是就胜而说也。问自身中漏尽知否。答亦知也。   言说鄣碍法等者。障法无畏。一者贪欲。二者全界烦恼。总名为障。三界分别烦恼。望三乘人见道。总名为障也。俱生烦恼前六品。望第二果为障。后三品望第三果为障。上二界俱生烦恼。望第四果为障。总而言之染法为障者。烦恼所知二障。   言说出离道等者。出苦道无畏也。正说见道修道究竟道。名出离道。傍取方便及资粮加行亦伏惑。亦名出离道。声闻人观四谛。缘觉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出苦道。菩萨二空智乃至三十七品六度四摄等。佛即双离二障。名出苦道无畏。出三乘圣道。是出苦道法也。正等觉四不是无畏。无畏不是正等觉等四。此四法是境。如来于此四之上。身心无畏。故以为名也。   言于此四中等者。简要云。初二是自利德。即佛自是正等觉。正等觉之无畏。漏尽之无畏。后二是利他德。障法无畏。出苦道无畏。通三乘人。出苦道及三乘障法也。无畏属佛自身故。出苦道之无畏。障法之无畏。皆依主也。   言出体性等者。五重出体。道理一准。前十力中释。   言若起作用者。金云。等觉诸法。及断种现。是住自性。正智为体。即本智也。说障法出苦道等。是起作用。后智为性。相国。此四无畏。各有自姓作用。   言发起者。因定发慧。而得四故。故引发故。以定慧为体。此引发义。亦同十力中解。余义并同。   言谈实等者。同前克实体也。   言如经言者。菩萨藏经也。   言复有沙门或非沙门等者。问世尊经教中。言佛具一切智。无所不知。何故。比丘从他方来。佛问言安乐住否。乞食易得否。事与教不相符也。   言遂于此中有立难云等者。世尊既有问词。状似不知。便招傍人难言。佛若知。何要问。若不知要问者。何得言具一切智。据实。如来所知障尽已。但是如来示相引导之门。垂轨后人。故陈是事。   言我于此难正见无由等。对法云。我于是事正见无缘。缘者由也。意言我见汝难。无其来由所以也。无真实道理缘由也。得安稳住者。身无畏无怖。无畏者心无畏也。自称我处大仙等者。由语业无畏也。   言摄受来者等者。问比丘乞食易否。今生欢喜之心。无非利益。皆是法轮。   言欲令诸人审等者。问阿难言天雨下否。欲令阿难审谛于事。佛知尚问。况余不知。   言亦为后人作等者。如夫子入太庙每事问。例后人也。亦是夫子礼也。然佛一切语言。皆为利益。皆是法轮。如多闻等十部小乘。许诸佛言非皆利益。如问庆喜天雨下否。问诸比丘乞食易不。此何利益。转何法轮。答大众等十部小乘。诸佛言皆为利益。问天雨下等。令审讲事。佛知尚问。乞食令喜等发心修行。非无利益。皆是法轮。四无畏中。前三属佛。后一属弟子。而由世尊言我于四事皆悉了知。而无有畏。世尊既鸣。是言于事中。多有违文。故即有难。   言遂有难言言诸漏等者。问如何初成道。降伏天魔。佛即努眼。嗔魔王。言獘魔等。佛即有嗔。又如提婆达多。见佛出家去。便言。我与邪轮共生罗睺。佛闻此语。即嗔提婆达多。痴人愚人。经中虽言漏尽。相上贪嗔痴宛然。叱呵调达有嗔爱。   喜漂溺。为对治第二禅喜。故第三禅立念支也。此第四定为第三定中胜乐。留碍不能出离。是故世尊劝住正念故。第四禅立念支也。此问答大小乘果。问初二禅身光何别。答初禅身光。如末尼珠。内暗外明。二禅身光。如灯明。内外俱了。今准此中。若依小乘。初二定中无乐受。所言乐者。即是轻安。若准大乘。即是乐受(解经禅字了)。   言定是四无色等者。分二。初释名。后出体。释名中。初释总名。后别名。且总名。总名无色。婆沙一百四十一云。何故此四说名无色。答超过一切有色法故。色法于此无主容故。说名无色。四者是数。名无色者。无色谓无色。即是四个根本上三近分。此七处名无色也。空处近分。乐得此名。缘下地色。有色想故。若依大众化地部等。许见色界。有细业果色。以色细故。立无色名。所言无色者。无彼粗色。若依大乘。言无色者。无业果。许有果色。言无色者。据业果而论之(上总名了)。后释别名者。一空无边处者。具依空无边处近分定。先对治却四禅已下色。法苑云。空者空其色故。无边者。十方诸相不可分别。即无边虚空也。处者。定与心心所法。名处。空无边是境也。处是能缘心。缘无边之处。依主释也。色者质碍义。若不观色作空。神通往来。即有障碍。观行成就。当情所缘。是空无边行相也。问何名处。答二解。一云。约修定人。说能缘心。缘空之处。名处也。二者。处谓能缘定。心是生功德之处也。二者。识无边处者。当地能缘心缘空处。能缘空之识为境也。下地空既无边。能缘之识。亦无边也。三者。无所有处者。小乘二说。一者。观此位。我我所无。名无所有处。问一切地中。无我我所。何独此地名无所有。答余地虽有。势分羸劣减少。不同此地。二者。不者同下地观识。此位之中。总不观境。寂静而住。名无所有。大乘不然。以当地二十二法为能缘。将识无边处。能缘无边之识为境又云。或有所无边处。所缘无边之识为境(通此二为前正)于此识上。思惟观察。离识之外。更无一法。以无所有为境。无少所有。故名无所有。问缘无不生心。如何牵起能缘心耶。答虽然以无为境思惟。胜解之时。事须依上观察作无有解也。观识外无有一法也。亦不缘空。亦不缘识。唯观无所有为境。四者。非想非非想处者。缘无所有处。能缘为心境。第一非字。非由无也。此定之中。无彼下地粗想。名非想也。第二非字。非由不也。第三非字。非由无也。即不是无也。当地内心极细。心想不无。故云非非想。法苑云。无所有处当地极细心心所二十二法不无。故云非非想。次出体者。婆沙云。一者修得。二者生得。若修得者。有定果色。兼有色蕴。若生得者。四蕴为性。故大乘法苑云。眷属五蕴为性。此定果色。又言无色定者。四根本上三近分定。唯缘无色定。其空处近分定。通缘下地色境。有色想故。不空缘无色也。问色与无色定相状何别。答入四静虑定时。其身相状。如处室中。入无色定时。其身相状。如处虚空。问如何无色唯此四定耶。答离下地生得分四种。离第四静虑生得空无边处。离空处生立识无边处。离识处生立无所有处。离无所有处生立非想非非想处。又有说。由受生有四处。谓空处二万劫。识处四万劫。无所有处六万劫。非想非非想处八万劫(解禅定了)。   言解脱谓八解脱等者。法苑十门分别。一烈名字。二显行相。三出体性。疏中有三门也。四释名。五所缘境。六凡圣得。七离障别。八依身起。九二得果。十有漏无漏分别。   法华玄赞要集卷第十六   乹符六年冬温州开元寺讲大慈恩比丘弘举传写供养。   弘长元年(辛酉)漆月拾日写之毕。  永实   同年十月二日一交了。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七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依瑜伽第十二等者。引文。释总名也。旧小乘论云。八背舍。路府云。初二解脱背净向不净。第三解脱背不净向净。第四解脱背色向空。第五解脱背空向识。第六解脱背识向无。第七解脱背粗向细。第八解脱背想受向灭。议曰。初三背舍。与大乘全别。后五似同大乘也。简要云。依大乘解。初三解脱观色而得解脱。次四于心而得解脱。后一于心心所而得解脱。又小乘修前三解脱。次除显色贪作不净想。除变化障。作光明想。大乘解脱。事须观已离染色。小乘解脱观未离染色。糅云。初三除变化障。次四引生无诤愿功德。后一解脱毕竟成满。故解脱有八。又前七通漏无漏。后一唯无漏。若准小乘。八解脱并是有漏。若大乘人修解脱。事须先依初禅未至定。伏断却欲界染。所有欲界根尘。皆是已离染色。若便唤作解脱。则未事须重将此色想作光明。方名解脱。脱离诸定障。于境自在。亦解亦脱。名为解脱。八者数名。名八解脱(上总释名下别释)。   言有色观诸等者。前来虽引多本圣教。皆不圆足。唯法苑章广解。彼处十门。疏中引前三门也。此间无释名门。只于列名处。便释名也。瑜伽云。有二因缘。名为有色。一者。谓生欲界得色界定。名为有色。二者。于有色地作光明想。名为有色。又三有义。一有色者。离欲界染。得色界定。名为有色。二者。不作小多想。作光明想。名为有色。三者。未依无色定。对冶色界染。住彼色染之中。名有色。此但观欲界内外根尘等色。思惟胜解。名为有色。问有色何不言内有色。又观诸色。何不言观外诸色。答只缘初解脱人。内五根外五尘总观。若言内。恐滥唯缘内五根。若言外。恐滥唯缘外五尘。是故有色不言内。观诸色不言外也。诸色之观。有色之观。皆依主释。又若约已离染名外。五根是内。亦得名外。若约未离染名内。五尘是外。亦得名内。瑜伽第十五。恐滥唯缘外五尘内五根。所以缘色不分内外也。   言二内无色等者。问何故第二解脱。偏安内字。答缘第一解脱之中。初修之人。唯离欲界染。未离色界染。若安内字。恐是未离染。故名内。将谓初修之人兼未离欲界染。所以不安内字也。第二解脱。不简初修久修之人。兼离色界染。简异于前。故安内字。问何名无色想。答言内无色想者。有三因缘。一离却欲色二界染。名无色想。二得无色定。名无色想。三不作光明。名无色想。此第二解脱。先依空处定。已离色界染。此依离染。立以外名。将此光明色。作少多想。此是第二解脱行相。此中虽依空处定离色界染。然观外色。作少多想时。即便却依色界定。重将色界离染色。作少多想。观思惟胜。以彼无色定。不能观色作少多想。以彼内心。缘色之想。与空处定相违。已被对治已讫。故瑜伽云。无色界定不现在前。问此上二种何名解脱。答初解脱依色界定。离欲界染。名解脱。第二解脱。得无色界定。离却欲界色界染。名第二解脱也。上解内无色想讫。下解观外诸色。问何名观外色。答三义解内外色。一者。五根名内色。二者。有情名内。非情名外也。三者。已离染色名外色。未离染色名内。今此解脱。观已离染色。作小多想。名观外色。   言三净解脱等者。瑜伽云。已得舍念。圆满清白。以此为依。修习清净胜行圆满。名得解脱。意说得第四定。离寻伺喜乐三地障故。故名已得舍念圆满清白净。又一切动乱。已寂静故。离净不净变化障故。名为解脱。此亦无色而观外色。作净不净等诸相。由前已说内无色等。故略不论。二总得名净解脱。就胜而说故。第三独名净解脱。离染名净也。净有三义。一由先离染故净。二者所依定离三灾八患故名净。三者作净光鲜行相。转不作不净相。名净也。   言身作证等者。简要云。二说。一从喻为名五根之中。身根。取境最亲。名身也。第六意识。得此解脱时。亲得于理。由如身根亲得于境。二云。当体得名。身即意。定心亲得。故名身也。第三与第八解脱。各在定边故。第三是四根本定边。第八是九次第定边。圣智亲证。故名作证。此第三解脱。第六意识亲成就得。名身作证。问前二解脱亦是亲得。何不名身作证。答前二是假想思惟。未名是实。至此第三解脱。实得真实成就故。名身作证。   言具足者。唯第三解脱菩萨第八解脱。独得身作证具足之名。问第八灭定解脱。当得之时。意识已无。何名亲得。答若约圆满位说。则无意识。不名亲得也。今约有心之时。已成就得。无心位时方显。亦名身证。问何名具足耶。答第三解脱。是四根本定之满位。后必带前前。皆成就故。至第四定。名圆满。第八识尽定。是九次第定之满位。故名圆满。圆满者。具足义也。问何名住。答简要云。此解脱言住者。引诸功德。住在身中故。名之为住。或此解脱。是贤圣栖止之处。名住。圣人多作此二解。脱故独名。住前二解脱定心暗。劣缘境疏远。但得名观(官音)。此第三解脱。独名住也。又前二解脱是加行因。第三解脱是果满故。   言空无边处者。其欲色二界相状易知。无色界定。行相难了。独立处名也。谓色对治所缘境界。十方诸相。不可分别。名空无边处者。谓彼地中定等诸法。而为所依。名之为处。此解处者。约能修行人。所依虚空。所依之处。意说彼地一聚心心所。是修行所依。兼而境与所依。若得彼地心空境方现。名为处。此由先得空无边处定。已离当地染讫。今重观前境。更作解脱也。余四皆尔。   言识无边处者。亦是先得当地定。离当地染。重观空处能缘之识。空既无边。识亦无边也。处即能缘心故。   言无所有处解脱者。小乘二说。一者。观此位中我我所无。名无所有。二者总不观境。名无所有。不同下地观空。不同下地观识为境。此位之中。寂静而住。名无所有。大乘不然。只观识外无为境也。无有一法。是识外有者。问莫是唯识观。答不是也。唯识观。观万法从识而生。唯识观也。此无所有。唯识外无。一往者似观识。据实不观也。但观识外无。为行相也。   言非想非非想处等者。第一非字。非由无也。此定之中。无彼下地粗想。谓超至无所有处想。名非想。第二非字。非由不也。第三非字。非由无也。唯有当地能缘内心。极微细心心所。二十二法即不无也。名非想。非想即心也。   言想受灭等者。想受二法是障。资助心强。诸心所中。独名心行。厌患劳虑。暂尔止息。但离受。名想受灭解脱。问灭尽定中。六七二识既不行。如何名身作证。答据实。有心位时已得讫。要假无心位方显。问何名住。答有云。彼神通无诤。愿功德住。在彼定中。名住。亦是贤圣所游履栖止之处。名住。问前言圣之亲取。名身作证。此第八解脱心想不行。云何自证。答通色身故。   言俱舍第二十九内等者。疏阙想字。准俱舍云。内有色相也。小乘唯观。未离染色。问何名内有色。答摄云。内有色者。内谓内身。有根尘色故。名内有色。无始时来。保爱内身。故不得解脱。二者。妻子男子亦名内。未作观时。贪爱向外妻子。如于内身。故名为内。此解内字。内心有彼贪色之想。名为有色。故名内有也。问何名观外色。答言观外色者。无始时来。贪爱内身。内身向上起贪染。不得解脱。若教化。便观自身。作不净则难。事须从易向难。从外向内观也。此有二义。一者身外故名外。色情与非情色。皆作不净观。二者。只此内身。亦名为外。作观行人。观心纯熟。观于内身。如同外境。亦名外也。今且是身外。名外世界。情与非情。皆作不净想。或作五停心观。观青淤想。虫蛆想。烂坏想。制伏向贪心也。   言内未伏除见等者。引杂集释也。问杂集论是大乘。俱舍是小乘。如何疏主引俱舍文。将大乘论解。答只缘俱舍论道。内有色观外诸色。与杂集论中内未伏除见者色想义同。所以将杂集。解俱舍也。内谓内身。见诸能见。者假者。假者内身中。有贪色之想。名见者色想。   言观外诸色以为不净者。小乘意内有贪色心。名为有色。谓除此贪。而观外色。以为不净。外有二。种一外五尘色为外。二观心成已。后观己身。亦非己有。四大假合。终归大地。何须贪着。妄识为内。如是色等者。名之为外。问如何内身有色贪。不净观。内身观外境作不净。除内贪心耶。答二乘之人。观心微劣。不能更观内身作不净。事须从易向难。从外内观。则易也。或从末向本。无始时来。由外观引内心起贪。内心起时。皆由外境。由斯观外。息自内法。问如何是小乘第一解脱成就。答初作观时。观一个死尸。从头至足。膀胀烂坏。遂于此境。不复生贪。次观五个十个人。乃至遍观一州一国。亦不生贪。又却从广至略。一死尸之上。亦不生贪。渐渐移观。心向内来。观自家身。亦作不净。是名小乘人第一解脱成就。又说。唯观他人外尘作不净。不观内身者。非也。   言今则不然者。问前来言内未伏除见者色想。杂集同俱舍大乘。问何故此中言。今则不然。大乘义中。疏主却斥杂集。答内未伏除见者色想。小分虽同。于中多义不同。故言今则不然。一大乘作光明想。小乘作不净观。二大乘除变化障。小乘除色贪。三大乘观已离染色。小乘观未离染色。故云不然。四疏主解。今则不然者。于大乘解脱中。将对法同瑜伽。不同俱舍。故云不然。五不唯空。不同俱舍。兼不同杂集。上来解今则不然一句。是疏主自解。问大乘既已离障。何用更作。答欲净其心。令障转远。故曰不然。   言准对法文初修业等者。即第一解脱初修之人。问对法论并不言初修久修。案论文云。于内未伏见者色想。或安立见者色想。此是论文标也。下论释云。谓于内身。未依无色定。伏除见者色想。或见者色想。安立现前。论无明文。初修久修之字。疏主凭何而说。答文虽不明。理通二释。疏主体论意。论文之中置或字。若是一义解。何置或字耶。故知此两意。所以分初修久修也。缘论文之中。有内身二字。抄家于此先解内身。内身者。□云有三解。一云。论意身也。意识名内。二者。取五根五尘。名内身。不离身故。名内身也。三者。取欲色二界显色。情与非情。名之为内身。未依无色定。伏除却色想。住彼色想之内。名内身(上抄解)次疏解。准对法之初修业者。此是疏主安置。   言身在欲界等者。论文也。且初修解脱之人。身在欲界。简不是上二界也。   言已离欲界欲者。此举定所观境。不说同时能观定心。若具足应言。已依色界定。已离欲界欲。合如此文也。初修之人。事须依初禅未至定。折伏除断却欲界九品烦恼。名离欲界故。只此已离却贪欲。名已离欲界欲。糅抄云。即是约凡夫二乘并菩萨身在欲界者。简不在上界者。此一类人。重修解脱之时。身在欲界。问既依初禅未至定。离却欲界所有色境。总名离染。莫便是解脱。答色虽离染。未名解脱。事须依初禅根本定。重观欲界。已离染色想。作光明想。光明想成就。名解脱成就也(上解身在等二句论反)。   言未依无色等者。问更何名初修。答疏言未依无色等一行半。重简初修之人。疏主分疏初修之人云。未依无色定。伏除见者色想。此色想不是贪色之想。是烦恼染法。今此简言色想。色想是缘色之行解也。如今初修之人。有此色想行解。未依无色定伏除也。问何名见何名者。答一见谓能见也。者谓假者也。   言色想者。缘色之行解也。故言见者色想。问既不是贪色之想。疏中何故言伏除耶。答以无色定现在时。色想行解已无。今对彼定起时。色想行解已无。所以说名伏除。其实色与无色。不相见也。   言未离色界欲者。问若尔此一句疏。宁言未离色界欲耶。既言色界欲。明知是贪色之想。答此一句疏意。简初修之人未得无色定。既未得无色定。表知未离得色界欲。第一解脱初修之人。且依色界。伏除却欲界贪染讫。所有欲界根尘等色。皆是离染色也。故但是简未得无色之言。非是实有色贪也。得是缘色行解。所以疏言。未离色界欲故。   言若久习业已等者。若具足应言。已依无色定。已离色界欲。   言色界欲者。亦是色想行解也。不是贪欲也。问如何离得色界欲。答事须先依当地定。先伏断却色界烦恼染法。此色界色。便是离染色。虽然离染缘色之时。于色上尚自作色想行解。只此色想行解若着。不名解脱。亦须对治却。所以于无色界空处近分定中。对治色想行解也。问何不便名见者无色想。还言见者色想。答其实空处定。实能对治色想。色想已无也。只缘正在空处近分定时。唯观于不能观色。由有二义。却要安立观。一谓令障转远。二令观增明。所以却依色界定。将前离染色。安立现前思惟观察。此但作色想安立。犹未作光明想(上解安立现前了)。   问欲色二界皆是离染。未审重观之时。为复观欲界色。为复观色界色。答有二说。一准对法。将欲色界已离染色。若根苦境。重观作光明。二云。准瑜伽论文。而观欲界一切所有内外诸色。作光明想也(第二为正)。问何以知。答久修解脱人。不观欲界作光明想。事须依欲界色也。   言而观欲界一切等者。若初修者。依初二禅。若久习者。依四禅根本定。总想观欲界一切内外色。作光明想下分内外故。问瑜伽云。观于一切已离染色。作光明想。不道重观色界者。应可第一解脱人。莫空得欲界离色。不得色界离染色耶。答第一瑜伽唯言欲界者。约初业说故。二者。从宽为名。若说欲界。初修久修人。总收着。若说色界。唯久修者得。初修不得。三者。缘色界微细。易可调练。一遍观则得。更不要重观也。欲界色障定强。故顽硬。事须重观故也。问何不依近分观。答近分观无通果故。问何不作男女相。唯作法想。答为欲变大地为金银等。若不作法想。作男女相。即不自在。不能变大地等。若想作法想。须变即变。即得自在故。须作诸相。谓此久修人。欲色二界贪并断尽。为欲发起神通。石壁交过。令障转远。更假安立。此已离之色观。作光明想。光明想者。瑜伽十二。云何光明想。谓如有一人。即是修观行人。于暗室中。起是对治。于诸光明。殷勤意。善取其相。极善思惟。如于下方。上方亦尔。如是一切治暗相故。建立此相。复于定中。数数取光明相。谓或灯明。或火光明。或日轮明。或月轮明。如是从小至多。如是观察。   言由前三解脱等者。此中光明引八胜处十遍处来。次别叙胜处遍处之义。后归文销释。问初解脱境。论言诸色。何故今言摄小多耶。答胜处别作小多等观。今总摄彼。以为光明。故不违论言观诸色。问何故此中。要引八胜处十遍等。又复与彼解脱所缘同异耶。答互相因故。故杂集云。依解脱故造修。由胜处故起方便。由遍处故审成满。又云。若于彼成满。即于解脱究竟等。由此故须引发胜处功德。问虽说相因。设二境别。有何过失。答如世第一法。为引见道。作无相观。观真如等。亲疏虽异。所缘须同。由解脱故。胜处等生。后处遍处。解脱成满。互相因起。亦复如是。此明缘境分齐。简异小乘八胜处十遍。既缘于色。作小多等。前三既能引生。明知俱缘于色。此解脱所缘。即摄八胜处十遍处等色也。问既云由前三解脱。引胜处等者。何故不向第三解脱。后说乃于初解脱中明耶。答据实合尔。今安此者。略有二义。一云。谓简小乘。唯于贪色之中。作不净观。今大乘中。久修业人。谓除变化障故。即摄八胜处义中小多等。作解脱中光明想。若言八胜处。即将解脱中光明。作八胜处中小多想。互相涉入。故于此引。二云。由初解脱。即生八胜处中初二胜处。故于此中。说不在复论也。若言解脱。即是离要。若言胜处。即引胜德。问此是初解脱。何言前三解脱。答据八胜处。是前三中分出。由此初明。故总栖也。问后二遍处。不属前三。如何此三。兼引遍处。答三前引得八胜处全。十遍处。引前八遍处。从多分说故。问何等解脱引八胜处。答初解脱引初二胜处。第二解脱引第三第四胜处。第三解脱引后四胜处。以初二言有色。次二言无色。后四内无色。观外色青黄赤白。问如何初解脱引得初二胜处。答谓初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小。若好若恶。若劣若胜。于彼诸色胜知胜见。后如实想。瑜伽云。小色者。谓诸有情资具等也。多者谓诸宫殿房舍等色。好色者。谓美妙显色。一向净妙故。与此相违。名为恶色。劣者。谓声香味触不可意色。与此相违。当胜色。由奢摩他道定。名为胜知。由毗钵舍那道慧也。名为胜见。于胜未胜二种之中。无增上慢。生制伏想。名如实想。第二胜处。内有色想。观外色多。若好若恶。若劣若胜。于彼诸色。胜知胜见。得如实想。由此二处俱有故。从第一解脱之所出也(次二胜处从第二解脱出)贺云。初二胜处。既是第一解脱引出。何故第一观内外色。作光明想。初二皆言观外色小多不同。答解脱仍劣。内外俱缘。由修胜处。以渐胜故。唯但观于外色也。   言即观彼胜处等者。意言胜处既是解脱引生。令还观彼胜处境。与作小多也。问言前观内外诸色与作光明想。今胜处作小多等想。何名同观。答疏言即观彼等。摄小多等色。作光明想观之。故不相违。如摄四谛作三性缘生等观。不妨三乘同观一境。今者亦同。次别胜处。胜处者问何名八胜处。答于此八胜处。得解脱故。名为胜处。亦名胜伏所缘。未得解脱已前。观心未得自在。境强。识恒被境牵。沈论六道。观心今熟。识强。劣一切境界随心。暂能伏前境。故名胜伏所缘。又大论五义名胜处。一形夺卑下胜。如端正丑人等。二制伏羸劣胜。如有力人打余劣者。三能隐蔽他胜。如日出时隐蔽星月灯光。悉令不现等。四猒患所缘胜。如猒下忻上。所忻得法。即名为胜。五回转胜。如人王等。要教活贫富随意自在故。今此即当第三能隐蔽。第五回转二胜义也。胜前解脱。是隐蔽胜。观为多小。是回转胜。心于境处。所有八名八胜处。于彼八所自在回转。故名为胜。即胜处依主解。或处谓能缘心。彼小多等境。是此处心之所缘故。能缘即处。持业释。伏除拥塞等障。所知障收。后胜于前。名为胜处。胜处不同有八。一内有色观外色小。二内有色观外色多。三内无色观外色小。四内无色观外色多。五内无色观外色青。六内无色观外色黄。七内无色观外色赤。八内无色观外色白。此观欲界色。作小多青黄赤白等。小即有情及资具等色。多即山河大地等色。如是观彼山河。小多色时。复有七义。且如初胜处。观外色小。一若好。谓美妙显色。一向净妙故。二与此相违。名为恶色。三若劣。谓不可意声香味触五尘等。四若胜。谓可意声香味触等。五胜智。奢摩他定。六见胜。由毗钵舍那道。七得如实智。于胜未胜二种之中。离增上慢。生制伏想。若心未胜境。而言胜者。即阙此义。此之七义。于后七胜处转。及十遍处皆亦如是等。五胜处观青黄赤白。大论云。谓青青显青光。此中初青是总句。余是别故。青显者。俱生青。如青华等。青现者。即和合青。谓青衣等。青光者。即彼二种之上所有鲜净之光也。谓解青衣。云如婆罗痆斯深染青等。十遍处者。亦言十一切处。修此观时。一一皆作遍一切处相故。谓令观于所缘。变化自在故。广大遍满。一切切处故。问何故遍处建立地水火等耶。答由此遍处观。所依四大及能依色。皆遍漏故。若不建立地水火等处遍。即离所依四大。亦不能观青黄赤白所造色为遍满相。是故观所依能依。皆悉遍满故。建立地水等。即是一青一切处观。二黄一切处观。三赤一切处观。四白一切处观。五地一切处观。六水一切处观。七火一切处观。八风一切处观。九空一切处观。十识一切观。若不建立地水等者。即不能观青黄等所造色为遍满相。所依无故。能依正足有前。但观能依。此遍观故。此中亦观假地等相。问观此地等。有何胜用。答谓欲履地如水。入水如地。身出水火等。圣者动大千界。由观于风。或现劫烧。故须观火。若欲琉璃为地。黄金为绳。甄叔迦宝。以为其台。白银为叶。须作青黄赤白等观。若欲破烦恼。及一切若色若心。从识处出。入第四禅。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功德故。故作识观。若欲引发往还无碍。石壁交过。故作空观。问何不观香味及五根耶。答瑜伽七十云。由此二尘共自他身。遍于内外。遍于有色界。常无间断。五根唯属自身。若尔。前令观内外。即化五根。不变化相。何须观也。答谓变依处。故须缘也。香味五尘。不遍一切。声有间断。是故不说。空识二处。何以立之。答所缘遍满。不过空故。能缘遍满。不过识故。此二法立为遍处。问但观胜处。即能变得金银等。何须更观遍处耶。答声闻胜处。但能变得一房之地。或小分金银。若作遍处。即能普故。唯此遍处。唯佛及菩萨之所能作。声闻但有胜处(更问)。如维摩经云。以足按地。三变土田。八方严净。问何须作此三种观。答大论云。如世瓦师。欲作瓶等。先且和泥。由如解脱。方乃造垤。火中烧已。由如八胜处。而起方便。后成瓶已。随意受用。如十遍处。转变自在。故论云由解脱故。是造修。由八胜处故。起方便。由十遍处。审成满。若准此八。声闻亦修遍处。虽复不能普遍一切。然是彼类也。若不如是。即无作用也。若尔。何故经中但言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不言八胜处十遍处。答举初摄后故。能遍者心。所遍者处。依主释。或能遍即处。即此观心。是境依处。如无色名处。即持业释。问此十遍依何心何定。答事境后智为性。缘真如正智为性。若前八遍处。依第四禅定。若后二遍处。依空识二地也。   言由除变化等者。糅云。二说。一若初修者。依初二禅根本定。若久修者。依四禅根本定。总观欲界一切内外色。作光明想。障者变短为长。变昼为夜。此名为变由身内有所知障。令于变化时不得自在。变化之障。依主释。所知障。二云。未作观时。若怨嫌心。见一切色境。俱为不净。若起贪爱心。见一切色。俱为净故。由内心之身。有憎爱故。见增有好有恶。即是变化。变化即障。持业释。此通烦恼所知二障。前解为正。若观心等变化前境。若不作光明想。即于变化中。而有障碍。变境随心转故。心作光明想。解境亦随心作光明想。问何故作光明想中。而除变化障耶。答对法第三云。谓唯所碍色故。正能对治彼。为俱碍障碍故。所以观之。从浅至深也。   言不除贪欲等者。一则不同小乘除贪故。故不作不净想。二则观已离染色故。不作不净想。又观行者。若欲观内外色作光明想时。先须心中却安立色相。令现前已。然后方观内外色等。作光明想。问何不观上界色耶。答三释。一为身在欲界。二为转境随心。济有情故。三欲界法。障定强故。事须重观令障转远。障即是下劣受。无堪任性。硬强心等。能障于定。不能变地水等。今观色时。其障自遣。即能变化。若不观色。此障能障变化事。名变化障也。   言瑜伽论云未得等者。此是瑜伽第一节文。彼说未离色界染者。据初业人说。对法言。四无色定。已离色界染者。约久修人说。由此二论。亦不相违也。   言观外诸色等者。瑜伽第十二节文。问前来列名处。初解脱不言其内外。此间何故初解脱即言观外诸色。答第一解之人内外根尘总缘。若安外字。恐滥唯缘外五尘。不缘内五根。所以第十二文不分内外也。瑜伽第十五文。有外字。此约已离染名外。若约已离染名外者。五根是内。亦得名外。若未离染名内。五尘是外。亦得名内。   言唯依初业者。第一解脱初修之人。未作无色定。离色界染。久修之人。已得无色定。离色界染。瑜伽第十二云。初解脱人。未得无色定。未离色界染者。偏约初修之人说也(第一论解脱)。   言第二解脱等者。简要云。小乘第一解脱。唯缘外境。作不净。不缘内身。此第二解脱。唯缘内身。作不净想。此解不然。其实第一解脱。小乘人。观外境作不净。伏除内贪心。渐渐兼自身亦作不净观。至第二解脱。内身亦得离染也。   言内已伏除等者。彼初解脱内染未除。言未者。有色相故。故未言以初解脱人。小乘已有身相未遣故。第二解脱。于自内身。已得离染。今观身无。唯有四大。故言内无。无内身故。正理论云。谓观行者。从此后时。渐后除遣。缘内之相。谓以胜解想。自命终举载遗尸。至弃尸所。乃至身无。唯有四大。名内无色。观外诸色解脱。俱舍云。得无色定。内已伏除见者色想。意言重将向外离染。色兼自身。安布施设。作不净想。制伏向外。贪心不起。是名小乘第二解脱行相成就也。见谓能见。色想是贪色之想。将已离染色。安布施设。作不净想。当情意从。令障转远。令观增明。所以唯观外境。作不净青淤烂坏等想。名内无色想。摄问内染已遣。外染亦无。何要更观耶。答俱舍云。虽已除贪。谓令观心坚固。故观外不净青淤等色。令贪不起。名为解脱。俱舍有二说。一无色想者。无贪色之想。二云。无色想者。色想总无。名无色想。观此身终。于尸上青淤烂坏蝇蛆及骨已来。总消化尽。一总亦不见。同于虚空。总名内无色想。唯有能缘心故。辨云。两解中后解是。顺正理中。众贤论师义也。若准疏主意。取前义。但无贪色之想。故名内无色想。观外诸色也(小乘解脱了)。   言大乘不然者。谟云。小乘除色贪。大乘除变化障。一不然。二小乘作不净想。大乘作光明想。二不然。三小乘解脱。依初禅二禅起。大乘解脱。通依四禅起。三不然。   言准对法云久习等者。引论文也。准论云。于内已伏见者色想。或现安立见者无色想。此论文。疏主解。分出初修久修。疏本多分不同。缘对法论中。久修于先。初修在后。瑜伽论中。初修在前。久修在后。缘两本论文不同。所以疏文亦不同也。有疏本。初修先。久修后。有疏本。久修于先。初修在后。虽然两论一疏各自不同。于中意则一种也。瑜伽论云。初修在先。久修在后。则约观行。从浅至深次第说。对法云。久修于先。初修在后。则约胜劣次第说。缘疏本多本。初说久修。后说初修。一往有缘。下不依次第。人难会意。只如此也。此第二解脱人。不简初修久修之人。皆得无色定也。缘未得无色定时。缘色之时。未能离色想行解。后得无色定。对治却色想行解。以彼空处近分定。缘空为境。缘虚空将。色想行解心总无。作观行人。事须却依色界定。再时色界定。安立现前。建立分齐相。当情安立时。但作无色想。问若作无色想。如何言安立。答虽然安立。缘色之时。不作色想行解。便是第二解脱人。观行成就。不是总不缘色。但是依无色相也。   言初习业等者。会瑜伽论初修在前久修在后者。初修之人。先依无色定。对治色想讫。却依色界定。重将离染色。安立作无色想。事须加功用行。安立始成就。若久修之人。作无色想时。不假加功用行。安立现前。任运便能作无色想。故此疏中初修者安立。久修之人不说安立也。如久学书人。要书即出。不假想像。更不假安立无色想也。若初修者。如初学书人。事须一一安立文字。书点方得。加功用行。安立方得。所以久修安立不安立加行有异。不相违也。二会疏中。同对法论。久修于先。初修在后者。今此第二解脱。依对法论中次第。今此第二解脱久修之人。只是第一解脱之中久修者。彼处早已安摸施设。对治色想行解了。此第二解脱中。更不说安立施设。任运成就。第二解脱中初修者。以初得故。要须安立也。问何名无色想。答有二意。一重将色界无贪染色。安立现前。唤作无贪染色。作无色想。不是总无色想。二者。色想行解。总无名无色想。通此二说。后义为胜。问第二解脱与第一解脱初修久修何别。答第一解脱初修人。唯得色界定。离欲界染。第二解脱初修人。兼得无色定。离色界想行解故。第一第二解脱初修人。各别。问第一第二解脱久修人何别。答安立不安立别。第一解脱久修之人。重观离染色。作色想行解之时事须安立。第二解脱久修之人。重观离染色。作无色想行解之时。不修安立。任运作无色想也。唯第一解脱久修。与第二解脱初修同也。同是安立故。问如何初解脱之人。唤重安立境。作色想耶。第二解脱之人。唤安立境。作无色想耶。答第一解脱重观离染色时。心未胜。缘光明色之时。事须作色想行解。未能作无色想。故唤重安境作色想也。第二解脱观心渐胜。重观显色之时。当情不作色想行解。任运作无色想也。故疏言见者无色想。与第一解脱别故。唤重安立境作无色想。问既将无色想。安立现前。为复将色界色。为复将欲色界安立耶。答通两说。一摄云。同对法。宽狭总取。重将离染色安立现前之时。通缘欲色二界色也。二者。疏云。同瑜伽论。从宽为名。唯观欲色色。第一解脱久修。唯观欲界色。从宽为名。问名从宽。答若言观欲界色昧。初修久修总得。故名宽也。若唯久修者得。初修者不得。故名狭。又欲界色粗。障定强故。事须重观安立也。色界细故。不重观也(上明行少相下解多)。   言而观外色而小多等想者。准瑜伽。唯观欲界色。正是解第二解脱行相也。沼法师二解。欲界色唯五尘名外。二者。已离染名外。问疏云。唯观外色两义中。取何义。答两义总取。全五尘名外。五尘名外之中。兼取离染名外之中一分。离染之五尘也。若空取五尘名外。不取离染者。凡夫不作观行。望一分五尘。亦名外也。今取杂染义。表是修行人五尘也。问何故第一解脱人通缘内外。第二解脱唯缘外五尘耶。答第一解脱人观心劣。但总相观。不分内外也。第二解脱观心渐胜。故唯观外尘。解观色一句也。小多者。简要云。小谓有情色。及资具等也。多谓非情。及山河大地。于此总体上。说小多。非也。准疏意。作观行人心中。自作小多解也。但观外色。若小若多。若好若恶。当不起贪爱。即名解脱。问何须作此小多等耶。答谓引毛吞巨海。芥纳须弥等。问既言无色。何名小多等。答不执于色为无色想。非不观色。故名小多。若实取者。何能变多为小等。此即心中作小多解也。   言不同于初等者。有二不同也。一初解脱作光明。此第二解脱唯作小多。二初解脱通内外。第二解脱唯缘外色。问如何初解脱人不作小多想。答疏言未自在故。   言此唯观彼已等者。解小多及境。取五尘名外。已离染故。立以外名。取离染之五尘。名外。简不取未离染五尘。意言但观欲界已离染色。作小多想。不观色界已离染色为小多想。问如何唯观欲界为小多。不观色界色为小多。答色界色细。一遍观为离染讫。更不再起。不要重观作小多想。其欲界色粗难伏。恐伏已再起。所以重观小多想也。   言已离染故立以者。第二解脱唯缘外也。   言观心渐胜等者。问第二解脱总不缘内。唯缘于外。莫劣于第一解脱。答疏言观心渐胜等。稍略有二。一唯缘外色故。二不作光明想。作小多想故。名稍略。   言故瑜伽云等者。问对法论文不分明说。第二解脱人作小多行相。疏主凭何。安立作小多想。不作光明想。答疏言故瑜伽云等者。意道第二解脱不思惟。初解脱中行相。作光明。路云。不思惟彼光明想。是第二解脱行相言。问作何行想。答疏言。但于外色而作胜解。此第二解脱。唯于外色。作小多想。名但也。问第二解脱初修久修。俱是无色想。如何能作小多观耶。答据实。第二解脱之人。总作无色总。作小多观时。自是别依色界根本定作也。糅亦云。初修人依初二定。观欲界色。作小多。若久修者。依四根本定。观欲界色。作小多等。   言若于是处已等者。或离欲界欲。或离色界欲。此二是色。皆离贪欲。欲者。烦恼之总名也。此离欲色。名之为外。此文重成前已离欲。故立以外名。内身离染。亦名外。上来若于是处等三句。疏正解小多离染义。故唯观彼已等三句。疏正解修解脱行相也。   言又由初解脱等者。会第一解脱名初。问何故第一解脱列名中云。有色观诸色解脱。不说言内外耶。答疏云。又由初解脱等。若言外。将谓唯缘外五尘。其内有色。不言内者。将谓唯缘内五根。谓简滥故。彼通缘内外。作光明想。故不言内外也。但言有色观诸色也。   言通缘内外根等者。此解诸色。言便是解有色。不言内外之所以也。通将根尘。皆名为已离染色。观为光明想。但依有色。通内多义。而言有色也(对彼初名讫)。   言今此第二内有色有根等者。会第二解脱。名字重显。观门有异。问此第二解脱列名中。言内无色。今显行相中。何故却言内有色。答沼云。初列名中。言无色者。论其观无彼色相行解。故名无色。今显行相中。却言内有色者。有彼离染。内五根色。意道虽有内五根色。不观作小多。唯观向外离染之五尘。作小多想。又就五尘中。取一分离染之五尘。简凡夫。不作修行人五尘也。问内外诸色。总明离染。何故唯观外尘作小多。答已得自在。观心渐胜。故稍略观。问外尘自已名外。何故前未离染。立以外名。答境外名局。离染名外则宽从。宽为名。故无有失。   言瑜伽又云无色界等者。问第二解脱列名中。既言内无色。何名无内色。答有二义。一者。得无色定。名为无色。二者。不作光明想。名为无色。若尔。如何瑜伽论云。无色定不现在前者。答彼论云。初作观行人。事须先依无色定。若得无色定之时。已伏除色想行解脱。若正作观行时。作小多想时。事须却依色界定。重将前离染色。安立现在。作无色想。瑜伽论云。约正作观行之时。不在无色定中。以彼无色定不能观色故。言不现在前。此约第二解脱人。初修久修合说也。   言此说观外色不作等者。意言此说观外色时。不须无色定。以无色界心。不观外色。故非第二解脱。不得无色定。名不现前也。   言或已离色界等者。此意偏约第二解脱久修之人说也。以彼久修之人。身中虽有无色定。而不依讫。不假用无色定伏除色想行解。任运观色之时。便能作无色想。不要一一入无色定。但依色界定。立无色相。而观已久修故。即是不作光明之色想。名不现前。问云何依色界定。现无色想。答作此观时。依第四定故。故章云。观于外色。作胜解时。唯依色定。不依无色。无色不能观外色故。   言无色想者。不执贪色。名为无色。非色体无。不是无色。但谓色想不当情。名无色想。摄云。虽得无色定。不依作观。但以色定。立无色想。而现在前。以为观也。故云无色想也。   言上二解脱初作等者。初作光明。名宽。后小多为狭。通观内外根尘。名宽。唯缘外色尘。是狭。   言显扬二十说此二等者。展转相望。义门辨异。因辨除障。便论通异。因论通果。通果故论依地。依地中有根本近分等。故名展转。摄释二解。一除变化障者。变短为长。变昼为夜。此名变化。由身内有所知障。今于变化。不得自在。变化之障。依主释。所知障也。二云。未作观行。若是怨嫌心。见一切色。俱为不净。若是贪爱心。见一切色。俱为其净。由内心之中有爱憎故。见境有好有恶。此即是变化。变化即障。持业释。此通烦恼所知障。前解为正。未修解脱。变化不得。今修解脱。变化得自在故。故此二解脱。除变化障。疏中但说除变化障。其显扬说八解脱。除六个障。一除变化障清净。由前二解脱。论云。修初二解脱。所以作光明小多等想。变化得自在故。第二谓除现法乐住障清净。论云修第三解脱。净与不净。皆清净显现故。此第三解脱。要依第四禅起。功德最胜。一切圣人。皆栖止故。第三除往还障。修空无边处解脱。有障碍。往来不得自在。修此解脱。石壁交过。来往无碍。第四除无诤愿智诸功德障。修识无边处解脱。一切功德依识有故。果中引生根力觉道等法。第五除诸漏及有障清净。所以修第六第七解脱。初漏是烦恼。后障是业。由烦恼业。系缚众生。修无所有处解脱及非想处解脱。皆得自在故。第六谓除最胜清净障。所以依非总非非想。修灭尽定解脱。   言变化既通等者。伏除四禅定。有通果故。若修习时。谓除障。八定通修。若起神通。事须依四禅定起也。如十四变化心也。能化之心。唯第四禅有。何者十四心。一初禅定心初禅化(自地相)。初禅定心欲界化(下地相)。二禅定心二禅化(自地相)。二初禅定心初禅化。二禅定心欲界化(下地相)。三禅定心三禅化(自地相)。三禅定心二禅化。三禅定心初禅化。三禅定心欲界化(名下地相)。四禅定心四禅化(名自地相)。四禅定心三禅化。四禅定心二禅化。四禅定心初禅化。四禅定心欲界化(名下地相)。   言初二解脱通依四静虑等者。初二解脱通初修久修。久修者。通四禅皆修得。初修者。唯依二静虑。金云。由初二静虑。有喜乐受。修行之人乐彼适悦故。问何不依第三禅修。答纯乐受恐妨修解脱。故不依之。有云。此解脱非但是初修之人。事须将欲界离染色。安摸现前。事须近所观境。意徒将欲界色。作光明小多。近所缘故。则易也。意言谓欲界及初禅自地有眼识并显色贪。以初禅伏欲界。以二禅伏初禅。故唯依初二也。若依三禅四禅。去境隔远。不依之立解脱。要善性小乘。是威仪无犯收。大乘异熟生。无记摄也。   言但在根本等者。四禅皆有近分。近分定。事须忻趣根本定。一无容豫。二无通果。故不依之。根本定中。一有容豫修故。二复有通果。禅定为因。引生于慧。慧上神通作用名果。故言通果。问何名无通果。答疏云。初二近分中外道异生。以有漏慧。厌下忻上。名无间道。身证那含以无漏慧。创离下染。名无间道。此二凡圣类近分无间。忻趣根本。无暇发通变所作事。名无通果。问三性云何通力所变化事。性唯无记。通即依定所发之慧。唯是善性。答二乘外道不为利生。游戏作者。亦无记也。   言不同俱舍初二等者。简异小乘也。初二静虑能除欲界显色贪故。修初二解脱故。作不净观。辨云。由初禅定治欲界贪。第二禅定治初禅定贪。问何名显色。答简要云。有眼识处。即有显色。显色者。谓青黄赤白摄。问云除显色贪。为复在初禅二禅根本。以复在近分能除此耶。答有二说。一云。通近分根本皆修。二云。唯根本。俱舍不言通近分。前义为正。小乘但谓除显色贪。岂近分法不除障耶。今大乘除变化障。岂彼近分障不除耶。问何以欲界及初禅有显色贪。即说初二能治。于彼二禅已上亦有显色。何不言也。答欲界及初种有眼识。故缘于显色。而得生贪。眼耳身三。二界二地故。二禅已上虽有显色。不缘生贪。故不说彼依第三定。问三禅借下眼识。缘于显色。亦得生贪。何故不立。答要伏下地染。方得上定。虽借下识。贪不得生。不同自地起识生贪。故不可例。俱舍云。第二定中。无显色贪故。问俱舍云。八中前三。唯以欲界色处为境。云何缘欲境除初定。又色界色净。欲界色不净。复何观不净。能除净色贪。答非正能断。能为方便。令远离故。问不假观色界色。答膀胀等相。色界无故。但观欲色。作不净。令远离。问何故当地不能对治色贪之心。答以心劣。上地心胜。能治二地色不净观故。   言第三解脱俱舍等者。前二解脱中。背净向秽。作不净观。伏欲界显色贪。今第三解脱。背秽向净。不作不净观。但转作不净观。但转作清净想。作净光鲜行相转故。即依第四定。观女人身。作净解。名清净相转。   言净光鲜等者。即重观女人。可喜端正。名净光鲜行相转。故试贪起。不起苦起者。又从二解脱观。若观贪不起。名第三解脱成就也。意言初解脱唯是外色。第二解脱方离内色。由未增胜。今第三解脱。内外既无。展转明相。故言清净。问何须作此净光明想转。答金云。二义。一于净色中生净解。二已得舍念为依。此不同前。故名清净。作此观者。省二因缘。一令心心所忻。二谓审成满。俱舍云。前不净观令心沈蹙。今修净观。䇿发令忻。为审自心。修清净观。为成不成。烦恼不起。彼方便成故。若烦恼起。从初二解脱更观。若观不起。名第三解脱成就。   言唯第四等者。简要云。此第三解脱。大小乘俱许。依第四禅。离八灾患。初禅出忧受。二禅出苦受。三禅离喜受。犹乐受及出入息。而非增胜。故不同第四离八灾患。名第三解脱也。   言余地虽等者。问色界既有四禅。如何不依下三禅修净解脱。乃于第四定修也。答疏云余地等。摄云。如欲界等中虽有清净。为余贪等所陵杂故。初二定中。喜受杂故。第三定中。乐所迷故。云糅。此观初作。亦依余之三禅。皆未能离八灾患。故不立也。非增上故。无贪相似。亦名相似也。初定有寻伺入出息及喜。名相似。二定有喜乐出入息。亦名相似。三禅有乐及出入息。亦名相似。问何名八灾患。答初定内有寻伺。外有火灾坏。二定有喜乐动漏。外有水灾。三定内有出入息。外有风灾坏。问何不依三定立解脱。答不对除三定已下贪故。所以但依第四定。立净解脱。唯第四禅。具二缘故。名增上。一离八灾患。二心澄净故。名真解脱也(上小宗)。   言今者大乘等者。谓如者。随取一修行观行人。凡夫二乘。无学身证那含。地上菩萨。皆名有一人也。谓得第四禅定。唯与舍受相应故。故离八灾患。名为净。三义名净。超苦乐故。动乱静故。善磨莹故。刹那离过名清。相续离过名白。   言以此为依者。以此舍念定为所依。修习解脱。名清净圣行。   言于内净不净者。是观皮是净。脓血肉等为不净。次观骨为净。肉血为不净。若外观日月星光等为净。砂石等为不净。   言相入想等者。于一身中。面皮即净。大小便等而为不净。糅云。即观近。展转相入。即观小。皮中三十六物。三十六物。不离皮净相。名相入。由因中作相入想。至后果位中。能以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也。   言一味想者。面皮及大小便等。总一切色相合一处。不见好恶。名为一味。此时名为究竟成就。谓对于不净。而作净想。方是此观也。   言谓待诸净色等。牒前重解也。谓诸凡夫人。见净定执为净。不净定执为非净。于境拘碍。而不自在。今此行人作相待想。以相形待。令不定执。如人世间将为净色。若形于天。即为不净。如以畜生为不净。形于地狱。即为其净。持净作不净解。若无净。不净亦无。若无不净。净体亦无。故须待净观不净。待不净观净。故言非不相待也。待者对义也。   言若唯见一类等者。若唯见一类净。或见一类不净。无二觉。即不名相待。要有净觉。或有不净觉。存此二觉。然后能变。方名初相。问此言唯见一类。二觉无故。与第三一味清净相貌何别。答前言一类者。谓明此相待色。或总作一类净与不净观。此通净秽二观也。正观为不净时。不见更有净相。正观净时。不见有秽相。其一味唯作清净观。不作不净观。故二种别也。因中既尔。果中即能变净为秽。变秽为净。如佛欲成道时。魔将将三女。坏乱佛心。尔时魔王白佛说偈。此女甚严妙。体若栴檀香。神仙难可比。进止复安祥。眉如画初月。奇功甚难当。尔时奉世尊。堪可拂金床。于时世尊坚固不动。复以慈心。答魔王曰。此女不净聚。九孔长夜流。薄皮褁腥血。筋缠臭骨头。我观如行厕。汝见似仙游。愚夫若生爱。被缚不知休。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令魔三女。变成瘿老姿。身𤷄脉缩。项瘿唇兼。头发干燋。鼻中流涕。形容丑陋。不近人情。柱杖腰曲。跛行而退。此中果中变净为秽也。宝塔品三变净土。即变秽为净也。   言二觉无故者。摄云。若不相对。别但观一。或净或不净。二觉无故。以境一故。   言又于净中品者。秀云。如是两种色。于净上即生爱染。于不净上即生憎嫌。遂以观之。翻彼爱心。令入不净中。翻彼憎嫌心。令入净中。此即名为展转相入想。   言由于被障等者。智周即摄释和上二说。一不净物中。有白骨故。名净性随入。二云。即前薄皮不离三十六不净物故。名不净随入。此即为展转相入想。因中既尔。果中能以芥子。纳于须弥等。   言如是展转等者。秀云。于净不净。更不别作随入。唯见一类。总想为净。或合为不净。乃得成满自在。如前二相。见有净不。净此第三唯一味清。净破前净不净执也。问与前第二相入何异。答前相入想。净秽相入。发明净秽。此唯据净。名为一味三相。是修神通之方便也。   言唯第四静虑者。问此净解脱。须得舍念清净地。四禅中何禅得舍念清净地。作得解脱观耶。答疏言唯第四等。此所依之地。及得名字所由。第四定唯与舍受相应。离八灾患故。名净解脱。   言论说超过者。问如何第四禅名舍念清净地。答疏言论说超等。谓第四定离苦乐受动故。名净。   言一切者。动即寻伺。名动乱者。即出入息名乱。或亦动亦乱。外动发语言。内乱即八灾患。今第四定并离已寂静故。   言善磨莹者。磨莹善磨莹。又作观时。思惟极思惟。作意极作意。修习极修习。审虑极审虑。如磨莹法。名善磨莹也。   言余地不然者。问欲界凡夫作观。还有清净。初二三定。何不立第三解脱耶。答欲界有贪嗔痴。初定有寻伺乐等。二禅有喜乐。三定有乐。总非清净。故不立第三解脱也。第四定离此诸障等故。立第三清净解脱也。   言此亦内外无色想者。问此第三解脱。亦得名内无色而观外色。作清净想。光鲜相等。何不言耶。答由前二解脱已说故。故略不论不也。   言而立异称者。前二解脱以内外障为名。今第三名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故不言内无色想观外色等。立异解也。对法云。此第三第八。是诸圣者。多所住故。   言俱舍说以四等者。显宗论云。以四无色定善为性。非无记染法。非解脱故。意言无记及染。不是解脱行相。亦非散善。性羸劣故。谈四无色。只为已得解脱。故非无记及染。论文顺释。疏家意返成。今言已解脱者。显已离无记及染也。   言亦非散善者。即生得善。名散善。体性微劣。今解脱是加行善也。是修慧势力强故。加行善也。前言染者。依定起爱。爱味定故。名为染心。此染无记。亦非解脱体。无记即无覆无记。染即有覆无记也。   言近分解脱者。俱舍说。近分地中。有九无间九解脱无间。缘下境而生厌。未背下。故兼缘解脱道。而生忻故。不与解脱名。不同解脱道。正理更一解。直正取第九解脱。方名解脱。余八解脱并九无间。并非解脱。缘下道杂故。未全解脱下地染故。   言所缘下故者。俱舍二十八云。空处近分。缘下地色。起色想故。准此故知缘下为境。不名解脱。   言彼背下地等者。化度云。背是何义。答婆沙云。背是辨背。是解脱义。初二解脱弃背色贪。第三解脱弃背不净观心。四无色处名自弃背。次下地心灭尽定解脱弃背一切能终心也。   言多说根本者。问何不取近分。答谓根本地无间解脱二道。皆名解脱。所以取之。近分非全。所以不取。言非全者。谓近分虽即无间解脱二道。唯取解脱。不取无间。故言非全也。二云。不取前八解脱。唯取第九解脱。名非全也(小乘了)。   言今者大乘皆已等者。大乘四无色定。皆已离自地欲。事须得彼定已离当地欲。欲者烦恼总名。亦得名染。重将已离染境。思惟胜解。问有何意。答令障转远。引生胜德。定为能引。慧为所引也。慧及解脱功德。名胜德也。   言谓如有一等者。一一别陈。谓如有一修行观行人也。此空解脱。要离自地欲。离空处染。二依自根本空。唯在根本。非近分也。三重观自地境。重观自地所缘境界。以无边虚空为境。便是解脱成就。问何处何名。答有两说。一云。空处定心一聚。心心所法为所依。无边虚空。是能依。此定心。是无边虚空所依之处也。二云。空无边是境。处是能缘。能缘定心。是缘无边虚空之处。依主释也。今此解处。与生死业报处别。彼以生死为处。此以定心为处。问所言观空解脱。空于何色。答空器世间。欲令石壁交过。除彼还障而无碍。故须空也。问空解脱成就。欲发神通。依何地起发。答要第四静虑发。以定慧均平。定慧最胜。胜余地故。   言于彼识处者。第二识无边处解脱。若修之者。事须依四无色定。若引生无诤愿智功德。事须依第四禅。当地二十二心心所法。为能缘。下地空无边能缘之识。为所缘。空既无边。能观之识。识亦无边。但观于识处。思惟胜解。由前加行。观无边之识。已得离欲。后重观时。是名已得离欲解脱行相。   言于无所有处已得等者。小乘之中有二说。一者。观此位我我所无。名无所有。二者。不同下地观识。不同下地观空。此位之中。总不观境。寂静而住。名无所有。大乘则以当地二十二心心所法。为能缘。缘下地识无边处。能观之识。为所缘。缘下无所有为境。离识之外。更无一法。名无所有也。安国云。于识处已上境界。推求之时。思惟识外。无小所得。若色若非色。皆不可得。由见此境极寂静故。名无所有也。又虽以无所有为境。若作无所有解时。事须依识上。思惟胜解。虽依识上作行解。元来不缘识。如人看文书字。则识是字。若几尔字。几书几点。则不知。但看字。不看书点。   言空识二名等者。化度问云何不自地境思惟胜解。观下识耶。答但为此地。心想微劣。故缘识处。起自胜解。问无所有处。缘下地识。依识作无所有行解。识无边处缘下地。缘空之识。何不依识。依空解行。答识无边处。缘空之识体非空。不得作空行相也。无所有处缘识外无。若不思惟。不能显无所有。是识外无。其识无边处。缘无边识。便为解脱缘也。无所有处识。以无所有。为自地名也。问八识中此是何识。答唯识缘第八见分。其第八识体是无记。以微劣故。唯第六识强。通三性。内外缘故。问此识是所观。谁为能观。答还是识观。第六通三念。以后念观前两念识故。一念现行不得自观。若佛及八地菩萨一念现行亦得自观。以得自在遍缘法故。   言于有顶地等者。非想非非想解脱也。且当地立名者。章敬云。非想者。超过无所有处想也。无所有处。想犹粗故。故名非想也。非非想者。谓于无所有处已上。境界推求之时。唯见缘无所有处。极细心心所缘心极寂静故也。前无所有处所缘是识。观识外无也。小分亦无也。此是有顶地。唯缘无所有处心心所也。不同下地有粗想故。名为非想。仍有极寂静心法在。故名非非想。非由无也。非全无故。谟云。第一非字。非由无也。此有顶地无彼无所有处粗想。故名非想。第二非字。非由不也。第三非字。非由无也。仍有内心极细心心所不无也。故名非非想也。问非想地能缘心。是二十二法。所缘亦是二十二法。未审观察之时。为复只于下地粗想向上思惟观察。为复兼依当地能缘心二十二法中向上思惟观察。答通此两说。一云。唯依所缘二十二法向上思惟观察。二云。兼于当地极细二十二法向上思惟观察。能缘所缘悉皆观察。是名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行相。   言更不于余者。只于无所有处能缘心上。思惟胜解。更不透过缘空识。二地来名。更不于余也。   言乃至遍于想者。可者约境立名也。无所有处一聚心心所极明了。故名想可生。想非想地心心所极暗昧。故无力。不能自生。事须得无所有处。为境牵生。方能缘境。思惟胜解。即是无所有处想聚。二十二心心所法。是有顶能缘之想生处。心托境方得生。故有顶地能缘。能缘之心。缘心缘无所有处二十二。法为所缘故。故名想可生处。答空识二处。所以言不于余而作胜解。但以非想得名。对无所有立故。须观彼以为解脱。不同下地有粗想故。名为非想。仍有内心。唯见此极寂静心在。故名非非想解脱。问缘于识外。更无余法。名无所有。即不兼自定行二十二法。唯于识处二十二法上。思惟胜解。今对无所有。名为非想。何不但于无所有处思惟胜解。即兼于自。答无所有处。唯从识外无法立名。故唯自他思惟胜解。有顶于自他得称。故于二处思惟胜解。   言至下当知者。此疏中向下更无说处。章敬云。此但法菀章中语也。彼中具有十门。初三同此四释名字门说。故言至下当知。   言上说离染依等者。辨观时节也。上说者。依无学说。不约有学。伏烦恼名离染。纵使伏烦恼得者。不是此间离染中收。问争知唯是无学断烦恼得。名离染得。答疏言上说离染等。并依无学所得者说。非据有学。有学之人未离染故。问无学之人已离烦恼。今修解脱。伏何障耶。答伏所知障。又无学人于已解脱境。而重生胜解。故名解脱也。   言前七解脱等者。谓无学等。已离惑染。名已解脱。谓引胜德。于离染境。思惟胜解。而得自在。远离定障。名为解脱。问争得知不是有学人离染得。答缘第七解脱。是非想地。当地解脱也。非想地烦恼。设是第三果人有漏智伏。亦伏不着。无漏智断。亦断不得。若也断得。即成无学。既非想地烦恼现在(上说无学)。   言身证者得者。亦是证第三果人伏烦恼得灭尽定。不是断烦恼得。既若灭尽定。是伏烦恼得。返显第七解脱。亦是伏烦恼得。但明灭尽定。必具前七。若具前七。不必带灭尽定。从初定乃至有顶。皆是伏。非是断。灭尽定中心心所灭。以身而证。名为身证。今言身证那含。简余钝根不得者。此明那含得解脱不得无学。而离于染。有想一地。必不伏断。是有学故不断。无上可忻不伏。若尔。有顶染在。何名解脱。答烦恼虽在定障。小乘伏。得解脱名。若尔。彼既烦恼未除。云何能得灭定。答但伏定障。即得彼定以法尔。即能生彼定故。问何名身证。答亲证义。亲入根本智。断惑得第三果。   言若依唯识有二等者。伏断位次也。问此二师意。云何异生亦不伏。有顶染应许得彼定。答初师云。欲界惑种二性繁杂。障定强故。所以须断。不同上界但伏得入。二云。三禅已下并欲界烦恼变异受。俱烦恼种子。障定强故。所以偏断。第四禅已上并无色界。下三地惑须伏。非想一地不伏不断。得入灭定。有学虽不伏。有顶许得灭定。今设不伏。亦得解脱。以心所极微劣。问唯识但论灭定。云何证于染不染义。答要得前七解脱。方证第八灭定解脱。举后明前。故无有失。意言那含既未离染。许得灭证智。前七解脱有未离染得也。但是一性有覆无记。不障定故。伏之得灭尽定。   言有顶一地未能伏者。谓无上可忻。此还忻上猒下。为伏也。有顶者。即三有之顶故。问既尔。何名解脱。答彼地想细。助惑非强。故不要伏。而得解脱。及灭定。但以下地无漏善慧断彼定障。而入灭定。   言故瑜伽第十二等者。问何以得知不伏有顶染而得灭定。答疏言瑜伽等。瑜伽云。空识二解脱。有说离自地染。言上之二地。无说离自地染字。有学无学影略说故。初空识二解脱。有说离自地染字。是无学人离染得。影取后二解脱。亦是离染得也。后二解脱。无离自地染字。显是有学那含人未离染得。影初二解脱。亦是未离染得也。故言影略也。   言唯在根本者。入灭尽定。必须依根本定。非近分定。意言此八解脱若离染。通近分。若思惟观行。事须在根本定也。   言灭尽定解脱者。谓修定时。于定加行。猒患粗动心心所故。发胜期愿。遮心心所。令心心所渐细渐微。渐微心时。薰异熟识。成极增上猒心种子。种子功能。损伏后念粗动心想。暂不现行。依此分位。立灭定。此都明有学无学入灭尽定也。即大小乘同说灭尽解脱想受灭处。便是解脱行相。八个解脱。前七有所缘。第八无所缘也。   言而无行相弃等者。约所弃想受。大小乘共同。名无行相。由想受二资助。心强故。于心心所中。独名心行。今者猒患劳虑。暂尔息灭。此时要断障得。故名解脱。即灭想受之解脱。依主释。上七解脱皆持业也。观诸色。即解脱也。问如何入灭尽定时。要弃想受。故入灭定。答以想受心加行资助心强。入灭定时。事须灭却。问加行有几。答有三。一寻伺为语加行。二出入息为身加行。三想受为心加行。问何时灭此三加行。答第二定灭语加行。由寻伺起语言故。二禅无寻伺故。灭语加行。三禅灭身加行。由出入息故。身根安位故。第四禅灭身加行。出入息故。至非想地。灭心加行。由有想受资助心故。令心能起作用故。入灭定时。心便不起。弃想受故。   言然将入时有二等者。问如何是二行相。答入灭定。一依非想处心入。二依无想界入。问何人入灭定。依此二心。答若初业人。必依非想处心入。若久习业者有二。一依无相界入。无相界即是真如故。以久修者缘无想界心。即入灭定。约无学说二。久修者。随处即入得灭定。若初修有学。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后故。问若以真如心入灭定者。如何唯识云。用游观无漏智。为加行入耶。答游观无漏。是不断惑。即得后智。欲入定时。猒离粗想。动作止息想。而入于定。若据瑜伽论云。无漏智缘真如无相界。猒心灭。暂时止息。入灭定故。据久修说故。大论云。入灭定时。或依非想非非想处。而入于定。或依灭定想。而入于定。若入灭定时有二。一缘三种境。二触三种触。言缘三种境者。一缘有境。不有我慢扰动心故。触不动触。二缘境境。无贪瞋等故。不生愿求。触无所有触。三缘灭境。于一切相。不思惟故。触无相触。有境者。谓六根心心所境境。二缘境者。谓六尘。灭境者谓无相。问此定初修各在何界。答初起此定。而在人中。唯识云。佛及弟子说力起故。人中慧解。极猛利故。缓起通上二界。论云。后上二界亦得现前。邬陀夷沙弥。即佛在日。鹙子说法。能信大乘人。依无色界。入灭尽定。其时此沙弥。难鹙子云。云何无色入灭尽定耶。佛种种诃责此意。证无色界。得入灭定。问八识中灭几识耶。答灭不恒行。及恒行一分。不恒行者。谓前六识。恒行一分。西方释。一胜军论师云。一分者。赖耶末那。俱是恒行。但灭末故。言一分也。二戒贤论师云。通于人法二执。二乘有学。但灭人执。不灭法执。故言一分。二乘无学灭定。但灭不恒行。心心所法。不灭恒行。一分不断法执。故直往菩萨初地已上。若依人空观入灭定者。唯灭人执末那。若依法空观。入灭定者。人法末那二分并灭。净分末那与本识。俱法执为本。人执有故。二断法执。人执随灭。唯断人执。法执必在故。不遣彼生空智果。若以如来二空观入灭定者。镜智及平等性智。在定俱转。问入灭定何意。答小乘求止息想。大乘求功德也(二行相了)。   言俱舍论说等者。化度云。俱舍前三解脱。无贪性。即是善十一中一数也。以初二解脱于秽境不贪。第三解脱于净境不贪。故此三种以无贪为性。   言眷属五蕰等者。由前三解脱。俱缘色境。即是色蕰。于境不贪。即无贪性。行蕰中收。受想二法。各摄自名。心所起时。必托心王。故有识蕰。故言五蕰为性。   言次四无色定者。以四无色定。唯善为性。但有四蕰。而无色蕰。第八灭尽定解脱。别有非色非心为体。即是不相应行蕰所摄。   言大乘之中等者。即瑜伽第七十三卷中说。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正智。四如如。糅云。初四有为。后一无为。初四又二。初三有漏。后一无漏。初三复二。初二所缘。后一能缘。初二复二。相即所诠。名即能诠也。又此五法。名即能诠教。相即所诠理。分别谓三界中所有心心所等。   言世间出世间等者。正智有二。一唯出世间正智。二世间出世间正智。唯出世间正智者。声闻独觉诸菩萨等。通达真如。名唯出世间正智。世间出世间正智者。声闻独觉诸菩萨等。初以正智。通达真如。已由此后所得智。缘安立谛。猒三界过患。名世间出世间正智。如如者。真如妙理(上依论标)。   言有漏等者。秀云。有漏慧名世间。无漏慧出世间。七十三云。八解脱以何为体。彼答云。世间出世间正智为本。缘真如故。是正智摄。有漏观心。是分别摄。疏主解论文意。取世间两字。摄五法中分别。分别即是有漏世间。分别心也。将出世间三字。摄根本后得二智。皆是无漏。问前七解脱既通有漏修行。如何唤作正智耶。答疏主取意。分出有漏正智也。若准论意。唯取无漏正智也。   言唯慧为性者。不简有漏无漏根本后得。皆以慧为体也。   言缘色非色及等者。问八胜处十遍处。皆是神通。但除定障。即能引起。何要此八解脱耶。答要缘色非色及真如境。然后始能离诸定障。引生胜德。解脱为本。净定方生。问何名缘色非色及真如耶。答初三解脱缘色为境。但作光明小多相待。相入一味。总是缘色。次四解脱。缘非色虚空。识无边。无所有。非想非非想。及真如境。   言离诸定障等者。法菀说八个解脱。对治六障。初二解脱除变化障。第三解脱除最极现法乐住障。第四空处解脱除往还障。第五识无边处解脱除无诤愿智诸功德障。第六第七解脱除诸漏即烦恼。及有障即业也。第八解脱除最极现法乐住障也。   言非余能故者。显慧功能。意道前来引生功德。离定障。皆是慧也。故言非余也(克实体)。   言若相应体等者。即心王心所相应。王所共成四蕰。初七解脱。以四蕰为性。若眷属体。以五蕰为性。   言故对法等者。问无色界如何亦是五蕰。意言前三解脱缘色。   妙法莲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七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八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言是法不可示者。即如来所说初权后实之法。随宜所说。不可表示于人。因缘道理。绝语言故。如人身痛等。说之不及。须自证故。   言词相寂灭者。亚简要云。谓真如法不可指示于人。何以故。以彼言词相寂灭故。又由名字性空故。不可得故。准诸抄。约真如解。若观疏意。依他之法。亦不可示故。   言得四证净者。旧云。四不坏信。新云四证净也。四是境。谓佛法僧戒。只此四境。便是所缘。能缘信心。缘四境时。此信心不可破坏。名为坚固。坚固者。不坏义故。名信力坚固。此依初地方得。所信法华经。是四不坏信中法也。   言而未圆证者。问此言信力坚固能知。何故。又言不退菩萨皆不能知。答疏云而未等。意言不知者。未能圆证。言不知也。   言虽见道前者。问地前亦能信知。何唯初地。答疏云虽见等。意言地前菩萨但是比知。不同初地证信知也。答言四证净者。无漏智证此达理。名之为证。无漏智与信心相应。同缘四法。名净故。云四证净也。   经诸佛弟子众者。通有学无学。亦不约数多少。不论处宽狭。不分别利钝。前后不说时短长。但总指三乘不知也。   经假使满等者。鹙子念言此说。余钝根人不知不说鹙子也。作念之时。世尊道假使等。意假使一三千界中。总是舍利弗利根之人。五蕰假者。相共尽神。思惟佛智。不得知也。   经斯等共一心者。但是将十方辟支佛智。团合一处着。名一心共思求也。   言辟支望等者。梵云辟支此云独觉。独证者觉名独觉。此含两重。一望声闻。二望部行。利根者成麟角。钝根者成部行。部党而行。名部行。   言若未入等者。若住声闻解脱分善。独觉者去果时远。修行时长时。练根既久。故成麟喻。若入声闻四善根。而回趣者。但成部行。去果时近。修行时促。用功既少。故名钝根。如世间人。习业时近。遍数小。文句生涩。即为钝根也。   言在解脱分等者。资粮位中。有其三品。谓未定生已定生。即此生时。若未定生。即回向者。而作麟角。以生数多。容约百劫练根。若已定生。即此生时。作独觉者。皆成部行也。五停心名未定生。别相念名已定生。总想念名。即此生也。若入四善根位已上回趣者。皆部行成。问缘觉岂无自乘中发心修行得果。何故。事须于声闻中回心耶。答于中亦有自乘中修行得果者。多成麟角。若向声闻之中回心者。通部行麟角二类。从宽为名。且说声闻中回心。问四善根位何许心。答下中可尔。上忍不然。以时促不堪练故。集论说。于中下忍。名移转。   言新发意菩萨具者。即地前资加二位。凡菩萨也。长行不言菩萨。偈有无不同也。   言数众者。稻可为食。麻可为衣。竹则外贞。苇即内虚。发心之人。利物真虚为本。可以取况也。   言田土者。吐也。吐生万物。万物从地而生。田上功能也。   言义译耳者问何名义译。答将梵字。翻就唐言。只名土田。若言国土。即不是正。梵语中翻出。但是以义译之。其差音(疏煞反)。   言十种发心者。华严四十九云。一无量无边广大心。供养一切佛。二解脱一切众生。三令一切刹那悉入法界。四观一切法悉如虚空。五观一切菩萨诸行。六正念三世一切诸佛。七了达不可思议法界果报。八严净一切诸如来刹土。九深入一切如来大众。十观察一切如来妙音声。一一之上。皆有无量见佛性。由生盲人。二乘见佛性。如婴儿见月。地前菩萨见佛性。如患眼人。初地至七地如电光。入观即见故。八地九地如隔罗谷中见月。十地中唯见自性。不见佛。若至佛位。自身他身。见悉平等。如今既是八地。亦不能知佛智也。问此间说智慧。何言见性。答五种智慧中。真如是智慧性。正是智慧故。引来证也。前来信力坚固。约信心说。此约证解未圆。所以不知佛智。问何言初地已去名发心。答准华严十种发心。总名发心也(如前引)。   言前门甚深者。问前来八甚深。并是叹教门深。何故此中说不知智慧。答疏云前门等。意言叹佛智者。显智深故。其门亦深也。又解。今此不共甚深中。八九经文。一向叹佛智。似述所证智慧甚深相似。恐后破疏。所以作第二利也。   言或十四偈半(至)初六等者。准前科配。   言其中末后者。即六颂中末后一偈也。即当九颂中初一颂半。即是诸弟子众。曾供养诸佛。   言次八偈等者。即经假使满世间。八行文是。   言准义科等者。前来长行八甚深。是教门。今此偈文亦述教门。教门之中。频说佛智慧。以义从文科也。   言总叹(至)无分别颂文等者。问何名总。答经云。吾从成佛已下总四句。唯此一颂半。经文述故。名总。故云无别偈文也。问只一颂半述。即是有颂。何言无。答准长行。有种种因缘等总句。广演已下别句。总别都有十偈。此皆不述。名无别偈也。   经言我今已具得者。即能证能说。名为具得。显具理教二深也。唯我知是相。自知也。十方佛亦然。他知也。即是唯佛与佛。乃能知之。   经言诸佛语无异者。莫见四十年前说有二乘。今日说一。则言有异。此一三权实。不定独说。三世诸佛说皆如此。先权后实。唯佛与佛则知。余人不知也。汝但生信力。诸佛语无异。指二甚深。与四十年前。昔说今说。不同灵山会上说者。总名久后。久后者。究竟终久义。终说实法。劝令生信。汝舍利弗。尚于此经。以信得入。又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如来暗许鹙子说也。若不暗许。如何鹙子三止不退。   言汝既未等者。此权实法。我一一证来。汝但生信心。   经言及求缘觉者。缘觉凡夫。大论独觉地云。当地有五种相。一者种性。本性独觉。由此因缘。于情闹处。心不爱乐。于寂静处。深生爱着。二者道。谓有一类独觉种性。经于百劫。遇佛出世。数亲近承事。成就相续。专心求证独觉菩提。三者习。谓有一类初修行。过百劫已。出无佛世。无师自然。修三十七道品。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不断烦恼。成阿罗汉。四者住。复有二类。一麟喻。乐处孤林。寂静而住。二部行。亦乐众部共相依住。五者行。依彼彼村邑聚落而住。善护其身。济度有情。不以言语而教化。此中即当第二道。   经言我令脱苦缚者。三果四向总名脱苦缚。   经佛以方便等者。问此明言方便。说有三乘。何故鹙子犹预。不知是所趣。答有二意。一言陈。但说如来后得智妙用。引众生处处着。名方便所说。以有三乘。二者。意许之中初虽说三。后唯有一。此时犹未分明说二非真故。名意许。取以鹙子上有犹心。问世尊隔是交他。舍却二乘。何要与他说二乘耶。答经云。佛以方便等。四句经也。   言三度请(至)止皆前等者。若不先止。鹙子三请不成也。且世尊初止为相。令真圣者。问取一乘。令假圣者。避席而去。乃至三止等。若不唱止。在前即三请。后无由说。经应须第四请方与说法。只缘唱止在前第三请。恰承着如来许说。故止皆在前。请皆居后。是说一乘之意也。   言佛止亦三者。赞扬希有止。经。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须复说。二恐惊时曾止。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三恐坠大坑。止佛复止。舍利弗。若说是事。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当惊疑。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   言请皆在后者。初腾疑置或请。或云。狭自他疑故请。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法。今者四众咸皆有疑(云云)。及偈慧日等。次陈大众于余佛所植因故。请亦名共佛修因请。经。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并偈等。三述自他。已从今佛化堪闻故。请亦名闻法欢喜请。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偈云。无上两足尊等。   言初止为者。问何名初止为相。答二解。一者。止之不谈。是说法相。二止之不谈。是不说法相。乍观即似不肯说。只现此不肯说法相。却是说法之前相。故云相成就。现不说法相。意令舍利弗生疑也。缘四十年前执自二乘为究竟。执心难断。疑即易除。所以回此执心作疑心。所以唱止。缘声闻人。多皆慢法。若不待请。企意难生。所以如来自叹智慧之次。止。不须复说。鹙子作念。世尊本来自说。亦无人请止者。止于何人。答一教舍利弗自心生疑。二令众人生疑。   言次止欲令者。唯愿说之。唯愿说之。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此名推觅甚深境界。推觅甚深境界。是第一义。渴仰欲闻。是第二义。经。合掌瞻仰。待愿。出微妙音时。为如实说。诸天龙神等。其数如恒沙。求佛诸菩萨欲闻是道。   言后止者。经。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即从座起。礼佛而退。   言初自他者。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等。   言陈大众等者。世尊但与说。莫愁人不信。经。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云云)。   言后述自他者。经云。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   言鹙子请中者。只于鹙子请中。分出三请。不科着三止文。以止共请相逐行。疏主所以科配三止向三请。三请中摄也。故疏云。文随三段。即是止文。随请文也。   言初止既属者。为在第一段。二深先唱中。即是叹智。慧法妙及法师妙。为一乘也。第一止摄属。法师功德分中。余二止摄属。此下三请文中。言二止摄者。二止摄属。此第二四众惊疑发揭。鹙子请文中也。   言三种义示现示现者。显分义。一决定义。二乘之人。四十年前。于自所证。心生决定义。佛说一解脱义。二疑义。于佛所叹二种甚深义。上言二义不知。于义有疑。名疑义。经云。如今不知是义所趣。三者。于何事疑义。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名依何事疑义。问依何事疑。与疑义何别。答宽狭有殊。疑义唯约二甚深上起新疑也。依何事疑义。约新旧二疑故。唯鹙子有也。   经云。千二百人(至)作是念者。问前列众处万二千。此中只说千二百人耶。答若约总标疑众。轻重而论。有万二千人。今重举者。心口俱疑者。有千二百人。   经言声闻者。再三义。称叹。赞叹。赞叹也。叹二甚深也。方便者。通教门亦名方便也。所诠智慧亦名方便。接下显上。皆名方便。诸佛智慧甚深无量。显上方便。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接方便。含名方便。而作是言。指佛口中说底言也。   经言到于涅槃者。有余依涅槃。   经言知四众心疑者。问声闻人定心中始知他人心中事。如何散心中知四众心中疑。答佛加被拟。向下说一乘去。前已暗许说意。交鹙子知众人心中疑。速请也。二者。缘众相貌上有疑相状相。示坏犹豫。   言生因中疑者。因中疑者。因谓因由。所以义。非因果之因也。云何如来数数宣说甚深境界。前说甚深。后说甚深。不同于此因由。所以而生疑也(长行名前甚。偈名后也)。   言解脱虽同者。此约断烦恼障。得解脱义。名为同。论云。然所知障不障解脱。无能发业润生用故。若约通说。烦恼亦能障大菩提。论云。说烦恼障真如。岂彼不能为菩提障。应知圣教依胜用说。理实俱能通障二果故。下云。是人于何而解脱。但离虚妄而得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言法执类者。即法执种。所谓一百二十八类疑。是其一。异熟生从真异熟识之所生。体是无记。异熟生无记摄是事疑。无学不识黑盐等。   经言我自昔来(至)今者。四众等者。金云。三周请宽狭不同。初周鹙子等请。四众八部皆同请说。最宽。此中意。舍利弗独自请。恐世尊不可为一人说。所以普陈众人之疑心也。意徒请多世尊决定说也。   言甚深微妙智慧也难解等。慧门也(二周三乘索事次三周索城最狭)。   言佛自告者。偈文从前长行何因缘已后生得。今当十一偈半述。前佛自告中。前叹法师功德。无人请说。名佛自告也。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等。即是此问。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自说得如是力无畏三昧。乃至不可思议。问品初所证法妙。及能证法师妙。已有世雄不可量偈文述了。何故此问重述。答一往者。则似指前叹法师妙中八门功德相。不似是如此道理。彼处叹法师功德。令一处着。只是智慧。彼处开出能证法师所证智。合将一处着。只是此问长行智慧。即是此间邻次长行云。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智慧也。难解之法。慧门也。今此慧日大圣尊一偈半。述前长行教理也。问只是长行教理。并是所证。今此偈文述。何故文势尽说能证法师念观功德。答前申疑中。虽双问。良以如来成就念观功德故。所以前说及证皆名甚深。今此颂举所显能。意取所证。虽颂法师妙。与能成法妙分殊。   言自照者。自利。亦一切暗者利他。   言冥者。莫经反也。暗夜也。莫定反。夕也。从初解。   言靡不能照者。照属佛智。普照一切众生。名靡不照明。   言譬檀越者。农夫况施主。植福喻营田。谓于佛福田中。福善增长。初生善趣。后得真世间。日出正是农夫作务时。日若出。正是施主造福之时。   言百鸟鸣者。喻佛出世。高德法师助佛扬化。初出已度千二百罗汉。游化诸国。度无量众生。   言喻弊魔者。弊者。用也恶也。今取恶义。破善事故。孙子见母去啼哭。魔见佛出。恐度眷属。所以啼哭也。   言山王者。妙高山也。   言长夜者。即生死长夜也。   言多年者。四十年后。方说名多年。经云。久嘿斯要。不务速说。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   经道场所得(至)问者。此是智慧深也。准此。是无问自说经也。我意难可测者。慧门深也。意言慧及门。二乘不知。所以不能问。   经无问而说者。无问自说经也。称叹所行。道者。一乘道也。   经无漏等者。无学也。及求涅槃者。有觉也。今皆二句。正是疑也。   经其求缘觉者。缘凡夫也。   言佛说疑喻者。一众疑。二则愿说。长行有愿乐欲闻。即是偈中愿说。草书愿字。误为佛。亦云佛说。亦云凡说。今取佛说为正。佛说疑如网为一句。罗生难出为一句。即解经云。今皆堕疑网。   言犹豫者。问何故唤犹作豫。答说文云等。犹性多豫。在人前行。到十字。道口。却回来故。犹多疑故。名犹也。凡不决者。唤作豫也。   言犹如麂善登木者。读将谓麂亦解上树。非也。各别读也。   经我今自于智(至)所行道者。因法更何所求。若是因缘法。更求何果。若实是果。我更不修。若实是因。我更修也。   言前说众人于自者。问鹙子既于自所得因果。向上生疑。如何法华论科为定疑分。行自所证心决定耶。答前来于自所证心。生决定者。约一切声闻说。此间有疑。唯鹙子说。缘利根有新旧二疑。鹙子等常于自果法生疑也。又论云。决定义。在大众疑中。何事疑在鹙子疑中。鹙子于自乘果法。向上既无决定。何故。有定疑也。又鹙子唯于自乘果法上生疑。兼于佛说二深。向上亦生疑。经云。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通妨亦得。问鹙子如何得成定疑分。答定疑分。约中下二根说。四十年前执二乘为究竟。有决定。闻唱二种甚深。有疑也。所以疏云。前说众人等上。于中下二根人说也。若约鹙子。无决定义。于自所得。亦生疑也。   言又前初闻者。初闻二种甚深。于大乘法上生疑。于自乘果法。向上亦决定。后至偈中。被世尊告。云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又云。正使满十方等。所以鹙子兼于自乘果法上亦生疑。所以初生决定。后还生疑。疏体经意。故作二释。故言不相违也。   经佛口所生子等一行者。鹙子意徒世尊说经言语博帖也。言佛口所生子舍利弗禀佛言教等者。佛口所说言教。因佛言教。圣道方起。教从佛口生。圣道犹教起。展转生起疑也。简胎等最初(羯等)。   经诸天龙神等二行者。鹙子空举千二百。恐少。所以更多举。如恒沙。鹙子又道我是声闻小果。则可会中更有八万大菩萨文殊普贤等。上位圣人。欲得闻法。意徒如来受请。四众八部势力仍劣。又请万亿国等。   言此土佛出者。问为是此一三千界轮王。为是他三千界轮王。若是此娑婆世界三千界同一成坏。同一增减。既是减劫。无轮王出世。答则人是他三千界轮王。问若言他三千界轮王。为是菩萨。为是业报轮王。答若业轮王。当四洲即得出。向余四洲去不得。今来者。菩萨轮王来也。二者。业报轮王佛。加被力来。亦得也。问若言初地二菩萨。即合言一百。今万亿国一千万亿国。如何只言一个万亿国。答此间是小他土。安多轮王。不得且约一三千界中轮王说。经言皆当疑也。惊谓惊张。疑者疑怪也。惊张疑怪。故云惊疑。论家改疑字为怖。即惊怖也。怖者怖惧法。大乘行广时长。故云怖也。四十年前。若将妙法莲华经。为声闻说。譬如以宝示于愚人。愚人便笑也。定记分者。定者。即决定心。佛本来从唱二种甚深处。早有决定。为声闻说法华心也。唯止多不说法相却是说经心决定也。   言记别有三相者。谢往生人去。名得。谢往生地狱。名失。如弥勒为求名菩萨。名失。亦行众善业。名得。二授记大人者。即菩萨然古来诸大德解记别。唯有初二义。唐三藏方译出第三记。别记别解。释深密之义也。此经即当第三记别也。   言如下十二者。一契经。二应颂。三受记。四讽诵。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生。九本事。十方广。十一希法十二论议。   言由此有便止及说者。此决定心。是佛心也。佛心本来为鹙子说法华经。说经心已决定。由此有向。后第二止第三止。及下正说。佛若不止。鹙子不请。鹙子不请。不请因何说得正说。所以唱止也。既世尊第二遍止止。鹙子第二请。世尊第三遍遍止。鹙子第三请。所以向正解释决定心论。不配属经文。通下文。意直至故。四疑已来。是也。又云。通下三周。太宽。问何处是佛心本来已有决定心。答有说徒菩提树下三七日思惟已来至今日。决定心也。二者。取唱二种甚深已来。则本来决定心也。问既决定心。通唱二甚深已来有。即合第一止。亦合有决定心。如何向第二止第三止及下正说科。作决定心耶。答虽前第一止中亦有决定心。为不对能请人。定唱止。不说法相。暗由初世尊没人。交说自欲得说。又自止。我不说也。元来是独言独语。不说法相。隐不得分明也。如断欲之人。并处言断欲。暗对女人言断欲。分明也。所以向第二止处科。出决定心。非是第一止处。无定心也。   言已生惊怖者。问地前渐悟菩萨不说则有惊。说则无惊。何名已生惊怖。令断惊怖。又余四之中。三今不论。且悔惊怖。如何名已生惊怖令断惊怖。此三根声闻还即是说有惊。不说则无惊。如何说法华经。名已生惊怖令断惊怖。答已生惊怖令断者。约四十年前鹙子旧疑说。名为可然。若约中下二根声闻说。唯是新疑悔。闻法华经。既有此疑悔。如何名已生上者。令断惊怖耶。答余四惊怖。亦得名已生令断也。初闻唱二甚深。便生疑。即是惊怖也。后至开示语入处。断也。所断对能断说。故名已生惊怖令断也。意言已生约旧说。有惊约新说也。   言二种人者。一多事。二悔惊怖。若总想说。有五惊怖。若正要当。只是二种惊怖也。若望兼说。傍正为不妨。为五种人。若决定心。为二种人。断惊怖说法华经。   言惊怖者。返道疑生。名损。如来向他说我法。能离生老病死究竟涅槃。是学无学人。亦各自已离我见。及有无见等。谓得涅槃。如今闻道。无二乘故。名损惊怖也。   言如所闻者。即四十前向世尊边闻教声。取以为实。执二乘为极也。   言谤无大乘者。定性声闻执自果为极。不忻求大乘。便是谤。非是邪见。亦有趣寂。谤无大乘经。不信是佛说。亦名谤也。唯识引而申破云。量云。诸大乘经。是有法。定是至教量摄故。宗因云。顺无我理。违数取故。同喻如增一等。   言不入涅槃者。有云。但是作念。我已得有余涅槃。与佛相似。今既闻说无体。何要入彼有余涅槃故。云阿罗汉不涅槃也。   言若闻今说等者。即是闻破二乘故也。即惊疑云。将知阿罗汉毕竟无入涅槃者。返道疑生。故名为损也。道谓道果未闻法华经。于自果生信心。名顺。说法华经已。闻说唯有一乘无别二乘。涅槃果不唯空涅槃果。兼智亦名道果也。向上疑心。名返。只此疑心。疑着果法。便是损义。故名损惊怖。二云。道谓道理。十方世界有二有三。名顺。他性定人道理。今说大乘。闻道无二无三乘。返此道理。名为返。依此生疑。名损。损即惊怖。持业也。   言多事等者。论解此。是第六住前小菩萨。意言望后三大僧祗劫。说名为多事。起悬涯想。欲取异乘心故。故名惊怖。惊怖彼万行也。惊怖即疑怖也。若疏主释。与论相违。牟云。不尔。疏云。已经多劫。行菩萨行。即如鹙子。至第六住已。是六十劫。修者时分义。   言恐彼者。问唯此即是惊怖未生。何名为多事。答二意。一者。恐后生故。如设堤塘。二者。彼大乘行。恐者恐怖。即惊怖即是现怖。何妨名断。二解不违下疏多事一种不说有惊之文也。   言颠倒惊怖者。此有种性。凡夫我见强故。经云。计我见者。莫说此经。又云。我慢自矜。高谄曲心。不实论谓。分别我我所身见。不善法故。   言谓根未熟等者。此言定性。有大乘种性也。   言尤重者。执我心强。名为尤重。无我之处。强执为我。名为颠倒。若闻此经二空无我道理。与彼执乖。缘根未熟。便生不信。名为惊怖。   言悔惊怖者。即以悔心。名为惊怖也。问鹙子无学因何有悔。答其实无悔。恶作是因。悔即是果。但是恶作。不是悔也。悔有二种。一则悔修小乘行。说法华经破悔。二则悔不早修大乘行。说法华经。此悔不障修行。故不破也。经。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佛音。甚希有能除众生恼。又云。呜呼深自责。云何而自欺。此悔惊中。唯有论文。无疏解。   言诳惊等者。闻如来教声闻。便六行伏。或坐四禅。得初禅定。计为初果。及至四禅等。尔自不知是错。言为真实四沙门果。心实境虚也。我若为说经。彼人谤我。我得四沙门果。云如来诳于我等。疏自谓等。瑜伽论中。说圣人无自谓得果。得初果实知得果。二果亦然。更无余者。果既满足。更无可修。今闻佛说。更有大乘。即便虚诳。诳于我等(此下料简)。五怖四门分别。释名。出体显相。断处释名者。惊谓惊张。怖谓怖惧。怖也。惊怖不同带彼五带数也。损谓损灭。执彼定性。不入涅槃。即损灭义。多事者。即是于多劫中。行菩萨事。颠倒者。即是执我我所。不称于境。颠倒而生。诳者。诳谓欺诳也。二体性者。初别后总。损者法执及异熟。生疑为体。或疑或执故。多事者。懈怠为性。颠倒。以身见为性。悔者。以恶作为性。诳者。慢及不信为总体者。通二障烦恼所知法执异熟一生疑为体。三显相门。如疏中说。四断处者。断处者。损者。下云。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者。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世尊化得定性声闻。堪可说法。彼处断也。令定性声闻。信有大乘。成不异法也。初犹未信。名损惊怖(疏语)。多事闻经断。下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等。颠倒分别者。三乘见道断俱生。第六俱者。四地断。第七者。八地永伏。不行悔者。三周说经处随文。断诳者增上慢人。根熟之时。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或遇当来弥勒佛断也。   言不退位菩萨等者。意言菩萨之中。无不退位菩萨。问争知无耶。答不退位菩萨。非此五摄。   言舍权就实者。问说经五惊怖中断几种。答此中缘舍权就实。即悔惊怖忻趣佛位。即多事也。惊怖此二种。方为说一乘故。   言此说一乘者。问争知只为此二种。不为余三耶。答此说一乘不逗等。意言料简傍正。即是出所以也。疏言正为利益二种人。故正为悔及多事也。问何知为二种人益。论解云。佛心已有决定。所为之人。即利益。悔者。引摄一类。利益多事。即任持所余。疏非正为下若傍为即兼为损义兼为三。理亦无失。义兼顿菩萨。于理未爽。余颠倒全不为。   言观此文意(至)不说无惊者。如何言已生惊怖令断惊怖。又云。说即有惊。何名令断。此依悔惊怖为难。答今依三根声闻皆有新疑新悔。名为已生。初周闻法惊怖悉断。亦名已生惊怖令断也。此俱生约新悔疑说。其实若兼鹙子旧悔。亦名不说有惊也。说前之六类之人。说应四句分别。一说则有惊。不说无惊。第一损怖。第三颠倒。第五诳惊怖。第二说则无惊。不说则有惊。第二多事惊怖。三说与不说。悉皆有惊。第四悔惊怖今昔二时。皆有悔也。经云。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至而见济度。未闻法华悔住。此名昔悔小也。悔者。今闻佛说二乘作佛。悔不早修大乘也。四说与不说。皆悉无惊者。谓不退菩萨。且望今佛即道无惊。若远望之。何妨昔有。今约此法华会上菩萨故。言说与不说。皆无惊也(解经中惊疑二字了。论中作五惊怖解了)。   言故论总言者。说经是一。惊不惊殊。疏解即有五般决定。只为二种。唵含标举。故言总言也。   言因授记者。论解后二止意。经家唤作止止。论主不可还作止唤。改作因授记。论家科定记分中。曲分为四。一决定心。二因授记。三取授记。四与授记。一决定心。论家不科配。经通下文意。二者因授记。疏云。因授记上科者。如经止止。不须复说。至惊疑即下二止文。是也。第二改科。因授记者。因由所以义。授记者。分别解释为因故。名因授记(上来科因授记了。下正解因授记)。   言应闻等者。问世尊第一遍止了。即得更何用第二遍止耶。答若不第二遍止。何因生得。一推觅甚深境界为一义。二者。欲令大众生尊重心。毕竟欲闻。故此上是应为闻者之二义。且推觅甚深境界。经云。唯愿说之。唯愿说之。尊重偈仰欲闻生希有心者。经云。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问第二遍止何。即得何用第三遍止。答若不第三遍止。因何生得恶人退席。即是不堪为闻者退席。经云。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礼佛而退。故此三义。于后二止上。建立出与授记为因故。名因授记。若烦此方言音。即云授记因也。亦有疏本作开字。开者之二义。应作闻字。为胜。其取授记者。即许当为记。是取有二义。一许可义。名取。二摄授义。名取。一许可为说。名取。二摄授义。摄授舍利弗请。名取义。此即取为因。授记为果。向下经云。汝已殷勤三请。吾今岂得不说。是也。   言与授记者。向下六段文。正为分别解释(料简四事)。   言定记四中者。前来决定心。不配经文。此间似配也。   言次因授记等者。以彼因授记。是后二止。后二止是后二请因。故言指重请之所由。世尊第二遍止止。鹙子第二遍请处。令鹙子推觅甚深境界。渴仰欲闻。生殷重心。世尊第三遍止止。鹙子第三遍请。令恶人退席。三义具足。方堪说经。故云因授记。又解世尊第二遍止止。鹙子第一遍请处。此名止。单请之所由。世尊第三遍止止。鹙子第二遍请处。故名止。重请之所由。今既恶人席向第三止中起去。方堪说经。故唤第三止。名因授记。亦名止。重请之所由。前解为正。若依后解。似因授记编属第三止。又第三止只摄得不堪为闻者之一义。失却推觅甚深境界渴仰欲闻之二义也。亦有疏作其请之所由。若取其字。通后二止。问决定心因授记。皆通二止行相如何。答所望别故。决定心约佛心。决定以唱止。因授记令鹙子速请也。   经舍利弗。至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总请也。缘前行世尊两遍止。今请中顺前文。亦两遍道唯愿说之。   经云。所以者何等者。鹙子重重请说。徴前请之意。答中鹙子恐自一身请说不得。更举引多人并力。一时请也。是会无数等。举人数也。鹙子道若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亦不闻正法。若是此等众生。亦不敢请。今此会中。尔许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慧明了。至敬信者。   言睿者。憨也。   经言大坑者。亦复如是。信心者闻。便是良药。不信闻者。便是毒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乘妙法。亦复如是。顺行速得出要。鹙子若闻成佛号曰华光。诽谤永沈。五十之辈若闻不信。堕于地狱。大海虽宽无量。不曾宿于死尸。一乘行广无边。岂容于不信。福中最上。不遇请转法轮。罪中最重。不遇谤法也。无间地狱名大坑。无间地狱没底坑。七热八寒小坑。世尊。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求说不得。将由当也。当来堕大坑也。大坑有二。一约实。此地下过三万二千由旬。有等活。又过四千由旬。有余七。岂非大坑。八寒八热之下。名大坑。坑即是处所无间也。问何名大坑。大有三义。一起大惑故。十烦恼中邪见最大。二造大业故。故名大。则五逆业。三果报大。由起邪见不信正法。死入无间。名为报大坑。大坑即无间狱。小坑即余七热地狱也。糅问此类既得第四定。大坑须是欲界发业。下惑已伏。云何言堕大坑。答恐闻经后起不信心。如谤解脱。退失上定。即入大坑故。云将坠也。   言恐怀上慢等者。恐闻经已后起谤。名恐怀上慢。置闻比丘。不寻三藏圣教。名为置闻。闻世尊说。有四沙门果。便六行伏惑。猒下苦粗。忻上净妙虑。得世间静虑。有漏故名世间也。将谓是四沙门果。生已度想等。修彼上界业。成生于上界。受中有遂便起谤。我闻罗汉已便生地狱。问他家会上悉不肯道我是增上慢。人缘何唤他作增上慢人。争知他闻法华经。决定谤也。答缘得四禅定。许四沙门果。此皆凡夫必谤。恐坠大坑。所以疏云。非圣有学。问争知不是圣有学。答疏云。瑜伽论说等。问何故置闻比丘。有自谓得。答疏云。增上慢故。问争知圣人无自谓得。答疏云。无邪见故等。   言诸论皆言者。即对法智论等。   言后命终等者。摄云。大乘小乘各说不同。小乘有部本有起谤。由本有位见中有身方起谤。大乘中有起谤。问言中有起谤。起几个烦恼。答起五个烦恼。分别有三。邪见嗔痴。俱生有二。我见及爱。能润生故。理实而说。一切烦恼皆起故。论云。生在上地下地诸惑分别俱生皆容现起。若尔。中有既具五蕰。岂一有情二个本识。即众生界有增减。   经云唯愿说之唯愿说之者。纪国云。重言者。表自他二利也。   经云百千万亿等者。将百千亿一句。连如我等比一处读。则唯是人数。若将百千万亿。向下世世为一句读。总是时也。不是人数也。二义中将百千万亿。属上如我等比。则顺后偈文。是会无量众。能敬信此法。人众多少也。将百千亿。连下世世读。则顺偈文。佛已曾世世教化如是等。唯时节也。问鹙子为忆得过去二万佛时大乘化。为忆得小乘化时。若忆小乘化。如何请说大乘。若忆得大乘化。争忆尔许时。小乘过未缘境。无过八万也。答若据道理。忆得小乘。若尔。如何请说大乘。答鹙子但请。不言如是大乘小乘也。心中生疑。总相请也。第二佛加被。令忆得大乘化。请说大乘也。问如授记云。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妄。如何今言忆得。答彼处言妄。约本心。今言忆得。佛加被也。   言生死长等者。问鹙子已离生死。宁有此此言。答未得真觉。常在梦中。鹙子分段最后身。在变易生死。尚未能除故。言于生死长夜之中愿绕益也。问鹙子更不变后有身。分段生死已尽。如何言长夜。答分段虽尽。变易犹存。亦名生死长夜。蒙佛教化故。言安隐饶益也。   经言两足尊者。金约理三义。一由佛具足定慧。名两足。二内有智慧。外具神通。三内身具四智。向外有福德。名为两也。次约事。明今六道四生之中无足二足四足多足之中。人天最胜。问何以如此。答以人天两足。入道胜故。故所以称尊。就两足中。佛身最胜。故名两足尊也。   经言我为佛长子者。无漏圣慧。佛口所生。名子。诸声闻中。鹙子智慧最胜。故名长子也。   言若依自科等者。则合道初长行后偈颂。疏主何以不分者。答缘品末三行经文。属第四段劝发喜心。经文不述长行。疏主此间分出。恐滥品末三行。合道长行有二。初明二记。后破四段。今不言者。科文隐显难。所以到文指出此间不开也。   经云汝已殷勤三请者。许可殷勤者。乐三也。问何故事须三请。答三请不满。请心未极。三请若过。请心尽之。所以只三请不过不减也。   言摄援者。佛摄授也。摄授三请。许可为说。故名取也。   经言谛听等者。生闻慧。善思生思慧。念之生修慧也。十地论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开甘露法。世亲解云。此四喻喻四种法义。一受持。二助力。三远离。四安乐也。闻声教如人食水不爵。随得而饮。如是闻慧。初闻即受。随文受持。思慧受教。如食入口咀嚼。身力助成。如是思慧。嚼所闻法。修慧闻法。如复良药。药行病除。如是修慧。随顺正义。如法修行。远离一切烦恼习患也。三慧感果。如蜜为众蜂所依。如是闻思修三慧。圣所依处。又谛听者。令离散乱。善思令离放逸。念之令离颠倒。又三慧犹如四器。各用不同。第一无闻慧故。听者不闻。犹如盆底上写水。第二无思慧故。即闻而不思。犹如漏器中写水。三无修慧故。即思而不修。犹如秽器中盛水。若具三慧。犹如作器全器宝器中盛水。灌淫身心。   言聆音属耳者。切韵。以耳取音。曰聆。又去取所听之声。属能亲之耳。夫听法者有五相。一求悟解。二专一所缘。三聆音嘱耳。四扫条摄持。五者摄念一心。聆音嘱耳。以耳取声。为聆。嘱将所听之声。就能之耳。名嘱。嘱者托也。   言扫涤者。扫谓扫除。滁谓洗涤。扫除散乱。洗涤沉掉。扫涤垢障。摄持散乱。   言渴者。意言如渴者。饮时一向受小土。更无异想。以此听者一向入于法义中。更无异解。一心入于语义中。能诠教也。   言心悲喜者。即有种性人。法应根故。闻之恻怆。如鞭有命。故隐轸随生。   言若不诫彼者。问世尊但为他说。何要教他谛听。答疏云。若不等。   言恐心不定者。有三义。一散心法如覆器。二慢心法如漏器。三侧心听法如秽器。   经说此语时(至)礼退者。缘品初唱二甚深。道他不知。增上慢人早不肯。更见鹙子三请。世尊三止。五千人云。四十年前。所有法。共我相似。今日忽然道我不知。又三遍请。又不肯听。即合便起。云何用礼佛。答礼佛即荷彼前闻起去。不忻后说。缘法华会前。向如来边。闻法修行。得四禅定。只是错计。望他中心真实。经云。所以者何。如来自徴也。何故。五难之中四难已具。只有闻法难。便起去者。何也。答疏言。一人身难得。如昆芥投针峰。二者。中国难生。如盲龟遇木。三者。诸根者。一眼等五根难具。二信等五根难具。如错水求火。四佛出难值。如路现昙华。五虽值佛出。闻正法难。如悬砂庵饥。王舍城有九亿人。三亿人见佛闻法。三亿人见佛不闻法。三亿人亦不见佛不闻法。又虽有眼耳等根。若闻佛法。不生信心。亦名五根不具。即信等五根。是也。五难之中。初四已具。何故临临闻法。而起去耶。此起之去之所以者。何谓也(向下疏释)。   言此辈等者。一颜。补昧反。亦补辈反。古时非下作车。今时比下作车。广雅。辈亦类义。群党也。   言百两者(高音)。车居音呼。贺摄。两乘车为一。两言百两。即二百乘车也。牟云。一乘车有两轮。名一两。即百乘车也。   言𤳖者(般若)。类也。   言罪者。古时罪字。自下作辛。自辛字头仙星帝字。改为罪字。即当佛经可毁义也。问何名为罪义。答疏言可毁等。罪者。有解罪因上有可毁等。罪果向上亦有可毁等义。今解不然。因果上皆具四义。问争知因果上皆具四义。答疏云。若因若果可毁等。   言若依小乘此罪众多等(至)三障者。问此说罪根。何故说他烦恼障等三障耶。答至三障者。问此说罪根。何故说他烦恼障等三障耶。答章敬云。烦恼障罪。缘业障罪体。故名罪也。报障罪果。故名罪也。   言一切烦恼总为二类者。一数数起名勤。二起而非猛名利。解勤利二义也。   言分为四句者。一勤而非利。勤即数数起也。利即猛。钝虽数数起。而不猛利也。二利而不勤。一生三度五度煞生。一回煞三千五千口半。今取四句中初句。勤而不利。第三句亦勤亦利。是烦恼亦是障。收余二句。是烦恼不是障。中间容起加行。对治道故。   言五无间者。谓煞父。害母。煞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名无间业。五中四是身业。破和合僧是语业。五中四是根本。一犯加行。以煞佛命。不可断故。不成根本罪也。一受报无间。唯顺生受。造得此业。亦无便生。更不隔余身余趣故。名受报无间。间者隔也。二寿命无间。具寿一中劫。中间更无中夭。三身形无间入地狱。其身弥满等故。四受苦无间。余地狱受势苦时。有凉风间息。此地狱中纯苦。更无间也。五处所无间。更无别处所间隔也。   言三涂八难者。一地狱。二畜生。三饿鬼。四北洲。五长寿天。六佛前佛后。为佛前后。有法依法修行得者。故改为法前法后。七世智辨听长寿。天即无想天也。八诸根不具。问何名异熟障。答此八难身。能障圣道。故名障也。疏结云。此之三障等。   言今依大乘有二罪根一烦恼二所知障等者。所知障随其所应。障入大乘圣位。所知障中分别。障初地见道也。俱生者。障十地及佛地。都十一位。初十障障地十。后一障障佛位。一异生性障障入初地遍行真如。二邪行障入第二地(最胜)。三暗钝障(胜流)。四微细烦恼现行障(无摄受)。五下乘般涅槃障(类无别)。六粗相现行障(无染净)。七细相现行障(法无分别)。八无相中作加行(无增减)。九利他中不欲行(智自在)。十于诸法中未得自在(业自在)。十一微细所知障。此望十地及以真如。次说十一重障。故言随其应。障入大乘圣位(所知了)。   言烦恼障随其等者。烦恼有二。一分别。二俱生。分别者。障入初地。入初地时正断。二者俱生。初地已去顿伏不起。七地已前故意力起。而不为障。问既是故意力。何名烦恼障。答烦恼种子障于佛位。成佛时事须总断。次小乘者。分别者。障小乘见道及初果也。俱生者。前六只障第二果。后三品障第三果。上二界八九七十二品障第四果。缘觉之人分别俱生皆障。无学更无别证。大乘渐悟菩萨此于自乘烦恼先断。若顿悟者分别烦恼见道除。俱生中种子不断。唯障金刚心。与微细所知同断(下地)。   言百二十八者。欲界四谛各十。修道有六。成四十六。计九十二。上二界除十嗔。有八十二。怙欲界四十六。计成百二十八烦恼。此唯约根本说。   言并随烦恼者。欲界随惑二十全上二界。有八大随。共有十六大随并色界谄诳及二界憍。上二界共有二十个随惑并根本烦恼。轻重合论。名烦恼障。   言所发业等者。问所感果如何亦是障。若三界身总名障者。应无人天入圣道。又问若是不善非福业。可名为障。若是善业不动业。如何亦是障。答疏云。此意所说等。意言是彼烦恼品类等流。总名为障。非据重者。如本识虽非烦恼招感。由惑招故。名为报障。又说二障不取业果。彼约重者。此非据重。问所知障如何云发及感果耶。答若展转说。与烦恼为。依如疏所缘。缘亦名所虑托。又如迷人。亦迷杭故。如执绳为蛇。兼执麻。若别说者。即无发业。又论云。然所知障不障解脱。无能发业润生用故。若约为缘。招变易等。亦可以定愿力资彼故。业非新发故。问前所发业。克体是谁。答分别无明。正发业。余分别及俱生惑。皆助发也。故论云若俱生者。助发恶行。亦不善摄。   言非据重者。此通业及果。名烦恼之所以。问论主令造此论。生正解故。为断二重障故。重障乃是烦恼所知。今何不取所知。答彼据别义言之。彼有四义。一如金刚。难可断故。二于此难越生死流故。三压溺有情处。四生故。四沉坠有情没三界故。毁责过失。立以重名。烦恼所知总名为重。以彼四皆具种义故。此约能障入圣位者。名之为重。彼所知障不障二乘圣位。故不名重。经通三乘。从宽而说。   言依大般若重障有四者。意佛地论轻重障皆取。今唯取重者。依毁责过失立。以重名。   言及彼等流诸随烦恼等者。流相似义。即随烦恼。是根本烦恼之类。故名等流。   言随其所应者。此中随应。与前后别。此烦恼随其所应。随三乘人。皆障圣道。一一乘中修行人。烦恼障皆障圣道故。随其所应也。简要云。若具足有一百二十八。一一皆能障圣道。若有一个。亦能障圣道(上烦恼障。下依般若业)。   言萨遮尼乾子经业障有五者。世尊在日。此人问佛言。我若出家。何似鹙子。佛言不及彼。便不出家。佛为记曰。我涅槃后一百年。此人出世。名优婆鞠多。时人号为无相好佛。言尼乾子者。即优婆鞠多前身也。问为总犯成逆。为犯一二。即成其逆答随犯其一。即成逆也。前煞父等。是三乘通逆也。   言破塔坏寺。若起恶心。取一砖瓦。皆是五逆中摄。或不听造。亦是五逆化度云。若铸写人。铸见佛面不端正。打破报铸无罪。若嗔心打坏。即成五逆也。   言窃盗用者。盗约私取。用约因官。傍私及为主首。方便破除。亦是此业。   言障碍留难者。拟行不教行。名障碍已行。次绝却名留难也。   言债其发调者。糅云。发即役。调即祖。   言即三恶八无暇等者。谓无闲暇。修习圣道。故说为障。等者。等取半择迦无根二形。问[月*尹]湿二生得圣果否。潞云。提谓夫人鹤[月*尹]生。须达女生一[月*尹]诞生千子。皆得圣道。彼约小乘。大乘必无是事。但说三涂身不入圣道。提谓是人身。何妨入圣。如鬼通胎化二。纵是胎生。亦不得圣也。   言其间佛者。问释迦法何时灭尽。答住法记云。从减至增。当来人寿六万岁。时释迦佛法尽。当此之时。名法没也。   言造匮法业者。契经说。若人悭法。恐他解已过于己身不为他说。有六种报。一盲。二愚痴。三十方佛怨。四无恶不造。五善人远离。六退失圣胎。牟云。盲者灭慧眼故。痴者障对治故。怨者背觉义故。失圣胎者。法界为肠。智种为胎。一大劫听闻。如十月满足。至通达位。方是初生。今既悭法不信。所以圣胎丧失。   言等流者。此有二种。一真等流。种子生现行也。恶不善种子生不善现行。性同故。亲辨自果。名真等流。等谓齐等。流谓类也。二假等流。则不必性同。但取相似义也。前生障他人不闻法。今生自不得闻法。故名相似义也。果似昔因。因似于果。故名等流果。今此所言似等流也。增上果亦有二。一者顺增上。他人欲得闻法。与力借助。令交闻法。今生自身亦得闻正法。名顺增上。二者违增上。前人欲得闻法。障碍不交闻。名违增上。增上是因。今生自不闻法。是果。增上之家果。名增上果。依士释。问二果何别答。相似义边。名等流果。果望于因。名增上果。牟云。能感即匮法。此是因。现不闻法等。是罪体。此即是果。经云。众圣之王。说法教化。如斯罪人。当生难处等。   言瑜伽等(至)七种者。一初慢者。谓于劣计己胜。前人实劣于我。更执自身。胜于前人也。二或于等计己等。问既言于等计己等。顺道理。何故名慢。答圣教中说慢者。于称量门中。转等与不等。从地亦道等时。便是慢者。二过慢者。谓于等计己胜。前人身上事业一切。与己身相似。计己身胜于前人。便是过慢。我于胜计。己等前人。据实。胜于我背计己身共他等。名过慢也。慢过慢者。谓于胜计己胜。前人胜我百千万倍。计己身更胜于前人。名慢过慢也。我慢者。恃己报我。高举为相。身上马亦无。空腹高心地。增上慢者。实少得谓多得也。卑慢者。谓他人多分胜。己计己少分劣也。市部儿云。宰相骑鞍带马胜我。若论早眼晏起。则不如我。名计己少分劣他也。邪慢者。全不得言得。是邪慢相也。   言今憎慢者。五千之徒既有慢相。未审与前七慢之中。是何慢摄。答疏云。今增上慢等。意言五千人增上慢。与前第五相当也。问行相如何。答得四禅定。起有漏慧心。名少得谓多得。六行伏惑烦恼不生之处。显得非择灭。名少证谓多证等。   言得者有为者。问既全未证四。何行果云何言少得果。答岂有少证圣果。而妄计耶。故瑜伽云。一切圣人无自。自谓得等。   言目瞩者。神光即是序品放光。   言耳闻妙唱者。即是闻无量义经。或云。弥勒问。文殊答。名妙唱。   言未革庸心者。庸者。次下之义。革由改也。未改庸心。演妙宣难。便乖涉意。诸佛智慧。名演妙。说智慧门。名宣难。或唱二甚。名演妙。三止不说。名宣难。   言闻序中者。交伊闻问答。为已后。舍权就实。大渐之初由。   言听宗内等者。闻正宗之中深陈。即是二权一实。与他相违。故起谤也。所以疏云。折摧等。鹙子犹如好米。能济饥故。留之五千之辈。如糠秕。任随风去。鹙子犹如清酒。能适悦人身心故。留之五千之辈。如糟沉。浊即须弃却。如来动三止之霜风。折摧五千之危叶。鹙子犹如贞木。扇拂不动。故存焉。下经云。众中之糟糠。佛威德故云。   言俗嘿者。意取此默。为正。口边作俗。应作止为正。若作旨纸。皆非也。   言诸论皆云者。问何故不止。答疏言。诸论本即对法及摄论也。摄论云。佛于诸法。皆得自在唯于二种。不得自在。一者。受异熟果决定。如过去有一池鱼。有村人共取。而食池中大鱼。即令琉璃王。是余之小鱼。所将兵众是彼村之人。即今释种。是遂被琉璃王所煞。纵目乾连以神通力。接诸释种。置星宫中。于钵盂中坐。释种向下看彼钵盂克头落。即受报决定也。二者。作业决定。如频婆娑罗王。恒受游獦。数向山中。不得禽兽。后见一仙人。即作是念。我不得禽兽应为此人遂以口来煞之。身首异处。仙人遂以立誓愿。我未来世遂以口来而煞于王。过去王者。即父王是。其仙人者。即阇王是。又对法云。一由宿业势力盛。得人身等。异熟身相续决定。起等流诸恶。二由五逆等宿业势力助人善业。得人报相续。亦兼起等流恶业。此业起故。作业决定。如阇王害父。琉璃王诛释种等。皆是作业也。   言罪根深者。即是论家受果决定。多生造匮法业是罪根。根者因也。今生现不闻法。是罪果。前生令他不闻法。今生自不闻法。此五千人与释种眷属。同是受报之流类。名决定类。   言增上慢者者。是作业决定类。若留着决定。起谤三业法。全是作业定类。世尊观此五千人与阿阇世王。同是作业定类也。有二意。一由业力。即罪根深重。不合闻法。二由根未熟。此增上慢人。闻法必谤。由此五千从座而起去。佛虽神力。亦不止之。   言乍可等者。问世尊何不且留。更闻少许法。何故便交起去耶。答疏乍可等。意言法则不惜。纵留恐成无益。乍可令其起去等。前约定业。而不排。佛力制不得。此约佛力制。若制即兴重业。故不止也。   言彼发心者。问王造逆。亦是作业。决定受果决定。何故佛放慈光照触。令其罪减。不堕地狱。答疏云。彼若发心等。如阇王悔煞于父。遍身生疮病。自言我是大地狱人。如是恳切悔责。身心清净。所有眷属亦清净。佛放月爱光三昧。照彼王身。即得除差。此即定业可转也。   言其心不易者。如琉璃王诛释种年煞父。佛言大王。却后七日。必当命终。若不忏悔。定当堕地狱。王曰。大丈夫谁能悔过。遂于水中而居满七日已。从水下火烧之。其成灰烬。以不发心。佛力不排故。经云。而不制止。天雨虽润。不能令枯木生华。日月虽明不能为盲者开目。章敬云。一表经之深妙。非五千之徒。所思虑故。故不止。二劝后学。令其戮力。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故不止也。摄云。大方便宝雨并善住天子问经云。增上慢人退席而起去。不久却来。何故不同。答此经明一乘二乘作佛其事甚难。所以不来。彼两经不尔。是故却来。   经云尔时佛告为汝等说。问何故论家取第三止文。是增上慢人起去之处。经家取取授记文。是增上慢人起去之处。何故不同。答若说与增上慢人心事相违。即取第三止文。正与相妨也。及至欲起。不起便到取授记经文。所以取文不同也。   经云无复枝叶者。五千之徒不堪闻法。如枝如叶。随严霜雕落。鹙子利根。继绍佛位。堪闻妙法。故留住。如贞如实。堪为大[厂@负]之材。   言佛许说等者。即以许可摄受之言。便警其心也。   言退为佳矣者。去有二益。一现在不起谤法之非。二闻前略说。以作未来因缘。含此两义。故云退为佳唱也。佳(皆音)脼(良将反两音)。贺云。江南呼小犊子肉。为膎脼。南地呼皆为膎也。有云。膎是影肉。脼是湿肉者。谬也。   言诺者。奴各反。   言希解等者。解者异也。若希望应作觊觎(上记下喻)。   言未闻令闻者。论文。疏言。叹法希有。显令闻故。经云。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问何名妙法。答诸佛时乃说之。无量无边劫。有一佛出世。说法华经。如优昙华。一减一增劫。方有昙华出。无量无边劫。有一佛出世。方说法华经。直至今生。尚自四十年前。久默斯要。不务速说也。舍利弗问。如何此希有法。不说空赞叹耶。世尊道。汝但生信。诸佛如来言。无虚妄也。论体经意。世尊既殷勤赞叹。欲拟说未曾闻底法。故论云名未闻。问何名未闻令闻。答未闻之法。今日令闻。从十六王子。时一遍闻。自后已来。更不曾闻。名未闻令闻。二近取四十年已来拟说。说不得。名未闻令闻法也。即是唱二种甚深标文。令闻故。即是何下六段释文。故云令闻也。   言说舍利弗者。问云。何不与我说。空赞叹休去耶。世尊道。我只缘未闻甚深。所以能诠教诠着未闻令法。便意趣难解。我若直显说。众生易会。只缘随宜说。将教就根论。名随宜说。说三之时。实有三大易会。只缘说三之时不得三。说三唯有一。所以意趣难解。问世尊不直显说。交他易会耶。世尊言。四十年前。求直显说不得。经云。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所以不免安方便着说。教上既也无数方便。所诠理中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疏云明所等。   言依何等义者。问世尊依何等义。为他鹙子说法。答将第一段未闻令闻之法。依第二段说中名字章句。先权后实。轨则法用说。所以疏言。为未闻令闻。及方便说。问既第二段说是能诠教。未审依何等所诠义。为他鹙子说。答依第三依何等义中。开示悟入四种。知见一乘因果所诠义。为鹙子说也。即是疏言谓得依佛所。甚深难解法。深难解法。即是一大事四知见也。糅潞皆云。依何等义。此文剩或错。牟云。此解不然。缘第一遍云依何等义。既无别料。只取前二文。便是依何等义中。摄贺云。何等义含前二义。意说前之二义。依何道理言之。故第三云。唯依大事说。又前第一依何等义。标第二依何等义释也。且第一依何等义。徴问词。依何等令他鹙子闻未闻应法。依何等义。明所说法意趣难知。次下第二依何等义。正是徴词。答谓依前所得法。即是菩提涅槃。答上未闻令闻。下句云深法难解。答上第二句。及方便说。   言住者。第四令住。由前第二段说。说三乘权教。令二乘知权可舍。令依第三依何等义。一乘究竟知实而可取。以第四段。劝令来住一乘中。十方世界中。无有余乘。若二若三。劝鹙子等。向一乘中住也。   言法者。第五依法。不唯我独自先权后实。交众生住在一乘之中。十方三世佛。皆如此也。经云。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此上指十方也。三世者。过去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未来现在亦尔。   言遮者。第六段遮十方世界。有二乘三乘。可言退入。二乘中去十世界中。上无第二声闻乘。岂更有第三缘觉乘。   言遮者。论文。   言遮破二执等者。二乘人执生。真理智为极。此二乘人。皆有能执之心。破彼能执之心。名破二。   言遣二真者。无二乘真。四十年前。三乘教则有三。二乘教下。本来无极理。只是借他。大乘教下理。向二乘教下安着也。不是二乘教下总设理。言无理者。无极理也。如人家家门前皆有水渠子。总取用。若唤作蓬莱池里水。事须是天子家有也。若唤以大真。事须唯大乘教下有。二乘下无。故名遣二真也。执约心。真约境也。上来六段。第二约说智门深。余四段智慧深也(钓锁相)。   言叹希者。佛告舍利弗。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又云。亿亿万劫。至不可议。诸佛世尊。时说是经。   言无智不忻者。受法有限故。   言梵云者。晋云灵瑞华(稍同)。亦有翻为空起华也。   言大海减者。相传云。人寿八万岁时。大海水渐减。减时至四天王膝。有金轮显现。可高三十尺广一百五十尺。   言此法华者。潞云。旋达四洲。路傍两边。有优昙华。两边相对而生。以为庄严。应轮王出世。其华乃生。名瑞应华。灵瑞华者。为轮王之瑞相。法华为成佛之先徴。若轮王出。其华乃现。诸佛出世。法华方开。灵瑞华现。令未见者令见。法华开故。未闻者令闻。故疏云。此法华等。意言佛出世。众生归依。断除烦恼。舍凡成圣。故言生死海渐减也。问圣教中说众生界无减。何故此间说减。答化度云。此约真如无减。若就相而说。减亦不妨也。   言一乘道显者。大乘根熟。故名一乘道显。法轮王出。生死渐减。一乘道显。方演说之。此有三种表。一者。海水渐减。喻佛降生生死海减。二金轮路现。表所化生。一乘道显。佛方为说。三优昙华现。方登王位。表所化生。觉华开荣。佛方出世。今详昙华。既喻所化。何者。以喻此经。又言一乘道显。何是一乘道也。今解路显。即喻根熟。昙华即喻此经。经言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意海减所化分段生死无路。显大乘根性熟。昙华即所说妙法。昙华若现。表轮王出之不虚妙法。若宣表闻者。定当成佛。轮王者。表后成佛。即以所当化成。喻轮王也。非喻能化(抄不分别)。问何故劫增海水减。劫减海水增。答一切七宝。多在海中。劫增时。众生福胜。故水减少。七宝出现。令众生皆得受用。劫减时。众生福劣。海水增广。七宝皆沉。傍生又多在海中安置。如经中说。轮王出。海水减缩。面各减三千由旬。其路即现。七宝所成。若轮王出时。主藏臣以手置海中。海中珍宝。悉随手出。   言鹙子往者。从十六王子。二万佛时。虽已闻。今悉废忘。故言未闻也。此一唱。正是解未闻令闻也。   言智解局者。未能证达。即是二乘之人。所见不广也。故劝令大乘深生信心也。   经所以者。何徴词也。有何故以如来说法意趣难解也。经云。言我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演说诸法。释前标中随宜说一句。将能诠教。以无数方便。说教下所诠理。是非思益分别之所能解法也。唯有诸佛乃能知之。   言彼三乘等者。意言二乘教下。只有择灭之理。又是他大乘家理。二乘教下无。故名以彼实义不可说故。一者。二乘教下理所无。名不可说。二者。只大乘教下所有真如法性离言。名不可说。离言绝相。名言说之不及。名不可说。此三乘法。唯有名字章句。无别三体者。三乘教同诠一乘。二乘教下。无极理故。   言无别三体(释标中意趣难解。即是品初慧门也)。问品初先明智慧。后明智慧门。此间何故说教门。后说智慧耶。答前约先智慧。后说三乘。显于一乘。内说有三乘。此间先说教后说理。则三显会乘教同归一乘理也。所望别故。此间第二说中意。只是四十年前。说三乘教门也。所说理。即是第三依何等义中收也。经云。所以者何等一段经文者。   言因前文起等者。显即是徴也。即是徴前第一段未闻令闻。第二段说者。有何所以。随宜所说意趣难解。有何所以。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此解唯佛能知耶。答依一大事因缘。因果道理说。依开示悟入说故。此答经家所以者何也。次答论家依何等义者。疏言依何等义。作如是说法。意趣难解。依何等义说法。是非思量分别。唯佛能知。答依何事义中。一大事因缘说。如来若为小乘事说。二乘易解。依一大事因缘。依此义说。所以难解也。论家依何等义。问词。经家一大事因缘。答词也。   言事物体事等者。大事者。不越性相也。大事若是相。则是事物。大事若是性。即是体事。大事若是境。则是义。大事若对能诠教。则是道理也。事物有为也。体事无为也。事义无为也。道理有为也。若准四义总具足方名大事。作三义解。正一大事者事物。物谓菩提涅槃也。真实法名物事者。总义。二云。大事者体事。菩提涅槃。有体法名体事。三大事者。事义。菩提涅槃对此缘智。名境义。只此境义。便名大事。道理两字。经上之三义。或是事物之道理。二或是体事道理。三或是事义之道理。第二或道理两字。解经中因缘本法之道理。疏主意不必具取四义名一大事也。或是事物道理智。或是体事道理智。或是事义道理智。随应得。   经云出现于世者。疏言为此大因缘。所以出现世间也。   言自称德号者。即是解经中世尊两字。问世尊自说经。何得自言。世尊恰似自夸相似。答自标德号者。只为一大因缘。出现于世。广利群生也。所以自标德号。更不缘余事也。   言不尔便者。若不为大事因缘出世者。即同二乘入灭。唯求自利。不化众生。亦不要自德号也。只为一切众生成佛。名大事。所以自标也。   经云言开佛知见等者。问言开者。为佛自开。为开众生。若自开者。佛开已久。云何经言佛之知见。已谓不尔。经文明言。言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明知但是开鹙子身中知见。若众生身中知见不得。名佛见者。理行二性。在有情中。应不名二种佛性。彼既极成。此何不许。但是知见性相。在众生中。无始已来。二障所覆。如来开演。晓说彼身中有二无上。令知忻趣也。鹙子既知有此二法。未审何诠次说能证。劝其修之。如是此三。皆居果位。入佛知见。是得之因。故次为说入佛知。见。已上初周。等赐牛车者。无漏因行。本后二智。若唯识五地菩萨。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冥真俗二境。合本后二智。准此牛车便成一体。令诸子等。十地菩萨日夜劫数。二僧祇劫。若得教车。亦通初劫。已上即是第三周。灭去化城。引至宝所。第三周。是以得名开佛知见也。   言此释大事者。体即知见。知见两字。被经家安四个名。因解唤作开示悟入解知见。向上义也。论家有四义解之。开者无上义。示者同义。悟者不知义。入者令证不退转义。故以四义解知见。知见体即是大事故。   言论言(至)如来能证等者。摄云。如来举能证人也。如实智者。出能证智也。知彼义者。出所证法。即是法身也。牟云。如来能证如实者。标能证智所证理也。言知彼义故。即是释也。即是真如名义。理境界也。一知之言。通能知所知也。问何名能证如实。答疏云。知彼义故。义者。若对能证智名境。境故名义。若对能诠教。名所诠义。义理故名义也。又解如来能证。假者身也。如实知彼义故。只是根本智。证真如理也。如实两字。真如也。知彼义三字。亦是真如理。   言法性真如等者。一法性二字。解上论文。实字。与万法为实本性也。二真如两字。解上论文中如字。三云。下二句疏。名为如实法实性故。此二句别结上论中如实二字也。   言即是所证(至)为义者。解者。解上论文。知彼义故。义字通两说也。真如理是一。若对能诠教。即是所诠名义。若对能证智。所知境界名义也。   言正智之体本者。此唯取本智。名知见。却结向上论文能证二字。   言能知义理等者。结上论中义字。   言即能证正等者。都结归经义。能证所证也。   言菩提断者。断障所显得故。亦名菩提。   言智处者。是所缘处。智所依处。故亦名智也。   言或知为正体者。此意性用胜。根本智名知。后得智名见。此二合名知见。用真如理。为知见性。性之与用。得性就用。知则亲唯自知。不通他知。如梦中事相似。真如理根本智证。后智设缘。变影疏远。故唯自知也。根本智照真境。后得照俗境。故将性就相。合名知见。问若知亲见疏者。五眼之中。既名慧眼。何不名见。答彼境约缘本后。皆名眼。此约有亲疏。故不同于彼。   言此二是用等者。此二自是知体家用。若智之实性。方是真如。如刀以割物为用。四尘为体。若约所依性。方是虚空为体。   言将性就相者。问既以知见。配本后二智。何得以真如合名知见。答将性等。   言欲令二等者。问诸经论但只合摄末归本。摄相就性何故此间将性就相。答欲令等顺彼宗。以种智为一乘。所以先说也。   言胜鬘等者。问此经宗明一乘。一乘是种智。何故引胜鬘经三个名。皆是真如。证此经耶。答疏云胜鬘等。疏主言只缘此经宗。明取种智。恐疑将谓唯取种智。为一乘体。不唯空取种智为体。兼取真如为一乘体。   言摄大乘等者。意言摄大乘通理及智。为一乘也。不同胜鬘。唯取真理。此摄大乘兼取行。为一乘。万行宽广。名大。只此大体向上。有运载用。名乘。亦乘亦大。名为大。将体就用。大亦乘。将用就体。乘亦大。或乘大乘故。名为大乘。大是真如向上安。大字着乘。是有为名乘。乘大性故。名为大乘也。此中意言。胜鬘一乘。是真如摄。大乘是万行。既说一乘。即大乘。明知摄性以就相也。问疏主何故作性用理智解耶。答论云。一切智三个字。唯通性相也。   言知一乘(至)宗义者。即三周说一乘。初周理智双说。第二说智不说理。第三周说理不说智也。故知三周说一乘。通理及智也。   言火宅牛车者。古师将真为车体。此间兼破古师云疏主火宅等。即是有为也。   言险途宝所等者。即是无为。故不言作。问宝所是无为。故不言其作。化城亦无为。何故言其作。答宝所本来无为。无为不言作。化城是假施设。所以言其作。问化城言作。是无为。牛车言作。亦合是无为。答牛车言作。名体俱作。是有为故。化城言作。作名不作体。故是无为。问宝所是无为。向上安。即所字亦合是作名耶。答化城言作。有二义。一云。世尊经中自言我所化作。二者。作名不作体。宝所不尔。故不言作。实有法体。但言宝所也。问牛车是有为名体。但作故。羊鹿二车一种。问是造作。何故二车不见登。答二乘得无漏后得智。不知是有为故。世尊随伊不知处。隐却道无。不妨实有也。   言开者无上者。作有菩提涅槃两法。更无余事。若更有两法。一处争得名无上。问涅槃是无为。可得称无上。菩提是有为。何得称无上。答有为无为相对辨。有为不得称无上。且约有为自类论。有为之中称无上。圣有此菩提涅槃二法故。名开者无上义。   言除一切智智者。向上智。是佛智也。佛五蕰假者。名一切智人。一切智人身中有此智。名一切智智。下智字。通根本后得智也。向上智字。是五蕰假者身也。不取假身。上智字。但是相从引来也。今取向下智字。根本后得并真如三法。总名知见。此中解义。不论多少解智处。事须带真如也(上人法解了)。   言又一切智等(至)妙理者。问何故举智摄理。答智证理时。宜照一相。如珠与光不相离也。故举智。有时便理随。故名开佛知见(本后解)。   言无上者。即是叹胜也。此双开菩提涅槃。有抄说。便是开鹙子菩提涅槃者。非此也。此菩提体者。二各法喻。理智二种各有法有喻。楞伽中取不空如来藏。为知见。胜鬘中取空如来藏。为知见也。   言本有种子者。问涅槃本有体。是无为种子。有为何名本有。答但说涅槃无为本有。非言一切本皆是无为。   言多闻熏习者。简要云。从初发心。亲近善友。初依菩萨。供五恒佛。闻正法教。资加位中。修习万行。经一大劫。资熏本识无漏种子。初地门中。妙平二智。方生现行。得入见道。修道地前唯有漏。初地已去七地已前。有漏无漏修。八地已去纯无漏修。无有功用。无相修习。若成佛时。无间道舍劣无漏。解脱道中。四智菩提圆生起。是多闻熏习。因修生长。体即四智。四智之因。名不空如来藏。问如何有漏能资无漏。答无妨地前一劫有漏资助。于无漏。登地已去。即无漏资有漏。能招彼十王果也。   言因生长者。此中泛论。难陀唯生。月藏唯长。护法本有长。新熏生。若准疏文。且谈本有种子。地前长。入地生。问镜作二智为旧为新。答唯本有。   言藏识有漏者。虽非或俱。漏种生故。漏识熏故。名有漏也。   言能含一切无漏者。叙破烈有漏义。如离乱时。凡人收得王子。王子起现行为王。已入宫门。杖一百见殿角绞等。   言如来藏者。四智之种。当来报身如来也。   言由近善友者。初依菩萨。供五河等。   言多闻等。即损力益能转。   言藏是含藏因等者。藏是含藏。此解第八识。名空如来藏。因性义也。解种子名藏。若以智种名因性。第八能含识赖耶。即空藏因性之藏。藏即因性。若智种有能生之用。即名含藏。与现为因。绝因名性。即不空也。若尔。含藏即性。何须别配。相国独配不空。以此唯取不空藏故(取第二解)。   言犹如种树者。如尼拘律陀树子。如芥子四因风日天雨等。缘生茆等。被蔓萦缠既多年已。枝干渐盛快疏圆满。其荫遍布五百量车。用荫独不尽。法尔种子。犹如律陀子。寄在第八识中。如藏石间。烦恼尘坌。犹如飘尘。地前闻熏。有同杲日雨滋。初地起现行。如生茆等。修惑为障。义同学縓。道数数修。如枝干渐盛。果位无学。如快疏圆满。自受用身。佛种从缘起。成道已后。体高三界。因广十方。便便不熏种。   言逢缘证别者。若逢初果见道分。分别烦恼尽处。缘得一分自性清净涅槃。若逢三界俱生烦恼尽处。缘显得所得涅槃。名有余依涅槃。若逢苦依身尽处。缘证得涅槃。名无余依涅槃。若逢悲增智增二法资助。缘所得涅槃。名无住涅槃。若逢三事具足。缘所证名大般涅槃。故名逢等。   言二种如来藏者。即智为能缘。二种空如来为所缘。智缘二种为境故。名二种空智。即是烦恼。名空如来藏。在烦恼中。真如亦名空如来藏。问真如何得名空。答断却虚妄烦恼。因空所显故。名空。二者。空之性故。亦名为空。智缘此二。名二种空智也。   言若离者。若离妄法别起。名若离。圣道所易脱。故名若脱。是所断故。名若断。可改转故。名异一切烦恼藏。覆真如。名一切烦恼藏也。真如名藏者。疏言不恼者。非妄法故。名不离。不可易脱故。名不脱。不是所断故。名不断。变易故。名不异。妙出情境故。名不思议。   言烦恼有漏(至)名空如来藏者。标空藏也。   言涅槃无漏(至)非虚妄法者标。不空藏。   言由近善缘(至)名为涅槃者。解空如来藏也。意言能诠智。对所证理。名方便也。方便显证。名为涅槃。体性非空。因空所显空之性故。一者。烦恼性虚妄不实。名空。断却烦恼。名空因空。处显得真如。真如亦名空如来藏。二者。又与二无我理。为空之性。我法本无。真如为性空之性。故亦名空如来藏。   言体非空者。问有为无为。名之为有真之体。何以名空。答疏名言体等。   言烦恼覆位(至)因性义者。解不空如来藏。意言真如之体。非虚妄故。名为不空。隐在烦恼之中。当体名藏。即取所藏真如。名藏也。问真如何名藏。答烦恼为能藏。真如理即是所藏。藏是如来藏也。二者。因性义名藏。无漏种子并在缠真如。名因性藏也。即此在缠真如。与出缠真如无别。出缠真如。即此在缠真如。能显果中万性法身。法身为所显。一则是所藏故名藏。二则能显故名藏。问涅槃之体。何名因性。答因中之性。名为因性。并此涅槃无因果。而是因果能作因故。离系果故。因位之性。依士释也。二了因性。故名因性。无漏种子与自受用身为因。亦名因性藏也。   言即此法身等者。意言即此法身非空非有。依此二义。故说为空。与前烦恼名空。别由观行者。观彼人法。二遍计空理。因此显故。说为体空非空也。梵云瞬若多。如是空性。二空之性。依士也。   言刀提耶者(切都寥反)。举喻也。昔有长者。名刀提耶。至家臣富。情多鄙吝。在生之日。藏金于俦砧之下。死已为狗。还生其家。悭心宿因。当卧砧侧。家人大小。不敢辄近。佛知长者根熟。至门呼之。刀根耶。刀提耶。犬闻喜跃。走至佛前。如来慰喻。家人惊异。佛为说所因。于梼砧下。掘得金藏。方知家犬。乃是尊君。此有二意。一因地下得金。显刀提耶。是前人之父。因断烦恼。显得身中。有如来藏性。金况烦恼。狗喻佛性。掘宝况断烦恼。二云。狗况烦恼。金喻佛性。因彼狗方知地下有。因断烦恼。显得身中有如来藏性。牟云。若顺疏文。似金喻烦恼。刀提耶况佛性。因掘得宝。方知狗是前世之父。因断烦恼。方显身中有佛性也。如非恶不能显其善。后解善顺。因犬知金。因烦恼以显佛性。故说为空藏(重料简阿赖耶识及烦恼名藏)。以彼四智种子及真如名藏。金义极成。更不证也(下明教修因德门)。缘阿赖耶识及烦恼。名为藏。行相教德。所以重明。   言阿赖耶等者。此二本圣教。皆有教有理。问真如与无漏种子。何名为藏。如何不善法名藏耶。答即涅槃云。未得至名佛性。摄云。善法有三。一有漏。二无漏。无漏之中。一者有为。二者无为。有为。即是楞伽经中不空如来藏。四智菩提也。无为。即胜鬘经中不空如来藏也(上无漏法也)。问无漏善法可然。有漏善法如何言佛性。答摄云。加行位中。有漏善法。顺生见道真理。名佛性因。彼加行位中。有漏修习。成就得无漏圣智故。有漏善法。得名佛性。问有漏善法既尔。何以有漏不善法亦名佛性耶。答云疏无垢称云等。   言伪身等者。简要云。萨迦耶见。此翻云伪身。经部云伪。自种性也。有部云。有身。若依大乘云移转。三界之身。虚妄不实。名之伪身。即此伪身种中。有如来藏性。故名为佛。如矿中重也。   言七识住者。未住之欲。得住住了。不欲得离此是识之相。三涂之中。苦多乐少。于识有损。识住不乐。凡夫外道圣人同生。凡夫外生。到彼第四禅中无相天。一是凡外道所居。二灭于心想。若是圣人。到第四禅生及净居天。多是定性那含。弃背生死。求证无余。故第四禅识不乐住。一身异想异。谓欲界人天欢戚有异。身形分别。南三洲身形不等。名身异。心想不同。名想异。六欲天身形大小不同。名身异旧。生天子五衰相现。有重苦生。新生天子有乐。名想异也。二身异想一谓成劫初梵王独住。后有梵辅梵子生来。梵王作念。我能生彼。彼复作念。我从彼生。此想同名想一。梵王身胜。余身劣。名身异也。三身一想异。第二禅身形大小一种。名身一。初生天子见下火灾怕怖。旧生天子知不到来。不怕。名想异。四身一想一。谓第三禅身形一种名。身一。同一乐想一也。更加空识无所有处故。俱舍颂云。身异及想异。身异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无色下三。故识住有七。余非有损坏。此识住处必有赖耶种子。故贪欲嗔恚愚痴。十不善业道。为如来种等。大㽵严云。自有两释。一云。烦恼即佛性方显故。说烦恼为如来种。二者。烦恼为能依。佛性为所依也。将能依烦恼。就所依说。烦恼亦名如来种也。问善法不善法。总名如来种。未审无记法为如来种否。答即阿梨耶识。是无记也。   言即前菩提者。楞伽经也。报身修生。修念生现行。成报身也。牟云。大圆镜智为自受用身。平等智为他受由。妙智于净秽土中。说法断疑。雨大法雨。   言法身修显等者。断烦恼证得。名修显也。牟云。此即佛位二转依果。摩诃般若恒照法身。能证是因。所证是果。故言证因证故。无漏种子生起现行。能生是因。所生是果。意言四智菩提种子生。起自受用身现行。只此现行。役与法身。为证因证故。只此自受用身种子。与现行为生因生故。故言生因生也。   言教修因得者。教谓楞伽胜鬘两种教也。修者。即前报身修生。法身修显。名修也。因者。证因生因。故名教。修因得门也。因即是得也。   言前藏有四者。初之二藏。报身因果。即前楞伽经。后之二藏。法身因果。即前胜鬘经。来此二文。分为四种子也。   言能含藏者。即是结前楞伽。阿赖耶识名能含藏。藏犹如库藏。无漏种子。依附第八。如縠麦等。   言能生德藏者。即前楞伽。具足熏习等。即是无漏种子。名能生也。功德。即前所生果德四智也。因中无漏种子。藏隐在第八识中。名藏自体。复含四智菩提现行名藏。是二差别也。因能生彼功德之果。即自受用报身也。   言能覆藏者。此即结前胜鬘。若离若脱。若断若异。覆真理故。名覆藏。   言谓烦恼等如土覆物者。土为能覆。重等为所覆。烦恼为能覆。佛性为所覆。   言能显德者。此结前胜鬘经不离不脱不断不异等。问断烦恼显法身。即含是所。如何名能显得耶。答一云。果中出缠真如。为能显。尘沙功德。为所显。故唤法身作能显。二云。在因中缠真如不空如来藏。名能显。果中空如来藏。为所显也。   言如金性者。如釰钏等。因金方显也。万德虽殊。因法身方显。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若望烦恼。理实所显。今望即德故。名能显由出缠已能显万德。如出矿金能显器。   言大位而者。且依论说。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大涅槃。由断碍解所知障故。证大菩提。虽断二障。以显二果。实理皆通。岂彼烦恼不障菩提。应知圣教依胜用说。今依胜说。故言大位也。意言得菩提时。亦须断烦恼障。得涅槃时。亦须断烦恼障也。   言诸佛出世欲(至)所得者。问所知障不发业。如何言发业招果耶。答三解。一只烦恼障所发之业。即是所知。二云。初地菩萨。有误犯三业。愚是所知障。发所感变易身。不得光洁自在。三云。只变易身故。业亦名所知障发。由无满有分别业。为因资故。业种所知障。与力能资助义边。亦名发业。所得果变易身也(上解便得清净)。   言缘此知见者(疏解)。   言开者出生等者。佛未出世之时。菩提不生。涅槃不显证。名闭不开。今佛出世。欲令众生断烦恼障。证涅槃。断所知障。出生菩提。名开开。佛知见。问开何人身中知见。答但是总相。都叹佛身上法身法身。菩提涅槃舍利弗等。正生忻趣心。舍利弗若忻趣开佛见中涅槃。别说佛知见。若忻趣开佛知见中菩提。即别说悟佛知见。   言除此二等者。只有菩提涅槃。更无余法。故名无余。胜过二法者。菩提过一切有为法。涅槃过一切无为法。于此二法之中。更无过上。故名无上。华严经二十九云。为佛所念。长佛善根。住诸佛愿。行诸佛业。准此是长自身中。成佛善根也。华严长佛善根。长自身中善根法华经云。开佛知见。开自身中知见。   言二示者。示者指示。前来叹菩提涅槃。舍利弗生忻慕心。将谓自家身中无也。佛所以指示向说。云三乘乘平等。同有此性。故名示者同义也。   言譬如乳牛(至)无别者。凡夫如未构了乳。血乳和杂。声闻人如构了乳白色。缘觉人如酪。小菩萨如生苏。大菩萨如熟苏。佛如醍醐也。今此疏中引。但是总意。意表同义。更不分别诸位。但取乳白色。牛色各异。三乘五乘众生各各差别。佛性是一也。摄问开佛知见中真如。与分示佛知见中真如何别。答开佛知见中真如无垢。此分示佛知见中真如有垢也。此自是摄释不意见开佛知见下。有清净字。便言无垢。余三不言清净。便判示佛知见有垢。若准疏意。但是总别。开佛知见。双开示者取开佛中法身理别分也。故名三果入因不合。更分有垢无垢。   言三悟者不知义问经中言悟。悟者知义。论家解经。言悟者不知义。何故不同。答经言者正知义。不是不知义。论言不知。举示悟时法。今日悟者。昔日不知之事昔日不知之事。今日悟故名悟。悟昔不知。又二乘人身中。有本有无漏种子。昔二乘人。将谓自身永佛分故。言不真实处。真实处者。即是悟佛知见。昔日不知法。今日知。昔日不悟之法。今日悟故。故言悟者不知义。   言譬如有人者。如有人三根声闻。自喻己身也。亲友者。即前十六王子真善友也。闻大乘。即是其家。无明所缠名醉卧。王子此方入灭。他方行化。名官事当行。发菩提心名无价宝珠。熏得意识。名系衣里。问意识不能持种。如何不失衣里珠。答衣有表里等(引经)。   言上来三种等者。即是开者。叹法报二身。令生忻趣因。叹开佛知见中。菩提涅槃既生忻趣。后令悟身中有报佛智。后示身中法身理。既修证理。成法身断德也。又成报身智德。既成此二利乐。有情即起化身。便有恩德(明果记)。   言入者为令等者。问如何先果后因。是何意。答修行次第。先果后因。说法次第。先证果令忻也。所以交修因取果也。问知见一种。只是开示语入四个字别。争知入佛知见是因义。答疏主体论意。论云。示现与无量知业。业者是因义。故科入佛知见是因也。问疏主争知取他论家初地为入佛知见。答论说令证不退转地。即四不退中证不退。是初地。所以知是初地中也。入佛知见者。入佛二果也。入者解义。如人敢入得否。只是解也。示现者。显示显说之义。欲令入不退地。言无量业。即是菩萨真智也。法身报身智。名无量智业。业者业用。即佛果之因。   言上三总别等者。简要云。开佛知见是总。示悟知是名别。别者别示法身理。别悟报身智也。   言无上同胜者。无上即开佛知见。开者无上义。同配上示佛知见。示同令证。胜字配上悟佛知见。然二乘者。不识其因。为令知故。故知入为因。开即为总。示悟为别。   言今显能证能得等者。十地无漏智为能得因。十地真如为能证因。故名为入。   言依本论者。明地位也。不退有四。一信不退。在十信第六心。二位不退。在十住第七心。三证不退。在初地。四行不退。在八地。今论意顺经文。取初地证不退。   言体用者。涅槃是体。菩提是用。此二体用大故。俱通法界。故名无量智也。智之业也。   言说此因等者。佛出世意。为说发地。能得佛果。一切智之因。故名为入也。   言变易生者。此智增悲增不尔。问变易与意生身何别。答地前二乘回心。即受变易。名变易身。初地已上名意生身。二变易身粗。意生身细。或唯识说。变易身亦名意生身。   言观察智性者。智性即真如。   言入佛二果者。即法身报身也。即是结归开佛知见。   言此四意者。问佛出世有何意。答疏言此四至更不为余等。   言故知总说等者。意言空取教理。为莲华。亦不是也。言取行果。为莲华。亦非故知等。   言或不退者。下一两节疏文。是重引前入佛知见中文来成。据实此文即合向前来论说令证不退转地示现与无量智业一处。解脱隔却六七行疏。然后引有孤起。此是疏主笔悟也。   言或不退等者。问此何故忽解于不退地耶。答上文云。令说行果故。不退地即是行果也。未知不退是何地中。故云或八地。若尔。何置或言。又解前说不退义未尽。今更解之。故言或也。今详义未尽。何不一处解之。答疏此合前解脱之意。言分此说为列行果也。   言诸论者。问何故事须取八地已上行不退作入佛知见耶。答疏云诸论等。以二乘人。同到八地已上。决定总受变易生。经论皆云。声闻缘觉。及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不简顿悟渐悟悲增智增。入八地。决定受变易故。亦取为入佛见。   言虽二乘等者。问若取受变易者。为为入佛知见者。二乘之人回心亦受变易。何故不取。答疏言虽二乘等。二乘人亦回心受变易。未即至彼初地。或八地登车出宅也。三乘俱同后决定得。一决定受变易。二决定出分段死。七地已前菩萨。及二乘回心之者。皆不决定。二乘二回心已去地前一大劫。犹未登车。初地已前悲增菩萨宅内上车。居分段也。彼约随愿宅。不是此间义。此约业报宅。又受变易不决定。故不取也。问七地已前智增菩萨受变易决定。何故不取。答智增菩萨入观时。是无漏。是登车。若出观时。是有漏。应可却下车。故登车。无漏不相续。故不取之。所以唯取八地上。作入佛智见也。   言又二乘等者。重取二乘回心已去烦恼不退。名不退地。潞云。从声闻四果。四果圣人或缘觉。此之五人有学。自乘之中烦恼或断伏。未回心时。不妨有退转。回心已后。若断若伏。八六万十千劫。至十信位。乃至金刚无间道。直至成道已来。不更不乐生。此三大劫。总名烦恼不退也。   言又一乘者。通取四不退。总名不退也。若信不退。十信第六心。若位十住第七心。若证不退初地。若行行不退八地。   言或此果因一乘者。意说此即是前标中智深。前唱说文。即门深。若尔。何故非他唯取教理师。答此行果虽即是理教二种。若唯取教理。不知是何教理。今显所诠是一乘之行果。故须别说教。即三乘权意。令舍权取实。实中有行果故。是此中之意。故疏云或等。   言上来所说者。破古人将开等配四法也。疏主意开是总。余三知见。是别也。前三是果。后一是因也。   言准下三世者。疏主破也。准下三世佛法式中。不说开。三世之中阙其教。先有教。方有理行果也。凡欲法悟道。事须先得教也。   言故知但应者。破也。但应如此间开示悟入道理说善也。   言示悟别显者。古人言将四法配开等。即难乘。三世之中不配教。汝以四法为总别。何故三世之中不说总。三世文中阙于教。汝将四法配总别。三世文中应阙总。如何示悟别显。不同标等。若疏主道。我观经中第一遍四法总说。第二遍依法文中唯说别摄一切法尽。更不说总。所以疏言示悟别显。二果已周。周者周足。不假标故。   言此方便品法等者。且三周异者。迷悟不同。说有圆缺。此品开示悟入四法总说。余二周不具足也。第一周法说。不为一人。总为一切众生说。乃至说了。舍利弗一人解。将谓独为舍利弗。说第二周。亦是普为一切众生。乃至说了。将谓如来空为四人说。下周亦尔。说则普。悟解不同。   言通辨若因者。开示悟入并说。由迷有前后。悟有浅深。迷处属说。悟处示论。故于三周。有说不说也。第一周世尊未说时。因果理智总迷。世尊第一周总说。鹙子总悟也。   言譬喻品中者。初周亦说了。中根四人缘闻着示佛知见无为理。同三人同坐解脱床。理上无差别。二乘分得。所以中性四人初周一闻便解也。缘有为智上有差别。所以中下二根迷悟。佛知见有为权实智。世尊所以第二周譬喻品中说牛车。问既说于悟。即是果乘。云何迷因。而说于果。答以牛车通因果二。若但说入。恐人不解。牛车通因。为说因车。取果车故。入佛知见道理智。言入有滥。既迷因智。言悟无滥也。既悟报身。令其修习三乘乘此宝乘。道场岂非说悟。意在于此。言唯迷因者。不迷因理。果理果智。迷其羊鹿二车。将谓得至佛果道场。不知到道场者。唯是牛车。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故说譬喻品也。   言化城喻为下根者。下根之人。缘有为智上第一周第二周两遍闻。所以有为智上不迷。缘无为理。只向初周闻所以于权实理上迷。世尊所以第三周中说化城喻品。   言由迷果理者。将谓有余涅槃。便是宝所。将谓牛车只取中路化城。不知牛车。至大涅槃之宝所。故说化城喻品。   言各随所宜编说一乘者。即是第二周迷至智。别说造车悟佛知见。第周迷理。别说示佛知见。三周破迷。名为道入。未识其因。故说入佛知见。问何以迷悟不同耶。答金云。初时三根果。理智俱迷。所以初周上根即解中根之辈。知理同故。一闻即解所证不迷。能证之悟。亦不迷也。智有异故。即迷而不迷果。将谓羊鹿至涅槃故。下根之因。知乐闻故。所以不迷理一闻故。所以有谬果一闻者。因即智如门。不迷因理果智。虽不乐闻果智。望理亦是其因。自于因智。亦复不迷。下根性劣。不能通解。故有于迷也。摄云。根性不同。迷悟不等。随说有异。若强立。所以终不离难。故置不论。不离难者。意言前云第二周理无异故。即迷因智者。若许智有异。亦应迷果非因。第三周言果智。望理亦是其因故。不迷智者因理。望智亦是于果。何故不迷于因理也。以第三周唯迷果理故。但以众生迷悟万品。不同如来随根偏说理智。佛能究竟。我等何知。摄解为善。   言或为中下(至)说等者。为中根人。说悟佛见。说智。为下根人。亦说理智。影为下取。为中根人。亦说理。又为中根人说智。影取兼说理。为下根人说理。影取兼说智也。   言然勘下文等者。指譬喻品中长行叹果车名下文。   言下文但明等者。即指偈中因乘文也。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也。若论前行。疏云。本论具解此品。品即方便品。余品但总释其大意。即指余品也。即是方便品为总。标下二周释也。第二牛车释悟佛知见。第三周宝所。释示佛知见。此二是果。偈中言乘此宝乘。说因乘。意令行牛车因。取佛果牛车。表牛车通因果。亦不相违(会知了)。   言又理虽等者。即是胜鬘经等。多说真理性智慧。以为一乘者。初一乘根本故。即指无量义经中第十四名。一乘唯真如故。或准指无量义。以彼无量义经唤真如作无量义。以真如是无量义之本也。何妨此取真如为一乘也(依理本后解了)。   言今此四义等者。于此真理一体法上。义说四种知见。开佛知见者。开众生身中佛性。名开佛知见。示佛知见者。如掘出金藏。普示众生。令觉知故。悟佛知见者。令悟有佛性入者。修证之。故名为入。   言涅槃经言大事者。具以大事为一乘。一乘即真如佛性也。   言庄严毕竟者。涅槃经文。谓修六波罗蜜。所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成佛已后。功德无尽。常住利益。故云毕竟。即同此经周给一国。不同余善受报身尽非毕竟庄严。   言究竟等者。谓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即是佛性也。真如之法。常住不生不灭。终久无尽。故云究竟。即同前解莲华出水。不可尽即是凝然常。言说说诸至开者。闻者说也。   言由宣等(至)示者。有八四对。一法佛报佛对。二亲因疏缘对。因性则亲。缘性则疏。三理事对。理性事则行性。四善不善对。善根人不善根。   言此是法等者。即法身佛当体。名法佛性。报佛即是同前楞伽具足熏习。即是本有无漏种子。至金刚解脱道。而成四智。名报佛。此真如理与彼报佛为理性。报佛身中有此性。名报佛性。因性者。与识中本有种子为性。名因。缘性者。真如理与解脱分善有漏善为性。名缘性。理性者。即是在缠真如。名理性。行性者。与十地无漏行为性。名行性。善根人性者。五蕰假者。说善根人。即善五蕰有道心者。不善根人。即不善五蕰阐提等。是也。名目虽多。皆以真如为体。此等名示佛知见也。   言譬如贫女等者。问何故经中多说女人耶。答女人多慈故。况菩萨也。又女能含孕故。况众生怀佛性。似女人也。又女人有生养义况修行人生长七圣财也。贫女况众生。舍况五蕰。真金况佛性。家人者贼人也。有漏对他无漏。名贱人。家人大小者。大况心王。小者况心所也。   言时有异人者。佛菩萨善知方便。有方便也。二乘等与说四谛缘生。   言即于其家堀出者。即是指示身中佛性也(上叙下破)。   言若依此解等者。疏主解经。方便品中。标悟佛知见。譬喻品下。释悟佛知见。方便品标示佛知见。第三周释示佛知见。若依真如。解开示悟入。虽方便品中见解了。譬喻品牛车便不是解方便品悟佛知见。问何以知。答彼言牛车□与一故。便是别义。非此中义也。   言一切众生等者。一切众生。谓凡夫也。及以我子菩萨也。四部之众。声闻也(译明解)。延云。一切众生。大乘外凡。及我子。大乘内凡。四部者。二乘四众也。宝云云。一切众生。谓未有种性者。及以我子。有三乘种性者。四部之众。通此二类。章敬云。初二可通。后解违疏。非先无种性。后可有故。问一切众生早是如来子。何得更言以我子。答虽一切众生无有不是如来子。缘一切众生是乞养子。父母别故。无明为父。贪爱为母。生得此身。与佛无交涉。只缘归依于佛法僧。所以但与如来为乞养子也。我子者。诸大菩萨亲生卵。即是无漏圣慧二空之智。于法界腹之所引生。四部之众。二乘人偏生子。虽是佛体弼不是正夫人生也。生空之智。依生空理而得引生。名偏生也。   言何等为秘者。后起前文。答两喻双陈。秘藏者。即是三事。涅槃犹如伊字三点。若并不成伊。纵亦不成伊。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伊。依涅槃第□云要三事具足。名大般涅槃。摩诃般若二空智所证真如理。由智证理。断二障尽处。法身理上。假立解脱。哲云。引喻。摩诃般若智犹如日光。法身如虚空。中间闇。犹如二障。日光未出时。中间暗与虚空合。不即不离。被日光出来。与虚空合。暗相随灭。问暗相何因得尽。答犹日光起来。暗相妨尽。正是日光与虚空合时。即是暗相尽时。不前不后。正是摩诃般若智起时。便是证法身理时。正是智证理时。便是障尽解脱。要三事具足。方成涅槃。如世伊字三点。一不□从横。   言三点若并等者。若并如世一字形。假名并。即不成伊字也。纵不成者。如沥水相似。重累名纵。亦不成伊。   言摩醘首罗面上三目者。梵云摩醘首罗。此云大自在天。一摩醘湿代罗。即是大自在天。二莫醘湿伐。即是事大自在天。计自在天有三种身。一者法身。遍一切处。量同虚空。二者报身。居禅四禅。身长万万六千由旬。面有三目者。化身或在雪山。或南海住末赖耶山。人间化导也。此第四禅中大自在天。天主面上有三目。非是彼天。一切天人皆有三目。若十地菩萨生彼。居色究竟天。若凡夫业报净者。居广果天。问伊字两点在上。一点居下。首罗三目。一目居上。两目在下。喻既不同。如何会释。答缁洲云。若依能证解。般若在上。喻能证智也。解脱法身在下。喻所证理。如面三目。一上二下也。若取能依所依次第说。法身在下。般若解脱在上。二上一下。如世伊字。似例书品字。平遥云。但取不纵不横之义。以况三事。涅槃更无别。诸有智者。不应难喻。   言三点若别者。三点若别。相去三寸五寸地。亦不得成伊也。法合。经云。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也。空得法身亦别。空得解脱名别。空得般若各别。皆非涅槃。故云三点若别等。   言解脱之等者。此据各别言非。若离三体。亦无涅槃。   言我今安住(至)并者横也者。三点若横。如世一字。相似法中。论况后得。如二乘人。先得生空智相似。似先得摩诃般若智。次证生空理。似得法身相似。后得无余。如苦依身尽。然后得解脱。其实得则一时得也。若计前后得。亦非涅槃也。   言纵者竖也者。解纵字。如沥水相似。亦不成伊字也。竖上下分三品。若无间道断。解脱道证。理先得般若在上。次得解脱居中。后得法身最下。或胜劣分三品。般若最上。解脱次中。法身最下。三品而得。下成真正得之时。都无胜劣。疏云。即此竖并皆非伊字也。   言三点别安者。若将三点零落别着。得成伊字否。答不成。要三点一处一方。成伊字也。   言要三和合者。立理也。般若体别。解脱体别。法身体别。此亦不成。故云要三等也。其不纵者。即是不上下三品得也。其不横者。不落后得。不离别者。谓不离散。不别有体。名不离别得也。疏云。和合之点。方成伊字。三法和合。方成涅槃也。   言不一不异者。且不一者。能证般若智是有为。所证理是无为。般若法身是实。解脱是假。有为无为别故。假实别故。三法各别故不一。不异者。摄假从实。摄相归性。正证之时。冥然二体。故各不异。即三法同时也。若依性宗。一真如体上。建立三德。是不一。离一无三。是不异也。   言假名择灭者。问何名择灭。答择灭即无漏圣智。正是择体。即择法觉支。问何名灭。答断二障灭二死。名灭。如日照空中间暗无。日喻般若。空即法身。中间暗无便同解脱。   言故集论者。彼论云。灭谛有三。谓真如。圣道。烦恼不生。摄论云。若灭依。若能灭。若灭性。海东云。真如是彼灭谛所依。名灭。无漏圣道体是有为。非是灭谛。而能断惑。得彼灭故。因立果称。亦名为灭。烦恼不生。择灭无为。为灭性。是灭谛体也。言若能灭般若智也。若所灭法身。若灭性解脱真如。名灭。依者由如虚空与色。为依。色若坏时。虚空性在。成就与依者。依于空也。问能灭之体。克性是何。答实能灭。唯妙观察根本智。若迷事即后得智。若至果中。四智皆名摩诃般若。四渎皆海。如五眼皆佛眼也。   言佛安住秘者。即三事大涅槃也。   言不同二乘智了者。唯了生空理。不了法空理。所以能证智不名大慧。智既不名大慧。所证理亦不名法身也。   言不得习气者。独觉临妆。声闻起儛。昔有辟支佛。五百生中作淫女。后得无学。妆具常随金色。迦叶常作妓乐。后见北洲如意山中坚那罗王鼓琉璃琴。是时迦叶于众中起儛。   言古人有解等者。纪国也。真如上无痴。故名摩诃般若。真如本来不与烦恼相应。名解脱。体性凝然。名法身。此三事虽成疏主破。便无入义也。若以唯取真如。为三事者。便无能证所证。如何名入耶。   言常住不坏(至)何意故者。成立正义。亦是违结。向前三事涅槃。并近简二乘无余涅槃也。二乘之人入涅槃无身智。不名常住不坏。又二乘入涅槃自利。不利有情也。   言以智证真者。正解入义也。   言二乘无有身智者。入义不成。又非佛意也。问世尊示现顺二乘入涅槃。何故。今言不入。答言顺同者。即娑罗双树间。顺同二乘人。入无余涅槃。荼毗如来。身智不灭。所言不入涅槃者。不入二乘中无身智涅槃也。   言乌角鸱者。同共一树栖。犹如亲兄弟。尔乃入涅槃。假使蛇鼠狼同处一穴。犹游相看。如兄弟。尔乃入涅槃。乌与角鸱相憎。乌白日即吃角鸱。角鸱夜中即食乌儿。犹此两鸟。常作怨家。意者不同二乘一灭永灭。为利有情。名为人故。若同二乘无利而入灭。即假使角等。   言令作此者。疏主言。我作此三事涅槃解。善顺涅槃经等。   言当知摩诃等者。别配四法。将涅槃经三事涅槃。配此经开示悟入。正是结归经宗。此是疏主千门万户解义不同。彼经摩诃般若。即此开佛知见。彼经摩诃般若。与此经宽狭不同。此经开佛知见。双菩提涅槃也。若取彼经摩诃般若智。名开佛知见。唯取智。于中无法身理。又法华论将一切智智。解此经开佛知见。人法解。理智本后解。性用解。三解之中。事须理智双取。今将三事中摩诃般若。同此间开佛知见中一切智智。唯取智不取理也。一切智者。根本智。重言智者。后得智。唯本后二智。更无理也(解开了)。   言解脱即悟者。彼三事中有解脱。即是此间悟佛知见。前来约悟身中有种子。名悟。今此不尔。约以说令教。断所知障。出变易生死。入大涅槃悟解。名悟。意由智断惑后苦不生。名为解。推功归本。即悟佛知。见即智也。   言二障俱亡(至)真解脱者问前来处处说解脱是假。何故此间言真。答对三乘说名真。前来言假。对自乘中理智说。解脱是假也。二乘昔日唯断一障一死。不知于此。不知者。不知有所知障二死也。今说合知。故名为悟。即是三事中解脱也。   言真实处者。二障二死俱无。名真实处。贺问若以三事俱名涅槃者。一是生因。二是了因。何以俱名涅槃。量云。大般涅槃中法身解脱。是有法。应是有为故。宗因云。三事中随一摄故。如般若。二云。般若是有法。应是无为故。宗因云。三事中随一摄故。如法身。既尔。名体有殊。何故皆名圆寂。答此与比量相违。量云。摩诃般若。是有法。定是有为故。宗因云。是能证故。如二乘智。法身是有法。是所证故。宗因云。智亲冥故。同喻如二乘理。此上随他互成理智。本意难生了。二殊名涅槃。今应通水火性各别。二种皆名色。何妨理智殊皆是涅槃摄。问水火俱变碍。二种皆名色。有为有生灭。无为生灭无。如何例水火。答能灭所灭殊。不妨俱灭谛。有为无为何妨俱圆寂。   言此必有因(至)智业者。解入佛知见。彼经三事涅槃。即是所得之果。此法华经入佛知见。即是因也。   言秘密者。即三事涅槃也。   言不为余者。不为二乘等事。出现世间也。   言作此解者。契会灭化城向宝所之义。意取法身名契宝所。摩诃般若契火宅之牛车。   云弹者。尽也。   言此三解者。即是唯依真理解。理智本后解。三事涅槃解。前解也。   言唯取所诠等者。未将理与教对辨。令此与教相对说。唯取所诠智慧。智慧即是方便品初标。次下大事中即是释文。余五段文是总。当所诠理也。   言能诠教者。品初教门。是标言。即前说者。指第二段说也。舍利弗诸佛随宜所说。意趣难解也。   言又以莲华等者。问法华论解唯说教理。名莲华。不说行果。今此经中何处是教理莲华。答疏云。又以至秀出等。即教开敷。而理出水。正是教理莲华也(相国科)二通难。问若取教理为一乘。开敷出水可然。大事中三义解。唯说行果。为一乘。未审行果有教理。向上开敷出水义否。答果秀因敷。亦无乖爽。意言果秀即是果出水。因敷即是行开敷。乖由违也。爽者失也。不乖莲华。向上道理。此第二意。但将教理。证成行果。向上亦有开敷出水义也。   言然胜鬘等者。尊余经。及下第三周宝所。多说真理。以为一乘。多说智也。不是总不说言。偏说真理。以为一乘。乘之本故。   言因乘虽通等者。此行妙法。行妙法通漏无漏。即宽。入佛知见。取第二劫后唯无漏。狭。问入佛知见。疏主何不兼取地前。答疏主准论意。取证不退转也。不唯法华论如此。   言楞伽者。兼楞伽经中三种意生身。亦在登地已去。不在地前。前三乘回心已去。虽受变易。未名登车也。所依未是二空无漏行。唯在地上。所以引楞伽经。证法华论。取证不退。   言地心三种(至)别章说者。然此三身。诸教不同。若胜鬘。但言有阿罗汉独觉已得自在菩萨。三种意生身。亦不显三意生身名也。彼经云。佛告大慧。有三种意生身。云何三种。一三四五地。得三摩拔提乐意生身。缘修定挍胜。名三昧乐意生身。问何故不取初二地。答其实亦摄。缘非胜故。所以不取也。二第八地名觉法乐自性意生身。问何不取六七地。答非解也。第三无作行意生身。经不配地位。疏主以义配。在九十二地。上来疏主引楞伽经。证本论第二劫初地已去名入佛知见。   言又后品言者。引譬喻品。证入佛知见也。既言直至道场。牛车辕隔柱。着道场门也。地前疏远。不取也。   言胜鬘等者。此同无上依经。身辨名也。不同前楞伽也。   言无明为缘者。无明住地。即所知障。所知障虽多。今取执菩提有情者。故论云。既未圆证无相大悲。无能发起独利悲愿。   言无漏业因者。即是道谛无漏定愿等。问若所知障助愿受生。二乘定性永不入无余。若如诸异生。烦恼总故。问如何道谛实能感苦。答无漏定愿资有漏业。令所得果相续长行。谁言实感。问此之变易。于五果中。何果摄。答变易生死性。是有漏异熟果摄。望无漏业。是增上果。有圣教说。   言无漏出三界者。随助缘说。   言大力菩萨者。新云已得自在菩萨。文异义同。   言三种意生身者。新云意成。成亦生义也。随意愿成也。问意生身与变易身何别。答一云。意生细。变易粗。若准唯识论。此有三名。一名不思议变易身。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无漏定愿。正所资感。妙用难测。名不思议。二名意成身。三名变化身。无漏定愿转令异本。如变化故。故知名异体同也。所引楞伽胜鬘。证法华论取初地已上。名证不退。   言初地已前者。问因乘既通三无数劫。何故不取地前行也。答疏言初地等。答意未出火宅。未与一乘之名。且依一相而言。实理不尽。今且顺论。约正因说。故不取地前也。如五果圣人回心。入变易者。即名出宅。岂名得一乘也。若傍言之。依三义解。义方周足。   言或八地得者。意言七地已前。悲增菩萨。不决定受变易故。故取八地已上也。   言问二乘无学者。只此无学身。便是羊鹿果。只此一期分段身。便是出宅身。问二乘之人。舍分段。受变易身。方名出宅。如何居分段身。亦名出宅。答只此五蕰身。便得三十五年住。未死已来身。望当来五蕴不续。亦名出宅也。问二乘无学羊车果位。未受变易。居分段中。同喻云。如地前顿悟小菩萨。居分段。应非出宅。答谈其分段。不名出宅。有二义故。不同小菩萨。一余依永灭。但是后有生死身无。故名余依永灭。但望后有不续。便名余依永灭。不必要须灰身智灭名余依灭。二已得涅槃。不同地前顿悟菩萨名不出宅。   言问何故二乘趣于牛等者。问何故二乘趣于羊鹿得灭。称出宅。大子趣于牛。菩萨未出宅。此问中唯取二乘无学不定性者。二乘无学与地前顿悟小菩萨一种趣求初地牛车。何故二乘出宅。菩萨不出宅。答有二因。一二乘惑种尽故。二得有余涅槃故。得灭称出宅也。惑种之言。简有学凡夫地前顿悟菩萨。   言初劫惑犹行等者。此中问意是一。答中两个意。第一答地前菩萨了。   言又七地分段等者。第二答。七地已前妨也。即是第七地末心菩萨。只有此现在一生分段身。望前后分段身不相续。便是出宅也。更不经生。便入变易。更不经生。便入八地。与二乘无学同故。总名出宅也。   言已前即非者。若是七地末心已前。多生十生五生百生千生。不名出宅。有此间七地末心已前。悲增菩萨。由多生故。如有学类者。同前二果人有学人经生者。问初地已前一大阿僧祇劫末心入初地。当生之中。只者今身便入见道。便受变易。更不经生。此菩萨同七地末心菩萨。及二乘无学一种是出宅否。答此菩萨身。是有漏烦恼未断。不同二乘无学及七地末心菩萨名出宅也。问只前二果人身上当生。便受变易去。更不经生。只此未受变易已来身。唤作出宅身得否。答不然。乍可不出宅出火。即是悲增菩萨。此前三果人。不妨更不经生。但未出火。尚被烧故。故云犹多生故。如有学类。应句数分别。一化相不出乘。虽能舍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长者闻已惊入火宅。二随愿出不出一切受变易。皆名随愿出。八地已前悲增。皆名随愿不出。三业报出不出。此复有五类。一依变易。二定姓。三有学无学未入无余者。四不定性有学未受变易者。五者地前顿悟小菩萨。出有三类。一依变易。二依分段。为不定性二乘无学最后身。七地满心所依身。三不定出不出。谓不定有学。若依今身。必受变易名。出同无学。若望有或即不名出。如七地已前故。又兼悲智平等者亦不定。疏言犹多生故。七地又有二意。一云。七地满心应名出宅。定受变易故。如不定性无学。二云。七地满心已前菩萨应非出宅。由多生故。如有学类。问悲增既未出宅。得上车否。若许得上车。未见宅内。而乘于车。若不得上车。应是不获二空种智。云何后成入地菩萨。答宅有二种。一报。二随愿。若业报分段初地即尽。名为出宅。不妨得车。若随愿宅者。七地已前犹未尽。不妨不出宅。而亦得上车业报。宅内不许乘车故。   言故出宅已者。简不取名教车。今取初地已去登车出宅。名入佛知见。此中意总亦有未出宅。而上车者。即随愿宅也。亦有出宅不车者。如二乘受变易者。   言然此经文等者。问何故开佛知见有得清净之言。示悟入何无清净言。答疏言。然此经文等。说意言标显。则说则显。处不论也。   经佛告舍利弗等者。释意也。问世尊说开示悟入。是何意。答经言。佛告舍利弗等。当将知见示悟众生。当将一大事知见。教化菩萨。不化余人也。论家都有三番。解开示悟入。论中三番。一处解更不配经文。疏主将论家三番。别配经文。别分三处。第一番正解。依何等义中。无上同义不知义入义□□□□三卷疏末。依何等义尽处。唯解示悟入。第三□□□番续上来解。第三疏彻□□□□□□□□座主和尚。自会昌初。于奉天禀学□良操座主。讲数遍。又大中咸通。涉历三朝。习学兹经。二十余遍。洎归镜水。敷唱已彻一十二筵。嗟乎后学机陋。难晓玄彻。自诸家来记。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八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九   镜水沙门 栖复 录   言一乘之义等者。问何故此间明一乘。答前品中未是正说。不合说一乘章。流通分中不可说一乘。以破二会二为用。事须是正宗。正宗中三用说。今此事须法说之中明也。从品初来。未有一乘字。求说不得。此唱之中云。诸有所作。常为一事。既当唱有事。后唱有一乘字。所以此处说一乘章也。言经有总宗别宗。若总宗。有作无作。可贯两间门。世俗胜义。随应分二。虽知通旨。宗义若斯。若随所明。一乘为宗也。法华经以教理行果为体。一乘为宗。破二会二为旨。开权显实为用也。经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于菩萨前。毁呰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等。   言总含者。总合体名宽体狭。一往闻着道总合。此名则似宽。于中体狭。唯无漏。不取有漏。故名体狭。真实体名狭体宽。一往闻道。真实则似狭。于中含得有漏无漏。却宽。总含体名体皆宽。于中摄得一乘大乘佛乘。出此三体。所以名体皆宽也。不是唯摄得无漏名体狭也。总含体者。一切无漏。若是无漏。小乘方便亦取。若有漏。大乘根本亦不取。若定姓人身中无漏不在下此摄今唯取不定性人身中所有无漏顿悟菩萨所有无漏。地前本有种子。登地已去。无漏现行。及果中现行功德。新熏本有。有为无为。大乘十真如。小乘见道修道。品类差别。所德得无为理。   言若种等者。四智种子。十地现行。有为道谛。无为灭谛。若因入佛智。及十地现行因也。若果开示悟三佛果。三身名果。十地真如名因。□中涅槃名□大乘小乘教理行果。无漏者能成佛德。皆是此收。问灭理恒寂。岂曰能成如空体。常可能造作。答万行所依之性故。如其舟依水。水得运名。故说无为能成能作因。故名能成。又由因中分证无为理故。运转五蕰假者。身得到佛果故。说无为亦是能成也。   言一乘即大乘者。会三名。此经名一乘。胜鬘云大乘。辨中边云无上乘。有何差别。答疏言。一乘即大乘。大乘即佛乘。佛乘即无上乘。所望有异。故立多名。一对二乘不定性名一乘。二对中小名大乘。三对下乘名无上乘。四对佛果故名菩萨乘。五对因故名佛乘。名别体同。问疏主解一乘大乘。只合引一乘文。何故引无上乘文。答只缘疏主拟解一乘大乘。所以先会无上乘文。辨中边云无上乘。即是此经开者无上义。辨涅槃二种无上乘也。   言故胜鬘者。问[宋-木+卓]知一乘与大乘不别耶。答疏云。胜鬘云等。   言此本论云开者。问争知辨中边说无上乘。与此经一种耶。答疏言。此本说云等。意言彼既双开菩提涅槃。故知一乘体通理智。以证一乘即无上故。   言辨中边者。证此经根本一乘行也。   言有三无上者。一正行无上。二所缘无上。三修证无上。   言正行无上者。谓十波罗随修之时。一一波罗蜜。皆须具六种正行。   言六正行者。一最胜正行。有十二种。一广大最胜。终不忻乐一切世间富乐自在。志高远故。二时长最胜。三无数劫熏习成故。三依止最胜。普为利乐一切有情。为依处故。四无尽最胜。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无穷尽故。五间最胜。由得自平等胜解。于诸有情。发起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六无难平等最胜者。于他有情所修善法。但深随喜。令自施等波罗蜜多。速圆满故。七自在最胜。由虚空为库藏等。三摩地力令所修施等。速圆满故。八摄受最胜。无分别智之所摄受。能令施等极清净故。九发起最胜。在胜解行地。最胜上品忍。能起见道智故。世第一促故。非说彼时不行施等。十至得最胜。在极喜地。得无为故。即初地行施等。十一胜进最胜。于八地内所行施等。十二究竟最胜。即此在十地及佛位。菩萨如来由因果满到于彼岸(上正行了)。第二作意正行者。菩萨以三慧心中思惟大乘六度教。第三随法正行。正治六弊十种倒故。于此六中。应遍知故。第四远离二边正行。谓观无我。名离二边故。第五差别正行。为十地增修一处故。第六无差别正行。一一地中等修习故。此六度正行。于十度。随顺差别。一一具足(上正行了)。   言十二种所缘者。一安住诸法施设所缘。□倒彼岸差别法门教也。二法界所缘。即真如无为。三所立所缘。即前第一教也。四能立所缘。即前第二先由证如。后方起说故。十二分教皆名缘。由真法界。为能立。五任持所缘。闻慧任持教法等故。令不忘失。六印持所缘。思慧印持法境义故。此闻思慧俱缘教义。且随胜说。七内修持所缘。即修慧内身持故。缘理名内。四谛三性各各别故。名别。八通达所缘。谓初地前见境。九增广所缘。谓从二地至七地。渐渐胜故。十分证所缘。谓七地中世出世道。品类差别。分分证境故。十一等运所缘。谓八地平等任运。十二最胜所缘。九地十地及如来地。能缘所缘。俱最胜故。   言修证无上者。修习证。谓证得因修而证。故云修证无上也。   言种性(至)十者。一种性修证。事须有本有无漏种子。依此种性。遇善知识。方能修证。二信解修证。不谤大乘。乃能信解。修而有证。三发心修证。非下劣乘所损动故。四正行修证。波罗蜜多得圆满故。五入离生起修证。起其圣道故。六成熟有情修证。善根坚因。修习长时。故成熟有情。七净土修证。由心调柔。证于净土。八得不退地受记修证。不住着生死涅槃。非此二种。所退转故。九佛地修证。无二障故。十示现菩萨。起三种化身。利乐有情。无止息故。   言通摄一切者。即此正行所缘。修证三种。修无上证。根本一乘体。通摄菩萨家所有境行果也。又修证中前八通因。后二唯果。六正行中。第十二究竟最胜。一分所缘中。最胜所缘。修证中后之二种。皆是佛果。合此因果。对缘能心。名境也。   言胜鬘(至)有恐怖等者。证方便行。为一乘也。意证二乘人向前身中所有无漏功德。名一乘也。问阿罗汉后有生死永无。更何有怖。答阿罗汉虽无烦恼生死永尽。其如五蕰身。是有漏业感得也。恐身分限尽去。死相现前。如世人临老怕死也。又罗汉人身上。有病缘医药。而生怖恐也。又问何有恐怖。答有二。一者。不愚法信有大乘变易生死。对治道未立。所以怕怖。二者。愚法之仁。有余涅槃。出观已后。怖法空行。不能修证也。经云。如人执剑欲来害己。人属变易因。剑嘱于果等。人能执釰。如因感果。临将欲至。名欲来。来必切身。故名害己。   言有谛依者。既有怖恐。前合有归依佛。化度云。有大菩萨。是可归依处。唯有佛菩萨等。   言四智不究竟者。章敬云。一我生已尽。苦谛智未究竟。二梵行已立。道谛智未究竟。三所作已办。灭谛智未究竟。四不受后有。集谛智未究竟。   言名向涅槃界。界者因义也。罗汉身中有为果法。四智不究竟。无为果法。涅槃又是无体。回心向大。总与大乘三事涅槃为因。名向涅槃界。二云。界者性义。种子义。今所因义。正取此段向涅槃界为证。故知通取方便教理等。为大乘因也。三云。羊鹿无体。名向涅槃界。他城是无也。   言又云正法等者。此小乘三藏也。正法住谓经藏。能诠于定。若能受持。圣教久已住故。又经藏进善名。云正法住。正法灭者。即是论藏。能生于慧。慧能灭恶故。波罗提木叉者。此云别解脱戒。毗尼者律藏。能诠于戒。又云。波罗提木叉。略戒毗尼也。是所学之法。   言生出家者。即沙弥。沙弥尼十戒。   言具足者。具二百五十戒五百戒等。前四是法。后二是能学人。说此六法。交修行人。依此起行。从小入大也。二乘人起行。依此六法。名为为大乘故说。   言故一切等者。一切根本。即是顿渐菩萨身中所有无漏功德。名一乘。方便者。二乘人中身所有无漏功德。并名一乘。   言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故。有二意。一结前来方便行。为总含体。意取二乘人身中所有无漏功德。总是大乘。由先受变易。成熟身中无漏功德。后入初地也。二通法根本方便无漏行。总为总含一乘体。缘三种意生身中。有自在菩萨。所以疏主引此文来。三乘通法也。问二乘人先受变易。后入初地。□增菩萨八地方入。如何疏主言三种意生身皆入初地。答疏主偏约三乘人中俱时得者。说实不足(上总含了)。   言随胜等(至)有六类者。初随果中理胜。二随果中智胜。三随果中理智胜。四随因中唯智。五通因果理智胜。六唯诠旨胜。故言随胜。   言摄事皈理者。同果中理。示佛知见也。不是空取理不取事。于中摄却事。但是偏取理为体。于中有事也。   言涅槃胜鬘等者。二中多以法身真理佛性。名为一乘也。引涅槃经。证在缠真如。名因中佛性。引胜鬘经中说理。证果中法身。   言胜鬘云一乘者。即大乘。大乘即涅槃界。胜鬘唯以真如为一乘。问何取故真如。答真如是胜有为。是□摄有为。就无为万法。皆以真如为体。问何知胜鬘经中有为是。答彼经将有为法。拔校量无为也。   言又于云恒河等者。缘此经诠无为理胜故。无为胜有为。涅槃经言。一乘者即佛性。理佛性也。   言灭化城者。亦是法随胜体也。经云。是法住法位等。上来三本教。唯取理。名摄理体。同示佛知见也。   言揽余皈智者。同悟佛知见。唯识云。如是八识。各定虽有二十二法。能变所变种现俱生。而用巧以智名显。此中据果。唯随果智胜也。以无为正智。为一乘体。不是空取智不取理。其实□有理也。意虽知见。知见通于性相。只为□智。以智为体。然智不孤起。藉理引生但是摄理□智也。   言亦以真者。前唯取果中理。今取果智。故言亦以。亦前唯识也。   言方便知见。问疏主方便知见。知见通理。今何言唯智。答即为通故。说揽余。如一百四十不共功德。皆名智。名智理实兼理。与下开佛知见何殊。答隐显不同。各取一分。   言若在因位(至)识劣者。谓入初地时。平等性智。妙观察智。至佛位时。成圆镜智。成所作智。故取果中四智。菩萨根本后得为智相。真如为智性。相应功德为智伴。真俗谛境。名智境故。不取因中智。唯取果中智。为一乘体也。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又云。如来令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诸佛自在神通之力。   言隐劣从胜者。劣即二乘。胜即一实。又外劣即因。理智胜即果中理智也。今取果中胜理智。同开佛智也。   言经下自云者。证果中智也。   言是法住法位者。证果中理也。   言分别功德品者。证有为乘也。   言一念生信者。一云。于寿量生信。二云。所信寿量中通报身也。故前以五度校量此也。问能挍量是五波罗蜜。所挍量是无上菩提。何不同胜鬘经全将六度挍量也。答前胜鬘经以无为为一乘。偏胜故。全将六度。挍量有为乘。不及无为也。此经将福。挍量智慧。所以五度是福。第六波罗蜜是智。福不及智。所以唯将五度。挍量第六智也。   言理凝者。问何故不取因中理。答疏云理凝等。因中在缠之理。理凝本有故。不取在凡夫位中理。名本有也。   言照新生者。问何故不取因中智。答疏云智慧照等。因中智智照新生故。不取妙平二智名新生。问种有新本。此从何生。答若通因果。说唯正义。皆从二生。今约果圆。即四智种皆是本起也。劣无漏法皆弃舍故。无学已满更不重故。问何故唯取果中理。答离缠而号涅槃。故取也。问何故唯取果中智耶。答果圆而称正觉取故也。   言四德者。即常乐我净。鸿者大也。水本曰源。即涅槃也。三明妙本菩提也。果中理。乃四德之鸿源。果中智作三明之妙本。故取也。三明。一宿住随念智明。缘过去生死。二天眼智明。缘未来。三漏尽智明。缘现在也。   言二运用广者。唯因位中。理智为一乘。同入佛知见。十地中以生法二空智。证生法二空理。自利名一运。运他名二运也。问何故不取果中理智。答果中理智。二利行相微。故不取也。因中理智行相分明也。经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是也。   言胜出分段等者。因中变易身。及佛功之。若因若果。随其所应。但出分段死。所有理智。皆为一乘体。五果圣人回心。许受变易。智增初地受。悲增八地受。平等随应乐入。即受变易身之所依显也。   言通取因果者。问菩萨因位舍分段。入变易。名胜出分段也。佛身亦分段。亦变易。如何亦是此门收。答但缘佛身胜故。不从分段身出。亦名胜出分段。所以疏言通取等。意言三乘人变易身所乘无漏理智。为一乘也。今谛若校果位。直是胜出变易。今取因中二位所有理智。从宽立名。名出分段。果中不违出分段义。   言开示(至)因二者。引证也。言果二者。因果二理智也。   言如取者。相似之义。取者有二义。一全界烦恼名取。二爱增名取。今取初义。全界烦恼皆能结生。名取。助业润生。名缘。何名为取缘。答烦恼望分段生死。疏故名缘。   言有漏业因者。即福业非福业不动业。说有□言。表漏俱故。立有漏名。而生三有。即三界苦果。即总报。识分段身。辨云。有漏业体。以正招感。名之为因。非亲辨体。辨体者。名言种故。   言如是无明习者。即五住地中。第五无明习地。即所知障。所知障望变易生死。疏得故名缘。无漏业望变易生死。有力故名因。无漏有分别业为因。方有阿罗汉缘觉自在菩萨三种意生身。将前来三有果。喻此间三种意生身。欲界欲有果最粗。况阿罗汉意生身也。色界色有果次细。况缘觉意生身。无色界无色有果身最细。况自在菩萨意生身也。三乘分段。是能喻。三乘变易身为(三乘胜劣能三)取意生身所乘因中理智。名因中。二言摄大乘者。问争智胜出分段。取因中理智。答疏云。摄大乘等。   言以诠旨二者。问教化引摄众生。以何法为胜。答疏云。以诠二等。不过教理最胜也。   言教物等者。是出诠旨为体之所以也。教随物设。教殊胜也。物者根也。趣者意趣。教意趣难知。即是前来随宜所说。意趣难解。理假智。宜理殊胜也。理即真如理。此理因何知甚深。答由佛智证。此方名甚深。唯根本智亲得。余智不得。故云理假智也。宜者合也。亲证之状也。   言方便品等者。证教理二种乘也。问方便品初。教通三乘权教。何故引未证一乘教也。答殊胜体中。取胜不取劣。意取三乘中大乘。证此间教一乘。不要阿含权教也。   言无量义经者。因前明教理。向上引摄殊胜因。便说着无量义经教理。莲华第十六名妙法莲华。第十四名一乘。疏主恐人疑无量义经真如理及能诠教。不是莲华。不是一乘。所以引来和会也。   言若但以等者。破纪国净法师。若将真如。为其一乘。唯得莲华向上出水之第一义。失却开敷之第二义故。言二能也。   言今莲华既具四义者。法上亦有四法。四义者。契秘赜之微诠教也等(言了)。意言教行并开敷。理果俱出水。古人若取真如为妙法者。但得出水之第一义。失却开敷之两义。两义全失也。古言设使唯得出之一义。何妨。疏主难云。今莲华既具四义。唯得出水。一个出水义。早有过。况莲华上有两个开敷义。全失。问既两个出水义中。唯得一个。只合言法唯一种。何故言二种。答虽然古师唯知理上出水义。只此理。对因名果。兼带得一分果出水。古人不知有此义。疏主添着也。故云。何独法唯二种也。   言真实体者。已前诸门。尽唯取无漏。今此真实中。不简有漏无漏根本方便教理行果。总取名真实也。问此与总含随胜何别。答此宽彼狭。此通理教及以有漏。彼局行果及唯无漏。又云。望化自业。皆名真实。此理不然。若望自乘。何开出一乘体。但是望前总含。随胜说义未圆。今言真也。   言根本教者。问如何将阿含甚深三乘权教。证此间根本教乘耶。答简要云。三中大乘教。顿悟菩萨所被。亦名根本教。又三中大乘一分为根本教。余三乘一分权教。将向下证方便教也。   言法华藏者。教含理故。名藏。   言摄大乘等者。以本阿毗达磨经中。有摄大乘品。中摄十种殊胜义。故名摄大乘品。此论外彼摄大乘品。名摄大乘论。以大乘为品主故。摄大乘之论。依主释。又云。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者。大乘阿毗达磨。此乃根本佛经名字。名大乘阿毗达磨经也。根本是所集。论是末。是能集之论。就所集以立名。名阿毗达磨论。此云对法。分二。智对理。二智对境。故云大乘阿毗达磨论。此证根本教也。   言方便教者。此约小乘所说九部之教。是大乘之方便。故言方便教也。此经九。胜鬘六。皆是小乘。亦与一乘。而为其体也。   言根本理者。理中道理真理也。六度等是能成之行。真如理是所成理。问真如无动作。如何唤作一乘。答如六度行。乘此真理。乘之性故。   言道场知已者。取道场知底理。为一乘也。不取方便说自属教。   言念观者。依法中言。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譬喻因缘念观。方便说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论外念观者。为二乘人观人无我等。大乘人观真如实际人无我法无我等种种观。今是彼文也。非是叹法师功德中念观也。   言辨中边者。意说以真如法界为所缘无上。无上乘即一乘。意取根本理。并无性大乘并取理也。   言皆方便者。问三乘圣人。同观四谛。何以为方便理。答二亦所观。皆名方便。故声闻缘觉并尔。故言皆也。问理是一。何名方便。答二乘所观。皆方便理。理体元来是一品。为被二乘人证着。由此理。名方便理也。   言有作者。新云。安立□安。此对小乘中。名无作。若望真理。名有作。并安立故。废诠谈旨。方名非安立。   言有苦有谛等者。牟云。凡夫有苦。无谛无实。声闻人有苦有谛。而无有实。菩萨具有。言苦。即三苦五苦八苦等。谛者知实。若佛说苦谛真实。不可令乐。实者即是苦下苦如。此三即是苦。事苦理苦如。合是四谛下无为理也。问声闻何名无实。答无法空如故。故言无实。菩萨具有者。终无作四谛。知苦虚妄无有实体。双证二空真如理。名有苦谛有实。   言由此二理者。根本方便二理。理体无一。由二乘人证。得权不得实。由此二理。皆一乘也。   言七地者。一种姓地。十信已前。二胜解行地。从十信初。至世第一末心。三净胜意乐地。谓见道。四胜解行地。第十地也。四菩萨行者。一波罗蜜行。六度等。二成就有情行。即四摄。三菩提分法行。三十七菩提。四神通行。六降伏外道故。   言观蕰界入者。谓五蕰十二处十八界。依三科作四谛观。猒生老病死等。名为猒苦。后得果时。名为离苦。无间道亦猒亦离。解脱唯离非猒。   言由此二行者。结前方便根本二行也。   言相常住。常住法住。世间相中。意言真如与世间情非情。为染净依。在染而不染。在生灭无离生灭。问真如法。既遍一切处。如何得知。答事须依分位显之。真如住在一切法中。名法住。住在三贤十圣住中。名法住。唯有如来则知。余人不知。于道场所得法。即是法身果也。   言亦寿量品者。经。自从是来我常在等。等报身果也。如实知见三界之相等。法身果也。又善男子诸佛如来法皆如是为度众生皆实不虚。化身果。   言第七净土者。果中三身所依之净土。外增上果也简要云。即是佛果。此能变现自受用土。及化他净土。第九佛地者。即自受用身。及法身故。第十示现菩萨者。即他受用大小化身也。十中前七。唯是因行。后是三果。   言方便果者。生空无漏有余涅槃也。望三乘中。即是果。回心向大来。总是因。问何知是因。答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云云)。   言得苏息处者。问胜鬘言四智不究。后文言得苏息处。又言不究竟耶。答据四智不究竟。若言究竟者。即是佛方便也。意言生死烦恼烧。通名闷绝擗地。持五戒十善得人中果报。名冷水洒面。得有余涅槃。如苏息处。故方便也。故二乘果。亦是一乘也。   言由顿悟者。问若望渐悟菩萨曾修方便教。教理行果可许。将方便教理行果。与渐悟菩萨出体也。彼顿悟菩萨元来不修方便教理行果。如何将方便法。与顿悟出体。一乘体耶。答疏言由顿悟等故。渐悟菩萨先修方便。后修根本。顿悟菩萨先根本。后修方便。问顿悟菩萨何要事须后修方便。答三意。一为伏二乘。二为化二乘。三为成自功德。言伏二乘之人作念。我虽不解菩萨中事。菩萨亦不解我。二亦中事。菩萨为除此慢。所以伏也。二已后拟化。三亦事须檀化宗也。三为成自种智。求遍知道。若渐悟菩萨先修方便。后修根本也。   言故知但有者。结前三体。更重料简。意显通取多法为体。不同古人唯取真如灭谛为一乘之体。   言理智二因者。妙平二智名智因。是报身因。十地真如身因。   言无漏现种者。种即是本有无漏种子。新熏种子现。即十地无漏现行。初地已去七地已前漏无漏修。八地已去纯无漏修。正为乘体也。言纯成者。问无为之法。岂曰能成凝然故。答由证会故。佛道方成。实非因义。故无为法为能成因。不能招果也。   言兼取有漏等者。资加二位所修有漏。菩萨七地已前一分有漏修。此等有漏助。为一乘体。亦是一乘收也。唯除却二乘人见道前七方便有漏。望大乘以疏远故。不取也。若准法华论。唯取登地已去无漏现行为体。   言法华经论(至)摄尽者。具法华论出体。唯登地已去无漏为一乘。则收地前不着也。若取初周开示悟三为果。入佛知见为因。收他实体不着也。若依第二周牛车。摄余谛智。收理不着也。若第三周摄理。谛性出体。收智不着也。若依法华论。唯取教理为莲华。出一乘体。阙于行果也。及余教者。即是胜鬘涅槃。唯取理为一乘。收他有为不着也。此上诸教。随依于此三种体中。若一门出体。摄义不尽者。总含体。唯摄无漏。收有漏不尽也。随胜体唯取胜法。收劣法不尽也。真实体虽通有漏。还收总含。随胜体不着也。若其取三门出体。无义不收尽也。所以疏言若依等。言意依此总含。随胜实真三门。出一乘体。即总摄尽也。   言一诠旨者。教中通三乘。理中通权实。   言因果者。通行及果。果中通三身果也。行中通十地。若依真实体。兼取地前有漏行。   言福智者。有二。初一一度皆通福智。二前五是福。后一智。   言觉寂者。通菩提涅槃。   言五二利者。问大悲菩萨业唯利他。何异于佛。二乘自利与八地七劝自利何殊。答佛与三乘异处。不唯自利他。故得成异。二云。菩萨唯他利。他利之行劣于佛。万行未圆故。八地唯自利。自利行胜二乘。修无边行故。亦成异。   言义可兼有者。糅云。佛果必从因。得果可兼因修因。佛果必成因。可兼果。名兼有。牟云。不尔。意言若佛果等。即局也。今言一乘。即兼也。即兼前五门。总是一乘也。非因果相望多兼也。义无因故。   言又由等者。显此一乘体通多法。不唯真如。灭谛下结云。二谛为体。成亦三体之所以也。   言修习二智者。五地已去一体义分也。   言观于二智理者。因中妙平二智。本智亲视后智变影观也。   言断二障者。二乘菩萨断伏不同。前后亦别也。   言息于二死者。定性二乘得有余时息。现在苦依入无余时息。此中不论回心者。顿悟一分。即是智增。智增初地息。悲增八地息。若变易者。有二师说。一者无间道息。一解脱道。   言证于二果者。二转依果菩提涅槃。即转谓转舍。转得。依谓所依。   言圆得二灭者。初地已去即分得。不名圆得。   言行于二利者。相国云。法身通二利。自受用身。唯自利。他化唯利他。法身与二利为所依止故。亦通二利。与自受用身。为所依止。能依之□。既唯自利。所依之身亦自利。与他化身。为所依止。他化唯利他。法身亦利他也。   言所断二障者。此依大乘无作四谛为论。   言所修二智者。根本后得也。   言所证菩提者。菩提其实是能证。对假者五蕰人。名为所证。唯识云。由转烦恼得大涅槃。转所知障证无上觉。成立唯识意。为有情证得如此二转依果。故知菩萨亦为所证也。   言所得二灭者。无余无住也。   言所证涅槃者。即三事涅槃通二谛摄也。般若道谛收。解脱法身灭谛摄。   言所行二利者。问如何二向灭道谛摄。答简要云。法身既通二利。法身灭谛摄。自受用身唯自利。道谛摄。已二利既向灭道谛摄。合此灭道谛摄。名一乘也。问小亦灭谛。此何不取。答据实小乘亦证一分生空真如。三乘同一真见道故。但是后智不能变。缘不知是真如。但名择灭无为也。又约无二乘涅槃究竟之体也。   言故此本论者。问既有二乘三乘。何故总说一乘。答疏言故此本等。舍利弗。十方世界尚无二乘。何况有三。   言无二乘涅槃者。糅云。无有余依涅槃。非言无无余依涅槃。回心向大。无彼小乘无余涅槃。意言无者。无回心向大。当取三事之大槃涅槃。此唯大乘有。二果所无。说彼二乘。无实涅槃。体非无实息苦。涅槃经云。众人入化城故。   言释名者。法菀云。一乘是带数释也。言无上乘。乘即无上。持业。言菩萨之乘声闻之乘。依主。言小乘大乘相形为名。通持业依主二也。言大乘通佛菩萨也。言亦大同依释。   言乘是运等者。承音呼。   言广雅云者。乘亦通剩音呼。剩者驾。周礼。乘亦剩音呼。章敬云。真望载体云声。为正。若总唤作承音呼。即约车上功能说也。若约车体名剩。此约功能名乘。前约所乘所载名释。后约能乘名乘。能载人及总说也。   言乘此宝乘者。唯初地已去无漏因行。直至果中蕰积菩提涅槃之道场。   言摄论至大性。意证一乘通理智为体。问有为有动转。可得名为乘。无为无动转。如何得名乘。答六度万行是所乘。真如与所乘为性故。亦名大乘。乘之本故。亦名为乘。正能运载即是有为。有为依他。无为亦得名乘。如舟依水。水得运名故。事理俱能运载行者至彼岸故。运通此二种也。   言问因行(至)乘体者。此问不正。意言佛身上因中果中。皆含二利双说。今唯问自利。不问利他。故名不正问也。   言答有五义者。初曰答皆随化。不正答。五方申自义。   言一者运载者。因中有二运。运载得名乘。果中虽无自运。唯有运他。运义同故。总名乘也。意言但有运载。名为乘。不以二运。唯一运也。   言二者体能通者。意道因有二运。自运则自断烦恼。运他则教化众生。果中虽不自运。有智体向上运载功能在。只此运载。断惑功能在。亦得名乘。但知功能在。即是乘。不必事须起作用也。   言如割者。正割总时。名为刀。闲放着亦名刀。非要长时割总名刀。闲放义则不名刀。但有用便名刀。非要广现割也。   言三者二乘者。二乘唯自运劣。故得乘名。大乘广运他胜。故亦名乘摄也。   言四者因中者。意言果中不唯无自运。设无运他。亦名为乘。是因中自运之种类故。由如习气。亦名烦恼也。   言五因中二常增进者。即自运运他也。自运所增进。二运不间断故。名常增进也。果中自运穷未来。自利也。令他增进。名亦乘摄。利他也。教化他人。成佛故。名令他增进。即摩诃般若。常照法身。唯识论云。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净。离诸杂染。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   言对法云者。自利利他所依止故。法身通二利。自受用身唯自利。他化身唯利他。   言所依止者。法与自受用身所依止。名自利。与他化身为所依止。亦利他也。   言三义者。简即简权。破即破执。会其法体。是三种差别行相。   言简别故名一者。一真实之义。三乘教下。唯大乘教下有真实至极之理。二乘教下唯有权理。今此简彼二乘权理不取。唯取真实之理。名一乘。问真实有几法。答都合有三法。于中一法为真实。何知。答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个真实者。取不真实者。不要简劫。如三个珠。两小不圆。一个金真大而复圆。若大小合说。珠有三个。总得名珠。简择取一。不取余二。此即法体俱存。各不相入。意道二乘教下有彼权理。不是总无。只缘无究竟极理。所以不取此简别。故名一二。破别故名一者。破彼执心。不破法体。缘二乘之人名执。自乘所修教理行果为极。不肯修大。世尊破执心。所以云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也。说着唯有一乘二乘。能执之心便破。犹如三个珠。两个是小打破着。不用一个大真金珠。则留三者。会别昔二权。同滞一实。会彼二乘权教理。入实理中。来会二乘权行果。总名一乘。如三个珠总将来铸作一个着。故名会别故名一也。   言昔日说(至)三以为极者。世尊四十年前有三乘根。将教就根。论根三教亦三。唯对根不对理。法华会上。大乘根就唯有一大乘根。却将教对理。论理一故。教亦一。一乘教下有究竟极理。却向教上说实。其二乘教下无极故。于教上说权。今简二权。故留一实。昔日说三对权根。今日说一对实理。问品初阿含甚深。即昔三教。四十年前三乘教。总是权。何故今日法华会上一乘教实耶。答对望各别。四十年前将大乘教名字。就小乘中立名。形对二乘。立大乘名字也。只将大乘名字。大乘名字。曲就小乘中。立大乘名字。名字便是假。今日法华会上。理一而为极。能诠之教。亦是真实也。   言能诠之教二即者。意言二乘所诠道理。既是权设能诠彼教。教亦是权权宜说。何故以无别二种道理。以为极也。究竟滞于大故。故或约二乘真理非极。非圆证故。   言无我等者。问二乘教权。理既不极。如何言三人同坐解脱床。十义中法无我解脱等。故说一乘。岂得言无二乘实理耶。答疏云无我等。若道法等。解脱等则不妨。若道极理。事须至佛果位中有色。如百川水。水性元来是一。要至大海。方名海水。论言等。且约同断烦恼障。一分证生空。理同处说。不约不同(处说也)。   言非别简三者。三者斥古人破三之义。唯无二极立破二义也。   言故论解遮者。问争知是破二。不是破三。答疏云故论解等。疏主引下五段经文。证只有破二文。无破三文也。   言令得入佛慧者。能入是行。所入是果。兼证不简三第三佛乘。   言二十年者。不说三十年也。   言付家事因。即二。即二为能取也。家事是所取。是一。能取有二也。若破三即合所取家事。亦无也。   言又以果一等者。疏主言。我只是破二。不破三。古人安若欲破三。我此间亦有。有此道理。假纵古人也。果一简别因三者。四十年前。行有三种。法华会上。果唯有一也。所以将理一。简二种教。果一简三种行。四十年前听三乘之教。悟一乘之理。教为因。理为果也。行之行。取一乘之果。行为因。果为果。因三果一。殊途同归。教三理一。百兼一致。   言理简教者。法华会上。理唯有一。四十年前。教有三乘。但以假名名字。此约不定回心。故示即解。殊途同归。百兼一致。若望定性。但局自乘教理行果。平无三一。春兰秋菊。各自芳为。然望于大。彼乘亦非极。故此二简疏具依不定性解也。   言汝等所行者。问何处是果简因经文。答言汝等所行等。引此文意者。既言是菩萨道。故知无二乘因果也。   言二乘不知二者。此中能报人所法执。一者声闻人。执自果为极。二缘觉人执自果为极。三者渐悟小菩萨大行未成。亦执二乘为极。此能执人有三人。执自果为极。三者类人所执果。唯二种故。经云。诸求三乘人。问声闻有定性不定性。二中破何人执。答二说。一云。定性不定性总破。若是定性声闻。破令不愚法。若是不定性人。破命回心也。二云。唯破不定性人也。问何故不破定性。答定性之人。既不证大。何须破之。初解胜。   言今说二涅槃者。举所得法。言二涅槃者。有余涅槃。二菩提者。生空智是。佛言才方便施设故。名权等。   言非是二果者。二转依果。菩提涅槃也。   言破彼悟执者。破执意也。   言即经所言诸求等者。问此间破执心。如何引经文。证是破疑文耶。答执从有疑处起。若不生疑。执亦无也。故引起疑经文。证破执也。由先疑前境。然后起约根本说也。此引上才根经文。举初二摄也。   言佛为除断者。知有执方便说也。   言我等不解者。处小阶而起叹喜。今闻而恼尽。本既因疑方执。故知疑尽即执无也。   言本论末者。叹法师功德分定疑分定记分断疑分。皆说破二而归一乘。不说破三归一也。   言或有说意等者。天台等说诸古师。   言执佛化身者。此则执大乘故。是破三。此为破意也。   言此亦不然者。问有部执此。何言不然。答牟云。经说之时。未有彼部。说经时亦无有执者。佛灭度后。方有分教。分教已后。有部宗中。执佛化身。以为真佛。彼宗所执三身执五分法。为法身。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成等正觉。丈六身名执身。即当大乘中化身也。猿猴鹿马及龙鬼等。杂类之身。名化身也。古人引来。例同法华经中。亦有执三乘而归一乘者。已上叙计。故言不然破也。   言但以自修等者。意言纵许执身。非此宗所破。况伏必无。故云但等。会破彼乘。合入于一乘。疏主意不妨有此执。与此间道理不相当。故不许也。意云。法华经若取一身为宗。执佛化身为极者。事须破之。我此经以一乘为宗。何须破之。乘是所修。要破身是所知。何必破也。   言又无堪彼化身者。若求化身。事须先行成就报身。报身成就了。化身自然成就也。未有不成就报身。成就化身者也。有云。华严师有此执云。十信心中。能现八相成佛。遂执此身。名执身也。故疏云又无等。意言未得报身。何有于化而执耶。不修十信菩萨。然于唯识义。而深信解。岂有不知而便执耶。后方断障。是何言毁。   言闻昔说者。即是嘉祥等破三义。四十年前。世尊说有三乘。二乘修行。得二乘果。执为究竟。佛破之。令修行取佛果性。地前菩萨执大乘因行。为究竟。此是坚执之心。此亦须破故。乃此地前菩萨起故。今说一极故。破三执也。   言此乃地前起等者。古师意说。地前大乘与地上大乘别故。破执地前为极。与地上大乘也。疏主以地上一乘大乘无异。非破故。   言若破执大极者。古人意。破地前菩萨执心。令起登地已去无漏行。名执也。古师言。地前所修。是宅内行。今破令修宅外行。宅内行。是四十年前大乘也。宅外行。是法华会上一乘也。即是长者宅内唱三车中。小二子舍却羊鹿。取牛车。长者舍却宅中牛车。取宅外牛车去。疏主难。若执大乘。正是所要。不妨修行。若二乘人执二乘。为究竟。妨修行大乘行。事须破之。地前大乘菩萨执为究竟。正是所要。若言执大乘是病。事须破之者。则须别与说一本圣教大乘经也。若执大乘。更增其病。何须破之。所以疏云。若破执大乘等。   言未有出宅者。欲拟申破。先且牒定。问古师所执牛。宅外色相异耶。色相同。若执相同。更无殊异。何须破之。若执牛色相定异者。应合白牛外分出一个黄牛。若然者。喻上牛色黄白别。所喻法上。亦合有漏无漏。别。亦令顿之与渐别。若尔宅内行有漏行。应是黄牛。宅外无漏行。应是白牛。白牛应合喻渐教。黄牛应合喻顿教。喻上牛既毛色不同。所喻法中。即是顿渐有异也。古人言设尔何失。不违于大小。同弃黄牛取白牛言若与白者。疏主纵成也。   言既尔即应者。正破也。问何名舍顿渐。答二乘宅内。是二乘行。门外舍却二乘。修大乘。此是渐顿行也。顿悟菩萨地前黄牛。是顿悟行也。喻上说舍却黄牛。取白牛。法中论舍却顿悟。学渐悟耶。若言地前是顿悟。登地已上亦顿悟。既若舍却地前。取地上。如何舍却顿悟取。又若言。地前是顿。地上是渐悟。既若舍却地前。取地上。如何舍却顿悟。学渐悟耶。疏意言。审实若舍顿学渐。顿教渐教一种是六度万行。有何差别。喻上说。古师言黄白牛毛异。法中论。一种是佛行。地前地上有何差别。   言黄白牛等者。喻上既分黄白牛相。法中因行。有何殊。法中因行。顿渐无。喻上何黄白相。若道舍却地前上。前上地前既总是顿悟菩萨行。又总是成佛因。法中既无两般。喻上还须是一。若舍地前顿悟行。取修地上顿悟行。次下申正。   言既还与本牛者。申正也。唱彼羊鹿无二车。无彼二车。名破二。昔唱牛欤。牛车今与车。明知不得言破大。但言破二也。岂有地前菩萨。执有漏行。为实耶。答无执欤。何须破也。   言若执一极者。立义符宗失。意言有漏无漏别。破有漏入无漏。未见有执有漏者。何须破之也。   言若随位等者。彼救云。虽伏执一。即不违于大。然彼菩萨有法执心。故说十地断十重障。何非破大乘人执也。此古师义。修行至十信。舍十信耶。十信至得十回向。不肯进修。故须破也。   言未见趣大者。疏主破未见趣大。有此多执也。   言设许亦者。便是破云。无穷即是三十心。何名破三归一也。   言又非破四者。三乘外为无种性人。说人天乘。   言有四乘者。声闻乘缘觉乘大乘。若三乘执上三乘。与前破三。不别也。问何名执人天乘。若三乘圣人。解人天乘。知有漏果。无常身决定不执为极。问二乘何故而有执。答为佛昔说三乘同坐解脱床。故执为究竟。若人天者。明知是劣。故不执也。执者不解乘。以不肯执也。执者不解乘。以不解乘。以不肯执也。若人天乘。无种人不解乘。虽执人天为极。非此经所要。不破也。   言若一对四等者。未有破一执而归四。一个人身中。俱有四乘种性。此是不定性人。未有舍却。四乘外一乘。取余四乘中定性果也。未有身中不定性声闻种性。就舍不定种性声闻乘。取定性声闻果。缘觉大亦尔。   言非破五者。若执五中二乘为极。不异破二归一。若执大乘者。即不异破三之遇。若执人天乘。亦同前破意也(上来料简定性四乘了。下料简四乘外不定性乘。有彼三乘种姓者也)。又若发声闻心。修声闻行。即是破前声闻执收。若发缘觉心。修缘觉行。即破缘觉乘中收。若发大乘心。不违趣大。何须破之。据实而言。但破执二乘。破大乘也。   言此有难言经说别体者。意言经中说别体三宝同体三宝。如何不破别体。入于同体。名破三。如何不取破三归一。而取破二滞一。且别体三宝者。三身佛为佛宝。三乘教理行果为法。三乘圣众菩萨声闻为僧宝。或大小乘各别。大乘三宝。三身为佛宝。大乘十二分教为法。地上地前菩萨为僧宝。小乘三宝者。菩提树下成等正觉为佛宝。九部教为法宝。四果圣人为僧。同体三者。大涅槃一体上觉了义边为佛宝。轨持义为法。和合义为僧宝。今此约别体与一体殊。何不破别体而归一体。   言此亦不然者。若执别体三宝为极者。亦须破之入于同体。况此亦无执三为极。亦无求住别体者。   言广如经者。是无为法。虽经教实有破。三宝为极处。非权实宗。   言教理行果皆等者。前来简破别通定性不定性。今会别中。唯会不定性。有大乘种性。根熟回心向大者。自业中所有教理行果。名一乘。与根本为因故。   言见道已前者。问大乘教理行果。何要会。答疏主深意。缘前来法华论中取初地证不退无漏行。未知见道前所修因行是一乘。为复不是一乘。所以此简见所修因行。与彼见道为因故。亦一乘也(上出会别义不正外)。   言无垢称等者。佛本来一音说法。亦不说二乘人天法品。是一个大乘教。会下有三乘五性根机不同。随彼根器。二乘根性禀着。便是二乘教。未会之时之有三乘会了。入大乘来。唯有一大乘教故。   言偏普者。生空名偏。俱空名普。意言教元一味。取有偏圆。令知教同。即名会。教行有三。理果唯一。会未会别也。   言譬如有人。有人者。学出要者。渴乏在生死中须水。论云。佛性水也。于高原。三乘佛正法原如高。覆四生。罗万象出过众道之先。难可登陟也。以闻思修三慧。闻教悟理。理犹如穿凿求之。妙慧为先。三业为作具。简择推寻故。四十年前。穿得到声闻理。如干。全无大乘菩萨之势。名干。施功不已。施二利功。未常休息。转至湿土。逢空教大乘。有菩萨之势。名湿。遂渐至泥。闻此经教。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言胜鬘亦云(至)为大乘者。正会行也。   言故知行同者。顿悟菩萨先修根本。后修方便。渐悟菩萨先修方便答。经云。汝等所行(云云)。   言四者会果等者。会二乘理果。为涅槃因也。会二乘智果。为牛车因。商人拟取宝所。所半路为止息故。说二涅槃。为趣宝所。故设化城。羊车鹿车。为求牛车。出于火宅。胜鬘经云。如是六法。为大乘故。说正会也。顿悟菩萨先修根本。后修方便。渐悟菩萨先修方便。后修根本。顿悟菩萨证根本理。后证方便理。渐悟菩萨先证生空理。后证法空理。   言故知果同等者。结也。意言三乘究竟同归一佛果。又如四大河同归一海。顿悟菩萨先取佛果。渐悟菩萨后取佛果。   言然法华中显等者。若准经文。则教理行果皆分明。若准道理。则有显会教理。密会行果。问法华经显会教理。密会行果。胜鬘经密会教理。显会行果。二经何别。何故不同。答且法华经以权实为宗。开权显实。正是法华声闻舍小归大来。皆因开显实。开显实在教理上。不在行果。只见说。但以假名字。引导诸众生。不说假行果。引导诸众生。故名显会教理密会行果。此中有二义。一者。经文分明说名显会。不分明说。名密会。二者经中说。故名显会。经中不说名密会。且经中分明说教理者。阿含甚深。即昔三教中。三教中间大乘教下无实理。反显二乘教是权一乘是实。交听三乘之教。悟一乘之理。名显会。教理就一乘之理。就中欲令二乘行因取果。即此是行果。属他所诠理收。就行因取果。经文不说行因取果。但说教理。教理中摄得。果中不摄教理。于中行果亦会了。所以教理分明说。故显会。行果不分明说。故密会。三周尽是说理。且初二甚深是教理。大事中未闻令闻。无别法体。即是叹法希师。有所诠理。第二说能诠教。第三依何等义。第四令住二。皆所诠理。第五依法。是教。第二周宅中唱三车。是名教门。外有牛车。是理。理逾于教外。故言门外理。第三周化城。是理。如何言教。答牛车名体俱作。化城作名不作。体便是教也。或药草喻品会教。牛车宝所。是理故。三周俱说教理。名显会也。问如何是密会行果处。答第一周能诠之教。名权方便显会教也。所诠智慧名真实乘显会理也。只向真实乘也。中欲令二乘行因取果。经中不说行果。不说行因取果。将此行果。对能诠。便是教下所诠理收。但分明说教理。但分明会教理了。行果虽不说。随他教亦会了。第二周长者宅中唱三车。能诠也。门外有三车。理也车是所诠理。此分明说理。诸子门出。事须行行。行行方能出门。门外便上牛车。长者不劝行因取果。但劝出门取车。交出门是说教。交取车是说理。诸子出门是闻教。诸子上牛。便是分别明会理了。明说教理。教理会不分明说行果。行果属所诠。理亦已暗会了。经中分明说教理之时。行果早已暗说了。但会却教理行果。相和亦会了。明如何释名门中四法得名支处。解行果是正莲华。何故此门会行果密说耶。答四法得名支处。言行果是正莲华也。   言此以所诠名之等者。恐人错将谓唯取真理也。所以此会释牛车。亦是所诠理。亦名理。真亦名理。   言欲显所得等者。甚深难解。会理。有所言说等。会教道场至发问。会理也。我意难可测至能问。会理。开方便门。教也。显真实相。理也。开敷教秀出。况理也(依法显会理了。下法华密会行果也)。   言密通会者。此经中行果。名二会。二乘行果。同入大乘行果。隐却二乘因果。名密会行果也。言我设是方便。密会行也。令得入佛慧。会果也。乘此宝乘。会行也(上依法华。显会教理。密会行果。下胜鬘显会行果。密会教理)。   言胜鬘经者等。问何故胜鬘经分明说得果。答胜鬘经中显会行果者。为化定性菩萨。无权可舍故。不要说教理。真说行果。小菩萨执二乘。为究竟。欲退住二乘去也。所以分明会二乘行。是令入大乘来。向说云。二乘行是大乘方便。方之因也。又二乘理果智果。是大乘涅槃之因也。任持小菩萨。不生退转。正要显会行果。为令顿渐二悟两类上菩萨修菩萨行。所以分明说行。   言六处为大乘者。显会也。密智不究竟。苦集灭道四智之上。更有一重未修作未究。会智果也。名向涅槃界。会理果也(上显会行果了。次密会教行理)。   言密会教理者。问何名密说会教理耶。答经中不明说者。名密也。胜鬘云。此六处为大乘故。说也。六处中初四教也。后二出家受具足。是行也。教是行起处。亦得名行。所以兼教引来。总会入一乘行中也。此分明会教。又会二乘果时。理果智果相兼引来。总入大乘果中会也。分明说果。不明说理。但显会于果。理随于果。暗已会了。将理对能诠教。名理。将对因名果。故密会教理了。问夫言会者。令彼悟入。同归一乘。可名为和会。既言二乘不知。何为会。答先既不知设教之意。今者为说。故言会也。若彼二乘先自知者。即不执三别。何须会也。良为不知。故会也。   言由此一乘据等者。问二经既总通四法。如何显密不同。答随增相说也。   言此经正取等者。因果对教。便是理法兼法。能诠教四法具足也。此解即同能诠之教名权方便。所诠智慧名真实。真实中。欲令二乘行因取果。辨云。准此即通经文也。   言故不违者。意道不违显会教理密会。行果道理也。   言今此小义者。指前简别。破别会别。或指总合。胜出分段真实。三门义也。   言虽未动智海者。即指如来智慧之海。故宗轮叹如来德之因圆果满。道证神生动智海。八自津演真宗而极物。意言一乘之义。是佛说望佛果尘沙万德。此一乘小义。未动着如来智海。智海属如来。或云。我所知一乘。作此三义解释。比于古人解。解即余。故言绝于今古(演法师许呼一乘为小义。判地狱为大章。实乃与蛇画。是龟上安毛。今译作此破。错之甚矣。却是蛇画。是也)。   言初二义者。第一简别故名一者。权即简却。实则留着。一简不定性。是权。二简定性。问简定性作何用。答但知理极也。则留不极者。简但是权。则岂定性人身中理。对大乘岂非是权耶。第二破别。亦通定性不定性也。第三会别故名一者。后一唯依不依不定性。若是定性。虽不回心。令知彼乘为极也。不执二乘而为极。由如沙弥。若与大僧为弟子。名之为小。如回心非人极沙弥。纵不与大僧为弟子。望沙弥自体。亦是小于大僧。如定性人。亦非极。不定可知。   言后一多依者。此但会不定性。定性之人。非此所会也。   言明说意者。佛说五乘是真示义。有性无性。有成佛不成佛。今言无二无三。有何意况。故此门也。   言得二意乐者。摄问云。下有同名菩萨。是他意乐中分出。不言三也。如言二乘会名小乘。   言一为引摄等者。引谓诱引。摄即摄归。摄大归乘。此中引摄有学无学。亦有未曾发于二乘。直从小果回心向大。亦有应化声闻。引声闻令发于大乘般涅槃故。问此不定性类。事须引摄。方始回心。若不引摄。化大熟身。入无余否。答设尔何失。二俱有过。一若不逢佛摄引。则定入无余。玉石俱熟也。若入者。何名不定性。若不入。被自回心。何用说一乘引摄。答有二师解。西明云。此罗汉缘小根熟。大乘根性未熟。不遇佛引摄。则于声闻乘。入无余涅槃。一切法总尽故。故种种方也。二慈恩云。种性所排。事须回来。无有于下乘般涅槃者。缘带此种子。自性仁贤。事须回心来。世尊引摄亦回心。不引摄亦回心。若尔带种。必不向二乘中入涅槃者。何要如来引摄。答世尊慈悲。恐于二乘中。狂滞稽留。如来引摄意。交早回心向大乘来。如鸡破卵。宁得失时而不化。若无佛化。阙缘力故。问慈恩云。汝古师许八地菩萨于大乘中决定不退否。答实许。若尔。此位菩萨上假如来七劝。若不纵大乘行稽迟。此声闻决定不入无余。事须得如来引摄向大。即修行速疾也。   言非诸不定性等者。意言退已还发决定。是不定种性。问何名退已还发。答身中有大乘性声闻二乘性。先发大乘心。后退入二乘。从二乘回心大乘也。问何名唯不定性。答身中有大乘种及二乘种性。发二乘心。修二乘行。回心向大。但名不定性。不名退以还发也。   言任持所余等者。金云。即渐悟不定种性菩萨也。此有四类。一声闻菩萨性。二缘觉菩萨性。三声闻缘觉菩萨性。四声闻缘觉性。此第四类中不摄也。前三位菩萨身中。有三乘性二乘行。便修大乘行。已经十信。至第六住前。身中带下劣性种。往往闻闻道。大乘三大阿僧祗劫。往行广时长。故要任持。问任持与引摄何别。答引摄令入大乘中来。任持不令往二乘中去。摄论云。为欲任持其余。不定种姓菩萨恐于大乘精进。而生退坏。故于一乘。任持令住。勿令被菩萨于声闻乘而般涅槃。   言摄居退者。有云。取十信前不定性菩萨。今疏中意取第六住已前。犹居退位。第七住住不退。十信第六名信不退。十住第七名位不退。自后不退入二乘故。   言恐于大乘精进者。是起退心处起境也。多事惊怖。懈怠为体。如鹙子于六十劫大乘行。舍眼目等。退入二乘。故经云。非我庸力得物之处。不知往至贫里肆力(云云)。世尊告曰。十方世界中。无二无三等。   言菩萨闻是法等者。问此任持处。如何引破疑。又答断疑正是任持文。本论言。如来为二种人。正与解释。即是引摄一类不定种性。二乘人变任持。所余多事及悔人。二惊怖也。此上唯不定性。论偈结由不定种性。诸佛说一乘也。   言三法等故者。从法等无我解脱等。此三皆通不定性也。   言所趣等者。真如无差别。一切众生平等共有。若约有为乘。有差别故。无为乘无差别。譬如乳牛有种种色。三乘法身本来平等。所以为不定性声闻。说法华经。问何故论云。无二乘涅槃也。今言无其差别。如何和会。答前约彼所证择灭法无为。不忘极。今说藏性。真如无别故。又云。四智不究竟等。又云。但离虚妄等。问三乘法身既平等。何故二乘教下。无极理。答三乘法身本来平等共有。若约究竟极处。唯在大乘教下有也。故云。二乘教下无极理。问法性真如既等。何故唯为不定性二乘说经。不为凡夫说耶。答疏云行虽等。凡夫求趣。所以不与说法华经也。   言无我等故者。我者即是补特伽罗。即我见也。言有我妄。谓所执也。一切众生身中。总无有我。先我既等。所以佛为二乘说法华经。问佛既二乘无我等故。即佛与二乘何别。答于中实别。佛身中有自在我。二乘身中有无我。二者。佛身中有法空。二乘生空。有此二别也。若众生身中。各自有我。便有自他差别彼此。声闻菩萨差别。不合说一乘。   言解脱等者。故论云。谓彼三乘伏断烦恼障。烦恼解脱无异。如世尊言解脱无差别。三人同坐解脱床。断烦恼证理同故。由此意趣。故说一乘也。   言性不同故等者。若一切众生种姓。若同如来。亦不说一乘。只缘三乘众生种性不同。声闻身中有大乘性。缘觉身中有大乘性。故说一乘也。一切众生性若同。世尊闻经成佛。一切众生总合成佛。只缘一切众生性不同。世尊成佛。众生不成佛。事须得他自闻经自成佛。故说一乘。令众生闻经成佛也。问第六性不同与第一引摄何别。答有解。引摄是二乘圣人性。不同据凡夫具二乘性者说也。   言第七佛于有情者。如来道一切众生身法身性。与我身中法身性无两般。平等共有。我身有法身性。在前断烦恼。证法身理。一切众生身中法性。但知在后断却烦恼。何愁不成佛。佛言我身与一切众生身。平等无差别。故我身即是彼身。彼身即是我身。故说一乘也。二者。如来同体大悲。悲心平等。爱念一切众生。与我无异也。三者。我缘因中四智菩提种子生报身现行。合得成佛。今日欲拟交一切众生闻。如法华经生报身现行。与我无异也。若一性宗。尽皆作佛。本真同欲。名同体。若五性宗。一全一少分有种性。可得成佛。约有种者。方名同体。意说佛言我有四智种得成。彼一类亦尔。由如长者遥见穷子。委知是子。子于长者。未生父想。糅云。佛于有情得同体意乐。言佛证真如。不见生死涅槃。及彼此等故。疏言。我即彼等。若尔。二乘于佛。得同体意乐。岂是不见生死涅槃等。二乘一向猒生死故。但可说言。佛以悲心。等观众生。如同于己也。故名同体也。若尔。二乘无此。何名同体。答即是如来同体境故。从佛说之。今谓心相体信。佛知彼作佛。彼亦自知故。故名同体意乐。   言既成佛者。即同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已证善逝果等。问有碍是色。无碍是空。有无不同。色空念异。能同者佛。所同者凡。凡圣既殊。何为同体。答割股者子。啖肉者亲。母子虽殊。情同一体。悲心者佛。悲境者众生。心境虽殊。观同一体。   言第八二乘于得者。二乘人于佛身。起同体意乐也。二者。同名菩萨得授记。又是一个意乐。舍利弗等云。三人同坐解脱床。如来有法身。已断已证已成佛。我身中有法。法身当证当成佛。此约性解。二舍利弗于佛得同体意乐。如来得成佛。皆因有四智菩提种子也。如来与我授记。道我身中有四智菩提种子也。何方亦成佛耶。前思念法身。一性宗义。   言我等与佛平等者。舍利弗昔言金色三十二等不同。今言我定当作佛故。言我与佛平等。   言与彼名同因得者。佛本来与舍利弗授记。交作佛。会中有小菩萨。与舍利弗同名。见鹫子得佛授记。彼一类菩萨。亦于佛身上生授记意乐心。亦名得同意乐。又诸声闻有与舍利弗同名。见佛与舍利弗授记。诸同名者便道。佛与我授记。于佛身摄得同身体。无二意乐故。于乐佛授记故。佛一言含二种益。如起王共便白作谜。请王谜。谜云。头长一分。肩长数寸。到脐时早打两顿白。谜诵前者。王曰。何学朕语。白请破朕。谜。道人白云。阿摩谜。此言同而意别。舍利弗作佛。此言虽同。其余言同。名未必作佛。此即意别。但今得同体意乐。不倦修行。   言世尊说(至)般涅槃者。则云。此上文正是疏主释论意。非正论文。   言化故者。即为教化声闻。故说一乘。故名化也。佛告诸比丘。我忆往昔无量百千返。于声闻中般涅槃。潜形密诱化。有诸声闻。大乘根性未熟故。先修行趣无学果。或于佛像法中。修行得阿罗汉果已后。事须回心受变易。若不回心受变易。此有分限。即须入无余涅槃。世尊于净土中观见。便化作声闻。于此实声闻中。作上根利智人在前。化火焚身。入般涅槃。才待实声闻。欲入无余涅槃。便却现身出来。告诸人曰。汝知不。无余涅槃。一切无事。令诸声闻。尽作是念。往昔耆尊般涅槃者。今来再起。一性宗指此文。是实计一切声闻入余。却起后成佛。五性宗便是化也。   言即为调伏所化者。前标中直言佛化。今释中兼加菩萨也。故疏言佛菩萨等。   言耽三昧酒者。问既无身智。何言三昧酒。答论中既许有清净真如寂灭安乐。由如定故。专住所缘。酒如三昧酒。喻之于定。此对异宗。设许无余中有如是事。乃要此通。若望自宗。示入无余以此通(言三昧酒假说之也)。   言如是亦为降彼者。即降彼卑慢。若佛不入彼之涅槃。即是不得入化二乘之法。便彼计言。如来多分胜于我。我少分不如。只为不得我之涅槃。名为多分胜也。   言实入无余涅槃者。论云。现苦所依。任运灭位。余有为法。既无所依。与彼苦同时顿舍。问有漏种子。第八亲缘。识若断时法何在。如人身死。屈申威仪随灭。有人寄金。金何所在。答人死金亦失也。更解云。影依于人。无影亦随无。功功依于识有。识断功功亦灭也。论云。此位唯有真如。离相湛然。寂静安乐。既言有等故。无身智法也。问尔时既无二乘身智。谁证无余涅槃。论云。尔时虽无二乘身。而由彼证可说彼有。   言十究竟故者。究竟故者。究竟毕竟义。偏举真如。是一切有为中最胜。佛意与真如在一切众生身中最胜。故说一乘也。此乘外无别胜乘。若此乘外更有诸乘。此乘亦不名究竟也。若将有为对无为。三乘无为理总名胜。今约总胜道理说。唯有一乘。真理殊胜。余二乘非究竟也。涅槃云。若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彼如梦如幻。今此一乘亦尔。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   言依理究竟者。此约果中无为理。或可前同有。此幻无上。或约真理道理。皆所证法。二皆究竟也。潞问第十究竟与前法等何别。一种是真如。答前约一切众生真如。与佛平等共有。此举众生身中胜者。不举劣者。   言此会中者。问摄论十义。说于一乘。何故法华论中义不足。以法华会亦说一乘。答疏言。今此至记别。故不足也。问若为二种人记。十义中何者是二种摄答疏云。一不定性等。   言为不定性者。准大论。即当退菩提心。法华经正为不定性人。说于一乘。十义中第一引摄一类。即悔惊怖。为第二任持。所余即多事惊怖。   言为应化者即第八九等者。此论当摄论十中三全一少分。三全一分。三全者第一第二第九应化。少分者。第八分也。即第八中取声闻。除彼同名菩萨也。问第六性不同。具三乘种。何故此经不被耶。答此经所被。约授记者说。所以不摄第六。问若言与受记即摄者。第二多事惊怖菩萨。此经不说授记。何故即破。答疏不定性有二。一者。已行大乘行。而欲退去。为说法华。即多事惊怖也。是以经云。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二者。虽有大乘种性。未行大行。佛未与说。即第六人。二云。若分明与授记。即据第一第二人说。若奄含总相说。与第六人记。亦不妨也。第七佛于众生。得同体意乐。此全不取也。第八中唯取二乘。于佛得同体意乐。故说一乘。不名取同名菩萨记欤也。授记名第八少分也。   言及余少分者。除第一二。第八二乘。于佛得同自体意乐。及第九余之六义。约少分义。即是身中解脱是一戒。法等无我等性不同。约此少分义。同处总合。说一乘也。   言非全拨无定性等者。若论显了说一乘。十方世界有二有三。今且对不定性人。十方世界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若兼定性人。则项有三乘也。此一乘是密意说也。   言解深密(至)相生者。相即遍计性。生即依他起性。胜义则圆成实性。初相无自性性。谓有凡夫强执。增益我法自性。恐不能断。故佛密意说。不简有性无性。总道是无。无者无其遍计。不无依圆。第遍计相分妄情而有。故云相无自性性。向上性字是无。向上性字是无向下性字是有。有彼空性。二者。依他起性生无自性性。依他法。仗因记缘。名生无自性也。上性遮无。无自然生性。下表有。有从缘生性。三者。圆成实性胜义无自性性。若执圆有成。还同遍计无。上性遮无无所执性。下性表有。有离执之性。又云。品于此三性。立彼三无性。若通三种无性。便是我法皆已显示。   言依诸净道等者。即以能断二障。无漏圣道名净道。   言故于其中等者。其中即是法华经胜鬘经中说也。   言立一乘者。即是唯有一乘法也。   言非有情性等者。十方世界中。定性不定性有无性。总合说有。故言非无差别。所言唯有一乘。无二无三者。是佛密意。若不知佛此密意。失坏三性之正道。不能往起菩提涅槃。   言涅槃言者。第三十五云。善男子。于经中告诸比丘。一乘一道。一行一缘。能为众生。作大寂静。言一乘者。唯有一乘。无二乘。一道者。唯有一乘所行之道。一行者。唯有一乘所行之行。一缘者。唯有一个成佛因缘。乃至我诸弟子闻是说。不解我意。于大乘中。唱如是言。须陀洹人。至阿罗汉。皆得成佛。即对有性。非无性人也。   言故应但如此者。结涅槃经也。   言今此十义者。结摄论中十义也。   言法华论中无者。已下结法华论。本论中只有第二第八少分及第九。故云。无此具足之言。   言显等扬者。问为复只法华论说一乘。为复更有诸论亦说一乘耶。答疏云。显扬等。章敬云。一者。即彼诸法无差别相说故。二者。约无差别行相说故。三者众生无我及法无我平等故。四解脱平等故。五善能变化住故。六行究竟故。以六十。即当三七四五九十也。   言庄严论八义者。彼论解云。法无我解脱。同故别故。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乘引摄诸声闻。摄住诸菩萨。于此二不定。以性声闻菩萨。名不定。诸佛说一乘。疏主但依庄严论云。前之八引义来。不引后二义。故言八义说于一乘。故不过此十。故不叙之也。   言第四差别者。此说一乘。与胜鬘涅槃经说所一乘差别之相。三本经辨差别相。将法华总对胜鬘涅槃为论。非余二经一一相对辨也(有六重)。   言此通理智者。一此经理智为一乘。即法华经。彼唯佛性为一乘。即涅槃经。经云一切众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作佛。   言此唯摄入者。此经与胜鬘辨差别。经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即以破二会二。会二名摄入。有人言。此经亦通出生。经云。于一乘道。分别说三。即是出生。药草喻品。一雨润三草二木生长不同。出生也。答此尽是摄入。非出生耶。于一乘道。分出三乘。元来对四十年前根也。后大乘根熟。却会入大。更无别体。药草喻品。天雨是一。会教也。三草二木生长不同。傍破顿悟菩萨病。亦是摄入。非出生也。彼通出生者。胜鬘经既有通字。义含两势。少分摄也。入若理定性。其实不无。今对不定性人。言无是摄入。为以摄入故。有乘同病生也。   言彼通出生者。胜鬘云。摩诃衍者。出生一切声闻缘觉世出世间所有善法。如阿耨池流出四河。又如种子。皆因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一切声闻等善法。皆依大乘而增长。此上名出生。问彼说真理。何有出生。答以流出十二分教故。既言通者。于中亦令摄入。言摄入者。谓佛说六处正法住等。为大乘。是摄入义。四智不究竟等也(三重)。   言此唯有性者。言有性。即法华经。唯取有性。故言唯也。彼通无性。即胜鬘涅槃经云。总得成佛。不解我意。总不成佛。亦不解我意。方智有作。方解我意。胜鬘云。譬如大地。持四重担。喻有性无性(四重)。   言此唯不定等者。言不定性。即法华言。定性即涅槃胜鬘。此二经皆通定性(五重)。   言此多说教理者。即法华经。   言彼多说行果者。即胜鬘经。问何故法华对无量义经。法华多说行果。无量义经多说教理。今将法华对胜鬘。即云法华教理胜鬘多说行果耶。答此法华经。若与无量义经相对。即法华经多说自利行果。名莲华。无量义诠为定性顿悟菩萨。说多取教理。以解莲华也。今将此胜鬘者。缘此法华经。彰昔权今实。是以多说教理。胜鬘不论权实。普为定性菩萨。多说行果。又前法华显会教理。密会行果。胜鬘经显会行果。密会教理(六重)。   言此说一乘为实等者。即法华经也。彼说一乘为权等者。即胜鬘经四乘外是实。一乘是权。彼随意欲。方便说故。是权也。   言与无义(至)如释名中等者。是彼处将法华与无量义莲华。五重问答。彼处疏言。法华既尔。一乘亦然。意道今此将法华一乘。对无量义一乘问答。道理亦尔。亦有此五重差别问答理也。问意彼将第十六名莲华。与此定后莲何别。答有五解。一已出未出。二所依能依别。三体用。四教理行果异。五二法四法别。问彼说莲华。何开一乘。答彼疏云。莲华既尔。一乘亦尔。故此指也。   言及第五问答者。即指法菀中第五问答门也。彼处广解。章敬略引一二者。问出体中说二乘法。名为方便者。人天亦二乘之方便。何□不说耶。答二解。一云。取二乘无漏法。而为方便。非定性人天故。二云。定性人天非小乘方便。故不取也。不定性人天乘。亦得名方便。故取义有别。不相违故。问教经行果。但是一乘体。为同为异。答一雨普润。教同根异。三兽渡河。理同证异。六处大因。行同修异。三车诱引。果同设异。或同或异。未可准定也。经云。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至若三者。劝二乘人。向一乘中住。交舍二乘权。取一乘实。悟法身报身性。然后劝令来住一乘因果中之也。所以诠言。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至真实灭。又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又道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   言从胜至劣者。疏主义。三乘中从胜至劣数。菩萨居第一。缘觉居第二。声闻第三。经。无二者。无觉缘乘。无三者声闻乘。古人依修习浅深次第。从浅至深数。声闻人证理最浅。居第一。缘觉人证次深。居第二。菩萨证理最深。居第三。或声闻人。三生六十劫。修行易故。居第一。缘觉四生百劫。修行次难。居第二。菩萨三大劫。修行最难。居第三。古人意无二者。缘觉乘。三者兼无大乘也。   言依法中。经言。舍利弗十方诸佛法如是者。恐声闻人作念。我既有大乘性。何故世尊。不与直说大乘。何故先权后实说耶。答我依三世佛法式。问何名依法。答疏言。显今释迦等。问萨婆多不许十方更有诸佛。经拟三乘。如何令解。答有三因。一众生发心同故。量云。他方界中。是有法。定有佛性出。宗因云。众生发心同故。喻如此界。界众生能发心。二云。他方世界。是有法。定应有佛出。宗因云。许菩萨行满时故。喻如此界。三云。如萨婆多云。知足天上有无量菩萨行已圆满。相续下生次第成佛者不然。不应道理故。不应理者。行因本求成佛。行满即证佛身。如拨弩牙。本欲发箭。弩开箭即须行。未有弩牙齐发箭。待相续而飞。未有道行。齐圆菩萨相看取果。彼执化身。以为报佛。故招此难。若准大乘。有感即赴。何当坐待时也。成立十方佛了。然后即先权后实也。此段经文。古人科。属前令住结文。前经言。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便向下结云。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文势相承也。若属依法者。三世佛式。向后始说十方。此间总未说。如何言法亦如是。后唱又云。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言语岂不重耶。答疏三解。此唱经文。合居前唱中。论科三世法式中。不引此十方。故属前唱。二云。前言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后唱指唱云。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三云。夫言亦者。必亦于前三世法式总未说。如何言亦。虽有此解。且如疏主科。入依法中。必有别意。若如此则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言。亦当唱也。但属向后三世佛法式。为正。况论不引指属第四。论亦不指在第五。何乃偏责。故无违教。问十方之中。已摄三世。何故离此。唱十方外别开三世耶。答直言三世。摄法不尽。十方者则约处。横而论之。三世者约时。竖上下也。为缘三世。遍在十方。十方亦三。十方之中有三世。三世中有十方。若直言三世。不言十方。将谓是一方中三世诸佛。若直言十方。不言三世。将谓唯是一世之中十方诸佛。今将此十方。与三世总说。摄法尽矣。即是十方中三世。三世之中摄十方。   言虽离等者。立理通难也。横为十方。竖分三世也。简要云。十方名横。以一刹那得并生故。三世名竖。以刹那不并生故。问经言佛身无为。不堕诸数。如何此处说三世耶。答据实。佛身非三世摄。以众生心有生灭。自见有三世。随彼众生情见说。将能化佛。佛就所化说。故通三世也。   言摄大乘等者。意破小乘宗有部。十方三千世界界。唯此界中独有一佛也。有部宗不信有十方佛。今引摄大乘。证有十方佛。及法式皆同也。然摄论中。唯说练磨。不说退屈。论第九云。一闻无上正等菩提广大深远。心便退屈。引他已证大菩提者。练磨自心。勇猛不退。广者无边。大者无上。深者难测。远者时长。偈言。十方世界诸有情。念念速证善逝果。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生退屈。万行难修屈。偈言汝历恶道经多劫。无利勤苦尚能超小修胜行得菩提。大利不应生退屈。转依难证屈。转地凡夫初发心。尚拟趣向菩提果。汝已修习经多劫。不应退屈却沉沦也。念念修行成佛亦无量。故知有十方佛法式皆同也。   言初以种种因缘等说者。等者等譬喻言词也。   言猒苦离苦者。小乘人观荫界入者。依五蕰十八界十二处。处者入也。化度云。初加行道唯猒非离。无间道亦猒亦离。解脱道唯离非猒。故小乘人猒苦离苦。名方便也。   言大乘中(至)自等者。大乘依六波罗。摄取自身。对治法故。四摄法摄化身。利益众生。对治法故。四摄法摄化身。利益众生。对治法故。名方便。   言唯有名字章句者。意言但以侵名字等。以三乘同一真如。二乘涅槃无体。如是意趣实难知。   言以彼质义等者。二解。一者。三乘中大乘教下所诠理。性离言故。不可说也。二者。二乘教下。无彼真实道理。名不可说也。因缘者道理义。三乘权实道理。故名因缘。二者。只乘法便是因缘。二者。只二乘法。便是因缘。即入大乘因缘也。   言譬如依牛者。牛肠中含乳性。凡夫身中含佛性。佛性在凡夫身中。被惑障所覆。乳在牛肠。被血肉和杂。二从牛出乳。从凡夫中修行作声闻。佛性在声闻中。犹知向乳位中。三从乳变为酪。从声闻练根入缘觉。酪胜于乳。声闻劣于缘觉。四从酪成生苏。从缘觉回心成地前菩萨。五地前菩萨如生苏。地上菩萨如熟苏。从熟苏成醍醐。醍醐如佛。   言诸声闻等者亦同者。问牛乳是一。未审三乘法身同否。答疏云诸声闻等。   言一切种即佛正智。便唯根本。便为后得智。经之与疏。全是乖张。亦违他根本智为牛。后得智为车也。今解。经言种智。必兼正智。正智必兼种智也。互影彰也。   言饶者。利益也。安乐者。与乐也。言拔苦者。名饶益。与乐故名安乐。与智故名饶益。与福故名安乐。与世间果故名饶益。与出果故名安乐。与小乘果故名饶益。与大乘故名安乐。   言所为众生究竟者。欲令四生入佛知见道故。所为众生究竟。但教化菩萨。令得一切种智。此上结前十方佛法式。问现在中已言十方。何故前说十方。不许结前令住。答今者除十方。无有现在故。傍十方为所依。前离三世。又说十方。傍正有殊。不可为难也。   言往因发心者。问佛本来文交众生。得开示悟入。何故四十年交耶。声闻果又何故与他说九部法。答先虽是声闻。元来为菩萨。先虽说小乘。元来为大乘。所为中二意。一所为人皆得作佛。二所为法皆为种智故。   言经文无开者。疏主破古人言。依法文中既阙却开。四义之中。应阙教。古人却难。疏言依法文门中既阙开。四义之中应阙总。疏主分疏第三番经文云。无开以总义故。开者总义也。揽别成总。开总成别。问既开者是总义。此间不说开。莫于义阙少耶。答示悟别显。二果已周。更不要总。所以此间不说也。但举着示悟雨法。一切功德。无不摄尽也。   言示义如前者。问何故论主更不解示佛知见。答已向前早雨番解了。以彼无为理无差别故。悟佛知见有为法相差别故。事须劝修。故三遍总说。   经言舍利弗我今亦复至一切种智者。嘉祥云。若不信释迦之言。则违三世诸佛教。罪之大也。若信释迦之言。则信三世佛说。福之深也。   经言有种种。欲欲者爱乐义。欲乐即胜解智力知也。解胜于境。欲胜解也。起胜解解印境。决定而生印持。名胜解也。如来胜解智力知也。简要言。胜解属有情。有情于境。随自情欲。得决定故。佛智知此。名胜解智也。   言遍趣行者。简要言者。佛智趣足行。一染行行。二五趣趣。三异见趣。四无罪趣。行于趣行。佛智悉能遍知。名遍知趣行智力。一一行中。复有多种。故云遍。   言种种界智力者。随其本性。即如来有种种界智力。知其本性。界者性义。知诸众生有三乘性五乘性。   言界欲所修者。界即性义。牒前随其本性种种界智力知也。   言初说三乘为方便等者。出先权后实意。皆为众生。得一佛乘一切种智。   言上文皆言者。指十方三世佛法式也。   言故知种智者。破真如为一乘种。为一乘不唯理故。名不破三也。   经言舍利弗(至)况有三者。古人从劣向胜。三乘总破。疏主意从胜向劣。但破第二第三。不破佛乘也。   言由此经云羊车(至)火宅者。问向下经言。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乃至鹿车皆如此。彼处说三乘人。各自出宅。取自乘果车。何故此间羊车鹿车。是求牛车因耶。答所望不同。彼处约三子本心。说各自出宅。取三乘果车。此间谈长者意也。本来与小子羊车。与中子鹿车。只从上牛车故。与牛为因。疏主引羊鹿为因。正破古人破三也。问前来破二中。破二乘有余涅槃无体。此间遮何涅槃。此间遮二乘中无三事涅槃。唯佛独圆。反显有理非极。   言故论云等者。无二乘涅槃。唯佛如来证大涅槃。究竟满足。   言一切智慧者。即三事涅槃。般若是智慧相。摄相归性。名智慧。法身是智慧性。故名智慧。解脱是假。摄假从实。名智慧。   言一佛乘者。即是智开示悟入。此间遥指三事涅槃。向作上四种知见义解也。彼经摩诃般若。即开佛知见。三事中法身。即示佛知见。三事有解脱。即是悟佛知见。此三事是所得果。此经入佛知见。即是因也。   言论以与授记中等者。缘前来叹法师功德中有五何。是徴词。疏主此六段文中。唯除依法。余之五段。答前五何世间。何故除依法。答缘释迦今日也。说法先权后实。准知过去未来佛法式皆如此。所以五何中。不问依法也。以三世法式。更无有涅槃。前来五何是徴词。此中五段文是答词。   言何等法者。谓来闻未曾闻底法。今日闻也。   言云何法者。答谓第二说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方便说法。即先权后实。名云何法。   言何以法者。答谓前第三依何等义。四十年前。说有三乘。今日法华会上。说有一乘。以之法所诠究竟法也。   言何相法者。未审何相实是依何义法否。答谓第四令住无二无三。唯一乘。随大乘根性熟众生令修行。云何相法。   言有于佛性者。理行二佛性。一乘之体。兼性相故。若唯理性。何待言成。此言相者。理行二性之体相。   言何体法者。未审令住之法。以何为体。答第六段遮。遮无二体。唯一乘体。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名何体法也。   言遮无体者。无二乘中法身故。   言平等法者。约回心后究竟言之。二乘侵择灭六无为中。前五名体俱侵故。非得平等。   言三乘因果者。问诸佛如来法身。三乘平等共有。何言三乘体不同。答疏言三乘因果菩萨。若约无为法即同。若约有为乘。因果观行不同。遂有差别。所言遮无为涅槃。不遮有为乘。故云非此所遮。且因不同声闻三生为因。缘觉四生为因。菩萨三大劫为因故。因不同者。前三有学果。后一无学果。缘觉顿得。菩萨十地有十王果。乃至如来菩提。果名不同。观行不同。四谛缘生。菩萨三性无为。观行不同也。   言遮无二种法身之体者。声闻缘觉法身。名二种法身体也。若约法身。不妨三乘平等也。若约真实至极之体。二乘则无也。   言非谓遮无二乘体者。即是生空有为功德。是二乘体。此亦不遮。所言遮者。二乘中无法身及三事涅槃也。   言以此义性者。即是疏主作此五何问答。所以易解故。若不作此解。论中尽着不配。经稍隐难会也。问第六遮与令住何别。答自有别。令住劝教住大乘。遮者不交向二乘中住。所望各别也。摄云。问经言无二乘。论言遮体之义。亦得通于有为。何以言中唯依于理。答此经上下。非本有文。然不分明。案萨遮尼乾子经第三云。佛说三乘者。依世俗说。说一乘者。依第一义谛说。唯是一乘。更无第二。彼经既尔。此经亦然。   言第二段破四种疑者。是论家科文也。经文无四疑文。疑词在经文外。论主徴起。着将四段经文答也。   言一何时出者。二初标。经言。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二释所由。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   言二云何知者。经言。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云云)。   言三云何堪说者。功迎入林。并不才之木(云云)。世尊化得增上慢。可成堪说法。世尊化他增上慢人。不得如何堪说法。经答言。除我灭度后。现在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余佛者即是弥勒。弥勒教化慈心。亦名我教化。问弥勒教化。如何释迦认化。教化徒众。为自家弟子。答约平等意趣。我与弥勒法性同故。身上功德无异。说法无异。弥勒即我身。我身即弥勒。   言四云何不成妄语者。四十年前说三乘。说三若得三。如来不成妄语。说三之时唯得一。长者足成虚妄语。四十年前有三乘。言陈之中说有三。意许之中唯与一。言陈之心是侵心。以不得乘。长者不成虚妄语。法华会上与一乘。意许之心是实心。实心许一得其一。长者不成虚妄。长者宅内许三车。出门唯得大牛驾。唱三不得三。唯约一。三子同上大牛车。趣却本心非虚妄。经言。舍利弗出于五浊恶等者。问前来三世佛及现在佛。尽先权后实。说法为复一切时中佛出。必须先权后实说。还有不说耶。答经言。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事须先权实后说也。若净土中出。必不如此也。   言浊者滓秽事者。段食以香味触为三体。而不取眼所见色。唯非是取销化。香味等。资长诸根。发识明利。余滓秽者。非是食体。滓秽等。乃是下恶粪秽。糅云。如食入腹分。三者为脂肉。中者为涕唾。下者为滓秽等。   言劫增之时三交渐轻者。明无五浊无劫浊也。   言烦恼转薄者。无烦恼浊也。   言众生向者。无众生浊也。   言恶见渐微者。无见浊也。   言命根转长者。无命浊也。住劫二十。有宗初唯减。后唯增。中间十八亦增亦减。若尔。云何得成二十。答俱舍云。初人福胜减迟。劫末人福劣增迟。故歒中间得成二十。   言诸佛出世者。显有五浊化佛出必向减劫。   言小交渐起者。有劫浊。问何时起。答二十增劫中。每劫减至三十饥馑。二十疾疫。十刀兵起。问三界中何界有。答唯欲界有。六趣中人。有非天趣。以天趣清也。四洲中。唯南三洲有。北洲无。就三中。东西二洲有相似浊。无上五浊。南有正浊。就南洲中。劫增无。唯劫减有。从八万岁。但减一年二年。是浊收。何以如此。答缘渐渐向恶故。未必有浊。从十岁劫增。增至一年。便是清。不名浊。以渐渐向好故。今言五浊者。据极重说也。   言烦恼转厚者。有烦恼浊也。   言众向恶者。有众生浊也。   言染见渐盛者。有见浊也。   言命根转短者。有命浊(上总名了)。   言皆持业者。劫即浊。烦恼即浊。众生即浊。见即浊。命即浊。五皆持业者。劫即是浊。劫是体。浊是用。   言以别简总者。劫是别。浊谓是劫家之浊。劫之依主也。或浊之一字。是总名也。即此浊。是劫家之浊。以别简总。皆依主也。   言地持论者。即佛灭度后九百年。当时人极寿不过百岁。   言今世者。指当初造论时。故言今世人也。   言多皆者。极寿百岁。故名命浊也。   言此以本识等者。即第八根本识为界趣生体。譬如树根是茎等依本。偈亦言。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言本字简前七识。识之一字简心所。言名言者。二字简善恶业种种。言种者简现行。简。   言由业所引等者。识种向上。有二功能。一生现行功能名总。二连持色心不断功能名别。今取此业所引之别功能。若是持戒业。感得识种向上长命功能。若是煞生业。感得识种向上短命功能。命取短功能。为命浊体。问命之长短。必藉现识。如何命浊体非业及现行。答业是傍招感了。更无作用。本藉识种生。故业及现行不取为浊体。若尔。许无作用。可言不取。既言傍招。又藉种生。应取能生功用。答种生现行以即不常种。乃任持一期。是取为命体。若尔果生感了。用无业种。名为有尽。名言现起。用无名言。应非无尽。答名言遇缘。即起种子。名为无尽。业种感了用萎。是故名为有尽。若尔。新业感名言用尽。名有尽。名有尽。定愿资旧业种子。是无尽。答名言再遇缘。亲辨果体。名无尽故。业虽熏发疏与力故。名有尽。准此一期色心种。如发心和上。能生现行功能。如剃头和上。速持功能。如依止阇梨(皆依种子上次第说文)。   言善业力(至)所感者。人天身事须善业力招感。但一刹感了。更不管向上相貌好丑寿命短长。须是别报业也。若是持斋持戒。别报善业力强。感得识种向上长分限。如今善业。见被煞生业间杂。令善业力弱。煞生业强故。感得命根向上短分限。名命浊。问何以能知煞生命短。答金光明言。不害众生。及施于饮食。由斯二种因。得寿命长远。此说别报。由煞感。非言总报也。以人中总报招故。问若短命浊者。地狱命长。应非是浊。答地狱中虽长。一日一夜万死万生。由斯义故。亦得名浊。   言不识父母等者。非眼不识。但不知恩德。不生敬心。即名不识。   言不识沙门者。不知有大利益。有戒定慧息恶之义。   言婆罗门者。净行义。及宗长族尊者。同姓为宗。不□姓为族。此但约一义增胜处说。若约别义说。同姓亦得名。如世七族九族伯叔之类名尊。兄弟之类名长。宗者。本也尊也。唯取同姓。春秋云。同姓宗盟。异姓后族。族类也种也。本同根摄。分流有殊。如胡与陈王。与郭等。春秋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言不修义理者。义谓义利。理谓道理。不修人义礼智信。名不修义理。不怖不畏今世恶业。同不怖不畏后世恶业果。名有情浊。   言虽第八识等者。论云。此识定为界趣生体。大论云。谓诸贤圣如实了知。唯有此法。更无余故。问有情即第八识。何故取五蕰假者。为有情浊耶。答今说由近恶外缘。所造不善业。是五蕰假者。故举五蕰。为有情浊。若出有情体。唯第八识。若拟立浊。事须五蕰身即一蕰身。即一蕰五蕰种现别也。   言增非法者。不念起处起贪。简要云。二意。一云。惠他刀剑。遣人煞生。共他分食。二者。谓于自身悭惜钱财。不施人刀剑器仗。亦名非法贪。   言摄受耶法者。耶人教法。外道教法故。   言除见五者。若尔。前言摄受耶法。耶法岂非五见。答彼意言。因烦恼方能摄受。取彼烦恼。不取所指之耶见。   言此非法贪者。今详三乘善法欲。有类于贪。异此总名非此法贪。俗解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而不处。即名非法贪也。   言性数习者。此即起烦恼。缘杂习有三。一者。一切烦恼随眠未永断故。二顺烦恼法现在前故。三不正思惟现前起故。大论有六。一由所依故。即种子。二所缘故。三亲近恶友故。四耶教。五数习。六作意。即不如理作意也。三相摄。三中第一摄六中第一。第二摄六中第四。第三摄六中后一。   言法坏法没者。问法若坏没。佛宁出世。若不坏没。何名为浊。而言佛出五浊耶。答二解。一世间人义礼智亦名正法。如此正法不行。名法坏法没。问未法坏法没时。早有邪见。如何事须待法坏法没时。方立见浊。答约增相说。亦约极处说。据实。佛在日诸外道等种种邪见。亦合名见浊。以佛在日邪见相不增故也。今约佛灭后邪见相增处。名见浊也。法坏法没。其实亦未没。若实坏实没。直至当来人寿六万岁时也。   言像法渐者。辨云。非是正法像之像。正是像似法相似义边。名像。假托三宝。诳戒生灵渐之时。当尔之时。即名为见浊。今详前佛所有正法。并已坏没。像似之法。渐渐而起。乃至未诸等。并是邪见转盛之时。九十六种外道。渐渐而多。此时如来方出于世。如冷荼社。是也。剃头披袈裟。邪生见故。   言饥馑劫等者。问三灾何时起。答初从八万岁。减至三十岁。遇饥馑劫。由生猒心。暂时不减。又造恶业不息。后还劫减。至二十岁。遇疾病劫。减至十岁。遇刀兵也。问何时止。答俱舍云。刀疾饥。如次七日月互止。尔雅言。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果不熟曰荒。暂曰疾。重曰病。夫子有疾。子路请祷。刀兵者。刀体则是兵。故老君言。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日而由之。即弓刀戎戟等。并名兵也。劫浊有三种受用退减。一饮食受用退减。不识粳粮粟麦。唯食稊稗等。二衣服受用退减。不识绫罗绵彩。唯衣毛褐。唯有䥫木。无金银等宝。三所依受用退。谓身形短小。极长一尺。围有六寸。   言此以色蕰等者。克体。饥馑疫病。唯五境中触处。假色为体。二眷属体者。谓三灾起时。第一饥馑劫。以触广为体。第二疫病劫。亦以触广为体。若取非人吐气。兼能吐毒气。有情通五蕰。第三刀兵体者。金云。三灾俱通色蕰。然刀兵色香味触四尘为体。余三灾唯解尘收。若兼能持刀剑人。亦通五蕰为体。饥病触尘为体。言眷属通五蕰。无色四蕰。色界五蕰立。问灾不通无色。劫体宁言四蕰。答以饥等属劫故。今辨劫不言饥等。假如五蕰。即得通上界也。问此三灾人死。而生何处。答起世言。饥馑死者多生饿鬼。疫病死者多生天上。刀兵死者多生地狱。   言对治者。古人解。悉者通也。坛者施也。通以诸法施诸有情。此非也。   言悉坛者宗也。瑜伽云。梵言应悉坛多也。智度论云。悉坛略也。此间疏文依智论。云悉坛。悉坛者宗义。四种法所宗各别。一一能对治五浊也。此总摄十二分教经。八万四千法藏。   言一世界悉者。简要云。则是治所猒境。   言二各各者。即是正所治病。   言三对治者。则是能治之道。   言四第一者。即是所证理。   言劫浊众生浊者。世界者。则世间之异名。世间有二。一器世间。二众生世间。若劫浊则是器也。世间悉坛治之。若众生浊。即是有情世间悉坛治之。一个世间悉坛。能治二浊。令诚知器及众生。犹如于车辕辐辋轴。众缘和合而有故。皆是假和合成立。令众生知。不于器世及有情世界而生贪着。但能识知世间。是约则永离二浊劫。与众生。二种别故。离众生浊时。亦离劫浊也。便能进善破恶。生于净土。   言猒怖等者。化度云。施食免饥。施药免病。起悲免刀。随应治之。离三灾也。   言苦为人悉坛者。能治命浊。摄云所化众生。根性不同。别别治之。故名。若多贪众生。不净观治之。多嗔众生慈悲。多痴因缘。此有三种。凡夫有漏善得有漏果。得世间长命。治世间短命。二三乘人修出世间善。感得无漏果。得出世间长命。治世间短命。   言识知者。善业能于人中。总报果。行不煞等。即别报命长。意云。由为说彼人天乘法。方能知识。由善业等招故。说为彼对除等法。   言烦恼浊见等者。有漏道无漏道为能对治。对治烦恼及浊不起。正得对治之名。问前二悉坛何故不定对治之名。答糅云。前二但是对治之方便。今此是无漏圣道。真是对治也。   言便除生死者。此据离分段生死。名命浊。若变易生死。命非浊故。   言修习随应者。如贪行者。作不净观治之等。又分别者。见道智治之。俱生者。修道无分别智治之。   言由悉坛破等者。谓一切法法性离言。不可分别。名第一义。   言痴立者。牟尼云。减是痴。不减名立。或可不意业。名痴。或苦立故名立。痴则不用。立则存着也。   言何故唯立五者。问意何故不增至六。减至四。唯立五浊耶。   言答众生有二等者。一在家俗人根钝故。身中所起烦恼。总名烦恼浊。二出家外道根利故。身中所起烦恼。总名见浊。约人说也。   言又诸钝惑等者。如贪等名钝。见等名利。大宅中钝配怪鸟毒虫。利配灵神异鬼。约法说也。   言由此二因等者。摄云。能感之因有二。共招果。名合也。所感果分内外。则名离。此解因上说离也。此是诸抄尽作此解。今者离合皆向果上说也。离者。内果外果。名离也。合者。内果唯一。外果亦一。名合也。次下解离合。据因有二。内外之果。亦合有二。由内果合故。但立二众生浊。由外果合故。但立一劫浊也。所以分明言。得当果时。离合不同故。合字不得向因上说也。   言二内果者。令彼二因所感内身之果。烦恼及见名二因。合二因共感一介内果。名众生浊。合二因共感一介外果。名劫浊。果体是一。对二因说。名合不同。内果各别。名离不同。牟云。烦恼及见。但是其或因或造业。方能招彼内外二果。   言劫谓时分者。通难。难云。劫既是时。如何取器界以劫浊。答疏言。劫谓时分等。   言此恶众生者。结前众生浊。   言及与外者。结劫浊。此上别结也。   言虽复总陈者。即是众生浊劫浊合结也。   言未辨者。问何名命浊。答疏言。未辨何者等。此三众生浊劫命浊是果。烦恼浊见浊是因。因之与果。故立五浊。更增减也。   言或内恶果等者。此二是恶果。向前烦恼浊见浊是恶因。由有此恶因果故。立众生浊。无增减也。   言恶因果者。第二解也。钝利二惑所感内外二种恶果。由谁而有。即是众生也。苦谛身中。造集谛故。   言由此五浊据等者。问有圣教说十二浊。此中何故唯五耶。答疏言由此等。结前五种不增不减意。今生猒故。亦即生后问答之由。答中二意。一义不得立。二立亦无失。   言问何故惑等者。意言何故惑业苦三。皆是障开。或为见浊烦恼浊耶。又苦果向上开三浊。众生浊命劫浊俱是苦果向上立也。何故业亦是障收。不立业浊耶。答疏言。答障是碍义。三种总是障。总能障圣道。若论浊者。滓秽义微。故不立浊也。微由小也。隐也无也。唯有障义。无滓秽义。故不立浊。   言又劫中等者。刀兵互相煞害。死入地狱。由冥起此恶业。亦即业浊。问何不立业浊。答据实理。业是刀兵。亦合是业浊。三之中。唯摄得刀兵。余二不尽。今言劫浊三皆摄。从宽为名。但立劫浊也。   言亦无爽者。意道立亦得也。简要问。未知何业生。此三中。若经中说。夺他饮食不矜贫苦。生饥馑劫中。见病不救。生疫病劫中。好煞众生。多生刀兵劫中。人心最恶。草木化成刀剑也。   言相摄者。问萨遮尼乾子经说有十二浊。此经说五浊。相摄如何。答疏言萨遮尼等。问何名十二浊。答萨遮尼乾子经。说他受用净土有十二种。清净化土。形对他受用土无处。便立浊也。不同他土中此十二种事。彼说名清净。即说此化土中。中名之为浊。   言示现者。此十二种中皆有。示现字有二意。一者。浊本来有。众生不知。佛晓示令知。示者晓示。现谓显示现也。二者。此大小化土。望佛所居。纯净无漏。假现秽相。所变同能变。若望如来说。总是无漏。为教化众生或净或秽。皆是示现有也。劫名浊。经言。诸佛出于五浊恶世。又云。劫浊乱时。众生垢重。净土中无三灾。唯清净。化土中有三灾劫。故立浊也。如来示现。令众生知。名示现劫浊也。彼经言。彼土众生。毕竟能清净劫。故离诸劫浊。   言示现时浊者。化土中有三灾化。佛法不行故。失时节故。失者抛掷义。三坏时不可说法化人。故名失时。不如报土中无三灾。一切时中。常行教化。名不失时。无时浊也。问时劫二浊何别。答此二虽同。然据劫减。即名劫浊。佛法不行。名为时浊也。经言。彼土众生毕竟能成最胜妙时。诸佛说法。不失时故。牟云。报土既无劫浊。一切时中常行教。犹如人言。不抛于时。化土中既有劫浊。三宝起已。不是如来说法时。名失于时。犹如人言枉弃时日。名为失时。   言三示现众生者。报土中唯有大乘根气。一生补处菩萨听受正法。无有忘失。故不立浊。化土中有三乘。根。众生差别。恶生难化。故名众生浊。经言。彼土众生毕竟能成胜妙法器。受佛受。无众生浊。   言四示现烦恼浊者。净土中菩萨烦恼不起。不立烦恼浊。化土中众生起烦恼。立浊。二化佛为爱语罗睺。叱呵调达。佛菩萨示现有也。   言五示现命者。报土中菩萨命自长远。不可计数。化土中非想地。极长八万劫。对净土亦名寿命短促。故无命浊也。   言六示现三业差别浊者。净土众生能成最胜妙乘。能以一乘。证于佛果。化土中有三乘差别。故立浊也。   言七示现不净者。净土中无有不净砂砾等相。纯净无漏所感故。化土中螺髻梵王见此界。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见。如瓦砾不净相。   言八示现难者。净土中菩萨如调慧马。触毛即能随顺。故不立浊。化土中如提婆达多善星比丘等。众生难化。故立浊也。经言。毕竟能成如来正教。无诸一切外道邪法。无难化众生浊。   言九示现说者。净土中众生无谄曲。离于烦恼。无种种烦恼浊。化土中烦恼。通于不善性有覆性。   言十示现外者。净土中众生毕竟能成无垢功德。离于外道乱浊。他土中。此间火秡呼烟反木护。名外道。若论乱浊。则是西国九十六种外道互相非行。名外道乱浊也。   言十一示现魔者。净土中唯有菩萨。毕竟能成诸圣人法。其中常有胜福田众。无魔浊也。化土中第六他化自在天子。常造恶业。破坏正法。名魔浊也。   言十二示现魔业。若直说魔。即第十一魔浊。若更起作申障碍佛法。即是魔业浊。彼经言。彼国众生毕竟能成胜妙道场。过去诸佛于中成道。不同化土中欲成道时。菩提树下有魔业浊也。摄云。第四烦恼浊。第九种种烦恼浊。总别已弘。第三示现众生浊。第八难化众生浊。望善法器。及离恶缘。以为差别(上引十二浊。下可释前所由之也)。   言皆是出世功德者。问只如释迦佛所居。即合是净土。何故住砂砾等秽相耶。答此是诸佛方便示现而有。问既是方便示现而有。何故立浊。答望众生业力所成名浊。若约佛名示现。亦不相违。唯识云。无漏识上所变现者。同能变识俱善。是无漏有漏识上。所变现者。同能变识。皆是有漏。此说影像。若据本质。如来所变。尽皆无漏。随彼十地菩萨。五八识及七地已前有漏之心。菩萨后得有漏心所变之者。皆是有漏。今约本质。故言皆是出世功德等。问无漏之识所变土。相望三料法。为异为同。答论云。蕰等识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缘。杂引生故。此如前等。如第八净识变身土时。能变之识。识蕰所收。所变相分。即通五蕰。处界亦尔。若有漏变善等。识相亦不同也。如缘虚空及香味等。所变相分。虽是无记。能变之心。通三性故。   言如是过失者。即以浊名。名为过失。令生猒故。得利益名。   言虽言示现者。问如十二浊中第二第六浊。三乘浊可言示现。除之十种。何名示现。答疏言。虽业等者。清净也准此示现者。化现解脱。   言十二浊唯大乘者。简要云。化土身有二。一者化净土。二者化秽土。净即胜。秽土即劣。净土胜。唯大乘有。秽土劣故。通大小乘。有净土示现。立十二浊。秽土实报。故立五浊也。   言开合者。开立十二浊。若合故立五浊。   言门乃通者。意云。合依通立。彼经唯依大乘也。问劫增或轻命不至短。皆非是浊。云何相摄。答增相说劫初等时。不名浊也。或浊劫名同故。故相摄也。   言其劫及时者。相摄。将十二浊与五浊相摄。问十二浊是净土中示现。五浊是秽中实报也。净土即权。秽土即权实。既殊。如何相摄。答若于佛净土中施设者。即示现中收。若于秽土中对凡夫设者。即实报中摄。开合既由佛。设相摄故。体无差也。劫浊。约三灾向上。立劫浊也。时浊者。时无别时。约法以辨。故于劫浊中。摄时也。   言众生及难化者。唯言众生。但是非法器。兼言难化众生。更受邪法。   言烦恼及说种种者。前明烦恼。名烦恼浊。后别举烦恼。名种种烦恼浊。命即命浊。外道乱。即五见中见浊。此八即五浊摄。   言余之四种者。第六三乘差别。第七不净国土。第十一魔。第十二魔业。此四浊非五浊摄也。义不相应也。   言五浊据胜者。通妨。问五浊与十二浊何别。答疏言五浊等。三意。一据胜。二唯实。三杂染。杂染中烦恼浊道有覆性不善性。如命浊。唯无记性。通三性也。   言十二浊通能化等者。章破云。三乘差别。不净国土为能化。魔及魔业等能为障。问何故不净国土为能化。答维摩经言。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路言。或十二浊中。第一劫浊。第二时浊。第四烦恼浊。第五命浊。第七不净国土。第九种种烦恼。并后魔及魔业等。并名能障。第六三乘差别。唯能化也。第三众生及难化众生。第十外道乱。三浊名所化。五浊唯实。不与十二浊相摄。五蕰不约能障能化。故不相摄也。   言五浊中无见者。立业浊也。就业中通总报为身等三业。乃至饥馑疫病刀兵。若别总合为一个业浊。又烦恼利钝不同。总合一个烦恼浊。此二浊是因也。   言果中分者。果中有三浊。一正报体。命浊。二内报体异熟果。谓众生浊。三外果体。即劫浊。是名土浊。问何故五浊合因开果耶。且合因者。因中烦恼有多种。又业有多种。合名烦恼浊。及业浊故。名合因也。问言果者一个总报。果上开为三个浊。劫众生命也。答浊是滓秽义。故合因开果也。   言障据类同者。通妨。问何故三障合果开因耶。三障即烦恼业报也。且合果者。果中唯立一个报障也。且开因者。因中立烦恼障。及业障名开。答疏言障据等。问何名类同。答烦恼与五见。或类同。同立烦恼障。饥馑刀兵身等三业。思能造作。造作类同。总为业障也。又众生及命。因果类同。立报障或云。障中有四。何故三障。即虽为五浊。浊即业烦恼。即烦恼余三。即报法障。何不立浊中也。答疏言障据至或并法等。意者三障立浊相。显令猒法障。浊义微故。故不立浊也。   言或合或开等者。此经开烦恼障为二浊。毗尼母经即合彼。毗尼母经更开出业浊。此经但合烦恼也。故或开合等。   言不欲浊者。不乐欲修行善事。正是障化精进。   言威仪者。如戒中言。疏行调譬威仪不正。障他持律。微细威仪。如袈裟遍副膊。仍新方裙。着[宋-木+戈]褊衫。犹净单衣之上被着袈裟。是威仪浊也。三盖盖者。即五盖。一贪欲盖。障出家持戒行。二嗔恚盖。障行慈悲心。三惛沉睡眠盖。障于定故。四掉举恶作盖。障于慧故。五疑盖。障于舍。亦障戒定慧三学也。   言曰异想者。修习善法。无志性故。   言不足功德者。功德实未足。于小善向上生满足心。名不足功德浊。正向长时修行万善功德也。   言六痴浊者。谓愚痴故。正障于慧。   言此唯据者。意言此唯据众生恶行。以立六浊。不同前五浊通依三灾。命根及时等诸法。向上立。便是余法也。又只此六浊。正障六度。行障果也。   言离懈怠者。对治不欲浊。   言严故者。严谓严肃。行住坐卧威仪。奇来严肃。对治恶威仪浊。   言净故者。修净三乘。对治五盖。以三学具故。故对治五盖也。   言坚固者。对治异想浊。谓妒胜心能破坏盖法障。修习四无量四摄等行。若修善时。其心坚固。即能对治诸异想也。   言功德具足者。对治不足功德浊。   言智具足者。对治愚痴浊。简要云。六浊。云即六弊。   言此六所治者。一布施。离于懈怠。治不欲浊。二持戒。威仪严肃。持毁禁浊。三者忍辱。其心净故。能治嗔浊。四者精进。其心坚固。能治懈怠。五者禅定功德具足。能治散乱不具足功德浊。六者智慧具足故。能对治愚痴故。   言不须和会者。不须将能治所治和会。俱通障。度行即得。问浊有五种十二种。此问何故偏对治六种。答此问但依所对治向上立六浊。不须将六浊五浊十二浊和会也。   言法尔者。意明佛出世意。因前有难言。佛于何时。先权后实说。答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以先权后实也。此问解彼处经意。法尔佛出。必五浊时出。出者必先权后实说也。   言问何因弥勒等者。此中意者。因论中减劫佛兴世。劫增轮王出生得。得向下诸问答也。问有两重问。今当第一问。   言答愿力异者。如经中说。弥勒过去于劫减时。逢佛发愿。愿于减时。成佛出世。释迦过去至百岁时。逢佛发愿。愿同彼时出世。故言愿力异。其实皆由众生所感根熟。即出世也。问何故弥勒释迦劫减时出耶。答二佛俱是浊劫世。即减劫也。   言并化三乘者。问两个佛要总向减劫出。不向增劫出耶。答疏言。并他三乘等。所以同向减劫出。有二意。此二佛各随愿力。初减后减不同。二者。所度众生根熟时节不同。减能化之佛。初减后减。出世不同也。问华光如来既说三乘。岂出浊世。答彼愿力说三乘法。所例也。   言诸报佛等者。若法身佛及自受用身佛。恒居净土。自然法身。不可更论出世时节也。若他受用佛亦出劫增也。及佛者。即是大化身佛。唯教化四加行位菩萨。亦通劫增时出。问何以如此。答不化二乘初权后实。未必浊时佛方出世也。若化二乘初权后实。事须减劫五浊兴时出也。   言此言浊者。问百岁之时。可言浊世。人寿八万岁。宁言浊世也。答疏言此言等。意言初人减劫。渐向五浊。亦名浊也。   言问若劫减时等者。问中乍似迷人。问有三意。一问法尔佛减劫出行故。弥勒与穰佉相见。穰佉是轮王。事须增劫出。弥勒是化佛。事须减劫出。二问如释迦不出家。当为金轮王。轮王如何减劫出现。三问如灯明佛□法。出于浊世。即是减劫。如何有八王子作轮王。亦生减劫也。答疏言答穰佉等。缘轮王命长。古着劫减。故逢弥勒。如两个师僧。一个白月十五日。投等中宿。又一个十六日来。前来者。至十六日不去。与后来者相逢也。世界增至八万岁。轮王便出。寿命八万岁未终。遇着世界劫减至四千岁。弥勒下生。乃是轮王命长。与佛相见。   言又佛不出家等者。答第二问也。意明劫减无轮王出。故说应作非定作也。今明释迦牟尼佛是刹利种。令作轮王。又即轮王相好福德。出家成道。遇着劫减。若不出家。但是应作。非定作也。问释迦佛不出家。应为轮王者。如何言舍轮王位出家。答亦得名舍应作。如有一个人得及第了。应答作官。后不作官。出家去。虽不道作官。亦名舍官。   言灯明八子者。答第三问也。前释迦佛。亦是具彼相好福德。应合作不作也。   言彼是报佛等者。问若尔应作违他经文。经言。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又言。悉舍王位等。道理中间。终不离难。答彼是报佛身等。作第二解。前来依他佛解。今依报佛解。灯明是报佛。有子为轮王。亦不妨。章敬云。报土轮王与佛同世。亦无有失。若灯明是报佛。只如登地报佛。王百三千大千世界。一世界有万亿四洲。何以妨子得作轮王各领四天下。前解应作。后解实作也。   言此说金轮者。约金轮者。约金轮者。约金轮王义说也。   言银铜铁者。除三轮王减劫亦出也。问阿那个轮王减劫时出。答疏言。以无忧王等。是减劫时。百年铁轮王出也。有解云。是铁轮王之类。非正轮王。轮王须行十善。行恶故。虽有此理。然违经文。如音王经说。得佛悬记。当为四天下轮。不可判言非轮王摄。初虽行恶。后却行善也。   经云如是舍利弗(至)分别说三者。如是二字。指前五浊也。问佛既劫减浊世出。何不但与说大乘。何要先权后实说耶。答经云。众生垢重。有六垢故。求说□□不得。所以先权后实说也。   经云劫浊者。修前五浊中劫浊。   言劫浊乱时者。即是饥馑疫病刀兵起乱时也。   言众生垢重者。牒前众生浊。只缘垢重。所以立浊也。   言垢谓六垢等者。问何故不取根本烦恼。及以大随。及中随二。何故唯取此六种。名垢耶。答此之六种。起必粗猛。损自他。漏染增强。偏六为垢。余或不尔。故不立之。   言乐为损恼者。论云。云何为害。于诸有情。心无悲慜。损恼为性。能障不害逼恼为业。则嗔一分为体。   言由忿等者。论云。由不为先。坏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性。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由对现前。不饶益境。坟发为性。故结恨者。恶忿等。   言已追往恶者。忿恨为先。追触暴热。恨戾为性。能障不恨。蛆螫于他。   言为因买他等者。论云。谓曲者为网冒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为取他意。或藏己失。不任师友正教诲故。名谄。昔有长者。臣富多财。有一谄人。往行来谄。供给是使无不称心。乃至唾落。亦为除去。长者欢喜。数见优赠。此人遂富。后有一人。性本直。化渐富。遂学行谄。以性纯直。多不称心。见化前人。委曲随顺。后见长者。误落火炉。傍边看之。亦不复救。遇长者唾在地上。欲以脚差踏。即被前斥谄人得踏却。后时长者才欲颜𡃤。即在前立。长者唾未到地。又被前人空中接却。彼人要发。后时长者口欲动时。忽然举脚。就口上接踏。错踏口肤。一时随脚分裂。便被家人大小。儿云打我阿耶。孙子言打我阿翁。外生打我阿舅。妇侄儿等。众人共打此人。此人便死。长者惊惧。令以水淋之。良久乃活。空中有声诫曰。不修真实行。而行谄诳心。踏他唇口裂。只得冷水淋。   言为获利誉者。论云。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言贪痴二法者。谄诳名二。曲顺时宜。求财利等。以贪为体。不怖当苦。以痴为体。   言于自盛事者。论云。云何为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傲名憍。醉者醉放。大开眼不识人醉相似。以贪为体。   言悭贪嫉妒等者。问云何名悭。答疏言。耽着己得等。能障不悭。鄙畜为业。谓悭吝者。心多鄙涩。畜积财什。不能舍。故立为悭。   言于诸未得有及有具者。问云何名贪。答疏言于诸等。未得有者。即是当来果。三有之身。愿当来身。端正第一。有上起贪也。言有具。于来世庄园田宅舍。名有具也。即资身之具。   言悭虽即者。悭贪二种。为贫穷因。嫉妒二种。为下贱因。   言殉自者。词闰反。以生送死。作殉。以身从命。作殉。巡师宣令。作殉。今取殉以人送死。秦穆公三丈夫而殉葬。国人哀之。为贱黄鸟之诗。如春秋说。谓嫉妒者。闻见他荣。怀忧戚。不安隐故。   言嫉虽即者。问嫉妒何别。答疏言虽等。缘他正法。称疾。即是缘他人身中学问道德。名嫉。缘他人荣乐名利。称妒。即乘肥衣轻也。忌他外相。称妒。见他人身中有书诗道德。名嫉。见他美色。曰妒也。   言由具二义等者。一是一□□。故杂集云。贪等六。或体是根本。能生他故。于中分□□□忿等故。忿等缘藉。方能生故。不名根本故。忿等二十名随。不能生他故。故不名根本。若尔。慢等应名不善根。根本惑故。如贪等。答二遍六识故。故论云。藏识全无。末那具四。意识具有。五识唯三。然五识若依本位。唯俱生贪等三。若由意识引生。亦通分别。   言生恶缘者。能与一切不善法为根。生长恶法也。亦名三毒所。名三黑阇。翳处自法故。亦名三株坑。根深难破也。   言亦即烦恼浊者。以前解悭贪嫉妒。为烦恼浊。故言唯说三浊。不说见命浊者。劫浊增时。人命短故。便摄一切烦恼故。唯牒前三浊也。经言。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又经言。小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又言。羊车鹿车。为求牛车。出于火宅。   言下释第二疑者。论处。问言何知增上慢。疑在论文。答词在经中。世尊止云。舍利弗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至增上慢比丘。将坠于大坑。又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问世尊总未与他说。争知他生疑不信。又云何知他是增上慢人。面孔横样一种。他家自不言是增上慢人。答世尊说有二义。一自谓得圣果。二不闻不知如来化菩萨事于事。此二事向上验取。则知相貌亦别。且第一义。经言。舍利弗。若我弟子。此凡夫弟子。复云。非弟子。即是非圣。二乘弟子。经是自谓圣弟子也。此第一义。缘自谓阿罗汉辟支佛。将真二圣弟子验着。始知是增上慢。第二义。谓不闻不知诸佛如来化菩萨事。不闻不知者。显如来不为说也。只缘他自谓是阿罗汉是辟支佛以不为。所以不闻不知也。   言诸佛如来化菩萨事者。即是不闻道二乘不定性回心。当来作佛。不知道二乘是权。   经言此非佛弟子者。非圣弟子。若总而言之。一切众生。皆佛弟子。今言非佛弟子。非得圣弟子。世尊道。若是我圣弟子。无自谓有得也。既有自谓得者。经言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此名非真二圣相。反显是增上慢人(上解经下消疏)。疏中意却背也。失说真二圣相为本。显不具此真圣弟子功德。即是非二具二圣相。先说真圣相。反显非真二圣相。犹如欲说小人行。当先说君子行。当但知无君子行。当便是小人也。   言如来既不为增上慢人(至)是增上慢者。此即论家问意。   言声闻辟支佛(至)多不愚法者。疏引经意。答前问意。问若定性声闻决定不愚法。何故疏中言多不愚法。答初逢佛闻法。尚自愚法。后渐不愚。初愚后不愚。名多不愚也。亦有一类究竟。不愚名多也。   言其不定性等者。疏置可言简已回心者。   言不问近远者。辨云。近谓遇佛。远谓不遇佛。若是不定性遇佛。必须回心。无容彼类有趣寂者。瑜伽十八说。回向菩提声闻。因缘力故。乘无上乘。不求下劣。而入涅槃者。诸佛菩萨无处无容。如是放逸弃舍于彼。定无是处。糅云。得二乘果已便回心。名近。得果已后。更经四十五十年。方回心者。名远。或遇今佛。名近。遇未来弥勒佛。名远。经即真言。疏兼反显(上来皆解非真二圣相)。   言故名自谓者。自谓。是真二圣。而得遇佛。都不闻知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前三果人即是。上句经文。亦无真二圣。下句经文。即是阿罗汉。非辟支佛。显是后圣(上正解非真二圣也)。   经文舍利弗是诸比丘(至)增上慢人者。是诸比丘者。指前非真二圣。故言是诸也。前显非真二圣相。此下一唱。显增上慢者相。前唱标文。此唱□□糅云。前唱非真二圣中。答我弟子自谓是阿罗汉。阿罗汉人。诸漏已尽。将谓是我生已尽。集谛智。是最后身。即是不受后有。苦谛智。究竟涅槃者。所作已办。灭谛智。不复志求。梵行已立。道谛智。心中不肯信向大乘。是增上慢也。   言结成二圣相者。即定性声闻缘觉。是一圣也。不定性声闻缘觉。是一圣也。准疏主科文。结前二圣文。若论经意。此问是释前显标文中不闻不知诸佛如来化菩萨事也。经言所以者何。徴词也。世尊争知他不闻不知化菩萨事。是增上慢人相耶。争得知不是定性声闻愚法者。若定性愚法。亦不闻不知化菩萨事。何以定知化是增上慢人耶。世尊答曰。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若是圣弟子趣寂者。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不信二乘权一乘实。无有是处。若不定性实声闻弟子。如来必为说一乘。即是闻知化菩萨事。所以知不是圣子。决定是增上慢人也(上消经意了)。   言但是真圣(至)不愚法人者。问若遇佛是不愚法。何故言多。答多字简一分不遇佛愚法者。故言多也。不定种性。理合道理也。理合依信修学。定性声闻道理合依信。名理信也。   言其趣寂者。证者达也。问世尊道若是真圣趣寂。无有不信者。如何世尊言。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反道疑生。名损惊怖耶。答初闻大乘化菩萨事。初闻生疑。名反道疑生。品此疑心。名损也。初闻有损。后必信之。成不愚法也。惊怖初文。不愚法初后文。问何故前言。二乘之人执自究竟无入涅槃者。若信大乘不执自果故。答初未自入证大乘道理。所以未生定信。名损惊怖。反自道疑生。今约后时利根之者。信有大乘无上。成不愚法故。   言信此法者。方成真二圣也。摄云。问言疑自果。名损惊怖。不言信大乘。今何故。言初由未信。名损惊怖。答疏有两意。为疑自果。及不信大乘。前后两处。各申一文。故言其趣寂等。或可前言疑自果。不言放大乘生信。亦不相违。更解即为未解大乘。故初于自生疑。今闻佛说。反照自心。故无疑也。而绮互说也(二疑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十九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经云除佛灭度后者。世尊化得定性人。可成堪说法。世尊化定性声闻不得。何成堪说法。又世尊化得增上慢。即成堪说法。化他增上慢人不得。如何堪说耶。今此第三疑中。定性声闻有二类。一者愚法。二者不愚法。今此论家偏约一分愚法者。为问经中。答言。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释迦已入灭去。当来弥勒未下生。两盈中间不遇我。即教化不得。若遇于我。或遇当来弥勒佛。在无一有化不得。是故我不成不堪说法人。问增上慢人对人对佛起去。岂道现前无佛。答有二解。一云。准宝箧经及善住天子问经。五千人暂时起去。后时再来。佛便化得。二云。为根未熟故不堪化。自是朽木不可凋也。现在为根生。根生不堪化。根熟在当来。弥勒即能化。是故我亦成就堪说法人也。问释迦入灭。弥勒下生。五千之辈根熟。是他弥勒教化。如何释迦成堪说法人耶。答佛佛道同。亦成我化。寿量品云。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问于中佛出世。名字各各不同。岂有总是世尊身。答或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也(上消经了)。   言云何堪说者。论家徴。论云。谓有疑云。从佛闻法而起谤心者。此指定性声闻。其实亦兼增上慢人。此谤不是邪见谤。但是执他为非也。但是不信。非是邪见谤也。   言此意说言等者。但说趣寂。其实亦兼增上慢者。论据趣寂中而有一分愚法也。七十八云。一向趣寂声闻。谓从本来是寂极微劣慈悲种姓故。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故。于生死苦。极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乐毕竟。不能趣大菩提。此名趣寂定姓声闻。既不闻知化菩萨事。即是愚法。问二圣惑断。云何起谤。答执自非他。即名为谤。不要耶见而起谤心。纵是邪见。亦所知法摄。亦不招生故。其实亦兼增上慢者。闻起谤心。即前唱二甚深。五千之辈便言。佛说一解脱义等。即是谤也。疏且依趣寂解也。其趣寂者。多不愚法。若愚法者。亦不闻知化菩萨事。即是愚法。何故世尊不成不堪说法人。所以疏云翻结之曰徴词也。   言故佛答言者。意言我入涅槃去。当来弥勒未下生。中间两盈教化不得有愚法者。我在必无也。即是约佛在日。其趣寂者多不愚法也。若愚法者亦不闻知化菩萨事。问声闻回心名菩萨否。答深密云。我终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者。当坐道场。皆得无上正等菩提。是故一向趣寂声闻。若回心向菩萨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   经云所以者。释前标经家徴也。   经言佛灭度后如是(至)难得者。答也。世尊在日尚自化不得也。况灭度后。   言以无良缘者。意言佛在尚须根熟。何况灭度后无佛为缘。   言此等经受持者。问解何义。答解二乘是权。一乘是实。不定性人当来成佛。维摩方等会下。赞叹菩萨。毁责声闻。声闻之人永非法器。犹如燋谷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又四十年前说有三乘。法华会上唯一无二乘难解。故云解义者难得。不解我意故。即化菩萨事也。又云。解义即是不愚法也。设遇于佛。其根未熟。而愚法者。亦不能知化菩萨事也。自阙因力故。是此中意。钝根即不知。   经云若遇余佛决了者。问世尊灭度后有根熟者。如何得解此经义耶。答经云。言若遇等。问若遇余佛。是他余佛化。何关释迦事。答他身即是我身也。若遇余者。离自身外。名之为余。当来弥勒。是释迦之余。或更有他方佛化来。亦名余。或释迦潜形密诱化。亦名余也。问此不定性声闻。如来涅槃后弥勒未下生。得无学果。两盈中间悬远。如何留身待得弥勒。且分段身得无学果。久留不得。答入灭尽定。定不折寿。如大迦叶留身久住也。问利根罗汉可入灭定。钝根罗汉入灭定不得如何。答化有二种。显化。二隐密化。即是随类化也。如来为大段众生。八相成道不可故。为一人两人。所以潜形密诱随类化。又以神通力接引来。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相入于涅槃。以神通力接。令生彼国遇佛也。第二意不要令生彼国。但以神通力。直接引此肉身。将向他方闻法华经亦得。如大目乾连。至野马世界。假佛神力。或即如来现同类身处修行。方便诱引。令定性者不遇法。不定性回心向大也。问设使不定性声闻。忽然显化密化总不逢。为复回心。为复入无余。设尔何失。答二俱有过。既有种性。何入无余。若入无余。即玉石俱焚。即有有性不成之失。反应无性有性耶。若不入。现前无佛根熟如何。答事须回心。一者。见回心教。二者。种性所排也(上消经了)。   言此愚法者。若至不堪说者。此偏结前定性不遇法定性趣寂者。若遇我者。必能闻知化菩萨事。若不逢佛。即不闻知。是故我今亦成堪说法人也。   言故瑜伽云若已等者。证成不愚法也。问入灭尽定人。依何界而入。答愚法者。初起在人中。后起唯色界。生无色不入灭定。不信有藏识。畏断灭故。若不愚法者后起通上二界。信有藏识。不忧断灭故。   言建立者。信有义说赖耶教。名为建立。今信有藏识。例于一乘。令于一乘教上不愚法。故引此意证信者。是不愚法也。   言或复此疑者。前约趣寂解。此约增上慢人解。意云。既有增上慢人起去。云何堪成说法人耶。   言我必得者。相国云。增上慢人。创会根生未堪闻法。席将罢唱。重得闻经。不久还来。志能化得。唯即此散席已后。未灭度来。于余会中。而能化得。问何以得知。故善住天子经宝箧经皆说(前已说了)。或不乃根未熟故。所以不及。若遇余佛根熟。即闻化利事。同亦非不堪也(三了下四)。   言前说法异今说等者。初说三乘。后说一乘。前说法异。后说法异。岂不成妄语人也。等经言。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至唯一佛乘。疏答言。佛答言。我已至未到等。我曾证去来。四十年前证达众生根性。有爱小乘。与说小乘。有乐大乘。与说大乘。随三乘根。说三乘教。四十年后说一乘教。悟一乘理。将教就理。故说一乘。言证解者。即一乘三乘根性异道理也(六重)。为顿为说一。为渐说三。为定性说三。为不定性说一。为愚说三。不愚法说一。说一约成就。说三约未回心。说一约理果。说三约教行。说一将教就理。说三将教就根也。   言行位未到者。未行一乘。名行未到。或即回心。八万劫等。为行位未到也。未至十信。名位未到。   言但当一心者。汝创发心。未知一乘之法。先权后实。初可信故。到十信初心。方信有大乘。不生疑惑。已前信未坚固。问初信与十信何别。答此约依佛生信。彼即自心生信。如初听人。且依说人生信。若久自解。又伏生信也。   言佛语无妄者。证说一乘三乘之所以也。有两缘。一据理极。唯一法身同故。二约不定性。究意为论。即十义中。第六法等。故由不定种性。诸佛说一乘也。故前结云。无二乘故。唯有一乘故。佛语无妄也。   言故般若论云等者。证佛语无妄。彼论有十八偈。弥勒菩萨造。天亲释彼偈云。实智及小乘。说摩诃衍法。及一切授记。以不虚说故。潞云。此经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一不妄说。菩萨名真语。以所说菩萨是真实故。二不妄说。小乘四谛是实语。谛者实义。苦实是苦。三不妄说。大乘名如语。以说大乘法宣如故。四不妄。受记不异。所说不改。问今此经所言无妄者。即当何语。答即彼如语及不异语。即不妄语。故说大乘也。或据彼四皆有不妄。即名不诳语也。今言无妄。亦即彼不诳摄。彼论不配不诳语也。   言已有定疑分等者。牒前料简。指四疑生处。此间四疑并不开。他定疑分中事。彼定疑分只从所证所说法。及能说法师功德上生也。因文便引来。非正要也。今于后定记分上。生得此疑。故有此语来。意显疑处与前各别也。意言前叹二深时。舍利弗等。于自所证。心生决定。闻佛所说。遂有疑生。经言。而今不知是义所趣等。   言于定记分等者。前云定记分有四。一决定心。二因授记。三取授记。四与授记。初决定心唱止为说之所由。因记但是止重请之所由。取记许为开释。与记正为陈说。   言于与记上生者。第一疑。佛于何出。此初疑。于与授记上生。论有六义。糅云。于遮文上生。以遮无二乘唯有一乘故。即是初说方便。后说真实。故有疑云。佛于何时中。作如是说。牟言。只为与授记。正是陈说。陈说初权后实之义。故总判为与记上生。若据文相。相生可尔。若依显说。第五依法上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皆先权后实说。众生疑云。为复一切佛。皆先权后实说。为复有不尔者。又前第二段说。初权依何等义。即今实故。总云与记上生。   言取记上生者。第二疑于取授记上生。取授记中有二。初许可摄授。经言。汝已殷勤三请等。后恶人退席。五千人等。即从坐起而礼佛而退。第二疑云。云何知是增上慢。唯于恶人退席起去上生也。不说不止决敕敬诺。   言因记上生者。定性声闻及增上慢。定记分中有四段文。决定心。因授记。取授记。与授记。决定心不配经文。通下文意。直至破四疑已来是。二因授记。重请之所由。三止之中配第二止。第三止名因授记。问何不取初止耶。答疏远故不取也。故唯取第二第三止文也。且第二止中。若约经文。定性与增上慢。总无明文。经言。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若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以此之故。只向惊疑两字向上。论主开出五惊怖。五中佛心决为利益二种人悔惊怖。多事惊怖。即是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也。余三损惊怖。诳惊怖。颠倒惊怖。非此所为也。问既不为损惊怖。即教化定性声闻不得。如何世尊成堪说法人。此是生疑处。故于因授记上生也。   言依后解亦取记者。最后一节疏文后解。即是前来结成经文处。即是疏言或复此疑非疑趣寂故。此第二疑中。有二疑中。有义损惊怖定性声闻。即因记上生。二增上慢人。即依取授记中。恶人退席上生。于一切上生者。此有二解。一解于与授记六段文上生。皆有破二会二也。遂有疑之前说三乘。后说一乘。先说权。后说实。前说法异。后说法异。云何世尊不成妄语。二指因授记。取授记。与授记三段文上生。皆说权实也。上来论科五分。初叹法胜妙分(尔时世尊下)。二叹法师功德分(吾从成佛已下)。三大众定疑分(尔时大众中有诸下)。四定记分(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下)。五断疑分(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下)。   言初颂颂增上慢者。且取记中二。初许可摄授。此中不颂。唯颂恶人退席。恶人退席中四。一起去。二不止。三快敕。四敬诺。余三文不颂。唯述起去。亦不同中有无不同。起去中标释标经。言说此语时。会中有至礼佛而退。释经云。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等。下释诵中。四行总述也。广略不同也。长行先说罪根。后说慢。偈中先说慢。后说罪根。前后不同也。   经言有怀增上慢等者。有我慢去。有卑慢去。有不信去。不必五千皆增上慢也。   言出家者。既有怀。有怀言于中亦有无增上慢者。何故出家之人起增上慢。答疏言。出家之人等。   言着我自恃者。问何故在俗男子起我慢。答疏言着我自等。出家之人心求道证。有增上慢。在家男子女人不求道证。着我强故。有我慢也。   言在俗女人者。在家女人不求道证。无增上慢。着我轻故无我慢。但是随顺夫朋。亦怀不信。夫唱妇随。朋党于夫也。易云。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妇是职衣一铃十语九令听。智论二十四说。若女得解脱涅槃。亦因男子女人无自然得道。   言犯戒覆罪法等者。三颂总述此辈罪根深重一句经文也。长行罪根唯匮法业。此中加犯戒覆罪。有无不同也。   经言于戒有缺漏者。金云。破戒有六事。一破少分修多分不修。二默自不修。教他修。三污见他不修而欢喜故。四属依他人方能修故。五食取为资生。六喻愚世间智者诃赞。问少分修属食。何名破戒。答属他非自心利湖邪命。又从多分。亦不相违也。问言怀见者。经但言戒。今何言见。答戒因于见起也。大乘正见正思惟为毂。语业等为辐。若破戒见不坏。其罪尚轻。广百论云。诸有愚痴人。障他真实见。无由生善趣。如何证涅槃。虽犯尸罗。不坏正见。可得涅槃。   言少犯等者。问何名缺漏。答疏言少犯等。二百五十戒中。犯三十五十个名缺。犯一百个二百个。名漏。缺即浅。漏即深。犹如器物。缺则堪用。漏则不堪用。又坏戒名缺。坏见名漏。   言或烦恼漏起者。结前于戒有缺漏也。   言仍不见觉者。结前不自见其过一句经也。   言自恃高心者。诸优婆塞我慢一句经也。   言戒中既除者。通妨。问增上慢者既得第四定。如何言犯戒。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答有二意。初戒中所除之增上慢者。而不犯。然律中说有二种人。一者。身是凡得四禅定。将谓是境不是二。境实心不实。如杀人作非人想简罪。三心境俱虚。大妄语人犯重罪。四心境俱实。非是妄语。自所得法实是无学。自心亦作无学解。唯第三句。是犯重罪也。增上慢者。既是初句。故不犯重也。俱是错计。此不犯妄语戒。不妨得四禅定名增上慢也。不曾得四禅定。又言我得阿罗汉果等。此犯大妄语戒。心境俱虚。便是尸罗不清净。兼不得四禅定。此名邪慢。不得名增上慢。二者。约二种别立。今云。五千之中。自有一类犯重者。未必属增上慢人。不尔。云何经言。罪根深重及增上慢。然此中增上慢。自有二类。一是得四禅定。将谓得果者。二是但于法上少得谓多得。即是增上慢。多得者谓增胜。胜上之法。疏中明者。约第一类说。疏中意缘前行言犯戒名缺漏。恐人错会。将谓增上人亦犯妄语戒故。此料简云。戒中既云除等。显增上慢不犯妄语戒也。   言今言犯戒者。决定不是犯根本戒。就僧残已下。不知是何戒。故言总想等。问增上慢人既不犯重戒。如何名缺漏。答安国言。犯小罪名缺。不好得空也。   言瑕者。深故不堪用也。   言玼者。玼则轻浅而堪用也。瑕音(胡加反)玉内有病也。   言犯戒亦尔者。身外有过。招世讥世讥嫌。外人见。故如玼。玼则玉外有病也。内身起过。外人不□瑕。瑕玉内有病也。人不知过深也。   言法之人者。问若是玉病字。何不从玉也。答疏言。法内之人等。意言法内之人有烦恼病。如玉内病。法喻双明也。   言籺者。糏也。摄云检字书。不见籺字。应依切中麧糏也屑(同呼呼)。汉书云。张良常食麧即麦。糏也。牟云。应为糩。误为籺也。化度合云。三乘之教如米外糠。一乘之教如糠外米。但得三乘之名。不知一乘之理。从所执得名也。今取五千之徒如糟如可弃也。舍利弗犹如清酒。有安神之用故。堪留五千之辈。如糠不堪任用。故可弃之。舍利弗犹如精米。能养命。故存之。五千之辈如糠轻薄。任随风去。佛威扇三止之霜风。拂五千之华叶。赞扬希有止名一拂。恐惊时会止再拂。恐坠七坑止三拂。舍利弗。如大厦之梁木。经冬转更贞实。增上慢如枝叶扶疏。遂严霜而堕落。经言。佛威德故去。佛许而说惊其心。振威神而令起去也。   言以七十颂半述法及结者。此字或有者或无者。若有此给字。则不是长行结文也。长行无结文。但是偈中述三世佛法式了。后一行偈如三法诸佛说法之仪。或结三世佛法式。七偈未闻令闻。六不同中。前后不同也。   言七十半七二者。应云七十半。是一段科文也。七偈偈未闻令闻。即是向下一个七字也。二字但是结当句二段科文也。   言一颂颂无数等者。长行中言。我已无数方便。偈中言。舍利弗善听等。   言念观者。糅云。准论解。无此念观。疏主何以言念观也。下依法中。论方说有故。牟解。以因缘中摄得方便知见念观三也。如品初言。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即是因缘中方便知见念观三等。此既有因缘。何妨有念观等。论略不举故摄。偈中十力念观。即以若干诸欲性等。指为念观功德。不是颂前。俱是别科。此处经句也。又复前总句中。因缘摄念观。念观中有诸门功德。故此指之。   言前后影彰者。长行言释迦自身先权后实说。影取颂中诸佛亦先权后实说也。长行言我。颂中言诸佛。是自他互显也。   经云众生心所念等(至)欢喜者。此所念行道。皆遍趣行智力也。若干等者。相国云。五乘种姓各随自乘。爱乐胜解。而起希求。故名于等。即疏言。胜解智力知也。诸佛性者。即种种界智力知也。界者。性因义也。   言先世善(至)自业者。问既知先世善恶业。合是自业智力。如何处非处智力耶。答知业者。自义自作。自作自爱。故自业智力知也。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亦是处非处智力收。   经言佛悉知是已。能知智慧知也。五种智慧总名智慧也。一遍趣行智力。二种种胜解智力。三种种界智力。四处非处智力。五自业智力。故名五智力也。   言种种念观者。能知五种智力。能知之知。名种种念观也。能知众生此之五种根性。所以将因缘譬喻言词说法。令一切欢喜也。   言依诸处等。瑜伽第二十六。八十一。显扬第六。对法论第十一。广辨十二分教。问十二分教新旧梵语。云何一修多罗修妒路。今言素怛揽。二旧云祇夜。新云祇焰。唐言应颂。三旧和伽罗那。新云伽他。唐言讽诵。四旧优陀。今言坞呾罗。唐言自说。五旧优陀那。今言乌钵达那。唐言譬喻。六旧云伊帝曰多伽。今云伊怛隶曰多。唐言本事。七旧云阇伽陀。今言阇谈滥。唐本生。八云毗佛略。今云鼻佛蓝。此方广。九旧言阿浮陀达磨。今云阇啖达蓝。唐言希法。十旧云优婆提舍。今云坞波提钵底。此云论义。   言辨相者。问十二分教各以何为行相。答疏云。契经有二相等。于中偈颂长行十二分教皆是契经。依涅槃经作如是说也。   言以教贯理等者。一教为能证。贯所证理。二教摄众生根。劝修善故。具斯二摄。名为契经。由此十二分教无有不契根理者。由此四句分别。一契理不契根。如舍利弗。错教二弟子。锻金之作不净观等。二契根不契理。如胜论师。为五顶子。说六句义等。三根理俱契。即此经所说。四根理俱不契。如外道为佛弟子说自宗法。十二分教通名契经。故名通相契(上通了下别)。   言缀縎等者。缀者遭也。縎者接续义。续也。   言略说应者。长行对偈。得名略说也。所应说应法相应之义。今已略说。故名略说。所应说义。名契经也。   言此唯长行(至)偈诵便非等者。问何名别相契经。答疏言此唯长行等。问何故偈文不名契经。答为有初来不藉于偈。而便生解故。偈文不名契经。不契初来根故。问偈文不契初来根。偈文不是契经摄。若尔。长行不契后来根。长行应非契。答自是后来不及于初说。非是长行。不契后来也。若尔。长行不契钝根。应非契经。答由闻后说。方悟前文。前文名契也。若不闻前说。后闻亦不解。如闻不亲。由先闻故。后即能持。又从多分说。利钝双沾故也。又长行文词不断。偈文三字五字文相断绝。长行缀縎义强。所以偈名契经也。   言益后来者。长行说了。为后来人不迭听长行说故。圣不再语。所以反词作偈颂说也。   言显前未了义者。缘长行文略偈文广。长行文略说。以论诠义未了故。更为偈说。一则义未说了。名义未了。二者说即了。听解未了。故为偈说也。   言或中者。处中偈也。   言或后者。后偈也。   言涅槃经说初之者。即是为益后来者。再为偈。说涅槃言如佛昔与诸比丘说契经竟。尔时复有无量利根众生。为听法故。后至佛所。化念言。如来向者为说何事。佛已即由本经。便以偈颂益后来故也。   言记别三相者。本来只有初后二义。后唐三藏添第二深密义。   言谓于是处者。随一方处。或是世尊说法处。或随三乘人生死处。   言谢往等者。牟云。小乘已过去名前。未来为后。大乘已过去为后。未来为前。如经乃往古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名谢往过去也。   言记别德失者。如记弥勒菩萨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名德。求名利无猒。多游族姓家。名失也。随善因生人天。随恶生三涂。善恶不同。故言差别也。   言生死因果者。今身造恶为因。身死已后来生恶处。名果。今身作善为因。身死已后来生善处。名果。故言生死因果也。   言又云等者。此唐三藏加也。   言有四因者。一因授记。二取授记。三与授记。以决定心论。不配经文所标。即有四种。列则不见四令名不得。并是解释深密之义也。   言诸大人者。即弥勒菩萨等一生补处。名为大人也。   言讽诵者。谓诸经中。不述长行。谓歌讽赞诵如来法及德故。以句结成也。   言自说者。显佛慈悲深故。亦令未来诸弟子等不请而说。   言正法久住者。但佛灭度后。正法之中。一切众生得圣果者。有教有理有行有证。总名正法证即果也。   言正教久住者。像法之中。有教理行。而无证也。意者为末法中正教久住故。佛自说经有教也。   言缘起相等者。请是缘说是起。犯是缘制是起。事是缘说是起。   言因犯者。谓因犯制立学处也。   言涅槃经云如诸等者。因事说法。舍卫国大夫为缘。如来说法名起。   言有一丈夫者。如佛一时说小乘法。次见此丈夫来。默然不说。观此人有大乘根性。此人曰。佛何故不平等。见我来。便不说法。即去后时。更来见佛说大乘之次。此人问世尊曰。我寻常爱捕鸟兽。得已却放有罪否。世尊即说偈言。莫轻小等。因此人说偈。名因来说也。本是因。末是果。长者。今但怖鸟之罪本。未来还感怖畏之末果。潞云。初提名本。后放名末。初将谓无罪名本。积小为罪名末。   言譬喻者。只此经七喻。并名譬喻。   言本事相者。问本说弟子过去事。何故却说尔许个佛。答但举所说法。不取能说人也。   言如我出世者。问岂释迦说法。唯说界经。不说余经教。答言界经者。而是总名。一代时教所说法之总名也。华严涅槃即是别名。牟云。界是十八界。如来一代时所说之教。不越彼十八界。总名界经。或界者性义。教诠法性。不出真如性。故名界经。   言甘露鼓者。且甘露能治众生热病故。大涅槃能治众生烦恼病也。鼓者惊觉之义。众生常在生死。愚迷不觉。今者警令发心求解脱。名甘露鼓。又波斯匿王。鼓名甘露。国人有病苦。击之皆愈。佛法如鼓。名句文身等如甘露。佛宣说时。如杖击之。众生闻已。惑尽障除。如病愈已。从喻为名。曰鼓也。   言法镜者。镜者明净圆满之义。如大圆镜。无像不现。分明示人。此经之真如明净。万德周备。涅槃之法。具此众德法。即是镜理无不诠诚谛利物。镜是即喻也。   言分别空者。分别生法二空之理。故知诸佛说教。体一名差别故也。   言本生者。嘱佛。如释迦为常不轻菩萨身。名本生也。若说三乘圣众弟子过去。若生若死。则名本事也。涅槃经宣说菩萨往身。不说往行。说身者。作鹿但熊等也。   言说菩萨道者。即七地四地菩萨。及说诸佛一百四十不共功德。又复。此广故。多故。极高故。时长远故。经三大僧祇劫。方始成满故。名方广也。极高大故时长远两句。解菩萨道。唯大乘有法广多。即通小乘有也。瑜伽论中。更加无数无限。此一句合入法广多。通小乘有也。   言此通声闻亦有等者。若是二理无缺。曰方。二行包弘。曰广。唯大乘有二。方理之广。正法广陈。方广通小乘有。   言取涅槃具二者。通大小乘菩萨声闻二藏也。诸经论中𡱈大乘。名方广。故简之不取也。   言希法者。希奇之法。名希法。   言八众者。二十五云。诸佛。诸佛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勤策男。勤策女等。   言共不共德者。断恶修善所生功德。近感人天。名共。由此远取出涅槃。名为不共。   言论义有二相者。一自说者。如来说大乘经。显义周圆。总名论义。二弟子说者。如来在日弟子造论。亦名论义经。如有佛在。舍利弗造集异门论。诸弟子尽皆造论。亦得名论义经。如来自广分别法相。问答徴诘。总名论义。   言摩怛履迦者。此云本母。如十七地等诸教。委细分别诸法性相。而能为因生学者智慧。是生智本。故云本母。约自利解。若依小乘教戒教授名论。约利他解。大论二十五云。论义者。所为一切摩呾履迦阿毗达摩。研究甚深素呾揽藏义。宣畅一切契经宗要。是名论义相。   言又圣弟子等者。谓观四谛理时。以智为门。智游履处。谛即是迹。智缘名见。亦本智证真如。名见也。   言依自所证者。根本智证后得智。说名无倒分别。如在定位观见眼根七极微成。或大种造。或从心变。如是不同。出观时造论。种种分别。若尔天亲加行位菩萨。云何造论。答此据多生。已经一大僧祇劫。广闻思修。故堪造论。不同小乘须见谛迹。小乘初果。大乘初地。名圣弟子。见谛迹。证四谛理。名见谛迹也。   言先德者。即泽洲远法师等是也。问古人为取十二部帙十二部类耶。答若取十二部帙。即如大般若经。有六百卷。即六十帙。摄一本经由不尽。若言部类者。即如法华经是一部。维摩经是一部。只摄得十二本经。如何收得大藏经。如来一代时教尽耶。由此道士。更加三十六部。多你佛法两际也。   言部帙者(直日反)。或作夹。若官品作帙。   言老之徒者。庄即庄周。老即老聃也。   言今十二分者。一本具十二分教。更无滥也。   言乃滥者。问如何不言十二分经。答恐滥通相契经。以彼通相契经。摄余十二分教。总是契经也。又不言十二部。恐滥部帙部类。由此作十二分教也。分者支分也。问如何言十二分不增减耶。答缘所诠理。有四谛三道上下。有十二行相法轮。能诠教。所以有十二也。又依十二缘起入故。立十二分教。不增不减也。   言总为三类者。第一类六名。唯依主释也。第二类二名。唯持业。第三类五名。通依主持业。   言应诵者(于证反)。应字属长行。所诠理。颂字属偈文。是能诠教。缘长行所诠义未了。所以再将偈文。诠所诠义也。应颂。颂是教。应是理之颂也。应颂之颂。此是教也。即应家之颂。依主也。亦是应当应理。即道理义。颂即是善词。故言依主。   言讽诵者。讽者音声出曲屈词韵也。诵是言。即四字五字为句。名诵。如容颜甚奇妙等。是诵也。讽之诵。简应家颂也。即可讽之诵偈。赞叹之貌。今此简前不颂长行。故言依主。问应讽何别。答应颂是教。讽诵是音声屈由歌咏也。   言自说者。自属佛身。说即所说法也。自身说法。自陈之说。简请故说。依主也。   言缘起者。遇缘者而起。故名缘。起前人请。说名缘。如来说名起。犯是缘。制是起。事是缘。说是起。待缘而起。故名缘起也。   言希法者。希谓奇希。所诠理名希。能诠教名法。或如来不共功德。名希奇。能诠名法。又白狗听法。魔为青牛等。对能诠教。希奇之法。依主也。   言方广者。二空理名方。能诠教彼理诠故。名广。方理之广。故名方广。二者。二理双证。名方。包福智称广。方之广。故名方广。或二利无缺。名之为方。教与彼二利为依。名为广。皆依主也。今此一分教中。亦方亦广。通持业。   言论义者。此一种唯持业释。论体即义。义字若单作。即所诠义也。论者。问答往来。故名论。因有所诠义。始有论义。即是体向上问答。名论。论即是用义之论。依主也。若言边作言义之议。此议与论。俱是言也。所诠义为体。此所诠义上可论可议。故名论义。一体向上持二用。摄用就体。同依持业也。   言或讽诵亦者。讽是音声屈曲歌讽之讽。诵是言音讽之诵。皆是音声。只于此容颜甚奇妙偈上。持此可讽可诵二种音声。摄此二用。就一体名持业。或讽是音声屈曲调韵也。诵讽即是言。讽即讽即是持业也。   言可讽可诵者。即教持此二用也。   言不同应颂者。通妨。问讽诵与应颂何别。答疏言。不同应颂等。意言不诠别理之颂。但可名言彼应颂。名教授众生故。若尔赞底沙偈。岂无利他。答但是释精进之心。非别有人闻此偈颂而能超劫。故非利生也。颂是善也。诵是习诵也。故别。   言契经者。经是能诠教。教名为经。契理之经。名契经。依主也。二者。契根理故。名为根理。是所契。今取能契。能契即经。持业也。   言记别者。记属如来。如来说法。名能说也。别属三乘弟子差别因果。名别。记之别。依主也。三记者记识。别者辨别。记即别名。记别持业也。   言譬喻者。譬比况。喻者晓也明也。言边作俞。因前比况。令义明晓。晓喻之譬。或譬论之论。依主也。二喻者比况义。喻者况也。二字总是譬喻。持业也。   言本事者。过去名之为本。简现在未来也。今取过去也。立名为本。三乘弟子差别事。本世之事。依主也。二过去世事名本。本即是事。持业也。   言本生者。说着佛过去事。为菩萨时。若生若死。名为本生。离自身外。即为本事也。生亦即是过去。本世之生。名为本生。依主也。或过去即是本。本即是生。名本生。持业也。   言应颂之中定无等者。问何以如此。答疏初后别故。问何名初后。答重颂述长行。长行名初也。应颂名后。若讽诵不对长行。但是孤起。亦名初也。   言单重者。讽诵不颂长行自然孤起。名单。应颂述长行。名重也。   言师资别者。本生名师。本事名资也。   言随其所应有者。指前烈名中八部皆具十二分教也。   言别相即无者。只如别相契经。唯取长行名契经。契经部中。只摄得十部。便阙应颂讽诵二部。若应颂为头。亦只是有十部。于中便无讽诵。及阙长行。别相契经也。讽诵为头亦尔。且据别相契经为头。只有十部。所以疏言。二偈便非。非由不也。即应颂讽诵也。   言自余七部皆具十二者。问前行疏言。所余八部。皆具十二。今此如何疏言。自余七部。皆具十二耶。答此中十二分教中。除却应颂讽诵本事本生并长行别相契经。除却五分。只有七。七分中一一为头。皆具十二分教。准此可知。   言其应颂等者。引教证差别也。应颂讽诵本事本生四教中。一教为头。只有十一分。只证四分。一一为头。具十一分。不证五教。一一一一为头。具十分。且四教疏中。引应颂一个为例。余三皆然。   言舍利弗来等者。此述长行。名应颂。与鹙子授记。便是记别。   言自说者。世雄不可量等。是缘鹙子未请而说。名自说也。   言缘起者。因请而说。名缘起。   言亦有论议者。寿量品云。弥勒三请。世尊三劝。令信佛语。方说三身。故名论义。此欲述前三身义别。此名论义应颂也。形研穷至此三身尽理之处。方曰巡环研核故。是论义经也。   言自余三教者。即讽诵本事本生也。皆具十一。准此可悟。有言六教谬也。   言大全小九者。小山九。即是遮后三分也。问此经只说九部。不说大乘有十二。争知大乘具十二分教全。答经文虽然不说。经文亦不遮通具十二分。问何无受记自说方广。答法华一部宗说一乘。为引一类不定性声闻趣佛果故。彼类不闻当得作佛。回心已后。方始得闻。故说声闻无记别。初方便品广赞二深。欲令声闻起尊重意。无问无说。三请方谈。故说声闻略无自说。恐声闻等于所闻四谛等法。生无上意。具显彼非无上法。无上法唯大乘故。故说声闻略无方广也。   言小全大九者。护大乘者。菩萨是护大乘人。言大乘九部。便遮余三部也。问小乘不说有十二分。争知具十二分耶。答小乘虽然不说有十二分。小乘亦不遮通不具十二分也。问大乘何无因譬喻论义也。答菩萨久修无犯。因犯制戒之缘起。菩萨利根一闻即解。不要说喻。菩萨利根不假往复故。故无论义也。下疏言。理实亦有者。即是正法广陈之方广也。   言三大全小十一者。方广一分。唯大乘有。不通小乘唯十一部。大乘具十二分也。   言四大一小十一者。即方大一者。即方广一分也。小十一。小乘无处。唯无方广。大乘独有。缘此方广一分。全与小乘不同。所以大乘中偏说具也。余十一分。小乘亦有。只缘十一分。与小乘同有。所以大乘不说也。如斗百雨草家。同有者即不说。偏有者即说(标了下释)。   言自余广义等者。章有七门。烈名。辨名相。释名。通别相。废立。诸藏相摄。问答分别。今唯有二门。无彼烈名等五。相摄同此教差别。烈名同此唱初也。通别相者。以一对余。论有无也。烈此皆取别相。不取通相。如契经中无应颂。颂中便不说契经等。具如契经别相。唯无应颂及讽诵。讽诵有具余九。应诵无讽诵。有余九也。废立者。何故但十二。答有总有别。总者。涅槃云。能说法者。所宜闻故。三乘通说十二分教。以转□法轮三周只有十二行相故。别废立者。如是圣教直说非直说相对为问故。有契经及应颂也。单重为门故。有应颂及讽诵等。问答者。问三藏中素怛揽。与十二分教契经。宽狭如何。答四句分别。一有是三中修多罗。而非十二分中契经。为应颂。二有是十二分中契经。而非三中者。为通相修多罗。三俱为别相契经。入三藏者。四俱非。为外道教。问何长行略说。而非契经。答随义胜故。名契经等。余不知也。   经言钝根乐(至)涅槃者。问何故四十年前不说大乘。而说小乘耶。答我只缘随宜说法。识知众生根性。顿说大乘。不得有五义故。所以先权后实。众苦所恼乱者。四障中声闻畏苦障。缘觉舍心。外道着我。阐提不信障。故今苦恼为说涅槃也。   言钝根者。若说大乘。事须利根智慧。   言乐小者。若说大乘。事须此等闻得佛。大喜充遍身。   言耽生死者。说大乘须猒离生死。   言逢缘者。若说大乘。须百千万亿劫世世已曾从佛受化。   言现众苦者。若说大乘。须众有清净。   言虽逢诸佛者。问十六王子时。闻法华经。何故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答疏云虽逢等。   言信解品者。昔权六。一最初发心喻。譬若有人年既幼稚。二退流生死喻。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三中还见佛喻。年既长大。加复穷困。四不肯修大喻。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五化以二乘喻。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六示大不希喻。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最初发心退流生死。同此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化以二乘喻。即同此众苦所恼乱。为是说涅槃。   经言我设方便者。四十年所说小乘也。令得入佛慧。与大乘为因。虽然化二乘。元来为菩萨。四十年前说小乘。元来为佛慧。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未曾说法华经也。   言会已前汝根等者。通会四十年前意也。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也。问何故唯佛涅槃时。为说法华经时。答如来入灭。众生恋慕。正是乐闻大乘时。经言。长者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国王大臣(云云)。正是穷子羡慕长者财物时。正是长者临老付属家事时。正是如来欲入涅槃时。正是众生根熟乐欲闻法时也。   言同化城者。初知根熟。后说一乘。根熟有五。一涅槃时到者。悲感生信。又临欲时。而命其子。众生根熟。恐佛涅槃。闻即深信。二众又清净渐离染故。初说三乘。出于浊世。众生垢重。今久化之。渐离垢名清净。三信解坚固者。证解信解二皆生故。不外阻坏也。四了达空法者。生空已证。后闻般若。令知法空不愚法故。五深入禅定者。四禅九定遍出入故。要具此五。方堪说此经。后说一乘者。此据退性密意说之。名唯有一乘。非有情性无差别。便集根熟方说。未熟不言。名同化城也。   言说为大本者。既四十年前说二乘。正是入大乘为本故。劝住大乘中。正是经言随顺说者。初根且说九部。   经言以故说是经者。以由用也。用入大乘。故说是经。斯为本故。彼非究竟。应住大乘。   言此有五德者。今以五德。翻前五过。一心净翻前二义。专求大乘翻乐小。除二障翻贪着生死。二柔软翻前众苦所恼乱。堪耐劳倦。苦不恼故。三利根翻钝根。四五二句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翻前于诸无量佛不行深妙道。问前行疏言。顿悟渐者下。言除二障。故名心净者。若尔。地前顿悟。障垢未除。得了回心。由居智障。何名心净。答但大乘毕竟能断。即名心净。非要断尽。   言堪耐者。奴代反。五精进中。无退精进。经中言坚猛。   言磨莹者。三慧闻思修为能练磨。菩萨心为所练磨。菩萨心上清净无染。名莹。   言宝规真觉者。宝重规求无上菩提也。五德中初三利他。后二自利。三周皆有。堪为说之相。初周说具此五德。成十法之子。方堪为说。中周譬喻品末十九颂。于有智者。应为说之。下周即涅槃时到。五缘具足。方始说之。   言十种法堪发菩提心者。修习善根。即顺解脱分及顺决择心。通菩提涅槃之因。所发即菩提心。如造须麹为能发。假者为能发。   言志求胜法者。亦理智二种也。亦有谓真理涅槃也。问何知是真理。答宝观真觉。故名理。   言求佛智慧者。即菩提也。   言结成胜二者。即胜人胜法。   言劝舍非妙二者。即劣人劣法。问因何有此结文。答由前言我此九部法一偈。别显胜法也。又言有佛子心净等一偈半。别显胜人也。今此一偈双结前胜人胜法也。初一行半结前胜人。后两句结前胜法也。   经言我记如是人者。五德佛子也。   经言来世成佛道者。获大果。   经言以深心念佛者。发菩提心。   经云修持净戒故无缺无犯。此等之人。闻道作佛。大喜充遍身。得人天果。名小喜。得二乘果。名中喜。得成佛果。名大喜。若得人天果。名心头喜。若得二乘果满面喜。若得佛果菩提。遍身喜。问实得否。答经言。汝等既已知诸佛世之师至作佛。又言。心欢喜充满。如甘露见灌。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此结前胜人也。   经言佛知彼心行为说大乘者。别结前胜法也。   言念佛有二者。一者语念。心动于语。语呼佛名。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故言语念也。二心念者。意议与念俱时。想念于佛故。经云。心念不空过也。   言或心缘事佛者。心缘事事即报佛化佛。   言愿救者。愿救自他。广谈法要。   二希成者。希自他身亦当作佛。   言智念理身者。即是正智证法身理。此亦有二。一求证。二灭障。求证即解脱道。灭障即无间道。缘事即定。缘理即慧。并是缘三佛之身。此为心念。   言定慧既尔者。只指向上经文。或云。智念理身慧也。又持戒故。或又相应三昧定也。潞府言。前言我设是方便。令得入佛慧。未曾说汝等当得成佛道。别显劣人也。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别显劣法也。   经言声闻若菩萨(至)皆成佛无疑者。只闻此法华一偈。便成佛无疑。又四十年前所行行。回心已去为成佛因。此劝大乘也。   言无二无三者。疏主优心也。   言此据真理者。即真如妙理也。无二者。遮无二种法身故。法性真如三乘同等。若言法身。即二乘教下无。唯大乘有。在二乘位名解脱身。在大牟尼位名法身。问如何爱法身作乘。答如船依水。水得运名也。或此据真理者。即是真实道理也。通菩提涅槃也。即是能诠教名权方便。所诠智慧名真实乘。问何要第二解耶。答缘二乘人执有余涅槃。大乘中涅槃三事具足。般若即是菩提法身。即是理也。此言二乘无者。无三事涅槃名无也。不是二乘总无。因果观行及权方便法。一一皆有也。只有有余涅槃。非是究竟。又羊鹿车不能广分别法也。   言然涅槃可证等者。通外难。亦是疏主断也。问二乘智果但假名。经说羊鹿车不上。二乘理果假义。同应彼化城亦不入。违经。答疏言然涅槃等。问化城将喻涅槃理。即许中路入化城。羊鹿二车喻生空智。何言出宅车不上。又言。二车门外方便设。二子出门不上车。化城中路方便施三百由旬城不入。答疏言然涅槃可证等。量云。羊鹿二车。是有法。定许上故。宗因云。假施设故。同喻。如化城。反量云。化城。是有法。定不入故。宗因云。假施设故。同喻。如羊鹿车。此答意一种是无真实非究竟。二乘则实得解脱。实能息苦。实断烦恼障。实得生空理。所以化城实入。二乘无种智。劣故。二车不名登也。   言问三事称大般者。意言城是假许实入。车是假不见登。答疏言。解脱诸苦息等。意实能息苦。故言入化城。二车权种智。二乘无故。不上于羊鹿。二乘虽有种智。少故隐而不说。二者虽有。不能广分别法。虽亦分得。不名上车也。即得解脱将时诸苦息。不妨许入于假城。得生空智时。种智无羊鹿假车不许上。   言又解脱二乘等者。问二空种智以为车。分得生空车不上。二障尽处称解脱。分得解脱不入城。答疏言又解脱等。意言解脱二乘有分得。分得解脱。城许入种类后智独圆。分得生智。车不上。问菩萨亦分得种智。应不名上车。答菩萨分得法空智。实登慧也。二乘不同此例言。   言理实无别者。此约虽分有种智作用不广。务令回心。隐少言无。非无也。分得入城上车。道理恰齐。故言无别也。   言又惑障因果烦恼障尽。因果皆无。化城称暂入。智障因果总不断。二车种智不言登也。   经言终不以小乘等者。根宜未熟。所说为三。毕竟门中须归一实。   言佛之智慧者。总标智慧。体通五种佛之智慧也。   言今此多说者。此解同初周。开佛知见。理智双说。合鹙子忻也。舍却二乘权。取一乘实。   言或唯真智者。问何要唯说智慧。答此经前五波罗蜜。为能校量。第六波罗蜜。为所校量。分别品云。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不如有人。闻如来寿量品。生一念信心功德。过前五度。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故终不以小济度众生。此第二解同中周。唯说种智牛车。令中根四人生折也。舍却羊鹿。直上牛车也。   言或此一事多说者。同第三唯取智性真如。不取智慧相。欲令二乘人舍化城取宝所涅槃。涅槃经言。师子吼是无畏义。佛性即空。空即智慧真如。是空之性。故名空。因空所显。故名空。又真如智慧之性。亦名智慧也。此唯取初为正。即同初周。二乘无故。即是智性智相。便是三事涅槃。名一大事。二乘无故。下破古人也。   言十七偈述开示等者。长行分二。初略标(所以者何下)。后广释。广释分三。初徴。经言舍利弗云何下。次释。诸佛世尊唯以下。后结。舍利弗是为下。今此颂中不述徴结。唯述释文。有无不同也。   言假者佛身等者。解佛字。即同涅槃。言如来安住秘密藏中。问佛身无漏。岂名假者。答佛具有无漏三科法为体。所以名假者。如三无漏根。体岂非假也。   言恒安处者。解住义。言住大乘。大乘即菩提涅槃两法。此解如来五蕰假者身。为能住法身报身。菩提涅槃为所住。只此所住二法。即是大乘也。   言所得唯是法身者。唯法身真如理也。   言或大乘者。唯取真理也。   言正智证者。问何名为住。答疏言正智等。   言万德具足者。唯识言自性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容染。而本性净。无数量微妙功德。此约性说也。   言故佛报身如其等者。意言所证法身。向上具尘沙万德。如者似也。能证智证。着此无为功德。遂令报身之上。还具一百四十不共尘沙有为功德。及得定慧力庄严。定即福。慧即智也。菩提智上平等一味。无差别故。此第二解如其所证等。总是报身智也。   言摄持一切者。即是定慧摄持一切功德菩提涅槃。还以此二度于众生。不同疏中所得唯理也。   经自证无上道(至)此事为不可者。此显法平等也。   言无上道(至)贯通者。问何名无上道。答正智名道胜。故名无上也。法身真理名大乘故。一言无上言贯通理二处。理智二种悉皆无上。即菩提涅槃也。   言二皆平等者。真如理也。智证理时。无能取所取自他。无物我异故。故理智二种。悉皆平等。问智证理时。为智相分。智即见分。云何言无能取所取。答正证如时。不取相故。名为无也。非取全无。故论云。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长行解云。智与真如平等。平等俱离能取所取相故。俱是分别戏论现故。论有三解。初云。有义此智二分俱无。摄论第六说无所取能取相故。二云。此智相见俱有。带彼相起。名缘彼故。三云。见有相无说。无相取不取相故。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全无。瑜伽七十三说。问若无相分见分何缘。答虽无相分。而可说此带如相起。不离如故。   言自他等者。解上无能取所取也。能取为自。所取为他。能取为我。所取为物。意言既证平等理智二法。无物我自他。岂可自证大乘与化小运也。   言又大乘者。此解可无上大乘。即是无上道。以彼大乘运用胜故。二俱是智。唯取正智。不同前解大乘是理。   言佛既证此平等(至)二别者。问世尊莫自证得大乘法。与他众生。说小乘耶。答经云。若以小化。乃乘至于一人。我即堕悭贪。此事为不可。   言内离染者。意言如来既内离染。故得无畏。能说实法。   经言若人信皈佛者。如来不欺一切众生。不诳众生。问何故不欺诳众生。答我缘向内断诸法中恶。所以外不欺诳众生也。   经言亦无贪嫉意者。不贪此菩萨法。与众生。名不贪。解上不诳。亦不嫉一切众生。成其大乘。名不嫉。解上不欺也。自证无上道。名贪也。与他人说小乘。名悭。悭即悭而不与。由断一切法中恶故。佛于十方而独无畏。   言由断一切法中恶等者。双释无贪嫉。意言由无贪嫉。所以能师子吼。是决定说。师子吼是无畏义。   言我是一切智者。真智。一切见者。俗智。一切智者本后。一切见是五眼。又一切见。生死智力而实知故。   言平等化者。药草言。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随其所堪。而为说法。颂中言。贵贱上下。持戒毁戒。威仪具足等。   言父闻子健恨不煞者。不是能吃饭。亦不是肥壮。但能理家事计算。名为健也。父恨不煞身。以谢子之思也。   言自外何吝者。身尚不惜。岂况身外财物珍帛。而有吝耶。佛菩萨得众生入佛法中。恨不替众生受苦。岂况惜佛果功德无漏财法耶。   言显外庄严等者。问世尊为复内实离贪痴。为复妄语耶。答如人身内有冷病。面色黄黑。有热病面色赤。我若内有烦恼病。即形憔悴。经言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如来身光纵之。即弥满法界。任运能遍三千大千世界。于诸毛孔中。常放光明。普照有情。及器世间。复以智光。破烦恼暗。恐隐日月光。神力摄之。而照一寻也。   言实相印者。表信也。表非虚也。如世间公家文书。有印表其实也。教中若说我。表是外道邪教。若说生空理。表知小乘教。若说二空理。印知是大乘教。今明实相印。表知是大乘教也。案法菀云。了不了义经中说有三法印者。表是佛经名了义。若无三法印。即自外道。经云。名不了义。一有漏皆苦。即简外道计苦为乐。二有为无常。即简外道计冥性等常。三诸法无我。即简外道计有神我等。此三法印通大小乘有。今大乘实相印者。即二空理为印大乘教。名了义经也。二空为印大乘教。如说三性三无性等。   言如小乘中说三法印者。一者诸行无常。二者涅槃寂静。三诸法无我。初唯有为。次唯无为。后通二种。此是小乘印也。今此实相印。偏举大乘。如王齿印。即国王有金箱王印。以辨真伪。今以三法印。印诸教法。若异此者。非佛教也。如世间人度关津。便有官家文印印之。佛法亦尔。若欲度分段生死关。即以小乘三法印印之。若欲度变易生死关。即以大乘二空印而印之。   经言舍利弗当知我本誓(至)无异者。即凡夫时发愿也。问如来有三身。众生有一身。如来出生死。众生在生死。何言无异。即有异也。答世尊当为凡夫时。逢善知识教化。便悟昔所不知。因此修行。令身中报佛种子生现行。佛种从缘起。当时发愿。愿令一切众生。还如我身。悟先所不知。故言无异也。不必事须一一三十二相也。当日发愿。直至灵山会已前。一切众生共佛有异。直至今生灵山会上。得舍利弗回心。悟昔所不知。名与佛无异也(悟知见了)。   言如我昔所(至)满足者。前颂中所言立愿。但是愿令众生一一似如来。悟先所不知大乘真智。今者果满。灵山会上法说一乘。令鹙子悟先所不知。名如我等。又解有二意。一云。四愿中当日因中发愿。愿无上佛道誓愿成。今日成佛故。言如我昔所愿。今者以满足。满足者。自利行满足。利他未满足。二言世尊因中修行入佛知见。令证不退转地。当日发愿。愿一切众生。还如我身。修入佛知见智。今得三根声闻回心向大决定取当来入佛知见智。故言满足。   言今者果满等者。意言疏有二。一今者满自成佛也。遂昔愿心。即满足也。二云。今者果满者。称遂识。如人不见物。那事果否。答且称意。即是果也。四十年前直至十六王子时已来。事总未果。今日法华会上果满也。得鹙子回心行入佛知见。名果满。即是如我昔至满足也。问阿那含是修入佛知见人耶。答化众生入于佛道。道者因也。   言示不同意者。问示有同识三乘法身本来平等。即合一一众生。总以大乘化之。何故四十年前说三乘法。法华会上说一乘。四十年前说不同法华会上说。问何故初说后说不同耶。答四十年前求道同不得。经言。若我遇众生。尽教以佛道。有智者可尔。无智迷惑不信也。   言错学乱行者。牟云。错学不如不学。乱行不如不行。错听不如不听。错说不如不说。四十年前说同不得。问何名智。何名无智。答二般。一顿二渐悟菩萨不定性声闻三乘。并定性不愚法者。总名智也。二凡夫外道兼二乘有学无学未回心前及全性愚法。皆名无智也。   言亦如覆杯水者。地下洼(于交反)如覆。一坏水。在堤塘。水浅无力。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愚人喻坏水。说教如致坏。迷惑不信。即如胶着。牟云。但取无力。力劣不胜坳塘之水。只浮得芥等之舟。若载万斛之船。还须得大海。菩萨根器由若大海。一乘之法如万斛之船。二乘之根如坳塘之水。二乘法如芥叶之舟。若二乘根器闻着大乘。如致坏于洼塘之水。即不胜也。为说一乘。即委之在地也。置委也。   言未曾修善本等者。问为复今生已来未曾修善本。为复过去久远已来曾修善本耶。答设尔何失。二俱有过。若道过去已来未曾修善本者。过去系珠之义不成。若今生四十年前未曾修善本。说经不得。今既过四十年后。法华经岂曾修善本。又问未曾修善本。为复小乘善本。若是小乘善本。如何与说大乘为因。答二说。一云。未曾修小乘无漏善本。求说法华经。不得欲到法华会声闻人得罗汉果。有彼出世方便善本。所以说法华。问何恃小乘为因。答回心向大。只此小乘。无漏方便善。为大乘因也。二取过去十六王子二万佛时所修大乘。为善本。若尔者。已修善本。何名未修。答疏言。无始虽起多分等。意言过去虽逢佛虽修善本。多求人天果报。未专求无上菩提。多分暗劣。名未曾修善。因总揽前来意者。不出二释。一者持业。即取二乘所修无漏理智。此无漏善。即是大乘之本也。彼不定性人。若不得二乘者。必不能决定回心故。故我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法中皆即二乘无漏也。然后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等。故知二乘无漏。即为大乘本。昔未得故。故云未曾也。亦即初权后实之次第也。二者。无漏之本。即大乘无漏之本也。即取前方便行。能回心后。地前有漏。助为一乘也。无始虽起。已未决定。所修之行。皆资人天之身。故云无始虽起等。今得无学所有诸行。皆资大乘无漏种。故更无人天之身可资长。故云未曾等。   言唯生得善者。设于往时加行而修。亦名生得。以彼所资是人天故。能资无漏。方名加行。故论云。菩萨前者。资粮位也。中既修习已趣见道。复修加行。   言以此为缘痴便发等者。无明发业。即是行支。熏得五果种子。爱取润已。转体成有。故有有支。故生死二支。由有生死。起一切怨苦忧恼。苦树增长也。   言一切苦恼苦树增长者。即是无明发行。行支招集识等五支种子。爱取水润。转成有支。由有支故有生老支。一期愁恼苦树增长。潞云。无明行是生老死树根。识等五支是生死树茎。爱取有是生死树华。生老死支是生死树果。又云。无明行如土。识等五支如树爱取如水溉灌。生死支结果。   言由无出世方便善本者。重释所由也。重释前义。初说执先而惑后。此说惑先而执后。故唯识云。虽诸烦恼皆能发业。而发业位无明力增。具十一种殊胜事故。如润生位贪爱力增。说爱名水。能发润故。   言发业明等者。唯识云。谓由迷内异熟果愚发。正能招后有果业。复依迷外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起贪爱。多迷外尘妻子眷属及资具等起。简要云。若尔发业无明。多由迷内身起。何言今者由五欲境为缘。痴便发业。又上界无明不依五欲境发业。如何经言坚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答疏言今据欲等。着欲说重处。故上界三尘名轻。若据内身三界无别也。意令生猒怖故。   经言以诸欲因缘等者。以诸等一句。贯下诸句。   言纯起不善等者。且修十善业。有其三品。下品修生修罗。中品生人中。上品修生六欲天及上二界。十不善业亦三品。下品生鬼趣。中品生畜生等生。上品生地狱也。故分三道。随业不同也。   言由杂业故等者。论云。由贪现在乐。起非福业了。生三恶趣。由贪未来乐故。造福业不动业。死了生人天及上二界。经中但说所趣果。有六趣也。疏中约果明因。故置杂言也。六趣即是善恶业果也。故说因业名杂也。人天中杂业。故言由杂业故轮回六趣。又业有四。一黑黑业。因果俱黑故。二白白业。因果俱白故。三白黑业。人天总报即白。别喑哑等即黑。畜生总报即黑。别报端正等即白。五白貌儿。四非黑黑。即无漏业等。   言备受诸苦毒者。此是问意。问有情流转六趣四生。四生皆有苦。今者何故唯说受胎生苦。不说余故。答疏言偏指一生现苦为论故。言受胎之微形世世常增长。世世者。指多生身也。三苦。一苦苦。身是苦本。更作苦事。名苦苦。二坏苦。三行苦。五苦者。金云。一老。二病。三怨憎会。四死。五求不得苦。八苦者。生。老。病。死。五怨憎会。六爱别离。七求不得苦。八略摄一切五趣蕰苦。即是五盛荫苦。五苦迫故(上解二句经文了)。   言受胎之微等者。胎者孕也。微者劣也。若于四生他生为胜。今由揽父母利令不净。以成此身微劣劣生也。   言瑜伽论说者。即十七地中意地中说也。   言本居中有者。死有后。生有前。死生二有中五蕰名中有也。又中有多名。一名中有。亦名健闼缚。即寻香。得香所资故。亦名意行。以意为依。往生处故。或名趣生。对生有起故。大乘中中有。既属生支。欲说受胎。先论中有。言中有极长一七日。一度死。死已更生中有。中有寿极至七七日。更不得过。问中有既有命终。死时应更有中有传识耶。若许有者。应可有无穷。若不许者。如何传识。答中有身死不同本有也。暂时闷绝。第六分识不行。才死便生。不舍第八识。又解但是灭相所摄。不立中有也。问于减劫中。造得轮王业。劫增方受。据此中有合长时。何言七七日。答章敬云。小乘中有一师。许多时住。从减至增。皆住也。今大乘中有。与彼不同。决定业者。往诸趣受。若不定者。往余生中寄生也。即同类生寄生是。若诸部说十二十年等。皆不正说也。   言黑羺光者。上品不善业身如里羺光。骨历羊似山羊也。中下品不善者如阴暗夜。造上品善业者。身如白衣光。中下品善者如晴明夜。如里羺光身形也。阴暗夜所见境也。如白衣光身形也。晴明夜所见境也。问谁人得见中有身。答清净天眼升大力菩萨广慧声闻见也。宝积经云。地狱中有其色如烧瓦木。傍生中有如烧。饿鬼如水色。   言随当生相。如当本有形同业所感。问中有身形大小。答抄解云。未见大乘教说。且小乘所说。欲界中有形重大小。如五六岁小儿。色界中有如当本有形。若尔。如菩萨受胎。云何母梦见白象入右胁。答此是吉祥瑞应相。非关中有。菩萨久舍傍生趣故。问中有有衣服否。答色界中有有衣服。与衣服俱生。惭愧增故。欲界中有多分无衣。无惭愧故。唯除菩萨及白净尼。由本愿力。及施袈裟。别业感故。   言所往无碍者。有所往唯至受生处。所趣无碍。山河石壁透过。问与神通何别。答全别。但于生处去则得。余处不能也。通力普能去也。   言见己同类者。随何处中有。皆见自身同类有情及所生处而起爱故。问一切皆具中有否。答不定。极恶人即无中有。生身入地狱。如善星等。及转身为狼。及变为蝙蝠等。及生无色界者。无其中有。以无形故。问无色界没。来生下界。既具中有。于何处起。慈恩答言。随前灭前处中有现前。   言造恶业者。简要云。恶业中有。唯见不净丘陵荆棘。造善业者。唯见珠玉之光华堂丽室清净之处。   言眼观不净者。则云。摄论文。眼观不净为正。抄云。下净者。设生三恶趣。亦见净相。所以所生。若见秽相。不欣生。故受生位。事须见净生忻也。相国云。有疏言不字误也。捡数处论文。皆言下字。牟云。可言不净。亦有别理。即明净之净。前言造恶业者。所见之境。暗如阴夜。即是此下视不明净也。若尔。往天趣者。何不言上净。答理实应尔。今举重处令生猒故。   言往天趣者。头向上。如人发梯也。往人趣者。傍面而往。如人往来相也。若唯俱舍云。天首上三横。地狱头皈下。小乘地狱中有足上头下。   言若造不律仪等者。难云。润生之心。总有二位。一本有末心。二中有没心。若生恶趣。所见不忻。云何中有而起于爱。故论云。爱非遍有。宁别立支。生生恶趣者。不起爱故。答疏言若恶不律等。好煞生者。见昔同类知识同伴一处煞生。便往彼中。喜乐驰趣。亦生乐时。便被拘碍。地狱中有初见。事须见喜。后变成不喜。相识亲情。悉变作牛头阿傍也。中有亦灭。便受地狱身也。   言若余杂业等者。局明入胎也。大宝积经五十六说。佛在誓多林。告难陀及五百苾刍。我有法要。初中后善。所为入母胎。彼中有入母胎时。心即颠倒。作邪解心。生寒冷想。大雨大风及云雾相。或大众闻声。作此相已。随业优劣。后起十种虚妄之想。云何为十。或今入宅。我今登楼。我升堂殿。我升床座。我入草庵。我入华舍。我入草藂林中墙孔篱间。作此念已。即入母胎。名羯逻蓝。父精母血。非是余物。由此二物和合为因。识依止住。若薄福者。欲入胎时。便闻种种纷乱之声。自便妄见入于藂林竹苇芦荻等中。若福多者。闻寂静嘿妙可意声。及自妄见升堂殿等。   言于其父母(至)生忧生患者。牟言受生之相。污秽难名。人子之分。非可窃谊。每见听讲者。说受胎之际。辄加戏笑。曾不反观廉耻之人。固应不尔。此乃诸佛菩萨大悲心中。与我等众生说。非造次而谈。岂得闻之便为笑乐。男中有于父生忧。于母生喜。于父生忧如竞色男。女中有于母生忧。于父生喜。于母忧如竞色女。瑜伽论云。彼于尔时。见其父母共行邪行所出精血。而起颠倒。颠倒者。不谓父母行此邪行。乃见自身与彼和合。方乃受生。迷他为自。故名颠倒。所以随于男女生忧生爱。爱心润当生也。以此贪爱。于父母生嗔喜。然本有末位除昏昧。昏昧中爱不行故。问润生之爱属当生系者。此有何意。答二意。一者。受当生者。定缘此爱。即是此爱有力于当生故。故当生摄。二云。以中有后心。方起此爱。大乘中有属当生摄故。   言揽父母之遗者。瑜伽云。尔时父母贪爱心俱极。最后决定各出一滴浓厚精血。二渧和合住在胎中。合为一团。犹如熟乳。方为识依而住。问父母不净为揽成身。为不尔耶。答小乘所说。即便成身。大乘不尔。托此为依。识内种子变为身故。若取前义。唯识不成。以他为自身故。心外取境故。问何故现见男女似于父母耶。答宝积经言。有四因缘。汝应善听。如依青草。虫乃得生。草非是虫。虫不离草。然依此草。因缘和合。虫乃得生。虫作青色。如牛粪虫作黄色。依枣作赤色。依酪作白色。非离粪等体。等体非虫。和合因缘。作黄色等。能依似所依也。问老子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答世界所谈。不别信也。   言迷醉者。潞云。中有一刹那。及本有多刹那。总名昏醉时也。   言父母不净等者。此意亦说本识中五根种子及四大种而生现行。五根初生。极其柔软。如草初生牙。非说父母之不净也。此说色身初生之位。假彼父母不净为依。故名杂秽。此约处同时。非是互相涉入。   言若已凝结箭内等者。若者如也。箭内稀者。疏作弓箭字。像胎子作箭。从喻为名。女人受胎。如被箭中。箭能损于身。胎子能损于母。又獐鹿被箭中已。必为死因。初结生已。定为老病死因也。言甲煎之煎。外虽凝结。向内稀故。俱舍云。此胎中箭。渐次转增。   言此云疱者。如水上泡形段也。如麻如栗许大。在其胎中。如豌豆。疮者举其厚薄以喻胎子。不以大小为喻也。   言坚厚者。成团而坚。如羊肝。   言支分相现者。即是一头两手二足。   言具根位者。唯识云。七七日后。名六处支。诸根明盛显故。具根已前。名色支摄。   言至此初后方钩者。意言至此七七日具根之位。方钩三个月也。其相云何。谓如前月下旬受胎。直至后月上旬。兼中间一月。岂不是初受胎及后成就钩着三个月也。若前月上旬中旬受胎者。即不钩得三个月。或可但以一月。是三十日。即四十九日。长短钩着三个月也。所剩十九日分。向前向后也。更解事须依取前月十五已后。至后月上旬四十九日。方钩三月。前月名初。后月名后。种种成就也。   言不增减者。示产生也。意说世间怀胎。有样月生。有六年在胎者。名增。有十月不足生者。名减。今取不增不减月数之者。如是合经三十八七日在胎圆满。更经四日即生。即是经二百七十日。于中月小大。遂钩着十个月。故言十月满足也。然此三十八七日行相不同。如宝积五十六云。复次难陀。如是应知。凡人入胎者。大数言之。有三十八七日。居其母腹。初七日时在腹中。如糏如痈。卧在粪秽。如处锅中。身根及识同在一处。状如煎熬。名羯逻蓝。状如粥汁。或如酪浆。于七日中。内热煎煮。地界坚性。水界湿性。火界𤏙性。风界动性。方始现前。又云羯逻蓝身。有地无水。便即干燥。悉皆分裂。如手握干[尸@大]面。有水无地。便即离散。如油滴水。有地水而无火者。而便烂坏。譬如夏月阴处肉团。若无风界。便不能增长广大。从二七日已后。合有三十八种增长。名字各各不同也。第二七日有风自起。名为遍触。犹先业力触彼胎时。名頞部昙。状似稠酪。或如凝苏。于七日中。内热煎煮。第三七日风名刀稍口。风触彼胎子时。名曰闭尸。状如铁箸。或如蚯蚓。第四七日风名内开。吹击胎煎。名为健男。状如鞋楦。或如温名。第五七日风名摄持。此风触胎有五相现。两臂两䏶及头。第六七日风名广大。此风触胎有四相现。谓两肘两膝。第七七日风名游转。此风触胎。有四相现。二手二足。犹如聚沫。或如水苔。第八七日风名翻转。此风触胎。胎有十相。手足十指初生。第九七日风名分散。此风触胎有九相现。二眼二耳二鼻口。及大小二穴。第十七日风名坚硬。风令胎坚实。即此七日有风。名曰普门。此风吹胀胎藏。犹如浮囊。以风吹满。第十一七日风名疏通。触胎令胎通彻。有九孔现。若母行立坐卧等时。作事业时。彼风游转。虚通渐令孔大。若风向上。下孔便开。若风向下时。即通下穴。如橐钥风上下通气。风事异已。即便隐灭。第十二七日风名曲口。此吹胎于左右边。作大小脉。犹如藕丝。如是依身交络而住。即此七日有风。名曰穿持。于彼胎内。作一百四十节。复犹风力作一百一禁处。谓令百一病起。于此禁处。而有病生。第十三七日。以前风力。知有饥渴。母食饮时。所有滋味从脐中而入。藉以滋身。第十四七日风名线口。其风令胎生一千筋。于身前后左右。各二百五十。第十五七日风名连持。能令胎子作十二种脉。吸诸味故。前后左右一一复有一百道脉。相属相连。令有八万。前后左右此八万脉。复有众多孔穴。或一或二乃至九孔。一一各有毛孔相连。由如藕根有多孔隙。第十六七日风。名甘露行。此风能为方便。安置胎子二眼处所两耳两鼻口咽胸臆。令食得入停贮之处。能令通过出入气息。此约后时为论。非胎能食也。第十七七日风名毛拂口。能令眼等处所通利滑润。第十八七日风名无垢。能令胎子六处清净。即六根也。第十九七日风。能令胎子成就四根。眼耳鼻舌。入母胎时。先得三根。为身命意。第二十七日风名坚固。此风依胎左脚。生指节十二骨。依胎右脚。生十二骨。足跟四骨。髆膝久有腰踝三骨。脊有十八骨。肋数有二十四骨。依左手指节二十骨。右手二十骨。腕有三骨。臂有四骨。胸肩者各有七十骨。头有四骨。颔有二骨。齿有三十二骨。颊有二骨。髑髅四骨。第二十一七日风名生起。能令胎子身上生肉。第二十二七日风名浮流。能令胎子生血。第二十三七日风名净持。能令胎子生皮。第二十四七日风名滋润。能令胎子皮肤光悦。第二十五七日风名持城。能令胎子血肉滋润。第二十六七日风名生成。能令胎子身生毛发爪甲。此一一与脉相连。第二十七七日风名典药。发毛爪甲悉皆成就。第二十八七日风。于母胎中。胎子便生八种颠倒想。所为屋。乘。园。林。楼阁。洲县。河。池想。而实无此故。此生分别。第二十九七日风名华修。能令胎子令其形色鲜白净洁。或由业力令身黧黑。或复青色。或干燥无有滋润。第三十七日风名铁口。风吹毛发等。能令生长。白黑黄等诸色。皆随业现。第三十一七日。于母胎中。胎子渐大。如是三十二三十三三十四七日已来。增长广大。第三十五七日。子于母胎。支体具足。第三十六七日。其子不乐住母胎。第三十七七日。胎子便生三种不颠倒想。所为不净想。臭秽想。黑暗想。第三十八七日风名蓝华。生风能令胎子转身向下。长舒两足。转头向下。以趣产门。难陀。若彼胎子于前身中。造众恶业。或堕人胎。由此因缘。将欲出胎。手足撩乱。不能转侧。便于母腹。以取命终也。   言种种众苦者。胎子体血。乍被外风所吹。如百千刀锥搀刺。具受种种苦。   言迫迮者。狭也。   言或由先业母食等者。谈损害也。母食灰盐。子发稀鲜。有二因由。一先业。二母食灰盐。灰盐者更有说。或由先业故。令母灰盐。灰盐者咸閟之水。有似于灰。煮彼为盐。名灰盐。四分律中。十种盐中。灰盐是西方盐名。非此方盐名。非是盐中有灰。名为灰盐。由先业力。不行忍辱。感身一切恶相。   言顽白者。不觉痛也。   言男居右胁者。问男子本位在左。女本位在右。如何今者男右女左。答今者结生之时。迷醉颠倒。男女位异。而于父母生爱染故。   言云倚腹向脊者。男即于母生爱。于父生嗔。背父向母。所以面向资也。   言倚脊向腹者。女于母生嗔。于父生爱染故。故背母向父也。   言揽父母之不净者。有解世间人女有身。即月经不通。即缘子在胎中揽之。以资长也。亦有云子在胎中。胎衣之上有乳。令子食也。有福者感母食上味。变成于乳。流生胎中令子食也。若恶业者胎衣上乳少。表薄福也。   言现缘既尔者。现在所见缘既尔。皆是百恶所招。十业道十十相资。成百也。一个为头。余九助。十个总为头。即成百也。   言三十六物者。偈曰。外相三四丑。身器二六成。中含十二秽。是名三十六。发毛爪齿(四)。睡眠涕唾(四)。垢污大小便(四)。是名外相三四丑(二六者)。皮肤血肉觔脉(一六)。骨髓肪膏脑膜(二六)。名身器二六成。脾肾心肺肝胆肠胃赤白疾癊生熟二藏。是名中含十二秽也。   言求邪出离错行等者。若依后科。有无并属五见。若依初科。有无并属边见。且依后科解者。经言薄德少福等者。慈悲不凉厚。名少福智慧。又实鲜名薄德。又不修前五度。名薄福。不修后般若度。名薄德故。上言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等。   言因起见戒取所余惑者。深着虚妄法。即见取戒取。我慢心谄曲等。即所余惑生。   言虽祈出要不悟等者。五见见不正。总名邪见。   言此依后科非要等者。五见见不正故。总名邪见。   言非要拨无等者。显扬说。邪见缘拨五门。谓因果作用实事等。   言邪见烦杂等者。五见见不正。总邪见。向上六十二见种行相。总名邪见。总名稠林(上解稠林)。   言若有若无等者。是五见中四见。皆执于有。若无者。五见中邪见。多拨于无。   言皆执有故者。牟言。四种见中。如边见中断见。岂名为有。亦言多执有故。答疏主约多分名有。犹如邪见名无。四是有。邪见是无。   言等言显示种种烦等者。等取五见。向上差别行解不同。名种种烦杂。但是向内等也。   言依初科者解邪见者。五见之邪见也。邪见向下行相差别有十五句。名稠林也。   言此二为边见者。三界之赖耶为体。阿赖耶识非断非常。以常转故。故唯识云。常遮断转表非常。由如瀑流。因果法尔。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今言执断常合名为边见也。   言等者。等取身见见取。或取三见也。问若依初科。只合等身见。何故兼等见取戒取耶。答六十二见依边见邪见生也。其身见是边邪二见之根本也。见取戒取又是色见之眷属故。亦等三见也。问戒取如何亦名见。答依见执戒。亦名见眷属也。   言由六十二见等者。问疏中自言若依初科等。今准初科。一颂半明起身边邪见成六十二见。后之二颂方言因见戒取所余惑生。此既依初科。只合等取身见。何言兼等戒取耶。答疏言。由六十二见等。其实只合等于身见。依初科故。意言六十二见但五见中边邪二见差别之相。若论其体。即是染慧一分为体故。   言以余二见等者。指见取戒取二。为邪见之眷属。身见是边见之根本(上解两种重科之所以也)。   言六十二见章者。释此六十二见。准疏合有四门分别。今于四门。复添三门。最初一门最后二门。疏内疏外合以七门。一总名所见因。二配属部名。三别陈行相。四三际分别。五摄归二见。六迷谛所起。七诸部同异。初一门最后二门。疏内无也。且明所因者有二。初佛说因。二见起因。佛说因者。长阿含二十卷。梵动品云。佛游摩竭提国。行至竹林园中说法时。有梵志。名善念。彼有弟子。名梵摩达。师及弟子当共随佛后。伺求其短。善念以无数方便毁法僧。梵摩达当赞三宝。师徒二人各怀异见。是事故。诸比丘等。于其食已。诸讲堂中。作如是语。甚奇世尊。有大神力。威德具足。尽知众生志意所趣。佛在静室。以天耳眼闻知。而故问曰。向何所说。时诸比丘具陈上事。世尊告曰。若毁三宝。汝等不得怀忿结心。意言于彼若起此意。自陷溺故。赞三宝。汝等不应生喜心。自陷溺故。有沙门婆罗门等。于本劫末劫。见种种无数随意所入。尽入六十二见中。唯佛知此见起处。如是缚。如是执。虽知不着故。即得寂静无余解脱(解脱因也)。二见起因者。瑜伽论云。谓彼一切萨迦耶以为因。因缘虽有亲疏。皆因我见。诸见方起(一行了)。二配属部名者。依瑜伽八十云。萨迦耶见以为根本。有六十二见。以为十计。一四遍常论。谓二四八十劫。见生死遍常是。二四一分常论。梵余至恚一分是。三十六有想论。有色有边至纯乐等有想是。四无想论。有色有色等生无想是。五俱非论。即俱非二字是。六七断灭论。人欲色至断灭是。七无因论。从无想至无因是。八四有边论。忆上下至有边等是。九四不死矫乱论。怖无知至矫乱是。十五现涅槃论。人欲天至涅槃是。   言二四八十等者。第三别陈行相。计既有十。随分十段。言二四八十劫。见生死遍常。四遍常论第一段。遍常二字通四句也。谓伊师迦者。僧佉之类。坐得四禅根本定。起宿住通。缘过去境。有下中上也。下品宿住通忆得二十劫。中品宿住通忆得四十劫。上品宿住通忆得八十劫。彼诸外道。见火灾坏世界了又却成。成了又却坏。便作是念。将知世界但是隐显而有。故知是常不是无常。上二四八十劫。便是前三遍常。宿住通次下第四遍常。法菀云。或依天眼。计现在世。以为前际。现一切众生。此界灭。彼界生。此落灭。彼落生。元来不断绝。但是隐显而有。不是无常。故执世间及我但是常(四遍常了)。   言梵余大种心等者。四一分常论。一分是常。一分无常。计梵王是常。余是无常。余是梵辅梵众也。谓初禅梵王寿命六十劫。世界初成。最在前来。独住劫。方有梵众也。从上界生。到初禅来。早见梵王在初禅。梵王若来若去。梵辅梵众皆不知。便计梵王是常我等无常也。二大种心者。大种是常。心是无常。或心即是常。大种无常。三谓有外道。从戏忘天没。来生此间。散观此在彼天中正游戏。次五衰相现。即便起执。在彼天中。不游戏者是常。我等游戏即是无常。四忿恚。谓彼诸天。五衰相见。将死不久。被诸天子强力之者。迁置林中。领诸天徒。共为欢乐。有是事已。有愤恚生。角眼视之。身便致死。来生此间。返观不愤恚者。在彼天中。便执彼天不愤恚者是常。我等愤恚即是无常。金云。此是欲界四空居天摄。牟云。四句分别。一自害非他害。即欲界四空居天。二他害非自害。下二天忉利天四天王被修罗害故。三自他俱害。即人中。四自他俱不。即是上界(四一分常了)。   言有色有边等者。有想十六论想者。能取之相名有相。论其处所。即欲界全。色界一心。除无想天。无色界中除有顶天。计无色界有细色。我有色计色蕴为我。我无色计四蕴为我。离色计我。句数分别者。一我有色。死后生有想。二我无色。死后生有想。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生有想。四我非有色非无非色。死后生有想(上有色四句下有色四句)。一我有边。死后生有想。如兽主外道。执色为我。体有分限。如指节量等。若非色所依所缘亦有心限。二我无边。死后生有想。胜数外道。我若色非色。遍一切处。三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生有想。离系子外道所执之我。随身大小量不定故。有卷有舒。四我非有边非无边。死生有想。   言各死生想地者。疏主结也。   言一种小无量等者。一我有一想。死后生有想。下三无色唯一空想。或唯识想名一想。二我有种种想。死后生有想。在欲色全。除无想天。心境多故。见解殊异。三我有小想。死后生有想。遍出外道计。执小色为我所。我与彼合。名为小想。谓在下地。除无想天。若大众等四小色通三下无色。四我有无量想。死后生有想。计执空识之想也。计小分为我所。合名无量想。一我有纯乐。死后生有想。色界中下三禅。二我有纯苦。死后生有想。在地狱。三我亦有乐亦有苦。死后生有想。在鬼畜。生人欲天。四非有乐非有苦。死后生有想。第四禅已上。   言即有色边等者。无想十六论也。一我有色。死后生无想见也。得定生彼。遂作是计。二我无色。死后生无想。执命根为我等。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生无想。执色为根。总以为我。于此二中。起于一我想。四我非有色非无色。死后生无想。唯依寻伺。想不明了(上色四句下边四句)一我有边。死后生无想。由彼定心。时分促故。于四蕰中。随计一蕰。以为所缘。执我有边故。二我无边。死后生无想。执色为我。遍一切处。三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生无想。执色为我。有卷舒故。四我非有边非无边。死后生无想。   言生无想俱非者。一我有色。死后生非想非非想。执色为我。见诸有忆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故。作如是执。不说自得定。唯依寻伺。二我无色。死后生非想非非想。执无色蕰。以为我等。入非想非非想定。不明了故。作如是计。三我亦有色亦无色。死后生非想非非想。四非有色非无色。死后生非想。非非想(有边四句)。一我有边。死后生非想非非想。二我无边。死后生非想非非想。三我亦有边亦无边。死后生非想非非想。四我非有边。死后生非想非非想。   言人欲天二句者。第六七断灭论也。一人中。二欲天。三色界。四无色界。开之为四。总计七处。人中欲天为二。四禅合为一。名三。四无色开为四。谓有外道。计此七处死了断灭更不复生故。名七断灭也。问何故欲界开人天。答趣异故。若尔。无色应合色界。应开以天趣故。答慈恩云。据实应尔。然彼无色无形。修定加行。难可得成。彼执若起。必是加行。以更不见上地法故。故别计断灭。不同色界也。   言无想天没二句者。二无因论也(第七段)。寻伺计无因有二意。一从无想天没。即是定中起宿住通观察。二寻伺不定。约俱于静处思惟也。初无因者。谓有外道。从无想天死。下生人中。修得宿住通。却观彼天。只视着出心已后事。不能观他出心已前无心之果。只观著有心时事。视他无心位不着。便执我及世间无因而有二由。寻伺不忆前身。作如是执。现见世间空无果执。大风卒起。忽然还静。瀑河弥漫。歘成空竭。牛头上有角。马足下安蹄者。乌羽翼一般。山鸡毛衣五色。便有一切诸法。无因而生。皆是自然而有也。问亦有不知欲界已前多身。应计无因。何唯说二。答无想天出心已前。微细难知。故计无因。余地前因分粗劣故。故不计之。若尔。岂不见无想天身耶。答前位色身。亦是其果。但不知此何因有。意说彼无身所远故不能知。极知以十劫故。又彼空中无心。不见此身因故。   言忆上下傍等二句者。第八段四有边论也。谓有外道执有四种。缘着之处。则执有边。缘不着处。即执无边也。一外道得定。上见色究竟天。又下见无间地狱。便忆得世间上下有边。便执有世间住有边想。若有一类一向傍忆无边。便于世间住无边想。二者傍见铁围山。便计傍即有边也。上下不见边际。便计上下无边。三者由忆持世间。亦有边亦无边也。即忆持上下有边傍无边也。四者。非有边非无边。即是劫坏也。劫若未坏。即说有边。劫既坏了。何处说有边耶。   言坏劫二字者。结前第四句。非有边非无边也。   言有边二字。结上下傍俱也。等者。等取无边。   言怖无知二句者。第九四不死矫乱论也。一不死是天。以天长寿。外道执为常住不死。名不矫。应言不死无矫乱论。今佛法中。毁责之言矫乱也。谓外道求无想天涅槃。都无所得。恐有人问。鉴我身上无知。所以怀怖也。我今不知死与不害。傥有人问我。我不得定答。若定答者。他人鉴我无智。则此轻笑。如有人问云。无想天增上胜道为害耶。为耶。答我彼天法。事须自证方解。若拟请说者。我天法秘密。都无言说。此名怖无知也。二言以谄者。有人问云。彼天法如何。答先以言词。裨补前人。汝大有福德。大有伎艺。灾伊求问。事不得必。若问来问西持东答。皆不答问之事。语言非我净天一切秘密。皆不许记别。故说矫言故。云行谄也。如律师也。三言怀怖者。已有小得。心未决定。常惧于他有所诘问。定答恐错成邪见故。不答。恐知我昧劣。被他所知。由是由因缘不得解脱。以此怖心而为其室。常以此法为自安处。故名怀怖畏也。四言戆等者。谓于内身都无悟证。若答恐成妄语。若不答。恐前人鉴我无知。诸人问我。彼如何。我当返问云。汝意言好耶恶耶。答言我道彼天法不思议。返答言一如汝所说也。上来四。一怖无知。二行谄。三怀怖。四愚戆。以此四论矫乱前人。得生不死天故。名四不死矫乱也。   言人欲天二句者。第十五现涅槃论也。欲界人中及六欲天。合为一涅槃。四静虑别开为四涅槃也。谓有外道。见人天中受快乐。人中乘服衣轻。天中宝座金台。外道曰。此身现世受乐。即是涅槃。涅槃者乐义。一见于欲界人天虚妄五欲乐。便计乐以为涅槃。二猒此五欲。生于初禅。计为涅槃。三从初禅生二禅。计为涅槃。四从二禅生三禅。计为涅槃。五从三禅生四禅。计为涅槃。问何欲界合人天为一。色界即开为四。答欲界人天同受五尘。故合也。四禅同是定境。开也。又四定所猒离法。各自不同故。问何不计无色为涅槃答无身受乐故。   言此证见中等者。第四三际分别也。问意六十二见中几见过去。几见未来。几见现在。二际中摄。答疏言边一分等。意言初五部十八见通过去前际中收也。何者。是一四遍常论。二四一分常论。三二无因论。四有边无边论。上下有边。一傍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五四不死矫乱论。此之五部。合十八见。皆前际摄。问既言三际分别。何言只说前后际。不说现在。答言中间际者。即前后际摄也。问四遍常论中。前三遍常在前际。可尔。第四遍常见未来生死。又上下有边傍无边。及四不死矫。此之七法见现在法。何言前际过去收。答虽是现在。不通过去。前际中收。缘是过去之后。亦名过去。过去之果。亦过去也。   言所余四十四等者。十六有想论。无想俱非十六论。七断灭论。五现涅槃论。此之五部。合四十四见。皆具后际。未来收。问此中五现涅槃。是现在法。如何言是后际中收耶。答虽是现在法。是后际之前。亦后际。问既言三际分别。何言唯说前后。不说中际耶。答中际者即前后际摄也。前际之后。后际之前。是故中际前后际摄也(三际分别了)。   言此六十二见经论(至)谁几见者。问词也。即梵网六十二见经及长阿含等经。瑜伽显扬等论也。初一行偈六部四十见。皆以边见为体。后偈四部合十五见。皆以邪见为体。且初一四遍常论。二四一分常论。三有想十六论。四无想八论。五俱非八论。此前五部合四十见。是常见之一部。七断灭论即断见。合此常断二见。共四十七见。皆边见为体也。后偈四部合十五见。即是二无因论。边无边论。四句上下有边是一。傍无边是二。并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是又。四不死矫乱是四。五见涅槃论为五。皆已邪见为体。   言谁几见者。谁即六十二见中随指一见。几者。五见中几见所摄也。   言七断灭皆边见者。于中四十见是常见。七见是断见者。问如一分常见中无常者。是何见摄。答非五见摄故。慈恩言。此虽非断。然坚执故。亦是染慧所摄。非五见收。   言皆邪见所摄者。慈云。此十类皆邪见摄。非我见后起故。十类者。一遍常。二一分常。三十六有想。四无想十六。五俱非。六七断灭。七二无因。八边无。九四不死。十五现涅槃(五摄归二见了)。第六迷谛所起。第七诸部同异。疏外别解二门也。且迷谛所起者。然诸说法不过二种。一者世间法。二出世间法。世间法者。谓苦集二谛因果。是染分依他。出世间法者。谓灭道二谛因果。圆成实性。俱是净分依他。说此二法。总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悉皆都尽。诸外道等智慧狭劣。不能了知此二因果。便迷四谛。起六十二见。第一迷灭谛。起五现涅槃论。执于欲界及四静虑。以为涅槃论。第二迷于道谛。起四不死矫乱论。夫道谛者。道理正真。外道迷此二。不识道理。有人问义。作此矫乱。谄惑于人故。三迷于集谛。起二无因论。且佛法凡说苦果。皆集为因。来有苦生不从集起。外道迷此集谛。执一切法无因而生。自然而有。四迷苦谛。即余七部五十一见是。不了此苦从集因生。遂便起执(明迷谛了)。第七同异者。且涅槃经中。缘于五蕴。起六十二见。且色蕴中。作十二句。谓一我有色。二我无色。三我亦有色亦无色。四我非有色非无色。第二重。一我有边。二我无边。三我亦有边亦无边。四我非有边非无边。第三重。一我有常。二我无常。三我亦有常亦无常。四我非有常非无常。三四成十二。色蕴既尔。余之四蕴各有十二句。五蕴合成六十。外神我二种。合成六十二见。   言神我二者。神是能执。我是所执。二各别也。故成二种(上章门分别了)。   言由执神我者。简要言。神我即身见也。执身有我。起我见已。次起边见。部见依止此边邪二见。以为根本起六十二见。其见戒取但是眷属。不亲能生得六十二见也。   言后起见等者。论云四见取。谓于诸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一切斗诤所依为业。五戒禁取。谓于随顺诸见戒禁及所依蕴。执为最胜。能得清净。无利勤苦所依为业。   言执见等者。准论取及所依蕴。见戒俱行。色心等眷属。五蕴性也。   言着此妄法等者。若依初科。妄法唯是见取。即戒取是一偈因起见取戒取所余惑生也。若依后科。妄法即是一偈半。别明起五见也。   言我慢自恃者。恃(时止反)矜(居凌反)郑云。言矜谓自大也。夸(苦花反)大言也。篾轻懱。   言以具如是耽欲者。耽欲二字。结上一行半犹处俗尘五欲沉没经文也。着邪二字。结前二偈半求邪出离错学乱行故。不同四十年前求说示佛知见。不得在家着欲。出家外道乱以错学。经言。以诸欲因缘等四行经是。   言四亲近行者。即四摄法也。以属如来。四亲近行属于众生。一由佛有布施故。所以众生亲近善友。二由爱语故。听闻妙法。三由利行故。如理思惟。四由事故。如说修行。又四中。初一生福。后三生智。智中分三。初闻。次思。后修慧。   言既无四闻慧者。听闻正法。闻慧为初因。初因既无闻慧。思修二慧亦不可得。今无四行。三慧不生。如是恶人甚为难度。   经我为设方便者。四十年前说二乘。名设方便。与大乘为方便。尽苦道者。有余涅槃。息分段苦。名尽苦道言由如此故者。正解经中是二字也。问既有苦依身。何名涅槃息苦。答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也。   经言我虽说涅槃等者。指四十年说小乘有余涅槃也。   言是亦非真灭者。不是真灭。有所知障在。未永灭故。问何名真灭。答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   经言佛子行道已等者。但能回心向大。尽是佛因。约大乘根熟。回心向大。断所知障。言来世作佛。从当为名。   言劝舍解脱等者。意言令取佛果。法身真理也。此言劝舍。舍彼执心。非舍二乘涅槃之体。论云。二乘所得二转依果。唯永离烦恼障缚。无殊胜法。名解脱身。我牟尼尊所得二果。永离二障。亦名法身。无量无边力无畏等。大功德法所庄严故。   言法从无始等者。解经诸法从本来。显尔法身真理。从无始来。自性寂静。即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体非新有。本来有故。即宝所也。乃为真灭。   言故行道已者。道即是智。于十地中。道数数彼。名行道已。于当来世作佛。圆镜智证。证此本性寂灭法法身理也。   言我本智慧等者。如来智上方便也。解经中我有方便等二句经。不同前后二乘是大乘之方便也。此中则引四十年前说二乘法。法华会上说一乘法。将四十年前法。法华会上一乘一处着。名三乘。此三乘总是当来成佛方便也。   经言今此诸大众(至)无二乘者。不唯我独自说一乘一切佛皆说一乘。若不说一乘。则不要先权后实说。既先权后实说。明知说一乘也。若说初权不说实。诸佛语有异。既说权必说实。故佛语无异也。前佛后佛。究竟令一切众生得一切种智。此语无异也。问偈中既言除疑。长行何处是除疑处耶。答长行云。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正与彼同。汝等行位未到。劝勿生疑。即是除疑也。所以疏主言既云唯一等。   经言天人等者。若依初解。群生即不定性人。若依后解。即是顿语异方便。若初解。异即方便。即初权后实。若依后解。异彼方便。即顿悟说一乘。依主释。前解持业。   言为不定性者。秀云。不定性回心声闻。名不定性。即渐悟业。   言为定性者。顿悟菩萨于大乘中。种性定故。更无二乘。杂种性故。若为不定性。初说三乘。后说一实。若为定性。顿说一乘。无前后故。   言故以异方便者。今为顿悟。直说一乘。名异方便。异前方便。名异方便。方便虽一。所望别故。或可方便有大小故。直说一乘。名异方便。说二乘故。名小方便。假以言教。诠于理故。不因言教。无由显理。故知言教。显理之方便。由是大乘言教。亦名方便。异于小教。名异方便。牟言。顿说一乘为所异。顿说为正直。渐说为方便。今言异方便者。所异即方便。持业。异于彼方便。依主。属主声。但不得言能异即方便。能异顿说。非方便故。故经言。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然此不取所异即方便。以是顿教故。   言助显一乘者。何名助显第一义。答纪国云。因亦得归于大。名助显第一义。二乘权教助显一乘义。故言助显第一义。后依顿悟菩萨。解顿教大乘。名异方便。此教不同小乘。异于小乘方便教。名异方便。问如何大乘名方便。答能诠教是诠理之方便也。教能诠显。即助显一乘第一义故。   言真如等。即四智菩提也。顿教大乘。故不得通取方便也。   经言禅智等者。等字向内等限齐。只等六度也。又解等字。等取四摄四无量色。后解为胜。   言逢佛闻法者。此明众生逢过去佛闻法。修于无量法门诸行。名种种福德。植诸善根。名佛之因。引摄之次第。兼表一童之善。必积至佛果菩提也。有不作福慧者。义亦可通。既通结上文六度四摄等。无非福慧也。   言有善刚强者。是生死中善。非是顺理益于物。四句分别。一善而非耎。二乘有智。无大悲心故。二耎而非善。是凡夫缘妻儿脊属。虽有悲慜心。无于世加行善意。三亦善亦软。是菩萨心。四非善非耎。外道之徒。   言顺理益物者。二乘人顺理不益物。凡夫益物不顺理。交他人吃肉饮酒。资益前人。后入地狱。菩萨亦益物亦顺理也。   言后文且者。问何不佛在日行善耎心。灭后行耶。答缘佛灭后之人。行善耎心难作故。故偏举之。又行六度。是总行。此善耎心。是别行故。非是佛在日作此诸行。而非佛因。在日易修故。   言准上六度者。问前唱经文。过去佛在日。众生行六度。言得佛道。及至灭后。唯行善耎心。不言六度。莫佛灭度后行六度。不是成佛因耶。疏答言。准上六度。佛灭度是总行。善耎心是别行。行此总行。亦成佛道。非是佛灭度后修行六度。不得成佛。在日灭后。总别二行。皆佛因故。   言八珍严莹(乌定反)。与序品别。又七宝中。此无彼珊瑚磨尼。彼无此颇梨玫瑰。亦与下观音别。彼有虎珀。   言佛地论数七宝者。即开琉璃与珠。别成七宝。今此经中既有玫瑰。即琉璃与珠合为一也。若琉璃是一。珠是一。即成八珍。若琉璃与珠合为一个琉璃珠。又有玫瑰。即成七宝。   言赤真珠者。赤虫吐出。名赤真珠。体赤名真珠。问经中唯言七宝。何得疏科八珍。答八珍之中。含得七宝也。   言青白间色者。即碧色。赤白为红。青黄为绿。赤黑为紫也。皆不正色。青黄赤白为正色也。   言玛瑙有多者。梵云遏湿摩揭捡婆。此云杵藏。或云胎藏。取坚实义。似马脑故。以是玉类故。字玉边作。或可石类。故石边作。   言玫瑰赤色者。火齐珠。即玫瑰之异名。齐字去声呼。玫琅玕出昆仑山。问玫瑰一种是石。有何差别。答若胜劣一处说。曰玫。若唯圆好。曰瑰。唯取胜也。   言增一者。四。一长。二增。三中。四杂。   言未曾起塔者。所得之果。即是梵福。   言补持者。若修补破寺。有二功德。一令本造寺功德不断运运增长。二者。令自功德亦得生长。若别造寺唯得自利功德。无利他功德。   言三和合者。问圣既无诤。宁说和合耶。答金云。但说和合。圣之弟子圣之众非说和合。圣即众也。当日提婆达多。问佛边索门徒不得。便领五百愚夫。夜摩后别布以说。或此总是凡夫比丘。圣之弟子也。问言圣无学无诤者。如如何无忧王殄诤。答当日圣人其实无诤。只是大天有诤。余圣众无诤。虽然执非。元来不违如来教也。和合得不成梵福也。和有二义。一理。二事。事中二。一者。众僧有诤事。以理劝喻。二者。众僧无食。欲拟离散。施食令住。   言佛初成者。由此因故。死还作梵王也。   言当得菩提者。感其梵福果。佛亦名梵王。   经言或有起石庙者。如国家有宗庙。欲令子孙昌感令佛遗身起塔者。令增众生福田。   言九物等。一石。二栴檀。三沉水者。即沉香。四木榓。五余材。谓诸木等。六砖。七瓦。八泥。和况作[斩/糸]叠成塔也。九云筑基阶也。   言灵庙者。切韵(眉召反)宗正作广。广者貌也。   言白虎通者。昔日有白虎殿。集诸贤士。于此殿中。通解一切字。又云。此是人姓白名虎。通造玉篇也。   言聚沙为佛者。如佛在世时。无量童子在路弄砂。谓言是面。或取灰来。谓是麨。忽遇佛来。无量童子两手掬沙。为面为麨。奉献世尊。世尊慜其志诚心。为其纳受。摩顶而去。乘此福报。得铁轮王。此约有种性发心行行者。供养皆成佛。童子即七岁。   言非诸凡夫等者。简无种性人及决定种性。简定性声闻。升有种性未发心者。设使供养。不成佛也。以凡夫唯为己身。二乘求自果故。供养不成佛也。   经言若人为佛故者。为由作也。只作佛像也。   言建立诸形像者。即画绣土木为佛像也。   言为求作佛等者。问造作佛形像有何意。答疏言为求作佛等。意言一为求当来成佛故作佛像。二为思敬佛故作佛。如佛往忉利天安居。为母说法。时优填王思敬佛已。既无神通。遂令巧近。及诸目连升忉利天。以栴檀木。图刻如来形。瞻仰礼敬。世尊答赠斯毕。安居后从忉利天。三道宝阶却归阎浮。于时栴檀像亦起迎礼世尊。世尊摩顶授记。汝来世而为众生。广作福事。像教因此而兴。   言又说者。为第二解也。若人为佛故(去声呼)。建立诸形像。通佛及金刚师子等。皆是为佛也。   言世世者。为造像故。形貌端正。由此因。灭得眼目明净也。   言后生梵天者。赞时久建布十类劫中。或二十劫为一劫。谓梵众天。或四十劫为一劫。或六十劫为一劫。随应皆。   言多四天下十陪者。既言四天下大海。即取第八咸海。不取前七也。有二意。一由今生造像。来生宿习力更造功德。多铸像写经。多大海四天下十陪。因今少为因。后更多造。头数多也。二身中。多于大海四天下十陪也。   言二偈十物者。一七宝。二鍮石。三赤白铜。四𨭛。五铅。六钖。七䥫。八木。九泥。十胶漆布。将此十物作佛。料简者。赤铜白铜俱是铜类合也。若合赤白铜为一者。银与钖不同。故别开也。若铅钖类同者故合为一者。则开赤白铜也。胶漆布用时一处用。不别开也。铅钖二说。一铅钖。是一般故合也。二者各别言。银铅之间。有说上者为银。下者为铅。非上非下者为钖。尚书云。青洲贡铅也。问云优婆塞戒经说。不许用胶作像。此如何许。答一云。不许皮胶。唯许用木胶。二开遮不同。用亦无失。   经言百福庄严相者。因中修百福。为能庄严。感此相故。是所庄严。如来三十二相。而有总别因。若是总因。六度万行也。若是别因者。如来三十二相。每修一相。皆与百福庄严。俱舍云。修妙业。其相云何。颂云。赡部男对佛。佛思思所成。余百劫方修。各百福严饰。长行解。修相好业。唯在此洲。觉慧胜故。以男简女。唯对于佛。观佛起思。思所成摄。三无数劫外。余百大劫修妙相业。诸佛因中。法应如是。然三十二相业。各百福庄严。百个善思。名为百福。如修足下平满相时。先起五十思。修治身令清净。次起一思。正牵引彼。复起十五思。令其圆满。譬如农夫先治畦垄。次下种子。后以童水而覆治之。此相既然。余相准说。五十思者。为十善业道。各具十思。且初不煞思时。五思者。一离杀思。二劝导思。三赞叹思。四随喜思。五回向思。乃至正见亦尔。今言百福庄严者。即彼百福所招之三十二相也。   言必带悲心者。七最胜中。第三意乐最胜也。唯识论云。修六度时。要具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悲慜一切众生。四事业最胜。具行一切事业。缘施等事。五巧便最胜。无相智人之所摄受。三轮清净。六回向最胜。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不为二障间杂。三时无悔。   言以华施者。谓念。择法。精进。意。轻安。定。舍。于境明记。名为念。观察德失故。名择法。炽然后善。名为精进。于意适悦。以得名喜。调畅身心。为轻安。专注所缘。名为定。远离沉掉。平等寂静。目之为舍。问择法是慧。别名觉支。余非慧收。何得名觉。答念支觉法所依止故。择法同体而是觉故。精进是觉出离支故。由是慧与非慧。总名觉支。问何故此七名之华。答见道位中。修七觉支。同开华结果。以似华故。   言以香施得五分法身香故者。香能除臭恶。今此定慧解脱知见。此五分法身能除烦恼臭法故。   言以幡施者。幡能旋转。发人善心。如陀罗尼。能转橡恶业。得善业故。往生经言。幡一转时轮王位。   言以盖施者。若以华盖施于佛者。得四无量慈悲喜舍。覆阴四生故。   言黄帝世伶伦等者。问因何有乐兴焉(五用反)。答疏言黄帝世等。皇帝世使伶伦氏。于大处之西昆仑之北。嶰答之中伐竹。雌雄各六。以制十二管。听凤鸟之鸣。以定十二律。谓六律六吕。伶伦即乐官。善调音律。正月律中大簇。御注月令。律者侯风之管。以竹为之。中犹应也。为吹灰。管长八寸。空径三分。阔九分。高诱云。可物起初生簇地而出。故名大簇(苍豆反)二月律中夹钟。管长七寸四分。高诱云。是月万物去阴而生。故云夹钟。三月律中沽洗。管长七寸一分。高诱云。沽故也。洗新也。是月阳气阴气散。在外在中。苍生去故就新也。四月律中中吕。六寸六分。高诱云。阳气所以族阳成功。故曰中吕。五月律中蕤宾。六寸三分。是月阴气萎蕤在下。蒙主人在内。阳气在外。蒙宾在外。六月律中林钟。六寸七分。七月律中夷则。五寸六分。夷者像也。则者法也。太阳在内。太阴气发。万物凋伤。应法成性。八月律中南吕。五寸三分。阴气内藏。阴吕于阳。任真成功也。九月律中无射。四寸九分。阴气上升。阳气下降。万物随阳而盛。无射(音亦)出见。十月律中应钟。四寸七分。阴夜于阳。转成其功。十一月律中黄钟。九寸。黄钟者律之始也。高诱云。阳气取于下。阴气盛于上。莳于黄众之下。故曰黄钟。十二月律中大吕。八寸四分。意言既使伶伦伐竹定十二律。音乐之道。自此而兴。故云作乐。   言五声八音等者。五声者。宫商角徵羽也。汉书云。五声涤荡人之邪意。主甚正性也。宫者中也。中央以畅四方。唱始施生。为四方之本也。商者章也。万物成就可章故。角者触也。物触地而生戴荒角。徴者祉也。物盛大曰耻也。羽者宇也覆也。韩诗外传。阳乐名大护。护者救护为义也。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商声。使人广而好义。闻角声。恻隐而仁爱。闻徴声。使人乐养而好信。闻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问何但于五。答以蒙五行。   言干戚者。郑玄云。干楯也。戚斧也(武仙执也)。羽者翼也。旄牛尾(文所执也)。又云。谓左手执傍排。名之为干。右手执矛楯。名之为戚。执此二种。以作儛。有雄猛之势。名为儛乐也。羽毛者文乐也。左手执杖。以鸟羽饰之。左手执以兽毛。执此二种作儛。儒雅业好。名文乐。此是汤时乐。先武后文。治国之次第也。   言八音克谐者。谓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以象八卦。八节也。音者。毛诗序云。情发于声。声成于文。谓之音。即宫商角徵羽。上下相应。名成文也。问何但说八。答国话云。金以动之。丝竹以引之。匏形如大虫。以宣之。土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物得其当。即是克能也。谐和也。即上下相应。方曰音。即是和义。乐记云。凡亦所起。由人之心。心之动也。使物之然也。故云治世之音。郑卫之音。又桑间涤上之音。亡国之音也。若论大乐。无声冲和之性。难取其像。难得其形。故假金石克谐。述天地生成之力。丝竹之流。皇帝圣化之风。一金。谓钟磬等。二石。谓石磬等打作声。丝。谓弦索之类也。竹。谓箫笛之类也。瓟者。笙向上以似酱杓子吹者瓟也。土者。谓埙檐土作烧成。吹之有声也。革者鼓也。木者。谓踧语一踧。二语。踧者。木似漆桶。于中着舌。而撼之有声。众乐一时动也。二玫者。状如伏虎形。皆上二十四齿。表二十四气。以竹[筣-禾+(棣-木)]。[筣-禾+(棣-木)]之齿上有声。众乐一时止(上解总名)。   言鼓者。动之出声。曰鼓鸣也。若壹边皮者。此所击之鼓也。若能击名鼓。鼓击也。今取所击之鼓也。凡出声曰鼓。不唯音声。场康打者名鼓。今取一切物打著有声。皆是鼓故。名凡出声也。易云。鼓之以雷运。   言角者。曲形而似牛角。吹之有声。   言贝者。海中水族类也。涅槃云。吹贝知时。知曲终时也。西天凡音声。皆吹贝作声也。   言箫管者。箫是管也。舜作。以像凤翼。箫箫而有声。释名箫肃也。管声肃肃而清。广雅云。二十四管无底。或十六管有底。无者为调。有云。箫长二尺也。   言箾者所角反。意言此字亦通箫音。而非此字。若取所角。即以笇击人。曰箾。以音同故。引𠚤𠚤也。   言笛者。七孔籥。籥者笛。笛总名。亦名直也。声正。风俗通云。笛者。汉武帝丘仲所造。笛涤也。所以涤荡邪秽。纳于雅正也。籥字切乐器也。尔雅大籥。籥谓产注。如笛。三孔而短小。广雅云。七孔也。初学记云。笛一定。诸弦歌等。皆从笛起。即今汉振以笛为先。若胡部以笙为先。长一尺四寸。七孔表七曜。五孔表五行。三孔象三才。一切诸乐尽遂他笛声。笛声不遂诸声也。乐之正声也。   言琴禁者。白善通云。禁也。所似止淫邪正人心也。琴伏义所造。本置五弦。大为君小为臣。大小相应。如君唱臣和。至父王加一。武王加一。变宫反以令君臣之恩。故令第六名为文弦。第七为武弦。记文神农所造也。广雅云。琴三尺三寸六分也。   言箜篌者。说文。师延所作靡靡之乐。后生桑间。涤(音同)上水流声。作此箜篌。初造得成。来进诸侯。听一日不定。乃至多不足。诸侯尽来。所以空诸侯之国。名曰空侯。此音美丽。听之不去。空余侯国。名曰空侯。二云。空侯国。侯国进来。余国无故。空侯国有故。名曰空侯也。通云。一曰坎侯。汉武帝祠太山。一令乐人侯调。依琴作坎。侯言其坎。坎应节也。侯者姓。二十四弦像二十四气也。   言琵琶者。本胡中乐。马上所弹。牟云。推手前为琵。却引手名琶。中空外实。因此立名琵琵。即像天地气也。盘圆柄直。阴阳之序也。长三尺五寸。三尺像三才。五寸像五行。二孔像日月。四弦像四时也。   言铙如铃者(女交反)。形似铃可钹。许大小。钲者钲(诸盈反)铙也。似铙大于铃也。大者曰铙。小者曰铃。   言军法者。古时军法。十人之中。一人执之。惊余九人。可行即行。可止即步。长司马执铎。即队头也。挃之出声。以为麟。令铎即铃。论语云。天将天子以为木铎。   言五人为伍者。五五二十五人。为两也。五人为一五。五个五为二十五人。谓之两(良长反)。军法二十五人立司马。女今时一队头也。司马者。即队头。是古时云司马。两司马执铎。铎者三孔圆曰铎。其迬铜。其舌木。柱之作声。呼唤二十五人。铎大于铙。因铙故引为证。因非此中义。   言铜钹者。以两扇铜。左右相拔。名为铜拔。作钹字无所从。   言发菩提经等者。发菩提心云。音乐女色坏乱净心。此如何供养。答疏言发心经云等。邪淫之乐损坏净心。故不可施。其正之乐赞德长善。何妨供养。只如此方郑卫之声。谓之邪乐。云韶大复。谓之正乐。正则修身立德。邪则亡国破家。又彼经恐受施者坏净心。所以遮不许。此经将供养佛。故无有失。   言如金藏中者。意言如金藏论中许有音乐供养等事。   言歌呗者。歌呗即法中音乐也。谓声中名句。赞咏佛德。即同诗颂歌盛德之形容师。一曰。歌者而陈德也。动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等。法中论。歌呗赞佛德。即是因中将此音乐声歌赞佛德。果中得梵音声相。如世尊三十二相中梵音声相。最为殊胜。能说法度众生也。   言当得大士等者。如妙音菩萨因中好设乐以供养。至果位善说法以利生也。   言婆娑者(蒲贺去呼)。有作师。谬矣。   言陈思王等者。问此方因何有梵呗。答疏陈思等。按历帝记云。魏文帝曹丕。是魏武帝操之子。在位七年。武帝有二子。号曹丕。二名曹植。字子建。况曹丕主封。弟曹植为陈思王。陈思郡名也。美貌有文。兄丕每礼重偏。置甄一阁。遂被甄妃后凌逼不从。自啮其臂。德困沐发。兄见妃后臂啮损。问得事由。便欲杀之。令行七步。诗成即不煞。如不成即煞。诗曰。煮豆然豆。以其豆子釜中治。一种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既成已。遂免煞之。除为何东候也。初封河东。王殁后。封为陈思王也。十岁属文。下笔成咏。略无所改。每赞佛经。辄连嗟玩。以为真道之宗极也。遂制转读七声。然降曲折之响。故今讽咏成宁章焉。   言岩岫等者。其王登相。洲西鱼山之间。岩岫之所。闻念经。遂拟彼声而作梵。从山为名。名恶梵。尔雅云。山有奥穴为岫。闻穴之中念经也。   言遒𪎑者。字[袖-由+犬]反。婉者(于洗反)。有作酋字。合单作。不用着之绕。单作乃至长绕之义。即是引声。若着之绕。训为尽义。疏取尽。此言尽者。气和畅屈皆尽。其高下之分也。音者朗也。即是岩穴之中念经声。清美尽朗。故建谷流响。   言冥合西等者。冥(莫经反)闇也夜也。闇合西域故。契者切约也。糅云。凡欲诵经。皆先有三数声。赞咏佛德及经功德。然后念经。后念经说。亦有三数声。回向发愿等。前三后三。三数同故。总名启。启者开也。中间正说。即是七声也。有三。三宝为三启。七声者。三宝向上更加四谛。名七声也。   言俱胝耳者。摄云。西域云室缕频没应俱胝。唐言二百亿。古云亿耳者。讹也。西域传云。南天竺伊烂拏钵伐多国。昔有长者。豪贵巨富。晚绝有继嗣。时有报者。后妻遣使报其父。父闻欢喜。遂赐金钱二百亿。即二万贯钱也。十贯为一万。百贯为一亿。千贯为十亿。万贯为百亿。二百亿者二万贯也。子因此立名二百亿。如人家男女。初生称时。五斤六斤七斤。便为名也。伯乎成立生长。足不履地。于其足下。一茎毛长一尺余。光润细软。色若黄金。后频婆罗王闻之欲见。追诏长者。自家至城。穿渠通漕。以满芥子。御舟安止。送于子。冀免蒙舟蹶之患。于是先礼世尊。世尊示以加趺。呈王事。王善其礼。因而教归。遂投如来。此家得道果。至能作梵呗声也。此言俱胝。亦是信义。耳者助句之词。等言。等取放牛难陀。亦有声能作梵。   经言若人散乱(至)华者。且说有发心者。纵散乱心。亦得见佛也。   言与前四事等者。问与前四事供养中华供养何别。答前据定心。此约散心。或别。前礼供养。兼诸物。此唯时华供养。设施一华。虽复心轻物少。即此微一之功。皆成佛道也。   言略言供养尽等者。意言余像亦得成佛也。道或是金银铜铁泥木等佛像。余皆成佛。   经云渐见无数佛者。如四依菩萨。供养二十六恒沙佛也。   经言或有礼拜举手等者。西域记云。致敬之礼。其仪有九。一发言慰问。二俯手示敬。三举高揖。四合掌平恭。五屈一膝。六长跪。七年膝据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今举一手。即当第三高揖。此经中有五。一礼。二合掌。三举手。四小低头。一称南无佛。即是第一发言慰问。   经言自成无上道者。此明供自身作佛。经言广度无等者。复化众生。方得入灭。成转法轮。   经言入无余涅槃(至)火灭者。问如何佛示现顺同小乘人。入无余涅槃。又复初权后实。三世轨仪。何故更入无余。重增定性之病。答无余虽同。薪火之喻各别。小乘薪喻藏识。火喻身智。入无余时。藏识既断。能依身智亦复灭无。如彼薪无火亦随灭。若约大乘。众生善根如薪。如来身智如火。众生善根若在。前类佛出世间。由如有火。众生灭尽。有类薪无。佛入涅槃。如同火灭。   经言若人散乱心等者。意言不说在定及以多称。散心尚尔。岂况在定及多称。   言我常称五十三者。过去有三千人。常称五十三佛名。一千在过去庄严劫已成佛。一千人即在此贤劫成佛。即拘留孙佛为首是。一千人在未来劫成佛是也。   经言若有闻是法者。若有有种性人。闻是法华经者。成佛道。非无种性人闻而成佛。   经言一切诸如来者。即未来中一切也。   言佛及众生二俱合说者。糅云。一切诸如来。即能化也。若有闻法者。即化也。在此一处明故。   言合说于此说者。上下同故。今谓不尔。此中意未来诸佛度诸众生。入佛无漏智。此即佛说也。一重。所化众生既自成佛。转为他说一乘妙法波若。闻者无一不成。此即未来诸佛所化之众生成佛之时亦尔。合说一乘妙法也。一重。疏言众生即是得成佛之众生也。由如释迦化鹙子。作华光。华光又合坚满成华足安行。成转法轮故。   言二俱合说若不尔者。上四句。已言度诸众生入无漏智。下二句。何须更言无一不成佛。故此属第二重佛所化之人也。合者应当义。初权后实。化不定性。佛佛皆然。亦是众合义。两重能化皆是佛。两重所化皆是众生。在此一处明。故言合说也。   经言诸佛本誓愿等者。释先权后实之意。问何故佛出。事须先权后实说耶。答经。诸佛本誓愿。至亦同得此道也。亦如华光出世。虽非恶时。以本愿故。说三乘法也。   言明悟三性者。由此悟三性。能说权实。云何悟三性。而能说权实。由明悟依他圆成是有。所以第一时说有。由悟遍计性是无。所以第二时说空。由双悟前二性。所以第三时说不空不有。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   弘举记   乹符六年孟冬月三十日于永嘉开元寺法华写过伏以事务烦通兼且手拙檖至谬劣也通鉴大德觅契于慧璩记了。  愿以书写力  自他生内院  闻法悟一乘  速成无上道   贞永元年(壬辰)润九月二十六日 春日山边于四恩院书写毕。   执笔 长盛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一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言诸法归趣者。有三。一知遍计性。是一切妄法。所归趣处。二知依他起性。是一切缘生法所归趣处。三知圆成实性。一切常法所归趣处。所以先权后实。说于一乘。二者。明悟三性究竟归趣一乘。一乘者。即成佛也。由知遍计性是无。了依他幻事修净分。依他证圆成实性。三身究竟。归趣于法身真如。所以疏言明悟三性至一乘也。   言真如妙理者。解姓字。与万法为体性。凝然之性。即无漏无为法也。   言体性常者。解常字也。夫真如者。真谓真实。表无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不同有为之法无常变易。不得言常。   言佛能证知者。解知性二字。即是根本智知也(上解知常性了)。   言遍计所执二句等者。解知法二字也。   言体性是无者。解无性□□。遍计者。遍谓周遍。计谓计度。遍缘一切。起计度分别。三性之中。遍计性也。一遍而非计。即第八识。二计而非遍。第七识唯缘赖耶。起计度故。三亦遍亦计。第六识遍缘一切。起计度。四非遍非计。即五识唯缘五尘。无计度故。如来根本智中。证达遍计性。后得智中。了依他如幻事(上解一句经了)。   言佛证无我者。结前常性也。意言世尊能证二空理。性知遍计所执。本来性无。亦知遍计所执。是凡夫虚妄执也。故摄论云。依绳起蛇觉。见绳了义无。证见彼分时。知蛇智乱。迷情不了本体是麻。妄作绳解。即喻法执。复于绳上。妄作是蛇解。起螫蜇之想。喻我执也。即遍计心是能执。我法二种是所执也。   言亦知此无等者。结前无性。   言无漏依他者。标也。问何名无漏依他。答疏言。报佛种子四字解经中佛字。种子解经中种字。因缘二字解经中从缘两字。所生二字解经中起。又解云。从缘所起。名缘。因修作故。名起。   言无漏依他者。问论云。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岂成无漏。答有二解。一颂依染分说。故论颂言。分别缘所生者。应知且说染分依他。净分依他。亦圆成实故。二云。分别者。非唯妄心能缘虑者。即名分别。故通无漏论。或诸染净心心所等。皆名分别缘虑故。   言因缘所生者。即本有种子为因缘。三慧闻熏为增上缘。世第一法为等无间缘。遍行真如为所缘缘。报佛种子初地起。从此已去十地之因道。数数修新熏者。生本有者。长妙平二智。前与后齐至。解脱中舍无常色。获得常蕰。以四智种子。生起报身。报身得生。皆因修作。作者起也。因修习故。方得起也。   言由证真理者。即圆成实性。若在十地。即证□真如。若在佛位。证大涅槃也。   言断能执心等者。能执既断。所执我法亦无障。染既无。既无染分有漏依他。便依净分依他四智种子。生起现行。成报身智。证法身理。名一乘。此偏取真如理为一乘者。意欲令众生断染分依他。修净分依他。证法身理。故说一乘也。   言何者一乘者。答谓重显常法。即圆成实性。若约常无常断。简唯真如。为圆成。若约漏无漏门断。简亦简无漏依他。疏主意拟向第二行偈中取真如为一乘。所以先徴问云。何者是一乘。答下解真如是一乘也。   言重显常法等者。即前行经中。知法常无性四字。便是第二行偈中。真如法也。以前偈中知法常无性。以解圆成实性。今复释之。故云重显也。   言法住法位者。双标住位两法。真如法在一切有为诸法之中。体性常住。故名法住。意言真如遍在一切诸法中。如青青翠竹。并是真如。又言真如本有在生死中住。名法住。言法住者。真如法住在三贤十圣及二乘位中。断染得。净分位显之。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缠名如来藏。出缠名法身德也。   言世间相常住者。即前法住法位在世间中。即此世间以真如为体。体即既常故。世间亦常。名世间相常住也。经言不如三界见于三界。至如斯之众事生住在世间相中。元来不见世间相。若法性宗。世间相即常住。迷即生死。悟即涅槃。如波之与水。体不相离。若迷时世间即生死。若悟时世间相即是涅槃。至佛位。生死涅槃二皆平等。故云世间相常住(神智解依性)。惑世间相是无常住。常住之真如也。住在世间相中摄相归性。将相就性。故言世间相常住。世闻相情与非情相状之相。即是无常真如。与世间为体相之相。即是常住。故云世间相常住也。   言于金刚道场等者。解经中于道场知已。问何名道场。答四智菩提名道。无为理名场。由证法身理。方成报身智。此得道之场。名为道场。又着谷处着麦处。名为谷场麦场。果中法身理。是尘沙万德法所依止处故。功德法名道。所依理名场。法身当体即道。或自受用身名道。法身理名场。自受用身果。于法身场上证得。故云得道之处。谓之道场也。于道场中。知此法住法位世间常。以且就化身三十四心成等正觉一期化相而说。名于道场知已。   言于无名相中等者。解经中导师方便说也。若论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今于无名相中。以名相说。若论无名相法。口欲谈而词丧。心欲缘而虑绝。今所说者。只得其名体。如人唤火火不烧口等。四谛是名。一一谛中有四行相等。即是相也(上定三性义门了)。   言一切法中略有等者。空谓遍计性。有谓依他及圆成实性。善戒经云。有为无为名有。我及我所说为空。若清辨宗云。世俗门中三性俱有。胜义门中三性俱空。护法宗云。胜义门中非空非有。约诠而辨。亦可言有也。   言空无差别总立一性者。谓遍计性。   言有法有差别等者。此门之中最狭。常谓圆成实性。唯真如理也。   言无常常者者。谓依他性。依他性不得向常法中收。但有漏即向依他法中收。唯识第八云。无漏有为离到究竟。胜用周遍。亦名圆成实性也。真如具三义。故名圆成实性也。一体遍。即是圆满义。二体常。非生灭故。即是成就三义者。体非虚谬。诸法实性。即是实义也。净分依他。亦具三义。一者胜用周遍。谓能普断一切染法。普缘一切真如法。故是圆义。二者。究竟能断诸染法。是成义。三者。离到体非虚妄。是实义。由具三义。净分依他。亦名圆成实性。言今依前门。指前常无常门中。兼取无常法净分依他无漏现种。藉众缘生起。故云种从缘起。   言意显能证(至)无我理故者。重解经中知法常性二字也。   言乃能了知二我为无者。解经中知法无性二字。意显能证者。问三性次第云何。若依先证如。后断惑者。何故论解无间解脱。断惑证真心别故。若先断惑者。何故论云。非证见此圆成。而能了得依他起。答由数修习胜二空观。令无漏种熏习力强。此智生时。惑障不起。遂令永住不生法中。任运证于一真法界。即此物名真。见道中若说证时。都无前后。后得智中。仿法范仪。说有次第。若说真见。初是无间。次即解脱。后乃胜进。故说无间断惑。解脱道中。证于灭理。及除习气。若说后得。即先证真如。方能见彼依他起。如幻事等。于本智中。以达遍计所计空故。故论云。无分别智证真如已。后得智中。方能了达依他起性。如幻事等。即先证而后达也。先断后证。约真见道论。先见圆成。后依他起。约相见道说故。问无始时来。缘自相见。如何后得方说了达。答无始时来。二执俱故。虽缘自境。不觉境空。如逢市人不识名字等。故论云。虽无始未时心心所法。已能缘自相见分等。而彼我法二执常俱行。不如实知。众缘所引。自心心所虚妄变现。   言依他于善友等者。解经中法位。即是地前一劫。有漏三慧闻熏。令报身种子气力渐盛。乃至初地初起。十地渐修。果位之中。名觉满也。即四亲近行中。亲近善友行等。四胜力中。善友力也。   言今为众生等者。由佛了知三性。自证一乘。方能令众生趣证也。   言今此依他等。通难。问上说一乘通理及智。云何以真理。重显一乘耶。答疏云。今此依他等。   言由断有漏依他等者。显初权后实之意也。遣于我法二执。证涅槃菩提二果。   言由了依他等者。配三时教也。第一时说有者。设有于依他。不言遍计。第二时中说空教。所言空于遍计。不言依圆。第三时中方说真实。   言今三俱者。第三时中。三教俱说。故名真实。问三中二乘如何名真实。答四十年说小乘。皆隐密说。大乘显了说。十二年前说有。隐密说空。今灵山会显了说有。显了说空。第三时中总说故。名真实也。   言三性之义如别者。唯识论中。解三性义。十二门分别也。   经言天人所供养(至)亦说如是法者。亦说一实称可众生。故名安隐。   言经虽示种种道者。开权也。其实等者。显实也。亦同下文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又同前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经言知众生诸行。疏解总句心行相也。知字通贯下诸句。   言或胜解者。问众行何智力知耶。答诸行初为心也。行相是总句。此解诸行。即众生之胜解也。如来胜解智力。知于诸有情净与不净。胜解差别。如实了知。净令增长。不净令离等。乐三乘等行。名净胜解。乐煞生等。名不净胜解。   言心所念等者。知别句各各趣向。不同遍趣行智力。知众生有。于一切苦。能出离行。皆如实知。   言业力者。一切众生自作业。自受果。佛自业智力知。言欲力者。起希望爱乐。佛胜解智力能知也。   言性力者。于诸有劣中。如界部分差别。如实了知其根性。于彼彼趣入门。无别教受。如应安立。亦即大论四种界也。一本性住种性界。二习所成界。三可对治种种界。已种解脱分善。四不可对治界。谓无种姓人。   言精进力者。有云。向处非处智力中收。以处非处智力宽故。佛法正因名处。外道邪因名非处。等字之中。等取自业智力。或由众生精进。感得善果。由行恶行。感得恶果。此是处非处智力行相。如来能知。名之为力。二云。或精进力等。等取信及念定慧。意言精进力即是力。以种性体。即五根也。精进是五根一数。故言体即性力。前解欲性精进三力各别。后解精进力即性力。性力即五根。精进力不别。   言下力者。将下力字。贯通上力也者。不屈伏义。   言前未来佛等者。问何故前来佛唯说悟三性。不说知众生根。此现在佛知众生根。不说悟三性。何也。答疏言。互相影显故。初权后实。义皆同。   经言今我亦如是(至)宣示佛道者。此一唱经文。配为说实也。问种种法门一句似说权。何故说实说权耶。答有云。种种法门者。序品之中。雨华动地。菩萨问答意。徒宣示于佛道。或种种法门者。四十年前说。权教也。宣示于佛道者。正是会权入实。正是说实也。   言我亦是释迦同等者。前长行中。亦无释迦。同彼之文。此间科。但是疏主体彼经意。言释迦同也。三世佛先权后实。说法皆同。庄严论中。由三义故。一切诸佛三身平等。一由所依同故。一切诸佛。法身平等。法界无别。二由心同故。一切诸佛。生身平等。同佛心无别故。三由业故。一切诸佛。化身平等。同一所化故。今言同者。即是业同。化不定性。权实同故。所以经言。今我亦如是。教主同也。安稳众生者。意用以同种种法门者。开三同。宣示于佛道。显一同。我以智慧力。智力同。知众生性欲者。观根同。方便说法。设教同。皆令得。利益同也。且如根未熟。闻少即欢喜。若大根熟。闻大即欢喜。三乘各称其根。名皆欢善。欢喜不一。名皆。皆者俱也。   言请念等。请即诸天请说。念即示相思惟也。权方即权诱也。   言般若经说等者。缁州以五门辨。出体释名。得人相五摄废立。且总名者。梵云。般遮斫刍。般遮者。此云五义。斫刍者。此云行尽。斫者行也。刍者尽也。谓于境行。尽见诸色故。傍从于此。翻名为眼。非是正释。眼者照烛义。体用相当。依唐立名。五者数也。带数释也(上解总名下解别名)。   言一肉眼者。今取根是眼。不取识是眼。决云。肉谓业异熟色。肉即是眼。持业释。章敬或即可见彼尘名肉。能依色根。依彼肉之眼。名肉眼。依主释。   言非于定生者。显是业所招感也。   言四大所造者。潞府兼取能造四大。地火水风为性。此解非也。今唯取所造色香味触为性。不取能造也。   言长养者。有二长养。一长养。养瘦令肥。二养短令长。名为长养。长养有四。一饮食。二睡眠。三梵行。四等至。法苑云。长养类者复有二。一处宽遍。即前饮食眠。梵行等至。二相增感。亦由于食及胜作意故。即是通心心所。令明了故。今肉眠有前二长养。谓饮食睡眠。段食是睡眠之加行。故名长养。如阿那律。不睡丧眼。由不得长养故也。   言或异熟净等者。此五色根。是第八相分。由先业力。牵引今生。异时而熟。异类而熟。变异而熟。为异熟。异熟即色也。问长养色与异熟色何别。答则云。一种是色饮食等。资助所生。名长养色。从过去业所引起。名异熟色也。   言二天眼者。有二。一者。生得天眼。从天身上。得名天眼。此间之不取也。二者。修得者。决云。天名虽同。唯取修得者。欲界六欲天南三洲。总许修也。四禅根本定。名天眼。定起眼。天之眼(依主)。或即定□光洁名天。天即是眼。持业释。由坐得色界□。依此定力资益。依眼肉根。能发天眼根。能见障外境。名天眼。   言断于定障等者。疏主断也。定障有二。一者。下劣受。领纳下地境。不欣上地定。二者。昏沉掉举。据实而言。贪等烦恼。总能障于定。故论云。此但迷事。依外门转。散位粗动。正障定故。此唯事观心粗。不能伏彼迷理之惑。及网俱生。但能伏彼迷外五尘起者。非能伏彼与见俱生。   言修习所起者。显不同肉眼业招感故。言虽是养四大者。言长养者。即不取饮食睡眠长养也。简要云。自有禅定梵行。决云。因此修定。得名为长养。贺问天眼通以慧为性。如何乃言。所造净色为性。答由断定障。得上界定。依定引得天眼净色。在于身中。然慧还依天眼根生。名天根通。亦不相违。   言观事有等者。观事有慧。对根本智缘有。此名观事。对观空名有慧事。亦是教。慧眼为本智。法眼谓后得。后得智有二。一缘理后得。变影缘如。二缘事后得。今取一乘缘事者。名法眼。通缘一切。若色若心。佛身百四十种功德。一切事法。皆能观也。亦云。是后得智。能缘百千教法。即名法眼。缘理者。慧眼收此二。俱慧为性。   言四慧眼者。唯根本智缘胜义谛。证二空理。名慧眼也。章敬云。案经文。先慧后法。疏引文倒也。   言因积而果者。三大阿僧祇劫。名因积。而果圆也。   言揽前四者。揽前四。通名佛眼。离四外更无别体。问肉眼天眼。是有漏法。如何名揽四眼。名佛眼。答揽名。不揽体也。问何以佛位中有肉眼。答佛位中有前十五界。舍无常色。权得常色。从无漏五根种子生现行也。问佛位中如何有天眼。答佛位天眼根。由定所引净色为性。辨云。六度之所感故。故于果中。得揽前四。胜劣全别。但揽于名。故无有失。   言龙树等者。问如何揽前四。总名佛眼。答疏云龙树等。龙树菩萨造大智度论。释大品经。说五眼义。唤大海。作天池也。天池中无四河名。四眼至佛位眼。无余四名。四河未至天池。名字各差别。流入天池。总名大海也。四眼未至佛身。名字各各差别。流至佛身。通名佛眼(上辨名了。下出体也)。   言初二体色者。业果定果二俱是色。牟云。然肉眼根诸宗各异。顺世外道。清净四大。而为其体。胜数二论。以火空地水风。如次为眼耳鼻舌身根体也。大众部。肉为体。若经部师。次实极为体。一说师。有名无实体。若大乘宗。自有二说。一难陀师。以识种为体。二护法义。以能造所造净色为体。于中分三。一唯种。二唯现。三通二。为正。故对法云。眼根者。谓曾现见色及彼种子。二天眼以定所起四大所造净色。为性。是通果故。章敬问。因中肉眼天眼二。俱色为体。在佛果二体何殊。答因位有殊。果无差别。   言次二体智者。通本后二智。法眼唯后得。慧眼为根本智。   言后一通二者。只为佛眼。揽前四为体。故通色非色。各二也。准疏意。通色及智。名为通二也。   言人等有肉等者。等字等余四。四趣皆肉眼故。或即是可见根尘。名肉。能依色根。依彼肉故。肉之眼。名肉眼也。   言天等有天眼者。等字于三州人也。缁州云。人等六欲天。及南三州人。得四禅根本定。皆能起天眼。以得通故。属天之眼。亦名天眼者。   言二乘有慧眼者。二乘证生空理。故有慧眼。二乘阙种智。不立法眼。虽亦缘法少。故隐而不论。   言菩萨有法眼者。菩萨有彼种智。以百千教法。为所缘故。佛有佛眼。由此说五。问若佛有法。即得名佛眼。菩萨有法眼。应名菩萨眼。答佛眼唯佛有。从佛名佛眼。法眼不唯菩萨有。从境立名。名法眼。问法不唯菩萨有。法眼不名菩萨眼。天眼不唯天。何得名天眼。又复天眼不唯天。尚得名天眼。肉眼不唯人。应得名人眼。答肉眼通余趣有。总故非人眼。天眼唯属天定。故名天。   言能照显露等者。谓肉眼缘境。今言显露。即是明缘也。   言无障碍等者。即空缘也。或显露。谓色无障碍。谓迥色及空一显色。   言二天眼能照隐显者。天眼不假空。明二缘通。见隐显者。有无障色。   言照一切种者。后得智缘若色若是心心所法。名非色。亦后得智缘若是真如。名非色。唯根本智缘也。   言法眼体慧者。法眼体唯是慧。更无别体。故合慧为一。此一个慧眼体。亦摄法眼。故言法眼。体慧合为一也。问般若经中五眼。其慧是根本智。法眼是后得智。此二智体是慧。二智即别开。何故瑜伽论中。本后二智。合说慧眼。答疏言法眼体等。又问二眼体是一。摄法眼归慧根。一种同是慧。何不摄慧归法眼。答法眼体是慧。理合摄归法于慧眼。慧眼不缘法。所以不得摄慧归法眼。   言不同色眼境等者。问肉天二眼。俱是色。瑜伽论中。即别开。法慧二眼。俱是智。何不分成于二眼。又问彼此二拘色。即开为两般。彼此二俱慧。何不开二种。答疏言不同色等。一缘显色。二缘隐色。意言教理二别。不同一色。有隐有显故。   言佛眼即等者。问般若经中揽前四眼。别开佛眼。何故此经佛眼。不别开于四眼。答疏言。佛眼即前四等。   言或谈因等者。此即第二解。唯三眼。即肉天慧。不说佛眼者。且谈因位故。略不说也。故知。彼论三眼之中。具摄五眼也。   言一肉眼见一切等者。问一切色中。含隐显色。障外障内色。如何肉眼得见一切。答以彼肉眼中含一分天眼境。一处说来。以天眼唯说缘生死境也。   言天眼见死此生彼者。问天眼只合见现在隐远色。如何得见未来生死。答神云。六通之中。天眼通即粗。三明之中。天眼即细。亦名生死智明。体是慧故。能缘生死。由生死智明。与天眼为门。引天眼缘未来生死境。   言三慧眼见诸者。问何故前来慧眼观理。此间慧观根性差别。答前是根本智。此是后得智观根也。   言四法眼见一切者。言一切法。即一切法之真理也。化度云。通因及果。一切皆见故。   言五佛眼见佛十力者。谓前五眼中。法眼是后得智。能见如来百四十种不共功德。今言见十力者。取彼法眼一分境为体。   言六智眼者。亦是后得智。了一切种事。   言七明眼者。能见自他诸佛光明。亦智也。   言八出生死眼者。唯见于理。是根本智也。初成佛时。入三事涅槃也。   言九无碍眼者。有说唯见事。有说唯见理。亦通本后也。   言十普眼者。简要云。此约所证法身。遍周法界。能证之智。亦遍无眼。故云普也。   言十中第一等者。问云何十中肉眼。兼摄五中天眼耶。答天眼有二能。一见迷及隐显色。二能见此死生彼等。十中既言肉眼。见一切色。故知摄得一分天眼境。以分从全。总名肉眼。   言此中第二是前五中等者。十中第二全摄。彼五中第二分少。即是摄五。五中等二一分死此生彼境。   言此中第三(至)九等者。五个眼。是前五眼中法眼也。牟云。十中第三慧眼。见诸众生诸根差别。唯缘根性也。五中慧眼。唯缘真理。与前不同。此十中佛眼。见佛十力。五中佛眼缘色非色。缘前四境也。   言或第四八九等者。此三眼皆取一分缘理处。第四见一切法第一义。第八出生死眼。见涅槃法。疏言。第九无碍眼。于理无碍。慧眼收。于教无碍。法眼摄。章敬于此更三门解释。一释名。二次第。三依见。释名前已解了。二次第者。初肉眼者。见近非远。见粗非细。见明非暗。见障内非障外。于用有阙。故修天眼。眼得天眼已。虽无前过。但见色中虚妄想。不见诸法实性。未出生死。故修慧眼。虽得慧眼。于诸法中。无了知故。故修法眼。虽得法眼。于所知中。由未周极。故修佛眼。三所见者。智度论云。凡夫肉眼最胜者。无过轮王。能见百由旬。二乘肉眼同凡夫说。菩萨肉眼如大品经说。少者见百由旬。大者见三千大千世界。久持法华。肉眼见三千界。亦见众生善恶因缘。与天眼相似也。天眼者。智度论说。凡夫修得天眼。见一四天下。小罗汉见少千界。大罗汉见中千界。阿那律见大千界。少辟支同大罗汉。大辟支任运见大千。菩萨天眼小者。见百由旬。乃至最大菩萨。见十方无边世间。及三世界。慧眼观知诸法实相。法眼观事。佛眼观一切若理若事也。   言以佛眼观者。今取般若经五眼中佛眼观也。或是自受用身居自受用土。或他受用身居他受用土。观见六道众生。三根声闻。贫穷无福慧。不修前五度。故无福。不修第六波罗蜜。故无慧。无福故名贫。无慧故名穷。   言十中佛眼者。问何不取华严经中佛眼观耶。答疏言十中佛眼。见佛十力。不见众生也。   言不修福慧二因者。解经中我以佛眼观。至无福慧。   言七种圣财者。谓信。戒。闻。舍。慧。惭。愧。由此七种资益行行者。得到彼岸。名财也。人天七法财。施。戒。忍。勤。定。慧。方便。资益有情。人天往来。亦得名财。不与七种最胜相应。但求人天果报。顺生死故。但名七法财。不成度义。不名波罗蜜。但生得善摄。问既顺生死。何名方便。答修施戒等。求人天果。亦微有方便也。   言现苦沉溺者。佛眼观见六道众生。即是三根声闻。在六道之中。被现苦沉溺也。所以经言。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   言设求出要者。错学乱行。经言。薄福少德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堕三恶道。经言入生死险道者。一切险道。不过二种生死。亦即是从地狱出。当堕畜生等。天险不可升。地险山川丘陵。王公设险之以守其国。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谓天险其平如坦。   言相续苦不断者。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纪国云。入生死险道。沈苦处。相续苦不断。沉苦果。深著于五欲。沈苦具。如牦牛爱尾。沈苦心。即同前来有恶之中。由处俗尘。五欲沉没。故不同。   言世间牦牛由自爱者。蕀刺拘着尾。便不肯行也。遂被猎师。于牛过处悬蕀刺着。亦拘着尾。人向前煞。至死不行。牛为爱尾。便丧其身。众生为贪五尘。由贪堕于恶道。   言藏身护尾者。糅云。藏身迷覆之义。以贪迷覆于尾。护惜于尾。遂被煞之。牦牛早知是尾害身之本。即合弃尾而存身。众生早知身是轮回之因。即合早生猒离。刀上有蜜。不可爱甜。毒草有华。不可着。食中有毒。不可吃。兽前有珠。不可取。罗网之鸟。恨不高飞。吞钩之鱼。恨不忍饥。鸟由食以形。人由财以丧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性性为酒丧其身。蚌蛤为珠丧其身。牦牛为尾丧其身。众生为贪爱故。失却此身。失却人天身。便沉恶道。牟云。牛喻众生。爱喻傍心。即贪心故。遂丧于身。众生贪五尘。遂沉于恶道。又傍心贪于尾。遂乃煞其身。彼此之生爱心。故沉埋于恶道。弊(财也)蔽(掩也)二字。皆竖道也。   言西南夷者。若约别名说。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若约总名说。四方名四夷。故名西南夷也。   经言不求大势(至)断苦法者。金色三十二。十力十八佛。及与断苦法。三乘无漏圣道。名断苦法。又声闻人七方便。缘觉四十四智七十七智。大乘人地前资加二位。见道修道。   言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者。且见迦叶三人事火龙及行苦行等。纪国云。不求大势佛者。迷缘良。及与断苦法者。与迷良药。深入诸邪见者。入苦缘。已苦欲舍苦者。起苦行。为是众生故者。慜苦人。而起大悲心者。拔苦意。   言佛有神通等者。佛有度众生势力也。   言以智慧等者。佛有与众生断苦之能。众生不能求佛断苦之法。名而起。   言不求趣等者。只是众生身中二空智。与众生说。令依此修行。故名佛与。   言翻堕外道等者。即外道持鸡狗戒。编卧蕀五热炙身等。解经中深入诸邪见。   言所以六年者。问众生着邪见。如何不出生死。答疏言六年等者。   如狗逐块等者。狗如外道。块喻苦行。行于苦行。如狗逐块。当来苦果不断。如块来打一般。苦因即苦行。苦果即三途。一块去而一块来。苦因毕而苦果至。   言师子者。喻佛弟子断彼恶见。名为逐人。苦果不招。名为非块。入同集谛。咬人而块自不来。断集因而苦果自灭也。   言思起因行者。问前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是其得果了。如何今时更思起于因行。答此说过去。为十六王子时。其实早已成佛。示居因行。起大悲心。而教化也。故无有过。即同维摩云。虽得佛道转于法轮。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意言即彼王子示居因来。以寿量品经验之。又云。大悲心名因行。即指今生化相。起此之因。是悲心。即示八相等。皆化相。示起因行也。又云。佛昔为凡夫时。见众生处难。自思行行。果满方救故。   经言为是众生故者。故字意深也。何深意也。意言见一切众生有异故。即是经言不求大势佛及与断苦法等。又言。以诸欲因缘。坠堕三恶道。又言。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又见一切众生无善故。即是经言。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又云。于千万亿劫。不闻佛名字。又言。斯人鲜福德。不堪受是法。见一切众生有苦故。苦欲界生老病死。五苦八苦。色界坏苦。无色界行苦。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云云)。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成所作智。而起化身。于兜率宫。降下阎浮。于王宫生。八相成道。名起大悲心。亦同中周言。长者闻已。惊入火宅。又云。是时其父还来归家。又如象王在围不顾其难。待男女出。后方自身出也。又如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即作是念。疏主科云。思起因行。即是八相成道。七年作婴孩等。故云为是众生故。   言有此二缘者。解经中故字也。一见现苦沉没。烦恼增多。二设求出要。而行邪行。故言见众生。有此二缘。此牒上近闻。又云。牒上无善有恶。名二缘(后解胜也)。   言得果已思者。问前言思起因行。未审得果已否。答经言。我始坐道场。观树亦经行。是果也。不唯观树。兼经行也。故名亦也。   经言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者。如是者指所思事也。纪国云。我始坐道场。思惟处。观树亦经行。思惟相。于三七日中。思惟时。思惟如是事者。思惟事也。   言观树喜自等。此树本名毕钵罗树。其茎黄白。枝叶青翠。如来此树下。证大菩提。名菩提树。此树初生即小。后渐长大。耸干枝叶扶疏。清凉荫覆。如来因位之时。有菩提种子。在本识中。如树子在土中。渐渐生长。从初地至二地。乃至十地。成等正觉。渐渐圆满。从微至着。由如此树。我今得道。故观树喜自道圆自利也。章敬云。观树经行者。西域记第八说。菩提树北。有佛经行之处。如来成等正觉已。不起于座。七日寂定了。起至菩提树。菩提树北。七日经行。东西往来。如经布绢。故名经行。行十余步。异华随迹。后人于此。叠砖为基。高三尺余。经行处北。有大精舍。中有佛形像。举目上望。昔者如来于此七日。观菩提树。目不暂舍。为报树恩。故此瞻望。疏中三释。初解顺同观树意。自道圆思树恩故。牟云。枝叶茂盛树之圆。三增祇劫。修习果圆。经行往来。名修。还起救此。据实报说。若依化相。六年苦行等。名为果圆。   言又观树心凝者。根本智证真如。名心凝妙。经行即后得智。想化群生。垂形六道。教化众生。一切诸国土。无刹不现身。往来处处教化。如经行相化群生。树身不动。表本智证于妙理。经行不住。表往来利生。   言又观树想荫者。如树荫物。能施化。如树枝叶。依树能荫。树下众物。表大悲心䨱阴四生。   言经行思施福慧者。佛树下经行往来。表将彼福慧十方散施均布之义。是所化思。彼所化之生。而行行也。名经行也。   言诸经说佛等者。因说佛成道。观树经行。便生起得。向下疏文。诸经说成佛已后说法时节。各各不同。此经三七日。   言弥沙塞者。梵语。此云化地部。即五分律主名也。彼说佛成道后七日中。自受四禅八定三昧乐。由未说法。与十地经同。十地经只言。成道后第二七日说。表知第一七日不说。   言为令者。问如来出世。本为化生。何故成道自受法乐。答疏言。为令众生等。令一切众生作念。佛尚自爱所证之法。不肯说。将知此法殊胜也。   言律及萨婆者。言律者。即四分律。萨婆多。即就六七日。受解脱乐。后方说法。问何故六七四十二日。游诸法门。以自娱乐。不说法耶。答一谓待五人根熟。二谓令于佛法生尊重。详而后说。三满梵王本愿。梵王愿佛成道。要先请说。章敬云。具有四因。疏显三义。又兼前十地。即是四因。   言又有说夏安居竟方度五人者。即婆沙论一百八十二云。佛于迦栗底迦月旬半八日。度阿若憍陈那。又释律论云。佛与五比丘。四月十六日。结前安居。夏中不得圣道。过一夏。于八月八日。憍陈如忽然见法也。   言十二由经者。即一年不说法也。智度论等者。即计三百五十日周。十二由经至第二年也。   言此诸部等者。此皆窟外窟内结集。宜见各异。不可和会也。   言然今大乘者。经言。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初则思起因行。后得果已。思惟如是事。思惟如是事中。思惟一切众生现苦。沉溺烦恼增多。入生死险道(云云)。又于三七日思惟。设求出要。而行邪行。不求大势佛。又思惟云。我本来为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第一欲拟顿授与众生佛果。神通智慧。不教行行。便交取佛果菩提得否。思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众生诸根钝。着乐痴所盲。如斯之类。云何而可度。火宅喻思果化。思而不设。阿耶娘怜儿不交读书。便拟作牵相得否(云云)。第二思与说大乘教。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交闻经作佛得否。答不得。经言。若但赞佛乘。众生没在苦。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云云)。乃至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问却入涅槃得否。答已张不卸。覆水难收。羞刀难入筲。第三遍。又思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云云)。初思顿授与智慧。十方佛不喜不出来。又拟说大乘。十方佛亦不现。又更思惟说三乘法。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一时出现。欢喜赞叹。梵音慰喻我。善哉释迦文。第一之导师。得是无上法。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独好不如众丑。   言此说通行者。问法华十地。俱是大乘。何故十地经唯一七日不说法。法华三七日不说耶。答疏言。此说通行等。问提谓经中。亦说三乘得果。何不名通行法轮耶。答彼无三转十二行相也。   经言我所得智慧(至)而可度者。纪国云。此明所思有三意。初二句思惟药深。凡夫以三慧不能知故。即同我身手有力(云云)。次二句思惟病重。后二句经。如斯之等类。云何而可度。类者即流类。如世人言。是何色类。即是如斯等类。此二句经结也。   经言尔时诸梵王者。初禅梵王辅梵众。兼上界梵王。名诸也。   言大自在天者。摩醘首罗天也。梵云莫醘伊湿伐罗。此云大自在。即第四禅色究竟也。   经言眷属百千万。问灵山会上。宁容尔许听众耶。答报化双彰。故容尔许。如下涌出品。尔时佛以神力故。见诸菩萨无量百千万亿国土来者等。若不尔者。极相违。若尔。结集罗汉。如何得知灵山说法列众。有尔许人。答一曰佛加之。二云。此等罗汉。皆是不愚法。信佛言故。信报化故。亦如涌出品菩萨。佛力所加。展转信故。   言今对三乘等者。问如来说法。何故事须待请。答疏言。今对三乘等。若唯菩萨。不假待请。无问自说也。今对三乘。必须要请。如彼洪钟有向。必待扣而方鸣。佛有法深。须待请而方说。若无请而说。企意难生。摄云。为令请者生福故。故十卷金光明经说。请转法轮。能灭谤十二分教罪。   言四天王奉钵者。四天各献一钵。初献金钵。次献银等。佛不受。后献石。或云琉璃。世尊方受。合四为一。此四天王各见佛受自钵。   言佛初不许者。净云。梵王初总相请。不言说大说小。佛初答云。佛法甚深。众生根钝。违请不说。再三请说三乘。世尊方乃许。智论说。初请说大乘。佛不许。后请说三。佛方许故。问梵王何知三乘根异。答二义。一者多是菩萨梵王。二者纵是实报。频见佛出世请说。所以知也。以彼梵王寿命六十个增减劫。于第九劫见释迦。第十劫减见弥勒。   言然下大通等者。问何须天请。答二意。一者。外道多事梵天梵。天既请转。外道亦顺随故。二者。以天胜故。举胜例余请。天请因果。知请转法轮。得大梵福故。又初出家。门徒成就故。   言彼举胜者。何故大通佛唯梵王请说。释迦即通诸天请耶。答疏言彼举胜等。问何故大通佛有子请说。此释迦无耶。答章敬云。大通佛有十六王子请。先请也。释迦佛成道夜。罗睺始生故有异也。   经言若但赞佛乘等者。法华一乘如舟。舟能运载于人。亦能倾覆于人。沉没于人。众生善根已熟。闻大乘生信。得成菩提。若众生根未熟。为说大乘。毁谤沉沦生死。同第二周。若人不信毁谤此经。即断一切世间佛种。顺行速出。诽谤永沈。我若说大法。必谤。则必堕。堕则无益于众生。不如不说法。疾入于涅槃。   言以诸众生处等。即是出家外道。生邪见故。没没无暇。顿能悟大乘法。经言。不能信是法。破法不信故。坠堕三恶道。   经言寻念过去佛者。问释迦既寻念过去佛。佛佛欢喜否。答心事相知。故欢喜。经云。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云云)。十方佛同病相忧。致使知此。   言释迦姓者。糅云。有二义。一在家作轮王之能。二出家有作佛之能。相国云。劫初之时。未有君长。众推有道德者。以为斯契。共立为王。号莫诃三末多。此云大等意乐。大众齐等。乐立为主也。即佛之高祖。以嫡相承。曾无轮坠。共赞能二希。因斯遂姓释迦也。亦有说。昔有国王。正朝之日。问男女曰。汝今富贵因于谁人。长子次子。答王曰。我今富贵。皆因于王。唯最小者言。自是我合富贵。不由父王。王怒罚令出国。于空旷绝人游往之处。王子至彼。未经多时。举国人众。皆来奔臻。空却父王。后郁为强国。父王后命子令归。王言。我子能仁。能仁之姓。从此而兴。佛是彼种。云牟尼寂号者。有二义。一谓能寂照生死恶法。二能证得涅槃圆理。故名寂也。姓号双举也。故言释迦牟尼。释迦姓。唐言曰能。牟尼唐言曰寂。寂而仁字。尽是唐言。据此间道理。即合道善哉释迦。善哉释迦仁只缘呼。不得稳便。所以文字替仁字。故言释迦文。文即仁也。   言法尔随喜者。皆合言善哉。此上十方赞释迦也。次二句劝随诸佛。而用方便力。随过去佛方便力也。   言如音训者。疏主自有经音一卷。别行也。   言引己为证者。问十方佛既赞叹。劝说三乘。未审一切诸佛。自家说三乘否。答经言。我等亦皆得一□等。欲拟劝他。先须自作也。   言归真实以不定者。问十方佛皆具说三乘。是何意。答经言。小智乐小法至诸果。又云。我此九部法。至入大乘为本。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   经言虽复说三乘但以教菩萨者。结归说权实意也。经言。舍利弗当知我闻。至南无佛。诸闻之敬赞。闻释迦佛。既蒙化十方佛赞劝。岂不却酬答。俗语云。得他一疋绢。还他两疋绫。释迦佛却赞。经云。舍利弗当知。我闻圣师子。指十方佛。为圣师子。深净微妙音。即是前十方佛赞叹声也。前蒙十方赞言。善哉释迦文。此却答云。喜称南无佛。   言正言纳慕。亦言纳莫。此云敬礼。若言伴谈。或言伴题。此云礼拜。旧云和南讹略也。所言礼拜。只是释迦佛赞叹化佛。称南无诸佛。未必要须礼拜。   言思顺彼行者。有二思顺。一则思顺十方佛权。经言。复作如是念。如诸佛所说。二则思顺十方佛。出于浊恶世。经云。我亦随顺行。   言既遇良缘等者。思者佛思也。有说。一思字属佛。生属众生。思彼所化之生处乎浊劫中。二佛自思身。生在浊劫。如何不以先权后实法教化众生。即是不得于时(山梁雌矫云云)。不是未生。而名思生(取前解)。   言婆罗痆斯者。痆音(如点反)疮痛声也。无歒对故不翻。婆沙云。此是阿名也。去河不远。建立波罗奈城。从河得名。齐州三藏此明仙人初住于此。波罗奈者。初小义。痆斯者仙住义。亦名仙人堕处。若准大集。即名住处。或因堕而住。   言中印度等者。五天竺国之正中。西域记第七卷云。波罗痆斯国。周四十余里。国大都城。名波罗奈城。西临殑伽河。长十八九里。广五六里也。   言畋者(徒年反)。猎之异名。取禽兽也。易云。可以畋。可以渔。高曰原。下曰泽。川中无水曰泽。   言挟猎者。简要云。挟者施功义。若欲猎时。先举兵施功已后方猎。故名挟也。牟云。有二义。一李奇云。天子出兵五挟步猎名挟也。二颜师古云。以绳穿木为栏。遮止禽兽而取之。曰挟。   言燎音(力召反)炉照也。亦(力小反)亦云霄田也。放火也。郭璞云。江东呼猎为燎。即夜猎也。车载炉。炉如风炉。炉中着火照夜猎。名燎也。   言飞矢。放箭也。   言徒属者。无亲曰徒。有亲曰属。徒者同类也。属即父母兄弟等。   言斯辰者。如泣伤至晨者。食时晨。或辰尽一日。日辰食时。乃是合煞。即食时名晨。或晨者尽一日。命终此日晨也。   言充膳者(切时战反)。食也。   言王善其言者。善由用也。   言谁不保命者。保由重也。   言吾王等者。一者自叹。自身不久即死。更不经日即死。名死无日矣。二者。恨王死无日矣。意道何不早死。   言告急菩萨者。有言。急告写错也。勘西域记。急告是也。   言未形之子者。胎子未有形貌可见。故曰未形也。   言驰观者。奔也走也。   言不诚者。诚由信也。   言何遽者(其踞反)。急疾速也。   言王闻叹曰者。智度十八云。说颂曰。我实是人身。名曰人头鹿。汝虽是鹿身。名曰鹿头人。以理言之。非形为是人。若能有慈爱。虽兽实是人。我从今日始。不食一切肉。我以无畏施。且可安汝意。所言王者。名梵摩达王也。   言慈育之心者。慈者爱也。育者生也。无爱生之心。   言即以其林者。散木为林。   言薮者。泽无水曰薮也。尔雅言。十薮云。鲁有大野。晋有陆。秦有阳[邱-丘+(夸-ㄅ+(万-一))]。宋有孟津。楚有云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卧郊。郑有圃田。周有焦使。   言一切义成者。初生之日。诸国及天龙等。贡献于王。王曰。我儿与一切众生为义利。在家为轮王。与一切众生为义利。出家为法王。亦与一切众生。为生利义也。   言忘身殉者。徇求也。殉葬也。亡身求法。不惜身命。   言家族三人者。家宗也。宗尊也。广雅云。家由本也。楚词云。同姓曰宗。异姓为族。族即如王郭当家相似。今言家族者。即约同姓说。据实。同姓异姓总得名族。如言七族。上三世下三世并自身。即七族。若更兼异姓相知。即九族。今约七族说。同姓者名族。三人者。十力迦叶。䟦提。摩诃男。舅氏二人者。即陈如。頞鞞也。   言内则叔父等者。问师子颊王有四子。净饭有二子。悉达多。难陀。甘露饭王有二子。摩诃男。阿那律。据此摩诃男望悉达多。是堂兄弟。望净饭王。是子姓。何以言叔父伯舅。答此依书史中。诸侯仪礼。天子以同姓。诸侯长者为伯父。少者为叔父。以异姓诸侯长者为伯舅。少者为叔舅。今十力迦叶等。望净饭王。如古之诸侯仪礼。同异姓者。故称叔父伯舅。此伯内说。则叔父伯舅。若约外说。即君而且臣也。   言衔命者。衔由承也。   言受乳糜者。糜即粥也。本行经说。尔时菩萨六年满。至春二月十六日时。内心思惟。我今不应不食证阿耨菩提。我今谁边求美好食。食已证取阿耨菩提。菩萨思时。天子知心。往诣善生女持主女二人边。苦告之言。汝若知时求食。食已欲证阿耨菩提。汝等今可为彼备办之。是时二女闻已。喜不自胜。速疾集聚一千牸牛。而构乳。更饮五百牸牛。五百牛乳。饮二百五十。二百五十牛乳。还饮一百二十五。一百二十五饮六十。六十牛又饮三十牛。三十乳饮十五牛。后构下十五牛乳。而煮乳糜。其彼二女煮乳糜时。现种种相。或复出于满华瓶相。或现功德河水渊相。万字功德。千转轮斛。饮牛象王鱼大夫。帝释梵王。或上或下。高一多罗树等。现如是相貌已。善生观瞻已。作如是语。希有希有。是难得此乳糜而食。彼人食必当证甘露妙药。即将金钵蜜和乳糜。向尼连禅河浴已方食。即弃金钵河中。菩提树下。证大菩提。钵即龙王收之供养。帝释夺之。别抄说也。   言捐功者。捐由弃也。   言猖蹶人耳者。蹶者失却。即唱狂颠蹶也。   言遁者。遁由隐也。   言曾碜切者。碜字。牟云。土边作(初朕反)甚也。无名边作者也。   言郁头蓝子者。智度论云。陀罗似仙人。此言猛盛。当时太子欲六年苦行时。先于郁头蓝子所。学非想定。知非想定不究竟。舍之而去。郁头蓝子语菩萨曰。汝决定成佛。愿相救度。菩萨辞之而去。又至阿蓝迦蓝所。亦尔后成佛日。思之欲度。空中有声。告曰。命终已来七日。西域记云。佛坐东度𦱤河池。至大林中。有大石柱。是外道入定。乃发恶愿处。郁头蓝子既具五通。坐得非想定。摩竭王特深崇敬。每日请于宫中供养。外道凌空而往。王出游云。令一小女承旨。瞻仰如仪。大仙至已。平捧而置座。既被女人染着。起于欲想。退失神通。饭讫言归。升空不得。遂诡谓女人曰。国人愿睹闻之久矣。外道从门履地而出。林间宴坐。心驰外境。闻林间鸟啭及池鱼鳖声。情散心乱。乃发恶愿。愿我当来为暴恶兽狸身鸟翼。食彼生类。既发愿已。忿心渐息。勤求须臾。复得本定。不久命终。生第一有顶定。寿命八万劫。天寿毕已。当果昔愿。得此弊身。煞诸鱼鸟。作无量罪。堕三涂狱。   言阿蓝迦者。讹也。正云阿罗茶。此云逢遇。问初成道者。何不说耶。至三七日。方生悔根。答妙音云。初得法时。受重法故。多日思念。尚不及起求饮食之心。况能起心。为他说法。又云。佛初成道。未建立三聚差别。未知所应化导等。   言身莹者。或作蓥饰。   言心期已退者。本拟出家。金时不辙。名已退。或云已返也。   言五人忘制者。婆沙云。尔时五人忽遥见佛。遂共立制。彼乔答摩懈怠多求。狂乱失至。空无所获。而今复来亦相呼诱。我等宜各勿与言谈恭敬。问信但敷一坐。任其坐与不坐。尔时世尊渐行近彼。威德所逼。令舍本期。不觉一时从座而起。趍走迎逆。合掌归敬。于中或有敷座者。或有取衣。或取佛钵。或取净水。或有净足。佛作是念。如是痴人。自立制约。须臾还破。   言又经云释迦过去者。度五人缘也。往昔阎浮提有大国王。名设头罗健客。国人饥役。欲得鲤鸟肉食之。即差王舍位。发愿为鱼。投水而死。为大鱼身。食者皆愈。经十二年。翻覆食之。竟不能尽。时诸众生食鱼肉已。皆生慈悲心。命终之后。并得生天。尔时王者。今释迦是。五人先食者。陈如等是也。   言五人中者。一陈如。二十力迦叶。三頞鞞。四䟦提。五摩诃男。问五人为复一时悟道。为复先后。答案五分律。弥沙塞律云。陈如初悟。頞鞞十力迦叶次悟。䟦提摩诃男二人后悟。婆沙云。陈如见谛时。余四人在四善根位。   言安居毕者。八月八日。方得道迹。   言诸法寂灭相者。即是真如法也。   言不可宣者。论云。假智及诠。不得自相。唯于诸法。共相而转。   言无名相法等者。乃是强以名字说。但令因诠悟道。非体可说。就有为依他。尚非名言可得。况圆成真理。而可言宣。故涅槃云。是大涅槃。强而立名。   经言是名转法轮(至)差别名者。是佛宝所转四谛法。名法宝。陈如等五人得圣果。名僧宝。所以疏言三宝遂兴也。   言俱舍论第二十四者。问科中既明婆沙。宁引俱舍。答梵云阿毗达磨俱舍。此云对法藏也。今对法论。即大婆沙。所言藏者。彼之坚实殊胜之义。今取彼义。以成此论。故云俱舍。对者是慧。能对观四谛。能对向涅槃。故论彼云。净慧随行。名对法。及能得此诸慧论。摄彼胜义。依彼故。此立对法俱舍名。简要科云。初一偈解异名。后一偈叙轮处所。疏中意正要后一偈。初偈相从来。缘彼初偈是法轮异名。所以引来和会也。   言所说者。问梵轮有何以名。答有三异名。一名为沙门。二名婆罗门。三亦名梵轮。问何名梵轮。答真梵所转故。且初句云。所说沙门性者。指俱舍论文也。问疏中总未说。如何言所说。答俱舍中前文。解沙门义。初二三果。总名沙门。缘向前说了。向后徴云。所以沙门何性。答净道是沙门性。问沙门有异名否。答有便引所说沙门性。亦名婆罗门。亦名为梵轮。真梵所转故。问此中说法轮义。何故引说沙门性。答彼论释云。诸无漏道。是沙门性。怀此道者。曰沙门。沙门者息恶义。以能勤劳息诸恶法故。法菀云。恶体不起。名息恶。恶即息。若能息名息。息是圣道。所息即恶之息(依主也)。若无漏智起。能息烦恼。有损坏义。故说沙门性。便是法轮义相应也。如今师僧名沙门者。行沙门因也(□沙门性也)。   言亦名婆罗门者。意道前说沙门性。亦得名婆罗门。若同人问。相向上说。沙门剃发。婆罗门长发不出家。若约义论。一种也。息恶名沙门。净行名婆罗门。无间道名息恶。解脱道名净行也。沙门息烦恼也。婆罗门名无烦恼也。所以说沙门。亦名婆罗门(上二句约法体说)。   言亦名梵轮者。约能轮人说。即前净行及沙门性为所说。所轮之法。推功归本。谁为能说。谁为能转。答即如来真实梵王。为能转也。故名梵轮。   言真梵者。问如何唤佛为梵王。答疏言。真梵所转故。如来与无上梵德相应。名梵也。所转法轮。名为梵轮也。问何名真梵。答梵谓慈悲喜舍。凡夫二乘所起四无量。不能真实拔苦与乐。但名假梵。不名真梵也。如来所有四无量者。真能拔苦与乐。故佛独名真梵也。亦同瑜伽第四云。若有漏修四无量成大梵福。若无漏修四无量成如来。如来是真梵也。真梵虽通三乘。意言疏中唯取为真实梵王。名为转也(上解轮异名下说轮处所)。   言于中唯见道者。问前来沙门婆罗梵轮。三名虽别。与法轮体无有二。总名法轮。若尔。三道之中。在于何处。答疏言。于中唯见道。说名为法轮也。简修道无学道。故置唯言也。   言说名法轮者。问何名法轮。答婆沙一百八十二云。此轮是法所成。法为自性故名法轮。如世间轮金所成故。金等为性。名为金轮。铁所成故。名为铁轮。以法成故名法轮。或可此轮能治非法轮故。名法轮。非法轮者。谓布剌拏等六师。所转八邪支轮。名非法轮。问何故唯取见道。名法轮耶。答婆沙师以见道中所转法轮。有速疾等五相似世间轮故。唯依见道。立法轮名。若修道无学道。不具此等相也。   言由速等似轮者。谓此见道所转法轮。有速疾行等。五种之相。如世间轮。名法轮。婆沙师义。等字等余四义也。   言或具辐等故者。此妙音尊者义。等字谷辋(上解颂了。下解长行)。   言即于此中者。相国云。即于此真梵所转法轮中。唯依见道。立法轮名。此婆沙师。许沙门性通三道。总名沙门性。若言法轮。唯在见道。不在修道无学道。又大法轮者。须具毂辐辋三圆满义。唯八支圣道则有也。余七觉支十无学智。则无圆满义。所以唯依见道也。   言世尊有处说法轮者。即鹿野菀中名有所说。   言如世间轮者。四个字。疏本有无不定。章敬云。本论中有如世间轮五个字。疏文若无。文义便隐。见道似彼。故名法轮。问如何道与彼轮相似。答神云。一由速疾故。似世间轮转。圣王金轮。旋绕四洲。有速疾相。   言谓见谛道等者。问见道如何与彼相似。答疏言。谓见谛道。速疾行故。似彼轮故。方言谓见道等。见道无漏智巡四谛。断四谛下惑。如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见道只有十五刹那。断分别烦恼尽。不同修道。出观入观。多时容预修故。或大乘只一刹那也。   言有取舍者。有取前舍后故。从东洲。舍却东洲取南洲。西北亦尔。舍苦谛等境。取集谛等境。舍苦法智忍。取后苦法智。舍苦类智忍。取苦类智。或取灭道。舍其苦集。   言降未伏者。如转轮王行到东洲。南洲早伏。行到南洲。西洲早伏。行到西洲。北洲早伏。或能降已伏。能摧未伏。法轮亦如。正断见惑时。有降修惑之势用。或无漏圣智。能降已伏见道烦恼。能摧未伏修道烦恼。又苦法智忍断欲界惑时。从上二界苦谛下烦恼已伏讫。早不起名降未伏。   言镇已伏者。如圣王轮。降伏诸国已。住王顶上。名镇已伏。故已被降者。更不敢起逆心。无漏圣智断烦恼已。不离圣者心顶之上。名镇已伏。已断烦恼。永更不起。名镇已伏。颂言。诸惑无再断。离系有重得。问如何得有退法罗汉。有宗。退果不退根。如涅槃说。瞿羝比丘得罗汉果。而起欲贪染想。因退所证。直至初果。凡经七返。方始觉悟。欲持刀自害等。答依未来世烦恼已断。不再起。若依大乘。六罗汉退定也。   言上下转者。如圣王轮。四洲之内。有人不伏。轮到彼处。或上或下。而能摧之。又如世间车轮。从上至下。着地了。着地了却上。上了却下。无漏圣智起来。苦法智忍苦法智。断下界苦谛烦恼。名向下转。苦类智忍苦类智。断上界苦谛下烦恼。名向上转。以上三界定地。合为一故。   言故显宗云等者。即众贤论师所造八十卷者是。牟云非也。案藏中。显宗三十卷是众贤造。八十卷是正理。此证前来有取舍及上下转等义。贺云。此显宗证四谛理十六心前后即不得俱时。便有取前舍后。如是五个行相。   言四谛理等者。牟云。小乘人见道时。其实三界所有分别烦恼。一时顿断。观心粗故。将谓是十六心三乘见道。皆一心故。   言尊者妙音等者。糅云。迦湿弥罗国五百罗汉。共造婆沙。于中四师而为上首。即法救尊者。觉天。世友。妙音等。诸余罗汉每有解释。皆于四人边呈评其可否。彼论往往言评曰是也。比印度境健陀罗国。有婆罗睹罗邑。中有牢睹波罗汉。化波你尼仙后进之处。有大罗汉。自迦湿弥罗国。游化此方。便偈见摇训稚童时。罗汉谓梵志曰。何苦此子。梵志答曰。令学声明。业不时进。罗汉遛迩而笑。梵志云。慈慜为怀。见苦宁笑。罗汉曰。汝颇闻波波你尼仙制声明论。垂训于世乎。波罗门曰。此邑之子后进仰德。像设由存。罗汉曰。今汝此子。即是彼仙。问既是制论之仙。何得业不时进。习种姓义宁成。然则世界文词。徒疲切绩。岂若如来圣教福智宜滋。西域记说。昔者南海之濵有枯树。有五百蝙蝠。于中穴居。有诸商侣。止于树下。聚积樵薪。止宿燃火。烟𦦨渐炽。枯树遂燃。时商侣中有一人。夜后讽诵阿毗达磨。诸蝙蝠等。虽为火所损。爱乐法音。忍而不去。于此命终。随业受生。故得人身。舍家修道。以承闻法之声。聪明利智。并证圣果。为世福田。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招集五百贤圣于迦滋弥罗国。作婆沙论。斯并枯树之中五百蝙蝠。余虽不肖。是其一数。斯则优劣全异。仁今爱子。可许出家。   言如世间轮等。定之中等取毂辋也。   言八支圣道似等者。此即证如世轮。为所似。法轮为能似也。见道有此圆满义。名轮。所以取喻。如世间轮。然俱取五义。名为法轮。是余罗汉义。今此妙音有异于彼。立义虽似。然俱于见道。名为法轮故。婆沙云。何故唯说见道名轮耶。答彼有九师。第九妙音云。八支圣道。展转和合。一时至他相续中转。故名法轮。此八支见道位胜。是故见道独名法轮也。   言谓正见等者。相国云。正见正思惟正勤正念等四。要依于戒。而方具此四。故似于辐。依毂而有。故小乘宗。戒正见等四。事须依戒方有。如世车辐。事须依毂而住也。正语正业正命。以戒为体。戒是行所依处故。如世车毂。与辐为所依故。正定为辋。能摄正见等四。念不散乱。如世车网。能摄辐故。更有配云。一云正见正思正勤为辐。正语正业正命如毂。正念正定如辋也。二云。思勤念如辐。语业命如毂。定见如辋。三云。唯正命为辋。今同此解。   言宁知法等者。此亦俱舍文。彼婆沙师自为问答。彼论自问云。宁知法轮唯是见道。答彼婆沙师自答云。憍陈如等见道生时。说名已转正法轮故。如来第一示相转。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如来问云。我以转法。比丘解否。陈如答言。我以解法。陈如至见道。余四人在四善根位。后陈如至中二果。余四人入初果。陈如至无学。四人至中二果。问初转法轮时。亦与八万诸天。亦同见法。何唯但说五人。答此中但说正所为者。诸天因五人得闻。非正所为。又言若于是处。名转法轮。谓虽天中有证甘露。若于人中无者。便不名法轮。是故但说为五人转法轮。问五人皆见。何独陈如。答陈如先见。故余四人。在四善根位故。   言说名已转正者。陈如亦入见道。我已解法。地神便告四天王天如。是展转。地居告空居诸天。唱言。世尊已转正法轮故。故知见道名为法轮。问会中亦有诸天传声。何故唯说地神。答一地神缘近世尊坐。二最先发声。次第法故。问何故发声只至梵天。答以梵王请世尊转法轮。声至梵世。令梵天闻。深生庆喜。问若唯圣道。是名法轮者。即菩提树下。为商人说法。已得名为转轮。何故至波罗痆斯法轮。方名为转(约佛难也)。答转有二。一自。二他。佛以饶益他为□事。今依他说。问若他圣道起。名转法轮。何名佛转。答依能转说。谓彼身中虽有圣道。如来若不以言说。为其转因。彼自圣道无因生故。彼圣道生。皆由佛力。是故说佛名转。如转轮王宝。王未以轮置于左右手转之。即诸天神亦不能转。问若为他说。方名转者。第二七日为提谓。授三归五戒说法。有大众部等说。佛一切言说。皆成法轮。答彼未三乘同所观谛。非通行故。今约三乘通行也。   言依经部宗等者。天亲菩萨。本是健驮罗国人。于经部宗中出家。后往迦湿弥罗国。习婆沙义。随听随结。日一偈。成六百行。然于偈中。赞以经部义。破于有部。缘天亲论主。以经部义。难悟入尊者。往尊者往通不得。入定观之。乃知以经部义。暗破有部宗。乃语天亲曰。汝速归国。未离欲者。恐相害耳。天亲遂以赤铜叶。写所结颂。欲将归国。弥罗国中。有宗罗汉。秘所造论。敕药叉神。不令论出。天亲遂记已归。于时有宗相贺而喜。有宗盛矣。悟入曰。彼天亲者。意弘经部。破汝有宗。偈致传说之言。似相调耳。如其不信。请释即知。有部罗汉。乃齐金帛。请天亲自释。释中果如所说。此则经部破有宗义也。   言三转行相非唯等者。此正破前妙音云。法轮唯在见道。憍陈那等见道生时。说名已转。天亲破云。非唯见道故。   言如何可说者。即是天亲论主立理。   言是故唯应即此三等者。一自三转。二他三转者。初印相转。如实了知。是苦圣谛。如实了知。是集圣谛(云云)。印四谛相故。名印相转也。二应修转。此是苦。我应遍知。此是集。我应遍断。此是灭。我应遍证。此是道。我应遍修。三已作转。此是苦。我已遍知。此是集。我已遍断。此是灭。我已遍证。此是道。我已遍修。二他三转者。一示相转。此是苦圣谛。此是集圣谛(云云)。二劝修转。此是苦。汝应遍知。此是集。汝应遍断。此是灭。汝应遍证。此是道。汝应遍修。三作证转。此是苦。汝已遍知。此是集。汝已遍断。此是灭。汝已遍证。此是道。汝已遍修。问曰。一一谛下有四行相。谓眼智明觉。四四成十六。三转合有四十八。如何言十二。答且一谛下有四三转。言十二。以数同故。且言十二。据实。有四十八。若竖而论之。言十二。横而论之。有四十八。此是苦。眼智明觉。此是集。眼智明觉(云云)。二此是苦。汝应遍知眼智明觉。此是集。汝应遍断眼智明觉。此是灭汝应遍证眼智明觉。此是道。汝应遍修眼智明觉。三此是苦。眼智明觉(云云)。然眼智明觉。小乘宗中解。于见道中。法忍名眼。法智名智。类忍名明。类智此名觉。别知四谛也。又解。亲见名眼。决断名智。照了名明。警察名觉。若大乘。一无漏智。总名法眼。依去来今有差别故。非于一谛别起四智。由真见道唯一刹那。不同小乘上下别观。   言通三世者。缘过去名智未来名明。缘现在名觉。通缘三世名眼。眼是总。余三是别。问苦集道三。是有为。通三世智缘故。彼境名智明觉。灭谛是无为。无来无去。如何言三世。答依诠而显说。亦通三世。能智缘彼灭谛。名智明觉。此解未解。二烦恼名证䨱障。灭谛烦恼通三世也。无漏智缘着过去烦恼。名智。缘着未来烦恼䨱真如。名明。缘现在烦恼䨱真如。名觉。故立三世。所以疏言。是故唯应即此至正理。此是教法轮也。问行法向上。有摧坏义。可名为轮。如何教法。亦名为轮。答教法向上。有可说义。有可转义。故名轮故名转。   言可应正理者。应三转道理也。   言云何名转者。问教法既名轮。如何称转。答疏言。由此法门等。相续者身义。令解义故。出世尊口。入陈如耳。故名转也。   言或诸圣道者。天亲第二义。此解行法轮也。   言于所化者。则陈如是也。   言身中转者。解转义。即是无漏智起现行也。   言于他相续者。问经部义既许通三道转。名法轮。如何世尊为陈如转。初入见道。便名法轮耶。答疏言。于他相续等。但见从来总未曾转。今日方转。名转初也。有解。对后二转说者。非也(上天亲难了下众贤救)。   言此有释言者。众贤论师也。天亲既以经部义。破有部宗。因此多年其义不行。众贤慨其破斥。救萨婆多。造八十卷论。名俱舍雹。后从迦湿弥罗国。以雹系在象首上。以俱舍论系在象尾。逼逐天亲。欲求面破。天亲回避。常挍一程。从之不及。天亲门徒。谓其师曰。何故回避众贤论师。天亲曰。如师子王避豕。远近方胜劣。智者应知。后众贤因遇痢疾。遂赍金帛及所造论。以达书于天亲。我所造论。愿见观览。可即与之进得遂流行。如其不然。甘从灰烬。天亲览曰。已此即正顺我宗。遂为改题。为顺正理论。即今藏中现有。然众贤论师总讳却。唯依见道名法轮者。非萨婆多正义。此言唯依见道名法轮者。是我大婆沙中不正义也。非萨婆多本意。   言杂心亦叙等者。问杂心论中。亦言唯于见道立法轮名耶。答疏言杂心等。亦是我宗中不正义。婆沙论中。既是不正义。向杂心中说。岂是正耶。   言俱舍复云或者。引俱舍。证有部宗中正义。或诸圣道者。即见修无学三道。正名法轮。故名诸。是萨婆多本意也。此上正理师所认义。   言故显宗云毗婆者。疏主自解也。亦叙婆沙本意。牟云。言以三周者。或云以三说转者谬也。   言于他相续见等。问既若法轮通三道转。如何初入见道。佛问解否。答疏言。于他相续等。且约初转入圣说。未是果圆满转。此会通不唯见道独名法轮。   言非唯见道八正等者。问婆沙中既言唯见道立法轮者。是不正义。莫妙音毂辐辋三。莫是正义耶。答疏言非唯见等。此妙音将毂辐辋三。唯见道立。亦头破也。   言成实论说等者。摄云。捡彼论上下。无如疏引。然疏主取意而说。彼论二十三。三慧品。相依生起尽。是约见道。已说三转也。又一谛品云。问若不以四谛得道。当以何法得道。答曰。一谛得道。谓彼灭谛。如经中说。行者观此五蕰无我故。如瓶中无水说为空瓶。如是五阴中。无有神我故。故名为空。相国云。初转至五停心观。生闻慧。第二转至总别念观。生于思慧。第三转至四善根位。生于修。唯观灭谛。唯观蕰中。无我行相。但作空而转。无别十二行相。经部师子曰。末师义。本数论中出家。同小乘许见道前有断惑道故。从五停心等观。有转义故。   言今者大乘总等者。瑜伽解深密法华。皆明法轮。然大小乘皆说有通别。大乘通者。谓七觉支及八圣道。通见修无学。唯十智在无学道。不通前二。与小乘同。若大乘别者。七觉支在见。八圣道在修。十智在无学。若小乘别者。八圣道在见道。七觉支在修。十智在无学。通即大小皆同。别即大小有异。十智唯在无学。大小皆同。   言轮自性者。初自性。顺众贤。后八支顺妙音。问云何顺彼小乘宗说。答总贯诸文。是故顺。今谓不然。疏中二解。初约三道别修行相。后约总修配毂等相。名数不同。岂得说名顺妙音解。况疏自言不同小乘也。若言前解约别修论。何故疏言通见修等。答彼论法轮不唯见道。非约七八三道通修。   言择法觉支者。见道法轮七觉支中。以择法觉支为体。择法即是见道中无分别智。名择法觉支。修道法轮。八圣道中正见为体。无学道法轮。以十智中正智为体。所言七觉支。谓择法精进喜舍念定轻安。觉者是智慧。支者分义。择法一种。亦觉亦支。余六是支非觉。以助觉故。或觉相应性故。八圣道者。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圣道。正者圣也。道者游履义也。大乘修道八圣道。于支中唯取正见一法。为轮自性。体是慧故。潞府兼取正思惟。今唯取一法。克实体。唯是正见。十智者。依小乘说。谓苦集灭道智为四。法智类智世俗智他心智为四。尽智无生智为二。是为十智。问无学道中有十智。今何圣证智为轮自性。答即是尽智无生智。令名正智也。问何故此觉支中唯取择法觉支。八正中唯取证见。十智中唯尽智无生智耶。所余七中六。八十七。十中八。何故不取。答能断惑相者。正是法轮。此之三种。体即是慧。观能断惑。故得为体。余法但是助断也。三道之中。前二道中。一一皆具七觉支八圣道。无学中亦具此二也。佛位之中。若不具足者。佛位应无七觉支八圣道。问十无学智。莫通见修有耶。答唯佛位有。不通前二也。后必带前。前不必带后。   言正见正智等者。牟云。此等字。但是结前三义。如人告身名等。但是向内等。非向外等。只等三道。非是摄余名等。此约克性。余道支等。入余文故。   言瑜伽九十五云正见等。问疏主如何得知正见正智是轮自性。答疏言。瑜伽九十五等。所成性者。由是道前资加二道为能成。见道为所成也。见道为能修。修道为所修。修道为能学。无学为所学也。无学中菩提为能成。涅槃为所成性也。此大论引文齐中间。以显初后。举修道八正道中正见等。取见道择法。及无学道中正智所成性者。即是果上菩提涅槃也。   言自他三转者。世尊中从因至果。自有三转。通见修无学道故。诸圣慧眼。谓四谛下无漏道名真圣慧眼。谓眼智明觉等。问因中有摧坏义。故可名转。果中无摧坏义。何名轮。答果中镇已复故。圆满义故。亦名为轮。   言俱舍亦云等者。证三道法轮也。   言或体唯圣八圣等者。彰轮自性。前来自他三转。通见及修。自他之中通见修。见修之中通自他。已上唯依通行相出体。七觉支八圣道。皆通三道(上通修。下为别修行相)。依八圣道出体。以八圣道具毂辐辋三圆满义故。此通妨难。难云。若大乘见道。唯取七觉支。为轮自性。如何得具法轮义。无毂辐辋故。若疏云。或体唯取八圣道等。   言正见正思惟者。正见是体。正思惟是用。体用俱是慧。故名根本。如轮毂也。以慧简择。择方能持戒者。正语正业正命。以戒为体。戒为轮辐。戒从慧有。如辐依毂而有。戒既清净。定即现前。念能忆持。勤复遍策。定则专一故。能摄录余众行故。如辋摄辐。不令杂散故。   言不同小乘者。简异也。不同小乘。配毂辐辋三名。不同有为乘中慧为最胜。若不先慧。即名乘缓。自利行中。戒为首唱。若不先戒。即名戒缓。是故大小不同。问一种取八支圣道圆满名轮。大乘少乘何别。答一约体别。大乘取慧为毂。小乘取戒为毂。于中别配法数多小。亦不同也。二约道别。小乘别修行相。八圣道支在见道。七觉支在修道。大乘七觉支在见道。八圣道支在修道。大乘七觉支中。喜觉支顺欢喜地故。于初地见道修七觉支。八圣道支在修道。正语正业正命是三业。菩萨习万行。必依三业故。又思惟支顺彼十地菩萨。利生说法故。修道修八圣道支也。   言此八圣道别者。问大乘中此八圣道。唯在修道。何因今说通三道耶。答此八圣道支有别。若据别行相。八圣道支唯在修道。若据通行相。八圣道支通于三道。见修无学故。若不尔者。世尊应无八支圣道。若论通修。大小并同也。   言谓能生后圣道。后圣道者。即是见道也。教是见道已前教也。此教能生后圣道故。得名法轮因也。第一因闻得生闻慧。因闻慧生得思慧。因思慧生得修慧。此资粮加行位中。闻说此是苦此是集等教法。及有漏闻思修三慧为因。能生见道无漏圣智为果。或修为因。佛果为果。令此二种为因。无学道为果。又若不闻教。如何见理。若不见理。如何行。如何证果。故教为因也。   言诸教者。教既不一。名诸教也。或教通三道。转亦得名诸教。   言无量义经者。问如何将教为法轮。答疏言。无量义经等。   言诸经论者。即金光明经名法轮。说三转法轮。谓转照持。又下言。昔于婆罗奈。乃至复转无上最大法轮。   言俱舍亦者。此证法轮因也。教为起行因也。   言名得所得者。所得是能得家所得。能得是所得家能得。能得之方便。方便即是因也。所得是果。能得是所得家之方便。依主也。   言前为后因者。教则唯因非果。佛果则唯果非因。故名前为后因。或第一教为因。闻慧为果。闻慧为因。思慧为果。思慧为因。修慧为果。有漏三慧为因。见道法轮为果。修道为能得因。果中菩萨烦恼是所得果。或解。果中菩提犹自属三周。十二行相中收。犹是能得方便也。烦恼是所得果。   言合为果因者。化度云。即前有学位中。若因若果。皆与无学为因。故名合为果因也。   言又云三周正转者。问此解与前解何别。答前解兼通见道前。但是因皆引来也。此后解只取见道修道。第一转第二转望第三转为因。故名方便也。   言随其次第者。总将三转次第。配智见现观也。所言名为方便者。此有三解。初顺次第配。智字配见道。见道中苦法智也。见字配修道。修道中八圣道中正见也。现观二字。配无学道中有究竟现观。二者逆次第配无学。无学道中有尽智无生智。配智也。见者配修道。修道中正见。现观者配见道。见道位中亦有无漏现观。名现观。三者亦依次第配者。金云。见道有三。见道中正智名智。后得智名见。证理名现观也。修道有三者。本智名智。后智名见。证智名现。三无学道有三。本智名智。后智名见。究竟名现。此观引论者。意取为得所得方便。方便两字是法轮因。问如何智见现观名得方便。答有二解。一无学道中。菩提智为能得。方便法为所得。二菩提智向上初得之时。一念心为能得方便。后两念已去为所得也。今疏中意。只是智见为因。现见为果。见修为因。无学为果。论中言三转。总为方便。方便者因义。此据总相说。   言三轮眷属者。意者除智已外所有俱时五蕰等者。皆名眷属。   言谓诸圣道者。三道不一。名诸也。见道之中。除择法觉支。修道中除正见正思惟。正见是慧体。正思惟是慧用。俱是慧故。无学等道中除正智。此三自是轮自性收。余法助伴五蕰等。尽是轮眷属也。   言瑜伽等说圣所等者。即是色蕰。此有三名。一旧云道俱无表。即取俱时现行思。有防恶。立名也。新名道共戒。体是无漏。亦名圣所爱戒。圣人保重故。此初解唯取道共戒也。二化度云。圣所爱戒。谓定共道共戒。体是无漏。圣所保爱。若有漏戒。圣所猒恶。今唯取无漏戒。   言及信等法者。信即四不坏信。信现观也。即唯识论六现观中。第二信现观也。等者等取二十二法心心所也。   言助道除惑者。有说圣所爱戒助现观。增明信等法。助道断惑。此解不义。意言戒及信皆助观增明。助道除惑。彼正智不能独断。如金轮宝降怨歒之时王之千子亦同降也。   言法轮境者。如世猛将破贼之时。即青渠黄䔒为破贼之境也。   言谓四圣等者。四谛之理。是断烦恼处。名之为境。如世居王降伏诸国。烈阵煞贼之处。名之处境。三乘之人同观四谛理。名之为境。三乘之人同断四谛下烦恼。名之为境。虽同观四谛。今据增胜而偏说之。声闻人缘四谛为境。缘觉之人观十二因缘为境。菩萨人观三性三无性为境。   言瑜伽又说者。前轮因中文已引了。今取方便家果。前取于因。今说于果。所望别故。   言此经亦说者。尔时大通智如来受十方。至所不能转。   言解深密等者。经云。初于一时。以四谛相。转正法轮。次于一时。以隐密相。转正法轮。世尊于今显了相。转正法轮。即是非空非有教。第二时中说三无性。即隐密说。说隐密言。非显了义。第三时中。无即遍计。有乃依圆。故是显了。   言瑜伽说为得所得者。谓大菩提为得□方便因所得。即菩提。涅槃果所得。是能得家之所得。是所得家之能得。故名得所得也。此有二解。一菩提涅槃俱是所。二涅槃为所得。菩提为能得因。   言后又说四沙门者。依小乘虽烈四果。意取有学为因。无学为果也。前三果能得方便。第四果所得也。   言所摄受者。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所摄受为果。能摄受即方便也。   言又三周等者。今唯取所得。不取能得。能得属前法轮因也(上来有五)。第一轮自性克实名为轮。第二法轮因方便名为轮。第三轮眷属助伴名为轮。第四法轮境境界名为轮。第五行法轮果所得名为轮(列五名了)。   言然此五体等者。教理行果为体也。即摄取前五法轮。一者。教摄法轮。因中一分教。及果法轮中一分梵音声相。并是教收也。二者。理摄法轮境及法轮果中涅槃理及四谛理也。三行者摄取法轮自性一分。谓见道中择法觉支。及修道中正见。并法轮因中闻思修三慧。眷属中一分唯。取因位。眷属助伴五蕰。并是行行中收。四果者。摄取法轮果中菩提涅槃。并梵音声相。并摄取自性中一一分。谓正智。及果中轮眷属五蕰。并是果摄。又前法轮因即是教。法轮境即是理。法轮自性及眷属即是行法也。轮果即是果法也(配五般若)轮自性即观照。轮因即文字。轮眷属即眷属。轮境即境界。轮果即实相般若。   言梵轮者。是人轮者。法梵之轮故(依主)。   言梵增语者。章敬三解。一如来非梵非不梵也。为化物故。强因于梵。故名增语。二唤佛所转法。名梵轮。增语者增加。法体本来离言绝相。无言无说。方是不增。今以名句向上安置梵轮名字。增加其语故。名梵增语。三增者无上义。唤如来作梵。缘与无上梵德相应四无量心。名梵德。一切众生声闻二乘虽有慈悲喜舍。是假非真。到佛身上。慈悲喜舍真能拔苦与乐。慈悲喜舍名梵德。就中佛身上最殊胜故。名梵增。佛所说法名梵增语也。问前来偈中有三名沙门性婆罗门。此中何故不解空。解梵轮。答缘沙门婆罗门向下无轮字。故不解也。唯梵轮法轮有轮字也。   言二名法轮者。如金轮王轮。金为能成。轮为所成。择法正见等为能成。轮为所成性也。若小乘宗。若有戒。万善因戒而生。即正语正业正命此为三毂。正见正思惟正勤为辐。正念正定为辋。若大乘宗。正见万善依见而生。所以将正见正思惟为毂。正语正业正命为辐。正勤正定为辋也。以法为轮。故名法轮。法即是轮(持业)。轨谓轨则。令生物解。持则任持自体也。无漏智是体。摧坏等义是用。此三道法轮皆有轨持义。不但摧坏。亦有轨持也。   言一圆满义等者。谓七觉支中择法等及八圣道支。具毂辋辐。圆满义故名轮(如前广辨)。   言或择法觉等者。问八圣道支具圆满义。可名为轮。若七觉支不具圆满。何名为轮。答疏言。或择觉等支。见道中七觉支。断分别别烦恼。证理断惑。名体用周备。此七觉支三道皆有体用。问果中不断惑。如何有体用耶。答果中证理尽分。达事尽分。亦名为轮。问若尔。因中证理达事未遍。因智未满。应不名轮。阙满义故。答此亦不然。但约有体有用。即是周备圆满名轮。谁言种智皆圆。若不尔者。见道何名法轮。疏主岂不智。因智未圆。意者但取圆满义。不唯八道。即彼七觉支等亦有体用圆满义。疏主意者。若但以毂辐辋三义名圆满者。恐失前三道自性义。故以体用。而解圆满也。   言此四种法者。即教理行果。若伏教也。若断理也。若助行也。若正果也(上配为正)。若据此中。疏意前来不说教理行果。忽然此间配。有似孤起。但是无漏智具此四义。名摧坏义。且若伏伏现行。若断断种子。若助心心所。若正无漏智。智体能正断智眷属为助断故。牟云。若伏若断。约烦恼说。若助若正。约能治说。助即眷属。正即自性。意将此二望彼烦恼。皆有伏断。故名为摧也(不尔无行相更问)。糅云。此四皆通本后二智。于中本智正断迷理惑时。兼伏迷事。同时五蕰名助。后智不断迷事惑时。兼伏迷理亦尔。应作四句。一伏非断。地前。二断非伏。金刚无间道。三亦断亦伏。初地已上。金刚无间已前。四非伏断。诸凡夫。   言三镇过义者。无学道中。虽不断惑。镇已伏故。如转轮王。金轮住王顶上。摧已伏之者。悉皆不起。今此无间道断二障永尽。解脱道镇令不起。无间道如驱贼。解脱道如闭户。闭户即是镇遏义。   言令势转远者。已断烦恼。永住不生。名远。有二。一令惑转远。惑既伏已。圣智增明。能治力强。说彼名远。如言日能消恶。二者。智力转远。又彼治已。念念落谢。望能治道。亦得远名。如言智随果长。即转齐也。   言四不定义者。如车造了不可停住。须有运动。法轮亦尔。从自见至自修道。从自修至无学道(上自三转也)。   言从自无学智者。他三转为陈如也。佛将心中所解之法。与陈如说。令陈如身中三时智起。转自解心。入他人身。他从言教解于谛理。即同陈如。入见道已去。从于谛理起于正行。即是从自见至自修。从自修至无学。   言如是展转者。即陈如当来成佛。复为他说。他得果已。又为他说。名展转故。名不定也。   言如转轮王者。举喻结四义。一如转轮等。结前圆满义。二能降未伏诸烦恼故。结前摧坏义。三能镇已伏等。结前镇遏义。四往复故。结前不定义。   言往复往者。如来置圣道于陈如身。已是一重往。陈如又随转置余身中。又是一重往复重也。   言瑜伽论说等者。证不定义。即世尊为陈如说。陈如为他人说也。   言法即是者。此中所转法。法即是轮。持业也。   言转者。问法既名轮。如何名转。答疏言。转者。动也显也运也起也。   言动宣言教答疏言。动宣言教。即是世尊言。此是苦。此是集等。宣说教也。   言显扬者。问何名显。答疏言显扬妙理理也。   言运圣者。问何名运。答疏言。运圣道于声前行也。   言起真智者。问何名起。答疏言。起真智于言后果也。即配教理行果。   言运圣道于声前者。潞府云。听人圣智。起于说法者声之前。此相对名前也。起真智于言后。前后名后。若约陈如一人说。见道起时。此则相对名前。名运圣等。若约如来声也。落谢过去。余之四人方始得道。名前起真智于言后也。此第一解。唯陈如一人得。名运圣道于声前也。四人便不得。第二解。转法轮时。听者闻彼声名句文。重得种子。落在第八识中。至夏满。方始得圣道。如来声是现在。圣道在未来起。如俗唤未来作前程事。如今圣道在声之未来。声之前故。名声前。此解为正。他第三由如来先内身自成就得圣道。总未曾向人说圣道。在说法声之前。名运圣道于声前。唯望如来自身说起真智于言后。如来说了。听人圣智起于言后。   言圆摧障恼者。圆满义。摧坏义。以彼法轮向上圆满义摧坏义偏胜。是故偏结。余镇遏义不定义非非胜。故不举之。   言所转即法者。法之轮(依主)。或法是声。教法也。轮是无漏智。陈如闻如来教声。起无漏智断烦恼。名轮。法家之轮。依主也。或无漏智起。能断烦恼。法即是轮。持业释。   言由五种相者。问今转法轮作何行相。而能转耶。答疏言。由五种等。前三转约佛因中。若报若化。皆属自转。为得所得也。后二种即约世尊。□□陈如等。他三转令他入见修无学道故。此五即是大乘法轮之根本也。   言为得所得者。为得即方便。所得即菩提涅槃。   言所缘境界者。即是三性十二因缘四谛理也。   言为得所得方便者。为得即是三周十二行相。十二行相。为得涅槃之方便也。   言证得自所应得者。即是菩提涅槃。金云。三乘自无学果。名自所应得。又此第三相。唯是所得。不是能得也(上三明佛转了)。   言四者得已等者。下二问为他人三转。问何用后二转耶。答谓如来初得前三转道果满已还。以所证见道等法。为陈如等。说陈如等得已还。有如前三种相。已后得为他说。   言树他相续者。立也。相续者身义。如来自解了。欲拟转此解心。向陈如身中着得否。答安立名教。施设语言。为陈如说。言下便悟。便是如来转自解心。到陈如身中也。问既是自解。何名佛转。答只此解心。因佛言教。故名佛转也。   言于自证深生信解者。谓陈如等。初见太子行苦行。皆舍离者。共相谓曰。云何见之晚欤。此但猖蹶人耳。由此五人于如来所起不信心。不知如来身三转道圆果满。故有慢也。是故世尊转己所得。令彼五人三转道圆满故。始于如来三转。深生信解。示相劝修。作证等转。   言五者令他等者。令他是地神也。于他是陈如也。即是令他地神。于陈如深生信解。   言此意总说化(至)时者。化身简报身也。相者。从自见至修。从自修至无学也。自证果时者。即是自成三转三十四心成菩提也。   言令声等者。亦有所证。化三转也。意言化身自三转。已至于果中。为声闻等。亦三转之。亦令声闻同是五相复为他。转重重能化有初三。后皆属于所化行相定也。   言不依菩萨报身者。若于化身上说。一坐之中三十四心成道。自三道亦成。他三转亦成。若于报身上说。则初转已去。经二大劫。则难作行相。故不依菩萨报自成义也。   言或亦依实菩萨转等者。即约菩萨实身。经三大劫。十地中修因满已。于色究竟天。成佛身色相好。一一廓周法界。自他三转成报身上。亦得有故。他受用等。通他转故。   言总依等者。问实报何容一会三转得成。答疏言。总依始终等。自他三转历三祇故。虽然一坐向世尊边闻法。成教法轮。初转初见道。入初地时。更经二大劫。方得佛果。亦是此间三转所摄。虽然时节长远。总约始总而论。亦成三转也。   言非安立者。有云。四圣谛是小乘四谛。此杂乱。此中转相。依大乘义说。见道已去。根本智缘非安立谛。后得智缘安立谛。本智缘圆成实。后智缘依他。菩萨依于三无性。观四谛境。疏言。皆此所摄。   言二方便者谓即(至)菩提因故者。问见修二道何名方便。答无上菩提。是所得果。与彼所得而作因故。即三周十二二行相故。名方便。方便即因。能得即方便。方便是法转因。所得之方便。方便即法轮因也。   言谓昔菩萨入现观等者。即说菩萨入见道时。有信戒智谛边。智谛现观。唯识有六现观。见道中有四。牟云。此即智谛现观也。彼了知时不作了解。说彼为真了知。正证理时。都无分别。后分别时。元来分别不着也。此即自三转。初印相转如实者。如者□义。菩萨入现观时。无漏智称实。了知苦集灭道。苦集二法。实是苦。灭道二法。实是乐也。问根本智中。证如之时。不分能所。如何名为如实了知。答牟云。初后得智变影缘如。名如实了知也。   言于中所有现量等者。即菩萨入彼真见道中。分别烦恼悉皆断尽。亲证无漏二空真理。即此能证二空真理之智。名为法也。   言即此由依者。此意说彼真无间道。一个智总能观三世四谛之境。即缘过去四谛之时。此能缘名为智。缘未来四谛之时。此能缘名明。缘现在四谛之时。此能缘智名为觉。初一总。后三别。总别合论。故言眼智明觉也。   言此说一智总名法眼等者。四法同时。不同小乘别起四智。   言非于一谛别等者。四谛之中。一一谛下。别起法忍法智类忍类智等四也。意说不别起法忍等四也。   言由真见道唯一等者。问何以不别起。答疏言。由真见道等。大乘见道一刹那。断四谛下惑尽。意言唯一心也。实非唯一刹那。以真见道时有无间解脱胜进三故。论云。虽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用等。故总说一心。或可且约无间□□正断惑。故言一刹那也。   言上下别观者。即法忍法智类忍等八也。   言依诠证灭者。问若苦集灭道有为。可说通三世。有眼智明觉。灭谛一种。是无为。何故得通三世。答疏言依诠证等。意言诠者显也。如言诠故。由智断惑。真理显故。即此显智上假说三世。所以谛谛说有眼智明觉也。糅云。如断苦谛下。或时持过去。或令其永灭。治现在惑。不能为因。治未来惑。更不流至。现在不为果。令其永住。不生灭法。假说此智。通于三世。实唯现在也。   言谓是有学者。从初地出心已去。直至金刚心已来。在修道位。总名有学。初地已去起加行智。加行智是有漏。七地已前总有。八地已去则无加行智也。谓见道已后起加行心忻趣第二地中。无间解脱。先于加行心中。即四谛相。故云我虽断尽分别烦恼。由有俱生烦恼。未能修行。   言以其妙慧者。准下疏文。即未断烦恼前。有漏慧能通达故。故得妙名。   言应当遍知者。未知苦谛。应当永断未断集谛。   言四种行相如前应知者。指眼智明觉也。   言已得尽智无生智者。二障尽故。尽智后不复生。名无生智。相国引集论说。烦恼尽处。而得此智。名为尽智。即前五罗汉智说无生理。故名无生烦恼。后复永不生。具此二义。名无生智。即第六罗汉。更不退起。生烦恼故。又简要云。集谛因尽故。名尽智。缘苦谛后果不生之处。故名无生智也(集论多说不过此也)。   言我已遍知未知者。未知苦谛。我已遍知。未断集谛。我已遍断。未证灭谛。我已遍证。未修道谛。我已遍修。   言亦有四行者。亦有四行相也。指眼智明觉。   言此差别者(至)真圣慧眼者。秀云。此辨三转行相差别。是大乘辨差别三转者。一印相。二应修。三已作(下自引之)。此唯依自身名转。不同俱舍。示相劝修作证。唯为他故。   言观此文意初转者。有说此中意说。见道中总有四道。一加行。二无间。三解脱。四相见道。四道中初加道。名为助。   言虽知四谛者。问加行位中。既知四谛。得名正转否。答疏中言。虽知四谛等。意言见道已前。如行智位。虽知四谛。但是转因。未名正转。未摧坏故。   言由此但名损力者。问既不正转。是何转。答疏言。由此但名益力损能转。转义有六。唯识云。转依义别略有六种。第一损力益。能转于初二位。由习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虽未断尽障种。实证转依。而渐伏现行。亦名为转。化度言。渐近无漏。名为益力。有除惑用。名曰损能也。二通达转。三修习。四果圆满。五下劣。六广大。复有四种转。一能转道。此复有二。一能伏道。二能断道。二所转依。此复二。一持种依。谓第八识。二迷悟依。谓即真如。三所转舍亦二。一所断舍。谓二障种。二所弃舍。谓余有漏劣无漏种。四所转得。此复有二。一所显得。谓四涅槃。二所生得。谓菩提四智(四种六种并唯识论中文)。   言入见道中者。正得名转。   言真无间道等者。谓入真见道无间道中二空根本。双断二障分别种故。获得无漏智故。   言其解脱道及相等者。问加行无间助断正断可名为转。其解脱及相见道既不断惑。何名为转。答疏言。其解脱至镇已伏故。又难如前。答根本烦恼。虽则不断。能断粗重烦恼习气。亦名为转。又解脱道等。能断迷事惑故。亦名为转。   言虽不断等惑者。难云。如前不别。答疏言。虽不断惑等。一解脱道中。能断习气粗重障故。亦镇已伏故。其相见道仿法拟宜。作四谛观故。总名初转也。   言别知四谛相者。牟云。相见道中。只是仿真见道中事。更不别证四谛理故。总是初转摄也。意者意成相见。立名初转。量云。相见道。是有法。定名初转故。宗因云。非别知四谛故。同喻。如真见道。问真见道实证。相见道不尔。何名非别知。答别知有二。一不次第证。二不重证。不次第者。如一心真见道。三界四谛所有分别烦恼。一刹那中。顿更不别别知苦集。二者。不重证谛理。此真见道。无始已来。未曾证理。今始拟证。名不别知。虽真相殊。于不重证。义皆相似。今约此义。故相例也。量云。相见道。是有法。定名初转故。宗因云。无漏知四谛故。同喻。加真见道。虽相真殊。知四谛同无漏不别也。若尔。加行位中。亦知四谛。应名初转。答因中以言无漏。已简此说。故无不定。此有二义。一者相见。非唯能镇已伏。亦非别知四谛相。二者。亦前真见。缘谛相故。   言此后修道未断惑等者。有云。三人从于见道起已。在于修道。未断修惑。即起有漏加行之心。或全断俱生等惑。此加行心折伏烦恼。但拟趣后圣道令生。由此亦名正转法轮。若从初地至十地所起真智。断所智障。亦是正转法轮摄。   言应遍知等者。未遍知苦谛我应知。未遍断集谛我应遍断。未遍证灭谛我应遍证。未遍修道谛我应修。   言但拟趣生者。即是加行道后断惑。道即是无间初加行智中依四谛相。但拟折伏忻趣生趣正智断惑道。故非正能断。   言折伏正断等者。问未断惑前所起加行。何名第二转。答疏言。折伏正断等。   言至无学解脱等者。意言未知苦谛。我已遍知。未断集谛。我已遍断。未证灭谛。我已遍证。未修道谛。我已遍修。   言然见道前等者。问见道已前。能伏断惑未断不得法轮。名修道。加行惑未除折伏之时非正轮。答疏言。然见道等。见道已前唯有漏。虽有伏道不名转。修道有漏及无漏由二间起。名为转。谓修道十地中。地地有二道。一趣生。二断惑道。趣生即加行道。进起生起。后后圣道。   言前无无漏者。问修道位中加行智并非无漏。如何称转。答疏言。前无无漏等。意言见道前加行智。一向是有漏。又未经无无漏无始未起。故不同修道中加行智。有经前见道之无漏故。又修道中意。若言加行智一向唯是有漏。加行道即通漏无漏也。   言如是菩萨自为三转者。标三转也。   言初转在见道者。谓菩萨自断烦恼。成三转时。在见道中。亲自印证谛理。故名印相转。次明修道出观已后。起加行心。欲断俱生烦恼故。名应修转。后至无学道。已知四谛。名已作转。   言一一转时于一一谛等者。三转竖论者。谓见道修道无学道三转中。从见道苦谛修道苦谛无学道苦谛。此三苦谛。各有眼智明觉四行相。三四成十二。集灭道三谛竖论之。各有十二。故成四十八也。若横论之。据一转四谛。谛各四行相。合成十六行相。计三转亦四十八也。   言如是四谛等者。问既有四十八。何言十二行相。答疏言。不过十二以数等故。意取竖论三道三界苦谛。谛各有四心。即成十二。余之三谛。历三道论。皆有十二。以数等故。总说三道转十二行相。   言俱舍亦说等者。疏主引俱舍文。论二乘人别观四谛。得成三转十二行相。故彼论云。此是苦谛。此应遍知。此已遍知。是名三转。即于如是一一转时。别别发生眼智明觉。   言彼以法忍等者。婆娑七十九卷中。有此四释。由彼论宗。唯于见道。作此上下八谛观也。苦法智忍苦法智。配欲界苦谛。苦类智忍苦类智。配上界苦谛。合上下谛方成四行相(余亦尔)。言若作九无间九解脱。不作八谛。故无忍类智等。   言或忍智一一等者。此释通三道。是大乘正义也。三道各四。眼智明觉即成十二行法轮。问前解何别。答前解唯见道。此释通三道。初释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如次配眼智明觉。故唯见道。今后解即法眼为总。能缘三世去来。今如次配眼智明觉。此解为正也。   言不同于此等者。小乘不同于大乘。大乘正义通三道。以三道各四。眼智明觉即成十二法轮。彼俱舍论与此大乘不同。故言不同于此也。问小乘何故不同大乘。答小乘上下观谛。唯见道有此行相也。若修道无学道即无如是行相。又大乘通缘三世名眼。别缘三世名明觉。故言不同于此。若经部师。不说眼等。唯依四谛。说十二行相。故俱舍云。如何三转具十二行相。答三周修历四圣谛故。谓此是苦(云云)。又此是苦汝应知(云云)。又此是苦汝已遍知(云云)。此是十六行相也(行相了也)。言证人多求狂乱失志人否。又问我不证涅槃。而诳汝耶。又汝知我世间心观汝前际。若今日不证圣道。向后无间地狱身无穷。不说相诸身。我化得汝一人。入圣道出死苦了。我入涅槃。亦是陈如还以三答。第一答言。我已解法。实知世尊不是猖狂失志人。第二答云。实知世尊证得涅槃而不诳我等。第三答云。实知观我前际。若不入圣。生死无穷。所以疏言。我已解法。   言从此已后如前者。即指第三转也。毕竟令被五人证获阿罗汉果。   言生解脱处果者。解脱即是尽智无生智处。即生空理。是智依处。于中陈如最先悟道。余人犹在四善根位。或夏初或夏满。陈如方得无学。余方得初果已。后皆得阿罗汉果。   言同俱舍说三周者。引小乘证大也。言谓此是苦第一示相转(云云)。言谓此是苦。汝已遍知。三作证转。   言此是佛为他三转者。摄问。诸声闻入圣。皆赖世尊三转法轮耶。答不定。遇佛得四果者。佛为三转。若不见佛得果者。依如来三转教法而得果者。摄教归佛。亦得称佛。为他三转也。   言后名作证者。问何名作证。答如来以现量智证知。陈如得无学果满。故云作证也。   言第二第三转已等者。即此解脱。是生智处。涅槃是无为果也。世尊转法轮。陈如解心起。是名转。在地身。令陈如于佛所证深生信解。   言五最后令他于他等者。标也。令地神于陈如所证深生信解。问陈如证得无漏。于佛所证。深生信解。地神未得无漏。如何于所证深生信解。争得知耶。答佛问陈如。陈如答言。我已解法。所以地神信佛故。故于陈如所证。生信解知也。   言谓如长老(至)起世间心者。问何名世间心。牟云。陈如世间心。直是出观已后散心。若是如来世间心。但是缘事后得知定心也。   言如来知已起世间心者。问何名世间心耶。答如来后得智了世间故。名世间心。此疏文通两意。若如来知为上句。已起二字属下句。即是如来知彼陈如。已起世间心。世间心属陈如也。若如来知已。已字属上句。起字属下句。即世间心属如来也。不如取世间心属陈如为胜。阿若下八字。是如来所发言语也。若如来知已起世间心。阿若憍陈已证我法者。即是如来知彼陈如已起世间已证我法。两节起世间心。并属陈如也。若如来知陈如名缘事心者。通其四智。大圆平等成所作三。知无别种起。缘事理心起。必同种心。不能由诸等至。故缘于事起。必同种。若妙观察智有同种起者。有别种起者。令知陈如总得知也。名如来缘事心也。   言乃至梵世者。问何唯至梵世不至诸禅。答金云。一由梵主。是请主。最先请转法轮故。唯至彼也。二语言说法。表至彼地。   言缘事心者。缘事之心名世间。非要散心者。恐将谓世尊亦有散心。故言非要散心也。   言五令他地神者。即是地神知陈如所证深生信解。等字等取上界诸天也。婆娑三十一云。佛告地神言。我转法轮。苾刍见法。故彼得闻。问何故告他。答世尊自显于九十六种外道中最胜。能转法轮。亦显陈如为真福田也。   言四差别者。一种是四谛。如来无漏教声。本质是一。中间相分。三乘差别各各不同。名为差别也。   言虽转四谛法相者。问三乘同观四谛理。如何得果而各不同。答疏言。虽转四谛等。意言虽同观四谛。然前加行劫数不同。由是三乘得果各异也。   言已于三生或六十等者。利根者疾则三生。钝根迟者六十劫。潞府三释。一云。经三个父母。生第一生中。发心修声闻解脱分善。死已更受第二生。尽此一生身上修行入加行。加行死已。入第三生身。得无学果。二云。经于人天三返生名三生也。人中一度死。天中一度生。又天中死。人中生。名第一生。第二第三亦尔。受三个大生了。方得无学果。三云。经于三个化佛。第一生逢拘那含牟尼佛。修解脱分善也。第二生迦叶佛。修决择分善。第三生逢释迦得圣。六十劫者。增减劫也。又云。六十劫此是练根及非钝根者。经生是钝。即非练根也。俱舍二十三。诸有创植顺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又正理云。声闻加行。最久经六十劫。自果必证。欲显三乘圣果。非率尔成。同非禅师言下便证。   言依蕴处界等者。问如何依蕰处界等。作四谛观。答总观五蕰身。说为苦谛。别观行蕰烦恼及业。说为集谛。智断此二所显得理。名为灭谛。行蕰圣智已能断故。说名道谛。处界准知。   言独觉性人者。疾则四生。迟经百劫。问缘觉之人。自观因缘而得悟道。如何言遇四个化佛练根得果。答缘觉无别教文。初业还依声起。约初练根时。事须遇佛。不约得果。   言四生百劫者。四生如声闻说。百劫者。或增减。或成住坏空等劫。亦不遮一二劫。乃至九十劫已来。得独觉果。修道勤求。极数者说。若懈怠者。更经无量劫。不得二乘果也。   言依十二缘起修等者。观识等五支及生死支全。并有支一分。而观苦谛。无明行爱取四支全。有支少分。而观集谛。依苦集断位所显真理。而观灭谛。依此能断之道。而观道谛。此约缘觉。于加行位。闻佛说已。后自修习。得无学道。非于言下而得果也。   言三性者。相国。菩萨观依他起性有漏身。为苦谛。观遍计性。为集谛。观圆成实性。为灭谛。观行蕰圣智无漏依他。为道谛。此中同观四谛者。如同照镜三人各别影生(上解通行法轮)。   言无量众生发独觉心者。问何故佛前无证果者。答既言独觉出无佛世。方证得独觉故。佛前无证果者。麟喻可然。回心已后转名菩萨。已得逢佛也。部行余时佛边听法。亦得发心。而无证果也。   言初地二地乃至十地一生补者。准此般若中一会中得成三转。初转得初果。初地是。二三地。是第二转。一生补处成佛。是第三转也。   言故鹿野者。三七日鹿野菀中。说四谛法。是三乘通行故。名转法轮。   言若不尔者。若不约三乘通行得名法转者。第二七日亦说十地经。应名法轮说摄故。答疏言。彼非三乘同所修故。   言然实他身三时者。问鹿野菀中一坐三转得成圣果。可成三转法轮摄。若有经生之者。始证圣者。如何得成三转法轮。答疏言。然实他身三时等。此说三转不必一生而得具足。贺云。然一坐三转成就者。唯陈如一人也。余四人便不成一坐三转。直至夏末。方得圣果。亦有经生者。若有人已入见道。成第一转讫。其人根钝。不复进修。或经一生二生乃七生。方能断惑。得无学果。方成就第二第三转也。又如佛为上流之人。初转入见道。第二转得三果。遂至上流。至有顶得无学果。岂闻第三转也。又佛为一类初转便般涅槃。彼岂更闻第二第三转并是经生方证。问既经生方得无学果。既不见佛。如何名佛转法轮。答世尊于鹿野菀中。说四谛法轮时。三轮行相。总已证了。已后得果时虽不同。总是此间三转收。皆约从初一会为名。亦成示相劝修作证也。   言一时等者。佛初趣鹿园。与彼五人同乞食。渐教导彼。未既转法轮。后方为轮。令陈如得初果。余四人由在善根位中。后更两转令修道。后至夏初。或夏满已。陈如方得无学。余四人方得二三果等。转不一度。得果亦殊。始终而论。名一时也。如经言。一时约事究竟而说也。   言得三果者。牟云。三转之果也。即见初转入见道。第二转入修道。第三转入无学道也。故名三转法轮。   言其轮能寂本性者。本性寂者。谓真如理也。能寂谓正智。智证理时。断障显如。故言能寂也。   言希有法智等者。希有法即理也。三乘所获无漏正智。名为法智。此时天人方能证得。故名为证。牟云。此言天人。三乘人见道之身也。入现观故。证者证悟也。   言阿罗汉者即等者。罗汉与僧别说。所以疏主作第二解也。   言四法已周等者。涅槃是果。言音是教。能证智为行。所证理法也。教理行果四法。法宝已周也。配经。便有涅槃音为法宝。及以阿罗汉为僧宝。佛为佛宝。   言既有体出者。意言四法并佛及僧。能化之佛。所化是僧。既有三宝。名体出现也。   言佛菩萨并以声闻等者。佛菩萨声闻三。能转法轮。此三人能说法。令他得智断惑。可名转法轮。即如马胜说偈。令鹙子得初果。鹙子后令目连得圣果。又优婆鞠多说法。令人得圣果。此声闻转法轮也。   言不能令人得者。摄问。观佛三昧海经第四说。诸辟支佛掷钵在空。作十八变。诸辟支佛一一足下皆有文字。具说十二因缘。又本行经云。尔时梵德王到辟支佛边时。辟支佛少说法要。令王欢喜。踊跃无量。显示善事。何故言不说耶。答二意。一不多说故。故言不说法。二说法不能令人得圣。故言不说。安国云。若现通令人得果。可尔。说法即不能也。故大论独觉地云。为有一类独觉。依彼彼村邑而住。善护诸根。善住正念。随入彼彼村邑聚落。或为乞食。或济度他。不以语言。示现种种神通境界。乃至为令诽谤者。生师向后。故有经亦说缘觉化人亦得圣。如何言不得。答神通化即得。说法即不能。   言声闻等者。一云。舍言独觉。又解声闻亦不许转法轮。为由不识药病。不能观根受道。唯佛菩萨能识药病。能转法轮。声闻等不识根器。由此不与转法轮。名牛呞比丘周利槃豆。虽是罗汉。不能说法。如鹙子等。能说法者。名转法轮。理亦何失。   言非但今日者。非但今生所开权显实。非但今生赞有余涅槃。息分段生死苦也。   言根熟来逢者。解小乘根。此非但是大乘根熟也。   言我见先以权者。即是三根声闻。二万佛后。退大乘行。已修小乘行等。经云。咸以恭敬心皆来至佛所二句。大乘根熟也。曾从诸佛等二句。曾于释迦权化也。问此是过去释迦。自身权化。何言诸佛。答释迦一佛是诸佛之数。亦得言诸佛。或兼于俱那含牟尼佛边闻解脱分善。曾于迦叶佛边。闻决择分善。于释迦佛边。曾受二乘化。故总言诸佛也。经言。如来所以出为说佛慧故。中间二句连读也。意言如来出世。只为说佛慧也。今根正熟。既是其时。何得不度。   言有五过者。有二意。一以一人具斯五过。二者。五过各各属一人。第一人无性凡夫。第二定性圣者。第三通凡圣。第四唯有性凡夫。第五增上慢者。   言阿颠底迦者。枢要有三。一一阐人(云乐欲)。二阿阐提(云无乐欲)。三阿颠底迦(云毕竟毕竟无解脱因)。   言情见不广者。或是不定性人。虽情见不广。不必是钝根。自有利根。元来情不见不广。如今之学百法人。得少便为足。   言计执空有二相者。此后三四五。配有种性人。谓遍计空有二相。或有执佛法为空。一切是无。或有执佛法为有。一切皆有。所执空有。非是了义之空有也。今南北二宗大小乘等。互执着等。   言或复具起七种者。具起七慢凡夫。尽是恶生。不堪与说大乘。   言不嫉众生者。若嫉众生。则无尽也。   言理决定者。即是道理决定。若于道理不决定。如何得成无异。   言对胜人者。即是文殊普贤等八万菩萨。或即是舍利弗等。回心已去。成渐悟小菩萨也。经言。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者。顿悟等小菩萨。皆起此疑。疑他小。不自疑。大乘外二乘不得作佛。不定性小菩萨自他俱疑。疑于自身。及二乘人为作佛。为不得作。千二百罗汉疑自。不疑他。佛果菩提。于己无分。闻法华经。一切疑除。菩萨闻是一颂等。问烈众中大比丘众一万二千人。何故此云千二百人当得作佛。答烈众虽多。总言万二千人。此间别举有疑得记者。故数少。不同烈众中。二云。此千二百人。是高名者。佛乃偏举。非不记余也。   言涅槃由此说等者。证不定性声闻。作佛意说。四果回心极迟钝。然不及顿悟初发心菩萨。简要云。或经十劫乃至五十劫等。便能得至十信初心。   言此据不定等者。涅槃经说。初果人八万劫等。约不定性人说。皆得作佛。   言我于一时说一乘等者。唯一佛乘。无余二乘。一道者。唯有一佛道。无二乘道。一行者。唯大乘二利行。无二乘者。自利行。一缘者。唯有一佛因缘。无二乘因缘。潞府。一者谓一大事因缘也。   言大寂静者。是大涅槃也。由离一切生死嚣动。名寂静。   言永断一切结缚等者。无明爱取。名结缚也。愁苦者。即是老死之果。苦者即是异熟果。苦因者。业烦恼也。   言到于一有者。即是佛果之异名。一佛之果也。简要云。菩提涅槃。唯佛独有。独自有故。名为一有故也。章敬云。有是实义。即一实之果也(上涅槃文。第一段证不定性回心劫数。第二段证定住人不作佛)。   经言说无分别法者。此以大乘唯有一体。体者即一真法界三事涅槃。若向上分出生空智。为二乘说。分出一分解脱。为二乘说。分出一分法身理。为二乘人说。四十年前作此说。后法华会上。总说一乘。名说无分别法。   言妙理体无分别等者。此以大乘体唯有一。三乘同证。更无异乘。名无分别。故经言。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若实有三。不名于一分三也。   言一佛出希者。诸佛兴出世。悬远值遇难。无量无边劫。空过无有佛。说使者一个佛出世来。众生在地狱饿鬼畜生中。不遇佛出。故云悬远等。二说法希。正使出于世。说是法亦难。佛出世。众生逢佛。说大乘法亦难。有佛出世。不说法。却入涅槃。又有佛设说法。唯说小乘。不说大乘法。故名说是法亦难。三难闻希。设使佛说大乘法。众生不在会。或造匮法业。不合得闻。如五千人。是也。故闻是法亦难。四能听希。设无匮法业。合得闻法缘。法华经是难信解之法。众生乐小悕大。不肯听故。故言能听希。   言佛出希者。标也。如贤劫千佛至独王一劫者。如贤劫者。解劫名字所由也。谓劫初成时。于水轮上有一莲。有一千叶。而现于世。光明赫照第二禅诸天宫殿。第二禅诸天人寻光来下。至于欲界。见此莲华有一千叶。叶中有贤圣之影。更相谓曰。当来必有千贤人出现。得成佛果。故名贤劫也。此贤劫名。是二禅诸天以立名。二定劫分齐。问此贤劫有多少增减劫。为一贤劫。答成住坏空各二十增减劫。共有八十增减劫为贤。问此一千佛共在贤劫出世。为不尔。答前九百九十九佛同一火灾劫出世。至楼至佛出后。独王一火灾劫。合一百六十增减劫。为一贤劫。   言今第九住劫已四佛出世者。明时节也。问为第九劫中有四佛出世。为通前住劫共四佛出。答有二解。一通前住劫。共四佛出。问从何劫即佛出。答住劫有二十增减。总名住劫。初五住劫无佛出世。第六住劫人寿六万岁时。有一佛出世。名俱留孙佛。第七住劫人寿四万岁时。有一佛出。名俱那含牟尼佛。第八住劫人寿二万岁。有一佛出。名为迦叶佛。第九住劫人寿百岁时。有一佛出。名释迦牟尼佛。第十住劫人寿八万岁时。有一佛出。名曰弥勒佛。从此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无佛出世。第十五住劫有九百九十四佛出。俱有名字。通前成九百九十佛出世。从此已后至二十住劫。无佛出世。便即劫坏。经二十坏劫后。有二十空劫。空劫后有二十成劫。成劫后二十住劫。此于二十住劫中。有一佛出。名曰楼至佛。独王一劫。通前满一千佛也。二准五浊经说。唯第九住劫有四佛出世。谓第九住劫中人寿六万岁。有俱留孙佛出世。人寿四万岁时。有俱那含牟尼佛出。人寿二万岁时。有迦叶佛出。人寿百岁时。有释迦牟尼佛出。从此渐减至人寿十岁时。然后劫增至八万劫初减。弥勒佛出。故即第十劫也。后第十劫弥勒出已后。与前解同。唯前四佛出。两解别也。弥勒佛。是贤劫中第五佛也。今取庄严劫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第三佛。并贤劫初四佛。俱留孙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为七佛者。如世人立七庙。   言此劫坏已鹘卢支佛独王者。旧云楼至佛是也。化度传有二释。一者。此言所爱。以是最少父母偏爱故。因以为名。亦云啼哭。由闻诸兄悉先成佛。恐无众生可度。恒常啼哭。因以为名。此之贤劫有两个成住坏空大劫。前八十劫共有九百九十九佛。后八十劫唯鹘卢支佛。独王一劫。从初减即出。直至坏劫。广利众生(下明千佛往因)。案金刚密迹力士经第一云。佛告真寂意菩萨。过去久远劫有佛。名曰净光王。出现于世。世界名庄严。劫名善见。人民炽盛。五谷丰发。时有转轮圣。名曰群勇。千子具足。将千子至净光王佛边听法。满七日已。各于王所。请求出家。王即听许。既出家已。王欲验之成佛先后。即敕工师。造七宝瓶。极令妙好。可高七仞。又造宝筹。乃有千数。筹上书千名。第一第二乃至千。令置瓶内。七日种种供养。至七日后。使人将瓶于紫金案上。各遣诸太子。以手探筹。得第一者。最先成佛。乃至得末后筹。在后成佛。其第一太子。名曰离怖。得第一筹。即今拘留孙是。第二太子名离名闻。得第二筹。以次成佛。即今拘那含牟尼佛是。第三太子名曰寂根。次第三成佛。即今迦叶佛是。第四太子名离苦。次第四成佛。即我释迦牟尼佛是。次后一一太子成佛。皆有名字不同。不可具引。其最后小者。名意无量。得最后筹。即当最后成佛。其诸太子轻戏调弄。众共语言。我等诸兄总先成佛。度众生皆尽。汝既后成。当何所度。其最小太子愁忧。常多啼哭。因立名名为啼哭佛也。父王谓太子曰。世界无尽。众生界亦无尽。何忧无众生度。太子曰。愿我成佛。独住一劫。所度众生与诸兄等。诸兄成佛处。我常作金刚力士。护持法藏。末后成佛。号曰楼至如来也。其最小太子云。若我言至诚不虚。三千世界为之现瑞。当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一时振动。普雨天华。不鼓自鸣。诸天伎乐。而以供养。表最小太子决定成佛。独王一劫。所化众生等诸兄也。   言经十二劫后始有等者。糅云。今言经十二劫后始有星宿劫者。过鹘卢支佛后。经十二个大劫。并是星宿劫摄。即未来千佛初。净光称王佛出世。亦名日光佛。名别义同。此佛为首。下至须弥相。并是星宿劫出世。当得作佛。后更经三百大劫。空过无佛。故佛希也。由如星居希历历而住。佛出亦尔。名星宿劫。过去庄严劫中。得成佛者。以华光为首。下至毗舍浮佛。并于庄严劫出世。诸佛出世庄严国界。故名庄严。毗舍浮佛。以七佛中。第三佛是。有疏本言。始有庄严劫者。写人错也。又据药王药上经说。昔有三千人。称三十五佛名字。后时行满。一千人于庄严劫成佛。一千人于贤劫中成佛。一千人于星宿劫中成佛。然过去庄严劫中最初佛出。名为华光。最后佛名毗舍浮。次贤劫中千佛名。初俱留孙佛。最后鹘卢支佛。未来星宿劫。名净光称王佛。最后须弥相佛出世。上来两个成住坏空。计一百六十个增减劫。总名为贤劫。前八十个增减。名大贤劫。贤人多故名大。后八十个增减。名小贤劫。以一佛出故。唯一贤人出。故名小贤劫。非时即小也。   言迦叶佛住等者。有言。住寿七日。都不说法。便入涅槃。问十二分教章中。迦叶佛说法。名分别空。岂不是说法也耶。答七日内不说大乘法。牟云。迦叶佛住寿为一句。七日不说此法为一句。意言。住寿七日内不说。过七日已方说(与上文别读)。所以经言。悬远值遇难。如经中说。佛在之日。有婆罗门。其妻端丽。爱染尤重。不肯出家。每日念言。世世有佛。后出家非晚。时遇世尊。便白佛言。未来世更有佛耶。世尊答曰。未来世中更有佛。数如恒沙。闻之便去。未远之间。而自念言。过去有佛乎。若有者。吾何不遇。遂回问佛。佛言。过去佛亦无量无边。闻之便悟。乃知过去有佛。我既不逢。未来佛出。焉知即遇。因便请出家。便获初果。由此经言值遇难也。   经言譬如优昙华一颂者。长行举喻。不言赞叹。偈加一行半赞希。即长行与偈有无不同也。问能听与能闻何别。答闻即约耳。听即约心。优昙华人中希有。轮王出世。法华经是法中之希有。法轮王出世方说。法华言此为诸佛等者。能诠教也。胜道者。所诠理也。或密藏胜报身道。法身报身。   经言终不求佛道者。只为不能。未自求如来。故须出世作所求境也。若如此何名有感即应。答有一类人。见佛色身。彼心方发。虽不求佛。亦现身故。今解。但言不求佛道。即大乘。非是不求见佛也。   言一惭者。问何名惭。答疏言崇重等。心能对治无惭。惭谓羞惭。崇贤人。重善法。   言复顾者。顾者护惜之义。顾视也。惭者于自身及所得名利。向上爱惜顾视。名惭也。   言愧者。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愧则轻恶人。拒恶法。复顾世间形法等事。羞耻过非。名愧。   经言舍利弗当知等三行者。究竟入于一乘。一乘法。事须修习始得。不修习不晓得了也(第四疏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一   乾符六年冬温州开元寺讲大慈恩比丘弘举(传写供养)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四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又此门者三乘因行等。问二乘无学果德可然。菩萨在因。如何言果出因门。答有二解。一者。若望菩萨所行行是因。当来佛果。方名出因门。今约佛果当出。名出故。   言门外二者。初地菩萨无漏理智。出彼地前一大阿僧祇劫。有漏因行。故言门外。又初地为因。二地为果。至十地亦尔。望因中果说。亦名果出因门也。问智增菩萨出地前因行。初地登牛车出宅。言门外。悲增菩萨虽出地前因行。初地登车未出宅。如何言门外。但是宅内登车。答但说业报宅。不说随愿宅。即解经中。今在门外也。   言此中定取分别等者。简要云。意显无漏牛车体用性相。即名大乘也。   言分别种智者。即是明大乘牛车。即是无漏后得分别种智也。问何故此经门唯言一。车乃说三。答门据长者内自思惟。就实说一也。车约引子虚指。依权说三。故无违也。   言问何方便(至)彰等者。方便品权实总说三。理实唯一。十方世界中有一乘法。实也。无二亦无三。权也。权实理智总摄尽也。   言下二周者。内果者。开示悟三为果。果中理果智果入佛智见为内。内中有因理有因智。第二周中唯说因智。不说因理果智。第三周中唯说果理。不说果智因理因智故。   言答乘有权实等者。二乘权。一乘实。一乘法略有二种。一因二果。因复有二。一者理。二者智。果亦有二。一理二者智。涅槃菩提二种别故。理智可知。且因理智者。谓从初地所证二空理及能证二空之智。是也。即是初周入佛智见。通于理智二种法也。果中二法菩提涅槃即开示悟三也。   言三种者。别故即是权实因果理智名三也。问何故初周法说因果理智俱说。中下二周随应偏说耶。答由迷有前后。悟有浅深。迷处再说。悟处不论。故于三周有说不说。第一周中因果理智总说。鹙子总悟。中根四人果智果理总解。唯迷因中智。不迷果中智。果中理因中理。迷羊鹿二车。得至道场。不知到道场者。唯是牛车。令知羊鹿是权。牛车是实。故如来所以第二周牛车譬喻。第三周下根之人。第一周第二周数闻。不迷果中智因中理。因中智唯迷果理。将谓有余涅槃便是实。所不知别有宝所。是涅槃也。所以第三周说化城喻品。亦为下根五百千二百人。唯谈果理也(上答总标了。下别释不知权实取舍之事不成)。   言不知权实等者。若不知二乘是权一乘是实。因何知权可舍知实可取。   言不识果因(至)不立者。因为能取。果为所取。   言不闲理智者。智为菩提。理为涅槃。智断二德若不圆。何成道满。所以初周理智双说。   言玄宗者。即是理智也。   言未识取即者。初地已去牛车也。   言故说三车(至)行者。令知羊鹿二车为权。牛车是实。合识三中牛车是一乘之行。此解正。二云。三车之中令识知羊鹿二车。为取牛车之因。问何不唯取牛车为一乘因行。答一乘因中有权有实。有近行。有远行。羊鹿二车望佛果菩提。为方便行远因也。牛车与佛果。为根本行。为近因故。总说三车。令识知也(上说因车也)。   言隐果中之觉寂者。觉是菩提智。寂是涅槃理。所以第二周不说因中理。唯说因智。车即牛车也。   言秘因位之等者。第二周不说因中理也。   言遣修生者。唯说因中智也。理渐解也。故第二周不说理也。智未闲故。再说也。问何名智渐解耶。答中根四人来回心前。先证生空理。回心向大。当证法空理。故名渐解。牛车种智二乘全无。未闲也。   言下根虽再闻等者。等第一周第二周两度闻。名再闻。再闻权即羊鹿也。再闻实即牛车也。   言及因智者。一句属□上。再闻权实中收也。   言果理犹(至)假真者。假是化城。真是宝所。化城是末。故可舍之。宝所是本。故可取之也。辨云。说本者即是为说佛本意也。本意说宝所令取也(辨解亦善)。   言隐果中智品者。所以第三周不说报身。   言藏因位等者。则不说第二周中理智也。   言一乘因果等者。总结也。第一周总说因果名备。第二周第三周名偏说也。   言果中觉寂等者。报身法身。示者晓尔。圆者第一周总说。缺者。第二周第三周缺说。   言大慧法身者。初周报身法身。总说名具。第二周唯说大慧报身。第三周唯说法身。名阙。   言地持论中者。问法华经说有三车。地持论说有四车。何故不同。答所望各别。业论第七。三车中与法华□三车不同。此经三车是羊鹿牛。地持论三车。是鹿牛外更加象车。彼论四中阙羊车也。鹿牛马象。如是次喻四涅槃。凡夫人唯有自性清净涅槃。喻鹿。声闻人兼得有余涅槃。喻牛。独觉人多兼入无余涅槃。喻马。菩萨能住无住涅槃。喻象。初后即真如无住涅槃胜故。象车为喻也。问法华经中三车喻智。智有动摇。称运载。地持将车喻涅槃。有运载不。又涅槃是疑。然何故亦得是车摄。答法华将智就性名车。地持论将性就相。亦得名车也。所以疏言。乘于大性。名为大乘也。乘之大性。亦名大乘。   言涅槃经说有二车等者。彼经第二。文殊师利广对准陀。辨如来身有为无为义。纯陀因此。语文殊言。文殊师利。譬如国王调御驾驷。欲令驴车而及之者。无有是处。我与仁者。亦复如是。欲尽如来微密深奥。亦复如是。章敬云。此是纯陀与文殊自商量。小圣测度佛身功德。犹如驴车比驷马也。   言半满等者。喻有四对。一真俗。二世出世相对。三大小乘。四因果。今依因果相对。因位名半。果位名满也。纯陀文殊并居因位。言半何失。正是疏意也(上会诸教车了下会诸教喻)。   言优婆戒经等者。此说兔马象三。将水喻理。声闻根钝证理浅。缘觉智次胜。证理次深。菩萨根利。证二空理最深。三兽渡河亦尔。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言三兽被围等者。智论三十五云。说三兽被围。鹿羊犀牛象。声闻之人。畏生死苦。依五蕰四谛。观苦空无常无我。唯求自利。如围中鹿。既被毒箭中。一向求脱。更无他念。设有多子。不能顾恋。次缘觉虽猒生死观诸因缘。亦慈念□度众生。如犀牛在围。虽被毒箭。犹顾其子。□苦逼故。从人头上。踊身而出。后菩萨人虽被生死三涂之苦种种逼恼。菩萨苦中观心忍受。救诸众生。以得为限。众生若出。菩萨方出。如在围中象。被毒箭中。已出围外。诸子在围中。不免诸苦。每见以运身。却入围。以救诸苦。前喻大悲。后喻大智。   言又说三人等者。智论五十一云。譬如三人度于恶道。一者。于衣逃遁而出。二以财帛求。三者如大猛将。将大军众。摧破贼寇。举军全循。怛荡而出。三乘修行亦尔。如声闻人不能知一切法总相别相。不能破魔军降外道。但猒生死。直趣涅槃。次辟支佛入诸法实。稍深于声闻。少有悲心。以神通力。化诸众生。能破烦恼。亦不能破魔军降伏外道。后如菩萨从初支心。于一切众生。起大慈悲。□未得佛。于中利益无量众生。破诸烦恼。及降外道。三人俱免生死。就方便道。各有异见。金云。涅槃驴马二车。喻教。地持论四车。并三兽渡河。喻理智。三兽被围及三人得道。喻行。此经三车在门外喻果(第二文了)。   言汝等可速出等者。经云。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皆当与汝者。各与车。随彼长子爱牛车。与牛车。中子爱鹿车。与鹿车。少子爱羊车。与羊车。   言今此略作五番等者。简要云。一理智不齐难。二城车开合难。三中途门外难。四游戏安坐难。五入城出宅难。   言问智中有虚实(至)宝所者。问意智中有假真三种。并名车。何故理上有假真。何故假理名城。大般涅槃二空理独名宝所。既车名遍在权智实智。化城合遍假理真理。何故能证智名三车。所证理中何故假理名二城。真理名宝所。   言息处具德殊等者。化城名息处。宝所名具德。具尘沙万德无为功德。即是摩诃般若所证之理也。车上不简真假。有能运载义。总名车也。   言又已息当求别者。化城名已息。宝所名当求。已息名城。常求但名宝所。   言运载总名(至)摄者。牟云。登地已去无漏因行。望于佛果。名为近车。声闻缘觉未回心前。练根时节。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回心向大。望于佛果。迂会修行。名为远车。又解。二乘之人三生六十劫得罗汉果。四生一百劫得缘觉果。运载自身得果劫名近车。大乘三无数得佛果。名远车。二解后为胜。准疏意名。取自乘果。论近远也(理智不齐难。次成车合难)。   言二乘学智果等者。意言二乘学智果。智果分羊鹿二乘学灭果。何故化城二。   言答息处说二乘者。问何因有二城。答声闻生空智。缘觉生空智。智证有异。实有二城。问既若实有二乘。涅槃经言。化作一城。何不开为耶。答疏言。对实说假。故合名一也。二乘涅槃同是假收。对宝所总言有一。   言涅槃经等者。问何处教文说二乘涅槃各别。答疏言涅槃经言等。   言今以所断等者。问既涅槃有二种。何故化城言一耶。答疏言今以等。故化城不开也。   言若菩提车等者。问何故车立种。答疏言若菩提车等。由此七异。故立三车。   言但说无为等者。此意直说无为。不对证智。故城名一。约能证说。熟智立二城也。   言以智显灭者。顺文云息处故二。为止息故说二。二乘证智。所诠无为分涅槃二。非言涅槃体有二也。如十地内所证十如。依智说异。一遍。二最胜。三胜流。四无摄取。五无别。六无染净。七法无分别。八无增减。九智自在。十业自在。   言三问何故等者。中途门外难也。   言息苦名为城等者。息得分段身上一半苦。更有变易身上一半苦在。名半尽。所以化城于中路设。   言无漏离系等者。问羊鹿二车是有漏。如何言门外。此中带过。悲增菩萨七地已前虽具无漏。且未出宅故。答且约业报宅说。不说随愿宅。问二车体是有漏。如何言门外离系缚耶。答车虽有漏。约彼向上庄严具。说名无漏。只此有漏。在无漏人身中起。虽是有漏。亦得说为无漏离系缚也。或乘系缚。即是门内。今既离之。故言门外离结缚也。   言化城初尽者。即是分段生死。入化城时尽也。   言理出于教等者。即彼虚指假解。是教所诠。故言理出假解之心。无学方起。故云果出因也。   言又二死以对等者。一死以对辨。车即在门外。二死以对辨。城即中路设。若将城对一死。亦得名门外。将军对二无明。亦名中路设。理实相以也。   言问何故与车(至)安坐者。经言。今此大城可于中止之者。即是安坐之义。若论经上即无明文。   言答涅槃可证等者。理体一定。更无动转。故言安坐也。车是菩提智。智体修生。可言游戏也。城相车相。即是寻常所见者也(决出宅入城难)。   言问何故化城(至)为难者。亦乃返显前四答问。前四答问。出第二文也。经云。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   言化佛住生死者。此中意说。生死涅槃相望不同也。化佛住生死。劝二乘人。取有余涅槃。恰似道交。众生存前。入灭去。我后来。   言谈真佛在果者。果中佛招火宅内众生。故言速出来。   言先住果等者。望佛在果中接引众生。故言速出来。   言觉智等者。觉智。即是三乘智。三车也。   言如说如来及与等者。则云。住内望果。名为善逝。住果望因。名为如来。如我辈众生。在因望因。望一个众生成佛去。彼某甲成佛去也。名善逝。逝由往也。善事往矣。此则因中望果。名善逝也。住果望因。名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名如来。佛住果中。望一个众生。从生死中。向佛果来。彼云果。众生成佛来也。此则果望于因。名如来也。今亦即望理言入。望智言出。体无别也。   经言尔时诸子。三乘人。闻父所说者。听佛教。珍玩之物者。悟妙理。适其愿故者。各当根心。各勇锐者。内精修。互相推排者。运相赞励。竞共驰走者。俱修因。争出火宅者。各解脱。   经言心各勇锐等者。意业精进。互相推排者。语业精进。竞共驰走者。身业精进。此则解也。   言互相推排等者。喻上说。似长子推中子。中子推小子。法中论。即是三尔子。一一子自三业中。递相劝励也。意业精进劝语业。语业精进劝身业。先初举意。次发言。后施为作用。名互相推排也。二者。除即意业。以心各勇锐。配意业了。具于身语二业中。一一业上。皆有互相推排义也。身业上布施持戒。礼佛合掌弹指。一一总修。故名推排。或语业向上赞叹。念经持咒。此语业向上推排也。语业推让。言语安排。故云推排也。又语业精进。身业不精进。不名推排。事须双具故。推排言。无土雷反。唯在身业。不遍余二业也。意存三业进修。唯取推(尺隹反)。   言离灾度难等者。得出离烦恼之灾。度分段之难。   言四衢道者。尔雅云。路也。四达谓之衢。郭云。灾道四出也。齐鲁之国。呼四齿把把。于地有四道也。喻四谛理也。二乘无学登地已去菩萨。名三乘。并观四谛理故。   言大般若等者。问何经教唤四谛理作四衢。答疏言。大般若中等。   经言露地等者。纪国云。圣地有三。一见地。二修地。三无学地。前二地有障故。可言有覆。第三地永断三障。故言露地。问初果之人悟四谛理。何不名露地。答虽然证四谛理。烦恼未尽。不名露地坐。前三果有学。虽坐宅内坐。今说宅外免难之人。唯取无学也。问小圣有学受变易身。得理出宅。何不名口坐四衢耶。答今此不约回心受变易者说。但据未回心得自果未受变易者说。唯取无学未受变易者。得无学果已后。三十二十年。只现在身上为后边。五蕰身永更不续。一则出宅。二得四谛理具足。故得坐名。初地菩萨亦只取未受变易已前身。名路地坐。名出宅也。若尔初地菩萨尚有余障。应同初果。不坐四衢。答则云。彼能永伏三障。现行尽故。亦得名露地坐也。各有所依等者。三乘理也。问二乘无学断三障尽。故名果满之位。菩萨在因。何名果满也。答初地菩萨虽亦在因。证尽当地二空理。亦出分段。同于二乘。故言果满位也。   言分段生死当五等者。解经无复障碍。准此即菩萨分段生死。苦惑业皆尽。二乘之分段生死。当五蕰苦惑业皆尽。不说现行。现行身由是苦所依故。   言或断或伏者。大乘初地已去。若是智增菩萨。初地永伏三障。即惑业苦也。悲增菩萨不伏。至八地方永伏报障。入变易生。初地虽未全伏报障。从余二障。以少就多。名无复障碍也。上言分段死及惑业皆尽者。菩萨现苦已尽。并惑业。名障尽也。二乘之人约当苦尽。兼说惑业。即是三障尽也。   言伏诸烦恼等者。初地菩萨分即断。俱生尽伏。然由故意力起。而不为过失。言伏约修惑说也。   经言时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至赐与者。喻上说长者宅中许与他三子车。及至出到门外。三子一时索羊鹿牛。法中论。三乘之中。鹿野菀中。世尊道。我法能离老病死究竟涅槃。四十年前唱三车在门外。今日三乘之人。引出门外。各索自乘种智车。   言随三乘根等者。问二乘中小为复已回心了索车。为复未回心索车。若已回心。只令索牛车。何故索羊鹿。若未回心。自果已满。更何用索车。答疏言。随三乘机等。意未回心向前。各索自乘之车。   言二乘之人者。问二乘之人既出宅了。无学果满。更索何车。答慧解脱罗汉。求断定障。入根本定。求胜神通。义同索车。若俱解脱。虽得神通。更求种智广分法。以彼俱解脱罗汉黑盐之事疑。犹自带迷。但总知四谛。不能广知四谛有无量相。亦索车(上相因简要解)。辨云。定是未回心前随顺如来。听闻法教。忻求种智。义同索车。疏意佛在鹿园说三乘法。令各修行。得自乘果。名父先许。二子得果。居教行外。名出分段宅门。而于诸法。犹不能知。名不见车。故于佛所。三慧修习。求所未悟。名愿时赐与。意言二乘自心求自羊鹿。不知所求。但是牛车。牛车即是父先许者。意说二乘不断智障。智障不断。不知诸法。即名无车。今求了达诸法故。但是索牛车也。是此中意。问二乘无种智。可言索车。菩萨既有种智。何要索。答菩萨种种智及佛位。更求果车也。初地虽得。望后后位。索亦无妨(上总解下依疏解)。问为复宅内索。宅外索耶。答宅外索。索内所许者。问缘觉人。法华会上既无。何处索车。答有说虽无得果。有初发心者。非也。此是门外索自乘果中功德车。诸抄皆迷唯法华会。会上索车。此说不然。索车不必唯在灵山会上。俱二乘之人。菩提树下世尊许羊鹿车。后四十年前得果忻趣。求胜功德。总名索车。若作此说。不然。索车不必唯在灵山会上。但二乘之人。菩提树下世尊许羊鹿车。后四十年前得果忻趣。求胜功德。总名索车。若作此说。四十年前便有缘觉得果。见世尊来。即是索车处也。若唯局法华会。则云缘觉索车处也。若各索自乘。不妨通诸经。若破二车。取牛车。即此经也。问二乘有学求胜功德。何不名索车。答有学人行位未到索车处也。上解中小二子未回心前。各索自乘车。若回心已去。同索牛车也。   言菩萨之人依此本论等者。若准疏主义。二乘入城。不上车也。古人义云。二乘入城不上车。与疏主义同。古师兼许菩萨车亦入城。即别也。古问云。二乘息却分段生死惑苦业三过。三百旬入化城也。菩萨之人初地门中登车。既向分段宅门外。即是息却分段生死。许菩萨亦入城也。答疏言。菩萨之人等。即法华论令证不退转地也。意言阿罗汉人身证无学果。遂得烦恼尽处解脱。菩萨在因位。烦恼未尽。未得解脱。未得所知障尽。及果中二事涅槃故。不名入城。不疲倦故。不入有余涅槃。不说菩萨入化城。故二乘无学果位得障尽解脱。证有余涅槃。名入城也。菩萨在因位。未证解脱。于苦不生疲倦。不入有余涅槃。不说菩萨入化城。准经文亦不说菩萨入化城也。   言入无住涅槃亦息者。古人解也。疏主云。既不许菩萨入有余涅槃城。古人云。我许菩萨入有余涅槃城。古人云。我许菩萨入无住涅槃。古人意言。既二乘有余涅槃。便许二乘入化城。何妨菩萨得无住涅槃。同是涅槃。亦名入城也。   言若尔亦应等者。疏主返质古人也。菩萨所证二空理。于中一分生空理。与二乘同。便许菩萨入无住。名入城。菩萨既证二空智。于中一分生空智。与二乘同。应许菩萨亦上羊鹿车(普)。菩萨得无住。即言许入城。菩萨得种智。应亦上羊鹿(又曰)。菩萨得自无住不得他。不得有余构入城。二乘得自不得他。不得种智上羊鹿。又问菩萨得车不入城。便执菩萨交入城。二乘之人城下上车。应许二乘亦上羊鹿车耶。则云。化城诱小根菩萨。同言入羊鹿。诱小根菩萨亦应登。又经云。不言长子入城。今许令入。经文不言二子上车。今许登并鹿。   言故知但等者。疏主立理结破古人也。意顺前别解之中二乘入城不登车。菩萨登车不入城也。   言已伏烦恼出等者。菩萨索牛车也。问菩萨种智已得之。应即登车。何要言索。答菩萨虽然分得。尚未成满。望具足位。索之无爽。据实。十地每比。皆有忻求果智义。从初出宅。以索标名也。出分段死。亦证四谛。即是依三性三无性观四谛。通行法轮。名索也。   言三子并等者。何故中小入城。长子不入城耶。入灭即入城。   言答无倦等者。菩萨无倦不猒苦。所以不入城。声闻猒苦。故所以言入城。   言伏惑虽分段等者。问菩萨不猒苦。故不入城。如何言菩萨出宅。答疏言伏惑等。   言若说入城者。只缘三子同出宅中。小二子入城。长子不入城。为难。古人若许长子入城。便无是难也。   言猒苦等者。长子不猒苦。亦不求息苦。菩萨入城中。小求息苦。所以言入化城也。   言息处故说等者。意道经文只说息处说二。只说二乘入城。不说有三者。即是经文不说菩萨入城也。   言门外设于车等者。车三城二。便是违妨。   言二车对大者。大因即牛车也。回心向大取彼牛车。真假相兼。说有三车也。   言权城对实等者。二乘之人所得之理。是权。权实相对。权理名化城。实理名宝所。将此假理对实理。只有二乘。无三个城也。实果即实理也。   言理应似者。此中意。二车亦是以权实二城。亦是以权实相对。故言相似也。   言所对别等者。即是二车。是权对实因。牛车二城。是权对实果。宝所对因。对果不同。名所对别也。化城中路设。对五百由旬说。若唯对惑苦三。分段生死设城。亦言门外三车对变易。亦名中路设也。所对别故。施设不同。即是车对分段。言门外也。城对变易。言半路也。车言诱引。出宅故言门外。城坊中退故。半路设二城。又车诱引故。设三城息苦。故说二。   言有种智彼无者。即是二乘之中无种智。劝教取羊鹿。回向后是牛车因。所以设三车于门外也。   言入无住不名等者。问菩萨入无住。何妨入城。答无住是实。不是假。不名入城。   言问三车俱索等者。索车不索城。本来索车。希望种智圆。二灭不希者。即不索城也。   言得果自然等者。问既二乘不言索城。莫不求于息苦。答疏言。得果自然等。不说希须。即是下索城也。缘车种智。各自从种子生。故须索车。索已后但修智圆。智圆自能证灭。灭理向上。下要索也。又城已得。故不索车。未得故须索也。   言种智未得者。即是二乘也。直隐言无也。   言若作此解二乘等者。意难二乘已入化城。可言不索城。菩萨既不入城。又未到宝所。宝所亦须索。此未到与未得车无别故。二乘未得车故索车。亦应菩萨未到宝所。宝所亦须索。   言此义可然者。疏主许言可然也。何妨得者不索。未得者索。只缘向前来化城不索故。说索宝所。   言以每专求等者。即是索也。经云。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所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经文无索。为有索义。   言经文但说文劝者。问彼既不索。何须劝去。答佛为众生作不请友。虽不索而劝去。经云。我见汝疲极。中虽欲退还。故以方便力。权化作此城。汝今劝精进。当共至宝所。长行云。汝等去来等。据实。若望菩萨。亦须求证大般涅槃。经中且约回心之人。佛为不请友。不言其索也。   言古相传云等者。古师意。城与车总是二乘之人所修。然化城是实设。实能息苦。故不索。车是虚指门外无故。所以索也。   言若作此解者。正破古人。若车与城体各别。即索与不索义殊。古解既取涅槃为车体。车体亦即涅槃。索车之时。城亦索也。古师证云。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等。故知车即是涅槃也。索车之时。城亦索也。   言又有解云车发等。古师意。今设三车。谓引宅中诸子在宅未出得。所以虚指。今发其心。因闻有车。发心求出。故名初机也。   言此亦不然等者。初机索车之时。乃是无学。已出宅故。如何言车发初机。   言又体既不别等者。古人城车俱是涅槃名体。不别体。既不别虚指。与实设何殊。若索与不索。与不索别。虚指实设不同。若别不同者。体是何德也。汝许二体同。如何分真假。若车城有殊。应出城车之体也。   言又有解云等者。化不一途。妨古师意。城亦合索。缘化不一途。故不应索。索与不索。随时之意。名化不一途。故此不说。问古人云。经文有索处否。答疏言。谓下经言等。   言此乃索宝所者。疏主破也。是索宝所。非索化城文也。   言虽引此文者。意指古人。自引经文。无不会也。文相隐故。虽引此文。义终难解。   言应言下文等者。疏主正当。古人引文错也。问疏主既许索。又复引文。即与古人义同。不应破他古人也。答缘古师义。车城俱是涅槃一体之法。何故索车不索城耶。索车之时。城亦索了。若准疏意。车是有为智。经文分明。说索宝所。化城是无为。文虽不明。义说有索也。非是全不许古人索城也。   言或解车喻等者。有余无余妨。   言若尔菩萨今既等者。疏主难破古人也。   言二乘无余等者。且如二乘人得无学果。得有余时。已得无余涅槃。只是显有前后。何须索之也。   言故但应如前等者。简要云。即指前正解中。第四问答中得果。自然证灭。入城不说。事须缘车。是种智各自从种子生。故须索之。索得已后。但修智慧。智慧圆满。自然证灭。灭理向上不要索也。若疏主义。取智为车体。羊鹿利钝殊。古师以涅槃为车。涅槃无别。羊鹿何殊。若车与城同。是涅槃羊鹿。应无利钝差别行相。   言佛果牛车以四智等者。此疏主通论因果二位车体也。且果车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三通根本后得。成所作智唯后得也。三智根本。以为牛体。四智后得。即是车体。所以疏言。四智种智为性(上明果车四智全牛一分借牛引)。   言因车以妙观等者。解因中车也。   言虽五智慧等者。即是性相因伴境五种也。   言菩提相中者。若出一乘体。即宽通五智慧故。若出牛车。即克性唯取智相。唯是种智也。   言一切智者。根本智也。大乘具二空智。故宽。二乘唯生空智。故狭。又一切智中。二乘唯得观察一智。不得余者。故狭也。亦名云一识智。   言其种智等者。此中意言。二乘种智与佛不同。其种智者。分别四谛。各无量相。非二乘所知。名不共德。大乘之人得得种智。能变影像。知有作四圣谛无作四圣谛。若声闻人知有作四谛。不知无作四圣谛。不能观根授。通名不共德。即一百四十种功德中。一切种妙智也。问菩萨亦分得。何名不共德。答菩萨双起。名共德。二乘偏起。名不共。又菩萨实得。名共。二乘隐之言无。故言不共。   言无分别智者。即根本智义。如于牛非正车体。   言如表无表等者。问种智车。事须取根本智。引者成所作智。无根本智。将何智引。答疏言。如表无表等。意言借余三本智引。引车。事须得牛索后得智。事须得根本智引。所以疏言如表等。如受戒时。所持之戒。但取未来无表色为戒体。其表戒者。如口陈词句。乞戒之时语表。礼拜等是身表。其第三翻羯磨最后一念。从僧受戒已。从此已后。一期已来。除命终。二形生断善作法。四缘舍已来。所持并是无表。然此无表。小乘解。体是细色。最初一念大种所造。此之大种。亲能悬造未来一期无表。能造大种一念即灭。所造无表从第二念疏。依身根大种而转。如手掷轮。依地而转。若依大乘无表之体。即是于思从所防。说名为色体。即七支思种上立。若难陀师。唯依新熏思种增长位立。谓第三羯磨最后一念。于思种上。有防发七支之用。假立七支。至第二念。不别起种。自类相续。起用转胜。而立七支。净月月藏。唯旧种增长位立。然彼旧种虽无体增。而用增故。依用而说。得未曾有。护法菩萨通依新旧增长位立。有别解脱无表定道二无表。解脱无表即向思种上立。乱心无心。于随流净不净时。无表恒随转故。二若定道二无表。即向思种现行上建。在定即有。出定即无。名随心转戒。   言此车亦尔者。正智如表。后智如无表。无表虽依表已起。然从一念向四大生。犹如因树有影。影虽从树起。还同四大生。意说无表戒。事须表戒引生。后得智车。事须得根本智引起也。   言前一大事等者。问前言一乘双取理智。今者一乘之体。何故但取于智。不取于理。后化城品又直取理。而不取智耶。答疏言。各据一义等。意言初周事理。总明第二周。即说事不说理。第三说理不说事。名各据等。   言若同涅槃及胜鬘者。涅槃云一乘即佛性。胜鬘亦一乘即大乘。大乘即涅槃界。唯取真如为车体者。即有违妨。此为不可。   言各赐别体难如何各赐者。若将智为车体。智后种坐得成各赐。若将真如为车体。体无差别。宁云各赐。智从自种生各别。言各赐。真理体无差。云何言各赐。   言别德庄严难。又宁说者。若以智为车体。即有严相。若将真如为车体。如何说有严相。虚空烟不不染。不说色庄严。真如众相无。如何严法界。   言如何牛驾者。理阙如风难。若取有为智。智体运动。可言其疾如风。真理不动摇。如何言其疾如风。刹那能遍证。喻上疾如风。真理不动摇。如何说言疾。   言如何可言者。带数非真难。有为体各殊。可言数无量。无为不堕诸数。如何言其数无量。有为体性别。各与名无量无为。不堕数一法。今疏主且依自宗。以此申破。若一性所说真理。与此悬殊。若依彼宗。可通此难。一且十地真如菩萨各证。何妨各赐(二)。色相德空严空。与色为德。如说化城。何妨严饰(三)。如乘大性。与智为依。刹那迅疾。何妨说疾(四)。七如十如。何妨带数言其无量也。如息处故说二。岂非理数。况理之与智如珠与光体用虽殊。不离法性。真如有随缘之用。差别说彼不同缘无。离性之宗。即别远成一体。故知法性法相皆可并行。局执一途。非为达士者也。若依自宗致。且但遮他。   言然小中子者。通难。且如五果圣人回心。经八六四等。方到十信初心。更经一大劫。方入初地。始得上车。云何创自回心。便言各赐等一大车耶。答疏言然小中等者二义。得名各赐。一现上教车。二当上行车。现当不同。总名为得也。即是地前一大僧祗劫乘一乘教车也。初地已去菩萨上智车。受变易身。所乘无漏智慧。总名为车。即可上车也。此经云。声闻缘觉不退菩萨。乘此宝乘。直至道场也。   言所诠智体等者。是即初地二空种智也。对地前所闻。能诠教车。故说初地。名所诠智体也。   言如与明珠。举例也。彼初回心。既在地前。所闻大乘言与珠者。亦名与教珠。后入初地。获珠体也。   言胜鬘经等者。解不退也。亦解当唱经各赐诸子等一大车。问先虽是声闻。后非菩萨。故法华会上得名教车。未审已后何处得车体。答疏言胜鬘等。等取无上依经。   言三种意生身。即阿罗汉辟支佛已得自在菩萨。三种意生身。三子也。同此经声闻缘觉不退菩萨乘是宝乘也。问论说令证不退转地。取何地不退。名登车出宅。答初在初地。名不退。引胜鬘证渐悟。意说三乘意生身。二乘地前得也。大乘菩萨。初地得也。即是三乘出宅及登车也。二乘地前出宅登。名教车也。大乘地上出宅登。行车也。此上证不退取初地。同法华论。证入佛知见。   言又顿悟等者。问若是渐悟智增。可言初地。若是悲增顿悟如何。答疏言。又顿悟者等。一取地前有漏行。名从初发心。二有取证发心。即初地已去(二解皆得)。   言虽亦是车等者。初地证发心。名初发心。初地已去虽有无漏教行。以同断故受变易。不决定故。故不取言今取八地已去等者。第二解也。意取渐悟顿悟。智增三乘之人齐受变易。纯无漏行以为因车。即在八地。   言七地已前者。此云说悲增菩萨。虽证二空。犹居分段。未受变易故。   言故今取前解者。取初地为不退地。若顿悟多是悲增也。若渐悟多是智增故。取前解初地。得上牛车也。   言楞伽由此等者。经云。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并入初地故。意言三种意生身。既从初地。即合乘车。彼经意云。五地已前名三昧乐意生身。六七八地为觉法乐自性意生身。九十二地得种类俱生无作行意生身。   言喻佛种智者。相云。举果谈因亦不然。牟云。第二周牛车体通因果。因即入佛知见。果即别悟报身示现。与无量智业。论意准偈云。乘此宝乘。直至道场。故通因也。若准长行。叹车德。唯是果车。经云。其车高广也(云云)。又云。佛地论云。无量天龙药叉人非人等。常所翼从。故知果车也。嘉祥云。出二种生死表为高。备万德称为广。出二死则累无不尽。备众德则德无不圆。合中经云。我有无量无边智慧力无所畏等。诸佛之法。意言后得智为车。尘沙万德为并严具。即是无量无边智慧。无量为高。无边为广也。   言体高三等者。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自受身自受法乐。名高也。穷生死际。尽未来时。故称广。又他受用身。目如四大海水。毫相如五须弥山。   言照化俱能者。结也。照即变影缘。如穷源尽底。化即利他接物。缘事之智种别。能一切法皆后得智。二利作用也。   言众宝庄严者。即经云。力无所畏禅定解脱等。功德法也。喻上说长者车上。尽是七宝庄校。即是金银琉璃车渠玛瑙金刚诸珍。法中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无量无碍力无畏。又智起之时。二十二法同时。更有有为无为尘沙万德之所庄严也。   言栏楯者。纵曰栏。横曰楯也。   言即四总持者。今此解。即是车上钩栏。喻四总持。梵云陀罗尼。此云总持。总持有二。一摄。二散。摄者持也。即此闻持也。闻于文义。化持不忘。所闻之法。一切能持。体即念慧。散者施也。有四般。一法。能诠教法。体即声名句文。二义。所诠之义。真俗谛理。三明咒。如法华经中六道陀罗尼等。四能得菩萨忍。即无生法忍。三性法上。皆有无生之相。遍计性相无生。依他起性无自然生。圆成实性。惑苦无生。能诠此者。名无生法也。忍即印证。此无生法。地前闻未起智印。初地能印名菩萨忍。此为所得。全取能得也。纪国云。长者车上周币。尽是栏楯也。栏持诸子而不出。楯防外人而不入。如来智上。周币尽是总持。持内善而不出。防外恶而不入也。   言佩铎等者。经云。四面悬铃者。牛车之上鸟铃。四乘大少。皆有大铃吐吐。小铃滴滴陵陵。大铃持持浪浪锉锉。小铃子吟打打。长者之车。四面悬铃。而警诸子。如来智上。法音演而悦众心。铃声动而诸子欢。法教闻而八部善。又闻佛柔耎音。深远甚微妙。又云。清彻远闻。疏中意。心之所向之处。名面也。慈悲心观四生。名四面也。七辨如铃。遍四生。名四面悬铃也。辨依声教演说如铃。过此七十二河沙世界。闻灵山会梵音声相。如铃声也。   经文又于其上至盖者。嘉祥云。长者幰盖则高出而下覆。如如来四等之心。高出二乘。下覆六道。虽曰覆车。实覆车中三乘子也。幰音虚偃反。经亦以珍奇至饰之者。问何故。此唱之中。幰盖向上。别开杂宝。答幰盖是四无量慈悲喜舍为体。于中众生缘慈。法缘无缘慈。行相差别故。所以别开也。喻上说幰善。体上有众宝庄严。法中论四无量。体上有有情缘悲法缘悲等。差别行相亦顺下合文。真珠罗网。张设其上。所以别开也。   言各有有情等者。观有情为境。见有苦等。而拔济之。若是法缘不见有情。但观彼作三科法想。而为利益。若无缘者。既遣二执。不见我人及诸法相。但观真如而起慈心等。如前别了。   经云宝绳交络者。嘉祥云。幰不络。则飘鼓飞扬。是以安绳持令不动。如来智车亦尔。若智无大誓。则普攀之义。或戏御以四弘。则广运之心常定也。   言胜决定者。由发大愿。当得佛果。名为胜。胜于余果。由愿力任持。不令退失。名决定也。   言又胜鬘等者。亦是发愿摄受正法。善男子堪能荷负四种重任。亦同此经。宝绳交络。若无愿。一切众生。总被外道摄录将也。今既有愿。不被邪见所动也。懈怠所转也。   经垂诸华缨者。纪国云。华缨垂下则悦。总成众四摄。俯顺于物若林。喻上说车。四面更垂华缨庄严。法中论四摄法也。   言布施者。一布施摄贫穷。以己财物。分施众生。二爱语摄嗔恚。即是远离频蹙。含笑先言。命进问安。随时慰喻。常说悦意利益之语。命其欢喜。为说胜法令得解脱。三利行者。前来受记。谓说教法。今利行起行修行。然令众生获得现利财位。后利出家。俱利者。生五净居天。后得解脱。四同事者。同一切众生。所作事业。先同后劝。修行坚固。不生退转等。   言华音等者。缨以华饰。华缨各别二义也。若华饰之缨。即一义也。   言綩綖以为等者。牟意言。经本以丝边作。不知义出处。今应草下作莚也。   言古有解等者。嘉祥取禅定为宛莚也。禅定柔耎以安身。禅定有四。故名重敷也。   言此理不然者。疏主破也。理违圣记。故云不然也。   言无垢称云者。准无垢经。禅定为床。床即车板也。   言净命等者。即八圣道中正命也。净命为茵蓐也。路云。无贪痴所发意业。名净命。无瞋所发身业。名正业。无贪所发语业。名正语也。言重敷。若尔。何名重敷令授。无贪痴为能发意业为所发。合此二发。名重敷也。   言身语意等者。解净命义也。三业即是重敷也。或取身语。皆随意业。名重敷也。   言心桓游。解婉莚义。   言常行净命等者。解重敷也。   经言安置丹枕者。敷延置枕。是眠卧之仪。入定灭心。则苏息之体状。   言古解等者。嘉祥云。涅槃能息生死。名枕。   言今释等者。疏取灭尽定也。未入定时。心神劳虑攀虑。攀缘外境多是漏心。七识不行。由此入定。止息疲懈。增长圣道。名丹枕。   言枕仙丹等者。问何名丹枕。答古解。以神仙药。九转神丹。成于枕内。令人增寿。无漏定亦尔。增圣道故。   言此理不然者。疏意虽借古义。未敢定断。西域无故。玄应法师以天竺无木枕故。唯赤皮叠布为枕。贮以兜罗绵及毛发等作枕。枕作赤色。故名丹枕。而以倚枕也。上正解。   言扶持圣道者。一切圣者依信等。生信为根本。如树木等依水土生。彼为根本。土能扶信等五根。能扶圣道无漏也(亦不取也)。   言白牛体等者。车须得牛引。后得智事须得根本智引也。纪国以本悲为牛力。用善根为牛。牛自体故。嘉祥以大慧为牛。   言无分别智等者。问长者家牛有牵车牛牵硙牛耕地牛。未审此牛是何牛。答疏言。无分别智等。是引车牛也。问何故长者家置白牛耶。答犁牛黄牛黑牛穷。况亦置得此牛。白唯长者家辨得。诸人家无。一切牛白色者。最上众色之本也。   言万德主者。结也。如来果中万德皆因本智有之。故说为主。此法也。如白莲华。喻也。此智体无漏名日也。   言牛王有三德者。谓断智恩。断为所证。智为自性。恩为业用。故尽举之。   言降怨者。垂胡曳地。长角摩天。逢怨必斗。斗必能胜。如水牛与大虫斗等。法中论喻。佛断德能降二障魔也。   言端严德等者。其牛莹角惊天。似挺龙泉之釰。腾身掷地。如颀灵岭之山。吼括春雷。隐隐振百里之境外。气冲秋雾。缦缦掩八表之隅。尾若长松而倒悬。眼似流星而双鉴。相国云。牛有五德。一角。二峰。三蹄。四胡。五尾。有夫牛者。欲得四舛。一㪷。一缓。一急。一温。口欲得似㪷尾处。如似覆𣏐子。如受一舛。又云。四蹄似受一舛。腹缓脚急。粪干鼻温也。   言众德庄严者。谓正智起时。二十二个心王所。名为众德。并皆善性。得功德名也。果位中一体用分。所有功德。并庄严智也。此况佛智德也。   言济度自他者。即自利。他即利他。若欲利他。必先自利。喻恩德。如来智上。具此二运。故喻于牛。此经具有三德。故喻大乘。不用余经也。   言马如大乘骏者。涅槃经云。以马驾车。调御驾驷。是也。   言不比驴车者。摄问。何经教将少乘。以比驴车。答无畏德女经云。声闻如驴乘。即事也。   言其象等者。则云。彼善戒经同地持论。象车喻无住涅槃。牛马鹿况余三涅槃。牛喻自性。具众德故。马喻有余。伐苦故。鹿喻无余。居闲静故。   经云肤色充洁者。肤充色洁。充实也。洁净也。   言内德圆者。二空双证。非如二乘偏证生空理。内德不满也。   言三色洁者。洁净也。惑业苦三障尽也。   言戒德具者。既断二障。无漏道共戒德相应。故名共也。或云威德。非也。   言方言赵魏等者。神智云。赵在许汝相。魏在垣定等州。燕在幽州。代即代州。此等州出姝丽女女。燕赵多佳人也。   言静女其姝者。毛诗云。静女其姝。俟我城隅(静贞静也)。女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是美色。俟待也。城偶以言高。不可逾践(则前反)。女德贞静然可畜。美色然后安。又能服从。待礼而动。自防如城。故爱也。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言志往而行止。笺云。志往谓踟蹰。行止谓爱之而不往见也。意云。𨜡国之人刺时。若不以道化国君夫人无女德。故托喻贞之女有贤有色。又能遗我古之彤管之法。进退可则。以兴夫人无德焉。言彤(徒红反)管赤管也。取其以赤心正人也。占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女史书日月。当御以银镮进之。著于右手。既御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已成法。   言侏有你侏儒者。短人也。无庄好等义也。纪国云。牛则高下应量观。人者谓之姝好也。   言相好圆等者。意显先由本智证入一切法性。已后方获得如来相好。为人天敬爱也。   言五有大筋力者。纪国云。牛则大车而现力。悲则荷重担而皇功。   言一遍驰无者。疏解也。谓法身廓周法界。此皆证时。与法身合。亦遍周法界。如日光与虚空。合无不尽也。   言二涉险者。此后得智妙用也。   言三逢怨等者。此是根本智也。犹如牛与大虫斗。虫是牛怨。世尊无漏智。将二障为怨也。   言六行步平正等者。牟云。双证二理。为正。怨亲不二。名平也。章敬云。二理双证。且约正智而论。平正即证法也。导生后智。怨亲不二。   言七其疾如者。有二能。根本智一刹那遍缘法界理。引生后智。大悲所击。即能内圆众德。外化众生。无迟滞故。名疾如风也。意云。初地菩萨能动百佛世界。证百法明门。智力周遍。名疾也。   言性虽捷等者。问若言行步平正。如何言其疾如风。急行无好步。何言平正。答疏言性虽等。如善论义。言词容雅。义理雷振风行也。问上来显牛相。未审作何毛色。答驾以白牛。问莫瘦弱否。答肤色充洁。问疥痨否。答形体姝好。问莫无气力。似白侍郎牛肥蹄。老牛行欲倒否。答有大筋力。问莫跛脚否。答行步平正。问莫痴騃锥刺不动。答其疾如风也。   言此上七德者。后得智因根本智有。亦得名根本智上用也。   经言又多(至)卫之者。喻上说。白牛四边。多有仆从。法中论事上说。即八部天龙等。法中论。即疏言以二智为先也。   言烦恼利生等者。问神通是利生之法。任许言仆从。烦恼如何亦是利生之法耶。答仆从者奴婢也。如爱语罗睺。怜好怜婢。叱呵稠达嗔奴婢等。若四十四心成等正觉。断却烦恼。六神及烦恼。是仆从摄。若六度四摄七觉等。即非仆从。但是随智而起。如世间从车人中。亦有奴婢。亦有小男女。六度万行如小男女。是好人。非是烦恼。财余烦恼。是是家生奴。神通乐事。奴身是奴人。问依他起行现起之时。必从种起。果位既无惑种。如何能起现行。难十地位中有惑种。菩萨怨或化众生。果位贪嗔种。已无贪等众生以何化。答若据实起可前难。今论化现。何必种生。如化身中所有功德。皆是化现。尚非实智。而况烦恼。并曰万德。化相身中起尚非记。彼种能生。何况漏种久已无。现有何须从种起。   言前解为正者。即前索车出体中。已破取涅槃为车体也。   经言是大长者(至)诸藏者。问长者家中宝物装束一乘两乘车即得办。长者诸子更有若十二十或至三十。争办得三十乘牛车。莫宝物装束不足否。答经言。是大长者等。   言有为无为等者。有为藏能含有为万德。无为藏即清净法界。能含彼无为万德。有为藏即第八能含藏一切也。此解当体能含容多法藏。   言或二藏三藏者。取能诠教名藏。声闻藏菩萨藏名二。经律论三名三也。若取三乘教法为能藏。所诠理为所藏。即取所诠理体中牛车。以给诸子。唯取三中菩萨藏下所含理。道理理也。理智虽通皆是所诠。今唯取智以赐诸子故。   言今取所者。问为取能藏。为取所藏。以给诸子。答疏言今取所等。   言假想念者。而作是念。是假想念也。如来任运不假起念。有无减故。言假想也。   经言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此不应与小。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乘则堕悭贪也。又贫人食是轮王毒也。   言说二种智者。二乘有漏种智名下劣。上解不应与小也。   言由有种性者。皆应与大也。或二万佛时。十六王子时。我先教发大心也。三子总与牛车。名等心也。   言各自修智者。意谈彼三乘之人。回心已后。各各能修大乘因智也。   言随根而授者。说下根亦与大乘车也。非言受于自乘之车也。   言昏迷未冠称者。冠称二字。皆去声呼也。礼云。男子年二十方行冠礼。即束发加冠于首也。   经言所以者何以我者。问长者言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一一诸子各与大车。因何得遍耶。答经言以我此物等。喻上说亲与非亲。举国之人尽与大车。犹尚用宝物不尽。何况长者亲儿。法中论不简有性无性定性不定性等。与大乘种智之车。论不简有性无性定性不定性等。与大乘种智之车。犹自不竭。况三乘诸子耶。   经言是时诸子各(至)所望者。本来出宅拟取羊鹿车。谁知今日得大牛车。得未曾得。有亦未曾有。本来客作。只亿百钱五十。谁知无量珍宝不求自得。索水得酒。打兔得[狂-王+犁]。出语有中当觅盐并得酱。不是我本来承望之事。名非本来所望也。   言即是前卷等者。问如何是释疑耶。答此问经意。与前卷经中方便品破四疑处意一种。昔日说三今说三。世尊不成妄语人。昔日说三今说一。如何不成妄语人。答四十年前言陈之中说有三。意许之中唯与一。言言陈之心是假心。假心不得乘。如来不成妄语人。意许之心是实心。实心许与一得其一。如来不成妄语人。问长者宅内唱三车。出门唯得大牛车。唱三得三车。长者不成妄语人。唱三唯得一。如何不成妄语人。答长者言陈之中唱三车。意许之中唯与一。言陈之心是假心。假心不得三。长者不成妄语。意许之心是实心。实心许与一。许一得其一。长者不成妄语人亦同。初周破四疑处云。第一佛于何时出。先权后实说。经云。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众生见命下。第二云何知是增上慢。经云。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第三云何堪说法。经云。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云云)。第四云何不成妄语人。经云。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一三权实。是正明故。第二周熏为解释。   言此即初者。此间经问云。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否。宅中许与诸子三车。门外得三车。长者不成妄语。宅中唱三车。门外得车不与羊鹿。贺同上大牛车。长者莫成妄语否。   言下答有二等者。答意有两重。两重中各二。先设后正。前则未出宅。尚非妄语。况正出已。宁是妄言。后设不与小。非妄语。况正与大涅槃。是妄言所猒所忻。成其两意。   经言舍利弗言不也(至)虚妄者。第一重标也。路云。既在火宅。现为火烧。如何复言。如于火宅全其躯命等。答火有二种。一实火。二似火。人天虽有似火所烧。已出三恶道中实火烧。故一处配。非也。各自别配。是也。伏烦恼故。名免火难。不堕三涂恶趣。生在人天中。名全躯命。   言凡夫离欲等者。一则全界烦恼名欲。二贪欲名欲。伏却欲界九品修惑。烦恼因火既无。名免火难。又世尊交持五戒。如冷水洒面。名免火难。   言离三恶趣者。若入地狱。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名不全躯命。未免人天。如于火宅之内。生人天二趣。名火宅之中得全躯命也。   言未免人者。意言长者但令诸子免难。全身纵在火宅之中。尚非虚妄。何况出宅而更与车。未免人天者。是法。如于火宅全其躯命者。是喻。法如于喻。言如火宅也。问何者即是躯命。答若入三途。破重苦逼。善心不续。如同失命。且在人天。善心不绝。如在宅中而全身命也。   经言何以故(至)拔济者。何以故徴也。何以得全躯命。非为虚妄。便为已得玩好之具。答意道向火宅之中。得人天身。名得全躯命。人之所重。莫至于身。今日得人天中身。便已得玩好之具。况后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之。又交上牛车。岂成虚妄耶。   经言世尊若是长者乃至(至)不虚妄者。标也。意道乃至羊车鹿车总不与。亦不成虚妄。况不与羊车鹿车。得牛车岂成虚妄耶。问何以宅内许与羊鹿。门外不与不成虚妄耶。答经言。先作是意。我本来宅中许与之心。若是实心。门外不得车。可成虚妄咎。我宅中先心是假心。假心得假车。不成虚妄咎。本来宅内意中只与牛车。不与羊鹿。门外不得羊鹿。不违先心。故非虚妄。问何以故先意但许牛车。不与羊鹿。答我以方便。令子得出。虚唱诱引。名为方便。意令出宅。以是因缘无虚妄也。   言印可也者。世尊见舍利弗前来问答。有方便有道理。所以印可。善哉善哉者。大好之词也。   言此文有二者。即是当唱中含处所家主也。处以者。前喻云。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法中论。三千大千是一化佛境。此唯说器世间。合云。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父。世间父中兼带得有情。有情亦是世间义。所以说有情世间也。又有云。父之字必对有情世间称父。不可对非情言父。所以处所之中兼说有情世间也。问如何将有情合前佛处所耶。答疏言无垢称等。交众生持戒布施等名严净佛土。又人为邦本者。人为邦国之本。本若牢固。则邦宁也。   言父者生育者。初喻云。有火长者之父。两字合也。世间父能生养男女。佛为出世之父。生长善根。能断绍佛出世父经也。   言第三合资产者。前喻中。第三老少。第四资产。今合说之中其文不次第。三先合资产。后第四方合老少。就资产中。本喻父。先喻财富。后喻多田。今合中。先合多田。后合多财。前喻云多有田宅。此合中唯合多田。不合多宅也。   言断田者。由断贪嗔痴等烦恼得法身。名断田。显得报身。名智田。喻上说。如世间田地。不除荒秽。不能生长苗稼。何名好田。法中论。由断烦恼染法。无为断田之内。长得尘沙无为功德。故名田也。经云于诸等。断田以真如为体。能与无为无漏尘沙功德为依。名田。智田以四智菩提为体。能长有为无漏尘沙万德。名田也。疏云。准理合有三田。疏略无恩田。牟云。经自释文。岂成疏略也。问智向上有生长义。可名田。断田是无为。无生长义。何名为田。答因断烦恼。显此无为万德名田也。如苗稼等。因地有故。   言由分别我爱等者。即我见我爱及资生爱为体。恐我断绝。而起怖畏。名不活畏。遂于世间家。生五行资具。付上起爱。菩提了知诸法本来是空。厌患此身。如痈如疮。所以无不活畏。   言行不饶者。行不饶益。是因。怕恶名是果。煞父害母。已不饶益行。是因。恐恶名起。名果。希望世间钱财利养。名希望也。菩萨不贪着世间名利供给所须。岂复希望他所供养等。故无恶名畏。即取欲希望为性。据实亦以贪为体。   言由有我见失等者。恐我断灭。而起畏也。问何名失坏想。答不病即忧病。病即忧死。以病失坏想。失坏想为因。起得死畏。我见为体。菩萨人视生死平等也。   言不遇诸佛等者。但知观因。因恶果亦恶也。恶业为趣因。恶道果为趣体。于当来恶道。而起怖畏也。菩萨人念言。我若死已。所生必见诸佛菩萨。故无恶道畏。此以痴为体。   言见已胜劣等者。目见己身证解浅劣。于他胜人而起怖畏。相国云。亦以痴为体。菩萨人发心无与等。何况有胜无性众畏。牟云。此五怖初地即无。佛位尽来已久。上解于诸怖畏一句经已了。   言衰恼等者。解经衰恼忧患苦。   言无明暗故者。集谛也。   言惑业者。问一切烦恼皆招集谛。何偏说无明。答疏言惑业本故。   言此是苦因等者。由无明迷过去。由暗故迷未来。由蔽故迷现在。   言或迷三宝者。由无明故迷佛宝。由暗故迷法宝。由蔽故迷僧宝。   言由证理等者。无为理体是所断处。名田。   言无余者。断惑障尽也。   言成就知见者。合智田也。   经言力无所畏(至)蜜者。五句经文。合前财富无量一句也。于中大神力一句。或合前财富无量。或合前僮仆不定故。无垢称烦恼为僮仆。此经中有大神力。不合僮仆。若依此经神通。是智慧向上作用。驱䇿随心。约义而论。有大神力。合僮仆也。前喻中财富无量七圣财。此加无所畏及智慧力。即第六度。路云。具足之言。通此一唱。经文向上总有也。方便者。即第七方便波罗蜜。牟云。方便之言。亦含经中有大神通。外化内德二力作用。亦是方便故(上消经了)。   言内德智等者。即根本智慧内体第六度收。善巧方便即智慧用。后智第十度收。到彼岸即智慧性也。   言故因说之者。金云。因谓因由。因说智慧。驱䇿神通。故以神通。合于僮仆驱䇿义也。   言第四合其年等者。合老少中。喻中。先喻老少。后喻资产。今合中。先合资产。后合老少。   经言大慈大悲(至)善事者。合前喻中其年衰迈。一往看经文解老。则含奄然三句经文。皆是老意也。   言愍念等者。衰朽之人。将死不久。预为悲念。   言所作无者。老人多心勤力而作。将死之人畏无常至。强强为之。或藏年等。非是筋力而不怖也。   言凡作皆审者。后生所作。多不思量。不惧得失。不虑前后。多行非法。老人每事多皆恩量。   言恒求善者。老人之相。多作善事也。法中论。化身如来久已成道。名衰。将般涅槃。名迈。化多只为所依。一切众生。法身如来。常与自他二利而为所依。未曾暂舍。名常无懈惓。报身如来即摩诃般若。恒照法身。名常求善事也。   言此中即说等者。大慈大悲配恩德。常无懈惓配断德。恒求善事配智德。   言如次配前者。可亲附恩德。可耆敬断德。可禀承知也。同与上家主老少并资产中三义何别。答前喻克体故别开。今授性不相离故合说。   言自他双益者。二利也。三身中化身利他。余二身自利也。表久修因。自利也。智德满故。利他也。   经言利益一切(至)火宅者。既言一切。便是多义。则合喻中。多有田宅。众生数多。故言多有也。朽故火宅者。合前其家广大宅相也。遍三界故称大。望一人说。名有一大宅也。   言亦合多宅者。即前资产中。此之宅相。即前其家广大也。   言亦有解云等者。前科文中。不合户牖。今准此道理。亦合前喻中唯有一门。今此经中。利益两字。合户牖也。   言一为度众生(至)多者。本喻云。多诸人众一百至止住其中。前喻约五趣种子说。五百约此现在苦果身说。   言二生老(至)苦恼二句者。合前喻堂阁朽故。至倾危也。   言生老病(至)苦者。合四蕰中一一蕰上有无常及苦。死之一字正合无常也。忧悲苦恼正合苦字也。前喻中堂阁朽故墙壁至倾危配四蕰。约能依合说。今此合中言生老病死。约能坏法配也。四蕰之中一一蕰上皆有刹那生住异灭。遂令宅宇危朽。问何不兼宅识亦说无常。唯说四蕰耶。答宅识是所依。四蕰是能依。但说四蕰无常识住。四蕰之中兼说识蕰无常了也。今疏第一解。生老病死合四蕰向上生住异灭。生住异灭。是细四相。生老病死是粗四相。今于细四相向上安立粗生者。病死名字着说。为令生猒。其实只是生住异灭(上申正丁破古)。古人解。本喻中堂阁朽故。头老相。墙璧隤落者。皮相。柱根腐败者。骨老相。梁栋危者。觔老相。上疏主破云。此则不遍三界失。唯在欲界人趣等中。上二界及六欲天中无此事故。古人云。说尔不遍何失。答何故能烧之火三界俱喻。及说宅坏。唯在欲界人趣等中耶。六欲天中尚无此事。   言若次第配等者。破转救也。古人云。堂阁朽故喻生苦。墙壁隤落喻老苦。柱根腐败喻病苦。梁栋倾危喻死苦。疏主破若次第等。若堂阁向上次第。唯配生苦。色蕰向上便阙老病死苦三义。墙壁隤落配老苦。想蕰向上只有老苦。病苦生苦死苦便无也。柱根腐败配病苦。行蕰向上只有病苦。余三生老死便阙。梁栋倾危配死苦。受蕰向上只有死苦。余生老病三苦皆阙。疏言若次第等破也。疏主今以欲界生老病死名字。喻彼三界生住异灭四相迁流。举此粗重苦相。显令生猒。为显上二界亦有如是苦也。   言或宅坏等者。疏主第二解。与初解别。初解将生老病死。寄向四相向上说。今第二解准经生住异灭。是宅坏体。生老病死是宅坏中过失。   言宅坏者。生依此法。先非有灭。表此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有暂有用。故名宅坏也。依彼细四相向上有粗生老病死至失。古人问疏主云。我将生老病死次第。配四句经文。疏主便难云。不遍三界失。疏主断四句经文中堂阁朽故。配色蕰。色蕰无色界四蕰成身。无色蕰。如何将堂朽故为逾耶。若有色之处喻色蕰。无常无色之处。将余句经文。喻余三蕰。无常亦不妨也。   言据实宅者。结初解也。生住异灭细四相遍三界五蕰。生老病死粗四相即不遍。今将生老病死。寄向生住异灭向上说。谓令众生生猒怖故。   言如前说者。即是将四句经文。配四蕰也。   言今以欲界等者。结前第二解。生住异灭是宅坏体。经文何故不说生住异灭。说生老病死耶。答疏言今以欲等。意令众生生猒怖求出火宅也。   言不尔等者。重成前义。烦恼能烧之火。即通三界。其宅宇危朽。唯在欲界。人趣等中此有三。一半欲界。交诸鬼神等扬声大叫等。三车色界交恶兽毒虫藏等。二半无色界交蜈蚣蚰蜒等。   言未发心者。本喻中言三十子。约未发心前。有三乘根性。合中约发心已后。但有身中有一乘种性。究竟成佛说也。何以经言教化令得何等。   言悲事中等者。而作是念。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此明自出也。此中不合。唯合诸子。而诸子于火宅内。   言后着乐等者。而诸子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火来逼身。苦痛切己。心不猒患。无求出意。   言初明欲界等者。合苦相也。七苦者。一生。二老。三病。四老死。五求不得苦。即经言。亦以五欲财故。受种种苦。至若生天上。及人间贫穷困苦。此上经文第五求不得苦也。经言爱别离苦。为第六苦。经言怨憎会苦。为第七苦。   言后如是等者。经言。如是等种种诸苦。即是略摄一切五取蕰苦。为第八苦。即行苦也。   言略摄一切等者。前明欲界七苦。此文通明上界第八五取蕰中八苦皆尽。名一切蕰。论分假五取蕰苦。名略摄。下疏云。如是总摄八苦尽矣。问三苦相摄如何。答疏云。生等四苦。及怨憎会苦。是苦苦所摄。求不得爱别离。是坏苦所摄。如是等种种诸苦等。即结七苦苦。兼摄第八五盛蕰苦。即行苦所摄。若三界配三苦者。欲界具三苦。色界具二苦。除苦苦。无色界唯有行苦。若总而言之。行苦通三界。坏苦通二界。除无色。苦苦唯欲界有也。若论八苦。欲界具有。谓对上界有一个五盛阴苦。故言七苦。且如上界。生即顿生。灭即顿灭。故无生苦。既无嫉妒。亦无怨憎会苦。无妻子等境。无爱别离。既衣食自然。亦无求不得苦。上界五蕰刹那无常无老病死苦。今言欲界具八苦者。唯显南洲及东西二洲而论也。欲界六天具三苦。谓爱别离怨憎会苦及行苦。色界三苦。相望三禅已下。有行苦坏苦。若第四禅已上至无色界。唯有行苦。若依三受立三苦者。一依苦受立苦苦。依乐受立坏苦。依舍受立行苦。疏言。色无色皆具第八略摄一切五取蕰苦。相国言。变易分段五蕰皆是苦。名为一切也。简无漏五蕰体非是苦。名为略也。牟云。若取变易五蕰。理怨大宽。此文合上见苦。非生当见苦时。子在分段宅故。准经三乘宅体。分段宅收也。但论分段。摄取五蕰苦故。故名略摄也。又欲界七苦通明上界。第八苦摄八苦尽。皆名略摄一切苦也。   言前喻中等者。喻云。长者见大火从四面起。即烦恼因也。问此言前喻为指悲生。为指悲事。若指悲生。此处不合。若指悲事。云何疏言。见因火已惊心等。乃属悲生。答前喻今念。并是总指大科。不约子科。故作是释。今为不尔。众生之言。通惑业苦。且说惑也。故不相违。   言此合中见苦果(至)影发等者。意言前喻中所悲事。不分出苦相及着乐。至此合中。即分为二。前虽不明。今合偏显。互影彰也。合中言果。即生老病死。即苦果也。前见烦恼火。即是苦因。后见生老病死。是苦果也。   言生苦等者。化度云。生有五种。一下一种生。谓初一七日在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两盈中间。如处秽坑。受杂秽苦。二转易生。从二七日至七七日。五疱开张。迫裂身体。受转易故苦。三增长生。从八七日至十月满已来。食啖不净。受严秽苦。母食受寒冻苦。母食热受热恼苦。母若饥时。受倒悬苦。母若饱食时。受压迮苦。受如是种种渐渐增长。四出胎生。谓一刹那出母时。十月满足。正趣产门。如两山间。胎衣破裂。受迫迮苦。五受用。初出胎时。孩子肉软。犹如新疮。堕在草上。或以手捉。或以水浇。或以刀割。齐或衣褁身。犹如锯解。苦不可受。   言废忘等者。若在中有。若在母胎。皆忆得前生事业。由如老时忆得小年时事。若出胎已被众苦逼身。忘失前生一切事业。   言老苦等者。少年双眉若𦘕。颊类桃华。及至老年双眉转入要间桃华移助眼里。亦具五相。一念念老。谓从生后刹那刹那前即少。后念即老。二时分老。谓六十已上万事皆息。三衰变老。从七十已气力衰微变。四诸根老。谓八十已上诸根皆老。若老相入头。即发白面皱。若老相入眼。即两眼不明。若老相入耳。即耳不闻音声。若老相入鼻。即喘息不通。若老相入口。即美食无味。若老相入齿。即牙齿缺落。若老相入手。两手战调。若老相入心。即忘前失后。若老相入颊。颊骨垂舒。若老相入身。身形伛曲。若老相入皮。即皮肤缓皱。若老相入脚。即行步不前。若老相入四支。即万事皆废。床上坐卧要须人扶。出入往来须凭机杖。五真实老。谓百岁一切诸根都无受用。名真实老。书云。七十已上以衣暖之。八十已上以火暖之。九十已上以人暖之。百年已上种种暖之。亦无暖矣。   言时分变异者。论云。诸衰变位皆名老死也。   言诸根熟者。熟谓老熟。昧谓暗昧。   言弥笃者弥由甚也。笃由厚也。老人之相。于五尘境上。甚加恋着。贪利深厚。故言弥笃也。不能游履追求。人事皆息。名老苦也。   言如人壮美者。生相也。王妃窃爱者。老相也。遣信私通者。病相也。王使捉获者。死相也。壮美者。是年少端正丈夫。窃爱者。窃私者窃。王妃见此丈夫端正。窃生爱念。遣信私通。使人传语。王使捉获。挑其眼目。截其耳鼻。刖其手足。形容顿改者。为人恶贱也。牟云。王妃喻病缘。窃爱况不相舍。病与色身。终必有之。故云不相舍。遣信喻四相。王即病魔。   言死苦等者。无常经云。两目俱翻上。死刀随果下。   言扪者。即是摸。摸空之义也。   言涅槃经等者。辨云。经以十十相。明其死苦。延法师云。死者一报终尽也。   言于险难者。死是害身之所。死支起时。无通生路也。   言无有资者。无法以自资。可以起度也。   言去处等者。生死无穷。一死长往。   言而无伴侣者。魂灵独自。无人相从也。   言昼夜(至)际者。运运趣死。名曰无常。未测远近。随业漂流。修无际也。   言深邃黑暗者。死是灭相。一入死分。惛沉难出。名深邃也。诸根灭。六识无用。名黑暗也。   言无有灯明者。死已多入三涂大黑暗处。名无有灯明也。   言入无门户者。死入身内。不因门户也。   言而无所处者。不从外来。死不离身。即身便死。名无处所也。   言虽无痛处者。临欲终时。虽有五根。无所觉知。名无痛也。   言不可疗者。必死之病。世医拱手也。   言往无遮止者。向之难裁。名往无遮止。又复入地狱时无遮止。   言到不得脱者。无法能抑。时至必迁。名不得脱。   言无所破坏者。此人身死。别无福报。名无破坏也。   言见者愁者。愁者人皆忧怖也。   言偃仰等者。若活人即竖头行。一切死人皆横尸在地。偃者卧也。   言哽咽者。哽即喉中作声。咽即气咽也。   言披发等者。此西国死法。皆如此也。神智云。若此国死法。男踊女躄。   言禽兽等者。飞曰禽。走曰兽。大曰蝼。小曰蚁。   言唯余灰等者。若将火焚。即成灰。若蝼蚁食。即成粪也(上明老病死诠句了)。   言忧悲者。旧云忧悲。新云愁叹也。   言五根相对者。即根对于境也。而得生忧苦故。如死别离时。生者与将死。皆得起故。五根对是身。以苦对乐。意根是心。以忧对喜身。不悦名苦。即此悦名乐。心不悦名忧。即此悦名喜也(上四相交终了)。   经言亦以五欲财利(至)贫穷困苦者。是第五求不得苦收。   言五家者。水。火。王。贼。恶子弟也。   经言又以贪着等者。第三悭贪烧逼也。   言已得之财等。贪即贪于已得财物。求即求于未得财物。二皆有苦。已得入己者。被五家侵夺故生苦。未得入己者。求不得故生故生苦。或于财上追求受种种辛苦。遗教经云。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由以为乐。不知足人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也。   言金刚般若论等者。校量世间钱财。能生烦恼。设将布施。不如持经一四句偈。为他人说。由有财故。生起烦恼。即是有漏心中今生布施。第二生感得富贵果报。食肉煞生。造诸恶业。第三生中堕大地狱也。所以今生布施。是第三生怨。即日施财所起烦恼。如世界之有微尘。今因持经。减却微尘数之烦恼故。施财福少。持经福多也。   言五趣轮回者。经云。后受地狱至鬼之苦者。或由贪着钱物悭。故堕饿鬼趣。或由追求钱物。抵债不还。堕畜生道。或由追求财物。害他生命。堕地狱道。   言贫穷困等者。即瑜伽论第四说。诸天无疾病。亦无衰老饮食等匮乏之苦故。唯人间也。求不得苦。五趣皆有也。涅槃经云。求有二。一者。志求善法。二者。求离不善法未得。故有苦也。恶法未离。故有苦也。对法云求不得。因何有苦。答所希不果。故生苦。章敬云。准此经论。通论诸天。求无五衰。亦不可得。故有求不得苦也。对法云。爱别离。因何有。答所爱之物及五蕰身破坏离散。亦有二种。一者。人中五蕰坏。二者。天中五蕰坏。如是人天所爱五蕰。分别校计有无量种。是名爱别离苦。问何名爱别离怨憎会苦。答所不爱境。而共取集。多在人天也。强力天子入宫。名怨憎会。诸天舍离。即爱别离也。问何故偏说人天二趣。答人天境界殊妙。多有爱别离怨憎会。所以偏说(上明欲七苦了)。   经言如是等种种诸苦者。二解。一云。如是等种种诸苦者等。取上二界苦。即行苦也。更不别说上二界苦。只此如是等种种诸苦。便是解上二界苦。二云。如是等种种诸苦者。结前欲界苦也。以经文势似结也。虽然结于七苦。第八五取蕰苦亦在其中。其七苦各据行相增处。立七苦名。其第八苦遍在七苦之中。七苦之中但有迁流造作。即是第八苦也。离七外无别自性。即依前七别义。以立别义。即迁流义。及前七摄不尽。皆在第八收也。   言上来欲界具有等者。且初三现在苦者。即四相交侵。五欲乖竞。三性贪烧逼也。后一即后世苦。即诸趣轮回即是七苦也。   言色界唯有等者。问何名坏苦。章敬云。此中乐受及顺乐受法。于变坏位。能生爱恼故。此变坏是坏苦恼也。乐受无时变坏。名共有乐受故。能生坏苦。有舍受故。名行苦也。   言入变坏心等者。问何名变坏心。答忧恼心名变坏心。问上二界无忧恼。如何名变坏。答从无烦恼心。名变坏心。问凡言变坏者。变于乐受而入舍受。名为变坏。今第三禅唯有乐受。四禅唯舍受。如何得有坏苦相耶。答但言色界而有坏苦。非要地地皆悉有之。二云。三四静虑乐舍相总遍。今言第三有乐。第四有舍者。据增说言。合著乐者。本喻中唯有悲等事文。今合中开出苦相着乐也。   经云众生没在(至)不以为患。合前本喻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嬉戏等。正是着乐行相。   言不以比智觉者。解经中不觉字。不以第六识。将诸人死。比况自身。名不觉也。   言不以现智知者。解经不字。但没在苦中。受诸苦恼。唯恐后人不活。名不知也。   言不惊其果。苦谛不怖其因。集谛不总猒苦。不求灭谛。不求解脱。不行道谛。   言由此驰流等者。即解经中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等。东喻善趣。西喻恶趣。牟云。经言众生没在其中至不怖。六句经文合前喻中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此中经云。亦不生猒。不求解脱。合前喻中心不猒患无求出意。此间经云。于此三界火宅至患四句经文。本喻中无也。唯此合文本喻中无也。唯此合文中开出也。又此四句经文与无希取大之化喻文同。彼处经文科为二。初不希信者。父虽怜慜善言诱谕。而诸子等不肯信受。复不惊猒。经言不惊不畏。了无出心。亦复不知何者是大。何者是舍。云何为失。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且此两文于此间。见苦悲生。合者由有二意。一即是翻译家错。即合将此经文。向无希取大之化喻文。合中一处译出。二者。所悲事中着乐。亦即彼无希取大之化时。时节三界之凡事体。既同寄于此说也。   言譬愚顽者。疏主断也。此喻三界众生(云云)。   言初合初喻者。合果化也。前喻云。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此合云。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前喻云长者。此合言佛。前云思惟。合云便作是念。前喻云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舍合云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令其游戏。前是喻。此法说也。合中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正合身有力。机案顿拔。独觉中子出苦也。合其游戏者。合前手有力。衣裓顿拔。声闻少子出众苦耶。   言且以佛果智慧等者。牟云。准喻中初思顿授通慧之体。后思二万妙用。顿拔二乘。今合后意也。   言念大乘因化等。前喻有三。一念初不能依大教行。经言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二若起诽谤沉萦恶道。经云。诸子幼稚等。三念示众苦。密说大乘。经言我当为说怖畏之事等。今此合云。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至得度。此上文唯合喻中第一段。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望佛本意。本来拟受与众生神通智慧体。不交众生行行。便拟交成佛去。既受与体不得。今与说大乘佛果通慧功德。令交行因取果。即同前若但赞佛是也。今舍方便。直说一乘法。交行因取果去。长子能出中少不能。即经言。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此唱亦合第三念示众苦密说大乘。本喻云。我当为说怖畏之事。此舍已烧。宜时至烧害此。问令前密说大乘。有二功能。一能取佛果。二能交出苦。意从行行。牟云。此但是念由来密说。后十六王子二万佛时正告。故名密说。若尔彼时显说。何名为密说。答如来虽知彼闻大乘教。不肯依行。退流生死。为今灵山证实之因。而强为说。彼不知意。名之为密。   言合无希取大之化者。本喻云。分二。初不希信。经云。父虽怜慜善言诱喻。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喜戏。不肯信受。二不惊猒。经云。不惊不畏。了无出心至视父而已。此唯合不希信经文。不合不惊猒也。   言初喻者。经言。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乃至各与珍宝大车也。如来作念。我将神通智慧。顿受顿拔既不得。我更将神通智慧向上利众生作用。与说三乘法。令依教悟理。出生死去。前来舍却方便。此间却着方便。方便是通慧向上作用。先与说功用陶练。后与大牛车。   言显佛为缘等者。问三乘人各自修因。何名与车。答疏言显为缘等。佛劝方能修行。亦名佛与。即同下文。而诸小王不顺其命也。王遣兵众。即佛劝众生也。   言摄智及通者。即力无所畏。而不用之也。   言知欲如何知者。即后如何也。既果化不可得。知复如何但令各因至果。意说世间良医善能治病。但可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岂得自以力手割他腹中之病。而不与药。如来今者亦复如是。但可应三乘诸子。为说三乘法。岂得以智慧神通。顿除众生身中烦恼之病。而不为说三乘法也。由此故知顿授机案与独觉。顿授衣裓与声闻。令其二子。更不行因。直出火宅。取佛果不可得也。   言合正说三乘者。本喻有二。初知根。经云。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等。后正告。正告有总三总。一告令取。经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等。二别示三车。如此种种羊车鹿车牛车等。三正劝出与。经云。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今此合。即疏言有四。是也。章敬云。合中四段。第四赞乘胜德。合前总告令取。第二劝取三乘。合前第二别示三车。第三引己为证。合前正劝出与。第一劝猒三界。本喻中无也。   言三界火宅内体者。即解经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即是劝离内五蕰异熟果体也。经言。世界不牢固等。又言。三界无安等。   言故此粗弊者。解经言勿贪粗弊至也者。五尘外境也。章敬云。内外二体。即是苦谛。若贪着生爱等。即是集谛。有漏因果二谛伦矣。   言虽有妙果等者。则当来成佛之身。金刚妙体。意通汝贪内苦身。何如内金刚身。既贪外五尘。何如忻净土之中五境众相。净土之中只合言五蕰。若言尘字。疏错也。   言而未明说者。劝猒三界。四十年来为声闻说火宅。亦合为化说。火宅门外有净土妙果令忻。今唯说猒三界。不说忻净土。是未分明说也。   言引己为证者。合前第三正劝出与本喻。经云。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随汝所欲。皆当与汝。合云我今为汝等。   言我为汝保者。我独与汝作保也。   言生死圣诃等者。解经皆是圣所称叹也。   言生死系等者。净云凡夫为三界惑业所系。初果人为欲界七生惑业所系。二果为二生惑业所系。阿那含人为上二界一生惑业所系。有学之人皆是少免系。未得自在。三乘罗汉具免诸系。故名自在也。   言有漏之法胜者。意言人天于有漏中胜也。问何不于三涂建立求耶。答恶趣境乖。故不求也。   言三乘不然者。谓不同凡夫取着而求也。   言无过失等者。问若言三乘非所求者。如何得有求三菩提之萨埵。故此疏言。无过失等。意言非谓无真而即不求也。显无彼贪欲等求也。若尔。如所知障为缘。执佛可求。众生可爱。即是法贪。无明习地等。何名无过失。答今约所求之法。是无至失也。由此能求。亦名无过。故不同彼也。   言更无增减者。三种欲生摄欲求尽。名无增减也。   言现住欲尘等者。谓下之四天欲增先有色类已定。于此住欲尘境上。生贪求故。因妙境起。今取何贪。何贪即尘生。谓众生为在欲尘中之众生也。   言现住者。简异上天。随逐缘化起。意言此等四大所有外异。皆是先有现在之境也。问三途之境亦是现住。何不建立求名。答三涂境乖。不立故也。   言自变者。谓第五欲天所有境自变为之。于此自变。欲尘境上生贪求故。名自变也。   言他变欲尘者。谓第六欲天所有欲境。皆他变起。最是希奇。于境上生贪求。故名他变。他变中亦有自变。然以他变。希奇以胜故。故用标名。六十四云。欲求有五。一摄受求。二受用求。三喜乐求。四解了求。五声名求。   言离生喜乐者。离谓猒离。远离生谓生涩。亦如生食。欲界烦恼二性间杂。为至增故。由如于生初禅。离此名离生喜乐者。为得当地定故。以此为依。轻安定水滋润其身。名为灌洒。轻安相应意识俱受。体虽是一。适悦身心。分喜乐二。   言二定生者。定即当地之定。彼喜乐受依定生。不同于初从所离说也。   言三以离喜者。谓第二禅离第二定喜。得第三定乐。离谓猒离。由见二禅喜。相遇增故。故猒离之。所得之乐上下地无。初离喜故。从胜标名。意说离喜而有乐。以乐灌洒其身。理实此乐亦因定生。今从所离而标名。有求亦五。一法尔求。如劫末时任运离欲。而得生上。二忻乐求。作意心生上界。三愚痴求。不了上界。是无常故。四猒患求。猒下故。五思择求。思择力离下染故。第三无贪为体。第五慧为体。所缘别故。   言邪梵行求者。亦有五。一唯求求。唯起涅槃心。不修于梵行。唯以求心为求。二趣向求趣。得涅槃。兼修梵行。三现得求。求现涅槃而修梵行。四后得求。求后菩提而修行。五思择求。求当得法。种种思择。而修梵行也。   言虽有梵行求者。问佛令修行。何言非求。答疏言虽有等。意言今求三乘之求。是正梵行求。非如外道持戒苦行等求。四空为涅槃。是邪梵行求。非正求也。   言正乘乘已等者。谓入见道。见道中所有功德。名为正乘。前加行中所有功德。即名乘已。若入修道。修道中功德名正乘。前见道名乘已。无学相望亦尔。相国云。三乘若自得正乘已。更修诸法。助此乘体。正助相对。故名正乘。潞府非唯局三乘自体。仍以五根根等诸功德庄严。而自娱乐等。   言初必依佛法者。路问亦有有从余说法发心。如逢马胜等。如何疏言初必遇佛。答最初发心。要必遇佛。马胜等约后时说。不尔。便违涅槃所说不遇不差不老文也。设不逢佛。遇教亦得名佛所说故。   言依因支等者。论解资粮云。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依力。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   言闻法自行等者。解法。自行等者。解经中自求涅槃义也。答难亦得。问若言依善友者。何故经言求涅槃。答疏言闻法行等。   言瑜伽等者。即声闻地文也。   言声之闻者。声即属佛也。闻即属弟子。声之闻。依主也。二云。声即属迦叶等身也。闻即属一切众生。声之闻故。亦依主也。   言有财者。即声属如来。闻属所化众生故也。二种之名。皆非己体。合二为自全取他。名有财也。经言以佛道声。即佛教。令一切闻。即是众生。即其证也。以此声闻为财而彰自名。全取他名有财也。   言前通定性等者。问前瑜伽解与后解信品二释何别。答前宽后狭。大论释一切声闻。通定性不定性。后依自经。依声闻自类。唯是不定性也。   言此求涅槃等者。斥古人取涅槃为车体。若取涅槃为车体。与化城有何差别。疏主但求涅槃修行拟者。以所学种智为车体。   言此文略者。问疏主取种智。经何不说。答疏言此文略故。经应言自求涅槃及以种智。经既无智言。故是略也。   言不求与佛等者。约得果时。不要逢佛。名不求。非是部行得果已后一向不逢也。   言略无因力者。问前言四力。此何无四。答但是文略也(此次前)。   言故名精进者。能证通也。   言善寂者。即所证理也。牟云。详精进连自然慧下读。方见道理。但解求慧。不解精进也。   言待缘而证圣果者。问其相云何。答如经中说。过去有王。暮春三月。将诸婇女。后园游戏。见诸树木华色鲜明。王于尔时。便生贪着。暂于树下。寝息少时。婇女宫人见王爱慕。遂于树下。次第摘来。遍绕于王。布之令币。须更王觉。乃见其华遍绕其身。悉皆萎萃。即便生念。世间之法。衰盛何常。向见诸华鲜明若是。何期不久萎萃如斯。我今此身亦复如是。今虽状美世所无双。不久之间。会归磨灭。深生猒患得。缘觉果。   言辟支佛等者。路云。具三义成辟支佛。十地经亦有三义。与此经同。一彼经言。不从他闻自证觉故。论云。一者自觉。不假佛菩萨说。唯自觉悟。即此经中求自然慧。二彼经言。不能具足大悲方便。故论云。二不能说法。不起说法。不堪说法。即此经乐独善寂。三彼经言。而能通达深因缘法。成辟支佛乘。论云。三观少境微细境界故。   言此有二类等者。一者部行。此是钝根。但六十劫练根。时少得果故。二者麟角。此是利根。即百劫练根。方得圣果。时节既多。故利根也。金云。麟角利根。劫增时出。唯在南洲。必是定性。要唯独出。部行钝根。劫减时出。通在四洲。众多共出。多是不定性。   言故华严等者。问佛将下生。移此独觉。向他方佛土者。此既不见。彼何则容。答彼虽佛国。已入涅槃。亦名佛国故。不尔。相违也。又解。隐令不见。亦名移也。   言时犹少故者。路云。在加行位。一生一坐。智入见道。名为时少。不容练根故。作部行少乘。俱舍说。若在凡夫。可有回心。向独觉果。或向佛果。若是圣人。必不回心。若大乘总回。若从声闻资粮位回心。即作麟角。若从加行位回心。即作部行。又加行位中燸顶二位。许有回心向大。或趣独觉忍位。世第一不许回心向大。何以故。由忍不堕恶趣故。菩萨由于三恶趣中广利众生。故说忍位不许回心向大。问何故资粮位回心成麟角。加行位回心便成部行。答独觉中利根者。名为麟角。钝根名为部行。二种别也。利钝复有二种。一者根性利者。名为利根。根性钝者。名为钝根。二者。长时终者。名为利根。少时修者。名为钝根。今取后类。所以资粮位回心。即成麟角。以是长时。根性利故。加行位回心。即成部行。以是时少。根性钝故。故此二类有别也。问颇有独觉。不从声闻资粮加行。从自二位修成果否。答亦有。婆娑第七云。有独觉种性。顺解脱分转起声闻及佛种性。起余亦尔。自果亦然。若起佛种性解脱分已。则不可转作声闻。极猛利故。问缘觉总有几心。答一百六十心也。相复云何。谓见道十六心。八智八忍。即成十六。修道有一百四十四心。即上二界八地之中各有九品。八九七十二品。此七十二各有二道。谓无间道解脱道。二七十四。一百四十。二二四。通而言云成一百四十四。并前见道十六心。成一百六十。问何因见道八忍八智。即通三界。及至修道。唯说上二界。不说欲界。答欲界现前法忍法智。已断欲漏。更不拟宜。所以不说上二界染。不现在前。所以拟宜。更须别断也。是故唯说上二界染一百四十四心。问部行麟角二类有几差别。答六对。一利根钝对。二劫增劫减对。三一洲三洲对。四独出众出对。五定性不定性对。六回心不回心对。解曰麟角名利根。部行名钝根。利根必劫增时出。钝即劫减时出。利根必南洲出。钝根通四洲出。利根各独自出。钝根众多同出。利根者必定性。钝根者多不定性。定性者必不回心。不定性者可有回心。回心如何。如经中说。鹿母夫人生一肉殚。殚开已后。生一千男子。长大出家。成辟支佛。后回心已。各得成佛。即贤劫中千佛是也。   言初解大乘者。路云。准经应言初解大乘。经言。求一切智至无所畏名菩萨。经言。慜念安乐至一切名菩萨。是名大乘菩萨。合结上二义意必然。问初求后求何别。而分二名。答初求属初发心。后求属发心。   言观空智者。问三乘同有理智无违。言观空者。[虚*予]圣教。且如大般若三百六十五云。佛言善现。一切智者。是共声闻及缘觉智。何以故。言一切智者。谓五蕰十二处十八界。二乘亦能了知。名一切智。准此三科名为一切。能了之智。名一切智。定缘三科。名观空耶。答此一切智诸教不同。疏举一边。亦不相违。相云。即观三科中无有实我。名观空智。今谓般若言三科者。解一切名。疏言观空者。即观彼三科中之真理也。即同是法住法位也。相言无有实我亦好。三乘同有。不言法空也。   言由自觉生等者。不同外道依他冥性自在等因而生得智。亦不同外道无因而自得也。意言如鹙子悟佛知见。实道悟自智方生。名自觉生(如言解义)。   言不待他缘者。问心法四缘生。云何言不待。答要自四缘。此即生起。非四缘外别更待缘也。   言或智性者。体凝本有。名曰自然。法尔种成。名无师智。问佛经三大劫修历。事于善友。何得言自然。   师耶。答此并约金刚解脱道一刹那正证理时。名自然无师。以此时菩提尚不可得。何况有师学耶。   言菩萨者三乘等者。路云。泛释可然。若准结中经文。是名大乘菩萨。非通三乘。下疏言。求智者菩。慜念者萨。又望义各别。由此罗汉菩萨三乘。通摄求三菩提之萨埵也。   言各有一种一性者。通辨三乘。总有七人。初有三人。各唯一性。即三乘人。各于自身。有自种性故。此是定性人。各于自身乘。证自果故。次有三人。各具二性。一有声闻独觉性。二有声闻菩萨性。三有独觉菩萨性。后有一人。通有三乘种性。此后四人皆不定性。如迦叶等。即不定也。今谓三乘通论有三种二性。若言三乘各有。菩萨义即不成。且如菩萨声闻菩萨独觉。此之二性。可摄在菩萨乘中。若声闻独觉者。即无菩萨性空。得摄在菩萨乘中。若许摄者。即应无性得圣果共。若不摄者。言二乘各有二性。此有二意。一云。应言二种二性方是。二者。言三无失。且如菩萨乘有菩萨声闻菩萨独觉。是一种二性。独觉中有缘觉菩萨性。缘觉声闻性。又成一。第三声闻菩萨性。声闻缘觉性。皆取有菩萨性者。若尔。三种二性有何差别。如菩萨声闻。声闻菩萨缘觉等亦尔。有差别。答此但作句数分也。若不尔者。三乘各有一种性即休。何用独分一种三性三种二性也。   言初后发心等者。泛明三性不定。或有先发大心尔后得果。或有先发声闻。向前证道。明知一人通有三性。所以然也。   言说如声闻菩萨性者。即初发声闻有缘觉菩萨性者。亦尔。名为不定。   言如大迦叶者。由常头陀静处。是缘觉行。舍利弗准此。   言初合说实者。前喻非本所望。已上喻实。以下释疑。今此合中第一之乐。已上合实。已下合疑。   言初合释成等者。前喻有三。一标富有。所以者何。是大长者财富无量。二念均平。而作是念。今此幼童。皆是吾子无偏党。三释所以。所以者何。以我此物。周给一国。由亦不匮。何况诸子。今此合牛。但合初二。牟详前喻中释成父志中。无见子得出。见子得出乃是依言免难中经文言。今言合者。未知何也。抄无解。今为一解。为此释成中。初喻中有安隐得出之言。后合亦尔。为有等赐大车。父隔故见子。父入此。合中若无赐大车言。即判入前也。释家不以文杂故也。移此二文即无过也。   经言如来亦复如是等。合子得出也。长者门外设三车。出门唯得于牛贺。如来方便说三乘法。究竟唯得一佛乘。   言以教门等者。佛之教门有二。一者教门。二者行门。若以教门。即名为出。若以行为门。亦即名为入。出即三界之苦。入即涅槃之乐。言亦可设言等者。意言涅槃即教下所说理。因教悟理。亦可说言教能入理。然此中前解。教上有出。行上有入。此解教上亦有入义。不说行也。然教行二皆有入出之义。望宅名出。望果名入也。前喻云。是大长者。财富无量。种种诸藏。悉皆充溢。此合言如来亦至藏。本喻云。而作是念。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至差别。念均平也。此合云。是诸众生皆是我子。至灭度也。   言不令等者。意言不令菩萨独得大般涅槃。二乘人不得也。均合平也。   经言是诸众生(至)之具者。喻中有四。一乘标与车。二严饰等。严饰有十严。合中有二。一车体。二车德。不合牛相傧从也。   经言皆是一相(至)之乐者。离杂染相。遮不是有漏。一种者。一无漏种类。表是无漏。   言若因若果者。妙平二智名因。四智菩提名果。又因者。初地门中二智。后智为车。意言诸佛具此功德。能与四大声闻。开知见性。令当来作佛。亦得净妙第一之乐。所以圣之称叹也。望彼诸功德。此车为本故。   言五乐之中者。一自性乐。二因乐。三苦对治乐。四受断乐。五无恼害乐。无恼害乐有四。一出离乐。二远离乐。三菩提觉法乐。四涅槃寂静乐。四中第三觉法乐。第四寂静乐。觉法是菩提。寂静即涅槃。问疏主难他古人。取涅槃为车体。如何此同车能生净妙第一之乐。莫取涅槃否。答此说车上功能。如来种智。车能生鹙子身中有为无为功德。佛后得智。智为能生。鹙子种智及涅槃。为所生故。叹云。能生净妙第一之乐也。   言释疑有二等者。前喻释疑中有三。一问舍利弗。于汝意云何。是长者等与诸子珍宝大车。宁有虚妄否。二答舍利弗言。不也世尊。是长者但令诸子得免火难。全其躯命。至与大车。三印。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如汝所言。今合中初举喻。经云。舍利弗。如彼长者。初以三车至之咎。此上举喻讫。经言如来亦复如是。无有虚妄。合中标文也。亦同前喻次。初不与小。非虚不达。先侵意世尊若是长者。乃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后况与其大车而成虚妄所以。经言。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标也。   言此释也者。经言。何以故。如来至能受者。问何故如来初说三乘。后说大乘。名无虚妄耶。答如来本意与说大乘法。但是众生不能尽受。所以于一乘道。分别说三乘。举喻。如三岁小儿。昔日口小。契大饼角不得。只分一角之饼为三。已后既渐长大。即合三角为一。四十年前大性未熟。即开一乘为二。四十年后既根熟。即合三为一。   言结答等者。都结一品权实意。故名结也。答者。鹙子四十年前。于一乘体上。分别说有三因。只是教行有三。不是分别理果为三也。教即有三。理唯有一。因即有三。果唯有一实也。三因者。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教有三者。为求声闻。说应四谛法等。经言。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也(第五疏彻)。   言是第三大段等者。疏主意。第三段文不述长行也。章敬科。总述前长行释疑文。兼述初周断疑分。道理虽有。违疏也。   言颂今实等者。经言时诸子等。各白父言。先父所许玩好之具。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等。下偈经云。尔时诸子知父安坐。皆诣父所而白父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等。   言初半偈等者。长行喻云舍利弗。若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云云)。长行合云。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于诸怖畏。至而生三界朽故火宅。偈言。譬如长者有一火宅。   言五趣危亡者。长行喻云。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止住其中堂阁朽故。至在此宅中。长行合云。为度众生生老病死。至令得菩提。偈述云。其宅久故而复顿弊。至毒害火灾众难非一。   言第三有十四等者。长行喻言。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即大惊怖。至随汝所欲皆当与汝。长行合云。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烧煮。至便得无量安隐快乐。偈述言。是时宅主在门外立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至可以游戏。   言第四有六偈半等者。长行喻云。是时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适其愿故。至欢喜踊跃。长行合云。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至为求牛车出于火宅。偈述云。诸子闻说如此之车即时奔竞驰走而出。至是故诸人我今快乐。   言此初喻长行有六者。一处所。二家主。三老少。四产业。五宅相六户牖。今颂唯二。譬如长者家主也。有一大宅。宅相也。当唱之中余六句经文。属五趣危亡喻也。长行三界佛有。喻有六段文。今唯述二。疏主唯文势分别不得。所以两唱。意总合为一唱。同长行三界佛有喻。与五趣危亡。各别开颂文。何故两文合为一唱。答一疏主意解故。三界宅与五蕰舍不别。故不别开。二有一火宅。即本识。识蕰是总。余四蕰是别。不异故不别开。   言三释如前者。问何长行乃言多有田宅。今此颂中而言有一大宅。答三释如前长行也。一云。长行授众生无量。故言多有。颂文漏指一人。故言有一。二云。长行如一六合而光宅天下。故言多有。颂文如来等视众生。犹如一子。三云。长行约众生各别。言多有。颂中依佛为主。故言有一。又□何□云。将众生就佛。即言有一。将佛以就众生。故言多有也。四□判颂文有一大宅。述长行其家广大。宅相也。何故将长行资产中多有宅。对偈中有一大宅。而作三释耶。答缘长行宅相中云其家广大。古人便执家宅有异。疏主意显不别。所以将颂中一一大宅。述其家广大。将多宅解有一大宅。又多宅体相同故。   言不述第四众子者。有无不同。   言宅宇危者。长行先说人众甚多。后说宅宇危朽。偈中先说宅宇危朽。后说人众甚多。前后不同也。   言七句明等者。前六句为一唱。第七句便属后唱。问何故疏主科文七句总属前唱。及至疏解想蕰无常乃属后唱耶。答若准义科。即合墙壁圮坼想蕰无常并属前唱。与三界五蕰中。一处明了。义方周足。若准文科。即合属后唱。属后唱之中。上句云墙壁圮坼。下句泥涂褫落。泥涂事须依墙壁有。若无上句。下即孤起。所以将墙壁圮坼泥涂褫落一处说。   言宅久故等者。识蕰无常也。久年多也。故恶也。金云。第八识无始时来。至今有故。名久。现识顿生顿灭。名顿弊。潞府云。竖而论之。识蕰之始。刹那四相。念念生灭。名久故。横而论之。识蕰向上一期四相。故成顿弊。竖约无始时来生住异灭细四相也。横而论之。约当生生老病死一期四相也。竖论细四相。无始时来。生灭无穷。时长远故。名久故。横而论之。粗四相当生之内。生老病死迁转不停。相国云。无始时来。下界灭上界生。上界死下界生。竖名久故也。此从最初生。又最后灭。生灭二位。顿而无渐。而名顿弊。一时破败也。意言无始时来颠倒生。如彼多年风雨朽。名久故。一刹那中最后顿舍。如森然倒。故言顿弊。又云。一生七十八十名久。即顿弊也。   言堂舍高危等者。古人云。欲界身如堂。若生上二界如舍也。疏主义。身根大而为堂。诸根小而为舍。其堂广大遍于舍。其舍小故。不遍于堂。身根大故。遍余四根。四根小故。不遍身根。四根阙而不妨身根在。身根阙而诸根亦无。舍事须依于堂。余四根事须依于身根。长行言。阁堂上重舍。以舍替阁。故言堂舍。高危者。喻上说长者家堂舍大高。大高易危。危必不安。是无常相也。法中论。人身正盛就肥壮有力。则是易衰之相。时人顿盛就中却不是好。天行时气。先到伊门。热病到来。增寒壮热。冷病到来。面色萎黄。亦如木秀于林。风必易摧。色如聚沫。不坚实故。又如屋舍。置来多时。林木悉皆朽故。怨畏去倒着种种者。人老去助。十子柱枝。起坐相随。   言柱根摧朽者。取行蕰中。命根为柱根也。柱根摧朽故。梁栋倾斜。命根若无。受等即谢。故大品经云。如人命根在。即余得立。命根若灭。诸根尽坏。行蕰七十三法为体。于中最胜者。莫若命根。命根有连持色心不断。□能连持不断。则由命根。长短分限。乃由先业。欲得命根久长。必因基陛牢固。欲得色身长命。由他业力住持。喻上说基陛。能持业根。法中论柱思能持命。   言念念迁谢业思等者。谓业因若尽。命果不长。念念迁流。无容正受。诸根毁败。何可安哉。意言柱根与基陛。此之二句俱是行蕰也。因基陛即有柱根。因此桂根。便有梁栋。此身亦然。于业思便有命根。因此命根。便有命之因果。皆是行也。问五蕰之法聚义皆同。何因识行二蕰。各摄两句经。余三名一耶。答识蕰为主。横竖有殊。故分两句。其行蕰者。百法之中。摄七十三。于中唯取命根一种。又命根中通于因果业思。即是命因。命根即是业思。由善恶业为因故。当来能感善恶之果。命有长短。故知命果皆由业因。因果有殊。故分两句。□□不然。故各一句。   言梁栋倾斜等者。梁即横梁。栋即竖栿。梁栋若在。向上椽廉即存。梁栋若倾。舍何安立。梁即依栋。栋即依柱。容受依主受。主受依命根也。由有栋坂向上有梁。由有第八识主意领纳前境。方能依五而发五识领纳。领纳五尘境。五尘境皆由于受也。此前六识受。因于主受。方有容受也。疏云二解。一识体名正受。二取相应心所中领纳名受。第二解为正。又第二解中复有二解。一取第八识受。名正受。总报主故。第二兼前受。摄在一处。都合名正受。   言何可安哉者。则云。显五蕰诸受皆是无常也。又云说失正受。即第八识受。何可安哉。受现在一谛。水打着一个浮沤生一个灭一个。顺境喜受。领纳顺境。忽有违情境。忧受亦领纳。前境灭而后境生前领纳灭而后领纳生。生灭念念不定。如浮泡也。   言基陛等者。即遍行中思为体。大乘诸业皆是思故。能持命根。故喻基陛也。如世间人造舍。基若坚实。其柱即久长。若基陛不实。柱即不久摧毁。思上业势分限若尽。即喻基陛隤。法合亦尔。业思之而安命根。由因命根方有正受。由有受能领纳。方有法生起也。问行蕰七十三法中。何故偏说业思并命根。答业思是因。命根是果。因果有别。说二法。问余法何不说。答但举此二。摄余法释。其中所有法。依命根故。   言墙壁等者。外御为墙。内捍为壁。安国云。本质疏缘名墙。相分亲缘名壁。路云。藉质变名墙。离质变名壁。虚而不实。念念生灭。故言圮坼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四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五   镜水寺沙门 抄   言随应有等者。色无色蕰。下二界具有。意言地法有处则喻。无处不喻也。   言由此三义等者。因此三义。显得空性。即是苦空无常无我不净也。   言夺衣作褫者。古云。夺衣谓摆也。即斗薮也。今从夺。易云。钖之以盘带。终朝三褫之。钖由赐也。盘带即腰带也。一日之内三遍被脱。紫袍金带三遍。却论得如此之衣服。论得亦不贵也。褫即剥色义也。   言今应作陁者。同说文也。据功作堕也([(毤-八+ㄙ)-毛+ㄆ])(徒活反)与夺强取也。言木理者。文理顺也。   言覆苫等者。彼生年少时。皮肤光彩生。名覆苫。年老已后。皮一片片落。以麦趃相似。名乱坠。   言白盖等者。与合同音。胡腊反。郭注白茅草也。即是编函白茅。以覆屋为之苫庐。礼云。[穴/侵]苫。枕孝之所居草屋。   言桷端木者。桷者椽之异名。尔雅谓欀也。注言屋椽。今言桷端木。即今连檐。合为连棉正。   言今谓雀梠者。是雀㸑之所栖宿寄住处。曰梠。与旅同。法中骨节如椽。[月*贞]脉如梠。若其老去[月*介]。即无力骨节差脱也。   言瑜伽第十九等者。问有何圣教。说五蕰为舍宅耶。答疏言瑜伽等。文在第十九为正。十七非也。引意者。缘上三句。别配色身无常。恐义无由。故引此教证也。泥涂等三句经。彼既以心城喻身。今此以身比宅。是以引之。下结故。以肉为泥涂也。   言引经颂言者。即解脱经也。   言墉者。墙也。余钟反。表也。筋肉血涂饰骨城。向上将筋肉血涂饰。如州府城。墙上着石灰泥饰也。   言城谓八识者。相云。城是所依。御摄之义。内庶物外御𦙄。摄内不出。御外不入。摄内贪等四法。令其不出。御外信解等善。令其不入。故喻城也。第八识喻子城。内能执持五。防令不坏故。若前七识喻外罗城。能着险道。善防于身。令第八识不断绝。故云骨充㙛石。喻上说累砖石作城。即喻人身中骨也。   言绳纴者。切汝鸩反。由城有绳纴。即连持于城。若筋即连持于身也。   言形骸等者。揽众多法也。骸是色身之总名。墉者是城之异称。若准涅槃经等。多取身为城。今取八识城也。心王为城。此四种法。是心王家所持之法。   言三宝往化者。佛往化名佛宝。僧往化名僧宝。口中说法名法宝也。   言二种心城者。第八识为内子城。前七识为外罗城故。言二种心城。心即是城。入者解义。无始时来。上不能解了二种心城体性。颠倒虚妄。而何能求取佛法。修唯识果。而为己有。此解顺前城。谓八识然不顺。下解四法文。摄云三解。第一在家起贪嗔名一。出家起慢覆名二。此二种体非心城。住心城故。亦名心城。二云。一善说法。二毗奈耶。名二种心城也。与心为城。故名心城。三云。善说法毗奈耶名二种。与此二种相应之心。心即是城。故名心城。摄云。第三解最亲。即是心与境为城也。若准诸中意耶。能说法人心。心是能缘二境心。缘二境心。为境。与心为城。名二种心城也。能听之人出家在家。于此二种心城生解。名入心城。问善说法同于何义。答善说法是经。阿毗达摩是论。毗奈耶是律。若尔合言三种心城。何但二耶。答初二合之。故言二也。摄彼论藏。入善说法经藏中。故唯二也。对彼出家在家二类别故。经论二学劝诲俗人。律藏为出家者。修多对法。通在家。出家人修故唯合二。不开为三也。   言况能取等者。意言彼在家出家二种心城。尚不能入解了观察。况能趣向。以为己有。佛说善法。上不能摄为己有。岂能自起说法之心。由如有美食。尚不能吃肯。更能为人办之者哉。大论十九说。善说法。谓诸沙门。恶说法。即诸外道也。   言楼橹者。即是却歒上可有之物。名楼橹。能防护彼城。喻人手足。能防护身。   言目为窍孔者。口予反。切云穿也。向外看也。   言头为殿者。头最尊故。犹如城内殿堂。其心王即在殿堂中住也。诸经尚自以骨为城。何妨法华骨为椽梠。   言周障屈等者。此喻无我。意说若宅中有我。即有有自在随意可作。而无障隔。屈曲所作不得自在。多有障隔屈曲。明知无我也。   言三十六物者。颂云。外相三四丑。身器二六成。中含十二秽。九窍恶沾形。三四者。发毛爪齿。脂泪涕唾。垢汗便利。二六者。皮肤血肉。筋脉骨髓。肪膏脑膜。上曰肪。下曰膏。十二秽者。脾肾心肺。肝胆腹胃。赤白淡阴。生熟二藏也。   言此三义者。一无常。二无我。三不净。故成空。   言有二十九颂者。长行喻有三句经文。长行合云。愚痴暗蔽三毒之火二句经也。偈述二十九颂。广略不同也。   言结上难等者。经云。其宅如是可怖畏。毒害火灾众难非一。此都结二十九颂也。   言长行灾起准火等者。问长行火起烧宅。偈中更加虫鬼。意在于何。答被言长行等。   言如言三毒等者。谓贪嗔痴。亦云三株杌。亦名三烧燃。亦云三不善根。追求诸染境。名爱。焚烧善根。名火。伤害善身。名蛇。缠远福林。名蔓。心恒求境。名浊。障出生死。名网。汗诸功德。名毒。润生无尽。名水。漂没有情。名河。竖通三界。名纵。横摄四生。名广。利害善身。名针。连持生死。名缕。   言后一颂半通结此二者。即是五钝使五利使为二也。经云。夜叉饿鬼诸恶鸟兽饥急四向窥牕牖等。   言半偈结之者。经云。其舍恐怖变状如是。此结前六偈也。   言此中配属无等者。经教中无说处。行相相应。即义相配。八鸟喻贪。十虫配嗔。行相相应也顺古且然者。顺古人章被且默。论本不释者。法华论尽不解。未必则是。义符顺故者。必总不。岂疏主意中总有识蕰配宅。余四蕰是堂舍也。生老病死作四面。五道种子况五百人。三乘无漏种子喻三十子。自余烦恼更无分配处。只合是虫鬼也。   言贪爱有四等者。一现有爱。简要。云谓爱现在五蕰之身。种种装饰。配更藏闭好处徒人见。二后有爱者。希后世还得。此身堂堂六尺。语声似钟。或天身光洁自在。于后身。后身起爱。三贪喜俱行爱。谓于现在得五尘境。贪着保玩。起贪起喜。故名俱行。四彼彼喜乐爱者。谓于未得五尘境。心生贪着。得已更贪。未得则不一。故名彼彼。四中初二缘身起。后二缘境起。   言皆据别行等者。若论贪物。物皆有。今依别行相。且配四种爱。以现可见故。问何名现可见。答疏路云。指八鸟身上贪之行相。不然。但是四爱向上现有已得未得境。即是现可见境。   言鹫枭等者。疏中配。与经文不次也。四爱中分上下品。上品四爱。爱即贪。上品四爱配四大鸟。下品四爱配四小鸟也。且上品四爱者。一鹫。说文云。鹫鸟黑色多子。师旷云。南方有鸟。名曰鹫。黄头赤咽。五色皆备。西域多此鸟。苍自赤。唯贪死人。常在山间。藏隐护身。采取养活自身。如现有爱。爱自体故。二枭。夜后作声。现怪知后不祥。准拟人抛物与吃。如后有爱。爱后苦果。即是不祥。名后爱三鸱。于现得物上起爱。撮得老最贪爱。喜欢。树上作声。如贪喜俱行爱。于现前已得物上生贪。贪已生喜。四雕。于未得虫兔。向上起爱。为力大故。性多伤煞。于物物上。起爱拟煞。名彼彼贪。得一物。转转望多。如彼彼喜乐爱。于未得可爱物上。起希望故(上解顺疏违经次第)。依经次第。配四爱者。一鸱。但资当日之身。更不望后。如现有爱。爱自身故。二枭。白日不出。思于夜求食。如后有爱。爱彼有身及未得物。三雕。有力故随现所有物。得已不舍。即能食啖。生贪生喜。如贪喜俱行。已得物不舍故。四鹫。知人死长思未来人。死食之。如彼彼喜乐爱。爱未得之物。物既不一。名为彼彼喜乐爱也。   言乌鹊等者。配下品四爱。一乌。于现身上起爱。盗他男女。喂自家身。若向他人家。拾得食吃。易惊难打。才拟打他早起也。如现有爱。爱护现身。如现有爱故。二鹊。鹊多谄诈。向人家许作喜声。准拟人家向后抛物与吃。名后有爱。三鸠。鸠性多耎无硬强。拾得一颗谷麦叹舍资。作声喜欢。只于已得物物起贪爱。名贪喜俱行爱。四鸰。鸰性多淫。淫心不足。故于未得物上起爱。起爱不一。名彼彼喜乐爱乎。问贪分其上下。两品可然。八鸟何因亦分上下。答前之四鸟。枭能食母。现怪义强。余三力用人故。故分上品。此八鸟但约力。用大小分上下品。不约性利钝分也。   言或钝等者。第二依经配也。性钝贪者。喻老鸱性钝也。毛多小肉。不能捉兔。檎獐但向粪。堆头拾死老。最小儿手里。脱羊腹阿师。不食处趁。众生食饥。来向街中觅物。饱则向空里敖朔。如世间擎檐客负人。又如挑拨查。名性钝贪。二现怪贪者。喻枭。枭夜后作声。人谓不祥。即喻所由等爱。夜后向人家门前说道理。现怪觅钱用。亦如师婆说。他家内有鬼怪。而求钱物。三大力贪者。喻雕。雕有大力。能擒獐抱鹿。煞其狐兔等。如郑注云。徒千贯万贯。亦如作官人粗枷大棒打人。取钱。四动身贪者。喻鹫。鹫取欲求食。先须空中回翔盘转三五匝。运动其身。夜后山中藏。白日向王城中。觅食吃诸鸟。悉无乃敢求食。商人经纪。亦薄张俗讲法师外处觅讲等。五非法贪者乌。乌求食时多非法。求取他雀儿。以引己命。如县官等粗枷大棒打人。及盗劫取钱。六发语贪者。鹊。先发声意。徒人家新妇女郎。咒顾鹊女。好霄好息。抛物与吃。如亦世间人行谄人求名利。亦客游措大事。当言语大奇灼然安隐好在。又如下噬牙郎等。用巧言令色。觅钱物用。七卑下贪者。喻鸠。鸠求食不能取大假物。但拾遗落谷米。随得三颗五颗。映舍资作声故。故唤阿姑。如世间出坑除粪汉等。事虽下劣。亦复生贪。八多淫贪者。如鸽。鸽性多淫。如崇仁平康。风声女儿。亦如人家不肖子弟。放一捉二。钩三揽四。柢手不却。不简好恶也。   言依遗教者。问引遗教经中黑短蛇。为复证上。黑蛇为证。黑短蛇答下文解遗教经中黑短蛇。两解不定。所以此开两势双证也。   言汉书玄蛇者。此上玄应法师意取黑蚖。不取蚖字。所以广引汉书解蚖。并不是毒蛇。二人解汉书。韦照解。玄者黑色也。蚖者蚚蝎也。崔豹解。玄者蛇医也。有说蚖被人伤。此蛇吐水。点着即差。故号蛇医。大者长三尺。其色玄绀。玄者黑色。绀者即亦黑色。善魅人者。能作变现。或乱于人。如野狐等魅人也就雀豹解中有六。一解蛇医。大者长三尺等。二列四名。蝾蚖下。三结。玉篇云蛇医下。四解别名。在舍为守害下。五玄应法师重成前义。准此遗教下六。疏云解疏言。今解蚖有二下。   言准此遗教经等。玄应法师解义。出取蚖字。所以此师意韦照雀豹等解黑蚖。既能医蚖。又言魅。又言魅人不言伤煞。不是毒虫。汉书黑蚖不是毒虫。遗教经中应取毒虫为喻。应合是黑蚖。错为蛇字。   言今解蚖有二等者。疏主解中。甚有深意。意缘两个黑蚖。第一者无毒。而有多名。第二者有毒。唯名为异蛇。更无别号。疏主此间简取有毒者。余一个无毒者不取。今取与不取。总名黑蚖。至引文之时。不可两个黑蚖总引。所以不取者。举别名以简之。即是蜥蜴。第一汉书中。黑蚖无毒也。次言黑短蛇。正当取者。自有毒蛇。名为黑蚖。非是韦照等所解之类也。准疏主意。黑短蛇即与遗教经同也。玄应法师见汉书中蚖无毒。遂作蚖字解。与疏主意别。疏意但名黑蚖。非蚖音。   言故遗教经等者。疏主结自义。黑短蛇是毒蛇。故不应错。彼经云。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屏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   言但名黑蚖等。此唯独名。愚袁反。此是水虫等者。只是黄蛇箭。檊蛇凡常之蛇等。问于解蛇之中。此蛇与前黑蛇与后蝮蛇何别。答蚖蛇即是黑秃尾。蛇蝮即报怨。凡蛇即余一切蛇。   言三蝮等者。切(芳福反)蝮𧈤也。   言尔雅等者。博者。阔也广也。首者头也。擘者。如人擘指。广雅云。擘谓分手也。   言有针者。毒刺也。   言绫绶者。牟云。今绶带其文。交洛五色之通号也。   言有鬣者(良涉反毛也)。螫手直断手者。切云。虫行毒也。此蛇咬着人手。须臾间毒入心即死。若被咬已。便斫却手。即得活。脚亦然也。   言四蜴者。时人呼闼剌如母指。大蛇毒在头。蝎毒在尾也。   言蜈蚣者。蝍蛆者蜈蚣之异名。比虫若吃蛇。直人腹吃却心肝。或食脑髓。蝍蛆(子余反)。尔雅云。蝍蛆似蝗虫。大腹长角。食蛇脑髓也。   言六蜒蚰者。问蜈蚣蜒蚰何别。答青身黄足者即蚰蜒。缘身赤足者即蜈蚣。赤足堪作药。黄者不堪也。   言七守宫者。黄帝将遣守宫如疏。问此黑蚖既是通名。何故不说今取蝾蚖为通名。答所望。别故。蝾蚖是三中之通名。黑蚖是四中之通名。亦不相违。   言百足者。时人见他足。多呼为百足。亦是言实有百个足。   言九鼬者。貂(雕音)鼪(性音)貂(石音)即立鼠也。田中有孔。见人奄手。书云。石鼠有识。人之无识。名死也(相鼠有礼人而无礼)。   言蒿者。县名。在建平郡也。   言郭璞等者。郭璞注山海经。故引也。   言应作狸者。意言无大傍作者。   言春秋等者。春秋记鲁国事。每至郊天之时。准礼皆先养饲牛羊等。名牲。特祭天时。取以缯彩。饲以粳粮等。若少有损伤。即便不堪用。然祭天之中。其角大如茧粟。相似已上。不堪则取其正懒。名曰郊牛也。鼪鼠好食其角。   言至尽不知者。如蜂食青虫也。   言嗔之别相等者。解嗔。取十一之所以也。如食有八。以配四贪。有上下品也。   言己身有。触恼己身。便即生嗔。或可自知不是。便即生嗔。二所爱者。谓妻子等。有说要欺陵骂辱。便即生嗔。或可嗔。比所爱有情。三非爱者。先与此人。有于嫌恨。闻说其好。便即生嗔。四过去者。谓与人有大怨酬。彼已已没。闻其好恶。便生嗔。或是父母过已后。闻人说恶。便即生嗔。未来现在准比。   言七不可意者。所爱五欲是可意者。即生喜。不可意即生嗔。或即缘非情起。如呵风骂雨等。八嫉妒者。害贤曰疾。害色。曰妒。于贤于色曰嗔。九宿习者。谓于多生结怨不舍。今相遇虽不忆识见。即生嗔。   言十他见者。他人见解。其实理长。己身见解。道理全无。见不如他。即生嗔也。如争义唱贱等。   言随恼等者。问何名诸恶虫辈交横等。答疏言随烦恼等。谓忿恨恼嫉害五也。   言猛利者。如斫营突围等。蚖性不嗔则已。若嗔药王木而不可救。如难犯人。犯方嗔起。节度使三军皆煞。   言被恼者。蛇性自住。行人若触恼。方行毒害。如快性人。不忍人犯。着即损。不得则休。   言报者。如蝮。今年被损。来初即不报。后不简远近必报仇。如结怨不舍地狱等。   言现相者。蝎行气尾行现嗔相。   言害毒者。如县官打煞贼等。蛇等已毒。被蜈蚣能害。   言不能断者。一遍违齐死不妄。常恨云。已后共你铁把相斸等。蚰蜒身分一一皆断时。分分皆动。名断嗔也。   言嫉妒者。妒元载妻截婢手等。守害之血涂臂不落。则是妒他嫉他也。   言烦惋者。如钝渔被妻恼。便自侔头性等。百足行时。以轻触着。便为一团。而自嗔也。   言私切者。如新妇被翁婆骂。诈为欢喜辈。后房中嗔夫婿等。鼬捕时潜身孔边。自气尾诈为喜相。而行捕撮。嗔心在内。名私切嗔也。   言损煞者。如猎师公行损煞。亦如干戈斗时。公行是事也。   言潜计者。如阴谋人。心中最毒。心中嗔。面即笑。心恨貌恭。鼷鼠心中毒。食诸鸟兽至尽。不觉不知。亦名甘口。鼠食郊牛角亦不痛。名潜计嗔也。   言交横等。此解与前逢缘生起别。彼配随惑。此但是结也。   言起七九等者。谓于三际各有上下二别。即为亦总。复为一总。别合论即成七也。若三世各三。谓上中下合而言之。即成九也。今言七九者。两重配释。各据一义。若准瑜伽论第九说。合言十九种愚。言七九者误也。即十九中合为七类。一世愚。二事愚。三轮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言九种者。准抄释取十九种。大论第九云。一前际无知。谓我于过去。为曾有耶。为无耶。二现在前际无知。为有为无耶。三未来亦尔。四于内无知。谓于各别诸行。起不如理作意。谓之为我。五于外无知。谓为诸行为我所故六于内外无知。为于相续诸行。起不如理作意。分别为怨亲。于内外所有无知。七于业无知。谓于诸业中为有作意者等。八于异熟无知。九于业及异熟即前二。十于佛无知。不思惟或思惟。十一法。十二僧。十三于苦无知。十四集。十五灭。十六道。于此三宝四谛无知。或不思惟。或虽思惟。或由无知。或由放逸。或由毁谤。十七于因无知。为计无因。或自在。或计丈夫不平等因。十八于因所生诸行无知(行相同上)。十九于触处通达无知。谓增上慢者。于所证中。颠倒思惟所有无(上明十九十七下九)。世愚有三。谓愚前际中际后际。即愚三世。名世愚。二事愚有三。一愚于内。二愚于外。三愚于内外。名事愚。三移转愚。愚有二。一异熟无知愚。二业异熟无知愚。此二名轮转愚。四最胜愚有三。谓愚佛法僧五真实愚。谓愚四谛即为四种。六染净愚有三。一愚因。二愚果。三通愚因果。七增上慢愚。唯一即六触。是于中初三分内全。次五一分。及苦集正顺经文屎及虫。余不相违也。   言三德者。问何但说三。不增减耶。答被言有二德等。一狐色多黄。黄中方之色中胜余色。是一德。二若于野行时。小者在前。大者居后。若尔。不顺何名为德。答如母引子。令子先行。却成恩德。三将死之时。必能回首于本丘墓。必不忘本。故名为德戒。□为守字误也。龃(侧吕反亦阻音)龉(锄吕反音语)非含嚼义。唶(子夜反)啮也。噍(木笑反)[哎-乂+(一/坐)](时制反)嚼也。茹(人粗反)饭也。   言断筋等者。此段疏文三处违妨。若准此文。哜深而啮浅。次云多噬名啮。至齿名哜。即啮深而哜浅。复云。疑苦集之浅法。如哜尝至齿。疑灭道之坚法。如啮伤皮肉故。又似哜深而啮浅。答金云。苦集是有漏行相易知。犹如软物尝至齿时。即断筋肉。灭道是无漏行相难知。由如硬物纵然多噬。但伤皮肉。牟详此解。甚善。犹未尽理。且准字书解。尝入口名啐(七内反。尝入口也)。今尝至齿名哜。准此即浅取名哜。既断筋骨。即失哜义。云何以断后得名哜。又复苦集行相易知。合疑少。云何却断筋骨。灭道行相难知。即合疑多。云何但伤皮肉。牟解虽至齿名哜。然于其中浅。二重齿□主借彼浅至齿名。显此深至齿义故。断筋坏骨而名为哜。然疑苦集而名哜者。此中不以疑多名深。疑少名浅。疑心是一。然苦集二谛现可见。故疑行相多。易为疑。故名折骨断筋。灭道二谛不见。故疑行相少。难为疑。故伤皮肉。如人欲拟罗织。平人钝汉易设计。强者难设计。若拟罗织之心。是一不妨前敌有弱。又苦集疑浅者如俗书义。灭道多者如经论义。以心研究。多如断筋骨。   言应作𪘨者(卓皆反)若取哜啮。即哜深啮浅。若取𪘨啮。即啮深𪘨浅。既言𪘨深即啮浅。亦通深浅也。   言𪘨发于口者。法合也。经言。䶩死尸者。潞云。准经义势。真于尸上而哜啮之。疏释宁配于四谛也。答今助解者。死尸但喻苦集二谛。疑苦谛等之显法。如哜死尸。疑灭道之隐法。如啮死。抄主详。不尔。喻上说死尸二字。方咀嚼转由咀死尸等。所以骨肉狼藉也。法中说。口疑之咀嚼。心疑之践踏。即于灭道之上啮。并于死现身之中。而起此疑。法喻双举。问灭道何名生死。答灭道是苦谛集谛收。意说灭道二谛在此生死身。故言生死。又有漏心变皆苦谛收。由疑故。生死之尸不断也。有何乖违也。   言疑苦集等者。此中苦集虽言至齿是浅。已断一切肝骨。故说言深。啮言深难取故名浅。问此三兽有何行相而喻于疑。答狐行水上。听水声流。不闻水声。方遇狼从窟。求食时以前脚抱头而立。随身倒处。而便求食。野干巢于危岩。善能缘木。把着一枝。方一枝即下傍。上配三狩也。问三狩配三宝。三宝三世三界可尔。如何配四谛。答谛是境。又解苦集三界中收。灭道三宝中摄。   言一颂半者。名慢。答悭犳。犳多悭故。护舍之相。可知。   言七九者。唯识论云。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谓于三品我德处生。且七者。一慢。于下品中品起于劣。计己胜于己等。二过慢。于中品上品起于中品。上品起于己等。计己胜计己等。三慢过慢者。于上品起于胜计己胜。四我慢。总缘五蕴为我。于中起慢。五卑慢。于上品起。谓他多分胜己。少分不如。六增上慢。及第七邪慢于德处起。邪即全无。谓有增上慢。少分得谓多得。九慢者。大乘经中不见有文。俱舍十九云。如是九慢。从前七慢。三品中虽出也。所谓我胜我等。我等我劣。有胜有劣。无胜无劣。无等无劣。一一皆言慢类。过慢卑慢。如次说初三。卑慢慢过慢如次说中三。慢过慢卑慢如次说后三。过慢于等计胜。于胜计等。即中上卑慢于等计等中也。卑慢上下中下。过慢中中。慢过慢中中。慢过中下中上。卑慢上下。   言多因疑起者。问唯识六云。慢陵定境。不与疑俱。如何此处慢因疑起。答前后而生。不违论说也。   言搏击等者。问群狗有搏撮等事。答如狗向前咬向后据。亦名搏撮也。   言与四圭者。潞云。十粒谓之圭。十圭曰撮。又云。十四粟为圭。十圭为撮。今言四者。更问。   言䶧(玉篇咳音亦女交及)扯(车者反列怀也)攞(来哿反列也)䶥(锄加反)牙(不)。   言不知喍者。切韵六个字。喍(天也)齿(齿不正也)花(药)㧘(积也)着卑(莲车)㾹(瘦也)。   经言处处皆有等者。三句经文。喻邪见体也。拨无因果。如食人肉。空起贪嗔痴卑过罪。况更谤无三宝四谛。如食人肉。   言老物精等者。谓多年老野狐老狗老鼠老野狸等。能作变怪也。   言山泽等者。即山泽中现怪。怪物名魑魅。   言山神虎形者。第二解。魑与别山神虎形。即取山神鬼。作虎形也。   言木石等者。即取多年华表木扫帚等。   言添夜叉与恶鬼。为二。   言总有有五类者。一魑。二魅。三魍魉。四夜叉。五恶鬼。能喻有五。所喻亦五也。   言缘拨五门者。谓四谛及修道。俱舍云。五部邪见。缘之为境。诽拨为无。不信也。   言五法者。一心。二心所有等。等取色法不相应无为也。前四有为。第五无为。皆拨不信也。   言有五行相者。对法云。谤因者。一无施。二无爱乐。三祠祀。四无妙行。五恶行。安国云。施等是五因。而言无等者。即谤是谤也。问施与爱乐祠祀三种何别。答施与是悲田。爱乐是恩敬田。有此差别。谓有外道依世间诸静虑故。观见一生恒行妙之者。死堕恶趣。或有行恶行之者。却得生天。作念言。定无施与。爱乐祠祀。妙行恶行。二谤果者。谓无妙行。恶所招异熟果。胜妙异熟果。非拨无果体。但言非彼所招。三谤作用者。无此世间。无彼无间。无父母。无化生有情等。言无彼世间者。谓有外道得宿住通。观三世有情。过去是畜。现在是人。未来天。便作是念。故知无有彼此世间。从于过去。于现在亦无现在。生于未来世间。即有情世间也。言无父母作用者。不信此身从父母生。父有六种之功。母有持胎之德。见母命终而为其女。见女命终为其母。父终为子子终为父。言无化生有情者。或复见人身坏命终。生无想或生无色。或人涅槃。求彼生处不能得。见作是思。决定无有化生有情。以彼色身及心想了不可得故。四谤实事者。谤无实阿罗汉智断之功。非谤无有情之体。此因自得果。趣如冥闻比丘命终之时。中有身中起如是谤。世间无有真阿罗汉。言及非边见见取戒禁取等四见。所不摄者。皆第五邪见所收。见不正故。总名邪见。为计自在天世主释梵及余物类。常恒不易等言明由邪见生钝等者。即由前处处皆有等一唱经文。生得此第二毒虫之属一唱文也。牟云。由邪见生钝烦恼。此明利使。而经言毒五等者。乃是钝惑。故作此科。意言由前一颂。邪见自体生得嗔恚贪等钝惑也。如执煞马以为大胜佛法弟子。劝他即便嗔也。等即初二句经。是所生惑。第三句经正明能生。第四句经复由钝惑。劫生邪见。由前外道既生嗔已。复起邪见。坚执自宗。秘惜不行。名为藏护。依疏后解。喻上即毒虫藏护。法中说自嗔恚。起得增长邪见也。   言信也者。即母伏卵时。侧听中唶卵声。其母应时即啄。卵破子即出。若闻其声不即啄破。其子即闷死。有此之应。谓为信也。其孚乳产生之言。通邪见孚乳生诸钝。诸钝或复生邪见利惑也。   言卵化者。金云。子出卵声。名为化也。非为化孚。即是化生有五孚。一毳字。如鸡附卵。卒啄同时。二者土孚。蝼蚁之类。依土生卵。若拨其土。卵即不成。三思孚。鱼鳖等子。在岸上母若思之。子即不死。不思即不死。不思即卒。四者影孚。灶单龟之类。五声孚。蜂之类。捉得青虫。剪头置其窠中。咒云似我似我。   言平去二者。孚字平声。乳字通上去音。   言生产者。今俗呼产妇为生(去呼)。   言因物造等者。因父母生。名造。因母伏卵。名变。   言由邪见故等者。意云邪见生诸钝。或名自藏护。   言拨五门至烦恼者。意说邪见体性缘拨五门。诸烦恼贪瞋痴等。与彼邪见相应俱起者。名缘拨五门邪见之烦恼。毒虫是前嗔痴二也。禽兽是前贪痴慢三也。   言别别生者。起彼贪等。烦恼发护义。资养义。   言此诸烦恼者。第二解也。初释由邪见生诸钝。或名自发护。此解复由钝。或于邪见名自藏。前解即母护于子。后解即子护于母也。与前别也。   言明由邪见生等者。牟云。诸恶见。即二无因论。四有边。四不死矫乱。五现涅槃。此等皆是邪见差别。名诸恶见。金云。余生四见者不然。前解邪见既取夜叉。即邪见之差别相。二无因也。所以疏言诸恶鬼业如夜叉。   言因起烦恼便生。即起恶见。后更生起贪嗔等钝使烦恼。然后又起身见等恶行。若不言起恶见。后更起贪等。云何夜叉取毒虫等而食之。因起烦恼。方生恶行。即是毒虫增。夜叉恶行。即是恶见所起之行。行亦不离夜叉也。   言恶身行满者。恶行满于身中。或成就煞盗淫。名恶行满。牟云。如计五现涅槃。即此恶见遂生贪着。于此恶见后。起钝烦恼。由贪着故。三业并兴苦行。名彼行满也。三业者。食之既饱。是身业。恶心转炽。是意业恶行。斗诤之声。是语业恶行。此三业行。皆由邪见之所增长。相云。唯识云。邪见痴增上。故偏依不善所发业说。若据三性。通所发业。说思为能发。疏依别说。   言非由邪见者。通难。问总发业者。即是无明。云何今言邪见起三恶行。答疏非由等。谓痴能发业。爱能润生。故说贪痴起三恶业。若望邪见亲生三恶行者。犹隔贪痴。一重远故。但名疏生。而非亲生。乃是远。不是近生。意在于此也。   经言鸠盘荼鬼等者。形似冬瓜。名冬菰鬼。此喻戒取。与今解同。古人云。执彼戒禁。持之不犯。得生欲界。人天中离三恶道。妙高于地。名云埵。欲界人天非是究意安稳处。犹如蹲踞。修上界禅。断欲界染。得生色界。如离地一尺。又修四空定。生无色界。如离二尺。生上二界名往退。生下界名为返。周行三界。名曰游行。戒取放荡。以畅凡情。不能克获无漏圣道。如纵逸嬉戏等。   言重执随等者。糅云。戒取从于邪见生。是一重。又执此戒为胜为因。又是一重。此解非也。牟云。先于事明。且宅中平地。如诸见土埵。如随顺诸见之戒禁。此戒禁取彼诸见。戒禁生如鬼依土埵也。名为重执。依戒起取戒取。如依土埵有此鬼也。若空执有。即说名单今又执戒。故云重也。见戒二取别者。若依小乘。非道计道。是见取。非因计因。是戒取。总是大乘灭谛下烦恼。大乘二取。皆须具二种执。执见为胜为因。名见取。执戒为胜为因。是戒取。相云。身边邪见为土埵。戒取所依故。三见为依。方持戒故。若尔。见等无别。以何为平地。今即四见如平地。戒禁为土埵。取是见故。   言不缘余法者。余法即是诸见。即唯缘戒缘彼起取。属见取故。   言有作垛者。此乃体垛字。亦有疏本作堆也。   言执戒之禁者。性戒名戒。遮戒名禁。合此所执戒禁。二上各有能取心。名一尺二尺。摄云。亦如内诸弟子有性戒名戒。遮戒名禁。   言戒取必须等者。意说戒取。先执为胜。胜余戒。复执为因。能得五现涅槃果。故具此二相。方名戒取。若唯执为胜。不执为因。即是邪见。若唯执为因。不执为胜。亦是邪见。何以如此。以随偏一。非即戒取。当知即是邪见所收。故前邪见拨五门中。云及非四见。诸余邪者即是。此中偏执者是。故知身见等四。所不摄者。皆邪见收。邪见即宽。余四见即狭。   言不尔等者。若戒取不双取胜因。不尔者。即单执胜。是灭谛下邪见妄计邪见解脱为胜解脱故。是单执为因。能得清净。是道谛下邪见妄执。非道为真道故。由此要具胜净二义。方名戒取也。   言不须别配者。古人二解。一欲界戒取名一尺。上界戒取名二尺。二云。执修禅定脱欲为道。名戒取。计四禅为道。如离地一尺。是戒取。计四空为道。如离地二尺。是一戒取。今者疏主不取此。不取此义故。言不须等。   言不说等者。即指前经文。意言前诸虫鬼不言配上。何因戒取独配上耶。此中总明虫鬼。交加十烦恼。意说皆是欲界惑相。据相增而说。下别明虫鬼藂杂中方始别明三界惑。亦据相增而说也。   言离执忻来等者。解经往返游行。谓有外道。猒下苦粗障。为生死。忻上净妙虑。为涅槃。得生无想天。名往。   言虚功者。亦有疏言。虚劳字。草书劳字似功字。劳字稍胜。   言游行者。如人所至处。若有功即不虚行。若所往无功即虚行。佛弟子断障证理。名不虚行。外道猒下欣上。轮转三界。名虚行。无利益行。名游行。   言乖背正等者。如车行路。轨辙不移。若奔逸时。即乖正道。落道行名纵逸。染着生死。名嬉戏也。   言外道所求者。外道所计。上界有漏生死。名涅槃。佛法毁责。名独。无想无涅槃。即喻狗身也。足者因义也。辨云。恐疑狗足用。加鬼颈故。作是说。古师解同晋本。捉其两足。交加鬼颈。义亦同也。   言得彼戒禁者。即是戒禁为因。证涅槃一果。如狗之两脚。用心狗之一颈相似。戒为一足。执禁为二足也。   言或执为胜。名一足。或执戒为因。名二。足或合戒禁。一处着执为胜名一足。为因名二足。   言坚著者。坚持戒禁。如捉狗足也。   言执行顺己者。执戒禁。以为是即说彼行。名顺己。情狗因朴而方失声。行顺已而方赞说。执似朴。顺似倒。本来朴只徒顺己情。朴淳也。意言因戒禁及涅槃起。如声从狗出也。   言失声者。外道说法非真正言教。名失声。又无思而起名失。   言加狗之颈者。脚在颈下。其颈在上。今修欲界戒禁二法。求上之涅槃。如以狗之下足狗之上颈。戒禁为因。彼天涅槃为果。因能得果。如以狗之两足用加狗之一颈。   言怖弄于狗者。喻上说鬼弄狗令怖。而自取乐法中。论执戒禁等。诸余苦行以之为乐。如朴狗而取乐。   言以娱己情等者。谓外道涅槃实为可恶。实亦可怖。名为怖。狗彼虽实苦。妄计为乐。以娱己情。名为自乐。如飞鹰走。犬煞害无穷。自乐己身不知他。苦此亦如是。因果俱苦。妄执为乐。以娱己情。   言俱生身见者。谓身见有二。若与第八识应起者。即从无始。乃至未来。随其相所应。于自地中。与第九品烦恼。同时断灭。若与第七识相应者。三界九地各有九品烦恼。九九便成八十一品。其第八十一品者。即非非想地。下下品惑。此之一品微细难断。须以上上品智方能断之。即金刚定心为能断。所断烦恼身见等法。以为所断。此一品方成佛身。即从无始至金刚心。方能除断故。此身见名为长大。第七识者常无间断。第六识者虽有间断。但能任运自得现行。不藉外缘邪师教等。由斯并说无始常行也。   言分别起者。不着衣裳。无羞耻故。如裸形黑瘦也。   言无明所覆者。二执必与无明俱故。故名黑瘦。黑瘦即空。有皮无肉。外道执我。发言空有。言教如空。有皮教下无正理。如无肉故瘦。   言坚执五蕰者。问此之身见为是第六俱者。为是第七俱者。若第六俱者。何得言曾不暂辍有时善。第七俱者。何言坚执五蕰。唯缘识蕰故。答此俱泛明一切身见。疏中依总随应说之。得定准也。   言诸烦恼因之而起者。论云。由我法执二障具生。   言我语取者。由彼外道执我是实。为论说故。名为我语取。能取是欲贪。所取是我语。能所合说。名我语取。又云。执我此语。以为定量。名我语取。此之四取。皆我见生。名因此而生。问四取皆因身见而生。何故唯说生我语取。不说余三。答欲取谓贪欲境名欲取者。执戒生取。名戒取。如前已说见取者。执自见是不受他见。名见取。次后当说我语取。前后皆无故。此说言我语取也。   言发大恶声等者。牟云。此鬼身长大。食难充腹。故常黑瘦。所以处处迩饮食也。如人求物。处处皆营触事我生资长生死。如常求食也。   言喻见取者。执自见解。为胜为因而生取。名见取。   经言其咽如针者。或咽喉孔大小如针。或咽喉粗细如针也。   言其头如山者。外道执自见解。广大如山。二云。或礭执见解。不可移动如山。通此两说。自见解为胜。执自见解为因。故如山。余人见解悉皆不是自是他。非不遍他见解。如不受食故。智论云。或有余鬼。形如烧树。咽如针孔。若令饮水千年不足。即是其义也。   言首如牛头者。喻上说牛头。是一角有二个。法中论边见。是一如牛头。于此边见中。执断名一角。执常如二角。   言常断必依我等者。第二解。此解即取我见为牛头。常断二见为二角。问若依二解。头喻我见。角喻断常。问如何前解唯说边见。不取我见。答据实。断常实依我见上起。经家喻意唯取两角。不取身头。所以前解就一边见解中。分断常故。后解从根本而论我见本有。喻头。断常后起如角。头即常存。二角即时有。有无不定法中。论我见常存。执断常即不定也。   言或常食人肉等者。断见拨无。全不修善。过失多故。如食人肉。常见容有。善生损害浅。故如啖狗也。   言生六十二见中四十七见如发蓬乱也。即四遍常。四一分常(八)。有想十六(二十四)。无想俱非各有(四十)七断灭(四十七)。无明罗刹经言。以六十二见为发乱故。今此唯明边见故。但外四十七。此鬼食啖人肉。早不令人喜见。更头发蓬乱。叫唤驰走。甚令人见怖。外道之人亦复如是。执断常罪过重。更互相非斥。外发于声。   言如残害等者。互相非斥也。一般外道执断。师及弟子宗自相违。一即言生有想。二即言生无相。一即言有色。一即言无色。非但与佛相违。亦乃自宗违背。   言无正教。无正教食。故饥。无正理水以资长。故渴。   言此通结成等者。今当第三段一偈半。通结前六颂怪鸟毒虫十颂灵神异鬼也。都结十六颂。   经言夜叉饿鬼一句。结前五利使也。诸恶鸟兽结前五钝使也。诸恶鸟结前狐狼等。饥急四向通结二。即诸鸟诸恶兽。喻上说鬼与鸟兽。向火宅中互相残害。或饥渴所逼四面走。法中论在家俗人。向生老病死四位。起五钝使烦恼四面走。出家外道生老病死四位起。五利使烦恼四面走。   言外道不得者。偏结外道邪见。   言如是诸难恐等者。通结也。   言略说苦诸难者。或是烦恼逼迫。苦即苦果五蕰。四相迁流苦。二种名诸难。略说烦恼苦果。尚尔。若更将烦恼所起之业。变名改字说。即理喻无穷。理即道理。是法喻。即此喻也。此咒也。   经言其人近出等者。疏中但解出。不解近。问今言入灭。为约报身。为约化身。若说报身常住。入灭义无。若约化身。又未入灭。何言近出。答但约佛前。佛前化身示入涅槃。名出。即取次前生。名近。四句分别。一近非出。即今生。二出非近。报身。三亦近亦出。即邻前生。四但非。今身。若约于所烧门。安稳得出。二说报身。非此中义。   言属音者。问佛将三界宅。属托何人。答经言。是朽故宅。属于一人等。第八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名为朽故也。属音(之欲反)与烛同音。正合作属(切市玉反付也类也)。问佛与菩萨何言一人。答大乘人故。或因位菩萨。果位如来。即一人也。   言属谓由属者。解属字义。属者由也。或云是也。属谓属托也。欲付也之也合也。问佛将三界火宅。属托诸佛。是何意。答佛若长住世间。自教化众生。喻主在灾无。若佛入涅槃。主无灾有。所以属托于人也。何时属托。答如第十六王子入涅槃。将三根声闻。属托向后出世佛也。   言亦由等者。破处自修免至崩坏。   言勖励等者。约束灾慎火烛。免烧屋宇。问法中何是勖励子息处。答一切有为法。如水沫泡焰。汝等咸应当疾生猒离心。又初夜后夜(云云)。又汝等莫得乐往。三界火宅勿贪(云云)。又莫轻小罪(云云)。又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主在无灾也。   言主若离家者。问离家缘何事。答以有事缘。远至他国。又言。是时亲友官事当行。教化众生。名官事。问他国句当官事多小时不归。答其人近出。未久之间。因何却归来。答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云云)。闻他道行人。及东西邻舍。说大通佛子十六王子所养得儿。今入灾宅。譬顽愚之戏粪坏状。痴骇之堕炎炉。未以尘坌为羞。岂以火烧为痛者也。所以如来惊入火宅。方宜救济(云云)。又言。譬如长者。唯有一子(云云)。   言属于一人者。问佛菩萨是二人。何言一人。答疏言。不由外道等。   言属音者(时烛反)。此朽故宅摄。属于佛。不属菩萨也。宅离无量。主人是一。如来三界宅主。一切众生皆如来子。   言三界皆是佛者。下合今此三界。皆是我有(云云)。又言。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云云)。   言其人近出入(至)火起者。十六王子亦入涅槃他方化。名近出。或前前世迦叶佛入涅槃。亦名近出。正法之中有教有行有克果者。至像法中有教行无得果者。亦名火渐起。至末法中唯有教无行无果。众生造德。名为未久之间欻然火起。   言四面一时者。生老病死四位。皆起烦恼。名四面火起。问诸抄云。生老病死四位。起烦恼前后各别。何名一时。答约四位。烦恼相接续着色一时生位。起烦恼接续着老位。老位起烦恼续着病位。如似东行。舍上火起。续着南行。南行火起。续着西行舍(云云)。二者。约一位起。烦恼遍五蕰起。名一时。三者。约生住异灭四位。烦恼与彼四相。同生同灭。名四面一时火起。   言因此发生者。身三。口四。意三。夜造恶名。其焰俱炽。即是小火与大火而并盛也。业因烦恼。烦恼焰因火起。猛焰随生也。   言喻生苦者。孤子体耎。初生出母胎。被风所吹。如百万刀锥锐判其身。不觉失声。妄失前生。而所生事业名生苦也。   言爆音者(博教反与豹同)。   言玉篇捕角(剥骏音)蒲角璞(电音)。   言亦有嚗者。此三反亦为豹音也。   言二形同者。同形声字也。   言惊擗之义也。金云。应作霹字。乃是霹雳。是震惊之义。若言擗者。乃擗心。非震惊也。不然。如人间忽闻不意之事。遂即抚心。岂不是警擗之义。何须为霹雳字是惊也。   言或振字者。此是惊义。非动义。   言于三蕰后者。色受行想蕰之前四相者。欲明生老病死。遍五蕰有故。不同古师。前来将生老病。唯有色蕰故。   言上来受色等者。问何故唯说四蕰。不说五蕰耶。答疏言上来受至识宅有等。   言前文已明者。前文云。是朽故宅。即识宅也。   言问宅中灾者。问意云。宅中烦恼既名为火。何故更说虫鬼耶。答疏言烧迫等。意言其烦恼亦名为火烧。迫身心故。其烦恼亦名虫鬼。无知损害故。故立种种异名也。   言识为所依者。识宅烦恼别。问识宅与烦恼虫鬼何别。答疏言识为所依等。识为所依。譬如于宅。烦恼是能依。即喻虫鬼故。识与烦恼虫鬼别也。   言四蕰俱是等者。第八识为所依。余四蕰为能依。受想行色如依地而有。能依之中烦恼与四蕰。但是能依。能依四蕰与烦恼不同。故虽俱是能依。烦恼之火能烧四蕰舍。所以疏言四蕰至落也。   言不同虫鬼亦依等者。古人解。生老病死为火。烦恼为虫鬼。古人见经文言。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遂执此文。便计受想等。与虫鬼体各别。生老病死依五蕰身有。即火为所依。虫鬼为能依。因此见解。遂生诸难也。疏主义。火与虫鬼。俱是烦恼。性不别。俱是能依。破古师云。若尔。火是所依。虫鬼是能依者。则合经中说虫鬼于火里游。既若经中只说虫鬼于宅内游。不说虫鬼亦复于火里游。明知烦恼火与虫鬼俱是能依也。二云。烦恼与四蕰性不同。故火能烧于四蕰。古人若火与虫鬼性各别者。则令火烧于虫鬼。经中既不说火烧虫鬼。明知烦恼与虫鬼性不别。虫鬼望火。或体同。不可将火烧。同体无知义故。损恼义故。种种变名。智者应悉。   经言诸鬼神等者。鬼神喻五利使等。言等。取五钝使也。   言喻欲界等者。此中解三界惑相中。五利使五钝使与前来解全别。来将五利使喻恶鬼。五钝使喻虫兽。今此间疏主解。五利使烦恼喻欲界出家外道身。五钝使喻欲界在家俗人。此出家人众苦所逼故。扬声大叫。即是生老病死也。   言十地论云者。问争知扬声大叫。是苦逼耶。答疏言十地等。被苦逼故。不觉口中唱苦嗟叹之声大叫。   言又在家起贪等者。在家俗人起嗔。为钱物斗诤故。扬声大叫。出家外道起诸邪见。互相非斥故。扬声大叫。此总句了。   言由起贪等者。将鸟配贪。将鬼配见也。   言虽苦所逼者。解扬声大叫。意言总能嗟叹。皆能猒苦。交离即不肯。虽逢苦逼出声。终自无能脱此苦。但周流惊怖惶惧而已(如着角打狗也)。   言周障者。一是匆忙义。二是惊惧义也。   言下有惶怖者。若心边作章。与下惶怖者。义不别。同句中有重失。   言应为周章者。单作章字。即周流义。   言此应为慞者。问不过五行经。又言周章闷走。章字亦是单作。二皆周流周遍义。如何避重言。答疏言应此为慞等。以慞字是惧义。故恐重言。却取慞字。只是义重。文不重也。问恶分疏。答疏主与译家。分疏二处。单章文义俱重。更无别诠表。恐人疑译经人不善文字。故与分疏也。   言此依初扬者。谓出家外道在俗之人。生老病死苦逼。虽扬大叫。所以周障怖。不能自出也。   言后解者。在家出家。皆起烦恼。不能自设。能自出无方法觅出也。   经言恶兽毒等。喻俗人外道。俱生彼界。恶兽毒虫。况在家俗人。毗舍阇鬼。此云狂乱鬼。喻外道。此颂有两类人。一出家外道。二在家俗人。缘此两类人。被欲界生老等八苦交煎。将为上界。无便作六行伏惑。猒下苦粗障。忻净妙离。伏却欲界染。此有二类。一身在欲界。得色界定。二身生色界。得色界定。及至到彼。得初禅根本定。起初禅烦恼。得二禅根本定。起二禅烦恼。外道起利惑。在家俗人起钝惑。除嗔一法。余惑皆起也。   言色界定深者。圣说得色界定。如室有光。得无色定。如露地坐。有光孔穴也。三乘圣众起无漏智。如鹏飞空。在家俗人得彼定。如虫窜之。   言外道鬼生者。一云。在家俗人既上定。出家外道亦生其中。二云。虽猒欲界烦恼求生上界定。上界定中亦有烦恼。名亦复住其中也。问若取彼地烦恼者。色界无瞋。云何得有毒虫。答准彼在俗生彼。如虫窜之。即欲界在家多起钝惑故。以恶兽为喻。意自欲界人也。   经言薄福德故等者。无前五度名薄福。无第六度名薄德。有云。观此唱经及后唱。但是身在欲界。得上界定也。问何以得知不是身在上界。答以经言共相残害。上界无此事也。执见生取细。故如饮血。执戒生取粗。故如啖肉。   言虽有净定等者。即简味相应也。带染不能伏。故净定。复有漏无漏凡夫得者。唯是有漏。圣人得者。通漏无漏。今所说者。有漏净定也。   言折伏还起者。谓生上界。以定折伏欲界烦恼。不生现行。色界当地烦恼还起也。在定不起。出定即生。折伏之言。即是显有覆性。意说虽有定折伏。成有覆性。出定还起故。彼凡夫外道虽有净定缘。是有漏定也。未得无漏。故云无真福慧也。   言薄之一字表是有漏。意言虽伏下地惑。上地惑还生也。   言互相残害者。准经文。即是此饮啖彼血肉。即似大者吃小者。强者吃弱者。名为在相。云何疏言执自胜道。如饮血。执自禁戒。如啖肉。即似吃自家血肉。答经意不得望一人。诸但知死尸。是宅中本来而有恶鬼相集。宅中吃死尸。法中论见戒两法如死尸。既执自见戒。非喻上明互相残害即为争。于血肉。外道相非斥即为诤。执自见戒。血肉通自他。故今取于自。牟云。亦有饮彼血肉之义。如论义者。答有三解。一虽得无色界定。第八识中有彼嗔种子故。将蜈蚣等为喻。二云。无色界惑。是彼欲界嗔之种愿故。将蜈蚣为喻。三云。诸佛如来为喻。法不定。种种变名。不同前来说欲界烦恼处。将此毒虫喻嗔。说着无色烦恼处。将毒虫喻无色界贪痴等。或用比于人。今为令众生生猒怖故。种种变名。智者应悉。摄取第三解抄。今解三界惑相不出二途。一身在欲界。引得彼定。名生。二往彼名生。身在即指在家往彼。即约在家生彼也。   言喻彼凡夫者。被色界惑火所烧。求生无色。如走出穴。若从欲界生色界。得四禅定。如入孔穴。若从欲界生色界。得四禅定。如入孔穴。被色界火烧。急生无色界下三天。如走出穴也。   言鸠盘茶喻上说蜈蚣与毒蛇等。被穴中火烧。争走出穴。亦得出穴。被鸠茶鬼旋旋拾吃却。法中外道凡夫被色界烦烧。求生色界。得彼无色界定。外道与在家俗人一种。得彼下三处。凡夫到彼不作涅槃想。外道到彼不作想。外道到彼计为涅槃。便作是念。我则已得涅槃。汝则虽生此天。不得涅槃。不解执为殊胜。作此见解时。烦恼随生。资长邪见。因凡起惑。名随取而食。食者资长义。   言拨诸凡夫者。有云。无色有情既无身。互不相见。云何拨。故知身在下地修得者。见彼凡夫猒下欣上。不计以为涅槃。遂起慢等。言不如我。名因凡夫起也。由如说二乘。不知所行。是一乘也。又云。若生彼者。自得定。而作是思。言下界凡夫不知无色。是涅槃故而不求证此。亦名为拨诸凡夫。何必身在上地。如言不知俗家之快活。如俗人以五欲为乐。言师僧不如我快活。遂起慢心。   言因凡起惑等者。在俗凡夫生上二界。但猒下欣上。亦不作涅槃想。外道不尔。俗人生彼起惑。如外道如鬼见。诸凡夫既不作想解。今我现得涅槃寂静。即起慢心。彼不如我。即此慢心。因凡而起。故言因凡起。或如鬼见虫。虫是在家。鬼即外道。   经言又诸饿鬼等。喻无色界中外道也。生彼有顶地起烦恼。如上火燃。足未离于下火。头以遭于上火热。无正教食故如饥。无正理水故如渴。闷走。喻上说闷即不辨东西。法中论外道凡夫等。带烦恼业。不觉不知名闷走。   言彼外道者。前喻邪见。以况外道。是变名。何故言蜈蚣喻嗔即定也。   言还泛五趣等者。无色界虽不造新先欲界中后报业招。故沉恶道。问闷走五趣轮回。但走何名闷。答喻上说头上有火。故闷法中带惑而行。故名闷。菩萨六道垂形。走而不闷。三业皆随智慧行。若尔三途可然。人天何闷。冷水醒悟。说人天教。如何通会。答无明所覆。感天人业。亦名闷走。脱三途重苦。且名为醒。望义不同。对三途说人天果。如醒悟。今对三乘圣行。说如闷走。问感人天业是善。何故能发无明亦不善。不说无明通善性故。答迷真实义。过失稍深。所发虽善。能发之惑即不善也。   言结成上难者。前经言其舍恐怖。变状如是。结贪等五钝使。次夜叉饿鬼等结五见利。利使此中经其定如是。通结前二。即六颂钝惑。十颂利惑。故言结成上难也。   言初二偈偈见苦者。长行云。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此二句见苦也。   言后一颂颂悲生。长行云。即大惊怖一句。是悲生也。长行中初明悲生。后明悲事。颂文中悲事不别显行相与见苦。经文合一处述。既如此则先颂悲事。后述悲生。具悲事者。长行悲事科文为一段。今偈文分出两个名目。初两句喻佛出三界。后一颂半闻众生处难也。   言主者亲也者。亲者主持义。四个宰相中。若个亲亲事。即主持义也。此解疏也。二云。上者主也。居其上。如言主典主顾也。主领已下人。首者头也。如人一身头为主也。三界众生。佛为其主也。   言佛住果中者。解门外。问何名为门外。答果出因门。理逾教分。名外。问佛住果中。理出教外。可然。一切理教诠不着。总是门外。凡身。理亦是外理。何唯佛位。答虽然凡夫身中执佛种子。真如理虽出教门外。不得名门外理。且缘五蕰身。未出门外。又未曾证理事须是出宅人所证得菩提涅槃。对因名门外。对能诠教。名门外也。   言立有四义者。解经门外立。简要问何故前言而生三界。此言门外立耶。答前据他身秽土。似垂济名为入。今谈报体。久在净土教言外也。   言起成者。一起义。二成义。众生在生死。如坐。佛出生死。如起。起者成佛也。二成者成立义。修行果满。圆成道满。名成也。   经言闻有人言等者。安国云。即是释迦过去二万佛时。闻二万佛说。诸子入宅。名闻。有人言。纪国云。于三七日思惟时。闻十方佛时。即是闻有人言也。方便品经言。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云云)。今言闻有人言。即是释迦为护明菩萨时。或菩提树下明闻。向外十方佛言。昔时十六王子时。所教诸子。今却入宅也。   言前长行云等者。问何故前长行言。见是大火。方便品言。我以佛眼观。今此唱言闻有言。何不同耶。   言有二义者。疏答也。一自他影。长行言见。则约自见。偈中言闻。约从他闻。长行自见之时。影取从他闻。偈从他闻影长行自见也。问过未是无。如何言闻。答疏言传说。何妨言过未也。   言亲疏等者。见则亲。闻则疏。此处言闻。显彼处亦闻。彼处言见。显此处亦见。见即唯约自见。闻即从他传闻也。   言眼睹苦生者。佛眼亲见众生有苦。便起悲心。救度名亲。若为他说法。事须待根熟。方与说法。为停留故。却疏也。问阿难闻岂是疏。答闻通亲疏。见唯亲。若尔。传闻即疏。传见岂亲。答设闻他见。如是等事。亦即传闻。即是前人曾闻。可使令此闻。前人曾见。不可使此而令见。故亲疏别也。   言无始已来等者。解三四句经文。经言先因等。问诸子元来在宅。何言入宅。答如龟鱼等。本来在水。亦名入宅。意说集为因。是能入。苦为宅。是所入。生生如此也。   言起分别烦恼者。但是烦恼。皆名分别。别即是游戏之相(则解)。问本来何处去来。今言来入。答有多说。一相国云。诸三根子等。于大通时。发大乘心。后二万佛时。持法华修大乘行。求种智车。娱乐己情。故名游戏。游戏者。即是求牛车。经言。得如是乘。令诸子等。日夜劫数。常得游戏。只缘因此游戏。后即却大乘心。却求人天妙境。故名先因游戏。来入此宅。因者因由之义。二云。约无始时来最初一念来有情时。身中法尔有无漏种子有漏种子。当时初发菩提心时修行。即得无漏种子。为因也。只缘当初一念。背教违理。有漏种子生现行。只此有漏种子。名先因。起惑造业。名游戏。背正违真。名来入此宅也。已后无漏种子。初地门中生起现行。有端现行。不名游戏。游戏者闲行也。三云。彼若修解脱分善。即名为出宅。若更不修。即名为入宅。即是十六王子所发大乘心。名解脱分。如舍利弗。至第六住。退流生死。名名为不修退也。有道士陈后难荷恩云。释迦先成道。却化众生。名来入。众生元来在宅中。何得名来入。答报身先成道。却起化身。名来入。众生修解脱分善。中间却退。名来入(正用此义也)。   言三乘种性等者。有云。三乘种性于十六王子所发大菩提心。名稚。二万佛所修大乘行。善根劣修。遇缘而退。名小放逸。六情即六识。根属有情。即五义中。如根义也。   言悲生喻长者。长行经言。即大惊怖。纪国云。惊入火宅。身业起福。方宜救济。欲陈八苦之言。令无烧害。便绝五烧之痛。问如来有十力四无所畏。如何有惊。答佛见众生有苦。起悲心救济名惊。惊即悲也。即同方便品。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即如来报身上。大圆镜智。击成所作智。起化身。托质摩耶夫人。右胁而诞。名惊入火宅。   言循环者。如来已出生死。却入宅。名循环。成道转法轮。名起救也。   言应时济者。正是众生根熟时。便是如来说法时。即趣波罗奈等。   言五颂喻示大不怖者。长行有四。一思大乘果化。二念大乘因化。三随示大乘行化。四无希取大之化。此颂中不述第三随示大乘行化。唯述第二念大乘因化。第四无希取大化。且第二念大乘因化中。长行分三。初念不能依大教行。经言。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第二若起诽谤。沈萦恶道。经言。诸子幼稚。未有所识等。第三念示众苦。密说大乘。唯述此第三段文。不述初二段文。今且述第三段经也。   经言告喻诸子者。晓喻。非譬喻也。说众患难。此上总句也。   言恶鬼者。外道。经言。处处皆有魑魅[(魅-ㄙ)-未+(网-ㄨ)]魉夜叉恶鬼。食啖人肉。孚乳产生臭蹲踞土埵鬼。其身长大鬼。裸形黑瘦鬼。首如牛头鬼。   言毒虫者。白衣蚖蛇蝮蝎蜈蚣蚰蜒(云云)。   言灾火连绵等者。即是集能招苦。苦后生集。集为苦因。苦为集果。如薪能生火。火复烧薪。宅内能生火。火复烧舍。问如何是密说大乘。答喻上说长者所说宅中种种过患。欲令诸子出宅。名之为密。法中论诸佛欲令众生出三界苦。求菩提涅槃乐。为说种种烦恼生死过患。不形于言。劝交出宅。取牛车。故言密也。远则十六王子二万佛时。直到今生法华经会前。说大般若及无量义经。皆是密说也。   言二皆去声。去声为正也。   言因宅生火等者。依身起烦恼。因有五蕰身。向起惑造业。名为灾火蔓莚。因火坏宅。名众苦。次第相续不绝。由因烦恼令五蕰身成苦无常性等。   言此意显示因成等者。此约惑业能生苦。苦能生惑业。十二支中。无明是惑。行支全有支一分是业。识等生老死支。是苦也。   言因苦生惑者。即是无明行招识等五支。是苦也。因苦向上更生烦恼。即是爱取水润。转成于有。有支后有生老死支。如火坏宅也。缘长者宅。是引火物也。故生死相续不绝也。   言夜叉等者。问疏主前来将夜叉喻邪见。今言恶业者。以彼身三口四意三恶业。因邪见后起。约邻近说。夜叉是恶业。非即恶业。便恶业是夜叉。即是食之既饱。恶心转炽。斗诤之声等。既有邪见烦恼。烦恼即须有恶业。亦同疏言。因势远生。故作是说。亦是种种变名。智者应悉。   言睹其惑相。解经中此苦难处下二句经也。第一解。难(奴干反。平)意处(昌与反。杵)意说睹其惑相。惑相即是烦恼体。早极恶处。所以名此苦难处。早以不可爱乐。况复大火。大火因即是烦恼体也。大火因家所招感果。即是五蕰身。五蕰身上三苦八苦即苦体。苦体不是大火。从大火为之所招感。果从因称。亦得大火之名。全取他名(有财释也)。此苦难处。烦恼因也。况复大火。所招感五蕰身。   言或复等。苦难(奴旦反)处所也。意说睹其惑相体是恶鬼。恶鬼于中居止恶虫鬼体。早是恶相苦难之所不可爱。况此起作用。损害众生。名况复大火。大火即是烦恼作用。第二解唯唤烦恼体。名此苦难处。唤烦恼作用名虫。况损害众生名大火。   言何所差别者。前解因果别。后解体用别。所以疏言。不作此解。如前二释。鬼虫与火俱。是烦恼。有何差别也。   言莫我遑处者。证第一解。处字(杵音)莫由不也。遑由暇也。谓无闲暇可安处也。若去声呼。即处所也。证后解也。   言无悕取大者。长行合云。所以者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至佛之智慧。颂合可知也。   言思方拔济者。长行合云。舍利弗。如彼长者。虽复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殷勤方便等。经言。益我愁恼者。如来悲心义同愁恼。孩子不啼。母即不抱。众生无苦。佛亦不愁。愁即如是悲(云云)。又如儿行千里母心于先。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若病(云云)。四十年前声闻不回心。如来眉头不展。法华会上方欢喜。经云。而自庆言。我今快乐。问如何有愁恼。答只是悲心。唯是众生苦多。如来心悲转浓。于悲心向上。假说愁恼。   言耽等者。妉媅耽(此三丁含反)切。无女傍作者训乐。疏言爰即生乐也。   言无兖反等者。草书必字似无字。应言爱。唐切弥善反。䤄(爱酒)湎([口*蓍]着也)。   经言将为火害者。为由被也。   言三颂正说三乘者。长行喻中分二。初知根。经言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至情必乐着。后正说。正说分三。初总告令取。二别示三车。三正劝出。与此中唯述。正说中三段不述知根也。长行合中亦唯合正说。不合知根。长行合云。经云。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云云)。   言此初也者。总告令取也。问前唱经言。见子在宅设方便。设得何种方便。答但得出宅。与他玩好之具。问玩好之具。色因是何物耶。答长行偈总告许车。经云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至后必忧悔。偈言。告诸子等我有等也。   言陈车在外也者。问长者许与车。今在何处长者。答曰。闭门打车。出门合辙。打得不可向。樻里镇着。只在门外也。长行经言。如此种种羊车鹿车至出来。莹云。只在在三界内。非三界所系。名之为外。为是无漏。名之为外。问二乘智体是有漏。如何出门外。答二解。一二乘智体虽是有漏。向上庄严。具足无漏。亦得名无漏出宅。二者。二乘无学烦恼永尽。即名无漏。无漏人身所有有漏智体。亦得名无漏。出于门外也。   言果出于因等者。意说果在因外。理出教外。此理果体。是无漏不系之法。名外。   言若离三界者。古人以贪爱为三界门。贪爱尽处。名为出门。三车即在三界外。三界门外别有立车处。疏主破云。此理不然。若离三界。无别众生。众生在三界内。若车在三界外。应成无因。问八地菩萨纯无漏。三界不系。应非所说化。答八地全离三界五八有漏。第七间生。犹界系故。疏言。离三界者。即不系属义。非出三界外方离也。犹如王子入狱等。有云。如西方净土等。皆出三界处。岂彼不是施化处也。此只不达之甚。净秽二相非即非离。随根所宜应之不同。若不尔者。何名净土不毁等。而众见烧尽等。有云。因教为门。门者游履无拥义。开合之由。然三乘之果。各经因业。经。   尔时修行因行。名游履七方及三贤十圣之路。进不退名为无拥修行。退失是闭门。证自乘果。即名出门。能诠名等依声显彼之理。于言诠下显现可得。即是无拥游履之义。废诠谈旨。即是闭门。诸法自相言诠不及。名出门外。潞云。有妙净土。出过三界。如何通会。答今谈三车。对于三子。以名施设。化净土中。无净土中。唯有纯一大乘之化。与此不同。不应为例。   言佛住宅外等者。长行有四解。彼云。即化佛住生死。是以劝前入。谈真佛在果。故言速出来。   言说车所从者。问车从何处来。答经言。吾为造作此车。即是所从也。   言涅槃所无为等者。疏主解云。宝所先有。不言作车。是有为故。言作门主。争知牛车造作。便是有为。宝所无为。不言造作。答经上既言。是车车以运动为用。所以知是有为造作也。宝所向上无运动义。知是无为造作也。问羊鹿与牛车。俱是有为。总得名作。作义何别。答牛车从教行生。佛种从缘起故。言作羊鹿。言中施设故。言作一种。是作牛车。名体俱作。羊鹿作名不作体。有此差别也。   言教行生者。正内行行而生种智。若疏远而言。亦通教也。长者本意若云山舍中。但转教车。如赐明珠。赐名非体也。问牛车言作。可尔。如何化城亦言作。答车是修生。故言作。化城是化作。故亦名作。化城羊鹿作名不作体。问涅槃是本有。本有不名作。四智法尔成。亦应非是作。答四智虽本有。生长名造作。涅槃生长无。是故不言作。问牛车宝所岂不是言中施设。答据实总合。是言中施设。牛车经文目言作宝所。经中自不言作也。   言虽并是作者。问牛车有自体生长。言其作。羊鹿体。唐捐。如何亦言作。答疏言虽并等。意言牛车有实体名体。俱言作。羊鹿言施设。但作名非体也。上来三颂。一颂总告许车。同前总告令取。次一颂陈车在外。同前别示三车。后一颂说车所从。同前正劝出与。   言此初也者。长行合云。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至为求牛车。出于火宅。经言。诸子闻说知此诸车者。诸子在火宅内。闻长者门外设三车也。   言即时奔等。长者一边修五停心观。一边修别相念观。一边总相念观。言互相等者。语业精进劝意业。意业精进劝身业。三业争修名奔竞也。   言随其所应者。二乘无学全离烦恼障业报障。到生空地。菩萨人离三障。到二空理地。二乘无学无烦恼故。离烦恼障。无八难身故。离报障。如抵债人一切不受离业障。大乘菩萨智增者。初地离三障。悲增者八地离三障。   言无复生等者。恶果名苦。恶因名难。果即异熟果。因通惑业。总束三障。合名苦难。   言一颂半见已者。与纪音同。   言四衢者。牟云。衢者。开通游履之义。此四衢谛理。是彼正智游履之处。智了达彼。即得开通。   言师子座者。师子无畏义也。   言即是昔者。关难。问父出宅。假说门外立。经言。是时长者在门外立。此中子出。心安故坐。长者坐立。并在何时。答疏言。即是昔等者。糅云。此解立坐二字。意说释迦化相身。初树下得菩提时。其三根声闻等。犹在因中。乐出火宅。即于后时说。欲拟垂济。彼时由知。将行救待于子。所以言立。今时三根既得无学。已出于火。即无行待。所以称坐也。   言得菩提后者。有二说。一得自受用身菩提后。二或前前世成化身菩提。乃至今时初成道。后生由在因。即是声闻前前世在因也。前言立者。即约诸子在因。今此言坐见子在果。   言明诸子昔等。此三乘诸子并出宅了。   言善根难起等者。初发大心。名生育难。造恶即易造善难者。在十六王子时。八万四千岁广说法华经。方发大心。中间遇缘。遂令退屈。四十年示大不希。即名难育。即善根难起。谟意者。望如来本心。虽说二乘。意归一实。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如同等触牛车。齐沾发吉宝。即以四智本有种子未长。名为育难。杂薰未起。名为生难。不尔。云何以智为子。问涌出品云。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而作是言。如是诸善男子。如来安乐。少病少恼。诸众众等。易可化度。无有疲劳。云何今言善根难起。答彼自释言。所以者何。是众生生已来。常受我化。亦于过去诸佛。供养尊重。种诸善根。此诸众生。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除先修习。学少乘者。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准此前将顿悟菩萨性人。言易度。后约不定性人回心。亦名易度。后据灵山会下。此约昔而论。故善根名为难育。   言无明长蔽善根者。有二义名小。一本来大乘善根不生长。名小。二约曾发菩提心。却退多时。名小。此中经意言。愚小无知。而入险宅。同前先因游戏来入此宅。稚小无知欢悟乐着。   言逢缘即生等者。于生老病死位中起烦恼。在家俗人起多诸毒虫等五钝使烦恼。出家外道起魑魅可畏等五利使烦恼。生老病死四位起烦恼。名四面俱起。又云。疏有逢缘字。即心法四缘生。名四面也。   经言是故诸人者。佛菩萨也。   言复告他人等者。此科云。喜极告化。问自家救得子即休。何用告他人。衣里破不变。以示于人。何用告他人。答缘前来闻。有人言。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我所以惊入宅。入宅救子。今既救得子。却报化亲情。经言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云云)。又我昔教汝者。愿佛道(云云)。   言五十三者。上来有四。初半偈偈三界佛有喻。次三十二颂半述五趣危已喻。次十四颂见设权方喻。后六偈依言免难喻。总五十三半颂昔权了。   言前后不同者。准长行科文。初诸子索三。二文但与一。三释成父志四越子本心。颂中第一诸子索三。第二释成父志。第三文但与二。后一行偈越子本心。长行颂文前后不同。   言牒先父许者。问此牒何文。答牒正说。三乘喻中而告之言。总告令取等。二文也。长行喻中诸子索三段文。颂中。疏中分为标释两段也。   言当根学者。解经今正是时惟垂给与。   言言唯等者。唯者上声呼。或可经文应为惟字思也。思愿得之。晋本经云。愿垂给与。   言长者大富者。有为无漏。如库。无为真如。为藏。有为无漏。即报身。尘沙万德也。无为即法身。无为尘沙万德。问长者有多少宝物车。又即金银珍宝造。若十二十三十个。子各与所造宝车。莫长者财物用不足。答疏言。长者大富等。我缘宝物多。所以用珍宝造。给与诸子(上明五句经了)。   言教之修者。解造诸大车。车体即是教之修习。正是造车。即因行车乘。此宝乘等。   言果满者。即是造车便成。是得车。即果中所生得德也。   言总而言之者。牟云。此含两意。如来后得四智圆明。无漏五蕴又全得。故十地菩萨五八有漏成事圆镜。犹未相应妙平二智。七地已前而有间断。五地已前依证真位。即无车体。有车差别。故言总也。   言无漏五蕴者。取种智相应五蕰。非取本智相应五蕴。彼名牛故。良云。前但言种智。智兼取佛身五蕴。是第八识处所故。在菩萨位。即平等妙观察二智。后得为车体。在佛果位。即总四智五蕴。为车体也。   言舍无常色者。牟云。偏约果中智为论。若因行果未得。舍无常色等。虽诸菩萨亦分得车。无漏五蕴非常得故。五八有漏故。长行云。其车高广众宝等。疏解喻佛种智出过三界也。   言若说真如等者。难。车体是有为修生。可名作。宝所是无为凝然。故非作。云何言作者。四句分别。一化非城。如余化事。二有城非化。定性二乘人。三亦化亦城。不定性二乘有余涅槃。四非化非城。大乘涅槃无上。   言化城教设等者。古人问宝所是无为。无为不合作。化城是无为。如何亦言作。答化城设名上。可言其作。若论体无为。亦是非造作。问若约无为体。城所皆非作者。若约名教诠。彼此俱是作。答中路设化城建立。可名作宝所。非施设不化故非作。此对不定性人言化。若对定性。非此所论。不对宝所故。彼不取大故。   言第三段有者。长行文有四。初标有车。二明严饰。严饰有十。三显牛相。四彰傧从。颂中亦有四段。与长行前后不同也。第一严饰中。颂与长行有无不同。其车高广一句经。长行。有颂文无。有无不同也。长行十段。偈文唯九。   言总严者。即前第二严傧也。二栏楯(前第三摄御)。三佩铎(问长行第四)。四交络(长行第七)。五幰盖(即长行第五高覆)。六华璎(前第八垂璎)。   言七杂严者(即长行六文众莹)。八茵蓐者(即长行第九重敷宛莚)。九覆葩者(即同长行第十安枕)。   言茵蓐等者。切蓐鞇车中所坐。车底板重铺也。   言切韵云等者。问何茵蓐二字。皆草下作。答二说。一蓐作草之华文。如绫绢上瑞草文。二或以草为蓐。胎中着草。外以缯裹之。故言茵蓐。或如茵蓐团席之类。人作裀衣身也。   言有作鞇者。以虎皮有华。故作蓐也。此是车所坐有文彩。文彩即虎有华文。   言相连著者。意显是车中所铺设。物与车箱。相连着也。   言三苍者。颉仓。埤苍(脾音)。广仓。   言九覆癿替丹者。长行[纻-丁+死]綖。向上安置丹枕。偈文茵蓐向上着覆癿盖。着喻上说。覆癿遍在。茵蓐向上有之。法中论后得智上方便善巧智。用遍三业。净命向上有也。章敬云。离五邪命。名净命也。净名云。四静虑为床。净命为茵蓐也。欲拟安置丹枕。故须敷设白叠。如世尊置枕必有枕檀也。有善巧方便为白叠。灭尽定为丹枕。灭定必依善巧方便智。故善符经旨也。   言所望别者。意言一向入灭定。非利他行。故须善巧智相。故喻之覆癿。长行与偈。互相影显也。故言不相违也。   言微密等者。二乘无故。名难知。   言三积功者。三大劫修行累行。   言迥过者。出过二乘。名迥过。   言五自性者。自体无漏名澄皎。准理解。初地已去。因行之车摄。问此经虽言造车。而不配法。及简真如。疏依何配。答大集经第十六言。大乘者。以正住四摄为轮。以真净十善为辐。以净功德资粮为谷。以坚固纯志为輨辖钉镊。以诸禅三昧为辕。以四无量心为善调牛。以善知识为御者。以知时非为发动。以无常苦空等为驱䇿。以七觉宝绳为鞦鞅。以端直大悲为万幢。以八圣道为直途。以无碍慧为幰盖等。彼乘既尔。此车亦然。但是有为。非真如也。   言牛相有四德者。长行有七。今颂唯有四。一白牛。二肥壮。三筋力。四端美。余三段色得。行步平正。其疾如风。   言出接宾等者。切云。上曰接。下曰傧。礼歒曰商相。如今女𦕓亲事之时。有傧相等也。若人情呼为傧相。亦可名僮仆。导者引导于人也。   言或作槟者。此是斥义。非此用。   言对长行者。若据长行。标与车最初。明今偈中居最后。前后不同也。   经言乘是宝车等者。问真法已诠。离乎能所。无住无出。以何方便。言乘出等。答大般若四百九十二说。虽观诸法。皆无所有。都不可得。毕竟净。故无乘大乘而出住者。然无所得而为方便乘。于大乘从三界生死中。出过一切智。智住穷未来际。利乐有情。无断无尽。故言乘。是宝车故。无过矣。   言得智觉等者。意言游戏之相源乎动。如智。有生长动义。快乐相隐安和。如灭。理凝寂故。   言或自在有十者。此然十种十地中。六度所感也。一财施故得财。二心由无畏施。感得心无所畏。三寿由持戒。故感长寿。四业由持律仪故。不害他命。由持摄善法戒故。感得未来。常作善业。五生由持饶益有情戒故。于未来世。五能随类受生。六胜解由行忍故。即得胜解随彼。能变大地为金山。七愿由精进故。能发大愿。八神力由定故。起神通力。九法由般若故。得法。法谓教法。十智即本后二智也。此十自在。以后智为体。或智自在。通真俗二境。以二智为体。   言余处者。即是普门品中说也。   言复有四自在者。一相。八地已去能变大地。如金山等。二土。能现清净国土。十八圆满等。三智。九地得四无碍解。名智自在。四业自在。身语意业用自在故也。其四自在据八地已上至十地。不通七地已前。十自在通于十地。不通地前也。   言今皆获得者。此亦得名教也。如明珠也。当定得故。入地分证。差位全得也。   言同前文长行者。牟云。但与前三界佛。有等四种科。问名若据述前喻合二父。即不同前长。合中有五。一处所。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则为一切世间之父。二家主。经言之父。三资产。于诸怖畏。襄恼忧患。至智慧波罗。四老小。大慈大悲。至恒求善事。五宅相。利益一切。而生三界摄故。火宅若据本喻有六。一处所。二家主。三老少。四资产。五宅相。六户牖。长行合五段。不合户牖本喻。经言。譬如长者。有一大宅。今合中唯合处所家主两文也。经言世间之父二字合处所。父字合家主也。   言三颂合五趣危亡者。长行合中有四。一人众甚多。为度众生。二宅字危朽。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三诸方灾起。愚痴暗蔽三毒之火。四合众子游居。教化令得阿耨菩提等。今颂中四段文。是故合作三段。述合众子游居。人众甚多一处述也。长行本喻。经云。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众子游居。即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宅中。长行合中为度众生一句。合人众甚多也。生老病死合宅字危朽。   言一颂合人众甚多者。即经言一切众生。即是多人众也。经言皆是吾子者。即合众子游居也。长行分亲儿乞养儿有五百。即凡夫及无种性人也。亲儿有三十个也。不分亲疏。一切众生皆如来子也。如来等示现一切冤家。如罗睺罗。皆如来子也。故将人众多与众子。一处迷也。   言深着世乐等者。三界总名世乐。问四禅已去乐受全无文。三界中皆名为苦。云何言世乐得通三界。答不是受之乐。此于三界因果向上。耽玩染着。顺于己情。故名世乐。又圣人亲三界。实无有乐。由同于牢狱。有漏皆苦故。凡夫为妄情。今随凡夫妄情。名言施设。有说乐受。   言通三界者。有情随于何地乐著于境名者。世乐非是乐受相应。方名为言。亦有本者。即唯欲界上界不通。今取初解。通三界为正。   言无有慧者。无善意也。不修善行。名先慧心。   言宅宇危朽者。喻云。堂阁朽故。墙壁隤落。至梁栋倾危。合云。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言五蕰俱者。遍五蕰有三界门中论。即欲界具足八苦。色界有坏行。无色唯行苦。二界二字解宅字。遍三界有下二句。解危朽也。   言诸方灾起者。喻匝俱时歘然火起。焚烧舍宅。合云。愚痴暗蔽三毒之火。偈云。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四相也。缘下二句。如是等者。火炽燃不息。古人解言。云如是等生老病死相。即火能烧五蕰宅。疏言。此是生住异灭四相。四相苦遍三界有也。不是火。火是烦恼。与苦别也。苦合是所烧。火是能烧。生老病死是起火处也。   言初三颂合见苦等者。喻云。长者见是大火从四面起。长行合云。见诸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云云)。   言证涅槃故等者。明自出宅。同长行我虽能于所烧之门安隐得出也。如来已离三界烦恼生死喧嚣。证涅槃。名寂然。若众生是有漏。与无漏别。如何世尊与有漏宅为主。答若约涅槃。大智为宅主。若约众生论。大悲是有漏宅主。问前来如来以离三界火宅。后唱何故言宅属于我。答如家属于宅主。宅主不离家。三界属如来。宁言离三界。若然者。佛应不出三界。答报身离三界。界属如来狱官。官人不在狱。如来出三界。不妨三界属如来。官人不在狱。不妨官人管得狱也。   言一颂合示大悕者。长行喻有四。一思大乘果化。舍利弗。是长者作是思惟。我身手有力。当以衣裓。下合云。舍利弗。佛见此已。便作是念。我为众生之父。应拔其苦难。与无量无边佛智慧乐。二念大乘因化。喻云。复更思惟。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诸子幼稚。云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我若但以神力。及知慧力。舍于方便。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三随示大乘行化。喻云。作是念已。如所惟。其告诸子。汝等速出。合中无第三随示大乘行化。四元希取大之化。经言。所以者何。是诸众生未免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为三界火宅所烧。何由能解佛之智慧。今此偈中唯合第四无希取大之化。经云。虽复教诏等一颂。正述于火宅内乐着戏嬉。不肯信受。意显如来自引训不信受也。   言合正说三乘者。本喻有二。初知根。经言。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种种珍玩奇异之物。情必乐着。后正说三乘。经言。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珍。希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长行合中不合知根合。正说有四。初劝猒三界。而作是言。汝等莫得乐住三界火宅。勿贪粗蔽声香味触也。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二劝取三乘等。速出三界。当得三乘。声闻辟支佛佛乘三引己为证。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汝等但当勤精进。如巳来以是方便。诱进众生。四赞乘胜德。复是作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自在无系至快乐。今一颂半。初二段劝猒三界。劝取三。   言依言免难者。喻中有二。初子免灾难。经云。是时诸子闻父所说玩之物。适其愿故。心各勇锐。互相排竞。驱走争出火宅。后父遂心安。经云。是时长者见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无障碍。长行合中。唯合子免灾难。不合父遂心安。经云。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至为求羊车出火宅。今偈中唯合子免灾难也。所以经言。是诸子等一行半。是初一行声闻。次一句缘觉。后一句菩萨。   言心快定者。初果人也。   言余二果者。意道缘觉之人。亦于见道中。证四谛理。心中决定。得三明。六通者。故名二果可知。   言初两偈文等者。长行喻中有四。标与车。明严饰。显牛相。彰傧从。长行合中。唯合标与车明严饰。不合牛相傧从。长行合标与车明严饰中分二。初明车体。   经言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等。娱乐之具。后明车德。经言。皆是一相一种。至能生净妙第一之乐。   言叹乘胜德。涅槃菩提深胜。约涅槃所证深故。最胜清净故。   言不但佛说者。亦得佛赞叹。只缘得所说。可一切众生所应称叹。将语业称叹。身业供养礼拜。意业不说自成也。   言若二乘者。问菩萨人一大阿僧祇劫满。便入初地上牛车。二乘人回心向大。如何地前登牛车。答疏言。若二乘者等。入初初地已去。方得二空无漏种智牛车体。问二乘人回心已后本来生空智在身中。地前一大劫修行等十来生空。便为牛车体否。答二乘生空种智。无来是羊鹿车。不可改羊鹿作牛车。虽然回心。不是牛车体。故不可。问何故前来出一乘体中。能成佛德。皆名一乘。答傍舍来为乘因则得。若亲为体。别不可也。   言乘无漏教者。即是回心已后乘牛车教。名无漏教。约如来本质教说也。即是王解髻中明珠与之也。二乘之人影像教。即是有漏。菩萨所起三业亦尔也。   言及有漏乘者。牟云。二乘回心已去。为求大乘。所修有漏诸功德。皆名大乘也。   言日夜劫数者。解经游戏也。前来经言。先因游戏者。起惑造戏者。无漏车生长功德。名游戏。   言三种意。解与诸菩萨二句经文。但有菩萨声闻。无独觉义。举大小二。以摄中也。   言乘此无漏者。但举至道场。即是所证一乘。能生众生第一之乐。此初解。   言道场者。涅槃菩提。是蕰生无量万亿之处。名道场。菩萨生一切有为涅槃。生一切无法。   言或乘种智者。此第二解。乘种智因。得果中三事涅槃。名为道场。约乘而至果乘也。   言或至佛果者。此第三解。乘彼因理。得果法身。名道场。初地已上理为因。潞云。疏三解何别。答初约理智。次依三事。后唯法性。初一能生功德名道场。后二趣求得处名道场。   言当知诸佛等者。结前鹙子请。鹙子请云。愿为四众。说其因缘。合离疑悔。尔时佛告舍利弗。先不言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说种种譬说种种方便说。必若欲得。更说道理。与前更不别。世尊遂与鹙子说。说了都结归前。意言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今此一偈述前长行结文。以是因缘十方谛求者。真实义。十方世界中真求唯有一大乘。更无余二乘极果。故更无余乘。问疏主会二归一。如何言无三极果。即同古师也。答总有二意。一疑。疏本错为三字。二且顺。古人言。无三极果也。疏言。除说其因方便有三也。   言父子情深者。如世人男女遭枷落狱。父母救得乎善还家。特地叙昔时艰辛之事。汝知否。我大怜汝。叙父子情深也。   经言皆吾子等者。问但言皆是子即得。何须更言我则是父。答若亲子父。不假此言。今约如说。故须双举。佛大欲亲于众生。众生岂能事父。仲尼言。间也亲予犹父。予不得亲犹子也。论语云。颜渊门人欲厚葬之。颜渊处贫。彼门人大欲厚葬也。子曰。不可礼。贫宜不可葬。门人厚葬之。曰回也亲父予犹父也。予不得亲犹子也。意言回也虽欲父事于我。而不得育于彼。岂合门人非礼原葬也。大法鼓经下卷云。佛告伽叶。若人言无此经者。非我弟子。我非彼师。下文亦言。此实我子。实其父。言我虽先说等者。旧云梵语涅槃。此言灭度。肇公云。谓大悲不灭超度四流。故言灭度。经言。但尽生死者。二乘之人但尽得分段生死也。而实不灭者。虽得分段在死尽。得有余涅槃也。问下文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言其变易者。问二乘之人未尽变易生死。如何说尽生死。答疏言其变易等。一者。无别业招故。二者。不障无学入无余故。经中隐而不说。但障大果。并大乘无余涅槃也。   言性为法身者。问上言不得灭度。经何故经言唯佛智慧。答疏言性为等。意言大涅槃中通理智故。   经言若菩萨等者。初一偈能被大乘教。后偈所被根。二偈俱是渐悟也。此是世尊意徒声闻欢喜。安置菩萨名字也。   经言若人小智者。声闻人也。深着等者。或贪欲名惑。全界烦恼名欲。   言所爱内等者。内身即异熟果。三苦所欲外境。即增上果。环苦苦具故。皆名苦谛也。   言初偈说苦等者。只缘小智人深着爱欲。所以为说苦谛是意也。   言不弃世谛者。集谛中或能发业。业能招集谛。断却苦谛。留着此苦谛身修行。修行事须得此苦身。悲增菩萨尚自故意留身。即是不弃也。谛而入真谛也。二云。凡夫观苦谛时。若不知是若。忘计为乐。圣人观苦谛时。若实是彼真实故。便是真谛摄。既达证此理。即是不弃世谛。而入真谛。不可离却世谛。别观真谛。   言得未当有者。所得法初证苦谛下事理如也。昔为凡夫曾得闻。今日得闻。及证谛理。所以观喜。经文倒应言。为此等故说苦谛。佛说苦谛。真实无异。众生心喜。得未曾有。意言佛说苦谛。既实是苦。证说不异。根法相符。   言遗教经言者。日可冷。月则可令热。   经言若众生不知等者。苦谛身也。本即集谛也。众生眼见世间苦身。不知此身从集谛中来。不知苦因是果家之本。不知此贪等是苦身之本。更向上起贪色声香味触也。   言道者因义者。解方便说。道者因义说。烦恼是苦因。说名道也。意言经中道字有二意。一者说彼集谛名道。道者因义故。二者能断。断集谛无漏圣智。名道。道谛也。劝道谛断却集谛。名说道也。疏本多作即体者。错。应言是体即集谛。   经言诸苦所因者。问十二支中无明最初。何言贪欲为本。答起惑造业。虽假无明。苦果生时。要须爱同。故言贪起。欲为本也。   言所依止者。二解。一牟云。苦谛身为所依止。贪欲等烦恼为能依止。由依苦谛身能起惑造业。招感未来生死果无穷。由证得灭。未来生死不续。即是灭尽诸苦也。令贪等集谛烦恼。无所依止。二云。章云。集谛为所依止。苦谛为能依止。由证灭谛。断却贪欲。向上苦果无所依止。   言由道证灭者。前既说第三谛必有能证道也。若依因果次第。灭谛居第四。若依观行次第。即灭谛居第三也。   经言是人于何等一行者。如人被禁。梦见得出。及到天明。还在狱中。是虚妄。又如被杻两手。但放不妨此一手还在狱中。虽然一手得放。余之一手还被系。即经言。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言有作四圣谛者。问灭道二谛可言圣谛。苦集二谛亦何言圣。答二解。一云。圣正也。实知此四谛之法。亦名。圣二者或可圣人所知之四谛。皆名圣谛。若尔。遍计圣亦缘之。应亦名圣谛。答三性摄在四谛之中。亦名为圣。如有漏缘灭道。是苦谛中收。   言如是八谛者。问无作四圣谛。二乘可言不知。有作四圣谛二乘何故亦言不知。答有作四谛。若总相即知。若别行相。分别四谛。各无量相。非二乘所知。境既不尽。亦名不知也。   经言佛说是人者。二乘人也。未实灭度。二乘有余涅槃也。斯人未得等者。未得佛果中三事大涅槃也。我意不欲等者。不欲令取二乘无余依涅槃也。   言不欲令二乘者。约不定性说。若定性者。此中不论。对彼不名为权也。   经言我为法王等者。疏解我识根品。所以能说。王者自在义。四十年前根未熟。于一乘道。随宜说三。四十年后根性熟。即合三乘为一乘。汝等所行。是菩萨道等。   言通识药等者。烦恼障是病。有作四谛是药。所知障是病。无作四谛是药也。世尊一一能说法药能治之。若是二乘不能如此。经言。我此法印至故说者是显义周圆句。利益与世间一处读。若是集法满是句。利益字属上句。世间字下向。   言一乘妙理者。将一乘妙理。印大乘教。令于教上生信心。名法印也。将二空理。印着能诠教。定微妙故。理得印名。即初周云。我以相严身光明照十方无量众所尊。为说实相印也。   言令决定者。解印义。如国家符印决定必行。莫敢违拒。若诠真理。我法必空。更无移改。故名为印也。   经言若有闻者。问前唱既勿妄宣传。莫等闲为人说也。逢着何种性人与说耶。答经言若有闻者等。当是人为说也。   言心生随喜者。解随喜顶受也。随喜。即心生随喜。即心随喜也。顶受者。即通身心二业也。身业恭敬。身顶受。心能专住。心顶受也。又身顶即礼拜。心顶受即生信。   言敬而信之者。敬即解身。信即解心也。   经言若人有能等者。信汝所说见法宝。则为见佛宝。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见僧宝。   言三宝无异者。相云。所诠名曰法身。法身无异。名同体。问如何信法华经。便见同体三宝。答疏言。三宝无异。法华经教下法身理。是觉性。名佛宝。有轨生物解义。名法宝。有和合义。名僧宝。汝所说法教下所诠真理。与佛所证理。若别。信汝所说之时。则为见我。亦名见三宝无异。问何名三宝无异。答现在法华经便有见同体三宝也。   言若别体者。此有真宝住持。今约真实。真实中大小乘别。今论大乘。即以三身佛为佛宝。大乘教等四为法宝。三贤十圣为僧宝。   言见之因故者。问若别体者。佛已入灭。菩萨隐没。如何得见耶。答疏言。见之因故等。由信汝所说法。是佛僧所作师故。所以当来净土之中。见佛闻法见僧。良由今生闻法。为见三宝因。因受果名。亦名见也。   言我等皆欲者。解经。信汝所说也。意者何不言信我言。信汝意言。彼此所说。理无异。我之与汝。并欲令彼闻法华经。众生若不违。我得见同体三宝。何以故。答理无别故。   言谓愚凡夫者。一愚。是定性声闻也。凡夫。是无种性人。二解。以后唱一行。是定性声闻。所以前行却取。愚即凡夫。无种性人。不堪为说也。   言乖本心者。意言二乘之人求自自免苦。若闻二利历劫修行。故乖本心。此唯性有二类。一愚法者智力不及。不愚法者修行力不及。   经言汝舍利弗等者。此二偈不定性声闻也。世尊曰。汝舍利弗。第一聪明。上根之人尚信佛语。然后入解。尚初且信。后方渐入。尚自不同菩萨。自思择入。菩萨自思择入也(已上三句经鹙子自身)。   经言况余声闻者。即中下二根不以信解。岂能顿悟耶。其余声闻亦是中下二根。若先由信佛语故。后方便随顺此经。即是自家智分。若不先从佛边生信。自发意顺此经。即非己智分也。未能悟解。名非己智分也。   言方顺生信者。即信忍可不疑。顺即趣向。由定性不愚法人不好信受。而不能随顺也。   言能思性决择也。意言菩萨能自入解此经。即己智分也。决择是智故。   言庶几者。庶者冀也。几者幸也且也。冀幸于善道也。   言脱其为说者。功忉云。脱者返也。意言不说即顺情。说即违意。即返彼意也。若有七恶人不应与说。即是顺逆道理。若有七恶人而与说者。即名返也。故有如是恶因果相名返。即以应相对名返也。不以顺情。返名顺也。脱字别说者。顺情违己。乃属相宜。   言憍者。论云。何名憍。于自盛事。深生染着。醉慠为性。能障不憍。染依为业。恃族姓崔卢柳郁等。色者容色端政。力者盛壮。聪睿者皆碑覆棋之徒。财富者石崇等。   言二慢者。云何为慢。恃己凌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若少得谓多得。多增上慢也。   言三懈怠者。于善恶品修断事中。懒堕为能障。精进增染为业。   言四我见者。于五取蕰。执我我所。一切见取所依为业也。   言若深猒生者。翻前四恶不堪为说。四恶者。应为说之。一深猒生死。忻求速出世者。此二分翻前憍。憍即爱染生死有漏之法。恃彼族姓色力。不能信解此经。若深猒生死。欣求出世。方信此经。翻前憍。二云。自卑尊人下心爱法此二句。翻前慢。即陵他有情。能不下心求法。不信此经。若自身卑下。尊重于人及有德者。下心求法。方信此经。三云。翘勤不纵逸者。此一句翻前懈怠。懈怠之人不能信受此经。若不懈怠。能信此经四或观无我者。此句配前我见。我见徒不能信此经。观无我者。方能信受。   言下皆准知者。此唱有四恶。翻此四恶。方堪为说。后唱有三恶。翻后三恶。堪亦为说。名下皆准知也。   言识浅者。即世智辨聪者。二深着五欲者。具重烦恼凡夫。三闻不能解者。初二是无种性人。后一是愚法定性。二乘皆不堪为说此经。   经言若人不信一行等者。二解。一云。若不信法华经。断两般种。一世间种。二佛种。二云。断一切世间之佛种。以佛种子。寄在有情身中。是名世间之佛种。此方第二唯断种。不断世间种也。   言灭有漏因等者。章云。一断世间有漏种。二断无漏佛种。世间种有二。一断识等五支种子。二断有漏业。种断有二。一断本有。二断新薰。   言有漏自者。是有漏无漏种。   言由信此经等者。即是有漏世间种。若是识等五支种子。第八识中本来而有。由闻法华经。薰善业种。招感彼识等五支。生人天身。现行依彼。人天闻薰习。资无漏种。渐渐增长。今谤法华经。不肯听受。识等五支种子。向上生人天现行功德总无。名断世间种二者业种。由闻法华经。薰善业种。若欲界身上闻修行薰福业。若色界身上闻经修行薰不动业种。今谤法华经。不肯闻经。人天业种无。由业种前五支种子唯断。用此业种。兼断体也。   言资长无漏法尔者。此断佛种也。若是本有无漏种子。在第八识中。无始时来法尔而有。由闻薰习。次彼识中本有种子功能增长。今不信大乘经。心生谤毁。不肯听闻。本有无漏种子不熏令长。名断佛种。二者。新薰种子由闻薰习。初地门中生起现行。若不闻经。亦无熏习。兼不到初地。此乃新熏种子不薰令生。名断佛种子也。断一切世间种。即有种子断。佛即无漏种子也。   言若自不信毁谤等。法华是一切众生慧眼。今既谤毁不断。便是挑坏人天眼目。   言或断一切世间等者。此唯断佛种。不断人天种。   言世间者。通于五趣。总名世间。今唯取人天身。名世间。胜故偏说。修行人圣。事须人天身中本有新熏无漏种子。名断世间之佛种也。   言损破无漏等者。断灭之义。亦同断善根义也。   言由此经说等者。出旧华严经十三卷云。若有劝发菩萨心。佛种不断故。菩提心即信等五根种子。生长资彼无漏本有种子。入初地。见道门中初一刹那本有种生。以前本有无漏起故。第二刹那已后即有新薰。才生现行。即薰种故。即本新合用义也。问无漏初生起而界地。答显扬云。极戚非恶趣。忻极非上二。唯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故发菩提心。佛种不断也。   言数数者。只令作频。频者数数义也。作颦者拔义。从□者非䠞负。作[((痹-〦+止)-(白-日+田)+日)*页][((病-〦+止)-丙+果)*页]字非也。   言此中应言者。问但将此一偈。入后段中为头。即得何必须段。答疏主意于人于法二种别。前二颂于法有三恶业。若入后偈中。前文即阙语业。故须正之也经言汝当听说此人罪报者。行因必能感果。感果必藉因。生种却尔。许恶因收。多少恶果。故言听说(上于法不信也)。   言一读二诵者。问曰读诵上下句持经何别。答读诵唯在只持。兼通心中持也。   言略说此四等者。问如何空说读诵等者。不说诸余等罪耶。答此中不说谤经人罪。又不说见持经人。打骂系缚罪。只说轻贱持经之人。此人罪报。汝今须听。且举轻罪。重者略而不说。   经言至无数劫者。问不轻品云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以嗔恚。意轻贱我故。二百忆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彼行打骂。千劫受殃。此业既轻。宁言无数。答约悔不悔。论增长不增长说故。彼经言于时四众比丘比丘尼。至夷轻贱。是人为作贱。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大善寂力。闻其所说。皆信伏随顺。即是悔也。彼既悔其打骂。故罪轻也。   言别历三趣受者。三趣。即地狱谤生恶人三也。问何名异熟。答因果性别名异趣。酬田名熟也。总历四趣者。地狱畜生饿鬼人趣也。   言受增上等流等者。于生不障。总名增上。等流有二。一真。二假。一真等流。种子生现。生亲辨自体。名真等流。二假等流。虽因果相似义说。然性各殊。前生储经。今生育聋。自不闻法。名相似等流。问若论从业。所感五趣总合名异熟果。何故疏主偏约三趣说问。别历三趣说。答之中恶人身果。准诸经论。说人趣名等流者。偏约假等流说。疏主意以彼不是真等流故。不说不趣。名等流果。后总历四趣中说有等流者。偏约人趣中真等流说。问天人趣报中必是善招。云何恶人身酬彼储经义。储经义是不善故。答人趣总报是善业招。何妨盲聋等。酬别报不善业。名为异熟。何所相违。总别报中别报异熟也。   言不说饿鬼等者。二十三颂中不说饿鬼。饿鬼多由贪发。堕饿鬼中。不信此经。生贪者少略而不说。以谤经者。多以嗔痴二烦恼发故。事不相当不说也。   言下文亦有者。即下经言。在余恶道。如已舍宅等。是言前第一者。经第一卷。疏即第二卷解。六趣众生六门分别。前已解三门讫。今第六疏。更解三门。化度摄云疏中虽言三。若子细而言。合有四门。一处所。二果相。三寿量作。四义方周。   言捺落迦有三者。一根本。八热地狱。二八寒地狱。此为根本也。八寒则无游增十六。八热则有游增。为眷属地狱。以处所定故根本。二者近边。近根本边。名近边地狱。问十六地狱近根本。名近边。根本还近游增。根本亦合名近处。若如此者。由造业者。先受根本苦。后受近处苦。约前后说。前者根本。后名近边。   言三孤独者。人间有也。谓有情业力所致。处所不定。即一境解乘差共中之不苦也。或有菩萨。现地狱相。令发心故。瑜伽三十云。又诸菩萨以神通力。方便示现捺落迦等诸趣苦报。令诸有情。猒离忻善。方便引令入佛道故。欢喜信乐。生希有心。劝修正行。   言胞者。即胞胎字。今讲者相传(彭教反)切中无此音。此音有二个字。面疮作疱。治皮作鞄。喝(居遏反)哳(卓礼反)呫(卓咸反)郝(曜音)此第三四五皆受罪声。初二后三皆是罪人形色(列名反)。   言此下过三万二千等者。问余三州有大地狱否。答摄云无也。故瑜伽云。大位作是说。又娑瞻部州下有大地狱。亦有边及孤独。北州无大地狱。近边孤独全无。此地面已下过三万二千由旬。至等活地狱。墙头不入墙里。从等活下面四千由旬。至黑绳地狱上面也。   言如是以下者。路云。合言七那落迦也。既有七个地狱。不合言六者。答若据数则有七个。若取两楹相去从黑绳向下数只有六空处。空处相去。从黑绳向下数只有六个空处。空处相去。各二千由旬。   言其八寒地狱。小于热地狱者。此寒地狱不说上下量。但横论阔狭。既不说上下。故知小于热地狱。初寒与等活相对。小于等活。乃至七个相对皆尔。故言皆小。   言有义地狱上下重者。重引瑜伽中第一师不正义。此通前总。是不正义。后人解释。分作两段。安立有义之言。言重叠叠字。相似相重也。略计十二万八千由旬者。初地面平下三万二千。方到等活等。活已下四千由旬许。三万六千至黑绳。黑绳已下有六个中间空处。相去各二千由旬许。一万二千由旬八个地狱量。一一高下十千由旬。复成八万。总而计之。有十二万八千由旬。   言此释不然者。疏主破也。上从平地。下至金轮。但有八万。即剩四万八千。名定不可尔。圣教只说妙高。水下只说有八万由旬。更不说剩。据此所说。深于须弥山。透入金轮。四万八千由旬间。设尔何失。答一者。有透金轮过。决定不可透过。二者。业力所置过亦不妨。且如洪炉𦦨极热之中火鼠等。向上居止。如中阴身。七金山等皆等透。过金轮不可透。业力便之。然必若透金轮。还当由业力。三者尺度大小不同也。虽有此理。疏主且不许。故言定不可尔。定取八万。更不可过。故云不可尔也。   言故有释言者。引瑜伽师第二正义解也。有余七热地狱。余傍相当。无间居中。余六四边围绕。恰似着等活善。余七个地狱似食床头排叠。子细单盖著相似。非上下重叠。   言初寒与等活者。初寒上面。与等活齐。初寒下面二千由旬。有余七寒。七寒亦傍相。当非上下重叠。   言其八地狱者。第二师引文。双证八寒八热。疏言。其八地狱下证八寒也。瑜伽但言。此下三万等证八热。   言此下二千有余寒等。有余寒那落迦。那落迦广阔十千不别说。一一地狱上下十千由旬。虽然不别说。理合上下。与横阔等。问若寒热地狱上下齐等。如何疏皆小于热地狱等。答章云。疏主但随他初师不正义说。   言婆沙二有等者。此是瑜伽中引婆沙中两解。章云。十二卷有三说。一云。无间地狱底者。此地平四万由旬。无间深二万由旬。余有二万由旬。内万九千安余七地狱。余有一千。内五百是自墠。五百是泥。即到地面。二云。无间地狱深二万由旬。余有二万由旬。内一万五千由旬安余七地狱。余有五千由旬。内一千青土。一千黄土。一千白土。次五百白墠。五百是泥。三云。此下过三万二千由旬。至等活上面。见无间在中。余七围绕。皆傍相。当非上下也。此师与大乘分。问疏何言二说。合前二说为第一解。将第三解为第二解。故言有二说。谟云。前解约上下。后解约傍布。婆沙有二说。外方论俱舍。但责俱舍。不责婆沙。又俱舍中有二解。一云。此下过二万由旬。至无间上面。无间深二万由旬。便是底。底去地面四万由旬。故俱舍颂云。此下过二万。无间深广同。二云。此下过二万。至无间底。疏主责云。极为浅近。一见解浅。二处所近(上明根本了)。   言近边者。近彼根本地狱。名近边。即是八热门外。面各四门。俱舍说为十六增也。四门者。章云。面各四围。门唯有一。只是根本地狱。一面只有一门。四门者。面者四面。面各一门。面四相共有四门。名面各四门。唯约根本说。不说近边也。问何名十六游增。答相国云。增者从彼根本地狱。向上增出十六。故名游增也。又说有情从地狱出。重遭此苦。故名增也。与根本地狱受罪挍轻(已上解总名了)。   言谓煻煨等者。解别名也。问十六游增苦。唯约八热。为复兼说八寒。则云。大小二论所陈增相。唯依八热。不说八寒也。十六增。谓煻煨。尸粪。锋剑。烈河。故彼颂云。此下过二万。无间深广同。上七捺落迦。八增皆十六。谓煻煨尸粪。锋刃烈河增。各住彼四方。   言孤独者。不与根本共。故名孤独。前根本近边。唯在地下。此孤独。山间人总有或多。故言孤独。不是唯有一个。名孤独也。如无𦕓女人。十个二十个一处。总名孤独。处谓处所也。   言傍生之类者。劫初时未有人养畜生。畜生本居大海。后时被人驱使。渐渐流向人间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五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六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正法念经等者。纵广亦五百由旬也。意明鬼趣。先谈琰魔王。举胜摄劣。明鬼住处也。问何名琰魔王。答彼梵语。此云静息。善能劝诲。令受罪者嗔心不起。故名静息。亦名饶益。若众生受那落迦苦。不忆宿命。王便教诲。令忆宿命。彼众生了知自所作业。甘受其苦。不生怨恨。脱那落迦身者。利益名饶益王也。问何等众生。生那落迦。不识宿命。答一边地极愚痴人。二极放逸人。三极邪见人。问琰魔王何趣摄。答三释。一唯鬼趣摄。婆沙云。鬼世界王。名曰琰魔。二云。地狱摄。瑜伽十二云。随一有情。由感杂染。增上力故。生捺落迦。作静息王。三慈恩云。此有二种。一大菩萨化作。即地狱趣摄。二实报者。即鬼趣摄。问鬼有几种。答二种。一威德鬼。二无威德鬼。婆沙复说。此洲西南有五百大城。一半是福德受果。如天端严殊胜。余一半饿鬼。形容丑陋。转轮王使巡历至四洲。唯有大福德者。四天王天三十三天有大威德鬼。与诸天守护防逻。问鬼相状云何。答多似人。亦似傍生。问言语如何。答劫初成时。出言皆谛实。后时随处作种种言音。即多不实。后流余处者。如今人中天上总有也。   言人住四洲者。此洲不是洲县之洲。是洲渚之洲也。皆居咸海之灌滩也。谟云。人住四大洲。八中洲。各有人住。身形小短也。四大洲者。谓南瞻部。洲(从树为名)东毗提诃洲(此云胜身。形胜南三洲)。西衢陀尼洲(此云牛货。用牛为货)。北俱卢洲(此云畟方洲形方故)。其瞻部洲形如车箱。东毗提呵形如半月。西瞿陀尼洲其形圆满。北俱卢洲其形四方。南瞻部如车。三边各二千。南边有三半。东毗提呵洲其相如半月。三边如南瞻部。东边三百由旬半。西瞿陀尼洲其相圆满无缺。径二千五百。三面各二千五百。北俱卢洲畟方面各二千等。四面各二千由旬方停。人面亦尔。三洲皆如人面大形也。   言四大王众天等者。俱舍云。坚手及持鬘。恒憍大王众。如次居四级。亦住余七山。第四层级。四天王及诸眷属。共所居住。   言住初金山者。是别聚落所管之处三十三天住妙高山顶。俱舍云。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手所住。中宫名善见。周千瑜缮那。外四苑庄严。杂色地柔软等。   言皆渐次住已上等。欲界空居天。色界天无色天等。   言须弥山顶去下八万等者。忉利天去地八万瑜缮那。上去夜摩天亦八万。夜摩空居天也。夜摩天去地一十六万瑜缮那。上去睹史多天亦一十六万。都史陀去地三十二万。上去化乐天亦三十二万。化乐天去地六十四万。上去他化天亦六十四万。他化天去地一百二十八万由旬。上去梵众天亦一百二十八万。梵众天去地二百五十六万。梵补天五百十二万。大梵王天一千二十四万。少光天二千三十八万。无量光天四千九十六万。极光净天八千一百九十二万。第三禅少净天遍净天无量净。第四禅无云福生广果无烦无热善现。乃至色究竟天。去地四千七十六万九千五百七十六由旬。   言除无云天等者。即第四禅中第一天也。章云。下三禅有第一云为地。众生业力共变以为地也。第四禅无云天已上。自家业感宫殿。随身而来。无彼宝云为地。故名除无云也。下三禅以云为地。无云以上无云为地。故云除无云也。又云。前来寿量至无云减三。上下量不减。恐人疑将谓上下量亦减。故别标指。故言除无云也。又云。缘下三禅有总云为地。无云天中无总云地。恐人乍闻道无云。将谓乘上下量亦无也。故料简云。此无云天中。上下量则不除。唯除却当天。不要总云为地。   言随先入定等者。随戒色界天身。便受无色界果。以彼定属无色界摄。说名无色界身也。无处所者。谓无色身。或有有定果色。名有处所。无业果色。名无处所。处谓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非想处也。问若处所无别处所。如何经言上生非想处。答此言上生者。定最胜故是最后边说名上生也。非身往也。   言如前已说者。指列众中。解修罗有五类。一极弱者在人间山林地下住。即今西方山中有深窟。多是非天窟。故知随在四洲也(上辨处所)。   言多分者。简多分。不简少分。少分亦有热时遇凉风。暂得受乐。此说七热之中受苦。若无间纯苦。谓诸有情类一一共在一处治罚。苦极生。极生一处邪见。邪见一处受苦也。问此中狱率及独乌等为是非情摄。答章敬云。小乘两说。如萨婆多经部等说。非情数摄。问既是非情。如何判作治罚。答有情业力。如成世界风。风虽非情。亦能成世界。若尔如何通彼偈云。心常怀忿毒。好集诸恶业。见他苦欣悦。死作琰魔使者。追爱罪人。领见琰魔王者。实是有情收。若狱率残害于人。非有情摄。然上座部云。此是有情收。若尔敬火烧。答此由业力所隔碍故。业各别故。章云。同前琰魔王使有情摄。二者。但是业力。初是有情。后是非情。问魔王使捉来。四有之中。何有去耶。答有三解。一云。是非四有摄。但是自宗心变作。捉到王所。受彼处心。二者。只是中有身。寻常人不得见。由业力故。见捉将去也。三者。只是本有身去也。谟云。后道理稍长。准药师将死之时。琰魔使者收罪人神识。将到王所。受苦报故。   言饿鬼有情多分者。少分如五岳禹王等。鬼神不受饥渴故。   言人趣等者。如富者追。于皆是苦。   言八热等者。地狱中又分四。一明八热。二明近边。三明孤独。四明八寒。此四中前二唯热。后一唯寒。第三孤独。通寒通热。   言等活者。等活业若尽时。死已不活。业势未尽。死已却结。故名等活。等前还治也。问既闷绝已。六识不行。如何得闻汝可还治。答业力令治。何假闻声。由因中行煞戮等。不依道理。招业报受苦。皆不依寻常也。   言更相残害者。二解。一云有情受罪之时。种种苦具更翻残害。或斫或刺。铜扬铁蛇等。作翻次来。先且粘板打。次卷啖。次驴驹拔橛凤凰翅三角瓦子等。犹如人间𦒱因相似。二云。交此众生。互相残害。如刀兵劫时各自把刀相斫。皆是业增上力。感虚空有声。可还等活。便治也。   言狱率者(辅兵率也)。拼(切无应为并比萌反)有为并绷。斫(丁角反与卓同)馸(陟玉反)。   言种种图等者。舌蛇等是。   言羺者。山似羺羊(奴沟反)。胡羊也。   言两山迫者。问既被迫已。即同非情。如何却重受罪耶。答身虽多段。而命未终。犹如藕丝持令相续。地狱化生。身识顿灭。令既未灭。故知不死。   言号叫苦相者。一烧燃一支一节。二极烧然一半已来。三遍烧燃。由如火聚䥫室。如同胎藏也。遍褁其身。如子处胎而无户牖。博(普各反)弗(初限反)乳肉䥫也。皱(侧右反)褶(涉业反)上说根本也。   言近边者。瑜伽名近边。俱舍游增。此是通名。别名锋刃烈河也。   言皆有四方等者。岸则墙也。俱舍云。此八那落迦。我说甚难越。以热铁为地。周币有铁墙。四面有四门。开闭以铁扉。巧安布分量。各有十六增。多百瑜缮那。满中造恶者。周遍焰交彻。极火恒洞燃。四面一门名四门。非是一面有四门也。   言皆有四园等者。俱舍云。此河如[斩/糸]前三。以园四面各四增。故言十六。此更增刑害。故说为增也。   言尸粪者。谟云。有泥如粪。气息如尸。非以尸骸以之为粪。以彼地狱是化生。无尸骸故。下疏言。天及地狱与识俱没。无泽秽身也。二云。设使有尸有粪亦不妨。此是业力不可难也。   言铦刃者。切云。利锐曰铦也。吒𦍗。   言资胎者。资骨两边厚肉也。谟云。切中无。应作资膂(力举反)。   言捉者(腊音)。   言而刺者(感音)。   言周旋等。应为洄洑也。   言大采绿等者。大采绿豆。即目连。即是文殊师利问大目连经有四卷。广明地狱也。   言卷缩等者。身肉卷缩不见头面。唯一肉块。犹如疮疱。何别。若答数上泡疱。实处名疮也。   言犹疱渎者。渎者烟。即疱溃烟也。   言喝唽沾者。苦声渐重。叫唤不得。唯作此声。   言郝郝者。次更重。犹能开口作此声。   言虎虎凡者。拖重开口不得。但咽喉中声。   言大红莲华者。化度云。如契经说。有一罗汉。得他心通。观见其父命终之后。必入大红莲华地狱。从定出已。不令父知。遂劝忏悔。其父恶业。虽劝不从子。遂于家多种红莲华。或别造作。处处安置。令使见之。愿已此华供养诸佛。令见频间。心生悔愈。未久之间。父即命终。便堕彼地狱。见诸罪人身分冻烈。或一或多。如红莲。不觉口云。以此莲华供十方诸佛。作是语已。应时苦具悉皆停息。于十方界莲华化生。   言其傍生者。如野干提老显等。二者。人家者不得自在。如猫儿提者鼠等。   言由习上品等者。内心要饮食吃饥渴至甚。逢着泉池。欲饮欲吃。彼诸有情以刀杖防护。其实无人防守。皆是自心识变。若又强取。即变成脓。面自不欲得饮食。名外障碍也。   言颈瘿者。喉中肉也。   言名猛焰等者。问此猛焰鬘。与前炬口何别。答前炬口鬼自不能食啖。口生𤏙火。此猛焰鬘自能食啖。还被烧然。是二鬼差别也。   言生熟臭秽者。谟云。食人肚名生臭秽。食人粪臭秽。   言自割身等者。如有一鬼。自将一铛而行。到其山泽中。案置其铛。聚置中燃火。身入其中煮。向下一段得熟。唯顾口在自到食之。此界前生身掌僧食。利养自置吃。今受此果也。   言俱生等者。自生已来。而便贫贱。与生俱故。名曰俱生。有人从生至老。受名等身穷也。   言粗疏者。縠豆面饼果判值[苑/皿]等。   言逼切追者。被官家追捉禁系。受饥饿匮乏苦。   言为他卑下者。被郎主节减衣食。逼切令交匮乏也。   言时节变异等者。寒来无绵衣。热来无葛礼等。   言黑暗等者。谟云。二解。一约事者。如遂五欲人。若至夜分。黑暗而乖乐者。故古诗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二约法者。黑暗即愚痴。于所习善恶业中。有始无终。还生苦故。   言由那落者。问何不于地狱立苦死。答以彼人中立死为苦故。地狱故死为等故。   言无解支节者。依四空居天说。若地居二天。亦解支节苦。如修罗与帝释战。有解支节也。   言五相等者。章云。显宗十三说有二。谓少及大小五衰者。一衣服庄具。绝可爱声。二自身光明。忽然暗昧。三于沐浴水滴着身。四本性嚣驰。今滞一境。五眼本凝寂。今数眴动。此五相现。非定命绝。遇缘胜善。独可转故。大五相现。设遇强胜。亦不能转也。必定死如疏。   言复受陵等者。陵谓欺陵。蔑谓轻蔑。问广大福聚成熟。与广大五欲天子何别。答由修因别故。由持八戒及诸戒功德。感得广大福聚天子。承布施力。感得天果广大五欲天子。   言其下二天者。忉利四天王天也。   言即执四杖者。金银颇胝等。意说人间福薄。故有铜铁余石。天上福德。无铜铁。唯有金银等物。   言若断其首者。首者颈也。若断首及腰即死。若天人被断手足及诸支节。伤身破肉。速还如故。彼之同类竟不慰问。若非天得胜。彼二天即入自宫。如败军将。彼同类不慰问也。   言四种苏陀味者。天中有树。出四食味。名苏陀。即青黄赤白。   言色无色等者。无前六欲天中五衰苦也。   言粗重者。泛论粗重。一切烦恼种子现行及与习气。并名粗重。慈恩论解。舍二粗重。章云违细曰粗。违轻名重。所知障名粗重者。地地别断。此即种及习气。皆名粗重也。又论解。由明与暗定不相应中。文云。然二乘断定障等时。但断粗重。令相随顺。不能断种。此即现行名为粗重。糅云。即上二界中行苦。名粗重也。   言有烦恼等者。令一有宗。是有无之有。一个有字。是三有之有。糅云。意说三有之地。皆有障故。   言瞻部洲等者。此望余三洲。得名不定。初劫之时。人寿无量岁。或减八万。至十岁也。俱舍颂云。北洲定千年。西东半半减。此洲寿不定。后十劫叵量。问北洲定千岁。东西二洲有夭者否。答东西二洲定寿二百五十及五百岁。不说增减。不遮亦有不满二百五十岁。有中夭者。然于增寿。不过五百。故疏云。寿增不定也。南洲人造恶业猛利。遂感寿命极短至等。三更时寿唯十岁。若造善业。厌心猛利。即命长。或能伏烦恼。乃至修行。转凡成圣。多在此洲。   言彼人者。弥勒菩萨当日造论。折彼南洲人。以三十日为一月等。或时寿无量岁。此是瑜伽论文。若准俱舍。唯取成劫。初说无量岁。此南洲有情有三不定。一无量岁。二万岁。三十岁。有此不定也。东西二洲皆有增字。显极增不越二百五十五百岁。着增字意。表有中夭者。唯此北洲无增字。但言定寿千岁。定字表无中夭也。   言谓成增劫者。成劫之初人寿无量。非增劫初也(一明人了)。   言又人间等者。明欲天也。此人间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日一夜。即以此日夜为数。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年。彼天寿命五百岁。人间一百年。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彼天寿命一千岁。人间二百年。夜摩天一日一夜。即以为数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彼天寿命二千岁。人间四百年。兜率陀天一日一夜。即以为数。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彼天寿命四千岁。人间八百年。化乐天一日一夜。即以此为数。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彼天寿命八千岁。人间一千六百。他化天一日一夜。以此为数。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彼天寿命一万六千岁。问持双山已上。日月并无。如何诸天建立昼夜。答有四义。一华开合。二鸟之喧静。三天众寤寐。四身光盛减。若色界中身光常定。不立昼夜。但数劫数。彼寿短长。与身量等。谓若身长。半瑜缮那。寿命半劫也(二明天了)。   言又四天王众天者。明八大地狱也。且四天王天寿命。满足五百岁。是等活地狱一日一夜。彼以四天王天五百岁。为一日一夜。还以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彼等活寿命五百岁。忉利天宫寿命一千岁。为黑绳一日一夜。彼以三十日为月。十二月为年。彼黑绳寿命一千岁。夜摩天宫寿命二千岁。为众合一日一夜。合寿命二千岁。兜率天寿命四千岁。为号叫一日一夜。号叫寿命四千岁。化乐天寿命八千岁。为大号叫寿命八千岁。他化天寿一万六千岁。为烧燃一日一夜。烧燃寿命一万六千岁。极烧燃寿命半中劫。即从八万岁。减至十岁。名半中劫。或从十岁。增至八万。名半中劫。无间寿命一中劫。即一增一减也。又北京手记云。劫者时分义。上明者。方圆高下二十里石。长四十里。天人以六铢衣。三年一拂。拂尽此石。名一少劫。尽四十里石。名一中劫。八十里石名一大劫。   言傍生饿鬼者。料简不定也。有诸少虫。亦生便死。或生一日便死者。或极长一中劫。谓八大龙王。如世尊言。大龙有八。谓难陀等。皆住一劫。能持大地也。鬼以人间一月为一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年。乘此年月。彼寿命五百岁。如尊者耶舍入城乞食。城门外见一少鬼。白尊者曰。若城中见我阿娘。早交出来。儿受饥渴。苦已多时。后见鬼母。语寿者曰。我见此城。七遍成坏。故知命长也。大乘瑜伽云。以鬼畜不定。故不说。小乘云。傍生中劫。饿鬼五百岁。约极处说也。   言又其八寒至近半者。如等活地狱。寿命五百岁。胞地狱寿命二百五十岁。近半者。不是顿减一半。名为近半。与彼半数相邻近故。如初热等活寿五百。初寒只二百三十四十岁也。乃至无间一中劫。是大红莲华地狱。望无间近半中劫。   言近边孤等者。然根本地狱即说寿量长短。近边孤独不说寿量长短。但言不定。   言上说者。问何言五趣不说非天耶。答以彼非天寿量。与三十三天同。又亦非天。天趣所摄。故言五也。   言梵众天(至)六十者。即是一增减为一中劫也(初禅了)。   言少光等者。第二禅第二少光天寿命两个成住坏空。此一百六十个增减劫也。相国问何故此天对初禅。顿超多劫。前来于增减劫上。渐渐加二十个。何故第二禅顿加两个火灾劫。答缘初禅三天有寻有伺。第二禅少光天双出寻伺。故加二劫。二云。业力有胜有劣。感彼寿命短长不同。   言已上诸天者。即无量光天寿命四个火灾劫。极光净天寿命八火灾劫(上二定了)。第三禅少净天寿命十六劫。遍净天寿命三十二劫。无量净天六十四劫(三定了)。第四禅无云天寿命一百二十八劫。减三劫。唯有一百二十五劫也。问无云何故减三劫耶。答一云。为成无想天中五百劫。二云。为成色究竟天一万六千劫。所以下云。减三劫也。若此处不减五百劫及一万六千劫。俱不成。若尔。何不至福生天中减。唯独无云。故知非理。三正义云。初出变异受。即是乐受也。初出第三禅乐受。修第四。禅舍受相应定。由起心爱着第三定乐受。故修第四禅定。不能起上品所起定。既是中下劣心不能全感无云天中寿命。所以减三劫也。摄云。有情唯识各自识变。何得为他减三也。福生天中寿命二百五十劫。广果天中五百。良以别有高台楼阁。分为二天。此小乘说。无烦一千。无热二千。善见四千。善现八千。色究竟一万六千(上色界)。   言空无边等者。明无色界也(上长短了)。   言上来所说等者。辨寿夭也。俱舍偈云。诸处夭中有除北俱卢洲。晖云。诸处者。约总相而说。非约别有情说。亦有中夭者。如天空。一生所系身。及最后身菩萨。信法行人。见道圣人。菩萨轮王母。此等并无中夭者。相云。南洲之人造业猛利。由我锐业随业增减。命有修短。余洲不然也。   言虽一切化生等者。意说劫初三超人鬼畜。多化生故。无有滓秽身。今时人趣多胎生。鬼多分恶业所招。故亦胎卵化生也。义既不定。故言虽也。   言然正法念经者。明数也。唯约八热地狱并十六增说。八个地狱每个四面。四四十六。并根本八个。计一百三十六。不说八寒及孤独也。   言瑜伽论云等者。指处也。说地狱在此洲下。小乘中说。浅深虽不同。亦说在此洲下也。   言若依正法等者。在山北近山下。不是在山底头。此正法念经说不是正义也。若准佛名经中说。铁围山间有地狱者。此是伪经。扬府有一写经理人。于寺中停止。后寺家发遣。懊恼寺家。后到苏洲。伪写地狱。出向佛名经中安置。唯说师僧受罪。后时却寄。将扬府流行。且无来处也。   言瞻部等者。谓劫初及八万岁时。寿量身形皆大。今时人寿短。身形亦少。然随自肘半量。此上依瑜伽。则三肘半定。若依俱舍。三肘半。或四肘也。身长者。劫初时或四肘。劫减身少。或三肘半也。若南洲人三肘半。即东洲七肘。西洲十四肘。北洲二十八肘。若南州人长四肘。东洲人八肘。西洲人中六肘。北洲三十二肘。今依瑜伽三肘半为定。若依余三洲人及南洲人。自肘自肘量。自身亦只是三肘半也。俱舍云。瞻部洲人量。三肘半四肘。东西北洲人。活活增如次。   言四天王(至)四分之一者。依此方笇。一俱卢舍有二里。一里有三百六十步。二里即有七百二十步。步别五释总。有三千六百尺。四天王身形量。四分之一。身即长十。百八十步。计九百尺。   言三十三天(至)一足者。增一足者。添也。即一俱卢舍。是二里分四分。四分之中取一分。一分之中取一半。名一足。一足即是九十步。四百五十尺。   言帝释者。潞云。业力胜故。其三十三天身量。更加一足。即九百上更加四百十尺。通计二百七十步。一千三百五十尺。四天王身合有二足。九百尺。三十三天人有三足。帝释身四足。与三十三天分臣差别。故如一足。通计。帝释身长半俱卢舍。即是一里三百六十步一千八百尺。时分天身量与帝释同。   言渐渐各增一足者。时分天四足。兜率天五足。化乐天六足。他化自在天七足(上明欲天了)。   言梵众天半者。明色界天也。梵众天半瑜缮那。梵辅天一瑜缮那。大梵天王身一瑜缮那半二十四里。少光天二瑜缮那。从梵众天。至少光天。此中四天中半半增。从无量光。至色究竟天。倍倍增。无量光天四瑜缮那。极光净天八瑜缮那。少光天十六。遍净天三十二。无量净天六十四。无云一百二十八。减去三瑜缮那。有一百二十五。福生二百五十。广果天中五百。无烦一千。无热二千。善见四千。善现八千。色究竟一万六千瑜缮那。俱舍云。欲天俱卢舍。色天瑜缮那。劫四增半半。此上增倍倍。唯无云减三。潞府兼配大自在天三万二千由旬。彼是第十地变易菩萨住处。此不取也。且约分段说。   言然论复言等者。问无色形者。何故无色界天共立毛端。乃至佛边侧立。答疏言然论复言等。答此是定力所现。非是业力招。名定果身也。共立毛头许大空地处所。如疏灯光不相障碍也。   言其八大地狱等者。若作若增长。业力形则大也。已作了恶业。名若作。更不曾经惭愧忏悔。名若增长。若再三忏悔了。名不增长业也。   言其寒地狱等者。亦约造业有增不增。遂令身量长短不定也。   言诸非天等者。有说四陪大于须弥山者。化身也。今说天本身。只如三十三天身也。若在须弥山北面冗居者身大。   言若在此洲者。即西国有洲天窟身形便少也。   言此云无间者。瑜伽论说有五无间。一趣报无间。谓人中死地狱生。不究刹那故。二寿量无间。若生彼中。具寿一劫。三身量无间。有一个罪人。充满其中。说多罪人。充满其中。解如一室有多灯光不相障碍。四受极苦无间。于一中劫。无系停息。五极热无间。于一中劫。无凉风系问故。   言命极至此者。问何故具寿一中劫。答疏言命极等。意言无中夭。事须寿尽一中劫。   言般若经中者。证此方劫尽。更生余方。事须寿一中劫尽更生。   言非但唯者。问何故不说堕余七地狱耶。答疏言非但等。   言此虽一业者。问无间之苦。须是生报。经言。展转至无数劫。劫尽更生。即是后报。如何总名生报耶。答疏言此虽一业等。同是谤经业引生。更无余业间隔。总名顺生报也。意说虽隔多生。从初而说无别业间故。如等无间缘。虽经多时。识等不行。中间无隔。即名无间。此亦尔。一谤经业并名生报。若别业摄。即名后报相同。此言三乘通逆者。问三乘逆既无谤。经云。何言堕无间地狱。答三乘通虽无大乘。别逆则有也。   言其萨遮者。证大乘别逆则有一。若本来是故报修。二利俱沾。不令他修。即名破塔坏寺。先铸写得铜金像。面目丑。打破报铸无罪。若恶心打破得罪。盗用者。对面弥取名用。私窃取名盗也。障碍留难者。不许讲说。拟开不交开。名障碍。已讲次停却名留难。有经论文。尽取来不与名。隐蔽不知有。又不将出名覆藏。责役发调者。令输[禾*凡]等。是破僧者。小乘则谤僧者。小乘则谤僧为重。若论五逆。只受一中劫。若谤经乃至无数劫也。   经言从地狱出(至)等野干者。问既从地狱受罪了。事须五支种子灭。然后受畜生身。逆须从五支种子。生现行。受畜生身。此是顺后。何名顺生业。答业若差别。感当果时。有顺生顺后业。业既一脱。更无别业间隔。遮莫五趣受生。种种不同。同是谤经所感。故总名顺生也。偏举从地狱出之。意言证一乘能引多生。不尔。是言从地狱出耶。章敬云。今复一乘能引多生。谤大乘经。异小乘法。不同俱舍论一业引一生。然望所引。应通后报。今此经初受为名。皆名生报也。即是大乘一业多生。一业能圆满也。   丑救反者(秞去呼)。又许救反(嗅音同)。许郁反。畜养贮畜。丑六反。畜积也。   言今从初二者。丑救许救二反也。   言大乘者。一谤经业。能感此异熟根本。感等流故。此云。从初为名。   言此中言者。从地狱出。若狗野干。若作骆驼。贯下意也。   言领音苦骨反。同窟音。   言三苍。解头上有疮无疮。低头秃。无毛名𩑔也。   言切韵白秃者。一切头上有白秃疮。总名𩑔。设尔。赤秃无毛有疮。亦名𩑔。   言或作髻者。五辖反。其形髻瘦(巧判呼也)。合作[肆-聿+(序-予+(比/舌))]字。作[肆-聿+(序-予+(比/舌))]音呼。   言未详者。未见有也。   言𪑖黮。合作[黑*(大/星)]字。   言又他感反者。毯音同。言于槛反。   言作嬲者。嬲字(奴巧反)。扰乱作嫪(挠音同)。   言猲有十果者。总业是一。由谤经故。招十种丑陋果。经云。乃至经卷恭敬。视如佛。由起慢心谤法华经。故作狗也。若于法华。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由起设心谤法华。故作野干身也。   言一𩑔者。法华经是诸经头首。由谤故头秃无毛。顶不严也。   言二瘦者。此经圆满之教。读持之人感得面貌圆满。由谤圆满教故。感得形瘦干枯之貌。相好不圆。若持经人当来成佛。妙色身七处圆满。   言三色黧者。此经是诸乘本故。故喻于白牛白华。是众色之本。持经之人。感得颜色鲜白。由谤经故。障他慧光。其色黧黮。   言四疥癞者。此经是诸经宗媚。万德庄严。持经之人感得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由谤经故。感得疥癞严身也。或谤经故。与佛法为疮疣。与持经为瑕。故身招病。   言五触者。法华经是人天敬奉之经。持经之人感得天诸童子。以为走使。谤经故感得他人持打娆。又自为童子愚愿之一行故。招童子打之。   言六人所者。此经是诸佛护念。诸佛欢喜。持经之人。人所喜见。由谤经故。不敬大乘。感人所恶嫌也。恶音乌故反。恶由增也。论语云。恶紫之夺朱也。   言七常因者。此经是有大觔力。众生法食持。持经之人。色身充足。故无常困。闻者欢喜。佛遣供养。经云。我遣化四众。供养于法师。引导于众生。由谤法食故。令他法味不充。故招常困饥渴也。   言八骨肉者。此经是肥壮多力形体姝好之经。持经之人感得面貌圆满。由谤经故。感得骨肉枯渴。   言九生者。被此经是出二种生死之经。持经之人即往安乐世界。莲华化生。由谤经故。生受楚毒也。   言十死被者。或被瓦石打死。或死尸上被瓦石打。名死被瓦石也。由谤经故。若生若死。皆受苦也。   言一负重者。此经是弃生死重担之经。由谤经故。作骆驼身常负重。此经是一切贤圣所乘之乘。为谤故交伊生骆驼中。或作骆驼。与他乘人为骑。身常负重也。   言杖捶者。由持经故。感得刀杖不加。由谤经故。感得加诸杖捶。   言三念食者。持此经故。感得法喜禅悦食。由谤故但食水草。   言四无知者。无知持经故。智慧光明。如日之照。谤经故唯思饮啖。而无所知。   言馲音等者。洛音同。日行三百里。负千何物。性别水脉。以足括地。即水泉出也。   言骆马色者。白马黑鬃曰骆。   经言来入聚骆者。为饥渴故。   言一疥癞者。持经之人口无疮紧。由语经故。疥癞满身。   言二无一目者。大乘经是一目。小乘经是一目。若大小双谤。两目俱无。今唯谤大乘。故无一目也。此经是众生眼目。持经之人感得其目皆清净。由谤经故无目。   言三打掷者。持经之人感得诸天童子。以为走使。由谤经故。被重子打掷。   言四致死者。若人有病。得闻是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今由谤经故。或复致死。   言一身大者。此经出五道生死之经。由持经故。感法身报身。由嗔心谤经故。受蟒身也。由谤出五道生死之经故。身长五百由旬。一切众苦之所依止。   言二聋者。此经是一切众生耳目之经。持经之人得清净耳根。闻三千世界声。由谤经故感聋也。闻蛇本无耳。如何说聋。答谟云。虽无明显依处。还有耳根也。   言三騃者。此经是智慧之经。持经之人得普贤菩萨加被。忘失句逗。遂皆通利。由谤经故痴騃也。   言四无足者。此经是成佛之因。因者足义。由持经故。感四神足。足踏莲华。谤经之人以腹曳地。婉转而行也。有云。蛇亦有足。奉在腹中。八药取八。堪为术法。   言五少䖝等者。此经是一切众生无漏法食。由谤故被少䖝食也。   言应从踠者。体屈也。谤法华正身行故。感体屈也。唼(所中反)唼[口*(唐-口+(走-土))]此二字。书作摄音。   言一闇钝者。由持经故。感得利根智慧也。由谤经故得诸根暗钝。由持经故六根清净也。诸根者取五色根及依处也。不是信等五根也。   言二矬者。通俗云。侏儒曰矬。若疮作痤。疖也。非此中义。此经是道理最长之经。持经之人感无边身。由起谤故感身短少也。   言三陋者。此经万德庄严。牛车众宝㽵挍。持经之人感得百福相庄严。由谤故丑陋。又此经是无漏教。谤着故害漏也。   言四者。害手名𤼣。法华经是一切众生教手。由谤故𤼣也。   言五躄者。此经是无上菩提之足。由谤故脚躄也。有作癖与僻同病也。   言六盲者。此经是人天眼目。为谤故盲。   言七聋者。谤经不流行。令他人耳不闻法华。故聋也。   言八背伛者。谤正身行。谤他正直舍方便经。故背伛也。   言九人不信者。由持经故信受。今谤故令人邪见。遂感人不信受报也。   言十口臭者。持经之人口中常出青莲华香。身毛孔中常出牛头栴檀香。谤经故遂感口气常臭也。   言十一鬼著者。持经之人鬼神恼乱者。头破作七分。我遣化四众比丘比丘尼及清净信士女。供养于法师。由谤经故。遂感鬼魅所著。恶鬼入其身也。   言十二贫穷者。此经是有为仓无为库富贵之经。谤著者。感贫穷果也。   言十三下贱者。持经之人感得帝释坐处。梵王坐处。亦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由谤故招下贱。   言十四破他者。此经是自在无系。无所依求经。天诸童子。以为给使。由谤故感被人驱使。不自在也。   言十五多病者。此经是南阎浮提病之良药。若闻此经。病即消灭。由谤故多病也。   言十六痟瘦者。由谤他肥壮多力形体殊好之经。故感多病痟瘦也。   言渴病者。经言。渐见湿土泥。决定知近水。由毁谤此教。渴病随生也。   言十七无依者。一乘妙法。大性所归。是一切众生依附之经。由谤故无所依怙也。   言由意为者。问意业谤经。如何言矬陋。是身业所收耶。答疏言由意为导等。   言有二果可知者。金云。由不令他亲近经。故得上果。令他忘失。故得下果。又云。由自不修四亲近行故。故使前人心不化录。二云。纵使前人轻记遂忘。由于前生不令他记忆。或令忘失。故招此果。   言薄福祐有二果者。一治他不差果。二自病无治果。顺方治病者。冷病将热药治。热病将冷药治。名顺治病也。更增他疾者。一则旧病转加名增他疾。二则本来患赤眼。交治总不差。更加腰脚转。名增他疾。或因增疾。而便致死。二自疾无医果。若自有疾。无人救疗。由谤经故。合他人不闻法。与他人为恶知识。自家有病。无人救疗。由谛法药故。设服良药。而复增剧。即病难差也。   尊横罹殃者。若他返唯属国家。若他逆兼通自家中尊长。对面夺名抄劫。私里取名窃盗。如此之人合死不死傍边有。曰他吃杖偿命。望现世论则横。若约前生谤经业招。则合与他受。此解自不作贼。得作贼。名横罹也。二云。被他人抄劫窃盗。亦名横罹。殃殃罚也(前解为正)。由谤经之人行是非理。遂招感虽不返逆。而被殃罚也。   言一偈不见佛者。如斯罪人等。此佛前佛后难。   言一偈不闻法者。上二句如斯罪人。常生难处。处处之中摄五难也。下二句狂聋心乱。永不闻法。配世智辨聪难。此一行偈六难也。潞云。问以世智辨聪心乱者可然。如何配聋。答约不闻法。名聋。聋者盲也。不以耳目为聋盲。以世智者不闻法故。不见理故。庄子云。岂唯形骸。有聋盲者哉。夫丈智亦有之。   经言如恒河沙者。二解。一恒河沙指上劫数。二云。如恒河沙指向下生数。恒河沙中皆有辄聋哑也。答因语不得名辄。亦从胎中生。便有聋哑故。名生辄也。   言诸根不具难者。即诸根不具难。帖前七难成八也。   言总历四趣受增等者。简要问前来受三途。即言受异熟果。此亦同彼。何故即言增上等流。答能感之业而有三种。谓根本加行后起。若从谤经根本业而受果者。即为异热。若从加行后起而受果者。即受增上等流二果。业既有三。感果亦别也。谤经以疑心为加行。以邪见为根本。邪欲为后起。只如出佛身血。是煞佛加行。亦是迟罪能招地狱等流增上果。故所以两处立名也。以佛身不可煞故。不成根本业道。但是加行业道。感相似等流也。问夫言假者如似真。地狱之果望谤经因。如何得名相似义边。名假等流耶。答由谤经故。断于佛种之他沉沦。受三途苦。令身自入地狱。名相似也。前生煞生断他命。令他人命短不长。今世自得短命果报。故名相似。问增上等流二果何别。答前生于法不信。起轻贱憎嫉为因。今生受果时。增益嗔恚为果。果似于因。即是等流果。身常臭处垢秽不净。是增上果也。   言园观者。解经常处地狱等。谤经之人归趣地狱。如游观。从一地狱出入一地狱。如是不断。如游园观。或只在一地狱。嫁转不行。名游园观。   言余恶道者。解如己舍宅。饿鬼道也。人家舍宅属于己身。求抛不得。受饿鬼身。求抛不得。如己舍相似。又有作客即暂时。若向自宗中。即文长也。   言前据者。问前总历中。不信此经。生贪者少。略而不说。何故此中即说。答疏言前据等。意说前来谤经。堕饿鬼少。故不说。今此少分亦有。故开出也。   言喑哑者。问二种何别。答化度云。全不能作声。名喑。若有声舌不能转。名哑。哑由自作得声。喑兼声亦无也。   言骨也者。切云。嗟叹声也。哑音与危同。   言疽音者。疽有内。痈在外。故心不信。如疽。外发言不信。如痈也。持经之人以佛庄严。而自庄严。由谤经故聋盲等庄严也。又持经之人如来以衣覆之。由谤经故。如是等病。以为衣服也。   言深着我见者。即十烦恼中五利使也。   言痴增者。克体不是痴。以增上义。解经深着也。增益嗔恚也。   经言淫欲等者。贪也。由持经之人不为得女人之所惑乱。   言虽有性习者。即姓种性及习种性也。   言别是非者。于世间事上别是非。即是会事也。   言先有学植者。即是世间伎艺书藉也。未必先曾闻法名学植。   言为说法华等者。二解。一云。不求外道。二性求觉悟。不求二乘道。若我于宿世等。   言曾见佛等者。即取善本。释言六处也。   经言常修慈心者。有慈心者。必是精进利根人也。   经言无有异心者。专注一境。名无有异心。异心即是散乱也。故判为定习。   言舍慧知识近善缘者。即是持戒之缘。下安乐行品离十种恶缘。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乾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等。即是离恶缘。后方持戒。故名戒学也。   言质直等者。明忍习也。质直即安受苦忍。亦有质直不能受苦。今论能者。质直之人事有卒。如尾生与女子期。抱梁而死等。   言常愍一切者。耐怨害忍。不简亲来害身死。死亦能忍。   言恭敬等者。问敬佛与谛察法忍。如何相当。答由佛能说法。所以敬佛佛边闻法也。既闻法已。复能忍释。名谛察法忍也。   言二偈半专求者。不断也。问专求谛求二何别。答专求不求小乘。谛求不求外道。又专求约相续。谛求传用心也。   言善戒经说内者。不是学总尽名究竟。且于一本向上解子名究竟。若学大乘未究竟。不许余乘。余乘即小乘。若久修者。一日三时之中。二时学大乘内明。一时学小乘及四明论。四明者。合是五明论。瑜伽二十五云。一内明处。此有二相。一显示正因果。二显示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相。二因明。亦二。一显示摧伏他论胜利相。二显免脱他论胜利相。三声明。亦二相。一显安立义及能成立相。二显语言无胜利相。四医方明。亦有四种相。一显病体。二显病因。三显除已却生。四显断已不生。五工巧明。显各别巧功业用处所成立。种种异相。三十八云。内明者。诸佛语言名内明。所谓因有十种。一随说因。二观待因。三牵引。四摄受。五生趣。六发起。七定异。八同事。九相违。十不相违。束为二。一能生摄初二。二方便摄后八。复说四缘五果。异熟等流增上士用离系。菩萨于是内明所显正因果相。如实了知精勤修习。令处非处智力种姓。渐得清净。渐增长。何名第二相。谓诸有情自所作业。虽复作已。经多百劫。与果功能。终无失坏。亦无不作。或复异作而有异熟。由此修习自乘智力种性。渐得清净。因明相者。谓欲如实了知外道所造因论。是恶言说。为欲降伏他诸异论。为欲于此真实圣教。未得信者。令其净信。已得信者倍令增广。声明者。若诸菩萨于声明者。为令信乐典语众生。于菩萨身。深生敬信。为欲悟入。诂训言五曰文句差别。于一义中。种种品类。殊音而说。医方明者。若诸菩萨求为息众生种种疾病。为饶益一切天众。工巧明者。若诸众生少用功力。多集财宝。为欲饶益诸众生故。为希众生。希有奇相。为以巧智平等。分布供养。摄受无量众生。菩萨于此一切五明。悉修习。以大乘经是明内收故。若学大乘心。究竟遍学余四。若未究竟。恐方废大乘也。唐三藏只翻因明论。不翻四明论。恐废大行也。   言余经者。即是不了义经。及小乘经等。名余经。及显于此一乘谛求之相。二者外道教中亦有经故。大有经等。此方儒书有孝经。道书老子道德经。庄子为南华经。经者常也。百代常行之典。   言志诚感神者。诚由和也。证志字舜治天下三旬。苗人逆命。益背于禹。领兵往伐。经于多日。打伐不得。禹问王曰。阶下志诚感神。是三苗而不归他。帝遂其言。于是广修文德。经七十日。此三苗人。即自归命志诚。和得鬼神也。书云。帝乃诞敷文德。七旬有苗格。格由至也。讨而不伏。不讨自来者。明御之有道也。三苗之国。左洞庭右彭蠡。在荒服之侧者也。此解经中如至心也。   言克念作圣者。尚书云。惟圣因念作狂。虽狂克念作圣。注言。惟圣人无念于善。则为狂人。惟狂人惟能念于善。则为圣人。克由能也。胜也。自代也。此意言上智之人交作下事亦不得。下智之人交作上事亦不得。中容人遇善人教即善。遇恶人教即恶也。   ○信解品第四   言譬喻品后等者。问初周法说。何故前鹙子不以喻领。第二周喻说。何不四大声闻法领。答顺佛意故。世尊法说。鹙子法领。世尊喻说。四大声闻喻领。前佛意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故以喻领。若不如此。与佛相违也。此第一解约无学说言。二云。论解七等者。第二来论宗对。灵山会上有一类见道前声闻凡夫。执自所迷无学果乘。以为究竟。我与如来乘。无别无异。为对治此故。此品来也。   言七譬喻者。第一为颠倒求功德。增上慢人说火宅喻。第二为求声闻解脱。一向增上慢说穷子喻。第三为大乘人执。唯有大乘。说药草喻。四为有定人。说化城喻。第五为无定人。说系宝珠喻。第六为集功德人说解珠喻。第七为不集功德人。说医师喻。   言颠倒求功德等者。人天果报不是功德。妄计为功德。三乘圣果不求人天果报。名为颠倒。回求佛果。方名顺起。非颠倒也。   言第二求声闻解脱人者。闻世尊言教。教我生已尽。不受后有。遂有见道以前有学凡夫。求二乘果。名求声闻解脱。唯求小乘。不求大乘。名一向。若两种总学名两向大乘法。名增上。得己所得陵大乘不修。名慢言我乘与如来乘无别者。摄云。我所求乘名为我乘。以此人者。是有学故。问求二乘者。是不知佛与二乘异耶。答据实。断烦恼解脱生空理而为同也。便计之三人。同坐解脱床。一切总同。其实不同。不同为同。名颠倒也。   言如是颠倒取对治者。问此品是四大声闻。自领解说。此品如何名为对治。答说七喻。皆有二意。一为四大声闻领解。二为傍对灵山会上一类有学凡夫。缘经家正领解文分明。傍对文则不分明。所以天亲论无偏举傍为之人故。   言为对治此说穷子喻也。问此专求解脱相状云何。答二乘无学从正证生空理。后入定观。前所证以心粗故。不见正智及生空如。乃见加行位中惑苦不生。心便变作涅槃想解。所变相分多化城。能变解心计为羊鹿车。此名颠倒。自既颠倒。转向凡夫二乘。说此倒心。二乘凡夫。专意忻求。此声闻解脱也。   言前以无为乘及后乘等者。明二乘人起执所由。无异二乘字。通上有为无为两处转也。糅云。二乘之人。三十年前。闻说三人同坐解脱床。即是前以无为乘无异也。及后乘无异者。即是法华会上闻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即是后乘无异也。十方世界有二有三。即说我与佛有异。十方世界。即无二无三乘。故知无异也。问法华会上何名后乘。答对彼般若会。何不得名后乘也。二云。金城等说。前以无为乘无异者。方便品是最初说。故名为前也。说彼示佛知见。三乘法身本来平等。又第六遮。遮无二乘涅槃。唯有法身。又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故名无为乘无异也。   言后乘无异者。即是第二周中名后乘异。羊鹿二车总不与三乘。诸子同上牛车。既等赐牛车。故知三乘无异也。如来意缘伊有大乘种姓。不肯回心向大来。便说唯一佛乘。无有二乘。此是佛说教意也。鹙子与四大声闻。闻了便悟解。舍却回心向大来也。   言彼便迷执者。摄后不悟意。而便执云。既言三乘而无有异。何假更求大乘。故欲求少将少与大而无异故。   言有为及初乘是异者。摄云。为事运即是佛果菩提。对无为理名为乘。云初业者。即是三乘因行。对后佛果。而得初名。或唯二乘名初乘。对彼大乘。而得初名。依前释。潞云。意言为乘中以求于种智。无为乘中未得法空。三乘因行即是穷子。后之佛果名为长者。问四大声闻解前无为。及后乘是一。何乃说长者。如佛穷子。即是声闻。显乘异耶。此言既知会小入大。而求一乘。何故而说于小。答声闻自叙昔日大性。悔责求小如于穷子。世尊居大如富长者。教化我等。令同取大。解经。经大富长者。则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如来常说我等为子。正是解前乘无异也。   言一除疑者。所断疑迷解。疑者于诸谛理。犹与为性。即五十八云。缘五事生因果作用谛宝实事生故。信则于彼三宝等境。深忍乐欲。心净为性。故名除疑。名信。   言破迷者。即是根本中痴。论云。痴者于诸谛理。迷暗为性。无痴自相。明解为性。无痴正是对治于痴。故说破迷名解。   言于菩提心不喜者。经言不生一念好乐之心。即举乐欲信家之果。出不信相也。便于正觉。亦不能信。信即悟解一乘之道。出不解相也。   言疑悔皆除者。疑除释信。悔除释解。   言信即忍欲等者。举因及果。由信忍可。能令心净。此信为因。方起其欲。欲是信果。信为欲依。据因而说。名为信解。论云。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净心为性。忍者谓胜解。即信因。欲者谓别境中乐欲。即信果。   言印希之妙智者。解谓胜解决定印持。智生已故。有希望。潞云。虽体即信解。然此兼取智之用也。今谓信俱俱智。正解解宗也。能解于智。   言信除不信等者。约能了心智解也。   言心净复知者。非直心生净智。而亦复能解知心净。是信复知是解。即心净解信。复知解解也。   言信即能了之心者。由信故同时能了之心。而得净也。问若尔令心净渐等何别。答此净为相无滥彼失。   言所达之理明者。即一三之道理也。即是智用解之异称。   言解信深浅者。初听之时。且生净信。后方悟解。   言信即顺者。今闻如来所说一三之理。而忍可之。即举信用。以显信也。   言三信显由他等者。约由他自悟解也。   言顺他以心净者。随顺于他一三之言教。而自心得净也。   言解乃显己者。相国云。此比量而知。当来成佛。非是现量智证知也。初地时方能现知当成正觉。故唯识九云。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法界。得诸平等。常生诸佛。大集会中。于多百门。已得自在。自知不久证大菩提。能尽未来。利乐一切。   言于人于法者。潞云。从他人信故。于法生信。由自解故。于法生解。意言于他者。即于法并有信故。自于人于法并有解。今谓他即可知。自于人解。即知自身当来作佛也。又证云。于人者信佛语故。于法者随顺此经故。初人后法。   言四者信解二言者。四约根性位地解也。   言今有双简者。即两重四句中。皆取第三句也。名为双简也。   言随增义等者。问既信与解二不异者。应信与解体亦不殊。答据实言之。于教于理。俱信俱解。但随增义。说各别。解属于教。信属于理。故疏言。解教实权等。问次前所云。于教于理。俱信俱解。今者何故解属于教。信属于理耶。答良若据随增。即解属于教。信属于理。以义通论。俱通教理。   言于理未证者。金云。于理言解。恐滥证解。故不说也。教是名言。即知是教。缘共相名相。名言之比量智。无滥可简。着解无失。   言以义通论者。意言教上双有信解二种。理上唯有信也。意言亦可比解于理。今四大声闻但是比解。而非证解。意在于此也。   言亦信亦解等者。二解。一约所缘教理俱信解。可名持业。何以故。以信是善十一中之一。教解即是慧。即别境中一数。虽同心所。体乃各别。如何得言信即是解。今约能缘。二德解者。谓此四大声闻正起信时。即解心起。解时复信。不同于前所简别者。或信而不解。或解而不信。不名持业。但此四人有能信能解二种之德。名为持业。假者。一身持此二用。名持业。亦如摄论释大乘名。亦乘亦大。名持业。如释菩萨名。亦菩萨亦萨埵。名为菩萨。后解善。   言上根唯一者。金云。舍利弗以练根故名上。   言中根亦一者。目连神通第一。得四禅定。俱解脱故名中也。   言皆属下性者。慧解脱故。然有此说。须捡婆沙。如十大弟子中更无俱解脱者也。   言何乖此理者。何乖此婆沙道理也。或可何乖此四人。为中根之道也。如下自言。意说若唯修小乘行。得声闻果。以约利钝。分为三品者。即舍利弗是上根。目连是中性。所余是下根。今此乃约诸声闻等回心向大者。分为三品。是故舍利弗是上根。四人是中根。余为下根。若作此解。未爽真趣。此经不乖彼婆沙道理也。   言且如悟空善现等者。疏主意。鹙子练根名第一者。且如悟空善现等各有一胜。婆沙何不总使齐能俱为第一。后既各随一义。三品不同。此亦各据一能。四人为中品。而有何失。   言何必齐能者。反质词也。意云。十大弟子皆称第一者。何不齐能。彼既不齐得名第一。此虽三品不齐。何妨四人中性。如彼十人。能虽不齐。而皆称第一。纵使不齐。中性四人何咎也。   言论从破病者。随穷子喻。破执乘一之病也。   经言欢喜踊跃者。三周皆有欢喜。初周言。尔时舍利弗踊跃欢喜。即起合掌。瞻仰尊颜。而白佛言等。第二周即此文。即第三周富楼那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又下云。尔时千二百阿罗汉。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欢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见受记。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经言从佛所闻者。何名所闻。答所属闻。即是授记等事。若所是处所。闻属能闻。于佛处所。而闻此法也。闻佛与舍利弗受因记果曾华光等。此是未曾有法。四十年佛不曾与声闻受记。皆言声闻如败种等。不得成佛。今闻舍利弗得记。所以欢喜。   言叹愿双成者。证云。叹具二命。彰其愿满。故具寿言。含斯二义。若但言慧命。便阙寿义。既不名具寿。若慧命。二义俱含。故名具寿。二皆具足。曰双成叹。斯愿遂故。叹愿故。疏指云。单言慧命。义便阙也。路应云。慧命双。或叹属圣人。圣人以智慧为命。共所叹故。愿属凡夫。凡夫以身恒寿为命。共所愿故。今尊者二命齐有。故言双成。抄云。叹愿甚长。双成未尽。疏意双成不望善现解。意言俗寿圣命。既各差殊。一具寿言。双包二义。即叹及愿故。不言慧命之言。不称身寿之言。故云具寿不言慧命也。言解具寿之因。是双成也。   言以德彰名者。谟言。善现解空第一。解空之智。即属慧。此言慧命。故云德也。问四大声闻中迦叶为长。何故列名最先须菩提。答为下先明般若会中之事。昔兼在彼。作三空门。须菩提解空第一。故先列也。此但明最先。不辨余人次第。不尔。迦叶宁在旃延之后。   言近开喻说者。即前火宅喻也。   言远闻授记者。即譬喻品初授鹙子记也。或闻方便品中。声闻若菩萨。闻我所说法。乃至于一偈。皆成佛无疑。非是闻自授记。以未说故。   言一从座起者。二乘之人一向忻涅槃。猒生死。无利他事如生。从彼发大心。名从座起。   言菩萨戒者。即三聚戒中。摄律仪戒也。非先不持。然彼所持为大菩提故。故作是释。   言作吉祥事者。偏袒右肩。精进之像也。表作吉祥事故。问何不袒左肩。答凡所作事。用右为先故。右者顺也。新翻大般若云。偏覆左肩。不及言右肩。   言覆者。余处亦覆故。是得言偏。   言右膝者。今发大心。如地故。   言五一心等者。昔日曾发大乘心。身中又有二乘种性。不得名一心。今日舍二乘归一乘。更不异缘。名一心也。   言六合掌者。二乘舍权取实心如一手。如来顺彼。如说法华经。如一手合教手。如世间人两个手心相向。故名合掌。   言七曲躬者。表身心皆俯顺。故内心顺佛。外相曲躬。昔日心既未回。外身亦偃蹇。表身心不肯顺佛。故言曲躬。   言八瞻仰者。内心观理。外眼观佛。故言瞻仰。心观外教下理。依此理瞻仰法身。佛教是化身说。闻教之时便是见化佛身。依理观法身。依教观化身佛也。   言九而白佛等者。内心既尔。外相瞻佛发言。信解大乘也。   言居僧之首等者。问昔时何得不悕大乘。答经。我等居僧之首。疏解。望重位隆。腊长年高。座居行首。为五山长者。作南阎浮提僧中上座。不可改却旧事业。舍小学大。老人作事。事须有终始。谟云。隆字国讳。应政崇音呼。   言二年等者。齿年也。屈弱也。修行事须年少时。老迈修道。三种无味。故老时学者。如日暮三光。   言三自谓者。问因何昔时不希大乘。答疏言自谓已得涅槃。正是不希也。苦尽心泰。粗衣粗饭。且过朝夕。阿谁准拟化高官大职。只为当初。闻其少教。依之修行。便得此少乘果。后有依身尽。故自己为足。更不求大也。   言四无所堪等者。疏者踊懒也。不能三大劫修行。故不求大乘。行大乘行。事须是性巧有志之人。我性拙。拙运谋。发二乘心。得二乘果。便不求大乘。名性拙也。   言下明广不希者。问何名初略后广。答略则初住少不希。广则约住大不悕。大则般若会下是也。今领昔时意也。   言初谈往事者。经言悦法既久者。即说八部般若四处十六会。名久。经言。世尊往昔者。四十年前也。说法既久者。说八部时。名说既久也。我时在座等者。良由内心不忻乐也。   言遂作三观者。闻般若经大乘空义。作小乘三空观也。但念空无相无作。无作即无愿也。此三空观。摄四谛十六行相。苦谛有四。一苦。二无常。三空。四无我。集谛下有四。因。集。生。缘。灭谛下有四。灭。净。妙。离。道谛下有四。道。如。行。出。今以三观摄彼十六行者。小乘依四谛作三空观。大乘依三性作三空观。   言其空摄二行者。一由执苦谛为我。及我处处以圣者观苦为无我。为除我见故。观苦为空。除我所见故。今者疏合言之。故言观众生为空。即三解脱门中空观。空观体宽。能摄二行。名观众生空。若苦下空行即狭。唯摄空我所。不能总观众生为空故。问苦无常亦是空。所不观之。答此空无我。与涅槃行相同故。所以观之。问空与无我何别。答谟云。无我即但观我体是无也。空即粗观行我所也。   言观众生为空者。意道不是法空。是我空观也。菩萨即双观生法二空也。   言无相摄灭者。谓灭谛下灭净妙离四行相也。   言无作即是无愿摄所余十行者。为诸圣者。一向猒背趣寂静故。道四无漏。亦弃舍故。况集四行耶。   言所余十行者。集谛四行。集因生缘。道谛四行。谓道如行出。并苦谛下二。谓一苦。二无常也。问不取苦集。于理可然。如何道谛亦不愿求。答小乘但是有为之法。皆不愿求。但是无为即求也。大乘不尔。是有为无漏。亦皆愿求。   言此通有漏无漏等者。料简三慧差别。章敬云。若言空无相无愿。通有漏无漏。通闻思修三慧。若言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通漏无漏。唯修慧。不通闻思。若言空解脱门等。唯无漏。不通有漏。唯修慧。不通闻思。又相国云。此解脱门有五种异。一云。三三昧。通于心境。二云。三空门。唯心非境心为门也。三云。三解脱门。体唯无漏。离障尘杂。方名解脱门。四云。三昧唯属修慧。不通闻思。五云。三观亦通三慧。谓闻思修。今此所释。通三慧也。问疏主争知通三慧耶。答疏主通云。经中不言三昧。但言空无相无作。疏主体经意故。通三慧也。   言余义皆如瑜伽者。疏主有瑜伽略纂也。   言此依声闻(至)不说菩萨者。问此与菩萨三空观何别。答糅云。菩萨三观。即是八行为无相。六行为无愿。二行为空也。此中意说无相摄八。灭道二谛下各四行也。无愿摄六。谓苦谛下二空无我。集谛下四。俱有漏故。此上四谛十六行相。菩萨与小乘不同也。化度云。菩萨三空。依于三性。以为观也。谓以无分别智内证真理。不见一切。当情显现。名为空观。既观一切。皆总为空。于此中都无愿乐。名无愿。唯有真如理。本性常寂。名为无相。观与小乘别也。   言于菩萨法者。总分七类也。潞问三十七菩提分。正是声闻所修行法。如何今言于菩萨法等。答菩萨之行。略有二门。一降伏行。二二利。降伏有二。一降伏声闻。谓三十七品。二降伏外道。谓六神通。二利行中有二。一自利行。净佛国土。二利他行。谓成熟有情行。故今据降伏二乘回心向大。故三十七分名菩萨法。亦无有失也。   言一四念住等者。二别陈名。敬谓此四种自受心法。一观身不净。除净倒。二观受是苦。除乐倒。三观心无常。除常倒。四观法无我。除我倒。观身不净除净倒。知苦谛。观受是苦除乐倒。断集谛。观心无常。除常倒。证灭谛。观法无我。除我倒。修道谛。章敬云。观身不净立身念住。观受是苦立受念住。观心无常立心念住。观法无我立法念住。身受心法是所住四境。念慧两法为能住。住心于此四处之中。名四念住也。问既言念住。何故疏言以慧为体。答身受心法是所观境。慧之一种。是能观智。即慧与念俱起。同缘于境。念先忆持。令其不忘。慧随于境。简释是非。以慧简择力胜故。故慧为许此念邻近于慧。名为念住也。身受心法者。积集名身。领纳名受。集起名心。轨持称法。四种别也。   言二四正断者。如外道者。如外道等亦有修断之事。倒故非正。名为错学乱行不正。然正能慧。是智功能。由精进能助。从助而说。故名精进。于此四中。旧云四正勤。新云四正断。若言正勤约体。若云正断约用也。对法论说。初二缘已生未生所对治法为境。后二缘已生未生能对治法为境。简要云。一已生恶法。修律仪断。行道礼念佛。三业精进。总名律仪。为断已生恶法。修能断律仪。律仪即断。持业释。如断蛇头也。未生恶法。于修断断。恶法未生。更修能断道。遮令不起。向上断字。是未恶法上。是能断之法。如没提塘。下是所断恶法。能断故名断断。问精进能断恶。可许说为断。懈怠是恶法。如何亦名断。答精进能断恶。故说名断。懈怠恶能断。善故亦名断也。能所合说。故名断断。三未生善法修习断。善法未生。事须修习令生。由精进心生起善法。名修习。精进心为能修习。善法为所修习如钻火等。精进心。如次火钻。生得善法。如火生也。修习正喻钻火。四已生善法。修防护断。由精进心。增长善法。令恶不起。名为防护。如数溉灌等。问恶法是懈怠。可许说为断。善法既已生。如何说名断。答恶法是懈怠。善法是精进。断恶亦名断。   言三四神足者。二解。一云。神谓神通。足者定也因也。四禅定为因。感得神通为果。禅定有四。名四神足也。二云。欲勤心观为因。禅定为果。禅定为因。神通为果。神足有四。名四神足。一者欲。对法云。谓由殷重猛利。乐欲为因。方能得定。二者勤。谓常勤精进。无时暂息。方能得定故。三者心。定能持心。心自于定。故得心名。即等持为体。问若尔因果何别。答四神足中。心是前前世所修劣定。令彼种子功能增长。今住得彼胜定。皆因前世劣定为因也。四观者。谓由闻他教法。内自简择。生得闻思。一慧故名观。观即慧也。问神足是一。如何言四。答因有四。故名四也。此即从果名神。从因名四。当体名足。   言四五根者。生长善故。说名为根。信者。于三宝四谛。生忍可故。进者。于诸善法。勇猛造修故。念者。于境善恶。印持不忘故。定者。于诸所缘。专心一境故。慧者。简择是非。可取舍故。信等即根。皆持业释。金云。小乘五根在忍位。修五力。在世第一位修。若大乘宗于𤏙顶二位。建立五根。忍世第一修五力也。问根力何别。答与前五根。体是一。所望别故。生长善法。名根。不可屈伏。名力。种树令生根。令枝叶渐长。名力。   言六七觉支等者。择法得失故。精进者勤修善事故。喜者意中适悦故。念者明记不忘故。定者专注所缘故。舍者远离沉掉故。轻安者调畅身心故。择法至轻安。皆持业也。章敬云。觉者慧也。支者分义。此有二种。一觉即支。所谓择法。二觉之支。即是余支。   言三是别境者。择法觉支念定也。择法是慧。慧能简择为义。在有漏位名慧。在无漏位名智。   言三是善数者。谓勤舍轻安。   言一是遍行者。谓喜其实遍行中无。喜但有受。是喜受故。若小乘别修行相在修道。大乘七觉支别修行相在见道。以七支中喜觉支。顺菩萨心。欢喜地故。问入见道皆有七觉支否。答糅云。若二乘人依未至定。初二禅根本定入见道。说有喜觉支。若声闻超越者。及麟喻及菩萨。皆依第四禅入见。即无喜觉支。唯有六觉支也。论中但言入见而有七觉支。不言入见道要具七觉支。故有六觉支。亦无有失也。   言七八圣道者。化度证云。无漏智在身。名之为圣。闻通涅槃。名之为道。或离八邪。名八正道。章敬云。无漏慧名圣道。支者分义。道此即支。二云。道之支。谓余七法也。谓正见者。观察谛理故。正思惟者。筹量义理故。正语者。离四邪故。正业者。身离三过故。正命者。离五邪命故。正念者。明化所缘故。正定者。摄心不乱故。正精进者。断恶修善故(上列名下出体)。   言语其思惟等者。章敬云。小乘诸论以寻伺为体。今依大乘唯识有两师。因中果位皆以慧为体。佛无寻伺。能发语故。以慧为体。二者后师。以寻伺为体。以彼寻伺通因中无漏。不通果中。体通无漏。得作道支。菩萨于未究竟位。于药病门中。未能遍知。后得智中为他说法。必假寻伺。问思之一法。亦能发语言。何故唯取寻伺。答由正思惟以慧为体。能发语悔。   言示于他善非慧者。余法无此功能故。对法云。思惟者诲示支。如其所证。方便安立。发语言故。问此与正见俱是慧故。有何差别。答正见是分别支也。思惟诲示支。是二差别。又证法发言。二种别故。   言正语正业(至)为体者。正语正业为所发。无嗔无痴为能发。正命为所发。无贪为能发也。无贪痴所发语业名正语。无嗔痴所发身业名正业。若无贪所发意业名正命。   言离五邪命等者。此是智论二十三说。一者。常行乞食。前利养故。诈现异相奇特。二者。为利养故。自说有得。三者。为利养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者。为利养故。高声现威。令人畏敬。五者。为利养故。称说所得。以勤人故。斯活命故。故称无表。问何名为色。答身口七支为所防。现行思为能防。能防是心法。所防是色。将能防就所防。说名无表色。思体不是色。或有说思体不是色。向上有防色发色功能。名色。此上依大乘解。谟云。疏意以无嗔痴。所发身语。即是恶色。恶色不起。起现行思故。取无表色。思为体。有云。思种子为正语等体。非也。此是随心转戒也。不别解脱戒也。   言余如自名者。正念正见等。此依自名。疏中更不解。更不解者。依他自名也。   言三十七种合体有九。化度云。一慧摄九法。谓四念住为四。五根中慧根。五力中慧力。七觉支中择觉支。八圣道中正见及思惟二也。二精进摄八。谓四正断为四。五根中进力。七觉支精进觉支。八圣道中正精进。三定摄于八。即四神足为四。五根中定根。五力中定力。七觉支中定觉支。八圣道中正定。四信摄于二。即信根信力。五念摄于四。即五根中念根。五力中念力。七觉支中念觉支。八圣道中正念。六喜。七舍。八轻安。此三如名。各摄一。九无表色摄三。即八圣中。正语正命三也。其正思惟。唯显扬论不取别境中慧为其体。直取遍行中思为体者。即体有力也。则云。若依前师。因果二位皆以慧为体。但有九法。若依后师。正思惟前中因位。开出寻故。便成十法。即同俱舍论如彼偈云。此十事准十。谓慧勤定信命喜舍轻安。及戒等为体。   言遍行有一者。谓喜。遍行无慧有受。即五中喜受也。   言如无垢称者。彼第二卷五门分别。一释总名。二明位次。三出体性。四明修位。五有漏无漏。今疏有二三两门。略为十类。即是明位次也。合体有九。即是出体门。余三门广如彼疏。   言菩萨所修者。初依小乘配五位者。四念住在解脱分位。四正断在𤏙位。四神足在顶位。五根在忍位。五力在世第一位。八圣道在见道位。七觉支在修道位。若依大乘配五位者。四念住在三贤位。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同小乘。在四善根位。七觉支在见道位。八圣道在修道也。问何故七觉支配见道位。答有二义。一为随数随增次第而说。故在见道。二云。喜觉支顺初地故。问声闻菩萨其数皆同。行相何别。答有五种异。一求果异。二断障异。三二死一死异。四悲智异。五利行异。由此五异也。   言第二游戏神通者。即六神通而现十相八相等。凡夫将车马喜乐。飞鹰走狗等以为游戏。若是诸菩萨。从知足天没。降神母胎。至八相成道。教化众生。乃至涅槃皆是游戏。若凡夫游戏损物命。若诸佛菩萨游戏。利益众生。   言与论所说。谟云。论即摄大乘论。等字等取法喜论。彼般若经中八相解往成熟。   言八相者。一从兜率天没入胎相。二婴儿。三童子。四苦行。五成道。六降魔。七转法轮。八入涅槃。又华严经有十相。与八相有异。二法华论无彼现受生相。及向菩提树相故。   言有异三者。法华论成道了降魔。华严降魔了成道。故有异也。诸抄合十相为八相者。今第三受生与童子为一。又合第六入第七。向菩提树与降魔为一。故有八相也。   言第三净佛国土者。辨云。疏引无垢称经。凡有两重。初净佛土果以化他。即第一卷文。后净土因而利己。即香台品文中。唯说净土因也。   言有十八种因者。若秦朝所译经文。阙第三。初亦不次。随文于出此无垢称经中第一。谓发起无上菩提心者。即是维摩经中第三大乘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大乘众生来生其国。王中感大乘众生。即是果也。由发起无上菩提心为因故。   言纯意乐者。此中第二纯意乐。梵言阿世耶。此云纯意乐。不杂恶法。纯净内修。名纯意乐也。即当维摩经中第一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国中不谄众生。即是兼果以明也。   言善加行者。此中第三善加行。即维摩经中所国也。问何名善加行。答加功而修。名善加行。体唯是慧。有情任持。不舍善行有情。来生其国。   言增上意乐者。此中第四增上意乐。即当维摩经中第二深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此上依章敬分配。与诸抄不同。   言此四各如自名者。依他经中。自名解释也。   言六度合为六等者。从布施为菩萨净土。已下六度合名止息。摄云。由此六法故。能遣六障。名为止息。布施止息悭贪。持戒止息毁禁。忍辱止息懈怠。禅定止息散乱。智慧止息愚痴。金云。即当旧经云。布施摄贫穷。持戒摄毁禁。忍辱摄嗔恚。禅定摄散乱。智慧摄愚痴。故六度能止息六障也。经云。布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一切能舍众生。来生其国。持戒感行十善道满愿众生。来生其国。忍辱感三十二相庄严众生。来生其国。禅定感摄心不散乱众生。来生其国。智慧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正定众生来生其国。此六度名令名止息。   言四无量者。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成就慈悲喜舍众生。来生其国。四摄事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感解脱。所摄众生。来生其国。巧方便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感一切法方便无碍众生。来生其国。菩提分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众生。来生其国也。   言此四合名等者。既除障已处。发起善故。前三发起利他功德。后一三十七菩提分。发起自利功德也。   言凡所修等者。如彼经中自名旧经。云回向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得一切具足功德众生。来生其国。   言说息无暇者。惟受众苦。无暇修善处。所有八无暇。即维摩经说。除八难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三恶八难也。潞云。然由四轮。或复五法。除八无暇者。成实论云。四轮摧八难。一住善处。谓生中国对治五难。三涂。北洲。长寿天。二依善人。谓值佛对治佛前佛后难。三自发正愿。谓正见心对治世智辨聪难。四宿植善根。对治盲聋喑哑难。五恶处难。第六恶时难。第七恶因难。第八恶果难。五法者。一受持戒品。治三恶趣难。二宿种善根。乐行法施。除聋盲喑哑等。三正见信解。除世智辨聪。四亲近善友。除佛前佛后。五生中国。除北洲及长寿天。菩萨常说四轮五法。故能息除八无暇果。名说息无暇也。   言自守戒行者。即维摩经言。自守戒行。不诫彼国。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国土无有犯禁之名。   言十善业道者。即维摩经云。行十善道。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乃至正见众生。来生其国。   言此三名寂静者。由能寂静二种恶故。第二寂心。虽即是初一寂恶果。后一寂业。即是寂因也。安国云。能寂二恶。一者恶果。即八无暇。二者恶因。即恶业。菩萨常说四轮五法。故能息除八无暇果。此名寂静果也。自守戒行。持戒不缺。修行十善行。即行也。此二能除十恶因也。此经一轮摧八难。经云。若有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世智辨聪佛前佛后等。   言彼经香台等者。说有八因。旧云香积品也。无垢称为彼佛土来。菩萨说此世界诸菩萨众净土八因。   言一思种有情者。旧经云。彼菩萨曰。菩萨成熟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维摩诘言。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即饶益众生。而不望报。   言二思代等者。问众生作业。自作自受。菩萨发愿。自身得功德。余人不得。若不得。何要虚愿。若得者。世界菩萨无量无边。一时中不发愿。总合无彼三涂。如何苦乐不等。答由彼众生自力修行。菩萨发愿。愿身资助。若总不修。资助何法。   言三思于等者。旧经云。等心众生兼生谦下。无碍见恶心。常平等同一如故。   言四思于者。旧经云。于诸菩萨新之如佛。   言五信上者。旧经言。所未闻之不疑。   言六于他者。旧经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   言七调伏者。旧经云。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者已过。不诏彼短。   言八恒无等者。旧经云。恒以一心求诸功德。   言此是八法者。结也。   言广如彼净土者。即是法菀及无垢称疏。广引诸教。以明净土因也。   经言所以者何者。释所由也。经家徴缘。何事四十年前闻此四般法。不生喜乐。答缘四十年前。世尊令我等出生死入涅槃。当时若先与我说大乘。我亦不妨领解。只缘先说小乘。用佛言教出三界已。待涅槃故。不希大乘。二云。又为年已朽迈。齿过力屈。学大乘。须是何生。年少自知。时节已过。且守小乘。于大乘法。不生一念好乐之心。亦譬如琴瑟解者弹之。而得其曲。不解弹之。空得其声。大乘智者听之而得其理。愚者听之但得其声。愚者虽听大乘。终不见大乘之理。所以四大声闻。闻大乘。不生好乐也。   言今获得者。有二般。一言教名得。二当得名得也。   言总领初周者。经言。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   言别领喻说者。别领第二周喻说。经云。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   言三庆获善者。经云。深自庆幸等。四十年得小乘。如得瓦砾谓是真金。不知今日得无量珍宝也。   言今亦以喻领佛意者。世尊前来向化道。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今领佛意云。我等今者乐说譬喻。顺佛故称乐说也。   言最初发心者。即十六王子时。最初发心。经言譬若有人。二乘人也。   言退流生死者。修行至十信第六心已前。退入生死直入三涂。如经言。若十二十乃至三十。   言中还见佛者。中途逢二万亿佛。名为中途见佛也。即前文云。曾于二万佛所等。   言不肯修大喻者。即是舍利弗修行。至十住中第六住退也。   言第五化以二乘者。即是鹿野园中四谛法轮。名化以二乘。此前生事。或即今生。   言示大不悕者。即是般若会下。虽蒙佛加被。说大乘空法。而无悕取一餐之意。处门外止宿草庵。自念贫事。   言初之四段同前者。谟云。即同前品初周。如来述成中。初陈往遇也。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等也。且四段同前之中。最初发心中。还见佛同。前闻大乘经。不闻断时说。退流生死。不背修大约众生听闻大乘经。间断时说。若望佛意。退与不退。不肯暂时舍离众生。故经云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等。众生闻经亦了。元来贪欲乐着生死心婉然。不肯专求大乘。便是退流生死。不肯修大也。只如今俗人。入到讲堂闻经。即是最初发心。中还见佛。出却讲堂门。贪嗔宛然。即是退流生死。不肯修大也。故言初之四段同前所说也。   言第五段等者。即是第五化以二乘喻。同方便品。次述今逢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经云。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至常令除喜也。   言第六段者。示大不悕。法华会前。为说般若。即同此间喻中。罗列宝物。出内取与。此间喻中有。方便品即无也。   言今获得中者。方便品我今还欲令汝忆本愿所行道故。为诸赞声闻说大等。即同此间集亲族也。   言幼者弱者。最初十六王子时。初闻大乘。熏得菩提种。至极云弱故。名幼稚也。   言教大心等者。问何名教发大心。尚密说耶。答有云。当初十六王子时。不向他人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但为说大乘名密。又解时十六王子。知却回大。强为他说。审知当尔之时说无益。意徒与今日回心为因。此心唯第十六王子即知。余人不知。故名密说。最初发心。过去尘劫有佛出世。名大通智胜如来。初转小乘法轮。大乘法轮。有一会众生。共佛无缘。共十六王子有缘。大通佛深入禅定。十六子各升法座。为众说法。一一王子教化得六百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其第十六王子是释迦。当时会下度者。即今日三根声闻。当初从凡夫身中。发得菩提心。种子在身中也。譬若有人者。三根声闻也。幼稚者。记国云。习道之位既浅。名幼。慧命之年亦少。名稚。疏意初发心等。解幼义。未广修行一向。解稚义也。都结云。名为幼稚也经云舍父等者。法中论。退却大乘心。喻上说舍却第十六王子。名舍父也。喻上说久住他国。法中论却入生死也。经五十岁者。五道轮回也。   言第二退流等者。后十六王子他方教他所度众生。退却大乘心。名退流生死也。   言对等。既言不堕恶道。如何穷子有退流生死耶。答疏言。彼据上品等。上品正见即慧也。增上之言。意显是加行心。论答意。上品发心即不退。中下品发心即退。穷子当日既退。明知是中下品发心也。问未审三品为是三乘相对立三品。为复是一一乘中有三品耶。答三乘之中各有三品。唯取大乘中三品。若发大乘上品心。则不退也。若发大乘中品心。退入二乘也若发大乘下品心。退入生死。直入三涂中也。二云。发声闻心为下品。发缘觉心为中品。发大乘心为上品也。三云。唯有大乘性者。定性大乘发心即不退。有声闻菩萨性缘觉菩萨性带下。名种性。所以属中下品发心。即退也。今对法成增上品正见。虽经历千生不退者。不过前后二解也。问经历千生。与退流生死。同是生死。有何差别。答千生者。唯约人天二趣说。退流即约驰流五趣说。二云。有是上品发心。虽历千生即不退。有是中下发心。虽历千生即退。有是千生在人天二趣。有是千生出到二乘位。不妨却退也。   言心未坚者。喻上说八岁十岁舍却父。走去向他国。经五十年不归。法中论。二乘身中菩提心种。望法华教下所诠理名父。若专心听教。名亲近于父。若不专心听闻因修即退。名舍父。   言背教违者。章敬云。背善为逃。从恶为逝。于大乘教理不肯勤求。如回避父一种也。入生死去。名逃逝也。   言他国者。生死也。五十岁即是久住义也。久不可乐。不是生长住处。自家屋里自由在。何故他国作客。每事叹难忍。苦不可苦。不可爱乐故。法中论三界无安也。生死逼迫不可住也。胡马思北风。越鸟栖南枝。常忆本乡。是自住处也。生死为他乡。佛法为自国也。   言佛法为自国者。堪久住故。故经云。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又起信论云。返本还反生死之本。还佛法之源。为身中有旧菩提种子故。   言涅槃经中者。会违文也。亦涅槃经约无种性人。佛法为他国。非己分故等。   言以此彼者。以此即此经。以彼即涅槃经。   言此以有性者。此法华经。取有种性及发心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   言彼以无性者。涅槃经以无种性及有种性未发心前生死为自国。佛法为他国。   言前虽以三等者。通外难也。问何故于前火宅喻中。言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据前来经文。即一切世间皆是佛之所有。何故今者国分他自。答疏言。今以他国等。意答前约佛所他境。三界之中非论染净。皆是如来宅。将三界望能化主说。是一火宅也。此就所化之中。望三乘佛法为净。此自国也。望生死为染。名为他国也。若净即以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若染即以佛法为他国。生死为自国(如一境解别)。   言又依凡说者。佛是无漏所变。同能变将所变。次就佛能变无漏心说。总名自国。凡夫有漏识变。将有漏境就能缘心。总名他国。又依所化众生。说有二类人。一凡夫。二圣。望圣人说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望凡夫说生死为自国。佛法为他国(此解胜)。   言依大悲等者。大悲者。只说生死为宅。舍涅槃入生死故。若大智说生死称他国。佛法为自国。猒生死入涅槃也。   言下喻说等者。类例国名。总明一品之中所说国也。   言初及第三者。初即是舍父逃。久住他国。第三即是出入息利。乃遍他国也。第二渐渐游行。遇向本国。第四经历国邑。此二望三乘佛法。名国也。第五人王之国。即是国王大臣刹利居士也。或约喻解。婆罗门刹利居士。喻佛法四众也。   言或十乃至五十者。五道之中。中道所感。识等五支种子。五道各五也。为彼十不善业道有三品。十善业只有二品。且上品十不善业。资地狱五支种子。所资。就能资说有十。只却于所资名言种。与向上说或十。不约能资业种向上说十也。又只此名言种子向上。连持色心分限。便是果义也。中品不善业。资饿鬼五支种子。名二十。下品不善业。资畜生五支种子。名二十。善业只分二品。不分三品。下品善业资人趣五支种子。名四十。上品善业资六欲天及上界五支种子。名五十岁也。或者。不定之词。喻上说穷子向他国。或十或五十岁。法中论。或向地狱里。名或十。向饿鬼里去。名或二十。畜生里者名三十。乃至人中者名四十。天中者名五十岁。或遍历五道。名五十也。   言中还见佛者。即是未退大乘菩提心前。更重见佛。即是到大乘城中。闻大乘法。见化身二万佛也。问前说退流生死。即是退心。如何此中乃言。即是未退大心前。更重见佛。答前言退流者。但约不专求佛。背教行恶。名退流。非是退大心也。意言一回逢佛。发大乘心已。后时还退。退后又逢佛。发大乘心。如是经千万回。发心已还退。此经文约二乘逢诸佛。皆以大乘法化之。未用小乘法化之。此并是二万佛所教化内也。故前云世世以曾从佛受化也。   言一根性者。信等五根也。   言年既长大者。喻上说穷子初走去时。九岁十岁。身岁犹少。在外多时。男儿长大三不归。身岁渐大。少之食穷不归。法中论。当初第十六王子边闻教。熏得大乘有满菩提心种。此新熏种子。日日生长。经历年多故。故名长大也。   言加复穷困者。增也。腊月着葛被。复者熏也。未修福故。名穷。不修慧故。名困。即同初周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等。亦同下周。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其家甚大富具设等。   言驰骋四方者。亦同驰走也。向胎卵湿化之中。起色起力也。名驰骋四方。注经云。生老病死周流代谢也四生之苦逼。   言四规出苦者。求觅出处也。持斋持戒。名求衣食。又正教食正理水故。亦名求也。倦三途而执人天。猒大苦而希少乐。名求食。天子云。吾是饱爪者。焉能系带而不食也。   言渐渐游行者。等闲行也。以不专求佛法。故名渐渐。种性所逼。任运而行。所作不究竟。故名游行也。   言遇向本国者。却向三乘佛法内来。名遇向本国。喻上说穷子无心归。令客作贾力信脚行。忽到本国。法中论。穷子五道轮回生死。且拟向人天往来。免被三涂苦逼。忽遇着三乘教法。如遇向本国也。   言初教发于大心等者。通前。配退流生死中还见佛喻也。   言顺昔所修等者。不是退大乘心了。却发名顺昔所修。昔是只退入生死。本来大乘心不退。更重闻大乘也。名顺本所习也。   经言其父先来等者。问长者走却儿觅否。答儿行千里。父心于先。譬如长者唯有一子(云云)。长者总有一个儿失却。求向家中。坐不安心。莣胝热。况钱物无主。不免就国筑城住也。   言虽先来已等者。问十六王子之教发心。今言求子不得也。答疏言虽等。意言初发心后。却退转背教理。名求不得。中途却失。与不得同。故此二万佛来再教发心。名止城中。城在国中。不于他国。   言求子不得者。十六王子后更拟将大乘教化众生。休心不学。不肯发心。名求子不得。此望退心后说。非总未曾学。名求不得也。经云。若我遇众生。尽教似佛道。众生自退。故名先来求不得也。自不专求。名退。非不与说。望佛说。无有休息也。   言中止一城者。即于生死之中。止大乘城。乍观似唤生死作城。非此义也。生死二字。解中字义也。止者。有说停废。废大乘教城。觅子不得。休说名止。此解非也。此意但是总望佛三乘国。大乘如国中有城也。止者居止也。喻上说长者求子不得。故于他国中。筑城自居。以待于子。法中论即留妙法莲华经。在生死中。理居教。如父在城。意言佛身是大乘妙法教下所诠理。名中止城也。问何处望教。说大乘为城。答此经云。佛自住大乘多宝。答云。况教塔中佛见况理。问准下云昔在本城怀忧推觅。有似佛。于自国中求子。似他国求也。答不然。下文亦于本城求。大乘城中而求于子也。   言将说大乘者。抄云。拟说大乘。令他发大心。名为将说。此解说大乘所以也。今谓不然。前云。常教化汝。即是已说。云何言将说。答今解将者。即将彼所说大乘而为城也。非取余法也。将者取也。如言即将此钱买如是物也。   言自下资财者。问百䖝七鸟。皆为其子。长者既觅子。别处筑城居止。以得于子。莫国念钱物等否。答疏言自下等。嘉祥意。穷子背父。流注生死。贫穷困苦。而见失子。果满成佛。众德圆具。名其家大富。财宝无量也。   言有为仓无为等者。成谷麦等。名仓。成金银等。名库。谷麦种子等有生长义。如四智菩提。从种而生。名仓也。即第八识仓。藏无漏种子报身菩提。名仓也。金银等无生长义。如涅槃无为不生不灭。如库。嘉祥云。养慧命者。如仓。安法身者。如库。圆满义如盈。出用义如溢。又约体名盈。起用如溢。   言博物志者。是晋朝司空张华造。训释文书。   言𣁴者。古人以三舛为斗。三斗为斛。今时一石名一斛。但取古时三斗名斛。为喻也。   经言多有僮仆者。问长者家既大富。资财无量。未审更有多少僮仆乎。力象马车乘。答经言。多有僮仆等。   言驱策等者。解僮仆义也。一百八烦恼。名多有也。   言方便善巧等。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也。臣之于君。戏可赞否。致君于尧舜之上者。皆是智臣之用。国以重臣为宝。臣佐不离于王。依于王。始有臣佐。方便善巧不离后得智。依智方有方便巧妙用。臣佐助王治化。致君与尧舜相似。总由臣佐方便善巧。三无数劫佐助如来。令如来为三界大师。四生慈父。皆由方便善巧也。   言妙愿及力等者。妙愿如吏。十力如民也。吏即少吏。与长者家。计笇钱物。知出知入。民者即是人民。即是长者家客作。大长者稳坐地。使伊和泥[日*((┐@一)/兀)]𧐮输气力也。法中论。妙愿即是四弘誓愿。愿度众生。度了者却舍。名知出。未度者令度。令入佛法中。名知入。犹如典吏行案勾当钱物。有人举钱将去。名知出。有人纳利钱来。名知入。故名吏人知出入也。或佛身上自利功德。名知入。利他功德。名知出。力者如来身上十力。能破天魔。制诸外道。或变大地金山。或毛吞巨海等。   言五通为象等者。世间象马车乘。能运重而致远。如来五通。能运凡而致圣也。象马为人所乘骑。五通是贤圣所乘也。向野马世界去。或天雨四华。地六种振动等。   言五乘为车乘者。般载运众生。亦是一切贤圣玩好游戏之具。长者家车牛无数。古人有千驷也。   言八万四千者。千羊能吃草断草。令人家转富。资人贫穷。八万四千众行。能断恶。资益众生善根也。   言客利丰广者。解经出入息利也。长者家钱财。出亦带利出来。便须有利。名出有利。入亦带利入来。钱财所入之物待善贾。名入有利也。   言真俗谛教者。真俗谛教。如经化本钱也。将此真俗谛。教化众生。名出入息利。教中诠无漏无为功德。名真谛教。教中诠人天有漏果报。名俗谛教。教中说断恶修善离苦。名出有利。真俗谛教中。说修善人乐。名入有利。   言入佛法等者。众生发心入佛法中。名入利。为他说法。令他出生死。故名出利。取说法为利也。   言或三乘教等者。三乘教如财。佛是财主。三乘圣如商人。佛于净土中。说三性三无性六度教法。如坐铺财主。菩萨在会听法。如商人铺货物。从净土出。入秽土中。向三界野市人天二趣行愿卖货物。如观音菩萨现十九类身。说法教化众生。名卖货物。出亦有利。入亦有利。如人借本经。化得利停分。三乘圣众亦尔。又入学佛法。名利外他众生。名出利。菩萨说法之时。得一分自利功德。名入利也。问人天教入生死。如何名利。答胜三涂名利。持五八戒为因。得人天身。依此身后。入圣位前。经云。得免火难。全其躯命。非为虚妄。何以故。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长者财物未有。无利虚行。如来五乘法门未有。不成利他功德也。如薄俱罗持不煞戒。遇后母煞之。经五不死。此名法利也。又持不食一日。得五百日余粮。此名利也。若说二乘法。众生闻者。得二乘果。早得三倍五倍利。又释迦如来灵山会上。说法华经如坐铺财主贾客如文殊菩萨闻法华经如铺货物往来海教化。如行卖商人。教化龙女成佛。又海会从众。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似嬴千倍万倍。若逢着无种性众生。不肯发心。谤佛谤经。堕大地狱。此名经犯折钱路。老败乔麦。本里断三百。   言被生死等者。问佛出唯在欲界人天。云何言教被生死。答身虽不遍故。如王居镐(浩音)。思冷远荒。身不动摇。法同沙界。章敬云。有佛世界。名自国。无佛世界。名他国。亦云。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问北洲三涂。佛法不到。如何名遍。答总望三乘圣。亦得名遍。如观音等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也。   言三乘圣众者。如世财主。处处经营。十地三乘。分头教化。   言商估价客者。行卖曰商。坐卖曰估。大化身佛如贾。大乐说等如商。   言宣尼等者。王莽亦号名文宣王。父母祀尼丘山。得此子。身鲁国为司寇郎。如今补贱官。按论语子罕篇云。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犊而藏诸。待善价而沽之经云。马曰。韫藏樻犊也。谓藏樻中沽卖也。得善价宁肯炫卖之也。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也。马曰。沽之哉。不炫卖之词。我居之待价也。此中意言。子贡以宣尼有圣人之德。至于是[邱-丘+王]必闻。其故何。不炫卖其智用。而自藏其德。故彼斯况。以探其志。马仲尼方我。但而待价证贾义。下言固物以待民也。不就后自炫卖也。法中意三乘之法。如玉。根生不说。如藏诸于樻。根熟堪闻。如善价。处处宣扬。如沽之哉。   言公户者。字书中无此字。作古。唯尔雅音义中有此贾字。故引来也。   言市税者。叙也。此中估与贾字同。估即牙即知物贵贱名估也。   言周礼九职者。九事之中。即当第六大府乡。知市。司祥。斗商。贝佐也。何名九职。一曰晨生九谷黍稷秫稻麻大豆麦等。二周国疏草木。三虞衡采山之材。四薮扻养蓄鸟狩。五百上傍化八材。六卖贾集通货贿(上中)。七嫔妇化治丝枲。八臣妾聚敛蔬材。九间民无常识转移报事。   言白虎通者。汉高祖置殿。名白虎殿。天下有难文义。扬雄于此殿中通释。故此殿名白虎通。   言商之言商商量者。何处物财财。于彼货卖。名聚也。   言贾者。固守于物。以待人来。即是坐卖也。   言贾亦通语者。意言行卖亦名贾。坐卖亦名贾。故言通语也。   言荀莹之在楚者。荀莹者。晋大夫也。晋国与楚国。相似更强弱。书云。晋楚常举兵相伐。荀莹晋兵。与楚交战。被楚活舍。将去不损。囚在彼处。彼郑国有商人。入楚国经纪去。郑与楚和好。去来无滞。暗里欲得送荀莹。蹄本国来设计。拟欲向褚中以出之。此总有三解。一云。褚贮义。欲拟将荀莹向衣笼中。成而出之。故名褚中。二云。褚字平呼。褓木车中藏载而出之。三云。商人姓褚。名中。以出之。设计未成中间。晋国自将金帛赎来。意道郑固商人。既向楚固败。卖得将知贾字。亦通行卖也。   言阳翟者。是县名。洛州东二百里也。此两重意。证非唯坐卖。亦通行也。   言内道(至)总句者。问何名总句。答此间意游诸聚落与经历国邑。体是一般。故言总句。若约别。宽狭有异故别开邑也。   言所有说法等者。别标国邑体也。   言此中意说者。内道即三乘佛法。对外道教。得内道之名。此是三乘修行人居止处。名聚落体也。   言以求出要者。正解游字。游者游履义。喻上说穷子向自家国里。巡历州郡。客作卖力。名游诸聚落。法中论。穷子向内道三乘佛法之中。听经受戒。名游聚落。   言前文已说等者。破古师。以外道法。配聚落也。   言或听说法等者。且初总时说法神通。配国邑。喻上穷子走去为衣食故。经历国邑。前来向他国里经历。如似向出蕃回鹘国中。经历州郡也。行来行去。渐渐到自家国中。经历州郡相似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到自家国里经历州郡。本来无心归舍。法中论十六王子。二万佛时。与说大乘。退流生死。生死苦逼切。求觅出要。还逢三乘佛法。简择不得。或时受戒。或时设不食。或时礼佛。名经历国邑。此初解。总将说法神通。恐国邑不分。国邑别也。说法浅深者。二乘说法浅。大乘说法深。菩萨神通胜。二乘神通劣。名经历国邑。   言国宽喻等者。穷子听法之时。名经历国邑。问此间穷子未退大乘心。如何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闻小乘教耶。答不妨穷子亦听小乘教。亦观声闻缘觉神通。但是不肯舍大学小。如法师向律讲下坐。不肯学小乘。   言识众生以否臧者。解至父城也。喻上说穷子无心归舍。自家国里东西南北。客作卖力。以求衣食不觉逢着父所住之城。法中论穷子无心。故听大乘。由善根力。逢着佛法。三乘五乘教。简别不得。任力听闻。忽听着大乘教。名到其父所止之城。否臧者。否由从也。恶也。臧由善也。识三乘之中。逢着二乘人。说二乘法。逢着大乘人。说大乘法。名臧。盛由善也。忽然闻着中道大乘教。名到父舍。上有三解。一听说法之浅深。解游诸聚落。二观神通之胜劣。解经历国邑。三识众圣以否臧。解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言依后解等者。解城与舍别。问城与舍何别。答疏言依后解等。指向后遇到父舍。住立门侧。彼处解名依后解。此间当唱。疏言幸逢佛法。初听大乘。但得名城。不得言舍。向下约久修之人。名到父舍。又总相大乘名城。中道大乘。如舍。问此间何故唤大乘教名城。答佛自住大乘也。路府约此当唱之中。质后解不得。便言疏剩四句者。非也。   经言父每念子等者。释迦如来也。与子离别。三根声闻也。五十余年者。驰流五道也。修罗名余年。未曾向人等者。问病欲得杖揭如何不说向人。答衣里破不返似人也。挽耳不离颊。不曾向东家西舍。亲清说着。我儿走不归多时。法中论。四十年不省。曾向十方诸佛大菩萨人天大众。说三根声闻。我曾十六王子时教化。此名未曾向人说如此事。心怀惆怅。求语不得。世尊当日。为十六王子时。八万四千劫说法华经。教化退去。当时忍耐八万六千劫。教化浓厚。即合不退也。当日怕他退去。不敢多说。又恨声闻不早发大乘心。恨不早归舍来。男儿三不归。日后一日。所以经五十余年也。   言不彰于言者。谟云。彰为彰段。心中念事。事即无戒。口若发言。言成行段。故不戒言。解心怀悔恨也。   经言自念老朽等者。一长者自念年侵蒲柳。发带二毛。向天远。向地近。头上锹鑺鸣。男女多时不归。欲得眼见二缘。财物极多。无人委付。恐散失却去。不是一朝半日枚拾。活计四十五年。积集得钱物。为男为女今日欲拟分付。男女合万代。子孙相承。不绝继嗣也。是以殷勤每忆其子。法中论。或一句枚大(云云)。又观三千大千世界。未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又普为久等者。即是成道多年。名为老朽。若受用身。成道已来尘劫。名为老朽。设使化身。法华会上望成道四十年。名老也。或前前世起化身。亦名成道日久名老也。   言虽有菩萨等者。问佛言一切众生皆是吾子。云何言无有子息。答疏言虽等。意言虽众生无量。未与声闻授记。故言无子。   言或子少者。问如来既有菩萨之子。云何言无子。答疏言或子少等。如来三大劫来修行。所得佛法。恐涅槃□□无人委付。故忆声闻子也。   言念已乐者。问长者钱财不少。且自活得。何要觅子。答经言。复作是念。我若得子。自来总抛钱物。遇与死亦服今。若也儿不到来没死。亦不意分也。   言见父后明却走者。前来游诸聚落。经历国邑。彼处早到自家国里。只向自家国里。本来无心归舍。缘求衣食。客作卖力。行来行去。到父舍。多时不归。宅舍总不识。法中论。本来无心听大乘。被种姓所排者边闻经。那边受戒者边闻小乘。那边闻大乘。不觉听着中道大乘教。名遇到父舍。   言身心精进者。下云。身心清净。以求出要。即同喻中云。共相推排。竞共驰走也。   言非是本心(至)到父舍者。问初言国。次云城。后云舍有何差别。答犹根性悟一乘。理有近远故。所化众生善有三品也。若下品善根闻教。去一乘理远。如国。若中品善根闻教。去一乘理次近。喻到城。若上品善根闻教。去一乘理最近。如到父舍。上说国中有城。城中有舍。法中论总望三乘佛法。如国。于中总相大乘。如城。城中更有了义中道大乘。如父舍。   言近生远熟者。潞府。生者生涩也。最初为凡夫时。发大乘心。六十劫修行。渐渐成熟。去凡夫位远。名为远熟也。邻近释迦前生劫生涩。逢缘中退入二乘。名曰近生。二云望后。谓鹙子今始入声闻等。名近生。回心经三大劫。方得成佛。名远熟。   言大乘教行者。一句标。亦是解门名也。   言能诠于理能证于果。二句释也。   言名之为门者。结名也。   言彼时未能等者。意说声闻之人虽少行大行。亦信大乘。不能普行。全信大乘。即名住门侧。勘尺问已在侧边立也。   言时未全等者。若能普行大行。普信大乘。即得入门正立也。立者将行之貌。当拟广听广行一乘之行。故住立门侧也。   言行时安等者。于大乘中。行时安处。名住也。   言又小机未会等者。金云。初学大乘名小。非小乘名小也。彼时未求小乘也。此是初小之义。大乘根未生长。故名小机。未会大乘。不名入门。示微信习。故门侧也。   经言遥见等者。三解。一云。为在二乘位中。根性未熟。名为遥见。若回心向大。即名亲见。二云。此是地前遍行真如理性远。故名遥见。有云。若到初地。证真如理。与佛身中理不别。名亲。此解不然。初地理是因中理。与佛果位中理。因果位别故。但名近见。不名亲见也。今是地前对近。得名遥见也。设二乘人与化身佛一处。亦名遥。因果别故。不名亲见。三云。此是资粮位。望加行位大化身。亦名遥见。若至初地已去。见他受用报身。名近见。   言由去大乘等者。是初地故。名遥见也。   言佛以四无畏等者。意取无畏义。解师子。不将四无畏解床也。若以四无畏为床。违他圣教也。今以四静为床也。   言宝机以承等者。形段似切。机向下安之。向上着褥子。承畏者足。简要云。法中论。取无贪无嗔为宝机。以承戒足。一切毁戒。多由贪嗔。若无贪嗔。设能持戒。故似无贪无嗔。为戒学足。   言戒学迹者。以无贪无嗔为戒学迹。戒为定学迹。定为慧学迹也。   言婆罗门者。净行义。况戒学。   言刹利者。王种。于事自在。喻慧能简择自在故。   言居士者。寂静义。居士之流类。少私置赦。淡台灭明。非公事未尝至偃之室。犹于定法前缘。长左右婆罗门等围绕。法中论佛身左右。三学庄严。   言又大乘者。或喻三乘之众众。大乘如婆罗门。缘觉如刹帝利。声闻如居士。   言三念住等者。凡夫之人有乐受。适悦顺故。即生乐。有苦受故逼违故。即生嗔。有舍受。中容逼故。愚痴起。喻上说长者身上。有真珠璎珞严身。法中论佛身上三念住为珠璎。左以刀斫。右以金涂。中间一人不涂不斫。如来观此三人。平等平等。更无有异。   言臣佐供卫者。疏略不说。亦即是戒定慧三学。不离后得智也。又亦同前方便善巧。为臣佐臣佐不离于王。依王有臣佐也。方便善巧。依后得智。有方便善巧。吏民者。妙愿。即四弘誓愿。力即十力也。   言心持四摄等者。准经。喻上说以长者左右侍从人。手里执拂。疏中意。长者手自执拂也。即心持四摄。无不离心。纵然左以不离心也。心与四摄相应。是不离左右也。心者。即拂度众生之愿。及十方等相应之心。依彼妙愿及力相应之心。而行四摄。即彼眼力。方行四摄故。如白拂吏民执之也。   言体洁等者。佛法功不与有漏。俱名体洁。即是解自义也。以此四摄。摄聚众生。深众生垢。即是拂义。   言不离者。常与四摄相应。名不离也。手执于白拂。经历不沾长者之身。愿力四摄相应。悭贪恶语。无因得起。又夫民手执白拂。常能招引清风。愿力与四摄相应。摄引他于含识。布施摄贫穷。名摄。爱语摄嗔恚。名摄。利行摄悭贪。名摄。同事摄一切人前作事业。先同后断。名四摄。   言四无量为宝者。即是慈悲喜舍。覆荫众生。如宝帐也。亦云有情持法缘。名宝帐。或直取无缘。为宝帐。   言七净为华者。解诸华幡。七净华者。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智见净。六行智见净。七行断智见净。八无缘寂灭净。九国土净。糅云。九净中除后二净。取前七。是此七净华也。   言总持为幡旋转。问无痴。类同总持。幡即连续不断。有二义。一摄。二散。录不遗体。即念慧法义词辨四种如彩帛。念如绵。慧如针。常能连持。长将四种济众生。如以华幡纠敷着。   言五分法身者。五分法身如香。妙定如水。故合香水。心犹如地。与此为依。五分法身及妙定润身心故。如水洒地。五分法身者。戒香。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能淹众慧。名香也。   言教他等者。说七觉法为众生。如散众华。华者因义也。喻上说向宝帐前。颂地上洒水可然。后向上罗列宝物。法中论时方行功德。如宝物。外起作用。如烈宝物。化度云。后十力方而降天魔。现六神通。而摧外道等。是烈也。   言取释内者。意言将此取字。以上内字也。内自取者。即如其所得法。以此度众生。   言又出内如前者。意道出内二字。前行解了。故言如前。直下解取与两字也。即众生根熟等是。   言结类尊高者。嘉祥云。万德非一。称为种种。庄莹法身。义同严饰。十力摧天魔。名为成。四无畏伏外道。名德。七众之生。八部大师。三界无双。四生归仰。所以特尊也。   言洒音者。又所买反。切云所解反。所卖反。即水落地敛尘曰洒。切通二音也。   言讯音者。切息晋反。误为思见反。讯𧦼为散也。   言此是初现化等者。不是眼见。此是资粮位。只令见少化身。今既所见大化身。故走也。古人见报身走。有云。据经所诠理。是佛只是化。净土中少化身佛。形量不合是大化身千丈大释迦。故疏言。未见报身。亦非秽土中少化身也。谟云。或佛力加法华会。见东方净土佛加被也。   经言穷子见父等者。穷子不归舍。隔阏多时。不认是自家父富贵等事。所以惊怪见恐悔来。   言比知非眼见等者。当时二万佛时。第十六王子。为声闻人。在贤粮位。闻说大乘佛国净土功德。未必眼见。但是持秽土中闻思二慧。比知非眼亲见也。亦非智证。非初地菩萨智证。既云比知。非眼见也。约大化身净土说。修行至加行位。方见大化身佛。今二乘人在资粮位。闻思比知。故言悔来。问若比知。何唯大化当日是不闻说法执二身。答穷子当日未能广思大乘教。微少得。且言大化。不说法报也。有云。疏生解此处经文势。形量大少。只合是少化身净土功德。问何名比知。答穷子当日在秽土。闻说化净土少化身功德。要待当来生净土。始见未生之间。总名比见。   言或以眼见佛等者。即是所见秽土之中化佛。放光现神通。名见力势。即眼亲见也。不说一一事须生净土中见也。   言思不能行者。因向上自不能行。果向上因何能证耶。   言名悔来者。净土穷子本欲肆力贫里。不谓滥践高门。虽复利见大人。而生心怀少术。既畏其威。且望其利。所以前虽求进。今则悔来求二乘。解脱人亦复如是。本欲驰心少减不悟。辄履大方。虽闻一乘之理。而情厚二乘之乐。既怀道远难进。且望大利之可求。所以逆畏长驱。恶闻大教。故言悔来也。   言起念者。窃作是念。私窃也。   言王等者。穷子言真是宰相宅。真是[邱-丘+(万-一+口)]骆驼宅。石崇宅。喻上说王是天子也。等者。天子兄弟。广陵王。舒王。降王名等也。   言等是相似义者。天子兄弟劣于天子。而似天子也。法中论。王者法身佛。等者是报身佛。等者相似义。报身功德似法身。能证佛所证。无差别故。问有为无为如何相似。答有为无为不合相似。今据自在无上故。名相似也。如文宗武宗。即无胜劣。   言或王者。如今圣王等者。余异姓王。胜劣异也。故举二类。似显之。如世之王者。即异姓王以比化身也。   言非我精勤等者。穷子作念。据此人宗。不是我容容作处。狂用却气力。钱不得。手羞脚迭。更被吃棒。不如向穷子儿家客作。床缩自由。法中论。众生闻大乘教中说诸佛神通势。窃作是念。此或是法身功德义。是报身功德。事须三大阿僧祇劫。舍头目髓脑。所求方得。故名非我等。   言贫里者。二乘中也。问如何唤二乘中也。问为贫里。答无法空理智。名贫。言里者。谟云。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即二十五家也。五果圣人有超二十五有之功能。当超已超二类别。名往贫里。   言纵任者。解肆力也。即二乘教行及有为无为功德法。名地也。三生六十劫。四生百劫。得二乘果。名衣食易得。   言若久住大者。穷子言我若不走去。抑劝修行大行。名或是逼迫强使我作也。   言自揣(初糸反)。度也。量也。   言犹未住者。下言疾走往捉。未放去也。故言未住未到。二二乘中。如穷子乍走。未得作生治处。时富长者。第十六王子。见子便识。穷子不识父。父识于子。亦见便识。时人云。物见主眼楅坚。又父子之道。天性也。有人问如何见子却走去心欢喜。答不会道理之人。作此解义也。缘乍观经文势。即有此难。据实。长者遥见在门侧立。便贪说。长者家富贵。缘隔断经文。末后走去。父与欢喜。文相承便。将谓见走欢喜也。   言识大乘姓近者。谟问此父子时正见。不肯修大因。何名大乘种子熟。既熟何不发大乘心。答此意言回趣大乘。皆因住少。今既走入二乘。是后回向大因缘也。熟时节到。故言近生缘熟也。或近来生涩之性。远时曾熟也。由识彼熟故喜。   言而忽自来者。潞问前疾走而去。自摖不肯修大。即退大心。今第三段解。而忽自来。即言根熟。不相违。答前疾走。据近退大乘有漏心说。今来者。约无始本有大乘无漏种五根种子说。五根熟。名忽自来。问何名为忽。答喻上明之。长者求子止城多时。求子不得。于今[那-(邱-丘)+刃]相见。名忽自来。问此言不肯修大。何得更言根熟。答此正说彼中还见佛二万佛时之事。故言根熟。若不尔者。喻上言走去。是得言忽来。故牒前喻也。反照前文。近生缘熟。亦牒前中还见佛也。不违此段。不肯修大也。   言犹故贪惜等者。老人多贫也。夕阳西谢。游水东流。   经言即遣傍人等者。即是佛后得智。教是理。便理为能道。急是心。使言因发故。故言名使。所说一乘为使者。悲心起教。故名忽追。教上言悉忽。即傍人急也。喻上傍人即是捉事人。悲心是走者。言教便人。长者门前鸟不飞。遇何急穷子。辄敢住门。一乘教行。菩萨顿悟难行。汝是渐悟凡夫。因何惜意。既来至此。真放东西。能发大菩提心。即须苦言教化。不交却入生死。故言即遣等。   经言疾走往捉者。喻上论。穷子既其疾走。使者由是忽追。法中说。佛知彼急入二乘。只得为之强说。故名为急。即同密说。为今证因也。   言理本绝言者。一乘理为正。一乘教为傍人也。   言或行可修等者。行能正断惑。而得圣果。名正主也。若教但能助断惑。名曰傍人。   言悲心疾起者。若准喻。又教上但言傍人。今疏中悲心疾起者。即佛之后得智。说一乘教法。名之为发遣傍人也。   言悲教急化者。喻上见穷子不伏恐走。由是使者急追。法中数见欲退大不修。亦得为其强说。故言急化。即同为今证因。故思密说也。   言疾走往捉者。抑授大乘。名疾走往捉者。若小乘迂会修行迟捉。大乘教名疾捉抑全也。如言汝若不取。后必忧悔等。上生悲想处。下至转轮王。如其寿命。终还沉生死海。亦如涅槃经说。于夜梦中。现作金刚等相。若不发菩提心。当断汝命等。汝历恶道经多劫。无利勤苦尚能超。少修胜行得菩萨。大利不应生退。   言心口不伏者。心不乐修行大行。名唤。即是三乘不顺修行也。怨者不伏义。如世捉贼。若无灭物断他。即使成怨。故不伏也。若伏即无怨。亦屈也枉也。屈者伏义。抑我令伏。故言怨。屈我所不乐。枉屈于我。名怨也。或口谈世论。名大唤也。   言不相许犯者。有云。灼然相犯。相犯处大多。喻上论。本来生养于汝。从汝能嗣家。缘背父逃逝他方。五十余年更无消息。穷子既到长者宅门前。快走过去。名不相犯也。长者宅门上书字有事。打门请不直入。何故直入他宅门里立。又人家内外有限。何故辄入宅门里。向内者。见他长者。宅内宝帐。前头罗烈宝物。受他宝物。此即是相犯。即是罪过。如何言不相犯。法中论。本来总不道发大乘心。修大乘行。名不相犯也。二万佛时。十六王子会中闻法华经。教汝成佛。熏得菩提心种。闻慧二恶。日日善生。继大乘法宝家。缘汝后退大不修。此即极为相犯。又前自发言相许。所许长者极多。自后事总不为。诳妄之僭何甚。王子会中发四大愿。一无边众生誓愿度。一个众未度。烦恼无边誓愿断。烦恼未断。法门无边誓愿学。总未学六度万行之中。初下手学布施。有人乞眼来。因此便退。定不相犯。佛道无上誓愿成。修行过十信第六心已去。第六住前立门侧。便却走去。是不相犯。四大愿。一愿总也未行。自后退学大乘。诳他十方诸佛亦不少(性行云云)。   言用为今时者。问佛有根胜劣。智力能知众生心。何强抑他令学。答疏言用为今时等。   言休心不学等者。即入生死。名为躄地。六识不修善也。不断善根。故不见死也。   经言此必定死者。若教于头目髓脑。修行万行。一句火捉。半偈舍身等。名必应定死也。   言第五段化以二乘者。证云。以前第四段。既以大乘化之不得。故今第五段权说二乘。方便化导。即是前言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亦即火宅喻中。思方拔济云。我今当设方便。令诸子等得免斯害。是故此喻中六段疏文。皆约小乘行位而说也。   言一教发权心者。即是教持三归五戒。且免三涂。得生人天。受胜妙乐。此是二乘之前因。所以初说。   言二兴小意者。是从人天中发二乘意。欲求出离。所以次说。   言令修脱分者。彼人既发二乘之意。未知行位何修行。所以此中令修脱分。即是小乘资粮加行等位。   言子遂依行者。即是正位五停心观。总念观。别相念等。   言劝入善者。即是从前资粮位满。入加行位。邻次见道等。   言便成圣位者。从前加行位。入预流等果。又前六段中。前四段是资粮位。次一段是加行位后后之一段。是见道修道等位。   言位行犹远者。初发心去。不退位远故。真理远故。又云。佛在果位。见子在因。因果位殊。故名遥见也。   言勿强将来等者。前以悲心既切。名为强牵将还。今言勿者。佛言我有悲心。虽欲仰彼。令学大教。修行大行。彼不受领。故父止之。故经言勿也。且停被大乘之教不说也。问佛悲心应舍众生。答知根授道。却是悲心作说。令他反生罪。置未为悲也。恐损众生。故且止也。小慈妨大慈。好心等无好报。头载破毡帽等。   言用二乘者。三归五戒法。望有性人。名权。必须令取圣果。方名实也。若望无性。即不名权也。   言以被其心者。三归五戒能息三涂热恼。名冷。得人天身。多与喜乐二受相应。资益身心。即五戒八戒。名之为水。以此教法授与。名洒。称彼心中所忻。向处说彼。为面。又发心名面。不信名背也。   言且令悔灭等者。恐二乘人悔修大乘行。堕于地狱。与说人天教。且令免苦。十缠者。八缠向上更加二缠。缠八。无惭愧。嫉恼并悔眠。掉举与惛沉。或加忿覆。为十也。暂息八难者。持三归五戒。得人天身。便是制伏八难也。得生人天。便是醒悟。若堕三涂。名闷绝。问三归五戒何名二乘教。答望无种性人。极头是人天果也。若不定性人。三归五戒十善。为二乘方便。   言停授等者。问何名莫复与语。答疏停被等。即不教大教如不语。   经言所以者何者。问如何总不共语。答经言。所以者何。徴也。答经文知□意至所难者。长者调怅。仆从太多。初时将谓富贵无人过。不知此身却与子为大难悔。踞师子床。宝机承足(云云)。我当日着破肩衫系。设舌腰带。着断根鞋。设底袜褁。烈额扑头。骑千二钱驴。坐偏𢈠舍。是伊穷子不怕。我日日共语。不妨付钱物。问既不肯来。莫不是长者儿。答经言。审知是子。知有菩萨种子。法中论。我当且种种教化。何如猿猴麻马。随类他身无竭。化现大化身。居化净土。又一闻无上正等菩提。甚难可修。所以为子所难也。   经言而以方便者。长者的知是子。未敢即言。恐穷子闻之。即便惊怕闷绝。如来虽知有其大性近远熟。未可即言。曾授大乘。隐之不言。名为方便也。   言见令放者。问长者贵人。事无不晓。何故初令擒捉。后即令放之。答疏言释放意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六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七   言识声闻性等者。且生起义解者。先发大乘心。后发小乘心。小乘心隔大乘心。已后二乘心生起。望凡夫位名远生。六十劫得果成熟。莹云。从第六住退。望凡夫位名远生。且与二乘得果。名近熟也。   言知有大姓等者。知大乘姓未熟。先说小乘。后说大乘。唯佛知。余人不知。名隐密。   经云使者语之我今放汝者。喻上论住汝向自家国里。客作卖力。莫入他国。自国之中着稳便。我更不收管。法中论。许汝不修大。今放任向二乘之中修行。名随意所趣。前汝所欲。皆当与汝。不劝大乘。即名放也。由如不追。即名放也。不必敕放。此时判侍。已后却化故。   经言穷子欢喜者。辨云。穷子欢喜。除意不信。从地而起。除身不信。既无言词。除语不信。   言适本机者。顺本心故。   言初发小心者。从来未发二乘心。今日始发。名得未曾有。   言从生死地者。往二乘中。循行来有余得槃。名以求衣食。   言令修脱分者。如前鹙子。因施眼故。怖行大行。今者不须舍头目等。但作观身不净等。即是小乘资粮位解脱善也。即是拘那含佛时也。   言密遣二人者。二乘教也。喻上即是长者遣二人引穷子。法中论。佛大悲心。设二乘教。即是长者遣二人也。澄问云。何故前遣威德使者。即言傍人急追将还。使者疾走执之逾急。后遣无威德使。乃称密遣徐语。而非急遣者何。答藏云。大乘之教。是佛常用。由近佛故。名曰傍人。佛初成道。即说大乘。欲令彼等反本修大。名追将还。大教速被。名疾走往捉。大化不得。权设二乘。故言密遣。大乘化物。取佛速故。名为急追。小乘之教。取既赊故。名徐语也(稍胜)。   经言形色憔悴等者。问长者家中丰衣足食。出来家人大小无有少衣乏食者。因何有形色憔悴者。答一云。或是长者东家西家。借请将来。二云。或是自家装束出着。四十年前。随诸一切佛。而用方便力。方便权教。向他十方佛口中。借请将来也。三云。四十年前。于一乘道。分别说三乘。名装束出也。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一乘。又小智乐少法。   言方便之教者。诱引二乘。故名方便。如来设教。意难知故。名为密遣。教有二种。名为二人也。   言智慧狭等者。九部教唯诠生空。此解二乘果上说。   言或教偏故等者。依二乘教理说。   言或自德阙等者。向二乘行上说也。即是二乘教理行果具足也。喻上说穷子少衣食阙。面自黤添。名形色憔悴。法中论。小乘名句文。依声上立。声是色也。名形色憔悴。   言令传语者。如来说小乘教。到声闻耳边。名汝可诣彼。   言方便渐等者。大乘教名疾走。二乘教名徐语。迂会修行。方便诱引也。   言二乘等者。教中诠断烦恼。名此有作处。或教被二乘根。名作处。   言无漏之法等者。此修脱分。在见道前。虽未即得无漏。是彼之因。当必得故。故言无漏。此行顺彼。故言顺解脱分。即名倍与。相变名倍。   言拟问答等者。长者恐所使者。拙口钝词。恐问答不得。所以教示也。穷子若许将来使作。若问作何生活。便可语之。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又云。闻慧名问。教能诠理。理能成教。名答。由所诠理。显发能诠之文。方能悟其意。故名答也。问一种大小乘教。何故二乘教行。独名除粪器。大乘教行。独名宝器。答二乘自利教。唯名除粪器也。大乘教有二名。一者。能除烦恼之粪。亦名除粪器。二者。盛彼慈悲喜舍利他之法。如法器也。   言不但行等者。前来教名法轮因。即是借威势也。行断惑时。事须因闻法教悟理。方始起行断惑。名借威势也。教名助也。如言三界无安等。   言以教扣等者。将二乘教。劝令发心。名求穷子。扣(口音)。   言述断烦恼者。教中诠五停心观。别说种种断烦恼行相。名具陈上事。   言先取价者。穷子先把得定钱。然后作生活。法中亦闻二乘教。熏得闻思二慧。总未修行。名先取价。得彼闻思了。然后思修。谛观五停心别相念。寻除粪。   言此真胜德者。有漏闻思。对前人天善根。名真胜德。虽是有漏。能与后位无学果为因。资粮位修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观。加行位修四谛。名渐伏烦恼。名寻与除粪。   经言其父见子等者。长者见子。慜伊形色憔悴。面上无光彩。又怪伊到马坊里。不领取钱物来。法中论。如来慜念二乘之子。见相好切切怪。今日到资粮位。即令回心向大。为渐悟菩萨怪。伊不回心求大。名愍而怪之。   言慜无相好者。喻上长者云。自家男女钱财。不肯受用。汝许多艰辛。骨肉情切。所以悲伤。法中佛伤慜见此众生等心多拙。见无上菩提不求。但好二乘涅槃小果。故慜见也。   言怪无求者。大乘佛果有尘沙万德不修。何要修小乘劣行也。   言除粪已是等者。定时远近也。意说从前父遥见之已下六段经文。总名化以二乘。喻中前之四段。即疏言除粪已上。是于过去无量生中之化故。此中名远世化也。第五劝入善根。第六便成圣位二段。即是次前生及今生所化。名近世化。若论三生之中第一生修解脱善。第二生修四加行位。第三生事须却从四善根位。方入见道。渐成无学。相似四善根。经两生相似。此初第一生名远世。第二第三生近世。缘觉四生亦尔。又缘觉一百劫。声闻六十劫。资粮修行。或经世五十劫。名远世。或加行位修行经十劫二十劫。名近世也。   言创教令入四善根等者。解他日也。二说一初约位解。他日资粮位。早见他佛。名初日。后加行位。更见化佛。名他日。前后佛别故。名他日。二约时解。日者资粮位修行三十二十劫。名初日。后加行位十劫二十劫。将远对近。得名他日。四善根位异前。解脱位与前殊。故名为他日。疏中意但将两位相对各别。他日义早成。况此皆是多劫修行者。况解脱位早经多劫。方入加行。他日义极成。   言故别说时者。定散有殊。观行亦别。此位作五根五力四谛观等。解经中他日之言也。   言知根未熟等者。此解经窗牖义。章敬云。大根熟显化。当门见子。如说大乘二空教中。而观种性。今既未熟。密化为窗牖。依如来悲心权巧方便之用。施设不失。名窗牖。二约二乘教名窗牖。管窥之见。穷子是教中所诠生空理。如窗中见子。牖者道也。教能引智慧。名道也。此生空理教。是如来大悲心所向之处。名向也。   言又不以等者。解意同前。但是前约不定性。名潜施。此解不言潜施。即对定性人解也。   言窗牖者。有二说。一云。长者宝帐中有窗。窗中向外见子。此解非也。若是宝帐上窗。则是大乘法名正门。不合名窗。二云。只是马坊中有窗。窗者私窃者。物不正视也。长者偷身。向马坊里窗中。向内见穷子。法中论。藏却报身。现化相身。向生空教中。见二乘之子也。若是兼法空教。名正门里。且约生空理偏教。如窗牖。   言将成道时等者。今生鹿园中五比丘等。见丈六金身。得无学果。故名近见。章敬云。此无学近见。返成遥见。今鹿园既名近见。返成四善根位。不是今生。总名遥见。唯今生鹿园中名近见。此第一解。今生鹿园名近见。前在四加行位。名遥见也。   言或由彼去者。二解。一鹿园中更经一大阿僧祇。到初地菩萨。生如来家。住极喜地。此名近见也。鹿野苑中亦名遥见。二云。去圣位远。望佛果菩提说。鹿野苑中去佛果菩提远。故名遥见。穷子当来成佛时。名视见初解遥见对近见。后解遥见对视见。但将二乘望佛果。名遥。不以自乘果望因也。以前言父遥见子故。若约自乘。即子见子也。   经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等。隐却报身上八万四千相好。报身上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复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复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又目如四大海水。毫相如五须弥山。故言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身之具。现于他身三十二相。故言更着等。现于化身三十二相好。烦恼不能坌污。故言严身之具。化身相好。则外缘之所染污。故为垢腻之衣。长者大不欲得着破衣入马坊中。为拾男女。事不获已。佛身亦尔。大不欲得现三十二相。为众生故。如维摩经云。贫所乐法。教化众生。问长者家何处得粗弊垢腻衣。答有二解。一东家西舍南邻北里。贫穷家借来也。法中论。佛身八万四千相。如来本无三十二相。向他转轮圣王家借来。经云。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者。转轮王应是如来也。二云。造作破衣裳装束出。犹如唐国山队装束出六国王子。唐国本来无。但是装束出。遣我如来隐却八万四千相。假如穷子。亦同轮王。有三十二相。相同有漏。即托阴摩耶等。故云装束出也。   言示有烦恼恶业等者。尘谓尘坌。即是恶业。土谓粪土。即是烦恼。纪国云。纳妃生子。示为贪所坌。六年苦行。示为痴所坌。呵骂提婆。示为嗔所坌。辨曰。虽举烦恼。兼有恶业也。   言先设权教等者。如人右手用稳便故。一切人皆先用右手。后方向大为说。大乘教如用右手。嘉祥云。右手为执作之便。真智有阴结之能。手执器故除粪。智会理故断惑。   言除粪器等者。喻上说除粪。事须得粪筵箪子等器具也(箪干同)。法中论。纪国。三慧为除粪之器。闻慧为仰器。思慧为金器。修慧为净器。二乘之教。诠于三慧。譬之于执。故名执持除粪之器。三慧之力能断烦恼。譬之于除也。又云。即四谛下眼智明觉。为能断法也。正取无间道智。此位但是以有漏智。断伏烦恼。如说明得定。是彼势用故。   言以教诠显者。此约能化解。意言示于彼二乘教所诠行断烦恼也。   言佛自示同者。即三十四心等。名断烦恼。化相断或。名示同也。   言说权教等者。即说我依此行断烦恼。劝诸所化。合同己故。即同事化。如长者自手持执除粪之器。亦是结前意也。   经云状有所畏者。装束作贫人入来。意徒穷子不怕一处客作。谟云。若不作有畏之状。即穷子不信是除粪之人也。即是为太子游出四门。见老病死苦不乐。名状有所畏。长者假作客作人。怕主人嗔。名状有所畏。以方便故。得近穷子。将知百虫七鸟为子属。长者为子故脱珍御服。着弊垢衣。经云。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身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如来亦尔。为众生故。藏报身之实德。现化相之权形。隐妙理之深文。扬粗义之疏教。不居净土。来此秽方。男女朴落粪坑。父母跳身入救。但愿救得男女。不怕粪污衣裳。佛心慜众生。还同长者怜子。经云。以方便者。诈作有畏之状。名为方便。只以方便。所以得近其子。   言示怖众苦等者。问何名状有所畏。答为悉达太子。游出四门。见老病死及沙门相。观父王宫殿。如冢墓。见诸伎女。状如死尸。三称祸哉。夜半逾城。六年苦行。菩提树下三十四心成等正觉。真是状有所畏。此上行相。指佛今身皆谬。意所前生身。经言。世世从佛受化。即生生化身化相皆如此。   经汝常此作勿复余去等者。且向二乘中修观行。名汝常此作。勿放逸却入凡夫中去。外道中去。名为勿复余去。当加汝价者。今四善根位与汝修慧。胜前解脱分位闻思二慧。故名加价也。   言相谓者。即好声呼也。   言与汝修慧者。问人现在于加行。何名为当。答此指前科。既言劝入善根。名当何失。若准下文。既益汝价。即是应当名当如当真当异也。即正得名当也。   言瓫器者。即禅定如瓮器也。   言因定所有者。解脱胜处等。诸功德法。因定所有。如米面等。依瓫器有也。禅定如瓫也。米面况诸功德也。路府云。前诸解脱通凡圣。得第八灭尽定。解脱唯五人得。谓三乘无学不退菩萨等。利根那含人。余人不得。   言此位亦学等者。问诸经论中具说三明六通。具八解脱。阿罗汉人方得。如何穷子四善根位。便得此功德耶。答疏言此位亦学等。今见道前修有漏观。学作胜处遍处等诸功德。三乘中慈悲喜舍。名四无量。   言盐酢等者。摄云。此见道前。学作生空观。作本后相。而是有漏。非实二智。二智者入圣方得。   言调和等者。一切饮食美味。皆用盐酢。于生空功德之中。皆因智慧生。由智为先。观我为空。故方得功德也。   经言之属者。喻上说椒姜盐豉阿魏获油时萝等。法中论。即本后二智俱时心心所是欲。如苏油能发众味。触即似触。即似打面。信观法不相离胜解。似菰[廿/((虺-一)-虫+罪)]。于一一定。偏消盐酢。多想即如劳篱木枸。安立境分齐。思如铛釜。造作变生为熟。受法如碗。叠盛诸余法。   言老弊使人者。长者言我不辞与汝壮手力。恐汝使唤他不得。今与汝老弊使人。轻省处驱使即得。若生活重处。不耐辛苦。若使市中去。须一个心逐后。法中论。罗汉变柱杖为人。事须定心等。逐后缘也。使向野马世界使来。不得不免。交我如来熟彼取去二乘。神通见在。不越三千过未八万。名老弊使人也。五通者。六通之中。除漏尽通也。四神足。谓欲勤心观作用弱故。名老弊使人。   言此说利根超等者。相国云。小乘唯许超初二果。取第三果也。大乘不然。且小乘者。于四加行位。伏欲界修惑。九品不行。后入见道时。与分别惑。一时断尽。顿取第三果身证那含。得四禅根本定八解脱胜处遍处四无量等。皆依定起。若依大乘。唯许超中二果。取第四果。如有一类利根初果。以三界修惑。束为九地。上上品合之为一。乃至下下亦尔。如断一二之时。即便通断三界。故断欲界六品尽。不名第二果。以兼断上二界六品家。若断欲界九品尽。不名第三。以兼上二界九品故。便名第四果。此即名为超中二也。三界修惑。如擗竹断也。   言次第得果者。此中并是四善根中本位功德。米面等者。谓四谛五根五力等观。金云。小乘忍位修五根。世第一位修五力。若大乘𤏙顶二位修五根。忍世第一位修五力。四位通修四谛。若大乘四行中。作安立非安立谛行相也。小乘唯作安立谛。亦能观上下八谛行相。等字等取诸功德法也。疏言未至者。唯初禅未至上定。总名近分。此初禅创得定。未至根本定。故名未至也。然上界地中。皆有未至。然不得名未至也。简至初禅故。故初定独名未至也。   言盐者。谓生空无我四谛十六行相也。   言老弊使人。谓四神足者。问与前四善神足何别。答前是利根因果俱。此是钝根。但得其因。不得其果。不同前利根人得根本定起得五通。此由未得根本定故。不能发通。虽未得定。修欲勤心观等四。而渐进故。故不相违也。   言曾解脱分者。前解脱分创修神足。今加行决择分。能善修习。   言所修之法者。即解脱位中。五停观位。修四正勤及四神足总别二念。今加行位中更修也。   言称父子者。问既是佛口所生。即实是父子。何名假称父子。答虽是佛口所生。且缘舍父逃逝。违背教理。故假称父子。   经言我年老大而汝少壮者。举老少。以成父义也。   经言汝当作时无有欺怠等者。举离过。以称子义也。   言我道等者。此唯解小义。不解壮也。软者下也劣也。初发小乘小。有云。兼有大乘性。名壮也。纪国云。我慈训育汝。故如父。顺我行故。如子。我能令汝今世得世乐。及涅槃乐。故曰勿复忧虑。   言不自轻己者。不自轻己身。专求出要。名无欺身也。   言心无烦恼等者。即是折伏三业恶。嗔佛如嗔父。谤法怨言也。   言汝已能为等者。四加行位折伏烦恼故。三业柔耎。示身业精进。心无嗔恨。口无恶怨之言。若有此恶者。是外道家客作。及初心凡夫之作人。外道家作人。持鸡狗戒。烦恼未伏。有恶勿见。汝今能伏。无恶勿见。自今已后。如所生子。未入圣位。但名如子。如犹似也。   经言即时长者更与等者。从前已来客作人。长者唤王大朱七。自今已后。是儿唤作士无士[干-乞+夸]。法中论。名须陀洹。谟云。若便以彼为儿。恐子惊走。故与作字。名之为儿。法中论。佛便唤为菩萨。恐彼不乐大乘。故且唤作须陀洹也。转近故。若未入圣。且言若如我子。今入圣已。便与作字。名为之儿也。   言于二十余等者。谓二乘位无漏十法行者。书写供养。施他听闻。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惟修习。   言皆具无漏等者。顺无漏故。名无漏也。十业道者。身三口四意三。第一解十法行为一十。又十业道为二十。名二十年。   言加行者。加行伏十惑。名一十。无间断十惑。名二十年也。问此经住修道。但六惑。何名十惑。答此处加行无间二位之中十业道。故成二十。或十法行二十也。   言五下分等者。声闻五下五上分结。名一十。缘觉断五下五上分结。共成二十年也。五下分结者。一身见。二戒取。三疑。此三证初果时即断。更不复起。四欲贪。五嗔恚。此二证第三不还果时方断尽也。五上分结者。一色贪。二无色贪。三掉举。四慢。五无明。此之五种名五上分结。随上八地。对治道起即断。真证阿罗汉果时。方能断尽也。故二乘人断五上。得成二十也。问何名五下分五上分。答瑜伽十四云。有二种下。谓见道是修道之下故。欲界是上二界之下故。上分亦尔。五上分结是色无色结。是欲界之上。名五上分结。   言二类断者。声闻缘觉二类别也。   言或无间解脱者。谓无间道断十惑种。名一十。解脱道断十惑粗重。名二十也。问二乘解脱道。不断种子及习气。疏云依何义配二十年。答金云。此约能治十善业道。或约所治十惑究竟尽处说之。依大乘义说。   言有疾者(至)有疾者。问佛出世间。烦恼合减。如何出世烦恼增多。答佛初成道劫减未远。烦恼尚轻。十二年后渐迫减劫。烦恼增多。故十二年中上说略戒。十二年后遂制广律。是知烦恼日日增长。愍之故病。意在于此。此示大不希时。是法华经会前。为说般若诸大乘。彼时声闻心不希。今获得者。即是法华会回心入大也。   言涅槃时近者。即可五年间。即五缘中第一缘也。   言大乘许多者。即如俗中言某是如许。某是如许者。自许也。二乘许少分同大乘也。菩萨许小者。未圆满故。尔许比彼。名少。   言佛得众生平等者。佛观众生情同一体。我既成佛。汝应成。如一乘章说。   经言而无希取者。喻上说管树上途不耳。何况豪富家资财。尚不希一餐。佛遣须菩提。领念般若法门。意欲令受羡。须菩提闻说般若。涕泪悲泣。深解义趣。不愚于法。然无一念发大乘心。虽解法空。总不在受乐。然无一餐之意。   言悕者。切希字(香衣反)。望也。上也。并无悕字。应作希字也。   言复经少时。喻上穷子更经一年半岁。闻修历长者家财。长者意途。利勤小人。长者深谋远计。穷子还起受心。嫌前鄙下之情。遂起爱钱之意。如来多诸方便。令声闻巡历法空。遂嫌住小之心。有意希求作佛。故言少时也。   言昔发大心等者。潞云。若如前释十六王子时。名远熟。近来生涩者。何名成熟大志。应说昔发大心。退故名生邻近。释迦前生名近。今般若会后菩提心。就望前名远。由此得名成就大志。不尔相违也。   言正与此同者。即同下文悔过自责也。   言法华会等者。长者恐他亲族等不住。付子财宝。故集也。如是集众。今付尚八千菩萨疑。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又亲情有言语。长者勤苦积集。得钱物时。置得产业时。儿子不在家。及至分割钱物时。便出头来。答长者云。他是儿子在家时。活计早成就也。法中论世尊对众分疏云。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   阿难等。等字之中。摄得四大声闻也。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以得成阿耨菩提等。   言命昔退大者。今详退姓侧生之子也。文殊普贤久远成佛。名亲族。   言喻四众者。国王等。配比丘等也。   言或如自名者。意言若以国王。配比丘等。即是喻也。若如自名。即在法华会上韦提希子等。   言此即初也者。初牒最初发心喻。即自宣言等四句经文。牒前。譬若有人年既幼稚。喻上论之。恐彼亲族等。言长者先不言有子。恐是他人诈付财物。故自言也。法中佛昔不说声闻中作佛。若不自说。恐众不信也。问但言此是我子。即得何要。更言我之所生。答简去乞养儿子也。又自宣言者。经通五人说。唯法华经。是教菩萨法。诸佛护念。尚不令菩萨说。故佛自说也(最初了)。   言某城者。告子处也。大乘教为城。三根声闻于十六王子所依。大乘教发大乘心。名住城中。为长者之子。后忽退大乘心。不肯学。名舍吾逃走。驰流五趣。名伶俜辛苦五十余年。此牒前舍父逃逝久住他国。乃至五十岁也。   言伶音等等。乐人之姓。非此间义。   言犹联翩等者。如鸟羽翮未高。乍升乍沈。或上或下。飞不正貌。或生人天如上升。或堕三涂如下沉。如鸟联翩也。又联翩者。且如失群孤雁。孤独之貌。古歌云。夜闻孤雁独联翩。穷子在五道生死之中。更无伴侣。故言孤独(一解了)。   言切韵若行不正者。问如何是穷子行不正貌。答喻上说穷子逃走。在他国艰辛。衣裳不整身之貌。行时不满步。坐则下行头。一脚高一脚低。言行不正。法中论。五道生死道路危险。生人天二趣。如足高处。生三途中。如是路着沈也。   言又行不正者。解与前同。但是显字别也(二字)。   言亦有本依跉俜者。此是孤单之状(四了)。   言或蹑五趣者。此合前来行不正义。   言亦作跉俜者。亦是行不正貌。   言行不正者。即同化城喻品。险难恶道旷绝无人。五道生死。名险难恶道。   言或孤单辛苦等者。合前第一伶俜犹联翩也。孤独之貌前行。   经言其本字某等。澄云。其本字某者。即受化之时称谓也。我名某甲者。即施化之身影迹。谟云。喻上论。本来名阿九阿七僧奴等。长者改之。名为儿也。法中论。若人若五趣不定。我名某甲。即是名为信解见至须陀洹等。   言中途既遇我等者。牒中还见父。怀忧推觅。牒不肯修大化。以二乘示大不希。   经言忽于此间者。喻上说即长者门侧也。法中论即法华会上也。故下自言。今此宝藏自然而至。上文言渐渐游行。遇向本国。又云。佣赁展转。遇到父舍。   言中间逢佛亦是等者。中还见佛。还谈大乘法。随分修大。即是佛子最初发心。亦是其子。二义相似。略不合也。   言初逢亦子等者。子义既同。故略不说也。   言世世从化等者。谓中还见佛。世世从佛。即前最初发心中有故。故不别说。   言此初文也者。此合前譬。若有人二句经文。问前疏解年既幼稚之十六王子时。尚密说。未广修行。名为幼稚。此乃真子。今合前又何言似子。答疏言初教发心实住等。故言似子。若尔。地前菩萨实住二凡。岂名似子。答由此但取二乘。似于菩提。名似子也。问前言若言实住二凡位故。名似子者。何故下之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等。彼说昔来。正指此段教发心位故。答今详真似。各有多种。一向不尽。真中有三。一具性真。但有种性。即名真子。下文我等昔来。真是。   佛子。并地前渐悟菩萨。二侧生真。即二乘通定姓不定姓。随其所应。望异生位。已狭一重。真是佛子。三正生真。登地已去。具二空智者。似亦有三种。一无姓似。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二住凡似。虽已发心。未起无漏。今此疏言实住凡位。并摄地前顿悟。三定得似。似者如也。下言如佛子所应得者。皆以得之。依前真似。可为四句。一唯似非真。即无性。二唯真非似。即地上菩萨。三俱。即具性真住凡似。四俱非。即佛也。阐提外道有性无性。随其所应。于前句摄。   言方知真佛子者。前云。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今方为是真证。比来是似也。然前科简真似各三。此所引文。今日乃知。方名真子。于前三真。皆不相摄。具姓是凡夫。侧生是二乘。正生是地上。此是何也。今加一真。云当得真。即此如真佛子是。   言三苦者。然此三受。苦受乐受舍受。八识之中七八唯行苦。前五通三苦。第六通一切。   言苦受自相者。即苦受自体也。三受中一受。此出克体。   言及顺苦受者。谓五根五境及此受相应心心所等。俱是顺此苦受。如刀杖触根时。即生苦受。问五根五境曰净无记。何名为苦。答体是有漏故。又漏心受故。若尔。行性何异。答宽狭不同。体亦无异。即随顺苦受。故名苦苦。   言五蕰一分者。以彼五蕰。通于三苦。所以不得全取。但取一分。名为苦苦坏苦行苦。各言一分。准此应知。金云。一分者。且色摄。识蕰七八。非苦苦摄。唯是无记。舍受相应行蕰有多法。善十一不相应等。非苦苦摄。除此等外余一分。皆苦苦摄。又除后二苦相应之蕰。及无漏五蕰。故言一分。即根境是色相应四蕰也。   言是苦苦性者。若约行苦。三苦无别。问六境体是漏。能有苦受。故名苦。三境亦是苦。第八是苦受。答缘之深取境极重者。云苦乐俱。第八任运缘轻微。唯舍受。此依眷属体也。   言此苦即苦者。对法云。前四当体苦。怨憎以来会更苦。故名苦苦。若尔。现会事可尔。后生等何名苦苦。答性有漏故名苦。有生逼故。复名为苦。苦尔。坏苦应同。答坏等初苦。现坏方生。不同此当体苦。此苦即持业也。   言即八苦中等者。对法云。生老病死怨憎会。名苦苦。爱别离苦求不得。坏苦。五盛阴行苦。非苦苦也(上苦苦了)。   言乐受自相应者。此对法。又从乐受至变坏位者。此上皆是爱心所所缘。所缘体坏。名之为苦。   言于变坏位者。约境名坏苦。此乐等境。爱心所缘。由乐等境。变坏之时。能缘爱心而生忧恼。苦受相应苦。因坏而生。故名坏苦。牟云。由乐受坏。彼忧苦因坏而生。名坏。依主释。或能缘所缘俱坏俱苦。彼所观乐变坏。名坏。由有流转。故名为苦。彼能缘心由前所缘乐境坏。故受心变为戚。似苦相现生忧恼故。名为坏苦。问准杂集云。于变坏位。能生忧苦。名为坏苦。即由有乐等境坏。而生忧苦。名坏苦也。若尔。如不还者。已离忧恼。乐等坏时。既不生忧恼。应非坏苦。又下三禅乐坏之时。亦不生忧。亦应非坏苦。由此对法。且依欲界变初二果说乐坏生忧。而名坏苦也。   言又由爱故等者。摄云。即被能缘乐爱心体。亦名坏苦。所以然者。由坏于前无爱心已。爱心方生。故爱名坏。即此爱心而是有漏。体是苦故。爱即是坏。不同前解心境别说也。今此心体即坏。名坏苦。问三灾坏时。无情器坏。如何得有变坏心生。答有情在时。知器坏。名坏心生。无失。又坏种粗重。色界三禅俱有。不遮。   言舍受自相者。潞云。至粗重所随。连读可知矣。意言重显前二苦种子名粗重。或无堪任性。硬涩性故。即粗重随逐舍受。令舍受迁谢。名为行苦。   言或于一时者。澄云。以彼行苦。通于三界。若是欲界行苦。即有苦苦所随。若色界中三禅已下所有行苦。即有坏苦所随。问如何名粗重所随。答以苦苦坏苦有种子。现有硬涩性。无堪任性之所随逐。令舍受亦成粗重。   言一时者。大论云。随在苦苦时。如地狱中等。或随在坏苦时。如三禅等。彼三种子随逐现行。今取能随逐种子上。立此行苦也。此据赖耶相应舍受。为六识苦乐二受之所映夺所随逐。故名不离前二。又六识中相应舍受。虽间苦果。亦不离前二。以苦种子及无堪任性。与舍受自相恒相随故。名为不离。若二现行受舍受。有间断故。与舍受便离。不依辨苦。   言所随逐者。即二苦现行不起之时。即此种子说名行苦。此依舍受。以辨行苦也。   言不唯舍受者。此简异前二也。谓前二受。皆唯当受自体五蕰一分。此通五蕰。皆行苦故。   言如唯识第八等者。十七门中。第十四三苦分别。彼云。十一少分坏苦所摄。老死位中多无乐故。十二少分苦所摄。一切支中有苦受故。十二全分行所摄。诸有漏法皆行苦故。若依三受立三苦者。依舍受立行苦。此即校此依实。若诸经论随彼相增。所说不定。即如唯识等有二说。一全体多分摄三苦。即有漏法皆名行苦。名全。余二不名多分。二相显多分摄三苦。即舍受俱支等。名行苦。行苦名相显。余二受苦名多分。疏中会彼缘起。经中但初果时。以辨二苦。伽十地通因果辨名。诸文不同也。意说有有漏行苦。及舍受行苦。二类不同。   言穷贱心者。解经中心大欢喜。   言着弊欲者。问三乘皆有善法欲。如何名弊欲。答一种起欲。何不希望大乘。既拙好希望小乘。名弊欲。   言观根未熟者。解经便见纵舍。究竟不舍。且舍名纵舍。即同七纵七擒。昔见根未熟。且纵令入二乘。今既根熟。即取佛无不择舍也。   言不分明为我等者。此约四十年前。若更久远。世世已曾从佛受化故。   言佛无不择舍等者。二乘之人不简择舍。佛无此事。择而舍之。未熟者舍之。已根熟者舍之。已根熟者受之。   言以方便力说如来者。此约说权方便之时。意中拟显如来智慧。而须菩提等实不知也。   言此说般若等者。问何名加持。答有二说。一如来三业加持须菩提教般若。二云。如来三业。身业令无掉动。加持口业。四辨七辨等说法。有情诸。加持意业。令不愚法解了大乘也。如来智慧加被须菩提。谓菩萨说大般若有二意。一忆知大乘理甚深不思议。二兼资熏自身中菩提心种子。令渐成熟。如㚷母余而多分。儿吃少分。自入自家咽喉也。   言随我等辈者。亦本言我随等辈。牟云。随我为正。   言不分明为我者。佛随须菩提等。乐闻小乘。即正为菩萨说。不正分明为说。汝有佛分。所以不希也。   经言今我等方知世尊等者。即同诸品。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又云。大乘平等法。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等。   言鄙吝者。若惜作𠫤单作。今既当句之中。已有惜字。应从心傍作也。鄙吝与惜别也。   言昔时毁者。意从回向大也。   言今此本言等者。当日造疏时。所见经本。二本不同。最初时。一本云。说于大乘今此经中。二本云。于此经中说大乘法。于此经中。今此经中。义势相似也。   经言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希求者。结首不希。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菩萨所应得者。皆已得之。决定此结今得。   言菩萨所得一乘等者。令二乘人。闻经回心。求大乘。如彼菩萨所得无异。菩萨昔时初发四弘誓愿。究竟取无上菩提。如二乘人回向心究竟取无上菩提无异也。澄云。一品言大意者。昔种菩提从生为生。现无大解。失念贫穷。父子情乖。肝胆胡越。子之失父。横沈分段之中。父之失子。竖超变易之外。是以伶俜五道。驰骋四方。往返游行。以求衣食。或心向理。遇到父城。解性既微。住居门侧。良由根小情局。逆惧王使之威。旨达教深。未可投之浅器。是故如来脱珍御服。隐三德之常身。着弊垢衣。示无生之四智。然则小心易足。一日之价为多。大志难成。亿劫之因尚少。将己所得。与佛齐功。可谓陪墙之拟须弥。牛迹方守溟㴾。此乃远之更远其之。又云。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是故诱引小心于鹿菀。成大行于灵山。委宅而付珍财。领权而蒙授记。则此品之大意也(第六彻)。   疏七云。四人同领颂独标等者。问长行品初。四人并烈。尔时慧命须菩提等。今颂中不言四人。唯迦叶者何。答疏言年最大故。问前四人同声领述。皆言我等居僧之首。年并朽迈。如何此间言迦叶独自最大耶。答亦不妨前四人就五百千二百中最大。今言最大者。此就四人中。唯迦叶最大。故不妨也。以此义故。都有三。义第一说偈不妨四人总。说今偈中唯举迦叶者最大故。第二四人中。余三人总不说偈。唯迦叶说偈者。叙众意故。第三解。四人不妨同声说偈。空言迦叶者。影彰余人亦说偈故。   言初一颂半述闻法得记二乘事者。长行云。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颂云。我等今日一行。领前火宅喻也。佛说声闻得作佛。并领初周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并鹙子授记也。无上珍宝不求自得。述长行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四句经(路府科)。   言此初也初半偈最初者。长行云。譬若有人年既幼稚。偈云。譬如童子幼稚无识。喻上说童子幼小。故无知识。法中论。大心初发故幼稚。无明所覆故无识。   言第二退流等者。长行云。舍父逃逝。久住他国。或十二十。至五十岁。偈云。舍父逃逝。远到他土。周流诸国。五十余年。长行言他国。颂中云诸国。疏解诸国。总名他国。   言长行有三。一子长还国。年既长大加复穷困下。至遇向本国。二父先求觅。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下。三子遇到城时。贫穷子游诸聚落。经历国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言今唯颂父觅子等者。余二文入后偈第四段。不肯修大喻中。一处明。文稳便故。问何名稳便。答若以文从义科。即合属此唱。因父向他国里。筑城住觅子。其父忧念。四方推求。方有子长还国。子遇到城。准义合属此唱。若以义从文科。即令属他后唱。文势相承也。因有而年朽迈。益忧念子之次。子遂到城来。便有尔时穷子求索衣食。从邑至邑。或有所得。或无所得。已下。子长还国。子遇到城。文势相接。故名稳便也。   言此中四者。就文先推觅中。长行有三。求子止城。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下。二资财甚众。其家大富财宝无量下。三客利丰广。出入息利下。今偈中有四段。加往来者众。经。其父忧念。其父二字述前文义也。忧念者。慈悲深故。述前子之义。   言劬劳示相者。但六返观众生。八相成道。总名劬劳。既疲者。二万佛时。将大乘教化。三根声闻不肯修。故云既疲也。顿止者。不是停息义。但是止住也。却向生死中。止住大乘城也。   言资财甚众者。长行有七八。一宝圣财。其家大富。仓库(有为无为)僮仆(调伏烦恼)。臣佐(方便善行)吏民(妙类及力)。象马(五通)牛羊(八万四千行)。今加辇舆五欲二。造立舍宅。五欲自娱。此二句偈文有。长行无。有无不同也。田业等者。即前仓库。疏配智断。人民即臣佐吏民也。   言造宅者。有二说。一者。空理内证利狭。如舍。慈心利外化宽。如宅。智处空理。如人在舍。智处慈心。如在宅也。有为有作。故说为得。经言造立舍宅。即起慈悲。名造。问依何教文耶。取无为为舍。答准无垢称经。思空胜义舍。   言或造者起也者。疏意舍宅不别。宅即是舍。谓是慈心。有为法也。问何故作第二解。答显宅舍不别也。   言五欲者五种者。简要。一因乐。与乐为因。二自性乐。乐受自体。故为自性。三苦对治乐谓因寒热饥渴等事暂息。或时生起乐俱时之慧。四受断乐。谓灭受想定。五无恼害乐。此有四种。一出离乐。出家之人。二远离乐。生上界者。三寂静乐。谓涅槃。四意法乐。谓菩提。   言或净法界者。即清净法界。四智心品。谓无漏皆乐故。   言辇者真谛者。古时天子所乘。五通凡粗重乘也。今时天子乘。余人不乘也。疏众意同事将真谛。如辇。法王所乘也。舆同俗谛。诸人共乘。长行无。偈有文也。   言田业者。智断二德。略无恩田也。   经言出入息利等者。出生死。名出有利也。入者入生死。教化众生。名入有利也。自利名入。利他名出。又入觉佛法。名入利也。外化众生。名出利。真俗谈教如财。佛是王如坐卖买客。三乘圣众如商人。于净土之中去。名入利。得六波罗蜜教。住三界廛市。教化众生。名出利。如商人行卖也。化得众生。发心如利头也。   言通四方之珍异者。解行卖坐卖行坐卖。皆名客。故言通也。   言行其税利者。如斥人税取其利。入官入私。菩萨遍游三界。教化众生。令发胜心。得利皈佛也。   言往来者多者。此一段长行无。偈中开出此一段文。长者大富。以千万亿众围绕恭敬。常为王者。为由得也(平呼)。常得天子爱念。喻上说有人得天子爱念。由此譬法皆共宗重。以如是因缘。往来者众。法中论。化周十方三世诸佛。名王者爱念也。   言豪族等者。大菩萨等。宗敬于佛也。   有大力势者。神通也。   言父恒念者。长行分二。初总思念。父每念子。与子离别。五十余年。后别思念。别思念中二。初念付财。自念老朽。多有财物。后念已示。复作是念。我若得子委付下。此间两偈。但乱述前文。更不依次第。经言。而年朽迈。述前念付财中自念老朽也。痴子舍我五十余年。言库藏诸物当如之何。述前付财中。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有无子息。一旦终殁。财物散失。无所委付。言益忧念子。夙夜唯念。死时将至。述前长行。但自思惟。心怀悔恨。   言年迈益等者。喻上说老人年老。恐财物无人委付。多愁易老。忆念子心转深。法中论。如来成道既久。慈悲转深也。   言夙夜惟念者。章云。引尔雅。夙者晨也早也。昼日名夙。即六返观众生。瑜伽三十八云。由是如来昼夜六时。昼三时夜三时。常以佛眼。观察世间。谁人未发心。我应令谁未起善根。而起善根。乃至令谁速应建立阿罗汉。   言初一颂半游求者。长者正思念之子。次遂到来。此间偈言。尔时穷子求索衣食。至国等。文势相承。故此间兼述向前子长还国子遇到城文。彼中还见佛中。文云。以求衣食。此述云。求索衣食。前云。驰骋四方至游诸聚落。此云。从邑至邑等。   经言从邑至等者。从人天至三涂地狱出没。或从人天入二乘往来。名从邑至等。在人天中。持斋持戒。一日一夜。在二乘中。修行少善。名有所得。退流生死。耽荒五欲。名无所得。   言有长行已解者。即说法如国。神通如邑也。   言有所得等者。虽游国邑。并佛法中。有云外道。非也。更前云。入佛法讫。此但是佛法中恶人。悬羊头卖狗肉。冷茶法元来不止。真实善友者。朋友长我智慧。相引求其胜法也。牟云。遇大乘名真实。二乘名虚假。金云。有五重。一内心起不善无记。名无所得。善心即有所得。二约境。缘五尘即无所得。缘三宝即有所得。三约果说。求人天心即无所得。以果报究竟不实故。求三乘即有所得。四约心。发三乘心无所得。求大乘心名有所得。五约教说。听三乘教即有所得。闻俗书外道即无所得。牟云。未闻外道教。配无所得。非也。前来聚落。以是三乘内道。何况今至父城。   言困到也者。此述长行遇到父门。兼述第三段子长还国。子遇到城。彼处经言。时贫穷子。游诸聚落。此间述云。渐次经历。彼云遂到其父所止之城。此偈云遂到父舍。前喻到城。总望大乘也。此中别约中道大乘名舍也。前云。加复穷困。此云。饥饿羸瘦也。   言或起恶见等者。纪国云。慧身不具。起恶见。为疮。戒身不具。犯小罪。癣。恶见即不正见也。问何名疮癣。答疮深。深彻肉至骨。癣即浅。不损彼肉。皮上有癣也。问准前长行说。佛法为城。今云何得有恶见。答此恶见不是拨无之邪见。前云归国说。   言妄生见解者。妄生见解。如疮。不专持戒。如癣。癣即皮肉不损。皮上生癣。犯威仪不整。掉臂跳行。如癣也。但知正见。虽然戒坏。却有续时。若见坏不可续也。更言不专持戒。不是总不持。但少分持也。前来不专行行。名门侧。今此不专持戒。戒上有癣也。   言所见父相者。长行有七。一见父安坐。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机承足。二贵贱承奉。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三严饰身体。以真珠璎珞。价直千万。庄严其身。四臣佐供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五庄严外物。覆以宝帐。垂诸华璎。香水洒地。至罗烈宝物。六出财产。即出内取也。七结类尊高。如是等种种严饰等。今此二偈半。述所见父相也。一施大宝帐。述前长行第五庄严外物中覆以宝帐也。不述垂诸华璎香水洒地散众名华等也。二处师子座一句。述前第一见父安座中踞师子床也。三眷属围绕一句。述前第二贵贱承奉。四诸人侍卫一句。述前第四臣佐供卫也。或有计算等。长行所无也。或不妨计算二字。述前罗烈也。罗烈金银宝物。述前庄严外物中。罗烈宝物也。出内财等二句。述前第六出内取与。牟云。若依此配。不述第三严身体真珠璎珞价直千万庄严其身。亦不述第七结类尊高有如是等种种严饰威德特尊(云云)。   言理居等者。问何故前言佛身出门外。此间言门内耶。答疏言理居等。佛身功德。是教下所诠理收。故言门内也。果从因行中得。名果在内。若佛身出生死。生死为因。因名为门。佛身是果。名出门外。今佛身既却入生死中教化来。即是却入在因门内来。故言门内也。   言昔望生死名在等者。教行为入涅槃门。从因门入来。故言门内。如寺前师僧。师僧出向外去。名出门也。向外俗人等寺中来。名入门。所望不同也。通难亦同。问何故前品云。今在外门。此中言门内耶。答疏言昔望生死。   言计算金等者。即是天亲菩萨诸大罗汉等造论解经。分别计度法数。有为九十四。无为有六。名计算也。   言出内财等者。金银宝物。内财产。即是所诠二利功德。   言注记倦等者。金云。以教行为券也。如世间人。以契券徴取财物。唯券而得金。今依教得理。依行得果。故以教行。徴彼理果。故言券也。疏者疏也。条道理割折是非也。   言注者(十里反)。注也。与韵同音。正是此中义。有云。之戌反水注也。非此中义。   言见已却走者。前长行有三。到父门。明见父。明却走。却走中有三。一悔来。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二起念。窃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三却走。作是念已。疾走而去。今偈中又有两段。述前长行三文。初一偈半述前悔来。兼述前起念中此或是王或是王等。次下有二偈。却走。经言。覆自念言。我若久住。或见逼迫。强驱使作。此兼述长行若久住此。或见逼迫等文是。   言此初也者。悔来也。长行云。穷子见父有大力势。即怀恐怖。悔来至此。经言。穷子见父豪贵尊严者。闻教中说化身净土功德。名见父。穷子见父不识。缘近来富贵。与旧全别。法中昔为王子。今作佛身。故别也。长行云。有大力势。即化身净土功德也。此偈云。豪贵尊严。是谓国王天子也。若是王等。天子兄弟。即诸王也。或是法身。或是报身也。   言却走者。长行起念中云窃作是念。偈中云覆自念言也。长行云。若久住此。或见逼迫。强使我作。今偈云强驱使作。长行云作是念已。偈中云思惟是已。长行不如往至贫里。肆力有地。偈云。借问贫里。欲往佣作。佣作与肆力。不别也。   言父令急捉者。长行有三。一见喜。时富长者于师子座。见子便识。心大欢喜。二念生。即作是念。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至由故贪惜。三令急捉。即遣傍人。急追将还。尔时使者疾走往捉。今偈中唯述两段文。不出二念生文也。偈云。长者是时。在师子座。遥见其子。在资粮位。为凡夫。圣位远故。名遥见其子。默而识之者。知是十六王子时。所化众生。即敕使者。大乘教名使者。捉将来抑授大乘也。   言子忧惶者。长行有三。一子惊惧。穷子惊愕。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二使逾急。使者执之。逾急强牵将还。三子闷绝。于时穷子自念。无罪而被囚执。此必定死。今一偈半总述长行三段。又穷子惊唤。述前惊愕。心口不伏。修行大行。名惊唤也。退大不修。顿住生死之地。名迷闷躄地。是人执我者。大教中教我舍头目髓脑。剥皮为纸。刺血为墨。名必当见煞。何用衣食者。不用大乘功德。何故使我至大乘中修行。   言不述初二者。教发权心。彼兴小意。两段文也。且教发权心者。长行云。父遥见之。而语使言。不须此人。勿强将来。以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莫复与语。二彼兴小意者。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从地而起。往至贫里。以求衣食。不述此二文。唯述令修脱分已下。经又言初中后。二者。令修脱分。长行有二。初密遣二人。后二人依教。今唯述初文。不颂时二使人。即述穷子已上。初中有三。一密遣二人。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二令传语。汝可诣彼。除语穷子。此有作处。倍与汝直。穷子若许。将来使作。三拟问答。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我等二人。亦共汝作。今偈中疏科。唯述初遣及第二传语。无第三文也。就此传语中。述除诸粪秽。兼有拟问答意也。   经言长者知子愚等者。纪国云。不识大故愚痴。但求小故狭劣。不信我言者。不信实教。不信是父者。不信实身。即是不信大乘教及所诠理也。长行云。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今偈云。即以方便。更遣余人者。二乘教是大乘之余。名余人也。长行云。形色憔悴无威德者。偈云。眇目矬陋无威德者。   言为二乘人说安立谛观等者。疏主章中。初世俗谛亦名假名安立。后三真。亦名有相安立。第四胜义胜义。亦名废诠谈旨。无别相。唯非安立。自内证故。然三乘四谛浅深不同。声闻四谛者。第一世间世俗谛。所谓安立世间。瓶盆车乘。我有情等。此中唯所执实我。不取实法。不障彼故。第二道理世俗。谓所安立三科体事。声闻多作三义观故。三证得世俗。谓所安立四圣谛理。依此加行。修证得故。第四胜义世俗。为所安立。生空真如。依生空门。证真如故。世间胜义者。三科等法。道理胜义者。四圣谛理。证得胜义者。生空真如。胜义胜义者。谓安立生空无我。废诠谈旨。即一真法界。独觉四谛者。与声闻所证所执。体虽无异。根有上下。信有浅深。故成差别。第一俗者。与声不别。第二俗者。所谓安立十二有支流转等法。独觉缘此为境故。第三俗者。谓所安立十二有支。杂染逆顺。及净顺逆因果等。七十七四十四智等故。依此加行。修行证得故。第四俗者。谓所安立生空真如。第一真者。流转有支。第二真者。杂染清净顺逆等观。第三真者。生空真如。第四真者。谓非安立生空无我。废诠谈旨。一真法界。上兼下故。三科解脱。亦有四谛。下不兼上。流转还灭。七十七四十四等智。除大利根。非余声闻所行境故。菩萨二谛者。初俗。所谓安立瓶盆军林我有情。菩萨通取宝法。障自果法。第三俗者。谓所安立十六善巧。菩萨缘此十六善巧为境。除法我故。辨中边云。谓蕰处界缘起。处非处为无为。瑜伽云。六者即十中前六也。第三俗者。谓所安立三性三无性。唯识妙理。缘此为境。而证得故。第四俗者。谓所安立二空真如。菩萨双证二空如故。前三真。即后三俗。第四真者。即非安立。二空无我。废诠谈旨。一真法界。今言为二乘者。即所烈二乘八谛是。有此差别。故置为二乘之言也。   言无法身功德者。唯识云。在二乘位。但名解脱身。在大牟尼。名法身故。   言此传语者。长行云。徐语穷子。此有作处。今偈中上二句。传语云。汝可语之。云当相雇。下二句。兼述拟问答中意。长行云。若言欲何所作。便可语之。雇汝除粪。今偈中云。除诸粪秽。倍与汝价。当得二乘无漏功德。胜过人天善根。名倍汝价也。   言子遂依行者。长行云。尔时穷子先取其价。寻与除粪。前长行彼与小。意中穷子欢喜。得未曾有。今偈云。穷子闻之欢喜随来。为除粪秽。净诸房舍。问何名为除。答虽自断惑。因彼如来方行二乘行。名为除也。又房属长者。宅属如来。   经言先取其价寻与除粪者。先所闻思二慧。折伏烦恼之粪。此在五体心观等位。   言一颂心伤者。长行云。其父见子愍而怪之。偈云。长者于牖。常见其子。念子愚劣。乐为鄙事。此二句。正释心伤也。   言此身近者。长行分二。一见子。长行云。又以他日于牕牖中。遥见其子羸瘦憔悴。粪土尘坌。污秽不净。偈云。于是长者。着弊垢衣。执持粪器。往到子所。二身近。长行云。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身之具。此上偈文不述也。唯述更着粗弊垢腻之衣至除粪之器。偈云于是长者着弊衣等。   言总与语等者。长行云。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今半偈述方便附近语令勤作。   言后别与语教示者。长行有三。一不令东西。后复告言。咄男子。汝常此作。勿复余去。当加汝价。二随须即与。诸有所须。三假称父子。我如汝父。勿复忧虑。所以者何。我年老大。今偈中唯二偈。述前别与语教示。三段文中。唯述两段。即是随须即与。假称父子。亦兼述不令东西中当加汝价一句。余并不述也。一偈半随须即与。后半偈假称父子。且随须即与者。长行云。诸有所须盆器米面盐酢之属。莫自疑难。至安意。今偈云。既益汝价。述前不令东西中当加汝价也。问既言述长行。长行无足油。何故偈文与长行不同。答长行有之属二字。含得多义。故云足油。饮食荐席。尽向之属之中。含得也。长行空言米面。即以纳生。此言饮食充足。即与熟食也。并涂足油者。三藏和尚西国风俗。不如此间。彼国斗则乘象。言多譬喻。行步涂跣至洗足。洗足多故。事须涂油也。当日法华经向西国说所有之事。故言油也。   言今言足等。问何名足油。答此有二说。一云。欲勤心观名因。禅定为果。亦此欲勤心观。是足是因。因足有四。名四神足。二云。修定之时。事须得欲勤心观。此欲勤心观。但解四义未正名足。是之因。今取四禅根本定。正为足也。神通为果。   言油谓八断等。问何名足上油。答即八断行也。一则滋润于禅定。二能除定障。喻如油。三能去风痹。八断行者。能除定障。得断行名。   言即欲等者。列名也。一欲。三乘皆有善法。欲修定时。事须于先起希欲心。二修定之时。先须得精进。能除懈怠。满善为业。三事须得信。信以心净为性。若于实德能三。不起信。因何得定。由有信故。所以得定也。四轻安。调畅身心。安和适悦。正是定相应法。五正念。明记前境。能除妄念也。六正知。能除愚痴。正知是慧。简不正知。七思。能䇿心。思量观察。八舍。云何为舍。答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二行相者。金云。引杂集论。四神足以五门建立。一所缘境。即定心所缘。或小或多。种种神变事。二神足体。谓三摩地。三神足助伴。谓勤欲心观。四神足修集。谓八断行。五神足果。果中有三。一通达果。即真俗二谛。二神足果。即六通。三功德果。即四无量。然此八德名八断行也。简要依对法十二。总摄八断。以为四例。一加行摄三。谓欲精进信。二摄受摄一。谓轻。三继属摄二。谓正念知。四对治摄二。谓思舍。   言初三为加行者。以欲精进信。而为次第。若以义正之。即令信为欲依。欲为精进依。初修定时。先须有信。既信之后。发希欲心。从此已后。策勤精进。故此精进。正名加行。信欲二种。是精进依。相从而说。亦名加行。摄受有一。谓轻安。轻即摄受。安即摄心。身心适悦。故能修定。故名摄受。   言正念正知者。即继属摄二者。正念正知。由正念故。摄录身心心所。不游诸境。此念有二功能。一不忘所缘。二安心一境。二正知者。有放逸生。能如实知。由念摄录于心。能引于定。故名资润于定。此正念名继属。正知相助。亦名继属也。   言不忘所缘安心一境。解念上功能。有放逸生。如实知。故解正知上作用也。   言思舍等者。对治摄二。谓思舍二法。   言䇿心持心二种力故者。则云。䇿心谓思。惛沉起来。令心丈下。事须䇿令不下也。持心谓舍。掉举起来。令心高举。舍能持心。令不高举也。简要又云。或思能䇿心。双离沉掉。舍能持心。亦离沉掉。故名二种力也。由前思远离。起沉掉所行。以舍寂静而住也。   言如去风痹等者(疵疪音同)。脚冷漺病(爽音)。障染者。即上所言五种过是也。于中沉掉忘念不正知。并是随惑。故名染障。染如风痹。断如油。能除冷风。八断能除染障。   言或足谓戒者。第二解也。滋润名油。足是戒也。戒为诸行之足。故四分律云。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亦如是。婆沙云。尸罗名足。能资善趣。至涅槃故。   言油谓六支受学等者。杂集云。云何成尸罗。答能受持净尸罗故。初受名受。受已防护名持。二俱受学处者。白四羯磨等。名具受也。二百五十戒等名学处。皆能受学。三善能防护别解脱律仪者。别防护身语七支。防身语恶色不起。名防也。防护净戒。令无缺犯者。名护也。解脱是所求果。为求解脱。别别防护。名别解脱律仪。四轨则圆满者。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名轨则。进正安庠如轨则。悉皆圆满。五所行圆满者。远离五种过。诸比丘所不应行。一唱令家。有人犯法。将此罪人。巡历郡邑。叫唱令人普知故。由习此事。佛不交过。二淫女家。三沽酒家。四旃荼罗。此云执恶。亦名屠者。五羯耻罗。此典狱。狱卒也。六见微细罪。起大怖畏。为于小罪。生大怖畏。勿轻小罪以为无殃(云云)。具此六种。令戒端严。一切善法因斯增长。故此六种与戒。为油涂戒足也。   言滋润戒者。此余六支。得名油义。问六支即戒。何得名油。答赖六具足。戒学圆满。故得油。   言法食既充者。即经云。饮食充足。即长行盆器米面盐酢之属。今加足油荐席二也。无贪等者。三法相重。解原义也。   言无垢称云等者。问依何经教静虑为床。净命为茵蓐。答疏云。无垢称等四静虑为床。因定发起无贪嗔痴。如床上展席。此无贪嗔痴为能发。所发三业相重。为茵蓐。   言净命即是无贪等者。潞府此解未详。理合无嗔痴所发身业。名正业。无嗔痴所发语业。名正语。无贪嗔所发意。名净命。合此三种能发。名荐席。所发净命。名茵蓐也。若尔。正语业二。亦是所发。名茵蓐否。答经虽不说。理取不违。   言兽所食者。庄生云。人食刍秦。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嗜鼠。故知兽所食也。玉篇子电反。说文兽所食草也。古有人神以荐答皇帝曰。所食何处。对曰。食荐草。夏居水泽。冬处松柏。今谓应以荐草为席也。前云。麋鹿食荐者。说文应蟹食也。山羊一角。古今[豕*曷]不直人(犬买反)。有[狂-王+斛]或从蒙。今御史所著冠。是亦通(治蚁反)今取于草。缘外国进兽来。时人不识。与种种物草不吃。后与荐草。方吃。兽因草得名。名荐兽也。   言又床荐等者。荐藉也(子应反)。坐草曰藉。相假藉也。   言详石者。误也。牟云(详亦反)。   言懎亦反。藉也(寂同)。   言假称父子者。长行云。我如汝父。勿复忧虑。偈云。如是苦言。汝当勤作。问长行都无苦切之言。如何偈云苦言。答更增加功价。又应所须。何不得勤作诸事业。再三苦令。名曰苦言。以子诱之。名软语。即是佛爱语罗睺也。若如我子。此在见道前。名如。如由似也。若入圣已去。名真子也。   言便成圣位者。长行有三。初入圣。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入见道。二住修道。尔时穷子虽欣此遇。由故自谓客作贱人。由是之故。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三成无学。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出入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今偈云。长者有智。渐令入出。经二十年。执作家事。此偈中略无见道不述也。唯述无学位。经云。长者有智。渐令入出。得二乘果。述前长行。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入出无难。然其所止。犹在本处。此五句即无学文。下二句偈云。经二十年。执作家事。此谈彼无学之人住修道事。似果上说因也。经字者。即是经过经历。已经见道。过修道也。所以疏意云。文中唯有学无学者。以疏意言。经过之义。今即令入出。昔曾经二十年等。为有功故。后乃示其金银等。言无学也。以有二十年言。故云并修道。连下文长读易见也。二十年者。声闻十法行十业道。为二十。又修道之中。加行伏十惑。无间道断十惑。为二十。又声闻断五下分五上分。为一十。缘觉断五下分。为二十。   言影彰见道者。疏意唯说无学。谓有二十年。言兼彰于修道。今者以后影前。故言影显也。若权言之。唯言修道文。言渐令入出。若至无学文。何渐令。故言过是已后等。前云入学佛法。出利众生。无怖无染。故云入出无难。直说无学。今云渐令。故云修道也。证云。前长行云。即时长者更与作字。名之为儿已下。是便成圣位。此文是即入见道位。尔时穷子虽欣此遇。于二十年中。常令除粪者。显入修道。过是已后。心相体信。即入无学道。今此偈中。唯后二位。为道无学道。虽无见道。影显亦有也。今既不述。文中略故。今不述见道也。   言示大不希者。长行有二。初示大。后不希。世尊尔时长者有疾。自知将死不久。语穷子言。我今多有金银珍宝仓库盈溢。其中多少。所应取与。汝悉知之。我心如是。当体此意。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异。宜加用心。无令漏失。后明不希。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金银珍宝。及诸仓库。而无希取一餐之意。然其所止。由在本处。下劣之心亦未能舍。今二颂述前长行。初一颂述示大不希。示大中述。标文不述。所以者何。今我与汝便为不以。下释文。初偈示大者。经言。示其金银至令知者。般若会上。初说八部般若。有为无为毕竟空等。名示其金银故。名示大者后一偈。不希者。经言犹处门外等者。四大声闻将心由自恋自乘涅槃。故云犹处门外。止宿草庵。   言止宿草庵者。小草舍有作庵。庵䕡草作舍也。广雅云。庵舍也。小屋之名也。   言第二段有七偈显今获得者。长行有二。初父付。后子获。前文付有二。初知时到者。经云。复经小时。父知子心。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后集付分二。初命集。经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等。后正付。后正付。初牒首。后告今。且牒首者。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后告今。经忽于此间。遇会得之。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今偈中分二。初五偈父付。后二偈子获。且初父付中分二。初一偈半知根集族。后三偈半正付家事。且知机集族者。长行云。父知子心。渐已通泰。成就大志。偈中述云。父知子心。渐已旷大。欲与财物。三句述。路云。初三句述前。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等。知根也。后三句述前。临欲终时。而命其子。并会亲族等。集众也。渐已旷大者。渐已根熟。欲与财物者。与诸大乘。集族者。长行云。即会亲族国王大臣。至皆悉已集。偈中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十五类徒众。名即聚亲族国王大臣刹利居士也。或国王喻梵。大臣喻魔。刹利喻沙门。居士喻婆罗门。或如自名国。是国王大臣刹利居士。皆如自名也。   言三颂半正付家事者。长行正告中分二。初牒昔。后告今。牒昔中有三。一牒最初发心喻。经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二牒退流生死。于某城中。舍吾逃走。跉𨂲辛苦。五十余年。三牒余四喻。经言其本字某。我名某甲。昔在本城。怀忧推觅。章敬云。其本字某我名某甲。牒中还见佛喻。昔在本城一句。牒不肯修大喻。怀忧推觅一句。牒化以二乘喻。示大不希喻也。今颂三颂半。二颂述前正告中牒昔。后一颂正付文。初有四。一初半偈牒最初发心喻。经云。于此大众。说是我子。此半偈述前长行。即自宣言。诸君当知。此是我子。我之所生。此四句经文。叙最初发心喻。二有半偈。退流生死喻。经云。舍我他行。经五十岁。述前长行。于某城中。舍吾逃走。跉跰辛苦。五十余年。四句经文也。半偈化以二乘喻。经云。自见子来。已二十年。   言或在人天彼等者。安国云。人中天中各修十善业道。名二十年。   言或在者。加行伏十惑。无间断十惑。名二十年也。   言或断等者。声闻断五上分五下分名一十。缘觉断五下分五上分。二十。   言或说等者。路云。得有学无学果。各修十法行。名二十年也(上化二乘了)。   言一颂昔退大等者。一颂三个喻。经言。昔于某城。而失是子。周行求索。遂来至此。牒中还见佛喻。不肯修大喻。示大不希喻。   言一颂正付者。经云。凡我所有舍宅人民。悉已付之。恣其所用。述前长行告今父。长行云。忽于此间。会遇得之。此实我子。我实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   言子获者。长行云。世尊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今偈云。子念昔贫。志意下劣。领未回心时也。亦同前长者。知子愚痴狭劣。今于父所。大获珍宝。珍宝者。大乘功德。名珍宝。今日灵山会上。闻说声闻作佛。名于父所大获珍宝。昔日得二乘果。一日功德。不名为宝也。   言有为功德等者。问何名珍宝。答疏言有为等。   言无为真如等者。何名舍宅。答疏言无为真如等。意言菩萨慈悲心名舍宅。智证真理。如人在于舍宅。即同经言。思空胜义舍。智处慈心。如人在宅也。   言识达本识。未回心前。不知有第八识。今回心来。领知第八识。因中为火宅体。劝出。又领果中转本识成大圆镜智。劝入。或便知一切众生第八识。皆如来宅。天子以四海为家。佛以众生为家宅。今悉已领得。   言及获宝等者。解经中一切财物等三句也。今日灵山会上。闻道声闻作佛。恰似无量珍宝不求自得。承前有亦未曾有得亦未曾得。名得未曾有也。   言不合中还见佛等者。今颂中唯述示大不希。合余五段不述。准前疏意。中间逢佛。亦是佛子。初逢亦子。故略不说。   言前长行中示大不希有三者。初知我乐小。不正为我说。故不希。长行经云。然世尊先知我等。心着弊欲。乐于小法。便见纵舍。不为分别。汝等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今偈云。佛亦如是。知我乐小。述长行中然世尊先知我等心着弊欲乐于小法。偈云。未曾说言汝等作佛二句。述长行中便见纵舍不为分别汝等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次一行述便见纵舍不为分别汝等当有如来知见宝藏之分。次一行述长行中乐于小法。经云。而说我等得诸无漏。成就小乘声闻弟子。得生空无漏。成阿罗汉。故我不希也。   言下有八颂颂第三等者。长行云。我等又因如来智慧。为诸菩萨。开示演说。而自于此。无有志愿。所以者何。佛知我等心乐小法。以方便力。随我等说。而我等不知真是佛子。经言。最上道者。最上成即佛道也。   言佛三业等者。佛三业加被须菩提等。为菩萨说般若。意欲令彼渐悟修行闻法。资大乘根。不分别说。汝有佛分。名密敕也。世尊四十年前。不说二乘。于佛菩提有分。我早不希。更处会中。毁责声闻。我所以不希也。   言诸佛等者。问释迦一佛与菩萨授记。何得言诸。答释迦一佛说法。与诸佛同。故释迦一身亦得名诸。二唯论一众生共多诸佛有缘。多佛共起一个化身。亦如丈六释迦一个化身中多化身佛。释迦一佛亦得名诸。三菩萨过去逢佛说法教化。亦得名诸也。   言下第三有十等者。长行云。世尊以方便力说如来智慧。我等从佛得涅槃一日之价。以为大得。于此大乘。无有志求。今偈中十行半述。且初二偈标自己满足。故不希者。四十年前总说解脱。我已得讫。自谓满足。故不希。今日闻道。汝所得涅槃。是不究竟。如彼化城。所以知是不实。所以知是不实。所以回心忻趣也。   言内灭等者。菩萨兼济众生。故内外俱灭。二乘之人但灭自惑。不灭他惑。故名内灭也。或内证人空之理。有余涅槃名内灭。灭理与疏同了。此涅槃以为究竟。所以闻净佛国土教化众生事。不希也。   言初三颂半于佛境等者。潞府。初二偈于佛境。后一偈半于佛智也。牟云。准般若经。对如来说。理智俱名佛境智。不必境与智别也。   言初二颂偈等者。所以者何一切诸佛皆悉空寂。空观也。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无相观也。如是思惟不生喜乐二句。结上二观空无相也。作满足心。故不希也。须菩提。观二乘体本来不生。体既是无生。复何有灭。名一切诸法皆悉空寂。   言二我既无等者。我及我所。非人法二我也。无大无小者。谓于真境。无大可欣。无小可厌也。无漏无为者。观真境时。心与境冥。理与神会。不见能证智所证理。所以疏言。观诸法空。空观即是体。一切诸法皆悉皆寂也。   言舍离贪着等者。一行半述无愿。经言。我等长夜至无复志愿一行。此无愿观也。而自于法谓是究竟二句。结于无愿观。向上不希也。   言遂于佛智等者。佛本来交二乘。观苦集因果。有为向上不贪求。二乘之人。遂于佛身无漏。有为向上亦不愿求。此错悟解大乘观行。则不如此前疏言。二既无有。即是我及我所也。问大小乘明空何异。答四解。一大乘教中明人之与法本性智空。空义则广。小乘法中。但明人空。未显法空。空义则狭。二云。小乘法中但明三界内空。空义则短。大乘教中明三界内外一切皆空。空义则长。三云。小乘之人但见于空。不见空。空义则偏。大乘菩萨见一切空及以不空。空义则正。故涅槃经师子品云。初声闻缘觉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行中道故。不见佛性。智者见空及与不空。故名中道。名为佛性。四云。小乘之人滞空则皆于存人。有则失于空。即是取舍之心。断常二见。空义不中。古德偈云。若有所受法。即断于断常。大乘菩萨不坏假名而说实相。即有而常空。不动真际建立诸法。即空不滞有。心既不著有无。远离断常。即是中道正观。空义中。谓于真境。无大可忻。无小可厌。观真境时。心与境冥。理与神会。不见能证智及所证理。   经言我等长夜修习空(至)有余涅槃者。意道得有余涅槃回心向大。名报佛恩也。   言验文意者。意言得有余涅槃回心向大。非如古师得无余涅槃再起回心。无此道理。若入无余。何名报佛恩(此说不定姓也)。   经言道师者。佛也。见大根未熟。且舍令修二乘也。   言非曾不劝者。十六王子已教大乘心。二万佛时曾受大乘化。疏约今生已来未曾观也。非前前世不观也。   言下有十偈合今获得者。长行喻文云。复经少时。父知子意渐已通泰。成就大志。自鄙先心。临欲终时而命等。长行合文有三。一知佛不吝大乘故得。经云。今我等方知。世尊于佛智慧。无所吝惜。此上标经云。所以者何。我等昔来真是佛子。而但乐小法。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二知佛唯以大乘化。故得今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于菩萨前。毁呰声闻乐小法者。三结领今得。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宝自然而至。如佛子所应得者皆已得之。   言初三颂法喻者。今三偈总述初段文。此中小意述前。而但乐小法已上文。此中大意。述前长行。若我等有乐大之心。佛则为我说大乘法。今偈中经云。如富长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此一偈初小也。经云。然后乃付一切财物。半偈真实也(此上一行半喻了也)。   言一颂半法者。经言佛亦如是等一行。初小也。经言。调伏其心。乃教大智。大也。   言下七偈明今获得者。长行经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而昔于菩萨前。毁呰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是故我等说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法王大宝。至所应得者皆已得之。   言初一颂半总辨者。经云。我等今日得未曾有。得亦未得。有亦未曾。此上一偈法也。如彼穷子得无量宝半偈喻也。   言初一偈总辨先得果者。经言。世尊我今得道至眼者。简要问须菩提仍未入十信初位。如何乃言得果体。答得大乘教。名得果体。或据当得名得。或得之因故。   言后二偈。今得果是实者。初偈说昔时持戒为因。今得大乘果报。后偈昔时修梵行。今得大乘果报。若未回心即不得记。   言初一颂得真实声闻等者。经言。我等今者真是声闻。四十年前。不得名真声闻。今日方得名真声闻。以佛道声。声属于佛。令一切闻。闻属众生。此声闻二字。令取他名。名有财释也。   言后一颂半得真等者。经云。我等今者至应受供养者。三义之中。应受世间供养也。   经言世尊大恩以希有事等者。此一颂半明慈悲恩深难报。金云。佛有三恩。一说五戒十善。拔三途苦。与人天乐。名小恩。二说二乘教。拔三界苦。与涅槃乐。名中恩。三说一乘。拔二乘变易苦。与大般涅槃。为大恩。嘉祥云。有十恩。一普共结缘恩。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等也。二别共结缘恩。我在十六数。曾亦为汝说等。三随逐有情恩。长者闻已惊入火宅等。四隐本垂末恩。即脱璎珞细软上服等。五思惟救济恩。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等。六舍深说浅恩。次冷水洒面令得醒悟等。七隐一说三恩。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八付财密化恩。尔时穷子即受教敕。领知众物。而无希取一餐之意等。九陶练小心恩。佛敕我等。说最上道等。十委付家业恩。今我所有一切财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内。是子所知。复有四恩。一授我圣胎恩。二长我法身恩。三长时不倦恩。四庄严成佛恩。又诸恩不离三业。如今者世尊从生及出家。身业也。得道者意业也。转法轮者语业也。又经言。以希有事至谁能报者。鹿野菀中从外道化入小乘。名小恩。般若会名中恩。今说法华经名大恩。   言时长处广等。时长者。大通佛时直至于今也。处广者。二万佛时遍起身教化。名处广也。行满者。二利具足。心勤者。六返观众生。苦己利人结也。二时长。三大劫。处广通遍十方。行满二利圆。心勤。昼夜六返观众生。苦己利人。八相成道也。   言昊天之恩者。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鞠育之恩。昊天罔极。意云。我欲报父母之昊天。敬心无已也。尔雅云。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者。言如阳气昊大也。   言初二颂六种内者。手足为二。如头顶礼敬为三。若以顶戴为四。两肩为五。尽心恭敬意业。此名六。   言二颂以四事者。一美膳。二宝衣。三卧具。四汤药也。   经言无漏等者。无漏即四智菩提。无为即一真法界。   言藏报身等者。解经中能为下劣实得自受用身也。有说他受用。非也。显化相。即丈六身。隐妙理者。四十年前不说大乘也。扬粗义者。即小乘也。嘉祥云。久证大乘。为钝根故。忍而不说。如净名经云。释迦如来隐无量功德。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也。   ○药草喻品   言今佛还为以喻述成者。问此中喻说。何处是述成也。答初赞印是云佛如长者。举少可以喻大。   言二者论说对治等者。此品不同前来譬喻信解品为二。有学凡夫。今此大乘。顿悟小菩萨。闻世尊初周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又处处会下毁声闻。又闻说中小二子不止羊鹿。同上牛车。不会如来说教。意生得乘同病。作是念。唯有大乘。无别声闻缘觉也。世尊为说雨喻破之。天雨是一。三草禀润。生长不同。甘草得雨唯甜。唯知天雨雨甜。不知天雨到黄檗之中。即黄檗得雨光。唯知天雨苦。不知天雨到蓼子之中辛甘。草既甜苦。辛辣不同。天雨恰似随他甘草黄檗等。蓼子亦成甜雨苦雨辛雨。如来教化无是一般。由众生根性差别不同。教法被根。遂有三乘五乘差别。破乘同病也。此论家偏说雨喻。喻一味之法。对根有三乘五乘差别(上叙论意下消论文)。   言七慢中第三等者。唯有大乘种性。发大乘心。名大乘人。三乘五乘总信。今唯取信大乘。不信二乘。名一向增上慢。二乘功德名增上法。向彼增上法上起慢。名增上慢二者。少得谓多得。名增上慢。三乘之中。修行大乘兼信二乘。名得。三乘之中唯信大乘不信二乘。名少得。将谓总解尽一切佛法。名多得。慢者恃己凌他。恃彼所修。唯有大乘。无二乘。说向他人。名增上慢也。故说雨喻也。问破乘同病。只合说药草喻。如何说雨喻耶。答经家正取所滋三草破病。论家偏举能滋显所滋也。   言前譬喻品为等者。正明病生处也。譬喻品是信解品病生处。药草喻亦破前二品病也。前譬喻品为治人天内外果颠倒。而求佛言。此人天果。俱是大宅。次信解品治二乘有学执。我乘与如来乘等无差别。问因何生得此病。答初周闻说声闻得授记。又闻世尊说三人同坐解脱床。闻第二周说火宅喻中长者牛车三子同上。三子若别。即合小子登羊。中子上鹿。大子升牛。今三子既互等上牛车。明知不别。法中论。声闻缘觉菩萨。总得授记。明知我乘与如来不别。述所修二乘法。更不要回心。不修大乘行。便拟取佛果菩提涅槃。若望如来意言等者。即回心已去究竟成佛即等。若不回心。声闻二乘与大乘元来别也。既执未回心前。我乘与如来乘等。故说穷子与长者既别。二乘与大乘各异。故知二乘未回心前。与大乘差别。为破初执。说穷子喻也。信解品病。从譬喻生。药草喻病。从信解品生。现信解品穷子领长者家财。便有一类小菩萨。执唯有大乘。无别二乘也。若望同。事须回心已去。穷子领长者家财。若未领已前。实别大乘顿悟小菩萨。见穷子回心已去。领长者家财。便执未回心前。又同也。离大乘外。无别二乘。故说药草喻品。以破之。故此品来。所以疏言。今此品为对等。正是当品来意也。   言故彼论言第三等者。正引论文证。疏言故字者。由前三品经文唯说一乘生得诸病。此品破之。故言故也。   言令知种种异者。五乘不同。名种种。问何谁教知乘异。答疏言。诸佛如来平等说法。此教同也。   言随众生善根等者。随彼众生五乘本新善根种子。而说五乘法也。人天乘即五戒八戒等。三乘之人三无漏种子善根。如来说法是一般。三乘人各发自乘心修心。修自乘行。乃至无种姓人。但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正解乘异也。   言意显一雨等者。章敬云。一不知同。二不知异。且不同者。一切草木禀润生长之时。不知所依地是一。亦不知能滋天雨更无两般。若知异者。各各自家开华着叶。不知诸草开华着叶与自不同。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声闻不知缘觉根性。缘觉不知菩萨根性也。初解同禀润各异。后解同不自觉知。若是瑞草。能知地能生长。天雨普润是一。此况迦叶。此于药草。经云。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知根同异也。此是喻意也。言意显一雨虽同。解前行平等说法也。三草二木生长各异。解前行随众生善根种子生牙。故喻也。言佛教虽同。前一雨虽同也。三乘二圣发修亦别者。此间药草品。解三乘与诸处别也。菩萨大。声闻缘觉居中。人天乘小。二圣即二木。发修亦别者。三乘二圣合前三草二木也。   言发修亦别者。合前生长各异。生长各异者。松柏千年长蓬蒿即易。菩萨三大劫修行。二乘三生六十劫。四生一百劫。名发修亦别也。问三乘差别道理可然。如何是二木别耶。答虽同大乘所修之行。浅深粗细别也。   言有为机器等者。问何故方便譬喻信解品皆言唯有一乘无二无三。此间药草品何故言三乘五性各别耶。答如来四十年前。及前三品中。说三乘无异者。约三乘法身同故。唯有一乘。若约有为乘。三乘五性各自差别也。意言乘有差别。不得将无为理说。若对无为理。教唯有一也。有为简无为。机器简理。理不能显教之差别也。将机器对教意。菩萨有三乘五乘异故。问前之三品言唯一无二。岂唯约无为。不说有为耶。答所以疏言。亦有决定二乘者故。且不定性人未回心前。教对有为根性。尚得成三乘五乘差别。况更有定姓二乘根教。对二乘根。差别义极成也。又前三品。约回心已去。说教唯有一。今药草喻断未回心前。乘有差别。问争得知。答疏言。由机性殊等。前来有三重。一若对无为说乘无别。若对有为说乘有异。二对不定姓人说乘无异。若对定姓说有异。三不定姓中。回心即不异。未即有异也。   言胜鬘云摄受者。证五乘差别也。摄者包含义。受者领纳义。教理行果。义非邪妄。名正法。善男子堪能荷负四种重担。地能此四种重任。况菩萨教化四乘众生。四种者。一海。二山。三草木。四众生。摄释三解。一约障有轻重。海最重。况无种姓众生烦恼最重。诸山次轻。喻声闻惑障故轻故。三草木次轻。况缘觉根利一坐断惑故。四众生最轻。况菩萨双断二障惑最轻故。二义。海况菩萨。理性深广故。山喻独觉。乐处寂静神通最高故。草木喻声闻。春荣秋落更不生。况声闻后有尽故也。众生况阐提。但有人天性生得善根。力微小故。三义。海喻无性人。生死深远故。山喻声闻。坚执不断故。如山也。草木况独觉。神通障轻故。众生况菩萨。障轻少故。   言涅槃亦言等者。此证有三乘也。声闻弟子皆言已作佛时。诸弟子不解我意。总不作佛。亦不解我意。方知有作不作。方解我意也。   言依人运载(至)异等者。此正是此品意。此品意正取教。若直显说教有差别。佛说法元来一味。便违佛法道理。教上亦无差别行相。教为能运。人为所运。教随所运以运以立名。车是一般。载炭名炭车。载柴名柴车。随所载物以立名。教元来是一般。载人天名人天乘。载声闻乘名声闻乘。运三乘五性众生。教向上有三乘五乘差别。天雨本来是一。随彼所润草木。恰似天雨亦有三般雨般差别相似也。   言三者方便品初标智等者。双标理智。二皆甚深。譬喻信解品释也。譬喻品中偏释彼理甚深。三车是理。宅中唱三。门外等与牛车。是理甚深义。信解品中四人领解。   言实一者。唯大富长者财宝无量。穷子领长者家财。二乘回心作佛。   言假三者。三乘唯有名字章句。而无实义。此前二品正会理甚深也。教门甚深。都未悟解。此品之中正会四十年前阿含甚深。即昔三教对根说故。   言如说四谛者。例成也。如说四谛本质是一。三乘人缘时行相不同。成三乘教法差别也。观智不同也(法轮章说)。   言第一为显种子等者。引论文也。意显种子无上。不能破病。但显法体尊高。即无上义段。问菩萨谓有乘同病。故说乘差别以破之。今更说雨喻。明天雨是一。莫增菩萨乘同病耶。答所望不同。说能滋天雨是一。与四大声闻。述成说所滋三草各别。破顿悟菩萨病也。   言然于其中等者。二十品明十无上。于中七品具二。残余十三品多是文残。药草喻品种子无上通二残者。且一是文残。本来破乘同病说。三草少根少茎少枝小叶中大(各三云)。只此三草文。便是破病了。向大草之中。分出二木。诸树大小随上中下破病。只要大草不要二木文。二木文不能破病。但显得地前地上大小差别。二木经文与大草文各别。二木经文不能破病。故名文残。   言此是义残非是文残者。本来明大草文。次所以地前地上相形立大少二木名。离却大草经文。无别二木经文。二木经文被大草喻文破病处已用讫。今却借彼二木经文。显法体尊高种子无上义。此无上以不能破病。药草喻家收不着。是喻家残义。文即不残故。是义残也。问七喻之中有雨喻。十无上内又更重说雨喻。二种何别。答十无上内。只是重引前七喻之中雨喻。两处雨喻。文同理别也。十无上中雨喻举文取理。理即二木。显种子无上义。即是举能滋。取所滋也。七喻之中雨喻。举所滋根性。显能滋教有差别。破顿悟菩萨病。   言又更重说仍等者。摄云。仍字误也。应为乃。牟云。仍字亦不妨。仍者。重也因也。七喻之中已有雨喻。十无上内又更说重。因者所以义。正是仍字。仍名为残也。文属雨喻中。三草破病文。早已用讫。教下所诠义。种子无上。无上义仍名义也。   言前说雨等者。即七喻之中雨喻也。   言普润三草者。合知天雨。亦有差别也。所被根性三乘别。显能被教亦有差别也。令知乘异者。即教也。   言今说雨喻者。已下十无上中雨喻也。前七喻中雨喻。论家立名。举能滋天雨是一。显所滋三草破乘同病。后十无上中雨喻。举能滋天雨。取所滋二木。显种子无上。名义残也。   言三草之中形于等者。二草即二乘也。菩萨名大草。二乘名中。人名小草。就大草之中。自位相形。加名二木。   言所望义别者。大草正能破病。望乘同病。名破也。二木但显法体尊高。望无上义。名二木。望中小名大草。大草喻中摄不尽。名残。问为是文残。为是义残。答通两说。一云。是义残。以彼二木无别经文。经文摄属大草。大草经文向下诠着大草能生长义。则是大草喻家所收也。傍边有一分自类相形。显法体尊高义。大草义中收不着。故名义残也。如律师解羯磨。律师中收。又兼解论义。便属法师。便是律师之中一分残。义名残也。   言或是文等者。大草文属七喻之中雨喻文。二木文属十无上中种子无上文。问大草与二木何别。答大草约种子。二木约现行也。   言前后别者。依法华论中。前文明雨喻。后文云诸树大小。随上中下解无上。前后文别。故文残。是彼雨喻破病之残文也。   言此大种子者。问何名无上。答疏言此大种等。即种姓地也。得雨滋润者。地前逢善友闻教也。体用弘广者。二解。一者。此种子体。形对二乘自位尊高。名体弘广。二者。用能生当来自受用身现行。廓周法界。却向种子向上。说用广大尊也。后得果殊者。佛果体是无上。今种子感无上果种子。得无上名。非取后时所生。后时所生自属业果菩提无上。   言论引经言等者。我身即佛身。佛身即大乘所摄。四智菩提无漏种子。唯大乘有名。不离我身。即此种子现行。二乘所无。得名无上。无上尊。唯大乘有也。   言若种若现等者。通妨也。问大乘之中有教理行果四法。今取何法。得名无上。答疏言若种等。若种者。地前种姓地并登地已去无漏种子。名种也。若现者。登地已去二空智无漏现行。名若现行也。若因者。地前种子登地已去现行。名若因也。若果者。即生自受用身现行菩提涅槃。名若果也。如四法虽皆不离大乘。总言无上。今取大乘无漏种子。以为因本。问余九无上亦通教理。此何不取。答既言种子。必有生长义。教理不能生长。故不取也。   言去疾者。切差吕反。属能去。近据反。即属所去。   言去疾神等者。以用故称药。就体称草。体有生性。用有治能。有生性故。可以喻长大道。有治能故。可以破少执。   言一有药非草者。即是鸟蛇金百药等。能治病故。名药。无生长故。非草。法中论。教理果三。闻即罪灭福生。名药。无生长故。非草。二有草非药。如稊稗等。有生长义。名草。不能治病故。非药。三涂业种及诸染心种。虽有生长。名草。不能违害恶故。非药。问准新修本草及诸部。都有八百五十种。于中草药约有三百般已来。余有五百般。是药不是草。即石药及虫类等也。此摄天下草不尽故。有非药之草。问四分律云。得叉尸罗国有医。姓阿提梨。字宾迦罗。极善医方。耆婆童子于彼受教。经七年。师欲验其医道。与一笼令其采药。于城四门面一由旬。有不堪作药者将来。童子数日空笼而归。无有不堪作药者。师验医道已成。又娑沙说。色界中唯以发云为地。故无树木药草。欲界之中众生多病。故于地多生草木。准此二解。一切草无有不是药者。如何言是草非药耶。答律中说。虽是草皆药。而非一草治一切病。冷药能治热病。望患冷人。不是药。热药能治冷病。望患热人。不是药。望不怡病处。但得名草。不名为药。故有非药之草。言约多分说。一切草皆是药。其中少分亦有是草非药。又毒药良药总取。又即一切草皆是药。今唯取良药。故有非药之草也。娑沙云。但言众生多病故草生。不言一切草皆是药也。牟云。一切草皆药者。唯耆婆知。余人不知。今取众人共知。故有草非药也。法中既说三涂种子反害众生。可同有毒之草也。既非良药。非是此明也。三有草亦药者。即人举甘草等。法中论。三乘无漏行及人天善种三乘行。能断烦恼。故名药草。从种生现。从因向果。渐次生长。故名为草。人天善行五戒十善。能治煞盗淫妄。名药。禀教生长故名为草。四非草非药者。如砖石瓦砾等。法中取虚空非择灭无为。不是此间所要。故不取。   言所喻亦尔者。此一句法合也。三草是能喻。根性是所喻也。亦有举能喻药草。取所喻根所性也。举所证理。显能证教。有差别也。   言不取余石药者。简前句中有药非草喻。上说金石药等能治病故。名药。无生长义。故非草也。教理果三亦尔。教是名句文。无生长义。非草。闻者罪灭。能助行断惑。名药也。或依教悟理。依理起行也。教能与力义边。名助行断惑也。理者真如之理。其体一。定性离烦恼。名断。果者果法。果法不增。镇已伏故。名断也。此三是药非草也。今取药。禀教修生。名草。不取余石药。教理果但名药。不得名草。所以简之不取也。不取石药。简初句有药非草句。兼前第二句。有草非药句。但简却前二句。第三句自成也。   言世出世种等者。总标有漏无漏也。世即人天。出世即二乘无漏种也。   言今取人天等者。重释也。人天善种者。福业不动业。三乘无漏种子。并无漏现行。是药之草。简有草非药句也。违害恶故者。此解药义。如前三乘圣种违害烦恼业。人天种子违害三恶趣。总名为药。不取生死恶道草种者。三恶趣种子虽不禀正教生长。还能禀恶教生。故生长。此是毒药不能治病。不名药也。   言不禀正法等者。问三界五趣皆有种现。何故不取三恶趣种。答三恶道种不禀正教。法雨滋长。既不能显。教有差别不能破病。故不取也。   言意辨三乘等者。问何以不欲普明诸种。答有二说。一者。五乘种有生长破病。则取也。三恶趣有生长。是草不是药。故不取。二本欲明三乘禀教差别。破执一之病。不徒以普明诸种子也。禀正教则取。不禀正教者不取也。   言是药即草等者。简前显有药非草有草非药二句也。   言以别简通者。章敬云。药是通名。草是别名。以草简药。唯取是草之药。不取是药非草。是通名。药是别名。以药简草。唯取是药之草。不取是草非药。为通别义乃周圆。诸抄唯取后之草草。义解通别也。是药之草。依主。疏意偏简是草非药者不取。   言若云此下明者。破古也。古人药之与草。两体各别。药喻能滋之雨。草喻所滋之根性。药喻教。草喻根。能所合说。名药草喻。疏主破古师药与草别。将教况药。持草皆比根者。三涂种亦名草。岂一切草皆为喻耶。故知不尔。问下云为毒所中。何妨毒药。答不禀雨只言为毒所中。不言药也。问饮他毒药。即名药。何不言药。答今取治病药为喻也。以彼毒药。不正宗雨故。然不离难天雨亦滋诸毒药故。今解但取一分治病药。智者不难喻。今又解。一切药草。皆禀雨生。为毒为良。但由和用也。故皆为喻也。如因闻经起谤。即资毒药也。   言由此故知等者。疏主义取药之草。体是一故。药即是草。俱就所滋以立名。   言此以二义为喻者。此解喻意。破顿悟菩萨乘同病。一者。禀雨生长各异。开华布叶不同。显天雨差别。三乘人闻教行。取果不同。本是一般教。所禀各异。成三乘五乘差别也。少根少茎等。二云。天雨是一。禀雨生长互不相知。甘草不知黄草苦。黄檗不知蓼子辛。三草二木各不相知也。三乘之人禀教修行。各不相知上性下性中性也。少菩萨自家根性尚自不知。况知他众生有上中下性。众生既不知。岂令执乘是一耶。经云。如彼卉木藂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又十地菩萨亦能分知众生根性。此亦不然。此说凡夫少菩萨有执。不知根性。若是大菩萨。知众生根性。而亦不执乘同也。   言三根亦尔者。问菩萨云何不知。答涅槃云。十地菩萨不能明知众生佛性。此为良证也。   言答论说能滋之法。故言雨喻。论家偏说能滋。影取所滋三草也。经说能喻药草为名。影取所喻众生根性也。论家取雨喻。能滋天雨是一。会教。是同与四大声闻述成。经家取所滋根性差别。破顿悟菩萨病。正是三周本意。经家以药草为因。傍破顿悟菩萨执乘同病。如来述成是正。破病是傍。本来三根声闻执三乘五乘各目别如来与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声闻闻此。遂便悟解。回心向大。佛与说天雨是一述成。若与说三草。更增其病也。又为顿悟菩萨说三草。破乘同病。若与说教同。更增其病。何成破病也。   言经取能喻之体者。即三草也。以破彼种。彼种即顿悟菩萨病。执他不执自也。   言倒者以乘等者。倒者颠倒。三乘五性实有差别。执有一故。名为倒。   言破者以机等者。据实。如来所说。其法一味。若不对根说。难作差别行相。所以如来说根有差别。为破根既有别。教亦有异也。   言故假所润药等者。天雨为能润。药草为所润。教为能滋。根为所滋也。   言由此不标等者。即不同论家名雨喻也。亦不双举者。即不同古师言。雨草从约少。禀润生长。说名草少也。木约成长已后。说名木大。中少二草但得名草。不得名木。大草方名为木。就大草中木。若少未成。但得名大草。不得名二木。至后成长时。方名为木。亦名大草。法中论。大小菩萨俱是大草中收。只缘自类相形。分出二木也。有是二木。兼名大草。有是大草。不名二木。犹如种姓地菩萨。但得名大草。未得名大木也。显通三乘。三草总取。不唯于大。此简不取二木。为品题也。显润生长。况种子成就。喻现行。但说禀雨生长。名大草。显差别。不说成熟。即是不取二木也。   言有解云药者。此重答前问也。初问意云。论雨喻。经何不同此。答云。药者是雨。即草喻根。将法喻雨。二义双举。即论狭经宽。故无有难也。二云。但答后问。前答云三草破病。二木不破病。故不名药木。品意取药草。草中三种破执一之病也。若言二木。即不破病也。   言二既双彰者。答前问雨及药草为二。答彼问。即草木为二也。   言文虽不然者。经文不说。以雨喻药。以草喻根。据其道理。亦不妨也。准理。根同病行。教名法药。何失也。   言又前譬喻等者。引例证也。前譬喻品亦有所猒火宅所欣三车。本论唯约所猒火宅。但言火宅喻也。今此品。亦有能滋之雨。所润之药草。何妨唯取所润。但言药喻品。又彼以欣猒雨。雨门譬喻义齐。合明譬喻品。此药草破病义齐。合为药草喻品。理甚一种也。   言品末二颂者。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言先赞仰者。缘前穷子品中。四大声闻。将长者喻于如来。我等皆似穷子。领解如来功德。世尊所以向药草喻品之初赞印也。初赞者。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前品最初告须菩提。以能说般若经。穷子领财物。正是般若会四须菩提所说之事。所以告须菩提。二者须菩提能作三空观门。所以偏告也。今此间独告迦叶。有二意。一年最长。二者前品偈文。是迦叶说。偈声亦绝佛便说此品告也。言势相接。故独告迦叶。及诸大弟子者。指余三人。更不指多人。以余三人同心合意。领穷子喻。所以兼指也。   经言善哉善哉迦叶善说等者。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赞也。   经言诚如所言。诚由实。如所言此一句。印也。问何故两遍善哉善哉。答嘉祥言。两言善哉。述其言巧。诚如所言。印其事实。纪国云。初赞领权。后赞领实。故重善哉。问灵山说法。佛身尽是化相功德。如何言实功德。答只是赞叹迦叶领如来权实道理。设使是化相。依实而说。一三权实。亦名真实功德。又能将长者喻如来。二乘比乎穷子。大乘功德多。故财富无量。二乘功德阙少。由如贫里。四无量心为宝帐。长者尊崇。二乘涅槃。如门外止宿草庵。自念贫事。七圣财为金银珍宝。五分法身为香水洒地。说七觉功德如散如华。三乘圣众处处宣扬。如客利丰广。果位功德满故。如仓库盈溢。妙愿及力。如臣佐吏民。八万四千众行。如牛羊无数。心持四摄。如执白拂。二利功德。如出内取与。乘生空教显理不圆。如眇目。圣智短故称矬。相好阙故如陋。   言讶言合理故等者。即是世尊赞叹迦叶。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讶音(五亚反)叹也。说人身上美事。故名讶。叹讶迦叶出言。合于权实道理。诚如所言者。章敬云。诚由信也。即是忍义。若恐二乘人作念。我知世尊功德尽。恐二乘人生慢心。所以第三更叹如来自身功德。所以经言。如来复有尽等。汝所说者少。不说者多。故言复有无量无边功德也。   言说不能尽者。如虚空经偈言。十方虚空由可步。四大海水由可量。一切众生心可同。如来功德说无尽。又云。假使一千头。一头千口。一口千舌。能种种音声。于千劫中。赞叹佛功德。所叹者少。如一微尘。不叹者。如大地微尘也。   言显彼尚等者。解第三段经文也。佛同长者。汝将长者况如来。以少况大分相似。汝同穷子。圣德微亦许同。一者。二乘人比穷子。未必全似。少分似故。微亦许同。二云。二乘人圣德微少。实同穷子。故云微亦许同。或言渐亦者。约回心后。渐已通泰。金银仓库渐与长者同。二乘功德。既回心已。渐渐亦同于如来矣。领家事后成佛等好也。   言法中有四等者。疏主法述中。科此四段。行相极不相当。疏主准下喻文。合文述着此间经文。所以科出。将下喻文合文。反照此间经意。方知分明也。   言于法自在者。经云。若有所说。即是佛与于世。若不出。因何有说。   经言如来是诸法之王。王者自在义。所说不虚。故称为王。若出言虚诳。何名自在。若不自在。不名法王也。亦如讲人。于所解中。讲无滞。方能宣说。   言二法利群生者。经言。于一切法以智。至而演说之。名法利群生。经言一切法者。真如与一切法为所依。名一切法。   言以大悲智者。何名智方便。答于无言说法上。以名相说。故名方便。问本来是无名相法。强安名相。加诸法体。何名方便。答说法若不称法体。不名方便。所说法与所证法同。故名方便。   言能善说之者。解经而演说之。演者水长流貌。从根本智证真如理。理上有尘沙万德。从根本智起后得智。云自利。后得变影缘。如尘沙万德。皆而此自利后得智中带起来。如镜中像。利他好得安名字说。问莫说证底法不着。答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也。离名相法。即是经中于一切法也。相国云。即三性法。如来本智。证阿赖耶识性。即圆成实。后得智中。了赖耶识相。依他以二空为门。了遍计性情有理无。了此法了。皆由本智。本智为依方便起后得。后得能说十二分教。如本后智所证之法等无有异。四大河流至天池等。   言所说之理契等者。解经中到于智地也。有二解。一根本智证得后。说说合证。故名到。智地者唯真如理。二云。众生闻如来教。观理起行。依行起智。证着真如。证到佛果地。通菩提涅槃。名一切智地。后解通理智也。   言教顺于理者。即说合证故。不同外道我以饮甘露成就不死药。即教不顺理。乘此宝乘。直至道场。行亦不虚。名理顺行。又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若将二乘教。望大乘理等。皆非顺也。大乘望亦尔。   言以此普滋者。将到地之法。滋润彼三乘五性也。   言由识空有之法者。解受道有殊。经言。如来观知一切诸法。至深心所行。正是受道有殊。若不知根。何能受道。问如来因何说法。到一切智耶。答如来观知一切法之所归趣。一切法者。不过空有。摄一切法尽。知一切妄法无体法归趣遍计性遍计心。所遍计境中间无体相分。是遍计性。如市里人终日相不识姓名。终日是分缘相分不了相分是无。如幻眼见空华。空中本无华。华相分从心起。此上解如来至归趣。问如来早晚观知。答趣成道了知也。二知诸法有。一有为法归依他性。二无为法归圆成实性。此三性是一切空法有法之所归也。   言究竟真性者。此三性法。究竟归于真如也。   言及知众生心等者。众生心是能趣。三乘行是所趣。法上解由佛达法识根。令彼所化众生受道者有殊。各得生长人上解也。   言无垢称云等者。有无所趣。据此经。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意乐所归者。即证此经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   言即是三性等者。意言离三性外。更无有法也。空即遍计。有即依圆。   言心所趣者。潞云。心即是行。与趣是果。故准经约心所行。行者即是心所趣处也。意取所行也。知众生心。胜解智力知也。又知众生心之所行。即遍趣行智也。   言于理者。理是性境也。智者是众生心行也。望如来智。能知达之无碍也。   言或由佛达等者。摄问此与前何别。答前解由佛达法识根。合所化生。而各受道。即于所化众生理智中也。此解受道。即属于佛。佛自受已。然后能令三乘得益。令三乘差别也。   言不能自达者。经示诸众生一切智慧。正是不能自达。若自达了。宁假如来示之智慧。又于诸法究尽明了者。由佛究尽诸法。所以三乘五乘说权说实有差别。菩萨种性。教取佛果菩提智慧。声闻缘觉人。教取自生空智慧。所示三乘五乘差别也。少菩萨自根性及他人根性尽不知。所以执乘无别也。   言下喻及合者。问如何疏主科此经为四唱。答疏主言下喻及合等。意言下喻中四科。与此相称也。下法王出世喻。即此第一佛兴于世。下说教普滋喻。即此法利群生。下禀润各异喻。即此受道有殊。下不自觉知喻。即此不能自达。只缘法述有四段喻。及今皆具四段。所以疏主科法述有四段正相当也。   言又有释言等者。破古。纪国科。此法述初一唱。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至不虚。此总是明所说不虚。不配经文也。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下。至一切智。配开佛知见。二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配示佛知见。三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配悟佛知见。四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配入佛知见。   言虽作此解顺等者。至下喻文。合述法王出世说教普滋等四段文。此解对彼。便是别意。肯袊所说也。又解此释虽顺开示悟入一乘之文。不顺此文。破乘同病。故名别意也。   言又别显不虚者。此是疏主自重解也。科即同古师。于中义即别也。初一唱总明不虚。经言。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总此次下四段别显。一穷法实性。经言。于一切法以智等。二能知空有。如来观知一切等。三知众生心乐。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等。四能示权实。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等。   言法实亡言者。以言显说。名智方便所说之法。虽非即真。万法名字皆是假有。唤火之时。不得火烧口。虽不是真。然所说之法。合著所证之法。所证之法是无名相法。言中说还说着无名相法也。然一切法之自性。并皆言诠不及。假智及诠依共相转。如呼水火等。问真如亦尔。二法何别。答且如诠火暖为自性。即成唤。虽不烧定暖为相。若言真法非净非染。离中离边。如是说时。亦不称体。不可说故。   言然与等者。问正智证真。如都无一切。及至后说。万法历然。云何言无别也。答所证者即是三性。所说者一即三性。更何差别。只如五地菩萨。了俗证真。只无有别。何况如来说法之时。有不同证也者。然疏意者。本智证理。后智证事。名佛智故。义说本后。约理事殊。一一说时。如证无别(牟解)。   言地者依止者。解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智地者依止义。其真如名地。唯有根本智。到于智地。   言意言佛者。此说说合证。故名为地。此智证名到。   言或教能等者。此意教等四。皆名到地。   言此能知空有者。解经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如来能知空有诸法归趣。知一切妄法归趣遍计性。又一切法有二。有为法归依他起性。二无为法归圆成实性。此三性法。是一切空有法。所归趣处。   言或所归趣等者。即三性法究竟归趣真如也。即是如来于毕竟空中。建立一切。故一切法归趣于空者。即是真如法实性故。如彼色法。依空之性。方显空故。   言谓知心行者。解经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由有种性相应之心。心受乐。乐声闻乘缘觉乘故。名深心。若心胜于境。胜解智力也(上解深心下解所行)。若心是能行。行是所行。即遍趣行智力知也。又知此众生造地狱业。受地狱果。六趣皆尔。   言既达诸法等者。解经又于诸法究尽等言也。谓众生等疑。如何昔日四十年前说三乘。今日说一乘。故言如来后智观四十年。众生有三乘根熟故。所以如来为说于三乘。今日灵山唯有一乘性熟。如来所以为说于一乘故。如来善知众生根性故。所以初说三权。后说一实。如来一一皆知无有错谬也。   言此上意言等者。四句疏都结前四义也。一穷法实性。二能知空有。三知众生心乐。四能示权实也。   言由此四义者。牟云有二义。一佛说不虚故。功德不能叹尽。二以有此功德故。能说于权实。众生无是功德。云何得三乘无差别。顺前第四不自觉中。出前别意之所由也。因说不虚。重明乘有差别。破执乘同也。   经言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者。总也。山川溪谷是别也。山里有土地。川里有土地。溪里有土地。谷里乃至土地。三千大千世界处心所也。此处所中处无诸物。唯有山川溪谷。此四般上古尽。三千大千世界不是山则是川。不是川则是溪。不是溪则是谷。三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是能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是所生。三千大千世界。与胎卵湿化为能有。三乘种子为所有。若约此间名总喻。有草即药。有草非药。皆从土地所生。法中论。约如来大悲说。六趣四生尽是如来所教化境也。所生二字属下句。   经言种类若干者。少草种类。中草种类。大草种类也。法中论。菩萨种类。二乘种类。人天种类。名种类若干也。   经言名色各异者。甘草黄檗黄蓍生牛膝。名各异也。法中论。菩萨之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初地二地(云云)。声闻初果二果(云云)缘觉之中。麟角部行。人天释梵轮王。名各异也。   经言色异者。三草开华着叶。青黄赤白颜色各别。法中论。三乘人神通大少别。名色各异也。   言三千大千等者。有解大化身所王境。此非也。大化身四加行位菩萨见故。今言一佛化境。只是少化身所王。资粮位菩萨见虽只遍四明。今约少化身。都王一个三千界。举同王境界故。言化佛境王三千界也。   言艮为山者。卦名。然圣人设卦。以观象象。此人纪卦名也。乾天坤地。巽雪坎水离火。艮山风泽。山产也。产生万物。宣吐也。气者岚气。岩[歹*(└@官)]之中。山岚散生万物。二川者。贯川也。字像形字。通流水也。三溪者。尔雅云。水注川曰溪。四谷。古鹿反。谷音(余玉反与欲同)。   言喻大千等者。喻上说三千大千世界中有山川溪谷。山川溪谷之中有土地。山川溪谷土地俱能生。卉木药草俱所生。法中论。胎卵湿化为能生。身中种子为所生。今将山川溪谷四种。喻胎卵湿化。但约数同。配四生。无别行相也。或约具缘多少配者。卵生具四缘。胎藏卵㲉。湿润乘恩。故喻山。二胎生具三缘。胎藏湿润故思喻川。三湿生具二缘。湿润故思喻溪。四化生具一缘思。故喻谷也。   言卉即三草木即二木者。有说草有藂。木有林。疏意草之与木。皆有藂林。路府问药草离卉木。更无别体。经中何故置及言。答所喻法中。种现不同。经置及字故。疏判奔木喻现行。药草喻种子。或卉木别喻大乘。药草通喻三乘。既种现通别有异。故置及言也。   言此虽众多者。简法也。前来总喻。总喻六道四生种子。总喻也。若就此经。此经所要。即唯世出世善种子。总喻于药草也。   言相用有殊者。相即行地行修行用。即断烦恼。名用有殊也(上总喻也)。   言化身隐实者。解密云弥布也。密即潜也。弥即是广也化身佛王一三千界。及随类化身。遍三千界故。   言密云弥布。此不是卒暴云。是密云也。弥由遍也。遍由布也。喻上说云从龙起。雨从云得。时人但见云。不见龙。法中论。化身从自受用身上起。时人但见化身。不见自受用身。雨即从他云里来。法教还因化身说。乍可有云而无雨。不可有雨而无云。乍可有化身而不说法。未见有说法而无化身。疏言。化身隐实。实即自受用身。名隐实。八相渐现。解化身。八年作婴儿。七年作童子。四年学五明。十年受欲乐。二十九出家。三十五成道。从生相渐次而现至成道。于此身上。为劬师罗长者。睹三尺身以发心。五百婆罗门见灰身而起信。王三千界。不但身遍声亦遍也。   言一化三千等者。说教普滋喻也。经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声既遍满。法音相接。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能寂本性寂。希有法智天人证。三宝于是现世间。云遍之处雨随。身遍之处。法音亦遍。   言一时等者。喻上说。上说不雨即已。雨即下必一时不前不后。故立时也。等者平等也。干地向上亦普下雨。林木向上亦普下雨。三草二木向上亦下雨。故云等澍。法中论亦尔。如来说法。未有众生根熟不说法。未有说法根不熟。不前不后。名一时。喻上说雨。亦须是三月四月草木发生时。草木雨下名一时。若十一月雨下非时。说法亦须是众生根熟。一时之义有二。一正是众生根熟时。二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一时悟解。亦名一时。等澍者。喻平等说法。不简声闻缘觉。大根少树平等说法。故言等澍也。   言时雨者。即大平等时。三十六雨。雨不破块。若于季世。雨既不时。今显应根。同彼时雨也(总标了下横滋也)。   经言小根小茎小枝小叶等者。问何名横滋。答经言小根等。喻上说三草得雨。各着根茎枝叶横相望。名横滋也。三草等显横。列着等显开华布叶横相望。名横滋。若坚长。唯于一般草上。论竖长也。法中亦尔。三乘五性闻教。一一乘中。皆能行因取果。名横滋。若唯于大乘中。说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名竖长。   言三乘性异下标。根性下释。涅槃等下证也。   言若遇及以不遇等者。世间有一般病人。若逢着医人。吃药当下差。若遇医人饭食。将息亦差。即大菩萨。   言若遇不等者。即二乘也。问声闻可尔。缘觉不遇佛出。如何亦得差。若约初心修解脱分善时。事须遇佛也。   言此三乘名等者。问众生自有种性。如何取教理行果向上说根茎枝叶耶。答种性为所依。教等四法为能依。依此种子。向上说有根茎枝叶也。为闻佛说教滋着识中种子。最初故名根。第二如来说果法。滋着识中种子。名茎。依一种子上。约开教理行果四法时。安立根茎枝叶也。   言依教证理等者。如依根着茎。依理起行。如依茎着枝。依行得果。如依枝叶相生次第也。问前来唯取行法为药草。不取教理果。今何故将教理果。配根枝叶耶。答前约所滋。三草之中。行亲能得果。有生长义。破病义。故偏取也。三无生义不是正能破病。故不取也。今教理果三相依有。俱是能滋之法。故总取也。问前说教是能滋。理行果三是所滋。今何故四法俱是能滋耶。答前来唯言是能滋者。从初为名也。事须最初闻教。然后悟理。行行取果。有初一方有后三。故偏说教是能滋。据实。教理行果总是能滋也。   言又依胜劣者。闻果法胜。故滋着种性。如根。闻行法次劣。滋着种子如枝。闻教法最劣。滋着种子如叶。等配也。   言横名三乘者。即大中小草也。   言竖名四类者。喻上根茎枝叶。法中皆禀教理行果。名竖四位。   言类依性有者。性即种性。无有种子。然后就上根茎枝叶。故有四品类。亦依性有。何不名横。答二木依彼竖性。不依横性。横竖二性。如下自辨。   言亦有说四者。即是地前资加二位。胜解行地。名树根。见道名茎。修道如枝。无学道如叶。   言此义不遍者。疏主破古人也。虽有根茎枝叶。不遍小草中有。故不取之。二乘见道已前。无胜解行地之名目。亦人天乘性。亦无此四位。   言竖长者。二木之中。三品上中下增长差别。名竖长。牟云。三品滋益。从下至上。故名竖也。即经云。随上中下说着上中下。方名为竖。彼三草处经文。不说有上中下。疏科为横也。据实。草木若论胜劣浅深。即无横竖相也。   言论说大木等者。谈经意。经云。诸树大小各有所受。此种子无上。经文不属破病文也。经文自言。有上中下。故知二木名竖长。四智菩提种子。不离佛身。名不离我身也。二乘人中不说故。唯大乘有种子无上义也。   言不退位前等者。问何故大小二木有两师解。答缘经文奄含。转不退轮。度无量亿。更不分位次。两皆许转。不退位已去。名大木。已前名小木。只是配不退转位次不同。所以两师见解差别也(上引文标)。   言一云七地已前等。此师合大小木一处。分成三品。准经下偈文。一切诸树上中下等。称其大小。即不分大小二木。所以总相分三品。依三种意生身分也。相云。初地至五地为下。名三摩䟦提乐意生身。变易之生。随意而生。名意生身。何言而成名意成身也。六七八地名中。得觉法自性意生身者。而能观察有为幻法。悉无实体。观察觉了如幻等法。悉无所有也。名觉法乐。然得无相观。即能觉法如幻无体。六地非长时。七地有加行。故经偏据八地。理实通前七也。   言九十二地。随诸众生所有多种类。菩萨皆能现同类身。俱时而起。虽俱时起。而无加行。任运而起。而不作功用。名无作行。身义同前。由如镜中能现同时种种影像。而无加行。此亦如是。问何名种类。答八地已上一刹那间。依变易身上。能现百千万类身。十方国土。应根化众生。故名种类。以现多般身不一。名种类也。何名俱生。答不前后故。一刹那同时现百千万类化身等。名俱生。问何名无作行。答八地已无加行。名无作行。虽自利门中无作行。若教化众生时。缘有细所知障在。依利他行。药病门中未能精审。由假寻伺思惟观察众生根性故。自利行中无加行。故名无作行也。   言有义不然者。此中第一第二遍科。彼初云。大小二木我已科了。地前菩萨一大劫有漏修习。不可向小草中收。所以再科有返不然等。此师意非唯取登地已上明大小二木。若唯取前七地名小木者。地前菩萨是何法摄。中小草摄。中小草摄。大草中有二木。二木又不摄此地前。更何处摄。若小木者不摄。即三草摄法不尽也。准此道理。即通取地前菩萨名小木。准此分三品者。地前为下品。七地至初地为中品。八地已上上品者。摄因为菩萨大草。摄二木尽也。   言若依此义者。此依小木为下品。以答上问。地上为大木。以分中上。   言纯有漏修者。地前一劫有漏闻熏。设闻无漏本质教时。影常有漏。漏所间杂。有漏根发故。皆有漏也。上明大小二木共分三品。以三种意生身胜劣有殊。故分三品也。   言二云初地已前名等者。经云。自知作佛决定无疑。是名小树。此地前菩萨名小木也。问八地断理事疑尽。初地断理疑尽。如何地前得无疑。答昔不信自身作佛。回心已去信自作佛。又顿悟菩萨疑他不疑自。闻道声闻作佛。亦是亦无疑也。大枝小木各有三品。小木三者。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也。   言十信即是初等者。问何不说四十心。答即是等第十。即法界无量回向摄。   言由此华严等者。证三十心也。问若彼经有三十心者。何故复说十信菩萨八相成道。答即第一发心住中成八相故。即是十信摄。入十住故也。   言但说舍利弗者。问争得知十信摄入十住。答疏言但说舍利弗等。优婆塞戒经说。十信摄入十住。若别有少信位者。今经一百六十劫。何以故。以彼一信。修经十劫。至第六住。而便即退入二位。但六十劫。故知十信不可别开。   言此但说三十三者。地前有三阿僧祇。一信行阿僧祇。二精进行阿僧祇。三趣向行阿僧祇。十地之内。每地各三。谓入心住心出心。如次除彼内心障也。既言地前为三。不说有四。故无别位也。   言对法等者。证四善根十回向。收对法等说。初劫满已。修四善根。虽言满足。足字只指初劫尽时。更不别说时。不别说劫。明知四善根只是法界无量回同摄(上明少木了)。   言相同世间者。初二三地相同世间。施戒忍世间凡夫。亦能作故。名相同世间也。三地菩萨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说名顺。   言方同出世者。四五六地。相同二乘。四地菩萨修菩提分法。观五地四谛。六地缘起。故论云。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五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六地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前五真俗智。即观四谛。一染二净。四地之中常观身受心法为所猒。觉道为所欣。五地方能冥真俗境。然存染净。为所冥境。如一镜双照水火。水火相存。至第六地中。住缘起观。方无染净也。   言中草三者。问缘觉之人一坐得果。如何分品。答亦以未断正断也。又将缘觉就声闻说。亦有三品也。   言前是等者。横贯三乘。即大中小根茎枝叶。竖通即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也。又通难二木分三品说。名为竖长。三草分三品。应非是横滋。故此通云前是等。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七   元久元年八月二日于福光院书写了。   是偏为令法久住利益人天而已。   假名比丘 凝圆(生 年五十八)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八   言禀润各异者。经云。一云所雨称其种性等者。一云者佛身也。佛身为能雨。雨为所雨教法也。称其种性。所滋长也。而得生长者。最初闻教发心。熏得菩提心种子。名生也。多时修行。名长也。华果敷实者。敷字配上华。实字配上果。华敷喻闻教也。华敷见[芷/(止*止)/糸]。喻修行众行华开见[芷/(止*止)/糸]。必能结莲。教若开敷。必能行行涅槃。   言以教对理等者。因解此经文说三乘五乘差别。便论乘藏有异。问教既是一般。如何唤作乘藏两差别耶。答疏云。以教对理等。教即一雨理。即真如理也。   言或以教等后等者。以教对回心已后成就之根。只有一大乘根。名为一雨。亦名一音。   言所说理法唯一相故者。结前。以教对理。而忘其机。名一雨。   言退性究竟并作佛故者。结前。以教对后。不定性成就之根。名为一雨。亦名一音也。   言以教对根忘其理法者。名三乘。此上通结定不定性声闻缘觉也。   言或教对初根未熟位者。不定性根。未回心前。名初根。而有所运。名为三乘。亦名三车。   言随彼根宜初傍等者。结也。问何名初傍诱引法。答四十年前说小乘。名初引法。亦名傍引法。灵山会上说一乘。正直舍方便。亦名正引法。亦名后引法。牟云。若对定性根。说三乘法。总名正引法。若对不定根。说二乘法。名傍引法。说一乘名正引法(上明乘差别门下明藏差别也)。   言若以教含行名为三藏者。即是三学。戒定慧也。以教诠戒行。名律藏。以教诠定行。名经藏。以教诠慧行。名论藏。   言若以教含理等者。以教含生空理。对声闻机。名声闻藏。以教含二空理。对辨根者。名菩萨藏。问何不说独觉藏。答有二说。一独觉之中以教少故。以少从多。声闻中摄。或从声起闻。独觉亦得名声闻。问既总名声闻。何不先说独觉。独觉最利故。答以狭从宽。故摄入声闻也。独觉人少。声闻人多。以狭从宽。又独觉利根。声闻钝根。若唯说利根摄。钝不着。若说钝根兼利亦说。问草既有三。小草人天。何不名藏。答小草之教。无理可含。不与藏名。   言阿阇世王者。证有三藏也。   言今以教对理等者。问阿阇世经既有三藏。何故此经言一雨。答今此经以教对理。及后根定一。名为一云一雨也。   言现有所对之机者。道理名理。或生空理有浅有深。对此明二乘异。   言教对机理者。教对三根声闻等之道理。名声藏等。   言将显理之教等者。结前教得乘。名所由也。上来辨藏差别了。   言三乘种性等者。解经。虽一地所生同一真如地。增上得中说生。如草木各有自种子。事须得土地。地中方生叶茎。名增上得也。   言依一佛教者。解经一雨所润。名依一佛教也。问前来说山川溪谷土地为能生。草木为所生。此间何故唯说真如名地。答前言山川溪谷虽别。无不离土地。法中胎卵湿化四生差别。无不离真如地。彼处性相双说。此间唯说举性地。所以疏言。依一真理。禀一味教。众生自家尽得生长。不同伏答不知[菛@又]草之有毒。甘草不知黄檗之不甜。声闻不知缘觉姓有胜劣。缘觉不知菩萨性有胜劣。   言此解似疏等者。牟意云。将不自知及不知他解。此名有差别。云不自觉知。即似道理有疏缘。喻中说不解觉知义。然寻下合文云。众生住于种种之地。唯有如来如实见之明了无碍等文。彼合此不知方知。此解不错也。然取合中结文。不如取标文。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等。问且如四果圣人中十地菩萨。皆知自果。云何此言不自觉知。答除佛知已还。余圣不能知自知他。委细皆尽。故有颂云。如一孔雀身。而有多种色。此何业所感。离佛无能知。   言下第三合述亦四者。初法述有四。一佛兴于世。经言。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妄也。二法利群生。经言。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三受道有殊。经言。如来观知一切诸法等。四不能自达。经言。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喻亦有四。一法王出世喻。经云。密云弥布一句。二说教普滋喻。经言。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三禀润各异喻。经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四不自觉知喻。经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第三合文亦四。今经出世者。初法述一佛兴于世。经云。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等。次本喻云。密云弥布一句。今述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此上三句法也。下一句喻。如大云起。   言第二合说教等者。前来法述中。法利群生。经云。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次喻述中。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今合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   言不但等者。体经音声上遍义。难作行相。事须依身说声也。不但身遍。声亦遍故。即百亿释迦同时出。名身亦遍。云既喻佛出世。遍覆故是同时。   言第三合禀润各异者。法述中云。受道有殊。经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喻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今合之。于大众中。而唱是言。至世尊。   言一唱德号者。问何故世尊自夸德号。唱身中功德耶。答若佛独有。余佛无。即名自夸。佛佛道同。功德平等。共有故。不是夸也。   言此中四种等者。未度者令度苦谛。未解者令解集谛。未安者令安得道谛。未涅槃者乃至证灭谛。故云如次也。   言已见名今现去皆今故者。料简三明也。即解经中。今世后世如实知之。今世即现在也。后世即未来也。问何故空言现在未来。不说过去耶。答过去事已见了。现在名今。今现见也。所以空言今世后世。后即是未来也。只将过去境。向今世中收。现在共过去境。皆是已见。又过去境与现在事相近。所以今世之中摄得过去现在。所以经文唯说今世后世。不别说过去也。   言一切等者。一切知根本智。一切见后得智。   言或初是者。即根本后得二智。名一切知。一切见者。五眼能见一切也。佛具五眼。菩萨有四。无佛眼。二乘有慧眼。无法眼。无种智故。   言知开说者。一句标也。   言知诸境等者。释也。真俗谛境开诸行者。是善行恶行。说诸果者。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或三乘果五乘果。又当经配知诸境。十二品一乘境开诸行。雨品为一乘行说诸果。五品为一乘果。亦如唯识三十颂。二十五颂境。四颂行。一颂果。   言又知邪正等者。知邪定聚。开正定聚。说不定聚。大论云。知邪定聚。谓阐提也。开正定聚者。小乘初果已去。大乘初地已去。证理除惑。得决定故。说不定聚者。在地前十住第六正心住已前。名不定聚。第七不退住已后。为正定聚也。知三根者。上根中根下根。开三科者。五蕰十二处十八界。说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三宝者。佛法僧。开三毒。贪嗔痴。说三德。断智恩。三界欲色无色。开三漏者。欲漏有漏无明漏。又识生死即知也。   言又悟知诸道者。不过十业道。能略开者。十业道中说一二三业道也。能广说者。十业道总说也。   言道有一种者。谓一乘道。道有二者。善趣恶趣为二。或世间出世间为二。道有三。谓三乘道。或三恶道。道有四。谓加行胜进无间解脱。道有五。谓资粮加行见道修道无学道。道有六。谓五道中并修罗。道有七。谓七识住。有八。谓八圣道。道有九。谓九无间九解脱。道有十。谓十业道。疏意从一至十。增数而配。故举初二及十。略去中间。言如理知也。   经言汝等天人等者。此召集也。我有一乘微妙好法。汝等天人八部。总须听来。   言他闻普至者。亦闻世尊唤。一时总到来。经言。尔时无数千万等也。   言为利说二草者。则云。大草中草为二也。中草声闻独觉。   言为钝根说小草者。无种姓人天乘。如来观知根性受道。说当根法。各称本情。所以欢喜。   言生闻有二果等者。听经已后。得二种益。一现在得好果报。经言。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隐。又死了生善处。经云。后生善处。以道受乐。经云。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转轮圣王所坐之处。名以道受乐。不同外道行邪恶因受乐非理受乐也。上世间果。二得出世间果。二乘人离烦恼障惑苦业三。渐得入道。并离所知障故。渐得入道。此第一解。不定性人根未熟。先得人天有漏果。后得无漏果。   言如法以理等者。问如何名如法。何名非法。答牟云。如行三归五戒为因。及十善八戒为因。得人天等果。名如法顺理。若言行无因。自然梵天帝等。受人天乐。即名不以道得也。即同富与贵是人之所欲。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不以其道德不处也。问如何不以道而得乐耶。答如猒下忻上等。问彼地忻猒。何名不以道。答如人驰驱得事。纵多因力。后不离横。佛法修行用力虽少。得果长时。乃至展转性成。因此出世也。如行杀生祷祀祈福。名非法。纵暂得安。后必重受也。   言或无种性等者。第二解。无种性人得初人天果。名现世安稳也。有种性人得后出世果也。   言又菩萨道有二等者。第三解。俱是大乘性菩萨得。   言一增道者。相云。增胜殊上之义。即自人天果。道者因也。施戒生故。名增上生道也。此在地前有漏闻熏也。   言二决定者。十地无漏见道。修道。出有漏故。名胜智起。必能断烦恼。名决定也。初增上生道。名得前果。后决定胜道。是得后果也。   言任力者。任福力取人天果。任智力取三乘果也。   言此合前法禀润各异者。喻云。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及诸药草。小根小茎等。今合云。如彼大云雨于一切。至生长。   言不自觉知者。法述。经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次喻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今合文中广也。   言一相者。无异相解一字。无相相解相字也。问何名无异相。答有为之法。皆彼生住异灭四相所迁。故名异也。生表此法本非有。灭表此法后是无。异表此法非凝然。住表此法暂有用。又本无今有。本有今无。十方诸佛同证此法。离十种相。名无异相也。无相相者。此解相字。上相字遮无。向下相字表有。有无相之相也。   言无量义经等者。不生不灭。解无字也。无彼无此。解前相字也。一相无相。解上一字也。   言一味者一无漏味。等者。简彼无漏有为。不名胜滋益。今取无为真理。是胜滋益味也。问何者名味。答真如与彼无漏智。为所缘。能牵生无漏智。说名为味。味者资益义。无漏名胜也(上解味)。   言无体者。解上一字也。故名一味(上依无量义经也)。   言谓解说惑业者。问何名解脱相。答二乘之人证生空理。断烦恼障。名解脱相也。菩萨之人。初地已去。证法空理。断所知障。此离苦集二谛解脱也。问何名离相。答离惑业相。离所知障各别之相。故名离相。不同无漏有为起尽故。起者生也。尽者灭也。简要问。解脱相与离相。俱是无为。二种何别。答烦恼断尽处显得。名解脱相。所知障无处显得理。名离相。二种别也。   言寂灭体相者。问何名灭相。答疏言寂灭等。即是真如。经言。生灭灭已。寂灭之相也。   言所说法体等者。解经中说究竟至于一切种智。即是果中菩提涅槃智性相也。   言又佛所说理者。重解一相一味道理也。   言众生闻之亦等者。正解不自觉知义。经云。其有众生。闻如来法。若持读诵。如说修行。所得功德。不自觉知。根茎枝叶生长不同。成三草名。不自知也。   言此初也者。初明总知也。问众生根性所得功德。自家尚自不知。岂况知他人身中功德事。何故执唯有一无二无三耶。又闻众生既不知。如来知否。答释前之经言。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   言有为类别者。解上种相也。   言理本者。解上体性也。又心行作用为种相者。即见分也。心法体性即自证分。或种相是相分。体性是见分也。有云。准经众生体性种相。二俱不知。若配二分。即自证分缘见分。如所更事皆能忆知是种相。云何言众生不知。应非所知境。此约自不难。若望他人。灼然不知。若许。云何慈恩百法决云。一切皆所知所识所通达。皆世俗境故是所知。皆分别识所了别故是所识。皆胜义智所通达。故云通达。答义门谈彼法体。即是所知。由无始来二执俱颠倒分别故。不能知自他种相。即同唯识自应知倒智也。然疏前体亦非无理。众生身中所有三乘智因。四智本种。及清净法界。涅槃佛尽知也。故非无理。但前解约众生通无为法。后解通摄唯有为也。   言此明别知者。疏意有四。一三慧所缘者。问何以如来能知。众生不知。答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起三慧所缘境。经云。念何事闻慧。思何事思慧。修何事修慧。三慧所缘。疏主以九门分别。出体。释名。所缘。废立。诸智相摄。诸行相摄。陀罗尼对明。地证不同。诸门分别。不可广解义门。今应略释。释名者。三是数名。慧是简义。带数释也。慧列不同。有其三种。一闻慧。闻谓能听。即是耳识能闻于声。成是生长圆满之义。慧能简择。以闻为因。因闻所成之慧。依士释。法菀依主也。思谓思惟观察。由思寻虑。胜慧方生。因相应思。所成之慧。牟云邻近释。修者证义。明证境故。体即定数。因定相应所成之慧。亦邻近释。若直言闻慧等。即滥持业。无邻近等。若言所成。便无是过。所缘者。小乘俱舍二十二婆沙师说。闻所成慧唯缘名句文境。未能舍文而观于义。思所成慧。缘名义境。有时由文引义。有时由义引文。未全舍文。而观于义故。修所成慧。缘义境。已能舍文。唯观义故。婆沙学喻云。譬如有人。浮深駃水。曾未学者。不舍所依。曾学未成。或舍或执。曾善学者。不待所依。自力浮度。当知三慧如次亦尔。若依大乘深密第二瑜伽七十七等。彼说三慧皆缘名义。初依听闻。以文为先。而观于义者。名为闻慧。次依思虑。以义为先。而闻文者。名为思慧。次依于修。双观文义。证解明了。名为修慧。此在七地已前。通凡位说。若八地已上一体义分。一修慧上立三慧用。七地已前各别有体。在佛位中。无未曾得。都无闻思。唯有修慧。然诸圣教。随彼所宜相增别说。缘名义异。理实如是三慧行相者。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相国引中边说。一者闻所成慧。唯大乘由闻文义。忆持不忘。名闻慧行相。二者思所成慧。于彼文义。而生智解。名思慧行相。三者修所成慧。于定观察名义。而能修行。成就事业。名修慧行相。又十地论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如渴思冷水。如渴人逢水。且饮不能简择水之好恶。如慧缘教不能简择善恶也。三者。如饥思美食思慧。如吃饮食。在口中觉咸淡有资益。思慧于彼文义而能观察。深取所缘。三如病思良药修慧。如人有病服药即差。服药如断惑。惑尽如病差。四众蜂者。依彼三慧修行圣人如众蜂。得涅槃果如蜜也。三慧体者。经云。以何法念。以何法思。以何法修。相国此三自性。即是别境中慧。通现及种。思即遍行中思。修慧必于定也。于中闻慧唯取意识相应思惟。所引伴类。亦通五识相应。第七识内缘第八。不缘教故。第八果位方有慧俱。果位无闻慧故。思慧唯意识俱慧。五识俱慧。行相浅故。非第七者。在无漏位。行相深故。佛无思慧。非第八故。修慧体通八识。俱有三界分别者。欲界无修慧。以是散地故。色界无思。𣫍心入定故。无色无闻慧。以无声教故。   言四以何行得何果等者。解经以何法得何法。以何教行名以何法。何理果名得何法。得因得果二差别也。初声闻人依四谛教。观生空理。修七方便行。得声闻果。十二因缘三性教等。问何以将闻慧。解经中念。答唯疏主章中引大论十三云。云何所成地。谓若略说于五明处中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故此经中言念何事等也。   言但说药草者。问佛四生九类总知。何以知三慧。答此但说药之草者。即知。故不说三恶趣众生也。虽是草不名药。既非是药。亦无三慧。但得知人天五乘之体相。是药草故。不说知余非药之草。恶趣种等故。此不说也。非实不知也。   言地谓种子等者。疏云。有三般。一种子与现行为地。二心行相见分与熏习为地。三自证分与见分为地。故名种种诸地。此间地取有为种子名地。不同前佛教名一雨。一真法界名一地。于彼一地。其中有四生三乘。佛悉知之。众生不知。何言唯一无二也。   言或是心行者。五乘众生种类中。八识之中等余心所。体性自性自证分也。种相见分也。   言举第四喻等者。初法说。经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后喻合前。经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今当唱合。经云。如彼卉木等。   言此初也者。初明佛知深为生浅说。经云。如来知是一相等者。一相无异相故。不被四相所迁也。一味者。一无漏味之法也。所谓解脱相者。声闻人烦恼障尽处。显得生空理。名解脱相。菩萨人证法空理。所知障尽处得理。名解脱相。离相者。声闻人烦恼障尽处得理。名离相。菩萨人所知障处得理。名离相。灭相者。涅槃寂灭名为灭相。生灭之灭为灭相。乃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   言终归于空者。由佛识达真空之性。体即真如。非空不空。即是圆成实性。能证智即是一切种智。菩提涅槃拟将此为众生说。顿说不得不免。将护众生。不即为说一切种智。所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若不将护众生。即合初说大乘。后说小乘。   言为生浅说等者。路意云。说三乘差别为因。今声闻等回心取大。契理断障得智。故便成种智也。   言二障双等者。谓正体后得是能断。烦恼所知是所断。即所断二障既已双尽。能断二智亦复双圆。今显所断。显能断也。   经云汝等迦叶甚为等者。问何故世尊劝他迦叶生信耶。答诸佛世尊随宜说法。难解难知故。劝生信也。   言颂前第者。前法述有四。佛兴于世。长行云。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二法利群生。经云。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三受道有殊。经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四不能自达。经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以颂前后。略不颂中间两。段也。今一颂述佛兴于世也。   经言破有法王者。说法身也。出现世间者。报身。随众生欲种种说法。化身也。   言能破一有等者。欲界色界无色界定散不同。福业不动业。业虽不同。同是业感。业同故。故名业有。业即是有。故一有故也。不同无因自然等。   言或二有等者。前世业名本有也。有是苦果身。生有后死有前。名本有。有云。中有者。死有后生有前。名中有。问何不取生有死有耶。答以彼二有唯一刹那。故不言也。   言或破三有者。即是三界苦果身。名有也。   言前时有者。相国等诸抄取本有。名前时。有当来生老死支。由今身造得。名前时有。只今此身亦由前生本有身上造得。据能起业。生死次第。本有为依。方能造业。本有为最初故。名前时有。生有虽初时少不取。路府取中有。即违大论文。取本有为正也。   言或破七有者。五趣外更加业有中有。业能亲感中有。趣生胜故偏说。章敬云。或五趣是所趣。业有中有为能趣。能所合说。故成七有。烦恼疏远。故不取立之。   言或破九有者。谓即九地也。   言九有情居者。大小乘同。俱舍论偈。依七识住。添成九有情居。颂曰。身异及想异。身异同一想。翻此身想一。并无色下三。故识住有七。余非有损坏。应知兼有顶。及无想有情。是九有情居。余非不乐住。辨曰。一身异及想异者。欲界人中六欲天。有尊卑上下大小不同。身异。于中有苦乐想。不苦不乐想。名想异。是第一识住。二身异同一想者。初禅梵王为主。梵辅为次。梵众为卑。故有种种身异也。想一者。梵王计云。或能生诸梵。诸梵计云。我从梵王生。想一。是第二识住。三身一想异者。言身一者。二禅地中无尊卑上下。身形无别。名身一。言想异者。有喜舍想也。以二禅爱动踊忻猒不同。故名想异。是第三识住。四身一想一者。身一者。第三禅中无尊卑上下。故名身一。想一者。同一乐想。名想一。是第四识住。空识已上无身形。唯有一想。谓空处唯有一空想。识处唯有一识想也。无所有处唯有一无所有处想。兼下三无色。成七识住。对治计识为我。故劝住七识处也。取无想天及非想处。彼能坏识也。又非三恶趣众生识不乐住。故不立识住也。若九有情居者。七识住中。更加无想天及非想处为九。   言或破二十五有等者。四洲四恶趣成八。四趣即三涂修罗也。梵王成九。六欲天帖成十五。无想十六。五净居成十七。四空处及四禅帖八。成二十五有也。问何故初禅别立梵王。答臣主异故。于梵辅梵众之内。别立梵王。问第四禅中何故别立无想五净居。答无想天唯外道居。五净居唯圣人居。故别立也。已前泛明一切破有。次下当经中破有。正是此经中破执乘。无别体也。   言初句法等者。此四句经文。总三身三德。不得别配三德三身。但于化身上配即得。初句法身者。破生死有。显法身故。次句报身者。生长为出现。有为称世间。此有二解。一云。由自受用身。出三界生死。故名报身。三界生死即世间。二云。约他受用身利众生故。现于世间。名报身。二说俱得。下二句随众生欲等。配大小化身。   言此明如来说者。长行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偈云。如来尊重等。述也。   言斯要者。法华经也。四十年来不说。名久嘿也。不务速说。四十年前不说也。切云作默静也。亦口边作也。   言专好缄嘿者。不同凡夫多唇饶舌也。   言此重述者。长行云。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此偈有智若闻等。述也。四十年前恐有智若闻。则能信解。无智疑惑。则为永失。根未熟故。强为说。诽谤不信。千劫万劫堕在三途。名为永失也。   言此颂第四不能等者。长行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今颂述云。是故迦叶等。是故迦叶随力为说者。约束之词。前云。在所游方。勿妄宣传。先权后实。说名随力为说。以种种缘。令得正见也。若执乘无别。名不正见。初方便后真实。名种种缘。由佛知众生根。随根说法。随力说。   言文因前起者。因前无智疑惑文起。所以言是故。   言初三颂合述初二喻者。合字应作蓄音呼也。   言犹如大云等者。长行本喻中。初法王出世喻。蜜云弥布一句。二说教普滋喻。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今颂述云。迦叶当知等三句。述初法王出世喻也。遍覆一切一句。述长行说教普滋喻。长行经云。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言云有七德者。解经慧云含润等。七德也。疏主添三加成十德。一慧云。云有二种。一干云。二含云云。法中论。天魔波旬变身作佛。不解说法。如干云无雨也。佛身如云说法。含润云也。喻上说因龙起雨。水因龙从。诸处江河中得水来。及成雨。法中论。自受用身如龙。化身所说法。还从自受用身上起来。先布云了。待众生作务了。然后下雨。佛身亦尔。   言应器熟等者。成佛了三七日思惟。含法不说。即是含雨未施之状。   言电光晃曜等者。问此间叹云德。何故说电光雷声。答依云有故。总名云德。   言为作导明者。电。切云。阴阳激曜也。夜后月黑人行。电光能引导明也。如来于智身中。而现身光。导引明故。喻佛智光导众生。生死黑暗。目因之见种种色。   言惊觉群生者。迅雷风烈。君子必反。蛰虫闻雷启户。凡是含识遇佛修行。虫开户则生长方成。人修行而解脱必得也。疏外解也。如来说法音声。根门方所。雷声喻佛美妙音甚深如云。   言魔恐怖者。佛出世间。化他眷属尽。故恐怖也。航者。胡郎反。船也。取䨱阴义也。   言日光掩者。前来慧日大圣尊。喻佛。此间将日况烦恼也。如来出世掩蔽烦恼之日光。令众生心地上得清凉故。   言六地上清凉者。则云。引摄大乘云。有余涅槃名清。无余涅槃名凉。问下云干地喻无性人。既尔。岂无性人亦得涅槃。答地义虽同。俱在生死。有性无性干湿不同。故说涅槃有得不得也。意言虽同真性如地皆同。干湿二殊。有性无性。不可干不名地也。今取湿地。何所相违。   言七叆叇垂布等者。喻上说云色叆叇。䨱地而来。名垂布。承揽者。手揽得之不盈手。放之不离掌。可以身承。可以手揽。章惊。承者如道谛可修。揽者如灭谛可证。若望实可承可揽即不得。法身上不可身得。不可心得。智证法身理。无有少法可得。故有似得之状。如来慈悲起化身。䨱阴众生。众生者着之。如似求得之状。其实欲得作佛。事须三大劫修行也。叆叇有三义。一昧暗义。二云兴盛貌。三云䨱日义。荟者(于会反)亦乌对反。王宫现八相成道。叆叇云也。   言非正得者。意云非如身手执取故。言非正得故。下云以智证故。以上言当得作佛。作佛即是得于菩萨。故此通也。   言一次前文等者。喻上说云则起于世间。喻佛慈悲云雾荫一切。二云则龙能现起。化身还从报身所起。三雨能滋润萌牙。喻如来说法利益一切故。   言此即初也者。一偈雨功能也。长行述云。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云云)。次喻言一时等澍。其泽普洽。今颂述其雨普等四方俱下。喻上说雨遍四方。总下率土充洽。法中论。法界内四生。总是如来所化。雨即有草木处即下。更无两般。   言涅槃经等者。经云。如来说法平等而说。不观众生根性。无有菩萨多说。声闻少说。梁武帝交云法师祈雨讲经。至其雨普等。便是言不观种性字。合是姓氏之姓。非种性字也。不简种姓。贵贱皆说也。流澍无量率土充洽。皆雨功能也。问佛如何遍卵湿生法。答人中有胎卵湿化也。   言此明所滋长体者。长行喻云。小根小茎小枝小叶。至诸树大小。随上中下。横滋竖长体也。今二颂半。述初一偈总喻三草二木。所以疏科作总也。次下一偈半别滋种性。此二偈半经文中。药草品配声闻缘觉菩萨大草也。小草无种性人。配干地普洽。但言干地。不言草也。由此百谷苗稼甘𧀹蒲桃。缘经文不等小草。疏又只言喻中大二草。所以诸抄分配不同。   言百谷者。续也。种子生长。渐渐多。一颗去三年。成一百石。名续也。章敬云。出说文。传种不绝义也。杨泉者。人姓名也。造物理论。百谷名物。理者道理也。   言三谷各二十等者。一黍稷。二粳糯。三𦬔豆。各二十。计成六十。四蔬五果子。事须取果子。共四十。成百谷也。   言诗曰播厥百谷者。证前百谷也。诗即毛诗。厥由其也。播由种也。布也。   言周易云等者。丽者附着之义。各得所著之宜。   言百谷甘𧀹等者。有云。一将百谷配大乘。菩萨所知博达广多故。况谷多也。二甘𧀹独立。况缘觉。三蒲桃依架。况声闻依佛而住。二云。百谷配声闻。声闻种性多。故百谷也。二甘𧀹最少。况缘觉。世间中有缘觉性人最少也。三者蒲桃。况菩萨。大乘引蔓傍滋。荫四生故。前解违疏。后顺疏文。疏文云。中大二草先说中。后说大。明知百谷不配大乘也。此上三般况中草大草。中草摄二乘。   言张骞西域等者。出博物志也。   言蒲桃有白黑黄者。合言白黄黑。八地已上名白。七地已前名黄。地前名黑。出广雅文。   言无种性人得生人天如干地普洽。一种禀雨。草木不生。名干地。天雨虽普。其如枯木。干地纵得沾草洒木不生。法中论。无种性人虽禀正教。不生无漏智牙。喻如干地也。问前来小草况人天。亦是是药草有生长义。此间何故不说小草。答前来约出世种一处说。故收小草。今此唯约出世种说也。其小草配干地也。不能生出世种子也。   言此依别义等者。简要云。前后将小草皆喻人天。今此将干地。乃喻人天之类。故名别义。以配于喻。有云。唯约有种性。不取无种性。故名别义。有性之类。因此雨故。而能滋茂无漏慧牙。无性不然。所以除也。   言苗稼者。喻声闻因果别也。苗即况因。稼即况果也。   言又在野者。第二解也。但总喻声闻。不分因果。此中含定性声闻。此中解有种性。与诸抄别。但有三乘圣性。总名有种性也。   言初二颂禀润等者。此三行颂都述。向前长行。一雨所滋。禀润各异。并横滋竖长也。且初二颂禀润生长者。经言。其云所出等四句经文。总解草与木横滋竖长各异。次经云。一切诸树等四句经文。至生长者。所以牒解云。上中下等三品不同。唯在竖长木。上长行两师释。不同第一师。八地已上名大木。初地至七地名小木。合分三品。五地已前名下。六七八地名中。九十二地为上。第二师地前为小木。初地已上名大木。大木少木各分三品。且小木三品者。十住十行十回向为三。大木三品者。初二三地相同世间。四五六地相同二乘。七八九十地超过世间二乘道故。   言称其大少等者。大小二木。曲有三品故。根茎枝叶义。言曲者。如言曲分为三。大小木早是一重。更名有三。故名为曲。有本云。并亦通无失也。   言如前者。如前长行中解教理行果。配根茎枝叶也。   言此等各有等者。解禀润体泽也。经言。根茎枝叶华果光色。三草根茎枝叶向上。皆有华果。   经言一雨所及皆得鲜泽者。光色鲜泽。通草木上有也。问此等之言。目于何法。答目彼根茎枝叶。若尔。根茎等上。一一法上。云何得具华之与果。答前长行中。以教理行果。配根茎枝叶。今言各有者。意云此教等上教行是华。理果为果。故言各有。以前配根茎中。第一解配教等四。第二解依胜劣。以果行理教。如次配故。今言各者。即此二解中各也。今谓上言草木藂林。即摄三草。此三草各有华果。华即教行。果即理果。非是将华等。历根茎枝叶上。一一有之(牟解)。   言第四不自觉知等者。长行法述云。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长行喻述云。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今一偈述。如其体性等者。所润是一。教也。而各滋茂。根也。如何唤能润之教。作所润耶。答所望不同。若约能滋说。教为能滋。根为所滋。若约众生。根为能禀受。教为所禀受。教却名所润也。只如待说何因。若将因对说。因为能取。果所取。若将因望自身说。因却是所也。   言三乘众生等者。解而滋茂。不自觉知也。   言智有异故。名出差别之所以也。   言第三段有三十六颂半等者。唯合长行中前三喻。不合第四不自觉知喻也。   言初二颂颂初二合者。述长行法王出世喻。说教普滋喻。长行喻云。密云弥布。遍覆三千大千世界。长行合云。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如大云起。合法王出世喻也。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合说教普滋喻。今偈云。佛亦如是。出现于世。此两句法也。譬如大云。此一句喻也。此上三句述法王出世。合也普覆一切已上五句经。说教普滋。合也。   言第二段三十四行颂半述禀润等者。长行喻文有二。初一雨所滋。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卉木藂林及诸药草。已上标从小根小茎下。横滋竖长。后禀润各异一云所雨。称其种性下。是长行合又有二。初法后喻。法中有四段文。初自标召集。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是如来应供下。名自标唱。从汝等天人阿修罗下。召他集。第二段他闻普至。尔时无数千万亿众生来至佛所下。第三段佛应导利。如来于时观是众生下。第四段生闻获益。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稳下。今颂中唯述长行喻中三段文。不述第二他闻普至也。   言初三颂半标者。长行有三。初唱德号。于大众中。而唱是言。我如来(云云)。次唱利用。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后唱知见。今世后世如实知之下。今三行半颂。唯述德号利用。不述唱三明知见。今且一颂半标德号。经言。大圣世尊至之尊。目标德号。次二颂唱利用。经云出于世间至涅槃乐。   言佛应导利有五者。初二颂佛说胜法。长行云。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诸根利钝。精进懈怠。至快得善利。今颂中有九行偈。今当第一段二颂。佛说胜法。经云。我为世尊无能及至涅槃。   言正法味等者。中方土其味甘故。故言味甘。法中损害名苦。利益名甘。如言甘雨。今谓露者。即甘美之雾也。   言为大乘因者。经言。以一妙音。演畅斯义。即小乘也。常为大乘等者。即小乘与大乘为因也。   言平等说法者。二颂半平等说法。经言。我观一切。普皆平等。疏解云。物我亡故。经云。无有彼此爱憎之心。疏解云。爱憎断故。无有自证无上道。大乘平等法。与他人说小乘也。   言亦无限碍者。若说法不平等。便有限碍也。   言即前亦云若人信等者。即方便品显胜德也。意言信佛者初发心。归佛者后修行。如来不为欺凌轻贱。而不授大。纯化以小。亦不诳逗初许与大。后不与之。所以者何。以佛亦贪惜大乘。诳而不与。亦无嫉妒。畏彼证大而欺罔之。以无贪嫉等故。内离诸恶。故同彼也。   言专为利益者。经云。常演说法一颂半。   言利乐时故者。意言利乐之时。不可说卧也。如佛一时患背痛。敕阿难。为比丘说七觉支。至精进觉支。佛便起坐。故不卧说法也。经言。去即入涅槃也。来即入生死来。坐即四十年来说大乘。立即待机熟也。   言但观善根等者。路问既有邪见毁戒。如何得有善根而为说法。此亦不然。如舍利弗云我本着邪见等。何妨有善根成熟时。即为说法也。   言生闻获益等者。长行合中云。是诸众生。闻是法已。现世安稳。后生善处。以道受乐。   言初一颂总标者。经云。一切众生。一颂等是。此述前长行既闻法已离诸障碍。于诸法中。任力所能。此颂云。随力所受。住于诸地。前云。既闻法已。此颂云。闻我法者。   言住于诸地者。路云。十地不同。总有五种。谓三乘共行十地。声闻十地。缘觉十地。菩萨十地。如来十地。今是三乘共行十地。地生长圣智。名地。又圣人阶级住处。名地。又能为依止生长之义。名地也。   言谓三乘十地等者。干慧地未有定水沃润。名干。以能观察。名慧。牟云。在资粮位。唯闻慧故。二种性地。习成转胜。种性益增。名种性地。在加行位。此位尊高。如大贵族。名种姓地也。三第八地者。阿罗汉果。阿罗汉向。乃至初果向。从胜向劣。初果向为第八地也。亦有云八人地。文虽不同。义无别也。四具见地。初果无漏智名见。问何名具见。答具足成就十六念心。名具见地。此在预流果。第五薄地。欲界修惑九品。已断六品。有余三品。烦恼轻薄。故名薄地。此在一来果。第六离欲地。修惑九品断尽。已超欲界。名离欲地。在不还果。第七已办地。声闻果满。所作究竟。第八独觉地。不待于师。自观缘起。而能悟道。第九菩萨地。始从欢喜。终尽等觉。第十如来地。一切种智。十力四无畏。众德毕备。名如来地。   言既下别说等者。问三乘各有十地。何故此间说三乘共行十地耶。答既同下别说三草故。于初偈总说三乘教。拟解别先须说总。故总中说三乘共行十地也。   言或凡夫地者。解经住于诸地也。此中含得有种性凡夫及无种性凡夫。缘此一行经文。总说三草种性。后唱别说之中。只说中草得圣已去。不说着见道已前有学凡夫。所以疏中含得有种性凡夫。二乘有学地。通凡有学圣有学地。即阿罗汉也。前言凡夫地。据生人天之凡夫。不言三涂也。经言。闻我法者等。不尔。三恶纵不闻法。自得住故。人天藉闻法也。作第二解也。   言或此所说等者。即是小乘人天无种性。二乘性声闻缘觉。大乘性即菩萨。各各种性。望自修行。总名地也(上一行总标了下别显)。   言一颂小草等者。经言。或处人天转轮等。四颂等者是。   言无种性人等者。问岂无种性人不作三涂身耶。答此说人天身少草。禀雨生长者。说三涂身。是草非药。虽有生长。不禀正教雨。故不说。问岂一切释梵之王。皆是无种性耶。答于中亦有有种性人。作释梵轮王者。今说无种性人极头。是释梵轮王果。约极处说。问争知无种性人不定作人天身耶。答经自云或处。或字者不定义。   言善戒经等者。问何知无种性人极头得人天果。受人天乐。名小草耶。答疏言善戒经等。   言或七方便等者。疏主此中说小草。有两意。初取人天无种性人为小草。次第二解。取小草。七方便人亦名小草。此是何意。小乘七方便人有大乘种性。何故共无种性人一处收耶。答缘经文唯说无学。不说圣有学及七方便人。经云。声闻缘觉是中药草。准道理商量。圣有学向中草中收也。经虽不说。道理可通也。经文云。知无漏法。有学分知也。无学全知也。其七方便人有种性者。凡异圣故。不合向中草中收。所以经言。或处人至是小药草。七方便人天身故。向少草中收。故前标云。凡夫之人至是小草。七方便人既是人天身。故向小草中收。故前标云。凡夫之中含得有种性者。亦名小草。若不尔者。便无所属。疏主且据未得圣位一边而说。寄在小草中收。未是尽理。   言即胜鬘所荷(至)涅槃三种病人。皆证无种性人。名小草也。非证前七方便也。又亦无圣教判。人天为小草。两解并是疏主自义。理出多途。亦何爽理。   言此明二木等者。长行喻云。诸树大小。随上中下。各有所受。长行合云。如彼卉木藂林诸药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今颂中三颂。颂初一颂半经文小木。经云。又诸佛子专心佛道。至是名小树。后一颂半经文大木。经云。安住神通至名为大树。   言地前为小木等者。问若准第二师义。地前名小木。如何名决定无疑。未入见道。未断疑故。答约伏不起。名无疑。不是断也。渐悟菩萨闻道声闻作佛。疑心便息。二乘疑自不疑他。顿悟菩萨疑他不疑自。即是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伏疑决定。知作佛故。   言证不退者。即通取十地。非八地也。故言非行不退。意者不必八地也。   言义准二乘等者。因证中草有两重。初论圣有学。后论凡有学。且圣有学即是初二三果。将十地菩萨义。准十地菩萨。是有学。尚得向大草中收。初二三果是有学。何妨亦向中草收。   言三种意生等者。问若据道理论。初二三果合向中草中收。何故胜鬘楞伽经但说阿罗汉辟支佛意生身。不说前三果也。答三意生等。答意彼胜鬘楞伽经言无学回心受变易。据决定者说。缘无学回心已后。留身久住不得。事须受变易。变易则决定。有学回心已后。或迟或速。一生或二生受变易不决定。彼经所以不说。又此法华经中无学胜。有学劣。此经举胜为中草劣者不说。故此不论也(上解圣有学名中草)。   言未入圣位者。会凡有学。即七方便人。及无种性。可名小草。然后将地前菩萨例成。七方便人却向中草摄此义为正。唯此七方便义。若不是中草收。地前菩萨应不名大草。地前菩萨未入圣位。是大草收。准此七方便人未入圣位。何妨中草摄。   言故前解为善者。指长行中草三品。见道已前下圣有学名中。无学名上。   言或七地前等者。第二解二木也。却是长行第一师义也。   言此言不退等者。缘此处经文。安住神通。转不退轮。两师所以配位不定。今此第一师取八地已前行不退。简余不退也。   言一切菩萨名为等者。总陈大草也。问何故取菩萨为大草。不取二乘。答以此验知。依智度论云。譬如雷震小鸟等。意言小鸟惊。如二乘闻说大乘三大劫长时修行。故惊怖也。孔雀舞蹈。如菩萨闻说大乘法三劫长修。不生惊怖。下云。闻诸法空心大欢喜。正同于此也。   言因释二木等者。标也。因释二木分位。因便会释诸经论中。说得菩萨种不一准。此余文。与前义并不相当。因释二木不退分位。诸师各各取义不定。诸经论中取义不定。疏主总引菩萨不定。证此中解不退亦不定。此上标也。   言大般若等者。引证中五教不同。大般若明五菩提。前四菩提当此大小二木。一发心菩提。初发心位。十信已前。发心求趣。二伏心菩提。资粮加行二位。三明心菩提。初地至六地。四出到菩提。七八九十地出过有相。凡夫二乘到向佛果故。五无上菩提。即佛果位。   言金刚般若者。是此二木所证。理果无相。菩提智证理时。虽得菩提无相离十种相。名实无少法得菩提也。   言复有教言等者。佛顶经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当此大小二木。   言引经下言者。证此大小二木。或证大木。   言亦有说言等者。五依瑜伽论解。分二。初标。亦有说言下。是二出彼文。瑜伽说劫有二种者。依日月岁数。正与法华论同。   言故依者。曾释。不会大般若五种菩提。唯会余四教文。依此义者。依此超少劫。不超大劫义。   言若据无为等者。会金刚般若无相菩提。无有少法得菩提。   言初地菩提发心者。会伽耶山顶经。章敬云。彼经前解后解分成两义。初据证发心。得明心菩提。此经同后解。种性发心菩提。与此经别也。且证发心者。伽耶山顶经。净光天子问。有几发心。答言有四。一证发心。谓初地。二行发心。谓六地。三不退发心。八九地。四一生补处发心。谓第十地。   言初地菩提发心便证。约无漏智生现行证理。名发心。即是初发心性心也。   言与此经同者。会法华经。同此经一生八生得。初地菩萨。名证发心。将佛顶经中证发心。同此经证发心也。   言或此经中等者。与佛顶经后义不同。   言其初发心等者。会佛顶中后义。即是种性发心也。问既是种性发心。何名菩提。因故亦名菩提也。   言三大劫等者。会瑜伽论三大劫也。   言若更异思者。端坐成佛。更不肯修行。名异思也。   言法喻合说禀润者。合字。盖音呼。   言如海一滴等者。已说者少如海一渧。未说如大海水。已说者如甲上土。未说者如大地土。如手叶等。   经言诸佛之法一颂者。若依初科。路云。总颂三乘无失。即无种性人。得人天身。名得果满足。有种性人各得自乘果。名得果满足。第二遍科。即是别颂小草。无种性人得人天果。名得果满足。经云。令诸世间普得具足。唯人天果也。   言因人天生等者。意道二乘果。事须依他人天身上求。得离人天。身无别中草果。牟云。即须前解。七方便人名小草也。故知三草并有性也。   经言智慧坚固等。在地前即同。论说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分等。故知小木不违地前。   经言润于人华等者。三乘之人。未入圣前。皆是人天身。无别三乘人也。人天身是因。三乘是果。华者因义。故名人华也。   言此第二段颂前结等者。长行有二。初明佛知深。为生浅说。经言。如来知是一相一味。所谓解脱相等。后赞印迦叶能解深义。经言。汝等迦叶甚为希有。能知如来随宜说法。能信能受。   言我同诸佛等者。汝等既能生信。故名希有。   ○授记品   言鹙子上根等者。鹙子闻法说法领法。述第四段中与授记中根四人。闻喻说喻领喻。述今为授记。故此品来。问鹙子上根。闻佛法说法领法述。佛还以法授记。中根四人闻佛喻说喻领喻述。而不喻授记耶。答章敬云。十二分教授记之中。定无譬喻。譬喻之中定无授记。故授记中不说喻授记也。牟云。又令生决定心中。事要分明。不可于中一一举喻。若论法说喻说不同。不合等与佛记。亦为悟解是一。所以总与授记。又为令生解故。以喻词授记易明。故不以喻也。   言三种无烦恼人等。论文颠倒。初言无烦恼人有三种染慢。牟云。此即所知障中染慢也。一信种种乘异。执声闻等乘与如来异。二信生死涅槃异人。三信彼此身异。执释迦与分身佛异。为对治此三种染。说三平等。然佛于多宝品中说多宝如来。久已灭度。还复现身。以济众生。显生死涅槃是一。即下经言。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下疏主解。涌出表佛已出生死也。住空表处世以济众生。生死涅槃二无异故。二破执自身他身异故。说身平等者。宝塔品中。论自据。言略者。多宝如来身一体。示现摄收。一切佛法身故。下疏释言。何故唯一多宝为论。非多佛耶。答即是一身摄。一切身平等故。三信种种乘异。所以疏言。初说乘平等。故与授记者。执声闻乘与如来乘有异。故与授记故。显乘平等。   言上来佛说等者。起执处所也。指药草喻中破顿悟菩萨病也。傍边有声闻无学执。乘定异也。由四十年前执乘有别。故说一乘。无二无三。初周云。十方世界唯有一乘法。第二周三子同上牛车。穷子领长者家财。便有一类顿悟菩萨乘。同病生故。说药草喻品以破之。顿悟菩萨定知乘有差别。便有无学见。前品说乘体有异。故有异病生。执种种乘异故。此品与授记。以破之。   言显乘平等者。潞府问既授记了。莫乘同病却生否。答无学之人已知乘有权实乘同病。法尔不起。又云。正为四大声闻授记。傍破灵山会一类见道前声闻凡夫执乘定异者。故说授记品。   言一体性是有者。简遍计性。无体法不可说。今取有体法。即依地圆成性也。   言二胜有当果者。简无记性者不可说。今取善因感善果。恶因感恶果可记也。   言三胜人等者。胜人谓佛菩萨。胜理者谓深密之义。大因者即六度万行。大果者即无上菩提记成佛之事也。   言如十四不可记者。问何名十四不可记。答大般若经有十四不可记事。一世间为常耶。二为无常耶。三亦常亦无常耶。四非常非无常耶。第二重四句。一世间有边耶。二无边耶。三亦有边亦无边。四非有边非无边。第三重四句。一如来灭后是有耶。二云无耶。三亦有耶亦无耶。四非有耶非无耶。第十三句。命与身一为一。问第十四命与身异一句。通前十四句。有外道等。于此十四事中有所问。论佛皆不记者答也。问何故不记。答彼外道等意问。于我假言。世间及与命等故。   言理事本无者。理无者道理也。事无者体事。道理体事都无也。   言华严等者。此间无明有因无因。是无记佛。不为答也。牟云。合言无体。无体不可记。故云无记。   言有一比丘等者。即是问有因无因义也。   言无明自起等者。疏主释比丘。问显前有始无始义。意言不从他起。即是无始义。   言更从他起等者。意言无明由我。而作我是本故。名为有始。即是有因。意问无明支乃至向后诸支有因无因。佛种种呵。乃至不须问箭之所以问。佛何故不答。只可不答。答亦无益。问十二因缘是有体法。佛何故不记。答若是佛所说十二因缘。是有体可记。彼比丘本在外道之中。计十二因缘。是神我造作神我。举体是无。唯遍计性。非缘生法。故不可记。佛种种呵责。非缘生体无也。   言胜有当果者。善不善法能招当果可记。其无记性。不招当果。故不记也。   言胜人等者。如记弥勒当成佛事等。如记须达当得生天等。如除官宰相节度御史大夫京河尹等。除即人知。如可记。若一薄一尉。谁人得知。不可记。   言非前二全者。非二全。即是有体者可记。胜有当果可记。此上二记。皆不取也。   言后一少分者。第三之中。有胜人胜理大因大果。此经中授记唯取大因大果。不取胜人胜理故。名除后少分。摄云。今经授记望三记中前之二种。全不相摄。摄第三中大因大果之一分也。简余胜人胜理也。问记成佛事亦是有体。有胜当果。何非前二。答前二滥余。故此不摄。摄问云。当成于佛。岂非殊胜有果体。非何故不摄前之二种。又成佛既是胜理。复何不摄第三全分。答意云。前二及后少分。并不望佛故。故不相摄。望义各别。不可便齐。即所问之法有体义者。名有体义。虽望有体望因能有当来胜果。名胜有当果。此非望因说彼弟子名胜人。深密义名胜理。并非望佛。故此不摄。   又此授记差别。总标差别也。   言或说一种等者。论开合。或总合为一。乃至开为二三四五六也。或记一种。谓十二分教中记别经也。记别有三相。一记弟子。谢往死生。二解。二深密义。三及授记当果。即第三大因大果。简余弟子生死及深密义三记。故言一种也。   言或说二种等者。问佛语不虚。出言成诚。岂有轻重而记。成佛有近有远。将非如来成于虚妄耶。答法藉当根。药须投病。为人轻贱。心不专精。成佛实迟。故与迟记。若言难得企慕。必深精进修行成佛故。速故便为记。应根与记。故不虚也。   言猒恶生等者。据实。登地已上更无迟病也。   言又有二种者。汝当作佛名总。有名号等各别。即如此经中如来自记。五种中通行记。名总。余四为别也。即同若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名总也。   言一自知他不知者。路云。如来有时为一人授记。不对众。唯自知他不知。自知名自利也。他不知者。名不为利他。二他知自不知。即是身不在会。令迦叶传记等。是也。传记名他知也。身不在会者。名自不知也。即以身不在会。得授记者。亦名他利也。三白他俱知。即舍利四大声闻也。自他俱知。亦名自他。俱利如见鹙子授记。余人作念。大智舍利弗等即是双利也。   言又有四种等者。牟云。指鹙子得记处。彼以六门分别授记。第四授记差别。初引首楞严经。佛告坚意菩萨。授记凡有四种。一有未发心而与授记。二有适发心而与授记。三有密授记。四得无生法忍现在前而与授记。   言并如前等者。或说五种。即是此经六种中。除菩萨授记。佛自记有五种也。或说六种。彼引瑜伽四十六说。略由六相。蒙诸如来与记。何等为六。一安住种姓未发心位。二已发心。三现在前位。四不现在前位。五有定时限。六无为定时限。是名六种。若唯五种。指佛自记。复六种者。加常不轻记也。故言并也。   言授者。承右反付也。   言与验者。其因即因记。记识当果。即果记也。   经言尔时世尊说是偈已等者。此结集家虽指前品偈。今谓偏取末后两偈。以疏主前来科。为授记之渐也。问授记鹙子但告一人。授迦叶等记。何故通大众耶。答上根唯一人。故但告鹙子。中根数多。故通告大众。又欲开鹙子化物之路。表鹙子在前成佛化人利他。所以别告。欲广发时众。述佛之心。故通告大众。问长行言大众偈中言告诸比丘者何。答当品之中长行傍正兼说。故告大众。偈中唯四。约正为故。告诸比丘也。声闻皆比丘相故。   言外遇良缘者。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内修妙行者。恭敬尊重赞叹。   言然观上下授记之人者。疏有三重。初泛叙四句。通一切声闻。次正属四人。后释余二妨。且泛叙四句者。一在小无胜劣。在小同是下根。在大即有之。前后分之在前成佛胜。在后成佛劣也。前后成佛。转次授记。如下经言。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同号曰普明。转次而授记。我灭度之后。某甲当作佛。其所化世间。亦如我今日。即有胜劣。   言同时成佛等者。第二句在大无胜劣。如经言。是二千声闻。今于我前住。悉皆与授记。未来当成佛。所供养诸佛。如上说尘数。护持其法藏。后当成正觉。各于十方国。悉同一名号。俱时坐道场。以证无上慧。皆名为宝相。国土及弟子。正法与像法。悉等无有异。咸以诸神通。度十方众生。名闻普周遍。渐入于涅槃。在小有胜劣者。如学与无学也。在大无胜劣。同时成佛。是也。   言三小劣而大胜者。阿难是有学。名小劣。在前成佛。名大胜。   言小胜而大劣者。罗睺罗身是无学。名小胜也。在阿难后成佛。却与阿难为长子。在大劣也。此中四句更加两句。义方周足。一小胜大亦胜。如鹙子。小乘中上根名小胜也。最先成佛。大亦胜。又小劣大亦劣。两类尼众。小亦劣是下根故。最后成佛。大亦劣。   言今此四人等者。问如何四人不约根性利钝耶。答疏言。此四人不依根性辨位次者。则全供养佛。多少齐等。则应一时成佛。既供养佛多少不等。成佛前后亦别。不约根性也。又在小。同是中根。同无学故。无胜劣也。在大。则有胜有劣未成佛。前有供养佛多者。反显长时成佛。在后名劣。未成佛前。有供佛少者。反显时节不多。成佛在前故胜。供养佛既已不同。明知成佛亦有后。故在小无胜劣。在大有胜劣也。   言涅槃经说等者。问涅槃经说四依菩萨。始络供养二十六河沙佛。始得成佛。今依供佛。何太少耶。答意乐不同长时修行者。且说一地一位供佛多少乐时。长修行者。即说二十六河沙供养佛也。退心之人非乐广行。如人曾听后不乐听等(云云)。问今法华经说四大声闻回心劫数迟速多少不定。何故涅槃经声闻回心八六四二万等劫定耶。答彼涅槃经约根性胜劣齐等者。说之不妨。极精进者。不满二万劫至十信位。不妨根钝懈怠修行过二万者。劫数不定者。此经不约根性齐等者。利钝胜劣。相和论故。劫数供养佛多少。亦不定也。   言今以根行利钝等者。四句即是前来在小无胜劣。在大即有之是也。   言此记自体等者。问何名光明。答因自睹豪光名光。内发智慧名明。故号光明。二者。听法义为因。当成佛果。感身莹金色光。是果故名光明。三者况久修因。一无量生前曾施金珠。二常感身光明。此二事俱在因中。从因为名。故名光明。莹(鸣定反)。   言此有三等者。一国名者。章敬云。照物施行日光。以光为故。名光德。二劫名者。以大乘之化。庄严万品。故劫名大庄严。   言准前鹙子知因者。意道同鹙子授记中说。修因所感土相也。彼处有十。一一说因也。   言皆护佛法等者。摄云。净土之中。理无应事。示现故有。如节度。有土番军。以为侍从。岂彼更有异心。净土现魔。以为眷属。故护佛。又如贼顺还得贼名。魔若归心。亦得魔称。   言果记中有四。长行有七。不颂前国名及劫名及无魔事也。   言既怯者。怯威严貌。问习种俱尽影鸽无怖。一何圣者犹惧威严。答如来大悲诚不威物。声闻小智妄起惧心。今举妄情。故言悚栗。   经云大雄猛世尊等者。欲得如来授记。先赞叹世尊也。而赐佛音声者。即是闻前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   经云若知我深心等者。请也。心中未蒙佛别说。国土名号未敢准拟。若对众蒙佛与记别烈名。如以甘露洒。除热得清凉也。注经云。甘露有不死之功。授记获无生之果也。   经云如从饥国来者。嘉祥云。少无大食为饥。背少向大。为来。牟云。从二乘回心向大。即是从来也。   经言忽遇大王膳者。得总记也。未敢即便食者。即未得别记也。若复得王教等者。若得别记。领解方决。膳由食也。唯佛与佛能知一乘正法之味。名大王膳食者。资长义名食也。   经言我等亦如是二行半等者。虽闻佛音声总记也。心尚怀忧惧等者。未敢准拟。若蒙别记。尔乃快安乐也。   言解法体相空者。须菩提缘解空第一名。即名字相。即体知万法唯有假名。无实体相。故名名相。此解在名遣相也。   言或名与相二义等者。此解名与相二义皆遣也。章敬云。一者名假。名句文三。依声呼召。无实所诠。二者受假。受如浮泡。和合而有。无实主宰。三者法假。蕰等诸法之体虚幻。故从缘生起。无实自性。名即是彼三假中名收。相即摄彼受法二假。由悟三假。故言名相。或名即能诠。相即所诠。由能解了名之与相。二皆是无。故言名相。又证云。依三性以释三假。一名假者。即遍计性。有名无体。名名假。二受假。即依他起性。依他领受。皆是有为。体无常故。名受假。三法假者。即圆成实性。虽此体是真如。建立诸法。名为法假。以须菩提悟此三性。而得果菩提。故名名相。名摄一初一。相摄二后二。经劫有宝者。须菩提解空理。空理为宝。可保重故。故名有宝。国名宝生者。空理为依。能牵生正智尘沙万德。故名宝生。经云。劫内有贤圣大士。故曰有宝。国内有圣贤出。故曰宝生。   言地高曰丘者。本清性高也。   言大塳者。筑出也。   经言其土人民等者。由内证理。外感珍台。将智证理。如坐珍台。   言内由达等者。今谓楼台居止。亦表住空。意彰化主。解空第一。   经言其佛常处虚空者。由因中解空故。果中常处虚空中住也。牟云。今谓争上说。人民在楼台。所以住空说法。听者须下坐也。   经言当无数等者。问长行云于当来世奉觐三百万亿等。此间偈中宁无数。答长行但约自国业力说。偈中兼说他国运通供养。   言此土相者。长行有五。一土平。二地。三树。四无恶。五华净。颂中言严净第一。严净字遍述前宝华覆地已上文。即是述其土平正颇梨为地宝树庄严无诸丘坑沙砾荆蕀便利之秽也。净字述前周遍清净一句经文。亦是开合不同也。众生见者。四句经文。颂中有。长行无也。   言初一颂佛化等者。佛化即前住空。听众即前利益也。此颂文述前长行果记。九段文中不述劫名国名居处。居处即是其土人民皆处宝台等是也。   言摋摩等者。金煞音。非也。牟云。桑割反。荫音呼也。   言曾扫僧地者。一扫僧地为因。常感世世身有金色。二者。今生目睹豪光。三者。耳闻法智光。有此三种因。故号阎浮那提金光。   言枢要度钵戍多等者。章敬云。将举婆剌拏王。疏言钵戍多。以一事中有二王故。其实度者非钵戍多。正是婆剌拏王。用证迦旃延扫地之事。娑剌拏王者。此云流转王。先云沙罗那。讹也。流转王即是眉稀罗国王。容貌端正。自谓无双。求觅胜形。欲自方比显己殊貌。时有人言。王舍城内有大迦旃延。形容甚好。世中无双。王遣迎之。旃近至。王出宫迎。王不及彼。时人皆观迦旃延。无看王者。王问所以。有何宿因。迦旃延答王曰。我昔出家。作老比丘。常扫僧伽蓝地。王于一日。作一乞人。入寺求食。我扫地竟。令王除粪。除粪既讫。方与王食。以此业因。生人天中。得端正果报。王闻此已。寻请出家。为旃延弟子。后旃延入阿盘地国中。山中修行。别处坐禅。阿盘地王名钵戍多。将诸宫人。入山游戏。宫人见王形貌端正。围绕看之。钵戍多王见娑剌拏王。疑有欲心。问娑剌拏曰。汝是罗汉耶。王答言非。问汝离欲否。又答言非。钵戍多嗔曰。若尔。汝何故入我婇女之中。遂捶挞之。闷绝而死。至夜方醒。至迦旃延所。旃延见之。心生悲慜。其诸同学方为疗治。娑剌王语旃延曰。我从师乞。暂皈本国。集军破彼阿盘地国钵戍多王。事竟当还。从师修道。迦旃延且停一宿。旃延安置别处令眠。欲令感梦。梦见举军征阿盘地国。自军破败。身被他擒。系缚手足。严鼓欲煞。王于梦中。恐怖叫唤。失声云。我今既败。愿师济拔。作归依处。迦旃延以神力。手指出火。唤之令寤。语云。汝若征彼。必当破败。如梦所见。王言。愿师为我除其生毒意。旃延为说一切诸法。譬如国土。假名无实。离屋宇舍宅。无别国土。乃至广说种种因缘。至一极微。亦非实事。无彼无此。无怨无亲。王闻此已。得预流果。后渐获得阿罗汉果。   言瞻部那提等者。章敬引注经云。阎浮下。那提河际。此河出令万国所重。以上宝而吐奇光。犹佛居至理。而舍极智之光。故借义以立名也。此金从河提树。以得名。旧云阎浮檀金。余如疏。   言迦旃延端正见者等者。问前迦叶授记。金绳界道。见者欢喜。岂缘端正耶。答但说端正。招此欢喜。不言欢喜皆因端正。一由旃延端正。见者欢喜。二者。由扫地为因。感外土相。见者亦欢喜也。   言初一颂土相者。经云。其最后身三句经。似述果记自体。然举成佛时国土严净。故是土相也。   言后一颂福田者。长行所无也。为字平音。词得也。   经言断一切有者。有即生死声闻已断尽也。   言初时记者。八千诸佛在时四事供养。   言此灭后等者。灭后起八千塔。一一塔高千由旬。七宝合成。通二音呼。   言此自体等者。具足梵语。合云多阿摩罗䟦陀罗旃檀香如来也。多是性义。阿摩罗者无垢义。声势同故。合却阿字。但言多也。䟦陀罗贤义。略却陀罗两字。但言䟦字也。全梵语七字。略三字。留四个字。多摩罗䟦。唐言性无垢贤。旃檀香者。是唐言也。   经言劫名喜满者。简要云。见此佛土欢喜充足。故名喜满也。   言国名意乐者。国土严丽。令人爱乐也。   经言舍是身已者。问既无学后有已无。若舍此身。更以何身而得成佛。答牟云。依变易见诸佛而修供养也。若尔变易依分段身。云何舍分段身。而受变易。答此据此舍化身。非父母所生之身也。如诸弟子见佛化火焚身。皆是此类。经依此说。言舍是身已也。   言今言刹者。是梵语讹而且略。正云刹多罗。云应法师。解云差多罗。此译云土田。今此疏中意。刹者塔名也。彼西国塔竿头安舍利。美同土田。故亦名刹也。   言有所表故者。表有佛刹也。   言刹者。应刹字。初一反。   ○化城喻品   言一者上中等者。问上根闻法。其义可成。中根闻喻。何名闻法。答初周闻法者。是法中之法。中根闻喻。喻亦是法。故十二分教中。有譬喻经也。   言下根之徒等者。法说喻说既不悟也。   言故陈过去等者。直头为说报言。我曾过去与汝声闻。已结大乘之缘。此是真实。亦今小果。又是化城。   言陈往因者。问陈往因是何意。答疏言令其证实也。   言述今果者。问述今果有何意。答疏言令其舍权。向者大城我所化作。知不实也。   言遣生觉解者。觉解两字。配前大乘小乘。觉则觉知身中有大乘。曾修大乘。解则解现在二果非实也。第二论家以七喻为来意中。分为八段。第一总标论意设化城之所由。二者论解下。第二牒解前文陈慢执之行相(有定人者彼已得定下)。第三假真对辨彰妄见之述求(此中意说下)。第四起执非真乃后心之假解(至于无学解脱至种种之想)。第五举例四倒及执城之亦然(如二乘人所起四倒等)。第六因辨二师论法执之宽狭(非无漏心及世间定下)。第七迷情与慢非无学之所求(所证择灭名为化城下)。第八别约凡夫简有学之忻趣(又有释言此是世间凡夫下)。此文之中。前七段为第一解。第八段为第二解。缘前论文。第四有定人实无。而有增上慢。有定人中有多种故。作第二解也。   言二者论解等者。论家标。以有世间三昧者。论家释。又云。第四人者方便等者。论家第二标文。   言涅槃城者诸禅等者。论主释。论文虽四段不同。总是论文。论家自有标释。文亦属标也。标中有二意。第一段文是所治病。第二节文是能治法(又云第四人下)。   言七种具足等者。依疏解第一人者。以世间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戏。后令入大涅槃。第二人者。以三为一。令入大乘故。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异。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众生善根种子生乐故。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者。诸禅三昧过彼城已。令入涅槃城故。第五人者。过去善根令忆念。交入三昧故。第六人者。说大乘法。以此法门。闻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第七人者。根未熟令熟故。示现涅槃。   言七种增上慢等者。今当第四有定人也。   言实无而有等者。说化城喻。尽是得定。问得定人有几。答有四人。阿罗汉后得智定心。前三果有学。见道前七方便凡夫。及寡闻比丘。今此多取七方便有学凡夫及增上慢凡夫。名有定人。言实无而有者。涅槃须是无为真如理也。阿罗汉后得智所变假相分。实非真理。不是涅槃。计为涅槃。名实无。将谓是涅槃。计为涅槃求。而名有增上慢也。恃己执小。凌大不修。于增上法上起慢。名增上慢也。或得四禅定。名少得。不是四沙门果。计为四沙门果。名为多得。是增上慢也。   言以有世间等三句者。解前有定人。   言实无涅槃等二句者。解前行标。实无而有增上以有世间者。前来数处解世间。今取有漏名世间。下云此定有漏名为世间。三摩䟦提亦云钵底。唯定非散。通有心无心。此唯取有心定。   言涅槃想者。阿罗汉生空观后。涅槃菩提假解心所缘相分。实不是涅槃。计为涅槃想求。名涅槃想。   言对治此故等者。对治有二。一为下根五百千二百人等说。彼四十年所设涅槃是化。令舍权取实。二为对治见道前有学凡夫也。若破病。事须说真化也。   言又云第四人等者。二句标也。方便之言含得真城假城。本来为设化城。是佛方便。方便之中有二师解。一云。设根本观中真化城。名方便。二云。取后得智中所变假城。名方便。真城假城虽不同。总是入大乘涅槃城之方便也。路云。唯设鹿野菀中真化城。不设后得智中者。非也。   言涅槃城等者。论家自略释也。涅槃城者。牒上文也。初二三四禅。禅不一故。名诸禅三昧城也。一者。罗汉根本智相应定心。是智之安处。名三昧城。此城无漏。二者。罗汉后得有二种。一无漏后得隐之言无。二有漏后得。即有漏定心。是修慧也。从彼根本观后。返观根本观中正智证真如行相。以是有漏定心粗。故缘不着。设是无漏后得。亦缘不得。况是有漏定心耶。乃透遇缘着见道前加行智中。或苦不生相分也。当时作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行相求因。闻世尊鹿野菀中说。托此名教。以为本质。变起相分。当情着求。从资粮位。直至世第一末。皆作此相。罗汉后得能缘心。托此相分。以为本质。当情又变起一重。或苦不生。相分所变。离能变无。摄相皈见。将所就能。总名三昧城。既言诸禅三昧。望佛意总名方便。总名入城。望诸抄及疏主意。取根本智中真城。名入三昧城。若望论主解涅槃城者。兼取后得假解心也。三昧即城。三者。前三果人及凡夫有学。同此求之。四者。寡闻比丘增上慢人执三昧名城。问设城有何意。答疏言过彼等。佛意为令过彼城已。入涅槃城。涅槃城即三事宝所也。问前来不许宝所名城。何故此间言城耶。答息苦名城。即非宝所。御寇安神宝所。亦名城也。   言有定人者彼等者。牒解前文陈慢执之行相。以下尽是疏主释前论家第四有定人也。释中有三。一释有定人。二释增上慢。三解三昧城。路问云何要事须取有定人。岂不得定人无所执耶。答论据已修习得定之人。过去多生已来。求此假解心。若求趣涅槃。事须是得定之人。闻如来说。决定求趣。若未得定人。虽闻佛说。亦不欣求。今此即是圣有学及凡夫。有学皆已得定。诸抄唯取七方便有学凡夫。有学二字简不学之凡夫。凡夫二字简圣有学。   言今说往事等者。牟云。若准向下会弟子事。云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彼处疏中四解。初二解于自身生灭度想。后二解望佛身生灭度想。于第二解中。或是凡夫见道前资加二位。或是有学初二三果。有学之言通凡圣有也。彼既两类各别。何故此唯取有学凡夫。不取圣人耶。问意。今谓五百千二百无学人说喻。何故说凡夫有学耶。答疏言今说往事等。缘彼下根。今皆是无学所陈。昔日为有学凡夫时。于十六王子时。熏得菩提心种。欲拟退去。导师多诸方便。化作一城。令其止息。今说昔时诱进之事。化城非实。即是说彼往事。令其忆念。此后解谈昔况今也。   言此所起慢等者。此疏主解。前论文实无。而有增上慢也。金云。此凡夫之人既得定心。是事观。唯伏迷事。不伏迷理。唯伏俱生。不伏分别。故取欲界分别及上界惑。而为慢相。摄云。疏有二意。一此得定人。要伏欲界俱生烦恼。不伏分别。故容得起。意说身在下欲界。有时分别得起。二云。此所起慢分别烦恼。而是上界者。已得上定。故起上惑。欲界分别虽未伏断。以无流辈故。不得起流辈。即俱生也。二解。初解为胜。亦影辈也。五十八云。若诸异生。离欲界贪等诸惑。不起现行。皆说为断。非如见道所断萨迦耶等。由彼诸惑。住此身中。从定起已。有时现行明知。起者为胜。意说亦起欲界分别也。问若尔何性。答唯识云。若欲界系分别起者。唯不善性。   言三三昧城者等者。疏释论中三昧城也。此是无学与有学凡夫。说所求三昧城也。   言在无学者。罗汉所执三昧城也。   言尽智等者。正是根本观中无学人证理也。问何名尽无生智。答烦恼永尽之处得此智。名尽智。决定知烦恼永不生处得此智。名无生智。二云。集论烦恼因尽处得智。名尽智。苦谛后有苦果不生处得智。名无生智。三云。烦恼因尽处得理。名尽理智。证尽理。名尽智。苦果不生处得理。名无生理智。证无生理。名无生智。此唯无漏。不通有漏。唯无学。不通有学。唯根本。不通后得。此位之中所证生空理。真化城也。   言后世间禅定者。事须发得尽智无生智。后方起得假化城也。如来言陈之中。设彼后得智中。假化城意许之中。与真化城。缘真化城。实能息苦。故罗汉虽得。得了忘却。后执与耽玩。事须假化城真化城向上无执无言说也。   言世间禅定者。即能缘见分也。   言所变解脱者。是见分家所变当情假相分也。正是罗汉所执之城。阿罗汉后得解心。因他见道前加行智相分方起。凡夫加行心相分。还依阿罗汉后得解心上起。更互为因。若摄相归见。所变离能变无。摄归能缘定心。故名三昧也。问何名总。答总取能变解心所变相分。摄属一处。都名三昧。故是总也。疏主恐人将谓根本观定心。亦名世间。简此定有漏。名世间也。非是真假二城合说名总也。   言此中意说佛说等者。第三假真对辨。彰妄见之迷求也。疏主恐人错认三事涅槃。亦名化城。故简也。佛拟化城意。望佛本意。本来与二乘人设化城。今至宝所也。夫真涅槃须三事具足。方得名究意涅槃。三乘同得者。不是三事涅槃。但得烦恼尽处解脱理。方便且名涅槃。实亦非真如三事大涅槃也。   言由此后时等者。佛为二乘人。设真化城。由此尽无生智证理。后时烦恼苦果永不生。故名为解脱。   言生空智证者。问何名入城。答疏言生空智等。问二乘所得生空。何名化城。答对宝所不究竟。亦名化城也。问如何言三昧城。复入涅槃城。答若约忻趣心。说名涅槃。若约望假解心说。摄相归见。名三昧城。   言故言方便入涅槃等者。问论释城即诸禅三昧。疏解三昧城即是无学假所变。今此又言以正智所证涅槃城。一何乖反。答论说涅槃城。通二种正智证者。御烦恼寇。安正智神。烦恼到此已无。正智之后方起有漏。所变之城。假似于真。有御安义。如疏所缘缘。皆是城摄。方便之言。文通二处。彼真化城。对不定性。是佛方便。令入真城。后至宝所。况变城而是实耶。如来依此方便说之。为入涅槃。问宅中虚指。即是二乘住凡时。如来说为羊鹿车。当尔之时。二乘未成无学。未有假解。如来以何为所指。而说彼为车城耶。答以昔日前二乘无学之人皆作此执。故虚指也。   言后引至宝所者。此是佛说化城。意本设化城。令趣宝所也。   言至无学解脱道等者。第四起执非真。乃后心之假解也。望根本观中正证生空理时。都无分别种种之想。亦不作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等想。亦不作已度想安隐想。此是如来意许之中说也。问前来三昧取根本智相应定心。名三昧城。此中何故取无为理。为真化城耶。答论家意举同时根本得相应定心。总名三昧城。望如来意中设根本智中生空无为理。为真化城。兼设后得智中假化城相分。佛取所证真理也。论取相应定心也。假城名体俱灭。真城灭名不灭体。问争知如来设真化城。兼指后得智中假城耶。答能变心是假羊鹿。所变相分是假城。不可车则虚指城不虚指耶。所以鹿野菀中我法能离生老病死。言陈之中指我假城。意许之中与真城。与真城实能息苦故。问如何唤生空作城。答能牵生正智。安神御寇。名城也。问真城实能息苦。可名城。假城是假设。如何亦名城。答假似于真。亦得名城。后得智所变惑苦不生相分。与彼根本观中烦恼不生。义势相似也。问世尊何不唯设真城。何要设假城耶。答与设真城。总忘却认不得。世尊知他根性意乐。所以真似总设。若望耽玩游戏。盖是入假城罗汉。因闻世尊言教为质。变起相分求。   言出解脱道后等者。指后得智位。以心粗故。根本观是无漏。后得但是有漏。漏与无漏。粗细不同。重缘不着。岂非彼解。是世间定也。   言故言以世间者。引论证也。   言凡夫有学等者。明前三果七方便人求趣行相也。谓是真实灭度。起坚执心。作意忻趣。此是凡夫之人起执。若是罗汉后得智。虽是假。但是错学。不是执心也。此假解为城。并后四倒皆是错。非是执也。我生已尽等四行相。名作意忻求。   言故今破之说彼所证等者。说化灭化也。说彼根本观中所证生空理。犹自不实。犹如化城。此对宝所名不实。望佛本意灭化。只灭根本观中生空涅槃。其后得智中求者。及凡夫求者。不灭自破。   言如二乘人所起等者。第五举倒。变执城之亦然。此文意证前似所变城。是正观后也。非是解脱道中作此解也。如二乘人所起四倒。四倒有两重。一如来常向二乘人。说我生已尽等四句。二乘人四智未究竟。执为究竟。对三事涅槃。名之为倒。问如何作究竟行相。答疏云。我生已尽。苦谛智究竟。变易分段俱苦谛。更有变易生死。未尽究竟。梵行已立。道谛智究竟。生空智法智俱道谛。更有法空理。未办未究竟。不受后有。集谛智所知障因未断。变易生未尽未究竟。此上四倒。与假城行相。正相似也。二者。又有一重四倒。如来常为二乘说有漏皆苦。生死之法悉皆无常。一切法中都无有我世。六总为不净。二乘之人每日加功用行。作此观行。后入解脱道中。正证苦无常理时。不见如是相。出观已后。及缘前理。心粗不见加行位中无常等想。遂于如来五蕰身上。亦作如是苦等解心。然彼如来身上有常乐我净。故说为倒。如是倒心。亦是正观。后变缘于前行相。不亲得故。既同引之为倒。意云。四倒与二乘人假城。行相相似。故结言此亦如是。   言非无漏等者。第六因辨二师论法执之宽狭。即护法安慧二师也。且护法者。疏言非无漏心等者。是护法云。八识中唯六七二识有二执。唯有覆不善心有执。若安慧八识皆有执。五八唯法执。第七唯我执。第六通二执。二乘三性心皆有执。又因位无漏后得智。亦有执。唯佛无执。所以护法因位无漏心及有漏定皆无执也。所以疏言。非无漏心及世间定心皆是法执。   言出彼心后方起等者。护法意云。二乘有漏后得智。定心中亦无执。出有漏定心时。于散心中。执前加行心。惑苦不生相分为涅槃故。即是散心起执。非定心中起加行心相分为涅槃也。   言若安慧等者。相国云。此师所计。执障体同。而名有异。唯自证分。依他有见相二分。遍计体无。约识而论。五八唯法执。第七唯我执。第六通二执。除佛已还。二乘因位无漏善心。皆有法执。不同护法善心无执。此师依三种教一种为证。第一。楞伽经云。八识皆以虚妄分别为自性故。难。若安慧有漏心不名执者。应同无漏。非妄分别。若许不执。名妄分别。应无漏心。亦名虚妄分别。故知有漏皆是执心。此据遮他为论。若护法云。若安慧宗。因中无漏亦许有执。若言有漏即有执者。若作此解。反难言。汝既有执。名为虚妄。无漏非虚妄。应非执心耶。知遮他。如何云因无漏亦有执。二。摄论又云。二取名执。则见分为能取。相分为所取。非有取心。不名为取故。皆名执也。三。大论五十一云。阿赖耶识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缘故。所缘即所执。自性家之妄执种也。即能执心种子也。若有漏心不有执者。应有漏种。第八不缘。若护法解。非一切有执。唯六七心品执我法者。方是遍计。不有论十种证破五八识及善心等有执。一引摄论第四。唯说意识能遍计故。安慧难云。若以不说五八识。五八无执心。亦应不说于第七。第七亦无执也。第二云。意及意识名意识故。安慧难云。若尔。第七名意识。总合名意识。亦应第七名意。余名识。八皆名意识故。第三计度分别能遍计故。此亦摄论文。文中说五八既无计度分别。明知意识五八不收。安慧云。计度分别行相粗者。五八即无自性。任运有相分别。此等细者。五八说有。亦何爽理。摄论约粗。不言五八。况世亲摄论唯言。由此品类。能遍计度。不简何者。宁弃五八。而无执心也。第四执我法者。必是慧故。非五八识常与慧俱。宁容有执。安慧云。粗慧虽无。细者亦有。若尔。慧数宁非遍行。意云有漏心皆有执者。即五八识。常应有慧也。即分染慧也。第五二执必与无明俱故。设计有慧论与痴俱。云何善心而得有执。彼与无痴性相违故。安慧云。我如小乘寻伺俱起。此亦不然。寻伺粗细殊。相顺可俱起。无痴既相返。岂可得同生。第六不说无明有善性故。瑜伽论等皆不说有。云何善心内而得有无明。安慧云。一切有漏皆是不善。说为善者。行相相轻故。瑜伽等约此而论。拟实有也。第七痴无痴等不相应故。无惭与于惭。与许得俱起。痴与无痴不可俱起。但以一切有漏皆是不善。但是痴相轻微故名为善。故得与痴俱起也。第八不见执导空智故。若无漏心必二空观随一相应。若有漏心必有执者。如何能引空智现前。非犹于水能引于火生故。安慧云。若言有执不引无执者。云何有漏能引无漏。答虽是有漏随顺圣教。作我空观。与彼无漏行相无乖。故可引起。执与不执行相不随。宁可引起。如二俗人。一则敬三宝。可引得僧到家。一则不敬三宝。不能引僧到家。今此亦尔。第九执有达无不俱起故。是故不同漏引无漏。第十曾无有执非能熏故。若言八识皆有执心。何故能熏不通第八。安慧云。若言有执皆能熏者。无漏执无。应不能熏。约果中无漏难。答此亦不然。且说有执。以是能熏不必能熏。皆许有执。由前十证执障不同。净云。由前虚妄者。但以不如无漏之智证实智故。名为虚妄。不以虚妄。便名有执。又复不以似二取故。即名有执。而无漏心亦有执故。若许无漏漏心亦有执者。佛亦应有执二相故。若言佛果无相分者。便违佛地论等说现身土等种种影像。   言所证择灭名为等者。第七迷情与慢。非无学之所求。此是罗汉根本观中证者。名化城。二乘有学及七方便凡夫。名余人。   言论说具足等者。问争知不是无学有学凡夫也。答疏言论说等证也。此前七段疏文。解他论家第一段标文也。   言又有释言等者。第八别约凡夫。简有学之忻趣。即是解论家第二标中意也。缘论家言有定人有多种。前来七方便凡夫。前义已解讫。此第二义中都有四类。亦尽是凡夫得定者。初有两类。一者。凡夫造不动业。来生上界。得上界定。二者。身在欲界。坐得上界地定。但是得定凡夫。不是外道。此间尽不破。第二更有两类。一者。是外道六行伏惑。得上地定。计一一定。以为涅槃。此自是耶见中收。此亦不破也。二者。增上慢人六行伏惑。得四禅定。计为四沙门果。少得谓多得。名增上慢也。此唯破增上慢人。疏言文有释言已下。疏意与嘉祥同。所以引来。彼师云。论文既言增上慢人。即是凡夫执四禅定者。潞问云。五千增上慢人。前方便品中已起去。今何故更有。答慢有二类。一者。五千之辈犯戒增上慢。在会即无。前品起去。二者。具戒名增上慢。在会即有也。所以疏云。又有释等。破增上慢人。许四禅三昧为化城。   言佛说二乘无学等者。说化灭化。故佛说经亦破之。此是根本智。证生空理也。方便令入。由如化城。对三事涅槃。名不实也。况汝所得四禅三昧。执为实灭耶。此正破增上慢人所执四禅三昧。执为实灭也。   言有学之人等者。重破有学人。不起此执。四禅定为四沙门果。此唯增上慢人有此执。故有学之中。已得前三果七方便人。皆不起执也。   言下言导师等者。疏主结自宗义。缘叙古义隔断。故重结也。此所引文。是灭化城文。古师云。化城是导师神力设。灭还是神力灭却。此间疏主说化灭化。鹿菀中设城言中。施设言中。不道是化。但劝交入法华会上。但说城是化破了。   言破执二乘者。此说化也。   言为灭凡夫者。此名灭化。此中真化城。灭名不灭体。假化城名体俱灭。化者但设有余涅槃。是假使。名灭化城也。余无学人后得智中反者。及前三果人所求者。不说自灭也。及增上慢所求假城尽灭也。   言亦应如护法者。此正当古人义。若取增上慢人执四禅定为化城。还如护法定中无执也。护法宗意。不问有学及以凡夫。皆于散心。起分别执。以定是善。无容彼起不善执故也(路意)。   言三者十无上者。以论总故。疏作三重解也。   言故说大通智胜者。一大通三无数劫修行。临欲成佛。佛法不现前。更经十劫。空坐道场。意显大乘菩提难得。行亦难修。非如二乘三生六十劫修行得果。不名无上也。   言此为文残等者。从初入品。真主化城喻已前。尽说大通佛古今久近。化城喻文别不能破病。但显法体尊高。故是文残也。   言或说大通佛事者。二约十六王子说。汝行力无上者。十六王子当初闻经修行。毕经多劫。今日向菩提树下。方言成佛修行。得名无上也。   言又诸声闻等者。三约三根声闻说。鹙子等当日教化。早至第六住前。岂有经尔许时修行。尚自向声闻地中坐。今大乘方根熟。故知修行无上也。   言不说大通等者。疏主恐人迷。将谓后两节疏文。一明十六王子修行。二明声闻修行。缘总说大通佛修行。恐人分别不得。故一句疏简云。不说大通佛之行也。   言即将说今要等者。通难也。问此品之中。说修行力无上。亦说化城喻。何故不以修行为品名。言化城品耶。答疏言即将说今等。古即大通佛佛修行事。意道拟说化城。事须说着大通古事。缘化城向三百由旬外设。说着三百由旬。事须说着古事。钩带起来说。今意令回向取实所说。古今悟解取实。虽以今果为品。号名化城喻品。说着化城。过三百由旬外设。便说设化城因由。过去久远修行事名因由。即是大乘因。亦在其中。因果不相离。亦在品中。说其名也。   言增长力无上者。灭去化城。引至大乘。说二涅槃。是假择灭说。彼为化引至大乘。即欲增长。彼二乘之修行之力。彼法大行。名为疲极。今却增修智力。名增长也。   言前说化城等者。此指下经。下经先说化城。后说增长力无上。故言前说。故下经言。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向后方言。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此增长力无上也。   言未说商主等者。解经。增长力无上经文。此无上无别经文。只取灭化城文。便是增长力也。   言此乃义残者。佛设化城。本从息商人疲懈设之。与灭俱是喻文。喻文属他。化城喻破病文。法中论说二乘涅槃是权。增长得大乘心。喻说灭化城文属他。破病已用讫。于中一分增长商人心。形对二乘。得名无上。喻家收不齐。是义残也。   言御寇等者。寇者难也。生死之寇难。得有余涅槃。生死苦息。名御寇也。生死之疲者。六道煎煮名疲恬。寂灭之乐即涅槃也。   言今是喻法等者。喻说法说一处。名喻法也。或喻即是法。十二分教中有譬喻经。喻亦得名法。此言喻法者。显不是法说也。   言本无而有增上等者。无处强执为有。不是涅槃。名为本无。将谓是真灭名有增上慢。即少得谓多得。   言执非择灭等。罗汉后得智位。及二乘凡夫所求假相分。执为真择灭。疏主指言非是择灭。是不根本智中所证真择灭。此名非择灭也。   言今说择灭为化者。择灭即解脱。解脱即涅槃。名异体同。意道说彼真化城无体。除之假化城自灭也。交舍真化。趣于宝所。   言不以佛事为之者。即修行力无上。大通往事。名佛事也。   言今此经不以等者。远故不取。今取显果。为品名。即是化城也。   言不以隐因者。即过去曾发大乘心也。   言满慈领悟者。经云。而作是言。世尊甚奇特。所为希有。随顺世间若干种性。以方便知见。至深心本愿。   言佛重述成者。经言。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否。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言为之授记者。经言。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至号曰法明。   经言无量等者。无量者过算分。无边者过时分。不可思议者过情计分。阿僧祇者。此云无数。数此阿僧祇至无量。无量阿僧祇。数此阿僧祇至无边。无边阿僧祇。数此阿僧祇至不可思议。名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言告后三者。金云。通谓通达。二空道理也。能达之智。是无漏故。名智胜。国名好成。圆满义。诸佛大法悉皆圆满。故名好成。   言大相者。劫中有大佛事相现。相现既大。名大相。   言初校量者。问世尊前言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是多耶。答经言。诸比丘。至地种墨。所有地种。牟地种者。即四大种。四大种中不取水火风三。唯取地种。地种之中有假有实。眼所见者为假。身根取者为实。地以坚硬为性。水以湿为自性。此之真地种身根所取。触尘所收。眼不可见。此中取眼所见者。可研可摩。假地种也。二者。地即所依地。种即种类。山川鸡谷草木合名地种。取前义为正。假使有人。都将三千大千世界。作一个墨。挺磨作墨。法法将来。向东方过数满一千个国土。乃下一点。又过千国土下一点。点尽墨法。名尽地种墨。种墨有二说。一云磨作水。过千国土。乃下一点。二云磨作。磨取微尘为点也。   言都无磨字作摩音者。章敬云。谓磨字唯有去声也。   言此问及答者。问云。经云于汝等意云何。若算师目又若弟子目多人也。意显一人知不尽。多人知亦不尽。章敬云。意明弟子同算放审。及显禀承学算之道。大城不尔。何须举师及弟子耶。知其数否。已上问词也。不也世尊一句。答词也。经云。若点等者。第一千不点余九百九十九个国土数与尘等。尚不可知。况过是数也。   言宿命智知者。疏意本后智名知。佛五眼名见。又宿命智名知。慧眼名见。路云。疏释经从胜而说。理实佛眼亦见。   言问释迦修行不越等者。牟云。彼时早称王子分明也。疏言犹者尚也。问意云。设使大通佛世初始发心。至于今时。已过三僧祇劫。百千万倍。况复大通前劫。早已发心。至大通佛时。方为王子。王子行位非是初发心。云何许时始得成佛。应言彼早为王子也。意道当时十六王子早修行。至初地以上。自复尘劫方初成佛。何大迟生。彼时早为王子。当日为凡夫。亦合成佛已久。况早称王子也。   言答意趣有四等者。摄大乘论说。意趣有四意。释四秘密。一切大乘方广教中。不越此四秘密。如来将四意趣解释也。一立意也。趣是佛能缘心。后得智为体。秘密是教。声名句文。色行蕰为体也(二出体)。此中有四。简要云。一字平等。过去及我。同名佛故。二语平等。过去诸佛及今释迦。皆有六十四种美妙音声语言。说法同也。三身平等。我及诸佛法身色身好庄严无异故。四法平等。我及诸佛得菩提分等诸功德故也。四秘密言教也。教化众生事。为近方便也。四意趣。为远方便也。和合此意名秘密。次下将四意趣解四秘密。虽千佛万佛各别。法身理同。彼佛即我身。此是佛意趣也。   言平等意趣(至)等故者。过去久远胜观佛。即是我身。据实。胜观佛释迦佛实别。且约平等意趣说。认他胜观佛。是我身者。约法身同故。过去十六王子。不妨此是佛意趣也。过去十六王子。不妨是诸余佛修因时事。成佛来已久认他道是我身。此名秘密。将何法解释。答将平等意趣和合会也。   言二别时意趣等者。言虽在即。意在别时。如说愿得往生极乐世界。便得往生者。为当来往生远因。若生事须更修善念佛始得。今说发愿得往。是别时意趣。言与意别时。故名别时意趣。如说念阿[口*焚]蓝唅欠。如转藏经遍。暂闻无垢月光佛名。得成佛者。是秘密人难会。事须将别时意趣解释法解。今疏中引者。正当摄大乘论文。唯发愿便得往生极乐世界。此意长养先时善根。如世间说。但由一钱而得千钱。别时意趣。欲得生净土。事须行因。如何空发愿也。问念弥陀名得生净土。经文具说。不在孤疑。如何此中秘密得成。答持名发愿。皆是其因。临欲寿终。定生净土。净土是果发愿是因。依于今因。说于当果。令众生积行功成。影说因果。故成秘密。意总意别也。   言三别义意等者。三性向上总说是空。此名秘密。事须别义解释。即是说遍计性是空。依圆不空。名别义。虽谈此义。意在他义。言说与彼意义不同。故名别义。摄论云。若以奉事尔所殑伽河沙诸佛。于大乘法方能解。无性释言。谓证相大乘法义。与教相大乘法义。皆有差别。意言解义有二。一证理之时。方名解义。即证相大乘在初地已上菩萨。二闻思之时亦名解义。即教相大乘在十信前凡夫所闻。圣凡阶位而有不同。故言差别。意言据教相大乘。非难解。言逢多佛方能悟解。故成秘密。如来说彼证解之义。言中似说悟解之义。故此差别也。   言四众生意乐等者。问何名秘密。答佛说法。赞即合长赞。毁则合长毁。今于一行。或赞或毁。名为秘密。将众生意乐意趣释。为众生悭者。赞布施及交布施。便生喜足。不求余行。佛便毁呰檀那。欲令具修胜品善故。然于一施而复毁。自语相违。皆似有乖角。故成秘密。观根受道。法合尔故。故名意趣也。治贪故赞布施。亲近恒乐见。宗敬好名闻。复作后时因。是名施善利。若不求法者。为说若河沙世界。珍宝满其中。以施诸如来。不如一法施。若毁戒者。云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若乐持戒不乐法。云若有戒足虽羸劣。而能辨说利多人。如我大师应供养。若乐多闻。不修禅定。譬如贫穷人。衣衣数他宝。自无半钱分。若修定不乐多闻。云多闻增智慧。多闻能引乐。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华严经问明品云。佛知众生心。性分别不同。随其所应度。如是而说法。吝者赞布施。毁禁赞持戒。多嗔赞忍辱。懈怠赞精进。乱意赞禅定。愚痴赞智慧也。   言今依于平等者。释迦先已成佛。若别名胜观。问若别名胜观者。为即彼佛。为不尔耶。答疏言今此依于平等意趣说。实非彼佛(相国解)。众生意乐宜闻说余佛事。余佛事即十六王子。不妨是余佛修因之时。今依平等意趣。说余佛事即是我身。得平等意趣故。   言又善心相续(至)王子者。谓三性中无不善无记心。唯有善心。念念相续。积数而成三大阿僧祇劫。今复佛果时节少。即若论三性相续间起。所有时节。总合而言。故经尔许劫。亦不相违也。又云。报身久已成佛。为众生故示现不同。大通边。尔为王子。如文殊等。问准寿量品。明成佛时。已在十六王子前。以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何故相违。答彼据实成。此王子依示相说。大通佛时化为菩萨。如文殊等。非实菩萨也。   言又依昼夜等者。若昼夜月时年为劫。不妨尘劫。若论大劫而论。只是释迦三大劫内也。   言已下诸长行者。从此已前长行颂文述记。品末经云。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颂文。从此唱。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已下。彼方述此也。于中十方梵王。每方有说偈赞叹。但是讽咏。不是应颂。中间颂文诸梵王文。并非颂此长行也。意道中间诸长行应颂中有文述也。名方偈有文也。   言初会自身事者。是第二正明彼事。乍观疏科。将为正明彼事中初会自身事。不是此也。会弟子事。前已科出。但依路解是也。   经言其佛本坐等者。解脱道未起。名法不现前也。   言报身成道等者。若是自受用身成道。理实难信。金云。三大阿僧祗劫满。百劫学相好。千劫学威仪。万劫学化行。因行不满。不合成佛。若言成佛。更何须十劫空坐道场。若以年为劫。更经十年。若以日为劫。更经十日。亦何迟晚。答疏言报身成等。通会。   言化身成道者。此化身不是大小化身。但是他受用报身上化现而有。名化也。   言今他报者。简自受用身。报简化身。问争知是报。不是化耶。答据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岁故。是报身也。所以疏言。今他报身示相起。问若是报身。宁有祖老。答应七地已前悲增菩萨。现有眷属。以彼悲增由居分段故。疏言。他报身不如言他报也。与上文化身成道等。文势相顺故。   言显菩提难得者。经言。垂得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等。五法不一。名诸佛法。或可三世佛共所有法。名诸佛法也。亦即所得菩提。所证涅槃。是诸佛之法。菩萨于自现身示现。未圆明故。名不现前也。   言依华严经等者。证坐道场十事。故坐道场。何者十事。一者。所谓种种震动一切佛刹故。二者。照一切诸世界故。三除灭一切诸恶道故。四变一切刹为金刚故。五观一切佛师子吼故。六离一切虚妄心。净如虚空故。七示现顺净身威仪故。八随顺金刚圆满三昧故。九受一切佛清净坐处故。十因善根力悉能受与一切众生故。故坐道场也。   言破诸魔军等者。彼经言。何等为十。一者所谓五浊世众生。乐相征伐。欲显菩萨功德力故。二悉灭天人诸疑惑故。三为欲化度魔眷属故。四诸天世人乐征伐者。令伏化故。五集天人已显现菩萨功德之力不可破坏。调伏众生故。六发起一切众生力故。七哀愍未来一切众生故。八乃至道场现有魔事。悉能超出众魔境故。九显烦恼力势羸劣。大悲善根势强盛故。十顺浊世诸众生故。由具十义。示现降魔。又大车云即法华。又涅槃云。释迦如来菩提树下。未成至觉。魔来恼乱。恐出三界。菩萨入慈心定。起雷吼三昧。即破天魔也。   言不尔魔等者。路云。十地菩萨化作魔王。形对满心。尚不能竞力。何况于佛。故名不尔也。   言又释迦佛破等者。即大般若八相。成道之后。方破天魔。今此经但有大通佛破魔了道成。经文具此二说也。   言此事不定者。若先成道后破魔。魔与佛竞力。若先破魔。后成道。魔与菩萨竞力也。随根应情。各有异故。不须和会。   言又弥勒等者。通难也。下生经云。时穰佉王共诸大臣。持妙宝台。奉上弥勒。弥勒受已。施诸婆罗门。婆罗门受已。即便毁坏。各共分之。弥勒是此妙台须臾无常。知一切法皆亦磨灭。修无常相。出家学道。坐于龙华菩提树下。树茎叶高五十里。即以出家日。得阿耨菩提。问何故弥勒出家之日成道。释迦苦行六年。大通十劫空坐道场。迟速如何不等。答大通待生根熟。十劫方证菩提。释迦弥勒不尔。三佛各随宜。令众生于佛生希有心。易入法故。亦有此事。且弥勒佛时。时俗多以利智相凌。是以弥勒生婆罗门家。于利根中。最胜上故。若大通事事贵刹利种。时人多以勇猛相凌。故佛于刹利家生。勇猛中最上故。释迦为降外道。示诸苦行。六年之中。日食麻麦。勤苦过彼。故佛成道各各不同也。   言敷座等者。牟云。有云此文似倒。合言在十劫坐道场。前答经文。既有先字。即不倒也。乍观似诸天共敷一坐。非此义。但是诸天各自敷坐。各见世尊受自家坐。不见受坐。佛心平等总受也。问何故成佛事须得金刚座。答除金刚座。余物升世尊不得也。今诸天献座者。是金刚座上重小坐也。   言三散华者。经言适者。由才也。面百由旬者。二说。一个华方圆。一面百由旬。二者。华至小雨华之时。绕佛菩提树。一面百由旬也。   言伎音者。扌边作支。为正技艺也。女乐作妓。   言经文承便等者。但是文势相承。言灭后作乐。稍不隐便也。一云。但是作乐至灭度。限齐至灭度时。正灭度不作乐。如言终身相事若终了。如何相事也。二云。如释迦入灭。声闻悲啼。菩萨欢喜。知佛无来不灭。作乐不妨也。   言初明十六王子者。问何故先烈十六王子。后烈其祖转轮圣王。答正欲与十六王子结缘。故先烈王子也。   言亲族等者。问何故十六王子最先请转法轮。答疏言亲族现前。故非等。糅云十六王子请转大乘法轮。十方梵王请转小乘法轮。烈梵王请时。王子亦在会。及至转小乘法轮了。后经多时。十六王子方请转大乘法轮。请已过二万劫。方说是经。是故梵王不得同闻大乘法轮。名不现前也。此解非理也。但是王子。是儿名亲族。梵王不是亲。名非亲族。王子在前到来。请转法轮。名现前。梵王在后到来。请转法轮。名不现前。现前即在前。经云智积者。嘉祥云。平等大智已积聚故。名智积也。   言鼓音王等者。问何圣教中说他受用身有父母耶。答疏言鼓音等。问如何报佛有父母妻子耶。答形对七地已前悲增菩萨受分段身者。能化之主有父母妻子。若形对八地已上受变易者。能化之主无父母妻子。   言此佛祖转轮者。糅云。其他受用佛。既通劫增出故。佛父是金轮王。若望大通佛。名父。若望十六王子。名祖也。   言二诣佛者。经言珍异者。将妙珍宝。往供养佛也。   言三母送等者。经言。诸母涕泣者。生母养母名诸。爱恋情深涕泣。顺彼情欲故送之也。准礼。古者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丈夫八十一元士。皇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亦总名诸母。目出泪曰涕。出左传。无声出泪曰泣。出说文。   言五诣意者。经言咸亲近等者。咸者皆也。供养身业。恭敬意业。赞叹语业也。   经言大威德世尊等者。于亿无量劫者。不离三祇也。正明修因也。诸愿已具足者。即四弘愿中利他愿未具足。余三已具足。故总言具足。吉者吉祥。即成佛也。总而言之。不越二愿。一自利愿。二利他愿。自愿即满。利他未具足。   经言世尊甚希有二颂等者。身体及手足。寂然安不动。身定也。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心定也。究竟永寂灭。涅槃也。安住无漏法。菩提也。   言赞修因胜等者。路云。虽明佛坐道场。未成佛故。名赞因德也。牟云。即赞未来佛事也。   言华严经说等者。潞云。所明十坐。行住亦得从胜为坐。前五个坐。皆佛菩萨等。心所游履。心住其中。义说彼坐之名。非轮王等坐。即是彼身。其正法等五。以义为名。心住为坐。不同前五从人立名。有云。威仪一定。但所为事有十。故分十坐也。应捡彼疏也。   言憺怕者。寂静义。亦相似也。   言切韵无味作淡者。若经本作此淡字。非此中义。乃是淡泊也。   言恬静作恬者。经言恬怕。亦是寂静义。从心作舌。与恬美之恬同音。此恬字不通憺音也。   言玉篇等者。徒敢反。徒滥反。浅深别。是安静义也。   言有作惔者。惔怕徒甘反。忧义。非寂义。   言字书者。说此惔字亦通憺音。徒滥反。   言怕音等者。疋白反。怕音亦是静义。   言说文无为也者。不是真如唤作无为。但是为由作也。无准也。万事不为。亦是寂静义故。憺怕二字。相合共成安静之义。应作憺怕字。为正也。   言常苦苦等者。经言。众生苦恼等者。苦谛常居五蕰之身。常居四尘苦器之处也。盲冥无导师者。集谛也。无明发行。从痴入冥。造集恶业也。不识苦尽道者。道谛也。无始来不能起无漏智。名不识苦尽道也。不知求解脱者。灭谛也。解脱灭理。了不可证。名不知求解脱。牟云。众生常苦恼。无因力。盲冥无导师。无善友力。不识苦尽道。无资粮力。不知求解脱。无作意力。初句无因力。若无种性人。无本有因。若有种性人。无熏长因故。长夜增恶趣者。前来依四谛种恶因。今受果从冥入冥。即三涂人天名明处。   言冥者。切莫经反。闇也。夜也。从日边作。去音。切合眼瞑。瞑亦通平也。   言遇益故者。经言。为得最大利者。为音荣危反。定也得也当也。五乘之人各得究竟利益。名最大。   言请转法轮初长行者。经言怜愍饶益诸天人民。何不言三途众生。答转法轮音望增益。彼无容暇。故略不言。非佛世尊不饶益彼如天人师也。   经言百福自庄严者。外德也。无上智慧者。内德也。问百福庄严是内德。何名外耶。答百福是因。相好是果。将因就果。说名外也。百福方便品说了。今略言。言百福者。佛有三十二相。每修一相。皆以百福为因。夫论百福。依十善业道说。每修一业。皆具十思。计成百福。且如修第一不杀业道时。一将心离杀。二起劝导思。三起赞美思。四起顺随喜思。五起回心思。初起离杀业道有五思。余九业道。皆具五思。即成五十思。每修一相时。先起五十思。净其身器。次起一思。牵引后起五十思。令其圆满。如似种菜。先治睦垄。次下种子。复以粪水而溉灌之。以此百福。共成一相。名百福庄严相。如是展转成三十二相。名清净身。   言佛识达故请等者。一依经配五力。一云。世尊知众生深心之所念。念力。二云。亦知所行道力。三又知智慧力。智慧力也。除却欲乐及修福一句经文。最后配也。四宿命所行业一句经文。分为两段。宿命者。宿住智力。此是第四句也。五所行业者。自业智力也。最后欲乐及修福者欲乐。即重配前深所念念力也。修福两字。重配下所行业。自智力也。下依疏。   言一所念者。问何名所念。即欲乐胜解也。众生所乐所念为所知境。如来胜解智力为能知也。   言二所行者。所行道为所知境。如来遍趣行智力知也。   言三智慧力者。众生智慧力为所知境。如来根胜劣智力知也。   言四宿命者。众生宿命为佛所知境。如来有宿住智力知也。   言五业等者。众生自业为如来所知境。如来有自业智力能知也。   言其欲乐等者。结也。欲乐二字。结胜解智力。所念两字。结念力。修智即业。结前自业智力。   言略举此等者。问佛有十力。何言五力。答疏言略举等。处非处静虑种种界生死智力漏尽等。五力也。   言光照幽冥者。经其国中间等者。此间旋绕四洲小铁围山也。日月不妨照着也。相国云。取大千界外铁围山。至极高广。日月照不着也。此界他界两铁山间有众生。寻常黑暗。不相见。忽睹佛光相。见惊怪。互相发言。此云何忽生众生。摄云。此是何界所摄。设尔何失。若三界不摄。亦违圣教。圣教说离三界外。无别施化处。即有摄众生不尽妨。答如物处中。虽非三界。然是三界中物。众生亦尔。虽非三界。何妨亦是三界中收。以受业是三界系。亦即是三界中欲界摄。由铁围山在欲界故也。问何业生彼。答有经言。用佛灯油。生铁围山间也。   言动照梵宫者。是佛意也。问成道了即得。何要震动放光。答恐众生不知佛出世。意交令知供养。请转法轮。问放光即知。何要动界。答众生有二。一者有目。二者无目。无目之者。不见放光明。故须动界。   言例六方者。经言。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   言除后二方者。后二方文段皆不足。第四例余方中。四段全无。第五上方之中唯有三段文。无第四嘿然许之。问何以无第四段。答末后梵王请。便口许故。无第四嘿然也。   言此皆通四禅者。准下。既言我等所从来。五百万亿国。舍深禅定乐。为供养佛。既言舍乐。宁通四禅。答彼是定中轻安乐也。   言或唯初禅等者。菩萨藏经。譬如水灾。下至金轮。上穷梵世。满中皆水。遍三界。假使有人以一牛毛。竖分三分。取一分。点水中拭干又点水中水尽。梵福终不尽。路云。请转法轮所感。即初禅福。若尔二禅已上何非梵福。答阿含经中。但以欲界人天之福。挍量初禅一梵福故。二禅已上不可比故。所以不说。问即各相诣者。为复是五百万亿国土梵王相诣共议。为是当三千界中梵王相诣共议。时彼众中亦尔。为是五百万亿国众中。为复是当三千界梵王众中。答只是当三千界梵王及梵众相诣也。   经言为佛世出间者。及为大德荣危反是也。   言寻光诣佛者。经言。五百万亿者。摄问三乘运通。尚自不越三千。凡夫梵王何能远至。答二解。一则多是菩萨梵王。许受十王果故。故能远至。牟云。此解大狭。岂唯是菩萨而作梵王。无凡夫作耶。二云。佛加持而至于此。故唯识云。若定通等力。则不决定。如十住断结经法界品云。吾曾游野马世界。去此七十二亿恒河沙数佛刹。我弟子目连神通第一。至彼世界。放大音声。遍三千界。演说妙法。此乃如来加之令往。若不尔者。二乘神通。因何至彼。问梵王何不定身来。将宫殿俱来耶。答三说。一凡夫梵王生以得通。变起定果宫殿。与身俱来。为欲界地粗。不能胜他梵王细色故。又佛加故。俱来何失。二为布施故。将来也。三云。菩萨梵王变为宫殿。俱来无过。问八地已去菩萨。既受变易。云何梵众得见梵王。答言梵众所见。即化身故。经云衣裓者。衣箱也。   言见佛众以欣者。经文无忻然文。但是疏主义科出也。   言初归礼散华者。经言即时诸梵王等者。摄问云十方梵王悉皆散华。一一华积并若须弥。此界云何容受多须弥华。答此中化土及他受用境。合而说之。大即报境。小即化土。章敬云。报佛宽广。容亦不妨。纵阎浮地狭。神力包含。亦复何失。问经言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积如须弥。如何相摄。答一云。须弥山以四宝所成。花色亦作四宝。故如须弥山。二云。亦是假设。所散华多。设使堆着。共须弥山相似。非实有也。三者。华堆实如须弥山。如七月十五日。简架高亦不妨。纪国云。华散佛身。显人尊。华散佛树。显处胜。问以将华供养菩提树。答显发崇仰之意也。牟云。叩伯听讼之所思。其人爱其树勿剪伐于甘棠。如来成道之场。敬其佛而亦供其毕拨。   言二颂赞五德者。一体妙难逢德。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二福慧圆明德。具无量功德。三拔济无边德。能救护一切。四轨范天人德。天人之大师。哀慜于世间。五怀生久远德。十方诸众生。普皆蒙饶益。然救护一切。通五趣。天人据胜言也。   言初颂来由等者。经言。我等所从来。二颂者。四禅根本定。名深禅定也。乐者。即轻安乐也。问何以不是乐受之乐。答以乐受不遍四禅故。章敬云。所谓舍深禅定之至乐。明供之极忻也。   经言我等先世福者。问梵王舍宫殿。舍何宫殿。为复变起舍。为舍业果宫殿。若变起舍。云何得言我等先世福宫殿甚严饰。若舍业果宫殿。又将何舍细色身。答应言变起。以奉世尊。经言先世福者。由先世福得业果通。所变宫殿甚严饰。故非业果宫殿。业果宫殿与身俱生。云何舍施。而不可舍也。从本处来。便别变宫殿持身。以表殷勤。便将布施。问梵王所献宫殿。佛定受否。答二说。一佛不受。若受即合咒愿。佛既默然。故不受。二云。受已却施与梵王也。纳而安处纳处也。然前所解不受。为正。以文不说。佛亦不居故(不同寺家受了拟收课利也)。   言此请转法轮者。经言尔时诸梵王等者。摄云。大集经言。如来唯有大慈悲。愍念众生如一子。我今劝请法应尔。愿转无上正法轮。如来初生发誓言。我当救彼苦众生。众生渴仰甘露味。愿大施主施法雨。   言何故涅槃时者。意言佛入涅槃。诸天献供。佛若不受。则默不语。今者不语。何名受耶。答疏言古解等。初三解。是嘉祥引注经中解。第四解。疏主自安置也。   言佛颜有等者。涅槃时虽然不语。颜色𣫍然不怡悦。所以请者。方知不许。大通佛时请转时。虽然不语。颜色怡悦。请者觉许。   言又云以佛等者。佛虽不语。光若上照。则知许说法。若涅槃会光尚下照。又复不语。便知不许也。   言又云佛初成者。凡常时默然。是受请。涅槃时默然。是不受请也。   言又受食者。涅槃时受食。事须出言咒愿。即不受请也。纪国云。供养是己利。所以默然。表不受。说法是利他。所以默然。即表受也。   言东南方等者。长行经言。五百万亿国。偈中云。过千万亿土。只是五百万亿数内也。虽有过字。不必是五百万亿数外也。   言加陵频伽者。陵云好。频伽者声也。此云好声鸟。亦云妙音。亦云迦兰陁鸟也。   言初一颂叹为眼目者。经言为众生作眼者。问不何言作耳鼻等耶。答度生死河。舍黑暗业。眼为前导。耳鼻非初。故不言作耳等。为字去音。训作与也。   言后一颂叹为父者。经言。为众生之父者。荣危反。平音。为由作也。问戒经言一切男子是我父等。今何相违。答彼佛自言。此梵王说也。若尔。皆是吾子等如何。答若约智门。敬法身故。故言一切男子是我父等。若约悲门。怜愍一切众生。如一子故。故称其父也。   言叹佛生等者。经言得道若生天者。得道二字。配忍善者增益。若生天三字。配诸恶道减少。忍即证忍信忍也。见道无漏智名忍。入圣者多。名忍善者增益也者。即假者。所谓得忍之有情。以经文言。众生闻此法。即凡圣通证。得道生天。分为两类。生天故恶道减少。得道故忍善者多。   言初二颂半叹佛者。经言世尊甚难见等者。问经言过百三十劫。何故三方梵王见佛有异。东方一百八十劫。南方百三十劫。上方于昔无量劫等。何也。答金城取嘉祥解。诸佛出世。感在众生。众生三品不同。所以见有异。上中下根。如次见彼二十中多劫。问此言一百三十。何故上云过于百千劫。答百千劫约少劫。时分多故。并是百三十劫时分故。初一颂叹断德。烦恼断处。得真理故。后一颂半叹恩及智德。无量智慧今日乃值遇。是恩德也。此约三德。不离一身赞也。如是三德值遇皆希。故是叹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八   元久二年八月三日于野□福光院书了。   为兴隆佛法利乐有情矣。    凝圆之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九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言初长行后偈颂文意者。经言。尔时诸梵天王至深远音者。一心同声者。问五百万亿何得一心同声。答所见同故。此亦何爽。即以此文便。同信解品长行四人同领也。   经言我等咸归请者。归命请转也。   经言当演深远音者。即甚深如雷。请彻远闻二种音声已。举此影余耳。   言恐繁故例者。问此是谁例答。谟云。有三说。一翻译人例。婆罗门语再三反覆。秦言好略故例也。二云。结集时例。三佛自说时例。非是翻译也。又佛自例则亲。若结集时例。有增减失。问十方梵王中何以至南方中。例余六方耶。答以东方南方并上方。此三方请转法轮。皆总请也。唯南方请转。大乘法轮经言。唯愿天人尊转无上法轮。六方请意同故。为一类故。向南方例余六方。又三方事意同故。所以广说。己以东等三方有不同故。东方不说劫多小。东南方言一百八十劫。南方云一百三十劫。故是不同。又上方于昔无量劫等。今此例下反显同也。故不于余方例也。东方虽无劫数。不可便例也。又于彼例。即便除东南方。不可越文而例也。   言无第四许者。前来梵王次第请事未毕。是故如来一一言彼佛许之。今乃居终请事似毕。便以总许而为别许也。即言许也。   言众梵惊议者。于前东方中有念。经言。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宫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缘而现此相。然说东南方南方及上方。皆无此经文也。或可余方欢喜踊跃生希有心。即是念亦好也。   言初颂叹能拔者。经言善哉见佛者。见是所见。所见即大通智胜佛也。诸佛之一数也。   言免音无远反者。章敬云。然以义断。勉字为正。勉者勖励课劝也。   言劝强者。力强也。意交努力。名力强也。亦其两反。强也。   言萌音等者。广雅云。冥昧皂众无知也。即是经部。群者众也怋者即无知也。士人云。唤百性作鞭眠。眠者是肉团无眼孔。虽然人有七孔。不识好恶。谓之眠也。   言涅槃名甘露者。涅槃理果名甘露。圣道名门。二云。理名甘露。教名为门也。   言初二颂受苦果者。经言十方常暗冥。冥莫定反。旧不通平声。今亦有也。   言乐谓人天乐果等者。解经失乐及乐想也。即三归五戒。今堕三涂。不得人天身。名失乐及乐想。二云。乐者所缘境。即是人天妙境也。乐想者。取乐之想。即能缘心也。   言假名乐者。能对治苦。体是慧故。故名假。即非实有乐故。嘉祥云。生死之中无真乐。名乐想也。   言此请转也者。经言。击甘露法鼓者。教法如鼓。后得智说。如似杖击鼓。或真俗谛如鼓。将智缘时。如以杖打鼓。说法如鼓出声也。   言此初也者。标许可为转。经言。尔时大通智胜至法轮者。准前却是十六王子在前请。梵王在后请。有抄说。王子请大乘梵王请小乘者。未必如此。据文势但是总请。不分大小乘也。问何故王子先请。不为说。何故梵王后请。遍受十方梵王请便说。答缘王子请在前。梵王请在后。文势相承。梵王请向后也。   言三转有二。一自二他者。一自三转即是如来菩提下成道时。从见道入修道从修道。入无学道。初转在见道。次转在修道。后转在无学道。初印相转。如实了知是苦圣谛。如实了知是集圣谛。如实了知是灭圣谛。如实了知是道圣谛。印四谛相。名印相转。二应修转。未知苦谛。我应遍知。未断集谛。我应遍断。未证灭谛。我应遍证。未修道谛。我应遍修。三已作转。一未知苦谛。我已遍知。二未断集谛。我已遍断。三未证灭谛。我已遍证。四未修道谛。我已遍修。   言今为他转者。一示相转。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二劝修转。未知苦谛。汝应遍知。未断集谛。汝应遍断。未证灭谛。汝应遍证。未修道谛。汝应遍修。三作证转。未知苦谛。汝已遍知。未断集谛。汝已遍断。未证灭谛。汝已遍证。未修道谛。汝已遍修。疏家举一苦谛。摄余三谛。经家举示相一转。摄劝修作证。文势如此。故名为他转。大论五十九说。由具五种相。转法轮者。当知名为善轮法轮。一即是得所缘境界。二得所得方便。三得自所应得。四对他相续。五今于自证深生信解。令他于他所证深生信解。今当第四相。为他三转也。   言此行法轮者。问教理行果。俱名法轮。今此转者。是何法轮。答疏言此行法轮也。   言以移动运等者。问何名为转。答疏言以移动运等。意言从世尊心。入声闻身。从世尊口。入声闻耳。运世尊圣道。以言说转。向声闻身中。名转义。   言是一一转令闻法等者。见道无漏智是一般。证四谛理时。亲见名眼。决断名智。照了名明。觉察名觉。   言现其次第者。下解十二行相。所断烦恼通三世。烦恼尽处得无为理。能证之智立四个名。一能断过去烦恼。永住不生。法中缘四谛理。名智。二能断未来烦恼。不流入现在。证彼理。名明。三能断现在烦恼。证彼理。名觉。通缘三世。名眼。   言苦谛之中者。偏举一个苦谛。生眼智明觉。据实集灭道。皆有四行相。   言如是一转总别者。眼即是总。余智明觉三。别也。   言三转谛谛等。横别四谛。竖通三道。一一道中通四谛。一一谛中通三道。横而论之。每谛下四行相。四四成十六。一道之中有十六。三道成四十八。   言然数等故者。问合有四十八行相。何言十二。答疏言然数等故。若竖而论之。上下三道每谛有十二。随望一谛三道说。然数等故。但名十二行相。不言四十八。今略举一苦谛。例同余三谛。佛说一谛。余三亦说。佛说一道。余道亦然。经文影略。只于一苦谛向上。上下三道。都十二行相。经文言十二行相。约一谛说也。   言明余所不能者。经言。若沙门婆罗门等者。问沙门是息恶义。如何言不能转耶。答约如今假沙门说。未得无漏智。故不能转也。   言未正证等者。不是傍正之正。但是圆正也。虽证理。未圆证故。转不得也。问佛如何转得。答佛为一切无间师故。具一切智。故佛能转。余不能也。   言且举示相者。彰所转法。经言。谓是苦集等。问法轮通三道。如何空说示相。答疏言且举示相等。   言对法等论说者。等取瑜伽第六十文。四谛大意相似。今且依对法等六卷文也。   言有情世间及器等者。且有情简非情。世间出世间。上从非想。下至捺落迦。有漏生死苦果。总为苦谛。有漏五蕰从业烦恼所感。业为亲感。烦恼为疏感。有漏当体有生住异灭。早是苦向上更有五苦八苦。性逼迫。总名苦谛。八苦依总相说。欲界具八苦。上界无前七。若依差别论。有二说。一若依八苦立三苦。欲界具八苦。上二界唯有行苦。由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生爱恼。上二界无也。若依三受立三苦。色界有坏行二苦。无色界唯有行苦。三禅已上有乐受有坏苦。欲界六欲天有爱别离怨憎会。修罗与天战时怨憎会。天男天女爱别离已。问有情既尔。无情外境如何名苦谛。答器世间简不是有情世间。器世间即是山河大地。章云。若是有情世间。业烦恼所生。若是器世间。业烦恼增起。又是第八有漏识缘有漏。第八识变亲相分故。总名苦谛。   言诸有漏者。结也。有漏简无漏法也。问无漏有为既有生灭。非是苦。答无恼害故。名为乐也。觉法觉故。   言集有二义者。于三性中。初解唯取善不善。不取无记。后通取三性。一为因义。能感果义边。说为集谛。能招感因。即是善恶业。不简顺生顺后总报别报根本随惑。但是感者则取也。唯除无记。无记不能招彼当来生死苦果故。余皆集谛。   言对法等者。谟言。性障烦恼。智障烦恼。俱生分别。迷理迷事。根本随惑。惑体不同。故名诸也。   言所起业者。总报别报。顺生顺后不定业。并身口支烦恼所发者。总名集谛。   言唯识等说等者。重成前义。十二支总名苦谛。有漏皆苦故。取蕰性故。   言五亦集谛之业烦恼性故。通苦集故。故置亦言也。路云。无明支。爱支。取支。行支全。有支小分。名五。初三支即无明支爱支取支。或全界烦恼名取。爱憎名取。此三烦恼性故。后二支即是行支全有支小分。名业性故。问何名有支一分。答谟云。有支之中有二种。一者。识等五支被润已去。转成有支。二者。行支被润已去。转成有支。今取第二义中。未润已前行支全。被润已去有支名一分。是业性故。总名集谛。意取业烦恼性也。   言余无记法等者。谓无记法不能招生灭果。故非集谛。路云。识等五支。生支老死支七支全。及有支一分。唯是无记性故。亦是苦果体。非集谛也。   言然唯说等者。通妨也。问若取业烦恼为集谛者。如何集论中偏说爱为集谛。又此经中言。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又言若贪着生爱。则为所烧。此等诚文如何通会。答路言然唯识等。为最胜说故。润生位中。非爱不受生。事须得爱。若发业位中无明为上。润生位中贪爱为上。以胜故偏说也。   言为因能得者。标也。第二义。意言无记法亦是集谛。唯局内身之中。无记简外也。三性之法为因依。能得有漏果者。总取为集谛能得因。即是善不善无记三性之法。所得果。即有漏果。集之因。能得果义。因能招感义。名集谛也。   言即诸有漏在等者。释也。有漏简无漏。在内身中。简外境也。   言三性诸法能为者。路云。无记因亲生异熟果。若是善恶因感熟果。故言有异熟也。准此识等五支种子。是无记法。能为苦依身之因也。   言瑜伽等十二等者。问善恶二性为集谛可然。如何无记之法亦取。答疏言瑜伽等说等。无记之法亦是集谛也。意证三性之法皆名集谛也。十二支中逆观老死。有二种因者。一生支与老死支为粗生因。爱取有支与老死为细生因。问何名粗生细生因。答生支与老死支同一世。故名粗也。爱取有与老死支隔世。故名细也。二近果显差。生支望老死支。为名粗生因也。爱取有支望老死支。障世去果。远潜隐故。名细生因。又此粗细应为四对。一者粗细相对。生支即粗。爱取有支细。二亲疏相对。生支即亲。爱取有支疏。三者远近相对。生支即近。爱取有支远。四隐显相对。生死支即显。爱取有支隐。四对虽别。义即无差也。从因向果名顺。从果向因名逆观者。于现在有情身上。老死支观知是苦。欲得更观老死支集。观知生支与老死支。为粗生因。爱取有支为细生因。既知生支及爱取有与老死为集。未知生支与爱取有复从何来。答观受为粗生因。触支为细生因。问受支触支复从何来。答六处支名色支。为粗生因。识支为细生因。或总观老死支为果。生支为集。爱取有为果。识等五支为集也。   言乃至观前齐等者。至识支便休。两因果道理。拾是更不观无明与行也。有抄言。一一支别观者。非也。今准路府引论云。识等五支为先集。爱取有为后集也。识支已前皆具二因。若观行支。但有无明支。以为粗因。阙彼细因。义便不足。若更观无明支。二因俱阙。问若观行支阙细生因者。何不取过去老死而为细因。答有二解。一云。若以过去老死。为细生因者。无穷之失观也。二路云。观前取支之时。全界烦恼名取。或爱憎名取也。观全界烦恼之中。已有无明支。又观有支之时。已摄行支。若更观从前二支。即有重缘之过。设观无用。所以齐识退还。有云。只是两重因果道理足。云更不观也。   言此等皆名老等者。皆字有意。恐人疑将谓识等五支。唯与生支爱取支为集。不与老死支为集。故通说此等。皆名老死支集。   言故知依因无记等者。问此中意兼取无记法为集谛。所须说逆观次第解。答只缘三性之中。兼取无记。所以所逆观老死等证也。十二支中识等五支生老死皆是无记。于中老死支是无记果。其余六支是无记因。故知集谛亦兼无记。生支与老死支为因也。爱为依因(抄家分依因二字)。   言不说非支亦为集者。简滥也。此简外器。但取内身为集也。亦是通妨难也。问若言无记等法亦名集谛者。外非情等总应名集谛。答疏言不说非等。路云。诸无漏有为及非情物。皆名非支。不名集谛。问唯识等说顺受业及唯别报业。应名非支。是集谛否。答亦是集谛能招苦故。由此行支狭集谛宽也。由此有三对。一情与非情对。只取有情起。或造业有轮转义。名集。非情总别不取也。如谷麦等。虽能为因生身尘。以是非情非支所摄。不取为集谛。二漏无漏相对。唯取有漏。不取无漏。无漏道谛摄非集。三有为无为相对。唯取有为。不取无为也。   言真如择灭不动等者。六无为中真如择灭不动想受灭诸无为。此四无为。是灭谛摄。其虚空非择。此二无为。非是灭谛摄。真如二字即真如无为也。择灭二字即择灭无为也。无漏智断即烦恼。真如向上离烦恼义边。名择灭无为。体是真如。二乘人唤离烦恼处真如。名择灭也。大乘人得真如无为。问何名择灭无为。答无漏智起时。断却烦恼。烦恼不生。正是择灭体也。只此烦恼不生之处。显得无为。名择灭无为也。问真如无为与择灭无为何别。答简要云。真如无为是所依。择灭无为是能依。此二俱是无漏善也。不动无为者。金云。第四静虑由变异受。初永不行。故立不动无为。下三静虑变异受。未来尽故。不立无为。想处灭无为者。想受不行。名想受灭无为。金云。不动想受灭无为加行善得。亦灭谛故。   言诸灭者。结谛也。断见道修道烦恼每亦皆有为无为总是此间灭摄总名诸灭无为也。   言对法论说等者。会违文也。无著菩萨造问标中唯取无为为灭谛。如何对法论说一真如二圣道三烦恼不生。总名灭谛。答真如若不得诠说。当体即是真如也。若约诠而论。三法总亦灭也。第一且真如名灭谛。圣道即是生空根本智也。烦恼不生。即是无漏智起于真如向上断烦恼。烦恼不生之处。望一分真如离障义边。亦名灭谛也。真如是实。择灭是假。唯对法论。灭谛有三。一者。真如是灭谛所灭。二者。圣道是能证。无漏智名能灭。二者。烦恼不生名灭性。即是解脱。   言此说灭依等者。显三差别。亦是疏主引论。解论文也。问真如离障。如何名灭谛。答真如与灭为依。故名灭。问无漏智如何名灭谛。答能灭故名灭。问烦恼不生。何名灭谛。答灭性故名灭。即解脱也。谟云。灭依。即真如能灭谛。圣道灭性。即烦恼不生处。择灭无为理也。准疏意向下有解处。取真如为灭性是也。   言正智者。重释所以也。正智即圣道也。所证即真如也。有漏法灭即灭性也。   言假实合是等。总结也。路云。理智名实。离缚名假也。实合说名灭谛。或能灭灭性名假。所依真如实合说也。   言无漏五蕴者。无漏也。然此道谛。行蕴中慧。道谛之自体道五蕴。以为眷属。无分别智。证灭之时。有定道二戒。即是色蕴同时领纳。即受蕴。取像即想蕴。同时二十二法名行蕴。八识为识蕴。即是无漏五蕴。名谛也。   言对法等者。引证也。问见道修道无学道。此之三道是无漏。可许说为道谛。资加二道是有漏。何名道谛。答资加二位有漏闻慧。思修慧是道之因。亦道谛。以彼见道前有损力益。能能发兹种子。滋无漏种。以能滋助无漏。亦名道谛。   言依道自性等者。总结也。通妨。亦得有二说。一云。见修无学道名自性。资加二位是有漏善名眷属。二云。后三道中正智一个名自性。余心心所法名眷属。眷属亦是道谛。   言由此四谛摄诸法尽者。初总论四谛。因此一句。疏主得向下诸妨难也。言由此四谛摄论法尽。举宗也。   言故涅槃经迦叶者。发问也。即涅槃经第十三卷说也。   言申首林者。杂心云申忽林。经本生亦云尸首林。瑜伽云升摄波。梵语讹略也。此云胡桃林也。迦叶菩萨句。佛昔于一时。在恒河岸尸首林中。尔时如来取其树叶。告诸比丘。问其多小等。   言未所说法如林中叶者。一一谛下有三法。苦事苦理苦如等。二乘不知。   言应有五谛者。若摄法不尽。应合有五谛。若有五谛。即有第六蕴十三处十九界等。若如此者。即是魔说。何名佛说(上举宗发问)。   言世尊告言四谛(至)分别诸苦等者。正答所由也。若论二乘总相即知。若别别行相二乘不知四谛。二乘只知分段。不知变易。只知安立四谛。正不知非安立谛。只知有作。不知无作。缘无作与作一处。所以二乘不知有无量相。随他二乘不知处。   言有未说。未说者亦不离四谛也。据实。佛说亦尽。非有未说。别有五谛。   言依诠显实者。别简灭谛。问若言说尽。何故二乘四谛外。别说非安立谛。答疏言依诠显实等。诠即安立四谛名诠。诠有三义。谟云。一依教显理。教得名诠。二者。二空门依空显理。亦名诠也。金城云。诠即烦恼也。由慧拣择。烦恼灭处。显得真如烦恼。亦名诠也。   言对法言者。真如是灭性。正是灭谛所摄。摄云据择灭无为正灭所显真如。约诠相从。亦名灭谛。意言灭性既正。灭依即兼也。问前来唤烦恼不生。名灭性也。真如名灭依。今此间唤灭言作灭性者。答只缘灭依灭性。皆不离真如也。故作是说也。   言涅槃亦说四谛等者。从此出灭谛体也。有苦无谛无实者。凡夫人也。凡夫苦不知是苦。妄计为乐。佛说苦说实。不可令乐名无谛也。二乘人有苦有谛。而无有实者。言有谛者。苦理也。即苦空无常等十六行相也。无实者。即苦如真如也。简要云。谓二乘解脱道中。证谛理时。不作真如相解。出观已后以有漏心观。观前所证。既不亲得。名无有实。菩萨具有也。集谛三者。集事即业烦恼等。集理即是集因生缘。集如即真如也。灭谛三者。灭事即有余依。通能灭也。灭理即灭净妙离。道谛三者。道事即八正道等道理。即道如行出。道如即真如也。路问云二乘无实。云何断惑证理。答毁责言无也。约不证法空说无。其实能证生空真如。谟云。彼虽证如。谓是择灭。如来于彼不建立真如。名无真如。   言废诠旨者。问前行既言。依诠显真如即灭谛摄。全此复言废诠谈旨。真如非灭谛。岂不相违。答疏言上依种类。总四谛等。即是变易分段俱。苦谛烦恼所知俱。集谛有余无住俱。灭谛生空法空智品俱。道谛苦与苦一处集。一者。与集处无作。是有作种类。有作即无作种类也。有作无作相合说。所以依依诠证灭。真如亦是灭谛摄。此对二乘人说也。若分别差别而说。能缘之智有上下品。所缘境有粗有妙。菩萨之人上智也。所缘境又是能妙。对菩萨故说无作四谛。废诠谈旨谛对二乘人。不知处名真如非灭谛。据道理。元来灭谛收。所以分别而说。故有八谛。涅槃经言。善男子四圣谛智有二。一者下。二者上也。下者声闻缘觉。上者。诸佛菩萨。若依法体。有粗有妙。若唯知分段名粗。兼知变易名细。唯知生空名粗。兼知法空名细。二乘所知名下。菩萨知名上也。   言胜鬘依此等者。二乘人观谛。犹未了达。望后大乘。更有一重可作。虽知分段。未知变易。名有作也。无作四圣谛者。问初地望二地乃至十地。下地望上地皆有作。如何言无作。答只望此一重四谛。向后更无第三重。亦名无作。   言如是八圣谛等者。辨能知也。问无作四谛二乘不知。可然。有作四谛何故二乘亦不知耶。答只于有作谛上。不能分别了知。约一分知不尽处。总言不知。胜鬘云。如是八圣谛义。唯如来事究。   言分段生死等者。陈体性也。唯识解云。十二支中皆苦谛摄。路云。无明行爱取全有支一分五支。亦是集谛。变易生死五蕰身上唯行苦。分段五蕰具三苦也。   言今依总相等者。会本缘文也。问当时大通佛所转法轮。为复是有作无作。答疏言。今依总相等。不分有作无作。经文但言谓是苦是苦集等。亦不言谓是分段身上苦。亦不言谓是变易身上苦。若声闻人于分段身上悟四谛。若菩萨于变易身上悟四谛。名四谛法轮。问若尔如何下文十六王子请转大乘法轮。答疏云或依分段等。第二解也。将下十六王子请大乘处。显此间轮小乘法轮也。   言释名者。且总名解四字也。苦集灭道是别名。谛者实义。解谛字也。   言唯圣知实。解圣字。兼简凡夫苦不知是苦。不得名实。唯圣知名四圣谛。如苦练树中凤栖故。亦名凤栖树。故得其名。谛义亦尔。由圣所观。得四圣谛名。   言苦真是苦者。意言世尊说苦。即是实苦。乃至世尊说道。即是实道。如遗教经言。阿㝹楼驮观察众心。而白佛言。世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也。   言更异苦者。佛说是苦。更无改易。名为无异苦。   言五十五云谛义等者。意言如说苦相。实是其苦。不可令乐。苦谛下四行相言中。说道苦可。理上无苦。即相探也。说苦之时实是苦也。乃至所说灭苦之道。实是真道。不可令其为非道也。上生非想处。下至捺落迦。苦常相随。名不舍离。不舍离者若苦为乐。舍离苦相。即非实义。不离舍离故。是实义名谛也。   言由观此故者。未作观时。执身起四倒。由观此作无常解。不起四倒。名到清净究竟也。离倒者名清净。圆满名究竟。究竟即是毕竟也。即所证理也(上解总名了)。   言苦者。解别名。苦义有二。一者逼迫义。二者烦恼所生义。只此身从前生业烦恼中来。故名烦恼所生也。逼迫即苦苦及行苦。烦恼所生。即是缘苦。贪爱无时。坏苦去故。   言集者。亦有二。一者招感义。二者能生义。此即同前招感异熟无记义。为因能得有漏果义。此中善恶业望总报。名感。三性之法望等流果。名生。所以生善。是漏苦故。能生善恶。乃名为集。只如一刹那中为行所集。故知能集烦恼。乃业皆集义。   言灭者。寂义谛。当体也。   言彼俱寂静者。摄路云。证灭理时。苦集二谛悉皆灭离。名俱寂静。行相如何。意说业及烦恼。不容现起。名集。寂静正在。无漏有漏不行。名苦寂静。无漏皆乐故。此得因位。若无学位苦集二法永位不生者。俱寂静也。今谓俱二者。证证如时。一一烦恼与如无始俱者。皆名寂静。二者。俱时道谛智。断却苦集二谛。显得灭谛上。更得寂静之名。名彼俱寂。   言道者通因等者。此有两解。一者。通字因字合一处着。依此中道谛故。通达得三乘。圣果名通因也。二者。能通达了达开通与三谛为因由。有道谛故。与三为因。即是能成。知苦断集证灭三种。义利之义。下释妨中。言若勤修。乃能成办所说三义也。后解善前。通与三乘为因。名通。后解通与三道为因也。   言此中苦事等者。欲拟辨六释。所以先四谛下行相也。苦谛三者。一苦事。有漏五蕰三苦八苦名事。二向下有苦空无常等道理。名苦理。三向下有真如。名苦如也。集谛三义者。业烦恼名集事。集因生缘名集理。向下真如也。道谛三者。无漏五蕰名道事。道如行出名道理。证彼真如名道如。灭谛三义者。灭事有二。一有余依。二无余依。各通能灭所灭。俱名为灭事。灭理者。灭净妙离四法是。灭如。即自体也。   言苦事名谛等者。苦谓苦体。即三苦八苦。事谓苦用。体能持用。名持业也。   言余二名谛者。即苦理苦如二法名谛。依主。且苦者逼迫义。理与事别。有为无为别。今将无苦之法。就苦立名。苦之理。苦之如。依主释。略苦事是劣。理如是胜。胜法就劣法合。是依主释。答缘苦事一法。是苦谛名。以是谛名故。胜也。余法不是谛名。故却劣。所以理如就苦。名依主释。   言理如二种等者。真如是清净性。苦谛即是逼迫性。二性差殊。名为不一。不异者。只是真如苦谛中如。即是非异。若离苦谛外。不可别觅真如。如离水而求波。又真如是无为。苦事是有为。二既不同。名为不一。真如复能与万法为依。混同一体。不分别故。名不异。意言苦果之身名苦事。刹那无常等是苦理。身中真如苦如。即此三法不即离故。如何望事名为持业。望余二即名依主。故此通云。理如二种等。意说。圣者说苦便有逼迫义。是义方名为谛。今此理如二种逼迫全无。而名苦谛者。望彼所显。故说为谛。是依主释。不同于事是持业也。意云。苦理苦如非逼迫性故。摄云。一一谛中皆有三种。皆随自谛为名也。意云。苦事谛苦理谛苦如谛也。   言废立者。废则不用。立则存也。问何不增至五减至三。答如床四足。减至三则小。增至五有余。要须具四。   言九十五云等者。冷热病等。即三苦八苦。   言集如诸等者。如冷热等病。因何而起。百病从口入。因吃何食而得此病。此苦谛乃因集谛而生。欲断苦果。须断集因。如欲上佛。先须去此等。   言灭谛如病者。但灭却苦集二谛。即得灭谛。故前文云。灭尽诸苦。名第三谛也。   言灭谛如病者。但灭却苦集二谛。即得灭谛。故前文云。灭尽诸苦。名第三谛也。   言道如者。道谛如药。能治前病更不复生。前文云。为灭谛故。修行于道。能摧未伏。令后不生。镇已伏故。治病方亦足。生死因果亦足(上法说下喻说)。   言诸有病等者。先向医人说病状。说病状已。便问吃何药。差已便问有忌。良医亦依次与说。苦集灭道四谛药方亦尔。   言诸佛如来拔大等者。三毒爱箭。能中一切众生慧命。此爱是贪。贪是根本烦恼一数。能令众生堕于地狱。如箭中身。诸苦贪欲为本。   言又疗病者。知病苦谛也。病因集谛也。病除灭谛也。除法道谛也。问与前解何别。答前约法。此约人也。   言趣苦灭谛者。是道能知苦断集。趣向灭谛。便成三义。   言释妨难等者。有重问答。初一问答差别。后一问答次第也。   言因故说等。神智云。西方有戒曰大王。集百论师谈论。有如意论师。善能摧破得九十九人。一人在后。与立一义。集苦灭道外道。外道诸师皆言错。如意论师不错。若约观行门说。先观苦谛。次观集谛。若约招感义论。集谛于先。苦谛在后也。   言答由彼苦谛等者。四颠倒者。即常乐我净也。众生不了五蕰身是无常无乐无我不净等。妄计为常乐我净。故是倒也。文作苦空无常无我等。除彼四倒。先观苦谛。苦谛是四倒所依处故。令知苦谛。   言由彼集谛等。说知苦谛是苦。兼知集谛。不是知苦了。然后知集谛。正知苦谛时。兼知集谛。摄云。由业烦恼在第八。既是苦谛。知苦谛时。兼知集谛。有云。此亦不然。集谛向上有生住异灭。性逼迫义边。属他苦谛。故知苦之时。兼知集谛。   言虽遍知等者。问既兼知苦谛。何要兼断集耶。答疏言。虽遍知苦等。烦恼种子中有无明。具十一殊胜中。第十随转胜。上至非想下至地狱。皆被无明随逐。不唯烦恼。兼业种亦尔。如世间人。知是怨贼。若不便煞怨。终损人故。虽已知苦。要须断集。契经言。亲爱必相离。唯业不相舍。善恶未来世。一切时随逐。问惑业种子即是赖耶。惑业现行何非赖耶。答现行望种。正是其果。体后逼迫。苦谛所收。此依摄相归性收释所由。摄彼现行。以归种子。义说分明。何得为难。   言触证等者。亲见义。乍观见义。乍观状以孤起。正是解论文。前说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此间应言如是知苦如是断集如是证灭也。触证者现见义。触以为现。证即是亲见。简异疏缘。故言触证也。即根本智内证也。二云。触者五根取境。身根最亲。亲取触境。如今智证于理。似彼身根触彼前境。故名触证也。未证谛之时。于灭谛向上。起悬崖想。证得已后。生死已断。勿我既于彼灭谛爱乐摄受。故言触证也。   言若勤修道者。问何要修道谛。答由成就三义故。所以修道。即是道谛。能知苦断集证灭三义也。   言何故四谛如是者。问答次第也。意言一切诸法先因后果。何故此说先果后因。答随宜说教。各各不同。不可一准。   言由此故者。即指有漏苦果。性逼迫故。最初说。二云。依前门中。意说苦谛是四颠倒所依处故。初说也。   言如此故等者。如此者有二义。摄释云。一如者指斥之词。如此集谛业烦恼为因。能招感苦果。故苦谛后方说集谛。二云。如者相似义。集因向上有漏。有漏逼迫义。似彼苦谛。故言如此也。   言由此二故等者。有生死法。名黑品。究竟者尽也。圆满也。恶业因果名黑品。即同涅槃经黑业也。   言由此故乐为等者。指法也。乐即是灭谛。即是灭谛为乐也。说灭谛当体。由此灭谛是无漏果。所以第三烈也。   言如此故乐为第四者。如此者相似也。   言乐者。此即是觉法乐。似彼灭谛向上寂静乐故。言如此故。乐为第四。即道谛。   言此二摄白品究竟者。究竟者尽也。意道摄尽有为无为功德。总摄尽由无漏道证。无漏真如因果圆满。名为究竟也(上法说下瑜明)。   言譬如重病等者。重病苦谛。病因集谛。痛愈灭谛。良药道谛。   言又如遭苦次第者。如世间人曾所遭苦。如人入狱。苦谛也。于苦处先发作意。推寻入狱因。有何过失。次于遭苦因。立集谛也。次于遭苦解脱者。即灭谛。求解脱免也。后于解脱方便者。即道谛也。   言一几蕴所摄三谛等者。只是五蕴之中摄三谛苦。谛集谛道谛也。三谛之中不摄五蕴。问若尔如何名相摄。答如言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岂火却生木等耶。但以蕴摄于谛。即是相摄。以蕴者积聚。灭谛无为一法。非积聚也。蕴中不摄灭谛。又无为寂静。此即喧嚣。行相不相当也。且苦以三苦为体。若以总而言之。有漏五蕴全摄苦谛。若差别说苦谛。生老病死苦并第八五感阴苦。向有漏五蕴中摄受。别离求不得。此二贪分位。怨憎会嗔分位。此三俱是何蕴中摄。集谛者。克性而论。业烦恼名集。向行蕴中摄。更有解通色行。五蕴以业是思。若摄用就体。即行蕴。若体用别论。思现行有防发功能。能防就所防说。通色改色行。二蕴中摄。若同时眷属。亦通五蕴。道谛者。无漏五蕴能摄道。此通摄眷属也。若克性取道谛无漏智。向行蕴中摄。问何故无为向四谛中摄。蕴中即不摄。答谛者实义。是真实故。向谛中摄。与蕴义不相应。故不摄。摄俱舍。云蕴不摄无为。义不相应故。   言灭谛不尔等者。一云。苦集二谛息灭之处。成就寂静法时。有漏五蕴。已名彼俱寂静。二云。有漏五蕴性是喧嚣。由离法证得灭谛。名彼俱寂静。三云。蕴者须具迁流义。灭谛离彼生住异灭。名寂静也。   言二谁各几等者。意问四谛各有几合行相。答疏言各如次也。   言谓无常等者。路摄云。大小乘中皆明此义。今依杂集。略以显之。且苦谛四行相者。一无常相。此复有十二种。一非有相。谓蕰处界。于一切时。我我所性。常非有故。无彼二常之相。故曰无常。二灭坏相。谓诸行法生已断。暂有还无。三变异相。谓诸行法。由不相似相续转故。四别离相。谓于诸行由增上力。或他所执。或资具等。自然失坏。或他陵夺。为己有故。五现前相。谓正受无常。由因随逐令受无常。正受即受现境时也。六法尔相。于当来无常。由因随兼定当受故。显无常性决定为当受故。即彼彼至今也。七刹那相。谓诸行刹那。后必不住无间。必坏即过去也。八相续无常相。谓无始来诸行生灭。诸法不断。复转相承。轮回不绝。九病等相。谓四大乖违。住时势尽。十种种心行转相。谓一切时或起贪心。或起嗔心。或离贪嗔心。痴心等亦尔。十一资具兴衰相。谓诸兴盛。终归衰变也。十二器界成坏相。谓三灾变坏也。二者苦相。有漏五蕰皆苦向上乖缘逼迫。名之为苦。即三苦八苦等也。三者空相。于蕴处界中我及我所皆空。名曰空相。又有三种空。摄云。一自性空。谓观遍计性。非有二。如性空观。依他起性。皆非有故。三真性空。观圆成实性即空性故。及十八空等。四无我者。离彼外道横计蕰中有我故。无生宰故。故名无我也。集谛四行相者。一因相。只于业烦恼。能牵引当来识等五支种子。当来生起有此功能。却于业烦恼。集谛向上说因相也。此牵引因也。二集相。业烦恼与当来五趣身为等起因。等起者相似义。令彼有情。向五趣中人趣。圆首方足。畜趣毛尾相似。由业招集。有此功能。故名集相也。三者生相。由业烦恼。与彼有情当来趣生位中为差别。无量种类各各不同。人与天不相似。就人中形大小黑白不相似。故名生相。四缘相者。由业烦恼为因。令彼有情五趣生死相续不断。舍人身得天身。前异熟既尽。复生余异熟。缘者相缘义。相缘不断。故名缘相。灭谛四行相者。一灭相。此不是灭谛体。但取灭谛向上功能名灭也。由离前集谛下业烦恼。向灭谛无为向上说相。二静相。灭却苦谛下逼迫喧嚣杂苦故。向灭谛上说静相。三妙相。双离苦集二谛。显得无为身体。名妙相。四离相。由永出离。一得已后永不退。还名离相。非如外道凡夫伏惑得非择灭已后却起烦恼不名离相。道谛四行相者。一道相。谓通达故。亦是因义。由此圣道。是诸圣者证真义。路是名道相。二如相。一切烦恼皆不如理。由道谛无智。断却不如理烦恼。却向上说如相。此非真如。但是讲顺名如。三行相者。对治四倒。觉真实义。是名是行相。四出相者。真如是出离法。道谛能证此出离真如。却向能证道向上。说出功能。   言三何故苦谛等者。何故苦谛下要作四行相耶。答由凡夫不了五蕰身是苦。计为常乐我净。起四倒。为除彼四倒。所以作四行相也。   言无常除常倒等者。问何故一苦能除二倒耶。答夫言苦者。体必是有漏。有漏之法悉皆是苦。由知是苦。由知是苦之处。悉是不净。故一苦行相能除二倒。即是乐净二倒也。问何故空无我二行苦除我倒。答蕰处界中无彼所执常恒之我。名为无我。即彼蕰等无彼外道所计之我。名为无我。既有无我。悉皆是空。由斯二对治一我倒也。   言集谛四观等者。问何故集谛要具四行相耶。答疏言集四观等。安国四爱行相如前火宅。辨依此四倒生于四。四爱受之体正名集谛。今作集因生缘四观。除彼四爱。除一一爱时。皆具集因生缘四行相也。不得将四行相别别配四爱。由前不了苦谛。执苦为常乐我净。所引得四种爱生。由执苦谛。为常倒故。起后有爱。爱后有身。头后有长命端正。于后有身起爱。名后有爱。二依乐净二倒。起贪喜俱行爱。谟云。于他有情及资具等向上。实是有漏不净之法。于净倒而生贪求。求得之时。同时与喜相应。贪喜俱时有。故名俱行也。   言及彼彼喜乐者。有云。贪喜俱行爱。于己得入手财色上。起彼彼喜乐爱。于未得财色上。起境不一。故名彼彼也。   言次依我倒起揭者。更不于财色资具上起爱。由执身有我。唯于我上起爱。爱恋有我之身。妄计为我。而起于爱。故名独爱。谟云。主宰自在。即是独义。从独起爱。名独爱也。即现有爱也。   言灭为四观等者。即是灭静妙离。但是道谛起。未断却集下四爱。四爱灭处。显得无为。便是灭谛故。谟云。随一爱之处。显得择灭无为。便是灭义静义妙义离义四行相。四行相不得将向四爱灭处别配也。   言道为四观者。四爱灭谛理。即是所证。即是道谛四爱灭。由能证道也。   言四谁解脱门等者。谟引显扬第二云。若但言空无相无愿者。即通定散漏无漏及三慧。若加三摩地。唯定非散。唯修非闻思。通漏无漏也。若加解脱门字。唯修非闻思。唯定无散。唯无漏。问谛下十六行相。各具几耶。答解脱门有三。名谁行有十六种名几。且小乘初空解脱门摄苦谛下二。谓空无我。次无相解脱门摄灭谛下四行相。后无愿解脱门摄十行相。谓苦谛下二。一苦二无常。集谛道谛各四。都计成十行相。问道谛何不愿求。答道谛既是有为。小乘人亦不愿求也。此依声闻三种观说。今依大乘对法空解脱门摄二。谓苦谛下空无我。无愿解脱门摄六。即苦谛下二。一苦二无常。与小乘同。并集谛下四。集因生缘。计六。无相摄八。谓灭道二谛各四。皆无相故。以彼道谛依灭谛故。亦名无相。   言五入谛现观等者。答唯识第九说现观有六。安国云。一思现观。上品忍慧引生燸等四。入见道加行。道中观察诸法。名现观。二信现观。谓缘三宝。出世间净信。助观令不退转。立现观名。三戒现观。谓定道无漏戒。能离破戒垢。令观增明。亦名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缘非安立谛真如为境。本后二智为体。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谓智谛现观后。缘安立世间智。六究竟谓尽智无生智。问此间第五谛现观与论家六现观如何相摄。答六现观中。初三现观与此全不相当。第六现观。唯是无学。亦非此间摄。六现观中第四及第五小分。以第四中通真见故。第五现观亦一通修道故。言小分二见道中皆有四谛。故作是说。   言六三乘观谛等者。答当日大通佛转四谛法轮会下有三乘人。既总言四谛。约本质是四谛相分。虽同随乘。各各不同。声闻人闻说已。便于五蕰向上观。四谛观。有漏五蕰向上无常逼迫为苦谛业。烦恼为集谛。苦集灭处为灭谛。能证智为道。或观行蕰之中。无漏慧为道谛。缘觉人闻说向十二处上观四谛。无明支有支一分是集谛。识等五支生老支为苦谛。苦集灭为灭谛。能证智为道谛。菩萨闻已。于三性向上观四谛。观遍计性为苦谛。依他起性为集谛。圆成实性为灭谛。能证智为道谛。净分依他有为无漏。亦是道谛也。   言此七四谛为世俗等者。三藏正翻云隐显谛。隐谓隐覆。显谓显现。䨱真显伪。故名为隐。显可破坏。故名世俗。胜义者。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义。二或道理名义。故名胜义谛。旧云第一义谛。亦名真谛。法菀说世俗胜各有四个名。前已解总名讫。言别名者。一世间世俗。亦名有名无实谛。二道理世俗。亦名随事差别谛。三证得世俗。亦名方便安立谛。四胜义世俗。亦名假名安立谛。胜义别名者。一世间胜义。亦名体用显现谛。二道理胜义。亦名因果差别谛。三证得胜义。亦名依门显实谛。四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谛。谓一真法界前三安立胜义。第四非安立胜义。章敬云。两重四谛。总合为五位。一军林瓶盆等。二蕰处界等。三苦集等四谛。四二空真如。五一真法界。初一唯俗但有假名。故后一唯真。离言说故。中间三种亦真亦俗。真不自真。待俗故真。俗不唯俗。待真故称俗。由斯开合故。成八谛也。   言五十五等者。瑜伽文。涅槃二字涅槃经也。但是涅槃经中及瑜伽五十五云。于四谛共五蕰十二处十八界。对辨四谛。对余三世俗。便是胜义也。对非安立。说此四谛便是世俗。今四谛既通世俗通胜义。所以疏言实通二种也。即四谛亦真亦俗。俗中第三。真中第二。故此通二谛也。   言八诸谛等者。路云。真俗二谛各有四种名诸。胜鬘经中但一谛。仁王璎珞各说二谛。显扬中边各说三谛。瑜伽唯识并说四谛。若正辨相者。简要云。今此四谛十六行相。于四真谛中。第二道理胜义谛收。若于四俗谛之中。第三证得世俗谛收。正明四圣果四谛理也。   言九苦有几等者。相国云。略而言之。苦有三苦五苦八苦。又苦有三种。一者所取苦。依遍计性能执之心之所取故。二者事相苦。谓依他起性。三者和合苦。苦相合故。既圆成实性即是真如。与一切有漏苦相和杂故。名和合。苦谛有三。路云。习气集我法二执。种子因能缘心。是依他起性。缘彼我法二执能缘心。带彼执心。熏得种子。名习气集。二等起集谓业烦恼。烦恼起业。业起于果。平等而起。名等起集也。三未离系集。即在缠真如。灭谛有三种。一自性灭。所缘染法我法二执本体是无。名自性灭。二者二取灭。能取所取二皆无故。三本性灭。即真如当体故。道谛有三者。一遍知道。能知遍计所执故。二永断道。能断依他起性。故三能证道。圆成实性故。又四谓加行等。或八圣道等。   言十虚空非等者。安国云。六种无为真如体实。余五皆假。依真如立。若摄假从实。五皆灭谛。然无漏心变相随于见道谛。所摄有漏心变。苦集谛收。通四谛。此之二种通善无记。故偏简之。唯善性也。   言此中有二者。准瑜伽论。杂染清净各有顺逆。即有四种观门。此经中唯有二种。即杂染顺观。清净顺观。生死不断名杂染。若无明灭故行灭等。即此生死断。故云清净也。   言此染顺也者。经言。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等。此是杂染顺观。杂染逆观者。从果向因观。不顺相生次第。名逆观逆观。老死支是苦谛。老死从谁有。老死缘生支有。生支从谁有。生支缘有支有。有支从谁有。有支缘取支有。乃至行支从谁有。行支从无明支有。是名杂染逆观。   言清净顺者。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乃至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言清净逆者。老死灭故生支灭。生支灭故有支灭。有支灭故取支灭。取支灭故爱支灭。爱支灭故受支灭。受支灭故乃至行支灭。行支灭故无明灭。此清净逆观也。   言生死相生等者。问何故经文只说染顺。不说染逆耶。答缘染中顺观。顺彼生死次第也。逆观则不顺生死次第。经文不分明说。所以举顺观。例逆观也。问经文何故只清净顺。不说清净逆耶。答彼唱疏言。初断生死故。例逆观也。由初修加行之时。求断生死先作此清净顺观也。得无学了。出根本观。后方作逆观方法。今取最初求断生死。顺彼前位故。说例逆也。路云。亦有无明缘行。不说行起无明。乃至生缘老死。老死不能起生支。何名相生。答由此应言。生死法尔故。此亦不然。今言相生者。但总聚论。即过去十支因为能生。现在二支为所生。于现在二支果上。又起十因。非要一一支相望。方名相生也。相生但无明缘行。行支为生义。亦然名相。生如五行相。生母生子等。   言初断生死等者。由初修加行之时。求断生死。先作此清净观也。得无学果毕。出正观。后观缘起生支。或顺逆。今取最初位时。求断生死。顺后初位故。举顺观例逆观也。   言六门分别者。论第八以十门解释。一列支名。辨总别体。二明总别。名义得名。三次第所由。四总别业用。五因果差别。六更互为缘。四句断简。七能所引生。诸论对辨。八废立增减。释诸妨难。九定世破耶。十诸门分别。分别中更有十七门广解。此六门对彼。或有或无。此引彼文。文至下文。一一指出。   言出体者。有总有别。总出体者。即五法中相及分别。三性中唯依他起。三科中各通一分。此疏中唯约别出体也。   言烦恼障中等者。先辨无明种类差别。后称释疏文。今初七问分别二业。六辨无明种类。七约界。且约二障分别者。但取烦恼障。不取所知障。即胜鬘经五住也。中但取前四住地。不取第五无明住地。无明住地者。即所知障也。不能发业。前四住地。能发诸业。四住地者。一见住地。即三界分别烦恼。第二欲一切住地。即欲界俱生烦恼也。第三色一切住地。色界俱生。第四有一切住地。无色界俱生。然此初四住地。能发诸业。于中见一切处正发。余三助发。如第二门中分别。五无明住地。不发业者。问佛地论说所知无明发业。又初地菩萨误犯三业愚。岂非所知无明发。答非感总生。故不违理。又所知望菩萨为染。望余不名染。故不取。   第二俱生分别者。俱生为助。分别为正。若准有宗。但缘事发业。分别不迷理发业。此与大乘相违。问何名俱生分别。答论云。俱生我执。无始时来。虚妄熏习。由内力故。恒与身俱。不得邪师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名曰俱生。二分别由现在外缘力故。然后始起。又准唯识。不同安慧菩萨许猛利。龙鬼一分有分别。能发总报业。如大力鬼。指舍利弗头。生身入地狱。须达家鹦鹉闻四谛法。及十千鱼闻宝胜佛名。生忉利天。如此皆是发总报业。又许人中一分愚钝众生无分别。护法菩萨云。分别在人天趣。三恶趣无分别。如大鬼入地狱。鹦鹉生天等。等皆是化现。若不尔者。三途若能造总报业。有情无有生人天期。护法菩萨为正。   第三约识辨者。第六识相应无明为正助发故。第七虽有俱生无明。不能发业。就第六中亦分别。为正。俱生为助。所以疏言。正取分别。及兼任运愚废为体也(此下叙四种)第四发业者。除顺现业。论云。能感后世善恶业者。方是此支故。除顺现业。余顺生顺后顺不定业者。是此无明支。   第五发总别二业者。无明发总报。及能发总别二报。方是此支。唯发别报。则非此支。论云。别助当果。皆非此支。问如何发别报。非无明支。答别报果有间断故。十因二果不间断故。又总报果唯局当趣。别通余趣受。又总报业亦名引业。以业力能引得总报。第八识支故。别报亦名满业庄严具故。又唯俱舍论。一业能引一生。不引多果。论云。一业引一生。多业能圆满。圆满者别报也。若据大乘瑜伽。一业能引一生。亦许一业能引多生总报果。又如经中说。谤经一业。感多生入地狱。及多生畜生等。即是一业能引多生(业类差别向下说)。第六辨无明种类者。即下疏言。通相应不共缠及随眠四种。是也。相应者。与余九分别同时起。名为相应。不共者。无明一法起时。不与余九根本同时起。名为不共。论云。相应无智。与九同迷。不共无明亲迷苦理。就不共中。第七识相应者。恒行不共无明。无始一类相续。名为恒行。唯此识有。名为不共。问第七四根本相应。何名不共。答一云。无明是根本。见慢爱三是随。名为不共。二云。然四皆是根本废增上。故名不共。三云。唯识有前六所无。名为不共。若尔。前六无明第七无前无明相应。名不共。答不然。如不共佛法。唯佛所有。余人无故。名为不共。问既四法。何名不共。答亦如佛百四十种不共法。皆名不共故。第六无明名独行不共。就中有二无明。与八大随相应。名是主独行无明。若与小随相应。即名非主。被小随行相映夺故。又大随起时。小有无不定。小随起时。必有大随。大随以是遍染心故。由此非主。无明望小随。即非是主。同时大随亦名是主。缠无明者。即应不共二类现行。无始时来。缠缚有情。随眠者。无明种子随逐有情。眠伏藏识(余如别叙)。第七约人约界者。问三界有情内外凡等四种无明。如何发业。答欲界凡夫通四种无明。发欲界五趣业。及发初禅已来业。二禅已上。即非欲界无明发。三禅已上。即上界无明发也。又欲界无明发业中所发业。通善不善性。能发无明。皆是不善性。论云外法异生。不如理作意。所四种缠缚。异生无明皆不善性。又发欲界业中。除知足天业。若修知足天业无明。是有覆性。信力伏故。又无明发三恶趣业。无明与行许同时。是不善性。若人天善业无明。与行前后起。以性不同故。能发无明即有二。谓异熟果愚。真实义愚。所发行即有三。谓福及不动故。又凡夫通用四种中现行为正。种子为助(上明外凡了下元𤏙顶已去)。第二内法异生中。复二。一者放逸。二者不放者。一云。四善根位名不放逸。住内门故。资粮位中名为放逸。多住外门故。二云。䇿励者不放逸。不策励者名放逸。此二类虽不同。四种无明中皆除不供无明。迷拨谛故。由此放逸者。相应无明。正发种子。助发不放逸者。种子正发现行。助发远加行中起现行故。问所发感何果。答所造种子。正发现行。助发远加行中起现行故。问所发感何果。答所造之业。感十王傍报果。由此地前所修之业。与十王果为异熟异熟。因与见道智。为胜增上缘。望佛果为疏增上缘。又如初果已上。七生一往来等。皆是七方便中发得已。入圣已去不造新故。问此无明支几法为体。答唯无明一法为体。不同有部分位缘生兼通余法故。瑜伽唯识说为一事门故。若尔。何故对法第四说。无明与行为因缘。无明俱慧种。名无明支故。答由假说故。为行因缘。又唯识会云。与集论说。无明望行有因缘者。依无明时。业习气说假说为无明。实是行也(上总折简了下消疏)。   言烦恼障中等者。简所知障不取。谟云。引胜鬘经。有五住地烦恼。前四烦恼障能发业故。不取第五住地。广如前说。问何故不取所知障无明耶。答无明有二种。一能招生死。二能障圣道所知障。圣道不招分段生死。又唯障大乘。不障小果。今烦恼障通三乘。又招生死故。取烦恼中无明也。问谟云。唯识亦言。第二地中断误犯三业愚。是所知障。如何言不发业。答章敬云。佛地论云。所知虽能发业。不能招感生死。若论误犯三业。不妨发得。若招感生死。即不能也。   言正取分别业者。以正能发业故正取也。俱生助发名傍取。无明发行者。皆是此支体。愚痴即无明支异名也。分别烦恼藉三缘起。今言任运即是俱生。问何故知兼取俱生无明为体。答章敬云。引瑜伽第十云。预流果人断十二有支一分。若无明支唯分别。则合初果人总断尽。既言断一分。明知兼取俱生无明为体。问此中无明支取我法为体否。取余法。瑜伽论第十及唯识第八说为一事故。不同小乘约分位论得通余法(上标身体)。   言成唯识言此中者。即指论中十二支能引所引文也。   言能发者。即是唯取能发。间一类不能发业者。又云第七识相应无明及所知障无明。不能发业。   言正感者。业向上有正感总报业。正感总别报业。业既如此。无明亦尔。唯取发总报无明。为此支体也。若业中唯别报。唯顺现业。不为行支体。此中无明亦尔。唯发别报。及唯发顺现无明。非此中无明支体。   言后世者。后简顺现业。不取也。   言善恶者。章敬云。不取无记故。三性中唯发善恶者。能发无明。是此无明支体。若无记性者。非此支体也。   言又云正发业等者。路云。若是俱生。助发人天总报之行。在修道断。若助发三恶趣报之行。在见道断。二助合说。故言不定。   言能发行者。无明为能发行支。是所发通正发助发。俱是此中支体也。   言通相应不共缠等。种现差别也。安国云。根本烦恼而数有十贪等。九烦恼不起即已。若起必与此无明相应。名相应无明。言不共者有二。一常行不共。与第七识相应。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名常行也。不与六识无故。共故名不共。二独行不共。唯第六识有。此复有二。一与忿等俱故。故名非主独行。以忿行相粗猛。互相映夺。不得主名。二者。是主独行无明。与八大随相应。名是主独行。言缠者。路云。此上诸痴现行名缠。缠缚有情。漂沦九有。名之为缠也。   言随眠者。是种子能随逐有情。眠伏藏识。三界受生不相舍离。故名随眠。应作四句分别。一唯种非现。五果种子及有支种子。二唯现非种。生老死二支。三亦种亦现无明行爱取支是。四非种非现。即是非支等是。问无明发业为通种现耶。答种现皆通。问宁知通种现。答章敬云。如十地经一无明有。二谓子时果时。故通种现也。子即种子。果即现行。问何人种子发。何人现行发。答安国云。我辈凡夫现行正发。种子助发。内法异生。不放逸者。种子正发。现行助发。若放逸者。现行亦是正发。问现种皆发。望所发行。为复同时。为复异时。答发非福行。是染行。与无明同时。能发也。若发善行种。即同时现行。异时发暗明异故。许行望无明。有无间缘故。意言现若同时。非无间也。故对法云。虽起善业。被随眠所逐故。亦名愚痴。此无明种子与不动福行。一一俱行此证同时也。又云。由彼势力。于三界苦。不如实知。发福不动行。此明前念愚痴所有势力。发于后念。福不动行。此现异时。此二证前种子。同时现行。异时发也。已后具摄。自界生他界死。自地死自地生也。   言行支体通等者。慈恩云。以身语意心心所法为体。体通善恶二性。简无记行也。身语二业是色。虽是无记法。能防发思。是善恶所发身语。亦通善恶也。此身语意造业有三。一身在欲界造福业。非福业。具身语意三业。若在色界造不动业。亦三业为体。若无色界造不动业。唯意思为体。简要云。然业有三种。一现报。此生造业。此生受报。二生报。第一生造业。第二生受报。三者后报。第一生造业。第三生受报。此三报中。各有二种。一者总报。二者别报。问唯总报行相如何。答言总报者。如增上慢人。由前生造五戒十善业。来感今生。人中身上第八识异熟果能感之业。名总报业也。问何名唯别报业。答前生造匮法业。令他人不闻法。今生身上自不闻法。名别报业也。问何名通感总别报业。答假如一个谤经业。作野干身。名总报业也。感得身疥。又无一因别报业也。   言唯感总报业等者。前来无明支唯发总报。通发别报。无明以为行支体。能发无明。既是支体。所发行支。亦须取唯感总报行。通感总别行。是此行支体。路云。业有三品。唯感别报果。中品亦唯感总报。下品唯感别报也。   言唯别报业者。简所不取也。问何故不取顺现业。答此间说十二支。事须是流转义不成。故不取也。又亦简唯别报业。亦别助当果。不能感总报果。故简所不取也。意言能牵后有者。方是此中缘起支义。故不能牵后有。即不取也。问唯别报业。非是行支。何处摄。答有分熏习所摄故。由此所发。唯别报。既非行支能发。亦不是无明摄故。   言故唯识等者。即彼之言。指无明支为能发。能发既得为支。所发行支。乃言行支。   言由此一切者。由此道理。四业中唯除顺现及别报业。皆非行支。亦由此文。即证现业。不感别报果。感当果中。别有一业。唯感别报。即是别助当业。亦非行支。   言亦通现者。十地经说。谓如无明支有子时果。行支亦尔。故通种子。通现行也。   言色思为体者。简要云。身语二业表与无表。俱色为体。且身业十种色中。以为体。语业以声为体。若意业以行蕰。遍行中思为体。身口七支是色。色是所发。能发是思。思是心法。不是色法。身业之中有动身思。语业中有发语思。意业中有二思。一者审虑思。二者决定思。前动发以善思为体。意业以审决二思为体。故唯识云。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业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说名意业。即能发属于第六。据实。行支行支体。克实唯第六相应思。以彼第六造总报及别报业。前五转但随转心发故。上来无明支行支虽通种现。唯是当体为支。不通余法也。   言识支唯取等者。言第八者。简前六。前六识种虽通一分异熟。但是别报异熟。不是总报。故不取。   言异熟者。简第七。第七是有覆性故。简前六之中善恶性种也。识之一字简心所。种之一字简现行。又第八简七。异熟简善恶及有覆性种(出体了)。   言故唯识云等者。此文亦是料简。不取第七识种子。由此中言即是指识支中识种也。问如何名本。答第八与前七为本。名本识。阿赖耶为依故。有末转言。因即种子也。   言唯取行支所等者。第八种子甚多。未有所属。无力不能自生。行支一刹那造得业成。熏得种子一念。招集第八识种。属当生地。计此之识种。以为识支体。   言初结生等者。问何以知唯取第八种子耶。答疏言初结生等二句。疏局取第八识种。言初结生者续义。此身灭已。第八种子复生现行。生死不断。皆由识种连续也。谓父母和合识。至识胎中最初结生。瑜伽九十三云。于父母胎。因识为缘。续生果识。随转不绝。任所有羯逻蓝等。非余识功能也。出取第八所以也。   言总异熟故者。简前六识中一类无记。总报者故。   言唯在种位等者。料简。前来无明支行支。皆种子皆种子现行。今此识支已下五支唯是种子。不通现。今此识支唯取识种子。不取心所种也。问何故识支唯取种子。不现行耶。答简要引大论第十云。识等五种。胎藏苦故。明非现行也。种子能合现行故。名胎藏苦。   言有处说通前等者。会违文。即瑜伽第九及九十三故。言有处说也。此有二妨。一通取六识妨。二通现行妨。且通六识妨者。有说通前六识名识支者。泛明一切识身为论。六识总取故。   言一切识身者。亲义即是意识。此是泛说。依一身上泛明也。八识之中取六识。为识支体。若克实则不如此。但是泛说。非究竟也。二云。有处说前乘。说前六识为识支体也。若不泛说。又不对小乘说。准依大乘。克实论。则唯第八识也。   言及当来者。次通取种子妨者。问十地论说无明支行支有支。有子时果时。子即种子。果即现行。乃至受支。亦复如是。即是中间识等五支。种子亦通现行。言不通。答疏主意言。若约五支被行招集之时。唯是种子。不通现行。有处说现行者。依当来生起分位说。若望我辈凡夫。如今造得业成。一刹那招集识等五支种子。此身未死已未尽。是种子身死已后。当来受生。五支种子当来身上生起。现行缘种子。在第八识中行相微隐。假借当来生起现行。行相寄在。今身种子向上说通现行。二者。或是前生识等五支种子。今生生现行。从他过去种子。上来就今生现行向上。说识等五支。通现行也。   言乃至受等者。章敬云。兼论四支。唯种子义类同故。若言现行道理。如前也。   言名色支体者。问何名色。答四蕰心等名为名。即色法名为色。问何故唤心心所法作名。答谟言。梵语南摩此翻为名。瑜伽有二解。一从论喻为名。名字章句诠所诠义。能诠名顺彼所诠之义。喻如心心所法。顺所缘境名。则所诠心法顺所缘故。唤心法作名。二者从因立因。名句文能诠为因。心法所诠为果。由能诠教上。名字差别。诠着心法。心法向上亦有差别道理。令心心心法顺名句因。亦得为名。名即四蕰也。色者色蕰。言非色者。即是心所法。心已合说。故言名色等。   言名色等。言成唯论除后三因者。五支之中最初除第八识种。为识支体也。后三因有因。即种子也。三因自为三支。即是六处支触支受支三因也。一者。色蕰中除内五色根种及第六识。前念无简灭意为六处支。即是。一者。除六处支种。二者。除第八识及前六识相应遍行中。无记解触种子。令一处着为触支体。又第八识及前六识相应受为受支也。从识支已后。六处支触支。受支前中间所有现在异熟。及过未世异熟心心所法。皆是名色支种。摄言。余因皆是名色支体。且五支不杂乱。出体有二。初克实体。以十八法为体。唯是实故。若兼假法。更有十九。计三十七法为体。两假意总是不杂乱体也。且第一不杂乱体者。第八识种已作识支体。其次有第七识。不是报性。缘是有覆性故不取。辨云。非是业果异熟故不取。其次前六识为名中识蕴。此有二解。一云。前五识为名中识蕰。第六处支中第六意处收。只取前六识为名中识蕰。二云。第六识种分为两段。前念过去等无间。第六识为六处支中意根。现在第六识种及前五识种子为名中识蕰。此约现在第六识种子。是望世不同。分两处望过去。说名意处。将种子望现在说。为名中识蕰。问十二支总是实。应可第六意是假法。答若约体假即不得。若约义假即不妨。种子实有。约义分出。问前五识何不还分出等无间否。答未见说处问。名色支中得具几蕰。答一者。前五识及现在六识为名中识。第二受蕰名色支中全无。以第八总报相应遍行中受。六识相应遍行中受相合一处。总为受支。问何不取第七识相应。受为名中受蕰耶。答识尚不是报性。不取为支。何况心所岂是报性耶。问六处之中阙意根。取前念。第六为意处。五蕰之中阙受蕰。何不取前念过去受。为名中受蕰耶。答心王胜故。即分两处。心所劣故。则分不得。第三相蕰全有色。第八识相应遍行中想作此间。名中想蕰也。第四行蕰者。以第八识相应遍行中作意并思及第六识相应欲胜解念等为行蕰。第五色蕰者。十一色中五根因。向六处支中收。五境是外。故不取也。法处色是假不取。又内五尘中。声体虚疏间断。故不取也。唯取己香味触内身四尘为名中色蕰。已上料简名色支中唯有识想行色四蕰。唯况受蕰。亦有说。所余现在异熟及过未世所有异想行色四蕰。唯无受蕰。亦有说异熟心心所法。皆是名色种摄。意言过未种者。即取识中一切已生未生诸异熟。意说中名宽摄得诸法也。不尔。如何名色种子得具五蕰。即是一名色故。谓有有一切种子在中故。通五蕰也(前解胜后名通)。且初十八法出体者。谓眼等六个识并内身四尘计十法。及第八识并前六识相应遍行中。除解受二种。自为支体也。余作意相思三法。总取是无记异熟报性故。又前六识相应别境中。除定慧两法。虽通无记。强思虑故不取。其欲胜解念三总取。其遍行别境各三。通成十六法也。又不定四中。寻伺是假法。不取也。唯取悔眠一分无记性者。计成十八法(上克实出体了)。二相应出体。亦名分位出体。兼取假法为法体。且二十四不相应中除无想定灭尽定。此二唯善性故不取也。无想报唯外道有。故不取也。异生性非报性。故不取也。名句文三。声上假立。所依声既不取。能依法亦不取。除此七法。余十七个不相应法。并前寻伺二种。计十九法。为名色支体。假实合说。计三十七法。名不杂乱。出名色支体也。   言余因。即是三十七法名余因。皆是名色种摄也。   言后之三因者。即彼六处支触支受支三种也。   言此说五支等者。疏解也。识支亦不入名色支中。名色亦不在触支中。五支各自分白布黑。不相杂乱。   言于一刹那等者。若望当来生现行时。前后不等。若约善恶业招集之时。五支种子唯一刹那。只此正招感时。五支内名色支中不具五蕰。今总相而说有。名色支不说。于中法有多小。意辨业引之时。五支无前后。问五趣名言为同为异。答三藏云。五趣名言不相杂乱。乃至三界天等各各不同。问此谁熏习。答此即名言熏习。名言有二。一表义名言。即能证义。音声差别。二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作为法。各别因缘也。方谓异熟。六根等者。即五色根及第六识各异熟。在过世说。名为意也。此约一意。二世分别。过去名意处。现在识蕰即取过去意。为此六支中意。现在意为名中识蕰也。不可一六识二支用也。   言异熟触受等者。慈恩云。除第七识。取第八相应触受。全六识之中为异熟触。若分位言。六处位后所有触数。方是此体。大论第九说。六触身为此体故。受支同此作用。分位义皆同故。问大论说受为爱缘。何故今取种子。答然论说受为爱缘者。约当来及于现在生老位中现起爱说。今此唯种胎藏苦故。   言除本识种者。本识种自作识支。及此三种者。即是六处支触支受支。各自为支也。   言余诸异熟者。名色支中只具四蕰。而无受蕰也。若约此身灭已当来八识一念结生之时。揽父母遗体之时有三蕰。兼无识蕰。问何以知耶。答只有第八识。自为识支体。同时羯逻蓝色为名中色蕰。第八识相应遍行中想为想蕰。作意与思为行蕰。六识未生故。无名中识蕰(上依疏论五蕰阙具)。   言契经又说等者。遣妨也。问既言名色支只有四蕰者。何故契经又说。名谓非色四蕰。色谓羯逻蓝等。故知四蕰及羯逻蓝色身即具五。如何相违耶。答疏言依当起时分位等。此就来生支向上假说名色。交约具五蕰也。初受生时。名为当起也。第一金色蕰生现行。第二念第三已后六处支生。更经三念五念已后。识蕰乃至受想行蕰皆起。此缘种子。在本位之中。未起作用。不知名字起用之处。返照种子上功能故。经中说名色支。得具五蕰。阙第八识一念结生之时。不具五蕰。如何言依当时具五蕰。答若得刹那义。外种位向上实不具五蕰。若依身死后。当来生起。前后分位。论得具五蕰。问何名前后分位。答安国云。与识支俱时羯逻蓝色。名分位。已后多念六识渐生。名后分位。由此前后合说得成五蕰。   言于因中等者。问何名杂缘起支。答最初八识初位执持未胜。六处支初位。未堪与识为依。为依未胜。触支初位。未堪触对前境。触境未胜。受初位领纳未胜。两盈中间未有作用已来。为名色支体也。问但依前后分。足成五蕰。何要依杂缘起支。答虽依前后。约通五蕰。若不依杂缘起支。说道理不足。前后之中阙识蕰。前后相合说。又阙受蕰。问设使阙何妨。答便契经中说名谓非色四蕰。色谓羯逻等。但说名色支中有五蕰。不说前位阙后位足。所以又更解第一念前位之中缘阙识蕰。所以取第七末那识一刹那中。便与第八互为依也。此则得成前位之中有识蕰也。言前位者。初念也。又末那相应受蕰也。缘不是报性。不合为支。但成受蕰想为想蕰。思为行蕰。故得具名色。不尔。即有间断之过也。若依杂起支解。兼取第七识。一刹那中便具五蕰。若依前义。不取第七。以不是报性。故不取也。后解杂体支取。亦不妨也。   言或泛通说等者。此第二解不得将现行向种子向上说也。直取现行为体。若约后解。与前解不别也。谟路云。百法中唯除第八及六无为。余九十三法皆是名色支体。此依杂乱出体也。   言唯识又依等者。或名色种。总摄五因也。   言于中随胜等者。已后作用胜。别开出四支。化度问既名色支中已摄五支种子。五支便是。何故名色支外别立余四支耶。答四种胜故。于名色别立四支。以报持胜故。别立识支。生识胜故。别立六处支。触境胜故。别立触支。领纳胜故。别立受支。   言六处与识等者。或名色种总摄五。于中随胜出四支名别。六处支名总。识支为别。就六处中。第六意处摄。第八识名总。于中随胜出离。第八识以为识。名之为别。故名亦然也。   言爱支唯是等者。贪有三品。即中下二品贪名为爱支。上品贪即是取支。通缘内外二果。缘内生爱。即是内身异熟果。缘外生爱。即是外增上果。愚内异熟果。即内五根。外增上果。即外五尘。即自体爱境界爱。当生地受。   言诸论多取等者。约增胜说。若欲界众生多缘外境。贪妻子庄园等境界色。众生多缘于定及内身起贪。无其妻子田宅等境。若欲行时。宫殿自随。不缘于外境。多缘于定及内身起爱。唯识云。九种命终心俱生爱俱故。问一种是贪。何以上品为取。中下品为爱耶。答由熏习时。得中下品种名爱支。上品种子便是取支。此支唯取爱数一法为体。更不通余法。中通摄四爱。皆润生俱爱摄。问虽知此爱而能润生。然四种中何者正助。答然四种爱皆通见修。即修断正见助。   言取支等者。通见修烦恼。皆能结生。标自体也。   言全界烦恼等者。引证也。结者和合义。生者相续义。若生欲界。全取欲界烦恼。名全界身。生上二界。取上二界烦恼。名全界。通见及修正润助。故言全界烦恼即润标中。通一切烦恼也。言一切烦恼。即全界烦恼也。   言若能取若等者。大论八十九云。取谓贪取。问何名能取。答四种贪欲心是能取。问何名所取。答欲界见取戒禁取我语。是所取也。即我见也。   言所取者。一欲取。谓于欲境贪五尘为性。唯在家人起。二我语取。通出家外道起。此我无体。横计执身有我。而发于语故。言我语取。三见取。谓于语见。爱乐执着为性。四戒取。执三见所持戒禁为性。戒是性。戒禁是遮戒。执此戒禁。能得涅槃。于此贪取。名戒禁取。此四之中初依在家白衣起。以贪欲为先。而兴斗诤。后三见依出家外道起。以三见为先而起诤故(上解能取所取)。三所为取者。为字平音呼。为由作也。二者为字。去音呼。以也助也。由前能所二取为因。生后全界烦恼。能结生故。能所二取。皆随顺烦恼。名为所取也。   言不取余法者。简要云。起贪之时。诸余烦恼同时起者。亦名为取。不取违情境。不生贪故。及无漏法名不取余法。路云。不取余业。名不取余法也。   言有处唯说者。通妨也。问前说一切全界烦恼。皆名为取支者。何故十地经说爱憎名取。答疏言唯识会云等。其实三界受生。总因于爱。若无其爱。即不受生故。因爱方乃有。取已有生。且据初后分位。爱取别。实摄多法。多法即余惑也。   言爱取二支等者。问何故发业但立一无明支。润生之惑分爱取二。答要数溉灌方生有异。且依初后分爱取二业。无重发义。但立一无明支也。俱舍云。水能集鱼。取能集烦恼。   言俱能润故者。相国云。何以得知俱能润。答唯识第八云。爱支与取支为因缘。非现望现。问既通种润生凡圣位中有何差别。答五十九云。结生相续有七。一缠及随眠结生相续。谓异生。二唯以随眠结生相续。谓入谛迹。三正念入胎结生相续。谓轮王。四知入住结生相续。独觉。五于一切位不失正念结生相续。谓菩萨。六业所引发。除菩萨。七智所引发。谓诸菩萨惑业所引名无义利。智所引名有义利。或七或九。然见谛迹唯藉种润。据实。初二果兼通现润。当地死当地生。即通现行润。下地死上地生。即种子润。如不还果。欲界死上界生。上地种子润。以欲界爱尽故。圣人被通现行。现行助种子。正凡夫现行正种子为助润。问凡夫种现共润者。如有欲界凡夫修得初禅未至定。未得根本。此位命终者。欲界烦恼伏现不起。未得根本定。未起得上界烦恼。此以何润。答二解。一云。此位必是命终者。或进修根本定。起上界烦恼。兼未至定退失。却起欲界烦恼润生。一以凡夫藉伴故。二云。此位命终即初禅种子润。若尔。瑜伽论凡夫通种现如何。答从多分说。犹如见谛。唯藉随眠。初二果人由通现润。初解为胜。然初果九品俱生烦恼。共润七生。有总有别。总者。初三品共润四生。中三品共二生。下三品共润一生。别者。上上品独润一生。上中品独润一生。上下品独润一生。中上品独润一生。中中中下共润一生。下上品润半生。下下品共润半生。合为七生。然润生有二位。一本有末心。二中有后心。中有后心所起烦恼。已属兼支。大乘中有属生支故。十因二果定不同世间。何故润生烦恼要属当生。答第一似当生故。二中有已属生支故也。   言有支体等者。即前行识等六支种子为体。有支更无别体。被受取水润。前六支未润已前。名行支。识等如是差别。问早晚生现行。尽不知时节。被润已后。有彼当生相现。异前分位。故名为有。只有当果。但是有无之有。非三有之有也。唯识云。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意者业能为增上缘。识等能为亲因缘。并能有也。   言有说唯业者。谟云。经文多故。不别出名。但言有说也。即瑜伽第十文也。唯取业种子为有支者。望招感异熟果。业种势分强。故偏说业也(上会异熟果)。   言有说唯五者。会生老死支也。意言有处说五支种子为有支者。以亲生生老死支故。此有三差别。一爱取润前六支。转成有支。行支是疏。五果种子是亲。亲疏合名有支。若论业种感异熟果即亲。若望等流果即疏。若五果种子感等流果即亲。望异熟果即却疏。   言此唯种子能有者。种现差别也。安国云。识等五种转名为有。所生现行即名为生支。即有支望生支。而为因缘也。有支不望老死支。以隔生支故。   言生支体等者。谟云。准俱舍说。中有不是生支摄。彼论云。死生二有中五。五蕰名中有。未当生处故。中有非生老支。大乘不然。慈恩云。始从中有。乃至皆生支摄。此身死时。第八识亦舍中有身。五支种子一时生。如称两头低昂时等同一刹那。此阴灭时。正是彼阴生时位。此死有已后。便受中有身。中有身五蕰生现行。从中有入本有身。最初一念。是中有生。第二念已去即属本有也。始从中有。至本有中。若得百年活。五十已来名未衰变。皆属生支。问生有与生支何别。答生有唯一刹那。生支即宽。问若言中有是生支摄者。如何言十因二果。定不同世。如何言中有身与生支同世。答彼是趣生方便。不是正生支。故言生支摄也。缘起经云。有有五种生。一下种生初。一生在胎。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二渐增生。从二七日。至七七日。五疱开张。三出胎生。从八七日。至十月满足已来。四渐长生。十月满足。正逼趣产门。五受用。初出胎已。孩子肉软。犹如新疮堕在草上。   言诸衰位等者。问名为老。答缘起经云。衰变有五。一鬓发衰。二身相衰。三作业衰。四受用衰。五命根衰。寿量将尽。邻近死故。   言死者。取将死正死。乃名为死。本有身最后。后一刹那。为死支。此十二支是有体法。不取神识灭无。已无之法。不合为支。缘起经说。死有六。一究竟死。二不究竟死。三自相死。四不自相死。五分位差别究竟死。六分位差别时非时死。今取六种死中第三自相死。谓自识舍离身故。问生老生死与异灭何别。答生异与生老即同。死相与灭相便不同。死相是缘生有体法。灭相无体法也。问住相何故不向支中收。答有有二。一义滥无为故不取。二不顺流转法故不取。缘起支是流转。又生老病死向五蕰上。立生住异灭。向行蕰中收故。道理各别。   言此二支体等者。出体也。此生支与老死支。体皆通五蕰也。   言唯是现行者。种现差别也。唯是现行简种子。异熟果摄。   言有处亦说等者。会违也。即是缘起经说。疏取生支及老死支。意取五蕰现行为体。缘起经中何通种子耶。答论彼经文云。若约分位。说识等五支种子与当来生老死支。种子与现行。隔世实别也。今将五支种子。被润已去。亲生生老死支现行。即是论家解经。生引同时。所以说生老死支。得通种子也。   言能所引生一时等者。无明行为能引。识等五支为所引。爱取有为能生。生老死支为所生。今取所引五支。与所生二支故。说生老支通种子。   言次第宣说等者。生老死支又是现行。现行必从种生。今既先说识等五支。后说生老死支。故名次第也。   言义类无别者。离却五支。无别生老死支。离却生老死支。无别五支。故言无别也。且约一般无差别义。说生老支亦通种。若据差别而说。非是二支亦通种子。实是现行也。   言忧悲苦恼等者。解非支也。问十二支中。何立不别老支。共死支一处说。何也。答老虽遍三界。而不决定。欲界人中有发白面皱。上界之中虽无此相。临老之时。皆有衰朽之相。色心等法有异于前。是老相也。遍三界有也。于中中支不老。即死以不决定故。不别立支。问病相何不立支。答二义皆阙。一唯欲界人中有。上界无。二人中虽有病。病不决定。于中有不病而死者。如薄俱罗比丘。多生已来不曾有病。一则不遍。二不是。故不立支。问化生之中六根顿有。有六处支收。无前后位。如何有名色支。答有二说。名色支。虽不遍化生。遍除胎。即湿生亦立支也。二虽化生六根顿有。第一第二念六处支作用未成就。未生触已来。约彼初位名名色支。问圣教说不如理作意与无明为因。忧悲苦恼与老为果。何不别立支。答不如理作意。但为不断因。忧悲苦恼但为相续果。亦是因果故。不别立支。又忧悲苦恼因。老死身有故。不别立支。问何处是忧悲苦恼依老死起处。答疏言忧悲苦恼。因老死起。非是支摄。   言意根相对者。此即临终时。以自根对余眷属妻子儿等。生忧苦等。   言在下二界等者。准论三界分别门。云虽皆通三界。而有分全。据实。无明支触支受支爱取有支及死支皆通三界。行支意业通三界。如语业在有色界。名通二界。色唯有色界。六处中五根处。在下二界。意根处通三界。   言释名者。此但释总名。此名缘起。亦名缘生。五十六云。果名缘。因名缘起。又云。无有主宰作者受者。无自作用。不得自在。从因而生。托众缘转。本无而有。有已散灭。唯法所显。润所润随相续法。名为缘生。   言此有五释者。初四约有漏生死法释。第五释觉悟为缘。宣说名起。   言一云由烦恼者。烦恼系缚为缘。数数生起名起。无惑为缘。果不能起。故名缘起也。前异熟既尽。是缘也。复生余异熟。是起也。唯有漏生死十二支法得此名异。此依大乘正义。   言二依托众等者。简异小乘依托众缘。解字也。速体灭已。续和合生。解起也。   言故名缘起者。结也。有为之法依因托缘。一一支皆具众缘而得生起。无有不具缘而生者。已如无明支。便有相应。不共缠及随眠心心所法。具四缘生。无明既尔。乃至老支依托众缘而得有故。故名缘起。有时缘阙。前念一聚法灭。名缘。有时缘具。后念一聚法续和合生。名起。有为法若生。事须得前念法灭为缘。引后念方能生起。前灭为缘。后生是起。有解无明灭为缘。行支有故是起。此解非正。但是总相解十二支。一一支中有前刹那灭故为缘。后刹那生故为起。名缘起。   言简太众部等者。等言等取化地部师。此一部师计十二有支。依于无为。即十二支以无为为体。十二支虽然生灭断绝。于中因果常定不相杂乱错失。皆由无为有力之所任持。无为如锯。皆不断绝。十二支如锯齿。锯齿断绝也。问大乘亦说无为与一切法为体性。何故简于小乘。答大乘万法以无为为体性。但是缘。依增上缘也。各自别说种子而生。大众部师计。无为与十二有支为亲依。十二有支亲依无为也。谓简彼执。故云依托众缘。刹那生灭。各从种生。以无常法为缘。不取常法为缘。无为但是彼实性故。如空为除依也。若准宗轮说。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等四宗。并计无种。所谓二灭虚空并四无色缘起圣道。皆以无为为体。   言亦简正量等者。安国云。四相有二。一刹那四相。谓心心所法。二一期四相。此中复二。一执内身根。一期而住。二计外器世间。经一劫住。中间不灭。此小乘中计刹那四相。与大乘同。此更不简。今此唯简执有情内根身及器。一期四相中间。更无念念生灭。此说缘生。前刹那为缘。后刹那名起。故得中道。   言三众缘过去等者。章敬云。瑜伽抄说。若依分位。前十支为缘。后二支为起。过去一聚法。虽然落谢已无。名众缘。过去缘有种子在。第八识中名而不舍离。只此种子为缘。依自相续。还生现行。故名为起。   言相续者。自身义。有为之法仗因托缘。前念不灭。后念不生。前一聚心心所法。从种而生。只此种子为缘。依自相续还生现行名起。故名缘起(引论标了)。   言如说此有如者。指斥词也。此有故彼有者。显无作缘生也。无明有故行支有。行支有故识支有。此显无明支。只与行支为缘。若望识支无力。此破小乘十二有支有实作用。作用亦只是无明与行支为缘。行支与识支为缘。小乘部计此作用是。实大乘虽有作用。元来是假。问圣教说无明与老死支为缘。答若约近缘说无明支。只与行支为缘。若约远缘。于生不障义边。与后十二支为缘。   言此有故彼有等者。是无作缘生义。安国云。如顺世外道。所计有情皆由四大父母极微。有实作用。能生有情。名为作用。又如数论胜论师计作者。我能为生死因。有实作用。今破于彼故。四无作也。十二支各别从种生因缘而有。无实作用也。作用是假。故言无作也。   言此生故彼生者。显无常缘生。无明生故。方行支生。无明若不生。行支亦不生。能生皆是无常法。此破外道常计也。   言非余者。牒论文释也。非如小乘无为为体。非如外道常法能生一切。故名非余。路府云。非余二字标。唯由下释上也。由者即藉也。藉无明行为缘。识等果法方有也。   言此生故彼生者。显无常等者。相国云。无明为因生得。行支为果。行支为因生得。识支为果。乃至余支皆是能生所生。因之与果。皆无常法。此破外道妄执。梵王冥性神我等体是常。不从因生。而能为因。生他果法。今破于彼故。四无常亦破大众部义生缘法以无为为体也。   言非缘有实等者。非缘父母极微能生。有情非作者。我有实作用。能生果。重简上顺世外道计也。   言亦非无生法等者。彼计常法。不后因生。故曰无生。意言亦非梵王冥性为因。能生多。所生为小。下至一法。得名小法。无有一法生时者。路府云。能生为多。所生为小。下至一法。得名小法。无有一法生时。不从因缘。而得成立也。   言四数数谢灭等者。第四义约界随转。数坏灭名为缘起。问此与前二第二何别。答前缘过去已灭为缘。现在法生是起。是缘起义。今第四不解缘生义。但显无常法。六道四生有情身中。刹那念念迁流不住。名数坏灭。与前第二别也。   言五于过去世等者。世尊自解为缘。为众生说是起。谓佛过去修因之时。于善友所。闻如是说。有为之法。皆从缘起闻也。觉悟便成正觉(解缘字)。   言觉缘性已等者。等者相似义。等起宣说。故名等。相续起觉缘性已名缘。等相续起名起也。缘属觉。起属于说。故名缘起。安国云。所觉名缘。说即名起也。   言展转者。正是缘。说即名起也。言展转者正是缘起义。   言离有情义无自然我者。安国云。胜论所计。有情身外。别有神我。故作善恶等为受者。我但知受果。故疏破之。无自然我也。乃至自所作义。是缘义也。   言于余相续等者。此破外道。此人造善。他人受福也。相续者身义。自作名缘。自受果名起。不可自作名缘。他人受果名起。自受非天与人。乃至无明行。行支造业为缘。受福非福果名起也。问若自作业自受果。如何但合男女子孙为亡人造福。答有三义。一云。不得功德。但是化相门中。佛作此说。理实。亡者不得福。如有经言。昔有长者。性多悭贪。死堕饿鬼道。其妻为作福事讫。转缘余人乐之。时亡夫说偈。我昔集珍财。若正若不正。他今受快乐。我独受贫苦。鬼言。不得明独不沾。若他人造善。自身得独应。可世间无狱三涂。以彼十方法界内菩萨修行。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又念念之中发立愿。愿一切众生离苦解脱。既如此。何以众生受苦。问既尔。应可菩萨诳众生。答菩萨事须发愿。虽救不得。将此愿心。成佛去也。二云。七分别得一。而不全收。问既七分得一。亦是他人造业。此人受偏也。答七分得一之时。事须亡人自发。希功德心。既有此心。还是自作自得。假他人与造为缘也。   言各十一释等。对法论缘起名各十一释。且对法十一者。谓无作义。二有因义。三离有情义。四依他义。五无作用义。六无常义。七有刹那义。八因果相续不断义。九因果相似摄受义。十因果差别义。十一因果决定义。是名缘起。   言对法又云无作缘生故者。此破小乘十二支。有言作用。大乘十二支是假。无明支只与行支为缘者。对余支无力也。   言无常缘生者。无明支只生行支。若望余支。便不能生。故言无力也。   言势用缘生故者。第三别故。重解也。疏主引对法论中三个来。前二无作缘生。无常缘生。与瑜伽同故。更不解也。解第三势用缘生者。简外道执。一因能生多果。问何名势用缘生。答无明发行。只与行支为缘。无明力势只到支。更过与识支为缘。便无势力。乃至有支无力。乃至有支力势。只与生死为缘。不望老死为缘也。显无常法力用。如此十二支互相增起也。安国云。案提婆论中。叙此诸计。言国陀论师说。如是作那逻延天䐡中生大莲。大莲华中生梵天祖翁。彼梵天能造作一切有命无命物也。从梵王口中生婆罗门。两臂中生刹帝利。两髀中生毗舍。从两脚生首陀。大地是修福德戒场。于戒场供养梵天。得生彼处。名为涅槃。体复是常。或说时方本际自然等。此即一因能生多果。今破于彼。显无明等。但望于行。能势用生起之义。不能普生余一切支。展转相望亦尔。问何故瑜伽云无明支乃至能与老死为缘。答缘有二种。一亲近缘。二疏远缘。若约亲近为缘。即邻次而有。若据疏远为缘。即无明亦与老死为缘。瑜伽论中远近俱说。今对法唯近非远。亦不相违。   言虽复诸法者。问前来言无作无常莫总不作耶。答疏言虽复诸法等。非同外道一因能生一切。显十二支一一皆具众缘力得生起。力势各差别。名势用缘生也。应为四句分别近远。一有无明为缘。非是行识等是。二行非无明为缘。无漏识等是。余支准此皆具四句(上总名了)。次明辨别名者。慈恩云。无明一法无六释。体是一法。无可简别。行当体彰名。造作义也。亦功能受称。了别名识。触领纳名受。体染名爱。退欲名取。有果名有。蕰起名生。名色者相违释。名之与色。体相违故。云名相违。六处支者。生长色心之处名处。义有六故。带数释也。老是变异义。死是灭无义。所表各别。亦相违释也。   言缘相者。即十二支为缘行相也。   言无明有二等者。正明无明行相。问名缘相意。因何无明支后有行支。行支后有识支。乃至生支后有老死支。何放最初说无明支耶。答言无明有二。一真实义者。即四圣谛理。于彼起愚痴。名真实义。愚真义者。即是一苦。二无常。三空。四无我愚也。真实义名真实之愚。依主释。三界有漏皆苦。无明皆乐。今向二界及欲界人天果上。不了是苦无常无我。许为常乐。及计为涅槃。求遂造福业不动业。求生彼身。亦此身苦集谛收。既求彼身。便迷着四谛下苦空无常无我真实道理故。名真实义愚。   言二异熟果愚者。地狱饿鬼畜生身正名异熟果。不信彼果。从煞生偷盗中来故。名异熟果愚也。安国问何故无明迷人天果报。名真实愚。无明迷三途果。名异熟愚耶。答当造人天因。求人天果时。不知此果是苦。妄计为乐。迷着苦谛下苦空无常道理。名迷真实义愚。若不信煞生偷盗是异熟果家之因。不知异熟果从煞生得。但名异熟果愚。不名真实义愚。又约增胜说。彼人造煞生业时。亦时缘不信有地狱果。所以造煞生业。迷异熟果相增。迷真实义劣。若持戒时。信有人天果求义增。所以迷人天果。名真义愚也。迷三恶趣果。名异熟果愚也。   言唯是上品者。有云。真实义愚。缘人天身起。即中下品无明也。谟云。唯上品者迷。过失重故。若说随增义。说真实义愚。异熟果愚。起处各别。若通论之。总得名异熟果愚。   言皆缘内身等者。结简外增上果也。   言行有二种等者。一善行。谓不煞等十善行。二者不善行。谓煞盗等十不善行。   言或分为三者。一不动业。二解。一云。缘是动地造得业。名不动业。不动家之业。名不动业。二云。所造之业。不同欲界业有可移转。此业不可改转。名不动业。不动中业。持业。此解为正。二者。福业所造之业。自体及果有可爱乐。名福业。据实。三界善业总合为福业。且约欲界天及人中。受欲乐胜故。偏名福业。三非福业所造之业。自体及果不可爱乐。名非福业。   言此为有分熏习者。熏解释行支也。即是能招三界业种有分。熏习有二。一者。善业种。即是能招可爱果。二者。诸不善业种。即是能招非爱果也。有谓三有之果。分者因义。熏习者种子之名。故云有分熏习也。   言识等五种等者。问何名名言。答名言有二。一者。表义名言。表者表了。即能诠教相。名句文名表也。义者道理。即是所诠义理也。第六识闻教之时。解得能诠。教下道理。解心生时。熏得种子。种子从名言熏得。名表义名言。二者。显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随二名言所熏成种。有为法各别因缘(上二名言第一了)。二我执熏习。谓妄执我我所种。因执我故。于相分中。亦熏有漏五蕰种子。亦即名言熏习。由熏我执种故。令自他差别故。故别立之(三有分熏习前说了)。问此三熏习为同为别。答其义不定。后二熏习是名言有。是名言或非后二。即语无记而非执者。及无漏种非后二故。若将我执对有支。可为句。一有我执非有支。谓有覆无记。执非有支者。即末那俱者。二有有支非我执。谓善恶心不起执者。三有俱句。谓不善执俱者。四俱非。谓无覆无记性种。及无漏种。即三习气中有支习气也。有支有分名异体。同皆是业之异名也。   言此五无记等者。此第八识中识等五支。熏在识中甚多。自性无记。不生能起。由业力招感。然后方能随业生起。   言由上品者。问发福不动。以简择力而起。何故乃言以无明为缘。答大论十云。由不了知世俗苦故。起非福业。由不了达胜义苦故。起福不动行。三途之苦易可知。名为世俗苦。人天之业难可知故。名胜义苦。坏苦名世俗苦。行苦名胜义苦。   言随发业已等者。随业善恶何界何地所计。此五支种子摄属于行。行支所引属当来生处。只此种即是当来生老死支种也。   言种位定无等者。此五支种子行支招引时。一时招感。更无前后。受取水润前。润前前六支转成有支。问既无前后。何故前经云。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等。答约当来生起时分位。说有前后差别。虽实同时。而依主伴总别胜劣因果。识支为主。余支为伴。名色为总。余三是别。六处是胜。余二是劣。触为因。受为果也。   言故唯识云谓等者。谓迷内异熟果愚。即证无明支也。发心能招后有诸业。即证有行支为缘。引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五果种。证有识等五支种子。此中言胜者。藉待之义。待之义必须假藉此愚引也。   言复依迷外者。即是庄园田宅家生五行等。   言缘境界受等者。能缘受领纳境界。境界受证有受支也。   言发起贪爱者。证有受支。   言缘爱复生欲界等四者。证有取支。   言爱取合润者。此爱取二支合润前能业种。及所引识等五支种子。转名有支。此证有支。   言自从中有等者。有支从此生现行。遂有生支起。   言衰变命等者。即老死支也。因老死支。便有忧悲苦恼种种随生(此上唯识文)。   言此说由迷内等者。疏主解缘相也。   言自后五支等者。意言被润业种。但有招感之功能也。   言瑜伽三释等者。化度云。一约具十二缘立十二支。前之六支约内身缘立。后之六支约外境界缘立。二云。由三有情。建立十二支。一约世间有情。建立前之六支。二约乐着境界有情。建立后之六支。三约乐出世有情。总立十二支。三云。由无明故。愚于世间所应作事。方起诸行。起诸行故。令心颠倒。心颠倒故生化死相续。相续故诸根圆满。诸根圆满故受用境界。受用境界故耽着希求。耽着希求故烦恼滋长。烦恼滋长故后有诸业滋长。业滋长故五趣果生。生已变坏。老死生起。故十三支如是次第。此之三释皆约当生果位。说因次第。以识等五因前熏习时。无是次第。故说当生。缘起经云。一时而有次第宣说也。   言依世者。依世即依身也。皆约身生死为世也。   言成唯识云十因等者。从无明支果。现在十支因。未来二支果。此云因果定不同世。且过去十支因者。前世之中无明发行。或善或恶招集识等五支。临终又起爱取水润。近有当果。转名有支。此是过去十支因。今生此身生老死支。即是其果。又于此身上。还以无明发行。行支招集识等五支。属当生地系。临终时起爱取水润。转成有支。此即现在十支因也。身死之后。当来受生。老死二支果。即是现在十支因。未来二支果。此大乘义。一种因果。不同小乘两重因果牵教引萨婆多。三世立两重因果。过去二支因。谓无明行。现在五支果。谓识等五支。现在三支因。谓爱取有。未来两支果。谓生老死。广如俱舍也。简要问云。小乘何要说三世两重因果。答曰。谓有外道拨无过未。唯说现在法自然生也。愚前际故。说诸法常。无后际说。故诸法断。今佛法中。为破于彼。故说缘起。过去无明行为因破常见。未来老死为果破断见。现在五果三因破自然生也。故大乘唯识破云。如是十二支。一重因果轮转。及离断常。若施设两重。实为无用也。   言因彼常言果破断。问大乘过去十支因。现在二支果。现在十支因。未来二支果。岂不是两重耶。答虽似两重。元来不离一重。   言要生后报等者。意言现报非支。不成轮转义。不顺轮转次第也。今身造业。今身便受。更不隔生。名顺现。今造业邻次第二生受。名顺生。今生造业。更第三生受。名顺后业也。   言因中前七与爱支定同世者。只如无明发行。造得业成一刹那。招集识等五支种子。并前二支。名因中前七也。临欲终时方起爱取水润。转成有支。此能润所润。俱是当生决定同世。此约生报说也。   言后报便异者。如郁头蓝子坐得非想地定。不动业种七支具足得入定时。于彼林中。为诸鸟喧杂。遂发嗔毒之心。起我作飞狸夜叉之身。食彼飞禽走兽。当发愿时。飞狸之中七支种皆成熟。缘定业力。强以先向无色界中受生。经八万劫。劫满临终。方起爱取水润。八万劫前飞狸之中。七支种子天中报尽。方受飞狸之身。此则第一生造飞狸业。第二生受天报。第三生受飞狸果。此七支是一生。爱取有为一生。老死支果是一生。此依后报。三生缘起。若顺生业。十支同一生。老死支一生。两生缘起。若顺后业。三生缘起。就三生之中。即是别身造业。别身润生。别身受果也。故七因三支及二支。定不同世。名后报便异也。谟云。亦通三世。过去七支因。势相似故。同世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也。   言诸缘生摄等者。会一切教中互说不同。故言诸缘生也。疏引四本论文。摄论辨中边瑜伽俱舍四本。便为四段也。   言分别自性者。分别有多种。一授记解释名分别。二心法缘虑名分别。三驱分名分别。今是第三义。非前二也。摄云。分别者驱分差别之义。三性种子生三现行。各各自类不相杂乱。却向种子向上。说生现行功能。名为分别。此有二解。第一分别是因。自性是果。分别是种。自性现行。问何以善恶无记种子名生现行不相杂乱。答由种子向上。各有驱分别。现行果法。自性各异。此则分别名缘。自性名起。即是种子名缘。现行名起。二云。自性者因义。即是种子也。分别者驱分别义。即是现行果法也。问何故生果。各各不同。答种子自性。因异生果。各有驱分。色种子自性生色现行。名分别。心种子生心现行。名分别。此则种子名自性。现行名分别也。第一解分别是种子为因。自性是现行名果。第二解自性是种子为因。分别是现行为果也。初解分别为缘。自是起。后解自性为缘。分别是起。此后解称宽。通二熏习种现(上释分别自性一句论文)。   言谓依阿赖等者。本识是彼诸法依处。举所依识。意显能依种子。不取识也。   言诸法起者。举所生果也。故云分别自性缘起也。   言二分别爱等者。亦是种子。谟云。此解唯是善恶业。善恶业虽为缘。感爱非爱果为起。简无记法。对前分别自性。即狭。前解三性种子各生现行。此第二唯有分熏习善恶业种。感善恶起异熟果也。天人乐果名可爱。三途苦果名不可爱。今解所分别。是善恶二趣果。能分别。便是善恶趣业种。名有分熏习也。种子名分别。现行即是爱非爱果。   言今此正说等者。料简前来二解。亦云取舍也。问何以不取前解。取后解耶。答以后解缘起正起善恶业。善恶业种望十二支。是正明也。   言义亦摄前者。却取前解之中三性种子。生自性现行。前念种子生后念现行。以摄宽。宽故总取。故言义。亦摄前业所招感者。即是十二支中正明也。于中不是业招感者。简之不取。故言不正明之。意言今此识支摄前缘起一分。故云摄前也。   言复说三种者。此十二支。据实通理。更加得受用缘生。名三种标也。   言辨中边等者。别烈也。问何名受用缘生。答疏言辨中边等。论云。受用缘生者。一则名缘识。此释受用缘生义。由有第八第七为缘。方有前六识生。与余转识为生起缘。故名缘识。第二名受者。受用五尘境故。即内六处发六识。缘前六境时。同受能领纳前境故。名受者。问同时诸心所。何故不说空。说受一个法耶。答受能纳前境。胜故偏说。第二解。唤六识作受。识不是受。与受为主。识缘境时。心所中受。领纳前境义强。今随主胜。向识上说。识上说受功能。唤识作受也。问何故唤识作受。答缘众引论文第二名受者。者是主义。心所劣故。不得主名。故唤六识心王作受也。   言此中能受用者。金云。初句明能生。即是第一句论文。一则名缘识。后三三句是所生。就三句中。约明转识。即是论文。第二名受者。后二句明心所。即是论文。此中能受用并分别。推心所也。谟云。此中二字。双指前缘识及受者二句也。能受用三个字。即是心所中受也。第四句分别推心所者。分别两字是想蕰也。推之一字。是行蕰。思与作意。能造作䇿举。有此功能。故推也。心所二字者。即是行蕰中余法也。此心心所皆受用所缘境故。   言受用缘生者。结也。此结受用缘生也。   言亦此义者。有说今明缘生。十二支中说六转识及诸心心所义相当故。到故名亦此义摄也。不是此间正要。故云非正辨之。   言瑜伽复说四种等者。彼论说有四缘生。谓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等是。   言集论说亦等者。只缘业种子在识中。与识种子处。为识支。今者识亦是能引者。意取识中业种。业种是能引也。识种定是所引也。以业种子在识中。唤业种作识支种者。亦缘业种。与识支和杂一处。如二束芦。更互相依。业种是能引。识支种是所引。借唤业种。作识支种。故云识亦是能引也。   言异熟识种等者。问集论既借唤业种。作识支种者。识实种何法所收。答疏言异熟等。识种却向名色支摄。此约杂体支摄。杂体说自有第七识。为名中识蕰。   言经说识支等者。会缘起经业种识种双说。问缘起经上卷云。识通能引所引。此云何通。答彼经云。业种识种俱是识支故。通能引所引也。问种名为识支。何不异熟识种。同集论向名色中摄。与业种共。识种一处收耶。答护法会经意云。识是名识依。非名色摄故。藏识是根本。与名色而为所依。名色是末。此约不杂乱出体。问全五种名所引者。何故缘起经上卷说。一分名色六处触受亦名所生。答依现行故。作是种子。即是所生。问何故彼经亦说。受支一分是能生支。答现行受有二。一内异熟受。彼经说为所生支摄。二境界受。能生爱等。彼经说为能生支摄。望义各别。亦不相违也。   言俱舍论第九等者。会俱舍小乘义也。光法师云。刹那为同一刹那。连续者。谓相次连接。分者。前后十二支分位。也远者。谓前后隔时相续。   言云何刹那者。一刹那中具支二支故。名刹那缘生。约法出体。有同时义。非约世论。言云何刹那者。疏主问也。答疏言谓一刹那之中。起贪心行煞。便具十二支也。简要云。若嗔心行煞。一刹那之中。不具十二支。以嗔心行煞。定无贪心。贪心既便阙。受支支便阙也。且贪心行煞。具十二支者。夫贪心行煞。先与无明相应。即是贪相应之无明也。正下力煞生时。贪心相应思。是行支同时。第六识能了前境。即是贪相应识支。识俱三蕰。总摄名色。小乘不信有七八识。便以第六识支。前五识为名中。识蕰既取现在。第六识为识支。复无七八二识。便无六处支中意根。只有内五根。为六处支。问既阙第六意处。何成六处。答以小从多。亦成六处支也。以此间一刹那中取法。不合取前念。第六为六处支中根也。   言识俱三蕰者。诸抄皆云。五蕰中除受蕰。自立支故。三蕰即是想蕰一全。色行二蕰各小分。十一种色中除五根色。自向六处支中收。法处色不取也。唯取色香味触内身四尘。为识俱色蕰。识相应遍行中除触受二。自立为支。余作意思。及别境中欲胜解念。及余心所等。为识俱行蕰也。此上三蕰。即是想蕰全。色行二蕰小分。共成三蕰。总名名色支也。   言住名色根说等者。名色是总。五根是别。以别住总。故言住名色根。其五根说为六处支。六处对余根境识三和合有故。故名触支。领纳意等触名受。   言贪即是等者。煞生本心也。   言与此相应等者。与贪相应。无惭无愧惛沉掉举等。名取支也。   言所起身语等者。与贪同时刹那所起身语二业名有支。   言如是诸法等者。如是诸法正起时。名生。异相名熟。衰变名老。灭相名灭。坏时名死。此约刹那四相而论也。相国问生相与老死。时分既异。云何刹那具十二支。答摄释二解。一云。此依四相作用究竟。名一刹那。故十二支而有具义。二云。四相体合。合说生相。不约作用。但体现前说有生支。生支体得与老死用同相现在法上(上小乘义)。又眼见色时。耳便不起。何刹那中识支与名色支二得并耶。大乘八识烦恼齐起。   言复有说者。刹那者。即生住异灭也。   言今者大乘者。破小乘也。意破一刹那时不具十二支。问何不具。答小乘识不俱起。有第六时无前五。如何刹那识支与名中识蕰同时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二十九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十一   镜水寺沙门 栖复 集   言四土相者。经言。菩萨众甚多。土相。长行有六。一宽狭。二相状。三有善无恶。四人天之相。五谓食任持。六三乘眷属已下皆相摄也。此颂中科土相。以彼净土之中菩萨。向土相中一处科也。不颂前长行佛寿及塔。或有解云。菩萨众甚多已下二颂一句。述前长行土相。六段文中。第六三乘眷属。长行经言。有无量阿僧祇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众。得大神通四无碍智。善能教化众生之类。颂中菩萨三德者。经云。皆度大神通。威德力具足。阙善能教化众生之类。声闻三德者。声闻菩萨无数。三明八解脱。得四无碍智。以是等为僧。述声闻三德。阙六神通。加四无碍智。经云。其国诸众生等三句。颂前有善无恶中。无欲化生。不颂人天相见。经云。具相庄严身一句。颂前人天之相中第七相好。普皆金色三十二相。颂前而自庄严。不颂得神通等。经云。纯一变化生者。七地已前报土悲增菩萨。犹有父母生。今纯一变化生。即是八地已上报土也。   经云法喜禅悦食一行等者。述前长行第四人天之相。经云。得大神通身出光明。乃至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所以今颂云法喜悦禅食更无余食想。   言此初也者。心希也。   经云尔时千二百阿罗汉(至)念者。缘前来闻说。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又闻我诸弟子威德具足。其数五百皆当作佛。又眼见数人。授记自心。希望授记。未敢全准拟。所以思念也。若世尊各见授记。如余大弟子者。即是上根鹙子。中根四人及富楼那。并是前故。言不亦快乎。已得记。   经云是千二百等者。□现指千二百为别记。故知五百即在其中也。   言即千二百中等者。问题品既言五百阿罗汉。何故经云作念。即言千二百人。答此有两解。一云。五百与千二百人各别。五百是千二百外也。二者。正义云。五百是千二百人中数也。此千二百人者。二类。一五百人在会。佛亲与记。二者。余七百人不在会。佛令传记。若在会不会。在总说。经文有千二百人。若唯据在会。佛亲与记故。题五百人。问若尔在会唯五百者。何故经云。千二百人各作是念耶。答如世众人共所求事。一人先往。众心亦同。此亦如是。虽不在会。亦有作念。意问余七百人既不在会。如何得知佛与授记而。答展转令传。亦名得记。经许可言次第与授阿耨菩提记。世尊既言次第授记。既初富楼那。次千二百人。后五百人记。据此取五百人。向千二百中摄为正。问何故五百人中别与陈如记耶。答陈如最初出家。最初悟解。故佛别标记。   言此云黑光等者。正法华云黑耀。阿含经云。其身极黑。夜行乞食。时属云暗。有一怀妊妇。于电光中见之。谓是鬼怪。惊倒损胎。乃谓之曰。汝是何鬼耶。答曰。我是瞿昙弟子。今来乞食。女人问已粗言恶骂。如来知之。敕诸比丘。从今已后。不得过中食及预乞食也。   言此出现等者。金云。日出时成道。故言出现。是阿难弟子。   言周陀等者。相国云。此蛇奴。有说父是奴也。本行经云蛇奴。亦翻为路边。昔有长者女。与奴私通。遂赴他国。久而有孕。垂产思归。行至中路。即诞其子。因路边生。如是二度。凡生二子。长子名盘陀。第二子名周利盘陀迦。即同经文周陀莎伽陀等也。兄弟相继因路边生。以立其称也。二云。莎伽陀者(先戈反)。此云小路边。缘是弟从兄得名。未必一一皆路边生也。   言娑揭(唐谒反)。亦作竭。音呼。此翻云善来。遇佛从师立号。问何名普明。明谓光明。普即遍也。光照十方及常说法利益心遍也。经云转次者。不同下文令传也。   经云欢喜踊跃等者。嘉祥言。内心欢喜。即从座起等者。外形致敬。经云。悔过自责者。佛于过去。教我发心。令我修行。以求大果。而我颠倒。背大向小。是我一过。始从初周。尔时世尊从三昧安祥而起。告舍利弗下。如来亦同为我说开示悟入。而我等疑惑不悟。又乃至第二周亦尔。已于两遍劳扰世尊。是我等第二过。第三周中方邀世尊授记。由我钝根故。于尔时悔过自责。亦同鹙子。我从来终日竟夜每自克责。又云。是我等咎非世尊也。二周亦言。自鄙先心。皆亦悔责也。上来内心悔责。   言领解有二等者。前富楼那法领之处。五百亦同故。前言一人为首。余亦理同。准此三周说法。阶级不同。三周领文升降亦异。初周法领。第二准喻领。第三若法若喻而为领。前久法领。此喻领也。   言初领昔权者。有抄科为六段。一亲近善友喻。经言。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醉而卧。二教发大愿喻。经言。是时亲友官事当行四句。三昏迷不觉喻。经言。其人醉卧都不觉知。四退落下垂喻。经言。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五得小涅槃喻。经言。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六自言究竟喻。经言。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   言初将离险者。经言。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   言领中途方退喻者。经言。其人醉卧都不觉知。   言领为设化城者。经言。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乃至便以为足。   言不领第四众倦者。前长行合中亦不合。彼云。欲明权实二道不故。正明息苦事故。所以不领也。   言此初也者。领初将离喻。经言。世尊譬如有人至与之而去者。友人者三根声闻也。至亲友家者十六王子舍也。若是外道。名为恶友。若遇小乘人。名为假友。今逢大乘人名亲友。四智种子佛性同故。名亲。如世间同姓。宗明兄弟。同姓名亲。同志名友。同求菩萨修行名为友。中道大乘。名之为宗。   经言醉酒而卧者。古师嘉祥解云。贫人本来不醉。行则亲友家。遇𢩁席之上有酒吃故。下颂文言。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其家甚大富。具设诸肴膳。问古师以何名酒。答取无相大乘教法为酒体。问何要取教为酒。答能昏乱令人迷卧。故喻于酒。经言转更惶怖闷绝擗地故。经偈云。持空三昧瓶。以盛无相酒。今修种种行。资长于法身。又云。酒有欢适之功。喻教闻已踊跃欢喜。二者。光宅疏言。贫人本来醉。至亲友家方卧。非是至家方始醉卧也。此贫人本来醉。到亲友家。方显得醉。犹如一人街中行。不冲误人。争知他醉。至亲友家。言语倒错。方显得醉。法中论。本来起无明名醉。到大乘亲友家。闻着大乘法。内心迷教。名醉。不肯修行。名卧。卧者不行义(消经了)。   言即十六王子者。即释迦过去为王子也。   言有人等者。声闻自喻己身也。   言友同等者。问何名为友。答书云。同门曰朋。同志为友。即同一觉门名明。同一心志曰友。   言礼记僚友。谓官僚官人同曹司官相事曰僚。   言执友称其仁者。执者。谓持也。由其志故相依持。名为友。   言悌者。不是兄弟。但是善事相教。名为悌。至者依闻思二慧。闻教观理。名志义也。   言前以佛法为国者。解家之义。喻上说醉人从诸处。来往友家。法中论从生死中。往佛法故。   言时犹凡夫等者。解醉卧义时。犹凡夫烦恼未断。无明所缠惛醉心。名醉义。常寝生死。虽遇佛法。不肯修行。是卧义。章敬云。迷教名醉。阙行名卧。卧即不行也。问若无明为醉。凡夫无明本来已有。何故今始言醉。答先虽未断。今复更起。初迷大教。新醉何妨。醉上说贫人先因吃酒。后方醉卧。法中论。大教名酒。听闻名饮。无明迷暗名醉。更不修行名卧。   言是时王子此化缘息等。化也。入于涅槃也。余处行化他界现身也。经云。是时亲友官事当行。又有说教。化二乘及凡夫。名私事。教化菩萨。令入平等大乘。名官事。第二自利名私事。利他名官事。第三十方诸佛三乘佛法不谓己身。名官事。十方诸佛名官人。教化众生。名官事。官家之事。名官事也。   言亦如泛駃舟者。问喻上说亲友。名官事当行。向诸处去。法中论。佛本无来去。何名官事当行。答疏言亦如泛駃等。駃即水疾流貌。迈者往也。舟者船也。   言瞩凝沼等者。瞩者。即眼观见也。凝沼者。谓水池不流之水。西流者。河水元来不向西流。自是舟船向东行去。疾似见凝沼水向西流。古持云。枕上云山者。到来峰头。洲县浑移却。法中论。如来常在世间。自是众生。乘生死船。轮回三界。妄见如来入灭。佛实不灭。意言水实不流。舟行似水去。如来常在世。心追谓涅槃。佛自住大乘。犹如凝沼水。众生心若退。恰似速舟行。   言华严经等者(筮音呼平)。一闻法行者。如普贤菩萨。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故来。此为闻法行故。或妙音从净华宿王智佛国来。供养释迦。及听法华经等。二说法行者。如文殊于序品问答了。便不见至龙宫中说法去来。及至妙音现种种烦身。乃至于王后宫等。于诸世间。常乐说法。利益众生。三不随贪等者。众生所行。皆与三毒相应。诸佛菩萨不然也。四欲界行者。即从净土来生此间。为化生故。如观音势至等是。五色无色界者。即四禅四空等修行之人令习定。速转进故。六义法行者。如智积问文殊师利。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等。成就净慧。速观察义理而行。七一切趣行者。即五趣中随众生类。现种种身故。八一切佛刹行者。遍诸国佛土。行供养故。九涅槃行者。乐行涅槃生死故。十成满诸佛行者。一切成佛之行。皆悉圆满故。   言随应当释者。经言。官事当行。即十中第八。一切佛刹行。第九菩萨行。或当第二说法行也。   言谓大菩提心者。解经无价宝珠也。问珠体为是有漏耶。答二说。一云。经言。以无价宝珠。唯取无漏本有种子。得名无价。若是有漏。何名无价。二云。唯取有漏菩提心种。名无价宝珠。问有漏之珠。何名无价。答虽是有漏。形对二乘大乘菩提心珠。亦名无价。二乘功德如一日之价。又云。漏与无漏双取为善。问珠为是新熏。为是本有耶。答三解。初师云。一切种子皆本性有。不从熏生。如契经说。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界即种子。差别异名。如是建立因果不乱。二云。一切种子周重故生。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如麻香气华熏故生。如契经说。诸有情心染净诸法所熏习故。三护法云。一切种子各有二类。一者本有。谓无始时来。异熟识中。法尔而引教。如初师。二者始起。谓无始来数数现行熏习。而有引教。如第二师也。问无价宝珠为取新熏。为复本有耶。答一者。唯取新熏种子义。以经言。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得有时节日月。故知新。若唯本有。本有法尔而有。如何说系。二者兼本有。事须先约本有而立新熏。本有若无。新熏何立。问本有种子如何说有时节。又如何说系珠义。答得地前一大僧祗劫有漏闻熏。资彼本有。亦名某年日月。只此资时有异于前。便是系珠。取护法为正也。取有漏菩提心为珠。正也。   言宝珠有三者。一水清。二如意。三吐金。吐金有三品者。一下品吐一两金生千倍。二中品吐一两得万倍。三上品吐一两得无量倍。珠体喻一乘。能出三乘。从一乘中分出声闻乘。如珠出千倍。从一乘分出缘觉。如珠出万倍。从一乘中分出大乘。如珠出无量倍。问能出所出一乘大乘何别。答能出是法华会上乘。所出是四十年大乘。大乘向二乘中。相对待立名。故是所出。不是能出也。金云。一乘喻珠。三乘喻所吐金也(如从小至配之)。下品喻声闻僧。施之德福少。中品喻缘觉。施之得福多。上品喻菩萨。施之异报无尽。二水清珠有三品。一者下品。能清少水。二者中品。能清大海。下品喻小乘教。诠理最浅。中品喻小乘教。诠理次深。上品喻大乘教。诠理最深。三者如意珠。即是此中为喻。此珠自有三品。下品雨宝满半阎浮提。中品雨宝满一阎浮提。上品雨宝满四天下。下品喻佛性。在资加二位。中品喻佛性。在见道。上品喻佛性。在修道。今此所系珠。即是见道前所得如意珠。名无价。上来水清吐金如意。今取如意珠为喻也。   言随求皆满者。即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生空二空根本后得智等总得也。   言衣谓意识等者。解经系汝衣里。衣谓意识。取第八识。若准疏中言。意识即合取第六识。发菩提心而在意识故。以喻衣不合取第八识。以七八二识。摄属十二处中意处故。第八名意也。又等无间以解意。八识总名意。若言系汝里。今故现在。又言犹在。不告能住持种子。唯取第八。若依系义熏习义。则取以二为门。熏习在总。即取第六识。缘分别故。可为衣表第八识。可为其衣里。所以双取也。第六听闻大乘。闻熏得菩提种子。藏在赖耶识内。下经言。系着内衣里。者取意处也。着珠之处。不是系义。经言。着愿系者。事须取第六。是能系能正是系珠义。   经言其人醉卧等者。其人者。三根声闻也。醉卧者。初发大乘心。犹为烦恼惛醉缠心。名醉义也。   言虽卧大乘亲友之舍者。解卧义也。   言不自觉知有菩提心珠。此解都不知义也。疏解醉并卧及不自觉知。三义各别也。   言唯识引经惛醉等者。疏主辨醉体。无明有二。一者恒行。二者独行。今取何者。故引唯识论中第一义。彼论破小乘。证有第七识。金引论颂云。真义心当生。常能为障碍。俱行一切分。为不共无明。若解其人醉卧都不觉知。正合取第七识中恒行不共无明。一类染污常无间断。无醒觉知故。是故契经说。异生类常处长夜。无明所盲。昏醉缠心。曾无醒觉。故疏言彼以末那相应无明。名为醉体。问若耶第七识中无明常醉卧。如何言起已游行。又无醉里系珠义。所以疏主依论作第二解。自立义云。今以第六识中不共无明为醉体。有间断义故。第六识通三性。今取心一念。闻教生解义边。名为系珠。问若第六识善心相应发心之时。名系珠。云何得醉时系珠。答诸抄二说。一者。约中间一念。是善心。前念无明。后念无明。两头不善。无明相续间杂。名醉里珠。二者。事须兼取第七识中无明为醉体。七识与六识为诤根。生死因故。今第六识闻法之时。皆不能忘相。故名醉里系珠。若望第六识。起已游行也。若望第七识。说其人醉卧都不觉。故言醉里系珠。双取六七二识。义方周圆。若准论意。偏取第七识。若是疏意。偏取第六识。后言游行。据第六善。然亦还是醉中行也。真无漏智乃得名醒。疏中既言。第六不共无明。正为醉体。故知兼第七无明也。此解顺疏也。   言在异生位等者。配位也。异生即凡夫也。化度云。第六识中无明容有间断起。若不善无记。若起不善。即是醉时。若起善心。即起游行。此等皆在异生故。人云。退心已后。迄至灵山说法华。而复本中间尔许时。并是信脚行也。   言既退大心等者。问既退大心。规求何法。答喻上说规求衣食。法中论。退却大乘。求小乘也。只缘求小乘。故名游行。三生六十劫修行。得二乘果已。回心向大。如初心始乘菩提。无事虚行。名游行也。   言遂至二乘等者。解经他国也。他国自国相对不同。总有三说。一云。大乘为自国。二乘为他国。喻上说从亲友舍醉卧处起。便入他国求衣食。法中说闻大乘教。名亲友舍。退却大乘心入二乘中。名他国。他国者非曾生长。二乘之中不曾生长大智等。名非生长处也。   言昔在生死者。第三解也。生死为自国。大乘为亲友舍。二乘涅槃为他国也。   言若发心已等者。总三乘佛法名自国。生死为他国。   言未发心前等者。经当唱经文也。若发心已后。二乘佛法为自国。生死为他国。问二乘既曾发大乘心。云何言佛法外人。答由退大心。却住生死。更未发心。是故名佛法。外人以生死为自国。二乘佛法名他国。贫人缘醉向生死中。地上卧。是凡夫[窱-(ㄆ/木)+(吣-口)]卧生死。然从醉处地上起。向他求衣食。即是从生死入二乘也。所以疏言。即此文是解上二句。经云。起以游行到于他国。   言亦同涅槃者。前穷子喻品中引涅槃经有种性。未发心前生死为自国。是己分故。佛法为他国。非己分故。即圆此文也。   言或以大乘者。结前大乘名自国。二乘为他国。或大乘为父舍。小乘为他国也。   言勤力求索者。即前大宅品。三乘互相排觉。共驰走名。名勤力求索。三生六十劫四生百劫得无学果。名甚大艰难也。   言此在二乘因位者。只此五欲。便是放逸具故。说二乘有学求勤力索甚大艰难也。求断染法也。   言生已度想等者。解上便以为足也。   言此初也者。初领灭化也。经言。于后亲友至如是者。亲友即第十六王子也。会遇见之。即是今日灵山会上释迦相见。再为说法华经。名见。言咄哉夫者。纪国云。咄哉者。呵其变节。嗔不修大也。丈夫者。美其发心也。凡建节成立功立事。斯可谓丈夫。汝何发弘誓。于昔辰亏大行。于今日役役小道。何苦如之。云何为衣食。乃至如是。如是指二乘法也。何故求食。受如是艰辛耶。一种求衣食。何不向大乘中求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求耶。何故向二乘中作上下十六心。更求衣食。何故为衣食故。到如此下行故。被有余涅槃牵引。白日向夜走。脚不着地。种种皆作。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此意甚深也。此同灭化。经言。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上领灭化)。   言五欲乐者即五等者。即解经我昔欲令得安乐五欲自恣也。   言一自性乐者。谓五受中乐自体。二因乐者。根境识三和合生触。触与乐为因。故名因乐。三受断乐者。谓受想定。四苦对治乐。即寒热等息。同时生起。乐受俱时之慧。即此乐体。五无恼害乐。此中有四。一出离乐。即出家持戒之人。二远离乐。即取生上色界等。三觉法乐。即是菩提。四寂静乐。即涅槃清净法界等。   言或佛果五法者。清净法界二空真如。及四智心品。合五为乐也。   言或是大乘无漏等者。金云。即五分法身也。无学身语律仪。名为戒蕰。无学三摩地空无相无愿名定蕰。无学正见正智名慧蕰。无学作意相应心已胜解。今胜解当胜解。于境自在之解脱名。即尽智无生智相应胜解。名解脱蕰。无学尽智无生智。名解脱智见蕰。   言我昔为令汝得等者。解经中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诸抄不解某年日月。神智云。在十六王子二万佛时。数数为说大乘。数处既多。不定一处。名某年日月也。   言责住权者。解经今故现在。示珠处。而汝不知。彰其过也。   言虚自忧劳者。解经云勤苦忧恼也。   言以求自利者。解经中以求自活也。   言法执不灭者。解经甚为痴也。所知无明也(上责住权)。   言此令取实者。经言。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须者。意交将昔日菩提心珠。易所大乘上位。明心菩提珠。亦可将分段所变易。名之为贸易也。   言从贝从卯者。交易物。作贸字。从贸。有人[筘-元]作。作卯字(于饱反)。非也。疏主恐人不识。故言卯音酉。古时酉字。似今时卯字形段。所以错写也。古时酉字。正合作死(卯之象也)。此正是古时𧵍易字。有作贾字。此是人姓。贾字(歌雅反)又解云。𧵍易义有三解。一云。取十六王子时有漏菩提心。种子熏习已去。资粮位。闻思二慧熏习已去。易取加行位中有漏修慧。易取初地修慧。二云。将十地劣无漏珠。易取大乘上位福智大如意珠。即是舍无常色。获得常色也。三云。将初心小宝珠。即二乘位中生空智珠。回向大易取大乘法空后得无漏种智珠也。   言用初心小宝珠者。即是有漏菩提心珠也。易取上位福智大如意珠。即是登地无漏智珠也。   言此合初将离者。喻经言。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今此合云。佛亦如是等。此段久证有新熏种子也。   言合领中途者。喻经言。其人醉卧。都不觉知。今合言而寻废忘等。   言合领为役化城者。前喻经言。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今此合经云。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等。意道三生六十劫求衣食。亦大辛苦艰难。得少许为足也。   言虚费等者。若约自乘。不名虚费。回心向大迂会修行。名空费也。   言难等者(古汗反)。艰甚难治也(持音呼)。艰根也。并出释名。物根耳。谓如物难以拔。耳是助句。有疏牙字。更勘多本。   言难惮也者(他证反)。   言忌惮者。二乘之人。昔时求衣食。多饶忌惮。名艰难(去音)。惮(诞音)。   言此初也者。初合领灭化也。前喻经言。于后亲友。会遇见之。咄哉丈夫。何谓衣食。乃至如是。今合经云。今者世尊。觉悟我等等。   言此合领今说实者。前喻文有三。初说创。经言。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至今故现在。次责住权。经云。言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后领取实。经言。今可以宝贸易所须。常可如意。无所乏短。今此合意总也。经言。世尊我今乃知等。   言一颂标礼者。长行经言。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授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今今一颂。述我等闻无上等是。   言后一颂半自责者。长行经言。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知者等。今颂云经云今于世尊前。自悔诸过咎。   言初七句述初教发心喻者。长行经言。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等。今颂颂云。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等。神智云。无法财故贫。无智宝穷。或无福名贫。无慧名穷。谟云。喻上怋醉而卧为默。法中当时发心。拟作取宝之因。故于之名默。又昔说言总。不言大小。二乘根性取小果。为今之渐。名之为默。   言后一句颂中途方退者。长行经言。其人醉卧。都不觉知。今颂中一句述。经言。时卧不觉知。   言二颂为设化城者。长行经言。起已游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今颂经云。是人既已起等是。   言初颂示往修因者。长行经云。于后亲友。会遇见之。咄哉丈夫。何以衣食。乃至如是。今颂经云。与珠之亲友一行颂是。   言后颂明生欢喜者。长行经言。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日月。以无价宝珠等。今颂经云。贫人见此珠。甚大欢喜等。   言虽现未富者。通难也。问珠体是本后二智。大乘见道始得。如何今者富有诸财物。五欲而自恣。答疏言虽现。   言如见树居白者。但见其烟。必知有火。但见鹭。必知有水。今但见其教。必见其理。七圣法财等。意言即得教珠。后必得智珠。有云。亦是验有佛性。但有佛性。何愁不得。即是见白鹭鸟。表知水也。   言初一颂颂合初将者。前长行合经言。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今颂经云。我等亦如是一行是。   言次半颂颂合领中途等者。长行经言。而寻废忘不知不觉。今颂云。我等无智故。不觉亦不知。   言后半颂颂合领为设化城者。长行经言。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今颂经云。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余。   言初一颂颂合领灭化者。长行经言。今者世尊。觉悟我等。作如是言。诸比丘。汝等所作。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槃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今颂。经云。今佛觉悟我一行是。   言后一颂颂明生欢喜者。长行经言。世尊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授阿耨菩提记。以是因缘。甚大欢喜。今颂经云。我今从佛闻受记庄严事一行是。   ○授学无学人记品   言名高之辈者。即是富楼那五百千二百人。非名高之辈。此品与记。章敬问。庆喜执日。岂非名高耶。答此之二人。其实名高。约能诱。此二尊者。是化声闻。引实声闻。但设所诱。不说能诱。二千即是非名高也。如前品满慈亦尔。不合向下根收。亦是约所诱记也。亦二人庆喜执日。虽众所知识。亦是高名。经就多人。名非高名也。   言释名者。正法华云。授阿难罗云决品。彼依二圣。此约二千人。   言进习止满者。戒定慧正为学体。进修习解有学义。进习正满。名无学。解无学义。瓒云。未圆已满众也。通此二义。为正。由定也。如何偏说定满。不说于慧。答慧满不必定满。若定满必是慧满。故偏举之。   言一异二同者。谓前品总有三类。一满慈。二陈如。三五百。初之一人别名法明。名为一异。后之二类同名普明。名为二同。   言非高名之辈等者。谓此品亦有三类。一阿难。二罗睺。三二千声闻。后之一类同名宝相。名一同。前之二人名字各异。名二异。由此不同。分为二品。   言心念者。经言。而作是念。向来见鹙子四大声闻五百千二百总得授记。见贤思齐。引他况己。所以中作念希望。如来授记。即总念请也。   经言我等所归者。意言我若归余外道。此分即无也。只缘归佛故。于此授记。亦应有分也。   言此述二人合等者。经言。阿难常为侍者。罗睺是佛之子。声闻之中。最亲最近。不遇我等。二人合得授记。   言正申请者。解经若佛授阿耨等。更不说诸道理。直显请授记。嘉祥云。阿难请记。若不得有二种失。一者。违其本愿。二者。乖于众望。蒙佛授记。有二种益。一即遂其本愿益。经言。若佛见至我愿既满。二不乖众望益。经言。众望亦足。裼者(昔同)。   言肉袒者。不着衣名肉袒。剥脱之义也。   言山海慧者。路云。准经意。俱喻智。疏释。名高如山。智深若海。不违经意。   言专擅者。独也。擅者能也。   言此记因行者。理合先授因记。后授果记。此先即示果。后令行因也。   经言常立胜幡者。金云。刹上有幡。高显殊胜。此佛国中功德殊胜。出过诸佛国土。由如刹上悬幡常高显殊胜。又言一对五欲戒为胜幡。二对苦恼慈悲为胜幡。三对于邪论辨为胜幡也。如军竖降幡。强立胜幡也。   言此一因记者。长行经言。当供养六十二亿诸佛护法藏。然后得阿耨菩提等。今颂经云。我今谓说等。   言初半颂名者。长行经言。尔时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今颂云。号曰山海二句是。   言一句土相者。长行经云。其土清净。琉璃为地。今颂云。其土清净。   言一句国者。长行经言。国名常立胜幡。今颂云。名常立胜幡。   言半颂利益者。长行经言。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等。令成阿耨菩提等。今颂云。教化诸菩萨二句等。   言半颂赞叹者。长行经言。阿难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十方无量千万亿恒河等。诸佛如来所共赞叹。称其功德。今颂云。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   言二颂住寿者。长行经言。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祗劫。若人于无量千万亿劫中。算数挍计。不得知。据此报佛寿命。所以杂发意。于此生疑也。今颂云。寿命无量二颂等是。   言利益众疑等者。解经如恒河沙等一颂也。长行先果记。后因记。今颂中先因记。后果记也。长行七。颂文准六。不述劫名也。   言众生者。经言。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等者。初发信心菩萨。顿悟凡夫少菩萨也。问列众处不说。此从何来。若是列众了向后来。灵山说法。听众不一。先来先听。后来者后闻。亦是阿难授记。便作此疑。父扬云。是前来列众处。万二千人中。更有八千个学。初发大乘。名新发意菩萨。问争解作此疑。答嘉祥云。欲发阿难往事。佛加被生疑也。   经云咸作是念等者。疑意言。我尚不闻文殊普贤弥勒等授尔许大人记。名高如山。智深若海。世间最高不过山。最深不过海。此佛德量过于山。寿命无量千万阿僧祗劫。正法倍寿。像法倍正法。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就声闻中。无学尚自不得前来记。以何因缘阿难有学得如是记。莫是世尊亲情便与大人记。恐冲误着人。不能说名字。所以总言声闻。意在于此。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莫将阿难作见在眼者。一缘我有幻。凡得无学果者。不得亲近于佛。所以阿难不证无学。二百发愿。愿常与佛为侍者。所以士居有学。   言此初也等。初说始因也。若论往行。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菩提心。言等者。彼空王佛所余发心人。言空王佛者。乍观经文势。言于空王佛时。似配三大劫最初佛。若准俱舍算。只是三大劫内。中间所逢佛。不是最初也。   言逆次逢者。从果向因论也。相好初逢胜观佛。第三劫初入八地。逢燃灯佛。第二劫初初地。逢宝髻佛。最初第一劫初。初作凡夫。逢释迦牟尼佛(上逆配)。若顺配。即劫初逢释迦牟尼。第二逢宝髻佛。第三劫初逢灯明。相好劫初。逢胜观佛。即毗婆尸佛也。   言此陈后行者。世尊道。若论往行。早时即合成佛。我与阿难。于空王佛所。同时发心。我缘精进。疾得菩提。   阿难多闻。犹在有学。如捔走疾者为先也。其本愿下结得记。乍观经文。言阿难常乐多闻。此意说过去同时发心。各据一行胜也。我意乐精进。速取菩提。阿难意乐多闻。愿为侍法藏。所以未得成佛也。以经文势似说精进胜多闻劣。   言故华严等者。疏主向下引华严经。顺此处经。多闻舍无义。生死恶法名无义理故。即由多闻。能舍生死恶法无义之法也。   言化不定者。非是不定性。但是教化方便。名不定。   言然诸佛因行等者。解经中其本愿如是。意言发心既等。成佛应齐。但以愿力不同。故与授记。   言此经家叙证者。但是结集人叙出过。后唱颂文。方是因说。诸抄云。阿难事佛。有四种愿。一不欲着佛衣。二不欲吃佛残食。三不欲随佛受别请。四二十年前不闻之教。再请佛为说也。   言示化为侍者。经既言。方便为侍者。信知是应化也。   言以足践之者。足所履践。因中持七支戒。果位蹈七宝华也。问罗睺既得无学果。受变易身。如何与未来为佛长子。答皆化现也。   经言亦为此佛者。为由与也。去呼也。   言佛有三子者。第一善星。第二忧婆摩那。第三罗睺。若望善星为长。罗云即小。今云长子者。若不出家。堪承的继嗣。立长子也。   言此后二者。解经言。罗睺罗密行等二颂也。罗睺未出家时。极是凶猛。出家已后。常于夜中众僧眠后。盗除粪秽。而远送之。此之密意。唯佛能知。故名为密。谟问密即不知。知即不密。如何言密行。答行行之时。人不得他意。故名密。又复佛具一切智。今佛言之。故不可例也。   言西方时有见者。西域记第六末说。俱尸那揭罗国。分舍利。起窣堵波。西南行二百余里。至大邑聚落。有波罗门。豪贵巨富。敬崇三宝。接其居侧。建立僧房。众僧往来。罄心供养。其后赏迦王毁坏佛教。众僧绝侣。而婆罗门恳恻。经行之次。一沙门尨眉晧髻。杖钖而来。婆罗门驰往迎之。备诸供养。且以淳乳。煮粥进焉。沙门受已。才一哜齿。便即到钵。沉吟长息。婆罗门食讫而问曰。大德慧利随缘。幸见临顾。为夕不安耶。粥无味耶。沙门告曰。吾悲众生薄祐。然谈不容易。事或置疑。必欲得闻。今当略说。昔者佛在竹林精舍。我常侍从。俯清流而涤器。或临碧涧以浴身。或以澡漱。或以器盛。嗟乎今淳乳。不及古之谈水。此乃人天福减。使之然也。婆罗门曰。然则大德乃亲见佛耶。沙门曰。汝岂不闻佛子罗睺罗我身是也。为护正法。未入涅槃。说是语已。忽然不见。婆罗门乃以所止之处。方涂香泥洒扫。像设仪肃然。其敬如在也。   言柔软者。四十年前法执刚强之心。谁人共得语。今日贪心令下意徒我授记。所以其意柔软。   言清净者。回心向大。舍法执故。寂然清净也。   言一心者。四十年前于大生疑。于小起执。今日专意修大乘行。名一心也。   言阿难答者。经言。唯然已见。实二千人。有如是事。   言一名同等者。同名宝相。二千人成佛了。寿命国土眷属一切同也。   言一颂标者。长行经言。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今颂言。是二千声闻。是也。   言一颂因者。长行经言。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今颂经云。所供养诸佛。一行是也。   言一颂标名同者。长行经言。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等。今颂经言。各于十方国。一颂是。   言一颂名土等同者。长行经言。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今颂经言。皆名为宝相。一行是也。   言二千喜领者。如甘露见灌者。其二千人得记。由如甘露灌注身心也。   ○法师品   言次八品等者。意取十九品。为正宗也。所以先言八品。   言前信解品者。意证八品为正宗。说一乘处。即是正宗。舍权取实。有授记处。即是一乘。说莲华出水开敷。即是一乘。尽在八品中说也。从此更不说一乘。故以八品为正宗。   言此品又云开等者。路问云。法师品中引文证正宗者。即合取九品为正宗。何云八品。答此赞前八品开方便门。显真实相。不是说此品之中开方便门显真实相。且如方便品云。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等。是开方便门。究竟令得一切种智。名真实相。第二第三周准此说。   言逗二乘者。逗者。谟云。切云逗住止义。令二乘于大乘中住。不余处去。名住止义也。二亦是逗易义。易却二乘心。至大乘心。如将一修绳从头易至尾。俗言逗也。   言虽此品及持者。问既无说权实及授记处。便非正宗。此品及持品既有授记。何非正宗。答疏言虽此品等。微由少也。   言因言总记等者。路云。此品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拟叹二种法师去。所以先与四众八部授记。故名因言。世尊说正宗了。既有四众。即令持经流行法华。两类尼众忧色而视如来。不肯于经。佛告云。将无谓我。不与汝授记。法师品初。已授记了。若欲得别说名号国土。亦更与汝说。故名因言与说。因言总记。是第一义。更不说一乘。是等第二义。法师品中但是因言与。更不说一乘。非正宗收也。劝持品中因观持经。与尼众授记。更不说一乘。非正宗收。   言初之四品赞重等者。初二品赞法赞人。可尊可重。后持品一品。令生喜仰。   言次七品觉行者。安乐至不轻品。   言正行助行者。三说。一安乐一品是正行。余六品是助行。二云。随喜一品助行。余六品是正行。三云。安乐一品是所行。余六品是能行。能行中随喜一品是助行。余五品是正行也。第三解为胜也。   言后之八品付受等者。神力品名示相。属累品名付属。药王品至普贤品。皆禀命行故。   言亦即三周者。不是此处。配他正宗分中三周。此流通分中自百三周道理。初四品赞重为一周。次七品学行为二周。后八品付受为三周。周即周备周圆。名周也。非同前遍义名周也。   言余经流通者。如涅槃经。并无流通分。问云华严八十卷。但有末后颂。刹尘心念可数知等。以为流通分。金刚经言一切有为等。是流通。维摩经末后一品为流通耶。问何故问答不入解妨中。明向来意中问答者。此对一切经论多少解妨。但论当品也。然入解妨中。亦得无失也。   言又化大机易可者。且如华严经。唯为顿发大心者。所以流通久。此经化回心类。稍难信解故。流通多也。不见前来化三根回甚难。但是于中化回心道理。声闻作佛。傍人闻已。难信难解也。   言初三品赞重等者。法师品双赞人法。宝塔品偏赞法。提婆品偏赞人。合此三品。名为赞重。劝持品名流通。   言若人若法者。初一长行一颂赞人法师。后一长行一颂赞法法师。若人若法向上。俱可尊重。法上可轨。人上可摸。或可人法向上。但可轨摸解胜也。   言叹人者。经言。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常毁骂佛(云云)。   言美法者。经言。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   言劝慕者。经言。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法华经付嘱有在。语劝也。提婆品经言。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解倦。乃至以身而为床座等。身观也。持品名持行。二万菩萨此方持。   言科判四品者。意道纪国科正宗中四品。与慈恩流通中科。道理不别也。   言论中有七喻三平等。是正文。十无上是残文。前九上名上残。上残中有文残。若第十无上。即是前九无上之残。其第十无上名下残。下残中亦有文残义残。然第十无上中有法力。摄诸品尽。总名下残。故说法师品。是持力所摄。其法师品即下残中文残摄。   言法力有五等者。一证力。即是分别品中十一位人证。如经言。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乃至一生证初地菩萨。名证力。二信力者。即是一位发心。如经言。复有八世界微尘众生皆发。至菩提心。即发信心也。三供养力者。如经言。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以散无量百千亿众宝树下师子座上诸佛。四闻法力者。从分别品后。通随喜品。尽是闻法中收。此上四段经文。在两品经中。俱告弥勒。五读诵持说者。即法师功德品告常精进。如经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意功德等。   言修行力有七者。一持力。摄三品。谓法师品通能持。初一长行颂人法师也。安乐行品唯所持正身行正语行。意离诸恶自利行。心修诸善利他行。持品唯能持二万菩萨此方持。四类声闻他方持。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彼此俱持。二说力。神力品示现出广长舌上至梵世。一切毛孔放无数色光。三行苦行力。药王菩萨过去第一生烧身。第二生臂。四教化众生行苦行力。妙音品十八类身。乃至于王后宫。变为女身。而说是经。五护众生诸难力已流通。观品护未发心众生难。陀罗尼品护已发心众生难。六功德胜力。净眼二子回邪见之父王。得当成之佛记。嘉祥云。古叟愚而重华圣。文王邪号二子正。七护法力。谓普贤品等。   言持力有三者。问法师与安乐品。俱是其持。二品何别。答法师品能所持。通凡圣八部等。若是安乐行品。唯所持。唯说圣者。故二差别。又法师所持。是安乐行品所持行。故二别也。   言上辨等。指前正宗未说能持所持。此已下正是法师品来意。   言可轨可持者。问何名为轨持义。答可轨。谓则令物生解。可持。谓任持不舍自体。故名为法。   言可习可范者。问何名为师。答疏言可习等。法上习学名师。人上可师范名师。师范义人法上有也。以彼人法俱名为师也。   言故涅槃者。即证法师理为师也。问夫言师者。须有言说。且如理上。既语言何名为师。答智证理时。有生解义。亦名为师。   言遗教者。即证教为师也。   言能学法者可等者。问所学之法可名为法师。能学之人何名法师。答疏言能学法等。诸大菩萨有法转化。众生堪可习学。故称范也。   言训匠等。匠者有雕琢之功。如玉不琢不成器。玉若得其匠雕匠琢。即成其器物。众生身中有菩萨法宝之玉。若无人法师训诱雕琢菩萨法宝。无由得成。又如巧匠能变金银为种种环钏。法师亦尔。能导群物。令成菩萨。   言义通为胜者。破古人故。言义通为胜也。   言答俱名法师者。意言佛前后总名法师。然就胜而说。佛灭度后不对佛前。名法师。法师义即分明。   言此中多以者。问佛灭度后全名法师。更何用多。名法师之语。既言多名法师。还应少分得名弟子耶。答佛灭度后少分亦得。弟子对所持经。所持经为和尚。能持经人亦得名弟子也。上来说佛灭度后法师。以前来答中。言俱名法师。佛在佛后。二义皆取也。   言其现在得弟子者。即是佛在日受持经者。对佛名弟子。对余八部。亦名法师。即是持经四众。对天龙等余不持经人。亦名法师也。   言然现得记者。即是疏解现在。法师疏有二意。一云。然现得记。亦名法师者。证法师品初四众八部佛前得记持经。便名法师。二者。证舍利弗等是现在得记人。未回心前但名弟子。回心已得记持经。亦名法师。   言又以现在等者。问现在名法师。何故经文多说佛灭度后耶。疏言。又以现在等。意言如来在日记威力。正法严故易持。如来灭后。像法乱真。以难持故。得法师名也。   言又现习学等者。摄云。影略言之。即取佛前可得记弟子名影取。八部得弟子名。灭后人为法师。影取八部。得法师名。若依此解弟子。即佛前八部。即灭后以含前义故。故取佛前习学八部等。皆名弟子。影灭后习学八。皆名弟子。灭后八部得名弟子。灭后八部得名法师。影佛前八部。合名法师。问八部何名法师。答人天有法。故名法。八部护法。故名法师。即十法行中供养摄也。问灭后经文中。不说八部。何言灭后八部名法师。答疏言等字。   言答虽标总称等者。如十种色中声香味触。是色中之别。为色之一法。是总即将称便为别名也。   言无别能等者。且法师品人法师品人法师师师可轨可持。名法师品。更无别功德能。但名法师。劝持品兼有法师向上义。又加念慧二法。摄持功能。有别功能。故别品名持品。约佛现在。法师义劣持义胜。但名持品。其法师义劣持义胜但名持品其法师品多说佛灭度后事。不对现在佛前。但名法师。不名持品。意言有总能也。而无别也。如宝塔品有证法之能。天授有无怨之别义等。今此但取人法二种。双能利他说法。总能为名。名无别能也。   经言尔时世尊因药王告八万等。从此已下唯告菩萨。不告声闻。譬如用毒为药。非大医所不堪。流通分中流行法华经。事须是大菩萨也。据此经文势。似正告药王菩萨。因便告八万大士。非此义也。佛意本来拟与八部授记。将八部四众及法华经。分付与八万菩萨。令教化所。正告八万大士。因告药王。问何故不告观音势至等。偏告药王。答缘药王在会。过去烧身燃臂持法华经行相。与此同。过去日月净明德边。第一生烧身。第二生燃臂。获得六根清净。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又持品发愿周旋。往返十方国土。不惜身命持法华经。由斯义故。偏告药王。不告余者。因说者持经之行因。便告其药王故。名因者。因由所以也。   言辨中边论等者。谓书写。供养。施他。听闻。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思惟。修习。此十法通三乘有。一一行中皆有四行。一自作。二教他。三赞叹。四庆慰。庆者荷。慰者慰喻。有喜即贺。有戚即慰喻也。   言今随者。随喜即赞也。   言举一例者。问何故四亲近行中经文。唯说随喜。答疏言举一例余等。略举赞叹一行。例余三行。自作劝他庆慰也。经言。闻妙法华经。若不能多。且于一偈。一偈若不能。且于一句。此所观境也。经言。乃至一念随喜者。乃至之中摄多念。此境少心多。心多是即多念。多念随意者。能缘心也。   言由小善根等者。问何不说持多名句得成佛耶。如何。   句向上修善当得菩提耶。答疏言由小善根等。谟云。月边作出(非尾反)。切云。月未感日也。非此中义。今依日边作(普佩反配同)。切云。日向睹貌也。糅云。如日欲出时。明相先起。此名曙色。东方动日未出。早能破暗。况出扶桑辨日。日以喻智。云以况悲。发心之初。不出悲智。今者有人。但闻此经一句。即有成佛之势。景者大也。明也。云霞始布者。如一斤云子起。便能覆荫草木。松生一寸。即有凌虚之用。虚生三日。即有食牛之气。龙生七日。便合降华之能也。今取明义。肇者。治小反。初也。   言喜一句者。问正行故不说。唯言随喜。答疏言随喜一句等。意言一念随喜。尚得菩提正行。行时成佛何惑也。   经言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等者。明傍修行。法师随喜者。乃至之中摄多句偈。此境多心少也。今日不说多句偈。此望佛名。不现前法师。   言正乐听闻等者。举一随喜行。例余众行也。举傍行例余六种正行。此举初修分随喜行。唱久修六种正行大菩萨故。   言六法师者。经言。若复有人受持者。依久也。二读。执卷。三诵。皆久也。四解说。五书写。   经言乃至一偈者。乃至二字。向上互处转。乃至一偈向上解说。乃至一偈向上书写。已上初列一五法师讫。次下乃至明供养恭敬。敬视如佛已下。第六加行者。计成六种也。就第六供养行中。中有十二种者。经言。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都标不为数也。种种者。饮食卧具汤药。名种种也。一华。二香。三璎珞。四末香。五涂香。六烧香。七缯。八盖。九幡。十服。十一妓乐。十二合掌恭敬。   言此明初五等者。料简六行。前五法师于经一偈及一卷。向上行供养行。   言于经一偈等者。问经文只言一卷向上供养一行。何故疏主更一偈耶。答能摄偈亦不相妨。供养经卷之时亦供养偈。   言其尊重者。尊重疏主加。   言前随喜者。前唱之中随喜。是语业。后唱供养行有十二种中。敬视如佛。是意业。合掌恭敬。是身业。此二名内财。   言余是外财者。经言。种种供养已下。是则供养也。   言十法师等者。明十法增减不同也。真谛解云。前七但得于文。后思修二慧但得于义。正开演通得文义。又初八闻慧。第九思慧。第十修慧。又前八中初三福德得。次五智慧。又十中前七是能持人。正开演是能说人。后思修二是能行人。能行但是自利。能说即利他。能持通二利。   言受持者。金云。从他闻曰受。自心记录曰持。披之曰读。闇咏称折理曰开演。传文曰书写。余易知也。   言此举易等者。通妨。问既十种皆法师。何故经文但言六种耶。答疏言此举易行等。章敬云。但是举六例。显余四。不尔。绝他听闻。岂难于开演讽诵耶。   言于经卷云等。问何故前五法师行。即说于经一偈。后供养行。说于经一卷。偈与卷但不离经。何故前五行。即言一偈。供养乃云一卷。岂于一偈而不供养耶。答疏言于经卷等。牒也。正答疏互影故等。意言前于一偈向上书写受持。影取一卷向上五能书写受持。后于一卷向上供养。影取一偈向上亦能供养。又于一偈书写受持。影取兼能供养一卷。供养一卷之时。影取兼能受持一偈也。   言轻重异者。供养一卷心重。举重处说。且一卷一偈供养。恐生轻心。故不说。一卷即重。故偏言之。若敬法者。下至一偈。亦不惜身命。如半偈舍身等。今说初学无随心说。一偈难发供养心故。故言卷也。   言计位观因者。经言。当知是人。已曾供养十万亿佛。既能于法华经一偈一卷向上。必是初地已上菩萨。名计位也。观因者。过去已曾供养十万亿诸佛。若论供养一佛。尚自生于净土。况供养十万亿佛耶。计此多生供养佛。因位成就大愿。不合于秽土生。合生弥勒内院及西方净土。以悲愿愿度众生。生此人间也。   言显是胜因者。即是彼修行法行人。必得作佛。   言深佛等者。解经言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有二义。一云。以者。诸人不合供养唯佛身等文。闻子建恨不杀身。二云。应以者用也。供养佛。总以供养。此人得受。何以妙达理故。   言能说此经等者。圣位菩萨也。不尔。如何经言当知此人是大菩萨。   言或即凡夫等者。第二解也。初修十信已前者。名新发意。菩萨之名通三乘有。凡夫初修及二乘人。但名菩萨。不得名大菩萨也。凡夫久修。名大菩萨。成就发心菩萨简异二乘及初学者。故名大菩萨。今既是学大乘者。若非学大乘。何能广分别。成就发心菩萨故。   言舍净业果等者。经言。何况尽能种种供养等。持经一句。功德尚得如此。应以如来供养而供养之。何况一部尽能受持。更加种种供养者。据此持经之人。合生净土及诸天宫。往彼处为持经故。舍此诸净业执。生于恶世。佛灭度后。持法华经。   言智度论云等者。问争知他持经之人是大菩萨。答疏言智度论等。验之即知也。   言如军败等者。凡夫与魔战。擗在生死地。善心若间断。如同于闷绝。亲族是诸佛。六返长观见。妙法如鞭杖。隐轸如发心。日夜勤听闻。如于粥饭将息得平伏。即是证菩萨。   言隐轸者。即时俗之教律也。   言般若论者。问何故闻大乘教。心生殷重。便得菩萨。答以闻法胜故。如般若论云。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者。天亲偈。受持法及说。不空于福德。化度云。福不能独趣菩提。兼智慧方能趣菩提。故名二能趣菩提也。若唯法华经福不趣菩提。六能趣菩提。即六法行福但感于有漏。生死毕竟不实故。不取福也。引此意者。为持及说证此经。何况尽能持等也。   言非大菩萨者。前经说言生此恶世。而持经故。知是大菩萨也。非如四类声闻请他方持经。   言初明五可尊重者。意说于前六种法师中。有五可尊敬事也。   言三业顺佛等者。即一说者。为使。经言窃为一人。窃者私窃。不为多人。故言一人。又不多说。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一句尚为使。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诸抄问云何为一人说法。即为佛使。答若说乖正理。纵为多人。诚非佛使。不因于此致出世故。若也顺正理善巧其说。虽为一人。实为佛使。能令所化至究竟菩提故。大般若五百六十七云。前所说法随顺法相。是名称理。若诸所说。不相违法相。与法相应。能入平等。显现义理。名巧便说。由此故知。非诸说法者皆不得名为使。如志公和尚。见都讲唱经。起立合掌。云法师讲得天龙八部皆来听受。志公却笑云。举经一句便是佛来。法师讲。似韩卢咬狗。蚤五度十度咬。无一回着也。   言使者(上呼史音同)。为者被也。说者被佛使也。然佛出世本意。为(去呼)众生说此一乘。今者众生顺佛之心。业顺佛行(茎音)。名为佛使(史音)。语业顺佛行。名为佛遣。身业顺佛行。名为行佛事也。三业皆顺使故。经中使遣事三字。并属于佛也。下偈中言。我遣在人中。行于如来事。疏意三业即属众生(此说好)。   言又传佛语者。第二解也。意言传教之人。是佛之佛人。与佛传语也。为字(平音)此乃与佛传。名佛使。能用佛遣。遣交来行同于佛。名行佛事。疏中二解。皆三业顺佛也。   言毁者罪过佛者。经言。若有恶人等者。不善心者。意业也。于一劫中。时长远也。现于佛前。身业也。常毁骂佛。语业也。三业长时骂佛。其罪尚轻。若恶人唯用语业。暂时骂经之人。其罪甚重。   言恶世损多者。若有出家持此经时。若被恶人毁骂。即退心种种恶。名损多也。   言大集经等者。疏中从浅至深。解经中说有一比丘。不是持经人。乃是破比丘也。出佛身血罪轻。骂此破戒比丘罪即重。此法华经毁骂佛即罪轻。毁持经人罪重。今举不持经戒上尔。况复持戒。罪不可说之也。   言若损害佛等者。问何故詈佛罪轻。骂持经人罪重。答疏云若损害等。已下四重解。且初不损二利者。如人拳头打树木。拳头自痛。树木不痛。众生骂佛。众生自得罪。佛元来二利不损。缘佛自利满足。无可毁处。又利他行毁誉不动。如须弥。毁与赞叹。元来是一。所以毁骂佛罪轻。凡夫毁骂不肯持经。自利行失。又令他人不得闻经。利他行。所毁骂得罪重也。   言佛无爱憎者。二义也。佛住三念。怨亲平等。虽复被毁。不妨正化故。毁之罪轻。凡夫未离爱憎。若逢毁呰。心即退悔。不能持经。经既不持。无由作佛。以断三宝种。故罪重也。   言又骂佛。为难三义也。且见佛金色三十二相。天龙八部围绕。发言骂詈。此事甚难。故说罪轻。若毁骂持经凡夫。要骂即骂。此事易故。所以重诫令其勿作。故说其罪过于骂佛也。   言又佛在时者。四胜劣义也。佛在时众生根胜。有人骂佛。余人闻之不信。知是毁谤。不退善心。但损自身。不损他人。所以罪轻。若佛灭后众生根钝。有人骂持经者。余人闻已。皆悉退善心。即能骂之人。自他俱损。所以得罪甚重也。   言大法光明者。佛为众生说法。名大法光明。今灭菩提心。便是灭大光明也。   言过五无间等者。五无间逆中。不毁坏一切佛法。所以言过。此毁谤佛法。五无间中摄不得。罪过更重。此约三乘通逆说也。若大乘别逆无间业中。有谤大乘经业。若依小乘五逆。煞父等五。但大乘一逆收。设有破坏小法罪。亦可转减。若毁大乘能弘经人。法亦随绝。故罪重也。   言又佛灭后者。恶世中人不肯持经。设有持难得。所以毁者过于骂佛。   言读诵佛庄严者。问早晚得佛庄严。答有二外。一者。现在持法华经。便具佛庄严。佛身庄严功德。皆在此经。能持之人。受持佛身功德。便是具佛庄严相好也。约此现在也。二约当来。今生持法华经。当来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名得佛身功德庄严也。经言。则为如来肩所荷担者。一平音呼。为由被也。二平音呼。为由作也。上经。   言胜鬘经说者。依胜鬘。去音。为由上也。经言。摄受正法善男子。堪能荷负四种重任。唯有大地。持四重担也。四种众生唯佛教化。余人教化不得。发二乘心。取二乘果。发大乘心。取大乘佛果菩提。此解如来与众生。作担。般运四乘众生各取自乘果。如来为众生作担。故言则为如来。为由与也。持法华经人。与如来担。   言不但持经者。能担四生。我未持经前。交如来作担。般运于我。我今持经。报上如来劬劳。敢身得法华经为担。替如来般运四乘众生送至佛果菩提。上依胜鬘解说讫欤。   言亦为佛肩之所荷担者。依当经解也。初平呼。为由被也。佛将持法华人。向佛自家肩上坐着。名则为如来肩所荷担也。佛身在法华经教下。法华经诠二利行。法华经是能诠。二利行是所诠。二利行便是如来两肩。如来二利行是两肩。是所诠故在下。法华经是能诠故在上。又经是所持在下。人是能持经之人。将心缘教。印持教法。决定似向佛肩上坐。犹如父母拾子坐。向肩上着。不嫌臭也。此同胜鬘经中。去音呼。   言佛所重者。出所以也。问将众生肩上荷负是意也。答疏言佛所重等。   言作义者。第二解也。即是为平音呼。为由为由作也。佛作担即作如来肩所荷。众生肩上荷担如来。持法华经人。一能自持。二为他人说。即是二利之心。便是众生自家两肩二利心上。安立佛果菩提。似佛身众生肩上坐相似。因能得果。名肩上荷担如来。或众生二利心是两肩也。心是两肩也心持法华经教。教能诠理。受持能诠教时。带得所诠。所诠理中三身如来功德。坐在教中也。持经者心专注文义。如坐佛向肩上著相似。前解约教。二解约教。二解皆善。后说胜前。   言荷担大菩提者。即佛身也。   言四在处应赞礼者。持经之人。人胜也。应合随方敬礼。如见白象驼径。无问道俗。皆悉礼象也。今向上礼者。礼其身中经也。   言四事供养者。房舍。饮食。卧具衣服。医药也。   言真实福田者。问罗汉之人乃名应供。前三果人上名举债。凡夫持经。岂成真实福田耶。答持经之人与佛不殊。堪受供养。岂以小乘而相比拟。   经言人中上供者。上好精华饮食。名上供也。   经言应持天宝等者。天供养也。   言为撰者。亦是撰集之义也。   言此释所以者。何都徴向前五唱经文。何以持经得佛功德庄严。何以持经得佛肩之所荷担。乃至天上宝聚。应以奉献。何以在处应赞礼。答缘是人欢喜说法。不要长时听受。须臾间闻之。即得阿耨菩提。所以持经人胜故。得佛功德庄严。如来肩上荷负人天等种种供养也。   言此法华最深密等者。缘前来经文频告药王。又下经言。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乃至不可分布妄授与人。又药王品言。药王以此妙法华经。付属于汝。问此经即不付阿难。如何交他结集。得成如是我闻义也。答结集藏记持忆念即得。若教应根说教。用毒为药。即不解。所以不付阿难也。交持此经化声闻。故付菩萨。   言譬如用毒等者。涅槃经言。亦名甘露。亦名毒药。此经亦复如是。若能受持。灭其重罪。即如甘露。毁谤即堕无间地狱。即名毒药。雪山有草。牛吃着成乳。蛇吃成毒。如水能运舟。亦能覆舟。   言契真理者。问说法何故欢喜。答缘说法人言契真理故欢喜。自得果故欢喜。又合他人闻。合地得果。故欢喜也。问此唱无药王言。何言付药王。答下经言。佛告药王菩萨摩诃萨。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亿。已说今说当说。即是付也。   言总叙法师者。即别对佛前。及不对佛前。故言总也。   言初一颂得任运智者。经言。若欲住佛道二句者。古经论言自然智。新经论云任运智。外道宗我自然故。为简此外道故。言任运智也。   言自然智者。即二空真理智也。智之性故。名自然智。理性本有。不从修生。今由持经及供养任运。得名自然也。   言后一颂得真等者。经言。一切种智慧。即智相。此分二智。一切种智。后得智。慧之一字是根本智。此二颂经文。前行供养持经人。得自然智。明知亦得一切种智慧。若后行中明自持经及供养他持经者。得一切种智慧。明知亦得自然智也。糅云。前行自然智是根本智。后行一切种智慧是后得智。前解善。   言分为二智者。即一句经。分成二智也。   言于自然智者。但欢供养持经人。若更自受持得之何惑也。   言初颂佛使者。经言。若有能受持等一颂。谟云。此颂别叙师德。不述长行。长行佛使后文自有颂述也。   言次颂舍净土者。长行云。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于我灭度后。慜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今颂云。诸有能受持一颂等。   言后颂随愿自在者。经言。当知是人。一颂中开出也。意言十念成就。同九品以往生。持八戒斋。唯到龙华三会。若持法华经。得自在受生也。   言一颂重说法者。长行经云。应持天宝。而以散之。天上宝聚。应以奉献。今颂云。应以天华香一颂。是此述长行第四段中事供养。   言若有戒足虽等者。问说法法师有戒。供养得福。若破戒法师。供养得福否。答疏言若有戒是等。问何不将人间宝供养。答即轻不堪用故。天上众宝而为一聚。而供养之。显重于经也。   言一颂劝敬者。述前在处应敬礼。长行经言。随所至方。应随向礼。一心合掌。今颂云。吾灭后恶世一颂等。   言一颂供养者。长行经言。所以者何。是人欢喜说法。须臾闻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等。今颂云。上馔众甘美一颂等。   言一颂佛使者。长行经言。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大众中。广为人说。今颂云。若能于后世一颂等。   言初二颂挍量罪者。长行经言。药王。若有恶人。以不善心。于一劫中。现于佛前。常毁骂佛。其罪尚轻。若人以一恶言。毁呰在家出家读诵法华经者。其罪甚重。今颂云。若于一劫中二颂等。   言赞佛易等者。问何故赞叹佛利益少。赞劝持经人功德多耶。答疏言赞佛易等。赞佛易容心轻利少。若赞持经者。有怨憎故。能赞之者。稍难故心重故。利多。   言自他有多少等者。赞佛唯得自利功德。毁时已。不灭。赞时亦不增。但是赞佛人。自家得功德也。若赞持经人二利功德多。持经者身中功德。日日增长。自利也。傍人闻经。功德增长。名利他也。   言此以闻法挍量者。经言。于八十亿劫等者。以财供养福德劣。于须臾闻之经。经功德即是法供养也。问赞受持经。岂不增执法病耶。答依言起执。诸教共呵。假喻诠旨。众圣同许。谁人入不由户。故菩萨藏经言。如人入暗室。覆蔽终难见。虽有众色像。非明不能见。诸有人内具诸明解。不闻于正法。善恶何能晓。多闻能解了。多闻不造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善既增长。闻了能增长慧。慧能证清净也。   言大段显法胜等者。经言。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缘上句有诸字。下句便改作此字。言此经。即是指经也。大有人难此经文。问此颂文势。乍似述法。法师如何明人法师处。说法法师耶。答因法故方显人法师。所以疏言。显法胜故人成可尊。   言初法难信解者。经言。我所说经典至难胜解者。世尊道。我四十年来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者。安圆云。今生鹿园。成道已后。灵山会前。总名已说。灵山会上说无量义及法华等。总经世尊长夜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十六王子时亦说。二万佛时亦说。只是从昔四十年前未曾显说。四十年前赖知不说怜。到灵山会上。便有五千之人。拂席起去。我上尔。况佛灭后也。   言此明由法其人者。经言。药王当知。如来灭后等者。为字(去音)训与也。今既受持六种法师。总是如来真子。方得衣覆。不唯空释迦佛。兼得他现在诸佛护念故(经了)。   言柔和忍辱者。惭愧为衣服。有二义。一御捍风霜。二遮形丑。故名为衣。柔和故三业皆柔。外离粗犷。嗔拳不折。笑面恶境不役也。忍辱有二。一耐怨害忍。恶事能容。安受苦忍。忍受寒热毁骂等境。有此御捍之义。名衣。有惭愧故。羞耻过罪。能遮形丑。名内。有忍辱故。遮毁辱之风霜。名外也。问持经之人自具柔和惭愧。何名佛以衣覆之耶。答柔和忍辱惭愧。是佛佛身上功德。功德具在经中。佛教众生持经。得佛功德。因佛与故。亦名为与。   言二佛护念等者。问持经人因何得佛衣覆。又得他方佛护念耶。答疏言三有大信三归五戒得人身果。信十善八戒得生天果。信行六种法师修行法华经得成佛果。及志愿力也。志力者。誓求佛果。形枯命消。修不退转。   言有善根者。善根力也。即信进念定慧也。或无贪等也。   言佛共宿等者。嘉祥云。一乘之理。是佛栖止之处。弘经之人亦住其中。故言共宿。又慈悲名舍者。悲心是佛住。名宿。能持经人有慈悲。与佛同住慈悲。故名共宿。或持经人与如来同住大乘教舍。故言共宿。章敬云。慈悲心即是法华经利他舍。思空胜义舍。维摩经自利舍也。   言佛教被心者。众生心为头也。教是如来手。教被于心。如手摩头也。   言佛所记别者。依维摩解也。记别即摄受。摄受事须摩头。摩头即是受记。故摄受义。解摩头。经言。则为如来。为为字平声呼。训为得也。   言标中有五处等者。经言。药王在在处处等者。谓三世处处即十方。若说处若读处。乃至住。名今说。此散席已后。直至金棺掩后。总名当说。金云。从十六王子二万佛时。至今生以前。名已说。今生鹿野。后至涅槃会。名今说。当来无量百千返身更说经。名当说。于此二种三时之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   言令舍权以等者。问此经有何道理。独名难信难解。答疏言令舍权以等。长者宅内唱三车出门。唯得牛车。说三不得三。说三唯得一。法华会前大小乘法。其意易信。法华会后三一已会。其义难解。莫若此经。初开方便之门。后示真实之相。说昔三而为一。转旧果为今因。彼法难排。此道难进。理难信解故。故言难信解也。   言无生而有生者。二乘无学诸惑巳。已得无生。知苦集都尽。不能招生感果。故名无生。今令二乘舍权就实。回心向大。更有一重变易生死。趣三大劫生。名为有生。世尊四十年来向他说。我生已尽。不受后有。谁知更有生死。如似燋谷生牙。扬枯生荑。枯木生华。寒灰再暖。乌头带白。故难信难解。道理幽玄。绕三乘为一会。昔果为今因。迂会方证。三生六十劫。或四生一百劫修行。方得小乘。又回心向大。经八六四二万十千劫。至十信初心。然后经三大劫修行。方至佛果。故名难信解也。或可难信。约教理幽玄也。难解约证入真理。亲得之貌。即是显一大劫方证故。故言难解。解证入也。   言下勿妄宣传等者。世尊告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秘者秘密。如王幽印。五千在座即不说。谓之秘。三乘总统为一乘。谓之要。包真摄俗。蕴实笼权。谓之藏。譬如轮王妙宝不可以呈示于凡庶之人。谓之秘藏。含藏法身报身有为无为万德。藏秘藏也。   经言不可分布妄授等者。诫令拣择根性也。不得与钝根人说。须是利根人智慧者求佛道。乃可为说。   佛言佛常自守等者。如律师瓶钵杖等。过与童子小师。唯有三衣。随身自持也。不妨有教空教还令声闻缘觉唯有妙莲华处。等皆应起七宝塔。塔成之后。不须复安舍利。但着经卷。何以故。此中以有如来全身舍利。全身舍利不是碎身指节等。   言十法行中等者。问十法行处。何不总说。唯说行四行也。答疏言十法行中等。四处是行。余六法行处也。问何故处有五处。及至与十法行对勘即四处。不言经卷住处耶。答住处不是十法行。十法行中无经卷住处也。   言明理智二等者。解经全身舍利也。一唯法身名全。二唯报身亦名全。今法报二身双具名全(上名标也)。   言由此返照等者。返明前义也。意明今此读诵经卷等处。即有法报二身之舍利也。理事皆摄尽也。   言是以佛教造等者。佛教书偈也。问所诠理既法身舍利。未审能诠教得名舍利不。答舍利有二。一者。法身舍利。二者。偈法舍利。今此引偈证法身舍利。故浴像功德云。尔时世尊为清净慧菩萨说。舍利有二种。一者。身骨舍利。二者。法偈舍利。即说偈言。诸法从缘起。苦谛。如来说是因。集谛。彼法因缘尽。灭谛。是大沙门说。道谛。路府问今言书偈。即合书本无生灭偈。何故书诸法从生等四谛耶。答意取四谛中灭谛理。以证法身舍利。   言无量义者。此上浴像无量义二经。证法身名舍利也。   言准金光明者。最胜王经证法身舍利。唤如来智为法身。是即四智菩提名法身。化度云。双证也。如来智即能证智。报身也。如来即法身也。   言由此人成法师等者。人近胜法。人成其德也。经言若人得见此塔等者。便是将心趣向。渐渐近塔。当知是人阿耨菩提。即是渐渐近十信菩萨也。   言见闻此经善行等者。经言药王。若有人在家出家等者。若是入劫已去。修菩萨道。依闻思修修行。是正修。所修是加行善出世善。不依三慧修行。纵得善是福分。福分善望佛果菩提。未是正修也。故名未善行菩萨道。此是闻经得入十信。依闻思修三慧修行。望佛果菩提。为正因也。   言故知说思等者。即是三慧名正因也。三慧中若真取闻慧。由未是正因。不名善行。兼取思修。方名善行。又云。受持余经。不名善行。受持此经法华。方名善行。   言若闻是等者。经言。其有众生求佛。至菩提者。纪国云。若见者。目[门@死]金文。为之见。若闻者。耳听王响谓之闻。信者审教决定。解者于理通达名解。解已即能受持也。   经言得近菩提。是初地菩萨。   言此喻也者。经言。药王譬如有人者。求佛道人也。于生死中。被苦火所逼。所以称偈。疲极道长。所以称乏。既乏偈。所以求水。水是佛性清净涅槃不死之甘露也。   言高原者。纪国云。二乘教为原。去水远故。法华经教如下泽。以近水故。章敬云。佛法为高原。外道教为平川。此解但依地之高下。不就水之浅。不尔。平川翻为近水。疏意总望三乘佛法。名高原。出过外道教及生死之地也。如世间穿井。事须得作具。此经亦尔。欲拟穿三乘佛法高原。事须得妙慧为先。三业为作具。身业供养。口业赞叹。意业思惟。初穿着干土。去水甚远。全无水势分。次穿至湿。渐渐近水。经言。施功不已。转见湿土。二乘中间着大般若空教。名施功不已。空教大乘含于空理。渐渐有佛性水之势分。如转见湿土。后穿到泥。泥中有水。水从泥里得。如闻法华经教。教中有佛性水。教如泥。水如佛性。穿井若到泥。泥中必得水。若闻法华经。决定得菩提。所以经言。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近阿耨等(消经)。   言论云喻性者。即法华论也。   言初地菩提者。问佛性菩提五种菩提是何菩提。答疏言初地菩提也。   言高原者。水出高原。所以穿之。   言广平曰原者。亦洲名。在汉平县。高而广平曰原也。   言出过众道者。外道之教名众道。佛法出过之上。名先也。   言难可登陟者。即是难可升进。说为高原也。   言外道之教者。即平川之内出高原。即于外道生死法中立佛法。离三界外无施化处故。如原。此不离平川也。   言凿者錾也者(蚕音同)。亦云錾(镵去音)。若取錾音。即是能造作之具。䥫橛子。若取所穿凿。即须錾(蚕音呼)。所穿凿之孔穴。名錾。今取所穿。为正。   言以妙慧为先等者。问欲拟穿鉴。用何法为先耶。答疏言以妙慧为先等。者问欲拟穿凿用何法为先耶答疏言以妙慧为先等身业恭敬供养。口业称赞大乘。意业思择法义。此三业名作具。简择推求。即正是妙慧穿凿之义。精进是凿刃。刃头利若铜凿必得水。三业有精进。所行所悉皆成也。   言二利不息者。问如何二乘有二利行。答分有也。更闻般若渐行二利。论云。受持此经。得佛性水。此显干土。是湿土因。湿土是泥因。泥是水因。二乘有教。是空教因。空教与中道大乘为因也。   言空教为疏者。将大乘理智佛果菩提。名新乘。有教是空教因。名疏也。   言此标也等者。合说也。   经言菩萨亦复如是等者。即合得乏之人也。未闻者未得之。未解者未思之。未能修习者未修之。闻法华但闻小教。是人去佛道尚远。   言此释所由等者。徴前唱意。何故未思惟修习。去菩提远。何故思惟修习去菩提近耶。答缘一切菩萨阿耨菩提法。皆属此经。若果若理若事。菩提涅槃一切总有。故言皆属也。此经言开方便门者。于一乘道。随宜说三。名开方便门。虽示真实相。虽示种种道。其实为一乘故。名示真实相。是法华经藏者。能诠也。深固幽远者。三无数劫修得来故。言深而复远也。   言无人能到者。二乘不知。菩萨不测也。   言而为开示者。为字(去音)为由与也。   言有近正因等者。解经言皆属此经也。谟云。一乘教理行果四法中。教行果为因□近因。教为远因谤因也。即是大门中正门。若人天及二乘教理行果回心向大。并与佛果菩提。为远因傍因也。即是大门中正门若人天及二乘教理行果回心向大并与佛果菩提为远因傍因也即是侧门小门。言五种智即性相境伴因也。   言由经得故等者。一乘教行也。此经摄故者。二乘教行也。二乘教行。但是经摄。不是佛果正因也。   言开方便门者。即摄远因傍因。昔说二乘教理行果。   言显真实相者。即摄近因正因。   言今说一乘等者。一切权实道理。此皆摄尽也。   言又深固等者。解经藏幽远也。一切菩萨定性不定性顿悟权教。佛所藏秘也。   言如王齿印者。阿育经说。无忧王太子号法益。后母憎嫉。于王谗说。遂摈他国。其王将齿为印书。遂语子。若得我齿印。即真信。如无齿印。非是我书。王使齿印。以付王子。即便令出。王子去后。后母憎心犹百未阿。便伺侯王睡。单取王齿大少齐等作印。印尽令遣。排出王子眼睛将归。王子得敕。便排眼睛。付分使人。广说如经。齿印非余人物。今显法华经唯佛有也。   言幽远者。入劫修因名。妙智证故名幽也。   言闻经惊疑新学见慢者。此科文意。总据实令别。云新学惊疑。声闻具慢也。   言初闻便惊等者。菩萨声闻总疑。于中行相各别。菩萨闻之思起疑惑。声闻闻之起增上慢。此两类尽是凡夫也。性于修行。名怖畏也。   言未入三位者。有云。未入三僧祇劫位。惑未入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位。惑未入大乘。各三位大乘三贤位。小五停心观别相。今观名三位也。中意只是未入三乘位。增上慢人未入小乘位。小菩萨未入大乘位。尽是十信已前凡夫。此唱经中两介为字。训作也是也。   言此问也者。经言。药王若有善男。至云何应说者。世尊共药王菩萨商量。我在世。不要汝忧。我若灭度。汝将法华经。为他人说。如何交他修行。   言初标者。经中答云。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斯经也。   言此释也者。又被药王问言。云何名如来室。佛答药王言。如来室者。一切众生大慈悲心是等。   言恒常安处等者。解室义也。佛以慈悲心名室。佛心栖止慈悲也。   言维摩经云等者。对明同异。维摩以真如理为舍。智安处故。自利舍也。维摩经言。慈悲心为女。生父家。不绍父族。出嫁异性。生子绍宗。菩萨慧悲亦复如是。生无明家。弃无明族。嫁如来家。受佛护念。继如来种也。   言此明于事者。即指此品此也。明于事事上说语。以覆阴众生究竟。安处慈悲为舍。即利他舍也。   言前第二卷者。将法师品。与穷子喻品。辨同异也。彼信解品尽是教舍。空教大乘城。中道大乘为舍。舍在城里。中道在空教之内故。名中外相。以对城立舍也。此品以慈心是行舍。众生持经。事须先起慈。名入如来室。疏云。中外相形者。前慧悲外舍故。以中道为内舍。此以慈悲外利他故。形中道理名外也。   言心行调顺堪等者。解衣义也。柔和者心行调顺。忍辱者堪耐劳怨害。由忍辱故。苦逼能受。   言外物不假者。由安彼忍外违顺境。不能动故。故言不得也。   言耐怨害等者。由柔和故配耐怨害。忍故配安受苦忍也。化度云。耐怨害以无嗔为体。安受苦忍以精进为体。又耐怨害忍对人境。安受苦忍对总境寒热等。衣则能御寒热。由三业柔和忍辱。御得毁骂之风霜。故喻如衣服。   言崇贤善根等者。问无垢称经。惭愧为衣服。此经何故不取。答彼是三乘人通行故。惭愧为衣服。崇重贤善。拒恶法也。此经是大乘人别行也。取和忍辱。为衣服也。   言又柔和之体者。即惭愧故。惭愧是体。两柔和是用。先由有惭愧。后方起柔和。后解两法不别。   言安身心于空境等者。解安坐义也。经言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修六度时。教化说法时。而观三事。都无所有。不见自身为能化。不见所度有情。不见中间有所说法。三事皆空。名莽然。莽然者旷荡虚六升无碍之貌。即是二空理也。莽音摸朗反。广大貌也。   言维摩以四静虑等者。维摩经以四禅定为床。约智所依处。智所生处以四禅定为床。此经约智所缘。智所依。以法空为床。   言大慈悲即有者。此结前慈悲心为室。夫慈悲度众生。事须当情观众生作有。然后拔苦与乐也。   言衣座二空观者。柔和忍辱衣。事须不见有众生当情观众生作空。方能忍得。安国云。衣是生空。座是法空。二种别也。问衣钵如何言空。答若不观空。怨亲相立。无由起忍故。今作空观。二忍乃成。问大慈悲有观。衣座即空。即此皆空。慈悲宁有。答意显有空双运。不唯着空。若不观有。当何度。又复小执故名空。不妄法体故名有。但除其执也。   言一令化人等者。世尊告药王。汝与我依前三种观门。流通此经。莫愁听人。若也无听。我于余国。遣化人听来。亦遣四众听来。亦遣天龙八部来听。   言此令得见及不妄者。世尊告药王。审知与听。我亦数数看汝来。一则数数见我身。二则令汝向人天大众中说法。忽有忘失句逗文字。呼唤不着。我还教汝。令得具足。逗音(徒斗反)逗留也。亦是住止义。窦人姓也。亦是绎义(亦音)。寻绎之义。姓舍绳头。绎至于绳尾呼。绎亦窦。切云。绎者理也。简要云。绎者。谓句寻绎诸义理故。呼句为窦也。经中作逗字为正。说文。逗音又句反。亦有疏言。说文云句也。   言此初也者。初一颂述难信解。长行经言。尔时佛复告药王。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受与人。今颂云。欲舍诸懈怠一行等。乍观文势。似听法华经。是舍懈怠缘也。由听法华经。方舍得懈怠。今此义也。若有人欲舍懈怠听经去。应交莫听余经。事须听法华经。问何以故。答出所以。一缘此经中说精进与懈怠人想应。二缘是经难得闻。信受者亦难。   言一颂半喻者。长行经言。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上远。施功不已。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今颂云。如人渴须水一行半等。颂中准加燥字。余文同。   言此二颂半合等。长行经言。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当知是人去阿耨菩提上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菩提。今颂云。药王当知二行半等。   言此初有二者。一颂半标教。长行经云。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尔乃应为四众。广说斯经。今颂云。若人说此经一行半是。   言一颂释之者。长行经言。如来室者。一切众生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一切法空是。今颂云。大慈悲为室一行是。   言此初二也者。初一颂行忍者。经言。若说此经时一行是。次三颂明我在余国。令化四众供养听法者。长行经言。亦遣化比丘尼等。听其说法。今颂云。我千万亿土现净坚固身三行是。问遣化人为听法集众。有何所以。答略有三意。一供养法师。二引实人。三护法师。挂碍者(尽音)字书云。网碍也。若作卦音错也。   ○宝塔品   言论为除三种等者。所治之病。但是无烦恼人。是罗汉身。此身中于三种法上。而起染慢故。合名三种染慢也。法华会前未回心不名染。是无记性。回心已去名染。此染慢体是所知障。   言三慢者。一信种种者。加信化城不灭。羊鹿实登。三乘五乘。有差别技。其实理乘体有异。所以药草喻品破执乘同。然于经宗即不符顺。若言实有三乘异者。如何二乘声闻二乘总得授记成佛。故知唯取一乘。无三乘五乘差别也。   言二信生死涅槃者。二乘之人厌苦忻涅槃。执生死喧嚣。涅槃寂静。执此二异。定不平等。佛观生死涅槃本来平等。若不平等。如何多宝如来已出生死。却入涅槃。已成得涅槃。不合却入生死。故知离世间外无别异。离苦外无别世间。喧寂不二。故言平等。   言三信彼此身等者。此佛不是彼佛。彼佛不是此佛。为此说身平等。多究证经来。摄总证经来。表佛身平等也。   言一乘平等者。下明能救之方也。如前已说。即指前。但是与声闻授记。总名已说。唯有大乘。无二乘故。   言二为除信生死等者。有抄云。指两佛同塔坐。释迦现在佛。多宝入涅槃佛。二佛同塔坐。死涅槃平等。此解正是身平等。若向释迦身说。生死涅槃平等。即似损减佛法。疏主所以指文处别。尔时佛前有七宝塔。从地涌。住在空中。证涅槃。此文是。意言若涅槃与世间别者。入涅槃已不应现身。故知离世间外无别涅槃。涅槃同世间作寂世间涅槃作喧。喧寂不二故。意遣执别之心。即法执故遣彼此。是非也。今言平等故破执也。若执二别。即滞生死及二乘也。显不信意也。   言三为除彼此身等者。此中两义。初约多宝望分身。且粗依多宝佛。解身平等故。不多佛证经。多宝佛证耶。答多宝佛一身。即摄一切佛身。以法性真如同故。此佛他佛。若法身理别。不妨多宝与诸佛别。所依法性平等无二故。多宝一佛摄一切佛来时。十方佛总来。论云略者。一佛证经摄一切佛。名略。此论文不是此间解身平等文。乃是清净国土十义中第一义也(上论文)。   言又显自他身等者。第二解。望分身解。即言分身即是释迦佛。一佛分出十方分身佛。十方分身佛即是释迦身平等。自他者。涅槃疏言。又显自他身者差别故。此二句论文即第九同座。   言十方分身等者。疏解也。即第六义无量佛。亦摄第八多宝。下言表三身佛皆为成一大事。亦表三乘同坐一乘床也。   言由后二义者。即是二平等。十无上也(上来三平等来意)。   言二者论云者。论家以十无上为来意。十无中第五示现清净国土。第一宝塔名为清净国土。第二所见清净世界为清净土。第三所变净土。论为清净国土。第二所见清净世界为清净土。第三所变净土。论家意有此三。诸抄唯引变土为净土。则引文不尽。问三种文在何处。答疏言。二者论云十无上中第五示清净。至多宝如来塔。此塔为净土文。二后多宝塔涌分身。至颇梨为地。证所见净土。三从又佛变八方。至那由他国。为净证所变土也。   言佛放一光者。一解。不说此方清净。乃是东方。因佛光明。显彼净相。令回心二乘忻清净土故。速令持经故。   言又佛变八方等者。第二解也。净䨱秽。令见清净故。由前义故。故有四类声闻。清他方持故。由后义故。属菩萨。彼此俱持故。   言示佛国净土等者。疏主解也。问何处变净土。答有所表也。示现佛国净。显今法胜。不唯空向秽土说。亦于净土佛国以施化。表法华经通净土说。利益大故。故现净土也。   言佛国由来清净等者。意显释迦如来大居家。是净土无有佛。合处居秽土者。为教化众生。示现有秽土。无垢称经云。舍利弗我佛土常净若此。谓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问既若教化众生。示现居秽土。今何以变作净土。答今变净土者。复他如来来本土之相。故言由来清净。故此品来也。   言此为义残者。若望生死涅槃平等说。此清净国土无上。是文残也。若望身平等说。此清净国土无上。即是义残也。本来破身异。以分身佛。总释迦一身。为显身平等。所以召分身佛。不可交他方佛。向秽处坐。事须变清净土。变土只为座佛。座佛方变净土。所以变净土。摄属能变佛身。故向身等中收。但知坐却客佛。便是变土家事了。于中文摄属身平等。向下显得一分清净国土。形对二乘。得名无上。身平等家取不着。故名义残。问变土为复属分身。复属释迦本来。答若变土只为近宾。近宾变净土。净土自是主人之礼。所以变土摄属主变收。望释迦佛身平等也。或可望生死涅槃平等说。清净国土亦是义残也。宝塔向上众宝庄严。名清净国土。唯是义残。塔涌住空文。是生死涅槃平等。望此生死涅槃平等文。说清净国土无上。即是义残。本来执生死涅槃不平等。是病。塔涌住空。便是生死涅槃平等。塔涌住空经文。生死涅槃平等收。向下有一分清净国土无上义。但显法体尊高。不能破病。故名义残也。若准第五疏药草喻等七品。通或文义重说之故。唯望身平等。此间将清净国土无上。对生死涅槃平等说。唯是文残。若望身平等。无别文故。即义残。问此既义残。文非属此。纵望全身不散无。何以称残。答清净国土与身平等。此文是同。自望不别名义残。彼望文别名文残。如和上弟子同居一房。弟子望和尚房。非己房。犹如义残。若望余僧。弟子即有房分。同用此房故。即如文残也。如毬救。若论经文。属他塔涌住空。破病处用也。   言今此品显法可尊等者。问既言必听。又说证经可信。如何定实。答经文听证。虽皆总有。然多分取证经也。若言听本国早听了。今此到来意。从命举会人生信。   言智度论云有佛等者。章敬云。智度论是龙猛菩萨造。彼论中言总意别。古师嘉祥不会论意。传道总不说法。疏主破云。无请如何有众。既有四众八部相随。必是说法度得也。论意言总不说者。不说法华经。只缘不说法华经。今日证法华。若当日兼不说余经。余经合总证。余经既不证。不妨已曾说余经。说余经时方度得众生也。   言阿难传经以同者。即十五类人也。   言虽传此解等者。正破古师也。汝古师虽传此论文。未不知是何意。故名意旨难知必若解论意。多宝无人请说者。破云。无请如何有众。彼佛临灭度时。告四众曰。应造一大塔。既有人造塔。即是有众。有众即是说请。有说必是有情。无请如何有众。故不可也。但是如来本愿。为重此经。意劝众人。亦应须听。经言其佛行菩萨道时。作大誓愿。若我成佛灭度之后。于十方国土。有说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又言圣主世尊等。意说智论文总。古人取意别故。言难言知。非行论文言无请。下经言彼佛成道已。临灭度时。于天人大众中。告诸比丘。我灭度后欲供养我全身者。应起一大塔。故知而有说法。不可言无。但是愿证法华也。   言佛体所居等者。佛体者。即全身舍利也。意道有舍利名塔。塔以众珍可成名宝也。塔以众宝成故。名宝塔故。宝即是塔。持业。   言或塔如前者。即佛体所居名塔。故言如前也。宝即多宝佛名也。多宝佛之塔。故言依主。   言或多宝及塔二名俱举者。一则佛名多宝也。塔又众珍所成名多宝。多宝佛不是塔。多宝塔不是佛。二名双举名相违也。   言见音者(现音呼)。所现即宝塔。持业也。   言见者又者。见音呼睹也。由塔上升。众人皆睹。此能见不言所见。即宝塔。持业释。若依能见人说。即宝塔之见。依主。又若据多宝佛。说名现塔。若望大众。说名见塔。梵云达梨舍那。此言见。   言依论此品者。何故不名净土品多宝塔品耶。答疏言因塔等。塔现为因。众人请开方便品。分身变土从因而说。言宝塔品也。   言答欲显二乘者。欲显二乘未回心前令见秽土。所以唯秽土说。回心已名菩萨。所以居乎净土说也。合居净土。故现净也。   言初塔涌闻法证经者。经言。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叹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妙法华经。为大众说。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   言初塔涌印说等者。问为复证已说了八品经。为复证未说中流通分十九品经。若言证已说经文。又多宝不闻。若证未说之经。如何宝塔亦来。便言如所说者是真实。答将知八品正宗。本国早已闻了。故疏主通二势科也(此解长也)。问佛行位已满。何要听经。答一则菩萨行时发愿。常证经听经。今得成佛。为令一切众生住于信地。所以涌塔闻法。证经可信。   言后开塔等者。经言。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为令一切众生敬信法华经。所以涌塔印也。为令一切众生敬重法华经。所以开塔听也。佛上如此。况是余人。   言初塔为证等者。问若尔佛何不空身来。更将塔来何也。答空证理不证教。空身来得。今教理双证。何妨与塔同来。教即如塔。理即如身。教能含理。如塔藏身。理自教生。如从塔现。   言支提应现者。有人解云。疏主不合道支提。应现支无舍利也。亦云制多。翻为灵庙。皆无舍利也。旧云塔婆。新云窣堵波。尽是有舍利也。答疏主取大意科。亦不妨支提通有舍利也。   言今此有初三者。初标有塔。二明分量。三涌住。经言。   尔时佛前有七宝。至从地涌出者。表出生死也。住在空中一句。表住涅槃。故言生死平等。   言然论解十无上中第五等者。是论主科。此一品经为九段。疏主都将论家九段科文。来向此间。先解一遍。然后散在一品经中。论家解经。亦不有不依次第处也。   言一一切等者。烈名总显也。   言一佛土清净者。此第一所见净土也。论云。示现诸佛宝相境界中。种种珍宝错庄严故。此示现如来依种种庄严也。正报即是内身。依执即是外感。   言二塔者。此塔即是净土。论云。示现如来舍利住持故。   言解此塔现所由者。问现塔有何所由。答此宝塔品中说。多宝如来全身在此塔内。塔涌证教。塔开证理。名塔现所由也。即经言。有法华经处。我之塔庙。为听法华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   言三量者。论说宝塔品中量有二种。一上下量。经言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二百五十由旬。   言或所见净土者。论云。多宝塔涌。分身佛集。佛放一光。即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诸佛。彼诸国土。皆以颇梨为地等。   言及十方各变量者。娑婆世界及八方各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此二俱是如来出世无漏善根所生。有二。一内身塔。二外土相也。   言四略者。论云。多宝如来身一体示现。摄取一切佛法身故。问何不多佛证一佛证来耶。答论云略。若多佛总来。摄一切佛身总来。故名略。即身平等。佛身若不平等。诸佛总合自来。佛佛身既无差。一佛即同多佛。故言略也。   言五住持者。论云。示现诸佛如来法身自在力故。   言住持所由者。问此与前塔现所由何别。答前塔现所由。约佛色身舍利。在此塔中。此间约法身舍利。在此塔中。此间将塔况经卷。是法身舍利。住持了处。故言住持与前亦别也。   言六无量佛者。论云。示现彼此所作诸业无别故。   言佛集所由者。问有何所由。答示现一切佛所作事业同故。示现无量佛同为一大事因缘。所以释迦召分身佛。同开宝塔。故名佛集所由。   言七远离秽土不净者。论云。示现一切诸佛国土。平等清净故。即三变也。问何要变土令净耶。答佛意示现一切国土本来清净。佛不合居秽土也。今却复彼本来净土相。所以变土也。问若尔何故娑婆世界高下不平。有秽。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十一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十三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但遍三界等者。问于何处。作此观行。答但遍三界五趣四生。皆作是观行境也(上句经了)。   言从二障倒者。则解经从颠生故。说智虽不发业。与烦恼为依。亦名从二障倒生。   言或四七倒者。且四倒者。凡夫之人妄执为常乐我净。无常之处计常。无乐处计为乐。无我之处计为我。不净之处计为净。故名四倒也。七倒者。一想倒。于常乐我净向上妄想分别。名为想倒。二见倒者。于妄想所分别。忍可乐欲。建立执着。故名见倒。三心倒者。于前执着决定境上。起贪等烦恼。名心倒。并常乐我净成七倒也。问想倒与常乐我净四倒何别。答于境中起此妄想分别心。名想倒。即于妄想所分别中。忍可乐欲。建立执着。是名想倒。此染慧为体也。于所执着贪等烦恼。名为心倒。心倒通诸惑及心王。就烦恼中复有三倒。一者倒。根本所谓无明。二者倒自性。谓萨迦耶等。三者倒等流。谓邪见及边执见一分恚慢及痴。是名心倒。   言或心乱倒者。谓有漏法迷于内心。令心惑乱。颠倒而生。名心乱倒也。问此与前心倒何别。答此与前心倒。是不善有覆。此说心乱体通三性通有漏无漏。故说为有。非真实有。深生猒舍也。   言仁王经言等者。因此经中说颠倒。疏主广引妄幻法成证。起者不实义也。幻者如手巾为兔。譬如等者。虚空本无华。患眼见有华。如影实皆无者。影者不实义。因缘故诳有者。虚诳而有。故言诳有也。   言摄论亦云等者。此经中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乱想及乱体者。相者相分也。则五尘境。摄释云。相者因也。能生识故也。乱体者能缘心体。是妄倒之体。名为乱体。   言应许为色识者。第二句结前乱相。同色不是识。识不是色。如何言色识。答色从识变。能牵生于识。不离识故。名为色识。   言及与非色识者。第三句结前乱体。即是能缘心也。   言若无余亦无者。第四句双结二句。若无二字结所变乱相无也。余亦无者。结前能缘心乱体亦无也。要有其因。果方有故。但逢着俗境。应作是观。   言或此释伏难等者。难意者。若此真空性离言者。何须经说。作真空观耶。境既无。何须观也。若言真空不空者。如何复言。言语道断也。   言由待从彼颠倒等者。疏答也。待者则对待妄法。妄法妄有。且说为空。只此空体亦非是有。空亦空故。   言中论颂等者。若有所不空者。此是有法应当有所空者。能对治空法也。所空不可得者。所对治有法。此言有法。妄说为有。举体无。本来是空。只此所空法。法不可得。故言所空不可得。何况得于空。所对治法举体是无。何况能对治灼然是空。岂更是有耶。意言第一句言若有所不空者。则因真如。第二句言应当有所空者。此真空体在。第三句所空不可得者。牒前第二句。所空真相既不可。第四句何况得于空。何有能得之所。心能皆遣。意证真体亦空。便同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此上百论宗)。   言又有解云等者。依中道宗待妄等。言真理名空。空之性故。因空所显故。言待妄真体非空。若言空论何法。若无所论。凡圣何别。何要修行。故不可言真理亦空。故言非空定空故。从诠说言。待因缘者。因缘则诠也。但除其病故。即遣妄而不除法。则存真也。即净分依他。及圆成而不除也。   言赞曰下颂二处者。长行初说空有观。名行处。后明十恶缘外人境法境。是亲近处。今此颂文双述长行行处近处两文。故名下颂二处。   言初十三颂半颂外人境等者。则是行处近处。   言有法者。则是长行行处中有观。经言。住忍辱地柔和善顺等。是其行处中兼说空观。此十三行颂中。述长行有观。故名有法。有法即有观。又述长行初观中人境。行处中有观近中人境。今此双述故。言有法二处也。   言次二颂半颂初内有空二法行处者。有云。疏中剩此有字。只合言空法行处。但是疏主总相引空有。科文名曰因。据实道理。实剩有字也。缘此二颂半。只颂长行行处中空观也。其有观遍在前十三行半中述也。   言长行中初说行处者。经言。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等。   言初离外妄有者。十种恶缘也。即是经言。不亲近国王王子等。   言后观外真空者。经言。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不颠倒等(云云)。今颂先说近处。后论行处。   言今颂初离外妄亲近处者。经言。常离国王及国王子等(云云)。   言次方明内行处者。经言。又复不行上中下法等(云云)。   言后颂外真法等者。颂云。一切诸法空无所有常住等。长行与颂。颠倒不同也。   言乍观文势等者。重商量十三行半颂文中。述长行有观也。其空观文或述不述。却不定也。问既若重商量不定。疏主何故早已科出。言有法二处。答疏主前据十三半。最后结文云。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观此经文。有行处近处字。二事双结。所以于十三行半中间科。两偈述长行行处之中有观。此是疏主准结文科了。次下疏主再读行处之中有观。偈文细寻看。总不述有观。经文文意不相似。正与长行不离文。同究竟述长行不离文也。疏主准经文。既不相当。然后别作道理科。合述长行中有观也。由持经菩萨最初出行处中修有观。成就得住忍辱地。柔和善顺等。方能出持经菩萨。始能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据此道理。实述有观。又亦与长行有观中心亦不惊一句。文势相似。   言故文虽双举等者。只缘结文所以双举行处近处也。   言实唯近处者。商量此两行颂。述长行不离文。唯述近中不离处文。兼不述长行行处文。   言不颂散乱者。则年少子也。   言一颂半颂离四缘者。长行云。一损害缘。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四恶见缘。不亲近外道梵志尼乾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二坏乱缘。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叉相扑等。三恶业缘。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等。今颂云。常离国王等三句经。述损害缘。凶险戏者一句经。述坏乱缘。及旃陀罗一句。述恶业缘。外道梵志一句。述恶见缘。   言后三颂离一缘者。长行经言。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今颂述云。亦不亲近。增上慢人。为一段。从贪着小乘至罗汉。为一段。言三藏。即小乘三藏。三藏之文通大小乘。有禅师不解。便言不得亲近三藏学人。吞舟之鱼。荡而失水。则为蝼蚁所食。如是圣教。不逢正外。便被愚人枉传。经言。破戒此丘。名字罗汉。此文颠倒令道。名字罗汉是破戒比丘。心里元来知不是罗汉。诈称罗汉。如大天等。便是犯大妄语戒比丘。不同增上慢人。得四禅定。计为四沙门果。此但是错罪过极也。此是凡夫比丘也。经言。及比丘尼至五欲。为一段。好戏笑而着五欲为缘也。经言求现灭度至亲近。为一段。求现灭度。则发二乘心也。在家优婆姨中。兼有在家优婆塞。此偈之中具四众也。   言前开后合者。则是前长行广说。名开。偈文略说。名合。仍不依次第也。   言不离也者。此一唱经文。正是前来商量。或述有观。或不有观。个此间本文述长行不离也。长行经言。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今颂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等。   言一颂长染非器二缘者。长行经云。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非器缘。长行经云。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今颂云。寡女处女等一行是。   言二颂重颂等者。前唱已述。后唱又明。故言重颂也。魁脍者。魁首顾也。斫人中主首也。脍者割也。今取能割者。名脍。不取所割也。   言行卖者。解炫卖也。自媒廌称扬身取钱也。礼云。男女非有行媒。则不相知。问即与他行嫁。何名自媒。答自分为媒也。   言重颂坏乱长染者。凶险相扑种种嬉戏二句。述坏乱。下二句诸淫女等。尽勿亲近。述长染也。   言一颂颂非轨者。长行经言。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今偈云。莫独屏处等一行是。   言屏音必郢反障蔽也。   言一颂讥诃缘者。长行经言。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今颂云。入里乞食等一行是。里者。古时名里。今时名坊也。文章亦作里用也。二十五家相续居住。可古得一里也。名里也。   言乞食法有十三者。缘经中有乞食言。疏主引文广说乞食功能也。一者。住正戒。不得破戒。二住正威仪者。不得掉臂诽行。入白衣家。三正命者。四住正见。亦简邪见。五依法者。不得舍富从贫乞。六依时者。不过中乞。七依处者。不得淫女屠儿家等。八依次。不得越余家。九离贪。不得已少求多。已粗求细等。十离取著者。不得此是彼非。十一离瞋恼。不于彼此而生瞋。十二离粗矿者。不为财色高声骂詈。十三离憍慢者。从他乞食。心须谦下。不得倨傲。轻他自高。受者施者各成者。问施者可成六度。受者如何亦成。答受施之人随顺六度。亦得名成也。简要引集论云。能行施者。舍当来匮乏贪苦。名舍。受施之人舍见在匮乏贪苦。亦得名舍也。   言如食矌野等者。报恩经中说。过去劫。尔时有国。号波罗奈。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佛。像法中有王。号罗阇王。王有三子。皆作边国小王。其王大臣。名曰罗睺。心怀恶逆。断大王命。次向边国。已煞二子。其第三子。有守宫神。而告之言。罗睺大臣。谋逆夺国。已煞父王。及二兄了。不久将至。何不避命去耶。王闻思念。欲投邻国。然路有二。一七日。一十四日到。王则入宫。命夫人及太子须阇提则出。心意迷乱。误入十四日道。粮食已尽。拟煞妻以活其子。子谏曰。何处有子。啖于母肉。可乞一愿。愿言割子肉三斤。以䬸父母。从愿得达前所。尔时王者。今我父输头檀王是。母者今摩耶。太子者今我身是。今引来意者。非贪其味。但活其命。沙门受食。但为修道支身。不为贪味。   言又无垢称等者。迦叶住平等法。应次乞食。为不食故。应行乞食。为坏和合相故。应取抟食。   言无所畏等者。指中间两行经。述有观名行处。离恶缘名亲近处。此一行双结文也。   言初颂法空等者。此下二颂半。述长行行处中空观。长行经言。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实相。空观也今颂中初一颂法空。后一颂半生空。行者执着义。又复不执着上品法。中下法。有为无为法。前疏言。此颂有空法行处。准路府实剩有字。但是总相引科文也。不唯说空处。如何有有字。前说二处者。则指十三颂半名前说。前说二处则行处近处。即有观也。指前初科两行作有观。已向前科。至有观了。所以此间但述空观。更不颂住忍辱等有观也。   言五颂半颂外真法者。则述行处。亲近处中。外真法境。问人真法总名外二种何别。答人境对十种外缘名。外法境心外名也。   言初一颂半十八句中生法二空者。简要问云。十八句中不说生空。唯有法空文。如何今言生空前。答长行云。观一切法空。一切法空中文宽。通生空法空也。又观空既离二执。合有人法二空。所以疏科初一颂半述十八句中生法空也。经言。一切诸法空无所有二句。标空法也。经言。无有常住已下。显空差别也。经言。一切诸法一句。则三性法也。下之三句约三无性。以辨于空。且空无所有。遍计性也。无有常住。离执无为法也。亦无起灭。离执有为法也。名清辨宗。此三法真谛门中。皆说空故。金云。颇有一法非有为耶。答依三性中说。故可有也。且遍计性。我法非是有为。亦非无为。故善戒经言。有为无为名为有。我及我所说为空。二依他性。三乘无漏亦是俱无。故集论三云。无取无蕰。非业烦恼所为。不应言有为。以方便力。随得现前则得现前。欲不现则不现前。如入灭定。不应言无为。无为常住。彼不亦故。三依圆成。摄论九云。法身无三为相故。由业烦恼非所为故。自在示现有为相故。   言次二颂如山心定者。谟云。有言初一颂经文。唯举所离之事。但能离彼颠倒分别。正见决定。义同于山。   言乱颂余句者。文势杂科不得。故言乱述也。经言。观一切法。今颂经言。皆无所有一句。述长行如虚空无所有性。经言。无有坚固。述长行实无所有。经言。常住一相。则述长行如实相。经言。不生不出。述长行非有为。以显真中不生不出。经言不动不退。述长行依常住。以显真中不动不退。今此两颂乱述十八句也。余残句总是前三行半述。   言结也者。此正身引文。长行总有四处结标中。言能为众生演说是经。是名菩萨行处。是名菩萨初亲近处。是名第二亲近处。今颂中经言。文殊师利是名等。四处结。然为总结也。   言此则初四者。经言。若口宣说等者。一者。不乐说人过。二不乐说法过。三者。亦不轻慢法师。十种法师也。四者。不说他人好恶长短。问若毁他人及自赞。则不得自毁及赞他人。何妨。答佛言亦不得故。说他人好时。形着恶人。只如二人一处坐。一人长七尺。一人五尺。对矬人前头赞叹长人。真成骂。他人自毁之时。傍边有人。行相同者。将为着台骂他。问不乐说人不说他人何别。答不乐说人。则是说经时读经时。不说人过也。若不说他人好恶。则是一切时中不说也。   言此离三过者。经言。于声闻等者。一者。不称名说声闻人过恶。二者。亦不称名赞叹其美。摄云般若五百八十八云。诸菩萨若起心。毁赞二乘。应名毁犯菩萨净戒。所以者何。若赞彼地。便于彼地。心生爱着。不能趣求一切智智。若毁彼地。便于彼地。心生轻慢。则障所求一切智智。是故菩萨于二乘地。不应叹毁。此亦应尔。   言非但独离等者。问口业中过他无量。何故只说离七恶。答疏言非但等。其实无量。   言二各以大乘者。疏主体此经意。制作之时。多以大乘。别外小乘也。问根性若一。唯答大乘。根性既异。如何唯答大乘耶。答且顺经宗。作如是说。约正语行。故不言小。若说小乘。及成傍引。   言着新净衣者。以水洗浣令净即得。不必要染。   言正法华者。争得如是新净。不是新染。答疏言正法华等。   言第四问答所论者。经言。若有难问。至佛道者渐渐增益者。则渐为说三贤十圣等法。三性法故。乃至四智三身尊。   言后一颂半第六示其所说者。长行经言。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亦不轻慢诸余法师。不说他人好恶长短等。今颂云。除懒堕等是。   言懒堕是放逸等者。问懒堕与懈怠何别。答王所别。经言。除懒堕意。即心王也。及懈怠想。即心所也。问放逸与懈怠何别。答放逸故驰依六境。懈怠所行不增长。是二别也。   言后一颂半第八教安心想者。佛交说法。法师安心想。说法之时。受四事供养。而于其中。无所希望。不贪名闻利养。是名大利供养。名安心想也。所以经言。但一心念说法因缘。因缘者道理也。   言智度论云等者。疏主广引。向下说法不求财利益文也。   言有颂言(至)不雨者。第一解。多闻辨慧如布云。美说法音如雷声。而于利益有希望。譬如有雷而无雨。无润。   言博学多闻(至)不雨者。虽有博学智慧。譬如布云也。无巧便不解说法。有云云中无雷又无雨(三)。   言不广学问(至)小云无雷雨者。不广学问如小云无雷。又不能说法如无雷。不行妙行如不雨也(四)。   言多闻广知(至)洪雨者。多闻广智美语言如布云。巧说诸法转人心如有云。行法心正无所畏如大云雷澍洪雨。   言法之大将等者。菩萨多闻持学。即是大将持法镜。   言亦如蜂王集等者。蜂王集众华而成蜜。法将集法以显佛身也。   言得入旃檀林等者。贪利心说法。如入旃林取叶。无贪利心说法。如得旃檀木贵物。贪利心说法。如入宝山取水精贱物。无贪利心求法说法。如到宝山获大宝珠贵珍异物也。   言意离诸恶自利行者。此意乘行字去音。   言初行有三者。即是初意业中。一嫉妒等三也。故言初行有三也。   言第二行不相非等者。即是此一唱中语业也。经云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此三句经文。疏主科作语业故。疏指经文云不相非。即是不许互非斥也。此但是疏主取意指经文文其阴密也。问何故于意行中。明语行耶。答将语业显意业也。语业皆由意识发故。前语行中又复不生怨嫌之心意成语。今此意行中以语成意也。   言后二离恶一不恼他者。经言。无得恼之至懈怠者。科为不恼他。若语他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若向他人。作如此说。名恼他人。佛教持经之人。不作是语。不得戏论经法。及相诤。   言一无恼乱者。由前受持读诵经时。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今于安乐果中。得无能恼乱。   言二得善友者。由前化比丘比丘尼等。亦不戏论法诤竞佛法。不相是非。今安乐果中得好同学。   言三得众听者。由前三想故。今安乐果中。亦得大众而来听受。   言四转入法者。由前为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今安乐果中。得所听之人转入法。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   言初离七恶者。一嫉。二恚。三慢。四谄。五诳。六邪伪心。此六是所离恶法也。七质直行。是能离心也。   言颂离三过者。一轻懱。二戏论。三疑悔。薎者无也。见人共相似也。   言于生修四行者。一柔和。二忍辱。三慈悲。四不生懈怠心也。   言初教慈悲者。经言。于在家人中生大慈者。此是大乘种性。众主不怕怖生死。不恶起悲。与他拔苦。但生慈心。与佛果乐。经言。于非菩萨者。即是阐提众生及声闻人。虽有大乘种性。未发心前。名为非菩萨。怖生死。且起悲心。与拔苦故。   言行法缘慈等者。行平音。观众生当情。作五蕰十二处十八界法想。与说法华令得乐。名法缘慈也。   言于非菩萨谓等者。章敬云。此是有种性者。非无种性一阐提及定性声闻也。但是暂时断善根及声闻未发大心。名非菩萨。于阐提人。见重烦恼。拔三涂苦。于二乘人。拔生死苦。经言。若人遭苦。猒老病死。为说涅槃。   言其实慈等者。问菩萨修行理合平等。何故唯于菩萨人中行慈。悲菩萨人中行悲。答疏言其实等。疏意且据增胜。据实。慈悲二行双运也。   言华严经等者。缘经文有大悲字故。引华严经。有十种大悲也。一观无所者。观一切众生。无所皈依者。无父母庄园宅舍故救。二随逐耶道者。念众生逢恶友教。随逐耶道。三贫无善根者。无信进念定慧根也。   言行不善法者。起十恶业故。煞盗淫等。   言欲缚者。欲界烦恼未伏未断。名欲缚。   言生死海者。二种生死也。   言久远长病者。生死之病也。   言无欲善法者。无乐欲三乘善法也。   言此初也者。初念惛迷。经言。应作是念如是之人等者。如是之人者。即是在家出家及非菩萨也。问何名大失。答下出所以。如来方便随宜说。随宜说则是法华经。如是之人不闻。既不闻亦不知。既不知亦不觉。既不觉又不问。设闻与说又不信。既不信亦不外。纪国云。不闻者失闻慧。不知者失思慧。不觉者失修慧。又不问者由失闻慧。不信者由失思慧。不外者由失修慧。又不问者由无闻慧。不信者由无思慧。不外者由无修慧。经言大失者。路府云。准经失字。属上则过失名失。路外。属下即失却名失。然下云不闻不知。即失却名失。疏外便重也。抄云。失属下。是总标。不闻不知等。别外于先。此亦无爽。何劳非疏。若尔。何故下颂经言。斯等不闻不知等。准此即是失字属上。过失义也。答彼颂文中能失之法在上故。失字属上。则是过失也。今此长行所失属下。疏依所失外也。   言此念化导者。经言。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者。交持经行安乐行人。念云我今劣为是凡夫。教化他不得。待我得阿耨菩提时。彼人堕在何地。我能化得也。   言后彼住于九地等者。或九地欲界五趣危亡地。并上八地或七地。有说是七地四菩萨行之七地。或七识住地。或是凡夫地。或圣人地。或随何方域地。四洲也。   言初总标无失者。外经无有过失。过失即是离华怖也。   言此释所由者。经言所以者何。释前唱意。有何来由。闻者欢喜。答经言此经是一切等。   言佛护者。义深故佛护。佛护故众生有得。得者得失之得。得胜果也。   言初标胜妙者。经言。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至读诵者。有人问杜顺和尚云。人间日日闻法华经。何以言不可得闻。答只是长安城中闻者多。余边国四洲之中不闻经处大多。况处六趣。相比对耶。   言初喻法合昔授者。法喻相合说也。合字入声。   言强力者。无漏破有漏。胜出生死。故言强力也。   言如瑜伽说等者。一金轮王登位。四州诸国望风顺化。二银轮王遣使方降。三铜轮王。烈陈振威便伏。四铁轮王。自战必胜。法身喻金轮王。望风顺化者。根本智向法身边。朝参相似。自受用身如银轮王。遣使方降。问如何是遣使方降。答以他受用身为使。如传语人。名遣使方降。问他受用身自为轮王。何得更为使者。答第二云以法教为使者。他受用身喻铜轮王。王化不要征战。但自身到使降。他受用身。以神通教化菩萨。菩萨自力断惑。不假佛力。如铜轮王。不用功也。自然皈伏。化身喻铁轮王。自身入阵用力方胜。化身化二乘凡夫。三十四心断惑。如王自用力战也。   言诸等者。惑断惑伏。皆名降伏也。   言众魔拒逆喻者。经言。而诸小王不顺其命者。路云。此据铁轮王未起兵时为论。而诸小王拒逆王化。   言三种魔类者。简要云。分段变易故有三类。且分段三者。分段身上有漏五蕰名蕰魔。分段身上将死正死已死。名死魔。烦恼名烦恼魔也。言变易三魔者。变易上五蕰名蕰魔。变易上生死名死魔。所知障名烦恼魔。据实。分段变易各三魔。计六魔。并分段变易之中各有天魔。通上成八魔。今总言烦恼魔蕰魔死魔。故名品类有二。今疏中烦恼所知合言烦恼魔。也变易分段有漏五蕰合名蕰魔。二死合名死魔。故名品类有三。笄示现天魔等分段身。分段身上破天魔。不说示现。多是实有也。得阿罗汉降烦恼。当来后有不续降蕰死二魔。他化自在天子二乘无学加功用行。少分降得。若长时究竟未能降得。故不说降天魔也。其变易身上天魔示现说有也。破亦得设破示相破也。   言圣者伏除喻者。轮王作念曰。此是飞蛾投火。蟷螂拒辙。   经言时转轮王等者。此中疏意。战唯取凡夫有学及圣有学初二三果也。不说无学之人。功成名遂。已罢罢战。唯待赏赐。所以起兵讨罚。则二乘有学乃至受赏。多魔早已除了。得入无余时。更无无漏道别断别证。要身智灭时无余位。显其实先得。二者罗汉后边五蕰身上后有不续。只于现苦依身。亦名除也。   言非伏天魔者。问如优波麹多系三尸于魔颈。则是能伏。如何不说天魔耶。答今约任运言不能伏。非约加行也。又疏主准下合经文。合言与五蕰魔烦恼魔死魔共战等。不说天魔。故言不伏。其实亦伏。简要云。分段天魔要得神通。方能除得。又变易天魔示现而有。故此不说。若除三魔。一切皆伏也。   言及所知障品等者。牟云。于此叙破魔章。即同法菀七门分别。一别名者。一分段品魔。二变易品魔。分别魔既障二乘。此品之中说破。经言。而诸魔王不肯顺伏等也。所知障魔既障菩萨。亦是此中破也。又或说三魔。即指下合文与五蕰魔烦恼死共战。或说四魔。如瑜伽佛地。一烦恼。二蕰。三死。四天魔。或说八魔。分段变易各有四故。或涅槃经亦说八魔。四魔上更加四例也。或说十魔。如杂藏中说。颂曰。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毒及名利。自高轻慢彼。汝等军如是。一切无能破。我智箭定力。摧坯瓶投水。二释名者。梵语具云魔罗。障碍破坏善法。故言魔罗。此略云魔。又云波卑夜。此云恶者。若别名天魔波旬。波旬讹也。若言魔破旬。两名双举也。问何名两名。答恶魔即是魔罗。云破坏也。波旬即是波卑夜。此云恶者。故言两名双举也。   言烦恼魔者。烦者扰也。恼者乱也。有情常处生死。蕰魔者。积聚名蕰也。死魔者将尽正尽已尽。名死魔。天魔者神用光洁。名天也。言十魔者。可忻名欲。心戚名忧愁。悕求饮食名饥渴。耽欲名爱。令心昧略名睡眠。有恐名怖畏。犹预两端名疑。损恼身心名毒。悕誉贪财名名利。自举凌他名高慢。三出体者。一依于有作。安立四谛。二乘异生。粗浅境事。立分段魔。二于无作。非安立四谛。大乘异生。微细境事。立变易魔。初通三乘。后唯菩萨。随应能障三乘善事。故名为魔。言三魔体者。牟云。此偏约烦恼障中三魔而说。准下合文。唯是二乘先所破故。一切见修烦恼障品名烦恼魔。由惑所感五蕰生住诸佛法。名为蕰魔。依此五蕰无常死没将死正死死已灭相。名为死魔。欲界他化自在天子名天魔。八魔体者。根本烦恼及随烦恼。若现若种名烦恼魔。即此所招有漏五蕰名蕰魔。即此五蕰报尽将死正死死已灭相名死魔。第六他化自在天子并眷属名分段身上天魔。次变易四魔。所知障种现习气。名变易烦恼魔。变易生死五蕰果名蕰魔。念念微细堕灭名死魔。天魔者。十地菩萨示现所为天魔。无垢称云。作魔王者。多是住不思议解脱菩萨。鼓音王经云。阿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魔名无胜。唯有龙象。与龙象捔。力非驴所堪。故十地菩萨将成佛时。岂有无魔。敢为拒歒。必所缘能生贪欲故。说为欲魔。忧愁即忧受饥渴即独受。诸贪爱五尘之贪。睡眠即不定一也。怖畏有五。不活畏。由分别我。资生爱起。二恶名畏。行不饶益有希望起。三死畏。由有我见失坏相起。四恶趣畏。不遇诸佛恶业所起。五怯众畏。见己证劣他所起。五种怖畏。皆以痴为体。疑魔以疑为体。即嗔之毒。毒害谓名声。举利谓资产。自高轻慢体即慢。四废立者。二魔者。所障有二。一涅槃。二菩提。依障初品。立分段魔。依障后品。立变易魔。三魔者。唯说慧。声闻毕竟断故。说三魔门。彼天魔入阿难耳。不闻佛入涅槃。邬婆鞠多坐定。被魔致华于颈上。后起神通。方能制伏。非毕竟降故。略而不说。立四魔者。问何故不说业为魔收。答生死根本由惑胜故。蕰总业别。果胜因劣。不立业。问生老病三事何不立魔。唯立死魔耶。答生等三种。劣于死故。故不立之。十魔者。各随增胜而立。所以偏言。如法宛中魔明也。五辨所障者。二魔中分段魔障。三乘变易魔障。菩萨三魔中烦恼魔障有余依涅槃。蕰魔障无余依涅槃。死魔障生寿。四魔中前三如前说。天魔障一切善法。及障出欲界三界故。八魔者。初四同前后四生。例障常等四德。十魔者。别障定慧二门也。六真能破者。分段四魔。华严经说。十住菩萨初发心住中。便能八相成道。已伏分段天魔。已得神通。彼不能障。第四生贵住中。伏烦恼障中分别诸烦恼魔。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顿尽。初地心正断分别体尽。其俱生者。加行道中渐伏。初地已上能顿伏尽。然故意力。七地犹起。而不为失。八地已上一切不行。种金刚断也。蕰魔者。若依天亲法华论说。初地已上受变易生。即伏蕰死二魔。其死魔若依唯识。至八地方受变易。七地满心方舍蕰死二魔也。其变易犹在名未离。其分别所知。第四生贵住中离。不共无明件类。资粮位中伏。加行位中能顿伏尽。初地永断。其俱生所知障。在六识之中者。十地分分断。八地已去一切不行。第七识中者。十地之中地地断。乃至金刚心时永断也。其变易蕴死二魔。唯识二说。一云。金刚道起。皆已舍故。与二障种俱时舍故。正义不然。解脱道起。方弃舍故。其变易天魔者。阿弥陀佛既有魔。名无胜。已上诸位。准有何失。要大菩萨能为魔事。障大位故。示相有之。亦示相破也。七示相破者。释迦化相降魔。金刚心起。降烦恼魔。舍第五分寿。降蕰魔。蕰魔乐俱生死。受魔王请。留位三个月为显于死得自在。降死魔也。然破天魔有二文不同。若准涅槃经。菩提树下未成佛。菩萨入慈心定。起雷乳三昧。破天魔。同于法华经。大通智胜佛破魔军已。乘得阿耨菩提。大般若说八相成道。得菩提已。然后破天魔。随机不同。不须和合会也。然今所要圣者伏除。即是二乘破三军也。若准小乘。真能破时。与此不同。彼许四谛。菩萨修惑五门合断。则是见道已前。伏俱生烦恼。彼言伏惑。则同大乘断。若大乘伏者。但今现不起者。即断彼种。即见道已前伏俱生烦恼魔。后入修道。方断蕰死。入无余时断天。加行方降也。   言顺契佛心者。即同火宅长者见子得出火宅。其心泰然欢喜踊跃等。   言赏赐有三等者。经言。随功赏赐等者。如七方便。随彼见道已前。折伏烦恼。随功赏之。𤏙等善根必涅槃顶。终不断善。若望有学所伏断之功。赐与初果等。罗汉结尽。而羊鹿车及化城等。   言初喻无为功德者。经言。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合中则言赐涅涅城故(彼第三)。   言次喻内有为等者。经言。或与衣服严身之具(同二)。   言后喻差别果德等者。经言。或种种珍宝金银至人民(上标下释同第一)。   言或断德至为宅者。解第一惑字。问何故将无为功德名田。答田者生长功德处。能牵生有为空智。故名田。与有为功德为依止。名宅。前三果人九九八十一。六无为名聚落。聚落散居诸处也。所得涅槃御生死寇。安正智神。故涅槃名城也。   言惭愧忍辱等。解有为行德。经言。或与衣服严身之具。足则惭愧为衣服。五分法身及六境住。反严具。恒者常义。六境对凡夫六贼。六尘即六无义也。对圣人名六境。凡夫缘时。缘着违境则生嗔。嗔故生忧恼。缘着顺境故则生喜乐。缘着中容境生爱。爱故则生痴。圣人缘时。唯依舍受。正念平等而住。恒常观察名恒住。罗汉以此为向外。严身功德不同。大乘起得光明相好也。   言禅定解脱等者。喻差别果德。解经中或与种种珍宝至人民者。即有为功德种种差别也。禅谓四禅。定谓四无色定。解脱谓八解脱。二乘六通为象马车乘也。   言生空智为奴者。一云。二乘为郎主。生空智为奴。二云。根本智郎主。后得智为奴(取初解)。今此心法四缘生。藉托众缘驱逐。方生驱策。现前者生现也。   言八胜处为婢者。凡夫之人境胜于心。心随境流起被婢使。圣人心胜于境。境逐于心。则主使婢。心调伏于境。或多或少。或青或黄。心胜于境名胜伏。所境色皆是智之用。故如婢。   言十遍处等者。遍一切处。如百姓人民。于一国佛法。利用宽广。周遍大千名遍。处处遍满故也。   言未赐大乘喻者。经言。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者。四十年前未说法华经也。则是久默斯要。不务速说。四十年前若说。譬如以最示于愚人。愚人及笑。经徴言所以者何。何不与耶。答明珠若诸人顶上想有主解。与之不怪。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四十年前若说法华与授记。菩萨怪也。虽分段生死愚。名小功劳。未破变易生死。不名大功也。   言心首所持者。此取念慧二法为能持。举俱时心五。故言心首也。   言此合法王施化者。前喻言。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今合经云。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至三界者。十地之中分得。分得法国土。成佛之时成自性身。自性身居法性土。名得法国土也。   言王于三界者。举大小化身。所依止处名王。于三界中间。略却他受用自受用二土。喻上既取铁轮王。合中亦唯化质所依土也。不离法性土故。   言此合众魔拒逆者。前喻言而诸小王不顺其命。合今经云。而诸魔王不肯顺伏。   言合圣者伏除者。前喻经云。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罚。今合经云。如来贤圣一句。前时转轮王。经言诸将与之共战一句。合前起种种兵而往讨罚。   言此合随功受道者。初合欢喜。前喻言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则大欢喜。今合经云。其有功者。心亦欢喜。后合赏赐者。前本喻经言。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车渠马瑙珊瑚虎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今此中颠倒不依次第。经言。赐以禅定解脱二句。经合前第三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车渠马瑙珊瑚虎珀六句。经文中略。而不合前象马车乘一句也。经言。无漏根力诸法之财二句。合前喻中第二或与衣服严身之具二句经文。言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合前中第一或与田宅聚落城邑二句经文也。所以疏言。准前喻配义可知也。此合未赐此经者。喻经言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今合言而不为说是法华经。前是喻文。今合中唯法也(上合昔权)。   言施实教有二者。初说明珠属解珠喻。治第六集功德人。后明珠属说无上。   言初喻者。经言。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至与之者。正对治也。   言诸兵众等者。化度科四。一大乘兵众。谓十地诸菩萨不一。诸之一字得多义也。安国云。疏主通妨。有人问。二乘之人回心。当必能破变易四魔。尚自闻法华得珠。菩萨已破变易四魔。何故不与说经珠。答菩萨既分破变易四魔。名功勋大。为说无量义经。名解珠也。此名大乘兵众也。二云。二乘兵众者。路府问云。准经有大功勋。兼通二乘无学。据论主意。乃是有学凡夫何故相违。答无学之人。从他有学。断染成圣。故成无学。据斯论判。亦不违经。牟引缁州云。说七喻。皆有二意。一则说昔。二则况今。   言全破分破者。未成无学。分破分段三魔。成无学了。全破也。二乘有学总许回心。授变易名。有大功勋也。问菩萨已破变易四魔。有大功劳。可赐明珠。二乘未破变易四魔。如何与珠。答当能破回心了。决定当破变易四魔。亦与法华经名教珠。先虽是声闻。后作菩萨故。令生决定心。先与说法华经名教珠。后方破变易四魔也。   言如世军将等。引例㢡动。不不唯佛法如此。如世间军将。若是小小征战。先施功了。然后受其赏赐。若是志意骁猛拟立大功者。先赐官禄。后方征战。   言此犹未入十地者。约位明体也。二乘等言得珠者。是名教珠。十地已去正破变易四魔。方得珠体也(上明喻了)。   言此明已破分段等者。化度云。约人破魔也。   言非是一切等者。问定性声闻亦破分段四魔。于中定性不愚法者。闻法华经。何不说与珠。答疏言非是一切但等。此意道不定性人得无学果已。当发大心。破变易四魔。名大功勋也。趣寂声闻设破分段四魔。永无回心之义。不名有大功勋。亦不与珠。退心有学亦与之故。有学回心当破变易。亦与之珠也。已上通有学无学。总名大功勋。   言或复者。前通有学。此唯无学。退心者说退心之言。简定性无学。   言四魔有二者。辨种类中总标也。   言今随要者分段三魔者。逐难略辨。法菀云。烦恼所知若种若现。并随所应习气等法。名烦恼魔。分段变易二种五蕰。名为蕰魔。分段将死正死死已灭相。名为死魔。变易身上有漏五蕰微细随灭。名死魔。   言降位降时者。则是降余三魔位次也。降时不同者。或成佛了殊天魔。或降魔了成道。如理趣疏者。牟云。此是疏主于般若经中。有理趣分疏文也。   言今依大集经等者。四五重料简也。知五蕰身真是苦。故不起贪爱等。能破蕰魔。断集谛烦恼。破烦恼魔。证灭谛理。成解脱身。得二涅槃故。坏死魔。修道谛智起神通。能伏第四天魔。   言复次观有漏者。第二重也。既知有漏是苦。深生猒不乐义故。破蕰魔。观诸行无常故。不起烦恼。伏烦恼魔。观诸法无我。破死魔。以死魔于得自在故。今作无我故。对治死魔。观涅槃寂静证理。破天魔。   言复次观空等者。第三重也。观诸法空故。破蕰魔。观诸法无相故。破烦恼魔。观有为法。既不愿求故。破死魔。若复回心作佛。即破天魔也。   言复次观身受等者。第四重也。观身不净破蕰魔。知身不净不乐住故。观受是苦。破烦恼魔。观心无常念念生灭。破死魔。一向乐死故。观法无我。坏天魔。谓证无我理。无漏智生故。伏天魔。   言智度论云等者。第五重料简也(上明喜)。   言此明与之者。正明与珠也。经言。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而今说之者。则同正宗。所以未曾说。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   言多饶怨谤者。则同前来经言。如来现在犹多怨疾。况灭度后。未秀于林风必摧之。祐法师云。道大信难。声高和蜜。须弥峻而岚风起。宝藏积而怨贼生也。此经出众经之上。是成佛因故。多诸怨嫉。此正明法说与珠也。   言初所诠理等者。此唱合所诠理名珠。后唱合能诠发为珠。此两唱教理。便是解珠喻家合文。文云。属喻故不文残。义则残也。亦是第二遍说明珠也。轮王若有两个珠。两处别说。则是残。轮王珠体既一。一个分两处用也。若准经文。是前喻家合文。文即不残也。若准理说。珠无价喻。所说经即是说无上。义残也。说无上中有理有教。此唱理也。   言最先者。牟云。教理二种余经不及。故名最先。最先者则无上义。问前唱一种是理。何以得知后唱是教。答经自云。秘密之藏。藏即是教也。又云。而敷演之。   言合初十四颂半等者。初四颂颂安乐行。后十颂叹经胜德。两段合一处。述名合也。   言初者。牟云。对后第二段。通名安乐果。后得言初也。则对后结答文也。   言初一颂总标者。即是初四颂颂安乐行中分二。初一颂总标。即经言常行忍辱至赞经是。   言此三别颂者。别述安乐行也。长行经言。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受持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今三颂中。初一颂一句。述前长行中慈悲。   言一颂三句颂起思念者。长行经言。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今颂云。斯等不闻一行三句是。   言一王者。即法王施化喻。经云譬如强力转轮之王二句是也。   言二功者。则经云。兵战有功一句是。   言三赐者。则是赏赐诸物一句是。余经云。象马车乘二颂。颂前长行经言。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则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车渠玛瑙珊瑚虎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随功授道喻也。略不述前众魔拒逆喻。圣者伏除。未赐此经等三喻也。一颂喻实者。长行经言。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今颂云。如有勇健一行是。   言此初也等者。三颂半颂合昔权。长行合文唯有五。今颂略而述之。众魔拒逆。圣者伏除等。唯合法王施化随功功受道喻。且法王施化者。长行经言。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今颂云。如来亦尔一行半是。   言一颂功者。长行云。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今颂云。见一切人一行是。   言一颂赐者。长行经言。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今颂云。为是众生一行是。   言说此诸经者。法华会前名诸经也。   言此合今实有二者。初今实初喻。长行经云。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后合。合中初合欢喜。如来亦复如是。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法教他一切众生。见贤圣军与五蕰魔烦恼魔死魔共战等。后合与第一者。长行言。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而今说之。今颂中初一颂半。述合今实。经云。既知众生得其力已一行半是。后一行半合与珠。经云。此经为尊众经中上一颂半是。上来有四。一正身行。二正语行。三意离诸恶自利行。四心修诸善利他。四行不同。各有长行颂说。总当第二段显答。上来有三。初标答。经云。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二显答。经言。一者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三结答。经言。我灭度后求佛道者一行半是。三段不同。总是初告所同因安乐四行也。   言第二段明通安乐者。因便总告果安乐之相也。牟云。对前四行之别果立名。此与四安乐行中果别。故言总也。初正身行中四颂半述安乐果。经言。若有比丘。于我灭度。入是行处及亲近处。说斯经时。无有怯弱等。正语行中五颂安乐果。经云。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心无嫉恚诸恼障碍。亦无忧愁及骂詈者。意离诸恶自利行中安乐果。经言。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心修善利他行中安乐果。长行云。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度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经时。无有过失等。然下疏文中不述此果也。   言一颂半自体无六恶者。一读是经者常无忧恼。二又无病痛。三颜色鲜白。四不生贫穷。五不卑贱。六不丑陋。   言一颂众生等者。经言众生乐见等。   言一颂外三恶者。一刀杖不加。二毒不能害。三若人恶詈口则同塞。问何故不轻菩萨持经。招乎杖木瓦石。便被欺俵。此说持经力刀杖不加耶。答彼约菩萨调伏众生。此约经力加被。经言口闭塞者。不是持经感他人如此。亦但是调伏众生令发心。如下咒咀诸毒乐。所欲害身者。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言一颂无畏者。经言游行等是。简要云。疏言明安乐果者。通述四安乐之果。不是偏述第四段文也。   言初一颂半见佛等者。摄问云。外境本无。梦因何起。答智度论云。梦有五因。一热多梦见火黄亦总。二冷梦见水白初。三风气多梦见身飞见黑多。四欤思念故。故则梦见。五天神与梦。欲令知未来事故。又阴盛梦水。阳盛梦火。阴阳俱盛梦相等。今此佛菩萨及经力加被令梦。即第五段类相似。亦不相违也。   ○自下释涌出。   言前之一品等者。则安乐行品。下之六品者。即是从此涌出。至不轻品。   言寿量及分别等者。寿量品因释前疑。分别品名展转生起。由前文殊菩萨诸佛经轨仪故。安乐行品所行也。涌出品是能行。安乐行久离伤毁之人。人众既多。行位又广。弥勒言我此众中乃不识一人。释迦言是我弟子常所教化。遂有弥勒发问。与举会生疑。则白佛。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年。世尊云何少时大作佛事。以佛势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无量大菩萨众。当成阿耨菩提。世尊此大众。假使有人。于千万亿劫。数不能尽。不得其边。斯等久远已来。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植众德本。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世尊此之事。世所难信。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难信。由答此疑。故说寿量品。经言。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法身自性凝然。自受用身。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化身众生界尽。化身乃尽。又云。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然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故。名周。释前疑也。法身住法性。报身随愿缘。化身应群根。由闻如来寿量品一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称量功德多少。故名分别功德展转生起也。   言助正依安乐行者。法师功德品正依安乐行。随喜品助依安乐行。   言三者论云等者。示现教化众生无上。教化则无上。约如来能化。故说无上。   言释名者。晋本云。菩萨从地涌出品也。   言解妨等者。不同诸品有两般三般事为品名。则有多妨。今唯以一般涌出事。为品名也。此唯问不傍来妨。问多宝住在他来时。从此方地中涌出之菩萨。既是此方住。何不傍而来。答涌出菩萨不离此界修行超出生死。显化功广大。故说从地涌出。不言傍来。疏答意宜难菩萨。如多宝佛。虽居东土。从地涌出。今者何妨居于下方而现。则言傍至。   言此初也者。他土请持也。经言。尔时他方国土诸来至说之者。摄释问此等菩萨从何处而至。经文上下无说处故。答三解。一是塔品命持。持品应命。以大音声。告四众故。诸菩萨应命而至。应□菩萨堕堕而来。劝持品中来由未尽。至涌出品中。来数方足故。有八恒河菩萨也。二云。是无量义经会中菩萨眷属。问若是无量义经会下菩萨。序品之首。何不烈之。答经家举胜。但说八万。眷属劣故。经首不烈。都有八恒河沙数。故于此品。而请持经。三云。或是妙音普贤文殊海会等。所从之众摄自断取。塔品命持。持品应为正也。   言初止等者。经言。尔时佛告诸菩萨至说此经者。问如来平等教化。如何止他方不受持经耶。答如来毕竟不妨他持经。暂时止者。拟向下说三身寿量功德。所以止也。若也不止。他方下方无由涌出。若不涌出弥勒不疑。弥勒不疑故寿量不说。不说故便无分别功德品也。有大利益也。所以者徴也。经言。我娑婆世界等。   言且说极多者。能化所化皆有六万。故言极多。实非唯说六万。于中五万四万三万二万大多。   言显佛化切等者。问遮果他方持经。止有何所以。答显佛化功。且言不许。假令他护。亦有何𠎝。有二意显佛化功。一显佛功德故。有寿量品。二显佛化功故。有涌出品。有斯二意。所以止也。   言升空者。有言下华赞礼者。谬也。   言相好及住处者。经言。是菩萨至住者。先尽在此娑婆世界之下。牟云。则是已简余方处讫。何以经言此界耶。答虚空亦有。属此界者他界者。但言此界则表不是他界虚空也。   言一来由等者。经言。是诸菩萨闻释迦佛止。他方菩萨举此方菩萨之音声也。菩萨闻说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菩萨摩诃萨。此音声从下发来。   言烈数有八辈者。一恒河沙都有六万恒河沙和上来。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各将六万恒河沙眷属。则此六万恒河沙弟子。问各将六万恒河沙弟子来底。和尚有多少。答还有六万恒河沙。问于中弟子还有不满六万恒河沙人否。答有。况将五万四万三万二万一万恒河沙眷属者。   言二分恒河沙者。经言。况复乃至一恒沙者。牟云。此分中有二意。若据人王数。一恒河沙属前一辈收。若据为头指。半恒河沙等已下。属第二辈收也。经言。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万亿那由他分之一者。此上皆是所将来底弟子。能将和尚。亦有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万亿那由他分之一也。又解云。乃至单己。皆及问意。取和尚数也。   言三那由他者。经言。况复千万亿那由他眷属。况复亿万眷属。   言四方者。经言。况复千万百万乃至一万。   言五千者。经言。况复一千。   言六百者。经言一百。   言七十者。经言乃至十一。   经言况复将五四三二一弟子者。释云。五四三二一总属单己。牟云。此亦不然。收十数为头。已下余数皆十中摄。同前分恒河沙为一头。却将一恒河沙四分中摄。   言八单者。经言。况复单己。更第二解云。八个况复字为八收。此解善也。   经言如是等者。第三结之。问前来八类各有其数。如何经言不知数耶。答且说和尚数有八类。似知多少。若兼弟子。算即不知也。   言第二升空赞礼者。亦言下华赞礼。理合承华而来也。又准同海会菩萨。下华礼佛。经言。各诣虚空七宝妙塔。当曰宝塔与四天王宫齐。名诣空至塔也。   经言向二世尊头面礼足者。一则礼足。二礼四拜数足名通此二说。   经言及诸宝树下师子座上佛亦皆作礼者。问八方各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尽是佛。如何礼得遍耶。答有二。一则邻次近处礼。远处不礼。二则望座从头至未普礼。   经言绕三币者。问为复绕多宝佛三币。为复绕分身三币。答一则都绕多宝塔。及分身佛三币。若尔即应经劫方遍。二云。绕多宝塔三币分身佛。取近处随多少礼。亦不妨。   言一赞长时等者。经言。是诸菩萨至半日者。   经言以诸菩萨种种赞法者。问此是佛赞法。如何言菩萨赞法。答佛是所赞。菩萨能赞。随赞人名菩萨赞法。即容颜甚奇妙等。   言本论说此经等者。解经中如是时间。经五十小劫。是时释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诸四众亦皆默然。五十小劫受赞也。大论说。此经以昼夜月时年五种劫也。或五十昼五十夜。五十时五十年。名昼夜。合数二十五昼夜。昼或二十五。夜亦二十五日。成五十小劫。化度云。取二十五日为五十小劫。为正也(上解受赞二之)。   言赞德逾等者。菩萨赞佛实经五十小劫。问何故经尔许时。答赞德愈深。时长可悉。可悉者周悉义。佛德广大。五十小劫。赞叹方周悉也。   言受赞神力亦等者。五十小劫坐。尔许时坐。受赞叹。亦是佛神力也。问佛坐五十小劫。何名神力。答经言。及诸四众亦皆默然五十小劫。四众亦皆默五十小劫。四众五十小劫坐。实假佛神力也。能赞受赞时等名受赞。神力亦等赞时。   言神力变其本心等者。时即实经五十小劫。佛神力劫变时。会人能缘五十小劫。相分夫作半日解。名变其本心也。问若如此但得名变心。变何名延促光景。答牟云。经文只有促光景。疏文兼迦延字能赞人。虽五十小劫。促彼五十之延切。今时会人谓如半日。即是于彼延光景。作促光景也。   言众生受法等者。第三解也。时亦不促。人心亦不移。众生爱法之极不倦时长。不觉五十小劫。佛神力加被。谓如半日也。   言法食资持等者。问争得不契食过得五十小劫。答法食资持故。不假吃饭也。问经五十小劫。莫不折寿耶。答。佛神力制御。故经多劫。年命不亏。亏减也。寒不折寿出。寒来还依旧年岁。此法力住时也。维摩经言。我有众生乐久住等。   言众人共见者。经言。尔时四众亦以佛神力故。至虚空。有说菩萨唯在此界。下方虚空中住。身形短小。复重累而住。及至出来。事须身形长大。具诸相好。威仪齐整。单行依次第。所以兼遍满无量百千万亿国土空也。凡夫四众只见近不见远。假佛神力普得见也。又如军在营占地少默阅出则多。亦如鸟集一树。即少飞翔。即遍满虚空。   言行高等者。行高解上行。胜广解无边行。离恶解净行。进善解安立行。又解一行高。四安乐行行高。故名上行。胜宽广故。名无边行。离十种恶缘及众恶。故名净行。能进善故。名安立行。问何不立八人十。只举四人。答此是行前四安乐行。故言四人也。一名上行。正身行三菩提之中身行最胜上故。二正语行。语菩提谈说百千教法。义理无边。三业之中口业利益最大故。名无边行。三意离诸恶。故名净行。四心修诸善。利他功德日日增长。名安立行。菩萨之行无量无边。举四行摄余众行。菩萨众有尘沙。举此四人。摄余人也。经言。是四菩萨于大众中最为上首者。问前言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导之首。今言四个菩萨为首。何乃相违。答前言上首者。六万河沙菩萨。一一菩萨对自六万河沙弟子为上首。此四菩萨对六万河沙和尚之中。为上首也。   言三直省者。经言。在大众前。各共合掌者。牟云。者同也。同者相似义。即各各相似合掌也。   经言少病少恼。智度论云。随世俗法有二种问讯。一问心名少恼。二问身名少病。此乃问者之礼。佛实无病也。   经言安乐行不者(平呼茎同)即四威仪中第一行也。住坐卧不问。或可举初摄后三也。若去呼者。即是因义。故非果中法也。   言玉篇等者。即参问之词。许者参问之言。   言执问通者。即将书状问也。即传语问也。今菩萨问即是言语问也。   言世尊慰答有二初标者。经言。尔时世尊。于菩萨大众中而作是言。如是如是。印可也。汝等问我少病少恼。我实无病恼。诸众生等实易教化。三根声闻实易化度。实无疲劳。问火宅颂言。此诸子等。生育甚难。今云何言易度。答彼约诸子昔日在宅。今约除故。外诸余菩萨下言除先修习学小乘者。下徴云。经言。所以者何者。遇此恶时恶众生。争得易化。不生疲劳。   言三迂会亦从者。经言。除先修习学小乘者。至佛慧者。此不定性声闻也。   言初虽不从后亦从者。四十年前毁责闻名不从也。后亦从者。约法华会上。亦从四十年前。不从除修习学小乘者。即是约虽不从也。如是之人。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出慧名后亦从也。   言初二赞菩萨等者。顿悟渐悟小菩萨。后一说声闻。即是迂会声闻。亦是闻经成渐悟。牟云。如次颂顿渐二菩萨也。   言或初二说迂会者。即舍利弗等。百千万亿世世已曾从佛受化。退已还发大乘心。成渐悟菩萨也。   言后一说趣寂者。问既是趣寂。如何言入佛慧。答但是信解入。非是证解入也。由闻法华经不愚法故。信有大乘也。路府云。经中除字错。应作余字也。小乘是大乘之余。牟云。疏既重科。经含两势。不可定非也。若依初科。此是迂会渐悟者。可是余字。声闻是菩萨之余也。若后科。属彼趣寂。即是除字。定性人无复可回心。不名先修习。即是所除趣寂声闻也。   言第七四人随喜等者。四人见世尊了。又说偈赞云。世尊诸众生等。易可化度顿渐菩萨。云能问诸佛甚深智慧。抄云。合道能闻佛。与下句闻已信行相承。行字平呼。即是初周闻因果智。第二云。问字反正以下句有闻字。意道三根声闻请说法华即是闻智慧。上根请法说。中根请喻说。下根请宿世因缘。[烈-列+(句*句)]名能问。问菩萨不见三根声闻请。争知便说偈赞。答一则圣心玄鉴。二则准理为声闻说法。必须持请也。我等随喜一句属能赞能菩萨。此上是菩萨赞佛。   言此初也者。一心念也。   经言尔时弥勒菩萨及八千恒河沙(至)如来者。路云。千字剩。只今言八恒河沙。即是品初八恒河沙菩萨。他方请持者。或有云。是文殊海会来者。非口所宣。或云。分身侍者。若不尔者。烈名中无。又不见来处。准此道理。八千恒河沙亦不妨。初说经菩萨少复渐渐来。数有八千恒河沙。亦有何失。如下分别品中皆说小千大千等世界微尘。岂将烈名中难耶。   言此初也者。一颂总申凝也。   经言时弥勒菩萨(至)两足尊说者。菩萨欲决自所疑。问弥勒如何有疑。答余人实疑弥勒示相也。此弥勒利益广大。但有说经。众人疑处。即出来问答了即去。如序品中疑亦是示相也。   言此初有三等者。初二句来由。次五句赞德。后一句来处也。   言叵思议者。叵不了义也。   言坚固者。信心不怀义。经言为从者。为字平训言也。   言来数有三等者。长行有八颂中。亦尔初总。次七颂别。后一颂结。且别中有八者。一初三颂一句明河沙。分二。初二颂明六万恒河沙。后一颂一句明五万恒河沙。且初六万恒河沙弟子。六六三十六。三十六万河沙弟子。兼帖本师。六万师徒共计四十二万恒河沙人也。次下五万恒河沙菩萨。一一复将五万恒河沙弟子。   经言将五万恒沙其数过于是者。如是将五万恒沙弟子来底。和尚倍前六万河沙之师。即有十二万河沙之师。每五万河沙弟子。计有六十万河沙弟子。师徒相计七十二河沙菩萨。所以经言。将五万河沙。其数过于是。   经言四万及三万二万至一万一千一百等。此上全河沙也。二分河沙者。经言。乃至一河沙。半及三四分。亿万分之一。此上三句是分恒河沙也。三那由他者。经言。千万那由他。万亿诸弟子。乃至于半亿。其数复过上。牟云。乃至于半亿。疑此一句剩。长行所无故。长行云。亿万眷属。颂中云。万亿诸弟子。此上一颂那由他也。四万者。经言百万至一万。五千者。经言一千。六百者。经言及一百。七十者。经言五十与一十。乃至三二一。八单者。经言单己无眷属等。   言一颂结者。长行经言。如是等比无量无边。算数譬喻不能知。今颂言。如是诸大众等一行是。   言此化行等者。谁为其说法。教化而成就。从谁初发心。称扬何佛法。三性法六度法前。受持行谁经。华严涅槃维摩法华。修习何佛道。毗婆尸俱那含。   言此不识者。示相不识也。问变土延宾。山河总尽。何得见从地出来。答从琉璃地中出来也。   言第三段申众等者。从谁初发心。名本因缘。身皆金色三十二相。名末因缘也。   言第四傍答者。经言。尔时诸佛各告侍者。至因是得闻者。诸善男子。汝莫不解作容。劳烦主人。容听主裁。但知用耳。汝不闻释迦侍者弥勒菩萨早已问了。见欲拟答去。细意听取。我设与汝说事不隐。便缘在容。次言阿氏者。上生疏说。慈氏本性颇罗堕。字阿氏多。此言无能胜也。   言此长行等者。有说此一唱经文。若作非疏主显扬。何以辨其深旨。为欲显下如来寿量。故于此处略示三身。彼品广明。此中悬指。大圣调伏。潜相发明。   言令心勇锐等者。解经中发坚固意。俱是令心勇猛之义。即是被精进铠。问如来夫弥勒起精进心。发坚固意。有何所以。答只缘弥勒请说。涌出菩萨来由。兼拟说三身寿量功德以义深远。恐乍闻出。先以语诫。   言此说四力等者。一者慧力。如来今欲显发诸佛智慧。即慧力。即寿量品如来秘密法报二身智性智相。总名智慧也。二神通力者。诸佛自在神通之力。即化身也。此上二力。即是三身也。三奋迅力者。诸佛师子奋迅之力。师子者无畏义。奋迅者顿义。师子若顿巽毛。表决定所作。如来起奋迅之力。向下必说三身寿量也。四威猛力者。诸佛威猛大势之力。威猛摧破义。拟摧破弥勒菩萨疑心。故现威猛大势之力(上依经解下依疏说)。   言或由智等者。疏主将奋迅两字。配初。收智慧力。法报二身智性智相也。   言由神通等者。疏主将威猛二字。配第二神通化身也。四力之中。前二力是作用。恐人只识智慧神通二力。不识后二奋迅威猛二力。所以将奋迅力配智慧力。法身报身向上作用也。所以将威猛力配在神通力。化身向上作用也。   言或智慧者。同前法报二身智性相(第二解)。   言下三佛化身等者。神通力奋迅力威猛力。总配化身上三轮也。自在之力配神通。摧伏外道名轮。师子奋迅之力决定所作名记心轮。摧破疑网名轮也。威猛大势配教诫轮。摧众生恶。故名轮也。相云。自在力身业。师子奋迅之力意业。威猛之力语业。   言初二颂劝勿生疑者。长行经言。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至大势之力。今颂云。常精进一心二偈等。   言后二颂显佛实语等者。章敬云。四颂分二。初二颂述前被精进铠发坚固意。坚固意者即信力故。后二颂述前四力中。初颂述智慧力。后颂述余三。   经言住于忍善中者。即忍善法胜解为性。此即信因。   言初告我化者。佛告弥勒。如是从地涌出者。总是我化。如何不识是我弟子。问世尊向何处。何时化得。答我只向此娑婆世界教化得。问莫是世尊过去久远已来化得。答只是我今生成道已后化得。此是生疑处也。   经言我于是娑婆世界等者。此答前五问中。谁为其说法。教化而成就。与从谁初发心。然此中经文甚密佛言陈。虽为说化身。意许乃是报身。所化弥勒依言陈。约化身为疑难。疏主于此不分别辨释者。意生后字慧解也。   言二解经等者。经言于诸经典等者。此答受持行谁经。问疏科此品为能行安乐行。持法华经之人。又释迦言。我自有尔许多菩萨。持法华经。今此正答中。何故言于诸经典耶。答诸经者不是华严涅槃等经。亦只是法华经教理行果。总得名诸经典。四法不一。故名诸也。下颂云。常勤求智慧。即开示悟。智性智相也。说种种妙法者。即教理行果也。然此言诸。即是一乘教理行果。并是教下所诠道理也。   言此有四一乐静等者。经言。阿逸多等。不乐在众者。此答称扬何佛法。问既不乐在众。如何多有所说。答不乐多处转。则免人迷。应言不乐在人众。不乐多有。所以向下方静处住也。   经言亦不依止人天而住者。问分段变易。皆是依人天住。如何言不依止人天而住。答约所依土。是如来无漏所变。有妙净土。出过三界。名不依止也。   经言常乐深智者。根本智证如故深。后得智达。   言后一颂精进者。经言如是诸子等。学习我道法者。此答前修习何佛道。愦(古内反心乱也交也)愦字缋音同(乎内反)。   言初一颂半住处深智者。经言说种种妙法者。此答前称扬何佛法也。即一乘教理行果。名种种妙法。   言结成我化等者。世尊言陈之中。说现在伽耶城。意许之中。说无量劫前伽耶城处所。弥勒只知言陈。不知意许。将谓世尊说现在伽耶城。有抄说。伽耶城虽经劫坏。名字常存。与恒河一种。此亦不然。但是说伽耶城处为正。往昔未必有设。说有未必名伽耶。如言常在灵鹫山。非净土中有灵山故。但是净土向其灵山处。所以说在灵山也。   言结劝生信者。既言久远。非即此生。故劝生信也。   言伽耶是佛生处等者。路云。舍婆提城是大都城。此伽耶城是小都城。总属此迦维罗卫国。准疏。摩羯陀国。亦中天竺。与此憍萨罗别。准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即旧名迦维罗卫。国此中但有菩萨。降神母胎处。不言有伽耶城。及论都城大小。然于摩竭陀国。戒贤论师伽蓝。西南行四五里。渡尼连河。至伽耶。其险固。少居人。唯婆罗门千余家矣。本仙人祖胤也。城西南行五六里。至伽耶山。溪谷杳冥。峰岩危险。印度国俗称曰灵山。山东南是伽耶那提二迦叶。昔事火处。从此东度大河。至钵罗及菩提山。此云前正觉山。山面南十四五里。有毕钵罗树。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剪伐。由高四五丈。佛坐此下。成等正觉。因号妙菩提树。准此与疏不同。未详所以。   言俱在中天竺者。问何不远。答菩提树去伽耶城西南二十余里。俱中天竺。故知不远。顺经文此解正。   经言于释氏宫者。指佛生处也。   言于此义中略有等者。且第一诸经不正义。言十九出家。三十成道。又智度论。佛临涅槃告须䟦陀罗言。我年十九出家。成道五十岁。共计六十九。此解佛不满八十。便入涅槃。章敬云。智度论文。随小乘。不正说也。   言本起因果经等者。疏主和会智度论等文。智论文错。遗却十一年。只说出家已前年岁。及成道已后年岁。计六十九也。遗却出家已后成道已前。五年修乐行。六年苦行。计十一年。帖六十九年成八十。佛实年八十矣。   言此有解云等者。正是疏主和会中初标也。   言智度论用者。释也。用十九出家义。并五年事仙人行乐行。六年行苦行义。计成三十成道。今言成道已来始过四十余年。即才年七十矣。即法华会后更经十年。至涅槃会也。取成道年。兼帖成道后四十年。共有四十一年。故言四十余年(上依智论了)。   言二者亦有诸部等者。申正义也。   言佛欲出家等者。六年成道。罗睺始生。却算出家。帖二十九。故知成道三十五年也。名言十九出家。更帖六年。即二十五成道。便违圣说。   言不说十一年者。名十一年在胎。可说帖十九为三十成道。今既不尔。故十九非也。   言六年之内等者。彼部问云。若言二十九出家六年行苦行。即菩萨于何时中修乐行。更添乐行即非是三十五也。答疏言六年之内等。   言菩提留支等者。引何经请捡也。   言金光明等者。经言妙幢疑云。释迦如来寿命短促。唯八十年。   言第二举喻等者。经言。譬如有人。色美发黑等者。问但言是子即得。何要子却胎是父耶。答若直二十五人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大易。事须得百岁人却招承言实我父。此事方难。有人者况佛也。色美者。佛具相好庄严也。发黑者不老义。   言设年八十等者。如今法华会上。实年七十五无老相。设到八十。涅槃会上亦无老相。   言好巡者常少义。旧处者不老义也。   言年二十五者。表佛超出生死。示居二十五有之上也。   言菩萨七德甚大者。问前弥勒言不识一人。宁知具于七德。答前约示相。此约实知。道满当生知亦何。或弥勒比彼根地人上故。   言信随宜说者。经有三节。疏亦有三。然经第二佛所出言。未曾虚妄。是疏第三第四不谬。却将三为二也。   言四无谬者。摄云。佛不妄说四事。名四无谬。一如来不妄说佛菩提。二不妄说小乘。三不妄说大乘法。四不妄说过去未来现在授记也。所以经言。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   言此初有三者。长行云。举事难中有二。初举成道处所年岁。后正申难。申难中初申三事。后结难信。三事者。一时少事大。经言。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二时促众多。世尊。此大菩萨众。假使有人。于千万亿劫数不能尽。不得其边。三时短德胜。斯等久远已来。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植诸善根。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今此颂中初颂。颂前成道处所。长行经言。即白佛言。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今颂云。佛昔从释种一颂述也。   言三颂菩萨德等者。述前三事中时促众多。经云。世尊。此大菩萨众。假使有人。于千万亿劫。数不能尽。不得其边。今颂云。此诸佛子等三颂也。   经言不染世间法等者。世间法如水。菩萨如莲华。莲华水不露。菩萨世间染不得。或云。如莲根在泥中。芬芳水上发。菩萨本居下方界。涌出似华开。此解非也。但取无染义也。   言此颂喻者。长行经言。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难信。今颂云。譬如少壮人二颂等是。   言此与长行互相等者。长行经文。唯说父色美发黑。影取子亦发白面皱。偈中唯言。子发白面皱。影取父亦色美发黑。疏解常少不老义。   言巡旧者。解发黑也。   言久修者。解发白也。   言犹缺者。解面皱也。   言三颂赞菩萨有十德者。一志固无怯弱。二无量劫行道。三巧于难问答。四其心无所畏。五忍辱。六心决定。七端正有威德。八十方佛所赞。九善能分别说。十常好在禅定。与前七德。有无不同也。   言初半颂自无疑者。长行经言。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达。今颂云。我等从佛闻。于此事无疑。   言次半颂他有惑者。长行经言。唯然世尊。愿为解说。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今颂云。愿佛为未来。演说令开解。   言次一颂疑者失者。长行经云。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今颂言。若有于此经一颂是。   ○自下释如来寿量品。   言一者七品等者。初之一品所行行。即安乐行品。余之六品明能学行人中。分二。初涌出品。菩萨生疑。此寿量品因释前疑。分别功德品展转生起。今是因释前疑。故有寿量品来也。   言化佛近成等者。前疑佛成道近化众多者。约化身说。若约法身理。本无起灭。报身久证。何妨化众多耶。为破菩萨疑心。说三身久远。故有寿量品来。   言二者十九品为正宗等者。十二品明一乘境。两品明一乘行。此下五品明一乘果。果中分二。初二品明已满果。后三品明未满果。得果功德名已满果。得因中功德名未满果。此寿量品正明已满果。分别功德二品。因闻已满之功德果报。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已满之家果。亦向已满中收。   言三者论说等者。初标文也。   言于第一乘等者。论六释也。于第一者。乘即是大乘妙法莲华经也。集者修也。不修善根而不取第一。便是成于此人起颠倒增上慢之所以。诸抄皆说今昔二时皆不集故。不修大乘。名不集功德。此等众生一即身中本来有四智菩提心种。二乃过去十六王子时闻法华经。重得大乘菩提心种。自后直至今生已前前世中更不曾修行大乘。名不集功德。此等众生。过去世中。见佛出世间。则起慢心。见佛入灭。则生恋慕。佛若在世。虽然逢佛。不肯修行。经云。时诸子等。于火宅内。乐着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畏。亦不生猒。于此三界火宅。但东西走戏视父而已。二者约今生。法华会上未回向心前。大乘根未熟故。于第一乘而回心。为对治此。说医师喻。然后唱灭。问今此七喻正明声闻三根。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岂得言今者昔二时悉皆不集。答论约未会行前。作如是说。七喻乃回心已去。经依后说。论约先论故也。   言论又云等者。根未熟者。即大乘根未熟也。为令熟故者。而说小乘也。向下和药与服。尽是小乘。与说小乘。退性之人。事须先而说小乘故。交入大乘。令熟大乘根故。示现涅槃量。望佛身亦无入灭。既有唱灭。说有年限。名涅槃量。   言现在未集等者。三疏主解也。现在未发大乘心。名未集善根。亦名根未熟。经云。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   言令集诸善根者。与说二乘法。交希取第一乘。第一乘即大乘妙法莲华经也。经言。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差等。   言示现佛入涅槃者。经云。遣使还告。汝父已死等。   言分限名量者。法报二身亦无限量。今约一期化相身上。立分限故。   言令集善根等。经云。乃知此药色香味美。即取服之。病尽除愈。   言四者论云八等者。第四以十无上为来意。八者即是十无上中。第八无上也。菩提无上。即三佛菩提法报化。此三皆无上也。问报化有其智二种名菩提。法身唯现体非智。不是于菩提。答说智及智处。俱名为般若。菩提菩提断。皆名为菩提。菩提之断。皆名菩提也。   言三身在此者。疏主释。非论文也。   言此为文残者。三佛菩提在品初。医师喻在品最后。菩提无上是医师喻家残。经云。文各别故。故七喻之中。唯说后文医师。不说初文三佛菩提。故名文残。   言五者第九示现等者。此品两遍说医师。初说者。是七喻中为破病。故说医师。后说者。十无上中第九涅槃无上说医师者。显涅槃无上现有灭而不灭。不同二乘一灭永灭。故名无上。   言此乃七喻义残者。是他医师喻家残义。经文属他医师喻。但说涅槃。对治根未熟者。令其成熟。便是医师喻家事了。于中向下。显得一分无上义。不同二乘一灭永灭。故言无上是义残也。   言释名者。祥云。此品文约义丰。意深智远。名能解其义趣。生无尽之慧。长无边之福。亦灭无量重罪。昔有数人。其乘船遭风。余伴悉皆溺死。唯有一人。凭总独齐。夜梦云。汝得脱者。昔曾听法华经寿量品故也。分别品云。说此寿量品时。十二种利益。八种瑞相。余经明得道。未有如斯之感。讲者留意。寻其旨归也。晋本言。如来现寿品。言三种佛身教体等。凡夫以第八识功能及菩提种为体。佛以第八识及大圆镜智种子为体也。法身无齐限。报身有始无终。为齐限。化身有始有终。为齐限也。   言任法性等者。问报化可尔。法身如何说寿量。答法身寿量任法性。即无所从来。亦无不去。故名如来。   言随愿缘者。化尽众生界。众生界不尽。愿力无萎歇故。寿量不尽。经云。我本行菩萨道时。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化身寿应群根。有众生处。则有化身也。   言受自体者。三身各受自体结也。   言因三身之寿等者。因前菩萨生疑。疑佛成道日进。化得尔许多菩萨。为答彼疑。说三身寿量。报身寿量劫数无穷。法身亦尔。因闻说我说然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有来有去。皆为众生。后方说医师喻故。今取初为品名。不取后也。   言又难等者。俱是取疏主科。以八品为正宗。对十九品名初。故言依初科为难也。若取后科。此品犹在正宗。则无妨难也。意言此品说七喻。何不同正宗中取。答疏云。先陈寿量。对后医师喻。此入品先说。故言先陈。先陈有二意。一者。先陈说菩提无上。二陈根本未熟。说医师喻。即双将二文难。何非正宗。应于寿量。下加一及字好。意说医师喻。除七慢中第七不集功德人。何非正宗。二者。此喻正破病。何不正宗收也。   言答当机应时等者。即指三根声闻也。一乘正逗彼故。故说八品为正宗。此品示灭后化。此指涅槃会上有一类人。闻说涅槃。心遂惺悟等。望今法华会。名为后也。又根未熟所现名根熟。后授化者。正说法华。故正宗收。灭后根熟者。非正宗说。为流通摄也。问解珠既是会中之事。何非正宗。答不然。不以但破病。故即为正宗。若言破病。即下正说医师之时。亦有破病也。   但以所况之事。说于涅槃。在此会后。故非正宗。正说一乘。并为授记三根。方为正宗也。八品已下二文既阙。故不为难也。   言不尔中等者。既以说一乘菩萨授记。为宗记故。引此文成立八品。为正宗。不可为难也。   言此初也者。释迦三敕。经言。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等者。诚由真也。谛由实也。三告者。表向下拟说三身功德。故三告也。   言三身妙体等者。问何不四告。事须三告耶。答疏言三身妙等。穷者至极也。事将周足。故三告也。   言上智者。即弥勒也。   言下愚者。即二乘凡夫也。   言恐彼等者。疏主三告意有三。第一恐乍闻心疑口谤。菩萨心疑口谤。下愚凡夫因法而有毁偈。故第一告也。第二恐闻已设使不疑。即心有散乱。不能专注。所以第二告也。第三设心专注。恐根钝者领解不得。所以第三告也。   言玄宗者。理也。   言此弥勒四请等者。缘前来佛三告。不可还以三请。以表殷重。故加至四。四表三身中各有四德。即常乐我净。问经中不言四请。何故疏科四请。答经文略故。如是三白已三请也。复言唯愿说。即是第四请也。又言知诸菩萨三请不止。即是四请也。又言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等。亦得成四告。疏中不说也。   言正告初长行分二等者。疏家文略。只合道。长行有二。初长行。后颂说。疏家不能一一具引。故言初长行。从流通分经文已后。尽是此势也。   言三请者从初也者。前唱之中有三请意说了。后唱之中有三请字。指初唱已解。故云从初也。   言秘密者。唯佛自知。余人不知。故言秘密。若准下疏解佛所藏护各秘。即自性身。唯是摩诃般若内所证故。名所藏护也。   言神通等者。此处解与前前后别。此约现化身。便是神通也。   言佛所藏护者义深等者。解深密义。云之言境。即自报身佛。佛自相见。他受用身。九地不见十地等。是密难解之义。以不见故。故言难解也。   言又对法等说者。简要云。意说于大乘方广教中所有佛之秘密。皆依对治也。四种秘密而得决了。无不解也。   言一令入秘等者。如来未出世时。外道劝一切众生计执有我。佛出世了。为破我故。说三科法是。有人问。何不总破却。答若也总破。恐生怖畏。故不总断。问说有何名密。答有者有依圆。不有遍计。今总言有。即是密也。为声闻说也。蕰等余四蕰也。即是为八声闻。说第一时有教也。然此法体。但有从缘所生之法。非有似有。似有若言实有。此理不然。今总想言有故。成秘密之法。非有似有。故非有自然有。似有从缘之有。若准疏意。非一切遍计所执法。是有而有。但是引彼一类之人。令悟无我。而入圣教。破外道执。有实我也。   言二相秘密等者。第二时说空。破法体性。相者性也。三性法上皆有所执之相。据实。依圆是有。遍计是无。今者一向说无性无生无灭。义不了故。故名秘密。   言三对除秘密等者。言且除者。意言若轻佛法等。障最上乘。故说大乘除彼八障。障不唯八。故言且也。   言一除轻佛者。谓有人见佛六年苦行。便证菩提。成道日近。生轻慢心。为对治此人。便说无量百千劫前毗婆尸佛即我身也。问一切众生各自修行作佛。是总是一今佛耶。答其实各别。此约平等意趣说。一切佛法身同故。又云。此有二说。一真如法身同。二五法法身同故。此意本约法身无别。言我即是彼。意取之中。似取我即是彼。违破慢仰。摄他身故。成秘密也。   言除轻法者。谓众生转读释典粗浅义。便轻贱。我总解了。佛法不难。为除此故。于大乘中。与说于无量恒河沙佛所修大乘行。方能信解也。问何名秘密。答有二种。一者。信解凡夫之人。总解大乘义。二者。证解初地菩萨。方能证解。以供养恒河佛故。今将此证解。向信解向上说。故名秘密也。   言三除懈怠等者。云摄论云。谓有有情。虽已发心。谓行难修。心生懈怠。谓对治此。于大乘中。说愿生极乐世界。及称无垢月光佛名。决定当得菩提。今约称名发愿。是当得因。其实修方得。意实未得。言中似得。懈怠之人。遂能慕道。故名秘密。别时意趣也。   言四除少善等者。论云。谓有众生。修行少修。学得少法。便生满足心。为治此故。于一善根。或毁或赞。或赞多闻。多闻能得乐。多闻得涅槃。多闻无义。有时毁多闻。譬如贫穷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乃至诸行皆尔。意令众生不执一法法。据实善根不可毁。今绮互毁赞。故是秘密也。即意乐趣也。   言五除贪行等者。论云。为有众生。贪此秽土五尘境界。不肯修行。为说净土之中七宝庄严。破此人间欲尘障故。于大乘说诸佛国土极乐。而令趣求。问此之对治何名秘密。答彼论无解。意者理实净土修诸善业。与无贪俱。方可得故。今称赞佛土。令彼贪故。言秘密也。   言六除慢行等者。彼云。谓有众生。恃己高贵。见佛居秽土。身为太子。纳妻生子。成佛已后。身长丈六。身命短促。便于此佛身。而起于起慢。便与说佛眼如四大海水。毫相绕如五须弥山。问此何名密。答本约众生宜见。净秽短长不同。今假此诸佛增胜之事。破彼慢心。故名秘密。   言七除恶作等者。谓有有情轻佛法僧。悔修善事。猒恶所作。一生布施。临老悔。便为说佛法不思议。毁骂尚自生天。况殷重恭敬。汝见常不轻菩萨。四众以杖木瓦石打常不轻菩萨。后遇常不轻教化。得菩提生天。是前前世持八戒。言毁谤得生天者。将往昔八戒因。向今日毁谤恶因上说。故名密也。意言说有有情于佛法有行不饶益者。由境力胜着之时。而生善趣。今约不饶益为因。故是秘密也。   言八除不定性障者。据实定有五乘各自有别。今言唯一无二。故是秘密。又复声闻中有作佛者。有不作者。为令不入无余涅槃故。总言作佛。此是秘密也。摄问云。前之四障即四意趣。与此何别。答二说。一云。意趣约能说之人。意趣不周。秘密约所说之事难解。二云。谓能化者。远方便中先须观他。一心化根宜。宜以佛法而摄受。故名意趣。后亲对根。善巧方便。说法曲情。名为秘密。议曰。广略不同。实亦无别。然一八障中。第一第二合解。与庄严不同者。恐是后人写疏错也。意言合解虽即不同。头数八义。即(上八段不周之对治秘密了)。   言转变秘密等者。摄问何名转变。复称秘密。答文与义异。名为转变。义旨难解。名为秘密。言虽在即。意为别时。言中虽说东。意中元来在西也。偈云觉不坚名坚者。觉谓觉察。能缘心也。境有两种。一定境。二散境。定境中有坚不坚。散境之中有坚不坚。问何名定中坚不坚。答第一定心适悦柔和名不坚。坚者坚固。柔和之法。何名坚耶。二者。能依此定。起坚固慧。坚固慧专注一境。名之为坚。能知此不坚之法。即名坚也。故言觉不坚名坚。坚者坚固也。第二散境。缘境猛利。令心刚强。名为坚也。不中守一境驰流散。非真实故。名为不坚。问何名秘密耶。答若望大家世人所知共传者。是散之中坚不坚法。定心上坚法。大家不知有。唯善解法者。方知有故。今日将大家所知散心之上坚不坚法。名字诠彼定心上坚不坚法。世间人闻说。将谓如来说散心。散心之上坚法。如来本意说定心中坚不坚。故名密也。   言善住于颠倒等者。执有此为常乐我净。名为颠倒。善能于此颠倒之中。了知无彼常乐我净。名为善住。意令修行者。观心觉察。此四住中名善住于颠倒。准此圣教说。交令远离观察。名为善住。文与义异。名转变。意旨难会。故名秘密。   言极烦恼所恼者。菩萨摩诃萨与精进相应。三大劫舍头目髓脑难辛苦。名极烦恼也。所恼者。烦谓辛苦疲倦也。恼由乱也。故言烦恼所恼也。又悲增菩萨留惑助受生。随形六道。亦名极烦恼也。   言得最上菩提者。由前三句为因。得最上乘为果故。   言如是等者。金云。杀害于父母。王及二多闻。诛国及随行。是行说清净。解云。贪爱为母。业为父。识为王。惑见二取名多闻。六根名国。六境名随行。   言此中秘密等者。属当经也。即是疏引第三对治秘密中。第一轻佛。第五贪行。第六慢行等障。所以说他佛身。以为身体也。   言如下经言等者。引证也。   言显报化等者。意说限身寿命。常住化身。现有起灭。起灭之中明涅槃无上。今此涅槃无上。便是显得报化二身差别之相也。   言示现三佛菩提等者。一应化菩提。即是他受用佛也。经言。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等。   言二者报佛菩提等者。经言。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等。   言得常涅槃者。意取得常涅槃之能证智。即是报身智。不尔与下法佛菩提无别也。   言三者法佛者。论云。常恒清净也。   言此依初菩提无上等者。此即生下三身之义。欲辨其三身。故此生也。意言此依初无上中。说有三身也。   言或总名一佛宝者。章敬云。觉性觉相觉用三种。同觉满三身。合名佛宝也。   言或分别者。牟云。别字(彼列反)。   言一生身二法身等者。法身实报。皆名法身。法身与无为万德为依止。名法身。又报身与有为万德为依止。名法身。法身以无为法为体性。报身以有为法为体性。总名法身。他受用及化身。俱名生身。随众生所宜。数现生故。他受用应十地菩萨现生。化身应二乘凡夫现生。   言又般若论等者。一真佛。法身自受用身。名真佛。二非真佛。他受用及化身。名非真佛。初是法身自受用也。后二身即他受用化身也。   言即此所说者。即法华经三佛也。   言或说四种等者。大慧菩萨百八问中。有此四问。云何为化佛。云何为报佛。云何如如佛。云何智慧佛。初一是化佛。即他化佛中二是。功德佛得福也。智慧佛得慧也。福慧俱是自受用身也。后一是法身佛。总中二为报者。不定功德智慧。皆有真实影像。互配他自身也。   言金光明等者。一化非应佛。为现龙鬼等身。不作佛形像。名随类化身佛。不名应身佛也。有人问云。既不作佛身。何名化佛。答今约能化说。所化亦名化佛。二应佛非化佛者。缘此四句中。不摄着他受用身。有抄唤此第二句。作他受用身。即违疏意。配此是前大化身。应四加行位菩萨所见名应身。何以名非化。以彼从定所起故。若是受胎生现趣身属五趣摄。即名化佛也。三亦应亦化者。即八相成道丈六之身名应佛。属胎生身。现人同类。故名化也。四非应非化者。法身自受用也。   言一无著佛者。谓丈六化身离现欲染。故名无著。   言二愿佛者。由因中发愿度众生尽。尽我则入涅槃。愿自出生死。愿度众生出死故。今酬彼愿。名誓愿佛。   言三业报者。业是因。报是果。故名业报佛。   言信成就者。而无漏为因。信为偏胜。同万行总修。方得成佛。何唯说信。答无漏法中。信为最胜。故偏说也。因中行二利。得果酬因。名异熟。   言四持佛者。即缕素像等舍利住持。   言五涅槃佛者。彼名变化佛。即双林入灭也。   言六法界佛者。即真如法身也。   言七心佛者。第八识无漏之心。异世间故。能起功德故。言心佛也。   言八三昧佛者。大定之力。能成就无量功德故。问七八何别。答前约正行。后约助行。   言九性佛者。即法身善决定故。诸抄云。是见道前本性种性。便唤作自受用身佛。从本性种三劫修(此说非)。问此第九与第六何别。答第六法身。与一切万法为体性。此第九与三身为依正体性。故别也。   言十如意佛者。即他受用身。随十地菩萨。意乐现身有异。名随意乐佛也。   言前五世俗佛等者。且约粗相配。若子细论之。一二四五化身。六九法身。三七八自受用身。第十地受用身。故言随其所应三身所摄也。   言勘无垢等者。即是见阿閦佛品也。   言楞伽经言大慧等者。明三身说法异也。因前来辨身差别文便故。便论三身说法也。且法身说者。楞伽经言。大慧一法佛说法离攀缘。皆约本智。证如说故。问法身如来无说法相。如何言说法。答令生解名说法。牟云。法身真理。同时能证大圆镜智。根本智是主。相应二十二法是眷属。心王心所六十六法。并名听人法身。令彼一聚之法。生一味清净平等之解。为说法也。   言离攀缘等者。离诸妄想名离攀缘。无分别故。离能观所观。不带名言故。离所作量。量即相也。   言报佛身等者。说一切法自相共相。火以暖为自相。水以湿为自相。自相简他相。二者共相。即是疏中同相。即是生住异灭苦空无常无我名共相。一切有为法中皆有生住异灭故。化度摄云。苦与一切有漏法为共相。有漏皆苦故。无常与一切有为为共相。一切有为皆无常故。空无我普与一切法为共相。一切法中皆空无我故。   言因自心现等者。因自心现现行也。熏习相故种子。即此现行与种子为因。生起一切自相共相。自心变现熏成种子。名习气因也。   言亦说譬如等者。依草木瓦石作种种。约化起一切众生若干形色种种妄想。以况众生。依缘起法。起种种妄想。彼诸幻识喻依他。愚执人执喻遍计。亦无真实如彼。约幻师所起妄想。亦无真实也。有云。即付真如凝然一体名自相。遍诸有为共相。此说圆成实性。因自心理等说依他性。譬如幻等说遍计性。   言报佛说法者。摄云。报佛即他受用。报佛非自受。自受不说法故。   言大慧化佛者。化身佛说六度三科法也。   言般若云应化者。会应化不说法。显是非真说法人。不是总不说也。   言别义如等者。如佛地论唯识法菀章七分别惑十二门分别广说。   言法报二身者。路云他报。对化名真也。   言明三乘所不知真身者。即是正答前疑。若论正答。只是自受用身也。法身不是正要。只缘得报身时。因证法身。法身报身能证所不相舍离。所以向下正说报身因。便密说法身也。   言此初也者。三乘所不知中。初标成道久也。经言。然。   善男子。我实成佛。至他劫者。若准化身。即化不得我有实报身。何妨化得尔许多菩萨。若更约法身。修显本无。无生灭化。尔许何失。这此中虽标等者。此一唱是标文。后唱已下便是释文。意道后唱释文之中。说报根身处。亦密说法身。成前唱标中说报身处。亦说法身。将释文例。前标文意相承也。   言初举喻者。经言。譬如五百千万至知其数否者。意言假使有人。将已上世界。总末为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唯取最后世界。下一尘。摄向不着尘世界下。前微尘数尽。将所著尘尘世界及不著者。尽末为尘。佛问言此微尘知其数否。   言由证此故者。法身也。成道实久者。报身也。由先证法身。成得报身。便能应总权现。所以说报身处兼说法身也。   言此弥勒等答有三等者。经言。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至无边者。以无漏智者。后得智也。经云。于是事中。亦所不达者。于如来所证法上。实智不尽也。   言初标告者。经言。尔时佛告。至汝等者。今当分明宣语汝等。不是密意说也。   言后释劫多者。经言。是诸世界。若着微尘。及不著者。尽抹为尘。一尘一劫者。纪国云。什公经本无一尘一劫语宗也。有僧感梦。今置之。明过去时长。将尘以数劫。问何故释迦发心既落大通之后。云何成道乃超大通之前。答论其因报之体。一得永定故。说自受用身。成道不妨远于大通。以破他疑。他化从缘。缘则有无不定。宜唱新成引物。故说发心成道在大通佛后。约他受用身说。不妨在大通佛后。   言恒所住处也者。问既报身成道实久。尔许时向何处居住。答经言自从是来我常在娑婆等。   言自受用身等者。唯佛则知。余人不知也。   言仍随少情者。问今者欲令众生见法身报身体。如何得见。答疏言。仍随少情。以释自体等。菩萨二乘凡夫名小情。随彼小乘。举化身用。显法身报身体。有用之处则有体。有体之处则有用也。举用显之也。   言云别所在等者。说有国土住处。名所在也。   言亦如虚空广遍等者。意言无碍之处显得虚空。据实。虚空有碍处亦通。将离障处。显得虚空。影取不离障虚空亦有。虚室喻如起用之处。显法报二身。影取不起用处。亦有法报二身也。如经言。在此娑婆等秽土。起化身用。亦等余处等。净土之中。起他受用身用也。   言又说导利十地等者。解经中说言。亦于余处百千等。净土中起用也。牟云。举他所知。即指弥勒等十地菩萨所知。且说他受用身成道久远。显自受用身住处也。又云。疏主第二解将前尘劫为第九第十地他受用佛寿量。且随菩萨所知。说前尘数。若论实报。兼不可说(前解为正)。   言他众有疑云等者。问云世尊既言常在此娑婆世界。中间毗婆尸佛俱那含俱留孙等名字各别。此是谁耶。答疏言。今标释云等。只缘然灯佛等。即我身改名。据名字虽别。其体无二。所以经云。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至分别也。   言由诸众生等者。别释难中。初明所由所也。问既然灯佛等即是我身。何不前佛后佛总名释迦。答众生宜见。不同现种种身种种名字等。为观根性利钝。所以现种种身也。   言此显差别等者。经言。随其所应至心者。年纪大小者。牟云。十二年为一记。   言此为成道者。解经随所应度等。并现涅槃者。解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说近说远或大或小或入涅槃。不同。皆是方便也。   言只如澄空等者。澄空即虚空也。壁彩叹月也。洞者通彻也。皎者皎洁也。无涯者无边际也。任水旋光者。水中月光也。凡珍宝有光者。名旋光。晖华有极。有极对前无涯也。晖华月光彩也。若望月光无涯。随水大小。所以晖华有极也。澄空况法身。壁彩喻自受用身。经云。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萨影现中。似扶此说。任水旋光。晖华有极。旋光与晖华喻他化身。水清况众生根熟发心。水浊喻根生不信。水清月现。佛出世。水浊月沈佛入涅槃也。   言全破器现不同等者。菩萨利根如全器。二乘凡夫根钝如破器。全器中见因圆。如利根见佛大身。破器中见月缺。如钝根见小化。菩萨利根见报身分明。二乘凡夫钝根见佛身暗也。疏中初二句明法身报身。次二句他化身。后四句众生根也。   言此文二释等者。化现之中有二。一者不废。废者妨废也。释迦成道实久。化现新成。前来尘劫不妨是释迦成道实久。于中数现八相成道佛。为物新成。新成化身。为众生也。二者。四意趣中。何妨平等意趣。法身平等故。利指他佛久远成道者。认为我身。一约真如法力同。二约五法法身同故。四秘密中对法秘密。除轻佛障。疑六年苦行。非一切智人。与说报身成道尘劫。又除轻法障者。见说粗文浅义。与说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若慢佛丈六身王宫生功德少。与说阿弥陀佛。目如四大海水。毫相如五须弥山。尔许大身量。即是我身也。或有增胜说。报身报土亦增亦胜也。   言不尔燃灯佛前谁等者。意道燃灯不是释迦。释迦不是燃灯。所以燃灯与释迦授记。自他差别也。今经中言。如是皆以方便分别。燃灯佛释迦佛。总是一佛者。约法身理同平等意趣。一切佛总是释迦。何故燃灯佛前。更与释迦授记。甚是相违。若依平等意趣言之。则无妨难。   言此亦化现等。却取初解云。此亦化现。何所相违。兼燃灯佛。及所授记菩萨。总是化现。何所相违也。   言此结释也等者。总结菩提无上也。结前也。报化身起灭之所以也。   言密说法身等者。若论正要。破菩萨疑。只合自受用身。不要法身。缘自受用身。事须因法身成。所以说报身处。因便说法身。法身所以者。名密说有报身处。即有法身不相舍离。由证此故。说法身也。成道实久。自受用报身也。应物权现。他化身也。   言据实真理本无等。若望自受用身证理时。真理向上实无现身等事。何故言成。或说己身或说他身等耶。答据实无也。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所以说有己身他身也。   言说己身等者。金光明经说。我昔曾为萨埵王子。舍身饲虎也。   言说他身等者。报恩经说。弥勒为一切智光仙人。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时有世界。名胜华敷。佛号弥勒。恒以慈心四无量法。教化一切也。说慈心三昧经。闻者成佛。时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有六十四能。闻佛说法。即生谁难。不能退伏。便发信心。誓持此经。必得成佛。号曰弥勒。舍家入山八千岁。乞食诵经。时遇荒年。乞食不得。经七日无食。林间有白兔。其数五百。一兔母子见仙人无食。而作是言。法山将崩。法海将竭。我今舍身。投火以死。其食用济仙命。肉既熟已。有山神等。而白仙言。兔王母子为供养故。自投于火。其肉已熟。宜可取食。仙人闻已。悲不能对。久而说曰。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煞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于世世不起煞想。恒不食肉。乃至成佛。先制煞戒。语说投火与兔俱亡。由是菩萨乃至成佛。犹名弥勒。即慈氏也。不但从母名慈。实亦自能慈也。   言阿弥陀等者。无量诸佛出世。最后名世自在王佛。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弃国出家。行沙门道。号曰法藏比丘。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于世自在王佛所。说偈请佛。愿佛为我。广宣经教。我当修行。速成正觉。既闻法已。广发大愿。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其佛世界。名曰极乐。成佛已来。经今十劫。   言由证法身等者。故知真理本无此力。释前密说法身。问何名密说。答真理本无言说。由将智证着。便能应物现权种种事。以用显体也。   言此有五句者。此处索文。经言。如实知见四个字。通下五句转也。   言初句依妄处等者。经云。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者。如由似也。三界相者。相即体相。相由性也。真如与三界为体相。众生虚妄。必见三界生死。如来悟心。如实知见三界真如之性。众生迷圣人悟。圣人悟凡夫迷处。二乘不如实知见三界之相。一向是染。见涅槃一向净。如来实知见众生界。不离真如。真如不离众生界。生死涅槃本来平等(相国解)。   言如来藏相之性者。路云。即实相之相性也。   言世间相常住者。简要云。世间即有情世间。相谓体相真如也。常住即如来藏性也。   言第二句依常净等者。经云。无有生死若退若出者。化度云。由常故离前际。所以无有生。由性故离后际。所以无有死。由清净故。所以无有退。由不变故离三际。所以无有出。言常恒清净不变故如。次配生死退出也。   言或即生灭者。经言。生死即生灭也。路云。此据常法。无一期生灭。亦无刹那生灭也。   言第三句依不即等者。经云。亦无在世及灭度者。亦无在世间也。及灭度者涅槃也。世间不即便是涅槃。涅槃元来不离世间。故云不即不离也。若涅槃即是世间灭时。涅槃是非常也。若涅槃离世间。世间法中无涅槃。涅槃应不遍。迷时不染。悟时是增。但为迷悟依也。   言第四句依离四相等者。经云。非实非虚非如非异者。有为生灭法上有实有虚有如有异。真如离此。小乘故。世间法上生相有者。大乘过未是假。现在一念生相。对彼过未名实。真如法长有不是一念有。名非实也。灭相者。落谢过去。无体名虚。真如常有。故名非虚。住相者。住表此法暂有有用为之法。现在一念法上暂有作用名住。住相为如。如者守自体名如。色以质碍。心以缘虑。名各守自体。真如离此。名非如也。非异者。相亦即粗四相中老相也。法身离此。故云非异也。   言第五句依佛内证等者。经云。不如三界见于三界等者。相云。如似义。不似三界众生见于三界也。上言三界是能见。下言三界是所见。如者依义也。意说三界之妄想。不能证见三界之体性。即是不依三界之妄想。见彼三界之体性。意言凡夫见妄想。如来见真性。非是离却三界。而观真谛。器及有情二种三界。皆此所摄。   言如来明见无有错谬者。根本智内证名明见也。论解此唯属第五句经文。云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文势似结。疏主恐人错。所以此间依论聊简也。   言应物现权所由等者。经言。以诸众生有种种性至废者。性者界也。众生根性不同。名种种界。界者体性也。种种欲者胜解也。种种行谓众生心行也。种种忆想分别者。简要云。想分别。谓遍趣行等。即由忆想。于六趣中。随造何趣行业。名为趣行也。   言由此等故佛等者。由前众生有尔许多病行差别。所以佛种种教化。所作佛事无废。种种说示。说谓说法。示谓教示。释未曾暂废也。   言前说报身实成道久等者。谓众生利钝不同。起他化身。显自报身体性。此唱说法身。实无现身之相。由随众生性欲起后身故。说身不同。说身不同显法身向上用也。   言第三结成前说者。双结法报二身。常住起灭也。   言法说二身者。即法身报身也。   言后喻说二身等者。路云。寻下喻文。佛说化身。宁喻二身。答良以下喻中。第三观根道隐。喻云或净土秽土行化。净土之中通报化故。今为法说中既有二身。喻说之中虽唯说化及彼报身常住也。   言此即初也者。初明报身随众生愿及本愿力皆无尽故。   经言。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等者。意言菩萨往昔所成就寿命。今犹未尽。众生界未尽。故佛寿不尽。此举因行。因既广大。感果亦长远。如下颂言。寿命无数劫。久修业所得。   言复倍上数者。倍上尘数也。   言众生界无尽等者。问众生成佛。数有何穷。以前例后。何得不尽。答众生界中本有之数。未必一一皆得佛身。一分众生无种性故。又复众生法尔无数。若不尔者。从无始来。作佛令尽。宁有今日。   言然今报身等者。问报身既常住不灭。如何说入涅槃。答疏言。然今非实等。意言为化众生示现有也。   言初明本性恶者释也。问何要事须现入涅槃。所以者何徴也。答若佛久住于世。众生之本性恶更生恶。求住不得。故入涅槃也。   言此初本恶有六等者。一蕰德。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能感得胜人胜法也。不遭佛故不感胜人。不闻法故不感胜法。二不种善根者。见佛闻法。是善根因。今不应佛住世。及不闻法。是多生已来不种善根。   言六入于忆想者。五见如网也。   言更生恶有五等者。五中初三种。一憍姿。二猒。三怠。由初三种为因。生得向后第四不能生难遭之想。第五不能生恭敬之心。   言假使乌角鸱等者。角鸱白日不见物。被乌取儿吃。乌夜得不见物。被角枭偷儿吃。所以相境也。辨云。本经中六个喻。今疏中引第一第二第四。余三不引也。   言对前三喻一一应说此后一颂等者。即是如来视一切。犹罗睺罗。缘此一颂是法说。对前三喻。每喻向后。便合引颂。   言然则入涅槃等者。二乘决定不得。且于二乘分得之处。如来示现入无余涅槃。二乘入无余。身智永无。佛入无余。身智常在。教化不息。形对二乘不同。故名无上。正是涅槃无上也。有取此三事涅槃。为此间涅槃无上者。非也。三事元来自是无上也。   言身智既不永等者。即小乘入无余。身智永无。非无上。若尔小乘入无余。身智永无。非无上。小乘入有余。身智在故。应无上。答大乘入有余。身智不无。是无上。小乘入有余。苦依在故。非无上。大乘有余三事具足故。功德是无上也。   言只如二乘者。此下四生三生配前十二喻者。约根有利钝故。生有不定。由此无明利钝。三生练根得入见道者名钝。以时少故。慧未明利故。二若经四生练根。得圣果者名利。以多时修。慧渐胜故。所以疏言。生少得为钝。生得多者为利。下亦不依此义。以解经文。二勤惰相对。即以生数少疾得果者为利。生数多迟得果者为钝。以疾得者精进。是利根人。迟得果者懈怠。是钝根人。所以疏言。今说后对。即是依此后解以释经文也。   言练根者。即前五罗汉。退法。思法。护法。住法。堪达。更修四禅八定。练成不动故(如俱舍)。   言此初二喻者。正配生数数。诸抄多解。相国且四生者。约所逢四个化佛。以辨四生。第一最初发心逢俱那含牟尼佛。为第一生也。第二生逢迦叶佛。为第二生。第三生逢释迦牟尼佛。为第三生也。第四当来见弥勒佛。为第四生。此段配四生如此。若准疏中配喻文处。第一生逢佛。第二生不逢佛。遗教灭后修行。第三生第四生皆逢佛也。   言初二喻者。一善达宜喻。譬如良医。智慧聪达。明练方药。善治众病。二慈矜起化喻。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简要云。准经第一第二喻。即是二乘。见迦叶佛。仁教发心。而未得果。诸子与良医相见。   言第三第四者。第三观根道隐喻。经云。以有事缘。远至余国。第四逢缘或起喻。经云。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此第三喻。今是第二生勤修根熟为利。懒堕未熟为钝。既言良医远至国。诸子饮毒。即喻众生不修行具足。凡夫一类四个发心修行。一发心了却退。此第二生遇佛入灭遗法之中也。问既言生逢四个佛为四。此第二生不逢佛。如何言生耶。答若泛指。则四个佛四生。若依经文配处。即四个佛不足。此第二生逢佛也。问争知不逢佛。答经云。以有事缘远至余国。第二解云。只第二生经文中含得一个化佛。作第二生所逢佛也。以有事缘远至余国。此经文通两处用。一配在第二生佛化缘毕。以有事缘向他国。或云。第二遍向第二生用。以有事缘文中含得一个化佛。善根熟已。发心遇佛。见在世时。名为见佛。善根未熟者。遇佛入灭。名不见佛。经云远至余国。是也。非全不见佛。隐却在世行化时不说。偏举灭后之事。故云有事缘远至余国。根熟发心者。佛在世时。以有事缘与度。若未熟者不遇佛。以有事缘。他方去也。若子细寻求。只以有缘之中有佛也。若如此解。四化生便足。又前来譬如良医喻。多诸子息。若十二十。根未熟者。一时见佛。及至到第二生。隐却根熟发心修行者。经文不说。唯退服毒药者。问争知隐耶却前。答准后第三生逢释迦佛。诸子饮毒。或失本心不失者。毒药一时总服。于中服毒深者失本心。服毒浅者不失本心。第三生既有两类人。准知第二生隐也。有遇佛不遇佛者(此解甚美。诸抄解尽说第二生不见佛也)。   言第五济生成道喻。经。是时其父还来皈家。第六见佛成咸折喻。经。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甚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第七应根说法喻。经。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悉皆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第八根熟道成喻。经。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第九未熟猒法喻。经。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简要云。此上五个喻。并见释迦佛。即鹙子等根熟见佛。得无学果。佛与授记。正是病尽除愈。此是前第二生勤修行人也。若根未熟懒堕者。虽见释迦佛。犹住有学凡夫四善根位。向前懒堕人。所以释迦唱灭皆为此也。   言第十令吝示灭喻。经。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第十一恋佛受法喻。经。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第十二得望见佛喻。经。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前第三生中四加行位人。至四生见弥勒佛。亦得无学回心向大。此四生配。是疏主依经中本文意也。若三生配。但是疏主科出。毕竟不取。此第四生中最宽。前来第三生见释迦佛。舍利弗等得无学果也。又回心受变易。当亦得见弥勒。更有第一生发心者。第三生见释迦。由住凡夫。所以释迦八相中现第八相。以此一类。䟦提河边唱灭。众生恋慕。种出世善根。渐渐修行。得至初果二果三果受变易已。见弥勒佛。有得无学果受变易见弥勒。亦有得初果天上人间七反受生方见弥勒。所以疏言。并令得见因。诸抄云。当来弥勒佛时。去今释迦。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云何尔许时但言一生。答约从第三生已后至逢弥勒。总为一生。不障有多父母生也。问疏何不但礼释迦灭后发心之人。得见弥勒即得。何要说他释迦佛在日回心受变易者。答若不说。争解四生义。又经文自说。既言咸使见之。初修久修总见。故名咸使见之。   言弥勒即者。通妨。问既是他弥勒佛化。如何言是我化。说医师喻。答疏言。弥勒即我等。   言或总说三生者。第二解也。诸抄一百劫六十劫尽不说。且说三生四生。   言三生等者。简要云。一遇三个化佛名三生。问据五浊经贤劫之中。入第九住劫。已四佛出。人寿六万岁时迦路迦忖陀佛(即俱留孙佛也)。四万岁时迦路迦牟尼佛。二万岁时迦叶波佛。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相去极远。父母生数无穷。如何只说三生也。答但约三度见佛名三生。不说父母生也。二者。约父母生。第一生中逢迦叶。命终之后。此界人寿短促。若生诸天诸方世界。命长之处。受一生得。却来见释迦佛。即成三生。三者。此界逢迦叶佛。最初发心。次生余界受生。逢他方佛。后还来此界。逢释迦佛。即三世三生也。或总配三生。初四喻配第一生。善达根宜喻。二慈矜起化喻。此二喻配遇迦叶佛。三观根道隐喻。遇佛入涅槃。四逢缘惑起喻。既不遇佛。却起烦恼。经。诸子于后。饮他毒药。   言初现涅槃者。疏云。初现两字。初二喻二喻也。涅槃之言牒第三喻也。彼不见佛牒第四喻。次五喻是第二生。五济生成道。六见佛咸忻。七应根说法。八根熟道成。九未熟不证。此是第二生见释迦中现涅槃也。金云。中现字与佛字相连读。故立释迦佛中现涅槃也。若中现字与佛字别读。即五喻之第二生起涅槃处。宜至向下。令怖示灭喻。即是中现涅槃也。故此句疏中现涅槃。暗指向后第十喻也。其根熟勤者。住有学位断烦恼。名病尽除喻。其根未熟。堕者犹凡位。而犹未证。后三喻是第三生。第十令怖示灭喻。十一恋佛受法喻。第十二得望见佛喻。根熟勤者并得无学。未熟堕者亦得有学。所以疏言。此二乘后俱见释迦。又诸抄云。疏主解三生义不尽。疏中觅三生不得。第一见他佛。第二生第三生俱见释迦。若约能化佛身。说无三个化佛。若依所化众生说。又无二生行相。如何说有三生。答经云。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使见之。便第三生见佛。即是释迦入涅槃去。弥勒下生来。便第三生见佛也。问疏云三生中后二生。俱见释迦。若见弥勒。违他疏意也。答法性真如同故。约平等意趣说。弥勒即我力也。第二义亦通释迦牟尼佛。却教化来。此中有二。一者。密化示现同类身。化作声闻。引令回心向大。二者。释迦佛从此方入灭。生余土中去。其后遗法弟子初二三果。望有学无学修行。舍分段受变易。向净土中释迦佛。舍秽土中教化来。亦得名为其父闻子悉已得差寻便来归咸便见之。即是三生义足。第一生逢迦叶佛。第二生逢释迦佛。第三生又逢释迦佛。第三依诸抄解。第一生逢迦叶佛。第二生已后于䟦提河边唱灭。却后三月入涅槃。第八相为第三生。此一类众生来。总未发心。今见释迦入灭发心故。是第三也。第一生虚过。第二见释迦。前七相不发心。第三见释迦佛入涅槃。所以疏主配后二生俱见释迦也(成道是)。   言以此等类者。疏云。远结三生。皆现涅槃也。   言良医等者。纪国云。医者意也。善解四病之原。妙通八术之要。下针定差。投药必愈。故曰良医。阿含经说。良医具四德。一识病体。喻知苦谛。二识病因。喻集谛。三识病灭已等。喻知灭谛。四识病灭已更生。喻知道谛。问何名病更生。答烦恼病有漏道伏。遇缘还起。如病灭已更生。若无漏道。已不生也。又云。外道治病还发。为下医。二乘治病或发。为中医。如来治病毕竟不发。为上医。医者说文治病士也。医性多嗜酒。故字从酉。炖煌实录云。张存字德正。善医。尝自称。医字贤者显尊者腹。我行东西。悉酒肉多活人命。必受天禄。   言智慧者。意无不次为智。   言聪达者。听无不了为聪。思无不通为达也。   言明练等者。纪国云。方喻二乘教。教名方也。药喻于理。所诠理名药。审教知理。故云明练方药。随授必了。名善治众病也。   经云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等。纪国云。受化为子。传化为息也。今且说有种性子。不说种子也。   言十二十者。声闻十法行名十。缘觉十法行名二十。简要云。声闻十法行名若十。回心向大修菩萨十法行名二十。缘觉亦尔。问何故多说菩萨十法行耶。答正宗经为渐悟。不正为顿悟菩萨。以菩萨性二乘中不决定有故。不分明说。亦有说乃至中摄。问三乘人各修自乘十法行。十十相资。合有三百。如何只说百数。答据实。合言三百。以数声等。但言百数也。第二解乃至百数一句。唯属大乘十法行。十十相资。故言百数。问二乘百行何故不说。答二乘百行不感佛果百福病庄严。唯说大乘。不取二乘也。   言为不定者。二乘即正。菩萨即兼。故众子游居。云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在此宅中。此云乃至兼正说。故云不定也。此上二喻令第一生。   言三观根道隐者。智慧隐没。名道隐也。   言他方机者。他方众生根熟。感如来教化。名事缘也。   言或往净土者。前以自他相对名余。此以净秽相望名余也。若本来居秽入净名余国。彼此异故。若本来居净土。从净入秽。亦名余国。净秽异故。问何名余国。答示居生死。向净秽土中往来。名为余国。   言无佛已后者。其人近出。未久之间。于后宅舍。忽然火起。禀外道邪师相教。损众生善根。名饮他毒药。起惑造业。名药发也。无明惛醉。迷暗身心。不识善名。问乱不生死。名宛转于地。宛转者不行义。在死中不修行也。此一唱经意。如来灭后众生。谁人救护。有饮毒药者。有不饮者。经文隐却不饮者。唯说饮者。法中论。一种见佛。一灭修善。于中有退者。有不退者。或总服毒药。服浅者不失本心。服深者失却本心后宫。   言或失本心或不失者。唯知此唱有二类人。经云。是时其父还来归家。亦同譬喻品。长者闻已。惊入火宅。   言昔日所化者。前解约报身居净土。亦现居彼生死之家。化有净土。不名归家。向众生生死中来生。是化佛家。故云归家。   言或昔化者。此约如来化身本所化境。生死是化佛本住之处。如今却来名归家。如再任纲维。生死合是化身。住境名家。所以疏云。本住名家也。   经云诸子饮毒(至)皆大欢喜者。章敬云。地位远而称遥。根性会而名见也。又疏云。未以现量证佛理名见。但以知故。此解不然。佛称遥见。应佛有比量也。既无比知。应名遥见(则解正)。失心与不失。皆欢喜问讯。其不失者。兼行拜跪也。欢喜意业。问讯语业。拜跪身业。问佛以知失心之人不拜跪耶。答经文云。失心之人不说拜跪。又虽闻教欢喜交行。行不肯故。知失心人不肯拜跪。   言善安稳归者。安稳谓涅槃体即胜义。善从涅槃而来。故曰善安稳归也。   言失净起染者。净即白净。无记异熟生心。无记是本故不失。即守本无记白净之心。或本净心者。说彼初喻。初喻教发心。名本净心也。   言依三世佛等者。佛教法名经方也。   言求理者。石药等是药不是草也。今取是药之草。石药况理是药。烦恼遣由证理。病差由眼药也。   言行草者。今取是药之草喻行。禀教修生。如草之长也。   言戒定等者。色喻别解脱戒。身口七支戒是实。所引色香喻于定。即五分法身中之为香故。慧能调和诸功德故。所以配美络者。前以真理名药。意言正证理之时。乃知此药色香美也。又理是故三学实性如药。□香味。又此之三法□依冥理方有。犹如是味依药而有。言或息恶者也。能息恶。除恶色生善色故香。能务善顺益于人。故比香也。美味能利生。利乐众生。是诸佛如来所爱味。   言智慧简等者。即三乘五性四谛因缘。三性度各有自乘之简择慧。分折故名择。   言播扬者。筛了以除粗取细也。经言。汝等莫贪者。粗弊色香声味触等名播粗妙。乃至谛无漏有为无为上界。如次名粗细也。   言今所三等者。金云。三学三行各自随顺。或玄随并得。今谓念定如臼。慧等如杵。勤如人。胜解如罗。欲如密。调和故。信如酒。   言劝之服行者。与子令服一句经也。   言福及慧者。福即戒也。前虽以定配香。今以慧配香。五分法身中有慧香也。   言得两释者。即是经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良药即是释迦说二乘教也。经文略故。唯有色香。而无美味。即俱中摄也。此一唱。相云。若依四生中配。不失心者。第三生见释迦成无学。名病除愈。若依三生中配。第二生中见释迦。住有学渐断烦恼。名病尽除愈。有学之人初二三果。随得一果。但望一分烦恼尽处说也。名为除愈也。所以疏言。得道两释如前已解。   经言余失心者。其父来至。而谓不肯服者。法中论众生见佛出世。懈怠起烦恼者。亦皆欢喜恭敬。亦闻二乘教及至交化悟理。依理起行。即不肯故。不说拜跪。又不肯修。名不肯服药。   经所以者何(至)而谓不美者。无漏教法而修行猒舍。名为不美。问若以毒气深入。于美谓非美。亦应毒气深入。于父为非父。答良药多苦口。或深谓非美。父子天性也。相见故眼明。虽深知是父。妙行难可行。怖心谓是苦。见佛种性。排或深识。佛即以良为美。非以甘甜为美。   言未熟厌法者。前云未熟不证。今云厌法。文别意同。   言初少求法者。如人若教听教。则能。若教悟理起行。即不肯。又世人少行檀施。即能。即不能持戒等。力未堪故。后三月当涅槃。佛告波旬。待我有缘众生。未度者度讫。又云。有会必离。有生皆有死。已受波旬请。决定入涅槃。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又云。一切江河会有枯竭。一切藂林会皆雕折。一切恩爱会有离别。有爱则生爱尽灭。言教留遗法。尔时世尊。在娑罗林间北首而卧。临入涅槃。告诸比丘。我在世以佛为师。我入涅槃。婆罗提木叉者。是汝大师。依戒而住。又以僧伽利衣。现胸臆相。告阿难言。临河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汝若爱我金刚不坏之身。勤修苦行。何愁不得。三乘圣教。唱与阿难。戒律文章钖杖钵盂付与迦叶。努力为吾修行。遗身舍利散在人间。勤须礼拜。   经言死时已至者。涅槃会五年也。   言道成既久者。问如来八十种好中有常少不老。今云何言衰老。答疏言道成等。   言入灭时近者。即却后三月也。   言遣言教使者。䟦提河边唱灭。说遗教经。即言教使。或涅槃经后两卷是。纪国取分布碎身舍利为使。嘉祥取泥土等佛像为使等。纪国云。子见神杜知文。经法中见佛遗身舍利。信言入灭。   经云是时诸子闻父背等者。即涅槃会中众生哀恋也。   言孤子何赉者。居列者单也。赉似也赐也。意言惟赐救念也。如来若在世。众圣即庄严。如月与星辰。四面涉围。象王既去。从谁求法宝也。   经言常怀悲感等者。即资粮位修观行等。名悲感。能引加行。故云心遂也。   言悲感依教者。此见释迦入灭。从资粮位中。依教起行也。心遂醒悟。依教起行。至见道前四加行位。作五根五力四谛观。观上下八忍八智。伏烦恼名醒。此未真醒悟也。或入圣依无诤智。断烦恼。名除愈醒悟也。   经言其父闻子悉已得(至)咸使见之者。若四生中配。第四生得见弥勒。若三生配。第三得见弥勒。此一类。释迦在日懒堕不肯修行。见佛灭后。修行得有学受变易。当来得见弥勒。并释迦在日成无学受变易者。亦见弥勒。所以经云。咸使见之。问何名寻便来归。答此两类人。释迦灭后。弥勒未下生。中间得乎果受变易。遇弥勒佛下生。名寻便来归也。第二解。或为父修者。从地前入初地见报佛。名来归。第三解。或二乘人回心向大受变易。地前修行四加行位见大化身。亦得名为寻便来归咸使见之。   言此喻问答等者。问实不死言死者。岂不是虚妄耶。答意徒服药。约利益大。故名不虚也。金云。上来七喻皆明权实。火宅喻智权实。穷子喻人权实。药草喻教权实。化城喻理权实。系珠喻解权实。明珠喻说权实。医王喻身权实。于中说通教理行果。药草教。化城理。火宅穷子系珠三是行。医王是果。   言初二颂报等者。问报身常住说法可尔。化身何言常。答化身应群根。故名常也。   言一偈无缘不见者。众生颠倒自不令得见。若佛久住于世。令众生见佛。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等。五种过生。所以神通力蔽之。令颠倒众生。虽近而不见。   言恐见生过者。金云。此明报佛二乘地前自然不见。何得更言恐见生过。答若望本位。即不合之。若望神力加之。何得见。如因见东方等。今谓不尔者。恐穷子惊走也。即同穷子惊愕。称冤大叫也。名生过也。   经言广供养舍利者。有问此既报身。宁有舍利耶。答此七地已前悲增菩萨所见报化有父母。何妨灭后有舍利。故如光所见塔。高五千由旬。岂非报佛舍利塔耶。   言半颂现身者。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是化土见随小情。指别所在。   言说身在此者。以用显体。报身常在灵山。化身现有入灭。报之与化。皆不离本处。摄化身用归报身体。   言一偈半化入涅槃等者。此身化身。二皆是化身。处所亦别。问既是报体。即合常在净土。如何说出于灵山秽土耶。答疏云。于灵山处现或现有。灵山者上句显报土无但有处所。即是于彼处所现也。下句显土中有化灵山也。于彼有山处现。更解上句。如前报土中无山。但有处所也。下句显化土有灵山。意言化身出现于有山处也。即是化受用及二佛双说也。此中疏主。但说报身者。以化用及化显彼自受用身。遣弥勒菩萨疑也。疏主顺经。但言报佛字也。   言结报身等者。问既言身常在灵山不灭。何故众生有不见耶。答一偈半明身。结见与不见所由。初一偈不见佛所由。后半偈见佛所由。   言见净土等者。见即上位。不见即下位也。   言初颂住处者。经云。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常在灵鹫山者。化身住处也。及余诸住处者。自受用报身住处。通而言之。即净土秽土。此方自东自西自南自北配不定。故云及余住处也。   言次眷属者。上两句化身住处。经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下两句他受用身住处。经云。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菩萨即是天人也。   言此中有三者。二偈报净土相。园林诸堂阁。后一偈化土相。忧怖诸苦恼。如是悉充满。净土离之。   言有事功德者。事谓事法。即有为。功德即指园林堂阁等。功德者即总持为园菀等。   言论云等者。法华论也。   言报身佛如来(至)第一义谛者。路云。摄相归性。以真如为体。名第一义谛摄。此解不正。只如秽故。还不以真如为体耶。今取可破坏义名世间。不可破坏名第一义谛。相国云。二种。一当体名胜义。即真如是。二约人名胜义。即胜故知非唯真如。   言此四颂合者。经我亦为世父等一颂。总合前文意。次一颂经以常见我故。而生憍恣心等。合前为治狂子故。实在而言灭。后二颂。合喻中方便两字也。若不作此配。疏何名为合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十三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十四   镜水寺沙门 栖复要集   ○分别功德品   言一者二品傍释等者。七品学行流通。其涌出一品。是能行安乐行。弘经之人。乃是正释如来教化。行安乐行。持经之者因此涌出品。方有寿量品。乃有分别功德品。故两品乃是傍释。傍释涌出品疑也。前品言因释。后言傍释。前品名因释前疑。此品正是展转生起。故有分别功德来也。   言总万德等者。法身也。无为万德依法身故。鸿由大也。毛诗大曰鸿。小曰雁也。基由始也。庙讳应言阶也。绾三明之极体。即自受用报身也。绾者摄也。穷神尽妙者。化者身也。此上寿量品也。闻之者悟心。分别品契智符真。寿量品融之者道证分别品。融由明也。   言二者一乘果等者。科十九品为正宗中。五品一乘果中分二。初二品明已满果。后三品明未满果。初中复二。前寿量品正明已满果。后分别品因间已满之功德。十一位得证一位发心已满之家果。亦名已满果。故寿量品后分别来。   言三者论解十无上等者。问何名胜妙力。答由持经故。获得六根清净等。名胜妙力无上。   言论复自言等者。论先列无上。指经文了。便解塔品九事说。方言自此已下。故此云论复言也。已下之言。即指分别品下法力及修行力也。   言法力有五门等者。一证者。经言。我说是如来寿命长远时。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众生得无生法忍等。十一位证也。二信者。即是一位发心。经言。复有世界微尘数众生。皆发阿耨菩提等。三供养者。经言。佛说是诸菩萨摩诃萨。得大法利时。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等。简要云。此之三门在此品初也。四闻法一门在此品。后二长行及颂并随喜品也。后二长行者。且初长行云。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颂经言。有善男女等。闻我说寿命乃至一念信。其福过于彼。第二长行云。又阿逸多。若有闻佛寿命长远。解其言趣。是人所得功德无有限量。牟云。又指随喜品。颂云。世尊灭度后。其有闻是经。若能随喜者。为得几所福。   言读诵持说等者。此一门在法师功德品也。   言论自解云初门等者。即是分别及随喜两品。摄初四段文。佛唯告弥勒。   言后一常精进等者。法师功德品。唯告常精进(云云)。   言由此法力摄三品者。谓分别品。随喜品。法师功德品。   言分音者(府文反)。别音(方列反)。或作莂(古人于竹上书记事也)或𧧸(言语辨释也)或分音(扶问反)一分分道理差别也。别音(冯列反分别)。   言解妨者等。问菩萨声闻一种闻法。何声闻授记菩萨不沾益。疏云。菩萨之记等。十一位证也。不说证果不授果记也。即别既因中记证也。   言菩萨无取舍等者。声闻有舍权取实。菩萨无故。问任持取余。说于一乘。准此亦兼为菩萨说于权实。云何无道证耶。答为二乘说。令舍昔权取今实故。故有证菩萨之人。有取无舍。已取大乘也。为说权实。故无记证。不同小乘。故不相例也。   言问初科品等者。此问答兼破喜祥。以真化为宗也。问利今门中别为现证益。寻此经势。乃由闻寿量。何开听经。刺为现证。此问意依八品为宗。今闻寿量。即非闻经也。答二说。一云。前开出见闻。二云。流通亦经也。   言此初也者。一标时益也。牟云。经文无时节之益。但是因闻寿量长远之时而得益。即是闻时益。亦是当时益也。   言依义殊胜者。佛告益也。论主依义殊胜。科分别品为三段。一证。二信。三供养。前科初文有四。今此唯三。不科出第四弥勒领受文。但是疏主以义科也。牟云。但是弥勒说颂领受。非是重颂也。以长行是佛说。故言殊胜。虽非重颂。还是领前义意。亦名殊胜也。   言无生法忍等者。安国依古引般若三百七十六。二解。一云。智所断惑毕竟不起。名无生智。了诸行犹如阳焰。名为忍。无生即法。无生之忍。依主释。二云。能断烦恼之智。观遍计所执。毕竟不生。此能观名无生忍。无生即法。无生法之忍。亦依主释。二说何别。答前解约依他。后解依遍计。   言无生是境等者。疏意又别。无生是境无所执生。遍计性相无生。依他起性自然无生。圆成实性惑苦无生也。法是能诠。无生教法名忍者。是智印证之义。名无生法忍。地前唯闻无生教法。未能起智证达。故不立无生法忍名也。又入初地。故得此名。   言闻持在三地等者。经言。复有千倍等者。问何名为门。此之菩萨非化土有。但是报土。方容受得。或从一恒河沙。如是千倍。或倍前六百八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一处见异也。   言三地离定障者。此会上论文也。论云。三地发光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又断二愚。一欲贪愚。二圆满陀罗尼愚。   言乐说辨才等者。具者不是具足。但是说法器具。即五明论是辨才之作具也。纪国云。随分得在五六地。殊胜在第九佛位圆满。   言唯识等说者。论云。由斯九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于无量所说无量名句字。后后慧辨陀罗尼愚。二辨才自在愚。又利地门中不欲行障。障彼九地四无碍解。入九地时。便能永断。   言旋陀罗尼者。若水回作旋。水流貌也。通二音。今取还旋也。此在第七已前。犹有相故。第七地纯无相一刹那间空有双缘。缘空之智便能达有。达有之智便能缘空。故名旋也。问只有一旋。何名无量旋陀罗尼。答空有无量差别。一时总缘。名无量旋陀罗尼也。   言不退法轮等者。纪国云。不被有功用退转。   言清净法转者。经言。复有二千国土者。或是二千个国土。或是小千世界。名二千国土也。纪国云。因位究竟名清净。为他说。此名清净法轮。摄论云。初地清净。第十地名究竟清净。   言但随义说等者。不须说无生法忍等。事须在初地八地也。   言论云此得初地者。初依论略解也。未闻法华经去。初地菩萨。不知生数。今闻经已后。望初地决定。空生数多少也。牟云。此即加行位中已定生菩萨。若尔任运依生亦入初地。何假闻法。答由闻经故得入已定生。非先已得也。谟云。初智菩萨离分段死者。正据智增菩萨说。若悲增及悲智平等离分段死。即不定也。   言随分得见等者。乍看论文。似取真理名菩提。意取证真理之菩提也。   言非得果满菩提者。问下颂有复有四三二。如此四天下微尘数菩萨随数生成佛。此云何通。答译者巧也。佛者觉义。即是初地菩提也。   言亦有释言者。叙古人说也。章敬云。真谛三藏义说入生。是四恒人。地前十信十住位解十六分中一分义。四生是五恒人。十行十回向位解十六分中八分义。三生是六恒人。即是初地至六地。解十六分中十二分义。二生是七恒人。即是七八九地。解十六分中十四分义。一生是八恒人。便是十地满心。全解十六分义。   言十六分义者。经文不释。诸师异说。今略叙三说。一云。常乐我净无常无我无乐无净。迷者名到。悟者名正。地前而能信悟。此之八种登地已去证悟此之八种信证各八。故成十六分义。二云。有为无为各有八倒。成十六倒。翻此十六。成十六分义。三云。涅槃总意明诸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能解此者。浅深不同。品类有十六分。如秤十六两成一斤。不可难言数有增减。   言虽有释言等者。三者成前正义。即是成前法华论中正义。疏主破古师云。虽有释言八是恒第一地得无生菩提。今依法华论解此经生数。八生乃至一生。是地前菩萨得初地菩提。不依涅槃经中义。名不作是释也。   言此明信发者。一位发心也。即发十信菩提心。菩提为所发。信为能发。能发如麹。所发如来。   言末尼珠等者。胜劣不同。放开两种。或末尼是梵语。如意是唐言。唐梵双存。分成二殊也。亦有译。摩尼此云增长。谓宝珠增长威德。   经言。遍于九方至大会者。此是释迦佛神力。令分身佛。一一佛前。皆有香炉。烧无价香。   言菩萨上天者。每分身佛后一个侍者。是实菩萨。每分身佛复有多菩萨执持幡盖。又云。是释迦化作现观喜相。摄身虚空。持诸幡盖。又说偈赞。上至梵世。乍观似说幡盖大小次第。上至梵天。此菩萨身乱行。从四天王天忉利天。名次第而上也。言梵天。即初禅也。问何故不更遇。答初禅也。已来有寻伺他。有语表故。纪国云。诸天祥瑞下罗。菩萨乃神幡上烈诸天在上故。向下呈祥。菩萨地居故。上浮空表。   言香来飞下故说九方者。问何名九方。答第九是上方也。牟云。香如鸟飞从上空而来。故不说下方说余九方。灵山会形对上。方便是下方所收。香烟从东西南北四维并上方来。供养灵山。灵山是下方所受香处故。不说下方。说余九方也。   言第四领受益等。长行无。偈文有。即是弥勒菩萨领受也。言此初也者。初二颂闻法欢喜。经言。佛说希有法。昔所未曾有者。捐前寿量品也。经言。世尊有大力者。指前诸佛智慧之力。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诸佛师子奋迅之力。诸佛威猛大势之力。此上四力名大力。经言。寿命不可量者。指前三身寿量也。只此便是领受益也。   言十五颂益瑞者。证信名益。供养名瑞。   言此初有三者。初三颂位证。经言。或住不退地者。谟云。即前长行无生法忍。四不退中证不退也。或得陀罗尼者。即前闻持陀罗尼。或无碍乐说。或万亿旋总持。能于多法。周旋观察。从境立名也。   言缤纷者。广雅言。缤众也。纷乱也。谓众多乱下也。字林缤纷盛也。   言半颂雨衣者。长行兼璎珞。此但雨衣。   言结成欢喜者。经言。如是种种事者。指前寿量品三身功德。法喻双说也。   经言一切具善根以助无上心者。章敬云。二说。一者。众生助佛心。如来慈悲。怜愍众生说法。既闻法已获益。具善根。便是众生顺佛。助无上心。二者。佛助众生心。佛名闻十方。广饶益众生。众生依佛。得具善根。便是佛助众生无上心。经文颠倒。应言具一切善根也。   言何量之有者。解经中所得功德无有限量。   言校量胜劣等者。经言。为阿耨菩提者。为字去音。训以也。糅云。檀那者云布施也。尸罗云清净亦云净。羼提云安忍。切云。初苋初限二反。毗梨耶云精进。禅那云静虑。般若智慧。   言其一乘者。一彼此对明。初此经。后胜仿。且此经意说。有为无为俱是一乘。有为即菩萨智。无为即是涅槃理。此经一乘通理通智。就有为中。前五度是福。第六度是智。前五度是福。福劣于智慧。第六度是智。智慧胜于福。所以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前五波罗蜜。不如有人一念信心闻如来寿量品。所生智慧无有限量。所以此经六度之中。除智慧般若波罗蜜。智慧般若波罗蜜是所挍量。前五度是能挍量也。所以经言。除般若波罗蜜也。是所以除般若者。问何不通那。唯除般若。答疏云。以最胜故也。   言此经虽说等者。问法华胜仿俱是一乘。何故彼经总对六度。此经除般若。答疏言此经虽说等。虽者不定义。意通此经多分。是摄入有为智也。少分通出生无为理也。正名摄入有为乘。傍名出生无为乘。又此经理智俱包。体性宽被。彼胜仿经多分说出生。少分说摄入。正明出生。傍通摄入。唯无为理以为一乘。有为不及无为。所以恒河沙劫行六波罗蜜。不如有人手执经卷。缘经诠无为功德殊胜。所以全将六度有为功德。校量无为功德。况座主。虽者不定义。意言二经皆通摄入生。或显言之。意言此经一分。摄入是正。彼经摄入是傍。胜仿云。摩诃衍者流出四河。此经云。唯有一乘法。且约彼一分摄入中。此经通理智。彼经唯理。故以六度挍量。   言故知此经等者。二结归正体。便显古非也。   言若唯取真理者。略非古说。   言天亲金刚般若论等者。一切世间法不可得为喻。此上四句论偈文。天亲释云。云何为胜。一数胜。二力胜。三不相似胜。四因胜。   言数胜者。经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八十万亿劫。行五波罗蜜。将尔许时。行五波罗蜜福。元来有数可数得。一念信心。闻寿量品。功德无有齐限。不可知数。又云。此等有两般。一将一念闻经功德。总作一分者。向秤称。又将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福。还总为一分。在秤一头。全轻他一念闻经福。又将百分五波罗蜜福来一处。称亦轻他一念闻经福。又更将千分来亦轻。又更将万分来亦轻。乃至百千万亿分来。亦不及一分闻经。二云。折算将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福。在秤一头。秤将一分福闻经来。安住一头。全重于五度福。又将此一分闻经福。碎作一百分。一百分中取一分来。称亦重。又将此一分来。碎作千分。千分中取一分来。称亦重。又将此一分来。碎作万分。万分中取一分来。称亦重。又将此一分来。碎作百千万亿分。百千万亿分中取一分来。称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福。亦不及此一分闻经福数不可得。故名数胜。   言二力胜者。法胜故。如经言。不及一歌罗时。略云在胎内五位时。初一念结生时。是歌罗时。时极少也。举此歌时。闻法华经。经力胜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故名力胜。   言三者无似胜者。似者喻也。不可喻故。故名无似也。论家名无似。经中言喻也。经言。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又将恒沙微尘。喻一念闻经福不可得。世间无物可喻。名无似胜。   言四因胜等者。一念闻法华经。经为因。感佛果菩提。名因胜。胜布施福。感有漏果。   言此又有二者。即是经中一算数。二譬喻。余两个亦不及之。   言十九颂半者。此颂之中不述。长行无有限量。初段经文也。从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下述。然于金刚经疏。不言颂初一者。路府云。不颂后一。为正意。说长时布施。不似刹那时供养持经之人。   言校量一信者。一念信也。   言分五者。施戒忍勤定。   言三颂施等者。以四事供养也。经文之中。初供养佛。次供弟子。供弟子之中。只说缘觉。不说声闻。所以疏中唯说声闻。不说缘觉也。   言田有三种等者。一尊胜田。供养佛。二贫苦田。布施贫人。三中容田。非尊非卑非怨非亲。故曰中容。即朝定也。问供养父母名恩田。三田中何田所收。答尊胜田故。   言今供初田等者。安国云。供养佛。一则田胜。二则恩胜。供养父母亦田胜。亦恩胜。故言田恩两胜也。路云。应合名敬恩两胜。供养佛是敬田。供养父母恩田故。疏家既将供养父母恩田。向尊胜田中摄。此供养佛。便摄得两个田。尊胜田恩田。今疏言田恩两胜者。供养佛时。对下二田。贫苦中容名田胜。供养时对父母恩田。佛恩田更胜。故名田恩两胜也。   言二颂忍者。初颂安受苦忍。后耐怨害忍。经言为此者。平正呼。训由也。被也。   言三颂定者。经言。除睡常摄心者。除定障也。谟云。除本睡眠。而常摄心。除由弃也。不是除却眠之时。余时即摄心也。   经言我得一切智尽诸禅定际者。习禅之时。所发愿言。愿得成佛。尽诸禅定际。四禅八定根本定。名际也。   言二颂校量一信者。前颂正校量。后颂结。   经言有善男女等(至)其福过于彼者。过前五度也。   经言若人悉无有等者。即是无疑悔也。   经言其福为如此者。一念信心。闻佛寿量所得功德。过前五度。名如此也。为字平音。训定也。   言此初二也者。经言。顶受此经典者。持经菩萨心如顶。持经之时如顶上戴。经。愿我于未来。寿命长远。教化众生。愿我成佛。一如今日世尊坐菩提树。成佛了。说寿命品。亦如是。即心持法华。如系珠也。   言方信无疑者。经言。于此事无疑者。章敬云。长行望当果说菩萨无退。颂文依现德行愿向上无疑。即无退也。长行及颂随喜信解了。   言第二段解持等者。大科七段尽。作荎音呼。   言初闻佛寿量等者。唯闻寿量品。早感法身。所以经言。能起如来无上之慧。是。   言后于一部等者。经言何况广闻此经者。即是于一部向上受持也。经言。能生一切种智。感报身果。现在未得。当必得故。   言一见报佛等者。经言。深心信解。则为见佛。为字平声。为由是也。问现持经如何得见。答二解。一云。当必见佛故。今生持经。当来净土中见佛菩萨。净土眼见也。   言见解佛智等者。第二解也。现在闻持经典。悟所诠理。如见报佛一种。结言此以智见。非眼见也。   言第三行者即为等者。经文分二。初经言。又复如来灭后至解相者。并前唱。为字并训作也。名经言。何况已上等者。则为顶戴如来者。为字平音呼。为是也。首如心顶。受持经时。如来全身在此经内。心缘教时。必带理故。名顶戴如来也。   言即为已起佛塔僧坊者。初标也。经言。是善男子善女人等者。更不要起塔造立僧坊。但持经时。即名起塔造僧坊。不须为我。为字去音。训与也。金云。寺者。梵云毗诃罗。唐言游处。即是僧众游行之处。今以寺代之。广雅云。治释名嗣也。说文𨓍也。相续承嗣于其中也。牟云。摩腾初至。馆在鸿驴寺中。后白马寺。故此方有寺名也。   言下释有二初略后广者。此略也。   经言所以者何等者。何以持经名起塔造僧坊耶。答本来造塔为安舍利。今全身舍利。在此经内。持经之时。便是起塔。本来造僧坊。众僧归投。此经既是众学所归。持经之时。便是造僧坊也。塔品云。此经难持。若暂持者。我则欢喜。诸佛亦然。如是之人。诸佛所叹。是则勇猛。是则精进。是名持戒行头陀者。则为疾得无上佛道。即同此中法华经。便是众所归也。   言真行供养。行字(茎同)。   言有等者一量者。经言。高广渐小至于梵天。二具者。悬诸幡盖。及众宝铃。三时者。则为于无量百千万亿劫。作是供养已。   言是人定超于等者。解经言。高广渐小至于梵天。得上界定地。超过欲界人天福德。有所表故。此表持经之行。非以外财。实能造得尔许大塔。故言塔至梵天。   言且举极小者。问若尔功德有限。何故前言算数不及耶。答疏言且举等。意言举极小一个供养行。善根功力。至于梵天。若具行十行。福不可量也。   经言则为于等者。为字亦平音。为由是也(初释则为起塔塔了)。   言安四方僧等者。解第一数。经言。作诸殿堂。三十有二。安四方僧。生八圣道。故即八支圣道。意言但有持经处。则有四方贤圣僧。僧具八支圣道。谓正语等。四方僧各生八支圣道。四八合成三十二殿堂也。又云。以拟忉利天宫之严丽也。除善法堂。余三十二天各有一堂故。问何要用赤栴檀耶。答阿含经云。诸树香中。赤梅檀为第一。   言八多罗树者。解第二量。经言。高八多罗树等。梵云多罗。此云高疏。[米*矞]云。此方云无支。其树形如棕榈。体坚如铁。叶长周密。华如黄米子少。人多食之。安国云。高一箭道。今言八者。世人皆以多罗树为极高。今言八者。意明过常也。   言高七仞者。一仞七尺。八树计三百九十二尺。论语云。夫子之墙数仞。   言余各有表者。经言。百千比丘。于其中止。第三僧住。众贤圣僧窟宅故。经言。园林浴地。第四资具也。园即总持。林即大法。浴池等谓定心解脱也。经行即身业所游履也。禅窟为意业所栖止也。衣服谓惭愧也。饮食即甘露法之食也。床褥者静虑为床。净命为褥也。汤药即无漏圣智。疗治烦恼。犹如汤药也(上少指)。   言如是僧坊等者。是多指也。经言。如是僧坊堂阁若干等。是。   言五行者。兼行六度者经言。一心智慧者。一心与智慧别。定能令心专注一境。名一也。举同时心王。名一心。是心王也。   言道场谓正等觉性者。辨云。相名为道。性名为场。   言赞三乘等者。问赞三乘者。如何是无畏施耶。答牟云。若向他二乘人道。汝等去道甚远。此名恼他。令他怖畏。今既赞叹。故名无畏施。问前来经云。亦不称名赞叹其美。此何令赞三乘人。答前约初修之人。此约久修之人也。   言利他忍中等者。同上耐怨忍也。路府问既是柔和。无怨害可对。如何疏言耐怨害忍。答辨云。虽逢怨害亲。若柔和故。名耐怨忍也。经言。常好坐禅得诸深定者。疏主解云。得深定。经言。精进勇猛者。疏解勤也。经言。摄诸善法利根智慧等者。疏解摄善法。皆为利他也。   言结已趣道场等者。道场有二。一者是有为。二是无为真法身名道场。二化身名道场也。   言觉树自荣者。身中四智菩提种子生起。名觉树自荣。金云。持经之人觉心生起。如树敷荣。如身坐树下也。   言七行者在处等者。持经之人若行若坐之处。便起塔。如佛之塔。殷重供养。   言初一颂标指前三者。牟云。即是标指长行解持读念益七段中初三段。一行者功德无过能生种智。二行者为见报身净土。三行者即为顶戴于佛。长行后四段文。下偈中广述。唯此一颂标指初前三段。略述其意。故云标指也。   言则为起僧坊等者。经言。若能持此经等者。香似牛头。因以为名。比州有山。山有此香。因名牛头山。修罗与天斗时。天所伤。取香涂疮。即愈也。   言颂前第五等者。经言。须曼香者。安国云。此翻善摄意华。其色黄白甚香。不作大树。才高三四尺。垂似盖。经言薝卜香者。正言瞻博迦。此云黄华树。树形高大。华小而香。亦言金色华。西域多此树。经言。阿提因多伽者。旧经云思夷华。熏麻押油燃灯。此华香故。其油亦香。   言第六兼行六度者。经言。况复持此经。兼布施持戒等。并是䇿勤三乘。正是精进也。   言第七在处者。五颂分四段也。   言一颂佛游处者。持经之人住处。诸佛必从。子若行时母必随后。前经言。空处读诵经。皆得见我身也(证获阶降也。流通。第九疏彻)。   ○随喜功德品   言一者七品学行等者。安乐一品所行行。后六品明能行人。能行人中分四。初涌出品正是能行行人。二寿量品分别品因释前疑。展转生起。三随喜品法师功德品。当第三段。傍正修行功德多少。今明傍修行。故此品来。   言三者论云法力等者。一证。二信。三供养。四闻法。五读诵持说。前已明三。此为第四闻法。问何名闻法。答由从他闻。能生随喜。故名闻法。   言释名者。晋本名劝助品也。   言随所闻思等者。纪国云。随喜有二。一自闻生随喜生闻慧。因闻慧生思慧。因思慧生修慧。因修慧生证智。此四即以随喜为本。故随喜品也。   言又二俱是等者。能随喜乃能劝。二俱是随喜。合为一名也。言又二俱是。经言。为得几所福。为字为本音。为由当也。   言一明初者。问四众外谁是智者。答但能随喜。即是智者。闻是经随喜已。此为第一随喜人也。   言次明往处等者。经言。从法会出等者。此上说第一亲从法会。闻经之人。从法会出向余处。为余人说。   言后明展转益者。经言。是诸人等闻已等者。余人闻已。生随喜心。如是展转说。如是展转至第五十。古人配五十人。取地前四十心。并十地菩萨为五十人。第十地菩萨他受用佛边。为第一闻法人。十信初心为第五十人。今疏中意。只是从第一闻法人至第五十人。最初第一人闻法人功德多。不得挍量余四十九人。就四十九人。前四十八人能说能听。亦校量不得。唯挍量最后第五十人。   言下校量境者。有二。一器世间多。若四百四百个万四百亿个阿僧祇世界。二有情世间多。六趣四生(云云)。   言一别示有五等者。一六趣。谓地狱(云云)。二四生。胎卵湿化。三形类。若有形无形等者欲色二界。若无形是无色界。四想殊者。有想是欲色二界并下三无色也。无想无想天也。非有想非无想者是非想天想也。五足异者。无足是蛇。二足鸦鹊及等者。四足牛马等也。多足百足类也。   言此等义门者。指第二疏有五趣章门也。   经言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此上二句结也。前来不科出。经文此重指。   经言一一众生与满阎浮金者。此意有二。一者。阎浮提者者金世界。世界名阎浮。金从世界得名。名阎浮金。金不必是阎浮金。第二解漏世界。尽是阎浮金也。章敬云。虽有此阎浮金。然非经意。经意但说满阎浮提金及种七宝乐具。谁言金名阎浮耶。与满之言。应成无用也。经言。阎浮提者。此北岸水下有金。向上有树。名阎树浮。旧云阎浮。新云瞻部金提。树以立名。名阎浮金世界。从树得名。名阎浮世界。但是树名阎浮金与世界从树为名也。   经言是大施主等者。解布施年岁。   言初起念等者。经言。然此众生。皆已衰老。年过八十等等者。问如无色界无形。又𧋑吐不知春秋。蜉蝣朝生暮死者。如何言皆已衰老年过八十。岂得言一一众生满八十年也。答今余人已外余类虽无本年八十发白面皱。然临死之时。皆有衰老相现。现同人类。年过八十。发白面皱老人也。且举人胜者也说者。   言正以为问者。经言。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者。施主二。一财施主。二法施主。下经言。我今分明语汝。不是方便说随宜说。不是言虽在即意在别时。故云分明语汝也。   言如校量梵音等者。金云。如经说。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福德果报不如如来一毛孔功德。又八万四千诸毛孔中功德。不如八十种好中一好功德。又八十种好中功德。不如三十二相中一相功德。三十二相功德中百分千分万分功德。不如一梵音声相功德。如来音声众生闻之。依教修行。皆得作佛。广利众生。意言以披一颂。随喜之人。决定作佛。胜前财施法施功德。犹如佛身上梵音声相胜余功德。摄云。三千界果子。不如一如意树。亦十方莹光不如一个日。大千野马不及一师子也。   言此初也者。初总明初人随喜功德胜前无比。经言。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至不可得比者。校量最初第一人。是所校量。向后四十九人。是能校量。前唱唯取能校量最初一人功德也。   言听闻随喜果及第三劝听果者。经言。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至之处者。问前来第五十人随喜功德无量无边。何故此唱亲闻经。唯感象马车乘功德。却少耶。答此唱唯说住僧房劝坐功德。未说闻经随喜功德也。   言亦得六通等者。意言住僧房及分坐功德。不唯得象马车乘等物。亦得六通金刚宝座也。   言此据世等者。问疏言六通金刚座。经中何故不说。答疏言此据世等。所以不说金刚宝座也。问何故一种闻经得象马车乘及天宫胜劣不同。答此辈人自性来听有三品心。下品心得象车乘。为人中大富。中品心得珍宝辇舆。为国王大臣。上品心得乘天宫。谓净土生天。法华经是运戴义。运戴一切众生经也。听者常灭。足不履地。象马车乘果。运载此身也。此是住僧房相似果也。问何故得释梵轮王座处。答此有三品心。下品心得轮王座处。中品心得帝释座处。上品心得梵王座处。此三人并得为王。若不为王。无由得其座处。并是分座果也。缘此经是尊贵之经。分座听者。常感释梵轮王果报也。问经文何故不说卧听。答病许卧听。此卧病也。   言此初也者。初明得好知友也。经言。得与陀罗尼共一处者。此上辈人。兼勤劝他听法有三品心。下品心得前菩萨共生一处。中品心得利根智慧。上品心得百千万世终不喑哑等。前行经言。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者。有说是所受劝人功德。非也。但是能劝人所得功德。若是受劝人功德。不可说尽也。若见有持经之人。傍生轻毁。得妄失句逗果。若劝人听经。得与陀罗尼菩萨为善友也。第三地菩萨证胜流真如。断闇钝障。纪国云。摄论说。三地菩萨得大法光明。闻持陀罗尼。以为依止能劝人功德。   言利根智慧者。此一句是慧也。余皆是福也。   言一声相者。终不喑哑。喑总绝声。哑作声也。   言百千万世者。通下诸句也。   言二舌者。常无病即[王/儿]也。   言口无病者。谓龈腭等无病。   言不差者。不重生也。褰者上唇举也。缩者不唇短也。   言或莤者。春秋云。苞茅不入。王祭阙供。无以莤酒。祭庙之时。以茅褰器口。以酒沥之。酒入草中销尽。似鬼神吃却。更不到地。故此草名莤也。   言粗者厚也。沥掺(粗合反)胗(居忍反唇疮也)紧(居忍反急也)三苍云。风肿也。   言从初有紧者。慢也。非疮轸名轸。亦云。皮外小起作胗。名轸也。   言口不唱者。口不戾也。喎者偏也。   言苦蛙反蛙音。章敬云。蛙菰菰音。户华反亦通。亦不喎邪作快字。平声。黑黯色。凹于甲反。邪下也。与押同。有本作窑字。正合[穴/依]字。   言众相有六者。唇舌牙齿。悉皆严好。二鼻修高直。三面貌圆满。四眉高而长。五额广平正。六人相具足。   言五举劣成胜者。已上尽是能劝人功德也。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住听法功德如是。此举劣也。何况一心说读诵下成胜也。能劝听底人功德劣。所受教修行功德因人劝。方有能听。举劣人功德。成胜功德也。谟云。颂文合向世尊答中分出。今至成第一人处科偈文。此是科文。隐显难了也。   言初八颂傍人随喜者。长行有傍正科也。长行明第五十人傍随喜。不分段数。以经文略故。   言此初有三者。今颂文不述长行弥勒答文。且初二颂标者。总初随喜人。次五颂校量随喜功德。后一结成第五十人功德。   言有二者。初一行总明初人随喜。   言五颂受教等者。初二颂标说。后三颂正陈。正陈中分三。初五句述前口相。次四句述众相。众相中最后二句述前面相也。指面相经文。后三句品述口相也。不述长行福中不喑哑不䐔䏲不曲戾声鼻二相也。长行口相有五。一气。经言。口气不臭。颂中后三句是口气无臭秽。优钵华之香。常从其口出。二舌常无病。颂云。舌不干黑短。长行三龈腭等无病。经云。口亦无病。颂云。世世无口患。长行齿无六恶者。不垢黑不黄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颂中唯有初三齿不疏黄黑。长行中唇无十恶者。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粗涩。不疮紧。亦不缺坏。亦不喎邪。不厚不大。亦不梨黑。无诸可恶。颂中唯有唇不厚褰缺一句。一句中有四。不厚不褰缩不缺落。乃至无有可恶相一句结也。长行鼻修高直。面貌圆满。额广平正。三相也。颂四中句述鼻。高修且直。额广而平正。面目悉端严。为人所喜见。颂中为人所喜见一句。述长行无有一切不可喜相。   ○法师功德品   言明傍人等者。前随喜品傍行了。今此法师功德品即是正行。故此品来意。   言下二等者。即是法师功德品常不轻品也。第二来意。望后不轻品为来意。   言初品总明者。法师功德品总明福果多小不分别功德之人。故名总明也。   言后品引己证成者。即是释迦过去为常不轻菩萨持经。亲得如是功德。此品唯能行行人法师功德。非所行法法师功德。今即是初。故此品来。   言三者论解法力有五等者。一证。二信。三供养。四闻法。五读诵持说。   言释名者。晋经云。叹法师品可谓叹其功德也。此品明能法师之功德故。以为名也。   言何故前法师等者。问何故法师品佛告药王。不告观音。经言。尔时世尊。因药王菩萨告八万大士。药王汝见是大众中无量诸天等。何故宝塔天授品。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不告八部耶。据宝塔品。初无告四众经文。至下慕众说经中。以大音声普告四众等是。天授品初云。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等。何故安乐行品独告文殊弥勒等耶。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何故如来寿量等三品。独告弥勒。不告余菩萨耶。若论寿量品。初亦无独告经文。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故知无文也。何故此品。告常精进。不告文殊普贤等。   言宝塔法证等者。路云。塔是色法也。名法证。此亦非也。但是塔踊证教。塔开证理。证教法理。故名法证也。天授劝示众人。即是教化海会菩萨。非口所宣等。显己重法千岁为床。故名人证。故总告之也。寿量品独告弥勒者。以彼慈氏。只于此界。次补如来。余人无此利益。所以不告余人。唯告弥勒。   言自非位等者。只更断一个所知障。便成佛。名位齐也。智阶者。邻次义也。   言何由识真化者。已上诸句。便目寿量品。察道德之圆证。双结分别随喜品也。   言此之一品亦合告之等者。名亦与持经相应。行亦与持经相应。偏告常精进也。   言行五法师者。即五法师也。一持。二读。三诵。四说。五书写也。   言初三易者。一即供养。施他听闻。   言后二等者。谓思惟。修习也。举中间五种。例余难易。总名法师。   言此显所得功德多少者。化度科为二番。第一番明功德多少。第二番明得人位次(经云。已是功德下)。且初番中总有六释。释中分二。初之二释叙古师不正义。后之四释疏主叙今正义。初叙古师不正义二释之中。各有二相。初皆叙古。后便略非。二释皆尔。   言古有二释者。章敬云。初解出自注经。后解嘉祥纪国也。   言一云十善为本者。谓不煞。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邪见。一善为头。余九善助。余丸为头。善助亦尔。每一善为头所资。余九为能资。十善一一为头。能资所资合说。故有一百。即此百善自作之时一百。教他人作时有一百。赞叹所受持法有一百。所以疏云。赞叹法胜。亦云赞励也。又于能行十行人向上庆慰。亦助喜。亦名随喜也。所以疏云。赞行十善者。此助喜心兴所行行人功德力齐盛。一百功德更无胜劣。如是合成四百。此四各有上品中品下品。成千二百。据六根总合有千二百。其中耳根听闻胜。舌根谈说胜。意根思惟法义胜。此三根修行作用胜成千二百。余眼鼻身三根劣。故无上品。有中下二品。但有八百也(云云)。   言若依十善等者。意云。诸经亦说。十善行对六根说。亦应如是。何独此耶。   言六根各具百福者。即是嘉祥纪国。经云。百福相庄严。药王品云。百福庄严臂。则知六根皆具百福。一一福中皆有十善庄严等。问何名百福。答百福即是百果也。能感因即是十善。一善为头。余九善助。十善更互为头。计成一百个善。问百福与百善何别。答能感所感因果别故。因严于果。理不相违。问如何成于千。答古师云。又将一百个果为头。一一果中有十善行。助能资所资。合成一千。六根各一千。合成六千。三根胜故。各增二百。三根劣故。各减二百也。   言舌解引正法华等者。第二义中分二。初破增减。后破庄严。且破增减者。古师依正法华庄严论。六根各一千。眼鼻身三并与二百也。   言其数何也者。意言耳舌意三。三根胜故。减他眼鼻身三。三今劣根。向上各减二百。当减之时。并与何者二百。为取眼根上二百。为取鼻根上二百。为取身根上二百。为与舌根。为复与耳根。为与意根二百。其数何也。又眼等六根各一千。不杀等十中。并与何者二百。为并不杀中二百。为并不盗中二百。为并余善中二百。其数何也(上破增减了)。   言又百福等者。约十善业道说。如造不杀业时。将心离杀为一。次起劝道思为二。次起赞美思为三。次起随喜思为四。次起回向思为五。一个善业道有五十思。十善业道。计成五十思。每修一相时。先起五十思。净其身器。次起一思。牵引后五十思。圆满合成百福。古人意说。以此百福。一一福中各有十善庄严。合成一千。六根计六千。三根胜故。各增三百。三根劣故。各减二百。疏主破百福是果。早是过去十善因所招。又说十善因。却庄严百福果。意言百福身体。是百行因之所感。从因名百也。今以因助果。未见所由。未见却将因却助于果所由也。未见因由也(破古第解二了)。   言今正解等者。疏主自为四解也。   言不得将庄严等者。意言庄严论六根各一千功德。今此经三根胜故成千二百。三根劣故有八百。六根功德多少胜劣不同。故云不得将庄严论。例同此经也。今依随经魏论。数圆也。今为四解也。   言一者于此经中修十法行者。一行为头。余九个法行助。假如受持时。为受持故书写。为受持故听闻。为受持故思惟修习。一行为头。余九皆准此说。各互为头。相资成百行。自作一百。教他一百。赞励一百。庆慰一百。合成四百。各有上中下品。成一千二百。耳舌意三根胜故。具足三品。成一千二百。眼鼻身三根劣。故无上品。只有八百也。   言二者因于此经等者。第二解也。当经十法行。一一法行之中。将十业道资助。只如受持之时。便能不杀。受持时便能不盗。乃至受持时便能不邪见。如是十法行中。一一为头。皆十善助十法行。总为头。便有百善业助。此解所资十法行。能资便有百善业道。能所相兼。据实合是百十十。今但总说一百也。自作一百。教他一百。赞庆慰一百。有上中下三品。三根胜故。各增二百。三根劣故。各减二百也。   言此经胜。问依余经亦有十法行十善资助。亦成六千。何唯此经耶。答疏言。此经胜故等。   言此文略故者。问此经若具十法行。又将十善助。则成百行。既经文只有五法师。如何成百行后。成一千法行耶。答疏言此等。意言经据总数说。十法行资成千二百。但是译家文略也。   言又依此等者。次下二解依五法师解也。   言一一此法师者。此依五法行。一一法行为头。皆有十善资助。五个法行为头。各十善助。计成五十。又自作教他各五十。赞励五十。庆慰五十。合成二百。六根之中。每各二百。眼鼻身三劣故。只有二百。耳舌意三。三根胜故。各将二百功德。助眼等三根。且如耳舌意。各将二百助眼根。有六百。并本二百。计成眼根上八百功德。又三根各将二百助鼻根。计成六百。并鼻根本二百。成鼻根八百功德。又三根各将二百助彼身根。计成六百。并身根二百。成身根八百功德。   言自类不相助者。钝根之流类。眼鼻身三互不相助。各守本分二百也。问如眼鼻二。要假依身根。方能有用。何非相助。答虽身相望有力。望修十法行。即不相助也。不相助也不同彼三。问此为约根助。为约行助。为约如无身根。眼等亦无。即名眼助。如因披读方能书写。方能披读。即眼身二望于修行。并有相助。约何名劣。答自利行中闻法为先。故说耳胜。既闻法已。利他行中说法为先。故先舌胜。通自他利。通十行中。意即为胜。故说六中此三为胜。若互相助。随无随有。此义可齐。如听闻时。不假眼等。今望总修十行。不如耳等三根。故分胜劣。劣根自不相助也。   言耳舌意胜故等者。解三个胜根也。耳舌意三。是胜根故。故互为能引。互为所引。自胜根类。得相助故。且如耳根为头。有力能招引三个劣根。各将二百助耳。计成六百也。耳根自二百。计八百。舌根意根各将二百助耳根。计一千二百。乃至舌根意根为头。余根资助亦尔。问如何是劣根助胜相状。答如耳听时。眼见经文。鼻根通利。身能往听。舌能演说。意为分别。如是名助也。问何故前劣根不相助。今宁助耶。答只为是劣。但能助他。更不自助。犹如仆使。但是事他。非自相事也。   言不可虚分者。诸抄指此两句疏。作第四解。非指前文。意言千二百及八百。先无诚文。但类相当。道理如此作。如此作如是配。故言不可虚分也。   言经云以是等者。化度云。经论双标也。以经言六根功德可以引。经先标后广解也。   言论云诸凡夫等者。引论标也。即是论主第一解。肉眼见三千界。在加行位。凡夫未入初地。但是经力。根有胜用。不是无用也。言论云。即法华论也。   言诸凡夫者。简圣人。以经力故。简诸根互用也。由持经法威德力。故言得胜根用。缘三千大千世界境。即是经云。父母所生清净肉眼。见于三千大千世界也。问疏主争知是凡夫。不是圣人耶。答若是初地菩萨。见一百三千大千世界。今唯见一三千界。又准经是凡夫。父母所生肉眼。故知是凡夫也。   言有解在于等者。古解也。纪国云。据此经文道理。上不是初地。下不是十信。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非于十信者。持经力弱故。不取之也。言以其肉眼见大千。故出所以也。   言解脱分位未能如是者。破古师。简前古人四十心也。   言解脱分位见一等。准知解脱分位。只见四洲之化佛。不合见大千世界化佛。圣教只说。四加行位见大千界大化佛。谁说见邪。问若至四善根位任运见大千境。何用开经力。答谟云。有三解。一者。本来在资粮位。由持经力。至加行位。见大千界。意言未有不持经者。未至故。二者。本来虽见而不明利。由持经力。见得明利。三者。昔未持经时。虽见三千界。不得清净六根。未获六千功德由持经力。得见大千及获清净六根。六千功德也。今详疏意。内眼见大千。本见位。若未持经。即不见也。问四加行位为复定中见散心见耶。答但是法威德力散心便见。问真是天眼见耶。答见大千界时。虽不是天眼。与天眼力齐也。   言不尔一化佛等者。意言大千化佛若非加行位见。更是谁见也。   言论云又六等者。标也。论云。即法华论也。又六根清净等者。于一一根中。使能见色闻声嗅香尝味。且如色境。是眼见之境。鼻根能知。乃至说法是意家境。鼻根能知故。正是根互用也。   言如释提等者。疏主依法华论。引诸根互用经文。未证成互用义也。色应眼见。鼻能知故。   言乃至说法故等者。下偈云。菩萨志坚固。坐禅若读经。或为人说法。闻香悉能知。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众而说法。闻香悉能知。   言此是智境等者。辨云。谓第六识相应之智。说法应智知。鼻根能知故(上经论标也)。   言此有二义者。二因论生论。此初中疏带两势。初解不许地前有互用义。以论言得自在故。后解即约根本互用。地前即无加行。论地前亦得也。   言一云诸根等者。意言诸根互用。唯在地上。不在地前。   言唯识等云等者。问准何圣教。答疏言唯识等。谟云。自在有三位。一如来果位。二八地已上。三初地已去。于净土中。作神通等事。亦名自在。亦得互用也。   言一根发识缘一切境者。安国云。二说。一者。自眼根发自眼识。通缘五境。二者。依自眼根。通发五识。通缘五种境。余根相例亦尔。自解云。前义虽通。理稍局也。后义为正。问何名一根发识缘一切境。答只如眼根取色境之时。第六意识向眼门中取境。眼发意识。缘一切境。眼随意取香味触等境。若尔。但是意识缘自家境。何名一根发识缘一切境。答虽是意识缘由。随五根发识。方缘一切境。问寻常意识五根门中取境。何不名互用。答寻常只是向眼根门中取色境。耳根门中取声境。不名互用也。所以疏第一解云。诸根互用唯在地上也。若约所见大千境量。通在地前。凡夫所见。即是经力加被。不是互用也。   言其前所说等者。指前经云。父母所生眼耳见闻三千界等。是地前加行位也。若是初地已上见百世界。非一三千界也。   言又初地已上等者。第二解也。互用及见大千界。俱在地上。据实地一实见一百三千世界。今向百世界中。且说见一大千界也。   言二者诸根互用等者。第二解。诸根互用。及见大千界在地前。亦名互用。唯识等说。唯在十地者。约任运得。若加行力分得。分得地前亦得。   言故此论本等者。即法华论双结也。结前第二解。许地前凡夫小分得诸根互用。   言前凡夫位等者。结前第二解。地前凡夫得根胜用。见大千界。   言今初地上等者。结前第一解。初地已上得诸根互用。不许地前凡夫亦得互用也。   言一肉眼非通者。经既言见三千界者。问何故尔耶。答智论云。三千界外有风轮故。违于凡夫。肉眼不得见也。又云。有漏力用至此。经言弥楼者。此云光明山。即十宝山之通号。常有光明。故以为名也。   言小教说等者。罗汉人取境任运见小千界。作意见中千界。辟支佛任运见中千界。作意见大千界。安国云。阿那律一人与辟支迦缘境齐。任运见中千。作意见大千。初地菩萨任运见百千界。若作意时能见无边。若二乘缘过未各知八万。初地菩萨过未唯知百劫。   言今说持经力等者。今显凡夫持经见大千界与二乘等。   言六根功德等者。问何故六根功经多少不同。所缘境界大千无别耶。牒来。答疏言。修因胜劣等。意言修因之时。耳舌意三。受持力胜。得果之时。三千功德也。其眼鼻身受持力劣。得果之时。只有八百。由因有胜劣。果德不同也。识用不差。所取境界。大千咸等。缘大千之识用不差也。   言又德是内成者。谓六根功德也。   言因由增减者。因劣故功德只有八百。因胜故功德有千二百也。因胜果胜。因劣果劣也。外境俱是一化佛境。外取境同故。大千减等。外境不可减也。由三纲库子等也。   言只如二乘等者。若傍缘现在境。声闻见二千世界。缘觉见三千。多少不同。约处世界也。若将宿命智。缘过去天眼。通缘未来。过未皆知。八万约时也。   言又如初地等者。意言菩萨宿命劣二乘。二乘天眼劣菩萨。不可一例。今者三根功德劣。取境即多也。相国云。引瑜伽三十五云。声闻但以二千世界及有情界为神通境。独觉但以三千世界为神通境。何以故。由彼唯为调伏一身。而修正行。非诸有情。是故最极以一界为神通境。然约声闻根性劣者。故知二千于此别修功德胜者。亦知三千。如阿那律等。   言七类者。经言。其中内外种种语言音声者。标下经言。以要言之。三千大千世界中等。结胜。   言杂类声者。问何名杂类声闻。答不是相对辨。故名杂类也。   言十二六对声者。男对女。水对火。是。   言无验咒术者。安国云。先修咒术。虽无验。今至胜解行位。悉皆有验。谟云。疏引此文。意在加行位菩萨胜。非资粮位。故知胜根唯在加行。即证互用。全在此胜解位。   言凡夫上位者。以十信摄入十住。四加行位摄入十回向。今言上位摄十回向。正取四加行。四加行在十回向中。故言上位。十住十行名中下。中下不取也。   经言常耳者。非是不生不灭常。但是寻常之常也。   经言不坏耳根。注经云。凡夫诸根不能并用。眼根缘色之时。耳不闻声。耳闻声时。眼不缘色。约一时起用。不得名坏。今持经法师一时起用。名不坏也。又缘境杂乱名坏。今是合中知境。杂中缘时名坏。今持经法师。设杂乱缘境。亦不坏也。   经言迦陵频伽者。膺法师云。迦陵者云好。频伽云声。即好声鸟。亦云妙音鸟。   经言命命者。梵云耆婆身。此云命命。即共命鸟也。本行五十九说。佛与天授。往昔作共命鸟。各为一头。   经云其诸梵天上者。即初禅也。光音及遍净。二禅三禅也。乃至有顶天。第四禅色究竟天。不是非想天名有顶也。问寻伺语加行。二禅已无。如何经说有语言声耶。答安国云。二禅已离寻伺染。名无寻伺。非无种子现行。名无寻伺。寻伺既有。发语何好也。   经言撰集解其义者。解音胡买反。   言十方世界中禽兽鸣相呼者。只取四天下中十方。十方中只取四天下。不取大千为十方。又纵得三千。是凡夫耳闻。若约佛及菩萨。则得十方。亦不相违也。   言一德量等者。经言。复次常精进等者。问何故前眼耳二根。则言父母所生眼父母所生耳。后鼻舌身意四根。不说父母所生耶。答缘天眼通。天耳通。于眼耳二根上立。若不言父母所生。恐滥持经功德。将谓是天眼天耳通也。余四根不立通。故不说也。二云。显是欲界根从父母生。简上二界也。又初二根是杂中取境。后四根合中取境。举离中。摄合中。问诸天不从父母生。如何经言父母所生。答六欲天从天男天女膝上化生。依所化所。亦名父母生也。次解鼻根功德者。问论中说见闻觉知者。见闻配离中眼耳二根也。觉知配余四根也。鼻根只合名觉知。今言闻三千世界香何意。答若约业力说。鼻根唯合中取境。不通离也。今约持经法威德力说。六根总通离合也。二者。若约凡夫自位说。鼻根缘香。不缘声。不合名闻。今依诸根互用说。亦得名闻。问经言上下内外如何。答色界名上。欲界名下也。又有情名内。器世界名外。又就有情中。身内功德名内。身外无衣服名外也。   言上下既远等者。疏主设难词也。   言若根遥知等者。若香在彼处。根不就彼处。云若能遥知得者。此坏根。不坏境也。坏是杂乱失坏之义。非损坏义也。谟云。法相所谈。鼻根乃是合中取境。令若远取如是离中知境。即是坏乱鼻根合中知义。所以坏根。不坏境性也。二云。若事须香境到来。方始取得者。岂一切香皆肯就根耶。未必一一香就鼻根来也。疏主设此双难了。   言论云此是知等者。引诸论通也。   言定智遥知者。疏释论文也。此是第六意识相应心所。别境中智。智与第六心王。向鼻根门中。依鼻根缘上界香。问既是意识与智知故即是智。何故经言鼻根取香境耶。答智依鼻根。方取香境。就所依说。名鼻根闻也。其实鼻根只缘得合中知境。不能取上界香。上界香亦不就鼻根来。但是意识相应之智遥闻也。所以疏云。非鼻实能离中取境。又诸根互用。鼻根取境难。尚自取得。况依眼耳离根之智。不取大千香耶。问何要将诸根互用义解。答疏主以下地根缘上地香。显诸根互用义也。   言又诸根互用鼻等者。金云。诸根互用。一根发识。缘一切境。五根发五识。尚自缘一切境。况是五识同时之意相应之智。不能取大千香境耶。非鼻根自体而取也。问既明鼻根取境分齐。而即合疏言。况依此鼻同时意智。不取大千耶。何故乃言眼耳智耶。答此互影彰也。或何欲成眼耳之意。故结况鼻俱意识智。不取大千香耶。问若由经力。鼻能取诸境者。为发自识见色。为发眼识见色。答发自识。若尔。但是识互用。何者名根互用耶。又复根识何名同境。答根同于识。而互用故。根为主故。独得根名。若尔。于根得自在。一根取六根。亦可于识得自在。一识依六根。若境界生识易。一根同六境发识。是主义。所以生自识。此不依一根发多识义者。依一根发一识也。又云。然根五义胜余色等。   言得假等。问香是合中知境。如何离中取得耶。答疏言。得假似香等。问何不取实香。而取假香耶。答若许离中而取香实体者。坏境性义故。所以但得假似香。即不坏境性义。摄问云。诸圣教不见说香有假。云何言得假似香是假耶。答五十四云。风行空中。无俱生香。唯有假似香。如风过拂树华等香。逐风而过。由因华等风有香故。名假似香。不得根本香之自体。名假似香。安国云。离质香也。亦云孤游香。三十云。据实。香气合中方知。离中取者。得假似香。非实香体。若得离中实香者。即坏境性。意说若取实香。香性即坏。由如僧人着衫即坏僧仪。假香即不坏。如俗作戏者僧衣也。   经言须曼那。亦云末那。此云意。即好意华。亦云妙意。   经言阇提。新云金钱华。   经言末利者。此云鬘华。堪作鬘故。   经言瞻卜华者。正云瞻博迦。此云黄华。小而香。南海郡有藂生。   经云波罗罗者。此云重生华。   经言旃檀香者。摩罗耶山出旃檀香。名曰牛头。若以涂身。火不能烧。阿那婆达多池边。有沉水香。丸如麻子。烧一丸。普薰阎浮提。众生闻者。离一切苦。   经言多摩罗等香者。此云无垢贤。亦云藿莱香。   经言多伽罗香者。亦云多伽楼。智论翻云木香树。   经言波利质多罹。此云圆成树华也。亦云护种种香。   经言狗鞞陀罗树香者。此云大游戏树。亦云圆生树香也。树高五百由旬。香气逆风。五十由旬。顺风百逾缮那。即忉利天大集树也。   经言在胜上者。问何名胜殿。答帝释与修罗战时。胜者升此殿。此殿威德如盛夏日。一切天人无能久视。   经言诸天所烧之香等者。问何名诸天所烧之香。答善法堂中有香。名净庄严。若烧一丸香。使诸天心皆念佛。夜摩天中有香。若烧一丸。天众云集。兜率天中有香。若烧一丸。于一生所系菩萨前。兴大香云。覆法界。普雨一切诸供养具。   经言诸佛身香者。上经文言。身出妙香。遍十方国。众生蒙薰。喜不自胜。   言色界云何等者。问欲界有段食。可言有香。色界无段食。如何说有香。答疏言此通果香。非业果香也。   言华严经等者。问此经只说欲色二界有香者。何故华严经说无色界宫殿香耶。答此据依形法华经也。彼据似形华严经也。且法华经依形者。依托旧身形。形者形质。即是色界实身。名为依形。依此旧身形上。变起香境等。持经之者方可闻故。名依形香也。   言彼据似者。依华严经似形者。无色界无本质实身形也。依定力新新变起扶尘五根。五根依处虽有五根形作从。无用故言似也。所变身形及宫殿等。虽皆有香故。名假似香也。所以法华经约依形香。则胜也。华严约似形香。则劣也。   言然瑜伽等者。问何圣教说无色界有似形香。答疏言然瑜伽等。只有显色等相。无实本质也。   言以彼香等因阙者。下有两重。因会无色界无实色用。无实香有假以香。生因有二。一者。无香味种子。名生因阙也。二者。无加行心。作香味触。此心既无。名生因阙。   言又无用故者。问何名无用。答无色界人不吃段食。若吃段食。事须得香味触三资益。既不吃段食。不要香味触。故名无用。设使圣人加行心变得。亦无用处。故无用也。金云。无力用故名无用。由境上无香味。令能缘心。亦不能变。名无用也。此约能缘心说也。二云。由所缘境上无香味力用。不能牵生能缘心。变起香味。此约所缘境上。说无用也。   言依托色界等者。双释生因无用也。且别释。若依托色界中色种子为本质。变起定果色。即无香味。以地法无故。若依欲界中色种子为本质。变起定果色。即有香味。地法有故。上别解无用了。   言又加行心劣等者。别解生因有二。一者种子名生因。二加行心。加行心名生因也。加行心劣。便名生因阙也。因强即有也。因劣则无。无色界变得香味。因劣则变不得(上依地科简了)。   言菩萨有二乘无等者。依人料简也。问若二乘无。应非圣人。答二乘中广慧声闻有。余人无也。言二乘无。非广慧者无也。   言佛弟子者。圣有凡夫无也。圣中菩萨广慧声闻有。余者无也。佛菩萨有者。菩萨依无色界。亦变得香味也。   言然瑜伽云等者。即通五尘等。并能变也。意成前说似彼香等。于色味皆能变也。   经言地中众伏藏者。案成实论云。金银无香。金刚无味。如何伏藏珍宝有香。答小乘根钝。不知此经是大乘。岂同小乘耶。又宗计不同。不尔云何八尘共成也。   经言虽未得菩萨无漏法生鼻者。问设入初地。岂鼻根是无漏耶。答元来是有漏故。简要云。从无漏法引生。亦名无漏法生也。不言所生鼻根名无漏也。长行经云。得清净鼻根者。非是鼻根体亦无漏。约圣位菩萨。依无漏法引起鼻根作用。名无漏法生。生由起也。不是亲生也。摄云。许因五识得无漏者。正同此文。   经言。得千二百舌功德。此量也。   经言若好若丑若美若不美者。此正是清净舌根向上用。故名根用也。清净舌根正取尝味为用也。眼所见舌者。扶尘舌根。此与清净舌根。作依处也。   言此无境量何故等者。此后二根。不同余根。阙于舌根。尝三千大千世界上下诸味也。问何故舌根不能尝知三千界味。既不能知三界味。应不具千二百功德。答疏言舌根应亦得等。疏中有三意。一云。亦何许尝三界味也。由此舌根。正以说法为功德。不以尝味为功用。长行及颂。贪说说法功能。恐文烦多。略却尝味功德不说也。   言香离质而等者。第二意。色香离质而有。味离质则无。既无离质味。故不说尝三千界味也。   言经中亦说等者。第三意。佛则有。余人则无也。经中亦说者。则是十住断结经六云。如来眼通不可思议。如来耳通无能限量。如来鼻通倍不可计。如来舌通广无边际。故言佛有鼻舌通。过于眼耳。安国云。且约一乘说。眼耳法立。通余四根不立。若依大乘及佛果位。五根皆立。通并能离中取境也。   言舌具用者。即器具。扶尘舌根是说法器具。将舌具用简。不是舌根用也。   经言诸佛皆向其处说法者。问诸佛何舌说法。答诸佛有常向不背相。此人见佛。所以常向人。与此人说法也。   言二颂颂多众等者。经言。是说法之人。若欲以妙音。遍满三千界。随意即能至者。正是声遍三千。舌具用也。   言一颂贤圣者。经言。梵天王魔王等者。章敬云。梵天王魔王何名贤圣。答梵天王等亦不妨贤圣化作。作魔王者。多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作也。亦名贤圣。   经言上下好丑等者。上界名上生。下欲界名下生。人天名好生。三涂名丑。或生身形端正。名好也。丑陋名丑。   经言悉于中现者。问何故持经者身净境现其中。答大论云。如密藏经中说。如来法身住于一切众生身中。光影外现。犹如净彩褁摩尼珠。无相障蔽。色不碍空也。又华严经云。善财童子身现十方。空不碍色也。若一珠明彻。众像皆临。万水澄波。俱时自现。问何故舌根不言别味。又身根不言觉触。答舌有变味。说法之身能有乐观纳境之用。显其别德。不说常用也。眼耳鼻意更无别能依本用也。   经言唯独自明了等者。身中色像。持经者。自家见。余人不见。此亦总相说。若上位人。何妨见下位。问自修十法行。唯独自明了。教他修十法行。余人亦应知。答自作自修行。自身知是事。余人设随教。还成独自知。今解余人之言。简于下位。若加被亦能合是也。   经言虽未得无漏一行等者。结也。意言未得二空理。法性身以清净常体者。不是无为法名常。但是相续一期之常体也。   言无穷者。问何名无穷。答将一句一偈法。一月四月为人说。故名无穷。若不是持经力。争得如此。   言且举月时之分齐者。举四个月。影取更多时。举一日彰取更少时。至多时至多时皆是说一句一偈也。谟云。西国法一年有三际时。谓热雨寒也。从正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四月。为热际时。五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雨际时。从九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寒际时也。四个月为一时。名月分齐。三时为一年。名时分齐。向月分齐中。取一个月。时分齐中取一个时。故名举月时之年也。意言或多或少。总能演说一句一偈等。此方分为八时。即月盈至满。是白分。月亏至晦。谓黑分。白前黑后。合为一月。六月合为一行。日游在内。北行也。日游在外。南行也。总此二行合为岁也。西方黑前白后。随方不同也。   经言心之所行等者。心是能缘心也。所行是所缘境也。能缘心取所缘境。名心所行也。所以云心所取境界也。心所动作用者。三性行相。善性。不善性。无记性也。   言或身语意者。心之所行配身业。心是能行。身业是所行也。心动作配语业。心是能动作。语业是所动作也。心所戏论意业也。戏论即言说分别也。法为所分别。心为能分别。故言心所分别也。此句即诸引意也。或意引诸识。语是心所戏。心为能戏故。   经言虽未得无漏智慧者。初地初得无漏智慧。能引意根也。意言虽未得初地无漏意识相应之智。能引意根。第七亦成无漏。然经所说。皆据第六识。若约六根。合第七识。显故。   经言皆是先佛经中所说者。持经之人思惟言说道理。此是诸佛经教中。即是先佛经中说也。   言恐文繁广者。只此意根中长行七段文。颂中述五段。故名别也。若更勘诸根偈与长行。差别不少。恐文繁长。不能一一分折也。   ○常不轻菩萨品   言一者能学行人总有六品分为四段者。涌出一品。明现在行安乐行流通之人。寿量品及分别品。因释前疑。展转生起。随喜及法师品。助正依安乐行流通之人。所得功德。此常不轻品。明佛自身。往居因位。行安乐行。流通此经。劝勉时会。故此品来也。   言二者三品明未等者。谓随喜品。并法师功德品。常不轻品。   言为我常不轻者。为字平声呼也。   言初虽受苦等者。经言。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瞋恚意。轻贱我故。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教化阿耨菩提。损恼持经之人。尚得佛道。况亲自持经。岂不作佛耶。   言此明具因记者。具理行二因也。金云。唯云具理性因也。   言释名者。正法华云。常被轻慢品。   言观他四众具佛性因者。理佛性行佛性也。   言劝他修行者。意言。恐言有佛性皆同自成。故此劝也。经言。汝等但行菩萨道当得作佛。有性者作佛。无性不作佛也。   言三业恒时等者。经言。若比丘比丘尼。至皆悉礼拜赞歌。而作是言。我深敬汝等。不敢轻慢。即是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不轻慢也。   言欲明经之威神等者。显此经有威力故。又显菩萨。   尔时得大神通力。乐说辨力。大善寂力。故告大势也。   言能令顺行修者。即不轻菩萨今得成佛。经言。若我于宿世不受持读诵此经。不能疾得阿耨菩提也。   言违经恶人亦能等者。据论。打骂持经之人。令堕地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由经力不思议。苦有尽期。只千劫入地狱。毕是罪已。复遇常不轻菩萨也。   言答佛因彼说者。正说菩萨。劝勉众人。傍说佛故。以彼常不轻菩萨是威音王佛时人。所以兼说佛名字。非正要也。故以不轻为品名。不以威音作品号也。   言此初也等者。初牒前违顺所生罪福。以示众人也。经言。若有恶口骂詈诽谤获大罪报如前所说。指譬喻品中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经言其所得功德如向所说者。指法师功德品得六根功德也。又谟云。获大罪报。生下二百亿劫常不值佛。不闻法。不见僧。千劫于阿鼻地狱。受大苦恼也。其所得功德。即生下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即得如上眼根清净等。   言即此初也者。恶人益势也。过去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入灭已后。如是次第有二万亿佛。皆同一号。今取最初一个佛。入灭已后。像法之中有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所以疏云。恶人益势力也。若佛正法中。佛力增恶人无力。今是像法佛法衰。恶人力增也。   言善士增勤者。菩萨名善士也。增勤即是增道。   言菩萨比丘者显是菩萨等者。经言。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显是菩萨而兼比丘。简是比丘而非菩萨者。或定姓声闻二乘未发大心者。是比丘不名菩萨。不为持经求佛事。皆非此行也。应以四句分别。一是菩萨不是比丘。在家菩萨也。二是比丘不是菩萨。定姓声闻。三亦是比丘亦菩萨。即常不轻也。四非比丘非菩萨。即外道。经言。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等者。释名也。   言初不可怪是菩萨等者。问菩萨比丘礼拜俗人。如何不犯戒。答疏言。初不可怪等。章敬云。菩萨非比丘。为初也。比丘非菩萨。为后。若是菩萨非比丘礼拜俗人。名初不可怪。不犯戒故。若是比丘非菩萨礼俗人。名可怪。后犯戒故。初则不可怪。后名可怪。怪即惊怪。以比丘礼俗人犯戒也。   言无畏德女等者。问准何圣教。菩萨比丘礼俗人。不犯戒耶。答疏言。无畏德女等。若令彼众生起回向。又令生长众生善根。礼则不犯。若空是比丘非菩萨。不为回向生长善根。礼则是犯。不礼却是不犯也。   言今作是礼者。谓生长善根。及令回向。故不犯。   言又礼四众等者。独礼一人。或礼尼。或女人。便犯。敬法身性。不礼凡身。   言然有解言其此者。意说不读诵空行礼拜。此解非也。   言故知不尊等者。而是比丘不专读诵经典。不专行礼拜。不专字向下转。   言语加能忍者。经言。四众之中等者。语加。加谓诸语业。口业骂名语加。身业打名身加也。   言第四身害能受者。经言。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等者。问被打既走。何名忍辱。答俗书尚说。父母打子。少杖打来则受。大杖打即须走。恐一时间恶发打死。陷父母不义之过。菩萨亦尔。男子女人即同父母。所以走也。问为复打了走未打时。答打了何用走。只是未打时走。问菩萨被打打不着。何名忍耶。答只教打不着。便是忍辱。打不着尚自千劫入地狱。况打着耶。恐获罪重。所以避走。恐不闻记。所以高声也。   言第五善名等者。此正是四十心位。不轻之号。自此生焉。所以经言。以其常作是语故。至轻也。   言胜果遂生此者。胜果未生已前。犹住资粮位。由此向威音王佛。像法之中说经为因。临命终时。空声教示为果。若不修因。果若不从何起。一空声教示亿偈能持。二六根清净。三增寿说法。此三得名胜果遂生。此在四加行位也。   言一闻法能持者。经言。是比丘临欲终时。至悉能受持者。自家所受持经。未必有二十千万亿偈。临终佛加被。二十千万亿偈。皆记忆。问法华经七卷。今二十千万亿偈。何太多耶。答小化答土中只有七卷。不妨大化土中经文多也。又下云。如殑伽沙偈。又六百万亿垓。不妨多也。经言。具闻威音王佛等者。问不轻菩萨既于最初威音王像法中出。今言具闻者。闻于何佛。若言初佛。初佛已灭。若言后诸佛。云何言先所说法华经。答临终但闻初威音王佛。若尔。初佛已灭。前难宁通。答佛实不灭。何得言无。故前经云。空处读诵经。皆得见我身。又寻经意。于虚空中。即不是不对佛闻也。何妨闻彼最初佛之经名为先所说。空声教示。即相应语业化也。问准经所说寿量等。云何加行见报佛(一处见异)。   言增寿说法者。经言。更增寿命二百等者。问当时人寿多少。今寿二百万亿那由他何太多耶。答一是法威德力加被。二者。或是禅定力不折寿。如一人合更经七日。身死忽然入定。三十二十年。出定来更经七日。便死也。   言已前礼拜等者。问若是定力。何关持经力。答疏言。已前四十心等。意言资粮位命促。延至加行位大化。云命自长也。或是劫初时。大例命长。亦不妨也。   言一恶人从化等者。增寿也。经言。神通力者。增益寿命也。   经言乐说辨力者。受持亿偈也。将此亿偈。乐为他说。故名辨力。经言。大善寂。谓寂静也。   言渐为谛观等者。所见安立非安立谛。正是所观。非如二乘唯观安立。问何名四善根。答一是圣道智火之前相。故立以𤏙名。二是寻伺位极。复名为顶。三是即境识空。故名为忍。四是异生。经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牟云。由前闻法渐观理故。作真如观也。   言第八善土增道者。善事转多。故名增道也。   言此二在凡四十心位者。问前四众骂打时。早在四十心。何故此间犹说四十心。答前说四十心。正在四十心位。今言四十心者。在加行位也。问若是加行位。如何见有四众。答见四众。是资粮位末。第三十心法界回向也。增寿即是欲入加行也。又设使实是四众加行位菩萨。亦不妨有四众见也。只天亲菩萨𤏙顶忍之高士。何妨四众见。   言由如此者。由如此故。遇佛说法。由如此故。遇佛受持。   言得六根常净者。问前来早得六根清净。此间有又六根清净何别。答今此间经言常眼清净。显是变易身上六根。得初地名常也。前是加行位分段身上六根。有间断故。入初地之名为常。问前品云。以此常耳闻三千世界声。又云。以清净常体。一切于中现。疏主宣判在加行位。答彼言常者。寻常之常。今言常者。不断常。常恒之常也。   言问菩萨理应住等者。问菩萨理合出生入死。教化众生。如何偏说遇佛。答疏言菩萨理应住生死以化物。所以疏言。不遇诸佛者。如破漏舡等。   言不活畏者。凡夫执身有我。恐我断绝。故有不活畏。菩萨不执身为我。故无不活畏。   言恶名畏者。菩萨不希求财利供养。不畏恶名。恶名是失利之本。菩萨尚欲将钱物布施他人故。显不贪于利□故。由是不畏恶名。所以菩萨示有妻子男女种种等事。   言死畏者。凡夫执身有我。恐我断绝。怕怖于死。菩萨不尔。故无死畏。   言恶道畏者。菩萨作念言。合眼便生十方净土见佛闻法。故无恶道畏。   言大众威德畏者。凡夫即自身于一切人有畏。菩萨不尔。尚不愿与一切众生齐等。何况有胜。故无大众威德畏。   言佛无所畏等者。一正等觉无畏。二出苦道。三鄣法。四漏尽。   言菩萨无所畏者。一总持无畏。二知根无畏。三答难无畏。四断疑无畏。四中初一总持无畏。即是经中为众生说心无所畏。余三即是后无大众威德畏中分出。即是知根答难断疑也。问菩萨如何为大众说无所畏耶。答菩萨不见有众多问难之人。少许相故。   言离前五怖畏等者。因即烦恼。八地无漏现。相续烦恼不行。故说永离也。谟云。八地已去无漏恒行。二乘不无。故名不离也。恶道畏死畏不善业及无惭愧为因。恶名畏以贪为因。不活畏威德畏我见为因。问何不离四德也。答六度六弊相治数齐。八难四轮药病非等。但依道理。何责数耶。   言初会初行恶行果者。经言。得大势彼时四众。至受大苦恼等者。问杖木瓦石为因。千劫入地狱为果。又受罪已。复遇常不轻教化得菩提。以何为因。答最初见菩萨行不轻行。一念心缘着菩萨所行之行。及念心闻受记声。由未行轻毁。只此一念净心为因。薰得种子。落在第八识中。经千劫。在地狱中。本来信心种子熟故。方从地狱出。后时复遇常不轻菩萨。得成菩提。今经中隐却昔时受记因。但说后时遇常不轻。得成菩提。显持经人功力。毁骂尚得菩提。况供养持经者也。   言会古今等者。经言。师子月等五百比丘为一句。此举比丘。摄尼众。举胜摄劣。经言。尼思佛等五百优婆塞。摄优婆夷。举男摄女人。此四众具足也。   言问善现声闻(至)利益者。须菩提欲出乞食。事须先依里巷。观后方出。若人宜见行。行则喜。坐则嗔。遂现行相。乃至诸相亦尔。方便令喜不教嗔也。二乘虽证无诤理。不能令他灭诤。菩萨自证无诤理。兼能令他无诤也。婆沙云。诤有三种。一烦恼诤。九十八使并十缠。二蕰诤。所谓五蕰。三斗诤。谓诸有情互相凌辱。言语相违。无是三诤。名为无诤。今约第三义难。   言十九颂半颂后等者。唯述长行后三段文。不述第一。牒前违顺所生罪福。以示众人也。   言初一颂半颂所遇佛者。长行第二段。遇佛有三。初标时节。经言。乃往古昔。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二所遇佛。经言。有佛名威音王如来应供等。今偈云。过去有佛。号威音王等。将即护也。道由引也。   言违顺者中分五等者。三显能行违顺人相。长行有八。颂文述五。初三颂述恶人益势善士增勤。长行恶人益势。经言。最初威音王如来既已灭度。正法灭后。于像法中。增上慢比丘有大势力。二善士增勤。长行经言。尔时有一菩萨比丘。名常不轻。得大势。以何因缘。名常不轻。是比丘凡有所见等。今此三颂合述两段经。云是佛灭度(云云)。   言次一颂语加能忍身害能受者。且语加能忍者。长行语加能忍。经言。四众之中。有生嗔恚心不净者。恶口骂詈等。今半颂述。经云。诸人闻已。轻毁骂詈。二身害能受者。长行经言。说是语时。众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掷之等。今半颂述云。不轻菩萨能忍受之。   言次二颂胜果遂生者。长行经言。是比丘临欲终时。于虚空中。具闻威音王佛先所说法华经。二十千万亿偈。悉能受持。今偈述经云。其罪毕已二行是。长行经言。入地狱受罪毕已说四众。今颂中言。其罪毕已者。说常不轻自身也。与他人受记。见者合喜。以有罪故。感得他人杖木瓦石打来。是前前世罪合堕狱。持经力故。转重令轻。   言次一颂恶人从化者。长行经言。于时增上慢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轻贱是人。为作不轻名者。见其得大神通力。乐说辨力等。今偈述云。诸着法众。皆蒙菩萨下。   言后一颂半善士增道者。长行经言。命终之后。得值二千亿佛。皆号日月灯明。于其法中。说是法华经。今颂云。不轻命终。值无数佛(云云)。   言初半颂会身者。长行经言。得大势于汝意云何。尔时常不轻菩萨。岂异人乎。则我身是。后会四众者。长行经言。得大势彼时四众。比丘比丘尼等。于汝意云何。尔时四众。常轻是菩萨者。岂异人乎。今颂中三颂半述云。彼时不轻。则我身是(云云)。   言结劝众人除违等者。长行经言。得大势当知。是法华经。大饶益诸菩萨摩诃萨。能令至于阿耨菩提。今颂述云。我于前世劝是诸人六行等是(礼众劝勉)。   ○如来神力品   言三流通者。即第三如来付授流通也。   言示相付嘱等者。神力品示相嘱累付属。药王品等。禀命行故。   言神力嘱累等者。即是令诸大菩萨信如来所说。令流行法华经。名命行也。   言余之六品等者。神力嘱累示相付嘱。禀命行故。承世尊命。出生入死。教化众生。名流通也。   言今此即初等者。付属法华经。与前来涌出菩萨。并八万大士。名付嘱于他也。   言恐不生信等者。问诸大菩萨时会等。前来岂不早已生信。要假更现神通耶。答事须令惊异希奇之想。信如来所说不虚。方肯流通。   言方以言付者。嘱累品身付。此品言付也。   言势与前同者。与前来疏科。三流通同也。   言有三种法门者。一出广长舌。令忆念故。二謦咳者。说偈令闻故。三弹指者。令觉悟故。问此中与乐品说无上何别。答金云。彼约所说法胜能诠无上。此神力能说之人不虚。即能所别也。   言释名者。晋言如来神足行品。行即力之别名也。如来二字。通释迦多宝。向下亦同现神力。化现不测。谓之神。能摧不信。故名为力也。   言初标等者。经言。尔时千世界微尘等者。即前涌出品云。是诸菩萨闻释迦牟尼佛所说音声。从下发来。一一菩萨皆是大众唱道之首。各将六万恒沙眷属。况将五万。乃至单己乐远离行。至所不能知。问如何知有千世界微尘。答云。算数譬喻所不能知。如来实知数。若不尔者。不成种智也。   经言一心合掌者。身业请。而白佛言下语业请。所以者何下述心。即是意业请也。所以疏解不但欲以济他。兼希自行等。   言真谓真实者。即显非是假权之教。净者有三。本新及无漏名净。影取善性名净。   言一标现神力者。经言。一切众前现大神力也。   言一为显经胜德等者。经言。尔时佛告上行等菩萨大众。诸佛神力。如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等。   言二为说众生等者。经言。诸佛救世者。住于大神通。为悦众生故。现无量神力一行。   言三见诸菩萨等者。路云。释迦分身见佛灭后信心菩萨。发愿流通。顺诸佛心。故现神力。经言。佛灭度后。能持是经故。诸佛皆欢喜。现无量神力。即是释迦与分身佛。见前来信心菩萨。发愿请持经。能顺佛心。世尊欢喜。所以现通也(上标神力)。   言今加为八者。古德相传有七神力。科经不尽。今加示现。帖成八神力。即疏生加一力也。因释迦放光。他方众生遥见灵山。假释迦神力。他方遥见归依。故名示现也。   言六通之中者。此是六通之中。神境通也。   言谓化身化语等者。第二能化之中有三。一释迦分身名化身。二化语。经言。善男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辞曰。及空声教示等。三化境。现宝树及师子座水鸟树等。此皆无而忽有也。   言此谓十八变等者。因疏中说变化所以。此间解十八变也。   言炽燃者。如妙庄严王。净藏净眼身上出水。身下出火。   言流布者。序品放光过至远照万八千界也。   言示现者。谓前来序品宝塔品妙音品中三处放光。光中见六趣众生及净土事。   言转变者。即宝塔品中转秽令净也。   言往来者。如目连往野马世界。如妙音菩萨从东方听来。往归本国等。是。   言七卷者。如神力品合盖帐成。是卷须弥入芥子。   言八舒者。又此品中出舌。上至梵世。展一毛充法界。   言九众像入身者。法师功德品中。受持得八百身功如。净琉璃内外明彻。一世界皆身中现。   言十同类往者。如妙音观音处处现同类身也。   言十一显等者。多宝如来从地涌出。龙宫海会从海出来。妙音菩萨涌现虚空等。   言十二隐者。妙音于彼国没。如文殊问答了隐身东海。   言十三所作自在者。谓宝塔品中移诸天人。置于他土。又序品天雨四华。此品之中。謦咳弹指。此即如来所作自在也。此宽也。以变化胜故。偏得自在。   言十四制他者。如降魔是。   言十五能施辨才者。如信解品偈云。佛敕我等。说最上道。修习此者。当得成佛。又加被须菩提。说大般若。即经云。我承佛教。为大菩萨。以诸因缘。种种譬喻。若干言词。   言十六能施忆念者。如佛令阿难即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法师品云。若读此经。忘失句逗。我还为说。令得具足。   言十七能施安乐等者。如提婆品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   言十八放大光明者。如序品化城品。大通放光。宝塔妙音。及此品中放光等。问第三流布。第四示现。第十八放光。此之三变。俱说放光明。有何差别。答但放光即无别。放光彻照。即第十八放光。若至于他土。从近至远。即是第三流布。若于光中。现所见之事。即是第四示现也。   言或此及第四者。或此即第三謦咳。第四弹指。是第十三所作自在也。   言第八通为一佛土者。问前塔品中早说世界通为一佛国土。如何此间又说世界通一。答前塔品中言。世界通为一佛国土者。只说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中无大海江河等。名通为一佛国土也。此神力品通一佛国土者。说四百万亿那由他世界外也。问争得知耶。答准下经言。过此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世界有国。名娑婆。是中有佛。号释迦牟尼。故知远也。   言今佛出舌者论云者。解当唱经文。令持经菩萨忆念前来付嘱一乘法。信佛所说不虚也。名为忆念也。所以先现舌相忆念。流行一乘故。   言如佛入婆罗门等者。即智度论中。证佛不妄语也。佛在舍卫国。坐夏讫。于行次入一婆罗门城乞食。国王不信。便作制约。若有与佛食者。约输五百金钱。后佛到其国。将阿难持钵入城乞食。城中众人皆闭门。不敢施食。佛空钵而出。是时长者家有一老入。便持瓦器盛臭[米*定]汁。出门异之。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如此神人。应食天厨。今日游行乞食。必是慈悲怜愍一切。思设供养。更无能得。今此弊食。佛须者可取。佛知其信心信敬清净。申手以钵受其食。佛时微笑。出五五色光。照彻天地。告阿难言。汝见此老女人信心施佛食否。阿难答言见。佛言。此老女人。施佛食故。十五劫中天上人间受福快乐。最后一身。身为男子。出家学道。得碎支佛。入无余涅槃。时有婆罗门。在傍边立。而说偈言。汝是日炙种。刹利姓。净饭国王之太子。而以食故。大作妄语。如此臭食报何重耶。是时如来出舌。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教中颇有出舌。至发际。是妄语人否。婆罗门答言。若人出舌能覆鼻者。言无虚妄。何况至发际。佛言。汝见世所希有难见事否。答言已见。我曾共诸婆罗门道中行。见一尼𤘽律陀树。其际遍布贾客五百量车。荫犹不尽。佛言。此树种子大如芥子三分之一。种子至小。树身极大。此老女人信心施佛。得大果报。因小报大。汝何不信。是时举城之人。皆送五百金钱与王。诣佛供养也。   言至梵世者。问何故放光直至色究竟天。乃至出舌何故只到梵世。答出舌上至梵。初禅有语表。故向上无也。放光照色究竟天者。放光惊觉有缘。破痴暗故。   言一一毛孔者。表慈悲平等。又表一乘宽备。二义别谈也。   言由多宝佛等者。初塔为证。后以身证。证教证理。二种别故。经文唯有释迦分身示现。不说多宝示现。由已证经了。更不说也。   言愚者心迷者。明时节。经言。满百千岁。然后还摄舌相者。嘉祥问云何收舌。不收光耶。答表说法事讫。故收舌相。欲令十方通彻彼此相见。故不收光也。愚者心迷。实经百千岁。望众生自心。迷悟不同。长时短时有别。由佛神力改换其心。总令不觉。总交作短时解也。   言又报化之利者。约一处见异。只如灵山释迦佛。文殊普贤见报身。实舒舌经百千岁。二乘凡夫见化身出舌。亦只是暂时。   言又佛现神力者。佛神力实延百千岁。以佛神力。令众生觉。只谓将暂时也。   言然促不延者。问既延亦是佛力。令众生不觉。亦是神力。说佛寿百千岁何也。答疏言。然促不延为论等。问既见报佛化佛。所闻法一种是法华经。更无差别。能闻之人则有经时长短不同浅深不同也。意表净土秽土之中。说经是一般也。   言论云謦咳等者。说偈此二字上句。令闻故属下句。问何要闻声。答疏言。既闻声已。如实修行也。疏云。謦欬者。即不是正说偈时。但是欲说偈时。事须謦咳。如人欲语先自謦咳也。意言先謦咳惊觉令闻。后说偈也。问前来说偈何不謦咳。答此之付嘱不同于余。故不为例。问后品令行。何不謦咳。答后品无偈故。又以手摩彼自审听故。   言一睹生忻者。经言。以佛神力故。皆是此娑婆世界者。十方虽远。以释迦神力。皆是娑婆世界也。   言空中高声等者。经言即时诸天。亦是彼国之中。十方诸天。虚空中声。非此界声也。   言第六合盖成帐者。即是和合如盖。即是宝帐遍覆如盖。盖者覆盖义。   言散华者。散华中亦有香及璎珞等也。   言合成盖等者。盖覆一切此界众生故。辨云。即是宝帐遍覆名盖。十方世界众生。各将金银宝物。从十方来。到娑婆世界。佛神力故。集在一处。变成宝帐。盖覆十方分身及释迦佛上。问何要变成宝盖。答表会二归一也。唯覆此界者。表佛意偏为此界众生。塔品云。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演此经也。   言世界通一者。经言。于时第七世界通一也。表十方世界唯有一乘也。   言智心无碍净土不殊者。智心无碍即是悟解一乘之智。而无疑碍。所以世界通一。   言唯有一乘更无余者。唯有一乘。无余二乘。故通为一。   言论唯解三者。八种神变中。余经通有五种。非胜故不释也。又此三种。余经皆无。论家偏解。又此三种正是付嘱。所以偏释也。后义为胜。   言余通非正者。余五通。余经有光如上生涅槃。动地如般若。合盖如维摩。变土亦如维摩。非此经中付嘱处正要。故不说之。问此之变土。与塔品何殊。答彼三变共四百万亿那由他。今此十方世界如一佛土。唯四百等。   言一结前神力者。经言。尔时佛告上行等者。等余涌出。上行即是四中上首也。   言二为嘱累说等者。经言。若我以是神力至尽者。问若实尽者。此言即虚。若不尽者。何成种智。答约佛种智。说无不尽。但众生不能尽受。故不说也。如手中叶也。   言一权实之道者。且遂要言之。如来一切所有之法。不过权实法。二神通之力者。经言。如来一切自在神力。即化身化境。三佛所藏理者。经言。如来一切秘要之藏。法身也。四智慧深事。经言。如来一切甚深之事。报身也。因果理事。三身功德。皆于此经中说也。   言四结成劝授者。经言。是故汝等于如来等。如说修行者。修行者修行二利也。   言应供养等者。经言。若经卷所住之处。若人受持妙法莲华经。便是供养道场。本来补设道场。只为着经。此人既讽念法华经。名真道场真供养。着谷之处名谷场。着麦之处名麦场。此经是如来成道之处。名曰道场。   言法身妙理此中具者。即清净法界。四智心品。总名为法。各有依止义名身。故名法身。对能诠教。名妙理。此中具故。此中言指教也。此上一句总言蕰道处名道场。此上总解道场。   言成道处得菩提处者。名道场。经言。诸佛于此。得阿耨三菩提。   言说法处者。名道场。即经云。诸佛于此。转于法轮。   言涅槃现意者。问现神力有何意。答经云。为悦众生故。现无量神力。令信所说法。   言次二颂五神力者。问何名五神力。答一舌相至梵天。二身放光。三诸佛声。四弹指之声。五地皆六种动。长行有八。颂中唯五段。略无后三也。   言此初也者。二颂标无穷也。长行经言。若我以是神力。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为属累故。说此经功德。犹不能尽。今颂云。属累是经故二行是。   言一颂半见佛者。经言。能持是经者。则为已见我。一行半是。长行无。偈文有也。   言二颂欢喜者。经言。能持是经者。令我及分身等。二行是。   言一颂得法者。经言。诸佛坐道场。所得秘要法一行是。   言一颂半能说者。经云。能持是经者。则诸法之义。义无碍解。名字二字。法无碍解也。及言词三字。词无碍解。乐说无穷尽一句。辨才无碍解。下二句。经言。如风于空中。一切无障碍。结也。   言二颂半利益者。经言。于如来灭后二行半。是。   ○嘱累品   言一依今时经品者。即罗什所译者。前明神力品。令信付属了。今明属累品。摩顶令行付属。故此品来。行音(茎同)。   言释名者。有说累字(泪音呼去音)非也。但是累者重叠之义。三摩菩萨顶名累也(上声呼)。付托作嘱。付应作属。   言为以一手摩等者。问涌出菩萨数如河沙。为以一手一时摩。为以各一手摩。答一手。一时摩。不前不后。表佛神力故。二云。然诸菩萨各一手摩。表佛妙用周遍故。然诸菩萨各见独摩者。各见世尊摩当身。不见摩诸菩萨也。又一手者。手如教。令知唯一乘教故。   经言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等者。据此品合向普贤品后安之。彼处说经了。所以从法座起也。若安在神力品后。更无起居文。   经言我于无量百千万等者。问佛之因行不越三祇。何故今言无量百千万亿耶。答瑜伽三十八云。有二无数大劫。一者。日月时年。以此算不及故无数。二者至数极故。故名无数。今说于前。   言此初以右手等者。嘉祥云。一手一时遍摩千世界微尘数菩萨顶。名现大神力也。若不持经者。即不摩也。二乘作佛。名吉祥。此是如来身业加持。经言。作是言我于无量。至菩萨法。口业加持。犹如父母。收拾得活计。临老之时。付嘱与男女。我一生已来。共汝苦作美吃。致得活计。我则不免无常。汝等在后。大须省事。把捉钱物与我。养活小大。追逐亲情。不绝祭祀。如来今日亦复如是。告诸菩萨。而作是言。我于三大阿僧祇劫。一句投火。半偈舍身。或为常不轻菩萨。被杖木瓦石而打掷。或身为国主。为床求法华经。于千岁修习是难得阿耨菩提(云云)。今以付嘱诸大菩萨。还须与我。不惜身命。教化众生。   言唯大菩萨者。简彼二乘初回心者。不名大故。表此一乘三世中最胜故。故三摩菩萨顶也。   言传灯之法等者。解经中三摩义也。手摩三遍。身业加持也。而作是言。口业加持。   言此初也者。意业加持中第一明己三不善根已尽。能施智慧也。问何以意业加持付属。所以者何。徴也。   言慈悲故等者。答徴词所以者何也。一如来有大慈悲故无嗔。能拔苦与乐故。   言无悭吝故者。解经无诸悭吝。无贪不悭法吝不惜法也。凡夫有贪瞋痴。悭惜也。   言亦无所畏者。无痴所作决定故。   言能与佛者。解经中能与众生佛之智慧。智慧者即后得智也。   言如来智等者。根本智也。   言此二任运等者。此二无师而得。名自然慧也。未得时要修。及至得时。任运而得。名自然慧。非是端坐不修。名为任运也。   言或前二等者。第二解也。前二是有为佛之智慧。如来智慧也。后一是无为。名曰自然也。此三即是开示语三也。   言显佛能为大施主等者。经言。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等者。劝示众生。应学如来。勿生悭吝。显佛是大施主。声闻缘觉名等施主。能施众生五戒八戒。人天果法。四谛法轮。如来三不善根永尽。能以法施感佛果菩提。名大施主。   言成实论说等者。行教证也。   言住处悭等者。欲得独宅院。自在而住。   言藏僧施物者。施主将物来者。便云是我物。我所施。计为恩德故。二者。设是施主物。是我化得。是我恩也。   言是人于共有等者。施主钱物。大家有分。名共有也。共有法中。尚自生悭。何况自己钱物。   言四断受者令等者。此一句。疏有二义。一者。断受施人。令不得物。二令不得施处。能施人求施不得。而不来施。施主合得福田。劝他不施。又师僧不得利。名断受者。不交他布。名不得施也。   言后生其家者。粪土尿坑中及诸恶处。即地狱中畜生中也。   言不得为福者。为由作也。   言不得财利者。师僧合领受得如是钱物。劝他令不得也。   言毁訾善人者。怕俗家布施物。便毁呰善人。而不令施。   言心常忧恼者。又怕俗家私里布施。心怀忧恼。   言自高卑他者。自高心着他卑也。   言多怨生者。因中悭法不说。谁人更肯相亲。果中随受何身共处。总成怨对。   言令行余经者。若不肯信受法华经。与说余大乘经。即华严般若等是也。问譬喻品云。若有比丘。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合掌顶受。但乐受持大乘经典。不受余经一偈。此复云何。答彼约受持此经说。今约有不信此经者。且说诸经渐化回心故。诸经即大乘经也。问因何与他说余大乘经耶。答经余深法中。即是大乘经也。二乘是粗浅法。   言谓遇二乘者。定姓二乘。或不定姓凡夫。   言结成劝意者。经言。汝等若能如是等者。如是流行法华经。则是报我恩也。设种种门者。即于如来余深法中等也。   言初三业等。经言。闻佛作是说已。皆大欢喜。意业也。经言曲躬低头。身业也。经言俱发声言。语业也。菩萨三业敬领。佛灭度授持法华经。唯愿世尊。更莫忧虑。如是三遍言。勿复忧虑也。   言第四大段众皆欢喜者。喜欢有五般别。一者。世尊向法师品中。与八部授记。令遣持经。虽赞叹人法二师。皆闻尊重。信心犹轻。遂得多宝如来涌塔证经。又十方分身。世尊本召他开塔。开塔既了。证教证理。所以欢喜。二者。下方涌出上行等菩萨。本来请持经。世尊许持。摩顶付属。所以欢喜。三者。此品之中。世尊教示弘经轨仪若有信者。为说法华经。若不信受。与说余经深教法。惭愧世尊教示。我等弘经轨仪。所以欢喜。四者。舍利弗等。见世尊付属法华。与诸菩萨。令我等辈。有所咨问。为真善知识。所以欢喜。五者。天龙八部等。既闻一部经了。无灾无障。法筵终毕。所以欢喜。   言闻赞法胜者。即是此品中赞。或前神力中赞也。   言一说者清净者。所知障尽。名清净也。   言所说法清净者。如来一一智证。所以清净也。   言所依说法者。能听人得果清净。或离染清净也。   ○药王菩萨本事品   言上之二品等者。神力属累付授已了。即合到受命流通。受命有六品。今当最初自行苦行力以流通。故此品来。准论普贤嘱累。明护法力。护法力中。嘱累既在前陈。护法但唯有一。药王时虽在会。举过去烧身燃臂自行苦行。持法华经。利益时会。故此品来。   言释名者。晋本但言药王菩萨品。阙本字也。   言疗八尘等者。摄云。色香味触地水火风。此之八种。坌污之义。总名尘也。痼者。切云久病也。此能道四大所造四尘。增长烦恼。无始时来有。故名久病(痾字亦同)。   言七漏之深痾者。漏谓心病。安国引成实论及涅槃经师子品说。一者见漏。谓见道烦恼。二修漏。谓修道烦恼。三者根漏。谓眼等六根能生漏故。四者恶漏者。谓恶骂等能生烦恼漏。故名恶漏。能生漏故。而得漏名。化度云。或名境漏。谓色等五境以能生漏。名境漏也。五亲近漏者。谓衣食物等为生贪由。缘着则生漏。名亲近漏也。六者受漏。受谓三恶觉。三恶觉者。一欲二嗔三恼也。七者念漏。即邪念起漏。故名念漏。七漏中前二正明漏体。后五生漏因缘。相从而言。总说为漏。问八尘七漏欲表何病。答欲表药王为大药树。能治众生身心二病。意重一乘之法。自行苦行。劝示流通。令诸众生受持经者。二病俱尽。下经云。此法华经则为阎浮提人病之良药也。   言初问等者。经言。尔时宿王华至世界者。问也。游谓行也。于娑婆世界也。次请者。经言。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至少解说。后辨请意者。经言诸天龙等。问请有何意。答令诸天龙八部诸来菩萨。问皆欢喜。问八部等因何欢喜耶。答前来不轻品。说佛身往昔自行不轻行。持法华经。此品说药王菩萨所行之行。所以欢喜也。   言宿王华者。问何名宿王华。答疏言。宿世已来名宿。持法华如王自在。名王也。   言宝云经说菩萨等者。解药王菩萨名字也。何名药王。答疏云。宝云经等。谓根茎枝叶华果。此上六种。亦有见色闻香尝味得触。遇此十法。病皆除愈。彼宝云经中说。菩萨实化身为药树。众生病苦。有吃根得差者。有吃茎得差者。有吃枝得差者。有吃叶得差者。有吃华得差者。有吃果而后差者。亦有见树颜色便差。亦有闻树香使差。亦有尝树味便差。亦有觉触而便差者。此十法虽是菩萨实化现有。疏主引来为会也。   言菩萨亦尔者。合也。为众生有烦恼病。将大波罗蜜教法为药树。有依布施而活慧命者。如吃根得差。有依持戒而活慧命者。如吃树茎而得病差。有依忍辱而活慧命者。如吃树枝而得病差。有依精进而活慧命者。如吃树叶而得病差。有依禅定而活慧命者。如吃树华而得病差。有依智慧而活命者。如吃树果而得病差。又有四法。有见菩萨授持六波罗蜜教。生随喜心。如见树颜色病差。有闻菩萨说六波罗蜜声。生随喜心。如闻树声病差。有因菩萨六波罗蜜法。而得悟理。生随喜心。如嗅树香病差。有因悟六波罗蜜而起行者。如尝树味病差。   言有同事而等者。有与菩萨。同行六波罗蜜行。如触药树身病差。若是近处见色闻声嗅尝味。若是远处病人困重来不得。但将根茎枝叶触身便差也。药树总喻菩萨之身。六度即同根茎枝叶华果也。   言有是若干等者。经言。世尊是药王菩萨有若干。至愿解说者。问药王苦行在昔因中。佛未说之。众人不识。宿王华菩萨何以苦行而为问词。言百千万亿难行苦行耶。答菩萨宿命智知。若尔。菩萨但知百劫。何无量劫等。答上位菩萨非初地故。或佛加故。问何名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难行苦行。答疏言。烧身燃臂等是。   言无恶者。问云何下经言。尔时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而今烧臂。身不具足。何言无恶。答今约实无。下文约眷属庄严化现言有。若非化现者。云何报土得有七十二河沙声闻众。问宁知报土。答若非报土者。云何佛寿四万二千劫。又非成坏之劫。何以知之。准下喜见菩萨烧臂燃身供养七万二千岁。而已供养净明德佛。若约岁数劫。即寿命时短。供养时长。故知报土。若是报土。何有父母。若八地已前悲增有故。问若是悲增菩萨父母岂在净土中耶。答应云一处见异也。   言庄严台树者。一一树下。皆有菩萨声闻而坐其下。又一个宝树下有一宝台。台上有百亿诸天。作天伎乐。其台去树。尽一箭道。糅云。及金云。相去一箭道。如射垛远近。一百二十步。计六百尺来(此为正)。嘉祥云二里。应非。   言所说经法者。经言喜见菩萨者。若单作(上音)若着心。喜去音呼也。   言得此定已能等者。解一切色身三昧。三昧是定。能现一切色身。初地初得。八地自在。十地平等。初地现百类色身。二地现千类。三地现万类等。问此与俱生种类无作行意生身何别。答彼是变易身。此但是定果色身。以定为因。起身是果。故与变易身别也。安国云。得此定已。随能示现。即定果身也。或得定已。而能发通现诸色身身即通果所摄。神通为因。起身为果。色身之三昧。依主释也。   言十平等者。即第六随顺众生示现。初地已得。故论云。菩萨得此二见道时。生如来家。住极喜地。善达法界。证真平等。于多百门。已得自在。多百门者即十百明门。三十七云。一刹那能证百三摩地。二以净天眼。见百佛国土。三以神通力。动百佛世界。四能放光照百佛世界。五百化类身。六成熟百类有情。七能留身住百劫。八于过未知百劫事。九于蕰处界善建立百法明门。十于自类化百菩萨。已为眷属。十平等者。一增上喜受平等。二领受缘起平等。三异相非相平等。四弘济大悲平等。五无待大悲平等。六随顺众生所乐示现平等。七众生敬受所说平等。八世界寂静皆同一味平等。九苦乐一味平等。十修植无量功德究竟平等(唯识䟽第六)。   言此初也者。一喜念供养也。   经言得此三昧(至)法华经者。皆因法华经力也。   言二雨旃檀者。将坚实黑旃檀。碎如细粖而雨也。   言三雨海此岸者。正法念经说。海此岸有香。唯诸圣得。今菩萨依定变起此香也。   经言六铢者。简要云。二十铢为一两。今显贵故。所以六铢。而直此界一分也。问海岸栴檀即属此故。云何复说直娑婆界。答准理应除此香。取余诸物价数。方值此香六铢。如奴持金。金直于彼也。   言一服香油等者。虽前以神力供养。心犹不足。更以身供养。缘身是不净败坏故。服诸香也。经言。薰陆香。有说只是乳头香。作颗明净者。是兜楼婆者。罗什云。出龙神国。此国无。不翻也。或云。化木香。出广府。曾问彼人。彼人唤兜楼婆。云化木香。毕力迦者。此云省宿。息逐反者。安国诸抄云。金光明经云。一香有翻为触也。胶香白胶香。问但以香华。则成供养。何要舍身。答世间所重。不过己身。若不舍身。何表殷重耶。   言第五光明远照第六诸佛同赞等者。经言。光明遍照八十亿等者。问神通力烧身即得。更何要愿力相兼耶。答火起烧身。光明遍照八十万亿那由他世界。是神力。若留身久住。供养经千二百岁。须是愿心也。问神通愿力自合如此。何表经力不思议。答此是法威德向上力义说神力也。问如律中烧身犯偷兰遮。烧臂得突吉罗。喜见菩萨岂不犯戒乎。答大小乘异不犯也。安国云。若作小乘。作即成犯。不作成持。若大乘。作即成持。不作成犯。故菩萨戒云。若不烧身臂指者。犯轻垢罪。又为化利故不犯。如佛制比丘不得。与未受戒人同床座。有时舍利弗与须达长者。同乘一象而不犯。光明远照者。愿力致六尺之躯。何能远照也。   言二比挍赞者。经言。若以华香璎珞至不及者。意言不及内财也。   言初默者。经言。作是语已。而各默然者下。观佛菩萨不语。名默。据实。是诸方佛赞叹了默也。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十四 卍续藏第 34 册 No. 0638 法华经玄赞要集   法华经玄赞要集卷第三十五   镜水沙门 栖复 集   言后时者。经言。其身火燃千二百者。问何要烧亦住千二百岁耶。摄答言。表居因经。十三住中前十二属因。第十三住属果。菩萨在因。表十二住。所以千二百岁。谟云。表于此经修行十法行。十十相资。成千二百功德。故经千二百岁也。又答彼佛寿命四万二千劫。菩萨亦等。喜见菩萨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及饮香油。又一千二百。所以烧身甚深亦复千二百。三件共计五万六千四百也。亦何长。糅云。此是化现之身。神通愿力满千二百岁。长亦何疑。此亦不定。后生于净德王家化生故。   言此初也者。一生处也。经言。一切众生至化生者。问为是四生中化生。为复是俱生种类变化生耶。答四生中化生也。问既是化生。无父母。如何经说即为其父。答约彼所化生之处。立父母名也。二云只净德王早是前生之中喜见菩萨所生父母身。受生身立父母也。   言二得总持者。经言。得解一切众生语言陀罗尼者。问前定说一切色身三昧。此间何故说语言陀罗尼。答有人解。一切色身三昧是闻经得。语言陀罗尼是供养佛得。所以不一时说也。又云。二俱是闻经得此三昧。前来已说。此更不说。互举一边。   言俱舍论第十二卷说数有六十忘失等者。或翻译人。或传写人脱。只有五十二数。第五十二数名阿僧祇也。小乘从一至十。从十至百。从百至千。十千为万。十万为亿。如是数至第十六数。名矜羯罗。即是经中甄迦罗也。第十八名频婆罗。第二十名阿閦婆。谟问此方经文二十八品便终。何以日月净明德佛八百千万亿那由他甄迦罗等。并是是流通分中赞叹有多少。答亦是根有利钝。禀解广略不同。况报化有异。不可诘难。   言初往者。经言。即坐七宝之台者。即是王宫中有台。非是化也。   言后白者。经言白佛言世尊世尊犹故者。若是高声嗔心之中言。即似恨佛住世不早入灭。若是下声长声呼之者。慈悲欢喜心中说。此有二意。一则喜与世尊相逢。我经生死劫来。恐不见世尊。不期得遇世尊。故言犹故在世。二者。惊嗟如来大悲能堪忍久住不舍生死众生。   言一唱灭者。经。尔时日月净明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者。问众生喜见菩萨乃是前生之旧名何故隔生犹存昔号。答菩萨口中自说是前身化来。如来受赞亦知是旧人。故告无失。又但是释迦今时遥指往时佛告喜见。未必当时言喜见。不妨告善男子。   言二法付者。问初文早言付佛法。又言付阿耨菩提。何别。答初佛法通贯三乘。后付阿耨菩提。唯一乘法。故别也。已前无付属法眼处。今喜见来法眼有付处也。问前经言我灭时到。又经言灭尽时至。何别。答灭住果。灭尽息化。故别也。摄问若据小乘法。毕竟入于灭。何须付嘱。若大乘法。如来常住不灭。有感即应。何用付之。答有三因。一时众见佛殷勤付。其有情重法者。欲竞宣传法华。二付菩萨。令其自行及化他。三佛知众生于此菩萨有缘。故付之也。付中有二。一法二人。故金刚经云。以根未熟菩萨。付根熟菩萨也。   言三界付者。经言。宝台者楼阁也。亦名台。又筑土向上付观望处。亦名台也。   言六入灭者。经言。于后夜分入于灭者。谟云。夜分三时初中后分。此当后故(乎音避嫌疑也)。问一切诸佛皆夜半子时入灭。此佛何故于后分耶。答表待喜见菩萨之到来。不准拟再逢佛。佛留身住时。向中间意待菩萨。付嘱佛法。表住待殷勤。不及夜半入灭。故取夜后分。所以喜见亦来更不说法。便教安施床座也。   言一悲恋者。经言悲感懊恼者。以忧恼相应。此是欲界法八地已上菩萨无也。据此还是七地已前悲增菩萨也。𧂐(积音二同)。   言三起塔等者。经言。火灭已后收取等者。摄问金刚之身云何烧破作多分耶。答大般若一百二十九及五百三云。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以大悲心。观有情类。应于诸佛设利罗所。归敬供养。而得度者。以金刚喻三摩地力。碎如来金刚身。令如芥子。令一切众生得供养。问供养佛体。有何利益。答大般若云。于如来灭后。有得一粒。如芥子量。种种供养。其福无边。于人天中。受诸妙乐。乃至最后得尽苦原也。简要云。表佛八万四千功德满。又表八万四千尘劳息。又表佛虽入灭。八万四千教法流行。有此表故。故起八万四千塔也。   经言高三世界。有说高至色界名三世界。问欲色二界何名三世界。答无色界无别处所。只于欲色二界中间摄也。糅云。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名三世界(此正义)。   言他受用等者。问此界如何安尔许大塔。答此是报土中量设共色界齐夜摩天齐。皆不妨也。经言表刹庄严者。塔上有须弥座。座上有刹住。住外四边有相轮。名表刹庄严也。   言燃臂者。经言。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燃百福庄严臂者。问为复于八万四千塔前。一一皆现身烧臂。为复都于众多塔前烧一身臂耶。答若一一塔前皆现身。事须化身也。今只于众多塔前。一身臂也。问何故前生行愿小却。烧身。今生行愿高却烧臂也。答有三意。一缘受佛付嘱。不令舍身。事须守护。二云。前舍身身命俱尽。今生舍臂。意徒留身久住。三前生佛在世。所以舍身。今生佛灭。无人教化众生令持经。故空舍臂。问何故前生舍身千二百岁烧尽。何故今生烧臂七万二千岁耶。答前生舍身神通愿力小。只延得一千二百岁。今生神通愿力大故。延得七万二千岁。留臂经尔许时。益人寿亦过八万岁时也。化度云。表居因位。其法未圆。故言七万二千岁也。   言感生瑞应等者。由烧臂供养法华经。故有瑞应。一因由者。问此菩萨何故烧却臂。思念却平复耶。答经言由斯菩萨福德智慧纯厚所致。由前前世济一切众生阙乏。即财施。此名福德纯厚也。持法华经及供养经。故名智慧纯厚也。   言此初也者。挍量胜也。经言。若复有人以七宝等者。七宝满三千。但是财供养。受持此经。乃为法供养。财供养是福。若求作作疾。不过受持一乘。受持一乘道必得。若不持经。空羡于佛。谟云。亦如临川空羡鱼。不及归家结网。如来果位即是鱼。网结终得鱼。持经必作佛。百年空羡鱼。不如暂结网。多时供养佛。争似暂持经。持经既通十行。施他即是行檀。以宝布施。如来而乃不摄余行也。   言一幽广胜者。此法华经所论道理。如海之深。此经教理行果权实道理具足。名广也。   言高显胜者。法华经以四法所成。如须弥山四宝庄饰。山则出过众山。经乃超于三界二种生死也。十宝山者。谟云。引华严经有十山王。第十地中有四喻。喻于十地功德。第二名上功德。即十宝山为喻。经言。菩萨十地因佛智故。而有差别。意言佛智上有不悭义。建立为初地行檀。又云。如因大地有十宝山王。谓雪山王。香山王。鞞陀梨山王。神仙山王。由乾陀山王。马耳山王。尼民陀罗山王。斫羯罗山王。都计末底山王。须弥卢山王。后经云。此十山王同在大海。差别得名。菩萨十地亦复如是。在一切智海差别得名。初二是土。后八皆宝。从多分说。名十宝山。   言三了达胜者。月则众星之中照明最胜。法华经智慧光明最胜。   言四除惑胜者。此法华经断烦恼。破生死暗也。   言出生胜者。此方无。西国多计梵天王。结生一切。问众生身命自业所招。云何梵王能生一切。答佛顺彼众生妄计为喻。且作是说。   言八契理胜者。或是真理。或是道理。经中意破二归一之意。疏主两遍科。第一遍科分二。初段经云。又如一切凡夫中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为第一。是契理胜中举喻。此虽说人。总是喻法也。问一切凡夫初二三果等是人境。如何名契理胜耶。答取能证人身中真理。将此理喻法华经。教下所诠理名契理胜。故言举喻也。后经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至亦为第一三行经文。是契理胜中。法合三乘人及所说法。总名法也。即是法法胜也。上来初喻后法。今两段不同。总名契理胜中法胜。喻亦名法也。   言或名人法胜者。疏主第二遍科也。经主有能受持是经典者。至亦为第一。名契理胜中人胜。初法后人。合名人法胜。若无此有能受持已下文。但名契理胜中法胜。只缘有此人文。故疏主改科文。故名契理胜。   言九二利胜者。经言。一切声闻辟支佛等者。声闻自利。菩萨自利兼利他。名二利胜也。   言十圆德胜者。举佛况经。故言圆德也。   言计此人文等者。疏意先合。引法合文。经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中最为第一。然后引喻文云。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后引入文。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一切众生中为第一。据道理合。先引法。次引喻。喻后引人文。故云计此人文应最后说。文便故来。又解云。疏意言契理胜中人文。不合安在契理中。安此当唱经文。最后安也。先引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便合续云。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乃至亦为第一。此若最后安之。先举佛胜。况持经人胜。将人况人。恰是稳便也。译家错向契理中安之。见他契理胜中以人为喻。便将人文相近安之。故言文便也。此中但是疏主意说。叹人中先合后喻为例合。故云此合文合后说也。相国意有人者。此取有人。经中两重合。今取此人之于最后说。不尔重也。   言预流者。预圣人流。入圣人流也。   言一往来者。一来天上。一往人间。得无学果。   言初句能除惑业者。离集谛。解经中言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   言次能除苦果者。离苦谛。解经言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   言能满善愿解者。经言。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   言又发心等者。重解上句三句经文也。   言又总别者。初句经总令离恶摄善。次句经别离恶后句经别摄善也。   言一遂愿者。经云。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   言二道成者。经言。如寒者得火。调适义成为表持此经必当成佛。   言三具惭愧者。经言。如裸者得衣。   言得导师者。经言。商人得主。一乘真法。诸佛所师。   言得归依者。经如子得母。智慧之子。从法化生。   言越生死者。经言。如渡得船。   言七除烦恼者。经言。如病得医。   言八得智慧者。经言。如暗得灯。   言九获圣财者。经云。如贫得宝。   言承禀者。经言。如民得王。持经之人依此经。如法修行。即是承禀也。   言十一知宝所者。经言。如贾客得海。   言十二破痴暗者。经言。如炬除暗。问除烦恼与破痴暗何别。答除烦恼是总除烦恼也。破痴暗是别破无明。问灯炬何别。答得智慧名灯。破痴暗名炬。二义别。   言随其所应配前三句者。即是将十二句经文。配前三句也。章敬云。第七除烦恼如病得医。第十二破痴暗如炬除暗。配前第一句。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第六句越王死。如渡得船。配前第二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也。所余九句。或是第三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中收。路云。得火得衣得医得灯得宝得海如炬除暗。此喻配初句能救众生除惑业故。得母得王。配中二句除若恼故。第一句如清凉池。配第三句充满愿故。善事满故。余得主得船。通三句也。   言此合说也者。离诸苦痛。众病苦为初句。初句者只是解当处合中经文。言离诸苦者。解经文一切病痛也。   言除众病苦者。解合中经云能令众生离除一切众苦。此上二句离苦谛。只是指当处。合中经文合入此二句为初句。   言解生死缚者。即经言。离一切苦。合前法中第二句此经能令众生离诸苦恼。所以疏言。谓除惑业为第二句。此离集谛。言不合前第三句者。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   言或除当苦者。此唯当处合文。不解前法也。或除当苦者。解经言。能令众生离一切苦当来苦也。   言现苦者。离一切病痛王苦。苦谛也。   言苦因者。能解一切生死之缚。集谛也。   言一闻书功德者。一闻书功德无边。   言二供养无边者。而无有边。佛能知彼无边功德。无有有边畔功德。一一皆无边畔。佛得无边之边。   言此初二也者。初标闻胜者。经言。宿王华若有人等。二转女身者。经言。若有女人闻是经等。问余品何故不说尽是女人。唯此品耶。答据实。余品亦有此能。此品独胜缘女人爱着自身者多。唯此品说药王菩萨烧身燃臂不惜命菩萨身上舍。何况我等女人之身。今闻菩萨舍所爱身。遂猒自体。离女人身。故瑜伽论乐丈夫体。猒妇人身。深见过患。名菩萨性人。   言一生净土者。经言。若有女人闻是经等者。问何故说女人。答义同前。女人当生。尚得功德。何况丈夫也。   言四见多佛者。经言。得是忍已至如来者。问得是忍已。即是初地但见百佛国土。如何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耶。答此约佛力加持令见也。或得忍已后。通入八九十地。故见多佛。   言菩萨慧无与等者。但是方便接引。持经之人令其发心。据实。未胜菩萨智慧。   言四随喜获福者。经言。如上所说者。指前法师功德品六根功德也。   言后五百岁等者。皆以五百年为一限。望佛灭后五个五百年。总得名后五百年也。此是第一意也。二云或除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五百年。一千五百年外第四五百年初入末法。取此以为后五百年也。又云。若比丘尼行八敬。不灭不减正法。即取第五五百年。为后五百年也。   言解脱者。不是得大乘无上佛果(上明正付嘱)。   言第六守护者。经言。若人有病等者。现在头痛额热。得闻此经。病即消灭。不老不死。闻法华经。至老方死。不老即不死。至老方死。意无中夭。一生合得八十年活。五十六十死者名中夭。一生合得十岁活。六岁七岁死者名中夭。事须终寿限也。嘉祥云。无始时来断烦恼。名为有病。得闻此经。烦恼灭已。名病即消灭。不起六十二见名不老。不损智慧命。故言不死也。又云。流通法华经。修行断烦恼。名病消灭。舍无常色。获得常色。名不老不死也。又由执经故。得颜色鲜白等。不老增寿。故不死也。佛意令持此经修行法行。究竟作佛。何有老死等耶。   经言取草者。吉祥草也。   经言应以青莲等者。问诸乘之本。白色为先。何以盛香乃清青色。答东方甲乙木。青色为先。四色莲华亦先青色。显此经为诸经先。故说于青色。   ○妙音品   言论云教化众生行等者。问何故名妙音菩萨行苦行力耶。答菩萨本居净土。今居秽土出生入死。名行苦行力也。   言密在此方者。隐身持经。随类身故。   言教行苦行者。教字若作交音呼。释迦佛教妙音行苦行也。若作去音呼。则是菩萨教化众生。交行苦行持经也。   言今放光召集者。妙音本来早流传法华经。次释迦放光召教生胜上心也。纪国云。前药王品自利苦行。此妙音品利他苦行。前品是福德苦行。此品是智慧苦行。前品是财施苦行。此品是法施苦行。   言音谓音声者。音谓八音。声谓五声。即宫商角徵羽。声成于文。上下相应。谓之音也。   言今居果位者。问妙音既称菩萨。何名果位。答因中果非果也。如十王果也。   言业德者。因中说乐名业。今生说法名德。故言业德双彰也。   言未有他土者。劝他持经菩萨。行苦行故。须名之劝说(税音)。   言放肉髻之光等者。即此肉髻光便是大人相。表法华经尊胜故。放肉髻光明大人之相。问何要放大人相光。答表名大菩萨故。大人相光明。问何故放眉间光耶。答表法华经中道。放其眉间光。表一乘是诸乘之本。故放白毫光也。欲明法付其人。故以光名之。章敬云。从初至末。凡四处放光。序塔二品放白毫光。神力品中一一毛孔放于无量无数色光。今妙品放髻毫二光。各有所表矣。随应准说。   言三能照等者。经言。释迦牟尼佛白毫光明遍照其国者。谓照妙音身故。放肉髻光照。所以下经言。释迦牟尼佛光照其身。问何故不毫光照佛。髻光照菩萨。答白毫当其眉间。表诸佛同证中道法身理。故肉髻在顶上。不可见故。表菩萨未能究竟证佛法身之理。故用髻光也。   言妙幢相者。嘉祥云。诸三昧中最尊如世将军。若出必执魔幢。表其大相也。幢以高出为相。得此三昧。所在尊高。出过众人所修行业也。   言法华三昧者。依四禅定。观一乘理。   言净德者。嘉祥云。令诸三昧清净。如矾石练金令清净也。   言宿王戏者。从定起身。犹如星宿。王者自在也。   言无缘者。谓灭尽定能所二缘皆悉无故。故名无缘。或根本智证真如时。无能取所取相故。故名无缘也。   言智印者。依定证真如理。真如与智为印。智之印。根本智也。二云。后得智印真妄等法。智即是印诸法也。   言解一切众生等者。言音差别与说法故。   言集一切功德者。得此三昧。菩萨功德悉皆具足。   言集福王定者。全引唯识第九说。一大乘光明定。照了大乘法。故名光照定。二集福王定。能招集大乘功德。如王无等故。三贤守定。谓此定能守世间出世贤善法故。四健行定。谓佛菩萨大健有情之所行故。初从果为名。二从喻为名。三从用为名。四从主为名。   言清净三昧等者。一戒净。二心净。三见净。四度疑净。五道非道智见净。六行智见(行字平声)。七行断智见净。八无缘寂静净。九国土净。前七即七净华。唯说因也。后二属果言九净。即因果合说也。   言四净者。一所依净。路云。课六根为所依净。眼等诸根离染。名所依净也。   言所缘净者。谓六尘境上不起贪。名所缘净。心净者谓心王也。四智净谓心所也。   言神通者。入是三昧。能八相成道。   言慧炬者。如人执炬夜行不坠险处。   言庄严者。内庄严即智慧。外庄严谓相好也。   言净光明者。入是三昧。能放光明。令诸众生心得清净。   言净藏者。定能藏诸功德故。   言此中者。意言不同彼经种种诫也。   言无垢经香台等者。简要云。据彼经云。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时。彼九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就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见维摩诘等。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爱着心。又当摄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也。   言四承敕等者。问何名承敕。答菩萨言我向娑婆世界者。皆是如来之力。遣我去我。若自去于彼国生慢心。今承佛力不敢于彼国。生轻慢故。言承敕也。   言预来华现者。预者先也。于耆阇崛山。只是旧有山处。若望当时佛在虚空世界净土。不见有山也。去法座不远。化作八万四千众宝莲华。预前铺设来也。问佛在塔中。是何法座。答当时众会并处空中。去法座。言摄塔中座。若尔去耆阇山下。四万由旬。何名不远。答但指旧山。显是灵山会中。若现莲华。亦居空上。非是着地现故。   经言甄叔迦宝者。唐言赤色宝也。西域云。印度多有坚叔迦树。其华形赤宝似此华。故以为名。嘉祥云。鹦鹉宝。此宝赤色似鹦鹉觜。以此为名也。   言第二文殊所由者。怪有此瑞相。问因由也。   言文殊问行者。自科神通。不如他问神通问三昧。又从来不识。唯愿世尊加被令我得见。   言释迦垂答者。文殊问。释迦不答。推过去多宝。问何不释迦自现。令多宝现耶。答显此佛他佛化利一般。又宾主之礼。理合相让。所以让与多宝也。又有说前来释迦召。次未来。中间若更召命。即重叠故。让与多宝。显多宝梵音声相到彼处。   言此即初二也者。是时妙音菩萨承多宝唤。然后彼国没。作队仗发来也。   言身相等者。诸经皆将青莲华叶。况佛眼。此菩萨是第十地菩萨。近佛故。将青莲华为喻。先喻自相。后喻面相。先举喻。后说面也。   言八坚固者。解经那罗延。那罗延者。此言人种。其神力勇健。故以比况。安国云。翻为力士。正云人种也。   言第四至此者。经云。多罗树者。一多罗树是七仞。仞别七尺。即一树。计四十九尺。七树共计三百四十三尺。   言初献者。经言。到已下七宝至璎珞者。问何处得璎珞来。答一云。净华宿王智寄来作信。二云。或是菩萨随身璎珞将来供养也。   言后请问有四等者。经言。净华宿王佛问讯世尊者。一问佛有五句。路云。第一句问佛少病。问身病也。第二句问佛少恼。问心病也。此上二句总也。下三句别。第三句起居轻利安乐行。不合为第三句。轻利即安乐无别故。合为第三句。行字茎此一句二十一问四威仪也。起字问行住。居字问坐卧。轻字问身利问心。安字问身。乐字问心。行字总问身心也。第四句四大调和不问身。第五句世事可忍否问心。已上总别共有五句。问佛身也。更有章敬云。将少病少恼。合为一句。将起居轻利。安乐行否。开作两句也。第一句少病少恼。第二句起居轻利。第三安乐行否。第四句四大调和否。第五句世事可忍否。第二科开合虽不同。于中还合五句。问何故作此后科。答辨云。准瑜伽八十八说。少病者不为瘿疾恼耶。少恼者不为外灾横所侵耶。此二句俱问身故所以合为一句也。起居轻利一句夜𥧌得安善耶。饮食易消化耶。双问身心。安乐行否一句施为动作。得轻利耶。双问身心也。虽有此第二科。不及前解。   言问众生有七句者。第一句问众生易度否。第二句无多贪欲嗔恚愚痴嫉妒慢否。第三句无不孝父母。第四句不敬沙门。第五句耶见。此上五句问恶也。下二句问善不善心二。摄五情否。上来初五句问恶。后两句问善。计成七句也。若据诸抄。总作恶问七句。总是恶也。初一句标。即是第一句众生易度否。后六句释中分二。初一句问烦恼。即是第二句无多贪欲嗔恚愚痴嫉妒悭慢否。后五句问恶业。即是第三句无不孝父母。第四句不敬沙门。第五句耶见。第六句不善心。第七句不摄五情否。此上句总问恶也。问岂娑婆众生唯造恶。不造善耶。故知初科五句问身恶。后二句问善为胜。上一无字无由莫也。莫不孝父母。莫不敬沙门。下一不字。皆作否音。   言令其不见者。经言。我今欲见多宝佛等。问二佛同坐一塔。何故妙音见释迦。不见多宝佛耶。答因果有殊。佛神力故。不令见也。问既前与净华宿王智佛传语。如何不见。耶答传语法则如此。不好不见。问多宝召妙音。妙音闻声便来。何故不见。答梵音声相。不好远闻。不见面故。所以请见也。妙音既请见多宝。经中无见处文。只向下多宝赞妙音。言汝能为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听法华经。并见文殊等。即是相见也。何要别文。   言此初也者。华德问因也。此妙音菩萨过去种何善根。修何功德现在作何事业。有尔许大神通。   言十八类者。初六类天身。天大将军者。嘉祥云。梵辅天。梵王之臣。毗沙门。皆帝释之臣。纪国云。天大将军毗沙门。皆帝释臣。次十一类人身者。小王谓粟散王等。宰官者即今衣冠。次八非人。然今为一。非天摄故。然十八类但依身字而数也。   经言智无所损减者。意道菩萨智慧神通虽多。智慧神力无损减也。如大海水不减也。不同小菩萨也。缘妙音菩萨有神力。能于娑婆世界。隐身现十八类身。说法华经。我缘忧念此娑婆世界众生。恐我灭度后。不得闻经缘。舍利弗等怕怖此界故。召妙音与药王等。相共持经。   言到已白佛等者。既到本国。白本师佛。我到娑婆世界。有大利益。不辱世尊灵山会上无量菩萨。闻我化行。得一切色身三昧。亦得陀罗尼。又去时随身小菩萨。令得一切色身三昧。身形与我无异。   言时众得益等者。只是闻一品利益。问多少人闻一品获益。答四万二千天子得无生法忍也(上他方劝说以流通下救生济难以对)。   ○观音品   言来意者者。缘前妙音品释迦如来放光远召将来。交行苦行力。流通法华经。为除妙音菩萨轻慢心。娑婆世界无人。解传持法华经。尔许地唤我来。交我传持法华经。所以释迦如来说观音化现十九类身。救众生苦难。令交持经也。又此品来意最难。一部经中只有此品。不说法华经字也。缘世尊说经时。众生未发心。有苦逼身。交念观音。一则免苦。二者观音名字在此法华经中。念着观音。便是成得持经之行。故以易功。助成难业故。论云。护未发心众生难。意言若能持经者。必能离苦。良以持经之业。难可修习。未成之间若不助之。功行不成。由是加助方法。助成难修之业。路云未离。若言未离。持经何益。况详应言当必离也。现未离故。拟发心。今言未者。拟即来也。未正持故。问人未发。多诸灾难。须念观音以救之。既已发心持经。经力既强。何须念咒。答人名易称。咒句难念。浅深次第。要假皆持。又咒是愿词。即先凭人而后自启愿。故人咒双持也。   言观者察义者。即是菩萨身中大智大悲昼夜六返观视众生。经言。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世者世间。一切众生有漏生死。虚幻不实。故名世间。色如聚沫。不可撮摩受类浮泡。不得久住。总同阳焰。从渴爱生。行类芭蕉。中无有实。识如幻士。颠倒所起。可破可坏。故名世间。音者音声。问此菩萨以三通观察众生三业。亦合名观世身菩萨。亦合名观世意菩萨。如何直言观世音。答孩子不啼。慈母不抱。众生不念。菩萨不救。孩子啼声小。慈母救来迟。孩子啼声高。慈母救来速。众生念声小。菩萨救来迟。众生念声高。菩萨救来速。如母乳婴儿。日夜常怜念。婴儿喉若闭。慈母欲何为。菩萨救众生。专待众生念。众生不念名。菩萨因何救众生。有苦者多称念名字。若礼拜及心中忆念者少。经云。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又云。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南阎浮提以音声为佛事也。菩萨者菩下去提。萨下去埵。上求菩提。下度有情。故名菩萨也(上约义解了)。   言诸三业归依等者。约宿愿说。亦名观世音菩萨。往昔南阎浮提有王。名曰普首。有五百王子。其第一名曰善光。值空王观音佛。遂发十种大愿。一者。愿知一切法。二者。愿乘般若舡。三者。愿值智风。四者。愿得善方便。五者。愿度一切人。六者。愿超于苦海。七者。愿得持戒具。八者。愿登菩提山。九者。愿证无为善。十者。愿同法性身。又愿我未来世中。亦名观世音菩萨。众生有苦。三称我名。若不往救者。誓愿不取上妙色身。又愿众生度尽。我则成佛。偏于此界有缘。故名观世音菩萨也。此菩萨凝神净土。而应现娑婆。现六道于光中。蕰洪名于刹土。立一佛于顶上。现救苦于尘沙。能使七难轮。消二求愿满。高人临刑而刃断。名僧至死而不伤。长舒一唱而风回。少年四投形而火灭。旧梵语云。阿耶婆楼吉胝轮真谛。翻为观世音菩萨。又此十八个菩萨。是阿难排比尽。是法轮王之将士。破生死之魔怨。文殊弥勒向序品之中烈位。执智釰为先锋。观音普贤第七卷内安名。弯定弓而掩尾。法轮王安乐行品之内专知赏罚。劝持涌出药王妙音入阵煞贼。夺旗斩将。广使一乘慧训。普被遐龄。莲华一乘法轮常转。   言无暇者。即八无暇也。即是八难也。   言飞轮者。即三轮也。菩萨有三轮。神通。记心。教诫也。   言作不请友者。众生不解请佛说法。菩萨与请名作不请友也。   言应病者。众生有病处。便与医治。名应病也。   言摄利难思者。三业摄化众生。名摄等也。   言菩萨如前者。如序品中解也。   言普等者。平等义。亦是遍满义。遍能拔苦。满众生愿。怨亲不二。故名普也。   言神通记等者。又有三义名普。一运身普。谓神通轮摧外道。二他心普。谓记心轮摧妄念。三漏尽普。谓教诫轮摧诸不善也。神通普故。不动而应十方现前。他心普故不虑而智照穷法界。正教普故无言。不然则教弥八极。普以周遍为义。门以通达为名。今此菩萨分形化质。遍无根缘。有感必从。往来无滞。故名普也。又门者菩萨有大智故不住生死。有大悲故不住涅槃。只此悲智与一切众生。出苦入乐之处所。故名门。   言此品广者。品者类也。便为报。今朝一会人闻法。须知品名字。观者观察众生身。普谓听声及文句。能求菩提度有情。菩萨立号皆如此。无拥出苦入乐门。怨亲不二。行均普同。寿翻传贝叶时。二十八个品名字。就中此品不思议。闻者观音速加护(品题了)。   言此初也者。一问名因也。经言。尔时无尽意菩萨至名观世音者。世尊欲拟赞叹观世音菩萨化行。令一切众生念名免苦。所以加被无尽意菩萨。交申言请问也。问世尊欲拟赞叹观音化行。何不加被药王弥勒交问耶。答观音发愿云。众生度尽。我则成佛。众生界法尔无尽。观音菩萨愿心不尽。此无尽意菩萨名字观音愿行符同。所以加被无尽意菩萨交问也。   经言尔时者。举时也。无尽意者。举人也。问何名无尽意。答梵云阿差末。此土翻为无尽意。   言十无尽句者。金云。一切众生界尽是有情。二世界尽是器世界。有情是能依。世界是所依。能依所依对三虚空界即真理。四法界是三科法体。界者体性义(真俗对)。五涅槃界是果。六佛出世者是因。菩萨修因成佛。方出世故(果因对)。七如来智界是能缘。八心所缘。界是所缘(能缘子缘对)。九佛智入界是自。十世间转法轮智。转诸法界是他(自他对)。然此十句假说言尽。其实并是不尽之行。何等为十。一所为众生界尽。二世界尽。三虚空界尽。四法界尽。五涅槃界尽。六佛出现界尽。七如来智界尽。八心所缘界尽。九佛智入境界尽。十世间转法轮智界尽。我愿乃尽。而众生界等不可尽。我此大愿善根无有穷尽也。故名无尽意(上举人了)。   经言即从座起者。尊人重法也。偏袒者。表师资之仪。示有驱策之相。今欲发起上位菩萨化行。令有苦者免难。持经作吉祥善事。所以偏袒右肩也。合掌者。敛容祇肃也。世尊欲说观音化行。无尽意又问表心契佛说。故合掌也。而作是言。以何因缘。名观世音。正是问名因也。名即名字也。   言此初即是等者。经言。佛告无尽意菩萨。至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者。称念观音。已后遂得三涂苦息。八难因消。水火风以殄除。非人逢而退散。怨贼不损拘系解脱。良由菩萨大悲称念。皆能免苦。是故经言。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言只如法琳等者。问既言称念观音。谁人亲得解脱。答疏言只如法等。案琳法师别传说。琳法师俗姓陈。颖川人也。祖因官徒(斯氏反移徙也)居襄阳。后住长安济法寺。大唐贞观十一年春正月。帝欲宣扬李风遵察本糸爰发明诏。令道士女冠。齐供行道。立在僧之前。时法师与京邑僧等。进表论佛道优劣李氏真伪。申以真言。时天振威。敕法师曰。汝所著辨正论信毁交报篇云。念观音者。临刃不伤。既有斯灵验。朕今赦师。七日之内。汝祈念之。俟乃临刑。宁无断否。法师既羁缧绁。复逼期刑。冰炭交怀。控告无所。至第六夜。从倚沉吟。步朗月以惝然(敞音)。慨浮生而若寄。乃仰天叹曰。昔邹拘齐狱。丹质秦郊。尚感夏景零霜。乌头为白。岂可独于琳也。偏无徴应者哉。诗曰。治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始验山中木。方知贵不才。草命如悬露。轻生类转蓬。恨秋明夜月。难更与人同。讫言有神人。身长丈余。素质衣冠。逾垣丽止。而谓法师曰。既能亡形殉道。再纫颓纲。冥卫寔繁。幸无劳虑。语讫而去。法师虔恭五体。默念三尊。遂感思逸凶怀。释然无惧。至第七日。敕刑部尚书刘德威。问法师曰。赦斯已满。当届临刑。令念观音。有何灵应。法师曰。琳闻观音灵鉴。垂形六道。上天下地。皆为师范。我皇聪明。文思光泽海内。九夷奉贡。八表形清。君圣臣贤。不为狂滥。今陛下普养群品。如经即是观音。既灵应相符。所以唯念陛下。德威录状奏闻。帝览大悦。因诏法师。而问释道优劣。法师爰引古今。校量胜负。敕览法师表对。遂释放焉。却被群臣。不肯缘毁。他国家宗。广遂流向。山南在路。苦腹而死也。齐欢凭依脱三刀之害。案齐书云。元魏天平元年中。定洲勇士孙敬德。在防。秋造观音像。年满将还在家。礼事供养。后为贼所引。不胜考楚。遂妄承罪𠍴。明日将刑。其夜礼忏流泪。忽如梦见一沙门。教念救苦观音经云。有诸佛名字。念诵千遍。得免苦难。敬德忽觉。如梦所见。了了无差。遂念一百遍。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念。直至临刑。念得千遍。下刀斫之。刀为三段。皮肉不伤。易刀又斫。凡经三换刀。折如初。监司具陈本末。录状闻奏。丞相高权。为表请免死。因此广行于世。所谓高王观世音经。敬德还家。设齐食迎像。乃至。顶有三刀之痕。今者疏主以事因观奏。得免罪故。从人立名也。实非权免刀也。辨云。举事因马权免罪。在孙敬德也。   言瑜伽第九说等者。问经言受诸苦恼。皆由自业所招。岂令观音菩萨。便即免耶。答业有定不定。苦有除不除。由是此下广论诸业。   言一定异熟等者。疏主解业。若复圣道及忏悔损伏一切业。皆名不定业。若古人意有二种。一定。二不定。若不定业忏悔一切不受。若是三时定业须受。设令忏悔。但转重令轻则得。全不受不得。如金刚经云。以今世人轻贱故。是人前世罪业即为消灭(上意[下]消疏)。定异熟者。定谓决定。异熟是果也。业即故思。故心作罪而非设作业即是思。总以一个思为体。别即有三。一能动身思说名身业。二能发语思说名语业。三审决二思与意业相应。说名意业。造此业已。决定当来受异熟果之因。名定异熟业。依主释也。摄云。案瑜伽论。一者顺定受业。谓故思已若作。若增长。二顺不定业者。即疏主案瑜伽。不定异熟业者。谓故思已作。而不增长。此亦是故思。虽复二业俱是故思。增长不增长别(上疏主引论标)。   言八十九说等者。疏主引论来别解二业。   言诸作不增长业者。业虽造了。若逢善友。忏悔此业。定是不增长业也。若故思造不善业。名亦作亦增长。此业若无追悔。悔即忏悔不修对治。有漏道断之与伏。皆名对治。若无如上事。决定受果。名增长业。   言若追悔等等者。等字等取对治。   言如未生怨者。证前增长不增长也。谟云。由此故知定不定业。悔即不定。不悔即定。前瑜伽言。定受异熟果者。据不悔说。相云。此中增长有二种义。一者。体增正作业时。熏成种子。刹那种子之体。陪陪生故。名为体增。二用增。熏得种已刹那刹那而用增胜。唯识评云。后义为胜若言体增生果无尽。   言第六十说等者。三依人辨果。依未解脱建立定业依已解脱建立不定业。解脱者即是。若世道无漏道。若断若伏。皆名解脱。乃至得圣。圣有学无学。即罗汉果也。乃至两字中间摄惭愧忏悔也。谟云。依未解脱立定业者。且据显相说。据定未解脱者。亦有不定业。   言即同异者。四会同诸教也(解二种业了)。   言对法论第七等者。依对法。解五种业。谓五故思造业。   言一他所教敕者。事五坊官长不自由故。煞虽不乐故。因他族力之所教敕故。起故思引不善业。犹如入阵也。问他所教敕。何名故思。答初虽他教。后即发起故思。思者造作为义。役心为业。约现行说。不约种子。   言他所劝请者。亲情相识。着荼着酒。请交煞虽不乐欲。因他劝导。执为利益。发起故思。引不善业。如受人劝食肉及䓗等。问此及前一如何有故思。答此二若望加行后起无故思。若根本业道成时。临临下刀事。须有故思。自心猛也。未有下刀断命。是等因心也。   言无所了知者。不识煞生因果罪报。但知行煞。名无所了知也。   言根本执着等者。言三毒蔽心。随欲所作。发起故思。引不善业。如边地及小儿子等。   言颠倒分别者。谓计无罪。依不平等因。见苦为乐。爱乐耶法。为求当来可爱异熟。发起故思。引不善业。如煞羊祠天而求于福。亦如大秦火袂等。相云。所煞一有情。惊怖无念。如何能煞而受果耶。答如磁石能近䥫等。磁石无念。而法尔而能吸䥫。今者亦尔。因彼苦心。由如于石取彼苦故。   言于此五中等者。料简轻重。化度云。此是此五之中。后二即重。前三即轻。由前三种于三心中皆不猛利。加行及根本已不猛利。后起心中复起追悔。故名轻。后二种于三时心。总皆猛利。加行根本作而猛利。后起中心不悔。是故名重。前三不定业。故思即轻。后二定业。故思即重也。四句分别。一作不增长。业即是前不增长业。二者增长而不作。如人手虽不煞日夜获计煞生。此名增长。三亦作亦增长。即是对法后二也。四不作不增长。非此所摄。   言谓令习气等者。路云。据实。现行亦有增长。疏依文显。且说习气。习气者种子也。若取种子。顺体增义也。由斯故依现行。说业有五。不依习气增长。是疏主意也。若后二亦通种子。由此通取种现。名习气义胜。况评习气之言亦通现行。如罗汉不断习说通二也。   言瑜伽第九说等者。三依瑜伽说十六种业者。于中有二。一别明诸业。二前后相摄。亦别明诸者。一梦者。谓梦中行煞。二无知者。虽后煞生无故思。名无知。三无故思者。误煞也。四不利不数者。利谓猛利。数谓频作。今不猛利。亦不频作故。   言不利不数五狂乱者。谓痴狂心乱等。六失念者。谓无了知。七非乐欲者。因他教敕劝。方为恶业行煞生等。八自性无记者。谟云。三性中无记性也。安国无记心煞。非是故思。辨云。自体不增。名无记也。九悔所损者。前心煞生。后生追悔。念前恶业。更不增长。名悔所损。十对治所损者。前是忏悔。后是圣道故。   言瑜伽第九说增等者。摄云。一者加行。由极猛利贪嗔痴缠。发起诸业二者串习。于长夜中。亲近修习。造不善诸业。三者自于语业中。妄语为重。于身业中。煞生为重。于意业中。邪见为重也。四者事故者。谓如有一于佛法僧及随一种尊贵之处。为损为益。如消佛像。以作铜钱。毁废僧坊。以求租课。云当益国。是此之流。由是有大癞之苦。举体血流。德裕有萦身之退。火烧㿍宇。五一向受行者。一向受行诸不善业。乃至尽形。无一时善。六者所治损害者。即所对治诸不善业已。今诸善离欲清净。   言其十不增长等者。相摄也。其十种不增不越对治。初三种不增。谓他所教敕。他所劝请。无所了知。六种增长不越对法后二种增长。谓根本执着。颠倒分别。   言离合。瑜伽十六即是离。对治五种即是合。瑜伽十不增长即离。对法合为前三段即合也。瑜伽六增长即离。对法合为后二即合也。依位者。十不增长中第一梦中位。余无知觉时位。或心狂乱位。或失念位。瑜伽分多对法分少故。   言对法又说等者。第四依对法论三种业。一作业定者。由宿业力。此人过去宿习力故。感决定身。于此身上事。须造恶业。如善星比丘。是佛之子造罪。佛教化他不得。神通制不得。   言二受异熟定者。异熟是果。果定当受。故言受异熟果定。即顺定受业。故言受异熟果定。   言三分位定者。安国等抄云。谓加行根本后起。名三时业也。根本业道如把刀煞生。正断命时。是顺定业又是故思无有下刀之时是等闲心也。从加行后起。通定不定。若加行时。搓绳磨刀。念念起煞。至下刀时。便起生悔心。此根本业全不成。兼加行亦成不定业。二加行心时。猛利搓绳磨刀。后断命时。复是猛利。二俱决定。总成定业。若加行心中磨刀把绳之时。生追悔心或等闲心。后下刀煞。根本成决定业。加行成不定业。后起者。问后起如何通定不定。答根本之中煞命了。后起心中生庆快。后起之中名定业。若后起心中生悔心。亦成不定也。   言又未悔未对治者。等取惭愧。入圣道也。   言瑜伽第十说三业等者。第五通诸教难也。于中有三。一明三业。二明四业。三明五业。初三业中。化度云。今生造业。今生受果。名顺现受。今生作业。来生受果。名顺生受。今生作业。更来生受果。名顺后受业也。问何不说不定业。答不定更无别体。只于此三时上立也。   言第六十说四者。二四说种业也。即四句分别。一报定时不定。即是疏中言一异熟定二时定报不定。即疏中言时分定。三时报俱定。即疏中二俱定。四时报俱不定。即是疏言二俱不定。唯识论说。亦说四者。安国云。谓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是名四种也。   言显扬第九说五种者。第三依显扬说五种也。即三时定业。谓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故。有支中云。四业唯三。除顺现受也。   言故念观音等者。疏主结前第一番解意也。故念观音良缘也。滋润。缘力也。自心悔愧苦恼皆除。因力也。   言亦有说言其不增长等者。古师意若三时定业。决定须受。设使转者。但令转重令轻。而不轻尽。若全不受者。约本来是不定业说也。   言金刚般若等者。证定业不可转。事须轻受。不言全免。轻贱之时。便是受罪也。   言又贤愚等者。证重受定报而亦不轻。虽得罗汉。为现业有果。被火所烧。现身造业。现身受果。名现业有果也。   言又说迦毗等者。琉璃王煞释种。造定因。释种被煞。受定报果。故名定因果。   言其决定业等者。结也。古人意云。若是三时定业。佛尚不排者。佛多生造恶等。犹受此业。成佛了排不得。犹受金锵马麦难。又说佛力不排者。有人造恶业。佛通神制不得。名不排也。况受果耶。意道业尚自排不得果。灼然更排不得。   言在解脱人名等者。古人会教经中说。在解脱人。名不定者。此亦依不定说。   言此亦不然者。下疏主第二牒前破斥也。古人云。指鬘罗汉现业有果者。破云。若得罗汉。一切不善已尽。何业受果耶。如抵债人。无烦恼可润生。何身受苦。又设受苦被。煞病饿等是示现。   言在初二果者。问若尔如何圣教说罗汉人受苦。答疏言在初二果人等。初二果人不离此界身上得罗汉果。后当为名。以罗汉名说。其实未是罗汉也。路问初果已断分别烦恼。不善之业无容更起。宁说不善障彼果耶。答疏言在初二果。不善未尽。意说在初二果。故业尚在。不说更起新不善业等。   言般若经中等者。会金刚经。汝古师言。持金刚经轻受不说灭尽者。受持有三品心。彼经约中下品心说。举心微者。若是上品心至诚恳切不受也。   言十地论云等者。第三遮防外难。问十地论说。一感报定。二作业定。如何通。答十地论中。一约未发不发心。二约未入圣说也。   言法句经言等者。一据不逢佛菩萨。二不起悔愧心。三未入圣道。决定受也。   言然指鬘等者。当时犹住凡夫。或初二果。问何故言罗汉受业耶。答现身决定得罗汉。从当为名也。   言又遇良缘等者。若无悔愧心。又不入圣。所以圣教说。恶业力强。乃至诸佛亦不能转。并约不入圣不发悔愧不善业未尽。   言迦毗罗城释种被等者。路云。此即先在凡时。造此煞等业。名为总报。受恶道身。今者得圣。其余残果。名为别报。即是等流业也。设使被诛。亦有何失。   言设有被煞等者。路云。设使煞千人。非受业果。但是化身佛知根熟。示现斯化。令入圣道。此解不顺疏解。安国云。罗汉被煞。蛇咬狗咬等。非是不善定业之果。前不善势分粗重。今有此起。非不善业现苦故起。大论六十说。诸阿罗汉所有不善决定受业。或于前生作。先异生位所作由少轻。苦所逼恼。便名果报已熟。若已轻依果报。种子皆永断。故一切不受。所以者何。由佛世尊依解脱相续。建立定受果。故此解顺疏也。   言不尔指鬘等者。问指鬘煞千人指。如何得圣。答疏主立道理。又无悔愧及伏断灭等。   言由此故知初说等者。总经也。有说同对法瑜伽名初解。即前所说由追悔。已成不增长业。及引六十。未解脱者。建立定受故。解脱者。谓世道伏断。乃至得圣。成无学等。亦同异未入佛法。名决定业也。对后非圣不受名初也(上业了)。   言大小俱能烧等者。问经中宁言设字。答大火尚自不烧。何况小火。举重显轻也。准下颂意。火坑变成池。设不变为池。大火亦不烧。故言设也。问何故火则全言不烧。水则乃言浅处。答火则大少皆伤。所以念名全免。水则浅处不伤。但得言处也。   言黑风必损者。有不是黑风。有损人时。或不损人。以不定故不说。若起黑风。必损于人。故偏举之。云光法师讲至假使黑风处。志公和尚问风体无形。何名黑风。答有三。一者。风起之时。前有黑云。黑云与风和杂。名黑风。二者。风吹海上。黑气相和。名黑风也。三者。风吹海上。黑砂和杂。故成黑风。和尚又问此风为大为小。答云法师言。此风极大。和尚又问。只于海上有。余处亦有。答此风平地即无。唯海上有。又问此风早晚尽。答众生恶业尽。此风亦尽。又问谁人能尽。答观音菩萨能尽。又问风体是有是无。答据第一义谛。是无。若世俗谛。是有也。   言舫音等者。经国说书云。关已西曰舡。关已东曰舟。单曰舟。双曰舫。切(甫忘反)又补浪反。谤也。   经言漂堕罗刹鬼国者。此由风力。令堕鬼国故。此是风难。非成鬼难也。漂者浮也。   经言其中若有乃至一人一舡有百人二百人于中有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此人亦是先曾有人教念。所以解念。所以疏言。善人教念也。   言在手曰杻等者。切云。梏手械脚。纣所作(未详检叹嗑卦嗑)。四事拘束为捡。易云。木在手足为捡。捡即拘禁也。捡者杻。梏者械也。   言智度论云等者。解经言若有罪若无罪。问无罪如何囚系。答此据现世不作。名为无罪。非前前世不作也。经说九横亦据现在不作。   言火宅颂等者。据今世不作言无。若据先世非无也。此证无罪被加。不说有罪亦有。尔世前世皆不作者。如法令不行。乱政之际。故有也。故经言设也。问有罪之者自今当事。何故观音应声即救。答极他法令世上所轻。大悲救心。有念皆济。   言首楞严经佛告等者。引首楞严三昧经证念名解脱。梵云首楞严。简要云。此云毕竟坚固。亦云一切事究竟也。   言诸佛菩萨等者。诸佛菩萨喻彼良医。住首楞严。如持药树。称名如击鼓罪灭。即是拔毒箭时(上是经喻)。如一醍醐愈众病(此是疏主添此喻也)。问何故风难一人称名。贼难众商齐念。答前以乘船在水。一人免难。众亦免。所以一人念也。后以值贼在陆一人免难。众人不免。故须众人齐念也。   言结告等者。巍巍者。高大之貌也。问因何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答若有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火不能烧。水不能漂。风不能损。刑罚不伤。刀寻段段坏。夜叉罗刹不敢恼人。由是菩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言初观三意者。经言。若有众生多于淫欲等者。欲者是烦恼之总名。是若淫欲。即是离贪也。越境起贪。故言多于淫欲也。   言且举三毒者。若多淫欲。若多嗔恚。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其三毒。菩萨发愿言。多贪众生不用作不净观。多嗔众生不用慈悲观。多痴众生不用作十二因缘观。但知意业归依。心念菩萨。三毒八难悉得消除也。问称念文殊普贤菩萨。岂不离贪嗔痴耶。何唯念观音。答此菩萨名救苦。观世音菩萨既发救苦。前来水难火难风难贼难。是苦之苗也。此贪嗔痴。是苦之根本也。斫树先须去根。根断树苗自死。拔苦事须寻本。本无苦难消除。所以唯念观音菩萨。除贪嗔痴难也。问既念此菩萨。一切烦恼皆离。何唯三毒。答所以疏中且举等。问众生心念之时。实灭得苦不。答经言。观世音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等。   言初观二身业者。经言。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者。亲情相识。借问。大好平安一人马上。即经云。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者。亲情相识。借问。大好平安一个百疋罗。问何故求男之时言智慧。求女便言端正有相之女。答儿多福德招钱财。令母富。儿若足智慧。作高官大职。子贵令母贵。父母富贵。皆因养得福德智慧儿。不由端正。但由有福德智慧。丑亦得不妨。事只如五丑图书。是尚书仆射大夫卢思道初生之时。缘丑新妇。别人家借不阿孩儿。来呈阿翁。阿翁满目泪流。我卢家门户衰劣。此不是我卢家儿。新妇见阿翁惆怅。具说心事。呈本阿孩儿。阿翁亦见便观喜。已后是卢司徒女人。事须端正。方始台举。得阿耶娘。若丑莫索嫁。惜大家。女若丑僧却着。所以大家唤阿尼师寺。作丑女村也。女人事须端正。经言。宿植德本。众人爱敬。诗曰。东邻美女上琼台。云云。又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顾倾城。千金买笑。白侍郎云。杨妃天子宠念台举。父母兄弟亲情。高官大职。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又男有百行。智慧为先。女有四德。妇容居上。纪国云。唐由虚也。损由弃也。   言第三校量持名等者。经言。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乃至无异等者。若有人念观音菩萨名号。功德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问如何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与念观音菩萨一种耶。答观音久已成佛。示现作菩萨。所以念观音菩萨名字。与念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一种。二云。观音菩萨与此娑婆世界众生。有缘慈悲广大。一称名号。速拔苦恼。如子落坑慈母跳身入救也。念六十二亿恒沙菩萨。只徒救苦。如今既念一个观音菩萨。亦得免苦。只念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观音二人福。正等无异也。又观音菩萨饥馑劫中为鱼米。疫病劫内。变身为药树王。生死河中为船为筏。大黑暗中为灯为炬。险途路上而作道师。上依经校量讫。   言本论校量六十二等者。准本论云。校量念六十二亿恒河沙佛。与念观音功德无异也。   言此有二解。一云经等者。菩萨即合将菩萨比校。如何将六十二亿恒河沙佛校量菩萨。   言二云依论亦无爽者。失也乖也。   言观音久已等者。示为菩萨。久已成佛。将佛比佛。何愁不得。若尔观音佛功德。多于诸佛功德。答据实。佛与佛功德一种。但是示现接引之语。   言谓求我六十二等者。疏解供养观音一身。与六十二亿恒河沙佛。多少虽殊。约信无二。设供养观音。只是生一个信心。设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佛。只是一个信心。能信之心是一。所以功德多少齐等也。因心即信心也。信心为因心。因心既平等。所以感果功德一般也。   言谓如彼观等者。供养一佛。与多佛数虽不同。身中功德佛佛相似。彼佛身中有清净法界四智心品。此佛身中有清净法界四智心品。身中功德既无胜劣。供养之时功德无差别也。   言此二是信力者。双结前二解也。初不观境等者。结初解。后观境多小等者。结后解。   言第二毕竟知者。此第二解约理性说。理上所生不灭故毕竟。第二毕竟知者此上一句标。言决定知法界故一句释。法界即一真法界也。此由观音等三句。明身中所证理平等与供佛无异。由能证菩萨供养。福德无差别故。   言法界即法性等者。疏释也。观音一身与多佛。人数虽不同。身中所证真如理。与多佛所证理。多少胜劣齐等。故供养一佛与多佛。福田平等也。真如初地即证。若圆满证。在十地满证法身。   言且将尔许等者。问一佛与多佛功德既等。心境又齐。何故只说六十二亿。更不说多耶。答言且将尔许等。   言佛等位菩萨等者。一称是等觉位菩萨。若将一对多。应有胜劣(结前等校量)。   言此初也者。一问也。经言。无尽意菩萨至云何者。化度云。初问云何游此娑婆世界。问身业也。云何而为众生说法。问语业也。方便之力其事云何。问意业也。   言游者化利等者。疏解又别。问何名游。答游者化利义。即神通。神通戏故。名游于娑婆世界。   言众生为说法者。解经言云何而为众生说法者。答为教化故说法。为自利故说法。为利他故说法。   言方便之力者。解结言方便之力。其事云何者。通上二种自利利他也。神通亦是后得智上方便之力。又云。方便之力者。是智慧向上巧用应物心。以济拔故。名方便(上问化行了)。   言此初也者。如来为答化行也。前来远召妙音。令遣持经。能于娑婆世界。现十八类身。恐妙音生轻慢心。娑婆世界无人唤我来。所以佛为无尽意。说观音化行。现十九类身。   经言天大将军者。嘉祥云梵辅天。摄云。那罗延之类也。力士也。纪国云。天大将军及毗沙门。皆是帝释之臣。毗沙门者。引云多闻。常与佛守护道场。常闻法故。故曰多闻也。   经言小王。即粟王也。   言行敦者。敦厚也。齿者身。莅者(利同)宰由治也(持同)。广雅云。宰由制也。谓制事去。   经言妇女身者。应以长者家妇女居士家妇女等。以经文巧略也。   言执金刚身者。此云有力神。常与诸佛护持三宝。手执金刚杵。故以为名也。   言观音异像者。意云。此是观音菩萨化身也。   言一结前劝示者。经言。以种种形游诸国土等者。即十九类身也。   言后济急难等者。此唱劝示之中。虽无财施法施。因说着无畏施。便解着三种施也。   言奉献有七等者。经言。尔时无尽意菩萨白佛言。至佛塔者。   经言解颈(颈字上句众宝下句)开供养珠等。是财施。如何名法施。答此布施便是行六度行。将行供养。便是法施也。   言福田难遇故者。问何故菩萨受了却施。答疏言福田难等。意言今日遇释迦多宝。若不布施。更何时途遇此福田。福田难遇故。   言施顺道理等者。答法施来由也。问何故珠是财施。而名法施耶。答疏言施顺道理故。问何名顺道理。答疏言真正行故。问何名真正行。答疏言求菩提。故名为法施。此展转解善。诸抄(云云)。不相当也。   言不受有三者。经言。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问何故观音不受。答有三意。一少欲故不受。二法尔故不受。法尔中间。事须进退推让也。三转施。恐乖施主心。所以不受。意道我受得。事须转施。施了复恐乖施主本心。不如一下不受。   言愍四众等者。问何故只分作二分施。释迦多宝不分多耶。答表生死涅槃二皆平等。故奉二尊。问无尽意施珠只合愍。无尽意受珠何故慜四众耶。答当时四众见无尽意施珠。咸生随喜之心。若观音不受珠。无尽意与四众。心皆不喜故。复不成檀度。观音兼愍四众受珠也。为令四众得大利益。二令四众仿学已后受得物。似我转施。所以慜而受之。三为拔众生苦恼。故慜而受之。   言学行者(行平音)。   言此初也者。一颂问也。长行问名因者。经言。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有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今颂中初一颂唯问名因。   言此初分三等者。答中名因化行相和答。答中且长行答名因者。经言。佛告无尽意。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长行答化行者。经言。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已下。是也。今颂云。具足妙相尊。相三十二相也。净云。此具相好有四句。一妙而不具。谓声闻缘觉。二具而不妙。谓菩萨轮王。三不具不妙。谓一切凡夫。四亦具亦妙。谓一切诸佛。   经言。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名行双存也。   经言弘誓深如海者。发愿也。   经言历劫不思议。长劫行也。   经言侍多千亿佛者。遇良缘也。我为汝略说闻名及见身等。   言此十二颂正答名因者。路云。述长行正答名因中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等。已下七种灾难。略不颂。前多于淫欲等。及校量念名。   言二颂除山难者。经言。如日虚空住者。如日如其当日也。今解曰。质在虚空。舒光以至地。在山如在空。堕地如至地。日光虽至地。光无有损伤。从山至地时。道理亦通。此又云。似日在虚空。风持无所损。念名威德力。至地亦无伤。但取无伤义。不取住空文也。   经言刀寻段段坏者。寻由即言咒属者。言属于人也。咒愿名咒。咒誓名咒。咒事通善事恶事。上总有也。诅音侧据反。诅亦即阻。阻隔也。使人行诅限于言。即是相见不语也。有作咀嚼也。非此中义也。   言如巧医师等者。问菩萨虽救得一人。却损一人。何成大悲。答疏言医师等。初与药动其病。方疾愈。有一般痛。不冷不热难治。事须与药吃发动。极冷极热。方易治也。有人将毒药药人。菩萨救毒药不发。将谓药无功效展转。更不见毒药。罪过更深(新扫哭阿家罪深)。菩萨方便教着本人有二意。一者。令行恶者以己妨人。自知其苦。不乐于人。更不造恶业。初即有损。后究竟有益也。二者令傍人见被毒药自着各自省察己身。更不造恶业也。见于不贤。而内自省。非是菩萨无利物用也。   言一颂除天灾者。经言。云雷鼓掣。电者忽有而却灭。名电也。   言云掣引也者。光明引长似掣红物也。   言此答化行等者。长行经言。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已下。至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今颂经云。众生被困厄三行。述也。   言此后七颂叹德劝归者。述。长行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略不述前献奉施珠等事也。   言一颂标五观者。经言。真观。证真理。二清净观离烦恼三广大智慧观二运双行。四悲观拔苦。五慈观与乐。初三自利。后二利他。初中复二。初二所观。后一能观。初中复二。真观显真体不变。清净者显离障所显。又云。初二法身。第三报身。后二化身也。下一句常愿者劝愿。常瞻即当愿常瞻仰。众生发心也。经本作当。非也。现常发愿。何在于当也。   言一颂明大智等者。下二颂释五观。初颂明大智能灭灾难。经言无垢两字释前真观。离垢染故。清净两字释前清净观。慧日破诸暗一句释前行。标广大智慧。观能伏灾风火二句向上功能也。   言一颂明法施等者。经云。悲体戒雷震。释前标中悲观。经言。慈意妙大云。释慈观。经云。澍甘露二句等向功能。疏云明法施者。解经中甘露法雨。疏云。能除烦恼。解经中灭除烦恼焰。疏云。大悲制戒如似雷震。解经中悲体戒雷震。又悲体是内心。戒雷震是外作用。制即向外为众生。施设戒是法。雷震是喻戒。能觉察众生。雷震能惊动一切。如雷威物。故名雷震也。非戒律之戒也。言慈意是非意也。   言一颂明财施者。经言。妙音观世音者。问何故名财施。答疏言能除贪苦等。但除贫。苦即是财施也。   言因经起等者。因经说有菩萨方能念菩萨名也。此解最后一句是故须常念。引财施中有五音。经言。妙音能与众生乐也。观世音能拔苦。梵音者深净也。海潮音必定应时。无性论云。譬如大海水奔潮必应时佛哀愍众生。赴感常无失。   经言胜彼世间者。胜出世间故。   言第三大段持地赞叹者。经言。尔时持地菩萨至不少者。问何名持地。答菩萨得持地三昧。故以为名。入此三昧。治心如地。如地而忍心。是地体也。   言言自在者。解经言自在之业普门示现等。准摄论华严解。有十种自在也。   言二心自在者。简要云。定体名心。为于定中。入出自在。故入深智。即入定也。   言三庄严自在者。即众宝庄严佛刹。故疏主依华严。摄论文大意相似。华严与摄论有少不同。不同处即引。同处不引也。   言四业自在者。随时受报。受六道身。化有情故。示现同彼。有父母等。   言五生自在者。于一切刹土。化生说法。得自在故。   言六解脱自在者。于一切界中。能现一切佛故。   言七愿自在者。谓随所愿成菩提。乃至一切事成。名愿自在也。   言十智自在者。觉悟修证义也。   言然与摄论等者。疏主料简十自在也。摄云。谓六波罗蜜圆满为因。得十自在。六度者。众生即是成佛具度也。   言今此即等者。问今此经中言自在之业。是何自在。答即第八神力自在普示诸门也。   言第四大段结成者。经言。皆发无等等者。此有二解。一云。此心是求无上菩提心。此心名无等。诫发人天。发二乘心来等。彼无等之心。不得名无等等。二云。如来是无等之人。世出世间更无过上。故名无等。初发心菩萨与佛齐功。只此求菩提心等。得无等人功德。名无等等阿耨菩提故。涅槃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智度论无等名佛。以一切众生及一切法无与等故。意云佛果菩提超过一切故。   言无等下言等者。因菩提心与果相似。故名为等。即涅般经([评]云后为善也)。   ○陀罗尼品   言如前已释者。指前观音品念人救护。陀罗尼以法加威。观音救未发心众生难。陀罗尼救已发心者难。   言念慧为体者。此说能持也。所持即是法义咒忍。今此是咒所持之法也。   言少略密等。一句之中含得无量字。名少略也。受持人不知。诸佛菩萨知名密。或是鬼神名字。或三宝名字。或是深法名字。问何不翻就唐言。答此秘密故不翻。若翻恐人闻着会生轻慢心。便无功效也。故存梵本不翻也。乍闻不会不得义。故名无义文字。不是实无义。即是无汉地之义。   言问总持有四等者。一法。二义。三辨才无碍解。四词无碍解。此是所持四法也。若论疏中引者。初法义两个。则是陀罗尼所持四法中收。后引两个辨才词。便不是陀罗尼中收。便与陀罗尼所持四不同也。此有二解。一云。两总持中辨才无碍解通法义。是陀罗尼中收。词无碍解。即法陀罗尼中收也。二云。疏主笔误。诸抄虽作前解。终是错也。   言如上说者。指上句中所烈四法。谓法义等。   言答上来长行等者。长行为所护之法也。陀罗尼为能护神咒也。问何名长行。答摄二解。一只指品初。半纸已来经在咒之上。故言长行。始从如是我闻。至普贤品末。已来对陀罗尼品。总属上长行。问偈文何故不说。答一部之内。虽有颂文。颂文述长行。长行后有颂文也。长行颂文一处着。总名长行也。长行是所持陀罗尼品是能护持也。法即教法。义即所诠义也。是四总持中。一法。二义。今此陀罗尼。即合是第三咒。咒为能护。法义为所护。若论菩萨四加行位中持者。不是此间咒。彼处咒名句。与寻常陀罗尼别。瑜伽中文。   言无得无生忍等者。四明能得菩萨忍。即无生法忍。也。遂因菩萨四加行位中持咒功力。得入初地。获无生法忍也。据此间。能护既是陀罗尼。所护是法义。无生忍。疏主意见一部经中前后得无生法忍处。尽是持经获得。尽不因念陀罗尼得也。所以疏料简云。无得无生法忍。所以一者。所护持唯法义。二能护持即咒也。总持四义中既阙无生法忍。能所合说。只有三法也。问如何唤无生法忍。作陀罗尼。答约能持。念慧名陀罗尼。所持之法。随能持。以立名故。言无得无生忍总持也。问劝人持经。自然免难。何故更要念陀罗尼答辨云。菩萨善巧方便缘世间人敬信禁咒之法。能排凶招吉。无所不制。末世受持经典。心薄怕怖邪魔鬼神伤害者。念神咒时。兼修经法。故将神咒寄在经中。欣咒之益者。持经之心弥厚也。安国问云。神咒何不译梵从唐。答咒语含多。此方无物以拟之。若译之者。摄安不尽。二者。若译就唐言。多生分别。恐敬心不重。故存梵语。令遣密持也。嘉祥疏中。一一略翻未可依据也。首迦差(所使反)亶(但音)冶(也音)。   言三结胜者。药王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因世尊说持经。有尔许利益。我今惭愧。世尊。我见世尊于宝塔品中重娑婆世界众生。我所以请持经。我有一道陀罗尼。奉上世尊。拥护娑婆世界众生。我向六十二亿恒河沙佛边。得此陀罗尼。今日献奉世尊。世尊赞药王菩萨言说。是陀罗尼于诸众生。多所饶益。   言第二圣有四初标者。尔时勇施菩萨众中起来。我亦为拥护。读诵受持法华经者。说一道陀罗尼。若有受持经人。得此神咒。恶魔鬼神不敢侵扰。   经言罗刹者。此云暴恶。   经云富单那此云热病鬼。亦云不祥鬼。   经言吉遮者。此云起尸鬼。   经言鸠盘荼。此云厌鬼。亦曰冬菰鬼。   经言致者(猪履反)。柅(女[九]反尼上)枳(居里反)。   言四结胜者。世尊。此陀罗尼不是肚撰。胸襟恒河沙等诸佛所说。若有侵毁此法师者。则为侵毁是诸佛已。问何故损人即为损佛。答法师是如来使者。行如来事。毁法师便是损佛也。   言初标者。经言。尔时毗沙门者。疏翻为多闻。问何名多闻。答常护佛法。故曰多闻。   经言阿梨(离)。   经言那犁(与利同)拘那履(谁前利同)。   言三结胜者。毗沙天王言。世尊。我不唯此陀罗尼拥护。兼自身亦护也。   言第二天王者。东方持国主二部鬼神。乾闼婆毗舍阇。使护佛法也。   言十神者。即十罗刹女有大势力。是天下众鬼之母。恭敬之故说咒护持。鬼虽凶恶。不违其母。母即随佛归依。佛子亦随从也。   言标名者。经言蓝婆。此云能缚。二毗蓝婆。此云离能缚(已[上]八尽是唐言也)三曲齿(亦云施积)。华齿(亦云施华)黑齿(亦云施黑)多发(亦云被发)无厌足亦名无著持。璎珞亦云持华。皋帝(亦云何所)十夺一切众生精气者。嘉祥云。众生心头有七滴甜水。以养其命。鬼入身去。一滴二滴。令人头痛。三滴心闷。四滴五滴已上即死。甜(徒兼反)。   言四劝勿恼等者。经言。若毗陀罗此云青色。楗驮此云赤色。乌摩勒伽此云食人精气鬼。亦云大煞鬼。阿䟦摩罗此云形影鬼。亦云无头鬼。注经云。转筋鬼入人身中。今手足箸转口中吐沫也。吉遮者热病鬼。或作夜叉形人形也。有热病受为七日。或常热病者。此鬼变身。作童男童女形。或梦中觉时相恼。   言五更说颂者。经言。若不顺我咒等者。什云。此树枝叶堕至地。分为七分。正法云。犯此法师者。头破作七分。犹如华梨剖。此应有华七叶。未开剖时。合为一头。既开剖已。破为七分。故以为喻。安国云。似兰香树故。十卷金光明经云。犹如兰香稍。或云无萌树。   经言亦如压油者。此方厌油无罪。西国厌油瞻卜。诸华和而压之。先须淹浸油麻。令交虫出和虫压之。意从油多罪。亦无量于日夜中。煞几生命。生命数多。罪同五逆。   经调达破僧罪者。即提婆达多破僧受罪。无间一劫也。我等不空说陀罗尼。制约鬼神。亦兼身自拥护。令持经法师。行住坐卧无令恼乱。   经言苏摩那华。此华黄白色。不作大树。谗高三四尺。垂似盖。   经言婆师迦华者。此云夏生华。亦云护生华。   ○严王品   言论云功德胜力等者。此显净藏净眼二子持经由经功德力。故回邪见之父王得当成之佛记。故名功德胜力。章敬云。先师意取法为功德胜力为善。诸疏抄并取人为功德胜力。净藏净眼内动威神。外现希有。变父邪心。令生正见。名功德胜力也。   言回邪见之父王者。经言。此我二子以作佛事。以神通变化。转我邪心。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见世尊。   言得当来等者。经言。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否。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精勤修习。助佛道法。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   言二者前妙音品明华德等者。以此为因。因此自得法华三昧。今言妙庄严王。即是前妙音品中华德菩萨。此品之中明华德菩萨因中为妙庄严王也。   言本着邪见等者。经言。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深着婆罗门法。汝等应往白父与共俱去也。   言今明二子劝说者(税音)。切云诱。   言不简怨亲者。问今只是亲。何名怨。答父子即是亲。本来一处修行。便入外道。去与佛法修行人为怨也。   言释名等者。在俗为王者。解王字。贵妙珍绮至莹体者。解庄严字。宿世因缘等者。解本事也。一者本即是过去世也。华德菩萨身之体用名事。本世之事。依主释也。二者。华德菩萨体用名事。只此事即是本。名为本事。持业也。   言恐题名等者。此品会过去净藏净眼。即是今日药王药上。正合为品名。何以庄严作号。答缘已前早说药王菩萨本事品。恐题名滥。故今更不说也。   言此初二也者。即一叙时。二标佛。标佛者。经言。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者。慈悲覆荫如云。说法言音如雷。王者自在义。宿者佛德如星布烈。故言宿。   言三明菩萨父子者。经言。彼佛法中至净眼者。有解古叟愚而重华圣。一王邪号。二子正。化度云。上古有仙。四人山中修道。每日一人当直往诣诸村落乞食。如是三人亦复展转次第乞食。复于一日吃饭既了。四人同坐尚议立契。我等四人既同修道。誓不相舍。互相救度。若一人堕落。余三人共救。若心有退失。亦须相化。如是立契。已经多时。中有一人。次当乞食行至路左。乃是国王出城游戏。队仗赫赫。嫔妃彩女不可知数。其人见已心生贪爱。遂作念言。大丈夫儿常居此云山。久而何益。愿我舍报。后作国王身。岂不快哉。作是念已。投崖而死。由造愿力。生国王家。经五百生。皆居王位。最后一生垂堕三涂。三人曰。作何方便而得度脱。何谁共得他语。中有一人曰。世间相敬。重相取语。更不过妻儿。我等三人。一人为妻。二人为子。余二人曰。善哉善哉。儿是掌中珠。妇是职底铃十语九今听。由本愿力。三人命终。一人于贤提长者家作女。世间端正莫能过者。年至十六。王纳为妃。其二人亦于夫人腹中受胎生已。年至七岁。更相谓曰。宜速出化导。不应迟脱。故于父前。广现神变也。   言此初分三等者。经言。是二子有大神力至亦悉达者。其余三人更相谓曰。宜速化之。不应迟滞。经云。为欲发起宿世善根。饶益我故。来生我家也。   言四德者。度六广如前品解了。二方便者。经言。方便波罗蜜。所以疏解云。方便善巧有十二种者。前六自利名内。后六利他名外也。   言令以小善等者。如薄俱罗。施一诃梨勒。九十一劫天上人间受胜快乐。出家八十。不患头痛病也。   言令以小力摄大等者。令有情施少功力发一信心。乃至展转得成佛。故此十二种方便(方便品广说了)。   言日星宿者。有二行相。一犹如于日能破大闇。二别别对治众多烦恼。如星一一皆有照烛之用。爪(侧洨反)指爪也。狐(庄交反。平音非此中义)掏(恰音)。   言母令子化父者。经言。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等者。汝等为父。现神变相。若见汝神变。汝父心必当清净。一则令汝父见佛。二兼我亦得随佛。经言。或听我等往至佛所。听字(平呼)。   言顺言行化者。经言。于是二子念其父故。涌在虚空高七等者。现种种神变。身上无云而出水。身下无柴而火生。或大身满虚空中。或小身如芥子。或时在地。如入水。或时水行履水。如地也。   言鸿鹤者(憋音)若呜鹤非也。初说孔雀等。证胜白衣。后引瞻博伽等。证胜外道也。借问朝中卿相贵等。   言第九白亲诣佛等者。经言。一眼之龟者。路云。写经人错正。合作𪾼眼之龟。目边作大壹字。被写经人贵却目空作壹字。又多时徒省略。遂作小一字。皆传写谬也。诸抄引杂阿含经云。妙高山下海水中有一眼龟。其身极大不能久浮。止在海中。竟莫能出。有一浮木。木有一孔。于大海中。随波漂转。绕须弥山。三年一币。龟遇木孔。方得见明。得出海水。是事难否。答其事甚难。佛出世希众生遇佛。亦复如是。浮木在须弥山南。龟向山北。出来浮木转到山西。龟转山东。佛出世。众生在三涂中。众生得人身。佛已入涅槃去不可得相逢。所以经言。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若有三乘佛法总不信。即两眼俱无。今唯信小乘。不信大乘。故如一眼之龟。有经文故。一字不错也。浮木孔者。显龟所栖止处也。   言此初二也者。道器堪成也。妙庄严王既被二子现通化了。王与夫人群臣婇女并及二子。因缘和合。闻法根熟也。   言此诸人诣佛者。王与群臣作一队。夫人与后宫婇女作一队。二子与四万三千人门徒弟子作一队。一时共诣佛所。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币却住一面。谟云。绕三币者。表权说三。住立一面者。表唯说实。或可表父母子三同一乘道学一乘故。   言此初二也者。一佛善说法。经言。尔时彼佛为王说法等者。说法华经。既闻法已。心大欢喜。二王解珠施者。经言。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等者。解颈真珠璎珞。施佛施了。变成宝台。台有一化佛。向上坐放大光明。此是妙庄严王当来成佛之先兆祥瑞也。金云。王解珠者。表当具戒严故。   经言于虚空中化城四柱宝台者。表离四生。证四德。获四智也。   经言台中有大宝床者。表当踞法空座。亦成禅定床。   经言敷百千万天衣者。表当来自荫荫他。亦具惭愧衣也。   经言其上有佛结加趺坐。表当成菩提坐金刚座。   经言放大光明者。表当具智光破生死暗也。   言后显令得见佛等者。经言。大王当知至菩提心者。十信心菩提因也。   言善戒经及瑜伽等者。引教具善知识功能。堪为善知识也。章敬引论云。当知菩萨成就八法。能为善友众相圆满。一者。住戒。于诸菩萨律仪戒中。妙善安住无缺无穿。二者。多闻闻慧成就。三者。修证修慧成就。四者。慈悲怜慜一切。五者为他说法。无有怯畏。六者。遇诸恶加谤。皆悉能忍。七者为他说法。不生疲猒。八者。言词辨了。具此八法。名善友想。堪与一切众生为善知识(上明善知识身)。   言求施利乐等者。明善知识行。当须似善知识。一求施利乐。法施则施名利乐。二者。于此正知。此指前财法布施也。正知者不令众生。求人天富贵。名正知。又能为善知识。教化不为名利心财利心。名正知。三者有力善权降伏众魔。制诸外道。能出生死。名为有力善权善权巧也。四者。饶益不舍。心无猒倦。五大悲无傥。未有见富者。怜贫者弃(上五善知识行当)。   言所作不虚者。明善知识心。一者所作不虚。凡所起心。事须真实。二者。威仪圆满。圆满者无缺之义。三者。言行敦肃。不起诳妄语也。四者。无倦无嫉。于众生起教化心不疲倦。于众生有荣盛事不生嫉妒。五俭畜随舍。畜谓畜积。得物却布施名俭畜随舍(上五名善知识心)。   言谏举令忆等者。又有五种。明善知识性也。一有过者谏。有诸恶者举。名善知识性(亦有䟽陈)。二令忆者。妄却法义。善知识令交忆不妄也。三者教授令进善。四者。教诫令断恶。五者。能为说法。令得佛果。具上五事。名善知识性(已上尽是[言]知识身上事)。   言有病无等者。复有四种。是能归依善知识。人身上事欲得归依亲近善友。事须具此四事也。一者。于善友所者。病无病随时供侍。恒常发起爱敬净心。二者。于善友所。敬问迎礼。修和敬业。而为供养。三于善友如法衣服饮食病缘医药随时供养。四者。于善友所深敬承事听。问无动动由退也。具此四事。堪近善友也。   言乃至广说是全梵行者。佛果菩提名全。此善知识修习佛果菩提行。名全梵行也。   言化令见佛等者。解经中善知识者是大因缘。令发菩提心是大因缘也。   言此彰善友二子之因者。佛言大王。汝见此二子否。或眼见或心意。观见此二子。过去因行否。此二子已曾供养尔许多佛。又受持法华经。愍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即是过去为仙人。后生邪见家。教化邪见父王。令入正见也。   言此初也者。初赞五德也。   经言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等者。言五德者。谓顶眼毫齿唇为五也。   经言绀者。说文绀者。白染青而伤赤色。释名云。绀含也。青而含赤色也。   言红环绞饰者。绞音古巧反。亦疏红缘字。切韵绞络也。   言珂月者(苦何反)。摄云。螺属出海中。洁白如雪也。谟云。切韵玛瑙也。   言频婆果者。经音云。引名相思果。其果赤色。似此方秋林檎。赤色也。   言发六愿等者。经尔时妙庄严王赞叹至之心者。妙庄严王赞叹佛了。于如来前。一心合掌。复白佛言。世尊未曾有也。今日台中佛是未曾有。以宿住通观见。过去曾见。仙人修道却退为王。而生邪见。所以悔过自责。发此六愿。一我从今日亦复自随心行(茎同)。专谂云。不师其心。而为心师。名不随心行也。二不生邪见。三憍。四慢。五嗔恚。六诸恶。诸恶之言通摄余或。   言若诫等者。解经中教诫所行安隐快善两句经也。若教处。若诫处。是所行处。教处亦能安乐众生。离恶摄善若诫处亦能安乐众生。离恶摄善也。   言劝人归礼者。经言。是药王药上至礼拜者。若识若不识。总须礼拜。   言结成胜益者。经言。远尘离垢等者。唯此处获益。是小乘果也。金云。此依见道说。诸法忍能远尘。诸法智能离垢。法忍品为无间道。遍知谛故名远尘。法智品为解脱道。已永离故名离垢。又瑜伽八十三云。一切见道所断烦恼若种若现。尘染义胜名尘。尘染行者此最胜故。彼品所有无堪任性名为尘。粗细难断故。亦名为垢。法即是真如理。眼即是无漏智。智证理故名法眼净。化度引智论云。不着外境名为远尘。我见内无名为离垢。又云。离所缘缚名为远尘。离相应缚名为离垢。得无漏智名法眼净也。   ○劝发品   言论云护法等者。下经云。世尊我今以神通力。守护是经。于如来灭后阎浮提内。广令流布。使不断绝。是良证也。若准什公所译。此品最居其后。若依论科。后更有嘱累品也。   言佛自三周等者。简要云。三遍摩菩萨顶付嘱。故言三周付嘱。或是付嘱三周八品功德名三周。付嘱护法也。已上佛自劝发。   言此品菩萨者。属菩萨劝发众人之时。便是护法也。   言仁慈慧悟者自利行。德利周备名普。利他行。又云。仁慈慧悟。曰贤。解贤字。德利周备。曰普。解普字。根本智上尘沙万德名仁慈慧悟。后得智上起无边身。名德利周备。周备正是普义也。上依能证智。解普贤。言此由所证理。解普贤。据能证智。不令名普贤。由证普遍贤善法故。故能证智亦名普贤。取能证智。全取他所证理为名。名有财也。   言般若理趣等者。依二本圣教依真如。立普贤名。举所证取能证也。般若理趣至遍自体。故标也。一切有情身中如来藏性普贤菩萨遍自体故。普贤菩萨所依自法身真理。即是一切众生身中如来性。一切众生身身中如来藏性。即是菩萨遍证所依自体。普贤菩萨身既遍所依自体。将知普贤身无处不有也。   言由证普遍贤善者。举所证取能证也。   言故华严云等者。此约根本智内证法身理。更无别体也(上引文标)。   言或内证此普遍贤理者。此举所也。   言外彰三业等者。取能也。由证理故。能证之上三业万行。总名普贤。无所二字解普也。不贤二字解贤。前来普贤二字依自利。   言诱㢡名劝者。劝发二字依利他。㢡导众生名劝。令一切众生生信心持经名发也。   言解妨等者。问何不余菩萨来。唯普贤来。答此菩萨因法华经得证普贤之理。三业成普贤之行。亦令一切众生还因法华经得此普贤果报。此品之中欲拟说此利益劝发众人。故唯普贤来。非余来也。所以疏言。欲明信顺道证一乘等故。又经此甚深最胜。文殊菩萨为先锋。普贤菩萨为掩尾。文殊前请。普贤后护也。问此菩萨为听经来。为护法来。若是听经来说经已了。答此菩萨发初听经来。只是经集家排批。安在经末。问若是听经来。何故烈名中不说。准此道理。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经了。更不合来。来意者。但是护法来。疏论皆说为护也。   言今云东方来者。问华严经智论说。菩萨身相遍一切处。以解普贤之义。若尔。既遍一切。何故言从东方来。答疏言今云东方等。问何不从余方来。空言从东方来耶。答四方之中东方最上。表一乘胜余乘也。问菩萨将尔许天龙八部来有何意。答缘蒙世尊法师品中与八部授记情愿。佛灭后护法缘八部四众。不识护法轨仪。所以普贤引来与问方法也。   言宝云经等者。意者前约一方之现身为难。今此明菩萨身遍意者。菩萨实遍一切而无彼此去来前。   言从东方来者。示相来假。指一方处也。况座主云。意说自受用遍所证故。不依一世界等之知。即同自受用身。还依自土周圆无际等。   言验此普贤者。将前华严智论宝云三本圣教验。若不是成佛。因何有大神通耶。   言启白闻经有二等者。经言。白佛言世尊。我于宝威等者。问经言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何故经云。共来听受。以遥闻故。答若不至此众会。不知谁能劝发故来。问既请云云。何能得是法华经。迄至经络。何处是世尊说处。答即次佛告四法文。是也。问佛在日法尚难得。灭后无主。如何得经无佛为主。如何得闻。如何得思。如何得修行也。答得闻是闻慧。思是思慧。修是修慧。闻教悟理修习。名得经也。问菩萨于一切时。皆能护法。何得偏简佛灭度后。答佛在众生惑轻业劣易得持经之人。所以不问佛在日也。问佛灭度后众生障重。如何肯生信。如何肯闻。如何肯思惟修习等耶。   言一为诸佛护念等者。般若论云。诸佛护念。谓根熟故。根未熟者。但闻名未得意。以根未熟故。但闻经教名。未得所证诠及修行也。若根熟得教理修习三慧也。   言植众德本等者。纪国云。本者因也。德谓三德。智断恩也。本即因故。谓六度是菩萨善根。菩萨久行为三德之本。故言植众德本。   言三入正定聚等者。正定聚是德也。净云。聚有三聚。一邪定聚。二正定聚。三不定聚。诸抄引瑜伽第一百云。邪定聚者。谓无间业及断善根。正定聚者。谓学无学所有诸法。不定聚者。谓余非学非无学法。   言四发大悲心等者。诸抄云。救在种性心。一者广大心。遍一切众生。二者第一心。乐与涅槃常乐我净故。三者常心常作一体一大悲。离是非故。四者不颠倒心。起我等四相。谓我人众生寿者。   言初是资粮等者。依疏配位。前来疏文未有分明说此五位。今此略叙。旦所经位诸教不同。依摄论总为四位。一胜解行地。二见道。三修道。四究竟道。唯识等开初位为二。资粮加行。本业等经开为六种性。十信摄入十住。名习种姓也。十行名性种姓。十回向名道种姓。十地名圣种姓。等觉名等觉姓。妙觉名妙觉性。瑜伽菩萨地立为七地。一种性地未入三祇。二胜解行地。地前四十心。三净胜意乐地。初地。四行正行地。二地至七地。五决定地。谓八地。六决定行地。九地。七究竟地及佛果。又为十三住。仁王总为五忍。十四开士。一伏忍地前。二信忍初地。三顺忍四五六地。四无生忍七八九地。五寂灭忍十地及果。前四分为三品。第五唯二品。故成十四也。业本璎珞经开四十二贤圣。即四十心。十地等觉妙觉。今依唯识。略陈五位具资粮位初明分齐。论云。从发深固大菩提心。乃至未起顺决择识求住唯识真胜义性。齐此皆是资粮位摄。后辨名。辨名又二。初约自利名资粮。论云。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习种种胜资粮故。后约利他名顺解脱分。论云。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引亦名顺解脱分。此上意言所修福慧自利利他等。是资己身。求智之粮食。故名资粮。涅槃离缚名为解脱。勤求于彼。此行不违。故名为顺。分者因也。解脱因故。顺体即分。解脱之分。名为彼分。   言能闻能思者。此约多分。未得修慧。意实亦少分得故。论云。此位菩萨依因善友作意资粮四胜力故。于唯识义。虽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门。修菩萨行。此言多分。不说物无。既言多住。明知少分住内也。不尔。如何十信位中能八相成道等。发通教化也。   言次是加行等者。初明分齐。论云。菩萨先于初无数劫。善备福德智慧资粮。顺解脱分既圆满。已为入见道住唯识性。复修加行。伏除二取。谓暖顶忍世第一法。此中意显十回向终初劫满心名加行位。然是初劫摄。后辨位名。论云。近见道故。立加行名。此名简前资粮也。近见道故。此四独名加行也。   言能修观者。论云。依明得定。发下品寻思。观无所取。初获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道火前相。复名为暖。依明增定。明相转盛。故名为增。发上品寻思。观无所取。立名为顶。寻思位极。故名为极。为增。此位重观名义自性差别等四法。依印顺定。印前所取。顺后能取。名为印顺定。发下品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然此忍位下品忍名印忍。忍所取无。中忍名柔顺忍。无能取。上忍名印印。无能取。随顺彼故。立印顺名。故合三忍印顺定。依无间定。见道相邻。故名无间。发上品如实智。印彼二空。立世第一法。此等物名能修定观。   言次是见道者。初明分齐者。论云。若时菩萨于所缘境无分别。智都无所取得。不取种种戏论相故。尔时乃名实住唯识真胜义性即证真如。次释名者。论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照理故。亦名见道。见即是道。持业释。体者通也。会者达也。论云。然此见道略有二种。一真见道。谓所说无分别智。实证二空所显真理。实断二障分别随眠。故名为真。二相见道。此有三种。一三心。二十六心。三九心。一三心相见道。谓观非安立谛。有三种心。一内遣有情假缘智。能除耎品分别随眠。二内遣诸法假缘智。能除中品分别随眠。三遍遣有情诸法假缘智。能除一切分别随眠。然此三心相见道。仿法拟宜。旦真见道证二空智之见分。此仿见分。自证疏缘故。不仿也。然见分中有无间见分解脱见分各别。今者法彼无间道中断我执之见分。立初心法。彼无间道中断法执之见分。立第二心。显无间道断惑别故。故别法之解脱道中所有证彼生法二空智之见分。今总法之。立第三心。显解脱道证理同故。二者。十六心相见道。此有二种。一者。依观能所取。别立法类。十六心此相见道。观安立谛。一一谛下有四种心。一苦法智忍。法真见道无间道见分。二苦法智。法真解脱道见分。三苦类智忍。法真无间道自证分。四苦类智。法真解脱道自证分。即是法忍法智断惑。类忍类智证理。八观真如。八观正智。观真如。法见分。观正智。法自证分也。即法忍类忍见分观真如。法智类智观正智。以见分证如故。法正智也。类智法自证。证见分故。故云正智也。二上下十六者。即依上界下界谛。别立十六种心观。现前不现前界。当界名现前。别界名不现前。苦等四谛各有二心。一现观忍。二现观智。如其所应。法真见道无间解脱见分观谛。三者。九心相见道。亦名布教相见道。有九种心。此中意说依前四种十六心观。忍智合说。即为八心。彼相应定。总说为一。然菩萨等真见道中不作此观。但谓布教说其差别。所以须学疏中所言。即说一心。非说相见道也。   言后是修道者。智分齐。论云。即十地中无分别智。准此从初地出心已去。至十地满心已还。并此位摄。辨名者。论云。菩萨从前见道起。已谓断除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名修习位。   言能习能证者。十地之中道数数修名为能习。证十真如名为能证(上略明五位)。   言初是资粮等者。配第一句。经为诸佛护念。   言次是加等者。配第二句。经植众德本。   言次是见道等者。配第三句。经入正定聚。   言后是修道等者。配第四句。经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言依此四位各等者。问岂资粮位。只能闻教思义。乃至加行位能修定。答疏言依四位各增上故。   言又外遇佛护者。据四义。总修第一位。简要云。资粮闻慧增上。依因善友。外遇良缘。配诸佛护念。   言内修善本者。第二加行位修定增上。配经植众德。   言决定不谤者。第三见道依证理增上。配经入正定聚。   言慈悲广大者。第四修道位。修习朗证。增上配经。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言并在地前等者。且古人意四位并配在地前。方能于经理教双得。   言然瑜伽正定等者。疏主引证。自正义。正定聚者要入初地。   言说不尔者。破古师将四位。总配地前。故言此说不尔。   言初五百年等者。解脱即涅槃。坚固即真实。   言一云今当第三者。一云。取正法一千年满。像法之中两个五百年。取初五百年。正法之后。初入像法。解脱禅定总无。正是恶时后五百年。计佛灭后。一千五百年。有持经者。菩萨护也。   言二云今当第五五等者。正法像法已过。初入末法。解脱禅定多闻福德。总无正是恶时。像法之后名后五百岁。又五个五百年中。最居其后。故言后五百岁。有持经者。菩萨护之。   言此前等者。疏主恐人疑将谓直护第三五五百年余者不护。所以料简云。此前者。第五五百年望前四个。名为此前。此之一字。即目第五五百年。前之一字。即同向前四个五百年。经文虽不说护。有持经者。菩萨亦护。   言此后者。此之一字。目第三五百年。后之一字。目第四第五五百年。直至末法。经文虽不说护。有持经者。菩萨亦护。此前此后。两盈中间。俱是恶时。菩萨总护。只缘第三五百年。初入像法。第五五百年初入末法。疏主指两个五百年也。   言虽非不护者。据实。五个五百年总护。非是总不护。偏举两个后五百年。人多弊恶。信者为难。故偏举之也。   言三云世尊记别等者。五个五百年。总名后五百年。第一时解脱只至初五百年末便尽。第二时禅定只至第二五百年末便尽。第三时多闻至第三五百年末便尽。乃至第五五百年俱是恶时。于此诸时皆护诸者通正法像法末法名诸也。   言十地论说等者。引教证五个五百年皆护。问五个五百年皆有教理行果。护几种耶。答十地论说有三护法。具足正法。一千年中三法具足。一有教法。二行法。三证法。证即果法也。一护教令人书写受持。二护行法。于思惟修习。有诸障难。菩萨皆护也。三护证法。三佛菩提摄此证法也。二云。疏错言三佛菩提。应云三乘所证。所证之法名证法也。今菩萨护者。正法之中。证法便是护。此经中三佛菩提也。像法一千年中。唯护教行两法。更无证法也。末法之中。唯有教无行。直至当来人寿增至六万岁时。兼教亦无也。   言禅法秘要非大乘等者。案彼经说。我涅槃后。此不净观。行阎浮提。摄放逸者。令观四谛。百年之中得解脱者。如我住世无异。二百年后。三分中一分得解脱。三百岁时。四分中一分得解脱。四百年时。六分中一分得解脱。五百年时。十分中一分得解脱。六百年中百分中一分得解脱。七百年中。千分一分得解脱。八百年中。万分一分得解脱。九百年中。千万分一分得解脱。一千年已来。亿亿千万众。若一若二得解脱。一千五百年后。若有四众等。赞叹宣说无常苦空无我观者。多有众生。怀嫉妒心。或以刀斫。或以瓦砾打拍。彼人骂詈痴人。世间何处有无常苦空无我耶。身肥白净。云何反说身为不净。汝等是恶人。宜令驱摈。莫得共语等。此相现时。无有一人修无常观。无上正法灭尽无余。故言禅法等也。   言五十年者。即经云。最后未俗余五十年也。亦云。人寿灭至五十岁时。亦是恶时也。又说四百五十五百中间。有五十年者。名五十年。今谓即末法中也。   言别明十二非人者。第二与现在益。下品修中有十二非人。与持经者为障难也。   经言韦陀罗者。即前毗陀罗也(更勘)。   经言伺求(与四同)窥者胡也。即私窃视也。伺亦视也。   言中品受持为护有四一读诵者。经言。尔时乘六牙白象者。智度论云。有比丘读法华经。感一金色人乘白象。来住其人前。立听法华经也。乘象者。嘉祥说。一明菩萨羽仪。二欲令以威灵摧诸魔毒。三欲表三乘。声闻如兔。缘觉如马。大士如象。问何故普贤及象皆白色耶。答此经题目称莲华。次放白光。驾以白牛。皆如上说了。令普贤能乘之人也。白象表所乘之法。诸乘大故。故以白象。总喻一乘。普贤观经云。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神足。七支柱地表七觉支。阎浮提人。三障重故。以智慧力。化乘白象。其象六牙七支柱地。于七支下。生七莲华。象色鲜白。颇梨雪山不得为比。象身长四百五十由旬。高四百由旬。于六牙端有六浴池。池中生四华。华中有一玉女。手中化五管篌。有五百乐器。以为眷属。象鼻有华。华中有化佛及化菩萨。放金色光。照象顶上(云云)。   言法音方便等者。经言。法音方便者。法音即说法之音。方便者。诸法之智依定起。此智名加行智。定智与说法。为方便也。   言一教其轨者。此上品受持为护也。   经言求索者。乞索之义。求乞法华经。名为求索。须法华经人。忻法华经人。名求索。此经及余大乘向上凡所发愿类求。总名求索。求索经故。   言普贤观经等者。解经中于三七日中一心精进也。观经说明行法。有修行人。从三七日。乃至三生皆得见菩萨身(上解经了)。   言此中古说者。此中之言。指前所引五般行法。古说者。即是嘉祥于普贤行法之中分五品。与经文少别。上品精进者三七日见普贤身。第二七日上中品。七七日见上下品。一生得见中品。二生得见下品。三生得见。乃至第五品三生得见。若精进胜者。见一三七日见。精进下者三生方见。极精进者见疾。精进劣者见迟。   言又此不定者。疏主义。于普贤观经五位中。一七日见者劣身。二七日见者次胜身。乃至三生见者最胜。修行时少见劣。修行时长见胜身。   经言帝[(上/矢)*余]阿惰音(徒卧反)有作郁(于六反)。此字非。梵语阿特缚。讹云阿惰。   言第三能行之者。经言。若有受持至其头者。头是众生心头。法华经教名手。佛口说名摩。戒教被于心。名摩头也。   言与后时益为三等者。十法行中准书写一行得生忉利天上。经文唯说忉利天。无等字。疏主加等字。等取四天王天。经文略故不说。此同是下品书写人。若是中品书写生夜摩天。经文略故。亦无等字。疏主加等字。等取他化化乐天。同是中品书写人。若是上品书写独生兜率天也。所以疏言。生下四天王天也。   言此中品受持者。更加受持读诵解义修行。故成中品。胜前位也。生夜摩天他化化乐天也。   言不见佛故等者。摄云。将不见佛与文略无果。相连一处读诵。便言中品之人以不见佛故。文略不说生天果也。自问云上品生天见弥勒有佛。可见其下品修行生忉利天。并不见佛。即说有生天果也。中品之人夜摩天一种不见佛独无上天果。答互影。显下品修生天既说果。影取中品修生天亦有果。中品生天不见佛。影取下品生天亦不见佛。不见佛与文略无果。各自别。读作两段解。俱是中品三天同不见佛。一处向中品收也。次下二天亦同。是不见佛。所以忉利天四天王天向下品收(上解不见佛一句疏)。次下一句疏言。文略无果。别读也。上品生兜率天。说生天果。下品性忉利天亦说生天果。据实。中品受持生夜摩天。何故。不说生天果。答经文略故不说。故言文略无果。   言前来所说三品等者。据实。十法行皆有三品。若不尔者。何故中品言受持读诵解义修行。至上品便不说修行。故知据一相说也。若据一相别相。即合中品说有三品修行。上品亦合说有三品修行。   言上十法行者。又辨中边说十法行中。一一行皆有三品。此第一解。   言前八是闻等者。第二解。前八是闻慧为下。第九思慧为中。第十修慧为上品。   言于闻慧中等者。难易分三品也。于闻慧中。书写供养施供为下劣故。听闻披读讽诵为中。受持开演难故为上(难易为分三品了)。   言又修一二三行等者。依多少分三品。   言三护持名者。经言。从久远来至菩萨名者。潞云。前来佛说持经。不说持普贤名。云何今以神通。力守护能受持普贤菩萨名者。答普贤之名。即所证理。不离经故。意言普贤即法华果也。今若作此解。但是佛自护法。何开菩萨。由此但是佛自护彼人法师也。普贤即人。有持名者。即是敬人法师。佛言我护敬人法师行者也。前言与普贤行合故。护持名者。即护人也。   言一为见佛识理等者。问何名见佛。答识理智化三种身故。三种身即法报化三身也。受持法华经人。即见释迦三身。皆在此经教下也。   言如亲闻法等者。经言。如从佛口闻。但解教意。便亲闻如从佛边听。相似也。   言三为供养佛者。持经为供养佛。便是法供养也。   言四为佛赞者。为持经故契佛心。佛随喜故得佛赞也。   言五为佛手摩者。佛教被心。如手摩顶。摩顶者。似授记故。亦云领受也付也。领即授手也。相云。影像相见也。   言心田俱胜者。能叹者名心。所叹者田。普皆胜故。能记故。外道经书向上不好其能。习学外道法之人。不喜亲近也。   言说过者。病者问若实有过。说之何咎。答若实持经。实有其过。亦不得说。以功补过。以勤补拙。若说之者。妨持经教化。身有瑕玼。是故身招白癞也。   言十病如文者。一牙病。二齿病。三疏。四缺。五丑唇。六平鼻。七手。八脚缭戾。九眼目角睐。十身臭。   言缭音(力小反绕也)。   言内视者。昧者看也。古时视字。内视曰睐也。有眤字同。提音知音非也。   言时众获益者。问经言作礼而去。三根四众八部总起去。下嘱累品付嘱与谁人。答此是翻译家将嘱累品。安在神力品后。故于此品最末。结煞一部经文。故言作礼而去。既非佛言。何劳致惑哉。上来解七轴经竟。疏正宗分毕。下明疏流通分。   言基以等者。此是疏主名。后人不合言。故言其字呼也。谈者说也。游者化也行也。徒者客徒。在客居住之舍。名曰徒。次疏主言我谈游之际。居在客也。   言博陵者。郡名。即今定州也。疏主造疏处。   言道俗者。道是僧也。俗乃俗人。课者劝进也。虚者无也。疏主自谦也。当时师僧俗人。请我无德业人令讲也。文赋云。课虚无以责。有和寂寞而求音课虚之言。自此而有意言。道俗令我课虚也。斯由此也。修者修环也从也。即是不能从诸古义。   言古义者。即是嘉祥纪国等疏义也。自纂云由集也。   言夕制朝谈者。夜造向日讲。终即讲经终毕。即造疏毕也。   言理褊者。衣边作扁。褊窄衣裳褊(必污反)。又编绡也。小也。意言绡幅狭短名之为编。人言家道编短等。理即道理。词即言教也。   言经义深赜者。义即所诠义。深者幽深。所诠理深故。路云。手取物不取物不及曰探。探之不及曰钓。钓之不及曰赜。   言拙成光赞者。造疏也。兢兢剽剽者。尽是侧悚之貌。   言玄宗者。深旨也。   言宁辄等者。援者引也。据由教也。即专辄𢪭引教据也。意言所有凭据。皆有诚文也。   言默尔无为者。不是真如无为。但是不作。   言聊且用等者。狂者进取之义。少人进取大课之狂。简过分为事。我今述赞此经。名申狂。简自谦词。论语云。归欤归欤。吾党诸小子。狂简斐然成章。斐然者进取。简即大道也。   法华玄赞要集卷第三十五(终)   此书三十五帖。年来之间。励微力。料纸调储。劝进笔师。书写毕。愿自他依此功德。生生世世值遇太子圣皇。在在所所结缘法华经。仍法隆寺大经藏安置。寺门不出。不可被所出他所而已。   弘长元年辛酉七月二十三日